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改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7:25:44

教师课改论文

教师课改论文范文篇1

教师团队的打造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通过优秀教师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充分调动与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其职业认同和归宿感,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和源泉。推评课改先锋。以工作一年以上的教师为评价对象,期末召开学校教师大会,从候选人名单中推荐10名教师,学校课改领导小组根据被推荐者的课改研究情况、教学效果等综合评价,认定其中6名为课改先锋。星级教师评定。以全体教师为评定对象,根据教师课改常规工作和教师讲坛、主讲研究课的考核,教学质量及生评教情况等综合排名,得分排在前1/2的教师晋升一颗星。名师骨干教师评定。以全体教师为评定对象,对教师讲坛、课改课堂、教学质量、个性得分等进行综合评价,分别评出一、二、三级骨干教师和名师。

二、搭建平台助推教师成长

教师的成长就像植物的生长,需要肥沃的土壤、温润的雨露和丰沛的阳光;学校要为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提供充足的能量,输送精神养料,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特别是青年教师初涉教坛,更需扶持和鼓励。一是相互交流的平台。学校每周“三个一”的交流活动,即一次集体备课,同年级学科组教师进行交流,实行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督查人),力求实效;一次教研组晒评课活动;一次研究课,定时间、定主题、定对象,一周一次,听一节评一节,全体教师参与来解决重点问题。二是反思提升的平台。通过三个反思(平时反思、周反思和学期反思),总结自己的成绩,发现自己的问题,通过富有实效的反思让理论与实际操作有机结合,提升了教师的实战水平。三是展示分享的平台。教师参加“两课一坛”(晒课、研究课及教师讲坛)展示活动;教师讲坛采用讲、议、评的形式,教师们分享主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生活感悟,在互动中拓宽视野、更新观念,进而提升精神境界。

三、精细管理服务教师成长

一是编写课改手册。为深入推进课改工作、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学校需要建立一个科学严谨、公平民主的管理体制,构建一套循序渐进、高效平等的教师发展体系。为此,我校成立了三个“中心”,即教学管理中心、学生管理中心和服务宣传中心;并制定课改制度,采用“教研组质量协作体”评价方式,使教研组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发挥教研组教与研的功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和学校的发展。

二是走进教师心灵。构筑精神家园,营造温暖的人文环境,充分尊重、理解信任、关怀激励、真诚宽容每一位教职员工。缓解教师在社会、家庭和工作中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与自信心。例如,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天一杯牛奶,香甜可口的牛奶滋润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心田;每天一次阳光体育运动,做韵律操、打篮球、打羽毛球等,丰富的体育活动使教师身心愉悦、精神振奋;每月一次民主生活会,举办家属职工联谊、年级组趣味运动会等,每位教师都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暖和幸福;每学期一次送温暖活动,校领导走进有困难的教职工家庭,送去真诚的慰问和关心。教师在享受教育职业的成功与幸福的同时,也推动了学校的持续发展。

教师课改论文范文篇2

论文关键词:地理新课改;教师成长;教学质量;指标体系

地理新课改全新定义了课堂教学的教学观、师生观,地理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课程理念的刷新,引发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方向变革。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促进教师成长就必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分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教师素质的评价两方面。本文主要从地理教师教学质量方面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与构建。

一、地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模块的新阐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运行前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准备即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为教学过程制定蓝图,规定教学方向和大致进程,以解决地理教学问题为宗旨,促成教学目标实现的一整套有序的方案。科学可行的教学设计能够减少和克服地理教学活动的随意性、盲目性,增强和提高地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达到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目的。可见,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对地理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应分两个模块进行:一是教学设计水平的评价,二是教学过程运行的评价,前者是静态的,但规划了动态的教学过程,后者是动态的,是对静态的教学设计的实施。

二、促进地理教师成长的教学质量评价指导思想

1.对教师教学设计水平进行评价,指标渗透课程和教学设计理念对教师教学设计水平进行评价,指标要着眼于地理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通过全面细致的指标设计来促进教师对系统理论、学习理论、地理教育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四大设计基础理论的学习与应用,促进地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专业知识的深入钻研,完善教学设计要素,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掌握课堂教学技巧,达成课堂教学实效。通过奠定科学的教学设计评价指标的导向性地位,确实为有效教学提供前提和保障,促进教师不断成长。

2.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指标体现“为学而教”“以学论教”地理新课程教学过程评价应打破关注教师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模式,而建立起“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为学而教”“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新机制。“为学而教”即评价指标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考虑学生“学”法的认知特点,在知识传授上强调为学生重组认知结构,搭建认知桥梁;在知识的理解上,关注学生经历与体验,注重创设情境;在知识的应用上,极力为学生提供实践或练习的机会;在方法上不仅教学生学会,还教学生会学的方法;在情感上,采取多种策略让学生好学、乐学、勤学。

“以学论教”即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地理教育国际宪章表明:2l世纪要培养活跃而负责任的公民。活跃、责任应通过学生的地理课堂参与度中行为来显现和培养,生动而富活力的课堂互动景象,正如一面镜子,真实地反馈地理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对学生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生成状态、思维状态等诸多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六大“状态”全面捕捉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获得以及相应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动态变化与发展。

基于“为学而教”“以学论教”体现“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观,是对传统教学理念的新突破,是新课程评价改革的着力点。

3.评价指标的陈述应具有诊断性、可操作性传统的评价指标内涵有着外延无限、“空、范、大”等弊端,增加了指标把握难度。我们认为评价指标体系应是一套可供比照甄别的价值判断标准,指标设计的科学、合理则能事半功倍,达成评价的目的,起到信息反馈,改进教学的作用,否则评价工作流于形式,使师生产生抵触、厌倦情绪。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实际是对教师课堂教学前的准备工作、课堂中的教学策略、方法、师生互动景象及教学课堂氛围等等内容进行达标衡量的一系列评价标准或评价目标。根据马杰行为目标陈述法,目标陈述应当可观察、可测量,能使教师根据目标陈述对学生标作出清晰准确的判断与评价。同理,对地理教师教学过程评价指标的陈述也应当是具有可测量性的,应当用易诊断、可操作性的语言加以陈述与界定,即指标的陈述可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实际观察、测量得出较准确的评价结论,亦即使参评人员一语读之可诊断,一笔评之可操作,如“提问设计具有启发性、激思性”。对于部分评价指标还可以“条件+目的”的结构形式作细致化的陈述,加强指标的易诊断性、易操作性(如例1、例2)。

其中“条件”是教师从学出发所采用的教学策略,“目的”则是学生对知识、方法的掌握或行为所发生的变化。

三、促进地理教师成长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教学设计水平模块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完整的教学设计要素由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过程等内容组成(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指标在后面单独构建)。其中背景分析常常是绝大多数地理教师教学设计中易忽视和缺失的部分;教学目标陈述模糊也是地理教师的共性,其陈述技术应体现现1受学设计理论中的“行为目标法”“内外结合法”“表现性目标”三种价值取向的灵活性;教学策略和媒体的运用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并基于地理知识属性采用相应的策略,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和技能的形成,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都是评价指标设计的重点所在。

