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18:08:20

病害范文篇1

1蔬菜病害的症状

诊断的基础是病害的症状,即病征和病状。病征是指病原物的群体或器官着生在寄主病部表面所构成的特征特性表现,它直接暴露了病原物在质上的特点。病状是指寄主植物和病原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相互作用结果的外部表现,即生长发育的异常状态,这种外部表现各有其特异性和稳定性。

1.1病状

1.1.1变色由于病组织细胞内的叶绿素形成受阻或被破坏,以及其他色素形成过多而使植株失去正常的绿色,统称为变色。变色可细分为花叶、黄化、褪绿、白化等。

1.1.2斑点病株局部组织和细胞受到破坏而死亡,表现出形状和颜色不一的病斑,称为斑点或局部坏死。斑点按形状可分为圆斑、角斑、网斑、条斑、轮纹斑、云纹斑、虎斑等;按颜色可分为褐斑、黑斑、灰斑、赤斑、紫斑、白斑等。斑点有的病健分界明晰,有的病健部界限不明、边缘模糊不清。斑点周围有的出现黄晕,有的无黄晕。斑点可发生于根、茎、叶、叶柄、叶鞘、果或种子等各部位,造成叶枯、茎枯、枝枯、落叶、落果等。有的斑点后期会局部或全部脱落,形成“穿孔”。

1.1.3腐烂植株病部组织受病原物的酶的分解,造成较大面积的崩解破坏或变软,称为腐烂。腐烂按质地可分为湿腐、软腐、干腐等;按颜色可分为褐腐、黑腐等;按气味可分为苦腐、酸腐等;按部位可分为根腐、茎腐、茎基腐、脚腐(或裙腐)等。有的病部坏死腐烂表现出病部下陷或突起的木栓化病变,分别称为溃疡与疮痂;苗床幼苗基部腐烂并缢缩,造成折倒,称为猝倒;如腐烂缢缩最后直至枯死,称为立枯。

1.1.4萎蔫菜株根、茎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大量菌体堵塞导管,或因病菌产生毒素,致输导机能受阻,部分枝叶以致全株凋萎,称为萎蔫。

1.1.5畸形菜株或个别器官发育过旺或受限制,表现种种特异的形状,统称畸形。畸形可分为肿瘤、丛枝、发根、徒长、矮缩、皱叶、卷叶、蕨叶、叶变、根肿等。

1.2病征

1.2.1霉状物病部表现出不同质地、颜色的霉层,如霜霉、棉霉、黑霉、绿霉、青霉、灰霉、赤霉等,霉层稀疏或致密不等。

1.2.2粉状物病部表现出不同质地、颜色的粉状物,如白粉、锈粉、黑粉等。

1.2.3小点或小粒状物病部上表现出针头般大的小黑点或朱红色小点等。

1.2.4核状物病部上表现出粒状或鼠类状的黄白色、褐色或黑色的菌核。

1.2.5索状物病部上表现出缠绕状的白色或褐色绳索状物。

1.2.6膜状物病部上表现出灰色或黑色薄膜状物。

1.2.7伞状物或块状物病部上表现出质地和颜色不同的菌伞或菌块。

1.2.8脓状物病部是溢出乳白色或黄色的胶粘状物,潮湿时手摸质感粘性,干燥后形成胶膜或胶粒,带反光性。病征因病原物的不同而异,前面的7种病征为真菌性病害常见的病征;而脓状物则为细菌性病害特有的病征。至于病毒和线虫所引起的病害,通常只有病状,病部表面上是看不到病征的。另外,病部上的病征通常要在病害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

2蔬菜传染性病害的田间判断依据

2.1真菌病害

2.1.1病状多数是点发性病害。以茎、叶、花、果上产生各种各样的局部斑最为常见,如斑点、条斑、枯焦、炭疽、疮痂、溃疡等;其次是凋萎、腐烂以及各种变态矮化等畸形。

2.1.2病征病部中、后期大多长有霉状物、霜状物、粉状物、锈状物、棉絮状物、颗粒状物等。

2.1.3田间分布及发病条件发病初期常有发病中心,多有随风向传播蔓延的趋势。阴雨高湿、苗势嫩绿、披叶郁蔽、土质黏重、排水不良等都有利于多数病害的发生。

2.1.4传播和侵染主要借气流或雨水溅射而传播。真菌孢子落到寄主上,萌发芽管直接贯穿表皮侵入,或经由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

2.2细菌病害

2.2.1病状主要表现为组织坏死和萎蔫二大类型,多数是点发性病害,以条斑、角斑、腐烂、枯萎等类型最为常见。病部多呈水渍状,对光观察有透明感,腐烂组织常黏滑并有恶臭,枯萎组织的切口常泌出浑浊液。

2.2.2病征病部在高湿或晨露未干时,分泌出淡黄色溢滴,即菌脓,干后呈鱼籽状小胶粒或呈发亮的菌膜平贴于病部表面。

2.2.3田间分布及发病条件发病初期有发病中心,多有随水流方向传播蔓延趋势。地势低洼、深水灌溉、苗势嫩绿、叶部郁蔽、特别是大风暴雨和水涝最有利于发病。

2.2.4传播和侵染植物病原细菌田间近距离传播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流水、昆虫、线虫和人的农事操作活动等,而远距离传播则主要通过种子、种苗的调运。病原细菌接触寄主后,经由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致病。

2.3病毒和植原体病害

2.3.1病状多数是系统侵染的全株性病害。初发时常从植株个别叶片或枝条开始,随后发展至全株,以枯斑、花叶、黄化、矮缩、簇生、畸形等最为常见。一般嫩叶比老叶更为鲜明,易受外界影响而发生变化。

2.3.2病征病部外表不显露病征。

2.3.3田间分布及发病条件分布较分散,病健株明显交错,无发病中心,但田边四周有时较重。病情常与某些昆虫发生有关,或随种植年限而加重。早种和干燥环境往往有利于多数病害的发生。

2.3.4传播和侵染除可通过汁液摩擦传染和嫁接传染外,许多病毒还能借昆虫传播。在传毒虫媒介中以蚜虫和叶蝉最主要,特别是蚜虫。

2.4线虫病害

2.4.1病状多数是全株呈现营养不良的慢性病,叶片均匀发黄,生长衰弱,叶片稍萎垂,植株较矮小,根部变色或膨肿。症状以局部畸形为主,危害部位大多数在地下根部,少数危害地上部叶片或籽粒。

