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美学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21:48:30

建筑美学论文

建筑美学论文范文篇1

中国最早的史前建筑,诞生于距今约10000年的旧、新石器之交,即原始农业开始出现,人们的定居要求开始增强的时候。而最早显现出初步的关于美的也即广义艺术要求的建筑,则出现于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中期。从一种结构体系而言,中国传统建筑终结于二十世纪初。

在漫长的过程中,中国建筑始终保持了自身的独特性格。从其全部历史,可分出三个大的阶段:商周到秦汉,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唐代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这三个阶段可分别以秦汉、隋唐、明清为代表。

中国传统建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景观楼阁、王府、民居,长城、桥梁大致十五种类型,以及如牌坊、碑碣、华表等建筑小品。它们除了有前述基本共通的发展历程以外,又有时代、地域和类型风格的不同。

基于中国长期的宗法土壤,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伦理观,而与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庙、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更高明显不同。宫殿从夏代已经萌芽,隋唐达到高峰,明清更加精致。西周已形成了完整的都城规划观念,重视规整对称突出王宫的格局,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规整式格局有所破坏,汉代又开始向规整的复归,隋唐完成此一过程,元明清则更加丰富。隋唐长安、元大都和明清北京,是中国历史最负盛名的三大帝都。

中国的宗法伦理观念,也及于其他几乎所有建筑类型,如祭祀神和先贤圣哲的宗教建筑坛庙,以及在特别强调血缘亲缘的关系、特别重视“慎终追远”、“事死如生”等观念的文化背景下发展的帝王陵墓等,它们几乎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类型,以规模之隆重,气氛之肃穆而令人瞩目。

中国主要流行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还有石幢、石灯等建筑小品。佛教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的影响,很快就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和文化性格,充满了宁静、平和而内向的氛围,而与西方宗教建筑的外向暴露,气氛动荡不安完全不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观向佛寺,同样具有安详的风韵。如若分类,佛道寺观大致可分为敕建寺观和山林寺观两类,前者更接近宫殿,严谨壮丽;后者更接近民居,自由灵巧。佛塔在中国建筑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类型多样,形式丰富,发展脉络历历可寻,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也体现得更加鲜明。

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中国文化精神,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建筑镶嵌在自然中,仿佛是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而与其他建筑体系更强调人工与自然的对比不同。这在中国各建筑类型中都有明显的反映,如城市、村镇、陵墓或住宅的选址和布局等,并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风水”学说就是其集中代表。注重与自然高度协同的观念在园林中更有突出的表现,而与欧洲或伊斯兰的几何式园林有别。中国的建筑具有礼仪性,中国园林也是如此,查尔斯。詹克斯指出,如果园林确是严肃地试图表征宇宙,而且真也表征永恒之国或佛国乐土的话,那么园林的结构应同其他的宗教形式或礼仪的空间具有某些共同之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园林起源与圣山魔石有关,同某些皇帝向往长生的企图有关,也同源远流长的文人隐士力图与神秘的道相和谐有关㈠。老子《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法道自然。”老子的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了中国人上古的自然崇拜观念,同时也影响了中国漫长历史中的园林建筑。有人指出,中国的园林建筑,最主要体现的是天、地、人的自然融合,其主要要素是山、水、花草和建筑㈡。中国园林起源于灵台、灵沼,而灵台、灵沼分别对应山、水。因为山、水是自然的基本元素,而建筑就是置于山、水之中,构成“天人和一”的关系。中国园林主要有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种,两汉时以前者为主,成就高于后者,唐宋以后私家园林的水平渐高,到了清代,皇园转而要向私园学习了。它们虽具有共通的艺术性格,而私家园林更多体现了文人学士的审美心态,现存者以江南地区成就更高,风格清新秀雅,手法更为精妙;皇家园林主要在华北发展,现存者以北京一带最集中,规模巨大,风格华丽。中国园林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被欧洲人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种类繁多的民间公共建筑如宗祠、先贤祠、神祠、会馆、书院和景观楼阁等,以明清留存最多,也无不深深浸染着传统文化精神。衙署留存较少,现存较完整的几座也都在清代,有一套规定的布局模式,为示清廉,风格都比较朴素。属于居住建筑的王府和各地民居现存者也多是清代所留,其中民居尤其值得注意,不但种类繁多,形式十分多样,而且以其更直接更真切地面对普通人生,所体现的群体文化心态也特别率真而质直,反映的地域特色更加突出,其特有的朴质明智之美,有时并不在皇皇巨构之下。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但有些类型如园林、某些山林寺观和某些民居则采用了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构图方式,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而与欧洲等其他建筑体系突出建筑个体的放射外向性格、体形体量的强烈对比等有明显差别。

建筑与世界其他所有建筑体系都以砖石结构为主不同,是独具风姿的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体系。结构不但具有工程技术的意义,其机智而巧妙的组合所显现的结构美和装饰美,本身也是建筑美的,尤其木结构体系,其复杂与精微都为砖石结构所不及,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对有机的结构构件和其他附属构件的进一步加工,就形成为独特的中国建筑装饰,包括内外装修、彩画、木雕、砖雕、石雕和琉璃,有十分丰富的手法和生动的过程。

中国各少数民族建筑也都各具异采,大大丰富了中国建筑的整体风貌。藏族建筑深植于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土壤之中,虽吸收了汉族建筑的一些形象和手法,而自成体系,非常富于特色,规模宏大,色彩鲜明,性格粗犷巨丽,其代表性杰作,不愧为世界级的建筑精品。维吾尔族以伊斯兰教建筑成就最大,属于世界伊斯兰建筑体系,造型浑朴含韵,性格静穆沉思,其民居也与汉族民居有显著不同。傣族信奉上座部佛教,建筑受同为上座部佛教流行地区的泰、缅等国较大,除富于特色的干阑式民居外,以妩媚玲珑的佛寺佛塔更具风韵。侗族建筑虽受汉族影响较大,仍以其特有的鼓楼和风雨桥闻名中外,艺术性格质朴古拙。此外,如回族伊斯教建筑、纳西族、白族、土家族和朝鲜族民居,也都各具异采。这些民族的建筑艺术作品,象闪现在天空的点点明星,与汉族建筑一起,共同组成为中华建筑的灿烂。

由于的原因,中国古代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有关建筑的系统专著,但中国建筑的高度成熟及其伟大成就,证明中国建筑不但拥有而且已发展为十分富于中国特色的建筑艺术理论,包括一整套建筑哲理,也包括建筑或环境的空间和形体构图。它们散见在各种文史典籍之中,而且采取了“中国式”的阐述方式。有的虽然还没有被古人为文字,但从大量的建筑作品中,人们还是有可能读懂其中深藏的信息。

中国建筑从原始开始萌芽,历商周至秦汉,为萌芽与成长阶段,可以秦汉为代本。秦汉建筑在商周已初步形成的某些重要艺术特点基础上发展而来,秦汉的统一促进了中原与吴楚建筑文化的交流,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秦汉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建筑(礼制建筑)和陵墓为主,到汉未,又出现了佛教建筑。都城规划由西周的规矩对称,经春秋战国向自由格局揍变,又逐渐回归于规整,到汉未以曹操邺城为标志,已完成了这一过程。宫殿结贪官苑,规模巨大。祭祀建筑是汉代的重要建筑类型,其主体仍为春秋战国以来盛行的高台建筑,呈团块状,取十字轴线对称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追求象征涵义。秦汉建筑艺术总的风格可以“豪放朴拙”四个字来概括。屋顶很大,已出现了屋坡的折线“反字”,即以后“举折”或“举架”的初步做法,但曲度不大;屋角坯没有翘起,呈现出刚健质朴的气质。建筑装饰题材多飞仙神异,忠臣烈士,古拙而豪壮。

中国建筑历魏晋隋唐而宋,是发展与高峰阶段,可以隋唐为代表。魏晋时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形成民族大迁移大融合的复杂局面。中原士族南渡,江南地区开始进入了建筑艺术舞台;人生多难,促使佛寺、佛塔和石窟大量出现,成为中国仅次于宫殿的重要建筑类型;文人常退迹山林,促使了美的更深发掘,中国园林美学获得发扬的契机。隋唐在长期动乱以后复归统一,尤其盛唐,安定,繁荣,国力强盛,与西域交往频繁,是中国封建社会盛期,建筑艺术也取得了空前成就。隋唐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佛教建筑、陵墓和园林为主。都城规划已完全规整化,气势恢宏,格律精严。宫殿组群极富组织性,空间尺度巨大,舒展而大度。佛寺格调欢乐而华丽,洋溢着对现实人生的积极肯定。陵墓依山营造,气势磅膊。园林已出现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风格区分,以后者的艺术意境更高。隋唐建筑单体内质外美,非常强调整体的和谐与真实,造型浑厚质朴,已较多采用凹曲屋面与屋角起翘,十分柔和大度,内部空间组合变化也很适度。隋唐建筑艺术风格可以“雄浑壮丽”四字来概括,具有可贵的独创精神,重视本色美,气度恢宏从容,堪称为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高峰。

元明清三代是中国建筑艺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

五代两宋至元,封建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审美趣昧更趋近于富有普通情趣的日常生活,艺术日益程式化,更着意在细部和装饰的追求。

都城仍然规整方正,商店居宅临向街道,面貌生动活泼;宫殿规模远小于隋唐,而序列组合更为丰富细腻;部级祭祀建筑布局严整细致;佛教在唐以后己显衰微,佛寺、佛塔已不复见盛唐的恢宏;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的实践更加丰富,与前代相比,同样现出繁细的倾向。官式建筑完全定型,结构简化而装饰性加强。总的来说,明清建筑艺术可以“精细富缛”四字大致概括。

