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8:19:26

诞生范文篇1

回族把出生视为一种大礼,保留着许多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孕育期,通常称妇女有孕为“有喜”。询问时,一般只说有喜了吗?而不能问你怀孕了吗?妇女在孕育期还有许多避讳和禁忌。如不送亲,不参加婚札,不见已故的人,不送葬。若在途中遇见送亲、送葬的,要尽快避开,不能迎面而行。在饮食上也有一些戒律,尤其注意的是不让孕妇吃兔子肉。据说吃了兔子肉,生下的小孩嘴和兔子嘴一样是豁的。也不允许孕妇平时随意讥笑别人的小孩,更不能笑有生理缺陷的小孩。临产时,孕妇要洗大净,尽快住进产房,这叫“占房”。

婴儿诞生时,产房除了接生婆外,一般连自己的丈夫也不得随意入内,门帘上要挂一个红绸或红布条条,提醒外人免进(在医院生小孩除外)。婴儿哇哇降生后,若是男孩,则在家庭或亲属、近邻中,选择一个聪明、诚实、勇敢的人首先踏进产房;如是女孩,要选择一个温柔、善良、勤快的人首先踏进产房,这叫“踩生”。回族认为,孩子出生后,谁先进入产房,孩子的气质、性质就像谁。这是回族人民一种美好的祝愿和希冀。

接生婆接完小孩以后,主人要给她散五至十元的乜贴,有的还给实一件衣服。在孩子出生三天的时候,回族叫“三洗”,也叫“洗三”,要用热水洗掉孩子身上的污垢。这天,主人要用羊肉臊子面款待亲戚、朋友、乡亲,祝贺小孩平安无事,长命百岁。而乡亲、朋友在洗三这天,给月婆子送长面、油香、锅块、鸡蛋、肉等营养品,表现了回族内部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同心同德的风尚。有的月婆子在坐月子期间缺奶,就让家里人拿一个小碗收吃七家面,这叫“修渠引水”。

孩子满月后,还要举行满月礼,也叫贺满月。这天,要请剃头i师理齐孩子头发,并根据头发的重量,相应地向贫穷人施散一部分钱财和物品。同时,将剃下的小孩头发,丸成一个小球,用线和沙布网住,连在小孩的枕头上,意为壮胆、吉利,健康成长。上海等地回族穆斯林还给孩子留小辫、戴手镯、锁片,祝愿孩子长大成人。贺满月,也要做饭菜、炸油香等,款待亲朋好友和孩子的舅舅、外爷、外奶奶等亲戚以及左邻右舍。

孩子到了一百天,有的还举行“百日礼”,回族也叫“赶百路子”,祝福孩子一生中走宽阔的道路,奔远大的前程。

诞生范文篇2

02月水仙[自我陶醉]

03月雏鞠[希望]

04月蔷薇[爱情]

05月菖蒲[朴实]

06月hu子[谨慎]

07月紫阳花[冷爱]

08月铃兰[纯洁]

09月鸡冠花[不褪色的爱]

10月菊[清静高雅]

诞生范文篇3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伟大意义;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工人运动的高潮。

2.能力方面:

(1)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关系,党成立后中国出现的工人运动高潮,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历史条件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一大”有关内容和“二大”有关内容的讲解,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的党是在一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诞生的,党要搞好自身建设,要制定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路线的方针政策,必然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历程。

4.学法指导方面:

(1)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我党“一大”、“二大”的有关材料,最终得出结论,体会认识问题的过程。

(2)训练学生学习自我设计问题,解答问题。如何看待“二七惨案”的教训,可归纳为几个层次。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是重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必然的。诞生的基础在于中国内部正发生的变化。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运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工运的结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我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作了干部和组织的准备。加上共产国际的帮助与指导,使条件成熟。

(2)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二大”有关内容是重点,通过分析这一知识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任务,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

2.难点分析:“二七惨案”的经验教训是难点。要从敌我力量的对比后的状况引出思考,得出结论:必须联合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几千万人口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课堂教学设计

师:中国人民是带着八国联军侵占首都的民族耻辱进入20世纪的;正是在20世纪中国人民正规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了。请思考辛亥革命有哪些功绩?

生:(思考并回答)

师:从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思想的解放,以及中国人民战胜卖国的封建政府,打乱了帝国主义在中国原有的反动统治秩序,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取得的胜利是巨大的。但辛亥革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失败的。讨论并思考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这场革命有哪些明显的弱点?(学生可分组讨论,最后由教师引导总结)

生:(讨论)

师:从辛亥革命的爆发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间隔只有十年。“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建立“一个革命的党,一个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及其走狗”的政党,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板书:第六章第三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师:(投影材料)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基本规律。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两者缺一不可。(1)无产阶级是伴随着大工业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而出现的,它是当前与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真正的革命阶级。(2)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有产阶级中学识丰富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历史和经济的理论中成长起来的,在艰巨的阶级斗争的实践中和科学研究中创造出来的。(3)马克思主义必须到工人运动中寻找自己的物质武器,才能使自己有所依托并形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否则会在书斋中枯萎下去;工人运动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才能形成自觉的共产主义运动。

师:(回答问题:结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请思考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是否具备了建党的条件?)

生:(思考,教师引出下文)

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客观形势发展的产物,是历史的必然。

1.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阶级基础

师:在“五四爱国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工人运动有了怎样的发展?

生:(回忆旧知识)

师:“”后,工人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1921年工人的罢工斗争49次,参加人数10.8万人。他们迫切地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组织领导。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思想基础

师:“”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状况?“”以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是什么?

生:(回忆旧知识并分析思考)

师: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突破少数知识分子范围,并与中国工人运动进一步结合,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所进行的主要工作。

3.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干部和组织条件

师:(指导学生看第127页<共产主义小组分布示意图>指出图上标有党徽的八个地名。及党成立前夕国内6个共产主义小组和国外2个小组的所在地)

生:(读图分析)

师:介绍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情况及其活动。使学生体会“有计划,有组织的宣传马克思主义”(让学生阅读教材第127页有关内容)。体会“进一步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生:(分析体会)

师:在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中,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1920年8月,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下,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各地团组织的建立,为党造就了一批后备力量;成立共产主义小组的地方,多是受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较深,业工人较集中,已经出现了一批想念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的中心城市;先进的知识分子,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桥梁,通过这一桥梁,马克思主义被灌输到无产阶级的斗争中去,通过这一桥梁,无产阶级才明确自己的使命,看到斗争的前途,由自在阶级上升为自为阶级。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共产党的雏形,它表明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了。

4.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

生:(阅读第127页有关内容)

师:到20世纪20年代建党的条件成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决不是偶然的。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师:(通过对课本有关“一大”内容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一大”的时间,地点,代表,及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党的名称,党的纲领,奋斗目标,中心任务,中央领导结构)(投影材料)我们党的纲领如下: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3.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英文译本)

师:“一大”确立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斗争矛头是什么?革命的动力是什么?

生:(学生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内容回答)

师:中共“一大”的意义是什么?“新型”政党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教师引导学生分层次理解:指导思想与以往的不同;奋斗目标与以往的不同;阶级基础与以往的不同;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与以往不同)

生:(思考并回答)

师: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残暴统治下的中国,“新型”的政党诞生了。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投入到直接的革命斗争中,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富有革命的首创精神和坚强的战斗力。尽管人数很少,仅有50余人,却使旧社会一切腐朽势力深感恐慌,北洋政府惊呼“其祸甚于洪水猛兽”,应

“严加防范,以遏乱萌”。她在诞生给灾难学生蝗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自雅片战争以来,历史就给中国人民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中国人民已经进行了80年的抗争,虽然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但一次次失败表明,这两大任务既不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可能完成的,也不是资产阶级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能完成的。她带领着中国人民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着坚决、彻底而有效的斗争,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有了先进的政党,就要解决两个根本的问题:第一认清革命的对象;第二广泛地发动群众。必须把“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实际情况,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当做“第一任务”。

三、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中国的现状

生:(回忆华盛顿会议有关内容;及军阀混战局面)

师:1922年1月,在列宁的直接领导下,共产国际于莫斯科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每次代表大会国共产党派代表参加,大会号召远东被压迫民族,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争取民族的自由、平等、独立。这次大会对中国共产党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起了直接帮助作用。

2.中共“二大”的召开时间地点中心任务(革命的敌人、革命的性质、革命的动力)最高革命纲领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反帝”、“统一、真正、民主共和国”(投影材料)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目前政治状况又另开了一个新局面。这个新局面一方面有利于帝国主义列强实行华盛顿会议所决定的共同侵略政策,一方面延长中国的纠纷情势”。为了实现革命目标,必须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中国的广大农民有极大的革命性,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奋斗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29页,第130页有关内容,结合本专业回答以下问题)

师: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革命动力有什么变化?与“一大”比较有何变化?根据课本及本专业归纳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源。

生:(学生通过阅读,分析,理解得出结论)

3.意义

(1)第一次提出明确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从鸦片战争到前,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到辛亥革命的纲领口号,都没有正面的明确的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都没有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当然也不会为这个目标而采取彻底的革命步骤)

师:中国共产党虽然是初生的党,就已破天荒的明确提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她成为动员、组织、鼓舞人民朝着解放的道路前进的一面旗帜。

(2)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至此,中国共产党创立的过程完成了。

四、工人运动的高潮

师:“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生:(及时反馈课堂知识)

师:“一大”后中国共产成立了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自此党在工人中和整个社会上的政治影响日益扩大。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在持续1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大小罢工100余次,参加人数在30万以上。在斗争中工人们都组织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会。

1.概况

生:(阅读课本第130-131页)

师:这场气壮山河的工人的斗争,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力量和革命精神,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信。

“二七惨案”的教训

师:请思考:(1)革命的敌人是谁?力量如何?(2)工人阶级仅仅依靠罢工,进行合法斗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工人毫无民主权利的条件下有无成功的可能性?(3)工人阶级“单枪匹马”能否完成民主革命?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还有城市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民主派在民主革命中的地全和作用如何?(投影材料: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农民状况)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给中国农村带来新的灾难。1.1920年消费资料占中国进口货物的71.5%。大量的日用品倾入农村市场,进一步排斥了家庭手工业,农民不得不用农产品换日用品,成为帝国主义直接剥削对象。

2.帝国主义倾销商品的同时,迫使农民放弃原有的生产,为帝国主义种植和出售他们所需的原料,造成粮食缩减。1914~1919年对15省的调查,水稻种植占全部耕地面积的41%;1924~1929年降为37%。1922年粮食入超300万零碎2担。

3.20世纪20年代,地租占收获量的50%以上,湖南湘乡达90%;农村借债户占全体农民的50%~70%,利息20%~80%,有的地方为100%;附加税的增加超出了正税数倍,许多地方原来的军阀征过税,新来的军阀再征;预征赋税在四川梓潼1926年已预征到1957年的田赋。除横征暴敛外,广大农民还要受军阀的兵差,兵饷的痛苦,农民畏兵如虎,逃亡他乡。中共二大宣言:“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如果贫苦农民要除去穷困和痛苦的环境,就非起来革命不可。而且那大量的农民能和工人握手革命,那时就可以保证革命的成功。”

师:看材料1、2、3,谈一谈感受;并结合“中共二大宣言”分析农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生:(阅读材料,分析,思考)

师:中国共产党的下一步工作是什么?

诞生范文篇4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客观条件,理解其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

2.掌握《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其理论观点,探究其历史意义。

3.探讨巴黎公社的措施和历史教训对后来革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回顾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2.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材料,指导他们从中归纳、分析历史观点。

3.与学生一起剖析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和经验教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通过对国际共运史的学习,树立起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教学难点

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卡尔马克思吗?

生1:马克思是一位著名的无产阶级思想家,他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起了重要指导作用。

生2: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国指导思想,是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向灯。

生3:马克思是一位出生于德国的著名哲学家。他与恩格斯一起发表了影响后世的《共产党宣言》。

师:看来,大家对马克思还是有所了解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课,进一步探讨马克思主义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影响。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推进新课]

1.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

想想议议:

师:同学们,我们常说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之相对应有一种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大家知道这一学说的代表人物是谁吗?

生:他们是傅立叶、欧文和圣西门。

师:空想社会主义是怎样出现的呢?

生: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社会矛盾尖锐,工人阶级斗争日益高涨。为了找到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症结所在,傅立叶等创立了美妙的社会设想。

师:他们的设想为什么被称为空想呢?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材料,思考这一问题。

(多媒体课件播放材料)

按傅立叶的设想,每个“法朗吉”占地一平方英里,按股份公司形式组成,领导人由成员选举产生,“法朗吉”的生产方式是以农业为主,工业只是一些小工业,是农业的附属和补充。成员根据自己兴趣参加劳动,收入按劳动、资本和才能的一定比例分配。这样,人人就可以生活在其改良的和谐社会里。

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法朗吉”是傅立叶根据资本主义社会贫富不均的状况而设计的改造社会的蓝图。在这里,人人的生活都有保障,但这种理想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当时还不具备形成这种理想社会的社会环境。

师:是的,实践最终证明傅立叶的设计是空想,这就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但欧洲工人阶级并没有因为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了美妙设想,而停止了同资产阶级作斗争。请看大屏幕上的材料,请大家想一想此时工人运动的特点。

(多媒体课件播放材料)

英国宪章运动的《会国请愿书》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我们要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我们要求国会每年改选……普遍选举必能、也只有它才能给国家带来真正的、持久的和平……

生:材料表明,英国工人运动提出了选举权的要求,它说明工人运动已从自发斗争发展到自觉斗争,工人阶级已作为一种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师:不错。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包括英国宪章工人运动在内的三次工人运动,它标志着工人运动发展到新阶段,但这些工人运动都失败了。其原因就是没有一个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2.《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想想议议:

(多媒体课件播放材料)

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幽灵在欧洲大地上徘徊。……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师:同学们知道大屏幕上打出的两段话是来自于哪一经典性革命论著吗?

生:不知道。

师:它来自于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中。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能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呢?

生1: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中,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加深了对工人运动的理性认识。

生2: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如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加以批判性吸收,这为其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师:《共产党宣言》中有哪些主要内容呢?

生: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其主要内容有:一是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里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二是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社会主义必将替代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将成为资产阶级掘墓人;三是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师:马、恩这一论断有什么价值?

生:《共产党宣言》中的论断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指明了斗争方式、方向和前途。它号召工人阶级进行暴力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并指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增加了无产阶级取得斗争胜利的信心。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相当好。《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它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战斗纲领。从此,无产阶级有科学理论指导革命斗争,工人运动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后来的巴黎公社革命、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都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

3.巴黎公社

合作探究:

师: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不久,世界上就出现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生:它是不是类似于我们中国的式的组织?

师:不是,它是一种政权形式,而是一种行政区划。下面请同学们看教材,整理一下巴黎公社诞生的情况。

生: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国第三共和国的国防政府和临时政府都推行投降卖国政策和敌视工人的政策,这极大地激化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导致了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组织国民自卫军发动武装革命,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师: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呢?同学们能否谈谈理由?

生1:巴黎公社是在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基础上诞生的,它是由巴黎人民组建成立的,当然是无产阶级政权。

生2:巴黎公社成立后,采取一系列革命措施。如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法庭和议会;成立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掌管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权;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工人管理;维护工人的权利。总之,这些措施都是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的。

师:既然巴黎公社采取了如此坚定的革命措施,它为什么后来还是失败了呢?

学生探究路径参考:

生1: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改革或革命可以看出,当时世界主潮流是发展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早产的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命运。

生2:从巴黎公社所采取的措施看,它存在明显的局限。它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致使该银行成为后来资助反动政府镇压巴黎公社重要的财政来源;也没有同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起广大农民积极参与,这使得巴黎公社没有得到全国各地农民及其他阶层的支持。

生3:在巴黎公社革命中,没有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进行正确领导,故而尽管巴黎公社战士在革命中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也不能挽救巴黎公社的失败命运。

师:(小结)尽管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巴黎公社昙花一现,但它的意义还是重大的。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它的经验教训是后来国际工人运动的宝贵财富;它的伟大尝试是无产阶级革命将要取得胜利的前兆。

[延伸新课]

试用19世纪70年代以前的有关史实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的必然产物,是指导工人运动的科学理论;工人运动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欧洲爆发三次大规模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作指导。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要求,通过研究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深入工人运动实践,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此,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1864年第一国际产生,它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从此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其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主题:参考有关马克思、恩格斯的传记和评论。试写一篇读后感短文,阐明自己的感想。

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目的

1

到图书馆、上网查阅相关书籍

介绍相关书籍

1.让学生更多地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史论结合能力

3.让学生通过此次活动能树立起远大理想和刻苦学习知识的精神

2

根据查阅的材料和了解的知识,确定文章主题和内容

指导学生通过材料提出正确观点和解答具体问题

3

论文完成,相互交流看法

对优秀文章进行评点

习题详解

第一题:请简要概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观点。

1.解析思路:认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概括《共产党宣言》的主要观点。

2.答案要点:一是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里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二是阐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社会主义必将替代资本主义,无产阶级将成为资产阶级掘墓人;三是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第二题: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和教训是什么?

1.解析思路:此题考查对巴黎公社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概述能力。点明巴黎公社的历史作用并分析其为什么会失败。

2.答案要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给资本主义以第一次沉重打击,它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公社失败的主要教训,是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在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结果导致公社的最后失败。公社失败的另一个重要教训是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备课资料

1.《共产党宣言》(节选)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要做到这一点,当然首先必须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的干涉,也就是采取这样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在经济上似乎是不够充分的和没有力量的,但是在运动进程中,它们会越出本身,而且作为变革全部生产方式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

在所有这些运动中,他们都强调所有制问题是运动的基本问题,不管这个问题的发展程度怎样。

最后,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2.《法兰西内战》(节选)

诞生范文篇5

柏拉图对话录《斐德若篇》之中的一段插曲涉及文字和言语的关系。苏格拉底向他的对话者斐德若讲述了一个故事:埃及的一个名叫图提的古神发明了文字。他将这一项发明献给埃及的首脑塔穆斯。不料,塔穆斯并未表示赞赏:

……图提说:"大王,这件发明可以使埃及人受更多的教育,有更好的记忆力,它是医治教育和记忆力的良药!"国王回答说:"多才多艺的图提,能发明一种技术是一个人,能权衡应用那种技术利弊的是另一个人。现在你是文字的父亲,由于笃爱儿子的缘故,把文字的功能恰恰说反了。你这个发明结果会使学会文字的人们善忘,因为他们就不再努力记忆了。他们就信任书文,只凭外在的符号再认,并非凭内在的脑力回忆。所以你所发明的的这剂药,只能医再认,不能医记忆。至于教育,你所拿给你的学生们的东西只是真实界的形似,而不是真实界本身。因为借文字的帮助,他们可无须教练就可以吞下许多知识,好象无所不知,而实际上却一无所知。还不仅此,他们会讨人厌,因为自以为聪明而实在是不聪明。(1)

20世纪中期,雅克·德里达从这一段对话之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西方思想传统对于书写文字的强烈排斥。柏拉图以来,这种观点不绝如缕:口述的言语源于思想,富有生命,陈述的人始终处在现场,他们可以时时在对话之中修正歧义;相反,文字是一种死气沉沉的书写符号。文字是人为的,仅仅是真实的影像,文字的书写意味了主体的缺席。所以,文字时常因为纷乱的诠释而与真理南辕北辙。这个意义上,书写文字遭到了莫大的蔑视。作为一个叛逆的思想家,德里达向这种思想传统发出了挑战。他的矛头指向了西方传统哲学的"在场形而上学"。他主张颠倒文字和言语之间的等级关系,这种主张是他解构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同后来的一批信奉解构主义的批评家所认为的那样,书写文字产生的种种歧解无宁说解救了那些遭受压抑意义。

然而,这一段有趣的学术演变并没有否认一个事实:在场的口述言语可能有效地维持某种清晰透明的交流。如果这种交流为了统一认识,为了说明什么,或者为了明白无误地了解对方的想法,那么,现场的对话比文本的往返有利。现场保持了解释、更正、退让和反驳的种种可能性。现场意味了一个共同认可的语境。相对地说,文字的保存时间和传播空间均是口述语言无法比拟的,但是,文字交往无法取得如此一致的语境。

遗憾的是,口述言语的范围相当有限。口述言语依赖空气的振动传播,人们声带所制造的振动十分微弱。通常,人们的对话范围无法超出一个房间;即使纵声吼叫,百步之外已经置若罔闻。如何解决声音的远程投递技术,并且在这种远程投递之中保持即时性和逼真,这是人类的古老愿望。人们可以从神话人物"顺风耳"的身上看到这种愿望的投影。

曾几何时,电子技术终于让人类梦想成真。经过电流或者电波的转换,人类的声音可以在须臾之间遨游千里。这方面的发明甚至导致世界结构的深刻改变。这时,人们可以想到一系列保存人类声音的电子产品:电话,广播,唱片,留声机,录音机,录音磁带,如此等等。

这里,我想从一个神奇的发明开始:电话。

2

根据记载,电话的发明不无偶然。

1875年的某一日,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和他的助手分别在两个房间联合试验一种电报机时发生了一个小小的事故――助手看管的发报机上一个弹簧突然失灵。然而,发报机上已经磁化的钢条却在电磁铁前继续振动。它产生了波动的电流沿电线传到了邻室,让贝尔听到了声音。这是电话发明的最初启示。电话诞生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没有人对这个器械表示兴趣。尽管这个会说话的机器在展览会上让巴西国王吃了一惊,但是,人们仅仅把它当成一个玩具。当时,人们还无法意识到这个器械可能如此深刻地介入世界的组织方式,也无法意识到经营这个器械的公司会变成世界上利润最为丰厚的机构之一。一篇题为《另类眼光看世界》的文章曾经用风趣又不无夸张的语言地描述了电话诞生之初的尴尬:

