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历史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3-06-20 17:15:54

建筑历史理论

建筑历史理论范文篇1

关键词:历史思维;传统;现代;作业设置;多样化

2013年3月1日,主席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讲过:“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①学习外国建筑史,不仅要掌握历史知识,熟悉历史发展,还要学会更好地运用历史,经过理性分析,指导专业的学习与实践。建筑历史知识对学建筑的人来说并不只是修养而已,技能与学问都要从中获取。对建筑历史要进行反思,既要反思建筑历史的性质又要反思建筑历史思维的性质。可见,运用历史思维学习建筑历史的发展演变十分重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也同样重要。历史思维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可以将其理解为分析、研究历史问题的思维方式,即运用一定的理论,分析、解读各种历史现象,找寻历史现象之间的关联,形成对历史的理性认识,具体包括历史时空理解、历史资料运用、历史解释、辩证思维等内容②。下面以我校外国建筑史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例,通过课程与作业的设置来阐述在教学中将历史与现代的融通与互鉴,避免理论授课的单摘要:外国建筑史是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重要课程之一。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探索以一性,丰富学生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外国建筑史教学简介

(一)教学目的。学习历史,古为今用(见表1)。通过学习外国建筑史,了解建筑历史发展史实,掌握建筑的一般发展规律;理解并掌握建筑与经济、宗教、民族、传统等社会文化的脉络关系,拓展视角、开阔视野,探索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加深对建筑的理解,进而做到古为今用,丰富创作思维。(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有64学时,在大学三年级开设,使用《外国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两本教材,共分为八个模块:绪论、古代亚非欧建筑、欧洲中世纪建筑、欧洲文艺复兴及文艺复兴后期建筑、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及新建筑萌芽探索、新建筑运动高潮与城市建设活动、战后的建筑思潮、拓展模块。平时成绩占总成绩40%,为此,设置了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尝试用丰富多彩的作业设置形式来改变理论课堂教学的单一化。(三)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根据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来设定问题,采用提问的启发方式,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然后引出新知识的学习;对于建筑作品的解析,通过提问的启发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师如何思考进行设计,如何在自己的设计中有所借鉴。2.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思维。选取经典建筑和经典事迹作为案例,加深学生对建筑思想的理解,任何一位建筑大师的思想都不是闭门造车而得来,需要融通与借鉴。比如美国建筑师赖特(FrankLloydWright)认为建筑应该是自然的,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空间是建筑的本质,强调建筑的人性化。他终其一生领悟到的引以为傲的空间观,却早在我国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里就有所论述。通过案例的对比,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赖特的流水别墅堪称经典,将建筑的有机性与空间的整体性高度结合,不过也有日本浮世绘的影子,让学生理解文化交流的重要性。3.鼓励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鼓励是学习最大的动力之一。在授课中讲述建筑大师的伟大成就时,也会让学生明白大师也是从学习中一点一点积累而来,鼓励学生勤思考善总结,运用历史思维理性分析问题,在学习与积累中不断进步。

二、教学中的历史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授课内容,寻找不同年代的建筑案例,来进行比较分析建筑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现象的表层。比如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设计的法国拉图雷特修道院,从建筑的外表看似乎有了激进的改变:走廊的位置、尖塔和教堂独特的突出,这些都与建筑融为一体,然而此设计却受到了法国13世纪建造的修道院的启发,将过去的精神仍继续存在于此建筑之中。通过这样的案例解读来阐释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如何融通与互鉴,引导学生领略在历史长河中建筑文化、设计手法、建筑空间等的碰撞与穿越,实现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目的。(一)文化的穿越。德国哲学家赫尔德(JohannGottfriedHerder)认为文化是人的创造物,文化的进步是历史的规律。而建筑则是这历史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通过建筑了解文化,再将文化用于建筑中。比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大批建筑师对古希腊古罗马建筑进行测绘和研究,向古典建筑文化学习,并获得创新,带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巨作。伯鲁乃列斯基(FilippoBrunelleschi)钻研了当时的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机械学,同时还熟悉古典建筑,掌握了古罗马、拜占庭和哥特式的建筑结构,才建造了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伯拉孟特(Do-natoBramante)于1499年到罗马之后,刻苦向古罗马遗迹学习,足迹踏遍罗马城和周围地区,从此建筑风格大变,追求庄严宏伟,刚健有力,他设计的小小的坦比哀多,成为了文艺复兴盛期建筑的第一个代表。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即便过了几千年依然散发着光彩。美国建筑师路易斯•康(LouisI.Kahn)五十岁之前成果平平,通过去罗马游历古典建筑,收获永恒精神,在世界建筑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TadaoAndo)游历于古典与勒•柯布西耶之间,得到光的精神,成为当代著名的建筑大师。(二)手法的穿越。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Dalí)的《温柔自画像与培根》(见图1)中,软塌塌的脸皮,用拐杖支撑着,灵感来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Buonarroti)的壁画“最后的审判”中的人皮状自画像。美国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PhilipJohnson)设计的美国电报电话大楼,将外表做成石头建筑的模样,立面按古典方式分成三段,顶部是一个开有缺口的巴洛克式山花,底部大拱门的对称构图令人想起伯鲁乃列斯基设计的巴齐礼拜堂。(三)空间的穿越。丹麦建筑师约翰•伍重(JornUtzon)设计的悉尼歌剧院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大屋顶、大台阶等建筑意象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PaulAndreu)设计的中国国家大剧院,为使观众从热闹的天安门广场室外空间进入观演空间时能保持平静的心态,提供了长长的地下入口过渡空间。而埃及吉萨金字塔为了营造强烈的宗教气氛,从门厅到厅堂,要通过密闭狭长的黑暗甬道,进入厅后的院子,猛然见灿烂的阳光和金字塔,通过空间对比渲染氛围。而空间对比在苏州园林留园的入口空间中亦是用的得心应手。在授课过程中,除了上述案例式教学模式,还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比如:路易斯•康的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理论和伯鲁乃列斯基的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的空腔有无关联?巴黎圣母院新的设计方案是如何使用现代技术重新诠释传统历史的?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定,引导学生反复回看历史,学会思考。

三、多样化的作业设置

本课程由于学时多、知识面广,设置平时作业极为必要,既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复习,温故知新;同时又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活跃氛围。在近两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通过平时作业设置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隐藏在建筑表象背后的原因与细节,启发学生运用理论解释不同建筑的风格,鼓励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地解读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平时作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小组作业,主题设置以兴趣导入为主,再通过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另一类是个人作业,以建筑专题展开,凝练学生个人的认知与理解。其中小组作业又分为两个主题:课前预习分享型和设计制作演示型,如此便可涵盖课前预习、课中演示、课后总结三个阶段的学习检验环节,保证学习积极性与成效性。(一)小组作业一:课前预习分享型。根据授课内容,为每小组选定教材章节主题,对该章节内容进行课前的预习和适当拓展。每小组由三位同学组成,主要工作有查找资料、制作分享课件、讲解分享。课前10分钟与大家分享。要求:提前进行资料收集与整理、挖掘有趣历史、PPT排版、PPT讲解。此作业的设置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学生有机会走上讲台,将自己小组的成果主动呈现在师生面前,很有成就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二)小组作业二:设计制作演示型。在小组作业二中,设置了四种作业类型(见表2),充分挖掘并将每位同学的兴趣与外建史学习相结合。根据所学内容,每小组自由选择作业类型,题目自拟后须上报老师批准,根据所定作业内容选定演示时间,课上10分钟。要求:充分准备、大胆设想、走心设计、精心演绎。此作业的设置给予了学生极大的自主性,从你来我往、衣说建筑、角色扮演到提取精华,涵盖了辩论赛、服装秀、历史剧、解读题四种各具特色的作业类型,为外建史的学习带来了活泼创新的课堂效果。(三)个人作业:图文并茂提交型。与前两个小组作业不同,此作业为课后温习拓展专题,针对每个人的不同关注与收获,设定为个人作业,须独立完成。为此设置了三个较为理性的作业类型:忆历史、读天津、阅理论。希望学生能将所学得以沉淀,并结合作业类型有所拓展。每人自由选择以下三种作业类型(见表3),题目自拟。要求:列出选题理由;作业内容条理清晰,观点明确,并有结论(自己的心得体会);列出主要参考文献,文献的具体书写格式参见专业期刊文章格式。A3排版。从学生作业的情况来看,多数学生能够较好地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将外国建筑史的理论学习与专业设计课的实践学习相结合,并且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这些多样化的作业。当然,无论是从思维深度还是完成水准来看,还是有不尽人意之处,不过这并不妨碍学生对于所学所想的主动表达,在今后的作业中也会逐渐得到提升。

