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20:48:32

担任范文篇1

关键词:农村,村干部,社会政治资本,群体特征

什么人、并如何成为村干部,这是农村社会政治分析中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拟集中分析“什么人能成为村干部”这一问题,考察他们之所以成为村干部的背后因素。笔者以为,对此问题的考察和分析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选择村干部的标准变化;二是村干部的自身素质与背景状况。

本文不拟讨论选任标准的变化,而讨论村干部的素质与背景状况。关于村干部选任标准的变化,笔者曾依据1999年对江西40个村50余年来干部更替的调查资料,作过较为详细的分析。在解放初期,重家庭出身和政治上积极性(政治成分时代,以贫下中农为主);在19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突出政治表现、工作积极性和个人表现(劳模时代);自1980年代中后期以后,注重发展经济与致富的能力(经济能人时代);1990年代中期以后,则着重“能否镇得住地盘”(强势力时代)。相应地,50余年来,村干部经历了从“毛式干部”到“邓式干部”、再到“强人式干部”的变迁(肖唐镖等,2001:18-20)。所谓“邓式干部”,即指“先富群体从政”或“富人村官”现象,如在浙江省2002年第六届村委会选举后,全省新当选的133222位村委会成员中,属“先富群体”的约占30%;义乌市的比例高达60%,在新当选的421名村主任中更占到65%;永康、东阳、瑞安、乐清等地,其人数占当选村委会成员的比例也都在60%(周炳泉,2003:71)。所谓“强人式干部”,在江西农村主要以强宗大族背景为主要特色,但在有些地区农村,治村的“强人”甚至蜕变为“恶人”(樊平,2000),如阎云翔调查的黑龙江农村案例(阳敏,2004)和于建嵘反映的湖南农村案例,就以黑恶势力背景为典型。尽管已有的研究指出了村干部的如此变迁,但尚不见对村干部队伍特征的系统分析。

这里,笔者借用“社会政治资本”概念,以指称村干部的自身素质与背景状况,或其社会政治资源。村干部的素质与背景状况包括多方面内容,比如:(1)经济与财富状况,他们是否系经济精英?(2)政治身份,如是否系中共党员、参军,曾经拥有的家庭政治成分等;(3)文化与技术、职业状况,如文化程度、职业经历与专业技术,是否为文化、技术精英?(4)道德、人格与权威状况,如社区内外对其道德、威信的评价和认可;(5)家庭背景,如父辈或其亲属的权力与文化背景;(6)组织资源,参与各种社会组织的情况,宗族与村庄背景;(7)性别、身体素质和个人武力;(8)脾气与性格,等。在这些因素中,有些是“先赋性因素”,如性别、家庭、宗族和村庄背景;有些是“自致性因素”,如经济与财富状况、党员身份、参军、文化与技术、职业、道德权威和组织资源等。下面,我们将根据田野调查数据,主要从文化程度、职业与社会流动、经济与财富状况、道德权威状况、社会组织资源、家庭背景等六个方面,逐一分析村干部的社会政治资本。

本文据以分析的数据资料主要来自我们完成的三项大型农村调查。一为2001年对四省八个县的调查(简称“2001年调查”),即在山西、河北、江西和福建四省各选择两个县,按等距方式每县抽出8个乡镇,再按等距方式每乡抽出5个村,八县共320个村进行田野调查,最后完成并取得有效总样本村数316个。二为2002年对全国的抽样调查(简称“2002年调查”)。该次调查的村样本,系以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外的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为总体样本,按18岁以上人口为基数,进行多级分层比例抽样出256个村委会,实际完成并取得241个村的调查数据。三为2002年下半年至2003年上半年在江西C、T两县和山西X市(县级市)农村的调查(简称“2002-2003年调查”)。此次调查也按分层等距方式,在各县分别抽选20个样本村。其中,江西C、T两县是我们对1999年研究的40个村的跟踪调查,在山西X市的样本村中完成了16个村的调查,最后共完成对56个村的调查。在这几项调查中,作为村主要干部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都是重点的了解对象,本文分析的重点也将是他们。

一、文化程度

下表1是2001年对四省八个县316个村抽样调查的数据。从此表可见,两任村支书和村主任的文化程度在四省之间并无明显的差异,他们主要集中在中学文化程度(初中和高中)这一区间,次为小学文化程度,而在小学以下、中专和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两极”区间的人员甚少。这表明,村干部虽然已经告别了“大老粗”或文盲时期,但高文化素质的时期也并未到来。

二、职业与社会流动

在法理上,村干部的产生机制均是选举,村委会干部的产生机制是村民直选,村党支部委员的产生机制是党内选举。但实际上,村党支部委员的产生机制更为复杂,表2收集了两次对村支书调查的数据。在2002-2003年对江西和山西三县调查中,江西两县村支书产生的主流方式是传统的“乡镇党委直接任命”,由党员选举的比例并不高;山西X市村支书的产生则已从传统的任命方式改由党员选举产生,其中甚至有近七成的村实行了“两票制选举”。2002年对全国241个村的抽样调查表明,党员选举是村支书产生的主流方式,实行“两票制选举”的比例高达三成。

那么,村支书和村主任的性别状况与职业经历如何?表3中两任村支书和村主任情况的显示,在村主要干部职位上只有个别女性干部,男性则拥有绝对的优势;而在他们的职业经历上,相当部分人曾“在外村工作过”或“有非农经历”,并有部分人“有企业工作经历”或“曾参军”,河北省两县80个村的支书和主任中甚至近三成“曾参军”。从两任村支书和村主任的情况看,江西与其他三省的差异主要在“在外村工作过”和“非农经历”两个方面,拥有此两类经历的人员比例明显低于他省。

表4是对全国241个村无任村支书在就任前、卸任后工作状况的调查数据。在列举的20多项职业中,村支书在就任本职务前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村干部和农民上,此外,还有少数人来自企业工作岗位和乡镇干部。这也就是说,村支书中的成员主要还是从村里其他的干部位置转任过来,或直接从农民提升起来。而且,从农民直接提升起来的村支书,越在前期人员越多,前三任和前四任中这种“平民书记”曾达四成多。在村支书卸任后,多数人(五成多)直接返归为普通农民,一成多的人“降”为其他的村干部职位,还有部分则完全退休、或被提拔到乡里工作(如为乡干部、乡镇企业人员)。此外,还有少部分人一直工作到“病故”,在前三、四任中这种人员占到一成左右,这或许说明:在早期村支书往往“多年一贯制”。

三、经济与财富状况

根据1998年对江西84个村的调查,笔者曾分析村干部与农村“经济能人”之间的关系,表明村级“能人从政”现象确有一定规模。[1]那么,数年后情况是否有变化呢?本节根据近年调查的数据分析之。

在我们的调查设计中,将“村办企业负责人”、“私营企业主”、“个体专业大户”和“与村外企业现有业务往来”作为村内经济精英的衡量指标,从村干部与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如当过或正当),测量村干部(村治精英)与经济精英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的调查既涉及到村一般干部的状况,也涉及到村主要干部(支书和主任)的状况。

先看村干部的经济经历状况。表5集中了两次对现任村干部的调查数据,由于问卷未统计到村干部的总人数,因而,无法得出拥有各种经济活动经历的村干部占村干部总数的比例,但就表内数据之间的比较而言,现任村干部在所列举的“曾当过”与“现为”这两大类(各含三种)经济活动经历中,“曾当过”的人数相对较高。换言之,先为经济精英再当村治精英的人数,多于村治精英依然兼任经济精英的人数。另一方面,在“村办企业负责人”、“私营企业主”和“个体专业大户”三种经济活动经历中,当过或现为“个体专业大户”的人数相对多些。

而就村支书和村主任来说,如表6显示,拥有同类经济活动经历的比例要高于一般村干部。在村支书和村主任中,经济精英所占的比重要高些,尤其是当过或现当“个体专业大户或商业投资”的人数比例明显要高。

村支书和村主任的经济活动状况,在表7中有更直接的反映。笔者将担任过“村办企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和个体户三种经历”之一的人合计起来,发现:这两类主要干部中曾是“经济精英”的比例在三成以上,现任村支书和村主任比其前任均提高了一成多,达到四成左右;而且,在316个村中,有近六成村的支书或主任曾是“经济精英”,比其前任增加了16个百分点。村支书和村主任在企业管理者、个体户和商业投资者中的兼职状况,如表7所示,现担任其中一种的人比例依然较高,在现任村支书和村主任中的比例达到三成以上,有近五成村的支书或主任兼任目前依然兼任“经济精英”。这些情况表明,村主要干部中“经济精英”的比重明显较高,而且,不管是“富人从政”还是“干部谋富(从事经济活动)”的现象,都在扩增之中。

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村支书与村主任的家庭经济状况与主要收入来源。从表8中反映的三县调查数据看,与本村村民普遍的经济状况相比较,村支书和村主任的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良好,多数好于普通村民,没有一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差于村内平均水准。

表9显示,在村支书和村主任自报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中,“农林渔业”依然是多数人的收入来源之一,其次为“自办企业”和“外出劳务”的收入。

四、道德权威状况

与权力体现暴力和强制力不同,权威所内含更多的是民众发自内心的认同与服从,它体现着权力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在传统中国乡村,乡绅往往将“村治精英”与“道德权威”合为一体,不仅依凭权力、而且借助权威来治理着乡村地区。在当今农村,村干部的道德权威状况又如何呢?

