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03:45:25

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范文篇1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传统支付

对于传统支付的了解就不用花太多篇幅去解释,那么,何为第三方支付?是通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给与交易双方一个机会达成交易目的地手段。第三方支付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后由于互联网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在这期间茁壮成长。大多数人可能认为网络支付即为第三方支付,其实不然,网络支付是第三方支付中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它还包括很多其他方面的内容,比如在加油的时候使用汽车加油卡结账,吃饭的时候用饭卡结账等等。但是在这里必须要提到网络支付,因为这是一种与传统方式彻底不同的交易方式,这是一个革新。也正是因为这个革新,使得网络支付有了一定的信用创造功能,在这一基础上,有了更多专业化的技术的进入,使得一定程度上侵蚀了传统模式银行的基本业务,在此基础上,变会出现一些冲突。

一、第三方支付的理论基础

1.货币名目论是从货币的关键职能,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等角度认识货币,完全否定货币的商品性和价值性,认为货币不是财富,主张货币只是一个符号,一种票证,是名目上的存在,是便利交换的技术工具。在很多的网络支付平台上,都是用一定的数字来代表货币,最后通过这种货币购买商品,在这里,数字是没有价值的,它只是一种传递价值的工具。2.双边市场理论两个互相提供网络收益的独立用户群体的经济网络。该理论有两个成立的条件,(1)必须要有两边交易对象(2)多产品定价模式.

二、第三方支付发挥货币功能性

何为货币功能,有四个方面,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贮藏。那么第三方支付是否可以代替货币的这四大基本属性,分析如下。1.价值尺度。作为货币,可以衡量其他物品的基本价值。对于第三方支付则不然,由之前的货币名目论,在第三方支付中,交易手段仅仅是通过一种符号,但是符号是远远不可以形容物品的价值的。虽然这种符号可以与法定货币进行一定比例的兑换,但是第三方支付中的符号也仅仅是依靠法定货币的价值尺度为依据作出的判断。所以,它不具备价值尺度。2.支付手段。第三方支付仅仅是依靠一个平台,对存在的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清偿,它的清偿功能不可以依靠符号的对应。它是通过与传统型银行的交易,最终达到法定货币的清偿。符号的本身并不具备清偿的功能。3.贮藏功能。法定货币可以储藏起来,当做一笔社会财富最终用于各个途径。但是对于第三方支付中的支付符号,只能存在于某个特定的环境中,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并且在目前还未全面普及第三方支付的时候,它的使用层面也受到了限制,可能不被承认。在一定时候,它价值的不确定性与传统法定货币之间的价值兑换比例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它也无法发挥价值贮藏功能。4.流通手段。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正如之前所说,第三方支付还未得到全面的普及,在进行支付的时候,随时有不被承认的可能性。所以,其交换媒介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实属有限。综上所述,第三方支付不具备货币的属性,它成立的基础必须建立在双方的信用基础之上,不然,这个符号没有任何意义。虽然它与货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但是它所有的功能实现的依据也都是法定货币的实际交易。

三、第三方支付与传统支付方式相比较

优势:第三方支付降低了政府,企业,以及相关部门之间业务往来的成本;满足了公民对多种交易模式的需求;满足了服务业的业务来源;在缺乏有效的信用体系的网络监管环境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网上银行支付方式不能对买卖双方进行约束的现状;通过第三方平台,银行可以拓展许多新业务;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消费者隐私;支付担保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消费者和卖家的权益。缺点:在进行第三方交易的时候,必然会出现大量资金滞留的问题,对这一资金的管理至关重要,也对监管需求大大增加;为不法分子的洗钱提供了新的模式;第三方支付业务经营牌照的难以获取;面对当今社会的多元化的需求,第三方支付的业务改革问题也愈加突出;在第三方支付行业中存在恶性竞争问题。在当前,第三方支付存在一个隐性的职能就是信用创造职能。在人们进行第三方支付时,常常会产生资金的大量滞留,比如当前火爆的淘宝app,在确认收货前,资金会集中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产生滞留现象。随着规模的不断增加,这笔钱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如何合理的使用这部分资金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目前对此还没有相关政策,但是随着网联的进入,认为会对该问题产生一定的推进作用。是否可以实现资金的再创造,需要实时关注相关金融法规。

四、网联的出现

根据网联涵(2018)42号文件,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渠道接入工作相关事宜的函中的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关闭了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直连。通俗的来说,就是包括支付宝,微信在内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无法与银行进行直接的资金交易。通过这项措施,确是会对第三方支付模式产生一定的冲击力,但是也不会太大,只是便捷性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当公众使用这几个相关通道时,需要先将自己的资金转移到网联,再由网联这个中转站转移到微信、支付宝余额中。那么网联出现的意义何在?由于支付宝中各种基金的不断扩大,各种资金的滞留等等因素,使得在第三方支付中囤积了大量数额的资金,如果该项资金出现了一定问题,势必会对公众的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冲击力,对国家经济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在之前用户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直接与银行进行交易,这种独有的清算模式规避了人民银行的监管,并且通过支付宝、微信的各种转账、提现等等模式,使得洗钱更加容易,而且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管。综合以上两个因素,由央行牵头成立了网联清算股份有限公司。网联由央行直属机构、外汇直属机构、支付宝和财付通等机构联合成立的,这个网联就是2018年6月30日以后要代替银行卡功能的公司,未来第三方机构想要现金清算,必须要经过网联。因此网联就相当于一个中转站,处理两边的数据对接。

五、第三方支付模式在当前产生的新问题

1.心理问题。在大多数人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时,由于进行交易的只是符号,而且交易模式相较以前更加轻松,支付时人们感受不到资金的流逝,对交易金额大小没有准确认识,所以会导致无法正确的管理支付账单。但通过安排合理的资金使用账单,可以有效缓解该项问题。2.交易骗局。随着资金交易的快捷化,大宗资金的交易只需要按一个按键即可完成,这种简单的交易模式自然会给很多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许多网络骗局也随之产生。3.监管漏洞。国家当前没有对第三方支付负有相关责任的单位,无法实现有效监管。不过该种漏洞在6月30日网联的加入会得到有效控制。4.相关第三方支付机构法律意识不健全。例如,智付支付为非法外汇平台提供支付通道而被罚款4200万元。

综合以上所论,因为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更加快捷生活的向往,第三方支付应运而生,虽然当前仍旧存在不少问题,但是通过国家提高今日门槛,加强监管机制等等手段必然会对该项模式的发展产生好的影响。个人认为,第三方支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对其充满信心,同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完善交易信息,实现多元化服务,从而提供更好地用户体验。

参考文献

[1]徐超.第三方支付体系:兴起、宏观效应及国际监管[J].经济问题,2013,(12):11-16.

第三方支付范文篇2

2.1网络安全风险

第三方网上支付的业务及风险控制工作均是由电脑程序和软件系统完成,故网上支付系统的安全是第三方网上支付面临的重要风险。虽然目前网上银行和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都设计有多层安全系统,并不断开发和应用具有更高安全性的技术及方案,以保护支付平台的平稳运行,但是从总体来说,其安全系统仍然是第三方网上支付业务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这种风险可来自计算机内部,比如系统停机、磁盘损坏等不确定因素,也会来自网络外部的黑客攻击,以及计算机病毒破坏等因素。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据传输过程中遭到攻击,威胁用户资金安全;二是网上支付应用系统本身存在的安全设计上的缺陷可能被黑客利用,危害整个系统的安全,造成重大损失;三是计算机病毒可能突破网络防范,入侵网上支付的主机系统,造成数据丢失等严重后果。

2.2金融风险

资金滥用。在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中,除支付宝等少数几个并不直接经手和管理来往资金,而是将其存在专用账户外,其它公司大多代行银行职能,可直接支配交易款项,这就可能出现不受有关部门的监管,而越权调用交易资金的风险。

诈骗犯罪。由于网上交易的匿名性和隐蔽性,使第三方支付可能成为通过制造虚假交易来实现诈骗的手段,有些不法分子利用购买者对第三方支付流程以及后果的不熟悉,利用安全漏洞来骗取钱财,比如说,支付平台的网上操作中有取消支付的选项,在取消支付后,如果直接撤销刚才的取消操作来再次确认支付,顾客的钱就在未收到购买物品之前就打到了销售者的账户中,造成诈骗。

盗卡恶意支付。虽然越来越多的银行已经不再默认银行卡可直接上网,而是用户通过申请并认证的方式,才可开通网上银行,但多数情况下,用户只需要使用自己的银行卡卡号和密码,在网上提交一个申请,即可开通网上银行。如何防范盗卡者在网上恶意支付,对于第三方支付厂商来说,在缺少必要信息支持的环境下,建立这样的风险控制系统就更为艰难。

资金沉淀。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通过对交易资金的暂时保管,在交易过程中监督和约束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当买方把资金转到第三方的账户,此时第三方起到了一个对资金的保管作用,买方仍然是资金的所有权人。当买方收到商品,确认付款时,所有权转到卖家。所以,第三方作为资金的保管人,始终不具备对资金的所有权,只是保管的义务。根据目前的交易规则,支付金额可以在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上停留3至7天,这样,支付平台中随时都有数以千万计的资金沉淀。随着将来用户数量的增长,这个资金沉淀量将非常巨大。而对于这笔资金,第三方将可取得一笔定期存款或短期存款的利息,且利息的分配会引发新的问题。如缺乏有效资金管理,就有可能引发支付风险和道德风险。

2.3法律风险

对于第三方的法律地位问题,及各方权利义务关系,目前在法律上还未做出明确的规定。虽然从业务上来看,这些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平台只是提供支付服务,但是它同时又聚集了大量的资金,从某种程度来说已经具备了银行的性质,但是却不受银行相关法律的控制,尽管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都以中介人的名义对外宣传,但实际上,其业务明显存在“吸纳储蓄”的嫌疑,用户资金的时间价值(利息)可能成为其主要的利润来源,这显然涉及到金融的范畴。所以,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的法律地位需要进一步以明确的立法加以规范。

