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8 01:05:46

儿科护理教学

儿科护理教学范文篇1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职院校;儿科护理教学;应用

“翻转课堂”作为来自美国的舶来品,以其创新、科学的实践活动与教学技术影响着我国学生的学习环境,进而引导我国学生形成自觉学习、善于质疑、独立思考的优良习惯。该模式的提出不仅能有效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同时也为我国高职院校儿科护理教学打开了新思路。儿科护理是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其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的广泛性,使其在教学中尽快提高课堂质量、激发学生积极性、保证学生考试过关率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翻转课堂”如何正确应用于儿童护理教学,就成了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与意义

1“.翻转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现代的智能信息技术为工具,让教学任务在课外同样可以完成。而在日常课堂中,教师则起到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容消化的作用。“翻转课堂”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不仅使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位置发生改变,增进了师生彼此间的交流沟通,同时对于教学时间也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合理分配。[1]2“.翻转课堂”最常用于高职院校专业性较强的课堂教学中,其教学方式最符合高职各学科教学的特性,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有力的保障,课上和课下都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动手能力的学习;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心理特点出发,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知识素养,为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力强、素质高、综合能力优秀的教师团队。

二“、翻转课堂”应用于儿科护理教学的必要性

1.有效推动儿科护理专业进一步发展。儿科护理属于理论与实用程度较高的专业,因此,该专业采取的教学方式必须对知识理论与实践能力都具有针对性。将实际的工作内容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正是翻转课堂最大的优势之一,其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学生“课下线上学习”,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校教育成本的投入,同时显现了互联网的优势,帮助学生提前融入到儿科护理的工作岗位中。2.促进儿科护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儿科护理作为临床护理中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其护理技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在一直进步。然而,愈加细化的护理方式与专科设置,使得许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显得较为困难,尤其是年轻教师,难以真正用书面或口语为学生进行个别护理问题的讲解。[2]所以,将“视频”引入到课堂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许多教师解决了这一困难。教师可将较为复杂的护理问题制作成视频、动画等形式,以较为直观、生动和有趣的方式为学生进行课堂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可快速适应工作岗位。高职院校设置的各专业一般都是以“实用”为原则,知识理论的学习也是为了指导学生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作为儿科护理专业的学生,技能专业、可操作性强、知识应用能力较好是基本的要求。因此,如何又好又快地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进入医院后能尽快适应儿科护理工作,成为了当下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应用翻转课堂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经之路。

三“、翻转课堂”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对策

1.课堂教学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先进的信息技术是进行翻转课堂的必要支持,因此,高职院校首先应实现“网络入校”,在学校各区域内覆盖宽带、无线,并在各教学课堂中设置多媒体、计算机等信息设备。其次,高职院校应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以保证翻转课堂能最大程度发挥其教学作用。对于儿科护理教学则要重点投入信息技术的建设,如利用多媒体教室对儿科护理重难点进行集中的讲解;微视频可用于对儿科护理中的病因、护理方式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微博、微信等形式则方便学生课下用以讨论交流等。高职院校只有真正落实网络畅通,才能保证翻转课堂的正确应用。2.正确使用“微课”激发学生兴趣。儿科护理的学习效果关乎着孩子的生命健康,因此,教师必须将护理中的常见疾病、基础操作技术、护理与沟通技巧全部教给学生,以保证学生不仅能将知识吸收消化,更能将其灵活应用到实际当中。然而,医学知识的学都是严谨、枯燥的,伴有着大量难以理解和学习的医学名词与治疗技术,依照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仅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同时也容易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大力实施翻转课堂,利用“微课程”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将学生不易理解的护理技巧、沟通方式以及临床病症等重难点内容,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制作成时间短小、内容精悍、形式有趣的微视频;将课堂上难以触及到的儿科护理知识分化成学纲、学习目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以及最终结果,以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视频课件,让学生在课下可以反复学习、观看,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儿科护理中的重难点、易混淆点。[3]利用微视频形式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时,教师既要考虑视频的直观性、趣味性,更要注意视频制作的针对性、专业性以及逻辑性。3.将多种学习方式与微视频进行组合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虽然是以微视频为主,然而多种形式协作才是翻转课堂正确应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翻转课堂想要发挥自身最大程度的作用,只靠教师是无法实现的,其中还需要学校、网站人员、教育与心理学专家、各网络软件的开发者等多方面的通力合作。另一方面,翻转课堂也无法只使用微视频进行教学任务,想要真正提升儿科护理的教学质量,必须依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将多种教学方式与其相结合。比如,利用网络独有的实时交互性,在微视频的教学内容播放过程中,可提出儿科护理方面的问题,比如护理技术、临床病症等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学生答题完毕后,再进行对错的讲解并自动播放后续内容,正确利用网络交互性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可依据微视频的课件内容,引导学生自发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视频结束后可组织学生对该视频中的儿科护理知识进行讨论、交流、测验,并对学生反馈的疑难点进行有针对的解决。4.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要在儿科护理课堂中发挥教学作用,可依据课堂教学的情况与学生学习的能力,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模块。首先,以微视频制作内容与儿科护理所学内容为依据,在课前与学生共同探讨和设计有针对性、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疑问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相应的问题,并在之后的视频学习里始终以该问题为中心进行观看。[4]其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教学模式应从教师指导逐渐转化到学生可独立思考、提问、解答并动手实践的模式,利用翻转课堂让学生搭建属于自己的儿科护理知识系统。再次,教师可通过翻转课堂的微课程形式,代入时下的护理事件、医疗事件等内容,并与课本知识相结合,促使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最后,教师可依据学生的特点分出学习小组,设计实践性、协作性强的活动,比如儿童疾病的模拟、护理环境的模拟等。这类活动的设计不仅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还能让学生了解协作的重要性。5.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与创新意识。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式,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已是愈发重要,因此,只有院校师资队伍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拥有教学的创新意识,才能让翻转课堂真正融入到儿科护理教学当中,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与质量的目的。首先,高职院校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和学习,了解国外或优秀院校的儿科护理教学经验;其次,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综合教学能力。由于翻转课堂的实施所要求的技能更加全面,因此,教师需要掌握的技术包含视频制作、自学监控、活动设计与管理等多项内容,同时还要以新奇的、创新的制作方式赋予微视频全新的视觉效果;最后,翻转课堂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儿科护理的学习,所以,教师在利用翻转课堂的微视频进行教学时,不能主次不分,应以视频为辅助,代入儿科护理中的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更好地吸纳视频中的知识内容,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着重分析了“翻转课堂”的内涵与意义,以及将其应用于儿科护理教学的必须性。同时,依据现今我国高职院校儿科护理教学的情况,提出了五点应用对策,其中内容主要是: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正确使用“微课”激发学生兴趣;将多种学习方式与微视频进行组合教学;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与创新意识。高职院校作为向各医院输送人才的平台,只有采取正确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儿科护理人才,从而提高我国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