建筑美学论文范文篇2

本文作者:李岳川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近代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唐孝祥教授及其硕士生发表的一系列著述和学位论文为代表,在研究对象上集中在广东的三大侨乡,主要包括唐孝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2003)、赖瑛《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吴妙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朱岸林《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下面本文就这几部著作和论文进行详细的评析。唐孝祥的《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是一部从建筑美学视角对近代岭南建筑文化进行剖析的理论佳作,作者吸收和借鉴了现代美学和建筑美学的理论成果,在生存价值论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建筑审美文化机制的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以此为理论工具,作者对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进行了框架式的探讨。在论证岭南三大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机制和建筑适应性的基础上,《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地域性格”这一颇有启发意义的概念,用来概括广东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精神,作者总结道:“从文化地域性格看,五邑侨乡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强烈的时代性和独特的文化性”①、表现出“鲜明的开放性特征、兼容性特征和创新性特征②”;兴梅侨乡“聚族而居的居住模式反映了对传统儒家文化的认同和持守……形式多样的客家侨乡建筑充分显示了对自然、社会和人文的高度适应性……建筑选址的风水观念反映了客家侨乡对建筑环境的审美选择”;而潮汕侨乡建筑则表现出“博采众长的开放品格”、“经世致用的商业意识”、“精雕细刻的炫富心理”③。可以看出,相较于现有的侨乡建筑研究文献,《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表现出了相对宏观和系统的视野,它不局限于对某种单一的侨乡建筑风格进行描述,而是采用普遍联系的方法,论述了不同区域、不同建筑现象背后的共同的文化驱动力,以及受不同历史地理条件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影响,不同地域侨乡建筑的发展所表现出的不平衡性。总的来说,《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对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特征的概括是框架和要点式的,它为建筑美学在侨乡建筑领域的研究确立了方向,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其方向即是坚持主客体相互契合的辩证思路原则,而方法则可以概括为反映建筑审美标准辩证性的审美文化机制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在唐孝祥教授指导的三篇硕士论文中,这些原则和方法被遵循和应用,使得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赖瑛的硕士论文《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主要从审美文化背景、审美属性、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审美文化个性几个方面来论证兴梅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在审美文化背景的相关章节中,作者将兴梅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价值取向,慎终追远、重本溯源的宗亲观念,自强不息、无私回报的文化心理”④,这是该文对主体审美文化心理的概括,而在客体方面,除了对自然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的一般性探讨外,该文主要概括了兴梅侨乡建筑人文适应性特征,即“重贵轻富的价值取向,趋吉避凶的艺术追求,进退两宜的文化心理”⑤,以及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即“千姿百态的建筑样式,礼乐相济的文化意境,独具一格的环境模式”⑥,最后。根据主客体相契合的原则,作者概括了近代兴梅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即“尝试性的文化开放特征,恪守传统的美学特征,基于堂横屋的建筑性质特征”⑦。朱岸林的硕士论文《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在论文结构上和赖瑛的论文基本相同。主体方面,该文将近代广府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重商崇利、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开放融通、博采众长的文化心理,恋祖爱乡、实业兴国的民系观念”①。客体上,广府侨乡建筑的人文适应性特征被概括为“积极主动的开放品格,汇通中西的融合思维,勇于创作的创新精神”②,在建筑美的表现形态上,该文主要从建筑造型、建筑意境、建筑环境三个方面做了一定分析。吴妙娴的硕士论文《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比起前面两篇论文有了一些新的视角,主要体现于该文对侨资与侨乡建筑发展关系较为系统的探讨,该文总结了近代潮汕华侨投资的一些特点,包括投资房地产业比其他行业利润更有保障;地区城市人口增加,有发展房地产业的需要;以及传统心理和市政建设对房地产业的推动等。此外,该文也同样从主客体角度概括了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主体上,潮汕侨乡的民系精神表现出:“尊儒重商、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团结自强、博采众长的民系心理,微观技巧、经验直观的思维方式,精美细致、雅俗共赏的审美理想”③,在客体上,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属性表现为:“因地制宜的地域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内涵深厚的人文适应性特征”④。总结来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表现为:“(城乡)建筑形制发展的不平衡性,建筑技术的务实性及建筑装饰的炫耀性”⑤。前者来源于“潮汕民系保守与开放的二重性心态”⑥,而后者则“体现了潮汕民系务实与虚荣的矛盾心理”⑦,“这种矛盾心理深刻地反映了潮汕文化中儒家主体文化与海洋性文化的抗衡,同时体现了经验性文化及商业文化在潮汕近代建筑上的影响”⑧。以上三篇硕士论文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所建立的建筑美学理论为指导,深化和拓展了广东三大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由此我们得以更加全面的认识广东各地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如广府侨乡建筑的崇商重利、积极主动的开拓创新;兴梅侨乡建筑的重贵轻富、恪守传统与尝试性的文化开放;潮汕侨乡建筑的尊儒重商,微观技巧等。若对三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各自的审美文化特征正是地方乡土文化、儒家主体文化、西方外来文化三者博弈之下的不同结果,由于华侨群体的建造行为正是他们在中西文化抉择中自觉与不自觉的一种心理反映。是抛弃传统的建筑观念,对西方建筑文化全盘接收,还是兼容并包,择善而从,这并不是一个单项选择,不同地域的华侨群体生存方式不同,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由此产生多样的侨乡建筑风貌。

尽管现有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作为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研究仍较为薄弱。主体审美心理没有客观的测量标准,华侨往往也不善著述,因此对其界定只能依靠对主体行为和建筑现象的解释。但现有研究往往从建筑现象做宏观的文化精神的概括,而对主体的社会构成,以及主体行为缺乏清晰的分析。第二,对于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的概括缺乏建筑学的特征。诸如“开拓创新”、“尊儒重商”等形容事实上是建筑反映出来的主体精神,这些精神特征不仅见之于建筑,也反映在服饰、家具等等其他物质资料中,而建筑本身的审美文化特征应当更加类型化。这方面研究的缺失实际上反映了对主客体联系认识的断裂。第三,关于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与经济、政治、思想等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现有研究还较为表面化。社会经济政治对于建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这种影响如何参与到具体建筑形态的塑形过程中去,这是研究的难点之一,也是现有研究往往回避的问题。第四,现有研究较为忽视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与侨乡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虽然他们认识到侨乡建筑文化是文化冲突和融合的结果,但仍然使用相对静态和孤立的视角来考察建筑现象,而忽视其动态和过渡性的审美文化特征,以及其在整个建筑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现实意义还有待深入挖掘。侨乡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体系冲突、分化、整合与调适过程在民间演进的生动实例,与当代世界建筑文化多元融合的特征具有相似性,但鲜有研究讨论近代广东侨乡所发生的建筑文化适应现象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借鉴意义。

解决以上学术缺憾的关键在于,寻求某种视角,或是某个概念,或是某种方法,来统合主体与客体,以及各种学科视野。正如唐孝祥认为,“美学的学科边缘性和建筑美学的边缘交叉性质,决定了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研究在对象上的复杂性,在目标上的多样性和在方法上的综合性”①。这一观点对于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也同样适用。但是难点也出现在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上,即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客体的研究倾向与主体研究结合起来,以及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现象的研究倾向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视角结合起来。从而解决现有研究中各种视野和方法表面化和缺乏联系的问题,这里,我们试图引入“空间”概念作为建筑审美文化研究中联系主体与客体,建筑学与其他学科视角的一条桥梁。这里的“空间”不是单纯的建筑学意义上的空间,而是表现为多学科交叉视野的重合点。在社会学中体现为空间社会学,在经济学中体现为空间经济学,在心理学中体现为环境心理学等,空间概念的不同层面为各学科视角的研究提供了互通的渠道,近代广东侨乡社会处于空间转型的历史阶段,传统空间模式被逐渐消解,新的空间模式开始扩张,这是其建筑空间、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思想空间、艺术空间等各层面空间内涵的共同特征。其中,建筑空间与其它人工环境共同构成抽象空间的物质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各学科视角的侨乡建筑研究得以整合并系统化,同时我们也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体现出过渡性的文化地域性格,它既推动了社会的空间变革,同时也是社会空间变迁的结果。见表1。通过考察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所推动和反映的社会空间变迁特征,可以得出另一个推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流行性和大众性,它表现为一种“建筑风尚”。由于社会空间不会因为孤立的、偶然出现的新空间形式而发生变迁,只有当一种新的空间形式为大众予以认可时,我们才能说整体的社会空间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社会空间变迁,因此这里涉及到空间转型的动因、发展机制和结果。首先,从动因来看,任何文化模式在生长阶段都存在着空间的扩张现象,即通过对空间的占有,来实现文化原型的自我复制和繁衍。然而,客观空间的有限性则预示着增长的极限,导致了不同空间模式的冲突,近代广东社会的移民潮和西方文化的侵入正是空间冲突的表现;其次,从发展机制来看,空间文化模式转型是一种质变过程,与常态下的线性扩张不同,这一过程的空间扩张呈现指数化暴涨的特征,在物质实践上表现为某类建筑形式的流行热潮,流行既可以从原有空间模式的母体中产生,也可以通过跨文化方式产生,“当一种习俗经历了跨文化传播,就可能演变为另一文化圈内的时尚并被再次流行。当然,此时尚已非彼习俗,它是一种经过了异域文化再加工后的时尚”1,近代广东侨乡西式风格建筑的流行即符合这一规律,国人眼中的西洋建筑自然迥异于西方本国人的审美经验,在模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文化误读和自由发挥的情况,因此侨乡建筑普遍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最后,从结果来看,在流行阶段以后,空间的扩张或衰落消失、或衰趋于稳定、前者仅表现为一时的建筑风尚,后者则成为稳定的建筑风格,然而还有第三种结果,即介于二者之间,这也是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的演化结果,它们没有成为主流的空间文化模式表征,而是成为今天多元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

纵观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基础研究已取得了较为坚实的成果,但仍存在广阔的学术空间有待后继者深入发掘。笔者认为,主客体研究的联系性,以及建筑学视角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性是深化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而加强联系性的途径之一即是在研究中引入广泛意义上的“空间”概念,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建筑审美文化与近代侨乡社会空间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审美文化的性质和地位上来说,侨乡建筑是近代民间建筑本土自主演进的一种途径,具有大众性、流行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它们参与到对传统地方建筑体系进行消解,和引入新的空间文化模式的历史潮流中,在民间建筑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今天,近代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成为广东两省侨乡空间文化模式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在推动广东地区的城乡建筑和社会发展,延续文化传统,促进侨务工作开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建筑美学论文范文篇3

艾伦•卡尔松(AllenCarlson)的环境美学有一个从自然环境美学到人类环境美学的转变过程,建筑美学既是其人类环境美学研究的具体起点,也是其整个人类环境美学思想的发源地。卡尔松关于人类环境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都在其对建筑的讨论中获得、确立。抓住了卡尔松建筑美学的核心观念,也就抓住了卡尔松人类环境美学思想之根本。本文欲对卡尔松最初的建筑美学思想成果略作介绍与评述,以便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必要基础。

一、对传统建筑观念的反思

卡尔松在其自然美学、环境美学的理论建构期,即开始了对人类环境的关注,建筑则是此种关注的最初着力点。1986年,卡尔松发表了一篇以建筑美学为主题的论文———《建筑美学再思考》(ReconsideringtheAestheticsofArchitecture),标志着卡尔松的环境美学出现了新兴趣、新领域。更重要者,卡尔松对建筑的初步涉猎即为建筑美学带来了革命性的新观念。该文之开篇,即对传统建筑观念提出战略性质疑:依传统,建筑美学一直被视为艺术美学之一部分,建筑本身经常被当作一种低级的,然而又在统一的艺术美学中必有其适当位置的艺术。那些用于分析精致艺术或纯艺术的美学观念、理论已被用于分析建筑。因此,建筑美学一直集中关注那些与艺术作品相较而言,可被视为“建筑作品”,并带有那些我们在艺术品中所发现的审美兴趣和审美愉悦特性的独特结构。建筑美学的焦点被集中于孤立、独特的结构,这些结构为建筑师作为艺术家而精心设计和创造。如果它们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艺术品,或者特别地是雕塑之类的东西,这便更好。简言之,建筑美学的重心已被集中于单个的巨型建筑物———艺术家的一种作品①。在此,卡尔松对传统的建筑美学观念提出双重质疑:首先是将建筑视为艺术品的观念,即在艺术范畴下观照和阐释建筑的观念;其次,在此基础上,将建筑美学视为艺术美学分支的观念。依传统,并非所有的建筑物,而是建筑物中极少数经作为艺术家的建筑师们精致设计与建筑工人们精心建造后,最终在外形上精致如雕塑的单个建筑物,才会荣幸地成为“建筑作品”,即类似于艺术,具体地,类似于“美的艺术”的建筑,特别是类似于雕塑艺术的建筑,才会引起人们的审美关注。确实,在西方,自从近代“艺术”,特别是“美的艺术”(fineart)观念确立之后,建筑就被列入艺术体系,成为空间艺术的基本形态之一,黑格尔的《美学》即将建筑与绘画、雕刻、音乐和诗歌相并列。此后,整个近现代西方美学,对作为艺术的建筑观念,鲜有存疑者。但是,卡尔松一进入建筑领域,即对此种传统建筑观念提出了深刻怀疑,因为他获得了观照建筑的新视野。传统的作为艺术的建筑观念之下,建筑的一些基本事实被长期遮蔽,人们长期对此视而不见。在此新视野下,卡尔松将它们呈现出来:作为建筑物,它们具有许多功能,因此,它们与人以及使用者的文化内在地相关,作为建筑物,它们亦与其他建筑物相关。它们不只在功能上与那些有相似用途的建筑物相关,并且在结构上相关于那些有着类似设计与构造的建筑物,甚至在物质上和与之相近的建筑物相关。再者,作为建筑,它们被建造于某处,因此它们也就不止与邻近的物理建筑物,也与存在于其间的都市风景和景观密切相关。基于此相互联系之网,抽象的“建筑作品”概念就很难有牢固基础。挑出特殊的“建筑作品”在人们眼里就开始变成一种武断的过程。简言之,一旦我们开始观察和思考建筑,便会意识到:建筑很难与类似于我们所钟情的艺术品观念相适应,那是一种独特、非功能,且通常是指审美欣赏便当对象的观念。①卡尔松在这里揭示了为传统建筑观念———作为艺术的建筑观念所遮蔽的两项基本事实:其一,建筑是被人们用来居住和使用的,是一种“功能性”对象。根据这一最为重要的基本事实,建筑就不应当被视为艺术,特别是旨在超越现实经验物质功利目的的“美的艺术”。如果说雕塑是近代艺术及美的艺术观念的典型代表,那么,建筑恰恰处于其反面。任何一座雕塑作品都只能用于非物质功利性的纯粹观照;但是建筑如房屋、办公楼、桥梁等,则首先是用来服务于人们的物质实用目的。就此事实而言,我们不得不承认:近现代西方美学将建筑列入艺术,实质是对建筑十分严重的方向性误解。其二,建筑物并不同于作为艺术的“建筑作品”,它不是一种孤立的单个存在物,相反,它是一种关系性存在,它处于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之网”中。在此方面,它再一次处于雕塑的反面。雕塑作品可以独立欣赏,在很大程度上,它可以独立于环境,可以被安置于不同的美术馆或广场欣赏;建筑则不行,建筑是一种环境性对象,一座建筑物一旦与其相关对象、环境及其所使用者相脱离,它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丧其原初功能,也就会失去其作为特定建筑物的本质。如果说,一件从欧洲诞生地被运往美洲博物馆进行展出的雕塑精品仍不失为雕塑杰作的话,一座离开了河流的桥梁,一座不再有宗教崇拜活动的教堂,一栋无人居住的公寓,就会如在现代化浪潮冲击下被彻底遗弃、荒废了的百年农场一样,成了一片萧瑟惊人的“鬼城”。建筑一旦获得独立,也就失去其灵魂或本质,就不再有引人的审美价值。