在调查中,我们试图从“村里什么样的人最受尊敬”和“对村组织和村干部的信任度”这两个指标,测量村民对村干部权威的认同状况。从表10的调查数据可见,在村民所选择的最受尊敬的人中,“有知识或有技术的人”最多,其次为“有威信的老人”,再依次为“村干部”和“企业主和有钱的人”,在这里,村干部被列在第三位。村干部则将自我评估为第二位,与村民的评价有一定的距离。表11的数据反映,村民对村组织和村干部的信任程度并不高,表示“相当可信”或“完全可信”的村民在二至三成之间,多数村民的态度在“有点可信”和“有点不可信”之间。这表明,村干部与村组织在村民中的威信并不高,村干部在乡村已乏道德权威,其管理活动依靠的不是权威而是权力。

五、社会组织资源

组织意味着权力。按政治社会学理论,组织能为政治人物提供有力的“集体政治资源”(丹尼斯。郎,2001:162)。在中国农村,村干部们的上任是否也与其所拥有的组织资源有关呢?在我们的调查中,对村干部组织或参与正式组织(如中国共产党、科技协会、供销合作组织、经济组织、宗教组织、红白理事会),以及非正式组织(如宗族组织、村庄组织)的情况,做了初步的了解。

从本文表3中所列村主任的“中共党员”身份看,多数人拥有此身份。但遗憾的是,在调查设计中未能考虑到村主任任职与加入中共组织的时序差,因而,无法区分出这样的情况:他们究竟是因党员身份而任村主任职,还是因出任村主任职而被发展入党?这种缺憾也表现在对村干部与其他非正式组织的关系的考察上,以致无法进一步分析村干部任职与这些组织资源之间的关系。表12所示,在四省316个村中,除了“红白理事会”和“科技协会”在山西和河北、“宗教组织”在福建较为常见外,其他的正式组织并不普及。在这些业已存在的组织中,由村干部所主办或组织的多为“红白理事会”、“经济组织”和“科技协会”,而“宗教组织”、“民间信用组织”和“供销合作组织”则多为非村干部所主办或组织。

不过,对村庄、姓氏和宗族背景这类先赋性组织资源的调查,却让笔者能做进一步的分析。

先看村干部的村庄背景。在表2所列村支书和村主任“是否是本村人”中,除了个别人外,绝大多数村支书和村主任均系本村人。表13显示,在三县回答村庄背景的157个村干部(主要为村内三大头,即村支书、村主任和村会计)中,来自大村庄的村干部在江西C、T两县达到六成,在山西X市虽只有三成多,但比来自小村庄的仍高出20个百分点。

次看村干部的姓氏背景。表13的数据表明,来自大姓的村干部,在江西C、T两县占到近七成,在山西X市也达55.3%.

再看村干部的宗族背景。表13含三县157个村干部的宗族与房股背景,表14则有对全国241个村和三县54个村的支书和主任的宗族与房股背景资料。表内标示的宗族与房股大小之分,依据的是其人口在全村或本族内之比。从三县情况看,在表13反映的157个“村三大头”中,江西C、T两县来自大族者占近六成,但来自大房者却略少于来自小房者;山西X市来自大族、大房者略低于来自小族、小房者。不过,从表14所列三县村支书和村主任的情况看,来自最大和次大宗族与房股的人员均占了多数或大多数。

从全国抽样调查的数据看,在前任村支书中,来自最大和次大族与房股的比例分别为43.5%和46.6%,而来自一般宗族和小族、一般房股和小房者分别为53.0%、49.7%,前者均低于后者;在现任村支书中,来自最大和次大族与房股的比例分别为44.2%和42.6%,而来自一般宗族和小族、一般房股和小房者分别为50.5%、54.2%,前者依然均低于后者;在前任村主任中,来自最大和次大族与房股的比例分别为50.7%和50.0%,而来自一般宗族和小族、一般房股和小房者分别为47.2%、47.5%,前者均略高于后者;在现任村主任中,来自最大和次大族与房股的比例分别为45.6%和40.6%,而来自一般宗族和小族、一般房股和小房者分别为50.0%、55.6%,前者均低于后者。

以上情况说明,在江西和山西三县,大村庄、大姓和大族大房背景对出任村干部、特别是村主要干部有明显影响,换言之,来自大村庄、大姓和大族大房的人更有可能出任村干部、特别是村主要干部。但就全国范围而言,大族大房背景并未成为出任村支书和村主任的影响因素。

六、家庭背景

家庭背景作为影响村干部出任的可能性资源,同样值得关注。在我们的调查中,对家庭背景的考察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为:1980年代以前曾影响出任村干部主要因素的“家庭成分”;父亲的职业状况;父亲的文化程度。为了使分析更有说服力,笔者试将村干部与村民的情况进行比较。

表15所列了三县村干部和村民的家庭成分状况。其中,尽管大多数村干部原来的家庭成分为“贫下中农”,但与当地农民家庭成分的比率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家庭成分并未成为影响出任村干部的因素。

就父亲的职业状况而言,在我们调查的三县村干部与村民中,两者之间的父辈职业并无明显的差异,如父亲为农民的比例,村干部和农民分别为71.4%和77.1%.略有差异的在于父辈文化程度方面。如表16所示,村干部中父辈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的比例,低于村民同比10.4个百分点,换言之,村干部父辈中的文盲、半文盲要少于村民父辈中的文盲、半文盲。

七、结论

在当今农村,什么人最有可能成为村干部?本文以三次大型农村调查所获资料为基础,借助“社会政治资本”框架,通过对当今村干部群体特征的分析初步回答了这一问题。

根据对2002年全国抽样调查的同类资料,陈志柔(2004)在分析村干部的社会资本时曾发现:在个人和村庄因素完全一致的条件下,更有可能成为村干部的因素主要为男性、较高的教育程度和中共党员。本文对村干部性别与文化的分析也得出了一致的结论,笔者的分析还表明:村干部已经告别“大老粗”或文盲时期,多数人拥有中学文化程度,但高文化程度时期仍未到来。在村主要干部职位上,中共党员和男性村民拥有绝对的优势。而组织和参与宗教、协会等民间组织的背景,尚未成为促成村干部出任的因素。

值得注意的,不管是村干部还是村组织,在村民中的威信并不高,村干部在乡村已乏道德权威,其权力与权威出现了分离。为此,他们的治村行为往往要依靠其它因素,如江西农村的村干部、特别是村主要干部需要有大村庄、大姓和大族大房的背景,山西X市的村主要干部也有大族大房的背景。而就全国农村而言,村干部中尽管来自大族大房背景的支持不明显,但依靠经济实力支持的因素却较普遍。

在村干部的成长路径和流动上,相当部分人曾“在外村工作过”或“有非农经历”,并有部分人“有企业工作经历”或“曾参军”。多数村支书是从村里其他的干部位置转任过来,或直接从农民提升起来,后类“平民书记”在早期曾达四成多,多数村支书在卸任后直接返归为普通农民。村干部、特别是村主要干部曾有相当部分人是“经济精英”,有的依然兼任经济精英,“富人村官”和“村官干部谋富(从事经济活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村支书和村主任的家庭经济条件普遍好于普通村民。与经济因素影响到出任村干部不同,家庭成分和父辈职业对出任村干部已无明显影响,但父辈的文化程度却有一定的相关性。

通过对不同区域情况的比较,还发现:不同区域的村干部群体尽管有较多的共同特征,但也有着各自的差异。后者除了村庄、宗族与房股背景的不同外,还有职业背景的差异,如江西省的村支书和村主任中拥有“在外村工作过”和“非农经历”人员的比例,及其兼任“经济精英”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其他省。这种区域差异,对村干部的治村行为与绩效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的经验研究来说明。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志柔,2004,‘GettingAheadinRuralChina:EliteMobilityandEarningsInequalityinChineseVillages’,Paperfordeliveryatan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theTransformationCitizenPoliticsandCivicAttitudesinThreeChineseSocieties.Taipei,Vov.19-20.

2.丹尼斯。郎,2001,《权力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樊平,2000,《“恶人治村”的实质是赢利经纪》,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选举学术研讨会》,2000.10.14—16.