作者:蔡健 单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谢飞,宁苗,马玉婷,等.翻转课堂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实施的问题及对策[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6):17-19.

[2]官同珍,刘双云,易银芝,等.浅析高职儿科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人力资源管理,2013,(11):182-183.

儿科护理教学范文篇2

关键词:人文关怀理念;儿科护理教学;人文素质

人文关怀理念注重对他人的尊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能够让护生在护理的过程中更加重视患儿及家属的隐私权、知情权,也能让护生以更积极的态度来开展护理工作,使护理工作的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文章将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校到医院实习的100名护理专业学生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校到医院实习的100名护理专业的学生的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一般资料。这些护生全部为女生,护生的年龄在18岁至2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9.2±1.6)岁,让这些护生进行为期5周的临床实践,每名护生分别管理两张病床,对护生的护理工作进行观察。

2.方法

(1)护理教师要对护生进行言传身教,对学生的衣食住行进行关注,并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与护生进行沟通,尽量减轻护生的心理负担,让护生在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中进行学习;(2)老师要努力激发护生内心的关爱精神,让护生观看一些有关儿童成长方面的视频,以便能够在心底激发护生关爱儿童和保护弱小的精神,并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后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主观感受;(3)儿科护理工作有其独特特点,这就要求老师在护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指导护生如何抱婴儿,并讲解正确的抱姿,针对婴儿身体尚未发育成熟的特点,在怀抱婴儿时应该着重避免婴儿的脊柱弯曲现象发生,并注意保护婴儿的头部;(4)老师要对护生进行实践教学,在护生护理的每个环节都能体现出人文关怀意识;(5)老师要努力提高护生的沟通技巧和沟通能力,让护生在护理的过程中能够适时对患儿进行人文关怀,与患儿进行有效沟通,进而缓解患儿的心理压力,使患儿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6)老师要多为护生提供临床实践机会,提高护生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认知程度,同时,在护理工作中还要时刻关注患儿家长的心理变化情况。

3.临床评价指标

对出院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让他们对护生的护理工作进行评价,问卷评分总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满意,90分以下为不满意。4.统计学方法实验研究的护理专业学生,其临床所得相关数据均用软件包SPSS15.0加以检验。其中,临床所得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并行卡方加以检验。两组实验所得数据经统计为P<0.05,则表明分组后的效果具有明显差异。

二、结果

将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前后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人文关怀后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为100%(100/100),远远高于人文关怀应用前,前后差异明显,P=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人文关怀作为一门医学范围内的理念学科,其重点就是要求护理人员形成一种珍爱生命、维护生命的价值观。人文关怀能够让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将患者放在护理工作的中心位置,拉近护患距离。因此,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将人文关怀理念应用其中,能够有效增强护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文章对人文关怀理念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人文关怀护理应用后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为100%,人文关怀前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为82%,前后差异明显,且本次研究结果与郭瑜洁等人的《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将人文关怀理念应用在儿科护理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生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将人文关怀护理融入日常的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增强护生的人文意识,转变护理服务理念,从而满足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的要求。

总而言之,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人文关怀理念,能够让患儿最大限度地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怀,进而让患儿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同时,也能够缓解治疗工作给患儿家长带来的心理压力,让患儿家长也能够积极参与到治疗工作中,降低治疗工作的难度,使更多儿童都能够得到有效治疗,也为更多的家庭带来幸福。

作者:许茜 单位:安徽省淮南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安琪.培养儿科护理教学护生人文关怀理念的措施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02):79-80.

