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价值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4:58:10

存在价值

存在价值范文篇1

[关键词]流行音乐特点时代性大众性文化的多样性

如今,我们无论走到哪里,几乎都能够听到流行音乐从耳边想起。可以说,流行音乐无处不在。一个有如此多的人喜欢的艺术形式,一定会有很多的魅力之所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地分析流行音乐的价值之所在。

一、流行音乐自身的优点

首先,流行音乐的主题不仅在于其旋律优美、令人陶醉,并且还在于人们本身有生理基础去接受它。因为人的平均心率为75次/分钟,流行音乐的节奏一般为80拍/分钟,心率和流行音乐节拍的接近就会产生共振,这种共振能使心脏的收缩力增强,从而使循环的血量增加,有利于肌肉吸收养料,消除疲劳。

其次,流行音乐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能够舒缓神经,刺激大脑皮层。进而可以使人们从紧张的精神负担中解脱出来,在轻松的音乐中得到休息,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因此,流行音乐自身所具有的这种优点为流行音乐存在的价值创造了不可替代的前提条件。

二、流行音乐具有时代性

我们都知道,从流行音乐出现到现在,流行音乐自身在不停地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自己。流行音乐是以满足社会需要而产生与存在的,所以大众需要什么样的音乐就会出现什么样的作品来让大众欣赏和传唱。如果我们去仔细地研究一下流行音乐的发展道路就会发现,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流行歌曲里就会出现那个时期的缩影。比如说,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是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学习雷锋好榜样》、《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些歌曲长大的。而现在的小朋友大都是唱着成人的歌曲长大的。前几年,歌手雪村唱了一首《我们都是东北人》,很多小朋友就会唱了。然后,有个报道就说,当学校里问雷锋是谁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说不知道,有的小朋友就问雷锋是谁啊?有的则问雷锋是不是东北人?听了这样的报道,虽然让人觉得现在的教育存在着太多问题,同时也会感叹流行歌曲对国民的影响有多大,而流行歌曲所具有的时代性也就不言而喻了。由于这种时代性,便促使了流行音乐自身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一旦人们需要什么样的内容、风格的作品,流行音乐市场就会出现与之相适应的作品。

可以看出,由于流行音乐合乎时展的规律和迎合大众口味的特点,促使了流行音乐自身不断地变化与发展,不断地创新和完善,从而在市场中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且成为时尚的宠儿。在流行音乐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流行音乐在传播过程中所展现的引导力度和影响范围也同样是不容忽视的。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即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又能动地反映与影响社会生活。

三、流行音乐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

流行音乐是相对于严肃音乐而言所产生的一种说法。如果我们欣赏交响乐或古典乐等一些严肃音乐,我们必须要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与深厚的音乐知识,才能够真正地听懂大师们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内容。但是,聆听流行音乐却没有如此高的要求,因为流行音乐的旋律很简单,并且朗朗上口,很容易被人记住。正是流行音乐在社会中这种平民化和大众化,会让听众听起来觉得离自己很近,似乎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诉说着自己的心声,是自己心中的独白,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情去解读自己喜欢的歌曲。无论进行过专门的音乐训练或没有经过正规音乐训练的人都能够唱歌或听歌,这完全是由于流行音乐通俗易懂、易学易唱、旋律清新优美、风格多样的大众性的特征,同时也注定了流行音乐成为一种潮流与时尚、成为一种众星捧月的艺术形式。使更多喜欢音乐的人加入到学习与研究的队伍中来,同样也推动了音乐事业的发展。流行音乐的大众性促使了广播电视的发展,丰富多样的选秀节目大大地带动了全民的参与,比如,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湖南电视台举办的《超级女声》和《快乐男声》的收视率及全民参与度一直居高不下,是任何一类综艺节目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因此,对于社会和文化事业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说,流行音乐的娱乐性和大众性是流行音乐社会存在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四、流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在其生存发展的多元文化发展空间中,形成了多种类型。在王思琦的《流行音乐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一文中就指出:中国当代社会音乐生活中存在着的、属于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就有抒情歌曲、港台流行音乐、大陆原创流行音乐、摇滚乐、校园歌曲、国际流行音乐以及诸如民谣类、说唱类的流行音乐等。其中,有的属于表达内容、演唱风格的差异,有的则属于文化背景、观念以及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所以,流行音乐同样也具有不同的文化类型。我认为,只有这样的理解,才是符合流行音乐的实际状况的,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地认识流行音乐复杂的文化现象。文章中还指出:流行音乐在其产品制作上是以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方式为其生产基础,其产品具有明显的商品性,产品的生产和运作具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整套商业化运作机制,制作与传播手段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以大众信息传播网络为媒介;在文化行为上具有很强的参与性,与商业性文化娱乐圈活动紧密相连;在观念上和表现内容上,主要体现非主流意识形态,其受众群主要为青少年亚文化群,其文化性质属于以这一社会文化群的思想情感为主要表达内容、具有一定流行性和时尚性的大众娱乐文化。流行音乐本身具有一种“多细胞体”的多元文化特性,其本身具有不同的文化类型。形成这一特性的原因在于,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本身具有的文化多元性。这种多元文化特性构成某一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和特定发展阶段中流行音乐的文化特点。这就意味着在某种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流行音乐的发展,必然要受到其所处社会文化环境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例如,在当代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国的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环境及其变化密切相关。由此呈现出了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发展的特殊性,复杂性及其多样性的文化特征。这种多样性的文化特征恰恰符合了社会发展多样性的需要,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因此在社会生活中流行音乐能够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综上所述,流行音乐的存与发展不仅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也同样有其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重要价值。不仅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同样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引导作用,这些从本文的上述论证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多听一听流行音乐,多欣赏一些好的音乐作品,这样不仅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还能够放松和愉悦心情,同样也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蕴。

参考文献:

存在价值范文篇2

关键词:流行音乐特点时代性大众性文化的多样性

如今,我们无论走到哪里,几乎都能够听到流行音乐从耳边想起。可以说,流行音乐无处不在。一个有如此多的人喜欢的艺术形式,一定会有很多的魅力之所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地分析流行音乐的价值之所在。

一、流行音乐自身的优点

首先,流行音乐的主题不仅在于其旋律优美、令人陶醉,并且还在于人们本身有生理基础去接受它。因为人的平均心率为75次/分钟,流行音乐的节奏一般为80拍/分钟,心率和流行音乐节拍的接近就会产生共振,这种共振能使心脏的收缩力增强,从而使循环的血量增加,有利于肌肉吸收养料,消除疲劳。

其次,流行音乐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能够舒缓神经,刺激大脑皮层。进而可以使人们从紧张的精神负担中解脱出来,在轻松的音乐中得到休息,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因此,流行音乐自身所具有的这种优点为流行音乐存在的价值创造了不可替代的前提条件。

二、流行音乐具有时代性

我们都知道,从流行音乐出现到现在,流行音乐自身在不停地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自己。流行音乐是以满足社会需要而产生与存在的,所以大众需要什么样的音乐就会出现什么样的作品来让大众欣赏和传唱。如果我们去仔细地研究一下流行音乐的发展道路就会发现,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流行歌曲里就会出现那个时期的缩影。比如说,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是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学习雷锋好榜样》、《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些歌曲长大的。而现在的小朋友大都是唱着成人的歌曲长大的。前几年,歌手雪村唱了一首《我们都是东北人》,很多小朋友就会唱了。然后,有个报道就说,当学校里问雷锋是谁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说不知道,有的小朋友就问雷锋是谁啊?有的则问雷锋是不是东北人?听了这样的报道,虽然让人觉得现在的教育存在着太多问题,同时也会感叹流行歌曲对国民的影响有多大,而流行歌曲所具有的时代性也就不言而喻了。由于这种时代性,便促使了流行音乐自身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一旦人们需要什么样的内容、风格的作品,流行音乐市场就会出现与之相适应的作品。

可以看出,由于流行音乐合乎时展的规律和迎合大众口味的特点,促使了流行音乐自身不断地变化与发展,不断地创新和完善,从而在市场中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且成为时尚的宠儿。在流行音乐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流行音乐在传播过程中所展现的引导力度和影响范围也同样是不容忽视的。这也从一个方面证明了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即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又能动地反映与影响社会生活。