二、建筑美学的生态学方法

将建筑从传统的艺术观念中解放出来后,卡尔松要将建筑置于何处?他郑重地向我们提出了欣赏建筑的一种新思路、新视野———“建筑美学的生态学方法”(anecologicalapproachtotheaes-theticsofarchitecture):生态学方法要求我们在最广泛意义上将建筑感知为我们自己自然的人类环境,即感知为我们自己创造的景观、城市风景,以及与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相类似的建筑物和结构。要将功能适应作为欣赏人类自身创造物,及其发展、可持续生存的指导性观念。①卡尔松的“建筑美学的生态学方法”要义有二:首先,将建筑从传统的艺术观念中解放出来后,将建筑在本质上理解为一种环境性的存在,具体地,理解为人类环境中的存在物,理解为人类环境对象,或构成此环境之一部分。如此一来,建筑审美欣赏的观照视野大变:从微观的单个对象欣赏,转变为在特定整体环境背景下欣赏建筑。生态学方法给我们的主要教导是:在人类环境中,如同自然环境,没有任何东西可被孤立而又完善地欣赏。每座建筑,每种城市风景或景观,我们都必须根据存在于建筑物内部,以及该建筑物与其更大环境之间的功能适应关系欣赏,不能做到这一点,便会失去许多审美趣味与价值。②这便是建筑审美欣赏重心的变化。不再是特定建筑物的形式、形状或结构,而是关系,特别是功能性关系成为我们建筑审美欣赏新的重心。在“建筑生态学方法”的新观念之下,卡尔松概括了建筑审美欣赏的三个要点:建筑物与其环境,不同建筑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物与其居民之间的关系。作为环境性存在的建筑,审美欣赏到底要欣赏什么?就是要欣赏建筑的“功能适应”,即建筑物因各相关要素间的相互适应而使建筑整体具备特定的价值利用功能,欣赏的正是这种因相关适应而实现了其预先设计的特定功能。在其他美学家从建筑中发现了形式美时,卡尔松却从中发现了其实用功能。“功能适应”就是一种功利主义观念,它正处于传统建筑美学以及整个传统美学之反面,它为建筑美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很多情况下,一片景观或城市风景,甚至一处特殊的建筑物,随时间的流逝,已自然地生长为一种有机物,它适应了人类的需求、兴趣和关注。于是,它有了一种并不需要有意设计的适应功能,人类的需求铸造了它,因此,要素间的适应便自然发生了。③在这里,由于观照视野发生了由微观而宏观的变化,建筑欣赏的内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所谓“功能适应”,卡尔松在这里所欲强调者,并非建筑师在单个建筑物设计中其预定功能目的的实现,即建筑师作为艺术家,其艺术创造行为———精心设计的特定建筑功能目标的实现。恰恰相反,它指的是一组处于人类环境中,或作为人类环境的建筑物,在其长期的服务人类生活、实现人类生活价值目标的历史过程中,“无意识地”相互适应、配合,最终因相互适应与合作而“自然地”成长为一片为人类生活价值而存在,因而实现了其对于人类的文化功能的人文景观。确实,作为人类生活整体环境或景观而存在的一群建筑物的功能适应效果并非任何一位建筑师在特定时间内有意设计的结果,而是许多建筑物在漫长的历史时段内前后相续、自然磨合的结果。其审美价值也是一种群体效应,而非任何单个建筑物的魅力。由于卡尔松将建筑欣赏的重点确定在欣赏一片建筑物长期磨合、相互适应,“自然的”历史过程上,于是,传统的建筑欣赏之背后主人———作为艺术创造活动的建筑师对单个建筑精品的精心设计,在此便渐渐淡出建筑审美欣赏的视野,作为艺术家的建筑师之艺术创造才能应用、情感表达及其独特的艺术观念等,这些传统建筑欣赏中的决定性因素便都失去其往日的审美价值。代之而起,进入建筑审美欣赏中心地带的,是如自然生态形成过程般的建筑整体适应、功能实现效应。由于这种整体效果显然超越了任何一位建筑师的努力,它是所有相关建筑物前后相续、长期磨合的结果,虽然其中的每座特定建筑物仍然是特定建筑师精心设计的结果,但是,由于我们所关注者是作为环境与景观而存在的建筑集团,而非其中任何一座单个的特定建筑物,所以,在这样的作为环境的审美欣赏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功能适应”是一种“自然”过程,它似乎与自然环境中所发生的一切同样“自然”。

那么,卡尔松为何能提出这种关于建筑美学的新观念呢?对任何农业景观而言,这意味着作为功能性景观欣赏之。在一处总体的功能性景观中,人们创造它和为之铸型,是为了实现人类的目的。这种景观典型地经过精心设计,用于实现其必要功能,达到相对重要的目标。①卡尔松在一篇关于农业景观欣赏的文章中就使用了“功能”这一概念。农业景观与建筑不同,它不是典型的人类文化环境,而是处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中间地带。但是,农业景观中,农场各类建筑、设备与其所服务的各种农作物、农田,以及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须相互配合,“功能适应”,在这一点上二者当彼此相同。因此,卡尔松是从农业景观这种不太典型的人文环境中为建筑这种典型的人类环境对象提炼出“功能”这一核心概念。可是,他在农业景观欣赏中使用的“功能”概念又从何而来?我也对自然环境美学感兴趣,认为自然环境美学里有建筑美学可资利用的资源。②我们需首先注意:自然环境由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构成,它有我称之为“功能适应”(func-tionalfit)的特征。每一生态系统自身必须与各种其他系统适应,同样,任一系统内要素间又必须相互适应。③“自然”在卡尔松的建筑美学中并非一个形容词,一个隐喻。卡尔松关于建筑审美欣赏的核心观念———“功能适应”,若对其思想过程追本溯源,实得之于自然领域,而非人文领域;得之于自然环境美学,而非人类环境美学;得之于自然,而非得之于建筑。经卡尔松考察,“功能适应”首先是一种在自然环境、自然生态系统中行之有效的自然法则、自然智慧,然后才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建筑审美欣赏的建筑原则与人文理念。卡尔松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道法自然”或“师从自然”的理论命题,但是,这实际上正是其建筑美学核心理念提出的真实逻辑脉络,是他所积极拥护的。正因如此,我们才可以理解,卡尔松为何将自己关于建筑美学的核心观念———建筑审美欣赏的独特方法命名为“生态学方法”。这意味着:虽然我们可以在建筑创造与审美欣赏中大力提倡“功能适应”观念;但是,若对“功能适应”这一原理做认真的知识根源、现实背景的考察,我们不得不承认:它首先是一种生态法则。大自然生态系统早已据此而产生与维持,这是大自然生态系统得以生生不息之根本秘密。人类环境中的建筑,只不过是在效仿与应用自然智慧、自然原理而已:我在此强调生态因素,仅就如此认识而言:建筑作品并非一种艺术品的类似物,而是人类生态系统的有机部分,就像组成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那些要素一样。④以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学法则重新阐释作为人文环境对象、人类文化创造成果之建筑,乃卡尔松建筑美学的根本特色、核心秘密。但问题是,卡尔松为何能在建筑美学领域提出这样的新观念,其建筑美学思想为何会如此独具特色呢?我们不应忘记:卡尔松首先是一个自然环境美学家,然后才是一个建筑美学的讨论者,自然美学是卡尔松环境美学的学术起点。卡尔松的环境美学之路可以追溯到10年之前的20世纪70年代。此文发表的20世纪80年代,正是卡尔松自然美学及自然环境美学的积极建构期,卡尔松在本时期成功地建构起其独具特色的自然美学及环境美学理论———“科学认知主义”(ScientificCognitivism),对自然对象及环境的思考是其本时期的学术重心。卡尔松首先在自然美学、自然环境美学领域卓有建树,对自然对象与环境有了深入的考察与理解,然后才进入到人文领域,进入到对建筑的关注。这也就从根本上解释了为何他一进入建筑美学领域即可有所建树,并用自然智慧、“生态学方法”来解读人类建筑了。

在上述对建筑传统观念的反思中,卡尔松着力指出:不应当把建筑理解为像雕塑那样的孤立存在的单个对象,而应当将建筑放在与其他建筑物、其所存在的整体环境,以及使用这些建筑的人的文化与生活价值相互关联的“网络”中欣赏建筑。他为何能提出这样的反思?我们只要重温一下卡尔松关于自然环境欣赏的某种核心观念就可恍然大悟。先看他对传统自然审美欣赏模式———“景观模式”(LandscapeModel)的反思:这一模式要求我们将环境视为一幅静态画面,这种画面实质上是“两维的”。它要求将环境简化为风景或视角。但我们必须意识到:环境并不是一幅风景,不是画面,不是静态的,也不是两维的。问题在于:这种模式要求我们欣赏环境,并不依环境之本然与特性,而是依据某种自身并非如此,并无此特性的东西来欣赏。①再看他所极力推许的新的自然审美欣赏方法———“环境模式”(EnvironmentalModel):它强调自然是一种环境,它是这样一种我们生存于其中,每天用我们全部的感官体验它,将它视为极平常生活背景的居所。②在讨论自然审美欣赏时,卡尔松极力强调不能把自然当孤立的对象欣赏,而要把它理解为包围着我们,我们正生活于其中的整体环境。以环境观念代替对象观念,以宏观视野取代微观视野,这正是卡尔松在其自然环境美学领域中已经取得的重要成果。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当我们考察其建筑美学时,发现他极力地要把建筑从孤立的艺术作品中解放出来,并将建筑重置于人类生活环境,又用“功能适应”关系解读建筑的核心审美价值,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在此意义上,即强调建筑的环境性存在、建筑欣赏的整体性视野上,我们似乎也可以将卡尔松的“建筑美学的生态学方法”理解为“建筑的环境模式”(EnvironmentalModelforArchitecture)。

三、建筑美学生态学方法的意义

如何认识卡尔松在反思传统建筑观念基础上所推出的“建筑美学生态学方法”的意义,如果我们接受了卡尔松所推举的建筑欣赏新方法,建筑审美领域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准此,建筑美学领域将会发生一场深刻的、全方位的革命。

