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8:13:37

胆囊切除

胆囊切除范文篇1

1.资料与方法

2011年2月~2012年1月收治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男29例,女24例;年龄19~62岁,平均48.35±8.47岁;首次诊断为结石性胆囊炎12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7例,高中或中专11例,大专16例,本科及以上19例。对照组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龄19~63岁,平均48.17±8.61岁;首次诊断为结石性胆囊炎11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例,高中或中专10例,大专14例,本科及以上17例。两组各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①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执行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②观察组:采取全方位护理。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宣教、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情况,预防并发症发生。于患者出院前请患者或家属参与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发病机制复杂,主要表现为上腹饱闷、腹胀、嗳气以及右上腹阵发性疼痛并向右肩放射,并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方常用式,腹腔镜手术发展至今已相对成熟,具有创伤小、免缝合、无明显瘢痕、恢复快、痛苦少等优点[2],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多,如何对这部分患者实施护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患者入院时耐心、细致、及时的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和医护人员,使患者尽快的适应,摆脱陌生环境所带来的紧张感。在日常护理中与患者多多进行沟通,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向患者介绍疾病和治疗的相关知识,让患者认识到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以及术中有转为开腹手术的可能。可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消除患者的顾虑,减轻紧张和恐惧心理,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手术和治疗。术前指导患者做好准备,包括术前1天进食无渣饮食,12小的禁食,4小时禁饮,按腹部常规进行备皮,监督患者进行沐浴、洗头、修指甲,尤其是对脐部应进行较为彻底的清除;备皮时先对脐部进行湿化,再用棉签轻轻擦拭和清洗,最后用碘伏进行消毒清洗。术前1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可请示医生给予镇静药物口服[3]。

患者回到病房后由管床护士对手术情况进行了解,并与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术后患者应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而造成窒息甚至死亡。一旦发生呕吐应及时进行清理,严重可给予胃复安和维生素B6等药物止吐,必要时可给予禁食补液。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进行记录。

胆囊切除范文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1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需在腹腔镜下行胆囊或阑尾切除术的45例患者,男11例,女34例;平均年龄(45.2±3.8)岁。其中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12例,急性发作3例;胆囊息肉样病变5例;存在慢性阑尾炎病史11例,急性阑尾炎5例,3例女性患者存在右下腹疼痛史;6例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

1.2手术方法

采取全身麻醉方式,将特制穿刺导管插入到腹腔中,注入CO2,建立人工气腹,采取3孔或4孔操作方法。结合患者胆囊及阑尾的实际感染程度,遵循手术规则,将胆囊或阑尾切除。在剑突下穿刺孔中,将胆囊与阑尾提到腹腔外,同时在右下腹位置放置引流管[2]。

1.3术前护理方法

1.3.1术前准备(1)在手术之前,叮嘱患者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配合做好各项检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手术禁忌症;(2)做好术区皮肤的清洁与备皮工作,避免出现术后感染问题,尤其注重保护患者的脐部皮肤,使用棉签沾松节油,去除脐内污垢;(3)在手术之前的晚上,叮嘱患者采取肥皂水清洁灌肠方法,以排空胃肠,可充分暴露手术视野,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4)要求患者术前禁饮、禁食,并告知具体的时间与意义,同时在术前晚保持充足的睡眠;(5)指导患者正确进行深呼吸,调动主观能动性,以积极配合有效咳嗽、咳痰等练习,可在术后主动咳嗽,提高疗效;(6)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和苯巴比托钠[3]。

1.3.2辅助检查做好各项辅助检查,尤其是胆道的特殊检查等,包括三大常规(肝功、肾功及心电图),了解患者的心脏、肺部、肾部等功能状况,以及各种常规检查,如血糖、胸透、电解质、肝胆B超等。对于特殊患者来说,还需实行皮肝穿胆道造影、胆囊造影等,以便确切了解胆管、胆囊及胰管的具体形态,结石的具体部位及大小,确保手术顺利进行[4]。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可能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需要各种辅助治疗手段。作为护理人员,应让患者充分了解术前检查的重要性,对于年老体弱者,需做好陪同工作。

1.3.3心理护理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兴起的手术方法,但是大多患者及家属对手术过程并不了解,甚至对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存在疑问,更有一些患者担心费用过高,心存疑虑。因此,做好患者术前教育工作非常重要,以便让患者和家属充分了解手术的方法、适应症及优势等,打消患者的重重疑虑,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同时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摆正患者心态,对提高手术效率与质量非常重要。

1.4术后护理方法

1.4.1监测生命体征手术之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应将枕头取走,叮嘱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吸入呕吐物造成窒息;6h后取半卧位,利于引流和保持呼吸顺畅,如果患者体征监测不平稳,应及时报告医生,以便有针对性地处理。另外,在患者没有完全清醒之前,给予3L/min吸氧,每小时测量一次血压和脉搏,直到生命体征平稳为止[5]。

1.4.2疼痛的处理以临床经验来看,一般在术后当天,患者明显感觉切口部位疼痛,尤以剑突下为突出,但仍可以忍受;个别患者对疼痛较为敏感,可采取止痛剂,一般术后第1天,疼痛感逐渐消失。

1.4.3呕吐的处理由于术前和术中进行麻醉、手工操作以及人工气腹等,约有40%的患者会在术后出现恶心和呕吐状况,护理人员应及时清除呕吐物,防止患者误吸。同时协助患者进行漱口、清洁口腔,予以心理安慰。严重者实行10mg胃复安肌内注射,一般1~2d可缓解症状。

1.4.4饮食护理一般术后患者需12h禁食,如果没有恶心、呕吐等状况,可先采取流食,完全没有不适应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软食及普食。应注意避免在进食过程中产气或者服用刺激性食物,做到少食多餐。