尽管要求得到发明专利的有600多人,但最后还是苏格兰物理学家贝尔(1847-1922)被承认是电话之父。

他的第一部电话诞生于1876年,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处,因为他没有可以打电话的对象,也没有人可以给他打电话。……据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档案记载,作为收到明确的电话信号表示的Hello(喂!)是大发明家爱迪生(1847-1931)在1877年首先说出的。(2)

当然,人们对于电话的冷漠并没有维持多久。经营电报网络――可以将电报视为文字远程交往的象征――西部联合电报公司迅速地察觉到了巨大的威胁。西部电报联合公司开始对电话的专利权大加讥讽,随后又试图扼杀或者夺取这一项新技术。《垄断》一书的作者约瑟夫·C·古尔登写道:

西部联合电报公司禁止贝尔使用它的沿铁路和公路架设电缆的专利。西部联合电报公司在遍及全国的每一个主要饭店、火车站和报社安装了收发报机,但条件是不得安装电话。在费城,贝尔公司的一个经理被禁止在这个城市的任何地方架设电话线;他的工人们在西部联合电报公司的控告下屡遭监禁。由于这个电报公司在华盛顿的政治影响,贝尔公司的电话无法进入联邦政府的办公室。(3)

尽管如此,西部联合电报公司还是败下阵来。相对于莫尔斯电码传送的文字,电话里面的真实声音――例如语音或者语调――表达了更多的涵义。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利用声音和气息恢复某种真实的交流环境。人们已经发现,电话之中声音的碰撞迅速地撤消了通话者之间的距离,即使通话者之间横亘了千山万水。这是一种奇特的魅力。声音可能组成一个自己的世界。现今,这甚至已经引起计算机网络商人的重大兴趣。他们正在考虑为人们在因特网上做的所有事情配上声音:"人们会把因特网当作通话的媒介,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通过敲击键盘来相互传递信息。"(4)这是电话背后的设想向计算机网络的延伸。

3

利用电话将整个世界串联起来,电话簿的出现功不可没。电话簿是对于世界进行重新编码。无论是总统办公室、海关检查站、商务中心还是普通私人住宅,一切都被某些数码重新命名。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还是无法找到这个人,只有记住一串数码才能捕获他。这样,一个由电话机和电话簿奇妙地编织起来的联系网络已经大功告成。电话号码如同另一种门牌,按图索骥具有了崭新的形式。只要付出一定的费用,人们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个联系网络。电话让人感到,这个数码命名的世界凝缩为声音的形态环绕于周围。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地进入这个声音世界。电话的话筒上端有个接收器,下端有个送话器;在如此短小的距离之内,在一只手中,一个交流的回环已经完成。在电话簿的协助之下,电话在众多未曾谋面的人们之间建立了一个新的空间。尽管人们所能看到的仅仅是一部电话机和一根电话线,但是,通话的双方都能用耳朵察觉到这个空间的存在。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隔天涯,电话所建立的空间制造了一个现场的语境。某种新的社会神经诞生了。声音变成了电流造就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组织方式。人们可以想象:迄今为止,多少事关重大的指令是由电话发送的?

有趣的是,电话簿上抽象的数码某种程度地废弃了一些形象包含的不平等。电话簿上,许多门户森严的机构撤走了重重岗哨;如同普通私宅一样,它们无非是几个数码而己。或许可以说,电话簿的编码至少显示了一个意义:声音远比身体――那个发出声音的总部――享有更多的民主。的确,电话的发明与社会民主有关。衙门深似海,多数小人物无缘登堂入室;电话的设置至少是另一个渠道:人们可以将自己的声音打入这些禁地。当然,如同双刃之剑,电话开创的交往空间之中,争夺和冲突立即接踵而来;窃听、秘密录音、色情电话、广告电话、索费昂贵的声讯电话、绑架者利用电话进行威胁、形形色色的电话骚扰以及络绎不绝的热线电话与投诉电话均是这些争夺和冲突的表征。无论是新的社会组织方式、更多的民主还是新一轮的争夺和冲突,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没有电话,现今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

历史证明,电话正在愈来愈多地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电话铃声也比经往更富于人情味了。新型的电话机上,尖锐刺耳的铃声已经为一种轻快优雅的鸣响所替代。事实上,即使电话机无声无息的时候也充满了意义。电话机凝然不动,但它却聚集了许多隐性的机会。电话机似乎随时有可能警觉地响起来,及时地送来外界的信息。于是,人们仿佛在这个器械里贮下了许多内容不明但又十分殷切的期望,这个器械的存在本身即是一种安慰。人们无形地觉得,电话里的事情更急迫,更有意思,更吸引人。因此,电话是一个受欢迎的使者。未经预约的访问者时常被视为意外的干扰,但是,电话却享有更多的特权。多数人习惯于闻声就接。这纵容了声音的探险。打一个电话试探不会暴露自己的形象。这无形地发展了一种不必谋面的交往。许多当面难于启齿的言辞――包括许多恶意的中伤、詈骂、谣言――利用电话得到了传播。同时,这种传播是秘密的,听众只有一个人。电话的内容如同信件一样是一种隐私。如果说信件保存了寄信人的蛛丝马迹,那么,电话是匿名的。人们无法及时地了解电话里的声音来自何方。利用一个神秘的电话制造恐怖气氛,这已经是现代电影的常用伎俩。这一切无不表明,电话为孤独者打开了一个看不见的世界。所以,现代封闭式的寓所里,电话机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配件。只要拿起电话筒,听到拨号音,这就意味了个人已经同外界接通了联系。按下一串数码,话筒里就可能出现真实的人声。即使听到的仅仅是忙音,这也是表明他人与你同在的迹象。电话所建立的空间之中,通话者仿佛在直接面谈。可以观察到,许多人通话时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几乎与现场无异:恭敬,爱慕,威严,畏惧,愤怒,这些情绪常常转移到他们面前的电话机之上。电话机与通话者遭受相同的待遇。电话的历史不过百余年,然而,它已经如此密切地嵌入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系列丰富而微妙的涵义――这种密切的程度甚至让人意外。

的确,电话背后包含了一系列基本的生活观念。可是,这一切无宁说是电话网络扩张的副产品,而不是扩张的原因。这个不无偶然的发明如何深入地钉在近现代历史之中?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4

声音的远程投递技术如何纳入商品范畴,或者说,声音的远程投递技术如何进入资本社会的结构之中,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历史零件?无论如何,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电话必须有偿使用。如果电话网络畅通无阻地遍布世界,那么,一个经济学的基本规则必须得到尊重:电话使用的收益――有形的和无形的――必须超过电话的成本。电话机不是一个工艺装饰品。电话创造了什么,或者,电话节约了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是电话普及与否的前提。谁、哪些观念或者哪些利益支持了数以亿计的电话分布在地球的各个角落?

很长的时间里,权力运行的保障已经包含了利益的观念。权力即是利益的创造或者利益的保证。所以,毫不奇怪的是,权力机构――尤其是特权机构――首先占有了这项发明。及时的通讯手段对于权力机构至为重要。这是声音的政治学和管理学。电话通常被视为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让国家的声音传播到远离首都的地方,这是首要的动机。电话制造了一个新的空间,政治管理无论如何必须首先占领这个空间。这个意义上,电话是国家机器的重要配件。各级官员或者各种要员桌上通常陈设了多部电话,某些高级官员还拥有保密的红线电话。两个国家元首的热线电话可能导致或者阻止一场世界大战,这都不是危言耸听。另一方面,军事领域对于电话的重视可想而知。先进的通讯手段是军事行动的保证。人们至今还可以在电影之中看到这种镜头:军事指挥部里的军官发狂地将旧式的手摇电话机转得呼呼地响,他们的大喊大叫和摔打电话都是战斗气氛的组成部分。

然而,如果一项发明试图征服巨大的市场,那么,它不得不打入日常生活。人们对于免费的交谈或者聊天已经习以为常,哪些观念说服人们愿意为电话之中的闲言碎语付帐?1940年,国际电话不足40亿分钟;1995年,国际电话己增至600亿分钟,什么是15%的年均增长率背后的动力?根据统计资料,1990年全球的电话服务与国际电话收入为371900百万美元,1996年已经达到541000百万美元――哪些观念成为如此巨额利润的催生婆?

描述信息社会的初始阶段时,托夫勒将电话解释为商业经营的必要工具;换言之,电话的费用可以从商业利润之中扣除。事实上,电话的出现使商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电话似乎改变了商业经营的全部面貌。它使得商业经营扩展到一个更大的地理区域。总经理们现在能够直接与远离总部的地区分部经理或推销员通话,详细了解经营现状。声音传播通过语音语调变化,能传输更多的信息,远胜于莫尔斯电码的那种冷冰冰的嘀嘀哒哒声。

电话使得大公司更加庞大,使得集中化了的官僚机构更有效率。交换台和接线员大量涌现。秘书们听到电话谈话,并学会保持沉默。她们学会筛选电话,并因此部分地控制了通向权力的途径。

开始时,电话还助长了秘密交易。大量的交易得以进行而不致留下可作为罪证的字据文件(后来出现了线路窃听和安装窃听器技术,从而使得那种在保护商业秘密与想窃取这些秘密的人之间的永无休止的争斗的天平发生了倾斜)。

这一先进通信系统所带来的间接利益甚至更大。电话促进了工业化经济的一体化。在市场上,资本的运转更为畅通,商务活动更为便利。交易可迅速达成,确证文件可随后再办。(5)

托夫勒认为,电话加速了商业活动,促进了经济发展的速度,这甚至影响了国际之间的势力平衡关系。1956年,美国拥有全世界电话机总量的一半,现今这一比例已经下降为三分之一。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说来,电话与商业之间的联系并非那么密切。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始终将电话视为权力的象征。这甚至体现于官员们接电话的用语上。接听电话时,许多官员不是招呼:"喂",更不会使用礼貌用语"你好",他们往往居高临下地问:"哪里?"移动电话成为某种官衔的配件之后,许多人有意地在大庭广众的场合炫耀性地使用――这种作风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厌恶。然而,电话业务的市场扩张突破了中国的防线之后,权力的象征所支持的消费规模已经远远无法维持市场的规模。如何提出新的观念诱惑更多的用户加入电话消费,如何利用时髦的理论话语包装电话消费,这是电话公司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说,权力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移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个显著事件,那么,电话消费的观念必须投合这种历史环境提供的文化模式。分析有关电话的广告,人们可以发现多种观念的有趣混合。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可以从这些混合之中辩析出电话消费的阶段性演变轨迹:权力象征――商业的成功――个性化的生活方式。

电话销售的广告大规模地出现在中国与移动电话的兴盛密切相关。事实上,中国的有线电话并未积极利用广告进行促销。然而,人们可以从另一方面观察到,大量的公司和商务机构的广告均与有线电话有关。这些广告不约而同地以公司领导人――例如总经理――正在打电话的画面作为宣传。除了豪华办公桌、真皮沙发和打领带的公司领导人之外,电话几乎是画面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显而易见,电话代表的是信息。如此大量构思相同的广告表明,信息社会的描述已经让商人认可了一个强大的观念:信息是商务成功的保证。商务活动时常被定位为电话消费的最大资源。九十年代历史环境的导演之下,电话市场的开拓精心地纳入了信息社会的种种理论。这是电话拥有的象征价值:消费者时常为从属于这种信息社会而自豪。目前,这种观念正在顽强地向偏僻的乡村渗透。我曾经在湖北乡村看到,电话公司用石灰水在农家干打垒的黄土墙上刷出大幅口号:要致富,电话通。这无非是以粗陋的形式重新演绎信息与富裕之间的联系罢了。

然而,电话市场――尤其是移动电话市场――的资源耗竭之后,新的竞争意味了消费观念的又一轮开发。这时,人们可以在许多移动电话的广告之中发现,尽管"工作效率"、"掌握商机"、"全资讯的商务时代"这些字眼还是频繁出现的主题词,但是,一个新的主题音量越来越大:个性化的生活方式。诺基亚在"以人为本"的口号之下设计了新的广告词:"生活充满激情。"这个广告词的解释是:"一展独特风采,尽现卓尔不群,我们知道您追求与众不同,富于创意的生活,因此我们特为您量身定做了这款全新诺基亚8210,使您的多彩生活更现激情。"显然,所谓的个性化生活方式包含了众多方面。这时,亲情的沟通终于提到了电话消费的议程之上。《南方周末》划出了半个版面为IP电话刊登了一条温情脉脉的广告:

以前总觉得妈妈很唠叨,现在出了国却觉得身边少了什么,我才体会到唠叨是妈妈的一种爱。有时,我也会给家里打个电话,说说我的生活,听听她的唠叨。妈妈总是不放心,说我不懂得照顾自己。她总想和我说说话。要是家里的电话能打国际长途就好了。前几天我在订了张IP电话卡,通过网上付帐,那边就有人把卡送到了妈妈的手中。现在妈妈可以经常和我联系了。(6)

有趣的是,多数移动电话广告总是选择英俊漂亮的青年男女充当通话的主人公。这是"生活充满激情"的无言注解。这时,电话的私密性再度被暧昧地表现出来,移动电话的消费突然具有了特殊的浪漫风格。许多电视连续剧之中,移动电话是爱情的必要道具。这是电话消费观念的一个突破。台湾的移动电话公司的"轻松打"广告机智地将移动电话定位在"聪明、有趣、便宜"之上;移动电话的潜台词是"年轻、时髦、无拘无束的社交、稳操胜算的爱情",拥有移动电话至少表明自己跟得上时代。(7)从权力机构的指令、捕捉稍纵即逝的商机、爱情游戏到琐碎的家长里短,电话一再纡尊降贵,终于走到了尽头。这时,移动电话机的装饰功能得到了强调。摩托罗拉V2088的许诺是"绝对个性":"可更换不同的面版";"红、绿、橙三色显示背景灯";"极具个性的的铃声选择",如此等等。这时,移动电话成为个人形象的一部分。三菱的"小菲"移动电话的口号已经变成了"我行我酷"。广告画面是一男一女:女的一身缟素,面无笑容,手执一部白色移动电话疾行而去;男的一袭黑衣,神情专注,盯住手中黑色移动电话里显示的号码。这一帧画面的配上的文辞是:"更靓更酷的她在哪里?在这里!她纤巧轻盈的身材,冷艳倍酷的肤色,随身佩带,尽显你酷。"如同人们屡屡看到的那样,消费观念的不断创新终于走到了喧宾夺主的边缘:这时人们离声音的主题已经很远了。

5

如果说,电话所制造的声音传播仅仅往返于个人之间,那么,广播电台建立了更大的声音社会。换言之,个人与个人的声音交往扩大为个人与公众或者公众与公众的声音交往。形象地说,这种交往从密室到了广场。广播电台的技术内容不仅是声音的远程投递,它还包含了声音的放大和声音的复制。广播不是私语,它是号召。无论是某种集体的组织还是社会的控制,广播电台是声音社会之中一个高耸的核心。某一个时期,人们的四周悬挂了许多的高音喇叭,权力的声音不可抗拒。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年》提到了声音制造的恐怖。麦克卢汉提示人们考虑广播电台与法西斯兴起之间的关系。(8)

迄今为止,无线电广播基本上代替了有线广播。根据尼古拉斯·A·夏普对于无线电广播史的考察,它的开拓期可以上溯至十九世纪的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等人那里。1895年,意大利发明家古列尔莫·马可尼的无线电发报机在英国申请到了专利。无线电迅速在军事和航海联络上产生了重要的作用。1919年,无线电台独立出来。不过,当时的许多公司均认为广播电台播放种种节目只是有助于卖出更多的收音机和无线电部件。(9)尽管广播电台的角色始终是赢取利润的经济单位,但是,它的政治功能日益显现。有趣的是,人们可以从广播电台背后察觉首领的原型。古代的部落社会之中,首领的威望很大程度地利用高亢的声音予以表现。声音是他们召集部下的重要手段。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这是古代政治之中的一个经典性场面。迄今人们还可以发现,宏大的嗓门――如果有一个半导体的喇叭更理想――可以在混乱的广场产生意想不到的权威。这是声音的权威。事实上,广播电台将这种模式扩张到了全世界。麦克卢汉表述得十分精彩:"广播的潜意识深处,充满了部落号角和古老鼓乐的共鸣回荡……这个媒介有力量把心灵和社会转换成一个共鸣箱。"(10)

广播电台――尤其是无线电广播――的复盖范围是无可比拟的。从国家元首的政治演说、战争动员令、党派之间的竞选辩论到股票行情、流行歌曲、商品广告,形形色色的信息利用广播电台的声音发射技术编织成一个无所不包的网络。广播电台的声音无远弗届。它可以让国家的声音响彻私人卧室,或者将刚刚发生的新闻送入疾速移动的轿车;风云突变的之前,广播电台的气象预报跨越了辽阔的海域抵达远洋渔轮。总之,广播电台出其不意地取消了声音社会之中的物理距离。空间或者地域已经不是声音社会的组织原则。通常,广播电台的听众根据自己的嗜好和时间表形成了种种没有注册和未曾谋面的松散团体。某些时候,特定发射频率的广播电台是另一种组织形式。例如,飞行员、出租车司机、特种部队或者警务人员往往拥有自己的小型广播电台。当然,广播电台的声音不会像人的嗓门那样遭受现场气氛的束缚。广播电台不会害羞,不惧危险,没有生理限度。恐吓、威胁和厌恶都不会让它噤口。换言之,广播电台对于声音社会的组织包含了机器的性格。这时常会演变为声音的暴力。

的确,广播电台的强大功率已经转换为强大的声望。人们对于广播电台的信任远远超过了对于某个人真实声音的信任。广播电台是真理之声,个人无非是一孔之见。虽然广播电台的声音没有形象,但是,某些声音具有性格特征。这些富有特质的声音形成了听觉的偶象。根据这些声音特质,许多人时常栩栩如生地想象播音者的肖像风貌。这样,一些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成为不露面的公众人物。经过广播电台的播放,他们的能言善辩征服了世界上许多遥远的角落。声音的放大和复制造就了他们的领袖身份,电子技术为他们提供了指点江山的讲坛。

如何占据声音社会的制高点?这是政治家念兹在兹的问题。无论是太平盛世还是危机爆发,广播电台均是争夺的要津。人们时常可以听到种种声音的搏斗。更大的发射功率,在某一频道播放干扰声,建立和取缔地下广播电台,这些均是电子技术制造的搏斗手段。有理不在声高的古训已经被嘹亮的喇叭击垮了。

显而易见,政治家的首要困扰是,声音社会的组织形式轻而易举地废弃了传统的国界。海关和军队阻止不了电波的全方位入侵。众多依附于国界的法规和限制对于声音社会无济于事。如果无法掐断声源,异端的声音无所不在。这是电子技术对于传统政治的严重挑战。人们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国家的新闻机构失去了信誉之后,商店里的短波收音机立即销售一空。声音社会为人们打开了一条出走的通道。禁锢失效了。声音社会里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无不得到重新定义。国家、政治体制、行政区域、地域文化、寓所的围墙――这些传统的空间划分标准不断地淡隐。声音社会之中,电子技术与新型的意识形态生产之间显示了最为深刻的联系。6

声音的复制产生了奇特的后果。复制的声音具有三个前所未有的特征:脱离了声源――特别是脱离了发声的人体――而存在;脱离了发声的特定时间而存在;脱离了发声的特定空间而存在。总之,声音如同一个独立的物质,并且拥有了唱片、录音带这样的固定载体。复制的声音具有两种主要用途:一,保存声音的记录和档案;二,有助于声音的作品大规模地成为消费的商品。

口说无凭,这是人们由来己久的苦恼。声音迅速地消逝在空气之中,无法成为人们握在手里的证据。谣言的流布,诺言的失信,誓言的改悔,这一切均与声音的无法保存有关。人们的想象之中,口头语言是轻佻的,无足轻重;只有书写字据不可移易。为了防止书写字据的伪造,叙述者通常签名或者按上手印作为担保。手书或者手印是身体的象征,这证明了字据的内容出自某一个真实身体的思想。然而,录音技术的问世勾消了一系列复杂的手续。录制的声音完整地保存了一个人的口吻和语调,这是不可抵赖的。无论是飞机上的黑匣子、录音电话还是特殊机构安放的窃听器,声音的现场得到了再现。无论如何,证据学因为录音技术而产生了巨大的飞跃。

除了充任证据,还有哪些声音具有保存价值?所有的人都会立即想到了音乐。录音对于音乐的贡献是难于估量的。如果说,传统的音乐会是音乐家与听众此时此地的遇合;那么,声音的复制打破了演奏的唯一。唱片与录音带把音乐从"此时此地"之中解放出来,实现了大规模的批量生产。顷刻之间,音乐星星点点地布满了全球的市场。声音的复制与音乐市场的关系大约是从留声机、唱片的发明开始的:

"我一生从没有这样吃惊过,"这是托马斯·阿尔文·爱迪生对自己匆匆设计出来重复说过的话的机器的初次发声所作的反应。那第一句话即是爱迪生自己说的"玛丽有只小羊羔"。第一架留声机的杰出表演在1876年无疑使人大为惊奇,即使是对发明者本人。然而更多的惊奇,还是在留声机之后一百多年中的成绩。留声机历经专利之争、劳资纠纷、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大萧条,以及打破垄断、发行体系崩溃和电影、广播、电视的出现,还伴随着各类音乐口味、风格和超级明星的沉浮。多少次唱片业的销售面临下跌,甚至多少次留声机似乎濒临绝境,但一个世纪来的总趋势是产品、听众和利润的持续增长。(11)

