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13:36:45

爱好范文篇1

关键词:期待视野;阅读教学;活跃;兴趣

一、“期待视野”的由来

纵观文艺学发展的历史,不同时期的理论各有其侧重点。19世纪中叶,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出现了“传记式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两种模式。“传记式批评”侧重探讨作品与作者的关系,强调作品是作者天才的产物。“社会历史批评”侧重研究作品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现实对作品的决定作用,将文学作品等同于社会现实的简单再现。这两种模式都被视为文本外部研究。20世纪初期产生的所有形式主义潮流一致摒弃了这种文本外部研究,强调对文本本身的研究,形成了“文本研究”模式,进入了文本内部研究。但这些理论都只注重了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提出的著名的文学四要素说(作品、作家、宇宙、读者)中的前三项,真正将读者提到重要地位,开始将读者和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并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及接受的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德国学者姚斯和伊瑟尔提出的接受美学理论。

伊瑟尔提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之中,等待阐释科学去发现的神秘之物”[1]。而姚斯则说:“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界”[2]。这两位大师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作家创作的作品与在阅读过程中将作品具体化的读者之间的融合。那么读者是如何融入到作品之中,并赋予作品新的意义的呢?这里我们就要引入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即“期待视野”。“期待视野”应当既指作家层面的预期期待,又包含读者层面的审美期待。本文中,因更多涉及对学生阅读的指导,所以我们更强调读者的“期待视野”。读者的“期待视野”就是指在阅读接受活动中,自身各种经验、素养、知识、心理等形成的对作品的要求和期望,也就是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阅读过程中,这种期待不断被证实和打破,读者便融入到作品之中,进而解读和理解作品。

二、“期待视野”的形成因素

“作品的接受是以读者的审美经验为前提的”[3]。这表明,我们在阅读前或阅读时,总会猜测该文中还未阅读的事件或信息,这种期待在贯穿我们的阅读过程。“期待视野”这个名词虽来源于文艺学理论,但在阅读其他材料,如报刊、杂志、专业文献时同样适用。学生的“期待视野”主要来源于学生的世界知识(生活常识)和文本知识(文本内部关联)。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下列因素会帮助学生在具体阅读中进入“期待视野”:

1.不同文体,不同期待

在阅读中,我们往往期待体验小说故事的高潮,期待获知新闻中的新信息,期待读到笑话的发笑点,期待听到辩论中正反两方的声音等等。这表明,我们在阅读一篇具体的文章前,就因为我们对相应文体规范、法则、标准的原有认识而对该文章的阅读有了“期待视野”。我们以德国著名作家贝哈尔特·施林克1995年创作的以豪劳考斯特(注:即Holocaust(音译),焚烧的意思,专指屠犹。)为背景的作品《朗读者》(注:也译作《生死朗读》。)为例。该作品一经出版,有关该作品是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文学著作的信息可谓铺天盖地。读者在阅读前已知该作品的文体,或者说有些读者就是冲着这是一部文学作品而去阅读的。而作为一般的读者,我们对此有相关的知识储备,也就是: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被出版,一定有其撰写的动机和目的。因而读者在阅读中总会不自觉地企图从作品中读出或体会出该作品的写作意图和出版的意义等。

2.审视标题,注意开篇

对一篇文章的标题或第一段的阅读是读者接触该文本的开始,也是读者开始形成相应“期待”,产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时刻。如我们在课堂上曾开展这样的试验:开始,学生只得到一张写有标题“世上最高的人”的字条,接着便进入了对正文内容的期待,如:此人的身高、姓名、国籍、年龄、职业、生存环境、长高原因等。经过讨论之后,我们让学生对第一段进行了阅读,学生们获知,这个世上最高的人有他苦闷的地方。于是,学生们又期待通过下文内容的阅读,搞懂此人为什么苦恼,苦恼什么,能不能解决他的苦恼等。所以在很多报刊或专业文章的阅读时,读者往往通过标题及开头的阅读,就能把握整个篇章的大概。但这一惯例却不适合文学作品的阅读,因为很多文学作品的标题或开篇都非常不确定(注:这里的不确定指有很多的空白点,可导致很多的可能性。),读者一般不能确定相应的具体场景,或读者对标题和开篇描述的内容存在不止一种期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期望在下文的阅读中能够打破先前的这种不确定性,建构起对作品内容的“期待视野”。《朗读者》这一标题同样允许我们有所期待:由于“朗读者”既不能视为一项职业,也不能当作一种爱好,所以,谁在朗读?给谁朗读?为什么要朗读等一系列问题在下文中的阐释我们都有期待。通过第一章的阅读,我们得知《朗读者》讲述的是一个15岁小男孩和一个中年妇女之间的故事,至此,三个问题中的前两个已得到明确的回复,还遗留一个问题。也正因为这个问题,我们又有了要继续阅读下去的期待。

3.语言手段,语义手段

通过语言手段和语义手段,也可以获得相关期待。一方面,副词、连词或短语会给我们一些启示。比如在一篇文章的阅读中碰到像“首先”、“第一”、“从一方面说”之类的词语,我们势必会期待在下文的阅读中找到相应的“其次”、“第二,第三”、“从另一方面说”等相应的表达。另一方面,指称手段,特别是后指称手段的运用也是进入期待的惯用手段。德国语言学家Dressler说过:“篇章后指称功能特别适用于唤起读者对新信息的好奇和期待”[4]。这也是为什么后指称手段在文学作品和报刊新闻中频频使用的原因。在小说《朗读者》中就运用了该手段。作者以“但是,我知道那个人就是她。她站在那儿,望着我,一切都晚了。”结束了第一章,但我们并不了解这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因为这一句话起着后指称作用,它所包含的语义内容通过后续阅读才可获知,所以这句话激发起我们继续阅读第二章的兴趣,也正是在第二章的阅读中我们才得知“一切都晚了”的含义:由于男主人公的一时犹豫错过了与女主人公的告别。

4.文章结尾,出其不意

一般来说,文章的结尾往往代表信息、事件、故事等的结束,但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会读到一些开放式的结尾。也就是说,虽有结尾,却无结局。读者对故事的进一步创作会产生自己的假设或想法。笔者认为,这种假设或想法也可以看作是对作者未明确给出结尾的一种期待。小说《朗读者》的结尾就可看作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读者在完成该作品的阅读后,会产生诸如:汉娜为什么会自杀?男主人公或社会对此要负什么责任?该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它想诉说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说,读者对作家未明确给出的结尾也能产生相应的“期望视野”。如果把这些问题综合成对整个作品创作意图和目标的探究,那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就是对读者审美期待的回复。

5.相同作者,相似期待;不同读者,期待各异

同一读者对不同的作家,或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家也有不同的“期待视野”。比如在中国,读者总是期待从鲁迅那儿读到尖锐的、犀利的批评或讽刺,从张爱玲那儿感受到爱情的凄美,从刘墉那儿学会生活中做人的道理。如果一个侦探小说家突然写了一部爱情小说,那么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定会下意识地去寻找爱情故事中侦探小说的蛛丝马迹。当然反过来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期待”。一个导游期待在一本旅游书籍中找到有关景点的详细介绍,而一个普通游客也许只期待从中得到景点目录或者相关的美食信息。这也是为什么“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尽管会因个体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期待视野”,但是因为一部作品所营造的具体框架或场景对所有读者来说是一致的,所以这些“期待视野”貌似不同,但终因基于相同的篇章,而具有共通之处。

概括地讲,能使读者产生“期待视野”的因素不外乎语言内部(注:本义是指“指称词”和“关联词”的指称关系属于语言系统内部关联。也就是说,文章内容在语言系统中能引起期待视野,如:上文提到的副词、连词或一些语言表达等。)和语言外部(注:本义是指“指称词”和“关联词”的指称关系,狭义上来讲超越了语言系统,是基于交流双方的经验和知识储备,或者从语义上来讲,包含了说话人和受众的经验和世界知识。)两种关联。

三、“期待视野”的培养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否形成“期待视野”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技巧和手段,教师应立足于“期待视野”形成的各种因素,努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利用篇章内外关联,形成阅读的“期待视野”。

1.掌握外语篇章框架

教师应当首先了解学生对非本国语各种文体的掌握程度,对不同篇章类型、文体类型进行划分,研究不同篇章类型所特有的语言或非语言表达手段,分析宏观结构中不同篇章类型间的差别,探讨不同篇章类型的开篇、主题展开及结尾的不同形式,帮助学生熟悉各种不同的文体类型,消除他们对不同于母语的各篇章类型的陌生感,促使学生分析体裁的框架结构,引导学生做出一般性的规律总结,以便针对各种不同的文体,产生相应的“期待视野”,加深他们对篇章的理解。

2.重视文化差异教育

教师应当结合自70年展起来的新学科“篇章语言学”的知识,引入篇章语言学对文化背景的重视理念。因为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对一个民族来说是天经地义、习以为常的事,对另一个民族来说可能会显得完全陌生、不可思议。此外,一些特定历史文化情景下运用的语言或故事只有借助于一定的文化背景才能理解,读者必须置身于故事发生的场景中才能真正深刻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寓意。学生所受的本土教育、所掌握的本土知识在外语阅读时,可能会因为文化的差异而阻碍“期待视野”的形成,造成理解不当,或不能理解。所以,教师必须在传授正确语言形式的同时,教授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所传授的内容才不是一堆缺乏生机的枯燥符号。外语教学中,社会文化的传授应包含词汇文化(注:不同的词汇在不同的国家的寓意不一样,如与中文不同的是,猪在德语中有好运的意思。)、历史文化、交际风俗、礼仪规范、价值观念等。

3.体验“期待”变化,提高阅读效率

在阅读进程中,学生的“期待视野”部分会被证实,部分会被打破或全盘否定,教师要做好整个阅读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学生的“期待视野”被证实,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会提高,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这种正确的“期待视野”产生的因素,使之变为下次类似阅读的前期经验,同时要让学生在下文的阅读中继续检阅其“期待视野”是否与文中内容相符,告诫他们不要忽略细节,要关注文章内容或故事情节的变化。学生的“期待视野”被打破,此时学生的反应有两种,一种是受到挫折,影响继续阅读,一种是产生好奇,迫切想要继续阅读。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找到“期待视野”被打破的原因,鼓励学生形成新的“期待视野”,并在下文阅读中进行检验。这样,学生在“期待视野”被证实与打破之间,不自觉地带着求知欲阅读完作品,既提高效率,又激发起阅读的兴趣。

爱好范文篇2

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这里从五个方面谈谈提高写作兴趣的方法。

一、肯定诱导法

肯定诱导法是对学生的写作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给予积极的、向上的、富有激励评价的诱导方法。学生的作文,口头表达的也好,书面表达的也好,教师评改时,当面评改也好,书面批改也好,都要找到它的长处,从中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给予鼓励,进行激发,切莫以自己的眼光来要求学生,对学生的作文动辄横加指责,使学生通过教师的一个甜蜜微笑,一句温馨话语,一段舒心评语,看到自己写作的曙光,写作的前程,写作的希望。

事实上,学生都有写作的能力。可以想象得到,一个不会写作的人,怎样去完成语文考卷?又怎么能考取学校,进入初中或高中读书呢?所以,教师新接触一个班级,就要诱导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写作课上,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写作能力,消除学生惧怕写作的心理。首先,教师要亲近学生,让学生尽量放松,比如可给学生编些有趣的故事,让学生产生听故事的兴趣,然后,有意识地找些惧怕写作心理的学生编些有趣故事,并充分肯定学生所编的故事就是一篇好作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批改作文时,所给评语千万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即使遇到抄袭来的文章,教师也要忍住性子,如果给批上“抄袭可耻”,恐怕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消写作的积极性。学生抄袭作文,很大程度上存在写好作文的心理,因此,教师要顺势引导学生,诸如批上“这篇作文写得非常成功,能参照别人的文章仿写是一个好办法,如果能把别人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就更好,相信你一定会这样去做的”等批语,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评语去重新认识自己的写作行为。

只要我们多多给学生以肯定、以鼓励,学生的写作兴趣就一定能够诱发出来。

二、体验诱导法

体验诱导法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感悟道理的诱导方法。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真情实感。可以说,不吃梨子就不知道梨子的滋味。哪个不想到奔腾不息的河流中去飘流一番,体验那种惊心动魄的感受?有了这样一次飘流,有了这样一种体验,就会有创作的素材,就会有写作的激情,文章也就会有真情实感。

写作前,我们可以让学生做一些亲身体验活动,譬如让学生捡个石子带来学校,仔细观察它的形状、颜色,敲敲它,听听它的声音,粉碎它,分析它的质地,再通过看、摸、听、敲加以联想,挖掘出它更深层的含意。做些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写作起来是一定会感兴趣的。诸如此类的活动,我们可以多搞一些,如让学生捡一片树叶,摘一朵小花,捧一抔泥土等,观看它的形状和颜色,尝一尝它的味道……学生自己亲身体验的东西,印象一定是深刻的,自然而然就可以把他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

纵观古今中外,那一位名家的创作不是亲身体验生活的结果,没有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对历史的考察,哪有宏篇历史巨著《史记》的问世;没有马克思亲身参加工人革命运动,哪有《资本论》的出现;没有高尔基的流浪生活,哪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的流传。可以说,体验生活是兴趣的需要,是写作兴趣的源泉。

三、参观诱导法

参观诱导法是引导学生实地观察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诱导方法。自然是伟大的,自然是神奇的,它将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同时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古老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我们以深思,给我们以遐想,给我们以知识的源泉,是我们创作的原动力。

参观旅游,人人都感兴趣;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人之本性。看到美丽的山川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赏心悦目之余,多想把它记写下来。写作的兴趣也就有了,创作的欲望也就产生了,随之而来的奔流不息的感情的潮流也将奔涌出来。

《永州八记》《岳阳楼记》《徐霞客游记》这些优美的散文,都是作者游历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的结果。因此,带领学生到附近的一些风景区参观访问,自然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参观,看起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事实上现在有的学生怕去参观,似乎成了一种例规,一提起参观,学生就知道要写作文,怕写作文就怕去参观。这就需要老师善于引导,这个引导是参观过程的引导,是使学生对事物表象感知的,进而达到内在的理性的感悟的引导。这样,学生就会消除“怕”的心理,学生去参观也就感兴趣了。

四、多媒体诱导法

多媒体诱导法是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一种诱导方法。多媒体具有教学手段先进、容量大、内容集中、重点突出、图像色彩艳丽等特点。

时下,出现了有关多媒体写作教学的教材,它通过特有的图象、动画、色彩、声音甚至于游戏的形式,给学生以极大的刺激和引诱,让学生在游戏中取乐,在乐趣中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风光片,让学生练练写景抒情散文;也可以选择一些新闻报道,关闭声音播放,然后让学生写新闻报道;还可以摄录一些学生熟悉的图片,让学生配上一些解说词。

当然,多媒体教学也有它一定的局限性,如画面缺乏逼真性、立体性、全息性,限制了观察的空间,感受是远距离的,取消了个人体验等等。但多媒体毕竟给学生以新奇的感觉,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我们要很好地应用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五、辩论诱导法

辩论诱导法是组织学生就某一个事物或问题发表正反两方面的见解进行争论的一种诱导方法。争辩常常会使人们兴奋起来,大脑神经处于高度的亢奋之中,从而使思维敏捷起来,语言也就如泉水一样涌出来。一个平常不太喜欢言语的人,一旦遇到吵架,他会很快地调集尖锐的语言来驳斥对方,这就是由于激烈的争吵所诱发出来的突发情绪。

激烈的辩论,将最大限度地吸引辩论者的注意力,使辩论者密切关注对方说的每一句话,积极调动思维,用最恰当的最强有力的语言压倒对方。在这种紧张情形下,学生往往是边思考边用笔写好发言,神情之专注达到无法形容的地步。

爱好范文篇3

内容摘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去探索它,认识它。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如频繁的考试,繁重的作业等都是一种低效率的学习,其结果将会扼杀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科学》课程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但学习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而在于后天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精心设计、巧妙联系实际,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感受愉悦,增强其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兴趣;培养;课堂效率;提高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处理:

一、巧设实验,引发学习兴趣

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是存在丰富的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现象。如“水中着火”、“美丽喷泉”、“鸡蛋跳舞”等有趣的实验都直接反映物质的性质。实验是得出结论和验证结论的重要手段,教师一定要规范化的操作和富于启发性的解释,强化感知,激发学生探求其中奥秘的积极性,引发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水的化学性质时,让学生动手做钠和水反应的实验,切一小块金属钠将其表面煤油擦干,用大头针附在矿泉水瓶盖内,矿泉水瓶内盛4/5的水,并把空气挤出,盖住密封把瓶子倒转过来,使钠和水接触反应。点燃生成的气体会发出爆鸣声,在生成的溶液中滴入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大家都很奇怪,议论纷纷,有的问:“钠为什么要放在煤油中?”有的问:“点燃时为什么会发出爆鸣声?”……面对一连串的为什么,同学们积极思考,激烈争辩,充分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利用科学实验现象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意发挥科学与日常生活广泛联系的优势。如在“大气压”的教学中演示马德保半球实验后,拿两个塑料衣钩模拟半球实验,由两位学生做对拉实验,体会大气压的大小,到讲清原理后,再由学生用吸管喝饮料,解释为什么能喝到饮料。这种现象、实验器材取材于日常生活,学生都喜闻乐见,但却不知其所以然,通过这些实验,使学生在好奇中感受科学知识的魅力,在轻松、有趣的实验中获得知识真谛。

