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2:55:27

崇高范文篇1

1959年9月26日,松基3井喷出工业油流,大庆油田被发现的同时,也拉开了石油大会战的序幕,广大石油工作者们积极参加开采石油的工作。面对头上只有青天一顶,脚下只有荒原一片的极端恶劣、困难的工作环境,为了鼓舞会战职工的斗志,各探区(1960年初为三个探区)党委会号召各基层单位利用墙报、黑板报、工地宣传栏和广播站等为阵地,在广大职工中大张旗鼓地展开了业余诗歌创作活动。这不仅调动了广大石油工人创作诗歌的积极性,同时又为大庆石油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广大的群众基础,使大庆文化蓬勃发展。45年开采石油的历程,大庆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作家,优美的诗歌、散文,宏伟的小说、话剧,以石油为背景的佳作层出不穷,广泛的体裁将崇高美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西方美学中的美与崇高这一对范畴,在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得到新的解释,形成了作为自然美和社会美的两种基本形态1110黑格尔曾说过,如果把各民族的史诗搜集来“就会成为一种民族精神标本的展览馆”。他又说,我们倘若想要认识希腊的民族精神和历史,荷马史诗就是最生动最单纯的资料来源了气文学作品是民族和时代的艺术纪念碑。各个民族的文学作品,不但是民族的标志,而且也是整个民族精神的体现。回看大庆石油会战历史,从偏僻无人问津的村庄,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成为了现代化的新兴城市,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而从大庆的文学作品也不难看出不怕苦、不怕累、拿下大油田的革命精神,这同时也体现出了民族精神。广大石油工作者无论身处怎样的工作岗位都纷纷拿起笔来写诗著文,讴歌火热的石油大会战,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而其中的“英雄不怕风雪寒,日进千尺只等闲;今年会战非小可,力争奇迹再加番。”例和“未经严冬不喜春,孤J撮知父母心;尝透昔日奴隶苦,方感今为福中人。福根甜源哪里来?造福为民党的恩。坚定斗志跟党走,饮水不忘掘井人。”州等诗歌都充分表达了在党的领导下广大中国人民翻身做主人后的喜悦心情,为了国家的建设努力拼搏奋斗,不怕苦、不怕累,使国家更加富强、始终秉承艰苦奋斗精神,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为此奋斗终身。“身穿冰结凌,北风当电扇;修好采油并,为国作贡献。”均正体现广大石油工作者为开发大油田奋斗的精神,舍小家,顾大家,抒发了广大石油工作者心系党,心系国家,为石油会战拼搏奋斗终身。

这些佳作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被广为传颂。诗人们的佳作不仅鼓舞了广大会战职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为早日拿下大油田而埋头苦干,忘我奋战,无私奉献,而且也对一些诗歌爱好者们产生了广大的影响。在这壮观的景象中,更无形地突出了作品中人物的崇高美,不仅使大庆石油诗歌创作蓬勃发展,也使得大庆精神深入人心。由大庆剧作家杨利民创作、再现“铁人”人格魅力的多媒体八幕话剧微人轶蔚,正因为其较强的思想教育性成为展现大庆精神、学习“铁人”精神的教材,成为教育后代不忘民族精神的经典之作,在全国多次上映。杨利民站在时代的高度,以时代的眼光,把“铁人”放在世界石油风云大背景下,讲述了“铁人”那一代石油工人进行的艰苦卓绝的石油大会战。通过在舞台上对“铁人”王进喜工作、生活的8个场景进行精彩的解说,向人们全面展示了一个用钢铁脊梁担起民族重任、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写下的光辉的历史、以博大情怀彰显光辉的人格魅力的真实铁人形象,使人们充分感受到了“铁人”精神。广阔的视野和磅礴的气势尽显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特色。《铁人轶勤的可贵之处更在于用铁人的美,让我们牢记那些为了祖国的命运而奋斗甚至牺牲的人们,那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崇高的美,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新兴人类的要求。可见,崇高美的文学作品既描绘本民族的真实形象一又起到了陶冶情操、培育下一代人的作用,在展现本民族精神的同时,又使得本民族精神得以继承与发扬。

鸿篇巨制的文学作品会震撼人们的心灵,使人受益匪浅。与一般的作品不同,它不是重在表现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情感,抒发人的欢悦或忧伤、惆怅或感慨,它所描写的总是那些关乎社会公众生活、联系着影响历史进程的事件。题材的宏伟性要求作者要具有历史的眼光,和正视生活的勇气,与他同时代人相比对生活具有更加透彻和精辟的认识。丁羽创作的以60年代大庆石油会战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伙地之分全面向人们展现了大庆石油勘探、开采的过程。在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下,广大石油工人从玉门关搬迁到北大荒,在这片荒无人烟的地方开始了他们开采石油的艰苦奋斗的历程。在辽阔的章原尽显人们忘我奋战的身影,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零星点点,小小的聚集点成为了数以百人的集合地,成为了大的村落。壮丽的山河,天然的牧场,石油工人们投身开发大庆石油的建设之中。那时条件艰苦,没有水就吃雪,他们在极寒的冬季用火热的激情战胜了严寒的扫创伴,他们是勇敢的,是令人敬佩的。他们住的是简陋的宿舍,没有取暖设施,只有围坐在火炉的旁边,生活是艰苦的,但人们的热情是高涨的,到处欢声笑语,是一片欢乐的海洋。油井出现井喷,王进喜首先目匕入泥浆中,用自己的身躯来搅拌泥浆,工友们面对此情此景无不为之感动,纷纷跳入泥浆中,加入人工搅拌泥浆的行列。正是由于他们的这种忘我的工作激情才使得油井顺利产出石油,宣告大庆石油的勘探成功。没有搅拌机就用自己的身躯加以搅拌,没有抽水的设备就用自己的脸盆、水桶来进行人力接力抽水,一飘、一盆都见证了人们忘我的工作热忱。正如王进喜的口号,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么壮观的场面怎能不令人感动,这么壮观的场景怎能不让人记忆犹新!在宣告石油会战拉开序幕之后人们更加以饱满的热情,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积极参加石油建设工作,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全国振奋的好消息,鼓舞着全国人民的士气,人们热情高涨,积极参加党中央号召下的各种生产活动,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困难是暂时的,我们要有迎难而上的精神,大庆精神正向人们设释了那种敢于面对困难、敢于解决困难的坚定决心。他们是可歌可泣的,是值得人们学习的。正是以这样的工作态度,广大石油工作者们积极参加开采石油的工作,生活艰苦能够克服,勘探成功大庆油田,全力以赴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出一己之力!宏伟的场面让我们真正感受其中的崇高美,真正感受到了大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工人的热忱,令人敬佩。在现在的时代更是鼓舞人心,振奋精神。