三、流行音乐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

流行音乐是相对于严肃音乐而言所产生的一种说法。如果我们欣赏交响乐或古典乐等一些严肃音乐,我们必须要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与深厚的音乐知识,才能够真正地听懂大师们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内容。但是,聆听流行音乐却没有如此高的要求,因为流行音乐的旋律很简单,并且朗朗上口,很容易被人记住。正是流行音乐在社会中这种平民化和大众化,会让听众听起来觉得离自己很近,似乎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诉说着自己的心声,是自己心中的独白,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情去解读自己喜欢的歌曲。无论进行过专门的音乐训练或没有经过正规音乐训练的人都能够唱歌或听歌,这完全是由于流行音乐通俗易懂、易学易唱、旋律清新优美、风格多样的大众性的特征,同时也注定了流行音乐成为一种潮流与时尚、成为一种众星捧月的艺术形式。使更多喜欢音乐的人加入到学习与研究的队伍中来,同样也推动了音乐事业的发展。流行音乐的大众性促使了广播电视的发展,丰富多样的选秀节目大大地带动了全民的参与,比如,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湖南电视台举办的《超级女声》和《快乐男声》的收视率及全民参与度一直居高不下,是任何一类综艺节目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因此,对于社会和文化事业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可以说,流行音乐的娱乐性和大众性是流行音乐社会存在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四、流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在其生存发展的多元文化发展空间中,形成了多种类型。在王思琦的《流行音乐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一文中就指出:中国当代社会音乐生活中存在着的、属于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就有抒情歌曲、港台流行音乐、大陆原创流行音乐、摇滚乐、校园歌曲、国际流行音乐以及诸如民谣类、说唱类的流行音乐等。其中,有的属于表达内容、演唱风格的差异,有的则属于文化背景、观念以及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所以,流行音乐同样也具有不同的文化类型。我认为,只有这样的理解,才是符合流行音乐的实际状况的,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地认识流行音乐复杂的文化现象。文章中还指出:流行音乐在其产品制作上是以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方式为其生产基础,其产品具有明显的商品性,产品的生产和运作具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整套商业化运作机制,制作与传播手段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以大众信息传播网络为媒介;在文化行为上具有很强的参与性,与商业性文化娱乐圈活动紧密相连;在观念上和表现内容上,主要体现非主流意识形态,其受众群主要为青少年亚文化群,其文化性质属于以这一社会文化群的思想情感为主要表达内容、具有一定流行性和时尚性的大众娱乐文化。流行音乐本身具有一种“多细胞体”的多元文化特性,其本身具有不同的文化类型。形成这一特性的原因在于,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本身具有的文化多元性。这种多元文化特性构成某一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和特定发展阶段中流行音乐的文化特点。这就意味着在某种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流行音乐的发展,必然要受到其所处社会文化环境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例如,在当代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国的流行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环境及其变化密切相关。由此呈现出了当代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发展的特殊性,复杂性及其多样性的文化特征。这种多样性的文化特征恰恰符合了社会发展多样性的需要,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因此在社会生活中流行音乐能够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综上所述,流行音乐的存与发展不仅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也同样有其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重要价值。不仅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同样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引导作用,这些从本文的上述论证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多听一听流行音乐,多欣赏一些好的音乐作品,这样不仅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还能够放松和愉悦心情,同样也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蕴。

参考文献:

存在价值范文篇3

对文学是否存在合理性这一命题的拷问古以有之,那就是古希腊时期有名的“诗哲之争”,柏拉图不无调侃的说“诗与哲学的关系已经打了很久了”。的却,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最终从根基上动摇了柏拉图的“模仿”理论,把柏拉图驱逐的诗人又找了回来,肯定了文学艺术存在的合理性。

柏拉图在认为现实是对理念的模仿,而诗是对现实的模仿,那么,诗就是对真理模仿的模仿,是影子的影子。从而宣称诗不能反映真理,诗人连木匠都不如,要把诗人驱逐出理想国。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承认“诗是对现实世界模仿”的基础上认为真理就存在与现实世界的本身,而不可能存在抽象的现实彼岸,从而认定“自然物的存在不是对理念的模访,是可以揭示真理”,他又进一步提出:“诗比历史更真实”的论断肯定文学高于现实。

那么在当今语境下,在大众娱乐化、文学商品化、边缘化尴尬的境遇下,文学可以揭示真理这一论断远远不够回答文学在当今社会存在的价值,本文试图从“”文学与娱乐”、“文学与教育”,“文学与精神”三个方面阐释文学在当今社会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

一、闲暇的游戏:文学与娱乐

在当今人类的生存方式中,娱乐成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娱乐产生于剩余劳动时间这一历史事实,在现代社会,资本在利益的驱使下,对人的娱乐需要开始了不遗余力的开掘,娱乐的满足方式五花八门,文学仅仅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而已,作为大众休闲消遣的娱乐文学类型在不断的花样翻新,艳情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惊险小说、此起彼伏,更迭不休。文学的娱乐功能被柏拉图发现从而被指责又伤风败俗的腐蚀大众的作用。于严肃的诗相比,新兴的诗乐失去了庄严与肃穆,以鼓动人的感性,满足人的功能为主的娱乐特征,让柏拉图认为这是文学存在的最大的危险性之所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墨子亦然,“认为进行音乐演奏与欣赏活动,必将“亏夺民衣食之财”,对人民有害而无利。”《墨子“非乐论”新评》无论是西方柏拉图还是中国的墨子,他们对文学艺术的否定恰恰从侧面承认了文艺的娱乐作用,他们的否定只是个人主观的态度,文学的娱乐性不会因他们的否定而消失,娱乐从古至今都是人类发展的需要,在当今,这架开动起来的机器更是疯狂的运转,欲罢不能!

科林伍德认为,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娱乐对人的情感有一种释放作用。他把人的情感过程分为负荷阶段(兴奋阶段)和释放阶段,认为情感一旦兴奋,就必须释放。人在娱乐艺术中所产生的情感就在娱乐艺术所创造的虚拟情境中得到了释放,因此,“娱乐是以不干预实际生活的方式释放情感的一种方法”。⑥对于娱乐文学,比如他认为,恐怖小说的出现,是因为人有一种体验恐怖的强烈需要;侦探小说是满足人们体验恐怖需要、崇尚力量的需要、解决疑难时理智兴奋的需要和对冒险的需要。“把这些从虚拟情境中唤起的情感又在虚拟情境中释放出来,从而使它们不大可能到实际生活中去自行释放,这是合乎自然情理的”。{(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陈华中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第89页。}无需多言,在当今这样一个以消费为主的生活结凑快、工作压力大、放松时间少的当今社会,娱乐艺术的发展承受着来自两个方面的压力,一个方面来自于资本,一个方面来自于大众。资本喊着要获得利润,大众喊着要获得快感。资本利润是一个不见底的深渊,大众的快感更是个无底洞。

二、布道的牧师:文学与教化

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学的教化作用正是在潜移默化中给读者以教育和启发的。好的文学作品能为读者呈现一个想象中的真的世界、美的世界、善的世界。因此可以培养人的想象能力、感受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向真、向善、向美的健康心理。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也已怨”,他强调《诗经》对人的“风教”作用,进而提出:“兴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张。柳中原说“文以明道”,韩愈说“文以载到”,杜甫的《三吏》、《三别》是教化世人的典范,从他写实的现实主义精神中去感受他对封建社会的控诉和对苦难人民深刻的同情。西方的贺拉斯在他的《诗艺》中提出了“寓教于乐”说可以说是提供了一个实现文学教育功能的途径。近代以来,文学对于社会观念、社会文化的建构愈来愈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或许正是意识到文学在社会观念建构上能够起到重大作用,梁启超才写出了那篇著名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他在文中说道:“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梁启超之所以如此推重在当时尚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小说,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看中了当时小说作为草根艺术所特有的大众化、通俗化特点。因为要传达新的观念,所以,传达观念所用的载体必须是大众的,是能够为大多数群众所乐意接受的。这样,原本属于草根艺术的小说在这时突然就承担了极为重要的历史使命。而之后的历史也确如梁启超所言,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小说的确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独有偶,美国学者安德森在作了系统地研究后甚至说文学对于深刻影响当下世界格局的现代民族观念的形成与建构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参见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36页)。

中国一直以来就是一个特别重视文学的国度。魏晋之际,作为皇帝的曹丕就曾经发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评价。所以,在中国,在建构一个时期的文化观念、社会风尚的时候,文学往往能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十七年”时期,一批红色经典曾经对共和国的历史进行了合理化建构,为建构当时的社会主义文化理念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如果没有文学的推波助澜,我们很难想象改革开放政策会在中国顺利地进行。考察既往时期文学在社会观念建构上起到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当下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在当下我国和谐文化的构造过程中,文学应该起到重要的作用。换言之,在当代中国,要建构出符合时代特色的和谐文化,要让更多的公众接受、理解和谐文化的理念,最好的方法就是寻找一个良好的文化载体,借助这个文化载体,向所有的受众传达和谐文化的理念,从而最终达到和谐文化建构的目的。

三、“存在之澄明”:文学与精神

“存在之澄明”是当代德国伟大的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他的著作《…人,诗意地栖居…》中提到的。其意义可以阐释为:“艺术把人们的日常生活带到了诗意的状态之中,在此诗意状态中作品建立世界,展现大地,进入了生活的无蔽和敞开的境界,进入诗意的澄明。”

