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2 09:52:29

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总结

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总结篇1

助理工程师个人专业技术总结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采油五队胜11采油站已经工作整整一年了。在这短暂的一年工作过程中,我不仅加深了原来学习的知识理解,而且对以前书本中没有接触或接触不深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工作以来,在上级领导的培育和教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学习上,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并努力提高自身能力。而在这点上单位和上级领导给了我很好的条件,采油本来就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自我毕业以来,全身心的投入到这个行业上,丝毫不敢懈怠。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把学到的书本知识很好的应用在平时的采油管理工作中,管理采油五队胜11采油站安全、环保、生产平稳进行。

   工作上,采油五队胜11采油站去年成立以来,出于各种原因,原油产量不是很理想。我在采油队领导的支持下,紧抓胜85撬装站的注水工作不松懈,相继建成55胜9配水间、55135配水间、55胜86配水间,开注水井13口,合理注水,科学注水,原油日产量由注水前的22吨增至现在的27.5吨,注水效果显著。本年的7月份,由于注水让我站的日产原油量大幅度提升,采油厂把我站拟定为胜85非注水项目区。为此,我站在我的带领下,经过全体员工的努力,治理脏、乱、差井场15个,恢复停趟井3口,安装新井3口。改造胜85撬装站内的生产,生活条件等。今年,单井计量这项工作在采油厂也是重中之重,我站在采油厂的支持下,改造单井计量井场7个,大大提高了我站的单井计量能力。改革是我厂的大趋势。本年度十一月份,顺应我采油厂改革大势,我站配合采油队完成全体员工竞聘上岗工作,我站竞聘成功人员13名,换血人员1名。安全环保工作上,我一直把安全环保放在工作的首位来抓,本年度,我站没有一起安全环保事故发生。

   一年马上就要下来了,但今年的工作还有待完成,时间紧,任务重。在这一年的工作中,在领导的关怀和全体员工的支持与帮助下,经过不断的努力,我适应工作节奏,具备了一定的管理工作能力,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加强学习,克服缺点,力争自己管理能力水平能够不断提高,同时我清楚地认识到采油工作的新形势,今后还需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新管理、新理论的学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求实创新,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成长,积累工作经验,培养工作能力,争取为采油厂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己之力,为采油事业多做贡献。

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总结篇2

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来说,从事机电安装及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工作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刚刚开始工作的时间里,尽快适应了工作的环境,融入到公司这个集体中。在领导及各位同事的关怀、支持与帮助下,认真学习机电安装及水工金属结构制造安装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积累经验。这期间主要学习了《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及安装验收规范》、《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金属熔化焊接接头射线照相》、《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等,特别是对于钢结构制造安装的理念,由初步的认识上升到更高层次的水平。

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机电安装及金属结构制造安装的和无损检测的相关知识,通过做这些工作,对机电安装及金属结构的制造安装的认识逐步提高,各构件的安装及焊接变形控制更加合理、无损检测合格率相对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此期间,通过水利部水工金属结构质检中心学习培训先后取得了水利水电工程质检员资格证书、超声波II级、防腐蚀质检员、射线II级无损检测专业资格证书,整理个环节质检的资料,出具无损检测报告,锻炼了耐性,认识到做任何工作都必须要要认真、负责、细心、严谨,同时处理好同事间的关系,与公司各部门之间联系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应用,逐步提高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领会质检工作的核心,本着“科学,准确,公正,合理”的质量检测宗旨,积极响应、倡导“一家人,一条心,一股劲”的企业信誉精神,为公司的发展多做贡献。

通过这些年的实际工作掌握了也些无损检测方面的知识,这些对我在从事的金属结构无损检测工作过程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通过这几年在对水工金属结构制造安装的检测工作的检测过程中,是我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也学到了更多的关于金属结构无损检测检测方面的工作经验,使我认识到自己的学识、能力和阅历还很欠缺,所以在工作和学习中不能掉以轻心,要更加投入,不断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周围的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这样下来感觉自己还是有了一定的进步。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已具备了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努力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积极提高自身各项专业素质,争取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具备较强的专业心,责任心,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我们的部门是公司的窗口服务部门,工作就是跟业主打交道,服务上如果上不去就会影响公司的形象,让业主对公司产生不良的印象。全心全意为业主服务,在2007年全职从事无损检测工作以来,经过古城,苗家坝、以及苏丹阿特巴拉水电站的机电安装的无损检测工作,得到国内外业主监理的一致好评,这样也督促我使我在工作上要更加精益求精,在服务态度上要求自己更加认真、负责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第一,质检工作是相对比较艰苦和枯燥的工作,在工作中将边学习边实践,要多动脑筋,认真看图纸、看懂看透,熟悉制造安装验收设计规范;

第二,自己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工作经验还是很欠缺的,应当更加努力的学习与实践。在以后的工作与学习中,自己决心认真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加强责任心,为公司的快速发展,为公司经济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应该贡献的力量。

第三,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与相关的经验,多向领导及同事等有经验的人请教。加强无损检测专业方面的专业技能的学习、走向的了解,加强周围环境、同行业发展的了解、学习,对自己的优缺点做到心中有数;

第四,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拖拉;

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总结篇3

关键词:访问工程师;高职院校;服务企业;校企合作;途径

作者简介:崔海军(1979-),男,江苏盐城人,硕士,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结构工程、桥梁工程、高职教育研究。

刘荣红(1979-),女,江苏海安人,大学本科,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音乐教育、高职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职院校“政府导向、校企合作、服务地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1SJD880075)、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企业导师”之“双师”模式实践与研究(登记号:GYE39)。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为了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实施了“访问工程师”项目,制定了访问工程师实施办法。但高职院校实施“访问工程师”项目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在项目获得的收益很少,甚至几乎没有,导致企业参与“访问工程师”项目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因此,高职院校在“访问工程师”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积极探索如何依托项目服务企业的方式和途径,确保“访问工程师”项目的顺利实施。

一、基于访问工程师项目高职院校服务企业的内涵分析

(一)访问工程师的主动

基于访问工程师项目高职院校开展为企业服务,访问工程师作为学校和企业的联系桥梁,并且在企业现场实践。因此,访问工程师应积极主动,结合生产实践和企业情况,利用学校资源和个人才智主动地为企业服务,为企业解决困难,创造效益,让企业欢迎和接受。这种服务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服务,高职院校的访问工程师是实现企业服务的重要主体。

(二)高职院校的配合

访问工程师在企业开展企业服务,仅靠个人力量其服务能力极其有限。高职院校作为派出组织,要为服务提供硬件资源、财政资源及人力资源的支持和帮助。高职院校应积极配合在企业的访问工程师,开展有成效的企业服务,保证为企业服务的质量。

(三)合作企业的获利

访问工程师来到企业,主要是为了培养生产实践能力和“双师”素质。访问工程师要让企业欢迎和接受,就要在项目实施期间让企业得到利益。因此,在访问工程师项目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的企业服务一定要让企业从中获利,促进企业生产和发展。这种服务要以企业的获利作为要求和目标。

(四)校企双方的共赢

基于访问工程师项目高职院校开展为企业服务,不仅企业在服务过程中得到了利益,而且高职院校在服务的过程中,锻炼了访问工程师,提高了其生产实践、科研及专业服务能力,同时拓展了高职院校教育内涵,加强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及校企合作深度。因此,高职院校的这种服务实现了校企双赢,是学校和企业的共赢。