又如杨利民的话剧心也质卿,向人们全面展现了一群北京地质学院毕业的学生,在60年代奔赴大庆石油会战的壮观场面。通过他们的艰苦历程全面展现了大会战在严寒、困苦中进行的全景。如,刘仁爷爷的一个战友在寒冷的冬天冻掉了鼻子和耳朵,乐观豁达的刘仁也因公被冻伤了双腿,做了截肢手术,只能永远坐在轮椅上;“骆驼”洛明得了强直症,躺下起不来,起来躺不下;众多工人累到经常几个月不脱衣服睡觉,头发长的像囚犯、浑身长满跳蚤、手脚生了冻疮,夏天外面下大雨帐篷里下小雨,脸被蚊虫咬得像馒头……正是有了他们的艰苦奋斗,大庆油田才得以勘探成功,解决了国家石油荒的困境。回顾大庆文学的半个世纪的建设,我们不难看出,在大庆市文化局的止确领导下,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作家及爱好者们怀着忘我的工作情怀,传承着艰苦奋斗的大庆精神,纷纷投身文学创作之中。他们有的从新的学徒成为业务骨干,他们有的身在一线,但心里仍然深爱着文学创作,心系诗歌。不论是专业作家,还是广大群众(包括石油工作者、广大教育事业的建设者们还有基层老百姓),都积极参加到文学创作的工作中,为大庆文艺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使大庆这座城市成为文学的海洋,成为石油诗歌创作的根据地,为大庆石油文学的创作拼搏奋斗,百花争艳,群星闪耀,使石油文学走出大庆,走出黑龙江,走向全中国,走向世界!

大庆人那不怕苦、不怕累,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精神正展现了中国人民顽强拼搏的精神,充分展现民族精神。无论是短短的诗篇,还是长篇小说都能让人们感受到石油大会战时的场景,那壮阔的景象仍历历在目,使人感受到了气势宏伟、磅礴。每一篇佳作的背后都会让人感受到大庆精神的鼓舞,诗歌也好,散文也好,小说也好,话剧也罢,工人们艰苦奋战的全景再现更是让我们对他们肃然起敬!这些佳作使人们充分体会到了大庆文学崇高美的特征,向世人展现大庆精神,告诫今人和后人要时刻以大庆精神来为大庆的明天贡献力量。

崇高范文篇2

人作为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总会与其他人产生隔阂,同时,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社会就需要人们消除隔阂,把个体的人整合为统一的群体。因此,能与他人沟通就成为一个人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然而,这个简单的道理在我参加工作之前我并没有体验过,所以,过去的我对沟通看得很淡。直到我成为一名教师,面对一群孩子,我才开始重新审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我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故事:有一位年轻的老师第一次走上讲台,他内心很激动,于是满怀激情的准备了一堂语文课。课上得很成功,这位年轻的教师很高兴,看看时间离下课还有几分钟,于是他要带领学生做一个精心准备的小游戏。他说:“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在下课前咱们做一个课堂作业。请大家按照我说的做。”孩子们一片叹息,老师说:“请大家安静,其实这个作业很简单。咱们唱一首歌,大家跟我一起唱,‘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幸福你就跺跺脚……’”。孩子们跟着老师边唱边拍手边跺脚,一片笑声歌声感染着每一人。老师也很高兴,陶醉在孩子们的欢乐之中。忽然,老师发现一位同学坐在后面竟然不拍手,老师心里有点气,全班同学都配合老师做游戏,偏偏这位同学不配合,于是,老师让大家暂停,他走到这位同学跟前,问道:“你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拍手,难道你不高兴吗?”这位同学把头低了下去。“你下课后到我办公室来。”老师冷冷地对学生说。学生来到办公室,老师责怪道:“你刚才为什么不跟大家一起拍手呢?”学生没有说话,原本低着的头垂得更低了……“怎么,为什么不说话?”老师伸手去拉学生的手,老师突然发现学生的手袖空荡荡的,“你的手……”老师诧异地问道,学生抬起头,一行热泪挂在脸颊上……老师蹲下身,为学生擦去泪痕,什么说不出来,站起身,摸摸学生的头,自己的眼里也噙满的泪水。

有一座桥,连接着希望与辉煌;有一种爱,化解了矛盾与战争。它就是沟通!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也走上了教师的行列,这个故事中的老师一直成为我思考的源泉,让我在工作中不断的反思自己,审视自己与学生交往的每一个过程。“师之者,教之以事而育诸德也”,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不仅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更是教师所担负的特殊的光荣使命。

然而,在我读到这个故事之前,我却经历过我自己与学生之间一段难忘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在对比中体验了什么是沟通。记得那是在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秋天。我教的学生中有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叫李树强。他很懂事,对父母也很孝顺,平时话虽然不多,但是学习刻苦,每次考试总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国庆节收假却迟迟没有看到他的身影。心想是不是学生把收假的时间给忘了?等明天回到学校,一定要好好的教训他一顿,要让他知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还有学校的纪律’。不然,好好的学生就会因为管理不严而变得厌学,甚至逃学。三天之后仍没有他的消息,打电话也无法联系,这样的好学生不来上学,学校要追究责任,当班主任的我首当其冲。下午上完课后,我按入学时留下的地址,打的到他家。没想到走到半路上,出租车司机竟然不送了……秋日的夕阳渐渐落下去了,而我却独自走在陌生的乡村路上,在路人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了学生家。见到李树强,我差一点没认出他来,在我的印象里,他总是穿这一套蓝白相间的运动服,给人的感觉就是个中学生。但眼前的李树强只穿着短裤和一件看不出颜色背心,一头汗水,完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农民,他爹妈也都是扛着农具刚回到家。他们见到我,不知我是谁,李树强向爹妈说我是他的老师,两位中年人忙说对不住老师,我说明来意,希望李树强跟我回校上学,他们便烧水做饭,边向我说家里的活需要孩子干几天,没让孩子到学校上学,对不起老师,让老师吃苦了。李树强的爹妈说着客气话,我却一点也没听进去,我被这个贫困的学生家庭状况所吸引,扫视这个家,除了一盏电灯和几样简易的家具外,最显眼的便是用土墙上贴满了他曾荣获的若干奖状……此时,我的脑海里闪现出这样一个片断:同学曾跟我反映他很不和群,很少在宿舍里吃饭。想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

