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委付制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03:59:04

保险委付制度

保险委付制度范文篇1

在海上保险中,保险标的的损失分全部损失和部分损失。全部损失即全损又分为实际全损和推定全损。

(一)实际全损

何谓实际全损?《海商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后灭失,或者受到严重损坏完全失去原有形体、效用,或者不能再归保险人所拥有的,为实际全损。可见,实际全损包括三种情况:灭失;失去原有形体、效用;不能再归保险人所拥有。另应注意的是,根据《海商法》第二百四十八条的规定,船舶失踪也按实际全损处理,被保险人无需向保险人委付船舶。

我国《海商法》关于实际全损的规定与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下称MIA1906)基本相同,该法第57条规定,当保险标的完全灭失,或者损坏程度严重到不再是与原保险标的类似的事物,或者被保险人无可挽回地丧失了该保险标的者,构成实际全损。不同的是我国《海商法》未就实际全损与保险委付的关系作出明确规定,而依MIA1906实际全损也可导致委付,且“发生实际全损的,无须发送委付通知”。其实,根据《海商法》第二百四十八条的规定可推知委付与实际全损无关。在实际全损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向保险人发出委付通知对保险人一般无实际意义。因为保险应依约赔偿,无权利转移可言,委付根本不可能成立。[2]这正如MIA1906第62条第7款的规定,被保险人得到损失消息时,如果向保险人发出委付通知,保险人已无获益可能的,则无需发出委付通知。

(二)推定全损

1、推定全损

《海商法》未对推定全损作定义,但规定了船舶和货物的推定全损。该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船舶发生保险事故后,认为实际全损已经不可避免,或者为避免发生实际全损所需支付的费用超过保险价值的,为推定全损。货物发生保险事故后,认为实际全损已经不可避免,或者为避免发生实际全损所需支付的费用与继续将货物运抵目的地的费用之和超过保险价值的,为推定全损。其实,海上保险的标的并不限于船舶和货物,因此,有必要对海上保险中的推定全损作一定义,而MIA1906第60条的规定可资借鉴,即除保险单另有明文规定外,保险标的因其全部损失看起来不可避免,或者为避免实际全损所需的费用将超过其本身价值的原因而被合理放弃的,构成推定全损。《海商法》修改建议稿[3]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三款规定,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其他保险标的被合理放弃,或者认为实际全损不可避免,或者为避免实际全损所需费用超过保险价值的,为推定全损。对于上述定义,笔者认为尚需推敲推定全损价值比较的基础和确定推定全损的时间点。

另MIA1906还对推定全损进行类型化,明确船舶、货物构成推定全损的具体情形,这种规定的好处在于能快速认定是否构成推定全损。笔者认为,为节约立法资源,可不具体规定推定全损的情形,而留由保险单作出约定,毕竟,是否构成推定全损更多的是事实问题。

2、确定推定全损的价值比较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保险标的“本身的价值”如何确定,我国《海商法》关于船舶和货物推定全损的规定,其价值比较的基础是保险价值,在修改建议稿中关于推定全损的一般定义,其价值比较的基础仍为保险价值。海上保险往往是定值保险,故这种确定方法具有容易对比确定、简便易行的优点。但也存在不准确、不合理的缺点。在MIA1906中,是以市场价格而非当事人约定的保险价值作为标准来判断是否构成推定全损。[4]关于船舶推定全损比较价值,MIA1906第60条第2款第2项规定,船舶受损的,因承保危险使船舶所受损坏严重到修理船损的费用将超过修理后船舶的价值的情况构成推定全损,本款规定是以船舶修理后的价值而非保险价值作为比较的基础。MIA1906第27条第4款的规定,除保险单另有规定外,就确定是否构成推定全损而言,保险单约定的价值并非终结性的。也就是说,在保险单中无其他约定的情况下,要在预计的修理费用和基于市场估价的修复价值之间进行比较,以决定是否构成推定全损。这也是合理的,[5]船舶修理后的价值当指船舶的市场价格,由于修理所需费用是估算的,修理后船舶的价值也是估算的,这往往会导致很大的分歧,并且颇费时间和金钱,因此几乎所有的船舶保单和运费保单中都规定了在确定是否构成推定全损时应当以保险价值为修理后的价值,实际上抛弃了以修理后船舶的价值为标准的做法。如协会船舶定期保险条款第19.1条规定,在确定船舶是否构成推定全损时,船舶的保险价值应作为船舶修理后的价值,不应考虑保险船舶或残骸的受损或解体价值。本条是关于确定推定全损成立的特别约定,改变了MIA1906第60条第2款第2项,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若修理费用(5万元)超过船舶修理后的价值(3万元),而未超过保险价值(6万元),依上述保险条款并不构成推定全损(依MIA1906的规定构成推定全损),被保险人不得索赔推定全损,按部分损失却可索赔高于船舶修理后价值的修理费用,显然对保险人不合理。反之,若修理费用(4万元)未超过船舶修理后的价值(5万元),而超过保险价值(3万元),依上述保险条款构成推定全损(依MIA1906不构成推定全损),若按推定全损索赔显然对被保险人不合理,被保险人当然会按选择部分索赔。对于此问题,具有一般立法作用的[6]挪威海上保险计划区分了不同情况选取不同的比较对象:如果修理后的船舶价值未超过保险价值的,应以保险价值为价值比较的基础;反之,应以修理后的船舶价值为比较的基础,以确定是否构成推定全损。

与我国《海商法》不同,MIA1906第60条第2款第3项规定,货物受损的,修理受损货物以及将货物续运到目的地的费用,将超过货物到达目的地时价值的构成推定全损,该规定是以货物到达目的地时的价值而不是以保险价值作为比较的基础。当推定全损的货物在目的地的价值远高于保险价值时,以保险价值为基础作出的推定全损显然是不科学的。故MIA1906关于货物推定全损的规定值得借鉴。

3、确定推定全损的时间点

确定推定全损的时间点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在判断是否构成推定全损时涉及在何时看来实际全损不可避免,或者在何时为避免实际全损所需费用将超过保险价值,因此确定推定全损的时间点至关重要。就此有三个可供选择的时间:保险事故发生时;委付保险标的时;接受委付时。保险事故的发生经常会持续一段时间,且保险事故发生后,损害有可能继续产生,保险事故发生的时间难于确定,故以该时间作为确定是否构成全损的时间并不妥当。保险人应于何时接受委付,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以保险人接受委付的时间作为确定推定全损的时间点并不现实,因为只有在被保险人认为存在推定全损时才会委付保险标的物,以保险人接受委付的时间点作为确定是否构成推定全损的时间在顺序上是颠倒的,也不适合。所以,应当以发出委付通知之时作为确定推定全损的时间点,以该时间点的事实情况作为相关价值比较的基础。在该时间点之前发生的费用显然不应计入需要的费用。

4、海上保险所特有

推定全损的有关规定,实际上是要求保险人赔偿尚未发生的损失,为海上保险特有。[7]把握这一点有利于推定全损制度在审判实践中的适用。在原告蔡水俄为与被告蔡水全侵害船舶所有权纠纷一案中,[8]海事法院经审理查明,原告所属船舶在被告修理期间因被告疏忽发生火灾,导致原告的船舶即使经修理,恢复至该传进厂修理前的适航状态,其修理费将超过该船舶的实际价值,为此,海事法院认为,该船已构成推定全损,判决被告赔偿原告案涉船舶的实际价值,但该判决未明确被告履行赔偿责任后案涉船舶的归属。宣判后被告不服上诉至高级法院,高级法院经审理认为,[9]推定全损是海上保险法中的特殊制度,本案适用推定全损的规定,属法律适用错误。笔者同意高级法院的观点,毕竟推定全损是海上保险的特殊制度,在案涉船舶已投保的状态下可构成推定全损,但在侵权损害赔偿纠纷中,如果船舶的修复费用超过该船舶的实际价值,应判决被告赔偿该价值扣除船舶残值后的价款,本案显然不宜适用推定全损的规定。

5、与委付的关系

《海商法》第二百四十九条规定,保险标的发生推定全损,被保险人要求保险人按照全部损失赔偿的,应当向保险人委付保险标的。可见,依我国现行法,推定全损是委付的发生原因(下述),而在推定全损的情况下,保险委付是保险人按照全部损失赔偿的前提。但反之是不成立的,因为是否委付保险标的物与能否构成推定全损并无关系。

二、委付的概念

(一)概念

1、概念

我国《海商法》对委付未作定义,MIA1906也未对委付作出定义。我国台湾地区海商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海上保险之委付,指被保险人于发生第一百四十三条至第一百四十五条委付原因后,移转保险标的物的一切权利于保险人,而请求支付该保险标的物全部保险金额之行为。该定义值得借鉴,但该定义将委付的原因限于法律明文规定的三种情况,有过于狭小之嫌。另外,单从字面上分析,保险人在取得标的物权利的同时不负担相应义务,有失公平。因此,笔者认为,所谓委付是指发生保险事故造成保险标的推定全损,被保险人将保险标的上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移给保险人,请求保险人按照实际全损赔偿的意思表示。

2、委付的主体

从《海商法》第二百四十九条、台湾地区海商法第一百四十二条、MIA1906第61条的规定可知,委付的主体为被保险人。应注意的是不能认为被保险人就是保险标的的所有权人或者必须是保险标的标的的所有权人,显然二者并不是同一概念。

3、委付的标的

从《海商法》关于船舶和货物的推定全损的规定可知,委付的标的肯定包括构成推定全损的船舶和货物,但我国法律对其他保险标的是否能成为保险委付的标的未作明确规定。笔者认为,委付的标的主要是但不限于船舶和货物,运费及其他保险标的构成推定全损时,均可作为委付的标的,当然,责任保险是以对第三人的责任为保险标的,该保险标的应无构成实际全损的可能,因此,对第三人的责任不应是委付的标的。

4、委付的发生原因

关于委付的原因,根据总结有三种,即推定全损说、法定原因说和全损说(包括实际全损和推定全损)。[10]我国台湾地区海商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至第一百四十五条直接、明确地规定了三种委付的原因,即船舶委付之原因:船舶被捕获时;船舶不能为修缮或修缮费用超过保险价额时;船舶行踪不明已逾两个月时;船舶被扣押已逾两个月仍未放行时(此处所称之扣押,不包括债权人声请法院所为之查封、假扣押及假处分)。货物委付之原因:船舶因遭难或其他事变不能航行已逾两个月而货物尚未交付于受货人、要保人或被保险人时;装运货物之船舶,行踪不明,已逾两个月时;货物因应由保险人负保险责任之损害,其恢复原状及继续或转运至目的地费用总额合并超过到达目的地的价值时。运费委付之原因:运费之委付,得于船舶或货物之委付时为之。据此,有人认为这是委付的法定原因,其实,台湾地区海商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至第一百四十五条只是规定了船舶、货物和运费的推定全损的具体情形,可见推定全损才是委付的真正原因。这也可从MIA1906的规定中可以得到印证,该法第60条规定了推定全损的概念后,对推定全损进行类型化,台湾地区海商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至第一百四十五条的规定与之相似,也是对推定全损的具体情形进行类型化。至于实际全损,其实无所谓委付,保险人均应依约按全损赔偿,因此,全损说也其实也就是推定全损说。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委付的原因是且只能是推定全损。

(二)与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的区别

法律制度的运用以其概念明确为前提,为准确把握委付制度,有必要厘清其与代位求偿权的区别。

代位求偿权在我国现行法律中被认为是债权的法定转移,即保险人根据合同对被保险人的损失予以赔偿后,如果第三方根据合同或法律须对该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被保险人享有的对第三方的请求权(债权)立即自动转移给保险人。[11]《保险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保险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海商法》第二百五十二条也有类似规定。较之于委付,笔者认为,二者存在如下区别:

第一、性质不同。广义上的代位权包括两种:一种是权利代位,另一种是物上代位权,权利代位即追偿权的代位,取得代位求偿权,[12]是债权的法定转移,而委付所要转移的是保险标的上的权利和义务,具有物权的特点,属物上代位的范畴。

第二、代位的条件不同。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以向被保险人实际支付赔款为前提,而保险人承受保险标的的权利和义务不以支付赔款为前提,仅需保险人接受委付。

第三、适用范围不同。保险人无论是对部分损失的赔偿还是对全部损失的赔偿均取得代位求偿权,而委付仅适用于推定全损。

第四、结果不同。保险人取得代位求偿权时,无须承担其他义务,而保险人在接受委付时,不仅取得标的物的权利,还应承担该标的物的其他义务。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所获赔偿不得超过其对被保险人的赔偿,而在委付的情况下,保险人可以获得大于其赔偿金额的利益。保险人支付了全损费用后,取得两个权利,一是保险标的上的利益,另一个是代位求偿权。[13]

第五、被保险人的义务不同。根据《保险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被保险人负有不得损害保险人代位求偿权并协助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的法定义务,且被保险人不履行上述义务其赔偿金将被相应扣减,而在保险人接受委付后,法律并未对被保险人的义务作出规定。

三、委付的法律性质

关于委付的法律性质,存在不同的见解,有论者对此进行总结:委付是单方法律行为;委付是双方法律行为;委付是经法院判决生效的法律行为;委付是要约。[14]委付在德日的立法例中是被保险人实施的单方法律行为,在英美法和我国的立法例中则为被保险人为订立委付合同所发出的要约。[15]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及相关立法例,笔者认为,委付是一种特殊的要约。

如上述,《海商法》第十二章关于海上保险合同的规定参照了MIA1906,为探究委付的法律性质,有必要了解委付在英国法下的性质。在英国法下,委付被定性为要约。但应该注意的,英美法中要约的概念与大陆法中要约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传统的大陆法的观点认为,要约是一种意思表示而不是法律行为,也不是事实行为,而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英美法学者一般认为,要约是当事人所作的一种允诺,因为合同本身就是以一项或数项允诺为内容的。[16]

何谓要约,我国《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内容具体确定;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以此规定衡诸委付,笔者认为委付是要约:委付的内容具体且确定,在发生推定全损时,被保险人若欲以全损索赔,就必须向保险人委付保险标的,要求按全损赔偿,关于如何作出意思表示,我国法律并无特殊规定,当理解为适用《合同法》的规定,根据MIA1906第62条第1款的规定,这种意思表示的载体是委付通知,这实际上就是按法律规定内容向保险人发出的订立委付合同的意思表示;《海商法》规定,委付一经保险人接受,不得撤回。[17]这表明被保险人向保险人发出委付保险标的的通知后,依法受该要约的约束。

笔者认为,委付作为要约其特殊性表现在:

首先,法律未为要约设定前提条件,而根据《海商法》的规定,委付必须以发生推定全损被保险人要求按照全部损失赔偿为前提。其次,要约的内容一般由要约人自主确定,而委付的内容是特定的,被保险人在作出意思表示时必须明确表示其愿意将保险标的上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移给保险人,请求保险人按照实际全损赔偿,被保险人对于法律的此项规定别无选择。再次,就一般的要约而言,要约可向多人发出,一个有效的要约原则上要求受要约人是特定的,承诺人是由要约人确定的,而根据《海商法》的规定,委付只能向保险人或经保险人授权的人作出,其受要约人不但是特定的,而且明确具体,被保险人只能向保险人提出委付,没有选择余地。最后,根据《海商法》第二百四十九条的规定,委付不得附带任何条件。以此类推,委付也不能负有期限。[18]而要约不但可以附带条件,也可以期限,如要约可以规定承诺的期限等。

我国台湾地区海商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委付经承诺有效外,委付还可经判决有效。通常认为英国法律中委付成立取决于保险人承诺或法院判决,但实际并非如此。英国法律中没有保险标的权利和义务可依照法院判决转移的规定和判例,英国法院判决的只是被保险人能否索赔全损。[19]既然委付在我国的立法例下定性为特殊的要约行为,那么委付可经判决生效的规定并不足取。

四、委付的构成要件

一般认为,要约的有效条件包括: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要约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之缔结合同的受要约人发出;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要约必须送达受要约人。[20]根据要约有效的一般要件,并考虑到委付是一种特殊的要约,笔者认为一个有效的委付除应具备要约的一般要件外,也应遵循:

(一)、委付不得附带条件。这是委付生效的法定条件,根据我国《海商法》第二百四十九条的规定,委付不得附带任何条件。多数国家的立法也规定委付不得附带任何条件。法律之所以如此规定是“谋迅速解决当事人间法律关系”。[21]如果允许委付附带条件,必然使委付程序更加复杂,有违法律设立委付制度以迅速明确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初衷。

(二)委付应及于保险标的物的全部。在推定全损发生后,被保险人如果决定委付,就应将保险标的物的全部予以委付,不能一部分委付,一部分不委付。根据我国台湾地区海商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委付应就保险标的物之全部为之。但保险单上仅有其中一种标的物发生委付原因时,得就该一种标的物为委付请求其保险金额,这可称简为“委付不可分”。

四、委付的法律后果

(一)委付的法律后果

如上述,委付是一种特殊的要约,保险人对是否接受委付有选择权。只有经保险人承诺,委付才发生法律效果。关于委付的法律后果存在两种立法例,一种是保险人接受委付的,被保险人对委付财产的全部权利和义务转移给保险人,如我国《海商法》第二百五十条的规定。另一种是保险人接受委付后取得保险标的的权利,而不负担其义务。如MIA1906第63条第1款规定,如果委付有效,保险人有权接管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一切剩余利益,以及与其有关的所有财产利益。当然,无论是仅享有权利还是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负有义务,被保险人适用委付的目的是按全损获得赔偿,故保险人接受委付后必须对被保险人支付保险金额,在不足额保险的情况下,保险人应按照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的比例支付全损保险赔偿。但无论如何,两种立法例对保险人接受委付取得保险标的的权利的认识是共同的,一般认为,这种权利包括保险标的的物上请求权,如上述,该物上请求权不同于代位求偿权,保险人向第三人追偿所得如果大于对被保险人的赔付,多出部分仍归保险人而非被保险人。既然保险人可能因委付而取得更多的利益,作为一种利益平衡的手段,让保险人承担保险标的物上的义务符合公平原则,故笔者赞同我国《海商法》第二百五十条的规定。

对于委付的法律后果,MIA1906第63条第2款进一步规定,从委付船舶时起,船舶保险人有权得到正在赚取和在引起损失的事故发生后船舶收取的任何运费,减去在引起损失发生的事故后为获得该运费所支付的费用;如果船舶装载的是船舶所有人的货物,保险人有权收取在引起损失发生的事故后运输货物的合理报酬。

(二)需要明确的问题

1、多次委付

保险人拒绝委付后,被保险人能否再次向保险人委付的,即能否多次委付?对此法律并无明文规定,笔者认为应准许被保险人多次委付。根据MIA1906第62条第5款的规定,保险人对于委付的接受可以明示,也可以以行动默示。保险人在收到委付通知后仅保持沉默,不构成对委付的接受。可见,保险人可以明示或作为的默示作出承诺。法律设立委付制度的目的在于迅速解决当事人间的法律关系,为此,应允许被保险人多次向保险委付保险标的物,因为保险人收到委付通知后保持沉默并不会产生法律效果,被保险人的再次委付并不损害保险人的利益,而被保险人的再次委付却产生了迅速解决双方法律关系的机会,符合立法的目的。

2、错误接受委付

有观点认为,保险人一旦接受委付,便不得撤回,即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退还委付的财产。即使后来发现保险标的的损失不是由于其承保的危险造成的,或者推定全损不成立,或者被保险人没有履行告知义务,或者被保险人没有交清保险费等,被保险人仍有权要求保险人按全损赔偿。[22]另有观点认为,基于错误而发出和接受委付通知的行为都是无效的。本身无效的委付通知不能仅因保险人接受了委付而成为权利的基础,在委付的要约和承诺方面的共同错误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与任何其他合同中是一样的,正是因为错误会导致委付通知无效,因而同样也会导致对该通知的接受无效。

笔者认为,既然委付是要约,保险人接受委付,双方之间成立委付合同。对错误接受委付如何处理在《海商法》、《保险法》未作特殊规定时,应适用合同的一般规则。委付合同可因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而无效,也可因《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原因而可变更和撤销。

【注释】

[1]据笔者了解,迄今为止,在福建省,保险公司接受委付的只有“盖山”轮(1989年)。

[2]参见邢海宝《保险委付研究》,载《中国海商法协会通讯》2001年第2期。

[3]参见司玉琢、胡正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修改建议稿条文、参考立法例、说明》,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616页。

[4]SeeD.RHIDIANTHOMASandcontributors:《THEMODERNLAWOFMARINEINSURANCE》(VolumeTwo),LLP2002,p118.

[5]参见杨良宜、汪鹏南著《英国海上保险条款详论》,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138页。

[6]参见郭萍《挪威1996年海上保险方案》,载《当代法学》2002年第3期。

[7]参见司玉琢主编《海商法学习问答》,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250页。

[8]厦门海事法院(2002)厦海法事初字第036号民事判决书。

[9]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2001)闽经终字第040号函。

[10]参见张桂红《海上保险中的委付问题研究》,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4期。

[11]参见司玉琢主编《海商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380页。

[12]参见温世扬主编《保险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201页。

[13]参见杨良宜、汪鹏南著《英国海上保险条款详论》,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143页。

[14]参见张桂红《海上保险中的委付问题研究》,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4期。

[15]参见张湘兰、张学辉《海上必须委付行为法律性质新探》,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1期。

[16]参见王利明著《合同法研究》(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204页。

[17]根据《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要约虽可撤回,但撤回要约应在承诺之前,既然保险人已接受委付,即作出承诺,此时不存在撤回要约,而是根据该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在保险人接受委付后委付不得撤销,故这里的撤回显然应为撤销。

[18]参见杨仁寿著《海商法论》,三民书局,1985年11月版,第406页。

[19]参见蒋溢峰《海上保险法中委付制度新探》,载《世界海运》2001年第6期。

[20]参见王利明著《合同法研究》(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207-211页。

保险委付制度范文篇2

一、保险标的的损失

在海上保险中,保险标的的损失分全部损失和部分损失。全部损失即全损又分为实际全损和推定全损。

(一)实际全损

何谓实际全损?《海商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后灭失,或者受到严重损坏完全失去原有形体、效用,或者不能再归保险人所拥有的,为实际全损。可见,实际全损包括三种情况:灭失;失去原有形体、效用;不能再归保险人所拥有。另应注意的是,根据《海商法》第二百四十八条的规定,船舶失踪也按实际全损处理,被保险人无需向保险人委付船舶。

我国《海商法》关于实际全损的规定与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下称MIA1906)基本相同,该法第57条规定,当保险标的完全灭失,或者损坏程度严重到不再是与原保险标的类似的事物,或者被保险人无可挽回地丧失了该保险标的者,构成实际全损。不同的是我国《海商法》未就实际全损与保险委付的关系作出明确规定,而依MIA1906实际全损也可导致委付,且“发生实际全损的,无须发送委付通知”。其实,根据《海商法》第二百四十八条的规定可推知委付与实际全损无关。在实际全损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向保险人发出委付通知对保险人一般无实际意义。因为保险应依约赔偿,无权利转移可言,委付根本不可能成立。[2]这正如MIA1906第62条第7款的规定,被保险人得到损失消息时,如果向保险人发出委付通知,保险人已无获益可能的,则无需发出委付通知。

(二)推定全损

1、推定全损

《海商法》未对推定全损作定义,但规定了船舶和货物的推定全损。该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船舶发生保险事故后,认为实际全损已经不可避免,或者为避免发生实际全损所需支付的费用超过保险价值的,为推定全损。货物发生保险事故后,认为实际全损已经不可避免,或者为避免发生实际全损所需支付的费用与继续将货物运抵目的地的费用之和超过保险价值的,为推定全损。其实,海上保险的标的并不限于船舶和货物,因此,有必要对海上保险中的推定全损作一定义,而MIA1906第60条的规定可资借鉴,即除保险单另有明文规定外,保险标的因其全部损失看起来不可避免,或者为避免实际全损所需的费用将超过其本身价值的原因而被合理放弃的,构成推定全损。《海商法》修改建议稿[3]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三款规定,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其他保险标的被合理放弃,或者认为实际全损不可避免,或者为避免实际全损所需费用超过保险价值的,为推定全损。对于上述定义,笔者认为尚需推敲推定全损价值比较的基础和确定推定全损的时间点。

另MIA1906还对推定全损进行类型化,明确船舶、货物构成推定全损的具体情形,这种规定的好处在于能快速认定是否构成推定全损。笔者认为,为节约立法资源,可不具体规定推定全损的情形,而留由保险单作出约定,毕竟,是否构成推定全损更多的是事实问题。

2、确定推定全损的价值比较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保险标的“本身的价值”如何确定,我国《海商法》关于船舶和货物推定全损的规定,其价值比较的基础是保险价值,在修改建议稿中关于推定全损的一般定义,其价值比较的基础仍为保险价值。海上保险往往是定值保险,故这种确定方法具有容易对比确定、简便易行的优点。但也存在不准确、不合理的缺点。在MIA1906中,是以市场价格而非当事人约定的保险价值作为标准来判断是否构成推定全损。[4]关于船舶推定全损比较价值,MIA1906第60条第2款第2项规定,船舶受损的,因承保危险使船舶所受损坏严重到修理船损的费用将超过修理后船舶的价值的情况构成推定全损,本款规定是以船舶修理后的价值而非保险价值作为比较的基础。MIA1906第27条第4款的规定,除保险单另有规定外,就确定是否构成推定全损而言,保险单约定的价值并非终结性的。也就是说,在保险单中无其他约定的情况下,要在预计的修理费用和基于市场估价的修复价值之间进行比较,以决定是否构成推定全损。这也是合理的,[5]船舶修理后的价值当指船舶的市场价格,由于修理所需费用是估算的,修理后船舶的价值也是估算的,这往往会导致很大的分歧,并且颇费时间和金钱,因此几乎所有的船舶保单和运费保单中都规定了在确定是否构成推定全损时应当以保险价值为修理后的价值,实际上抛弃了以修理后船舶的价值为标准的做法。如协会船舶定期保险条款第19.1条规定,在确定船舶是否构成推定全损时,船舶的保险价值应作为船舶修理后的价值,不应考虑保险船舶或残骸的受损或解体价值。本条是关于确定推定全损成立的特别约定,改变了MIA1906第60条第2款第2项,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若修理费用(5万元)超过船舶修理后的价值(3万元),而未超过保险价值(6万元),依上述保险条款并不构成推定全损(依MIA1906的规定构成推定全损),被保险人不得索赔推定全损,按部分损失却可索赔高于船舶修理后价值的修理费用,显然对保险人不合理。反之,若修理费用(4万元)未超过船舶修理后的价值(5万元),而超过保险价值(3万元),依上述保险条款构成推定全损(依MIA1906不构成推定全损),若按推定全损索赔显然对被保险人不合理,被保险人当然会按选择部分索赔。对于此问题,具有一般立法作用的[6]挪威海上保险计划区分了不同情况选取不同的比较对象:如果修理后的船舶价值未超过保险价值的,应以保险价值为价值比较的基础;反之,应以修理后的船舶价值为比较的基础,以确定是否构成推定全损。

与我国《海商法》不同,MIA1906第60条第2款第3项规定,货物受损的,修理受损货物以及将货物续运到目的地的费用,将超过货物到达目的地时价值的构成推定全损,该规定是以货物到达目的地时的价值而不是以保险价值作为比较的基础。当推定全损的货物在目的地的价值远高于保险价值时,以保险价值为基础作出的推定全损显然是不科学的。故MIA1906关于货物推定全损的规定值得借鉴。

3、确定推定全损的时间点

确定推定全损的时间点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在判断是否构成推定全损时涉及在何时看来实际全损不可避免,或者在何时为避免实际全损所需费用将超过保险价值,因此确定推定全损的时间点至关重要。就此有三个可供选择的时间:保险事故发生时;委付保险标的时;接受委付时。保险事故的发生经常会持续一段时间,且保险事故发生后,损害有可能继续产生,保险事故发生的时间难于确定,故以该时间作为确定是否构成全损的时间并不妥当。保险人应于何时接受委付,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以保险人接受委付的时间作为确定推定全损的时间点并不现实,因为只有在被保险人认为存在推定全损时才会委付保险标的物,以保险人接受委付的时间点作为确定是否构成推定全损的时间在顺序上是颠倒的,也不适合。所以,应当以发出委付通知之时作为确定推定全损的时间点,以该时间点的事实情况作为相关价值比较的基础。在该时间点之前发生的费用显然不应计入需要的费用。

4、海上保险所特有

推定全损的有关规定,实际上是要求保险人赔偿尚未发生的损失,为海上保险特有。[7]把握这一点有利于推定全损制度在审判实践中的适用。在原告蔡水俄为与被告蔡水全侵害船舶所有权纠纷一案中,[8]海事法院经审理查明,原告所属船舶在被告修理期间因被告疏忽发生火灾,导致原告的船舶即使经修理,恢复至该传进厂修理前的适航状态,其修理费将超过该船舶的实际价值,为此,海事法院认为,该船已构成推定全损,判决被告赔偿原告案涉船舶的实际价值,但该判决未明确被告履行赔偿责任后案涉船舶的归属。宣判后被告不服上诉至高级法院,高级法院经审理认为,[9]推定全损是海上保险法中的特殊制度,本案适用推定全损的规定,属法律适用错误。笔者同意高级法院的观点,毕竟推定全损是海上保险的特殊制度,在案涉船舶已投保的状态下可构成推定全损,但在侵权损害赔偿纠纷中,如果船舶的修复费用超过该船舶的实际价值,应判决被告赔偿该价值扣除船舶残值后的价款,本案显然不宜适用推定全损的规定。

5、与委付的关系

《海商法》第二百四十九条规定,保险标的发生推定全损,被保险人要求保险人按照全部损失赔偿的,应当向保险人委付保险标的。可见,依我国现行法,推定全损是委付的发生原因(下述),而在推定全损的情况下,保险委付是保险人按照全部损失赔偿的前提。但反之是不成立的,因为是否委付保险标的物与能否构成推定全损并无关系。

二、委付的概念

(一)概念

1、概念

我国《海商法》对委付未作定义,MIA1906也未对委付作出定义。我国台湾地区海商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海上保险之委付,指被保险人于发生第一百四十三条至第一百四十五条委付原因后,移转保险标的物的一切权利于保险人,而请求支付该保险标的物全部保险金额之行为。该定义值得借鉴,但该定义将委付的原因限于法律明文规定的三种情况,有过于狭小之嫌。另外,单从字面上分析,保险人在取得标的物权利的同时不负担相应义务,有失公平。因此,笔者认为,所谓委付是指发生保险事故造成保险标的推定全损,被保险人将保险标的上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移给保险人,请求保险人按照实际全损赔偿的意思表示。

2、委付的主体

从《海商法》第二百四十九条、台湾地区海商法第一百四十二条、MIA1906第61条的规定可知,委付的主体为被保险人。应注意的是不能认为被保险人就是保险标的的所有权人或者必须是保险标的标的的所有权人,显然二者并不是同一概念。

3、委付的标的

从《海商法》关于船舶和货物的推定全损的规定可知,委付的标的肯定包括构成推定全损的船舶和货物,但我国法律对其他保险标的是否能成为保险委付的标的未作明确规定。笔者认为,委付的标的主要是但不限于船舶和货物,运费及其他保险标的构成推定全损时,均可作为委付的标的,当然,责任保险是以对第三人的责任为保险标的,该保险标的应无构成实际全损的可能,因此,对第三人的责任不应是委付的标的。