2.4.2病征病部外表一般见不到病征。

2.4.3田间分布及发病条件田间分布多随种植年限而加重,初发年份,田间常成团成块分布,以后多随土壤传播而呈分散。气候干燥利于症状的表现。通气性良好的沙壤土有利于发病。

2.4.4传播和侵染近距离传播主要通过土壤、水流、人畜活动和农具等,远距离传播主要借种子及繁殖材料的调运。

3蔬菜生理性病害的田间判断依据

3.1营养失调

土壤中的营养物质缺乏、不足或不均衡,会引起蔬菜失绿、黄化和组织坏死等缺素症;相反,蔬菜营养物质过多,常会导致植株徒长、组织柔软以致倒伏等过剩症。

3.2水分供应失调

土壤水分过少会引起菜株萎蔫、枯黄、落叶、落果或不结实等;土壤水分过多会引起蔬菜烂根、黄叶或整株凋萎;久旱遇暴雨或水分忽多忽少会引起果实或块根开裂。

3.3温度不适宜

大气或土壤温度过高会引起菜株枯萎或局部灼伤,过低则易引起霜害或冻害。

3.4土壤酸碱度不适宜

土壤中盐类过多、过酸或过碱均会直接影响矿物质营养元素的溶解度,从而影响菜株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3.5光照不适宜

日照过强,会灼伤叶片和果实;日照不足,则造成菜株枯黄或白化。

病害范文篇2

关键词:森林;病害;诊断

1常见多发病的诊断

在一个区域或一个自然条件相同的地区内,某一种林木上经常发生的病害,称为常见多发病。这类病害因为是常见多发,或具有经济上的重要性,一般都已有较详细记载。可依据寄主植物、症状特征与查阅前人研究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诊断。诊断的程序是:识别寄主植物,准确鉴定出中文名和学名;详细观察记载所见病例的症状特征;查阅一般地区性植物病理资料,如森保手册、院校教材、病害普查报告、林木病害检索表、专题研究报告以及专业杂志等,仔细核称和症状特征;参考上述病理资料中记载的有关病例的地理分布范围;确定所见病例的性质、病害名称和病原物及其分类地位。这种诊断方法,除“同原异症”、“同症异原”及病害症状特殊的病例外,一般林木的常见多发病例均适用。

2少见病害和新病害的诊断

对一些少见病害和新病害,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诊断方法来鉴定,一般采用下列方法和步骤:

2.1症状观察

根据症状的特点,区别是伤害还是病害。再区别是非侵染性病害还是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没有病症,在苗圃和林地多半是成片发生,而且发生地点常常与地形有关。如因干旱所引起的病害,表现为组织枯萎,从叶尖、叶缘开始变色、焦枯;因高温所引起的日灼伤,常发生在枝、干、根颈、果实等部位的向阳面,受灼部分日久则干枯下陷。侵染性病害有明显的病症,在苗圃和林地的分布一般是分散的,常可在病株周围找到健株,或在同株树上,不同叶片都同样严重发病。真菌病害在病部常出现粉霉状物、小黑点等病症;细菌病害常出现水渍状;类菌质体、病毒、线虫、螨类所引起的病害,虽无病症,但其病状比较特殊,容易区别。

2.2显微镜镜检

症状诊断虽然有重要作用,但遇到“同症异原”、“同原异症”的情况时,往往难以诊断,即使根据症状作了诊断,也不完全可靠,因此需借助显微镜观察。经过现场观察和症状观察,初步诊断为真菌病害的,可挑取、刮取或切取埋藏在组织丝、孢子梗和孢子或子实体进行镜检。根据病菌的子实体、孢子梗、孢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来决定该菌在分类上的地位。如病症不够明显,于保湿器中保湿1~2d后再镜检;如细菌可从病组织边缘向外游出;线虫螨类均可看清其形态;唯有类菌质体、病毒等在普通显微镜下看不见,一般需经汁液接种、嫁接实验、昆虫传毒等实验确定。所检查到的病原菌,还需进行分离培养和人工接种实验。

2.3人工诱发实验

显微镜镜检如遇到腐生菌类的干扰,所观察的菌类又不能确定是否是真正的致病菌时,必须使用诱发实验手段。即从受病组织中把病菌分离出来,人工接种到同种林木的健株上,以诱发病害。如果被接种的健株发生同样症状,再用同样方法从病部分离出病菌并进行培养,如果得到与前一次相同的病菌,就能证实该菌确是这种病害的病原菌。此外,可用化学诊断方法来诊断林木的缺素病。通过分析植物组织和土壤中矿质元素(如氮、磷、钾、铁等)的含量,确定缺素的性质。然后用所缺的元素盐类,采用喷洒、注射、灌注等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林木是否恢复健康状态。近年来,通过生物化学的染色反应,通过DNA的染色诊断病害是否与类菌质体有关。并有密度梯柱反应、血清反应、超离心等作用,诊断病毒病害和类菌质体病害。

作者:郭力 单位:河南省国有泌阳马道林场

参考文献:

病害范文篇3

1.1症状及发生规律

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属半知菌类。早疫病菌源可以在植株残体或其他寄主植物上生存。病菌在潮湿的情况下(降雨、灌溉、长时间露水),在受感染的植物表面产生孢子,其存活温度范围广,并由风力传播。早疫病产生的孢子比晚疫病少,通常比晚疫病发生早,但其生长传播却更少地依赖于叶片表面的长时间潮湿而且发展速度较慢。早疫病的受害部位最初症状是有角的黑色小斑点,随着受害部位的扩大成熟,病斑逐渐变成一系列凸凹不平的同心圆,在叶缘处有褪色的枯黄组织。

马铃薯早疫病的症状通常在植株处于逆境时期易发生,而这些逆境经常来自于缺肥(如缺氮及其他营养)、气温偏高、植株缺水、生长衰弱。

1.2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要尽可能减少马铃薯在逆境状况下生长,保证植株需要的水肥条件,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其抗病能力。

(2)收获后深耕灭茬,减少翌年初侵染源。

(3)马铃薯封垄后,植株生长稳定期开始,每隔10d喷施1次保护性杀菌剂——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在田间发现早疫病症状时及时喷施治疗性杀菌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d喷1次,共喷3次。

