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大学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01:13:25

化工大学论文

化工大学论文范文篇1

一,个人简介(概况)

*,女,汉族,中共正式党员,出生于*5年11月*日,籍贯*,现就读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0*班,并任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会主席,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理论班班长,工商*班长,工商*班辅导员,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第十期拔尖人才综合素质提高班负责人及雷锋小学大队校外辅导员.

入校两年多来,亓丽莉同学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晨钟暮鼓声中,她往返于教室和图书馆之间,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知识的琼浆;另一方面,茶余饭后,她积极参加学校,院,班级各项活动,尽自己所能,为同学服务.为此,她先后被评为校优秀三好学生和校优秀学生干部.双休日及寒暑假期间,她还抽出时间,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活动并主动组织和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既调节了自己的作息安排,又体会到了大学生融入社会的快乐,为此,她在校内外树立了一名高素质的优秀大学生的形象,并发挥了显著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良好的政治素养培育其健康完善的人格

入学不久,亓丽莉同学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用实际行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04年4月至6月,她参加了经济管理学院第四届党校的学习并以优良的成绩毕业,在这段时间里,她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清醒和深刻的认识,使她更坚信党组织这个熔炉可以让自己拥有更高的思想和理论觉悟以及更强的行动力,更加有能力从事现在和以后的种种工作,更坚定了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和信心.

之后的时间里,亓丽莉同学定期向组织汇报思想学习和工作的情况,更踏实地工作,为学院同学服务,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2004年10月,经过党支部举手表决,亓丽莉同学光荣地成为一名预备党员,是经济管理学院03级学生中在大学期间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同学.入党之后,她在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中承担了一定的党建工作,协助支部书记承担了大量的预备党员考核及组织发展工作,支部建设受到了校组织部的好评.在2005年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作为经济管理学院03级学生党小组的负责人,她努力做好支部会议及活动记录,组织开展和参加讨论,采写党支部新闻,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学习和工作.坚持用先进思想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严肃认真地配合了学院学生党支部的各项工作,细致,高效,创新地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塑造了良好的大学生党员的形象.同时,她于2005年10月份顺利转正.

无论在校园内外,亓丽莉同学都用大学生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上课期间,遵守课堂纪律,不旷课;热爱班级,团结同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有很高的集体荣誉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课堂之外,广交良朋,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生活中,作息时间有规律,和寝室密友关系融洽,所在寝室多次被评为"学风十佳寝室".

三,扎实的专业知识塑造其缜密的思维方式

在大学这个丰富多彩且具有多重诱惑的环境里,她始终没有放松学业.平日里,她十分注重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优化自已的知识结构,培养自己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及全方位思考的能力.她经常与老师和同学探讨一些边缘学科的知识,来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并增强自己的自学能力.一方面,她认真学好每一门专业基础课,刻苦钻研,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关注本专业许多领域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本院老师目前研究的先进项目,阅读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并虚心向学院老师和研究生请教,拓展了专业知识面.她大二起就主动请求参加了研究生课题组的讨论学习,大三进入经济管理学院模拟实验室开展商务谈判项目的实验工作.她的成绩也得到了各专业老师的好评和认可.

课余时间,她还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来检验自己的知识水平,她先后参加了大学生英语竞赛,数学建模比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托福考试,剑桥商务英语考试以及电子设计大赛,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花开花落,凭借智慧,辛勤的双手,她赢得了国家奖学金的青睐.捧起那张鲜红的奖学金证书时,泪水模糊了她的视野,其中有对所有关心她的人的无比感激,更有对国家关注教育,为教育注入不竭活水的敬意.

得到国家奖学金后,亓丽莉除了拿出一部分钱补充下一学期的学费外,还拿出一部分赠送给一位家境同样困难的同学,鼓励其好好学习,共同进步.而她自己的物质生活却非常简朴,一个月的生活费才三百块钱.但在爱与被爱,给予与被给予的互动中,亓丽莉强烈地感受到了个体的价值,体验到了给予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的那份满足.她由衷地喜欢上了抚顺——这片有着悠久历史古韵的土地以及其上无数豪放,朴实,善良的人们.

荣获国家奖学金并不是她的最终目标,相反,那只是她继续前进的又一个起点.因为她是学生干部,有时会因为忙于学院和班级活动而占用了学习时间,于是她就抽别人休息,娱乐的时间来看书,恰当地处理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经常有同学问她在哪里看书,大家喜欢跟她一起学习.不仅因为她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且乐于帮助别人,还因为她总是那么乐观,热情,执着,带给别人的总是积极向上的情绪.

凭借着坚定的毅力,在入校后的五个学期期末考试中,亓丽莉同学取得四次专业第一,一次专业第三,每个学期平均成绩均在85分以上,专业课程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每次都能荣获特等奖学金和三好学生称号.她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更是要求严格,她一次性通过国家英语四级,六级的考试以及国家计算机二级的考试.其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她严谨,扎实的学习态度以及她良好的个人知识储备.

四,高效的工作方式烘托其胜人一筹的工作能力

亓丽莉同学在课余时间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关注着当今中国与世界的局势变化以及沸沸扬扬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时订阅了最新的《南方周末》,《环球时报》,《大学生》等知名报刊;并引导其他同学了解,思考时事政况,成为班级政治理论兴趣小组的倡导者和带头人.这些活动也使她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多了几分冷静的思考.

2003年10月,亓丽莉同学进入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会,在部长和几位学长,学姐的带领下,快速地成长起来.她与办公室的其他成员一起,出色地完成了经济管理学院2004年"非常冬日"元旦文艺晚会的幕后文职筹备工作,并努力营造了一个团体智慧与个性协调融洽的良好氛围.在与学办,院办老师的接触中,她也体会到了做学生工作的辛苦以及老师们的不易.并且以实际行动来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为班级,学院同学排忧解难.

2004年4月,亓丽莉同学开始担任经济管理学院工商0301班班长.任职期间,她以班委职责明确化的方式首先使班级摆脱了无秩序状态,进而又带领班级同学开展了一系列彼此可以交流的活动,营造了遵纪守法,积极向上,崇尚科学,团结互助,文明健康的班风,并使班级气氛逐步变得团结,融洽.她工作认真,责任心强,班级同学有困难都爱找她帮忙,她也总是热心地帮助他们,她的工作态度和成绩得到了班级同学和老师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同时,工商0301班也先后被评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先进班集体"和"学雷锋先进集体".

2004年6月,亓丽莉同学开始担任经济管理学院03级本科理论班的班长.本科理论班是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前任校长孙兆林先生大力倡导并实施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03级的本科理论班也是首届.亓丽莉在毫无前人经验可借鉴的条件下,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总结,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管理班级的方法,营造了紧张却不失去活泼,进取却不遗忘轻松,团结却不抹煞个性的良好班风,使这样一群有着共同追求与梦想的年轻人们拥有了一方广阔的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

2005年9月,亓丽莉同学开始担任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会主席,她在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第四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活动期间,发挥了良好的组织策划能力,带领全院学生密切响应校团委的号召以及校学生会的活动安排,将经济管理学院的文化艺术节质量与水平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与沈阳理工大学的联谊辩论赛,联谊篮球赛,与抚顺"巴山夜雨楼"合作的经管大擂台,与抚顺张静外语学校合作的"英语之星"风采大赛以及与抚顺网通公司合作的"承诺—春"元旦文艺晚会更是经济管理学院历届大型学生活动中的经典.这一年度,经济管理学院获得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第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单位"奖,并有三项活动获得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第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精品活动"奖.

在担任工商0502班辅导员期间,对新生,她像大姐姐一样给予关心呵护,经常与他们谈心,交流经验,引导他们在大学里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树立远大的目标,对05级新生提出的学习生活问题,她也总是不厌其烦给予解答……她参加了经济管理学院2005级新生的开学典礼,以老生的身份向新同学介绍自己的学习,生活体会.在大会上她说:"我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有其无限的潜力,而这潜力是否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则完全由你自己来掌控,你们来到这里,承载的是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给予你们的关爱,愿你们将这关爱转化为自己的动力,永不停歇追逐梦想的脚步."

在担任抚顺市雷锋小学大队校外辅导员期间,她不时地到学校与各年级的小学生们进行交流,为他们开展了有关演讲,辩论等专题的讲座,同时,她也将自己许多的书籍送给他们来充实他们的读书角,每次与小学生们心与心的交流,都让她更多了一分给予他人关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面对工作上取得的诸多成绩,她曾说过这样的话:"在我迈进大学校门的那一瞬间,我就不曾想过让自己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人,我愿意用自己微小的身躯,炽热的爱心和满腔的热情去感召身边的每个人,尽我所能去帮助我能帮助的每个人.每当我听到同学对我认可,依赖和期待的话语时,心里总是暖暖的,很幸福,我相信我会让自己努力做得更好."