儿科护理教学范文篇3

关键词:BTEC;案例式课业设计;儿科护理教学;通用能力

BTEC(BusinessTechnology&EducationCouncil)是英国E-dith国家职业教育和学术考试的品牌教育产品,中国在1998年首次引入该课程。BTEC坚持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解决问题、表达沟通等能力。“通用”的含义是指对各种职业、每一位工作人员要获得成功所必须掌握的技能,这种能力不随职业的变化而变化,有助于人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本研究在儿科护理教学改革的目标环境下,教师基于大纲要求,设计实用教学案例,采用基于病例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理学生的通用能力,使学生通过完成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任务,取得较好效果,报导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我校2014级护理科4个班学生共239人,男生16人(6.69.%),女生223人(93.31%),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21.13±0.68)岁。按随机抽签法将班级分为案例式课业组120人、传统案例教学组119人,两组学生年龄、性别比、入学成绩和通用能力评分干预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2.所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儿科护理学》教材。3.教学内容选取适合案例教学的章节:小儿肺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小儿秋季腹泻、急性肾小球肾炎及低钙惊厥等共16学时。4.方法传统案例教学组。课堂教学案例将案例直接展示给学生,给学生思考时间,允许学生对不懂的问题进行疑问,并逐一解释,一周后案例作业。案例研究组。把120名护生分为20组,每组6人,每组设有一个小组长,秘书和成员。(1)设计:课程开始前两周,教师和儿科医生根据教学大纲和内容要求设计临床病例并提出相关有助于学习的问题。请BTEC专家组审核并修改。(2)分配任务:课前一个星期前授课教师将案例通过QQ群或者微信群发送到每一个小组,小组成员根据案例相关问题收到1-2任务,以确保每个团队成员接收不同的任务。(3)课前准备:小组成员围绕各自的任务收集信息、在网上查阅相关文献,对照教科书对数据进行分析。(4)班级报告,班组报告:每组选择代表,将讨论内容用调查报告的形式写出,并附以幻灯片、视频、角色扮演等内容总结,其他小组可以在不同的讨论领域讨论。(5)总结评价:教师最后对章节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对重点、难点做详细阐述。5.教学效果评价(1)学期结束后统计两组护生期末考核成绩,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统一试题,统一时间考试,考完试由阅卷人员分题目打分,一位老师阅卷1-2题,尽量排除人为因素干扰。(2)通用能力进行评价。通用能力评价表采用BTEC通用能力调查量表。该量表包括7个维度18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总分可达18-72分,分数越高表示通用能力越强。6.统计学分析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干预前后教学效果进行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两组分值进行比较。

二、结果

1.成绩比较实验组护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86.43±6.18分,对照组83.93±7.76分,t=1.515,P=0.136,无统计学差异。2.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39份,回收率100%。两组护生通用能力较干预前都有所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通用能力总分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通用能力在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与他人相处和配合能力、沟通能力、任务管理和解决问题能力、设计和创新能力及总分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三、讨论

1.BTEC教学法对护生理论成绩有升高的趋势本研究中两组学生期末成绩无统计学差异,说明课业教学法对护生的理论成绩没有不良效果,有升高的趋势。说明实行案例式课业设计教学法,不会对传统教学效果造成影响,可以进行推广。BTEC教学法同时也是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实行的,只有护生很好地掌握了所学知识点,才能在儿科护理学习领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掌握得越多,便越有自信,越有发言权。而对照组护生学习成绩也比较好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学院学风本来很好,每位同学都在刻苦学习,还有就是考试内容偏向于理论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都是课堂上老师反复强调的。2.案例式课业设计教学法提高了学生通用能力结果表明,实验组的通用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基于案例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通用能力。案例研究侧重于课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思考、整合、分享、应用和创新他们的课程知识并能够灵活加以运用。在对儿科护理案例的预习中,学生会从网络上获取相关资源,对需要学习章节的生词有初步的认识,在视频中对病例的临床表现有感性的认知,对于护理老师在临床上的言行举止有深入探讨,通过复利学习和叠加效应,获得对儿科护理知识的更有效的掌握。学生在和患儿及家长的沟通中,克服自身的畏难情绪,在对儿科护理问题的分析有针对性,准确性高,护理对策切实可行。实施BTEC教学后,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沟通能力、任务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新媒体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都得以提高。3.案例式课业设计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大部分儿科护理教师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熏陶的一代,对新的教学模式处于探讨阶段,在BTEC课程教学中,教师如何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既掌握基本的儿科护理理论知识,又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提升护生自身的能力,特别是在当前高职护生大部分是在高考没有成功的“落榜生”中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力,对教师是极大的挑战。现在大部分学生学习浮躁,不爱学习,晚睡晚起,给自身和周围同学生活带来压力。老师应该表扬优秀学习的同学,给他们精神支持,对学生学习的进步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群体学习氛围。老师也在教学中学习优秀学生的品格,达到“教学相长”。老师也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铭记老一辈的话:“青春,现在是用来奉献的;青春,将来是用来回忆的”,让工匠精神、沉静心态、谦和的性情在每一位同学心中生根,在儿科护理的学习中,让护理学生做到一不怕苦,二不怕亏,学到真本领,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4.对照组护生通用能力也相应提高本研究显示,对照组护生通用能力较干预前也有所提高。原因可能如下:一、干预组护士和对照组护生之间因为离得比较近,可以进行同伴之间互相模仿;二、人的心智是不断发展的,青少年属于各项素质蓬勃发展时期,每个阶段都会有质的飞跃。三、现代教育体制改革,对照组护生也学习其他的教学模式,也可以促进通用能力提高。

四、结论

BTEC课程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临床实践的质量。BTEC课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护理学生的通用能力、专业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在儿科护理教育中为培养一线优秀儿科护理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杨 娜 刘翅琼 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柳璐,张红艳.BTEC通用能力培养在护理人际沟通课程中的思考[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8(01):59-62.