2马铃薯晚疫病

2.1症状及发生规律

马铃薯晚疫病在马铃薯生长的各个时期均可发生,青海省大多在马铃薯开花前后发生危害严重。病原以菌丝体的形式在田间残留的块茎、有机体,或储藏的种薯中越冬。

马铃薯晚疫病易在凉爽、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发生,但如果灌溉、潮湿状况和凉爽的温度持续,它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期发生,即使在较热、较干燥的地区或季节,受到雨水冲刷或灌溉的植株在密集的叶冠底下形成一个潮湿凉爽的微环境,该病也会发生。病原能够在叶片中迅速传播,侵入健康的叶片组织,产生新生孢子。一旦植株受到感染,感染部位很快会产生可由空气和水传播的孢子,进行再度传染。

马铃薯晚疫病的症状在不同地区及气候条件下各不相同,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初的症状是暗绿色圆形浸水的小斑点,经常出现在较底层的植株叶片上以及围绕在叶尖和叶缘上,然后再向整个叶面扩散。在潮湿的环境中,叶片的背面可能会有白色绒毛出现在病斑的边缘。受侵染的块茎表面会呈现出不正常的、凹陷的、大小不一的、紫褐色的区域。

2.2防治措施

(1)播种健康种子,种薯最好单收、单存、单藏。

(2)监控天气状况,尤其是8月,以便在需要时采取预防措施。

(3)开花前后定期喷施保护性杀菌剂——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当环境有利于病害发生时,使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系统性防治,每隔7d喷1次。尤其在植株快速生长期,植株每隔几天会成倍地生长,所以关键在于预防新生叶片受到病菌孢子的侵染。

3马铃薯黑胫病

3.1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

属细菌性软腐病害,侵染茎和块茎,种薯从发芽到生长后期均可被侵染,而以幼苗最多。最明显的症状是病株明显矮小,心叶黄化、变小、卷曲,茎基部及根部变黑、腐烂。腐烂处有臭味。病株极易从土中拔出,多半死亡。病薯从脐部开始变黑,向髓部呈放射状扩展,并产生黏液,有臭味。

马铃薯黑胫病主要依靠带菌种薯传播,通过伤口侵入。其发病与温度和湿度有密切关系,高温利于发病,土壤过湿时也易引起薯块大批腐烂,造成严重的侵染。

3.2防治措施

(1)选用无病种薯或幼壮薯整薯播种。

病害范文篇4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及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粗缩病、丝黑穗病、玉米苗枯病等,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

一、玉米病虫害加重的原因

1.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特别是单一的连片连年种植,有利于病虫源的积累,玉米秸秆不经过处理直接还田,使土壤带菌量增大。

2.气候条件适宜全球气候变暖,冬季气温偏高,给传毒昆虫创造了良好的适生环境。

3.品种抗病性差品种抗病性差,有利于病原菌侵染。种子收获期淋雨或贮存期湿度大,种子带菌量大,播种时不进行药剂处理,均有利于苗期病害的发生。

4。施肥比例失调生产上偏施氮肥,而磷肥、钾肥和有机肥用量少,植株生长过旺,抗逆性差。

5.防病意识淡薄由于玉米生长中后期气温偏高,植株高大,施药不方便,加之一些农户对防病的认识不足,一般防治较晚或根本不进行防治,致使病害严重发生。

二、防治对策

1.选择和推广抗病品种各地应根据当地病害发生规律因地制宜地选种,利用现代技术培育多抗性品种,以保证玉米高产、稳产。

2.种子处理用多菌灵、立克锈、粉锈宁、玉米种衣剂等包衣,杀灭种子携带的病原菌,预防苗期病害。

3.乾作倒茬优化种植结构,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减少病原菌积累。与大豆或其他作物间作,有利于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

4.加强田间管理精耕细作,科学施肥,多施腐熟的农家肥,增施磷、钾肥和微肥;合理密植,及时中耕排涝,创造有利于玉米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结合间苗、定苗拔掉病株以减少毒菌源;及时中耕排涝,并彻底清除地头、路边、沟渠等地的杂草,减少害虫、病原的介体和越冬寄生,创造有利于玉米生长的环境。

5.清洁田间及时摘除底部病叶、老叶以减少毒源和降低田间湿度,收获后将病残体带出田外销毁;并深翻土壤,消灭菌源,减轻发病。

6.科学用药加强技术指导。做好预测预报,及时指导农户开展防治。及时化学除草,改善通风条件,增强抗逆能力。

三、正确用药应该注意的问题

科学使用农药,能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保证农业丰收。但是,使用不当,也会带来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作物药害或对使用者发生中毒事故等副作用。

1.对症选药是关键我国现生产的农药品种很多,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杀鼠剂等种类。化学合成的农药原药(品种)须加工成一定的剂型,形成不同规格的制剂或混合制剂才是市场销售的商品农药。加之,为补充国内市场、改善品种结构,国家批准进口了一些农药新品种。因此,在农药市场上就显得品种多,令人眼花缭乱,使用者难以选择。农药是一种农业毒剂,对不同的生物体有其选择性,如杀虫剂按其作用方式可分为触杀剂、胃毒剂、内吸剂和熏蒸剂;除草剂分为茎叶处理剂和土壤处理剂。同为杀虫剂,对各种害虫也不是万能的,每种药剂都有各自的防治范围。一个药剂的防效高低,也是有阶段性的,新的药剂刚投入使用时,往往效果较好,随着大量使用,害虫等有害生物的抗药性逐步提高,防效就会随之下降;在防治某一害虫的用药阶段,同一药剂首次用药和后期用药药效反应不同。

2.仔细阅读农药说明书农药属于知情消费的技术性产品,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或瓶签上的使用说明使用。首先应对选用的农药的性能特点有了全面了解时方可使用。盲目使用不仅达不到有效控制病虫害的目的,反而会带来对植物的药害、对产品和环境的污染等副作用。

病害范文篇5

关键词:草鱼;病害;治疗方法;预防措施

随着人们对草食性鱼类的需求越来越大,草鱼的养殖也愈来愈热。但是草鱼疾病多,难控制,易造成大量死亡。为提高养殖草鱼成活率,在草鱼养殖中要采取综合防治,提早预防和科学用药,为指导渔业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发病菌源及症状

草鱼常见病有2类,即新、旧三大病害。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赤皮病是草鱼的旧三大病害,其病原分别是柱状嗜纤维菌、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它们均属革兰氏阴性菌。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是草鱼的新三大病害。