二、创设激趣情境,培养科学兴趣

了解科学,亲近科学,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是学好科学的前提,但随着课程门类增多,学生学习精力的分散,加之《科学》内容的加深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学生由初期因新奇产生的兴趣逐渐减退。面对这一不利的客观情形,要求《科学》教师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以弥补学科体系的某些不足,有意创设激趣的教学情境,诱发他们爱学、乐学的愿望,并使之转化为学会、学好的具体行为。

1.言语激趣。要对错纵复杂的自然现象进行辨别、分类和解释,必须借助于一系列概念、原理、公式和模型,运用精确的、肯定的、果断的、扼要的、逻辑的语言来表达。但是,过分的“术语化”和“理性化”往往使语言失去教学性,难以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正常展开。因此,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轻松活泼、妙趣横生、有“形”有情、抑扬顿挫的语言揭示较为深奥的科学道理,能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言语激趣不仅能调节学生的情绪和课堂气氛,陶冶情操,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生动、诙谐的语言,极易使学生在情趣横生的气氛中顿悟到问题的关键。老师每一个真诚、善良、会意、由衷的微笑,饱含着对学生的尊重、鼓励、赞许、支持、关怀和同情的真挚感情,学生从中获得奋发向上、克服困难、奋勇拼搏的精神力量。

2、悬念激趣。通过悬而未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对问题解决的关切心情,从而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应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悬念,从而激起探究的欲望,对新的课题内容更感兴趣,并做好释悬,这样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从中感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如学习了“重力”以后,设置悬念:假如地球表面的物体不受重力的作用,我们身边的世界会怎样呢?学习了“摩檫力”以后,设置悬念:假如地物体之间没有摩檫力的作用,我们身边的世界会怎样呢?让学生充分想象,以进一步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3、检测激趣。适当的测试或竞赛可以驱使学生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向上,最终获得优异的成绩。对初中生而言,刚接触新课的学习,外部的刺激往往作用更大。老师、同学、家长对测验结果的肯定、仰慕或表扬,都会成为强烈的学习推动力。有经验的《科学》教师常常对学生更多地给予表扬和肯定。教师应学会在信任中寄予期望,在肯定中表示婉惜,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督促学生产生下决心学好《科学》的理智感。将测验、竞赛、提问等手段与教师的期望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明确努力的目标,树立奋发向上和积极进取的信念,能够稳定学生的学习动机。

4、幽默激趣。幽默是一种特殊情绪的体现,是一种品位素质的展示,它必须建立在成熟阅历和丰富知识的基础上。一个人只有广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才能做到谈资丰富,妙言成趣。知识在于积累,要培养幽默感必须先广泛涉猎,充实自我,不断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收集幽默的浪花,从名人趣事、影视作品的精华中撷取幽默的宝石。当然在幽默的同时,还应注意在处理不同问题时要把握好灵活性,做到幽默而不落俗套,真正体现幽默的魅力。例如学生在课堂上说话,老师以一句“老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的话来警告说话的学生,同学们因为都看了电影《天下无贼》,明白老师的意思,在清脆的笑声中,所有人停止了小声说话。这既维护了学生的面子,也达到了警示的目的,学生乐于接受这样的批评方式。

三、运用歌诀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为了不断探索自然科学教学的有效途径,我们在不断研究教材,改进教法的基础上,对一些显得干枯难理解,难记忆的知识,编制富有韵律的谜语、歌诀的办法进行教学,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培养能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易于理解、记忆,提高迁移效率。例如在学生复习几种碳单质结构和性质时,课前可提出这样的一个谜语给学生猜:“大哥硬度大,老二层层滑,三弟貌多变”(打一组同素异形体),在学习20号以前的元素时,可把它们编成:“一氢二氦锂为三,四五硼六号碳,七氮八氧九号氟,十号氖气性情惰,十一钠十二镁,十三铝十四硅,十五是磷十六硫,十七号元素便是氯,十八氩气稳定结构,二十是钙钾十九”。这样学生既记住了元素的核电荷数,又记住了元素的名称,由此推算出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化合价。由于用途广泛,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极易记忆。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很难掌握,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把它编为:“氧化还原看变价,反应前后比一下,得电子降价被还原,失电子升价被氧化,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剂被氧化。”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四、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兴趣

人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你解决了一道难题时,你会因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充满信心,学习兴趣大增。而当你连续几道题都解答不了时,你可能会丧气,失去信心,对学习这科内容也就失去了兴趣。特别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成功的积极意义远远大于失败,所以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目标,进行分层次教学,课堂教学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使全体学生都能不断尝到解决问题的喜悦。例如在教学“平面镜成像”这一知识时,我们设计了这样的两个问题: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要看自己的全身像,镜子至少要多高?对于第一个问题,让基础差的学生回答,并在答对时及时给予鼓励;对于第二个问题,让基础好的学生进行回答,使学生都有发言和回答问题的机会,都有经历成功的体验,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不同学习层次都有进步。在教学法中实施“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快反馈勤矫正”的原则,为学生不断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启发思维,强化学习兴趣

运用谜语、歌诀教学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但如何使学生的兴趣保持并发展下去呢?这就要求教师用艺术化的语言启发学生思维,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自然科学第四册中讲缓慢氧化不同于燃烧时,可以启发学生联想实际:菜刀过一段时间不用时,会慢慢生锈,这是为什么?抹了油的菜刀为什么不易生锈?菜刀在干燥空气中还是在湿润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水果为什么会腐烂?待学生回答后告诉他们缓慢氧化发生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结果。再根据古老的森林里易发生自燃来说明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关系。缓慢氧化是自燃的前提条件,自燃是缓慢氧化可能引起的一种结果。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缓慢氧化都会产生自燃。例如动物的呼吸和铁生锈就是属于缓慢氧化,但它不会自燃。教师艺术化的语言能使难懂的知识浅显,让学生轻松愉快的思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强化。

总之,不断加强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时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教学中它像催化剂,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爱好范文篇4

[关键词]:民间科学爱好者(民科)、科学与社会、心理、巫术、科学传播

Astract:“Sciencefans”isageneralsocialphenomenonofChina.But,asaspecialgroupwhodevotedtotheso-calledscientificactivitiesoutsideofthesciencecommunity,theyaredifferentfromamateurscientists(orscienceamateur).Mostofsciencefanshavesimilarbehaviormodelandpsychologicaltendency,andthemostcommoncharacteristicisthattheycannothavepropercommunicationwiththesciencecommunity.Mostofthemhavemoreorlessparanoidpsychologicaltendency,anditcangiveanexplanationtosomeoftheircharacteristicssuchasoverhardworking,highlyself-sacrificeandself-complacence.TheirbehaviorlooksfromoutsidelikePerformanceArt,butinsomesenseitimpliessomeunconsciouslysorcerypsychology.Theresearchonsciencefanswillgiveanewdimensiontounderstandtherelationshipamongscience,publicandsociety,andwillprovidesomeadviceforsciencecommunication.

keywords:sciencefans;scienceandsociology;psychologicalanalysis;sorcery;sciencecommunication

在中国,存在着难以计数的民间科学爱好者(以下简称民科),不时引起强烈的社会关注。从其教育背景上看,他们往往没有接受过自己所献身领域的专业训练,也没有通过自学对其所从事的那个领域达到深入的了解;他们有着“理想主义”的精神追求和以苦行与牺牲为特征的生活态度;其“学术论文”不但结论惊人,而且善用众多“新词”、“大词”,并往往喜欢为自己涂上一层爱国主义亮色。民科作为一个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从事所谓科学活动的特殊群体,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业余科学爱好者”,其最大特征是不能与科学共同体进行正常的交流,并有其特殊的心理倾向。大规模民科的出现涉及到公众、科学与社会的诸多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一,关于民间科学爱好者的研究

民科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几乎所有的科学领域都有他们的活动。有人致力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被称为哥迷),有人致力于推翻相对论,有人致力于建造永动机,有人一心要建造一个包罗万有的宇宙理论……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民科问题由来已久,但一直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利华和文献情报中心李宏曾写过一篇《对科技日报报道的“蒋春暄重大发现”的质疑》(/members/zlh/zlh1.htm),这是笔者所见第一篇从学术角度讨论民科问题的文章。北京大学刘华杰博士对此问题也有关注,曾对著名哥迷(致力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民科)胡思之做过长篇访谈,可以作为研究哥迷的第一手资料。

笔者曾在《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7期发表了《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对此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文中对民间科学爱好者(sciencefans)做了如下定义:

所谓民间科学爱好者,是指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总的来说,他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

这个定义中,只有“不能交流”可以算做可观察的外部行为,而“希望”、“试图”和“致力于”等都与动机、目的等心理因素有关,不能直接观察。对此,只有通过对其行为的分析,和对它本人的访谈予以判断。可以想象,研究民间科学爱好者有如下几种材料:1,与民科的直接往来;2,对其本人及相关人物的访谈;3,大众媒体的报道;4,民科的文本(“科研论文”)。实际上,当我们以科学家为对象进行社会学研究时,同样要借助于这几种材料。

在定义了民科之后,笔者还定义了业余科学爱好者(scienceamateur)。这一群体同样人数众多,同样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从事科学活动,比如天文爱好者,他们经常观测星象,也能发现一些新的天体如小行星、彗星;或者如生物爱好者,他们制作标本,也能发现一些新的生物种类。他们与民科的区别在于:从外部看,他们能够与科学共同体进行交流;从心理上分析,他们不想推翻现有的科学体系,一鸣惊人,而只是出于爱好,做一些具体的科学工作。

民间科学爱好者、业余科学爱好者乃至科学共同体内部的职业科学家是一个连续谱,其间不存在截然分明的界限。

二,民间科学爱好者的核心心理特征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民间科学爱好者有它产生的社会心理根源和时代背景,也有其自身的心理特征。

现在,公众对于心理诊所已经逐渐接受,不再把去心理诊所咨询的等同于心理疾病或者精神病。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personality),也有其特殊的心理倾向。当某种心理倾向过于偏离了“通常的范围”,就被视为心理疾病。但是,“通常的范围”并不是确定的,它与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具体的社会环境有关。通过对民科的调查和归纳,可以发现,他们在心理上存在着某些共同的倾向。

归纳起来,他们最核心的心理特征是偏执。他们大多坚信自己的“科学结论”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他们不能与科学共同体甚至与世俗社会达成正常的交流;他们常常生活在幻想的情境中,比如他们不能平实地理解他人的言论,会忽视对其不利的部分,夸大他们喜欢的部分;有时也会出现某种妄想的特征,比如把自己比作布鲁诺和伽利略,把自己的到处碰壁解释为权威对小人物的压制与迫害;他们普遍表现出对精神的强烈追求,仿佛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们的生存能力通常较差,有人甚至年过四十还要依靠父母、妻儿来维持生存,但是生活的艰苦反而加强了他们的悲壮感和神圣感;他们有很多人相信自己在未来会成为一代大师,这种信念使其困苦的生活镀上了一层光辉。

在心理学上,严重的偏执倾向被视为一种病症。偏执(paranoid)是一种功能性的障碍,它表现为对幻觉的坚持,即使在面对相反的例证,得不到任何社会支持的情况下,也坚信自己所相信的东西。这些幻想常常能够被偏执者解释得头头是道,并建立起内在的逻辑性。而且,症状越严重,越是能自圆其说。偏执有几种类型,其中一种叫做自大幻想(delusionofgrandeur),其表现是:“偏执者相信自己是个重要人物,比如圣母玛丽亚、百万富翁、大发明家等等,甚至是上帝本人。”而科学家,正是在民科大量产生的1980年代初期具有重大意识形态价值的重要形象。

当我们说一个人偏执的时候,通常隐含着这个人与多数人的想法不一致的意思,倘若与多数人的想法一致,可能会被说成执著甚至是信念坚定。随着社会宽容度的增加,整个社会越来越能够容忍不同观点的存在,不再要求每一件事情都看法一致。实际上,如果是美术爱好者,无论他采用多么怪异的画法,描绘多么怪异的对象,都可能被人接受,甚至可能真的一鸣惊人。即使现在不能被接受,他也可以期待被未来接受。再如民间棋类爱好者,无论发明出什么怪异的棋来,只要有人愿意接受他的规则,它就有存在和发展的权利,也可以组织相应的棋类协会。但是,如果他坚持认为自己发明的就是围棋,并要求围棋协会接受他的“成果”,他的被拒绝也是理所当然的。因而,对于民科来说,他们的偏执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他们坚信自己所从事的就是科学,并且有着无比重要的价值;其二,他们坚决要求科学共同体承认他们的“科学”。对于民科本人来说,由于有前者,自然会有后者。但是从旁观者的角度看,类比于民间美术爱好者和民间棋类爱好者,前者可以被宽容,而后者则只能被拒绝。

如果把偏执作为一种心理状态,那么,这种状态在程度上是连续的。很多业余科学爱好者乃至职业科学家都有类似的状态,甚至程度会很高。只不过,职业科学家可能被称作坚持真理,而不被认为是偏执,至少不会被认为是荒谬,而民科则可能被认为是执迷不悟。这里的确存在一个复杂的话语权问题,非本文所能讨论。然而,既然民科所热爱的对象是科学,并且他们本人也要求被科学共同体接受,那我们只能以科学共同体目前的标准来评判民科的工作。归纳起来,民科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特征有如下方面:

1,交流的缺失

由于偏执,民科常常难以与他人进行交流。不仅与科学共同体难以交流,在其日常生活中也很难与人交流。这表现为两个方面:1)只肯倾诉,不肯倾听;你说你的,我说我的;2)不能正确理解他人的真实想法,只接受喜欢的观点,不接受不喜欢的观点,甚至把批评理解成支持。前者属于直接的人际交往,后者可以从直接交往及其行为方式中看到。

哥德巴赫猜想爱好者(哥迷)是人数最多的民科群体,在大众传媒上报道最多。数学家早就指出,凭初等数学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如同骑自行车登月球。哥迷常常宣称,即使是错了,也想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但是,当错误被指出的时候,他们又不接受。下面是大众媒体对哥迷庄严的一段描述:

1985年,庄严满怀希望地把精心写就的数学论文邮给中国最权威的数学研究机构,不久,就收到了回信:“我们不认为此种方法有学术价值。”一时间,他真的有点儿蒙了。耗费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啊,熬干了多少滚热的心血啊,织就了多少美妙的希望啊,轻轻的一句话就给枪毙了!但是庄严没有气馁,他在原有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大众媒体对民科的报道常常包含着很强的倾向性,由于这类报道经过了民科本人以及记者的夸大、虚构和改写,不能作为平实的材料直接使用。但是这些夸大、虚构和改写,正好可以作为症候阅读的材料,从中分析民科本人的心理,以及代表社会一般话语系统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记者的心理,从而了解公众对科学的一般理解。在对民科的研究中,经常会遇到这类文本。从这段文本可见,庄严曾经得到过回信,但他不愿意接受回信的判断,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继续研究。又如:

刚开始,对于专家学者们对他的否定,刘国安总是很气愤,认为这些专家们水平太低。刘国安介绍说,江汉大学有一位教授过去对他的研究一直很关心,他第一次上门求教时,这位教授看了他的论文后,认为非常有价值,答应做工作帮他把发表,临走时还给他了几百元钱,鼓励他继续努力。可过了不久,刘国安觉得这位教授的态度大变,再上门时,教授就叫他不要再费力了,以后再联系,教授的态度也不热情。这事儿让刘国安纳闷了很长时间。后来碰壁碰多了,他也就习惯了。刘国安一方面感叹国内的数学专家不能慧眼识珠,另一方面他还担心别人把他的成果占为己有。

一方面,民科希望得到专家的认可,请专家评判;而一旦被否定,就认为专家水平低,不足以判断他们的“成果”。所以他们的请教只是名义上的,并没有交流的心态。很多哥迷希望国家权威学术机构为他们的成果召开论证会,由于政府官员的介入,曾经有两个专业数学机构(中科院数学所和东北大学数学系)先后为两位哥迷(蒋春暄和庄严)的证明进行过论证,结果一律是否定的,但是这两位哥迷依然声称自己已经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根据笔者个人与民科接触的经验,他们都非常喜欢倾诉,一说起来就滔滔不绝,但是他们不愿倾听,几乎不考虑听众的反应,既不理会对方是否听懂,甚至也不理会对方是否在听。

浙江温州的赵兴龙先生是一位热心于热力学永动机的民间科学爱好者。他自我宣传的方式是自费印刷材料,到各大学演讲。2002年6月27日,赵兴龙先生给我打来一个电话,在长达一个小时的通话中,我几乎没有说话的机会,只能努力地在他说话的间隙,插入我的问题。而赵先生在简短的回答之后,马上就会回到他的话题。他或许真是希望我支持他,但是他显然不想了解我对他的看法。我在插入的问题中,坦率地表达了我民科的基本看法。赵兴龙先生同意我把他作为案例写到书和文章中。下面是我事后根据回忆做出的一段电话记录:

我问:您从事热力学的研究,你都看过那些热力学的专业书籍?