二、基于访问工程师项目高职院校背景下服务企业的途径

(一)丰富和扩展高职院校教育内涵,为企业进行专业相关教育和培训

高职院校基于访问工程师项目开展校企合作,应充分借助项目和企业的联系,为企业进行相关教育和培训,改革和创新教育内涵,拓展教学对象和内容。这样既实现了为企业服务,获得企业的认可和支持,又丰富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内涵,提升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力。

1.针对企业需求,为企业“订单式”培养学生优先提供优秀毕业生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在访问工程师实施期间,应调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了解企业的人力资源计划,积极主动改革教学模式,和企业洽谈、联系,为企业“订单式”培养学生,为企业量身定“教”,并优先提供优秀毕业生。这样,高职院校为企业的人力资源提供支持,成为企业优质员工培养基地,不仅为企业解决了招工和用工问题,而且拓展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校企双赢,共同发展。

2.协助企业进行新入职员工培训

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在企业访问实践期间,应主动融入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协助企业对新进员工进行岗前培训,收集资料,编制企业培训标准、教材,并参与培训。这样,一方面帮助企业进行新入职员工培训,另一方面通过培训,访问工程师和企业新进员工建立了师生关系、朋友关系,为访问工程师访问项目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人脉支持,为高职院校进一步校企合作打下基础。

3.组织企业员工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学历教育培训及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许多生产企业主管部门及生产企业对企业员工有职业资格资质要求,需要员工参与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试。而企业员工由于长期在生产实践第一线,没有充分的时间复习、看书和理解;同时执业资格考试涉及内容多、范围广,而生产一线的企业人员长期从事某一领域工作,只是精通和熟悉某一方面知识,导致企业人员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较低,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困难。另外,许多企业员工都有学历提升的需要,企业也有对雇用农民工基本职业技能的培训要求。因此,访问工程师可针对所在企业执业资格考试情况、企业工人学历提升教育需求及农民工职业基本职业技能培训要求,帮助企业组织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学历教育培训及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拓展高职教育服务内涵,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提升企业的内在实力,切切实实地为企业带来利益和好处。

4.指导企业员工职称论文撰写和发表

企业技术人员都有晋升职称的需要,而工程职称评审基本条件之一就是需要相关专业论文。由于企业人员长期在生产一线从事实践工作,相关知识理论及论文撰写方法和技巧相对欠缺。因此,企业人员尽管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经验,但往往难以总结、提高和升华,难以将工程的实践转化成理论成果,形成研究论文。我们的访问工程师在企业可以调研企业人员职称晋升和论文撰写、发表情况,开展论文撰写专题讲座,给他们讲解论文的选题方法、论文的格式、结构形式、文字的运用以及论文的撰写和发表技巧等方面,帮助和指导企业员工完成职称论文的撰写和发表,服务企业员工,让企业员工从内心里接受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的到来。

5.拓展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服务企业领域

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素质的竞争,而企业高素质人才的来源,除了“引进来”途径,结合中国大多数企业实际情况,更多的应该在企业内部培育学习文化,抓好企业内部员工的继续教育。而企业职工的学习、继续教育和进一步提高需要丰富且最新的学习资源及相关信息。访问工程师可以作为企业和高职院校的联系沟通桥梁,将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向访问企业开放,并根据企业特色和企业员工继续学习需要,增加企业特色馆藏资源,帮助企业解决继续教育学习资源和信息资源匮乏等情况。同时,为了便于企业员工使用图书馆相关资源,应针对企业员工开展文献检索、网络资源使用方法及相关知识的讲座。这样,通过服务企业,不仅仅是高职院校走进企业,而且吸引企业和企业员工走进高职院校,真正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赢的局面。

(二)加强和创新产研结合,帮助企业技术研究和科研开发

访问工程师来到企业,不能仅仅作为参观者或旁观者拍摄照片、拷贝资料。访问工程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技术服务能力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并加强自身的专业业务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让自己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服务和科研开发,成为企业欢迎和需要的对象。

1.在企业兼职、担任技术顾问,协助企业管理及技术难题攻关

高职院校教师可借助访问工程师项目,在企业兼职或担任技术顾问,承担一定的工作业务,帮助企业解决某些技术问题,使自己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企业的一员,和企业相融合,既实现了为企业服务,又得到了生产实践的锻炼。另外,访问工程师还可以协助、参与企业管理,在企业进行技术难题攻关、设备技术改造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方案,供企业参考和抉择。

2.为企业整理生产实践资料及档案资料

企业要对生产实践后的实践资料与档案资料进行整理、总结、验收和归档。比如土建工程,需要对项目各个阶段工程资料进行整理交有关单位验收和归档,作为土建工程竣工验收的必备资料。我们的访问工程师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料整理能力,并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帮助企业进行生产实践资料管理及整理,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同时,在管理和整理资料过程中,对整个工程实践有总体的掌握,为以后的专业教学改革准备第一手的生产实践资料。

3.校企合作,协助企业申报科技攻关课题

高职院校老师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科研经验以及课题申报技巧,但缺乏实践经历和实践案例,难以寻找研究方向和具体研究点,而生产企业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实践案例以及许多值得提炼、总结和升华的研究点,但缺乏研究经验、方法和技巧。因此,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来到企业后,应注意细心观察生产实践和收集相关实践资料,加以总结,和企业技术人员研讨形成研究课题,向相关科技管理部门申报科技攻关课题。这样形成校企合作共同研究,使企业愿意参与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赢的局面。

4.帮助企业提炼、建设企业文化,利用学院媒介为企业宣传

高职院校里面聚集着专业、行业的专家、学者以及求学、求知的当代大学生,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氛围。由于高职院校从事的是高等职业教育,这种文化带着很强的专业性、职业性、开放性以及融合性,和企业、行业有许多内在联系,对企业文化的提炼和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同时,高职院校老师长期生活在校园的专业文化氛围中,擅长文化提炼和建设。因此,高职院校的访问工程师可以和学院的宣传部门联系,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建议和方案,帮助企业打造特色企业文化,并利用高职院校的院报、学报、网站等学校媒介为企业宣传,扩大影响力,服务企业。比如笔者在班级报纸《市政工程简报》开辟“合作企业”专栏,在学校院报及系部报纸进行“校企合作”专题报道,介绍企业及其文化特色,既宣传了企业,又让同学们认识到企业内在特色和特征,实现校企双赢。

(三)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校企互动和交流

深化校企合作,就需要打破学校和企业的界限,使高职院校和企业的资源、技术及人力得以互通和交流,形成合力,在服务高职院校教学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企业,真正地形成校企一体化和校企双赢局面。

1.校企人员互动,相互兼职,相互聘岗,开放资格考试途径和门槛

高职院校的老师以访问工程师身份走进企业,就是促进校企互动和交流的一种创新和突破,但仍需要进一步深化访问工程师项目制度,比如,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的寒、暑假及周末时间,应系统规划,让教师和企业能够系统地融合,鼓励教师走向企业并为企业服务,实现自身价值。同时,高职院校也要创造机会和途径,让企业技术人员如访问工程师的企业导师及企业的一些专家等,能够到学校兼职,给他们相应的岗位并发聘岗证书,给予津贴和补贴。这样,学校和企业之间人员进行有组织、有系统地相互聘岗和兼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开放资格考试途径和门槛,企业技术人员可以考取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专业教师可以考取专业执业资格证书,共同提高和促进,形成“校企一体”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和技术队伍。