唱片和录音带令音乐作品日益廉价。音乐不再神秘,不再是演奏家或者指挥家某一次突如其来的灵感与现场气氛独一无二的化合。唱片或者录音带里的音乐可能尽善尽美;但它们不是一气呵成的,它们是录音棚里反复录制和反复修饰的产物。换言之,唱片和录音带里的音乐并非不可重复的生命冲动。这些机器合成的作品理所当然地可以由机器的予以复制。于是,那些曼妙无比的乐曲源源地从生产线上涌出;唱片和录音带如同普通商品一样搁在货架上,遍布街头的小店即可购到。音乐厅、歌唱家、演奏家、指挥家、听众共同组成的音乐会压缩在一张唱片或者一盒录音带之中。人们可以携带这些音乐会旅行或者返回寓所。声音的复制让音乐与各种景象的结合产生了广泛的可能性。人们可以用莫扎特的乐曲为一则广告配音,或者让贝多芬的作品回响在送葬的队列之中。如果说,音乐会往往是贵族们相聚的所在,那么,唱片和录音带不仅将音乐带入大众,并且迅速地在音乐与大众之间建立了新的市场形式。显然,新的市场形式开始组织自己的音乐生产。由于唱片、录音带和市场共同形成的传播体系,众多通俗歌曲的演唱明星才有可能成为万众追逐的偶象。人们可以说,声音复制技术产生的意义深刻地进入了文化和经济范畴。7

如同人们常常看到的那样,电子技术和机器又一次击败了人。音乐家把自己的作品交给了广播电台和录音机播放,于是,他们失业的日子来临了。的确,音乐家不得不利用种种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到1925年,美国作曲家、词作家、出版商协会要求无线电节目应付报酬";1942年,"全美音乐家协会(AFM)以灌制音乐唱片使职业音乐家失业、或至少是严重减少了对演员实况表演的需求为由,投票抵制唱片业";(12)尽管如此,音乐家已经在市场所制造的竞争关系之间成为理所当然的失败者。20世纪50年代风起云涌的摇滚音乐之中,电子技术和机器成为音乐发展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大卫·R·沙姆韦发现:"除了更加物美价廉的唱片,电视和电影也参与了摇滚的传播,其规模远远超过菲茨杰拉德时代的爵士乐。1955年至1986年间拍摄的摇滚电影达四百多部。"(13)

这不仅意味了利润的重新分配。事实上,人们必须意识到另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电子技术和机器会不会彻底地代替了人?音乐――广义地说艺术――会不会仅仅是机器操纵之下的乐谱合成而不再是回响在生命内部声音?工业社会已经开始用机器彻底地改造美学了吗?这方面,机器的意义怎么估计也不会过份。有一则报道说,模拟帕瓦罗蒂的机器人已经在美国出现:

……在柔和的灯光下,一个像帕瓦罗蒂一样臃肿的机器人,穿着帕瓦罗蒂常穿的黑白相间的礼服,腆着肚子走上台来,并向场内听众挥舞着帕瓦罗蒂惯用的白色手绢。当机器人走到舞台中央,微微扬起硕大的头颅,并把嘴唇撮成O型时,高亢有力,灿烂华美的歌声立即溢满了整个大厅。这个机器人的歌声和帕瓦罗蒂简直一模一样,音域达到两个八度以上,所有的声音都透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和晶莹明丽的光辉;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音C,也顺畅地穿透了人们的心房。音乐鉴赏家们一致认为,机器人的歌声无疑正是享誉全球的高音之王本人的的本色,而且几乎无可挑剔!

……

这个机器人的研制者说,在制造这个机器人之前,他们得到了帕瓦罗蒂演唱时胸腔、颅腔和腹腔内空气振动的波长、压力及空气流量等数据,然后用电脑系统进行仿真模拟。(14)

机器的声音复制掀开了生命所制造的神秘,这是别一种意义上的"脱魅"。现今的一切都可以用数据予以表达。人们对于生命奇迹的赞叹将为另一种机器拜物教所替代。广播电台取消了演奏的"此地性",人们不必进入音乐会现场参与某种"共同感"。音乐不再是人与人的关系,而是变为人与物的关系。阿多诺的音乐评论曾经对此表示了强烈的异议。这与其说是另一种"在场形而上学"作祟,不如说是对机器充当"在场"的主人公表示深刻的忧虑。阿多诺抱怨说,广播电台播放的交响乐摧毁了交响乐的"空间";音乐会上,这种空间环绕每一个听众,并且让他们回到连续的时间之中――阿多诺认为这是贝多芬式伟大交响乐的特性。阿多诺批评的是一种"原子化了的收听趋势"。这时,交响曲堕落为孤零零旋律的一系列实体化了的片断,根本不具任何否定和共鸣。因此,阿多诺对于电子技术的进步保持了冷淡。在他看来,广播电台的音乐是一种标准化的东西,而"技术的标准化导致集权管理。"标准化产生的是以"假个性"为特征的流行音乐。一旦某些程式得到成功,文化工业就会反复地生产,制造欲望的虚幻满足。这最终使音乐变为社会的粘合剂。(15)

当然,即使在当时就有人觉得,阿多诺低估了机器具有的革命性内涵。现今,最为著名的先锋音乐家崔健对于计算机的热衷表明了问题的另一面。崔健不仅从计算机互联网之中发现了自由、平等和坦诚的作风,同时,计算机还极大地改变了他的作曲方式。从《数字崔健》这篇报道之中,人们可以看到计算机与音乐的交织:

崔健第一次接触电子音乐,第一次接触Loop(用计算机实现一个旋律采样的循环使用,现场音乐做不出来)也不太喜欢,但是,当他对计算机有了一段时间的认识之后,崔健的作曲方法完全改变了,"现在的电脑音乐和初期的用电脑模仿乐器有了本质的区别,我经历过初期的阶段,只要用电脑来做记录用,和旋律无关,现在的电脑软件不是你想出什么旋律,它给你记录下来,而是它给你出一大堆旋律,你从中间挑一个。""它有一种新的力度,最直接,不需要时间,不需要练习,能表达出音乐人最想表达的内容。"

即便崔健为电子音乐很着迷,抱着吉它写了几十年歌的崔健不会忘记电脑的局限性,"机器没有即兴的东西,没有感情的韵律,它有机器的韵律,机器的动力,但它不能稍微快一点,稍微慢一点。无论是人模仿机器,还是机器模仿人,还是一下子就能听出来,这是人的,这是机器的。"……

……

"是电子音乐给了我现代意识,要求我必须介入,没办法逃跑。电子音乐的节奏以及节奏的力度不像脑海中的,不是抽象中,它可以直接听到,直接节奏给人带来直接的情感,这种情感也不是抽象的。"(16)

声音的复制导致的是听觉的退化还是进化?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事实上,机器已经某种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五官感觉;机器打开了人们的某些感官经验,同时又封闭了人们的另一些感官经验。机器为音乐提供了远为广泛的可能;同时,机器又限制了这些可能。无论人们乐意与否,机器已经强有力地介入人们置身的现实。机器对于人类的意义深刻地植根于资本和市场的历史之中。人们可以说,某种技术的发明或许与某一个天才的发明家有关;然而,这种技术的繁盛必须得到历史逻辑的支持。时至今日,电子技术对于声音的传送、放大和复制还在持续,并且精益求精。事实上,无论是描述人类的牢笼还是谈论人类的解放,电子技术和机器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前提。

注释:

(1)《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169页

(2)《另类眼光看世界》,《参考消息》,2000年2月11日第7版

(3)转自阿尔温·托夫勒的《权力的转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121页

(4)参见《人类步入网上的语音通信时代》,《参考消息》,2000年2月10日

(5)阿尔温·托夫勒的《权力的转移》,121至122页

(6)参见《南方周末》2000年2月18日第17版

(7)参见《台港文学选刊》2000年4期《当下论语-手机恋曲》

(8)参见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83页

(9)参见《美国通俗文化简史》,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125至126页,

(10)同(8),438页

(11)同(9),266页

(12)同(9),127页、272页

(13)大卫·R·沙姆韦《摇滚:一种文化活动》,《摇滚与文化》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见1996年10月28日《光明日报》

诞生范文篇6

……图提说:"大王,这件发明可以使埃及人受更多的教育,有更好的记忆力,它是医治教育和记忆力的良药!"国王回答说:"多才多艺的图提,能发明一种技术是一个人,能权衡应用那种技术利弊的是另一个人。现在你是文字的父亲,由于笃爱儿子的缘故,把文字的功能恰恰说反了。你这个发明结果会使学会文字的人们善忘,因为他们就不再努力记忆了。他们就信任书文,只凭外在的符号再认,并非凭内在的脑力回忆。所以你所发明的的这剂药,只能医再认,不能医记忆。至于教育,你所拿给你的学生们的东西只是真实界的形似,而不是真实界本身。因为借文字的帮助,他们可无须教练就可以吞下许多知识,好象无所不知,而实际上却一无所知。还不仅此,他们会讨人厌,因为自以为聪明而实在是不聪明。(1)

20世纪中期,雅克·德里达从这一段对话之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西方思想传统对于书写文字的强烈排斥。柏拉图以来,这种观点不绝如缕:口述的言语源于思想,富有生命,陈述的人始终处在现场,他们可以时时在对话之中修正歧义;相反,文字是一种死气沉沉的书写符号。文字是人为的,仅仅是真实的影像,文字的书写意味了主体的缺席。所以,文字时常因为纷乱的诠释而与真理南辕北辙。这个意义上,书写文字遭到了莫大的蔑视。作为一个叛逆的思想家,德里达向这种思想传统发出了挑战。他的矛头指向了西方传统哲学的"在场形而上学"。他主张颠倒文字和言语之间的等级关系,这种主张是他解构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同后来的一批信奉解构主义的批评家所认为的那样,书写文字产生的种种歧解无宁说解救了那些遭受压抑意义。

然而,这一段有趣的学术演变并没有否认一个事实:在场的口述言语可能有效地维持某种清晰透明的交流。如果这种交流为了统一认识,为了说明什么,或者为了明白无误地了解对方的想法,那么,现场的对话比文本的往返有利。现场保持了解释、更正、退让和反驳的种种可能性。现场意味了一个共同认可的语境。相对地说,文字的保存时间和传播空间均是口述语言无法比拟的,但是,文字交往无法取得如此一致的语境。

遗憾的是,口述言语的范围相当有限。口述言语依赖空气的振动传播,人们声带所制造的振动十分微弱。通常,人们的对话范围无法超出一个房间;即使纵声吼叫,百步之外已经置若罔闻。如何解决声音的远程投递技术,并且在这种远程投递之中保持即时性和逼真,这是人类的古老愿望。人们可以从神话人物"顺风耳"的身上看到这种愿望的投影。

曾几何时,电子技术终于让人类梦想成真。经过电流或者电波的转换,人类的声音可以在须臾之间遨游千里。这方面的发明甚至导致世界结构的深刻改变。这时,人们可以想到一系列保存人类声音的电子产品:电话,广播,唱片,留声机,录音机,录音磁带,如此等等。

这里,我想从一个神奇的发明开始:电话。

2

根据记载,电话的发明不无偶然。

1875年的某一日,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和他的助手分别在两个房间联合试验一种电报机时发生了一个小小的事故――助手看管的发报机上一个弹簧突然失灵。然而,发报机上已经磁化的钢条却在电磁铁前继续振动。它产生了波动的电流沿电线传到了邻室,让贝尔听到了声音。这是电话发明的最初启示。电话诞生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没有人对这个器械表示兴趣。尽管这个会说话的机器在展览会上让巴西国王吃了一惊,但是,人们仅仅把它当成一个玩具。当时,人们还无法意识到这个器械可能如此深刻地介入世界的组织方式,也无法意识到经营这个器械的公司会变成世界上利润最为丰厚的机构之一。一篇题为《另类眼光看世界》的文章曾经用风趣又不无夸张的语言地描述了电话诞生之初的尴尬:

尽管要求得到发明专利的有600多人,但最后还是苏格兰物理学家贝尔(1847-1922)被承认是电话之父。

他的第一部电话诞生于1876年,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处,因为他没有可以打电话的对象,也没有人可以给他打电话。……据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档案记载,作为收到明确的电话信号表示的Hello(喂!)是大发明家爱迪生(1847-1931)在1877年首先说出的。(2)

当然,人们对于电话的冷漠并没有维持多久。经营电报网络――可以将电报视为文字远程交往的象征――西部联合电报公司迅速地察觉到了巨大的威胁。西部电报联合公司开始对电话的专利权大加讥讽,随后又试图扼杀或者夺取这一项新技术。《垄断》一书的作者约瑟夫·C·古尔登写道:

西部联合电报公司禁止贝尔使用它的沿铁路和公路架设电缆的专利。西部联合电报公司在遍及全国的每一个主要饭店、火车站和报社安装了收发报机,但条件是不得安装电话。在费城,贝尔公司的一个经理被禁止在这个城市的任何地方架设电话线;他的工人们在西部联合电报公司的控告下屡遭监禁。由于这个电报公司在华盛顿的政治影响,贝尔公司的电话无法进入联邦政府的办公室。(3)

尽管如此,西部联合电报公司还是败下阵来。相对于莫尔斯电码传送的文字,电话里面的真实声音――例如语音或者语调――表达了更多的涵义。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利用声音和气息恢复某种真实的交流环境。人们已经发现,电话之中声音的碰撞迅速地撤消了通话者之间的距离,即使通话者之间横亘了千山万水。这是一种奇特的魅力。声音可能组成一个自己的世界。现今,这甚至已经引起计算机网络商人的重大兴趣。他们正在考虑为人们在因特网上做的所有事情配上声音:"人们会把因特网当作通话的媒介,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通过敲击键盘来相互传递信息。"(4)这是电话背后的设想向计算机网络的延伸。

3

利用电话将整个世界串联起来,电话簿的出现功不可没。电话簿是对于世界进行重新编码。无论是总统办公室、海关检查站、商务中心还是普通私人住宅,一切都被某些数码重新命名。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还是无法找到这个人,只有记住一串数码才能捕获他。这样,一个由电话机和电话簿奇妙地编织起来的联系网络已经大功告成。电话号码如同另一种门牌,按图索骥具有了崭新的形式。只要付出一定的费用,人们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个联系网络。电话让人感到,这个数码命名的世界凝缩为声音的形态环绕于周围。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地进入这个声音世界。电话的话筒上端有个接收器,下端有个送话器;在如此短小的距离之内,在一只手中,一个交流的回环已经完成。在电话簿的协助之下,电话在众多未曾谋面的人们之间建立了一个新的空间。尽管人们所能看到的仅仅是一部电话机和一根电话线,但是,通话的双方都能用耳朵察觉到这个空间的存在。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隔天涯,电话所建立的空间制造了一个现场的语境。某种新的社会神经诞生了。声音变成了电流造就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组织方式。人们可以想象:迄今为止,多少事关重大的指令是由电话发送的?

有趣的是,电话簿上抽象的数码某种程度地废弃了一些形象包含的不平等。电话簿上,许多门户森严的机构撤走了重重岗哨;如同普通私宅一样,它们无非是几个数码而己。或许可以说,电话簿的编码至少显示了一个意义:声音远比身体――那个发出声音的总部――享有更多的民主。的确,电话的发明与社会民主有关。衙门深似海,多数小人物无缘登堂入室;电话的设置至少是另一个渠道:人们可以将自己的声音打入这些禁地。当然,如同双刃之剑,电话开创的交往空间之中,争夺和冲突立即接踵而来;窃听、秘密录音、色情电话、广告电话、索费昂贵的声讯电话、绑架者利用电话进行威胁、形形色色的电话骚扰以及络绎不绝的热线电话与投诉电话均是这些争夺和冲突的表征。无论是新的社会组织方式、更多的民主还是新一轮的争夺和冲突,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没有电话,现今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

历史证明,电话正在愈来愈多地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电话铃声也比经往更富于人情味了。新型的电话机上,尖锐刺耳的铃声已经为一种轻快优雅的鸣响所替代。事实上,即使电话机无声无息的时候也充满了意义。电话机凝然不动,但它却聚集了许多隐性的机会。电话机似乎随时有可能警觉地响起来,及时地送来外界的信息。于是,人们仿佛在这个器械里贮下了许多内容不明但又十分殷切的期望,这个器械的存在本身即是一种安慰。人们无形地觉得,电话里的事情更急迫,更有意思,更吸引人。因此,电话是一个受欢迎的使者。未经预约的访问者时常被视为意外的干扰,但是,电话却享有更多的特权。多数人习惯于闻声就接。这纵容了声音的探险。打一个电话试探不会暴露自己的形象。这无形地发展了一种不必谋面的交往。许多当面难于启齿的言辞――包括许多恶意的中伤、詈骂、谣言――利用电话得到了传播。同时,这种传播是秘密的,听众只有一个人。电话的内容如同信件一样是一种隐私。如果说信件保存了寄信人的蛛丝马迹,那么,电话是匿名的。人们无法及时地了解电话里的声音来自何方。利用一个神秘的电话制造恐怖气氛,这已经是现代电影的常用伎俩。这一切无不表明,电话为孤独者打开了一个看不见的世界。所以,现代封闭式的寓所里,电话机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配件。只要拿起电话筒,听到拨号音,这就意味了个人已经同外界接通了联系。按下一串数码,话筒里就可能出现真实的人声。即使听到的仅仅是忙音,这也是表明他人与你同在的迹象。电话所建立的空间之中,通话者仿佛在直接面谈。可以观察到,许多人通话时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几乎与现场无异:恭敬,爱慕,威严,畏惧,愤怒,这些情绪常常转移到他们面前的电话机之上。电话机与通话者遭受相同的待遇。电话的历史不过百余年,然而,它已经如此密切地嵌入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系列丰富而微妙的涵义――这种密切的程度甚至让人意外。

的确,电话背后包含了一系列基本的生活观念。可是,这一切无宁说是电话网络扩张的副产品,而不是扩张的原因。这个不无偶然的发明如何深入地钉在近现代历史之中?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4

声音的远程投递技术如何纳入商品范畴,或者说,声音的远程投递技术如何进入资本社会的结构之中,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历史零件?无论如何,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电话必须有偿使用。如果电话网络畅通无阻地遍布世界,那么,一个经济学的基本规则必须得到尊重:电话使用的收益――有形的和无形的――必须超过电话的成本。电话机不是一个工艺装饰品。电话创造了什么,或者,电话节约了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是电话普及与否的前提。谁、哪些观念或者哪些利益支持了数以亿计的电话分布在地球的各个角落?

很长的时间里,权力运行的保障已经包含了利益的观念。权力即是利益的创造或者利益的保证。所以,毫不奇怪的是,权力机构――尤其是特权机构――首先占有了这项发明。及时的通讯手段对于权力机构至为重要。这是声音的政治学和管理学。电话通常被视为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让国家的声音传播到远离首都的地方,这是首要的动机。电话制造了一个新的空间,政治管理无论如何必须首先占领这个空间。这个意义上,电话是国家机器的重要配件。各级官员或者各种要员桌上通常陈设了多部电话,某些高级官员还拥有保密的红线电话。两个国家元首的热线电话可能导致或者阻止一场世界大战,这都不是危言耸听。另一方面,军事领域对于电话的重视可想而知。先进的通讯手段是军事行动的保证。人们至今还可以在电影之中看到这种镜头:军事指挥部里的军官发狂地将旧式的手摇电话机转得呼呼地响,他们的大喊大叫和摔打电话都是战斗气氛的组成部分。

然而,如果一项发明试图征服巨大的市场,那么,它不得不打入日常生活。人们对于免费的交谈或者聊天已经习以为常,哪些观念说服人们愿意为电话之中的闲言碎语付帐?1940年,国际电话不足40亿分钟;1995年,国际电话己增至600亿分钟,什么是15%的年均增长率背后的动力?根据统计资料,1990年全球的电话服务与国际电话收入为371900百万美元,1996年已经达到541000百万美元――哪些观念成为如此巨额利润的催生婆?