答:这个热力学的书都是一样的,看过一本就够了。我以前搞电机,电机的书都看过。我以前是很喜欢看书的,我们图书馆我捐过1000元,是图书馆收到的第一笔捐款,当然现在捐十万、八万的都有……

我问:您写了这么多论文,给专业杂志投过稿吗?

答:专业杂志我也送过,比如我这个论文吧,我送给《物理》杂志,就是那个物理学会的,他们的那个编辑还是很有水平的,说可以考虑,但是要领导决定能不能发表,一问他们领导,领导说不同意发表。我们普通群众要指出科学家的错误是非常困难的……

问:可是物理类的杂志有很多,不只《物理》一家,你给别的杂志投过吗?

答:这个吗,有个道德问题。我们不能一稿两投。我给了这一家,就不能给另外一家。

问:可是《物理》杂志不是决定不用了吗,你就可以给别的杂志了。

答:我已经给《大学物理》杂志了,我看看他们是不是可以用,不过还没有消息。我们这个科研……

问:赵先生,我还想问一下,你平时经常阅读哪些专业杂志?

答:这个没有,我以前订一些杂志,现在都不订了。我觉得要集中精力,信息量太大分散注意力,对我们的研究没有什么好处……

问:赵先生,你既然给《物理》和《大学物理》投稿,总应该知道这些杂志都发表些什么样的文章吧?

答:这个不要紧,不发表也不要紧。我说了,我可以不断地讲,时间一长,我的观点就会潜移默化,大家就会接受。我们要回报社会,为社会做贡献……

当然,这个记录非常不完全,赵兴龙实际说的话要比我记录下来的要多得多。

由于偏执,由于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民科对自己的处境,对周围的环境并没有清醒的认识。他们常常根据自己的意愿,改写所听到的内容,甚至把否定解释成肯定。比如赵兴龙说,北京林业大学刘家冈教授很支持他的科学活动,我根据赵兴龙提供的线索,与刘家冈教授通了电话,刘教授的确接待过一些从事物理研究的民科,有时也会些找人听他们宣讲,就像很多哥迷所要求的那样,告诉他们错在哪里。但是,刘教授说,从来没有发现有价值的思想。赵兴龙也不例外。赵兴龙还说浙江大学物理系沈建其博士支持他的研究,在他印发的材料中,甚至有一篇把沈署名为合作作者。我根据赵提供的电话,拨到了沈博士的宿舍,他的同屋说,沈建其从来没有同意过赵的观点。在赵兴龙印发的一期材料上,他宣称中共中央支持他,并在醒目位置提供了一幅照片,照片的内容却是他给中央某位领导发的一封特快专递的封套。只是他给人家发了一封信,还不知道人家看没看,就说人家支持他了。赵兴龙非常喜欢说某某教授看了他的材料说不出话来,他把这解释为对方不能否认他的理论,所以才哑口无言。

2,“全无敌”

民间科学爱好者坚信自己已经获得了巨大的科学成就,不愿接受任何反面的意见。而在他们遇到不能解释的反面意见时,他们往往不去正面回答问题,而是找出种种理由自我辩护。我曾在沈阳拜访过一位民科,他自费出版了一本名为《生命》的书,我在关于民科的系列文章中对他有过详细的描述。

“我们的谈话进行了近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中我用尽种种手段指出他的逻辑漏洞,希望他能有所反思,但是我遭到了彻底的失败。对于我的任何质疑他都能找到反击的借口。他时而相信此书能救苦救难,时而不在乎是否能得到俗人的理解,时而说自己达到了神佛的境界,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范围。我深信,神人已经达到了全无敌的状态,百毒不侵了;他已经完全沉浸在个人的幻想之中,同这个他其实很想得到认可的世界不能有任何思想上的交流了。只能是他传道,他被崇拜,他自我修正教义,而不可能是他被别人改正。”

我把这种永远正确的状态命名为“全无敌”,这是偏执心理的一种表现。对于他不能回答的质疑,他要么回避,要么转移话题,要么牵扯出新的理由。这里倒是可以应用拉卡托斯的“硬核-保护带”理论来解释。拉卡托斯指出:“经验不能否证理论,因为任何理论都可以通过适当地调整它背景知识,把它从经验的反驳中永远地拯救出来。”所以,民科几乎是不可能被说服的。在与赵兴龙先生的通话中,我发现他也处于全无敌的状态之中。

有些民科还喜欢给科学家找毛病,一旦找到一个,会把它极力夸大。其实很多时候完全是出于自己的误解。比如赵兴龙就找到了很多科学家的错误。其中一个是这样的:

2000年出现一个奇特的天文现象,十五的月亮十七圆。因为望的时刻发生9月14日(农历八月十七)北京时间3时37分,已经是农历十七的凌晨。赵先生说,这是错的,因为农历每天的起点是早晨5点,不是零点。所以9月14日3时37分仍然是农历八月十六,民间叫后半夜。对此,赵兴龙表现了超常的气愤,他在他散发的材料中写道:

有一年科学家提出“今年中秋,十五月亮十七圆”。科学家上了电视,报刊大量宣传,科学家成了名星。“外国月亮比中国圆”是臭知识。“十五月亮,十七圆”毫无疑问是对中国人民的感情损害。提出这个科学的科学家根本就不想一想农历的每一天开始于哪一个时间。不弄清楚农历的每一天开始于何时,怎么研究农历,怎么就随便上电视出风头、大讲“十五月亮十七圆”呢?

3,自大与悲壮

所有的民间科学爱好者给自己的成果赋予极高的价值。蒋春暄、庄严、赵兴龙莫不例外。比如发明地球抛月学说的冯宜全写道:“‘地球抛月学说已经揭开月球起源历史’,‘将是近代科学最伟大的发现’,‘应并获诺贝尔天体物理奖、瑞典克雷福特地学奖和丹麦安德森天体物理奖’。”

民科表现出一种刻苦顽强、敢于牺牲的精神,他们的刻苦与牺牲远远超出了常人,甚至媒体中描述的陈景润和蒋筑英也未必能比。民科的个人生活大多比较糟糕。尽管其中有些人不乏才智,但是他们却不愿变通,不愿暂时放弃自己的“科研事业”,解决好生存问题。更多的民科无法融入社会,生存能力极差。有些人甚至放弃了个人生活,乃至倾家荡产、借债度日。

在2002年8月,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场,我亲眼目睹了一位靠借债度日的哥迷,来自天津的农民刘先生,他的衣着就如一位正要出工的普通民工,我相信他已经把自己最好的衣服穿了出来。大会注册费几千元,很多民科自费参加,刘先生就是正式注册代表。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找会务组要求安排小组发言,遭到了拒绝和推诿。组委会一位负责同志对我说:这次大会没有门槛,任何人只要交钱就可以注册参会。但是学术发言则要经过论文审核。很多刘先生这样的哥迷要求发言,都被拒绝了。刘先生对我说,没有人支持他的事业,借钱很难。但是刘先生却显得精神饱满,记得他慷慨激昂地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你要是都想着自己,那国家怎么办?像哥德巴赫猜想,中国人不证,不全让外国人给证了?

民科的四处碰壁,不够宽裕的生活,反而使他们产生一种悲壮的感觉。他们常常把自己与那些被冷落的孤独的先知相比,与遭到迫害的哥白尼、伽利略和布鲁诺相比。比如冯宜全:

没有生活费和老冯所需的科研经费,冯家生活主要是靠老冯的妻子郑翠英一个人每月500多块钱的工资维持,“像我们这样贫困的家庭,唐山有几家?”对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郑翠英回忆说,“老冯自学了30年,搞了20年科研,花了3万多块钱,全从我的工资中挤出来。20年来,我们没节没年没生日,每天我中午下班,他都伏案劳作,我就去做饭。我母亲是我们死硬的反对派,说人家都不搞的,这么多年你们还搞?总恼。我不是没脑子的人。就是因为他这科学很重大,如果现在不搞撂下去了,只能是国家的损失,我想的是这个。”

这种说话方式,显然已经将自己比作被迫害的科学先知了。

4,行为艺术与巫术

冯宜全在《南方周末》上的报道引起了读者的反响,有表示支持的,有激烈反对的。支持者的意见反映了公众对科学活动的误解,反对者之中,一位贺承军先生指出:“对他的研究,我斥之为值得重视的思维习惯产生的毫无价值的垃圾。如果这种思维与文本还有价值的话,就是整体上类似于一场历时数十年的行为艺术——由他及其家人历时三十年、自编自导自演的关于‘科学研究’的行为艺术。”

这个评价虽然刻薄,但是对于民科行为的实质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比喻。很多民科的行为,确实让人有行为艺术的感觉。2002年,地震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挑战或者质疑相对论的文集《相对论再思考》,收入六十多篇“论文”。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

为了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推动相对论问题的学术讨论,自1999年9月起,“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开辟了“关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争鸣”系列学术讨论,已举办32次。2000年7月29-30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爱因斯坦相对论问题学术会议。会议代表除北京学者,还有来自上海、天津、广州、珠海、成都、贵阳、西安以及山东、山西、河北等地的学者。会议集中讨论了三个议题:(1)“光速不变原理”是否成立;(2)洛伦兹变换是否正确;(3)爱因斯坦相对论适用范围。会议讨论自始至终十分热烈,促进了不同观点专家间的认识、交流和团结。在代表们的一致要求下,会议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召开第二届全国爱因斯坦相对论问题学术会议,并成立了第二届会议筹备组;还决定出版《相对论再思考》论文集。

本论文集的编辑出版坚持百家争鸣方针,在保证一定学术质量的前提下,容纳各种学术观点。除了系列讨论的参加者和第一届会议代表所提交的论文,我们还扩大范围,邀请其他有独立观点的学者供稿。这样做的目的是想使《相对论再思考》成为近年来中国有关相对论研究中独立观点的一次集大成,以使广大学术界作深入讨论和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如果不了解内情,但看其序言本身,一般读者都会相信这是一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集。其实这是一部民科的文集,没有物理学意义上的价值。艺术家徐冰曾经用了两年的时间造了4000多个汉字,用这些汉字印成了一幅幅酷似线装书的纸页,它只是看起来像古书而已,因为里面所有的字都是徐冰自己造的,在字典里根本找不到。这部《相对论再思考》也只是看起来像是论文集。我想他们的讲座、讨论,会使他们产生更多的从事学术活动的幻觉和快感。更像是行为艺术了。

从局外人的角度看,民科的行为类似于行为艺术。但是从其自身看,则与行为艺术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因为一个行为艺术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在做艺术。而民科则认为自己所从事的真的是科学。在我看来,民科的行为有更多的巫术特征。

物理学家费曼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二战结束后,南太平洋某地土著中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祭拜仪式。他们在原来的美军机场旁盖了间小茅屋,屋顶插着几根竹子,还有人坐在屋里,头上绑着两块木头。大概还会有人手举小旗在机场上跑来跑去,不停地仰望蓝天。这个场面一定让人类学家感到兴奋,而谜底却让人啼笑皆非。他们是在等待飞机。他们在战时看惯了美军飞机降落的场景,也常能分到机舱里卸下的东西。美军撤离后,这些好处便再也没有了。于是他们用木块来模拟耳机,用竹竿来模拟天线,重复他们所观察到的美军的操作过程,期待轰隆隆的飞机从天而降。

民科的行为与此相似,他们模拟科学共同体的某些行为,写论文,进行学术讨论,参加学术会议,在论文的写作上也尽可能地模仿,比如内容摘要、主题词、索引、致谢等,一应俱全。一方面,通过这种模拟,他们能够获得一种替代性的满足,就如唱卡拉OK一般模仿歌星一样;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这种方式真的就是他们所模仿的内容。

巫术不仅是原始人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现代的所谓文明人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也难免会求助于巫术。人类学家把实行巫术的途径分为两类,一类通过模拟,一类通过感染。

传染类巫术希望通过与对方有关联的物品对其行为进行控制,或者获得与之相似的性质。比如原始人把老虎皮披在身上,就以为自己可以获得老虎的威力。而如果用一个老虎面具带在头上,则属于模仿。再如果这个面具上装饰上真正的老虎须,便把两者结合起来了。

民科的巫术也是如此。比如冯宜全认为:“任何学说一经正式出版就是科学权力的公认,就是永久性的科学文献,这与其价值公认毫不相干。我在学术界不断发展,在科普界和报刊界不断地做科普介绍,了解的人多了,不就形成一个科学理论啦?”赵兴龙先生不断地到各大学散发材料,宣讲他的理论,认为这样就能潜移默化北大浙大的教授。以提出人类体质进化新说的而知名的民科朱海军也有类似的行为和看法。显然,民科不仅希望通过这种模拟而获得替代性的满足,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被科学共同体接受。这是一种不自知的巫术。这种巫术是针对科学共同体实施的。

而在赵兴龙散发的资料中,还可以看到另一类具有巫术心理的句子:“正月初一至初八,推着黑板在五马街向群众讲解创新科学。初九停讲,即发生了二•二四民航客机坠落温州的空难。……预定到杭州讲学,二次均未能成行,发生龙港大桥被撞断,金温铁路塌方,火车出轨。”这类句子非常之多,显然,赵兴龙先生已经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位能够感动天地的重要人物了,并不是所有民科都有这样的想象力的。当然,要更深入地分析赵兴龙心理,还需要借助更深入的访谈。

三,结语

民间科学爱好者问题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中纠结着科学与大众传媒、主流意识形态、大众语境、公众心理及个体心理多方面的关系。而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看,个体心理的生成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外在生态的塑造。在这多方面的关系中,前面诸种因素构成的生态环境对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影响力是强大的。因此,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为我们对民科的行为及心理做进一步的解读。

在《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中,对民科形成的社会背景进行了一些分析。现简述如下:

作为一个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从事所谓科学活动的特殊群体,民间科学爱好者生存方式和精神状态令人困惑。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几乎没有物质追求,常被视为纯粹的理想主义者。这可以从他们受教育的年代可以寻找到答案。从科学爱好者的教育背景上看,他们往往没有接受过自己所献身领域的专业训练,也没有通过自学对其所从事的那个领域达到深入的了解。但他们基本上都受过理想主义教育并经历过1980年代中国“科学的春天”,有着牺牲与苦行的精神动力。

长期以来,对哥迷及其它民科的正面报道在大众传媒上时有出现。这些文本记录了民间科学爱好者的个人信息以及他们理解和从事科学活动的方式。从这些文本中可以进一步发现,能够被民间科学爱好者作为献身对象的科学领域总是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和意识形态价值的那些,只有这些领域能够满足他们的争光理想,当然,也只有这些领域能够为其所知。

同时,传统科普传中的特定导向及其与某些意识形态的结合所构成的大众语境也对民科现象的形成起到助推的作用。以《十万个为什么》为代表的传统科普是以普及具体的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很少涉及到科学共同体的科学活动。偶有涉及,也常和大众传媒一样,给出某些模式化的描述。比如,在科普书刊和大众传媒上,流传着有很多科学天才灵机一动或者灵光一现做出重大发现的故事。从“阿基米德的浴缸”到“牛顿的苹果”、从居里夫人的“百炼成镭”到“六六六”的发明……等等,这类故事符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失败是成功之母”等民间格言,也与苦行和牺牲的精神相吻合。但这些描述把科学发现的丰富过程简化为最后一步的灵感与机遇,简化为拍脑门出点子;或者更多地强调培根式的归纳法发现模式,因其忽视了深层的在先的理念,使科学发现蜕变为简单的技术劳动。这些叙事模式因其存在着对科学活动的某些误读,甚至其个案也为科学史学者所质疑,但因其富有戏剧性,或因其符合意识形态话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而这类故事不断产生,不断流传,已经成为传媒及受众潜意识中的思维方式,成为大众语境的一部分。这样,大众语境对科学活动的误读,与某种意识形态背景结合起来,就造就了轰轰烈烈的民间科学爱好者群体。苦行与牺牲为其行为提供了意识形态的正的价值,铁杵成针与灵机一动之类的叙事原型为其行为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合理性。民间科学爱好者一面年复一年地打磨铁杵,一面期待灵光降临。

时至今日,这种语境依然存在,由于主流意识形态的长期肯定,具有强大的惯性。这使得民间科学爱好者常被看作具有献身精神的理想主义英雄。很多人即使在表示批评时也要强调,他们的精神是好的;科研机构也不愿直接否定他们,更倾向于委婉地推托;相反,民间科学爱好者及其同情者则常常理直气壮地指责科学共同体在打击人民群众爱科学搞科学的积极性。

民科现象作为一种存在着的社会现实,对其视而不见或者简单地斥之为荒谬都不能解决问题。作为社会问题,民科现象也不是孤立的,他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社会各界都有不同程度的支持者。这反过来意味着,民科的深层心理正潜伏在社会的大众话语系统和意识形态之中。因而,有必要从学理的层面上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正如一个特殊的病例会使医生对人体有特殊的理解,同样,对民科进行案例分析,可以对民科所纠结着的问题有深入的了解,既有利于我们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也可以为将来的科学传播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田松.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J].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7):56

田松.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J].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7):56-57

P.G.Zimbardo,F.L.Ruch.PsychologyandLife.Scott,ForesmanandCompany.1975.p486

吕志贵,辽宁人挑战哥德巴赫猜想,老红军力荐引来省长批示,辽宁广播电视报,2002年3月20日。

钱忠至,果真是“拿着锤子造原子弹”吗?——一位残疾人的“哥德巴赫”梦想,江南时报,2001年4月7日第四版。

田松.全无敌[N].北京:科学时报,2000-4-10:B3版.

