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病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6:58:11

胆石病范文篇1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和家属担心病人年龄大,怕疼痛、意外,怕下不了手术台。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向家属和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耐心、细致地对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交流沟通,让相同手术、年龄相当的患者现身说法。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告诉患者手术是在充分麻醉下进行的,手术中不会引起疼痛,术后还可留置自控镇痛泵,以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使患者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手术。②术前检查:大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心、肺等重要脏器疾患,且年龄均在70岁以上,故术前要进行全面的检查,除一般手术所需的检查外,要增加肺通气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查,对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术前应用长效口服药或静脉应用硝酸甘油﹑硝普钠等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术前应用胰岛控制血糖水平,使之空腹状态下<10mmol/L。支气管炎的患者术前要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以免术后咳嗽影响伤口愈合。③手术前1日的准备:根据医嘱做好备皮、药敏试验、必要时配血,教会病人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练习在床上大小便,告诉病人禁饮食的时间。根据医嘱晚9时给予通便灌肠1次,并注意观察灌肠后的效果。注意病人的睡眠情况,必要时使用催眠镇定药,保证患者的休息,以提高对手术的耐受性。④手术当日的护理:术晨测量病人的体温及血压,根据医嘱留置尿管,需要时留置胃管,注意插管过程中病人的反应,确保胃管留置在胃内。根据医嘱给术前用药,将患者安全交于手术室人员。

术后护理: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采取不同的麻醉常规护理,给予多参数监护及氧气吸入,根据血氧饱和度调节氧流量,选用面罩或鼻塞给氧,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每0.5~1小时记录1次。观察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并妥善固定。输液速度不宜过快,对糖尿病病人注意血糖监测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血压高的患者有要用硝酸甘油控制血压。术后卧位:硬膜外麻醉后去枕平卧6小时,全麻术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待血压平稳后均可采用半坐卧位,既有利于呼吸,又利于腹腔的引流,减轻腹部伤口缝合处的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协助患者进行有效地咳嗽、咳痰。取半坐卧位,用双手按住患者的伤口,让患者进行深而慢的呼吸,屏气3~5秒,然后慢慢呼气且尽量呼尽,第2次吸气后,屏住呼吸用力从胸部咳出,进行短促有力的咳嗽[3]。术后活动术后当日可让患者床上活动,四肢做屈伸运动,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1~2天可根据情况下床活动,以利于肠功能恢复,不能下床者每2小时翻身1次,避免压疮的发生。饮食的护理:术后肠蠕动恢复后,可进低脂全流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①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术后早期若病人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血性液增多,每小时超过100ml持续3小时以上,或病人出现腹胀伴面色苍白、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表现时,提示病人可能有腹腔内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急救和护理。胆瘘的观察加强观察,包括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引流液情况,若病人术后出现发热、腹胀、腹痛或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胆汁样液体等,应警惕胆瘘的可能。及时处理胆瘘,一旦发现胆瘘现象,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进行相应处理。②感染的预防和护理:遵医嘱术后静滴抗生素。加强皮肤护理每日清洁、消毒腹壁引流管周围皮肤,并覆盖无菌纱布,保持局部干燥,防止胆汁浸润皮肤而引起炎症反应。加强引流管的护理,每日更换引流袋,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保持引流通畅,避免“T”管扭曲、受压和滑脱,以免胆汁引流不畅,胆管内压力升高而致胆汁渗漏和腹腔内感染。

出院指导:责任护士于病人出院当日做详细出院指导,如饮食、活动等等,对带T管的病人要详细交代“T”管的自护方法及夹管的时间,并告知夹管后如有发热、腹痛、黄疸或腹胀不适应立即停止夹管,及时就诊。

胆总管探查是治疗有症状的胆石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是提高老年病人生活质量、减轻他们的痛苦的最佳选择。

论文关键词胆石病老年人围手术期护理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胆石病围手术期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108例70岁以上胆石病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其护理效果。结果:108例患者于手术后7~14天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做好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是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曹伟新,李乐文.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08.

胆石病范文篇2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科住院实施手术治疗的老年胆石症患者共108例,其中男47例,女61例;最大年龄86岁,平均76±3.23岁;行胆囊切除74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34例。

临床特点:伴高血压20例,慢性支气管炎15例,心脏病15例,糖尿病16例,并发症占61.1%。

结果

108例患者均在术后7~14天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

护理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和家属担心病人年龄大,怕疼痛、意外,怕下不了手术台。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向家属和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耐心、细致地对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交流沟通,让相同手术、年龄相当的患者现身说法。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告诉患者手术是在充分麻醉下进行的,手术中不会引起疼痛,术后还可留置自控镇痛泵,以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使患者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手术。②术前检查:大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心、肺等重要脏器疾患,且年龄均在70岁以上,故术前要进行全面的检查,除一般手术所需的检查外,要增加肺通气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查,对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术前应用长效口服药或静脉应用硝酸甘油﹑硝普钠等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术前应用胰岛控制血糖水平,使之空腹状态下<10mmol/L。支气管炎的患者术前要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以免术后咳嗽影响伤口愈合。③手术前1日的准备:根据医嘱做好备皮、药敏试验、必要时配血,教会病人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练习在床上大小便,告诉病人禁饮食的时间。根据医嘱晚9时给予通便灌肠1次,并注意观察灌肠后的效果。注意病人的睡眠情况,必要时使用催眠镇定药,保证患者的休息,以提高对手术的耐受性。④手术当日的护理:术晨测量病人的体温及血压,根据医嘱留置尿管,需要时留置胃管,注意插管过程中病人的反应,确保胃管留置在胃内。根据医嘱给术前用药,将患者安全交于手术室人员。

术后护理: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采取不同的麻醉常规护理,给予多参数监护及氧气吸入,根据血氧饱和度调节氧流量,选用面罩或鼻塞给氧,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每0.5~1小时记录1次。观察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并妥善固定。输液速度不宜过快,对糖尿病病人注意血糖监测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血压高的患者有要用硝酸甘油控制血压。术后卧位:硬膜外麻醉后去枕平卧6小时,全麻术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待血压平稳后均可采用半坐卧位,既有利于呼吸,又利于腹腔的引流,减轻腹部伤口缝合处的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协助患者进行有效地咳嗽、咳痰。取半坐卧位,用双手按住患者的伤口,让患者进行深而慢的呼吸,屏气3~5秒,然后慢慢呼气且尽量呼尽,第2次吸气后,屏住呼吸用力从胸部咳出,进行短促有力的咳嗽[3]。术后活动术后当日可让患者床上活动,四肢做屈伸运动,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1~2天可根据情况下床活动,以利于肠功能恢复,不能下床者每2小时翻身1次,避免压疮的发生。饮食的护理:术后肠蠕动恢复后,可进低脂全流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①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术后早期若病人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血性液增多,每小时超过100ml持续3小时以上,或病人出现腹胀伴面色苍白、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表现时,提示病人可能有腹腔内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急救和护理。胆瘘的观察加强观察,包括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引流液情况,若病人术后出现发热、腹胀、腹痛或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胆汁样液体等,应警惕胆瘘的可能。及时处理胆瘘,一旦发现胆瘘现象,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进行相应处理。②感染的预防和护理:遵医嘱术后静滴抗生素。加强皮肤护理每日清洁、消毒腹壁引流管周围皮肤,并覆盖无菌纱布,保持局部干燥,防止胆汁浸润皮肤而引起炎症反应。加强引流管的护理,每日更换引流袋,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保持引流通畅,避免“T”管扭曲、受压和滑脱,以免胆汁引流不畅,胆管内压力升高而致胆汁渗漏和腹腔内感染。

