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专业技术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10 05:09:34

采矿工程专业技术总结

采矿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1

关键词:东北大学;《采矿学》;本科专业;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031-04

一、概述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拥有了一流的人才,才有可能拥有未来。对于高等教育,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人才,既是历史赋予高校的重任,也是我国应对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东北大学作为我国设立矿业工程学科最早的地矿类高校,在总结以往人才培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如何为社会培养具有全面创造性、技术性卓越工程人才这一问题,在开展教学体系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采矿学》教材建设与改革工作,努力探索和实践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根据采矿工程学科专业培养情况,就《采矿学》本科专业教材改革与实践进行探讨与总结。

进入二十一世纪,采矿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发展主趋势从之前的以机械化和大型化为主,转向全面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与采矿直接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发达国家,地下铲运、凿岩等设备的自动导航和遥控操作、露天设备的无人驾驶和自动调度、全数字化优化设计等,已经在采矿实践中得到较广泛地应用。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最新趋势,是高度重视采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尽量降低采矿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尽快恢复采矿损毁区域的生态功能。我国大型矿山实现了机械化开采,也实现了一定程度地信息化和自动化,如露天矿运输系统自动调度、选矿流程自动监测和控制、采矿方案的CAD设计等。

上述采矿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采矿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采矿专业课程的内容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相应教材的内容体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采矿专业课程的教材不仅需要涵盖基本采矿方法和工艺,而且需要涵盖现代采矿科技要求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如矿山计算机建模理论和方法、开采方案和各种参数的优化理论和方法、矿山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采矿对生态冲击的量化理论和方法以及生态恢复等。

采矿科学技术发展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矿专业人才应是具有系统性专业技术知识的综合人才。过去以采矿工艺过程划分的课程与教材体系结构,难以实现各工艺环节知识的系统贯通。例如:爆破只讲述爆破相关知识,没有把什么样的爆破参数设计应用于什么采矿方式方法和工艺环节进行有机联系;巷道支护只讲述支护方式及其在给定载荷下的设计计算,没有把不同支护方式与它们所适用的那些采矿方法的具体巷道工程进行有机地联系等等。因此,采矿工程的专业教材在内容体系上,必须把相关专业知识以采矿方式方法和工艺过程为主线融会贯通,实现高度地知识系统性。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矿产的巨大需求,需要利用越来越多的国外矿产资源。越来越多的矿业公司和采矿技术与管理人员走出国门,在国外从事矿产开采。而我国矿业在项目评价、设计、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上与国外有较大的差别。这就需要采矿专业的知识结构能够兼顾国内的实用性和与国际的接轨,以便我国的采矿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在国外从事采矿时,能很快适应国际技术经济环境,促进国外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采矿工程的专业教材在内容体系上必须兼顾国内现实和与国际接轨。

东北大学《采矿学》教材针对上述需求并基于多年教学经验、多方反馈和大量调查研究编写而成,其内容体系在培养满足现代采矿科学技术要求的综合技术型和国际化专业人才中,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教材改革与建设目标

《采矿学》教材总体建设目标:以教材为载体,推动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不断提高采矿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使之适应采矿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

在内容上,《采矿学》融入了过去教材中没有的、在国内外采矿实践中应用较成熟并在高效采矿上(高经济效益、高生产率、低生态冲击)发挥重要作用的理论和方法,如矿床数值模型的建立、边界品位的确定与优化、露天开采最终境界优化设计、生产计划整体优化、地下开采“三律”(矿岩移动规律、地压显现规律、岩体冒落规律)、露天矿GPS调度、技术经济评价、采矿生态压力和生态成本等。针对我国矿业公司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开发利用国外矿产资源的需要,在知识内容上兼顾国内应用和与国际的接轨。

在体系结构上,以采矿方式方法和工艺过程为主线,把相关知识和技术融会贯通,形成一个完整地体系。例如:在论述某一地下采矿方法的结构、采准工程布置以及爆破、落矿、出矿等工艺中,有机融合相关工程的参数设计、爆破设计、支护方式和适用设备选型等的相关理论和计算方法;在论述露天开采工艺中,有机融合各工艺的参数设计、设备选型配置、自动化调度等,并讲述相关的优化理论、模型和算法。

针对采矿工程机构和开采过程的时空性强、靠平面三视图难以建立完整的时空概念这一教学难点,《采矿学》教材配发了一套采矿工艺环节的三维动画短片,有效解决时空概念的建立问题。针对采矿工程教学有很强地实践性的特点,《采矿学》教材配发了“露天矿优化设计软件系统(教育版)”及实例数据库,学生可以用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并可用于课程和毕业设计。

三、教材建设主要研究范围与实践内容

《采矿学》的编著者们长期从事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注重总结教学经验、收集反馈信息;注重掌握和跟踪国际、国内采矿领域的科学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和教学手段;注重研究总结采矿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难点和解决办法。

在采矿工程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系方面,系统收集了美国、欧洲和我国一些大学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所用教材,认真研究其知识体系结构设计。把所有课程依据内容归纳为几个知识板块,分析了这些学校采矿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和教材的特点、优点。与美国南伊利诺大学采矿系教授、工程学院院长合作完成了论文“A RE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MINING ENGINEERING CURRICULUM(采矿工程课程设置演化的回顾与评述)”,在2011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22届世界采矿大会(22nd World Mining Congress)上发表,引起国际采矿界不小的反响。基于上述研究并针对我国采矿工业的特点和对人才的需求,形成了改革完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结构框架:采矿方法、工艺技术等“硬技术”与经济技术评价、决策和优化、生态化开采等“软科学”并重;强化应用数学和力学基础;国内实用与轨迹接轨兼顾。这一体系适应了现时和今后一个时期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生态化采矿技术的发展对具有系统性现代专业技术知识的综合采矿专业人才的需求。

作为采矿工程专业课的主导教材,《采矿学》在内容体系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上述指导思想和体系框架,做到采矿方法、工艺技术等“硬技术”与经济技术评价、决策和优化、生态化开采等“软科学”并重。在硬技术方面系统全面地更新完善了典型采矿方法、工艺和技术、设备,充分体现国内外在相关领域应用较成熟的最新研发成果。在软科学方面,系统论述了为高效采矿服务的经济技术评价与决策、数字建模、参数和方案优化等理论、方法、模型和算法。在具体的设计和计划程序与方法方面,既论述我国矿山设计和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程序和方法,又介绍国际(主要是发达国家)广泛应用的与我国有明显区别的程序和方法。这样,使用该教材教学,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满足我国现时和将来一个时期采矿业发展的需要,而且满足走出国门开发利用国外矿产资源的需要。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采矿学》的编著者们经过深入研究总结出采矿工程专业课的教学难点:

1.三维空间概念的建立。采矿中各种工程有很强的空间性,各种工程、巷道的布置及其相互之间的衔接,相关几何参数的设计计算,都要求学生能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空间三维概念。过去只能借助平面三视图凭想象来形成空间结构,教学时费时且效果不佳。

2.时序概念的建立。采矿不同于一般工厂的生产,后者的作业场地是固定的,而采矿中作业场所和对象是随时间以一定的顺序移动的。这就需要学生掌握采矿过程的时空发展程序,靠静态图解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3.实践性强。课堂上讲采矿方法、工艺时,为了具有普遍性,用的大都是典型方案。而采矿的一大特点是地质条件千差万别,实践中的方案与典型方案有较大地差别。把学到的一般知识应用到实践能力必须通过亲自动手来培养,而这是难以在课堂上实现的。

针对头两个教学难点,《采矿学》的编著者们花费大量时间研发了一系列采矿工程结构、工艺环节的三维动画短片,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与《采矿学》教材一起发行。应用这些动画短片,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使学生建立起三维空间概念和时序概念,而且学生需要时在课余可以反复演放。这些教学辅助手段大大拉近了教学与实践的距离,提高了教学效果。

针对第三个教学难点,《采矿学》的编著者们专门研发了“露天矿优化设计软件系统(教育版)”,配以真实矿山的实际地质数据库和使用说明书,与《采矿学》教材一起发行。使用这一软件,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应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对露天矿山进行优化设计,做出设计、计划方案,既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了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自确定参数、方案的技术决策能力。这一软件还可用于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在很有限的时间里提高设计水平,锻炼设计能力。

