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工作经验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0 10:27:02

养蚕工作经验总结

养蚕工作经验总结篇1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总结,我们的主要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和体会是。

一、提早谋划。

1月份与市林业局联合下发xx年蚕场更新建设文件,一季度生产技术人员下乡到蚕场一线指导管理蚕场更新建设,律师事务所实结安排使用、宣传春季蚕场防火和禁止蚕场内开地,今春全市蚕场没工会工作总结一起火灾和毁蚕场开地事件,为xx年蚕业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3月中旬先后派站里技术人员到省内个人学期总结所、蚕种场为全市蚕农调运蚕种210万粒,及时入窖。3至5月份生产一线技术人员6人先后三次下乡、进村入户宣传、协调、组织、落实xx年柞蚕生产计划。

二、加大宣传。

注重总结技术培训,利用科技之冬,科技大集。3月下旬至4月上旬利用牡市广播电台、**市电视台宣传发展**养蚕业,投入3000余元。

全年发放蚕业技术资料1800余份;以乡镇村屯为单位,办培训班培训蚕农800人次,林业局率达100%。

印发蚕业通讯4期2400余份;下发光碟200余张、下发2009年蚕业挂历600份,印有蚕业发展50年纪念品纯棉背心600件。蚕业发展50年纪念册600册,共投入资金8000多元。

技术人员对全市蚕农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在制种、消毒、收蚁上山、出蚁场、进窝茧场、采摘、保管、销售各个生产关键时期指导在一线,全年投入生产指导、蚕业检查费用3000余元,使蚕农掌握了先进的养蚕技术和了解了当前总结动态。

三、狠抓科技。

一是作好“蚕业振兴,种子先行”。年初从辽宁、吉林、省内等多家蚕种场引进了优质的柞蚕林业局工会工作总结,有“一化性”、“早秋214”、“高新”、“大二”、“l7698”、四元杂交种“丰杂一号”、“丰杂2号”、“抗大”等柞蚕新品种。为提高蚕种质量,四月初在东京城镇兴安村、光明村两村选10名有工作总结经验的老蚕农到北山示范园进行蚕种二次摇选、复验、分装、标明产地、种级、品种。留优去劣,使蚕农用上优质合格的放心种茧。6月份为全市部分蚕农制种30万粒。同时在**镇陈家村选择了24垧优质蚕场,安排4户有经验的老蚕农,投入1.2万粒3个优质品种的单母,并工会技术好的2名高级农艺师1名农艺师在蚕期进行全程技术指导,经严格镜检,生产出适合本地生产的优质种茧参观心得体会万粒。二是引进新技术并经试验后在全市大面积推广。先后引进了“柞蚕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小蚕保护育技术”、“柞蚕固定蚁场保苗技术”、“柞蚕根外追肥及添食技术”、“蚕场复式消毒技术”、“四元杂交育种技术”、“卵面复式消毒技术”、“统一制种供卵”等新技术,在生产中增产优势极其明显。三是在4至5月份组织购进养蚕生产所需的各类物资。引进了“蚕得乐”“速盛力”“蚕宝壮”“消特灵”“乐宝灵”等蚕药及杀虫剂30余吨,各类蚕需物资50余种。目前,我市是全省养蚕药具和蚕需英语演讲稿范文最全,柞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最先进的蚕区。

四、夯实基础。

2至4月份积极协调申报注册批准成立了**市镜泊湖蚕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市柞蚕母种繁育中心、**市沙兰蚕业服务中心、**市沙兰天蚕资源保护管理分站。

大学英语学习心得初投资12500元安装办公楼亮化。3月份投资4000元把北山蚕业示范园各库房安装了报警器。5月份投资30000余元维修了蚕业示范园门前道路300延长米,打水泥地面50平方米,安装卷帘窗6个工作平方米,粉刷制种室、催青室、饲育室、警卫室600平方米。加强园区环境建设,在东茧站、北山蚕业示范园栽花共400株。

五、加强领导。

我们始终把蚕期检查指导工作作为蚕业生产现场技术指导、树立干部形象、融洽干群关系重大举措。为加强蚕业技术指导力量,2009年8月16日至8月31日半个月时间,将人员分成两个组进行联合检查,第一组由副站长陈振禄带队,褚耀斌、沈利虎、乔世民、鲁先文五人组成,驾驶吉普车一台,对沙兰片进行检查指导;第二组由副站长朱玉国带队,侯印敏、刘程哲、濮春雨、王继宏、付国文六人组成,驾驶面包车一台,对**片、东京城片进行检查指导。经历半个月时间,两组下乡工作人员起早贪黑、马不停蹄、爬山涉水,保证工作质量、尽职尽责、认真细致,每一把、每一个场号都走到。顺利完成蚕期联合检查的各项任务,与蚕农建立了更加深厚的感情。

六、积极收调。

增加蚕农收入,稳定蚕农队伍,应对金融风暴,及时收调蚕农手中的蚕产品。为方便蚕农,我站在东京城蚕茧收调站、**市蚕业示范园、平顶山蚕种场三处设称,合理分配人员。本着对蚕农、单位、客商三家负责的态度,根据验质标准公平、公正、合理的确定价格。从9月中旬开始,历时一个月,站内收购人员起早贪黑,不辞辛苦,认真负责,圆满完成了蚕茧的收调工作。

七、申报项目。

协调农业、商务、财政、发改局、科委等各部门,积极申报项目。一是蚕业技术指导站柞蚕母种繁育中心项目,二是镜泊湖蚕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东桑西移项目,三是蚕业协会蚕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四是蚕业技术指导站无公害绿色食品柞蚕产业基地建设引进新品种新技术项目,现正在申报中。进行了“**市无公害柞蚕鲜蛹”换证申请,和**市蚕业专业合作社的申报。进行了黑龙江省农业“丰收计划奖”的计划落实和申报,取得了二等奖。办理注册了“**市镜泊湖蚕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市蚕业协会”。八、四蚕并进

小北湖是我国稀有物种天蚕的栖居地,先后多次去小北湖、镜泊湖一带进行天蚕资源踏查和诱蛾工作,了解天蚕的发生量及习性,了解发生区的气象水文,植被情况。使天蚕资源保护管理步入正轨,天蚕的可见区和发生核心区不断扩大,种群数量不断增加。抓好“东桑西移”“南蚕北移”的机遇,植桑439亩,发展桑蚕示范12户,养桑蚕12张。去江东林场采集核桃蚕茧100粒,去小北湖收核桃蚕蛾400只产卵0.4斤,进行观察研究。

养蚕工作经验总结篇2

关键词:蚕种生产;质量监管;行业法规;成品卵检验

安徽省金寨县蚕种生产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1988年正式投入生产,先后建起了6个蚕种场(2家专业场,4个原蚕区场),1座冷库。1991年成立了蚕种总场,当年生产蚕种35万盒,之后的几年蚕种生产还算正常,从1994年开始家蚕微粒子病的危害逐渐加重,加上管理人员由于对微粒子病的危害认识不足,把蚕种生产的行业法规搁置一边,不予严格的贯彻落实,蚕种生产袋蛾检毒把关不严,心存侥幸,对超毒批次蚕种不及时销毁,留于1995年春季发放蚕农饲养,结果造成了1995年春季家蚕微粒子病在全县的5个乡(镇)严重暴发,使蚕农损失250余万元,蚕种场赔偿了250余万元。1995年春季共生产蚕种260209盒,是历史上春季生产制种量最高的一年,同时也是最惨痛的一年,同全国各地一样蚕种生产遭受了家蚕微粒子病的严重危害,生产的26万盒蚕种,经安徽省蚕种质量检验站检验,有2O万盒因家蚕微粒子病毒率超标而烧毁,经济损失600余万元。在信誉、经济和缺种的三重压力下,安徽省金寨县蚕桑生产办公室(以下简称蚕桑办)并不灰心,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统一思想,振奋精神,走出误区;建立机制,制定措施,层层把关,环环紧扣;为了坚决把行业法规落实到蚕种质量监管细微深处,全员动员,攻坚克难,誓师攻克家蚕微粒子病危害难关,为此制定出在3年内使蚕种合格率达到95%以上的目标。1995年当年秋季,生产蚕种2.8万盒,合格率为76.7%;1996年生产蚕种14.8万盒,合格率为77.81%;1997年生产蚕种15.6万盒,合格率为99.1%;通过3年全系统的刻苦努力,基本控制了家蚕微粒子病的危害,实现了3年前制定的目标。尽管如此,大家并没有停留在初步胜利的喜悦里,而是冷静对待,毫不懈怠地继续努力,到2000年蚕种合格率达到100%,2001-2009年平均每年的蚕种合格率均在98%以上。现将安徽省金寨县蚕种总场20多年蚕种生产的工作经验与体会总结如下

1建立蚕种质量保证组织机制

一是以县为单位成立了蚕种质量监督管理领导小组,蚕桑办副主任(蚕种总场场长)为组长,监察室主任、总场质检科科长及各场场长、冷库主任为成员,负责全县蚕种质量监督管理领导工作,深人生产一线监督检查行业法规执行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各蚕种分场场长是本场蚕种质量第一责任人,同时各场又配备了一名质量监督管理员,监督全场在生产过程中技术措施和各项制度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存在违规作弊问题。二是生产形式及分配方案采取全奖全赔,自负盈亏,后勤管理人员与承包队组直接挂钩,参与一线人员分配。三是“统一生产方案、统一管理模式、统一生产措施、统一量化指标”,从上而下、年年季季签订质量目标责任书,这种自上而下“权、责、利”一体的管理办法,使每个责任者都切身感受到蚕种质量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蚕种质量保障机制。