四、结束语

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除了课堂教学、教案设计、授课计划等,多样化的作业设置也是非常必要的。随着评价标准的多样化,作业的设置也应该在检验学生所学的基础上,拓宽到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趣味性、寓教于乐等的新模式中。将作业设置纳入到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环节中,从作业成果中感受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见表4)。主席于2015年8月23日,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说道:“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学习历史,古为今用。

参考文献:

[1]希格弗莱德•吉迪恩.空间•时间•建筑[M].王锦堂,孙全文,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2]陈薇.意向设计:历史作为一种思维模式[J].新建筑,1999(2):60-63.

[3]王凯.作为思维训练的历史理论课———“建筑理论与历史”课程教案改革试验[J].建筑师,2014(3):28-35.

[4]赵恒烈.论历史思维和历史思维能力[J].历史教学,1994(10):23-27.

[5]徐红.以培养历史思维为导向的“史学概论”课堂模式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9):48-52.

[6]建筑的历史哲学问题[J].建筑与文化,2010,03:41-45.

建筑历史理论范文篇2

关键词:建筑史

现状

对我们这些青年学者群来说,整个80年代可以说是一个方法论的年代,建筑历史与理论亦不例外。自70年代末国门打开以来,战后西方已流行2O一3O年乃至晚近的10、2O年的各种哲学方法论和思潮流派蜂拥而人。其中以二元分立的方法论模式首当其中,如结构主义的“表层结构一深层结构”模式,符号学的“能指——所指”模式,现象学的“科学客观的物理世界一纯粹意识的生活世界”模式,及其衍生的各种建筑历史与理论学说。还有格式塔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新史学、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理论、甚至自然科学方法等等,不一而足,使入耳目一新,视野大开。在这些方法论的下,青年学术导向着眼于对建筑历史的宏观概括,抽象思辨,及大胆的诠释和推论,希冀启迪现实,预见未来,而不甘于传统的考据与实证式的“做学问”。一批才华横溢,西学中用,推古论今的佳作就此涌现出来。

但是在正统的历史科学看来,正如任何历史理论研究一样,建筑史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其目的都应是解决某种,引发某种思考,或提供某种借鉴。而如果没有较深厚的实证基础和学术素养,各种有关建筑的“历史哲学”、“理论框架”、“模式”等终不过是昙花一现,多雷电而少雨露。因为推论仓促,于史无补;思辩高寒,于世无缘。这些看法对青年学子未免苛刻了些,也未必就能言中,但却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对建筑哲理的“论”偏多,尽管其中层次高下悬殊,而对建筑史的探究则少人问津,至于对建筑现实的评论更是少的可怜。这里先撇开“论”,从“史”的一方面来说,应该承认,哲学方法论层次上对逻辑实证的批判与具体问题研究上对实证方法的否定从来不是一回事,建筑历史研究上的“先锋派”是很难担当的。确实,10余年来以这些“新方法论”、“新角度”来研究中国建筑史的高水平成果并不多。这是否说明,方法论本身虽自有其生命力,但建筑史研究上片面对待方法论的却应该结束了。然而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真正危机还不在于此。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为例即可说明。首先,这方面研究的任何实质性进展,都倚重于扎实的实物及资料功底,有时甚至还会借助于音韵、训诂等旧国学考证方法。但实际情况则往往是“大胆假设”有余,“小心求证”不足,尤其对于不少青年学者来说,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在这方面显得薄弱。其次,“全国一盘棋”的协作奉献式研究局面已难维持。而造就信息共享的当代研究条件却为期尚远。再加上乃至有关机构对建筑史研究的实用主义态度,以及经费来源的枯竭等。使这门学问愈来愈显冷僻、萎缩,且后继乏人。

尽管如此,近些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方面依然成绩裴然,令人振奋。如傅熹年先生对元、明清皇家建筑型制、构图与象征的研究。杨鸿勋先生对古代著名建筑的复原研究,潘谷西先生、郭湖生先生及其学术梯队分别进行的建筑文化和中外建筑关系系列研究,汪宁生先生对古代明堂的文化人类学,龙庆忠先生及其学术梯队的古建筑防灾系列研究,陆元鼎先生、黄汉民先生、路秉杰先生等各自对华南一些典型传统民居的调查研究、曹汛先生对古建命题的缜密考证,张良皋先生对华夏建筑亚文化圈的推论,萧默先生的敦煌建筑研究,王其亨先生等对风水内涵的发掘诠释,以及各地民居和古建筑的研究拓展等,当然还应特别提到汪坦先生主持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陈志华先生等所进行的乡土建筑调查研究等。凡此种种,举不一一,都对中国建筑史的领域拓展和深化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即将付梓的五卷集《中国建筑史》和《中国建筑艺术史》将全面反映近年来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水平和成果。

前景

建筑史的对象是上建筑所包含的思想和技巧(或曰意匠),其时空序列,其历史价值以及对后世、对现实以至对未来的。太史公的“究天入之际、通古今之变”至今也依然是治建筑史的要旨。当然还可以加上“辨中外之异同”等。跨世纪的建筑史研究仍存在两大方面。一是史的方面,以中国古代建筑史为例,近l0余年来随着新的考古资料的不断增加,如大汉口原始建筑群遗址和广汉上古三星堆遗址的性质,郑州邙山早期城市遗址对版筑技术的上移。歧山周原遗址对造砖技术的推前,始皇陵遗址对陵寝制度的佐证,唐九成宫建筑布局和型制的发现,以及各地民居的深入研究等,都为补充和部分改写中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新的资料基础。应该指出的是,未来的中国建筑史或应更多地渗入和吸收考古学、文化人类学、文化史、史、史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研究经验。另一个方面的研究涉及建筑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面向社会,接触实践,是使建筑历史研究走出困境的契机。如乡土建筑的研究,不仅是对民居资料的调查,也不仅是对人文景观的记录,而且应该是在乡村迅速的城市化中,对一些曾与生态相适应的中国传统聚居方式进行保护性改造的对策研究。这一任务可能部分地要由中国建筑史研究来担当。当然这些工作需要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乡村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准备。再如文物建筑的保护及其技术研究,国外许多建筑院系都设有建筑保护专业(preservation),笔者曾在科伦坡参加“国际纪念遗址理事会”(ICOMOS)第十届大会,亲眼看到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对其历史建筑具有很强的保护意识,保护措施中技术含量很高,研究相当深入。这些研究主要由考古学家和建筑史专家来完成。而且不仅是保护文物建筑本身,随着城乡改造的大规模开展,历史地段人文景观的保护性改造与开发利用课题亦会愈来愈多,是改造项目一揽子研究计划的组成部分。因而想到我国的一流建筑院系亦应设置历史建筑保护专业,以便深入进行这方面研究,和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提供基地。这一领域应引入电脑辅助研究,建立历史建筑数据、图像库等,以配合维修、复原及保护性设计。