转引自:舒炜光,邱仁宗.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41

刘学斤.冯宜全:一个人的“学说”[N].广州:南方周末,2000-4-7:1版.

刘学斤.冯宜全:一个人的“学说”[N].广州:南方周末,2000-4-7:1版.

宗教激情VS行为艺术[N].广州:南方周末,2000-4-28

宋正海等(主编).相对论再思考[C].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

爱好范文篇5

[关键词]:民间科学爱好者(民科)、科学与社会、心理、巫术、科学传播

Astract:“Sciencefans”isageneralsocialphenomenonofChina.But,asaspecialgroupwhodevotedtotheso-calledscientificactivitiesoutsideofthesciencecommunity,theyaredifferentfromamateurscientists(orscienceamateur).Mostofsciencefanshavesimilarbehaviormodelandpsychologicaltendency,andthemostcommoncharacteristicisthattheycannothavepropercommunicationwiththesciencecommunity.Mostofthemhavemoreorlessparanoidpsychologicaltendency,anditcangiveanexplanationtosomeoftheircharacteristicssuchasoverhardworking,highlyself-sacrificeandself-complacence.TheirbehaviorlooksfromoutsidelikePerformanceArt,butinsomesenseitimpliessomeunconsciouslysorcerypsychology.Theresearchonsciencefanswillgiveanewdimensiontounderstandtherelationshipamongscience,publicandsociety,andwillprovidesomeadviceforsciencecommunication.

keywords:sciencefans;scienceandsociology;psychologicalanalysis;sorcery;sciencecommunication

在中国,存在着难以计数的民间科学爱好者(以下简称民科),不时引起强烈的社会关注。从其教育背景上看,他们往往没有接受过自己所献身领域的专业训练,也没有通过自学对其所从事的那个领域达到深入的了解;他们有着“理想主义”的精神追求和以苦行与牺牲为特征的生活态度;其“学术论文”不但结论惊人,而且善用众多“新词”、“大词”,并往往喜欢为自己涂上一层爱国主义亮色。民科作为一个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从事所谓科学活动的特殊群体,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业余科学爱好者”,其最大特征是不能与科学共同体进行正常的交流,并有其特殊的心理倾向。大规模民科的出现涉及到公众、科学与社会的诸多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一,关于民间科学爱好者的研究

民科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几乎所有的科学领域都有他们的活动。有人致力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被称为哥迷),有人致力于推翻相对论,有人致力于建造永动机,有人一心要建造一个包罗万有的宇宙理论……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民科问题由来已久,但一直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利华和文献情报中心李宏曾写过一篇《对科技日报报道的“蒋春暄重大发现”的质疑》(/members/zlh/zlh1.htm),这是笔者所见第一篇从学术角度讨论民科问题的文章。北京大学刘华杰博士对此问题也有关注,曾对著名哥迷(致力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民科)胡思之做过长篇访谈,可以作为研究哥迷的第一手资料。

笔者曾在《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7期发表了《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对此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文中对民间科学爱好者(sciencefans)做了如下定义:

所谓民间科学爱好者,是指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总的来说,他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

这个定义中,只有“不能交流”可以算做可观察的外部行为,而“希望”、“试图”和“致力于”等都与动机、目的等心理因素有关,不能直接观察。对此,只有通过对其行为的分析,和对它本人的访谈予以判断。可以想象,研究民间科学爱好者有如下几种材料:1,与民科的直接往来;2,对其本人及相关人物的访谈;3,大众媒体的报道;4,民科的文本(“科研论文”)。实际上,当我们以科学家为对象进行社会学研究时,同样要借助于这几种材料。

在定义了民科之后,笔者还定义了业余科学爱好者(scienceamateur)。这一群体同样人数众多,同样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从事科学活动,比如天文爱好者,他们经常观测星象,也能发现一些新的天体如小行星、彗星;或者如生物爱好者,他们制作标本,也能发现一些新的生物种类。他们与民科的区别在于:从外部看,他们能够与科学共同体进行交流;从心理上分析,他们不想推翻现有的科学体系,一鸣惊人,而只是出于爱好,做一些具体的科学工作。

民间科学爱好者、业余科学爱好者乃至科学共同体内部的职业科学家是一个连续谱,其间不存在截然分明的界限。

二,民间科学爱好者的核心心理特征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民间科学爱好者有它产生的社会心理根源和时代背景,也有其自身的心理特征。

现在,公众对于心理诊所已经逐渐接受,不再把去心理诊所咨询的等同于心理疾病或者精神病。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personality),也有其特殊的心理倾向。当某种心理倾向过于偏离了“通常的范围”,就被视为心理疾病。但是,“通常的范围”并不是确定的,它与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具体的社会环境有关。通过对民科的调查和归纳,可以发现,他们在心理上存在着某些共同的倾向。

归纳起来,他们最核心的心理特征是偏执。他们大多坚信自己的“科学结论”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他们不能与科学共同体甚至与世俗社会达成正常的交流;他们常常生活在幻想的情境中,比如他们不能平实地理解他人的言论,会忽视对其不利的部分,夸大他们喜欢的部分;有时也会出现某种妄想的特征,比如把自己比作布鲁诺和伽利略,把自己的到处碰壁解释为权威对小人物的压制与迫害;他们普遍表现出对精神的强烈追求,仿佛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们的生存能力通常较差,有人甚至年过四十还要依靠父母、妻儿来维持生存,但是生活的艰苦反而加强了他们的悲壮感和神圣感;他们有很多人相信自己在未来会成为一代大师,这种信念使其困苦的生活镀上了一层光辉。

在心理学上,严重的偏执倾向被视为一种病症。偏执(paranoid)是一种功能性的障碍,它表现为对幻觉的坚持,即使在面对相反的例证,得不到任何社会支持的情况下,也坚信自己所相信的东西。这些幻想常常能够被偏执者解释得头头是道,并建立起内在的逻辑性。而且,症状越严重,越是能自圆其说。偏执有几种类型,其中一种叫做自大幻想(delusionofgrandeur),其表现是:“偏执者相信自己是个重要人物,比如圣母玛丽亚、百万富翁、大发明家等等,甚至是上帝本人。”而科学家,正是在民科大量产生的1980年代初期具有重大意识形态价值的重要形象。

当我们说一个人偏执的时候,通常隐含着这个人与多数人的想法不一致的意思,倘若与多数人的想法一致,可能会被说成执著甚至是信念坚定。随着社会宽容度的增加,整个社会越来越能够容忍不同观点的存在,不再要求每一件事情都看法一致。实际上,如果是美术爱好者,无论他采用多么怪异的画法,描绘多么怪异的对象,都可能被人接受,甚至可能真的一鸣惊人。即使现在不能被接受,他也可以期待被未来接受。再如民间棋类爱好者,无论发明出什么怪异的棋来,只要有人愿意接受他的规则,它就有存在和发展的权利,也可以组织相应的棋类协会。但是,如果他坚持认为自己发明的就是围棋,并要求围棋协会接受他的“成果”,他的被拒绝也是理所当然的。因而,对于民科来说,他们的偏执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他们坚信自己所从事的就是科学,并且有着无比重要的价值;其二,他们坚决要求科学共同体承认他们的“科学”。对于民科本人来说,由于有前者,自然会有后者。但是从旁观者的角度看,类比于民间美术爱好者和民间棋类爱好者,前者可以被宽容,而后者则只能被拒绝。

如果把偏执作为一种心理状态,那么,这种状态在程度上是连续的。很多业余科学爱好者乃至职业科学家都有类似的状态,甚至程度会很高。只不过,职业科学家可能被称作坚持真理,而不被认为是偏执,至少不会被认为是荒谬,而民科则可能被认为是执迷不悟。这里的确存在一个复杂的话语权问题,非本文所能讨论。然而,既然民科所热爱的对象是科学,并且他们本人也要求被科学共同体接受,那我们只能以科学共同体目前的标准来评判民科的工作。归纳起来,民科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特征有如下方面:

1,交流的缺失

由于偏执,民科常常难以与他人进行交流。不仅与科学共同体难以交流,在其日常生活中也很难与人交流。这表现为两个方面:1)只肯倾诉,不肯倾听;你说你的,我说我的;2)不能正确理解他人的真实想法,只接受喜欢的观点,不接受不喜欢的观点,甚至把批评理解成支持。前者属于直接的人际交往,后者可以从直接交往及其行为方式中看到。

哥德巴赫猜想爱好者(哥迷)是人数最多的民科群体,在大众传媒上报道最多。数学家早就指出,凭初等数学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如同骑自行车登月球。哥迷常常宣称,即使是错了,也想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但是,当错误被指出的时候,他们又不接受。下面是大众媒体对哥迷庄严的一段描述:

1985年,庄严满怀希望地把精心写就的数学论文邮给中国最权威的数学研究机构,不久,就收到了回信:“我们不认为此种方法有学术价值。”一时间,他真的有点儿蒙了。耗费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啊,熬干了多少滚热的心血啊,织就了多少美妙的希望啊,轻轻的一句话就给枪毙了!但是庄严没有气馁,他在原有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大众媒体对民科的报道常常包含着很强的倾向性,由于这类报道经过了民科本人以及记者的夸大、虚构和改写,不能作为平实的材料直接使用。但是这些夸大、虚构和改写,正好可以作为症候阅读的材料,从中分析民科本人的心理,以及代表社会一般话语系统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记者的心理,从而了解公众对科学的一般理解。在对民科的研究中,经常会遇到这类文本。从这段文本可见,庄严曾经得到过回信,但他不愿意接受回信的判断,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继续研究。又如:

刚开始,对于专家学者们对他的否定,刘国安总是很气愤,认为这些专家们水平太低。刘国安介绍说,江汉大学有一位教授过去对他的研究一直很关心,他第一次上门求教时,这位教授看了他的论文后,认为非常有价值,答应做工作帮他把发表,临走时还给他了几百元钱,鼓励他继续努力。可过了不久,刘国安觉得这位教授的态度大变,再上门时,教授就叫他不要再费力了,以后再联系,教授的态度也不热情。这事儿让刘国安纳闷了很长时间。后来碰壁碰多了,他也就习惯了。刘国安一方面感叹国内的数学专家不能慧眼识珠,另一方面他还担心别人把他的成果占为己有。

一方面,民科希望得到专家的认可,请专家评判;而一旦被否定,就认为专家水平低,不足以判断他们的“成果”。所以他们的请教只是名义上的,并没有交流的心态。很多哥迷希望国家权威学术机构为他们的成果召开论证会,由于政府官员的介入,曾经有两个专业数学机构(中科院数学所和东北大学数学系)先后为两位哥迷(蒋春暄和庄严)的证明进行过论证,结果一律是否定的,但是这两位哥迷依然声称自己已经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根据笔者个人与民科接触的经验,他们都非常喜欢倾诉,一说起来就滔滔不绝,但是他们不愿倾听,几乎不考虑听众的反应,既不理会对方是否听懂,甚至也不理会对方是否在听。

浙江温州的赵兴龙先生是一位热心于热力学永动机的民间科学爱好者。他自我宣传的方式是自费印刷材料,到各大学演讲。2002年6月27日,赵兴龙先生给我打来一个电话,在长达一个小时的通话中,我几乎没有说话的机会,只能努力地在他说话的间隙,插入我的问题。而赵先生在简短的回答之后,马上就会回到他的话题。他或许真是希望我支持他,但是他显然不想了解我对他的看法。我在插入的问题中,坦率地表达了我民科的基本看法。赵兴龙先生同意我把他作为案例写到书和文章中。下面是我事后根据回忆做出的一段电话记录:

我问:您从事热力学的研究,你都看过那些热力学的专业书籍?

答:这个热力学的书都是一样的,看过一本就够了。我以前搞电机,电机的书都看过。我以前是很喜欢看书的,我们图书馆我捐过1000元,是图书馆收到的第一笔捐款,当然现在捐十万、八万的都有……

我问:您写了这么多论文,给专业杂志投过稿吗?

答:专业杂志我也送过,比如我这个论文吧,我送给《物理》杂志,就是那个物理学会的,他们的那个编辑还是很有水平的,说可以考虑,但是要领导决定能不能发表,一问他们领导,领导说不同意发表。我们普通群众要指出科学家的错误是非常困难的……

问:可是物理类的杂志有很多,不只《物理》一家,你给别的杂志投过吗?

答:这个吗,有个道德问题。我们不能一稿两投。我给了这一家,就不能给另外一家。

问:可是《物理》杂志不是决定不用了吗,你就可以给别的杂志了。

答:我已经给《大学物理》杂志了,我看看他们是不是可以用,不过还没有消息。我们这个科研……

问:赵先生,我还想问一下,你平时经常阅读哪些专业杂志?

答:这个没有,我以前订一些杂志,现在都不订了。我觉得要集中精力,信息量太大分散注意力,对我们的研究没有什么好处……

问:赵先生,你既然给《物理》和《大学物理》投稿,总应该知道这些杂志都发表些什么样的文章吧?

答:这个不要紧,不发表也不要紧。我说了,我可以不断地讲,时间一长,我的观点就会潜移默化,大家就会接受。我们要回报社会,为社会做贡献……

当然,这个记录非常不完全,赵兴龙实际说的话要比我记录下来的要多得多。

由于偏执,由于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民科对自己的处境,对周围的环境并没有清醒的认识。他们常常根据自己的意愿,改写所听到的内容,甚至把否定解释成肯定。比如赵兴龙说,北京林业大学刘家冈教授很支持他的科学活动,我根据赵兴龙提供的线索,与刘家冈教授通了电话,刘教授的确接待过一些从事物理研究的民科,有时也会些找人听他们宣讲,就像很多哥迷所要求的那样,告诉他们错在哪里。但是,刘教授说,从来没有发现有价值的思想。赵兴龙也不例外。赵兴龙还说浙江大学物理系沈建其博士支持他的研究,在他印发的材料中,甚至有一篇把沈署名为合作作者。我根据赵提供的电话,拨到了沈博士的宿舍,他的同屋说,沈建其从来没有同意过赵的观点。在赵兴龙印发的一期材料上,他宣称中共中央支持他,并在醒目位置提供了一幅照片,照片的内容却是他给中央某位领导发的一封特快专递的封套。只是他给人家发了一封信,还不知道人家看没看,就说人家支持他了。赵兴龙非常喜欢说某某教授看了他的材料说不出话来,他把这解释为对方不能否认他的理论,所以才哑口无言。

2,“全无敌”

民间科学爱好者坚信自己已经获得了巨大的科学成就,不愿接受任何反面的意见。而在他们遇到不能解释的反面意见时,他们往往不去正面回答问题,而是找出种种理由自我辩护。我曾在沈阳拜访过一位民科,他自费出版了一本名为《生命》的书,我在关于民科的系列文章中对他有过详细的描述。

“我们的谈话进行了近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中我用尽种种手段指出他的逻辑漏洞,希望他能有所反思,但是我遭到了彻底的失败。对于我的任何质疑他都能找到反击的借口。他时而相信此书能救苦救难,时而不在乎是否能得到俗人的理解,时而说自己达到了神佛的境界,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范围。我深信,神人已经达到了全无敌的状态,百毒不侵了;他已经完全沉浸在个人的幻想之中,同这个他其实很想得到认可的世界不能有任何思想上的交流了。只能是他传道,他被崇拜,他自我修正教义,而不可能是他被别人改正。”

我把这种永远正确的状态命名为“全无敌”,这是偏执心理的一种表现。对于他不能回答的质疑,他要么回避,要么转移话题,要么牵扯出新的理由。这里倒是可以应用拉卡托斯的“硬核-保护带”理论来解释。拉卡托斯指出:“经验不能否证理论,因为任何理论都可以通过适当地调整它背景知识,把它从经验的反驳中永远地拯救出来。”所以,民科几乎是不可能被说服的。在与赵兴龙先生的通话中,我发现他也处于全无敌的状态之中。

有些民科还喜欢给科学家找毛病,一旦找到一个,会把它极力夸大。其实很多时候完全是出于自己的误解。比如赵兴龙就找到了很多科学家的错误。其中一个是这样的:

2000年出现一个奇特的天文现象,十五的月亮十七圆。因为望的时刻发生9月14日(农历八月十七)北京时间3时37分,已经是农历十七的凌晨。赵先生说,这是错的,因为农历每天的起点是早晨5点,不是零点。所以9月14日3时37分仍然是农历八月十六,民间叫后半夜。对此,赵兴龙表现了超常的气愤,他在他散发的材料中写道:

有一年科学家提出“今年中秋,十五月亮十七圆”。科学家上了电视,报刊大量宣传,科学家成了名星。“外国月亮比中国圆”是臭知识。“十五月亮,十七圆”毫无疑问是对中国人民的感情损害。提出这个科学的科学家根本就不想一想农历的每一天开始于哪一个时间。不弄清楚农历的每一天开始于何时,怎么研究农历,怎么就随便上电视出风头、大讲“十五月亮十七圆”呢?