2.教学过程模块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为学而教”指标体系构建,从知识传授、理解、应用、方法等方面进行基于地理学科特色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评价设计(见表2);“以学论教”指标从反映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六大“状态”进行构建与设计。

在以上两大模块的评价指标体系中,教师自评比例应当最高,学生和同行评价次之,因为新课程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自评,教师在反思中对自己进行评价,其真实性较大,故自评所占分数比例最高。学生是直接的受益者,对教师的评价是全程跟踪的,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特点,评价结果效度强,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评价方面。同行或专家掌握教学设计理念和懂得教学规律,因此对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教学法把握准确,但由于不是经常深入课堂,对教学过程的实施效果评价则随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具有偶然性、不稳定性。同行(或专家)与学生正好在评价的侧重点上互为补充,因此他们所占比例相当。

教师课改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就要求作为育人者的教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自由独立的人格、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教学技能等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就如何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素养提出了新的思想观点。

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就必须在教学和学习上加强提高。新的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语文教师到底该怎样做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从容面对这次严峻的考验。于漪老师说的好“语文教育的质量说到底是语文教师的质量,语文教育发展的如何关键在语文教师自我发展得如何。”也就是说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素质,教师素质决定教师的职业命运。我觉得,一个有进取心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四种基本素质:

一、良好的道德素质

关于教育的作用,有人曾形象地这样说: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俄国著名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教师是学生阅读中的第一本道德书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身边的学生。教师是人才的哺育者。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就要求作为育人者的教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自己会做人、会做事、会合作、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自身榜样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成为学生的楷模,完成社会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二、自由独立的人格

现实中我们大多数教师出于对领导、权威的信任和崇拜,出于对各种律令的尊重,出于自己想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甚或优秀的语文教师的热情,盲目的服从,思想独立与自由的空间在教参、权威、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面愈来愈小。这主要表现在:按照教参的要求在教学目标上搞“一刀切”,试图用一个模子要求,把学生造成统一标准;遵照考纲要求,在教学任务上只注重知识的传教,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学任务的核心是“唯书”“唯知”,我们的答案只有一个,“雪化了只能是水”,不可能是春天;承袭老的教学传统,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注入式教学独占课堂,单纯向学生灌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一支粉笔,从黑板的左上角一直写到右上角;盲从新的教改模式,无论什么课型都利用多媒体去循循善诱,填唯一答案;强调学生行为互动,不管其是否心动、脑动……..这样的教师,这样的教学行为,培养的结果必定是:学生的主体人格被异化,个性发展被扭曲,主动精神被扼杀,创造精神被淹没……..这样的人才如何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如何能承担起迅速并持续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任。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我们认真学习新课标,不难发现:新课程设计的理念“促使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课程设计的原则“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为有“不同需要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评价的原则注意“主体多元化”。可见新课标强调: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而要真正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必需要具备自由独立的人格。

三、深厚的文化素养

中学语文新大纲和新教材,非常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教育,这对教师的学科业务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落实中学语文新大纲的要求,教好中学语文新教材,中学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专业基础的修养,逐步提高教学能力。

打好古诗文的基础。此次中学新大纲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特别重视优秀古诗文的积累。小学语文新大纲规定小学生要背诵80篇古诗;初中语文新大纲要求初中生背诵古文20篇,古诗50篇。高中语文新大纲要求高中生背诵古文20篇,古诗50篇。初中语文新大纲规定语文中“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高中语文新大纲规定课文中现代作品、古代作品和外国作品的“比例一般可为5:4:1”。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新大纲对古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师,70%是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相比,古文功底较弱恐怕是多数人的通病。这将成为我们用好中学语文新大纲新教材的绊脚石。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自觉主动补好古文这一课。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初中语文新大纲要求“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高中语文新大纲则要求“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又规定“在全部(高中)课文里文学作品可占60%”。同时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第三、四册,集中进行文学鉴赏教学,培养学生感知、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注意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说强调文学教学,是新大纲新教材的又一重大变化。这同时也就要求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必须要具有文章鉴赏能力。

做学生听说读写楷模。我们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是学生读、写、听、说的楷模。语文教师必须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必须能作文、多作文、作好文。高中新教材选取文学作品时,选入了卡夫卡的《变形记》、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莱蒙托夫的《祖国》、华兹华斯的《孤独的收割人》、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阿瑟·密勒的《推销员之死》等;选取科技文时,选入了杨振宁的《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里夫金等的《熵的定律》、霍金的《宇宙的未来》、王磊的《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等,另外还有钱中书、余光中、朱光潜、宗百华和余秋雨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对教师的阅读面和阅读能力的要求都相当高。

知识面广博、文理兼备。长期以来人们将语文归为文科,因为它是文学性很强的学科,主要进行现象性思维,故而认为,只要能读、能写便可,对于其它诸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常识,可以不去理会。其实我认为这种说法欠妥,在语文教材中,除了那些散文性很强的记叙文外,还有一些有关自然科学的说明文,如果教师不懂得一定的科学知识,那么势必会把错误的信息传给学生,这样又何以体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呢?况且,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个性化,有时候他们在某一些方面懂得的比老师还多,不要抱着“他们什么都不懂”的态度去教学,而应抱着“他们懂得的很多”的态度去和他们一起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只有这样你的课堂才不会陷入枯燥乏味的尴尬局面。

总之,现代语文教师应以“博、大、精、深”作为自己素质提高的奋斗目标,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当前,许多在校教学、教研上卓有成就的语文教师被誉为‘杂家’”,也说明了一个语文教师应是既专亦博、博学多能的‘通才’。如今,各类全国性的语文课程教学赛课比赛最后一项就是教师才艺展示,如此看来,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只限于“三笔一话”,还要有自己的情趣爱好,更要才艺兼备。

四、高超的教学技能

许多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技能,过硬的教育教学技能让他们因一堂优质课脱颖而出,使他们在日常教学中“一白遮百丑”。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精巧的语言表达。语文是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普通话要标准、清晰、流利,更重要的是声音还应该具有美感,语言还应精炼传神,体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而且把这种美融入教学的情景中。从声音上发挥语文教师的个性优势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有时是制作精良的录音带无法比拟的。

扎实的写作能力。读、写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最起码的要求,教师的写作能力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作文指导。有的教师讲解作文的写作,在理论上头头是道,但由于自己不会写,所以只能玩“空手道”,对学生的指导只能隔靴搔痒,根本无法具体和深入。同时,由于自己写作能力不够,经验教训无法总结交流,教学工作不能及时反思,阻碍了自己向高深层次的发展。