建筑历史理论范文篇3

关键词:文化;趣味性;专业;延伸性

中外建筑史是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但是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还是以遵照教材为线索,着重对每个时代具有代表建筑做着重讲解,就建筑的造型特征,风格特点等方面做主要讲解,学生虽了解古建筑的表象却很难进一步理解建筑与其当时的文化传统,政治历史的联系,难以理解建筑文化的内涵。建筑史是研究建筑发展的历史,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印射出社会发展的历史,建筑所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结构、材料、空间,它又以特定的艺术形象反映出时代特征、地域风貌,人文历史等因素。若在教学中只是对建筑结构、空间特点等内容进行讲解,而忽视对建筑所处年代的社会背景、历史人文等知识的融入,则会使学生无法认识到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无法认识到与建筑相关的文化传统,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建筑史的课程中处于盲目无序、被动接受的状态,久而久之失去了对此课程的兴趣,而又由于较多的文字理论讲解,使学生觉得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上课没有积极性。在严肃的建筑史教学中增加学习趣味,丰富完善知识体系,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文化与建筑史实的融合

一座伟大建筑的产生,一种建筑风格的形成与建筑当时当地的文化传统,地域风俗以及政治历史等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筑所涵盖的文化层面非常广泛。单方面围绕着建筑主体结构,建筑造型,风格特点等问题展开研究则显得教学思路比较单薄,缺乏知识体系的完善性。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很难多层面、多角度地去理解去思考建筑与文化传统的关系,难以理解一种建筑风格的产生与那个时代的渊源,以及建筑背后所折射出的某种文化,某种意志,某种精神。缺乏了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趣味性。这与单薄的教学思路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建筑史教学虽不能主动扩展为文化史,但可以将一段时间的建筑成就,发展特点融入当时文化传统的框架之中。以教材为主线索,将有关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艺术人文甚至名人轶事等等丰富的内容灵活有序地贯穿于教学之中,以便有助于了解建筑文化的内涵。这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完善知识体系,辅助学生对建筑造型,结构特点等建筑本体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积极性,对于史实理论自然也能轻松接受。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介入

书本中虽有大量文字史实的介绍和建筑结构图样的分析,但仍有许多学生难以理解和想象建筑的真实效果,利用多媒体对主体建筑进行直观的图片赏析,来引入课程的主要内容,配合运用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以丰富的建筑文化为背景,将理论学习与图片欣赏结合一体,将文化传统与建筑史实有序融和,将轻松的文学语言与建筑结构分析的严谨讲解相结合,有效增加建筑史课程的趣味性。化枯燥为生动,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其教学效果比直接生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要好得多。

三、理论与设计的关联

建筑史作为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其对专业的重要作用自然不必多说。每个专业又根据其专业特点在教学重点上又各有偏向,怎样在教学内容上与所属专业紧密联系,做好理论讲解向专业设计的延伸,这又是在教学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在建筑史与专业设计的联系上需体现具体化与细致化的特点。在教学中只是提到相关内容与设计的关系是不够的,需在教学内容上和教学过程中配合设计实例进行讲解,启发学生主动从所学内容中吸取精华,并且灵活运用于设计之中。如讲到古典柱式时,不妨有意识的延伸到欧式风格的室内设计中,分析西方古典柱式作为一装饰元素在欧式设计风格中的体现,引导学生对建筑与室内设计关系的思考,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设计元素,以及设计元素的运用与室内风格体现上的思考。又如在讲解中国建筑史部分内容时同样可以有目的地延伸到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中。中国古代建筑以其鲜明的特点而自成体系,无论是建筑群体的空间形象还是建筑单体的外观,还是建筑各个部位的造型都具有多彩的艺术形象,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不同的屋顶型制,以及屋顶上塑造出来的鸱吻、保顶、走兽等装饰形象,引导其认识门窗上多样的窗格花纹,以及梁枋柱础的巧妙处理后,有意识地将这些建筑中的元素与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相结合,引用中式装修中灵活运用此类装饰元素的成功实例,启发学生活学活用的意识,将建筑史理论教学延伸到室内设计之中,让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紧密联系。再如讲解中国传统民居时,对于各地特色建筑如北京四合院,安徽徽派民居,大理白族民居等传统建筑,其独特的空间组合方式,墙面的装饰处理手法以及建筑细部的巧妙装饰等方面,会给室内设计的内部空间划分,空间形象的塑造以怎样的启迪,大理四合院照壁的装饰处理和北京四合院影壁的装饰形象,相对于室内的界面处理有何借鉴之处等等问题可以在学生中展开讨论,选择一两个专题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准备论文,对于所研究的结论,提出的观点展开集中讨论,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探究历史,思考建筑文化的兴趣,同时在共同探讨中改变以往灌输式教育的沉闷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将史实理论与室内设计联系更加紧密。

目前对着书本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建筑史课程中融入相关的传统文化、历史人文等内容,丰富学生知识层面,将建筑欣赏与理论讲解相结合,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同时有意识的将理论学习延伸到专业设计中,从教学的趣味性和对专业的延伸性方面入手打破单调的教学思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枯燥为生动,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品质的提升。

作者:潘文敏 单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建筑历史理论范文篇4

关键词:专业特色;建筑;课程改革;创新意识

环境设计研究自然、人工、社会三类关系发展应有的方向,以优化人类生活和居住环境为主要宗旨。环境艺术设计尊重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景观的完整性,既重视历史文化关系,也具有理论研究与实践创造、环境体验与审美引导相结合的特征。建筑是人类生活的舞台,人塑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也塑造了人类。建筑凝聚着人的智慧,城市生活中蕴含着感情、审美和追求,环境设计理念把建筑思想一代代传承下去,渗透到设计师的性格和想象中。建筑也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文化的标志、心灵的寄托。学习中外建筑史课程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艺术意识,加强学生对建筑的热爱和对保护环境的认识。各国的物产、气候、地理、交通等各种因素不同,所产生的建筑也有自身的特色。在学习了解由于各国宗教、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生活习惯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形成的各自的建筑体系、风格等方面,这门课程也是明显优于传统设计系列课程的,在创新性改革实践中,其自身的难点与改革创新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课时问题,二是授课方式问题。

一、课程内容创新思路与教学思路

教师要分析、研究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应当如何上,如何把建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通过创新的授课方式传达给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如何在现有的课时中教好这门课程。实践城乡景观、风景园林、建筑室内等环境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其研究要以环境中的建筑为主要对象,环境设计专业开设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该课程也是围绕培养优秀设计师的目标开展建筑史论的学习与研究,是专业课程设置最具亮点的课程之一。教学改革以挖掘专业特色文化资源为指导思想,在一定的学时内讲授一门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有一定难度,要上好这门课,编好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讲稿与PPT,是课程教学的核心。环境设计按教学计划用怎样的方式授课以达到教学目的,在现有的课时内授课,如何更好、更全面地让学生领略中外建筑史课程的精髓,如何精细、全面、系统地让学生认识建筑并感受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与特色,是相当难解决的问题。要上好这门课程,教师就要用艺术专业的视觉特点,收集、编辑大量建筑图和文字解释,重点说明建筑历史理论、建筑师设计思想,从而以更生动、创新的教学参与方式,拓展学生的兴趣、文化想象与思维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完成这门课程的授课。同时,教师要以抓重点、抓历史节点、抓建筑风格的方式解读本课程的教学思路,以突出重点,分析、讲解重点的方式解读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建筑思维与空间理念,丰富其设计文化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展开课程的内涵与计划