儿科护理教学范文篇4

【关键词】病例导入;PBL;儿科护理;高职

卫生院虽然护理教育发展日新月异,儿科护理教学取得了一定进步。但高职卫生院校三年制专科儿科护理教学模式依然延续较为陈旧的授课式传统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有所欠缺。病例导入结合PBL教学可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提高其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1]。本研究将探讨病例导入结合PBL教学法应用于高职卫生院校三年制专科儿科护理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和教学方法

1.1研究对象。我院2017级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182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共98名和对照组84名,观察组采用病例导入结合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式教学法。观察组:男生6名,女生92名,平均年龄19.41±0.65岁。对照组:男生4名,女生80名,平均年龄19.72±0.59岁。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及入学理论成绩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2教学方法和评价。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式教学法,根据儿科护理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授课。观察组采用病例导入结合PBL教学方法,分析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病例导入结合PBL教学方法以:“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护理”为例,具体步骤如下:1.2.1问题导入:设问1:什么是新生儿黄疸?设问2: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有哪些?设问3:新生儿黄疸的分类以及什么原因导致了新生儿黄疸?1.2.2病例导入:过真实拍摄的病例视频,构建临床场景:一位母亲焦急地抱着一个皮肤发黄的新生儿走入医院;视频概括了患儿病史特点,用视频和照片展示出患儿阳性体征、血常规及胆红素测定结果以及抗体的检查结果。设问3:此患儿可能发生了什么情况?并由此引出下一个设问:为了明确诊断我们应该做什么检查?设问4:如果病情加剧,可导致什么严重的并发症?从而导出潜在并发症为胆红素脑病。设问5:一旦出现胆红素脑病,我们又该如何护理呢?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三年制专科护理学生考试成绩比较。观察组期末考试成绩为85.94±11.53,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2.2两组三年制专科护理学生考核后对相应教学模式的评价。学生对传统授课式教学认可度差,对病例导入结合PBL教学法的模式认可度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高职卫生院校的儿科护理教学课程是主干课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授课式教学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这一需求[2]。病例导入结合PBL教学法以临床病例为导入,结合临床实际问题一步一步进行设问,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本研究以我院2017级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182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共98名和对照组84名,观察组采用病例导入结合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式教学法。结果表明:病例导入结合PBL教学法组的期末考试成绩为85.94±11.53,与传统授课式教学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学生对传统授课式教学认可度差,对病例导入结合PBL教学法的模式认可度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综上所述,病例导入结合PBL教学法得到了我院三年制专科护理学生的肯定,但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继续研究。比如如何做好教学设计,使所选病例与问题都贴和临床实际,以便病例导入结合PBL教学法发挥更大的教学效果,以便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姜春明,王竹颖,戴吉成.PBL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24-125.

[2]穆岚,齐春林.教师课程统整:现实问题与实现路径[J].教育探索,2016(2):113-116.

儿科护理教学范文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21年3月-2021年6月,将160名护理专业学生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80名,对照组80名。入选学生均为护理系二年级学生;均经过系统的医学相关知识和护理知识的学习;且自愿参加该试验;两组学生在性别、生源地、医学知识和护理知识、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排除不愿参加试验学生;排除病假或退学学生。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课上理论教授式教学和理论课结束后再进行实践教学的两段式”教学模式。观察组应用SPOC+PBL混合教学法,具体教学措施包含:课前准备:引导观察组学生自主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包含8名学生,每组选择一名学生作为组长,共组建10个教学小组。课前1周,教师将“新生儿黄疸”、“小儿腹泻”等儿科护理课程相关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案例的微课及课件通过发放给学生,并针对教学内容提出教学问题,其中包含“教师预设问题”和“学生创新问题”等。其中SPOC视频学习资料由授课教师提前进行录制、加工和处理,合理控制录制视频的时间,通常控制在8-10min范围,同时保证录制的视频能够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脉络,清晰把控知识点的要点和难点。各小组学生自主对教学视频进行学习,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可提出相应的创新性问题,并可将提出问题通过雨课堂平台反馈给教师,从而让教师能够更好的把控学生课前准备阶段遇到的难点,提前调整教学内容,让教学更加具有针对习惯。课堂教学:教师首先引导各小组代表就课前SPOC视频学习资料进行总结讲解,并回答课前预习阶段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控制时间不超过5分钟,各小组讲解完成后教师对各组汇报情况进行点评,并告知学生正确答案。随后教师根据课前准备阶段调整好的课堂内容进行讲解,其中重点讲解学生课前准备阶段遇到的难点问题、典型问题,可引导各小组进行自主讨论,以不断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完成教学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讲授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课后总结与练习: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可通过微信端教学日志总结分析学生预习以及教学等方面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分析结果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实施调整。另外教师可通过雨课堂平台将学生所需的拓展学习资料以及课后习题发放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自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1.3评价标准

对两组自我导向学习评分、批判性思维评分、考试成绩和教学效果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具体指标如下:(1)自我导向学习评分:此评分应用中文版自我导向学习评价量表(ChineseVersionofSelf-RatingScaleforSelf-DirectedLearning,SRSSDL-CV)进行测评,以测评教学前后两组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其中此量表包括学习意识、学习行为、学习策略、学习评价、人际关系技能5个维度,每个维度12个条目,共60个条目。范围为60~300分,分值越高,表示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等级越高。(2)批判性思维评分:此评分应用中文版批判性思维量表(CriticalThinkingDispositionInventory-ChineseVersion,CTDI-CV)进行测评,以测评教学前后两组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其中此量表包括开放思想、寻求真相、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及认知成熟度等7个维度,每个维度10个条目,共70个条目。范围为70~420分,分值越离,表示学生的正性批判性思维倾向越高。(3)考试成绩:教学成绩分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两项,每项考核总分值均为100分,超过60分为及格。(4)教学效果评分:编制测评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测评,其中问卷测评项目包含学习兴趣、教学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知识点的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测评条目,每个条目分值为1-5分,总分值为30分,分值越高代表教学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通过SPSS20.0分析,计数数据(%)通过x2检验,计量数据(sx±)通过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评分和批判性思维评分对比分析观察组自我导向学习评分和批判性思维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2.2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对比分析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2.3两组教学效果评分对比分析观察组各项教学效果评分和总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结论