2把行业法规落实到蚕种质量监管细微深处

2.1制定蚕种生产监管措施

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的《蚕种管理办法》[农业部第68号令(2006—06—2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327—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安徽省人大常委会的《安徽省蚕种管理条例》(2008—06—16)、安徽省地方标准DB31/T056-1998(桑蚕种质量》等行业法规。根据行业法规和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金寨县情况的一些保证蚕种质量的经验,制定出一系列管理办法,即《金寨县桑蚕种繁育技术操作规程》、《金寨县原蚕区基地建设及管理办法》、《蚕种生产及原蚕区消毒防病卫生制度》、《“五选”标准及管理办法》、《创金寨县“龙头”牌蚕种质量标准及技术措施》、《蚕种按质排序,优种先销,优质优价的销售办法》、《种茧桑园肥培管理及治虫措施》;要求全体技术人员和职工都能够做出学习笔记,记住关键要点。

2.2建立丰产优质种茧育桑园

一是选择立地条件好的土地建立桑园。选择土壤的pH值在6~7之间,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土层厚度在90cm以上,团粒结构好,通气、保水、保肥、光照充足,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可耕地,建立种茧育桑园。二是选择优良桑品种。栽植产量高、叶质优、抗性强的早、中、晚熟桑品种(育2号、育71—1、桐乡青、新一之濑和湖桑32号),比例为10:20:70;栽植密度以每667rn桑园栽600~800株为宜。三是合理施肥与管理。桑园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施肥比例N:P:K为5:3:4,同时增施土壤缺乏的微肥;掌握施足冬肥、重施夏肥、少施春肥,每667m桑园年平均施用人、畜厩肥等有机肥3t以上,增施饼肥、绿肥,叶面喷施P、K肥,春蚕期桑树要全面、及时地摘芯,确保桑叶质量。四是及时防治桑树病虫害。桑树病虫害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桑园管理要及时、认真,坚持常年防治;春季注意发芽前白条治虫,夏伐后注意白拳治虫,高温多湿季节和秋季以化学防治为主,l0月下旬,喷药封园。

2.3落实以防微为中心的质量管理措施

2.3.1严把净化环境关养蚕前将蚕室、贮桑室附属室、办公室、生活区及周围环境全面进行打扫清洗、消毒,养蚕期中对蚕体、蚕座、地面、墙壁、门窗、用具及室外环境,定期打扫、消毒,把消毒防病贯穿于养蚕生产的全过程。

2.3.2严把病从口入关①严防食下传染,狠抓桑园治虫,净化桑园环境,防止野外昆虫引起的交叉感染。②坚持叶面消毒,切断食下传染源,同时不断改进叶面消毒方法,提高叶面消毒效果。③以叶定种不养过头蚕,不外购桑叶喂种茧育蚕。④实行封闭式生产。场区内外,原蚕户蚕室内外,彻底隔离,做到换鞋后踏“消防袋”进蚕室;除沙后、给桑前洗手操作;蚕沙用袋装好后扎紧送人蚕沙坑,做到蚕沙不落地,蚕室及时打扫干净后消毒再喂蚕。⑤换鞋入贮桑室,且每次桑叶用完后及时对贮桑室进行打扫冲洗消毒。⑥病死蚕、蛹、蛾及时埋掉或焚烧掉。养蚕、制种结束后及时回山消毒。

2.3.3严把混育关①原蚕区调整和区划好种茧育与丝茧育区域,周围设立保护区;种茧育区域做到全年不进行丝茧育,种茧育户在同一蚕期不混养丝茧育。原蚕区附近的丝茧育蚕农的生产用种,配发无毒批次的蚕种,尽量净化原蚕区的环境,控制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率。②分区收蚁,逐区检验,发现问题,整区淘汰;小蚕共育到4龄分户养蚕,分户收茧分户保茧;在制种前,根据各户的发蛾促进检验结果,再联户合并制种。

2.3.4严把五选关①选卯。按各场所需原种数量多配发10%蛾圈,要求尽量淘汰选除不良蛾圈然后将不良蛾圈如数收烘并送交蚕种总场集中烧毁。②选蚕。小蚕期重点淘汰迟眠蚕和预知检查被发现的带毒区;大蚕期重点淘汰弱小蚕、不良蚕等每龄淘汰的蚕由总场人员在检查工作时统一验收及时烧毁。③选茧。县蚕种质量监督管理领导小组派员参加各分场的种茧调查,驻场把关,做到种茧批批(户户)检查过关,重点定汰选茧量,选除的种茧作为丝茧育蚕茧集中后及时送茧站销售。④选蛹在削茧、监蛹和发蛾调节过程中及时严格淘汰不良蛹。⑤选蛾。在捉蛾、投蛾时及时选除不良蛾。

2.3.5严把微毒检验关①消毒检查。养蚕前对场区、原蚕户、蚕室、用具及环境,全面进行取样镜检(家蚕微粒子孢子检查),全面消毒后再次抽样镜检,如发现带毒(家蚕微粒子孢子)样本时及时补消,直到抽样镜检未发现带毒样本,消毒工作才正式结束。②蚁蚕补正检查。主要做好3查,查死卵、查蚁蚕、查卵壳,发现带毒样本及时淘汰、处理对应饲育区。③迟眠蚕及蚕沙检查。各龄迟眠蚕每区取样10头以上送检,在27~30qC,相对湿度85%~90%中保护2~3d后镜检,发现带毒样本,及时淘汰、处理对应饲育区。④不良个体随时送检(如半脱皮蚕、病死蚕、早熟蚕、不结茧蚕、病死蛹、病死蛾),一经发现带毒样本,坚决淘汰并建立档案备查。⑤发蛾促进检查,按批抽样,每批不少于50头,装袋集中后,给予高温高湿的环境保护,提早发蛾镜检,发现带毒样本及时收缴处理,不得参与制种。⑥在养蚕前对各户桑园中的桑叶和害虫取样检查,做到心中有数,重点重防。

2.4落实以提高良卵率、孵化率、杂交率为原则的质量监管措施

2.4.1养好蚕必须保证蚕儿在任何生长发育阶段都达到良桑饱食,个体壮实均匀。要有优良的桑叶。一是各场按照种茧用桑要求,对各原蚕户的桑园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增施微肥、有机肥,及时补充叶面喷施P、K肥。二是在用叶时按“四选”(选好户、选好地、选好树、选好叶)、“四不”(不采泥叶、不采雨露叶、不采虫口叶、不采日照不足叶)、“四重于”(收蚁当天用叶重于1龄用叶、1龄用叶重于2~3龄用叶、小蚕期用叶重于大蚕期用叶、龄初用叶重于龄末用叶)、“一个好”(各龄用叶的保鲜度要好)的标准选择优质桑叶;在选采桑叶的同时,做到叶位、叶色相结合,力求成熟度一致。尤其是要把握住造卵期用叶标准,做到桑园及时摘芯,选用三眼叶及枝条中部偏下适熟良桑,从而防止因桑叶成熟度不够,造成不良卵增多及卵质不充实,进而影响良卵率、孵化率及一代杂交蚕的生命力。三是蚕儿要充分良桑饱食。①创造蚕儿食欲旺盛的环境,即温湿度适中,室内不闷,蚕座干燥。②蚕头稀放均匀,达到个体壮、整体匀。③给桑充分得当,一日三回,定时定量给桑,少食期桑叶吃完后2h再喂,大蚕盛食期桑叶吃完后及时补桑,催眠期多回薄喂。④桑叶新鲜,即采即喂。

2.4.2按常规选蚕、选茧、盐比选卵蚕期个体淘汰率大于3%,种茧选除率大于3%,由县蚕种总场监管人员到各场分阶段检查后,定量、监督淘汰;秋季蚕种浸酸与冬季蚕种浴消时,将各场蚕种集中到冷库,由县总场监管人员和冷库人员参与操作,亲自把关,加大不良卵率淘汰力度,缩小个体间差异,确保蚕卵整体均匀。

2.4.3按时杀蛾、准时收种保护冷藏浸酸种规定在产卵后10h以内杀蛾,及时收种,置于保种室保护36h进入冷库;越年种规定在产卵后12h内杀蛾,及时收种,置于保种室保护至浴消。

2.4.4搞好蔟中、种茧期与卵期保护上蔟期、种茧保护期、交配期、产卵期和保种期,是导致不良卵发生、影响良卵率和孵化率的主要时期,此时搞好环境保护尤为重要,我们在温度上坚持标准,相对湿度、光线、气流上完全达到规定要求。

2.4.5加强鉴蛹、巡蛾工作一是适时削茧。削茧工作不能太迟,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做好鉴蛹工作。二是增加复鉴次数,1次初鉴、2次复鉴,每匾错误率不得超过2%e。三是及时抢雄蛾,专人巡查,及时拣出羽化的雄蛾,发现纯对立即淘汰,确保蚕种的杂交率在规定标准以上。