描述信息社会的初始阶段时,托夫勒将电话解释为商业经营的必要工具;换言之,电话的费用可以从商业利润之中扣除。事实上,电话的出现使商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电话似乎改变了商业经营的全部面貌。它使得商业经营扩展到一个更大的地理区域。总经理们现在能够直接与远离总部的地区分部经理或推销员通话,详细了解经营现状。声音传播通过语音语调变化,能传输更多的信息,远胜于莫尔斯电码的那种冷冰冰的嘀嘀哒哒声。

电话使得大公司更加庞大,使得集中化了的官僚机构更有效率。交换台和接线员大量涌现。秘书们听到电话谈话,并学会保持沉默。她们学会筛选电话,并因此部分地控制了通向权力的途径。

开始时,电话还助长了秘密交易。大量的交易得以进行而不致留下可作为罪证的字据文件(后来出现了线路窃听和安装窃听器技术,从而使得那种在保护商业秘密与想窃取这些秘密的人之间的永无休止的争斗的天平发生了倾斜)。

这一先进通信系统所带来的间接利益甚至更大。电话促进了工业化经济的一体化。在市场上,资本的运转更为畅通,商务活动更为便利。交易可迅速达成,确证文件可随后再办。(5)

托夫勒认为,电话加速了商业活动,促进了经济发展的速度,这甚至影响了国际之间的势力平衡关系。1956年,美国拥有全世界电话机总量的一半,现今这一比例已经下降为三分之一。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说来,电话与商业之间的联系并非那么密切。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始终将电话视为权力的象征。这甚至体现于官员们接电话的用语上。接听电话时,许多官员不是招呼:"喂",更不会使用礼貌用语"你好",他们往往居高临下地问:"哪里?"移动电话成为某种官衔的配件之后,许多人有意地在大庭广众的场合炫耀性地使用――这种作风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厌恶。然而,电话业务的市场扩张突破了中国的防线之后,权力的象征所支持的消费规模已经远远无法维持市场的规模。如何提出新的观念诱惑更多的用户加入电话消费,如何利用时髦的理论话语包装电话消费,这是电话公司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说,权力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移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个显著事件,那么,电话消费的观念必须投合这种历史环境提供的文化模式。分析有关电话的广告,人们可以发现多种观念的有趣混合。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可以从这些混合之中辩析出电话消费的阶段性演变轨迹:权力象征――商业的成功――个性化的生活方式。

电话销售的广告大规模地出现在中国与移动电话的兴盛密切相关。事实上,中国的有线电话并未积极利用广告进行促销。然而,人们可以从另一方面观察到,大量的公司和商务机构的广告均与有线电话有关。这些广告不约而同地以公司领导人――例如总经理――正在打电话的画面作为宣传。除了豪华办公桌、真皮沙发和打领带的公司领导人之外,电话几乎是画面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显而易见,电话代表的是信息。如此大量构思相同的广告表明,信息社会的描述已经让商人认可了一个强大的观念:信息是商务成功的保证。商务活动时常被定位为电话消费的最大资源。九十年代历史环境的导演之下,电话市场的开拓精心地纳入了信息社会的种种理论。这是电话拥有的象征价值:消费者时常为从属于这种信息社会而自豪。目前,这种观念正在顽强地向偏僻的乡村渗透。我曾经在湖北乡村看到,电话公司用石灰水在农家干打垒的黄土墙上刷出大幅口号:要致富,电话通。这无非是以粗陋的形式重新演绎信息与富裕之间的联系罢了。

然而,电话市场――尤其是移动电话市场――的资源耗竭之后,新的竞争意味了消费观念的又一轮开发。这时,人们可以在许多移动电话的广告之中发现,尽管"工作效率"、"掌握商机"、"全资讯的商务时代"这些字眼还是频繁出现的主题词,但是,一个新的主题音量越来越大:个性化的生活方式。诺基亚在"以人为本"的口号之下设计了新的广告词:"生活充满激情。"这个广告词的解释是:"一展独特风采,尽现卓尔不群,我们知道您追求与众不同,富于创意的生活,因此我们特为您量身定做了这款全新诺基亚8210,使您的多彩生活更现激情。"显然,所谓的个性化生活方式包含了众多方面。这时,亲情的沟通终于提到了电话消费的议程之上。《南方周末》划出了半个版面为IP电话刊登了一条温情脉脉的广告:

以前总觉得妈妈很唠叨,现在出了国却觉得身边少了什么,我才体会到唠叨是妈妈的一种爱。有时,我也会给家里打个电话,说说我的生活,听听她的唠叨。妈妈总是不放心,说我不懂得照顾自己。她总想和我说说话。要是家里的电话能打国际长途就好了。前几天我在订了张IP电话卡,通过网上付帐,那边就有人把卡送到了妈妈的手中。现在妈妈可以经常和我联系了。(6)

有趣的是,多数移动电话广告总是选择英俊漂亮的青年男女充当通话的主人公。这是"生活充满激情"的无言注解。这时,电话的私密性再度被暧昧地表现出来,移动电话的消费突然具有了特殊的浪漫风格。许多电视连续剧之中,移动电话是爱情的必要道具。这是电话消费观念的一个突破。台湾的移动电话公司的"轻松打"广告机智地将移动电话定位在"聪明、有趣、便宜"之上;移动电话的潜台词是"年轻、时髦、无拘无束的社交、稳操胜算的爱情",拥有移动电话至少表明自己跟得上时代。(7)从权力机构的指令、捕捉稍纵即逝的商机、爱情游戏到琐碎的家长里短,电话一再纡尊降贵,终于走到了尽头。这时,移动电话机的装饰功能得到了强调。摩托罗拉V2088的许诺是"绝对个性":"可更换不同的面版";"红、绿、橙三色显示背景灯";"极具个性的的铃声选择",如此等等。这时,移动电话成为个人形象的一部分。三菱的"小菲"移动电话的口号已经变成了"我行我酷"。广告画面是一男一女:女的一身缟素,面无笑容,手执一部白色移动电话疾行而去;男的一袭黑衣,神情专注,盯住手中黑色移动电话里显示的号码。这一帧画面的配上的文辞是:"更靓更酷的她在哪里?在这里!她纤巧轻盈的身材,冷艳倍酷的肤色,随身佩带,尽显你酷。"如同人们屡屡看到的那样,消费观念的不断创新终于走到了喧宾夺主的边缘:这时人们离声音的主题已经很远了。

5

如果说,电话所制造的声音传播仅仅往返于个人之间,那么,广播电台建立了更大的声音社会。换言之,个人与个人的声音交往扩大为个人与公众或者公众与公众的声音交往。形象地说,这种交往从密室到了广场。广播电台的技术内容不仅是声音的远程投递,它还包含了声音的放大和声音的复制。广播不是私语,它是号召。无论是某种集体的组织还是社会的控制,广播电台是声音社会之中一个高耸的核心。某一个时期,人们的四周悬挂了许多的高音喇叭,权力的声音不可抗拒。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年》提到了声音制造的恐怖。麦克卢汉提示人们考虑广播电台与法西斯兴起之间的关系。(8)

迄今为止,无线电广播基本上代替了有线广播。根据尼古拉斯·A·夏普对于无线电广播史的考察,它的开拓期可以上溯至十九世纪的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等人那里。1895年,意大利发明家古列尔莫·马可尼的无线电发报机在英国申请到了专利。无线电迅速在军事和航海联络上产生了重要的作用。1919年,无线电台独立出来。不过,当时的许多公司均认为广播电台播放种种节目只是有助于卖出更多的收音机和无线电部件。(9)尽管广播电台的角色始终是赢取利润的经济单位,但是,它的政治功能日益显现。有趣的是,人们可以从广播电台背后察觉首领的原型。古代的部落社会之中,首领的威望很大程度地利用高亢的声音予以表现。声音是他们召集部下的重要手段。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这是古代政治之中的一个经典性场面。迄今人们还可以发现,宏大的嗓门――如果有一个半导体的喇叭更理想――可以在混乱的广场产生意想不到的权威。这是声音的权威。事实上,广播电台将这种模式扩张到了全世界。麦克卢汉表述得十分精彩:"广播的潜意识深处,充满了部落号角和古老鼓乐的共鸣回荡……这个媒介有力量把心灵和社会转换成一个共鸣箱。"(10)

广播电台――尤其是无线电广播――的复盖范围是无可比拟的。从国家元首的政治演说、战争动员令、党派之间的竞选辩论到股票行情、流行歌曲、商品广告,形形色色的信息利用广播电台的声音发射技术编织成一个无所不包的网络。广播电台的声音无远弗届。它可以让国家的声音响彻私人卧室,或者将刚刚发生的新闻送入疾速移动的轿车;风云突变的之前,广播电台的气象预报跨越了辽阔的海域抵达远洋渔轮。总之,广播电台出其不意地取消了声音社会之中的物理距离。空间或者地域已经不是声音社会的组织原则。通常,广播电台的听众根据自己的嗜好和时间表形成了种种没有注册和未曾谋面的松散团体。某些时候,特定发射频率的广播电台是另一种组织形式。例如,飞行员、出租车司机、特种部队或者警务人员往往拥有自己的小型广播电台。当然,广播电台的声音不会像人的嗓门那样遭受现场气氛的束缚。广播电台不会害羞,不惧危险,没有生理限度。恐吓、威胁和厌恶都不会让它噤口。换言之,广播电台对于声音社会的组织包含了机器的性格。这时常会演变为声音的暴力。

的确,广播电台的强大功率已经转换为强大的声望。人们对于广播电台的信任远远超过了对于某个人真实声音的信任。广播电台是真理之声,个人无非是一孔之见。虽然广播电台的声音没有形象,但是,某些声音具有性格特征。这些富有特质的声音形成了听觉的偶象。根据这些声音特质,许多人时常栩栩如生地想象播音者的肖像风貌。这样,一些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成为不露面的公众人物。经过广播电台的播放,他们的能言善辩征服了世界上许多遥远的角落。声音的放大和复制造就了他们的领袖身份,电子技术为他们提供了指点江山的讲坛。

如何占据声音社会的制高点?这是政治家念兹在兹的问题。无论是太平盛世还是危机爆发,广播电台均是争夺的要津。人们时常可以听到种种声音的搏斗。更大的发射功率,在某一频道播放干扰声,建立和取缔地下广播电台,这些均是电子技术制造的搏斗手段。有理不在声高的古训已经被嘹亮的喇叭击垮了。

显而易见,政治家的首要困扰是,声音社会的组织形式轻而易举地废弃了传统的国界。海关和军队阻止不了电波的全方位入侵。众多依附于国界的法规和限制对于声音社会无济于事。如果无法掐断声源,异端的声音无所不在。这是电子技术对于传统政治的严重挑战。人们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国家的新闻机构失去了信誉之后,商店里的短波收音机立即销售一空。声音社会为人们打开了一条出走的通道。禁锢失效了。声音社会里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无不得到重新定义。国家、政治体制、行政区域、地域文化、寓所的围墙――这些传统的空间划分标准不断地淡隐。声音社会之中,电子技术与新型的意识形态生产之间显示了最为深刻的联系。6

声音的复制产生了奇特的后果。复制的声音具有三个前所未有的特征:脱离了声源――特别是脱离了发声的人体――而存在;脱离了发声的特定时间而存在;脱离了发声的特定空间而存在。总之,声音如同一个独立的物质,并且拥有了唱片、录音带这样的固定载体。复制的声音具有两种主要用途:一,保存声音的记录和档案;二,有助于声音的作品大规模地成为消费的商品。

口说无凭,这是人们由来己久的苦恼。声音迅速地消逝在空气之中,无法成为人们握在手里的证据。谣言的流布,诺言的失信,誓言的改悔,这一切均与声音的无法保存有关。人们的想象之中,口头语言是轻佻的,无足轻重;只有书写字据不可移易。为了防止书写字据的伪造,叙述者通常签名或者按上手印作为担保。手书或者手印是身体的象征,这证明了字据的内容出自某一个真实身体的思想。然而,录音技术的问世勾消了一系列复杂的手续。录制的声音完整地保存了一个人的口吻和语调,这是不可抵赖的。无论是飞机上的黑匣子、录音电话还是特殊机构安放的窃听器,声音的现场得到了再现。无论如何,证据学因为录音技术而产生了巨大的飞跃。

除了充任证据,还有哪些声音具有保存价值?所有的人都会立即想到了音乐。录音对于音乐的贡献是难于估量的。如果说,传统的音乐会是音乐家与听众此时此地的遇合;那么,声音的复制打破了演奏的唯一。唱片与录音带把音乐从"此时此地"之中解放出来,实现了大规模的批量生产。顷刻之间,音乐星星点点地布满了全球的市场。声音的复制与音乐市场的关系大约是从留声机、唱片的发明开始的:

"我一生从没有这样吃惊过,"这是托马斯·阿尔文·爱迪生对自己匆匆设计出来重复说过的话的机器的初次发声所作的反应。那第一句话即是爱迪生自己说的"玛丽有只小羊羔"。第一架留声机的杰出表演在1876年无疑使人大为惊奇,即使是对发明者本人。然而更多的惊奇,还是在留声机之后一百多年中的成绩。留声机历经专利之争、劳资纠纷、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大萧条,以及打破垄断、发行体系崩溃和电影、广播、电视的出现,还伴随着各类音乐口味、风格和超级明星的沉浮。多少次唱片业的销售面临下跌,甚至多少次留声机似乎濒临绝境,但一个世纪来的总趋势是产品、听众和利润的持续增长。(11)

唱片和录音带令音乐作品日益廉价。音乐不再神秘,不再是演奏家或者指挥家某一次突如其来的灵感与现场气氛独一无二的化合。唱片或者录音带里的音乐可能尽善尽美;但它们不是一气呵成的,它们是录音棚里反复录制和反复修饰的产物。换言之,唱片和录音带里的音乐并非不可重复的生命冲动。这些机器合成的作品理所当然地可以由机器的予以复制。于是,那些曼妙无比的乐曲源源地从生产线上涌出;唱片和录音带如同普通商品一样搁在货架上,遍布街头的小店即可购到。音乐厅、歌唱家、演奏家、指挥家、听众共同组成的音乐会压缩在一张唱片或者一盒录音带之中。人们可以携带这些音乐会旅行或者返回寓所。声音的复制让音乐与各种景象的结合产生了广泛的可能性。人们可以用莫扎特的乐曲为一则广告配音,或者让贝多芬的作品回响在送葬的队列之中。如果说,音乐会往往是贵族们相聚的所在,那么,唱片和录音带不仅将音乐带入大众,并且迅速地在音乐与大众之间建立了新的市场形式。显然,新的市场形式开始组织自己的音乐生产。由于唱片、录音带和市场共同形成的传播体系,众多通俗歌曲的演唱明星才有可能成为万众追逐的偶象。人们可以说,声音复制技术产生的意义深刻地进入了文化和经济范畴。7

如同人们常常看到的那样,电子技术和机器又一次击败了人。音乐家把自己的作品交给了广播电台和录音机播放,于是,他们失业的日子来临了。的确,音乐家不得不利用种种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到1925年,美国作曲家、词作家、出版商协会要求无线电节目应付报酬";1942年,"全美音乐家协会(AFM)以灌制音乐唱片使职业音乐家失业、或至少是严重减少了对演员实况表演的需求为由,投票抵制唱片业";(12)尽管如此,音乐家已经在市场所制造的竞争关系之间成为理所当然的失败者。20世纪50年代风起云涌的摇滚音乐之中,电子技术和机器成为音乐发展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大卫·R·沙姆韦发现:"除了更加物美价廉的唱片,电视和电影也参与了摇滚的传播,其规模远远超过菲茨杰拉德时代的爵士乐。1955年至1986年间拍摄的摇滚电影达四百多部。"(13)

这不仅意味了利润的重新分配。事实上,人们必须意识到另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电子技术和机器会不会彻底地代替了人?音乐――广义地说艺术――会不会仅仅是机器操纵之下的乐谱合成而不再是回响在生命内部声音?工业社会已经开始用机器彻底地改造美学了吗?这方面,机器的意义怎么估计也不会过份。有一则报道说,模拟帕瓦罗蒂的机器人已经在美国出现:

……在柔和的灯光下,一个像帕瓦罗蒂一样臃肿的机器人,穿着帕瓦罗蒂常穿的黑白相间的礼服,腆着肚子走上台来,并向场内听众挥舞着帕瓦罗蒂惯用的白色手绢。当机器人走到舞台中央,微微扬起硕大的头颅,并把嘴唇撮成O型时,高亢有力,灿烂华美的歌声立即溢满了整个大厅。这个机器人的歌声和帕瓦罗蒂简直一模一样,音域达到两个八度以上,所有的声音都透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和晶莹明丽的光辉;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音C,也顺畅地穿透了人们的心房。音乐鉴赏家们一致认为,机器人的歌声无疑正是享誉全球的高音之王本人的的本色,而且几乎无可挑剔!

……

这个机器人的研制者说,在制造这个机器人之前,他们得到了帕瓦罗蒂演唱时胸腔、颅腔和腹腔内空气振动的波长、压力及空气流量等数据,然后用电脑系统进行仿真模拟。(14)

机器的声音复制掀开了生命所制造的神秘,这是别一种意义上的"脱魅"。现今的一切都可以用数据予以表达。人们对于生命奇迹的赞叹将为另一种机器拜物教所替代。广播电台取消了演奏的"此地性",人们不必进入音乐会现场参与某种"共同感"。音乐不再是人与人的关系,而是变为人与物的关系。阿多诺的音乐评论曾经对此表示了强烈的异议。这与其说是另一种"在场形而上学"作祟,不如说是对机器充当"在场"的主人公表示深刻的忧虑。阿多诺抱怨说,广播电台播放的交响乐摧毁了交响乐的"空间";音乐会上,这种空间环绕每一个听众,并且让他们回到连续的时间之中――阿多诺认为这是贝多芬式伟大交响乐的特性。阿多诺批评的是一种"原子化了的收听趋势"。这时,交响曲堕落为孤零零旋律的一系列实体化了的片断,根本不具任何否定和共鸣。因此,阿多诺对于电子技术的进步保持了冷淡。在他看来,广播电台的音乐是一种标准化的东西,而"技术的标准化导致集权管理。"标准化产生的是以"假个性"为特征的流行音乐。一旦某些程式得到成功,文化工业就会反复地生产,制造欲望的虚幻满足。这最终使音乐变为社会的粘合剂。(15)

当然,即使在当时就有人觉得,阿多诺低估了机器具有的革命性内涵。现今,最为著名的先锋音乐家崔健对于计算机的热衷表明了问题的另一面。崔健不仅从计算机互联网之中发现了自由、平等和坦诚的作风,同时,计算机还极大地改变了他的作曲方式。从《数字崔健》这篇报道之中,人们可以看到计算机与音乐的交织:

崔健第一次接触电子音乐,第一次接触Loop(用计算机实现一个旋律采样的循环使用,现场音乐做不出来)也不太喜欢,但是,当他对计算机有了一段时间的认识之后,崔健的作曲方法完全改变了,"现在的电脑音乐和初期的用电脑模仿乐器有了本质的区别,我经历过初期的阶段,只要用电脑来做记录用,和旋律无关,现在的电脑软件不是你想出什么旋律,它给你记录下来,而是它给你出一大堆旋律,你从中间挑一个。""它有一种新的力度,最直接,不需要时间,不需要练习,能表达出音乐人最想表达的内容。"

即便崔健为电子音乐很着迷,抱着吉它写了几十年歌的崔健不会忘记电脑的局限性,"机器没有即兴的东西,没有感情的韵律,它有机器的韵律,机器的动力,但它不能稍微快一点,稍微慢一点。无论是人模仿机器,还是机器模仿人,还是一下子就能听出来,这是人的,这是机器的。"……

……

"是电子音乐给了我现代意识,要求我必须介入,没办法逃跑。电子音乐的节奏以及节奏的力度不像脑海中的,不是抽象中,它可以直接听到,直接节奏给人带来直接的情感,这种情感也不是抽象的。"(16)

声音的复制导致的是听觉的退化还是进化?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事实上,机器已经某种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五官感觉;机器打开了人们的某些感官经验,同时又封闭了人们的另一些感官经验。机器为音乐提供了远为广泛的可能;同时,机器又限制了这些可能。无论人们乐意与否,机器已经强有力地介入人们置身的现实。机器对于人类的意义深刻地植根于资本和市场的历史之中。人们可以说,某种技术的发明或许与某一个天才的发明家有关;然而,这种技术的繁盛必须得到历史逻辑的支持。时至今日,电子技术对于声音的传送、放大和复制还在持续,并且精益求精。事实上,无论是描述人类的牢笼还是谈论人类的解放,电子技术和机器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前提。

注释:

(1)《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169页

(2)《另类眼光看世界》,《参考消息》,2000年2月11日第7版

(3)转自阿尔温·托夫勒的《权力的转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121页

(4)参见《人类步入网上的语音通信时代》,《参考消息》,2000年2月10日

(5)阿尔温·托夫勒的《权力的转移》,121至122页

(6)参见《南方周末》2000年2月18日第17版

(7)参见《台港文学选刊》2000年4期《当下论语-手机恋曲》

(8)参见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83页

(9)参见《美国通俗文化简史》,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125至126页,

(10)同(8),438页

(11)同(9),266页

(12)同(9),127页、272页

(13)大卫·R·沙姆韦《摇滚:一种文化活动》,《摇滚与文化》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见1996年10月28日《光明日报》

诞生范文篇7

一、法国行政法学的诞生与发展

法国行政法学的诞生,以现代行政法的出现为前提。现代行政法是相对于古代行政法而言的,它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法,只有在依法行政的法治国条件下才能产生。[1]“法治国”要求公民有权让国家和政府遵守法律,而所遵守的法律又是由公民或者其代表制定。由此可知,现代行政法只能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因为那时才有真正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法治国观念的存在。所以说,法国行政法学的诞生不会早于19世纪的中后期。

应注意的是,法国行政法学并非与法国行政法处于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具有滞后性。行政法学作为一门系统的独立学科,而不仅仅是行政法律和法规的分类、整理和解释,在法国的发生是相当晚的。[2]与法国其他法学学科,诸如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等相比,行政法学算是“朝阳学科”。尽管法国最早的行政法学著作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然而法国行政法学的研究在19世纪的后期才开始展开。[3]关于法国行政法学诞生的时间与原因,我国著名行政法学家王名扬先生认为有如下几点[4]:

一是行政法须诞生于法治国条件下才称其为现代行政法,因而只有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才能产生行政法及行政法学,这一点与民法、刑法的产生时间和条件有大大的不同。[5]

二是法国行政法学的产生与法国的行政法院的建制密不可分,因而行政法院的建立与成熟也制约着法国行政法学的发展。法国最高行政法院自从1799年成立以来,逐步改进直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才完全定型,成为现代的行政法院,作出有影响的判决。法国早期的经典行政法学理论的提出都是与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最高行政法院的判例密不可分的。

