发达地区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14:32:40

发达地区范文篇1

农民要致富建设好支部

许多欠发达地区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菏泽就是这样。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出了很多英雄模范人物。改革开放以来,菏泽曾走在全国前列,是全国最早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区之一。这样的革命老区,在新世纪新阶段,应当怎样继承优良传统,迈出新步伐,迎头赶上呢?

实施“以工促农”战略。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工业化。没有工业化,就不可能有城镇化、现代化。从全国来看,先进的农村地区大都是工业化搞得比较好的地区。被誉为“中华第一村”的华西村,如今和城市没什么差别,群众住的房子和学习、生活条件都很好。最根本的就是他们抓住了工业化这个关键。依靠工业化,他们不仅安排了本村群众就业,还吸引了大量附近的劳动力就业。可以说,不抓工业,工业上不去,农村只能解决温饱问题,不可能大富。

抓工业,应重视发展中小企业。德国巴伐利亚州二战后农业人口占80%,现在农业人口只占3%。这么大比例的农业人口是怎样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呢?他们一条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包括个体手工业。通过扶持中小企业、个体手工业,形成大的产业群,吸纳大量人口就业。我们应借鉴其成功经验。

农业应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要的是要形成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场,也就不可能形成产业。前几年,我到山东临沂、聊城去调研,在临沂看到公路旁边停了好多卡车,这些来自安徽、河南的车是来拉西瓜的;在聊城也看到公路旁边停了好多卡车,这些来自吉林、辽宁的车是来拉蔬菜的。三家两户搞种植,怎么去卖?形成规模了,外来购买者就多了。所以说,不形成规模,就不能形成市场;没有市场,产业就搞不起来。

抓好党建促发展。怎么搞工业化、怎么发展农业规模经济?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我认为关键是要有一个带领广大群众团结奋斗的好支部。事实证明,软弱涣散、无所作为的基层党组织,不可能带领群众致富。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搞上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有一个好班子,就有搞上去的希望。1985年我在临沂调查,主要是研究落后地区如何加快发展。当时提出一个口号:农民要致富,必须建设好支部;支援钱、支援物,还得建个好支部。现在看来,搞得好的地方,必然有一个好的党支部,党支部里必然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农村基层党支部要转变思想观念,不能整天唉声叹气,什么也办不成。精神状态要振奋起来,又要扎扎实实研究发展措施。只要思想观念更新了,办法也就来了,继之以艰苦的工作,没有搞不好的地方。当前,正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一定要搞好,努力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提高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积极进取优化环境突出特色

从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看,菏泽与中部大多数地区面临着共同的难题,主要表现是:在县域经济中农业的比重过高,农村人口多,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区域内缺乏有竞争力的大中型骨干企业;民营企业的数量、规模和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人均GDP和财政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探讨加快菏泽经济发展的途径,对于推进中部崛起具有普遍意义。

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进取精神。有人认为,东部经济发展快主要得益于中央的优惠政策和外资大量进入。我们不否认这些因素的作用,但也有不少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并没有得到特殊政策,外资流入也不算多。例如,浙江经济就是在缺乏自然资源、没有大中型国有企业做基础、没有中央政府的大量投资项目、没有银行的大量贷款、没有大量外资进入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靠的是浙江老百姓的市场进取精神。为了脱贫致富,他们想尽千方百计,不辞千山万水,不以利小而不为。浙江经济的发展,浙江人的财富,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中部地区加快发展,必须树立市场进取精神,通过市场经济的机制和力量把千千万万群众要求摆脱贫困、实现富裕的愿望,转化为创造财富的实际行动。

发展和壮大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由于历史、社会、地缘、自然和人文传统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不同地区民营企业的发展很不平衡。以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额、聘用员工的数量和销售额为指标来衡量,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占比分别约为67%、20%和13%。这个比例显示,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水平不同所致。今后除了关系全局性的重大项目,国家不会再对各地区的生产经营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主要不是依靠中央或省的大项目来拉动,而是要靠数以千万计的民营企业的发展。

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改善民营经济和外来资本的投资环境。在全国统一的政策条件下,为什么有的地方民营经济发展快,有的地方民营经济发展慢呢?除了客观原因,很重要的是地区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和小气候不同。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的地区,政府更应当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降低交易成本,尤其要避免一些政府部门向企业收取名目繁多的费用,不能制造一道又一道让创业者望而却步的门槛,在企业积累的初期就扼杀企业的活力。良好的投资环境比政府跑项目和直接参与招商引资更重要、更有效。

发展具有特色和地区优势的产业是企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我国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而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产品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起步较早的东部地区已占了市场先机。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发展的产业定位应当如何选择,企业的市场空间在哪里?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分工日益深化的条件下,无论什么地区都不可能、也不应当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结构趋同的结果是过度竞争、恶性竞争。差别化、特色化的产业定位是各个地区发挥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所以,地区产业发展的定位必须突出特色。

高度重视技术工人的培训。菏泽有800多万人口,劳动力过剩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改变,劳动力输出是扩大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但劳动力输出必须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目前我国一方面仍然是劳动力过剩,另一方面又出现了“民工荒”,这实际上是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即从制造业到服务业,都缺少训练有素、有技术专长的熟练工人。根据这种需求,应把专业技术和技能培训作为扩大劳动力输出的基础。

协调好城镇化过程中的关系

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必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走城乡、工农协调发展之路。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应注重协调好多方面的经济关系。

以城带乡,应在城市建设中不断提高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容纳能力。现在很多城市越建越漂亮,但农民和农村却未相应分享到发展成果。这种态势发展下去,必然加剧城乡分割和矛盾,城市的发展最终也将失去依托。城乡协调发展,我认为核心问题是要让农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分享城镇化、工业化的成果。这对菏泽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来说尤为重要。可以说,菏泽不具备苏南、温州、胶东半岛那种以城带乡模式的条件。那些地方的以城带乡,基本是通过产业资本向农村扩散实现的。但菏泽一段时期内可能尚不具备大规模向县乡扩散工业资本的条件。那么,怎样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呢?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仅把眼光盯在资本密集的大项目上,还应格外注重发展能够大量增加就业岗位、容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产业和企业。实际上,城镇的繁荣决不能仅依靠资本一种要素。一些老工业基地不缺资本密集的大项目,但相当多城市的繁荣程度却比不上珠三角、长三角的一些中小城市。因此,应把让更多农民通过进城就业来分享城镇化、工业化的成果放在战略位置,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到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来。

在农村发展中,应把农民建房的积极性引导到城镇化道路上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期间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能就农村建农村,一定要和城镇化密切结合起来。包括菏泽在内的许多欠发达地区是劳动力输出的重要地区,菏泽现在劳务输出已经创出了品牌。农民千辛万苦地外出打工挣了钱,最想干的事是什么?是盖房子。我们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沿海以及中西部一些地方,存在农民住房的反复拆建问题。农民积攒一点钱,就拆建一次住房。这种现象过去几年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地步,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了农民自己的财富,而且于城镇化进程无益。因而应加强研究,怎么把农民盖房子的积极性和城镇化的推进密切结合起来,一方面,引导农民把反复拆建住房的钱投到建设城镇上来,推进城镇化发展;另一方面,把农民建房和改善居住环境密切结合起来。

欠发达地区在加快发展中还有两个问题应引起注意。一是应注重研究市场。在很多地方的发展规划中,对能生产什么讲得多,而对市场需要什么却认识不够。应认识到,我国经济已经走出短缺时代,经济增长的主要障碍已经从生产领域转移到了消费需求领域。二是应注重研究与周边地区的分工与协作。拿菏泽来说,它位于鲁、豫、皖、苏四省交界处。在这个区域内聚集着这四个省的10余个地级市。因而,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应有全局视野,注意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分工协作与竞争的关系。一定要避免贪大求全,而应认真研究在区域经济中的分工关系,立足特色,立足优势,寻找好自己的位置,占据最有利的分工领域,努力争取最有利的发展机会。不仅在同周边地区的竞争中发展,而且要在同周边地区的优势互补中实现更好的发展。

城镇化是一个突破口

欠发达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须以工业化为目标,以城镇化为载体,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路子。其中,搞好城镇化是一个突破口。