1.4.5术后并发症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是否出现黄疸、发热、腹痛等现象,以及出血、肠瘘、胆漏等并发症。必要情况下,对患者实行血常规、腹部三维片、CT、B超等检查,根据结果进行针对性处理。经腹腔镜下阑尾炎切除术之后,可能出现术后腹腔感染问题,提高腹腔脓肿的可能性[6]。因此在手术之后,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发热、腹痛现象,以及腹痛的范围、程度、腹膜炎的体征等,如果术后腹痛的持续时间较长,或者疼痛反复等,需采取相应措施;而患者术后持续发热、反复高烧,则应注意防范腹腔脓肿、腹腔感染等可能性,及时进行血常规、腹腔超声检查,以便早诊断、早处理。

1.5出院指导

术后叮嘱患者适当休息,定时定量饮食、少食多餐,注意低脂肪。为了避免病情的反复发作,应尤其避免胆固醇过高的食物,如鱼卵、蛋黄、动物内脏等;改善食物烹调方法,禁忌食用花生、坚果、油炸食品。指导患者注意观察自身异常现象;在胆囊切除术后,如果存在持续性腹痛、黄疸、恶心、呕吐、全身不适、尿液呈茶色或者切口部位红肿痛等,需及时到医院复查

2结果

经过腹腔镜下实行胆阑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60.0±30.0)min;平均住院时间(4.5±2.0)d,手术成功率100%,无1例并发症现象。

胆囊切除范文篇3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

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一般为10%~30%[1],胆道残余结石也是胆道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之一,成为外科医生的一大难题,而术中胆道造影(IntroperayiveCholan-giography,IOC)对胆道结石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0%~98%[2,3]。我院自2004年4月~2008年4月共完成IOC9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96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70例,年龄26~81岁不等,平均53.5岁,术前均经腹部B超证实为胆囊结石,未发现有胆总管结石。但均有胆总管探查相对指征,所谓的胆总管探查相对指征:①术前B超探查胆总管扩张,直径大于8MM,但未能探查到结石征像;②既往有黄疸病史或者有胰腺炎病史者;③实验室检查提示总胆红素升高,特别是直接胆红素的升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AKP,GGT,有两项以上升高者;④术中发现胆囊管较粗且胆囊内结石细小或者泥沙样结石;⑤术中发现胆囊三角解剖关系不清者。术前B超或磁共振已经明确胆总管结石患者不在本研究范围。

1.2方法

常用的方法是逆行切除胆囊后保留胆囊管1.5~2.0cm左右,然后经胆囊管置入硬膜外麻醉导管约2.5cm,并7号线结扎固定,用20ml注射器抽取38%的泛影葡胺(76%的泛影葡胺与0.9%的生理盐水稀释1:1而成),先回抽胆汁,排空气泡,然后将造影剂注入胆道,用C臂机摄片或者必要时可以动态观察。

2结果

本组96例,发现有胆总管结石25例,占26%;其中24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例造影提示十二指肠乳头狭窄小结石嵌顿在壶腹部行十二指肠切开,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并成形;25例中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6例,其中两例是右肝管结石,经胆总管切开一并取出,4例三级胆管以上小结石未予处理;其余71例中发现肝内胆管结石2例,均为三级以上胆管小结石,未予处理,并发现一例胆囊管开口在右肝管上胆道畸型。本组有5例因术中三角解剖不清行胆囊颈部插管造影以了解胆道情况,顺利完成胆囊切除手术,无胆道损伤发生。

3讨论

3.1术中胆道造影能有效的发现胆总管结石,降低胆总管阴性探查率

胆囊结石是常见病、多发病,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道残余结石一直是困扰外科医生的一个难题,对于在术前能明确诊断的胆总管结石的患者来说,行胆道探查手术是必须的,当然在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通过微创的方法,比如十二指肠镜下逆行性乳头切开取石术来解决胆总管结石,但对有相对探查指证的患者来说,全部行胆道探查,阴性率很高,增加了手术的创伤和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会,也增加了术后胆道再生结石的风险,而IOC能在术中明确胆总管是否有结石的诊断,从而指导术中是否对胆总管进行探查,有效的避免了阴性胆总管探查,除了减少了手术创伤、降低了并发症及胆道再生结石可能性以外,也大大的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

3.2术中胆道造影能有效的发现胆道畸形,指导手术,避免胆道损伤。

资料显示,因外科操作失误造成的胆道损伤率高达0.3%~0.5%[4],本组有5例因三角部解剖关系不清行经胆囊颈部插管造影检查,在解剖胆囊三角前搞清了胆总管、肝总管、左、右肝管、胆囊管之间的关系,从而指导三角的解剖,顺利的完成了胆囊切除手术,避免了有可能的胆道损伤的发生。本组另有一例,经胆囊管造影意外发现胆囊管开口于右肝管上。总之,术中胆道造影能清楚的显示整个胆道情况,及时发现胆道的畸形和变异,在解剖关系不清时能有效的指导外科医生安全的完成胆囊切除手术,从而为避免医源性的胆道损伤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3.3胆道造影的注意事项

3.3.1经胆囊管置入硬膜外麻醉管不宜过深或过浅。过深,胆道上段特别是肝内胆管不易显影;过浅,硬膜外麻醉管不易固定,容易脱落,使造影剂外溢,影响观察。

3.3.2造影剂不能过浓或者过淡,过浓或者过淡都会影响结石的显影。一般选择30%~40%的泛影葡胺即可与结石形成清晰的对比度[5],在注入造影剂前一定要回抽部分胆汁,排尽空气,切忽注入气泡,以免出现假结石征象。另外注入时用力要均匀,缓慢推注,以免压力过高造影剂进入胰管,引起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3.3.4造影结束后应常规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必要时可以加用甲硝唑冲洗,以防止腹腔感染的发生。

总之IOC操作简单、安全、易行,能有效的避免胆道残余结石的发生和降低胆总管的阴性探查率,防止医源性的胆道损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武正炎.普通外科手术并发症的处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

[2]呼延青,白铁成,丁浩.术中胆道造影在单纯胆囊结石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1,10(1):55-57.