他认为人类在这个世界上,充满了劳绩,不仅培育大地上的植物,而且还用各种工业手段生产出人类需要的物质财富,可谓充满了劳绩,人类也因此而自豪。但这并不是海德格尔所理解的生存的本质。在海德格尔看来,人类无论有多少劳绩,还只是一种有限的世界,而人类却应该冲出这有限的世界,达于无限。诗意的栖居,不是让每个人都去写诗,每个人都去幻想。这样的理解是表面的。海德格尔认为,诗创造持存,诗言说无。无,不是没有,无是无限。无限是什么?无限就是对有限超越中的一种自由状态,而这种自由只能存在于精神世界。从劳绩到诗意,实际是从物质到精神,进而也就是从有限到无限。海德格尔看到了近代以来,人类无节制地发展物质一维,而精神却失去了根基。

存在价值范文篇4

一、企业职工必须学习理论以武装自己

当一个旧有的模式被改编的同时,首先解决的就使观念的问题。由于人们在旧的传统理论和模式的熏陶下,头脑里已形成一种固有的观念,这种观念支配着人们去养成一种习惯,习惯又往往是人们看不到或不愿看到所存在的问题或隐患。这种就是我国社会主义体制下企业实行了几十年的“大锅饭”所带来的后果。而一旦旧的传统模式被取代之时,人们往往因观念的“顽固性”而发生抵触情绪,以至在新的机制运行初期,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或失误,成为人们的攻击对象。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愿意用过去事物的优点来比拟现在事物的缺点而往往去怀旧的原因。

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现象。即我们在某一目的地时,往往是先依赖现在的路线,不管这条路是远还是近,是区还是直,而返回时,即使明知还有其它路可走,也要走原路,更不愿另辟捷径。

正是由于这种“本性”的作怪,是我国当前的改革导致一些职工的不理解,不接受,也是正常的现象。而改变这种现象,首先就是要改变人们的“观念”,改变这种观念无疑要用新的思想理论。军事上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说,联系到政治上,就是在破旧立新之时,首先要有一套新的思想理论作先导,它是人们认识形式,把握方向的基础。人们只有取用新的思想理论充实自己,武装自己,才能逐渐地放弃和取代旧的观念。当前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由于实行对企业租赁、承包、倒闭、拍卖和大力发展私营企业,使企业职工在“主人”的认识上发生动摇,认为“主人”的地位下降了,没有了,甚至把自己视为“仆人”这种思想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因为“主人”和“仆人”两者是一种辩证关系,关键取决于职工是否去爱企业,爱岗。实际上,职工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一心为企业着想而不报临时思想,它就是这个企业的主人,反之则是企业的仆人。

当然,即便是家庭成员,如果不为这个大家庭着想,反而给它抹黑,同样会遭到其他成员的唾弃,甚至被驱逐。在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后,我们也就明确了“监督”与“监控”的关系,即监督是一种互相作用的正常管理机制,属于一种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和原则条件的权力和义务,干部监督工人,工人也可以监督干部。而监控则完全是一种不相等的失去自由的关系,即一方注定是仆人般的被动对象。

由此,我们认为,在新的形势出现后,必须用新的思想理论去武装自己。在企业,学习不仅是干部的事,也是工人的事,工人只有不断学习政治理论,才能象干部一样,站的高,看得远,才不至于在新的情势下迷失方向。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会“用正确的理论武装人”的含义。毫无疑问,我国当今的新的指导思想,就是邓小平理论。一旦我们充分理解和掌握了邓小平理论,改革中出现的一切疑难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二、企业职工必须坚定信念易把握自己

自从我国进入体制改革,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以后,围绕着企业职工的存在价值便展开了持久的争论。由于这种企业改革是一种转轨式的新型改革,许多模式都要靠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这样便会经历一个不成熟的期段,在这一段里,更由于人们观念上的作怪乃至实践中的盲目而导致一些失误和偏激。如一些经营者在指导思想上,过于强调行政手段,轻视企业职工的觉悟和作用,还有的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法制观念淡薄,不尊重企业职工民智管理权利,有的企业干脆就搬来资本主义企业那套经营和管理模式往中国的企业里硬套。这些现象一时间形成一定的气候,搞乱了人们的思想,使本来是十分明确的企业的“主体”和“客体”这一关系变得模糊起来,也就是人们对企业职工的存在价值发生了怀疑和动摇。

从我国企业发展的历史看,二十几年前实行的是“大锅饭”体制,职工在“利益均沾”的前提下,无忧无虑,便总感到这是一种“优越性”而引申出“职工是企业主人”的观念。现在看来,这种观念本身就存在着一种误解。因为衡量职工是否是企业主人,关键取决于生产资料的是否所有,换句话说,社会主义企业和资本主义企业的区别在于它的内部的生产关系,在于包括脑力和体力劳动者在内的全体职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社会主义企业的生0产资料是公有制,工人作为一个阶级占有着整个企业的生产资料,因此,企业工人必定是企业的主题。如果把企业比做一个“大家庭”,职工便是组成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没有这些成员便没有企业。既是成员,便有权享受家庭的利益,因此,职工无疑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主人”和“主体”。与社会主义企业相反的资本主义企业由于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资本变成了企业的主题,职工由于事雇用劳动者,所以他们只能是企业的客体。

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明确企业里的“管理”和“管人”的关系。在企业生产运营中,无疑要形成一种运营机制,这种机制便是一种分工,有脑力劳动,也有体力劳动,为了使企业按规律正常运营,就要有相应管理手段,这种管理包括各项制度和措施。它好比是一艘行驶的轮船,每个船员都要按各自的分工,遵循着各自的规范准则操作,否则便会发生问题,导致恶果。所以我们说,企业中的管理是正常的,使每个职工必须遵循和接受的,它象战场上的士兵,在敌人占领了阵地,自己面临危机之时,他便要不惜牺牲冲上去。

相反,如果作为企业的一名,他对企业漠不关心,把企业的生死存亡放到脑后,完全没有一种责任感,它便无疑要成为企业制度的被制约者,它也会处处感到这些制度是对自己订的,而成为被动者,被动者最重要失去“自由”和“利益”,即使在一个家庭里,这种不关心家庭的成员也是同样被其他成员所不容的。

由此,我们认为,企业职工在新的体制下应该在充分认识形势的基础上,坚定“主人翁”的信念,要明确承包和租赁经营只是企业经营机制改变,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当分离,既没有改变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也没有改变职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相反,这个时期更需要企业职工去积极参与企业管理来体现主人翁的地位和价值。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经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等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规定:“企业在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同时,必须建立和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其它民主管理制度,因此,做为一各企业职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要想正确把握自己,就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事务,只有以高度的责任感参与到企业的民主管理中,才能最终地把握好自己。

三、企业职工必须努力实践以完善自己

推行了几十年的我国企业运行体制为什么要改革?那是因为新中国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根基下诞生的,在开始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社会主义企业体制运行时,并没有自己现成的模式可依,基本上是照搬和学习原苏联的一些东西。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实践发现了旧的模式弊端,同时也不断积累了自己的经验,或者说,我国社会主义运行机制已逐渐走向成熟。这个时候,改革也势在必行了。

改革是在实践中寻求发展的一种自我完善,它是一种“推动力”,没有这种推动力,便不会有发展。就像我们每个人的家庭装饰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旧的物品已经显得落后和不适用而被新的物品逐渐取代,尽管多少对旧有的东西抱有留恋之情,但哪个人又能不愿接受“破旧立新”的规律呢。

企业是这样,企业职工又何尝不是这样。当我们面对新时期的新形势时,我们的心态可能也是复杂的。这种复杂实际上来自每个职工的修养和素质,素质是一种综合反映,包括人的内在的心理、生理和外在的精神、物质,内在的素质来自于内因的培养和修练,外在的素质来自于外因的影响和注入,素质高的职工,对事物的认识便能上升到一个高的层次,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例如,当企业实行下岗分流的运行机制时,他们会认为这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求生存,图发展的一条必由之一路,他们会因之而产生一种平稳的心态,另外,他们由于各方面素质的具备,拥有承受各种事态的能力而产生一种迎接挑战的心理。反之,情况就会是另一种样子。

既然企业职工关键是素质问题,那么我们在企业生产中常常遇到的“主动”和“被动”就是一种素质不同的具体表现。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社会之所以有今天,是靠人类的劳动和创造,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社会。在企业里,这种劳动要领显得更为突出,因为企业内部的生产环节丝丝相扣,既来不得马忽,更不能中断。做为企业的职工,本身就要把劳动当做自己应尽的职责,这也是一个职工的“权力”,这种权力本身是不能被剥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五十条规定:“职工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从事劳动,遵守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

存在价值范文篇5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由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确立,企业内部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时刻冲击着旧的运行模式,并使之不断被改变乃至被摈弃,由此而发出意识形态领域的巨大波动,甚至引起职工观念上的混乱,他们不仅对企业工会工作产生疑虑,甚至对自身的存在价值失去信心,归根到底是一个认识上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引导企业职工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认识自己,把握方向,增强信心,顺应时展作一探讨。