四、教材改革建设创新与特色

1.教材改革建设创新。

(1)理论与内容创新。《采矿学》在内容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体现了采矿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创新。我国一直到上世纪末,采矿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一直沿用以工艺技术为主导的模式,只注重把矿石采出来所需要的工艺技术知识。这一模式在计划经济以及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培养了国家急需的采矿技术人才。当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后,矿山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按照给定产量把矿石采出来的问题,生产经营的几乎所有方面都需要企业在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下自主决策。是否投资于一个矿山项目、应规划多大的开采规模、什么样的生产计划能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等等,都需要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具有经济、技术决策和优化的知识。而且,进入二十一世纪,矿山企业不但需要关注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率,同时需要关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采矿学》在内容体系上实现了这一重要转变,创新了教学理念和模式,不仅更新完善了采矿方法和工艺技术等“硬技术”,而且把技术经济评价、决策和优化、生态化开采等“软科学”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并与硬技术有机融合,形成了一个适应时代需求的、新的采矿专业知识体系。

(2)结构创新。《采矿学》在上述知识体系的结构方面,以采矿方式方法和工艺过程为主线,把相关基础知识、技术和优化决策融会贯通。例如,在论述某一地下采矿方法的结构、采准工程布置以及爆破、落矿、出矿等工艺中,有机融合相关工程的结构参数设计、爆破设计、支护方式和适用设备选型等的相关理论和计算方法;在论述露天境界设计和采剥计划编制中,从传统的过程与方法逐步过渡到优化理论、模型和算法,在露天开采工序中有机融合各工序的参数设计与优化、设备选型配置、自动化调度等。这样,硬技术与软科学之间、仍然发挥作用的传统方法与应用较成熟的新成果之间、国内实用方法与国际的接轨之间,实现了融会贯通,形成了一个新的、完整的体系结构。

(3)实践创新。《采矿学》注重教学实践的创新。针对前述采矿工程专业课教学实践中的难点(即,三维空间概念和时序概念难以建立、实践性强),《采矿学》的编著者们研发了一系列采矿工程结构、工艺环节的三维动画短片,研发了“露天矿优化设计软件系统(教育版)”,并配有真实矿山的实际地质数据库。这些研发成果有效解决了采矿教学三大难点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材改革建设特色。《采矿学》在促进采矿工程专业课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尤其是内容体系的改革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特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内容新,具有显著的时代特色。作为专业知识载体的教材,《采矿学》充分体现了采矿科技和社会发展对采矿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的时代性要求。如今的矿山企业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率的最大化,同时需要关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采矿学》在内容体系上体现了这些时代性需求,把技术经济评价、决策和优化、生态化开采等“软科学”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并与硬技术相辅相成。

(2)系统性强,具有完整的体系特色。《采矿学》不是在过去教材的基础上加入新东西的简单堆砌,它是以采矿方式方法和工艺过程为主线,把相关知识、技术和方法融会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就爆破技术而言,除具有共性的基础知识外,在每一采矿工序中都阐述了针对该工序具体需要的爆破参数的设计计算、器材选择等。巷道掘进技术、地压控制技术、落矿出矿、优化与决策方法等也类似编排。这样,学生学习每一项单体技术和方法模型时,就掌握了其在采矿中的应用位置;在学到每一工艺、工序时,就掌握了需要用到的合适技术和理论方法。这一体系上的特色,大大提高了知识的连贯性和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教学针对性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色。《采矿学》十分注重采矿工程专业课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研发了一系列采矿工程结构和工艺过程的三维动画短片,有效解决学生在建立三维空间和时序概念中的困难;开发了“露天矿优化设计软件系统(教育版)”并建立了真实矿山的实际地质数据库,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这些动画短片和软件系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支撑。

五、教材改革建设综合水平与成效

1.教材综合水平。在知识结构体系上,《采矿学》不仅凝结了大量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反馈意见,而且纳入了国内外采矿工程的专业课教材及相关课程的优点。在《采矿学》的形成过程中,系统收集了美国、欧洲和我国十多所在采矿专业领域典型大学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和所用教材,认真研究其课程知识体系结构和教材的特点、优点,博采众长,形成了改革完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结构框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国内外广泛应用的采矿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抓住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生态化开采这一采矿科学技术的时展主旋律,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采矿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充分体现了采矿科技的新成果、新发展,实现了相关知识板块的融会贯通,既具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采矿学》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所承载的是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和方向性的采矿工程专业科技的知识体系。《采矿学》的十几次的印刷、在全国的大量使用,本身就是这一教学成果水平的证明。

2.教材改革建设成效。

(1)与教材建设相对应的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成效。《采矿学》教材及其承载的采矿课程内容体系,是在过去约15年中不断地教学研究、实践和改革中形成的。《采矿学》第一版被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九五”规划教材,得到学校的资助。2004年由该教材编著者主讲的采矿学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在学校的资助下经过四年的建设,2008年该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获得教育部和学校的资助,课程建设成果及其教学和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于2009年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上述课程建设项目的支撑下,针对教学和课程体系改革需求以及教学实践与反馈,对《采矿学》实施再版,并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于2011年4月完成改版工作,出版发行。

(2)教材应用及推广成效。作为采矿工程专业课的主导教材,《采矿学》在内容结构体系上的时代性和系统系已经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这一教学成果在全国范围得到广泛应用。据冶金工业出版社不完全统计,使用《采矿学》教材的有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辽宁科技大学、河北理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贵州、甘肃、福建、重庆、浙江等地的学校和企业。《采矿学》在方法和理念上注重与国际采矿实践接轨的特点,也适应了越来越多的矿业公司走出国门开发利用国外矿产资源需要,受到许多矿山企业管理者的青睐,把《采矿学》作为培训教材和参考书使用。

《采矿学》第一版被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九五”规划教材,于2001年1月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先后九次印刷,印数25000册,发行量之高在这一时期冶金类专业教材中是少见的。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来自各方的反馈意见,并针对该书出版以来采矿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2005年着手再版工作和相关教学辅助手段的研发,《采矿学》第二版被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于2011年4月出版发行。第二版的发行速度比第一版大大增加,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内,印刷了三次,总印数达12000册,已发行10430册,在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和2012年度出版的所有书籍中发行量排名第一。这充分证明了《采矿学》的应用范围和应用程度。

在实施效果上,《采矿学》首先是更新完善了在信息时代、矿业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需要的采矿工程专业知识体系,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提供了知识载体。其次,《采矿学》充分注意到采矿工程专业课教学的难点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一系列采矿工程结构、工艺环节的三维动画短片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使学生建立起三维空间概念和时序概念,并大大拉近了教学与实践的距离,提高了教学效果。使用“露天矿优化设计软件系统(教育版)”及其真实矿山的实际地质数据库,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应用课堂学到的知识进行优化设计,做出设计、计划方案,既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了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自确定参数、方案的技术经济决策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我国是矿业大国,在多种矿产的产量和需求量上都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尚不是矿业强国。走向矿业强国需要掌握信息化、数字化、国际化、生态化矿产开发知识的大批专业人才。《采矿学》为适应这一需求而生,已经在全国范围的采矿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必将在走向矿业强国的道路上继续发挥作用。这一教学成果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王青,史维祥.采矿学(第1版)[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2]王青,任凤玉,顾晓薇,等.采矿学(第2版)[M].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3]魏德洲,王青,任凤玉,等.矿业类研究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

[4]魏德洲.关于地矿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

[5]魏德州,王青,顾晓薇,等.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

[6]王青,顾晓薇,任凤玉,等.采矿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

[7]古德生,吴超.采矿与岩土工程复合型高级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实践[J].现代大学教育,2004,(3).

[8]秦忠诚.采矿工程专业课程现代化教学改革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教学,2004,(2).

采矿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2

一、实施背景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目前,从矿业公司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成长渠道和长远发展来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思想观念没有彻底转变,依然存在“官本位”思想,“重长轻师”现象的企业长期以来存在问题;二是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成长渠道狭窄而单一,企业中从事技术研究、技术管理的领导岗位有限,多数专业技术人员望而不及;三是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在收入和待遇上与管理岗位存在差异,使多数专业技术人员在职业生涯上选择了管理岗位;四是专业技术岗位人员的延续和储备出现断层,随着企业职工年龄结构老龄化,带来专业技术人员的老龄化和断层。2008 年以来,矿业公司共引进大学(大专)毕业生127人,仅占目前在岗职工总数的0.46%。企业新进人力资源有限,因此,建立工程技术岗位等级序列,尽快开辟专业技术人员成长渠道,挖掘现有人力资源潜力,促进专业技术人员长才,为企业科技创新带来动力成为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为发挥企业现有人才资源优势,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10年7月,矿业公司根据鞍钢集团公司《关于建立工程技术岗位等级序列的实施意见(试行)》 、《关于扩大工程技术岗位等级序列试行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把建立工程技术岗位等级序列工作作为推进矿业公司技术创新、推进矿业公司发展战略提供人力、技术基础的重要措施之一,采取分步组织的思路,从试点推进到全面实施,稳步地推进工程技术岗位等级序列工作,为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才环境,拓展工程技术人员发展空间,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为矿业公司实施矿业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程技术岗位等级序列工作的主要内容

