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学年个人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4 00:50:50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篇1

【关键词】 河南省 三次产业 发展 现状

一、河南省经济发展概况

2009年,河南省全年生产总值19480.46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69.05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1010.50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5700.91亿元,增长11.8%。人均生产总值20597元,增长7.4%。具体各产业生产总值及构成如表1所示。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40.7%下降到2009年的14.2%;第二产业的比重由1980年的41.2%上升到2009年的56.5%;第三产业的比重由1980年的18.1%上升到2009年的29.3%后,近年来一直在30%左右徘徊。

从贡献率变化看,工业主导地位明显、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在工业主导作用发挥的同时,传统优势行业不断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食品、有色、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六大优势产业在全省工业经济中的比重由2003年的47.5%提高到2009年的51.7%。

尽管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持续不断地推进结构调整。但长期形成的产业结构粗放、发展水平低、质量效益差,尤其是主导产业竞争力不强、技术水平低和过于依赖能源原材料行业的状况尚未有根本性改变。

河南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2009年,河南三次产业结构为14.2:56.5:29.3,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其中,第一产业高出全国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于全国14.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在全国居各省市区最后一位。

二、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河南既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又是人口大省,2009年小麦种植面积5263.30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1%;棉花种植面积537.33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1.3%;油料种植面积1541.2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5%;蔬菜种植面积1692.21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3%。

河南省2009年全年粮食产量5389万吨,比上年增产0.5%;棉花产量51.75万吨,比上年减产20.5%;油料产量532.98万吨,比上年增产5.5%。肉类总产量620.1万吨,比上年增长6.1%;禽蛋产量382.9万吨,比上年增长3.0%;牛奶产量281.9万吨,比上年增长1.0%。

河南省统计公报资料表明,2009年河南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769.0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河南省2009年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2%,比全国平均水平10.3%高3.9个百分点(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河南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从2003年以来稳定增长,从2003年的1198.70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769.05,增长率为14.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当年GDP的比重逐渐减小,这与最近十年来河南省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但总体来说,第一产业总量是增加的,但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还是偏高。

近十年来,河南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总数和所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逐渐减少,2009年从事第一产业的为2765万人,比2000年减少了799万人,每年平均减少88.8万人。2009年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46.5%,比2000年下降了17.5个百分点,但比全国的平均水平38%还是高了8.5个百分点。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这一比例还是高出很多。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从20世纪80年代末探索起步,经过不懈的努力,全省龙头企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河南省通过财政扶持、加强银企对接等措施,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使农业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2009年河南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6000多家,421家龙头企业个个销售收入超亿元,食品工业销售收入达3800多亿元,成为河南省战危机、保增长的一大亮点。

三、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河南省2009年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010.50亿元,占河南省GDP的56.5%,高出全国10.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9858.40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增速比上年回落4.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6%,回落5.2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长13.7%,重工业增长15.0%,轻、重工业比例为31.7:68.3。

河南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绝对数偏低,仅占全国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的7%,远远低于广东、浙江等沿海发达省份水平。

正如表4所示,从增长率上看,2009年河南省第二产业比上年增长了12.4%,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率,与全国9.5%的增长率相比高出2.9个百分点。

表5中,从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来看,2009年河南省第二产业的贡献率是第一产业贡献率的4倍,是第三产业贡献率的近2倍,比全国第二产业的平均贡献率高出10.2个百分点。

表6中,河南省第二产业所吸纳的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从2000年的977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1675万人,年平均增长量为75万人。就业比重从2000年的17.5%增加到2009年的28.2%,2000―2005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增长率逐渐增加,2007年达到最高值10.1%,2009年降低到7.1%。但从总就业人数上看,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总数远低于第一产业,比第三产业稍微偏高,河南省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还是无法动摇的。

四、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我国的第三产业在最近30年中发展迅猛,特别是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国策倡导以来,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了近8倍。在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第三产业列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为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前的良好时机。

研究表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相关关系。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劳动就业、财政和国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第三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2009年河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700.9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9.3%,比全国的平均水平43.4%要低14.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1509万人,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5.3%,比全国平均水平34.1%要低8.8个百分点。说明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目前河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

从表8可以看出,2000年以后,河南省第三产业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相差不大,基本一致。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是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60%,许多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70%以上,中等发达国家也在50%以上。河南省近年来加大了对第三产业的投入,第三产业增幅加快,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绝对数不断增大,但仍是河南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偏低,在全国的位次靠后。河南省200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只有29.3%,并且这几年一直在30%左右徘徊,没有明显的增长,不仅大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

【参考文献】

[1] 胡亚昆:河南产业素质分析和升级对策研究[J].中州学刊,2010(7).

[2] 2009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河南日报,2010-01-23.

[3] 梁保松、高波:河南省财政支农与第一产业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8).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篇2

关键词:人力资本;水平;结构

对人力资本的估算一般分为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基于人力资本积累的考虑,认为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类似,也是由积累形成的,积累生成人力资本;另一种思路是基于人力资本贡献的考虑,这是一种基于收入的做法,认为工资收入中含有人力资本的信息,高人力资本意味着高工资收入,不同的工资收入水平对应着不同的人力资本,工资的相对差异反映了人力资本的相对差异。

一、黑龙江省的人力资本状况分析

本文从人力资本的两个维度,即水平视角下的人力资本和结构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来分析黑龙江省人力资本状况。

(一)人力资本水平

结合人力资本积累的形成机制,区域人力资本结构主要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类别和各行业就业类别来分析。本文选取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来衡量区域人力资本结构及水平。从统计数据来看,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的职工占就业人员总数的7.5%,中学教育程度的占67.9%,小学及未上小学的占24.6%(见表1)。2007年全国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的职工占就业人员总数的6.6%,中学教育程度的占59.1%,小学及未上小学的占34.3%。同年在东部经济发达省份,这3个指标分别是6.4%、62.4%和31.2%。由此可见,黑龙江省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从整体上看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和我国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的同期平均水平。但是,从东北地区看,2007年辽宁省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的职工占就业人员总数的9.7%,中学教育程度的占66.4%,小学及未上小学的占23.9%;2007年吉林省这3个指标分别为7.5%、64.6%和27.9%。黑龙江省就业人员的教育程度与吉林省较为接近,而与辽宁省相比,却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在大学及以上的教育程度上,二者相差2.2个百分点。

尽管黑龙江省2006年就业人员的教育程度在大学本科、大学专科和高中这3个层次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黑龙江在研究生学历劳动者占就业人员的比例上却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黑龙江省研究生学历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数的0.086%。而2007年全国研究生学历占就业人员总数的0.197%,黑龙江的比例仅为全国平均比例的不足半数(见表2)。从东北地区看,同年辽宁、吉林研究生学历占就业人员总数的比例分别为0.304%和0.159%,是黑龙江省该指标的3.5倍和1.8倍。2007年黑龙江大学本科学历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为1.881%。同年辽宁和吉林两省分别为3.368%和2.564%,高于黑龙江1.487和0.683个百分点。可见,在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层次上,就业人员占总数的比例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在东北地区内部也处于较低水平。黑龙江省就业人员的教育程度具有学历层次偏低的特点。

(二)人力资本结构

下文从人力资本就业所属的产业结构分析黑龙江省人力资本的就业结构。1998-2004年,黑龙江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人员总数的比例变化不大;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总数比例下降幅度为1.6%,这与国有企业改组、下岗职工分流存在密切联系;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数的比例由1998年的28.6%上升至2004年的30.5%,上升了1.9%(见表3)。同期,吉林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下降,辽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例略有上升;吉林、辽宁两省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人员总数的比例分别下降1.7%和7.0%,高于黑龙江省的下降幅度1.6%;吉林、辽宁两省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上升较快,增长幅度分别为3.5%和6.2%。可见,在此期间,黑龙江省在第一、二产业上的就业状况与邻近两省差别不大,而在第三产业就业发展上,无论是就业人员比例数,还是第三产业就业增长速度,都落后于吉林、辽宁两省。

从2007年的统计数据看,黑龙江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数的比例为43.7%,从2004年以来下降速度加快;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得到回升,由2004年的21.2%上升至2007年的21,6%;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上升速度加快,2004-2007年增幅为4.2个百分点,为1998-2004年增长幅度的2倍多。尽管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长加快,但是与吉林、辽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就业比例仍然低于吉林1.5个百分点、低于辽宁5.4个百分点。从1998-2007年,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就业比例增长幅度为6.1%,而第一、二产业就业比例均逐年下降,可见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非常明显。

1998-2007年黑龙江省第一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由15.5%下降至13.0%;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化不大,长期在53%左右徘徊;第三产业产值比例由31.1%上升至34.7%,增幅4.6个百分点(见表4)。从截面数据看,2007年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分别为52.3%、46.8%和53.1%,第三产业产值比例分别为34.7%、38.4%和36.6%。从三次产业的产值比例和就业比例对照中(见表5)发现,产业产值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一定偏差,第一产业就业结构滞后于产值结构,第二、三产业产值结构则超前于就业结构。这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错位是与各次产业内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剩余劳动力造成和区域产业引导政策有密切关联的,这不仅表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于第二、三产业,而且反映出我国的三次产业之间长期以来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二元结构现象。