五,丰富的实践经验坚定其关注百姓民生的信念

亓丽莉同学认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应该把自己仅仅限制在大学校园之内,而应该扩大活动空间,尽量多地去接触社会从而了解社会.所以,她主动报名参加了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入农村,了解社会,发掘各种社会焦点问题的本质.

2004年暑假期间,亓丽莉同学到位于山东淄博的齐鲁石油化工总公司进行实地考察采访活动,在与他们人力资源部的各位领导的密切,深入交谈过程中以及与诸多在石化企业工作的大学生的贴心交流中,她对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并写成了《扬帆启航——关注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寻求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启示》的万余字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2005年暑假期间,亓丽莉同学带领经济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组来到了位于抚顺老虎台矿的棚户区改造工地现场,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以访谈,问卷,实录的形式认真地分析了棚户区改造的现状及对未来的展望,成果卓著.她所带领的实践小组荣获"辽宁省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奖,其实践成果荣获"辽宁省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成果"奖.

2005年7月,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承办了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亓丽莉同学担任大赛组委会的记者,负责大赛赛况的报道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她尽自己所能为大赛相关人员提供及时的报道,连续一周重复着"看比赛,采访教练队员,写稿,发稿,搜集亮点素材"的大强度的工作,然而,她从来没有叫过苦,叫过累,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需要她的地方.

六,诸多的荣誉称号激发其勇攀高峰的不竭动力

2003年10月,获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英语演讲比赛二等奖;

2003年11月,获经济管理学院"时代的旋律,我的声音"演讲比赛二等奖;

2003年12月,获校诚信杯大学生辩论赛最佳风度奖;

2004年5月,被评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03级学风优秀十佳标兵";

2004年5月,获校纪念五,四运动85周年诗歌散文朗诵大赛第一名;

2004年6月,获校第三届大学生辩论赛最佳风度奖;

2004年6月,获2004年度"求知杯"英语学科竞赛二等奖;

2004年8月,赴齐鲁石油化工总公司进行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2004年11月,获公益广告设计大赛优秀奖;

2004年11月,被评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优秀三好学生",所在寝室被评为"学风十佳寝室";

2005年4月,参加第七届"挑战杯"辽宁省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

2005年7月,被授予2004—2005年度辽宁省高校"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005年7月,赴抚顺老虎台矿区棚户区进行暑期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2005年9月,被授予2005年辽宁省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所在团队荣获辽宁省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奖,

其实践成果荣获辽宁省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成果"奖;

2005年7月,被评为"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优秀记者荣誉称号;

2005年11月,被评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学雷锋先进个人"及"第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个人";

2006年2月,被聘为抚顺市雷锋小学大队校外辅导员.

同时,她获得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03—2004年度金星,银星,百佳千优特色奖学金以及2004—2005年度,2005—2006年度特等勤奋奖学金,并获得国家奖学金.

七,高尚的人文底蕴增强其回报社会的勇气决心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抚顺是清朝的发祥地,也是雷锋的第二故乡.来到东北,来到抚顺,亓丽莉同学有了她关于历史文化和奉献精神的更多感悟.

她在校园内和清永陵,赫图阿拉城等抚顺的标志性旅游景点组织策划了主题为"回望历史,珍惜今天,展望未来"的大型签名活动,来倡议社会各届人士来关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在学习雷锋同志等纪念日之际,她组织支部开展了有声有色的主题团日活动,把握时机对团员们进行思想教育.一次又一次地营造出了爱国,抱负,奉献,青春等风格各异但又都激扬无比的氛围.在团日活动中,她感动着,学习着,进步着.倾听了大家的心里话,拉近了心灵的距离;见识了同龄人的理想,完善了自己的个人修养与生涯设计.每次活动都使大家受益匪浅,意犹未尽,也都受到了前来观摩的院老师等人的赞赏与好评.

组织各种校园活动,参加义务劳动,无偿献血等,她也总是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影响和感动着身边的人.她坚信,奉献多一点,索取少一点,才会让心灵得到更大的慰藉.

大学期间,亓丽莉同学在锻炼和塑造自己的同时,还十分注意去发现和感受身边的美,因为她知道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院,每一个人都有它的特色和优势.她用手中的照相机记录着她在校园内外所看到的点点滴滴,用自己日渐成熟的眼光来分析着身边纷繁复杂的世界,她的视野变得丰富却不失理性,宽广而不失本色.

她常常觉得,大学生涯中,自己之所以能够比别的同学收获更多,是因为心中始终流淌着来自母校,来自他人给予的那种催人奋进的力量.这种力量培养了她对知识的执著与探索,对挫折的不屈与抗争,对真善美的感动与追求.这些都是她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她的青春不歇之源.对于给予她莫大的关心,帮助,支持和信任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她都常存一颗感恩之心,用自己不断的进步来回报他们给予的所有……她总自豪地对周围的人说:"是辽石化大培养了我,滴水之恩,我将涌泉相报."

八,全面的技能培训强化其步入社会的竞争力

2004年4月,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考试;

2005年10月,取得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一级乙等证书;

2005年11月,通过国家人力资源三级暨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资格考试;

2006年1月,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资格考试;

化工大学论文范文篇2

一、“十五”本科教学概况

“十五”(2001-2005年)期间,北京化工大学抓住我国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良好的契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全面达到本科教学优秀学校评价指标为目标,从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开拓思路,团结奋斗,真抓实干,教学改革取得了新突破,教学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教学管理形成了新机制。

五年来,根据教育发展的形势和要求,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大精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为主导,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规划,加强建设,深化改革,推进创新,提高质量,注重特色”,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教高[2001]4号文件、教发[2004]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教高[2005]1号文件精神,以及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我校2000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第八次党代会和2003年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精神,围绕“一个中心(迎接教育部对我校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确保达到优秀水平)、两个基本点”(继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加快向现代化教育教学管理体制转化的进程)和“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实施“北京化工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行动纲要,以建设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一流的本科教学体系、创建一流的本科教学为目标,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重点,积极推动研究型本科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教学管理,与时俱进,而全面展开本科教学工作。

经过五年的努力,我校已形成万人办学规模,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的格局进一步形成,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教学成果有了进一步的产出,教学管理有了突破性进展,全校师生员工的全面教育观念得到创新、组织管理的行为得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得到创新,并以创新促进和推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展开,以创新探究、追寻和确立学校的办学特色,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在2004年教育部高校水平评估工作中,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获得优秀,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

二、“十五”本科教学主要成绩

“十五”期间,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本科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培养质量,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在教学改革方面居国内高等学校前列。五年多来,我校以争创优秀本科教学校为目标,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教育部“4号文件”)为契机,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抓住机遇,扩大规模,改善教学条件,使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继续实施以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设施建设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一)教学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教学条件显著改善,本科教学的地位得到巩固

近五年,学校执行教学经费预留和单独划块制度,确保了教学经费投入并做到了逐年增加。五年期间,学校在教学用房、实验室改造、实验设备购置、实习基地建设、图书设备购置、校园网建设、运动场所及各种体育设施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改善了办学条件,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培养的需要。学校充分重视校园网、图书馆、公共教学实验室、公共服务设施等教学基本设施的建设,努力营造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现代化育人环境,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进一步夯实高层次人才培养长远发展的物质基础。有近百台国外先进的关键仪器设备引入重点建设学科,保持了科学研究基础设备水平的先进性。

结合学校“十五”规划,学校着力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验室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以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问题,五年中共投入3000多万元,构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三层次、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即:9个校级教学实验中心、8个院级学科实验平台、11个专业特色实验室和9个校内实习基地,重点建设了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实验中心、机械实验教学中心、信息类院级实验平台、生物类院级实验平台、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室、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室等,理顺了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不仅解决了我校基础实验室设备陈旧和不足的局面,而且不同程度地缓解了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需求,使我校的教学条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我校本科教学“十五”规划的实现有了坚实的基础。截止目前,全校共建成各类教室240个,其中多媒体教室75个、语音教室13个。全校共有计算机4807台,其中用于教学的计算机达2943台。

(二)教学改革日渐深入,取得突破性成果

“十五”期间,学校全面实施“新世纪教改工程”,积极探索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以新世纪教改立项研究为载体,先后承担了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31项,形成了部级、省市级、校级和院级四级教学改革研究体系,为教学改革、教学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新世纪教改工程”开展以来,参与教改的教师数由2000年的63.2%上升到目前的95%,极大地推动了我校的教学工作。

我校十分重视教学改革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全方位、深层次推进教学改革,积极完成新世纪教改工程和世界银行贷款高等教育发展项目验收工作,并结合国家精品课程评审、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评估,对教学改革研究成果进行深入总结和提炼,使教学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我校在教学改革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多次在全国性的会议上进行交流,受到教育部和兄弟院校的一致好评。