首先,它强调所有建筑物,而非只是巨大、独特的设计。生态系统的功能适应赋予整个系统中每一组成部分以重要意义。因此,根据生态学方法,建筑构造,诸如加油站、购物中心及工厂,都是自然人类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就像那些经典的建筑作品一样,它们都是建筑审美欣赏可行的候选对象。③这是建筑审美欣赏范围的扩大。从此,并非极小部分建筑艺术杰作是审美欣赏的合法对象,而是所有那些成功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服务的功能性建筑都是可欣赏的。建筑审美欣赏的范围甚至可以扩大到非建筑:与此结果相关者,是对非建筑物———自然的人类环境中的其他构造、对象,以及环境本身给予同等重视。桥梁、高速公路、电线,都成了欣赏对象,就像它们所穿过的景观一样,都得到欣赏。①至此,建筑审美欣赏的对象已扩容至其量的极限:传统建筑观念下,建筑审美欣赏只是欣赏众多建筑物中极少数经建筑师精致设计,并最终在外形上有精致如雕塑那样的形式美造型效果的单个建筑作品,现在,卡尔松将建筑审美欣赏的对象先拓展到所有建筑物,继而又拓展到所有服务于人类生活价值的所有人造不动结构物。

基于功能适应的意义,我们人类环境的复杂性,一如自然环境生态系统,成为审美欣赏中心,而不是强调这一栋或那一栋建筑物。审美欣赏转移至诸如商业中心、金融街区、左邻右舍,甚至郊区。这些区域之内或之间的功能适应,再加上其周围氛围、环境和感受,共同呈现出更大的审美价值。②对生态学方法而言,建筑物如何反应、体现和表达人类及其文化的问题,便有了新的重要性。这一问题并非审美欣赏之新奇边缘,而是欣赏的本质。③这便是建筑审美欣赏内涵在本质上的变化。依传统的建筑观念,单个建筑物的独特造型,设计特定建筑物的建筑师独特艺术趣味、审美观念、思想情感的表达,是建筑审美欣赏的主要内容。但现在,建筑审美欣赏的视野有了重大变化:建筑审美欣赏的主旨不再是特定单个建筑物的独特造型、审美特性及其建筑师的才能与观念;建筑审美欣赏将焦聚于建筑网络或建筑关系:特定建筑物内部各要素间、特定建筑物与其环境,特定建筑物之间,以及特定建筑物与其使用者的需要、文化价值观念间的关系。这些关系统称为“功能适应”关系,实为建筑服务于人类生活的价值关系,这是卡尔松新方法为建筑美学带来的新内容。我们当如何理解在新的“生态学方法”下质与量都发生了巨变的新的建筑审美欣赏观念,以此新方法为核心内容的新的建筑美学究竟要走向哪里?依传统建筑观念,只有极少数设计精巧如美的艺术的建筑物,特别是具有像雕塑那样形式美的建筑物,方可被视为艺术品而得到审美欣赏。可是,一旦我们诉诸新的标准,功能适应观念、情形有了戏剧性改观,因为几乎所有的建筑都被用来满足某种功能,建筑依其本质,是一种功能性对象。这样,所有的建筑物都走进了我们审美欣赏的视野,因为几乎所有的建筑都很好地为我们提供了服务。这样,卡尔松新的建筑美学首先将建筑从艺术范畴中解放出来,而将它置于一个全新的语境———人的现实生活。其建筑审美欣赏的最大边界实际上已与人的现实生活范围重叠。

其次,传统建筑审美欣赏的核心是单个建筑的审美特性,卡尔松的建筑审美欣赏的焦点则是关系,其单位不再是单个建筑物,而是建筑物集团。这种审美欣赏视野、规模的变化可总结为从建筑对象到建筑环境,从对象视野到关系视野。这种建筑审美欣赏视野的变化实可比之于其自然审美欣赏领域中欣赏视野、模式的变化———从“对象模式”到“环境模式”,前者是孤立对象视野,以对象特性为核心;后者是环境视野,以对象集团为单元,以对象间关系为核心。卡尔松建筑审美欣赏新方法促成了建筑美学的视野、形态转型———从建筑对象美学(即传统的将单个建筑物视为“建筑作品”的建筑美学)到建筑环境美学(即将建筑物还原到其现实环境,或以建筑物间关系整体把握为核心的建筑美学)的转型,此正可与其自然环境美学的核心理念相匹配。

最后,如上所述:建筑网络、关系欣赏的核心内容,乃是欣赏建筑在此种关系中的“功能适应”状态,即建筑物对于其使用者———人类生活价值的服务情形,建筑功能被界定为对人类生活价值的满足。最美的建筑乃是那种最大限度、完善地实现了其对于人类生活价值服务功能的建筑。现在,我们发现建筑同样处于传统建筑观念之反面:依传统,美的建筑乃是如艺术,特别是雕塑那样的建筑,建筑审美特性乃是指那种远远超越了其日常生活经验中物质功利性诉求,那种超功利性的,仅只用以赏心悦目的功能。现在,建筑审美价值的内涵发生了180度的转变:我们在建筑中要欣赏的,正是其完善地服务于使用者各种生活价值的功能。在这里,建筑之美与建筑之善完全重合了。该怎样描述这种从量、质与视野三个方面均发生了重大转折之后的建筑美学呢?将建筑美学从两个密切相关的传统观念中拯救出来:将建筑作品在本质上视为艺术作品的观念,以及将建筑美学视为艺术美学分支的观念。相反,我们提倡一种补充性的建筑观念。

首先是日常生活建筑的观念,其次,将日常生活建筑美学理解为日常生活美学分支的观念。①《建筑美学再思考》是一个信息量极为丰富的典范文本,其中的新观念具有广泛、深刻的学术意义,它为整个建筑美学带来了质(内涵)、量(范围)与视野(欣赏方法)三方面的革命。卡尔松将建筑从传统的艺术观念中解放出来后,置于人类现实生活环境的广阔领域。他从量上将建筑审美欣赏的范围扩大到所有服务于人类生活价值的人造结构物,从质上将建筑美的内涵界定为服务于人类生活价值的功能适应,从视野上将宏观、整体性建筑关系欣赏确定为建筑欣赏的基本方法。以服务人类生活为建筑之宗旨,建筑审美欣赏的领域、价值观念和观照视野与人类现实生活环境高度重合,这就为建筑美学向“人类环境美学”,或曰“日常生活美学”的演化铺平了道路,卡尔松对此高度自觉。卡尔松在这里所提出的有关建筑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同时也对于其人类环境美学有效。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将卡尔松在这里所讨论的建筑视为其人类环境美学之原型,因而其“建筑美学的生态学方法”也就对整个人类环境有效,这篇《建筑美学再思考》也就成了卡尔松关于人类环境美学的一份宣言。确实,他本人有关人类环境美学的系列论文表明:其人类环境美学基本观念正由本文奠定,卡尔松日后关于人类环境美学的诸多言论,本质上只是对本文核心观念的发挥与应用。

众所周知,近现代西方美学从现实经验与审美经验的区别开始,“非功利”观念乃其核心,艺术乃其典范对象。卡尔松从对传统美学的独特审美欣赏对象———建筑反思入手,解放了建筑,为建筑美学、人类环境美学,乃至日常生活美学开辟出新境界,其实,他也极大地撼动了整个美学。整个近现代美学走的是美善区别之路,卡尔松则反其道而行之,走的是引善入美,以善为美的思路,这也正是当代环境美学、生活美学的基本路线。正是这种处理美善关系根本思路上的不同,让我们准确地把握住了西方近现代美学与20世纪后当代美学时代审美观念的本质区别。

四、三点质疑

在结束对卡尔松此文的讨论前,我想对卡尔松上述观念提出三点质疑。

首先,建筑的所属领域。卡尔松将建筑从传统的艺术范畴中解放出来,尽归之于人类环境、日常生活。如此,则“作为艺术的建筑”观念便没有了合法性,于是,将建筑作为艺术来欣赏的建筑审美也就成了一种“不恰当”的审美欣赏。我们的质疑是:当我们整体上将建筑理解为一种日常生活对象、环境的同时,是否仍然可以在具体的审美实践中保留传统的建筑观念,是否仍可以为传统的对建筑的艺术式审美欣赏留有余地?我们认为,虽然从原则上说,将建筑理解为艺术与将建筑理解为日常生活功能性结构存在着本质区别,但是,在形而下的审美欣赏语境下,我们仍然不能排除对建筑的艺术式欣赏与对建筑的功能性观照两种方式同时并存的可能。至少,面对一座特定的经过精心设计与建造的建筑物,我们完全可以分别地欣赏其精美外观与完善的生活服务功能。现实生活中,也确实不乏既美观又实用的建筑实例。再者,这种允许对建筑的艺术欣赏与功能欣赏二者兼容并存的思路,可能并非坏事,而可能促成对建筑的完善、丰富的审美欣赏。相比之下,也许是卡尔松的这种二者必居其一的思路,反而限制了建筑审美欣赏的可能性,且与建筑物本身丰富的价值内涵并不相符。卡尔松从新理论建构的角度,采取的是不破不立的思路。我们如果立足于完善、丰富的建筑审美欣赏角度考虑问题,则完全可以超越卡尔松的思路,在建筑审美欣赏模式上,最好是做加法而不是做减法,这样实际的建筑审美欣赏效果会更佳。

其次,传统建筑欣赏是对单个建筑物的欣赏,卡尔松推荐的则是对建筑集团、建筑关系、建筑网络的欣赏,简言之,是以关系欣赏代替特性欣赏,以建筑欣赏的“环境模式”代替“对象模式”。诚然,这种关系、网络视野为建筑审美欣赏开辟了新境界;但我们的问题是:关系、环境欣赏是否是建筑审美欣赏的唯一视野?卡尔松所推荐的这种关系、环境欣赏之外,原来传统的对单个建筑物审美特性的欣赏是否仍有其继续存在之价值?一方面,从建筑的事实层面讲,现实的环境建筑总由一座座单个建筑物组成;另一方面,从对建筑的审美欣赏角度讲,即使我们选择了卡尔松所推荐的对于建筑的新的集团视野、关系视野,但我们仍不能改变现实生活中的建筑物总是由一座座单个建筑物构成这一基本事实。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学会了卡尔松的“生态学方法”之后,难道我们就不可以用原来的对象性眼光欣赏建筑了吗?在我们看来,对象性建筑欣赏与关系性建筑欣赏是两种不同的建筑审美欣赏视野,一为微观,一为宏观,它们即使在逻辑上相互对立,但在现实的建筑审美欣赏实践中,似仍可并行不悖,而不一定形同水火,未可并存。显然,卡尔松出于建构新理论的目的,在建筑审美欣赏立场上极力地要用后者取代前者;但是,我们出于上述同样理由———为建筑审美欣赏的丰富、完善计,则更倾向于将此二者理解为性质与功能各不相同,但完全可以共存互补的关系。换言之,对于完善、丰富的审美欣赏而言,在建筑审美欣赏的具体实践中,我们既可以像卡尔松所主张的那样,将特定建筑物置于复杂的关系中欣赏,欣赏一组建筑群;同时,也完全可以以传统视野欣赏单个的特定建筑,特别是那些在造型与功能两方面均做了精心设计,且确实实现了其原定功能者。这两种视野下,欣赏者所得到的具体审美经验内涵各不相同。分别地讲,两种视野下,建筑各美其美,合而言之,欣赏者当能兼赏其美,而不是二者必居其一,那样将会得不偿失。其实,这样的问题,同时也存在于卡尔松在自然审美欣赏中对“对象模式”与“环境模式”关系的讨论中①。

建筑美学论文范文篇4

就本质而言,室内设计是将多种视觉的物质元素组合构成具有三维空间形态特征的造物活动,属造型艺术的范畴,然而与其它纯粹欣赏艺术形式不同的是,室内设计同时具有着实用的动能属性。从形态学的角度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及内容任务主要分为一下几个方面:

(一)空间要素:空间合理化并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设计的基本任务,因此,设计者不能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要勇于探索发现时代技术与审美特点赋于空间的新形象。

(二)美学色彩要求:室内色彩除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科学的运用色彩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应做到色彩处理得当,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内色彩设计除了必须遵守一般的色彩规律外,还应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三)美学装饰要素:室内整体空间中的柱子等建筑构件以及墙、顶等各界面,对其进行符合功能需要的装饰,是构成完美的室内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和丰富多变的装饰形式,可以获得千变万化和不同风格的室内艺术审美效果,同时亦能体现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特征。