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大力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两大标志,也是实现现代化的两大动力。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动力,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两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工业企业集中布局,共用基础设施,可以提高基础设施使用效率,降低建设成本;工业企业之间往往互为市场,集中布局可以减少运输距离,降低交易成本。不仅如此,要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治理工业污染,也要走产业集中化、集群化之路,即要以城镇为载体,为降低工业企业的外部成本提供条件。目前,即使计入劳务输出因素,菏泽的城镇化仍然滞后于工业化。因此,只有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大力推进城镇化,才能为低成本的工业化提供支撑平台,使工业化与城镇化相辅相成、良性互动。

以吸纳农村人口、带动农村发展为目标推进城镇化。欠发达地区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只有大幅度减少农民,农民家庭户均农业资源占有量才能增加,农业才能实现规模经营,农业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农民才能富裕。减少农民的根本途径是城镇化。我国城乡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距,深层原因在于城镇发展滞后,吸纳农村人口、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还不够强大。城镇发展不仅为农村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科学技术、资金、商贸流通等支持,为农产品提供销售市场,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而且是使更多的农民分享城市文明成果的基础。今后几十年是我国城镇化加速时期,在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资金、土地等要素向城镇大规模流动是市场规律的必然。这种流动有利于提高我国生产要素的整体配置效率,加快社会生产力发展,为城镇带动农村发展积累物质力量。菏泽城镇化水平虽然较低,但在城镇化整体进程加速的历史时期,随着外部工业化、城镇化要素的植入,仍有可能加速推进城镇化。

因地制宜,走集中型城镇化之路。我国人多地少,平原比重低,可供选择建设新城市的区位不多,走集中型城镇化之路是必然选择。所谓集中型城镇化,其一是城镇规模结构的集中化。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市的率先发展对区域的带动作用强;大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平均人口规模较大。其二是城镇布局的集群化。主要表现为若干个不同等级和影响力的大都市密集区的形成与发展,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引擎和主力军作用。其三是城镇空间规划建设的集约化。表现为在城镇有限的空间内有较高的产业密度和人口密度,城镇用地单位面积有较高的产出。其四是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和人口、产业的密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合理把握城镇集约用地与生态环境保护用地的数量关系和空间配置。菏泽对推进集中型城镇化认识早,行动坚决,在坚持“四高”(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能经营)方针,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菏泽市下辖9个县(区),在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同时,对9个县(区)城镇中有条件的可以按小城市进行重点规划建设(而不是遍地开花),使之成长为县域经济的增长极,成为中心城市与广大农村地区联系的节点。这对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抓住机遇求发展

实施“突破菏泽”战略,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两年来,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机遇,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有力地推动了菏泽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找准发展症结,启动“突破菏泽”战略。改革开放以来,菏泽市经济社会有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目前仍处于欠发达状态,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小,发展速度慢,结构不合理,群众收入低,后劲不充足。造成经济落后的因素主要有:一是自然条件差,资源开发晚。菏泽历史上是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石油资源开发很晚,煤炭开发刚刚起步。二是生产要素匮乏。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科学技术落后,人才流失严重。再加上以往干部思想不够解放、作风不够扎实,发展环境不够宽松,菏泽市的发展进程迟缓。中央和山东省委高度关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2003年12月,同志在菏泽视察时明确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2004年初,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了“突破菏泽”战略,提出了“三三一一”的发展目标,即“三个明显”: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三个高于”: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长幅度;“一个新台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一个新跨越”: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一战略的实施,为菏泽加快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抓住关键环节,落实“突破菏泽”战略。为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菏泽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决定》,确立了以工业化带动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思路,具体做好五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培植六大产业。将具有资源优势和一定基础的能源、化工、林木、食品、纺织、机械六大产业确立为主导产业予以重点培植。二是营造良好投资创业环境。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借助外力突破经济积累不足的发展瓶颈。三是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坚持将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大力培育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优化农业结构。狠抓劳务输出,打造劳务品牌,形成了多层次劳务输出格局。四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围绕建设鲁苏豫皖交接处商贸物流基地的目标,加快专业市场规划建设步伐。五是全力加快城镇化步伐。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的原则,加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力度,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激发内在活力,推进“突破菏泽”战略。抓住“突破菏泽”这一历史机遇的关键是借助外力激活内力。一是解放思想增动力。通过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大讨论,使广大干部群众统一了认识,看到了差距,转变了消极思想和作风。二是完善考核加压力。建立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将市级领导成员的分工向社会公布,年底完不成任务的要说明原因;实行重大项目市级领导负责制,按照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套措施、一个奖惩的办法,一包到底,全程负责;实行严格的经济实绩考核办法,将主要经济指标层层细化分解,落实到人,建立全员、全岗、全程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实行月通报、季调度、半年检查和随时抽查,年底按考核结果严格兑现奖惩,并作为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切实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是用好干部激活力。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并自觉接受各方监督,真正把各级干部的精力聚集到加快发展上来。

发挥民营经济的带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菏泽等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应采取有效举措,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政府职能部门转变观念,充分认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消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凡是市场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都不应进行行政性干预。只有市场失灵的地方,才需要政府发挥其能动作用。其中,重点是为企业制定良好的市场运行规则和提供健全的法制环境。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应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的要求,及时向民营企业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信息,引导企业克服行为短期化倾向,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实行绿色生产。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培育知名品牌和支柱型优势民营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作用。一是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常常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障碍,地方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在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吸引民营企业共同投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融资条件。资金短缺是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约束条件。地方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金融创新,改进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提高民营企业发展能力。三是兴办人才工程,提升人力资本。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应把提升劳动力素质,吸引、留住和用好人才放在战略地位,把自主培养和积极引进结合起来,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升人力资本价值。

切实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由于人们对民营企业的认识还存在着误区,常常使民营企业处在无法与集体企业、国有企业公平竞争的不利地位。特别是由于法制不完善,有关部门在处理经济纠纷时存在随意性,往往容易导致民营企业利益受损。因此,地方政府应通过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切实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通过三元就业搞活农村经济

发达地区范文篇2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践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树立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理念,谋划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思路,形成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合力,为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抢抓新机遇、实现新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政治基础和组织基础。

发展是解决欠发达地区所有问题的“总钥匙”。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发展为主线,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条根本经验。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早日改变落后面貌,是各族人民的夙愿和根本利益,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和根本途径。

以人为本是欠发达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有效解决为谁发展、靠谁发展以及发展成果由谁享有的问题。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应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把解决好各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民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质量,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欠发达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欠发达地区应在重点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的全面发展,着力推动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协调发展,努力使经济社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实现数量、结构、质量、效益、生态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

统筹兼顾是欠发达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善于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处理好各方面的重大关系。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统筹区域发展,努力形成各区域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新格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努力实现阶段性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统筹重点突破与全面发展,努力实现重点发展与全局发展的有机统一。

不断破除影响科学发展的各种障碍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切实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突出问题、体制机制和工作作风,不断破除影响科学发展的各种障碍。

克服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知与行,首先要解决知的问题。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出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注重克服畏难情绪和懒惰心态,强化知难而进和抢抓机遇的意识,形成永不懈怠、勇往直前的新理念;克服因循守旧、思想僵化,强化主动创新、大胆探索、不断突破的意识,形成在解放思想中创新理念、在创新进取中破解难题的新理念;克服目光短浅、狭隘封闭,强化开放合作、长远发展的意识,形成跳出本地看本地、立足全国看本地、面向全球谋发展的新理念;克服自我满足、盲目乐观,强化不发展是倒退、慢发展是落后的意识,形成落后地区也要创先进、落后地区也能创先进的新理念。

解决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当前欠发达地区应切实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牧民增收相对缓慢、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等经济领域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执政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适应不符合、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和能力素质与党的先进性要求不适应不符合、一些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手段和管理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不适应不符合等政治领域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科技应用不够普及、文体设施不够完善等文化领域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基本公共服务覆盖不均、城乡及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绝对贫困尚未消除、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等社会领域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环境遭受污染、资源过度开发、生态趋于脆弱等生态领域的突出问题。

改革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在进一步深化对欠发达地区区情特点和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改革步伐,切实解决统筹城乡发展以及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问题,切实解决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尚未形成等体制机制问题,切实解决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不健全等体制机制问题,切实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滞后、公共财政体系不够健全等体制机制问题,切实解决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制度不够健全等体制机制问题。