法国行政法已有大约150年的历史,但法国行政法学的飞跃发展则是近20内实现的。在此之前,法国行政法学则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期。[6]根据法国著名行政法学家莫里斯·奥利弗的研究,法国行政法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潜在的创造期”(1800~1818)、“明显的形成发展期”(1818~1860)、“组织化的时代”(1860~20世纪20年代)三个阶段:[7]

(一)“潜在的创造期”(1800年~1818年)

该时期,法国行政法院的审判职能还不健全,处理行政案件的判例尚未公开,有关行政法研究的系统著作也没有面世。随着法国行政法院各种活动的展开,学者们已经注意到它在法国政治和法律生活的重要意义,从此就开始对未公开的判例进行阐释。1814年出版的马卡雷尔(Macarel)的《行政判例要论》(E‘lemensdejurisprudenceadministrative)是这方面的代表性成果。

(二)“明显的形成发展期”(1818年~1860年)

该时期在法国行政法学界出现了几件较大的事件,这些事件有力的推动了法国行政法的发展,从而最终导致了法国行政法学的诞生。第一件大事是1818年至1860年法国行政法学界关于行政法院改革的论战。由于自1799年法国行政法院建立以来,它的功能并不是十分完善。因而众多学者都在讨论行政法院的功能转变问题,其中有“行政国家论”的观点,也有“司法国家论”和“行政裁判国家论”的观点。经过论战,“行政裁判国家论”成为主流观点。第二件大事是行政法讲座在法国大学的开设。1819年3月24日根据国王的敕令,在巴黎大学法学院创设了“行政法讲座”(unechairededroitadministratif),以此来适应有产阶级与市民了解国家租税、警察行政、土地征用、公共工程建设事业等方面行政法知识的需要。自此至1837年12月12日,根据法王的敕令,法国全国各个大学的法学院中全部设立了“行政法讲座”。第三件大事是“巴黎学派”和“普瓦捷学派”的形成和发展。这两个学派分别依托于巴黎大学法学院和普瓦捷大学法学院,故而得名。“巴黎学派”和“普瓦捷学派”的形成及其活动,积极地推动了法国行政法学的发展。第四件大事是论述行政法各论的作品大量出现。1840年以后,法国出现了以行政法院成员为核心的构筑行政法学总论体系的活动,行政法院副院长、建设部部长和国会议员维因(Vivien)在1845年出版的《行政研究》(EtudesAdministratives)一书中,首次将行政法分为总论(总则)和各论(分则)两大部分,从而在法国(不言而喻,也是在世界上)最早开始对行政法总论的研究。第五件大事是行政法各论的论述作品大量增加。各论对提出行政法学的众多概念很有帮助,如“行政法”、“行政法学”、“越权诉讼”、“公益”、“行政事务”、“警察行政”、“权力行为”、“公权力国家”等,都是在这些行政法各论中得以提出和成为固定用语的。

(三)“组织化的时代”(1860年~20世纪20年代)

在此时期,法国出现了许多开创性的行政法学者,其代表人物有奥柯、拉弗里耶尔、贝泰勒米、狄骥和奥里乌等人。他们的作品使得法国行政法学最终定型。

奥柯继承和发展了“巴黎学派”的观点,认为行政机关进行公共服务的这种管理行为,属于行政行为,应当接受行政审判的管辖。这种理论观点成为了日后狄骥的“公共服务理论”的源泉。奥柯的理论在法国行政法学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拉弗里耶尔提出了国家行政行为的二元理论。该种理论将国家行政行为一分为二,一种是权力行为(actesd‘commandement),另一种是管理行为(actesdegestion)。前者在性质上带有行政特色,应服从于行政审判;而后者属于私法适用范围,在没有特别法律规定时,应该服从司法审判权的管辖。通过行政行为的二元理论,拉弗里耶尔发展了法国传统的以公共权力来划分公法与私法、行政法院与普通法院管辖权的标准,从而使得公共权力成为法国行政法学的基本观念。拉弗里耶尔的理论,为19世纪末法国行政法总论体系的完成奠定了基础,因而其被誉为“现代行政法学说的创设者”。[8]贝泰勒米的行政法学理论因袭了拉弗里耶尔关于行政行为和管理行为区分的观点,继续坚持并发展“公共权力理论”。

在19世纪占据法国行政法学统治地位的“公共权力理论”在19世纪末遭到了以狄骥为首提出的“公共服务理论”的挑战,并最终被后者所取代。狄骥的“公共服务理论”成为了20世纪初叶法国行政法学的主流学派。

奥里乌的《行政法精义》是法国历史上第一本关于行政法总论的体系书,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法国总论性质的行政法学最终定型。奥里乌提出了

不同于以往“公共权力理论”与“公共服务理论”的“制度理论”。该理论更加强调行政的公共权力性质与公共服务目的之间的平衡。奥里乌认为,公共服务是行政要实现的目的,而公共权力是实现这种目的的手段。奥利乌的制度理论带有狄骥和莱菲利埃尔理论折衷的色彩。继狄骥的公共服务理论,奥里乌的制度理论成为了其提出后的主流学说。

二战以后,法国行政法学又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基础理论方面,在狄骥和奥里乌的公共服务理论和制度理论基础之上,行政法学界又进一步衍化出了诸多分支学说。而在总论方面,法国行政法学开始形成了成熟的体系构造。1962年法国教育部规定给法科学生开设的《行政法》课程应该按照如下体系授课:一、行政与行政法;二、行政审判制度与行政诉讼;三、行政组织;四、行政作用总论;五、行政的各种行为;六、国家赔偿责任。此外,在行政法各论方面的研究,法国行政法学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二、学者、著作与理论

法国最初的行政法学著作有奥科(Aucoc)的《行政法讲义》3册(1869~1876);E·拉弗里耶尔(Laferiére)的《行政审判论》2册(2版1869~1876);迪克罗克(Ducroq)的《行政法论》7册(1897~1905)。上述三人是法国行政法学的开创者。其中,拉弗里耶尔是法国行政法学“公共权力理论”的首创者,他在其名著《行政裁判论》(Traitedelajuridictionadministeativeetdesrecourscontentieux,1887年)阐述了公共权力的一般理论。

法国行政法学在20世纪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在二战前的第一阶段中,法国行政法学最著名的学者有L·狄骥、M·奥里乌(Hauriou)、H·贝泰勒米等。其中,贝泰勒米坚持“公共权力”观念为法国行政法的基本观念,狄骥提出了法国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是“公务”观念的观点,从而否认了以前把“公共权力”作为行政法理论基础的观点。而奥里乌对于前述两种理论进行综合,提出了“制度理论”。

拉弗里耶尔首先提出的“公共权力理论”继而由贝泰勒米继承和发展,并最终使该理论成为当时法国行政法学的主导理论。贝泰勒米关于该理论的论述主要体现在1900年贝泰勒米的《行政法要论》中。

狄骥的行政法学理论主要体现在其于1911年出版的《宪法概论》(Traitededroitconstitutionnel)和1913年出版的《公法变迁论》(Lestransformationsdudroitpublic),在这些书中,狄骥提出了著名的“公共服务理论”。

而奥里乌于1892年出版的《行政法与公法精要》是奥里乌的第一部学术专著,也是其最重要的一部作品。该书也是法国行政法学历史上第一部系统阐述行政法的一般理论著作。[9]

在二战后的第二阶段中,法国最著名的行政法学学者有M·瓦利勒(Waline)、CH·厄赞曼(Eisenmann)、A·德·洛巴德尔(A·deLaubadere)、G·弗德尔(Vedel)、J·里弗罗(Rivero)、R·奥当(Odent)、CH·德巴希(Debbasch)、J·M·奥比(Auby)、P·韦尔(Weil)、R·夏皮(R·Chapus)。上述学者在行政法面临不断发展的新情况下,把法国行政法学推向了新的阶段,从而使得法国行政法学在20世纪后期特别是80年代以后取得了质的飞跃。

三、法国行政法学的体系

法国从法学的角度来研究行政法,第一步是行政法各论的研究,也即对于专门行政法的研究,这形成了法国行政法学的分论部分;而在研究各个部门法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共同的法律问题,对于这部分共同的法律问题的研究形成了法国行政法学的总论。王名扬先生在介绍法国行政法学的体系时,认为法国行政法学总论所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围绕行政活动所呈现的共同问题展开的,也就是行政活动在组织、手段、方式、监督和责任方面的共同法律问题。具体来说,法国行政法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行政活动必须有一定组织,因而行政组织(特别是行政主体)需要行政法学来研究;进行行政活动必须得具备一定的手段,因而手段问题成为行政法学研究的重点,法国行政活动的手段可分为法律手段、人员手段和物质手段三类;细化行政活动的内容,必得对行政活动的各种方式有所了解,这也是行政法学应该关注的;由于行政活动必须以公共利益为特殊目的因而对于行政活动的监督也应当纳入行政法学研究的体系;行政活动违法所要承担的的责任,也是法国行政法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10]

|-行政活动的组织(行政组织【行政主体】)

|

||-法律手段(行政行为)

||

|-行政活动的手段-|-人员手段(公务员)

||

法国行政法学的研究体系-||-物质手段(行政主体的财产)

|

|-行政活动的方式(各式各样的行政活动形态)

|

|-行政活动的监督(重点是行政诉讼)

|

|-行政活动的责任(包括违法的赔偿责任和合法的补偿责任)

(法国行政法学体系图)

四、法国行政法学的特点

法国行政法学所具有的特点和法国行政法的特色紧密相连。我们知道,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为法国行政法的产生提供了政治、经济、思想准备,罗马法公私法划分的传统为法国行政法的产生提供了法理基础,法国大革命时期普通法院的保守促成了行政法院的最终建立。行政法院的建立是法国行政法产生的必要条件。从以上法国行政法的基本情况来看,法国行政法学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法国行政法学的存在与发展以行政法院为运转内核。

法国行政法学的出现与发展,自始至终都与法国行政法院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法国行政法学与“行政法院的建立和发展紧密相连,它源自对行政法院活动的学理阐述和对行政法院判决的注释、解说。”[11]根据法国行政法院从无到有的四个阶段[12],法国行政法学也亦步亦趋的展现了它对

行政法院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现实运作过程中的理论反思。

法国行政法学的产生是以法学研究者对于行政法院判决的注释、解说而产生。众所周知,法国行政法以判例居于主宰地位,而判例的产生是以法国行政法院的判决作为原始材料的。在对于行政法研究的过程之中,法国行政法学与行政法院形成了互动的关系:一方面,行政法院的判决成为行政法学研究的主要素材,成为行政法学的研究对象,从而被注释、被评论,甚至是被批判、被否定;而另方面,行政法学对于行政法院判决的理论评价与分析,对判例规律的总结,对行政法原则的提取,都无疑的促成了法国行政法实践的良性循环。

(二)法国行政法学对于行政诉讼的研究非常重视。

可能是基于行政法院在法国行政法学具有特殊地位的原因,在法国,行政诉讼也特别受到行政法学界的关注。比如,和中国一般的行政法学教材和著作的编排体例不同,法国一般的行政法学著作,都将“行政诉讼”部分置于著作的前部,这可以看出法国行政法学对于行政诉讼问题的重视程度。行政诉讼作为行政法院主要的活动内容,它所产生的行政法原理、原则,支配着实务中的全部行政行为,由此而成为行政法的重要渊源之一。

法国行政法学对于行政诉讼的重视,也体现了法国行政法对于公民权益保护的关注。法国作为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较早的国家,经历了先进的人权、法治观念的洗礼,这些观念在行政法当中就表现为对公民权利救济体系的注重。法国行政法学把实践中的行政诉讼总结为撤销之诉、完全管辖之诉、解释及审查行政决定的意义和合法性之诉、处罚之诉等几种诉讼类型,这对于实践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另外,1873年的“佛朗哥案”的判决确立了法国通过行政诉讼判决国家赔偿的法律制度。而英美国家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有限的突破国家主权豁免主义的束缚。这说明,法国行政法学通过对于行政诉讼及行政赔偿的研究中,实现了对行政法基本目的——保障公民权益、控制行政权力——的认识与把握。

(三)法国行政法学的成长总有相应的观念作为支撑。[13]

贯穿于法国行政法学的发展过程,其中有几种曾经支配着行政法学的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的行政法学的基本观念:即作为行政法学研究对象的行政法,到底和存在已久的法国私法如何区分,以怎样的标准对行政主体在行政活动中应适用的行政法与不应适用的私法进行辨别?易言之,行政机关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适用行政法以及行政机关什么样的行为要受到行政法院的诉讼管辖。面对着这些困惑,法国行政法学界提出了几种学说,它们分别是“公共权力学说”、“公共服务学说”、“制度理论学说”、“新公共权力学说”、“多元标准学说”等。

总的来说,上述的各种行政法的基本观念要解决的是如何确定行政法的适用范围问题和行政法院的管辖标准问题,而按照现代国家观念的变迁以及法治思想的发展,上述的各个行政法基本观念是与其处于的历史发展阶段相吻合的。具体来说,“公共权力学说”将行政法的适用范围局限于较小的领域,同时行政诉讼的受案标准也比较严格,这适应了当时自由主义夜警国家的需要:“公共服务学说”扩大了行政法的适用范围和放宽了行政诉讼的管辖标准,反映了国家公务的增加和行政活动的扩张;而此后的“制度理论学说”、“新公共权力学说”、“多元标准学说”等则进一步的反映了现代国家“行政国”的特点,极大的放宽了行政法的适用范围,而行政诉讼的提起也更加容易。

(四)法国行政法学以实践理性作为其第一要务。

法国行政法学比较注重对司法实践中出现问题的反馈与思辨,而不太注重行政法学理论的完善与体系构建,这是其区别于德国行政法学的主要方面之一。法国行政法学的这种特点,可能和其特殊的历史有关。在法国,最先建立了行政法院,正是行政法院的存在与现实运作,才促成了行政法可以作为独立的一个法律部门观念的形成,也最终导致了法国行政法的产生,从而带动了专门研究这一法现象的行政法学的诞生。法国行政法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其要随实践而动,为实践服务。而德国行政法学的产生之时,行政法院没有完善的建立,实际行政诉讼的经验也比较欠缺,德国学者,比如著名的“德国行政法学之父”奥托·迈耶(OttoMayer),首先是从学理的角度来看待行政法的,然后才把行政法学的相关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的。[14]

首创行政法院,注重行政诉讼,这些特点决定了法国行政法学的以实践理性为其第一要务的特色。比如,法国首先创设了“行政行为”(ActeAdministratif)这一概念,但是至今没有对其形成统一的理解,而是意义松散的存在着[15];对此德国却不然,德国的“行政行为”形成了严密的理论体系,使其成为了行政法学当中最为核心的概念。另外,由大学的行政法学教授经常出任行政法院的法官来看,这种行政法学的实践倾向也是显而易见的。

法国行政法先行存在,而法国行政法学就是围绕着行政法在做学问。法国行政法的特点是行政法作为公法体系,和规范一般私人相互间的关系的私法体系不同。关于行政法的诉讼由行政法院管辖,而关于私法关系的诉讼则由普通法院管辖。因而,法国行政法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区分公法与私法,如何划分行政法院管辖和普通法院管辖。以行政法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行政法学的主要关怀对象,这是值得其他国家学习的地方。

注释:

[1]与“现代行政法”对称,“古代行政法”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公务员以及行政权力的法规,古代行政法自国家形式出现以后,便有其存在,但这种古典意义上的行政法,根本不具备任何现代行政法的精神与品质,现代行政法的本质在于限制国家行政权力的规范运行。

[2]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第31页。

[3]行政法学的产生是一个过程。行政法学诞生不是以第一篇行政法学论文或者第一部行政法学著作的出版为标志的,而是以行政法学理论范畴的基本定型,学科体系的基本建立,对行政法学相应研究与传播方法的运用,以及社会对其的基本认可为标志的。以上请参见叶必丰:“二十世纪中国行政法学的回顾与定位”,载于《法学评论》1998年第4期。

[4]参见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第31~32页。

[5]法治国思想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产物。但是从资产阶级提出这种思想,到把这种思想变成一种制度,还得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法国资产阶级最初注意的是宪法问题。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资产阶级政权已经巩固,国家权力日益扩张,才注意到行政法的问题。以上请见王名扬:《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68页。

[6]据法国波城-拉杜尔地区大学菲利普·泰尔纳教授的介绍,法国行政法的形成有着漫长的历史,从1850年到20世纪80年代,这段时间是它形成发展的过程。从80年代到最近的20多年间,发展非常迅速,变化非常大,以致于菲利普教授用“飞

跃”一词来形容。

[7]参见何勤华:《西方法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3~186页。

[8]「日」兼子仁、矶部力、村上顺:《法国行政法学史》,岩波书店1990年版,第81页。转引自前揭何勤华书。

[9]「法」莫里斯·奥里乌:《行政法与公法精要》(上册),龚觅等译、郑戈校,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见郑戈“代译校者序”部分。

[10]以上参见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第37~38页。

[11]何勤华:《西方法学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2~173页。

[12]王名扬教授将法国行政法院的创设、发展历程分为“行政法官时期”(1790~1799年)、“保留审判权时期”(1799~1872年)、“委托的审判权时期”(1872年以后)、“取消部长法官制”(1889年以后)等四个阶段。以上详见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第553~555页。

[13]行政法学作为一门法律科学,必须对其所讨论的对象从理论上提出系统的说明。这些理论大都是关于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的。但各国行政法学往往根据各国行政法的特点,提出一个或几个重要观念作为全部理论的基础,这种情况在法国行政法学中讨论较多,但意见有分歧。在英美行政法学著作中表现不太明显。但英美行政法既然有其特点,行政法学对这些特点的说明也形成了基本的理论概念。以上见于王名扬:《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版,第274页。

诞生范文篇8

柏拉图对话录《斐德若篇》之中的一段插曲涉及文字和言语的关系。苏格拉底向他的对话者斐德若讲述了一个故事:埃及的一个名叫图提的古神发明了文字。他将这一项发明献给埃及的首脑塔穆斯。不料,塔穆斯并未表示赞赏:

……图提说:"大王,这件发明可以使埃及人受更多的教育,有更好的记忆力,它是医治教育和记忆力的良药!"国王回答说:"多才多艺的图提,能发明一种技术是一个人,能权衡应用那种技术利弊的是另一个人。现在你是文字的父亲,由于笃爱儿子的缘故,把文字的功能恰恰说反了。你这个发明结果会使学会文字的人们善忘,因为他们就不再努力记忆了。他们就信任书文,只凭外在的符号再认,并非凭内在的脑力回忆。所以你所发明的的这剂药,只能医再认,不能医记忆。至于教育,你所拿给你的学生们的东西只是真实界的形似,而不是真实界本身。因为借文字的帮助,他们可无须教练就可以吞下许多知识,好象无所不知,而实际上却一无所知。还不仅此,他们会讨人厌,因为自以为聪明而实在是不聪明。(1)

20世纪中期,雅克·德里达从这一段对话之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西方思想传统对于书写文字的强烈排斥。柏拉图以来,这种观点不绝如缕:口述的言语源于思想,富有生命,陈述的人始终处在现场,他们可以时时在对话之中修正歧义;相反,文字是一种死气沉沉的书写符号。文字是人为的,仅仅是真实的影像,文字的书写意味了主体的缺席。所以,文字时常因为纷乱的诠释而与真理南辕北辙。这个意义上,书写文字遭到了莫大的蔑视。作为一个叛逆的思想家,德里达向这种思想传统发出了挑战。他的矛头指向了西方传统哲学的"在场形而上学"。他主张颠倒文字和言语之间的等级关系,这种主张是他解构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同后来的一批信奉解构主义的批评家所认为的那样,书写文字产生的种种歧解无宁说解救了那些遭受压抑意义。

然而,这一段有趣的学术演变并没有否认一个事实:在场的口述言语可能有效地维持某种清晰透明的交流。如果这种交流为了统一认识,为了说明什么,或者为了明白无误地了解对方的想法,那么,现场的对话比文本的往返有利。现场保持了解释、更正、退让和反驳的种种可能性。现场意味了一个共同认可的语境。相对地说,文字的保存时间和传播空间均是口述语言无法比拟的,但是,文字交往无法取得如此一致的语境。

遗憾的是,口述言语的范围相当有限。口述言语依赖空气的振动传播,人们声带所制造的振动十分微弱。通常,人们的对话范围无法超出一个房间;即使纵声吼叫,百步之外已经置若罔闻。如何解决声音的远程投递技术,并且在这种远程投递之中保持即时性和逼真,这是人类的古老愿望。人们可以从神话人物"顺风耳"的身上看到这种愿望的投影。

曾几何时,电子技术终于让人类梦想成真。经过电流或者电波的转换,人类的声音可以在须臾之间遨游千里。这方面的发明甚至导致世界结构的深刻改变。这时,人们可以想到一系列保存人类声音的电子产品:电话,广播,唱片,留声机,录音机,录音磁带,如此等等。

这里,我想从一个神奇的发明开始:电话。

2

根据记载,电话的发明不无偶然。

1875年的某一日,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和他的助手分别在两个房间联合试验一种电报机时发生了一个小小的事故――助手看管的发报机上一个弹簧突然失灵。然而,发报机上已经磁化的钢条却在电磁铁前继续振动。它产生了波动的电流沿电线传到了邻室,让贝尔听到了声音。这是电话发明的最初启示。电话诞生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没有人对这个器械表示兴趣。尽管这个会说话的机器在展览会上让巴西国王吃了一惊,但是,人们仅仅把它当成一个玩具。当时,人们还无法意识到这个器械可能如此深刻地介入世界的组织方式,也无法意识到经营这个器械的公司会变成世界上利润最为丰厚的机构之一。一篇题为《另类眼光看世界》的文章曾经用风趣又不无夸张的语言地描述了电话诞生之初的尴尬:

