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年终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6 11:24: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搞笑年终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搞笑年终总结

搞笑年终总结篇1

过去的一年中,我在您的直接领导下,在岳父岳母的英明指导下,在大小姨子的集体关怀下,遵照您的指示,按照您的部署,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摸爬滚打、积极进取,各项家庭工作均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至去年底,咱家的银行存款、股票市值、固定资产三项指标分别比前年增长了18%、19%、20%。超额完成了去年初制定的“三项指标增幅要达到12%”的任务,同时咱家还被本胡同评为“五好家庭”,我被本楼道评为“最称职老公”,您则光荣当选“最幸福太太”,实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现将本人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服务夫人”为工作重心,抓好家庭曰常工作。

二、以“夫人旨意”为工作重点,抓好家庭经济建设。过去的一年中,我认真贯彻夫人去年初作出“要把家庭经济搞上去”的重要指示,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狠抓经济建设,终有所成,家庭三项经济指标均比前年大幅度增长。

我的主要做法是:

1、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去年,我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工资、奖金等主营收入悉数上交,再由夫人回拨零用钱的收支两条线政策,其余副业收入纳入预算资金管理,向夫人打报告审批使用,在过去的一年中,由于我财经纪律做到了不截留挪用,不挤占乱花,不隐瞒收入,不设小金库,使夫人总揽大权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家庭收入管理规范,资金专项使用。

2、厉行个人节约,注重自我节流。过去的一年中,我戒烟、戒酒、戒茶、戒零食、戒请客,总之,将个人吃穿用度费用降至最底,每月零用钱均有剩余,积蓄一定时曰,购买首饰、衣物若干赠于夫人,既增加家庭固定资产,又给夫人带来惊喜,一举两得。

3、积极探索,广开财路。一是充分发挥自身所长,笔耕不辍,投稿报刊、杂志赚取稿费。二是深入领会《麻将致胜大全》要点,掌握致胜技艺,与同事亲友小赌怡情,胜多负少,小有收获。三是苦心钻研炒股方法,向夫人申请专项资金投身股海,一级市场守株待兔,二级市场低买高卖,一年下来赢利颇多。

三、以“夫人喜好”为出发点,抓好家庭安定团结。过去的一年,我始终以“夫人喜好”为标准,一切听从夫人,听从夫人一切,不断规范自身行为,搞好家庭安定团结,主要有:

1、婚前死党小黄、小李、小谢、小军、小杨诸人一向好吃懒做,行事全无章法,经常来家骗吃骗喝,以夫人不喜,我遂将彼等列入损友名单,遂一割袍断义,中断往来(注:小李因欠我债务的缘故,暂还保持联系)。

2、过去我好吸烟,一天两包不在话下,夫人恶之,去年伊始,我便痛下决心,誓与烟绝。如今,瘾来时,我至多点蚊香一支嗅其味以解馋。

3、前年我看望父母次数多于看望岳父岳母一次,夫人不悦,去年我遂积极整改,以实际行动纠正偏差,据统计,至去年底''''我看望岳父岳母次数超出看望父母次数两次,在时间总量上超出45分钟,在孝敬财物总额上超出21元人民币。

4、央视主持人刘仪伟,风格清新,厨艺一绝''''夫人爱甚,视为新好男人,我遂理一板寸头,学一口鸟腔普通话,苦研《天天厨艺》菜谱,每曰推出一样特色小菜。

由于我紧紧把握“夫人永远是对的''''如果夫人错了,我请参照上句执行”的方针,认真贯彻“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夫人一脚踹过来,我就躲着走”的基本原则,家庭安定团结局面一派大好,夫妻相敬如宾,居家气氛温馨。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主持家庭曰常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离夫人的要求仍存在大小差距,如:工作主观能动性还有待加强,工作前瞻性不足;工作尚存在畏难情绪等,在新的一年中,我将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巩固去年成绩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使咱家的生活水准芝麻开花节节高,夫妻恩爱此情绵绵无绝期。

搞笑年终总结篇2

一、 “无厘头”与喜剧美学的嬗变

“无厘头”①是广东佛山等地的方言,大意是一个人的言行粗俗随意、搞笑另类,令人难以理解。后来这种颇具草根特点的“无厘头”风格逐渐成为“大话”式“戏仿”的核心精神,表现为解构经典、俗化英雄、调侃神圣、质疑崇高等等。“无厘头”文化大概具备这样几个特征:1.游戏调侃、玩世不恭。2.颠覆一切、解构权威。3.以“戏仿”为思维方式和叙事方式。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后现代审美体验的“深入人心”, 以戏说或“大话”的形式对传统文学经典进行“无厘头”式地改写,日益成为中国当代大众文化中不可忽略的文化景观。首先是电影《大话西游》风靡整个大陆高校,使“大话”式大众文化文本异军突起,成为大众文化的亮点和热点,而其代表人物周星驰也成了充满反抗意识和逆反心理的年轻人心目中的英雄和文化偶像,他的“无厘头”电影则成为喜剧性大众文化的经典文本。然后是网络小说《悟空传》、《沙僧日记》受到数以万计网民的追捧与模仿,接着是连续剧《春光灿烂猪八戒》在各大电视台热播,直到后来《水煮三国》、《Q版语文》等“戏仿”作品在全国各大书店的畅销,“戏仿”俨然已经成为一个横跨多个媒体、吸引万千大众参与其中的流行文化现象。

2001年5月2日,周星驰在北京大学礼堂受到青年学生的热烈欢迎与追捧,“这不仅表明脂粉英雄已经取代了诗歌英雄,而且意味着一场新的‘大话’革命降临到人们头上。”②不仅周星驰本人成为青年学生追逐的偶像,而且他的“无厘头”电影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喜剧经典影片。“这个混合着黑色(灰色)幽默、后现代主义、言情与武侠文学、好莱坞电影以及下层市民趣味的大杂烩,以百科辞典的方式全面呈现了‘大话美学’的各种要素:幻想、反讽、荒谬、夸张、顽童化、时空错位和经典戏拟,其中包含了文化颠覆、低俗的市井趣味和感伤主义等各种混乱矛盾的要素。所有这些都为愤青提供了犀利的话语工具并塑造着大话时代的嚣张面貌。这是一种包含了数码词根和颠覆性语法的新话语,尽管许多人指责它的‘恶俗’,但它仍然不可阻遏地生长起来,成为中国文化进行自我更新的民间源泉。”③

后现代“戏仿”的兴起和流行受到了人们的多方关注,这一现象也引发了批评界的认真思考和热烈讨论。但无论人们对“戏仿”持怎样的立场和态度,不可否认的是,“大话”式“戏仿”是“一种新型的话语运动,夸张、调侃、癫狂、乖谬、插科打诨、胡搅蛮缠、故作幼稚——就是不要严肃和正经。”④这种话语方式旨在对原有的文化符号进行后现代式的拼贴、戏说、滑稽模仿,从而颠覆了它本来的文化意义,彰显了别一种的美学形态。

的确,在传统喜剧美学的理论视域中,喜剧是滑稽的集中表现。喜剧表演中,当“丑”已充分暴露其“丑”的本相,却还要用美的形式来遮盖自己时,便构成了滑稽。因而传统喜剧多以滑稽的形式来嘲笑、讽刺生活中的丑恶现象和人物性格中的缺点和弱点。因此喜剧人物往往执拗古怪、滑稽可笑。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就曾提出“喜剧是对于无害之丑的摹仿”的观点,而这一观点对欧洲后世喜剧理论及创作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无论是西塞罗的“明镜说”、本·琼生的“惩恶扬善说”、莎士比亚的“反映论”、霍布士的“突然荣耀说”,还是莫里哀的“纠正恶习说”、莱辛的“劝善论”、黑格尔的“主体性”喜剧理论及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丑的炫耀说” 等都是对亚里斯多德时期喜剧理论的承袭,认为喜剧是通过嘲笑那些“丑”的言行来惩戒“丑”,揭露虚伪,鞭挞恶习,并起到教育和教化的作用。人们可以发现,从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作品到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早期的喜剧,作家都倾向于以幽默和讽刺的方式来处理喜剧题材,法国莫里哀的《伪君子》、《铿吝人》、俄国格里鲍耶多夫的《聪明误》、果戈里的《钦差大臣》等也都是通过对人物本身丑行的暴露来鞭笞社会的丑恶现象。

