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03:27:45

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范文篇1

1大学职能的发展与形成

从大学的发展历史上来看,其功能转变主要实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英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在18世纪进行的工业大革命,这一革命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有着重大意义,是近代人类走向新文明开端;第二阶段是随着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人类科技文明发展开启了萌芽,人类进入19世纪又相继在空气动力学、电磁学、原子化学等多领域研究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开始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等应用研发技术为主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由此看出,在人类社会发生改变的背景下,人类社会在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后,大学职能也随之变化,大致可分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大学学科未进行仔细划分,而一些专业性强的学科也才成雏形。因此,在工业革命前,大学教授功能理念是以文化知识的传承为主要办学目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大学学习科目也随之发生变化,专业性强的学科逐步形成体系,科目选取设计更加规范[1]。

2现代大学的构成部分

现代大学的构成部分,通俗来讲就是两点,即硬件和软件。其中硬件是指大学具备的功能与职能。软件是指大学所富含的精神层面。针对这一课题,我们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主要是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大学能够提供知识的系统性、完备性和前沿性,这是我们通常讲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二是大学精神,即校园文化如何;三是校友资源,以已经离开校园的校友作为一种文化价值、一种教育意义、一种促使在校师生奋进的力量。对于大学教育服务产品价值来讲,假如以上三点可以成立,那么,后面两点就可以归到大学精神的范围[2]。所以由以上三点要素我们知道,现代大学的职能是由社会的发展情况而决定的。大学功能与大学精神是大学的基本构件,二者又共同构成了现代大学的制度与体制。我们需要从经济社会的发展来理解大学功能与大学精神,从大学功能与大学精神的综合来理解现代大学的制度与体制。这不仅是理解大学功能与大学精神的基本思路,也是一种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3]。

3现代大学职能与大学体育相互交融

在现代大学中职能主要是由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组成。这三大职能与大学教育相互融合,延伸了大学体育教育的空间。3.1教学培养是大学教育的第一要素。大学教学中,努力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是大学进行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高校教育要本着培养优秀人才这一原则开展教学,这就要求大学体育教育要与大学人才培养所一致,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3.2科学研究是大学高等教育的灵魂。科研一直以来在大学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要想发展体育教育就要与科学研究相互结合,以共同建立大学高质量教学成果为出发点,提供相应的教学条件,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保障。3.3社会服务是大学的教学主旨。社会服务是大学所有教学活动的目标。因此根据这一大学基本宗旨知道,大学教育教学不仅仅只是书面形式,其中也包括了课内教学活动向课外教学活动的拓展与延伸。大学的体育教学就充分了体现了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在大学教育的教学对象是一群朝气蓬勃、极富活力的青年,这些青年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自身属性带动社会体育服务。

4大学体育教育现存的问题

高校体育教育作为高校基础教学组成部分,承载着高校开展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但由于一些原因,大学体育教学始终处于一个相对模糊的位置。笔者通过调查分析,主要有三点因素:第一,在大学的教育教学中,课程主要是以书面性专业学科为主,而实用性体育教育,与其相比较而言,往往显得格格不入。第二,虽然我国教育部门要求体育教育要从学生小学入学开始,但是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各级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并未落实到位,体育教学课程内容往往形同虚设,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增加了大学体育活动的不利性,导致大学体育教学的活动难以开展。第三,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大学教育往往是“重文轻武”,教学中过度注重文化技能的培养,而轻视身心健康、身体素质的能力。这就导致了学生缺乏体育活动的兴趣,不利于大学体育教育教学。

5大学体育的拓展延伸途径探讨

大学体育教学,应该通过大学职能来完善体育教育教学。通过对大学体育教学的完善,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取得优异体育教学成果。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5.1完善大学体育教学职能(1)大学体育教学课程制定,要充分讲求内容的合理性,安排优质的体育教学内容。在制定教学内容时,要从以人为本的实际原则出发,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兴趣为基础,选取受学生欢迎的体育项目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另外,大学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还要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出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的激情,从而达到教学目的。(2)体育课程中理论知识与运动实践相互结合。通过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适当掺入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体育实践中学习到体育运动的理论知识,了解相关体育常识,掌握体育科学。5.2加强大学体育的科研职能。(1)科研作为大学的一项基本职能,任何学科活动都应当符合这一基本原则。明白了解大学体育活动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到培育大学体育教育学术研究是切实必要的。在研究大学体育的同时,首先是要强调改革,改变之前“重文轻武”,过度注重文化技能的培养而轻视身心健康的教育模式。建立起加强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真正使“文体结合”的教学思想,落实在日常高校教学活动当中。(2)结合大学科研的自身优势,开展对体育学相关的科学研究。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部门对高校体育的逐步重视,一些大学已在本学校开展体育运动科学研究项目,为研究体育科学领域人才提供契机。5.3拓展延伸大学体育社会服务职能。(1)大学体育设施资源共享。近年来,国家大力号召全民健身运动,所以高校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学体育设施相对完善,通过对外开放体育场地,使社会大众参与体育活动,感受大学体育文化魅力,体现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2)培养储备后备人才。高校不仅是文化体育活动的聚集地,同时也是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的资源库。大学针对具有潜力和运动天赋的学生集中重点培养,进行专业训练深造。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增加高校体育的活动氛围,还可以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比如我们所熟悉的CUBA篮球联赛,就是通过高校间的篮球比赛,选拔优秀人才进入CBA。因此,高校推动校园体育,是大学为国家提供社会服务的体现。

6结语

大学人才培养既是大学职能的历史起点,同时也是大学功能的逻辑起点,而知识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三点基础职能都是围绕人才培养而产生的辅助功能。因此,这三者之间相互密不可分、缺一不可。所以我们要明确,大学体育课程作为大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只有通过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做到因地制宜,以达到大学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32-37.

[2]梁昌莲.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4,40(5):69-71.

大学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突破“小众”;惠及全体;大学教育;公共美术

在我国的教学教育过程中,一直都存在着艺术教育功利化、小众化的问题,在非专业的美术教育学习过程中,美术老师存在的价值几乎只是监督和要求学生自己画画,完成学校所提出的基本课堂要求。美术被当作一种“特长”来发展,而没有被当作学生个人素养的培养来发展。这种“小众化”的现象让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其公平性和规范性。要让大学生公共美术教育突破“小众化”发展,惠及全体学生,就要重新认识美术教育的教育本质,将大学生美术教育的地位建立起来,在教育过程中真正发挥大学公共美术教育的作用,从而拓展艺术教育新模式的发展。

一、大学公共美术教育概述

(一)大学公共美术教育的意义。大学公共美术教育作为面向高校中以非艺术专业的全体大学生为对象开展的课程教育,在教育的内容、目的和形式上都与专业教育有所不同。首先从内容上来说,公共美术教育的内容涉及面广泛而不深刻;从目的上来说,公共美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而专业美术教育则对学生的专业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从形式上来说,大学公共美术教育是以非美术专业的学生为主要对象展开的普通美术课程教育。大学生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的开展,是提高大学生美术艺术素养、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在对大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和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小项目和小活动,借助美术教育的手段提升大学生的技能,塑造大学生的情感,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和集体荣誉感。[1]例如,组织一些小组与小组、小班与小班之间的绘画比赛,分享自己对美术作品看法的演讲比赛,甚至举行一些业余的书画作品展览,等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实操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积极思考的能力。由此看来,重视和发展大学生公共美术课,能够在培养学生审美修养和艺术修养的同时全面培养其实践、参与、组织策划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从而营造一个健康活泼的校园环境氛围,全面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二)大学公共美术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的大学公共美术教育长期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不仅教学过程枯燥单调,教学模式也呈现强制统一的现象。从外向结构来看,我国的大学公共美术教育教学中,“小众化”艺术发展思想受限严重,教学模式陈旧,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根本。[2]传统艺术教育观念认为,艺术的学习和发展是少数人的事情,只有专业化的美术教育才值得老师认真去教、学生认真去学,既可以说是这种受到本身限制的想法再将美术教育推向“小众化”,也可以说是专业化的美术教育导致大学生公共美术的发展道路十分狭隘。陈旧的教学模式和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难以激起大学生在业余研究美术文化的兴趣,在当代多元化发展的教育需求下,墨守成规的教学方式营造出的只会是一个沉闷无趣的课堂,这种方式远远偏离了寓教于乐、兴趣教学的思想轨道。从内部组织来看,受到传统教学思想和方式的影响,大学公共美术课授课的老师缺乏创造性,教学手段也十分单一。传统的公共美术教育大抵不过老师照本宣科地将书本中的内容过一遍,需要学生动手的时候就按照课本上的要求描绘简单的图画,教师失去了自己的创造力和个性,学生也难以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和美术艺术的真谛。另一方面学校对公共美术教育课程的不重视,会导致老师的教学思想松懈,学校可用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也十分有限。相对于一些公共美术教学意识先进的学校,学校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信息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了解层面进行充分的扩展,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美术文化供学生欣赏和体会。有的老师也会适当开展一些户外写真、采风活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机会走出学堂,走进社会和自然,感受美术的多重魅力。有的大学可以自发性地组织一些画展、绘画比赛或是美术馆一日游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其实践和参与的机会。但从我国大学生美术公共教育的大多数情况来看,意识先进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数量渐少甚微,传统的教学观念、缺乏创造力的教育传播者、单一的教学模式、“小众化”思想的限制、简单匮乏的教学方式等缺陷,严重阻碍了我国大学生公共美术教育的发展。