1.1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

该病的致病菌是由多种细菌引起的,包括肠型点状气单胞菌、鱼害粘球菌、荧光假单胞菌等。患此病的鱼兼具赤皮、烂鳃和肠炎3种症状:病鱼体色和头部发黑,离群独游。反应迟钝,腹部膨大,两侧常有红斑,明显“蛀鳍”,肛门红肿突出,成紫红色,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和血脓流出。剖开腹部,可见腹腔积液,肠壁充血发炎,后肠尤甚,肠黏膜细胞往往溃烂脱落,并与血液混合而成血污,充塞于肠管中;肝脏亦常有红色斑点淤血;病鱼鳃丝点状充血,末端腐烂,软骨外露,致使边缘发白,鳃丝上带有黏液和淤泥,严重时鳃盖骨表皮充血,发炎,腐烂,中间部分往往被腐灼成一圆形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体表局部发炎,鳞片松动脱落,腹部两侧明显,鳍基充血,末端腐烂,鳞片脱落或鳍条腐烂处常有水霉寄生。

1.2病毒性出血病

患病早期,从外观观察,病鱼的口腔、腹部、鳃盖、眼眶、鳍条及鱼体两侧呈轻度充血症状。剖开腹腔、肠道尚见少量食物。随着病情的发展,上述体表充血现象加剧,骨肉呈现出血症状,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剖开腹腔,内积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肾肿大,肠壁充血、充气且无食物。鳃灰白显示贫血,有时呈紫色且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腐烂。

1.3肝胆综合症

发病初期,池中病鱼漂游池边,反应迟钝,食量减少,目测体表无明显症状,仅有少部分鱼的眼球及眼眶发红,鳃丝肿胀,镜检无寄生虫。解剖发现,肠道无食,肝脏肿胀,呈白色、绿色或黄色,严重的肝脏呈糜散状与肠黏膜及脂肪粘连在一起,充塞于胸腔,胆囊有时肿大变黑,有时变无,腹水严重。发病一段时间后,死鱼数量激增。该病发生原因较复杂,投喂变质饲料,饲料中脂肪含量超标或长期投喂含喹乙醇饲料和养鱼水体受铜、氨等物质污染都会引发该病。

2发病原因

(1)长期投喂不合格饲料或高蛋白饲料,导致鱼类营养代谢不良,体质下降,体脂积累。

(2)部分饲料生产厂家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导致肝脏病变。

(3)水质条件长时间恶化,池塘中硫化氢、氨态氮严重超标,使得鱼类慢性中毒。

(4)个别养殖者为防草鱼“三病”在池塘内过频用药。

3治疗方法

草鱼在养殖过程中较其他鱼类品种更易发病,且多数是并发症,控制不好则造成大量死亡。据笔者观察,7~8月规格25~50g的草鱼发病多。平时日常管理除定期换水,用漂白粉、生石灰、二溴海因等消毒剂消毒调节水质外,还应采取投喂药饵,如拌有保肝药、烂鳃灵、肠炎灵(多为中草药)类的药饵,内服外用综合防治。另外草鱼发病时,常“三病”并发,可采取每100kg鱼体重用鱼必康200g加鱼菌净10g拌匀后,均匀地撒在浸湿的青饲料投喂。如果草鱼患的是病毒病,在上述用药基础上再加内服鱼毒清,每100kg鱼体重5g,1次/d,连用5~7d;同时用强氯精或鱼菌清11号进行全塘泼洒消毒,隔天1次,连用2次。

4预防措施

(1)科学放养,是提高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养殖过密时,由于大量投饵,每天都有很多残渣剩饵和排泄物在池底积累,致使鱼类易感染各种疾病而造成大量死亡。因此,草鱼养殖密度要合理,一般放养22.5万尾/hm2左右。

(2)加强饲养管理,及早发现病情。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必须始终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将鱼病的防治工作贯穿到整个养殖周期中,以免造成大的经济损失。

(3)对鱼塘鱼苗进行消毒与免疫。鱼苗下塘前,鱼塘及鱼苗要消毒。放苗前1周,鱼塘用生石灰600kg/hm2全池泼洒消毒。放苗时,用10~20mg/kg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鱼苗20min。经消毒的鱼种还要使用草鱼“三联”疫苗及草鱼出血

病疫苗浸浴,也可防病害发生。

(4)养殖前期投喂些浮萍、水草。这是根据草鱼的生物学特性,补充维生素和其他物质,以增强其抗病能力。另外,可在饲料中掺一些细米糠、麸皮等,增加维生素和粗纤维含量,以提高草鱼的抵抗力。

(5)鱼塘定期消毒或杀虫。平时每隔15d消毒1次,发病季节7d进行1次消毒或杀虫。使用高效无毒的药物,如强氯精、鱼菌清11号、灭虫精等。

病害范文篇6

关键词:杨树;病害;发生规律;防治

近年来,随着万里绿色长廊工程及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淮北市杨树造林面积逐年增大。由于树种单一化,管理粗放化,使得杨树病害发生日趋严重,给杨树生产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仅2003-2005年期间,每年有20-30%的杨树发生病害,面积达8-10万亩,导致枯枝、枯梢发生,有的甚至整株枯死。因此,对杨树病害进行调查,掌握其发生规律,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杨树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杨树拟茎点菌溃疡病

病害症状:该病主要危害1-2年生苗木,尤其是危害苗木木质化程度较低、冬季遭受冻害的苗木。一年生枝条和3-5年生幼树也可感病。发病初期在树干可见褐色浸润病斑,随着上下扩展,可产生5-15cm长稍微陷洼的梭形溃疡病斑,有时在感病的主侧枝上不呈现梭形溃疡病斑、而呈树皮大块变色坏死。发病后期,感病枝干的树皮组织逐渐呈淡黄色,同时在受害部密生隆起的黄色小颗粒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约在5月中旬以后,分生孢子器逐渐成熟开裂,溢出土黄色丝状的分生抑、孢子角,发病严重时,病斑围绕树干使植株枯死。

病原菌:该病病原菌属球壳孢目球壳孢科拟茎点菌属为拟茎点菌(PhomopsismacrosporaKobay&Chiba)。其分生孢子器埋生于寄主组织表皮下,单生或聚生在子座内,呈扁球形或不规则形。分生孢子有2种形状,纺锤形孢子、线形孢子,均为无色透明,分生孢子梗单枝,较短。该菌在13-32℃温度范围均能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5-32℃,其中最适宜温度为30℃。

发病规律:4月中、下旬开始发病。5月初,病斑纵横逐渐扩大成梭形。5月下旬或6月初,分生孢子器开始成熟开裂,可溢出淡黄色的丝状分生孢子角,遇雨水易溶,被昆虫和雨水溅射而随风吹散传播。7月中旬后,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随感病树皮失水干缩全部脱落。8月停止发病。

