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02:40:27

东部范文篇1

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劣势分析

招商靠环境。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首先要认清发展的形势和现实条件。目前,我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和劣势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比较优势

1、区位交通优越。我市处于广西的东南部,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水陆交通发达,是广西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大西南物资出口通道,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黎湛铁路复线、南广快速铁路,324国道、209国道、南宁至广州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坐拥部级内河港口—**港,西江流经市内五个县(市、区)和大部分乡镇,千吨级船舶常年可直通粤港澳,具有明显水运交通和临江区位优势,据了解,水路运输价格相当便宜,水路每吨公里运价仅为0.05元,比铁路运价低0.07元,比公路运价低0.25元。

2、投资成本低廉。我市工业用水每立方米价格比东部发达地区低0.5元左右,工业用电价格仅为东部发达地区的1/3,地价仅为东部发达地区的1/4,劳动力成本也低于东部发达地区,每人每月最低工资标准相差250元左右,一个5000人的工厂每年可节约劳动力成本1500万元。据测算,有些企业在沿海发达城市只能获取3%的利润,而到**却有10%的以上的利润。

3、自然资源丰富。莲藕、茶叶、荔枝、龙眼、中药材、白鸽等名优特农产品享誉区内外;境内水能总蕴藏量达160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超过11亿千瓦时;主要矿产资源有全国储量第一的三水铝和铁、锰、金、铜、锑、石灰石、白云石等60多种;土地资源丰富,市江南工业园规划面积达15平方公里,工业发展条件比较完备,这对于各类资源性的生产企业具有较强吸引力。

4、产业特色明显。我市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建材、糖纸、电力、冶金、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产业基地”和制糖、水泥、电力、林纸林板、茧丝绸、饲料、冶金、化工、制药、农产品加工等“十大骨干产业”,具备了很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各县市区的产业特色也越来越明显,如港南区,被中国羽绒协会授予了“中国羽绒之乡”称号,羽绒业年产值达20亿元,是全国主要羽绒生产基地之一,对外来投资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5、人文环境优良。**市历史悠久,为古西瓯骆越地,市内的罗泊湾是“那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泊罗”古国的故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市内有桂平西山、金田起义遗址、千年古刹南山寺、安澜古塔等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全市民风纯朴,社会秩序井然,人民安居乐业。曾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广西园林城市”、“广西爱国卫生先进城市”、“广西文明城市”等。

(二)比较劣势

我市的各项优势为承接产业转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与对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是产业配套能力较弱。我市工业基础薄弱,产业、产品的配套能力不强,上下游产品或原料达不到先进企业的要求,不少东部企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配套企业而放弃了在**的投资。二是产业承接载体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城市建设、园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综合发展环境优势不够凸现,承接能力仍然有限,还没有形成吸引资本、技术和人才的强大磁力场。虽然市内有江南工业园,各县市区也建设了一批工业集中区,但规模都不是很大,现代化标准厂房、园区绿地、生活设施、公共设施、产业生态链不够配套和成熟,对外来企业的引力不强。三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我市虽然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大多素质不高,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基本都流向广东等发达地区,人才和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动力严重不足。四是服务效率不够高。一部分政府部门的实际行为与招商引资宗旨相悖,重招商轻管理现象严重;办事机制不灵活,手续较繁琐;一些干部工作作风差,办事拖拉,存在“三乱”、“吃拿卡要”等行为。

二、对策和建议

紧扣“六靠”主题,投身“六靠”实践,充分发挥我市东联西进的良好区位纽带优势,紧紧抓住中国—东盟博览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合作战略深入推进的机遇,主动向南宁靠拢,主动融入环北部湾经济合作区,主动对接东部沿海地区,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第一,建设发达的交通。要紧紧抓住新一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与东部地区以及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交通网络的对接,缩短与东部以及北部湾地区的时空距离,更好地接受东部产业梯度转移和辐射。积极配合自治区做好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三江-北海高速公路、梧州-龙邦高速公路、荔浦-铁山港高速公路**段建设的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市的交通服务网络,实现交通网络与东部地区的公路、铁路、水路全方位对接。同时,要依托**港升级改造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港口和水路交通建设力度,争取把我市建设成为与东部地区的重要产业对接口岸。

第二,建设完善的承接产业园区。要把工业园区作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和平台,统筹考虑集中区整体布局,建好厂房、道路、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积极为产业转移修好“跑道”、造好“载体”。市里重点抓好市江南工业园的建设,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加快完善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创新园区管理经营模式和体制,拓宽建设资金筹措渠道,鼓励和支持外地有实力的大企业到我市兴办专业性园区或创办“园中园”,走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路子。各县市区要利用江南工业园的政策加快工业集中区的建设步伐。如港南区,可以依托市江南工业园座落在辖区内的优势,以江南工业园的“园中之园”模式规划建设占地1000亩的羽绒工业集中区、2300亩的木业加工集中区和3000亩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集中区,拓宽承接平台。

第三,发挥黄金水道的产业带动作用。依托城市内河发展沿江经济,已是现代城市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要深入研究我市临江经济的发展战略,尽快研究制订临江工业区和物流中心规划,整治西江航道,加强港口资源整合,加快建设**港二期,做好三期的筹划开工工作,完善港口设施,扩大港口规模,依托临江交通优势和临港优势,大上一批第三产业项目,培育引进重点物流企业,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类专业市场,加快仓储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物流营销、仓储、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形成城镇建设、工业和商贸融为一体、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努力构建临江经济带,发挥沿江经济带在积聚产业、改善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功能,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打牢基础。

第四,发展产业集群。没有上下游产业及其配套产业,很多企业因在本市找不到“根”,寻不到“源”,不得不放弃在**的投资。因此,要贯彻“六靠”的核心战略,以产业集群化推进工业化。一要立足我市现有的建材、糖纸、电力、冶金、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的基础,围绕东部地区急需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产业链的上下游配套上下工夫;在我市具有发展优势的制糖、水泥、电力、林纸林板、茧丝绸、饲料、冶金、化工、制药、羽绒、农产品加工等方面重点突破,对适宜引入我市的高新技术成果,实施技术嫁接,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二要充分利用我市生态、人文环境的优势,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旅游业等现代绿色产业,顺应发展趋势,实现与东部的良性对接。三要围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如服装、纺织、日用品、玩具、林产、建筑等产业,在原材料基地建设、产品销售市场和现代物流业上,为承接转移来的产业进行配套,增强产业的“根植性”。

第五,化解瓶颈制约。一是缓解土地瓶颈。树立“有土地就有项目”的思想,切实做好土地储备文章。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统筹安排各类用地;盘活国有存量土地和开发利用城区周边空闲土地。二是缓解资金瓶颈。拓宽新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渠道,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优化信贷结构,集中资金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三是解决用工瓶颈。加强劳动力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企业的用工需求,建立企业用工档案;建设综合性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教育培训,为企业提供合格的、高素质的劳动力;帮助企业招工信息,疏通企业招工用工渠道,协助企业解决招工难题。四是解决用水、用电、环保、税收等诸环节不顺畅的问题,确保在东部产业转移中对得上、接得住。

第六,加快城市中心区建设步伐。从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和培育壮大城市经济的战略高度,搞好城市的总体规划修编,加快城市建设,使之成为承接功能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增长极。中心城市要按照“扩大城市人口规模,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总体功能”的基本要求,形成城市框架南北拓展,产业布局东西延伸的发展态势,2010年左右人口规模达到50万。要按照城市发展“完善江北,重点向南”的思路,进一步加大江南城区的开发,逐步把江南城区打造成为“滨江亮区、产业新区、和谐美区”,使江南江北相得益彰,增强城市中心区的产业聚集能力、人口吸纳能力、要素集约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从而拉动各县域中心城区的发展。同时,要建立和健全城镇长效管理机制,把“城乡清洁工程”引向深入,建设更多的垃圾处理、公共厕所等便民设施,大力改造小街小巷,突出解决城中村“脏、乱、差”问题,努力建设文明城、卫生城和园林城,提高居民的文明意识,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舒适的人居环境。

东部范文篇2

(一)国际产业转移机遇

二战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共发生了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50~60年代的美、英等欧美国家.他们在国内重点发展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日本等国家.第二次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工业化逐渐赶上欧美等国家,集中力量发展钢铁、化工和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电子、航空航天和生物医疗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我国台湾、韩国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第三次始于20世纪80年初.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迫使发达国家努力发展微电子、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高附加值产业,把一些传统的重化产业向亚洲“四小龙”转移.同时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由于劳动工资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而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东盟四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第四次转移主要是世界加工制造中心(主要是电子信息产品)向中国转移.根据标准普尔测算: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全球外商直接投资额加大,2008年为1.5兆美元,2010年预计会增至1.7兆美元.美国信息产业咨询公司加特纳公司预测:2010年发达国家25%的传统IT工作将转向印度、中国和俄罗斯.我国已成为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首选地,成为国际项目外包基地,具有成为“世界办公室”的潜力.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销售收入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统计,我国利用外资连续10多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二)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机遇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就属于政府主导的产业转移.当时大量与国防工业有关的重化工业由沿海地区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布局的不合理状况,建立起战略大后方体系,为抵御外部战争威胁作了必要的准备.1995年在国务院“东锭西移”政策的指导下,上海的纺织产业将约50万锭的棉纱生产能力转移到新疆地区.2007年7月2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2007年第44号公告,公布了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此次调整的最大特点是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实行差别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过快增长;同时配合国家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区域间差别政策,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区域特点明显的加工贸易发展布局.香港特区政府牵头的大珠三角商务委员会研究报告显示:该政策实施会导致珠三角1500家港资企业停产,而有意停产或缩减生产规模的厂家更达1万家,占珠三角港商的21%.

新政策的出台,为百色积极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提供了一次大好机遇.一是东部地区不再新批限制类加工贸易企业.二是加工贸易准入门槛的提高,保证金“实转”将占东部企业大笔流动资金,使经营成本明显上升,迫使部分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三是本次调整不适用于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即进区企业不需要交纳台账保证金.因此,这次调整之后,在百色加工的产品经广西海关出口享受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更有利于吸引东部地区加工贸易类企业向百色转移.四是此次限制类产品的一部分在百色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有利于促进这类产业在百色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

(三)东部产业结构升级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承接了三次大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上个世纪80年代,香港的大部分轻纺、玩具、消费电子、小家电等轻工和传统加工业的转移;第二次是90年代初,主要是台湾、日本、韩国的电子、通讯、计算机产业的低端加工和装配的大规模转移;第三次是从2002年开始直到现在还在进行中的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以制造中心、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为代表的高端产业的转移.近年来,东部地区加工工业开始出现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不断提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腾笼换鸟”成为必然.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从产值上估计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这给百色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创造了难得的机会.

(四)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机遇

为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广西已经出台了《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决定》等政策.一是不断加强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能力、政务环境和政策环境建设,不断降低广西综合成本、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二是加快产业转移承接载体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北海出口加工区功能,加快各市工业园区和******区的建设步伐,并积极向国家争取在钦州港设立保税港区,在南宁、防城港设立保税物流中心(B型),在凭祥设立中国一东盟凭祥边境综合保税区等特殊监管区;选择4至5个城市推荐成为商务部和自治区的“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等.三是加大对东部港澳台资加工贸易企业,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招商引资力度.百色作为广西的新工业基地、中国乃至亚洲的重要铝工业基地、广西旅游的第三极,自然会在这次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浪潮中扮演重要角色.二、百色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基础

(一)百色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006年百色市地区生产总值293.63亿元,增长14.3%;财政收入40.8亿元,增长22.9%,居广西第四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9.92亿元,增长42.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88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10元.2007年1~9月,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22.86亿元,同比增长16.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突破200亿元,增长25%,是历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185亿元,同比增长35%,居广西第二位.财政收入完成35.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2亿元,增幅达29.6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72元,增幅达25.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203元,同比增长19%.全市消费总额达48.5亿元,同比增长16.63%.到2010年,百色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15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8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不断增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将吸引更多的东部企业前来投资.

(二)百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1990年以来,南昆铁路、田德铁路、南昆高速公路、隆百高速公路、百色机场、南百二级公路、盘百公路、各县区二级公路、农村通村四级公路等交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运营,百色已经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现代化的交通立体网络,公路东接南宁,南通越南,北连贵州、河池,西达云南,全市各县(区)均通二级公路.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将降低外来企业的通勤成本.