2.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发挥企业积极作用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参与和组织的主体不仅仅是学校,企业也是非常重要的主体之一。高职院校要借助访问工程师和企业的联系和沟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比如给予企业技术人员兼职教授聘书、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证书、教学团队成员证书、荣誉证书及其他奖励、激励措施,为企业技术人员提供服务平台,使他们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得到学术价值的实现,从而具有成就感和满意度,增加企业在校企合作办学中的主人翁意识。

3.开展试验研究服务、技术咨询,形成校企技术服务平台

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层面,访问工程师应该搭建学校和企业的联系桥梁,推动学院和企业共同组成技术服务平台或技术服务研究室之类的机构,利用学校和企业资源为相关企业、行业开展试验研究服务、技术咨询服务及产品包装、加工服务等等。通过服务,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创收,为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为企业的技术技改项目服务,将服务企业的项目工作引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之中,直接把企业项目转化为实训教学项目,达到培养学生、锻炼教师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服务企业的目的。

(四)高职院校应配套政策、制度予以支持和保障

基于访问工程师项目高职院校开展为企业服务,学校应配套相应的政策、制度予以支持和保障,比如高职院校设置企业导师兼职职位及相应的职称,给予一定的津贴补助;与地方政府合作,由政府牵引,举办校企合作专题年会,奖励和回馈合作企业;院校领导重视企业服务,给予财政制度支持,解决校企合作后顾之忧;报地方政府备案,给企业挂牌“学生实训基地”“访问工程师基地”等等。这样,通过政策、制度的支持和保障,使服务正规化、持续化,让企业放心、安心。

参考文献:

[1]朱方鸣.高职校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的意义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7(14):60~61

[2]蔡晓双,李汾娟.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访问工程师项目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0(4):57~59

[3]余龙波.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企业继续教育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6):280~281

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总结篇4

一、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业务能力参加工作19年以来,一直从事施工技术方面的工作,一步一步一个脚印,工作踏实,作风严谨,刻苦钻研业务,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具有丰富的技术管理经验和一定的管理能力;参加过多条铁路和公路的施工,对铁路和公路的施工技术有较为全面的了解,熟悉铁路、公路各项专业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能够切实掌握施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能针对工程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在从事验工计量、变更设计及调概索赔、竣工文件的编制等工作中,均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找材料到大-秘-书-网-d-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二、备一定的管理经验曾经担任过施工室主任、项目总工程师,在基层业务领导工作岗位上已有十年。在此期间,主持过多次技术会议、施工技术难题的研讨会,解决了施工现场的技术难题,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同时积极做好领导的参谋,协助领导抓好管理,使自己在工作能力、协调管理水平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我能够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责爱岗,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工作中积极主动,不怕苦、不怕累,想方设法去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四、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益求精,学无止境、刻苦钻研是我的特点。我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为今后更好地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矗

五、工作中,我善于集思广益,广泛征求大家意见,又能身体力行,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重不断地加强个人修养,踏实做事,诚实待人,也能团结同志,以大局为重,全力支持领导的工作。如果这次我能够竞聘成功,我将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是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另一方面是加强的业务知识的学习,使自己更加胜任本职工作。认真抓好施组的基础工作,学习和总结别人的先进经验和工作做法,使我们的投标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不仅在施工技术上,在商务、报价等方面也要加强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工作能力。

二、扎实工作,锐意进取,继往开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积累技术数据,建立技术档案,组织研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提高施组的技术水平,和大家一起搞好本部门的工作,使本部门的工作日趋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总结篇5

【关键词】设计评审;有效性;控制措施

1引言

我们所说的工程设计是为达到工程的预期目的由专业设计团队提供的实现方案,实现方案有多种多样,因此需进行评审,以期通过评审提供一个最优方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设计评审具有不确定性,参加评审的人员在短时间内对项目了解不透彻,不能提出针对性的有效意见且评审意见发散,甚至出现相左的情况,使设计师陷入两难境地,故而会出现设计师不愿评审甚至对评审抱有怨言的情况。如何提高设计评审的有效性,通过评审让设计师体会到他的设计方案得到优化提升,这就是技术质量管理人员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回到起点,明确设计评审的定义以及设计评审的作用,找到提高评审有效性的关键点,围绕关键点研究制定相应控制措施。

2设计评审的定义和作用

设计评审是为确定设计项目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根据需要一个项目可进行多次设计评审。设计评审作用是通过评审确定设计方案是否能实现产品目标;帮助项目团队发现设计方案中的不足和需要各专业间协调解决的潜在问题;帮助项目团队挖掘方案中可以优化的潜力,使设计得到进一步完善,保证顾客所要求的产品在设计保证期内符合质量标准。

3影响评审有效性的关键点

从评审定义和作用可知,设计评审应以满足顾客要求为前提,在顾客有限资源与资金限制条件下,使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国家与地方的标准及环境规定得以执行,使产品的质量得到保障,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对产品的要求。评审活动的重心是要围绕设计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而进行,实际运行过程中评审面临的主要问题以下几个方面。1)受评审时间限制,参加评审的人员在短时间内对项目设计进行评审,常常会因为对项目了解不透彻未能发现及提出有效问题。关键点是:设计评审应控制评审的时机,按工程项目设计的不同设计阶段有准备、有计划地进行评审。2)工程设计中由于设计产品的复杂程度和技术难易程度不同,对有些技术成熟的项目,设计评审常常无法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使设计师和参加评审人员感到评审无意义。关键点是:应避免无实质意义的评审会,制定多种形式的设计评审,根据项目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评审形式。3)由于评审会参加人员多,设计师在短时间内进行汇报时抓不住汇报要点,致使评审人员不能够对项目有更深入的了解;有些评审人员受个人专业及经验限制或过度关注自己擅长领域,导致评审时不能发现相关专业问题,或者提出一些不符合项目设计阶段的意见,使评审意见无法落实。需要注意的是,工程项目评审会不是科研研发,评审的目的是要帮助设计师发现问题、改进方案,使设计成果更加符合产品目标,所以评审必须对那些不确定性、无法落实的意见进行控制。关键点是:控制评审的重心,帮助设计师进行有效汇报,使设计评审根据产品的具体特点,围绕议题进行评审;控制评审的人员组成,明确责任主体,防止产生错误的观点和偏见。

4提高评审有效性的控制措施

4.1控制评审的时机

4.1.1设计评审按阶段进行

无论是民用项目还是工业项目都是按阶段进行设计的。民用项目分方案阶段、总体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业项目分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由于每个设计阶段对设计深度要求不同,设计评审首先按项目的设计阶段进行,保证评审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使设计成果满足业主要求并符合不同阶段设计深度要求。

4.1.2评审有准备、有计划进行

若评审会开得过早,设计方案未成型或无主要图纸,则评审人员无法对方案进行评价;若评审会开得过晚,则会造成评审意见来不及修改落实,以上情况都会使评审流于形式。为提高评审有效性,评审组织者需有计划,合理控制评审会召开的时机,即在各专业已具备主要图纸及其他关键性设计文稿时即可组织开展设计评审。组织者需进行必要准备。为提高评审有效性,设计基本资料需提早交到评审人员手中,尽可能使参加评审的人员在短时间内对项目有更多更深的了解,以减少或避免评审人员对项目了解不透彻,未能发现及提出有效问题。评审组织者要有准备、有计划地确保评审顺利进行。