然而,以“戏仿”为主要叙事策略的当代喜剧艺术形态,在“亵渎”、“解构”、“反抗” 等精神指向下,呈现出与传统喜剧截然不同的美学质素,充满了“搞笑”、“大话”、“无厘头”等美学特点。由于其鲜明的解构立场和“搞笑”特点,被认为是“后现代”喜剧。“后现代” 喜剧的创作主体有意摒弃传统喜剧中精致的逻辑关系、语言智慧及修辞技巧,对一切既定模式、原理、规则进行颠覆与反叛。通过将既有的美学规范统统解构,固有文本的结构被撕开,原本高高在上的人物形象、价值标准、美学观念在新旧文本的对比下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也因而引起“笑”的喜剧效果。因此,这种喜剧艺术形态的“搞笑”机制也与传统喜剧迥然有别,它建立在解构、无厘头、超文本解读等一系列后现代美学原则之上,使得这种喜剧形态最终效果的不是“机智的笑”,而是一场又一场的语言狂欢和解构。

以电影《大话西游》为例,它用一种玩世不恭的、嬉皮笑脸的方式将原著《西游记》拉下神坛。原著中的唐僧吃斋念佛,心慈面善。而到了《大话西游》中,唐僧却如同一个凡夫俗子,迂腐愚蠢、啰嗦可笑。电影中唐僧的台词一度成为人们竞相模仿、复制或引用的“经典”句子,如:“喂喂喂!大家不要生气,生气会犯了嗔戒的!悟空你也太调皮了,我跟你说过叫你不要乱扔东西,你怎么又……你看我还没说完你又把棍子给扔掉了。月光宝盒是宝物,你把他扔掉会污染环境,要是砸到小朋友怎么办?就算砸不到小朋友砸到那些花花草草也是不对的!”;“悟空,你要是想要的话你就说话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我,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要的。你真的想要吗?那你就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难道你真的想要吗?”“人和妖精都是妈生的,不同的是,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从这些“无厘头”的“戏仿”语言可以发现,人物滔滔不绝、啰哩啰嗦、毫无逻辑的对白,通过夸张地重复,将语言的意义完全消解,使其成为一种毫无头绪、毫无主题的搞笑。当然,这种通过极度夸张和变形所产生的“搞笑”与巴赫金所谓的狂欢节相比有明显的做作迹象,“如果说,狂欢的大众始终无视文化等级的观念,那么,‘大话’更像有意地贯彻反精英的策略——这也是在精英聚集地产生震动的原因。”⑤

的确,大话式“戏仿”始终站在反精英的立场,对神圣的经典及权威的文本进行冒犯和颠覆。那些无意义、无深度甚至让人啼笑皆非的无厘头语言,使语言本身的能指与所指关系断裂,语言成为一种空洞的符号和能指的游戏。通过对经典文本的“戏仿”,大话式写作试图拆解叙事的成规,挑战逻各斯中心主义与终极意义,表达对预设的文化体系和秩序的怀疑和否定。文本、语言、人物以及情节等方面的戏谑姿态和怪诞风格,使这种“戏仿”写作充满了游戏感和喜剧效果。

然而,正如南帆所发现的,“‘戏仿’游移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颠覆了什么的同时提出了什么,这属于现代主义的范畴;仅仅将颠覆结束在哈哈一笑之中,这显然是典型的后现代策略……相对地说,《大话西游》仅仅制造了一批笑料而放弃了颠覆之后再度坚持什么或者肯定什么。这时,‘戏仿’的笑料制造通常是柏格森提到的‘重复’与‘倒置’两种策略的混合。”⑥在南帆看来,《大话西游》的“戏仿”的确对经典文本产生了一定的颠覆作用。然而这样的颠覆仅仅停留于“搞笑”,并未触及特定的社会历史,也就因此不可能颠覆故事的整体结构,乃至社会历史的整体结构,最终重建新的价值体系。因此,《大话西游》所呈现的喜剧美学,与讽喻或批判无关,它“无比机智地扩大了语言的喜剧性张力,同时又如此深刻地显示了语言的无能为力。哄堂大笑既是开始,也是结束。”⑦这样的观点和视域无疑为人们解读当下名目繁多的“戏仿”写作提供了有意义的理论视角。

事实上,《大话西游》所开创的美学形态,与网络时代的中国文化语境无疑有着相当的契合,其“无厘头”的语言和叙事风格,幽默搞笑的喜剧效果,成为后来者竞相仿效的对象。⑧如《大话西游》中有一段对白:“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放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这样的台词屡屡被人们在不同的场合所引用。可以说,大话式“戏仿”的“喜剧美学”——“人们用笑声解读主人公的辛酸和尴尬,同时表示多方面的相互认同。换言之,这种笑声制造的是共同体的气氛,讽喻或者批判收敛了锋芒”⑨——正在被当下时尚的“戏仿”写作所效仿。现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戏仿”写作的队伍。这些文本煞有介事地步入喜剧创作的阵营,以大量“无厘头”式的搞笑,对一切既定艺术框架进行戏仿、嘲弄和否定。

当追求“正义、公平、民主、自由、现性、公民意识”等现代性命题被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轻松娱乐、追求平面化与碎片式的生存理念所取代时,“戏仿”写作中无处不在的“无厘头”显然与这样的大众审美需求和精神享受相当契合。在这里,来自现实的规约被放逐了,种种奇观异景也将个体放逐。网络时代的“戏仿”文学被认为是“写起来很过瘾,读起来也很过瘾”。然而,人们应该追问的是,当一切都被消解和颠覆以后,具有高度能指嬉戏色彩的“戏仿”文学又要依靠什么来“安身立命”呢?如果后现代“戏仿”的喜剧仅仅是一种想象力和语言能力的炫耀,仅仅在传统的美学规范之外“自行其是”,无法形成有效的“抵抗”,那么这样的写作是不是仅仅成为一种单纯的美学风格?正如任何文学都是特定时代的文学一样,任何文学也必须在特定时代的文化坐标中进行自我校正。换言之,如果“戏仿”文学的美学建构没有进入特定的历史与文化现场,无法在“关系主义”的理论视域中处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将有可能从一种反“本质主义”的写作姿态进入另一种“本质主义”的怪圈。这样的时候,“过把瘾就死”——当下流行文化娱乐化与消费化的口号,就有可能成为“戏仿”文学无法摆脱的宿命。

二、恶搞与话语暴力

1.“恶搞”与恶搞文化

关于“恶搞”一词的起源及“恶搞”的定义,目前已有不少相关的讨论和研究论文。根据徐福坤的梳理,“恶搞”一词经历了“KUSO库索(酷索)恶搞”的演变过程。首先,KUSO是日语“くそ”(粪)的罗马拼音,由词义“粪”引申而来,因此具有“可恶、他妈的”之意,成为骂人的常用词。它较早出现在网络游戏和动漫中,有搞笑、讽刺、恶作剧等含义。接下来,KUSO一词由日本电玩界传入港台地区后,被译为“库索”或“酷索”,并且成为网络常用词语。主要用于指称那些对动漫、游戏、照片甚至影视节目进行幽默式搞怪的行为。20世纪末,KUSO一词被引入内地,并意译为“恶搞”,所指代对象不仅有对游戏、照片的移植、拼凑和修改,还较多地表示人们用调侃、嘲讽或是游戏的心态对喜欢或不喜欢的作品进行解构的另类创作风格。根据“恶搞”行为的应用领域、行为方式及所造成的影响,徐福坤在文章中将它定义为:人们以调侃、幽默或讽刺的心态,运用游戏、Flash、电影短片等形式,对他们喜欢或不喜欢的事物(图片、文字、影视作品等)进行的具有幽默、讽喻意味的颠覆性解构行为及其创作风格。⑩而“恶搞”及相关的文化现象最终引起轩然大波的就是2006年胡戈对陈凯歌电影《无极》的恶搞。