二、突破“小众“惠及全体的大学公共美术教育

(一)重新认识美术教育的教育本质。大学生公共美术教育,是要将培养大学生的审美和教育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审美的方式来展现不同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观念和丰富的感情观念。让大学生在感受不同美感的过程中学会鉴赏美、发现美和创造美,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大学生公共美术教育与德、智、体教育的不同之处体现在它是通过艺术的形式来实现对大学生素质和修养的培养提高,其外在形式或许与传统教育的理念有些疏离,但其内在本质都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一个综合素质、情感情操、实践能力以及身心健康都能够全面、和谐发展的人。重新认识美术教育的本质,从“小众”的思想中跳脱出来,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感受到美术之美、美术之内涵,才是实现美术教育真正价值和意义的本质内容。(二)重视美术教育的教育地位。大学生公共美术教育课程作为艺术类课程中的精品内容,具有独特的文化性和鲜明的审美性,课程中所包含的绘画、雕塑、手工、设计等丰富内容是其他课程无法代替的。美术课程中所蕴含的情感表达、艺术方式的表达以及审美修养的建立也是其他科目和课程不可比拟的。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中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定义是:素质教育的内涵有三点,第一点是“四有”教育,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二是德、智、体、美等的全方位发展;三是突出了对于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即实施素质教育要本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3]从这三点不难看出,素质教育是一项综合了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审美、身体、心理、能力、创新、艺术、实践等丰富多样的综合素质的集合。大学生公共美术教育在完善和培养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现阶段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已经不是过去应试教育中把学科分为主修和辅修、正科和副科那么简单,而是无论在哪一方面的哪个学科,都需要引起高校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需要引起社会和家庭的重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四条有关规定: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作为即将步入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新鲜血液,更应该在教育实践中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摒弃原来美术教育“小众化”的错误思想和单纯的知识技能的教学方式,使大学生公共美术教育发挥出其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三)充分发挥大学公共美术教育的教育作用。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在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美术作品在人类文化发展长河中所展现的情感的表达和传播、生活的描绘和重现,既是历史思想的一种表达,也是历史生活的一种重现。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欣赏众多的美术作品,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体会作者创作时独特的思想情感,感受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传承。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包含了绘画、手工、工艺等多个方面,囊括了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等所有美学的研究学科,十分有利于学校和老师组织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自己创造、安排和组织活动,也可以是老师指定任务活动,让大学生拥有更多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践的创造性。在参与的过程中将想象中的美以独特的形式表达出来,同时学会欣赏他人的作品,通过课堂实践来实现对学生的美学教育。(四)突破“小众”推动艺术教育。大学生公共美术教育本身就是站在一个非美术专业的基础上,面对一些需要领悟美、学习美、感知美的“大众”学生开展的教育课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于丹说:“我觉得,艺术教育真正地普及,不是数量的标准,而是我们以艺术的名义,尊重人性,尊重成长,不让孩子厌倦,不给他们太多强制,让他们因为爱所以欢喜,这是我所期待的艺术教育最好的境界。”每一个大学生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都有追求艺术和感受艺术的权利,艺术教育应该是属于全体大学生的,突破“小众”惠及大众的教育才更符合新时代特征下的教育思想观念。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和推进大学公共美术教育,突破“小众”思想惠及更多的大学生,对培养和提高新一代的社会人才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邢程.浅谈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改革[J].戏剧之家,2014,(15):204-204.

[2]李文娟,吴美琼.浅谈提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J].广西教育,2013,(19):24-26.

[3]张旻,冯楠.浅谈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包装工业,2014,(16):102.

大学教育范文篇3

通识教育的定位

1.不是所有学校都适合开展通识教育

就访问的情况来看,国内一流大学普遍强调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厚基础”。例如,清华大学原来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的专业人才培养”。现在《清华大学章程》里提得更加宽泛:“培养学生具备健全人格、宽厚基础、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又如,复旦大学在提出“坚持通识教育的培养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自我管理,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专业素养的人才”的培养定位以后,全校开展通识教育,连专业课程都按照通识理念去设计。再如,南京大学在实行“三三制”改革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做出重大调整。过去,南京大学一直致力于培养各个专业的专门人才,后来把这个目标改为培养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通过实施大类培养,让学生的眼光更宽,将来能够参与世界性的竞争,通识教育的课程就是围绕这一目标而设计的。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是由其大学的定位决定的。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就认为,通识教育可能不一定适合所有大学,而可能更加适合某些一流大学。因为大多数高校主要是培养学生毕业后的生存发展能力的,而一流高校承担的是为国家培养各行各业领袖型人才的任务,对于这样的人才,首先要使他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就不要用统一的专业教育的思想来衡量。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在学院开设通识课,他认为,通识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教育的补充,还是“三位一体”的,包括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人类核心知识获取。我理解的通识教育指的是现在国内这些综合型大学的做法。对国内这些一流大学而言,人才培养定位的眼光要更加长远。例如,我在访问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和时任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陈十一时,专门问了一个问题:如何认识21世纪工程教育的定位?张杰的回答是:“把工科教育变成工程科学教育。”陈十一的回答是:“不仅是培养工程师,而且要更加关注工程科学家的培养。”他们的回答异曲同工,都提出他们这一类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的定位不能仅仅满足于工程师教育。又如,大连理工大学明确提出“精英教育”的培养定位。时任副校长李志义说,“在大众化教育盛行的阶段,人们不再敢提精英人才的培养了。我们提出的‘精英教育’强调的是用学校所有的优质学科、科研和教育教学资源”。我们不能把中国高等教育整体上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这件事情与每个大学自身的定位混为一谈,其实这是整体和个体的辩证关系。不同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定位。由于不同的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是不同的,不是所有学校都适合开展通识教育。似乎有一个规律,从“985工程”大学到地方本科高校再到高职院校,专业的面向是越来越窄的。在此基础上,就业的岗位也越来越细分。像“985工程”大学,强调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人才培养。而地方本科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强调通用专业要面向行业。例如,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金融专业主要面向四个子行业:银行、证劵期货、保险和信托。就我走访的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而言,很多学校把着眼点放在专业教育上面,往往以专业课作为课程改革的切入点,不太会把通识课的建设作为课程体系建设主要任务。对于高职院校,则是面向岗位中的核心岗位。例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培养酒店前台,而中职主要培养客房服务员。最近,调研了山东潍坊的一所中职学校,校长告诉我,中职学校最关注的就是对口就业率。时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胡舒立站在新闻人才培养的角度,对不同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做了一个分类:“一种是紧跟市场,我们也不去否定它,因为新闻专业作为职业教育,本身就强调上手要快。但是,我们也有一批大学更加强调人才的养成,而不是人才的开发。”但无论是哪种人才培养的定位,都应该互相理解,不要因为别人的定位不同而批评别人。很多一流大学提出开展通识教育,这是根据其办学定位和精英化的人才培养定位所确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这点固然无可厚非,但并不意味着有理由以此为标准模式,来指责另外一批以培养面向市场、面向一线的人才为目标的学校。我特别认同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所说的:“高等学校办学层次的不同体现在服务对象的差异,而办学水平的差异则反映服务质量的高低;办学层次不等于办学水平;低层次可以达到高水平,高层次也可能低水平。”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定位,对于定位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校,同样应该得到尊重。