1.工程技术岗位等级序列的岗位层次

工程技术岗位等级序列包括首席工程师、主任工程师、主管工程师三个岗位层次。基层单位设首席工程师岗位,车间(部门、作业区)设主任工程师、主管工程师岗位。

2.工程技术岗位等级序列的岗位范围

根据生产工艺复杂程度、科技含量、技术管理幅度,工程技术岗位等级序列实施的岗位范围原则上在主体生产单位、辅助辅料矿山、相关辅助生产单位、设计研究单位及公司机关相关部门,包括从事生产、设备、技术、质量、科研、设计等关键技术工作的岗位,从事集团公司工程技术系列相关的专业。

3.工程技术岗位等级序列的岗位设置

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每个单位首席工程师岗位原则上不超过3个,主任工程师岗位每个车间(作业区)级单位一般为1个。主管工程师岗位每个车间(作业区)级单位不超过3个。

4.工程技术岗位等级序列的岗位待遇首席工程师岗位薪酬参照基层单位副职待遇水平执行;主任工程师、主管工程师岗位薪酬分别参照车间(作业区)正职、副职待遇水平执行。

三、推进工程技术岗位等级序列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

矿业公司根据现有铁矿山、选矿厂、烧结厂及辅料产品单位的实际情况不同,各企业涵盖的生产工艺复杂程度、科技含量、技术管理幅度、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状况等方面差异性较大。因此,建立工程技术岗位等级序列工作采取分步实施,试点推进的方式来进行,按照学习调研、制定方案、实施操作、总结工作四个阶段有步骤地推进。

1.高度重视,强化学习调研

建立工程技术等级序列工作是集团公司推进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拓展技术人才成长渠道的一项重要工作,矿业公司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作为推进矿业公司技术创新、推进矿业公司发展战略提供人力、技术基础的重要措施之一。

2.严密筹划,制定实施方案

2010年7月,矿业公司组织人事部着手制定了《矿业公司工程技术岗位等级序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附件1)、《矿业公司工程技术岗位等级序列试点工作时间进度表》,稳步推进此项工作。

2.1制定文件。矿业公司组织人事部起草了《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工程技术岗位等级序列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首席工程师评审办法(试行)》(附件2),下发到各基层单位,组织各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学习。

2.2征求意见。矿业公司组织人事部通过下发征求意见稿、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各种形式征求各方面意见。

2.3完善方案。矿业公司组织人事部根据各方面意见,对实施办法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了《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工程技术岗位等级序列实施办法(试行)》(附件3),提交矿业公司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后下发,为推进试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

3.严格程序,规范实施操作

3.1确定试点单位及实施的岗位、专业范围。

3.2编制调研。矿业公司组织人事部、综合管理部就试点单位现有编制及工程技术岗位编制设置情况、工程技术人员队伍现状及工程技术等级序列岗位的初步设置情况进行指导、调研。

3.3工资测算、审批。试点单位结合工程技术岗位等级序列进行岗位设置后,进行工资增额测算,矿业公司根据试点单位测算情况向集团公司主管部门请示,集团公司审批后进行实施操作。

3.4实施操作。2010年 8 月,大孤山球团厂、鞍千矿业公司形成了科学、可行的操作方案,按照循序渐进、分层实施的原则,进行了首席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和主管工程师的选聘。

3.4.1注重宣传。试点单位在实施操作前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教育、思想发动工作,召开动员会,宣传实施工程技术岗位等级序列的意义目的,宣布实施方案和岗位选聘条件,把有关精神传达到每一名干部职工,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参与选聘。

3.4.2注重规范。试点单位在人员选聘上严格按照竞争择优的程序,按照启事、个人申报、组织审查、专家评审、组织考核、单位讨论、公司审核、任前公示、聘任上岗、公司备案等十个步骤组织实施。

3.4.3注重公平。试点单位在人员选聘上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德才兼备原则。二是同行公认原则。三是优中选优原则。

4.扩大试点范围,不断总结完善

2011年 2月,矿业公司组织人事部对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设备检修协力中心、东鞍山铁矿进行了工作指导,利用其薪酬改革的契机在这两个单位也实施了工程技术岗位等级序列。2011年7月,根据试点单位运行情况,矿业公司组织人事部对试点单位的主要做法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并进一步修订、完善《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工程技术岗位等级序列实施办法(试行)》。同时,通过总结试点工作,矿业公司组织人事部将工程技术等级序列人员的考核、评价问题作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与试点单位共同研究,不断完善对工程技术等级序列岗位人员考核评价办法,量化、细化任期考核目标,做好日常考核和年度评价考核,对日常工作不到位、出现问题的人员及时予以解聘,避免出现“一劳永逸”现象。

四、实施的初步效果

两年来,矿业公司通过试点单位推行工程技术岗位等级序列工作,严格按照集团公司的有关规定推进,采取分步实施的方法,推动工程技术岗位等级序列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大孤山球团厂、鞍千矿业、设备检修协力中心、东鞍山铁矿四个单位稳步地完成了实施工作。

1.专业技术人员的认识和工作积极性普遍提高

矿业公司实施工程技术等级序列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但通过试点单位的推进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技术等级序列有了新的认识,崇尚科技、钻研技术的氛围初步形成,极大地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迅速推动了各项工程技术项目的研究和开展,工程技术岗位等级序列人员的作用凸显。

2.专业技术人才的提升空间不断拓宽

矿业公司实施工程技术等级序列,解决了专业技术人员由于发展通道单一和“重长轻师”现象的长期存在,为有技术专长的管理者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试点单位推行此项工作,开辟了工程技术人员发展的新通道、提供了上升的新空间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新平台,特别是对大学生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采矿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3

我是一名机电技术员,于2006年7月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制造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6年7月到XX矿掘进队参加工作,2006年11月被聘为助理工程师。在机电科的工作中我主要负责全队工作面的设备布置及设备维修和综采设备的维修。在此期间本人尽职尽责、严格按照要求顺利完成了在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任职期间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与各项技术创新工作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矿安全生产的不竭动力。对于煤矿企业来说,更是需要不断进行技术改革,积极探索煤矿新技术,源源不断的为煤矿生产注入新的动力。因此本人多次参与了本单位的技术创新工作,在本矿要求少投入、多产出的原则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多项技术创新获奖。

二、完成全矿工掘工作面的设备布置

掘进和回采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环节,采掘并重、掘进先行。煤矿的快速掘进是煤矿高效稳定的关键技术 措施,采掘设备水平直接关系道煤矿的生产能力和安全。高效机械化掘进技术与支护技术是保证矿井实现高产高效的必要条件,随着综采工作面的年产越高,巷道掘进是煤矿高效集约化生产的关键技术。我根据地质条件、巷道断面、采区布置办式以及采区运输系统等进行掘进设备的布置。

三、工掘的进度情况跟踪。

采矿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4

【关键词】矿井地质;工作任务;工作现状;措施

1、矿井地质工作的任务

1.1矿井地质构造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等影响煤矿生产建设的地质因素很多。此外,某些矿井还受到岩浆侵入煤层、岩浆陷落往、煤与瓦斯突出、围岩膨胀等因素的影响。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地温和地压也越来越成为影响正常生产的地质因素。矿井地质工作人员,要从本矿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当前安全生产的要求和矿井长远开拓延深的需要,抓住所在矿井的主要地质问题,有重点地查明影响煤矿生产和建设的地质因素。

1.2煤层是煤矿开采的对象,煤层产状、厚度、结构、结核包裹体以及煤层顶、底板等都是确定矿井开拓方式、采煤方法的重要依据。煤质决定着煤的合理利用,多煤种的矿井需要对煤质加以系统研究,以便分采、分运,分别合理利用。研究煤层赋存情况、煤的物理化学性质,掌握煤层、煤质的变化规律是矿井地质工作的重要任务。

1.3水害是煤矿五大主要灾害之一,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是矿井地质工作的重要任务。矿井地质工作人员要在全面调查和观测矿井涌水条件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矿井充水水源、通道等各种矿井充水条件,预测各水平、各采区及矿井总涌水量,提出可能受到水害威胁的地段;要及时编制矿井水文地质报告,制定矿井防治水方案和措施,预防和解决矿井水文地质问题,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1.4矿井地质工作人员要根据生产建设的要求,有计划地、及时地提供矿井生产、基本建设及新井移交生产所需要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配合生产部门参与矿井生产建设计划和采掘方案的编制,审查计划是否妥当,设计是否合理,并根据自己掌握的地质情况对计划和设计提出修改意见。