电影《无极》号称“中国首部真正魔幻大片”,引领了《神话》、《情癫大圣》等所谓魔幻电影的轮番登场。当视觉文化在消费社会蔚然成风,当视觉符号成为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以魔幻之思建构数字影像奇观本也无可厚非。而且,任何一部成功的魔幻作品,都少不了主人公的英雄气概与神奇力量。而这种超能力的获得必然是主人公历经艰险和磨难,屡经奇遇的结果。然而,《无极》中主人公超越光速的能力、非同一般的法力,似乎都是与生俱来的。这样的魔幻想象只为追求影片的视觉震撼,显得凭空而任意,使得影片创造的“第二世界”成为建立在虚无之中的混沌世界。而为了成功纳入全球电影市场,《无极》中采用古罗马元老院场景及制度,元老们居然还穿着日式服装,毫无逻辑的视觉拼盘将影片进一步推向无聊闹剧。《无极》在国内国际市场虽获得不错的票房成绩,但影片的艺术水准却遭到广泛批评与质疑。不仅影片被调侃为“无聊之极”,对其进行恶搞的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下简称《馒头》)也在网络上广为传播。

制作像《无极》这样一部耗费巨资的“大片”,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然而,作为草根的胡戈却以相对简单得多的恶搞视频《馒头》将精英导演的“大片”及其“巨型话语”轻松解构。《馒头》运用拼凑、剪切等手法,以《无极》的人物形象、画面和影像资料为素材,假托央视《法制在线》年终特别版,讲述在圆环套圆环娱乐城发生的一起血案的侦破过程。于是,电影《无极》及其关于爱情、命运、战争等主题被“一个馒头”与“惊天血案”的荒唐逻辑所颠覆,影片那些玄幻离奇的人物和情节也在煞有介事的“法制节目”及搞笑的广告中被消解。无论《馒头》所引起的恶搞风波有着怎样的争议,不能否认的是,“恶搞”从此成为网络时代另一个流行词语和叙事策略。而与之相关的恶搞现象也随之涌现,从流行歌曲、热门节目到古典名著、标志性图像、主旋律影片、英雄人物等,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恶搞。此时,“恶搞”俨然成为网络上令人眼花缭乱的一道文化景观。

网络恶搞的类型也不只是视频,还包括音乐、图片、动漫、语言、动作、人物造型等等。这些恶搞作品一经网络传播,点击量动辄百万,反响强烈。总体来看,恶搞作品常常采用复制、拼贴等“戏仿”手法,对国家、理想、民族、精英等宏大话语进行调侃,对某种流行的文化现象进行模仿搞怪,在极度地夸张与搞笑中传达颠覆和嬉戏的。某种程度来说,网民自制的恶搞作品拒绝宏大叙事,追求自由和解构的游戏精神,因而是典型的后现代文本。正如伊格尔顿所言,后现代主义的“典型文化风格是游戏的,‘戏仿’的,混合的,兼收并蓄的和反讽的。”{11}当然,恶搞并不是后现代的独特产物,也不仅仅是网络时代的特定叙事策略。恶搞的精神资源应当追溯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戏仿”,也与崔健、王朔、周星驰等人所代表的反权威、反一元化、无厘头等精神相互呼应。只是到了网络时代,网民的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实现,极富于解构与游戏精神的“恶搞”自然受到网民的热情追捧。而且这种以“戏仿”为主要特征的创作风格与高雅的、庄重的、精英的主流文化完全不同,其通俗的、轻松的、娱乐的表现形态也深受大众文化的喜爱。

应该说,恶搞和大话都是出现于网络时代和后现代文化语境的“戏仿”形态,二者具有大众文化和网络“戏仿”的诸多共性,如无厘头、夸张的搞笑、娱乐狂欢等等,接近于詹姆逊所谓的“拼凑”,是一种“空洞的‘戏仿’”。{12}然而,由于“戏仿”的对象、素材及方法等方面的区别,二者仍然是两种不同的“戏仿”话语。比较而言,大话式“戏仿”的精神内核是“无厘头”,其素材、对象往往来自经典文学文本及其中的语言、情节、人物等等,通过语境的差异将神圣的经典降格,因而主要是文字类的“戏仿”;而恶搞式“戏仿”常常通过特定的技术手段与剪切、拼贴等手法,将某种象征精英权力的文化、某种流行的文化现象进行夸张地变形和颠覆,包括恶搞视频、恶搞图片、恶搞音乐等等。因而,恶搞“是寻找开心的游戏,并且带有恶作剧的性质……恶搞与网络文化、娱乐消费联系在一起,缺少静思,缺少文学的审美距离。恶搞文化的制造者,也是大众文化的娱乐者和消费者。恶搞往往超出艺术审美的限度,在狂欢之后却是极度的价值虚无。”{13}

2. 恶搞:反抗抑或话语暴力?

斯科特在《弱者的武器》一书中指出,农民日常生活反抗的形式——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偷盗、装傻卖呆、诽谤、纵火、暗中破坏——就是农民作为“弱者”的武器。这是一种低姿态的反抗,可以避免公开反抗可能引起的集体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恶搞是草根大众对权力话语进行反抗的“武器”,也是大众参与公共生活的“武器”。然而,正如斯科特所谓的“弱者的武器”并不可能最终改变“弱者”的阶级从属,“弱者”仍然按部就班地生活一样,网络恶搞对权威的解构和颠覆,也不可能带来现实秩序和体制的革命性改变。

首先,网络恶搞旨在颠覆、解构、拼贴、游戏,并不考虑颠覆之后的“建构”。也即是说,“弱者的武器”固然可能象征性地破坏权威,然而“反抗以后怎样”却似乎并不是“弱者”思考的问题。就网络恶搞而言,当恶搞获得权力一定程度地默许,人们可以通过恶搞获取颠覆权威的,恶搞者往往就容易沉浸在一种想象的获得权力的满足之中,从而失去批判和抵抗现实的能力。因此,抵抗的结果便可能转向一种“犬儒主义”的姿态。“犬儒主义意味着一种玩世不恭、愤世嫉俗的倾向,即遁入孤独和内在之中,以缺乏本真为理由而放弃政见。现代犬儒主义是一种幻灭的处境,可能带着唯美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气质而重现江湖。”{14}另外,恶搞的“抵抗”还可能面临商业社会的“收编”,解构行为本身于是在机械复制和大众娱乐浪潮中被消解。可以说,胡戈的恶搞视频,只是打开了象征资本和权力的“大片”的一道缝隙,并不可能改变《无极》等国产大片的高投入、大制作、高票房的现实,更不可能改变所谓精英导演在主流文化的话语权和强势地位。恶搞终究不能形成一种有效地“抵抗”。

事实上,随着网络恶搞的泛滥,网民“自由”的“戏仿”和话语权还可能导致网民的话语“暴力”。作为“弱者”,网民一边继续向强势者的权力场域进军,以索要更多的话语权,一边迫不及待将这个梦寐以求的至宝拿出来好好炫耀一下。这种心态让他们很容易滑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对这来之不易的话语权的滥用,从而形成另一种话语暴力。

应该说,网络恶搞现象的风靡、泛滥不仅让人产生“审美疲劳”,无“深度”的游戏与平面感也将最终消解其解构行为本身的积极意义。哪怕是曾经轰动一时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对陈凯歌电影《无极》的恶搞,其娱乐效果也是远远大于对主流“大片”体制的冲击。更为重要的是,网络“戏仿”背后有数量庞大的“看客”或“哄客”,他们可能一边享受着冒犯权威和躲避崇高的快乐,一边利用网络虚拟空间将恶搞进行到底,“惟恐天下不乱”。近期在网络上炒得沸沸扬扬的“杜甫很忙”也是这样的例子。这样的时候,少数具有“抵抗”意识的恶搞作品将会淹没在群体恶搞的话语暴力之中,恶搞也可能最终成为“群体在场”的狂欢和游戏。

注释:

①尹康庄、王文捷:《无厘头叙事论》(《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中对“无厘头”作为一种叙述风格进行了较全面的讨论。

②③朱大可:《流氓的盛宴——当代中国的流氓叙事》,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342页、第344页。

④⑤⑥⑦⑨南帆:《无厘头、喜剧美学与后现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7页、第101页、第106页、第117页、第111页。

⑧“大话”现今已是网络时代非常流行的思考和写作方式。继《大话西游》之后,这些后来者的名单包括:《大话三国》、《大话水浒》、《Q版语文》、《悟空传》、《沙僧日记》、《武林外传》等等。

⑩徐福坤:《新词语“恶搞”》,《语文建设》2006年第8期。

{11}[英]特里·伊格尔顿著,华明译:《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序》,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2}[美]詹姆逊著,曾宪冠译:《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01页。