崇高范文篇3

论文关键词:崇高观念;生态意识;文学批评;自然;梭罗

自朗吉努斯阐释崇高与自然的结构性关系以降,文艺批评家们总是以自然对象和在自我与自然力量的落差中用相互矛盾的表述去思考崇高。譬如面对自然时体验到的谦卑和虔诚一直是构成自然崇高感的一个根本要素。英国美学家博克在《关于崇高与美的两种观念的根源的哲学探讨》中认为,在自然面前,“我们自己的本性变得微不足道并化为虚无”。博克讨论崇高体验的文学例子几乎都与自然世界的情景与意象有关,即便在专门讨论修辞学意义上的崇高即语言的崇高效果一节里也主要以自然为对象。后来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论述自然的崇高体验时写道:“我们对它们抵抗的能力显得太渺小了”,“它的威力之不可抵抗性使我们认识到自我的无力。”然而康德却试图调和人与他性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崇高感“是一种间接产生的愉快;它经历着瞬间的生命力的阻滞之后,同时继之以生命力的更加强烈的喷射,崇高的体验产生了。”康德虽然使用了“瞬间”和“同时”等词,但却暗示了崇高体验是一种继之而起的心灵升华运动,是历时的而非共时的伴随性响应。针对康德在《判断力批判》里表述崇高瞬间体验的虚假倾向,德·曼指出,“与其说《判断力批判》是一部结构严谨的分析性论著,毋如说它是一个故事,它揭示出心智力活动的戏剧性场景。”尽管如此,这种瞬间体验范式却为我们思考崇高似是而非的特征提供了一种十分有用的整合策略。

美国评论家维斯凯在《论浪漫主义的崇高》中阐述了康德的“浪漫主义超越的结构范式”,他将康德的崇高霎时体验分成“三个阶段”:1.精神正常的、处于前崇高体验的阶段,“此阶段的心灵与对象处于某种明确的关系之中”;2.继而是某种分离使心灵与对象之间的失衡;3.最后是“回应阶段”,即平衡恢复阶段。该结构形态有助于我们把突变的瞬间体验从康德的叙述中离析出来。在《判断力批判》中,崇高体验源于自然对象的恐惧超越我们的想象力并导致我们在知性上的不协调,即感知力与对象之间的分裂。这种分裂接着又被理出场所征服,并最终向我们指出“自我的崇高性超越了自然”。

事实上,康德的崇高模式体现了欧洲人认识崇高体验的大致轨迹。这一轨迹具有19世纪浪漫文学中表现崇高的特征。譬如英国浪漫诗人华滋华斯在《序诗》里就曾写道:诗人的成长要“同时得到美和恐惧的孕育”,“在那给人印象深深的恐惧里/在那愉悦和幸福的重复中”去学习。

诗人在《序诗》中用亦此亦彼、又相互矛盾的两可方法去寻觅自然中的崇高,并把它视为自己的“使命”。然而我们注意到,直至《序诗》末尾诗人最终所获得的却是“人的心智如何变得/比大地还要美丽一千倍/大地也因他的寓居而变得更加神圣”。因此济慈称他的崇高为“个人主义的崇高”,算是对华滋华斯崇高体验的中肯之言,尽管济慈本人从未阅读过《序诗》。华滋华斯诗中的自然显然缺乏济慈主张“诗人个性”中所应有的“消极感受力”,因为后者反对无处不在的诗人意图,诗人天赋就是“消极的感受力”,诗人没有“自我”(identity)o华滋华斯的矛盾体验也见于爱默生的《自然》一诗:我们应该“跨越平庸”,去感受“欢乐直到恐惧的边缘”,直到“所有卑微的自我情感消弭。我变成一个透明的球体,我化为虚无”。同样,诗人的自我萎顿毕竟是短暂的,因为他接着写道:“我看到一切;永恒的存在似电流贯注全身;我成为上帝身上的微粒”。最终谦卑的自我羽化登仙,个体实现对自然世界的支配——“自然浑然成了中介,它成就了自我,却受到人的支配,如驴子温顺地驮着拯救者。它把它的王国托付与人,人把它当做工具役使并铸成实用的东西”。爱默生原本谴责视自然为“他性”的人类,殊不知这种谴责却落在他自己头上。因此,巴巴拉·帕克指出,《论自然》“读起来像《圣经》的‘启示录’,人是‘站在废墟中的神’,自然是异化的意识,这意识因为他不断涌现出的创造力未能生效而凝结成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形式。只是自然却预示着人将会重新获得被他抛弃了的神秘力量,并随着‘精神的注入’,世界的创伤将会愈合,‘人对自然世界王国的驾驭’将给他‘比上帝还要巨大的权力。”

所举三例,都把崇高体验描述为主体由收缩到张扬的瞬间变化过程。如果使用维斯凯的三分法,我们可以把其中第三阶段即主体或理性回应阶段与生态批评联系起来。康德指出,自然“在和理性的观念相比较时,将被估量为小。”然而面临的问题是,在假设一种生态学上的崇高时,若把主体张扬这个阶段给予取消,其理由是否足够充分?因为,如果这种体验在“超越”瞬间的临近之前就“出轨”的话,那么在主体身上就不会出现顿悟和愉悦的升华感。可见,剥夺了崇高感,就会使这种启示性体验有“葡萄被水”之虞,从而丧失它的光彩,甚至会从根本上取消“崇高”这一术语的合法性。

从理想角度上来看,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崇高抑或会为我们提供某种崭新的超越感,它可以消除人对于自然的优越感,即康德所谓想象力“采取了一种被征服者反客为主的形式,一种被征服者优越于自然的形式,在这种形式中自然的直接威胁得以克服。”事实上,今天西方文化中对待自然的态度无疑应归功于崇高观念或内涵了传统结构性的崇高概念,也即维斯凯所谓的“垂暮的美学观”。如果我们重构崇高概念的内涵而不是重新命名它,那么我们就得首先承认崇高观念本身确实是弥散和疏离的,甚至是变幻无常的,因此它应该具有一种基本稳定的结构,才能为一种现代模式提供构架。否则,我们就不过是把一个过时的语言范畴嫁接到一个全新的概念上来而已。当然这既不是要否认崇高的历史性,亦不是奢望要在它的历史性语境中重新再现它。作为一个文学或美学术语,它必然地受到来自文化、历史以及语言等话语层面上的调和与吸收。