出院指导:责任护士于病人出院当日做详细出院指导,如饮食、活动等等,对带T管的病人要详细交代“T”管的自护方法及夹管的时间,并告知夹管后如有发热、腹痛、黄疸或腹胀不适应立即停止夹管,及时就诊。

胆总管探查是治疗有症状的胆石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是提高老年病人生活质量、减轻他们的痛苦的最佳选择。

论文关键词胆石病老年人围手术期护理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胆石病围手术期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108例70岁以上胆石病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其护理效果。结果:108例患者于手术后7~14天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前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做好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是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曹伟新,李乐文.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08.

胆石病范文篇3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科住院实施手术治疗的老年胆石症患者共108例,其中男47例,女61例;最大年龄86岁,平均76±3.23岁;行胆囊切除74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34例。

临床特点:伴高血压20例,慢性支气管炎15例,心脏病15例,糖尿病16例,并发症占61.1%。

结果

108例患者均在术后7~14天出院,无1例发生并发症。

护理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和家属担心病人年龄大,怕疼痛、意外,怕下不了手术台。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向家属和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耐心、细致地对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交流沟通,让相同手术、年龄相当的患者现身说法。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告诉患者手术是在充分麻醉下进行的,手术中不会引起疼痛,术后还可留置自控镇痛泵,以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使患者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手术。②术前检查:大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心、肺等重要脏器疾患,且年龄均在70岁以上,故术前要进行全面的检查,除一般手术所需的检查外,要增加肺通气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查,对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术前应用长效口服药或静脉应用硝酸甘油﹑硝普钠等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术前应用胰岛控制血糖水平,使之空腹状态下<10mmol/L。支气管炎的患者术前要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以免术后咳嗽影响伤口愈合。③手术前1日的准备:根据医嘱做好备皮、药敏试验、必要时配血,教会病人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练习在床上大小便,告诉病人禁饮食的时间。根据医嘱晚9时给予通便灌肠1次,并注意观察灌肠后的效果。注意病人的睡眠情况,必要时使用催眠镇定药,保证患者的休息,以提高对手术的耐受性。④手术当日的护理:术晨测量病人的体温及血压,根据医嘱留置尿管,需要时留置胃管,注意插管过程中病人的反应,确保胃管留置在胃内。根据医嘱给术前用药,将患者安全交于手术室人员。

术后护理: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采取不同的麻醉常规护理,给予多参数监护及氧气吸入,根据血氧饱和度调节氧流量,选用面罩或鼻塞给氧,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每0.5~1小时记录1次。观察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并妥善固定。输液速度不宜过快,对糖尿病病人注意血糖监测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血压高的患者有要用硝酸甘油控制血压。术后卧位:硬膜外麻醉后去枕平卧6小时,全麻术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待血压平稳后均可采用半坐卧位,既有利于呼吸,又利于腹腔的引流,减轻腹部伤口缝合处的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协助患者进行有效地咳嗽、咳痰。取半坐卧位,用双手按住患者的伤口,让患者进行深而慢的呼吸,屏气3~5秒,然后慢慢呼气且尽量呼尽,第2次吸气后,屏住呼吸用力从胸部咳出,进行短促有力的咳嗽[3]。术后活动术后当日可让患者床上活动,四肢做屈伸运动,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1~2天可根据情况下床活动,以利于肠功能恢复,不能下床者每2小时翻身1次,避免压疮的发生。饮食的护理:术后肠蠕动恢复后,可进低脂全流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①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术后早期若病人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血性液增多,每小时超过100ml持续3小时以上,或病人出现腹胀伴面色苍白、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表现时,提示病人可能有腹腔内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急救和护理。胆瘘的观察加强观察,包括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引流液情况,若病人术后出现发热、腹胀、腹痛或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胆汁样液体等,应警惕胆瘘的可能。及时处理胆瘘,一旦发现胆瘘现象,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进行相应处理。②感染的预防和护理:遵医嘱术后静滴抗生素。加强皮肤护理每日清洁、消毒腹壁引流管周围皮肤,并覆盖无菌纱布,保持局部干燥,防止胆汁浸润皮肤而引起炎症反应。加强引流管的护理,每日更换引流袋,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保持引流通畅,避免“T”管扭曲、受压和滑脱,以免胆汁引流不畅,胆管内压力升高而致胆汁渗漏和腹腔内感染。

出院指导:责任护士于病人出院当日做详细出院指导,如饮食、活动等等,对带T管的病人要详细交代“T”管的自护方法及夹管的时间,并告知夹管后如有发热、腹痛、黄疸或腹胀不适应立即停止夹管,及时就诊。

胆总管探查是治疗有症状的胆石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是提高老年病人生活质量、减轻他们的痛苦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曹伟新,李乐文.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08.

2王巍.80岁以上老年胆道疾病治疗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2):82-84.

3冯梅.病人标准护理计划(外科分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

胆石病范文篇4

胆石病是一种全球性、多发性、难愈性疾病,在我国胆石病患病率约为7%~10%,而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及静脉营养的推广,其发病率还在逐年上升[1]。但胆石病发病原因迄今仍未完全阐明。近10年中,糖尿病并发胆石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因此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与胆石病的关系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这一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1中医和西医对胰岛素抵抗和胆石病相关性认识

胆结石分为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近年发现,我国以胆固醇作为主要成分的结石已成为结石的主要类型[2,3]。肥胖、女性、多产、家族史为主要危险因素,新的危险因素仍被不断发现。例如,减肥、高能量饮食的摄入、缺乏运动已加入危险因素之列。近年来,糖尿病患者合并胆石病呈上升趋势。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多伴有脂代谢等多方面的紊乱,病机以阴虚为主。而近年研究表明,胆石病病机也以阴虚多见。朱培庭等[4]对临床上274例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病进行的辨证分析发现,肝阴不足证型占66.66%,并且50岁以上年龄患者高达72.37%,这两者均与《内经》“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理论及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相吻合。2型糖尿病临床上常有IR的证据,IR是指机体靶组织对胰岛素反应性降低或丧失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其形成的机制十分复杂,多在复杂的遗传背景基础上由各种环境因素诱导而产生,其中胰岛素信号转导障碍是导致IR形成的重要环节。胰岛素合成、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insulinreceptor,InsR)结合到最终生理功能实现的一系列过程发生的异常均可导致IR[5,6]。1988年,Reaven将2型糖尿病及伴随的许多异常,主要包括高胰岛素血症、高脂血症、肥胖、高血压等概括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Haffner等[7]认为IR是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最根本缺陷。现国际上较为通用的胰岛素抵抗诊断指标是采用Defronzo1979年建立的应用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直接测出的葡萄糖代谢速率。此外,国内李光伟等[8]提出了一个用于流行病学研究的便于临床应用的新的胰岛素敏感指标,即空腹胰岛素与空腹血糖乘积的倒数。现已确认IR是引起脂质代谢紊乱的重要机制,而脂质代谢紊乱是导致胆固醇结石形成的重要原因也已成共识,IR与胆固醇结石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IR可能在胆固醇结石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9]。总之,中医中“阴虚”的共性,西医中胰岛素水平和脂代谢在胆固醇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均揭示了IR与胆石病的密切相关性。