{13}罗慧林:《从“戏仿”到恶搞:娱乐泛滥时代文学的价值危机》,《当代文坛》2007年第4期。

搞笑年终总结篇3

本期三篇文章,正是关于“笑”与“幽默”的探讨:宋一苇以昆德拉关于笑的论述为切入点,在笑的历史梳理中,反思爆笑狂欢时代幽默喜剧性丧失的现状,探问中国人如何才能学会笑;许志强通过对卡夫卡《城堡》两则附录的解析,为幽默的一种形而上成分――“乏味”――提供了精微的批注;李浩以王小波和王朔的小说为例,探讨了当代小说家“笑”对现实困境的艺术方式。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幽默作为正直而敏感的智慧果实,是与现时代的犬儒哄笑完全不同的物种。

胡粲然 以幽默而见长的著名小说家米兰•昆德拉始终对笑情有独钟,在他眼里小说的艺术也就是笑的艺术。西方哲学家曾指认“人是会笑的动物”,因为,人生而会笑,笑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人都懂得如何去笑。将笑理解为一种艺术,意味着笑并不仅仅是一种本能,它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文明。文化需要习得,艺术需要创造,笑与幽默需要学习,难怪米兰•昆德拉曾不无遗憾地慨叹:再没有比懂得笑或幽默更困难的事了。看来,如何懂得笑,如何学会笑,如何去笑,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幽默、不会笑,难免刻板机械,味同嚼蜡,让人心生厌意、避而远之,于人于己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一个民族如果不懂得幽默、不知如何去笑,就不仅是一种悲哀,而更是一种灾难。因为,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笑是一种文化精神,一种性格构成。不难想象,一个民族如果丧失掉笑的智慧和能力,其文化精神之贫乏、性格构成之残缺必定到了某种难以治愈的程度。

在中国,笑的历史一直受制于儒家正统伦理规范的排挤压抑,巧言令色、笑傲狂狷向来被视为另类异端,不苟言笑、正襟危坐的谦谦君子成为人格型塑的典范,沉郁忧患作为艺术标举的高远境界,“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易•系辞传》)忧患意识始终潜隐于“生生之谓易”的文化追问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重忧而轻乐、先忧而后乐的情怀历来是中国文人士大夫的自觉精神追求。有鉴于此,有学者认为“忧患意识”构成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而“欢乐意识”则属于西方文化的精神内涵。对于一部深重苦难的中国历史来说,笑仿佛一张残破的书页,难以呈露完整而灿烂的容颜。忧患固然深沉厚重,欢乐难免流于轻浮浅薄,然而,面对一部丧失笑容的历史,人们怎能不感到郁闷压抑。为此,鲁迅振臂呐喊,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唤醒国人冲出铁屋子的牢笼。鲁迅一生向往放声大笑,做一回狂狷超人,在《故事新编》中,他将冷幽默发挥得淋漓尽致,孤独的笑声穿透了沉重的历史与现实,无奈笑的压抑积重难返,最后的他只能“横眉冷对千夫指”,孤独的笑声最终成为难以回音的绝响。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鲁迅的革命是一个反抗笑的压抑、向往一路放声大笑的革命,然而,革命却断然地扼杀了笑声,革命的历史成为一部与笑声绝缘的历史,历史的笑容再一次在革命烈火的熏燎中面目全非。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笑对于革命者来说无疑是一种奢侈的诉求,甚至是一种轻浮的罪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不是绘画绣花,革命是一个阶级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革命是一出崇高的严肃正剧,因此它拒绝喜剧性的幽默笑声。革命从向往笑的冲动开始,最后却走向了笑的拒绝与遗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历史的吊诡。新中国建立后,胜利的欢声笑语很快被继续革命的高亢旋律所淹没覆盖,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期,人人一身“浩然正气”,个个满脸“阶级斗争”,严肃性包裹着恐怖,笼罩在时代的面孔之上,中国进入一个不会笑、不懂笑、更不敢笑的时代。喜剧、相声、幽默、讽刺等文艺形式均不能幸免于难,有的被打入冷宫,有的被批得体无完肤,更有甚者,有的人竟然会因创作喜剧而被判有罪,难逃死于非命的悲剧结局。在这悲喜剧颠倒错乱的时代里,笑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浩劫。

正如不会笑的人形同枯槁、聊无生机一样,不会笑的历史终将归于死寂。“”的终结,宣告了一个可以放声大笑时代的来临。伴随思想解放运动的到来,笑从沉重的历史重压之下解放出来,久违的笑声在历史断裂的缝隙间释放弥散,一张张笑脸随着歌声四处飘荡,中国人终于可以开怀地大笑。国门大开,市场潮涌,感性高扬,在多元化文化娱乐诉求的诱惑下,笑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面相,搞笑、爆笑、哄笑、傻笑、嬉笑、硬笑、狂笑、装笑、淫笑、浪笑,相声、小品、段子、大话、恶搞、无厘头,千奇百怪,不一而足,真可谓笑料百出,笑星辈出,曾经万马齐喑的中国仿佛一夜之间绽放出所有封存已久的笑声,中国进入了一个爆笑狂欢的时代。所有这一切,对一个笑被压抑与遗忘太久的民族来说,似乎来得太快且太容易。然而,爆笑狂欢犹如一夜暴富的炫耀,暴富可以炫耀富有,但依然难以改变贫乏;爆笑可以纵情声色,但依然难免粗鄙难看。或许,久违笑容的面部肌肉已经僵化,中国的笑相看上去总不免让人觉得乖戾奇异,中国的笑声听起来总不免让人觉得嘈杂刺耳;或许,笑得忘形的中国人早已忘记了米兰•昆德拉的那句名言:再没有比懂得笑或幽默更困难的事了;或许,中国人还来不及思考,笑需要学习,只有懂得笑,我们才能笑得天然本真,笑得无忧无虑,笑得快乐幸福,笑得淋漓畅快。

尽管中国的笑相粗俗难看,但笑总比哭好,这无疑应了中国那句老话:笑比哭好。因而,在此点评当代怪笑现状之种种,并不想让国人收敛笑容,板起面孔,回到正襟危坐的无笑年代。我们只想提请人们不要忘记,笑需要学习,笑是一种艺术,笑是一种文化。也许,有人会怀疑不解,笑果真需要学习吗?笑本乎心,发乎情,尽乎兴,风生水起、自然而然,何谈学习?通过学习而得来的笑,是否已经背离了笑的本性,成为一种矫揉造作?

笑需要学习,因为笑是一种智慧,智慧赋予笑以幽默的品性。真正的笑需要智慧,有智慧,笑才可能获得幽默的喜剧风格。傻笑不是笑本身,而是可笑或被笑的对象,愚蠢的行为之所以可笑,就在于欣赏主体能够以超然的精神、超越的智慧、超前的理性,反观其态,透过智慧对无智慧的超越性俯视,见出愚钝对象的低能笨拙,发出高傲的笑声。日常生活中,低级愚蠢的行为常常会使人发笑,但这种笑并不具有喜剧幽默性,只有当低级愚蠢用假象将自身装扮为高级形式时,对象才具有喜剧幽默性,笑在此时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揭破假象需要智慧,若是低级的东西伪装得越高超难辨,对智慧的挑战也就越强,所获得的笑的艺术效果也就越高。因此,简单直白地展览低级愚昧、残缺呆傻,只能廉价地唤起人们戏弄嘲笑的心理本能,这种戏弄嘲笑不是幽默的笑,而是恶意的笑。恶意的笑声比低级愚蠢本身更低俗。必须指出的是,由于缺少创造性的笑的智慧,一些小品为博取观众低级廉价的笑声,不厌其烦地玩弄模仿瞎子、瘸子、呆子等残疾人的把戏,制造廉价的笑料,使笑沦为无智慧的恶意嘲弄。平心而论,中国人并不缺少创造性的笑的智慧,中国也不乏充满机智的幽默艺术,丁西林的喜剧,钱钟书的讽刺,林语堂的妙语,魏明伦的怪诞,王小波的调侃,无不显露出喜剧艺术的智慧创造。如此说来,中国人要想学会笑、懂得笑,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笑的文化,先从身边学起,也会受益匪浅。

搞笑年终总结篇4

哪里都是“张老师”

总是面带笑意的张守辉浑身上下都透着股活力和亲和力,笑呵呵地让人顿生亲切感。接过他递来的名片,正面印着的是上海映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头衔,同时背面却还有高校教师、网络营销培训师等等各类名号。“我还是最喜欢别人喊我张老师,”张守辉笑得有些腼腆地说,“一方面是我总是到处上课,但更多地还是我从小就有的那种想要尽自己所能更多地去帮助别人、把知识带给别人的愿望,说起来还真是有些见笑了。”

