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历史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11-01 17:16:09

建筑历史文化

建筑历史文化范文篇1

第二条本市市区范围内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分类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利用服从保护的原则。

第四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规划管理工作。

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等管理工作。各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历史建筑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

各区人民政府或其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内历史文化街区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

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办法的规定,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的相关管理工作。

建设、财政、公安、工商、民族、宗教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领导,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并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第六条市、区人民政府设立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专项资金的来源是:

(一)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

(二)社会各界的捐赠;

(三)公有历史建筑或历史文化街区内其他公有建筑的转让、出租、举办展览等获得的收益;

(四)其他依法筹集的资金。

大力鼓励和支持社会捐助,开辟多种资金来源,用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

第七条本市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认定、调整、撤销等有关事项的评审工作,为市人民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专家委员会由规划、建筑、土地、文物、历史、文化、社会、法律和经济等方面的专业人士组成,具体组成办法和工作规则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订。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义务,对破坏、损害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行为有权进行劝阻、检举和控告。

对在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确定

第九条本办法所称历史文化街区,是指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历史建筑、古建筑集中成片,建筑样式、空间格局和外部景观较完整地体现*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域文化特征,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村镇或建筑群。

本办法所称历史建筑,是指建成五十年以上,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体现城市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或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教育意义,且尚未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文物保护点的建筑物。建成不满五十年的建筑,具有特别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或具有非常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经批准也可被公布为历史建筑。

第十条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初步名录,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房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并征求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的意见,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一条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以及有关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向市规划、房产、文物等行政主管部门推荐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建筑。

第十二条依法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不得擅自调整或者撤销。因不可抗力导致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灭失或损毁、确已失去保护意义,或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撤销的,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房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三条经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设立标志。

经批准公布的历史建筑,由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设立标志。

第十四条在城市建设中发现符合本办法第九条规定,但尚未被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建筑的,建设单位或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应当暂时停止拆除或施工,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并立即向市规划、房产、建设、文物等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房产、文物等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评估论证,提出处理意见。对符合条件的,应当采取先予保护的措施,并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报批。

第十五条部级、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的申报、确定及撤销,按照《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第十六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七条编制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符合国家有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规定;

(二)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相适应;

(三)注重保护和延续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风貌、空间格局,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传统文化;

(四)适应城市居民现代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要。

第十八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街区的历史文化风貌特色及其保护准则;

(二)街区的重点保护区和传统风貌协调区;

(三)街区土地使用性质的规划控制和调整,以及建筑空间环境和景观的保护要求;

(四)街区内历史文化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的整改要求;

(五)规划管理的其他要求和措施。

第十九条历史文化街区内土地的规划使用性质不得擅自改变。历史文化街区内现有建筑的使用性质不符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要求的,应当依法予以恢复或者调整。

第二十条在历史文化街区的重点保护区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对现有建筑进行改建时,应当保持或者恢复其历史文化风貌。

第二十一条在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协调区内新建、扩建、改建建筑时,应当在高度、体量、色彩等方面与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相协调。

第二十二条在历史文化街区的重点保护区、传统风貌协调区内进行建设的,建设项目的选址及设计方案有关部门在批准前,应先征求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涉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职权的,按照有关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对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不得进行影响其传统风貌的改建和装修。

经批准在历史文化街区内设置户外广告、招牌等设施的,应当符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破坏建筑空间环境和景观。

第二十四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或其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应当与所有人、使用人签订保护责任书,明确保养、维修责任。

第二十五条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应当逐步降低人口密度,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保持原住居民的生活风貌。

第二十六条历史文化街区内根据保护规划确定拆除的建筑物,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的规定执行。

历史文化街区内根据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属公有的,由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或其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负责统一修缮;属私人所有的,由所有人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自行修缮,或委托其他专业机构修缮,所需费用由所有人承担。

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确需对居民进行搬迁的,各区人民政府或其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可以对居民依法实施搬迁,搬迁安置的标准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的规定执行。居民可选择异地安置、货币安置或回迁安置等安置方式,其中选择回迁安置的,回迁后房屋面积增加的部分,按照市场价格购买。

所有人、使用人不愿履行或无力履行保护义务的,各区人民政府或其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可依法予以搬迁。

第二十七条各区人民政府或其组建的历史文化街区管理机构应当逐步完善历史文化街区内的道路、供水、排水、消防等配套设施。第四章历史建筑的保护

第二十八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房产、文物等行政主管部门和历史建筑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根据历史建筑的具体情况,制定每处历史建筑的保护图则,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公布。

第二十九条根据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以及完好程度,对历史建筑按以下分类进行保护:

(一)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平面布局和内部装饰不得改变;

(二)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基本平面布局和有特色的内部装饰不得改变,其他部分允许改变;

(三)建筑的立面和结构体系不得改变,建筑内部允许改变;

(四)建筑的主要立面不得改变,其他部分允许改变。

第三十条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保护图则的规定,将历史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书面告知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和有关物业管理单位,并与所有人、使用人签订保护责任书,明确其应当承担的保护义务。所有人、使用人转让或出租历史建筑的,应当将有关的保护要求告知受让人、承租人。

第三十一条历史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应当按照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负责修缮、保养历史建筑,并由所有人承担相应的修缮费用。

历史建筑的所有人未按照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及时修缮的,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修缮或者整修。

对公有历史建筑(含代管产、包租产),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可依法采用经济和行政手段筹集资金,用于该历史建筑的保护。

第三十二条历史建筑的所有人和使用人应当按照历史建筑的设计使用性质使用历史建筑。

历史建筑因时代久远使原设计使用功能无法实现的,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为保护需要,在征得规划、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后,可以作出调整其使用性质的决定。历史建筑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按照调整后的使用性质使用历史建筑。

第三十三条改建历史建筑的卫生、排水、电梯等内部设施的,应当符合该历史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

历史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和其他保护义务人,不得从事损坏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或者危害建筑安全的其他活动,不得私自拆卸历史建筑的构件。

第三十四条历史建筑的外观不得擅自改变。严格控制在历史建筑上设置户外广告、招牌等设施。经依法批准在历史建筑上设置户外广告、招牌、霓虹灯、泛光照明,或者设置空调、遮雨篷等外部设施的,应当符合历史建筑的具体保护要求并与建筑立面相协调。

第三十五条除因保护历史建筑需要必须建设的附属设施外,在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任何工程建设。

在历史建筑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的,应当在使用性质、高度、体量、形式、色彩等方面与该历史建筑相协调,不得破坏其原有的历史环境和风貌,不得影响历史建筑的正常使用。

第三十六条历史建筑因自然原因或者受到其他影响发生损毁危险的,建筑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应当立即组织抢险保护,采取加固措施,并向所在地的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各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监管和指导,对不符合该建筑具体保护要求的措施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第三十七条历史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不履行或无力履行保护义务的,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可对其实施搬迁,并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的标准予以补偿、安置。搬迁安置的具体办法由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制订,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三十八条经搬迁整修后的历史建筑,在不影响其保护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使用功能,作为参观游览场所或经营活动场所。

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购买或租用历史建筑。

第三十九条依法确定的历史建筑不得擅自迁移、拆除。因重大公共工程建设需要必须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的,应当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四十条经批准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的,应当在实施过程中做好建筑的详细测绘、信息记录和档案资料保存工作,并按照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将有关档案资料及时报送相关档案机构。

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对从历史建筑上拆卸的构件进行鉴定。属于文物的,按照有关文物管理的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已有规定的,按照其规定处罚;没有规定的,按照本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摘除或破坏历史建筑标志的,由各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改变历史建筑的外观,或设置的外部设施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要求的,由各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并可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改变历史建筑内部结构,或者改建卫生、排水、电梯等内部设施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要求的,由各区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建筑历史文化范文篇2

历史文化空间最主要的特质是一种历史文化精神,显现出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多层内在价值,延续城市文脉,成为当地人们的心理归属和精神寄托。下面以淮安市清江浦漕粮仓储历史文化建筑空间为例,初步探讨该建筑空间再造设计的方法。清江浦漕粮仓储空间已受到自然的损毁和人为的改变,几乎消失殆尽。但是其对于淮安地区的历史文化价值非常重要,因此漕粮仓储建筑空间的再造能够成为延续历史文脉又适应现代生活的景观环境。再造建筑空间设计应不拘泥于历史环境的复原和历史材料的限制,而是注重意向的环境再现,即清江浦漕粮仓储文化精神的表现设计。如国外的法国巴黎雪铁龙公园设计,国内的绍兴书圣王羲之故居—兰亭设计和广东中山市岐江公园设计等。

二、清江浦漕粮仓储历史文化概述

从隋开凿大运河以来,淮安就一直处于要冲地位,大运河的主要功能是漕运。淮安为附近南京、江西、湖广、浙江等省粮食汇集之地。每年通过运河经淮安运输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的三百万石的漕粮。自唐宋以来,漕运实行“江船不入(淮)汴,汴(淮)船不入江”的“兑运”。因此需要在淮安清江浦建立一座大型的周转粮仓,明代初期明永乐十三年(1415)常盈仓就此诞生。不久因漕运实行长运制度,常盈仓中转的漕粮逐渐减少,最后仓库缺少维护以至于被废弃,清代在常盈仓西边重新选址建设丰济仓,但规模远不如常盈仓。此两仓都是漕粮储存和转运的重要粮仓。常盈仓在清江浦的兴旺时期虽然不长,但是对清江浦的建设发展却有重大带动作用,淮安知府金铣《重修清江浦漕运厅事记》称,“乃卜淮阴之地,惟清江浦宜为仓百区,命中贵二人以主之(即监仓户部分司)……于仓之北沿河之滨,立南京及中都、江北各卫船厂……仓之西北建灵慈宫(天妃宫),为祝禧之所……宫之旁稍西为此厅事(漕运厅),便于总制也”。此文说明,由于清江浦常盈仓储区的建立和发展,先带来了淮安清江浦地区的初步发展,后又带来了户部分司、工部分司、漕运分府、督造船厂、天妃宫等一批机构的建立,使得该地区由空旷之地变成了以仓储和造船为主体的城市格局。明代在清江浦建设常盈仓,设立淮安三关之一的户部储粮,实行兑运制度,因此常盈仓为国家的漕粮中转仓。那么作为中转仓,有其一系列的转运程序,分别如下:验粮,从码头搬运粮食到仓库区,晾晒,进仓储存,兑运装袋出仓,从仓库搬运在漕船。此中各个程序都能大量的反映出清江浦漕粮仓储的历史文化。如验粮程序可以反映清江浦漕粮收验过程的收验制度、收验方法和收验工具等。清江浦漕粮仓储区除了仓储粮食外,还有兼做军储仓和预备仓的作用。因为在明清时期,淮安地处淮河和黄河交汇之处,加上淮安雨季集中,从6月下旬到8月下旬,淮河流域72天时间内的降水量一般要占到年雨量40%~50%之多,所以该地水灾频繁。淮安还是长江以北,大运河上的第一座重要城市,位于南北分界的要冲之处,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我们在丰济仓图中发现有多座碾坊、碓房和米作坊等。灾难时,发挥粮仓作坊的功用,将谷类粮食碾磨成麦或者舂米,能够有效的施粥赈灾或者用作军粮。