规范的书写技能。汉字是丰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从科学方面看,汉字书写本身就是语文素养和语文习惯的内容。写好字,是语文学习的范畴;教好写字,则是语文教师的职责。谭惟翰在《中学生语文教材教法》一书中说:“写字是作文的基础,语文教师必须具有书写的基本功。中学语文教师不是书法家,但必须掌握汉字的基础知识,懂得书法的规律,写得一手工整、规范的好字,包括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从个人角度看,一手漂亮的字,会使教师魅力无限,激发出学生的亲师之情。

娴熟的电教手段。科技的发展为我们带来花样繁多、功能各异的教学设备: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收录机、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网络等。但由于某些教师课堂使用不当,引起许多人的非议,但这并非科技本身的过错,错还在我们使用者,没有注意使用对象、场合,没有把握好时机,没有娴熟的使用技术。恰当使用电教手段,会使语文课堂色彩纷呈、乐趣无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还应该养成上网的习惯,在网上阅读,获取信息;在网上写作,表达思想、与人沟通。足不出户,我们就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我们的内蕴也会借此而丰富起来。

如果说“良好的道德素质”、“自由独立的人格”、“深厚的文化素养”是一位语文教师的“玉”内的话,那么“高超的教学技能”便是语文教师的“金”表,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我想只要语文教师把握了以上四点后,在实践教学中施之于行动,融注自己的个性色彩于其中,那么语文课也就会释放出它应有的光芒。末了,以王安石的诗“不畏浮云遮眼望,只源身在最高层”与广大同仁共勉。

参考文献

[1]闫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8)

教师课改论文范文篇4

[论文摘要]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就要求作为育人者的教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自由独立的人格、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教学技能等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就如何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素养提出了新的思想观点。

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就必须在教学和学习上加强提高。新的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语文教师到底该怎样做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从容面对这次严峻的考验。于漪老师说的好“语文教育的质量说到底是语文教师的质量,语文教育发展的如何关键在语文教师自我发展得如何。”也就是说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素质,教师素质决定教师的职业命运。我觉得,一个有进取心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四种基本素质:

一、良好的道德素质

关于教育的作用,有人曾形象地这样说: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俄国著名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教师是学生阅读中的第一本道德书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身边的学生。教师是人才的哺育者。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就要求作为育人者的教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自己会做人、会做事、会合作、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自身榜样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成为学生的楷模,完成社会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二、自由独立的人格

现实中我们大多数教师出于对领导、权威的信任和崇拜,出于对各种律令的尊重,出于自己想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甚或优秀的语文教师的热情,盲目的服从,思想独立与自由的空间在教参、权威、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面愈来愈小。这主要表现在:按照教参的要求在教学目标上搞“一刀切”,试图用一个模子要求,把学生造成统一标准;遵照考纲要求,在教学任务上只注重知识的传教,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学任务的核心是“唯书”“唯知”,我们的答案只有一个,“雪化了只能是水”,不可能是春天;承袭老的教学传统,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注入式教学独占课堂,单纯向学生灌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一支粉笔,从黑板的左上角一直写到右上角;盲从新的教改模式,无论什么课型都利用多媒体去循循善诱,填唯一答案;强调学生行为互动,不管其是否心动、脑动……..这样的教师,这样的教学行为,培养的结果必定是:学生的主体人格被异化,个性发展被扭曲,主动精神被扼杀,创造精神被淹没……..这样的人才如何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如何能承担起迅速并持续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任。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我们认真学习新课标,不难发现:新课程设计的理念“促使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课程设计的原则“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为有“不同需要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提倡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评价的原则注意“主体多元化”。可见新课标强调: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而要真正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必需要具备自由独立的人格。

三、深厚的文化素养

中学语文新大纲和新教材,非常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教育,这对教师的学科业务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落实中学语文新大纲的要求,教好中学语文新教材,中学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专业基础的修养,逐步提高教学能力。

打好古诗文的基础。此次中学新大纲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特别重视优秀古诗文的积累。小学语文新大纲规定小学生要背诵80篇古诗;初中语文新大纲要求初中生背诵古文20篇,古诗50篇。高中语文新大纲要求高中生背诵古文20篇,古诗50篇。初中语文新大纲规定语文中“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高中语文新大纲规定课文中现代作品、古代作品和外国作品的“比例一般可为5:4:1”。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新大纲对古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师,70%是青年教师,与老教师相比,古文功底较弱恐怕是多数人的通病。这将成为我们用好中学语文新大纲新教材的绊脚石。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自觉主动补好古文这一课。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初中语文新大纲要求“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高中语文新大纲则要求“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又规定“在全部(高中)课文里文学作品可占60%”。同时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第三、四册,集中进行文学鉴赏教学,培养学生感知、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注意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说强调文学教学,是新大纲新教材的又一重大变化。这同时也就要求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必须要具有文章鉴赏能力。

做学生听说读写楷模。我们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是学生读、写、听、说的楷模。语文教师必须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必须能作文、多作文、作好文。高中新教材选取文学作品时,选入了卡夫卡的《变形记》、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莱蒙托夫的《祖国》、华兹华斯的《孤独的收割人》、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阿瑟·密勒的《推销员之死》等;选取科技文时,选入了杨振宁的《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里夫金等的《熵的定律》、霍金的《宇宙的未来》、王磊的《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等,另外还有钱中书、余光中、朱光潜、宗百华和余秋雨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品对教师的阅读面和阅读能力的要求都相当高。

知识面广博、文理兼备。长期以来人们将语文归为文科,因为它是文学性很强的学科,主要进行现象性思维,故而认为,只要能读、能写便可,对于其它诸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常识,可以不去理会。其实我认为这种说法欠妥,在语文教材中,除了那些散文性很强的记叙文外,还有一些有关自然科学的说明文,如果教师不懂得一定的科学知识,那么势必会把错误的信息传给学生,这样又何以体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呢?况且,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个性化,有时候他们在某一些方面懂得的比老师还多,不要抱着“他们什么都不懂”的态度去教学,而应抱着“他们懂得的很多”的态度去和他们一起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只有这样你的课堂才不会陷入枯燥乏味的尴尬局面。

总之,现代语文教师应以“博、大、精、深”作为自己素质提高的奋斗目标,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当前,许多在校教学、教研上卓有成就的语文教师被誉为‘杂家’”,也说明了一个语文教师应是既专亦博、博学多能的‘通才’。如今,各类全国性的语文课程教学赛课比赛最后一项就是教师才艺展示,如此看来,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不只限于“三笔一话”,还要有自己的情趣爱好,更要才艺兼备。四、高超的教学技能