二、人力资本投资强度是解释人力资本状况的关键因素

影响人力资本的主要因素有人力资本投入、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劳动者接受培训、劳动者工作经验等。决定区域人力资本状况的关键因素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总量和投资速度,而人力资本的存量是人力资本投资强度的反映。因此,我们通过对黑龙江省人力资本存量的考察来分析黑龙江人力资本现状的特点。

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来看,自1998年以来,黑龙江省从业人员比重一直低于全国同期水平。2001年黑龙江省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是41.8%,为近年来最低水平。2007年该指标上升至47.8%。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黑龙江省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仍然偏低。2001年黑龙江省从业人员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低15.4%,2003年为15.3%,2007年缩减为10.5%,差距呈现缩小趋势。

从每千人在校学生数看,黑龙江省每千人在校中小学生数一直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这主要是由人口结构分布导致。从每千人在校大学生数方面,黑龙江省每千人在校大学生人数由1998年的13人上升至2007年的64人,增长了4.9倍。同期全国每千人在校大学生人数增长了5.3倍。1998年黑龙江省每千人在校大学生人数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4人;2007年二者相差79人。可见,黑龙江省在校大学生人数与全国水平的差距在逐渐拉大。

从职工平均工资看,职工平均工资不仅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经济基础,而且是区域吸进人才流入的关键因素之一。1998年黑龙江省职工平均工资为6328元,相当于全国职工平均工资的84.6%;2007年黑龙江省职工平均工资为19386元,相当于全国职工平均工资的77.8%。黑龙江省职工平均工资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加大,一方面说明黑龙江省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原因,另一方面解释了黑龙江省新增劳动人员中省外高级人才的比例偏低。

从医疗卫生水平看,1998年至2007年黑龙江省万人平均拥有床位数平均为32张,每万人拥有医生及卫生技术人员数平均为42人。全国同期水平分别为24张和35人。显然,在医疗卫生方面,黑龙江省要走在全国的前列。以上分析表明,除医疗卫生水平外,黑龙江省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教育经费支出看,1998-2007年黑龙江省人均教育经费支出由1998年的人均115.3元增长至2007年的人均522.4元,增长了4.5倍。这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水平是提高政府人力资本投资的基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支出越多。

从人们享受人力资本外部性方面看,2004-2007年黑龙江省人均移动电话数增长最快,2007年人均移动电话数每百人近38部;2007年人均电信业务量为12.6万元,是2004年的1.8倍。而人均国际互联网数和人均电话机数目增长速度较慢。这些数据反映了近年来人们之间的联系程度越来越密集,人们享受人力资本外部性的程度在不断增强。

区域人力资本的积累,一方面来源于地区的人力资本投资强度和固有的人力资本积累效率,这不仅在于区域生产力发展程度、学校教育、职工工资、健康投资、通信网络的发展,而且与地区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社会文化底蕴关联;另一方面,区域人力资本存量的大小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外来人力资本的吸纳能力相关。经济发达省区在改革初期享有和运用灵活的用人制度和人才政策,吸引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所以会发生人力资本的高增长,带动经济的高增长。而区域经济一旦失去对人才的吸引力,将会造成高级人才流失,使本地区人力资本增长相对缓慢。2007年黑龙江省国有单位新增就业人员18.6万人,集体单位新增就业人员1.6万人。其中,国有单位由外省调入人员为274人,仅为辽宁省同期的不足1/3,集体单位由外省调入人员为5人(见表6)。所以,黑龙江省与辽宁、吉林两省的人力资本差异性的扩大是区域内部人力资本投资和外部人才吸引力这两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经济欠发达地区引进先进技术能否形成高效的生产力取决于本地区的劳动力素质及其知识吸收能力,也即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与引进技术的匹配程度。引进的技术水平越高,技术对人力资本水平的要求就越高。而知识吸收能力取决于其人力资本水平和结构,因此,黑龙江省只有尽快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并依据产业结构特征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才能获得与发达地区相当的技术创新机会和能力,从而通过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技术吸收能力与再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邹薇,代谦.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赶超[J].中国社会科学,2003(5).

2、岳书敬,刘朝明.人力资本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2006(4).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篇3

关 键 词: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欠发达地区;适度超前;合理化

中图分类号:F061.5;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6)06-0084-05

一、第三产业发展的研究综述

对第三产业的发展问题,近年来学者们主要关注点在内部结构及其升级和现代服务业界定等方面。李冠霖(2002)[1]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研究了第三产业的产业关联度与产业波及特性,揭示了第三产业及其内部各行业与第一、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等。李江帆等(2003)[2]通过对我国第三产业及其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及发展特征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第一层次比重下降、第二层次比重上升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规律,并进而对物流业、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和非营利服务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靖学青(2003)[3]对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两地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虽有差异但具有较大程度的趋同性,分析指出了它们各自优势细分行业和在金融保险、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存在的共同的不足。邓于君(2003)[4]着眼于我国战略产业,分析了其过于分散、规模经济无从体现的现状,提出了合理构建产业组织、促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高度化演进的扶持政策。杨来科(2004)[5]从产业关联度、成长性及就业吸纳力等方面论述了我国服务业的结构优化,认为导致服务业发展水平低下的原因在于没有选准主导行业,要优先发展房地产、物流、社会服务业以及金融、旅游、电信等对就业作用大的行业。林民书、韩润娥(2005)[6]分析了生产与消费同步的产业特征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指出我国第三产业落后主要不在生活服务领域而更多体现在生产业发展滞后,提出了促进生产业发展的主张。徐国祥等(2005)[7]对现代服务业内涵进行了思考和界定,认为“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知识密集型的生产业”。这一界定符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第35号调研报告对现代服务业的基本内涵的阐释。李江帆(2005)[8]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表现为流通部门比重下降,生活生产服务部门比重提高,传统服务业比重下降,现代服务业比重上升,认为我国很有必要全面推进第三产业现代化。欠发达地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及其优化的研究相对薄弱,赵丽(2000)、刘孟晖等(2004)、刘有章(2004)、杨秀云等(2005)[9]分别就内蒙古、河南、湖北、陕西等省区第三产业结构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但多为借鉴李江帆的研究范式,尚未达成较具影响的适于欠发达地区的研究成果。

二、我国欠发达省区第三产业及其内部结构发展实证分析――以江西为例

学界和政府主要从GDP总量及GDP构成情况来区分地区的发达程度。在我国,中西部及内陆大部分省区往往被泛指为欠发达地区。金玉国(2005)[10]通过测算经济发展水平与体制转型进程对相对交易费用的边际效应系数和对各省区交易费用离差进行因素分解,定量划分了我国各省区的“发展程度”。他分出了四个类型,江西与山西、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同被归类为最欠发达的第4类地区。在完整资料难以 获取的情况下,以个例剖析来进行带普遍性问题的探索,也不失为有效的科学方法。本文以江西省为例分析研究我国欠发达地区第三产业及其内部结构发展。2005年,江西省前三季度实现生产总值2589.3亿元,年人均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586美元增加到1100多美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正是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剧烈变动的时期。从国际经验看,发展中国家在人均收入进入600美元至1000美元,乃至2000美元的阶段,服务业产出比重的上升主要靠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金融保险等生产业的推动。在此,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考察近几年江西省第三产业及其内部结构的演变。

1. 近年来三次产业发展总体情况

1997~2004年,江西三次产业发展情况见表1。2003年以前,江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呈现“三、二、一”的状态,2003年开始转型为“二、三、一”。1997~2003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由29.6%下降为19.8%;第二产业2001年前一直徘徊在占35%左右,后快速上升到43.4%;第三产业先升后降,存在两个明显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年的占36.2%上升到2000年的40.8%,第二阶段是从2000年开始下降为2003年的36.8%。

表11997~2004年江西省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构成(%)

资料来源:由《江西统计年鉴》(1998~2004)统计资料计算得出{1}

江西2001年开始实施工业兴省战略,之后第二产业才得到较快发展,2002年以前的“三、二、一”产业结构并非后工业化特征,而是第二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下的表现。以标志性的2001年为例,江西人均GDP仅630美元,其三次产业总产值与周边较发达省份差距巨大。

表22001年江西省与周边省份三次产业总产值的比值

资料来源:由《中国统计年鉴》(2002)统计资料计算得出

2001年后江西第二产业发展带有“补欠账”的性质,是沉积多年、起点低下的一种“喷发”。第三产业暂没有得益于第二产业的发展,所占比例不升反降,其原因在于过去份额已高的第三产业发挥了“余热”作用,而服务于第二产业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又尚未跟上。

2. 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及其细分行业发展状况

(1)第三产业4个层次的比例情况分析

按照第三产业分四个层次的统计口径,江西近年来四层次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如图1所示。

图11997~2003年江西省第三产业四个层次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资料来源:由《江西省统计年鉴》(1998~2004)统计资料计算得出