三、清江浦漕粮仓储建筑的功能特点

根据对丰济仓当地居民的询问调查、光绪八年许元琳杨雨蕤绘重建清江丰济仓廒全图(图1)的研究以及对照比较北京南新仓,鄂西北郧县大丰粮仓和杭州富义仓,总结清江浦漕粮仓储建筑有以下一些功能特点,参见丰济仓仓廒建筑单体推断图(图2):1、防潮性:仓库墙基为条形石材高出地面,墙体厚实,屋顶为悬山顶,这与当地硬山式民居建筑完全不同。2、隔热性:屋顶较厚。侧高窗和檐廊,从图上我们发现丰济仓的侧高窗开的较大且较低,而粮仓的开窗要尽量避免阳光的直射,因此廊檐的作用正好阻挡了直射的阳光,使进入仓廒的光线都需要二次以上的反射,有效的使室内既能有良好的通风,又能合理的避免阳光的直射。3、通风性和防水性,淮安雨季集中,黄淮并流,水灾频繁。因此,仓廒不仅有较高的台基,地面铺设青砖,其上设置高达80厘米左右的地阁,其上铺设木板。这样既可以有效的防水患,也有良好的通风性。墙基上间隔一定距离有小型的通风孔,屋顶上设天窗。巧妙的使空气形成横向和竖向的立体流通。

四、清江浦漕粮仓储建筑空间再造的艺术特征

在建筑中,凡是具有艺术性的作品都符合于形式美规律,反之,凡是符合于形式美规律的建筑却不一定具有艺术性。建筑的艺术美要求通过自身的艺术形象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清江浦漕粮仓储历史文化建筑的艺术美是对于历史文化的深度挖掘,通过一定的形式反映出来,且符合形式美规律,具有让该城市居民追溯既往,连接过去和当代文化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是一序列赏心悦目的美景。因此,具有艺术性的建筑作品需同时具有思想内容和形式美。评价一件艺术作品好坏的标准是合理的思想内容能否用美的形式表达出来,让人能够体会到作品应有的性格特征。清江浦漕粮仓储建筑空间再造的思想内容应展现朴质、大气、敦实、厚重的性格特征,寓意着国家粮仓的坚实丰满和国力强盛,从展示的历史工作程序和制度中体悟到清江浦漕运文化的辉煌。虽然在实际的功能上,该建筑空间再造已经成为商业空间,但是在文化角度上,它是漕运仓储空间历史文化的载体。同时它也是具有淮安地域性特征的建筑群落,展现当地特色的建筑文化特征。

五、清江浦漕粮仓储建筑空间再造美学角度的设计方法

在设计方法上,如何把握朴质、大气、敦实、厚重性格特征的清江浦地域性的漕粮仓储建筑空间?1.单体建筑设计在功能上,要满足商业建筑空间的功能需求。同时,单体建筑应吸取丰济仓的建筑功能优点,使建筑室内达到冬暖夏凉且不潮湿的节能低碳式优势。在艺术性上,整体设计注重传承漕粮仓储空间敦实厚重且大气的建筑性格特征。在局部设计上,突出关键节点,通过强调、凸显、夸张或者细化等艺术处理手法,使之成为建筑的个性亮点。如天窗的设计合理加大体量、凸显、精细化等,可以成为该建筑的特征。同时不论是整体还是局部设计上,都要体现淮安地域性文化特征,即提取人们的“集体无意识”作为创作的源泉,将该地域人们认同的文化内涵物化,使大多数人都能够明白“所指”,而达到对空间环境的认同。如把握该地域为青砖黑瓦式朴质的灰黑型建筑色彩体系,继承并推敲具有地方性情感的符号,如天窗形式、门窗式样和建筑结构节点设计等。2.建筑空间组合设计建筑空间组合应传承清江浦漕粮仓储空间组合特点。丰济仓建筑从整体布局上看,仓储区部分为四合院布局,中间天井空间相比淮安当地官衙和民居四合院天井空间开阔很多,东西长约16米,南北长约11米,具有作为晒场的功能特点,围合该天井的建筑也相对体量较大。在建筑空间组合设计上,传承该空间功能特点,既有利于突出大气的建筑空间特征,也隐喻了粮仓空间中晒场的功能特征。常盈仓有仓廒八十座,共八百间。胡瓘作《常盈仓周垣记》,称其“俯临大淮”(即今市区里运河),“广凡二百七十八步有奇,袤凡四百九十八步有奇,周凡一千五百五十四步有奇”。规模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粮仓之一。由此可以推测,常盈仓主仓廒区为一座大型的联排式的仓储建筑群。此外,还有一些伴随粮仓需要的建筑和设施,如安全需要方面有水井、水龙房、警钟楼、更房等防火设施。企盼安全的祭祀建筑—仓神殿。建筑空间组合集仓储建筑、祭祀建筑和防火建筑于一体,采用联排式和四合院式灵活布局,运用线、面、体各部分的比例、均衡、对称、色彩、质感、韵律等的形式美手法进行设计。3.景观设计优秀的景观设计作品不仅给人带来视觉愉悦的表层意义,还要表现更深层次的文化寓意和展现历史精神。清江浦漕粮仓储空间的景观设计应体现清江浦漕运文化价值,在思想内容上主要有三方面:第一,以漕粮仓储文化为主体,给游客一种特色的地域性文化特征,给当地人们一种认同感。第二、作为国家的重要漕粮仓库,应给予一种大气、浑厚之风,同时给予地方一种骄傲。第三、展示历史的工作状态、程序、制度和事迹等,在艺术设计氛围上,注重体现地域性文化精神的体现,如当时当地仓场劳动人们包括保证国家漕粮运输通畅的名人和作为普通的职员或者搬运、晾晒、碾磨等仓储区各工种工人的劳动和生活气氛,作为国家作出贡献的高尚精神的表现。在仓的周边街巷,与仓储漕运相关的行业应运而生,如大车店、饭馆、铁匠炉、木匠铺、麻绳铺等。通过景观艺术设计,良好的体现出仓储漕运的文化气氛,给人了解并记住作为淮安市中心区发展源头的这一段历史。

六、结论与展望

清江浦漕粮仓储建筑空间再造从美学角度看,适合于文化精神的表现设计方法,通过深入研究清江浦漕粮仓储历史文化,从建筑功能特点、艺术特征出发,初步探讨了方案的各项控制性设计方法。当然,历史文化空间再造在其物化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更多更深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只有对清江浦漕粮仓储文化内涵全面深入的理解,才能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淮安的历史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漕文略.漕运通志卷之十[M].第一版.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建筑历史文化范文篇3

[关键词]公园;传统文化;仿古建筑;文化建设;建设融合

1  引言

蟠龙山公园位于柳州市柳江之东,园内三峰临江绵延,形如蟠龙。柳州民间有云:“东有宝塔西有鹤,南有马鞍北有鹊。”蟠龙山公园以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同时也是负有盛名的柳州“古八景”之一。园内规划建设有历史、道教、佛教、儒家等文化区域,呈百家争鸣之势。仿古建筑作为历史、时代、人文文化的载体,对园林景观营造有着重要的意义[1]。文章以蟠龙山公园为例,对园内母子双塔(文光塔及蟠龙塔)、盘古庙及王氏山房等仿古建筑进行分析,浅谈公园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仿古建筑设计,以此引发一些对园林小品的设计思考。

2  公园历史文化背景与基础建设融合的意义

近年来,许多地区为响应政府对旅游开发的号召,盲目建设大量无意义的仿古建筑。更有甚者,仿古设计不参考营造法则而建,使其形式不伦不类。纵观中国园林发展史,亭台楼阁之设计与公园景观的营造相辅相成,且成熟的建筑设计能够提升公园文化品质,带来经济效益[2]。仿古建筑的设计应遵循传统营造法则和装修、装饰构件,将其与现代结构、施工、材料、技术相结合,使仿古建筑再现古建文化特征的同时,免去许多后期保养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耐久性和抗震性[3]。但如果仿古建筑的建设没有依托任何文化历史背景,只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盲目地生搬硬套,就犹如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对于公园的基础建设,如果没有考虑其中文化背景,也发挥不出自身地域文化特色,无法延续历史的发展。所以公园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基础建设风格相互融合是十分有必要的。

3  公园历史文化背景下仿古建筑案例分析

为弘扬柳州传统文化,反映地方与民族特色及配合柳州市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需要,经柳州市政府研究决定:在尊重历史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在蟠龙山园内,按清代古塔形式修建母子双塔(文光塔及蟠龙塔)、仿清式庙堂重建盘古庙及王氏山房,并提倡修旧如旧,保留其文化精华。

