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02:06:51

采取范文篇1

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年2月至9月,部分药品生产企业在我省媒体的药品广告存在利用医疗科研机构、专家、患者为产品疗效作证明,擅自扩大药品功能主治和适应症范围、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等严重欺骗或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我局虽多次公告并责令其停止违法药品广告,但其仍拒不改正,对此群众反映强烈,投诉举报不断。为加强药品广告监管,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药品广告的打击力度,现根据《药品广告审查办法》(局令第27号)第二十一条及《安徽省药品广告审查办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规定,决定对严重违法广告所涉及的药品(详见附件)采取暂停在我省行政区域内销售的行政强制措施。

自本通知之日起,各市、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在3个工作日内通知辖区内药品经营企业,责令其将所涉药品下架,暂停销售。对怀疑有质量问题的药品进行抽验。对违反省局决定,继续销售该药品的,予以查封、扣押。

本通知下发后,相关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应在原广告媒体刊登更正启事以消除影响,并在更正启事后,及时向我局提交解除行政强制措施的申请及更正启事的相关材料(媒体原件或光盘等),我局将依法作出解除暂停销售的决定。

采取范文篇2

【关键词】金融危机;根本原因;应对政策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波还没有平复,世界实体经济下滑还没有见底,中国采取了积极的经济刺激计划。在这样的情况下,进一步从学理上说清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三个为什么”,深入解读党的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政策,对于帮助人民群众统一思想、树立信心,共克时艰是十分必要的.

(一)次贷危机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美国虽然是一个经济发达国家,但是由于贫富差距很大,许多低收入家庭没有住房。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本应该是政府的事,但是美国政府不作为,试图用市场的方式,用次级抵押贷款去解决,为日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

1.美国的抵押贷款分类

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根据借款者的评级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优质按揭贷款。

此类贷款一般是面向信用等级高、信用评级分数在680分以上的收入稳定的优质贷款购房人,这些贷款购房人主要是选用最为传统的30年或15年固定利率进行按揭贷款.

第二类是次级抵押贷款。此类贷款一般是面向信用分数低于620分、收入证明缺失、还款能力差、负债较重的贷款购房人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

由于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信用记录较差,次级房贷机构面临的风险也较大。市场经济条件下收益和风险是对等的,因此次级抵押贷款的贷款利率通常比优质抵押贷款高2%~3%.

第三类是”Alt-A”贷款。它是一个介于优质按揭贷款和次级抵押贷款二者之间的贷款,这种贷款通常包括信用分数在620分到680分之间的贷款人的贷款.

这三类贷款中直接引起次贷危机的是次级抵押贷款.

2.美国的次级贷款发放情况

从2001年以来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2001~2006年次级抵押贷款增长表2001年1200亿美元2002年1850亿美元2003年3100亿美元2004年5300亿美元2005年6250亿美元2006年6000亿美元从上表可以看出,2001年以来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发展十分迅速,到2006年总共达到23700亿美元的天量,次贷的贷款人都是穷人,利率又高,其中隐藏的风险不言自明.

3.次贷危机的原因

第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人的还款保障不是建立在自身的经济能力上,而是建立在房价会上涨的预想上。在房加上涨的时候,银行可以获得高额利息收入而风险不大。2000~2006年间,全美房价年平均增幅接近9%,在某些地区,一套2000年价值15万美元的住房到了2006年价值约为25万美元。这符合次级贷款人的预想,并且他们认为房价还会继续涨上去,因此次级抵押贷款的数量不断攀升.

第二,贷款中介机构违规操作,许多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人也加入了购房的大军。中介机构只要贷款生成,就能拿到可观的中介费,而不付任何法律责任。(许多不三不四的人都加入房哥、房嫂的队伍)有的甚至不要首付、不要任何收入证明,并且一年内不付利息。一年后还不上月供,拍卖房子.

如果房价涨了,还了贷款,白住一年,还能够拿到一笔余款,何乐不为;如果房价跌了,把钥匙寄给贷款公司,拍屁股走人.

第三,2004年开始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在一年半的时间内17次提高基准利率,贷款利息同时上升。2003年到2007年初,美国一年期国债收益在从1.25%涨到5%。随着利率的上涨,借款人每月还款额大大增加,造成违约率大幅增加,2007年初美国部分地区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次贷违约率不断上升。由于拍卖的房子数量不断攀升,房价不断下跌,次级抵押贷款公司财务状况急剧恶化.

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之所以能够如此天量发行,与次级抵押贷款的资产支持证券,即次级债有直接的关系.

4.美国的次级债

“美国的次级债”特指基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而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要了解美国的次级债,首先要了解美国的债券分类.

(1)美国的债券分类。美国的债券按照信用评级分为三类:第一类优级债券指那些信用非常好的政府或公司债券,如国债、优质上市公司的可转换债券等;第二类次优级债券指信用相对优级低,但收益相对优级高的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和较优质资产的证券化债券;第三类次级债券是指信用等级差风险大,收益高的债券。

(2)美国的次级债。我们所说美国的次级债,是专指基于次级抵押贷款的资产证券化债券,这种债券一般是由投资银行打包次级抵押贷款,然后由信用评级机构对债券进行评级后在债券市场发行。债券的购买者可能是基金、商业银行、保险机构,也可能是国外机构或投资者。次级债的投资收益一般高于优先级债券和国债等低风险的债券.

适当的资产证券化融资有利于配置资源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它可以实现低成本融资,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产流动性。但是如果资产证券化融资不断扩大,次贷产品不断衍生、无限泛滥,必然导致金融危机.

5.次贷衍生产品的泛滥

美国的次级债最初是资产支持证券,逐步衍生出债务抵押债券、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住房抵押支持证券、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猎杀借贷、负滩还贷款、信贷违约掉期等。这些次贷衍生产品的相互关系十分复杂,其中破坏力最大的是“信贷违约掉期”。信贷违约掉期实际上是一种贷款违约保险,它的出现,源于银行转移信贷风险的需求.

它的运行原理:A企业向B银行借款,到时A向B支付本息,B赚取利息。银行业务是有风险的,假如A企业破产,B银行别说利息拿不到,甚至连本金都有可能讨不回来。于是,上世纪90年代中,摩根大通银行为了减少银行贷款的风险,最先推出信贷违约掉期产品。其原理同样简单,即由金融公司C为B银行提供保险,B每年支付C保险费用,如果A企业破产了,C公司保障B银行的本金,补偿它所有的损失。如果A安然无恙,B交的保险就成了C的盈利.

通过信贷违约掉期,公司债券的持有者就把自己面临的信贷违约风险转嫁给卖违约保险的一方了。保险公司受大数原理的制约,如果被保险的企业少量破产,保险公司是能够承担的,但是如果被保险企业大量破产,保险公司就难以承担了。后来信贷违约掉期产品也不断翻新,开始用于衍生品,包括次贷担保债券凭证。于是,信贷违约掉期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从最初提供保险的产品,演变成了投机的工具.

6.次贷衍生产品创新路线图

(1)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的基本流程是:发起人将证券化资产出售给一家特殊目的机构SPV,或者由SPV主动购买可证券化的资产,然后SPV将这些资产汇集成资产池,再以该资产池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撑在金融市场上发行有价证券融资,最后用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来清偿所发行的有价证券.