江西省第三产业四个层次的变化具有鲜明的规律性。第三产业第一层次的比重呈稳步上升的趋势;第二层次比重则呈持续下降的趋势;第三层次基本维持平稳,上升趋势不是很明显;第四层次的比重则平稳中略微有下降的趋势。上述情况有悖于“随着经济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与第一层次比重负相关、与第二层次比重正相关的规律(李江帆,2003)”,与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方向相背离(全国第三产业四个层次增加值比重情况参见图2)。

图21997~2004年我国第三产业四个层次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资料来源:由《中国统计年鉴》(1998~2004)统计资料计算得出

(2)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增加值构成分析

按照统计资料,我们经过计算,得出了近年来江西省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增加值构成(表3)。

我们按时间演进进行纵向比较可以发现: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房地产业呈现较高速度的持续增长;金融保险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所占比率下降较快;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文教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所占比率变化微小。对各行业进行横向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三产业构成比重最大的还是一些传统的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商贸、餐饮等;其次主要有房地产、金融保险、机关社会团体、教育文艺广播影视业;其它各行业所占比重都比较小。

表31997~2004年江西省第三产业各个行业增加值构成(%)

资料来源:由《江西省统计年鉴》(1998~2004)统计资料计算得出

房地产业所占比重的迅速攀升符合第三产业自身发展的要求,而与之相对的金融保险业所占比重快速回落是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规律而动的;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得益于“九五”和“十五”期间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电信事业现代化的成就;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比重居高不下,而与生产有关的现代服务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比重微小与第二产业及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滞后密切相关。

3. 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状况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某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除以该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它能够反映产业结构效益,帮助指明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向。近年来江西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见表4。

表4江西省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资料来源:由《中国统计年鉴》(1998~2005)统计资料计算得出

库兹涅茨根据大量实证分析证明,随着人均收入提高,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会趋于稳定并在进入较高收入水平后明显上升,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随着人均收入提高则会明显下降,而当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接近时,产业结构效益水平提高。具体说明如下:

假设某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V′=(GDP′/GDP)/(L′/L)

那么可推导出V′=(GDP′/L′)/(GDP/L)

每年的GDP/L是一定的,若要使比较劳动生产率接近,各个产业的GDP′/L′应比较接近。也就是说,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都大致为1.0时产业结构效益最佳。表4的数据表明:1997~2003年,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从0.627下降为0.471;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大幅度上升,从1.320升为1.656;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有所下降,从1.347下降到1.157。

应该承认,存在农村外出务工从事非农产业人员未能从计算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分母中扣除,以及外来务工人员从事二、三产业的统计有所缺失、计算分母本应更大些的事实。考虑这一因素,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会有所上升,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会有所减小,但仍可以预料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与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仍会有很大差距。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既是国民就业的需要也是产业结构效益的必然要求。表4反映出,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持续下降,与第二产业的偏差不断拉大。这种情况说明了江西整体产业结构失衡问题突出,不仅影响了服务业产业素质的提升,也制约了工业效率乃至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

三、欠发达地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理论分析与路径探索

上文的实证分析告诉我们,江西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第三产业内部四个层次的发展不符合内部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杨秀云、官升东(2005)在研究陕西第三产业演进趋势及其内部结构分析时也得到相似的结论。可以说,与江西、陕西一同被归类为最欠发达的第4类地区的其他九省区的产业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大体也同属这个层次。其产业特征是第三产业比例居高而总量很小且增长缓慢,第二产业尚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上看,主要是结构层次落后,缺乏明确的主导产业带动(杨来科,2004)。总体而言,欠发达地区新兴服务业还没有成为增长的主体,传统部门仍是带动服务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与现代产业相联系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服务业发展不足、与制造业的相互关联程度较低,其主体行业(金融保险)出现加速下降态势,影响了整个服务业的发展质量与数量;第三产业总量扩张缓慢与内部结构落后相互交织,还妨碍了第一、二产业的发展环境优化。欠发达地区发展愿望迫切,普遍施行经济发展的赶超战略,为防止“欲速不达”甚至“南辕北辙”,探索其产业与经济的健康发展道路显得尤为重要。

1. 理论分析

按照生产社会化系统发育的整体视野,存在三次产业系统协调发展和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与第一、二产业之间及内部各行业彼此相互间社会化系统发育的关系问题。人类生产形式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表明,生产的社会化经历着从初期的胚胎发育到成熟的系统发育过程:农业主导、商品经济不发达时,生产的社会化只能是一种胚胎发育形态;在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上,生产的社会化才可能展示出其系统发育形态。工业化的完成,为生产社会化的系统发育提供了强大的支柱。在这个基础上,为生产过程提供配套服务的第三产业,才可能以强大的工业为支柱而进行社会化的拓展。这就是第三产业与生产社会化系统发育的关系。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或规模组合,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其中一个有决定意义的历史条件,就是只有完成了工业化,奠定了生产社会化系统发育的牢固基础之后,第三产业才能进入大发展的时期。

产业结构的演变还有一条需求拉动的客观规律。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演化有着一定的顺序,人们只有在较充分地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求后,才会有较强烈的精神生活的需求。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以解决“生存”和“温饱”问题,发展工业以增进物质丰裕程度才谈得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三产业的发展和高度化有利于满足富裕了的人们的多彩的人生需求并反过来促进前两次产业的生产力发展。一定程度上,居民的消费结构决定了产业结构,居民的消费结构不能跨越。厂商的生产性消费需求原发于居民消费需求的拉动,为了适应由于居民消费需求导致的市场变化,厂商需预测或跟踪市场需求的改变而决策未来投资或生产的方向(产品与技术),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所谓优化配置,是要放到成本与效益的参照系中来衡量的。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为三次产业及各细分行业、所有的参与厂商及个人提供服务产品(Services):知识型的服务、活动型的服务、实物型的服务(李文,1986)。[11]当服务产品的获取成本与服务产品的使用效益相比划算时,服务产品就会市场广阔、发展迅猛。服务产品的功能与效用有时不能像实物产品那样直接衡量。直接用于个人消费者的服务产品功能与效用的评价有赖于消费者的主观评判,与个人偏好和精神性感受有关;服务于厂商的生产产品的功能与效用的评价取决于厂商因此能够获得的间接收益。当获得某种服务产品能带来厂商(有时也存在于个人)下步营业或业务的超利益,提供这种服务产品的第三产业部门或厂商(姑且还称为厂商)将得到发展,得到这种服务产品的其他部门(可能是一产、二产或其它的第三产业部门)或厂商将加快生产力的进步,形成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反之则会造成恶性循环。这种正向或是逆向的选择,最终导致产业结构――既有三次产业结构又有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

产业结构既决定就业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劳动力的状况与分布(W・刘易斯,1979)。[12]参照关于发展中国家就业吸收和城乡劳动力迁移的“二元经济理论”的研究框架,我们将服务业和现代工业部门统称为非农业部门,设想在国民经济中同时存在着非农产业和传统农业两大部分。传统农业部门仅具有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收入,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劳动力有剩余、存在着劳动力供给。而非农业部门具有相对高的收入,可以得到劳动力的供给。随着非农业部门通过利润再投资得以扩张,源源不断地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待农业劳动力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农业总产出下降引发农产品价格上升,既减少了非农业部门利润,又使农业劳动力平均工资上升,逐渐扯平两大部门的平均工资。这时农业劳动力就会停止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劳动力胜任工作的素质和劳动力成本对产业结构有一定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及传统服务业的兴旺就得益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 路径探索

从以江西为例的实证出发,按照上述理论指导,考虑我国欠发达地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路径时应该遵循下列原则:既能帮助又能借助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和促进第一、二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发展;符合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高级化规律;适度超前对接知识经济要求。

这四条欠发达地区的服务业发展原则是存在路径升级要求的。即对于欠发达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及必须的传统服务业,利用城乡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这部分劳动力贡献的社会价值,是最应该优先采用的易于见效的发展策略;欠发达地区最突出的落后在于工业发展滞后,要优先发展与工业息息相关的生产业,优化工业发展的软硬件环境,同时带动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高级化和总量增长。第三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内部结构高级化的一般规律,这也是在前两步基础上地方产业整体发展和经济社会和谐进步的必然要求。欠发达地区如果亦步亦趋地因循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路子,落后必然成为永恒,最终必须思考和安排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现代服务业的适度超前发展。具体而言,下列第三产业门类在欠发达地区应该优先发展。

(1)合理发展餐饮娱乐、物流商贸、居民及其他社会服务业,有特色旅游资源的地方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旅馆业,努力扩大就业、增加社会总产出;

(2)理顺各类客货运输业、仓储业、通讯业发展,改革和发展公用事业,为工业振兴提供良好的生产;

(3)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各类咨询、科研开发、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文教卫生、农林牧渔服务等知识型现代服务业,使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和实现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4)按适度超前原则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业、推进社会服务领域信息化建设――进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应用传输新技术,推进光纤到路边、到大楼、到千家万户工程。

四、结束语

欠发达地区第三产业内部四个层次的演进有悖于第三产业高级化的一般规律。在实行经济赶超战略时,要保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十分必要,不能一味强调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生产社会化系统发育的整体视野,考虑消费拉动和劳动力分布因素,我们认为欠发达地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合理化的原则应该是:既能帮助又能借助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和促进第一、二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发展;符合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高级化规律;适度超前对接知识经济要求。

――――――――

注释:

{1}江西省于2004年开始按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02)编制统计年报,由于统计口径有所变化, 2004年统计数据与2003年前的缺乏可比性,因此本文只采用2003年以前的按GB/T4754―1994分类统计的数据。

――――――――

参考文献:

[1]李冠霖. 第三产业投入产出分析――从投入产出看第三产业的产业关联与产业波及特性[M].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2]李江帆,曾国军. 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3).