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工作作风。重点解决一些党员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漂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等工作不称职问题;重点解决一些党员干部明哲保身、患得患失,安于现状、墨守成规,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只当和尚不撞钟,只占位子不干事”等不作为问题;重点解决一些党员干部急功近利、追名逐利,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等官德不正问题,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努力开创欠发达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开创欠发达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效的最好体现。

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国民经济基础。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用现代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用市场经济的手段谋划现代农业,立足农业和农村实际,积极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区域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培育战略性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优势产业带建设,进一步扶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强耕地保护,创新耕作制度,改革耕作方式,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充分发挥金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着力推进工业化,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坚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带动工业化在高起点上加快发展;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和关键举措来谋划,在发展的各个方面、建设的各个环节自觉体现“高”、主动争取“快”、努力实现“好”;注重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入产出率;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千方百计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实现内涵式发展;防治污染、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和谐发展。

着力推进城镇化,加快城镇建设和发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把加快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布局,统筹城乡基础建设,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城乡社会事业,推进城乡配套改革。坚持适度超前、合理布局、重点突出、梯度推进的城镇化方针,把加快城镇化与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城市带、城市圈建设步伐,推动城镇化从单纯城镇建设向统筹区域产业布局、产业配套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转变,从注重单体城市建设向城市带建设转变,增强城市的聚集、辐射、带动功能。

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民生为重点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把科学发展的成效体现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体现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以实施具体的民生项目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使为民兴办的实事让社会认可、让群众满意;通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进就业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扶贫攻坚、解决低收入群众住房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等一系列举措,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早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加强公共文体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事业从量到质都有一个大的提升和飞跃;进一步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实现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发达地区范文篇3

关键词:金融;欠发达地区;交易费用;公平与效率;制度

1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基础、原始积累和区位优势等因素的作用下,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相比之下,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历史、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区域金融发展也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欠发达地区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下降,银行有款贷不出,而许多中小企业却贷不到款,从而导致存差不断扩大,金融运行质态趋于恶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其中,交易费用昂贵、规则的不公平也是制约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

2广西金融现状

广西地处我国南部,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区位优势,区内资源丰富,但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广西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缓慢,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广西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金融业发展迅速。2004年末,银行网点达到5602家,从业人员67792人,金融资产总计7622.7亿元。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发展却面临新的困境。主要表现在:

2.1存差不断扩大,资金外流

近年来,在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广西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2005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4063.30亿元,按可比价算,比上年增长12.7%.然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银行及金融机构却出现了贷款放不出,存贷差逐年不断扩大的现象。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存资金利率高于同期存款利率,从安全性和盈利性的角度考虑,商业银行把大量的富余资金上存。国有商业银行是一级法人,将其资金上存上级行,实质上是当地资金的外流,资金通过上级行投放到其他地区。资金的外流,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金融资源分配的供需矛盾。

2.2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下降,中小企业贷款难

广西境内企业大多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为主,大企业、优势企业、支柱产业较少,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向大企业、上市公司、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倾斜,讲求大额贷款,追求规模效应,而中小企业由于资信低,很难形成有效需求。以广西钦州市为例,至今没有一家大企业,连一家上市公司也没有,2003年末,钦州市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有贷款余额的企业共计1663户,信用等级A级以上的贷款企业共146户,占比8.78%,虽然企业生产经营普遍存在资金紧张的问题,但只有A级信用以上的企业才有可能获得贷款,许多企业不能形成有效信贷需求。

2.3金融机构功能弱化,服务渠道狭窄

欠发达地区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自有资金普遍低下,抗击风险的能力较弱,一旦经营不善或出现困难,往往出现逃废债务行为,整体信用环境欠佳。《担保法》实施之后,规定金融机构办理抵押、担保贷款的抵押物必须经过法定机构的登记才有效。据调查,在办理抵押、担保贷款过程中,相关收费偏高,加重了借款人负担,从而也影响商业银行开办贷款业务,成为制约信贷投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如评估费、抵押登记及变更费、年度财务报表审计费。

从广西金融现状可以看出,欠发达地区无论是存差的扩大,还是中小企业贷款难,金融机构功能弱化等问题,这样的困境都是彼此相互影响而造成的。无论是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下降引起的中小企业贷款难,还是金融机构功能弱化都加剧了资金的外流,从而导致存差的不断扩大。究其原因,除了受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之外,制度因素也是造成本区域金融运行困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决定绩效。制度的功能在于提供行为规范,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配置效率。因此,制度理论对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欠发达地区金融困境的制度因素分析

3.1交易费用理论与欠发达地区金融困境

(1)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阐述。

交易的发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瞬间,交易费用是交易过程的回放,是影响交易成败的首要因素,价格是交易谈判的结果。交易费用是决定交易成败的原因之一,它通常被归结为三种成本:签约前的搜寻成本、签约中谈判成本以及事后的监督和执行成本。

(2)交易费用理论对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现状的解释。

从交易费用理论可以看出,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交易费用昂贵,而高额的交易费用可能减少或消除本来可能有利的交易。首先,签约前的搜寻成本,欠发达地区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为主要经济力量,由于该区域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治理不规范,信息隐蔽,银行事先要加强对企业经营和信用状况的审查,信息搜寻费用较高;而大多数中小企业与银行没有稳定的银企关系,要获得银行贷款,必须通过人或担保机构与银行沟通,增加事前的“寻租”费用。二是签约中的谈判成本,在签订借贷合约时,由于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整体资信度低,银行往往设置严格的贷款标准和繁琐的抵押、担保手续,增加更多详细的限制条款,这都提高了交易的谈判费用,同时也影响了中小企业主进行融资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贷款规模与银行收益成正比,我国欠发达地区仍然是以国有大、中银行为主体,不论贷款金额大小,银行审核、批准、发放程序基本相同,花费的交易成本基本相同。三是事后的监督与执行成本,由于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对资金需求的规模较小,以及对资产价值评估的中介结构不成熟,所以银行事后监管和控制的成本较高。另外,一旦银行突然修改契约或者中止贷款,将为中小企业带来意外损失,增加额外的交易费用。

3.2公平与效率关系理论与欠发达地区金融困境

(1)新制度经济学公平与效率关系理论阐述。

公共选择理论的一致同意规则的目的在于保护每个人的公平权利,“效率应解释为往往出现于有关团队中人们间的自愿同意。因为有效率的东西是出自同意的东西,而不是出自同意的东西就是没有效率的东西,所以我们不能限制同意的范围只能有独一无二的结果”。

(2)公平与效率关系理论对欠发达地区金融困境的解释。

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东部地区,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社会信用环境,金融运行质态都要明显优于西部地区。然而,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在制定金融政策或进行调控的过程中,并未实行差别对待,均采取了东西部统一的金融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因此,这样一个规则的不公平,客观上造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运行效率的低下。首先,统一的存款准备金制度。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全国统一的,而西部地区的货币信用化水平远远低于东部地区,现金漏损率较高,再加上向东部地区的资金回流(资金漏出),使得西部地区货币乘数低于东部地区,从而使西部地区支持经济发展的资金远远小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很多中小企业贷款难。其次,利率的差异。长期以来,实际利率双轨制的存在加剧了东西部资金配置的不平衡,客观上造成了东部享有“优惠”利率,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资金大量流向东部,造成西部地区的存差不断扩大,减少了西部地区用于本地贷放的资金量。最后,统一的宏观调控模式。

4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交易费用与规则的不公平是制约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的主要制度因素。经济弱势的欠发达地区,面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巨变以及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内在要求,更加应该考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制度革新,从而使得新一轮发展不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制度的变迁是从效率低的制度向效率高的制度的转移,开放的市场化的金融制度更能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在金融发展过程中,以交易费用、公平效率关系理论为出发点,制度创新的主要建议有:

(1)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完善现有金融体系。从理论上看,担保加大了契约成本,但可以有效地降低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另一方面,担保体系的建设缩小了人的机会主义所带来的风险。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贷款过程中,出于对资产安全性考虑,往往陷入有钱不敢贷的境地,债权银行在决策时往往综合各种成本和风险的基础上做出的。要降低银行对欠发达地区的风险预期,欠发达地区可以先出台一些地方性法规来保证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在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同时,建立与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相适应的金融体系,例如鼓励中小银行的发展。

(2)放开金融管制,提高货币政策效率。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发展缓慢,与东部发达地区有着较大差距。因此,国家在制定金融政策时,应更多考虑规则的公平性,实施略有区别的货币政策,使货币政策能更加倾斜于欠发达地区,使该区域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提供金融支持。具体地,在与国家货币政策协调一致的大前提下,根据地区差异适度下放欠发达地区执行货币政策的权限,比如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政策等,从而能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政策相适应,提供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乖利.交易费用的简要理论评述[J].嘉兴学院院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1).