以上美学要素虽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却不能孤立对待,因为从形态学的角度分析,总体应大于所有个体的总和,仅仅依靠总体中的一部分不能解释总体。因此,室内设计整体审美价值的产生要凭籍各美学要素统一框架下的意义整合而获得。

在所有的与视觉有关的艺术设计中,形态学提供了基本的部件构成形式和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准则,当然其中也包括设计中依附于形式的各美学要素的组合法则。不仅如此,形态学理论还被应用在甄别艺术设计风格流派及研究艺术设计的特征等方面。具体到室内设计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设计的个性从那种“压迫性的总体性”中解救出来,如何充分发展差异性和异质性。其实,这种把大叙述和小叙述对立起来,把总体性和差异性对立起来,把同一性和异质性对立起来,以非总体性、非中心的思维方式来审视、规范自我的创造的思维特征,不仅是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而且也是当代艺术与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从实践来说,它也确实已经对当代室内设计创作带来了积极的富有成效的影响。

二、整体环境观念下的功能与审美意义表达

处于随社会变化而不断发展中的当代室内设计,或称室内环境设计,应确立整体环境的设计观念,这里的“环境”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建筑实体围合形成的室内环境,它主要包括室内空间形态、视觉环境、空气质量环境、声光热等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诸多要素;其二是指包括建筑外观在内的庭院、街道、广场乃至整个社区、城市、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大环境概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社会背景、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在不同时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与理想精神,所有这一切经历史的积淀与传承而形成具有个性差异、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它和地貌、物种、气候交织一起共同构成了这个地区的自然与文化景观。以人为中心的室内设计,不但要从功能上考虑符合人们生活方式和生存所需的各种实用要求,而且更应从心理方面进行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精神需求的人文关照,以及满足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的愿望。室内设计作为文化的物化创造活动,其风格形式的表现应从大环境整体的高度,运用符号学的理论、方法,把室内环境视作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对设计元素在组合中的符号化处理,使能指与所指有效结合而具意指作用,充分运用设计形态符号的象征、隐喻功能,准确反映出室内设计的地域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以及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

室内设计的“里”,和室外大环境的“外”,具有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作为大环境系列“链中一环”的室内设计,不可脱离开大环境中的自然、文化与社会特征、意义而孤芳自赏。正是为了更深入地做好室内环境设计,就愈加需要对环境整体综合因素有足够的了解和分析,着手于室内,但着眼于“室外”。当前室内设计还存在着相互类同、缺少创新和个性的情况,对环境整体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研究,从而使设计缺失内涵而流于一般,设计构思局限封闭。

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审美结合

当代室内设计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便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审美结合。设计的科学性在带来空间环境功能的合理、舒适、高效、安全的同时,其结构、材料、工艺本身具有的技术美感与设计形式处理产生的艺术美感,共同形成了当代室内设计审美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室内环境的创造中,现代美学要求室内设计不但高度重视艺术性,而且还高度重视科学性,及其相互的结合。从建筑和室内设计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创新风格的兴起,总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改变,促使室内设计必须充分重视并积极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包括新型的材料、结构构成和施工工艺,以及为创造良好声、光、热环境的设施设备。当代室内设计的科学性,除了在设计观念上需要进一步确立以外,在设计方法和表现手段等方面,也日益予以重视,设计者已开始认真的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确定室内物理和心理环境的优劣。另外,在设计

表现方面,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和绘图的广泛普及应用,可使我们在初始设计阶段中便能运用其所提供的三维视觉技术去探测第四维效果。例如美籍华裔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讲学时所展示的华盛顿艺术馆东馆室内透视的比较方案,就是以电子计算机绘制的,这些精确绘制的非直角的形体和空间关系,极为细致真实地表达了室内空间的视觉形象,并把新技术产生的视觉美感展现在我们面前。

针对当代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高科技和高情感问题,室内设计在采用物质技术手段的同时,当高度重视并运用现代美学原理,将科学性与艺术性、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进行综合而全面的考量,从而创造出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室内空间和形象、以及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使生活在当代社会高科技、高节奏中的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和满足。

综上所述,处于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发展中的当代室内设计,离不开美学理论的参与和指导。理论必须是明白清楚的,它是学术和应用的重要工具。没有理论的指导,室内设计便缺乏组织基础且是脆弱的。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论是物质技术的,还是精神文化的,都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当代室内设计应因地制宜地有效借助美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并紧跟时代和尊重历史,从整体环境的角度出发,采取具有民族特点、地域风格、充分考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设计手法,创造符合功能需要、且具文化内涵意义与审美价值的当代室内设计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美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2]候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陈波,浅谈现代工业建筑美学,山西建筑,2006年13期

建筑美学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美学;室内设计;审美;环境;艺术;当代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完善空间、传播文化、创造美的艺术,是运用现代工艺、技术将美学理念、文化内涵和功能因素融入人性化室内空间环境的艺术。完美的室内设计产生于高度的现代文明,成功的室内设计同时创造着先进的文化。作为美学分支的艺术与技术美学是指导室内设计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是研究设计领域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今天,人们已日益明晰地认识到被装修空间的布局、质感、色彩;家具的布置;设备的安装;通信等网络的建设不再是简单的组合、时尚的反映,而应提升到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层面去实现文化、科技、环保和效率的有机结合。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现代美学理论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本文就此加以论述。

一、从形态学视角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

就本质而言,室内设计是将多种视觉的物质元素组合构成具有三维空间形态特征的造物活动,属造型艺术的范畴,然而与其它纯粹欣赏艺术形式不同的是,室内设计同时具有着实用的动能属性。从形态学的角度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及内容任务主要分为一下几个方面:

(一)空间要素:空间合理化并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设计的基本任务,因此,设计者不能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要勇于探索发现时代技术与审美特点赋于空间的新形象。

(二)美学色彩要求:室内色彩除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科学的运用色彩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应做到色彩处理得当,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内色彩设计除了必须遵守一般的色彩规律外,还应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三)美学装饰要素:室内整体空间中的柱子等建筑构件以及墙、顶等各界面,对其进行符合功能需要的装饰,是构成完美的室内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和丰富多变的装饰形式,可以获得千变万化和不同风格的室内艺术审美效果,同时亦能体现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特征。

以上美学要素虽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却不能孤立对待,因为从形态学的角度分析,总体应大于所有个体的总和,仅仅依靠总体中的一部分不能解释总体。因此,室内设计整体审美价值的产生要凭籍各美学要素统一框架下的意义整合而获得。

在所有的与视觉有关的艺术设计中,形态学提供了基本的部件构成形式和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准则,当然其中也包括设计中依附于形式的各美学要素的组合法则。不仅如此,形态学理论还被应用在甄别艺术设计风格流派及研究艺术设计的特征等方面。具体到室内设计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设计的个性从那种“压迫性的总体性”中解救出来,如何充分发展差异性和异质性。其实,这种把大叙述和小叙述对立起来,把总体性和差异性对立起来,把同一性和异质性对立起来,以非总体性、非中心的思维方式来审视、规范自我的创造的思维特征,不仅是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而且也是当代艺术与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从实践来说,它也确实已经对当代室内设计创作带来了积极的富有成效的影响。

二、整体环境观念下的功能与审美意义表达

处于随社会变化而不断发展中的当代室内设计,或称室内环境设计,应确立整体环境的设计观念,这里的“环境”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建筑实体围合形成的室内环境,它主要包括室内空间形态、视觉环境、空气质量环境、声光热等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诸多要素;其二是指包括建筑外观在内的庭院、街道、广场乃至整个社区、城市、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大环境概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社会背景、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在不同时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与理想精神,所有这一切经历史的积淀与传承而形成具有个性差异、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它和地貌、物种、气候交织一起共同构成了这个地区的自然与文化景观。以人为中心的室内设计,不但要从功能上考虑符合人们生活方式和生存所需的各种实用要求,而且更应从心理方面进行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精神需求的人文关照,以及满足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的愿望。室内设计作为文化的物化创造活动,其风格形式的表现应从大环境整体的高度,运用符号学的理论、方法,把室内环境视作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对设计元素在组合中的符号化处理,使能指与所指有效结合而具意指作用,充分运用设计形态符号的象征、隐喻功能,准确反映出室内设计的地域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以及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

室内设计的“里”,和室外大环境的“外”,具有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作为大环境系列“链中一环”的室内设计,不可脱离开大环境中的自然、文化与社会特征、意义而孤芳自赏。正是为了更深入地做好室内环境设计,就愈加需要对环境整体综合因素有足够的了解和分析,着手于室内,但着眼于“室外”。当前室内设计还存在着相互类同、缺少创新和个性的情况,对环境整体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研究,从而使设计缺失内涵而流于一般,设计构思局限封闭。

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审美结合

当代室内设计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便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审美结合。设计的科学性在带来空间环境功能的合理、舒适、高效、安全的同时,其结构、材料、工艺本身具有的技术美感与设计形式处理产生的艺术美感,共同形成了当代室内设计审美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室内环境的创造中,现代美学要求室内设计不但高度重视艺术性,而且还高度重视科学性,及其相互的结合。从建筑和室内设计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创新风格的兴起,总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改变,促使室内设计必须充分重视并积极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包括新型的材料、结构构成和施工工艺,以及为创造良好声、光、热环境的设施设备。当代室内设计的科学性,除了在设计观念上需要进一步确立以外,在设计方法和表现手段等方面,也日益予以重视,设计者已开始认真的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确定室内物理和心理环境的优劣。另外,在设计表现方面,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和绘图的广泛普及应用,可使我们在初始设计阶段中便能运用其所提供的三维视觉技术去探测第四维效果。例如美籍华裔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讲学时所展示的华盛顿艺术馆东馆室内透视的比较方案,就是以电子计算机绘制的,这些精确绘制的非直角的形体和空间关系,极为细致真实地表达了室内空间的视觉形象,并把新技术产生的视觉美感展现在我们面前。

针对当代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高科技和高情感问题,室内设计在采用物质技术手段的同时,当高度重视并运用现代美学原理,将科学性与艺术性、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进行综合而全面的考量,从而创造出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室内空间和形象、以及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使生活在当代社会高科技、高节奏中的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和满足。

综上所述,处于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发展中的当代室内设计,离不开美学理论的参与和指导。理论必须是明白清楚的,它是学术和应用的重要工具。没有理论的指导,室内设计便缺乏组织基础且是脆弱的。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论是物质技术的,还是精神文化的,都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当代室内设计应因地制宜地有效借助美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并紧跟时代和尊重历史,从整体环境的角度出发,采取具有民族特点、地域风格、充分考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设计手法,创造符合功能需要、且具文化内涵意义与审美价值的当代室内设计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美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建筑美学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美学室内设计审美环境艺术当代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是完善空间、传播文化、创造美的艺术,是运用现代工艺、技术将美学理念、文化内涵和功能因素融入人性化室内空间环境的艺术。完美的室内设计产生于高度的现代文明,成功的室内设计同时创造着先进的文化。作为美学分支的艺术与技术美学是指导室内设计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是研究设计领域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今天,人们已日益明晰地认识到被装修空间的布局、质感、色彩;家具的布置;设备的安装;通信等网络的建设不再是简单的组合、时尚的反映,而应提升到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层面去实现文化、科技、环保和效率的有机结合。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综合地处理人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现代美学理论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发挥着指导性的作用。本文就此加以论述。

一、从形态学视角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

就本质而言,室内设计是将多种视觉的物质元素组合构成具有三维空间形态特征的造物活动,属造型艺术的范畴,然而与其它纯粹欣赏艺术形式不同的是,室内设计同时具有着实用的动能属性。从形态学的角度看,室内设计中的美学要素及内容任务主要分为一下几个方面:

(一)空间要素:空间合理化并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设计的基本任务,因此,设计者不能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要勇于探索发现时代技术与审美特点赋于空间的新形象。

(二)美学色彩要求:室内色彩除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科学的运用色彩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应做到色彩处理得当,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内色彩设计除了必须遵守一般的色彩规律外,还应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三)美学装饰要素:室内整体空间中的柱子等建筑构件以及墙、顶等各界面,对其进行符合功能需要的装饰,是构成完美的室内环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和丰富多变的装饰形式,可以获得千变万化和不同风格的室内艺术审美效果,同时亦能体现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特征。