1.5矿井储量不仅反映资源的埋藏量,还反映矿井地质勘探程度、地质状况、开采的经济技术条件、煤炭质量等,是煤矿生产的物资基础。随着开采、损失、井田边界变化以及重新计算储量等原因,矿井储量经常发生变化。为了使安排生产、制定规划有所依据,矿井地质人员需要进行矿井储量动态监测和管理,及时掌握地质储量变化。

1.6为了贯彻综合利用的原则,矿井地质工作人员还要研究和调查煤系、煤层中伴生矿产的赋存情况和利用价值,研究矿井瓦斯地质情况和瓦斯气综合利用以及矿井水综合利用等情况,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当前我国地方煤矿矿井地质工作现状

当前我国生产矿井从事地质工作专业技术人员,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大中等院校毕业生基本已经退离工作岗位;受上世纪九十年代煤炭市场不景气影响,九十年代及以后又很少有大中等院校毕业生进入煤矿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八十年代大中等院校毕业生进入煤矿的,到九十年代及以后也有相当部分因各种原因离开了其专业技术岗位,甚至调离了煤矿。矿井现有在岗的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国有重点、省属国有和市县国有煤矿,而地方乡镇煤矿几乎没有。江西省上饶市某县,八十年代末期全县3处地县国有煤矿总共拥有地质专业技术人员6人,2处乡镇煤矿无地质专业技术人员;现今县属国有煤矿3所,也仅拥有地质专业技术人员3人,8处乡镇煤矿更无一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想象,江西省现有国有重点和省属国有煤矿33座,市县国有煤矿68处,乡镇煤矿512处,地质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失严重和匮乏程度。矿井缺少地质专业技术人员,矿井一般的地质工作都难以应付,更不用说去研究矿区、井田的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分析地质结构,掌握煤层、煤质的变化规律,解决矿井生产中出现的重大地质和水文地质问题了。

3、改善矿井地质工作的重要措施

3.1加强矿井现有技术队伍的管理

矿井要提高对煤矿地质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提高现有地质工作人员的待遇,保证地质工作人员的稳定性,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煤矿地质工作人员要不断自我加压,在工作实践中善于钻研、勤于思考,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地质基础工作的质量,更好的服务于矿井安全生产。

3.2加强对外合作和交流

目前各生产矿井基层地质人员基本疲于应付日常生产,很少有对外交流的时间和机会,很少接触到外界的先进技术、手段和管理理念,几乎成了“井底之蛙”。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组织和引导煤矿企业建立“引进来、送出去”的长效机制,加强与外界的合作,特别是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交流,使现有的地质专业人员不断接受新技术、新理论,努力提高他们分析、判别、解决矿井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许多地方乡镇煤矿没有地质专业的技术人员,采用聘请国有重点煤矿、省属国有煤矿其他地方煤矿专业技术人员作地质工作顾问的形式解燃眉之急。煤矿其他工程技术人员,要在工作实践中通过地质工作顾问一帮一、一带一手把手的学习方式,逐步掌握分析、判别、解决矿井日常地质问题的能力,以保证矿井日常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矿井资源管理部门,要多举行专业培训会议,建立培训班,加强对各矿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地质专业技术能力。

3.3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

为进一步强化人才对安全生产的支撑保障作用,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江西省萍乡市2012年初制订了煤矿专业技术人员“千人工程”,即用三年的时间,委托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原江西煤校),为全市所有煤矿(市县国有煤矿18所,乡镇煤矿108所)定向培养1000名学制两年的煤矿开采技术、通风与安全、煤矿机电、地质测量等专业的技术人才。学员由煤矿企业选送,脱产接受系统的煤炭专业技术教育培训,成绩合格者将取得国家承认的中专学历,学习期满后回选送煤矿企业服务,首批定向培养学员300余名工作已经启动。这种校企联合的模式在全省其他市县也已启动。相信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广大有志青年一定能够勤劳学习,刻苦钻研,圆满完成学业,早日走上各级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成为煤炭行业的有用之才。

4、结束语

矿井地质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矿井地质工作人员不仅要有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和采煤、测量、制图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研究影响煤矿生产、建设的地质因素及解决煤炭开采过程中地质、水文地质问题的工作方法,还要在生产实践过程中,认真调查研究,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过程,不断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我们相信,有各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有各煤矿企业自身的高度重视,通过现有在岗地质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和有志于煤炭事业地质工作的有为青年的努力,地方煤矿专业技术人才流失和匮乏的局面一定能够得到根本的改变,矿井地质工作一定能够真正做到为保证矿井生产建设正常安全进行,保证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为我国的煤炭工业可持续稳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明鹏等.矿井地质工作方法及新进展[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采矿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5

【关键词】采矿工程,安全技术,处理对策

一、研究结果

采矿工程施工过程关乎采矿的最终结果,决定着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发展。安全问题处理的好,最终开采很可能就颇具成效,促使企业往着很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安全问题处理的不好,那么不但员工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而且企业能够存活与发展都是一个有待争议的问题。在现行的安全技术因素分析中,有些常规性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大家的重视与处理,但是仍然有一部分问题是不易发现的,甚至即使发现了也是不易处理的。在采矿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影响因素的研究道路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采矿工程施工工程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分析

1、偷工减料造成安全隐患及其对策。偷工减料一直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如果偷工减料比较严重,很有可能会致使比较重大的安全事故,给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并且很有可能给企业造成更加的损失。针对偷工减料的问题,各企业在施工时,因尽量根据运输车辆的实际情况设计车道,这样一方面不但可以节省成本,而且可以保障安全,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如果对运输车辆的实际情况不确定时,尽量采用双坡道设计,因为双坡道一种比较保守的设计方法,对于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2、设计考虑不全面及其对策。设计过程中,考虑不全面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有些构件容易被忽视却起着很重要作用,对整个运输结果就具有重要的影响,设计人员必须加强对这类构件的重视与处理。

三、采矿工程中存在的技术、安全问题

1、国内采矿工程遇到的瓶颈―――技术水平

(1)近年来,随着采矿行业规模的不断壮大,我国的采矿技术也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进步,但是与先进发达国家的采矿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现在我国采矿的很多企业,为了得到眼前的经济效益,矿区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矿产企业,企业的产业结构混乱,采矿技术水平更是地下,这样导致大量的矿产资源浪费,对自然环境也带来了极大地破坏,这种粗放型开采模式严重的降低了采矿工程的综合加工能力和采矿工程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我国的采矿技术并未取得长足的发展。

(2)因采矿工程中有关实施理论发展的较为缓慢,尚未随采矿技术的发展而进行一定的科学创新,我国在矿产采集上还停留在相对较为传统的阶段,运用传统技术实现矿产资源的采集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采矿工程发展,一直处于相对比较粗放的初级阶段。而且,国内采矿工程中的绝大多数都只有较小的运营规模,只开采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矿山,而对于矿产资源较为贫瘠的矿山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这对于开采矿产资源的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安全问题是采矿工程存在的最大的难题

(1)这么多年,采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这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从本质上来说,采矿工程一项技术含量相当高的复杂工程,正是由于技术含量高,不允许有细节上的错误,因为如果考虑的不周全的话,就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即使已经避免了地质环境带来的危害,但是仍无法避免很多的自然灾害如矿井坍塌、瓦斯爆炸、矿井内部的火灾、断点等等,这些都会给地下作业的矿工们带来生命威胁。

(2)采矿工程的技术操作过程十分复杂,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采矿实施过程中建设的煤矿井要比较专业,由于采矿过程中的所有工作都是在地下完成的,使其较容易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因此,对于具有各种地质构造的矿产资源,开采技术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技术方式进行开采。在采矿工程中瓦斯爆炸、矿井坍塌、火灾及透水事故等都是矿井内较为常见的安全问题,有些安全问题甚至会威胁到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若在开采过程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很容易忽视一些客观存在的隐患,从而导致各类事故的发生。

四、采矿工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对策

采矿工程中由于存在的上述各类问题可能对矿井施工技术人员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也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为提高我国采矿工程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就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尽可能杜绝上述问题的发生,从而使煤矿实现安全高效生产。