一、企业职工必须学习理论以武装自己。

当一个旧有的模式被改编的同时,首先解决的就使观念的问题。由于人们在旧的传统理论和模式的熏陶下,头脑里已形成一种固有的观念,这种观念支配着人们去养成一种习惯,习惯又往往是人们看不到或不愿看到所存在的问题或隐患。这种就是我国社会主义体制下企业实行了几十年的“大锅饭”所带来的后果。而一旦旧的传统模式被取代之时,人们往往因观念的“顽固性”而发生抵触情绪,以至在新的机制运行初期,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或失误,成为人们的攻击对象。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愿意用过去事物的优点来比拟现在事物的缺点而往往去怀旧的原因。

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现象。即我们在某一目的地时,往往是先依赖现在的路线,不管这条路是远还是近,是区还是直,而返回时,即使明知还有其它路可走,也要走原路,更不愿另辟捷径。

正是由于这种“本性”的作怪,是我国当前的改革导致一些职工的不理解,不接受,也是正常的现象。而改变这种现象,首先就是要改变人们的“观念”,改变这种观念无疑要用新的思想理论。军事上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之说,联系到政治上,就是在破旧立新之时,首先要有一套新的思想理论作先导,它是人们认识形式,把握方向的基础。人们只有取用新的思想理论充实自己,武装自己,才能逐渐地放弃和取代旧的观念。当前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由于实行对企业租赁、承包、倒闭、拍卖和大力发展私营企业,使企业职工在“主人”的认识上发生动摇,认为“主人”的地位下降了,没有了,甚至把自己视为“仆人”这种思想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因为“主人”和“仆人”两者是一种辩证关系,关键取决于职工是否去爱企业,爱岗。实际上,职工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一心为企业着想而不报临时思想,它就是这个企业的主人,反之则是企业的仆人。

当然,即便是家庭成员,如果不为这个大家庭着想,反而给它抹黑,同样会遭到其他成员的唾弃,甚至被驱逐。在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后,我们也就明确了“监督”与“监控”的关系,即监督是一种互相作用的正常管理机制,属于一种在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和原则条件的权力和义务,干部监督工人,工人也可以监督干部。而监控则完全是一种不相等的失去自由的关系,即一方注定是仆人般的被动对象。

由此,我们认为,在新的形势出现后,必须用新的思想理论去武装自己。在企业,学习不仅是干部的事,也是工人的事,工人只有不断学习政治理论,才能象干部一样,站的高,看得远,才不至于在新的情势下迷失方向。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会“用正确的理论武装人”的含义。毫无疑问,我国当今的新的指导思想,就是邓小平理论。一旦我们充分理解和掌握了邓小平理论,改革中出现的一切疑难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二、企业职工必须坚定信念易把握自己

自从我国进入体制改革,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以后,围绕着企业职工的存在价值便展开了持久的争论。由于这种企业改革是一种转轨式的新型改革,许多模式都要靠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这样便会经历一个不成熟的期段,在这一段里,更由于人们观念上的作怪乃至实践中的盲目而导致一些失误和偏激。如一些经营者在指导思想上,过于强调行政手段,轻视企业职工的觉悟和作用,还有的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法制观念淡薄,不尊重企业职工民智管理权利,有的企业干脆就搬来资本主义企业那套经营和管理模式往中国的企业里硬套。这些现象一时间形成一定的气候,搞乱了人们的思想,使本来是十分明确的企业的“主体”和“客体”这一关系变得模糊起来,也就是人们对企业职工的存在价值发生了怀疑和动摇。

从我国企业发展的历史看,二十几年前实行的是“大锅饭”体制,职工在“利益均沾”的前提下,无忧无虑,便总感到这是一种“优越性”而引申出“职工是企业主人”的观念。现在看来,这种观念本身就存在着一种误解。因为衡量职工是否是企业主人,关键取决于生产资料的是否所有,换句话说,社会主义企业和资本主义企业的区别在于它的内部的生产关系,在于包括脑力和体力劳动者在内的全体职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社会主义企业的生0产资料是公有制,工人作为一个阶级占有着整个企业的生产资料,因此,企业工人必定是企业的主题。如果把企业比做一个“大家庭”,职工便是组成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没有这些成员便没有企业。既是成员,便有权享受家庭的利益,因此,职工无疑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主人”和“主体”。与社会主义企业相反的资本主义企业由于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资本变成了企业的主题,职工由于事雇用劳动者,所以他们只能是企业的客体。

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明确企业里的“管理”和“管人”的关系。在企业生产运营中,无疑要形成一种运营机制,这种机制便是一种分工,有脑力劳动,也有体力劳动,为了使企业按规律正常运营,就要有相应管理手段,这种管理包括各项制度和措施。它好比是一艘行驶的轮船,每个船员都要按各自的分工,遵循着各自的规范准则操作,否则便会发生问题,导致恶果。所以我们说,企业中的管理是正常的,使每个职工必须遵循和接受的,它象战场上的士兵,在敌人占领了阵地,自己面临危机之时,他便要不惜牺牲冲上去。

相反,如果作为企业的一名,他对企业漠不关心,把企业的生死存亡放到脑后,完全没有一种责任感,它便无疑要成为企业制度的被制约者,它也会处处感到这些制度是对自己订的,而成为被动者,被动者最重要失去“自由”和“利益”,即使在一个家庭里,这种不关心家庭的成员也是同样被其他成员所不容的。

由此,我们认为,企业职工在新的体制下应该在充分认识形势的基础上,坚定“主人翁”的信念,要明确承包和租赁经营只是企业经营机制改变,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当分离,既没有改变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也没有改变职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相反,这个时期更需要企业职工去积极参与企业管理来体现主人翁的地位和价值。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经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等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规定:“企业在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同时,必须建立和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其它民主管理制度,因此,做为一各企业职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要想正确把握自己,就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到企业的各项管理事务,只有以高度的责任感参与到企业的民主管理中,才能最终地把握好自己。

三、企业职工必须努力实践以完善自己

推行了几十年的我国企业运行体制为什么要改革?那是因为新中国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根基下诞生的,在开始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社会主义企业体制运行时,并没有自己现成的模式可依,基本上是照搬和学习原苏联的一些东西。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实践发现了旧的模式弊端,同时也不断积累了自己的经验,或者说,我国社会主义运行机制已逐渐走向成熟。这个时候,改革也势在必行了。

改革是在实践中寻求发展的一种自我完善,它是一种“推动力”,没有这种推动力,便不会有发展。就像我们每个人的家庭装饰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旧的物品已经显得落后和不适用而被新的物品逐渐取代,尽管多少对旧有的东西抱有留恋之情,但哪个人又能不愿接受“破旧立新”的规律呢。

企业是这样,企业职工又何尝不是这样。当我们面对新时期的新形势时,我们的心态可能也是复杂的。这种复杂实际上来自每个职工的修养和素质,素质是一种综合反映,包括人的内在的心理、生理和外在的精神、物质,内在的素质来自于内因的培养和修练,外在的素质来自于外因的影响和注入,素质高的职工,对事物的认识便能上升到一个高的层次,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例如,当企业实行下岗分流的运行机制时,他们会认为这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求生存,图发展的一条必由之一路,他们会因之而产生一种平稳的心态,另外,他们由于各方面素质的具备,拥有承受各种事态的能力而产生一种迎接挑战的心理。反之,情况就会是另一种样子。

既然企业职工关键是素质问题,那么我们在企业生产中常常遇到的“主动”和“被动”就是一种素质不同的具体表现。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社会之所以有今天,是靠人类的劳动和创造,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社会。在企业里,这种劳动要领显得更为突出,因为企业内部的生产环节丝丝相扣,既来不得马忽,更不能中断。做为企业的职工,本身就要把劳动当做自己应尽的职责,这也是一个职工的“权力”,这种权力本身是不能被剥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五十条规定:“职工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从事劳动,遵守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

存在价值范文篇6

正因为它具有两类节目的交叉性质,所以它才独立成为一个特殊的栏目,拥有它独有的受众群体和不可替代的价值功用。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学术性电视节目的存在价值进行分析。

实现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对接

“精英”一词是指社会上具有卓越才能的杰出人物,精英文化就是这些关注社会发展和活跃在社会各领域的人所创造的精神产品,而“文化精英”是专指那些受过高等教育、有良好知识背景、从事严肃文化事业的群体。这些文化精英具有合法的学术地位和严谨的科学知识,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号召力,适合担当某个领域的意见领袖,而且传承着自古以来的文化精英们所肩负的向全社会提供精神文化产品的重任。