4.肖唐镖,2003,《转型中的乡村建设》,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5.肖唐镖等著,2001,《多维视角中的村民直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担任范文篇2

核心指事物最基础、最基本的部分。专业核心胜任力则指专业人才须具备的最基本、能解决本职业所面临的各类常见问题的能力。世界卫生组织的《药师在自我保健和自我药疗中的作用》文件中,明确了药师的五个定位[8]:

(1)交流者:通过与患者主动交流,获得足够详细病史,推荐药物和提供信息;

(2)合格药品提供者:确保药品来自正规渠道并为合格产品,确保药品正确储存;

(3)培训者和监督者:确保非药师人员工作符合职业标准;

(4)合作者:药师须与其他医疗保健从业人员、制药业、有关协会、政府和公众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5)健康促进者:药师是医疗保健队伍成员,应参与健康促进活动。

对药师上述职业定位,要求其培养计划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临床药学核心任务,是以患者为中心,在药学实践中为患者提供优质药事服务。故其核心胜任力具如下特征:

(1)专业特殊性,难以替代。

(2)实践性强,发展快。

(3)人文关怀不可或缺。

(4)终生学习不可少。可见,临床药学专业人才核心胜任力及其培养为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

2临床药学核心胜任力的构成

2.1扎实的药学专业理论知识和药事服务能力药学专业理论知识和药事服务能力是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先决条件,其主要内容包括:

(1)基础医学、药学及一定临床医学理论及实践技能;

(2)临床合理用药及安全用药理论及实践技能;

(3)机体内药物浓度测定方法、原理及意义;

(4)新药临床观察与初步评价能力

(5)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个体差异的生理和遗传基础的分析与评价能力;

(6)实施个体化药物治疗能力等。

上述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是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开展临床药学实践的基础。

2.2协助医师合理用药的能力

协助医师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帮助医师合理用药是临床药学专业人才首要任务。临床药学专业人才须参与临床诊疗整个过程,全面掌握患者病情的发展与变化情况,同时具有缜密的临床思维能力,对患者药物治疗既要考虑药物与疾病的关系,还应考虑患者身心与经济承受能力。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必须深入临床,掌握处理各种用药问题的技巧;通过分析和总结各种临床用药案例,从而实现对医师用药处方给出科学建议及达成协助医师合理用药的目的。

2.3杰出的医患沟通能力

临床药学专业人才职责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当好医疗工作中的沟通者;这种沟通可以是口头的、非口头的、倾听或文字表述形式的[9]。充分地沟通会增进友谊、化解矛盾、推动交流双方相互理解,有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及提高治疗效果。故欧美国家已将与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良好沟通确立为临床药师日常第二重要的工作。

2.4独立的创新与再学习能力

临床药学工作技术性很强,国内临床药学刚刚起步,故必须借鉴,而又不能完全照搬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必然要经历一个学习、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临床药学学科本身在不断发展,与其有相应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层出不穷;临床药学的许多领域还有待研究或探索;新药研发过程中也需临床药师参与。故临床药师将面临许多新问题。而解决这些新问题,必须通过提高临床药师的自身能力来实现。临床药师应注重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具体工作中,做到勤于思考、勇于发现,处理好各种问题。创新和再学习是终生的事业,不仅需要知识及能力的积累,还需要毅力、信念。具备了这种能力,临床药师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

3临床药学核心胜任力的培养路径

对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应在“选对药,用对人,选对量,用对时,疗案优,随访好”的核心胜任力培养原则指导下进行,以此原则来组织和实施相关理论与实践教学(包括继续教育)。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可通过“学历学位教育”和“继续教育”两种路径来获得和加强其核心胜任力。一方面,通过学历学位教育,掌握初步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学历学位教育是临床药学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另一方面,通过继续教育,使理论水平及实践技能获得进一步完善与提升,满足患者和其他医护人员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具体须把握好如下3个环节:首先,须针对临床药学专业核心胜任力,构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按照“社会—生物—医学”模式来组织教学,增加医学、心理学、经济学、遗传与基因组学、流行病学、信息学和伦理学[10]等课程的教学内容。其次,临床药学专业人才进入工作岗位后,须加强继续教育,其所在单位应提供经费与时间支持,来帮助药师不断强化其核心胜任力。核心胜任力的提升离不开实践,必须监督和考核药师的临床实践,以确保其服务质量。

担任范文篇3

大家思考,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强调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

我的感觉,根据是很充分的。

第一、中共中央已经在2006年7月10日至12日专门召开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总书记已经发表重要讲话。

并且于2005年2月18日、2006年2月8日、2006年7月24日连续了3个中央文件,就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加强人民政协工作、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作出了部署。

中央明确指出,加强同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方针。党外干部是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国家和政府领导职务,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强调:“符合条件的可以担任正职”。

第二、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在2007年4月27日召开十届27次常委会议、6月29日召开十届28次常委会议,决定任命万钢出任国家科技部部长、陈竺出任国家卫生部部长。

这两个决定,意义重大。结束了35年来没有派成员担任国家正部长职领导职务的历史,结束了29年来没有无党派人士担任国家正部长职领导职务的历史。并且以此为标志,开创了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的新局面。

中共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为地方各级党委和国家权力机关,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做出了榜样。

人们还注意到,2007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会见“世界水稻之父”袁隆平,转达了总书记关于向袁隆平同志学习的指示精神。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联合发出《关于在广大知识分子和无党派人士中开展向袁隆平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并召开座谈会。这是中共中央为各派和无党派人士树立的一面旗帜。这件事情,也是史无前例的创举。

第三、归结一句话,中共十七大报告高度重视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是因为事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中央明确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中央充分肯定:中国各派“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实现祖国统一、民族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认为,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富有诸多方面的,包括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重大意义。

第一、从理论层面看,有利于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包括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

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重要举措,是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的重要展示,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重要本质。可以帮助一些人清除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潜意识的错误观点,例如,共产党政权清一色的观点,派无用论的观点,党外干部有职无权的观点,等等。

第二、从实践层面看,有利于学习贯彻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和3份中央文件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国家和政府、以及法院检察院领导职务的工作部署。

2007年10月10日人民网之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先锋论坛》邀请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谈“党外人士参政议政新进展”。

陈喜庆介绍了一组数据:全国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达到了3.1万人,其中有18人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务院部委办、直属局担任领导职务。有27个省、区、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都配备了党外副省长、副市长或者是副主席。另外还有90%以上的地、市、州、盟和87%的县、市、区、旗配有党外的副县长、副区长、副旗长。

第三、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关于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的指示精神,有利于解决好一些不到位的问题,形成新的气象,开创新的局面。

1、如何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

例如,有人说,时代不同了,情况不同了,不可比拟了。

我认为,这一类说法是有一些道理,但是不完全有道理。我们应当充分肯定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的历史经验,并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按照中共十七大的指示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这项工作,做得更加富有成效。

虽然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所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是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

这是我们党在政权建设上的极其宝贵、极其重要、极其成功的历史经验。这一经验,无论是在夺取全国政权前的地区政权建设上,还是在夺取全国政权后的全国政权建设上,都是绝对必要的、重要的、长期的、坚定不移的方针。因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须臾不可改变的方针,这是中国共产党得人心者得天下、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方针。

如果说,在历史上,我们党做到了这一条,善于并且敢于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功;那么,在新世纪新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则应当更加善于并且敢于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应当比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建国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做得更好、更加富有成效,而不会有什么危险,不会有什么危机,并且一定会取得极其伟大的成功。

有人说,没有必要,没有职数,没有人才。

我认为,这一类说法是没有道理的。客观地说,必须确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集结了中国的优秀干部和优秀人才。同时,还必须确认中国各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中国各派、无党派人士和广大知识分子中,仍然拥有大批优秀干部和优秀人才。这是中国社会之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富有多样性特点所决定的。二者相辅相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构成优秀干部和优秀人才之总体。

所谓党外没有人才、没有干部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改变这些观点,大批优秀人才、大批优秀干部就会涌动在我们面前。当然,如同党内干部的生长规律和生长周期一样,党外优秀干部也会有一个同样的生长规律和生长周期。

许多年来,我们对这个生长规律和生长周期研究不够;现在中央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要改进和完善选拔任用方式,逐步形成有利于优秀党外干部脱颖而出的机制”。

万纲和陈竺,就是优秀党外干部脱颖而出的鲜活事例。培养、选拔、推荐、任用万纲和陈竺的经验,具有普遍意义。

2、如何解决好制度规范不到位的问题?

总结建国后几十年来,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的历史经验,可以形成两个概念:政治安排(主要指在人大和政协的安排)做的比较到位;实职安排(主要指在国家和政府、以及法院检察院的安排)做的不够到位。

具体到实职安排中,县以上各级地方政府做的比较到位,各级地方政府部门、以及法院检察院做的不够到位。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要保证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在各级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专门委员会委员中占有适当比例,在各级人大领导班子成员中有适当数量。在全国和省级人大常委会中应有派成员或无党派人士担任副秘书长(第13条第1款)。

同时,明确规定:要保证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等在各级政协中占有较大比例。其中,在换届时,政协委员不少于60%,政协常委不少于65%,政协副主席不少于50%(此项要求不包括民族自治地方)。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各专门委员会负责人中应有适当数量,在委员中应占有适当比例。政协机关中要有一定数量的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专职领导职务。其中在全国政协至少有1位专职副秘书长(第14条)。

这是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什么叫适当,什么叫较大,什么叫不少于,都在文件中具体化了,量化了,按照规定的比例和数量操作就是了。所以从全国到地方,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在人大和政协的政治安排,各级人大代表中有党外人士18万人,各级政协委员中有党外人士35万人。总体评论,堪称到位。

但是,实职安排的随意性比较大。当然,地方各级政府是一个例外。因为,地方各级党委有一条硬规定:必须选配1位党外副职,否则不予审批政府班子,不能进入人大选举程序。所以,有27个省、区、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都配备了党外副省长、副市长或者是副主席。另外还有90%以上的地、市、州、盟和87%的县、市、区、旗配有党外的副县长、副区长、副旗长。