许多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技能,过硬的教育教学技能让他们因一堂优质课脱颖而出,使他们在日常教学中“一白遮百丑”。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精巧的语言表达。语文是一门研究语言的学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普通话要标准、清晰、流利,更重要的是声音还应该具有美感,语言还应精炼传神,体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而且把这种美融入教学的情景中。从声音上发挥语文教师的个性优势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有时是制作精良的录音带无法比拟的。

扎实的写作能力。读、写是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最起码的要求,教师的写作能力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作文指导。有的教师讲解作文的写作,在理论上头头是道,但由于自己不会写,所以只能玩“空手道”,对学生的指导只能隔靴搔痒,根本无法具体和深入。同时,由于自己写作能力不够,经验教训无法总结交流,教学工作不能及时反思,阻碍了自己向高深层次的发展。

规范的书写技能。汉字是丰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从科学方面看,汉字书写本身就是语文素养和语文习惯的内容。写好字,是语文学习的范畴;教好写字,则是语文教师的职责。谭惟翰在《中学生语文教材教法》一书中说:“写字是作文的基础,语文教师必须具有书写的基本功。中学语文教师不是书法家,但必须掌握汉字的基础知识,懂得书法的规律,写得一手工整、规范的好字,包括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从个人角度看,一手漂亮的字,会使教师魅力无限,激发出学生的亲师之情。

娴熟的电教手段。科技的发展为我们带来花样繁多、功能各异的教学设备: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收录机、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网络等。但由于某些教师课堂使用不当,引起许多人的非议,但这并非科技本身的过错,错还在我们使用者,没有注意使用对象、场合,没有把握好时机,没有娴熟的使用技术。恰当使用电教手段,会使语文课堂色彩纷呈、乐趣无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作为信息时代的教师还应该养成上网的习惯,在网上阅读,获取信息;在网上写作,表达思想、与人沟通。足不出户,我们就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我们的内蕴也会借此而丰富起来。

如果说“良好的道德素质”、“自由独立的人格”、“深厚的文化素养”是一位语文教师的“玉”内的话,那么“高超的教学技能”便是语文教师的“金”表,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我想只要语文教师把握了以上四点后,在实践教学中施之于行动,融注自己的个性色彩于其中,那么语文课也就会释放出它应有的光芒。末了,以王安石的诗“不畏浮云遮眼望,只源身在最高层”与广大同仁共勉。

参考文献

[1]闫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8)

教师课改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课改特点教师角色职业道德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新课改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导航,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开放的国际化特点,其“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注重人格和智力的协调发展,同时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精神生活和科学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知识不再是终极目标,而是过程目标。

2.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等各种学习方式的运用,专题学习也受到重视,从而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新课程还强调基础学科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3.加强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进一步促进了课程的综合化,努力克服传统教育重智轻德,重知识传输轻人文关怀的弊病。“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这已经成为国民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新课改加强了对学生道德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与文化修养,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

4.灵活协调了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学生与社会现实的联系,把日常社会生活知识引入教学,使课程更加生活化、社会化。“世界具有整体性,文化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也是具有整体性的,文化的不同构成也是彼此交融的。”而过去的教学却界限分明,忽视了世界的整体性,把原本内在统一的各个学科割裂开来,把学习理解为封闭在书本上和禁锢在屋子里的过程,忽视了人的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5.加强了课程的选择性,确立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理念,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新课改尊重学生个体的多样性和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贯彻了“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个先前已有的学习经验,而学生这些方面的经验和知识,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的思想。

6.重视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以网络与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信息化社会正在影响着整个世界,它以无法预测的速度改变着整个世界,也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新课改倡导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目前,高中、初中、小学各层次的信息技术教材已有200多个版本。初中和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分别在2003年和2005年正式成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

二、新课改对教师角色扮演的新要求

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作为促进者,指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并提高他学习的能力。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把重心转移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当然,知识传输者的角色也是新课程中教师角色之一,这种角色本身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有所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唯一或常规的角色。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输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第三,教师要为学生的人生引路。这一方面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教师不是要控制学生、强制学生,更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2.多方面的合作者

教师作为合作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与其他教师的合作。从表面上,教师整日和学生在一起,是不可能孤独的。但在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中,由于教师在课堂里的位置和身份,使得他们与学生之间有隔膜,产生孤独感。教师之间也相对隔离,这种现象是不幸的,因为他们有很多东西需要从彼此身上汲取和获得。教师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摆脱彼此孤立的感觉,而且可以满足新课程所提出的课程综合化的要求。只有不同学科的教师互相合作,才有可能完成课程的综合和学习方式的综合。

(2)与家长合作。新旧教育理念之间存在的差异或缺乏足够的信息造成家长对新课程可能不理解,这时教师应注意与家长密切合作,同时争取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向他们解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自己的改革意图,以便学生在一个新的氛围中学习时,家长不至于感到困惑和生疏。教师必须与学生的家长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和他们共商教育问题。教师需要向他们说明,教育是一项专门的工作,要求教师具有大多数家长不具备的资格。它又是一项学校和家庭的共同事业,家长在其中也应发挥积极作用。

(3)与教育管理者合作。改革的进程在一所学校里也不是整齐划一的。新旧观念、评价标准都会同时存在,必然有一个冲突与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在讨论和合作中完成,需要教师有耐力和抗干扰的能力。在新课程实施中学校教育管理者将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常会处于两难的境地。但是他们对新课程的执行至关重要,他们应该走在改革的前面,对新课程中产生的问题不是武断的下结论,而是要进行协商。为了使管理者支持改革,教师要勇于向管理者阐明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工作计划。

3.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也是相对脱离的。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课程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而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再仅仅作为课程的消极接收者,而是要作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了解和掌握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等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及课堂实施中不断完善;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课程的能力;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

4.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随着社会发展,学校渐渐不再只是社区中的一座“象牙塔”,与社区生活毫无联系,而是越来越广泛地同社区发生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学校的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引导和参与社区的一些社会活动,尤其是教育活动。另一方面,社区也向学校开放自己的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新课程改革肯定了这种趋势对教育教学的积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角色也应相应变革。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和课堂,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从单纯的专业型教师、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

三、新课改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

新课改对教师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需要教师全方位重塑自我。仅从师德的角度看,这次改革必将引起教育职业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从而要求教师在发扬传统师德的基础上,更新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培养适应教育改革需要的新型师德品质。

1.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教学生

传递知识是教师的使命,但不能把教师的使命仅仅定位于此,关键还是教学生。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使教育在学习材料和教育教学方法两个层面首先出现变革。这将使教师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生活的顾问。作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的指标,也是教师的责任。教会学生学习是终身教育思想的内在要求。终身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观,提出人的一生都要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动态的今天和把握不定的未来。面对知识爆炸的现实,教师单纯地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任务是不明智的,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在学校学的知识不大可能让学生受用一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

其次,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能力,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有关情商研究表明,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最主要的因素包括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等。许多教育工作者一致认为,21世纪的公民需要获得以下技能:信息处理技能、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与协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做人,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给学生以价值引导,引导学生对理想社会、理想人生的追求。