课程重点介绍每个时期和每种建筑类别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并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大师及其设计理论和设计观点。对中国与外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背景、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建筑风格、建筑实例、建筑师与建筑理论等进一步展开介绍,主要分两大部分,即中国建筑史部分与国外建筑史部分。如,第一部分分五个章节,按历史时期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近现代的中国建筑进行分析与阐述;第二部分分四个章节讲述外国建筑史,介绍古代到中世纪及近现代的欧美建筑。建筑史教学应内容丰富、全面,跳出理论课程的教授方式,着重分析设计专业学生的特色。艺术生对课程理论知识和史论的学习有其自身的思考方向,教学中教师怎样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与处理,结合艺术生的特点和学习重点、大框架讲述建筑史,这也是教改项目的难点。在课程设置上,教师要突出讲述地域文化的建筑体验,使学生在接触建筑史理论的最初阶段,就通过身边一系列的视觉图片对建筑及其所在城市的文化传统、艺术成就、风俗习惯等,建立起直观的感受,引导学生树立继承传统、发展创新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结合古西安的文化特色,通过图文资料,如半坡人类遗址、秦兵马俑、明代城墙等,让学生了解该区域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空间布局、景观特色等,初步学习、感受并建立起对历史文化积淀及其所创造的优美建筑形式的印象,培养其文化审美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建筑历史理论范文篇5

关键词:中国建筑史;文化;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一、学情分析

结合多年教学总结与学生实际情况,江苏科技大学中国建筑史课程主要面临“教师讲授全与精的矛盾”“理科生文学素养欠缺”“学生培养扁平化”三个方面的实际难点。

(一)课内教学时数难以支撑知识全覆盖

中国建筑史课程共40学时,教学内容多、知识点繁杂,在压缩学时背景下,课内学时不足,仅靠课堂教学难以完整覆盖各知识点。横向观察多数院校,该课程在48~56学时仍感时间紧迫,教师一般选择传统讲课模式,力求通过课内高强度灌输,实现知识点全覆盖。这种模式既难以激发学生内在求知欲望和兴趣,又使得课程教学扁平化,重点知识不够精,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二)理工科学生哲学、历史学、美学素养薄弱

当前本专业招收理科生较多,作为学生接触的第一门历史类理论课,对课程缺乏了解,主观重视不足,认为理论课、历史课主要依靠记忆与背诵,有一定畏难情绪。课前学生普遍欠缺哲学、历史学与美学基本素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知,课程中若直接涉足理论体系或具体案例讲解,学生缺乏直观感受,跟不上节奏后易产生疲惫与厌倦感,教学效果较弱。

(三)学生培养扁平化

在学时少的情况下完成常规教学易造成培养层次单一,对优秀的同学欠缺相关实践与应用环节的进一步支撑,各级学生间缺乏稳定的交流平台,不易形成学术“传、帮、带”的氛围,导致学生培养扁平化,缺乏冒尖者。

二、课程改革创新探索与实践方式

自孔子杏坛讲学以来,“教”与“学”的本质一直未变,即知识的有效传承与发扬。近年来流行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OBE等模式、概念均是解决教学某一处问题的手段之一,而非教学本身,两者之间是“器”与“道”的关系。盲目跟风热点将课堂与之对应,并不一定能“真”解决问题,甚至可能制造更多问题。在本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中,教师立足教学本质,紧紧围绕“真”字,通过课程“真改”实现学生“真受益”。

(一)创新理念

学生中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以课前意见征集与资料下发为先导;以课中体系搭建、课内实践操作、镇江地域认知、中西方对比为核心;以课后意见反馈、专家讲座、参与教师实践为辅助,同时与“LR.studio筑艺工作室”及历史类、设计类课程群相互支撑,构建“课前初识,课中精讲,课后提升”三位一体的课程培养体系与多维度的过程评价体系。文化自信:课程注重将思政和劳动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教学与实践中,增强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与自信,引导其树立具有中国建筑精神的创作观,从专业角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

(二)创新举措

1.基于课堂实际需要的教学资料梳理与重构本课程内容时代跨度大,知识点繁杂,其中的海量信息难以在短学时的课内完全讲授。因此教师对现有教材内容按照以下原则进行梳理与重构:(1)依据与核心知识体系间的关系将教学内容分为核心知识与非核心知识,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分层级的参考资料。(2)选取现有名校名师教学资源中上述核心知识部分,梳理为小知识点,以短视频形式出现。(3)选取学生喜爱的涉及历史、文学、思想、艺术等相关领域切实有益且有趣的资源,拓宽学生信息广度。2.基于“三位一体”模式下的教学过程优化(1)体系搭建。针对中国建筑史内容多、课时少、学生对传统文化欠缺了解的问题,将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融入教学,通过课前教学助手征集、资料下发、意见征集;课中体系讲授、斗拱组装实践、镇江城市专题讲解;课后意见反馈、专家讲座、实地参观、教师实践等方式,实现教学内容上课内“精干”,课外“广博”。构建中国建筑史“三位一体”课程创新体系(图1),满足不同学生多层次教学深度需求,在不同模块中由点及面,增强学生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2)课堂教学。课程理论体系讲授时,以课前学生意见与回复、核心知识点介绍和配套教学资料下发为先导,课中进行理论体系搭建,让学生带着问题与期待听课。在“建筑类型评述与中西方对比”部分,选取部分合适内容为专题,以问题为导向,审慎采取翻转课堂教学,安排教学助手组织学生课前研习、课上讨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角”。例如“中国传统民居”部分,将知识点分为若干专题并引入课本中没有的镇江民居,提前将资料向学生推介,布置学生课前研究,课上进行分组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现场引导并进行总结点评。3.基于教学助手的LR.studio筑艺工作室(1)教学助手课堂辅助。教学助手辅助教学主要反映在三个阶段:课前意见收集与课程设计、课中讨论交流和课后意见反馈[4]。对于意见征集与反馈,一味强调全员参与往往效率较低,多数学生意见重复且描述不清,既占用大量时间又增加学生工作量,反而导致其学习兴趣降低。通过教学助手收集并汇总各项建议代表同学集中提出,既减少工作量,又提升教学助手对课程的了解与文字组织能力。对于课内“讨论式”翻转课堂或课内实践环节部分,如直接进行,学生或因害羞而沉默不语,或陷入无目的讨论,或对实践内容无从下手。如抓好关键少数,在课前让教学助手一同参与课程设计与备课,在课堂中由教学助手作为每组讨论与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发起者,教学效率将得到提升。(2)教学助手实践提升。课后教学助手参与到教师相关实践活动中,通过接触实际研究或工程项目,进一步对课程知识进行提升与拓展。通过数年发展,教学助手制已发展为“LR.studio筑艺工作室”模式,各级教学助手在工作室中以老带新、互帮互助,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4.百川汇流、共建课程校外教学资源的拓展与利用是对课内教学的有效补充。部分优秀教师作为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会员、镇江设计艺术家协会青年理事、镇江勘察设计协会专家,积极为学生拓展镇江及周边地区的历史建筑资源。先后与市住建局、市文联、市规划展示馆、市博物馆、市西津渡开发公司、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建立联系与合作。同时学校聘请江苏省勘察设计大师一同参与本课程资源建设并定期为学生提供专家讲座,极大地拓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广度与深度。5.课程联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最大化实现课程价值,中国建筑史注重同其他相关课程目标的一致性,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相关课程群的有效联动,既为学生建立传统建筑理论体系,又为建筑设计类课程,特别是毕业设计提供引导[5]。例如建筑设计课程设置历史建筑改造相关任务,毕业设计对历史风貌区建筑更新进行实践。引导学生将历史建筑的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实现历史与设计无缝对接,形成课程间有效联动,使设计课程成为建筑历史学习的有机延伸。同时,本课程还着力推动与实践教学之间的配合与互动,将课程教学有机融合于建筑调研、古建筑测绘实习等实践环节,使学生加深对建筑历史知识的理解。6.地域特色、融入城市江苏科技大学位于江苏镇江,镇江作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其建筑文脉的形成依托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具有南北文化交流的交通港口城市特性。镇江是鸦片战争后较早对西方开放的城市,其建筑表现出受中西方文化影响下的开放性与多元性。镇江建筑的文化特色主要表现为依山傍水,城市山林;南北融合,雄秀合一;中西交融,民国风韵。笔者在课程授课时结合知识体系中相关知识点,如“城市”专题、“住宅”专题、“宗教建筑”专题,依托所处镇江城市与建筑特有的风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三位一体”课程培养体系中通过课内、课外两个时段,校内教师理论教学与校外专家现场指导两种模式对地域特色进行讲授[6]。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高校所在城市的建筑历史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关注城市发展的建筑文化传承问题。7.多维度、多层次综合评价本课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注重过程(图2),课程考核体系主要由平时表现、期末考核、意见反馈三部分的八个模块构成,从课前教学助手(部分学生)、平时课堂出勤、课堂突出表现(部分学生)、课内作业、课内实践表现、校外实践情况、期末考核、课后意见反馈八个维度综合评价学生表现。