在法律责任方面,国家并无专门法律调整网上支付法律关系,实践中往往依据合同法和侵权法。但如果将第三方网上支付各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完全交由合同法和侵权法调整,消费者因其弱势地位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充分保障,因为在网上支付的合同中,消费者根本没有决定合同内容的权利,只能选择接受与否。第三方网上支付较之于传统支付方式其技术性更强,同时存在一些安全漏洞,如果客户在交易后财产被盗取或系统故障,使得客户遭受损失,应如何界定各方责任,也缺乏规范,这些最终将制约着第三方网上支付的发展。

3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的风险控制

3.1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法律约束

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法律地位,进一步规范其业务范围。通过尽快出台一些办法进一步明确第三方网上支付清算属于支付清算组织的非银行类金融业务。制定相关法律保护客户的利益和隐私权,明确客户和第三方支付平台间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制定对洗钱、信用卡套现、欺诈等网络犯罪法律对交易进行法律约束。

3.2改进网上交易税收监控手段

网上交易所具备的交易隐蔽性、快速性以及交易主体的跨地域、全球性等特点,使网上交易税收问题对传统方式税收提出了挑战。在我国现有的税收体制中,税收都是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来进行的,而网络交易的跨地域性将加大确定税收主体的难度。因此对新技术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网上交易,要研究用新的监控手段进行征税。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网上交易现金流的出入口,是买家和卖家进行交易的一个凭证,因此可考虑将第三方支付作为网上交易征税的突破口。另外还需制定第三方支付中的税收监管法律,严惩逃税行为。

3.3加强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

加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首先明确市场准入门槛。由于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从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服务商注册资金规模、资质参差不齐,容易引发风险。其次加强对第三方支付平台沉淀资金的监管。应规定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的自有账户与用户沉淀资金的账户相分离。禁止将用户沉淀资金进行放贷、投资或挪作他用,由银行对用户资金账户进行托管。目前工商银行便为“支付宝”托管账户,并且每月出具账户资金的使用报告。最后建立第三方支付保证金制度。要求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在其开户银行存有一定金额或交易比例的保证金,一旦第三方出现问题,银行可以立即冻结这部分资金用以抵御风险,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广大用户的资金安全,不致因第三方机构的风险而蒙受过大的损失。

3.4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规范信息披露制度

当前,一些第三方支付公司缺乏健全的内控机制,组织内部没有建立相关的管理规章。一些不成规模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急于赢利或“抢地盘”,放松了对公司内部的制约与管理,容易造成员工道德风险,如延迟信息传递或泄密等类似现象的出现,使清算组织的信誉受损。而且,除了内部少数人之外,外界很难知道公司的经营状况,信息披露非常不充分。因此,要按照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科学和政企业分开的要求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并规范内部信息披露制度。通过建立内部责任分工制度、权利制约制度、激励和惩罚制度,独立的财务制度等来提高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绩效。

4结束语

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尽管在法律、资金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但第三方交易的便利性、低成本性、高效性,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因此,第三方支付存在的风险问题应受到政府部分的高度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为这种新型支付模式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法律和政策环境,促进整个电子商务支付平台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满,陶牡丹,吴波.电子商务参与下的交易信用[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33-35.

[2]陈力行.关于第三方支付模式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08):94-95.

[3]吴剑东.基于第三方的网上支付风险性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36).

[4]李二亮,刘云强.浅议第三方支付平台[J].电子商务,2005,(9):92-94.

第三方支付范文篇3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信息安全;监管政策;评估指标

一、引言

国内学者对新兴的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和监管进行大量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集中于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定位、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和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风险管理等方向的研究。沈红兵通过研究欧美等国家关于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政策法规,发现美国第三方支付需要联邦与州分层监管,沉淀资金存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无息账户,提出加强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最低资本金、内控和风险管理的准入门槛。[1]黎四奇、李俊平认为,人民银行将第三方支付机构归属为非金融机构这一说法欠妥当,对比商业银行提供的业务范围,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高度重合的,为了更好地规制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行为确切地说将第三方支付机构应被界定为准金融机构。[2]任曙明、张静、赵立强等认为,第三方支付行业包含了买方、卖方、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四种角色,第三方支付平台是担保买卖双方交易的信用平台等特性。[3]马梅、朱晓明指出,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改变了原有商业模式,产生了新的商业机会,第三方支付市场适时而生,并在新的商业模式下不断的发展壮大,从而又推动了新的商业模式的产生,深刻影响我国的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4]李洪心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风险应建立健全的监管法律体系,以商业银行的监管要求来控制第三方行业的风险,建立类似商业银行存款保证金政策等。[5]郭明他认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是准金融机构,会存在如同金融机构一样的风险,并建议监管机构应该监督第三方支付流动性和信用风险。[6]国外一些学者对第三方支付的行业发展、监管主体、支付风险、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数据安全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第三支付行业发展对社会和经济的意义、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监管定位和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风险管理等方面。DanJKim对eBay公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证了PayPal的支付服务对经济和社会的积极意义。[7]CindyClaycomb论证了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对国家工业市场的积极意义。[8]CeceliaKye研究了欧盟范围内的第三方支付市场,欧盟将第三方支付企业定性为电子货币机构,欧盟的监管部门要求第三方支付企业遵循审慎监管原则,对第三支付机构进行界定与监管。[9]SarahJHughes等介绍了美国各州对储值类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最新法律法规,并介绍和分析了美国部分州监管部门的监管实践和诉讼案例。[10]RichardJSullivan考察了零售支付行业的最新状况和面临的风险,分析和反思了政府针对非银行支付服务提供者设立的监管体系,并且建议监管者为了控制零售支付系统的风险而提出特殊的监管政策,要进一步关注零售支付系统内外的信息一致、外部环境和支付机构适配的问题。[11]国内外学者们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经济学、金融学和法学等学科领域,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监管建议是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审核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准入资格,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风险管理,包含沉淀资金管理以及反洗钱风险等方面,使第三方支付机构健康发展,进而为国家的经济、社会产生积极贡献,但是对第三方支付市场在有效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第三方支付机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更缺少从信息安全角度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监管政策进行系统性研究,因此,本文针对性提出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信息安全监管的目标、机制和政策,并尝试建立一套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信息安全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二、监管目标:确保稳定、有效和公平的第三方支付市场

监管部门应对第三方支付市场信息安全实施有效、可持续的监管,才能对其发展中的各类风险和隐患进行及时的监控和防范,同时有效的监管还应能持续促进产业的不断创新和长期良性发展,即保证第三方支付机构既能在网上支付市场合规经营,切实履行保护客户信息安全义务,又能通过行业创新和有序发展促进整个互联网金融健康成长、社会公共安全平安稳定。监管部门对第三方支付市场信息安全实施有效监管的目标在于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稳定、有效和公平。具体包括以下目标:(1)稳定目标。即维护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平稳发展和安全运行。稳定目标主要是防范整个第三方网上市场信息安全的系统性、大规模风险。韩国客户信息大规模泄漏案件就是电信的系统性信息安全风险爆发,最终导致整个国家的客户信息认证制度推倒重来,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计量,特别对于网上支付等互联网业务打击重大。因此,有效实施第三方支付市场信息安全的首要目标就是避免由于第三方机构信息大规模泄漏而出现影响社会公共安全和经济稳定运行的系统性风险。(2)有效目标。即维护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持续发展。有效目标是指有效的监管措施能够创造一个公平有效的市场环境,既能有效打击破坏信息安全的违规企业,也能保证不过度监管或监管成本过高,导致整个市场业务创新受到压制,良性发展受到限制。(3)公平目标。即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公平目标主要是提高第三方支付机构对个人客户信息安全保护要求,确保个人对机构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证。在线上支付交易过程中,消费者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地位,第三方支付机构掌握着交易规则,消费者在信息安全保护方面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其权益不易受到保障。因此,公平监管的目标就是消除第三方支付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或其他天然原因给个人客户带来的不公平和利益受损。

三、监管机制:以央行为主,多方协调的强制监管介入

第三方支付发展创新迅速,相关客户信息安全规范监管势在必行。在我国,对于支付结算这类资金业务,必须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主要的监管任务。第三方支付企业和机构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即公司性质金融机构,它是银行业务的延伸和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应承担主要的监管职责。由于第三方支付业务利用了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并构建于移动互联网、互联网基础之上,所以,互联网金融监管需要形成监管合力,利用“大金融”理念来统筹多部门协调监管,仅有央行的监管远远不够,第三方支付行业应积极采取行业自律的手段,通过建立行业监管协会,并制定行业规范,从而更好地促进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对于第三方支付的研究都提出了各自关于监管主体的设想。中国人民银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企业性质、企业注册资本金、机构存在的风险监控、机构的审批程序等方面作出了相应规定。实际上,第三方支付的业务是一个综合性业务,会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金融服务业务,对网络的运营业务等方面,如果只是根据第三方支付的单一业务功能去确定它的监管者是片面的,特别是信息安全涉及工信部、公安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部门职责管辖范围,因此第三方支付的某些业务会受到上述监管机构的监管,如表1所示。因此,对信息安全的监管不能只靠一个监管机构进行监管,建议构建以人民银行为主导,工信部、公安部、银监会、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部门为辅的多层次第三方支付市场信息安全监督管理机制。