[2]刘宛晨,杜彦瑾.新制度经济学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J].求索,2006,(6).

[3]科斯,阿尔奇安,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斯坦力L·布鲁.经济思想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发达地区范文篇4

农村公共产品是公共产品一个组成部分。农村公共产品从广义的角度是指供范畴不同的农村居民消费和享用的。具有非排他性和公益性的物质和服务产品,涉及农村的公共事业、公共福利、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具体包括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供水、供电、道路公共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等。它具有一般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不可分割性的特点。从狭义的公共产品受益的对象方面角度是指县以下乡镇、村范围内受益的公共产品,主要是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

二、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

我国以户为单位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以及农业部门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民生产私人产品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强烈依赖性,且农村市场化程度越高,这种依赖性就越大,已经严重制约了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驻马店市是河南省欠发达地区之一,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乡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近88%。近年来,驻马店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当前农村发展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显滞后,尤其是基础建设和公共产品的提供方面更显落后,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相比差距更大,已经成为目前制约驻马店市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障碍与瓶颈。具体表现在:

(一)供给不足

1、农村纯公共产品严重不足。如农村科技、农业相关信息等“软”公共产品的提供远不能满足需要,多数基层政府并不重视农产品信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以至于出现诸如“信息棚架”现象。农业发展仍有较大盲从性。文化程度偏低的农民缺乏对地区市场供求信息的了解,往往盲目地生产出缺乏科技含量和供大于求的农产品,导致出现了产量增长收入反而下降的现象。再如由于国家法律政策的不尽完善,在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频繁变动和调整的情况下,使得农民土地承包权很难落实;农民在农村的房产缺乏明确的保护,引发了许多房产纠纷:农民组织化程度过低,缺乏自助、维权组织等。

2、农村准公共产品严重短缺。(1)农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如:农业水利设施老化,抗灾能力差。以有“洪水招待所”之称的驻马店市新蔡县为例,由于地处洪汝河下游,汝河、小洪河、大洪河分洪道横贯全境,承载着上游来水疏导任务,沿河形成44万亩历史上“十年九不收”的低洼易涝地。2002年夏秋两季驻马店市连遭洪涝灾害,秋作物生长不良,发育期推迟,大幅度减产或绝收。全市秋作物1200万亩全部受灾,其中成灾面积957万亩,绝收453万亩,玉米、花生、芝麻等主要农作物绝收40—100%;由于大型灌溉设施短缺,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大部分农民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手工耕作方式上,全市平均每万亩耕地仅有113眼机电井,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低10眼,其中还有约20%的机井年久失修。旱涝保收田和有效灌溉面积仅占47.2%和60%,分别比全省低5.7和7.5个百分点。在黄淮经济区四市中,农业生产条件最差,旱、涝和病虫灾害基本上连年发生。其中,2003年全市因严重洪涝灾害,农业生产减产三成以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2.4亿元。基础设施薄弱已成为农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难题。(2)科技培训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大多基层政府往往并不重视此项职责。目前全市乡镇仅有农业技术人员2644人,农业科技贡献率和科技成果推广率均不足50%。(3)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很不完善。以医疗保障为例,全市除汝南县已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外,其他县区仍未全面推行。占全市近90%的农村居民,合作医疗参合率不足7%,九成以上的农民属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

(二)投入不足

从我国对农村公共产品总体投入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总体比重是较低的,如果剔除水利气象等事业费支出,农村投入只占财政支出的3%左右。即便如此,据统计大约30%的支农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或根本不到位,被短期或长期挪作他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曾要求广大发展中国家农业研究的投资从1980—1990年每年应增长8%,投资份额应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左右,我国实际上远没有达到联合国的最低要求: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发展中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的一般水平为10%左右,而我国只有3%左右。

根据对驻马店市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全市新农村建设至少需要建设资金125亿元以上。而作为欠发达的农业大市,2005年全市地方一般财政收入12.53亿元,人均财政收入仅有165元,用于农业方面的实际投资3.45亿元,人均47元,与完成新农村建设所需资金相比存在严重缺口。调查还表明,目前平均每个行政村村级经费2.4万元,而急需用于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维护的资金缺口达1733万元,平均每个行政村29万元。据测算。不包括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带来投资,全市仅村一级急需用于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缺口在7.8亿元以上。可见,欠发达地区的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过低,不能满足和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加投入,解决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问题,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完善的基础条件。

三、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创新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村的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必须对供给制度进行重构,进行必要的制度创新。农村公共品供给必须实行两个改变,一是尽快改变公共品供给“重城市、轻农村”的政策倾向;二是改变农村公共品供给“以农民为主”的政策思路,转向以政府为主。基本框架是:一是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公共产品供给基本制度和模式,以坚持城乡一体化为导向,加快推进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和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国际惯例,城乡统一、均衡、公平、公正、平等的新型现代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和制度。二是要按照公共产品的类别、层次,确定城乡各类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科学会理地划分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责范围,明确界定各级政府应提供公共产品的种类。三是要明确区分政府与农民各自承担供给责任的公共产品类别、范围,合理划分二者在公共产品成本支出上的责任界限,把应由政府承担供给责任的公共产品,划归政府承担,所需资金、费用纳入规范的财政预算体系。四是改变现在实行的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建立一套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充分反映各地区农村、农民对各种公共产品需求程度的差别。五是要加大政府投入,加快归还历史欠账,尽早实现公共产品供给的城乡平衡、平等。在此基础上强调:

(一)要明确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应该承担的责任

政府必须着眼于全体公民、全部社区,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拥有相同的发展权和生存权,政府应该承担起农村社区最起码的公共品供给,把公共品真正地、公平地分摊于城市和农村。为此,应当重新界定中央政府、省级政府与县、乡基层政府的事权范围,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政职能。凡属于计划生育、国防开支、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科学研究、义务教育等全国性的农村“纯公共品”以及部分外部性极强、接近于纯公共品的“准公共品”,由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负担。在制度安排上,事权可以下放到县级政府,但财权必须由具有更高财政能力的上级政府统筹解决。

(二)采取区别对待的政府投入政策,加大不发达地区的农村财政投入政策

我国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水平较高,对中央、省级财政依赖程度低,而中西部和老少边陲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政府财力及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水平相对低,因此,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力度应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相应承担不发达地区农村的农村财政投入比重,包括加大直接财政投入、财政补贴、国债资金支持的力度等等。

(三)改革政府的公共品供给体制

一是要统筹城乡供给,将重点放在农村。基于农村当前公共品严重短缺的现实,政府应该把公共资源的分配重点放在农村,缩减城市的公共开支,把更多的公共财政资源投向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建设。二是要由财政拨款转向“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税费改革以后,中央加大了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必要改变当前中央政府对地方公共品的财政补贴方式,把“一般性的财政转移支付”改为“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使资金与服务——配套(如教育专项资金、卫生专项资金等);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共资金挪用的可能。

(四)建立社区内准公共品供给的科学决策机制

对于不产生外溢效应的农村社区内公共品,必须改变当前“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改由社区内居民民主决定。对于范围涉及到县或地区的较大型农村公共品供给,应建立专家听证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出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投票决定。

发达地区范文篇5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政府行为

近些年来,招商引资已成为许多欠发达地区各级政府为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许多欠发达地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影响着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的效果。为此,本文就欠发达地区在招商引资中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及如何改进的对策提出思考。