3.1蟠龙双塔设计重建

3.1.1文化历史背景分析

蟠龙山主峰上原残留有一座六边形古塔石基,是柳州文人兴建的风水塔。该塔始建于乾隆年间,系六边形楼阁式砖砌宝塔,塔身连带基座高15m,低层直径6m,基墙厚1.10m,塔身逐层收分,出檐短平,塔内中空,可拾级而上,登高望远。相传文人张宝于清代道光年间游历柳州时,曾作《龙城话旧》一图,图里便描绘有此座古塔。据悉,该古塔毁于抗日战争初期,后曾加修钢筋混凝土顶作为碉堡。3.1.2蟠龙双塔设计分析1993年8月,柳州市园林局在古塔原址上重建宝塔,并赋名“文光塔”,是七层六边阁楼式仿古塔,钢混框架结构;六角攒尖顶,飞檐翘角,檐角挂吊铃,迎风叮当,余韵悠长;顶上设夜明灯,青灰色琉璃瓦;塔身水磨清砖饰面;基座设5级台阶,栏杆为花岗岩饰面,其形制沿袭原古塔形式风貌。该塔高20.13m(含宝顶高1.14m),底层直径6m,面积约286.40m2,坐东朝西。随后,次峰顶上仿照文光塔之形式,又新建“蟠龙塔”一座,为七层六边阁楼式仿古塔,钢混框架结构,六角攒尖顶,绿色琉璃脊,脊上饰有仙人走兽三座,塔高26.28m(含宝顶高2.5m),基座直径6m,青砖贴面,形制古朴。该塔与文光塔遥相呼应,奇巧秀拔,民间素有“母子塔”之美喻,见图1。

3.2盘古庙设计重建

3.2.1文化历史背景分析中国神话传说以盘古开天开篇,为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柳州各界人士自发在蟠龙山下兴建盘古庙一座,成为地方有名的历史文化古迹和民俗文化景观节点。据悉,盘古庙建成之后,每逢佳节客似云来焚香祈福,吃斋祭祖,撞钟祈福。此庙曾于清代重修,但又以毁于后世。3.2.2盘古庙设计分析1994年,柳州市园林局呼吁各界爱国人士捐赠,于蟠龙山次峰之巅重建盘古庙。该庙坐南朝北,钢筋混凝土结构,硬山顶,屋面青灰琉璃瓦,正脊花饰造型古朴,青砖砌筑墙体,单进门廊,面阔一间,宽9.90m,进深6.60m,高7m(台基至屋脊),深台基。建筑面积约150m2,山墙设计有丰富的彩绘、浮雕等装饰,庙门、窗牗均镶嵌花木格,古色古香。庙中供奉盘古神像,神像后方绘有壁画。左右两侧塑有各类神像,其身后绘制神话故事,以一组代表中华民族的“创世”图,激发起炎黄子孙的爱国情怀和豪情壮志。3.3王氏山房设计重建3.3.1文化历史背景分析明代柳州文士王启元、王启睿兄弟曾隐居于蟠龙山西峰临江山腰,在此读书笔耕,并赋名“王氏山房”。王启元自幼好学,一生勤于律己,立志考取功名。其26岁中举,63岁中进士,命正六品官,曾授朝廷翰林院检讨,明熹宗朱山校皇帝史学侍从。王启元告老还乡后,作《重修府学碑记》:“柳之山川甲天下,盖天地开辟而已然矣。”明代徐霞客于《粤西游日记》中,有记载曾访游蟠龙山王氏山房,见山房高悬山崖,三间小楼,北临绝壁,下俯柳江。遗憾的是,该建筑于明末清初,因战乱而荒芜倒塌。3.3.2王氏山房设计分析1995年8月在明代原址上重建的王氏山房是一座悬挑在山边的2层两进钢混仿古建筑。该建筑依山就势而建,占地面积30m2,歇山顶,屋面饰以青灰琉璃瓦,出檐深远,其势欲飞。外墙饰以仿古青砖,再现当代“高悬翠微”的气势。为纪念王启元在此发迹,山房中悬挂雕刻“地以人传,书馆江山饶胜概;贤因学著,鸡窗灯光残年”字样的楹联,以激励后人勤学奋进。王氏山房屋建设完成后,营造出隽永、深邃、险要的环境,成为怀古寻幽的又一美景,见图2。图2王氏山房

4  公园文化历史背景与仿古建筑设计融合的成效

蟠龙山公园园林建筑的设计之初,即考虑到与深厚的历史文化结合,彰显民族文化特色,依山就势而建,营造有丰富人文内涵的游园特色。蟠龙双塔尊重历史、延续历史,雄居山巅、相互对景成趣,更是成为柳州地标。王氏山房以其历史文脉和自然山势作为设计出发点,凸显古、雅、悬的游历感受。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发展的大背景下,蟠龙山公园的建设长久以来依托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着重通过对建筑景观的修复和重建,始终坚持“修旧如旧”的建设原则,再现柳州市厚重历史文化遗址、旅游景点和人文景观,对柳州市适应旅游发展、对外开放,满足市民文化休闲生活的需要以及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蟠龙山公园自建成以来,成为极具地方特色的开放性公园,周边遍植紫荆花海,与人造瀑布相得益彰,成为柳州市城市名片之一,市民及外地游客在此游历过后皆身心愉悦,纷纷赞不绝口,见图3。图3蟠龙公园景观

5  结语

中国古建筑以实物的存在形式,长久屹立于中华大地之上,充分体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先人的聪明才智及人文素质,是全人类的重要遗产。仿古建筑的发展对于园林景观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其项目的发起,一定要充分考虑项目缘由、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紧密贴合及深耕其文化脉络[4]。对于仿古建筑的发展,只有在其文化背景下,尊重历史、沿袭历史,采用传统建筑的建造样式,结合现代先进的设计、材料、施工技术,才能让仿古建筑在重新焕发传统古建筑魅力的同时兼具现代结构的可靠、安全等特性,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先进技术最好的结合。

[参考文献]

[1]董科儿.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前期分析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2]张靖,董雅.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城市研究,2014(6):46-50.

[3]李东杰.浅析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J].北方文学,2017(4):132-133.

建筑历史文化范文篇4

关键词:历史文化;运漕古镇;建筑规划;建筑保护

古镇拥有着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保留下来的古建筑,记录着古镇的演变历程,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古镇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大肆进行商业开发,对原有的古镇建筑和古镇文化造成了破坏,使古镇失去了原有的历史文化特色[1]。为转变这一现状,有关部门必须重视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工作,对古镇建筑进行保护性规划,以维持和修复古镇建筑原貌为基础,适度配合建筑改造工程,确保古镇建筑形成统一和谐的建筑风格,彰显古镇历史文化底蕴。

一、历史文化古镇建筑规划的保护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历史文化古镇建筑规划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其最终目的是对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镇建筑进行保护,从而避免这些建筑遭到破坏。对古镇建筑的保护要从整体性入手,既要保护建筑本身,还要保护所有与之相关的历史信息。其中,对建筑本身的保护包括建筑结构、空间肌理、历史风貌等物质环境;与建筑有关的历史信息包括传统文化、地方风俗等,这样才能使古镇建筑真正意义上保持完整性[2]。(二)原真性原则。历史文化古镇建筑归属于文化遗产的范畴,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原真性是首要原则。故此,历史文化古镇建筑规划时,要遵循原真性的原则对古镇建筑进行保护。古镇建筑的原真性是历史的遗存,不包含任何伪造的元素在内,只有保证建筑的原真性,才能使其体现出应有的历史价值和其中蕴藏的文化信息。虽然现存于世的古镇建筑数量较多,但真正能够保存所有历史信息的却少之又少,究其根本原因是古镇建筑的原真性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要想避免这样的问题继续发生,就必须遵循原真性的原则来保护古镇建筑[3]。(三)保护与发展并重原则。历史文化古镇建筑的保护具有动态性的特征。对这些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建筑进行保护的目的是使其能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换言之,对古镇建筑的保护是为了促进古镇更好的发展。所以,在历史文化古镇建筑规划的过程中,对具有历史特色的建筑进行保护时,要遵循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通过合理的规划,达到改善古镇居民生活环境的目的。对于发展中的新建部分要控制得当,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因为多会影响到古镇建筑原本的风貌,少则无法起到促进古镇发展的效果[4]。(四)人本性原则古镇的历史遗存与原住民的生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所以在历史文化古镇建筑规划中,对这些留存于世的建筑进行保护时,要遵循人本性原则,从而使当地居民认识到建筑保护能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益处,这样居民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并配合古镇建筑保护工作的实施。