(三)百色主导产业优势不断增强

百色是以铝为主的广西新工业基地、中国乃至亚洲重要铝工业基地.1991年以来,中铝广西分公司、银海铝业、平果亚洲铝型材、隆林铝、华银铝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运营,初步形成了以铝土矿开采、冶炼和铝制品深加工为主的铝工业产业链.1985年以来,相继开工建设天生桥水电站、百色水利枢纽、那吉航运水利枢纽、平班水电站等大中型水电项目,电力工业取得长足发展.煤炭、农产品加工等工业也得到迅速发展.目前正在建设以综合性商贸物流为主的百色迎龙区物流中心,以铝工业品交易储运为主的平果物流中心,以农产品批发加工配送及建材等为主的田阳物流中心,以建材、石化原材料为主的田东物流中心,以煤炭和铝产品等储运为主的隆林物流中心,以边境贸易为主的靖西、那坡物流中心.建立进出口贸易加工区,培植出口贸易企业,打造以铝材、钛白粉、锰制品、石化产品、农副产品为主的贸易品牌.较长的产业链将进一步降低东部转移企业的交易成本.

(四)百色拥有丰富且价格看涨的资源

百色铝土矿、铜矿、水晶、褐煤等储量居广西首位.百色煤储量达7亿多吨,石油储量1亿吨左右,天然气储量约80亿立方米,铝土矿储量10亿吨以上.百色地表河流年平均径流量为172.4亿立方米,境外流入境内年平均水量约为40.78亿立方米,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水电总装机容量近450万千瓦,是广西唯一拥有地方电网的区域.国家统计局2005年11月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在39个工业大类中,新增利润最多的是煤炭、石油开采、有色金属等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81.5%、74.7%、136.4%.据调查,百色工业园内投资建厂的企业征地价格为4.2万元/亩,工业用电价格为0.35元/千瓦时,工业用水价为0.84元/T,大约分别是桂东的0.5、0.6、0.7倍左右.这些价格看涨的资源以及土地、水电等低价格,将提升东部转移产业的利润和竞争力.

(五)百色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2003年以来,百色市委、市人民政府围绕以最强的力量、最高的效率、最好的服务、最优惠的政策和最良好的环境,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定》《关于工业立市的决定》《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决定》《关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决定》等六个决定,出台了《关于整治投资软环境二十条规定》《关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办法》等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十七个配套文件,创造了良好的投资软环境.

三、百色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制约因素

(一)地理位置与东部距离较远,文化习性与东部差异较大

百色位于广西西部,距广州1051公里,距上海2299公里.在地理位置

方面与桂东和中部地区相比处于劣势.特别是西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少是出口导向型企业,产品的海外市场主要集中于欧美日等大西洋沿岸地区和太平洋沿岸地区,不适合转移到离海较远的百色.文化习性方面,虽然与广东有些相似,但与玉林、贵港、梧州相比相差太大,与长三角相比则属于不同的文化范畴,这导致百色与东部企业家的思维方式对接较难.百色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激烈竞争中面临较多的对手.玉林因与广东交界,兼备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利等有利条件,近年来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首选地.贵港直面珠三角,背靠大西南,联通东南亚,区位优势明显,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选择地.梧州是广西的东大门,与广东肇庆等珠三角城市山水相连,语言习俗相同,历史文化相系,同属于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因而备受青睐.柳州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和交通枢纽城市,该市工业经济总量约占广西四分之一.南宁是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物流中心.桂林是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较强的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北海、钦州和防城港属于北部湾地区,是连接东盟的海上出口通道.在中部,湖南与广东接壤,江西与福建、浙江相邻,安徽与江苏、浙江相邻,河南与山东相邻,中部地区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在“中部崛起”的政策导向下必将成为经济增长的热点地区.这些都是百色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强劲对手.

(二)基础设施在建的和待建的多.近期内难以发挥作用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对我国区域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水平差异的研究,基础设施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诱致制造业产值比重增加0.143个百分点,人均制造业产值增加551.6元,完善的基础设施将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砝码.百色提出的“一环六射”高速公路发展思路还没有真正实施,田林—西林、田阳—定夜等市内二级公路还没完工,平果—武鸣、乐业—贵州等出市出省出境二级公路尚未落实,田东—靖西龙邦铁路预计要到2020年才完成、南昆铁路复线和四川隆昌一百色铁路建设仅在规划中.百色、田阳、田东、平果港口群、鱼梁水利航运枢纽建设都未竣工.航空方面仅开通百色至广州的航线.据估计,这次东部产业转移的高峰期大概在五年左右结束,如果百色不尽快把基础设施建好,将会失去这一良好的“引凤人巢”机遇.

(三)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功能不完善

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是工业园区和城市(镇)群.工业园区具有产业集群、土地集约、资金集中、项目集聚的特点,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桂东和中部地区很多地方就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点来抓.目前玉林共有各类工业园区28个,其中省级园区3个,园区内大量新建标准厂房,并实行一区多园、专业发展的模式.北海市联手广西北部湾开发投资公司总投资10亿元,计划在工业园建设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百色也提出重点建设百色工业园、平果工业园、田东石化产业园、靖西工业园等工业园区和广西百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并要求每个县(区)都要建好一个园区或工业集中区.但由于工业园建设起步太晚,投入资金不足,多数工业园区现状不能令人满意,园区内基础设施不完善,有些连“三通一平”都没做到,缺乏总体规划,管理和服务水平缺乏科学性和特色性.特别是以资金融通、信息服务、市场开拓、人才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园区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园区对外来企业的吸引力不强.

现代化的城市群是一个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近些年百色尽管加大了城市建设的力度,但由于它曾因为紧靠越南和远离大城市导致其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之间的联系及功能配套不尽合理.2006年百色城市化水平只有26.87%,低于广西(33.62%)和全国(43.9%)的城市化水平.由于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百色缺乏足够的商业功能区,周边也没有形成与之呼应的城市群.城市建设落后导致对西进产业的承接能力非常有限.

(四)劳动力素质不高

百色虽然劳动力资源充足,价格低廉,但普遍存在劳动力素质不高、劳动生产效率低下的现象,难以满足西进企业的要求.一是由于经济水平低、财力有限,因此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比较落后,难以满足西进企业对具有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从而可以被迅速训练成为熟练工人的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二是由于受环境封闭、经济落后、改革滞后、观念陈旧的制约,部分劳动者的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对工作的纪律性、积极性、规则性及效率性都难以符合西进企业的要求.三是由于就业机会、物质待遇和生活环境存在空间的差异,百色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受过基础教育或有一定技能的普通劳动者多年来通过毕业分配、工作调动和民工潮等途径大量流失到东部发达地区,使沉淀下来的人力资源处于结构不合理状态.这些都意味着转移到百色来的企业不仅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力搜寻成本、培训成本和监督成本,而且还将面临更高的劳动效率风险和人才流失风险.

(五)市场化程度较低

市场化程度是生产要素流动和空间重置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总体来说,百色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一是从市场主体来看,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企业.百色的传统企业中,国有企业较多,由于国有企业的各种制度性缺陷,会导致转移的产业因为无论是以兼并收购、承包租赁的方式,还是以贴牌生产、合同制造业务转包的方式与百色企业开展合作,都会面临巨大的阻力.二是从市场环境来看,市场开放度不够,少数地区地方保护主义较为严重,市场竞争无序,法制意识淡薄,知识产权和合法财产得不到保护,部分群众有盲目排外思想.三是从市场效率来看,由于缺乏较好的产业集群,导致企业的交易效率较低.

总之,百色虽然面临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多重机遇,但还要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市场化程度,才能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获得优势和先机。

东部范文篇3

霍州煤电集团团柏煤矿疙塔条风井项目位于霍州市团柏乡疙塔条村,疙塔条风井项目东部山体边坡距离疙塔条风井区围墙约7.0m,2009年夏季因人工开挖坡脚,加上降雨的作用,导致边坡局部地段发生滑坡,滑坡段宽约40m,坡面上出现较多裂缝,威胁到疙塔条风井项目区的生产安全。团柏煤矿领导高度重视,拟对该段边坡进行治理。该段边坡南北长约120m,东西宽约95m,最大高差约48rn。2010年4月受团柏煤矿委托,笔者所在单位对该段边坡进行了详细阶段(一次性)的勘察工作。

2边坡勘察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勘察要点

2.1勘察目的与要求

查明边坡的地形、地貌特征,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对地质灾害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危害程度及其发展趋势作出评价。查明滑坡地段微地貌形态及其演变过程;圈定滑坡周界、滑坡壁、滑坡平台、滑坡舌、滑坡裂缝等要素;并查明滑动带部位、倾角,滑带土岩性特征,分析滑坡的主滑方向,分析滑动面的层数、深度和埋藏条件。查明勘察范围岩土类型、成因、性状、覆盖层厚度、基岩面的形态和坡度、岩石风化和完整程度。查明主要结构面(特别是软弱结构面)的类型和等级、产状、发育程度、延伸程度、闭合程度、风化程度、充填状况、充水状况、组合关系、力学属性和与临空面的关系。

2.2勘察工作量布置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测绘和调查(以1:500地形图为底图)范围包括边坡所处山梁分水岭至坡脚并外延到边坡失稳后可能影响的一定范围。勘探线、点沿垂直边坡走向(滑坡部位沿主滑方向)进行布设,选择典型剖面布置勘探线,间距在30rn以内。勘探点间距根据现场地形控制在35m以内。勘探方法采用钻探、挖探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勘察。勘探孔的深度穿过最下一层滑面或潜在滑面,并进入稳定地层。

3区域地质构造

勘察区地处吕梁一太行断块的西部,位于吕梁山块隆南部的阳泉曲一汾西盆状复向斜内。勘察区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受局部褶皱影响,岩层产状25。/_5。一7。,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反。勘察区及其附近未发现断层、强烈褶曲及岩浆活动。裂隙构造在滑坡区较发育,是区内主要结构面之一。

4滑坡基本特征

在勘察场地的东北侧发育有一处小型滑坡,滑坡在空间上形成圈椅状地形,滑坡平面形态呈簸箕状,主滑方向325。左右,滑坡以第⑧层砂岩与第⑨层砂质页岩接触带为滑动面,属于顺层滑坡,滑坡轴线长约18m,滑体宽约40m,滑体厚约7.5nl,滑坡体积约5400m。滑坡体主要由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s)砂岩、泥岩和顶部少量黄土组成。滑坡后壁顶部主要发育有5条近似平行的裂缝,裂缝走向51。一65。,裂缝最大宽度10cm一45cm,最小宽度1cm~2cm,裂缝延伸长度13m一45m,裂缝间距40cm一110cm,滑坡裂缝从力学性质上分析均为张拉裂缝。滑坡目前处于欠稳定状态。

5滑坡分类

滑坡滑体组成物质为砂岩和少量黄土,滑坡类型属于顺层岩质滑坡;滑坡滑体厚度7.5m左右,属于浅层滑坡;滑坡具有上小下大的塔式外貌特征,后壁横向张性裂隙发育,该滑坡应是下部先滑,使上部失去支撑而变形滑动的,属于牵引式滑坡;根据调查访问,该滑坡地段坡脚受到人工开挖,加上连续降雨所造成,属于工程滑坡;从地貌形态、滑坡的结构要素、地层、构造等条件和因素分析,该滑坡整体处于不稳定状态,该滑坡属于活动滑坡,条件具备时易发生再次滑动;根据调查访问,滑坡形成于2009年夏季,目前整体处于欠稳定状态,属于新滑坡;根据本次勘探,滑坡体厚度7.5m左右,滑坡体横宽约4O.0m,纵长约18.0m,滑坡体体积约为5400m3,属于小型滑坡。

6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滑坡体砂岩、泥岩竖向节理裂隙及砂岩与下伏砂质页岩接触面为滑坡区的软弱结构面,造成软弱结构面应力集中以致破坏的基本条件是:

1)第⑨层砂岩及以上岩层主要发育有两组构造节理,这两组节理的追踪贯通构成了滑坡体后缘的切割一滑移边界;

2)第⑨层砂岩及以上岩层张性裂隙发育、风化程度高、透水性较好,下覆砂质页岩发育有闭合型节理裂隙,具有一定的隔水性能,地表水下渗后遇到砂质页岩被隔挡,砂质页岩遇水后发生软化导致抗剪强度大幅度降低,形成软弱结构面。