2胰岛素抵抗和胆石病临床相关性的研究

2.1空腹胰岛素、C肽等物质在胆石病患者中的改变早在30多年前,Sampliner等[10]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就发现,具有高胰岛素血症的Pima印第安人胆石症发生率极高,提示高胰岛素血症可能与胆石症的发生有关。Scragg等[11]首先研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胆囊结石危险性关系,并发现在两组胆结石患者中,空腹胰岛素水平均较对照组高,且为独立于年龄、肥胖程度及血浆甘油三酯水平的危险因素。1990年Laakso等[12]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发现,与按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病程及代谢控制水平等因素严格配对的无胆囊疾病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胆囊结石组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增高。Ruhl等[9]在2000年第三次全美健康与营养调查研究中探讨了胰岛素与胆石病的关系,结果显示未诊断为糖尿病人群的空腹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等IR相关指标与胆结石患病率之间呈正相关。Misciagna等[13]在一个病例对照研究中也发现,经控制了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血糖及血脂之后,临床未诊断糖尿病及空腹血糖正常的个体中,高胰岛素血症与胆囊结石发病有关,提示IR是胆结石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IR不仅是糖尿病的重要发病基础,而且在胆结石形成中起关键作用,是胆结石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9]。糖尿病患者胆结石的发病率与一般人群相比显著增高。曾有文献报告,糖尿病患者胆石症的发病率为30.2%,非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为11.6%[14]。另外,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可增加胆汁的胆固醇饱和度,从而促进结石的形成[15]。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较未用胰岛素者胆囊结石的发生率增加[16]。有关糖尿病合并胆石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显示,糖尿病合并胆石病患者较糖尿病无胆石病患者的空腹胰岛素、C肽水平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降低[17~20]。另有回顾性分析研究分别测定2型糖尿病伴胆结石组患者与不伴胆结石组患者的血清胰岛素、C肽,并进行差异性比较,亦发现前组患者空腹血清胰岛素、C肽较后组显著增高(P<0.05),说明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2型糖尿病合并胆结石的危险因素[21~23]。还有研究发现血清瘦素可能与2型糖尿病人胆结石的形成有关,2型糖尿病人的血清瘦素水平也是胰岛素抵抗的一个预测指标[24]。此外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胆石症者和不合并胆石症者比较而言,前者伴有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P<0.05),从而证实2型糖尿病合并胆石症组较不合并胆石症组存在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和IR,说明其间存在相关性[25,26]。韦秀英等[27]对2型糖尿病胆石症与无胆石症患者共113例作临床对照研究,对其有关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前组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而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病程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高胰岛素血症与胆结石的发生密切相关,而血糖浓度与胆结石的发生无关。

2.2脂质代谢在糖尿病合并胆石病患者中的改变樊力红等[28]、李仁达等[29]及魏敬等[30]在90年代进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胆结石的血脂研究,表明脂肪代谢异常和IR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胆结石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更易患胆结石,胆石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王仲祥等[31]报道,IR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特征,糖尿病合并胆结石患者除空腹血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外,且与血清总胆固醇浓度呈正相关,提示脂质代谢紊乱是促进2型糖尿病胆结石形成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李亚等[32]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在控制了性别、年龄、血脂等混杂因素后,观察2型糖尿病伴胆囊结石组及不伴胆囊结石组各40例,结果发现前者胆固醇明显升高(P<0.05),说明前者比后者具有更明显的IR,也证实胆囊结石存在IR。黄道林等[33]观察比较了2型糖尿病合并胆石症103例与不合并胆石症56例患者血清中相关指标的差异,发现前者以女性居多,既往高峰体质指数和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无胆石组;而年龄、病程、血糖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而证实2型糖尿病合并胆石症可能与肥胖及脂质代谢紊乱有关,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甘油三酯、载脂蛋白的增加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胆石症的危险因素。李英兰等[34]和王玉君等[35]通过测定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胆结石患者及无胆结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并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指数,发现前者该指标改变显著,说明血脂代谢异常可能是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胆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李蓉[36]对145例均符合糖尿病诊断的患者晨起采集空腹静脉血,测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发现糖尿病伴胆结石患者占32%,胆固醇升高占27.15%,甘油三酯升高占29.16%,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占24.18%,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占10.13%,从而说明糖尿病脂代谢异常与胆结石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卜东明[37]通过收集161例住院糖尿病患者的资料,就其伴胆囊炎、胆结石、脂肪肝情况与脂代谢异常以及糖尿病病程、年龄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抽样同期住院的42例非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发现糖尿病组上腹部B超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糖尿病患者中B超阳性组的血脂异常高于B超阴性组,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说明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胆囊炎、胆结石和脂肪肝,其发生胫灰斐9叵得芮小?/P>

3结语

IR是近年来研究者关于胆石病病因的一种较新的观点,临床报道呈上升趋势;IR的相关指标有空腹胰岛素水平、C肽、空腹血糖以及脂代谢的基本指标等。但已有的报道仅是对这种相关性的一种简单证实,仍然缺乏具体、深入、大规模的试验来探索其作用的具体环节,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从IR入手继续深入揭示胆石病的病理本质将是一条新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带来对胆石病发病机制的新认识,同时也有望发现防治胆石病的新策略。

【参考文献】

1BiliaryTractGroup,ChineseSocietyofSurgery.ThetrendofthegallstonediseaseinChinaoverthepastdecade.ZhonghuaWaiKeZaZhi.1995;33(11):652-658.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中华外科学会胆道外科学组.我国胆石病十年来的变迁.中华外科杂志.1995;33(11):652-658.

2ChenXG,LiuJQ,PengMH,etal.Intrahepaticchole-lithiasisinGuangxiarea,ananalysisof8585cases.ZhonghuaPuTongWaiKeZaZhi.2002;17(2):99-101.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陈希纲,刘家奇,彭民浩,等.胆石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附8585例分析.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17(2):99-101.

3ShiJS,RenY.Progressofexperimentalstudyonbili-arytractsurgeryofChina.ZhonghuaShiYanWaiKeZaZhi.2004;21(12):1418-1419.Chinese.石景森,任予.我国胆道外科实验研究的进展.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21(12):1418-1419.

4ZhuPT,ZhangJZ,CaoZP,etal.Asummaryofthetreatmentof274casesofchronicinfectionofbiliarytractandcholelithiasis.ShanghaiZhongYiYaoZaZhi.1986;(9):15-17.Chinese.朱培庭,张静,曹中平,等.治疗慢性胆道感染、胆石病274例的总结.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9):15-17.