防治方法:(1)在分生孢子器开始成熟开裂前,对发病部位用利刀刮除,喷涂化学农药,可用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等200倍液喷1-2次。(2)选用优质苗造林,保持苗木的含水量,提高造林苗木的成活率和增强生长势,是防治和减轻该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2、杨树球二孢溃疡病

病害症状:该病多发生在幼树20-30cm的主干和分枝上。发病初期,感病部位出现变色病斑,逐渐扩大,树皮色泽加深呈黑褐色。病、健组织色泽有明显差异,树皮微下陷,产生梭形的溃疡病斑,树皮坏死,开裂。小枝感病后,很快被围绕一周,不产生溃疡斑,病部以上常呈枯枝或整株枯死。感病后期,病组织变淡黄色,发病部位密生淡黄色圆形颗粒状突起,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成熟开裂,溢出炭黑色、粉末状的分生孢子堆。发病初期往往与杨树烂皮病和杨树拟茎点菌溃疡病很容易混淆。

病原菌:该病病原菌为球壳孢目、球壳孢科、球色单隔孢属杨球二孢菌(BotryodiplodiapopuleaZ.K.zhong)。分生孢子器埋生于寄主组织表皮下,单生或聚生在子座内,扁球形、椭圆形、不规则形,顶端有乳头状突起。产生分生孢子的类型为环痕型,其分生孢子初无色,后呈浅褐色,单胞或双胞,横隔处无缢缩,圆形和长椭圆形。分生孢子梗短、直立,不分枝。病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5-28℃,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其中最适温度为25℃。

发病规律:4月下旬开始发病。5月初,病斑逐渐扩展,树皮色泽变浅呈淡黄色,产生颗粒状的分生孢子器。6月下旬后,分生孢子器全部开裂溢出炭黑色的分生孢子,遇雨水易溶,被昆虫和雨水溅射随风吹散传播。

防治方法:(1)喷50%多菌灵、40%福美砷、70%甲基托布津等200倍液1-2次。(2)通过营林措施,保持苗木水势平衡,增强树木生长势,提高树木抗病性。

3杨树细菌性溃疡病

病害症状:常发生在移栽的大苗和弱树上。初期在树干形成椭圆形、光滑的小瘤,直径约lcm,逐渐增大,形成明显肿瘤,表面粗糙,纵向开裂,颜色由浅绿色,变成灰绿色。后期,肿瘤可环绕树干一周,形成一个梭形瘤或长圆柱形瘤。夏季从肿瘤开裂处流出棕色粘液,有臭味。粘液可沿树干流出到地面。病害严重时,可引致树皮全部腐烂,破坏疏导组织致使全株枯死。

病原菌:该病病原菌属假单胞菌科、黄单胞菌属(XanthomomaspopuliSubsppopuli)。发病规律:4月开始发病,-年有两次发病高潮,5-6月为发病盛期,7-8月发病缓慢,9月再次盛发。病原菌在树皮内越冬,由雨水、昆虫等传播,经皮孔、伤口侵入危害,潜育期1-2个月。

防治方法:(1)强化营林措施,营造混交林或栽植抗性强树种,如栽植抗病、抗逆性强的杨树品系。及时伐除病木,减少侵染来源。(2)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避免创伤。(3)早春用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160波尔多液喷干,预防感染。发病初期,可刮去溃疡斑,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4杨黑斑病

病害症状:发病部位以叶片为主,叶柄、嫩梢、果穗发病较轻。发病初期,多在叶面上出现圆形或近圆形针刺状红色小斑,两天后小斑凹陷,显著特点是病叶上病斑细小,直径不超过1mm,黑褐色或褐色,常长一个突起发亮的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病斑连片时成多角形斑或大圆斑,严重时叶片变黑、枯死。在叶柄及嫩茎上的病斑,呈梭形、黑褐色,中央稍凹陷。此病害的小斑点常汇成较大黑色斑块或全叶变黑枯死,故称黑斑病。

病原菌:该病病原属半知菌类,黑盘孢目、黑盘孢科、盘二孢属(Marssoninabrunnea)。

病害范文篇7

关键词: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维修处治

1沥青路面常见的早期病害特征及产生的原因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特征有:车辙、纵横向裂缝、面层松散、泛油、路面推移,局部沉降和功能性破坏等。这几种病害的形成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车辙,主要是超重车、集装车、大吨位的车在公路上反复行驶碾压下产生永久性变形和塑性流动而形成的。它在沥青路面压缩沉陷的同时,出现横向隆起,其变形主要发生在沥青路面面层。②纵横向裂缝,裂缝的大小取决于当地的气温和沥青面层和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裂性能。沥青面层分路幅摊铺时,两幅接茬处未处理好,在车辆和大气因素作用下逐渐开裂,或是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而形成。③面层松散,因沥青与酸性石料间的粘附性不良造成或许基层、土基层软化而造成面层松散。④泛油,主要是在材料运输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中粘结料到局部地方。主要因素:油石比、级配、摊铺的均匀性和粉胶比(矿粉比沥青)。

⑤路面推移,主要是指沥青混合料在道路的纵向发生位移,可能在施工期间发生或在道路通车一段时间产生。⑥局部沉降,主要是路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局部路面沉陷,在施工中质量控制不严,一些小问题未得到妥善处理。⑦功能性破坏,主要是通车后沥青路面不平整,不具有设计时预期的功能,初期养护不及时,不到位造成的。

以上几方面的早期病害已与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从设计到施工未得到有效控制有关,水在沥青混凝土路面中的表现形式为:空隙水、层间水、深层水。水对沥青路面的损害有:高温动水压力对沥青混凝土有剥离作用造成路面松散;层间水使沥青路面各层分开改变路面的受力状况,路面在动荷载的作用下弯拉应力成数倍增加;水的冲刷破坏沥青路面材料结构;渗水是使路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

2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处治认定

沥青路面病害分形成、发展和破坏三个阶段,后两阶段的病害应专项治理;路面早期病害确定的依据,以病害表观特征确定范围,以沉降值,平整度核定病害程度,以钻孔取芯分析病害层次,确定专项处治。