(2)次贷衍生产品创新路线图次级抵押贷款经过资产证券化成为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然后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经过金融创新打包成为债务抵押债券;这个过程可以产生多次,形成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产品;最后是购买信贷违约掉期进行保险,形成了长长的金融衍生产品链条,而且链与链之间纵横交错。随着金融衍生产品的泛滥,这种链条产生每一个环节都要收掉三笔费用,一是管理费、二是评估费、三是保险费,大量资金在中间环节被抽走,当链条的第一环节次级抵押贷款大量违约的时候,整个链条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了,次贷危机就爆发了.

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能够如此天量发行是因为次级债券的支持。美国的次级债能够得到基金、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国外机构或投资者的如此追捧是因为“美元本位制”的危机.

(二)“美元本位制”的危机是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近代以来,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本位制.

1.金本位制近代以来,黄金一直被作为主要的储藏价值手段,也是商业上最易接受的交易媒介。典型的金本位制是在十九世纪初开始成型的,它具有一种自动的调节机制。简单表述如下第一,金本位制对贸易顺差国的调节机制。贸易顺差黄金流入——信贷扩张经济繁荣——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出口下降进口上升——黄金外流贸易平衡。第二,金本位制对美元逆差国的调节机制。贸易逆差黄金外流——信用紧缩经济萧条——通货紧缩物价下降——出口上升进口下降——黄金回流贸易平衡。金本位制下,由于黄金本身具有价值,使这种货币体系具有自动调节功能,防止了各国贸易帐户出现失衡的问题,20世纪初期,随着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黄金生产的速度,作为国际偿付和储备的黄金远远不够用,严重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金本位制必然退出历史舞台.

2.布雷顿森林体系众所周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由于实施美元兑换黄金的制度,美元就取得了“准黄金”和“国际货币”的地位。“二战”后美国拥有全球四分之三的黄金储备,而且流通中的黄金不可能大规模兑换黄金,因此美元的发行就可以适当多于黄金储备,这在一定意义上化解了国际偿付能力不足和国际储备短缺问题。在“二战”之后的20~30年时间中,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但是美元的发行量不能无限制多于储备的黄金,当美元储备只相当于美元流通量的很小一部分时,美国政府就会逐步丧失承担美元对外兑换黄金的能力。1971年8月15日美国政府宣布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这意味着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3.“美元本位制”学术界之所以采用“美元本位制”这个名称,是因为美元已取代黄金的地位,成为全世界最核心的储备货币。美元本位制的主要特点是,它使得美国把没有黄金担保的美元负债输送给主要贸易伙伴,而不像布雷顿森林体系或金本位制下那样用黄金支付进口,为大量的经常账户赤字提供融资.

美元本位制实行初期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发展中国家的好处。大量美元流入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加快发展,其中出口导向型发展中国家受益最大。这些国家政府得到税收,企业得到利润,工人得到工资,经济加快发展.

中国也得到了这方面的好处,但是我们的好处是干出来的,我们的政府官员承担了重大责任,我们的企业家艰苦创业,尤其是我们的农民工兄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第二,美国得到两波好处。第一波消费者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生产的价廉物美的商品。美国好像突然发现了一个取之不尽的大金库,只要启动它的印钞机就能得到全世界的商品.第二波美国的贸易伙伴把美元盈余重新投资于美国以美元计值的资产,支援美国的国内建设。美国的好处几乎是天上掉下来的。美元本位制实行一段时间以后,它的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对美元盈余国家的负响。经常账户盈余或资本账户盈余建立大量美元储备的国家,由于美元不能在本国市场上直接流通,盈余的美元只能作为外汇储备,发行了大量与储备美元相配套的本国货币,使本国货币流通量大大超过经济运行的实际需要量,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过热现象,以及资产价格的过度膨胀,最后导致经济的崩溃。日本和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国家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我国也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过热现象,特别是房地产价格过度膨胀。第二,对美国本身的负面影响。具有大量美元盈余的国家把他们的美元重新投资于美国以美元计值的资产,造成美国国内经济过热和资产价格过度膨胀等现象.

美国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房地产市场引发了严重的泡沫,使得美国消费者通过住房抵押获取额外融资,来维持透支消费。当泡沫破灭时,金融衍生产品的链条断裂,危机就产生了.

总之“美元本位制”条件下,美元不受约束的发行,导致美国无限度的信用扩张和美国人长期超出其财富创造能力的消费增长,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三)我们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政策解读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党中央和国务院不失时机地出台了十大对策措施。重点包括在两年内投资4万亿元,以刺激经济增长。同时国家首次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此相应,国内各地区也纷纷推出了扩大政府投资并带动社会投资的计划。通过这些措施的推出,将力求把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困难和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此次中央的4万亿投资和地方的配套投资主要运用的是财政政策.

1.为什么主要选择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

顾朝明先生的著作《大衰退》创立的“资产负债表衰退概念”对于我们理解经济危机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选择有一定参考价值.

(1)关于大衰退的传统解释。长期以来,对于美国1929年爆发的大萧条,以及20世纪90年代日本长达15年的大衰退,传统解释一般都认为:股市崩溃导致银行不良资产贷款等问题凸显,因此造成信用紧缩,流动性陷阱产生,进而导致企业借贷困难,最终引发了整体经济大规模的倒退。基于这种理解,到目前为止的西方主流观点对于这种大规模经济衰退的解决办法基本上都着眼于货币供给方,主张政府在大力治理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同时,主要利用货币政策工具,向银行系统注入大量的资金,增加流动性,遏制并消除信用紧缩现象,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目的。股市崩溃——信贷紧缩——企业借贷困难——经济萧条——政府注资(货币政策)——信贷扩张——经济复苏.

(2)资产负债表衰退概念。辜朝明先生在《大衰退》中创立的“资产负债表衰退概念”彻底颠覆了以上这种传统观念,资产负债表衰退概念认为:问题的根源并非货币供给方,而是货币需求方——企业。这种观点认为,经济衰退是由于股市以及不动产市场的泡沫破灭以后,市场价格的崩溃造成在泡沫期过度扩张的企业资产大幅缩水,资产负债表失衡,企业负债严重超出资产,因此,企业即使运作正常,也已陷入技术性破产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总是表面上装得若无其事、不动声色,但是暗地里这些企业却在全力以赴地偿还债务。这时企业将目标从“利润最大化”转为“负债最小化”,在停止借贷的同时,将企业能够利用的所有现金流都投入到债务偿还上,不遗余力地修复受损的资产负债表,企业这种“负债最小化”模式的大规模转变最终造成合成谬误,于是就会出现即便银行愿意继续发放贷款,甚至在利率接近零的情况下,也无法找到借贷方的异常现象。由于借贷方不足这个造成信贷紧缩、流动性停止的关键因素深藏于幕后,不为人所知,最终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日本大衰退期间的货币政策失灵现象的发生.