三、课程创新成果及实效

通过教师不断实践,中国建筑史课程逐步形成学生“真心”参与,课内外“真实”支撑的课程教学模式,消除了工科生对历史课、理论课的认识误区,调动了学生对建筑史学习的强烈兴趣,激发出课程应有活力。依托课程教学助手创造性地建立了全校本科生独有的“LR.Studio筑艺工作室”,形成了“学生助教,学生收获,学生反哺”特色。

(一)专业教学成效

1.该课多年学生评教满意度高,在学生中颇具知名度,课程授课常吸引其他专业学生旁听。2.LR.Studio筑艺工作室历届教学助手多保研或升学至国内外知名建筑学高校。3.工作室学生获江苏省优秀三好学生1人,发表古建筑论文3篇,历史建筑群类毕业设计课题获校优秀毕业设计2项,设计竞赛获国际级优胜奖1项,市厅级奖4项。4.工作室作为各级教学助手交流平台,在其他课程中亦发挥积极作用。5.对理工科学生历史类、理论类课程教学具有示范作用。本课程作为江苏科技大学与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4+0”合作办学项目教学示范课程,与其开展了共享专家讲座,校外联合教学等合作。

(二)课程思政与劳动教学成效

中国建筑史既是一门课程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课程结束并非终点,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经常令师生相遇、相聚。学生表现出对该课程的持续兴趣及对母校的感情,对专业实践的渴望,均反映出该课程对学生思想及心灵的触动与启发,体现出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之于学生的影响。1.通过劳动教育,学生与教师一同参与镇江市乡村振兴劳动实践5项,参与撰写古建研究报告1项,通过对设计单位的走访了解,普遍反映江苏科技大学建筑学学生对古建了解较深入,实践能力较强。2.依托LR.Studio筑艺工作室,师生一同捐书共建、共享图书角,当前藏书300余本,借阅率高。3.工作室中形成浓厚的老带新、互帮互助氛围,毕业生积极通过返校指导、定向资助等方式反哺课程教学。4.将课程思政延伸至课外,功在平时,通过一届届的毕业生将优良品行、专业精神代际传递。

四、结语

建筑历史理论范文篇6

关键词:疫情防控;中外建筑史;雨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思政

2020年初肺炎病毒肆虐全球,对高校传统课堂教学构成了巨大影响,2月5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1],要求高校开展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雨课堂”“钉钉”“超星课堂”等软件将信息技术融入PowerPoint和微信,实现课堂教学永不下线功能,并且覆盖了课前、课中、课后各教学环节,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雨课堂”等在线教学对教育现代化具有积极作用,其面临“思政教育”任务和挑战。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在疫情防控背景下,“雨课堂”等在线教学模式如何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是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1高校课程思政概念及发展形势

思政教育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问题,是高校思政工作重要组成部分。课堂被高校当作思政教育工作的阵地和渠道,高校主要通过政治理论课如“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来实施,但是这种方式存在观念落后、内容抽象等问题,呈现孤岛化、空泛化趋势。为破解思政教育难题,2014年上海市相关高校提出了“课程思政”概念[3],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等,主要做法是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等开展思政教育及实践活动。课程思政实际上是创新教育方式,实现全员育人大格局。但课程思政究竟怎么实施?成为困扰不少教师的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有的简单“贴标签”,有的“只有课程没有思政”,原因就在于缺乏对不同类型、学科专业课程有区分度的指导。以往课堂教学专注于知识能力传授而忽视学生“三观”培养,教育部2020年6月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简称纲要)[4],指出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战略举措,对课程思政实践中“贴标签”“两张皮”等现象予以叫停,强调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要求构建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协同效应的育人模式。自此,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5]。

2“中外建筑史”雨课堂课程思政的基本经验

2.1“中外建筑史”具备课程思政优势条件。“中外建筑史”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文件》(2018年版•总第六版)对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的要求是:学生掌握中外建筑历史发展的过程与基本史实,熟悉各个历史时期建筑的发展状态、特点和风格的成因,熟悉当代主要建筑理论及代表人物与作品,熟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既存建筑利用的重要性与基本原则,能够进行建筑调查、测绘及初步保护或改造等[6]。“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不同时代、各流派审美理论与建筑案例等。从教学内容和要求看,“中外建筑史”课程不仅对学生丰富知识结构、提高设计素养起到积极作用,而且提供了大量具有说服力的思政素材。2.2“课程思政”的关键在教师。对于有经验的教师来说,“中外建筑史”雨课堂课程思政不仅能够使学生能充分了解和掌握我国优秀历史建筑文化,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而且能加深对建筑学学科专业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历史观,培养学生“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观。由此可见,“中外建筑史”课程思政具有极端重要性,如果缺少“思政”渗透和融合,课程教学就缺少了“灵魂”,学生必然会产生枯燥、乏味和“无用”的感觉,线下教学如此,“雨课堂”在线教学更是如此,教师要因势利导,首先要充分挖掘“中国建筑史”思政价值,由于中国建筑史案例在空间上具有“可达、可感”条件,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其次对“外国建筑史”要利用互联网资源拓宽学生视野,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落脚点,树立“大思政格局”,通过中外比较,培养学生科学的建筑史观。