四、监管政策:制定覆盖制度、管理的监管规范

(一)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实行外部评估并定期汇报。第三方支付市场信息安全涉及到很强的专业性,第三方支付市场融合了金融和互联网两个行业,而且还具有复杂、动态、易扩散、高风险的信息安全特征。第三方支付行业事关金融安全、个人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不能仅靠第三方支付企业或行业自律解决,而政府监管部门只能在这些专业领域提供框架性的指导政策,所以引入专业、独立和权威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就非常必要。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信息安全进行合法性、合规性检查。在选择第三方评估机构时,要注意确保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与“第一方”-监管机构和“第二方”-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具有任何行政隶属关系,也不具有任何利益关系,在检查中要体现过程透明,结果客观。独立的第三方评估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信息安全实行外部评估,出具具有公信力和真实性的评估报告,并向监管部门报送报告,监管部门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信息安全进行及时纠正,也便于第三方支付机构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提高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信息安全等级,避免信息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实行外部评估外,还需要第三方支付机构定期从内部进行自查自检,并将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报告报送给监管部门,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将第三方支付机构可能存在的风险事项和运行情况及时报送给监管部门,如果发现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存在问题,需要及时报告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有改善建议的,可以向监管部门提出信息安全改善工作建议,并寻求监管部门的帮助和指导,将风险防患于未然。二是第三方支付机构要履行向监管机构上报信息的职责,如果以后出现问题,支付机构可因向监管机构报送过信息而免于责任。三是便于监管部门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监管,并配以严格的处罚制度,监管部门要对执行报告制度不到位的机构进行评判和处罚,尤其对于瞒报重大信息安全风险事件的机构要从严从重处罚。(二)明确第三方支付机构信息安全的管理要求。目前,第三方支付在央行二号令中没有确切的规范信息安全管理要和风险防范义务,仅是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要妥善保管客户信息资料,不得出卖客户信息等。建议增加关于第三方支付机构信息安全的管理要求:一是对于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信息安全方面因治理缺失、重视不够、规划不足和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日益集中和扩大的问题,将风险管理关口前移,监管机构在机构、业务和首席信息官的准入管理方面,将信息科技准入纳入有关行政许可法规,确保第三方机构在机构设立、业务开办与系统投产之初,就建立符合业务发展需要、支持业务安全稳定运行的信息科技管理与运行环境。二是对于涉及到消费者的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的客户信息,如消费者在进行网上支付时提供的详细个人信息,应制定规定以规范第三方支付机构查阅消费者客户信息的权限和保密义务,第三方支付机构如果没有尽到义务则应承担法律责任,严格确定隐私范围,并要确定哪些机构有权查看消费者的隐私信息,哪些机构无权查看,保护消费者的隐私不受到侵犯。三是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高层管理人员和员工普遍对信息安全风险意识淡薄、重视不够的情况,一方面要明确要求信息安全管理和系统建设列入第三方支付机构高层管理人员风险管理工作,明确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对信息安全风险事件承担的责任。另外,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日常加强员工的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培训,提升全员对网络信息安全风险意识和参与风险管理的责任心。四是对于客户信息违法的行政处罚偏轻,及缺乏明确的处罚责任,违法成本偏低的情况设置不同程度罚款的行政处罚,甚至对于大范围和数据极大的信息泄漏风险事件处罚之外还要责令第三方支付机构停业整改,即加大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从系统存在漏洞、信息泄露以及导致资金损失的行为,对其高级管理人员及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罚。从信息监管的角度考虑,有必要设定行政处罚且要设定具有足够威慑力的行政处罚,如果行政处罚的威慑力不足,则起不到监管的作用,很难发挥法律法规的作用。因此,应该合理地设置第三方支付机构法律制度中的行政处罚条款,真正实现监管的目的。五是明确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制定信息安全风险事件应急预案和提取信息安全风险补偿金。制定信息安全风险事件应急预案,以确保在即便出现严重的系统瘫痪、网络攻击、客户信息泄漏以及群体性舆情事件的情况下,能够有完整的应对措施和准备手段,防止风险进一步扩散恶化,最大程度减少机构和客户损失,并能够及时恢复正常运行和交易。近年来,经常发生的案件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网络客户账户登录名及密码被盗所导致的财产损失,由于线上支付环境很难界定客户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各自的责任,因此,第三方支付机构应根据线上支付交易规范和风险概率发生情况,提前建立信息安全风险补偿金,对上述情况难以认定责任的客户在第一时间给予资金赔付。建议第三方支付机构建立客户先行赔付机制,引入保险公司对网上交易风险补偿,切实保护客户财产和客户信息,提高网络用户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安全性的信任度。六是规范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治理的全过程控制。事前预防:制定分级管理制度,对涉及信息安全的人员制定不同的访问权限,还有不同的数量控制。制定监督检查机制,从管理层面入手对第三方支付信息安全涉及的各个部门进行监督管理,规范交易流程。加大网络信息安全的宣传力度,提高用户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培训,减少因操作失误引起的信息安全风险。事中控制:建立风控管理平台,设定关键风险指标并实时采集,对小额多次、短时异地、频繁交易等异常交易进行预警,并根据预警信息及时做好风险评估及风险应急处理方案,有效监控并防范重要风险。并对过程实行风险监控,定期审查系统和数据,对系统日志、系统维护记录、系统报警记录、违章报告、数据的操作记录和下载记录等进行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对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按照人员审查标准进行定期审查。事后治理:风险事件过后,组织专门小组对风险进行分析、总结和记录,制定风险预防措施,建立风险记录档案,并及时弥补现有系统漏洞,升级病毒库文件。(三)实施差异化监管,加大对重点机构信息安全检查和披露。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呈现寡头集中现状,虽然我国第三方支付企业较多,但是主要业务集中在几个大型支付企业中。在监管实施过程中,通过差异化分级分类管理第三方支付机构,筛选出支付宝、财付通等占据重要市场份额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支付机构,将其列为重点支付机构,与其他非重点支付机构实行差异化监管。差异化监管的实质是总体上投入更多的监管资源,引入更加严格的监管标准,但是对于重点支付机构又实行与其他支付机构差别化的监管标准。1.明确重点支付机构的确立原则根据市场上的各种可能因素如市场份额、涉及工作范围等因素设计评分标准,对机构按照设定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按照得分高低情况评出重点支付机构,重点进行管理。加强监管第三方支付构可以采取实地检查与报告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于重点支付机构,最好采用实地检查的方法,而且检查频率要高,如果采用报告检查的方法,则要求报告尽量详细,对报告必须包含的内容要有明确的要求,根据报告的内容,结合以往的经验,可以发现第三方支付机构市场中存在的一些涉及信息安全的问题。2.制定更加严格的监管标准监管重点支付机构在现在普遍适用的监管规则上,要结合重点支付机构尤其构成垄断寡头的个别几家支付机构的业务特征,制定更加严格的监管标准。监管部门要建立监管系统,可以实时监控重点第三方支付机构,掌握重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营业状况,有效防范客户信息系统风险防控问题和支付机构不如实上报业务情况。处理违规情况,不能仅仅依靠行业自律,应该提高规则制度的威慑力、加大惩处力度,对违反《管理办法》的机构高管和直接责任人员相应施以处罚,提高违规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对于通过违规非法谋取利益的,应该提高罚款金额,若仍未悔改者,则应该命令其立即停止营业,防止别的行内机构效仿。3.对运营良好的重点支付机构给予一定的监管激励不仅要对违规机构进行处罚,对于运营良好的重点支付机构要给予一定的监管激励,例如对于那些历史上没有发生过信息安全风险事件的重点支付机构,对内控制度完善、产品设计和业务流程符合规范的重点支付机构、及时报告信息且信息真实的重点支付机构、央行在实地检查和报告检查中都没发现什么问题或者问题特别少的重点支付机构等,可以给予正向的监管激励。比如,允许运营良好的支付机构在经监管部门同意的前提下安全、灵活运用客户备付金,并适度放松对客户备付金和自有资本金存管的要求,提高其企业信用度,或者可以安排运营良好的重点支付机构进行新业务或者新产品试点等。

五、效果评估:建立第三方支付信息安全情况评估指标体系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依据和原则。监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组织应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建立一套统一的行业信息安全标准和评价指标,明确自身在信息安全管理和系统建设方面的义务和责任,对问题和风险实行定量评估和指标管理,发现信息安全风险关键点和隐患。指标体系建设可督促第三方支付机构切实落实监管政策各项要求,也便于定期公布对比各第三方支付机构信息安全管理等级,使行业风险管理更加严谨细致和科学合理。(二)第三方支付机构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率指标。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率=一年内系统安全运行实际天数/365天。计算机系统安全质量:按照一年内生产事故数量划段评估,数量越少质量越高。该指标衡量第三方支付机构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的持续能力和质量。(三)第三方支付机构网络信息安全标准达标率指标。网络信息安全标准达标包括:网络线路的畅通,路由设备的安全配置,网络安全类防病毒软件的安装、升级和审计防火墙的访问配置,审计专用网络的隔离和访问控制等,根据上述内容评分得到指标。(四)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信息泄漏率指标。客户信息泄漏指标=发生客户信息外泄的数量/该机构所有客户信息数量。客户信息泄漏案件级别:按照不同客户信息外泄数量对应等级,数量越大等级越高。(五)第三方支付机构网上交易欺诈率指标。网上交易欺诈比率指标用来衡量支付机构支付业务风险控制能力。监管机构可以设定一个允许网上交易欺诈比率指标的最大值,若支付机构的网上交易欺诈比率的值超过这个最大值,则说明这个支付机构的经营不合法,需要进行整改,监管机构可以处罚这个支付机构,根据超过最大值的程度确定支付机构的违规程度,对其实施相应程度的处罚。而对于有些支付机构,该指标数值较小,比如支付机构具有完备的风险控制措施,不拓展、洗钱等非法商户,在拓展商户方法进行严格审核,在信息安全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可保障支付安全、客户资金安全,对于这类支付机构,则该指标数值较小。

六、结语

第三方支付范文篇4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居民消费;互联网购物

一、引言

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进一步加快推动新型消费扩容提质,努力实现新型消费加快发展。2020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要求加快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近些年来伴随着互联网发展,网络购物、O2O等消费模式大大提高了消费的便捷性,也促进了消费经济的繁荣。互联网消费的繁荣得益于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成熟,那么第三方支付对消费经济的影响机制是需要讨论的问题。第三方支付对经济的影响和贡献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者通过实证的方法进行讨论和检验,其中对于第三方支付对消费经济的影响也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大致上认为,第三方支付对消费经济的影响是显著正向的。周宁通过全国经济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第三方支付对于消费升级的拉动是显著的,并且进一步讨论了第三方经济对经济影响的区域差异[1],杜朝运等通过福建省各市的经济数据,研究发现,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规模发展会显著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2];刘宇轩等通过实验证明了第三方支付对消费具有正效应[3]。总体来说,大量研究者都证明了第三方支付对于消费经济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研究者的研究视角主要是基于宏观视角,即数据来源主要是基于地区的经济数据或者全国性的统计数据,在变量的设定上基本上是按照一个地区的消费经济总和计算,可能无法真实反映居民的消费和支付特征,研究者少有基于微观视角即基于居民视角讨论第三方支付对其经济行为的影响。另外,研究者认为,消费经济的繁荣在第三方支付的表现是第三方支付便捷了购物方式和支付方式而促进了消费经济的发展,但大多数研究者忽略了对于购物方式的讨论,第三方支付仅仅是一种支付方式的拓展,而实现消费过程是总体来说是购买的过程,因此本文除讨论第三方支付以外,进一步讨论了购物方式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考虑到互联网购物的实现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实现的,本文设定的购物方式指网络购物。本文通过2017年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基于居民视角,构建计量模型,讨论第三方支付、互联网购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及描述