再次,不仅教会学生学会基本理论,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学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教师应改变当前教学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帮助学生从其生活的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在体验与探究自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

2.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让他们了解有关知识,接纳自己。由于受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教师要帮助学生承认并尊重现实,接受和善待现实中的自己,帮助学生体验内心的情感,培养坚强的意志等。其次,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自我统一性,形成一种稳定的人格特征。要做到这些,教师一方面要重视班级交际的功能,另一方面要提高专业技能,掌握学生内化的规律,重视学生体验的过程。

3.教学生做一个合格的公民,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找准定位

教师首先应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是非标准,使学生对真、善、美,假、恶、丑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懂得基本的做人、做事道理,并落实在他们的实际行为之中,成为一种自觉自愿。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对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在学生的心中拆除学校与社会的围墙。也就是把大教育观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中,让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互相渗透。第三,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教师应帮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来看待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对社会及他人的责任感。

4.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

首先,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教师要认识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提供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体现教育的公平。其次,重视和尊重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见解。青少年学生由于自身的生活经历,会拥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见解,而这些生活经验和文化见解往往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他对学校教育的接受。作为教师不仅要了解而且应该尊重这些经验和见解,这是教育民主化的体现。第三,要使我们的教育为学生的自我表现和自我证明提供机会,并为此去创造条件。最后,教师要为学生树立一个公正的形象。对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力求一视同仁,使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公正的代表。

参考文献:

[1]杨德广.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J].教育研究,1992,(2).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134.

[3]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5.

教师课改论文范文篇6

新课改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导航,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开放的国际化特点,其“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注重人格和智力的协调发展,同时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精神生活和科学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知识不再是终极目标,而是过程目标。

2.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等各种学习方式的运用,专题学习也受到重视,从而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新课程还强调基础学科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3.加强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进一步促进了课程的综合化,努力克服传统教育重智轻德,重知识传输轻人文关怀的弊病。“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这已经成为国民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新课改加强了对学生道德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与文化修养,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

4.灵活协调了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学生与社会现实的联系,把日常社会生活知识引入教学,使课程更加生活化、社会化。“世界具有整体性,文化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也是具有整体性的,文化的不同构成也是彼此交融的。”而过去的教学却界限分明,忽视了世界的整体性,把原本内在统一的各个学科割裂开来,把学习理解为封闭在书本上和禁锢在屋子里的过程,忽视了人的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5.加强了课程的选择性,确立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理念,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新课改尊重学生个体的多样性和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贯彻了“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个先前已有的学习经验,而学生这些方面的经验和知识,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的思想。

6.重视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以网络与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信息化社会正在影响着整个世界,它以无法预测的速度改变着整个世界,也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新课改倡导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目前,高中、初中、小学各层次的信息技术教材已有200多个版本。初中和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分别在2003年和2005年正式成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

二、新课改对教师角色扮演的新要求

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作为促进者,指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并提高他学习的能力。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把重心转移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当然,知识传输者的角色也是新课程中教师角色之一,这种角色本身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有所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唯一或常规的角色。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输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第三,教师要为学生的人生引路。这一方面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教师不是要控制学生、强制学生,更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2.多方面的合作者

教师作为合作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与其他教师的合作。从表面上,教师整日和学生在一起,是不可能孤独的。但在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中,由于教师在课堂里的位置和身份,使得他们与学生之间有隔膜,产生孤独感。教师之间也相对隔离,这种现象是不幸的,因为他们有很多东西需要从彼此身上汲取和获得。教师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摆脱彼此孤立的感觉,而且可以满足新课程所提出的课程综合化的要求。只有不同学科的教师互相合作,才有可能完成课程的综合和学习方式的综合。

(2)与家长合作。新旧教育理念之间存在的差异或缺乏足够的信息造成家长对新课程可能不理解,这时教师应注意与家长密切合作,同时争取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向他们解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自己的改革意图,以便学生在一个新的氛围中学习时,家长不至于感到困惑和生疏。教师必须与学生的家长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和他们共商教育问题。教师需要向他们说明,教育是一项专门的工作,要求教师具有大多数家长不具备的资格。它又是一项学校和家庭的共同事业,家长在其中也应发挥积极作用。

(3)与教育管理者合作。改革的进程在一所学校里也不是整齐划一的。新旧观念、评价标准都会同时存在,必然有一个冲突与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在讨论和合作中完成,需要教师有耐力和抗干扰的能力。在新课程实施中学校教育管理者将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常会处于两难的境地。但是他们对新课程的执行至关重要,他们应该走在改革的前面,对新课程中产生的问题不是武断的下结论,而是要进行协商。为了使管理者支持改革,教师要勇于向管理者阐明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工作计划。

3.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也是相对脱离的。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课程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而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再仅仅作为课程的消极接收者,而是要作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了解和掌握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等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及课堂实施中不断完善;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课程的能力;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

4.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随着社会发展,学校渐渐不再只是社区中的一座“象牙塔”,与社区生活毫无联系,而是越来越广泛地同社区发生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学校的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引导和参与社区的一些社会活动,尤其是教育活动。另一方面,社区也向学校开放自己的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新课程改革肯定了这种趋势对教育教学的积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角色也应相应变革。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和课堂,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从单纯的专业型教师、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

三、新课改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

新课改对教师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需要教师全方位重塑自我。仅从师德的角度看,这次改革必将引起教育职业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从而要求教师在发扬传统师德的基础上,更新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培养适应教育改革需要的新型师德品质。

1.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教学生

传递知识是教师的使命,但不能把教师的使命仅仅定位于此,关键还是教学生。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使教育在学习材料和教育教学方法两个层面首先出现变革。这将使教师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生活的顾问。作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的指标,也是教师的责任。教会学生学习是终身教育思想的内在要求。终身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观,提出人的一生都要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动态的今天和把握不定的未来。面对知识爆炸的现实,教师单纯地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任务是不明智的,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在学校学的知识不大可能让学生受用一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

其次,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能力,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有关情商研究表明,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最主要的因素包括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等。许多教育工作者一致认为,21世纪的公民需要获得以下技能:信息处理技能、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与协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做人,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给学生以价值引导,引导学生对理想社会、理想人生的追求。

再次,不仅教会学生学会基本理论,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学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教师应改变当前教学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帮助学生从其生活的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在体验与探究自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

2.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让他们了解有关知识,接纳自己。由于受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教师要帮助学生承认并尊重现实,接受和善待现实中的自己,帮助学生体验内心的情感,培养坚强的意志等。其次,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自我统一性,形成一种稳定的人格特征。要做到这些,教师一方面要重视班级交际的功能,另一方面要提高专业技能,掌握学生内化的规律,重视学生体验的过程。

3.教学生做一个合格的公民,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找准定位

教师首先应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是非标准,使学生对真、善、美,假、恶、丑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懂得基本的做人、做事道理,并落实在他们的实际行为之中,成为一种自觉自愿。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对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在学生的心中拆除学校与社会的围墙。也就是把大教育观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中,让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互相渗透。第三,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教师应帮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来看待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对社会及他人的责任感。

4.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

首先,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教师要认识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提供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体现教育的公平。其次,重视和尊重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见解。青少年学生由于自身的生活经历,会拥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见解,而这些生活经验和文化见解往往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他对学校教育的接受。作为教师不仅要了解而且应该尊重这些经验和见解,这是教育民主化的体现。第三,要使我们的教育为学生的自我表现和自我证明提供机会,并为此去创造条件。最后,教师要为学生树立一个公正的形象。对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力求一视同仁,使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公正的代表。

参考文献:

[1]杨德广.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J].教育研究,1992,(2).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134.