4、委付的发生原因

关于委付的原因,根据总结有三种,即推定全损说、法定原因说和全损说(包括实际全损和推定全损)。[10]我国台湾地区海商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至第一百四十五条直接、明确地规定了三种委付的原因,即船舶委付之原因:船舶被捕获时;船舶不能为修缮或修缮费用超过保险价额时;船舶行踪不明已逾两个月时;船舶被扣押已逾两个月仍未放行时(此处所称之扣押,不包括债权人声请法院所为之查封、假扣押及假处分)。货物委付之原因:船舶因遭难或其他事变不能航行已逾两个月而货物尚未交付于受货人、要保人或被保险人时;装运货物之船舶,行踪不明,已逾两个月时;货物因应由保险人负保险责任之损害,其恢复原状及继续或转运至目的地费用总额合并超过到达目的地的价值时。运费委付之原因:运费之委付,得于船舶或货物之委付时为之。据此,有人认为这是委付的法定原因,其实,台湾地区海商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至第一百四十五条只是规定了船舶、货物和运费的推定全损的具体情形,可见推定全损才是委付的真正原因。这也可从MIA1906的规定中可以得到印证,该法第60条规定了推定全损的概念后,对推定全损进行类型化,台湾地区海商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至第一百四十五条的规定与之相似,也是对推定全损的具体情形进行类型化。至于实际全损,其实无所谓委付,保险人均应依约按全损赔偿,因此,全损说也其实也就是推定全损说。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委付的原因是且只能是推定全损。

(二)与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的区别

法律制度的运用以其概念明确为前提,为准确把握委付制度,有必要厘清其与代位求偿权的区别。

代位求偿权在我国现行法律中被认为是债权的法定转移,即保险人根据合同对被保险人的损失予以赔偿后,如果第三方根据合同或法律须对该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被保险人享有的对第三方的请求权(债权)立即自动转移给保险人。[11]《保险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保险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海商法》第二百五十二条也有类似规定。较之于委付,笔者认为,二者存在如下区别:

第一、性质不同。广义上的代位权包括两种:一种是权利代位,另一种是物上代位权,权利代位即追偿权的代位,取得代位求偿权,[12]是债权的法定转移,而委付所要转移的是保险标的上的权利和义务,具有物权的特点,属物上代位的范畴。

第二、代位的条件不同。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以向被保险人实际支付赔款为前提,而保险人承受保险标的的权利和义务不以支付赔款为前提,仅需保险人接受委付。

第三、适用范围不同。保险人无论是对部分损失的赔偿还是对全部损失的赔偿均取得代位求偿权,而委付仅适用于推定全损。

第四、结果不同。保险人取得代位求偿权时,无须承担其他义务,而保险人在接受委付时,不仅取得标的物的权利,还应承担该标的物的其他义务。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所获赔偿不得超过其对被保险人的赔偿,而在委付的情况下,保险人可以获得大于其赔偿金额的利益。保险人支付了全损费用后,取得两个权利,一是保险标的上的利益,另一个是代位求偿权。[13]

第五、被保险人的义务不同。根据《保险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被保险人负有不得损害保险人代位求偿权并协助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的法定义务,且被保险人不履行上述义务其赔偿金将被相应扣减,而在保险人接受委付后,法律并未对被保险人的义务作出规定。

三、委付的法律性质

关于委付的法律性质,存在不同的见解,有论者对此进行总结:委付是单方法律行为;委付是双方法律行为;委付是经法院判决生效的法律行为;委付是要约。[14]委付在德日的立法例中是被保险人实施的单方法律行为,在英美法和我国的立法例中则为被保险人为订立委付合同所发出的要约。[15]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及相关立法例,笔者认为,委付是一种特殊的要约。

如上述,《海商法》第十二章关于海上保险合同的规定参照了MIA1906,为探究委付的法律性质,有必要了解委付在英国法下的性质。在英国法下,委付被定性为要约。但应该注意的,英美法中要约的概念与大陆法中要约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传统的大陆法的观点认为,要约是一种意思表示而不是法律行为,也不是事实行为,而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英美法学者一般认为,要约是当事人所作的一种允诺,因为合同本身就是以一项或数项允诺为内容的。[16]

何谓要约,我国《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内容具体确定;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以此规定衡诸委付,笔者认为委付是要约:委付的内容具体且确定,在发生推定全损时,被保险人若欲以全损索赔,就必须向保险人委付保险标的,要求按全损赔偿,关于如何作出意思表示,我国法律并无特殊规定,当理解为适用《合同法》的规定,根据MIA1906第62条第1款的规定,这种意思表示的载体是委付通知,这实际上就是按法律规定内容向保险人发出的订立委付合同的意思表示;《海商法》规定,委付一经保险人接受,不得撤回。[17]这表明被保险人向保险人发出委付保险标的的通知后,依法受该要约的约束。

笔者认为,委付作为要约其特殊性表现在:

首先,法律未为要约设定前提条件,而根据《海商法》的规定,委付必须以发生推定全损被保险人要求按照全部损失赔偿为前提。其次,要约的内容一般由要约人自主确定,而委付的内容是特定的,被保险人在作出意思表示时必须明确表示其愿意将保险标的上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移给保险人,请求保险人按照实际全损赔偿,被保险人对于法律的此项规定别无选择。再次,就一般的要约而言,要约可向多人发出,一个有效的要约原则上要求受要约人是特定的,承诺人是由要约人确定的,而根据《海商法》的规定,委付只能向保险人或经保险人授权的人作出,其受要约人不但是特定的,而且明确具体,被保险人只能向保险人提出委付,没有选择余地。最后,根据《海商法》第二百四十九条的规定,委付不得附带任何条件。以此类推,委付也不能负有期限。[18]而要约不但可以附带条件,也可以期限,如要约可以规定承诺的期限等。

我国台湾地区海商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委付经承诺有效外,委付还可经判决有效。通常认为英国法律中委付成立取决于保险人承诺或法院判决,但实际并非如此。英国法律中没有保险标的权利和义务可依照法院判决转移的规定和判例,英国法院判决的只是被保险人能否索赔全损。[19]既然委付在我国的立法例下定性为特殊的要约行为,那么委付可经判决生效的规定并不足取。

四、委付的构成要件

一般认为,要约的有效条件包括: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要约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之缔结合同的受要约人发出;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要约必须送达受要约人。[20]根据要约有效的一般要件,并考虑到委付是一种特殊的要约,笔者认为一个有效的委付除应具备要约的一般要件外,也应遵循:

(一)、委付不得附带条件。这是委付生效的法定条件,根据我国《海商法》第二百四十九条的规定,委付不得附带任何条件。多数国家的立法也规定委付不得附带任何条件。法律之所以如此规定是“谋迅速解决当事人间法律关系”。[21]如果允许委付附带条件,必然使委付程序更加复杂,有违法律设立委付制度以迅速明确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初衷。

(二)委付应及于保险标的物的全部。在推定全损发生后,被保险人如果决定委付,就应将保险标的物的全部予以委付,不能一部分委付,一部分不委付。根据我国台湾地区海商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委付应就保险标的物之全部为之。但保险单上仅有其中一种标的物发生委付原因时,得就该一种标的物为委付请求其保险金额,这可称简为“委付不可分”。

四、委付的法律后果

(一)委付的法律后果

如上述,委付是一种特殊的要约,保险人对是否接受委付有选择权。只有经保险人承诺,委付才发生法律效果。关于委付的法律后果存在两种立法例,一种是保险人接受委付的,被保险人对委付财产的全部权利和义务转移给保险人,如我国《海商法》第二百五十条的规定。另一种是保险人接受委付后取得保险标的的权利,而不负担其义务。如MIA1906第63条第1款规定,如果委付有效,保险人有权接管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一切剩余利益,以及与其有关的所有财产利益。当然,无论是仅享有权利还是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负有义务,被保险人适用委付的目的是按全损获得赔偿,故保险人接受委付后必须对被保险人支付保险金额,在不足额保险的情况下,保险人应按照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的比例支付全损保险赔偿。但无论如何,两种立法例对保险人接受委付取得保险标的的权利的认识是共同的,一般认为,这种权利包括保险标的的物上请求权,如上述,该物上请求权不同于代位求偿权,保险人向第三人追偿所得如果大于对被保险人的赔付,多出部分仍归保险人而非被保险人。既然保险人可能因委付而取得更多的利益,作为一种利益平衡的手段,让保险人承担保险标的物上的义务符合公平原则,故笔者赞同我国《海商法》第二百五十条的规定。

对于委付的法律后果,MIA1906第63条第2款进一步规定,从委付船舶时起,船舶保险人有权得到正在赚取和在引起损失的事故发生后船舶收取的任何运费,减去在引起损失发生的事故后为获得该运费所支付的费用;如果船舶装载的是船舶所有人的货物,保险人有权收取在引起损失发生的事故后运输货物的合理报酬。

(二)需要明确的问题

1、多次委付

保险人拒绝委付后,被保险人能否再次向保险人委付的,即能否多次委付?对此法律并无明文规定,笔者认为应准许被保险人多次委付。根据MIA1906第62条第5款的规定,保险人对于委付的接受可以明示,也可以以行动默示。保险人在收到委付通知后仅保持沉默,不构成对委付的接受。可见,保险人可以明示或作为的默示作出承诺。法律设立委付制度的目的在于迅速解决当事人间的法律关系,为此,应允许被保险人多次向保险委付保险标的物,因为保险人收到委付通知后保持沉默并不会产生法律效果,被保险人的再次委付并不损害保险人的利益,而被保险人的再次委付却产生了迅速解决双方法律关系的机会,符合立法的目的。

2、错误接受委付

有观点认为,保险人一旦接受委付,便不得撤回,即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退还委付的财产。即使后来发现保险标的的损失不是由于其承保的危险造成的,或者推定全损不成立,或者被保险人没有履行告知义务,或者被保险人没有交清保险费等,被保险人仍有权要求保险人按全损赔偿。[22]另有观点认为,基于错误而发出和接受委付通知的行为都是无效的。本身无效的委付通知不能仅因保险人接受了委付而成为权利的基础,在委付的要约和承诺方面的共同错误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与任何其他合同中是一样的,正是因为错误会导致委付通知无效,因而同样也会导致对该通知的接受无效。

笔者认为,既然委付是要约,保险人接受委付,双方之间成立委付合同。对错误接受委付如何处理在《海商法》、《保险法》未作特殊规定时,应适用合同的一般规则。委付合同可因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而无效,也可因《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原因而可变更和撤销。

【注释】

[1]据笔者了解,迄今为止,在福建省,保险公司接受委付的只有“盖山”轮(1989年)。

[2]参见邢海宝《保险委付研究》,载《中国海商法协会通讯》2001年第2期。

[3]参见司玉琢、胡正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修改建议稿条文、参考立法例、说明》,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616页。

[4]SeeD.RHIDIANTHOMASandcontributors:《THEMODERNLAWOFMARINEINSURANCE》(VolumeTwo),LLP2002,p118.

[5]参见杨良宜、汪鹏南著《英国海上保险条款详论》,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138页。

[6]参见郭萍《挪威1996年海上保险方案》,载《当代法学》2002年第3期。

[7]参见司玉琢主编《海商法学习问答》,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250页。

[8]厦门海事法院(2002)厦海法事初字第036号民事判决书。

[9]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2001)闽经终字第040号函。

[10]参见张桂红《海上保险中的委付问题研究》,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4期。

[11]参见司玉琢主编《海商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380页。

[12]参见温世扬主编《保险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201页。

[13]参见杨良宜、汪鹏南著《英国海上保险条款详论》,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143页。

[14]参见张桂红《海上保险中的委付问题研究》,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4期。

[15]参见张湘兰、张学辉《海上必须委付行为法律性质新探》,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1期。

[16]参见王利明著《合同法研究》(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204页。

[17]根据《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要约虽可撤回,但撤回要约应在承诺之前,既然保险人已接受委付,即作出承诺,此时不存在撤回要约,而是根据该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在保险人接受委付后委付不得撤销,故这里的撤回显然应为撤销。

[18]参见杨仁寿著《海商法论》,三民书局,1985年11月版,第406页。

[19]参见蒋溢峰《海上保险法中委付制度新探》,载《世界海运》2001年第6期。

[20]参见王利明著《合同法研究》(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207-211页。

保险委付制度范文篇3

一、保险标的的损失

在海上保险中,保险标的的损失分全部损失和部分损失。全部损失即全损又分为实际全损和推定全损。

(一)实际全损

何谓实际全损?《海商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后灭失,或者受到严重损坏完全失去原有形体、效用,或者不能再归保险人所拥有的,为实际全损。可见,实际全损包括三种情况:灭失;失去原有形体、效用;不能再归保险人所拥有。另应注意的是,根据《海商法》第二百四十八条的规定,船舶失踪也按实际全损处理,被保险人无需向保险人委付船舶。

我国《海商法》关于实际全损的规定与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下称MIA1906)基本相同,该法第57条规定,当保险标的完全灭失,或者损坏程度严重到不再是与原保险标的类似的事物,或者被保险人无可挽回地丧失了该保险标的者,构成实际全损。不同的是我国《海商法》未就实际全损与保险委付的关系作出明确规定,而依MIA1906实际全损也可导致委付,且“发生实际全损的,无须发送委付通知”。其实,根据《海商法》第二百四十八条的规定可推知委付与实际全损无关。在实际全损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向保险人发出委付通知对保险人一般无实际意义。因为保险应依约赔偿,无权利转移可言,委付根本不可能成立。[2]这正如MIA1906第62条第7款的规定,被保险人得到损失消息时,如果向保险人发出委付通知,保险人已无获益可能的,则无需发出委付通知。

(二)推定全损

1、推定全损

《海商法》未对推定全损作定义,但规定了船舶和货物的推定全损。该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船舶发生保险事故后,认为实际全损已经不可避免,或者为避免发生实际全损所需支付的费用超过保险价值的,为推定全损。货物发生保险事故后,认为实际全损已经不可避免,或者为避免发生实际全损所需支付的费用与继续将货物运抵目的地的费用之和超过保险价值的,为推定全损。其实,海上保险的标的并不限于船舶和货物,因此,有必要对海上保险中的推定全损作一定义,而MIA1906第60条的规定可资借鉴,即除保险单另有明文规定外,保险标的因其全部损失看起来不可避免,或者为避免实际全损所需的费用将超过其本身价值的原因而被合理放弃的,构成推定全损。《海商法》修改建议稿[3]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三款规定,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其他保险标的被合理放弃,或者认为实际全损不可避免,或者为避免实际全损所需费用超过保险价值的,为推定全损。对于上述定义,笔者认为尚需推敲推定全损价值比较的基础和确定推定全损的时间点。

另MIA1906还对推定全损进行类型化,明确船舶、货物构成推定全损的具体情形,这种规定的好处在于能快速认定是否构成推定全损。笔者认为,为节约立法资源,可不具体规定推定全损的情形,而留由保险单作出约定,毕竟,是否构成推定全损更多的是事实问题。

2、确定推定全损的价值比较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保险标的“本身的价值”如何确定,我国《海商法》关于船舶和货物推定全损的规定,其价值比较的基础是保险价值,在修改建议稿中关于推定全损的一般定义,其价值比较的基础仍为保险价值。海上保险往往是定值保险,故这种确定方法具有容易对比确定、简便易行的优点。但也存在不准确、不合理的缺点。在MIA1906中,是以市场价格而非当事人约定的保险价值作为标准来判断是否构成推定全损。[4]关于船舶推定全损比较价值,MIA1906第60条第2款第2项规定,船舶受损的,因承保危险使船舶所受损坏严重到修理船损的费用将超过修理后船舶的价值的情况构成推定全损,本款规定是以船舶修理后的价值而非保险价值作为比较的基础。MIA1906第27条第4款的规定,除保险单另有规定外,就确定是否构成推定全损而言,保险单约定的价值并非终结性的。也就是说,在保险单中无其他约定的情况下,要在预计的修理费用和基于市场估价的修复价值之间进行比较,以决定是否构成推定全损。这也是合理的,[5]船舶修理后的价值当指船舶的市场价格,由于修理所需费用是估算的,修理后船舶的价值也是估算的,这往往会导致很大的分歧,并且颇费时间和金钱,因此几乎所有的船舶保单和运费保单中都规定了在确定是否构成推定全损时应当以保险价值为修理后的价值,实际上抛弃了以修理后船舶的价值为标准的做法。如协会船舶定期保险条款第19.1条规定,在确定船舶是否构成推定全损时,船舶的保险价值应作为船舶修理后的价值,不应考虑保险船舶或残骸的受损或解体价值。本条是关于确定推定全损成立的特别约定,改变了MIA1906第60条第2款第2项,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若修理费用(5万元)超过船舶修理后的价值(3万元),而未超过保险价值(6万元),依上述保险条款并不构成推定全损(依MIA1906的规定构成推定全损),被保险人不得索赔推定全损,按部分损失却可索赔高于船舶修理后价值的修理费用,显然对保险人不合理。反之,若修理费用(4万元)未超过船舶修理后的价值(5万元),而超过保险价值(3万元),依上述保险条款构成推定全损(依MIA1906不构成推定全损),若按推定全损索赔显然对被保险人不合理,被保险人当然会按选择部分索赔。对于此问题,具有一般立法作用的[6]挪威海上保险计划区分了不同情况选取不同的比较对象:如果修理后的船舶价值未超过保险价值的,应以保险价值为价值比较的基础;反之,应以修理后的船舶价值为比较的基础,以确定是否构成推定全损。