本文的数据来源为《2017年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该数据是一项基于全国的家庭金融调查,样本量大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文选取生活消费部分、支付方式和资产情况作为主要的变量依据。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包含4个部分:一是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作为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二是居民的支付方式,是否使用第三方支付、购物方式是本文实证研究的核心解释变量;三是居民储蓄、购房意愿等相关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四是居民是否拥有智能手机分别作为工具变量。消费支出部分本文分为三个部分,总体消费、生活必要消费和可选消费,其中生活必要消费包括:衣、食、住、行、取暖、水电费等各类生活必要消费,可选消费是旅游消费、烟酒、娱乐消费、化妆美容等消费支出的总和,总体消费为生活必要消费和可选消费的加总。第三方支付来源于支付方式部分,其中有第三方支付行为的赋值为1,否则为0;储蓄为年储蓄值;购房意愿有购房意愿赋值为1,其余为0;网络购物和是否拥有智能手机分别以是为1,否为0进行赋值。表1为描述性统计结果,总体消费均值为25478元,其中生活必须消费为14336元,可选消费为7843元,样本的生活消费是主要的消费支出;使用第三方支付占比45.7%,使用网络购物占比49.1%,使用智能手机的占比48.1%,说明在2017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网络购物和智能手机普及率仍然较低。样本居民储蓄均值在24600,而标准差为97941,说明样本储蓄的差异性显著;有购房意愿的样本占比38.1%,样本居民的购房意愿较低(在模型中消费、储蓄等的计量单位为万元)。

(二)模型设定

为了验证第三方支付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本文实证研究的第一步构造了如下固定效应模型,可以视为基准回归模型。1.基准回归模型其中,A_Ci表示居民的消费金额,分别用“总体消费”“生活必须消费”和“可选消费”的具体金额代表。Tp_payi代表第三方支付使用情况,使用为1,其余为0;O_buyi表示互联网购物,使用互联网购物为1,其余为0;Xi为控制变量,分别代表储蓄、购房意愿等,εi为残差项。2.工具变量本文实证研究的第二步着眼于解决实证研究可能存在的内生性。本文选取了是否有智能手机作为实证的工具变量。选用该工具变量的合理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三方支付普及能够普及的一个技术支持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智能手机与使用第三方支付高度相关,进而会影响到居民消费。与此同时,是否使用智能手机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明显得外生变量,因此可以作为比较理想的工具变量。在工具变量估计中,本文采取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具体方程为:(1)(2)其中,方程(1)为第一阶段估计,方程(2)为二阶段估计,其中为GJ_vi代表是否有智能手机。

三、研究结果及解释

(一)基准回归结果

表2是利用基准回归模型估计第三方支付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回归结果。其中,模型(1)到(3)模型仅为第三方支付对总体消费、生活必须消费和可选消费的回归结果,模型(4)到(6)控制了居民储蓄和购房意愿,模型(7)到(9)进一步控制了居民的互联网购物情况,以进一步观察第三方支付和互联网购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模型(1)到(3)的结果表明,第三方支付对于居民总体消费、生活必须消费和可选消费均具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即使用第三方支付会显著提升居民的消费水平;模型(4)到(6)加入控制变量后,第三方支付对居民总体消费、可选消费的影响在1%的统计水平下显著为正,而第三方支付对居民生活必须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在衣食住行等基础性消费中,第三方支付还未得到普及应用,而在可选消费中包括大量的诸如旅游消费、娱乐消费等服务性水平要求较高的消费,为便利消费者消费第三方支付的普及更高、影响更为显著;模型(7)到(9)在加入互联网购物后,第三方支付对总体消费和可选消费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生活必须消费的影响仍不显著,且对总体消费和可选消费影响的系数分别由14.519、10.499下降为6.825、6.408。而互联网购物对总体消费、生活必须消费和增值消费的影响均在1%的统计水平下显著为正,可见,互联网购物相较于第三方支付对于居民生活消费的影响更深入和广泛。在控制变量中储蓄对消费的影响显著为正,其中储蓄总能在1%的统计水平下显著影响居民的总体消费和可选消费,在控制互联网购物后储蓄对生活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不难解释,储蓄多少对于居民生活必须消费的影响是不大的,生活必要消费是维持生活的基础消费,无论储蓄多少生活必须消费的支出都是必须的,而可选消费则需要有较好的经济基础;购房意愿对总体消费和生活必须消费的影响显著为负,购房意愿对总体消费和生活必须消费有显著负向影响,购房意愿对生活消费的影响起着抑制作用,购房压力会严重挤压居民的消费支出。

(二)工具变量的检验

在基准回归估计中,可能存在其他的因素对居民消费造成影响,进入残差项,造成了内生性偏误。基于这种考虑,本文选取了居民是否有智能手机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详见表2。表2中模型(1)、(2)、(3)与基准回归模型的(4)、(5)、(6)基本保持一致,使用工具变量后,第三方支付对增值消费的影响是显著正向的。

四、结语

本文选取2017年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第三方支付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三方支付对于居民总体消费和可选消费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于生活必须品消费影响不显著。此外,本文进一步讨论了第三方支付与互联网购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加入互联网购物作为主要变量后,第三方支付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显著降低,且互联网购物对于总体消费、生活必须消费和增值消费的影响均在1%的统计水平下显著为正,说明了互联网购物相较于第三方支付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更为深入。在控制变量中储蓄对消费的影响是显著为正的,其中对增值消费的影响在1%的统计水平下显著为正,对生活必须消费的影响在10%的统计水平下显著为正;购房意愿对总体消费和生活必须消费的影响显著为负,购房意愿对生活消费的影响起着抑制作用,购房压力会严重挤压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第三方支付和互联网购物都有效促进了消费的提升,便捷的支付和购物方式有效促进了居民消费,消费升级离不开更深入的购物与支付方式的便捷化改革。进一步促进居民消费除了要推动消费方式和支付方式的进一步变革以外,更需要注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储蓄水平,降低居民房价压力。

参考文献:

[1]周宁.第三方支付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20(12):51-54.

[2]杜朝运,何岂源.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为例[J].发展研究,2020(01):36-42.

第三方支付范文篇5

关键词:第三方付支付;个人信息;沉淀资金;权利归属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不断扩大,交易额的连续增长,其发展势头也带动了第三方支付的快速成长。由于我国商品价格和种类地域分布不平衡以及电子商务所需支付方式受到传统支付方式的各种限制,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同时,这一过程也逐渐暴露了第三方支付体系内存在的各平台恶性竞争、法律责任归属及承担的不明确、消费者信息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我国立法步伐相对滞后等一系列的问题。

一、第三方支付中现存法律问题

(一)资金沉淀问题。沉淀资金实际上并非经济学方面的专业术语,它一般是指闲置在社会上没有被聚集起来加以利用的资金。沉淀资金一般有两种途径来源:一是交易前后暂时存放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金,主要包括虚拟账户的预存资金和交易故障中暂存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金。二是在支付过程中由于货款收付时间差而产生的备付资金。从第三方支付角度来解释,沉淀资金是指设有第三方支付平台且具有一定支付担保信誉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为其用户设立虚拟账户,用户可以在其账户上充值一定金额用于日后支付货款,而对于那些没有设立虚拟账户的用户则需要先将货款暂时存放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在验收货物之后再将货款划拨给商家。也就是在这种线上交易的过程中,由于交易支付的时间差而导致沉淀资金出现了两个严峻的社会问题:1、沉淀资金法律性质和归属权不明确。目前,市场上现存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只有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将公司的沉淀资金托管于中国工商银行,其余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其所持有的沉淀资金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和支配权。这就导致了沉淀资金的法律性质及其归属权的不明确。2、沉淀资金孳息的法律性质和归属权不明确。沉淀资金暂存于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过程中存在的资金支付划拨的时间差,这时沉淀资金暂存于第三方支付机构,但沉淀资金最终归属权属于用户个人,由此产生了沉淀资金所生孳息的法律性质和归属权不明确的问题。(二)消费者信息及财产安全问题。在整个电子商务交易链条中,主要的参与主体包括卖方、买方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其中,卖方是具有一定网上交易经验的网上商家,第三方支付机构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组织。相比而言,买方,即消费者明显是处于相对弱势的一个群体,消费者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由此也就引发了以下几个日益凸显的问题:1、消费者个人基本信息及交易信息受到网络威胁。在线交易过程中消费者的个人基本信息被商家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知悉并掌握,消费者的财产则直接寄存于第三方支付平台中。如果第三方支付平台遭受了黑客或网络病毒攻击,又或者被第三方支付机构恶意泄露,消费者的银行账号信息和个人基本信息会被非法窃取或披露。一旦这种情况发生,那么消费者将会蒙受巨大的精神损失和经济损失。2、我国法律对于消费者信息保护还存在漏洞。虽然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认证体系初具规模,已从无条件注册发展到了电子邮件的认证、采用身份证及银行卡的实名认证。但在实际交易过程中,由于网络自身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的缺陷,用户的账户信息被非法盗取以及由此所造成的精神及财产损失问题,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做出明确的责任归属及承担的规定。这种情况的出现对消费者财产权益和人身权益的保障是非常不利的。(三)法律责任归属及承担问题。第三方支付业务作为一个不成熟的业务范畴,我国整个法律体系尚未对其做出明确的法律定位。在2010年我国中央银行颁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虽然已将非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暂时分为网络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几大类。但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支付市场的不断细分,以及各种支付工具、支付渠道的相互联系相互融合,旧有的涉及第三方支付法律定位的规定已经不能适用当前的第三方支付市场。这种情况也导致了以下两个值得长期应对的问题:1、各交易主体权责归属不明确。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对第三方支付平台与买卖双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法律关系还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各方权利义务范围不明确,法律责任归属及承担问题日益凸显。2、第三方支付民事责任举证受到限制。我国第三方支付法律责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由于第三方支付交易需要的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其民事责任承担主体具有广泛性;其二,因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多种类型的服务,违约责任已不再是过去单一的合同性质,其违约责任性质具有复合性;其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地位不明确,也造成了第三方支付参与主体间的法律关系的混乱;其四,由于电子商务运用互联网数字化交易,特有的网络数据难以被双方所真正持有,这也就导致了第三方支付法律举证困难的问题。