尽管要求得到发明专利的有600多人,但最后还是苏格兰物理学家贝尔(1847-1922)被承认是电话之父。

他的第一部电话诞生于1876年,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处,因为他没有可以打电话的对象,也没有人可以给他打电话。……据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档案记载,作为收到明确的电话信号表示的Hello(喂!)是大发明家爱迪生(1847-1931)在1877年首先说出的。(2)

当然,人们对于电话的冷漠并没有维持多久。经营电报网络――可以将电报视为文字远程交往的象征――西部联合电报公司迅速地察觉到了巨大的威胁。西部电报联合公司开始对电话的专利权大加讥讽,随后又试图扼杀或者夺取这一项新技术。《垄断》一书的作者约瑟夫·C·古尔登写道:

西部联合电报公司禁止贝尔使用它的沿铁路和公路架设电缆的专利。西部联合电报公司在遍及全国的每一个主要饭店、火车站和报社安装了收发报机,但条件是不得安装电话。在费城,贝尔公司的一个经理被禁止在这个城市的任何地方架设电话线;他的工人们在西部联合电报公司的控告下屡遭监禁。由于这个电报公司在华盛顿的政治影响,贝尔公司的电话无法进入联邦政府的办公室。(3)

尽管如此,西部联合电报公司还是败下阵来。相对于莫尔斯电码传送的文字,电话里面的真实声音――例如语音或者语调――表达了更多的涵义。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利用声音和气息恢复某种真实的交流环境。人们已经发现,电话之中声音的碰撞迅速地撤消了通话者之间的距离,即使通话者之间横亘了千山万水。这是一种奇特的魅力。声音可能组成一个自己的世界。现今,这甚至已经引起计算机网络商人的重大兴趣。他们正在考虑为人们在因特网上做的所有事情配上声音:"人们会把因特网当作通话的媒介,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通过敲击键盘来相互传递信息。"(4)这是电话背后的设想向计算机网络的延伸。

3

利用电话将整个世界串联起来,电话簿的出现功不可没。电话簿是对于世界进行重新编码。无论是总统办公室、海关检查站、商务中心还是普通私人住宅,一切都被某些数码重新命名。记住了一个人的名字还是无法找到这个人,只有记住一串数码才能捕获他。这样,一个由电话机和电话簿奇妙地编织起来的联系网络已经大功告成。电话号码如同另一种门牌,按图索骥具有了崭新的形式。只要付出一定的费用,人们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个联系网络。电话让人感到,这个数码命名的世界凝缩为声音的形态环绕于周围。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地进入这个声音世界。电话的话筒上端有个接收器,下端有个送话器;在如此短小的距离之内,在一只手中,一个交流的回环已经完成。在电话簿的协助之下,电话在众多未曾谋面的人们之间建立了一个新的空间。尽管人们所能看到的仅仅是一部电话机和一根电话线,但是,通话的双方都能用耳朵察觉到这个空间的存在。无论是近在咫尺还是远隔天涯,电话所建立的空间制造了一个现场的语境。某种新的社会神经诞生了。声音变成了电流造就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组织方式。人们可以想象:迄今为止,多少事关重大的指令是由电话发送的?

有趣的是,电话簿上抽象的数码某种程度地废弃了一些形象包含的不平等。电话簿上,许多门户森严的机构撤走了重重岗哨;如同普通私宅一样,它们无非是几个数码而己。或许可以说,电话簿的编码至少显示了一个意义:声音远比身体――那个发出声音的总部――享有更多的民主。的确,电话的发明与社会民主有关。衙门深似海,多数小人物无缘登堂入室;电话的设置至少是另一个渠道:人们可以将自己的声音打入这些禁地。当然,如同双刃之剑,电话开创的交往空间之中,争夺和冲突立即接踵而来;窃听、秘密录音、色情电话、广告电话、索费昂贵的声讯电话、绑架者利用电话进行威胁、形形色色的电话骚扰以及络绎不绝的热线电话与投诉电话均是这些争夺和冲突的表征。无论是新的社会组织方式、更多的民主还是新一轮的争夺和冲突,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没有电话,现今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

历史证明,电话正在愈来愈多地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电话铃声也比经往更富于人情味了。新型的电话机上,尖锐刺耳的铃声已经为一种轻快优雅的鸣响所替代。事实上,即使电话机无声无息的时候也充满了意义。电话机凝然不动,但它却聚集了许多隐性的机会。电话机似乎随时有可能警觉地响起来,及时地送来外界的信息。于是,人们仿佛在这个器械里贮下了许多内容不明但又十分殷切的期望,这个器械的存在本身即是一种安慰。人们无形地觉得,电话里的事情更急迫,更有意思,更吸引人。因此,电话是一个受欢迎的使者。未经预约的访问者时常被视为意外的干扰,但是,电话却享有更多的特权。多数人习惯于闻声就接。这纵容了声音的探险。打一个电话试探不会暴露自己的形象。这无形地发展了一种不必谋面的交往。许多当面难于启齿的言辞――包括许多恶意的中伤、詈骂、谣言――利用电话得到了传播。同时,这种传播是秘密的,听众只有一个人。电话的内容如同信件一样是一种隐私。如果说信件保存了寄信人的蛛丝马迹,那么,电话是匿名的。人们无法及时地了解电话里的声音来自何方。利用一个神秘的电话制造恐怖气氛,这已经是现代电影的常用伎俩。这一切无不表明,电话为孤独者打开了一个看不见的世界。所以,现代封闭式的寓所里,电话机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配件。只要拿起电话筒,听到拨号音,这就意味了个人已经同外界接通了联系。按下一串数码,话筒里就可能出现真实的人声。即使听到的仅仅是忙音,这也是表明他人与你同在的迹象。电话所建立的空间之中,通话者仿佛在直接面谈。可以观察到,许多人通话时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几乎与现场无异:恭敬,爱慕,威严,畏惧,愤怒,这些情绪常常转移到他们面前的电话机之上。电话机与通话者遭受相同的待遇。电话的历史不过百余年,然而,它已经如此密切地嵌入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系列丰富而微妙的涵义――这种密切的程度甚至让人意外。

的确,电话背后包含了一系列基本的生活观念。可是,这一切无宁说是电话网络扩张的副产品,而不是扩张的原因。这个不无偶然的发明如何深入地钉在近现代历史之中?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4

声音的远程投递技术如何纳入商品范畴,或者说,声音的远程投递技术如何进入资本社会的结构之中,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历史零件?无论如何,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电话必须有偿使用。如果电话网络畅通无阻地遍布世界,那么,一个经济学的基本规则必须得到尊重:电话使用的收益――有形的和无形的――必须超过电话的成本。电话机不是一个工艺装饰品。电话创造了什么,或者,电话节约了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是电话普及与否的前提。谁、哪些观念或者哪些利益支持了数以亿计的电话分布在地球的各个角落?

很长的时间里,权力运行的保障已经包含了利益的观念。权力即是利益的创造或者利益的保证。所以,毫不奇怪的是,权力机构――尤其是特权机构――首先占有了这项发明。及时的通讯手段对于权力机构至为重要。这是声音的政治学和管理学。电话通常被视为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让国家的声音传播到远离首都的地方,这是首要的动机。电话制造了一个新的空间,政治管理无论如何必须首先占领这个空间。这个意义上,电话是国家机器的重要配件。各级官员或者各种要员桌上通常陈设了多部电话,某些高级官员还拥有保密的红线电话。两个国家元首的热线电话可能导致或者阻止一场世界大战,这都不是危言耸听。另一方面,军事领域对于电话的重视可想而知。先进的通讯手段是军事行动的保证。人们至今还可以在电影之中看到这种镜头:军事指挥部里的军官发狂地将旧式的手摇电话机转得呼呼地响,他们的大喊大叫和摔打电话都是战斗气氛的组成部分。

然而,如果一项发明试图征服巨大的市场,那么,它不得不打入日常生活。人们对于免费的交谈或者聊天已经习以为常,哪些观念说服人们愿意为电话之中的闲言碎语付帐?1940年,国际电话不足40亿分钟;1995年,国际电话己增至600亿分钟,什么是15%的年均增长率背后的动力?根据统计资料,1990年全球的电话服务与国际电话收入为371900百万美元,1996年已经达到541000百万美元――哪些观念成为如此巨额利润的催生婆?

描述信息社会的初始阶段时,托夫勒将电话解释为商业经营的必要工具;换言之,电话的费用可以从商业利润之中扣除。事实上,电话的出现使商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电话似乎改变了商业经营的全部面貌。它使得商业经营扩展到一个更大的地理区域。总经理们现在能够直接与远离总部的地区分部经理或推销员通话,详细了解经营现状。声音传播通过语音语调变化,能传输更多的信息,远胜于莫尔斯电码的那种冷冰冰的嘀嘀哒哒声。

电话使得大公司更加庞大,使得集中化了的官僚机构更有效率。交换台和接线员大量涌现。秘书们听到电话谈话,并学会保持沉默。她们学会筛选电话,并因此部分地控制了通向权力的途径。

开始时,电话还助长了秘密交易。大量的交易得以进行而不致留下可作为罪证的字据文件(后来出现了线路窃听和安装窃听器技术,从而使得那种在保护商业秘密与想窃取这些秘密的人之间的永无休止的争斗的天平发生了倾斜)。

这一先进通信系统所带来的间接利益甚至更大。电话促进了工业化经济的一体化。在市场上,资本的运转更为畅通,商务活动更为便利。交易可迅速达成,确证文件可随后再办。(5)

托夫勒认为,电话加速了商业活动,促进了经济发展的速度,这甚至影响了国际之间的势力平衡关系。1956年,美国拥有全世界电话机总量的一半,现今这一比例已经下降为三分之一。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说来,电话与商业之间的联系并非那么密切。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始终将电话视为权力的象征。这甚至体现于官员们接电话的用语上。接听电话时,许多官员不是招呼:"喂",更不会使用礼貌用语"你好",他们往往居高临下地问:"哪里?"移动电话成为某种官衔的配件之后,许多人有意地在大庭广众的场合炫耀性地使用――这种作风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厌恶。然而,电话业务的市场扩张突破了中国的防线之后,权力的象征所支持的消费规模已经远远无法维持市场的规模。如何提出新的观念诱惑更多的用户加入电话消费,如何利用时髦的理论话语包装电话消费,这是电话公司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说,权力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移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个显著事件,那么,电话消费的观念必须投合这种历史环境提供的文化模式。分析有关电话的广告,人们可以发现多种观念的有趣混合。尽管如此,人们还是可以从这些混合之中辩析出电话消费的阶段性演变轨迹:权力象征――商业的成功――个性化的生活方式。

电话销售的广告大规模地出现在中国与移动电话的兴盛密切相关。事实上,中国的有线电话并未积极利用广告进行促销。然而,人们可以从另一方面观察到,大量的公司和商务机构的广告均与有线电话有关。这些广告不约而同地以公司领导人――例如总经理――正在打电话的画面作为宣传。除了豪华办公桌、真皮沙发和打领带的公司领导人之外,电话几乎是画面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显而易见,电话代表的是信息。如此大量构思相同的广告表明,信息社会的描述已经让商人认可了一个强大的观念:信息是商务成功的保证。商务活动时常被定位为电话消费的最大资源。九十年代历史环境的导演之下,电话市场的开拓精心地纳入了信息社会的种种理论。这是电话拥有的象征价值:消费者时常为从属于这种信息社会而自豪。目前,这种观念正在顽强地向偏僻的乡村渗透。我曾经在湖北乡村看到,电话公司用石灰水在农家干打垒的黄土墙上刷出大幅口号:要致富,电话通。这无非是以粗陋的形式重新演绎信息与富裕之间的联系罢了。

然而,电话市场――尤其是移动电话市场――的资源耗竭之后,新的竞争意味了消费观念的又一轮开发。这时,人们可以在许多移动电话的广告之中发现,尽管"工作效率"、"掌握商机"、"全资讯的商务时代"这些字眼还是频繁出现的主题词,但是,一个新的主题音量越来越大:个性化的生活方式。诺基亚在"以人为本"的口号之下设计了新的广告词:"生活充满激情。"这个广告词的解释是:"一展独特风采,尽现卓尔不群,我们知道您追求与众不同,富于创意的生活,因此我们特为您量身定做了这款全新诺基亚8210,使您的多彩生活更现激情。"显然,所谓的个性化生活方式包含了众多方面。这时,亲情的沟通终于提到了电话消费的议程之上。《南方周末》划出了半个版面为IP电话刊登了一条温情脉脉的广告:

以前总觉得妈妈很唠叨,现在出了国却觉得身边少了什么,我才体会到唠叨是妈妈的一种爱。有时,我也会给家里打个电话,说说我的生活,听听她的唠叨。妈妈总是不放心,说我不懂得照顾自己。她总想和我说说话。要是家里的电话能打国际长途就好了。前几天我在订了张IP电话卡,通过网上付帐,那边就有人把卡送到了妈妈的手中。现在妈妈可以经常和我联系了。(6)

有趣的是,多数移动电话广告总是选择英俊漂亮的青年男女充当通话的主人公。这是"生活充满激情"的无言注解。这时,电话的私密性再度被暧昧地表现出来,移动电话的消费突然具有了特殊的浪漫风格。许多电视连续剧之中,移动电话是爱情的必要道具。这是电话消费观念的一个突破。台湾的移动电话公司的"轻松打"广告机智地将移动电话定位在"聪明、有趣、便宜"之上;移动电话的潜台词是"年轻、时髦、无拘无束的社交、稳操胜算的爱情",拥有移动电话至少表明自己跟得上时代。(7)从权力机构的指令、捕捉稍纵即逝的商机、爱情游戏到琐碎的家长里短,电话一再纡尊降贵,终于走到了尽头。这时,移动电话机的装饰功能得到了强调。摩托罗拉V2088的许诺是"绝对个性":"可更换不同的面版";"红、绿、橙三色显示背景灯";"极具个性的的铃声选择",如此等等。这时,移动电话成为个人形象的一部分。三菱的"小菲"移动电话的口号已经变成了"我行我酷"。广告画面是一男一女:女的一身缟素,面无笑容,手执一部白色移动电话疾行而去;男的一袭黑衣,神情专注,盯住手中黑色移动电话里显示的号码。这一帧画面的配上的文辞是:"更靓更酷的她在哪里?在这里!她纤巧轻盈的身材,冷艳倍酷的肤色,随身佩带,尽显你酷。"如同人们屡屡看到的那样,消费观念的不断创新终于走到了喧宾夺主的边缘:这时人们离声音的主题已经很远了。

5

如果说,电话所制造的声音传播仅仅往返于个人之间,那么,广播电台建立了更大的声音社会。换言之,个人与个人的声音交往扩大为个人与公众或者公众与公众的声音交往。形象地说,这种交往从密室到了广场。广播电台的技术内容不仅是声音的远程投递,它还包含了声音的放大和声音的复制。广播不是私语,它是号召。无论是某种集体的组织还是社会的控制,广播电台是声音社会之中一个高耸的核心。某一个时期,人们的四周悬挂了许多的高音喇叭,权力的声音不可抗拒。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年》提到了声音制造的恐怖。麦克卢汉提示人们考虑广播电台与法西斯兴起之间的关系。(8)

迄今为止,无线电广播基本上代替了有线广播。根据尼古拉斯·A·夏普对于无线电广播史的考察,它的开拓期可以上溯至十九世纪的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等人那里。1895年,意大利发明家古列尔莫·马可尼的无线电发报机在英国申请到了专利。无线电迅速在军事和航海联络上产生了重要的作用。1919年,无线电台独立出来。不过,当时的许多公司均认为广播电台播放种种节目只是有助于卖出更多的收音机和无线电部件。(9)尽管广播电台的角色始终是赢取利润的经济单位,但是,它的政治功能日益显现。有趣的是,人们可以从广播电台背后察觉首领的原型。古代的部落社会之中,首领的威望很大程度地利用高亢的声音予以表现。声音是他们召集部下的重要手段。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这是古代政治之中的一个经典性场面。迄今人们还可以发现,宏大的嗓门――如果有一个半导体的喇叭更理想――可以在混乱的广场产生意想不到的权威。这是声音的权威。事实上,广播电台将这种模式扩张到了全世界。麦克卢汉表述得十分精彩:"广播的潜意识深处,充满了部落号角和古老鼓乐的共鸣回荡……这个媒介有力量把心灵和社会转换成一个共鸣箱。"(10)

广播电台――尤其是无线电广播――的复盖范围是无可比拟的。从国家元首的政治演说、战争动员令、党派之间的竞选辩论到股票行情、流行歌曲、商品广告,形形色色的信息利用广播电台的声音发射技术编织成一个无所不包的网络。广播电台的声音无远弗届。它可以让国家的声音响彻私人卧室,或者将刚刚发生的新闻送入疾速移动的轿车;风云突变的之前,广播电台的气象预报跨越了辽阔的海域抵达远洋渔轮。总之,广播电台出其不意地取消了声音社会之中的物理距离。空间或者地域已经不是声音社会的组织原则。通常,广播电台的听众根据自己的嗜好和时间表形成了种种没有注册和未曾谋面的松散团体。某些时候,特定发射频率的广播电台是另一种组织形式。例如,飞行员、出租车司机、特种部队或者警务人员往往拥有自己的小型广播电台。当然,广播电台的声音不会像人的嗓门那样遭受现场气氛的束缚。广播电台不会害羞,不惧危险,没有生理限度。恐吓、威胁和厌恶都不会让它噤口。换言之,广播电台对于声音社会的组织包含了机器的性格。这时常会演变为声音的暴力。

的确,广播电台的强大功率已经转换为强大的声望。人们对于广播电台的信任远远超过了对于某个人真实声音的信任。广播电台是真理之声,个人无非是一孔之见。虽然广播电台的声音没有形象,但是,某些声音具有性格特征。这些富有特质的声音形成了听觉的偶象。根据这些声音特质,许多人时常栩栩如生地想象播音者的肖像风貌。这样,一些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成为不露面的公众人物。经过广播电台的播放,他们的能言善辩征服了世界上许多遥远的角落。声音的放大和复制造就了他们的领袖身份,电子技术为他们提供了指点江山的讲坛。

如何占据声音社会的制高点?这是政治家念兹在兹的问题。无论是太平盛世还是危机爆发,广播电台均是争夺的要津。人们时常可以听到种种声音的搏斗。更大的发射功率,在某一频道播放干扰声,建立和取缔地下广播电台,这些均是电子技术制造的搏斗手段。有理不在声高的古训已经被嘹亮的喇叭击垮了。

显而易见,政治家的首要困扰是,声音社会的组织形式轻而易举地废弃了传统的国界。海关和军队阻止不了电波的全方位入侵。众多依附于国界的法规和限制对于声音社会无济于事。如果无法掐断声源,异端的声音无所不在。这是电子技术对于传统政治的严重挑战。人们已经不止一次地看到,国家的新闻机构失去了信誉之后,商店里的短波收音机立即销售一空。声音社会为人们打开了一条出走的通道。禁锢失效了。声音社会里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无不得到重新定义。国家、政治体制、行政区域、地域文化、寓所的围墙――这些传统的空间划分标准不断地淡隐。声音社会之中,电子技术与新型的意识形态生产之间显示了最为深刻的联系。6

声音的复制产生了奇特的后果。复制的声音具有三个前所未有的特征:脱离了声源――特别是脱离了发声的人体――而存在;脱离了发声的特定时间而存在;脱离了发声的特定空间而存在。总之,声音如同一个独立的物质,并且拥有了唱片、录音带这样的固定载体。复制的声音具有两种主要用途:一,保存声音的记录和档案;二,有助于声音的作品大规模地成为消费的商品。

口说无凭,这是人们由来己久的苦恼。声音迅速地消逝在空气之中,无法成为人们握在手里的证据。谣言的流布,诺言的失信,誓言的改悔,这一切均与声音的无法保存有关。人们的想象之中,口头语言是轻佻的,无足轻重;只有书写字据不可移易。为了防止书写字据的伪造,叙述者通常签名或者按上手印作为担保。手书或者手印是身体的象征,这证明了字据的内容出自某一个真实身体的思想。然而,录音技术的问世勾消了一系列复杂的手续。录制的声音完整地保存了一个人的口吻和语调,这是不可抵赖的。无论是飞机上的黑匣子、录音电话还是特殊机构安放的窃听器,声音的现场得到了再现。无论如何,证据学因为录音技术而产生了巨大的飞跃。

除了充任证据,还有哪些声音具有保存价值?所有的人都会立即想到了音乐。录音对于音乐的贡献是难于估量的。如果说,传统的音乐会是音乐家与听众此时此地的遇合;那么,声音的复制打破了演奏的唯一。唱片与录音带把音乐从"此时此地"之中解放出来,实现了大规模的批量生产。顷刻之间,音乐星星点点地布满了全球的市场。声音的复制与音乐市场的关系大约是从留声机、唱片的发明开始的:

"我一生从没有这样吃惊过,"这是托马斯·阿尔文·爱迪生对自己匆匆设计出来重复说过的话的机器的初次发声所作的反应。那第一句话即是爱迪生自己说的"玛丽有只小羊羔"。第一架留声机的杰出表演在1876年无疑使人大为惊奇,即使是对发明者本人。然而更多的惊奇,还是在留声机之后一百多年中的成绩。留声机历经专利之争、劳资纠纷、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大萧条,以及打破垄断、发行体系崩溃和电影、广播、电视的出现,还伴随着各类音乐口味、风格和超级明星的沉浮。多少次唱片业的销售面临下跌,甚至多少次留声机似乎濒临绝境,但一个世纪来的总趋势是产品、听众和利润的持续增长。(11)