大众文化是指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按照市场规律去运作,以谋求最大利润为目标,能够满足公众获得感性愉悦需要的日常文化形态。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科学技术正日益深刻地介入到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由专业的科学技术所代表的精英文化和技术正突破以往狭小的象牙塔,力图走入更为广阔的大众文化领域里,因此,现代科技的发展方向使许多科技发明不仅用于国防工业、医疗卫生、电子技术,还正在通过产品和商品的形式进入到公众的生活里,成为提升公众生活品质的一种重要产品或精神象征,如宇宙学知识、遗传学知识、纳米技术等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事例。在这种形势下就要求公众具有更高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式,要求公众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来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学术性节目的出现正好满足了公众对于专业科学知识的渴求,因此,学术性节目也就有了巨大的市场。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学术性节目比起科学教科书来说,它不是以冰冷、坚硬的专业教学的面孔出现,而是将硬性的专业性极强的科学知识软化成了非专业公众可以接受的科普知识,并可以根据不同受众的需要,将专业知识进一步细化、通俗化、形象化,再通过电视媒介这个载体,结合高科技的电子手段和动画技术,将其传导给希望获取现代化学术知识的公众。如中央电视台著名的科学节目《探索?发现》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探索?发现》是一个以地理发现、考古发现、科学发现为主要特色的学术性极强的栏目,其所探索的是学术界的焦点问题,它所传播的既是学术界的专业知识,也是关乎到人类发展的重要知识。比如在“人类的起源”这一组节目中,所讲述的其实是非常专业的人类学知识,如果仅仅通过教科书的形式去传播人类学知识的话,其涵盖的公众面积会小得多,公众的接受程度也会低得多,但通过电视为媒介所传播的人类学知识,以其真实的考古实物和考古场地的实境拍摄,将生硬的文字教科书变成了生动的画面和带有情节的解说词,使“人类的起源”的学术知识迅速、有效地传递到更大范围的公众群里,并带动了公众对此类知识的兴趣和关注。又如在“宇宙大爆炸”一组节目里,介绍的更是只有少数专业人士所熟知的关于原子、奇点、恒星、黑洞、宇宙大爆炸等专业性极强的宇宙学知识,但在专家们生动的解说之下,再配上完美的三维立体制作画面,宇宙学知识得到迅速的普及,从而完美地实现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对接。

提升了电视节目中的高雅文化气息

2005年前后,中央电视台一个几乎处于被淘汰边缘的学术节目——《百家讲坛》骤然成为全中国公众关注的焦点,其所播出的节目引起了全国观众的极大关注,而其推出的若干期节目的主讲人也迅速地成了全国人民熟知的学术明星。《百家讲坛》是一个没有华丽的舞台背景和更多的媒体技术支持的栏目,它完全依靠知识本身的魅力,而在《百家讲坛》出现的也多是某一领域里的学术带头人,他们的出现决定了《百家讲坛》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感召力,其传播的学术内容也具有权威性和可信性,易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和关注焦点,也有利于听众与专家之间的直接沟通。以《百家讲坛》中播出的老子的《道德经》

为例,《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先秦时期的一部哲学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更是以往学术界的专宠和少数专业人士涉足的精神瑰宝,其精神内涵之丰富、其语义文字之难懂也就可想而知。《百家讲坛》所开设的“道德经”、“易经”、“论语”、“黄帝内经”的讲座,无疑是一组品位极高的国学系列讲座,它使生活于国学边缘或外延的人群也有了享受高雅文化的机会,从而修改了人们把电视仅仅看成是休闲娱乐渠道的传统看法,此节目所引起的关注则更加说明公众对于高雅文化的学习热情。更有一个侧面的例子可以证明高雅文化在公众心中的地位,那就是发生在《百家讲坛》的学术明星阎崇年身上的“掌掴事件”,虽然这一极端的做法应当受到指责,但却从反面说明公众对高雅文化一样的关心、一样的动情、一样的激愤。于是,受公众的热情所鼓励,各种学术性节目本着“学术一样让你听懂”的宗旨,带着一种求索、谨慎而又顽强的敬业精神,纷纷在电视媒体这个平台上展示着学术的魅力和思想的高度,同时也开始了学术性节目不平凡的行程。正如香港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在《为意外的成功作序》中所言:“由于预见到这样的节目可能会因为没有观众而失去广告商的青睐,最终导致节目自生自灭,于是我们创办这个栏目之初,多少带有几分悲壮。”但这种悲壮的探求最终换来了公众的认可,也换来了电视节目中高雅文化品位的进一步升华。四川大学研究生史挺在他的论文里称赞说:“它(《百家讲坛》)的兴起,带来了中华古老文明中早已被人遗忘的故事和精神,使几乎被金钱腐蚀和商业拥抱的中华大地上开始有了新鲜的火种和在远古记忆中温暖而动人的气息。”

提升了社会各领域对学术知识的利用

当今世界已全面进入电子化传媒时代,在中国,电视作为一种拥有数亿公众的强势媒体,在文化传播以及价值导向方面的作用堪称一呼百应,无与伦比,电视早已成了教化民众、提倡新生活新理念的最好平台,也是作为文化精英的现代知识分子表现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对生活的权威解读和价值取向的最佳平台。于丹、易中天、王立群通过《百家讲坛》这一平台成了公众耳熟能详的学术明星,正是由于这些文化精英系统的、深入浅出的讲解,不但使某一学科的知识引起了更多公众的兴趣,更使得这一专业知识的使用价值得以迅速扩大,使之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的机会大大增多。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要数于丹的“论语”讲座。《论语》本是产生于春秋时代的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观念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受到后世学者的强烈追捧,北宋宰相赵普创造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精辟之语,更把《论语》捧上了政治教化的高度。而《百家讲坛》里于丹对于《论语》的精彩演绎,更把孔子的智慧讲得悬念迭起,把一个原本古老而远离生活的思想体系演绎成了鲜活的、与现代生活密切对接的智慧之源和生活宝典。在于丹的旁征博引之中,公众重新认识了《论语》的价值,也认识到了国学的价值,从而掀起了各行各业读《论语》的热潮,这从于丹在中关村签名售书时,读者排队至十几里长的盛况就可以得知。同时,因为《百家讲坛》中关于《道德经》的讲座,掀起了全民对道家始祖老子的热情,许多城市的公交车里出现了老子和“道德经”的宣传画,许多中小学开设了国学课程,并要求学生齐诵“道德经”,也推动了“国学”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小学课堂的步伐。而《百家讲坛》关于《黄帝内经》的讲座,也把原本晦涩难懂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讲解得头头是道,乃至于《黄帝内经》这门古代医学专业文献迅速地推广至全社会各个人群中,带动了全社会对于中华医学文化的关注和钻研。而目前正在不断延伸的对于《弟子规》的研究热情,也与《百家讲坛》的《弟子规》讲座有关,据说目前有许多企业家正在把《弟子规》作为自己的企业文化,根据《弟子规》制定本企业的规章制度,用以规范本企业职工的言行。由《百家讲坛》所掀起的国学文化热,直接带动了出版业、旅游业及多项产业的发展,据统计,关于《论语》类书籍的发行已突破150万册,根据《百家讲坛》的模式而设计的国学教育软件正在各大书店热销,这些学术性节目在创造了国学热的同时,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中华文明的传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提升了学术知识的美感效果

电视学术性节目讲解的多是与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的纯学术内容,要想更生动、浅显地了解这些学术知识,就要调动多种电子手段,适当地加入一些动画制作和电脑技术,而这正是电视传媒的优势所在。动画制作手段使学术性节目中抽象的物质变成了眼睛可以看到的图像,从而满足了公众眼见为实的心理需求。如《探索?发现》中讲到的许多宇宙中确实存在,而人的眼睛却看不到的物质,如粒子、光速、黑洞等;如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古代的战争场面和灾难场面等,涉及这一方面内容时,电脑制作的画面能够重现和还原历史画面,或者将原本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使受众对传播内容可闻、可视、可感,并通过生动的画面刺激加深其对知识的记忆。如在“宇宙大爆炸”节目中,大量关于宇宙运动的场景都是通过动画手段来完成的。这些高超的动画手段不仅展示了科技的魅力,也赋予了被摄主体丰富的色彩、曼妙的形象、生动的情节,同时根据需要实现声、光、电、影的补充表达,营造了神秘的变幻莫测的宇宙世界。在生动地传播学术知识的过程中,节目的美感效果也大大提升。

存在价值范文篇7

关键词:劳动力派遣;“存废之争”;用工形式;劳动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运营效率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适应竞争压力,企业通常会采用弹性化的雇佣制度来精简内部人力,降低人工成本,通过架构精而强的核心竞争团队、整合广而巧的劳动力派遣资源,以最有利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来加强企业的竞争力,这已是大势所趋。这其中,劳动力派遣作为一种有效节约人工成本的弹性化用工方式,已经越来越普遍地被企业采用,成为企业人力资源营运管理的重要手段。应该说劳动力派遣在今天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国际潮流;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却还大量存在用人单位将派遣员工视为外人,很少为他们提供培训及各项福利等种种不公正待遇的事件,大大影响了派遣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这种情况反过来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