[3]石光耀,刘朝辉,陆林兴.术中经胆囊管造影的应用价值[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1,21(5):108-109.

[4]黄志强.现代腹部外科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511.

胆囊切除范文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20慢性胆囊炎患者,男57例,女63例,年龄最大为85岁,最小为17.3岁,平均47岁。其中,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的有37例,合并胆管结石的有74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有102例。

1.2护理方法

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并随时监测生命体征,如果患者有腹痛加剧、腹痛范围增大、寒战高热,要立即报告值班医生,给予积极处理[2]。患者产生腹痛症状时应嘱其绝对卧床休息,选用舒适体位。必需时应按医嘱使用镇痛药,患者有高热时要4h测体温1次,同时要物理降温,必需时按医嘱使用降温药物。患者呕吐时应确保呼吸道畅通,避免误吸。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呕吐或禁食频繁者要补充足够营养,维持水电解质稳定。术前要全面进行肺、心、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的检查,并化验血型、血常规、凝血功能等,评估患者的手术耐受能力。手术前要备皮,术前1d晚上进流质食物,手术前12h禁食,术前4~6h禁水。术后患者采取平卧位,生命体征平稳,麻醉苏醒后采取半卧位,病情平稳后,嘱患者下床适当活动。手术后要观察病情变化及监测生命体征,通常手术后要观测到麻醉苏醒后,若有异常,要及时告知医生[3]。手术后要禁食水,同时要静脉给予营养支持,胃肠道功能恢复以后要进流质食物,逐渐改为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低脂肪且容易消化的食物。

1.3随访

预约患者的复查时间,及时联系未按时复查的患者,以确保长期的合理治疗。本组120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率为100%,随访结果满意。2结果本组12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均获得成功,手术平均时间为47min,住院时间为5~14d,平均7d。手术后穿刺孔出血16例,12例进行压迫止血,4例进行缝合止血;并发胆瘘3例,经术中留置引流管而治愈;发生切口感染的有3例,经换药而治愈。所有患者均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

3讨论

3.1术后康复护理

手术后要仔细观察有无腹痛、腹胀、腹壁紧张、出血等症状,确保切口敷料的干燥及完整,同时应查看有无出血,勤换敷料,查看切口有无红肿热痛等症状,若有以上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腹腔引流管要固定牢固,避免逆流、扭转及滑脱,确保引流管的通畅。观察腹腔引流管引流液的色、量、质,通常引流液为淡红色血性液体,每天20~50mL,而且量渐渐减少,手术后2~3d可拔除引流管,若有胆汁样液体,要考虑可能发生胆漏,此时要做B超等有关检查。若巩膜有黄染且进行性加剧,尿液呈现浓茶样,则应预防胆总管损伤或残留结石的可能,并要提醒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处理[4]。依据“快速外科通道”观念,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前术后禁水禁食时间要尽可能减短,以便胃肠功能尽快恢复,并渐渐增加饮食量,但是食物应以清淡为主,不要暴饮暴食,应少食多餐,忌高脂肪油腻的食物,避免腹胀。嘱患者尽早下床适当活动,避免压疮的产生。术后要按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教导患者通过听音乐、看书及与他人聊天等活动来分散其注意力,预防术后忧郁焦虑等情绪的发生,以便身体尽快康复。

3.2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3.2.1出血手术后6~8h以内密切监测脉搏及血压的动态波动,并要认真观察患者是否有出冷汗、心悸等不适,注意观察切口处是否渗血和腹腔引流液的颜色[5]。通常肚脐处有渗血可采用加压止血,严重时应手术止血。

3.2.2胆漏胆瘘通常在手术后前几天内发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腹痛一般轻微。密切观察术后是否有显著腹胀、腹痛,有无肌紧张,引流管中有无胆汁样液体引出等,若有以上症状出现,要考虑有胆漏发生,应及时报告医生。

3.3引流管的护理

通常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可不留置引流管,但依据术中情况预计术后可能会有胆漏或渗血,胆囊周围组织炎症严重者,可以在术中留置引流管,手术后要严密监测引流液的颜色和量,确保引流管通畅,防止其变形、脱落。通常引流液呈淡红色,引流液的量为20~50mL,24h引流液显著下降甚至无引流液引出,1~2d可拔出引流管[6]。

3.4心理护理干预

对于新手术及治疗方式,患者常常会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及焦虑,护士要积极同患者谈心,掌握患者心理状态,依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选取合适的措施。给予合理疏导及帮助,缓解患者心理焦虑,告知其麻醉和手术方式,取得信任及合作,使患者对手术有充分信心,积极配合。出院以后少数患者伤口可能会硬化,右上腹有轻度疼痛,要告诉患者这属于切口愈合的正常现象,大约2~3个月后可以自行消失[7]。若有其他特殊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定期复查。