2.5把住终端产品成品卵检验关

为确保蚕种质量,彻底把住成品卵检查最后一关,安徽省金寨县蚕桑生产办公室自1999年以来,除对金寨县各场生产出的每一批蚕种都经过三级抽样检验(各场自行检疫,总场把关抽检,省站法定检验)外,已连续10年增加1次成品卵“国检”,即对各分场的每批蚕种随机抽样,将样品送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镇江),对良卵率、实用孵化率、杂交率、微粒子病卵率进行检验,每年的蚕种合格率都在98%以上。

以上各项措施的实施,确保了蚕种质量的不断提高。另外,我们在销售蚕种时,采取“优种先销、优质优价”的原则,充分加强和激发了全县各场职工,提高蚕种质量的意识。实践证明,金寨县的蚕种生产者是有能力搞好蚕种工作的,20多年的工作经验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只有把行业法规落实到蚕种生产质量监管细微之处,才能确保蚕种生产安全、质量可靠。

养蚕工作经验总结篇3

【关键词】升降式蔟架蚕台;纸板方格蔟;自动上蔟;蔟具;蚕茧质量

种桑养蚕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链条长,生产环节多,技术性强,工序复杂,风险大。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蚕桑与其他作物或行业的优势在日益缩小,目前基本是留守在农村的老弱人群和妇孺从事种桑养蚕,青壮年外出务工,因此,劳动力的缺乏成为制约蚕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这种局面,如何省工省力显得尤为迫切,尤其是上蔟和采茧的耗工耗时较多,上蔟劳力占整个养蚕总劳力的14%,占饲养劳力的一半,生产上有时会出现因劳力不足造成技术不到位的现象,熟蚕不能及时上蔟,单产低,茧质下降,降低了蚕农的经济效益[1]。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蚕茧品质,达到增加养蚕经济效益的目的,有效地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的矛盾,我们经过多年试验、示范,摸索总结出一套升降式蔟架蚕台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并于2011年开展了一些相关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蚕品种:春蚕品种为“菁松×皓月”一代杂交种;续春蚕、中秋蚕、晚秋蚕三季品种为“新杭×白云”一代杂交种,均由江西欣宁蚕种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供试桑叶:农桑14号,10年生成林桑园,800株/667m2,属高产桑园。

蜕皮激素:浙江兰溪市蚕药厂生产,包装规格2 ml/支。

供试蔟具:156孔纸板方格蔟,扎双连片(将两只蔟片同向连结用细铁丝并扎在一起,再在两蔟片上下边框上各结扎1根宽2.5cm、厚1.5cm、长140cm的机锯木条,用细铁丝结扎加固,每边结扎5~7处,两片之间扎2处,即成一副搁挂式的双连方格蔟)。

升降式蔟架蚕台制作:在蚕台两立柱内侧离地40cm和离二、三层蚕台面43cm处向上开1条长25cm、宽2cm、深3cm的活动槽,用1.5cm×3cm的木方做升降梁,升降梁上放置2根平行的圆木或长竹竿作蔟片搁架,蚕台面宽度为140cm,用0.5cm厚机锯木板或竹帘作蚕台面,层间距离在75cm~80cm之间,蚕台设3层,其中地面为第一层,不需另置蚕台面,每张种饲养面积20 m2[2]。活动槽能使蔟片整体抬高,方便清场与翻蔟。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户的选择与对照设置

在修水县山口镇桃坪村选择6户条件近似且有代表性的农户,随机分成2组,一组3户为升降式蔟架蚕台育自动上蔟的试验组(简称A),另一组3户为普通蚕台育人工手捉上蔟方法的对照组(简称B),全年4季蚕均进行。

1.2.2 养蚕方法

小蚕共育到4龄饷食后分户饲养,各龄期注重眠起处理,提青分批,促进蚕儿发育整齐,便于自动上蔟处理。其他技术处理,如消毒防病、调叶给桑、温湿度调节等力求一致,每户参试蚕种2张(每张蚕种卵量为25000粒)。

1.2.3 上蔟方法

A组蚕座在春蚕和晚秋蚕见熟10%,续春蚕、夏蚕和中秋蚕见熟5%时,添食1次蜕皮激素。添食时先将1支蜕皮激素溶于2 kg凉开水中,充分搅拌后,再用喷雾器将药液喷洒在15~20kg新鲜桑叶上。当春蚕和晚秋蚕熟蚕比例达40%,续春蚕、夏蚕和中秋蚕熟蚕比例达20%时,将预先搁挂好蔟片的升降梁放下,蔟片底部靠近蚕座以不压蚕为宜,熟蚕会利用向上爬行的习性自动登蔟营茧。两蔟片之间距离为12~15cm,一般当熟蚕上蔟率达95%以上时,将蔟架升降梁向上升起10~15cm,5~6h后翻蔟,并要及时捉“游山蚕”。

对B组蚕座上蔟的处理,与A组同样达到熟蚕比例时,便将方格蔟展开一半左右平放在干净的地上,从蚕座上手工捉取熟蚕并均匀地撒在方格蔟上,密度以140头/片蔟为宜,等熟蚕在蔟片上爬稳后,按先后次序将方格蔟片移至蔟室的蔟架上,同时在地面上放一层稻草预防落地蚕受伤,如多层挂蔟,先上的挂上,后上的挂下,上下层蔟片对齐,以防上层蚕尿污染下层,吊挂蔟架要保持水平。

1.2.4 调查项目与调查方法

调查项目有:上蔟使用时间,张种产茧量,张种产值等成绩。

张种上蔟用时为各户上蔟操作用时按试验设计分组3户按春蚕、续春蚕、中秋蚕、晚秋蚕平均数求平均。4季蚕张种产茧量待全部采茧后以称量数为产茧量,张种产值以各农户4季蚕实际销售额为准。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自动登蔟调查

根据各试验户每季蚕抽样采茧数目,计算自动登蔟率。结果表明,自动上蔟率与上蔟温度有关,不同蚕期间有差异,但不很明显,熟蚕平均自动登蔟率达95.57%(见表1)。

表1 熟蚕自动登蔟率调查(修水 2011年)

蚕期

试验小区 春蚕(%) 续春蚕(%) 中秋蚕(%) 晚秋蚕(%) 平均(%)

A1 96.32 95.22 96.93 95.13 95.90

A2 95.50 95.35 96.02 95.91 95.70

A3 95.65 95.10 96.25 95.67 95.67

平均% 95.82 95.22 96.40 95.57 95.75

2.2 上蔟工效比较

从表2看出,人工手捉上蔟平均每张种用时16.7h,而自动上蔟平均每张种仅用3h,节省上蔟用工13.7h,可见自动上蔟比人工手捉上蔟省时82%左右。自动上蔟省工、省时、效果好,可明显减少劳动力的投入。

表2 方格蔟自动上蔟与人工上蔟成绩调查(修水 2011年)

试验组 试验区 全年饲养量(张) 平均张种上蔟用工(h) 平均张种产茧量(kg) 其 中 张种收入(元)

上茧量 下茧量 下茧比例(%)

自动

上蔟

(A) A1 8 2.5 44.30 43.93 0.37 0.83 1715.03

A2 8 3 43.40 42.91 0.49 1.12 1680.38

A3 8 3.5 43.00 42.60 0.40 0.93 1664.98

平均(合计) 24 3 43.57 43.15 0.42 0.96 1686.80

人工

上蔟

(B) B1 8 16 40.10 39.18 0.92 2.29 1443.60

B2 8 16.5 39.60 38.67 0.93 2.35 1425.60

B3 8 17.5 39.00 38.07 0.93 2.38 1404.00

平均(合计) 24 16.7 39.57 38.64 0.93 2.34 1424.40

对比(±) 0 -13.7 +4.0 +4.51 -0.51 -1.38 262.40

2.3 产量调查

由表2可看出,平均张种产茧量A组为43.57kg,其中上茧量为43.15kg,占99.04%,与B组比较平均张种产茧量、上茧量分别高出9.18%、10.35%,次下茧比例减少1.38%。自动上蔟产量高于人工上蔟的原因是上蔟及时并不伤蚕,不会造成熟蚕损失和丝量的浪费,从而产茧量提高。

2.4 效益分析

从表2可见,自动上蔟比人工捉蚕上蔟节省13.7h,按目前当地雇工每天工作10h工资80.00元计算,每张种可节省用工投入109.6元,从售茧收入看平均张种增加262.40元,合计增收372.00元。据调查,将原来多层饲育模式蚕台改为升降式蔟架蚕台,每张种需一次性投入改造的经费为300.00元左右,可用10年,平均每季蚕只合7.50元左右。由此可见,使用升降式蔟架蚕台自动上蔟其经济效益是非常显著的。

3 蔟中管理技术

3.1 及时清理游蚕和死蚕

一般适熟蚕上蔟的第2天便营成薄皮茧, 但仍有少数未营茧蚕在蔟上徘徊。为防止游蚕排尿粪污染其他蚕茧,所以在上蔟第2天应清理游蚕,拾取青头蚕,另行上蔟。春蚕和晚秋蚕上蔟16~18h,续春蚕、夏蚕和中秋蚕在上蔟后10~12h,大部分蚕已营茧定位时,将游离在蔟片孔外找不到营茧位置的熟蚕拾取另行上蔟,并清除蔟中死蚕。