3,自大与悲壮

所有的民间科学爱好者给自己的成果赋予极高的价值。蒋春暄、庄严、赵兴龙莫不例外。比如发明地球抛月学说的冯宜全写道:“‘地球抛月学说已经揭开月球起源历史’,‘将是近代科学最伟大的发现’,‘应并获诺贝尔天体物理奖、瑞典克雷福特地学奖和丹麦安德森天体物理奖’。”

民科表现出一种刻苦顽强、敢于牺牲的精神,他们的刻苦与牺牲远远超出了常人,甚至媒体中描述的陈景润和蒋筑英也未必能比。民科的个人生活大多比较糟糕。尽管其中有些人不乏才智,但是他们却不愿变通,不愿暂时放弃自己的“科研事业”,解决好生存问题。更多的民科无法融入社会,生存能力极差。有些人甚至放弃了个人生活,乃至倾家荡产、借债度日。

在2002年8月,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场,我亲眼目睹了一位靠借债度日的哥迷,来自天津的农民刘先生,他的衣着就如一位正要出工的普通民工,我相信他已经把自己最好的衣服穿了出来。大会注册费几千元,很多民科自费参加,刘先生就是正式注册代表。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找会务组要求安排小组发言,遭到了拒绝和推诿。组委会一位负责同志对我说:这次大会没有门槛,任何人只要交钱就可以注册参会。但是学术发言则要经过论文审核。很多刘先生这样的哥迷要求发言,都被拒绝了。刘先生对我说,没有人支持他的事业,借钱很难。但是刘先生却显得精神饱满,记得他慷慨激昂地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你要是都想着自己,那国家怎么办?像哥德巴赫猜想,中国人不证,不全让外国人给证了?

民科的四处碰壁,不够宽裕的生活,反而使他们产生一种悲壮的感觉。他们常常把自己与那些被冷落的孤独的先知相比,与遭到迫害的哥白尼、伽利略和布鲁诺相比。比如冯宜全:

没有生活费和老冯所需的科研经费,冯家生活主要是靠老冯的妻子郑翠英一个人每月500多块钱的工资维持,“像我们这样贫困的家庭,唐山有几家?”对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郑翠英回忆说,“老冯自学了30年,搞了20年科研,花了3万多块钱,全从我的工资中挤出来。20年来,我们没节没年没生日,每天我中午下班,他都伏案劳作,我就去做饭。我母亲是我们死硬的反对派,说人家都不搞的,这么多年你们还搞?总恼。我不是没脑子的人。就是因为他这科学很重大,如果现在不搞撂下去了,只能是国家的损失,我想的是这个。”

这种说话方式,显然已经将自己比作被迫害的科学先知了。

4,行为艺术与巫术

冯宜全在《南方周末》上的报道引起了读者的反响,有表示支持的,有激烈反对的。支持者的意见反映了公众对科学活动的误解,反对者之中,一位贺承军先生指出:“对他的研究,我斥之为值得重视的思维习惯产生的毫无价值的垃圾。如果这种思维与文本还有价值的话,就是整体上类似于一场历时数十年的行为艺术——由他及其家人历时三十年、自编自导自演的关于‘科学研究’的行为艺术。”

这个评价虽然刻薄,但是对于民科行为的实质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比喻。很多民科的行为,确实让人有行为艺术的感觉。2002年,地震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挑战或者质疑相对论的文集《相对论再思考》,收入六十多篇“论文”。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

为了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推动相对论问题的学术讨论,自1999年9月起,“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开辟了“关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争鸣”系列学术讨论,已举办32次。2000年7月29-30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爱因斯坦相对论问题学术会议。会议代表除北京学者,还有来自上海、天津、广州、珠海、成都、贵阳、西安以及山东、山西、河北等地的学者。会议集中讨论了三个议题:(1)“光速不变原理”是否成立;(2)洛伦兹变换是否正确;(3)爱因斯坦相对论适用范围。会议讨论自始至终十分热烈,促进了不同观点专家间的认识、交流和团结。在代表们的一致要求下,会议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召开第二届全国爱因斯坦相对论问题学术会议,并成立了第二届会议筹备组;还决定出版《相对论再思考》论文集。

本论文集的编辑出版坚持百家争鸣方针,在保证一定学术质量的前提下,容纳各种学术观点。除了系列讨论的参加者和第一届会议代表所提交的论文,我们还扩大范围,邀请其他有独立观点的学者供稿。这样做的目的是想使《相对论再思考》成为近年来中国有关相对论研究中独立观点的一次集大成,以使广大学术界作深入讨论和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如果不了解内情,但看其序言本身,一般读者都会相信这是一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集。其实这是一部民科的文集,没有物理学意义上的价值。艺术家徐冰曾经用了两年的时间造了4000多个汉字,用这些汉字印成了一幅幅酷似线装书的纸页,它只是看起来像古书而已,因为里面所有的字都是徐冰自己造的,在字典里根本找不到。这部《相对论再思考》也只是看起来像是论文集。我想他们的讲座、讨论,会使他们产生更多的从事学术活动的幻觉和快感。更像是行为艺术了。

从局外人的角度看,民科的行为类似于行为艺术。但是从其自身看,则与行为艺术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因为一个行为艺术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在做艺术。而民科则认为自己所从事的真的是科学。在我看来,民科的行为有更多的巫术特征。

物理学家费曼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二战结束后,南太平洋某地土著中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祭拜仪式。他们在原来的美军机场旁盖了间小茅屋,屋顶插着几根竹子,还有人坐在屋里,头上绑着两块木头。大概还会有人手举小旗在机场上跑来跑去,不停地仰望蓝天。这个场面一定让人类学家感到兴奋,而谜底却让人啼笑皆非。他们是在等待飞机。他们在战时看惯了美军飞机降落的场景,也常能分到机舱里卸下的东西。美军撤离后,这些好处便再也没有了。于是他们用木块来模拟耳机,用竹竿来模拟天线,重复他们所观察到的美军的操作过程,期待轰隆隆的飞机从天而降。

民科的行为与此相似,他们模拟科学共同体的某些行为,写论文,进行学术讨论,参加学术会议,在论文的写作上也尽可能地模仿,比如内容摘要、主题词、索引、致谢等,一应俱全。一方面,通过这种模拟,他们能够获得一种替代性的满足,就如唱卡拉OK一般模仿歌星一样;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这种方式真的就是他们所模仿的内容。

巫术不仅是原始人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现代的所谓文明人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也难免会求助于巫术。人类学家把实行巫术的途径分为两类,一类通过模拟,一类通过感染。

传染类巫术希望通过与对方有关联的物品对其行为进行控制,或者获得与之相似的性质。比如原始人把老虎皮披在身上,就以为自己可以获得老虎的威力。而如果用一个老虎面具带在头上,则属于模仿。再如果这个面具上装饰上真正的老虎须,便把两者结合起来了。

民科的巫术也是如此。比如冯宜全认为:“任何学说一经正式出版就是科学权力的公认,就是永久性的科学文献,这与其价值公认毫不相干。我在学术界不断发展,在科普界和报刊界不断地做科普介绍,了解的人多了,不就形成一个科学理论啦?”赵兴龙先生不断地到各大学散发材料,宣讲他的理论,认为这样就能潜移默化北大浙大的教授。以提出人类体质进化新说的而知名的民科朱海军也有类似的行为和看法。显然,民科不仅希望通过这种模拟而获得替代性的满足,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被科学共同体接受。这是一种不自知的巫术。这种巫术是针对科学共同体实施的。

而在赵兴龙散发的资料中,还可以看到另一类具有巫术心理的句子:“正月初一至初八,推着黑板在五马街向群众讲解创新科学。初九停讲,即发生了二•二四民航客机坠落温州的空难。……预定到杭州讲学,二次均未能成行,发生龙港大桥被撞断,金温铁路塌方,火车出轨。”这类句子非常之多,显然,赵兴龙先生已经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位能够感动天地的重要人物了,并不是所有民科都有这样的想象力的。当然,要更深入地分析赵兴龙心理,还需要借助更深入的访谈。

三,结语

民间科学爱好者问题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中纠结着科学与大众传媒、主流意识形态、大众语境、公众心理及个体心理多方面的关系。而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看,个体心理的生成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外在生态的塑造。在这多方面的关系中,前面诸种因素构成的生态环境对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影响力是强大的。因此,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为我们对民科的行为及心理做进一步的解读。

在《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中,对民科形成的社会背景进行了一些分析。现简述如下:

作为一个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从事所谓科学活动的特殊群体,民间科学爱好者生存方式和精神状态令人困惑。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几乎没有物质追求,常被视为纯粹的理想主义者。这可以从他们受教育的年代可以寻找到答案。从科学爱好者的教育背景上看,他们往往没有接受过自己所献身领域的专业训练,也没有通过自学对其所从事的那个领域达到深入的了解。但他们基本上都受过理想主义教育并经历过1980年代中国“科学的春天”,有着牺牲与苦行的精神动力。

长期以来,对哥迷及其它民科的正面报道在大众传媒上时有出现。这些文本记录了民间科学爱好者的个人信息以及他们理解和从事科学活动的方式。从这些文本中可以进一步发现,能够被民间科学爱好者作为献身对象的科学领域总是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和意识形态价值的那些,只有这些领域能够满足他们的争光理想,当然,也只有这些领域能够为其所知。

同时,传统科普传中的特定导向及其与某些意识形态的结合所构成的大众语境也对民科现象的形成起到助推的作用。以《十万个为什么》为代表的传统科普是以普及具体的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很少涉及到科学共同体的科学活动。偶有涉及,也常和大众传媒一样,给出某些模式化的描述。比如,在科普书刊和大众传媒上,流传着有很多科学天才灵机一动或者灵光一现做出重大发现的故事。从“阿基米德的浴缸”到“牛顿的苹果”、从居里夫人的“百炼成镭”到“六六六”的发明……等等,这类故事符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失败是成功之母”等民间格言,也与苦行和牺牲的精神相吻合。但这些描述把科学发现的丰富过程简化为最后一步的灵感与机遇,简化为拍脑门出点子;或者更多地强调培根式的归纳法发现模式,因其忽视了深层的在先的理念,使科学发现蜕变为简单的技术劳动。这些叙事模式因其存在着对科学活动的某些误读,甚至其个案也为科学史学者所质疑,但因其富有戏剧性,或因其符合意识形态话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而这类故事不断产生,不断流传,已经成为传媒及受众潜意识中的思维方式,成为大众语境的一部分。这样,大众语境对科学活动的误读,与某种意识形态背景结合起来,就造就了轰轰烈烈的民间科学爱好者群体。苦行与牺牲为其行为提供了意识形态的正的价值,铁杵成针与灵机一动之类的叙事原型为其行为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合理性。民间科学爱好者一面年复一年地打磨铁杵,一面期待灵光降临。

时至今日,这种语境依然存在,由于主流意识形态的长期肯定,具有强大的惯性。这使得民间科学爱好者常被看作具有献身精神的理想主义英雄。很多人即使在表示批评时也要强调,他们的精神是好的;科研机构也不愿直接否定他们,更倾向于委婉地推托;相反,民间科学爱好者及其同情者则常常理直气壮地指责科学共同体在打击人民群众爱科学搞科学的积极性。

民科现象作为一种存在着的社会现实,对其视而不见或者简单地斥之为荒谬都不能解决问题。作为社会问题,民科现象也不是孤立的,他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社会各界都有不同程度的支持者。这反过来意味着,民科的深层心理正潜伏在社会的大众话语系统和意识形态之中。因而,有必要从学理的层面上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正如一个特殊的病例会使医生对人体有特殊的理解,同样,对民科进行案例分析,可以对民科所纠结着的问题有深入的了解,既有利于我们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也可以为将来的科学传播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田松.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J].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7):56

田松.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J].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7):56-57

P.G.Zimbardo,F.L.Ruch.PsychologyandLife.Scott,ForesmanandCompany.1975.p486

吕志贵,辽宁人挑战哥德巴赫猜想,老红军力荐引来省长批示,辽宁广播电视报,2002年3月20日。

钱忠至,果真是“拿着锤子造原子弹”吗?——一位残疾人的“哥德巴赫”梦想,江南时报,2001年4月7日第四版。

田松.全无敌[N].北京:科学时报,2000-4-10:B3版.

转引自:舒炜光,邱仁宗.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41

刘学斤.冯宜全:一个人的“学说”[N].广州:南方周末,2000-4-7:1版.

刘学斤.冯宜全:一个人的“学说”[N].广州:南方周末,2000-4-7:1版.

宗教激情VS行为艺术[N].广州:南方周末,2000-4-28

宋正海等(主编).相对论再思考[C].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

爱好范文篇6

关键词:旅游者偏好柳叶湖

一、研究综述与研究意义

旅游偏好是一个感性的概念,国外的早期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特定旅游目的地的现实旅游者偏好的研究。如LEidaMercado(2002)分析了来自欧洲、北美和拉美的180名旅游者的旅游偏好,指出干净的海水、沙滩、服务质量和价格是影响管理的重要因素[1];AhmetAktas(2007)等对目的地645名旅游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重要-满意”程度可以有效度量旅游者的旅游偏好[2];

AndreaBigano等(2006)分析了来自45个国家的旅游者对假日旅游的偏好,结果发现旅游者对气候表现出一致性偏好,而且来自热一些地区的旅游者表现出了更强的偏好[3]。二是对潜在旅游者的偏好进行探讨。如Wietzelise和RichardSJ.Tol(2002)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不同旅游目的旅游者对气候的偏好与年龄、收入有关[4];Joseffink和AlfredKobsa(2002)基于旅游者的利益和偏好提出了具有个性的服务模式[5]。

国内以现实旅游者的旅游偏好研究为主,如黄秀娟(2002)等通过分析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个性特征和需求特征,指出游客个性特征与产品选择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6];马耀锋等(2006)对在中国6个旅游热点城市的美国旅游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游客的旅游偏好具有较强的规律性[7];孙根年(2001)利用回归模型提出了一个包括支付等级与旅游偏好双指标的国际旅游综合分类方案[8];焦彦(2006)认为旅游者偏好和知觉风险影响着旅游者购买行为决策[9];周慧玲(2008)研究了长沙市居民对旅游目的地的偏好,认为长沙市居民对旅游目的地的偏好仅随文化程度的变化出现了较明显的差异[10]。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

文章以柳叶湖旅游者为调查对象,用随机抽样法获得基础数据,利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通过描述性分析和频数分析获得旅游者偏好相关数据。

2、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主要参考了苏勤(2004)[11]和ChrisRyan[12]设计的量表。主要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进行测试,要求被访者从非常好到非常不好的等级来说明自己的满意程度。问卷的主要内容有: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信息部分,包括体验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业,月平均工资等人口统计学信息及去到柳叶湖之前的期望,动机。第二部分是体验项目,包括吃住娱游购五个方面。第三部分是旅游体验后的满意度测量。

3、数据采集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1年4月3日—4月17日,以随机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时间并非连续,而是有选择地选取了几个时间:2011年4月3日(星期六)整天、4月6日(星期二)整天、4月7日(星期三)整天、4月16日(星期五)下午、4月17日(星期六)下午,目的是为了让收集的样本更具有代表性。本次随机调查地点为游客流较集中的“旅游接待中心”、旅游长廊和共和酒店。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8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72份,有效率达86%。

三、旅游偏好分析

1、量表信度分析

为了检验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使用SPSS15.0对12个变量进行了信度分析,用Cronbachalpha系数(克朗巴哈?琢系数)作为信度测量指标[13]。量表中12个变量的克朗巴哈?琢系数为0.8017(见表3-1),说明量表具有良好而稳定的内部一致性。

2、不同旅游目的旅游者旅游偏好

通过频数分析得出旅游者体验项目后的满意程度的统计结果(见表3-2)。

追求健康型旅游者中,对自然景色均很满意;在风土人情上,认为非常浓厚和浓厚的占一半,且认为浓厚和一般的人数相当,均约占总人数的40%,认为淡薄和非常淡薄的仅为5%;环境卫生方面,非常好、好、一般、差的比例分别为26%、44%、26%、5%;对居民友善程度的感受方面,认为非常友善和友善的人数接近六成,认为一般的占38%;交通方面,认为便利和一般便利的各占46%、27%,;住宿方面,认为好的占47%、一般占33%、非常好占11%、差占9%;饮食方面,认为有特色和非常有特色的将近六成,认为没特色的仅为4%;50%的人认为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一般,认为差的有9%;六成人认为服务人员服务水平一般,认为服务水平低和非常低的有9%。

在追求文化型旅游者中,这类旅游者对柳叶湖的自然景色满意度较高,认为非常好和好的比例达到87%;对于特色建筑认为一般和有特色的居多,共达到74%,;认为风土人情浓和非常浓的达54%;环境整洁卫生方面,认为好的占42%,认为非常好占28%,认为一般的占25%,认为差的占5%;对柳叶湖居民的友善程度,普遍倾向于友善和一般友善,非常友善和不友善仅为18%;交通方面,认为便利的接近六成,但认为非常便利和不便利的也达到了27%,这里面有是否是自驾车出游的原因;住宿方面,认为好的占44%,认为一般的占32%,差和非常好各占12%,;饮食方面,认为没特色的仅为6%,说明柳叶湖饮食较受这类旅游者的欢迎;对于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认为一般的人数比例都在60%上下浮动,说明这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还勉强让这类旅游者满意。