一、欠发达地区在招商引资中存在的问题不可小视

1.重引进,轻特色。由于欠发达地区区位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发展起点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所以对招商引资十分迫切。导致在招商引资中没有注重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未能创出本地区的特色。主要表现为:一是轻视当地产业特色。一些欠发达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有的已形成本地的特色产业。因此,在招商引资中应考虑以支柱产业为支撑,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二是轻视技术承接。招商引资必须有选择的承接,防止引进落后技术和设备,防止引进落后的项目。而有些地区只顾盲目引进工程项目,不够注重技术承接和本地产业的对接。

2.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严重。一些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为了自身的福利最大化,盲目上一些暂时利润高的项目。还有些地方政府为了保持获得最大的利润率,甚至在当地企业不具备生产的条件下,地方政府仍然向当地企业提供大量的财政补贴,从而导致重复建设现象愈来愈严重。重复建设不仅表现在现有的产业结构雷同,而目还表现于在地方政府的发展计划或规划中,不同地区确定的发展重点和主导产业大致相同,造成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加剧地方保护主义。为了在招商引资中取胜,各地在引资时拼比优惠政策,在引进之后为了留住这些老板,则竭尽全力为其搞好后续“服务”,甚至为企业护短,为企业违规运作提供方便之门。

3.重引进,轻环保。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招商引资、扩大开放的要求十分迫切。不少地区因此患上“招商引资饥渴症”,只要引资项目经济效益好,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能拉动GDP的增长,甚至仅仅是能够引来资金或项目,就赠送土地,减免税收,忽略环保。一些地区打出这样的口号:“只要你来投资,一切都好商量”。在招商引资中,一些地方明知引进的是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却能一路“绿灯”。甚至专门开办化工、电镀等高污染的工业园,投污染企业之所好,也称其为招商引资。如,四川东部一些欠发达地区在招商引资中,这种表现比较突出。

4.引发当地政府政策的扭曲。一些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为了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和规模,争相制订一系列涉及税收、土地等的优惠条款。有些政策却是以损害群众利益、破坏一方环境为代价,结果付出的远远超过获得的。如在土地征用上,一些地方提倡“零地价收费”,在无偿对客商提供土地后,对农民的失地补偿却迟迟不能到位。在税收政策上,一些地方规定在企业投产三年内免征所有税收,而这些本应征收的税收只能由地方财政代“垫”了。

二、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存在的错误偏好

1.地方政府职能的错位和越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发挥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政府应为服务型政府,致力于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和提供公共服务,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而不应直接从事竞争性经营活动,更不能直接干预其他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

欠发达地区的招商引资活动应该完全由企业自主进行,企业法人寻找项目、洽谈项目、投资合作等明显属于市场行为,按照上述理论应由企业法人自主进行,政府不应该参与,更不能干涉。招商引资事务中,政府应该扮演“筑巢引凤”的角色,制定政策、优化环境、搭建平台、提供服务,而不能代替企业去找项目、谈项目、进行投资合作。但是,从实践看,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扮演着十分重要角色,成为主角,企业成为配角。显然,当前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活动存在政府职能错位和越位现象,这种错位和越位正是导致出现前述各种问题的根源。

2.地方政府的考核方式不合理。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绩效动机,招商引资活动也不例外。绩效即政府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业绩和效果,在当前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中是以经济绩效为主,经济绩效是核心,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同时,经济绩效是最具显性的,更为直观形象、更具短期效果。地方官员需要在任期内展现其施政绩效,其短期行为动机强烈。很明显,政府主导型招商引资活动最为符合地方政府的绩效动机。

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活动规模大、影响广、力度强,利用其对公共资源的支配权能在短期内产生绩效效果,其直接效果是经济增长、财政增收、就业增加,间接效果是市场繁荣、消费增长、社会稳定,这些都是地方政府最为青睐的绩效,也最可能给地方官员的升迁增添筹码。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这种动机就会显得更为强烈。

发达地区范文篇6

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改革发展的任务更重。深入分析欠发达地区落后的原因,既正视存在的差距,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又充分认识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树立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志气,是欠发达地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对于贵州省来说,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更新发展观念利用后发优势

认清资源优势,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念。贵州是能源大省,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五位;是矿产资源大省,能源与矿产资源组合优势突出;是生物资源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动植物种源地和中药材四大产区之一;是旅游资源大省和文化资源大省,拥有神秘雄奇的自然风光、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悠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冬暖夏凉的宜人气候。从资源角度看,贵州是富饶的。因此,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市场优势和发展优势,是实现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关键。应合理有效地利用耕地、林地、山地、淡水、生物、植物、光热、气候等资源,依托生物多样性,利用环境差异性,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新农村建设;合理有效地利用水、煤、铝、磷等资源,继续发展水电,优化发展火电,大力发展煤及煤化工、磷及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等产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构建特色经济体系;合理有效地利用生态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培育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

认清生态环境优势,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念。构筑“两江”生态屏障,不仅关系贵州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保护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发展资源型产业,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尤为重要。应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工业基地、工业园区、中心城市为重点,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增长方式。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设节约型社会。强化生态安全意识,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大力抓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工作,不断推进生态建设。坚持发展经济与控制人口一起抓,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素质,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

认清区位优势,树立科学的市场观念。贵州省位于西南地区联结华南地区的前沿,处于大西南南下出海的交通枢纽位置,是西南的重要物资集散地,是“泛珠三角”和西南六省区市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然而,由于开发较晚,经济欠发达,贵州市场发育程度仍然很低,省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尚未真正启动,省外市场特别是国外市场开发程度低,外贸依存度仅为6%。树立科学的市场观念,形成大开放格局,着力抓好消费和对外贸易,对于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科学发展

贵州省要实现科学发展,任务更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既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又要全面加快社会建设步伐;既要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又要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和扶贫问题;既要加快省内优势产业的发展,又要扩大对外开放;既要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又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既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又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富民兴黔的第一要务,努力提高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任务就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同志指出:“像贵州这样的西部省区,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条件、有效益,就要努力加快发展。”加快发展是贵州最大的政治,是广大干部群众的迫切愿望。加快发展,就要努力保持全省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全国的良好势头。为此,应改革和完善投融资体制,实施好西部大开发的各项重点工程,拉动经济快速发展;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购买力,改善消费环境,增加即期消费,改善消费预期,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强大动力;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企业,切实推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扩大机电产品、特色农产品、高科技产品出口的比重,提高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力发展以能源、优势原材料为主的新兴支柱产业,以烟酒为主的传统支柱产业,以民族制药、特色食品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以航空、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以旅游业、生态畜牧业为重点的后续支柱产业,为加快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一是统筹城乡发展。在努力加快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步伐的同时,更加注重解决“三农”问题。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眼于减少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户籍管理、义务教育等制度,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集中力量抓好扶贫开发工作,稳步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二是统筹区域发展。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在推动重点地区发展的同时,加大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互助通道,鼓励较发达地方通过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多种方式支持、带动相对落后的地区加快发展。三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特别是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基础研究和先进适用技术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尽快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统筹省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努力优化发展环境,更好地吸引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加强与深圳、宁波、青岛、大连四个对口帮扶城市的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参与西南六省区市经济协作,推动与泛珠三角、川黔渝、南贵昆经济区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抓住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机遇,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东盟开拓市场,扩大出口。五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民生,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发挥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纠正各种不正之风等工作。

创新体制机制保障科学发展

体制机制建设带有根本性。只有创新体制机制,才能为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式,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领导科学发展的本领。对涉及经济社会全局的重大事项,广泛征求意见;对专业性、技术性强的重大事项,认真组织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认真实行公示、听证制度,使各项决策更好地反映民情、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同时,建立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发达地区范文篇7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形象设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经济取得很大的发展,而西部由于地域环境、历史原因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与东部的差距一直很悬殊,特别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这种差距就更加显著。所以,如何尽快把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搞上去,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最紧迫的任务。在此,如果我们不面对现实,只是一味抱怨、一味强调客观因素的制约,那么将一事无成。因此,我们只有认清现状,看到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群策群力,才会有光明的前途。本文试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谈谈搞好欠发达地区的形象设计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一、地区形象及设计

所谓地区形象,是指一个地区的内部与外部公众对该地区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合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综合评价与总体印象,它包括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诸方面,涉及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及发展模式等内容。