二、第三方支付中现存法律问题解决策略

(一)完善资金监管体制。1、明确沉淀资金性质。应进一步明确沉淀资金及其所生孳息的社会性质及归属问题。近几年我国对于第三方支付行业进行了强制性的规范,如央行颁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及实施细则中就明确的规定了属于用户存放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沉淀资金不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自由财产,而是应该像支付宝一样,在商业银行中设立账户并委托代办管理。2、明确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权利及义务。我国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沉淀资金问题,应该借鉴欧美模式的先进的网络技术经验和立法经验,明确指出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沉淀资金及其利息的使用和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处于弱势一方的用户,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应该制定各种格式条款来推卸本属于其自身的民事责任。3、加强沉淀资金管理。加强备付金的管理,明确沉淀资金及其所生孳息的法律归属,并且要严格管制和筛选沉淀资金的投资领域和投资方向,遏制洗钱行为,努力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监管制度。(二)加强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1、提供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技术水准。加强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技术建设,相关部门要深入对数字证书技术和网络防火墙技术的研究,结合SSL协议、SET协议的应用提高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安全系数。2、建立身份认证及信用评价体系。面对日益紧张的消费者个人信息非法泄露的情况,我国应该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基础之上,建立可靠的身份认证及信用评价体系。3、建立消费者信息披露正当程序。相关法律法规要明确规定在线交易中对于消费者个人信息披露的正当程序,建立高效的信息安全策略,防止客户信息被恶意窃取,使信息泄露风险降到最低。严令禁止第三方支付机构侵犯用户个人隐私的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对电子商务公司信用情况及电子商务公司对消费者信息披露的知情权和自主控制权。4、加重对第三方支付平台非法泄露用户信息行为的处罚力度。我国应该在立法过程中明确规定第三方支付机构侵犯用户隐私权的法律责任,细化具体的处罚措施,进而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信息及财产安全。(三)明确法律责任归属及承担。1、明确第三方支付的法律地位。首先要确认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地位,然后再对其实施管理与改造,以实现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各个支付环节中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2、明确交易主体的权利归属及义务承担。我国法律要尽可能详细地规定各个参与交易主体的权利归属,以避免权利分辨不清,应尽量明确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各个参与主体的法律权利的归属和法律责任的承担。建立健全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责任制度,在立法过程中对电子商务支付的参与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做出具体化规定,达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理想状态。3、适当运用法律责任推定原则。在法律责任的归属问题上,应将民法上的过错推定原则恰当的运用于第三方支付交易过程中。换而言之,就是一旦发生了交易纠纷,首先要将举证责任分配给在交易过程中实际存在主观过错且导致损害的一方,如果过错嫌疑人无法证明自己没有过错行为,则应合理推定其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三、结论

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第三方支付的出现。第三方支付相对于传统的支付方式具有先天的优势。作为新兴的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由于我国电子商务和第三方支付起步时间较晚,无论现在还是将来,第三方支付的发展道路也并不一定一帆风顺。那么如何使其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来促进经济的良好发展,如何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如何在发展的同时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经营过程中切实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除自身经营及技术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之外,法律法规制定的缺失,相关立法的相对滞后,法律监管机制的不完善也是阻碍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的又一障碍。若想让第三方支付机构健康有序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强法律教育,培养法律意识,健全法律监管。第三方支付方式是全新的支付方式,目前我国相关学界对于其领域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通过论文中提出的一些问题来促进完善立法方面的漏洞,为建立健全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体系和监管体系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促进第三方支付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实现第三方支付机构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巴曙松,杨彪.第三方支付国际监管研究及借鉴[J].财政研究,2012(04).

[2]康志雄,蔡跃龙.第三方支付平台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09).

[3]于秀丽.电子商务中第三方支付的安全问题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

[4]张道升,谢乾坤.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的发展现状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16.30(01).

[5]刘仪.第三方支付沉淀资金监管法律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5(11).

[6]黄效文.电子商务中第三方支付安全问题及策略研究[J].山东工会论坛,2015.21(06).

[7]李阳.第三方支付平台民事法律问题调查研究[J].河北企业,2018(01).

[8]田旭.第三方支付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20.

第三方支付范文篇6

1、概念。第三方支付是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提供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的交易支持平台的网络支付模式。在第三方支付模式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并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账,要求发货;买方收到货物,并检验商品确认后,就可以通知第三方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货款转至卖家账户。

2、第三方支付流程。第三方支付流程如下:①消费者在电子商务网站选购商品,最后决定购买,买卖双方在网上达成交易意向。②消费者选择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交易中介,用借记卡或信用卡将货款划到第三方账户,并设定发货期限。③第三方支付平台通知商家,消费者的货款已到账,要求商家在规定时间内发货。④商家收到消费者已付款的通知后按订单发货,并在网站上做相应记录,消费者可在网站上查看自己所购买商品的状态;如果商家没有发货,则第三方支付平台会通知顾客交易失败,并询问是将货款划回其账户还是暂存在支付平台。⑤消费者收到货物并确认满意后通知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果消费者对商品不满意,或认为与商家承诺有出入,可通知第三方支付平台拒付货款并将货物退回商家。⑥消费者满意,第三方支付平台将货款划入商家账户,交易完成;顾客对货物不满,第三方支付平台确认商家收到退货后,将该商品货款划回消费者账户或暂存在第三方账户中等待消费者下一次交易的支付。

3、特点。第三方支付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可以消除人们对网络购物和交易的顾虑,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和使用网络的交易功能。②可以为商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帮助商家网站解决实时交易查询和交易系统分析,提供方便及时的退款和止付服务,起到仲裁作用,维护客户和商家的权益。③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一系列的应用接口程序,可以帮助商家降低运营成本,帮助银行节省网关开发费用。④第三方支付服务系统有助于打破银行卡壁垒。由于目前我国实现在线支付的银行卡各自为政,每个银行都有自己的银行卡,这些自成体系的银行卡纷纷与网站联盟,推出在线支付业务,客观上造成消费者要自由地完成网络购物,手里面必须有十几张卡,同时商家网站也必须装有各个银行的认证软件,这样就会制约网络支付业务的发展,而第三方支付服务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二、第三方支付面临的问题

1.市场竞争问题。支付公司之间的竞争最先反映在和银行关系的竞争上。能否与各大商业银行形成紧密合作,能否在和银行的谈判中将价格谈到最低,成为支付公司竞争的首要手段。但支付公司和银行之间的关系,并非只有合作。当银行不通过任何第三方支付公司,而直接与商家连接时,第三方支付公司将面临来自银行的强大竞争。除银行之外,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还面临四种力量的竞争,分别是潜在竞争对手、替代品生产商、客户、现有产业竞争对手。他们是驱

动产业竞争的五种基本力量。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五种竞争力量在市场上的博弈竞争,将共同决定该产业的平均盈利水平,这五种力量的分化组合也将对第三支付平台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2.运行风险问题。第三方支付结算属于支付清算组织提供的非银行类金融业务,中央银行将以牌照的形式提高门槛。对于已经存在的企业,第一批牌照发放后如果不能成功持有牌照,就有可能被整合或收购。政策风险将成这个行业最大的风险,严重影响了资本对这个行业的投入,没有资本的强大支持,这个行业靠自己的积累和原始投资是很难发展起来的。现在国家制订相关法律法规,准备在注册资本、保证金、风险能力上准备对这个行业进行监管,采取经营资格牌照的政策来提高门槛。此外,第三方支付还面临着其它问题。如:诚信问题,用户担心的是支付后得到的东西是假货,或获得的服务,以及产品非网络购买时当初所想;认知问题,网络教育的不够全面,很多人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电子支付;政府监管问题,第三方支付的出现,给支付体系监管提出了全新课题。

三、结论

目前的第三方支付市场集中化程度低、同质化竞争十分激烈、标准化服务固然是市场所需要的,但更多商户需要的是定制化的支付解决方案,创新已经成为第三方支付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三方支付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个是电子支付技术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延伸业务增值服务的拓展。当前、对于第三方支付企业,最为关键的是理顺上下游产业链的关系,避免恶性竞争,结合国情开展服务创新。第三方支付将成为引导网络消费走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促进中国网上支付完善和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然趋势。第三方支付服务也将成为解脱诚信困扰,迈向下一里程碑的重要环节之一,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张宽海,张靖.第三方支付的分析研究.[J].中国信用卡.2006(7).

[2]黄雅娟,杨国明.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几点思考.[J].金融经济,2006.(10).