4.2选择合适的评审形式

设计评审,习惯性泛指组织会议的设计评审形式,但是工程设计领域,设计单位承接的工程项目设计任务,规模小到数百万元,大到数亿元不同;项目难易不同,有的涉及技术领域攻坚问题,有的是常规设计项目;涉及的专业不同,有的项目仅涉及一个专业,有的项目要涉及多个专业,所以评审形式的选择,对评审的有效性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应根据项目情况进行选择。对一些技术成熟的项目,设计评审常常无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设计师和参加评审人员感到如同走过场一般,为减少和避免对设计师和评审人员造成评审无意义的错觉,可采用阅读文件和图纸的评审形式。为避免阅读文件和图纸的评审形式被不合理乱用,需制定约束条件。对投资较小、规模不大的项目;或技术难度不高的项目;或技术成熟的项目;或基本无风险的项目,符合以上一项或几项的方可选择阅读文件和图纸的评审形式。工程项目设计常常涉及多个专业或多领域,不管是项目设计经理或是评审会主持人(专家组长)都受自身专业限制,对其他专业甚至跨领域专业不甚了解,项目设计中只要有一个专业有欠缺出现短板,整个项目设计在符合产品目标上就大打折扣。为了保证评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项目进行评审前,可根据项目需要进行专业设计评审。专业设计评审形式及阅读文件及图纸评审形式,弥补了单一的设计评审会议形式的不足,提高了设计评审的有效性。

4.3进行有效的汇报

评审是在短时间内进行,设计师的有效汇报有助于参加会议的评审人员了解项目总体情况,特别是设计师有关设计中尚未解决的问题的汇报,更能使评审人员有针对性地帮助设计师解决设计难题。所以评审会组织者可对设计师的汇报作提示性建议,帮助设计师抓住汇报重点。由于工程项目设计涉及专业较多,本文仅对总图及运输专业、水工结构专业汇报要点作概要介绍。

4.3.1总图及运输专业汇报要点

可提醒设计师围绕生产及人流、物流组织;总平面布置及出入口设置;特殊有要求的建筑物的布置;竖向、堡坎布置及土、石方平衡;贯彻城市控制要求;设计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进行汇报。

4.3.2水工结构专业汇报要点

设计师围绕项目概况、要点和设计概况、要点进行汇报。项目概况及要点:水工构筑物组成及设计范围;对设计基础资料的分析及结论意见。设计概况及要点:技术标准、设计使用年限、结构安全等级、荷载取值与计算,以及抗震设防等级等;方案比较、结构选型及成果;施工条件和质量控制指标;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涉及安全的技术节点及分析、论证意见重点;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4.4控制评审的人员组成及明确责任主体

要想在评审中听取更多合理建议,减少不符合项目设计阶段的意见或无法落实的意见发生,对组成评审的人员选择非常重要。在条件许可情况下,为保证评审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邀请具备一定资格且不直接参加设计的人员作为评审人员;评审人员需具有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擅于发现问题并能够根据问题提出建设性指导意见和建议。评审还需要邀请与主要议题有直接关系的设计师参加会议。建设工程设计项目评审主持人一般是由公司总工程师担任,或委托有相应资格的人员担任,负责对项目设计从总体上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需对评审中发现的跨专业的技术问题和各专业间的协调问题提出处理、指导意见。专业设计评审主持人由专业总工程师或领衔人担任,负责对专业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实用性、经济性做出综合评价,需对专业优化及发现的重要问题提出指导、处理意见。

4.5控制评审的重心

为防止不必要的发散,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评审,控制评审的重心至关重要。由于顾客的产品不同,设计评审的重心也不同,本文仅围绕工程设计项目评审重心进行论述。工程项目设计评审重心是围绕产品目标进行评审,包括符合性审查评审、技术协调和优化性评审。符合性审查评审重心包括:设计是否满足顾客要求,即是否满足建设单位的技术及使用要求;是否贯彻了国家和当地政府颁布的法令、法规和规定;设计是否满足地方主管部门的控制要求;设计是否满足上级批复和指示的要求。技术协调和优化性评审重心包括:设计是否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设计是否满足建设单位的技术及使用要求;设计的内容与深度是否符合行业、地方规定要求;是否有可以优化提升的地方,是否有需要专业间技术协调的问题。评审需对评审中发现的跨专业的技术问题提出处理指导意见。设计评审主持人负责对项目设计从总体上进行综合全面的评审评价。设计评审是在本专业内进行,参加人员交流畅通,可以根据需要在项目设计阶段进行多次设计评审,评审的重心需根据项目设计进展情况进行区分。项目前期,即民用项目的方案阶段、工业项目的项目建议书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评审应关注设计依据的有效性及适用性是否正确,评审重心以开拓设计视野为宜,围绕建设单位的技术及使用要求帮助设计师寻找更多可行的设计方案。项目中期,即民用项目的总体设计阶段、工业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评审以讨论各方案的优劣势比较,帮助设计师尽可能挖掘方案中的优势,减少劣势,经过比较选择推荐方案,并对推荐方案进行方案深化讨论,为后续设计提供指导。项目后期,即施工图设计阶段,评审以讨论方案细节,确保方案能有效实施,此时评审的重心是专业设计是否贯彻了国家和当地政府颁布的法令、法规和规定;设计是否满足地方主管部门的控制要求及相关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规定;设计是否满足纲领产品的使用要求;设计是否满足建设单位的技术及使用要求;设计的内容与深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是否有需要专业间技术协调的问题。专业设计评审需对评审中发现的重要问题提出指导、处理意见。专业设计评审主持人对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实用性、经济性做出综合评价。

5结语

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总结篇6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 师资队伍建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099-02

南宁学院历经28年的艰苦奋斗,实现了“万人、千亩、本科”的奋斗目标,实现了从高职高专到本科院校的转变。作为新升本的高等院校,南宁学院走什么路、怎么走,成为了学校重点考虑的问题。经过学校不断地论证,南宁学院决定走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道路。应用技术大学是教育部力推的区别于学术型、基础型的本科新类型,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处于职业教育的高端位置,引领职业教育发展。它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特别是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应用技术大学较之传统的本科院校而言,它对师资队伍的素质及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除具备相应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外,还应具备过硬的专业职业技能及掌握培养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等各种应用型人才的本领。而要建设这样一支与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就目前南宁学院的师资队伍现状来说,将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南宁学院师资队伍的现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应用技术大学对师资队伍的要求,提出相关的对策及措施。

一、南宁学院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比率低。受自身历年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及办学经费等诸多因素限制,南宁学院的师资队伍无论是在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在结构层次的发展上均相对滞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这些问题日益凸显: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尤其是建筑、轨道交通、会计等热门专业教师缺口相当大,个别专业生师比严重失调;同时,呈现出年龄、职称、学历层次等结构均不合理的问题。教师结构不合理,中年人才断层,“双高”即高职称、高学历以及“双师型”教师的比率低。

1.从教师数量上看,南宁学院现有教师600余人,学生规模13000人,生师比为21.67∶1,离教育部对生师比17∶1的要求尚有较大的差距,呈现出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