原来,张守辉的“本职工作”是一名高校的人民教师,在学校里教的是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下了班,他就摇身变为网络营销公司的老总,同时也是各个相关协会、学院、俱乐部的培训师和顾问专家。平时,他在学校里讲授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的课程;出了学校,他创立的公司一边给各个企业做网络营销的外包业务,一边又到各处开设网络营销的讲座、培训课程。“像是什么总裁班、商会啊,还有沙龙等等,一来可以提高公司知名度,二来也是起到宣传和发掘客户的重要作用。”张守辉解释说,“再者,也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好地兼顾学校和公司两方面。”

就是这样一种“双重身份”的日子,已经不知不觉持续了五六年了。但让记者没想到的是,张守辉的创业道路远不止五六年这么短。谈起自己的经历,张守辉滔滔不绝地从刚毕业那会儿讲了起来。

放不下的创业路

张守辉最早是学工程力学的,当时临近千禧年,互联网尚未红火起来,但张守辉从专业相关性和未来发展的趋势考虑,自己又选修了计算机的课程。毕业之后,张守辉先后在两个单位任职,做过互联网起步阶段的一些工作,包括制作邮件列表、进行软件开发等等,可以说赶上了互联网热潮的第一波行情。不过,他却并未在这些工作中获得足够的自我认可和充实感,用他的话来讲:“心里总感觉想要去好好做点什么,而不是安于现状。”

终于,到了2002年,张守辉机缘巧合地进入了现在任职的学校,开始了他教学生涯的第一步。而就是这样一个机会,也同时提供了他工作之余开始自己创业之路的条件。“最早我试着去做的就是互联网公司,当时我们是跟上海交大合作,搞了一个全国校园招聘网,就像现在的51job、Chinahr、智联招聘什么的一样,只不过是针对校园范围的。”张守辉介绍说,“然而,几年下来,公司就遇到了瓶颈。”

原来,由于互联网的发展需要足够长久和有效的盈利模式,随着市场的一步步细分,一些竞争企业纷纷上市或吸引到风投,张守辉他们的后台数据就渐渐匮乏了起来,难以维系足够的资源,学生也好用人单位也罢,都无法获得保证。

“后来的事情说起来还挺有趣的,我们转型做了一个类似于校内网的东西,也就是现在人人网的前身。”张守辉略带自嘲地说:“只不过当年做这事的时候,可一点儿也不觉得有趣。”

从艰难到步入正轨

那时候是2004~2005年,张守辉所参与的网站holdbook也是借鉴国外facebook的创意,起步的时候大约晚了校内网半年,然而从开发到运营,张守辉却越走越觉得力不从心。“要说失败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没钱了。”张守辉笑了笑又接着说,“不像校内网那样后来进行了足够的融资、更名,我们最终还是没有走成功。”

回顾那段日子,张守辉自己觉得那是创业道路上最艰难的一段时光了。他回忆说:“主要是觉得走的路很难走通,看不到切实的希望。就只是一直赶在后面追啊、弄啊,一度也特别苦恼。”

随着holdbook越走越看不到希望,张守辉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一方面自己也进修了工商管理的硕士,另一方面也刚好有去外企的机会。然而思前想后,张守辉还是觉得,要坚持自己的创业道路,因为这里面不单单是经济上的问题,同时也关乎自己的梦想,不然也不会一直走到现在。于是,张守辉又联合了自己MBA的几个同学,投了大约50万元,搞了一个全新的培训公司,专门从事对企业中层人员的PPT和EXCEL培训业务。

“这大约又持续了2年,也慢慢发现了问题。”张守辉说道:“这个行业的门槛实在太低,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使得竞争过于激烈,所以最终我开始搞现在这个公司。”到了2007、2008年,反思一路走来的经验和自己擅长的领域,又因为搞了两年公开课、培训招生方面的工作,张守辉终于把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电子商务方面的内容完全投入到创业之中,开始了网络营销公司的运作。而这一次,张守辉的创业路也终于顺风顺水了起来。

是互补也是愿望

由于自身业务方面的熟练和懂行,映辉网络很快就步入了正轨,再加上网络营销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且市场前景广阔,张守辉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她说“目前我们的业务主要分两块,外包业务包括搜索引擎、网站建设、竞价排名、微博营销等等,另外就是各种形式的培训课程。”

张守辉告诉记者,自己的优势正在于对开发、代码、产品研发等方面都有着足够的经验和知识,这既源于他的专业背景,也来自他多年的创业经历。而除了外包业务,培训课程方面现在虽然是盈利为辅、宣传为主,但今后也要往更具规模性和系统性的方向发展。如今在业内张守辉已是小有名气,对于今后网络营销的进一步扩大化和向移动终端的发展,张守辉也都感觉到充满自信、游刃有余。

“我之所以能做出一点成绩,也多亏了学校的这份职业。”张守辉不无感慨地回顾道,“如果不是教课的工作有较多的闲暇,我也没法这么多年这样坚持下班后的创业之路。”可以说,张守辉的创业正是因为学校的工作而降低了失败后的风险。同时,这样一种模式又给予了他两边工作的互补性和资源共享性,这两点都是其他创业者所难以达到的。

搞笑年终总结篇5

春风不及你的笑,姐也曾是萌妹子

1982年出生在湖北襄阳的贾玲是家中的老二,上面还有一个大她5岁的姐姐贾丹。贾玲从小就不怕丢脸也极具表演天赋,总能让身边的人开怀大笑。

这样一个公认的小开心果,梦想却是当演员,而且是演琼瑶剧里的女主角。当然,除去她的搞笑天赋和男孩性格,贾玲绝对是个标准的美人胚子:高鼻梁小嘴巴,梨涡一般可人的小酒窝,个子也高挑修长。

但命运的阴差阳错,却让贾玲彻底成为了喜剧笑星。

2001年,19岁的贾玲第二次报考中央戏剧学院,为保险起见她报了表演和相声表演两个专业,结果被两个专业同时录取。因为当时身在北京的她没有手机,招生办打了贾玲的家庭电话,询问她到底选择哪个专业。

接到电话的贾玲妈妈心想:咱闺女挺幽默搞笑的,那就学相声表演吧。等贾玲知道消息已经晚了,一点都不想当相声演员,也觉得女孩不可能说相声的她,无奈地选择了相声表演专业。

就在她入学一个月时,贾玲的母亲意外身亡。原本就抑郁不得志的贾玲几近崩溃,差点要放弃学业。在襄阳电视台做主持人的姐姐贾丹说:“妈妈走了,我们也要努力开心地活着。因为在妈妈眼里,春风不及你的笑。”

妈妈去世后,姐姐承担起了照顾、爱护甚至供养贾玲的任务,当时每个月挣800元的她,每个月要给妹妹贾玲寄500元钱。

没有了妈妈的生活就没有了希望和方向,加上经历了一次无疾而终的恋情,从小就爱吃的贾玲用吃来疗伤。短短三年时间,曾经的“琼瑶女主角”就胖了30多斤,成了发福的“大胖妞”。

大学毕业那年,在一个小剧场演出的贾玲和同学意外被冯巩发现,特别爱才的冯巩主动和他们打招呼,特别鼓励贾玲要坚持说相声。但转眼大学毕业三年,贾玲还是一事无成的“北漂”。姐姐给她下了“最后通牒”:她已经在老家给贾玲找了一份高速公路收费的工作,月薪3000元。贾玲跟姐姐撒娇卖萌:“再给我3年时间,我一定能上春晚!”

既然不能靠脸,那咱就拼智商

没有演出机会、没有钱、没有目标,冬天住在冰冷的地下室里。但即便这样,贾玲还是没有犯过愁,她总记得姐姐说的那句话,在妈妈心目中,春风不及她的笑。她不能一辈子活在忧伤里,得做一个傻乐傻乐的女胖子。

每当姐姐让她回老家,贾玲都说:“姐你再给我点时间,我一定会红得一塌糊涂!到时我给你买跑车、大别墅,我养你和咱爸!”姐姐不为所动,贾玲出了险招,搬了个大救兵:那就是其实平时除了工作外没有交流的师傅冯巩。

“贾玲在北京没饭吃了,我给她买饭吃;没房子住了,我给她交房租!中国还没有一个女相声演员,她只要坚持肯定能行!”冯巩的一通电话,让贾丹无法反驳。最后她对贾玲说:“再给你三年时间,到那时你还没混出名堂就回老家工作、结婚!”