[3]靖学青.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比较[J]. 上海经济研究,2003,(1).

[4]邓于君. 我国战略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政策研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2).

[5]杨来科. 论我国服务业的结构优化及重点行业选择――从产业关联度、成长性及就业吸纳力等方面谈起[J]. 求是学刊,2004,(1).

[6]林民书,韩润娥.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及结构调整[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1).

[7]徐国祥,常宁. 我国现代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的设计及应用研究[J].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5.

[8]李江帆. 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第三产业现代化[J]. 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4).

[9]杨秀云,官升东. 陕西第三产业演进趋势及其内部结构分析[J]. 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1).

[10]金玉国. 中国交易费用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其形成机制[J]. 当代财经,2005,(6).

[11]李文. 近年国内对第三产业理论的讨论综述[J]. 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6,(168).

[12]W・刘易斯. 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J]. 曼彻斯特学报.1979.

责任编校:一诺

――――――――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篇4

【关键词】产业结构变动;经济增长;结构效应;规范分析;武汉城市圈

一、引言

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市为中心,包括黄石、咸宁、黄冈、孝感、鄂州、仙桃、天门、潜江等8个地级市或省辖市组成的城市圈,这9个城市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经济发展圈,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通、利益共有的一体化格局,成为中部地区人口、产业、城市高度密集的地区。而产业结构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不仅决定了该地区在全区经贸联系和区际分工中的相对地位,从而决定了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身随经济增长而逐步高度化的能力。进入21世纪以来,武汉城市圈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由2000年的16.12:42.39:41.73到2009年的10.36:46.39:43.55,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明显上升,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略微上升。鉴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且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变动从产出面和就业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测算,并运用一般分析和规范分析的方法分析产业的结构效应,实证分析该城市圈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产业结构变动

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关联,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会导致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而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同样也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1]本节为了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将分别从产出层面和就业层面两个角度来进行研究。

(一)产出面的分析与测算

首先,对武汉城市圈2000年到2009年期间,三次产业产值占当年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其产值均以当年价格进行计算),结果见表1。

数据来源:根据湖北省2001-2010年统计年鉴计算整理而得。

由表1可以看出,整体上武汉城市圈生产总值逐年增加,其中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由2000年的16.12%降到了2009年的10.36%,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在小幅度的上升,由2000年的42.39%上升到2009年的46.39%,而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先上升后下降,由2000年的41.73%上升到2004年的44.25%,后又下降到2009年的43.55%,其趋势与产业结构变动规律略有不符。而从各年份来看,第一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在三产中始终是最低的,第二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在2006年以前是低于第三产业的,后四年则高于第三产业。

(二)就业面的分析和测算

上文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从产出层面进行了分析,接着将从产业结构变动对劳动力吸纳的角度,即就业层面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对武汉城市圈2000年到2009年期间各产业就业人员数占当年总就业人员数的比重进行测算,结果见表2。

数据来源:根据湖北省2001-2010年统计年鉴计算整理而得。

整体来看,就业人员总数逐年递增。而从各产业就业人员数看,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有明显的下降,从2000年的47.17%降到了2009年的26.18%;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动趋势不明显,由2000年的32.15%降到2002年的15.18%后又升为2009年的32.66%;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动趋势也是先降后升,由2000年的43.31%降到2002年的20.15%后又升到2009年的41.22%。从整体看,除了2000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比第三产业略微大一点,其他年份都是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最大,而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在2008年以前一直是最小的,后两年超过了第一产业。

(三)产出面和就业面的综合分析

上述分析发现,考察期间,第一产业的产值和从业人员比重都在逐年下降;第二产业产值和从业人员比重都保持上升的趋势,并且就业人员比重在三产中平均最低,而产值比重在三产中是和第三产业基本持平,反映了该地区第二产业具有较高的单位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下降时产值上升,就业人员比重上升时产值下降,并且就业人员比重最大,但产值比重并不是总是最大的。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城市圈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速度缓慢,实力较弱。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作为主体的工业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且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工业对农业的支持与带动作用不强,缺乏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第三产业比重不大,特色不鲜明,仍以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新型服务业所占比重低,其发展受工业化和城市化滞后的瓶颈制约,因此虽然就业人员比重高但产值并没有想象中的高。

三、产业结构效应分析

产业结构效应是指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果,即对经济增长发挥的一种特殊作用,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之所以能够导致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是因为产业结构的特殊功能,即产业结构效应在起作用。[2][3]

(一)结构效应的一般分析

产业结构效应的一般分析,主要是就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研究,是指产业比例关系变化所引起的经济总量的增加(即结构弹性分析)。产业比例关系变化的增加额占同期经济总增加额的百分比,就是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或者贡献份额,该值即对应于产业结构效应值。[4]

为了对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分析,表3分别对武汉城市圈三大产业的结构效应作了计算。表中一产()、

二产()、三产()分别表示三次产业对总GDP增量的贡献率,

即三次产业的结构弹性。

数据来源:根据湖北省2001-2010年的统计年鉴采用EXCEL软件计算。

从表3可以看出,武汉城市圈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产业的贡献率呈波动变化,先由2001年的1.65%升到2004年13.00%后又降到2006年的3.29%,2007年突增到10.35%,到2009年又降到6.54%。第二产业的贡献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而从整体来看,第一产业的贡献率最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相差不大,都处于较高的水平。

(二)结构效应的规范分析

罗默(2000)认为,长期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进步促进的,而短期的经济增长则是由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的增加所决定的。[5]本文主要考虑资本和劳动等要素对城市圈经济增长的影响。

1.模型的构建

根据刘伟和李绍荣(2005)给出的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模型,[6]以及产业结构与生产要素效率的关系模型(Romer,2000),[5]本节对模型变量作适当的变换,考虑不同产业结构对生产影响,构建如下的生产函数:

其中,Y表示总产出,以GDP表示,(i=1,2,…,k)表示第i产业的产出量。

对函数式(1)求全微分:

对式(2)两端同时除以Y,可以得到:

其中:表示第i个产业的总产出弹性,记为。

由此,式(3)可以进一步记为:

可以对式(4)用下列计量模型来测度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本文只研究武汉城市圈三大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故取i=3,所以规范分析中,公式(5)为:

2.实证分析

根据武汉城市圈2000年到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业的样本观测值,运用Eviews软件对公式(6)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见表4。

根据湖北省2001-2010年的统计年鉴采用EVIEWS软件计算得出。

从表4可以看出,回归方程具有很好的拟合性,拟合值达到了0.999982,说明了各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联合线性显著,而且每个解释变量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各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解释能力强,就武汉市城市圈产业结构规范效应结果具体分析来看,二产的产出弹性最大,达到了0.517412,说明二产产量的对数值每增加一个单位,总产出的对数值要增加0.517412个单位。而一产的产出弹性最小,只有0.104100,说明一产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是很大。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研究了2000年到2009年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产业结构的变动、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和规范性分析,得出了如下一些基本结论: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无论是从产出层面还是就业层面来看,变化都不是很明显,而从一般分析和规范分析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很明显的正相关性。就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小来看,尽管有少数年份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很大,但在考察期间,整个地区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是最大,其次为第三产业。

正因为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发展对经济总量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第一产业增加附加值,同时为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基础。因此,武汉城市圈要提高第二产业的比重。此外,第一产业占用大量的就业人员,但其技术发展水平较低下,劳动效率低,没有使人力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因此应采取措施加快农业的机械化和产业化进程,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生产的效益。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最大但产值并不是最大,所以应加强对第三产业的扶持与鼓励,积极引进国外服务业的管理方法和经验,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1):46-57.

[2]周振华.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5-70.

[3]李江帆,曾国军.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3):27-34.

[4]曾光.长三角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比较分析[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53-58.