7滑坡稳定性分析

7.1滑坡岩土物理力学参数选取

边坡、滑坡稳定性计算所采用的岩土参数是根据土工试验结果、现场调查的自然边坡形态及稳定性、经验值及恢复滑坡滑动前极限平衡状态的方法等建立计算模型反算后综合确定的。

7.2边坡、滑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此处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人类工程活动降雨,其次为地震,由于人工开挖边坡坡脚,局部已造成了滑坡,现状边坡在暴雨或地震条件下容易发生局部失稳。对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边坡岩体较破碎,呈碎裂结构)采用圆弧滑动法(瑞典条分法),对滑坡及验算剖面土岩接触面稳定性采用折线法(不平衡推力法)计算边坡、滑坡在自然状态和受水浸泡状态下的稳定性系数。

7.3滑坡稳定性计算模型

滑坡稳定性计算模型可分以下两种情况考虑:模型一:滑面后缘以实测边界和滑面产状为依据,中部以调查推测的滑面作控制,剪出口选择第⑧层砂岩与第⑨层砂质页岩的接触面。模型二:滑坡在不利自然条件(考虑连续强降雨与地震作用)下,地表水沿滑坡后壁裂缝下渗,第⑨层砂质页岩具有明显的隔水作用,在第⑧层砂岩与第⑨层砂质页岩的层面附近易达到饱和状态,层面饱水后抗剪强度降低,且岩层产状顺坡,上覆岩层可能沿层面滑动。假设裂缝L3贯通到第⑧层砂岩与第⑨层砂质页岩的层面,选择裂缝I3作为滑动面后缘,中部和剪出口同模型一所述。滑坡后壁稳定性计算,选择第⑥层砂岩石与第⑦层泥岩的接触面作为潜在滑动面,裂缝IJ3作为滑动后缘界线。边坡稳定计算分为自然条件下和饱水条件下两种情形,在每种情形又考虑了地震力的影响。根据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人类工程活动(开挖坡脚)、降雨及地震因素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很大。

8结语

1)对边坡、滑坡勘察必须对勘察方法进行认真设计,其中最关键的是野外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和勘探中寻找滑动面。

东部范文篇4

关键词:东部沿海地区“三农”问题新现状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步伐加快,城乡地区收入差距扩大,“三农”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学术界专家、学者对此问题发表了大量的看法和建议,但绝大多数的建议都是针对当前全国的总体情况提出的,这些建议和方案对东部沿海地区农村相对中西部较为“发达”而相对城镇又还很“落后”的特殊现状并不是十分适用。因此本文作者针对东部沿海地区“三农”的具体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思考。

一、东部沿海地区“三农”新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均GDP、恩格尔系数等各项指标都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等总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深刻的改变着广大乡村地区,使得东部地区的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出现了相对中西部较为“发达”而相对城镇又还很“落后”的特殊现状。

1.沿海地区农村相对中西部地区的新现状

改革开放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深刻的改变着该地区的广大农村,沿海地区农民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生活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对中西部而言,沿海地区的农民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无论从人均住宅面积、恩格尔系数还是从家庭电话或是其他家用电器的拥有率都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沿海地区的农村也出现了相对于中西部的新现象:

(1)沿海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出现新局面

大量土地被征用为建筑或是工业用地,甚至还有很多农田荒废,土地已经不再是沿海地区农民的“衣食父母”“生存之本”了。种植的也不再是单一的粮食作物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园艺等经济作物。随着经济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绝大部分农村的温饱问题早已解决,乡镇企业、个体私营、民营经济的发展,农民早已不愿再被束缚在农田里了,以浙江为例,浙江的广大农村出现了一半农民离开土地,一半土地离开粮食生产的新局面。除了一些种粮大户,一般的家庭将原本可以两年五熟的耕种只一年种一季的水稻,保证自家自给自足就不愿再种了,收入高的家庭甚至连一季都不种了。当年分到的自留地也是大面积的杂草丛生,相对中西部农村而言,大部分沿海地区农民早晨提着菜篮子出门不是到地里摘菜而是转向农贸市场了。至于家庭饲养家禽、家畜的也已十分罕见。

(2)沿海地区农民的就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从事非农产业的人数大大增加

东部沿海地区坚定而持续的实行改革开放和大力发展个体、民营经济的政策深刻的改变着该地区农民的就业结构。数据显示,已经有超过一半的浙江农民在非农产业中就业。与此同时,沿海地区农民外出打工的相对较少。目前东部各大城市涌入的大量打工农民,绝大部分来自中西部,本地农民少之又少。一方面由于当地农村存在的一定的就业机会,对当地农民来说外出打工的“成本”大于“收益”;另一方面,沿海地区绝大部分农民的基本生活早已不成问题了,农民不愿承受外出打工的艰辛。从这点出发,当前很多学者提出的取消户籍制度的措施对增加沿海地区农民的收入来说作用不是很明显。

(3)沿海地区农民内部收入差距很大

以浙江农民为例,按2000年的数据,浙江农民人均收入4254元,20%最低收入农户的人均纯收入仅为2336.39元;20%最高收入农户的人均纯收入为10749.82元。浙江农民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收入层次:第一层次是温饱不足型即处于当地最低生活线以下的人口,年均纯收入不足500元,但这部分总人数不到1%;第二层次是温饱—丰衣足食型,年人均纯收入约为500—5000元之间,有余钱剩米,约占总人数的70%;第三层次是小康—富裕型,这类家庭的基本生活设施都已完成,年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约占总人数的25%;超富裕阶层约占总人口的4%,这部分农民大多办有企业或在企业中入股。从以上系列数据可以看出,沿海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贫富差距现象已经十分严重,这对进一步发展经济,社会稳定等十分不利。

(4)沿海地区农民的观念、生活方式有大幅度改变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必然影响着人的观念、思维方式。沿海地区农民亲眼目睹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带来的深刻变化,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的重要性,深刻的理解知识就是生产力的内涵,因此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近年来,该地区农民教育经费支出不断上升,即使收入属于最低层次的农民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也不敢懈怠。在生活方式方面,沿海地区决大部分农村早已结束“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生活,“砍柴做饭”的日子也已不复存在,大部分家庭用上了液化器、电饭煲。收入水平的不断上升,农民开始追求精神享受,对娱乐、餐饮等等服务性行业有了一定的要求。

2.沿海地区城乡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别,收入差距仍然很大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沿海四省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十分严重,差距最小的江苏省也达2.20:1,远远超过一般发达国家1.70:1的水平。

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沿海四省农村学生升学率大大低于城市学生,从而导致农村居民综合素质普遍低于城市居民,职业选择空间十分狭小。

虽然沿海地区已有想当一部分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但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闲置劳动力,在这些剩余劳动力中女性占了绝大部分。一方面,在中国农村,包括较为开放的东部地区,由于受到传统的封建思想的影响妇女在家“相夫教子”的观念没有彻底打破;另一方面,社会本身没有给农村女性劳动力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即使有,工资也只有男性劳动力的一半左右,而在城镇女性劳动力大多享受与男性同等的待遇,这无疑进一步加大了城乡的收入差距。另外,在这些闲职劳动力中还有相当大部分是待业青年。虽然沿海地区农民已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但由于农村本身师资力量短缺,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使得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大大低于城镇。在如今高校毕业生都面临就业问题的现实下,这部分相对素质较低的劳动力面临的就业空间更加狭小。而在农村,他们有吃不消负荷沉重的体力劳动,因而只能失业。

二、针对东部沿海地区“三农”特殊现状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当前的农村税费改革,以及不少学者提出的取消户籍制度等措施对沿海地区广大农村的“一半农民离开土地,一半土地离开粮食生产”以及农民不愿外出打工等的具体现状来说几乎是没有多大作用的。因此作者针对沿海地区的“三农”现状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1.改革原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经作为一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给中国农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善。但是针对沿海地区大部分农民摆脱了土地的束缚,放弃了粮食生产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造成了大量农田废弃或被用作工业或是建筑用地从而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作者认为当前的税费改革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农民返回农田,因此要彻底打破这种局面,应当从改革该地区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着手。具体操作可以考虑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进一步放宽土地承包经营转让权,允许农户自由将自家承包的农田转包给其他农户进行耕种;2)政府采取适当措施收回原本承包给各家各户的农田,免去原有各种农业赋税外,按一定的标准每年给予适当的补贴,以避免农民拥有的要素进一步下降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加剧。收回的农田政府可以按照一定的优惠政策承包给专业户或是集体,当然有意愿继续种植的农户也可以向政府申请承包一定数量的农田。个人或集体承包的土地可以根据收益自由地种植粮食或是经济作物,但不能作为建筑或其他工业用地。通过以上的系列改革既可以保证农民一定的收入又可避免大面积的资源浪费同时可以缓解当前农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

2.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加速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尽管沿海地区农村已有大量的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但农民失业问题仍然很严重。农村就业结构调整的前提是非农产业的大力发展,加入WTO后,政府不再能够给予某一产业直接的补贴,非农产业的大力发展必须是这些产业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这就要求这些产业符合我国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比较优势都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现阶段最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保证这些企业的融资需求应该成为我国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特别是建立在农村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国家更应该采取适当的融资优惠政策以鼓励其发展。

目前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0%,工业增加值的49%和农民收入的34%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仍然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主要渠道。乡镇企业近年来主要经济增长指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乡镇企业和城市工业在产业结构上的雷同所造成的。因此乡镇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尤其是农副产品加工业,从而有力的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生产,而且能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3.鼓励沿海地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减小农民内部收入差距

前文已经提到过,随着沿海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精神享受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因此,餐饮、娱乐以及其他服务性第三产业在该地区农村有了一定的潜在市场。针对该地区存在大量女性劳动力的现状,若政府能给予引导并采取一定的鼓励优惠措施,尤其是引导低收入层次的女性劳动力解放思想,从事服务性行业,则既可以增加其收入,缩小农民内部的收入差距,由可以增加农村就业,使劳动力进一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还能满足农民精神文明的需要。与此同时,对于高收入层次的个体经营、私营农户也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鼓励其先富带动后富,以避免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而造成社会的不安。

4.加大力度进一步解决当前沿海地区农村能源短缺问题

近两年,尤其是从2003年暑期开始,东部沿海各省纷纷面临供电不足、能源短缺问题。由于考虑到社会治安、政治文化需要等问题,大城市不能进行大规模的拉闸限电,只能在农村展开。以浙江为例,全省各地农村自去年6月份至今除逢年过节,几乎每周只能“停三开四”(每周七天有三天停电)。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正常生活,还给农村中小企业以沉重打击,导致其产量下降,收入受挫,直接影响到农村整体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因此,解决沿海地区广大农村的能源短缺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公务员之家

5.加大财政指出,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是农民教育负担沉重的同时,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师资力量短缺,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教育质量低的问题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农村仍然很严重。沿海地区农民深受改革开放的影响,充分认识到知识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因此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但是一方面由于城乡教育收费不公,农民教育负担过重影响到低收入层次农民子女的受教育水平;另一方面,师资力量短缺,教师素质不高,教育质量低下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沿海地区广大农村的中小学里同样存在着大量的代课老师,或是因为师资短缺使体育老师教外语,音乐老师较语文、数学的也普遍存在。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当地青少年的智力开发、正常升学。因此要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还是应从抓教育着手,加大农村教育的财政支出,降低收费标准,给予到农村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以一定的优惠政策等等,对于广大农民来说都是非常切实有效的。

另外,在大城镇纷纷推行的下岗再就业培训措施对于沿海地区的农民来说同样适用。在沿海地区很多农村家用电话已经普及,甚至接入了宽带网络,对他们来说同样需要现代化的就业培训。这些地区的农民已经从沉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开始寻求需要一定技能的劳动甚至脑力劳动。因此,在这些地区开展职业培训,传授专业技能,从而能促使他们更好的迎接入世带来的下一波的挑战似乎已经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东部范文篇5

内容提要: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布局分工的重新调整,推动了资金、技术的流动和转移。东部产业的“极化效应”,推动了产业向外转移、扩张,为落后地区的县域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创造条件。

产业转移的机理来源于产品发展的客观规律。产品的发展周期理论和附加值曲线理论揭示了产品成本的变化趋势。企业发生外移的根本原因在于降低成本,获取更多的利润。产品的生命周期和产品各个生产环节产生的附加值对产业资金技术流动起着关键的作用。产品由于生产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围绕生产、管理、营销所产生的边际成本使企业的支出成本不断上升,使产业转移不可避免。而处于生产环节的制造、装配和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外部竞争的挤压,造成利润空间的下降,加速企业整体外移。这就是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因。

落后地区资源优势和地理位置优势,调动了东部产业转移的走向。华南经济圈的地理特点和代工出口为主的经济内质,使处于区域周边的后发展县域成为接纳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