与我国《海商法》不同,MIA1906第60条第2款第3项规定,货物受损的,修理受损货物以及将货物续运到目的地的费用,将超过货物到达目的地时价值的构成推定全损,该规定是以货物到达目的地时的价值而不是以保险价值作为比较的基础。当推定全损的货物在目的地的价值远高于保险价值时,以保险价值为基础作出的推定全损显然是不科学的。故MIA1906关于货物推定全损的规定值得借鉴。

3、确定推定全损的时间点

确定推定全损的时间点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在判断是否构成推定全损时涉及在何时看来实际全损不可避免,或者在何时为避免实际全损所需费用将超过保险价值,因此确定推定全损的时间点至关重要。就此有三个可供选择的时间:保险事故发生时;委付保险标的时;接受委付时。保险事故的发生经常会持续一段时间,且保险事故发生后,损害有可能继续产生,保险事故发生的时间难于确定,故以该时间作为确定是否构成全损的时间并不妥当。保险人应于何时接受委付,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以保险人接受委付的时间作为确定推定全损的时间点并不现实,因为只有在被保险人认为存在推定全损时才会委付保险标的物,以保险人接受委付的时间点作为确定是否构成推定全损的时间在顺序上是颠倒的,也不适合。所以,应当以发出委付通知之时作为确定推定全损的时间点,以该时间点的事实情况作为相关价值比较的基础。在该时间点之前发生的费用显然不应计入需要的费用。

4、海上保险所特有

推定全损的有关规定,实际上是要求保险人赔偿尚未发生的损失,为海上保险特有。[7]把握这一点有利于推定全损制度在审判实践中的适用。在原告蔡水俄为与被告蔡水全侵害船舶所有权纠纷一案中,[8]海事法院经审理查明,原告所属船舶在被告修理期间因被告疏忽发生火灾,导致原告的船舶即使经修理,恢复至该传进厂修理前的适航状态,其修理费将超过该船舶的实际价值,为此,海事法院认为,该船已构成推定全损,判决被告赔偿原告案涉船舶的实际价值,但该判决未明确被告履行赔偿责任后案涉船舶的归属。宣判后被告不服上诉至高级法院,高级法院经审理认为,[9]推定全损是海上保险法中的特殊制度,本案适用推定全损的规定,属法律适用错误。笔者同意高级法院的观点,毕竟推定全损是海上保险的特殊制度,在案涉船舶已投保的状态下可构成推定全损,但在侵权损害赔偿纠纷中,如果船舶的修复费用超过该船舶的实际价值,应判决被告赔偿该价值扣除船舶残值后的价款,本案显然不宜适用推定全损的规定。

5、与委付的关系

《海商法》第二百四十九条规定,保险标的发生推定全损,被保险人要求保险人按照全部损失赔偿的,应当向保险人委付保险标的。可见,依我国现行法,推定全损是委付的发生原因(下述),而在推定全损的情况下,保险委付是保险人按照全部损失赔偿的前提。但反之是不成立的,因为是否委付保险标的物与能否构成推定全损并无关系。

二、委付的概念

(一)概念

1、概念

我国《海商法》对委付未作定义,MIA1906也未对委付作出定义。我国台湾地区海商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海上保险之委付,指被保险人于发生第一百四十三条至第一百四十五条委付原因后,移转保险标的物的一切权利于保险人,而请求支付该保险标的物全部保险金额之行为。该定义值得借鉴,但该定义将委付的原因限于法律明文规定的三种情况,有过于狭小之嫌。另外,单从字面上分析,保险人在取得标的物权利的同时不负担相应义务,有失公平。因此,笔者认为,所谓委付是指发生保险事故造成保险标的推定全损,被保险人将保险标的上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移给保险人,请求保险人按照实际全损赔偿的意思表示。

2、委付的主体

从《海商法》第二百四十九条、台湾地区海商法第一百四十二条、MIA1906第61条的规定可知,委付的主体为被保险人。应注意的是不能认为被保险人就是保险标的的所有权人或者必须是保险标的标的的所有权人,显然二者并不是同一概念。

3、委付的标的

从《海商法》关于船舶和货物的推定全损的规定可知,委付的标的肯定包括构成推定全损的船舶和货物,但我国法律对其他保险标的是否能成为保险委付的标的未作明确规定。笔者认为,委付的标的主要是但不限于船舶和货物,运费及其他保险标的构成推定全损时,均可作为委付的标的,当然,责任保险是以对第三人的责任为保险标的,该保险标的应无构成实际全损的可能,因此,对第三人的责任不应是委付的标的。

4、委付的发生原因

关于委付的原因,根据总结有三种,即推定全损说、法定原因说和全损说(包括实际全损和推定全损)。[10]我国台湾地区海商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至第一百四十五条直接、明确地规定了三种委付的原因,即船舶委付之原因:船舶被捕获时;船舶不能为修缮或修缮费用超过保险价额时;船舶行踪不明已逾两个月时;船舶被扣押已逾两个月仍未放行时(此处所称之扣押,不包括债权人声请法院所为之查封、假扣押及假处分)。货物委付之原因:船舶因遭难或其他事变不能航行已逾两个月而货物尚未交付于受货人、要保人或被保险人时;装运货物之船舶,行踪不明,已逾两个月时;货物因应由保险人负保险责任之损害,其恢复原状及继续或转运至目的地费用总额合并超过到达目的地的价值时。运费委付之原因:运费之委付,得于船舶或货物之委付时为之。据此,有人认为这是委付的法定原因,其实,台湾地区海商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至第一百四十五条只是规定了船舶、货物和运费的推定全损的具体情形,可见推定全损才是委付的真正原因。这也可从MIA1906的规定中可以得到印证,该法第60条规定了推定全损的概念后,对推定全损进行类型化,台湾地区海商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至第一百四十五条的规定与之相似,也是对推定全损的具体情形进行类型化。至于实际全损,其实无所谓委付,保险人均应依约按全损赔偿,因此,全损说也其实也就是推定全损说。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委付的原因是且只能是推定全损。

(二)与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的区别

法律制度的运用以其概念明确为前提,为准确把握委付制度,有必要厘清其与代位求偿权的区别。

代位求偿权在我国现行法律中被认为是债权的法定转移,即保险人根据合同对被保险人的损失予以赔偿后,如果第三方根据合同或法律须对该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被保险人享有的对第三方的请求权(债权)立即自动转移给保险人。[11]《保险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保险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海商法》第二百五十二条也有类似规定。较之于委付,笔者认为,二者存在如下区别:

第一、性质不同。广义上的代位权包括两种:一种是权利代位,另一种是物上代位权,权利代位即追偿权的代位,取得代位求偿权,[12]是债权的法定转移,而委付所要转移的是保险标的上的权利和义务,具有物权的特点,属物上代位的范畴。

第二、代位的条件不同。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以向被保险人实际支付赔款为前提,而保险人承受保险标的的权利和义务不以支付赔款为前提,仅需保险人接受委付。

第三、适用范围不同。保险人无论是对部分损失的赔偿还是对全部损失的赔偿均取得代位求偿权,而委付仅适用于推定全损。

第四、结果不同。保险人取得代位求偿权时,无须承担其他义务,而保险人在接受委付时,不仅取得标的物的权利,还应承担该标的物的其他义务。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所获赔偿不得超过其对被保险人的赔偿,而在委付的情况下,保险人可以获得大于其赔偿金额的利益。保险人支付了全损费用后,取得两个权利,一是保险标的上的利益,另一个是代位求偿权。[13]

第五、被保险人的义务不同。根据《保险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八条的规定,被保险人负有不得损害保险人代位求偿权并协助保险人行使代位求偿权的法定义务,且被保险人不履行上述义务其赔偿金将被相应扣减,而在保险人接受委付后,法律并未对被保险人的义务作出规定。

三、委付的法律性质

关于委付的法律性质,存在不同的见解,有论者对此进行总结:委付是单方法律行为;委付是双方法律行为;委付是经法院判决生效的法律行为;委付是要约。[14]委付在德日的立法例中是被保险人实施的单方法律行为,在英美法和我国的立法例中则为被保险人为订立委付合同所发出的要约。[15]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及相关立法例,笔者认为,委付是一种特殊的要约。

如上述,《海商法》第十二章关于海上保险合同的规定参照了MIA1906,为探究委付的法律性质,有必要了解委付在英国法下的性质。在英国法下,委付被定性为要约。但应该注意的,英美法中要约的概念与大陆法中要约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传统的大陆法的观点认为,要约是一种意思表示而不是法律行为,也不是事实行为,而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英美法学者一般认为,要约是当事人所作的一种允诺,因为合同本身就是以一项或数项允诺为内容的。[16]

何谓要约,我国《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内容具体确定;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以此规定衡诸委付,笔者认为委付是要约:委付的内容具体且确定,在发生推定全损时,被保险人若欲以全损索赔,就必须向保险人委付保险标的,要求按全损赔偿,关于如何作出意思表示,我国法律并无特殊规定,当理解为适用《合同法》的规定,根据MIA1906第62条第1款的规定,这种意思表示的载体是委付通知,这实际上就是按法律规定内容向保险人发出的订立委付合同的意思表示;《海商法》规定,委付一经保险人接受,不得撤回。[17]这表明被保险人向保险人发出委付保险标的的通知后,依法受该要约的约束。

笔者认为,委付作为要约其特殊性表现在:

首先,法律未为要约设定前提条件,而根据《海商法》的规定,委付必须以发生推定全损被保险人要求按照全部损失赔偿为前提。其次,要约的内容一般由要约人自主确定,而委付的内容是特定的,被保险人在作出意思表示时必须明确表示其愿意将保险标的上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移给保险人,请求保险人按照实际全损赔偿,被保险人对于法律的此项规定别无选择。再次,就一般的要约而言,要约可向多人发出,一个有效的要约原则上要求受要约人是特定的,承诺人是由要约人确定的,而根据《海商法》的规定,委付只能向保险人或经保险人授权的人作出,其受要约人不但是特定的,而且明确具体,被保险人只能向保险人提出委付,没有选择余地。最后,根据《海商法》第二百四十九条的规定,委付不得附带任何条件。以此类推,委付也不能负有期限。[18]而要约不但可以附带条件,也可以期限,如要约可以规定承诺的期限等。

我国台湾地区海商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委付经承诺有效外,委付还可经判决有效。通常认为英国法律中委付成立取决于保险人承诺或法院判决,但实际并非如此。英国法律中没有保险标的权利和义务可依照法院判决转移的规定和判例,英国法院判决的只是被保险人能否索赔全损。[19]既然委付在我国的立法例下定性为特殊的要约行为,那么委付可经判决生效的规定并不足取。

四、委付的构成要件

一般认为,要约的有效条件包括: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要约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之缔结合同的受要约人发出;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要约必须送达受要约人。[20]根据要约有效的一般要件,并考虑到委付是一种特殊的要约,笔者认为一个有效的委付除应具备要约的一般要件外,也应遵循:

(一)、委付不得附带条件。这是委付生效的法定条件,根据我国《海商法》第二百四十九条的规定,委付不得附带任何条件。多数国家的立法也规定委付不得附带任何条件。法律之所以如此规定是“谋迅速解决当事人间法律关系”。[21]如果允许委付附带条件,必然使委付程序更加复杂,有违法律设立委付制度以迅速明确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初衷。

(二)委付应及于保险标的物的全部。在推定全损发生后,被保险人如果决定委付,就应将保险标的物的全部予以委付,不能一部分委付,一部分不委付。根据我国台湾地区海商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委付应就保险标的物之全部为之。但保险单上仅有其中一种标的物发生委付原因时,得就该一种标的物为委付请求其保险金额,这可称简为“委付不可分”。

四、委付的法律后果

(一)委付的法律后果

如上述,委付是一种特殊的要约,保险人对是否接受委付有选择权。只有经保险人承诺,委付才发生法律效果。关于委付的法律后果存在两种立法例,一种是保险人接受委付的,被保险人对委付财产的全部权利和义务转移给保险人,如我国《海商法》第二百五十条的规定。另一种是保险人接受委付后取得保险标的的权利,而不负担其义务。如MIA1906第63条第1款规定,如果委付有效,保险人有权接管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的一切剩余利益,以及与其有关的所有财产利益。当然,无论是仅享有权利还是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负有义务,被保险人适用委付的目的是按全损获得赔偿,故保险人接受委付后必须对被保险人支付保险金额,在不足额保险的情况下,保险人应按照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的比例支付全损保险赔偿。但无论如何,两种立法例对保险人接受委付取得保险标的的权利的认识是共同的,一般认为,这种权利包括保险标的的物上请求权,如上述,该物上请求权不同于代位求偿权,保险人向第三人追偿所得如果大于对被保险人的赔付,多出部分仍归保险人而非被保险人。既然保险人可能因委付而取得更多的利益,作为一种利益平衡的手段,让保险人承担保险标的物上的义务符合公平原则,故笔者赞同我国《海商法》第二百五十条的规定。

对于委付的法律后果,MIA1906第63条第2款进一步规定,从委付船舶时起,船舶保险人有权得到正在赚取和在引起损失的事故发生后船舶收取的任何运费,减去在引起损失发生的事故后为获得该运费所支付的费用;如果船舶装载的是船舶所有人的货物,保险人有权收取在引起损失发生的事故后运输货物的合理报酬。

(二)需要明确的问题

1、多次委付

保险人拒绝委付后,被保险人能否再次向保险人委付的,即能否多次委付?对此法律并无明文规定,笔者认为应准许被保险人多次委付。根据MIA1906第62条第5款的规定,保险人对于委付的接受可以明示,也可以以行动默示。保险人在收到委付通知后仅保持沉默,不构成对委付的接受。可见,保险人可以明示或作为的默示作出承诺。法律设立委付制度的目的在于迅速解决当事人间的法律关系,为此,应允许被保险人多次向保险委付保险标的物,因为保险人收到委付通知后保持沉默并不会产生法律效果,被保险人的再次委付并不损害保险人的利益,而被保险人的再次委付却产生了迅速解决双方法律关系的机会,符合立法的目的。

2、错误接受委付

有观点认为,保险人一旦接受委付,便不得撤回,即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退还委付的财产。即使后来发现保险标的的损失不是由于其承保的危险造成的,或者推定全损不成立,或者被保险人没有履行告知义务,或者被保险人没有交清保险费等,被保险人仍有权要求保险人按全损赔偿。[22]另有观点认为,基于错误而发出和接受委付通知的行为都是无效的。本身无效的委付通知不能仅因保险人接受了委付而成为权利的基础,在委付的要约和承诺方面的共同错误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与任何其他合同中是一样的,正是因为错误会导致委付通知无效,因而同样也会导致对该通知的接受无效。

笔者认为,既然委付是要约,保险人接受委付,双方之间成立委付合同。对错误接受委付如何处理在《海商法》、《保险法》未作特殊规定时,应适用合同的一般规则。委付合同可因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而无效,也可因《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原因而可变更和撤销。

【注释】

[1]据笔者了解,迄今为止,在福建省,保险公司接受委付的只有“盖山”轮(1989年)。

[2]参见邢海宝《保险委付研究》,载《中国海商法协会通讯》2001年第2期。

[3]参见司玉琢、胡正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修改建议稿条文、参考立法例、说明》,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616页。

[4]SeeD.RHIDIANTHOMASandcontributors:《THEMODERNLAWOFMARINEINSURANCE》(VolumeTwo),LLP2002,p118.