5CarvalhoE,RondinoneC,SmithU.InsulinresistanceinfatcellsfromobeseZuckerrats-evidenceforanim-pairedactivationandtranslocationofproteinkinaseBandglucosetransporter4.MolCellBiochem.2000;206(1-2):7-16.

6LibermanZ,Eldar-FinkelmanH.Serine332phospho-rylationofinsulinreceptorsubstrate-1byglycogensyn-thasekinase-3attenuatesinsulinsignaling.JBiolChem.2005;280(6):4422-4428.

7HaffnerSM,DiehlAK,ValdezR,etal.Clinicalgall-bladderdiseaseinNIDDMsubjects.Relationshiptodu-rationofdiabetesandseverityofglycemia.DiabetesCare.1993;16(9):1276-1284.

8LiGW,PanXR,LilliojaS,etal.Anewinsulin-sensi-tivityindexforthepopulation-basedstudy.ZhonghuaNeiKeZaZhi.1993;32(10):656-660.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李光伟,潘孝仁,LilliojaS,等.检测人群胰岛素敏感性的一项新指数.中华内科杂志.1993;32(10):656-660.

9RuhlCE,EverhartJE.Associationofdiabetes,seruminsulin,andC-peptidewithgallbladderdisease.Hepa-tology.2000;31(2):299-303.

10SamplinerRE,BennettPH,ComessLR,etal.Gall-bladderdiseaseinPimaIndians.Demonstrationofhighprevalenceandearlyonsetbycholecystography.NEnglJMed.1970;283(25):1358-1364.

11ScraggRK,CalvertGD,OliverJR.Plasmalipidsandinsuliningallstonedisease:acase-controlstudy.BrMedJ(ClinResEd).1984;289(6444):521-525.

12LaaksoM,SuhonenM,JulkunenR,etal.Plasmain-sulin,serumlipidsandlipoproteinsingallstonediseasein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icsubjects:acasecon-trolstudy.Gut.1990;31(3):344-347.

13MisciagnaG,GuerraV,DiLeoA,etal.Insulinandgallstones:apopulationcasecontrolstudyinsouthernItaly.Gut.2000;47(1):144-147.

14AucottJN,CooperGS,BloomAD,etal.Managementofgallstonesindiabeticpatients.ArchInternMed.1993;153(9):1053-1058.

15BennionLJ,GrundySM.Effectsofdiabetesmellitusoncholesterolmetabolisminman.NEnglJMed.1977;296(24):1365-1371.

16CaroliA.Lipidpatternandplasmainsulinindiabeticswithgallstone.Gut.1991;32(3):339-340.

17LiN,ChenH,LinB,etal.Relationshipbetweeninsu-linresistance,decreaseofthyroxineandsexglandhor-monelevelsandcholelithiasisinsenile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mellitus.GuangxiYiKeDaXueXueBao.2000;17(4):606-607.Chinese.李妮,陈晖,林碧,等.胰岛素抵抗、甲状腺素及性腺激素水平下降与老年2型糖尿病胆石症的关系.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17(4):606-607.

18ChenXY,YangGM.Insulinandlipidsprofilesin38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mellitusandcholelithiasis.XinYiXue.2001;32(8):468-469.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陈晓云,杨庚明.38例2型糖尿病并胆石症患者的胰岛素、血脂水平及其相关关系.新医学.2001;32(8):468-469.

19JiangXH.Theanalysisofhighriskfactorincholelithi-asissubjectswithtype2diabetes.JiangsuDaXueXueBaoYiXueBan.2002;12(2):149-150.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蒋晓红.2型糖尿病患者胆结石发生的高危因素分析.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12(2):149-150.

20HongTP,SongYL,WangGY,etal.Therelationshipbetweeninsulinresistanceandcholelithiasisinsubjectswithtype2diabetes.ZhongguoTangNiaoBingZaZhi.1998;6(1):12-14.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洪天配,宋延利,王国英,等.Ⅱ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与胆石症的关系.中国糖尿病杂志.1998;6(1):12-14.

21ZengZ,LiQ,ZhengCP.Theanalysisofriskfactorincholelithiasiswithtype2diabetes.LiaoningYiXueZaZhi.2005;19(3):132-133.Chinese.曾哲,李乔,郑春鹏.2型糖尿病合并胆结石的危险因素分析.辽宁医学杂志.2005;19(3):132-133.

22ChenWH,FengYL,ZhaoXM,etal.Clinicalanalysisoftype2diabetesmellitusandcholelithiasis.LiaoningShiYongTangNiaoBingZaZhi.2002;10(3):27-28.Chinese.陈卫红,冯玉兰,赵雪梅,等.2型糖尿病合并胆石症的临床分析.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2;10(3):27-28.

23LuoY.Relationshipbetweeninsulinresistanceandcho-lelithiasisintype2diabetes.ShiYongZhenDuanYuZhiLiaoZaZhi.2004;18(4):282-283.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罗勇.2型糖尿病合并胆石症与胰岛素抵抗相互关系的探讨.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4;18(4):282-283.

24ZhangHM,ChenLL,WangX.Studyontherelation-shipbetweenserumleptinlevelandgallstonesaswellasinsulinresistanceintype2diabetespatients.ZhongguoXianDaiYiXueZaZhi.2004;14(14):76-80.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张红梅,陈璐璐,王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胆结石及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4):76-80.

25HouJX,LiCP.Clinicalresearchofinsulinandlipidsin32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mellitusandcholelithia-sis.NeimengguYiXueZaZhi.2004;36(12):1010-1011.Chinese.侯俊秀,李彩萍.32例2型糖尿病并胆石症与胰岛素及血脂关系的临床研究.内蒙古医学杂志.2004;36(12):1010-1011.

26ZhangL,LiXJ,ShuY,etal.Clinicalstudyonthere-lationbetweencholesterolgallstoneandinsulinresist-ance.ZhonghuaNeiFenMiDaiXieZaZhi.2004;20(3):211-212.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张磊,李秀钧,舒晔,等.胆囊胆固醇结石病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临床研究.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20(3):211-212.

27WeiXY.Clinicalanalysisofrelationshipbetweendiabe-tesandcholelithiasis.HuaXiaYiXue.2001;14(3):269-270.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韦秀英.糖尿病与胆石症关系的临床探讨.华夏医学.2001;14(3):269-270.

28FanLH,PengZS.Studyofserumlipidandlipoproteiningallbladderstonewith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XianDaiLinChuangYiXueShengWuGongChengXueZaZhi.1996;2(3):198-199,212.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樊力红,彭仲生.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胆结石的血脂研究.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1996;2(3):198-199,212.

29LiRD,MaXJ,XiaSL.Clinicalanalysisof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andgallstone.NingxiaYiXueZaZhi.1998;20(5):332.Chinese.李仁达,马晓洁,夏苏蕾.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胆石症的临床分析.宁夏医学杂志.1998;20(5):332.