劳动力派遣制度源于美国,成长于欧洲、日本。美国早在1971年就颁布了《人才派遣业的法律》。如今,人才派遣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已经很普遍,已成为西方国家和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主要用工形式。劳动力派遣的称谓很多,也称“劳动派遣”、“人力租赁”、“工人派遣”、“临时劳动”(Temporarywork)、“租赁劳动”(Leasedwork)等。对于劳动力派遣,一些学者的定义为:劳动力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签订派遣契约,在得到派遣劳工同意后,使其在要派机构指挥监督下提供劳务之劳动形态。其基本的运作模式为:派遣机构与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使派遣员工在要派机构指挥监督下提供劳动,而派遣机构与要派机构则通过要派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因而,劳动力派遣最主要的特征是“雇佣”和“使用”关系的分离。其中,派遣机构以劳动合同形式直接“雇佣”受派员工,而要派机构以指挥监督方式直接“使用”派遣员工。因此,与一般形态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一对一直线型劳动关系相比,劳动力派遣中派遣机构、要派机构和派遣员工三方形成三角形劳动关系。在劳动力派遣关系中,派遣机构,即劳务公司作为派遣劳工的雇主,是劳动合同的相对人,但却不是派遣劳工实际给付劳动的对象;相反,给付劳动的对象是劳动合同以外的第三人——要派机构,即实际用工单位,并且派遣劳工要服从实际用工单位的指挥监督,进行劳动。

一、劳动力派遣是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方式,是人事业务的拓展和延伸。

在今天,劳动力派遣这种新型用工形式,其涉及的企业类型不仅包括外企、私企,也有国有企业;所涉及的行业也不仅是传统的加工制造业,也有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派遣的对象不仅涉及蓝领工人,也有越来越多的白领,甚至是高级管理人员。其特点在于招聘和用人相分离,劳务派遣公司“招人不用人”,用人单位“不招人而用人”。

劳动力派遣的优势在于:一是可以降低用人成本支出。用人单位在核算租赁劳务的总支出时,主要考虑岗位效益,以市场价格确定工资标准,自主调整工资福利待遇等,综合核算单位支出成本比在编员工的支出大大降低,且用工灵活,可随时雇用合格的劳动力。二是人力资源管理更加便捷。劳动力派遣可以把档案管理、社保缴纳、劳动争议处理等大量事务性工作外包,由劳务派遣机构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这样大大减少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综合成本。劳务协议期满,与劳务派遣公司的合同终止,是否续签,主要在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可以在增加业务时增加人员,在业务减少时减少人员,用人机制十分灵活。三是可以减少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资纠纷。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劳动人事政策指导下,用人单位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力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公司和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务人员是一种有偿使用关系。这样,用人单位可避免直接与被聘用人员在劳动关系上产生纠纷。四是采取劳动力派遣这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员工与劳务派遣机构签订劳动合同,劳务人员的工资、各种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均由派遣公司负责,确保了国家用工政策得到贯彻执行,避免了劳务人员工资被欠、社保不缴,保证了劳资双方在遵守《劳动法》的前提下实现了用工受法律保护,员工的权益也有了保障。五是可以转移企业的管理风险。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力派遣协议,明确人数、条件、待遇等,通过劳务派遣公司组织招聘、筛选、测评,将候选人名单交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确定人选。劳务派遣公司和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劳务人员到用人单位就职后,用人单位可根据劳务人员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业绩确定工资福利待遇等。合同期满,劳动力派遣协议续签或终止,对企业来讲手续简便、见效快、风险少,也更规范。总之,在采取劳动力派遣这种新型的用人方式后,能最大限度净化用工的管理职能,使企业内部用工管理逐步走向社会化,能够集中精力参与市场竞争,理顺了劳动关系,规范了用工行为,用工单位和劳务人员建立起和谐稳定的劳务关系。

目前,我国劳动力派遣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对于增加就业渠道,促进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满足不同类型用人单位的特殊需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劳动力派遣虽然发展快速,潜力巨大,但同时由于缺乏规范,在运作过程中暴露出了种种问题。第一,劳动力派遣协议和劳动合同签订不够认真严肃。有的员工派遣到用工单位工作很长时间了,还没有签订劳动力派遣协议或劳动合同,另外有些劳动力派遣协议及劳动合同中的某些条款过于简单、不规范、双方权利和义务不明确。第二,逐利行为导致派遣公司的价值取向,尤其在社会保险问题上。有的派遣公司为了迎合用工单位,不惜牺牲派遣员工的合法权益,社会保险险种不全、低水平参加,有的根本就不参加社会保险。第三,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用工成本,借劳动力派遣的名义,大规模裁员。第四,与国外相比,我国劳动力派遣的管理制度还极不成熟。没有关于劳动力派遣的单独立法,已有的法律法规中也没有相关的规定,并且在法律缺位的情况下,其他管理制度也没有跟上。个别地方虽然出台了一些有关的规章政策,但普遍存在调整对象范围过窄、调整内容不全面等问题。第五,员工结构不合理。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劳务型公司,以劳动力派遣形式,大量向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企业派遣“低价”劳务人员,造成这些企业用人结构出现正式员工少、劳务人员多的不正常现象。有的企业甚至整条生产线包给外地劳务型公司,再由劳务型公司招收劳务人员,采取“外包内做”形式。第六,同工不同酬。有些用人单位把劳务人员与在编人员进行严格划分,劳务人员的工资报酬往往低于同岗位的在编人员待遇,甚至不享受用人单位的奖金和福利等。第七,劳动力派遣作为特殊的用工形式,尤其是异地派遣,派遣员工的工资水平、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争议裁决的依据标准是按照派出地还是按派入地不够明确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尽管劳动力派遣存在许多的问题,但它在我国当前的条件下存在,不仅是十分合理而且是十分必要的。

劳务派遣公司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为低技能的劳动者提供培训,以帮助其实现就业,为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提供较为广泛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就业岗位的供求匹配效率,有效降低求职与招聘过程中的成本费用。对于劳动者来说,劳动力派遣不仅可以为低就业能力人群提供有序的就业渠道,而且可以满足高就业能力人群的一些特殊需求。

存在价值范文篇8

摘要:人对生命的意识不是自发形成的,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科学的生命观,导致他们不能正确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生命的价值。因此,明确生命观的内容,在大学生中开展一定的以生命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于他们如何通过社会实践去实现生命的价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人的生命的产生有其特殊性,即人类个体生命是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所谓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个生殖细胞(通常是精子和卵)的结合从而产生后代的方式”。有性生殖的好处在于它所提供的后代总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个体的重复性,永远保持着人类生命的生机与活力。因此人类个体生命总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无可替代”的具有唯一性的生命。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栋梁、接班人和充满生机活力的群体,不仅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生命观,而且更应该懂得珍惜和热爱生命,以及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生命价值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生命观缺失的主要表现

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采取的主要是应试教育模式,教育内容主要围绕升学而展开,基本上忽视了对生命本身的教育,偏离了人是教育的目的这一根本的指导思想,大学教育也是如此。目前中国的大学教育模式,主要分为公共课教育和专业课教育。而作为公共课教育重要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本应该承担起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任务,但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分注重政治陛和方向性,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生命观的教育,这不能不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很大的遗感。正是因为这一教育内容的缺乏,导致了大学生生命观的缺乏,从而造成了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由于生命观教育的缺乏所导致的大学生生命观缺失的主要表现有:

一是忽视了生命存在的基础性价值。人的生命是特殊的存在,具有特殊的存在价值。这种特殊的存在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生命相对于其他非人类生命而言具有特殊的价值,就是人具有其他生物所没有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二是人类个体相对于人类其他个体而言,生命存在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因而所有人类的个体生命都是地球上唯一存在的个体,所以我们应该热爱和敬畏生命,因为这是个体用生命去创造所有可能性的基础。当代大学生生命观缺乏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认识不到生命存在的基础性价值,因而导致在大学校园经常出现大学生自杀和杀人事件。无论是自杀还是杀人,都是漠视生命存在的表现,都是否定生命存在基础性价值的表现。

二是忽视了生命实现的创造性价值。认识到生命具有存在性价值只是理解了生命的最基本层面。如果仅仅把生命理解为存在性价值,则人类的生命就和其他动物的生命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因为任何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我国高校扩招所导致的教育产业化使大学生群体空前膨胀,相当多的大学生丧失了天之骄子的优越感,整天沉溺在网络游戏、恋爱和赚钱之中,思想颓废、不思进取,不断在浪费宝贵的生命。他们没有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不仅仅是存在,而更重要的是去实现生命的价值。也就是说,生命更高的、更大的价值在于:以保存和珍惜生命为基础,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生命的价值。所以生命存在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可以创造出远远大于生命本身的价值。

三是忽视了生命本身的超越性价值。人的生命具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去超越生命本身的能力。生命正是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中体现其价值的,这也是人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动物的生命是既定的,它们无法完成对自身的超越;而人的生命是未定的,其本质具有超越性。相当一部分当代大学生看不到生命的创造性和超越性,他们或是被动享受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简单地重复生命消费活动;或是以一种经验的方式重复生命的其他活动。没有了超越本性的生命,不仅导致个人无法超越自己,更为重要的是,也使社会的发展受到影响。