[5]参见杨良宜、汪鹏南著《英国海上保险条款详论》,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138页。

[6]参见郭萍《挪威1996年海上保险方案》,载《当代法学》2002年第3期。

[7]参见司玉琢主编《海商法学习问答》,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250页。

[8]厦门海事法院(2002)厦海法事初字第036号民事判决书。

[9]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2001)闽经终字第040号函。

[10]参见张桂红《海上保险中的委付问题研究》,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4期。

[11]参见司玉琢主编《海商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380页。

[12]参见温世扬主编《保险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第201页。

[13]参见杨良宜、汪鹏南著《英国海上保险条款详论》,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版,第143页。

[14]参见张桂红《海上保险中的委付问题研究》,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4期。

[15]参见张湘兰、张学辉《海上必须委付行为法律性质新探》,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1期。

[16]参见王利明著《合同法研究》(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204页。

[17]根据《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要约虽可撤回,但撤回要约应在承诺之前,既然保险人已接受委付,即作出承诺,此时不存在撤回要约,而是根据该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在保险人接受委付后委付不得撤销,故这里的撤回显然应为撤销。

[18]参见杨仁寿著《海商法论》,三民书局,1985年11月版,第406页。

[19]参见蒋溢峰《海上保险法中委付制度新探》,载《世界海运》2001年第6期。

[20]参见王利明著《合同法研究》(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207-211页。

保险委付制度范文篇4

关键词:海上保险,委付,法律性质,成立条件

海上保险中的委付(以下简称委付)是海商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我国理论界对这一制度的研究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我国长达278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以下简称《海商法》)中仅用了2个条款对之加以规定,显然,这不能适应顺利、及时解决错综复杂的委付纠纷的需要。时值《海商法》修订之际,为促进委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本文拟对委付制度中亟待澄清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本文所要论及的委付,是海上保险中特有的一个概念和制度。保险委付是指保险标的在推定全损的场合视同已全部损失,被保险人放弃保险标的,将财产的一切权利和义务转移给保险人而收取全部保险金额的制度。根据损害保险原则,当保险标的全部或部分损失还没有得到确认之前,被保险人是得不到损害赔偿的。可是由于海上保险的特点,在短时间内证明上述损失是很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拒绝被保险人请求保险赔偿的权利,对被保险人来说是个严重的问题,其在企业中投下的资金就会处于冻结状态,从海运政策上看也将导致不良的后果。因此,当保险标的遭受全损已不可避免时,法律上允许把它看做是全部损失,承认被保险人可以请求全部保险金额,实属客观需要。这种制度即为保险委付制度。现代意义上的保险委付大约起源于16世纪,当时的保险合同规定:“船舶在一定的期间未归航者,即视为实质灭失,支付填补金而废止预付金,而被保险人则将保险标的上的权利让与保险人。”①随着保险制度的日益完善,委付被海上保险广泛采用,委付标的也从最初的船舶扩大到货物和运费,委付已经成为各国海商法中有利于被保险人的法律制度。②

虽然对于委付发生在推定全损的场合各国已形成共识,但各国为了自己的航运政策和利益的需要,对保险委付的性质、保险委付的原因、保险委付的构成要件、保险委付行为的法律效力、保险委付通知发出的合理时限、接受委付的合理时限、委付权利的丧失等问题的规定却存在颇多差异。本文拟以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我国台湾地区“海商法”和我国《海商法》相关规定及有关海商法的理论,对海上保险委付的原因、委付的法律性质和委付的构成要件进行分析和论证,以弥补我国学术界对委付制度研究不系统和不深入的缺陷。同时,针对我国《海商法》中关于委付仅有第249—250条简略规定的情形,提出相关修改、补充意见,期望能够对正在进行中的《海商法》修订工作有所裨益。

一、关于委付的原因

关于委付的原因,海商法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其一,“推定全损说”。该说认为只有推定全损才产生委付。此为祖国大陆海商法学界的通说,特别是在《海商法》实施后更为盛行。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委付仅适用于推定全损的场合,是指在保险标的发生推定全损时,由被保险人把保险标的的所有权转让给保险人,而向保险人请求赔付全部保险金额的做法。③而我国《海商法》第249条“保险标的发生推定全损,被保险人要求保险人按照全部损失赔偿的,应当向保险人委付保险标的”的规定也体现了此种观点。

其二,“法定原因说”。该说认为不论是推定全损还是实际全损,均可以成为委付的法定原因。此为我国台湾地区通说。持该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委付者,指被保险人于发生法定委付原因时,可将保险标的的一切权利转移于保险人,而请求支付该保险标的的保险金额的法律行为。④我国台湾地区现行“海商法”(1998年修订)第143条、第144条、第145条分别规定了3种委付原因:(1)船舶委付之原因:1)船舶被捕获时;2)船舶不能为修缮或修缮费用超过保险价额时;3)船舶行踪不明已逾两个月时;4)船舶被扣押已逾两个月仍未放行时(此处所称之扣押,不包括债权人申请法院所为之查封、假扣押及假处分)。(2)货物委付之原因:1)船舶因遭难或其他事变不能航行已逾两个月而货物尚未交付于受货人、要保人或被保险人时;2)装运货物之船舶,行踪不明,已逾两个月时;3)货物因应由保险人负保险责任之损害,其恢复原状及继续或转运至目的地费用总额合并超过到达目的地的价值时。(3)运费委付之原因:运费之委付,得于船舶或货物之委付时为之。⑤

其三,“全损说”。该说认为,根据保险的首要原则-赔偿原则所派生出来的物权代位原则,被保险人向保险人请求全损(全部损失)保险赔偿时,不论是实际全损还是推定全损,被保险人都必须放弃保险标的的权利,将保险标的转让给保险人。⑥只不过在实际全损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向保险人发出“委付通知”对保险人一般无实际意义,故法律上只要求在推定全损的情况下,如果被保险人请求全损赔偿,就必须向保险人发出委付通知。

上述三种关于委付原因的学说均有其合理性。其中,依据“法定原因说”,可以迅速认定委付能否成立,将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在海损事故发生后的复杂法律关系在短期内明确化,防止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在海上事故发生后因委付原因不明而发生无谓纠纷。关于“全损说”,笔者以为取自于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的有关规定。该法第57条第2款规定:“在实际全损的情况下,不必发送委付通知”,而第61条规定:“如果发生推定全损,被保险人可以将其视为部分损失,也可以把保险标的委付给保险人,把损失视为实际全损”,第62条第1款进一步规定:“除本条另有规定外,如果被保险人选择将保险标的委付给保险人,必须发出委付通知。如果被保险人未发送委付通知,损失只能被视为部分损失。”可见,英国《海上保险法》中关于委付的原因既包括实际全损,也包括推定全损,只是在推定全损场合被保险人必须发出委付通知。而实际全损时,被保险人不必发送委付通知。虽然有人认为此观点不符合设立委付制度的宗旨而且“不符合客观事实”,⑦但笔者以为,应该注意到18世纪以来国际海上保险市场被英国垄断,伦敦不仅是世界海上保险业的经营中心,而且是海上保险的诉讼中心和仲裁中心的客观事实,⑧以及国际上最大的海上保险市场在英国伦敦、世界上约有3/4的国家和地区参照或采用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及英国法院对保单条款作出的解释⑨等情形,对英国海上保险委付的原因予以重视和研究既是必要的,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各国海商法无论采用何种学说作为立法的理论根据,均是为了维护和促进本国海上保险关系的稳定。我国《海商法》第249条规定:“保险标的发生推定全损,被保险人要求保险人按照全部损失赔偿的,应当向保险人委付保险标的。保险人可以接受委付,也可以不接受委付,但是应当在合理的时间内将接受委付或者不接受委付的决定通知被保险人。委付不得附带任何条件。委付一经保险人接受,不得撤回。”笔者以为,根据我国《海商法》第249条的规定,可以推导出我国《海商法》采纳的是“推定全损说”,而并非有些学者主张的“全损说”。⑩只是我国《海商法》应该将相应的条款更加明确化,以免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我国台湾地区“海商法”规定的委付原因既具体又明确,是值得我国《海商法》在修订时借鉴的。

二、关于委付的法律性质

关于委付的法律性质,目前理论界存在4种不同的理解:(1)委付是单方法律行为;(2)委付是双方法律行为;(3)委付是经法院判决生效的法律行为;(4)委付是要约。对委付法律性质的不同理解,将会直接影响到委付纠纷的顺利、及时和准确解决。

我国《海商法》规定的委付的法律性质究竟是什么,既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实际问题。我国《海商法》未给委付下定义,海商法学者给委付下的定义大同小异,如委付是指在保险标的发生推定全损时,由被保险人把保险标的的所有权转让给保险人,而向保险人请求赔付全部保险金额的做法;委付,是指海上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标的构成推定全损时,被保险人要求保险人按照全部损失赔偿,而将该保险标的的全部权利和义务转移给保险人的一种法律制度;委付,是指放弃对保险标的的物权,即被保险人单方面表示将保险标的的全部财产、权利和利益抛弃,转让给保险人的行为;我国台湾地区学者多主张委付是单方法律行为,如委付者,指被保险人于发生法定原因时,可将保险标的的一切权利转移于保险人,而请求支付该保险标的的保险金额的法律行为。从上述多数海商法学者对委付下的定义来看,显然将委付认定为被保险人的“单方法律行为”。

但是,委付究竟是单方法律行为还是双方法律行为,抑或是其他性质的行为,在我国《海商法》生效前后都存在不同的认识。虽然,委付是“单方法律行为”的观点在我国海商法学界已占主导地位,但依然有许多学者认为,委付须经保险人同意接受方能成立或生效,因此,持委付是“双方法律行为”的观点的学者大有人在。

另有学者认为,委付,既不是单方法律行为,也不是双方法律行为,而是“依承诺和判决生效的法律行为”。我国台湾地区现行“海商法”第146条也规定,委付经承诺或判决有效。

此外,英国法将委付视为要约。受其影响,我国也有许多学者将委付视为要约,认为被保险人提出委付请求,保险人有权决定是否承诺。保险人如拒绝委付,并不影响其履行赔偿义务。委付一经保险人承诺,即告成立。双方不能因其他原因而反悔,解除委付。

笔者以为,上述前三种观点,虽有其合理性,但不符合我国《海商法》的立法精神。根据我国《海商法》第249条的规定,笔者以为,将委付视为要约,既符合我国《海商法》的立法意图,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关于要约的规定。我国《合同法》第14条规定:“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1)内容具体确定;(2)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我国《海商法》第249条规定:“保险标的发生推定全损,被保险人要求保险人按照全部损失赔偿的,应当向保险人委付保险标的。保险人可以接受委付,也可以不接受委付,但是应当在合理的时间内将接受委付或者不接受委付的决定通知被保险人。委付不得附带任何条件。委付一经接受,不得撤回。”因此,笔者以为,委付是在保险标的发生推定全损时,被保险人为了获得全部损失赔偿而向保险人提出的单方意思表示,即希望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委付合同的意思表示。它符合要约的规定:(1)内容为“被保险人向保险人委付保险标的,保险人按照全部损失赔偿被保险人”,既具体又确定;(2)委付一经接受,不得撤回。体现了要约对双方的约束力,即在保险人(受要约人)接受(承诺)委付后,被保险人(要约人)受该意思表示的约束,即不得撤回委付。而“委付一经接受”就意味着保险人已经将接受委付的决定通知到被保险人,委付合同已经成立,因此,被保险人不可能再拥有撤回委付的权利。如果将“委付一经保险人接受,不得撤回”修订为“委付一经接受,委付合同成立”则更明确,且便于理解和执行,同时,还能突出将“委付”视为“要约”的立法意图,以减少纷争。

三、关于委付的成立条件

关于委付的成立条件或构成要素,目前海商法论著中论述很少,并且现有的关于委付成立条件的分析也未形成比较一致的观点,如有学者称之为委付的成立条件,有的称之为委付的构成要件,其他学者虽未作委付的成立条件或构成要件之类的表述,但以其他方式表述了类似的含义。由于多数学者并不认为委付是要约,故他们的论述大都限于海商法范围的分析,因此,不够充分和全面也就在所难免。同时,我国《海商法》第249条、第250条,也不能充分显示委付的构成要素。这势必导致对海上保险中如此重要且非常特殊的委付的成立条件在认识和实际把握上的模糊性和不统一性,从而十分不利于保险人和被保险人法律关系的稳定。有鉴于此,笔者根据要约的构成要件和委付的特殊性,将委付的成立条件置于我国《合同法》和《海商法》之下加以考察和分析,认为委付的成立应当具备以下要素:

1.必须有明确的委付意思表示。被保险人在推定全损发生后,如果希望获得全损赔偿,就必须将保险标的委付给保险人,即被保险人必须将其愿意向保险人转移保险标的的意思表示明确地表示出来。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第62条第1款规定:“除另有规定外,如果被保险人选择将保险标的委付给保险人,必须发出委付通知。如果被保险人未发送委付通知,损失只能被视为部分损失。”可见,在英国委付的意思表示是通过“委付通知”来表示的,至于委付通知的形式在第62条第2款也有规定,即“委付通知可以用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或部分书面、部分口头形式,被保险人可以用任何措辞,表示他愿意将保险标的的权益无条件委付给保险人”。我国《海商法》对委付的形式未作规定,显然不利于委付行为的认定,建议在修订《海商法》时增补委付通知的有关内容,包括委付通知的形式、发出委付通知的主体、接受委付的主体、委付通知的发送期限、委付通知的接受和发出委付通知义务的例外等,以便于委付的顺利进行。其中,关于委付的接受时限是个亟待规范的问题。被保险人在推定全损的场合,如果希望获得全损赔偿,必须向保险人委付保险标的,并且委付只有在保险人接受后才能产生被保险人希望的法律效果。我国《海商法》第249条规定:“……保险人可以接受委付,也可以不接受委付,但是应当在合理的时间内将接受委付或者不接受委付的决定通知被保险人。”“合理时间”是英美法上的概念,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在英美法中是有章可循的,各行业都有一个大致的标准,法官也尊重这一惯例,因而在英美法系国家,“合理时间”不是个很难确定的问题。然而,我国并未形成“合理时间”的习惯标准,加之我国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还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在我国对“合理时间”的理解可能会产生重大分歧,建议在修订《海商法》时将“合理时间”明确化,以便于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的确定。

2.委付的内容必须明确、肯定。被保险人在推定全损发生后必须发出明确、肯定的委付表示,即被保险人将向保险人转移委付保险标的的全部权利而保险人需向其支付全部保险赔偿的意思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海商法》第250条规定,被保险人必须向保险人转移委付保险标的的一切权利和义务,显然不符合国际海商惯例和立法。各国一般规定委付仅转移保险标的上的一切权利。因此,如果将我国《海商法》第250条改为“保险人接受委付的,被保险人对委付财产的全部权利和因委付而产生的一切义务转移给保险人”则更为妥当。被保险人必须明确表示受委付意思表示的约束。我国《海商法》第249条规定:“……委付一经保险人接受,不得撤回。”这就从法律上明确了被保险人必须受委付意思表示的约束。前已述及,此处的“撤回”应改为“撤销”。

3.委付不得附带条件。根据我国《海商法》第249条“保险标的发生推定全损,被保险人要求保险人按照全部损失赔偿的,应当向保险人委付保险标的……”的规定可以看出,发生推定全损时,被保险人可以选择是否委付,只有在被保险人“要求按照全部损失赔偿的”,才应当向“保险人委付保险标的”。如果被保险人考虑到委付程序的复杂性,且委付还依赖于保险人是否接受的决定,希望迅速获得保险标的的部分损失赔偿,被保险人可以直接向保险人提出部分损失赔偿请求。为了迅速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不确定的法律关系,各国海商法设立了委付制度。如果允许委付附带条件,则“徒增当事人之间纠葛,有失委付简捷之主旨”。并且,如果允许委付附带条件,必然使本已复杂的委付程序更加复杂,因此,各国海商法学者均主张委付不得附带任何条件,各国海商法也明确规定委付不得附带条件。我国《海商法》第249条对此也已经做出明确规定。