新世纪教改工程,极大地带动了我校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学成果,近年,在四年一评的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中,我校获得部级一等奖4项,部级二等奖6项;获北京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9项,获二等奖11项。在=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评选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7项、二等奖21项和优秀奖22项。

(三)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示范作用得到发挥

“十五”期间,我校探索高等学校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发展之路,建立起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各类基地,使其在学生培养中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为培养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合格人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学校投入近3000多万元建设成了“部级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部级工科基础课程物理教学基地”、“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工科基础课程机械基础教学基地”和“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涵盖理、工、文、法等学科,已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试验基地和基础课程教育的大平台,为持续、稳定地提高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做出了贡献。通过几年的建设,这些基地在人才培养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功能不断完善,教学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6月化学基地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工科基地。物理教学基地于2004年11月被教育部确认为部级教学基地。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也已经过校内专家的评审论证为申报部级备案基地做进一步的准备。

学校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探索出的许多成功经验,不仅指导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工作,同时也辐射到全国部分高校。基地通过主持召开全国性教学研讨会、接待兄弟院校来访、网上免费开放的精品课程资源、推广自行研制的多媒体课件、培训其他院校教师等活动,为全国理工科高校基础课程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教改经验和教学研究成果。而且,这些基地在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功能,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5年,我校化学教学实验中心被北京教委评为“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并颁发标志牌,在北京高校产生了积极的辐射作用。

(四)专业结构得到调整,培养体系更加优化

“十五”期间,学校根据“四适应”(即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适应学校的文化传统与实际)的思路,按照发挥优势、量力而行的原则,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着重提高学科专业整体水平,构建了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机制,对学科专业进行整合优化,形成了以工科为优势,以化工和材料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法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十五”期间,学校根据办学定位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加强了办学的针对性、适应性,不断探索新的专业方向,注重办学的效益,增加科研积累,将教育教学资源集中到优势专业和发展重点专业上,进行本科生专业“末位淘汰”的改革,进一步拓宽了专业口径,提升了学科专业的生命力,密切了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联系。

学校加大了对窄专业整合和扩展的力度,实行“并”、“整”、“扩”、“改”、“增”等措施,发展传统专业,加强基础专业,提高专业的办学实力和水平,使这些专业对新学科、新专业、新知识领域的衍生与辐射能力及对应用技术学科专业的支撑作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学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新型学科专业的需要,以及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对社会紧缺人才的需求,适时增设了新的专业,并努力创建交叉学科专业。通过寻找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工程学科专业的交叉点,学校创建了生物功能材料专业,使我校成为国内唯一一所在目录外设置该专业的院校。不仅扩大了学校的服务领域,为构建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学校在“十五”期间,坚持以特色求卓越,分层次建设本科专业。学校出台了《北京化工大学校级示范专业的主要标志和国内领先示范专业的主要标志》,明确了将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应用化学这4个专业建成国内领先示范专业;将生物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这6个专业建成校级示范专业。这些专业办学历史较长,具有国家或北京市重点学科支撑、有一定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较高。建设这些专业的管理责任进一步体现在校长与各学院院长签订的“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暨院级评估整改责任书”中。通过建设,创建4个“国内示范专业”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五)课程建设得到巩固,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

课程建设是本科教学中最基本的要素,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十五”期间,我校课程建设最突出的成绩是,共取得了19项基于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教学成果奖,其中部级奖5项、北京市级奖14项。获得部级精品课程4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6门,校级精品课程21门。这些都有赖于“宽口径、厚基础、广交叉、多综合、重能力、倡创新、兴人文、健身心”原则的建立,以及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和学科方向课程一体的教育思想的倡导。

我校课程建设始终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这一核心贯穿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本着以人才成长规律为出发点,积极构建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主线的学科知识体系,注重强化本科专业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加大了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并进一步增加了课外素质拓展和创新实践,优化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空间,进一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及利益最优化,“以通为主、先通后专,通专结合”,使课程内容、培养方式、教学手段符合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需求,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扭转了以“学科本位”思想为主的课程设置局面。学校先后以课题立项形式投入200万元经费用于课程建设和改革,以“课程体系→课程群→主干课程”递阶控制的方式,重点开展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学校采取切实措施,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以确保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不断深化。

为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学校教学大纲依据学科知识体系(知识点、知识单元和知识领域)对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的修订,并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形成了“3×3×4”的课程体系。即3个平台:通识及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学科方向;3个系列:理论教学(知识)、实践教学(能力)、素质拓展(素质);4年学制:按学科大类打通培养。借鉴国外大学通行的课程编码方法,以课程的层次、学科属性、知识领域等为主要编码信息,对全校本科生课程进行了编码,构建了相应的课程预修,进一步地使学生通过选课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对薄弱领域的课程(群)建设也得到了加强。

学校在深化教学改革中对课程建设标准和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进行了适时调整。课程建设突出课程教学的九要素:大纲、讲授、讨论、作业、实践、教材、答疑、考核、评价,并用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校级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大力推进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的研究型教学。

我校注重精品课程在课程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将其提升到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的高度来认识。学校按照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的精神,统筹规划,精心建设并学校在“质量工程五年行动纲要”中,明确了重点建设部级精品课程,北京市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和院级精品课程的目标。经过多年扎实的课程建设,学校已初步形成国家、北京市、学校和学院四层次的精品课程体系。

在近年国家和北京市精品课程评选中,我校《物理化学》等4门课程被评为部级精品课程,《数学建模》等16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学校拥有部级精品课程和北京市精品课程的数量居北京高校前列。

(六)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并得到完善

“十五”期间,学校共投入5000万元用于重点学科专业、新办专业和公共基础实验室的重点投入;2001年的实践教学工作专题会议确立的“三层次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为学校建设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学校根据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培养计划制定过程中,注重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类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设计、机械基础实习、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军训、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等在教学计划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学校开设的实验课程不仅满足了学生基本训练,更注重实验内容的更新与改革,将科研成果引入本科实验。

在构建学校“三层次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各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整合。其中化学、化工等一批实验项目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2005年,我校化学教学实验中心被北京教委评为“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并颁发标志牌,在北京高校产生了积极的辐射作用。

“十五”期间,我校结合教学基地的建设,利用校办产业的技术和设备优势,建立起产学研结合的材料、机械等校内富有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专门化实训基地10个。同时建立了校外固定实习基地79个。学校积极改革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单一“进厂”实习模式,建立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有各专业特色的实习模式,使学生直接参加有关重大科技计划和产品研发等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为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强与企业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取得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的双赢,学校探索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的尝试,以改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的现状,出台制定了《建设北京化工大学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意见》。

学校注重实践教学研究,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校《化工原理实验》、《过程装备专业实验》、《仿真实习》等实验(实习)项目、设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国内部分高校推广。化学基地将传统的无机、有机、分析、物化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成按化学研究方法设置的实验体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对实验课程体系及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和优化,建立了以材料科学基础实验、高分子专业实验和聚合物等高分子专业方向实验平台、科技园区等实习基地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出版了系列教材。近3年来,以实践教学为主的项目有2项获部级教学成果奖,6项获北京市级教学成果奖。

学校重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建立了化工、生物、机械、电工电子、数学建模等创新基地,给优秀生配备指导教师,实现因材施教。近5年,学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累计达300多篇。学生在各类省市级以上竞赛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数学建模连续多年保持好成绩,2002年获得最高奖“高教社杯”。2004年获得“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决赛”获一等奖。在各种物理竞赛、数学竞赛、化学实验竞赛、英语竞赛、电子设计等竞赛中,我校均取得好的成绩。

(七)教学管理得到加强,质量体系得到保证

“十五‘期间,在以教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将严格的教学管理和全面的质量监控作为保证教学中心地位和实现高质量教学水平的有效机制。学校将课堂教学质量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重点,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担任教学任务教师的聘任、考试和考风以及日常教学管理等四个方面列为全程监控的四个关键环节。

学校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完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制定和出台了包括:《北京化工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认定细则》、《北京化工大学教学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北京化工大学关于教学管理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教师教学工作条例》、《北京化工大学关于加强教学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北京化工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以及教学成果奖励办法、本科实行学分制教学与学籍管理条例等多种规章制度、奖励办法、条例与细则。

在质量监控体系上,学校重点制定了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设计、成绩考核与评定等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并进一步完善了校、院两级教学质量评价、监控和管理制度。保持校领导靠前沿指挥的传统:校领导亲临教学第一线听课、巡视考场和深入教师及学生当中倾听意见;每学期开学前校领导分头带队检查开学前的准备工作等。

学校建立了一套适合校情、保证教学质量、实施自我监控、良性循环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已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等级(免检、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差)为依据,形成了优胜劣汰的主讲教师聘任机制,确保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上的投入。

学校十分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严把选题关和质量关。通过制定《北京化工大学本科毕业环节工作规定》,对毕业设计(论文)各项内容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标准,并对各环节进行有效监控。