30WeiJ,QiSK,ShenYQ.Relationshipofplasmainsulinandlipidswithgallstonediseasein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JiangsuYiYao.1996;22(9):632.Chinese.魏敬,齐绍康,沈月琴.空腹血胰岛素、血脂改变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胆石发病的关系.江苏医药.1996;22(9):632.

31WangZX,ShaoAH,WuXN.Studyonthecorrela-tionshipofhyperinsulinemiaandgallstonediseasein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ShanghaiYiXue.1996;19(2):63-65.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王仲祥,邵安华,巫协宁.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与胆石症的相关性研究.上海医学.1996;19(2):63-65.

32LiY,TianHM.Regressionanalysisonrelationshipofgallstones,freefattyacidsandinsulinresistanceintype2diabeticpatients.SichuanYiXue.2005;26(2):129-131.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李亚,田浩明.2型糖尿病胆囊结石与游离脂肪酸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四川医学.2005;26(2):129-131.

33HuangDL,ZhangCL,ZouWL,etal.Relationshipbe-tweenplasmainsulin,serumlipidsandcholelithiasisin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ZhongguoYiShiZaZhi.2002;4(11):1220-1221.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黄道林,张长乐,邹卫龙,等.2型糖尿病合并胆石症与血胰岛素和脂类代谢的关系.中国医师杂志.2002;4(11):1220-1221.

34LiYL,GuoXW.Relationshipbetweentype2diabetesandgallstonesinolderpatients.QinghaiYiYaoZaZhi.2000;30(6):15-16.Chinese.李英兰,郭雪微.老年2型糖尿病与胆结石关系的探讨.青海医药杂志.2000;30(6):15-16.

35WangYJ,YanZD.Thehighriskfactorsofcholelithia-sisinsenile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ZhongguoLaoNianXueZaZhi.1999;19(3):147-149.Chinese.王玉君,严钟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胆结石发生的高危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1999;19(3):147-149.

胆石病范文篇5

大黄灵仙胶囊大剂量组、大黄灵仙胶囊小剂量组胆石阳性检出率较肝硬化组有显著降低(P<0.01或P<0.05)。各模型组中肝脏超微结构均发生不同程度异常改变,大黄灵仙胶囊大、小剂量治疗组肝脏病理改变、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变较模型组比较均有改善,大剂量组尤为明显。大黄灵仙胶囊大、小剂量组血清AST,ALT,γ-GT,非结合胆红素均明显低于肝硬化组(P<0.05或P<0.01);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钙离子大黄灵仙胶囊大、小剂量组较肝硬化组明显降低(P<0.01),大剂量组较小剂量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大黄灵仙胶囊对慢性肝损伤后胆结石形成具有明显的预防效果,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抑制CCl4所致肝脏损伤的作用有关,同时与大黄灵仙胶囊在多层次、多途径调节参与结石形成各因素关系密切。

【关键词】慢性肝损伤;肝硬化;大黄灵仙胶囊;胆结石;肝脏超微结构

本实验利用CCl4皮下注射诱发家兔慢性肝损伤,在此基础上观察胆囊结石形成率,并用大黄灵仙胶囊组方煎剂进行灌胃,通过观察结石形成率,肝脏细胞超微结构的病理学改变,测定实验动物肝功能及胆汁成分并进行胆汁培养,以探讨大黄灵仙胶囊对家兔慢性肝损伤胆结石模型的干预治疗作用。

一、材料与仪器

1.1材料、仪器健康家兔,体质量2.5~3.0kg,雌雄不拘,普通级,广西中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20060820。各生化试剂盒分别购于上海申能德赛诊断技术有限公司和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奥地利Biocell2010酶标仪、日立H-500透射电镜、BX-50-32001奥林巴斯光学显微镜、HPIAS-1000P病理图文分析系统等分别由广西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病理实验室提供。

1.2药品造模用药:CCl4分析纯(将CCl4与花生油以1∶2.5比例混合,37℃加热使充分溶解,制成40%CCl4溶液,)、胆固醇分析纯,均为上海国药集团产品。受试用药:大黄灵仙胶囊(生大黄150g,威灵仙300g,芒硝100g,金钱草300g,枳壳120g,鸡内金100g,泽兰150g,柴胡120g,郁金120g,磁石120g,黄芪300g,甘草50g),以上共计1930g生药,由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制剂室提取965ml浓缩药液,并无菌密封瓶装(生药量为2g/ml)。

二、方法

2.1动物分组及处理方法健康家兔46只,体质量2.5~3.0kg,雌雄不拘,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10只、慢性肝损伤组8只、肝硬化组8只、大黄灵仙胶囊大剂量组10只(用药量相当于成人用量的3倍)、大黄灵仙胶囊小剂量组10只(用药量相当于成人用量)。正常对照组普食喂养,每日灌服生理盐水4ml/kg;慢性肝损伤组采用“慢性肝损伤兔动物模型”的建立,普食喂养10周后,每日灌服生理盐水4ml/kg;肝硬化模型组造模方法:家兔称重后以2ml/kg体质量,将40%CCl4溶液颈后皮下注射,每4天1次,以形成皮下丘状突起为宜。造模后第10周开始每日灌服生理盐水8ml/kg;大黄灵仙胶囊大、小剂量组第10周起每日灌服胆通胶囊提取液8ml/kg,4ml/kg。普食喂养。

2.2检测指标及方法

2.2.1胆囊结石成石观察结石判定标准为正常胆囊胆汁内无有形成分。肉眼观察胆汁内有无棕黑色成型颗粒或泥沙样沉淀;镜下观察有无结石微粒或结晶。

2.2.2生化指标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采用速率法检测;血清中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清总胆固醇、总胆汁酸、胆汁总胆汁酸、总胆固醇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钙离子含量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法检测;磷脂含量酶显色法检测。

2.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3.1家兔胆囊结石发生情况。

3.2家兔肝脏病理改变光镜下观察,慢性肝损伤组(见图1,2):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水肿,局部气球样变,胆管增生,少许淋巴细胞浸润,汇管纤维间隔稍增宽。肝硬化组(见图3~4):见假小叶形成,小叶内中央静脉缺如,细胞排列紊乱,多数细胞水肿,局部气球样变,小胆管增生、伴有淋巴细胞浸润。大黄灵仙大剂量组(见图5~6):细胞排列规则,少数肝细胞水肿,小叶结构清晰,汇管区结构正常,无炎性细胞浸润,未见小胆管增生。大黄灵仙小剂量组(见图7~8):肝细胞排列规则,中度水肿,局部气球样变,汇管区纤维增宽,胆管增生,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3.3家兔电镜肝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电镜观察:大黄灵仙小剂量治疗组图(见图9~12):正常结构可见,大量滑面内质网、大量胶原纤维。线粒体固缩,嵴可见。大黄灵仙大剂量治疗组(见图13~16):正常结构可见,糖原多,滑面内质网多,粗面内质网少,大量胶原纤维。核模较完整,线粒体多正常。

3.4家兔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r-GT)含量分析。

3.5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含量分析结果见表3。表3血清TBIL,LDBI,LIBIL含量比较(略)

3.6家兔血清总胆固醇(TC)、总胆汁酸(TBA)、磷脂(PL)含量分析结果见表4。表4血清TC、TBA、PL含量比较(略)