3“中外建筑史”雨课堂课程思政的主要问题

疫情防控逐渐常态化,“雨课堂”等在线教学成为高校课程思政的主要途径之一,倒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思政教育”,但“思政教育”与“通识课”“专业课”深度融合给教师带来巨大压力。疫情防控背景下,“中外建筑史”雨课堂课程思政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3.1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疫情爆发前,学生“思政教育”主体意识总体较弱,习惯被动,疫情防控期间难以转变角色与习惯。虽然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程思政,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将更多课堂时间交给学生,但是学生主体性并未真正调动起来,课堂思政等环节多流于形式,效果不好。3.2教师主导作用待加强。“中外建筑史”专业性较强,因教材内容局限性及传统教育模式影响,课程思政内容存在重点不突出、核心建筑史观缺失等问题。如果教师重视并树立课程思政意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备课及教学过程中深挖教材中思政题材,就能实现专业与思政的有机融合,取得理想效果,但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主导作用有待加强,只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局面。3.3课程教学过程监控难。疫情期间学生居家上网课,长时间受到手机和电脑刺激,学习积极性呈下降趋势,有的学生认为思政可有可无、枯燥无用,将精力放在对就业有利的“专业课理论传授和技能提高”上,不愿认真对待,抱应付态度去学习。受时间空间因素限制,“雨课堂”等在线教学过程难以实时监控,教师监督面临失灵风险,“刷课”“假学习”等现象在所难免。3.4课程思政评价机制缺失。虽然“雨课堂”等在线教学平台有学生学习监控数据,但这些数据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仍然存疑,显然不可靠。因为无论是平台自动生成的评价数据,还是教师设置的测试、考核,主要着眼于记忆性知识考查,对学生学习态度、课程思政效果等难以评价,无法准确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相反,有可能使学生更功利,课程思政育人目标难以实现。

4疫情防控下“中外建筑史”课程思政的对策建议

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时期,高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分析“中外建筑史”雨课堂“课程思政”问题,探索规律和对策,制定灵活的在线教学方案,努力开展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模式方法创新,对疫情常态化下的人才培养具有借鉴意义。4.1修订课程思政目标。针对“中外建筑史”课程思政内容重点不突出、核心建筑史观缺失等问题,课程思政内容要与专业理论实践密切结合。教师要在“结合”上下功夫,精心设计教案与课件,着力提升课程思政内容的科学性、客观性,维护课程思政的权威性,比如“中外著名历史建筑成就比较”课程思政内容及其目标设计,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中外典型历史建筑文化特色与差异,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民族自豪感,更要树立“人类共同体”思维,客观认识和评价人类建筑文化成就。“中外建筑史”课程思政内容和目标需要不断创新,要探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史教学新理念,将兴趣与能力培养作为根本和首要的教学目标,在编著教材、探索教学新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优化“中外建筑史”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方案,使学生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4.2创新课程思政方法。传统思政教育方法主要靠“灌输”,但是在当前疫情防控背景下,课程思政改革及其应用,如果实施“灌输”教育,必然会因监控困难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因此,当前课程思政要创新方法、开辟“新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一是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等组织作用,建立课程思政教研制度,二是建立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开展经验交流、现场观摩、教学培训等。“中外建筑史”课程思政需要因势利导,采用“案例法”、“对比法”等教学方法实现事半功倍效果。“中外建筑史”课程理论及案例具有“时间跨度长、空间跨度大、风格流派多”等特点,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理论,而且要让学生“感受”到典型案例,“让建筑史教学可看、可触、可议”,这就要利用互联网及所在地资源,提高课程思政的效果。4.3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评价机制。课程思政建设是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建立健全科学评价机制也需要经历一项探索过程。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创新“中外建筑史”课程思政评价机制可以从“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提升”“师生交流互动”“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三个层面展开探索,建立起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并将其作为“双一流”建设监测与成效评价、学科评估、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等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施雨岑.教育部印发指导意见,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EB/OL],新华网,2020-02-05,

[2]吴晶,胡浩.谈高校思政: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新华网,2016-12-08,

[3]赵继伟.“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17(02):114-119

[4]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

[5]邓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N],光明日报,2020-06-06,01

建筑历史理论范文篇7

论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特征

1前言

房屋的建造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建造房屋的目的更加复杂,其类型更加丰富,建筑技术、建筑形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我国建筑理论中,一般认为建筑由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建筑形象等要素确定。同时建筑具有物质与精神双层特性,涉及的学科很多,诸如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绘画、雕塑、音乐、电影和文学等各种艺术领域。此外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使建筑不断发展;社会思想意识民族文化特征对建筑产生影响;地区自然条件对建筑产生影响等。

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建筑风格,从近现代建筑的风格来看,后现代主义建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建筑风格。因为建筑与社会及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针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况,了解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史,对于我国的建筑行业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后现代主义建筑是在现代主义建筑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我们首先有必要了解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及消落的原因。

2现代主义建筑的产生及消落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的房屋毁于战火,大战结束以后,各国都面临着严重的住房缺乏问题,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得到恢复并出现某些高涨,现代社会的经济、人口大变化,建筑技术、建筑材料有很大的发展并得以推广,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了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是:①功能主义特征;②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六面结构);③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考虑;④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标准化、批量化、拼装式的低造价)。

现代主义建筑在很大的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成功地利用了新的建筑技术和新的建筑材料,并且对建筑服务的对象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为现代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但其以简单中性的方式来应付复杂的设计要求,有的建筑形式上简单到了极点而无以复加,因而忽略了个人的要求和审美价值,忽略了传统的影响,过分强调设计专家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复杂化,已无法满足新的需求。

3后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背景

20世纪的70年代,西方社会普遍进入“丰裕社会”阶段,享受着长期的和平、繁荣。艺术、文学,建筑都逐步转向娱乐性、享受性,国际主义设计千篇一律的风格已成为新生代厌烦的目标,他们希望设计风格更富于变化,后现代主义以色彩绚丽、装饰华贵、材料奢华的方式引起广泛的注意。

4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的发展

现代建筑讲究材料和结构的单纯性、准确性、功能性,而到70年代以后,为多元的、无统一目标的建筑理论取代,建筑的意义被各种不同的建筑家、理论家从政治角度、美学一角度、语言学角度、伦理学角度、现象学角度等来讨论。建筑仅仅受到功能、形式、经济这三个主要方面的约束时代已经结束了,建筑—理论的多学科时代到来了。

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在后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下,改变对主体、对象的研究,而重视建筑的规范、过程,不再就建筑论建筑,认为建筑应该是与社会环境、与各种复杂的因素密切相关的。

4.1与历史文化的联系

菲利普·约翰逊(PhilipConetyouJohnson)认为:建筑设计应与城市、人民联系起来,并且具有更多的文脉性,即和旧建筑具有联系。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奠基人罗伯特·斯特恩(Robe~Stern)认为:建筑代表时代精神,建筑只是放在特定的时代中才具有意义,脱离时代和文脉的建筑是毫无意义的。哲学家佩雷兹一戈麦兹(Perez-Gomez)认为:建筑的居住性、建筑赋予的文化象征性、历史感具有更高的意义。建筑只有通过与文化、社会关系的接触而表现出意义来。

4.2与现象学的联系

居住是人类思想中需要和平、清静的需求的结果。挪威哲学家克里斯提安·诺伯格一舒尔兹(ChristianNorberg—SchuIz)指出:居住是决定性的,建筑是支持性的。现象学要求注意事物是如何形成的,建筑原来仅仅关切空间、体积、墙面处理、顶棚、布局等,现象学要求建筑还应该高度重视与人的感觉相关的内容,从而造成的感觉意义。

4.3与建筑理论的研究方法的联系

部分理论家提出在建筑上利用异化的方式,通过重新审视在社会主义时期被压抑的因素:建筑的历史特征因素、装饰因素、不可思议、莫名其妙、荒诞的手法以及世俗的、民俗的、幽默的因素,来达到新的审美体系的建立,这些因素构成了丰富未来发展的因素。后现代主义建筑基于与以上学科的联系以及其理论的研究,得到了发展。

5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表现方式、类型及特征

5.1方式

后现代主义在使用历史因素的时候采用两个方式①单调使用某个特别的西方历史阶段的建筑特征。②采用折衷的方式处理,混合使用不同的历史阶段的建筑因素。两者均无视建筑与所在场所的周围的文脉、地点等大环境因素的关系。