1、提高我国采矿工程的技术水平。众观我国煤矿生产实际,需要从以下两方面提高产矿技术水平,以实现煤矿的安全高产。一是加大对采矿工程科研技术人员的培养,提高这一群体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鼓励技术人员在现有采矿技术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二是加强对采矿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使采矿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得到有效提高。众所周知,采矿技术的提高不仅需要提高采矿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还要加强采矿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提高采矿总体技术水平,就要提高对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使采矿工程中所需水电及热能等各类基础设施的利用率明显提高。交通运输的便利可以促进矿产资源的推广应用,在矿产资源比较富足的区域修建交通运输线路,使矿产运输成本得到有效降低,才能使采矿工程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2、提高我国采矿工程的施工安全。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采矿人员的人身安全,我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一是在采矿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将安全因素作为重中之重,提高采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生命安全比专业知识更重要;二是,实施采矿工程前,管理者首先要采取专业化手段检查矿井的安全系数,开采作业全过程要严格遵循安全生产规定,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三是对采矿施工技术人员加强安全预防教育,特别是可能具有安全隐患的部位要进行认真仔细检查,预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详细计划及处置预案。对于井下出现事故的逃生巷道要认真进行设计,并使下井人员熟悉相关路线,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采矿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地矿专业;转型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268-02

一、引言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职业性和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根本性质和使命[1]。近年来,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煤炭市场持续下滑,这对高职院校地矿类专业的招生和就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如何从传统产业走向新型产业,加快地矿类专业的转型发展成为了高职院校的难题,这也是我们采矿人和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二、地矿类专业在贵州省高职院校的开设情况

1.专业设置情况。贵州省涉及地矿类专业的高职院校有7所,开设有煤矿开采技术、金属与非技术矿开采技术、工程地质勘查、矿山地质、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机电等专业,总体专业设置偏向于煤矿行业。由于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与贵州理工学院合并后撤销了高职专业,六盘水师范学院现已升格为本科院校,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仅有一个“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2016年也未招生。所以,真正意义上成规模开设地矿类专业的高职院校仅有4所,即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和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

2.招生就业形势。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群为例,包括了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地质、矿山机电,共计四个专业。该专业群2010年成立并招生,2011年10月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其中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属于省级重点专业,学校特色骨干专业。

从2010年至2015年,共计招收学生1235人,在校生规模年均保持在700人左右,但从2014年开始受煤炭市场的冲击,招生人数急剧下滑,甚至部分专业停止招生,到2016年所有专业因招生困难而停办。如图1所示。

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左右,专业对口率保持在85%左右,方向主要集中在贵州省大中型煤矿企业一线,为贵州省的煤矿企业输送了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地矿类专业转型发展的思路

1.地矿类专业转型发展的新方向。通过到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阳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心、贵州开磷集团青菜冲矿、贵州锦丰矿业公司等调研,考察了省内外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走访了相关企业。结合贵州省地方经济的发展及人才需求市场的分析,从学院现有的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实训基地等条件出发,分别提出了“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和“机电机械大类”相关专业方向转型发展的两条路线,并遵循传统产业与新型产业相结合,即“两条腿走路”的思路。(1)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方向:安全技术与管理、工程测量技术、金属与非金属矿开采技术、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共计四个新专业。其中“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是解决未来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地下管网布置、隧道施工与维护等新方向的课题。(2)机电机械大类方向:无人机应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共计四个新专业。其中“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贵州省高职院校中尚属首例,目前主要应用于农业植保方面。

2.专业群发展“顶层设计”的必要性。在贵州省高职院校中开设“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的很少,目前,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贵州省唯一开设有“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从2016年开始招生,招生计划人数为139人,且专业主要偏向于“交通安全”方向。基于我院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可从“煤矿安全”或“爆破安全”方向着手,易于教师转型发展,并打造一个以安全为特色的高职专业群。同时,能让学校各二级学院充分参与相应专业建设,使得学院与学科相互交叉发展,保证专业的设置符合市场需求。

以拟建的“安全技术与管理”新专业为例,专业发展与各二级学院之间学科相互融通、学院相互合作,形成“抱团交叉”发展模式。我校可以参与建设的专业和二级学院有:信息安全与管理(信息工程学院)、民航安全技术管理(航空乘务学院、机电能源学院)、建筑施工安全方向(建筑工程学院)、安全生产监测监控、安全评价与监理、爆破施工安全方向、矿井通风与安全方向(建筑工程学院、机电能源学院)。

3.贵州省新能源开发带来的“商机”。新能源包括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核能、水能、地热能、垃圾及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等。作为高职院校,在传统煤矿类人才培养体系下,贵州省新能源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需求是否存在“商机”值得我们思考。

根据最新调查资料显示:贵州省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为13.54万亿m3,可采资源量约1.95万亿m3,排名已经上升至全国第三[2]。又如2016年贵州省风电开发建设总规模209.94万千瓦,其中集中式风电项目规模202.74万千瓦,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规模7.2万千瓦。

三、制度与政策保障转型发展

1.贵州省“职教联盟”的必要性。“精技立业,职教d黔”是贵州省各级政府对职业院校的期望。特别是2015年1月15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职业教育条例》,更是为我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有了“法”的依据[3]。近年来,贵州强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依据产业分布和就业需求初步构建了以清镇职教城为核心发展体,遵义、毕节和铜仁、黔东南等市州职教园区为两翼,以及其他市州和部分县级职教中心为节点的“一体两翼多节点”职业院校空间布局。

2.学校制度与政策的强力保障。学校制定了质量提升工程项目,打造了“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群”和“煤矿开采技术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合计16万元的建设资金,保障转型发展。成立了新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直接由院长领导,教研室主任负责,全员参与新专业市场调研和专业申报,严格按计划推进,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及制度保障。

3.个人职业规划与转型发展相融合。积极采取培训进修、新老帮扶、边学边教的措施,让地矿类专业教师加快转型,适应学校专业发展大局和市场的需要。鼓励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如已派遣了多人到深圳兄弟无人机公司学习无人机植保应用技术。

四、结语

地矿类专业如何转型发展,目前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难题,关键是要找准市场切入点,专业的设置必须紧跟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和市场人才需求,核心是校企合作。积极主导“校政行企”的多元化办学机制,规划好骨干专业及专业群的“顶层设计”,增强骨干专业抗市场冲击风险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华.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教育服务社会能力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16-21.

采矿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7

根据我院煤矿开采专业技术专业的转型需要、结合《人工干预智能化开采的研究》项目的需求,2018年7月17日至25日专家罗**、教授杨殿海、佟凯、梁士宝一行四人共同对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创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企业实地调研的目的:

1、深刻理解,认识人工干预下的智能化开采的基本内涵,构架,以及实现智能化开采所涉及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为智能化开采专业规范课程设置和把握课程标准更为精准,使之做到有的放失,目标明确,更易于操作,符合生产现场需要。

2、了解煤矿机械装备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前沿技术,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时刻关注装备制造和智能控制发展动态。

3、通过调研,了解人工干预智能化开采工作面每个岗位(工种)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总结提炼出每个岗位的核心能力,为课程标准编写和修订提供依据,从而有效进行课程设计。

4、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地调研,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师与企业的联系,为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调研对象及内容:

1、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电液控制系统研发、制造、装配等。

2、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液压支架研发、设备选型、装配、新技术应用和电液控制系统等。

3、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井工成套输送设备、工业链条及吊索系列、破碎系统、带式成套输送设备和煤矿电控设备等。

4、上海创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煤矿综合采掘机械设备、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及矿用电气设备的设计、研发、制造、设备型号等。

三、企业相关情况:

(一)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煤矿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的引领者

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简称天玛公司)是中央企业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于2001年7月在昌平科技园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2000 万元 人民币,属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主要从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智能集成供液系统、煤矿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的专业化高科技公司,同时也是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

拥有一套合理的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结构,各环节分工协助,高效运行,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产品产业链、技术链、信息链、资金链的有机结合,促进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企业”理念,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素质过硬的团队。建立了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创新团队、液压控制技术创新团队、智能无人开采团队、工发创新团队和智能制造产业项目创新团队。

公司每年以不低于销售业绩收入8%的资金投入科研开发,承担了部级、省部级、集团级等项目30多项。

科研成果:3个开发并应用产品系列(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智能集成供液系统、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100多个型号的产品、100多个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500多技术配套方案、186项申请专利、201项发明专利、139项授权专利、15项软件著作专利。液压支架电液控制国家标准制定者。

公司探索工业4.0模式,围绕“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构想,致力打造先进的智能制造企业。成为世界一流的煤矿开采自动化技术装备及服务一体化创新型企业。

(二)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世界一流绿色服务的制造商

北煤机致力于多元化发展战略,以液压支架核心能力延伸与拓展为主业,以井工走向露天的两翼齐动为导向,先后研制支护高度从0.55米到8.8米,工作阻力从1800千牛到26000千牛,中心距从1.25到2.40米等不同类型1000多种架型10多万架,露天工程油缸及矿建专用设备形成系列化,产品应用于全国十四大煤炭基地100多个重点矿区,先后出口美国、俄罗斯、印度、孟加拉、越南、澳大利亚等国家,是国内最大的煤机装备出口基地。