担任范文篇4

关键词:青年;专业教师;班主任;大学

一前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各高校在近些年快速补充了大量青年专业教师。教育部数据显示近年高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约占教师总量的60%(倪海东,2014)。进而为了满足班级扩张的需要,大量青年专业教师走向了班主任岗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鼓励青年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学生专业教育方面,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有着更加独特的意义。高校应当在充分认识青年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班主任制度,为大学生及青年教师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李芳,2018)。本文将从青年专业教师的特点入手,分析青年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优势与弊端以及对策。

二班主任的职责与要求

大学班主任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专业教育及班级日常管理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委派到学生班级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和管理,指导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教师或专职学生工作人员。大学班主任工作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因此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班主任,要及时掌握本班级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了解、沟通、引导、教育、指导、帮扶、培养等诸多措施和手段,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心理品质,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路承香,2014)。班主任面对的是一个班级,注重的是班集体的建设和学生个性的发展,从班干部的培养到良好班风的形成,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到身体及心理健康,只要是与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的事情,都在班主任的工作范围内(张庆华,2011)。班主任工作要求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运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促使大学生成长成才,把日常繁杂工作落到实处、细处。笔者进入高校工作4年,作为一名青年专业教师,目前担任两个专业班级的班主任。通过对大学班主任工作职责及要求的领会,并结合笔者担任班主任的工作体会,可以较好地发现青年教师在担任班主任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

三青年专业教师的特点

近年来高校专业教师招聘门槛逐年提高,新进专业教师大都具有博士学位,海归、重点科研院所毕业的青年教师占了较高比例。高学历及其丰硕的成果都决定了这些专业教师具有非常前沿的专业知识结构。但是,绝大多数高校青年专业教师都是非师范类专业出身,他们普遍缺乏专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学习过程。而岗前大约两个月的高校教师资格培训,大多是流程化培训,并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给青年教师带来师范类出身的教师的思维模式和实践技能。青年专业教师的工作热情相对较高、精力较旺盛,大多数将工作重心放在专业教学上和科研工作上,同时也愿意与学生进行交流,容易与学生建立起“朋友”式师生情谊,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教、学、研的发展。另一方面,青年专业教师,特别是刚从学生转为教师,对教师的角色还没有适应,身上还充满了浓郁的学生气息。在管理和服务学生过程中尚未树立威信,再加上极其缺乏班级管理经验,在面临一些棘手问题时很可能会束手无策。

四青年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优势

(一)较强的专业性。大学生进入高校,首先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从高中阶段填鸭式的教学,迅速转换到大学时期自由自主学习。很多学生就是在刚开始的时候迷失了方向,进而花了大量时间去被动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模式,浪费了宝贵的时间。青年专业教师作为过来人,经历的大学生活与现阶段较为接近,同时关于这个专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以及未来的就业或科研前景,都有深入的研究。这个时候,如果青年专业教师作为班主任能够及时去引导学生,例如挑选本专业经典书目,和学生一起制定学习规划,这些必然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节奏。笔者带两个新生班级,分别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和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专业,两个专业都与笔者的专业相关,其中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更为接近,指导起来更得心应手。而对于房地产专业的学生,笔者通过更多的间接途径,例如请本专业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与班级同学交流,为班级同学提供到本专业公司实习的机会,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本专业。选课也往往是提升其专业素养的一个关键因素。学习阶段的大学生不可能对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其选课的盲目性、随大流现象较为明显。有些学生甚至带着功利化和情绪化的不同目的进行选课。例如,有些学生群体中有专门的论坛,论坛上有各位教师的信息,包括他的性格特征、上课是否点名、作业布置多少,考试是否容易得高分等等。这时候,青年专业教师利用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其规划方向的选课指导,将大大帮助其架构和完善其自身知识体系。这也是大学尤其是本科教育成功的基础。(二)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相长。青年教师大多和现阶段的大学生年龄相差不大,以同辈的身份,与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更受学生接受和欢迎。且各方面的观念基本相似,相互之间基本没有代沟,更有利于走进学生、贴近学生、了解学生。此外,青年教师容易以同理心看待学生的问题,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与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沟通,青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现状给出更好的建议,而学生对于青年教师的建议和指导,更容易听得进去,这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青年教师本身也是专业课教师,在青年教师与学生搭建“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更容易产生兴趣。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与教师的交往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需求的重要途径。由于大学教育的特点,教师与学生的接触不像中小学那样频繁,课外时间师生交往不多,交往的内容往往限于传授知识,但作为班主任的青年专业教师,他们有很多机会参与学生活动,在这些互动中,通过建立在“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上,将对学生专业学习产生更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比较容易发现课堂上难以发现的教学问题,学生敢于和乐于发问、质疑、探讨,教师则能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架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同时反思自己,及时对教学内容(深度、难度、广度、进度)作出合理安排,对教学方法适时改进,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效果,也将对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创新带来启发,促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王华山,2014)。(三)在职业规划上更具引导力。就业与深造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也是笔者最容易被学生问到的话题之一。专业教师更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前景,且对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读研特点和方向有较为清晰的把握,所以能更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学生在知识结构不完备,对社会认知非常匮乏的情况下,很难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因此总是纠结于一些譬如就业还是读研、考公务员还是进公司、考什么专业、选哪个细类就业方向等一系列问题。青年教师作为过来人,他们的经历和经验更贴近时代,更能为学生带来值得借鉴的经验。笔者在开班会的过程中,经常会探讨这些问题。并且利用自身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深入一些毕业生所在单位,了解已就业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带回最新就业与读研信息。甚至利用自己的科研经费为学生创造实习实践机会。同时,鼓励学生接触社会,合理利用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时间,到各类企事业单位做兼职、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到用人单位实习、自发组织开展的各种直接与社会接触且以实践锻炼为目的实习活动等,从实践中认识发现自己,不断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

五青年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的问题及对策

(一)分身乏术,往往疏于班级管理。青年教师大都在30岁左右开始就业,这时他们面临着各种人生压力,例如结婚、生子、购房等。在科研上,有所谓的毕业后黄金三年一说,即毕业三年内如果未取得一些科研成果,那其科研将面临非常大的断层风险。在教学上,青年教师所上的课程都属于新课,一门新课从初讲到成熟,大概需要三年时间,尤其在备新课的时候,一门课足以把教师的工作时间全部耗尽,加上论文指导,实习指导等工作,教师很难有其他时间来做其他工作。据调查,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总体压力处于中度压力水平,其中科研压力相对较大(王莉,2013)。就笔者而言,通常挤自己的休息时间与学生进行接触,但有时还是不够。物理距离决定心理距离,如果有一段时间与学生接触较少,比较容易产生心理距离,增加下一次交流与沟通的难度,如果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总体都比较少,那么青年专业教师的优势很难发挥出来,班主任工作也较难开展。对策:青年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相互配合,辅导员主要在学生政治思想、日程活动上进行指导,专业班主任主要从专业学习角度(例如专业引导、选课、考研、就业、实习等)进行指导。其次选拔精干的高年级学生担任班主任助理,配合班主任真正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为班主任分担繁杂琐碎的班级常规事务性工作,积极掌握班级动态,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同时,协同好班委成员的合作与分工,积极引导班委发挥积极性,在生活上及时掌握同学们的动态,了解同学们的心理状态和诉求,班主任与班委一起,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在学习上,根据同学的特点和热爱的专业方向,形成学习小组,小组进行一个星期一次的讨论,讨论结果可以反馈到班主任。另外,努力通过各种手段,例如移动互联网技术,向学生提供各种课外学习资料,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达到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往往是成才的关键因素。(二)非师范类专业出身,缺乏理论素养。专业教师大多是非师范专业毕业的,他们缺乏系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在遇到学生的心理问题时,不能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难免产生偏差,甚至错误处理造成不良结果。例如有些青年教师无法把握尺度,与学生走得太近,并且学生更加难以把握界线,误以为教师比较随意,导致学生对其称兄道弟,无法树立权威,也让青年教师限于进退两难的苦恼,不利于师生之间进一步交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大青年教师培养与培训的工作力度。新聘任的青年教师要有一定时间从事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实际上,很多高校迫于师资的匮乏,新进教师未经过系统完整的岗前培训,在步入工作的第一个学期,就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极少的短期培训也是利用寒暑假和周末时间来进行程序上的培训,例如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培训。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不利于其教学优势的发挥,阻碍了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对策:每年定期对青年专业教师开展教育学和心理学培训。同时,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定期开展学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运用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加强青年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解决班级问题的能力。(三)缺乏实习实践指导的自身经验。大多数青年教师刚从象牙塔里面出来,就直接进入高校教书育人。相比较于学生,青年教师同样缺少社会的历练。青年教师通常在感叹目前教材和实践脱离现实时,却也提不出良好的解决方案。青年专业班主任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教学、实验、实习以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时,难免会出现动手能力不强,实践操作能力不足的问题(王华山,2014)。目前的校企合作,也大都通常流于形式。有些院系与企业签订了大量的合作协议,但真正执行的少之又少,很多老师都不知道有这些合作关系。导致青年教师往往不能深入到企业,接触到他们的实际生产过程,无法真正体会到企业现实需求以及他们最新使用的技术手段。即使他们有足够的热情与企业进行交流,但合作平台的不畅通,让他们在提升自身实践水平上显得比较吃力。对策:在与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的同时,需真正付诸实践,定期让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参与其生产或项目设计,企业也需要高校教师的理论指导,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也可以让教师直接带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让学生和教师一起在企事业单位学习交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结合。

参考文献

[1]倪海东.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动力及激励机制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05):10-13.