四是忽视生命意识对行为的指导性作用。生命意识是对生命认识的自觉,是对生命的体认和感悟。生命意识对人的行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缺乏生命意识,就认识不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不会去热爱和珍惜生命,也就不会理解生命的超越本性。当代大学生由于缺乏生命观教育所导致的生命意识淡薄现象非常普遍。一是表现在有部分大学生因为恋爱受挫、成绩不好等简单的事情而选择自杀来解决问题;二是有少数大学生因为一些小事而伤害甚至杀死其他的同学或老师,比如云南大学马加爵杀害同学的事件及中国政法大学程春明副教授被学生杀死在课堂上等,都反映了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淡漠,从而无法正确指导自己生命中的行为。

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处在人生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因为这个时期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教育,将会对其一生产生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而生命观又是大学生个体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思想内容。缺乏生命观或者具有不正确的生命观,会使大学生无法正确认识和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严重制约和影响大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和生命品质的实现。另外,生命观教育还是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针对大学生生命观缺乏的现状,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培养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优势,在大学中开展生命观内容的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1.生命存在观教育。马克思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有生命个体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性条件,而个体只有首先保持有生命的存在,才能在社会中实现生命的价值和体现生命的社会性意义。因此大学生首先要树立生命存在观,充分认识到生命存在的重要性,学会有意识地有效地保存自己的生命,学会热爱和珍惜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存在。“每一个存在者都满足于自身。没有一个存在者会否定自.己,会否定自己的本质性;没有一个存在者对自身来说是有限的。”人不仅有保存生命的强烈欲望,并且生命还有朝向未来的无限可能性,会在生命历程中不断扩充其内涵。大学生应该把保存生命作为自己人生的基础性价值,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充实生命的存在内涵。

2.生命独特观教育。人类生命是自然界伟大的奇迹。人的生命既有相对于动物生命而言的独特性,又有相对于他人生命而言的独特性。生命独特观包含三个层次:一是生命现象对非生命现象的独特性。生命现象的出现是物质世界演化的奇迹,是对非生命现象存在方式的根本性超越。二是人类生命对其他生命的特殊性。马克思曾经说过,“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而动物则是无意识的个体存在物;人能够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事物的存在并能改造他物,而其他生命则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只能适应环境。三是人类个体相对于其他人类个体生命的独特性。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生命无论从肉体到精神都有不同于其他生命的特殊性。大学生要学会理解人类及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学会尊重和敬畏人类生命。如果大学生缺乏生命独特观,就会忽视人类生命存在的独特价值,也就无法理解生命在展开和实现过程中的精彩。

3.生命品质观教育。个体生命虽有其独特性,但独特性却不是它的最主要的存在方式。“每一种生命都十分脆弱,当它的生存之境突变之时;每一种生命又可以是相当强大,那是它依存于和谐的生存之间。”所以生命在存在过程中具有极大的变异性。生命品质的高低取决于个体把自己的生命放在一个怎样的位置。大学生怎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生命品质?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不断充实生命的内涵;另一方面要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社会中,通过社会实现生命的价值,不应该把自己的生命封闭在自我的狭小天地。生命只有融人社会,在生命的相互依存中才能变得强大。当生命从社会和他人那里获得支持的时候,就具备了提高生命品质、创造生命基础的前提和基础。

4.生命超越观教育。人类生命是一种超越的存在。生命超越观有两层含义:一是生命对物质世界的改造和超越。生命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完成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并创造出世界上没有的东西,从而达到影响和改变客观世界并满足人类需要的目的。二是人类生命对自身的超越。生命从来就不满足于自身存在的现状,它会通过生命本身的实践活动不断超越生命存在的现实,提升生命存在的价值,以其超越性不断更新生命存在的内容和方式。存在不是生命唯一的和主要的目的,超越才是生命的本质所在。大学生只有认识到生命是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中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才能体验到生命存在的幸福感,也才能意识到社会对其生命存在的认同。

三、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途径

人的生命观不能自发地形成,即使可以自发形成,也是不系统的和不完善的。因此,进行生命观的教育就成为了培养大学生生命观的最主要的途径。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途径来培养大学生的生命观呢?有学者认为,生命教育主要包括尊重生命、体验生命和超越生命的教育。根据国外生命及生命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生命观的内容,培养大学生的生命观至少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的转变。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首先是一个思想和观念上的问题。在生命观的问题上,中国人注重对外在的物质层面的追求。我们现在也还在宣传人为了抢救或维护国家、集体和他人财产而牺牲生命的行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当然,维护国家、集体和他人的财产不受侵犯是十分合法和道德的行为,问题是为此而牺牲生命的行为值不值得提倡。根据生命神圣和生命至上的原则,人的价值应该大于其他任何东西的价值,因此为物而牺牲生命的行为无疑违反了生命存在的基本原则,对此不应该加以提倡。培养生命观,首先就要大学生转变思想和观念,把人而不是把物确定为社会的中心,充分意识到人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还要认识到生命价值的两个层面:即存在价值和超越价值。存在价值是超越价值的基础,超越价值是存在价值的深化和生命最本质的内涵,人只有在存在价值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实现超越价值。

2.改善社会环境。一个正常的人类社会,应该是以人为中心,始终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的社会;应该是尊重人的生命,给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社会。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观,就是要他们都来真正关注人的存在和人的生命,形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社会意识。大学生也生活在社会中,其意识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影响,只有在一个以重视生命为基础条件的社会里,人才能形成真正的科学的生命观。

3.开展生命观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仅应该成为大学生世界观培养的重要途径,也应该是培养大学生生命观的重要途径。结合国外生命观教育的实践,实施生命观的理论教育应该从三个方面人手:一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在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增加有关生命意识观的内容;二是开设生命观教育方面的专门课程,让大学生接受系统化、理论化的生命观教育;三是可以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传播媒介进行生命观方面的理论教育。生命观教育的实践教育方面主要是要求大学生多接触和了解社会,多参与到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社会实践中去,让大学生充分体会人的存在的意义和人在改造社会中的伟大作用和现实价值,从而使大学生认识到生命存在的重要性,坚定他们珍惜生命、投身社会和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信心。

存在价值范文篇9

1信息化视角下的图书管理模式

1.1内涵

所谓在信息化视角下来创建图书管理模式,可以简称为信息化图书管理模式,该种模式实际上就是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技术来实现图书管理。该种模式与传统的模式相比,加入了信息技术的使用,而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推动管理人员信息化、图书管理工作的智能化、信息知识储存方式多样化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其根本就是将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与图书管理相结合,使得我国当前的图书发展,可以与科技信息的发展形势相匹配。从而推动我国整体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发展。

1.2特征

将信息技术引入图书管理中,自然可以得到与传统图书管理不同的效果,信息化图书管理模式,应该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图书借阅服务的“便捷性”。在图书管理中,使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让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同步化,在借阅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以面对面的形式,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第二,图书储存的“无限性”。传统的图书管理,纸质图书管理,需要多少对应的空间场所,才可以实现图书的收藏。而信息技术下的图书管理,它是以虚拟网络作为储存场所,因此,图书馆的可收藏容量将会大幅度上升。第三,图书内容的“共享性”。传统图书管理模式下,各个图书馆的信息内容都是以纸质为媒介,在借阅的过程中,需要以实际馆藏来作为基础。然而,信息化图书管理,可以有效地将多个图书馆连接起来,使得其在信息管理的过程中,不必太拘泥于信息的需求,从而最大限度的去寻找信息。

2信息化图书管理模式建设的必要性

2.1提升图书馆的存在价值

受到信息技术的冲击,使得传统的图书馆存在受到严重的质疑,甚至有不少呼声,都希望可以直接关闭图书馆,从而实现资源的节约。然而,图书馆的存在对于一个区域来说,是文化的象征,具有不可取代性。因此,图书馆必须存在。然而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使得其使用价值降低,信息化图书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其存在价值。

2.2整合图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图书馆作为信息的收纳中心,在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信息地位。然而,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相对滞后,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信息化图书管理模式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整合我国当前的图书资源,使得原本相对较为分散的图书资源集中化,然后再将其存入网络之中,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

3如何建设信息化图书管理模式

3.1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素质

在传统的图书管理中,图书管理人员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管理技能相对较差。信息化图书管理,必然会引入新型的技术来作为支撑,因此,在图书管理人员的选择上,需要适当地提高其素质,对其管理技能与信息技术相关技能需要有所要求。

3.2引进信息管理技术

信息化图书管理模式,必须要信息技术来作为支撑。因此,在建设信息化图书管理模式时,需要引进信息管理技术。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图书管理整体滞后的状况下,笔者认为可以统一引入,以提高其应用效率。