唱片和录音带令音乐作品日益廉价。音乐不再神秘,不再是演奏家或者指挥家某一次突如其来的灵感与现场气氛独一无二的化合。唱片或者录音带里的音乐可能尽善尽美;但它们不是一气呵成的,它们是录音棚里反复录制和反复修饰的产物。换言之,唱片和录音带里的音乐并非不可重复的生命冲动。这些机器合成的作品理所当然地可以由机器的予以复制。于是,那些曼妙无比的乐曲源源地从生产线上涌出;唱片和录音带如同普通商品一样搁在货架上,遍布街头的小店即可购到。音乐厅、歌唱家、演奏家、指挥家、听众共同组成的音乐会压缩在一张唱片或者一盒录音带之中。人们可以携带这些音乐会旅行或者返回寓所。声音的复制让音乐与各种景象的结合产生了广泛的可能性。人们可以用莫扎特的乐曲为一则广告配音,或者让贝多芬的作品回响在送葬的队列之中。如果说,音乐会往往是贵族们相聚的所在,那么,唱片和录音带不仅将音乐带入大众,并且迅速地在音乐与大众之间建立了新的市场形式。显然,新的市场形式开始组织自己的音乐生产。由于唱片、录音带和市场共同形成的传播体系,众多通俗歌曲的演唱明星才有可能成为万众追逐的偶象。人们可以说,声音复制技术产生的意义深刻地进入了文化和经济范畴。7

如同人们常常看到的那样,电子技术和机器又一次击败了人。音乐家把自己的作品交给了广播电台和录音机播放,于是,他们失业的日子来临了。的确,音乐家不得不利用种种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到1925年,美国作曲家、词作家、出版商协会要求无线电节目应付报酬";1942年,"全美音乐家协会(AFM)以灌制音乐唱片使职业音乐家失业、或至少是严重减少了对演员实况表演的需求为由,投票抵制唱片业";(12)尽管如此,音乐家已经在市场所制造的竞争关系之间成为理所当然的失败者。20世纪50年代风起云涌的摇滚音乐之中,电子技术和机器成为音乐发展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大卫·R·沙姆韦发现:"除了更加物美价廉的唱片,电视和电影也参与了摇滚的传播,其规模远远超过菲茨杰拉德时代的爵士乐。1955年至1986年间拍摄的摇滚电影达四百多部。"(13)

这不仅意味了利润的重新分配。事实上,人们必须意识到另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电子技术和机器会不会彻底地代替了人?音乐――广义地说艺术――会不会仅仅是机器操纵之下的乐谱合成而不再是回响在生命内部声音?工业社会已经开始用机器彻底地改造美学了吗?这方面,机器的意义怎么估计也不会过份。有一则报道说,模拟帕瓦罗蒂的机器人已经在美国出现:

……在柔和的灯光下,一个像帕瓦罗蒂一样臃肿的机器人,穿着帕瓦罗蒂常穿的黑白相间的礼服,腆着肚子走上台来,并向场内听众挥舞着帕瓦罗蒂惯用的白色手绢。当机器人走到舞台中央,微微扬起硕大的头颅,并把嘴唇撮成O型时,高亢有力,灿烂华美的歌声立即溢满了整个大厅。这个机器人的歌声和帕瓦罗蒂简直一模一样,音域达到两个八度以上,所有的声音都透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和晶莹明丽的光辉;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音C,也顺畅地穿透了人们的心房。音乐鉴赏家们一致认为,机器人的歌声无疑正是享誉全球的高音之王本人的的本色,而且几乎无可挑剔!

……

这个机器人的研制者说,在制造这个机器人之前,他们得到了帕瓦罗蒂演唱时胸腔、颅腔和腹腔内空气振动的波长、压力及空气流量等数据,然后用电脑系统进行仿真模拟。(14)

机器的声音复制掀开了生命所制造的神秘,这是别一种意义上的"脱魅"。现今的一切都可以用数据予以表达。人们对于生命奇迹的赞叹将为另一种机器拜物教所替代。广播电台取消了演奏的"此地性",人们不必进入音乐会现场参与某种"共同感"。音乐不再是人与人的关系,而是变为人与物的关系。阿多诺的音乐评论曾经对此表示了强烈的异议。这与其说是另一种"在场形而上学"作祟,不如说是对机器充当"在场"的主人公表示深刻的忧虑。阿多诺抱怨说,广播电台播放的交响乐摧毁了交响乐的"空间";音乐会上,这种空间环绕每一个听众,并且让他们回到连续的时间之中――阿多诺认为这是贝多芬式伟大交响乐的特性。阿多诺批评的是一种"原子化了的收听趋势"。这时,交响曲堕落为孤零零旋律的一系列实体化了的片断,根本不具任何否定和共鸣。因此,阿多诺对于电子技术的进步保持了冷淡。在他看来,广播电台的音乐是一种标准化的东西,而"技术的标准化导致集权管理。"标准化产生的是以"假个性"为特征的流行音乐。一旦某些程式得到成功,文化工业就会反复地生产,制造欲望的虚幻满足。这最终使音乐变为社会的粘合剂。(15)

当然,即使在当时就有人觉得,阿多诺低估了机器具有的革命性内涵。现今,最为著名的先锋音乐家崔健对于计算机的热衷表明了问题的另一面。崔健不仅从计算机互联网之中发现了自由、平等和坦诚的作风,同时,计算机还极大地改变了他的作曲方式。从《数字崔健》这篇报道之中,人们可以看到计算机与音乐的交织:

崔健第一次接触电子音乐,第一次接触Loop(用计算机实现一个旋律采样的循环使用,现场音乐做不出来)也不太喜欢,但是,当他对计算机有了一段时间的认识之后,崔健的作曲方法完全改变了,"现在的电脑音乐和初期的用电脑模仿乐器有了本质的区别,我经历过初期的阶段,只要用电脑来做记录用,和旋律无关,现在的电脑软件不是你想出什么旋律,它给你记录下来,而是它给你出一大堆旋律,你从中间挑一个。""它有一种新的力度,最直接,不需要时间,不需要练习,能表达出音乐人最想表达的内容。"

即便崔健为电子音乐很着迷,抱着吉它写了几十年歌的崔健不会忘记电脑的局限性,"机器没有即兴的东西,没有感情的韵律,它有机器的韵律,机器的动力,但它不能稍微快一点,稍微慢一点。无论是人模仿机器,还是机器模仿人,还是一下子就能听出来,这是人的,这是机器的。"……

……

"是电子音乐给了我现代意识,要求我必须介入,没办法逃跑。电子音乐的节奏以及节奏的力度不像脑海中的,不是抽象中,它可以直接听到,直接节奏给人带来直接的情感,这种情感也不是抽象的。"(16)

声音的复制导致的是听觉的退化还是进化?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事实上,机器已经某种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五官感觉;机器打开了人们的某些感官经验,同时又封闭了人们的另一些感官经验。机器为音乐提供了远为广泛的可能;同时,机器又限制了这些可能。无论人们乐意与否,机器已经强有力地介入人们置身的现实。机器对于人类的意义深刻地植根于资本和市场的历史之中。人们可以说,某种技术的发明或许与某一个天才的发明家有关;然而,这种技术的繁盛必须得到历史逻辑的支持。时至今日,电子技术对于声音的传送、放大和复制还在持续,并且精益求精。事实上,无论是描述人类的牢笼还是谈论人类的解放,电子技术和机器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前提。

注释:

(1)《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169页

(2)《另类眼光看世界》,《参考消息》,2000年2月11日第7版

(3)转自阿尔温·托夫勒的《权力的转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121页

(4)参见《人类步入网上的语音通信时代》,《参考消息》,2000年2月10日

(5)阿尔温·托夫勒的《权力的转移》,121至122页

(6)参见《南方周末》2000年2月18日第17版

(7)参见《台港文学选刊》2000年4期《当下论语-手机恋曲》

(8)参见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83页

(9)参见《美国通俗文化简史》,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125至126页,

(10)同(8),438页

(11)同(9),266页

(12)同(9),127页、272页

(13)大卫·R·沙姆韦《摇滚:一种文化活动》,《摇滚与文化》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见1996年10月28日《光明日报》

诞生范文篇9

庄子是具有艺术天才的哲学家,对于艺术境界的阐发最为精妙。在他是“道”,这形而上原理,和“艺”,能够体合无间。“道”的生命进乎技,“技”的表现启示着“道”。在《养生主》里他有一段精彩的描写: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若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尧乐章)之会(节也)。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棨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交错聚结处)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道”的生命和‘艺”的生命,游刃于虚,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音乐的节奏是它们的本体。所以儒家哲学也说:“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易》云:“天地絪蕴,万物化醇。”这生生的节奏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源泉。石涛题画云:“天地氤氲秀结,四时朝暮垂垂,透过鸿濛之理,堪留百代之奇。”艺术家要在作品里把握到天地境界!德国诗人诺瓦理斯(noValis)说:“混沌的眼,透过秩序的网幕,闪闪地发光。”石涛也说:“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艺术要刊落一切表皮,呈显物的晶莹真境。

艺术家经过“写实”、“传神”到“妙悟”境内,由于妙悟,他们“透过鸿濛之理,堪留百代之奇”。这个使命是够伟大的!

那么艺术意境之表现于作品,就是要透过秩序的网幕,使鸿濛之理闪闪发光。这秩序的网幕是由各个艺术家的意匠组织线、点、光、色、形体、声音或文字成为有机谐和的艺术形式,以表出意境。

因为这意境是艺术家的独创,是从他最深的“心源”和“造化”接触时突然的领悟和震动中诞生的,它不是一味客观的描绘,象一照像机的摄影。所以艺术家要能拿特创的“秩序的网幕”来把住那真理的闪光。音乐和建筑的秩序结构,尤能直接地启示宇宙真体的内部和谐与节奏,所以一切艺术趋向音乐的状态、建筑的意匠。

然而,尤其是“舞’,这最高度的韵律、节奏、秩序、理性,同时是最高度的生命、旋动、力、热情,它不仅是一切艺术表现的究竟状态,且是宇宙创化过程的象征。艺术家在这时失落自己于造化的核心,沉冥入神,“穷元妙于意表,合神变乎天机”(唐代大批评家张彦远论画语)。“是有真宰,与之浮沉”(司空图《诗品》语),从深不可测的玄冥的体验中升化而出,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在这时只有“舞”,这最紧密的律法和最热烈的旋动,能使这深不可测的玄冥的境界具象化、肉身化。

在这舞中,严谨如建筑的秩序流动而为音乐,浩荡奔驰的生命收敛而为韵律。艺术表演着宇宙的创化。所以唐代大书家张旭见公孙大娘剑器舞而悟笔法,大画家吴道子请裴将军舞剑以助壮气说:“庶因猛厉以通幽冥!”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上说:

“唐开元中,将军裴旻居丧,诣吴道子,请于东都天宫寺画神鬼数壁,以资冥助。道子答曰:‘吾画笔久废,若将军有意,为吾缠结,舞剑一曲,庶因猛厉,以通幽冥!’旻于是脱去縗服,若常时装束,走马如飞,左旋右转,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观者数千人,无不惊栗。道子于是援毫图壁,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道子平生绘事,得意无出于此。”

诗人杜甫形容诗的最高境界说:“精微穿溟滓,飞动摧霹雳。”(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前句是写沉冥中的探索,透进造化的精微的机缄,后句是指着大气盘旋的创造,具象而成飞舞。深沉的静照是飞动的活力的源泉。反过来说,也只有活跃的具体的生命舞姿、音乐的韵律、艺术的形象,才能使静照中的“道”具象化、肉身化。德国诗人侯德林(Hoerdelin)有两句诗含义极深:

“谁沉冥到

那无边际的‘深’,

将热爱着

这最生动的‘生’。”

他这话使我们突然省悟中国哲学境界和艺术境界的特点?中国哲学是就“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道”具象于生活、礼乐制度。道尤表象于“艺”。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庄子《天地》篇有一段寓言说明只有艺“象罔”才能获得道真“玄珠”: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司马彪云:玄珠,道真也)使知(理智)索之而不得。使离朱(色也,视觉也)索之而不得。使喫诟(言辩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吕惠卿注释得好:“象则非无,罔则非有,不皦不昧,玄珠之所以得也。”非无非有,不皦不昧,这正是艺术形相的象征作用。“象”是境相,“罔”是虚幻,艺术家创造虚幻的境相以象征宇宙人生的真际。真理闪耀于艺术形相里,玄珠的皪于象罔里。歌德曾说:“真理和神性一样,是永不肯让我们直接识知的。我们只能在反光、譬喻、象征里面观照它。”又说:“在璀灿的反光里面我们把握到生命。”生命在他就是宇宙真际。他在《浮士德》里面的诗句:“一切消逝者,只是一象征”,更说明“道”、“真的生命”是寓在一切变灭的形相里。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首诗说得好:

“一花一世界,

一沙一天国,

君掌盛无边,

刹那含永劫。”

这诗和中国宋僧道灿的重阳诗句(田汉译):“天地一东篱,万古一重九”,都能喻无尽于有限,一切生灭者象征着永恒。

人类这种最高的精神活动,艺术境界与哲理境界,是诞生于一个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这充沛的自我,真力弥满,万象在旁,掉臂游行,超脱自在,需要空间,供他活动。(参见拙作《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于是“舞”是它最直接、最具体的自然流露。“舞”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中国的书法、画法都趋向飞舞。庄严的建筑也有飞檐表现着舞姿。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首段云:

“昔有佳人公孙氏,

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

天地为之久低昂……”

天地是舞,是诗(诗者天地之心),是音乐(大乐与天地同和)。中国绘画境界的特点建筑在这上面。画家解衣盘礴,面对着一张空白的纸(表象着舞的空间),用飞舞的草情篆意谱出宇宙万形里的音乐和诗境。照像机所摄万物形体的底层在纸上是构成一片黑影。物体轮廓线内的纹理形象模糊不清。山上草树崖石不能生动地表出他们的脉络姿态。只在大雪之后,崖石轮廓林木枝干才能显出它们各自的弈弈精神性格,恍如铺垫了一层空白纸,使万物以嵯峨突兀的线纹呈露它们的绘画状态。所以中国画家爱写雪景(王维),这里是天开图画。

中国画家面对这幅空白,不肯让物的底层黑影填实了物体的“面”,取消了空白,像西洋油画;所以直接地在这一片虚白上挥毫运墨,用各式皱文表出物的生命节奏。(石涛说:“笔之于皴也,开生面也。”)同时借取书法中的草情篆意或隶体表达自己心中的韵律,所绘出的是心灵所直接领悟的物态天趣,造化和心灵的凝合。自由潇洒的笔墨,凭线纹的节奏,色彩的韵律,开径自行,养空而游,蹈光揖影,抟虚成实。(参看本文首段引方士庶语)

庄子说:“虚室生白。”又说:“唯道集虚。”中国诗词文章里都着重这空中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方法,使诗境、词境里面有空间,有荡漾,和中国画面具同样的意境结构。

中国特有的艺术——书法,尤能传达这空灵动荡的意境。唐张怀瓘在他的《书议》里形容王羲之的用笔说:“一点一画,意态纵横,偃亚中间,绰有余裕。然字峻秀,类于生动,幽若深远,焕若神明,以不测为量者,书之妙也。”在这里,我们见到书法的妙境通于绘画,虚空中传出动荡,神明里透出幽深,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是中国艺术的一切造境王船山在《诗绎》里说:“论画者曰,咫尺有万里之势,一势字宜着眼。若不论势,则缩万里于咫尺,直是《广舆记》前一天下图耳。五言绝句以此为落想时第一义。唯盛唐人能得其妙。如‘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高日甫论画歌曰:“即其笔墨所未到,亦有灵气空中行。”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三人的话都是注意到艺术境界里的虚空要素。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里,表现着同样的意境结构,代表着中国人的宇宙意识。盛唐王、盂派的诗固多空花水月的禅境;北宋人词空中荡漾,绵渺无际;就是南宋词人姜白石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周草窗的“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也能以空虚衬托实景,墨气所射,四表无穷。但就它渲染的境象说,还是不及唐人绝句能“无字处皆其意”,更为高绝。中国人对“道”的体验,是“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唯道集虚,体用不到.

二,这构成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

王船山又说:“工部(杜甫)之工在即物深致,无细不章。右丞(王维)之妙,在广摄四旁,圜中自显。”又说;“右丞妙手能使在远者近,抟虚成实,则心自旁灵,形自当位。”这话极有意思。“心自旁灵”表现于“墨气所射,四表无穷”,“形自当位”,是“咫尺有万里之势”。“广摄四旁,圜中自显”,“使在远者近,抟虚成实”,这正是大画家大诗人王维创造意境的手法,代表着中国人于空虚中创现生命的流行,细组的气韵。

王船山论到诗中意境的创造,还有一段精深微妙的话,使我们领悟“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的终极根据。他说:“唯此窅窅摇摇之中,有一切真情在内,可兴可观,可群可怨,是以有取于诗。然因此而诗则又往往缘景缘事,缘以往缘未来,经年苦吟,而不能自道。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诗家正法眼藏。”“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两句话表出中国艺术的最后的理想和最高的成就。唐、宋人诗词是这样,宋、元人的绘画也是这样。

尤其是在宋、元人的山水花鸟画里,我们具体地欣赏到这“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画家所写的自然生命,集中在一片无边的虚白上。空中荡漾着“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道”,老子名之为“夷”、“希”、“微”。在这一片虚白上幻现的一花一鸟、一树一石、一山一水,都负荷着无限的深意、无边的深情。(画家、诗人对万物一视同仁,往往很远的微小的一草一石,都用工笔画出,或在逸笔撇脱中表出微茫惨淡的意趣)万物浸在光被四表的神的爱中,宁静而深沉。深,像在一和平的梦中,给予观者的感受是一澈透灵魂的安慰和惺惺的微妙的领悟。

中国画的用笔,从空中直落,墨花飞舞,和画上虚白,溶成一片,画境恍如“一片云,因日成彩,光不在内,亦不在外,既无轮廓,亦无丝理,可以生无穷之情,而情了无寄”(借王船山评王俭《春诗》绝句语)。中国画的光是动荡着全幅画面的一种形而上的、非写实的宇宙灵气的流行,贯彻中边,往复上下。古绢的黯然而光尤能传达这种神秘的意味。西洋传统的油画填没画底,不留空白,画面上动荡的光和气氛仍是物理的目睹的实质,而中国画上画家用心所在,正在无笔墨处,无笔墨处却是飘渺天倪,化工的境界。(即其笔墨所未到,亦有灵气空中行)这种画面的构造是植根于中国心灵里葱茏絪緼,蓬勃生发的宇宙意识。王船山说得好:“两间之固有者,自然之华,因流动生变而成绮丽,心目之所及,文情赴之,貌其本荣,如所存而显之,即以华奕照耀,动人无际矣!”这不是唐诗宋画给予我们的印象吗?

中国人爱在山水中设置空亭一所。戴醇士说:“群山郁苍,群、木荟蔚,空亭翼然,吐纳云气。”一座空亭竟成为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和山川精神聚积的处所。倪云林每画山水,多置空亭,他有:亭下不逢人,夕阳澹秋影”的名句。张宣题倪画《溪亭山色图》诗云:“石滑岩前雨,泉香树杪风,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苏东坡《涵虚亭》诗云:“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金。”唯道集虚,中国建筑也表现着中国人的宇宙意识。

空寂中生气流行,鸢飞鱼跃,是中国人艺术心灵与宇宙意象“两镜相入”互摄互映的华严境界。倪云林诗云:

“兰生幽谷中,

倒影还自照。

无人作妍嫒,

春风发微笑。”

希腊神话里水仙之神(Narciss)临水自鉴,眷恋着自己的仙姿,无限相思,憔悴以死。中国的兰生幽谷,倒影自照,孤芳自赏,虽感空寂,却有春风微笑相伴,一呼一吸,宇宙息息相关,悦怿风神,悠然自足。(中西精神的差别相)

艺术的境界,既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

唐朝诗人常建的《江上琴兴》一诗最能写出艺术(琴声)这净化深化的作用:

“江上调玉琴,

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

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

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

可以徽黄金。”

中国文艺里意境高超莹洁而具有壮阔幽深的宇宙意识生命情调的作品也不可多见。我们可以举出宋人张于湖的一首词来,他的念奴娇《过洞庭湖》词云: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片舟一叶。素月分晖,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悠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吸尽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对空间之超脱)叩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对时间之超脱)”

这真是“雪涤凡响,棣通太音,万尘息吹,一真孤露。”笔者自己也曾写过一首小诗,希望能传达中国心灵的宇宙情调,不揣陋劣,附在这里,借供参证:

“飙风天际来,

绿压群峰暝。

云罅漏夕晖,

光写一川冷。

悠悠白鹭飞,

淡淡孤霞迥。

系缆月华生,

万象浴清影。”

(柏溪夏晚归棹)

诞生范文篇10

现代的中国站在历史的转折点。新的局面必将展开。然而我们对旧文化的检讨,以同情的了解给予新的评价,也更形重要。就中国艺术方面——这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研寻其意境的特构,以窥探中国心灵的幽情壮采,也是民族文化底自省工作。希腊哲人对人生指示说:“认识你自己!”近代哲人对我们说:“改造这世界!”为了改造世界,我们先得认识。

一、意境的意义

龚定庵在北京,对戴醇士说:“西山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榻前,不关风雨晴晦也!”西山的忽远忽近,不是物理上的远近,乃是心中意境的远近。

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里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中国绘画的整个精粹在这几句话里。

恽南田题唐洁庵的画说:“谛视斯境,一草一树,一丘一壑,皆洁庵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其意象在六合之表,荣落在四时之外。将以尻轮神马,御泠风以游无穷。真所谓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尘垢0糠,绰约冰雪。时俗龌龊,又何能知洁庵游心之所在哉!”