[2]谭淼.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研究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6,3(19):80-82.

[3]沙比拉•沙塔尔.教育激励理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4(16):34-35.

[4]王华山,于秀春.浅谈高校青年教师兼任专业班主任的优势与问题[J].学理论,2014(27):254-255+262.

[5]李芳.关于高校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的思考——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班主任制度为例[J].河南教育(高教),2018(02):41-43.

[6]路承香,孙飞达.论新时期大学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及工作方法[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08):66-67.

[7]张庆华.大学班主任的角色认知与工作策略[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4(05):96-97.

担任范文篇5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师;班主任

一、现状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都陆续出现了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的现象,受“老”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的学生家长对此产生了各种质疑。殊不知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很受学生们的欢迎,随着国家教育观念的推进,这对学生们德智体美劳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二、班主任的职责分析

1.管理职责。依据国家教育管理方针,教育行业的地位也在逐渐提高。而班主任作为教育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建设的目标,对班级的日常进行管理,建立良好班级常规,培养良好的班级作风。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首先要配合学校完成各项工作,然后将学校的管理政策应用到班级的日常管理中。除此之外,班级管理不可或缺的是学生力量,班主任要培养有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干部,调动班干部工作热情,让他们负责相应的工作,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提高他们的责任感与担当,为管理提供坚实的力量,这便是班主任的管理职责。2.教育职责。班主任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个性心理特点、兴趣特长以及身体情况等。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的主要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发展恰当的兴趣和爱好,开展健康的心理教育,能够让学生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此外,还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思想,以及为国家建设而奋斗的目标,这便是班主任的教育职责。3.沟通职责。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尤为重要,这是连接学生健康成长的纽带,班主任与家长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及时做好心理上的疏通,排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校、家庭形成健康育人的整体效应。班主任只有同家长构建一致的沟通目标,才能赢得家长的尊重与信任,才能共同完成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任务,这便是班主任的沟通职责。综上所述,班主任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每一位学生认真学习和健康成长,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职责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三、体育教师职责分析

体育教师的职责很明确,认真准备教案,制定严格的教学计划,上好每一节体育课,配合学校完成各种体育活动。还要在日常与课堂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通过体育教学的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四、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优势分析

1.强健的身体是精神基础。班主任这项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施行者,也是学生们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在平时学生管理工作中,不论是在学生的学习还是生活方面,总会遇到各种繁琐的事,在一定程度上会让班主任产生很多精神压力,而有一个好的身体也是对精神和心理的基本支撑,对开展班主任工作有了基本保障。现在的体育教师并不是常人眼中的“头脑简单,四肢发展”的印象,《运动改造大脑》一书中告诉我们,运动不仅仅是健体,最为要的是健脑,运动可以让注意力更加集中,让思维更加敏捷,可以说,用“头脑睿智,四肢发达”来描述体育教师非常恰当。他们都是经过专业院校的培养,具有很高的专业素养,都能够在强大的身体基础上对学生们管理和教育。2.充裕的时间优势。相对其他科目的教师来说,体育教师课时的安排比较少,时间比较充裕,这就使体育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去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了解,更加促进班主任工作的有效进行。3.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品质。中小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每个学生的成长道路上都应该有积极向上的意志力。体育教师都是经过酸甜苦辣各种磨练的,在以往的训练中,恶劣的天气,流汗流泪都没有阻碍他们坚韧不拔、始终以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面对生活。而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所起的榜样作用对学生们的生活学习态度都有很好的带头作用,更好地引导学生们不服输的精神。学生们在这样的班主任的引导下,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对学生们未来的发展会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4.德育工作新颖。每一个体育教师都是经过专业体育院校的洗礼,在德育工作教育上有着新颖的优势。王家琪的《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及德育工作探讨》中提到,体育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不自觉地就能接受到德育教育。这种新颖的德育传输,更容易让学生吸收。5.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每个学校都会举办大型活动,比如运动会以及其他各种活动时,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能直接深入指导,与班级学生面对面指导,在比赛时能更加带动班级的气氛,凝聚整个班级的力量。6.转化后进生方面的优势。后进生的转变对班主任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这也是令很多班主任头痛的问题。而体育教师在班主任问题上有明显的后进生改造优势,首先从外表会让很多学生从心理产生“胆怯”,让一些淘气的同学从内心收敛自己。这些比较淘气的孩子往往更喜欢体育活动,更愿意接受体育老师的指导,从根本上会让学生们逐渐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五、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将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优势放大,班主任各项职责体育教师都可以达到。倡导国家教育改革政策,体育教师能更好地参与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当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另外,体育教师通过担任班主任还能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增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张伟雪.浅谈班主任职责[J].现代农村科技,2012(24):62

[2]薛士兵.论体育教师担任班主任的专业化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35):49

[3]邵小兵.体育教师当班主任,学科更均衡[J].中国学校体育,2017(11):15

担任范文篇6

同志们:

我叫***,现任**市公安局经文保大队大队长。去年八月份,市综治委为进一步推进全市社会治安防空体系建设,增强青少年学生法制观念,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为全市中小学校师生创造和谐稳定的育人环境,决定从市属政法部门抽调一批政法干警,任各中小学校法制校长、法制辅导员,我有幸再次被聘为**小学校法制校长,我是从1998年开始担任此项工作。几年来,在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党委和**小学校班子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点成绩,也积累了一些做好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的经验,从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积极与学校领导班子配合,充分发挥法制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的组织协调能力,是搞好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的关键。

下面,我就法制校长应该做哪些工作与大家共同交流一下:

首先,要制定好学校法制教育规划

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好学校年度法制教育规划,认真做好法制辅导员聘请、培训工作,科学安排法制教育课程,保证每一学期法制辅导员至少给学生上一堂法制教育课。我们**小学就长年聘请了市司法局的干部担任每学年的法制辅导员,计划在三年内为学生上好系统的法制教育课。我感到,法制辅导员也可以在有一定工作经验和理论基础的学生家长、离退休职工中聘任,由学年具体负责,学校集中管理,法制校长及学校其他领导应定期或不定期听取学年组长和学年法制辅导员工作情况汇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及时制定修改法制教育措施规划,积极推进全校法制教育。

其次,要抓好“重点学生”的帮教工作

这里说的“重点学生”是指学习成绩差有一定思想负担的学生、品德修养不好有一些违纪行为的学生,以及单亲、无亲、离异、生活特困和弱势群体的学生。对这些“重点学生”,学校要做好调查摸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制定出操作性强的帮教计划,指定专人负责,由学年组长、班主任和法制辅导员具体负责他们的教育转化和帮教工作,严格落实责任,与年终讲评相挂钩。在班级、学年段、学校要广泛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做到心灵相通,消除隐患。我担任北山小学法制校长以来,曾与10余名后进生谈过心,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鼓励他们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自觉战胜困难,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前些天,我在**小学做了一些调查,虽然没有发现违法违纪的学生,但还有一些后进生、单亲生和特困生,这就需要我们学校领导、老师、法制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积极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再次,要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校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因此,抓好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为师生创造安全的学习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抓好校内安全大检查,作为法制校长对学校的安全负有一定的责任,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校有关人员进行“四防”安全大检查。去年,**小学投入专项资金更换了防盗门、安装了独立报警器、建起了贵重物品寄存处,并由保安员替换了年老体弱的更夫,制定了门卫值班等各项制度。今年准备在学校大门口安装监控系统,逐步完善校内人防、物防措施。

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每年市里都要进行这方面的专项行动,作为各中小学校的法制校长、法制辅导员都要积极配合、密切协同、大胆工作、搞好调查,把本校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问题整理出来,比如说,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以及流动商贩等等不安定因素,积极会同市综治办、公安、工商、文化、城管、交通、街道等部门解决问题。在开展清理校园周边网吧和游戏厅专项行动中,为防止中小学生进入网吧和游戏厅,我们落实了责任,学校学年组长与班主任签订责任书,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签订责任状,法制校长牵头组成安全教育检查组,形成了抓安全、抓落实的工作链条。

最后,把自己今年的工作打算与大家交流一下,供大家参考

作为法制校长,今年我想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按计划组织上好法制课。组织一期法制辅导员培训班,提高他们的授课能力和水平,增强法制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教育质量。

二是四月中旬听各学年组长汇报。主要了解学年辅导员工作情况;班主任帮教工作情况。

三是在学校大门口安装监控系统,进一步抓好人防、物防和技防。四是对校园及周边安全进行一次检查治理。

五是设想把北山小学建成延吉市教育基地。

六是拍一部**小学法制教育记录片。

担任范文篇7

一、全市面上基本情况

从全市看,采取公开招考方式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我市部分县(市)区起步比较早,但实施的区域并不广,主要集中在余姚、慈溪、宁海和鄞州等四个县(市)区,截止到*年10月,四地已累计公开招考大中专毕业生村干部305人,目前还有216人分别在213个行政村任职,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6.9%。现职大中专毕业生村干部中,中共党员122人,占56.4%;女同志106人,占49.1%;平均年龄26.3岁。从现职人员的任职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在实施范围上,以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为主。招考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余姚、慈溪和鄞州等三个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县(市)区。慈溪市在这方面工作相对比较超前,而且也形成了比较规范系统的做法。