第三方支付范文篇7

一、我国第三方支付职业道德的现状

“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提供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的交易支付平台的网络支付模式。这种创新、方便、快捷的金融支付模式,突飞猛进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016年支付宝实名用户4.5亿、活跃用户数2.7亿;2016年第三季度的微信支付活跃用户达8.46亿;滴滴出行的目标用户数达4亿、平台日峰值订单量200万覆盖400个城市;美团目前活跃用户数2.2亿、日订单量约1300万单。从这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第三方支付不但操作应用简便,而且覆盖范围广。在第三方支付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一些缺陷也逐渐地暴露出来,特别是在职业道德方面。职业纪律方面,由于第三方支付是一个中介机构,在整个交易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一是受托对用户资金的管理,二是实时对买卖双方交易过程的监督,三是及时对交易资金的准确划转。但因其部分员工岗位流动性快、职位不稳定性强等特点,造成对网络支付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清、理解不够,职业道德观念淡薄等问题。目前,消费者要想在购物平台上进行交易,就必须在该网站上注册,同时开通包括消费者个人和银行账户的相关信息的支付账号。倘若支付系统因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而没有遵守职业道德,就可能导致消费者大量的个人信息外泄,给其私人信息安全造成威胁,给消费者造成不小的损失。职业态度方面,当前,第三方支付的经营管理者对基层员工的职业教育和道德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导致对基层员工的再教育不够全面、深入、细致,使其员工在对职业道德的遵守方面无法可依。比如,当出现网络或客户端故障,使双方只能用协商的办法来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情况时,要求服务人员不仅能按照操作方法指导用户完成操作,还要以耐心亲和的态度来进行服务,这对其工作态度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往往在这种情况下极易产生不满意投诉,既会严重影响到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公信力,也破坏了消费者的心情。职业责任方面,第三方支付平台往往是通过在线客服帮助用户快速便捷地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售后服务。由于在线客服工作地点的随意性,仅需一台电脑连接网络即可与用户交流心得,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就职工而言缺乏形成良好自我约束的环境,使人人都应遵守的“职业道德”没有了强制性。所以,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承担职业责任、树立企业荣誉感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失。

二、加强我国第三方支付职业道德的意义

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所以,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即运用道德手段或者道德力量来调整和影响员工的观念及思维,开发员工在工作上的道德性、自觉性和积极性不容忽视。从国家层面来看,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第三方支付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现代金融服务业之一,覆盖范围广、渗透层面多。要想持续、平稳的发展,就要让员工认识和贯彻公司的制度和思路。一方面,不仅仅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体系、还要创新业务活动和优化服务质量;另一方面,提升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即对员工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职业道德教育也是重要之举。只要员工具备了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在工作中规避风险、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这样不但能使员工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得到提高,而且还能使本行业得到稳定发展,同时奠定本行业竞争力的基础。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层面来看,伴随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正蓬勃向上,强化员工职业道德教育,是支付平台的自我发展、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融入国际经济大潮的需要。即以人们所从事的相关职业行为为准则,并借助社会舆论、传统文化、理想信念、道•德约束,加之以培训、考核和内部监控等方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以此来达到管理、教育的目的。逐步健全平台从业人员的道德信念、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以及道德意志,使其能够达到较高业务素质和水平。从个人未来发展层面来看,众所周知,思想观念是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一种客观存在的思维格局,它反映在人的意识中,并由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沉淀而成,正确的引导对人的观念及行为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而错误的思想观念,则会阻碍人的发展。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下,平台应当提高其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尤其注重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因此,把职业道德教育列入个人工作学习的关键,对于今后自身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如何加强我国第三方支付的职业道德

第三方支付范文篇8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企业营销环境

随着我国互联网应用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也在迅速崛起,网上支付已经成为发展电子商务的必然趋势。第三方支付平台正是在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了一个公共的、可信任的中介,满足了电子商务中商家和消费者对信誉和安全的要求。

一、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概述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由非银行的第三方机构投资运营的网上支付平台。其通过通信、计算机和信息安全技术,在商家和银行之间建立连接,起到信用担保和技术保障的职能,从而提供从消费者到金融机构及商家之间货币支付、现金流转、资金清算、查询统计的平台。

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近几年发展极为迅速,到2007年上半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企业已达到60余家。艾瑞咨询最新推出的《2007—2008年中国电子支付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交易额规模突破1000亿,预计2008年仍将保持100%以上的增速。

二、我国第三方支付企业营销环境分析

企业与其外部经营环境、竞争或合作组织及公众等外部因素处于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之中。本文从政策法律环境和行业环境两方面来分析我国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营销环境。

1、政策法律环境。第三方支付企业面临的风险之一是新政策法规的推出。其虽游离于严格的金融企业之外,但仍受宏观政策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影响。

在具体政策方面,2004年8月我国颁布了《电子签名法》,确认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10月30日向社会公布《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对银行针对不同客户在电子支付类型、单笔支付金额和每日累计支付金额等方面做出限制:银行通过网上支付个人资金一般每日累计金额不应超过5000元。但是电子支付市场缺乏政策指导,中国网上支付发展所需的法律环境仍未形成,尚需不断健全和完善。

2、行业环境。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五力模型”是进行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的常用方法,他认为一个产业内部的竞争状态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作用力:进入威胁、替代威胁、卖方讨价还价能力、买方讨价还价能力及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这些作用力的合力决定着该产业的竞争程度和产业的最终利润潜力。

(1)竞争者:各个第三方支付企业。由于同质化经营,第三方支付企业之间的价格战非常激烈。企业争相下调手续费,使用非常规的竞争手段以争夺更多市场份额,忽视了产品创新和增值服务,进一步挤压了支付市场有限的赢利空间。这使得几乎所有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没有持续的赢利能力,更谈不上为用户提供持续、稳定、安全的服务。重视分析市场竞争者的状况,提升自己的经营实力,实现整合重组是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当务之急。

(2)竞争者:潜在进入者。第三方支付企业利润的降低无形中抑制了潜在进入者,但行业的高增长又吸引了大量的风险投资。而最重要的因素是即将出台的相关法规设置了较高的入市门槛,使得电子支付行业不再是“短平快”的项目,只有规范运作、规范经营才能生存下去。这将会对整个行业的正常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3)替代品。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支付方式已经超越了网上支付的限制,可以有多种支付渠道,如:网购银行卡(银行介入)、电话支付(银联介入)、移动支付(电信介入)等等。综观整个支付市场,以2006年为例,网上支付市场规模占整个电子支付市场规模的比例高达97%;尽管移动支付和电话支付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所占比例仅为3%。但可以预见,未来电子支付的发展趋势是多样化。

(4)供应者:银行。第三方支付企业处于银行和消费者之间,其除了提供交易平台和渠道外,信用和资金保证均由银行提供,银行可以说是整个支付活动的核心。银行可以作为供应者,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银行也可以称为替代者或竞争者,因为银行推出的信用卡电话支付等方式已绕过了第三方支付企业。当然从现在来看,银行还不具备完全以信用卡支付的条件。

(5)购买者。消费者不习惯网上支付和对其安全性所持的怀疑态度是第三方支付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以客户为中心,了解分析客户的需求,消除客户的顾虑,达到客户的满意是第三方支付企业发展的宗旨。

三、结束语

目前第三方支付市场集中化程度低,同质化竞争激烈,标准化服务固然是市场所需要的,但更多商户需要的是定制化的支付解决方案,创新已经成为第三方支付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提供电子支付技术;二是延伸业务增值服务。当前第三方支付企业最为关键的是避免恶性竞争,开展服务创新。第三方支付企业将有利于引导网络消费的健康发展,促进中国网上支付方式的完善和发展,将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参考文献】

[1]朱迪·斯特劳斯:E-Marketing[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第三方支付范文篇9

关键词: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支付宝;法律规制

1引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产业日益壮大,逐步的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支付手段成为了电子商务运作中的重要一环。以往上面这一步骤是由传统金融机构即商业银行来实现的,尤其因网络业务上的经验不足与保守的天性而无法为发生在网络中的交易提供既便捷又安全的渠道,这给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产生及发展提供了空间。随着1998年电子商务工程启动,首都电子商城为网上交易与支付中介的示范平台以及第一家第三方支付机构“首信易”的出现,使第三方支付机构正式进入试水阶段。2003年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了“支付宝”,它具有信用、支付与虚拟账户功能,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支付环节的独立奠定了基础。2008年以后,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再局限于金融中介角色,开始对保险理财、公共事业缴费、航空、出租车领域进军。从这时起,兼具融资特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诠释了包罗万象的资金管理前景。可以说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成为我国支付服务市场的重要补充力量,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支付习惯,成为了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然而,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尚存在着诸多的法律风险,需要有关部门加大监管。以央行主导制定的以《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为代表的法律规范不断出台。这些监管法律法规和行业自律规范在实践中已经开始发挥作用。而“支付宝”平台的飞速发展,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法律层面不断研究对策,从而促进电商行业的有序发展。本文将以“支付宝”为例探讨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规制问题。

2第三方支付机构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网络交易的管理,出台了法律法规乃至指导性意见。但是,相较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势头,有关部门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法律仍然处于滞后状态,一些法规还无法跟上其发展的脚步。作为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之一的“支付宝”所表现出的法律监管不足反映在以下若干层面。

2.1法律监管机制不成熟

纵观涉及电子商务与第三方支付监管的相关规范性文件,我国对于网络第三方支付的监管立法长期处于摸索和借鉴阶段,一些规范性文件的法律位阶不高,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亦不利于执行。另外,监管主体不清是该机制不成熟的另一个表现。虽然“支付宝”从事与传统金融机构部分重叠的业务,但有关部门尚没有制定出完善的配套法律促进其发展。国家商务部于2010年出台的《关于促进网络购物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属于政策性指导性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出台的《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以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于2014年出台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这些规范性法律文件均属于法律体系中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中的较低等级。法律位阶的不足会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带来困扰,导致监管不足或完全不受监管的尴尬局面。比如,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处理交易过程中有责任严控利用其平台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与传统商业银行类似,在涉及网络的经济纠纷中,由于信息的碎片化与不对称,一些隐蔽的违法犯罪活动难以依靠第三方支付机构独立的风险系统来杜绝。有效的风险监控需要依靠覆盖广泛的信息收集,将传统金融机构的风控数据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并轨,是对双方防范金融犯罪与其他风险的趋势所在。这需要有关立法部门提高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重视程度,提高相关法律法规的位阶。另一方面,支付宝本身在跨地区支付上就很有优势,常被用以跨行、异地交易。执法、司法部门在跨地域办案过程中,存在事实还未查明的情况下先冻结了客户、商家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账号,给支付宝、客户、商户带来了严重不便。如果对其立法位阶有效提高,执法、司法部门在处理方式上会有法可依,交易的三方主体会因具有对法律上的预期而更放心地从事交易活动,有利于经济秩序的稳定与健康发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向央行申请办理支付业务许可证,否则不能从事第三方支付业务。该规定将中国人民银行认定为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主体。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准入与退出机制等问题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但是央行监管范围过窄,力度不够,无法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有效监管。如在支付宝与天弘基金于2014年2月合作推出“余额宝”基金业务之时,因涉嫌违反证监会规定,证监会欲强行叫停其业务,但是由于第三方支付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中国证监会无法对其监管,最后只能责令支付宝纠错了事。我国传统金融行业采取一行三会分业监管制度,即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我国金融行业实行分业监督、垂直管理的监管模式。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负责中央银行的业务,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管理全国银行、信托投资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全国证券期货市场业务;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管理全国的保险市场业务。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众多第三方支付机构因兼营多种金融市场业务而难以按照传统类型进行划分,使得其从事相关业务时没有明晰的对应监管主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分业监管难以为继,混业经营和监管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2.2金融犯罪防控不力