参加交际活动型旅游者中,认为自然景色非常好和好的均大于四成,满意度较高;认为特色建筑一般的人数将近一半;认为风土人情一般的人数也将近一半;环境卫生方面,认为差的仅为4%;居民友好程度方面,认为不友善比例仅为2%,可见居民友好程度相当令参加交际活动的旅游者满意;认为交通非常便利的占64%;住宿方面,认为好、非常好、一般和差的比例分别占51%、10%、29%和10%,说明这类旅游者对住宿的意见不一,就算认为差的也并非势单力薄;饮食方面,认为有特色的和认为一般的分别为43%和39%;对景区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接近六成人认为一般,7%认为差。

在追求地位和声望型旅游者中,认为自然景色好和非常好的占87%;对于特色建筑和风土人情,有将近一半人认为一般;认为环境卫生好和非常好的共占74%,在四类旅游者中最高;对于饮食,认为有特色和一般的人数较接近,认为非常有特色和没特色的各占10%,说明这类旅游者对饮食较为挑剔;认为交通非常便利的仅有12%,但认为交通便利的仍占一半;住宿方面,认为好的有54%,一般的有17%,非常好和差各占14%;认为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一般的比例分别为57%和64%,认为差的比例分别为11%和15%,认为差的比例在四种类型中最高,说明这类旅游者对服务态度和水平的认可度最低。

爱好范文篇7

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首部国产大片《英雄》的出现,意味着国产电影迈出了营销的第一步。该片全面学习了好莱坞的营销模式,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观影热情。此后,“电影需要营销,营销大于电影”的观念逐渐深入电影界,成为一种普遍的观念①。可以说,营销观念的改变是中国电影新世纪以来产业化进程中的一大进步,尤其是国产大片,在取得了骄人成绩的同时,也带动了国产电影营销的整体积极性。近几年,有关电影观众的调查发现:当代电影院的观众正向年轻化发展,其中又以“80后”和“90后”(统称“新生代”)为电影市场的消费主力。“80后”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中国第一代,如今已迈入或即将迈入而立之年,逐渐进入人生消费的高峰期;“90后”成长于经济高速发展、中西文化剧烈碰撞、网络虚拟生活方式盛行的年代,并于2008年开始陆续进入大学校园,他们的消费潜能不可小觑。可以说,“80后”与“90后”的电影消费观念正改变着中国电影的市场规则。事实上,一些国产大片的制作和发行已经开始注意到这个趋势,并在电影营销的各个环节加入了观众喜闻乐见的元素。以《建国大业》为例,基于对新生代观众群体的考虑,导演班子有意识地在影片创作的重要环节引入两位80前后出生的青年参与。首先,特设前所未有的文学副导演的职位,引进79年生人董哲挂职,因为“年轻人路子野,可能很多想法会和传统不同”(导演韩三平语),正因为此,影片中许多情节才能与处于相同年龄段的新生代产生心理共鸣;其次,起用从未独立剪辑过一部电影的27岁年轻人许宏宇担纲《建国大业》的剪辑,此举收效颇大,影片突破了以往主旋律电影刻板范式,增强了娱乐性,满足了新生代的观影需求②。“80后”与“90后”的电影消费偏好特点使得我们不能不仔细考虑他们“想看什么”“想通过看电影获得什么”“口味发生了什么变化”等一系列的问题③。但遗憾的是,学界关于“80后”与“90后”电影消费行为的研究还很鲜见,将两群消费者的观影行为进行比较研究更是无人涉足。本文将在这方面做出尝试,比较“80后”和“90后”在电影大片消费偏好上的差异,以期把握中国新生代电影大片消费的变化趋势,从而有利于电影从业人员开展更富针对性的电影营销。

二、文献回顾

(一)电影消费研究回顾

通过文献搜索不难发现,已有的关于电影消费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用定性(思辨)的方法研究电影消费现象。例如,姜申(2008)探讨了电影怀旧与消费文化的关联④;何水静、但璇璇(2009)分析了动画电影对于成人的消费价值⑤;蓝爱国、马薇薇(2009)则指出,消费者对某种电影产品的消费归根到底是受电影产品自身及与其有关的营销行为中所承载的文化因素的影响⑥。另一类是对电影消费的某几个方面问题进行简单的频数分析。例如,方亚琴(2004)对观众“在哪里看电影”、“为什么看电影”、“为什么要去电影院看电影”等做了调查⑦;戴新民、李顺来和李安惟(2005)初步考察了电影观众的消费频率、电影产地偏好、类型偏好和观看同伴等问题⑧;朱丹华、朱静雅、朱墨等(2005)对大学生看电影的方式、去电影院看电影的频率以及与此相关的制约因素等进行了调查与讨论⑨。朱墨、朱静雅、史姝琳等(2006)指出,电视和音像制品以及BT下载是大学生最常用的观影方式,说明当代大学生是最重要的电影关注群体,但仍不是重要的影院消费群体⑩。曹春明(2009)则对农村电影观众“一年愿意花多少钱看电影”“喜欢看哪国的电影”“电影好看的标准”等问题做了分析?;可见,至今尚未有专门以“80后”或“90后”为研究对象的电影消费行为研究。

(二)世代消费差异研究回顾

消费世代(Generation)实际上是以年龄为变量的市场细分,属于人口统计细分法的一种。消费世论的基本假设是:出生于同一时代的人经历过共同的社会、政治、历史和经济环境,因此会产生相似的观念和行为?。卢泰宏、张红明、阳翼(2004)提出中国消费者世代五分法,即1945年以前出生的社会主义信仰者一代(TheSocialistGeneration);1945—1960年出生的失落的一代(TheLostGeneration);1960—1970年出生的幸运的一代(TheLuckyGeneration);1970—1980年出生的转型的一代(TheTransformGeneration);1980年以后出生的独生代(TheOnly-ChildGeneration)?。其后,阳翼从价值观的视角,用实证的方法对城镇独生代和传统世代做了纵向比较,发现独生代在三个方面有着与传统世代显著差异的消费行为特征,即“有钱就花、行乐及时”,“崇尚品牌、追求时尚”,以及“个性自我、享受人生”?。阳翼、关昱则认为,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已跨越30年,若仅用“独生代”概之已略显粗糙,因此进一步把“独生代”细分为“80后”与“90后”,并纵向比较了两代人的消费者行为异同,发现他们在电子产品和旅游消费,网络购物、媒介接触以及消费观念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但迄今为止,尚未有学者对“80后”与“90后”的电影消费行为做过比较研究。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共设16个问题,内容涉及电影大片的类型偏好、产地偏好、档期偏好和消费动机等方面。采用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种途径进行问卷发放,分为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预调查阶段.在设计好问卷初稿后,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发放纸质版和电子版问卷共40份,根据填答情况及受访者的建议,修改了部分问题和选项;第二阶段为正式调查阶段,2010年12月下旬,笔者以广州为主,兼顾北京、上海、深圳和少数几个省会城市,利用圣诞节和元旦档期大片放映的集中时段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纸质版问卷的发放以在广州的几家电影院拦截访问为主,每位受访者都会收到我们的一份答谢礼物(魔方、手机挂饰等),共发放纸质版问卷700份,回收688份,回收率为98.3%;通过网络滚雪球的方式发放电子版问卷380份,回收309份,回收率为81.3%。通过两种方式共计发放问卷1080份,回收问卷997份,总回收率为92.3%,剔除无效问卷127份,得到有效问卷为870份,有效回收率为80.6%,其中“80后”579份“,90后”291份。由于“80后”与“90后”的比例大致为2:1,样本量差异较大,不利于进行比较分析,故进行第二次抽样,随机从579份“80后”样本中抽取364份,最终得到本文的分析样本,总计655份(样本分布见表1)。使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包括频数统计、交叉分析和卡方检验等。

四、发现与讨论

(一)电影大片喜好度比较由表2可知,“80后”和“90后”均有接近八成的受访者喜欢看电影大片,两者无显著差异(χ2=1.437,df=4,p=0.838)。事实上,“80后”与“90后”均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大好环境中,经济条件相对富足,生活方式也更为丰富多彩,看电影大片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闲活动。

(二)电影大片类型偏好比较表3显示,喜剧片是“80后”与“90后”最喜欢的电影大片类型,78.4%的“90后”喜欢喜剧片,高于“80后”的65.9%(χ2=12.222,df=1,p=0.000<0.01);59.8%的“90后”喜欢爱情片,也高于“80后”的49.5%(χ2=6.966,df=1,p=0.008<0.01);而对于伦理片和名人传记片,“80后”的兴趣要大于“90后”:10.4%的“80后”喜欢伦理片,“90后”仅有4.8%(χ2=7.010,df=1,p=0.008<0.01);“80后”中有11.5%的人喜欢名人传记片,也高于“90后”的6.9%(χ2=4.053,df=1,p=0.044<0.05)。可见,年龄更大、阅历更丰富的“80后”表现出对思想性更强的伦理片和名人传记片有更大的兴趣,“90后”则对较为轻松的喜剧片和爱情片更为喜爱。

(三)电影大片产地偏好比较从表4可知,美国大片最受新生代欢迎,有高达83%的“80后”喜欢美国大片,高于“90后”的73.5%(χ2=8.597,df=1,p=0.003<0.01);“80后”中有47%的人喜欢港台片,低于“90后”的56%(χ2=5.283,df=1,p=0.022<0.05);16.8%的“80后”喜欢日韩片,低于“90后”的26.8%(χ2=13.049,df=1,p=0.000<0.01)。

(四)电影大片观看频率比较从表5可以看出,“80后”与“90后”每月平均观看电影大片的数量没有显著差异,超过9成的受访者表示每月至少看一部电影大片。

(五)获取电影大片资讯渠道比较表6显示,有40.9%的“90后”通过电视了解电影大片的相关信息,远高于“80后”的29.1%(χ2=9.939,df=1,p=0.002<0.01);9.3%的“90后”通过广播了解影片信息,也高于“80后”的5.2%(χ2=4.079,df=1,p=0.043<0.05);通过网络了解影片信息的“80后”高达92.6%,高于“90后”的84.2%(χ2=11.495,df=1,p=0.001<0.01);通过户外广告了解影片信息的“80后”有29.7%,高于“90后”的22.0%(χ2=4.922,df=1,p=0.027<0.05);通过地铁、公交等移动电视了解影片信息的“80后”占29.1%“,90后”占21.3%(χ2=5.179,df=1,p=0.023<0.05)。可见,相比之下,“80后”比“90后”更多地利用网络等新媒体了解电影信息,而“90后”则比“80后”更多地通过传统媒体了解影片信息。

(六)电影大片观看渠道比较表7显示,网络是“80后”和“90后”最主要的观看电影大片的渠道,其次才是电影院,74.2%的“80后”会去电影院观看电影大片,高于“90后”的63.2%(χ2=9.109,df=1,p=0.003<0.01);而通过碟片观看电影大片的“90后”(20.3%)要高于“80后”(14.3%)(χ2=4.121,df=1,p=0.042<0.05);通过电视看电影大片的“90后”有23.4%,也高于“80后”的14.8%(χ2=7.768,df=1,p=0.005<0.01)。可见,已工作并有稳定收入的“80后”比“90后”更倾向于去电影院看电影,而“90后”有相当一部分是在读学生,经济能力有限,相比之下更倾向于通过碟片和电视观看影片。

(七)是否去过电影院看电影由表8可知,有89.0%的“80后”去过电影院,高于“90后”的80.4%(χ2=9.477,df=1,p=0.002<0.01)。这与“80后”都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有了自己的收入,而“90后”多为在校学生,尚未具备独立的经济能力有关。表9显示,在不去电影院的原因方面,“80后”与“90后”在“电影票价太贵”这一点上有显著差异(χ2=4.422,df=1,p=0.035<0.05):有高达61.8%的“90后”不去电影院的原因之一是电影票价太贵,而选择这个原因的“80后”仅有40.0%。

(八)电影大片档期偏好比较由表10可知,有72.2%的“80后”认为“有好电影就看,档期无所谓”,高于“90后”的62.7%(χ2=5.696,df=1,p=0.017<0.05)。在元旦、春节、情人节、七夕节、国庆节等电影档期,“90后”去电影院的比率均显著高于“80后”。可见,总体而言“90后”比“80后”更重视电影档期。

(九)观影时间段选择偏好比较从表11可以看出,“80后”与“90后”在工作日的晚上和通宵这两个时间段的选择上有显著差异:有44.1%的“80后”会选择在晚上(18点以后)去电影院看电影,“90后”却只有33.1%(χ2=7.023,df=1,p=0.008<0.01);而选择通宵时段的“90后”有7.6%,远高于“80后”的0.6%(χ2=19.482,df=1,p=0.000<0.01)。在周末,“80后”与“90后”时段的选择也不尽一致(如表12所示):选择上午去电影院的“90后”有6.8%,高于“80后”的3.1%(χ2=4.172,df=1,p=0.041<0.05);选择通宵时段的“90后”有3.0%,也高于“80后”的0.3%(χ2=6.822,df=1,p=0.009<0.01)。综合工作日和周末的情况来看“,90后”比“80后”更倾向于选择早上和通宵时段看电影,这些时段都是优惠较多的时段,由此可见,“90后”比“80后”对电影票的价格更为敏感。

(十)能接受的最高票价比较表13显示,“80后”与“90后”能接受的最高票价有显著差异(χ2=12.873,df=5,p=0.025<0.05):仅有27.1%的“90后”能接受60元以上的电影票,而“80后”则有38.3%。

(十一)电影票购买渠道比较从表14可以看出,绝大多数“80后”与“90后”都会选择在电影院售票处购票,其中“80后”有90.7%,低于“90后”的95.3%(χ2=4.255,df=1,p=0.039<0.05);而通过网络订购的“80后”有24.7%,高于“90后”的11.9%(χ2=14.432,df=1,p=0.000<0.01)。

(十二)电影院选择的影响因素比较由表15可知,在所有电影院选择影响因素中,“80后”与“90后”仅在“就近,交通便捷”这一因素上有显著差异:57.1%的“80后”会考虑此因素,高于“90后”的46.6%(χ2=6.026,df=1,p=0.014<0.05)。这说明已经工作的“80后”比“90后”更有时间观念,不愿在去电影院的路上花费太多时间。

(十三)观影同伴的选择比较表16显示,有五成左右的“80后”与“90后”会跟男(女)朋友一同看电影;有67.9%的“80后”会跟普通朋友、同事或同学一起去看电影,显著低于“90后”的78.8%(χ2=8.155,df=1,p=0.004<0.01);而“80后”选择一个人去看电影的比例要显著高于“90后”,“80后”有12.0%,而“90后”仅有5.9%(χ2=5.939,df=1,p=0.015<0.05)。

(十四)去电影院看电影大片的动机比较由表17可知,为了获得高质量的观影体验是“80后”与“90后”去电影院看电影大片最主要的目的,选择此因素的“80后”有64.8%,高于“90后”的55.1%(χ2=5.420,df=1,p=0.020<0.05),说明“80后”比“90后”对观影体验有更高的要求。

五、结论与营销启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为中国新生代消费者,“80后”和“90后”对电影大片的消费偏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也呈现出许多差异。根据这些相似点和差异点,电影厂商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两者一致的方面,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营销;而在两者有显著差异的方面,则应适当对其进行市场细分,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差异化营销。

(一)产品策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升国产大片影响力

调查显示,国产大片在“80后”与“90后”消费者中的喜好度排名相对靠后。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来到电影院观看国产大片,电影工作者应在电影创意、电影语言、电影科技和电影营销等方面更多地借鉴欧美、日韩和港台等电影业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甚至可以采取国际联合制片的方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作出中国年轻一代爱看的好电影。此外,中国电影业还应改变电影类型稀少的现状,不但要继续创作新生代(尤其是“90后”)特别喜爱的喜剧片、动作片和爱情片,还要根据他们的观影需求,更多地涉足科幻片和动画片等类型的电影;再者,“80后”与“90后”去电影院看电影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观影体验”和“放松心情”,因此电影剧情应少一些说教,多一些轻松和娱乐。只有电影类型更为丰富,题材更为多样,表现手法更为新颖,剧情更为轻松娱乐,国产大片在中国新生代消费者中才能更有竞争力。

(二)定价策略:灵活定价机制,适当降低票价

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90后”不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原因是“票价太贵”;仅有两成多的“90后”能接受60元以上的票价。可见,当前电影票的定价是更多年轻人进入电影院观看电影大片的一大障碍。此外,调查还显示,“90后”比“80后”更倾向于在早上和午夜看电影,更倾向于跟普通朋友、同事或同学一起去看电影,因此,电影院可以适当提高早上和午夜这两个时段学生票的折扣比例,也可以适当延长优惠时段,还可以为他们提供优惠套票;对提前预定票也可以较低的价格出票……这些优惠举措无疑都将对价格敏感的“90后”消费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通过灵活的定价机制,把他们从电视机前,DVD旁和电脑网络上拉回到银幕前。