2.通识教育应该面向每一个学生

去年,中山大学举行90周年校庆,校庆的主题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校友”。这体现了大学的本质,即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正是因为大学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我们在实施诸如拔尖人才计划时,是不是更应该关注所有学生的成长?南京大学陈道蓄教授说起,曾经有老师说,在一流大学,只要把100个学生中的前25个培养好就足以保证学校的声誉了。但是他认为,无论什么样的大学,都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因为他们对于每个家庭而言就是100%。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玉良也提出,大学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比方说,复旦大学拔尖人才班的学生始终不脱离原来的班级,只是增加部分课程。我在华中科技大学参加本科教学质量审核评估时,丁烈云校长告诉我,他们学校成立实验班的目的是为更大范围学生的教育进行探索,实验班本身是非常态的。中山大学在成立博雅学院之初就定下人文高等研究院、通识教育部和博雅学院“三位一体”,博雅学院的精英化教学模式同时起到提升全校通识课质量的探路作用。为什么要明确大学本质?这涉及学校本位和教育本位的问题。从学校本位出发,我们往往追求办学上的成绩,把注意力集中在前25%的学生身上,在乎量化指标,关心大学的排名;但是从教育本位出发,才会真正地以学生为本,关心每一个学生。很多大学对人才培养的定位有统一的表述,但同时更要尊重学生的选择,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对于没有开展通识教育的学校而言,并不意味着学生没有接受通识教育的权利。对于这部分学校而言,可以让学生通过慕课等网上平台接受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课程建设

1.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说到通识教育,比较容易联想到的是素质教育。有一种观点认为,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不同。陈骏校长认为,过去强调的素质教育跟现在强调的通识教育,在理念上有很大不同。过去的素质教育是为专业教育服务的,作为专业教育的一种补充、拓宽,它的核心还是培养专业人才,为了使专业人才的眼界更宽一点,技术更牢一点。而通识教育的目标,并非围绕培养专业人才,而是要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就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了甘阳。他认为,我国最早由华中科技大学提出的素质教育与现在实行的通识教育在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除此之外,当时推动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确立了在“985工程”大学里有十个左右的学分来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这就使得后来的通识教育成为可能,以杨叔子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为推动这方面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之所以出现,是由于传统的综合性大学对课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通识教育而言,更加侧重于核心课程和课程质量。因此,甘阳认为,“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名词之争没有必要,关键是提高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学要求应参考专业课的标准。至于是叫通识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则由各个学校的定位来决定。在调研地方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时,我也发现很多学校会提出在校内开展通识教育。我想,不同的学校对通识教育的定义有所不同,不同的学校也有不同的做法。前面我也提到,我所理解的通识教育是目前综合型大学的做法,更加关注核心课程的建设,但没有必要否定其他学校的做法。就本质而言,都是为了对专业化教育进行补充,具有“人文教育”的特点。例如,西京学院提出的通识教育是要求所有学生选修一门艺术课程。又如,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在校内建立远景学院,推行通识教育,特别注重艺术和体育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再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我们在开展通识教育时,应该看到其本质,而不要纠结于名词之争。就像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这件事,看到的应该是走应用型道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个本质,没有必要贴上职业教育的标签。当然,无论是通识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都要重视大学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在海外访问时,我经常提的一个问题是:与三十年前的教育相比,现在的教育有什么新的变化?美国尤西纽斯文理学院院长黄伊侣告诉我,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学生获得知识不再局限于课堂,因此,美国很多大学都开设了网络课程。那么,为什么学生还要继续在学校学习、生活?

2.通识教育与学分制

目前,很多高校在提完全学分制,根据李志义的说法,学分制的本质是学生自主学习,包括自主选专业、自主选课程、自主选教师、自主选进度。但完全学分制的前提是供大于求,要在专业、课程、教师和学习阶段等数量上都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实施完全学分制才有意义。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主要的差距,恐怕就在于能否提供足够多的高质量课程。所谓内涵建设,可能最重要的是课堂的质量,说到底就是把每一门课的质量提高。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的网络课程,如慕课等,可以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慕课的出现,的确对传统课程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带来了教学理念和手段上的革新。但是推广慕课同时需要线下课程的配合,这样才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此,信息时代的到来,反过来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陈道蓄有个很精彩的观点:“现在,我们中国有个很流行的提法,叫‘第二课堂’。为什么外国人没有这么叫?原因其实很简单。现在之所以老是讲‘第二课堂’,是因为‘第一课堂’没有承担它应该承担的责任,又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就我理解的通识教育,大概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侧重在“识”,通过传授课程以外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第二个阶段侧重在“通”,实现融通,指导学生掌握思考问题的不同方法和看待问题的各种角度,即先授之以鱼,再授之以渔,第二个阶段更为重要,从以知识为导向向以能力为导向发展。面对这个问题,清华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认为,应该更加重视方法论的学习。他说,如果三年不读Science(《科学》)、Nature(《自然》),会缺这三年的知识,但他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本可以不受影响,因为这是他过去的科研训练造成的。他认为,研究方法论的培养比知识的更新更加重要。如果一位教师只是把最新的科学发现和知识教给学生,而没有对学生进行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培养,那就真是本末倒置了。因此,时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北京大学、清华分别开了一门关于方法论和逻辑思维的课程———“生物学思想与概念”和“生命科学的逻辑与思维”。通识教育呼唤本科教学改革我们这里讲到的通识课的问题,其实是整个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的一个缩影。饶毅认为,现在课程体系两个突出的问题是核心课程的数量过多以及核心课程的内容讲不深。关注课程体系,实际上是抓住了本科教学改革的核心。因此,要推动通识教育,首先要关注整个本科教学改革。

大学教育范文篇4

一、大学美育的发展进程

美育,最早是由德国学者席勒提出。在他所著的《审美教育书简》一书中,其首次提出现代美育的概念,并且对美育的内涵、性质、概念都做了明确的界定。席勒认为,美的境界是“最崇高的人性的实现”,在20世纪初,席勒的美育思想传到中国,在王国维、蔡元培的传播下,美育思想在中国生根立足。蔡元培是中国最早提倡美育的教育家,其提倡“以美育代替宗教”,把美育作为大学教育重要的一部分。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我国就将美育课程纳入大学选修课程。1996年7月,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并把大学音乐鉴赏、大学美术鉴赏、大学影视鉴赏、大学美育概论四门课程作为大学选修课程。2019年修订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再次强调,“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两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然而尽管美育的思想已经在国内广泛传播并被人们接受,政府也强调了美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并颁布文件确保美育的实施,可是,通识教育中的大学美育实施情况却不尽如人意。

二、“双一流”大学通识课程中的美育

在“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高等学校更多注重学科建设,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高科研水平。可是,在“双一流”大学的建设中往往忽视了对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忽略了通识教育中的美育。绝大部分高校只把美育课程作为通识选修课的一部分,并没有强制要求修读。例如,上海交通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数学或逻辑学四个模块;复旦大学形成了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探索与审美体验七大模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初步构建了经典研读、人文素养、社会科学、科技文明四大模块的核心通识课程体系;天津大学建设了科学美育的教育资源平台,通过网络课程的形式完善通识美育教育;同济大学在通识课程方面,以讲座的形式开展,每节课只讲授一个专题,尽可能留更多的时间供大家交流、提问。开设了如《中西方美术对比》《印象派绘画》等课程,为了区别美术史类课程,还开设“艺术品的价值和价格”“艺术展览策划”等专题。“双一流”大学虽然都开设公共艺术类课程,但和大部分高校一样,只将公共艺术类课程纳入通识选修课程,并没有强制要求修读,美育课程较为薄弱甚至缺失。通识教育课程主要由政治、外语、计算机和人文课程等组成,政治、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比例非常大,占到百分之七十以上,人文课程则占很小的一部分,多的也只占百分之十,不会超过百分之十三。