4.委付应及于保险标的的全部。在推定全损发生后,被保险人如果决定委付,就应将保险标的的全部予以委付,不能一部分委付,一部分不委付。这样既能防止将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关系复杂化,又能防范被保险人仅委付对其不利的保险标的,从而导致显失公平的后果的产生。我国现行《海商法》对此未作规定,不能不说是一大缺陷。笔者以为,应借鉴各国海商法的有益经验,在修订时增加相应条款,完善委付制度。根据我国台湾地区1998年“海商法”第145条的规定,并结合国际海事惯例和我国的司法实践,我国可规定如下:“委付应及于保险标的全部,但保险单上仅其中一种标的发生委付原因时,可以仅就该一种标的进行委付并请求其保险金额。”

注释:

[①]梁宇贤:《海商法论》,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再修订初版,第689页。

[②]13参见阎铁毅:《被保险人发出委付通知后船舶的法律地位探讨》,载司玉琢主编:《中国海商法年刊》(1998年),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154页,第145页。

[③]参见吴焕宁主编:《海商法》,法律出版社1996年第2版,第338页;高言、康军主编:《海商法理解适用与案例评析》,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93页;陈明、王献枢主编:《海事法律词典》,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03—304页;罗忆松主编:《海商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409页。

[④][14]参见邱锦添:《海商法》,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第2版,第453页;梁宇贤:《海商法论》,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再修订初版,第689页。

[⑤]我国台湾地区现行“海商法”对海上保险委付的原因、事项和范围都作了修订。

[⑥][⑧][⑩]参见汪鹏南:《海上保险合同法详论》,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2页,第16页,第152页。

[⑦]参见张学辉:《海上保险委付制度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5月),第4页。

[⑨][12]参见於世成等编:《海商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389页,第426页。

[11]参见吴焕宁主编:《海商法学》,法律出版社1996年第2版,第338页。

[15]参见於世成等编:《海商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426页;陈安主编:《国际海事法》,鹭江出版社1989年版,第269页。

[16]参见陈明、王献枢主编:《海事法律词典》,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04页;傅旭梅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诠释》,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457页。

[17]参见郑蕾:《试论我国海上保险中的委付制度》,《保险研究》1999年第2期。我国台湾地区现行“海商法”第146条也规定,委付经承诺或判决有效。

[18]转引自周宏楷:《从船舶所有权论海上保险中的委付》,《中国海商法协会通讯》2000年4月。

[19]参见司玉琢主编:《海商法大辞典》,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版,第487—488页。将委付视为要约的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支持。另可参见张湘兰、张学辉:《海上保险委付行为的法律性质新探》,《法学评论》2001年第1期。

[20]参见郁志轰、沈秋明编:《海商法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90—292页。21、25参见傅旭梅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诠释》,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457—458页,第453页。

[22]“合理时间”是个事实问题,取决于个案的具体情况,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的期限,因此潜伏着诸多争议。SeeE.R.HardyIvamy,MarineInsurance,3rded.,London,Butterworths,1979,pp.420—422.

[23]笔者曾了解到一个保险纠纷,由于保险人借口“合理时间”未到,而迟迟不将其是否接受委付的决定通知被保险人,从而使被保险人既不能获得全损赔偿,又不能获得部分保险赔偿,而被保险人却束手无策。

保险委付制度范文篇5

关键词:委付,代位权,推定全损,委付通知

1、概念:保险委付是指在海上保险中,在保险标的物发生推定全损时,被保险人明确表示将该保险标的的一切权利转移给保险人,而请求保险人赔偿全部保险金额的法律行为。

保险委付是海上保险的一项传统制度,自十五六世纪以来,它为各国海商法所确认并付诸实施。我国《海商法》第249条规定:“保险标的发生推定全损,被保险人要求保险人按照全部损失赔偿,应当向保险人委付保险标的。保险人可以接受委付,也可以不接受委付,但是应当在合理的时间内将接受委付或不接受委付的决定通知被保险人。委付不得附加任何条件。委付一经保险人接受,不得撤回。”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日本商法典》等也作了相关规定,其内容和条件大致相当。

2、适用的条件:在哪些条件下被保险人可以行使委付权呢?各国法律均有规定。概括起来,包括如下几项:

1)保险标的物发生推定全损是委付的前提。

当保险标的物发生推定全损时,被保险人可以选择按部分损失求偿或者按全部损失求偿。若被保险人选择后者时,则是委付。

但前提是保险标的物必须是依法确定为推定全损。若推定全损并不成立,仅有被保险人对全损的期望或理解并不意味着享有委付的权利。委付是否适用于实际全损呢?一般认为,既已发生实际全损,被保险人委付对保险人而言并无任何意义,仅需按合同依约要求赔偿即可。

2)委付是一项双方法律行为,必须经保险人承诺方能生效。

保险人可以接受委付,委付一经承诺便成立有效委付合同,保险人一般不能撤回。但保险人并不总是愿意接受委付,因为接受委付的保险标的并非都对保险人有利。例如,船舶优先权就始终依附于船舶,如果保险人接受委付则有可能承担随之而来的债务。为公平起见,各国法律均赋予保险人有接受委付和不接受委付出的权利。但该项规定并不影响被保险人的权利。换言之,保险人无论是否接受委付,都应按全损赔偿。我国《海商法》对此没有明文规定,而英国法已作肯定规定,即只有在被保险人不委付保险标的时,保险人才按部分损失赔偿。

3)委付财产的接受包括权利和义务。

保险人接受委付后既取得委付财产的全部权利,也承担财产的相应义务。法律禁止保险人只接受财产权利而不接受财产义务,或被保险人只委付财产义务而不委付财产权利。因此,委付必须是全部的,无保留的,不得附加任何条件。

4)委付被保险财产的整体,而不是一部分。

委付不得保留,即不得仅就保险标的的一部分申请委付,而对另一部分不适用委付。

3、行使的方式:被保险人应当在合理的时间内决定是否委付,并及时向保险人寄送委付通知(NOTICEOFABANDONMENT)。被保险人一方面有权等待一段时间以获得对损害的全面评估,再决定是否委付。另一方面,委付应在知悉委付原因后一定期间内进行。被保险人不得无限期等待,静观其变。

关于委付通知的方式,均可采取口头或书面通知方式,或者两者并同。但在我国实务上,委付通知须为书面形式。保险人无论接受与否,都应当在合理时间内将决定送给被保险人,以便被保险人采取措施减少损失。保险人一旦接受委付,便不得撤回。

委付一经成立,被保险人必须将委付财产或保险标的的一切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及担保物权、债权等转移给保险人,就象是被保险人的标的出卖给保险人一样。保险人处理保险标的的所得,无论是否超过其赔偿数额,均归其所有。

至于保险标的上的物上请求权是否也随标的一起转移给保险人呢?一般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不过这种转移不同于保险人在一般赔付中取得代位求偿权。因为保险人向第三人追偿所得如果大于对被保险人的赔付,多出部分仍顾归保险人,而并非交给被保险人。

当然,被保险人适用委付的根本目的是保险人接受委付后必须按保险合同的保险金额向其全额赔付。保险人因接受委付后必须对被保险人支付保险金额。

1、概念:所谓代位求偿权,指在财产保险中,保险人在赔偿被保险人损失后,如果第三人对保险标的的损失根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应承担责任,被保险人应将对该第三人享有的赔偿请求权转移给保险人,由保险人代位行使。它根源于财产合同的补偿性,是保险人履行赔偿责任后的必然结果。被保险人对于因第三人责任造成的保险财产损失,或者向有责任的第三人追偿,或者从保险人那里得到保险赔偿,不能两者兼得。如果被保险人获得了保险赔偿,就应当将享有的向第三人追偿的权利转移给保险人。

代位求偿制度为各国保险法所普遍承认,成为财产保险业务中权益转移的主要方式。我国保险法和海商法都规定了这一制度。《保险法》第44条规定:“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保险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海商法》第252条规定:“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是由第三人造成的,被保险人向第三人要求赔偿的权利,自保险人支付赔偿金之日起,相应转移给保险人。”

广义上的代位权包括两种:一种是权利代位,即代位求偿权,另一种是物上代位权,即保险人在赔偿全部损失之后取得保险标的物的权利,即接受委付权。至于接受委付权,前面已作论述,在此不赘述。我们只讲代位求偿权。

2、适用的条件:代位求偿权的适用,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保险事故及其引起的损失确实属于保险责任范围。这一点容易理解,如事故和损失不在保险范围内,则与保险人无关。

2)保险事故的发生必须是由于第三者的行为引起的,并且被保险人具有向责任方的索赔权。只有第三者的行为引发保险事故的发生,才可能存在第三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这是被保险人享有求偿权的前提。如果保险事故是因自然灾害引起的或被保险人不具有向责任方的索赔权或已放弃这种权利,则保险人无从求偿。因此,各国立法均要求被保险人不得损害保险人代位求偿的权利。否则,保险人有权拒赔。

3)保险人已向被保险人作了实际赔付。如果未支付保险赔偿金,保险人不能取得代位权,他就不能向第三人追偿。

3、行使的方式:保险人能否正确行使代位权,关系到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与财产保险合同的职能密切相关。因此,保险人应严格依据法律规定行使求偿权。

早期的保险人在行使代位权时,均以被保险人名义进行。随着保险业的发展,各国司法实践中已普遍承认保险人既可以被保险人的名义也可以保险人自己的名义向有责任的第三方求偿。我国《保险法》对此没有明文规定,但在实践中是允许保险人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求偿权的。

一般地说,任何对于保险财产的损失负有民事赔偿责任的第三人,包括法人或自然人都可以成为保险人求偿的对象。但同时各国立法对代位求偿的对象都有限制性规定。例如我国《保险法》第46条规定:“除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或者其他组成人员故意造成本法第44条第一款规定的保险事故外,保险人不得对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或其他成员行使代位请求赔偿的权利。”并且,保险人行使的代位权应当以被保险人享有的请求权为限,其追偿的金额不得超过向被保险人实际赔付的金额。若保险人代位求偿所得大于保险赔偿时,其超过部分则应当归还被保险人。

代位权和委付是保险索赔和理赔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直接体现着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彼此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前所述,广义的代位权包括物上请求权,即接受委付权,而委付也产生标的无上的请求权转移问题。它们可以同时存在,例如因第三人行为造成被保险物推定全损场合,代位求偿权与委付可以同时进行,两者互不影响。但是,委付和代位权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行为,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代位权实质上是一种债权转移,是债的主体变更,债的内容与客体并未发生变化。而委付所要转让的是保险标的的所有权及其他依附于所有权上的权利和义务,因而还具有物权的特点。

2、代位权既适用于全损,也适用于部分损失,而委付权仅适用于推定全损。

3、保险人要取得代位权,必须以向被保险人支付赔款为前提,而委付则不以支付赔款为前提。

保险委付制度范文篇6

关键词:损失补偿原则;人身保险;代位求偿原则;医疗保险

一、损失补偿原则的保险学原理分析

首先,在保险实践中运用损失补偿原则的原因可以追溯到海上保险的产生。现代意义上的保险发源于近代的意大利的海上保险,当时意大利商人通过签订一张船舶承保单,约定如果船舶安全到达目的地,则合同无效;如中途发生损失,则合同成立,该损失就由合同的另一方(保险人)承担,因此在近代海上保险中,保险人的基本职责就是当被被保险人发生经济损失时,按照合同约定来进行相关的赔偿事宜。海上保险被人们公认为是现代保险的萌芽,因此人们也普遍接受保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解决被保险人难以预测和控制的风险及损失。在世界各国学者对如何定义保险的相关研究成果中,损失学说也就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损失学说将保险看做是一种经济上的制度安排,由保险人来承担被保险人由于未来特定的、偶然的、不可预测的事故而遭受的财产损失,因此在赔偿中应该遵守如下规定:“有损失,则赔偿;无损失,不赔偿;损失多,赔偿多;损失少,赔偿少”。所以,根据以上分析,可以说损失补偿原则是贯穿于保险业务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始终。

其次,根据对保险基本职能分析也可以得出在保险实践中必须坚持损失补偿原则的结论。保险职能是保险内在的固有职能,它主要由保险的本质和内容所决定的。根据前文对保险产生及起源的分析,保险产生后其发挥的最基本的功能和作用就是分担风险和补偿损失。这两个职能时相辅相成的,补偿损失是保险的最终目的,分担风险是保险处理事故时的技术方法。保险损失补偿职能主要目的是,被保险人或保险标的在获得保险赔偿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到保险事故发生前的经济状态或物理使用价值,因此保险只是对社会财富进行的再分配,而其并没有增加社会财富。被保险人也就不应该因保险赔偿的获得而实现价值增值、财富增加或者是额外的收益。

损失补偿原则是保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要求,保险的产生和发展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满足补偿灾害事故损失的需要。坚持损失补偿原则是保险理赔实践中的基本要求。在保险理赔中坚持损失补偿原则可以维护保险双方的正当权益,真正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职能。若被保险人发生了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经济损失而不能得到赔偿,则违背了保险的职能,侵害了被保险人的合法利益;但是反过来,若被保险人因同一损失从保险人处获得的赔偿总额超过了自身实际损失,被保险人就会获得超过损失的额外收益,如果在保险实践中对被保险人这种行为不加以限制,则会导致道德风险的发生,从而造成被保险人故意制造损失或欺诈保险,给保险人的正常经营带来影响。所以损失补偿原则是对保险当事人双方的共同约束及其合法利益的保障。

二、损失补偿原则的派生原理

(一)重复保险的分摊原则

重复保险的分摊原则是损失补偿原则的一个派生原则,它是指在重复保险的情况下,当保险事故发生时,通过采用适当的分摊方法,在各保险人之间分摊其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从而使被保险人既能获得充分赔偿但是也不能超过其实际损失。

(二)代位求偿原则

代位求偿原则是在保险标的遭受保险责任事故造成损失时,依法应当由第三者承担赔偿责任时,如果保险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了赔偿责任后,依法就取得了对保险标的损失负有责任的第三者的追偿权。与此同时,被保险人就失去了相对应的相关权利。若没有代位求偿原则的约束,被保险人就有可能从第三者和保险人处同时获得了赔偿,即双重赔偿,倘若这双重赔偿的金额超过了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那么被保险人就可能获利,这与保险的补偿性原则相违背。

(三)委付原则

委付是被保险人在发生保险事故早场保险标的推定全损时,将保险标的的一切权益转移给保险人,而请求保险人按保险金额全数予以赔付的行为。委付是被保险人放弃物权的法律行为,在海上保险中经常采用。

三、损失补偿原则在人身保险中的适用性分析

在保险业务实践中运用损失补偿原则的主要原因就是:保险的本质就是损失补偿,分摊风险。因此损失补偿原则运用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保险具有损失补偿性质。但是,随着保险的不断发展,保险业务的不断拓宽,保险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因此保险所具备的损失补偿特征也在发生变化。所谓的保险损失补偿性是指:为被保险人提供保险的目的是使被保险人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到损失发生前的经济状态。在财产保险中,被保险人损失发生前的状态主要来说就是保险标的的使用价值,物理形态等通过保险金赔偿能够得以恢复。在人身保险中,保险标的通常就是被保险人的身体、生命、健康等。因此,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很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两种的保险标的显著不同,财产保险的保险标的可以用经济价值衡量;而人身保险中保险标的诸如人的生命、身体是无法估价的,人的生命或身体机能的保险利益也是无法估价的,被保险人发生伤残、死亡等事件对其本人及家庭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上的痛苦都不是保险金所能弥补的,保险金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被保险人及其家庭缓解由于保险事故的发生而带来的经济困难,所以人身保险合同不是补偿性合同,更多的则是体现为损失给付。