3.5出院健康指导

胆囊切除范文篇5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传统护理

作为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胆囊疾病的发病率正逐渐提升,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存在重要威胁[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受创口小、术后恢复速度快等优势,已被广泛替代于传统开腹手术,且受到患者们的广泛青睐。为提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本文选取96例患者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手段,现汇报对比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接收的9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分析,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与传统护理的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n=48):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30~53岁,平均年龄(43.5±3.2)岁;观察组(n=48):男性28例,女18例,年龄26~66岁,平均年龄(44.6±3.5)岁。患者组间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患者可安排对比。1.2方法。对照组48例患者采取包括术前禁食禁水、心理防护、血压等体征监测等措施的围手术期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基于传统护理,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1.2.1术前快速护理措施。(1)术前疾病知识教育宣传,嘱咐患者饮食术前护理人员应将疾病知识、健康常识、护理措施及手术方式等有效告知患者,增加患者对疾病认知能力,提升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能力,做好自身心理建设。为减少患者肠道负担,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嘱咐患者术前6h禁食,术前3h禁水。术前1晚,摄入800ml碳水化合物,术前3h摄入200ml碳水化合物,确保肌肉可维持正常功能代谢。(2)提供心理指导患者术前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易增加患者术中机体应激反应的发生风险。为降低患者术中危险性,开展一定的心理指导措施是至关重要的。结合患者病情、心理情绪,给予细致、耐心的个性化鼓励,对患者持有的疑问,积极耐心解答,对患者持有的焦虑情绪,给予妥善安慰,减少患者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几率。1.2.2术中快速护理措施。术中妥善关注患者体征变化,仔细观察患者引流液颜色,适当给予补液。观察患者术中血压、脉搏情况,发生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做好各体征的记录工作,保持患者体温始终处于37℃。为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发生,减轻患者疼痛,可安排患者接受预镇痛治疗,术后通过静脉镇痛泵或阿片类药物给予有效止痛。1.2.3术后快速护理措施。持续监测患者脉搏、呼吸等体征,行低流量吸氧,并保持患者呼吸顺畅,待患者血压、心率及血糖指标异常,通知医生处理。建议患者术后6h进食流质食物,术后1d混入半流食,恢复患者肌肉强度与心肺功能。术后6h,建议患者在家属帮助下下床活动,3-4次/d,待患者病情逐步恢复,逐渐增加下床活动次数。为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增加患者术后营养支持。1.3指标观察。记录患者手术指标,如排气时间与下床时间等。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相关手术指标,下床时间等计量资料指标使用(x±s)代表,并发症等计数资料指标使用百分比代表,t与卡方检验后,P<0.05,则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进食时间、排气时间等四个指标均长于观察组,P<0.05。

3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属于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手术,主要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及胆囊隆起等病症[2]。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作为一种适用于围手术期的护理模式,对改善患者应激反应具有重要作用,对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3]。本文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改善了患者的进食、下床及治疗时间,减少了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对照组患者进食、排气、下床及治疗时间等手术指标均长于观察组,P<0.05。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其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强于传统护理手段,加快了患者的康复进度与时间,可加大临床推广力度。

参考文献

[1]夏冬梅.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与传统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16):111+113.

[2]钟新英.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8,31(23):146-147.

胆囊切除范文篇6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近年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3例患者经LC成功切除胆囊,手术成功率98.6%,中转开腹5例,占1.39%,26例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手术时间17~160min,平均(55.6±5.4)min,术后住院时间3~6d,平均3.6d,4例发生并发症,其中胆道损伤、胆漏、切口感染、出血各1例,所有病例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出血少、对腹腔器官干扰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临床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方法、正确把握中转手术指征及放置腹腔引流管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其微创优势已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并成为胆囊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的“金标准”[1],近年来应用日趋广泛,本院近年来采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358例,取得理想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本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358例,男143例,女215例,年龄19~75岁。其中急性胆囊炎128例(含急性坏疽性胆囊炎23例);慢性胆囊炎206例(含慢性萎缩性胆囊炎29例),伴胆囊结石17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24例。其中3例出现黄疸,合并肝硬化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8例,脑梗死5例,高血压35例,糖尿病30例,腹部有手术史者78例。

1.2手术方法本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有下腹部手术史患者于脐下缘做一长约1cm切口建立CO2人工气腹,其余患者均用Veress气腹针穿刺造气腹术,建立CO2人工气腹(压力10~14mmHg)。手术采用三孔法或四孔法,患者改头高脚低斜坡卧位,镜下探查胆囊、胆囊三角、胆总管解剖及炎症、粘连程度。根据病情(手术难易程度)分别采用顺行、逆行胆囊切除术或胆囊部分切除术。胆囊管和动脉近端应用两道钛夹,动脉远端用一道钛夹(胆囊管较粗时,缝合或使用圈套)。将胆囊及散落结石从上腹部穿刺孔装袋取出,根据术野情况进行冲洗,对于腹腔粘连较重,渗出较多的26例患者放腹腔引流管。

2结果

本组358例LC成功切除胆囊353例,手术成功率98.6%;因胆囊炎症、纤维化并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及胆囊三角解剖不清中转开腹5例,占1.39%,手术时间17~160min,平均(55.6±5.4)min,术后住院时间3~6d,平均3.6d。26例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4例发生并发症,其中胆道损伤1例,胆漏1例,切口感染1例,出血1例。所有病例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病例。

3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痛苦少、术中出血较少、对腹腔器官干扰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成为目前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金标准”,但腹腔镜手术和传统手术观念和操作方法均不一样,由于腹腔镜手术是通过电视显示,从建立人工气腹到完成手术的全过程,都是间接操作下进行。由于施术者技术水平的差异,胆囊三角解剖结构的特殊性,胆囊的炎症程度、周围组织粘连情况等因素影响,都可能出现并发症,应引起重视[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强调手术适应证选择的目的在于减少并发症,提高安全性。①最初开展腹腔镜手术的病例选择,原则是宁严勿宽。尽量选择近期无发作的单纯性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无腹部手术史、没有心肺并发症的病例,待有一定经验、技术成熟后,适应证逐渐放宽,操作亦有四孔变为三孔;②本次急性发作时间超过48h;③术前B超检查示胆囊壁厚度>4mm,术前病史或B超检查考虑为Mirrizi综合证;直接行LC,对②、③项患者也可先保守治疗再择期行LC。对于伴胆囊颈结石嵌顿的急性胆囊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急性胆囊炎、与肝外胆管粘连致密的萎缩性胆囊炎、与胃肠道形成内瘘的胆囊炎等以开腹胆囊切除术为宜[3]。