二、运漕古镇建筑规划的保护措施

运漕古镇拥有千年的历史文化,素有“小芜湖”“水乡泽国”的美誉。在上千年的发展中,运漕古镇保留下来了宝贵的建筑资源,有省级文物(薛氏作坊、佘式祠堂)、县级文物(黄氏古民居、向式古民居、徐氏祠堂、王氏祠堂、李鸿章当铺等)、历史建筑(圆通庵、清真寺、袁公馆、五福和荤菜馆、普渡禅寺等)。这些古建筑承载了运漕古镇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底蕴。下面以运漕古镇为例,分析古镇建筑规划的保护方案。运漕古镇在整体局部上错落有致,鼎盛时期共有大街36条、小巷72条,建筑形式包括台、楼、庙、阁、坊等,形成了层楼叠院的古建筑风格。在运漕古镇的建筑规划保护中,要以历史文化保护为根本出发点,将运漕古镇打造成文化旅游胜地,突出古建筑在运漕古镇历史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运漕古镇要参照古街巷的结构布局,恢复洪义泰、五福和荤馆等古建筑文化,再现运漕古镇的空间机理。例如:保留内部街巷曲折的特点,适当增加景观广场;拓展古镇街巷的空间视线,运用隔景、障景、框景、夹景等建筑手法修复街巷景观,给人们带来古风浓郁的街巷空间视觉享受。在综合上述规划要点的基础上,运漕古镇根据发展目标将全镇规划为六个保护区,制定了各个保护区的建筑保护方案,如图1所示。(一)核心保护区。核心保护区中包括运漕古镇大部分历史文化遗产和古建筑,遵循原真性原则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整治和修复,在深入开展历史考证工作的基础上,最大程度还原古建筑的历史环境。在核心保护区的建筑规划中,采取以下保护方案:一是加大对古镇内特色历史氛围的保护力度,重点对西大街、小北门、东河街、工农街、幸福街以及洪家闸巷等街路原本的格局进行保留;二是做好历史建筑结构的保护工作,遵循原真性原则,对历史建筑进行修复。当建筑外立面和内部结构破损比较严重,需要重新修缮时,要依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进行操作,必须在文物部门充分论证审批的基础上,方可进行修缮;三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古镇的历史环境质量。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对周边的环境进行全面整治,并在延续运漕镇传统功能结构的基础上,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以此来确保核心区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在对古镇的核心保护区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必须保护好历史文化建筑的原真性,塑造出真实的文化氛围。(二)建筑控制区。建筑控制区的建筑规划要与核心保护区的建筑规划相协调,遵循风貌延续、渐进过渡的规划原则,控制街巷宽度和建筑外观。1.街巷宽度控制考虑到现代交通需求,适当增加宽度,并对街巷立面进行重新规划,彰显街巷的历史文化气息。街巷立面包括坡屋面、马头墙、驳岸、沿街立面等,使各个立面相互协调,再现古镇历史风貌。在建筑第五立面规划中,可以采用古徽州传统的四水归堂对屋顶进行全方位改造,使四边坡屋面全部向中心方向倾斜,借助轻巧的屋面瓦和轻钢骨架进行支撑,这样能够大幅度减轻屋面荷载,确保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规划时,应当使其与原有的建筑群保持高度的相似性,由此能够使街区自然融入大环境当中,避免出现违和感。坡屋面以运漕古镇居民重叠往复的屋顶作为原型,通过错动变化的方法,并引入折线连续的坡屋顶,从而形成与古镇空间肌理高度一致的景观风貌,彰显出古镇的历史文化气息,如图2所示。图2运漕古镇建筑第五立面2.建筑外观规划在建筑高度控制中,要将建筑统一控制在3~4层,以体现传统建筑风格,如图3所示;在建筑外观控制中,要根据古镇总体风格,控制建筑的色彩、形式和体量,使建筑外观增添浓厚的文化气息。(三)风貌协调区。运漕古镇的风貌协调区强调对特色传统文化符号的传承。为使现代城镇建设与古镇的历史风貌在空间品质上达到协调一致,应当综合分析与古镇历史肌理有关的因素,具体包括古镇的建筑结构、建筑在空间上的组合方式、屋顶的形态、山墙的形式、细部结构以及当地人的生活方式等。通过对图3运漕古镇建筑外观规划设计效果图比将其中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传统符号提炼出来,并将这些符号合理运用到古镇新建筑以及景观小品的设计和建造当中,借此来突显运漕古镇时空上的变化特征,进而增强古镇的整体风貌。同时,在对古镇中的街路和空间尺度进行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并将传统的符号合理运用到街路两侧。(四)滨水码头区。运漕古镇结合古镇滨水码头的历史文化特色以及当地的文化习俗,将餐饮文化、酒文化、洗浴文化、茶文化等融入建筑规划保护中,重现历史文化古镇的滨水码头风貌。在滨水码头区规划中,要重点保护历史建筑,对历史建筑进行修缮,恢复历史建筑的原貌,并且还要重点整治历史建筑的周边环境,重塑运漕古镇的风貌区,如图4所示。(五)生态风貌区。运漕古镇重视生态建设,将滨水湿地公园、城北生态园以及生态景观带作为生态风貌区的规划重点,为本地居民和游客创建良好生态环境。在生态风貌区的建筑规划中,运漕古镇延续古建筑风格,将木楼、石板路、马头墙、青砖小瓦等古建筑元素融入现代建筑中,并塑造景观小品、文化长廊等区域,用以展现运漕古镇的人文景观特色。

三、结语

总而言之,历史文化古镇要大力开展建筑规划保护工作,将建筑作为传承和彰显历史文化的载体,成为古镇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古镇要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充分挖掘古镇建筑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建筑进行整体规划,确保古镇建筑既能够保留原有的历史风貌,又能够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从而带动古镇旅游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静,蔡云辉,付恒阳,等.汉水流域古镇的类型及其保护[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0):108-110.

[2]张世超,贾丹丹.大阳古镇建筑形式及装饰艺术探析[J].城市建筑,2019(8):104-106.

[3]陈代,李菲.运漕古镇的保护与改造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9(8):150-153.

建筑历史文化范文篇5

关键词:文化;历史;建筑;古城安顺

在春秋时期成为夜郎邑,战国时期夜郎国建立后成为其首都。安顺府城始建于公元1381年,在600多年的发展中城内兴建了多处庙宇建筑。明代以后由于是卫城、州城及府城的共同所在,安顺地区的人口持续增加,房屋民宅日渐密集。上世纪90年代安顺启动经济开发区项目建设,旧城改造破坏了原有城市格局,街区空地逐渐被建筑填满。近些年古城建设速度明显提升,高层建筑增多,安顺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安顺为数不多的历史地段之一。因此对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提升成为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提升居民居住环境,提高当地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建筑工程管理作为将管理学与工程学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在本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工程管理的作用与特点

(一)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作用。1.保存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指不同国家、民族在各自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民族文化,文化多样性的载体包含物质与非物质两部分,其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历史文化建筑。随着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国内历史文化街区在快速发展失去了原有的风貌,成为中国文化传承的一大损失。近年来,各地政府开始重视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例如成都市青羊区的宽窄巷子、浙江省桐乡市的乌镇、江西婺源古镇、山西省平遥古镇等,通过对古城或街区的保护与提升实现了地区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共同组成了我国多样的地域文化。2.改善生活居住环境。文化街区或古镇是由前人的活动场所发展而来,目前国内的主要历史文化街区都具备一定的居住功能,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区域。由于过去在发展中对古街区的发展定位不清晰,导致历史建筑不能得到统一的修缮,由于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出现大量在古建筑结构中加入现代建筑部件或在古街区内无序建设现代建筑设施的情况。缺乏统一规划使当地居住环境混乱,配套基础设施不到位。因此,通过科学的保护与提升可以有效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居住环境,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3.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纵观国内的古文化街区或古镇,在历史发展中以农业或商业作为主要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的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多未能形成具有规模的工业经济,导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伴随国家经济转型,新时期下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古街区因其具独有的地区文化属性或建筑的艺术观赏性,使其成为良好的文化旅游开发资源,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二)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工程管理的特点。1.注重历史环境的还原。由于古文化街区的历史传承性,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需要注重对其历史环境的保护与还原。古文化街区一般为历史古城或古街道演变而立,地理位置上大多处于城市核心部位,在建筑风格与街区环境上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逐步失去其特性。例如成都市在2007年启动的宽窄巷子改造工程,在改造中由于原砖墙破坏情况严重,需要全面修葺。施工中为还原历史环境,采取了修旧如旧、落架重修的原则,将原有的残断、斑迹以独特的垒砌、陈列方式嵌合到一起,并配以图景与文字说明,从而形成了信息记忆,体现了良好的时空跨越感。2.平衡经济与居住功能。古文化街区的开发不能仅以提升经济价值为目标,也需要兼顾其居住与生活功能。人是文化与历史的创造者,脱离第一性的精神无法独立存在,历史文化街区脱离了居住与生活则成为空洞的建筑,从而失去其文化意义。同时,环境的改善也利于古街区作为旅游景区的价值,从而提升经济作用。例如乌镇古城在2007年开放的西栅景区,相对于原有的东栅景区进一步增加了客栈、餐厅、剧场等建筑。同时优化了道路交通规划,扩建停车设施,结合预计游客接待量在能源工程、环卫工程、电力工程等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与施工,同时重点进行了夜景照明工程建设。从而使古镇具有了更好的居住环境,逐步发展成国内外著名的历史古镇。

二、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提升工程概况

(一)街区及所在城市概况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安顺古城东北,总面积约36公顷。区域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历史建筑共计150栋。街区内街河伴行,路网随地势曲直结合庙宇和民间呈现出错落有致的格局。安顺古城所在的安顺市位于贵州高原,地貌以岩溶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在1200米左右。气候属于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全年雨量丰沛,全年多云,年实照天数仅为可照天数的25%-30%左右,四季事宜的气温使其成为著名的避暑、度假景区。(二)工程目标与要求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提升工程坚持在保护与发展中寻找平衡点,力求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复兴。基于工程项目的特点对保护底线、保护模式与复兴动力提出了要求。其中历史文化价值、风貌景观特色成为工程保护的底线,保护模式采取与发展相结合、强化内生功能、植入新业态的形式,将城市的发展要求与同周边地区的协调性作为复兴的主要动力。方案中,将区划管理、分类保护、环境整治、功能延续、设施完善等作为保护策略;将项目策划、投资策划、空间布局、文化生态及人文社会作为其发展战略。