因此我们仍需要把崇高感视为一种特有的文化或文学性表现:即人类与超越其自身力量的自然对象间的相遇。康德、华滋华斯和爱默生等对崇高的体验在描述结构上的基本类似性,与其说是一种文学影响的记录(华氏未读过《判断力批判》,爱默生亦未读过华氏的《序诗》),毋宁说它揭示了霸权文化对“正典”作家们强大的影响力以至于他们在回应和表达这种普遍经验方面所具有的一致性。崇高观念的传统正是通过上述三个文本与其它文化产品得以界定和提炼而成的,时至今日它依然具有参考性。并且这一传统遗产在当代美国的自然描写和生态批评中日益表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

譬如安妮·蒂拉尔德的《汀柯湖畔上的朝觐者》就与华滋华斯的《序诗》相类似,因为两者都记录了与自然交融关系中个体自我发现的过程,即自然“在分离和再度融合的旋涡中”把自己展示开来。田蒂拉尔德在题为“生育力”一章里使这种“分离”感达到了顶峰。类似感受也见于康德论崇高的文本中。比如康德将崇高分成两个主要范畴:数量的崇高——无穷大而使人惊惧;力量的崇高——庞大混茫的对象临近感而把自己征服。蒂拉尔德的“生育力”处处给人以数量上的崇高感,譬如面对眼前“数亿只”岩石藤壶蛹所形成的“皮肤斑点”,她写道:“我的脑海里溢满了数字,它们膨胀着,像撕裂一只贝壳一样撕裂着我的头颅。”诚如博克所说,哪儿有崇高体验发生,就会出现惊羡和恐惧之间的明显界线。自然“细节上的无穷变化和形式上的无穷增生”使自我“在瞬间感受到‘境忘心自灭’的无言和无知无识的物化。这种生育力后面的驱动力是一种可怕的压力,一种诞生和生长的压力。它撕裂了树木的皮层,让嫩芽呼之欲出。这种压力突破了硬壳,使幼蛹得以君临尘世,又是同样的压力使自然中的生命觅食求生并最终走向无情的死亡”。

这种崇高的瞬间逼迫着她在一种新的光耀中,确切地说是在全新的黑暗中看待世界。刹那间,“阴影变得更加浓重。无限想象力染上了一层阴冷、恣肆的色彩”。注视眼前“无穷多的”藤壶蛹,我“真不敢相信数十亿的婴儿难道会比它们更真实?上帝注视它们的眼睛难道不是充满了同样的柔情与关爱?我想知道,每一只藤壶蛹是否都是独一的,是否如砖块般彼此代替”。此时,她明显向我们传达出人类并非是宇宙的中心的思想,更是感悟出自己必有一死的命运:“我自己不是一个而是众多。

这对康德的感知力与对象之间存在着的某种失衡无疑是一个经典性例释。就生态学的崇高来讲,其意义在于它最终产生一种升华了的顿悟。譬如蒂拉尔德顿悟道:“我从同一条鲜活支流里瞥见自由如何在美与惊惧中变化。”作者重新恢复了崇高的相互冲突的二元结构。她甚至坦言自我和海蜇是“自然世界同一条河流的两个支流。其源头是自由,其支流是无始无终的”。她把宇宙万物视为整体,同时又把死亡作为我们为生命付出的代价。世间万物都归于宇宙整体,都在美丽和惊惧中成长着,如“美丽的鹦鹉舒缓地飞临河边,优雅地从河中饮水,美丽滋润了它双眼,死亡则使它羽翼丰满和飞翔。郁金香的花瓣犹如那填满蠓的肠子,却难逃湛水波动时的厄运”。显然,作者抵制了面对崇高的体验第三阶段中所产生的理性诱惑,并为我们理解生态意义上的崇高提供了文本样板。

可是,是不是只要满怀谦卑、死亡和敬畏的意识,我们就找到了拯救生态环境的灵药?是不是对崇高做出生态意义上的界定或修正,我们就解决所面临的困难?自然深奥莫测的“他性”不仅令我们懊恼不安,而且一想到我们就是这异己力量中的一部分却又让我们感到震惊。我们于是设法与自然较量智慧,否认、逃避或征服它,我们的心智力量构成了传统崇高观念的基本构架。这一构架又通过“超越观”肯定了个体行为的合理性。通过这一超越观,外部世界被驯服或被抹除掉。就此而言,康德的话又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对自然界的崇高感是对自我使命的崇敬,并经由某种转换付与了自然界(客体成为主体的媒介),于是我们的理性使命感与优越性便被形象化地表达出来了。”康德由此把现象世界有效地转化成了人类精神的表征。因此,维斯凯无不正确地指出,康德的崇高观念是“把外部世界变成心智并与自我发生关系的象征”,然后祛魔为“虚无”,却把自我留在了理性的光环中。

我们还可从梭罗《克塔登山》中充分体验到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崇高感。该文收集在梭罗《缅因森林》文集里。它讲述了梭罗游览克塔登山的个人感受。令我们惊异的是,登山者激情顿悟上的突变不是发生在他登临绝顶时的喜悦中,而是在下山的途中,在他穿越那片“火烧地”的途中。梭罗在下面这段文字中表达了他的崇高体验:

我站在那里对我自己的身体感到恐惧,这个缚住我的物质现在令我感到陌生,我害怕的不是精灵,鬼怪,我就是其中之一,我的身体就是其中之一。但我害怕身体,见到身体我会发抖。这个掌握着我的巨人是什么东西?神秘之谈?想想我们在大自然里的生命,每天要与之接触的事物,岩石、树、吹过我们脸颊的山风!坚固的地球!现实的世界!常识!接触!接触!我们是什么人?我们在哪儿?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段文字,我们需要回到梭罗对他在克塔登山脊上那种失望情绪的描写上,因为两段文字具有密切的联系。梭罗独个儿登山揽胜的体验同样是对博克式崇高观念的一个典范例释。我们对他笔下的自然意象略加注意,就足够证明这一点:“那里沟壑纵深而狭窄,山坡上烟笼雾锁”;各种植物“丛丛紧簇”;“一条宽阔的坡级”沿着山麓逶迤而上;“裸露的岩石群奇崤如犬羊交错”;“天空惨云千态万状”;“还有一条阴冷而洞隙密布的地段”,“恶云紧叠”。梭罗将这次艰苦跋涉称做“险峻犹如撒旦穿越亘古混茫的混沌”,大地“初始未化,沉郁生风”,“怪石横道”,“野性未驯”;自然啊!“浩远、博大而非我族类,亦由此可见”。