市场泡沫破灭——资产大幅缩水——资产负债表失衡——“利润最大化”转为“负债最小化”——合成谬误(企业不贷款)——货币政策失灵——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当企业资产负债表失衡,出现资不抵债现象,企业大规模转向负债最小化模式,从而导致合成谬误,将经济拖入资产负债表衰退之中。此时利率降至极低点,通货紧缩现象发生,货币政策完全失灵,政府必须大胆使用财政政策工具来刺激经济复苏.

2.党中央、国务院的应对策略主要采取财政政策

2008年11月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2008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2009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2009年新春伊始,继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之后,中央政府已悄然启动部署又一轮中央投资计划,这一次是1300亿元。这笔中央投资初步拟定安排中央项目350亿元,分配给地方额度为950亿元,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卫生教育重点项目、环境保护工程和结构调整构成了新投资的六条主线.

以上措施可以看出,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主要采用的是财政政策。资产负债表衰退概念认为,在经济下行阶段政府必须大胆使用财政政策工具来刺激经济复苏是具有学术价值的,但是资产负债表衰退概念断定,在经济下行阶段货币政策完全失灵是偏面的。党中央、国务院在采取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适度放松货币政策,如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等货币政策措施.

2009年6月12~14日温总理在湖南考察。温总理指出,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国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总体形势企稳向好,主要表现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消费稳定增长,夏粮再获丰收,工业稳中有升,市场信心增强.

实践证明,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方针和一揽子计划是正确的。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据笔者了解当前广大基层干部对金融衍生产品的运作机理、“美元本位制”危机的学理解释、党的应对政策的正确解读方面还缺乏学术上的理解,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统一思想,树立信心方面还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党的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工作是长期的、艰巨的,因此当前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干部的经济理论培训,提高他们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解读党的经济政策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次贷危机[M].经济出版社,2006.

采取范文篇3

**市共有24个党委,365个党支部,党员6600余名。近年来,市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从实际出发,努力抓好发展党员工作。

一、找症结,深刻分析发展党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年以来,市委组织部先后对全市365个基层党支部发展党员情况进行了逐一调研,发现全市生产一线新发展党员数量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数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少数基层党支部(特别是村级)后继乏人现象比较突出。针对问题,市委深刻地分析了原因:一是有些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党员工作,尤其对如何改善党员队伍结构问题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二是政治思想观念淡薄。个别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农户认为“利益至高无上、各致各的富、是不是党员无所谓……”;三是个别机关支部发展党员“论资排辈”,讲资历、看年龄,忽视了青年积极分子在创新工作中的作用。四是有些村党支部书记存在嫉妒心理,害怕发展了新党员,进了村班子,顶了自己的位置。五是有些非公经济组织党支部常年不组织活动,个体户、企业职工党员作用发挥不突出,很多党员把自己混同为普通老百姓,降低了党组织的威信,挫伤了职工入党的积极性。

二、定规划,明确各级党组织的工作责任。在找准问题、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市积极采取措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解决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市委组织部制定《**——**年发展党员工作五年规划》,明确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是农牧生产一线中致富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农牧民,特别是青年党员,要求各单位、乡镇每年发展35岁以下青年党员不少于当年发展党员总数的75%。**年,市委把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到《**市**年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规划》中,明确要求各党委要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另一方面,明确各级领导的工作责任。市委每年都要同各基层党委签订《基层组织建设责任状》,将“双培双育”、积极分子培训等工作作为考核乡科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三、抓队伍,奠定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一是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发动教育。通过在全市举办优秀青年培训班、市乡村三级积极分子培训班和大力实施“双培双育”等方式提高社会各阶层青年对党的认识,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据统计,**年以来,全市参加入党教育活动的各界青年有1670余人,其中1536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已有556名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二是在各级团组织中广泛开展“推优”活动。在每年制定的发展党员计划中,对“推优”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确定一定的比例。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在对团组织推荐上来的优秀团员都进行优先教育、优先培养、优先考核。3年来,全市发展优秀团员入党呈逐年递增趋势,共有212名优秀团员加入了党组织。三是定期调整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要求各党委坚持每年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进行一次整顿,把不具备条件或存在一定问题的调整出去;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和个别吸收的原则把入党愿望强烈,表现突出的生产、工作一线的优秀青年及时吸收到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来。

四、建制度,切实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自**年以来,把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前“党的基本知识考试”作为一项长期制度确定下来,考试不合格者当年不予发展。制度实施以来,有效地解决了部分拟发展对象对党的基本知识学习主动性差,对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方针政策不了解、不熟悉的问题;充分引起了各基层党组织的重视,加强了平时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管理和培训工作,杜绝了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形同虚设的现象,切实发挥了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带动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入党积极分子日常学习的积极性,保证了新发展党员的整体素质。两年来,有500余名拟发展对象参加了考试,其中69名因考试成绩不合格,而被暂缓发展。

采取范文篇4

关键词:共犯;从属性;教唆犯;帮助犯;正犯

一、引言

我国刑法不采取共犯从属性说,适用单一正犯相关体系,因此可以说在法律制定上是不存在正犯和共犯纠纷的,因此在共同犯罪中的定性、量刑就比较简单,操作起来也有明确的依据,但是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取的是共犯从属性学说,本文通过对比分析,阐述了是否采取共犯从属性说的理由以及我国不采取共犯从属性说的利弊,希望对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二、我国不采取共犯从属性说的理由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再加上发达国家的法律相关理论影响,我国很多学者开始展开了关于是否采取共犯从属性说的讨论,而且越来越偏重我国应该采取共犯从属性说,这就说明目前我国的刑法制度在这方面是存在一定利弊的,下面对我国不采取共犯从属性说的理由进行分析:(一)与“以事实为依据”的基本原则相悖。例如教唆犯,根据定义,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关系,被教唆者听取了教唆者的意见并实施的范围行为,教唆者则构成教唆罪,就算被教唆者没有实施被教唆行为,教唆者也是需要承担一定责任的。但是根据共犯从属性说,但是如果被教唆者没有实施犯罪行为就说明他没有被教唆成功,也就不存在犯罪和责任追究,则不追究教唆者的责任,与我国的基本原则“以事实为依据”是不相符的。(二)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司法实践中,很多教唆行为或者帮助行为都被认定为单独的犯罪,这就说明我国并不适用共犯从属性说,或者说只有正犯已经实施了某种犯罪行为并且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共犯才会受到处罚或者被认定为犯罪,这种处罚是合理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根据共犯从属性说我国刑法应该规定对教唆者或者帮助者定罪,对于犯罪实施者则不应该有处罚,这与我国基本国情明显不符。其实在一场犯罪过程中,真正的犯罪实施者才是犯罪形成的关键人物,因此司法实践中那些对教唆行为或者帮助行为单独定罪的,虽然不符合共犯从属性说,但是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三)违背刑法罪刑法定原则。根据法律规定,教唆他人刑事犯罪具体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与他的教唆在犯罪行为中起到的作用直接相关,这种规定就说明我国不采取共犯从属性说,而日本等国家定义教唆犯不在乎被教唆者是否实施了教唆行为,只要有这种授意,进行了教唆行为就是教唆犯。而我国则对此进行了区分,有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等不同情况,如果适用于共犯从属性说,与我国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则相悖了,无法起到真正的惩罚作用。