2、在所任职务上,以非主要领导岗位为主。主要集中在助理、团支部书记、文书、办公室主任等岗位,这些岗位人员共有137人,占76.5%(慈溪市*年招考的37人岗位尚未明确)。也有一部分进入了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班子,进入村级班子的共有32人,占17.9%,其中:7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11人担任副书记;12人担任村委会委员(慈溪8人是担任村居合一的居委会成员);2人担任经济合作社成员。

4、在人员学历上,以大专学历为主。现职大中专毕业生村干部中,中专学历26人、大专学历151人、大学学历39人,所占比例分别为12%、69.9%和18.1%,主要集中在大专学历层面。从历年招考情况比较,呈现出中专学历比例下降、大学学历比例逐步提高的趋势,以慈溪市为例,*-*年历年招考人员中,中专学历所占比率分别为23%、21.6%、6.3%、5.7%和0;大学学历所占比率分别为0、5.4%、15.6%、22.6%和68.2%。

5、在人员专业上,以管理、法律、计算机、财务和文秘等专业为主。虽然现职大中专毕业生的专业分布比较多样,但主要集中在管理、法律、计算机、财务和文秘等专业,其中管理类40人,法律类31人,计算机类29人,文秘类19人,财务类18人,这五类专业人员要占到总人数的63.4%。涉农类专业12人,占5.6%,人数相对较少。

6、在队伍稳定性上,总体上选择留任为主。现留任的大中专毕业生村干部的人数为216人,占历年招考录用总人数的70.1%。其中余姚、慈溪两地的留任比率更高一些,达到了81%。离开的多因考入事业单位、公务员或进入企业。

二、主要动因分析

招考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是一项新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前瞻性,符合中央的精神。从已实施这项工作的地区来看,组织上的重视、大学生的关注及社会上的认可,都推动了这项工作的开展。

从组织层面看:

1、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村干部队伍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村干部队伍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一些村干部受自身文化、年龄的影响,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已不太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而选拔大学生担任村干部,无疑为进一步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由于村里优秀的年轻人,通过考大学、参军、外出打工经商等渠道大量外流,留在村里可供选拔的人选非常有限。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将更多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去,为进一步充实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奠定了基础,并且也为乡镇物色培养后备干部奠定了基础。

2、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是提高农村工作水平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铺开,农村经济社会和基层民主的发展,农村工作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农业科技、生态环境、网络信息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涉及到村庄规划、建设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涉及到依法办事、民主决策、科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农村对科学技术和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当前农村人才的缺乏,无疑是影响农村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关键。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让年纪轻、文化程度高、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特长的大中专毕业生直接参与到农村各项工作去,能够进一步缓解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现实农村人才缺乏之间的矛盾,为提高农村工作水平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3、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是缓解学生就业压力的需要。这几年,由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多,高校毕业生也逐年增多,就业压力很大。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跳出“农门”的大学生宁可“漂”在城市,也不愿回到农村基层工作,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农村基层对大学生的迫切需求。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不仅仅是解决了一部分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上倡导新的就业导向,进一步改变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将择业的目光转向农村基层。

从学生层面看:

1、把担任村干部作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部分来自农村的大中专毕业生,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有一定的感情,他们认为现在中央和地方各级都在号召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去工作,投身于农村的建设。自己作为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应该有这种责任意识,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建设农村,服务村民,实现自身价值。

2、把担任村干部作为锻炼自己、提高能力的途径。部分毕业生认为自己虽然有了一定的学历和知识,但实际工作经验相对比较欠缺,担任村干部,通过在农村这个舞台上摸爬滚打,更能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能够更快地成熟和成长。

3、把担任村干部作为谋求稳定职业的途径。在现职的216名大中专毕业生村干部中,有133人为历届生,在担任村干部之前,已有过一定的工作经历。他们认为现在企业工作不稳定,工作压力大,保障少,待遇也不高。担任村干部,工资待遇与企业基本持平,但工作环境、发展空间一般都优于企业,而且担任村干部也受到社会的尊重,不失为一份比较稳定的职业。

4、把担任村干部作为过渡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途径。部分学生认为,目前面向社会的公务员和事业人员招考竞争实在太激烈,竞争压力大。而先担任村干部,从事农村基层工作,一方面可以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为以后报考公务员作准备,另一方面也可以享受有关招考(聘)大学生村干部进镇(街道)事业单位的优惠政策,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的机会更大。

从社会层面看:

1、大学学历已成为社会上普遍的职业要求。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沿海发达地区对教育的重视,年轻人享受高等教育的范围在逐步扩大,使得社会上对学历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传统的大学生“高人一等”的观念正逐步为社会所摈弃,大学学历已成为社会上包括农村基层组织选人用人的基本要求。这种形势下,许多大学生也变得更加现实,在对待各种形式的就业上,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

2、社会公众对大学生担任村干部的评价日高。选拔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突破了传统的大学生就业范围,也改变了传统的村干部来源途径,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农村工作中,很多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参与农村三个文明的建设,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赞同和认可。在调研中,无论是县(市)区、镇(街道)的领导干部,还是村里的干部群众,对大学生在农村工作中的实际表现予以了肯定,社会认可度在逐步提高。

3、家庭对大学生担任村干部的理解和支持。由于每年毕业走上社会上的大学生日益增多,许多学生家长对子女就业的期望也变得更加现实,传统的“考上大学就等于跳出‘农门’”的观念也正在发生着变化,他们对子女大学毕业后选择村干部职业,予以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在调研中,一些大学生村干部提到,正是由于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支持,自己才报考了村干部。

三、招录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在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工作中,各地结合实际进行实践和探索,形成了各自的一些做法,既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内容。

1、在选拔对象范围上,一般要求为本地生源。考虑到农村工作要直接面对基层老百姓,必须熟悉本地语言、生活习惯等,因此各地一般要求选拔的对象为本地生源的大中专毕业生,而宁海县则将对象扩大到宁波大市范围。其他有关年龄以及学历的要求,也是随着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如慈溪市*年要求近三年和当年度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到*年调整为大专以上毕业生,年龄在30周岁以下。

2、在选拔程序上,实行“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在选拔程序上,一般都参照公务员招考办法。以慈溪市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计划申报,先由各村根据需要向镇(街道)提出招考人数,镇(街道)汇总分析后上报市人事局。2)公开报名,由市人事局根据各地申报计划,向全社会招考简章,公开进行报名。3)统一考试,由市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组织,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成绩分别占总分的40%和60%。4)择优录用,在面试合格者中,根据招考指标数1:2比例,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入围人选,由各镇(街道)和相关村择优确定拟录用对象,报市人事局审核。余姚市则采取了“集中推介会”方式,即依托人才交流中心,挑选一批符合条件的大中专毕业,向有需求的镇(街道)、村进行集中推介,实行双向选择。同时,也有一些地方由乡镇(街道)出面进行招考录用,程序方法上类似于公开选拔后备干部。

3、在任用管理上,采用动态管理。一是聘用制。大中专毕业生被录用后,都与村签订聘用合同,如慈溪市规定一年一聘,余姚市、宁海县规定三年一聘。聘用的大学生列入专职村干部管理范围,但在是否占用村干部职数上,慈溪采用的是不占村干部职数的做法,而余姚、宁海则将人员列入村干部职数。二是试用期制。聘用人员一般都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试用期,如慈溪市为半年,余姚市为一年。三是培训帮带制。新录用大学生村干部要实行上岗培训,工作期间每年一次进行集中培训。各镇(街道)根据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各类培训学习。落实镇(街道)联村干部或村干部为帮带责任人,在工作上进行传、帮、带。四是定期交流谈心制,由组织(人事)部门或镇(街道)定期组织大学生进行座谈和交流,了解掌握其工作、思想情况。五是定期考核制。明确日常管理考核由镇(街道)、村负责。聘用期满后,考核合格的续聘,不合格的解聘。

4、在待遇保障上,参照同类专职村干部或镇(街道)事业人员。在大学生村干部待遇保障上,慈溪市、余姚市参照同类专职村干部,宁海县和鄞州区则是参照镇(街道)事业人员。参照同类专职村干部方式的待遇主要有三块内容。一是基本报酬,一般规定不低于每月800元,试用期满后,可根据实际表现、职务情况以及村里实际适当逐年提高。二是养老保险。慈溪市是参照事业人员,集体部分由市、镇(街道)各负担50%。余姚市则是参照村三套班子成员标准,具体由镇、村与毕业生商定。三是年终考核奖。每年年终,由镇(街道)对村干部岗位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情况与奖金挂钩。此外,慈溪市还落实了医疗保险,具体参照城镇职工标准缴纳,费用由市、镇(街道)各负担50%;对市里集中考核为优秀和良好的大中专毕业生分别给予每月200元、100元的奖励。