明确胆囊三角的解剖结构是LC胆囊切除术中的关键步骤,通常沿胆囊左侧缘与肝总管之间的纵沟偏胆囊侧切开该三角的腹、背侧浆膜,从而拉大胆囊与肝总管间的距离,达到安全临界目标的要求。此时三角内的胆囊管、肝总管及可能存在的副肝管、胆囊动脉、胆囊动脉分支均清晰可见,处理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在直视下完成。炎症粘连造成胆囊三角区解剖关系不清时,通常沿胆囊底部开始逐渐向胆囊壶腹处分离,也可逆行切除,尽量避免在胆囊三角区电凝。胆囊三角无法分离时,可在确认胆囊管的情况下行部分胆囊切除术,将与胆管粘连紧密的部分胆囊壁留下,胆囊管残端钛夹夹闭。胆囊管有变异时应反复确认,并在钳夹离断管道前放松牵引,以免牵拉移位致误判后造成损伤[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一定的中转开腹率。中转开腹常见原因为解剖关系不清、胆囊三角粘连致密、结石嵌顿于胆囊管与胆总管汇合处、术中出血及解剖变异造成误伤等。胆囊壁厚度、粘连程度、肝脏及胆囊形状是影响LC难度的主要因素,而术者的经验在降低手术难度及减少并发症方面起重要作用。中转开腹手术并不是LC的失败,而是为了减少LC并发症而采取的最好的措施,同时是对LC技术的完善和补充。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出血少、对腹腔器官干扰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临床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方法、正确把握中转手术指征及放置腹腔引流管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参考文献

[1]龚连生,刘恕,张阳德,等.胆囊三角冰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国内镜杂志,2001,2(7):50-52.

[2]RegoRE,CamposT,MoriczA,etal.Cholecystectomyintheelderly:earlyresultsofopenversusLaparoscopicapproach.RevAssocMedBras,2003,49(3):293-299.

胆囊切除范文篇7

【关键词】传统胆囊切除术(O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

Clinicalanalysison100casesofminilaparotomycholecystectomy(MC)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advantagesofMC.Methods100caseswhichreceivedtheoperationofMCwereanalyzedclinically,theoperativemethodsofMCwasintroduced,andtheconcisecomparisonbetweenMCandOC,LCwasmaderespectively.ResultsTheincisionwereaveragely4~6cminlength,andmeanoperationtimewas40min.Patientswhoreceivedtheoperationwerecapalboleofprimaryexerciseswithoutbedthefirstdayandoralintakecanbeexpectedthenextday.Themeanpostoperativehospitalizedtimewasfivedays.Nobileductinjury、postoperativehaemorrhage、bileleakageandincisioninfectionoccurred.ConclusionToskillfullyoperatetheconventionalchotecystectomyinbasiscouldbesafelyperformedwithMC,Owingtotheadvantagesofmoredirectexposureofoperationfieldandeasyperformingskills,MCwasofgreatuseinpractice.

【Keywords】traditionalcholecystectomy;laprosopiccholecystectomy;minilaparotomycholecystectomy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及患者要求的提高,胆囊切除术在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单纯性的胆囊切除的术式主要有传统胆囊切除术(O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

目前,在LC迅速开展的启发下,MC[1]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现就我院已施术10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结合文献及本院病例报告,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3年1月~2006年6月我院共施行MC100例,男39例,女61例,其中胆囊结石79例,胆囊息肉21例。术前患者不置留胃管,均放置小引流管引流(24~48h拔除),无1例发现胆漏、腹腔出血、感染、胆道损伤等,术后不使用止痛药,绝大多数患者当日可自行下床活动,次日进流质。

1.2手术方法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即可,切口选择右肋缘下1cm,做平行于肋弓的斜切口,切口以第9肋下缘与腹直肌外缘相交为中心,长约4~6cm,切开腹直肌前鞘,切开长度略长于皮肤,电刀切断或钝性分开腹直肌,其他肌层电刀切断。进腹腔后一般先结扎胆囊动脉和胆囊管,胆囊管暂不切断,必要时胆囊减压,然后用电刀或剪刀自胆囊底部分离胆囊至胆囊管,切断胆囊管去胆囊,将胆囊管残端双重结扎,胆囊床无明显渗血或胆汁漏出者可不缝合,术毕可不置引流,逐层闭腹,皮肤可用皮内缝合。

1.3临床效果本组MC病例中,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天,90%病例当日可下床活动,80%病例术后次日进食流质。无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腹腔出血、漏胆、切口感染发生,床旁B超观察无腹腔积液,平均手术时间40min,切口缝合3~4针,或采用的微鞘线皮内缝合。

2讨论

2.1小切口的定义与优点所谓小切口系于右肋缘下做斜行切口,本组采用斜形,长度4~6cm,近来又有人将其缩小为2~3cm,称为1英寸切口胆囊切除术[2]。为了使切口接近胆囊部位,文献上[3,4]多数作者推荐术前B超检查定位,尤其是提倡B超定出胆囊底部与胆囊颈部连续位置,同时还强调B超定位出肝下缘以斟酌小切口位置,以便术前较好地估计胆囊位置。本组切口位置宜定在右肋缘下靠正中线或以胆囊三角体表投影处选择斜切口,故本文称经肋缘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其优点可概括:(1)手术创伤小,腹壁肌层时仅横断少部分肌肉,甚至不断肌肉,故术后切口疼痛轻,可早期起床活动,镇痛剂使用少;(2)对腹内脏器的暴露机会少,刺激少,内环境干扰小,故术后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3)Calot三角显露更直观,有助于手术操作;(4)费用低,不需特制微创器械;(5)适应证范围仍较宽,尤其是急诊亦可选择;(6)手术操作在直视下进行,可避免误伤肝外胆管;(7)切口愈合后仅留下细小的疤痕。