落后地区县域接纳东部产业转移的必要性。自然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无法推动落后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利用外力,包括外来资金、技术的投入,通过超规模的生产和输出,利用区域贸易手段,可以加速经济的发展。这是输出增长模式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广西和贵港都分别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贵港的优势包括区位、成本、产业、地缘等诸多优势。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经济大战”中,贵港的县域经济有必要克服认识误区,寻求对策,以获得更多的外力支持。

以贵港港南区为例,县域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增强经济区位的吸引力;二是形成产业的规模效应;三是搭建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四是优化承接服务环境;五是整合新优势,培育“软资源”;六是大胆承接大企业大产业。

(正文)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布局分工的重新调整,推动了资金、技术的流动和转移。改革开放20多年,东部沿海地区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区域的经济规模和质量形成了“极化效应”。在国际市场需求的带动下,东部沿海相关产业由此向外扩张,即“高技术资金地带”向“中间技术地带”、“传统技术地带”转移。换言之,东部地区已大规模地出现了资金和技术向中西部流动和转移的现象。广西以行政区地理空间划分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仍然以区域内部循环和农产品、原材料输出带动为主要,已很难获得跨越式发展。而东部产业的资金、技术向落后地区县域转移和流动,为这些区域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动产业升级换代,提高向外输出产品和服务质量,从而实现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不论是从经济学的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分析,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是快速实现县域经济高速增长的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本文通过分析东部产业转移的机理,抽丝剥茧地研究探讨广西县域经济与产业转移对接的可能性和途径。

一、东部产业转移的机理和落后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可行性

产业转移是地区主要产业的资金、技术从一个地理空间转移到另一个地理空间的过程和现象。产业出现转移的外部原因,一方面是国际经济合作和经济全球化布局重新调整结果,另一方面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分析东部产业转移的机理发现,产品的生命周期和产品各个生产环节产生的附加值对产业资金技术流动起着关键的作用。

任何产业都是由一个个产品构成,而产品的研发到成熟的生命周期所带来的成本波动影响着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布局。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创新、扩张、成熟三个阶段。与前面两个阶段不同的是,在产品成熟阶段,由于生产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其技术密集程度会发生下降。一个地方类似的技术获得普及,因同行的竞争,围绕产品生产、管理、营销所产生的边际成本就会上升,出现了规模负效应。当这个边际成本上升到压缩企业利润空间时,产品的生产必然发生由高成本区转向低成本区的区间转移。就是说,基于追逐“利”的本性,客观上存在产业的资金和技术由成熟区的极点向低成熟区及其周边扩散与转移的趋势。这种现象在经济学中归纳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梯度理论。

同样的,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附加值也影响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布局。产品制造过程各个环节的附加值随着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广,由起初的高附加值,再呈逐级下降的趋势,而随着品牌的运作、营销渠道的建立完善,产品附加值才得于逐渐上升,产品附加值的波动曲线就象“U”字型。“U”型左边是研发初期的高价值,右边是品牌营销带来的高附加值。而处于中间的制造、装配等环节因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小,在市场竞争下,容易被成本更低的同行所代替,因此成为整个价值链中最不赚钱的部分。这个曲线来自20世纪90年代台湾宏基集团董事长施振荣描述个人电脑制造流程中各个环节附加值的“微笑曲线”,也就是“产品附加值曲线”,这个理论实际上都可以解释所有类似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位置和压力。

分析表明,产品生命周期带来的边际成本波动和产品制造、装配环节利润的变化,对以代工和加工出口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布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东部产业主要指港澳台地区和广东、福建和浙江的产业。如果以空间地理划分,粤港澳台闽处在华南经济圈。浙江的产业发展模式和走向与前者相同,从经济地理发展的形态判断,一般都列入大华南经济圈的范畴。因此,研究东部产业,实际上就是研究华南经济圈的产业发展规律。

华南经济圈的产业特点是以港澳台为中转平台,形成了以代工、加工制造、装配为主体的经济体系。具体说,港台把境内以及来自日本、美国的设备、零部件和原材料运进东部沿海地区,而把从那里生产出来的产品运出来在发达国家销售。“两岸四地”区域一体化的本质特点是,港台的国际贸易是它们对东部地区投资的组成部分,东部地区成为生产环节的重心所在,是港台国际贸易的产品主要“原产地”。数据表明,东部地区粤、闽、浙三省以出口加工为主制造业,所创造的产值占据全部社会总产值的很大比重。2006年广东对香港出口1072亿美元,增长28%,对香港加工贸易出口额为830亿美元,增长27%,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5%。按行业的划分,以生产加工出口为主的行业包括计算机及其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制造业、化学原料制造业、纺织服装制造业等近15个,2005年,广东省总产值超过30,000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35,000亿元的86%左右,福建省同类行业产值达到5,500多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10,000亿元的一半以上,而浙江省也达到16,600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30,200亿元的55%左右。发展证明,华南经济圈这一经济体系成就了这些地区经济的繁荣。

东部地区经济区位吸引力的提升与周边市场区的形成和发展,加剧了区域内外的竞争。一方面,东部经济的极化效应,更多地吸引投资,进一步加剧了产业的集聚。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的成熟发展,企业的集聚效应明显,边际成本逐渐提高。如,珠三角、闽三角和杭州湾地区产业的带状分布所呈现的规模效应,在达到产品成熟期后,企业的边际成本会逐渐上升,比如,劳动用工、水电消耗、土地和其他商务成本上升,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加剧了企业规模负效应。尤其一些中小规模加工、代工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根本无法继续在原地生存。

表一:广东部分城市与广西部分城市劳动用工工资的比较(单位:元/月)

城市

最低工资标准(8h/d,21d/m)

工作时间

10-12h/d

(含加班费)

合计

(含加班费)

备注

广东城市:

佛山

700

1200

1450

中山

700

1250

1600

东莞

700

1200

1600

广州

780

1100

1500

深圳

关内:810

关外:700

1500

1200

1800

1500

广西城市:

贵港

435

925

925

南宁

500

1020

1020

柳州

500

1020

1020

桂林

500

1020

1020

玉林

435

925

925

注:广西城市的加班费大体与广东相同,本表采纳的数据即广东平均数加权而得。

另一方面,东亚各个加工区间的国际区域性竞争因素,对作为港台产业的后方生产基地的华南地区产生了挤压。国际区域性竞争因素就是国际资本的转移投资带动境内各个地区间的竞争。2004年和2005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606.3亿美元和603.3亿美元,其中80%投向了我国东部地区。华南地区与东部其他地区一样,大量吸纳了国际产业转移中较高层次的产业,对其内部的落后产业产生了“挤出效应”。

上述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使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客观上加速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以劳动力密集型、能源资源型为主的加工制造业是东部产业转移的主力军,而港澳台资企业是产业转移的主体。以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为例,2005年以来,港南区承接东部地区引进项目46个,总投资额达到8.68亿元,已实际利用资金5.23亿,其中投资额超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24个,占总项目数的52.2%;24个项目投资额达7.8亿元,占总投资额的89.86%。

东部地区产业区域专业化布局,为产业分工协作和资金技术向周边转移创造了条件。东部加工制造业以出口为导向的特点,形成了区域内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在区域规模负效应的压力下,企业通过产业整体转移或者专业化分工的形式来降低成本。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跨国公司通过推进国际分工与合作,以专业化分工资实现金技术流动,而不是系统整体的布局转移;相反,以代工生产为主的制造业,许多资本较弱的企业无法通过部门分工来降低成本,只有依靠区域内产品各个生产环节专业化分工来抵消同行竞争所带来的成本上升。在华南经济圈内,由于产品以输往区域外交换为主,产品的消费地依靠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因此,专业化产品生产成本在区域内与运往消费地的运费之和远低于消费地区生产同类产品的成本,而我国又存在极差地租和劳动用工、水电价格从沿海到内地逐级递减的阶梯分布状况。在这样的条件下,东部沿海无论大小企业将部分产品的各个生产环节,或者将企业的整体往商务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搬迁转移都有利可图。尤其诸如服装、电子等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以及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向外转移才能有效控制利润空间不断缩减的局面。港南区目前引进的东部电子加工产业如建玮电子、东森科技、嘉龙电子、甘昌电子等企业;化工饲料产业的如鑫益矿物饲料、三路饲料、东荣化工华瑞塑业等;木业加工产业的如贵江木业、品佳木业、星阳木业、成锡木业等企业;服装业如从浙江萧山转移而来的六个羽绒深加工企业,等等,就是大区域专业化分工和产业梯度流动的典型事例。特别指出的是,由于东部制造业绝大多数都处于产品发展成熟期,基于其原有的专业化规模效应,到承接地以后,往往很快就显现出集群集聚的积极作用。

二、县域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县域经济实现增长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依靠传统的自给自足方式逐步扩大经济总量,同时,通过输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一方面带动区域内部经济有限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输出剩余劳动力解决人均收入不足的问题。这是一种低级的增长模式。第二种方式是在有待继续发展的区域内,大力引进资金技术,通过快速扩张超过本区域的消费需求数量的产品和服务输出,形成区域经济增长过程的基础,由此引起的收入提高形成资本积累,又进一步推动产品和服务数量的增长,以此带动区域经济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实践证明,后一种是解决后发展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缓慢的最快最有效方式。广西贵港市港南区县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制造业主要以初级的羽毛加工和一些化工企业为主,经济结构中工业短腿的特点很突出。传统的农产品输出和少量工业品输出并没有对经济增长带来明显的效果。利用招商引资大力上项目的做法,能够很快的解决经济增长幅度过慢的问题。

根据产业转移理论,位于华南经济圈周边区域是东部产业转移的最佳选择地区。一是区域性专业化大规模生产,各个企业之间的关联性更强。企业转移分散不会导致边际成本增加,相反可以减弱由于企业密集地带来的同行之间的竞争压力,同时,企业间的相互协作也可能增强。二是产业转移与产品的消费地无关,避免由于生产地消费不足带来的生存危机。传统的区位理论解释企业布局与产品和原料运输费用大小有关;而中心地理论则把市场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布局的最佳条件。实际上,由于华南经济圈以加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为主,企业的布局并不以运输费用大小和区域内消费市场成熟与否作为主要依据。围绕降低生产、装配环节的成本,大多数企业尤其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选择转移地更多注重劳动力价格、水电价格和土地使用价格因素;而以资源型为主的企业,更多考虑资源禀赋和区位交通状况。换而言之,只要转移地资源条件、劳动力、动力配给、基础服务配套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在原产地产生的成本,都有可能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承接地。

作为东部和中西部的结合地带,广西是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最佳的承接地之一。表现在:一是具有地缘优势。广西与广东比邻,传统上属于华南经济圈范围,具备了交通优势、和空间地理位置的优势。同时也是东部沿海经济向东盟国家辐射的中间连接地带。二是处于东部产业增长极的周边,容易获得区域化效应的辐射和影响。三是具有丰富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等。由于区域经济政策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在当前的条件下,作为省(区)行政辖下的县级行政区域,其对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更加明显。

就广西贵港市而言,在下面几个方面有着比较优势,在承接华南经济圈内的东部产业转移上面临着良好机遇。

第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贵港背靠大西南,直面粤港澳,连通东南亚,是华南地区水陆联通的交通枢纽、大西南地区东向出海最便捷的通道之一。交通条件优越,西江贯穿于城市各县市区,西江航道一年四季可通行千吨级船舶,到粤港澳地区仅用30个小时,贵港港居全国内河港口13强,是西部地区最大的内河港口。特别是城市中心正好处于南广快速铁路沿线经济区域的中心部分,快速铁路建成后,贵港到广州也就2个小时。按照产业最优布局的原则和运输费用最小理论分析,贵港都是东部产业转移的最佳承接地。

第二,综合成本优势。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投资的主要目的。贵港市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水、电、气、土地等充裕,物产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这是大多数外商企业考虑投资的最大吸引力。据了解,贵港与广东发达地区相比,厂房租金比广东低一半左右;工业用地价格仅为广东的30-80%;工业用电价格是广东的40-60%;工业用水价格是广东的70-80%。贵港市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劳动力人均工资仅为上海、浙江和广东等地的65-80%左右。根据“微笑曲线”揭示的产品附加值理论分析,作为生产加工和装配环节的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在县域内获得比转移地更低的成本优势。

表二:广东部分城市与贵港厂房租金价格比较(元/平米)