三、不采取共犯从属性说的利弊分析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不采取共犯从属性说有一定的道理和理由,但是在刑罚处罚力度和范围上却存在一定的问题,下面就对利弊进行详细的分析:(一)共犯从属性说在学界是存在争议的。学界的质疑和争议是我国想要采取共犯从属性说的主要纠结点。学界对于我国采取共犯从属性说的争议集中到以下几点:首先,主张共犯从属性说,不利于个人责任的承担和主观恶意的惩罚;第二,我国认为犯罪中是单一犯罪,因此在后期追究责任的时候比较清晰,这种处理方式直接就和共犯从属性不符;第三,根据我国教唆犯的定义就可以看出,我们不适用共犯从属性说,是否构成教唆犯与被教唆者是否真正实行了教唆行为没有直接关系。(二)克服了要素从属性论的弊端。要素从属性是围绕共犯从属到达的程度所做的一个说明性学说。违法犯罪的构成必然具备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和有责性三个要素,但共犯从属说违背了有责性要素,其基本宗旨也就难以实行。难以避免的问题是,一旦有人教唆无责任能力的人实施危害行为,因为实行者无责任能力,不会被法律追究责任,那施行加害行为的人就不构成犯罪,按极端从属性说,教唆者就不可能构成教唆犯、帮助犯。间接正犯概念的提出正好弥补了这一漏洞,将教唆、帮助无责任能力人实施危害行为者认定为间接正犯。(三)对于共犯从属性说理解不到位。我国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如果采取共犯从属性说就是不追究教唆未遂或者教唆中止者的责任,这种理解本身就是错误的,其实,共犯从属性说只是认为不能将教唆未遂情况之下的教唆者认定为教唆未遂罪,但是并没有支持不处罚的说法,我们可以根据我国国情,对这种情况提出别的处罚措施就与共犯从属性说不相悖了。

四、结语

共同犯罪应当承担什么样的刑事处罚,也就是共犯在共同犯罪中应当承担怎么样的责任一直是备受争议的问题,根据时代的发展,我国不采取共犯从属性说的弊端已经开始凸显,如果更好的处理共犯处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研究,希望能提供一些思路。

[参考文献]

[1]张开骏.“区分制犯罪参与体系与‘规范的形式客观说’正犯标准”[J].法学家,2013(4):56.

采取范文篇5

村两委在镇政府的协调指导下,着手对村民小组进行民主改选整组、推行依法治村、实行民主议事管理制,并积极采取“三治管理”(村民自治、村企联治、内外人口合治)之举,按照建设“平安*”,创建文明城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的总体部署与要求,从着眼于强化法制宣教为先导,建章立制完善村规民约和自治组织的建设;从着力于综合整治入手,加大互动联管力度,凸显外口人员管理。通过采取“治、防、疏、堵”等一系列措施,社区治理取得明显成效,今年第一季度,该村群防组织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5人,协破刑事案件16起、治安案件2起,及时制止打架斗殴10多场次,辖区内发案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0%,有效地维护了当地社会治安的稳定,确保了村民、企业、外口务工人员三方互利双赢。此举,赢得了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称赞,村建工作也由此重新步入全区先进行列。其主要做法:

(一)紧扣普法宣教扳机,瞄准依法治理目标,推动村务公开进程。

近年来,*村从实际出发,把开展群众性的法律宣传教育列入村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突出抓好。一是坚持立口向内,抓“村官”、党员骨干依法治村意识的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党员骨干是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特别是村两委“村官”更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中坚力量。*村“两委”非常重视这一重点,把抓法制宣教工作的着力点,立口向内,积极采取以会代训、参加培训、开展讲座交流等不同形式,加大两委“村官”成员及党员骨干的学法、懂法、遵法、用法学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改进作风,坚持依法治村,全方位的为农民服务,把触角伸延到群众之中,实施至上而下的推进方法,在村民小组中广泛开展“法在心中”、创文明家庭等活动。并积极聘请区法律界专业人员、法制宣传员到村,为干部、党员讲解“依法治村”、“村民自治”、“村务公开”等依法治村基本方略,提高基层干部正确执行政策、坚持依法办事、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更好地在群众中宣传解释各项政策、法规,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现村民自治,为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打下巩固的法制基础。截止今年6月村已举办了2期“村官”、党员骨干培训,组织法律授课4场次。二是坚持面向群众,营造良好的依法治村氛围。在组织形式上,以村两委“村官”为龙头,以基层党员为骨干,聘任区法律精英参入,组成“送法入户”宣讲组,并按明确分工,区分为依法治村、纠纷调解、法律服务等分组,形成了覆盖全村,渗透于农户的庞大宣教体系;在方法上采取村干、党员骨干定人包片细化到每一个环节,每一家房屋出租户;在手段上采取走进农户,做好社情摸底调查,加强信息的收集反馈,把准本村热点的脉博,了解民意真情,充实与丰富法治教育内容,宣教工作适应群众,贴近农户,教育落实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也做到了主动出击,积极协调,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并先后组织开展了“综治宣传月”、“外口禁毒”、“6·26禁毒”、“反邪教”、“打击‘’”、“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系列宣传活动,分发各类宣传材料4500多份,制作宣传栏4期7版。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制水平和综治意识,营造人人参与支持社会治安防范工作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增强了广大村民和外来人口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自防能力得到增强,为开展治安防范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落实村民自治,扎实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开展村民自治,是“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村主要抓好了以下几点:

1、开展民主选举,形成整体合力。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是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前提和保证。选出群众信任和拥护的村委会班子是能否贯彻落实各项制度,做好村级事务的关键。在2003年7月选举中,首先在村支部领导下成立了三个班子:领导班子、工作班子、监督班子。第二,出台了更加细致规范的选举办法:①设立若干个固定票箱,一个流动票箱;②正式选举时,一人一票、不能带票、不识字的村民只能由本人在场下委托他人;③当场填票当场投票,严禁选票带离现场;④委托投票必须带齐三证:委托人选举证、委托人身份证、委托证明书。第三,严格把关坚决执行选举办法,杜绝各种带票、票等不公正或违规现象。最终新一届村委会选举工作得到了村民积极参与,参与率达到95%。选出的新一届班子得到了村民的肯定和信任,70%的选民投了他们的票,这为民主法治工作的开展,村民依法治村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坚持民主决策,稳定凝聚人心。民主决策是提高支部党

员凝聚力、村民群众的向心力、村班子的号召力的有效途径。只有发扬民主、广纳良策,让村民参与其中,才能制定出上下一致拥护的政策,才能保证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目前,*村已建立了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等自治组织,完善了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会议等议事制度,制订了《*村村民自治章程》和《村民公约》,切实把农村各项事务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中。在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决定出台前,我们不仅召开村委会、村民代表会议,而且通过先分发政策讨论稿后组织座谈会等形式请全体村民一起来议一起来定。