3.2 光线要均匀偏暗

熟蚕对光线敏感,有避光趋暗的特性,用遮阳网等遮挡门窗,保持室内光线暗淡均匀,防止蔟室偏光和强光直射,以自然分散光线为宜,避免熟蚕涌向一方。

3.3 加强通风排湿

上蔟过程中要注意加强通风排湿,不得关闭门窗,必要时可采用加温或用风扇吹的办法加强通风排湿,但要避免强风直吹。蚕儿全部爬上方格蔟后即可将蔟架上的升降梁升起,然后清除蚕沙,保持蔟室通风、清洁、干燥。

3.4 调节温湿度

上蔟时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最忌温度剧变,蔟室内以保持温度在23~25℃,湿度60%~75%为宜,营茧期温度可适当提高1~2℃;上蔟后如遇22℃以下的低温,会影响熟蚕进孔速度和入孔率,要用微火多处加温,使蔟室温度保持在24℃。

4 需注意的技术关键

4.1 加强消毒防病

蚕台育由于不除沙,蚕生长环境差,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在饲养过程中,每天或隔天应撒消毒粉和其他干燥材料,特别是阴雨潮湿天气,更要注意排湿,以保持蚕台干燥。同时要注意添食防病药物,及时淘汰病蚕、弱蚕、过小蚕,以增强体质,促使蚕体健壮生长。

4.2 调整好蚕头密度

上蔟前结合最后一次给桑调整好蚕座宽度,将蚕座两边的蚕往中间捉到适合方格蔟上蔟的宽度。一般双连片方格蔟上蔟时蚕座宽度控制在1m以内,并用锯木屑设“围墙”,防止熟蚕往外爬,以2000~2500头/m2蚕为宜。

4.3 预先搁挂好蔟片

使用登蔟剂后,由于熟蚕急于寻求蔟具定位,如蔟具不能及时跟上,不仅会影响登蔟效果,而且会造成熟蚕吐乱丝而影响产量和质量。因此,在喷登蔟剂之前,将蔟架上的升降梁升起10~15cm,然后将蔟片按两蔟片之间距离为12~15cm,搁挂在升降梁上的圆木或长竹竿上备用。

4.4 合理使用蜕皮激素

过早、过多添食蜕皮激素会减少蚕儿的食桑量,从而减少丝量,使丝长变短。因此,应注重眠起处理,使蚕儿健壮整齐、发育齐一,在不缺叶的情况下,一般不使用蜕皮激素。

4.5 注意新蔟的处理

第一次使用的新蔟片有异味,会影响熟蚕进孔营茧,用新鲜桑叶搓揉汁液将蔟片两面洒湿,自然摊晒或晾干备用,可提高熟蚕进孔结茧率。

4.6 方格蔟的消毒保管

采茧完毕将蔟片张开在火上烤去附着的浮丝、茧衣,再经日光暴晒后扎成捆,用塑料袋装好平放收藏,同时注意不能受潮发霉,以防止方格蔟变形受损,影响使用寿命。

5 结论

上蔟是一个劳动力集中、技术要求高、时间仓促、对蚕茧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的环节。实践证明,大蚕采用升降式蔟架蚕台育结合方格蔟自动上蔟可以节省蚕室,省工、省力而且增效;蚕台设施所用材料可就地取材自己制作,成本低;如结合小蚕共育、大棚养蚕技术推广应用,则对蚕农的要求不高,有利于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养蚕工作经验总结篇4

1.1蚕卵及幼虫

蚕卵中含有蛋白质、粗脂肪、还原糖、维生素及辅酶等活性物质,其氨基酸组成与桑叶大体相同。以蚕卵为原料研制的胚胎素可治疗妇科疾病[5]。蚕幼虫体内也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其中,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的含量占总量的43%,苯丙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的含量较低,仅占氨基酸总量的6%左右。全蚕粉是比较成功的上市产品,营养价值高,且具有降血糖功效[6],以蚕蛋白质为来源开发抗菌肽是活性肽研究的热点领域。抗菌蛋白和抗菌肽能直接杀灭细菌及其他致病病原体,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食品加工中仍能保持良好的活性,被公认为最有应用前景的防腐剂和保健剂。在番茄汁加工中应用新疆家蚕抗菌肽可降低番茄汁的杀菌强度,提高产品品质[7]。家蚕瘫痪肽(paralyticpeptide)由2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是一种具有生长拦截、麻痹和促进浆细胞扩张等功能的生物活性肽。向幼虫中注射家蚕瘫痪肽,能快速产生强烈的麻痹作用[8]。Kazunori[9]等研究发现,该类瘫痪肽(paralyticpeptide)三级结构的差异对浆细胞扩张活性影响较小,但可以引起生长阻滞活性不同。神经肽是一种能够调节多种动态平衡和指导激素、神经或神经递质发挥作用的生物活性肽。Yukihiro等制备抑制家蚕产生滞育激素的抗体,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反应,将抗原定位在家蚕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在神经中枢和脑中可以观察到免疫反应的胞体。滞育性幼虫的神经节神经细胞能够释放神经肽(FXPRLamide),使免疫反应显著性降低。脑,胸及腹腔分泌的神经肽可能作为神经递质或者神经节[10]。Hirotoshi[11]等应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在家蚕中cDNA克隆甲壳动物高血糖激素家族肽(CHH),然后从扩增产物中分离出一种cDNA,命名为BmCHHL,该产物有110个氨基酸的开放式阅读框架。序列分析表明这种肽含有72个氨基酸,并在羧基端酰胺化。BmCHHL序列与CHH家族非常相似,在5龄第4d幼虫的5或6个大脑细胞半球的正面可检测到BmCHHL的表达。家蚕肽(Bombyxin)是一种与胰岛素相关的肽,对碳水化合物代谢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淋巴海藻糖是昆虫碳水化合物的一种贮存形式。向颈扎节幼虫注射家蚕肽,可以提高肠和肌肉中海藻酶的活性,并通过促进水解淋巴海藻糖成为葡萄糖,降低淋巴糖、海藻糖的浓度。此外,家蚕肽还可降低脂肪组织中的葡萄糖含量,同时提高组织中活性糖原磷酸氧化酶的百分比,降低家蚕幼虫中存储的主要碳水化合物的数量。尽管家蚕肽能够像胰岛素一样控制碳水化合物代谢,但是其在昆虫体内发挥的生理功能与胰岛素在哺乳动物体内的生理功能不相同,有待进一步研究[12]。

1.2蚕蛹

蚕蛹是缫丝工业的主要副产品,营养丰富,但是丢弃量较大[13]。干蚕蛹蛋白质含量为45%~50%,脱脂蚕蛹的蛋白质含量高达77%。蚕蛹蛋白含18种氨基酸,并且富含核黄素、尼克酸、锌、铁、铜等[14]。蚕蛹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在40%以上,且氨基酸组成均匀,被称为“优质的昆虫食品”[4,15-16]。从蚕蛹中提取蛋白质并对所得蛋白质和水解氨基酸加以利用已经成为食品、医药等领域的研究热点。蚕蛹蛋白粉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或者营养强化剂,应用于口服液、饮料、蚕蛹精油、饼干、罐头、奶、酒、蚕蛹补酒、米糊等,也可作为饲料蛋白,其蛋白质含量高于国产和进口的鱼粉。陕西紫阳县蚕蛹中硒的含量为普通蚕蛹硒含量的215倍,富硒蚕蛹氨基酸在0.5、1.5、2.5μmol•L-1硒浓度下能显著性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13]。蚕蛹复合氨基酸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增进造血等功能,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慢性消耗性疾病引起的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免疫功能低下等病症。以蚕蛹复合氨基酸为主要原料研制而成的中药舒乐康胶囊等,均已正式投产[17]。周菊香等[18]研究表明,蚕蛹多肽对高胆固醇患者有明显的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对胆固醇正常者无明显影响;同时能提高SOD酶活性并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酶膜耦合法分离制备的蚕蛹生物活性肽可促进生物体丙酮酸的生成,对糖的正常代谢起到积极作用[19]。洪奇华等将蚕蛹蛋白酶解肽添加于断乳仔猪日粮中,表明蚕蛹蛋白酶解肽能明显提高断奶仔猪日增重,降低料重比和腹泻率,可以提高断奶后仔猪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血清铁含量,显著提高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并降低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隐窝深度,显著提高空肠黏膜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性[20]。许玉澄等从家蚕蛹血淋巴中分离到一种活性肽,该活性肽能明显抑制S180荷瘤小鼠瘤重,但对外周血白细胞数无影响。病理切片显示,注射活性肽S180荷瘤小鼠癌瘤组织大面积坏死,艾氏腹水瘤(EAC)腹水生成量减少[21]。本实验室以陕西安康百瑞丝绸有限公司的蚕蛹为原料,优化蚕蛹蛋白的提取工艺,采用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复合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水解蚕蛹蛋白,以水解度和清除DPPH•能力为指标对酶解过程进行分析,并研究了水解产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对蚕蛹蛋白具有较好的水解效果,其水解产物有较高抗氧化活性,对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都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4]。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较单酶和复合酶水解效率并探究酶解多肽的其他活性,如抑菌、降糖、降压、抗病毒等,制备高纯度活性多肽。应用食品毒理学和营养学原理,筛选非营养型甜味剂、酸味剂等添加剂,优化蚕蛹氨基酸口服液制备工艺,构建动物模型,深入研究该产品的安全性、营养价值以及功能性成分的作用机理,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1.3蚕蛾