2.2小切口的比较与争议随着影像学的发展,特别是B超的广泛应用,胆囊疾病的检出率有增长趋势。其主要治疗方式是胆囊切除术,OC迄今仍是一种标准的术式。但这种手术切口长、组织损伤大,术后疼痛剧烈,恢复慢;与MC或LC损伤小,恢复快相比,OC有被取代趋势。而MC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术后早期进食、早期下床活动、使用镇静剂少的优点,并达到与OC、LC同样安全的效果,故有资料表明:MC是完全可行的手术。永川宅和对其拟手术的患者调查,结果首选MC者占80%[5]。但需指出:OC、LC和MC各有优点,但也有不足。例如:[6,7]LC虽然创伤轻、切口小、痛苦少、恢复快等迅速风靡世界,但也存在设备昂贵、手术费用高、需专门培训、有一定比例中转开腹手术率(2%~5%)和并发症,尤其是肝外胆管损伤等,恶性程度较OC、MC为重。OC虽创伤重、并发症多等,但其术野显露较好,手术操作是直视下进行,目前仍公认OC是开展MC和LC的基础和后盾。

依胆囊手术切口而言,MC和OC及LC相比,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切口的长度和部位,LC最短,MC次之,OC最长。其临床效果也有差异。但迄今为止,确定大切口OC好还是小切口MC好,进而论哪种手术方法最好,并会取而代之尚为时过早。笔者认为3种手术不是互相对立、抵制的,不能单纯强调或追求某一术式。实践中应结合病情和设备条件选用。不少作者认为,在无LC设备的单位,在OC的同时,或可创造条件开展MC;在不具备MC条件者,尤其在基层仍以选用OC为宜。这些看法虽不是恒定原则,但在选用术式时有一定参考意义。

2.3术前术中要点(1)术前除常规检查外,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性胆道造影、ERCP或胃肠造影、B超、CT等。由于切口限制,术中不能广泛探查;(2)术中有较好的实施OC的技能和可能发生问题处理的能力;(3)术中要有理想的麻醉和特殊的照明特殊深部拉钩,较长的器械,如长直角钳、长剪刀及持针器等;(4)首先解剖Calot三角,分离胆囊动脉及胆囊管;(5)明确三管关系后再摘除胆囊[8];(6)检查术野干净,用干纱布检查胆囊床有无胆漏,若无,不用引流[9]或放一小细管引流(术后几乎无疤痕),闭腹。

2.4病例的选择如何选择合适者行MC,在诸多胆囊切除的手术方法中,这些问题仍未能取得一致的意见[10]。一方面MC的适应证范围较宽,需行胆囊切除术的病例,包括急性胆囊炎(结石性)者可考虑选用,甚至有人认为LC中转手术亦可行MC。另一方面又认为即使在条件较好,已开展MC的单位,亦并不能将其应用于所有的病例。对粘连较严重、体形肥胖、高位胆囊、Mirizzi综合征、胆囊癌变患者,以及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者和伴有严重胆道疾病和重症胰腺炎者不适宜。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笔者认为MC丰富了胆囊切除的手术方式,同时对外科医师的责任心和手术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KopelmanD.Technicalaspectsofminicholecystectomy.JamCollSurg,1994,178(3):625.

2DwyerPJ,MurphyJJ,HigginsNJ.Cholecystectomythougha5cmsubcostaiincision.BrJSurg,2002,77(10):1189.

3张永奎.小切口体表操作施行胆囊切除术30例报告.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3,13(10):596.

4方可,唐朝瑞.胆囊切除术的技术改进.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3,13(11):694.

5永川宅和.胆囊摘出术.日本临床,2000,51(7):136.

6McMahonAJ.Laparoscopicversusminilaparotomy.CholecystectomyLancet,2003,343:135.

7RecldickE,OlsenD.Laparoscopiclasercholeystectomy.SurgEndosc,2002,3:131.

8冉瑞图,黄志强.胆道手术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94.

胆囊切除范文篇8

采用1995~2005年我市3所医院835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中转开腹的病例进行统计和分析。

2统计结果

本资料共统计835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中转开腹216例(表1),中转手术率2.58%。中转手术的主要原因为胆道损伤28例(0.34%);出血36例(0.43%),其中胆囊动脉出血34例,肠系膜血管出血2例;粘连63例(0.75%),其中胆囊三角粘连、解剖不清52例,有腹部手术史、腹腔严重粘连11例;急性胆囊炎、胆囊壁水肿增厚52例(0.62%);胆漏6例(0.07%),4例为胆囊管钛夹夹闭不全所致,2例为胆囊床迷走胆管渗漏;胆囊癌及瓷瓶样胆囊9例(0.11%);胆总管结石3例(0.04%);Mirizzi综合征11例(0.13%);胃及肠管损伤5例(0.06%);膈肌损伤1例(0.01%);因气腹不满意无法完成手术2例(0.02%)。以上原因均为术中及再次手术证实。

表18357例LC中中转手术原因(略)

3讨论

3.1中转开腹的种类LC术中转开腹的种类从时间上可分为即刻开腹和延期开腹。即刻开腹指手术当中因病变原因、技术原因或器械故障等必须立刻开腹的手术,常见原因有术中大出血、内脏损伤、腹腔镜下难以完成的病变等。延期开腹指手术后延期再开腹,常见原因有术中未能发现的胆管及内脏损伤、术后出血、腹腔严重感染等。从中转原因上可分为被迫性开腹(又称疾病原因)、强迫性开腹(又称技术性原因)。被迫性开腹常为术中难以完成的病变。强迫性开腹主要与技术有关,如术中大出血、损伤其他器官等。