梭罗明显的意图与其是说地形给旅行带来了困难与艰辛,不如是说自然之他性以及它未驯化的野性。梭罗替自然说道:“我不能怜悯你,亦不会袒护你,但我将无情地把你从这里赶到我能宽容的地方”。固当他代自然传达出这番忠告时,继起的体验征服了他,使他不知所措,使他感到谦卑。他知道自己开始与自然轩轾分明。崇高意义上的感受持续着,甚至潜在地延伸到篇末。梭罗说:“我已很充分地意识到,这就是原始、一尘不染、永不会被驯化、令人生畏的自然,或许人们还有其它的称呼”。此时“自然”一词这个熟习的概念变得陌生起来。语言的工具性瓦解了,物/词之间的分裂鲜明地浮现在他的意识中。爱尔敦说道:“正是陌生化动摇了我们的自鸣得意,我们不再相信语词的充分性了。”面对语言之局限性,梭罗“只能用否定人类概念的方式来描写眼前的事物”固,即言说事物不是什么的方式来表达他对语言的怀疑:“这里不是人类的花园而是亘古初始的地球。它不是草坪,不是牧场,不是休闲地,不是林地,不是牧地,不是可耕地,不是荒原。它是地球湿润而富有生意的地表。人如何能与地球联袂在一块呢?地球是广阔奇妙的物质,而不是吾人类的大地母亲。”

我们注意梭罗多次刻意使用“物质”(matter)一词,因为在他看来该词预示了物质“超越了心智的控制”。“物质”一词作为一个符号,他是从中性意义上来使用的,指称那个神圣、不容命名的“结实的地球”,那个不受人意志控制而倔强的“真实世界”,更是他对语言的有意选择。他跟世界的接触超越了语言、理性和逻各斯的范围,他与自然之间取得了“与世接混茫”的同一。奥尔斯拉格在《原野的思想》一文中评论道:在《克塔登山》中,梭罗“否定了传统范畴的合法性,因为它们只是从表面上去界定森林、动物以及粗犷的自然。梭罗更是认为,原野真正意义根植于活生生的自然精神中,根植于人与自然有意识的关系中,而不是存在于人的概念或人对自然的比兴中。梭罗要揭示的恰恰是事物被语言遮蔽了的出场或临在”。的确,即使精于从文字上研究梭罗的人也无可否认“克塔登山”本身是对真实自然景观的体验,它以它原始的存在深深地触动了梭罗的灵魂。

进而言之,《克塔登山》中的梭罗对崇高体验的再概念,主要在于他提出了语言和再现的价值关怀问题。布艾尔在《环境想象》中曾考虑到这些问题。譬如关于生态批评家面对自然的语言表现时,他批评道:“我们对环境的重构不是进行歪曲就是见树不见林”。圆一方面,以生态关怀为目的的批评总是强调自然界的“真实性”,而反对人们对自然的建构,因为这似乎会把权威给与被摹仿的“现实”;另一方面,“模仿用虚假摹本去取代真实的事物,又构成了对自然的威胁”。固布艾尔提出了一种折衷的做法:生态批评应该坚持“对物质和推理心理活动采取一种二元式的说明方式”。这一方式需要揭示出语词化如何使读者在想象上更加接近“事物自身”。

布艾尔的主张无疑有令人信服之处。但我认为他低估了在生态批评与批评理论之间建立一种持久关系的可能性:即现当代批评理论已意识到语言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晦涩性以及游戏性。生态批评家那种“使文学观念服务于真实环境”的主张,“虽然显得离奇而凌乱,但却有其正确性的一面”。“文学批评功能的边缘化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理论的一种主要倾向”。然而,我认为在反思生态批评家抵制理论与不满概念化思维时,更迫切的是要求作家们首先忠实于客观世界,而不是仅仅忠实于再现客观世界的语词上。这样才能对目前的主流批评起到有效的校正。同时,生态批评建构自身理论的同时,更需要突出语言在象征、喻义以及推论上所具有的多元维度。就一定程度上说,文学对崇高性体验的表现,如《克塔登山》,彰显了语言之局限性与真实世界整体之间的对立。

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和谐的关系,自从文艺复兴以降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自然已不再被视为永恒持存的象征并与人生之苦短相对应。英国诗人拜伦在《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中有一段话点缀着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类文化废墟的沉思,则可说明这种变化。他把大海“永恒的形象”与咎由自取的人类进行了对比:

人用废墟点缀大地——他的力量.

施展到海岸为止;在水的旷原上头,

那些残骸都是你的作为,这儿没有

遭人破坏的丝毫痕迹,除了他自己,

你的道路上没有他的足迹,啊,大海,

你的原野也不是他能制驭,——而你,

只消把肩背一耸,就能将他摔开;

你完全蔑视他那摧残大地的恶势力;

你只一下就把他从你的胸膛抛上天际,

他在你戏谑性的浪花里发抖和呼喊;

你逼得他向你的神明祈祷,以为万一。

崇高范文篇4

一、学高为师,当好学生的榜样

为人师表,首先要做到“学高”。教师要精通业务,治学严谨,注重创新,“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至少要有一缸水”。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特点、师德的本质和时代特征。“爱”和“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一是要认真钻研教材,潜心研究教法。要努力顺应新课改的教学趋势,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平时多“走出去”听课,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写好教学反思,备课中才能有所创新,才能逐步成为专家型教师。二是要积极阅读专业报刊。通过阅读,博采众长,使自己对教学各方面的内容有全面准确的认识与参照,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三是多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向优秀教师学习。通过学习,及时发现和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成功与不足,取长补短,逐步提高教学水平,教学经验日益丰富起来了,才能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进一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二、注重身教,当好学生的标杆