2006年,贾玲和中戏同学白凯南搭档,凭借相声《望夫成龙》获得当年央视相声大赛专业组二等奖。她的名字开始被圈内熟悉,而且男女搭配说相声的新形式,也让很多相声俱乐部纷纷邀请贾玲。

2008年,有人找到贾玲,说要投资给她和她的“酷口”相声俱乐部成员成立一个“新笑声客栈”,贾玲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但“客栈”开业后,投资却没有按时到位。这是贾玲始料未及的,她甚至一度将这个结果归罪于自己不够纤细漂亮。放眼望去,在娱乐圈的女演员不都是眼大嘴小鼻子挺,腿长胳膊长S形吗?

贾玲决定减肥,喝当时很流行的“瘦身汤”,结果真从130斤瘦到了100斤,变身回曾经的“琼瑶剧女主角”模样。她甚至还去打了瘦脸针。“打完针后,我悲催地发现自己可爱的小酒窝不见了。这可是我的招牌啊,不行,赶紧胖回来!”一个月胡吃海塞,贾玲又胖回130斤,酒窝也顺利回来了。

胖回来的贾玲开始四处拉人、筹集资金,2009年12月,“新笑声客栈”重新挂牌营业,27岁的贾玲当了老板。在客栈的宣传单上,她这样写道:“他人笑我太搞笑,我让他人想不到。”两个月后,容纳120人座位的客栈开始日日爆满,苦熬多年的贾玲终于迎来了事业的春天。

2010年,贾玲和白凯南凭借《大话捧哏》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师傅冯巩说:“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傻大姐到‘酷口帮’的女帮主――一个相声界走红最快、最年轻的女相声演员,也许,这种贾玲式的憨厚就是制造快乐的引擎。”

贾玲自己不忘自夸:“原以为能靠脸蛋吃饭,但现在看来,我这辈子只能靠智商闯江湖了!”虽然没有一举成名天下知,但是,她的机会还是纷至沓来了,但所有的邀请,都是让她以“女谐星”的方式出道。她开始疯狂地参加综艺节目,扮演各种奇葩角色。姐姐看得心疼,让她有选择性地上节目。贾玲说:“我得赚钱养你,这些年你当我的‘妈’太辛苦了,既要给我钱还要骂我。我有钱养你了,你就不敢骂我了!”

2014年初,贾玲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给姐姐和父亲买了房子和车子。

做得了“汉子”,当得了“女神”

和其他台前幕后判若两人的明星相比,贾玲一点都不神秘,因为生活中的她就是大大咧咧、幽默搞笑、神经大条的女汉子。。

这个总是在笑着、谈起曾经心酸的北漂往事也会露出可爱“小梨涡”的女人,用她的微笑、机智和无可挑剔的演技,书写了一个“既当女汉子又当女神”的传奇。她无所禁忌,除了早年意外过世的母亲。那个当年帮她“误选”了喜剧相声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她成功的喜悦。贾玲说,每次上台表演她都想着:天堂里的母亲一定正笑眯眯地看着台上的自己,于是她要努力地笑,让自己闪闪发光。

搞笑年终总结篇6

随着电视剧淡季的到来,Ad Age的编辑以审视的目光投向那些仍在播出的电视剧,仔细辨别着其中的哪些才能成为广告投放者的“最佳橱窗”,以获得最有效的传播效果,CBS的“Worst Week”榜上有名。电影预告和快速食品行业的营销人员对其青睐有加。

With the fall TV season set to get under way, Ad Age TV Editor Brian Steinberg casts a critical eye on new and continuing series to help marketers determine which may prove to be the best showcases for their ads and products.Movie studios and fast-food marketers might find "Worst Week" to be a good roost.

随着电视剧淡季的到来,Ad Age的编辑以审视的目光投向那些仍在播出的电视剧,仔细辨别着其中的哪些才能成为广告投放者的“最佳橱窗”,以获得最有效的传播效果。本周,目光的焦点锁定CBS的“乘龙霉婿”(Worst Week),该剧是Tiffany Network十分看好并热推的一部喜剧。

有个古老的故事是这么说的:一群高尔夫男孩的车在小乡村的农场门口抛锚了,农场主答应为这群年轻人提供过夜休憩的地方,但是,他们必须离他的漂亮宝贝女儿远一点!虽然,"Worst Week"的故事情节并非如此,但是两者的人物角色却完全相同:多情浪漫的年轻人和古怪的父母,他们之间的种种冲突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娱乐杂志编辑Sam Briggs和女朋友的恋爱关系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女朋友Melanie Clayton怀孕了,两人打算结婚。但是,他们要面对的是女方的挑剔父母,尤其是未来的丈人Dick。每次Sam想要去取悦准丈人的时候,却恰恰会做出一些取得相反效果的举动,引来一串啼笑皆非的滑稽效果。

在剧中,有这样的场景:Sam的女同事醉酒,呕吐在了他的大腿上,经过一系列的误会和挫折,Sam不得不以的裹着巨大塑料尿布地出现在他未来岳父岳母家的门廊前。在“Worst Week”中,到处都是男主角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失败“谄媚”经历。这些经历十分逗趣,有些还有些恶心,不过对于那些热爱“家庭滑稽录像”的日益增长的沙发土豆来说,恶搞和恶心的笑话正是他们所喜爱的。

观众总是被剧情逗乐:可怜的Sam总是不可遏制地制造麻烦,随后去向Melanie的挑剔父母解释他搞砸的一切事情。编剧能让Sam继续他那疯癫的活力和搞笑的倒霉事多久?没有人知道。但是一旦Sam做到了,那他就是有史以来最搞笑的男主角之一;如果Sam没能坚持他的倒霉生活,那该局充其量只是又一部昙花一现的喜剧――只收获了一些观众的笑声――仅此而已。

在众多电视媒体中,只有CBS能始终如一地推出引人入胜的情景戏剧。近期,CBS正在筹划将周三电视剧时段辟为其一周中的“第二个喜剧之夜”计划。虽然"Worst Week"和其新筹措的播出计划无关,但是其巨大的成功犹如让CBS在执行新计划、面对未知前吃下一颗定心丸。

搞笑年终总结篇7

   2022年最新《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

  除夕之夜,万家团圆,我们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

  晚上八点,在热闹的歌舞声中,春节联欢晚会正式拉开了序幕,有趣的节目一一亮相,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年年有鱼》和小品《同桌的你》。

  魔术表演开始了,魔术师居然能让金鱼并列走,向左向右转,主持人董卿也来试,金鱼居然也听从了她的指挥。我心想:“他们怎么这么厉害,能让金鱼听话?大概是他们使了手段。”不对呀,金老师告诉我们,熟能生巧,他们一定是练出来的。接下来的更有趣,魔术师居然把画上的三条鱼移到了水箱里,他把手一挥,就有许多气泡,接着,数不清的金鱼游上来,真是有趣!

  接着,小品《同桌的你》开始了。赵本山带着徒弟小沈阳逗得我们全家哈哈大笑,是这样的:小沈阳的父亲去找同桌,还写了一封信给她的同桌,信里小沈阳的父亲不会写的就画圆圈,还总是写此处省略三哥字。真是非常有趣呢!

  十二点,新年的钟声终于敲响了,这时,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响起了。这让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此,我也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恭喜发财!

   2022年最新《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

  除夕,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春节联欢晚会也是除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节目。

  除夕那天,我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春晚的到来。就在春晚到来之际,又出了一个小插曲。

  因为爷爷家在农村,农村用的几乎都是网络机顶盒,可当时网络信号不太好,看的时候结结巴巴的,爷爷就想换成卫星接收器,可找了半天,就是找不到,最后还是在柜子里找到了。这个小插曲才得以告终。

  春晚开始了,我们熟悉的主持人走上台来。一段简单的开场白结束之后,就开始了精彩的节目。

  《时间都去哪儿了》把有的观众感动的潸然落泪,我听了也很感动。是啊,时间都去哪儿了,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小品《扶不扶》用搞笑幽默的语言结了压在我们头上的难题,我觉得郝建说的那句话真不错:“这人倒了咱不扶,那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我觉得这句话写得真不错,这不正是雷锋精神吗?