5.2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类型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类型有:(1)戏噱的古典主义:使用部分的古典主义建筑的形式或符号,而表现手法具有折衷的、戏噱的、嘲讽的特点。(2)比喻性的古典主义:采用传统风格作为构思,一半现代,一半传统,无戏噱、嘲讽的特点。(3)基本古典主义:强调用古典主义的城市布局为中心,采用古典的比例达到现代与传统的和谐统一。(4)复古主义:基本上是简单的复古作品,在形式上、功能上甚至结构上都没有突破传统的模式。(5)现代传统主义:一方面更加讲究细节的装饰主义,设计内容更丰富、奢华、艳俗;另一方面集中于现代建筑项目上,为现代主义基本构造加传统的装饰点缀。

5.3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为:(1)历史主义和装饰主义(2)历史动机的折衷主义立场(3)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

6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本质

建筑有三个基本因素:类型(风格style)、功能(function)、构造(Tectionics)。三个因素应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认为风格通过使用与功能结合,通过结构和构造结合。它讲究装饰、含糊、折衷复杂,不交代结构、有立面装饰主义嫌疑,主张以装饰手法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要求。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在意义传达的问题上,最大的出入在于现代主义认为形式至关重要,构造和功能本身具有形式的能力,会形成一种综合的现代主义文化;而后现代主义认为意义必须通过刻意设计的形式来传达,形式本身是建筑最本质的东西,它其实是新形式主义,讲究形式的象征性和形象的“美观”,追求形式的历史内涵。

后现代主义表面上全面否定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内容和形式,采用装饰主义、和豪华材料,但从建筑构造的本身来看,它在很大的程度上继承和借用了现代主义建筑的构造功能,仅仅在形式上进行了刻意强调,甚至夸张运用而已。两者依然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是发展性的,不是对抗性的。

7衰落的原因

建筑历史理论范文篇8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建筑历史理论范文篇9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我国当代城市;建筑文化发展;启示

1文化生态学回溯

文化生态学概念最早在美国诞生,著名人类学家斯图尔德于1955年在其理论著作《文化变迁理论:多线性变革的方法》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文化生态学”(CulturalEcology)的概念,此后,文化生态学积极吸取生态学、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营养,逐渐发展成一门研究人类文化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交叉性科学[1]。文化生态学的使命是把握文化生态与文化环境的内在联系,其研究对象是文化,研究方法是生态学。文化环境、文化资源、文化状态都是文化生态学研究的范围,不仅如此,文化生态学更要研究文化的规律。换句话来说,文化生态学就是用生态学的思维和框架来理解文化,我们甚至可以把文化现象比喻成一个不断生长的、不断进化的生命系统,并且这种生命系统是有规律可循的。笔者可以从文化生态学的这种发展特点中了解到在我国当代城市建筑文化发展中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特征。

2城市建筑文化发展中引入文化生态学的重要意义

城市是人类进步的标志,建筑是人类文明的反映,城市建筑作为城市的一种物质载体,不仅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更是城市文化的集中反映。而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各类建筑拔地而起。我们的城市变大了,因为到处都是新开发区;我们的城市变高了,因为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甚至随处可见;我们的城市变新了,因为城市中的建筑处处都是华丽的表皮,耀眼的装饰。宋春华[2]写道:“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许多历史街区和古老建筑被大量拆迁,取而代之的是特征形式趋同的各类摩天大楼。城市性格被淡化,记忆场所不复存在,我们的城市特色消失了”。笔者认为,在城市的飞速发展过程中,我国当代城市建筑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已经受到破坏,需要引起重视。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引入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简单阐述我国当代城市建筑文化发展过程中城市建筑文化与文化生态系统中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城市建筑文化,从而对今后我国城市建筑文化发展方向做出正确预测。2.1正确认识城市建筑文化。对于城市,人类学家看到更多的文化是群族的起源与发展,建筑师看到更多的文化是建筑空间,开发商看到更多的是文化可能带来的商业价值。不同的角色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形成不同的观点和认知,但是所有的考虑和认知对于城市建筑而言都不是一种综合的、系统的认知。首先我们应把城市建筑文化与城市所处的具体环境看成是一个有机的、完整的生态系统,然后把城市建筑文化放在具体的环境中,用动态的、连续的生态学观点来加以研究。以长春这座城市为例,长春市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虽然只有200多年历史,却有着中国当代城市中最为独特的人文历史。长春市地处东北平原腹地、南北交通要道,除东部有小面积的低山丘陵。整个城市绝大部分为台地,地势平坦整齐,空间开阔。在伪满时期的城市规划中设计人员把握了这些地理特征规划并且建造了独具特色的城市建筑和景观[3]。日本对长春的侵略和殖民统治,一方面侵犯了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另一方面又加速了长春城市建筑近代化的进程。这就奠定了当代的长春城市形态、城市建筑风格。随着岁月的积淀,本土建筑风格与外来建筑风格在长春这片土地上相互交融、碰撞,最终发展成长春城市建筑文化的独特气质。2.2城市建筑文化的延续。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全球化。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观、价值观、生活方式、民族信仰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可以说这种影响正在慢慢地消解我们的民族抵抗力。比如我们的城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和西方国家特征形态十分相似的建筑,也有人说中国已经成为国外建筑师实现自己建筑理想的试验场等。因此,为了健康延续我国的城市建筑文化,我们不仅需要提升建筑文化自信,更要提高城市建筑文化生态保护的意识。我们既不能完全排斥外来文化,也不能完全照搬别人的东西。中国建筑要面向未来就不能忘记中华大地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我们需要结合每一座城市自身的条件并且积极运用文化生态学理论,综合分析我国城市建筑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既不能放弃城市的本土文化,又不能完全拒绝外来文化,毕竟在这个时代只有多元文化才能有助于我国城市建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还是以长春市为例,虽然长春“新京”的城市规划是被日本殖民统治势力强加的,但这个城市规划以及建筑设计并没有完全地排斥长春乃至中国的本土文化,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思想的影响。比如说现在保存相对完好的新民大街就是参照中国古典皇城形式设计建造。新民大街空间明确、结构严谨,处处体现了帝王在上的统治地位。在新民大街两侧的多个建筑中也同时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日本的甚至西方国家的建筑元素相结合。例如中式传统的坡屋顶、日式装饰细部、西方的柱式同时出现在一座建筑中。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春市的城市建设经历了很多方面的考验,出现了从一开始的对抗、冲突向吸收、融合的转换。在今天看来,新民大街仍然是长春市最美的标志性街区,而正是历史文化与时间的积淀造就了城市建筑文化的独特气质,因此,我们需要对我国城市建筑文化进行合理的文化生态保护,使我们城市的建筑文化能够一直延续下去。2.3制定城市建筑可持续发展战略。目前,我国的经济和城市建设都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国外的城市化水平相比,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很低而且也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城市建筑文化生态理论体系。文化生态学理论的引入,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认识我国当代城市建筑文化,并且面对不同气质、不同品格的城市,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为我国城市建筑文化的更新、发展、建设提供有效的借鉴。1)要注重系统和整体的融合观[4]。换句话说,就是城市在改造或者更新过程中要注重城市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这种融合就需要人们在规划城市以及设计建造建筑的过程中要回归理性、尊重城市本身的特征。例如,自然地貌、历史格局等,力争做到城市中的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建筑、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相互融合。2)要尊重和保护好传统建筑风貌。对历史建筑,最好的保护就是使用,以长春“满洲式”建筑遗存为例,“满洲式”建筑均建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距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现在仍然在投入使用。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建筑文化遗产,长春市政府在不破坏其材料、装饰、建筑空间等前提下对其内部空间进行了合理的改造和修缮,不仅保护了优秀历史建筑、延续了其使用寿命,同时也满足了现代生活的需要。3)使新、旧界面有机联系。为了更好地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我们需要保护和更新城市中有价值的建筑,具体的方法可以是提取传统建筑中有价值的结构、装饰元素或是保留有价值的城市肌理,使城市的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能够合理地过渡。以长春人民大街为例,人民大街是贯穿长春整座城市南北的主轴线,它的存在真实地记录了长春的成长历程,是长春文化底蕴的展现。在近代长春的城市建设更新中,虽然人民大街最初的功能有局部丧失,但是其整体的规划形态、道路布局、建筑气质却一脉相承,使得新建筑与旧肌理有机联系起来。