(三)渠道策略:完善网络售票机制,增加网络销售份额

调查显示,“80后”与“90后”通过网络购票的分别占24.7%和11.9%,这一方面说明新生代消费者热衷于网络消费,另一方面也说明网络购票在票房总销售的份额仍可提高。电影院线应根据新生代的消费偏好特点,完善网络售票机制,方便消费者购买;针对他们喜欢网络团购的特点,还可以用优惠的价格将多部电影捆绑进行网络销售,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他们排队等候的时间,另一方面又可以较为优惠的团购价格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入电影院看电影,增加观众人次,提升票房收入。

(四)传播策略:重视网络推广,巧借口碑营销

数据显示,“80后”与“90后”获取电影资讯的主要途径是网络,“80后”尤其如此。因此,在电影营销传播策划中,要特别注重网络的推广,在各类站点如官方网站、门户网站的电影频道、在线视频网站、电影点评网站及各大社区、论坛中进行影片推广宣传,引起“80后”与“90后”的兴趣,进而激发口碑传播效应,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消费。事实上,好莱坞在网络推广上有着非常成功的经验,他们的电影网络营销通常从影片策划阶段开始,就通过官网的形式跟网友、影迷互动,完成影片创意征集、内容宣传覆盖、电影品牌建设、衍生品销售以及电影观众调查等一系列工作。相比之下,国内的官网通常在影片上映前一个月作为影片整体营销活动的一个环节推出,且一片一网、只具备简单的资讯功能,无法形成跟目标观众深入、持久的互动。

爱好范文篇8

通过开展“争当百姓喜爱的好官”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强化了“执政为民”的理念,提升了自身为民服务的能力,切实转变了作风,真正使“四风”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使全体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有了一个大的转变,整体素质有一个大的提升,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更好的为企业服好务,促进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深化宗旨教育,坚定一心为民理念。抓好学习教育,结合开展的“学讲话、转作风、优环境、促发展”大讨论活动,引导全局党员干部进一步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1.开展读原著上党课学先进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以及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学习周本顺同志在我省纪念建党93周年暨“争当百姓喜爱的好官”座谈会上的讲话,学习弘扬焦裕禄、吕玉兰精神和先进事迹,进一步把握百姓喜爱好官的标准和内涵。

2.开展“怎样才是好官”、“怎样成为好官”专题讨论。结合我局实际,采取征集意见、谈心谈话、对标定位等形式,自觉对标中央和省、市、县委要求,对标先进模范人物,围绕准确把握“百姓喜爱”基本内涵,找准自身差距不足,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等内容组织专题讨论,明确我局的好官标准。

二、强化担当意识,在推进发展中为百姓造福,为企业服好务。带领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全县经济发展事业,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主动转变作风,提高执行力,干实事、求实效,努力在推进经济发展这一关系群众利益的根本性问题上下功夫。

1.聚焦经济发展落后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奋发有为,放开胆子,放开手脚,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在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坚持“有中生新”、“无中生有”,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2.确保完成大气污染整治任务。我局站在关系基本民生的高度,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重点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切实引导企业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治污设施,确保完成排放削减任务,努力实现我县环境质量的根本好转,为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3.做好扶贫攻坚重点工作。我局按照县扶贫攻坚工作的统一安排,切实负起责任,全面落实我局扶贫攻坚计划,深入推进扶贫帮困“春雨行动”。进一步建立健全贫困村驻村工作机制,明确落实贫困户帮扶责任人。深入吕寨镇贾村,与村干部认真分析贫困村、贫困户致贫原因,针对帮扶对象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实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三、密切联系群众,构建党群干群关系新常态。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进一步创新联系方式和载体,使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成为一种新常态。

1.开展“进百姓门、说百姓话”主题走访。积极推进党员干部蹲点服务和联系群众制度的落实,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开展以“唠一次嗑、做一顿饭、扫一次院、下一次田、办一件事”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走访活动,宣传党的政策,听取群众意见,贴近于群众的感情,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帮助基层建强组织、谋划思路、解决难题。

2.推行党员干部“志愿服务我先行”活动。我局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参与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注册成为志愿者,并利用党员活动日、节假日、工余等时间,结合职业特点和个人特长,把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及其子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作为服务重点,开展结对帮扶、综合包户。建立起党员干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推动党员志愿服务长期化、常态化。

3.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我局领导干部弘扬密切联系群众作风,坚持亲自阅批群众来信,带头接待上访群众。抓好领导干部联系基层,联系群众,下访约访等制度的落实。

四、内律外制并重,树立清正廉洁形象。我局严格干部管理,既要“内律”,开启党员干部思想“总开关”,又要“外制”,关紧制度“铁笼子”。

爱好范文篇9

[关键词]:民间科学爱好者(民科)、科学与社会、心理、巫术、科学传播

Astract:“Sciencefans”isageneralsocialphenomenonofChina.But,asaspecialgroupwhodevotedtotheso-calledscientificactivitiesoutsideofthesciencecommunity,theyaredifferentfromamateurscientists(orscienceamateur).Mostofsciencefanshavesimilarbehaviormodelandpsychologicaltendency,andthemostcommoncharacteristicisthattheycannothavepropercommunicationwiththesciencecommunity.Mostofthemhavemoreorlessparanoidpsychologicaltendency,anditcangiveanexplanationtosomeoftheircharacteristicssuchasoverhardworking,highlyself-sacrificeandself-complacence.TheirbehaviorlooksfromoutsidelikePerformanceArt,butinsomesenseitimpliessomeunconsciouslysorcerypsychology.Theresearchonsciencefanswillgiveanewdimensiontounderstandtherelationshipamongscience,publicandsociety,andwillprovidesomeadviceforsciencecommunication.

keywords:sciencefans;scienceandsociology;psychologicalanalysis;sorcery;sciencecommunication

在中国,存在着难以计数的民间科学爱好者(以下简称民科),不时引起强烈的社会关注。从其教育背景上看,他们往往没有接受过自己所献身领域的专业训练,也没有通过自学对其所从事的那个领域达到深入的了解;他们有着“理想主义”的精神追求和以苦行与牺牲为特征的生活态度;其“学术论文”不但结论惊人,而且善用众多“新词”、“大词”,并往往喜欢为自己涂上一层爱国主义亮色。民科作为一个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从事所谓科学活动的特殊群体,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业余科学爱好者”,其最大特征是不能与科学共同体进行正常的交流,并有其特殊的心理倾向。大规模民科的出现涉及到公众、科学与社会的诸多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一,关于民间科学爱好者的研究

民科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几乎所有的科学领域都有他们的活动。有人致力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被称为哥迷),有人致力于推翻相对论,有人致力于建造永动机,有人一心要建造一个包罗万有的宇宙理论……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民科问题由来已久,但一直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利华和文献情报中心李宏曾写过一篇《对科技日报报道的“蒋春暄重大发现”的质疑》(/members/zlh/zlh1.htm),这是笔者所见第一篇从学术角度讨论民科问题的文章。北京大学刘华杰博士对此问题也有关注,曾对著名哥迷(致力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民科)胡思之做过长篇访谈,可以作为研究哥迷的第一手资料。

笔者曾在《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7期发表了《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对此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文中对民间科学爱好者(sciencefans)做了如下定义:

所谓民间科学爱好者,是指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总的来说,他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

这个定义中,只有“不能交流”可以算做可观察的外部行为,而“希望”、“试图”和“致力于”等都与动机、目的等心理因素有关,不能直接观察。对此,只有通过对其行为的分析,和对它本人的访谈予以判断。可以想象,研究民间科学爱好者有如下几种材料:1,与民科的直接往来;2,对其本人及相关人物的访谈;3,大众媒体的报道;4,民科的文本(“科研论文”)。实际上,当我们以科学家为对象进行社会学研究时,同样要借助于这几种材料。

在定义了民科之后,笔者还定义了业余科学爱好者(scienceamateur)。这一群体同样人数众多,同样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从事科学活动,比如天文爱好者,他们经常观测星象,也能发现一些新的天体如小行星、彗星;或者如生物爱好者,他们制作标本,也能发现一些新的生物种类。他们与民科的区别在于:从外部看,他们能够与科学共同体进行交流;从心理上分析,他们不想推翻现有的科学体系,一鸣惊人,而只是出于爱好,做一些具体的科学工作。

民间科学爱好者、业余科学爱好者乃至科学共同体内部的职业科学家是一个连续谱,其间不存在截然分明的界限。

二,民间科学爱好者的核心心理特征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民间科学爱好者有它产生的社会心理根源和时代背景,也有其自身的心理特征。

现在,公众对于心理诊所已经逐渐接受,不再把去心理诊所咨询的等同于心理疾病或者精神病。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personality),也有其特殊的心理倾向。当某种心理倾向过于偏离了“通常的范围”,就被视为心理疾病。但是,“通常的范围”并不是确定的,它与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具体的社会环境有关。通过对民科的调查和归纳,可以发现,他们在心理上存在着某些共同的倾向。

归纳起来,他们最核心的心理特征是偏执。他们大多坚信自己的“科学结论”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他们不能与科学共同体甚至与世俗社会达成正常的交流;他们常常生活在幻想的情境中,比如他们不能平实地理解他人的言论,会忽视对其不利的部分,夸大他们喜欢的部分;有时也会出现某种妄想的特征,比如把自己比作布鲁诺和伽利略,把自己的到处碰壁解释为权威对小人物的压制与迫害;他们普遍表现出对精神的强烈追求,仿佛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们的生存能力通常较差,有人甚至年过四十还要依靠父母、妻儿来维持生存,但是生活的艰苦反而加强了他们的悲壮感和神圣感;他们有很多人相信自己在未来会成为一代大师,这种信念使其困苦的生活镀上了一层光辉。

在心理学上,严重的偏执倾向被视为一种病症。偏执(paranoid)是一种功能性的障碍,它表现为对幻觉的坚持,即使在面对相反的例证,得不到任何社会支持的情况下,也坚信自己所相信的东西。这些幻想常常能够被偏执者解释得头头是道,并建立起内在的逻辑性。而且,症状越严重,越是能自圆其说。偏执有几种类型,其中一种叫做自大幻想(delusionofgrandeur),其表现是:“偏执者相信自己是个重要人物,比如圣母玛丽亚、百万富翁、大发明家等等,甚至是上帝本人。”而科学家,正是在民科大量产生的1980年代初期具有重大意识形态价值的重要形象。

当我们说一个人偏执的时候,通常隐含着这个人与多数人的想法不一致的意思,倘若与多数人的想法一致,可能会被说成执著甚至是信念坚定。随着社会宽容度的增加,整个社会越来越能够容忍不同观点的存在,不再要求每一件事情都看法一致。实际上,如果是美术爱好者,无论他采用多么怪异的画法,描绘多么怪异的对象,都可能被人接受,甚至可能真的一鸣惊人。即使现在不能被接受,他也可以期待被未来接受。再如民间棋类爱好者,无论发明出什么怪异的棋来,只要有人愿意接受他的规则,它就有存在和发展的权利,也可以组织相应的棋类协会。但是,如果他坚持认为自己发明的就是围棋,并要求围棋协会接受他的“成果”,他的被拒绝也是理所当然的。因而,对于民科来说,他们的偏执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他们坚信自己所从事的就是科学,并且有着无比重要的价值;其二,他们坚决要求科学共同体承认他们的“科学”。对于民科本人来说,由于有前者,自然会有后者。但是从旁观者的角度看,类比于民间美术爱好者和民间棋类爱好者,前者可以被宽容,而后者则只能被拒绝。

如果把偏执作为一种心理状态,那么,这种状态在程度上是连续的。很多业余科学爱好者乃至职业科学家都有类似的状态,甚至程度会很高。只不过,职业科学家可能被称作坚持真理,而不被认为是偏执,至少不会被认为是荒谬,而民科则可能被认为是执迷不悟。这里的确存在一个复杂的话语权问题,非本文所能讨论。然而,既然民科所热爱的对象是科学,并且他们本人也要求被科学共同体接受,那我们只能以科学共同体目前的标准来评判民科的工作。归纳起来,民科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特征有如下方面:

1,交流的缺失

由于偏执,民科常常难以与他人进行交流。不仅与科学共同体难以交流,在其日常生活中也很难与人交流。这表现为两个方面:1)只肯倾诉,不肯倾听;你说你的,我说我的;2)不能正确理解他人的真实想法,只接受喜欢的观点,不接受不喜欢的观点,甚至把批评理解成支持。前者属于直接的人际交往,后者可以从直接交往及其行为方式中看到。

哥德巴赫猜想爱好者(哥迷)是人数最多的民科群体,在大众传媒上报道最多。数学家早就指出,凭初等数学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如同骑自行车登月球。哥迷常常宣称,即使是错了,也想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但是,当错误被指出的时候,他们又不接受。下面是大众媒体对哥迷庄严的一段描述:

1985年,庄严满怀希望地把精心写就的数学论文邮给中国最权威的数学研究机构,不久,就收到了回信:“我们不认为此种方法有学术价值。”一时间,他真的有点儿蒙了。耗费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啊,熬干了多少滚热的心血啊,织就了多少美妙的希望啊,轻轻的一句话就给枪毙了!但是庄严没有气馁,他在原有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大众媒体对民科的报道常常包含着很强的倾向性,由于这类报道经过了民科本人以及记者的夸大、虚构和改写,不能作为平实的材料直接使用。但是这些夸大、虚构和改写,正好可以作为症候阅读的材料,从中分析民科本人的心理,以及代表社会一般话语系统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记者的心理,从而了解公众对科学的一般理解。在对民科的研究中,经常会遇到这类文本。从这段文本可见,庄严曾经得到过回信,但他不愿意接受回信的判断,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继续研究。又如:

刚开始,对于专家学者们对他的否定,刘国安总是很气愤,认为这些专家们水平太低。刘国安介绍说,江汉大学有一位教授过去对他的研究一直很关心,他第一次上门求教时,这位教授看了他的论文后,认为非常有价值,答应做工作帮他把发表,临走时还给他了几百元钱,鼓励他继续努力。可过了不久,刘国安觉得这位教授的态度大变,再上门时,教授就叫他不要再费力了,以后再联系,教授的态度也不热情。这事儿让刘国安纳闷了很长时间。后来碰壁碰多了,他也就习惯了。刘国安一方面感叹国内的数学专家不能慧眼识珠,另一方面他还担心别人把他的成果占为己有。

一方面,民科希望得到专家的认可,请专家评判;而一旦被否定,就认为专家水平低,不足以判断他们的“成果”。所以他们的请教只是名义上的,并没有交流的心态。很多哥迷希望国家权威学术机构为他们的成果召开论证会,由于政府官员的介入,曾经有两个专业数学机构(中科院数学所和东北大学数学系)先后为两位哥迷(蒋春暄和庄严)的证明进行过论证,结果一律是否定的,但是这两位哥迷依然声称自己已经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根据笔者个人与民科接触的经验,他们都非常喜欢倾诉,一说起来就滔滔不绝,但是他们不愿倾听,几乎不考虑听众的反应,既不理会对方是否听懂,甚至也不理会对方是否在听。

浙江温州的赵兴龙先生是一位热心于热力学永动机的民间科学爱好者。他自我宣传的方式是自费印刷材料,到各大学演讲。2002年6月27日,赵兴龙先生给我打来一个电话,在长达一个小时的通话中,我几乎没有说话的机会,只能努力地在他说话的间隙,插入我的问题。而赵先生在简短的回答之后,马上就会回到他的话题。他或许真是希望我支持他,但是他显然不想了解我对他的看法。我在插入的问题中,坦率地表达了我民科的基本看法。赵兴龙先生同意我把他作为案例写到书和文章中。下面是我事后根据回忆做出的一段电话记录:

我问:您从事热力学的研究,你都看过那些热力学的专业书籍?

答:这个热力学的书都是一样的,看过一本就够了。我以前搞电机,电机的书都看过。我以前是很喜欢看书的,我们图书馆我捐过1000元,是图书馆收到的第一笔捐款,当然现在捐十万、八万的都有……

我问:您写了这么多论文,给专业杂志投过稿吗?

答:专业杂志我也送过,比如我这个论文吧,我送给《物理》杂志,就是那个物理学会的,他们的那个编辑还是很有水平的,说可以考虑,但是要领导决定能不能发表,一问他们领导,领导说不同意发表。我们普通群众要指出科学家的错误是非常困难的……

问:可是物理类的杂志有很多,不只《物理》一家,你给别的杂志投过吗?

答:这个吗,有个道德问题。我们不能一稿两投。我给了这一家,就不能给另外一家。

问:可是《物理》杂志不是决定不用了吗,你就可以给别的杂志了。

答:我已经给《大学物理》杂志了,我看看他们是不是可以用,不过还没有消息。我们这个科研……

问:赵先生,我还想问一下,你平时经常阅读哪些专业杂志?

答:这个没有,我以前订一些杂志,现在都不订了。我觉得要集中精力,信息量太大分散注意力,对我们的研究没有什么好处……

问:赵先生,你既然给《物理》和《大学物理》投稿,总应该知道这些杂志都发表些什么样的文章吧?