处治范围:沉降路病害的处治,调坡长度不小于30m,10m内落差大于3cm,存在明显的跳车感地段。其它病害处治长度为不小于10m的过渡段,在100m范围内处治量超过15%、每公里范围内处治面积超过30%,且分散的路段,应整段修复。处治宽度,可以考虑一个车道,半幅等。处治层次,坏到哪个层次就处理到哪个层次。

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处治应以预防为主,出现下列状况要列入预防性维修:①由于沥青剥离,细集料跑出,表面呈蜂窝状,面积在10m2内;②局部沉降点,纵横方向1m范围内沉降值超过2cm,行车出现明显的跳动;③路面龟裂、网裂,水渗透到基层,出现基层冲刷翻浆;④路面出现推移、车辙、拥包,由于沥青路面的水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差,导致路面上出现局部纵向推移成搓板、横向推移出现车辙。推移、拥包,车辙长度在10m范围内的点;⑤纵横向裂缝,柔性和刚性结合部位等裂缝出现错台,错台差大于5mm的位置。

3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处治的方法

①路面出现网裂,没有明显的变形,也为出现唧浆,可采用改性乳化沥青灌缝涂刷一层,防止雨水的渗透。出现裂缝,但未出现明显的错台(在5mm内),也无啃边现象,可用灌热沥青的方法作防水处理,防止雨水的渗透;对于裂缝大于5mm的,可采用改性沥青灌缝或灌缝胶进行处理。对与裂缝很大的,必须将裂缝两边的沥青混凝土开挖,,先用水稳定好,收缩性小的半刚性材料处理基层,再用新的混合料摊铺。②路面车辙和功能性破坏的处治,近几年来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施工实践证明,采用改性沥青混合料是处治和延缓路面车辙的有效方法,也能提高改善路面的通行功能。③面层松散和局部沉降,对于面层上的病害可采用修路王热烘添加适当的新料,人工搅拌均匀,压实补强,在地表温度降低50℃以下后开放交通。④路面推移及泛油的处治,铲除路面推移部分,用符合要求的新混合料摊铺、压实,与旧的混合料结合紧密。铲除含油量高的泛油面层,用新混合料从新铺筑,新混合料应注意适度降低沥青和细集料的含量,提高混合料中多角碎石颗粒的含量,施工时尽量避免摊铺补均匀的现象。

4沥青路面维修处治的技术要求

①表观确定的病害面积四周扩大10~15cm;用3m直尺检查大于5mm的点应在修补范围内;范围四周线要横平竖直,与标线呈垂直和平行状。②修补处治的床面要干净,无杂物和浮灰、无松动的集料,床低无龟裂和唧泥,渗水现象,出现潮湿床面时要烘干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③修补的四周要布满粘油层但补能流动;四周接缝面层要涂刷冷补胶;四周接缝填料要约高一点,加大振压遍数,提高四周填料的密度;多层次修补要形成台阶,台阶宽度要大于10cm;修补表面补出现离析现象。④分层填筑时,下面层厚度可以适当调整,上面宜在4cm厚,松铺系数控制在1.16~1.2;有病害的两处坑槽相距补到1m时,面层应连成一个修补面;四周接口用3m直尺检查小于5mm才能保证接口平顺;先用细的集料填边碾压时先压边逐渐向中间推进,压实度是保证平整度的首要条件,补料温度不能低于120℃,维修开口的面积要保证每层压实机具都能下去正常工作,采用小型机具作业,碾压遍数不得少于5~6遍,确保每层得压实度。

5沥青路面维修处治质量的检查

修补平整度用3m直尺在处治结束后进行检查,平整度不能大于5mm。修补压实度用核子密实度仪快速法测定当旬修补面积的20%左右,修补的压实度不能小于95%。修补完后,每季检查一次,每年度作一次综合评价,返修率不能超过5%。

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的处治非常重要,它能减少后期的大中修次数和费用,并能保证路面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和服务能力,希望各公路养护管理单位能对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给予足够的重视。

6结语

养护部门要建立科学的养护管理方法,科学地确定公路路面的养护对策,来提高养护质量,合理使用养护资金。并建立一种有效的运作机制,做到尽早发现,及时处治,使路面的养护工作做得更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病害范文篇8

1.1鱼塘清淤

鱼、虾、蟹等经1年的饲养后,池底往往沉积着大量的食物残渣和排泄物,这些有机废物经腐烂、分解后在池底形成淤泥,而淤泥是细菌很好的培养基。因此,当淤泥沉积到一定厚度时,必须及时清除。银鲫类的出血病及罗氏沼虾、青虾等细菌性病害的发病率的上升与池底淤泥不及时清理有一定的关系。按国外对虾养殖经验来看,高密度虾类养殖,最好每年将池底的1层浮泥予以清除,其目的也是去除细菌滋生所需的营养源。另外,淤泥中有大量的寄生虫卵及孢子等,挖除多余的淤泥亦可大大减低侵袭性病害的发生率。一般来讲,池底淤泥厚度只需15cm左右即可。这样既使水体有一定肥度培育浮游生物,满足水产养殖类对天然饵料的需求,又可减少致病菌的滋生场所和细菌密度。因此,每年对鱼池清整时,必须清除池底多余的淤泥。

1.2池底曝晒与冰冻

池底每年需经15d左右的曝晒和冰冻,一是改良池底的土质,二是使池底淤泥中的致病菌和寄生虫卵及孢子的密度下降。池底经曝晒和冰冻的鱼池,养殖病害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池底干枯时间过长则易引起草荒。

1.3药物清塘

生石灰清塘可有效地杀灭致病菌、寄生虫及孢子等,同时可改善池底土质。

2放养健壮苗种

选择的标准:体质健壮,无畸型苗,且规格均匀。体表、鳍条或附肢无炎症,无烂鳃、白肝等异常病症。苗种游动(或爬行)灵活,无病态。有条件的单位或个人可用显微镜对体表、鳃、肝等部位取样进行镜检,应无寄生虫或致病菌。对罗氏沼虾和南美白对虾来讲,应选购经过检疫不带病毒的虾苗。

3种苗放养前药浴

对鱼类可用15~20mg/kg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15~20min,具体视鱼类对药物的忍受力而定。蟹种放养前,在水温5~8℃时,用高锰酸钾20g/m3浸洗3~5min,或用3%~5%的食盐水溶液药浴消毒,用来杀灭河蟹体表上的细菌和寄生虫。虾苗进池后即用二溴海因等(浓度达0.3mg/kg)进行全池泼洒4食台或食场消毒