三、美育工作的价值与意义

(一)重视高校美育工作,认识高校美育的战略地位。要完善高校的美育,首先要深刻认识学校美育的重要地位。没有了文化的民族就不能称之为民族,文化的消亡也就意味着民族的灭亡。文化是民族繁荣昌盛,不断发展进步的精神源泉,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实现文化的复兴;要让中华文化立足于世界,就必须让中华文化在世界发光发亮,就必须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接班人。美育作为培养人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途径,高校进行美育,可以让学生了解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欣赏中华传统文化,也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通过高校美育课程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地发展中华文化,弘扬创新中华文化。美育教育提高学生欣赏美的水平,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美的熏陶,进而完善人格修养,强化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大学美育对人的塑造。王国维与蔡元培在将美育思想引入中国之初就提出美育是以“培养完全之人物”为宗旨的教育思想。就像一个健全的人必须拥有健全的四肢,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需要有扎实的知识素养、完善的人格道德、健全的精神状态等等,美育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美育可以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知识素养、审美能力素养、审美情感素养、审美创造素养和审美道德素养。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美育对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美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人的塑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丰子恺认为,学校的艺术教育是全面的教育,是要融入各门学科之中的,不是机械独立的。美育是一种教人如何艺术化生活的教育,“即教人在日常生活中看出艺术的情味来”。由此可见,中国美育的先驱们无一例外地将美育作为构建人丰富的心灵、完善人格道德的重要教育载体。大学美育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学业的发展。美国“零点项目”研究认为,艺术过程和科学过程很相似,都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进行美育的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锻炼。从历史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必定是同时拥有高尚的审美情趣与严谨的科学态度,我们能从他们的身上看到艺术与科学紧紧相连。将美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更有助于学生学业的发展,为科学教育注入活力。大学美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四、完善通识教育中的美育

(一)落实国家政策,办好美育课程。要落实国家政策,大学必须开设美育课程。大学应将美育课程纳入学分制计划,学生必须修习美育课程。还要结合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师资水平、学生需求、硬件水平办美育课程。国内大学美育课程内容主要是影视、雕塑、音乐、戏剧、绘画、舞蹈等。大学的美育课程往往大同小异,课程内容整齐划一。根据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美育课程的内容应该是让学生养成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大学生的艺术水平参差不齐,学校在课程设置时就必须考虑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条件,办具有特色的大学美育课程。(二)完善美育课程考核制度。美育工作不能只流于表面,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也是必需的。目前大学通识课程中美育课程的评价考核机制仍旧不够完善。美育课程作为一种审美教育和人文教育,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很难用量化的指标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但是这不代表美育课程无法建立考核标准。当前我国美育课程评价考核大部分是通过考试完成的,把分数作为唯一标准,而忽视美育过程中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缺乏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美育课程的考核评价,应以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人文精神水平的提高作为标准,可以采用学生互评,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让学生参与美育课程评价。(三)转变观念,认识美育工作的重要性。通识教育中美育难以实行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前大学教育的功利主义盛行,由于大学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许多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在毕业后寻求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因此大学生在选课的时候偏向选择更加实用的通识课程,学校也更乐意开设对就业有益的实用课程,大学教育一切为了学生毕业后求职做准备,而忽略了大学教育的真正目的。学习实用的通识课程为毕业后就业做准备这无可厚非,但是这忽视了高等教育的人文属性,造成了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新时代,我国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只具备专业知识而缺少人文素养的人是必定会被时代淘汰的。要想做好通识教育中的美育工作,就必须转变学生和高等学校的功利主义思想,大学美育不是做“无用功”,不是为了完成政府的硬性规定而去开设美育课程的。过度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美育只会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要积极倡导美育,加强专业教育与美育的联系,提升学生对于美育的兴趣。只有当学校与学生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时,美育工作才能落实。(四)加强美育师资团队建设,提升师资水平。拥有高水平的美育师资团队是建设好我国大学美育课程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美育课程的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也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美育课程不是专业课程,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没有美育基础,这就对美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美育教师既要讲得通俗易懂,又要传授专业知识。要定期对美育教师进行培训,提升专业水平与教学技能。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加强在教育技术、教育理念、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培训,帮助美育教师拓展文化视野,了解最新的专业发展动态,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将专业发展和通识教育更好结合。(五)丰富美育课程教学方式。当前大学美育课程的授课方式大多还是讲授式,以教师为中心。被动接受知识显然难以提起学生对于美育课程的兴趣,学生难以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丰富美育课程的教学方式。清华大学美育课程采用的是教师指导、师生互动、小组讨论、探索性学习等方法。美术史、音乐、视觉艺术等基础理论课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教师全面介绍相关内容,使学生了解所学领域的知识框架和发展脉络。然后他们分组讨论更深层的艺术内容。注意从讲解转向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加强学生对艺术课程的学习。这样,就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学习美育课程的兴趣和欣赏艺术的能力,形成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使通识教育的目标在课堂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陈宝生.做好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N].光明日报,2019-5-7.

[2]蔡劲松.通识教育视域中的大学美育[J].北京教育(高教),2018,(3).

[3]刘拓,等.中美部分通识教育实践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

[4]朱苏华.哈佛大学通识课程革新理念对我国高校美育教育的启示[J].艺术百家,2016,(1).

大学教育范文篇5

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就是坚持以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以大学生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大学生的品质培养为落脚点,全心全意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学服务,千方百计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这是当代教育中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成果.在坚持以大学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思想政治教师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改造学生、培养学生,还应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维护大学生的正当权利,维护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满腔热情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积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2贯彻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思路

2.1以大学生为思想政治教学的主体

2.1.1重视大学生的根本需求

需求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的原始动力之一,因为需求是人们的本性,马克思主义指出需求是人类生命最本质的特征之一,也是生命的原动力.人类不仅能总结事物发展的规律,还能按照人的需求进行改造,所以人才能具有创造性的能力,使生存的条件不断得到完善.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突破瓶颈,要从大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把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教育教学中要时刻关注着大学生,多为大学生着想,帮助大学生、尊敬大学生,使其拥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为大学生的生存以及发展奠定基础.

2.1.2关注大学生的精神需要

人们在不断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更要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日渐成熟的阶段,情感欲望日渐加强,并且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以及生命的价值.他们需要各种情绪的宣泄、人性的拷问、情感的安抚、信仰的追求、心灵的寄托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等,这些均需要教师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关怀与教育,帮助大学生确立人生的理想和信念,追求人类的终极目标,从而实现大学生精神层面的建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应该针对大学生自我的社会地位、价值、角色、义务与归属等问题的研究.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育者要了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对各种问题的质疑等,合理、适当地引导大学生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将大学生的具体情况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使大学生能够真正明白生命的价值以及生命的意义,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现阶段,由于经济社会变革以及高校扩招等原因,使大学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和孤独感.所以,要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身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加强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就业指导,清除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增强对大学生选择就业和就业决策能力培养的力度.

2.1.3正视大学生的基本利益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是遵循客观规律,其基本规律是利益对人们思想行动的支配性和根源性.人们在生活中,必然会产生多种多样的需求,人们的利益之所在就是让这些需求得到满足.需求及其满足是人们生活的源泉,也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这就要求在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建立在充分理解并尊重学生对利益问题的关心的前提下,用科学的利益观以带领学生鉴别多种利益诉求,让所有大学生能关心国家利益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自身利益所带来的追求,由此凝集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多为学生考虑,重视其自身的发展、生活、健康、安全等各种问题,把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重点,从而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2.2改革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2.2.1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在《论语》中孔子有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一份神圣的职业,其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思想道德的示范者.教师的言行举止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学生的模仿能力又很强,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离不开思想政治教师的模范作用,因而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应注重自身思想政治修养的培养,以身作则,应将言传与身教二者结合起来.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只有以自己的思想、行为以及人格作用于其教育的对象,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才能转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引导大学生规范行为,促进受教育者良好品德的自主建构,塑造大学生的灵魂.

2.2.2引导与灌输相统一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习惯采用生塞硬灌的教学模式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样不仅达不到思想政治教学的预期目标,还会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误解,甚至是反感.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师在坚持理论教育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层次,改善理论教学模式,增加理论教学过程的艺术性以及互动性,如通过课堂提问并引导学生作出回答,或者由学生自行讲课,教师在对讲课内容进行评价等,将理论灌输与引导疏通相结合结合,提高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参与性.

2.3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2.3.1坚持理想信念教育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发展一个主要的特征就是开放性,各种对立思想体系并存.党政府对这种形势有着十分清楚的认识,并且新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也是一种考验.因此在面对这种考验时,党的领导人都非常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同志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是理想信念教育”.其结合当前的党情及国情,把理民族凝聚力发展与想信念教育提高到同等地位.我国仍处在和谐社会构建初期,加大对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高校学生“树立在我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与共同理想”,与此同时,还应帮助大学生树立更高的人生理想,确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理念.