[5]Romer D.Advanced Macroeconomics[M].Boston:McGrawnHill,2000:25-86.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篇5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一、引言

2011年,湖南省的地区生产总值19669.56亿元,比上年增长22.64%,更是1978年的133.82倍。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经济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有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进步的原因,也有产业结构改变的因素。其中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由1978 年的 40.7%下降到 14.1%,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变动不大,由40.7%增加到 47.6%,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由 18.6%增加到38.3%。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由1978年的78.4%下降到2011年的41.9%,而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由13.4%增加到23.3%,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由8.2%增加到 34.8%,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近年来,湖南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产业结构仍欠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本文采用协整理论研究湖南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期为湖南在“十二五”期间科学地制定产业结构政策和优化产业结构提供理论指导,更好地推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研究现状

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是经济良性发展的内在体现,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问题很早就得到国外经济学者的重视,库兹涅茨认为,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有所变动是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发生的,经济总量的变动是结构变动的原因;相反罗斯托则认为,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部门的过程,是部门结构的变动引起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领域也做了大量研究。杨治才在《产业经济学导论》中从宏观角度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谢孟军基于索罗斯经济增长模型和计量经济学模型,运用1980年到2010年山东省的宏观经济数据分析了山东省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及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得出第二产业的发展是拉动山东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第三产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力因素;李艳君运用灰色关联法,以1978-2010年的长三角经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为依据,对长三角经济区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在不同的时期,三个产业分别属于不同的数量级,因此三个产业在不同时期对经济总量的影响也不同。

本文利用1978-2011年共34年的年度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现有文献样本数量不足引起的分析结果不准确问题。

三、研究模型与数据来源

考虑各产业部门对生产影响的函数Y=f(X1、X2、X3…Xn,A)其中Y代表湖南省的总产出,用地区生产总值表示,Xi代表第i产业的产出,A代表技术水平。对上述公式求全微分后等式两边同时除以Y,得到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模型:LnY=β1LnX1+β2LnX2+β3LnX3+…+βKLnXk+β0

本文采用1978 -2011年湖南省GDP数据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数据来进行实证分析,数据皆选自《湖南省2012年统计年鉴》,并将现价数据通过可比价格计算的GDP指数(1978=100)换算成可比价数据,即将各年的GDP都以1978年的价格给出。

四、实证研究

为了避免回归中的虚假回归问题以及不影响回归结果的准确度,先应对各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其平稳性。

(一)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对各时间序列对数化后的数据即LnGDP、LnX1、LnX2、LnX3进行ADF检验,由Eviews5.0检验的结果得出各序列经一阶差分后成为平稳序列,为平稳I(1)序列。

(二)变量之间的协整检验

对变量LnGDP、LnX1、LnX2、LnX3进行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两个协整关系。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如果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则可通过一个或几个经济变量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些经济变量的变化并且这些经济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进一步对上述变量做回归的OLS估计,得到的结果如下:

LnGDP=-1.188614LnX1+1.602064LnX2+1.166117LnX3+0.575260

从上述方程可以看出,从长期看第一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第一产业比重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增加1.1886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第二产业比重增长1%,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增加1.602064%,第三产业比重每增长1%,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增加1.166117%。

五、结论

从长期看,第二产业对湖南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说明第二产业仍是今后一个时期引导湖南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这与湖南省经济目前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是相适应的。相反第一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第一产业发展速度减慢,但农业依旧还是基础地位的,其他产业对其也有依赖性,只是湖南正由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转变。第三产业对湖南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小,但第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一大趋势。

参考文献

[1] 李艳君. 长三角经济区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灰色关联分析[J]. 经济师,2013(4).

[2] 库兹涅茨. 现代经济增长[M].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76.

[3] 罗斯托. 从起飞到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3-7.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篇6

关键词:安徽省,产业结构,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一些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动态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外延和内涵都发生变化。经济增长主要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合理的产业结构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各产业协调有序发展,促进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经济增长对各产业的发展能起到合理的配置作用,从而使各产业得到协调发展。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示范区,在安徽省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安徽省各产业竞争力成为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必须对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化做一个历史回顾和分析。科技论文,产业结构。本文通过对安徽省1990~2008年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考察产业结构的变动引起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和薄弱环节,力求给出有效的调整对策。

一、安徽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变迁

1990~2008年以来,安徽省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都得到极大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从1990年658.02亿元发展到2008年的8874.17亿元,增长了13.5倍。其中:第一产业从1990年的246.1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418.08亿元,增长了5.8倍;第二产业从1990年的251.5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4137.35亿元,增长了16.5倍;第三产业从1990年的160.42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318.74亿元,增长了20.7倍。按照年均增长率来说,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5.6%;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10.2%;第二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6.8%;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8.3%。从各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来看,安徽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安徽省三次产业增长速度的不平衡导致安徽省各产业结构的变化。从产业结构来看,安徽省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依次由1990年的37.4:38.2:24.4演变为2008年的16.0:46.6:37.4。自1990年到2008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平均比例为25:40:35。可以看出,安徽省在这18年中的产业结构变动符合产业结构一般演化规律。产业结构已经由过去的“一、二、三”结构演变为现在较为稳定的“二、三、一”结构。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三次产业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从第一、二、三产业大约相同的贡献率,逐渐演变为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居其中,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小的态势。

就安徽省与同期全国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安徽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化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自1990年以来,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由18667.8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00670.00亿元,增加了16倍。在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由1990年的5062.00亿元、7717.40亿元、5888.40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4000.00亿元、146183.40亿元、120486.60亿元,各自增加了约6.7倍、18.9倍、20.5倍。从产业构成来看,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90年的27.1:41.3:31.6演变为2008年的11.3:48.6:40.1。科技论文,产业结构。可以看出安徽省的经济增长速度慢于全国的经济增长,但是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变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从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各产业组成来看,安徽省第一产业还是较高于全国4.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比全国略低。科技论文,产业结构。

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1、模型设定

关于不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函数,其中,表示总产出;,表示第产业的产出量。表示经济的制度和技术水平。从国民经济核算的统计角度来看,总产出量等于所有产业产出量之和,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产业之间可能出现共线性现象,或有的产业本身对总产出不显著,但是与一定的产业结合在一起就能对总产出有极大的解释作用,对于这部分产业我们视其为经济制度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产业。所以,对上述函数求全微分可得:

(1)

上式两端同时除以得:

(2)

其中表示第产业的总产出弹性,记为;则(2)式可表示为:

(3)

其中,表示经济制度变迁和技术水平对经济的贡献。根据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利用以下计量模型计量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安徽省1990~2008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的样本主要来源于安徽省历年统计数据。各项研究指标为: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产业在1990~2008年的样本观测值。

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得到的数据,运用Eview3.0经济计量软件可得到以下计量经济回归模型:

(17.22)(9.55) (13.84)(7.08)

该回归方程的判决系数为0.9996,而调整后的判决系数为0.9995,这说明第一、二、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有整体的解释意义。统计量为1.366822,说明回归方的残差项不存在序列相关,因此方程的参数估计在统计意义上是可置信的。

根据对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和经济计量模型可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出量每增长1%,分别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产量增长0.2250%、0.4115%、0.2366%。从1990~2008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平均为25%,40%,35%(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25%,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2250%;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40%,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4115%;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产出中份额增加0.35%,国内生产总产出只增加0.2366%。这说明安徽省在1990~2008年之间,第二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上起主要作用,其次是第一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

从三次产业的产出弹性来看,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小。进一步从产业的内部来看,农业的发展速度慢和工业增长方式的不合理是制约安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科技论文,产业结构。作为农业大省,安徽还只是农业资源大省,却不是农业加工强省。科技论文,产业结构。虽然从事农业的人力资源丰富,但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依靠土地、劳动力的数量和资本的增加,更多的是表现在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安徽农业人力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本缺乏,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近年来,安徽省工业不断发展,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工业总产值偏低,工业发展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现象,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不改变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将会严重制约安徽省的经济增长。

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安徽省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结构演化符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但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安徽省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仍然较低。笔者认为:安徽省目前仍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向加速增长阶段递进时期,仍然要稳定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加速二、三产业的发展。提升产业结构层次还是安徽省经济增长的重点。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自1990年以来,安徽省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逐渐降低,同时,第一产业总值逐渐增加。虽然,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较低,但是第一产业的发展将还是安徽省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保持第一产业的基础作用。政府应当加大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研究投入;加大对农业工作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农业技能;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快农业的机械化和产业化进程,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以农业带动工业的发展方式。扶持一批有代表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

第二,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被国务院批准为部级示范区,安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中,不能只是随便地将相关产业直接转移过来,而是要有重点有选择的转移那些前向、后向和旁侧连锁效应明显的支柱产业。科技论文,产业结构。只有发展支柱产业,才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着力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型显示、生物医药、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光伏、文化创意等增长潜力较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加大对这些新兴产业的支持和引导。对于像江淮和奇瑞这样的制造企业,应当加强自主创新,实现重要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元器件的国产化,逐渐形成以汽车制造业为中心的一系列的配套产业。加大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力度,充分发挥科研院校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支持基础科学和战略高技术的研究,使安徽成为自主创新产品最直接的试验地和推广带。

第三,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是,无论从绝对值还是相对值来说,安徽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鉴于安徽省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仍需加大发展第三产业。随着京沪高速铁路安徽段、宁安城际铁路、阜阳至新蔡高速公路、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安庆长江铁路大桥、新桥国际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安徽省未来的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要打造一批集聚度高、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安徽省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充分发挥安徽优势资源,加快建设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合肥商务科教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和皖北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着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强化整体宣传营销,壮大旅游业规模,提升旅游业层次。同时要规范服务业价格和收费政策,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和考核制度,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引进国外服务业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经验,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14―21.