3、落实民主管理,提高工作实绩。落实民主管理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各项事业长足发展的保障。在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中,我们主要强化了三项措施:一是融洽干群关系、加强上下级协调沟通,及时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的建议,并协助政府完成治保、优抚救济等各项任务;二是加大矛盾纠纷调解力度,积极开展安置帮教工作。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的原则,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落实专人负责排查和调解,着力解决了一大批多年上访、重复上访的问题,使一起起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近年来,无民转刑案件,无重大治安案件、无群众械斗事件,刑释接教人员无重新违法犯罪;三是切实加强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除了积极配合开展“严打整治”、打击“”等行动,我们还成立了治安防范巡逻小组,组织年轻力壮的村民加强村居民宅及周边环境的巡逻防控。采取多种措施扫除黄赌毒,净化农村环境,增强农民群众的安全感。

4、加强民主监督,增强工作实效。加强民主监督是还民于知情权、监督权的有效途径,也是保证村干部依法办事和清政廉洁的必要措施。村委会为了更好地还权于民、取信于民,加强了村级事务的村民监督。一是成立村级理财监督小组,并从广度和深度上对公开的内容进行细化;村里每月的费用支出先由监督小组审核,每季度财务予以公开,并对“其他栏”一项,明细到每一笔使用原因及经手人。二是加强上墙张榜公布,特别是涉及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如各类经济的补助的人员界定及通过的各项政策及时张榜公布,并把政策分发到每一户村民家庭,接受村民的监督。三是每年的工作计划、支部总结分发到村民代表手里,向村民汇报支部的工作成绩。

(三)启动群众参与机制,组织人技联防,进一步健全治安防控网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仅靠一个社区民警和村基层治保、调解组织及护村队伍,已不适应严峻治安形势的需要。村两委班子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立足本村治安特点,结合“平安*”、“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把启动群众参与机制,组织人技联防,解决*村治安问题摆上村务工作的议事日程,建立了集“防范、打击、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防控体系建设。在逐步规范现有的治保会、调委会、护村队、老人督导队等组织建设的同时,及时开通了“村治110”,将治保、调解两会的办公电话对外公布,实行24小时不间断的接受群众求助。并积极与当地派出所、辖区企业沟通,在辖区治安防控与企业外工管理上共结成对,横向形成与社区民警、协警队、企业护厂队等群防组织,让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社区治安管理,建立了“联防、联调、联动”防范网络;纵向形成与镇综治、司法所、村民居户互动体,相互签定了责任协定书,确保人防工程无一疏漏。在扎实有效的抓好人防工作的同时,他们始终没有放弃现代技防理念与手段,大力实施科技防范措施,提高技防水平。村委会出资10万多元,在该村主要路段及新村路口等人流相对集中的主要街道干线,安装了7个闭路监控探头,并在村委办公所专门设置一间监控室,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监控,遇有情况和发现问题,做到联勤出击快速处置。此举,深得辖区企业及群众赞许,并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参入热情,自觉出钱出力支持综治和治安防范工作。厦新电子厂主动投资3万元在社区安装闭路探头监控系统;村民也积极参与维护社会治安,踊跃提供破案线索,积极协助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在*现已形成了层次分明、纵横交错、相互照应的防范网络,有效的遏制了案件多发之势。

(四)实现村企“联姻”互动,创文明共建之路,造双赢互利之局。

*村两委班子在运筹抓好村治建设的同时,更注重加强与驻地企业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努力创造双赢互利的局面。在厦新电子建厂初期,厂方经常因征地、地材供应、外来人口管理等方面与*村村民发生矛盾纠纷,本应成为“亲家”却变成了“仇家”,双方关系曾一度处于紧张对持状态。*村两委对此从思想与做法上深思反省,进行认真的剖析,及时达成共识,认为企业到村里落户投资不容易,而且企业一旦投入生产,也给村里的经济发展及村民就业带来新的契机,是双赢互利、农民致富明智之举,村里应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有了这样的思维与理念支撑,村两委转变了思想认识,从新摆正位置,端正作风,积极主动的靠前做好村民的疏导工作,并主动出击与厂方沟通联系,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建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及时弥补裂痕,达成谅解,促使双方的关系很快得到改善。在工作上相互扶持加强协作,厂方根据岗位用人条件需要,抽调骨干帮助村组织进行农民转岗技能培训,为再就业积极储备人力,如厂方招工时,对*村村民给予特殊的照顾,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对个别的特殊岗位实行定点直招;对企业外来员工,在厂方尚未建成员工宿舍情况下,村委会在村里选择规模较大、能够严格按照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的要求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的出租户,以“外口公寓”模式,主动为厦新电子厂外来员工租住宿舍提供优质条件,给企业员工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既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同时又给村民带来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通过驻村与企业的互动,*村与厦新电子厂的关系日益密切,村民与外来员工也相处和睦融洽。目前*村委会与厦新电子厂已结成创文明社区的“联姻”共建对子,村企关系得到改善,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五)实行因地制宜办事,突出重点治理,探索外口“协会”

管理新模式。

采取范文篇6

关键词:对外贸易;新形势;措施

一、新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

所谓新贸易壁垒,是相对于传统贸易壁垒而言,是指以技术壁垒为核心的包括绿色壁垒和社会壁垒在内的所有阻碍国际商品自由流动的新型非关税壁垒。它的根本特征是着眼于商品数量和价格等商业利益以外的东西,更多地考虑商品对于人类健康、安全以及环境的影响,体现的是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采取的措施不仅仅是边境措施,还涉及国内政策和法规。

新贸易壁垒的出现并不断强化并非偶然,它是国际经济、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产物。新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进步及发达国家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安全健康意识空前加强,越来越关心产品对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影响。二是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可持续发展理念深人人心,人们越来越关心赖以生存的地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要求产品生产加工过程都不要以破坏环境或牺牲环境为代价,同时,要求生产这些产品时也不要以牺牲劳动者的健康为代价。三是传统贸易壁垒如关税、许可证和配额等的使用不仅会受到国际公约制约和国际舆论的谴责,而且也易遭到对等报复。因此,这就为绿色壁垒等新贸易壁垒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四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它们涉及的技术问题较为复杂,容易形成新贸易壁垒。同时,高灵敏和高技术检测仪器,给某些国家设置新贸易壁垒提供了技术和物质条件。五是近几年主要发达国家因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有重新抬头之势,新贸易壁垒成为其强有力的手段。

随着新贸易壁垒的出现和发展,贸易壁垒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传统贸易壁垒逐渐走向分化,其中的关税、配额和许可证等壁垒逐渐弱化,而反倾销等传统贸易壁垒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继续存在并有升级强化的趋势。以技术壁垒为核心的新贸易壁垒将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将逐渐取代传统贸易壁垒成为国际贸易壁垒中的主体。

二、新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

1.技术壁垒

技术壁垒指的是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及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技术性措施。它主要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卫生检验检疫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标准,从而提高对进口商品的技术要求,最终达到限制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人本国市场的目的。

2.环境壁垒

环境壁垒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技术标准。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较高,处于技术垄断地位。它们在保护环境的名义下,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标准,限制国外商品进口。