2.3.2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一个健全的人而言,不仅要拥有健康的身体,还必须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在各大高校开展心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大幅度提高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使其能冷静面对各种挫折以及变化.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方面均发生广泛而深刻得变革,帮助大学生在观念、心理以及能力上适应转型关键时期的发展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发展的重要时刻,由于情感、学习以及就业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其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使其心理存在诸多问题.如果无法及时发现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开导,有的大学生有可能因承受不了压力而作出无法挽回的行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关心大学生的实际需要,还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大学生学会心理调适,提高大学生承受压力及挫折的能力,及时消除各种心理困惑,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并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对于有心理困惑的学生,教师应多加关注并主动了解大学生,及时发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动走进大学生的心理世界,与其进行深刻交流,使大学生能保持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

2.3.3结合政治教育

新时期的教育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为根本出发点,开展各种形势政策性教育、党的基本纲领、科学发展观教育,理论、经验教育以及路线教育,开展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等,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提升大学生的政治水平以及理论水平.在复杂的环境下,要指导大学生正确地运用唯物史观去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识别不同的错误思想,识破各种反动图谋.提升大学生的政治判断力以及政治敏锐性,并通过政治敏感性的培养来认清西方反华思想.

2.3.4重视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规范、道德行为以及道德观念三个方面的教育.新形势下高校应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与社会主义法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规范教育.深入开展“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为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以及社会公德教育,引导大学生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不断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2.4拓宽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

2.4.1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理论和实践脱节严重,实践环节在教学规划中普遍被忽视,这不仅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因为实践的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一方面,想要真正把握好理论必须要经过实践证明.唯有在实际的运用中,并且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再通过“理论到实践,实践到理论”的不断重复中才可以更好、更虹鳟却地体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华所在.另一方面,为了能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掌握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且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实践相结合.

大学教育范文篇6

1、网络为高校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互联网使用的普及性,将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连为一体,通过网络,党和国家的声音、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可以共同作用于学生主体,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为全社会育人创造良好的网络系统环境和育人模式。

其次,网络信息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德育教育的资源。互联网是一个大型的交互式多媒体高速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它有效的将分散在各地的通信系统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传输系统。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在时效性、连续流动报道、广为集纳相关信息、提供多种信息形态上优势明显。网络可以极大地丰富德育教育工作的资料,使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了丰富资料的来源。

2、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使高校的德育教育更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使德育教育更直接、更深入。

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信息网络最重要的特点,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高校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它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增强了影响力。以往,德育教育以课堂传授或一对一的形式开展,通过促膝长谈,可以很好地解决个人和少数人的思想问题,但这种交谈的内容无法广为传播,对其他有类似问题和疑惑的人无法产生影响。为了扩大宣传,也只能采用作报告、印材料、印报纸等形式,但这些手段因为要受制于场所和时间等因素,所以覆盖面也有限,网络的发展使我们传统中"深入"、"细致"的德育教育工作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同时,正面的声音可以摆脱时间、空间等限制,迅速而广泛地传播。

另外,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社会,人人都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这种虚拟性一方面造成了一些人无所顾忌地在网上不负责任甚至错误的信息和言论。另一方面,网络社会又有着某种程度的真实性,在网络社会的虚拟空间,人们反而更容易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对于德育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意味着可以通过网络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动态,从而有助于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网络使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传统的德育教育,大多采用课堂讲课的方式,德育工作者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精力去查找资料、撰写讲稿,学生则是被动地在一个封闭的空间接受"灌输"。网络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思想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多媒体"技术使大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波的三维动画及其它多媒体仿真画面,犹如身临其境,其效果是传统德育教育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4、网络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对象--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是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网络上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传递方式,使得学生可以独立地参与讨论,自由地访问所需要的站点,主动了解各种信息资源使大学生接受来自不同角度的建议,经过自身的判断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二是促进学生开放精神的树立。网络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以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向学生适时地传播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及价值观与行为规范,使青年人在一个比以往更加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积累社会知识,发展和形成自己的个性,顺利参与社会生活。三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从中获得养料,完善知识结构,学习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和先进经验,并借助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甚至普通人的力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网络这一虚拟现实又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在这里可以大胆尝试、不断开拓。四是网络有利于促进学生民主意识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法制意识的健全。二、网络浪潮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的挑战。

1、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给德育教育理念的主导性带了新的挑战。

由于网络文化来的太迅猛,农耕时代和工业文明滋养至今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对它的"应对"、"衔接"和"包容"发生了某种逆转或倒置,结果导致了当今文化中的一些消极状况。基本的一点就是: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精神富矿并没有很好地借助网络文化整体充分地展示,也没有很好地统摄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相反,网络文化的快餐化、工具化致使传统文化发生了某种失范和滑坡。首先,过度商业化了的文化,金钱文化、黄色文化、封建迷信、反对言论以及西方哲学、社会政治和文学艺术的各种流派多渠道的渗入,还?quot;网络文化"带来的浓厚的文化趋同,"西风压倒东风"式的泯灭文化多样性的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次,就网络文化而言,它的多元性尚处于"网络人办文化"的初级阶段,有待于发生"文化人办网络"的质变,"网络人"即使小有文采仍处于工程技术人员的范畴。而少量活跃在网上、"IT"业的"小网络文化人"亦不能改变网络缺乏文化的基本面貌。

显然,在此背景下,德育教育的主导性理念受到诸多浅薄的多元信息流强烈的冲击、挤压和挑战。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性又空前增强,多样化的社会经济成本、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必然会带来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情感评价。这些同样会在网络信息中以各种面貌出现并诱导大学生在行为和意识上发生质的变化,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大学德育以什么样的对策来保证自身理念传输的主导性地位,就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之一。

2.网络成员沟通的交互性给现有德育教育方法的机械性、静态性、单向性、带来新的冲击。

互联网是开放的,聊天室里,你可以不动声色地"呼风唤雨",公告板下,你可以从容不迫,甚至毫不负责任的说三道四,挥斥方酋。其次,所有的网络成员可以同步共享信息,自由选择交流方式,自主决定行为模式。沟通方式的变化使得多民族、多地域、多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更加容易。每个上网者可以与大学教授交流也可能与罪犯沟通;既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制造信息;既相互沟通,也相互感染;既可以张扬个性也可以纵扬激情;既不担心无人喝彩,也不担心骂声如潮。面对这样一个四通八达的交互式网络平台,传统德育教育的课堂传授、谈心、写思想汇报、评先进树榜样的方法已显得过于机械和单调。针对这种情况,尽管部分高校已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普遍性的高技术少文化、重宣传轻知识、多简介少深入的缺陷。导致了高校网站只成为高校自我宣传的窗口,没能成为一个传播知识,引导学生成才的重要思想阵地。所以大学德育以什么样的途径来保证教育的实效性,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二。

3、网络技术发展的创新性与现有德育教育模式的滞后性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三。

网络时代大学德育的背景是新的,挑战是新的。因为网络是创新的产物,是创新的形势,使信息的传输过程变成参与者主动的认识过程。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把真实世界和虚拟时间变得界限模糊了,把实体的现实与创造的现实连接起来,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认知方式。而这种直接认识方式不知不觉的剥夺了青年学生的独立性知觉,在某种程度上造?quot;虚拟时空"的存在形式,使青年学生不自觉地受这一存在形式的强制性影响和被动性接受,失去理性和自我。再者,网络信息都是以数字符号的形式传播的,甚至人在网络上也以数字符号的形式出现,成为一个符号。在交往中个人的性别、年龄、相貌、种族、身份、阶层、职业等通常倍受关注的特征都被掩盖了,剩下的只是符号的交往。正如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所说:网络虚拟性的危险在于,它以一种更具欺骗性的手段、方式和魅力抓住了你的注意力,并在你没有意识到时就排斥掉你其它的生命感受、情怀、痛苦和乐趣,它利用所有人类交流的欲望和行为,构筑起她扑朔迷离,常开不败的青春。然而,面对着网络的挑战,我们的德育教育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师的自身素质等重要环节上,自身改革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网络技术的发展步伐。空泛的高谈阔论与媚俗的市井传闻都在我们的德育教育中并存。其次,问题的关键是:教育主体--学生与教师以及他们所依赖的原有教育制度环境已严重滞后,特别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的等方面缺乏前瞻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三、如何借鉴和吸收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抢占网络思想阵地;如何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以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我们认为新时期的大学德育工作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关注网络,弘扬东方文化,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自律教育。

(1)针对网络文化的多元信息流的冲击,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对网络保持高度的关注,做到了解、知情、监控。学校网络中心要明确管理规范,建章立制。要依靠技术手段切实加强对因特网的控制力和对各种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研制能防止、过滤政治诽谤和色情暴力等反动、有害信息的软件和监控系统,构?quot;网上防线",保护民族文化;另一方面,要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加强"信息疆域"的拓展攻势,积极主动利用互联网这一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穿透力强的载体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网上传播,及时对某些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大局的观点提供事实,针对一些热点问题提出正确的观点,进行正面的引导,使网络处于可控状态。