     思考在世界之先,勇于思,更敢于行。公司以领先者的远见,具备装备千万吨级工作面的研发能力,成为国内最大的拥有“核心拳头产品、核心独有技术、核心竞争能力”的国际化煤机制造企业。研制了工作阻力26000千牛、支撑高度8.8米的智能化支架王;创世界第一的寿命试验19.2万次的出口澳大利亚高端精品支架;世界首台套超大工作阻力全寿命周期服务支架;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2米大采高放顶煤支架;国家863计划项目全自动化刨煤机成套支架和两柱式强力放顶煤支架;国家火炬计划项目50°以上大倾角“三软”放顶煤支架和绿色环保充填支架;中煤集团和北京市重大科技专项“薄煤层、薄技术、薄装备、薄文化、矮掘进、低运输、薄回采、自动化”开采集群示范项目,薄煤层无人智能化综采成套装备;绿色开采110工法和N00工法切顶成巷(hang)支架;个性化服务异形巷(hang)道端头及超前支架;干雾降尘喷雾装置,智能湿喷机器人,智能液压伞钻,定位支盘机等一系列受到国内外热烈追捧的产品,尽享BMJ品牌产品带来的绿色、安全和高效,使BMJ成为推动矿山开采进步的重要力量。

    公司致力于“产学研用”相结合优势,与工程院院士、国内外专家、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研发了液压支架智能化集控系统,3000升及以上大流量控制阀,直径30至600毫米液压缸激光熔敷技术,清水供液系统成套解决方案,120公斤级及以上高强钢板混合气体保护焊等新材料、新工艺与新技术成果;装备了世界一流的45000千牛全自动整架试验台、16000千牛动态外加载立柱试验台和2000升液压阀综合试验台等试验测试新手段,试验数据与结果得到62个国家认可。

公司拥有国际先进的数字化研发平台和ERP信息管理系统,“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和智能化焊接机器人、液压缸在线检测生产群、液压阀及电控系统柔性生产流水线、数字化液压支架加工与装配制造生产集群等“工业4.0”智能制造平台,为公司向“两化融合”绿色服务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发展插上了翅膀,使公司跨入了新一轮的高速、高品质、高寿命发展期。

    公司积极承担国家、行业和北京市重大科技专项,拥有300多项国内外专利授权,获国家发明优秀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部级奖80多项,自主研发的一批批创新产品与技术,填补了国内和世界空白,引领行业发展潮流。

(三)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全球最大的矿用链制造商和引领者

公司以工业园项目为依托,以产品为对象、以工艺为主线,对生产工民流程进行研究全面升级改造,先后建成了圆环链、传动等12个专业化独立生产单元,实现了单元化生产和封闭式管理。企业拥有生产和实验设备3000多台套,其中高精尖设备197台套,具备年产煤矿井工输送设备生产能力17万吨,装备制造能力和质量保证手段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经过不断的创新与求索,公司已经形成了井工成套输送设备、工业链条及吊索具系列产品、露天煤矿破碎站系统及洗选环保设备、大型带式成套输送设备、煤矿电控设备等五大类主业产品,可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煤矿技术装备解决方案。

公司拥有部级煤矿采掘装备研发实验中心、部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认可测试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平台,公司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河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是国家CAD、CIMS应用示范单位,河北省企业信息化示范单位。2004年以来,公司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等项目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09件,其中发明专利9件,研发能力在国内同行居领先地位。 公司主导产品为煤矿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用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刨煤机等采煤、运输设备,薄煤层滚筒采煤机无人自动化工作面成套输送设备, 薄煤层全自动化刨煤机工作面成套设备,产品共有10大类82个系列500多个规格,刮板输送机的装机功率从40千瓦到4800千瓦,输送能力在150吨/小时~6000吨/小时之间,最大设计长度为400米。同时,公司还向矿山、冶金、工程机械等行业提供工业链条、铸石刮板输送机、防爆电器开关、固液分离压滤机、液压工程缸等产品。

(四)上海创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煤矿综合采掘机械设备(高端煤机装备)领先者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以煤矿综合采掘机械设备为主的高端煤机装备供应商,主营业务为煤炭综合采掘机械设备、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及矿用电气设备的设计、研发、制造、销售以及技术服务,并为客户提供煤矿综采、综掘工作面成套设备的选型和方案设计。主导产品为煤炭综合采掘机械设备,主要包括系列滚筒式采煤机、系列悬臂式掘进机及相关零配件,其中系列滚筒式采煤机有28个系列103种机型,装机功率覆盖120kW~2760kW,采高范围覆盖0.7m~6.5m;系列悬臂式掘进机有8个系列14个机型,截割功率覆盖55kW~315kW,掘进高度覆盖1.9m~5.1m。公司全资子公司创力普昱是一家专业从事煤矿自动化系统工程项目和研发、制造、销售各种矿用电气设备的科技型企业,其核心产品是各类变频节能矿用电气设备以及融合了矿井信息化、自动化和网络化于一体的矿井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公司采、掘、电全面发展,优势互补;系列全、品种多,国际化高品质配置,性能可靠。

公司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共同建立“产、学、研”基地,就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先进性、可靠性及智能化等开展多项专题研究。

四、目前我们存在的问题:

1、现有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制约专业建设发展

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制约煤矿开采技术专业转型为智能化开采专业的一个突出问题。现有的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专任教师无论从数量、素质、结构和管理都还难以适应专业改革发展的需要。

2、教学标准、教学内容及教材严重滞后,课程改革举步维艰。现代社会进入了高度发展和知识爆炸的时期,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甚至原来领先的科学技术知识,三年、五年就已经过时甚至无用知识,这就为我们专业教学标准制定、教学内容更新,教材的替换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3、现有实训条件远远满足不了专业转型和课程改革的需要

我院现有的采矿模拟实训室、电气实训室、通风安全实训室等已经满足不了专业转型和课程改革的需要。

4、现代化信息教学手段开发和应用有待加强

目前,我们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有专业教师,无论从业务素质、

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信息化学手段的应用和专业课程紧密结合不够,远远满足不了专业转型和课程改革的需求。

五、解决的措施:

1、着力提高专业教师整体素质,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真正下大气力培养一批具有“双师型”素质。定期到企业或科研单

位吸收新知识,了解新技术、新装备,并应用到教学中,同时让专业教师接受最新技术的培训。

2、首先要全体教师真正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知识更新的实践能力提高重要性;其次要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多参加展会,多与外界交流,使教师及时获得有关最新信息和资料。三是开发基于工作任务的最新校本教材,修订专业教学标准,增加新技术、新装备等教学民内容中,四是教师要主动参与最前沿的课程研究、学术交流及企业锻炼。

3、要利用教育《高校人工创新行动计划》中建设“关于智能+专业”的契机,争取上级主管部门资金支持。

4、学院把智能化开采专业作为战略重点,下大力气、下大血本,花大成本来建设。可与相关企业、行业联合办培训基地。还要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改造升级实训室,建立《人工干预智能化开采实训室》,以适应专业转型和课程改革的需要。

5、鼓励教师进行信息化课程建设,特别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件制作,教学中播放工作过程和生产环境,增强感性认知。或购买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工程为模板开发的教学软件。

六:建议:

1、学院总统领,举全院之力,建立以采煤团队为引领,以电气化专业为主导,

机电、信息为配合的智能化开采专业研发团队。

2、尽快制定智能化开采专业1--2年规划,具体可分三步走:一是要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的编写与修订,二是编写核

心课程校本教材。三是建设智能化实训室。

3、建立兼职人才专家学家资源库。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来

院讲学或作为客座教授参与智能化开采专业建设,以提高学院知名度。

4、通过院级层面沟通协调,建立学院、煤矿和厂家三方共同

参与的联运机制,进行校企深度合作,与上述四家企业建立教师培训基地,与双鸭山矿业集团东荣一矿建立学生实训基地,实现双赢。。

5、与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进行VR项目开

发,企业带项目,我院提供场地。

6、与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人工干预

智能化开采控制系统的培训工作;北京天玛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在我院建立车间,我院提供场地,

总而言之,为期十天的现场调研,马不停蹄地奔波了四个厂家,收获颇多。通过企业调研,真切感受到作为专业教师,知识的匮乏和陈旧,同时,也感叹科技有进步与发展。深入对企业实地调研,不仅使我们体验了企业发展的难度与艰辛,更重要的是熟悉了企业的新技术、新装备以及企业相关的工艺流程、制造与配装过程。与之相比,我们学院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和诸多实际问题。

通过企业调研,使我们对智能开采的内涵、架构及需要的相关知识,特别是煤矿机械装备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通过向企业专家学习与交流,进一步理清了智能化开采专业方向,为建立智能化开采专业增强了勇气的信心。