(2)多边环境协议。目前,国际上已签订的多边环境协议有150多个,其中近20个含有贸易条款。特别是保护臭氧层的有关国际公约,将禁止受控物质及相关产品的国际贸易。

(3)环境标志。环境标志是一种印刷或粘贴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标志。它表明该产品不但质量符合标准,而且在生产、使用、消费及处理过程中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均无损害。

(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014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汲取发达国家多年环境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并颁布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得到世界各国政府、企业界的普遍重视和积极响应。

(5)绿色补贴。发达国家将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环境成本,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却因此而提高。更为严重的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对自身无力承担治理环境污染费用的企业,有时给予一定的环境补贴。而发达国家则以违反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定为由,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进口。

3.社会壁垒

社会壁垒是指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相关的国际公约有100多个,国际劳工组织(ILO)也制定了上百个国际公约,它们详尽地规定了劳动者权利和劳动标准问题。目前,在社会壁垒方面颇为引人注目的标准是SA8000,用以规范企业员工职业健康

管理。通过认证的公司会获得证书,并有权在公司介绍手册和公司信笺抬头处印上SGS-ICS认证标志和CEPAA标志。此外,它们还可得到SA800证书的副本用于促销。目前,全球大的采购集团非常青睐有SA800认证企业的产品,迫使很多企业投人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去申请与维护这一认证体系,由此无疑会大大增加成本。发展中国家以劳工成本较低作为其最大的比较优势,这样一来就会大大削弱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

三、我国企业应对新贸易壁垒的措施

(1)实施以质取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应加大科技创新投人,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注重环境保护和工作的劳动条件,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竞争力,从根本上突破新贸易壁垒。技术贸易壁垒,包括差异技术壁垒和创新技术壁垒。前者是属于战术手段,获得的是局部战果;后者是由于科技方面的创新,使其在某一领域的技术处于明显的领先优势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获得的是垄断竞争优势,是获取全局优势的战略手段。

(2)实施出口多元化,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以降低市场过于集中所带来的风险。由于各国对进口产品的检测标准不一,出口企业除了花大力气提高产品质量外,还需努力开拓新市场,形成市场多元化格局,避免由于某一个国家市场关闭而导致企业陷人困境。

(3)及时沟通信息,帮助政府加大交涉力度,取消一切贸易不平等待遇。面临国外技术壁垒时,应通过政府渠道向WTO投拆,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获得公平合理的解决。

(4)调整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尤其是要抓好与出口产品相适应的研发创新体系的培育和建立,促进技术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从源头上逐渐改变落后面貌,从本质上提高竞争能力。

(5)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的组织结构、战略管理及经营管理等必须适应科技时代和环保时代的要求。企业要培养具有良好国际贸易知识,熟悉国际经济法,了解世贸组织的协定、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和世贸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具有计量、标准、质量管理和质量认证的知识和经验的人才。同时大力开发和使用电子商务,用高科技和信息技术完善企业经营手段。

(6)建立出口风险信用管理。加入WTO以后,企业国际贸易活动大大增加,出口贸易风险也随之加大,我国经营外贸业务的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从事国际贸易的经验也相对不足,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在此情况下,我国专门设立了政策性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出口企业在每笔货物出口时按比例交纳一定数量的保险金,这样出口风险就由企业转到了信保部门。加人WTO之后,我国外贸企业已开始利用国际通行的手段规避市场风险。所以,外贸企业在壮大规模和积蓄经验的同时,一定要建立出口风险信用管理。

参考文献:

采取范文篇7

一是加强情况调研,掌握组工干部现状。针对“当前组工干部最缺乏哪些能力、组工干部培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有效开展组工干部培训工作”等三个重点问题,采取座谈交流会、向部内外发放意见征求表、组织基本知识能力测试等形式,展开专项调研活动,全面掌握全县组工干部现状情况。并根据调研情况,列出培训重点,增强组工干部培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是整合培训资源,拓宽教育培训渠道。加强内部资源的开发,以组工论坛、青年读书会等多种载体,推动组工干部深入学习政治理论、干部人事工作政策法规和组工业务知识等。推进网络资源的整合,把党建网、学习网、远程教育网等网络资源有效整合,方便组工干部的自我学习。注重培训内容的系统性,发挥组织部门的人才调度的优势,加强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和培训活动的策划,健全完善政治理论、现代知识、岗位技能“三位一体”的培训内容体系,方便组工干部的在职学习。

三是探索有效评价激励机制,发挥教育培训导向作用。建立能力测评机制,定期开展组工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业务知识、能力结构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测试评价,改进和规范组工干部培训工作。建立学分督学制度,强化对组工干部的学习培训工作进行检查、考查、记录,对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加强教育管理、监督评估、惩差罚劣等工作。

采取范文篇8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

经济发展中急躁情绪产生的根源在于把经济增长看成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如果不抛弃这一观念,急躁情绪就很难克服。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是从以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统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种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增长是实现人类发展这一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是增长为人类服务,而不是人类为增长服务。要把科学发展观从理念变为现实,必须采取具体的措施,把这种要求输入到我国政治和经济运行系统的各个环节。在政治系统中,可以把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用比较科学的方法予以标准化,用以评估、考核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绩,对急功近利的决策予以约束。在经济运行系统中,把土地供给、集约利用作为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以约束盲目重复建设和经济的粗放发展。

二、改革和强化土地的国家管理职能

首先,国务院土地主管部门应强化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把握保护耕地的主线,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总量,加强对各地保护耕地、集约利用土地、维护健康的土地市场环境的监督管理,适当下放建设用地的审批权。这样就可以比较有效地减少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效率。

其次,要深化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应按照中央的部署,认真实施省级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省级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特别是强化对规划的实施管理和执法监察责任。另一方面,应加强对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领导干部的双重管理和业务指导。要紧紧围绕职能履行、依法行政,积极探索一整套制度和办法,加强指导、考核和监督。这样,逐步形成一个上下衔接、富有效能的管理体制,以排除地方行政干预,遏制地方保护主义,使土地资源得到切实保护和有效利用。

第三,要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要抓住两个关键环节。一是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坚持实事求是,做好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其他规划的协调工作。二是适当分离规划制定和实施管理的职能,把制定和修改的权力交给各级人大,实施管理的职能放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这样分离的好处是将规划置于人大的监督之下,修改规划的成本提高了,能够有效避免突破规划或为迎合开发商或政府的需要随意修改规划。

三、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进程

改革征地制度的关键在于合理分配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产生的增值收益,让农民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利益。

改革征地制度应从两方面入手。首先要缩小征地范围。要严格规定政府动用征地权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因公共利益的需要。要严格界定公共利益,这样将把很大一部分用地包括经营性用地排挤出征地范围。这部分用地可以在市场中购买,包括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购买,当然这种购买要接受国家的行政管理。缩小征地范围带来的好处:一是减少了交易环节,土地交易变成了交易双方的事情;二是提高了农民在土地交易中的谈判地位,可以有效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其次要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政府征地意味着被征地单位必须将土地卖给政府,补偿标准应该按照市场价格确定,而不是硬性定价,更不是无条件地压低补偿标准。改革征地制度将会有效地控制征地规模,控制占用耕地,减少土地违法行为,因为征地与出让土地过程中产生的增值收益的分配市场化了,对这一收益分配的行政干预将从这个领域退出。