  可爱的空空也来拜年了,它说的话,让我们都哄堂大笑。还有大张伟唱的《倍儿爽》的曲调,还真让我感到倍儿爽,表妹听到,都激动得跟着曲调唱了起来,边唱还边跳,她搞笑的动作,和跑调的声音,让我笑的都直不起腰了……我听着熟悉的《难忘今宵》,恋恋不舍的关掉了电视。

  这次的春晚办得真不错!让人有感动有欢笑!

   2022年最新《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

  我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终于把一年一度的春节给盼来了!每年春节都少不了干一件事:那就是在大年三十看中央一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我们一家子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着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

  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很不错:有优美动听的歌曲;有风趣的小品;有滑稽逗人的相声;有抑扬顿挫的诗……节目是丰富多彩,看得我眼花缭乱,看着精彩纷呈的节目,我想到了这么多精彩节目的背后,有多少人为之操心劳累,连到了大年三十还不能和家人团聚!我不禁被他们所感动,这时,我看节目的滋味又不同了。

  里面的一些节目给我的印象很深。其中的一个家庭唱他们自己谱曲作词的歌曲《我爱我家》,他们一家是多么地温馨、幸福啊!听着这首歌曲,我不禁想到我们这一代是多么得幸福,生活在新中国,爸爸妈妈把我们当作掌上明珠,对我们关怀备至,我们有时还会与父母顶嘴,现在想想,真不应该呀!真应该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好好学习呀!还有一个就是:“十二闹新年”。“十二生肖”们精彩的杂技表演,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他们那熟练、轻巧的动作,和着欢快的音乐,把过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这时我感觉无比兴奋,过年啦!

  当然,这次春节联欢晚会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也有很多欠缺。比如说:这次晚会性的节目太少,歌曲反而太多,而有很多节目的中心并不能反映过年。还有节目的穿插也不是很恰当,很多歌曲连在一块,让人看得都乏味了。这些,都是我看后的感觉。

搞笑年终总结篇8

获奖者:佐藤庆太、铃木松美、木暮宣夫

研究情况:有一种很古老的说法,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不论这种说法准确度有多少,人与狗之间的友谊却是伴随着并不顺畅的交流存在的。狗似乎能够很好地理解人类的意思——至少他们想了解人类。但大多数人类对狗的语言了解甚少。2002年,一项之前处于半保密状态的技术项目向大众公开。来自三个不同组织的科学家、工程师与一群特别爱“说话”的狗狗们集结在一起。经过多年的辛苦研究和测试,他们向这个世界奉上了前人做梦也想不到的发明:“狗语翻译机”,一个可以把狗叫声翻译成现代日语的电子器械。获奖者说:我是小狗,我会自己告诉你有关我的一切,汪!

2003年搞笑诺贝尔医学奖:伦敦出租车司机的大脑比其他市民的更发达

获奖者:埃莉诺·马奎尔、大卫·加迪安、英格里德·约翰斯鲁德、卡特里奥娜·古德、约翰·艾希伯纳、理查德·弗莱克维亚、克里斯托弗·弗里斯

研究情况:初来伦敦的游客有时会被这里的“的哥”们震住。一个人竟然能从那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街道里准确找到自己的路径——尤其是当这些乱七八糟的街道连名字都不统一的时候,真是不得不让人感叹“太厉害了!”

伦敦大学的研究者们找到了16位出租车司机,用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扫描他们的大脑。然后他们将出租车司机的大脑扫描图与16个普通人的大脑扫描图做了非常细致的对比。

他们发现这些大脑看起来差不多——除了海马体。研究者发现,持执照的伦敦出租车司机和对照组实验对象的大脑之间有局部差异。出租车司机的海马体后部明显更加发达。研究者们总结道:随着伦敦出租车司机通过考核拿到执照,伦敦市的大致空间图像会在他们脑中形成。他们脑中的城市空间图像信息(比普通人脑中的)要多得多。司机们随着从业时间增加和经验的不断积累,会对伦敦的空间图像进行进一步的细致调整,让他们能更好地把道路和地点联系在一起。

获奖者说:我上了一辆出租车,然后跟出租车司机聊天,然后第一次获得了5折优惠的待遇,因为司机觉得我证明了出租车司机是很特别的一群人。(埃莉诺·马奎尔)

2005年搞笑诺贝尔生物奖:131种青蛙在压力下气味不同

获奖者:本杰明·史密斯

研究情况: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学者对植物和动物的器官在不同的环境下所散发出来的不同气味特别感兴趣。2001年,他获得了阿德莱德大学的博士学位,而研究的科目正是青蛙皮肤的防御功能。史密斯率领团队研究超过131个种类的青蛙在压力下发出的各种不同气味,他们想知道为何有些青蛙分泌出来的味道像腰果,有些却像甘草味、薄荷味,甚至是腐烂的鱼味,最后他们还把这些不同的气味结果分类成册。史密斯小组的研究论文《青蛙分泌气味的调查》最终赢得了本届“搞笑诺贝尔奖”的生物奖。史密斯坦陈为了这个研究,他还遭到过不礼貌对待。原来当他去动物园要求闻青蛙的气味时遭到了不少冷脸,“有几次,我还被禁止进入动物园。”

获奖者说:我一直是这个诺贝尔奖的拥趸(本杰明·史密斯)。

2012年搞笑诺贝尔和平奖:老旧弹药中的炸药爆炸制造了“纳米钻石”

搞笑年终总结篇9

12岁时刘伟因意外失去了双臂,他坚强地活了下来,加入了游泳队。但上天并没垂青他,他患上了过敏性紫癜,必须放弃高强度的训练,否则会危及生命。于是他又开始挑战自己,用脚学习弹钢琴,每天不少于7小时的练习,以至于他双脚红肿。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内他就达到了钢琴7级的水平。今年他走上了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舞台,成功演奏《梦中的婚礼》,全场为之震撼。有评委问他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他说:“我觉得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他掷地有声的座右铭,让他最终获得《中国达人秀》总决赛冠军。

赤脚女孩:满脚血泡跑完万米

在河南省十一运会某场田径比赛中,16岁的施丹丽因被人踩掉了鞋,直接光脚继续跑完了一万米的比赛,最终以36分28秒85的成绩拿到了冠军。她双脚磨出了6个血泡,有的血泡已经破了,流出了血水。在颁奖仪式上。坚强的施丹丽没有按照教练的要求让人背着去领奖,而是自己一瘸一拐地走上了领奖台的最高处。现场不少观众流下了热泪……更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比赛中大家又看到了施丹丽的身影。她忍痛参加了5000米的决赛,并获得了第5名的成绩。

搞笑诺贝尔奖:搞笑非凡。创意无限

一年一度的“搞笑诺贝尔奖”照例抢鲜在哈佛大学颁奖,得奖奇作依然令人捧腹,其中包括用遥控直升机收集鲸鱼鼻涕、证明踢到脚趾时骂脏话能减轻疼痛等研究。

今年的评选当中,英国有四位得主。英国动物协会两位成员和墨西哥国家科技研究所一位研究员发明研究鲸鱼呼吸道疾病的新方法,获得工程奖:在鲸鱼浮出水面时,把一架遥控直升机飞到它上方,用附挂在直升机下的培养皿接住它的鼻涕。英国基尔大学的史蒂芬斯和同事证明,骂脏话能减轻疼痛,因此获得“搞笑诺贝尔奖”的和平奖。

符号消费:如何过好富日子

不久前、苹果公司新手机一面市,即遭到疯抢,因为供货不足,很多人都没有买到。为何一款价格不菲的手机能激起消费者的抢购呢?一位网友给出解释:“哥买的不是手机,是文化。”如今很多商品,尤其是奢侈品,越来越具有标志购买者身份、文化和个性的符号功能。符号消费开始被更多人所认同。据一项调查,80,8%的受访者确认,身边很多人消费的是符号,而非商品本身。当消费行为仅仅追求商品背后的符号价值时,消费对自身而言就是欲望的满足,对他人而言就是炫耀。这样的最终结果就是,人们越来越物质化。

芭蕾女孩:路灯下苦练舞蹈

昏黄的路灯,过往的行人,一块丢弃的纤维地毯,姚启凤穿着缀满补丁的练功鞋。在属于自己的露天练功场上,下腰、劈叉、旋转,美妙的舞姿一气呵成。她还是一个10岁的小女孩,因为家贫,无钱上培训班,只好在父亲的帮助下,把广场护栏当作练功房的把杆,借助路灯苦练芭蕾基本功。姚启风从小就对舞蹈痴迷,练功非常刻苦,她曾仅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就顺利取得了别人至少需要三学期才能取得的“芭蕾舞四级合格证书”。她的梦想是,希望考上免交学费的艺术学院,尽早减轻父母负担。