损失补偿原则对人身保险是否适用则主要取决于对人身保险的性质判断。若人身保险合同属于补偿性质的合同,如健康保险或者人身意外保险中的医疗支出部分具有明显的补偿功能,因此这时损失补偿原则适用;而人寿保险或者人身意外事故的死亡保险则属于定额给付性质,此时损失补偿原则不适用。我国《保险法》中对于人身保险中的损失补偿原则也做出了相关的规定:被保险人因第三者的行为而发生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等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给付保险金后,不享有向第三者追偿的权利,但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仍有权向第三者请求赔偿(保险法(第四十六条))。我国保险理论界认为,由于保险代位追偿原则是损失补偿原则派生出来的权利,是对损失补偿原则的补充和完善,所以代位追偿原则与损失补偿原则只适用于各种财产保险,而不适用于人身保险。主要有如下几点原因:(1)人身保险的保险标的是人的寿命和身体,保险利益为被保险人的人格利益,不能够用金钱价值予以衡量;(2)人身保险中被保险人已死亡,已无补偿的替代性可言,这与保险代位权所体现的填补损害原则相悖;(3)更有学者认为,人身保险中的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对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具有人身上的专属性,不能任意转移。所以如果发生第三者侵权行为导致人身伤害,被保险人可以获得多方面的赔偿而无需权益转让,保险人也无权代位追偿。

在保险业比较发达的美国,各州对保险代位权是否适用人身保险的态度也存在差异,原则上人身保险不适用保险代位权,特别排除人寿保险适用保险代位权,对于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也不适用保险代位权,但法院对于当事人扩大代位权适用范围的合同自由采取了更加宽容的态度,如果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合同中约定了保险代位权,则可适用代位权。这种做法已为美国大多数法院所认可。

由上可知,随着保险业的不断发展,保险代位权在人身保险中并不是完全不能适用的。但是,保险代位权是否能适用人身保险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虽然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填补损害的性质,但是根据传统民法理论,其人身利益又具有专属性,如果允许保险代位权在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中适用,那么民法中与人身权益相关的其他规定,如代位权制度中规定专属于债务人的债权不能代位行使等是否也要有所改变呢?因此,目前保险代位权是否适用人身保险只能结合各国具体的法律制度和实际情况作具体的规定。

四、人身保险中损失补偿原则的具体案例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给出结论:损失补偿原则不适用于具有定额给付性质的人寿保险;适用于具有补偿性质的人身保险,如健康保险、医疗保险中的医疗费用保险。为了更好地理解损失补偿原则在人身保险中的适用性,接下来结合一些保险案例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2005年5月,王先生在外出旅游途中所乘坐的汽车被迎面驶来的运货大卡车撞击倾倒,王先生当场重伤,入院治疗后不久救治无效死亡。交警部门在调查后,认定在本次事故中货车司机李某负全部责任。经协商后,李某向王某家人赔偿了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等损失共计8000元。同时,按照法院裁定,由李某向王某家人支付了10万元的死亡赔偿金。在事故发生前,王先生已向保险公司投保了1万元的意外伤害保险。此案中,王先生是否可以获得1万元的保险金?

保险委付制度范文篇7

首先,在保险实践中运用损失补偿原则的原因可以追溯到海上保险的产生。现代意义上的保险发源于近代的意大利的海上保险,当时意大利商人通过签订一张船舶承保单,约定如果船舶安全到达目的地,则合同无效;如中途发生损失,则合同成立,该损失就由合同的另一方(保险人)承担,因此在近代海上保险中,保险人的基本职责就是当被被保险人发生经济损失时,按照合同约定来进行相关的赔偿事宜。海上保险被人们公认为是现代保险的萌芽,因此人们也普遍接受保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解决被保险人难以预测和控制的风险及损失。在世界各国学者对如何定义保险的相关研究成果中,损失学说也就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损失学说将保险看做是一种经济上的制度安排,由保险人来承担被保险人由于未来特定的、偶然的、不可预测的事故而遭受的财产损失,因此在赔偿中应该遵守如下规定:“有损失,则赔偿;无损失,不赔偿;损失多,赔偿多;损失少,赔偿少”。所以,根据以上分析,可以说损失补偿原则是贯穿于保险业务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始终。

其次,根据对保险基本职能分析也可以得出在保险实践中必须坚持损失补偿原则的结论。保险职能是保险内在的固有职能,它主要由保险的本质和内容所决定的。根据前文对保险产生及起源的分析,保险产生后其发挥的最基本的功能和作用就是分担风险和补偿损失。这两个职能时相辅相成的,补偿损失是保险的最终目的,分担风险是保险处理事故时的技术方法。保险损失补偿职能主要目的是,被保险人或保险标的在获得保险赔偿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到保险事故发生前的经济状态或物理使用价值,因此保险只是对社会财富进行的再分配,而其并没有增加社会财富。被保险人也就不应该因保险赔偿的获得而实现价值增值、财富增加或者是额外的收益。

损失补偿原则是保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要求,保险的产生和发展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满足补偿灾害事故损失的需要。坚持损失补偿原则是保险理赔实践中的基本要求。在保险理赔中坚持损失补偿原则可以维护保险双方的正当权益,真正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职能。若被保险人发生了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经济损失而不能得到赔偿,则违背了保险的职能,侵害了被保险人的合法利益;但是反过来,若被保险人因同一损失从保险人处获得的赔偿总额超过了自身实际损失,被保险人就会获得超过损失的额外收益,如果在保险实践中对被保险人这种行为不加以限制,则会导致道德风险的发生,从而造成被保险人故意制造损失或欺诈保险,给保险人的正常经营带来影响。所以损失补偿原则是对保险当事人双方的共同约束及其合法利益的保障。

二、损失补偿原则的派生原理

(一)重复保险的分摊原则

重复保险的分摊原则是损失补偿原则的一个派生原则,它是指在重复保险的情况下,当保险事故发生时,通过采用适当的分摊方法,在各保险人之间分摊其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从而使被保险人既能获得充分赔偿但是也不能超过其实际损失。

(二)代位求偿原则

代位求偿原则是在保险标的遭受保险责任事故造成损失时,依法应当由第三者承担赔偿责任时,如果保险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了赔偿责任后,依法就取得了对保险标的损失负有责任的第三者的追偿权。与此同时,被保险人就失去了相对应的相关权利。若没有代位求偿原则的约束,被保险人就有可能从第三者和保险人处同时获得了赔偿,即双重赔偿,倘若这双重赔偿的金额超过了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那么被保险人就可能获利,这与保险的补偿性原则相违背。

(三)委付原则

委付是被保险人在发生保险事故早场保险标的推定全损时,将保险标的的一切权益转移给保险人,而请求保险人按保险金额全数予以赔付的行为。委付是被保险人放弃物权的法律行为,在海上保险中经常采用。

三、损失补偿原则在人身保险中的适用性分析

在保险业务实践中运用损失补偿原则的主要原因就是:保险的本质就是损失补偿,分摊风险。因此损失补偿原则运用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保险具有损失补偿性质。但是,随着保险的不断发展,保险业务的不断拓宽,保险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因此保险所具备的损失补偿特征也在发生变化。所谓的保险损失补偿性是指:为被保险人提供保险的目的是使被保险人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到损失发生前的经济状态。在财产保险中,被保险人损失发生前的状态主要来说就是保险标的的使用价值,物理形态等通过保险金赔偿能够得以恢复。在人身保险中,保险标的通常就是被保险人的身体、生命、健康等。因此,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很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两种的保险标的显著不同,财产保险的保险标的可以用经济价值衡量;而人身保险中保险标的诸如人的生命、身体是无法估价的,人的生命或身体机能的保险利益也是无法估价的,被保险人发生伤残、死亡等事件对其本人及家庭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上的痛苦都不是保险金所能弥补的,保险金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被保险人及其家庭缓解由于保险事故的发生而带来的经济困难,所以人身保险合同不是补偿性合同,更多的则是体现为损失给付。

损失补偿原则对人身保险是否适用则主要取决于对人身保险的性质判断。若人身保险合同属于补偿性质的合同,如健康保险或者人身意外保险中的医疗支出部分具有明显的补偿功能,因此这时损失补偿原则适用;而人寿保险或者人身意外事故的死亡保险则属于定额给付性质,此时损失补偿原则不适用。我国《保险法》中对于人身保险中的损失补偿原则也做出了相关的规定:被保险人因第三者的行为而发生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等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给付保险金后,不享有向第三者追偿的权利,但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仍有权向第三者请求赔偿(保险法(第四十六条))。我国保险理论界认为,由于保险代位追偿原则是损失补偿原则派生出来的权利,是对损失补偿原则的补充和完善,所以代位追偿原则与损失补偿原则只适用于各种财产保险,而不适用于人身保险。主要有如下几点原因:(1)人身保险的保险标的是人的寿命和身体,保险利益为被保险人的人格利益,不能够用金钱价值予以衡量;(2)人身保险中被保险人已死亡,已无补偿的替代性可言,这与保险代位权所体现的填补损害原则相悖;(3)更有学者认为,人身保险中的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对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具有人身上的专属性,不能任意转移。所以如果发生第三者侵权行为导致人身伤害,被保险人可以获得多方面的赔偿而无需权益转让,保险人也无权代位追偿。

在保险业比较发达的美国,各州对保险代位权是否适用人身保险的态度也存在差异,原则上人身保险不适用保险代位权,特别排除人寿保险适用保险代位权,对于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也不适用保险代位权,但法院对于当事人扩大代位权适用范围的合同自由采取了更加宽容的态度,如果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合同中约定了保险代位权,则可适用代位权。这种做法已为美国大多数法院所认可。

由上可知,随着保险业的不断发展,保险代位权在人身保险中并不是完全不能适用的。但是,保险代位权是否能适用人身保险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虽然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填补损害的性质,但是根据传统民法理论,其人身利益又具有专属性,如果允许保险代位权在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中适用,那么民法中与人身权益相关的其他规定,如代位权制度中规定专属于债务人的债权不能代位行使等是否也要有所改变呢?因此,目前保险代位权是否适用人身保险只能结合各国具体的法律制度和实际情况作具体的规定。

四、人身保险中损失补偿原则的具体案例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给出结论:损失补偿原则不适用于具有定额给付性质的人寿保险;适用于具有补偿性质的人身保险,如健康保险、医疗保险中的医疗费用保险。为了更好地理解损失补偿原则在人身保险中的适用性,接下来结合一些保险案例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2005年5月,王先生在外出旅游途中所乘坐的汽车被迎面驶来的运货大卡车撞击倾倒,王先生当场重伤,入院治疗后不久救治无效死亡。交警部门在调查后,认定在本次事故中货车司机李某负全部责任。经协商后,李某向王某家人赔偿了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误工费、交通费等损失共计8000元。同时,按照法院裁定,由李某向王某家人支付了10万元的死亡赔偿金。在事故发生前,王先生已向保险公司投保了1万元的意外伤害保险。此案中,王先生是否可以获得1万元的保险金?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得知,在本案中,王先生家人依法可以从第三者处获得侵权损害赔偿的权利,与此同时王先生向保险公司投保了意外伤害保险,也可以依照保险合同保险公司申请保险金。由于此案件中,王先生遭受意外伤害事故最终死亡,给王先生家人带来了精神、物质上的双重打击。王先生的生命、身体是无法用货币衡量的,因此王先生家人可以要求从致害人李某获得赔偿,同时也可以要求保险公司依照合同约定向其赔偿意外伤害死亡保险金。损失补偿原则在此案中是不适用的。

通过以上分析,人身保险是否适用损失补偿原则及其派生出来的代位求偿原则,主要依据对人身保险中不同类型的保险合同的保险性质判定,对给付性保险合同不适用补偿原则。而在意外伤害医疗保险和健康保险中的医疗补偿中,保险人给付的目的多是为了弥补被保险人应医疗支出所发生之损失;且医疗费用支出,可以客观衡量,因此具有与财产保险形同的补偿性质,在保费厘定上也具有相似之处。此类保险不但应适用损失补偿原则,也应当适用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规定以防止被保险人获得额外利润。我国保险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是存在一定的立法漏洞,与保险的基本原理存在矛盾之处,而且容易引发道德风险。作者相信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保险立法必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因此对损失补偿原则在人身保险中的适用性立法也将逐步得以改善。

保险委付制度范文篇8

关键词:保险代位;诉讼;代位求偿权;效力

传统民法理论,囿于债权相对性限制,对涉及第三人的情况往往无能为力,代位制度的出现则有效地弥补了这一不足。我国《保险法》规定了保险代位制度,实践中保险代位一般要通过提起代位诉讼的方式实现,这一诉讼方式涉及若干重大民事诉讼理论问题(如诉权理论、当事人理论等),但现行《保险法》、《民事诉讼法》对此均没有具体规定,造成实践中保险代位诉讼缺乏合理性根据。本文试图由解析保险代位诉讼入手,对一些民事诉讼理论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一、保险代位的本质及其实现途径

广义的保险代位包括物上代位和权利代位。我国《保险法》第44条规定:“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已支付了全部保险金额,并且保险金额等于保险价值的,受损标的的全部权利归于保险人。”该条即物上代位的规定。在海上保险中,物上代位是通过委付实现的。我国《海商法》第249条规定:“保险标的发生推定全损,被保险人要求保险人按照全部损失赔偿的,应当向保险人委付保险标的。”权利代位则是指因第三人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保险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人请求赔偿的权利(《保险法》第45条)。

物上代位以推定全损为前提,多见于自然灾害事故,因不涉及第三方,法律关系相对简单,实践中较易实现。而权利代位除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外,涉及造成保险事故发生因而负有损害赔偿责任的第三方,法律关系复杂,实践中因此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保险业的健康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剖析权利代位现象的本质,从理论上厘清权利代位中的法理关系,从而为其顺利实现提供法律依据。

本质上讲,保险代位实为债权的转让。即被保险人从保险人处获得全数赔偿后,将其对第三人所享有的请求赔偿权转让给保险人。我国台湾学者史尚宽认为:“关于债权让于之规定应准用于保险代位权。如此债权之转移,非通知债务人对于债务人不生效力。”我国《合同法》中也有与之相似的规定。《合同法》第73条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合同代位属于债的保全措施,为保护债权人利益而设,与保险代位中保险人债的实现有着立法本意上的不同。且在保险代位中,被保险人乃是基于主动而让渡自己的债权;但在合同代位中,债权人主张原本属于债务人的权利,是基于债务人消极不作为的事实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两种代位虽有区别,但最终结果都是要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使遭受损毁的社会关系恢复正常,因此二者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深入考察此种统一性,有利于维护法治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依我国《合同法》规定,代位权通过“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即合同代位的实现要通过诉讼的方式。但对于保险代位的实现方式,我国《保险法》却无明确规定。理论上讲,当由于第三方的原因造成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获得了向第三人或直接向保险人求偿的选择权。实际情况是,保险代位多发生在被保险人请求赔偿不能的情况下,转而向保险公司先行要求赔偿,保险代位由此而生。假如当保险人主张代位权后,第三人主动履行其赔偿责任,则代位关系中的三方皆大欢喜,果真如此的话保险代位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实践中大多数的损害赔偿案件最终都要通过诉讼解决。法律设立代位制度的初衷,就是考虑到:首先,使被保险人尽快得到救助;其次,由保险人向第三人追偿毕竟比由被保险人直接向第三人要求赔偿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一个典型的表现是,各保险公司都有自己专门聘请的法律顾问)。由是分析,在保险代位中诉讼确乎不可避免。

二、保险代位诉讼的法理解析

保险代位诉讼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民事诉讼,有其特殊性,在诸多方面与传统诉讼理论相冲突,如保险人诉权合理性根据、保险人作为当事人是否适格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构成了民事诉讼的核心。“诉权理论、当事人理论和举证责任理论是民事诉讼法学理论的三大基石。”笔者认为,由解析保险代位诉讼入手,可以作为澄清困扰当前我国民事诉讼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突破口。

其中,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之间是保险合同关系;被保险人和第三人之间是损害赔偿关系;保险人和第三人之间是保险代位关系。在此三方关系中,如果依照传统诉讼法理论,由于保险人与第三人之间并无法律上的直接利害关系,保险人所享有的诉权及其当事人地位均无从解释。保险人究竟以何种名义提起诉讼?其在诉讼中是作为被保险人的人还是作为独立的当事人出现?实践中做法不一。如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赔偿收据及权益转让书》中规定:“立书人同意贵公司以自己或立书人名义向责任方追偿或诉讼。”笔者认为,保险人应直接以自己的名义行使代位求偿权。