儿科护理教学范文篇6

一、对象与时间

对象:选择笔者学校二年级中职护理专业约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时间:儿科护理作为护理专业的临床课程,为单学期授课,故以一个学期为一个研究周期。本次研究预计研究周期为2017年2月~7月这一学期。

二、方法

1.教师精准备课

教学手段的运用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此在研究过程中,首要的任务就是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在备课这个环节上下足工夫,预想到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此方案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一是明确以情优教手段的研究背景。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主要招收年龄14~16周岁初中毕业的学生,这类学生与普通教育的同龄学生相比,认知、记忆、思维能力差,普遍感到学习困难;心理或者人格缺失,对挫折承受能力差。以情优教是现代护理对护士素质的基本要求,以“病人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士不仅要满足病人基本的生活需要和治疗的需要,更要满足病人的精神、心理需要。因此以情优教手段不仅是中职教育发展的方向,更是广大护生的内心渴望,是护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是备学生。备学生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是此方案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在了解研究背景的前提下,教师在实验班级发放情感态度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情感差异;通过对班主任老师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和摸清每个护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现状;将护生按成绩分成不同层次,按性格分成不同类型,确定学习困难生和个别辅导的名单,做到因材施教。三是树立以情优教的教学观。以情优教的教学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把握“以护生为中心”这一要素,充分尊重护生的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通过激发和利用影响护生学习效果的积极情感元素,来深入挖掘护生学习的原动力和主动性,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情感素质。另一个是以护生的“学法为中心”教学观,此教学观是由“教法”向“学法”的观念转变,教师要重视护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切实关注其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和情感体验,帮助其纠正学习方法的偏差,指导学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为护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是构建新型的分层次教学课堂结构。教师通过集体备课,根据儿科护理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护生实际,起步低层、面向中层、顾及高层,制定出与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可能性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作业和测试题。为护生搭建任务的阶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师生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实现最近发展区的目标,从而让每位护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护生都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用成功来激励和发挥每一位护生求知的内驱力。五是充分挖掘《儿科护理》教材中的情感资源。教师要从情感这个角度入手,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处理,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组织,使教学内容在向护生呈现时能发挥情感方面的强大作用。结合儿科护理的教学内容,用真实病例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大胆尝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营造情感教学活动情境;教师授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如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仿真模拟演示教学法、实物演示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教材处理要以情感为目标,有效地利用教学内容这一情感资源,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培养各种情感品质,充分发挥教学的育人功能。

2.书写情感教案的原则

教师在书写情感教案时,要注重以下几个原则,按照原则,设计出合理、可行、个性化的情感教案。一是赏识教育,增强自信。教师在与护生的交流过程中,为了帮助护生树立自信,要多采用赞扬和鼓励的语言,善于发现护生的长处,充分肯定护生的良好行为,使护生清楚自己的优点并不断巩固和发扬。其次,教师还需通过作业评语来激励学生。正面的评语具有积极的情感魅力,这种情感的动力能使护生真切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关心和爱护。二是营造宽松学习环境,降低焦虑感。教师在深入了解了每一位学生性格特征的基础上,首先要帮助护生正确认识自我,明白自身存在的优点与不足,能根据自己现有水平制定实际可行的学习和生活目标,不求多,但求每天进步一点点。只要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教师就要给予表扬。其次,中职护生课堂焦虑的重要原因是在课堂中发言时老师会随时纠正他们的错误,由于他们爱面子,感到自尊心受到了打击。对这些学生,教师要先肯定其优点,再委婉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另外,对中职护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教师多采取宽容的态度,针对性格内向和学习有困难的护生,多鼓励他们,营造宽松、健康的学习环境。三是小组合作,共同提高。教师把实验班护生分成不固定的小组,每组6~7人,分组时首先要考虑护生的成绩,将优等、良好、一般的学生平均分到每个小组。其次,教师要尽可能兼顾到每一个护生的性格和能力,安排开朗外向的护生带动胆小内向的护生。根据不同护生的特点,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生动机的培养,每个小组分别选出成绩优秀且组织能力强的护生担任小组长,教师巡回指导时要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创造和谐友爱的氛围。

三、改进教学评价策略,关注评价功能

1.鼓励学生开展自我评价

教师要相信每一位护生,鼓励其制定适合自己实际的阶段性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在老师的监督和帮助下定期总结和加强自我评价。这样护生才会深刻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不足,找出差距,不断改进,积累经验,为今后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2.鼓励护生互评

在小组活动、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集体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护生对于其他组员做出的贡献、积极参与的程度和合作程度是有切身体会的;在日常学习中,每个护生作业完成情况、注意力集中情况、考勤情况等,组员都是有目共睹的。通过护生互评,可以鼓励他们合作和互相学习,体会到在学习过程中友好氛围的重要性。