2. 从教师年龄结构上看,年龄在35岁以下的年青教师占教师总量的61.8%,而年龄在36~45岁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仅占教师总量的20.5%。呈现出中青年教师人才断层的问题。

3. 从专业技术结构、学历结构以及“双师型”结构上来看,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仅占教师总量的18.64%;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含在职研究生班学历)的教师仅占教师总量的20.58%;“双师型”教师仅占教师总量的5.30%。呈现出高职称、高学历以及“双师型”教师比例严重偏低的问题。

(二)教师队伍教学水平不高,整体科研能力不强。受教师不足的限制,老师忙碌于繁重的教学任务而无暇于学习提高,难以开展研究工作,呈现出教学水平不高、科研能力不强的问题。教师获得教学成果、省部级科研项目很少,而部级项目更是未有零的突破。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自2010年以来,南宁学院省部级科研项目共计仅47项,获资助资金总额仅67.7万元,可见,南宁学院教师的整体科研能力十分薄弱。

(三)师资队伍中缺乏学科带头人,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南宁学院拨尖的专家、学者稀少,学术梯队还没有形成。教师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特别是缺乏行业、企业实践经验。为适应迅速扩大的招生规模,学校近年来招聘了大量应届本、硕士毕业生,而这些毕业生从高校直接走进了高校,他们普遍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没有行业、企业实践经验,不了解市场的需求,无法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

南宁学院师资队伍存在的以上问题,将成为它走应用技术大学发展道路的瓶颈,因此加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二、对策

应用技术大学对教师有其独有的素质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师的知识应用能力、技术操作能力、实践组织能力、协调合作精神和应用创新能力等方面。学校应紧扣应用技术大学对教师的这一素质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学校可从改变引进人才的方式和完善相关制度入手。

1.在引进人才的方式上,由“被动等待”转向“主动出击”。改变学校原来只通过各种媒体手段招聘启事后等待应聘者来应聘的做法,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学校根据学科专业建设的需求,组织相关人员走出去,到国内高校聚集的地方,参加当地的人才招聘会,特别是研究生专场的招聘会,广招人才;并有针对性地深入到高校中招收人才。同时,抓好“骨干教师”引智工作。主动在同类院校或社会各企事业单位中招纳学校急需的人才,并通过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或充分利用南宁市批准学校使用10个人员事业编制这一政策,将这些人才吸引到学校中来,以充实学校的人才队伍。

2.建立柔性引进人才相关制度,柔性聘请各类人才。作为民办高校,柔性聘用各种人才既是弥补学校教师队伍不足的有效办法,同时也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和出台柔性引进人才的相关制度,柔性聘用各类人才加盟到学校中来,从而促进应用技术大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首先,充分利用威宁公司及东盟投资区等大型企业、行业的有利资源,聘请这些大型企业中专业职业技能强, 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广西、南宁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学校情况的, 且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专门技能人才到学校来担任兼职教师。其次,根据专业设置及课程结构的需要,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聘请有关人员,以兼职的方式来校担任兼课教师、兼职教授,让他们讲授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知识。再次,聘请一些离退休的高层次人才来校任全职或兼职教师,让他们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及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培养等工作。

(二)立足内涵发展,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努力优化教师结构。针对学校教师队伍呈现“双高双低”(即年青教师、本科学历比重高,高级职称、“双师型”教师比例低)的情况,学校应大力培养现有的青年教师队伍,在学历层次、职称层次、专业职业技能等各方面各层次上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地培养青年教师,着重启动并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工程。

1.启动青年教师在职提升学历层次培养工程。把35岁以下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的工作放到教师培养的首要位置。学校出台相关支持政策以鼓励教师在职提升学历层次,如考虑给教师提供一定的学费津贴等,各教学单位应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及本单位师资队伍的实际需求确定好培养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派送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从而有力地推动青年教师的培养,逐步改善学校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

2. 启动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工程。青年教师入校后,在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的基础上,对所有新聘教师实施“导师制”,即为新教师安排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指导他们听课、备课、讲课, 带领他们开展各项教学科研活动, 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使他们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有生力量。

3.启动“职称申报重点帮扶对象”工程。学校根据教师的学历、教学、科研成果及论文情况,并结合教师自身工作的实际表现,确定职称申报的重点帮扶对象,特别是对扎根在一线工作、甘于清贫、热爱学校、干实事、有成就、业绩多的教师采取重点帮扶措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其展开培养,推动其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帮助他们尽快成长,确保他们能尽快晋升到更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4.启动“双师型”素质教师培养工程。一是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行业或校外实训基地参加社会实践锻炼。让他们在参与企业相关专业技能实际操作中掌握新技术,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专业职业技能水平,进一步了解社会、市场的需要,从而真正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二是加强校内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有利资源,对教师开展实际操作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实操能力和技术水平。三是鼓励各教学单位按学科专业相一致的原则,加强与企业合作,如与企业联合申报横向课题研究,使产学研得到有效结合;再如指派相关教师到企业,协助企业开展技术开发研究等,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社会实践锻炼机会,同时使教师更好地掌握相关专业市场需求的前沿。四是鼓励教师参加劳动部门或社会培训机构组织开展的各类专业职业技能培训,并参加相关专业职业技能考试,学校则从政策上给予有力支持和保障,从而调动教师参与培训及考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职业技能水平。

(三)狠抓教学与科研工作,努力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增强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没有科研的教学,只能满足于从书本到书本,无法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的人才;没有教学的科研,就会脱离高校教师的根本职责,无法完成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会偏离办学的终极目的。为此,学校要营造“全员参与教学科研”的良好氛围,制定与学校实际相符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科研激励政策,与此同时,帮助教师们在教学与科研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促使他们力争做到教学与科研的有效结合,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进而增强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

(四)深入开展与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相适应人事制度改革研究,加大改革力度,促进师资队伍的全面发展。为适应学校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要求,学校要深入开展人事制度改革研究,加快改革的步伐,努力创新相关制度及机制,为建立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提供有利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师资队伍的全面发展。加强人事管理、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管理等制度建设,并将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岗位意识、岗位职责等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内,以此将教师的思想统一到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上来。

总之,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是孕育高校灵魂的过程,它是实现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根本,学校应充分认识师资队伍建设在学校全局工作中的主置及其紧迫性,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建设路子,为建设一支与应用技术大学发展道路相适应的师资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学校师资队伍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广西、为南宁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叶立青,吴晓燕.应用型本科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构建[J].吉林工学院学报,2002(1)

[2]凤鹏飞.新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以安徽三联学院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上)

【基金项目】2012年度南宁学院(原邕江大学)校级科研课题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2018)

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总结篇7

关键词:角色;职业生涯;管理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029-03

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电大教师角色胜任力定位不清晰,进而缺乏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路径。原因在于角色胜任力和职业生涯管理是前因后果的关系,只有明确角色胜任力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胜任素质来进行职业生涯管理。电大教师因其工作方式、工作对象的不同,对专职教师、教学管理教师、双肩挑教师、教学辅助人员有不同的角色胜任力要求,因此有必要对教师角色胜任力进行分类研究,进而有针对性地探究出职业生涯管理路径。

一、角色胜任力研究综述

胜任力(competency),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能将有绩效优秀人员与普通人员区分开的个人能力[1,2]。它的构成包括知识、技能、个人特质和动机。随后各学者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展开胜任力研究。近年来关于电大教师胜任力,各学者分别围绕教师职责、电大教师独特性、教学过程展开研究。