[2]徐冬林,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2):49―54.

[3]王耀中,李礼.湖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3(5):111―113.

[4]朱慧明,韩玉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运筹与管理,2003(2):69―72.

[5]吴子稳,庄德林,傅为忠.安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及调整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2):226―229.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篇7

【关 键 词】 TOPSIS法 企业医院 综合评价

【Abstract】 Objective:To give an discussion 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s of enterprise hospital. Method: TOPSIS method was used in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indicators from 2002 to 2004 in five enterprise hospitals. Results:Of the five enterprise hospitals, three enterprise hospitals which hade changed their operational mode have better benefits than other enterprise hospitals in the last three years. Conclusion:The results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ith TOPSIS method is objective, credible and abl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Keywords】 TOPSIS Enterprise Hospita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企 业医院主要指各类工业及其他部门办的医院,主要涉及铁路、煤炭、钢铁、石油、石化、电力、邮电、纺织、重汽、交通、建筑等国有企业,它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有鲜明的时代印迹[1]。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企业医院7000家,其中属国务院国资委的近1000家,属地方国资委的6000家。企业医疗机构数约占全国医疗机构数的三分之一[2]。企业医院在我国的卫生事业中发挥着重大作用。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法[3]作为一种有效的多目标的决策方法,近年来已被较多应用于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中。本研究以五家改制或未改制的企业医院为研究对象,利用TOPSIS法对其2002年至2004年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以期得到准确客观的评价结果,为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管理者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文数据来源于辽宁省五家矿务局总医院的综合财务报表和人力资源统计表,分别用A、B、C、D和E表示。其中改制的有A、B、C三家医院,未改制的有D和E两家医院。收集所有医院在2002~2004年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医疗服务的规模和质量、经费收支及资金运转等方面的信息,采集数据均认真核对,准确无误。

1.2 方法

通过参考有关文献[4-6]并结合多位医院管理者和医学专家的意见,选取4个一级评价指标,包括医疗质量、工作效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疗规模等,20个二级指标,包括治愈率、好转率、重症抢救成功率、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临床病理符合率、医院每职工年均门急诊人次数、医院每职工年均出院人次数、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比例、每床平均收入、业务收入/业务支出、医院每职工平均业务收入、护理服务满意度、总门急诊人次数、业务总收入、固定资产、总出院人次数、每床医院资金总额。

运用SPSS软件以及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用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医院各年度值及年均变化率

2.2 五家医院综合评价结果分年度排序

表1和表2显示医院B2002年度综合评价结果居第二位,其后两年上升为第一位。医院C2002、2003年度均居第三位,2004年上升为第二位。医院E2002年度居第一位,但其后两年排序逐年下降,终至第三位。医院A、D三个年度排序无变化,均居第四、五位。所有五家医院综合评价结果(C值)按年度自身相比,均呈上升趋势。

3 讨论

3.1 TOPSIS法是系统工程中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分析常用的一种决策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基于归一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将有限方案中的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构成一个空间,待评价的单元视为空间上的某一点,通过求出该点与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间的距离,得出待评价单元与正理想解的相对接近程度Ci值,并根据Ci值来评价各评价单元的优劣。Ci值介于0和l之间,其越接近l,反映该评价单元越接近最优水平;Ci值越接近0,表明该评价单元越接近最劣水平[7]。按Ci大小对评价单元排序,Ci值越大,表示综合效益越好。

3.2 TOPSIS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同趋势和归一化处理,消除了不同指标量纲的影响,排序结果充分利用原始数据信息,能定量反映不同评价单元的优劣程度。

本研究利用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力求全面反映医院的综合状况,反映医院实现其社会功能和自身运行管理中的最具影响的主要因素和内在规律。指标之间力求避免内涵的重复或具有因素联系。因此,在本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设计了医疗质量、工作效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医疗规模4个一级指标。评价结果直观、可信,克服了以往评价指标单一、主观性太强等弱点,有利于管理者从整体上把握本院不同年度不同医院的综合效益分布情况,便于找出不足,及进一步决策。

3.3 评价结果表明,各医院三年来都在向前发展,但是,改制自主经营的3家发展较快,未改制的2家发展缓慢。

评价结果各年度排在前三名的医院是B、C和E三家矿务局总医院。B矿务局总医院与C矿务局总医院均为改制自主经营的医院。两所医院改制前所有权和经营权都归矿务局所有,属于三级甲等医院,在5家医院中实力较强排名第二、第三,改制后具有自主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近两年拓宽发展的思路,接受社会医保,医院发展强劲,各项指标逐年上升,C值年均变化率居第一、第二位,综合评价排名也逐年上升至第一、第二位。未改制的E矿务局总医院实力较强,2002年排名第一位,近两年发展较慢,排名下滑,虽然每年的C值仍呈上升的趋势,但年均变化率仅排名第四位。

发展较快、水平上升的是A矿务局总医院,2002年改制时其综合实力排名第四。但转变经营机制后,医院自主经营,引进人才,加强管理,更新设备,开展新的先进技术,近二年来医院的状况发生很大变化。虽然该院近两年综合实力仍排名第四,但其C值呈逐年较快上升的趋势,其中,C值年均变化率居第三位,仅次于B、C矿务局总医院。

发展滞缓的医院是两家未改制的,E矿务局总医院和D矿务局总医院。两家医院仍然附属于企业。D矿务局总医院连续三年排名靠后,其C值年均变化率也排名最后。E矿务局总医院基础很好,2002年排名第一,但近两年排名下滑。

研究结果证明了厂矿企业医院体制改革是其发展的动力这一客观规律。企业和医院领导管理层应客观、冷静、实事求是地面对上述综合评价结果,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改革,促进企业所属医院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性的发展。企业医院转制是一项涉及面广、程序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医院改革的重点,也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解决企业医院转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的支持、各部门的重视及配合, 只有这样企业医院的转制之路才会走的更加顺畅,从而更好地为我国卫生事业和人民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维钢 林杰. 企业医院分离前准备.现代医药卫生, 2006, 22(5): 490-491.

[2] 王甫群. 发展中的企业医院.中国医院,2009,13(1): 25-26..

[3] 王一任 孙振球. 医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进展.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0 (2):228.

[4] 姚文武 陆超英. 加权TOPSIS法在医院临床科室综合评价中的运用.中国医院统计,2004,11(1): 40-41.

[5] 黄卫. 运用加权TOPSIS法对医院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实用全科医学,2008,6 (6): 639-640.

[6] 谢利平. TOPSIS法对医院住院医疗质量与效益的综合评价.中国医院统计,2006,13 (4):361-362.

[7] 孙振球 王乐三. 医学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篇8

摘要:本文主要从整体、内部结构以及与河南省其它五市第三产业的现状比较分析了南阳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为加快南阳市第三产业发展,制定出符合南阳市实际情况的发展思路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南阳市是河南省第三大城市,同时也使河南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南阳市总人口占河南省总人口的11%,占全国总人口的0.8%。近年来,在南阳市市委与市政府的领导下,2014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060.97 亿元,同比增长8.3%,经济运行质量好于上年同期,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68.93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完成543.41亿元,同比增长8.9%,第三产业完成348.63 亿元,同比增长9.4%。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一、二、三”逐步向“二、三、一”发展。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它行业,是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也就是服务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加快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了解和剖析南阳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深刻认识在发展第三产业的道路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南阳市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出符合南阳实际情况的发展思路与对策具有重大意义。

二、南阳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相关分析

先总结南阳市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

1.南阳市第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和贡献率分析

初步核算,2013年全南阳市生产总值2498.66 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9.78 亿元,增长4.4%,占GDP比重18%;第二产业增加值1264.68 亿元,增长9.9%,占GDP 比重50.6%;第三产业增加值784.21亿元,增长9%,占GDP 比重31.4%。三次产业结构为18.0:50.6:31.4。据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比重稳步提升。上半年全市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同期的17.6:51.7:30.7 发展到17.4:50.2:32.4,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农业、工业、建筑业比重逐步下降,服务业比重稳步提升。目前南阳市产业结构处于“二、三、一”阶段。从图一可以看出,南阳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有明显提高,服务业比重稳步上升。2013年仅卧龙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已达92.1亿元,拉动GDP增长了3.2个百分点。

2.南阳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分析

2013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1.75亿元,比上年增长5.9%,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5.53%。2013年批发和零售贸易增加值147.32亿元,比上年增长7.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8.7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92.25 亿元,增长4.8%,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1.76%。

自2008 年以来,传统行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变化不大,在保持平稳的基础上略有增加,在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从2008年到2011年增加值增长速度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但2012年到2013年的数值可以看出,增速明显下降,且低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因此,转变,在保证传统行业发展增速减缓。

新兴行业得到快速发展,200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由921.18亿元增加到2013年末的2476.73亿元。2008年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7.14亿元增加到2013 年80.77 亿元。2008 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2.52 亿元增加到131 亿元。2008 年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0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6.10亿元,增长24.4%,到2013年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50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0亿元,增长18.4%。