(八)教学评估获得优秀

化工大学论文范文篇3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首先带头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认真学习《教师法》《职业道德修养》等教育法律法规,时刻关注社会热点新闻,一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教书育人。对学生民主平等、公正合理、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同事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自己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他不为金钱所动;在诸多行业中,他最爱教育这一行。爱岗敬业是他的追求,也是他的志向,为了实现这一志向,已经奋斗了10多年,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二、潜心钻研、铸就师能

教师决不能只是一名平庸的教书匠,应立志做一名学者型的教师,力争成为教育教学的能手。为此,他长期订阅十多种杂志、报纸,孜孜以求,吸收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概念、结构、重点和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精心设计教法;课堂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重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注重讲练结合,精心设计、布置课外作业,努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课后特别注重学生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是后进生的转化上,努力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对他们的处境、想法表示理解和尊重,让学生把他当朋友对待,从而更易了解学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他还经常去听课,时常请教名师,以向他们学习好的教育理论方法,弥补自己的不足。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先后荣获**县首届“教坛新秀”称号和**市“教坛新秀”称号,三次荣获高考优秀教学成果奖;20*年至20*年连续被评为模范班主任、文明班主任奖,奠定了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的喜爱。

三、勇挑重担、成绩斐然

常年坚持超负荷代课,先后完成高中化学三次循环,六届补习班以及教师培训等教学任务,两次担任化学示范课教学任务,教学成绩突出。20*年高考中,所带四个班级中,达一类线58人,二类线以上达72人,156人三类,升学率达85%;在20*年高考中,所带学生贺亚飞被北京化工大学录取,张志刚成为福建东南医科大学本硕连读学生;20*年高考中,所教学生刘东以666分的成绩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所带班有46人考取重点大学;20*年被学校推荐为市“骨干教师”候选人,并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培训。

四、乐于探索、硕果累累

化工大学论文范文篇4

1毕业设计选题存在的问题

目前,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其毕业设计的时间大概为6个月,在这前4个月中需要完成论文选题、开题以及论文初稿,后2个月实习工作中需要完成论文的后续相关工作。对于本科生而言,由于原来没有相关的实践经历,一般存在专业知识缺乏、不懂论文的撰写方法等问题,此外,还存在时间紧迫、任务重等问题,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题目太简单,就很难达到毕业设计的要求,题目太难,论文难以如期完成。从本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来看,这些问题如下:1.1题目雷同或类似,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人数太多,在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方面,一般由指导老师出题,因此一般存在题目的雷同和相似,例如,每年学生的题目都是设计茶叶销售网站、二手书销售网站、鲜花销售网站等,这些题目看似不同,但是所有方法基本相同,因此,很难比较好地考察学生的论文水平。1.2题目老旧,跟不上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比较少,平常教学任务繁重,并且年纪大的老师比较多,在选择题目上面会存在题目陈旧,跟不上时代的现象,例如“教务管理系统”“考勤系统”“宿舍管理系统”等,这些题目每年都有大量学生做,造成大家相互抄袭的情况。1.3题目理论性比较强,难度比较大。部分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没有经验,另外没有和学生认真沟通,因此给学生选一些理论性比较深的题目,比如,基于AI的最短路径寻找,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人脸识别等题目通常会应用一些算法,对于没有进行过相关理论学习的本科生来说要完成这样的毕业设计困难比较大。1.4题目难易程度不一致,与学生能力水平不符。学院学生整体水平稍微偏低,其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动手能力差异比较大,因此在题目选择时尽量选择题目难度适中,并且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另外要跟学生掌握的能力相匹配。

2毕业设计选题的原则

2.1符合专业要求,具有实用价值。毕业设计题目在选取时应该是跟计算机课程相关的题目,尽量不要跟随大流,选一些非常新颖的技术,比如,大数据交通分析,基于云计算的工业物联网设计等,此外要尽量贴近应用型本科的学生培养目标,题目尽量实用,最好能与学生毕业实习的工作岗位相关工作一致,这样能更好地完成论文相关工作。2.2指导老师选取为主,学生自主选题为辅。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水平自主选择合适的题目,然后让老师审核,此外指导老师也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部分题目供学生选择,在这种模式,可避免老师选的题目学生很难完成等情况,可有效完成毕业设计相关工作。2.3坚持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设计相当一次时间比较长的课程设计,其能有效检验学生的专业技术,论文写作等各方面的能力,题目的选取必须贴近实际,最好能够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在此基础上注重题目的创新性,这样让学生在设计中能够创新性地将自己所完成的工作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将是一项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新生报到管理系统,学生素质拓展管理系统,校园交友系统等这些都是具有一定价值的题目。

3结束语

本科生毕业设计作为综合考察学生四年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一环,在高校培养计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作为毕业设计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对于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的指导教师而言,毕业设计选题时应该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并遵循选题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张广柱.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研究——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2018(8):160-162.

[2]郭丽,范英梅,曾艳.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0):118-119.

[3]穆廷云,王降汾.试析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的问题与对策[J].邢台学院学报,2013,28(4):134-135.

化工大学论文范文篇5

无论是领导、教务管理人员还是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识到学籍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准确、完整和系统的教务教学档案是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本科教学评估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工作重要有效的数据参考和依据。随着教育改革不断与时俱进,档案资料的日益增多,对教学质量和水平的监测会越来越严。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每一个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反映学生每个学习阶段的具体情况,毕业还是结业,毕业论文情况、学生何时转专业、休学等学籍异动情况,是学生大学学习过程的历史纪录,是反映学生受教育情况和专业培养目标完成度的重要资料,其中成绩单、学籍卡和毕业论文评阅意见除了学院保存外,同时还要放进学生个人档案,是学生所在用人单位核实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籍状态,在校就读情况的主要参考依据。因此,学校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增加管理人员培训机会、加大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和增加办公人员[2]。

二、提升管理人员素质,改革创新

学籍档案资料来源于新生入学阶段,在读阶段和毕业阶段,跨越的时间较长。比如,毕业资料,有少部分同学大四下学期还有重修的课程,甚至有些同学结业后再返校重修课程,满足毕业条件后,才能正常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相应地其学籍档案还要随时更换,可见学籍档案工作是非常繁琐的。为了做好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管理人员不仅要有一定的档案管理理论,还需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细心。由于精简人员编制有限,一般二级院系都没有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大都是由教学教务干事承担档案工作。教学教务干事要负责的工作很多,有监考安排、教学计划修订、教学评估,工作量计算等等,难免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对学籍档案资料,比如,纸质版和电子版的毕业论文整理不够及时,归档不明确,基本不开发利用,导致需要时查找困难,从而造成档案资料不健全,工作效率低下。随着档案的重要性增加,教学教务管理人员要改变观念,积极参加相关档案管理和信息数据处理技术培训,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发展,加强同兄弟院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经验交流,借鉴和吸收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优秀成果和宝贵经验,改革创新,不断思索,能够针对档案工作中的问题,使用恰当的资源和信息技术工具等来提高效率,做好档案的编目和检索工作,使学籍档案工作信息化,并加强对档案的开发利用。总之,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全面综合提升自己的素质,更好胜任教学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3]。

三、完善规章制度,统一领导,分工合作

毕业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涉及招生办、档案室、学工办,学院教学教务管理人员、教师、辅导人员和学生。高校毕业生学籍档案内容由不同的行政部门提供,比如,招生部门提供学生的录取通知书和高考成绩单,学生办公室会提供学生在学校获得奖学金,第二课堂活动情况等,而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需要提供学生在校成绩单,学籍卡,毕业论文评阅意见。教学办公室涉及的学籍档案一部分要移交学校档案科,一部分要学院自己保存,同时一部分要给辅导员放进学生自己的档案里。为了使各学院移交的档案规范,保证学院收集、整理和保存档案有序进行,需要有统一标准化的档案管理规定。因此,无论是学校档案科,还是学院教学办公室,都要不断完善档案规章制度,相关人员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各尽其职,分工合作,确保各级人员档案交接的时候准确不出错,做好毕业生学籍档案工作。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教育不断改革,反映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过程的原始凭证———档案日益重要。为了更加高质量和高效率完成毕业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文章探讨了高校院级毕业生学籍档案精准管理途径,以期为学校、学院的运行和发展及学生、用人单位等提供精准有效的档案服务。

参考文献:

[1]田甜.高校学籍档案信息化管理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0):12-13.

[2]周蔚娟.加强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促进档案服务于社会[J].城建档案,2015(8):90-91.