[3]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5.

[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3.

[5]钟启泉,崔允漷.新课改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27.

教师课改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教师胜任能力

一、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胜任能力的挑战

胜任能力一词来自拉丁语Competere,意思是适当的,通常也称为胜任特征。哈佛大学Mcclelland教授在1973年提出了胜任能力包括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个人特质与动机等几种胜任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的特征。在我国,多数学者认为,胜任力是与工作岗位、工作绩效紧密相联,能够将组织中绩效优秀者与绩效普通者区别开来的特质、动机、自我概念、社会角色、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等个体特征。在教育教学领域,教师的“胜任力”则指教师个体所具备且与实施成功教学有关的一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我国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为了培养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一定实践技能的人才而开展的教育类型。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高职教育围绕着课程设置、课程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新课程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高职教师自身的素质与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高职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既是高职教师发展的良好契机,也是高职教师所必须应对的挑战。

1.1高职教师胜任能力的构成目前,课程改革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主题。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应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新课程改革紧紧围绕着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中心,其课程设置和课程要求体现了对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等双方面的要求,即学生应在具备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新时期的高职教师应有别于以往重实践、轻理论的职业教师和重理论、轻实践的普通高校教师。高职教师必须具备更加完备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教学操作能力,即教师既要有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实践经验和动手操作能力,又要具备宽厚的知识背景,包括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有效的教育教学知识等。

1.2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课程改革对高职教师“胜任力”中的能力,即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课程是一个系统性、实践性的课程体系,是完成任务时所实际用到的、非常必需而有用的知识,主要包括学科知识和技术知识,以及资源、信息、交往技能、系统和技术等其他方面知识,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职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的比例相对有所增加。具体来说,高职课程要求教师具备深度挖掘教材的能力,掌控教学节奏的能力,实践指导技能的能力。教师在挖掘学科知识时不但要分析到具体的知识点,从工作任务的角度来阐述学科知识,能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强化学生的实训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1.3课程改革对教师知识结构的新要求高职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出有专业知识、有专业技能、有正确价值观的宽专多能的技术人才。改革后的高职课程体系中增加了更加宽泛的专业知识和更多比例的实践知识。高职课程不应仅针对某一专业的学科理论和技能,而是要针对某一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在专业理论、技术技能、品德和非专业能力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使学生毕业后不仅能顺利就业或创业,且能胜任岗位群的任何一个岗位的工作。这也就对高职教师“胜任力”中的知识掌握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教师完整的知识体系中应当包括专业知识,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社会经验。要求教师专业知识精深、教育教学知识有效,社会知识广博,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日常教学中实施改革后的高职课程,完成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教师胜任能力发展与高职课程改革的影响

教师胜任能力与高职课程改革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高校课程改革为教师胜任能力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提出了更加严苛的挑战;而只有教师具备基本的胜任能力,才能更好的实现高职课程改革的基本教育教学目标。另外,高职课程改革也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前进的过程,教师的胜任能力的加强与提高,也不断的推动高职课程改革的进程,使其向纵深阶段发展。

2.1教师胜任能力对高职课程改革的阻力教师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是开发和实施课程体系的具体执行者,有责任参与搞好课程改革;而高职课程改革所依据的具体实际情况,是教师教学实践中感受和收集的,高职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目标是教师在一线教学的过程中去贯彻和执行的。如果教师的胜任能力不足,不但教师不能够收集相关的学生发展的具体信息,不能为高职课程改革的提供相关的数据,指明方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能够正确的执行、甚至是有偏差的执行高职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不能正确体现课程改革的内在本质,更不能通过教学实践,促进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完善。

2.2教师胜任能力对高职课程改革的助力在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中,高职课程以及教师两方面的都是重要的助推剂,而高职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长足进步,是决定高职课程改革是否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如果教师具有开放、综合的课程观念,具备开发和利用一切课程资源、不断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关注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能够采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启发式教学等,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在个人发展方面具备不断学习,不断反思,终身学习的能力等等,都将使高职课程改革的理念更好的实施和执行下去,也能够在一线教学实践中更好的完善和改进高职课程改革的不足。

三、高职课程改革对教师胜任能力发展的促动

高职教师的胜任能力与高职课程改革相辅相成。高职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知识及能力发展提出了挑战,也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在高职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也能够抓住有利实际,更好的充实和提高自己。

3.1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为教师能力培养提供契机随着高职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包含公共专业知识(相关岗位群应具备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组成的完整体系。高职课程的系统性本身就要求教师是一个具有相关通识,又具备一定专长的人才,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并不断发展自己才能适应社会发展、高职教育完善和高职课程改革要求。同时,在高职课程改革的促动下,教师也应当成为多面手,能够适应相关岗位群课程的教学,这些都是高职课程体系完整性对教师胜任能力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另外,高职教师是连接学生与企业的中间人,是最应该了解学生特点与企业需求的关键点,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地位,提高自身在高职课程开发方面的能力,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学组织领导者转化为课程研究者、设计者、实施者。在一系列的学习、探索的过程中,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也促进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的完善。

3.2课程设置的实际性为教师能力培养提供契机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教师的实践能力不足,其原因就是教师很少深入行业、企业,特别是直接到职业岗位上进行学习、体验不够,因而对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要求不了解或不甚了解,加上自己进行实践的机会少,实践能力自然不高,相应也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针对这一情况,目前的高职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就是提高了实践课程的比重,增强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这也为高职教师进一步学习和培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师深入到与所教专业对应的企业一线,有利于其系统掌握业务技术流程,强化实践技能,促使教师直接从生产一线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方法,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便利条件,也促进了教师胜任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还可以不断地征求行业、企业和学生的意见,优化组织教学,力求做到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相接轨,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人际协调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这也是教师发展胜任能力的重要方面。公务员之家:

四、结语

近年来,胜任力研究逐步成为教学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市场发展变化的函数,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型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应当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要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做得好”的岗位型人才,关键是要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教师队伍的素质。当前如火如荼的高职课程改革构建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学习者为中心、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也对教师的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职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包括知识结构、教育能力和专业技能是否能够适应当前高职课程改革的需要,也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只有清醒的认识到高职课程改革与教师胜任能力之间的密切联系,抓住高职教师的胜任能力发展绝好契机,努力发展和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知识结构完整、业务水平精良、教学能力较强的高素质的高职教师队伍,对于促进高职课程改革、高职教育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可以说,提高教师胜任能力是实现高职教育全面发展的大问题,是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终身学习需要相适应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新体系的关键点。

参考文献:

[1]DavidC.McClelland.TestingforCompetenceRatherthanfor“Intelligence”[M]..JournalofAmericanPsychologist.1973.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Z].2001-1-17.