3.南阳市第三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⑴从整体看,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仍有待提高。据2014年河南省社科院公布《中原经济区省辖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报告》显示,南阳再次位居中原经济区30省辖市第四,在河南位居第三,仅次于郑州、洛阳。通过与河南省郑州市、许昌市、安阳市、洛阳市和信阳市五市比较可以看出,市生产总值六市中排名第三,第三产业增加值排名第三,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排名第四。因此,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加快经济转型步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三产业增加值有了明显提高,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但是在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产业增加值都高于信阳的情况下,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略低于信阳市1.3 个百分点,低于洛阳2.4 个百分点,低于郑州9.9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第三产业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如表1。

⑵从产业内部结构上看,传统行业居于主导地位,新型行业有待发展。目前,南阳市第三产业仍然以传统行业为主,2013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1.75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47.332亿元,比上年增长7.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92.25亿元,增长4.8%。新兴行业旅游业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35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2% ,旅游总收入180 亿元,增长18.4%。全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55.31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80.77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房地产全年开发投资131亿元,比上年增长29.9%。这说明新兴行业尤其是旅游业和房地产行业在近几年发展较快,金融业、保险业等虽然有所增长,但较其它五市,仍有待提高。如表2。

三、结论

近年来,南阳市第三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新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较往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房地产、旅游业有了较快的发展,金融业、保险业等发展缓慢,从整体上看,与其他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服务业还处于以传统结构为主体的阶段。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市委市政府还需要进一步采取积极措施,正确处理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工业的关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政策,出台优惠政策,健全激励机制,促进南阳市经济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统计局.南阳市经济统计公报,2014-3.

[2]徐冠华,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1).

[3]魏作磊,中国服务业发展:问题与展望.2005.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篇9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结构偏离度;灰色关联度

根据一般经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技术进步、分工细化以及需求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在不断地变化,就业结构应该也会随着同向变化,这两者存在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那么广东产业结构的变动是否与就业结构的变动相协调,服从一般经验呢?

一、数据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间的平衡性以及影响因素,数据来自历年《广东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选取了相关产业产值、就业人数、人均GDP、技术进步、外商直接投资、工业增加值等组成研究指标。研究方法借鉴余驰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其中:

结构偏离度=

总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各产业结构偏离度绝对值之和。灰色关联度其计算步骤如下:(1)确定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2)对数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3)求数列的灰色关联系数;(4)求关联度,进行排序。

二、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平衡性分析

1.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现状。广东省经济发展迅速,其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85.85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39482.56亿元,增长了约211倍。同期就业人员由1978年2275.95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5652.39万人,增长了约1.5倍。通过对广东省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三次产业构成总体趋势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由失衡到基本合理的发展轨迹。随着经济发展,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明显呈现逐步递减的态势,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基本呈现稳中有升,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稳步上升,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和2002年,这两年第三产业产值占比超过第二产业产值占比,这可能是由于我国加入WTO,大力发展对外贸易,进而形成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由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可知,广东的产业格局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由1978~1984年的“二一三”,到1985~2000年的“二三一”,再到2001~2002年的“三二一”,最后是目前的“二三一”,这表明广东省产业结构基本符合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是,由于资源和历史原因,第二产业一直是广东经济发展的重点,因此,如何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是广东未来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重点发展方向。由分析可知,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迅速下降。至2004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吸纳广东劳动力就业的首要产业。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逐步上升,到2006年末,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超过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近几年来,广东的房地产业、金融和服务业发展迅速,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从而得出广东省的就业结构从“一二三”到“二一三”再到“二三一”。这说明广东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是可以看出这种状况一直在改善。

2.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分析。根据上文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方法,计算1978年以来广东省产业结构偏离度,从时间序列的纵向分析发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平衡性以及变动趋向。改革以来广东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一直处于失衡状态。1993年以前的结构偏离系数变动较大,从1993年起这一趋势趋于平缓,这可能是因为1993年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从具体数据来看,第一产业的偏离度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负偏离,这说明在第一产业内部存在着许多剩余的劳动力,而且从趋势变化来看,这一数值还有增大的趋向。随着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的要求,广东省必然要将这些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但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出受到技术与户籍的限制,而且农村人口的基数大,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还不高,因此大量失业人员的安置问题也必然是广东省政府急需解决的。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总的来说是下降的,而且偏离度逐渐接近0,这说明在第二产业中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慢慢趋于协调。这符合一般规律――随着人均GDP的增加,结构偏离度会慢慢缩小。而且从数据看,第二产业的偏离度一直是大于0的,这说明第二产业还可以吸纳多余的劳动力。但是由于广东省的第二产业大多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要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进来,壁垒还是很高的。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也是正值,这说明第三产业可以吸纳更多剩余劳动力。但是这一变化的幅度越来越小,逐渐趋于0,说明第三产业的结构逐渐合理化。相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潜力更大。众所周知,第三产业大多是制造业、服务型的企业居多,这些企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低,所以这些企业一般是低学历、无特殊技能、中老年及外来农民工就业的首选。

三、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的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广东省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处于不平衡的状态,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急需转移,而第二、三产业虽具有生产能力,但吸纳的就业人员不足。因此本文选取相关变量,运用灰色关联度来分析变量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的影响程度。根据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1991年到2009年产业结构偏离度作为参考序列{X0(k)},k=1、2、・・・・・・9,再选取5个相关变量作为比较序列,分别为人均GDP、技术进步、工业产值占地区总产值比重(简称工业产值占比)、FDI占总投资比重(简称FDI占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国企产值占比),分别记为{X1(k)}、{X2(k)}、{X3(k)}、{X4(k)}、{X5(k)}。另外,由于目前对技术进步这一变量进行量化还没有统一的标准,针对广东省的情况我们选用R&D这一指标进行替换。通过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和灰色关联系数计算,然后得出影响广东省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关联度,最后对这几个变量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具体如下:

表1产业结构偏离度影响因素排序

总体来看,各变量均与产业结构偏离度呈正相关关系,但影响程度具有较大差异。对5个影响因素影响力进行大小排序:FDI占比>工业产值占比>国有企业占比>R&D。对广东省产业结构偏离度影响最大的是外商直接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影响程度高达0.8464,由于毗邻港澳,再加上一些优惠政策,因此外商投资在广东省的大小企业中均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次是工业产值占比,达到了0.8458,这一数值与FDI占比的关联度几乎相同。在工业发展迅速的广东省,对人才的要求也开始从低素质人才转向高科技人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对产业结构偏离度也有较大影响,关联程度为0.8047。其他指标的关联程度均在0.7以下。

四、相关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改革以来广东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并针对二者间不协调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第一产业的偏离度均为负值,且这一偏离度呈增长趋势,说明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第二、三产业偏离度在数值上均为正值,而且其数值越来越接近0,说明第二、三产业的结构趋于合理化,吸纳就业人员还有一定的空间,尤其是第三产业,其吸纳就业的能力强于第二产业。第二,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可以看出广东人均GDP偏低、研发投入不足,工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过高以及FDI占比过高是造成广东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的主要因素。广东省虽然整体上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人均收入却没有相应提高,尤其是粤北山区的经济发展落后。研发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但是广东省对科研没有高度重视。工业增长过快虽然使得其吸收就业人员的能力增加,但是第一产业排出的劳动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低技能的人员,无法满足现代化的科技要求,因而不能得到有效转移,还导致广东的第三产业超前发展,其深层的原因就在于广东服务业迅速发展、非农就业机会增多,劳动力呈现出被迫转移到第三产业的现象。广东FDI占比过高和国有经济占比偏高反映出相对其他以农村人口居多、城市化水平不高的省份相比,广东省市场化程度高、对外开放水平高,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非农就业。因此,为提高第二、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广东应积极提高人均收入,加大研发投入,发展就业容量较大的服务业,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程度,采取有力措施保持FDI流向广东。

参考文献

[1]张平,王树华.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库兹涅茨.各国经济增长――总产值结构和生产结构[J].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钱纳里,鲁宾逊,赛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J].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9

[4]胡军,向吉英.论我国劳动力供需结构失衡下的产业结构转换[J].当代财经.2002(12):51~53

[5]李仲生.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J].人口与经济.2003(2):43~47

[6]蒲艳萍,吴永球.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劳动力转移[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9)

[7]陈桢.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失衡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0):32~37

[8]张玉柯,徐永利.论“金砖四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及其相关性[J].河北学刊.2010(6):169~172

[9]秦建国,张明明.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能力的协调度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3):85~87

[10]靖学青.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比较[J].上海经济研究.2003(1):46~51

[11]王红霞.就业人口与非农生产分布不均衡问题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5(1):5~14

[12]柳光程.山东与广东产业结构的比较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05(6):5~10

[13]余驰.湖北产业结构与就业协调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1):97~102

第三学年个人总结篇10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D6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12-0034-03