用250g左右的漂白粉对水,泼洒在食台或食场的周围,一般从4~9月每月2次;石灰轻消可有效地抑制致病菌,并可及时补充水体中的钙质,使水体常年呈偏碱性。这对养特种品甲壳类尤为重要。生石灰轻消方法:常规养鱼池一般每米水深为225kg/hm2,特种水产品(如鳜鱼、虾、蟹等)一般每米水深为75~105kg/hm2。

5选购优质配合饵料

要求颗粒均匀、水中稳定性好、营养全面、饵料系数低等,并添加诱食剂及稳定维生素C等,促进养殖品种的摄食、消化和吸收,促进其生长,增强抗病力,提高成活率。要注意投喂饲料的科学性,不要投喂单一饲料,避免缺少某种营养元素而引起营养性疾病。如虾、蟹养殖中,除投喂动物性饵料和全价配合饲料外,还应保证充足的植物性饲料。

6采用生物调控水质

采用生物调控水质,确保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提高鱼、虾、蟹等水产品的体质和抗病力。生物调控水质可采用种植水草、放养螺蛳、添加有益菌和培育浮游生物(如施肥)等。可根据养殖品种选择相应的生物调控法。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使水体富含氧气,减少氨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生成,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抑制致病微生物的滋生。定期用有益活性微生物制剂施放光合细菌、复合型活菌生物净水剂(如西菲利)等,它们在水体中能快速将有机物质彻底分解成单细胞藻类可利用的无机营养盐,减轻有机废弃物的污染,而本身对养殖品种无害,同时自身在水体中能迅速繁殖生长形成优势菌群,通过食物、场所竞争及分泌类抗生素物质,直接或间接抑制有害菌群的繁殖生长。生物调控水质的方法可减少池水排换量,从而减少从外界水源带来的污染。研究和实践证明,通过大排大灌换水的方法改善底质,效果不佳,会造成南美白对虾生长不适,应激生病。

7配套增氧机械

通过增氧机的打水作用,增加水体的溶解氧,使底质中的有机物和水中鱼、虾、蟹的排泄物及残饵等充分氧化分解成单细胞藻类所需的无机营养盐,减少有机废弃物的污染,保持水质条件良好,从而避免诱发疾病的应激条件产生。

8掌握病害发病规律

掌握某些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病规律,定期在水体中施用药物或投喂药饵,杀灭病菌,减少致病因素,但需注意药物的拮抗作用和协同作用,并且不能与微生物制剂同时使用。如银鲫的出血症,在发病季节每隔15~20d对水体消毒1次,并投喂药饵2~3d。

病害范文篇9

1.1鱼塘清淤

鱼、虾、蟹等经1年的饲养后,池底往往沉积着大量的食物残渣和排泄物,这些有机废物经腐烂、分解后在池底形成淤泥,而淤泥是细菌很好的培养基。因此,当淤泥沉积到一定厚度时,必须及时清除。银鲫类的出血病及罗氏沼虾、青虾等细菌性病害的发病率的上升与池底淤泥不及时清理有一定的关系。按国外对虾养殖经验来看,高密度虾类养殖,最好每年将池底的1层浮泥予以清除,其目的也是去除细菌滋生所需的营养源。另外,淤泥中有大量的寄生虫卵及孢子等,挖除多余的淤泥亦可大大减低侵袭性病害的发生率。一般来讲,池底淤泥厚度只需15cm左右即可。这样既使水体有一定肥度培育浮游生物,满足水产养殖类对天然饵料的需求,又可减少致病菌的滋生场所和细菌密度。因此,每年对鱼池清整时,必须清除池底多余的淤泥。

1.2池底曝晒与冰冻

池底每年需经15d左右的曝晒和冰冻,一是改良池底的土质,二是使池底淤泥中的致病菌和寄生虫卵及孢子的密度下降。池底经曝晒和冰冻的鱼池,养殖病害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但池底干枯时间过长则易引起草荒。

1.3药物清塘

生石灰清塘可有效地杀灭致病菌、寄生虫及孢子等,同时可改善池底土质。

2放养健壮苗种

选择的标准:体质健壮,无畸型苗,且规格均匀。体表、鳍条或附肢无炎症,无烂鳃、白肝等异常病症。苗种游动(或爬行)灵活,无病态。有条件的单位或个人可用显微镜对体表、鳃、肝等部位取样进行镜检,应无寄生虫或致病菌。对罗氏沼虾和南美白对虾来讲,应选购经过检疫不带病毒的虾苗。

3种苗放养前药浴

对鱼类可用15~20mg/kg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药浴15~20min,具体视鱼类对药物的忍受力而定。蟹种放养前,在水温5~8℃时,用高锰酸钾20g/m3浸洗3~5min,或用3%~5%的食盐水溶液药浴消毒,用来杀灭河蟹体表上的细菌和寄生虫。虾苗进池后即用二溴海因等(浓度达0.3mg/kg)进行全池泼洒4食台或食场消毒

用250g左右的漂白粉对水,泼洒在食台或食场的周围,一般从4~9月每月2次;石灰轻消可有效地抑制致病菌,并可及时补充水体中的钙质,使水体常年呈偏碱性。这对养特种品甲壳类尤为重要。生石灰轻消方法:常规养鱼池一般每米水深为225kg/hm2,特种水产品(如鳜鱼、虾、蟹等)一般每米水深为75~105kg/hm2。

5选购优质配合饵料

要求颗粒均匀、水中稳定性好、营养全面、饵料系数低等,并添加诱食剂及稳定维生素C等,促进养殖品种的摄食、消化和吸收,促进其生长,增强抗病力,提高成活率。要注意投喂饲料的科学性,不要投喂单一饲料,避免缺少某种营养元素而引起营养性疾病。如虾、蟹养殖中,除投喂动物性饵料和全价配合饲料外,还应保证充足的植物性饲料。

6采用生物调控水质

采用生物调控水质,确保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提高鱼、虾、蟹等水产品的体质和抗病力。生物调控水质可采用种植水草、放养螺蛳、添加有益菌和培育浮游生物(如施肥)等。可根据养殖品种选择相应的生物调控法。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使水体富含氧气,减少氨氮、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生成,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抑制致病微生物的滋生。定期用有益活性微生物制剂施放光合细菌、复合型活菌生物净水剂(如西菲利)等,它们在水体中能快速将有机物质彻底分解成单细胞藻类可利用的无机营养盐,减轻有机废弃物的污染,而本身对养殖品种无害,同时自身在水体中能迅速繁殖生长形成优势菌群,通过食物、场所竞争及分泌类抗生素物质,直接或间接抑制有害菌群的繁殖生长。生物调控水质的方法可减少池水排换量,从而减少从外界水源带来的污染。研究和实践证明,通过大排大灌换水的方法改善底质,效果不佳,会造成南美白对虾生长不适,应激生病。