化工大学论文范文篇6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首先,化工、石油化工、能源、动力是国家的支柱产业,这些行业的发展以工艺过程为先导,以先进的装备和控制技术为保障,而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正是这些产业的支柱。我国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前身是化工机械专业,成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基本上参照原苏联的模式。1951年大连工学院首先成立“化学生产机器与设备”专业,1952年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化工学院等先后成立“化学生产机器与设备”专业,简称为“化机”专业。在此后的几十年里,该专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化工、石油化工、轻工、制药等行业作用尤为明显。该专业主要特点是“化工”和“机械”的交叉与复合。既可以处理化工类的问题,又可以处理机械类的问题,还可以解决化工和机械的综合问题,而后一类问题在过程工业中非常普遍,实现了化工与机械的复合,曾被誉为“万金油”专业。这正是“化机”专业生存以及“化机”专业人才一直受到社会青睐的根本原因。近几年“化机”专业数量迅速扩大,目前我国已有140余所高校设置了该专业。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社会对“化机”专业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改变。主要是由于过程装备越来越趋向大型化、精细化和自动化,流程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等)与过程的进行必须实施精确的自动控制,将“过程”、“装备”与“控制”三个相关学科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化-机-电一体化”,这是“化机”专业改革的必然[1]。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辽宁工业大学将“化工设备与机械”本科专业正式更名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本专业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实际上是将机械工业和控制工程经发展和改造,使之能服务于过程工业。因此,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是一个融“过程”、“机械”和“控制”为一体,将“化工”、“机械”和“信息”学科紧密结合而形成的“化—机—电”一体化的多科型、交叉型专业[2]。

二、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过程装备设计为主体,以过程原理与装备控制技术应用为其两翼(简称‘一体两翼’)”的复合型专业[3],培养以工程师为主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发展方向:了解工艺过程,熟悉机械基础,突出过程装备及控制。研究内容包括:过程装备设计与制造、高效节能装备的开发、成套装置的开发与设计、成套工程、设备结构及强度理论、过程安全理论技术与装备、流程参数控制理论与技术、粉体理论与技术等。主要服务对象定位能在化工、石油化工、能源、轻工、制药、制冷、动力、环保、生化、食品、机械和劳动安全等行业从事过程装备与控制的设计、研究、运营、技术开发与及管理工作。三、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参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总体框架,专业的培养目标重新定位为:培养具备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石油、能源、轻工、环保、医药、食品、机械及劳动安全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以及工程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工程、机械工程及控制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掌握过程装备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质,能够运用基本理论研制、开发、制造及生产组织管理等[4]。教学计划体现了“一体两翼”的专业总体构架,实现了化学工程、机械工程和控制工程多学科交叉。

(二)建设高素质专业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关键。目前,该专业已形成一支学历层次高(博士占25%,硕士占75%)、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比较合理(45岁以下占65%、高级职称占75%)、专业素质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1]。为弥补原“化机”专业教师过程控制方面理论知识的欠缺,我们引进二位博士来做过程控制带头人。

(三)更新教学方法及手段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教学,讲课突出重点[1]。对容易理解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以自学为主,教师只起督促、答疑质疑和考核作用,让学生自学和教师讲授、指导、解难答疑相结合。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大大增强。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先进教学技术,采用多媒体(CAI)和教学模具教学。如过程装备制造、过程设备设计、过程机械和化工原理等课程,使用三维课件加图片资料讲解,增加动态演示效果,看到了只能下厂实习才能看到的设备结构、工作过程,形象生动真实。加深了学生对制造过程、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果。解决了黑板甚至挂图也难以表达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辽宁工业大学的实际情况,以培养目标为指导、以知识结构为框架、以培养规格为尺度,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合理配置。在教育思想上由传授知识转变为能力培养;在课程内容上按照“加强基础、砍掉重复”的原则进行重组,并充分注意各课程的分工、衔接、协调与补充[2]。在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方面,以过程装备为主体,以化工过程和过程控制为两翼,具体地说:过程的主体是化工装置,包括化工单元设备及设备成套技术,且必须以工艺技术(化工过程)和过程控制为补充,从而使之成为培养工程型人才的摇篮。贯彻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基本原则[2]。结合辽宁工业大学的实际情况,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如下:

1.精炼化工方面课程、加重机械方面课程、强化控制方面课程。由于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是复合专业,即化机电的集成,它不可能将三个专业方向的课程全部照搬,故根据我校情况,在教学计划中只设置了工业化学及化工原理两门化工方向的课程,将普通化学砍掉;又因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以机械为主体,故在课程设置上格外突出机械方向的课程。如:按传统设置了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工程材料、过程设备设计和过程机械等;在此基础上添加了过程工业必需的基础课程,我们设置了粉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等课程。此外,为加强过程装备的自动控制,实现机电一体化,我们认为最核心部分是控制原理和控制方法的应用。为此,设置了电子技术基础、机械控制工程基础、PLC技术基础和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应用等课程,从根本上实现了化机电的复合。

2.加强专业实验,强调工程实践,注重动手能力培养。实验教学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理论教学同样重要,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过控”专业实验室主要承担“过控”的专业实验,过去大多是化工机械方向的实验,与“过控”专业要求很不相适应。为此对专业实验进行了全面整合,按照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坚持“厚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思想,补充了过程装备控制项目的实验。实验类型由单一的验证性实验,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例如:新增了过程装备与控制多功能综合实验,多容液位控制系统综合实验等。搭建实践教学,科研平台。实验数据采集、测量、控制与数据处理系统大部分实现计算机控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将实验仿真和实际实验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参与性、扩大学生知识面。目前可为本科生开设20余个实验,供学生自由选择。为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实验教学基地,并对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实验支持,同时还可为社会承担科研与开发任务。

3.充实和丰富实习环节内容,实现实习模式的多样性。实习是工科学生完成工程师基本训练极其重要的实践性环节,也是目前高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6]。其内容与实施方式安排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素质与知识面。经多年教学经验,我们感到培养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是确保实习质量的关键。因此应该加强专业教师到校外实训的建设,聘任在生产一线工作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来参与实习指导,从而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的整体实践水平[6]。其次,还要强化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基地包括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学到校内无法学到的先进生产技术与科学管理经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必须是互惠互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企业无偿或有偿地提供一些技术咨询和科研服务,从而使企业愿意与我们合作,为学生实习奠定基础[6]。即使这样,也不可能一遇到问题就到企业去实践,对于一些简单的或特别复杂的问题,可将过去去校外实习的单一模式改为在校内实习模式。通过仿真软件的训练,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既经济、方便,又能达到实习目的。校内实习基于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课件和仿真软件,由人工建造的模拟工厂操作与控制或工业过程设备为工具,用实时运行的动态数字模型代替真实工厂的仿真实习,缓解由于实习经费紧张,造成实践教学质量滑坡的压力,并可以学到校外实习难以学到的知识;在仿真实习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对化工过程,设备性能及控制参数有了更深理解。这种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习模式既缓解了实习压力,又丰富了实习内容,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4.改革毕业设计(论文)的模式,从单体化工设备为主转向成套装置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是完成工程师素质基本训练的一个关键性教学实践活动。根据企业的要求,修订了毕业设计(论文)大纲和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指导教师依据培养目标从工程实际或纵(横)向科研课题选好题目(不设虚拟题目)后,采用双向选择方式。毕业设计(论文)内容以工程设计为主线,计算机为结合点,把机械、化工及控制技术三个学科的知识交叉、渗透、集成,考察和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过程装备系统性和大工程概念的理解,改变了原来传统的单体化工设备设计模式[2]。学生在确定自己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后,采用计算机软件(AUTOCAD、CAXA和Word)绘制工程图样并输入和输出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从中得到了真刀实枪的训练。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提高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过去单一的独立设计模式转变为部分独立项目与部分协作项目设计模式,培养了学生协同工作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机会。

5.加强能力培养,以体验为手段,学研互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提高创新能力。教学计划有2个创新学分,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的思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体的做法由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科研工作体会、工程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把工程案例带进课堂。这些知识的传授必然能够启发学生思维[5]。然后学生自己申报创新实验的题目或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以实验室(实验装置或过程设备拆装)或工厂为平台,以教学模型或实物为道具,让他们在动眼、动脑、动手过程中认识基本结构,了解基本原理、让技术还原[5],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获得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中受到初步的科研训练。最后,学生将成果以专利、发表科技论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创新实验报告的形式申报,经评审合格获取1~2创新学分。

化工大学论文范文篇7

一、学术期刊内部审读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

期刊内部审读中,除了要认真审读文章的观点、结构、论述逻辑和语言表达是否准确之外,还要认真审读稿件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如中英文目录、正文标点符号、字母大小写、数据统一、公式和计量单位、参考文献规范等细微之处[2],确保审读工作的全面性。