支付宝作为新型支付平台,其便捷的支付效率容易被金融犯罪所利用,从而扰乱金融秩序,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犯罪分子想尽办法,规避金融行业的反洗钱措施。相比于拥有较为成熟的反洗钱经验的传统金融机构,支付宝在这方面表现逊色。支付宝因具备信用中介功能,很容易被犯罪分子所利用。为了追求高效率,缺乏传统风控信息来源的支付宝难以对每笔交易作出严格审查。因此,容易被犯罪分子用作管道,通过支付宝提供的中介服务辅以分散化的资金归集,将不法财产“洗白”。同时,根据2009年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支付宝在被利用来进行虚构交易、虚设债权债务、虚假担保与虚报收入方面为犯罪分子极大地降低了洗钱的操作门槛。在支付宝上获取虚拟账户比较简单(自行创建账户或窃取他人已有账户),犯罪分子通过将非法资金注入持有的若干虚拟账户后,通过B2C、C2C平台进行真实交易或者关联交易将资金洗白。对于B2C、C2C平台而言,其设计目的是为了促成交易,风控能力更加脆弱。况且它们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会有意无意地放松对异常账户的监管,无形中放任了犯罪分子的洗钱行为,危害了社会的经济秩序。

2.3客户权益保障不足

客户是支付宝平台收获利润的首要前提,客户带来的流量不仅能促进广告商以及商户的入驻,还能进一步促进更多客户的加入。广告商的广告投放可以带来利润,商户入驻可以带来利润,商户与客户达成的交易亦可以带来利润。客户选择平台的考虑之一是支付环境的安全或资金安全,因此这应当是平台追求的目标。但有的支付平台的注册协议中却规定了平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经消费者同意就可以直接冻结、划走消费者存于账户中的资金。《支付宝服务协议》规定,支付宝可以“在发现异常交易或合理怀疑交易有疑义或有违反法律规定或本协议约定之时,为维护用户资金安全和合法权益,本公司有权不经通知先行暂停或终止您名下全部或部分支付宝账户的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对这些账户名下的款项和在途交易采取取消交易、调账等措施)”即可冻结客户账户部分或者全部资金和账号。消费者者想要解冻资金,除了要按照支付宝要求提供包括物流凭证、身份证、银行卡、阿里旺旺聊天记录截图等资料外,支付宝自身也有权决定是否予以解冻。支付宝公司依据法律法规及法律文书的规定、有权机关的要求属于依法配合司法行政机关的行为,属法定义务,具有正当性。但依据《支付宝服务协议》约定和支付宝公司单方面判断就可决定冻结存款或账户显然超出了配合司法行政机关行为的范围与合理边界《。支付宝服务协议》还约定“本公司有权了解您使用本服务的真实交易背景及目的,您应如实提供本公司所需的真实、全面、准确的信息或资料;如果本公司有合理理由怀疑您提供虚假交易信息的,本公司有权暂时或永久限制您所使用本服务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客户递交信息材料的真伪应由权威部门认定,如果只是支付宝公司单方做出认定,那么明显缺乏说服力。支付宝只是一家商业机构,在获得法律授权之前不得随意处理客户的合法财产《。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了第三方支付机构只有在明知或应知客户的支付业务牵涉违法犯罪活动时才可冻结客户的支付业务,支付宝将这一权限扩张到自己可单方面订立冻结资金与账户的标准,显然构成了权力的滥用。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必须是有权的司法、行政机关依职权在法定的情形下才能冻结公民财产,并遵循比例原则,冻结存款、汇款的金额应当适当,必须与履行行政决定的金额或者违法行为的情节相适应。关于划拨消费者账户资金问题,支付宝的《争议处理规则》约定“本规则未能明确的,交易双方授权本公司自行判断并决定将争议货款的全部或部分支付给交易一方或双方”。就是说它可按照其依据争议处理程序根据自己判断做出的结论单方面执行,将争议货款的全部或部分支付给交易一方或双方。若争议双方选择自行协商或者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在支付宝规定的时间内未协商一致或者执法、司法机关未受理的,支付宝也可以强行将货款退返给买家或打款给卖家。这其中问题在于,支付宝公司没有对其自行处理结果的法律执行力,这种划拨行为与其自身性质不符,侵犯了司法机关解决纠纷的权力。即使《争议处理规则》中约定客户同意将争议交由支付宝公司按照规则确定的程序进行处理,仍不能得出支付宝公司可以强制执行处理结果的结论,因为强制执行力作为国家强制力的组成部分,直接侵害公民的财产权利,只有法定的有关机关才能行使。这就是仲裁机构、公证机构的仲裁裁决、公证文书虽然具有法律效力,但最终的执行仍须要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人民法院裁决进行强制执行。退一步讲,即便未来支付宝的争议处理程序能够得到法律的认可,可执行部分还是要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才行。安全保障义务方面,第三方支付机构以约定在先为由,有推卸责任之嫌《。支付宝服务协议》约定“:使用转账服务是基于您对转账对方的充分了解(包括但不限于对方的真实身份及确切的支付宝登录名等),一旦您选用转账服务进行转账,您应当自行承担因您指示错误(失误)而导致的风险。本公司依照您指示的收款方并根据本协议的约定完成转账后,即完成了当次服务的所有义务,对于收付款双方之间产生的关于当次转账的任何纠纷不承担任何责任,也不提供任何形式的纠纷解决途径,您应当自行处理相关的纠纷。”表明看来似乎没什么问题,消费者既然发出了指令,自然应该对指令的后果和可能的风险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指示的概念是什么表述不清。事实上,在第三方支付机构交易中,客户所能发出的所有指示都是支付平台预设好的。既然第三方支付机构对指示的发出有参与其中,就应该对其预设的行为后果负责,对可能因为程序设计缺陷导致的风险,支付宝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不能仅仅因为指令由客户直接发出就要求其客户承担全部责任。

3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法律规制的完善

随着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数量与业务不断增长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电子商务行业中逐渐成熟,规范第三方支付机构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为有效促进消费者信心,维护电子商务行业相关业务的有序开展,对当前第三方支付存在的法律风险应当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与有关外国的立法实践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法律规制的完善。

3.1完善有关立法

当前我国关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法规效力等级普遍不高,且分布零散,缺乏专门调整的法律规范。这似乎反映了监管部门还未能摸清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性质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平台的监管主体以及监管方式还没有十足的把握,因此不敢贸然制定稳定性较强的法律,即较高位阶的法律。但这种不确定状态的持续必然会危及到这类平台的稳定发展,也无法对商户、客户等其他平台使用者给予足够的法律救济措施。对此必须首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范围作出明确界定,只有业务范围明确以后才能谈监管问题。有关部门要针对其制定一套专门的,具有较高位阶的法律。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创造一个合法稳定的发展空间,引导其在市场竞争中健康开展业务。在专门的法律出台前,现行的有关法律应当及时根据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进行修订,以明确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主体与责任,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作出相应修订。当前我国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都依赖于互联网发展业务,也就是线上业务。这是由于线下业务根深蒂固地被传统金融机构控制的结果。我国传统的一行三会分业监管制度是针对传统的线下业务开展而制定的,对于线上业务的监管出现了或多或少的水土不服现象。如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规避监管以较低成本快速开展借贷、融资、保险、证券等业务。银发[2015]221号《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对互联网金融业明确作出了分业监管的要求,由央行负责互联网支付业务的监督,银监会负责网络借贷、互联网信贷、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监督,证监会负责股权众筹、互联网基金销售的监督,保监会负责互联网保险的监督。可以说该指导意见涵盖了各金融管理部门,明确了各自对于互联网金融业的监管范围,有利于发挥部门之间的协同监督作用。但遗憾的是,该意见的落实尚需各部门具体落实相关的监管细则,仅凭这一纲领性文件不足以对第三方平台进行有效监管。另外,即便各部门落实了各自的监管细则。在多头监管中也难免出现相互扯皮的情况。实践表明,一些社会问题之所以无法得到解决正是因为涉及多个部门管理,而部门之间由于相互推卸责任使得问题始终无法解决。第三方支付机构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对此可以考虑在各监管部门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建立一个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督管理委员会,专门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进行监管。或者在各监管部门之上设立专门的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促进一行三会之间的协同工作,对市场上出现的新兴金融机构与业务进行统筹,及时纳入一行三会的监管范围。

3.2完善金融犯罪监控机制

第三方支付机构要将后台与人民银行、公安、法院等部门联网,构建数据共享机制,有效监测异常交易行为,遏制金融犯罪。如用户递交的身份验证信息与其关联的银行卡信息多次发生验证不一致时,第三方支付机构就要对此现象进行预警,及时发出暂停该用户相关业务活动的指令并将该异常行为报告至其他联网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发现用户关联的银行卡账户的信息或第三方支付账户的信息被盗或者第三方支付账户资金可能存在较大的风险时,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对用户的第三方支付账号采取暂停支付交易业务、限制使用等预防措施。当有关账号或交易涉嫌犯罪时,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及时报告公安机关,配合做好调查取证工作,必要时应当向第三方支付机构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告。

3.3完善客户权益保障体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稳定,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而制定的一部法律。而该法中对第三方支付的客户权益保护的有关规定取法实用性,更多是原则性规定。另一些规定则散见于其他相关立法中。我国应完善第三方支付机构中客户权益的保障体系。应严格限制第三方支付机构随意处理客户资金。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严格按照客户的指示进行操作。在司法机关的判决、裁定前单方冻结资金、账号或划拨资金会侵犯客户的财产权。安全保障方面,使用者注册第三方支付机构后,其提供的各项软硬件技术要满足金融机构的安全标准,以保障资金安全。可能侵害资金安全的危险主要来自支付平台技术因素或者人为因素,第三方支付机构有义务制定相关安全管理规范,杜绝危险发生。

4结语

尽管一大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已然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为每一个网络使用者带来了方便快捷的支付体验。但需要注意的是,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还有许多问题尚未来得及发现与思考。其中有的问题非常严重,一旦暴露出来会迅速威胁到国家金融秩序的稳定。法律的滞后性在这一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提前预设各种可能性,尽可能在问题暴露后以立法的形式将其限制在可控范围内。

参考文献

[1]马梅,朱晓明,周金黄,季家友,陈宇.支付革命:互联网时代的第三方支付[M].中信出版社,2014.