3结语

城市建筑文化发展中引入文化生态学理论其核心意义在于从文化的视角出发,运用生态学的方法,有效处理好城市中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深刻理解文化生态学的内涵对于指导我国正在进行的城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中,大多数建设都忽视了根植于城市本身的特质而只是一味地跟风模仿,从而出现了千城一面的危机。为了避免城市形象和建筑风格同质化,在实践中就应该不仅仅只注重技术上的生态,更应该重视文化上的生态。

参考文献:

[1]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2]宋春华.在转型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J].建筑学报,2014,61(10):19-25.

[3]张俊峰,王均三.吉林建筑文化研究Ⅱ(城市建筑:城市精神的物化)[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建筑历史理论范文篇10

关键词:城市建设,历史文化保护,误区

一、历史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又可作为增强民族(或国家与地区)自省自爱、自尊的重要宣传教育阵地。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时段,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往往破坏较大,这就有必要从认识上加以提高.重点防范,在城市建设上明确予以保护,从法律上给以保证。但现在对历史文化的保护,特别是在建筑及其环境的保护中往往存在多种误区。

1)往往在想毁掉先人的东西时,就有人打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我们可以创造新的历史”的招牌。历史确实是大家创造的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枉自独尊,不过更赞成“让每个人都占有历史一页”的提法。据说在英国古城墙要修复,砖可以不用古砖这是基于这种理论的做法之一。有的城市在旧城墙遗址处修的街道广场上还特意标明原城墙的位置走向。历史不能像割韭菜长一茬割一茬,城市建筑更不能几年就拆一茬。

2)“保护历史文化妨碍了经济发展”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一方面在破坏历史文化,一方面又在大谈自己城市的历史;在旧城拆了古建筑,又到新区去搞明清一条街。这种做法既破坏了很好的旅游资源,又不能形成新的经济热点。有时在历史遗迹、风景区地方挖洞搞个鬼怪神妖的人文景观,这不仅亵渎了古文明,还使人反胃。

3)“旧的建筑不适用,需要改造”的说法。这一改就是大拆大建,面貌全非。倘若西安也把城墙拆掉修成环路,其古都风貌及旅游价值效果就要逊色不知多少:还有的地方为了突出自己的城市特点,在任何建筑上都要搞地区、民族、历史的特征,以示“文脉”的延续。在一个城市里应有不同历史的建筑及风貌区,但绝没有必要在每个建筑上看其上下五千年。只要对历史做了大胆的保护,就可以毫无顾及地对现代化大胆追求。这样,文脉就得到了自然延续并且通畅。

4)“要用一种统一的理论指导全盘”。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特征千姿百态,文化底蕴各不相同,处于转型期的经济发展也参差不齐,城市形态与结构各自不同,需要也不同。用一种理论指导全盘.显然不实际。中国有自己的城市文化传统,盲目套用西方理论,只会牺牲自己的城市特色。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北京城借用功能主义系统的大拆大建、内外环道路、超尺度街廓使北京传统城市特色几近灭绝,便是前车之鉴。然而中国的现代城市建设教育、思想、方法又一直在承袭西方的城建体系,无法摆脱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当然借鉴承袭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如何在借鉴、套用的过程中研究西方城市建设理论对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适应性,逐步建构适应自己城市的地域特点、地方风貌、文化韵味、经济规律,又具备时代印迹的促动性城市建设理论,是当今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人们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往往忽略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为了建筑可以任意砍伐。树是历史的活的见证,是无法仿造假造的文物,难道不应该更加重视吗?城市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又是历史文化的象征。这是任何一个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者都不应忘记或偏颇的两个方面。

1)保护对象应该是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历史遗迹和风景名胜。包括:国家省、市、县各级文物部门已定的历史文物和名胜点;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但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古迹;业已损毁但具有重修、重建价值的文物古迹等。

但在城市改建中,有时会对古旧建筑是否是历史文物古迹、是否保留等问题提出质疑。我们可以参考英国“公民信托社”提出的五条标准:是一件艺术品,能丰富环境;是某一特殊建筑风格或某一时期的建筑代表;在社会上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与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在历史上有联系;能使周围环境具有一种时间上的连续感。

2)历史文化的保护方法是根据各保护对象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义来确定其保存、发展与利用办法。为此,应首先弄清各保护对象的历史年代、文化等级、性质特点、功能内容、容量、交通条件、空间特征与经济利用价值等。并尽量从社会、文化、经济、精神、习俗以及心理情感上去完善和发展它。

保护的一般方法有保养、维修、改造等几种。通过保持和恢复文物古迹的本来面貌,来示明当时的历史陈迹。对古旧建筑加以改造,使其外形不变,而内部更添现代化的设备和装修,以充实它们的使用价值,使其得以新生。

继承发扬古文物意境,提取传统的特色和符号。罗伯特·文丘里1972年设计的美国费城弗兰克林纪念庭院,没有把旧建筑修复,而是将19世纪典型的美国坡顶简化成开敞的不锈钢构架,其地面用白色大理石在红砖地上标志出旧房屋的平面。文氏认为:旧建筑灵魂已显出来,人们步入庭院透过层层空架,由衷地感到故人已逝,精神犹存。创造了一种宁静安详的纪念气氛。

还可以通过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达到保护的目的。如日本横滨步行道公园设计中,设计者认识到由于横滨经济的发展,随之也产生了大城市所具有的一系列弊病——“绿”在消失,“水”被疏远,自然生态遭到破坏,造成城市中自然的匮乏。因此,在整个设计中构思了三个相关联的主题段,来追念与城市文脉有关的历史。设计者创造了:绿化步道——这里绿树葱郁,鸟语花香,一派自然景象,成为人工环境中的一块绿洲;“水”的广场——运用喷泉、瀑布、跌水、滚水和漩涡等水的表现来赋予广场自然的气息,使人摆脱城市的喧闹,获得片刻的宁静;“石”的广场——是供纪念、演出等集体活动使用的露天广场,并制作了几十种有历史性代表的图样方案制作的陶块,铺砌在步道或嵌于指示牌上,给长者以历史的回忆,给少者以乡土教育,给客人介绍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而留下特殊印象。

3)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范围常根据不同保护对象的需要,划分为严格控制区、环境协调区和视线走廊区,现分述如下:

严格控制区:指文物古迹自身占有的地域。在此区内严格保护文物古迹及其环境的历史原貌。一般除维修外不得有任意拆迁和改造,更不能新建。

环境协调区:指文物古迹所处的周围环境区,它介于严格控制区与非保护区之间。在此区内允许新建房屋等,但必须与文物古迹相协调,并服从于文物古迹。在此区内除应控制建筑的高度外,还应对其体量、结构、韵律、色彩、风格和使用等方面有所规定,以使其与文物古迹取得协调和均衡,和谐一致。此外,应考虑与街路、绿地等的协调内容。公务员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