从职责研究,刘波指出电大教师既从事教学工作又从事管理工作,既需要知识又需要技能,知识包括专业知识、教育技术知识、远程教育专业知识;能力包括课程设计能力、组织课堂教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多媒体编辑能力等[3]。基于与普通高校教师工作任务的对比差异,即围绕“独特性”展开研究,李平提出电大教师应是“一专多能”的全面型人才、“独当一面”的开拓型人才、“讲求实效”的应用型人才[4]。胡幼梅也指出广播电视开放大学的教师,应做到“一专”,即精通本专业知识;“二能”,即能指导电大学生自觉,能研究距离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三会”,即会设计、撰写多媒体教材文学稿本,会做电视教学编导,会操作两项以上的电教设备。围绕教学过程,王玉娟指出教师是教学的设计人员、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工作学习的榜样,并指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媒体最佳组合设计,学习指导包括学习方法的传授,工作学习的榜样包括品德、事业心、责任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同时结合电大教育特色,指出教师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树立现代教育观念,精通远程教学业务,具有运用多媒体组织教学的能力,成为远程教育的专家。

总体而言,关于电大教师胜任力研究涵盖了通用性、独特性、综合性的同步研究。围绕职责的研究,体现了教师胜任力的通用性;从差异性研究,体现了教师胜任力的独特性;综合性研究,结合了教师胜任力的通用性和电大教师的独特性。可这些研究都很少体现出角色差异,专任教师、教学管理教师、双肩挑教师、教学辅助教师,对于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程度,各类教师各有不同的目标定位与侧重,因此围绕角色差异,对电大教师进行角色胜任力研究将丰富电大教师的胜任力研究,同时指导电大教师突破职业“高原瓶颈”进行职业生涯管理。

二、角色胜任力分类研究设计

电大教育,根据教师职责划分为:专任教师、教学管理教师、双肩挑教师、教学辅助教师。专任教师负责教学科研和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完善等;教学管理教师,负责学校教学秩序、教学组织、教学管理等基本工作;双肩挑教师履行各项管理职能,同时承担部分教学任务;教学辅助教师服务教学整个过程,例如图书、教材、实验室等。对于各类教师的角色胜任力分析过程如下。

1.初次访谈。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电大的专任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双肩挑教师、教学辅助人员为访谈对象,请他们围绕在工作中需要具备的胜利素质进行讨论并回答。访谈代表访谈前就胜任素质进行统一讲解,要求访谈对象围绕知识、技能和素质展开回答。

2.提炼胜任素质指标。对各类教师代表的回答进行统一整理归纳,形成基本指标。

3.修改调整指标。为使初步提炼指标更具精准性,围绕各类教师角色胜任力素质指标展开第二轮访谈。在第二轮访谈中,与访谈对象就每项指标的具体含义达成共识,最后剔除“事业心”指标,因其与“进取精神”含义相同;“团队协作”与“合作能力”意义相同,将其合并为“团队协作能力”。整理如下。

三、各类教师角色胜任力特征

基于角色胜任视角,对各类教师角色胜任素质特征进行概括总结,呈现出以下特征:第一,各类教师对知识的要求凸显“远程教育”教师角色特点。为适应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的学习更显重要,已成为电大各类教师知识结构的通用要求。各类教师对知识的要求围绕其角色胜任力,专任教师更强调作为普通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和专业知识;教学管理人员和双肩挑人员同时强调其管理知识的学习。第二,各类教师对技能的要求各有侧重。由于各类教师的角色差异,其所具备的能力围绕其职责呈现差异,技能要求体现出独特性。专任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为提升教学能力,专任教师需加强其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反思总结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为提升科研水平,需具备科研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教学管理人员更强调组织协调能力;双肩挑人员,由于工作多样性,突出时间管理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教学辅助人员,为更好地完成教学辅助职责,强调信息管理能力。第三,各类教师对素质要求基本一致。远程教育,作为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员的学习服务是电大教师的根本宗旨,因此各类教师均需立足服务意识,具备责任心、热情及探索创新意识。

四、角色胜任力视角下的电大教师职业生涯管理

(一)教师职业生涯困境制约因素

近年来有学者开始探究制约电大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有学者从主客观方面分析原因,张卓指出客观因素包括:社会偏见、工作量加大、电大教师评价制度滞后、缺乏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指导;主观因素包括:思想认识不到位、角色定位模糊、知识专业化水平低。有学者从不同层面的制约因素进行研究,可概述为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包括社会偏见,学校层面集中在管理评价体系与培训体系的混乱,个人层面集中关注个体职业角色定位模糊、成就动机缺失等。事实上,职业生涯管理的开展是学校与教师个人对职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反馈的综合管理过程。因此基于教师角色胜任力要求,教师职业生涯管理需要教师个人与学校合力开展。

(二)学校层面的路径设计

1.帮助教师角色定位,建立职业通道。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各类教师更加关注个人职业发展问题,因此学校应将职业生涯管理导入教师人事管理过程,帮助教师明确角色,确定职业生涯发展通道,从理念、制度等方面对教师加以引导、保证和支持,协助教师完成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设计、目标的确定、评估和调整等一系列综合性动态流程管理。同时,学校还要使教师理解和认识电大的长远规划和发展目标,将教师的个人职业生涯融入电大的长远规划中,因此教师能够在电大的发展中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以实现教师和电大目标的“双赢”。

2.开展多种培训,提升专业胜任力。①继续教育培训。电大是实现终身教育的有利平台,作为电大教师也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促进教师提升学历,改善知识结构[9]。根据教育发展和科学进步的要求,学校要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项目,更新和补充知识和专业能力,开拓视野,提高工作责任感和兴趣。②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电大教学,促进了远程教育的可能性,因此,电大教师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的掌握与应用程度至关重要,决定了电大未来发展趋势。然而电大远程教育实践较短,就要求电大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多种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转变角色,探索新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方法,成为既能录像录音,又能面授辅导;既懂编导和多媒体教学,又能编写教材和各种辅导材料的综合人才。因此学校要定期安排教师的信息技术专题培训、强化专任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双肩挑人员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促进教辅人员的信息管理能力。

3.搭建科研平台,提升支持服务水平。专任教师发展通道要求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与成果,因此构建科研平台是电大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保障。一是提供科技信息与文献平台,举办学术沙龙、学术报告、学术讲座、专题研讨会,提供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赴国内外重点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机会等,洽谈不同层次的科研项目;二是提供科研硬件设施,以提升支持服务水平,构建科研活动中心,配套专项科研经费,设置科研奖励等。

4.改善工作环境,缓解职业倦怠。电大的工作特性,各类教师经常处在角色冲突的变换中,时间紧,任务急,工作要求高,导致电大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情绪耗竭,身心疲惫,成就感降低,最终产生职业倦怠。因此学校要注重以人为本,营造和谐适宜的工作环境,关注教师的个人情绪、价值观、生活观,以工作轮换、工会活动、心理辅导、素质拓展等项目增强电大教师的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缓解职业倦怠,从而规范和整合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促进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组织生涯发展的协调统一。