3.7家兔胆汁总胆固醇(TC)、磷脂(PL)、钙离子(Ca2+)含量分析结果见表5。表5胆汁TC、PL、Ca2+含量比较(略)

3.8家兔胆汁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的含量分析结果见表6。表6胆汁TBA、TBIL、IBIL含量比较(略)

四、讨论

胆结石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既往研究表明,胆结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慢性肝损伤与胆石症发生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胆结石伴有肝脏的组织学改变,尤其是胆管结石。可能的主要机制是胆道内压力升高,通过胆道炎症、胆道梗阻等原因,使胆囊内压力升高,继发胆道压力升高,从而造成肝内胆汁淤滞,导致肝细胞损害。有学者认为胆囊结石病伴随的肝脏损害,很可能是胆囊结石的成因,它可能先于胆囊结石而存在,而胆囊结石病的反复发作可能反过来加重原发性肝损害,ChignardN进一步提出肝细胞合成分泌胆汁机制受损有可能是胆囊结石患者所存在的一系列肝胆道病理状态的启动扳机。而肝脏的损害首先就表现在肝细胞的超微结构的改变上,滑面内质网的减少和代偿性增生表明催化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的7α羟化酶数量和活力有可能受到影响,以致于胆汁酸合成减少,从而造成胆汁中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增高,增加了成石的机率。本次实验发现各模型组家兔的肝脏超微结构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膜破裂,质浆中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水肿、变性,线粒体坏死,双层模结构消失,部分甚至有空泡样变,滑面内质网减少,粗面内质网部分断裂,颗粒减少,溶酶体增加,肝细胞边界模糊不清,细胞质电子密度减少等各种相应结构改变。肝硬化组表现尤其明显,AST较慢性肝损伤组有著性差异(P<0.01);γ-GT较慢性肝损伤组有明显差异(P<0.05)。

本实验结果显示,肝硬化家兔胆囊结石发生率为83.3%,慢性肝损伤组胆囊结石发生率为63%,而正常对照组为0。前两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肝硬化组与慢性肝损组比较,胆囊结石阳性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异,但肝硬化组胆囊胆汁可见有形成分较慢性肝损组明显居多,且后者胆汁中以胆泥为主。目前已有实验证明胆泥形成是胆石形成的必经阶段,肝硬化的病程越长,合并胆囊结石的危险性越大,本次实验结果更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

本实验光镜、电镜观察发现:慢性肝损伤组与肝硬化组动物中形成的结石为棕绿色和黄褐色,胆石中存在较多的是胆色素颗粒而仅有少量胆固醇结晶,不同于高胆固醇膳食组,这一结论提示:在慢性肝损伤状态下胆石的成因机制中,胆色素类结石是其形成机制之一。

实验中发现慢性肝损伤组家兔胆囊几乎均为针尖样胆沙,而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肝硬化组家兔胆囊中出现1mm左右大小的结石,光镜观察不同于高胆固醇膳食组的胆固醇结晶。结合对其胆汁成分的分析,我们发现胆固醇组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慢性肝损伤组与肝损伤胆固醇组与正常组没有明显差异,而肝硬化组胆固醇含量低于正常组。肝硬化组胆汁胆红素高于其他各组(P<0.05)。此结果提示:饮食中的胆固醇过量,可导致胆汁中形成胆固醇过饱和,随后胆固醇结晶,结晶析出逐渐形成结石。

中医学认为肝胆互为表里,肝主疏泄,胆汁的排泄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肝的疏泄功能直接控制和调节胆汁的排泄。肝失疏泄主要表现为气机不畅、气机郁结之病理变化,也称“肝气郁结”。情志不畅,饮食不洁、虫积或痰浊瘀血内结于肝胆等原因均可引起肝胆疏泄失常,导致肝胆气郁,郁久化热,湿浊内生,湿热内盛,蕴结肝胆,湿热熏蒸,煎熬胆汁而导致胆石。此病机正同西医认为的“肝脏功能障碍,特别是肝细胞功能障碍而致病理性胆汁分泌和排胆功能障碍是胆结石形成的基础”之理论相一致。同时中医认为胆汁排泄不畅,亦会影响肝之疏泄,即所谓的“胆病及肝”,这与西医的“肝细胞功能损害与胆结石可能是互为因果”理论相一致。

大黄灵仙胶囊为治疗胆石病的有效中药制剂,方中大黄、芒硝攻下导滞、利胆排石;金钱草、郁金、柴胡、枳壳、泽兰相伍,既有清热利湿之功,又有理气祛痰之效;鸡内金、金钱草、威灵仙为排石佳品;威灵仙、磁石为经验用药;黄芪、甘草意在益气补虚,保护胃气。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利胆,攻下排石的功效。其预防色素性结石的作用与其在保护肝细胞和胆囊组织,维持胆汁有形成分代谢的正常化以及抑菌抗菌等多重作用有关。wWw.gWyoO

胆汁中胆汁酸含量降低,未结合胆红素含量升高,可能是其形成结石的主要原因。本次实验发现,大黄灵仙胶囊对肝损伤家兔胆汁中的胆汁酸、钙离子和胆固醇水平有影响,可以明显增加肝损伤家兔胆汁中胆汁酸的含量,降低钙离子的含量且大剂量组较小剂量组增加胆汁酸的作用为优;中药大黄灵仙胶囊对四氯化碳所致的肝损伤家兔的肝脏的损伤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和对在肝损伤基础上诱发的胆囊结石有明显的干预作用。

慢性肝损伤在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肝损伤。肝炎病毒性肝损伤、酒精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代谢性肝损伤、胆道疾病引起继发性肝损伤以及环境污染食品引起的肝损伤等都属于慢性肝损伤的范畴。但目前由胆道疾病引起的肝损伤却从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慢性肝损伤与胆结石的关系尚未有人明确提出。因此,研究慢性肝损伤与胆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从肝细胞损伤的角度治疗胆石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实验仅对慢性肝损伤与胆结石的相关性、肝损伤家兔基础上诱导建立胆石症模型的可行性及中药大黄灵仙胶囊的干预作用做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的深入,家族分析及家系研究的进展,人们对胆石成因的研究逐渐推向基因领域。目前对胆石基因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影响胆石形成各因素的基因调控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如以基因(或蛋白)表达为指标,以基因调控改变和功能修饰为研究方向,进行防止胆石病有效中药复方多组分的多环节、多靶点调整的研究,可望对临床有效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1]唐乾利,刘祖军,伍松合,等.大黄灵仙胶囊降低胆石症术后残石率及复发率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2,34(6):17.

[2]金博,程留芳,孙涛,等.兔四氯化碳实验性肝硬化模型的建立[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5,18(3):129.

[3]俞渊,唐乾利,赫军,等.慢性肝损伤家兔胆石症模型制作及成石因素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106.

[4]ErpecumKJ,HenegouwenGP.Fastinggallbladdervolume,postprandialemplyingandcholecystokininreleaseingallstonepatientsandnormalsubjects[J].JHepatol,1992,14(1):194.