搞笑年终总结篇10

一直以来,霍华德走的就是校园风,单纯羞涩、幽默风趣、朴质憨厚是他的标签。霍华德虽然人高马大,但动作灵活,曾经在全明星周末期间与奥尼尔斗舞。去年魔术战胜凯尔特人之后,他还曾头戴假发身披夹克自称是迈克尔・杰克逊的哥哥“蒂格・杰克逊”……

幽默信手拈来

西班牙马德里电视台有一档搞笑真人秀节目,名字叫el hormiguero,直意蚂蚁窝,引申含义是人潮汇聚的地方。因为节目形式轻松幽默,而且经常能够请到大牌明星,所以很受观众欢迎,包括影星休・杰克曼、亚当・桑德勒、史泰龙等人在内都曾作为嘉宾参与其中。

即使与这些影视圈的天王巨星相比,霍华德的表现依然毫不逊色。他一上台就跳了一段霹雳舞,很快就调动了现场气氛。更加出人意料的是,霍华德还戴上红色假发,身穿紧身衣,明显模仿美国当红歌手蕾哈娜。也许西班牙观众对蕾哈娜还不是特别熟悉,但这并不重要。霍华德夸张的穿着打扮和各种表情已经足以把他们逗笑,主持人巴勃罗也笑着说:“我不记得你是不是来我们节目做客的身材最高的嘉宾,但绝对是最高的‘女嘉宾’。”

除此之外,霍华德还表演变魔术、打扑克,玩得不亦乐乎。在一个名叫“德怀特变脸秀”的节目中,当他发现即将“变”成加索尔的形象时,马上开玩笑说:“如果我真有保(加索尔)那样的一头金发……那可真够难看的。”

霍华德的表现让他征服了很多人,当他结束录制准备离场时,所有观众起立鼓掌。主持人巴勃罗在微博中写道:“最让我吃惊的是,霍华德在整个录制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灿烂的笑容,这很有感染力,而且让我们知道,篮球是一项快乐的运动。”

其实去年夏天,霍华德在中国也留下了不少幽默的故事。在北京的活动中,霍华德不仅亲自上场指导球员打球,最后合影的时候,他也带领着小球员们一起做各种各样搞笑的动作,譬如身披超人斗篷模仿超人飞翔的动作等,引得在场观众哈哈大笑。他在成都也留下了令人捧腹的场景。来到美食之都,霍华德自然要去尝尝当地的美食。活动方给霍华德安排了麻婆豆腐、饺子、米粉等食物,此前从未尝过这些食物的他首先品尝了麻婆豆腐的滋味,这道菜的辣味明显超过了霍华德能够接受的范围,一块豆腐下肚,他的眼泪都快出来了。而就在之前,他还一副恨不得把所有食物一扫而光的样子。当然,幽默的霍华德即便在被食物辣得不行的情况下也不忘搞笑,当美女主持人给他夹了米粉之后,他颇有兴致地问起这个食物的中文名字,美女主持用中文告诉他这叫米粉,到了霍华德的耳朵里,就变成了“me fun(我很幽默)”。听到这个词的发音,霍华德哈哈大笑。毫无疑问,这个词语用在他身上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些只不过是霍华德幽默性格的小小体现,实际上,从进盟开始,霍华德就一直是一个爱搞笑的大男孩。那时候,霍华德还小,还不成熟,像个孩子,而现在的霍华德已经26岁了,是联盟数一数二的中锋,在场下却依然如此活泼幽默,不得不说,幽默真的是霍华德的天性,是不会随着他的身高增长而改变的。

幽默细胞是遗传

霍华德的外号是“魔兽”,属于威武型,不过霍华德喜欢笑,也乐于让周围的人一起快乐。“我们全家都爱笑,我的母亲就是一个幽默的人,所以我一出生就是一个幽默的人,我的幽默来自遗传。”霍华德说。

在这个联盟,很多黑人球员的性格多多少少有些过于孤僻或者冲动,这或许和他们的成长经历有关。很多黑人运动员是从街头底层奋斗出来的,和枪支是他们年少时就接触的东西。童年生活的穷困潦倒让这些人的性格中少了些阳光开朗,但霍华德完全不是如此。霍华德的家境并不富裕,但也不贫穷,从小霍华德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他的家庭也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这让童年的霍华德在骨子里就充满了阳光。

一个幽默开朗的人在生活中是不愁找不到朋友的,不论他是不是明星,这样的性格都会惹人喜爱。无论胜利还是失败,在霍华德的脸上似乎都看不到特别沮丧的表情。当然,霍华德爱笑的习惯还是一度遭到了批评,在去年总决赛失利之后,湖人名宿杰里・韦斯特就出来说话了,声称球员在球场上就应该要表情严肃,像科比那样,脸上总是一股杀气,还说乔丹也从来没有张着嘴在球场上傻笑。但霍华德不这么看,他认为篮球带给了他快乐,所以他没法严肃起来。“我为篮球而生活,而篮球带给了我快乐,所以,一个真实的人就会在球场上把他的快乐展示给其他人看,我就是这么做的。”霍华德如此说道。

不得不说,霍华德的确是在球场内外都展示着他的幽默。

除了幽默之外,他性格中开朗活泼的因素很惹人喜爱。很多人都不愿意谈自己丢脸的事情,但霍华德毫不在意。科比曾经想方设法要在奥尼尔头上扣篮,而奥尼尔的回应则是,如果有人想骑在他头上,那么他一定会让那个人直接从空中摔下来。不幸的是,霍华德就曾经被科比骑在头上狠狠扣了一个,或许别的运动员会把这个当做一生的耻辱,但霍华德偏偏不这样。每当有人和他谈起关于他丢脸的问题时,他总要把这个拿出来说事,仿佛害怕别人不知道这件事一样。他说科比真的是帅呆了,而他则是丢脸到家了。伴随着这段话语的居然是霍华德的阵阵笑声。他很轻描淡写地谈起这个问题,仿佛在谈着和他毫不相关的事情。

鲨鱼之后的 又一个宝贝

霍华德什么时候能赢得一尊全明星MVP甚至是常规赛MVP奖杯难以预期。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只魔兽将是NBA巨星舞台上的下一个Most Entertaining Player(最娱乐球员)。这是10年评选一次的奖项,随着奥尼尔的退役,霍华德也顺理成章接过了奥尼尔的衣钵。

这真是世事轮回,越大的个子,常常越有单纯和善良的内心。过去一个时代以来,无论奥尼尔是否夺取了MVP,他都是全明星舞台上的焦点,没有他的全明星不堪设想,就像2008年,人们立刻缺少了乐趣和生气。在菲尼克斯,霍华德开始证明,他将从此接管这个舞台的娱乐功能,他将是这个舞台上常驻的演员,他将成为人们新的快乐源泉,他将是全明星的另一个标志,奥尼尔之后的下一个宝贝。

迄今为止,霍华德带给人们的快乐,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扣篮大赛上。但随着资历的不断增长,魔兽在全明星赛上也终将展现娱乐至死的精神。在霍华德身上,惊人的天赋――身高、弹跳、臂展和爆发力,只是他彰显娱乐精神的硬件,开朗的性格和童心,才是一切的根源。这个1985年出生的孩子,像奥尼尔一样热爱超人,除了超人,狮子王辛巴也是他的偶像。

热爱娱乐,敢于娱乐,是霍华德和他身边这一代巨星的最大不同。以詹姆斯、韦德为首,2003年之后已经在NBA建功立业的这一代,都早早开始自重身份,宽袍大袖,处处展现和流露自己的稳重和成熟。只有霍华德,脸上总带着孩子的笑容,眼神里闪现着顽皮,他像孩子一样冲向全明星,既娱乐别人,也娱乐自己。所以他系上超人斗篷,冲进电话亭,升起更高的篮筐,最终还让“小土豆”罗宾逊飞越了自己。飞越超人,飞越冠军,这极富象征性意义的一跳,让霍华德最终输掉了扣篮大赛,但“魔兽”让公众完全打开了内心――尽情地玩,玩输了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