以上美学要素虽有其相对独立的价值,却不能孤立对待,因为从形态学的角度分析,总体应大于所有个体的总和,仅仅依靠总体中的一部分不能解释总体。因此,室内设计整体审美价值的产生要凭籍各美学要素统一框架下的意义整合而获得。

在所有的与视觉有关的艺术设计中,形态学提供了基本的部件构成形式和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准则,当然其中也包括设计中依附于形式的各美学要素的组合法则。不仅如此,形态学理论还被应用在甄别艺术设计风格流派及研究艺术设计的特征等方面。具体到室内设计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设计的个性从那种“压迫性的总体性”中解救出来,如何充分发展差异性和异质性。其实,这种把大叙述和小叙述对立起来,把总体性和差异性对立起来,把同一性和异质性对立起来,以非总体性、非中心的思维方式来审视、规范自我的创造的思维特征,不仅是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而且也是当代艺术与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从实践来说,它也确实已经对当代室内设计创作带来了积极的富有成效的影响。

二、整体环境观念下的功能与审美意义表达

处于随社会变化而不断发展中的当代室内设计,或称室内环境设计,应确立整体环境的设计观念,这里的“环境”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建筑实体围合形成的室内环境,它主要包括室内空间形态、视觉环境、空气质量环境、声光热等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诸多要素;其二是指包括建筑外观在内的庭院、街道、广场乃至整个社区、城市、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大环境概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社会背景、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在不同时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与理想精神,所有这一切经历史的积淀与传承而形成具有个性差异、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它和地貌、物种、气候交织一起共同构成了这个地区的自然与文化景观。以人为中心的室内设计,不但要从功能上考虑符合人们生活方式和生存所需的各种实用要求,而且更应从心理方面进行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精神需求的人文关照,以及满足人们渴望亲近自然的愿望。室内设计作为文化的物化创造活动,其风格形式的表现应从大环境整体的高度,运用符号学的理论、方法,把室内环境视作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对设计元素在组合中的符号化处理,使能指与所指有效结合而具意指作用,充分运用设计形态符号的象征、隐喻功能,准确反映出室内设计的地域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以及表达审美情感、体现审美意义和价值。

室内设计的“里”,和室外大环境的“外”,具有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作为大环境系列“链中一环”的室内设计,不可脱离开大环境中的自然、文化与社会特征、意义而孤芳自赏。正是为了更深入地做好室内环境设计,就愈加需要对环境整体综合因素有足够的了解和分析,着手于室内,但着眼于“室外”。当前室内设计还存在着相互类同、缺少创新和个性的情况,对环境整体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研究,从而使设计缺失内涵而流于一般,设计构思局限封闭。

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审美结合

当代室内设计的另一个显著特点便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审美结合。设计的科学性在带来空间环境功能的合理、舒适、高效、安全的同时,其结构、材料、工艺本身具有的技术美感与设计形式处理产生的艺术美感,共同形成了当代室内设计审美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室内环境的创造中,现代美学要求室内设计不但高度重视艺术性,而且还高度重视科学性,及其相互的结合。从建筑和室内设计发展的历史来看,具有创新风格的兴起,总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改变,促使室内设计必须充分重视并积极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包括新型的材料、结构构成和施工工艺,以及为创造良好声、光、热环境的设施设备。当代室内设计的科学性,除了在设计观念上需要进一步确立以外,在设计方法和表现手段等方面,也日益予以重视,设计者已开始认真的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和确定室内物理

和心理环境的优劣。另外,在设计表现方面,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和绘图的广泛普及应用,可使我们在初始设计阶段中便能运用其所提供的三维视觉技术去探测第四维效果。例如美籍华裔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讲学时所展示的华盛顿艺术馆东馆室内透视的比较方案,就是以电子计算机绘制的,这些精确绘制的非直角的形体和空间关系,极为细致真实地表达了室内空间的视觉形象,并把新技术产生的视觉美感展现在我们面前。

针对当代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高科技和高情感问题,室内设计在采用物质技术手段的同时,当高度重视并运用现代美学原理,将科学性与艺术性、生理要求与心理要求、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进行综合而全面的考量,从而创造出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室内空间和形象、以及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使生活在当代社会高科技、高节奏中的人们,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和满足。

综上所述,处于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发展中的当代室内设计,离不开美学理论的参与和指导。理论必须是明白清楚的,它是学术和应用的重要工具。没有理论的指导,室内设计便缺乏组织基础且是脆弱的。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论是物质技术的,还是精神文化的,都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当代室内设计应因地制宜地有效借助美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并紧跟时代和尊重历史,从整体环境的角度出发,采取具有民族特点、地域风格、充分考虑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设计手法,创造符合功能需要、且具文化内涵意义与审美价值的当代室内设计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世仁,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国建筑美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建筑美学论文范文篇7

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广义的建筑设计是指设计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设计工作常涉及建筑学、结构学以及给水、排水,供暖、空气调节、电气、煤气、消防、防火、自动化控制管理、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工程估算,园林绿化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各种科学技术人员的密切协作。

二、建筑设计的构成要素及原则

(一)建筑设计的构成要素

1.建筑功能是人们建造房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指所建建筑的用途和使用要求。

2.建筑技术是建造房屋的手段,它包括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设备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等各项技术保障。

3.建筑艺术形象也是人们建造房屋的主要目的之一,它包括建筑群体和单体的体型、内部和外部的空间组合、建筑立面构图、细部处理、材料的色彩和质感以及光影变化等综合因素所创造的综合艺术效果。

4.经济合理。建筑构造设计处处都应考虑经济合理,在选用材料上应就地取材,注意节约钢材、水泥、木材三大材料,并在保证质量前提下降低造价。

(二)建筑设计原则

1.整体性设计原则:整体性设计原则是把要设计的建筑作为由各个组成部分构成的一个整体来全面研究整体的功能、构成及其发展规律,从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揭示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律。

2.综合性设计原则:对任一系统的研究,必须从它的要素、结构、功能、相互关系、历史发展等方面进行综合地考察。在综合的过程中把分析有机地给合起来。从综合出发,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再回到综合。每一层次分析的结果都要反馈到上一层次的综合去与整体进行比较,按照比较的差异从新进行分析、修改、整合,使部分与整体达到高度的统一。

3.联系性设计原则:联系性设计原则要求要考虑到相互联系的诸多方面,不仅要考察研究对象这个系统本身的各个方面,还要考察系统的环境。环境是系统存在的外部条件。系统都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中发生、维持和发展的,与环境中其他系统有着种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包括:环境给系统提供的资源和压力、系统给环境提供的功能和污染。因此,系统与环境是互塑共生的。

4.动态性设计原则:动态原则就是要探索系统的内外联系及系统发展变化的方向、趋势、活动的速度和方式,还要探索系统发展的动力、应用和规律。对于建筑设计来讲尤其要立足现在,兼顾未来,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

5.有序性设计原则:高层系统是由低层系统组成的,低层系统对高层系统具有构成性关系,同一层次的系统之间存在相干性关系。因此,系统都是有序、分层次的,是层层相包的结构关系。而且层次越低,结合度越强;反之层次越高,结合度越弱。结合度递减,层次结构更加稳定,由此可见,使用房间对功能区、单体对群体、基地对环境都具有构成性关系,其结合度应递减方能促进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如果一个功能区过于依赖于它的上层系统,一旦上层系统中某个环节遭到破坏势必会影响到它的使用功能,甚至会瘫痪。因此,正确地确定各部分的关系,有效地进行功能分区,合理地组织各种流线和空间序列,是建筑设计中应认真对待的重要环节。

6.结构性设计原则:结构是要素在关系作用下的结合方式,是性能的载体,普遍地存在于事物之中。结构决定性能,性能表现可以反作用于结构。要素是结构的赖以结合者,要素运动的稳定与否、发展方向将影响结构的稳定与否和方向。关系是将要素连接起来的作用,是构成系统的纽带,关系质和量决定结构性能的稳定性。因此,必须了解它的结构。

7.最优化设计原则:系统形成的过程实际上是差异整合的过程。差异的事物能够整合在一起,它们之间必定有同一性,相互需要、相互支持、优势互补,这是整合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差异的整合使建筑的各个部分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激发出正的整体效应,促进“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三、建筑设计的程序与组织

建筑设计的程序包括: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首先应重新熟悉设计任务书、踏勘现场,进一步收集在设计中会有用的资料。切实了解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情况和当地的一些有关的地方性法规。

初步设计阶段的图纸和设计文件,要求建筑专业的图纸标明建筑的定位轴线和轴线尺寸、总尺寸、建筑标高、总高度以及与技术工种有关的一些定位尺寸,在设计说明中则应标明主要的建筑用料和构造做法;结构专业的图纸需要提供房屋结构的布置方案图和初步计算说明以及结构构件的断面基本尺寸;各设备专业也应提供相应的设备图纸、设备估算数量及说明书。

在完成了初步设计的设计文件后,设计单位应当经由建设单位向有关的监督和管理部门提交全部初步设计的设计文件,等候审批。

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初步设计的文件进行细化处理,达到可以按图施工的深度,并且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要求。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图纸和设计文件,应提供所有构配件的详细定位尺寸及必要的型号、数量等资料,还应绘制工程施工中所涉及的建筑细部详图。其它各专业则亦应提交相关的详细的设计文件及其设计依据,并且协同调整各专业的设计以达到完全一致。

在施工图文件完成后,设计单位应当将其经由建设单位报送有关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强制性标准、规范执行情况等内容的。

四、设计思维的创造性与个性化

建筑的个性,不仅来自于其形式,而且要在满足其使用功能需要的基础上,符合使用的个性和审美要求,通过把人的情感方式和生活方式客观化,创造一个具有文化意味的人性化的空间,使建筑以及和建筑相关的一切都带有人格的力量。个性化设计内涵其实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对人性关怀的一个表现。

参考文献:

[1]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出版社,1996.

[2]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天津科技出版社,1998.

[3]汪坦,陈志华主编,《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建筑美学卷》,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4]李大夏,《路易·康》,中国建工出版社,1993.

[5]让-弗·利奥塔等,《后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建筑美学论文范文篇8

论文摘要:本文以整体主义美学思想和后现代文化理论,研究建筑中的多元建筑文化问题,认为在国际性、趋同性中追求地域特性和个别性,是建筑艺术发展的重要风貌。作为情感符号、凝固音乐的建筑,理应在多元并存的R.4G氛围中有充分的整体性的发展。但也要注意防止在多元建筑论掩盖下的守旧,甚至迷信思想的泛滥。

论文关键词:建筑多元文化整体主义创造

在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伴随着世纪末大众文化和商业主义的勃兴,以及传统复归的新语境,建筑艺术也同其他艺术一样,面临着巨大的新的发展、变化。整体主义地看,在我国现实主义建筑的主流下面,新思潮带引下的多元建筑理念正方兴未艾。流派纷呈,沙金混杂的多元文化格局已经形成。建筑日益显示着它的复杂与个性化特征。而国际化交流也造成某种形式的趋同,甚至模仿。在向西方先进建筑文化学习中,坚持民族文化中的生态特色,在坚持地域性中放眼国际性,走多元化发展之路,应该是我们今天发展建筑文化的较为明智的选择。

一、“多元建筑论”的内涵及价值

建筑创造了隐喻性的想象空间,建筑艺术构成了“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n]。这种符号活动的结果,就是创造出体现社会和艺术精神的,物质文化统一性的作品。一切建筑都既有功能、技术的特质,如舒适、实用、坚固、经济等;也有审美的特质,如富有形式美感的外表、充满韵律的内部结构、以及形象内容等。这些特质表现了人对现实的审美意识,有强烈的审美作用。然而,历史地分析,对建筑整体性质的把握每个时代不尽相同。尽管也有中断、裂隙产生,但其中总的是呈现着渐进的发展过程。