(2)针对网络文化中的"西风压倒东风"式的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我们要大力弘扬东方文化,重建东方文化的优越感,其意义绝不仅限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维护自己民族一己利益,而是要在摈弃狭隘民族主义的同时,用我们伟大的文化遗产去匡扶正义,用深层次、稳定的文明,支撑浅层次、脆弱的文明。在大学德育教育中我们要注意和倡导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促进东方文化与西方文明的交融。

(3)网络作为一种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性因素,必然会引发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和价值理念的深层次嬗变,这种嬗变最可能引发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变。所以,高校在加强德育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一、特别要强化"两课"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两课"教育是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措施。在教学内容上要大量引入人文知识;在教学手段上,大力推广电化教育;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座谈式、辩论式,专题报告、专题调查等多种形式。二、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文化素质系列选修课程,内容要涉及到文、史、哲、体、美等方面。三、要积极举办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和播放文化素质教育电视片和中外著名影片。四、要引导大学生开展以人文素质培养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三观三德教育活动、各种征文、书画、摄影、艺术展览及各种社团活动。

(4)加强学生自律教育。高校可邀请相关的网络负责人来校,就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大学生如何迎接网络时代的到来作为主题进行讲座。另外,在德育教学中可以增加"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依法使用网络"、"做文明网民"等相关内容。还可以在网上与大学生开展网德大讨论等活动,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

2、建立专门网站,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教育。

(1)建立坚持正确导向的网络阵地。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网络阵地。我们除了需要有一批像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这样的网络宣传主阵地以外,高校还要以开放的心态应对互联网的挑战,即要有像清华红色网站那样旨在宣传邓小平理论的网站,又要有北大在线、北大新青年这样一批既坚持正确导向,又能体现出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时代精神,集思想性、教育性和多样性于一体,为大学生乃至社会广大网民喜闻乐见的网站。办好高校网站,一定要体现出导向性原则。在四通八达的交互式网络平台上,针对一些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稳定的敏感性问题,要有正面的声音,给涉世不深的学生以政治上的引导。当然这种正面的声音应该是和风细雨、入情入理的,切忌生硬地说教和简单的贴政治标签。

(2)要创造思想类网站网络传播的鲜明特色,将可读性、服务性与权威性、指导性有机的结合起来。高校网站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具有可读性、服务性。另一方面互联网求快求新的特点又使网络新闻缺乏权威性和指导性。高校办思想类网站,就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经营好五?quot;拳头产品"即:新闻快递、时事消息、时代焦点、专家评论、时代论坛。以体现网络的特色和水平。另外,高校网络还可以充分利用强项专业和优势专业所衍生出来的特色向网络成员展示有关内容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充分体现高校的文明形象和人文精神,增强高校网站的文化含量,这也是高校网站区别于商业网站的最为明显的优势。,我们还要注重双向交流,界面友好。需从传统媒体?quot;我办你看"到向网络媒体的"双向交流"转变,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共同交流。学校和老师可以在网络上设置电子意见信箱,倾听学生对学校日常管理和对老师在教学方法、内容上的一些意见和要求。

(3)高校要尝试利用网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如学生工作信息的,党、团组织,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都可以利用校园网,学生社区还可以在网上建立"社区管理模式",让学生尝试、参与社区管理。还可以开展"网页设计"、"虚拟家庭"等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把主旋律唱到网络上来。其次,通过建立心理咨询站和思想政治工作信息数据库,开辟德育教育的新路子。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网络引起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网络具有超时空、迅速的特点,因此这种心理咨询安全便捷,利于打开学生的心扉。利用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库的超信息量、立体化的特点,突出正面引导的作用,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

3、要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

高校网络管理,决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融思想政治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新型管理。这就要求从事德育工作的干部和教师,不能是对网络一无所知的"网盲",他们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面对新世纪的大学生,解决网络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此,一是要尽快地对德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二是德育工作者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注意从网络上搜集信息,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要学会运用网上的正面材料,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和解疑解难;四是要把高校传统的宣传工作阵地,如报刊、学报和教学、科研成果等资料,特别是"两课"的教育成果,及时地移植到网络上来,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4、高校德育教育要在理念、内容、方法上进行前瞻性的探索。

(1)要确立终身德育教育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和扩展,知识更替的周期越来越短,单纯的学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和知识更新的需要,一次性教育已经过时,与终生教育理念相适应,高校德育应树立终生德育理念。高校德育主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心理教育,由这一主题所决定的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素质、心理素质、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等德育目标不是一次就能完成,而需要教育对象在德育认知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内化、升华、实践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素质,在时空上它不仅需要小学、中学、大学道德教育的相互衔接,而且还会贯穿德育主体的人生的全过程,而且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新的德育问题会不断的出现。所以,高校在德育教育上要确立终身教育的理念,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帮助教育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提高教育对象的自我修养能力。2)在德育教育的内容上我们可以以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教育为基础,向实践能力和鉴别能力、选择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延伸。其次,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学生同社会的接触增多。我们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也必须进行创新,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将德育教育向社会延伸,可以在校外建立德育基地,可以与工厂、企业和街道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让广大青年学生回到活生生的道德生活中去,在道德交往和实践中学会道德交往与实践,在责任承担中树立真正的责任意识。

大学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比较研究

“创业教育”是由英文“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翻译而来,最先在美国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创业教育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求职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1979年,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以下简称MIT)的大卫•伯奇教授出版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报告《工作产生过程》,用翔实的数据揭示了创业对创造新工作机会,推动地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这份研究报告引发了政府和高等教育界对创业重要性的大讨论,很快创业教育便在美国高校中获得了快速发展进而影响到世界各地。针对创业教育这一国际性的教育话题,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汉城举行了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会上提出了世界各国加强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同时突出强调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2002年4月我国教育部召开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会上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9所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至此创业教育在我国进入由政府领导下的高校自主创新阶段。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聚焦于研究型大学的创业教育问题,以案例比较的方式展开研究。众所周知,目前美国的高等教育走在世界的前列,其创业教育自20世纪70年代开展以来至今也已趋于成熟。而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创业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研究如何在保持本土特色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美国优秀经验是十分必要的。美国波士顿银行曾花费七年做了一份调查报告———《MIT:创新的影响》。这份报告中这样写到:“假设将MIT的校友、教师和学生建立的所有企业视为一个经济主体,则该国经济方面的实力能在全国排第24位。MIT的师生们,特别是毕业生在世界范围内已创立了4000多家企业,安排就业人数达110万,年销售总额达2320美元,其中与MIT有关联的企业在美国50个州设有8500多个工厂和办事处,在波士顿地区就有1065个公司的总部,并且80%的公司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如软件、电子业等。”[1]师生、校友们之所以能创造如此辉煌的商业奇迹,与MIT的创业教育必然是分不开的,因此将MIT作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的标杆是不为过的。近年来,尤其是2002年教育部开展创业教育试点以来,我国各高校纷纷进行了创业教育的有益探索,其中以清华大学最为突出。自1989年以来,清华大学一直积极践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全面设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氛围浓厚,学生们踊跃报名参加学校的创业课程、创业讲座以及各类创业竞赛,可喜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正积极准备创业或正在创业。清华大学作为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其开展的创业教育已经卓有成效,但和世界一流大学MIT的创业教育相比仍然存在差距。本文就MIT和清华大学创业教育的理念、课程体系、学生参与形式和组织管理机制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探讨我国以清华大学为例的研究型大学的创业教育正面临着哪些困境与矛盾?在借鉴美国优秀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创业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中美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的比较分析