佛山

中山

东莞

广州

深圳

贵港

厂房租金

7-15

8-10

10

9-15

15-18

6

注:表中数据根据港南驻广东蹲点招商小组调查整理。

第三,资源优势。在市场竞争条件下,掌握资源,意味着控制相应的产业和产品的价格主导权。东部地区资源不足和企业外部负效应,促使以资源型产业不得不往资源丰富的地区转移。因此,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成为东部企业争夺的对象。尤其冶炼业、建材加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东部相关产业的焦点。贵港市各地有着丰富的石灰石、铝土矿等矿产资源及农副产品资源,这些优势犹如一道道强“磁力”,牢牢吸住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目光。

第四,产业优势。经济发展成熟区域更容易获得产业布局的新一轮选择地。改革开放以前,贵港是广西国有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初步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的制糖、造纸、建材、化工、饲料、羽绒等产业体系。这几年,各县市区也相应发展壮大了一批优势产业。产业成熟区对于吸引同类的行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中国羽绒之乡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是我国重要的羽绒生产和销售地,浙江杭州萧山和广东吴川羽绒制品业所需求的羽绒,绝大部分由港南区供应。从港南工业结构来看,已经形成的羽绒行业和食品、饲料、化工行业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从2000年至今,这几个行业的产值占全部地区工业产值的70%以上。尤其形成的羽绒加工基地,对东部羽绒深加工企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正是看好这一产业优势,近年来,萧山和吴川等地的羽绒企业纷纷进驻贵港市港南区投资建厂。仅去年以来,就有了六家大型羽绒企业到港南投资羽绒深加工项目,投资额达2.87亿元。

第五、地缘优势。贵港市毗邻粤港澳地区,是承接这些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贵港和珠江三角洲同属岭南地区,同属珠江水系,同饮一江水,其地理、历史、文化、习俗和语言相近及相通,有着极大的关联度。与中部地区及云、贵、川等其他西部地区相比,广西贵港在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辐射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缘优势。

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误区与应对措施

后发展地区构建良好的积极的外部形象,以吸引外部经济活动到一定地区,并通过外部经济活动的落地发展,提高一个地区作为经济区位的吸引力。也就是说,通过经济活动的集中化,产生积极的集聚效应,从而达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目的。当前,积极应对东部产业转移已经成为后发展地区各级政府的共识。但是,在如何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普遍存在几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是饥不择食,照单全收,没有前瞻性。县域经济缺少工业支撑的现实,使区域经济决策偏向于对任何转移过来的企业都不加区别的照单接纳。二是无原则的优惠政策,不仅未能解决地方政府财政紧缺问题,反而产生了新的债务。比如“零地价”政策和无限制的抵投资强度,土地大量的集中在投资者手中,有的还出现了闲置现象,造成适宜开发的土地浪费。三是等靠要的思想,认为只要有投资就万事大吉,没有为外来投资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没有建立相应的发展平台。有的认为只要送土地、送政策,一切由外来资金自由发展。四是招商引资的重点只是停留在中小项目,对大的企业大的产业不敢引进或持着悲观思想。实际上,这些误区对外来投资不仅没有带来吸引力,相反,由于政策缺乏前瞻性和统筹规划,县域经济无法形成正的内部效应。也就是说,进来的企业可能因短时间的低成本而获利,但是,由于影响边际成本上升的因素大于降低因素,从长远看,对新的产业转移和落地带来负面效果。

贵港县域经济在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一是心理准备不足。表现在一些地方对承接东部产业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思想和行动上准备不足,在软环境治理上与对接产业转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二是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仍存在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工业园区建设滞后、生活设施不完备、信息流通也不方便等现实情况。三是自有优势发挥不足。如有着西江黄金水道优势,但未能充分挖掘发挥这一优势,航道通航能力还较低,港口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跟不上;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专业技术人才、熟练劳工偏少,且大部分熟练工人在发达地区务工;有着地缘优势但周边地区在交通、产业等方面与之关联对接程度不高。四是面临着周边地区的竞争压力。一些中部地区及周边地区目前纷纷出台各种政策和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力度,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同时,东部地区各省市政府,努力推动本省市发达地区产业向本省市欠发达地区转移,如广东省政府2005年出台了《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鼓励和推动珠江三角洲产业积极向广东山区及东西两翼转移。这些都对贵港市构成强大的竞争压力。

县域经济以输出产品和服务方式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围绕输出增长模式,主要抓好形成产业规模效应的政策对应,包括税收政策、土地开发政策、劳动用工政策和其他基础配套政策等等。但是,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西部各地出台了许多优惠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吸纳外来资金技术。因此,同样的税收优惠条件、劳动力资源条件、企业用地条件,已经无法成为县域吸引投资的优势。在这样的状况下,要形成县域经济对外的吸引力,应根据县域经济的发展实际并对照东部产业转移的趋势、特点,围绕降低生产、装配环节的成本,营造产业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形成产业正的集聚效应应对东部产业转移。

第一、营造积极的外部发展环境,增强县域经济区位的吸引力。产业转移具有周期性,机遇性很强。东部地区大规模产业转移估计5年左右完成。必须要紧紧抓住这一稍纵即逝的良好机遇,树立起强烈的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在思想上、观念上、行动上全面对接,积极主动地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各种有效载体,全面宣传推介地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优惠政策、投资环境等情况,展示良好的发展形象,提高地方知名度。不断创新招商引资工作的方式方法,更多地采用行业招商、招商、企业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蹲点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招商方式,以县域为单位,积极开展小分队、多批次的招商推介活动,不断增强招商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因地制宜,利用资源的优势,努力形成产业的规模效应。任何产业对县域而言不可能具有承接的普世价值。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应认真分析研究东部产业转移的规律、特点和县域承接点。资源禀赋是县域经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最有利最有优势的条件,充分利用稀缺资源,可以形成县域独特的经济优势,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以贵港市港南区为例,强大的水路、陆路交通优势,有利于吸引东部资金技术在县域内发展交通运输业尤其水路运输业,以及相关的仓储、物流业等,促进临港工业带、临江产业群的形成;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加快引进服装、电子、制鞋、纺织等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复合型加工产业。港南区作为全国重要羽绒生产基地,具有资源的稀缺性和大区域的唯一性特点,有利于加快引进浙江、广东的羽绒深加工企业以及全国知名的羽绒制品企业。利用资源禀赋,是解决同样的政策环境下县域经济吸纳外来投资能力不高问题的重要手段。

第三、解决用地瓶颈,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搭建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台。建设工业集中区有利于快速形成产业的规模效应。东部产业转移的显著特点是中小型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转移较多。这是区域专业化分工条件下定单生产模式必然出现的结果。针对这样的状况,提供充分的企业用地,建设具有前瞻性和工业集中区,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是吸引这些产业转移的最有利因素。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受国家土地政策调整的影响,县域现有可用的工业用地不多,应采取各种灵活方式着力解决用地瓶颈问题。一是收集、盘活城区及周边乡镇的国有存量土地,加快标准厂房的建设,收集和盘活闲置厂房。二是坚持集约利用土地,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对范围内企业、项目进行适当调整,科学布局;三是花大力气调处纠纷地,多渠道筹集资金,把一些潜在工业用地按政策要求迅速转变为可用的工业用地;四是采取利用集体荒地、旱地自办项目,鼓励村集体建设标准厂房出租,与国有农场合作利用土地等灵活方式解决好项目用地问题,把盘活新增工业用地主要用于工业集中区建设。运用政策和市场的手段,鼓励和吸引多种投资主体以多种方式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园区内的道路、水电设施和相关服务设施和机构。利用省级工业集中区的政策,以“园中之园”的模式,建立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专业园区。如港南区可以依托江南工业园,建设羽绒工业集中区、木业综合加工集中区及电子产业转移集中区等。

第四、优化承接环境,切实服务东部产业转移。环境建设实际上就是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软硬环境和服务配套。产业发展周边外部环境优化,有利于企业降低边际成本,而边际成本的下降反过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加快承接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有利于对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另一方面对已经进来的产业而言,可以降低因基础配套的不足带来的管理成本提升问题。就贵港而言,与中国-东盟贸易区及北部湾经济圈等经济区域相比,无论是从经济联系还是从地缘相近角度来说,贵港与泛珠三角地区的关联度更高,联系更为密切,因此,针对东部沿海产业的特点,应积极配合自治区做好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柳州至肇庆铁路经贵港至梧州走向的规划建设;整治西江航道,加快建设贵港港二期,做好三期的筹划开工工作,完善港口设施,扩大港口规模。同时要继续完善城市的供水供电、交通、金融、娱乐服务配套设施。加大投资软环境建设,着力营造务实高效的服务环境、成本较低的经营环境、诚信规范的市场环境和积极向上的创业环境。

第五、整合新的优势,抓好人才教育培养,培育“软资源”。相对于资源禀赋,自然资源是“硬资源”,而包括围绕产业发展的各种服务则是“软资源”。东部产业转移的一个基本因素是竞争条件下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压缩了企业利润的空间,而转移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找低廉的劳力成本。在一定意义上,哪个县域拥有充足的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哪个县域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大战中就占据优势位置。中西部既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同时也存在劳动力素质不高的问题,因此培训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县域对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的途径。据初步统计,贵港市可从农村转移出来务工的人员达100多万人,其中已在外务工人员达86万多人,另有近20万农村劳动力可转移出来。贵港市是劳动力主要输出之地,如何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培训劳动力是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没有劳动力就无法承接产业转移。因此,将劳动力的培训作为“软资源”的开发,对吸纳东部产业转移,具有关键的作用。在保障劳力用工方面,可以通过几个途径来实现:一是政府根据企业用工需求,采取“政府买单、社会承办、订单培训”的方式方法,主动为企业培训员工;二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如支持民办和公办职业学校,培训专门人才;三是完善工业集中区周边的生产、生活、娱乐等设施,提高城市的生活品质,吸引劳务回流。

东部范文篇6

关键词:生态承载力;产业结构调整;上海市

众所周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我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大自然,并追求更好的发展,要走的一条路便是实现循环型的经济。产业结构布局是指产业在某国或某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由于各地区环境状况、资源禀赋等不同,导致不同的区域形成了不同的产业结构。与此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进一步加快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所以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完成从规模扩张向结构提升的转变。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内在要求。本文笔者将以东部地区的上海市为例来对此进行研究。

一、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

本文借鉴了国内外相关学者们对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具体计算公式如下:(1-1)公式中,i为消费商品和投入的类型;为i种消费商品的平均生产能力;为i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为人均i种消费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N为人口数;为人均生态足迹;EF为总的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供给的计算公式:(j=1,2...6)(1-2)式中:为人均生态承载力;为人均生物生产面积;为等量因子;为产量因子,如果,表明区域单位面积生物生产力高于全球平均生物生产力,反之亦然。总的生态承载力供给:(1-3)式中:EC为区域总人口的生态承载力(公顷);N为人口数。在等量因子选用上,考虑到与选用的世界主要农林牧渔产品的平均产量数据相匹配,在此采用了RedefiningProgressworks提供等量因子参数表如下。此处的产量因子是根据1997年Wackernagel等人对中国生态足迹进行计算时的取值,如下表所示:

二、对上海市生态承载力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此文运用的是生态足迹分析法,它是由加拿大著名生态经济学家威廉(William)提出的。由于生态足迹法有较为科学和完善的理论基础并具备统一精简的指标体系,近几年来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大量应用。在生态承载力的计算中,各种能源和资源消费项目需要折算为生物生产面积。由于6类生物生产面积的生态生产力不同,需要将这些具有不同生态生产力的生物生产面积转化为具有相同生态生产力的面积,并将计算得到的各类生物生产面积乘以均衡因子,即(k=1,2,3,…6),因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因此须用“产量因子”进行校正。出于慎重考虑,在生态承载力的计算中扣除了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二)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1、数据来源。本文通过中国和上海市统计年鉴获得了各种土地的数据。同时本文将相关的消费项目如肉类、鲜奶等按其在耕地上生产的年平均产量折算为耕地面积。瓜、果类消费项目分别这算成了耕地和林地面积。在计算能源消费项目的生态足迹时,对于某些年份缺失的数据使用了平均每天的数据,将其换算成了年消耗数据。在搜集了上海市的土地面积数据之后,根据相关公式,笔者将上海市的土地面积换成了生物生产面积,换算结果如下表:2、数据处理结果及分析。(1)、数据处理结果在以上相关数据与参数的基础上,计算了上海市的生态承载力并编制了上海市2008--2014年的生态承载力平衡表。表5扣除12%后2008年到2014年生态承载力汇总(2)、数据分析从上海生态足迹变化来看,自2012年到2014年上海的生态足迹呈现下降的趋势,反映了上海资源环境利用效率最近又有了一定的提升。尽管如此,上海市生态赤字仍然很严重。能源用地生态赤字的最大原因是还没有专门的用地来吸收能源消费过程中所排放的;林地和草地出现生态赤字主要是由于人们对动物产品的消费与需求都在持续不断的增加。水域出现生态赤字的原因是水产品的产量虽然大,但实际利用率却比较低。总体来看,2008年到2014年,上海的人均生态足迹约为人均生态承载力的3.8倍、3.6倍、3.8倍、3.9倍、3.8倍、3倍、2.8倍,生态赤字是人均生态承载力的2.8倍、2.6倍、2.8倍、2.9倍、2.9倍、2倍、1.8倍,反映出上海的人地关系十分紧张,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压力。虽然最近整个状况正在有所提升,但是整体的状态还是有待提升的。