1.保险人诉权合理性分析

诉权理论,作为整个民事诉讼制度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其复杂性和重要地位,一直被称为民事诉讼法学领域中的“哥德巴赫猜想”。长期以来人们对此争论不休,各种观点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仍没有形成统一认识。

在国外,诉权理论经历了从“私权”诉权说到“公法”诉权说的发展。“私权”说认为诉权是私权的产物,是某项民事权利受到侵犯后便取得的一项特殊权利。该说将诉权看作民事权利的延伸和附属物,仅是私权利行使的过程和手段,否认诉权的独立地位,不适应诉讼的社会化趋势,在19世纪末即遭淘汰。取而代之的“公法”诉权说则认为,诉权实为公民对于国家司法机关的一种公法上的权利,诉权并不依附于民事实体权利,而是独立于民事实体权利之外。“公法”诉权说直接导致了民事诉讼法学的独立。

我国的诉权理论基本沿袭前苏联的诉权“二分”说,即将诉权分为程序意义上的诉权与实体意义上的诉权,前者表现为原告的起诉权和被告的应诉权,后者表现为当事人的胜诉期待权。近来又有所谓“一元”说,主张诉权的单一内涵。

笔者认为,从宪政的角度看,诉权是基本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从诸多国际公约及各国宪法的规定中可见一斑。享有诉权是当事人参与诉讼的前提。出于对诉讼成本巨大的考虑,公民和法人只有在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严重损害时才向国家请求司法权的保护,以使遭受损害的权利得以恢复或弥补,即公民和法人必须对诉讼标的享有法律上的利益。此种法律上的利益即表现为诉的利益,只有具备诉的利益,当事人才享有诉权。以诉的利益为出发点,可以确定诉权的主体。诉的利益并不以直接利害关系为限,可扩展到对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具有管理权或处分权的其他人,只要双方法律利害关系相对立,该其他人即享有诉的利益,进而享有诉权。以诉的利益说代替直接利害关系说,扩大了诉权保护的范围。

在保险代位中,被保险人从保险人处先行获得赔偿后,应将自己向第三人请求赔偿的权利转让给保险人,否则被保险人获得双份赔偿有违公平原则,属于不当得利。保险人基于此种受让的债权利益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人的权利,符合诉的利益的要求,其所享有的诉权是存在合理性根据的。

2.保险人当事人地位合理性分析

在代位权诉讼中,另一个需要明确的问题是保险人当事人地位合理性。我国传统民事诉讼理论将当事人定位为“因民事权利关系发生纠纷,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并受人民法院裁判约束的直接利害关系人”。由此分析,保险代位诉讼中,保险人似乎并不具备当事人身份。解决此问题,需重新界定当事人概念。

当事人概念经历了由利害关系当事人到程序当事人的演进。如前所述,我国传统当事人理论认为,只有民事法律关系的争议双方才能成为案件的当事人,例如《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第108条规定,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将当事人限定为直接利害关系人存在以下弊端:(1)从逻辑上说,当事人与案件是否有利害关系,应等到审判后才能确定,而在此之前诉讼已经开始,该说无法解释诉讼参与人于裁判前所享有的权利;(2)该说将诸多与实体权利义务有密切联系的当事人排除在法庭之外,不利于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护和社会的稳定;(3)我国法律立法中目前有许多非权利义务当事人参与诉讼的规定,如遗嘱执行人、财产代管人、清算组等,该说与实践不符。基于以上弊端,应从理论上将当事人概念扩展至程序当事人。依照程序当事人理论,判断当事人的标准在于是否以自己的名义请求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而无须审查其与诉讼标的的关系。程序当事人的范围除直接利害关系人外,还包括为管理、保护他人权利而进行诉讼的人。程序当事人理论扩大了司法保护的范围,适应了现代诉讼发展的需要。

保险代位诉讼即是当事人概念扩展的表现。在保险代位诉讼中,保险人虽对被保险人与第三人之间的侵权行为之债无直接利害关系,但法律基于其享有的代位求偿权赋予其直接提起代位权之诉的程序当事人地位。实践证明,保险代位诉讼对于保护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利益,解决多方主体之间的权利冲突,减少当事人诉累,节省司法资源均具有重要意义。

三、保险代位诉讼的效力

保险代位诉讼的效力主要涉及各方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权利义务分配及代位诉讼后果的承担问题。

1.险代位诉讼中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保险代位权的义务主体为负有赔偿责任的第三人。保险人向第三人追偿的法律依据主要是被保险人签发的“权益转让书”,此“权益转让书”是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债权转让的凭证。为最大限度地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我国《保险法》第47条明确规定:“保险人不得对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或者其他组成人员行使代位请求赔偿的权利。”保险人、第三人作为诉讼当事人,享有法律规定的当事人的各项诉讼权利,如调查证据、互相辩论、委托人、提起上诉等,保险人并可申请法院对第三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应提供相应的担保)。按照民事诉讼“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当事人双方均负举证责任。保险人的举证主要围绕其与被保险人之间存在保险合同法律关系以及先行赔付的事实展开;第三人则可将对抗被保险人的抗辩理由对抗保险人,尤其是对其与被保险人之间不存在侵权事实以及应当减轻、免除民事责任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至于被保险人,立法上并未明确其为何种地位,但既然保险代位诉讼以保险人已对被保险人履行给付保险金为条件,故立法上已无赋予其独立诉讼权利主张的必要,不可能再有独立请求权,其身份只能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诉讼中处于辅助保险人与第三人对抗的地位。《保险法》第49条规定,在保险人向第三者行使代位请求赔偿权利时,“被保险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必要的文件和其所知道的有关情况。”如法院判决被保险人承担民事责任,则其将享有上诉的权利。同时,法律为保护保险人利益,规定保险人未赔偿保险金之前,被保险人放弃向第三人请求赔偿的权利的,保险人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保险人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后,被保险人未经保险人同意放弃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的,该行为无效(《保险法》第46条)。保险人有权通知被保险人参与诉讼,由此希望其与第三人的诉讼结果对保险人产生约束力,从法律上了结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保险合同关系。当然,为查清侵权事实的存在,法院也可追加被保险人为第三人。法院在听取各方诉讼参与人的意见后,就侵权行为是否成立以及第三人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作出判决。法院的裁判结果对保险人、被保险人、第三人均产生法律效力。

2.保险代位诉讼后果的承担

保险代位既然为实现保险人债权而设,保险代位的后果应直接归属于保险人。代位求偿权属于期待权的范畴,所以对保险人而言,实际上是“以一只手上的鸽子换取另一只在空中飞翔的鸽子。”但保险人只能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人的权利。出于公平原则的考虑,如被保险人已经从第三者取得损害赔偿的,保险人可以相应扣减被保险人从第三者已取得的赔偿金额。被保险人则有权就未取得赔偿的部分向第三者继续请求赔偿。对第三人而言,在确定侵权事实成立的情况下,法律规定其向保险人履行赔偿义务,并不加重其负担。这样规定对于简化诉讼程序,减少当事人诉累,节约诉讼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保险代位制度的作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重复保险的情况下,各保险人在其保险额度内承担连带责任。先行赔偿的保险人获得代位求偿权,但其并无优先受偿的权利,代位的结果应在各保险人之间按比例分配,此与我国《保险法》规定不同。我国《保险法》对重复保险采取的是“按比例分担”的做法(《保险法》第41条),如此规定不利于被保险人请求权的行使,也与世界保险业发达国家的规定不一致,应予修改。

参考文献:

[1]史尚宽。债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2]江伟。民事诉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3]江伟。中国民事诉讼法专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4]柴发邦。民事诉讼法学新编[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

[5][日]高桥宏志。重点讲义民事诉讼法[M].日本东京:有斐阁,1997.

[6]常怡。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保险委付制度范文篇9

自2001年起,我校前身锦州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开始招收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专业本科学生,直到2016年专业调整为保险学,2020调整为医疗保险专业,《保险法概论》一直是专业必修课,属于专业核心课程。《保险法概论》作为保险和法律的交叉学科,既可以归属于经济学范畴,又隶属于法学范畴,课程特色突出。本课程针对目前实践中出现的保险问题,以保险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评析,全面阐述了保险法的相关理论及其具体适用,详尽解答了保险业运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本专业专业对口就业率很高,很多学生未来会从事保险相关工作,比如进入各大保险公司,未来会直面大量纷繁复杂的核保与理赔问题,保险法的相关知识至关重要。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反馈,“在工作中用到了保险法”。即便学生毕业后不去保险公司工作,历经4年保险专业的熏陶,同学们对保险这种分散风险的经济制度也是十分认可的,他们会成为潜在的消费者。在未来购买保险、挑选产品、选择承保主体、发生争议时,掌握一定的保险法相关知识同样必不可少。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保险法概论》,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锦州医科大学办学定位是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专业人才培养从知识本位转向综合素质本位。课程组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整合优化课程体系,结合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强调深度和广度以提升高阶性,将学术前沿和审判实例引入课堂以突出创新性,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案例以增加挑战度,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完成课程后,以期达到如下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基本概念及基本原则;掌握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所应遵循的法律法规,掌握国家对保险业的监督和管理规定;2.技能目标:能够初步运用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一般性的保险纠纷;3.素质目标: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

二、《保险法概论》课程建设内容

(一)梳理课程内容

教材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和纽带,选用教材至关重要,要充分考虑新颖性、权威性和专业性。《保险法》自1995年出台,历经4次修改,针对实际中频发的保险纠纷,最高法也分别于2009年、2013年、2015年、2018年了4个司法解释。法律的变动、司法解释的更新,要求教材不断更新。从最开始秦道夫主编的《保险法论》(机械工业出版社),课程组换了8次教材,人大版,北大版都用过。大量法律专有名词的适用,对非法学专业来说,过于晦涩,可读性较弱,有同学反映看不懂。2017年范健教授应邀编写了首部保险法教材,实用性很强,将保险法的3个司法解释内容嵌入其中,设有理论拓展与典型案例栏目,在两个向度上做适度延伸,帮助学生理解,备受好评。但随着2018年司法解释四的公布,该教材又滞后了。于是,课程组更换了李玉泉的《保险法》第三版。教材频繁更换导致教学章节不断调整,虽然缺乏稳定性,但却保证了新颖性。课程组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与时俱进。课程组设计课程内容时,特别关注法律法规的变化。以保险法学习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我国保险立法和保险法理论为主线,适度借鉴域外法,注重结合司法实践与保险实务,讲述知识点时会介绍法律变化的背景和目的以增加趣味性,详细解读保险法和4个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以提高精准度,结合典型司法判例进行分析以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差异。

(二)录制微视频

课程组曾经探讨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可行性问题,但最终维持了传统的线下授课方式,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网上教学资源匮乏,无法提供给学生慕课视频以供其进行线上学习。目前国内各大网络课程平台上很难找到该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只能找到一门“保险合同法”,为西南财经大学的王伊琳讲师所授。课程组的下一步构想是将保险法概论的基础理论知识按照知识点进行微课建设,为开展专业范围内的混合式教学探索提供前期准备。围绕教学大纲,课程组经过数次讨论确定了24个微视频内容,包括:格式条款是否当然有效、说明义务如何履行、带病投保的后果、保险人能代签代填吗、弃权的后果、养父可以为养女买保险吗、抵押财产有保险利益吗、如何适用近因原则、投保人的范围、受益人的指定规则、受益人指定不明的处理、什么是观察期、空白期的责任承担、事故通知的履行、双方意见不一致,听谁的、代位求偿的适用、这算重复保险吗、这个费用谁来出、合同复效需要什么条件、年龄误告如何处理、这份死亡保险有效吗、6岁孩子的死亡可以适用自杀条款吗、犯罪免赔如何认定、他犯保险诈骗罪了吗。微视频需要短小精悍,时间应当控制在10分钟以内,做到简明扼要,但必须环节完备,有导入、有讲解、有分析、有思考。保证录像的清晰度,注意画面的美感,讲授者直视镜头,形成眼神交流,实现亲切的沟通。讲授者保证语音清晰,普通话标准,语速控制在220字/分钟,保证学生的专注度。

(三)融入课程思政

课程组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积极做好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改革,在知识传授中注重价值引领,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融入教学各环节。为了防止“贴标签”“两张皮”,课程组将精心挑选案例素材,将思政元素嵌入专业知识内容中,通过案例的讲解,既达成了辅助专业知识理解的知识目标,也传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家国情怀、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等相关德育元素,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本课程共有9章,课程设计了26个思政融入点。在介绍保险法的适用范围时进行思政教育,适用时间中的溯及力体现了法律的人文情怀,适用地域体现了家国情怀,适用对象中体现了强国自信。保险法的基本原则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意图提高学生的诚信、公平、友善、守法观念。在介绍相关法律规定,分析立法目的中,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人文情怀和公平理念,树立诚信服务意识。重复保险、委付和代位求偿制度的介绍,从法律设计角度,谨防道德风险。2年合同解除权的设计,司法解释增加宣告死亡的规定,未成年人的金额上限,体现了国家关心被保险人的生命安全,凸显了法律的人文情怀。法定除外责任要求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不要心存侥幸心理,做到诚实守信。在保险辅助人中,通过保险人的行使规范讲解,提出诚信服务,表见的规则设置,则体现了法律的公平。

(四)改革教学方法

本课程开设于大三下学期,保险学概论作为前置学科,许多保险理论同学们都学习过了,为了避免重复教授,课程组在保险法教学中不断进行调整,将保险理论的篇幅降低,侧重解读法条,介绍立法背景,分析立法意图,让同学们理解法律为什么这么规定。同时增大案例比例以辅助教学,通过案例的讲解深刻理解相关法律规定,也通过案例的练习考察学生的思维和法言法语的运用。为了保证案件审判的准确性,课程组使用的案件大都来自于官方裁判。课程组打破了过去传统的理论讲授方式,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以案件或热点新闻为导入,减少理论讲授时间,增加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环节。课程组以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和专题讨论为主要授课方式[2]。比如导入《威尼斯商人》的法庭辩论,分析诚实信用原则的必要性;介绍条款说明义务的法律变化,让学生体会法律出于公平考量而设定格式条款的特殊规则。在手机的冲击下,学生在课堂的注意力很难集中。课程组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用雨课堂在线答题捕捉学生的注意力,用投票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程组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为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课时保证。针对保险行业人才需求现状,课程组设置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内容,包括保险纠纷的解决、保险热点分析等,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五)完善教学评价

本课程已于今年3月完成了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重新编写。考试成绩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成绩组成。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40%,包括课堂出勤及表现(课堂随机回答)、阶段测验、实践作业(包括案例分析、小组汇报等)等内容。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60%,为学校统一组织的期末闭卷考试。强调过程和总结测试。《保险法概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教学中既要注重基础理论的讲解和识记,也要注重通过实例研习的方法,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保险法基础理论的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

三、《保险法概论》课程建设中的思考

(一)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梳理课程内容体系,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教师的知识观、质量观发生很大的变化,由只重视知识传授转到注重学生态度、情感、人格、能力的综合发展。由注重学生学习结果转到重实践、重交流的学习过程,促进了教师的成长[3]。

(二)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组发现学生将知识转化运用的能力较弱。考核难度的提升,要求学生精准掌握知识的,案例分析题的设置对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学生的作答并不理想。课程组在学年授课过程中,要关注社会热点和行业热点,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感性认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蒋大卫.保险理赔医学法医学课程建设[J].法医学杂志,2019,35(2):242-244.

[2]刘东华.一流本科建设背景下《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创新改革的思考、实践探索[J].高教学刊,2021,7(14):12-15.

保险委付制度范文篇10

一、提高素质,强化作风建设

多年来,她始终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作为挑战自我的目标,自我加压。一是坚持政治理论学习。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结合工作实际,她认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际国内时事政治,学习了市场经济、法律、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融汇贯通,提高了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做到了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和省、市委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坚持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通。工作中她做到为人正直,处事公道,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同志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在一班人中形成了互帮互助,互谅互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氛围。三是坚持廉洁勤政。作为班子成员,她能够时时、事事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党的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从不向下面乱伸手。深入基层时,她注重了解妇女群众的愿望、疾苦,并尽职责所能帮助妇女解决实际问题。

二、履行职责,圆满完成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