[5]GalsbrennerB,NelsonDK.PostprandialreleaseofcholecystokininandPancreaticpolypeptideinhealthandingallstonedisease:RelationshipsWithgallbladdercontraction[J].AmJGastroenterol,1994,89(3):404.

[6]ChignardN,MergeyM,VEissiereD,etal.HonssetCBileacidtransportandregulatingfunctionsinthehumanbiliaryepithelium[J].Hepatology,2001,33(3):496.

[7]马宝金,蔡端,张延龄.胆汁酸代谢紊乱是形成胆结石的重要原因[J].肝胆外科杂志,1997,5(3):188.

[8]LeeSp,HayashA,YomgS,etal.BiliarySludge:Curiosityorculprity[J].Hepatology,1994,20:523.

胆石病范文篇6

众所周知,医学是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统计学更是一门既有复杂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应用技巧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它是科研设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灵魂,应用于居民健康状况评价、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科研,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多学科领域。其教学内容贯穿于研究设计到论文撰写的全过程。如何适应新形势,迅速推广医学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在满足医学科研需要的同时实现医学统计学的自身发展,是医学统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医学统计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是:①教学对象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教学手段落后。②医学研究进一步向宏观和微观发展,信息数据更加复杂化、多元化和大数量化。我们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系统具备较好的独立性、可参与性与知识的全面、系统性,以及多媒体组合的高效性等诸多优点,解决了上述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让学生做到“所学即所见、所闻即所学”,适当拓宽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灵活性,大大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以创造传统教学手段所达不到的效果。同时,还可利用计算机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并决定进度,实现因材施教。

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现代统计工具从计算器发展到计算机为主,能应用相关的统计软件处理医学科研数据已成为必备的能力。否则,一方面有人不懂得选用正确的统计方法,使大量的信息和统计数据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又盲目使用计算机和统计软件,不管是什么研究类型的数据都简单地交给计算机处理,用计算机取代统计,势必造成大量统计方法的滥用和误用。医学研究的许多数据关系到病人的治疗、转归,甚至生死,统计方法的误用会导致严重的论理问题。我们利用计算机、统计软件、多媒体教学课件相结合,使课堂教学摆脱大量的繁琐演算的束缚,在单位时间内讲授的信息量将会大幅度增加。统计学教学不再是数据的罗列和公式的堆砌,而是研究设计的艺术和数据表达的艺术,并使学生体会到统计思维和推理的乐趣。

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取得了相应的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申报院级教学研究立项的课题:

(1)医学统计学多媒体CAI教学系统的研究和应用(2001年)

(2)医学研究生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2002年)

(3)《心理统计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题库的构建(2004年)

另外开了《医学科研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选修课

二、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

(1)教学内容上所进行的改革,具体做到了“四增三减”:减少了目前已无必要讲授的详细手工计算步骤与技巧;减少了复杂的公式推导,改为公式内涵的剖析;减少了部分浅显内容,改为自学或课堂讨论;增加了“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增加了“医学统计学软件使用”;增加了“多元统计分析”;增加了“医学统计应用错误的诊断”。

(2)在教学手段上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建立了医学统计学多媒体CAI教学系统;开设了统计学电脑实验课;开设了“医学统计应用错误的诊断”讨论课。

(3)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的改革:着重考核医学统计学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正确应用统计方法和纠正错误能力。不考死记硬背、公式和定理。

三、发表相关论文:

(1)医学科研论文中t检验误用分析皖南医学院学报2002,21(2)

(2)医学科研论文中x2检验误用分析皖南医学院学报(论文待发表)

(3)皖南地区中学生伤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7)

(4)胆石病病因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1,28(4)

四、编写的教材:

(1)《医学科研方法与临床流行病学》(2003.8,安徽大学出版社)

(2)《预防医学》(第2版)(2003.8,人民军医出版社)

(3)《心理统计学》(2004.8,安徽大学出版社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4)《心理评估学》(2004.5,安徽大学出版社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5)《卫生统计学实习指导》(2003.10,安徽大学出版社)

(6)《流行病学实习指导》(2002.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五、成果创新点:

(1)将统计学软件、多媒体教学模式首次引入我院医学统计学教学之中;

(2)将统计思维和科研创造性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3)改革了医学统计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试方法;

(4)首次在我院学生中开设“医学科研统计应用错误的诊断”讨论形式的教学模式

(5)特别注重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统一

(6)编写“医学统计学”相关教材

六、成果应用情况:

(1)已经将改革的内容应用于我院专科生、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医学统计学”;

(2)在本科生和硕士生的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CAI教学”模式;

(3)在考试内容已作了相应的改革;