三、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街区建筑现状。1.建筑分布与保护情况。本次工程采取分层多因子的调查方法,分别对3处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6处县级文化保护单位进行了调查。分别对年代、风貌、质量、建筑高度等内容进行逐一评估。建筑年代方面,1980年后的建筑占比58%,1949年以前的建筑仅占21%,其中明清两代建筑约为17%。建筑风貌方面,依据结构与部件保护情况、是否符合传统风貌特征两方面进行了评估。建筑质量则由高到低划分为五类,其中质量较好的建筑比例为13%,严重破损及濒临倒塌的比例合计27%。建筑高度方面,街区内部建筑以3层以下为主,6层及以上建筑占比约10%且主要集中于街区边缘。2.用地情况。经调查发展,街区内部分公共设施转为私营场所,基础设施缺乏,污水排放系统无法满足需求,且街区院落内厕所基本为旱厕,整体卫生状况不佳。功能业态方面以餐饮与服装为主,合计占比超过50%,其他以商铺为主,街区内停车位较少,拥有较大的停车需求。居住用地面积16公顷,其中二类居住用地面积0.6公顷,三类居住用地面积14公顷,商住混合用地面积1.5公顷。(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文物亟待修缮、传统风貌消退。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内的部分文物古迹急需修缮,在共计11处文物中,省级与市级文物单位的保护状况普遍较好,但县级文物中有3处需要进行抢救性修缮,另有2处已经被使用单位新建,原有历史风貌已经无法体现。安顺古城文物建筑以明清时期为主,主要为传统木(石)结构,修缮方式与现代建筑施工方式不同,需要利用文物修缮技术,对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随着历史发展,安顺古城建筑的高增长期出现在1980年后,新建筑设计结构与古镇原有的风貌具有较大差异性,随着新建筑的增多街区整体风貌正在逐步变化。保护相对较好的文物也存在建筑围护部分损坏或缺失的情况,部分建筑围护存在改建问题,改建后极大影响了古建筑风貌。2.基础设施欠缺、存有安全隐患。安顺所处地理环境四季多雨,街区内排水系统不完善成为首要基础设施问题。雨水主要依靠路边沟渠排放,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城区河道中,由于缺少垃圾清运基础设施,生活垃圾堵塞沟渠进一步污染了生活环境。同时还存在供水管道与电力系统老旧、通信设施随意假设等问题。安全方面,燃气管线普遍外漏敷设,同时街区及周围仅有一处消防站,由于老旧建筑较多火情隐患严重,而街区道路缺乏规划,路面宽度窄、机动车停车占用空间,使消防车辆进出不便。3.自身发展定位模糊。安顺地区因其适宜的气候、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但是当地在发展过程中对自身的定位较为模糊,未能突出优势与特色。例如,坐拥夜郎城这一巨大的文化品牌却不重视文物保护工作,致使部分文化建筑风貌丢失。同时从用地情况也可以看出,功能业态的布局不合理也限制区发展。

四、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提升工程中的管理模式创新建议

(一)分类保护建筑,重现历史文化古迹。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与修缮需要遵从科学的方式,以确保工作的全面性、合理性、经济性。这方面也可借鉴江西婺源古镇的建筑保护与治理经验。婺源古镇对街区内的建筑物与构筑物,根据将其保护的等级、价值,建筑的风貌、类型、年代、高度等作为实施分类保护与整治的依据。根据传统院落格局的保存情况,将院落划分为保护修缮、改善修复、格局改进、整治改造及现状保留等五类情况。同时从院落肌理的角度实施保护,对街道网络、地块细化土地使用情况建模,组成建筑群体布局图,用于重构街区空间肌理。在核心保护范围内,规划保护传统院落与街巷相互配合的街区空间肌理。同时在尽可能延续边界的基础上,根据分类保护的要求,调整现状院落边界,规划调整后的院落边界,应作为建设行为的空间肌理控制线。另外,还应当加强水系环境、地形地貌、植被等方面的要素保护。水系环境保护中,可以在保证行洪安全的前提下适当降低高于街区地面的防洪堤,以恢复街区与水原有的空间关系。地形地貌保护中,需要避免对其过度改变,保护沿街巷分布的墙体。植被保护主要针对树龄在50年以上的树木,在新建中应当予以避让,同时保留建筑、街区内的传统种植,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院落景观。(二)综合规划基建,提升生活居住环境。针对基础设施不完善,居民生活居住环境差等问题,需要对基础建设综合规划,提升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同时维持历史景观风貌。为增强防灾能力,应当采用区域消防站与街区微型消防站点相结合的方式。供水、供电的普及率应当提升到100%并降低故障率。针对排水问题,增加污水管网覆盖街区内宽度,市政管线综合应当采用直埋方式与管沟结合的方式,在建设、管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考虑采用共同沟的形式,并用共同沟使断面经济合理。供水系统应当按照街区建设用地的性质分类划分,同时增加10%雨量作为街区未来发展用水量。在塑造街区夜景方面,可以学习西塘古镇的夜景照明工程。西塘古镇中既有原著居民与客栈组成的居住区,也有繁华的商业街与餐饮、酒吧等休闲娱乐设施。根据建筑与街道特点,西塘古镇合理布置照度与光色。其中以暖白、暖黄色为主光色,旅游服务设施、商业区及广场采用高照度;街区内各条道路、公共服务设施采取中照度;居民区与绿地则采取低照度。(三)打造多元主题,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古街区保护与提升的目的是增强地区经济发展,街区的打造应当着力提升历史文化展示效果,合理进行业态规划。因此可以采取多元化主题的方式,将传统商贸、民俗文化、特色美食、本地名人等多种元素相结合,规划合理的街区展示空间结构。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工程中,也应当从多方面入手。第一,可以通过建筑实体展示、博物馆、名人故居、文化主题广场、环境小品等方式展示古城历史文化,形成点、线、面结合的体系。第二,通过博物馆、商店客栈、雕塑小品等形式,展示当地传统商贸文化特色。第三,利用大型浮雕墙、石刻画展示古对联、读书郎儿歌等文学作品。最后,通过历史街巷组成步行交通网络,展现当地的历史风貌和格局。同时应当新增部分贯穿地块的步行巷道。根据地块的功能业态,将步行巷道景观设计为不同的风格,进一步将古城历史文化融入到主题空间与其他景观设计中。

五、结束语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提升工程不同于一般性的建筑工程,对工程管理人员在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认知与理解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由于工程强调观赏性也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美学修养。因此在此类工程管理中,从业人员应当通过学习以上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从而探寻出更加经济、高效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段渝.夜郎国与夜郎地区青铜文化[J].社会科学战线,2016(07):118-130.

[2]刘忠刚,张腾龙,董志勇.沈阳历史建筑保护规划与实施策略[J].规划师,2014,30(S1):80-85.

[3]刘晓东,杨毅栋,舒渊,王学雄,江凯达,徐雁飞.城市工业遗产建筑保护与利用规划管理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城市规划,2013,37(04):81-85.

[4]王景慧.从文物保护单位到历史建筑——文物古迹保护方法的深化[J].城市规划,2011,35(S1):45-47+78.

[5]朱光亚,杨丽霞.历史建筑保护管理的困惑与思考[J].建筑学报,2010(02):18-22.

[6]王运良.中国“文物保护单位”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9.

[7]宋先世.夜郎文化与民族考古[J].贵州民族研究,2006(05):151-156.

建筑历史文化范文篇6

[关键词]公园;传统文化;仿古建筑;文化建设;建设融合

1  引言

蟠龙山公园位于柳州市柳江之东,园内三峰临江绵延,形如蟠龙。柳州民间有云:“东有宝塔西有鹤,南有马鞍北有鹊。”蟠龙山公园以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同时也是负有盛名的柳州“古八景”之一。园内规划建设有历史、道教、佛教、儒家等文化区域,呈百家争鸣之势。仿古建筑作为历史、时代、人文文化的载体,对园林景观营造有着重要的意义[1]。文章以蟠龙山公园为例,对园内母子双塔(文光塔及蟠龙塔)、盘古庙及王氏山房等仿古建筑进行分析,浅谈公园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仿古建筑设计,以此引发一些对园林小品的设计思考。

2  公园历史文化背景与基础建设融合的意义

近年来,许多地区为响应政府对旅游开发的号召,盲目建设大量无意义的仿古建筑。更有甚者,仿古设计不参考营造法则而建,使其形式不伦不类。纵观中国园林发展史,亭台楼阁之设计与公园景观的营造相辅相成,且成熟的建筑设计能够提升公园文化品质,带来经济效益[2]。仿古建筑的设计应遵循传统营造法则和装修、装饰构件,将其与现代结构、施工、材料、技术相结合,使仿古建筑再现古建文化特征的同时,免去许多后期保养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耐久性和抗震性[3]。但如果仿古建筑的建设没有依托任何文化历史背景,只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盲目地生搬硬套,就犹如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对于公园的基础建设,如果没有考虑其中文化背景,也发挥不出自身地域文化特色,无法延续历史的发展。所以公园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基础建设风格相互融合是十分有必要的。

3  公园历史文化背景下仿古建筑案例分析

为弘扬柳州传统文化,反映地方与民族特色及配合柳州市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需要,经柳州市政府研究决定:在尊重历史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在蟠龙山园内,按清代古塔形式修建母子双塔(文光塔及蟠龙塔)、仿清式庙堂重建盘古庙及王氏山房,并提倡修旧如旧,保留其文化精华。

3.1蟠龙双塔设计重建

3.1.1文化历史背景分析蟠龙山主峰上原残留有一座六边形古塔石基,是柳州文人兴建的风水塔。该塔始建于乾隆年间,系六边形楼阁式砖砌宝塔,塔身连带基座高15m,低层直径6m,基墙厚1.10m,塔身逐层收分,出檐短平,塔内中空,可拾级而上,登高望远。相传文人张宝于清代道光年间游历柳州时,曾作《龙城话旧》一图,图里便描绘有此座古塔。据悉,该古塔毁于抗日战争初期,后曾加修钢筋混凝土顶作为碉堡。3.1.2蟠龙双塔设计分析1993年8月,柳州市园林局在古塔原址上重建宝塔,并赋名“文光塔”,是七层六边阁楼式仿古塔,钢混框架结构;六角攒尖顶,飞檐翘角,檐角挂吊铃,迎风叮当,余韵悠长;顶上设夜明灯,青灰色琉璃瓦;塔身水磨清砖饰面;基座设5级台阶,栏杆为花岗岩饰面,其形制沿袭原古塔形式风貌。该塔高20.13m(含宝顶高1.14m),底层直径6m,面积约286.40m2,坐东朝西。随后,次峰顶上仿照文光塔之形式,又新建“蟠龙塔”一座,为七层六边阁楼式仿古塔,钢混框架结构,六角攒尖顶,绿色琉璃脊,脊上饰有仙人走兽三座,塔高26.28m(含宝顶高2.5m),基座直径6m,青砖贴面,形制古朴。该塔与文光塔遥相呼应,奇巧秀拔,民间素有“母子塔”之美喻,见图1。