3.关注过程评价

儿科护理教学范文篇7

【关键词】高职;儿科护理教学;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法

互联网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的发展为高职教学带来了创新教学模式的新路径,但是从另一角度来说,网络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极易喧宾夺主,学生的注意力容易放在绚烂丰富的图画而不是具体的课堂知识上,同时上课玩手机的问题也是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关键所在。此外,普通的基于PPT、视频等多媒体的教学对学生来说已经习以为常,并不能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因此,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当前学校和任课教师面临的新课题。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构建为有效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创新思路。该平台将手机当作教学工具,在解决学生手机管理难题的同时,也方便教师开展教学。为此,结合高职《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情况,提出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希望在积极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的同时,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创建教育新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一、蓝墨云班课平台概述

蓝墨云班课作为一款移动教学助手,是以手机为载体,在移动网络环境开展课堂内外即时反馈互动教学的云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包括四大功能。一是开展日常教学,首先教师可以组建属于自己的班课,并生成邀请码,邀请学生加入,建立班课后,教师可以在班课上发送通知、分享资源、布置批改作业、组织讨论答疑、组织课堂签到。二是随时展开互动,不受地域限制。教师可以利用班课在课堂内外开展教学互动,如答疑讨论、问卷调查、头脑风暴等。三是拓展手机的学习功能,班课将手机作为教学工具,学生可以利用手机查看课程内容、教学课件等学习资源,而不是单单将手机作为社交、娱乐的工具。四是及时跟踪与评价学生的学习进度。利用蓝墨云班课,教师可以在线了解班课资源被多少学生查看或者下载;学生查看了哪些班课资源,学习时间为多久;学生参加了哪些互动活动,等等,根据这些情况,教师可以及时跟进学生学习进度,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同时平台会在学期末为教师提供每位学生的学习评估报告。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

所谓混合式教学,是指面对面的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的结合,即“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该学习模式旨在有机结合传统课堂和网络学习的优势,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深化学习效果。这里我们要理清混合式教学中“线上”和“线下”的关系。线上教学并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辅助,而是教学的必备活动,是线下教学的基础。线下教学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而是基于线上教学基础上学习的深化。

三、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高职儿科护理课程的教学任务重,实践操作内容多,知识抽象且枯燥,加之高职学生不爱一味地读书,喜欢活动,缺少一定的自控能力等特点。蓝墨云班课与课堂的有效结合,可以解决儿科护理课堂知识信息量大、内容难理解、学生学习兴趣低等问题,其在教学环节中的具体应用如下。(一)创建和加入儿科护理云班课。在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前,教师应当在蓝墨云班课创建属于自己的儿科护理课程,生成邀请码,接着指导学生下载蓝墨云班课APP,并通过邀请码进入班课,至此,为儿科护理课程的开展提供基础和前提。(二)上传教学资源,准备教学资料。这一阶段,教师需要根据儿科护理课程的核心内容,如健康小儿一般护理、患病儿童护理、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住院患儿护理及其家庭支持等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致地划分,设立不同的学习任务,并安排课程资源的先后顺序。在此基础上,细化知识点所需要的测试题库、课程目标、微课、动画、教学课件等内容。(三)开展具体教学。儿科护理课程的具体教学分为线上、线下两大部分。线上部分主要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当教师将当堂课程所需的导学案、课件等内容上传到班课平台后,学生就可以开始自主进行课前预习。在此环节,班课要充分发挥作用,利用多种呈现形式,如设计护理知识连线对对碰、过关游戏等吸引学生参与。同时,班课设定的内容还应与实际的课堂教学相连,比如设置分组任务、查阅护理资料及课前预习测试题,以督促学生积极完成线上学习,了解和掌握课堂)的基本内容。线下部分主要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在此过程中主要讲述详细的儿科护理知识。这里教师可以以知识讲解为主,以班课的线上测试为辅。例如,教师在讲述新生儿护理的注意事项后可以让学生观看班课上的相关护理视频,找出相应的知识点,以深化和巩固知识的学习。在线下环节,教师应当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根据教师所设任务,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习知识,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课下开展延续的答疑讨论,以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和考核

目前,高职院校采用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相加的方式计算学生的综合成绩。其中,平时成绩难以量化,大部分教师主要根据一两次测验再加上课堂出勤进行判定,这种评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缺少科学性。蓝墨云班课平台可以及时记录学生课堂签到、课堂表现、课前预习、答疑讨论、小组展示和课堂测试等内容,以定量的客观数据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日常课堂表现,为学生的成绩考核提供数据支持。此外,利用班课平台,教师可以当堂测试题,当堂得到测试结果,并及时分析学生对哪些知识有遗漏情况,并为其解疑答惑,有利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结语

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教学实践的主力军,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抓住现代网络技术带来的机遇,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蓝墨云班课平台通过视频、动漫等表现形式,使教学内容更加地生动、直观,其具备的随时展开互动、及时跟踪评价、资源共享等功能帮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利用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从而发挥线上线下的教学功能,在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同时,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涛,张振,吴琴等.混合式教学法在制药工程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实施[J].广州化工,2014,(8).

[2]张宝玉,朱晓菊.移动学习模式在高职基础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88.

[3]李舒玲,徐雯雯,王蓓.互动式手机APP教学平台在胸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1):114.

[4]凌银婵,莫洁玲,刘海燕,李颖娟,黄秋玲.《妇产科护理学》移动学习平台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7,(2):159.