三、政策建议

东部范文篇7

论文摘要:通过对中西部部分省区投资环境、法律环境、监督机制等问题的分析,认识东西合作关键在机制建设,“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原则是东西合作长久不衰的保证,广泛的合作平台是推动东西合作交流的基础。

1东部与中西部合作存在的问题

1.1对中西部地区政策倾斜的力度不够

在我国,由于目前东部的投资环境相对较好,经济要素向东流的趋势在短期内不可逆转。要使经济要素逆流中西部,就需要国家采用宏观调控手段,对中西部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尽管中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对中西部给予政策的倾斜,但目前并没有形成中西部的政策洼地,从而使中西部大开发的进展缓慢,使东中西部合作和联动发展步履艰难。

1.2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亟待改善

东西部经济合作中,东部人特别关心中西部的软环境,特别是法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政策的连续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工作的随意性和效率低下问题。这些问题尽管已经引起了中西部的高度重视,但是投资的软环境还是不尽如人意。一是观念落后;二是存在官僚作风、办事效率低;三是个别地方政府轻信寡言,给投资者的优惠政策难以兑现;四是急于求成、杀鸡取卵。

1.3地区保护主义严重

客观地讲,地区保护主义在东西部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已经成为东西部合作的拦路虎。

1.4法律环境亟待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制定了不少经济法规,但是有关地区的立法仍然滞后。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长官意志还到处可见。

1.5监督机制不健全

过去东部发达省份对中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合作模式主要是:捐赠,帮建,无偿或部分有偿开发项目等帮扶模式。但是这种帮扶模式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在一些东西对口帮扶的受援地区,帮扶资金不能做到专款专用,资金被违规挪用或被个别利欲熏心的人贪污、私吞的现象时有发生。由发达地区捐赠的物资,到了受援地区,其分配使用也缺乏监督机制。

2东西部合作的机制

2.1东西合作关键在机制建设

东西合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等方方面面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资产为纽带,发展区域间各种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合作机制。从长远来看,按照市场机制运作的“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方针才是保证东西合作长久不衰的保证。

2.2东西合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以“五个统筹”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应该是今后东西合作的指导思想。东西合作要做到“三个符合”要把中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和东部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优势和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结合起来,实现东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要在中央精神指导下,“立足大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在东西合作项目选择上,要注重实效、突出重点、精心挑选,根据东西合作双方的领域和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保证项目建设和运行的质量,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注重项目的功能建设,保证项目的长期长效运行。公务员之家

2.3东西合作的平台

实践证明,促进合作与联动发展,关键在于机制建设。“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是建立东西合作的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东部与中西部合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4正确处理东部与中西部合作的利益关系

东部与中西部的协同发展,集中在“合作”这一焦点上。东部与中西部并不缺乏协同发展的经济的互补性。如果通过有效磋商,最终能达成共同认可的有约束力的协议,则会出现合作各方利益双赢的局面。但是目前我国东西合作中这种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远远没有建立起来,导致东部只看到企业参与中西部大开发的政治意义,而对其经济意义的认识不到位。这些认识的背后实质上还是缺乏利益协调机制,所以要把现在的被动合作变为主动合作,利益协调机制的建立迫在眉睫。

东部范文篇8

一、我国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⒈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整体竞争力较弱。我国中部地区县域经济无论是从经济总量、经济集中度,还是财政收入和整体竞争力上,与东部比都存在较大差距。一是经济总量不到东部的二分之一。××年,东部地区县平均规模为亿元,是全国县域平均规模亿元的倍;而中部县平均只有亿元,比全国平均规模少亿元,仅是东部地区的%。二是经济集中度不及东部的三分之。××年,东部县超过亿元的个,占全国总数个的%;而中部县超过亿元的只有个,仅占全国总数的%(附表一)。此外在去年全国百强县评选中,中部仅获席,而东部达到席。三是财政收入仅为东部的三分之一。××年,东部县财政平均收入亿元,是全国平均水平亿元的倍;而同期中部县财政收入只有亿元,与全国基本持平,与东部相比差了近倍(附表二)。四是整体竞争力只有东部四分之一,根据第三届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结果,东部地区县竞争力评为级达个,占全国总数的%,而中部只有个,仅占%。由此可见,中部县域经济无论是发展水平还是竞争力,相对东部都处于明显劣势。

⒉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调整依然滞后。一直以来,中部地区是全国商品粮的重要生产基地,县域经济第一产业占有很高的比重,典型的农业经济特征明显,效益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近几年虽有所发展,但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很小;第二产业优势不够突出,资源性加工企业规模小,能力弱;现代高科技企业起点低,数量少,产业的技术含量仍然较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虽然较快,但因起步晚,规模小,不足以支撑整体经济发展。目前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正处于工业化早中期阶段;而东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表明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开始步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由此可见,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相对东部地区而言,整整慢了一个阶段(见附表四)。附表四: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与全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对比

东部范文篇9

关键词西部追赶速度人均GDP

一、东西部地区差距正在缩小?

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李子彬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已由1999年的1.5个百分点缩小到2002年的0.6个百分点,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上的差距正在缩小。“增长速度的差距正在缩小”和“地区差距正在缩小”本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观念,而许多媒体在报道这条消息的时候却称:李子彬说,我国东西部地区差距正在缩小。这种不合实际情况的“误报导”,很容易使人想起一些学者“西部开发十年可成”的预言。应该说,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上的差距正在缩小,这是西部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所出现的令人鼓舞的现象。但如果据此就认为西部的发展速度将很快赶上和超过东部还为时尚早,还不能做出这种发展趋势能够长期保持的结论,那些“地区差距正在缩小”的宣传则更是不负责任。

西部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通过投资和项目安排等一系列政策倾斜,有效地遏制了整个西部和东部差异的拉大,这是令人鼓舞的好消息。但细心的人不难发现,目前经济最发达之地有三个主要地区,一是南方的珠三角,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加工出口及三资企业基地。二是华东的长三角,这里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工农业及科技实力雄厚,更是当前外贸及外商投资增长重点。三是京津冀北地区,这里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和北方经济、运输中心,科研资源更居全国首位。上述三大经济发展带从南至北分布于东部沿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及速度。入世后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不同程度的跃升,他们以较好的政府治理效率,较高的人力资源素质,较优越的自然环境和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成为入世后加速增长的赢家。

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尽管2003年我国经济受到“非典”的较大影响,特别是华南和华北地区的影响更为严重,但全国的经济增长仍然达到9.1%,受影响最为严重的东部地区依然保持了很高的增长优势。东中西三大地带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分别为12.7%、10.6%和10.8%,中、西部地区GDP增长基本在同一水平上,西部地区增速快于中部地区0.2个百分点,与中部地区的差距在逐步地缩小,但东、西部地区GDP增长速度又有了扩大的趋势,从2002年的0.6个百分点扩大到2003年的1.9个百分点。

究其原因,可能还是与入世有关,虽然中央政府扶持西部力度未减,但东部地方政府工作效率较高,使得外资和民间资本注入企业更迅捷,而西部就相形见绌了。不是入世厚此薄彼,而是东部可能更善于借助入世带来的各种机遇,西部仍然需多多努力才能避免在东西部经济发展的马拉松中被东部越拉越远。本文试图将现在东西部地区的差距(只选择人均GDP差距)转化为时间和速度上的差距,并对此进行一些探讨,供关心和研究西部的人们参考。

二、西部的追赶速度之一

(一)对计算结果的分析:

1.在设定的目标期限内,X-Y的差值虽然与整体的增长率(X和Y)高低有关(X和Y越高,X-Y也越大),但X-Y的大小与X和Y的高低相关性非常小。例如,设N=50年时,Y从1%增加到12%、X从2.97%增加到14.18%,X-Y仅仅从1.97%增加到2.18%,变化幅度非常小。

2.如果把西部年均增长率高于东部年均增长率的部分定义为相对增长速度,从上表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西部能否在设定的目标时间内赶上东部主要取决于相对增长速度的高低,而与东西部的绝对增长速度关系不大。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理解的问题:起点不同、速度不同、朝同一方向运动的两个物体,要它们在规定的时间里相逢,则主要取决于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而与它们各自的速度没有多大关系。所以,上面的函数式5466(1+X)n=14358(1+Y)n也可以用5466〔1+(X-Y)〕n=14358来简单计算,其结果非常近似。

3.从2003年起在10年内赶上东部,相对速度要在10.5%以上(根本不可能);从2003年起在20年内赶上东部,相对速度要在5.1%以上(基本上不可能);从2003年起在30年内赶上东部,相对速度要在3.4%以上(可能性不大);从2003年起在40年内赶上东部,相对速度要在2.5%以上(有相当难度);在50年内赶上东部,相对增长速度必须达到2%以上(有较大难度);若要在60年内赶上东部,相对增长速度需达到1.7%以上(难度也不小);若要在70年内赶上东部相对增长速度需达到1.45%以上(也不容易);若要在80年内即到2082年赶上东部,相对增长速度需达到1.3%左右;若在90年内即2092年赶上东部,相对增长速度需达到1.13%以上;若相对增长速度为1%,则需要100年后即到2102年才能赶上东部。

4.2002年东西部人均GDP差距为14358-5466=8892元,把8892元的差距放在几十年这么长的时间来看好象并不算什么。如果我们把8892元的差距转化成为时间和速度来看,要消灭这样的差距看起来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例如,假设我们把目标期限设定为50年,就意味着从2003年起在50年之内西部的年均增长速度需要高于东部2%以上,西部能够达到这样的高速度吗?靠什么措施才能够支持西部具备这样的高速度?

(二)问题

从发展趋势分析,东部的领先增长优势不会在短时期内改变。从2003年起西部增长速度超过东部是不现实的假设条件,至少在最近几年之内是太不可能的。因此,赶上东部需要的是更长的时间或更高的速度!

三、西部的追赶速度之二

(一)假设从2003年起,第1个5年,东部增长速度继续快于西部(设快1%);第二个5年东西部平均增长率达到平衡;从第2个10年起,西部增长速度开始快于东部。

1.从这20多年的实际情况来看,东部地区的发展速度一直领先于全国,在20世纪90年代东西部增长速度的差距非常大,虽然现在这种速度上的差距有了缩小的趋势,但发展速度上的差距依然存在。从各方面情况分析,东部经济的发展速度在今后几年内还将继续领先于全国,西部的发展速度不大可能在短时期内超过东部。1979年以来平均为8%左右,只不过不如东部,东部增长得更快,1979年以来平均为12%左右2。1990~1998年的8年间,全国GDP年均增长11%,西部年均增长10%,东部和中部年均增长14%和11%,存在着较大的差距。1999年、2000年、2001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东部地区的差距分别为4.0、1.9和1.15,出现了缩小的趋势3。但到2002年和2003年,西部地区分别增长9.65%和10.8%,东部地区分别增长10.86%和12.7%,差距分别为1.21和1.9个百分点,差距又有所扩大4。

2.从上表的统计数据看出,2002年GDP增长率排前10位的省区,东部占6个,西部占3个,中部1个,东部仍然保持了领先的增长速度。从发展趋势分析,东部的这种领先增长优势不会在短时期内改变,而且这种优势极有可能延续到5年之后,今后5年即从2003~2007年东部高于西部1%的增长率看来也没有太多的悬念,从今年的情况来看,东西部增长速度上的差距还有可能大于1%。

3.按“十六大”提出的20年内实现全国GDP再翻两番的目标计算,年均GDP增长应在7.2%左右。考虑到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经济增长率呈现前高后低的普遍性规律(即所谓的收敛性),再考虑到这几年的实际增长率情况,前5年西部增长7%,东部增长8%,第二个5年期间东西部达到平衡增长的速度为7%,这应该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估计。

(五)小结

如果从2003年起,第一个5年即2003~2007年期间东部的增长率继续高于西部(假设高1%);第二个5年即2008~2012年期间东西部增长率达到平衡;从2013年起西部增长率超过东部,超过东部1%的增长率需要116(106年+10年)年赶上东部,超过1.5%的增长率则需要81年(71年+10年)才能赶上东部,超过2%的增长率也需要63年(53年+10年)赶上东部。

(六)问题

1.西部的增长率能否在5年后(2008年)赶上东部。如果今后5年东部增长率高于西部不止1%,如果5年后西部在增长率上还不能赶上东部,人均GDP赶上东部需要的时间将会比上面的计算结果更长。

2.平衡增长期有多长和什么时候西部的增长速度能够超过东部。如果从2008起西部增长率还不能赶上东部,如果平衡增长区间不止5年,到2013年西部的增长速度不能全面超过东部,西部赶上东部的时间将会比上面的计算结果更久。

3.人均GDP赶上东部的时间以63年计算(到2066年),靠什么支持西部要高于东部2%的增长率?以81年计算(到2084年),靠什么支持西部要高于东部1.5%的增长率,且我们是否要等81年的时间?以116年计算(到2118年),也需要西部年均增长率高于东部1%,我们要等一个多世纪吗?