3.2盘古庙设计重建

3.2.1文化历史背景分析中国神话传说以盘古开天开篇,为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柳州各界人士自发在蟠龙山下兴建盘古庙一座,成为地方有名的历史文化古迹和民俗文化景观节点。据悉,盘古庙建成之后,每逢佳节客似云来焚香祈福,吃斋祭祖,撞钟祈福。此庙曾于清代重修,但又以毁于后世。3.2.2盘古庙设计分析1994年,柳州市园林局呼吁各界爱国人士捐赠,于蟠龙山次峰之巅重建盘古庙。该庙坐南朝北,钢筋混凝土结构,硬山顶,屋面青灰琉璃瓦,正脊花饰造型古朴,青砖砌筑墙体,单进门廊,面阔一间,宽9.90m,进深6.60m,高7m(台基至屋脊),深台基。建筑面积约150m2,山墙设计有丰富的彩绘、浮雕等装饰,庙门、窗牗均镶嵌花木格,古色古香。庙中供奉盘古神像,神像后方绘有壁画。左右两侧塑有各类神像,其身后绘制神话故事,以一组代表中华民族的“创世”图,激发起炎黄子孙的爱国情怀和豪情壮志。

3.3王氏山房设计重建

3.3.1文化历史背景分析明代柳州文士王启元、王启睿兄弟曾隐居于蟠龙山西峰临江山腰,在此读书笔耕,并赋名“王氏山房”。王启元自幼好学,一生勤于律己,立志考取功名。其26岁中举,63岁中进士,命正六品官,曾授朝廷翰林院检讨,明熹宗朱山校皇帝史学侍从。王启元告老还乡后,作《重修府学碑记》:“柳之山川甲天下,盖天地开辟而已然矣。”明代徐霞客于《粤西游日记》中,有记载曾访游蟠龙山王氏山房,见山房高悬山崖,三间小楼,北临绝壁,下俯柳江。遗憾的是,该建筑于明末清初,因战乱而荒芜倒塌。3.3.2王氏山房设计分析1995年8月在明代原址上重建的王氏山房是一座悬挑在山边的2层两进钢混仿古建筑。该建筑依山就势而建,占地面积30m2,歇山顶,屋面饰以青灰琉璃瓦,出檐深远,其势欲飞。外墙饰以仿古青砖,再现当代“高悬翠微”的气势。为纪念王启元在此发迹,山房中悬挂雕刻“地以人传,书馆江山饶胜概;贤因学著,鸡窗灯光残年”字样的楹联,以激励后人勤学奋进。王氏山房屋建设完成后,营造出隽永、深邃、险要的环境,成为怀古寻幽的又一美景,见图2。

4  公园文化历史背景与仿古建筑设计融合的成效

蟠龙山公园园林建筑的设计之初,即考虑到与深厚的历史文化结合,彰显民族文化特色,依山就势而建,营造有丰富人文内涵的游园特色。蟠龙双塔尊重历史、延续历史,雄居山巅、相互对景成趣,更是成为柳州地标。王氏山房以其历史文脉和自然山势作为设计出发点,凸显古、雅、悬的游历感受。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发展的大背景下,蟠龙山公园的建设长久以来依托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着重通过对建筑景观的修复和重建,始终坚持“修旧如旧”的建设原则,再现柳州市厚重历史文化遗址、旅游景点和人文景观,对柳州市适应旅游发展、对外开放,满足市民文化休闲生活的需要以及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蟠龙山公园自建成以来,成为极具地方特色的开放性公园,周边遍植紫荆花海,与人造瀑布相得益彰,成为柳州市城市名片之一,市民及外地游客在此游历过后皆身心愉悦,纷纷赞不绝口,见图3。图3蟠龙公园景观

5  结语

中国古建筑以实物的存在形式,长久屹立于中华大地之上,充分体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涵先人的聪明才智及人文素质,是全人类的重要遗产。仿古建筑的发展对于园林景观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其项目的发起,一定要充分考虑项目缘由、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紧密贴合及深耕其文化脉络[4]。对于仿古建筑的发展,只有在其文化背景下,尊重历史、沿袭历史,采用传统建筑的建造样式,结合现代先进的设计、材料、施工技术,才能让仿古建筑在重新焕发传统古建筑魅力的同时兼具现代结构的可靠、安全等特性,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先进技术最好的结合。

[参考文献]

[1]董科儿.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前期分析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2]张靖,董雅.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城市研究,2014(6):46-50.

[3]李东杰.浅析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J].北方文学,2017(4):132-133.

建筑历史文化范文篇7

唐代寺庙建筑的基本特点是:(1)寺庙的屋顶平缓,而屋檐延伸深远,柱子比较粗壮,斗拱的比例大。寺庙使用板门、真棂窗的地方比较多。单体建筑呈现出来的是庄重朴实、美观大方的风格。(2)木质建筑是唐代佛教寺院艺术加工和结构统一的结果。唐代寺院木建筑的特点是气势宏大,规整而统一。(3)唐代佛教寺院的柱子、斗拱结构、梁木等构件,其承载压力的状态与构建存在内在联系,从而达到了力与美的高度融合。(4)寺庙的色调简洁明快,屋顶四角舒展、平远,门窗的设计效果朴实无华,整体呈现出来的是庄重大方的形象。

二、两座仅存的唐朝寺院建筑文化分析

佛教历经规模庞大的灭法运动,多达四次,此后,中国的佛教艺术和金碧辉煌的寺院建筑也因此走向没落。在悠远的历史遗留下来的古建筑里,人们很难再看到唐朝以前的地面建筑了,也许是自然灾害、灭法、战乱和木建筑寿命短等原因,导致唐代异常辉煌的佛教建筑永远消失。然而,就在1937年的一个夏日,清末建筑学家、思想家梁思成抵达五台县城,他没有去台怀镇参观五台山寺庙集中的地方,而是北上,潜入那些偏僻的荒山野岭,在达豆村镇附近发现了佛光寺。这里就是梁思成曾经考察过的敦煌石窟第61窟图中呈现出来的唐代五台山“大佛光之寺”。过了若干年以后,梁思成在回忆起这次经历时,讲到自己在黄昏的时候来到豆村,在附近见到佛光寺时,他惊喜若狂,他说“:我们一向所抱着的国内殿宇还必有唐构的信念,在此得到一个证实了。”[3]1.五台山遗迹佛光寺的建筑文化。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也即471年至499年间。位于五台县豆村镇东北的佛光山中。在隋、唐时期,佛光寺的游客很多,香火兴旺,长安、敦煌等地的人慕名而来。佛光寺在日本、东南亚等地区的影响力也颇大。唐武宗曾下令消灭佛法,佛光寺因此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此后,唐宣宗于大中十一年重新建造东大殿,现存的殿内壁画、塑像、石刻,以及殿外的经幢、墓塔均为唐代遗留下来的建筑。此外,佛光寺内还有唐代壁画、石幢、塑像、墓塔、汉白玉雕像等建筑物流传后世。两座石幢为平面八角形,一座位于东大殿前,是唐大中十一年前重造的;另一座石幢的位置在东大殿的前院中,却是唐乾符四年(877)重新建造的。佛光寺在寺内坐东面西,东、南、北三面则是群山环绕,松柏苍翠,景色秀丽。佛光寺最大的特点是因势造寺,寺院的西面开阔,一走进寺院,展眼望去,能观望到层层升高的屋檐,13米高的台基上是东大殿。大殿有七间房那么大,里面的深度占据四间的距离,环境清幽。单檐,无廊顶。前檐的五间设有板门,两间安置了直棂窗,另外的三间以厚壁围起来,错落有致,和谐而不单调。大殿内设置檐柱和内柱各一周,柱础为宝装莲瓣的石雕,十分精美,且罕见。后檐柱和后槽金柱因地制宜,巧妙地设置在了所开凿的山崖位置上。内外柱头上和柱与柱中间设置了硕大的斗拱以支撑梁枋在柱头上的压力,且承载屋檐的重力。大殿的柱头斗拱分担着大梁上面的负荷,后尾压在四袱椽两端的下面,作用不小。大殿内供着“华严三圣”等37尊形象生动的彩塑,大殿内的拱眼壁上和佛座背面还有少量精美唐代壁画,壁画、板门和立颊背面的唐人题记,被后人称作“唐代四绝”。佛光寺的东大殿占据七间大小,东大殿内部的结构布局显得比较精巧,但从外看去,则是稳健壮观。大殿内的塑像、壁画有不少是唐代时期所作,这些塑像、壁画与建筑设计结合,浑然一体了。唐代的佛塔不在寺院中心,而在院外,但佛塔仍是寺院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光寺外形呈现出来的是朴实的特点,比如寺庙的柱子、门窗、斗拱、墙壁等,并没有什么艳丽的色彩,而是涂成了土红色,符合佛教自身不张扬的特征。佛光寺的大殿不高大,貌似平常,但却被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佛光寺出色的设计,打破了日本学者“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的断言,给后世留下一道建筑的风景。2.五台山遗迹南禅寺的建筑文化。南禅寺位于五台县李家庄西侧,名气颇大,寺院却不大,由东、西两院组成。就位置而言,东院给僧人居住,安静深旷;西院则是由菩萨殿、观音殿、十王殿和大佛殿这四座院舍组成的四合院落。大佛殿重建于唐建中三年,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又是历经千年烽火而保存下来的一座罕见古寺。从结构上看,大佛殿的面较宽,深三间。大殿建在了一米来高的台基上,殿前有近似方形的月台,这种建法是我国古代建筑中较为罕见的形制。大佛殿为标准的唐代寺院建筑,有单檐歇山式屋顶,前檐明间设板门两扇,两次间安破子棂窗。大殿由12根檐柱撑起屋顶,墙其实不受力,只是起了阻隔防护的作用。西山墙有三根抹楞方柱,其余为九根轮廓秀丽的圆柱。大殿古老的方柱为创建时的原物,圆柱却是后来重建时的替代物。檐柱上面的斗拱使殿堂的空间显得开阔、疏朗。斗拱硕大、雄壮,这也是唐代寺庙建筑风格的一大特色。大殿内的17尊佛像,秀眉善目,体态丰满,仪态端庄,很有亲切自然的风范。尤其是色彩的搭配,和谐自然。顶梁架的转角处,大角梁通内外,檐头翼角微微挑起,不是很明显,给人感觉平缓古雅,大气和谐,这是古代遗留下的建筑方法。南禅寺大佛殿距今1200余年,历史悠久,它是古代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为我们研究唐代建筑的结构、形制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三、大唐佛教寺院建筑的研究价值