胆石病范文篇7

一、中西之煎:冲突与焦虑之惘

张大千泼墨泼彩的诞生及发展与其漂泊海外所遭遇的文化冲突和身份焦虑有着密切关系。在最初去国的十余年间,张大千通过穿长衫、戴东坡帽、说四川话、写诗填词等一系列方式来表征自己的中国身份,俨然一个流动在西方的中国文化符号。一方面,他试图用这些中国元素策略性对抗拒西方文化的侵蚀和同化,以证明自己的身份;但另一方,也充分表露了他在异域文化传统和现实社会生活中所感受的焦虑和压力,只能通过这种格格不入的方式加以宣泄,并借此排遣他心中对家国的思念,以寻求文化的归属和身份的认同。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任何文化或文明的主要因素都是语言和宗教”,这两个因素决定着文明冲突的主要方面。②对于张大千来说,作为一个生活在西方世界的中国艺术家,其初到西方所感受到的文化焦虑也主要由这两方面构成。张大千所感受到的语言差异和焦虑包括日常语言和艺术语言两个层面。首先,在日常语言层面,他将对家国的思念寄托在一些诗词或题跋之中。例如作于1957年的一首题画诗《怀乡》写道:“不见巴人作巴语,争教蜀客怜蜀山?垂老可无归国日,梦中满意说乡关。”并自注:“投荒南美八年矣,曰归未归,眷恋故山,真如梦寐中事。漫拈小诗,写图寄意”。③此处“巴语”指“四川话”,因当时巴蜀同属四川,即张大千的故乡;“巴人”则一语双关,一是指“巴西人”,一是指“四川人”。诗中张大千通过对家乡话的思念表达了浓浓的故乡情,因为四川话承载着张大千与家人之间无法割舍的亲情。更为重要的是,张大千想通过语言来实现对其中国人身份的想象性认同与建构。四川话连同他的长髯和一直穿戴着的长衫、东坡帽,以及在异域文化环境下构筑的中国式居所(如八德园、可以居),还有他所种植的那些代表中国文化的花草树木一起成就了张大千心中追求的“中国”。其次,张大千所感受到的语言差异和焦虑还来自艺术语言层面。在去国后的十年间,张大千一直坚持用中国传统笔墨作画,且以此为骄傲。这种对传统艺术语言的坚守同样也是建构他对中国文化的归属感和作为中国艺术传承者的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然而这种归属感和认同感随着他在海外生活的时间流逝而变得愈发矛盾重重,让他备受焦虑之苦。1953年,身在阿根廷的张大千作《渔人归去图》,并题诗一首“流水含云密,渔人罢钓归。山中境何似,落叶鸟同飞”④赠与著名学者林语堂。画面山水空濛、意境深远,一派世外桃源般的田园景致。无论是题材、技法,还是意境,都颇具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审美情趣。这时张大千仍然坚守着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自豪感。然而,这种纯粹的传统文人情趣也不断地经受着西方文化的考验,甚至挑战。1953年10月,由华美协进社主持,在纽约举办《当代中国画展览》,参展画家除了张大千外,尚有王己千、汪亚尘、张孟修等三十人。⑤其中,王己千与张大千去国前就曾相识,两人又几乎同时离开中国赴美生活。所不同的是,张大千去国以后仍然坚持了相当长时间的中国传统绘画创作,甚至一生都在坚持走中国传统艺术的道路(尽管中途有过新的尝试,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而王己千则在到了美国以后就从事西方现代艺术创作和收藏。他们两人有着相同的中国文化背景和相似的文化焦虑与身份认同的问题,然而他们缓解焦虑的方式却不同:王己千是选择了立即融入西方文化环境,以新的文化认同消解不同文明碰撞所产生的冲突;而张大千却坚守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并在新的文化环境中挣扎,思想的斗争和认同的焦虑从未消解,反而愈发强烈。值得注意的是,与自己有着同样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同道王己千放弃以往的艺术语言以适应新的文化艺术环境无疑造成并加深了张大千对艺术语言差异的感受和由此而来的焦虑。与此同时,一些西方艺术家(如:毕加索等)所运用的艺术语言也是促使张大千焦虑产生的因素。1956年,张大千与毕加索(BabloPicasso)相会于法国坎城附近的尼斯港(Nice)毕加索的地中海式别墅拉-卡里佛尼(LaCalifornie),这次会面被誉为一次东西方的艺术“峰会(Summit)”。⑥毕加索作为西方现当代艺术大师,其艺术语言和观念对张大千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这次会见以后,张大千曾不无感慨地说:“我一向承认我对西洋艺术不甚了了,但我总以为艺术是人类共通的,尽管表现的方式有所不同,但艺术家所讲求的不外是意境、功力与技巧。”⑦1959年,张大千创作了《山园骤雨》,这幅画在构图上已经没有了传统式的近景、中景和远景的组合布局,只有树枝、半边山石、几枝修竹和寥寥水草等近景,犹如西方绘画中的窗口取景。这幅构图开启了张大千以新的视角创作的尝试,也为即将诞生的泼墨泼彩埋下了伏笔。随后不久,张大千便完成了“以运墨之法运石青、石绿”的转变,从而宣告了泼墨泼彩的诞生。除了语言上的差异与冲突,张大千在宗教信仰方面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儒家及中国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是世界两大文明种类,两者之间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宗教与信仰的不同”。⑧张大千的艺术创作,始于对中国文人画传统的研习,而这一传统与道家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南张”与“北溥”在宗教观念上的重要区别:“张基于儒而用道,溥(心畬)基于儒而用佛”。⑨张大千崇尚“师古人之迹,更要师古人之心”。他一生作“高士”题材的作品多幅(如作于1929年的《芦舟高士》,以及为数众多的《松下高士》等),皆反映出他的出世思想。而他在巴西构筑的“八德园”就像是一个体现道家无为思想之现实版“世外桃源”。其次,张大千与佛教有着很深的渊源。1919年时他在江苏松江禅定寺出家为僧,并由该寺住持逸琳方丈赐予法号“大千”,这个名字从此伴随他的一生。并且,他将其在美国和台湾的居所分别命名为颇具佛教特色的“环荜庵”和“摩耶精舍”。而张大千移居阿根廷以后,却常常去天主教堂做礼拜,并闹得啼笑皆非:“到了教堂,好多女人都跑到我身边来下跪,吻我的手,先是一些漂亮的巴西小姐来下跪吻手,我想她们或许是对我这个来自中国的艺术家表示特殊的尊敬,我虽受之有愧,但也不好意思拒绝。后来才知道,她们误会我是主教了”。⑩可以说,张大千在流亡海外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承受着语言和宗教这两方面的差异所带来的痛苦与迷茫,正是这种痛苦、迷茫所激发的身份冲突和文化焦虑使得他开始在绘画上进行新的尝试。

二、中西之间:冲突与焦虑之罔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张大千对待西方文化艺术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65年,张大千因为胆石病赴美国就医。在那里,美国先进的医疗技术消除了他肉体上的病痛,让他有种如释重负的轻快和愉悦,并心存感激。在艺术实践方面,他与好友王己千之间的频繁交流对于其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之间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就是彼此分享关于艺术家、书籍和艺术作品谈话的乐趣,以及频频讨论我们从别人的作品和自身的经历中所学到的东西。”瑏瑡这种交流与分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张大千对西方艺术的看法,也为其泼墨泼彩的历史性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机遇。马克思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条件下的创造。瑏瑢张大千泼墨泼彩的历史性创生与其“直接碰到的、既定的”社会与人文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1965年,张大千与好友王己千同游瑞士,且收获颇丰。据王己千回忆:“1965年,我和大千同游了瑞士。沿途所见都是美丽的风光,这让我们想起祖国的黄山景致。尽管身在异邦,我们惊讶地发现这些景致是如此神似王蒙在《葛稚山隐居图》中所描绘的仙境。这些欧洲的风景看起来就像我国宋元时期的山水画,且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就联想到中国的山水画”。瑏瑣根据这次瑞士旅游见闻,张大千创作了一批以“瑞士风景”为题材的泼墨泼彩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例如作于1965年的《瑞士风景》以及作于1968年的《瑞士雪山》。这批作品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具有抽象表现性。作品中满布着相互交融渗透的墨与色,几乎没有任何可以辨认的形体,墨与色也没有了主次之分。整个画面突出一种抽象的、纯粹的艺术效果,从这个角度上讲,这些作品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有论者认为,“可能是艺术家有意在他的作品中尝试欧式风格带给他的灵感作画。这些作品几乎从形象上省略了所有含有中国成分的所指,或者任何中国文化的象征。”瑏瑤此时张大千作品的风格有着强烈的美国当代艺术特征:抽象化、表现性与现代感,这可以看作是张大千与美国当时流行的文化和艺术的一次亲密接触。首先,这一时期张大千的大部分作品虽然并没有真正完全抛弃如签名和题字等中国传统艺术的元素,但却较以前大为简略了。到后来,他连题跋也放弃了,代之英文签名。其次,张大千把瑞士山川当做中国黄山,并且以元代画家王蒙的《葛稚川隐居图》为潜文本进行艺术创作,但在技法上却完全遵循西方抽象艺术的创作原则,其实是企图以打通中西差异的方式消解一直以来长期困扰他的由文化差异导致的身份焦虑。但这一时期张大千的身份认同焦虑并没有真正的消失,反而因为他试图以“西风压倒东风”的极端做法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加深,体现在其作品中则为貌合而神离的艺术效果,同时他本人在这种深层次的矛盾与焦虑中也陷入了“学而不思则罔”的状态。

三、中西之兼:冲突与焦虑之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