(一)标点符号问题

(1)目录与正文标题标点符号不一致。在对目录与正文标题进行审读加工时,编辑一般主要看目录与正文标题、副标题、作者、页码的一致性,容易忽视其标点符号的存在。如正文标题“守正创新:大别山红色文化话语研究”,而在目录中标题“守正创新大别山红色文化话语研究”,正文中标题的符号“:”,在目录中变成了“空格”。(2)关键词之间的标点符号不统一。因作者使用习惯的不同,关键词之间的符号使用较多的为“、”“,”“;”“空格”,编辑在校对过程中,要特别关注一下此处标点符号的统一性。关键词之间的标点符号都应该用“;”表示。(3)破折号用法不统一。破折号不管是出现在副标题或正文中,总能发现不统一现象,有的用“--”,有的用“——”,标点符号半角、全角没规范使用。特别是有副标题的论文之间的字体、字号及破折号也不统一,在审校过程中一定要多留意这些细小的问题。(4)参考文献年、卷、期、页码之间的标点符号不统一。如参考文献中“薛惠元,舒怡,万诗雨.海外养老保险研究进展与启示[J].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5):48-67.”,由于全角字符占两个标准字符的位置,半角字符占一个标准字符的位置,“薛惠元,舒怡”这两个作者之间标点符号用了全角,而“舒怡,万诗雨”这两个作者之间用的是半角;“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出版物与年之间用了半角,而“2020,35(5)”年与卷之间用了全角。用半角的才是正确规范的,在审校过程中,这样的细节也得注意,所有符号必须规范使用。

(二)字母大小写问题

(1)目录与正文标题的字母大小写不一致。如正文标题“基于Deform的汽车前轴热处理工艺研究”,而目录中则是“基于deform的汽车前轴热处理工艺研究”,正文中也可能出现两种拼写法。虽然仅是一个大写“D”与小写“d”的差别,但必须前后一致。(2)摘要与正文的字母大小写不一致。如摘要中“C-Bus智能照明系统总体框架包括了主控中心”,而正文中“C-bus即智能照明系统总线”,“C-Bus”与“C-bus”不一致,微小的细节,反映的却是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表达。

(三)数据问题

(1)摘要与正文数据不一致。有的论文摘要与正文中的数值内容不符,摘要中“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对抗肿瘤药物防护知识的学习兴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文中同样的论述内容却变为“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对抗肿瘤药物防护知识的学习兴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到底是小于0.05还是0.01?数值不一致。(2)图例说明与图中曲线数据不一致。很多情况下图例说明与图中曲线不一致问题是很容易被忽视的,这也是出现问题比较集中的部分之一[3]。例如:“DG单元孤岛运行负荷功率变化”曲线图中可看出,当时间达到1.0S时,微电网与配电网之间的链接断开,可在正文中,作者却写成了“当时间达到1.5S时,微电网与配电网之间的链接断开”,这是文图数据不一致的问题。(3)论文表格中的数据与论文说明的数据不一致。有的论文表格中的数据,编校核算公式或一步步推导后,发现结果与论文说明不一致。如表格中“Y地区生产总值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X1:0.424,X2:2.671,X3:1.094,X4:0.185,X5:0.897”,在文字说明中“各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总和为5.274”,将表格中的数据重新运算后,结果为“5.271”,在论文说明中应将“5.274”改为“5.271”。因计算有误而产生表格指标数据与文字说明中数据不一致问题,很容易被忽视,有时又很难被发现,若能对论文数据前后做对比检查工作,可减少此问题出现。(4)数据不完整问题。数据不完整主要表现在表与表之间的关联数据不能得出文字说明中的数据结果。如表1中“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六大模块标准差”数据,表2中“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英语知识掌握情况成绩变化对比”数据有最高分、最低分、标准差,但在论说文字中“全班平均提高了34.2分”,表2中没有平均分的数据,无从验证“34.2分”的正确性。因表2中数据的缺失,而导致文字说明中数据的正确性存疑。

(四)中英文作者信息不对称现象

(1)中英文作者姓名、单位顺序不一致或拼写错误。如中文“聂思芹,邓锐,李军”,而英文中“NieSiqin,LiJun,DengRun”。仔细看后发现“邓锐,李军”的中英文顺序不一致,应改为“NieSiqin,DengRun,LiJun”,同时“邓锐”的英文拼写“Run”应改为“Rui”。英文中正确的信息应为“NieSiqin,DengRui,LiJun”(2)中英文作者单位数量、邮编数字信息部分缺失。如中文“高科华1,2,刘小郧1,王灿2(1.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60;2.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330013)”,英文为“GaoKehua1,LiuXiaoxun1,WangCan2(1.WuhanPolytechnicCollege,Wuhan43060Hubei;2.Jiangx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Nanchang330013Jiangxi)”。英文作者高科华单位少了2,应改为“GaoKehua1,2”,作者单位1的邮编“43060”,与中文对照后发现漏掉了“0”,应改为“1.WuhanPolytechnicCollege,Wuhan430060Hubei;”。另外,有时还出现同单位中英文邮编不同。

(五)参考文献有误

参考文献出现嫁接问题。例如:“[14]杨佳峰.湖北8所高职院校入围‘双高计划’[N].中国教育报,2016-06-29(1).”看上去参考文献著录的所有要素齐全、格式规范,似乎没有问题,但通过查证发现,文献前半部分(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与文献后半部分(连续出版物题名、年、页码)不对应[1],通过文献题名查证到的文献如下:“[14]杨佳峰.湖北8所高职院校入围“双高计划”[N].长江日报,2019-10-29(1).”。这种表面看起来没有问题的文献,尤其不容易发现它的问题,要特别加以注意才行。

二、加强学术期刊内部审读工作的几项措施

学术期刊出版前的每个细节之中都渗透着审读和校对工作的作用,如果审读工作不够科学和规范,那么就会给论文留下不少问题,直接影响到期刊的内容质量和出版质量,从而影响到期刊的可读性以及期刊的声誉[4]。因此,笔者针对审读工作中容易忽视的问题,从审读工作的重视度、审读方式及加强编辑业务学习和培训等方面提出几项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重视期刊出版前的内部审读工作

期刊出版前的内部审读工作,是对论文差错率、编排规范、图表和文字匹配等方面的再次审视和查补缺漏[5],是“鸡蛋里挑骨头”,从源头上把好学术期刊的质量关。是在审稿、修改之后,又增加的一道程序。对容易忽视的问题再进行检查,尽量在出版前将差错全部消灭,从而减少出版后的损失及负面影响。因此,期刊出版单位领导要重视出版前的内部审读工作,确定审读重点、丰富审读形式,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审读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审读工作的有关制度和责任体系,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审读工作合力,确保审读工作管理办法落地见效,推动期刊质量不断提高。

(二)采用层次和归类法的交叉审读方式

为了提高期刊的审读效率,笔者提出了采用结构层次、元素归类和交叉审读方式,采用从论文整体到局部的审读思路及审读模式。这样审读,更容易发现不易察觉的问题。1.结构层次和元素归类相结合的方法审读过程中为了更容易发现问题,对论文的结构层次和内容按类别进行细化归类,每次只关注一个类的知识点,就一类元素进行审读。具体如:将论文题名、作者、姓名及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分成一级6个层次;页码、标题、公式、图表、参考文献分成二级5个层次;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分成三级4个层次;收稿日期、基金项目、作者简介分成四级3个层次。审读时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顺序检查论文是否具有上述所分6、5、4、3层次,从宏观掌握论文层次的完整性;每次只瞄准一个类进行微观审读,就容易查找出疏漏之处。这样既保持论文内容宏观上(层次)叙述的连续性,又保持论文微观(同一类元素)上表达的连贯性,从而使审读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发挥更大的作用。2.交叉审读审读的目的是减少论文中的差错率,不同审读者因所学专业不同、审读习惯不同,发现问题的类型也不尽相同[6]。审读遍数越多,发现问题和错误的概率就越高,那么集合多个审读人的综合能力,就尽可能多地发现论文中错误的问题。同时,由于每个审读者对论文标准的理解不同,而在审读过程中对规范方面的要求也不同。为了更好地统一审读标准和质量,可以召开审读会,开展审读意见专题讨论,达成共识后[7],制定《编辑部内部审读规定》,并不定期地进行更新,尽最大努力达到审读的真正目的,有力地保证期刊的出版质量。

(三)有效融合审读工作提升编辑人员的业务能力

学术期刊内部审读的质量,很大程度上掌握在编辑们的手中,要靠编辑们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来保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编辑业务能力的提升是挑战也是机遇。学术期刊编辑要顺应时展,找准自身优势,寻找合适的发展路径,结合审读工作努力提升编校业务能力。学术期刊编辑同行之间可以将审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汇总,制作成简报,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利用网络工具广泛在同行之间传播。这样的问题反馈方式,同行们可以取长补短,使审读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学术期刊管理部门和主办单位要定期组织编辑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可以按照相关专题来进行,比如编辑业务方面,可以对审读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让编辑之间进行深入地交流与研讨,直接提升编辑本人的业务能力。同时,随着智能技术的提高和普遍应用,不少校对软件已经开发出来并投入了应用,学术期刊编辑单位也要顺应科技发展形势,引进相关软件、对编辑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化工大学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情感;交互;情侣衫设计