儿科护理教学范文篇8

【关键词】儿科;护理教学;情景教学法

儿科护理学属于临床护理专业中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学科内容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儿童的护理、健康儿童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儿童的护理等[1]。其中儿科护理学是针对儿童提供的医学服务,有利于将疾病防治水平进一步提高,使得儿童免疫力增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2]。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考虑到儿童作为一类特殊群体,其患病具有突发性特征,反应较为迅速等,因此需要采取临床操作经验十分丰富的医护人员对其提供医疗服务[3]。为了进一步提高儿科护理学教学效果,我校引用了情景教学方式,该类教学模式指的是在带教过程中建立一类突出主体的环境,并吸引学生投入环境中,切身体会临床护理过程的一类教学方式,可在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的技能。对该类教学模式进行更加系统的研究分析,相关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2014年在我校学习的120例护理专业学生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60例。常规组男3例,女57例,年龄19~24岁,平均(22.03±0.52)岁;实验组男2例,女58例,年龄20~24岁,平均(22.12±0.48)岁。对比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常规组采取一般教学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法,具体步骤为:采取5~6人为一小组的分组方式,为学生进行儿科护理教学培训,总共培训2个月的时间,模拟时间为1个月,其中采取专项一对一练习的时间设置为1个月。选择教学能力出众、沟通能力良好、教学经验充足、临床实践与专业理论知识较佳的老师作为一对一的带教老师。其中第一阶段应制定教学目标,为了有效保证教学质量,应选择临床教学经验丰富、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总带教教师,依据实习生大纲的要求编写出符合本次教学方式的《实习手册》,要求教师详细了解与掌握实习手册中的相关内容。第二阶段由带教老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授课。严格依照实习手册上的内容,根据儿科护理学的理论与技能知识进行授课。学生可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现场提问、模拟演练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应组织学生进行不定期的考核,利于督促学生严格掌握儿科护理学的相关知识。第三阶段采取一对一的学习方式,由一名教师对一名学生进行指导学习。

1.3评价指标

1.3.1考核成绩

采取师生双向考核的方式进行考评,并在总带教老师的组织下不定期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操作考核,将考核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内容。并在实习结束前对学生理论与操作技能进行检测,将考核成绩与平时成绩进行结合得出学生最终的考核成绩。

1.3.2教学满意度

采用互联网评教的方式由学生对教学老师的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价,采取不记名的方式进行打分,其中不满意为1~2分,基本满意为3~4分,满意为5~6分,将教师的评教成绩作为优秀教师的一项评选依据,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较为轻松活跃的氛围中锻炼实践操作能力,调动带教老师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4]。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的统计学软件记录本次研究涉及的相关资料,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考核成绩

实验组的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均优于常规组,比较组间数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教学满意度

实验组学生对带教老师的教学满意度优于常规组,比较组间数据,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儿科护理学对护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要求均较高,特别是实习生首次面对科室患儿常会出现紧张、焦虑、惊慌[5]等多种不良情绪,进而影响教学实践效果。在临床儿科中对于团队的整体协作能力要求较高,应急反应能力、专业性均较强,使得实习生在临床练习的机会不多,易导致学生出现学习上的挫败感。且现今多数教学是采取理论授课,导致带教老师过多专注于讲课,学生则花费较多的时间在记笔记,使得课堂缺乏一定的活跃度,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对日常实践操作的技能训练不足等,加大了教学任务的难度[6]。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与教师的教学主动性十分重要。我校在一对一教学的基础上选择情景教学法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必一味的照本宣科,且课堂上需要消化较多的知识,使得课业压力减轻,课后无需花费较多的时间巩固知识也可以掌握相关的技能,有利于提高带教老师的授课激情,活跃课堂氛围[7-9]。本次研究对实验组学生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应用效果,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常规组,且该组学生对于带教老师的教学满意度优于常规组,进一步说明了该类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综上所述,在儿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作者:张晓梅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

参考文献

[1]吴淑君.中职升高职学生儿科护理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5):2466.

[2]李小毳,杨晓雪,鞠贺.浅议儿科护理教学中的情景教学[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4):96-97.

[3]艾素梅,须玉红,贺伟.多元化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641-642.

[4]杨小青,贾莅彦,殷梅,等.“角色扮演法”、“角色换位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和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0):80-83.

[5]徐文兰.儿科护理教学中护生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94-95.

[6]徐文丽.儿科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生非语言沟通能力的探讨[J].全科护理,2012,10(13):1238-1239.

[7]陈丽君.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5,21(22):255-256.

儿科护理教学范文篇9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病例教学法;儿科护理教学

在目前的护理专业当中,儿科护理学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但是长期以来,儿科护理教学的手段相对单一,同时教学方式存在许多的不足,使得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而在具体的教学当中,通过进行仿真训练,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提升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护理岗位[]。对于病例教学法来说,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临床案例作为素材,将学生带入到一定的场景当中,从而更好的对护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2]。标准化病人又称为模拟病人,主要是在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的训练之后,尽可能的将病人的情况展现出来,从而为学生提供各种模拟场景,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本研究通过选取50名学生作为样本,对病例教学法结合标准化病人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从而改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教学效果的改善。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通过选取207级3年制的护理高职生50名,作为教学试点,其中共包括女生44名,男生6名,年龄在9岁-2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02)岁,所有学生均为统招生,学制均为3年。