四、完善土地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只有完善的产权制度,才能有正常的交易,才能有良好的市场秩序。大量土地违法行为的产生与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不完善有很大关系。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划拨土地使用权,明确产权主体、权利及交易条件;二是完善农民集体土地产权。改革征地制度的前提就是要承认和保护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让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在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下,真正拥有占有、使用、经营和处置的权利,如果没有这一前提,征地改革是难以进行的;三是积极探索土地产权制度深层次的问题,包括国有土地所有权如何行使的问题,其权益如何体现的问题,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交易的问题。

完善土地产权制度是我国土地市场秩序根本好转,大规模消除土地违法行为的根本途径。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意味着对土地交易不适当行政干预的退出,意味着土地产权主体能够在权利明确的前提下追求交易的利益最大化,增加了交易收益的确定性,加之政府强有力的执法管理,将会大幅度地减少土地非法交易数量。

五、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遏制地方上随意的管理。要建立和完善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制度,使之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同时,要增强政府的服务和监督功能,使土地市场健康发展,防患于未然。

其次,要建立适应市场配置方式的政府供应土地的管理方式。在中国土地市场的现实中,政府是主要的供给方,另一方是不同所有制的投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面对同一投资主体的管理方式,即计划立项、规划选址、财政拨款,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土地的管理方式。在政府供应土地前,计划、规划、土地等职能部门应相互协调配合,做好相应的工作,并落实在政府供应土地的合同中。

六、加大宣传教育和执法力度

要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对象,广泛、深入地在全社会进行土地国情、国策和国法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土地忧患意识、土地国策意识和土地法制意识。同时,要坚持依法行政,加大执法监察力度,特别是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必须有新的突破,彻底改变那种管理松、执法软的状况,真正体现执法“严格”,真正体现法律的权威性。

采取范文篇9

在相关的调查中,北京市的公务员中有四成体重超标;江苏省直机关公务员有四成患有临床疾病;河北省直某机关的公务员中“亚健康”比例高达百分之七十七;浙江省温州市三万名公务员中也有七成处在“亚健康”状态。

我国公务员亚健康者众身体素质不容乐观

案例1:

体检结果堪忧惊动省长河南:强制公务员休年假

一份令人堪忧的省直机关公务员体检报告惊动了河南省省长李成玉。河南省委、省政府办公厅日前下文,要求从今年起各级干部职工的年休假制度要切实落到实处,要分期分批地安排好干部职工的年休假,各级领导干部应带头休假,并积极鼓励、支持其他同志休假。

河南省2003年和2004年各进行了一次体检,体检结果发现相当一部分公务员有不同程度的身体疾患。多数公务员都不同程度患有颈、腰椎病,发病率高达32%,居首位;其次为脂肪肝,发病率为18%;占位性病变32例,最后确诊为恶性肿瘤的26例。2004年体检,将颈、腰椎检查调整为丙肝检查。从统计汇总结果来看,亚健康人数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脂肪肝、前列腺增生、丙肝等尤为突出,占位性病变增加到41例。

案例2:

温州公务员七成亚健康政府出规定强制锻炼身体

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省温州市三万名公务员中也有七成处在“亚健康”状态。温州有关部门认为,亚健康不仅影响公务员生活质量,还将直接影响其公务行为的质量和效果,对其服务的公众产生消极影响。

日前,温州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人事局和体育局四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市直机关公务员健身工作的意见》,强制规定公务员必须接受体质监测,且必须选择一种以上健身项目坚持长期锻炼。争取在三至五年内,使该市市直机关公务员整体身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基本消灭不合格率。

案例3:

广州市公务员多患“机关病”缺少运动营养过剩案例4:

北京:公务员体重超标突出妇科疾病高发

公务员身体素质欠佳政府采取强制措施合适吗

南方都市报:谁的健康不是问题?公务员健康是个伪问题

公务员健康问题,越来越让人觉得是个伪问题。颈、腰椎疾病,属非体力劳动者伏案工作的常见病,对一般的体力劳动者来说,想得也得不了这种病;脂肪肝是吃得太多、太好,吃出来的病;体重超标,更是吸收太多、消耗太少的结果……如果说,伏案劳作,还有辛勤工作可言,那么说,吃得太多,动得太少,若也作为令人同情的理由,实在牵强得有些可笑。至于工作任务是不是重,加班加点是不是多,特别是竞争的压力是不是大,得看跟谁比。——比较而言,公务员的生存状态是最好的。

公务员应属中国目前特殊的既得利益者,从事着目前最令人钦羡的职业,除了少数确需予以特别关爱的以外,对大多数公务员来说,只需调节好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在公款吃请的场合,忌点口,要保持身心健康,实在不必当作一个真正的问题。

中国青年报:公费强制健身是否表示对公务员“疼爱有加”

亚健康状态的公务员达到70%以上,就出台措施强制健身,并公费解决。放到整个社会背景下来评价,显得十分偏颇,给人的印象是政府对公务员“疼爱有加”。政府机关,不是公务员的政府机关,而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机关,一举一动应围绕公众服务。对身体健康问题,不应只关心公务员群体,而应对辖区全体公众一视同仁或关怀最需要关怀的。

健身,首先是公民的私事,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是否健身或如何健身。政府鼓励或提倡公务员健身可以,强制就不合理。政府机关对公务员有管理权,但是范围仅限于“公事”,公事之外,公务员是自由的,有权决定个人事务。温州市通过出台文件强制公务员健身的做法,是以公权干预私权。虽然出发点是善意的,但也不能成为强制的理由。

解放日报:站在全民角度看公务员之累多少有失公平

在带薪休假对全民来说尚且还是“稀有之物”的时候,一定要扯上“公务员之累”,并试图以此来得到民众对公务员带薪休假的理解,其客观效果也许适得其反。

当我们把看问题的视角扩展到全民角度时,“公务员之累”在“全民之累”中其实并不算最显眼的板块。每年公务员招考时的热火场面,还有37:1的录取比例,足以说明这一切。当并不算最严重的“公务员之累”被突出提及,并且作为强制休假的理由时,在广大民众看来,多少有些不公平,难免会引起一些误解,不利于社会和谐的推进。

国际在线:政府强制公务员休假是越俎代庖

政府要保护公务员的休息权,就要保护一切公民的休息权——这是防止出现利益冲突的唯一办法。同时,即使为了实现保护休息权的目的,政府也不应强制任何人(包括公务员)休假。休息权即享受闲暇的权利,不是公务员的专利,而是每个公民的合法权利。是否享受、如何享受、何时享受,这是公民自由选择范围内的事情。对于这种特殊的权利,政府的态度应该是消极的;因为,每个公民对闲暇的估价都不同。

公务员的休息权,政府需要做的并非下文强制休假,而是应该构建一个维护公务员权益的内部机构(如公务人员福利仲裁委员会),保护公务员不会因享受闲暇而受到领导的“另类对待”——这才是治愈现实问题的良方。

“亚健康”源于工作重、加班多?给公务员把把脉

“机关病”是从哪来的?