回想并不久远的我国上个世纪5O~60年代的建筑,那时学习借鉴苏联建筑美学思想,主要强调建筑的现实主义原则。这个原则是在对艺术至上的形式主义建筑,向传统复归的古典主义建筑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着重的是“清楚明显的形象,合理的结构,体量构造的适当,各部分的调和、权衡性,以及建筑艺术其它的特性。”[2]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一致,强调节约的经济主义建筑观点,与这种现实主义的建筑追求融合起来,并推向极致,于是曾出现了建筑史上廉价而丑陋的怪胎。不能说认真注意经济问题有什么不正确,这不仅在当时,即使在目前和将来,也都是建筑创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但经济现实主义的极端化,是弱化建筑师的创造能力,建筑被视为工件的批量生产。对建筑品的功能要求、面积格局、定额和材料,都作了统一规定。“火柴盒”、“干打垒”是人们对其千篇一律的廉价建筑模式的一种形象的否定性评价。

这种经济现实主义思想,是对建筑艺术基本精神的背离,是对文化、艺术追求的一种轻蔑,是封闭、保守的政治意识形态在建筑上的重要反映。由此造成的建筑发展的僵滞则是必然的。作为批判和反驳,8O年代以后的我国建筑界,开始兴高采烈地注意建筑的文化背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建筑话语,也得到风风火火的探讨和演练。这是建筑走向个性化,建筑艺术百花齐放的重要表现。

在有关建筑理论的各种声音中,我欣赏“多元建筑论”的理念。千百年来,和谐与完整的思想统治着建筑美学思想领域,现在,解构主义打破了这种理念,用多元发展的美学思想将完整统一取而代之。通过对中国建筑理论与现实的考察,有论者认为:“多元建筑论的基本含义应是:立足现代中国的多元生活,多元吸收,多元创造,多向量地全面满足生活对建筑提出的物质和精神要求。”l3]这种“多元建筑论”在哲学上,是带有整体主义观念的,那就是,此说中充溢着并存与融合二重性的整合的思想。当我们着重建筑的诸元融合时,“多元建筑论”亦可称“整体建筑论”。(本文的目的不是对理论概念进行重新命名,存疑之事留待以后)多元建筑论是以承认东、西方多元文化为前提的。多元融合是在保持各自特色基础上的融合,是在多元文化并存基础上的融合。多元间是一种互相学习、借鉴的关系。向先进文化看齐,以弥补不足,应该带来现代建筑的共生性发展。因为当今的时代是开放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文化交流的加强,人类生活的很多方面在相互靠拢。反映在建筑上,先进的建筑技术,通行的功能构成,以及相应的现代美学思想得到了世界范围的普遍认同。因此,世界各国,各个地区的建筑出现很大程度的相似性或类同性是不足为奇的。西方的建筑文化为我们创造新型建筑,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其科学性、逻辑性、社会性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从而博采众长,融合提炼,来丰富我们的民族主体文化。

我们知道,多元建筑论的提出是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背景相联系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是西方后现代艺术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它是以依托大众文化,复归古典形式,追求物质文明迪斯尼化为特征的。民族形式如何与后现代主义情感进行对接?这似乎需要尽量克服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误读和轻率。

一座建筑物的最终目的是功能性的,这就告诉我们要注意建筑形式与结构、功能的合理性,从而把握好向先进文化借鉴学习与吸收创新的重要关系。

在具体的建筑品中,我们反对“火柴盒”化,也不赞成将建筑艺术庸俗化的错误做法。那些在高高低低的建筑物上弄大大小小的亭子,在一座玻璃幕墙占主要立面的高层建筑上加一个玻璃瓦的小亭子,这样的设计是不合适的。这仿佛给穿西服的人戴了顶瓜皮帽,总给人一种不伦不类,异常滑稽可笑的感觉。还比如,前段时间,在全国大量涌现的,一味模仿西方风格的玻璃幕墙建筑,也是食洋不化的表现。在与西方建筑的交流中,这种模仿往往以表面的、庸俗的模仿代替深层次的思考、比较和研究。并没有弄明白西方建筑的真正价值所在。不动脑筋的抄袭,只能显露出设计者建筑艺术创造力的苍白。

在中国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借鉴是必须的,模仿也不可避免。但不能忘记借鉴和模仿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在此不能不考虑当下中国人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以及审美心理。中国的建筑只能是承接历史,注意扩张,面向未来,走自己的建筑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高层建筑迅速改变着城市面貌,它丰富了城市的空间和天际线,几乎成为现代化城市的一个标志。它的兴起和发展是经济和精神方面的双重要求,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并且随着社会“三个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讲究创意设计,重视和研究建筑设计的意境,为其注入丰富的文化内蕴,提高建筑的艺术魅力,以及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追求建筑艺术的品味,满足人们对精神功能的要求,这些方面已经成为建筑艺术追求的基本的、主要的目标。

我们看到,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的“世纪广场”,堪称建筑中的精品。这件作品将中国传统的“实践理性精神”与西方现代建筑语汇统一起来,显示着民族传统、时代风尚和人文精神的深度结合。其造型注意了大的轮廓和体型,给人以结构之美、色彩之美、动静之美。其平面和立面形状变化较大,具有多方位、多角度的观赏性。体现着建筑同周围环境的对立的消解,和谐的统一,甚至具有某种中西合璧的艺术神韵。这的确是建筑艺术理念的有意味的发展趋向。

二、坚持风土理念防止风水的偏执倾向

建筑向人展开叙述,建筑艺术的叙述指向其实包含着传统与现代的两极,那么,在多元建筑论崛起的今天,注意在建筑青睐国际化的同时,向民族传统的索取,即对于地域、风土问题的密切审视、研究,不偏颇,是富于进取的有意义的趋向。

风土文化,不光在我国这样泱泱古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即使世界上任何一个重视文化的国家都不会掉以轻心。世界上那些著名的建筑品,都是很有地域、风土色彩的构成。风土的内涵是指地域文化环境,它是对自然人生活之地的地域性、时代性、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命名。“人们存在于风土之中,一座风土城市的质感及其景观尽管经历沧桑变迁,但其源于大地风土资源的基本表现——屋面、路面、墙面以及作为标志性的构成,一直保持着风土的个性及其生命力。”有风土个性,人们才会乐于接触。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过晋祠而不入,就是认为那么著名的祠观,肯定早已花花簇簇地“乾隆化”了,重修的建筑没有了原来的风貌。自上个世纪8O年代以来,国际建筑学会每隔三年,对那些立足于本地推出具有时代感和地域性的“风土建筑”的建筑师给予奖励,就是对坚持地域风土理念的肯定性说明。

这是对建筑中过分强调建筑的“现代性”或“古典性”而忽视建筑风土个性的一种反拨。作为著名的地域特色城市,其建筑文化的标志,并不是那些珠光宝气的商业性建筑,而应该是具有风土个性、纪念性、民众居住生活普及性的地域性建筑。建筑价值的基点是这座建筑的文化品位及其隐喻性。其中包括建筑师的设计哲学,空间与形态构成的独到见解及手法,环境设计的巧妙,对当地材料质感的把握与适当的运用,与城市文脉相承,城市景观构成中的标志性等等。

建立建筑的风土性观念,及尊重、体现风土个性是十分必要的,或许从这里可以看出东方智慧的折光。一些建筑师扎根于所在地域文化背景,已经推出了具有深厚的地域文化意识基础及时代感的作品。他们将地域性和国际性统一起来,将西方的建筑隐喻同东方的万物有灵、交感交合的观念整合,构成了新时代的风土建筑。

如建筑大师张锦秋先生主持设计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工程,是建筑中富于想象力的优秀之作。它不只具有合理的功能,还非常注意尊重历史文脉。作为一座现代化大型公共建筑,张锦秋先生确定了“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章法,同时又注意体现新时代的气息,将传统的审美意识与现代的审美观念;传统的造型规律与现代设计方法;传统建筑布局与现代功能,这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堪称具有浓厚传统风格的现代建筑,取得了古今交融的艺术效果。鲜明的风土美学特征中,有着明晰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这些建筑品构成的情境和氛围,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每一个观赏者的心灵,使我们感到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至今仍具有极大的魅力和有待开发的巨大潜在价值。

但对与之有联系的“风水”观念,我却认为应持慎重、保留的态度,不能不加辨析地全部继承,而用之于现代建筑之中。在东方人看来,自然是有生命的,强调“天人感应”,所以要把形态意象人格化。阳宅必须遵守阴阳平衡理论和五行学说。风水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指的是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但我们发现风水好的地方也多为环境佳的境地,自然对人的生存有利。然而迷信的人认为风水好坏可以影响其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

受此传统观念的影响,南方有些地区对风水的“避”、“冲”过分强调,不顾实际情况地在楼字朝向上大做文章,致使封建迷信成分过重。我觉得这是建筑文化中的“异化”现象,是十分不明智的、不可取的做法,理应受到批评。建筑隐含着人所面临的现实和对未来的理想,它不仅是凝固的音乐,同时也是凝固的文化。因而建筑不光是要追求适应环境形态的理性原则,而且它还要和人的需求、观念相统一,让人的目的在建筑品里得到具体的、自然的实现。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建筑师肩负的责任是沉重的。业内人士应该调整心态,走出误区,克服浮躁的创作心态和困惑的创作思想。并以敏锐的目光和诗性的心灵,遵循多元融合、价值共生,这一建筑的必然走向,坚持表现与技术的统一,这一现代建筑发展的大趋势。从而为创造富于东方魅力的经典建筑艺术,发展、完善中国的建筑事业而不懈努力。

三、建筑文化未来格局的体认

建筑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建筑的审美价值具有多层次性,那些具有深刻的艺术表现的作品,比如,文艺复兴时代的传奇性建筑圣彼得大教堂、上世纪二十年代简洁的包豪斯校舍、三十年代东西合璧的流水别墅,以及东方园林艺术的代表已遭损毁的圆明园等等。它们总是反映了社会的某种生活,向人言说自身,表达着某种内在生命的意味。并以其独特的情感符号,发展着人际的交互能力。那么,在现代错综复杂的社会中,如果我们仍单一的用古典主义统一的视点来看事物,就很不切实际,也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而现代主义建筑坚持新的风格和新式建筑,拒绝任何不切实际的装饰和愉悦,“认为任何不必要的装饰都是和病态及罪恶相联系的。现代主义建筑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但其乌托邦的性质所具有的破坏力也成了优秀建筑人士的心病。因而,针锋相对的后现代主义所宣扬的非高雅的大众化,目标是给人以愉悦和美,更不反对装饰和雕饰。我们看到的是,生活、人居、消费的理念已牢牢地占据着人们的头脑,和多国化资本主义相联系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潮流。

思想的多元化,经济的多元化,同建筑的多元化是紧密统一的。建筑要体现以人为本,“通过现实的某种结构关系的再现或重新组合来表现情感和理性”ET],以多元共生作为发展的重要根基。坚持多元建筑原则,在操作的层面上,必须注意用东方的散点透视美学法则,去取代西方古典主义的焦点透视规则。也就是要在寻找传统的同时,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形式与风格,使西方建筑增加人文环境内容,东方建筑增多科学技术含量,造成互补。从而创造出新的建筑意像,有表现力的形式,有民族地域特点的时代建筑用以表达新的朝气蓬勃的时代精神。而且这些也一定应符合生态建筑原则。

建筑美学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光;空间造型;材料质感;建筑形态

0引言

建筑学里面所谓“光”的概念不是指物理意义上的光现象,而是指美学意义上的光现象。因此,我们的讨论基本上不涉及光的物理性质之类的问题,而着重分析光对建筑内外部环境的形态塑造的作用。

1建筑中的光

建筑中的光可分为自然光和人工光两类,自然光主要指太阳光源直接照射或经过反射、折射、漫射而得到的。古代建筑是以日光和火光来照明的,而火光可以说是最原始的人工光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工光源的种类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先进了。阳光的变化很大,强烈而有生气,常可使空间构成明晰清楚,环境感觉也比较明朗和有气魄。人工光可产生极为丰富的层次与变化,设计的可能性相对较多,也有很多不同的效果。