答:这个不要紧,不发表也不要紧。我说了,我可以不断地讲,时间一长,我的观点就会潜移默化,大家就会接受。我们要回报社会,为社会做贡献……

当然,这个记录非常不完全,赵兴龙实际说的话要比我记录下来的要多得多。

由于偏执,由于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民科对自己的处境,对周围的环境并没有清醒的认识。他们常常根据自己的意愿,改写所听到的内容,甚至把否定解释成肯定。比如赵兴龙说,北京林业大学刘家冈教授很支持他的科学活动,我根据赵兴龙提供的线索,与刘家冈教授通了电话,刘教授的确接待过一些从事物理研究的民科,有时也会些找人听他们宣讲,就像很多哥迷所要求的那样,告诉他们错在哪里。但是,刘教授说,从来没有发现有价值的思想。赵兴龙也不例外。赵兴龙还说浙江大学物理系沈建其博士支持他的研究,在他印发的材料中,甚至有一篇把沈署名为合作作者。我根据赵提供的电话,拨到了沈博士的宿舍,他的同屋说,沈建其从来没有同意过赵的观点。在赵兴龙印发的一期材料上,他宣称中共中央支持他,并在醒目位置提供了一幅照片,照片的内容却是他给中央某位领导发的一封特快专递的封套。只是他给人家发了一封信,还不知道人家看没看,就说人家支持他了。赵兴龙非常喜欢说某某教授看了他的材料说不出话来,他把这解释为对方不能否认他的理论,所以才哑口无言。

2,“全无敌”

民间科学爱好者坚信自己已经获得了巨大的科学成就,不愿接受任何反面的意见。而在他们遇到不能解释的反面意见时,他们往往不去正面回答问题,而是找出种种理由自我辩护。我曾在沈阳拜访过一位民科,他自费出版了一本名为《生命》的书,我在关于民科的系列文章中对他有过详细的描述。

“我们的谈话进行了近一个小时。一个小时中我用尽种种手段指出他的逻辑漏洞,希望他能有所反思,但是我遭到了彻底的失败。对于我的任何质疑他都能找到反击的借口。他时而相信此书能救苦救难,时而不在乎是否能得到俗人的理解,时而说自己达到了神佛的境界,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范围。我深信,神人已经达到了全无敌的状态,百毒不侵了;他已经完全沉浸在个人的幻想之中,同这个他其实很想得到认可的世界不能有任何思想上的交流了。只能是他传道,他被崇拜,他自我修正教义,而不可能是他被别人改正。”

我把这种永远正确的状态命名为“全无敌”,这是偏执心理的一种表现。对于他不能回答的质疑,他要么回避,要么转移话题,要么牵扯出新的理由。这里倒是可以应用拉卡托斯的“硬核-保护带”理论来解释。拉卡托斯指出:“经验不能否证理论,因为任何理论都可以通过适当地调整它背景知识,把它从经验的反驳中永远地拯救出来。”所以,民科几乎是不可能被说服的。在与赵兴龙先生的通话中,我发现他也处于全无敌的状态之中。

有些民科还喜欢给科学家找毛病,一旦找到一个,会把它极力夸大。其实很多时候完全是出于自己的误解。比如赵兴龙就找到了很多科学家的错误。其中一个是这样的:

2000年出现一个奇特的天文现象,十五的月亮十七圆。因为望的时刻发生9月14日(农历八月十七)北京时间3时37分,已经是农历十七的凌晨。赵先生说,这是错的,因为农历每天的起点是早晨5点,不是零点。所以9月14日3时37分仍然是农历八月十六,民间叫后半夜。对此,赵兴龙表现了超常的气愤,他在他散发的材料中写道:

有一年科学家提出“今年中秋,十五月亮十七圆”。科学家上了电视,报刊大量宣传,科学家成了名星。“外国月亮比中国圆”是臭知识。“十五月亮,十七圆”毫无疑问是对中国人民的感情损害。提出这个科学的科学家根本就不想一想农历的每一天开始于哪一个时间。不弄清楚农历的每一天开始于何时,怎么研究农历,怎么就随便上电视出风头、大讲“十五月亮十七圆”呢?

3,自大与悲壮

所有的民间科学爱好者给自己的成果赋予极高的价值。蒋春暄、庄严、赵兴龙莫不例外。比如发明地球抛月学说的冯宜全写道:“‘地球抛月学说已经揭开月球起源历史’,‘将是近代科学最伟大的发现’,‘应并获诺贝尔天体物理奖、瑞典克雷福特地学奖和丹麦安德森天体物理奖’。”

民科表现出一种刻苦顽强、敢于牺牲的精神,他们的刻苦与牺牲远远超出了常人,甚至媒体中描述的陈景润和蒋筑英也未必能比。民科的个人生活大多比较糟糕。尽管其中有些人不乏才智,但是他们却不愿变通,不愿暂时放弃自己的“科研事业”,解决好生存问题。更多的民科无法融入社会,生存能力极差。有些人甚至放弃了个人生活,乃至倾家荡产、借债度日。

在2002年8月,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场,我亲眼目睹了一位靠借债度日的哥迷,来自天津的农民刘先生,他的衣着就如一位正要出工的普通民工,我相信他已经把自己最好的衣服穿了出来。大会注册费几千元,很多民科自费参加,刘先生就是正式注册代表。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找会务组要求安排小组发言,遭到了拒绝和推诿。组委会一位负责同志对我说:这次大会没有门槛,任何人只要交钱就可以注册参会。但是学术发言则要经过论文审核。很多刘先生这样的哥迷要求发言,都被拒绝了。刘先生对我说,没有人支持他的事业,借钱很难。但是刘先生却显得精神饱满,记得他慷慨激昂地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你要是都想着自己,那国家怎么办?像哥德巴赫猜想,中国人不证,不全让外国人给证了?

民科的四处碰壁,不够宽裕的生活,反而使他们产生一种悲壮的感觉。他们常常把自己与那些被冷落的孤独的先知相比,与遭到迫害的哥白尼、伽利略和布鲁诺相比。比如冯宜全:

没有生活费和老冯所需的科研经费,冯家生活主要是靠老冯的妻子郑翠英一个人每月500多块钱的工资维持,“像我们这样贫困的家庭,唐山有几家?”对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郑翠英回忆说,“老冯自学了30年,搞了20年科研,花了3万多块钱,全从我的工资中挤出来。20年来,我们没节没年没生日,每天我中午下班,他都伏案劳作,我就去做饭。我母亲是我们死硬的反对派,说人家都不搞的,这么多年你们还搞?总恼。我不是没脑子的人。就是因为他这科学很重大,如果现在不搞撂下去了,只能是国家的损失,我想的是这个。”

这种说话方式,显然已经将自己比作被迫害的科学先知了。

4,行为艺术与巫术

冯宜全在《南方周末》上的报道引起了读者的反响,有表示支持的,有激烈反对的。支持者的意见反映了公众对科学活动的误解,反对者之中,一位贺承军先生指出:“对他的研究,我斥之为值得重视的思维习惯产生的毫无价值的垃圾。如果这种思维与文本还有价值的话,就是整体上类似于一场历时数十年的行为艺术——由他及其家人历时三十年、自编自导自演的关于‘科学研究’的行为艺术。”

这个评价虽然刻薄,但是对于民科行为的实质给出了一个很好的比喻。很多民科的行为,确实让人有行为艺术的感觉。2002年,地震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挑战或者质疑相对论的文集《相对论再思考》,收入六十多篇“论文”。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

为了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推动相对论问题的学术讨论,自1999年9月起,“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开辟了“关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争鸣”系列学术讨论,已举办32次。2000年7月29-30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爱因斯坦相对论问题学术会议。会议代表除北京学者,还有来自上海、天津、广州、珠海、成都、贵阳、西安以及山东、山西、河北等地的学者。会议集中讨论了三个议题:(1)“光速不变原理”是否成立;(2)洛伦兹变换是否正确;(3)爱因斯坦相对论适用范围。会议讨论自始至终十分热烈,促进了不同观点专家间的认识、交流和团结。在代表们的一致要求下,会议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召开第二届全国爱因斯坦相对论问题学术会议,并成立了第二届会议筹备组;还决定出版《相对论再思考》论文集。

本论文集的编辑出版坚持百家争鸣方针,在保证一定学术质量的前提下,容纳各种学术观点。除了系列讨论的参加者和第一届会议代表所提交的论文,我们还扩大范围,邀请其他有独立观点的学者供稿。这样做的目的是想使《相对论再思考》成为近年来中国有关相对论研究中独立观点的一次集大成,以使广大学术界作深入讨论和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如果不了解内情,但看其序言本身,一般读者都会相信这是一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集。其实这是一部民科的文集,没有物理学意义上的价值。艺术家徐冰曾经用了两年的时间造了4000多个汉字,用这些汉字印成了一幅幅酷似线装书的纸页,它只是看起来像古书而已,因为里面所有的字都是徐冰自己造的,在字典里根本找不到。这部《相对论再思考》也只是看起来像是论文集。我想他们的讲座、讨论,会使他们产生更多的从事学术活动的幻觉和快感。更像是行为艺术了。

从局外人的角度看,民科的行为类似于行为艺术。但是从其自身看,则与行为艺术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因为一个行为艺术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在做艺术。而民科则认为自己所从事的真的是科学。在我看来,民科的行为有更多的巫术特征。

物理学家费曼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二战结束后,南太平洋某地土著中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祭拜仪式。他们在原来的美军机场旁盖了间小茅屋,屋顶插着几根竹子,还有人坐在屋里,头上绑着两块木头。大概还会有人手举小旗在机场上跑来跑去,不停地仰望蓝天。这个场面一定让人类学家感到兴奋,而谜底却让人啼笑皆非。他们是在等待飞机。他们在战时看惯了美军飞机降落的场景,也常能分到机舱里卸下的东西。美军撤离后,这些好处便再也没有了。于是他们用木块来模拟耳机,用竹竿来模拟天线,重复他们所观察到的美军的操作过程,期待轰隆隆的飞机从天而降。

民科的行为与此相似,他们模拟科学共同体的某些行为,写论文,进行学术讨论,参加学术会议,在论文的写作上也尽可能地模仿,比如内容摘要、主题词、索引、致谢等,一应俱全。一方面,通过这种模拟,他们能够获得一种替代性的满足,就如唱卡拉OK一般模仿歌星一样;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这种方式真的就是他们所模仿的内容。

巫术不仅是原始人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现代的所谓文明人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也难免会求助于巫术。人类学家把实行巫术的途径分为两类,一类通过模拟,一类通过感染。

传染类巫术希望通过与对方有关联的物品对其行为进行控制,或者获得与之相似的性质。比如原始人把老虎皮披在身上,就以为自己可以获得老虎的威力。而如果用一个老虎面具带在头上,则属于模仿。再如果这个面具上装饰上真正的老虎须,便把两者结合起来了。

民科的巫术也是如此。比如冯宜全认为:“任何学说一经正式出版就是科学权力的公认,就是永久性的科学文献,这与其价值公认毫不相干。我在学术界不断发展,在科普界和报刊界不断地做科普介绍,了解的人多了,不就形成一个科学理论啦?”赵兴龙先生不断地到各大学散发材料,宣讲他的理论,认为这样就能潜移默化北大浙大的教授。以提出人类体质进化新说的而知名的民科朱海军也有类似的行为和看法。显然,民科不仅希望通过这种模拟而获得替代性的满足,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被科学共同体接受。这是一种不自知的巫术。这种巫术是针对科学共同体实施的。

而在赵兴龙散发的资料中,还可以看到另一类具有巫术心理的句子:“正月初一至初八,推着黑板在五马街向群众讲解创新科学。初九停讲,即发生了二•二四民航客机坠落温州的空难。……预定到杭州讲学,二次均未能成行,发生龙港大桥被撞断,金温铁路塌方,火车出轨。”这类句子非常之多,显然,赵兴龙先生已经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位能够感动天地的重要人物了,并不是所有民科都有这样的想象力的。当然,要更深入地分析赵兴龙心理,还需要借助更深入的访谈。

三,结语

民间科学爱好者问题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中纠结着科学与大众传媒、主流意识形态、大众语境、公众心理及个体心理多方面的关系。而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看,个体心理的生成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外在生态的塑造。在这多方面的关系中,前面诸种因素构成的生态环境对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影响力是强大的。因此,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为我们对民科的行为及心理做进一步的解读。

在《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中,对民科形成的社会背景进行了一些分析。现简述如下:

作为一个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从事所谓科学活动的特殊群体,民间科学爱好者生存方式和精神状态令人困惑。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几乎没有物质追求,常被视为纯粹的理想主义者。这可以从他们受教育的年代可以寻找到答案。从科学爱好者的教育背景上看,他们往往没有接受过自己所献身领域的专业训练,也没有通过自学对其所从事的那个领域达到深入的了解。但他们基本上都受过理想主义教育并经历过1980年代中国“科学的春天”,有着牺牲与苦行的精神动力。

长期以来,对哥迷及其它民科的正面报道在大众传媒上时有出现。这些文本记录了民间科学爱好者的个人信息以及他们理解和从事科学活动的方式。从这些文本中可以进一步发现,能够被民间科学爱好者作为献身对象的科学领域总是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和意识形态价值的那些,只有这些领域能够满足他们的争光理想,当然,也只有这些领域能够为其所知。

同时,传统科普传中的特定导向及其与某些意识形态的结合所构成的大众语境也对民科现象的形成起到助推的作用。以《十万个为什么》为代表的传统科普是以普及具体的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很少涉及到科学共同体的科学活动。偶有涉及,也常和大众传媒一样,给出某些模式化的描述。比如,在科普书刊和大众传媒上,流传着有很多科学天才灵机一动或者灵光一现做出重大发现的故事。从“阿基米德的浴缸”到“牛顿的苹果”、从居里夫人的“百炼成镭”到“六六六”的发明……等等,这类故事符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失败是成功之母”等民间格言,也与苦行和牺牲的精神相吻合。但这些描述把科学发现的丰富过程简化为最后一步的灵感与机遇,简化为拍脑门出点子;或者更多地强调培根式的归纳法发现模式,因其忽视了深层的在先的理念,使科学发现蜕变为简单的技术劳动。这些叙事模式因其存在着对科学活动的某些误读,甚至其个案也为科学史学者所质疑,但因其富有戏剧性,或因其符合意识形态话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而这类故事不断产生,不断流传,已经成为传媒及受众潜意识中的思维方式,成为大众语境的一部分。这样,大众语境对科学活动的误读,与某种意识形态背景结合起来,就造就了轰轰烈烈的民间科学爱好者群体。苦行与牺牲为其行为提供了意识形态的正的价值,铁杵成针与灵机一动之类的叙事原型为其行为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合理性。民间科学爱好者一面年复一年地打磨铁杵,一面期待灵光降临。

时至今日,这种语境依然存在,由于主流意识形态的长期肯定,具有强大的惯性。这使得民间科学爱好者常被看作具有献身精神的理想主义英雄。很多人即使在表示批评时也要强调,他们的精神是好的;科研机构也不愿直接否定他们,更倾向于委婉地推托;相反,民间科学爱好者及其同情者则常常理直气壮地指责科学共同体在打击人民群众爱科学搞科学的积极性。

民科现象作为一种存在着的社会现实,对其视而不见或者简单地斥之为荒谬都不能解决问题。作为社会问题,民科现象也不是孤立的,他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社会各界都有不同程度的支持者。这反过来意味着,民科的深层心理正潜伏在社会的大众话语系统和意识形态之中。因而,有必要从学理的层面上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正如一个特殊的病例会使医生对人体有特殊的理解,同样,对民科进行案例分析,可以对民科所纠结着的问题有深入的了解,既有利于我们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也可以为将来的科学传播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田松.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J].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7):56

田松.民间科学爱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J].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7):56-57

P.G.Zimbardo,F.L.Ruch.PsychologyandLife.Scott,ForesmanandCompany.1975.p486

吕志贵,辽宁人挑战哥德巴赫猜想,老红军力荐引来省长批示,辽宁广播电视报,2002年3月20日。

钱忠至,果真是“拿着锤子造原子弹”吗?——一位残疾人的“哥德巴赫”梦想,江南时报,2001年4月7日第四版。

田松.全无敌[N].北京:科学时报,2000-4-10:B3版.

转引自:舒炜光,邱仁宗.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41

刘学斤.冯宜全:一个人的“学说”[N].广州:南方周末,2000-4-7:1版.

刘学斤.冯宜全:一个人的“学说”[N].广州:南方周末,2000-4-7:1版.

宗教激情VS行为艺术[N].广州:南方周末,2000-4-28

宋正海等(主编).相对论再思考[C].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

爱好范文篇10

你们好!

每当清晨和傍晚,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旋律,广场上、公园里广场舞爱好者们翩翩起舞,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但同时广场舞噪音扰民问题也是我们广场舞爱好者需要共同关注的。为积极倡导我区广大群众文明健身、科学健身、和谐健身,也给我们的家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我局向全体广场舞爱好者发出如下倡议:

1、广场舞的活动场地选择远离住宅的公园、广场。在公共场所活动时,不占用公共道路,不影响交通,不妨碍他人正常通行。

2、进行广场舞锻炼时,兼顾他人的正常生活和休息时间。一般应在每日上午7:00之后,晚间8:30之前开展。现正值高考迎考阶段,为给广大考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复习环境,请暂停广场舞活动。

3、遵守国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爱护自身听力健康,避免干扰他人作息,音乐声源(扬声器、音响等)音量尽量做好控制,不超过60分贝。

4、文明锻炼、科学健身,在陶冶情操、丰富生活的同时,不影响和妨碍他人的工作生活,不以任何借口组织和参加封建迷信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