早在唐宋时期,蚕蛾就被视为皇室的珍贵补品,有“神虫国宝”之称。蚕蛾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激素、细胞色素C、维生素B2等成分,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和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22]。蚕蛾蛋白是一种氨基酸组成较齐全、必需氨基酸比例较高的纯天然动物性蛋白质。迄今,我国已经开发出了一系列蚕蛾食品,如复合雄蚕蛾荔枝汁运动饮料[23]、雄蚕蛾醋[22]、蚕蛾软罐头[24]等。以蚕蛾为原料开发出的药品有“延生护宝液”、“九如天宝液”、“艳天阳”维力康胶囊[25]和“龙蛾丸”强精补药等。桑蚕雄蛾酒具有滋补壮阳的功效,并且安全性较高[26]。功能性成分测试结果表明,雄蚕蛾酒(雄蚕圣酒)和蚕粉复合物(雪蚕胶囊)氨基酸含量分别为577.10mg/L和537.10mg/L,必需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41.96%和43.28%,符合联合国FAO/WHO提供蛋白模式值和天然绿色保健食品及特殊营养食品的国际质量标准[27]。

2蚕丝蛋白资源的研究应用

蚕丝由丝素、丝胶、丝蜡、糖、色素以及无机物组成,是高级的传统纺织原料,被誉为“纤维皇后”。我国生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5%[29]。丝素、丝胶是蚕丝的主要蛋白质,分别占蚕丝蛋白总重量的70%~80%和20%~30%。蚕丝内层为丝素蛋白(silkfibroin),外层被丝胶蛋白(sericin)包覆[30]。丝胶是球状蛋白质,水溶性较好。丝素是纤维状蛋白质,难溶于水。蚕丝中的主要氨基酸为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等,约占蚕丝氨基酸总量的85%。

2.1丝胶蛋白

丝胶蛋白中含羟基、羧基、氨基等极性基团的氨基酸约占氨基酸总量的70%,必需氨基酸含量高达17%以上。丝胶蛋白能够促进Zn、Fe、Ca、Mg等的吸收,其中丝氨酸和苏氨酸可以与微量元素(如铜和铁)络合,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具有抗氧化功能[30],可以防止紫外线损伤和抑制肿瘤增殖[31]。丝胶和丝胶肽具有冷冻保护作用,可防止食品、组织和细胞冷冻变性或者用于研制抗冻生物材料[32]。丝胶肽也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如丝胶水解液作为话梅的浸渍调味液和冰冻糕点的良好成形剂等[33]。丝胶蛋白具有生物降解性,是良好的伤口愈合剂[34]和药物缓释材料[35]。丝胶及其水解物有助于胰岛细胞繁殖[36],能有效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血糖,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改善大鼠的生精功能[37-39]。此外,丝胶蛋白还具有解酒保肝功能[40]。丝胶及其水解物在化妆品行业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胡桂燕等探究了丝胶蛋白液的护肤功能,并研制对紫外线具有吸收作用的丝胶美白防晒乳[41-42]。

2.2丝素蛋白

丝素蛋白由18种氨基酸组成,其中85%左右为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其特征氨基酸带有氨基(-NH2)和羧基(-COOH),具有两性电解质的性质。丝素蛋白的构象以稳定的反平行β-折叠构象为基础,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如柔韧性和抗拉伸强度)、理化性质(如透气透湿性、缓释性)和良好的生物相溶性和生物降解性,已应用于人工皮肤等仿生材料、酶的固定材料、生物传感器材料、组织工程材料[43]等方面。丝素蛋白具有防治高血压[44]、抗基因毒性[45]等多种药理作用。FENGJUANZHOU等通过碱性蛋白酶水解并分离纯化制备具有抗ACE活性的丝素多肽,并通过高效液相-电喷雾串联质谱测定有效结构为Gly-Tyr[46]。柞蚕丝素粉与鸟氨酸的混合物能明显降低小鼠的肝体比和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可有效预防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47]。丝素蛋白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含有丝素蛋白粉和丝肽的食品添加剂不仅能部分补充氨基酸,还能促进Zn、Fe、Mg、Ca等矿质元素的吸收。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丝肽功能性饮料[48]、丝肽口嚼片,丝素果糖、果冻、饼干和酱油等[49]。丝素具有良好的起泡性、乳化性和凝胶性,将丝素添加到蛋糕中,可以产生较小且较均匀的气孔,增强蛋糕感官品质和商品价值[50]。丝素蛋白与人体皮肤具有良好的亲和性,有助于调节水分,防止太阳辐射。李莉将丝素肽与中草药复配研制的洗发香波,具有明显的去屑止痒功效[51]。丝素蛋白也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材料,目前主要的开发研究方向有丝素蛋白棉/毛织物面料、生态合纤织物面料和生态复合面料等[29]。

3蚕蛋白类激素与酶的研究应用

蚕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激素和酶的调控,各种激素和酶的生理功能不同,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或用途。

3.1激素

蚕属于全变态昆虫,是鳞翅目昆虫的代表生物,在昆虫的进化、生长发育和害虫防治等研究领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蚕的蜕皮由促前胸腺激素(prothoracotroPichormone,PTTH)、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共同组成的内分泌调节系统控制。促前胸腺激素,又称脑激素,属蛋白或肽类化合物,具有活化咽侧体及前胸腺的功能,对卵巢的发育及昆虫的滞育也有控制作用[52]。滞育激素是一种神经肽激素,从咽下神经处分离得到,可诱导蚕胚胎滞育。家蚕滞育激素的生物反应核心是C端五肽酰胺,最大可诱导11%滞育卵。大约70%滞育卵的生物反应在C端六肽酰胺处表达,该处ED50值比母体分子的高1000倍。肽链的N端串行伸长引起Arg9-Gly10和Thr1-Asp2两处ED50值显著降低。N端母体分子或片断的中部有一些重复序列,删除这些序列能够增加分子的ED50值,但是对生物反应没有影响。因此,N端区域和重复序列是互补结构[53],共同调节滞育激素。Okitsugu[54]研究了家蚕滞育激素的结构、基因表达和功能。滞育激素的信息激素合成肽(DH-PBAN)基因由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组成,在咽下的12个神经分泌细胞中表达。25℃下,可促进后代的早期滞育,引起生活周期5个不同阶段DH-PBANmRNA含量增加,15℃下可诱导蜕裂成熟期基因表达。DH-PBAN基因能够刺激各个发育卵中海藻多糖酶活性。体内和体外实验表明,DH明显诱导发育卵中海藻糖酶的表达,温度是导致滞育诱导的先决条件,且Ca2+依赖蛋白激酶不可或缺。桂仲争等发现全蚕粉中含有甲状腺激素类似物-T3(L-3,5,3’-三碘甲腺原氨酸),可抑制小肠粘膜麦芽糖苷酶活性,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效果[55]。

3.2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食品和化妆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用途。KohjiYamamoto等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cDNA编码家蚕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通过酵母菌扩大培养,并分离纯化所得的MnSOD可促进超氧化物阴离子还原反应。在4℃,pH4~11条件下放置24h和pH6.8,低于50℃条件下放置30min,该酶的残余活性均大于原活性的75%[56]。溶茧酶是蚕蛾在羽化过程中分泌的一种酶,具有软化和溶解茧的作用。溶茧酶对多种蛋白质(纤维蛋白、丝胶、明胶蛋白等)具有水解活性,基本性质与胰蛋白酶相似,对精氨酸和赖氨酸类具有特殊活性。溶茧酶具有强烈的纤溶酶活力,可用于水解蚕丝制备生物活性多肽,研制新型治疗血栓疾病的药物以及裂解丝素开发纯天然无副作用的新型化妆品[57]。

4蚕蛋白质资源的安全性

目前,有关蚕蛋白质资源安全性的研究较少。Jun等[15]系统地评价了柞蚕(Antheraeapernyi)蛹蛋白的安全性。急性毒性实验显示,小鼠对蚕蛹蛋白的最大耐受剂量>15.0g/kg体重,根据急性毒性实验的分类标准,表明蚕蛹蛋白没有毒性;Ames实验、小鼠骨髓微核实验和致畸实验结果阴性,表明蚕蛹蛋白没有诱变毒性;30d喂养实验显示:按照0.30、0.75、1.50g(/kg•d)的剂量给药30d,小鼠未出现死亡或者血液、临床化学和组织病理学等异常临床表现,小鼠在体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上没有显著差别。对于小鼠,蚕蛹蛋白的最大安全剂量为1.50g/(kg•d)。

养蚕工作经验总结篇5

也是茧丝价格处于高位运行后的回落调整时期,是实施茧丝绸行业“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季。做好茧生产收烘工作至关重要。县茧丝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县情实际动身,努力优化茧丝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以实现霍山茧丝绸产业继续、协调、健康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经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县蚕茧产量稳步上升,蚕茧质量提高明显,收购价格提高较快,蚕农实现增收1000余万元,收购秩序基本稳定。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推进工作,现将茧生产收烘小结如下。