3.3改善图书管理的设备

设备是信息技术实现的载体,信息技术的实现需要对应的设备。传统的图书管理,需要一定的空间来作为支撑,而信息化图书管理则需要对应的硬件设备。这些在我国当前的图书馆中配置较少,且质量缺乏,面对该种情况,笔者认为需要对其加以改进,适当购入信息设备。信息设备的购入需要与图书馆的实际情况相匹配,一致就好,不可过于追求先进化,避免提高不必要的图书管理成本。

4结语

存在价值范文篇10

关键词土地资源价值公共品退耕还林政策

1土地资源经济总值与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的过程就是资源价值转化的过程。

古典经济学认为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对于自然资源来说,没有凝结人类劳动,所以没有劳动价值。但是,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是有效用的,能够满足人类的一定的欲望,给人一定的享受,所以具有效用价值。土地资源又是稀缺的,稀缺性使土地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了经济价值。因此稀缺的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来源于其使用的效用。广义的价值是相对于个人的爱好、欲望、利益或志趣而言的。除了效用考虑以外,有些价值来源于资源的本身。比如,有些野生动植物的存在,可能并不能给人们带来什么效用,但是其存在有其存在的理由,人们从伦理的角度,善意的角度看待它们,愿意支付一定的货币来保护它们,也是一种价值。

根据价值的来源以及效用的实现方式等不同,土地资源的经济总值应包括土地的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和存在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是指对土地资源直接消费所带来的价值。它分两类:一是作为资本品,比如用于农田、工业用地等,是生产要素之一;另一类是作为消费品,这主要指消费土地资源的一部分,如天然的生物资源的消费,不包括劳动产品。这部分价值是靠市场来实现的,是市场价值的大部分或全部。

间接使用价值,指的是对土地资源的资本品和消费品的使用起到维护作用,或着改善周围生产环境的价值,这部分价值并不是直接用作资本品和消费品的,它是间接的。比如退耕前的土地用来耕种农作物,是把土地当作资本品使用的,退耕后,变成了生态林地,木材不能砍伐,不能给人们带来经济收入,所以直接使用价值为零。但是生态林能够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有利于周边的农业生产、人类的居住,具有很大的间接使用价值。这部分价值是外部性的,不能通过市场来实现。往往需要政府制定税收和补贴标准,依靠行政和法律途径来实现。

选择价值是指人们未来的直接和间接使用带来的价值。比如林地可以用做耕地。就短期来讲,耕地的未来使用,能够给生产者带来的收益,就是林地的一种选择价值。但从长期来看,毁林开荒可能带来水土流失,以致土地变成荒地,不能再开发利用时,这种土地的直接使用价值就是零。而林地与农田的使用价值就是这种土地的选择价值。因此,选择价值是一种未来的潜在的使用价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除了宗教、文化、习俗、信息拥有量等影响因素外,还与土地使用的可逆性有关。如果土地使用是可逆的,如耕地可转化为林地或园地、交通用地,那么其选择价值可能很小。如果土地使用是不可逆的,如建设用地很难再转变成农业用地,其选择的价值就很大。从这点儿上说,选择价值是一种参考价值,不用于直接的交易。特别是在选择土地的使用过程中,根据它选择价值的大小,即其未来使用价值的高低,对比现在的使用价值,判断何种土地利用方式更好。

综上所述,土地资源价值由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构成。其中前三种价值是效用价值,可以通过市场或模拟市场的方法测算出来。而选择价值仅作为土地用途选择时的一种参考价值。存在价值,根据皮尔斯的定义就是对于某一种自然资源的存在人们愿意支付的货币数额。一般主要用于对一些野生动植物、或湿地生态保护的人们的意愿衡量,即人们愿意支付多大的数额来维护这类资源的存在。它是特定用途下的一种单独计算,以问卷调查方式取得。所以,土地资源价值主要还是看前两项价值。

从以上分析看出,如果仅仅从直接使用价值的大小来判断土地利用方式是否合理是很不全面的。一般来讲,单单从土地的直接使用价值来判断,存在着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宅基地>农田>森林>牧场>荒地>裸岩>废弃地的态势。可是就退耕还林来讲,耕地直接的经济价值大于生态林的直接经济价值,而生态林的间接使用价值又是大于耕地的间接使用价值的。所以从总的经济价值来说,可能二者差距不大或生态林的经济总值更大些。这是因为这些价值之间有着一种互相消长的关系。耕地用途转为林地用途以后,它的直接使用价值也转化为了林地的间接使用价值。只不过这部分价值的实现不能通过市场表现出来,它是外溢的,要求国家以税收的形式,从收益者手中转移到退耕农户的手中。

2林地的公共品属性与退耕还林的补偿政策

公共品理论认为,公共品又称为公用品或共用品,可以同时给一系列使用者共同服务。公共品与私用品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公共品具有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按照非竞争性与非排它性的程度,公共品又被划分为纯公共品、准公共品和公共资源。

纯公共品既有非竞争性,又有非排它性,或者由于技术上的原因难以排它的公共品。这类公共品如国防、环保等。

准公共品是指不具有竞争性,但具有排它性。这类产品就是布坎南所称的俱乐部产品。俱乐部产品只针对俱乐部内部人员使用,不是俱乐部成员的不能使用。例如:学校、游泳池、医院等。但是在一定的规模下它有一个最优的消费者数量。超过了这个规模,就产生拥挤现象,具有了竞争性。

公共资源是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但不具有排它性。如空气、森林、草原、渔场、牧场等。这些公共资源的使用不具有排它性。但过度地使用,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使用品的质量下降。

按照上面的解释,退耕还林的土地是集体所有,属于公共资源的范畴;生态林则是环境品属于纯公共品的范畴。公用品的非竞争性意味着它的边际成本等于零,如果它是有效生产,那么应该满足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的条件,所以它的边际收益也应该等于零。这就是说公共品应该免费提供,这显然是私人生产办不到的。公共品的非排它性的含义是不能通过价格制度对消费加以控制,因为一旦公用品被提供,就不能阻止任何家庭对它的消费。因此收费变得很困难,公共品不适宜由私人生产。

如生态林建设改善了人们生产、生活环境,它可以在提高周边地区农业的生产,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等上面体现出来。但是生态林建设也需要生产成本,如退耕农户的退耕的机会成本以及购买种苗、种植、管理树苗的劳动成本等。这些成本需要给予补偿。但是非排它性的特性是消费者涉及到所有社会成员,私人向这些人员收费变得十分困难。那么这就要求国家通过非市场机制给予公共品的生产者如退耕农户,以成本补偿。

我们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实质上就是国家提供公共品的政策。但是生产者是退耕农户。于是国家与农户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委托———的关系。虽然国家规定林木的所有权为农户所有,但是生态林的直接经济价值几乎为零,农户缺乏足够的激励来提供这些环境品。尽管从理论上讲,生态林的间接使用价值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衡量,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全面性最终导致政府的定价也是偏离实际价值的。比如生态林的生态价值实现具有时间性、潜在性、长期性。消费者对它的评价也就多了一份不确定性。这样给予农户的补偿如果太低了,或者仅仅补助8年,那么退耕还林的成果就会变的很危险。所以退耕还林的补偿从现实上说,数额要够,从长远来说国家也应该补足。

3退耕还林补偿额的确定

农户每退耕1亩地,就意味着放弃1亩地的农业收入,这部分收入就是他们种植生态林的机会成本。随着退耕亩数的增多,机会成本在增大。同时种植生态林也要投入劳动和资金,它和机会成本共同构成了农户的生产成本。假设C是农户的生产成本,A是退耕的的数量,把C看作A的增函数,即C=f(A),且f′(A)>0。同时退耕的受益者(环境品的消费者)随着退耕亩数的增加,环境品供给的增加,效用在增加。但是,如果他们必须为环境品的消费支付一定的代价的话,比如说交税,那么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下,他们就得在私用品与公共品的消费组合中作出选择,理性的消费者将选择使它们的效用最大。即

MaxU(X,G)(1)

s.t.X+PG=m(2)

式(1)代表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其中X代表家庭私用品的组合,G代表公共品。式(2)中,X的价格假设是1,P是公共品的价格,m代表该家庭的固定收入。用拉格朗日条件法,可求出效用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共用品与每一种私用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所有家庭的的边际替代率之和。它隐含的一个条件是,消费者对环境品的消费的边际收益是下降的。通过消费者的边际收益与农户的边际成本的比较可以确定退耕还林的最优补偿额,见附图。

当MC=MR时,在A*、P*处,退耕还林就达到了均衡,这时退耕农户得到的补偿正好等于消费者的意愿支付。同时也等于他的边际成本。总之,从以上的分析之中,我们看到,由于林地的公共资源的属性,以及生态林的纯公共品、外部性等原因,政府必须始终是退耕还林的参与者,而不可能成为局外人。

所以政府应该制定更加长远的补偿机制,合理确定补偿额,使退耕农户和环境品的消费者都得到好处。

参考文献

1高映轸,潘家化,顾志明等.土地经济问题再认识[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