3.2中转开腹的原因本组统计216例中转开腹的原因,分析如下。

3.2.1病变原因胆囊急慢性炎症、胆囊周围粘连及腹腔粘连使LC难以进行。本组统计有共115例,占53.2%。LC手术发展具有明显的学习曲线规律,随着完成病例的增加,适应证也逐渐放宽,本组统计结果显示,中转开腹的原因中,病变因素占有比例与手术适应证的扩大有着直接相关的关系。确有部分患者,由于胆囊炎症反复发作,胆囊正常形态及解剖层次消失,胆囊三角冰冻样纤维化,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或坏疽性胆囊炎与右上腹脏器形成炎性包块,胆囊三角解剖层次不清,胆囊管、胆囊动脉显露困难,强行分离易发生损伤。故应果断中转开腹,不应为单纯追求LC成功率而发生胆管损伤等并发症。

3.2.2技术原因本组有74例因出血、胆管损伤、胆漏、胃及肠管损伤等原因而中转开腹,占34.3%。手术中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为LC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为0.2%~1.3%[1]。本组统计结果与之相符。最常见的为损伤胆囊动脉,可出现在:(1)胆囊动脉的解剖变异。(2)胆囊三角解剖层次不清,难以区分胆囊动脉或粘连组织贸然切断。(3)急性期胆囊和胆囊三角充血水肿,组织血管脆弱,分离时容易离断出血。为避免出现手术中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笔者认为:(1)警惕胆囊动脉的解剖变异,分离胆囊三角时应首先切开胆囊壶腹的浆膜,紧贴壶腹进行解剖,三角区内可疑血管者均夹闭后离断。(2)分离胆囊三角时,疏松组织均以电凝后切断,以免血管回缩后出血。胆管损伤为LC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为0.4%~0.7%[2],本组统计结果为0.34%,这与术者的手术操作水平以及对胆管损伤的重视有关。常见有胆管横断伤、撕裂伤、钳夹伤、烧灼伤。多为术者经验不足,不能正确辨认胆囊管、胆总管的解剖层次或盲目止血所致。

3.2.3合并其他疾病本组统计合并有胆囊癌及瓷瓶样胆囊9例,胆总管结石3例,Mirizzi综合征11例,共23例。手术前全面的检查和手术中的仔细探查是避免出现类似情况的关键。

3.2.4其他原因因气腹不满意无法完成手术而中转开腹2例。

3.3中转开腹的指征目前多数学者主张放宽LC手术中转开腹的指征和时机,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再手术率和手术死亡率。中转开腹不应视为手术的失败,而是保证手术效果和防止手术并发症的补救措施。因此中转开腹的指征应放宽,尤其在开展LC手术早期更应如此。笔者认为中转开腹指征应包括:(1)胆囊急慢性炎症、胆囊周围粘连和胆囊三角充血水肿,或疑为胆囊癌。(2)有胆管损伤和其他脏器损伤。(3)难以控制的大出血。(4)手术中发现其他脏器病变。(5)其他意外情况。

3.4中转开腹的意义LC手术的微创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其本身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作为一种新兴的外科手术方式,其手术方法与以往的胆囊切除术截然不同。因此,在手术中,从习惯的三维空间视觉转为电视平面视觉,其学习及概念转变必然有一个过程。手术者无法对预处理的病灶做触诊、牵引、压迫、分离,即触觉丧失效应。在处理复杂或紧急情况时其局限性越发明显。因此,LC手术仍需以开腹手术作为后盾。在复杂的病变处理中,不顾LC手术的局限性而盲目追求微创效果,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这就违反了LC手术的原则。一个优秀的腹腔镜外科医生,应该根据术中的具体情况及手术经验,在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之前就决定及时中转开腹,这需要经验,更需要勇气。对腹腔镜外科医生应具备的训练,除技术上的学习,还要有心理上的培训。正确对待LC手术中转开腹的态度,是一个合格的腹腔镜外科医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LC手术中转开腹率的高低,虽然有不少因素在起作用,但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病变因素和技术因素。对病变因素,要全面检查和正确估计,尽量在手术前判断明确有否LC手术指征;对技术因素,手术者应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从而避免因本身认识上和实践中的错误。降低LC手术中转开腹率,有三个方面的建议:(1)重视腹腔镜基本功的训练。(2)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3)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正确判断胆囊病变的严重程度,防止漏、误诊。

【参考文献】

1周兴立,陈训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中华普通外科杂志,1995,4(1):58-59.

2李为明,萧荫祺,许红兵,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剖腹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对比分析.腹部外科杂志,1995,8(1):11-13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切除范文篇9