一、课题研究背景

1、人类的情感附加值需求使产品设计理念发生变化人类对产品需求按层次划分为:功能、性价比、质量、情感、外观、社会地位象征。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消费已严重忽视了功能化。这种变化是产品实用功能的弱化导致的情感附加值的增加。

2、人类情感交流的需要情感是人类交流的桥梁,而设计理念也追随着人类情感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好的作品可以让人们更加的愿意去接受,甚至想尽办法去获取,这就是在视觉上之外的心灵上的感受,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也在经济发展稳定的情况下越来越大,而情感类的物品则在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设计出的情感类物品相互交流,沟通彼此的感情,增进彼此的关系。这也是人类情感类交流当中的一部分,它已经彻底的融入到了人类生活中。

3、情侣产品的消费群体分析目前市场上情侣商品种类繁多,情侣衫为其中之一。情侣衫作为象征情侣关系的外展表现服饰,对促进情侣关系有很大帮助。

4、情侣产品情感化设计现状目前大众市场上的情侣产品主要以外形吸引群众,使人产生情感的联想。

5、课题研究意义本次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表现在人类在产品体验中所收到的情感体验,通过视觉的认可,以及心灵上的改变,与他人间起到了一种无形中的沟通桥梁。情侣间的交流方式也更加的多样化,不仅促进情侣间的关系,也更好的满足大众对情感体验的一种认知。

二、情感与情感体验

1)情感的含义。情感是天赋与人的特征。由生理反应引发的心里感受称之为情感。2)情感与价值体系、评价的相互作用。欲望与抉择决定了情感的需要,同样的一件物品价值体系也在这一点上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好的物品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好评和认可,这就是情感价值体系的精髓所在。

三、情侣产品的情感体验

1)构成要素。每款产品都有其特定目标用户2)情侣产品用户情感需求趋势。本文以心理特点为主要研究方式,展开以用户为中心的情感体验进行研究。3)形态与情感体验。产品的形态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认为形态。不同形态向人们传达不同情感信息,给人们带来不同感受。4)色彩与情感体验。产品的色彩是决定产品能否吸引人的重要因素。色彩除了给人强烈的视觉印象外,还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发用户联想。情侣产品用冷色调构成男性的沉着坚毅的性格特征。用暖色调构成女性的温暖化等情感印象。5)文字、图案与情感体验。情侣产品通过将一句完整的话分解到两个产品上结合起来表达完整的爱意。

四、情感体验方式和层面

1)情感产品体验方式。通过向用户传达某种感情使用户有难忘的回忆,达到主客之间交相呼应的过程为情感体验。2)情侣产品情感体验的层面。产品物化了的人,人物通过三个方面表达情感,分别是使用方法、感官认知和物理功能。

五、情侣产品的情感体验设计与探讨

1)发现设计创意。用“情境分析法”通过调查研究,观察和体验给用户带来心里感受和体验。2)目标用户研究。访谈法;生活方式拼贴;设计构思;产品展示。

六、总结与展望

化工大学论文范文篇9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优势

1.新媒体环境丰富了安全教育的资源,有效降低了教育成本。新媒体是指运用网络技术将各类信息汇集在一起,建立起新的信息资源平台。毫无疑问,新媒体的出现给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打开了新的局面。大学生是新生代力量,接收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他们通过各种信息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在线教育等均可以接触到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且其内容呈现的方式较多,学生很容易接受。与此同时,从教育成本的角度来看,新媒体是运用最新的数字技术,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教育成本的支出,在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这无疑是一种非常经济且有效的教育手段[1-2]。2.新媒体环境创新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教学形式。大学生是祖国发展的核心力量,对于他们的培养要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率。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创新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教学形式,使得大学生在接收安全教育的时候更加便捷与灵活。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创新,让大学生不再是单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中知道常见的安全隐患、注意事项,而是从网络渠道中去探索和挖掘最前沿的信息资源,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安全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

1.新媒体环境下信息量庞大,学生被动接收各类信息。新媒体资源丰富,依托各类交友、新闻等平台,以每秒钟数万计的信息呈现爆炸式增长。各类信息鱼龙混杂,大学生虽已成人,但对于信息的分辨能力还有待加强。本来是要打开一个学习APP来了解安全知识,但却被不断弹出的八卦娱乐新闻所吸引,学生出于好奇会很轻易地浏览此类信息。被动地接收无关紧要的信息,大大占据了学习时间,降低了学习效率,这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2.新媒体环境增加了高校实施安全教育的难度。据统计,95%的高校会在学生入学时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部分高校把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来实施,还有一部分是通过讲座形式来开展,基本上可以向大学生普及安全教育的常规内容。由于新媒体的出现,大学生已经不再被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所吸引,他们更愿意接触新媒体平台所传播的理念。但新媒体环境缺乏规范性和合理性,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致使高校无法控制学生是否真正地在学习安全知识,是否收到不良信息的侵扰,大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依然不敢松懈。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亟待提高。大学生有一定的网络安全意识,但安全行为却亟待提高。据统计[3-4],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大学生认为网络给自己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他们也知道网络中存在许多陷阱与诈骗,但却不注意保管自己的个人信息,随意点开不明链接、在公共场合链接Wifi进行支付、填写本人及家人的住址和身份信息等,以至于经常出现很多大学生及其家人被敲诈勒索的事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亟待提高。

三、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措施

1.政府应健全新媒体管控机制,创建良好新媒体环境。各级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应联合当地的教育基体,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设立专门的新媒体监督机构,做好新媒体运用和舆情监控管理,确保学生所能接触到的新媒体信息基本良好,提升新媒体整体向上的发展空间。2.高校应有效利用新媒体,创新安全教育新形式。中央财经大学的新生会在入学前就收到一份网上安全教育课程,课程中的动画或视频生动形象,安全教育效果良好[5]。高校承接在大学生与新媒体之间,应时刻将最新的技术与教育资源融合,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个平台,做到将安全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创新安全教育教学形式,通过问卷和调研,了解学生最需要的安全知识、最乐于接受的安全教育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3.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做新媒体智者。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人,既要享受新媒体带来的福利,更要自觉遵守新媒体公约。通过学习《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自觉运用法律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提升网络安全素养,做新媒体智者。

参考文献:

[1]陈峥嵘.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及加强安全教育的策略—以西南科技大学实证调查为基础[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2]朱卫国.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构建[J].高校教育管理,2014(13).

[3]邹勇.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4(5).

[4]梁榕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6).

化工大学论文范文篇10

ApplicationofElectrostaticPrecipitatorswithWiderElectodeSpacingandLongerDischargeSpineElectrode

邓云峰刘功智张国权*

【摘要】宽间距长芒刺静电除尘技术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所取得的成果之一。由于采用宽间距、长芒刺放电极结构和极板涂敷特种防腐涂层,降低金属材料消耗的同时,降低了宽间距电除尘器电压工作范围,避免了使用超高压电源致的绝缘难题,解决了静电除尘器的初期投资问题。笔者在现场的使用表明,该除尘技术不仅可有效改善作业环境,且工作电流、电压稳定,收尘效率高,设备阻力低,运转稳定可靠。

【关键词】静电除尘器电极间距放电极导电涂层

张国权*:东北大学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0)

双极不对称预荷电静电增强过滤除尘技术的应用

ApplicationofElectrostaticEnhancedFabricFilteringTechnologywithDual-ElectrodeNon-SymmetricPrecharge

刘功智邓云峰荣卫东*李传贵

【摘要】双极不对称预荷电静电增强过滤除尘技术,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所取得的成果之一,该技术采用双极不对称荷电增强方式,将普通静电增强效果与粉尘凝并机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提高了过滤除尘器的收尘效率,尤其是呼吸性粉尘的效率,同时又极大地改善了滤料粉尘层的结构,可显著地降低过滤阻力增值,节约运行能耗。笔者研究的该技术应用于焊接车间的焊接烟尘的治理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场测试表明,该技术对焊接烟尘的滤除效率提高3%,尤其对微细粉尘效果显著,2μm粉尘穿透率相对下降了47%。采用超细滑石粉高粉尘负荷测试结果表明,过滤阻力增值降低达30%,清灰效果明显改善。

【关键词】静电增强预荷电过滤粉尘治理

荣卫东*:东北大学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1,6)

静电增强纤维过滤压力降的理论推导

TheMathematicalModelEstablishmentonPressureDropofElectrostaticEnhancedFabricFilter

刘功智邓云峰荣卫东*张国权*

【摘要】从假设粉尘为大小均一的球体、粉尘沉降过程视为沉降于滤料层及形成粉尘层两个阶段出发,认为荷电粉尘由于极化力而有形成"功尘粒子串"的趋势,从而推导了静电增强纤维非稳态过滤压力降理论模型。

【关键词】静电增强过滤压力降阻力

荣卫东*,张国权*:东北大学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1.5)

城市安全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初探

PreliminaryExplorationofCitySafetyProgramming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

刘铁民吴宗之李传贵张兴凯耿凤王银生刘功智钟茂华张华俊赵军

【摘要】使用城市安全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提高城市安全规划效率和科学性。本文从使用的角度,论述了城市安全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数据库以及组成,提出了总体框架。

【关键词】城市、安全规划、地理信息系统

(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2002,10)

重大危险源普查与建立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

GeneralSurveyofMajorHazardsandEstablishmentoftheSystemsofMajorIndustrialAccidentPreventionandContral.