师爱为魂。教师要给予学生无私的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感染学生,做好学生的表率。中小学生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强,渴望被重视、被表扬,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有一位教师刚刚接手一个班级,当第一次走进教室时,给他的感觉是:学生桌子上用品乱摆乱放,地上的纸屑、食品袋满地都是,墙角的扫帚东倒西歪……看到这一切,这位教师并没有直接要求学生如何做,而是弯下腰把扫帚摆放整齐,整理好讲台桌,擦黑板……学生先是无动于衷,后来争先恐后地打扫卫生、擦窗擦玻璃,主动干了起来。从那以后,每逢地上有纸屑,这位教师都会蹲下身子捡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再也不乱扔纸屑、食品袋了,班级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卫生流动红旗经常飘在班级门口。所以说,教师平时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魅力,要有广博的学问、卓越的学问、非凡的组织才能和高尚的道德品性,让自身的行为自然而然地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和学习的楷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严格要求自己做到。

崇高范文篇5

在全世界众多的节日中,有两个以职业的名义而设立的节日,它们就是护士节和教师节。它暗合了人类对一个完整生命的两大追求——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智。这两个节日一个是拯救肉体,一个是构建灵魂。在迎接第2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敬祝广大教师教学有成,事业进步。

教师的使命是构建灵魂,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就有着与生俱来的道德责任,他(她)的人格和行为具有榜样的作用,对社会的发展会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我们历来将“学高”与“身正”作为教师职业形象的典范,这种对教师的道德期待,也正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公务员之家

我们的教师,绝大多数是兢兢业业的,尤其是广大郊区的与农村的教师,他们在条件不够优越、经济状况不够理想、工作负担比较繁重的境况下无私奉献,支撑着庞大人口的教育,他们的师德堪称世界的楷模。今天当我们再次谈论师德时,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已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师魂的标准也有了一个新的提升。一个教师的职业能力必然与个人的品行有关。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教育与实际结合,为人们大众服务的理念所体现的爱国心、责任心和人格修养。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教师的情感、心境和态度。由于教师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因此,常常更多地担当了“春蚕”和“蜡烛”的角色。事实上,教师在奉献中也成就了自我,这才是以人为本的师德理念。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为师之骨,德为师之魂。当我们的教师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教书育人的重任时,也就把师魂放到了突出的位置,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文明的礼仪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这就是我们新时期崇高的师魂。

崇高范文篇6

历史上对崇高的论述颇多,成果丰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变迁,崇高在当代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驻足电视文化领域,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崇高感的丧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如今,大众文化的兴起,精英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在影视文化作品方面,“躲避崇高”的现象更是蔚然成风。例如,各种经典名著被翻拍的面目全非,更有甚者是打着“让经典名著重现荧屏”的旗帜,来搞一些选秀节目,为自己即将拍摄的作品进行炒作,从而吸引社会大众的眼球,达到赢利的目的,实在是恶俗至极。还有的影视作品是以戏说、正说各种历史人物成瘾,一个康熙大帝,就被戏说出四部曲来。明明是一代明君,却让观众感觉到这皇帝似乎除了来民间私访,留下点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之外,就没其他的事儿做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此外,不知是从何时开始,都市情感伦理剧开始占据电视荧屏。剧情套路大致相似,都喜欢把婚外情作为叙述的主线,演绎一对对夫妻的分分合合。不可否认,这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现象,那么影视作品反映现实生活,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但是,这样不分良莠的大批量“生产”作品,电视作品的质量就很难保证了。并且,在这些影视作品中,是很难寻觅到崇高的身影的。

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影视做品也相应的受到感染,不断追求着自由、解放。但是,大部分的影视创作人员似乎是把这“自由、解放”仅仅理解为是在两性尺度方面。纵观国产影视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很少有作品中,是没有男女演员亲密的镜头的。似乎缺少了这些“激情戏”,剧就不是完整的作品,电影就无法冲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些作品仅仅是给现代人制造出感官刺激,崇高的意蕴,自然是荡然无存了。

众所周知,“偶像”一词是指人们心中崇拜、敬仰之人。随着时代的变迁,民众心中的偶像也随之变化。到了如今,随着文化发展的多元化,人们心中的偶像不再是具有高尚情操的战斗英雄或者科学家,而是些影视剧的演员、流行歌手。近年来,对于这些所谓的明星的追捧已经愈演愈烈,不断有新闻报出某某人由于盲目追星而做出种种不理智的行为。各大媒体也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增加收视率,炮制出各式选秀节目——“超级女生”、“快乐男声”……捧出一个又一个所谓的平民偶像。这些偶像既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亦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着实让人很难将他们与“伟大”、“崇高”联系在一起。

二、崇高失落有因

我们要说,我国社会的转型是崇高失落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方针、经济体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1992年,国家提出以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一时间实用主义占据了主导。在这个一切都讲究实用的时代,没有比拜物教更值得崇拜的,那个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那种所谓的高尚的人成了傻瓜,只有享乐与刺激才是追求的目标。这一社会转型,直接影响到电视艺术创作。许多创作者为了尽快迎合大众需求,得到市场的认同,纷纷向世俗投降。艺术不再是众人仰望的高高在上的“女神”,而是就生活在你我周围的“邻家女孩”。艺术作品不再拥有深远的内涵、崇高的意蕴,而是转向平民化、娱乐化。更有甚者,只顾制造单纯的感官刺激、追求疯狂,丝毫没有艺术美感可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商业赢利成为艺术创作的最高标准。比如在电影市场中,鸿篇巨制的历史大片票房平平,而恶搞、庸俗的商业片却是赚的盆满钵满。基于此,众多艺术创作者们不再煞费苦心的去创作纯艺术作品,而是以票房为指示灯,跻身于商业片的竞争行列之中。而各种电视节目更是成为瓦解崇高、躲避崇高的先锋。低俗的选秀、各式娱乐访谈节目一时间充斥银屏。从这些现象中,不难发觉,人们接受事物的取向正在发生着变化,原本高尚的艺术欣赏沦为艺术消费,大众只注重满足当下的感性需求,而忽略对深层次的道德、伦理的思考,随之与艺术中的崇高意蕴也是愈来愈疏远。所以说,当电视艺术欣赏变为电视艺术消费的时候,崇高被边缘化也就不足为奇。

三、如何挽救当代的崇高

历史的车轮一刻不停地向前运行,尽管当代的社会经济越来越发达,物质越来越丰富,但是,外在世界的改造永远不能替代精神世界的改造。相反,如果处理不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人类的文明则很可能不是进步,而是倒退。当今社会躲避崇高、鼓吹“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等就反映了一种大众精神的滑坡。挽救崇高是将人的精神引导回健康发展轨道的必然诉求,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紧迫而重要的艰巨任务。