中美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的起点不一,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因此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尽管两国的文化背景、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各异,但在大学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共通之处,因此是有优秀经验值得相互借鉴学习的。本段选取中、美两国各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型大学———清华大学和MIT,对其创业教育的实践进行比较分析。1.理念。中国式的小农经济和依附文化仿佛已经深入人们的骨血,突出体现在对创业教育的认知偏差上。许多大学毕业生将创业视为找不到工作的无奈之举,尤其是名校毕业生只想找到一份安稳、舒适、体面、收入高的工作,而很少考虑自主创业[2]。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特殊的移民文化导致国民崇尚奋斗,提倡自主创业,认为创业将会开创一个全新的世界。这种文化理念植根于MIT的创业教育中,其创业教育拥有强烈的职业敏感性,如工学院的育人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成为工业界、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的领航者,以影响整个工程教育及工业的未来方向[3]。从中可以看出,它的培养目标是领袖而不是普通的劳动者。2.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是影响创业教育课程质量的关键要素。清华大学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采取的是分别对本科生、研究生和MBA学生开设层次不一的通识课程、技能课程、创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形式。而MIT创业教育的课程则全部面向全校学生,课程之间相互衔接,并形成了不同类型呈递进状态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比较(如表1所示)。3.学生参与形式。学生参与形式是影响创业教育落实的主要因素。2010年,清华大学建立课外科技兴趣团队,以学生的科研兴趣和探索精神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挖掘其创造潜能[4]。这类兴趣团队往往是由学生自发组成的,主题多而杂,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比率较低。而MIT的学生参与创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加入创业俱乐部,其创业俱乐部有些和市场需求紧密相连,例如MIT能源俱乐部、科学与工程商业俱乐部等;也有些俱乐部由一个个学生组织结合而成,例如创业社区、全球创业工作室等;还有些俱乐部有学校和地方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例如MIT10万美金创业大赛等。MIT正是通过主持此类主题多样、组织完备的创业俱乐部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5]。4.组织管理机制。组织管理机制是创业教育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MIT的创业教育臻于成熟,已形成了分工明确衔接完整的组织管理机制。相比于MIT,我国清华大学的创业教育管理机制较为松散。组织管理机制比较(如表2所示)。

三、借鉴与启示

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过程。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不及美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因此国内研究型大学短时间内想要达到和MIT一样层次的创业教育水平是不切实际的,我们要正视这一事实。但尽管如此,笔者以清华大学和MIT作为案例,通过对比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的创业教育,确实发现其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创业教育有许多可借鉴之处。1.重建创业教育理念。我国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突破点之一在于理念转变。理念的转变需要一定的载体,应首先从学生开始。创业意识淡薄是症结所在,教育工作者要从强化全体学生的创业意识出发,让他们意识到并认同创业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找不到工作的无奈之举。另外,也要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而创业技能的培养也应包括基本的创业素质教育,目的在于使其形成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2.完善课程体系。课程分散、不成体系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创业教育的重要弊病。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大多分层进行且理论课程居多,缺少相应的实践课程。因此,完善课程体系、学用结合就显得十分重要。具体而言:从对象上,应让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从内容上,应建立完整的、相互衔接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包括理论类、实践类和团队合作类三个方面。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对于研究型大学的创业教育的成功开展至关重要。3.优化学生参与环境。创业教育理念再好,教师再强,学生的基本参与如果没有保障的话也是白忙。笔者认为,学校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的参与:第一,要加强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完善基础条件,为学生提供创业教育的活动场所、图书资料和相关的实验设备;第二,多方筹集资金建立创业教育项目基金,为师生进行创业活动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激发参与的热情;第三,开展形式多样、主题各异的创业教育俱乐部,提高创业活动的转化成果。4.构建组织管理机制。我国高校应建立创业教育的组织管理机制,只有这样,创业教育的理想才可能落到实处。在借鉴MIT优秀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建立学校创业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的创业教育的工作实施宏观管理;第二,成立创业与创业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为潜在创业者提供理论指导;第三,建立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提供一定的经费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刘林青,夏清华.创业型大学的创业生态系统初探———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3).

[2]马永斌,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基于清华大学创业教育的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5).

[3]刘林青,施冠群.麻省理工学院的创业生态系统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9,(7).

[4]周红霞.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研究-以试点院校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大学教育范文篇8

《祝愿》指出“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靠三个方面:一是靠人、人才、人的智慧和心灵。二是靠能够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三是靠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而这三者都离不开人、人才,离不开现代大学的培养。”[1]这段话乃至整个讲话并没有直接点明人本,但经典地体现了人本思想。《祝愿》在说到人时,特别说到了人的智慧和心灵,这就说到了人之根本,“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尤其是人的心灵与智慧。反之,若不说到这种地步,就还说不上人本。

一个国家的发展靠的是什么呢?第一是人,人的心灵;第二说的似乎是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但这里强调的是有利于发挥人的活力的体制,人仍然是中心;第三是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然而,是谁的创新能力?人的!谁掌握科学技术?人!落脚点还在于人。所以,这是透彻地体现了人本思想。

一个国家的发展为的是什么呢?当然还是为了人。在《同文学艺术家谈心》中说道:“为生活而艺术,为发展而艺术,为人民而艺术”,要“坚持以人为本”。他引用一位艺术家的话说:“艺术家在任何时候,都要给人以美、以真、以幸福。”[2]这正是直白地表达,表达了他在教育、科技、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根本指导思想。《对同济大学的祝愿》是“同老师和同学们谈心”,《同文学艺术家谈心》更是直白地谈心,常以谈心者的身份与民众沟通,这不仅开了政府首脑讲话风格之新风,也对教育活动提供了启示:用自己的心与人交谈。

大学是做什么的呢?大学的使命是什么呢?上述发展所依靠的三个方面“都离不开人、人才,离不开现代大学的培养”[1]。大学自身的发展当然也靠人,而它的使命也就在培养人,为了人,依靠人,培养人,大学把这一切汇集于自己身上,肩负起自己的使命。

大学在发展科学技术上肩负特殊使命,然而,更基本的任务还在于提高人的“创造活力”、“创新能力”[1],还在于关乎“人的智慧和心灵”[1],大学的使命更在于赋予人以智慧,让人获得美好的心灵。

按传统的叙述,大学的职能是传承文化、发展科学、服务社区。这大约也就是大学的使命。但是,我们可否说得更完整一些呢?比如说,大学的职能是传承和发扬人类文化,在使人更聪明、更智慧的过程中发展科学技术,并以服务社区的途径为他人服务,给他人“以美、以真、以幸福”[2]。三大职能的中心依然是人,人依然是我们大学使命中的关键词。这段话说到了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但是,其独到之处在于,讲话指明了这种体制的性质应当是能保障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的[1]。这不仅指明了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也指明了这种改革的立足点、着眼点,或者说指明了改革的方向。传统的高等教育学总在说大学是为经济服务的,为政治服务的,后来,又加上了一个“为人的发展服务”。其实,这三者并不是平行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都还在人的发展和幸福。所以,虽然传统的高等教育学在关注人自身的发展这一点上有了进步,但是它似乎在根本点上还不很清晰。中国的高等教育学如此,西方的高等教育学也只是将其哲学基础定格在政治论与认识论上[3],《祝愿》却超越了这一点。

我们的各项事业都应是立足于人及其发展的,大学亦然,可是大学的使命也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更直接地指向人,并且是“人才”,是“人的智慧和心灵”,是“在培养和造就国家栋梁人才”[1],是使国家“出现更多的杰出人才”[1]。“大学的生命在于它的日新之德”[1]。从这个意义上讲,那就可以更明确地说:大学承担着特殊的使命。

二、大学的学科

大学要“办出特色”[1],但好的大学也有共同的特色,那是高水平前提下的特色。大学所直接显现出来的就是其学科特色。同时,大学的特殊性之一也就在于,它是在学科和专业上来培养人,它的特色亦必应在此特殊性上表现出来。

《祝愿》指出:“没有一流的文科,就没有一流的理科;没有一流的理科,就没有一流的工科。”[1]这是关于大学学科结构与关联的一个论述,当我们知道这种论述竟是出自一位工科出身的人的时候,相信会具有特别的说服力,即使是引用他人而以自己由衷的语言表述出来,也是耐人寻味的。

历史可以充分证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让我们看看中外两个案例。

哈佛大学以文理为主,基本上没有工科,但它从20世纪以来一直站在世界的最前列。反观MIT,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它只有工科,是一所高水平的工科大学,但它没法站到世界前列,理由很明显。正是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它大力发展了理科,文科,并拥有了世界级水平的一批文、理学科,此后,它才成为站在世界最前列的大学之一。

另一案例是我们中国的清华。1952年以前,清华不仅是曾经拥有大批数理化生方面著名科学家从而拥有强大理科的大学(数学家如熊庆来、陈省身、赵访熊;物理学家如吴有训、赵忠尧、周培源;化学家如章子高、高崇熙。黄子卿;生物学家入钱崇澍、刘崇乐、陈桓;……),而且清华也曾是拥有大批人文大师从而拥有强大文科的大学(哲学家如冯友兰、金岳霖、张岱年;史学家如陈寅恪、刘崇金、蒋廷黻;中国语言文学家朱自清、杨树达、俞平伯、王力,早期更有大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