一季生产实绩

较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增加张种产量达46.5公斤,年我县蚕茧张种产量高、茧质优、茧价蚕农满意。季共发放蚕种2.2万张。同比增产9.8%全县共产鲜茧1023吨,较去年增长108吨,增长11.8%主渠道收茧818吨,占总量的80%综合收购均价25.2元/公斤,同期相比增长8.8元/公斤;蚕农收入约2578万元,较同期净增1078万元,同比增长71.8%方格簇上簇、小蚕共育、大棚养蚕等养蚕技术推广率均有增加。蚕茧生产逐步走向规模化、规范化,蚕农栽桑养蚕信心十足,专业大户不时增多。茧丝绸产业在县农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二茧生产收烘

措施得力,今年季蚕茧生产收烘工作是宣传到位。效果明显。

一)蚕桑生产

奠定丰产基础。年初,1抓蚕种供应。茧丝行情上涨,全国蚕种供应紧张的形势下,县内蚕农养蚕积极性高涨,原预留本县年用蚕种严重缺乏。为确保我县蚕农有蚕可养,县茧丝办把解决蚕种供应的现实问题与产业久远发展、与农民增收结合起来,极积采取应对措施。年底就开始对本县用蚕种数进行了统计,摸清实情,掌握数字,及时协调关系、与外地蚕种场联系,组织从外地购入局部蚕种,弥补县内用种不足,加大对蚕种的调控,认真履行职责,加强蚕种管理,对调入的蚕种严格调入手续,仔细检查对方的质检演讲书,不合格蚕种坚决不准流入我县,保证了蚕种供应和质量的平安。加大对催青设备的投入,抽调专人具体负责蚕种的催青工作,实行规范化催青,蚕种的一日孵化率提高明显。统一全县蚕种价格,从外地调入高价蚕种的差价局部,由茧丝办予以补贴,仅此一项补贴近4万余元。

提升技术水平。技术服务从创新服务的方式方法着手,2抓技术服务。发挥网络、电视、光盘等现代科技手段的优势,提高服务效果,采取多种形式,掀起栽桑养蚕技术培训的高潮,提高茧丝绸行业的技术水平。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发挥信息服务功能,依托《蚕业信息网》迅捷了解最新科技动态,更新知识,提高科技素质,开展宣传报道,传送科技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开展以提高蚕茧质量为课题的技术培训、示范活动。加强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实行技术人员联系户制度。对技术人员实行业务工作量化考核、目标管理、绩效挂钩。送技术下乡,各交通要道、重点村组和新蚕区召开各类培训班、现场会,针对当地存在缺乏,举办技术讲座、开辟宣传专栏,让蚕桑实用新技术进村入户。月至月在重点产茧乡镇的片、村举办培训班期,培训人员3000人次。

提高蚕茧质量。年季优质茧基地建设重点放在优质蚕茧生产的规范化、规模化生产示范,3抓优质茧基地。蚕茧产量、质量水平提高等方面。不时总结前期基地建设胜利经验,着力推广蚕桑生产新品种和新技术,积极探索和运用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根据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的要求,以示范点、片向周边带动辐射,推进优质茧基地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把优质茧基地建设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机结合,提高了栽桑养蚕的科技含量。采取技术带动,实行跟踪服务,督促蚕农落实各项生产技术措施。加强对小蚕共育的扶持,通过培训、考核、奖励,推进小蚕共育工作。以蚕茧价格引导、簇具补贴、售茧返利桑园肥的政策措施、推进方格簇上簇应用。以深入蚕室农户开展技术辅导服务作为内容,以示范户为中心,抓点带面,推进大棚养蚕等省力化养蚕技术应用。增加产业整体发展的后劲,争取今年我县优质茧基地建设上有新的发展,实现霍山县茧丝绸产业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

推进产业化。产业化的发展关键要靠龙头企业的带动。龙头企业对维护蚕茧收烘秩序、指导农民理性养蚕、优质茧基地建设、蚕茧质量的提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就是维护茧丝绸产业,4抓龙头企业壮强。更是维护广大蚕农的最根本利益。县始终把龙头企业的发展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积极为企业搜集信息,协调关系,发明环境,做好服务,争取项目,协助企业扩大生产。引导蚕桑技术干部主动融入企业的各项生产和管理中去,自觉接受企业的领导,做联系企业和蚕农的桥梁纽带。鼓励协助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积极扶持争创省级著名商标和中国著名商标。

深化改革。自年我县茧丝绸一体化改革以来,5抓制度完善。不时完善各项制度。今年在原有各项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对茧丝绸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表现的缺乏和矛盾,把事关蚕农切身利益和机关工作作风问题,作为重点问题逐一解决。建立了蚕病预防机制,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理,争取不发病或少发病,把损失减小到最低水平。建立蚕农和技术服务电子档案,为产业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可靠依据。蚕种生产销售实行预约生产,合同订购。

二)收烘管理

县今年茧收烘管理井然有序。主要做法是

宣传及时到位。茧上市前,1领导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召开了茧收烘工作会议,下发了茧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蚕茧生产收烘期间,抽调专人组建了联合执法队,实行县茧丝绸生产管理领导组成员联系重点产茧乡镇制度,加强蚕茧收烘的督查管理。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让广大蚕农了解政策,掌握行情,提高蚕茧质量。

加强蚕茧收购市场和价格管理,2依法管理。联合执法队严格依照相关规定。维护市场和价格秩序。鲜茧收烘严格资格准入制度,严格《鲜茧收购资格证书》复审和公示,未经鲜茧收购资格认证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经营收购。

各执法部门统一步伐、协同作战、各司其职,3执法形成合力。对未取得收烘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擅自收购或长途贩运鲜茧的由工商部门依法查处,对私收滥烘造成茧质破坏和抬压价格的分别由技

市场秩序逐步好转。监、物价部门依法查处。做到全县上下“一盘棋”严厉打击了私收滥烘行为。

对重点地区、重点人员加强了监控,4突出重点。惩办了一批茧贩子,教育了群众,稳定了市场。

确保现金收购,5蚕茧收烘企业资金准备充分。严格按标准收购,坚持按质论价、价格一次到位、拉开了价格差、优茧高价,今鲜茧最高价达30元/公斤,提高了蚕农的蚕茧质量意识。

三存在问题

但各环节间的结合还不够紧密;优质茧基地不大,县茧丝绸产业一体化已基本形成。亟待发展;私收滥烘现象仍然存在产业链条有待进一步延伸。

四下半年主要工作

一)做好“东桑西移”项目争取和实施工作。

全部引进优良品种。

二)新辟相对集中连片桑园7000亩。

力争夏秋蚕发种26000张。

三)加强宣传引导。

四)抓好小蚕共育、大棚养蚕等省力化养蚕和方格簇推广应用。

养蚕工作经验总结篇6

关键字:饲养活动;课程开发;问题;行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6-0076-04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背景下,围绕“以幼儿发展为本”[1]这一中心,课程生成、回归经验、自主探究等理念不断冲击着教师。在寻求更优化的课程资源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课程是否能指向于幼儿的发展需求?是否坚持在行动中积累幼儿的有益经验?实施的过程是否能够帮助幼儿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是否能够帮助幼儿形成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等等。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结合本土资源,我园尝试开发饲养活动课程。以下就以大班饲养主题《可爱的蚕宝宝》为例,对开发饲养课程中如何从问题出发调整饲养行动策略,有效促进幼儿自主性学习作具体说明。

一、主题的由来和意图

我园地处江南水乡吴江,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养蚕之乡。为了帮助我们的孩子与蚕宝宝亲密接触,饲养蚕宝宝的活动应运而生。

主题活动“可爱的蚕宝宝”最终目标是通过探究、记录、讨论等形式了解蚕宝宝不同生长阶段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而培养幼儿责任意识,使其形成对生命的关爱之情。这种责任意识和对生命的感受,主要通过幼儿全程参与饲养,亲历观察探究形成。幼儿在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品质。

二、主题活动脉络

蚕宝宝一生的变化神奇美妙,从孵化到产卵整个周期约两个月。如图1所示,我们以蚕宝宝的生命周期(蚕宝宝幼虫、休眠、成长、结茧、成蛾产卵、孵化)为主线,不断挖掘其教育价值,包括蚕宝宝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生长变化以及与人类的生活关系等,带领幼儿亲历探究。

三、主题的实施过程

面临的问题之一:准备什么?怎么准备?

1.我们的问题——饲养初始,幼儿如何做好探究的准备?