首先,病是“坐”出来的。这与国家机关公务员的工作任务重、加班加点多、长期伏案工作、生活习惯单一,日常活动量小等密不可分。长时间坐位工作,特别是长时间坐着伏案书写,容易形成脊柱侧曲或驼背。且可影响下肢静脉血流回流,促使腹腔和盆腔静脉淤血,易招致消化不良及痔疮发生。女性长期坐位工作,会使盆腔器官长期处于充血状态,易发生月经不调和痛经,此外,长期坐位工作骨盆底部的肌肉缺乏锻炼,久之,可导致肌肉松弛无力,易发生便秘。除此而外,久坐办公室的人患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更大。

其次,竞争压力大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影响着公务员的身心健康。譬如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被降级、下岗;怕工作不好被同事、社会轻视等。依据最新观点,压力是造成亚健康状态的重要元凶。压力直接影响到人的心理状态,当人的心理调整出现问题,人的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恐惧、气愤等负面情绪使身体的神经———内分泌紊乱,人体内抗体减少,机体对外界有害因素的抵抗力减弱。这种紊乱便成为亚健康的物质基础。

第三,很多公务员,特别是公安等许多直接面向群众的岗位人员,他们确实非常辛苦。然而也有一些公务员,并不是因为群众的事情而忙,而是由于内部管理不善,比如领导太多,不知道该听谁的好而累;还有一些是因为工作之外的事,比如千方百计想升官而累;更有一些闲着没事干,天天打游戏而累……

第四,不良的生活习惯损害了公务员的健康,如公款大吃大喝、抽烟喝酒样样都来、公车出入运动量过少等。

给公务员支支招

一、改善生活习惯,注意适当运动。每天可进行中等强度的锻炼,除有意的锻炼外,每天还应该尽量增加活动量,比如尽量以步行代替坐车,到远一点的地方买东西,以爬楼梯代替坐电梯,工作间歇适当运动,多做家务等。

二、注意合理的饮食结构。特别是在公款吃请的场合,忌点口,尽量减少抽烟、饮酒的次数,避免不良习惯诱发其他疾病。学理吃饭的“三条标准”:第一,不让任何人陪吃,自己默默地进食;第二,要求饭菜够吃即可,不得剩下;第三,关于饭菜的质量提出十二个字:“清清淡淡,汤汤水水,热热乎乎”。如果公务员们都向温总理学习,脂肪肝、丙肝、“三高四高”一类的“亚健康”疾病一定会大大减少。

三、调节好心态。对个人发展空间重新审视,以认清升职是自己真正的梦想还是社会附加给你的理想。发展业余爱好,让工作之余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压力、生活、事业要平衡,调节好妻子、丈夫和孩子的关系,让生活增加更多的情趣。调整好心态,告诉自己坦然地工作、开心地生活是最重要的。

四、实践“三贴近”,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产生活实践第一线。过去经常号召干部到下面去,还要实行“同吃、同住、同劳动”。如果公务员们每年拿出一定的时间到生产第一线去,到群众中去,并且和群众一起参加劳动,既可以缓解长期伏案工作的颈、腰椎,起到休养生息和按摩的保健作用,还有利于体察民情,增进干群关系呢。

五、蛛丝马迹别放过,别把假条揣兜里。对于办公室一族来说,只要对身体健康有正确的认识,不讳疾忌医,许多疾病是可以得到预防和控制的。对已经出现的健康预警信号不要置之不理,要及时休整,以免小病拖成了大病。

网友观点

★强制公务员休年假应大力提倡。从媒体所报道的一些优秀公务员和模范人物来看,有几个是长寿的?他们大都英年早逝,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遗撼。当我们为他们的英雄行为所感动,甚至于落泪时,我们是否想到过,这些模范人物也是一个肉身凡胎,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们的生命能量极限也都是有限的,他们也是需要休息的。因此,河南省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尊重人的生命,尊重公务员休息权利的一项必要措施,值得大力提倡。

★省长应该是全省所有人民的省长,不能只对省直机关官员关心。用同等的体验,对工人、对教师、对各个阶层的群众,都检查一下,了解一下各阶层群体的健康状况,比较一下谁最苦,谁最需要关心。呼吁省长们,执政为民,要为全省所有的民。

★医公务员的体质差的良方:一是多下乡(运动)。二是戒公款吃喝。三是戒贪。四是戒色。五戒赌,六是心术正。七是办事公道、与人为善。心安理得、吃得、睡得、跑得跳得。身体自然好得。

★强制公务员休年假,我们不反对。但我们强烈要求,调查河南省所有工业企业,看看一周工人能休息两天的企业有几家?看看节假日能按国家规定休假的企业有几家?看看在国家法定假日上班能发双工资的企业有几家?看看夜里上班能发夜间补助费的企业有几家?

★为什么不让工人、农民也进行体检呢?说不定他们的身体状况更差呢★任何一个群体都有各自特点,公务员队伍中确有有争气的,有损公务员名称的,但你们也要清楚地看到,相当多的公务员生活是艰辛的,工作量大,压力大,经常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别对公务员队伍产业误解,都难,都不容易!

★有些人是不敢去休假。有的岗位比较有油水,休假后,怕别人知道了这个岗位的好处。有的人有一个好的岗位,与领导打交道的机会多,休假后怕人顶了这个岗位。还有一些人心中有鬼,怕自己在休假时被人发现问题,有许多犯罪线索,就是在工作移交过程中被发现的?如一些人财务人员挪用资金,现金和银行账对不上,就是在这个时候露出的尾巴。

采取范文篇10

为了使“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取得实效,高平市委组织部采取了三项措施,推动了活动的扎实开展。

一、强化学习,形成良好氛围。结合实际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具体措施。一是坚持实行每天1小时集中学习和每月一测试制度。每天利用下午下班后1小时,组织全体组工干部进行集体学习。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全省、全市组工会议精神,并开展业务知识专题讲座。二是鼓励组工干部自学。要求每名组工干部每天晚上挤出1个小时自学,并做好学习笔记,每周五由部长亲自对每个人的学习笔记进行检查。三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采取党校教师辅导、部长业务讲评、分期参加轮训等方式,大力营造重视学习、坚持学习的良好氛围。

二、深入实际,找准整改重点。一是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全面剖析组工干部自身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问题。二是开展“部联镇、科联村、组工干部联户”活动,面对面邀请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村两委主干、党员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找准在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为深入整改打好坚实基础。三是与全市组织系统开展的“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大讨论”活动相结合,围绕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大问题,围绕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大调研、大讨论,组织开展“创新、创造、创业”和“我为部里献一策”等活动,大力推进组织工作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创新,真正提高组织部门的整体创新能力和水平。

三、创新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在部机关开展评选优秀干部考核材料、优秀调研报告、优秀组工信息、优秀活动方案,树立比学习、比业务、比作风、比贡献的“四评四比”岗位大练兵活动;引深开展“送一片微笑、让一把椅子、递一杯热茶、给一个满意答复”的“四个一”活动;深入开展争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节约型、廉洁型“五型”机关和“五型”组工干部活动。通过深入开展这些活动,真正树立组工干部可信、可靠、可敬、可亲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