5、在激励措施上,选拔优秀分子进入镇(街道)事业单位。部分地区为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激励大学生在农村工作中建功立业,实行了招考(聘)优秀大学生进入镇(街道)事业单位的做法。如鄞州区*年招考大学生村干部时,规定大学生在三年聘期结束后,表现好且乡镇工作需要的,可以正式招聘为乡镇事业人员。慈溪市对到村工作满两年、年度考核合格且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进行“单招单考”,选拔进镇(街道)所属事业单位,对年度考核优秀、进村级班子、任村团支部书记、获得过市级以上单项荣誉的人员,分别给予加分。

四、工作实践效果

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大中专毕业生投身农村、建设农村、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有利于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供组织保证和智力支持。具体实践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效地改善了村干部的队伍结构。从慈溪市*-*年选拔的且留在农村的150名大中专毕业生情况看,大专以上学历135人,中共党员71人,平均年龄25.1岁。这些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工作,无疑给村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目前慈溪市60%的村进了大中专毕业生,对进一步改善村干部队伍文化、年龄结构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年底,该市村干部1963人,大专以上学历51人,占2.6%;年龄35岁以下的281人,占14.3%。到*年村级换届后,村干部1664人,大专以上学历134名,占8%;年龄35岁以下的258人,占15.5%。村干部大专以上学历、35周岁以下人员所占比率分别提高了5.4个和1.2个百分点。此外,村里的年轻干部面对这批充满活力且又有文化知识优势的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许多人表示趁还年轻,要抓紧学习,否则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慈溪市近年来有100多名村干部报考学历和专业培训,在村里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氛围。

2、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工作的水平。大中专毕业生年纪轻、素质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思想开放、视野开阔、接受能力强;法制意识和政策观念强,注重依法办事。他们的到来,无疑是给农村基层工作带来了一股新风,在大中专毕业生的积极参谋和努力工作下,村里的各类统计、报表、计划、总结、文书档案和其他上报材料等一些基础性工作的质量,与以前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村里的村庄规划、环境保护、经济项目可行性报告等工作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村里的各项制度逐步得到建立健全,工作规范化程度也有了进一步提高;村里的各种活动也日益增多,给原本寂静的农村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生活。一些村主要干部反映:“不用不知道,一用还真少不了。”许多村民认为大学生文化程度高,个人素质好,政策解释透彻,处事公平,心地纯洁,值得信任。

3、有效地培养和锻炼了后备干部队伍。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工作,通过直接体验农村生活,直接参与农村基层的社会管理,既锤炼了他们的思想意志,又增强了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使他们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和提高。许多镇村领导反映,大学生几年工作下来,学生气褪去了,成熟感增强了,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老练了很多。大学生自己也认为,在村干部岗位上工作,考虑问题比以前要全面、仔细,办事情比以前稳妥、周到。慈溪市人事局一位领导对此颇有感受:在选拔到村工作满二年毕业生进镇属事业单位时,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与他们报考村干部面试时相比,在口头表达能力、思维反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各个层面都对这支素质优良的农村后备干部队伍予以了肯定。

4、有效地拓展了大中专毕业生施展自身才华的舞台。近年来,随着农村的进一步发展,许多村积极拓展都市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生态环保农业、出口创汇农业等一、二、三产业相结合的项目,农村广阔的天地,成为了大中专毕业生发挥自身优势、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在慈溪市海拔最高的大山村工作的俞城德,到村工作后,协助村领导先后拟订了大山村优质茶叶基地、千亩林业示范区、特色旅游观光等项目可行性报告;协助申报大山茶叶、杨梅2个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利用因特网推销村里的茶叶、杨梅、笋等特色农产品,促进了村里特色经济的发展,被村里干部和群众亲切地称为“村里的大学生”。大学生的知识优势、技能优势在农村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

5、有效地改变了大中专毕业生的择业观。随着社会各届对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工作的认可,农村广阔的舞台以及相关的优惠政策,进一步鼓励和促进了广大大中专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就业。以慈溪市为例,大中专毕业生报考与录用人数比例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年为11:1,到*年扩大到31:1,而且今年录用的37名大学生中,不仅有来自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省内知名院校,还有来自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全国名校,其中18人是大学里的班干部、三好生和优秀毕业生,有13人是中共党员,充分说明了越来越多的优秀大学生将择业的目光转向了农村和基层。

五、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要求

*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18号)中提出:“要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争取3到5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全国每个村、每个社区至少有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中央已对这项工作作出了具体的部署和要求。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我市部分县(市)区在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这项工作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一些实效。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于下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过程中予以解决。

1、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从上级组织层面看,部分组织(人事)、镇(街道)干部对此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些干部有顾虑,认为推行这项工作会引起原有村干部的意见,影响其工作积极性;有些干部在观望,认为推行这项工作是好事,但上级没有出台具体的实施意见,不好操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从村级层面看,部分村干部对选拔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村干部还未形成共识。有些村干部认为选拔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工作,是组织上的安排,虽然接受,但内心上并没有真正通过;有些村干部担心大学生年纪轻、文化高,经过几年锻炼后,会对自己形成竞争,内心上有顾虑;有些村干部把大学生作为上面派下来的,没有将其真正作为村干部的一员来对待。从学生层面看,少部分学生缺乏长期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思想准备,存在“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把担任村干部作为找到更理想职业前的过渡。

2、政策要求还有待明确。从已经实施这项工作的地方看,各地做法不一、进展不一,要求不一,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既有县(市)级组织实施的,也有各镇(街道)组织实施的,还有各村自己组织落实的。在选拔对象、选拔程序、人员管理、激励保障等有关方面的要求和规定也不一样。如慈溪市规定,村级自行招聘的大学生村干部,不享受市里的有关待遇规定,不列入镇(街道)事业单位“单招单考”对象范围。近期来看,作为一项新的探索性的工作,可鼓励各地积极尝试。但从长远看,如没有原则性、统一性的规定和政策,不利于工作持续、规范地开展。

3、工作环境还有待改善。一是帮带问题。许多地方都明确专人联系大学生村干部,在工作上进行传、帮、带,但在具体的工作措施上不够有效,在帮带力度上还不够大,导致一些大学生村干部游离于村干部队伍之外。二是生活问题。由于部分村里没有提供吃饭、住宿的条件,给非本村的大学生村干部带来了许多不便,许多大学生因此而成为“早上到村工作、下午到点回家”的“走读”式村干部。三是待遇问题。虽然部分县(市)区对大中专毕业生村干部的工资待遇作了规定,但因各村经济实力不同,落实的情况也不同,尤其是经济实力不强的村,要完全达到上级的要求有困难。四是职数问题。各地对村干部职数有规定,各村一般也都是“满编”的,如果大中专毕业生到村任职占用村干部职数,容易造成村干部职数超编。

4、发展空间还有待拓宽。从各地实践情况看,仍存在许多不利于大学生村干部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导致大学生村干部发展空间比较有限。一是政策法规限制。《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本村村民,才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村委会选举中,异村任职的大中专毕业生无疑被排除在选民外。在政策上就限制了大中专毕业生村干部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培养力度不足。虽然很多大中专毕业生村干部已被镇(街道)列为村级后备干部,但在培养上主要还是依靠村里主要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从使用的角度看,村里主要干部是欢迎的,但是从培养的角度看,村主要干部则是有顾虑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中专毕业生成长提高,影响了大中专毕业生的进一步的发展。三是成为事业干部名额有限,虽然部分县(市)区采取了招考(聘)进入事业单位的做法,但毕竟只能解决一小部分人员。如何拓宽大学生村干部的出路,已成为各地普遍关心的问题。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下一步在推进这项工作时,要重点把握以下四方面的要求:

1、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氛围。一是要加强舆论宣传。通过新闻媒体,对选拔大学生到村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宣传,对大学生到村工作的典型事迹进行报道,让社会上更加了解、认同和支持大学生担任村干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二是要统一各级党委政府的认识。要把选拔大学生到村任职这项工作,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局、提高党在农村执政能力的政治高度,作为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提高村干部能力素质和农村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来理解、来对待、来落实。三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在鼓励大学生到村工作的同时,引导大学生树立真心为民办事、长期扎根农村的思想,正确处理担任村干部与进入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使大学生安心农村工作。

2、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推进工作。选拔大学生担任村干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注重结合本地、本村的实际情况,不能搞“一刀切”。一是要因需而行,合理配置人才资源。要正确把握组织要求和村里需求的关系,避免因组织上要求与村里实际需求不对应,使选拔大学生担任村干部工作成为一种形式。当前,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要求,着力做好现有村干部队伍整体情况的调研,逐村分析村干部队伍的薄弱环节、存在问题,重点要掌握村干部队伍的能力缺失问题,从而为有针对性地选择大学生提供依据,增强大学生配置的合理性、实效性。二是要因时而行,分类分步逐年实施。要正确处理好农村现实需求和长远要求的关系,避免因急于追求村村都要有大学生的目标要求,造成人才资源的闲置。首先,应先考虑村级规模较大、经济实力较强以及各类先进村、示范村任职。其次,再考虑村级规模、经济实力中等的村。而对一些村级规模比较小、经济实力比较差、实际事务比较少的村,可以暂时不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结合以后撤村、并村工作同时进行。