四、结束语

1.东西部差距不是短期形成的,是长期发展的历史沉淀下来的现象,不能期望在短期内得到解决。西部大开发不是短期的政治突击任务,而是一项长期的经济发展战略,西部的追赶步伐还会比较艰难,追赶的道路还会比较漫长!正视差距是消灭差距的前提,认识到西部开发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才能使我们所制定的目标更合乎实际,使我们的政策措施更有针对性。否则,“西部开发十年可成”等不切实际的想法和理论会使西部开发陷入“”式的盲动,或者使西部开发的规划仅仅流于形式因缺乏具体的保证措施而无法实现。

2.对于这样一个长期的国家战略,是否也应当制定一个分阶段的“路线图”及其时间表?因为,在确定了时间表之后,才能明确分阶段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包括人均GDP)以及实现目标所需要的速度,才能清楚地规划支持这样的增长速度所需要的政策措施。首先需要的是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第二步争取实现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平衡;第三步争取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东部。

3.本文对于地区差距和西部追赶速度所作的分析,无意于要夸大解决地区差距的困难,也不是对西部大开发抱着什么悲观情绪。因为,解决地区差距的基本方法除了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之外,还有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可以使用,靠较高的相对增长速度还不能消灭的差距部分,应该也能够依靠转移支付来弥补。国家政策在缩小地区差距方面的作用也正体现在:一方面依靠经济刺激政策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主要是实施区域差别政策来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5),另一方面依靠转移支付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主要是依靠国家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援助政策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6)。

注释:

1如《人民日报》2003年3月9日第四版的新闻报道《李子彬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国东西部地区差距正在缩小》;北方网在2003年全国两会报道中报道《李子彬说,我国东西部地区差距正在缩小》。

2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2000年10月22日在西部城市成都召开的“2000?中国西部论坛”上发表的主题演讲《挖掘西部潜在优势》。

3《加大西部开发力度缓解西部就业压力》,2002年11月25日安徽信息网4《2003中国经济十大预测报告之九: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5见邓仕礼:《对我国实施区域差别政策的评价与建议》,《经济论坛》2003年第12期。

6见邓仕礼:《援助西部落后地区的财政策略探讨》,《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3年第4期。

参考文献

祁京梅:《从增长比较看区域经济走势》,《经济日报》2003年3月19日。

东部范文篇10

关键词:制度安排非均衡性原因制度均衡制度陷阱

Onthenon-balancedofsystemsbetweenthewestandtheeastandtheinnovationofsystemsinthewest

Abstrct:Asystemisthebaseandconditionofregiondevelopment,thegapofthedevelopmentbetweenthewestandtheeastisnotonlythedifferentofthedevelopmentofeconomicbutalsothatofthearrangementofsystems,thestructureofsystemsandtheutilizeefficiencyofsystems.Thearticlediscussedthecausethatthewestonthesupplyandarrangementofsystemhadlagedtheeastfromthemanifestnon-balancedonthesystemofthewestandtheeast.Bybasingonanalyse,thearticlebroughtforwardsomeadvancethatthesystemswereperfectedandinnovated

Keyword:thearrangementofsystemnon-balancedthecause

thebalanceofthesystemsthepitfallofsystems

对东西部差距,大家往往比较注重经济上的差异,而较少注意东西部制度上的不同。这种观点在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认识上,着重强调国家对西部进行经济上的倾斜。笔者认为,国家资源分配上向西部倾斜无可厚非,但是西部制度上的完善和创新才是西部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东西部的差距首先体现为制度上差异,然后才体现为经济上的差距。本文从东西部制度安排的非均衡着手来探讨西部的制度完善和创新。

一、东西部地区制度安排非均衡的表现

(一)从制度供给来看:区际间不平衡,速率、密度不均衡,制度层次不一致

1、制度供给区际间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迁不均衡最明显的就是东西地区的制度安排不平衡,国家每一项制度的供给基本上是先在东部试点,如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然后逐步向中部和西部推广;有些制度只允许东部地方存在,如分配制度东部可以不按照人事劳动部门核定的工资标准,而西部没有这种自主权。

2、制度供给速率不均衡。速率不均衡是指东部制度供给的速度快,只要有需求就会有制度供给,而且还会有超越国家允许限度的制度供给,这种制度供给不是中央政府的主动安排,而是地方政府的自主行为,大部分都得到了中央的默许或肯定,正因为东部地方政府具有这种特殊的制度供给权利,就能保证制度供给满足制度需求,而西部地区因缺乏这种制度安排的特权,制度供给的速率必然较慢。

3、制度供给的密度不均衡。所谓制度供给的密度就是有的地方制度供给比较密,有的地方比较稀,有的时段比较密,有的时段比较稀;有的制度体系供给比较密,有的制度体系供给比较稀。从我国来看就是东部比较密,中西部比较稀;东部内生的需求诱性制度变迁较多,西部外生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较多。

4、制度供给层次上不一致(核心和)。西部有些制度只出台了核心制度,而其它配套制度没有及时跟上,如农村经济制度变迁,西部在很长时间就是单一的家庭承包责任制。有些是只有配套制度,没有核心制度,如企业制度改革,中央不断安排了如劳动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等、但是核心制度---产权制度却迟迟没有出台(直到中共十五大),但是。而东部核心制度与配套制度基本比较适应、出台也比较及时,不存在核心制度与配套制度脱节的现象。

(二)从制度变迁方式的来看:东部是需求诱致性变迁与中间扩散性制度变迁相结合,制度内生化;西部强制性制度变迁较多,制度外部强制植入,具有明显的外生性。东部地区是我国比较早、比较强烈对制度提出需求的地区,东部的制度变迁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内生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方式,而且由于中央授与了东部地区较多、较大的制度供给或者制度试点的权利,当诱致制度变迁满足不了社会对制度需求的时候,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就实施“中间扩散制度变迁”(杨瑞龙,1999年)(笔者认为这也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只不过地方政府是变迁的主体)以弥补制度供给的不足。而西部地区相对而言则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要么是西部地方政府看到东部制度创新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于是就尽力模仿,要么是国家从上自下的强制推行(虽然我国农村制度变迁从整体上显示为需求诱致制度变迁,但是从局部来看,也存在着强制性制度供给的情况)。从这个意义来讲,西部地区的制度供给是强制性的。而且这个强制性制度供给与东部的强制性制度供给明显不同,东部是有制度需求的强制性制度供给,是内生的,也就是讲东部在强制性制度供给前,有制度需求为强制性制度变迁提供知识和经验积累。而西部地区在制度变迁前,没有制度需求,这就导致西部地区的强制性制度的僵化性质和需求诱致性制度的缺失。

东西部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与西部制度的创新

(三)从制度利用的效率上来看:东西部地区存在制度利用上的重大差异,东部地区对制度的实际充分利用率要远远大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制度经济价值所产生的经济绩效要远远高于西部地区。而且对于西部来讲,有些制度对经济增长与发展非但不是推力,在某种意义上反而是阻力,从而无法鼓励进取与创新。具体来讲,东西部地区制度供给的非均衡在以下几个方面比较突出:一是在产权制度上,国家允许东部地区率先进行各种产权改革,如对中小型国有企业可以出售、也可以量化给企业职工、允许个人资本控股、兼并国有企业。而西部就不可能、也不能率先进行产权改革。有些中西部的同志开玩笑说:东部搞产权改革和职工身份买断是大胆创新,如果西部安排同样的模式就是乱来,要受批评,甚至要戴私有化的帽子。二是在分配激励制度上,东部地区可以拉大分配差距,不按照国家劳动部门的“工资卡”来分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按要素进行分配。但是西部在分配激励制度上,国家长期没有松口,直到十五大之后,才与东部有了同样的分配权。三是在用人制度上,东部地区最先获得打破劳动用工制度权利,按照企业的需要确定职工人数。而西部地区由于国家首先考虑的是社会稳定,要保证的职工的就业。因此许多西部的企业只好背着沉重的社会包袱与东部的企业进行不平等的竞争,在目前这种强制性的制度要求也没有完全解决。四是在制度创新的制度上,东部在制度上的优势,说到底就是具有制度创新的制度,也就是说,一方面国家赋与了东部可以自主的进行制度探索,另一方面东部自身具有制度创新的机制,因为创新收益大于创新成本,创新的成果基本上可以收归地区所有。而西部因为不在国家允许的制度创新区域,而且创新的所得也不能全部收归地方所有,因此西部没有制度创新的动力,当然就不会存在制度创新的制度。

论文东西部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与西部制度的创新来自

由于东西部制度安排上的非均衡,对西部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都有很大的影响。一是导致了东西部间经济发展差距,西部至少落后东部5-10年。改革开放以后的17年间(1978—1995年),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0.87%,而西部地区只9.26%。尤其是在1992年—1995年间,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93%,而西部地区分别只有11.40%。由此导致西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而西部的落后,又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全国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大了地区间的“马太效应”。二是导致了地区之间制度冲突大,整体效益不高;制度结构不合理。由于制度供给不均衡就使得有的制度供给过剩,有的供给不足、有的由于相关的制约制度不配套,被严重扭曲,不利于的制度的完善和创新。特别是西部地区因有些核心制度未出台,制度结构效率出现了零和状态,制度供给跌失了“制度陷阱”,即任何一项新制度的出台都不能提高制度的边际效率。三是东西部发展差距过大,不仅仅对西部有影响,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东部经济的进一步腾飞,如果东西差距任其拉大,还会影响到国家的稳定。

二、东西部地区制度安排非均衡的原因

(一)中央制度供给和资源分配制度向东部倾斜

1、国家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资源配置向东部倾斜。因为我国采取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既使一部分地方、一部分产业和一部分人先发展起来,然后通过先发展起来的地方、产业来带动其它地方、产业的发展。因为要使一个地方飞速发展比使全国同步同时发展容易得多,效果也好得多,这只要从制度上进行倾斜就能够办到。正因为我国采取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这就决定了较优惠的政策和制度创新的探索行为只能给少数地方、少数产业或者少数人。一是先发展沿海地区。国家赋与了东部很多制度安排的权利,也给了许多制度上便利,特别是资源配置制度突出向东部倾斜。统计表明,80年代以来,在建设资金的投向上,国家不断向东部地区倾斜,1979年—1991年,东部地区国家基建投资占总投资的49.17%,而中西部地区仅占42.7%。东西部投资比重也由“六五”的1:0.97变为1:0.79.另外国家还赋与沿海一些地区较大的自主权,并在财政、税收、外资利用、价格、信贷等方面给予相应的特殊制度优惠。二是先放开意识形态相对比较弱的东部农村,再逐步放开意识形态比较浓的西部农村,先在意识形态相对比较淡的东部国有企业进行制度试点或者优先制度安排,然后再对意识形态比较浓的西部国有企业进行推广或者强制推行。

2、国家制度变迁的策略:制度供给向东部倾斜。改革开放的历史轨迹可以看出,我国的制度变迁是以需求诱致制度变迁为主的制度供给方式,这种方式有其优点,制度变迁效率较高,安排一个成熟一个,但由于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方式的特点决定了不可能解决所有制度供给问题,特别是强制性制度供给,而且对于制度需求内生不多的西部地区则会长期存在一个制度供给缺口。这是由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规律决定的。一是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方式和路径决定了在制度的安排上是先有需求,然后政府根据需求来安排急需的制度。二是我国是推行的边际调整与增量改革,其前提是保留核心制度,在核心制度安排一些非核心的制度,为核心制度的改革创造条件。因此,在制度的供给上就就不会是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而是先出台非核心制度,在障碍扫除后,再供给核心制度。三是试错式的改革,在制度供给上就决定了不可能一下子使所有的制度都会安排,只能是先出台一些制度,经过实践检验,如果制度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安排下一个制度,否则就进行调整,安排其它的制度取代旧制度,直到找到需求的新制度为止。四是先试点决定了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的制度安排不均衡。