建筑历史文化范文篇8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滨水景观;景观规划设

计通常将含有水域及其周边各种陆域元素的整个景观系统称之为滨水景观,在历史文化名城中规划设计具有特色的滨水景观,为当地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提供集中场所之余,使得人们能够从中充分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并有效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1城市历史文化与滨水景观设计的内在关联

1.1滨水景观设计可有效显示城市历史文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滨水区作为其一大重要区域,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也积累形成了大量的优秀、特色历史文化。通过结合城市历史文化开展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一方面可以对原本城市中分散的历史文化资源及相关要素进行集中整合与有效保护,另一方面,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也可以对城市优秀的历史文化进行集中展示,成为城市独具特色的文化与风景“名片”,并推动着城市历史文化的继续发展。1.2滨水景观设计以城市历史文化作为基础。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滨水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将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要素作为根本基础。历史文化名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创造了大量宝贵的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而这些资源真实记录着整个城市的发展历程、真实展现着城市的现实生活,市民所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均以城市历史文化为依托[1]。因此,需要设计人员在规划设计滨水景观时可以从城市历史文化出发,对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生活行为等进行充分考虑,在有效利用各种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下,以便可以有效丰富滨水景观设计效果,并使得城市历史文化得以借助滨水景观设计获得新发展。

2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

2.1塑造滨水驳岸。以赣江滨水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为例,在该项目的滨水景观驳岸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通过充分结合赣江的亲水性、历史性与生态性,选择使用驳岸组合的设计方式。在与赣江附近广场的结构特点进行有机整合下,将片区的出口与入口位置处的滨水驳岸设计成堤路型驳岸,先通过使用原档石填充湖面与驳岸的空隙位置,进而保障湖面与滨水驳岸持平。随后通过增加自然石块并搭配周围的自然绿化,进而在有效保障安全性的基础上,使得游览者能够最大程度地近距离接近水岸地,令游览者能够真正参与到滨水区地空间中,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滨水驳岸的亲水性。在滨江步行道中段位置,设计人员则将滨水驳岸规划设计成栈道型驳岸,便于游客步行游览,与滨水空间以及水体之间形成有效互动,获得反复身临其境般的观览效果。而在滨江步行道的周边位置处,则通过规划设计漫滩型滨水驳岸构成一个完整的景观节点[2]。2.2设计滨水建筑。通过充分结合当地的地方传统特色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设计人员在积极搜集当地地方建筑符号如出檐深挑的屋顶、建筑主材多使用青灰色石材等。在滨水建筑规划设计中,设计人员选择将赣江周围的传统建筑作为基础原型,在整个滨江建筑形体设计成上下收分的形式,并通过运用大量蕴含丰富城市历史文化的建筑元素与符号,在建筑屋顶大多使用深灰色的流线型瓦片,建筑立面则多为白色和赭石。滨江建筑主体以运用青灰色石材为主,在门窗、栏杆等建筑部位,则仿照当地传统建筑采用暖色木材,并搭配使用雕刻、镂空等工艺技术,进而使得滨江建筑可以与周围传统建筑融为一体,凸显出当地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充分彰显出滨江建筑典雅、稳重、古朴自然的独特建筑气质。与此同时,为有效保护滨水岸线,设计人员在规划设计赣江滨水建筑时,将水岸周围的建筑高度适当降低,随着水岸逐渐向腹地深入,建筑高度也逐渐升高,利用此种设计方式使得游览者在登上滨水建筑时可以拥有宽阔的视域,将整个赣江美景尽收眼底,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小赣江宽度对滨水建筑规模的影响。2.3配置景观植物。景观植物属于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一大重要设计要素。由于在该项目中,赣江水体周围自然生长着许多水生植物以及湿生植物,具有相对丰富的自然植物资源,因此为有效增强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自然性,还需要在赣江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重视对景观植物的科学配置。设计人员通过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以选择当地特色树种如白玉兰、菖蒲等为主,并且考虑到赣江悠久的历史文化,国槐与芦苇等植物在当地属于历史悠久的传统特色植物,因此,为了有效增强滨水景观植物的层次性,提高其观赏美感,在实际规划设计中,设计人员通过将高大的乔木与低矮的地被与水生植物进行相互组合,同时在绿色植物中间穿插配置白玉兰、二月兰等颜色丰富的花卉植物,进而使得滨水景观植物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可以为游览者呈现出一种美的视觉享受。2.4设计设施小品。在滨水景观的小品设施设计中,设计人员同样将赣江当地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融入景观小品设计当中,利用丰富的滨水景观小品充分展示出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例如在雕塑设计中,由于赣江当地在漫长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名人辈出。陶渊明、柳宗元等文豪均先后在此地游览或居住生活过,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因此在该项目的雕塑设计中,设计人员通过在滨江栈道驳岸较为宽敞的中心位置处设计放置仿铜绿的陶渊明伏案读书雕塑,并在旁边设置铜刻当地历史文化简要介绍,从而使得雕塑不仅可以有效丰富滨水景观,同时也可以作为一大重要载体传承和展示当地丰富、优秀的历史文化,充分体现出当地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在座椅设计中,则与周边滨水建筑相协调,同样采用暖色木材,并将座椅脚设计成圆弧状,方便游览者休憩停留。

3结束语

在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需要通过对当地城市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积极将各种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到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科学设计景观植物,结合当地传统建筑设计特色滨水建筑,在合理选择滨水驳岸类型并合理进行设施小品的规划设计,从而有效将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与滨水景观设计相互融合,进一步增强其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林韵致.滨水景观立体化设计初探[J].建筑与文化,2019(2):141-142.

建筑历史文化范文篇9

关键词:保护单位;保护区;历史城;历史文化遗产

当前阶段我国的历史文化古城正处于关键的时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目前对于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因此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是在进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时,需要对历史文物进行一定分层,进而更为针对性和准确性的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因此探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层次是具有重要意义的[1]。在此背景下,文章主要介绍三个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层次,旨在增加人们对于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第一层次:各级重点文物的保护单位

(一)保护单位的保护方法

在对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单位进行保护时,首先就需要确定保护的方式,根据国家在这一方面的规定可知,在进行保护时维修时主要需要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二)保护文物古迹历史环境

在保护重点文物单位维修保障为原状的前提上,同时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上还规定,需要建立保护历史文物的古迹的历史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历史文化环境和保护文物单位是同样重要。对于任何一个文物而言期都是具备一个自身的存在环境的,这个环境自身也蕴含着历史的遗迹,其和文物相辅相成,共同呈现着一个时代的历史沧桑。对于古迹历史环境而言,保护其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体现了历史文化文物的功能和地位,并且会对历史事件的细节进行揭露;同时也对于文物的设计意图以及艺术效果进行了表达,其对于历史的坐标进行了揭示,同时也可以对于那些已经不在的建筑进行合理的猜想。

二、第二层次:历史文化保护区

(一)正确理解保护区的价值

历史文化遗迹保护的第二个层次便是建立历史文化保护区,首先我们需要正确的理解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价值和意义。在一些古城之中我们通常可以看见一些地区,其存在大量的历史古迹,新的建筑较少,同时在该地区的居住人民也较少。对于这些地区有一些人认为已经是没有存在价值了,但是同时这些地区也是历史的最佳体现。从历史信息保护的角度进行观察,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最原始面貌,这属于城市历史的一个篇章,属于城市记忆的一部分,所以其和文物单位的层级是具有一定差别的,其更为完整的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城市历史,它的价值和环境一体化的遗留了下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保护区保护方法

通常而言对于历史文化保护区而言,其居住的环境较差,并且其成片的面积很大,因此其和文物单位的保护是具有一定差别的。其在保护时应该给以一些特殊的保护,即在保护外观的同时,允许给以合理的内部改造,但是必须保障整体化的风貌。就现阶段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措施而言,其已经很为成熟,起保护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1、具体的文物保护需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恢复原状的保护;2、对于一些保存十分完整的历史建筑,其可以对外观进行细微的装饰,在其内部进行合理的改造;3、对于一些外貌应经有一些较大改造的建筑文物,应当进行的改建将其恢复至原始的面貌;4、当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已经受到了很大破坏,进而致使古建筑成为了危房的情况,则需要将建筑结构进行重建,但是在其外观上仍然要保障其为历史的原貌;5、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内部的新建筑,可以将其和历史建筑进行协调化的调整,对于一些难以实现协调化的建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迁移。

(三)和第一层次的差别所在

与第一层次的文物保护单位不同,其和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并不是对于历史文物的保护均给以原汁原味的保护,只是在外貌上要求完美的保存,但是在其室内上是可以进行一定改造的,这样的保护措施相较之文物单位的保护是更为容易实现的,对于古迹建筑物而言,其在保存了历史遗迹的同时,还可以充分使用建筑的价值;第二为对于在历史文化区的原始居民而言,可以继续在历史文化区生活,不需要强制的迁出。