2教学方法

2.1教学内容。在对学生进行儿科护理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护理所需的职业能力要求,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采用36学时的方案,在对各类儿科护理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提升知识的连贯性。在进行新的授课计划过程中,需要采用病例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的模式,其中28个学时为理论知识传授,8个学时为实践教学。2.2标准化病人的招募与培训。在进行标准化病人招募的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招募标准,所招募的临床护士需要在儿科护理临床中工作5年以上,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并且掌握了完备的儿科疾病体系,能够熟练的表达自身要求,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具有奉献精神。在对标准化病人进行培训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法,包括理论讲授、脚本研读、临床体验、病例扮演、录像反馈以及反复练习等等。在对标准化病人进行培训之后,需要开展相应的考核,根据标准化病人的考核成绩,合理地进行标准化病人的选择。2.3教学过程。在进行理论教学之前,需要让学生提前预习相关内容,将学生分为5组,每组0人,整个的教学过程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即病例临床资料的多媒体展示、标准化病人的现场演示、教师对病人的评估、评估后提出的护理方案、学生对评估程序进行再评估等等。在完成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需要由专门的人员进行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事先进行临床场景的设计,从而为标准化病人的演示提供一个良好的场所,更好的起到实践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护理方法。

3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采用病例教学法结合标准化病人授课,学生的理论成绩达到了(89.2±2.67)分,其中98%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更加的生动,96%的学生认为能够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记忆与理解,90%的学生认为能够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

4讨论

在当前的儿科护理教学当中,病例教学法结合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方式,具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临床应对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改善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几率。在进行标准化病人招募的过程中,一般来说应该选择一些非医务人员,比如说在发达国家当中,有职业的标准化病人,但是由于职业标准化病人的培训与招募需要提供大量的经费支持,这就使得我国在这一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就使得在推行这一方法的时候,更多的采用一些退休护士作为案例教学法中的标准化病人,教学效果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在具体的教学当中,通过进行仿真训练,能够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提升实践能力,更好的适应护理岗位。对于病例教学法来说,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临床案例作为素材,将学生带入到一定的场景当中,从而更好的对护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标准化病人又称为模拟病人,主要是在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的训练之后,尽可能的将病人的情况展现出来,从而为学生提供各种模拟场景,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在采用病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之后,能够显著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经过多年的儿科护理教学实践之后,能够更好的实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改善学生对于各项课程的兴趣。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临床环境,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的提升。在演示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不足,对于教学质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应该尽可能的多安排一些标准化病人,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风险评估与实际操作当中,对于标准化病人的培训来说,应该进行更深层次的培训,从而保证其能够适应指导者与评价者的角色,提升教学质量。综上所述,在目前的儿科护理教学中,病例教学法结合标准化病人的优势比较明显,能够显著的提升教学质量,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梁惠连.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在高职护理(三二分段)成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7(6):46-48.

儿科护理教学范文篇10

【关键词】“少教多学”;儿科护理;中职护理专业

教学在对于学生的儿科护理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可以选用“少教多学”的方式,避免在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时对其进行干扰,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与氛围。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教授的知识与学生摄取的知识量对等,这说明学生的思维无法跳出原本的教学框架,只能按照老师教学的方式去进行操作。这大大不利于学生独立思维的建立与创造力的提升。“少教多学”的教学方式正很好的处理了这种问题,可以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的水平,值得老师们去尝试。

一、“少教多学”的教学方式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意义

1.有利于培育学生自主的学习习惯。学生是儿科护理科目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对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属于外部的影响因素,并不会起到关键的作用。是以学生对于儿科护理科目的学习必须靠自己的主动与积极,同时要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做学习的主导者,而非被主导者。学生对于专业的内容是否很好的理解,一是靠其自身的努力,二是老师合理的导引。只有学生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老师对其进行合理的导引,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的结果。2.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对护理专业的学习不是无条理性的学,而是应该确立合理的学习的目标,有目的性的去学习。只有学习有了计划,才能有动力。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马上就要进行临床的实习,是以更应该拥有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专业操作能力。护理是一门需要学生拥有极强的耐心与细心的科目,因此学生在学习中也会学习到一些专业以外的东西。3.可以培育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运用的能力。对于儿科护理学的学习,不只是理论上的,还有实践上的,并且后者为主,前者为辅。学生要熟记护理的操作流程,并且操作娴熟。老师如果选用“少教多学”的方式就能将对理论的教学部分缩小,侧重到学生实际操作上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是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可以很好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二、“少教多学”教学的方式对老师的要求

首先,老师要对“少教多学”的理念有一定的体会,其中的“少教”并非缩小理论教学的部分甚至是免去这部分,而是有目的的教,并且对理论内容进行高度凝练。老师在对学生儿科护理科目的教学中,要注重方法的科学,为学生建立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实践的能力。同时老师要进行启示性的教学,让学生独立的进行学习,自己确立学习的目标,为自己的学习建立科学的计划。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凝练,对重点的专业知识多加讲解,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同步的学习。

三、“少教多学”的具体方法

1.老师们要确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老师们要明确学生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要明确老师在此过程中真正的定位。老师们要对学生不合理的学习习惯进行一定的指导,同时要根据他们的学习进度进行教学内容的准备。除此之外,老师要树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指导,这些都能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更加的显著。2.让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式,培育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好的学习方法能对学生学习的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建立科学的学习计划,才能提升学习效率与质量。这就需要老师对其进行恰当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应过分依靠老师,而是学会自己学习,自己思考。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地自主的实践,才能大大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可以加强自身的创造力,开拓自己的思维,对专业知识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对于儿科护理科目的学习中,学生才是整个流程中的主体。是以老师要明白自己在其中的定位,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选用“少教多学”的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独立的思考,提升其创造力,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将书本上学到的理论内容通过实践操作进行很好的运用。只有学生懂得了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才能达到学生自我专业水平提升的学习目的。

作者:曹法同 单位:新乡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