通过企业调研,我们体会到。在教学改革中,应针对企业各方面的实际需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新架构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标准,整合教学内容。收集了工作流程、岗位操作及技术资料,并拍摄了大量现场实物照片,为专业教学提供了丰富而宝贵资料,理会为后续实训室建设提供了大量实际、生动的素材,丰富了教学资源库。

采矿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8

[关键词]煤矿;综采设备;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D4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124-01

0 引言

基于持续提升的煤矿自动化能力与机械化能力影响下,综采设备的功能日益重要。为此,人们越来越注重煤矿综采设备的管理,这是由于管理综采设备是我国煤矿生产安全性的一个关键基础。并且,能不能有效地体现煤矿综采设备的功能,推动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最为根本的就是提高综采设备的管理能力。

1 应用系统理论管理综采设备

作为一种有机整体的系统涵盖了互相依赖和互相作用的一系列要素,其特点是环境的适应性、相互性、整体性、目的性。在煤矿综采生产进步的影响下,管理综采设备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不但实施各个部门之间的横向管理,而且实施自上到下的纵向管理,这样借助单位和部门间的紧密联系,打破他们间的限制,组合成为一个完整体,为了实现企业的整体综采设备管理目标而行动。这都体现了煤矿综采设备管理系统的理论内容。为此,管理煤矿综采设备涵盖设计、调试、安装、维护、应用、改造等的一系列事项,需要应用库存论、网络技术、预测论、统筹学等来分析、综合、评价设备,进而创建设备寿命周期最为合理和经济作为目标的管理系统,进而颠覆管理设备仅仅是凭借个人经验或者是维修的狭隘的管理观念。

2 实施全程和全员的管理

管理设备现代化的体现是应当确保设备从开始到结束一直都体现性能,实现最为理想的经济效益,全过程和全员地管理综采设备。全程指的是管理设备的全部寿命周期,不但企业要确定购置综采设备的技术方案,监督参与制造的整个过程,还应当改造、维修、调试、安装设备等,以及统计分析应用设备过程中的故障,进而实现最大的生命使用周期。全员管理是需要煤矿企业由基层到最高层都管理设备,而最高层包括最高领导,基层包括维修、技术、生产等一系列的部门,进而实现最为理想的综采设备的应用目标。

3 实现信息化的管理

在不断发展的计算机影响下,现代企业都非常注重应用计算机提升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计算机不但有着非常大的统计数据的作用,而且能够有效地处理数据。为此,煤矿企业能够借助计算机创建综采设备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而统计、储存、处理综采设备管理过程中的一切数据,创建属于综采设备的数据档案。其中,数据档案涵盖修复和更换关键部件、维修成本、故障记录、维护记录、大修记录等等。

4 注重专业化地维修综采设备

基于煤矿综采设备技术越来越高的集约化程度影响下,一套设备牵涉到越来越多的学科,专业化需要日益提升,以往小而全与大而全的煤矿生产组织方式业已跟现代化高科技综采设备的维系相悖,煤矿企业综采设备管理的趋势是实现专业化的大修。这就需要立足于煤矿企业创建专业的维修总厂,维修总厂的特点是修理费用少、大修质量好、维修效率高等,还能够科学地应用人力、减少投入,以及实现配件库存率的减少,从而能够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综采设备的检修有效地统一煤矿生产的主业,有效地体现专业的长处,这是搞好专业化维修的根本所在。首先,应当体现煤矿企业集团专业技工的长处,统一搞好综采设备的检修,实现检修效率的提升。其次,应当体现体现集团专业技术的长处,如此一来,能够便于相同的专业、相同的工种间交流技术,一起获得进步,还应当体现集团维修专业管理的长处,创新维修的管理。像是煤矿企业集团应用的综采设备的大修可以让企业机修厂负责,机修厂结合设备的不同创建一些专业的大型车间,像是输送机、掘进机、采煤机、支架车间等,以及在所有的车间组织一些大修班组,并且,针对检修要求比较高的电器件和液压元件等也创建专门型的检修车间,一致进行检修,如此可以实现理想的效果。

5 注重对综采设备的改造

对于综采设备生产技术能力的提升来讲,改造设备是关键的方式,也是创新设备管理的重要事项,在检修的时候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改造煤矿综采设备,这能够使设备的安全性能和生产效率大大提升。这需要:一是煤矿综采设备应当跟各种条件的工作面相符合,根据各种工作面的需要实施一定的改造;二是旧的设备应当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设备主体构造不会发生变化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从而使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升,实现生产成本的减少。具体来讲,首先,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造规划,这是进行成功改造的基础。其次,应当进行可靠的严重与合理地执行,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应用的设备应当优于固有的设备,这是成功进行改造的根本所在。最后,收集改造的资料且进行归档,从而使改造的结果完善。事实证明,通过先进技术的吸收,多次地改造和完善各种综采设备(输送机、采煤机、支架等)能够实现显著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6 注重进行可靠地检修

对于检修设备来讲,务必在确保设备在应用期不会发生损坏、不会发生故障、稳定工作的基础上,从而确保设备的应用效益、应用效率、应用效能不会出现变化。这是由于综采设备出现故障的话,会导致非常大的损失。为此,检修煤矿综采设备务必确保设备在应用过程中的可靠性,注重设备各种部件的应用年限,全面地探究部件和设备的寿命周期。并且,检修厂应当不断地吸收新技术和新工艺,像是检修过程中应用诊断以及监测的技术、仪器,检查和诊断综采设备重要零部件的故障位置与故障预报,以及精确地检修和诊断煤矿综采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当前,可以将油液分析、温度分析、光分析、震动分析等用以检修煤矿综采设备,这样不但可以使检修综采设备的可靠性提升,而且能够使维修的成本与时间减少。

7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煤矿生产的关键设备的综采设备来讲,其运行的稳定和安全是确保煤矿企业正常生产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煤矿企业做好管理综采设备的工作。为此,在煤矿企业平时的工作当中,应当全员一起努力,注重健全煤矿综采设备的维修制度和平时的管理,从而使煤矿综采设备工作性能得以提升,最终推动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国华. 网络计划技术在煤矿综采设备搬家倒面中的应用研究[J]. 煤炭工程. 2010(06):148-149.

[2]刘混举,杨兆建. 煤矿综采设备寿命评价的理论体系[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09(04):125-126.

[3]李胜利,姚选智,杨君堂. 综采设备多通道回撤在高产高效矿井的应用[J]. 煤炭工程. 2008(06):156-157.

[4]胡公川,刘瑛,胡青华.施工企业设备大修管理的现状和对策[J].中国设备管理. 2001(03):147-148.

[5]张超军.浅谈煤矿综采设备的管理[J].煤炭工程,2009(10):102-103.

采矿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9

【关键词】矿山采矿;采矿安全;技术管理

1.加强矿山采矿安全技术管理的实施

实施好矿山采矿安全技术管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搞好矿山生产有着重要的实际作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1落实矿山安全的责任意识

矿山的安全管理责任观念是需要各个方面人员足够重视的,不管是领导人员、技术人员还是工作人员都是有自己的职责和工作范围的,每个人员对于安全的生产都是有自己的责任的。所以矿山的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矿山企业更好的建立安全的责任制度,做好安全工作的管理,把责任落到实处,这样保证每个人对于矿山生产安全问题都会有足够的重视,这也是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

1.2做好安全检查各项工作

安全检查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不安全的因素和事故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安全检查一般可采用有领导、有组织的互查、自查和专业查等形式,对检查出的问题都要记录在案,并采用“一公布(把检查出的问题公布于众)、三定(定措施、定人员、定时间)、四不推(班组不推给工区,工区不推给矿部,矿部不推给主管部门,主管部门不推给当地政府)、三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办法处理。安全检查的重点内容包括:a.各项规章制度及安全法规的执行情况;b.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政策、方针及上级有关决定的情况;c.作业环境的安全状况,如井下巷道的支护状况,空顶情况等;d.工具、设备、电气和工作岗位上的各种防护装置、安全设施等是否齐全;e.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完成情况;f.防止自然灾害的措施落实情况;g.安全检查中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及发生过事故的地点所采取的防范措施。

1.3做好技术方面培训和安全管理

矿山的事故的分析报告中可以看出:整个矿山生产企业的领导和职工都是没有足够技术上的培训和相关的安全的教育,这样就会造成很多的由于违章的、不符合劳动规律的、不按照指挥而导致的各种事故的发生。所以做好技术和安全方面的教育培训是很重要的,是保证安全生产和减少事故发生的关键工作。