对欠发达地区进行良好的形象设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它必须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以公共关系学的相关原理为基础,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塑造和建设欠发达地区良好的整体形象,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以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推动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可见,形象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良好的地区形象,就意味着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无疑,它对振兴欠发达地区经济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欠发达地区形象设计建议

那么,如何对欠发达地区进行形象设计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1.搞好地区中心形象设计

设计地区的中心形象是欠发达地区整个形象设计工程的灵魂和核心,起着统一认识、协调关系、调动地区社会各方面积极性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地区中心形象的设计过程中,会面对许多不同的形象要素,如果不加选择,一味追求面面俱到,不仅达不到展示地区独特个性形象的目的,而且还会将本地区原有的一点特色和优势湮没在纷繁杂乱的形象之中。所以,必须科学、慎重地寻找地区目身特点与社会需求的交叉点、结合部,并以其为支撑点,设计并培育本地区的个性形象。这个支撑点应能最大限度地展示该地区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内涵和理想追求,为地区形象的中心所在。

具体而言,地区中心形象设计首先应选择一个在本地区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上具有关键意义的地点,并将其形象化,然后通过各种传播沟通手段,不断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个地点可以是该地区的中心城市或者有名的景观。其次,地区的中心形象设计一旦形成,就必须进行严密的监控和长期维护。因为地区的中心形象如同脆弱的玻璃体,毁之容易再造难。欠发达地区的决策者和公众应有全员公关意识,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本地区的中心形象,及时消除各种“尘埃”和不良“污染”,加强对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维护和对窗口性行业、公共场所等的管理,预防并消除任何可能危及和损害地区中心形象的恶性事件。

2.搞好地区政府的形象设计

地区政府形象是地区内的各级政府与社会民众、社会组织之间进行信息交流而产生的一种社会影响和心理印象,它对社会心理、地区内外公众及社会组织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具有很强的示范和调节作用。政府的形象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威信及工作成败。只有塑造了得到社会认同的、具有凝聚力、号召力和精明强干、锐意进取的政府形象,才能为发展经济创造出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保证政令畅通,达到“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目标。

首先,必须加强政府的民主建设,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开放度,重大事情让人民群众知道,重大决策让人民群众参与,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这样才能塑造出开明、廉洁、诚实的政府形象,才能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消除误解和疑虑,充分调动全区各方面的积极性,为经济建设服务。因此,地区各级政府应定期公布施政纲领、整顿和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约法三章,严格自律,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当政府工作出现差错和问题时,不搞文过饰非,而应面对现实,勇于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改正错误、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把坏事变好事,维护和塑造政府的公仆形象。当政府工作人员发生腐败问题时,政府应下大力气进行整治,认真、客观地分析产生腐败的原因,积极查处大案要案,及时将政府的措施和查处的情况公之于众,不姑息、不迁就,以诚恳的态度取信于民。

其次,地区各级政府,应积极为经济建设铺路架桥,塑造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拓进取,灵活务实的良好形象。各级政府可以通过强化对外宣传、及时收集和传播各种经济后息,为本区经济建设穿针引线;也可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本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创造契机;或者,政府主管领导亲自出马,进行友好访问和游说,为经济建设充当“红娘”。

最后,搞好地区政府的形象设计,还应科学地协调好政府内部关系以及政府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如上下级关系、部门之间的关系、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政府与企业、与社会各组织的关系等等。只有协调好了这些关系,才能培养政府内外公众的归属感、认同感,增强政府的凝聚力,形成和谐、融洽的内外部人际关系和齐心协力搞经济建设的有利气氛,才能使政府形象设计有稳定的基础和坚实的依靠。

3.搞好政府领导者的形象设计

在现代社会,领导者的形象设计和优化,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公关课题。因为领导者作为社会的精英人物,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者的形象就代表了其任职政府的形象。因此,领导者的形象设计绝不仅是个人问题,而是关系到一个政府在相应地域公众心目中的形象问题。搞好政府领导者的形象设计,对政府的威信、民众的政治心理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搞好欠发达地区的形象设计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它对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但是,也应该看到,搞好形象设计只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工作,欠发达地区落后面貌的真正改变,还需要做大量具体和艰苦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华烨.公共关系学.贵州出版社,2003,02.

发达地区范文篇8

一、公共场所公园面积调查

人类的社会活动源于最早的原始社会氏族部落。每一个部落的成员借助于公共文化完成其身份认同,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认识以及知识和经验、文化学习等等这些公共文化活动逐渐融入了人类的日常生活,从生存状态的角度上说许多现代病高血压和神经官能症仅仅是一种生理证据,它表明了对环境的反抗与迷惑,揭示了理想环境和规划师们所创造的人为环境之间与日俱增的鸿沟。我们每时每刻适应着环境,这种情况支配着生命。正如培养皿中的细菌培养,必须有最适合其生长的培养基。同样作为复杂的高度敏感度的人类必须有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使我们正常发展。所以公共场地公共公园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庇护所,或者是公共交流空间的平台。由以上数据得出,公共活动空间面积和城市发展的面积有着紧密的联系。

二、公共活动区域文化场所在中国的现状

在如今的社会体系中,文化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每个地区和国家的人们都有一套属于自己文化表征的社会活动交流方式,人们的生活习惯、信仰、法律、语言等等都是这一体系的组成。公园的选址以及公园绿地的系统性是公园日后运营的关键点之一,城市公园的开发也是城市与自然的协调共同创造和谐生态环境的做法。中国绝大部分城市的公园体系并不完整,整个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和活动地块都是缺乏功能性的。同时规划公园面积相对较大,基础设施维护建设不到位。功能分区不明确,开放式管理安全隐患大等等。然而重点开发区域往往集中在发达地区,相对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落后的区域文化公共场所的建设比重则小。这些区域往往居住着大量市民,却没有足够的公共活动场所,同时也没有在宣传文化等众多方面建设能够参与的场所,导致了这些地区的居民虽然互相距离并不远,但是缺乏城中生活的互相交流的场所。久而久之老死不相往来,镇、村的衰败从意识形态上开始,没有了归属感的城镇很难在发展的过程中凸显自己的特征。

三、对贵州木拱河湿地规划的思考

对于基地周围区域情况的分析也是安顺公园落地的重要前提之一,基地周围生态环境良好,原本的工业残存不多,村落以及居民区聚集于此,但是没有成型的公园和公共活动场所,也没有成系统的城市慢道和区域休闲设施的规划,木拱河公园在此基础上尊重原有的场地文化,对能保留的区域进行保留,在尽量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增加道路的漫步道系统,以及自然生态环境和景观桥梁道路,以及原始村落作为活动内容,联系原本孤立的村庄,改善原本的居住环境,保护原有的水系生态动植物。提出湿地公园的保护计划。最大程度地减少投资造价,打造良好的体验效果。1.水系设计基础:设计上尽可能保留现有地形,降低对土壤结构的干扰。防止洪水泛滥和人类活动引起的水土流失,保持对原有环境的尊重。图例:(1)太平湖(2)风荷月影(3)荷塘诗韵(4)生态停车场(5)木栱寻源(6)踏翼寻梅(7)木拱乘流(8)极目天舒(9)观湖亭(10)橙花入拱(11)健身步道(12)海棠花溪(13)湿地岛(14)户外亲子园(15)铁路生态林(16)户外亲子园(17)水上儿童游乐基地(18)黄桶之光(19)衫林唱晚(20)婚礼花园(21)婚纱摄影2.植物设计基础。由于木拱河周围主要是沿水生长的杂草和地被灌木,人工种植的稻田和散落种植的乔木,对水边植物进行筛选保留,对现状稻田的绝大部分进行保留,占用尽量少的稻田3.保留村庄。木拱河沿岸有村庄依次错落分布,有太平村、烙锅寨、小坡脚、水坝村、长坡村、镇远村等各个村庄,形成特有的黔中地区的乡村风貌,可以在设计中保留。4.文化活动场所的设置。沿木拱河设置多个亲水码头、渔人码头、景观广场等,在码头、广场上融入物流园的铁路、物流等文化元素,体现整个物流园区的文化内涵。在物流仓储用地分布集中的滨水区域,设置15米宽的兼顾景观观赏的景观林防护带,同时,融入海绵城市理念,设计有多个雨水花园、净水湿地等,避免水体污染。5.生态公园内部结构。功能结构:一河、两带、四区、五园、十八景;一河:木拱河;两带:木拱河两岸滨水景观带;四区:生态修复区、城市休闲区、游憩观光区、生态保育区;五园:城市滨水园、儿童游乐园、城市文化园、生态观光园、民俗文化园;十八景:风河月影、荷塘诗韵、踏溪寻梅、极目天舒、木拱乘流、橙花入拱、海棠花溪、黄桶之光、杉林唱晚、水坝山影、鹊桥相会、芦汀花岛、泓天一水、梦泽花海、长坡独钓、翠云望瀑、皮关湖岛、鹤舞银滩。