[3]黄葳.教师教育体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张岩,宿敏.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7,(4).

教师课改论文范文篇8

为适应时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一个关键。新课程、新教材是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编制的,每一位教师都要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都要经受新课程的洗礼。因此,语文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素质是否适应课改革的要求,每位语文教师都应在新课程实施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当前课程改革要求。

一、面对课改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当前,面对语文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没有必要的观念更新,课程改革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教师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更新观念。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自已的课堂教学。在传授多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时行思想道德教育,实现“以德治校”。同时还要改变对学生的传统看法,要遵循教育活动的规律,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潜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改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应该能教职工各种类型的学生,并使他们各自的特长都充分得到发挥。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终生学习。只有这样才会“与时俱进”适应课程改革带来种种新问题材的挑战。

二、做好课改中教师角色的变化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1、由权威者向参与者,激励者转变

要培养学生装创新意识,并使之逐渐形成新能力。要求教师放下权威,师长的架子,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实现生命的超越。

2、由教书匠向专家型转变

未来教育需要“专家型”的教师,而不是“教书匠”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书斋进而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的研究。语文教师要求承担起语文研究者的角色,新课程的实施将为语文教师向研究型转变提供转变提供积极的学习机会。

3、新课程更需要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一个只会把教科书的内容搬到学生头脑中的教师显然已经落伍。学校越来越广泛地同社区发生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正在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助,重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

三、改变原有教学方式,重视综合性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加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启发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要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教师首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伙伴,其次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要改革原有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提问、讨论、读书、作业的时间。学生读懂的问题,教师不需要讲解;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领悟,让学生试讲;学生有问题可随时发问,有不同风解要随时发表;学生实在弄不懂产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播、评、导或精湛的讲解。

四、改变原有工作方式,在合作中求发展。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而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课改的实施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几乎很难独立一人较好地完成对学生课题的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善于了解其他学科,不要把自已任教的学科看作孤立的整体。要改变彼此孤立的局面,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与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打交道。要互助配合,齐心协力培养学生。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互相促进。

教师课改论文范文篇9

摘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就意味着参与,意味着一种共同体验。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改革的过程,教师在新课程的推进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新的课程内容要靠教师去实施,新的课程标准要靠教师去实现,新的教学方法和规律要靠教师去探索,这些都需要教师要具有合作意识才能完成。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也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师要在合作中完成从传统教育教学的孤军奋战到新课程理念所要求的集体作战的角色转变。新课程的实施,靠的是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力量。新课改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民族的复兴,因此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就必须学会合作,就必须科学高效地合作。

一、教师合作的必要性

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特点来看,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课程体系,涉及到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课程实践者的深刻变革,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必须变革。教师在新课程的推进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新的课程内容要靠教师去实施,新的课程标准要靠教师去实现,新的教学方法和规律要靠教师去探索。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精神弘扬也把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作为重要基石。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过于强调的是学生的合作,而忽略了教师的合作。教师被人描述为一种孤独的职业,因为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形式中,由于我们在课堂里的位置和身份的差异,与学生产生了隔离。我们还经常与学校中的其他老师、我们的同事隔离,在教师休息时,除了寒暄之外很少谈及班级的事情,我们不想让他人知道我们的问题,因为我们害怕他们认为我们是不称职的老师。互不合作,彼此孤立,这样只能导致冷漠的竞争,却不能从彼此身上汲取更多有益的东西。而新课程克服了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强调综合性。从课程综合的程度看,有交叉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和经验课程等,课程的综合化要求教师的工作方式必须与之适应,教师必须从孤立走向合作。

二、教师的合作对象

1、与学生合作

新课程强调师生相互合作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过去那种"教师单一地教,学生被动地学"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深入理解课改精神,灵活运用自己的研究,巧妙地吸收他人之长,实施一套适应学生实际的教学理念,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大胆尝试,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师生协调一致,相互合作,相互促进,最终实现思维创新。

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就显得极为重要,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也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此相适应,教师应该抛弃师道尊严,作为小组或团队中的一员,与学生相互支持、配合,积极承担在集体中个人的责任,教师应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和所有学生都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同学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也有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教师作为一位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

2、与教师的合作

在学科相互渗透、信息日益丰富的今天,教师之间的合作显得极为重要。过去那种教师个体独立、单独行动的教育方式已显得落后,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时代要求教师走出自己的小世界,走进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广阔天地"。同科教师间相互开放,相互借鉴,共同研究,共享成果。不同学科教师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交错,广大教师应形成一个教育整体,用群体优势去完成课程改革任务。同时我们还要借助网络、通讯、书信等方式,实现不同地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大家互通信息,共同探索,充分发挥群体效应。这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之一。

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改革的过程,学校及教师必然会面临许多重大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用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组织教师参与研究,共同公关。另一方面,对于一些问题,教师个体或小集体无法解决,或在短时间内解决不了,也需要集中学校的优势兵力,打整体战,进行系统的、有步骤的研究。这两方面的问题,在解决过程中都需要教师间的合作。

合作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教师与教师的合作是一种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合作的互惠性,教师们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而综合课程里面的交叉课程、融合课程等要求教师必须从个人封闭状态中走出来,与相同学科的教师合作,与相关课程的教师合作,与其他任何一科的教师都要积极合作,在合作中完成从传统教育教学的孤军奋战到新课程理念所要求的集体作战的角色转变。

3、与家长的合作

对家长,教师有责任解释教育的新观念,有责任解释教育工作的行动意图,以便学生在一个新的氛围中学习时,家长不至于感到糊涂和生疏。教师必须与学生的家长或代言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和他们共同商讨教育问题,向他们说明,教育是一项专门的工作,它要求教师具有大多数家长所不具备的资格,但是,它又是一项学校与家庭的共同事业,家长在其中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教师又是联系家长与学校的桥梁,担负着将学校教育管理理念向家长解答和将家长的想法向学校转达的责任,以便学校与家长的沟通。