东西部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与西部制度的创新

(二)西部地方政府在制度安排上的成本收益比远远大于东部地区,抑制西部地区的新制度的供给。一是西部地区制度安排的政治风险大。前面已经阐述过,东部地区的领导设计、安排与传统制度相悖的制度就是制度创新,若西部地区的领导率先设计、安排与传统制度相悖的制度就是“乱搞”,安排好了,不会受表扬,一旦失败,就可能会丢官。反过来看,如果西部地区不率先设计新的制度安排,就根本没有风险因为国家对西部根本没有制度创新的预期,只有保持政治社会经济稳定的要求,即稳定就是成绩。因此,西部地区从上至下都有一种抑制下级制度创新的愿望,都不想自己或者下级给自己“添乱”。二是制度安排上政治收益甚微。东部地区如果能够摸索出新的制度就可能带来政治上的好处,而西部地区绩效评价则与此不同,能够首先保持区域稳定则是成绩,其次才是制度创新。三是西部地区制度创新成本较高。首先因为西部地区不属于国家制度创新试点区,制度变迁成本完全由西部自己解决,而西部财力有限,城乡居民的承受能力有限,根本无力承担庞大的制度变迁成本。其次由于西部制度需求并不明显,制度创新基本上都是前瞻性的,风险较高。如果从东部引进现存的制度强行移植,其低效性和“搭便车”行为不可避免。另外,政府和领导面临的政治压力和政治风险成本也是地方领导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可以说西部的领导是“望制度创新生畏”。这就在西部形成了一种与东部截然不同的制度创新机制----抑制制度创新机制,这也是西部制度严重滞后于东部的重要原因。

(三)东部经济自主性和区域经济独特性,拉大了东西部地区的制度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个很明显的结构变化因素便是区域经济自主性的增强和区域经济的独特性的出现,即区域在经济决策、组织培育、财政收支、剩余占有与分配、要素报酬、资源配置等制度变迁与制度安排方面有了相当的、显著的独立支配权,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央政府以其强大的集权手段将区际可能的不平衡制度变迁强行平衡了,那么在市场化改革以后,区际的不平衡制度变迁效应很快便显化了。在东西部对比上,东部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东部有制度安排上自主优势;二是东部有制度安排的需求优势;三是东部在抓制度机遇和制度利用上的优势。与制度变迁的不平衡、不同步相适应,东西部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差距空前拉大了。特别是由于新制度的安排或者超前安排,东部地区在劳动生产率、增长与发展速度、要素配置与新经济增点的生成及对周边经济的带动、要素边际报酬水平及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等方面已远远高于西部。换个角度看,由于东部制度的率先安排,还加大了东部对西部资源、人才的吸纳,使资源、人才相对匮乏的西部在发展上更是难以为继。

(四)制度需求环境和实施环境上,东部地区都明显优于西部地区,导致了西部制度供给的天生不足。

1、东西部地区制度安排的初始条件不同。初始条件就是制度安排前的各种经济社会约束,不相同的初始条件自然会有不同的制度需求和不同的制度创新,如用人制度在东部地区可能是基层行为人-----企业和职工本身的制度需求,而在西部就可能会遭到职工和企业的抵制,同是内容相同的用工制度,在东部变成了诱导性变迁,在西部变成了不合时宜的强制性安排,这就是所谓的“南桔北枳”的效应。具体来讲东西部有如下的经济条件不同:一是市场的成熟程度和作用不同,政府和企业、居民对市场经济知识掌握和认识的程度也不相同;二是区位条件、起点和基础不同;三是产业结构和经济实力不同;四是经济增长速度和收入增加的幅度不同;企业和农民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不同。五是政府的职能和绩效评价不同;六是东部地区华侨和华人比较多,对资金的吸引力不同。

2、西部地区制度安排的低效性。一是作为市场主体的组织发育程度差。由于西部市场发育相对东部迟缓,市场组织---企业和城乡居民的市场意识相对东部也落后,这就使得市场组织对制度的需求不能赶上政府追赶东部而出台的制度步伐。二是缺乏制度激励从而无法具备大规模制度成长的条件。三是政府的制度供给严重滞后和非理性。制度供给滞后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但是对西部而言,在某些制度上是远远滞后于制度的需求,而制度结构效率表明,当一种制度远远滞后于制度需求时,整个制度效率便会出现零和状态,即跌入制度陷阱。另外西部地方政府在制度供给上,有时受政绩的影响,只是一味的模仿东部出台的某些制度,而不考虑本地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出一种非理性的冲动。四是制度执行失范和制度间的制约机制不健全。当前西部之所以出现制度瓶颈,不仅有制度供给不足的原因,还有制度执行失范和制度间缺乏制约机制而引起的制度障碍。

3、西部地区内生诱致性制度需求不够。一是由于东西部在观念、习俗、文化等方面的约束不同,即意识形态刚性对东西部制度变迁的影响导致了西部地区无法内生出诱导性制度变迁。西部地区由于贫困和和地域偏远,使得内部交流十分困难,物流、信息流无法畅通。这使制度创新由于不具备基本条件而变得成本极其高昂,也使西部在既定制度结构下,由外部事物引起的收益的潜在增加十分有限,从而来自制度不均衡的获利机会很少。由此可见西部地区特定的封闭性使之无法内生出诱致性制度变迁,而只会选择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模式及其相应的一套制度及习俗,因为在这种封闭的经济中,习俗是成本最低的制度安排。二是非正式制度的长期固化,阻碍的制度的进一步创新。西部地区各种非正式制度的长期固化,外在的表现为素质相对较低,无法内生引发技术创新,而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有着很高的相关性。制度在技术变迁的形成与扩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导致技术变迁的新知识的产生是制度发展过程的结果(拉坦,1994)。因此,西部地区非正式制度的长期固化,不仅严重阻碍了这一地区的技术进步,而且反过来又加强了制度本身的进一步固化,从而形成制度和技术的超稳定均衡,使西部地区的生产、生活中,经验和习俗成为主要的行为准则,形成典型的“习俗经济”(希克斯,1987)。这也是西部制度安排落后于东部的重要原因。

东西部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与西部制度的创新

(五)在制度实施机制上,路径依赖而导致体制锁定的概率西部明显高于东部。诺斯(North)教授认为在制度变迁中,存在着一种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某一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往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他认为”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如果初始选择的方向是正确的,制度变迁就可能进入良性循环,如果初始的选择方向出现偏差,制度变迁就可能沿着错误的路径往下滑,还有可能被锁定在低效率的状态下.我国东西部在制度变迁上也具有路径依赖特征。初始的制度选择提供了强化现存制度的刺激和惯性,因为沿着原有的制度变迁路径和既定方向往前走,总比另辟蹊径要方便得多.在这一点上东西部都是一样的。差别就是西部由于既得利益集团势力比较大,要巩固现有制度,反对或拖延进一步改革,既使新的制度比现有制度更有效率.由于初始改革倾向为后续改革划定范围,西部在制度创新上总是在制度徘徊,难以突破核心、难以摆脱计划经济影响。

三、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推进东西部制度均衡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出台,长期影响西部制度供给不足的战略因素已经基本解决。国家制度变迁策略的部分制约因素也不存在了,而且国家还在一定程度上赋与了西部地区一定的特殊权利,以便迅速缩与东部地区的制度差距。西部地区要利用这一机会,推进东西部制度均衡,为自己营造一个适宜的发展环境。

1、选择好西部制度变迁的方式:制度变迁方式要坚持强制性制度变迁和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因为不管是需求诱致制度变迁,还是强制性制度变迁都不能解决所有的制度供给问题,因为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安排效率高,但是安排的结果可能是低效的,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虽然安排的制度较符合实际的需要,但是速度太慢,而且核心制度不能及时供给,安排效率较低。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交替使用才会使制度结构效益最高、安排效率最高、制度较好的满足实际的需要。但是由于西部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诱导性的制度需求难以内生,因此,在制度创新方法的使用上,最好行以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供给为主,培养和引导潜在的制度需求。

2、引入外部力量,突破“体制锁定”。诺斯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中指出,要扭转“路径依赖”和突出原有“体制锁定”状态,必须借助外部效应,引入外生变量或依靠政权的变化。从西部的实际看,由于制度与技术的超稳定均衡,只有依靠外部力量来打破这一均衡,也就是说发展所需要的制度和技术创新,应该作为一个外生变量而不是内生变量,要由外界强行植入一个新的制度和技术,要发展的过程中再逐步内生化。西部制度创新的主体要以政府为主,城市工商业、社会中介组织和外资配合,特别是要注意和东部携手共同突破原有路径依赖和体制锁定。东部的合作和参与是突破原有体制锁定的重要力量,这对东部而言,不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而且也是一次再发展的好机会。

3、抓住中央赋与的制度方面的特权,及时出台西部急需的强制性制度,缩小西部与东部在制度上的差异。一方面,西部地区对目前有制度需求,过去国家不允许的出台的制度,要尽快出台;另一方面,西部也要利用国家赋与的权利,进行超前预测或者根据东部的发展经验,适当安排一些虽然当前没有需求但是符合实际需要的制度。

4、国家要承担一定的制度变迁成本。因为西部相对东部而言,经济比较落后,而且考虑到改革20年来,由于西部资源的东流,在一定的意义上讲支持了东部的发展,国家应该对西部制度变迁中出现的成本,国家应该通过转移支付等形式予以化解。

5、下大力清除影响制度变迁的各种思想和制度障碍。东部与西部的制度安排上的巨大差异,除了国家的改革策略和发展战略外,重要的一点还是西部缺乏适合制度出台的条件和环境。因此,西部地区的各级政府现在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清除各种阻碍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的障碍。现在国家实施西大开发战略,可以说东西部在国家这一层次,制度条件相同了,能不能创造出一个制度创新的好环境就在于能否清除这些障碍。西部还应从“西部大开发就大要钱”的观念中走出来,应该认识到,西部大开发应该是制度的大创新和制度的大安排的时机,抓住机会出台有机于西部大发展的制度。

就当前而言,有以下四方面的制度急需完善或供给:一是最大限度激励个人努力与创新的多样化的产权制度和财产制度。二是规范市场规制的权威约束。三是符合市场经济的政府管理制度。四是激励政府推进制度创新的制度。

四、制度供给的区域非均衡对我国今后制度安排的启示

1、非均衡发展战略要适度。非均衡发展战略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发展形式,但是笔者认为非均衡发展要适度,要保持地区之间的适当空间发展梯度差,使之既不至于出现过度不均衡,也不至于过分均衡,也就是说非均衡战略所取得的地区收益要大于因地区之间差距而影响发展的各种成本。具体来讲,一是非均衡的形成最好不要通过强制性制度来形成,也就是讲在全国性制度安排上应平等,差距要体现在地区之间的政策上,否则这是一种地区制度歧视。二是非均衡的程度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时间以内,否则会影响整体的社会效益。这就要求,中央在制度环境上要一视同仁,地方政府可以在区域制度创新上大显身手。

东西部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与西部制度的创新

2、西部大开发要避免形成“新的西部”。当前国家进行西部大开发,虽然讲不会象东部当年的发展一样,不会有特殊的政策,如特区,但是国家的投资和项目的安排会有一定的倾向,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要注意不要把中部地区又变成了“新的西部”,因为就发展而言,中部较西部更有起飞的条件。笔者的意思就是,国家在考虑西部大开发的时候,也应考虑整体效益最高,也就是讲,比虑同一单位的投资,在西部产生的收益就可能会比中部低。这就要求国家在制度的安排上,既要突出西部大开发,也要注意发展中部的优势,使东中西共同发展。避免出现“新的西部”。要出现东中西共同发展,不是中央给多少钱、给多少项目这种简单的统筹安排,而是在制度的供给上统筹,不能再象当年发展东部一样,要有一种制度保证不会出现“新的西部”。

3、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要注意制度环境的培养。东部和西部之年以会出现如此大的制度差距,虽然与中央的战略和改革策略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关键是制度环境适不适应新制度的运行。东部很多制度,西部也强行进行了移植,但是运行得并不理想。因此,要缩小东西部的制度差距主要是培养和优化制度环境,引导制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