[2]王晓庆.电子商务中第三方支付的法律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5(33).

[3]赵亚利.影子银行洗钱类型及防范建议[J].时代金融,2014(10).

[4]刘任红,贡晓红.影子银行监管的文献综述[J].中国电子商务,2013(16).

[5]唐彬.融合与突破——浅谈第三方支付推动金融创新[J].中国信用卡,2013(3).

[6]梁文彧.第三方支付现状与发展对策[J].信息网络安全,2011(8).

[7]贺斌.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第三方支付范文篇10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投资理财;风险

1支付平台现存问题

互联网金融的相关平台都比银行利息高,审核容易,存款容易的特点,这也是大量用户选择其作为理财工具的首选因素。在这些成千上万的平台里有几大类产品最受消费者青睐:第一类别是具备高收益、资金随时提取的特点,以XX宝为代表;这一大类金融产品是广大消费者最信得过的平台,因其在线人数多,金融机构本身具备一定的资质,而且消费者和投资者可以在投资、消费、银行卡任意操作,产品的起购点很低,1~10元都可以,赎回限制小,可以满足很多用户零钱、短期理财的需求,不让每一分钱白站岗;第二类别是P2P理财,以XX贷为代表,在线理财在网站上就可供投资者进行产品选择,而且时间长短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需求来确定,绑定银行卡就可以通过第三方银行(支付监督平台)借给需要资金的用户,来收取高额利息。收益要远高于第一类和银行利息,最高时在15%左右,但是风险大,一旦出现平台创始人触犯相关政策和资金不足,将会“暴雷”或者线下的人直接捐款潜逃。政府对这一类平台资质的审核和监管还不完善,此种理财属于高风险高利贷形式。光是查看网上的相关资质也不保险;第三类别是理财平台与知名的互联网合作,风险系数较小。

2“XX宝”类理财平台权益分析

2.1互联网“XX宝”产品类别。直到三年前的7月份,国家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指导的相关意见书和政策的推出对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这是联合了中国XX银行十大部门的综合意见,为前景不明朗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带来发展潜力。在目前的金融业务基础上,运用新时代的互联网、大数据等能够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的平台上,把保险、银行、基金等相关金融机构全部联网,投资用户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满足大众的需求,创新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互联网金融可以同时展开在线理财和实体理财两种方式,在手机里安装APP就可以进行极简单的操作,让用户不分年龄的使用。我们也正是通过广告、网络先了解了这些第三方理财平台的存在,同时,这样的理财方式方便了大众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理财,大家运用其闲置资金,理财意识强度高。特别是对于新用户开通很多优惠政策和方案,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新投资者。2.2“XX宝”理财平台存在的风险。信用等级风险是违约风险的另一个称呼,当双方在交易中无能力履行约定的条款所引发的风险,根据不能完成度分为不同的等级。虽然网络可以让资金流停滞在让我们放心的理财平台中,化解了存于实体或交给个人的风险,但是新的风险出现了,如遇到问题网络上的资金会冻结。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一个中介组织,既不把钱直接给卖家,也不等货到在付款,但是如果出现一方行为滞后,那么第三方平台形同虚设。我们之所以信赖第三方平台主要是其在互联网上良好的公司形象,长时期企业经营资产积累,信息技术的成熟运用。我们在理财平台上可以看到很多产品类型,有的是债券型,有的是私募基金,但其理财方式都属于合法经营。

3理财产品风险计算方式

2013年7月,某大型互联网平台了首款金融理财产品,截至到年底,据统计5个月就吸引了奖金4400万用户尝试互联网金融,在线投入的资金达到1800亿,这些初期的接受人群基本上是80后、90后智能手机的受众人群,这些年轻人更了解经济发展的形式,熟知计算机、手机电子产品的使用。到2年后与其对接的某私募基金人数超过了23000万人,这些数字是互联网金融本身都没预想到的结果,究其原因是其方便了生活、学习和购物方方面面,人们一直期待此类产品的诞生,恰好满足了需求。1年后基金的规模奖金9000亿,称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最大的基金持有公司。稍后发展的这几年更是凭借着互联网的风生水起,技术更加成熟,研发了更多的产品和服务金融手段。现在,XX宝的交易量特别是赶上一些节假日,其成交数据让国际世界都为之惊叹。但其风险的核心部分是学者、经济学家来研究第三方支付平台风险种类和产生原因的重要指数。笔者根据国际运算方法蒙特卡罗公式来进行计算,在这过程中从XX宝成立到去年12月31日所有的交易往来数据中提出累计净值进行样本分析。3.1收益率计算图。当然,要合理估计XX宝第三方理财平台如果不经常出现收益率大的预期,估算的VAR数值也偏小,要放大数万倍,如表1所示。图标和模型数据都显示XX宝的风险在理财平台中属于小型这种计算方式是对XX宝中所有的累计净值的权益分析数据的正态分布状况,如图1所示。正态数据分布的位置要低于真实数据分布的线高,而从最高峰往下走的分布图则是正太数据分布也地域真实数据的分布。XX宝通过蒙特卡洛公式计算图的分布显示XX宝的实际收益率和正态分布不趋于一致。从XX宝的收益数据选取0.016、0.013、0、0.014、2.85、15.42进行描述,从中发现整个峰值偏向左侧,峰高数据达到3.9,比正态数据多一倍。3.2模型计算方法解析。当然,要合理估计XX宝第三方理财平台如果不经常出现收益率大的预期,估算的VAR数值也偏小,要放大数万倍,如表1所示。图标和模型数据都显示XX宝的风险在理财平台中属于小型根据上述数据的统计分析,如果XX宝的实际收益率不能和正态数据高度一致,就不适用于此公式的算法,很显然用传统的计算方式在此分析第三方支付平台新式金融数据显得过时了,为了提高准确数据,可以把公式中计算理财收益率的数值在此基础上乘以100,得出的数据代表XX宝1%、5%和10%的平均水平。这样也预测了XX宝未来一段时期或者第一个开放的交易日可以开通渠道的一万种方式,这样也是为了让此模型的计算公司更加正确,每一次的VAR预测都是在显著水平中显示出来的。当然,要合理估计XX宝第三方理财平台如果不经常出现收益率大的预期,估算的VAR数值也偏小,要放大数万倍,如表1所示。图标和模型数据都显示XX宝的风险在理财平台中属于小型保守的收益,在前期从XX宝平台过渡到大规模的货币紧急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相比较低迷的银行存款率来说,收益对比风险来说更合适,基金不会像平台准备垫付资金,也不能提供风险担保,要是市场波动,利率下降或是更多的影响因素会直接导致投资者不能顺利回款,这时基金的价格就会像股票一样低于购买价格。可能对比大规模的基金指数,概率非常低,即使这样不能保证最后基金能够顺利拜托清盘的风险。国内的金融市场对于各种理财平台、金融渠道的评估是根据投资者能够承担和预计承担的风险来评估的,如果按照平台收益率来说银行要排在最后,但是其风险指数最低,第三方支付平台则排名靠前,大多数人选择高收益就意味着承担着高风险。如此来看XX宝的收益率和适用人群最相似的投资方式就是购买风险型的基金。两者都是极其大胆与放心的把资金交给他人来进行理财,在享受专业人士提供的高收益的理财服务中,也伴随着主管判断失误的投资隐患,互联网金融确实是最新的能给更多人带来更多利息的便捷理财渠道,但同时我们要综合风险型基金的操作特点,还有很多其他的收益方式的优点,如果把这些投资渠道的优势集中起来,将会在未来形成创新型稳定性更高的理财工具。比如,在投资前期就公开投资面临的最坏结果,投资和风险是相伴而生的,政府不会给个人行为买单,但是政府有责任让公众了解金融市场的未来走向。同时,当大规模的P2P平台出现不能及时还款的风险,国家应出台对应的解决措施,把投资者的损失降到最低。不要盲目的跟风购买同意理财产品和相信非专业的点评指导,在严格的交易时间和交易点进行投资,这也是降低风险的重要举措。纵观国内外都发生过积极、投资平台出现清盘的现象,能否顺利清盘把对方各项伤害减到最小值是我们未来思考的方向。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过VAR公式进行分析的XX宝类平台所可能以及已经遇到的各大风险比较,已经可以对所有的理财平台进行排名,目前某网络购物平台相伴生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同类产品中收益稳定风险不高的优先选择,可以避免在转换成风险型基金后可能遇到的清盘现象,让老百姓的钱血本无归,比我们之前预期的计划收益相差甚远,性质恶劣的事件由管理者带钱跑路、平台被封,不但投资者无法收到钱,也影响了我国刚刚起步的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劲头。政府根据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提前设计出台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保驾护航,还要与个人信用制度体系挂钩。确保第三方支付平台给投资者带来真正的投资优势,把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魏清立.互联网理财投资风险及解决对策[J].中国商论,2018(22).

[2]王林禾.互联网理财投资风险及策略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7(11).

[3]孙赫.个人互联网理财行为研究—风险感知与价值感知视角[D].中国农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