可是,1952年之后清华就只剩下8个工科系,次年石油工程系也调出清华,就只剩下7个纯工科系了。可以说,清华至此是走过了一段与MIT相反的道路,它由一所拥有高水平的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工学院组成的结构优良的大学变成了一所纯工学院。直至1978年之后,清华才再次得以摆脱纯工科的状态,毕竟由于它具有优良的传统,因此它于近一二十年来迅速发展起自己的理科和文科来。以最能直接反映一所大学基础理论水平(或理科水平)的SCI数据为例,至十余年以前,清华即使在国内的地位也令人汗颜,但是到了2002年,清华大学SCI数据就已是中国大陆唯一一所超过2000篇的大学。此刻的清华又达到了非同一般的境界[4]。

[摘要]针对的讲话《对同济大学的祝愿》进行解读,由此探讨了大学的使命、大学的学科、大学的灵魂、大学的操守、大学的未来,并论及什么是一所好的大学。

[关键词]大学;使命;学科;灵魂;未来

总理在同济大学百周年校庆时的讲话《对同济大学的祝愿》[1](以下简称《祝愿》),只有两千多字,却凝炼着许多关于大学的理念。对于近些年来关注着热议着大学理念的高等教育学者来说,仅从学术的意义上看,相信这篇讲话也会引起广泛兴趣。

大学教育范文篇9

1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现实状况

从整体上看.我国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在改革开放3O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培养造就了近千万的职业技术人才。他们在品德方面能够适应社会需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心理脆弱、品行不端、思想政治倾向令人担忧等问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家庭原因,既有学校教育原因也有学生个人认知原因。此处.我们仅从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方面做一下简要分析。

1.1高职院校自身对德育教育认识不到位

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重技轻德”的倾向.把高职教育等同于谋职教育、技术教育、岗前教育等.把高职教育的功能也仅仅理解为服务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的发展.而忽略了教育对象本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忽视了教育的本质是“树人”。在这种偏激的理念影响下,高职院校在教育实施过程中也就过多地强调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忽视德育教育的基础性.从而影响了对人才的全方位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2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队伍建设滞后

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我国德育教育师资队伍和现有的学生规模严重脱节。一方面由于历史因素影响.部分中专学校升为高职院校后,招收学生由中专变为大专.但教师大部分仍未变.管理上仍采用原来的中专生管理模式.导致所开展的德育教育不适应现有的群体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德育教师配备严重不足高职院校以一切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目标,所以聘请专业技能教师时门槛较高、待遇较好.也愿意花较高的代价。而相反.聘请德育教育教师时则门槛较低、待遇不高,导致好的德育教师留不住,而留下的很多想改行。因此.很大一部分高职院校没有专业的德育教育教师.相应的工作也是由辅导员和班主任临时负责。

1.3学生思想更新快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难度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经济和社会进入了快速转轨时期.这期间各种思潮相互碰撞.融汇交织。而现在的高职学生,自其懂事以来.所成长的环境就是在各种思潮的激烈碰撞之中特别是互联网日益普及以后。网络如同一把双刃剑,通过网络广大青少年可以拓展视野、加强人际交流、学习新知识.但同时网络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特别是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内容.容易误导未成年人的思想、行为。这无疑给高职院校加强德育教育增加了不少难度

2加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具体对策

2.1正确认识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认识是行动成功的前提。高职院校只有充分认识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开展好德育教育工作。明确确立德育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将德育教育同技能考核相结合,指导好高职院校制定德育教育的目标、措施和方案等。院校领导要加强领导.督促学工部门、团委以及各院系学生工作党支部书记、团支部书记以及各班班主任(辅导员)要具体贯彻落实好德育教育工作,将德育工作提升到直接关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高度。

2.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升德育工作者整体素质

德育教育队伍是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为此必须加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队伍的建设。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班主3l6任(辅导员)队伍建设。班主任(辅导员)是学生课外生活的直接指导者,他们和学生直接打交道的机会最多、时间最长.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应在第一时间有所了解.并对出现的问题予以解决。作为班主任(辅导员)必须重视业务学习和科学研究.尤其是对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特点和现阶段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二是加强德育教育队伍建设.还要提高一线课堂德育教师的素质。教师是高校的主体.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与德育教师自身的素养也有很大的关系为此,德育教师应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科研方法和理论.不仅要把课上好.同时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德育教育工作能日见成效

2.3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

德育教育是对人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不是~教就会、一学就通.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活动德育教育需要课堂主渠道,但更需要不问断的环境熏陶德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形成、发展和人的德育活动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f哄包含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环境.这当中学校又是德育教育的主体。和谐的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学生情操.纯洁学生心灵.不良的校园文化会使人情绪消沉.精神不振.影响德育效果。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从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积极、自信、乐观的个性。

2.4拓宽德育教育渠道.开辟德育教育新阵地

德育教育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教育,同时也是一项不间断的随机性教育除课堂主渠道这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外,我们还要根据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爱好需求、生活娱乐圈等,做好针对性教育,拓宽德育教育渠道,占领新的德育教育阵地。首先,要想搞好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就必须抢抓德育教育的网络阵地现阶段网络在我国得到普及.特别是在大中专院校学生群体中,网络可谓无处不在。但网络有利有弊。利用得好.网络可以丰富校园思想文化,开辟高校德育教育的途径反之,如果只沉湎于网络.轻则荒废学业,贻误工作,重则成为社会的害虫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抓好网络这块德育教育的新阵地。其次.大学生社团、高校同学录、高校老乡会、同学会等也都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这些社团和组织是学生丰富业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情趣培养的重要阵地。第三。在学生的日常生活方面.寝室文化的培养、熏陶也是德育教育不可忽视的地方。

大学教育范文篇10

公共艺术教育是指在群众中广泛开展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即通过艺术知识的讲授,运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文学、戏剧、电影等艺术手段,着重对人们进行的情操教育,是集娱乐、欣赏、基本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1]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指在高校全体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审美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即通过艺术知识的讲授,着重对人们进行情操教育,是集娱乐、欣赏、基本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

2、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性质

2.1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特殊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艺术教育形式,强调艺术面向大学生,追求大学生权利和意识的尊重与表达,尤其强调大学生参与过程中所体现的交流、互动,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造就大学生的完善人格,并以此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最终实现大学生提高文明素质的价值。同公共艺术教育相比,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其显著的特殊性。

2.2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艺术教育的渗透,优化人的知识结构,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心灵,发展人的创新思维,培养人的知感性,使在校全体师生全面发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就是指在高校大学生之中广泛开展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他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艺术的培养和熏陶,使之掌握人类的艺术审美经验,受到美的感染,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如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3、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方式

3.1以公共艺术课的开展为主。大学的公共艺术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内容之一,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在我校的《形象设计与礼仪》课程中,教师始终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会他们的不仅仅是表面的礼仪,更重要的是隐藏在礼仪背后的个人涵养。其目的是通过艺术教育的渗透,优化人的知识结构,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心灵,发展人的创新思维,培养人的知感性,使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口[2]。

3.2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辅。社团活动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占有很大比重,所以大力支持大学生新奇的创意和想法,不断完善与改进艺术教育的方式,为大学生搭建更为广阔的展示自身才艺、宣扬公共艺术教育的平台,无疑可以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得到更好地发展。

4、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4.1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不明确。这主要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历史紧密相关。回顾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的实践,它并不是一直处于发展中的。建国前30年,由于院系调整和政治运动的冲击,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的状况。自1988年教育部颁发《在普通高等教育中普及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后有所好转,而后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公共艺术课相对萎缩,导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流于形式。如今,由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再次得以发展。相对于素质教育的发展,由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历史曲折漫长,致使大家对之的认识还不足,因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还需进一步明确。

4.2部分管理者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还没有统一。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和具体实施,各高校的差异较大。高校普遍存在着公共艺术课设置不合理,设置随意性大,呈现单一化的趋势,这样的现状无形中造成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畸形发展。

4.3大学生认识上的偏差也制约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在教学态度方面,许多学生认为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根本不相关,很难意识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提高审美素质的帮助,更别提到对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推进作用和意义,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教学内容方面,许多学生希望公共艺术课程能接触感兴趣、结合生活的有时代特征的课程。

5、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加强的途径与措施

5.1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必须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要结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特点,在组织和制度上予以保障,确保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

5.2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学科建设。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像素质教育中对思想道德课、体育课等课程规范那样,有具体可行的规范性要求和具体安排进行实施。在结合艺术课程特点,建立适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课程体系的同时,也要根据各高校实际需要设置课程安排,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