画家诗人“游心之所在”,就是他独辟的灵境,创造的意象,作为他艺术创作的中心之中心。

什么是意境?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的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

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瑞士思想家阿米尔(Amiel)说:

“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中国大画家石涛也说:

“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

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但在音乐和建筑,这时间中纯形式与空间中纯形式的艺术,却以非模仿自然的境相来表现人心中最深的不可名的意境,而舞蹈则又为综合时空的纯形式艺术,所以能为一切艺术的根本型态,这事后面再说到。)

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王安石有一首诗:

“杨柳鸣蜩绿暗,

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

白头相见江南。”

前三句全是写景。江南的艳丽的阳春,但着了末一句,全部景象遂笼罩上,啊,渗透进,一层无边的惆怅,回忆的愁思,和重逢的欣慰。情景交织,成了一首绝美的“诗”。

元人马东漓有一首《天净沙》小令: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也是前四句完全写景,着了末一句写情,全篇点化成一片哀愁寂寞,宇宙荒寒,枨触无边的诗境。

艺术的意境,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现出种种色相,如摩尼珠,幻出多样的美。同是一个星天月夜的景,影映出几层不同的诗境:

元人杨载《景阳宫望月》云:

“大地山河微有影,

九天风露浩无声。”

明画家沈周《写怀寄僧》云:

“明河有影微云外,

清露无声万木中。”

清人盛青嵝咏《白莲》云:

“半江残月欲无影,

一岸冷云何处香。”

杨诗写函盖乾坤的封建的帝居气概,沈诗写迥绝世尘的幽人境、界,盛诗写风流蕴藉,流连光景的诗人胸怀。一主气象,一主幽思(禅境),一主情致。至于唐人陆龟蒙咏白莲的名句:“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却系为花传神,偏于赋体,诗境虽美,主于咏物。

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正如恽南田所说“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这是我的所谓“意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画家张璪这两句训示,是这意境创现的基本条件。

二、意境与山水

元人汤采真说:“山水之为物,禀造化之秀,阴阳晦冥,晴雨寒暑,朝昏昼夜,随形改步,有无穷之趣,自非胸中丘壑,,如万顷波,未易摹写。”

艺术意境的创构,是使客观景物作我主观情思的象征。我人心中情思起伏,波澜变化,仪态万千,不是一个固定的物象轮廓能够如量表出,只有大自然的全幅生动的山川草木,云烟明晦,才足以表象我们胸襟里蓬勃无尽的灵感气韵。恽南田题画说:“写此云山绵邈,代致相思,笔端丝纷,皆清泪也。”山水成了诗人画家抒写情思的媒介,所以中国画和诗,都爱以山水境界做表现和咏味的中心。和西洋自希腊以来拿人体做主要对象的艺术途径迥然不同。董其昌说得好:“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艺术家禀赋的诗心,映射着天地的诗心。(诗纬云:“诗者天地之心。”)山川大地是宇宙诗心的影现;画家诗人的心灵活跃,本身就是宇宙的创化,它的卷舒取舍,好似太虚片云,寒塘雁迹,空灵而自然!

三、意境创造与人格涵养

这种微妙境界的实现,端赖艺术家平素的精神涵养,天机的培植,在活泼泼的心灵飞跃而又凝神寂照的体验中突然地成就。元代大画家黄子久说:“终日只在荒山乱石,丛木深筱中坐,意态忽忽,人不测其为何。又往泖中通海处看急流轰浪,虽风雨骤至,水怪悲诧而不顾。”宋画家米友仁说:‘画之老境,于世海中一毛发事泊然无着染。每静室僧趺,忘怀万虑,与碧虚寥廓同其流。”黄子久以狄阿理索斯(Dionysius)的热情深入宇宙的动象,米友仁却以阿波罗(Apollo)式的宁静涵映世界的广大精微,代表着艺术生活上两种最高精神形式。

在这种心境中完成的艺术境界自然能空灵动荡而又深沉幽渺。南唐董源说:“写江南山,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视之则景物灿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艺术家凭借他深静的心襟,发现宇宙间深沉的境地;他们在大自然里“偶遇枯槎顽石,勺水疏林,都能以深情冷眼,求其幽意所在”。黄子久每教人作深潭,以杂树滃之,其造境可想。

所以艺术境界的显现,绝不是纯客观地机械地描摹自然,而以“心匠自得为高”。(米芾语)尤其是山川景物,烟云变灭,不可脑摹,须凭胸臆的创构,才能把握全景。宋画家宋迪论作山水画说:

“先当求一败墙,张绢素讫,朝夕视之。既久,隔素见败墙之上,高下曲折,皆成山水之象,心存目想:高者为山,下者为水,坎者为谷,缺者为涧,显者为近,晦者为远。神领意造,恍然见人禽草木飞动往来之象,了然在目,则随意命笔,默以神会,自然景皆天就,不类人为,是谓活笔。”

他这段话很可以说明中国画家所常说的“丘壑成于胸中,既寤发之于笔墨”,这和西洋印象派画家莫奈(monet)早、午、晚三时临绘同一风景至于十余次,刻意写实的态度,迥不相同。

四、禅境的表现

中国艺术家何以不满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因为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层次。蔡小石在《拜石山房词》序里形容词里面的这三境层极为精妙:

“夫意以曲而善托,调以杳而弥深。始读之则万萼春深,百色妖露,积雪缟地,余霞绮天,一境也。(这是直观感相的渲染)再读之则烟涛澒洞,霜飙飞摇,骏马下坡,泳鳞出水,又一境也,(这是活跃生命的传达)卒读之而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坠叶如雨,不知其何以冲然而澹,翛然而远也。(这是最高灵境的启示)”江顺贻评之曰:“始境,情胜也。又境,气胜也。终境,格胜也。”

“情”是心灵对于印象的直接反映,“气”是“生气远出”的生命,“格”是映射着人格的高尚格调。西洋艺术里面的印象主义、写实主义,是相等于第一境层。浪漫主义倾向于生命音乐性的奔放表现,古典主义倾向于生命雕象式的清明启示,都相当于第二境层。至于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后期印象派,它们的旨趣在于第三境层。

而中国自六朝以来,艺术的理想境界却是“澄怀观道”(晋宋画家宗炳语),在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如冠九在《都转心庵词序》说得好:

“‘明月几时有’词而仙者也。‘吹皱一池春水’词而禅者也。仙不易学而禅可学。学矣而非栖神幽遐,涵趣寥旷,通拈花之妙悟,穷非树之奇想,则动而为沾滞之音矣。其何以澄观一心而腾踔万象。是故词之为境也,空潭印月,上下一澈,屏知识也。清馨出尘,妙香远闻,参净因也。鸟鸣珠箔,群花自落,超圆觉也。”

澄观一心而腾踔万象,是意境创造的始基,鸟鸣珠箔,群花自落,是意境表现的圆成。

绘画里面也能见到这意境的层深。明画家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里说:

“凡画有三次。一曰身之所容;凡置身处非邃密,即旷朗水边林下、多景所凑处是也。(按此为身边近景)二曰目之所瞩;或奇胜,或渺迷,泉落云生,帆移鸟去是也。(按此为眺瞩之景)三曰意之所游;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处是也。(按此为无尽空间之远景)然又有意有所忽处,如写一树一石,必有草草点染取态处。(按此为有限中见取无限,传神写生之境)写长景必有意到笔不到,为神气所吞处,是非有心于忽,盖不得不忽也。(按此为借有限以表现无限,造化与心源合一,一切形象都形成了象征境界)其于佛法相宗所云极迥色极略色之谓也。”

于是绘画由丰满的色相达到最高心灵境界,所谓禅境的表现,种种境层,以此为归宿。戴醇土曾说:“恽南田以‘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白诗句)、品一峰(黄子久)笔,是所谓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画也而几乎禅矣!”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义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雪堂和尚拾遗录》里说:“舒州太平灯禅师颇习经论,傍教说禅。白云演和尚以偈寄之曰:‘白云山头月,太平松下影,良夜无狂风,都成一片境。’灯得偈颂之,未久,于宗门方彻渊奥。”禅境借诗境表达出来。

所以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既须得屈原的缠绵悱侧,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缠绵悱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万物的核心,所谓“得其环中”。超旷空灵,才能如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不但是盛唐人的诗境,也是宋元人的画境。

五、道、舞、空白:中国艺术意境结构的特点

庄子是具有艺术天才的哲学家,对于艺术境界的阐发最为精妙。在他是“道”,这形而上原理,和“艺”,能够体合无间。“道”的生命进乎技,“技”的表现启示着“道”。在《养生主》里他有一段精彩的描写: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若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尧乐章)之会(节也)。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棨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交错聚结处)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道”的生命和‘艺”的生命,游刃于虚,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音乐的节奏是它们的本体。所以儒家哲学也说:“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易》云:“天地絪蕴,万物化醇。”这生生的节奏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源泉。石涛题画云:“天地氤氲秀结,四时朝暮垂垂,透过鸿濛之理,堪留百代之奇。”艺术家要在作品里把握到天地境界!德国诗人诺瓦理斯(noValis)说:“混沌的眼,透过秩序的网幕,闪闪地发光。”石涛也说:“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艺术要刊落一切表皮,呈显物的晶莹真境。

艺术家经过“写实”、“传神”到“妙悟”境内,由于妙悟,他们“透过鸿濛之理,堪留百代之奇”。这个使命是够伟大的!

那么艺术意境之表现于作品,就是要透过秩序的网幕,使鸿濛之理闪闪发光。这秩序的网幕是由各个艺术家的意匠组织线、点、光、色、形体、声音或文字成为有机谐和的艺术形式,以表出意境。

因为这意境是艺术家的独创,是从他最深的“心源”和“造化”接触时突然的领悟和震动中诞生的,它不是一味客观的描绘,象一照像机的摄影。所以艺术家要能拿特创的“秩序的网幕”来把住那真理的闪光。音乐和建筑的秩序结构,尤能直接地启示宇宙真体的内部和谐与节奏,所以一切艺术趋向音乐的状态、建筑的意匠。

然而,尤其是“舞’,这最高度的韵律、节奏、秩序、理性,同时是最高度的生命、旋动、力、热情,它不仅是一切艺术表现的究竟状态,且是宇宙创化过程的象征。艺术家在这时失落自己于造化的核心,沉冥入神,“穷元妙于意表,合神变乎天机”(唐代大批评家张彦远论画语)。“是有真宰,与之浮沉”(司空图《诗品》语),从深不可测的玄冥的体验中升化而出,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在这时只有“舞”,这最紧密的律法和最热烈的旋动,能使这深不可测的玄冥的境界具象化、肉身化。

在这舞中,严谨如建筑的秩序流动而为音乐,浩荡奔驰的生命收敛而为韵律。艺术表演着宇宙的创化。所以唐代大书家张旭见公孙大娘剑器舞而悟笔法,大画家吴道子请裴将军舞剑以助壮气说:“庶因猛厉以通幽冥!”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上说:

“唐开元中,将军裴旻居丧,诣吴道子,请于东都天宫寺画神鬼数壁,以资冥助。道子答曰:‘吾画笔久废,若将军有意,为吾缠结,舞剑一曲,庶因猛厉,以通幽冥!’旻于是脱去縗服,若常时装束,走马如飞,左旋右转,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观者数千人,无不惊栗。道子于是援毫图壁,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道子平生绘事,得意无出于此。”

诗人杜甫形容诗的最高境界说:“精微穿溟滓,飞动摧霹雳。”(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前句是写沉冥中的探索,透进造化的精微的机缄,后句是指着大气盘旋的创造,具象而成飞舞。深沉的静照是飞动的活力的源泉。反过来说,也只有活跃的具体的生命舞姿、音乐的韵律、艺术的形象,才能使静照中的“道”具象化、肉身化。德国诗人侯德林(Hoerdelin)有两句诗含义极深:

“谁沉冥到

那无边际的‘深’,

将热爱着

这最生动的‘生’。”

他这话使我们突然省悟中国哲学境界和艺术境界的特点?中国哲学是就“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道”具象于生活、礼乐制度。道尤表象于“艺”。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庄子《天地》篇有一段寓言说明只有艺“象罔”才能获得道真“玄珠”: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司马彪云:玄珠,道真也)使知(理智)索之而不得。使离朱(色也,视觉也)索之而不得。使喫诟(言辩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吕惠卿注释得好:“象则非无,罔则非有,不皦不昧,玄珠之所以得也。”非无非有,不皦不昧,这正是艺术形相的象征作用。“象”是境相,“罔”是虚幻,艺术家创造虚幻的境相以象征宇宙人生的真际。真理闪耀于艺术形相里,玄珠的皪于象罔里。歌德曾说:“真理和神性一样,是永不肯让我们直接识知的。我们只能在反光、譬喻、象征里面观照它。”又说:“在璀灿的反光里面我们把握到生命。”生命在他就是宇宙真际。他在《浮士德》里面的诗句:“一切消逝者,只是一象征”,更说明“道”、“真的生命”是寓在一切变灭的形相里。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首诗说得好:

“一花一世界,

一沙一天国,

君掌盛无边,

刹那含永劫。”

这诗和中国宋僧道灿的重阳诗句(田汉译):“天地一东篱,万古一重九”,都能喻无尽于有限,一切生灭者象征着永恒。

人类这种最高的精神活动,艺术境界与哲理境界,是诞生于一个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这充沛的自我,真力弥满,万象在旁,掉臂游行,超脱自在,需要空间,供他活动。(参见拙作《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于是“舞”是它最直接、最具体的自然流露。“舞”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中国的书法、画法都趋向飞舞。庄严的建筑也有飞檐表现着舞姿。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首段云:

“昔有佳人公孙氏,

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

天地为之久低昂……”

天地是舞,是诗(诗者天地之心),是音乐(大乐与天地同和)。中国绘画境界的特点建筑在这上面。画家解衣盘礴,面对着一张空白的纸(表象着舞的空间),用飞舞的草情篆意谱出宇宙万形里的音乐和诗境。照像机所摄万物形体的底层在纸上是构成一片黑影。物体轮廓线内的纹理形象模糊不清。山上草树崖石不能生动地表出他们的脉络姿态。只在大雪之后,崖石轮廓林木枝干才能显出它们各自的弈弈精神性格,恍如铺垫了一层空白纸,使万物以嵯峨突兀的线纹呈露它们的绘画状态。所以中国画家爱写雪景(王维),这里是天开图画。

中国画家面对这幅空白,不肯让物的底层黑影填实了物体的“面”,取消了空白,像西洋油画;所以直接地在这一片虚白上挥毫运墨,用各式皱文表出物的生命节奏。(石涛说:“笔之于皴也,开生面也。”)同时借取书法中的草情篆意或隶体表达自己心中的韵律,所绘出的是心灵所直接领悟的物态天趣,造化和心灵的凝合。自由潇洒的笔墨,凭线纹的节奏,色彩的韵律,开径自行,养空而游,蹈光揖影,抟虚成实。(参看本文首段引方士庶语)

庄子说:“虚室生白。”又说:“唯道集虚。”中国诗词文章里都着重这空中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方法,使诗境、词境里面有空间,有荡漾,和中国画面具同样的意境结构。

中国特有的艺术——书法,尤能传达这空灵动荡的意境。唐张怀瓘在他的《书议》里形容王羲之的用笔说:“一点一画,意态纵横,偃亚中间,绰有余裕。然字峻秀,类于生动,幽若深远,焕若神明,以不测为量者,书之妙也。”在这里,我们见到书法的妙境通于绘画,虚空中传出动荡,神明里透出幽深,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是中国艺术的一切造境。

王船山在《诗绎》里说:“论画者曰,咫尺有万里之势,一势字宜着眼。若不论势,则缩万里于咫尺,直是《广舆记》前一天下图耳。五言绝句以此为落想时第一义。唯盛唐人能得其妙。如‘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高日甫论画歌曰:“即其笔墨所未到,亦有灵气空中行。”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三人的话都是注意到艺术境界里的虚空要素。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里,表现着同样的意境结构,代表着中国人的宇宙意识。盛唐王、盂派的诗固多空花水月的禅境;北宋人词空中荡漾,绵渺无际;就是南宋词人姜白石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周草窗的“看画船尽入西泠,闲却半湖春色”,也能以空虚衬托实景,墨气所射,四表无穷。但就它渲染的境象说,还是不及唐人绝句能“无字处皆其意”,更为高绝。中国人对“道”的体验,是“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唯道集虚,体用不到.

二,这构成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

王船山又说:“工部(杜甫)之工在即物深致,无细不章。右丞(王维)之妙,在广摄四旁,圜中自显。”又说;“右丞妙手能使在远者近,抟虚成实,则心自旁灵,形自当位。”这话极有意思。“心自旁灵”表现于“墨气所射,四表无穷”,“形自当位”,是“咫尺有万里之势”。“广摄四旁,圜中自显”,“使在远者近,抟虚成实”,这正是大画家大诗人王维创造意境的手法,代表着中国人于空虚中创现生命的流行,细组的气韵。

王船山论到诗中意境的创造,还有一段精深微妙的话,使我们领悟“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的终极根据。他说:“唯此窅窅摇摇之中,有一切真情在内,可兴可观,可群可怨,是以有取于诗。然因此而诗则又往往缘景缘事,缘以往缘未来,经年苦吟,而不能自道。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诗家正法眼藏。”“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两句话表出中国艺术的最后的理想和最高的成就。唐、宋人诗词是这样,宋、元人的绘画也是这样。

尤其是在宋、元人的山水花鸟画里,我们具体地欣赏到这“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画家所写的自然生命,集中在一片无边的虚白上。空中荡漾着“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道”,老子名之为“夷”、“希”、“微”。在这一片虚白上幻现的一花一鸟、一树一石、一山一水,都负荷着无限的深意、无边的深情。(画家、诗人对万物一视同仁,往往很远的微小的一草一石,都用工笔画出,或在逸笔撇脱中表出微茫惨淡的意趣)万物浸在光被四表的神的爱中,宁静而深沉。深,像在一和平的梦中,给予观者的感受是一澈透灵魂的安慰和惺惺的微妙的领悟。

中国画的用笔,从空中直落,墨花飞舞,和画上虚白,溶成一片,画境恍如“一片云,因日成彩,光不在内,亦不在外,既无轮廓,亦无丝理,可以生无穷之情,而情了无寄”(借王船山评王俭《春诗》绝句语)。中国画的光是动荡着全幅画面的一种形而上的、非写实的宇宙灵气的流行,贯彻中边,往复上下。古绢的黯然而光尤能传达这种神秘的意味。西洋传统的油画填没画底,不留空白,画面上动荡的光和气氛仍是物理的目睹的实质,而中国画上画家用心所在,正在无笔墨处,无笔墨处却是飘渺天倪,化工的境界。(即其笔墨所未到,亦有灵气空中行)这种画面的构造是植根于中国心灵里葱茏絪緼,蓬勃生发的宇宙意识。王船山说得好:“两间之固有者,自然之华,因流动生变而成绮丽,心目之所及,文情赴之,貌其本荣,如所存而显之,即以华奕照耀,动人无际矣!”这不是唐诗宋画给予我们的印象吗?

中国人爱在山水中设置空亭一所。戴醇士说:“群山郁苍,群、木荟蔚,空亭翼然,吐纳云气。”一座空亭竟成为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和山川精神聚积的处所。倪云林每画山水,多置空亭,他有:亭下不逢人,夕阳澹秋影”的名句。张宣题倪画《溪亭山色图》诗云:“石滑岩前雨,泉香树杪风,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苏东坡《涵虚亭》诗云:“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金。”唯道集虚,中国建筑也表现着中国人的宇宙意识。

空寂中生气流行,鸢飞鱼跃,是中国人艺术心灵与宇宙意象“两镜相入”互摄互映的华严境界。倪云林诗云:

“兰生幽谷中,

倒影还自照。

无人作妍嫒,

春风发微笑。”

希腊神话里水仙之神(Narciss)临水自鉴,眷恋着自己的仙姿,无限相思,憔悴以死。中国的兰生幽谷,倒影自照,孤芳自赏,虽感空寂,却有春风微笑相伴,一呼一吸,宇宙息息相关,悦怿风神,悠然自足。(中西精神的差别相)

艺术的境界,既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

唐朝诗人常建的《江上琴兴》一诗最能写出艺术(琴声)这净化深化的作用:

“江上调玉琴,

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

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

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

可以徽黄金。”

中国文艺里意境高超莹洁而具有壮阔幽深的宇宙意识生命情调的作品也不可多见。我们可以举出宋人张于湖的一首词来,他的念奴娇《过洞庭湖》词云: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片舟一叶。素月分晖,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悠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吸尽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对空间之超脱)叩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对时间之超脱)”

这真是“雪涤凡响,棣通太音,万尘息吹,一真孤露。”笔者自己也曾写过一首小诗,希望能传达中国心灵的宇宙情调,不揣陋劣,附在这里,借供参证:

“飙风天际来,

绿压群峰暝。

云罅漏夕晖,

光写一川冷。

悠悠白鹭飞,

淡淡孤霞迥。

系缆月华生,

万象浴清影。”

(柏溪夏晚归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