四、结语

发达地区范文篇9

论文摘要:现代服务管理业是中国经济全面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序优先发展现代服务管理业依赖于市场、政府和环境。文章通过与东部和南部服务管理业发达地区比较,分析欠发达地区现有的现代服务管理产业环境和政策现状,利用市场理论对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管理业的产业市场化推进以来的环境进行研究,探讨欠发达地区政府如何在现代服务管理业发展中发挥作用,制定相应的政策,从而促进中国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管理业环境优化

一、引言

近些年,中国服务管理业总体保持较快发展,总量翻了一番,服务管理业对就业、税收、消费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但由于中国当前仍然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态势非常明显;一些制约服务管理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仍未消除Ⅲ务管理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下降,给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节能降耗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问题产生了消极影响。而研究新的战略决策.将加快发展服务管理业,这些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将使服务管理业保持平稳较怏发展。如何加快服务管理业发展,实现和谐发展,是本文着重研究的问题。

服务管理、也称第j产业,是人类的物质生活丰富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行业。服务管理、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莺要标志,也反映了一个同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阶段。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各地区服务管理业的自身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与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和发展要求还很不相称无论是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长动力再造,还是从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水平提升的角度看,大力加快推进中国服务管理、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构筑中国经济竞争优势、致力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紧迫而重要的战略性目标和努力方向。

二、中国服务管理业的发展

近几年以来,中国采取多种政策举措促进服务管理业发展水平和层次的提升,总体上看,服务管理业发展领域不断扩展、新兴服务管理业不断涌现.特别是现代服务管理业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服务管理业的影啊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断强化。主要表现:一是总量规模迅速扩张。自2002年以来中国服务管理业得到迅速发展,5年翻了接近一番,服务管理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l2.5I%(不变价增幅);二是内部结构逐步优化。交通运输、商贸业等传统服务管理业相对繁荣,增速较快:现代物流、旅游休闲、商贸流通、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等新兴行业开始崛起并蓬勃发展,形成了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共同促进发展的新格局;三是社会贡献增加。服务管理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从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看,服务管理业增加值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平均托动GDP增}乏0.54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0,5个百分点,每实现亿元增加值可提供就业岗位4700个2007年服务管理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1%,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服务管理、实现税收占地方税收的比重达到36.7%:服务管理业已成为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和支柱;四是资本结构趋于多元,投入总量不断加大。随着服务管理业开放程度的拓展,私营个体、外资等非公有经济单位纷纷进人服务行业,服务管理业的资本结构日趋多元化,2007年服务管理业投资中.国有经济占19.66%,比重比上年下降103个百分点,私营个体占32.04%,比重比上年提高O.78个百分点。同时全社会对服务业的投入也不断加大,在2007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中棚务管理业投资比年增长37.8%,资本结构的多元化和服务业投入力度的加大,将会极大地增强服务业发展的潜力,进一步促进服务管理业的快速发展;五是拓宽了就业创业空间。目前,服务管理业从业人员达到23.86万人,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达到30.51%。近几年,新增就业80%以上由服务管理业吸纳。

三、服务管理业发展的地区差距与瓶颈

(一)服务管理业发展的地区差距比较

总体来看,中国各地区服务管理业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形成了一定特色。由于中国各地区不同程度地正处在]二业化中期向]二业化后期的快速发展进程中,近几年来各地区服务业比重呈现回落,这是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规律性特征的体现,中国广东、浙江、江苏以及东部等沿海发达地区也同样呈现出这种阶段性趋向。然而,撇开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导致服务业比重相对下降的因素,全面审视中国的服务业经济,把中国的服务管理业放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互相匹配的高度来分析,与发达地区相比,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需求相比,欠发达地区服务业发展还有很大差距

依据以上各地区服务业竞争力比较,发达地区商务服务业活力无限、会展业迅速崛起、现代物流初具规模、服务外包发展壮大、创意产业释放活力、总部经济发展快速、现代服务管理业投资力度明显加大、现代服务管理业增速强劲,有效地推进了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就业的增加,现代服务管理业聚集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现代服务管理业特色区块初步形成,生产性服务管理业在浙江现代服务管理业中占有相当比重,涌现出一大批现代服务管理业市场主体。而将欠发达地区的服务管理业放到全国范围来考察,其服务管理业经济明显发展滞后。

1.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与现有的拥有的良好发展条件不相适应。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总量偏小、比重偏低,明显滞后于中国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步伐,与拥有的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条件仔在较大反差。2007年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54个百分点;2007年规模以上服务管理业投资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3.5%。2007年服务管理业增速虽然达到l4.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1.2%。2007年,有些欠发达地区人均GDP已达3200美元,但服务管理业增加值仅占CDP总额的24.6%。

2.欠发达地区生产性服务管理业发展水平不快,与快速发展的制造业不相适应。近几年,一些欠发达地区制造业特别是钢铁生产和加工快速发展,客观要求金融、物流、科技研发、科技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强力支撑,但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为农业经济及工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各类服务管理企业发展层次低成为影响和制约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瓶颈之一。2007年欠发达地区交通运输、仓储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4.5%,与国际平均水平的不足30%相比,明显偏高。金融保险与房地产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为25%.与国际平均水平的30%以上相比.明显偏低。欠发达地区新兴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更大。此外,欠发达地区制造业产业链过于侧重实体产品的生产,物质材料消耗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与产品制造相关的金融服务支出、市场销售服务支出、人力资源服务支出、外购信息技术服务占全部支出的比重偏小,生产服务管理需求偏少。

3.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支撑区域发展的能力不强,与加快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结构转换升级较为缓慢,传统服务管理业仍占主导地位,仅交通运输和贸易餐饮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就达34.26%,一些基础性服务管理业仍然发育不足。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与生产行业整合配套程度较低,新型业态比重较小,连锁经营只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广大农村服务业发展滞后。

4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发展的机制体制不活,与现代服务管理业加快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市场化、产业化不充分,部分服务管理业领域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公共服务管理业社会参与度较低,市场竞争不充分,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发展活力没有充分展现,这些既抑制了需求扩大,又影响了欠发达地区供给增长。

(二)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发展的瓶颈透析

尽管从全国角度看,制约服务管理业发展有许多共性原因,如政策性的因素、现行管理体制的限制、市场发育不成熟、竞争不充分等,但欠发达地区服务管理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与以下一些方面的因素不无关系。

1.观念滞后。社会各界对发展服务管理业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重工轻商”、“重农轻商”、“重生产轻服务”的意识仍普遍存在.对服务管理管理业的重要作用、发展潜力和加快发展服务管理业的紧迫性认识不到位;对服务管理业的认识停留在非生产活动的观念上,一些应当作为产业经营的领域,被当作公益型、福利型的事业来办。对于科技服务、文化事业等,过于强调其公益性功能;对于邮电通信、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管理业,过于突出其调节经济、保障社会稳定的功能;对于城市交通、社区建设等,过于看重其社会福利功能;许多服务管理行业过于依赖政府的投入,缺乏自我发展意识;服务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总体上步伐相对缓慢,发展环境仍不宽松,现代服务管理业供给能力难以迅速扩张。