教师和幼儿没有丰富的饲养蚕宝宝的经验,为了确保饲养工作的有序开展,必须做好饲养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对蚕宝宝的生活习性、食性、生长变化等基本特征的了解,饲养环境的创设,食物来源的考察,日常清理工作的准备,观察工具的收集,记录表格、多媒体观察工具的设置,还要收集幼儿关于蚕宝宝的认知经验,并根据幼儿的兴趣预设蚕宝宝饲养活动计划单等内容。

2.我们的实践——了解幼儿的需求,做好活动的准备与铺垫

为了鼓励幼儿顺利开展饲养活动,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准备工作:借助书籍、网络信息,查阅资料,掌握蚕宝宝的基本特征。同时进行实地考察,充分做好食物、饲养环境、饲养操作材料的准备工作,并通过谈话活动了解幼儿对蚕宝宝的已有经验,发展幼儿探究欲望,预设活动单。

策略1:捕捉孩子的需要,确定饲养的规则和要求。

我们在尝试进行的蚕宝宝饲养活动中,努力让幼儿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像小小生物学家一样尽情探索发现。研究蚕宝宝,但不能去打扰蚕宝宝,更不能威胁蚕宝宝的生命。[2]首先,我们借助书籍和网络资源,并向有经验的蚕农学习蚕宝宝的生活习性、饲养环境创设要求、饲养工具选择等内容,并带领孩子们进行饲养前的谈话活动,孩子们对“如何饲养蚕宝宝”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活动的效果来看,虽然大多数幼儿对蚕宝宝比较陌生,但孩子的天性决定了其对小动物情有独钟的关心和喜爱。他们初步了解了一些饲养的规则和要求。

策略2:挖掘幼儿兴趣背后的教育价值,制定计划。

幼儿天真烂漫、好奇好问,对什么事都充满兴趣。所以在开展蚕宝宝饲养课程时,他们可能会出现很多的兴趣点。面对幼儿在活动中的童言稚语,教师要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捕捉和挑选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内容,最大限度地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生成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孩子们对蚕宝宝有许多想了解的问题:“蚕宝宝吃什么?”“蚕宝宝睡觉吗?”“蚕宝宝和毛毛虫一样吗?”……在此基础上,我们把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分成一个个可操作、可实施、可探究的内容,形成计划单。(如表1)

策略3:支持孩子的饲养动机,做好前期准备。

如果饲养活动课程内容本身处于幼儿的兴趣范围之内,或可以相当迅速地引发幼儿的兴趣,这些饲养活动课程多半能够诱发幼儿良好的反应。因此饲养活动课程的核心是最大限度满足幼儿对自己兴趣和想法的追求,并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采取有效措施,只有这样孩子才有可能得到有效适宜的发展。[3]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我们顺应孩子的兴趣,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纸盒给蚕宝宝造个新家的行动开始了。

面临的问题之二:探究什么?怎么探究?

1.我们的问题——如何进行深入、持久的蚕宝宝探究活动?

幼儿在饲养蚕宝宝时对其食物产生了疑问:蚕宝宝吃什么呢?起初我们直接告诉幼儿答案,并借助网络、书籍等媒体,查找许多有关蚕宝宝食性的知识,向幼儿介绍。但从活动现场来看,幼儿的兴趣平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通过这次活动经历我们发现,饲养活动课程的核心就是幼儿做事的过程,应鼓励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不断螺旋上升、循环往复的探究活动中,幼儿的学习质量得到了提升。

2.我们的实践——运用问题情境,引发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究

在幼儿饲养探究活动中,仅有好奇心对于幼儿发展技能和提升认识是远远不够的,要促进幼儿科学探究技能的发展,成人的指导非常必要。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以幼儿自发的探究为基础,分解幼儿的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发展幼儿探究能力,逐渐引导幼儿更加集中、系统地研究,以此积累丰富的有益经验。首先,我们鼓励幼儿针对饲养过程中的实践提出疑问,并运用多种感官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仔细观察。其次,大家通过实际行动、实验操作、调查、收集等方法对事件、问题进行探究。最后,同伴间分享和讨论各自的想法,倾听不同的观点。

策略1:多种观察相结合,掌握观察方法。

蚕宝宝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运动方式、生长变化等,都是一个个有意义的观察点。为了延长幼儿的观察兴趣,我们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并结合一般性观察、比较性观察、长期系统性观察,使得蚕宝宝的探索活动更深入、具体、有效。如在喂蚕宝宝吃桑叶的活动中,孩子们惊奇地发现:被蚕宝宝吃过的桑叶边都是呈圆弧形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蚕宝宝前面的三对脚小小的,像人类的手,会抓住桑叶,而后面的四对脚粗粗的,很有力量,是用来爬行和固定支撑身体的。幼儿通过分析、比较、判断蚕宝宝前后脚的区别和不同作用,正确细致地发现了蚕宝宝吃过的桑叶边都是圆弧形的原因,在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有效地形成和发展了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策略2:创设机会,给予孩子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幼儿的主动学习不仅需要可以操作的具体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够引发幼儿产生“问题”或“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4]如在“学习测量蚕宝宝”的过程中,孩子们观察发现了蚕宝宝身长的区别,教师继续引导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比较蚕宝宝的长短。经过讨论,孩子们的思维一下打开,有的说用蜡笔,有的说用线,还有的甚至说用积木和竹竿来量。讨论完后,孩子们各自到区域角寻找材料动手进行蚕宝宝的测量工作。孩子们在第一次操作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足,在第二次测量时,对操作材料进行了适当调整:加入了新的测量工具——尺,将原有的线剪为短的线(方便操作),淘汰了木块的测量工具。经过两次测量,针对哪种测量工具最好,孩子们进行了讨论(根据幼儿的意见汇总成表2)。本次“测量蚕宝宝长短”的系列活动,并不是单纯测量蚕宝宝的长度,关键是帮助幼儿通过实际行动获得有关测量的直接经验和方法。

策略3:提供机会,让孩子学会借助书籍查找答案。

学会如何通过查阅资料来解答疑问是幼儿增长学习品质的又一里程碑。如,蚕宝宝经过若干历程终于长到了五岁幼虫,孩子们又发现了蚕宝宝的新变化:“蚕宝宝身体的颜色变得有点透明”,“头抬得好高,和平时睡觉的样子有点不一样”。针对孩子们的疑问,教师决定鼓励幼儿通过查看蚕宝宝资料(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的蚕宝宝生长过程资料)来获得答案。在查阅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比较发现了目录与页码的关系,以及图片代表的具体含义,在自主学习的状态下解答了心中的疑问:蚕宝宝要结茧了,它给自己搭个小窝,然后自己在里面编茧子,蚕宝宝还会变成蚕蛾。

策略4:关注学习情境,坚持在行动中拓展有益经验。

在蚕宝宝饲养课程中,我们鼓励支持幼儿大胆尝试,让他们从事实中得到反馈。我们关注的是让幼儿做什么,而不是听什么,关注幼儿整体的行为,把直接经验作为蚕宝宝饲养活动的主要内容。[5]因此当幼儿发现了蚕宝宝成功结茧后,我们带领幼儿自己动手摘茧,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帮助幼儿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帮助幼儿直接发现了蚕茧的一些细节,蚕茧摇起来会“咕咚咕咚”响,怎么会这样呢?带着疑问幼儿了解了蚕宝宝一生的生长。在幼儿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后,又跃跃欲试想学缫丝时,教师及时给予幼儿尝试的机会。大家在有经验的家长帮助下,成功的学会了缫丝。

策略5:多样化表征对蚕宝宝的认识和感受。

幼儿通过细致观察、自主探究,积累了许多有关蚕宝宝的经验,幼儿这些认知经验的获得是一个由外向内的过程。但如何引导幼儿将认知由内向外表征,使幼儿在这种交互中获得发展,这是我们面临的又一问题。经过实践,我们尝试引导幼儿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表达对蚕宝宝的认识和感受,如利用语言、绘画、唱歌、舞蹈、角色游戏等来记录。通过不同形式的表征,幼儿巩固了已获得的知识,又进一步增强了参与饲养活动的积极性。

面临的问题之三:延伸什么?怎么延伸?

1.我们的问题——饲养活动如何延伸、拓展?

幼儿参与饲养活动是为了丰富关于动物的经验,了解动物的特性和生长发展情况,但是饲养活动的教育价值并不只局限于动物本身所呈现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生命周期等。此外,动物与人类生活、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也是饲养活动所追求的教育价值。幼儿在零距离观察蚕宝宝结茧、亲身体验缫丝的过程后,对蚕丝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还了解甚少。有幼儿提问:“这么细的蚕丝有什么用呢?”这一内容对于幼儿来说又是一种全新的知识。作为教师是通过讲解拓展幼儿的知识,还是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呢?经过商讨,我们决定开展“神奇的蚕丝制品”延伸活动。

2.我们的实践——“神奇的蚕丝制品”延伸活动

基于幼儿对蚕丝的具体加工还很陌生的现状,带领幼儿实地参观工厂,了解蚕丝的加工过程。幼儿对蚕丝产生了高涨的兴趣,教师又鼓励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蚕丝制品,请幼儿做小小讲解员介绍丝绸制品。在丰富多样的丝绸制品展示会后,我们又开展了设计真丝制品的活动。从参观—介绍—设计,使得幼儿的饲养探究活动更加深入。

策略1:挖掘社区资源,带领孩子实地参观。

我们帮助孩子了解蚕宝宝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就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的教育功能。孩子们通过实地参观工厂和蚕丝商店,不仅见识了各种缫丝设备和工具材料,还访问了现场的工作人员,开阔了视野。小小探索家们还试着自己为“蚕茧如何加工成蚕丝”找出答案。

策略2:迁移生活经验,营造活动的实习场。

大班幼儿好奇好问,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孩子们的饲养蚕宝宝活动并没有因为蚕宝宝结茧、蚕蛾产卵而结束。在欣赏了《蚕丝之旅》的视频后,他们的兴趣点开始向“神奇的蚕丝”转变。孩子们结合日常生活的编织经验,幼儿或独立或两两合作开始学习用纸条交错编织,并在家长的协助下收集各类丝织品,开展了丝织品展示交流会,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丝织品“小小模特”走秀活动。

在蚕宝宝饲养主题活动开展中还有很多教育价值等待我们进行开发和挖掘,从而生成更多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在蚕宝宝饲养课程开发实践中我们发现:要把课程建设的着眼点放在建设的过程之中,要注重幼儿的学习,关注幼儿的行动,根据幼儿的学习来确定教师的教学行为。只有将幼儿的经验和知识的获得看作是幼儿主动建构的过程,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才能从这里起步。[6]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北京,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1.