吴宗之高进东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重大危险源普查技术方法和北京、上海等六城市重大危险源普查结果。论述了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要素,包括重大危险源普查(辨识)、评价、安全管理、应急计划、安全规划、安全监察,GIS网络监控系统等。

【关键词】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风险评价、事故预防

(全国第二次安全科学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优秀论文2002,11)

重大事故应急计划要素及其制定程序

ElementsofEmergencyResponsePlanforMajorAccidentsandtheFormulatingProcedures

吴宗之

【摘要】论述了重大事故应急计划组成及其十大要素;介绍了制定企业事故应急计划的程序方法;针对我国现状,提出了建立我国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应急计划事故预防安全管理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1)

论重大危险源监控与重大事故隐患治理

ControlofMajorHazardInstallationsandAmendmentofMajorHiddenDangers

吴宗之

【摘要】重大危险源是指工业活动中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量的设备、设施或场所。工业活动中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露事故,尽管其起因和影响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其根源是存在大量的易燃、易爆、有毒物质或具有引发灾难事故的能量。

重大危险源同重大事故隐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前者强调设备、设施、场所中存在或固有的危险物质(能量)的多少,重大工业事故隐患可以认为是出现明显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管理上的缺陷)的重大危险源。从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到重大危险源监控是重大事故预防思想的进步,是从源头上抓预防,是落实"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具体体现,也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强制要求。

本文论述了重大危险源监控、重大事故隐患治理与重大事故预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用事故是能量意外释放的观点,论述了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介绍了建立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的几大要素:危险源辨识、评价、分级管理与监控,应急救援等。

【关键词】安全科学技术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安全管理事故预防

(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001,9)

企业特定期间内事故费用的估算方法

EvaluationofAccidentCostforanEnterpriseinaPeried

宋大成

【摘要】本研究采取的方法是以真实事故数据为基础的分类估算法。企业某时期内(如一年或一个建筑工程期间)事故经济损失,包括与人员有关的经济损失费用、财产损失费用(含停产费用)、企业外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费用、因污染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费用等。与人员有关的经济损失费用由四项构成,即因死亡、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暂时性丧失劳动能力和轻微伤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费用。暂时性丧失劳动能力、轻微伤害及财产损失案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发生频率较低的案例;另一部分是发生频率较高的案例。在计算经济损失时,对于第一部分案例,需将每个案例的损失费用逐个相加;对于第二部分案例,可根据以往的事故经历或通过小规模实验研究求出平均每个案例的费用,然后与该期间内的发生次数相乘得到。

【关键词】企业事故经济损失估算方法小规模实验平均费用

(劳动保护2002,3-4)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爆源点的确定方法

TheMethodtoConcludetheStartSiteofGasExplodinginCoalMine

孙猛

【摘要】确定瓦斯爆炸的爆源点是查清事故原因的关键。笔者通过爆炸动力现象、火源和瓦斯三个方面的分析,提出了瓦斯爆炸事故爆源点的确定方法,即首先从分析动力现象入手找到爆炸可疑点,再结合瓦斯积聚和火源的产生,最后确定出爆源点。

【关键词】瓦斯爆炸,动力现象,火源,瓦斯积聚

(劳动保护1998.1)

火灾预防与应急计划

FirePreventionandEmergencyPlans

孙庆云

【摘要】火灾隐患是常见的,也是经常被忽视的。本文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角度阐述了火灾应急计划的框架及其主要内容以及如何有效实施应急计划;同时对常见火灾隐患及其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应把消防工作纳入到系统化、规范化的体系管理的轨道上来。

【关键词】火灾应急计划预防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3)

用高分子添加剂提高乳化炸药的储存稳定性

ImprovingTheStabilityofEmulsionExplosiveswithaPolymerAdditive

陈志刚杨荣杰*

【摘要】目的研究用高分子添加剂提高乳化炸药的贮存稳定性。方法采用高低温循环、电导率测试、DSC分析及自然贮存等方法表征乳化炸药的稳定性。结果获得了一种贮存稳定性能良好的乳化炸药配方,并进行了工艺条件的优化。结论引入高分子添加剂的乳化炸药的稳定性明显高于不含添加剂的乳化炸药,添加剂的存在不会对乳化炸药的爆轰性能产生明显影响。

【关键词】高分子添加剂乳化炸药贮存稳定性

*杨荣杰: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9,10)

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煤尘综合治理

TheSynthesizedDisposalonGrimeofCoalyTransportSysteminThermalPowerPlant

赵阳李德龙郭克运

【摘要】通过对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所采取的综合治理体系的介绍,为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煤尘治理模式。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煤尘治理

(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8,10)

基于Petri网的城市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救援系统性能分析

PerformanceAnalysisofChinaUrbanEmergencyResponseSystemBasedonPetriNet

钟茂华刘铁民刘功智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需要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满足城市居民对公共安全的需求。近年来,我国政府已开始在部分城市建设应急联动系统来处理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这里,我们引入Petri网来对我国典型的城市重大突发事件应急联动系统的应急性能进行分析,初步建立城市重大事件应急联动系统的性能分析的Petri网模型。

【关键词】城市突发事件、应急联动系统、性能分析、Petri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1)

基于遗传算法的矿井火灾时期风流优化控制研究

Airflowoptimizingcontrolresearchbasedongeneticalgorithmduringminefireperiod

ZhongMaohua1,2,*WeiXing2,FanWeicheng1,andLiPeide1

ABSTRACT:Minefireisaverycomplexphysicochemicalprocess.Onceithappens,therearelotsofpoisonousandharmfulgasingredientswhiletheoxygendensityisgreatlyreduced.Suchgaswillcausepoison,suffocationordeathifitisinhaled.Asweknow,themaincauseofgreatamountofpersonlossesduringminefireisfumepoisonandsuffocation.Additionally,thefumecausedbythefirewillblockthevisionanddecreasethevisibility,whichwillimpedehumanevacuationandfirefighting.Moreover,duetotheturbulentairflowofventilationnetworkduringminefireperiod,itiseasytocausethegasandcoaldustexplosion.Soitisveryimportantfortheevacuationofminersandminingsalvationtoresearchtheairflowcontrolduringminefire.

Inthispaper,GeneticAlgorithm(GA)isusedtosolvewind-flowquantitativeoptimizingcontrol.Andin"Introduction"weintroducesomeresearchesofairflowcontrolofminingfire.In"MainPrinciplesofAirflowControlDuringMineFirePeriod",thefundamentalprinciplesofairflowcontrolduringminefireareintroduced.Theairflowoptimizingcontrolmodelsareintroducedin"NonlinearProgrammingModelofAirCurrentOptimumControlDuringMineFirePeriod".In"ComputationofNonlinearProgrammingofAirflowControlDuringMiningFirePeriod",thecomputationmethodsandtheselectionofrelativeparametersofthecontrolmodelarediscussed.Finally,acomputationexampleisgiven.

KEYWORDS:minefire,airflowoptimizingcontrol,humanevacuationplan,geneticalgorithm.

(1StateKeyLaboratoryofFireScience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HefeiAnhui,230026P.R.China

2NationalCenterforIndustrial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StateEconomicandTradeCommission17HuixinXijie,ChaoyangDistrict,Beijing,100029P.R.China)

JournalofFireSciences,2003,21(2):131-153.

重大危险源控制及其应用

TheControlofMajorHazardInstallationsandItsApplications

高进东吴宗之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重大危险源控制的产生背景、发展状况及控制系统的主要构成;回顾和总结了重大危险源控制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情况,结合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对我国重大危险源分布及状况作出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建议。

【关键词】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重大事故预防

(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2002,10)“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重气扩散的数值模拟模型验证

TheNumericalSimulationModelValidationofHeavyGasDispersion

魏利军张政*胡世明*吴宗之

【摘要】重气泄漏扩散事故是经常发生且危险较大的一种事故形式,由于重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重气往往沿地面扩散,泄放物质进入人体将引起中毒事故,若泄放物资被点燃或引爆将引起大规模的燃烧爆炸事故。本文给出了描述重气扩散过程的数值模拟模型及计算方法,并采用本文提出的模型和算法,对ThorneyIslandTrial008实验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说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和算法是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