对建筑内部来说,最初光只是为了照明。不可否认,照明是最基本的功能,因为视觉对象的形状、大小、轮廓、细部、材料的肌理、色彩、相互关系以及位置等等都是由于光才使我们得以觉察。物体的不同的面所受光度不同,同一个面不同质感的材料表面反光效果也不同。而且物体离光源的远近关系、光源的性质、特点等等都会在物体上反应出来,所以,光的照明有助于我们观察与认识空间环境。但是,采光与照明不是建筑设计师的最终目的,利用它作为一种造型手段来创造更完美的环境才是目的。

2光在室内造型中的作用

光在室内造型中起着独特的、其它要素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能修饰形与色,使本来简单的造型变得丰富,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人们对形与色的视感;它还能为空间带来生命力、创造环境气氛等等。仔细分析许多著名建筑,它们之所以能给人完美的感受是与充分利用光的表现力分不开的,有时光本身甚至不是一种辅助手段,而是作为一种主题出现的,建筑史上有许多“光的大师”,像阿尔托、莱特、柯比西耶、贝聿铭、康恩、荷莱茵等等。特别是对建筑内部的用光效果,被评论家说成是“意昧深长的、动人的”、“独特的”,造成了各种不同的意境,是“把光引人内部空间的这种建筑造型词汇的必然结果。”尽管他们在处理不同问题时的具体手法有很大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注重光在建筑设计中的地位,善于控制与把握光的效果,并认识到“建筑师在设计时应理解各种光线的质和量对空间所引起的影响以及对人所产生的效果”那么,光对室内造型究竟有哪些主要作用呢?首先,光能表现室内构成物的形的特征,这里形不光包括其整体形状、造型结构特点,也包括其表面的肌理等。如果没有适当的光,一些实体部件的立体感显示不充分,相互的关系也交待不清,会使设计中许多富有美感的特征起不到应用的作用。例如有些很美的结构线脚或是凹凸起伏的墙体造型,若不是有精心考虑过的光的衬托,是不可能达到如此完美的境地的。在美术馆的展厅里,往往在漫射的天光(或顶光)中再加上局部的、适合于作品的照明,以求更好地表现作品的特征。

至于材料质感的表现,则更要借助于光的作用了。人们常常惊奇好的摄影师可以将一个面貌普通的人物拍得出神人化,富有吸引力,而一个普通的摄影记者可能把些名星名模拍得平常甚至丑陋,事实上摄影师在利用光的造型作用,光在很大程度上有重塑功能。而对于建筑材料质感的表现,光无疑是最得力的手段了。除了对形体、质感的表现外,光还具有装饰作用。这一方面是指光影本身的造型效果,它往往是与实体形共同作用的。例如本来平淡无奇的结构排列在一起,在阳光的照射下,除了结构本身的立体感明显了,也为墙面或地面洒下一条条阴影,这种明暗变化形成了视觉上的虚实对比,也强调了建筑的节奏感和空间的深度,往往给人明确、单纯的印象。

光对空间造型亦有很大作用。建筑师冈纳·伯凯利兹说:“对于我,没有光就不存在空间。”波恃曼也认识到:“在一个空间周围的光线能改变整个环境的性格。”光的强弱虚实会使空间的尺度感改变,比例与形状的感觉也会有所不同,还会改变空间的心理中心,因而使人对相同形体而光的设置不同的空间产生迎然不同的心理感受。另外,光还可分割空间,创造子环境并给人区域感。也许这种分割的限定性比不上实体的强,但可以说是最便当而且灵活的处理方法。最典型的例子是在现代戏剧舞台上,用尽可能少的实体,而用光来打山区域,演员是这一区域的中心,灯光强化了这一中心的效果,同时它自己又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似乎是很明确的、有边界的区域。

不可否认,有时在一个建筑环境中,形、色或光可以作为一种“主题要素”来使用,也就是说,创作者想突出某一方面的信息。而欣赏者也的确在这方面得到了明显而强烈的感受。例如阿尔瓦·阿尔托常将光或波形面强调出来,柯比西耶喜欢突出巨大的构件和粗糙的材料质感,米斯致力于表现流动的空间和精确的结构造型。但尽管如此,某一方面的强调不等于单单这一方面因素就可以完成整个环境气氛的创造,它们一定是综合使用的,只是有主有辅罢了。

3结语

总之建筑形态是对建筑视觉感知及对符号理解的客观前提,对建筑视觉形态的认识及将其整体形态抽象地解析,以掌握其内涵。本文初步分析了建筑形态的基本视觉要素,希望通过这种分析使得对建筑的理解更加深人、细致与全面,也为构成研究、综合感受研究等打基础。

参考文献:

建筑美学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遮阳板太阳辐射能耗

1前言

太阳对于建筑的影响体现在建筑热环境、采光、空调采暖能耗以及建筑周围局部微气候等方面。在建筑的供暖、空调系统设计中,太阳辐射对供暖、空调负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合理的遮阳就成为暖通空调领域节能的一个有效途径[1]。

遮阳措施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类:利用绿化的遮阳、结合建筑构件处理的遮阳、专门设置的遮阳。专门设置的遮阳又包括:水平外遮阳、垂直外遮阳、百叶内遮阳、内遮阳加镀膜、活动百叶外遮阳等。遮阳板属于水平外遮阳。本文以天津地区典型气象年气象资料为依据,对天津地区住宅建筑南向墙遮阳板的构造进行建模分析,对遮阳板在不同构型尺寸条件下所能遮挡的能耗值进行编程计算。在遮阳板宽度w、遮阳板到窗户上沿距离d取不同值的条件下,通过遮阳板在夏季遮蔽的能量与冬季遮蔽的能量的差值Es-Ew来评价遮阳板构型尺寸的好坏。同时给出在不同d、w情况下,对应Es-Ew的曲线,以供设计时参考。

2气象数据分析

气象参数是影响建筑室内热环境和供暖空调能耗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的气象资料取自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与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进行技术合作共同开发的26个中国城市的典型气象年(TMY)逐时气象资料。典型气象年由12个典型气象月组成,它们的选择原则如下:所选月份应是其气象参数与16年(1982-1997)平均值最为接近的月份。月与月之间的一些气象参数应该变化平滑没有突变。

本文所用到的天津地区典型气象年气象资料中,各典型气象月所取自的年份见下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份

88

87

92

85

88

82

91

87

93

88

89

90

为了对遮阳板进行能耗计算时方便,在已获得的气象资料数据的基础上用MATLAB软件对其每天的数据进行拟合,并用拟合取得的表达式的系数构成一个数据文件,从而为遮阳板的能耗分析提供数据。

3南向墙遮阳板构型设计

窗户遮阳设计有避免日照和争取日照两个方面的要求。当夏季室外气温较高时,为防止阳光射入室内,应使窗口处于遮阳构件的阴影之中;在冬季室外气温较低时,应争取阳光照射到室内,以提高室内温度。因此适当选择遮阳构件和遮阳尺寸,是遮阳设计的主要任务之一。太阳照射在南墙面时,高度角较高,故在南向及接近南向的窗口上,宜设置水平式遮阳板。这种遮阳能形成很大的遮阳区,在降低南墙表面温度和防止阳光直射窗口方面能达到很好的遮阳效果。下面主要对南向墙水平遮阳板进行建模分析。

3.1数学模型的建立

南向墙遮阳板的数学模型如图1:

图1南向墙遮阳板的数学模型

窗口上遮阳板的宽度w与遮阳板距窗户上沿的距离d之间关系:

在图1中,遮阳板宽度W=ac=bd

遮阳板到窗户下沿的距离H=d+hw

H=aa′bc=ac×secγcc′=b′c′tgh

bc=b′c′

则cc′=ac×secγ×tgh

H=W×secγ×tgh=W/(cosγ×ctgh)(3-1)

式中:hw——窗户高度(本文主要针对住宅建筑,取1.5m)

γ——太阳方位与墙面法线的夹角

h——太阳高度角

由于现在的住宅建筑较以往更重视采光,窗户面积即窗墙比明显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水平遮阳板可连成一条。在单个窗户的遮阳板设计计算时,如图1所示只能实现半窗遮阳。如需要满窗遮阳,还需求出水平板两端的延伸长度。由于同层同朝向各个窗户的遮阳板连接成一体,故在单个窗户遮阳板长度计算时其长度认为无限长,不需要考虑端部延伸的问题。

由以上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看出,我们应该利用冬、夏两季太阳高度角、方位角的变化,最大限度地增大夏季遮挡的太阳能量Es,减少冬季遮挡的太阳能量Ew。在Es-Ew取最大值时遮阳板的W、d即为适合天津地区住宅建筑南向墙遮阳板的最佳尺寸。

3.2具体研究方法的确定

在遮阳板的设计中,我们始终是遵循利用冬、夏季太阳高度角不同这条原则。其最理想的情况如图2所示:

在图中采暖季太阳高度角最高的情况下,太阳射线恰好照射到窗户的上沿。这样就可以在任意情况下保证采暖季的满窗照射。同时在空调季太阳高度角最低的情况下太阳射线恰好照射到窗户的下沿,这样就可以在任意情况下保证空调季的满窗遮阳。上述情况是我们在设计遮阳板尺寸时所希望达到的最佳情况。但经计算,为达到上述要求,遮阳板长度过长(约1.7米),同时导致遮阳板到窗户上沿的距离也过长,在实际中无法实现。

由于上述情况,我们在设计遮阳板尺寸时只能尽量兼顾夏季的遮阳和冬季的日照。由于天津地区气候的特点在近些年发生了一些变化,夏季持续高温时间明显增长,冬季最低温度也有所下降,气候类型趋近于夏热冬冷型。本文在遮阳板宽度w、遮阳板到窗户上沿距离d取不同值的条件下,通过遮阳板在夏季遮蔽的能量与冬季遮蔽的能量的差值Es-Ew来判断遮阳板尺寸的好坏。同时给出由在不同d、w情况下,对应Es-Ew的曲线,以供设计时参考。

通过分析可知,遮阳板所遮蔽的太阳能量是水平面上太阳直射辐射强度、日期和时间的函数。

3.3计算结果及分析

为形象起见,本文只给出由具体计算结果生成的数据图(图3、图4)。

图3遮阳板在夏、冬季遮蔽的太阳辐射能量差(三维)

图4遮阳板在夏、冬季遮蔽的太阳辐射能量差(二维放大)

经计算证明,要达到上述这种最佳的遮阳效果,遮阳板的长度至少要在1.7米以上,而且遮阳板到窗户上沿的距离也在1米以上。一般住宅建筑的层高在3米以下,而且新建房型多采用1.8米的大窗,再加上一些户型将空调架设置在南向,因此给遮阳板的可调节空间很小。另外,从建筑美学的角度来看,遮阳板的宽度也不宜过长。

从图中可以看出,d在取0.5m以上的情况下,遮阳板遮蔽的能量曲线趋于平缓。其总的变化趋势是w、d的值越大,遮阳效果越好。但遮阳板的宽度一般不宜过长,一般小于1米。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每条曲线取最大值时,d、w的值比较接近。这样在w不超过1米的前提下,可同时保证d值不大于1米。这样的距离对于住宅建筑是可行的。

4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计算,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外遮阳相对于内遮阳来讲,能够更为有效的遮蔽太阳辐射能量。外遮阳装置本身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大部分以对流散热的方式排入室外,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内遮阳的这一缺陷。

2对于南向或接近南向的窗口上,由于太阳照射时的高度角较高,宜设置水平式遮阳板遮阳。这种遮阳能形成很大的遮阳区,在降低南墙表面温度和防止阳光直射窗口方面能达到很好的遮阳效果。

3遮阳板作为南向或接近南向窗口上的遮阳设备,综合考虑建筑节能、建筑物美观、遮阳板自身材料及住宅建筑的层高等多种因素,其宽度w宜取在0.6~1.0m之间,遮阳板距窗户上沿距离d相应取0.5~0.9m之间,全年遮阳节能为80~110MJ/m2。

总之,遮阳板是一种简单可行的建筑节能方式,不同地区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遮阳板的适用尺寸和节能情况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斌.天津地区住宅建筑南向墙遮阳板构型设计及节能潜力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