5.完善绩效激励机制,突破职业高原。电大教育虽隶属于高等教育,但又不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因此在电大教师的评价体制上,也应该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但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中缺乏对电大教师的评价体系,导致多数教师进入职业高原。因此需要完善人事管理,建立校内职业发展通道评审制度,建立以岗位胜任力和职业发展为导向的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考核指标遵循SMART原则,使教师既有压力,又有发展的奔头;既有公平感,又有职业的危机感,进而突破职业“高原瓶颈”,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绩效考核结果与校内聘任、加薪、培训等多种奖励挂钩,对于专任教师,加大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奖励倾斜,通过职业生涯发展的绩效指标,引导其教学科研,多出成果;对于教学管理人员,以绩效考核为依据对其管理发展通道定级聘任,引导其强化岗位管理意识,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工资待遇随岗位变动;对于教辅人员,依据考核结果指导其做好规划,突破事业“瓶颈”。

(三)教师个人层面的路径设计

1.明确角色定位。角色的差异确定了各类教师有不同的发展通道。电大教师的职业发展通道一般可分为管理系列、专业技术系列、教辅系列。因此随着教师职业生涯的开始,需要明确自己的角色,避免角色模糊或角色冲突带来职业发展通道选择的盲目。电大的专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习的服务者和科研工作者,因此可选择专业技术系列发展通道;电大的教学管理教师和双肩挑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教学管理的管理人员,因此可选择管理系列的发展通道;教学辅助教师,作为学生的服务人员,可选择教辅系列通道。

2.确定职业生涯目标。各类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和发展通道,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的总体目标,在总目标下还应该设立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目标,使自身不断成长,因此在总目标和各具体目标的指引下,各类教师才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升角色胜任力,实现目标。

3.执行计划路径。基于角色胜任力,各类教师在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提升角色胜任力。①自我提升,适应并引领知识更新。动机是一个人行为的根本动力,角色胜任力要求各类教师的学习能力要不断提升,因此,教师个人可通过网络课程、书籍、各类培训班、专题研讨会,自主学习新知识,尤其要加强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知识。作为专任教师,需要紧跟和带领学科前沿;作为教学管理类教师,需要结合实际,补充管理知识,提升工作中的管理效率。②加强实践,增强理论转化实践的能力。电大的学生主体为在职工作者,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电大教师大多理论知识完善但缺乏实战经验,难免在授课中单向传授专业学科知识、理论性技能及策略,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却难以应用转化。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应用理论解决问题,专任教师可通过课题研究、企业咨询等方式提升实践能力。

4.定期评估与调整。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和教师对自身胜任力的了解,教师会对职业生涯重新进行评估,以便强化或转变自己的职业思想,维持或调整专业发展通道,进而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评估和调整保证了教师胜任力的完善,也促进了教师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邢强,孟卫青.未来教师胜任力测评―原理和技术[J].开放教育研究,2003,(4).

[2]王昱,戴良铁,熊科.高校教师胜任特征的结构维度[J].高教探索,2006,(4).

[3]刘波.浅谈广播电视大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

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总结篇8

关键词:探讨;机电一体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前言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门集合了机械类、电子类、计算机类为一体的综合类学科,机电一体化这个职业是近几年来新兴的热门职业之一。培养机电一体化的人才事在必行。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机电一体化职业类型成为了就业领域最广的专业。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正处于一个高速的上升期阶段,导致人才的需求量急速的上涨,当然人才的缺口也就逐渐的突显出来了。机电一体化专业是要求实践能力优于专业理论且为生产线源源不断的输送的专业技能人才,但是依据目前来观察培养出的学生水平与市场需求的人才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教研改革是迫在眉睫的。

1.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总体思想

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总体思想是以社会市场的需求导向为依据,意在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和专业能力,建立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和与教学统一的管理机制,通过具体的或与其相关的技术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积累实际的工作经验,使其能够成为在企业中优秀的在机电一体化领域专业技术人才。

2.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机电一体化专业把改革的总体目标定在培养学生以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为首要为目的,培养具有与本专业领域方向相关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职业道德和吃苦精神且能熟练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知识,具备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从事机电一体化行业生产的前沿工作,了解机电一体化行业的最新技术发展及动态的高技能人才。

3.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3.1 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始终是以学生为主体对象、教师主导为对象,将老师的思想硬灌输到学生的头脑内,硬生生把学生们当作了学习的机器,将学习的主动变为被动。技工院校教师应该留心观察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在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因材施教。了解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重点是以教学过程为中心与工学结合,教学内容驱动导向,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项目分析、载体引入等方法,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注重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培养;改变书本上的课程传统的教学课堂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应用和电化教学等一些先进的教学媒介进行多媒体演示、仿真教学等课堂教授方式;聘请实习基地专业技术人员,行业及企业技术专家来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讲座,这样既增强学生们的学习氛围还开阔了学生们视野。

3.2 综合化课程内容

在学习机电一体化知识的过程中应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方式,不要进行单一化教学。而且要适当增加实践的比重。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中可以通过直观的实践可以让同学更清楚更容易理解课程内容。这样同学们既不会觉得课程难懂而且愿意学还会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在师资力量允许的情况之内,相应的开设一些时下新兴的与机电一体化相关的选修课程例如: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机械加工与数控技术,模具制造与数控技术等等。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知识还能对以后工作的中有一定的帮助。

3.3 实验基地的建设与实验设施的投入

在实践的过程中实验设备齐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提高学生工作技能水平有协助作用,学校在实验设备配置上应该多投入一些资金。除了国家每年给技工院校的资金资助之外学校还可以联合相关企业进行办学,为企业定向的输入专业人才,让他们来进行投资扶持。学校在企业中建立实习基地且与企业保持友好密切的联系,来满足学生实习的需求。学生在企业中实习能够接触到较好的生产设备以及能学到先进技术与方法这样不仅能拓宽学生们的眼界并且能学以致用,在学校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能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为企业贡献出更大的力量。在学校与企业的交流过程中,还可以了解企业对员工要求标准并让企业对学校办学提出宝贵的意见的建议,以便更好的培养出符合企业标准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

3.4 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专业院校中拥有完善的师资力量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关键。在目前缺少教师是普遍存在的现状。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且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丰富工程实践经验,较高工程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和进行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和主要目的。

3.5 考试方式的变化

目前在考试中还是一直延续着闭卷考试的方式。而在今后的考试中应该逐步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方式。例如说在一些上机考试中适当的让同学们查阅一些资料,来给同学更大的发挥空间,让考试的方式变得多样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运用专业技能知识。

4.结束语

提高机电一体化的教学质量对培养机电一体化人才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教学课程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拥有知识型、应用型的全能型的技术人才。今后随着对机电一体化的专业院校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专业院校应不断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努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专业性的机电一体化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雄杰.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总结篇9

一 安全方面

防止事故发生,保证人身安全是电力部门首要的工作。我在跟随师傅对设备进行的多次操作及维护工作中,始终坚持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认真分析安全工作中各类难点,针对各个工作任务的特点,有意识、有目标、有重点地做好各项安全措施。除此之外,还认真学习班组组织的日常安全学习,细心体会,并认真讨论分析安全事故案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防止安全责任事故的再次发生。

二、学习工作方面

1、基础理论的提高

在大学里面,我们所学习的更多的是理论上的东西,而对现实的实物、实例了解较少。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做的不够,理论与实际相脱节,这对深入学习是不利的,是所谓的闭门造车,没有实践的指导,理论不会得到很高提升。而来到景洪电厂之后,以前理论的东西得到了实物的指导,使原本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突出表现在对发电机转子、定子、水轮机,励磁系统、调速系统、水工建筑等的结构有很深感性认识。