担任范文篇8

关键词:学生党员班主任助理探索

高校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园地,但长期以来,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这一内容,忽略了对学生内在积极性的充分调动与发展。为了提高学生工作的管理水平,特别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根据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结合实际,提出让学生党员担任新生班级班主任助理,协助辅导员、班主任开展工作,使学生直接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来。实践证明,它对增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有较好的育人效果。

一、学生党员担任班主任助理的意义

1.1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班级党建工作

学生党员担任班主任助理,能把其自身先进性的信息和行为带到班级中,能在班级中起到榜样和先锋模范作用。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参加活动的热情程度,积极开展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活动,把党识教育延伸到课外,让新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先锋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南京林业大学学生处对“助理班主任的示范作用”这一课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8.7%的新生认为班主任助理的言行对他们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性以及养成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良好习惯有着示范作用。

1.2有利于稳定新生的思想情绪、让其迅速适应环境

班主任助理经历过新生生活,对学校的管理制度、校园环境都比较熟悉,他们知道新生刚入学时最容易碰到的思想、生活方面问题,通过他们对新生的教育、沟通后,能使新生迅速调整心态,找准大学生活的方向,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校园生活。同时,班主任助理与新生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通过他们,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传授给新生,树立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帮助新生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减轻了学习的压力,效果好。也可以把新生对专业学习的想法,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建议等,通过班主任助理传达给相关教师,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

1.3有利于提高班主任助理的自身素质

由于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对大学生在实践工作能力、特长爱好等方面的挑剔,使得高校在育人过程中不仅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了,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担任班主任助理的学生对于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协调、口头表达等方面都会是一个全方位的锻炼。通过对新生班级的日常事务和班级常规工作的管理,培养了班主任助理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工作条例性等,也增加了奉献精神和工作责任心,通过经常和同学、老师交往,也培养班主任助理的人际交往能力,协调合作能力,懂得如何做事,如何与他人打交道,如何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了自信心、胆量及语言表达能力[1]。特别是担任过班主任助理职务的师范毕业生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比未担任过该职务的同学能更早的进入教师这一角色,在择业时更能受到重视和欢迎。

1.4有利于减轻学生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宣布全国高校扩招后,一时间各高校每年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但是学生管理人员却并未增加,使得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使学生工作未能较深入、细致的开展。设立

班主任助理岗位,能使学生管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科研和教学,减轻了学生管理工作量。涉及班级的日常管理事务,比如班级组织活动、召开班会、卫生和纪律检查、寝室工作等均可放手让班主任助理去开展,特别是在寝室工作方面,班主任助理联系并经常深入新生宿舍,宣传建设文明宿舍的意义,对违规的同学予以批评指正,从而使新生逐渐养成规范内务的良好习惯,也能减少寝室安全方面的突发事件,促进宿舍文明建设,大大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二、推行班主任助理的几点思考

2.1班主任助理人员的产生及其职责

在产生班主任助理人选的问题上需要特别的慎重。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缺乏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经验,或者不能较好的处理学生之间的问题;活动能力强的同学学习成绩却往往一般,这使得让其很难在学生面前有较高的信任感和说服力。而高校的学生党员一般都会在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干部队伍中产生,既有学习成绩,又有组织管理和活动能力,因此,学生党员担任新生班主任助理是最合适的。班主任助理的职责是协助辅导员、班主任开展好班级、团支部、学生组织之间相应事务;给新生在思想、生活等方面提供指导意见,使新生能较早的适应大学生活;与新生保持良好的联系,开展交流,向辅导员、班主任反应班级存在的问题等。

2.2强化班主任助理的意识

班主任助理要强化三个意识,即学习意识、责任意识和身份意识。首先,班主任助理是学生,主要任务还是学习,由担任助理工作而影响了学习成绩那是不允许的,而且学习成绩的下降也将影响其威信,因此,把握和控制这个度是非常重要的。其次,要明确班主任助理自身的责任意识,明确肩上的工作职责,让其成为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学生管理部门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要有身份意识,即助手。在工作期间应做到位而不越位,始终明白自己的学生身份和助手地位,如班主任助理代替班主任签请假条,这是明显越权的。在工作期间要大胆地履行自己的权利,开展工作,如班级寝室卫生检查、评比,教室美化,课程辅导,帮助新生熟悉校园环境等,同时,又不能取代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

2.3加强对班主任助理的培养和管理

班主任助理是在校学生,没有太多的社会经验,在处理问题上会显得盲目、简单,容易误导学生,在使用班主任助理的同时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培养和管理,学校给班主任助理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和展示才华的舞台,在工作中要充分信任他们,让他们放开手去做,同时,要对他们加强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也可以聘请有丰富学生管理工作经验的老师开展一些讲座或者辅导,并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班主任助理工作实施、评价、考核机制,应本着教育引导、严格招聘、定期考核的原则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力求使班主任助理制度有日趋完善,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担任范文篇9

阴差阳错,无心插柳般的意外得到“大学破冰教育”的“从师资格证”后,在喜出望外和激动不已的心情下,氤氲里产生的却是不安和躁动。

友人说:“不管做什么工作,只要你用心,就会有所得有所获。”我全屏才沉默,我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小团队不停的努力和奋斗,有的为了即将来临的工作不停的充电,找资料。而我缺是不停的徘徊彷徨。

二十岁的第一天,六点的孝感天灰蒙蒙的,瓢泼的大雨怒吼着自杀似的砸向地面。

慵懒的我是讨厌雨天出门的。对我,这是个多么美好的不出去的借口,与其说自己是讨厌还不如说自己是在逃避今天的在雨中宣传。雨凶猛的下着,一把双人伞顶在头上没走上几百米,浑身就湿透了,看着几个队友已经放弃了雨伞,我没有犹豫,把雨伞收了,在雨中尽情的大部走着,依旧,喊着口号,扛着横幅。一样的地方,却有着不一样的心情。

两个小时白驹过隙般的逝去。忘了有多少的雨水,击打着我们的身体,冲刷着我们的眼球。雨水中老大对每个人喊道“叉叉,我为你感到骄傲”……是的,我也为自己感到骄傲。喝着煮的姜汤,看着远方泛白的天空,太阳快要出来了吧?

想起了第一次上课,拿着书本,心里忐忑,激动,不知所措的久久立于教师门口的糗状,备的课空落落的一点没用,想表达的却总是词不达意,我唯一想的就是“快点下课吧”……

如此悖论……看到别人为学生操碎了心,这也管那也管,有的为了学生天天备课到深夜。很明显,我并没有和他们做同样的事。说实话,我是为了我自己而去的,锻炼,磨砺,改变自己才是我的主线。而对学生我自能说“我热爱课堂”……不要说“自私”。

站在“救生艇”上的船长的位子,谁都会头痛,更不用说那个叫伯特的水手了。而我只是在自私与无私间寻找到一线狭缝,仅够我自己通过。有的老师看到调皮的学生玩危险的东西(例如:一个没单车高的小孩骑大年级孩子的单车),他们便会喝止,而我宁愿看见他们摔一跤再爬起来。至于教学,我自己没备课,就没有权利去指指点点他们的备课了。

孝感火车站,月日,六个孩子来到以孝文明的城市。新奇中夹杂着一丝旧气,欢快中蕴含着一隙伤感,期盼中渗透着一线失意。这个陌生的城市,我们来了。

第二天,开始了为期十天宣传的第一天,心中不免多了些小小的悸动。宣传时最累最苦最难熬的日子。每天走在周围相同乏味而又熙来攘往的街头,与每个陌生带有不同社会压力和生活脾气的人打着交道。在每每很疲劳的情况下,时不时还会收到别人的一个个白眼或一张张冷漠和漠视的脸,让人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不得不提的是我的二十岁生日刚好在这“三最”的日子里,当看到所有孩子为我表演的节目,拿着他们送我的礼物,一股暖意和喜悦向火山岩浆一样迸裂而出,激动的我一时没了话语,吱吱呜呜的,不知说些什么好,只剩感动在眼里来回打转。回想前几日的劳累,与今天的现状相比,一切的劳累像作了比较级一样组着团打着包的涌入脑海,我……只想说:“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自知,在教学方面在与学校专业教课老师相比,我们是多么的粗糙拙劣,而对于补习的学生来说,知识方面,老师给的方法他们都难以有所成,更何况我们教的知识和方法了。

所以教授知识并不是我的重点,然而他们却偏偏热衷于教授知识,把自己当“老师”。至少在我的课堂上,他们是快乐的,热闹的,自由的。突然好想他们啊……很想再看看他们被我逗笑的傻样,也很想看看他们被我难倒全神贯注抓头挠腮的焦切样,更想看看他们被我训的头都不敢抬诺诺的样子。

一个月的教学很快就结束了,是时间分离了,看着那四个小毛孩有点小不舍,拿着他们送的东西和在我衣服上胡乱涂鸦的名字和图画,背上行李,头也不回的走掉。

担任范文篇10

上午一组题

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项基本内容,它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你认为上学难、上学贵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二组题

1、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社区居委会安排你主持一次居民会议,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做好准备?

三组题

1、你对城市社区居委会的性质有哪些了解?

2、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主要应从哪几个方面得到保障?

下午一组题

1、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什么样的择业观?

2、如果你所在的社区有一批成年残疾人,你打算怎样帮助他们?

二组题

1、结合你了解的情况,谈谈当前我国有哪些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

2、怎样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