2.开放程度相对滞后,市场化程度偏低。与全国的情况基本类同,欠发达地区垄断经营项目较多,市场准入限制严格。受政府控制的金融保险、邮电通信、交通运输、文教卫生、科研技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社团协会等行业,至今仍保持着十分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壁垒多.门槛高,包括其他一些服务管理行业对非国有资本和外资也没有开放;在投资上仍以国有为主体,除住宿、餐饮、娱乐、房地产、租赁等行业主要由私营资本投资外,其他服务管理业的国有投资多在五成以上;特别是现代服务管理业中的会展业、文化产业等几乎全是国有资本投资;部分服务行业的市场价格体系尚未建立,服务产品的价格仍由政府管理制定。一些供不应求的行业、价格明显高出国际市场的行业、不仅服务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和企业的成本效益也难以真实反映。

3.收入水平相对不高,服务消费潜力不足。一切服务消费的需求,均决定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一定的收入水平又决定着消费需求的水平、结构和层次。受收人水平的限制,城乡居民家庭开销以食品、衣物等生活用品为主,对服务业的需求有限。同时,占总人口较大的农村居民由于生活方式和收入水平的限制,对服务业需求潜能不足。

4_城市化水平相对偏低,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服务管理业有两个特点,一是绝大多数服务产品,其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高度同一性,即服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二是要求最低的聚集效应,即人口须达一定规模,服务管理企业才能盈利,才能作为产业来经营。这就是服务管理业往往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根本原因。根据世界银行统计,1995年全球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0%,可以说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应达到的水平;同时,欠发达地区产业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偏低,服务管理市场体系不健全,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技术市场、物资市场、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等缺乏统筹规划和促进其发展的体制、政策和法制环境,也是导致服务管理业发展不畅的内在因素。

5.最终消费长期偏低,新型服务管理业带动作用不强。从源头上讲,消费才是经济保持良性循环最根本的因素,消费率的高低反映了劳动成果直接转化为消费享用的程度。服务管理业发达国家的消费率平均保持在75%以上,90年代中期,美国的消费率达83.7%、加拿大为79.5%、日本为70%,而欠发达地区2003—2007年,平均消费率38.6%。高积累和大规模出口对增加有效需求、扩大经济总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增加出口与投资的同时,对本地消费市场培育的投入尚显不足,不利于经济增长与地区消费之间的良性互动。从服务管理业本身的增长动力看,传统产业仍是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力量,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具有现代服务管理业特征的新型服务管理业的主导带动作用不够突出。

6.人才匮乏。现代服务管理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像企业管理、市场服务、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信息技术、电脑软件、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咨询中介、综合物流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发展,更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支撑。欠发达地区的高学历、高级职称人员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科技研发、信息技术、机关团体、金融运作等部门,多数现代服务管理行业专门人才稀缺。据劳动力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因市场经济应运而生、极具市场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非公有制服务行业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从业人员的比重除科研技术有j成以上外,其他非公有制现代服务管理行业中的比重普遍较低。可见,现代服务管理业人才匮乏是影响其快速发展的又一制约因素。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发展现代管理服务业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的全局发展,因此,欠发达地区更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创新优势,放宽市场准人,支持、鼓励和引导国内外资本在旅游、通信、金融等更广泛的领域进入现代服务管理业,合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迅速壮大第一一、二产业,提高城市化质量,为现代服务管理业发展夯实基础。公务员之家:

(一)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欠发达地区现代服务管理业点多面广、涉及管理部门较多,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实行统筹规划,分类管理,加强指导,提供优质服务十分重要;同时,充分发挥区位、产业、资源、人文等优势,以服务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促进农业产业化为方向,进一步优化环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大投入,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管理业,大力发展消费性服务管理业,加快发展农村服务管理业,努力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提升品质、加快构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国际市场相对接,机制灵活、结构优化、开放度高、功能完善的服务体系,着重发展为第一、二产业配套的生产服务管理业,构建和壮大区域性服务中心功能;积极推动欠发达地区参与区域产业分工,有选择地承接先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以第一、二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为主攻方向发展现代服务管理业,以增值服务提升第一、二产业水平。此外,欠发达地区还可以优化产业布局,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进步和加速现代服务管理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搞好城镇规划建设,合理安排现代服务业经营用地,引导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二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尤为重要。欠发达地区应借助国家加大“三农”支持力度的机遇,统筹城乡建设调整政府资金投向,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向集镇倾斜,加大农村道路、供水、供电、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投入,增强小城镇对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服务的功能,从而带动高效农业、精细农业、集市贸易、乡镇工业以及相关配套服务业的发展。通过集聚商业、金融、科技、教育、文化、旅游、行政管理等活动,大力培育商务、会展、信息、叶1介。依据欠发达地区发展实际,制定人才激励机制及培育、使用、流动的政策,多层次、多渠道培养现代服务管理业紧缺人才。加快推进海内外高级服务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吸引国内外人才兼职、挂职与合作。激励优秀人才从事现代服务业,对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在培养、使用和待遇上一视同仁。通过各种有效形式拓宽求才渠道,采取灵活方式,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形成良l生的社会互动机制,为现代服务管理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发达地区范文篇10

1.小额信贷运营成本过高

目前我国一些西部地区农村区域较大,部分金融机构服务半径过大,覆盖面只能达到乡镇地区,还远远达不到偏远乡村。该地区辖区的农户总数为98271户,农村信用社对全地区78854户农户建立经济档案,占比80.24%,发放支农贷款卡62778张,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欠发达地区由于农户集中度不高,出现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业务过于分散,贷后管理困难重重,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在运营成本高企之后,发放农村小额贷款的积极性下降。

2.部分农户存在认识偏差

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农户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定位不准,一些农户认为小额信贷在各地区推广只是走走形式;还有一些农户认为既然农村信用社可以不需要抵押贷款给他们,“跟风贷款”,借到的资金却没有投入到农业生产中;还有一些低收入农户把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当作政府的扶贫款,认为都是国家的惠农政策,没有还款意愿,以至于部分贫困地区农户的小额信贷不良率骤然上升,影响了其他农户的贷款信用额度。

3.信贷人员激励不够

由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一旦发生了难以抗力的自然灾害时,由于农户小额信贷没有足额的抵押担保,信贷员给农户的贷款到期全额收回的风险就在提高。在调研中发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主要采取的仍然是“谁放谁收”和绩效挂钩的信贷管理体制,现代五级风险五级分控和贷后管理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中小金融机构的信贷员出于对个人工资、奖金等绩效的考虑,对农户无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发放缺乏激励。

4.小额信贷设置不够合理

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较低,多为1万元~10万元,这样的小额信贷额度设置难以满足部分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期资金需求。同时农户的小额信用贷款设置的期限普遍只有半年左右。这与部分农产品生产周期严重不符,一旦出现流动性风险,就会转化为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出现催缴时,对于部分农户无异于雪上加霜,只能“拆东墙补西墙”,甚至要借民间高利贷才能按期归还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信用贷款。

二、实现农户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1.贷款利率市场化

我国欠发达地区金融市场发展严重不平衡,农村地区资金需求缺口巨大。目前农村地区存在资金供给严重不足,一些国有金融机构只在县一级地区有分支机构,在农村地区留下巨大的资金供给缺口。因此应根据中国区域差异,借鉴拉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经验,发展普惠制金融,放开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管制,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改善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加农户小额信贷产品的创新与服务供给,促使混乱的民间高利贷等不规范的借贷行为失去市场。

2.国家扶助配套化

小额信用贷款在我国已有十几年的发展,按照我国农户户均贷款2万元左右计算,那么农户小额信贷的需要也将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如此大规模的资金需求单单依靠农村金融机构现行的资产规模和资金供给能力显然远远难以满足农户需求。考虑到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惠农现实需要,国家应该考虑在金融创新的基础上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通过免征农户小额信贷利息收入营业税,提供低利率的支农再贷款等配套措施,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小额信贷工作的积极性,降低其操作成本。

3.信贷风险规避化

由于农户小额信贷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欠发达地区这一项目的不良贷款率偏高,为了实现小额信贷风险有效分散,构建针对农户的小额信贷风险分散和风险补偿机制,有助于实现普惠制金融破题。目前我国金融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如果农村金融机构无法实现风险的规避,把农户的小额信贷风险过于集中于自身资产负债表上,就会导致风险累加,那么农村等中小金融机构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应鼓励地方政府尽快建立农户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这样即使出现一些意外的自然风险,在农户短期无力偿还的前提下,农户的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暂时可以补充农村等中小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可以谨防出现区域和系统性风险。

4.外部环境宽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