首先,在电视节目、电视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区分真、伪崇高,避免走向创作误区。我们所提倡的“崇高”是指能够涤荡人的心灵,给人的精神世界以启示,并且其自身具有理性、庄严、震撼、痛楚等因素的“真崇高”,而不是在非常年代极左政治制造的“伪崇高”。基于此,王朔所提出的“躲避崇高”,就显得具有片面性了,他否定了一切形式的崇高。然而事实证明,那种受到特殊年代的政治影响、阻碍电视艺术发展、束缚电视文学创作的伪崇高,是应当予以舍弃的。但是,能够鼓舞人心、净化心灵、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真崇高,是应当予以保护,并且得到大力提倡的。

崇高范文篇7

关键词:共产党员;树立;崇尚追求

0引言

被誉为中国的保尔、为革命事业奋斗一生的吴运铎同志曾经讲过“: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人生命的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事实说明,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事业追求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奋发进取、有所作为的内在动力,也是正确对待名利地位的前提条件。不难想象,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为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和事业而奋斗之中,那他就不会计较眼前的利益得失。古人讲“:丈夫无所耻,所耻在无成”“,人生天地间,如何不直立”。为党为人民建功立业应该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立身做人的根本。要知道,个人的功名利禄都是过眼烟云,只有造福于社会和人民的事业是永存的,美好的思想品德是永存的,为单位做出的贡献是永存的,同志之间、上下之间真诚的友谊是永存的。这实际上就是讲的人生理想和事业追求的问题。笔者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树立崇高的事业追求,坚持用事业凝聚人心,激励斗志,为事业不懈进取去奋斗终生,以此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要有明确的目标

目标是理想的具体化,是人生的航标灯,是事业的里程碑。一般说来,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远大,他的思想境界就越高尚,意志就越坚强,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就发挥得越充分,事业成果也就越辉煌。正如前苏联大文学家高尔基所说的:“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大家知道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同志早在青年时代就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认主沉浮”的呐喊,毅然把奋斗目标定在全力挽救中国的前途命运上,并执着追求,百折不挠,终于领导全党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敬爱的从小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生好学,勤奋工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终成千古景仰之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一生坎坷,历经“三起三落”,但他始终不改初衷,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的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大胆地进行实践探索,领导全党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勃勃生机和活力,他也成为世界瞩目的一代伟人。我们虽然不能象领袖人物那样成就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只要胸怀大目标,脚踏实地干,也可以完全有所作为和建树,完全可以通过长期的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党为国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立大志、立恒志,以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为最高追求。

2要有执着的敬业精神

创业无坦途,难能方可贵。当事业目标确定之后,就要矢志不渝地去追求,脚踏实地去干。因为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不干再好的目标和憧憬也会化为泡影。成功之路是布满荆棘的,只有不畏艰辛,勇于攀登的人,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都是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获得成功的。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攻克“哥德巴赫猜想”,长期过着几乎只有数学研究的单调生活,演算的稿纸就达数麻袋,最后终于摘取了世界数学研究的桂冠。一个人在成长发展和成就事业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顺利的时候,也有不顺的时候。顺利是一种考验,不顺也是一种考验,而且往往是更重要的考验。人在顺利的时候,要善于自制,不能得意忘形自我放纵;在不顺的时候,要善于自强,不能妄自菲薄,灰心泄气。换句话来讲,就是在“得志”时要敬业,在“不得志”时也要敬业。人的价值不在于职位高低和岗位优劣,而在于对国家、对人民和社会的贡献。

勤奋敬业既是一种崇高的人生追求,又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正确途径。高层次的幸福和快乐是与事业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只有在对事业的追求与奋斗中,才能体味到幸福快乐的崇高意境。人生最大的幸福与快乐,就在于为实现事业目标而不懈的努力奋斗之中。

3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崇高范文篇8

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陈云同志一向重视和提倡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读马列的著作。1983年下半年,中央决定进行为期三年的整党,有关部门拟了一个整党的学习文件目录。他看后说:“这个目录中没有马列的书,应当选几篇进去。比如,《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等,还有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有的同志讲,马列的书太长。他听后说:“可以搞摘要嘛,还可以把我的文章减去几篇,只留一两篇就行了(当时书目上列了陈云同志的5篇文章)。这不是谦虚,我们的东西都是从马列那里来的。”后来,中央就此作出决定,在整党完成后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著作。

能否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与对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是联系在一起的。1989年政治风波之前,有人认为新的科技革命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性质,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已经过时。这种观点引起陈云同志的高度重视。他指出,列宁论帝国主义的五个特征和侵略别国、互相争霸的本质并没有过时,认为过时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非常有害的。他在历数了从1917年至上世纪70年代末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事件后说:“从历史事实看,帝国主义的侵略、渗透,过去主要是‘武’的,后来‘文’、‘武’并用,现在‘文’的(包括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突出起来,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搞所谓的‘和平演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对帝国主义本质有深刻而清醒的认识,才会做到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始终坚信“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事业具有空前的艰巨性、复杂性,看一个共产党员的信念坚定与否,不仅要看他能否把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同为党的最高纲领而奋斗联系在一起,还要看他有没有为共产主义事业牺牲的勇气。这种牺牲可能是流血、掉脑袋,也可能是因为坚持原则而遭受冤枉和打击。陈云同志历来提倡共产党员要敢讲真话。他最欣赏在原则问题上“能顶”的干部;最瞧不起那些见风使舵的人,把这种人称之为“风派”。

陈云同志倡导干部要勇于坚持原则,他自己首先做到。1959年4月,同志就陈云同志向他表示当年钢铁生产指标难于完成一事,在党的八届七中全会的讲话中指出:“那个时候有人说陈云是右倾机会主义,并非马克思主义,而自己认为是十足的马克思主义。其实陈云的话是很正确的。陈云同志这个人是很勇敢的,犯错误勇敢,坚持真理也勇敢。”这里所说的陈云同志“犯错误勇敢”,是指他1956年反冒进的所谓错误而说的,历史已经证明,把那说成错误并不符合实际;但说他“坚持真理勇敢”,则是确实的。陈云同志说他一生一方面小心谨慎,一方面又很硬。他说:“1962年七千人大会时,要我讲话,我不肯讲,在陕西组的会上讲了‘交换、比较、反复’。”