4、与教育管理者合作

新课程的改革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新旧观念的冲突,评价标准的不一,必然带来一个冲突又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在讨论与合作中完成,需要教师具有耐心和抗干扰的能力。而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对新课程推行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们要走在改革的前沿,教师要勇于阐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设计思想,和教育管理者积极协商,获得他们对新的评价标准的支持。

三、教师合作的益处

合作就意味着参与,意味着一种共同体验,从而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有些知识和技能是能够传承的,但有些知识是只能通过体验才能获取的,许多知识和技能都是在活动过程中获取的,而在活动过程中没有教师的参与是不行的,或者说是难以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的。

1、与学生合作的益处

教师课改论文范文篇10

新课改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导航,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开放的国际化特点,其“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注重人格和智力的协调发展,同时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精神生活和科学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知识不再是终极目标,而是过程目标。

2.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等各种学习方式的运用,专题学习也受到重视,从而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新课程还强调基础学科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3.加强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进一步促进了课程的综合化,努力克服传统教育重智轻德,重知识传输轻人文关怀的弊病。“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这已经成为国民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新课改加强了对学生道德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与文化修养,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

4.灵活协调了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学生与社会现实的联系,把日常社会生活知识引入教学,使课程更加生活化、社会化。“世界具有整体性,文化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也是具有整体性的,文化的不同构成也是彼此交融的。”而过去的教学却界限分明,忽视了世界的整体性,把原本内在统一的各个学科割裂开来,把学习理解为封闭在书本上和禁锢在屋子里的过程,忽视了人的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

5.加强了课程的选择性,确立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理念,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新课改尊重学生个体的多样性和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贯彻了“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个先前已有的学习经验,而学生这些方面的经验和知识,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的思想。

6.重视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以网络与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信息化社会正在影响着整个世界,它以无法预测的速度改变着整个世界,也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新课改倡导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目前,高中、初中、小学各层次的信息技术教材已有200多个版本。初中和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分别在2003年和2005年正式成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

二、新课改对教师角色扮演的新要求

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作为促进者,指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并提高他学习的能力。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把重心转移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当然,知识传输者的角色也是新课程中教师角色之一,这种角色本身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有所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唯一或常规的角色。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输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第三,教师要为学生的人生引路。这一方面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教师不是要控制学生、强制学生,更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2.多方面的合作者

教师作为合作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与其他教师的合作。从表面上,教师整日和学生在一起,是不可能孤独的。但在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中,由于教师在课堂里的位置和身份,使得他们与学生之间有隔膜,产生孤独感。教师之间也相对隔离,这种现象是不幸的,因为他们有很多东西需要从彼此身上汲取和获得。教师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摆脱彼此孤立的感觉,而且可以满足新课程所提出的课程综合化的要求。只有不同学科的教师互相合作,才有可能完成课程的综合和学习方式的综合。

(2)与家长合作。新旧教育理念之间存在的差异或缺乏足够的信息造成家长对新课程可能不理解,这时教师应注意与家长密切合作,同时争取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向他们解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自己的改革意图,以便学生在一个新的氛围中学习时,家长不至于感到困惑和生疏。教师必须与学生的家长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和他们共商教育问题。教师需要向他们说明,教育是一项专门的工作,要求教师具有大多数家长不具备的资格。它又是一项学校和家庭的共同事业,家长在其中也应发挥积极作用。

(3)与教育管理者合作。改革的进程在一所学校里也不是整齐划一的。新旧观念、评价标准都会同时存在,必然有一个冲突与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在讨论和合作中完成,需要教师有耐力和抗干扰的能力。在新课程实施中学校教育管理者将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常会处于两难的境地。但是他们对新课程的执行至关重要,他们应该走在改革的前面,对新课程中产生的问题不是武断的下结论,而是要进行协商。为了使管理者支持改革,教师要勇于向管理者阐明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工作计划。

3.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也是相对脱离的。教师被排斥于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课程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而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再仅仅作为课程的消极接收者,而是要作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了解和掌握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等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及课堂实施中不断完善;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课程的能力;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

4.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随着社会发展,学校渐渐不再只是社区中的一座“象牙塔”,与社区生活毫无联系,而是越来越广泛地同社区发生各种各样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学校的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引导和参与社区的一些社会活动,尤其是教育活动。另一方面,社区也向学校开放自己的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新课程改革肯定了这种趋势对教育教学的积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角色也应相应变革。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和课堂,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从单纯的专业型教师、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

三、新课改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

新课改对教师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需要教师全方位重塑自我。仅从师德的角度看,这次改革必将引起教育职业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从而要求教师在发扬传统师德的基础上,更新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培养适应教育改革需要的新型师德品质。

1.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教学生

传递知识是教师的使命,但不能把教师的使命仅仅定位于此,关键还是教学生。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使教育在学习材料和教育教学方法两个层面首先出现变革。这将使教师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生活的顾问。作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的指标,也是教师的责任。教会学生学习是终身教育思想的内在要求。终身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观,提出人的一生都要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动态的今天和把握不定的未来。面对知识爆炸的现实,教师单纯地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任务是不明智的,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在学校学的知识不大可能让学生受用一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

其次,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能力,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有关情商研究表明,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最主要的因素包括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等。许多教育工作者一致认为,21世纪的公民需要获得以下技能:信息处理技能、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与协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做人,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给学生以价值引导,引导学生对理想社会、理想人生的追求。

再次,不仅教会学生学会基本理论,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学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教师应改变当前教学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帮助学生从其生活的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在体验与探究自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

2.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让他们了解有关知识,接纳自己。由于受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教师要帮助学生承认并尊重现实,接受和善待现实中的自己,帮助学生体验内心的情感,培养坚强的意志等。其次,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自我统一性,形成一种稳定的人格特征。要做到这些,教师一方面要重视班级交际的功能,另一方面要提高专业技能,掌握学生内化的规律,重视学生体验的过程。

3.教学生做一个合格的公民,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找准定位

教师首先应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是非标准,使学生对真、善、美,假、恶、丑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懂得基本的做人、做事道理,并落实在他们的实际行为之中,成为一种自觉自愿。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对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在学生的心中拆除学校与社会的围墙。也就是把大教育观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中,让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互相渗透。第三,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教师应帮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来看待社会问题,培养学生对社会及他人的责任感。

4.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

首先,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教师要认识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提供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体现教育的公平。其次,重视和尊重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见解。青少年学生由于自身的生活经历,会拥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见解,而这些生活经验和文化见解往往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他对学校教育的接受。作为教师不仅要了解而且应该尊重这些经验和见解,这是教育民主化的体现。第三,要使我们的教育为学生的自我表现和自我证明提供机会,并为此去创造条件。最后,教师要为学生树立一个公正的形象。对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力求一视同仁,使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公正的代表。

参考文献:

[1]杨德广.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J].教育研究,1992,(2).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134.

[3]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5.

[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3.

[5]钟启泉,崔允漷.新课改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