7配套增氧机械

通过增氧机的打水作用,增加水体的溶解氧,使底质中的有机物和水中鱼、虾、蟹的排泄物及残饵等充分氧化分解成单细胞藻类所需的无机营养盐,减少有机废弃物的污染,保持水质条件良好,从而避免诱发疾病的应激条件产生。

8掌握病害发病规律

掌握某些水产养殖病害的发病规律,定期在水体中施用药物或投喂药饵,杀灭病菌,减少致病因素,但需注意药物的拮抗作用和协同作用,并且不能与微生物制剂同时使用。如银鲫的出血症,在发病季节每隔15~20d对水体消毒1次,并投喂药饵2~3d。

病害范文篇10

论文摘要蘑菇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生理病害有菌丝徒长、菌丝萎缩、地雷菇、硬开伞、空心菇、锈菇、红脚菇、畸形菇,针对这些生理性病害的病因及症状,提出了防治方法。

1菌丝徒长

(1)病状。播种后菌丝营养生产过旺,绒毛状菌丝生长致密,浓密成团,严重时形成“菌被”,不形成子实体、不出菇、推迟出菇或形成气生菇。

(2)病因。这种现象常发生于蘑菇调水以后,或菇房温度过高、湿度大、通风换气不良的环境条件下,如播种期偏早,播种后长时间处于25℃以上温度,利于菌丝生长而不利于实体的形成。

(3)防治方法。①选用种性良好的菌种,适时播种。②调水不要过轻,细土喷水不要太急,要在早晚凉爽时喷水。③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菇房的温、湿度,抑制菌丝旺长。④发现菌床土层冒出大量气生菌丝时,应减少喷水或停止喷水。⑤已结成菌被的应及时用竹签或刀片在菌被上扎几个小洞或用刀将菌被划破,结合喷重水、加大通风量,以增强菌丝的透气性,促使菇蕾生长。

2菌丝萎缩

(1)病状。蘑菇播种后,菌丝能够萌发但不吃料。

(2)病因。在培养料太湿、太生、氨气浓度大、被杂菌侵染或外界气温太高等不良环境条件下,菌丝生长受抑,造成菌丝萎缩死亡。

(3)防治方法。①适时播种,最好避开高温期,因菌种质量差而引起的菌丝萎缩,要及时重新播种。②在培养料含水量65%左右时播种。③培养料发酵腐熟要适当,添加氮肥要在堆料或第1次翻堆时加入。④培养料在进房后要认真消毒灭菌,防止杂菌、害虫入侵。

3地雷菇

(1)病状。出菇过早,菇生在料里,从粗土下部破土而出,菇柄长、畸形,菇盖上有泥,出菇参差不齐。

(2)病因。覆土的土粒过粗过大、土质过硬;细土覆太晚,结菇太早;菇房温度过低,菌丝上土困难;出菇期通风太少而通风不良,室内CO2浓度超过0.3%,容易引起子实体生长发育不良,产生各种各样的畸形菇。

(3)防治方法。①覆土材料应选择疏松透气、干而不散、保水性强的壤土或沙壤土,并注意土粒大小适中,一般以粗土粒蚕豆大、细土粒黄豆大为好。②覆土要及时。③适时喷水及加强通风,促菌丝在粗土之上、细土之下生长。

4硬开伞

(1)病状。蘑菇子实体在尚未成熟时菌盖与菌柄就分离裂开,并裸露出淡红色的菌褶。

(2)病因。温度、空气湿度偏低,床面水分不足;昼夜温差超过10℃以上时,或空气湿度高,土层温度低,子实体发育失调。气温骤变时,发生硬开伞的现象尤为严重。

(3)防治方法。低温来临之前,加强菇房内的保温措施,夜间不宜通风,不让冷风吹进菇房。同时,调节好空气相对湿度,促进菇体各部位均衡生长。保证出菇房空气湿度在85%~90%,促进菇体均衡生长。

5空心菇

(1)病状。蘑菇菌柄组织不充实,菌柄中心发白、中空。

(2)病因。产菇旺期菇房相对湿度过低,粗土层过干,使菇体得不到充足的水分,菌柄中心产生白心。温度超过18℃时,菇体迅速长大,而覆土层粗土粒偏干,菌丝吸收和输送水分受阻,造成菇体组织不充实,菌柄产生白色髓部,甚至出现空心。

(3)防治方法。①加大喷水量,提高室内空气湿度。②调节好粗土粒的湿度,含水量以25%为宜。③出菇盛产期加强水分管理,防止土层偏干而影响子实体的正常生长与发育。

6锈菇

(1)病状。蘑菇表面产生褐色铁锈斑。

(2)病因。出菇期水分管理不当,喷水量过多,湿度超过95%,加上通风换气不良,菇体表面的水分蒸发慢,使有水滴的部位出现锈褐色斑点,影响蘑菇的产量和品质。(3)防治方法。①加强菇房通风换气,降低空气相对湿度。②控制喷水量,喷水时结合喷施“丰产素”或“喷施宝”,可起到增产增收的效果;在喷施后适当通风,以利散发菇体表面的部分水分。③出现锈斑时,应停止喷水,待恢复正常后,再行科学管水。

7红脚菇

(1)病状。菇脚发红,菌盖颜色正常,影响产量与质量。

(2)病因。气温偏高,料面喷水太多,尤其是收蘑菇前喷水太重,通风不良,易发生红脚菇。

(3)防治方法。出菇期土层含水不宜过多,采菇前停止喷水,并调节通气量。

8畸形菇

(1)病状与病因。①皱缩菇:菌盖小,皱缩,菌柄长,质硬。

因温度偏高和湿度过低所致。②大脚菇:只长菇柄,不长菇盖。因通风不良和CO2浓度过高所致。③菌盖上长疙瘩: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冬季,因栽培室内生火增温,造成CO2浓度过高,或栽培袋靠近风口,冷风刺激所致。

(2)防治方法。控制好菇房温度,出菇期最好控制在12~28℃;遇到高温时,要通过洒水和通风降温;出菇阶段给予200Lx左右散射光照,保持空气湿度在90%左右;适量通风,控制CO2浓度在0.1%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