上世纪80年代前期,陈云同志除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外,还兼任中纪委第一书记。有一件涉及领导干部在出国招商引资中违反外事纪律、变相索贿受贿的案子,中纪委办理起来阻力很大。于是,他亲自出面找有关领导同志谈话,做工作。有天晚上已经很晚了,他还给一位中央负责同志打电话,说这个案子一定要办,否则党风搞不好,无法向几百万烈士和几千万牺牲的战士交待。他说:“开放政策是对的,但越是在开放的地方,越是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干部越是要‘金刚钻’的。”那时,有的领导同志的子女以“自费”为名出国留学,实际是外商资助。有关反映送到陈云同志那里,他亲自出面,给有关领导同志写信,说这样做不好,劝他们让孩子回来。80年代初,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的不法之徒,内外勾结,大搞走私活动,涉及到不少党员干部,群众意见很大。1982年1月5日,陈云同志指着中纪委反映广东一些党员干部参与走私、贪污腐化的信访简报,情绪十分激动地说:“告诉王鹤寿,要重办,要杀掉几个。杀几个,可以挽救一大批。解放初期,贪污几千元就杀。”他停下想了想又说:“干脆,我来批一下。”于是,他把这份简报批给了几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写道:“对严重的经济犯罪分子,我主张要严办几个,判刑几个,以至杀几个罪大恶极的,并且登报,否则党风无法整顿。”几位领导人阅后都表示同意,邓小平同志还特别加了八个字:“雷厉风行,抓住不放”。六天后,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研究贯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指示精神,并就此向全国各地发出紧急通知。一场打击经济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的斗争由此开展起来。过了一段时间,中纪委在一份材料上反映:有的同志认为,中央抓打击严重经济犯罪很必要,但抓晚了,问题已相当严重,积重难返了。陈云同志在上面批示:“现在抓,时间虽晚了些,但必须抓到底。中纪委必须全力以赴。”他针对一些同志担心大张旗鼓地开展打击经济犯罪会妨碍改革开放的顾虑说:“怕这怕那,就是不怕亡党亡国。”对于这场斗争的艰巨性,他也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他说:“抓这件事是我的责任,我不管谁管?!我准备让人打黑枪,损子折孙。”党的十二大之后,他对我说:十二大上有人提意见,认为中纪委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上很果断,但在处理现实的案子时软弱。要告诉黄克诚、王鹤寿同志,对涉及领导干部的案子要大胆地搞,搞不动就由他提到中央常委会上。总之,纪委不能当“老太婆纪委”,要做“铁纪委”。在党中央和陈云同志的领导和督促下,这场斗争取得了很大胜利,遏制了经济领域严重犯罪的势头,对保证改革开放健康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陈云同志在事关党的重大原则问题上从不退缩,在党和国家危难关头更是挺身而出,无所畏惧。1989年春夏之交,他正在外地养病,当首都发生政治风波,他毅然提前返回北京,召集中顾委常务委员开会,率先提出要坚决拥护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并说:“现在是关键时刻,不能后退。如果后退,两千万革命先烈用人头换来的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会变成资本主义的共和国。”由于他当时任中顾委主任,又在党内有崇高威望,因此他的表态对于平息那场政治风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陈云同志共产主义信念的坚定性,一些人出于种种原因,或不理解,或予以责难。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陈云同志曾被认为是“右倾保守”的代表人物遭受冷遇。可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人又议论他“左”了、“保守”了和“僵化”了,境外敌对势力的舆论更是乘机鼓噪。这些话传到陈云同志的耳朵里,他笑着说:好哇,能把我“一贯右倾”、“老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摘掉,我很高兴呀!

崇高范文篇9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

首先,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曾经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他不幸患上了强直性脊椎炎,颈不能转,腰不能弯,腿不能曲,上课时整个身体全靠双拐支撑着。但他不悲观、不忧伤,凭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依然顽强地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看着他忍着剧痛、冒着冷汗在那里讲课,都感动得落泪。他深情地说:“我的知识是人民给的,我要珍惜这有限的时光,把知识献给人民。”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其次,规范文明行为。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崇高范文篇10

【关键词】师德;教育事业;成败

有一种爱,叫无私,有一种爱,叫关怀,有一种爱,刻画着伟大的灵魂,有一种爱,歌咏着崇高的品质,这就是人民教师的爱。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这次学校组织学习师德规范,收获不少,迷茫的心里点起里亮堂的明灯,曾经的困惑再次释然,找到了明确的答案。

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以“三个代表”精神要求自己,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师德、优良的师风。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教师素质的高低又直接决定着培养人材素质的高低;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成败。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说的都是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优良的师德、高尚的师风是搞好教育的灵魂。

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甚至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起典范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工作不应是为教书而教书,更要以人为本、教师育人,学生把几年、十几年的生命时间交给学校、交给教师,学校、教师就有责任去珍惜别人的生命,浪费别人的生命时间就是罪过。针对以往在教育行业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热点问题,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改善教书育人的软硬环境、净化教育风气,很有必要,希望通过这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更好发展,使我们的学校都能成为培养人材的基地,我们的教师都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合格教师。那么,怎样才是具备一名合格教师的条件呢?我认为:

1搞好教育工作要有恒心

所谓恒心,就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要把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之中,一生一世为党的教育事业努力,有成效地工作。在商品经济社会的今天,在金钱物质的引诱下,教师队伍中有不少人抛教下海,图谋个人的所谓发展;有些人把担任教师作为过渡,一有机会马上跳槽;有人把教师这一职业只当作谋生的一种手段;有人把教师这一职位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等等;这些人满脑子的个人私利,没有将教育这一职业为高尚的事业,这些人对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对学生不负责任,职业理想信念动摇,情感淡漠,谈不上有好的师德师风。这些人虽然数量不多,但影响力不小,它会破坏教育这座大厦的基石,影响教育大业的发展。

2搞好教育要有爱心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不会是成功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学校、爱教师、爱学生、师生之爱、生生之爱,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良好开展的基础,作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信任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之间要有同事间的友爱,要互相信任、互相学习,彼此协调、相互宽容共同提高。学校领导要爱护关心每一位师生,尽所能帮助教师解决困难,要给教师创造进修提高的机会,要让教师体会到在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要让爱充满校园。公务员之家

3“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31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曾经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他不幸患上了强直性脊椎炎,颈不能转,腰不能弯,腿不能曲,上课时整个身体全靠双拐支撑着。但他不悲观、不忧伤,凭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依然顽强地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看着他忍着剧痛、冒着冷汗在那里讲课,都感动得落泪。他深情地说:“我的知识是人民给的,我要珍惜这有限的时光,把知识献给人民。”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32规范文明行为。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33关爱每位学生。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