三、第三层次:历史文化名城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三个层次便是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原则为需对城市中的历史文化古迹进行完美的保存,但是同时还需要保障城市的发展,居民的正常生活。故此历史文名城层次的保护,其保护的内容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其一为保护历史地段以及文物古迹、其二为延续和保护古城的风貌以及格局的特殊;其三为发扬和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就现阶段,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措施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为进行仿古建筑的建设,这属于是一种历史遗迹的抢救方式,但是防建的历史建筑其自身是不具备历史价值的,更多的只会为了商业上的利益,其最大程度上只能说是一种历史遗貌的延续;第二种为深度挖掘传统建筑的特点,在原有历史遗迹建筑的基础在进行新建筑的建设,同时在其形式、布局、格调等方面均和传统的建筑保证一定的联系,这是一种较为成功的古城保护措施;第三种为抓住古城的历史传统精神,进行精神上的再创作,让古城其特殊性、历史性得以完美的延续,这一种极佳的保护措施。结束语综上所述,就现阶段的中国历史文化遗迹而言,加强对其的保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在进行保护时给以历史文化遗产分层次化保护,也是一种加强保护措施效益的手段之一。就目前而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及历史文化名城是现阶段较为合理、科学的层次分化方式,值得各个城市历史保护单位进行合理的使用。

作者:王逸梦 单位:郑州树人中学

建筑历史文化范文篇10

[论文摘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已成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焦点和难点,在“十五”期间,面对新形势的挑战,应当认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紧迫性,确立保护原则,利用市场机制,探索新的保护方法,同时对现存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调查,以便为夸后的保护工作提供依据,为后人留下资料

1面对“第四次浪潮”的挑战

半个世纪以来,北京的历史风貌保护工作走过曲折而艰辛的历程,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受到过四次大的冲击。虽然在50多年前北京的和平解放使这座古都完整地保留下来,但由于在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缺乏文物保护的观念,没有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意识,北京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风貌一度遭到较大的破坏期间,为大炼钢铁形成冲击金属文物的浪潮,许多珍贵文物消失在冶炼炉中。初期掀起对“封资修”文化的批判,文字的和图案的文物、街景受到巨大冲击,大量碑刻、雕刻、经卷、书画毁于一旦,许多重要的文物建筑受到极不合理的使用,形成以破坏文化标志物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浪潮”。在此期间被当作封建帝都标志的城墙被最后拆除,北京的历史风貌受到很大破坏。“”以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出现了以破坏文物建筑本身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浪潮”,王府大院内见缝插针式的建设和各处对文物建筑的拆改,破坏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物。从9o年代初期起,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城市的开发方式发生变革,由对单座文物建筑的拆改破坏演变成对成片街区的剃头式改造,许多文物建筑被拆除,一些很有保留价值的街区化为乌有,“第三次浪潮”演变成为“第四次浪潮”,即破坏历史文化区域的浪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受到严重挑战。

在北京的历史风貌经历一次次破坏的同时,人们为保护文物和历史风貌的努力也在加强从1957年北京确定了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作为对的反思,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文物保护工作,许多重要的古迹成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越来越多的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尤其是在80年代,保护历史区域的观念开始流行,1982年北京被公布为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90年北京公布了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并在2000年完成了保护区的详细控规。人们不再满足于文物的点状保护,而要实现历史文化区域的面状保护,历史风貌保护的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尽管如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任务却仍然十分艰巨,“第四次浪潮”正袭面而来,严峻的挑战并未结束。

2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紧迫性

实际上“第四次浪潮”造成的挑战不仅表现在北京,在全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许多地方有代表性的历史街区都在消亡之中,它是一个时期的现象,是当前历史风貌保护问题的争论焦点,是我们这个时代所不能回避的紧迫问题。

北京是全国99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历史街区保存最多、其历史文化价值最高的一座城市,它的重要性是其他城市所不能比拟的。北京作为首都对于全国也有着示范、引导的作用,它应当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方面成为全国的表率。北京虽然完成了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规划,并升始制定相关的法规,但像北京这样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仅仅保护现有的25片街区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更多的街厩和更多的建筑得到保护,需要在那些无法保留的街区中留下必要的标志性建筑.以便尽可能保持和延续古都的历史风貌。

目前北京在历史街区保护方面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房屋的自然老化在不断侵蚀着古都的风貌,由于缺乏必要的维修与更新机制和超负荷使用,使许多百年老屋濒临危境。另一方面,在北京城市发展战略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仍未提到应有的位置。在90年代初开始的旧城危旧房改造中,在没有对危旧房与历史风貌作出明确界定和认真调查的情况下仓促上马,形成大面积剃光头式的旧城改造局面尽管这次大规模改造由于成本过高.在1997年以后减缓下来,但大片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已被拆除,众多文物遭到破坏,北京的古都风貌受到严重影响。

晟近北京市提出要在5年内完成“危旧房改造”的目标,同时降低了拆迁补偿标准,如果一切顺利.5年后,除“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外,其他古老的街区、院落,以及那些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都将不复存在,一些有保留价值的文物、四合院和街区可能会在我们尚未认识它的时候就被匆匆拆除,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北京历史风貌的保护仍然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保护工作艰巨而紧迫,北京能留下多少历史风貌,关键就看今后的5年。

3确立历史街区保护和改造的基本原则

要在今后5年中推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使尽可能多的历史风貌得到保护,不但需要转变过去点状保护的观念,树立区域保护的意识,而且要确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历史街区整体保护的原则:像北京这样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必须坚持街区整体保护的原则,将街区整体保护与个体文物保护相结合。因为只有个体保护,没有整体保护,就留不下历史文化名城的特有风貌。整体保护包括保留城市的基本轮廓、格局和街道、胡同系统。

第二,坚持历史风貌保护优先的原则。在北京旧城范围内,开发建设应以不破坏原有的历史风貌、文物古迹为前提。城市的发展战略、总体布局以及城市道路改造、商业中心建设等各项详细规划都要体现这一原则.应将其做为城市发展的先决条件加以确定:

第三,坚持文物原地保护的原则文物保护单位不仅本身具有历史文化的价值,它还是原有城市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历史文化体系的标志物。离开了原有的空间.它的文化价值将大大降低因此不论是新建建筑还是道路.在规划设计上都应尽可能绕开文物,个别实在绕不开的.只可在原地做短距离的整体移动,不可做长距离的搬迁。

第四,确立保留历史标志物的原则。对于旧城区的改造,应摈弃简单的“剃光头”式的改造办法,在不得不拆除的旧街区内,应规定老建筑的最低保留数量,保证在原地留下少量标志性的历史建筑.这些建筑不仅包括文物保护单位,还应包括保存较好的非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和其他标志性物体,如四台院、会馆、衙署、小庙、碑刻、水井等,以保持历史文化景观的地域延续性

第五,实行保护与开发利用结合的原则。在旧城区内,不论是文物保护单位还是历史文化保护区,都是北京城市具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他们的保护应与使用相结合,尽可能加以开发利用,通过利用实现保护。

4建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新机制

目前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争论和冲突最大的,是旧城改造中实行的剃头式改造,用舍弃历史风貌的代价换取市民住房的解困,从而陷入解困必拆房的窘境。然而,市民住房解困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之间并非是绝对排斥的关系,能否找到既解决市民住房问题又能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办法,是当前北京城市建设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从北京过去数百年来城市发展演变的历程可以看出,大量的住宅建筑在数百年问维持不衰,甚至能为我们今人服务,主要不是靠官府资金的支持,而是由于有大量民问资金的投入,有一套自我更新的机制。解放后形成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房屋所有制形式和低房租政策,使得大量四台院失去了自我维持和更新的机制,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今天要想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中的四合院,就应该利用市场机制,利用灵活的政策,吸引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包括外省市乃至海外的资金,投向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维护中来,使历史街区走上有机更新的良性发展轨道上来,从而摆脱解困必拆房的怪圈。

目前,将四台院投人市场的条件已渐趋形成,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扑始对传统建筑产生兴趣,看作是理想的生活、工作环境,欲将其作为未来可以保值增值的财富。为此,可有步骤地进行公有四合院的改制试验,将房管部门改为房地产公司,将四台院投入市场,在不改变其原有风貌的前提下进行出售,同时提供适当的优惠政策,以鼓励人们投资于四台院的修缮和保护。为配台四台院的改制,可设立一个政府出资为主的历史文化区整治基金,例如在”十五“期间每年可投人2亿元,5年共投入10亿元,专门用于历史文化保护区居民的外迁和历史建筑的修缮。然后将修缮好的或实现原住户迁出的房屋出售或拍卖,以收回成本。对于私房应积极帮助解决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帮助一些占房户搬迁,逐步提高房租,准许自由买卖,使房屋所有者有能力对房屋进行维护和修缮。政府刚应将重点放在街区内市政设施的更新改造上,为改善生活环境创造条件为保证在房屋买卖中历史风貌得到有教保护,需要制定一套详细的法规,对房屋买卖和使用过程中的文物与历史风貌保护做出严格规定。公务员之家

5对城历史街区进行全面的调查

随着北京旧城改造速度日益加快,大量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在没有来得及做全面记录的情况下已转瞬间化为平地,这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利用十分不利。城市建设中出现的许多与历史风貌保护有关的争执,都与历史街区的家底不清有关何况,对于北京这样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来说,也应该有一套精确的档案记录,以便于后人的研究为此应尽快展开对历史街区的全面的调查,以便摸清家底,留下资料。

历史街区的调查不同于以往的文物调查,它的调查范围应包括每一座房屋.涉及每一座房屋的建筑历史、建筑形制、建筑布局、原有的内部装饰、使用状况、居住者状况、相关的历史事件、口述史料民间传说等,同时也包括胡同、街道的立面景观特征,通过文字记录、照片、录像和图纸等形式记录下历史街区和建筑的洋细资料,进行全面的调查,还可以发现一批新的文物和有保留价值的历史街区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历史风貌保护提供依据,并弥补以往文物调查的不足调查可以分区、分阶段地进行,首先调查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外的街区,尤其是那些马上就要拆除的街区。调查经费在初期可完全由政府承担今后则应要求开发单位在进行改造项目的设计之前,先要对该街区进行详细调查,并向有关部门提供调查报告,这应成为旧城改造工程的必备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