一、引言

就业是西方经济学关心的重要问题。对市场经济而言,一个较小比率的失业或许是必要的,但是,实际失业超过一

定比率就会给经济带来损害。大量失业意味着大量经济资源未加以充分利用,这对一国总产出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奥肯定律表明,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 2个百分点。

如何使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是各国政府首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根据西方就业理论,解决失业问题的一般方法是执行扩张性的需求管理政策(包括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方面,总需求扩张导致企业存货下降,这一情况刺激企业增加产出,于是就业扩大;另一方面,总需求扩张导致价格水平上涨,于是实际工资下降,这将刺激企业增加劳动需求。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从而使就业增加。除了对经济总量分析外,西方经济学也涉及了经济结构对就业的影响。配第―克拉克定律揭示了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尽管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劳动力就业结构可能会因为国家的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但是其基本趋势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等非农业部门转移,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又会出现劳动力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现象。

我国也长期面临着高失业率的问题。从城镇登记失业率数据看,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呈上升趋势。尽管从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绝对水平看,最高只有4.3%(国家统计局,2007),按西方标准也算得上充分就业,但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未将本身无业人员、下岗人员、未登记失业人员等因素计算在内。另外,我国失业年龄下限高而上限低。国际上从15岁开始统计,上限一般为65岁,也有的无年龄上限;我国男女下限为16岁,上限分别为60岁、55岁。因此,如果按国际统计标准,我国的真实失业率远高于城镇登记失业率,况且我国城镇还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从劳动力供给看,虽然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率逐年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劳动力供给的增长态势仍很难改变(何平、华迎放,2002)。关于我国的就业问题,前人已经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袁志刚(2001)认为,我国的就业体制仍然带有不少计划经济的色彩,阻碍了劳动力市场的有效运作,企业的用工制度、工资制度等都亟需改革;黄万阳(2002)认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首先要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有学者认为,我国制度性失业严重,即伴随着国有企业的制度转型所产生的失业。

然而,传统经济学在重视经济总量和制度分析的同时,却较少从经济结构角度进行分析,导致分析得出的结论过于笼统,可操作性差,主次不分明。张晓旭(2007)运用偏离―份额方法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就业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结果发现,对于就业增长而言,结构成分占主导性作用。鉴于此,本文把国民经济划分为三大产业来考察,这样可以深入研究国家吸纳就业的能力,并可以有效地分析现阶段出现的问题。

二、模型的建立与估计

将整体经济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以就业人数E为因变量,以三大产业的产值X1、X2、X3为自变量,建立模型为:

E=β0+β1X1+β2X2+β3X3+μ

查阅中国统计年鉴1978~2004年就业人数和三大产业的产值可以发现,三大产业产值趋势在1992年发生了变化,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上升。这是因为这一年召开了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使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向发生了转折。本文以1992年为分界点,将数据分为两个阶段考察。

先对1978~1992年就业人口与三大产业产值进行线性回归, Eviews3.1软件显示如下所示:

=16636.33+7.362X1-11.429X2+5.968X3

T统计量 (4.182)(5.374)(-2.92)(2.758)

R2=0.98F=187.49 DW=1.89

对1993~2004年就业人口与三大产业产值进行线性回归,用Eviews3.1做上述同样操作可得:

=33062.11+5.166X1-14.207X2+6.255X3

T统计量 (4.361)(2.769)(-4.743)(2.829)

R2=0.931F=35.996 DW=1.98

模型中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系数为正,充分说明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对于就业的巨大作用,符合经济学意义。

第二产业的系数为负,是不是说明第二产业在回归方程中失去了其实际经济意义呢?深入分析后发现并非如此,第二产业回归系数负数效应恰恰切合了我国现状中第二产业的发展实况,从实证中证明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增长与就业增长相互冲突的经济观点,解释答案在于劳动生产率的高速增长上。根据定义,产出的增长率减去劳动生产率大致等于就业的增长率,若产值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而就业只扩大3%,那么差距就必然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造成的。若劳动生产率在增长,便意味着生产任何既定的总产出需要更少的工人,甚至为零或负增长。这一点之所以仅仅发生在了第二产业,说明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弹性较大,其它如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来支持。

检验时间序列平稳性的方法通常有散点图、ADF检验法、DF检验法。考虑到散点图法的精确度低,DF法又要求随即误差项μ不存在自相关,因此,这里采用ADF检验法来检验数据的平稳性。

1978~1992年平稳性检验结果如下:

表一1978~1992年E、X1、X2、X3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1993~2004年平稳性检验结果如下:

表二1993~2004年E、X1、X2、X3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两个时间段的就业人数和1978~1992年时间段第一产业产值通过了平稳性的检验;两个时间段第二、三产业产值也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平稳性检验。1993~2004年第一产业产值一阶差分后通过了平稳性检验。

用调整后的数据用Eviews做回归分析得方程:

=375.76+2.037X1-6.529X2+14.533X3

T统计量(0.085)(3.618)(-5.038)(12.101)

R2=0.961115 F=57.67323DW=2.969806

在1978~1992年的回归方程中,R2=0.98,说明回归直线对样本点模拟的非常好。F统计量值=187.49,F0.05(3,11)=3.59,模型总体也是显著的。给定显著水平0.05,查表得临界值t0.025(11)=2.201,显然方程中t统计量都大于临界值,即对就业量E都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影响。

在1993~2004年的回归方程中,R2=0.96,拟合优度接近1。F统计量=57.67,F0.05(3,7)=4.35,模型总体也是显著的。给定显著水平0.05,查表得临界值t0.025(7)=2.365,除了常数项不显著外,其他变量均通过了检验。

1993~2004年常数项t统计量不显著是基于以下原因。常数项是模型的截距项,可认为是“自发就业”,表示就业人数在经济总值为零时的就业人数。比较有意思的是,在1978~1992年这个时间段里,“自发就业”人数为16636万人,这可以用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情况来解释,国有企业众多是重要原因,从而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隐性失业问题。而在1993~2004年,“自发就业”人数为375万人,相对于上亿的就业人口来说微不足道,造成了t统计量不显著。

以上两个回归方程的D.W值分别为1.89和2.97无自相关。对模型用帕克(Park)检验作近似判断的模型也不存在异方差。

三、结论和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中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双阶段。1978~1992年,就业量属于第一和第二产业拉动型,尤其是第一产业,这与当时的中国国情比较一致。农业人口远远大于城镇人口,农业就业量大于其他产业,第三产业被置于基本忽略的地位。虽然第三产业不发达,就业问题并没有凸显,这说明中国当时存在大量隐性失业。从1993~2004年,进入了另一个发展时期,第三产业成为新的引擎,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超过了第一产业。这与赵海娟(2007)得出的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最高,因此其吸纳就业的能力最强的论点一致。第二产业的就业对总体就业水平的贡献最小。

2. 隐性失业显化促使就业问题凸现。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之所以最近又出现了就业难题,一方面在于国家某些政策导致大量人员下岗;另一方面在于隐性失业显性化,中国经济必将经历一个高失业的痛苦时期。正如上文的分析,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国有经济部门就业人口比重迅速下降,而非国有经济不能完全吸纳全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必然出现真实失业率上升阶段。

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措施:

1.千方百计挖掘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潜力。尽管第一产业劳动力对经济总量的人均贡献率较小,但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来看,对于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仍具有重要意义。发展现代农业关键要认真落实和贯彻“十一五”规划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国家政策,拓展农村的就业空间。(1)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结构调整,走“产加销一体化”的发展路子,通过农产品的再加工衍生生产链条,以增加就业岗位。(2)政策性地鼓励和扶持外出打工而有所为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反哺家乡,从而带动就业。(3)对农民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向海外输出农村劳务,把握国外就业机会,推进就业重置。

2.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第三产业产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以2004年为基数),就可以吸纳就业531万人。然而,我国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远远低于第二产业,在人均GDP达1000美元之后,经济发展结构应该改变,而就业问题的凸现正是没有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的代价。应该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应着重开发休闲健身产业、信息服务业、咨询服务业等;农村应当因地制宜,结合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的建设发展商业流通业、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等适应农民需要的第三产业。

3. 保持第二产业高产值尽可能取得双赢。上文分析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对于就业的影响最小,从而不是就业的决定因素。刘强(2007)分析了产业结构与就业水平的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认为第一产业产值是其就业的Granger原因;第二产业产值跟其就业之间不存在明显的Granger因果关系;第三产业产值是其就业的Granger原因。在经济意义上可以说,从产值角度而言,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是劳动力就业的决定因素,而第二产业不是就业的决定因素。因此,第二产业应以促进生产效率为首要任务。当然,不同的地区应该因地制宜,在招商引资政策中根据当地实际的就业情况,可以有意识地引进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以解决当地就业问题,如重庆市经济开发区,在引进像世界500强中的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同时,也适度地引进了国内像双星这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以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子奈.高等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杨公朴.产业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 王志峰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产业就业吸纳能力研究[J].区域与经济,2007,(02).

[4] 黄万阳.我国高失业率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财经问题研究,2002,(04).

[5] 刘强.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水平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01).

[6] 喻桂华等.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J].当代经济科学,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