1.3.1矿山安全技术相关部门安全意识的培训

这类培训一般由企业的劳动组织部门会同主管部门组织。通过培训,矿山安全部门负责人、矿山技术人员将了解有关矿山开采的安全操作规程及国家的安全生产政策、方针和法规,掌握矿山安全开采、管理等方面的安全技术和基本知识,具备基本的安全技术管理知识水平。

1.3.2特殊工种人员相关的技术培训

矿山的放炮工、绞车司机、采掘工、信号工以及起重、电气、焊接等一些特种工作是矿山安全开采的关键工种。这些工作的不安全影响因素多,危险性大,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重大的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为了保证矿山开采的安全、顺利进行,就必须对这些工种的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培训。只有经实际测验,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即使对于已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也应作为安全技术培训的重点,定期组织进行安全教育,交流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总结安全生产的经验教训。

1.3.3平常的安全意识的培养

做好安全生产就要不断的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矿山企业可以不定期的举行一些安全的会议,做好安全生产各个方面的总结,提出各个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的办法,对于违章的作业和不符合规范的操作流程要及时的发现和阻止,保证安全生产。

1.3.4抓好事故教训和典型经验的教育

模范的作用自古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所以对于正反方面的安全问题的典型事项可以拿来作素材,更好的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培训和教育,通过实际的教训和经验改变生产的观念,做好技术管理的提升和安全生产的工作。

1.4工作的流程按照规范操作

主要是指规范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采掘作业规程。

1.4.1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主要包括:工具所必须遵循的使用方法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以及安全、正确的使用机电设备等。对于不同的岗位和工种,应有区别的规范不同的操作规程,并要求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执行。

1.4.2采掘作业规程

采掘作业规程的内容应包括作业范围的地质概况、生产系统、劳动组织、生产工艺和安全技术措施等。它是指导、组织采矿工作的一种科学管理文件。规范采掘作业规程对于保障采矿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作业期间的有关情况发生了变化,应及时的修改作业规程,补充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采掘工作的顺利进行。

2.明确矿山采矿安全技术管理的任务

当前,矿山采的矿安全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认真贯彻实施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方针;通过制定并实施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减少不安全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减少因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有效的提高经济效益;另外,加强对生产活动的客观规律的研究,积极制定并实施各种有效的安全措施,消除危害人身安全的隐患,营造一个良好的劳动生产环境。那么要实现上述的任务,就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开展:

(1)制定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落实到位。

(2)组织学习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方针规程和法令。

(3)建立安全技术管理机构,并组织专业人员,定期检查安全生产的落实情况。

(4)编制并实施好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提高矿山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经济效益。

(5)建立有关安全技术管理和安全生产的资料档案。

(6)调查、分析、统计并处理好职工伤亡事故。

(7)定期召开会议进行安全教育,总结经验教训,并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采矿事业的大力发展,本文简述了矿山采矿的安全问题也是越来越受到关注 ,以采矿的安全问题就需要相关部门给出足够的重视。但是当前的矿山采矿的实际条件不好,环境差,这样存在很多的不安全的问题,不但会对采矿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还会威胁企业的经济利益,从而也对国家的安全和财产产生威胁,所以当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加强采矿安全技术的管理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采矿工程专业技术总结篇10

关键词煤矿;掘进工作面;三专两闭锁;电气控制PLC;安全

中图分类号:TD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2-0195-0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世界范围内的能源消耗日趋过量,给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环保和节能的全球呼吁受到了各国的关注。我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煤矿资源,给我国能源供应提供了可靠保障。

1煤矿掘进工作面三专两闭锁电气控制PLC的应用现状

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煤矿掘进工作面中三专两闭锁电气控制PLC的主要应用有供电和闭锁两个方面,避免了煤矿开采过程中瓦斯和煤尘等带来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大提高了煤矿企业的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为生产工人的人身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1.1 供电

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推广,在煤矿开采中,电气控制的PLC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针对煤矿掘进工作面的供电可以大致分为低压入井下的三专供电和高压入井下的三专供电两个方面。其中,低压入井下的三专供电主要是应用于机械化设备较少、井下工作量小、对供电要求较低的小型的煤矿生产区域。由于受地方的限制和其它环境因素,低压入井的三专供电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难度;高压入井三专供电是在煤矿掘进工作面时,设立有专门的变电所,控制通风机的高压爆炸、低压馈电、继电器漏电和变压器等的供电,提高了煤矿采矿区域的通风效果,保证了煤矿开采过程的持续供电,大大提高煤矿掘进工作面的安全性。

1.2 闭锁

在煤矿掘工作面的控制中,电气控制PLC的两闭锁技术主要是通过煤矿采矿控制中心的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安全监测系统和磁力启动器三个部分来完成风电瓦萨点闭锁操作的。其中,风电闭锁是通过用外线,将掘进工作面的总控制开关盒局部通风机的常用开关触头相连接,从而实现闭锁控制。根据目前我国煤矿采矿的情况来看,为了提高煤矿掘进工作面的安全性,选用的是真空磁力起动器来完成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与风电闭锁的连接时相同,不一样的是要添加一台瓦斯断电仪,以有效的进行煤矿采矿时的瓦斯总量,提高煤矿掘进工作面的安全保障。

2三专两闭锁电气控制PLC的技术应用

根据煤矿采矿的实际情况和开采量的具体需求,三专两闭锁电气控制PLC的技术应用主要包括地方煤矿和大中型煤矿。

2.1 地方煤矿应用

现代化建设中,我国地方仍然存在煤矿采矿机械设备配置少、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差、传感器应用少等问题,对地方煤矿开采带来极大影响。由于地方煤矿的开采量较少、井下负荷量小,因此,安全监测系统设置的实际应用效果很差,给煤矿掘进工作面埋下重大安全隐患。所以,为了提高地方煤矿开采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将变压器设置在地面,在井下布设电缆供通风用电,可以很好的达到三专两闭锁电气控制PLC技术的三专供电效果。与此同时,将井下通风机的专用开关和采矿掘进面的总开关相连接,结合瓦斯断电仪,可以实现地方煤矿采矿掘进工作面的风电和瓦斯电闭锁。

2.2 大中型煤矿应用

在大中型煤矿中,运用双风机和双电源可以提高高压入井条件下,采矿掘进工作面通风和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大中型煤矿采矿生产的顺利完成。一般情况下,通风机分为两部分,当主局部通风机发生故障时,可以及时的切换到副局部通风机,给煤矿掘进工作面的安全通风提供可靠保障。另外,电气控制PLC的闭锁技术在大中型煤矿的采矿过程中,是与企业的安全监测控制系统结合应用的,工作人员可以在地面安全控制中心对井下工作进行安全监测和控制,便于及时的采取安全措施,有效的保障了煤矿掘进工作面的安全。

3煤矿掘进工作面三专两闭锁电气控制的PLC改造

在煤矿业的发展中,由于三专两闭锁电气控制的PLC采用的是继电器进行煤矿掘进工作面的通风和供电控制,具有接线量较大、元件数量较多、系统工作安全系数低和故障发生率高等特点,因此,给企业煤矿采矿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给煤矿掘进工作面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相关工作人员对三专两闭锁电气控制的PLC进行了改造。

3.1 PLC控制过程的改造

根据PLC的构造,在煤矿的掘进工作面的进风侧,要求甲烷传感器对甲烷浓度的检测不能超过百分之零点五,如果局部通风机的供电系统处于完全正常情况,则可以将常用的开关保持在闭合状态。其中,局部通风机的电动机处于无故障状态,则将综合保护用的常用开关接点进行闭合操作;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开启局部通风机的开关按钮,则可以是局部通风机得到启动,并保持运行状态。通过一系列的通风和供电操作以后,再开启其它设备,为掘进机开始工作做好准备。当掘进工作面的风流形成以后,掘进工作面回风侧的甲烷浓度不能超过百分之一,掘进工作面的甲烷浓度不能超过百分之一点五,以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保证煤矿采矿工作的正常运行。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通过对风机、继电器和掘进机的相关操作,完成掘进工作面的通风和供电,可以实现风电闭锁。

3.2 瓦斯电闭锁的改造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瓦斯的浓度太大时,可以通过局部通风机,将瓦斯进行稀释和吹散,情况比较严重时,则可以闭锁掘进工作面的动力电源,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当掘进工作面进风侧的甲烷浓度超过百分之零点五时,PLC的输入继电器的相关接点会自动断开,局部通风机会因为断电而停止运行,与此同时,掘进机也会因为断电停止工作。通过主通风系统的通风作用,当甲烷的浓度下降到百分之五以下后,可以开启局部通风机和掘进机,重新开始采矿生产,从而实现瓦斯电闭锁的控制操作。

4结束语

煤矿掘进工作面三专两闭锁电气控制的PLC控制改造,提高了三专两闭锁电气控制PLC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促进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给我国煤矿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