2、专业技能的提高

在运行期间,我跟随班组师傅首先从如何巡检设备开始学习,在巡检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及如何使用巡检仪,在师傅们的带领下,我们慢慢地开始学习监盘及一些简单的操作,在监盘过程中需要重点监视的对象、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及如何判断机组故障及故障处理,在每次运行值守期间,师兄都要对我们提出问题,争取在每个八小时中学会一项简单的操作。值班期间,一定要做好事故预想,一定要掌握当前全厂设备的状况,对存在缺陷的设备要加强监视。

在on-call期间,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写操作票、如何办理各种工作票,在机组检修时候,随同师傅做好检修机组的安全措施,在检修工作结束后,学习如何恢复安全措施。这些工作,无一不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仔细检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运行期间我多次参加了机组的开、停机操作,对开停机的流程及需要检查注意的事项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在维护期间,在师傅的指导下我学会了看电气二次图,了解了励磁系统和调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习了一些电气控制器与plc基本原理及应用。在5号机组检修期间,我主要跟随师傅学习仪表方面的知识,掌握了功率变送器、频率变送器、压力表、数字显示表等测量元件的工作原理和校验方法;并且掌握了我厂主要油温、油压、油位、瓦温等非电量测量点的布置情况及其整定值。同时掌握了一些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在热工仪表方面,了解了其它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除此之外,我还参加了5号机组调速器的检修工作,通过现场学习,我对调速器系统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图纸上的东西也有了系统的理解。

在检修工作任务外,我们经常随同师傅去进行消缺,对有异常的设备进行故障处理。在工作中师傅经常让我们假定自己是工作负责人面对问题应该如何处理,调动我们面对问题独自解决的积极性,给了我们很大的思考空间。通过师傅的谆谆教诲,我总结了在处理设备故障时应注意的事项:首先,我们要对设备的结构、原理以及其在系统中的作用很熟悉;然后,我们才可能认识到故障应该出在哪,如何去处理,以及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会牵涉到其它哪些设备;这样,我们才可以判断应该做哪些安全措施避免伤害到自己,伤害到设备。

三、培训学习

自从进入电厂以来,公司通过各种途径提供给我们良好的学习环境。从一开始的入职培训到每周班组安排的专业知识培训、每月部门考试培训,在厂家代表来协助工作时候,领导们也是抓住机会,邀请厂家技术人员给我们讲各个专业的知识,如plc基础知识及应用的培训,调速器基础知识的培训,在09年4月份的时候,电厂还派我们参加"水轮发电机组运行高级值班员"的培训。在不断的培训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收获到不少东西。我除了参加集体组织的各种培训工作外,还利用业余时间看一些有关电厂运行维护的书籍,如《水电厂自动装置》、《水电站运行值班》、《plc原理及应用》以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以此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四、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1.对电厂生产环节的理论知识学习的深度不够,因为是"运维合一",相对以前老的生产模式来说,我们知道的稍微广了一点,但是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还不够深入,以后在学习中,要不断加强某一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争取早日达到"一专多能"的要求。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以跟上电厂的发展需要。

2.在平时的工作中,虽然参与了很多的具体工作,但是鉴于检修期间每个人的分工不同,对整个系统的认识基本还在停留在理论层面,并且对系统的学习还比较零散,缺乏整体的明晰的认识,还不能够独立的负责重要复杂设备的故障诊断和检修任务。这方面的能力的提高也是我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的主要任务。 (1)

助理工程师申报技术总结 的相关参考:

查看更多>>

3.对系统的认识还没有达到精细化的要求,因此还缺乏系统的设计和改造能力。而具备较强的系统设计和改造能力,是我们对系统认识程度,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志。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对系统的宏观及微观方面的强化学习,提高自己对系统的整体认识,加强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4.在对社会科技信息的关注不够,了解不多,要尽可能的多渠道了解行业信息,跟上当今电力行业科技的更新速度。为我们解决当前的问题尽可能多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5."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在工作中,坚持与同事和师傅之间的工作交流,吸取他们的工作经验,加快自己的进步。

尽管在师傅、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在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要以一丝不苟的态度来对待,踏踏实实,拒绝似懂非懂;多与师傅、同事们交流,积极吸取他们丰富的实际经验,及时的发现总结存在的问题,并立刻改正;勤勤肯肯,态度端正,真正从思想上做到"静、悟、实",严格要求自己,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努力做一名优秀的电力工人。

(2)

助理工程师申报技术总结 的相关参考:2010年软件测试工作总结

建筑公司项目部技术员工作总结

测试人员年终工作总结

维修保养技术支持工作总结

美术设计师个人工作总结

笔记本维修工程师年终工作总结

炼铁厂技术人员工作总结

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总结篇10

为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制定和完善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的要求,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的相关规定,现将实施*市中等职业学校特聘兼职教师资助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资助目的和对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需要,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特聘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中等职业学校优化教师结构,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整体素质。通过特聘兼职教师的资助工作,有效缓解和补充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实训)教师结构不尽合理、数量不足的矛盾,并以此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密切校企合作关系,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

*市中等职业学校特聘兼职教师指不占学校人事编制,由学校按照有关程序向社会或行业企业聘请,主要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的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以及能工巧匠等。

二、资助名额和重点

(一)首先在*市职业教育集团开展试点,逐步拓展到有条件的中职学校,以职教集团及相关学校主要或骨干专业为主,每年资助100人左右,三年资助人数累计达到300人左右。

(二)重点解决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实训)教学与生产一线新工艺、新技术发展相脱节的矛盾,资助*市产业和经济发展急需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大类专业。

(三)重点鼓励和支持发展势头良好、办学特色鲜明、社会声誉高的中等职业学校率先建立特聘兼职教师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四)探索建立教师队伍建设经费多元投入的保障机制。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人事管理机制的完善。

三、资助办法

(一)资助条件和标准

1.中等职业学校特聘兼职教师资助对象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具有5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

2.特聘兼职教师必须具有下列条件之一:

(1)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

(3)在相关行业(领域)内享有较高声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特殊技能的能工巧匠等。

3.特聘兼职教师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2-3万元,资助经费在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中安排。

(二)申报程序

1.根据*市中等职业学校特聘兼职教师资助名额总量,市教委按照各职教集团学校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及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按年度下达资助名额。*年度职业教育集团内所属有关中等职业学校的名额分配附后,由各职业教育集团统一申报。

2.申报截止时间一般为每年*月底。学校须认真负责填写《*市中等职业学校特聘兼职教师资助申报表》和《*市中等职业学校特聘兼职教师资助申请汇总表》,并附“学校特聘兼职教师资助申请报告”,按规定将上述材料报送相关部门盖章并经职教集团初审后,报送市教委,市教委将委托相关单位组织专家对上报材料进行评审认定。

(三)组织管理

1.各职业教育集团及相关学校要认真做好特聘兼职教师资助的申报、聘任、管理和考评等工作,建立特聘兼职教师电子档案。每年向市教委提交相关工作的总结报告,全面反映年度工作执行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

2.各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学校负责集团内中等职业学校特聘兼职教师资助的统筹协调及汇总申报工作,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3.各学校主管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加强指导和保障,确保此项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在工作中如有问题,请与市教委职业教育处联系。联系人:*,联系电话:23116721。

*市教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