〔关键词〕全程优质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快,但无法避免创伤,且存在并发症。因此,需高度重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是对耐手术能力较差的老年患者。近年来的研究指出,全程优质护理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快速康复[1-2]。本研究旨在分析全程优质护理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男12例,女27例;年龄60~82岁,平均(67.43±2.18)岁;急慢性胆囊炎34例,化脓性胆囊炎1例,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4例。对照组男11例,女40例;年龄60~87岁,平均(66.16±5.96)岁;急慢性胆囊炎45例,化脓性胆囊炎1例,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囊良性病变;伴有腹膜炎、腹腔感染;符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应证,并自愿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排除标准:心、肝、肾等脏器功能异常;腹部手术史;精神疾病;恶性肿瘤。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术前告知患者手术和麻醉知识、安全性,根据患者的提问进行健康宣教,指导填写风险知情同意书,嘱常规禁饮、禁食,并准备手术相关物品,巡回护士调节手术室温度为22~26℃,湿度为50%~60%;术中指导患者保持舒适体位,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根据医师要求传递手术相关物品;术后送患者返回复苏室,告知家属注意为患者保暖。观察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1)术前访视:引导患者熟悉环境,了解腹腔镜的优势、安全性,告知麻醉方式、术后相关并发症;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手术,协助其完成术前检查;访视护士与麻醉医师、手术医师、器械护士探讨手术护理方案;嘱患者术前6h禁食,术前2h禁水,高龄患者和耐禁食、禁饮较差患者饮用250ml5%~10%的葡萄糖溶液;提前准备手术器械,清点二氧化碳气腹机[品牌STORZ,卡尔史托斯内窥镜(上海)有限公司,型号TC200,包括主机、电源线、连接线、延长线、高清三晶片摄像头、适配器、SCB连接线]、Hemlock血管夹(浙江微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WD-JZL)、纱布等,术前擦拭腹腔镜镜头确保洁净,达到无菌要求,尤其注意检查摄像系统连线是否通畅,器械刃口、关节、绝缘等是否完好,避免术中损坏延长手术时间以及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术前15~30min预热腹腔冲洗液、输液液体。(2)术中护理: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进行心理引导,协助取舒适体位,开放静脉通道,辅助全身麻醉,设定腹腔镜仪的参数;器械护士准确、快速地为手术医师提供相关物品,辅助医师释放术中电灼烟雾,及时擦拭腹腔镜镜头,确保术野清晰;用保暖毯、暖风机为患者保暖,及时报告异常;若需中转开腹,立即配合巡回护士完成器械、设备更换,完成2次手术物品清点。(3)术后护理:清理衣物,给予患者保暖毯;告知患者家属苏醒期常见的反应,安抚其情绪;术后6h内指导患者伸蜷下肢、翻身和下床活动,咀嚼口香糖,适当给予流质食物,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术后1d拔除引流管,指导患者早期行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2)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阻塞性黄疸、胆漏、电灼伤、出血、便秘等。(3)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和手术室医师对护理的满意度,10分制,患者评分≥7分为满意,医师评分≥8分为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短期恢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44%(38/39),高于对照组的84.31%(4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8,P=0.040);观察组手术室医师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44%(38/39),高于对照组的92.16%(47/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74,P=0.279)。

3讨论

手术室护理时间长、风险高、工作量大,其质量对手术效果、患者术后恢复进程有显著的影响。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推广,手术室护理要求也随之提高,故需不断改进术中护理配合方案。全程优质护理可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的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将其用于腹腔镜手术中能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手术时间[3]。全程优质护理的优势体现在:(1)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全程优质护理充分考虑患者因为对腹腔镜手术、胆囊疾病、麻醉的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惧、紧张心理,从而向患者讲解腹腔镜技术的优势、麻醉的安全性,帮助其熟悉住院环境,使其对术者和护士产生信任感,与被动回答疑问式护理相比,主动性心理引导更易安抚患者,提高其护理满意度[4];(2)增加细节护理配合,全程优质护理配合要求护理人员对手术步骤和用具高度熟悉,从被动要求提供用具转变为主动观察操作预备传递所需物品,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加强对术中腹腔镜镜头的维护以及协助释放电凝时产生的气雾等确保术野清晰[5];(3)术前更细致的准备工作以及术中密切配合提高了手术的流畅性,缩短了手术时间和腹腔暴露时间,良好的术野有助于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对胃肠等的干扰,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4)术后早期咀嚼口香糖,可促进胃肠蠕动,早期下床活动,以及肛门排气[6]。综上所述,与常规护理比较,全程优质护理能促进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手术进程和术后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唐梅,邓天芝,王倩,等.心理护理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9):1411-1415.

[2]金喜梅.老年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针对性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20):65-67,71.

[3]王立青.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5):40-42.

[4]冯忠玲.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6):1032-1034.

[5]崔京慧.全程优质护理配合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5):875-876.

胆囊切除范文篇10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室护理;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随着近几年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微创手术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深受患者青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目前常用微创术式之一,虽然其治疗效果良好,但部分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因缺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认知,担心手术效果不理想,很容易出现烦躁、紧张等负性情绪,影响疗效[1]。本文以我院接收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2月我院接收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1岁~73岁,平均年龄(43.6±2.3)岁。研究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2岁~74岁,平均年龄(44.5±2.4)岁。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1.2方法。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如病情观察和术前访视、术中操作配合和器械准备工作,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即:①术前:通过与患者对话交流,综合评估患者的心态想法,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疏导方案,对患者的倾诉耐心聆听,告知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同时,向患者简单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术中注意事项、流程,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使患者的护理配合度提升。②术中:保持手术室内温、湿度适宜,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体温等变化情况密切观察,提高对术中危急情况的预见性。对仪器参数准确调节,建立气腹,防止延误手术时机。另外,指导患者行舒适体位,尽量让患者处于舒适状态。③术后:密切陪伴在患者身边,避免麻醉恢复期间发生坠床、躁动等情况。待患者恢复意识后将气管导管拔出,指导有效呼吸,将呼吸道分泌物排除。1.3评价指标。[2]选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评分>85分,基本满意评分60~85分,不满意评分<60分。统计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2.2满意度。参照组3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12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8例;护理满意度为73.33%,研究组3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17例,基本满意11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3.33%,差异显著(χ2=4.320,P=0.038)。

3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临床常用微创术式,效果突出,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等优势。然而,因部分患者缺乏对微创手术的认知,很容易出现烦躁、紧张等负性情绪,从而影响了手术效果,因此,护理干预措施的及早开展尤为重要。优质护理是临床常用护理模式之一,将其应用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中,能使手术期间患者的配合度提升,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依赖、安全感[3]。

本研究结果显示,参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说明,优质护理干预的实施能有效降低术中不适感,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术后机体恢复。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给予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负性心态,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优质护理的应用,便于护理人员了解患者心理特点,并通过与患者实际情况相结合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让患者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提高护理配合度。

总之,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能改善负性情绪,加快其病情恢复,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范丽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优质护理配合心得[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36):232-234.

[2]阚陈茹.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和体会[J].医药前沿,2016,6(26):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