[2][美]英格里德·查鲁福,卡仁·沃斯.与幼儿一起探索自然[M].张澜,熊庆华,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养蚕工作经验总结篇7

关键词:蚕的基本性质;资源利用情况;制约因素;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S8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012-1

1 蚕的基本性质

1.1 蚕的种类

柞蚕、桑蚕、蓖麻蚕、天蚕。

1.2 蚕的分布

柞蚕为野外山上人工养殖,有林山区都可以养殖。目前,桦南、汤原、桦川等有养殖。桑蚕为采摘桑叶饲养,桦南、汤原有种植桑树,饲养桑蚕。蓖麻蚕为采摘蓖麻叶片饲养,种植蓖麻地区皆可养殖,目前富锦有尝试。佳木斯市柞林资源丰富,林内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较丰富,柞树生长茂盛,叶质肥厚。空气湿润、水分充足、光照时间长、环境优良的地区野生天蚕资源十分丰富。有野生天蚕栖息,其蕴藏量占世界之首,个别年份发生量大。

2 资源利用情况

2.1 柞蚕方面

自1958年开始,已形成生产、科研、推广、销售一体化服务体系,在市县设有蚕业技术指导站、蚕茧收调站、蚕种场。有些柞蚕生产重点市县蚕业生产基础建设比较完善,蚕场管理较好。经过50多年的生产实践,已经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然条件的保护、制种、放养等一系列比较成型的二化一放柞蚕生产技术。同时,培育出了德花系列、华白1号等适合黑龙江省气候特点的优良柞蚕品种,并引进驯化了青黄1号、青六号、河六等优质高产品种,成为蚕区的当家主导品种。

2.2 桑蚕方面

历史上有过桑蚕生产,现在处于恢复时期。相应树种的适应性正在接受抗寒性试验阶段,生产技术成熟,产品供不应求。

2.3 天蚕方面

天蚕是世界上珍稀野生昆虫,在昆虫分类学上属鳞翅目、天蚕蛾科。其丝呈天然绿色,以晶莹、美丽的绿宝石般光泽和高昂的价格被誉为“绿色金子”,并称为“纤维皇后”。此外,天蚕蛹含有18种氨基酸,可以作为医药、保健、化工的原料。处于保护和适度开发蚕茧时期,人工饲养有过尝试,受限制于柞树的规模与面积及其相关条件。

2.4 蓖麻蚕方面

蓖麻蚕养殖是今后发展的方向,有望解决土地效益增值的问题,佳木斯市民间有尝试。

2.5 蒿柳方面

蒿柳在佳木斯市广泛分布,适应性强,抗旱、抗寒,发叶早于柞叶,利用蒿柳饲养柞蚕在2003年已经进行了两个批次的实验,取得了成功。2007年,得到省科技项目的支持,目前正处于相关试验当中,有望实现在有柳树的地方饲养柞蚕,可以扩大蚕业生产规模和地域,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2.6 野生桑树方面

野生桑树多为裂叶,在佳木斯市有分布,适应性强,可以作为嫁接材料,提高抗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使有耕地的农民依靠养蚕提高收入。

3 制约发展的问题和原因

3.1 现有蚕场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柞蚕丝、柞蚕蛹、柞蚕蛾等产品及其深加工产品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市场强劲,农民养蚕不愁销路、收益高,所以要求养蚕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近年来林业部门少批或不批新蚕场,无法满足农民养蚕的需要,目前全市已有上百户出县出市出省养蚕,蚕场问题成为制约佳木斯市蚕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3.2 蚕业科技更新步伐较慢

佳木斯市蚕业生产传统方式比重较大,很大程度靠天吃饭,抵抗灾害和风险的能力较差,蚕病较重,单产和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3.3 蚕种自产不足

质量不优。佳木斯市有2个柞蚕育种场,没有科技投入,企业运转困难,目前产蚕种100万粒,只能满足全市用种的20%,其余80%要外购,价格高、质量没保证,不利于蚕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3.4 龙头企业拉动作用不强

还没有真正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导致佳木斯市只生产原料,产品没有深加工,没有附加值,就没有利税。

4 发展蚕业生产的建议

4.1 全面认识柞蚕业的生态合理性,解决林蚕矛盾

日益突出的林蚕矛盾已成为我们发展柞蚕产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无论从地方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林业和蚕业应该是完全统一的。前者支持后者的发展,将持续得到以蚕养林的效果,后者为保证持续发展,也必然会注重保持蚕场的生态功能,殊途同归,却生发出一项为民造福的新产业。打开山门,开辟致富新途,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4.2 实现依法管理,保证蚕业健康发展

制定落实蚕场管理办法,是稳定蚕业生产、减少林蚕矛盾的必要措施和手段,提高生产的质量和监督管理水平,使养蚕用柞林场地的管理达到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促进柞蚕业向生态效益型农业持续发展。农业执法部门应根据农业部下发的《蚕种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当地《蚕种管理办法》。加大蚕种市场管理力度,依法打击倒卖劣质蚕种坑农害农的不法分子。

4.3 场局共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柞蚕生产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也可为林业职工带来丰厚的收入,是林业局、林场和地方共建发展的切入点,是实现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有效措施,尤其佳木斯市森工系统柞林资源更多,开发潜力更大,应该科学发展柞蚕产业。

4.4 强化领导,稳定机构

养蚕工作经验总结篇8

一、提早谋划。

二、加大宣传。

注重总结技术培训,利用科技之冬,科技大集。3月下旬至4月上旬利用牡市广播电台、**市电视台宣传发展**养蚕业,投入3000余元。

全年发放蚕业技术资料1800余份;以乡镇村屯为单位,办培训班培训蚕农800人次,林业局率达100%。

印发蚕业通讯4期2400余份;下发光碟200余张、下发2009年蚕业挂历600份,印有蚕业发展50年纪念品纯棉背心600件。蚕业发展50年纪念册600册,共投入资金8000多元。

技术人员对全市蚕农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在制种、消毒、收蚁上山、出蚁场、进窝茧场、采摘、保管、销售各个生产关键时期指导在一线,全年投入生产指导、蚕业检查费用3000余元,使蚕农掌握了先进的养蚕技术和了解了当前总结动态。

三、狠抓科技。

四、夯实基础。

2至4月份积极协调申报注册批准成立了**市镜泊湖蚕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市柞蚕母种繁育中心、**市沙兰蚕业服务中心、**市沙兰天蚕资源保护管理分站。

大学英语学习心得初投资12500元安装办公楼亮化。3月份投资4000元把北山蚕业示范园各库房安装了报警器。5月份投资30000余元维修了蚕业示范园门前道路300延长米,打水泥地面50平方米,安装卷帘窗6个工作平方米,粉刷制种室、催青室、饲育室、警卫室600平方米。加强园区环境建设,在东茧站、北山蚕业示范园栽花共400株。

五、加强领导。

我们始终把蚕期检查指导工作作为蚕业生产现场技术指导、树立干部形象、融洽干群关系重大举措。为加强蚕业技术指导力量,2009年8月16日至8月31日半个月时间,将人员分成两个组进行联合检查,第一组由副站长陈振禄带队,褚耀斌、沈利虎、乔世民、鲁先文五人组成,驾驶吉普车一台,对沙兰片进行检查指导;第二组由副站长朱玉国带队,侯印敏、刘程哲、濮春雨、王继宏、付国文六人组成,驾驶面包车一台,对**片、东京城片进行检查指导。经历半个月时间,两组下乡工作人员起早贪黑、马不停蹄、爬山涉水,保证工作质量、尽职尽责、认真细致,每一把、每一个场号都走到。顺利完成蚕期联合检查的各项任务,与蚕农建立了更加深厚的感情。

六、积极收调。

增加蚕农收入,稳定蚕农队伍,应对金融风暴,及时收调蚕农手中的蚕产品。为方便蚕农,我站在东京城蚕茧收调站、**市蚕业示范园、平顶山蚕种场三处设称,合理分配人员。本着对蚕农、单位、客商三家负责的态度,根据验质标准公平、公正、合理的确定价格。从9月中旬开始,历时一个月,站内收购人员起早贪黑,不辞辛苦,认真负责,圆满完成了蚕茧的收调工作。

养蚕工作经验总结篇9

   1、认真抓好桑树冬季管理的扫尾工作,使大面积修枝整形达90%以上,治虫刷白干达35%以上,为提高今春桑叶的产、质量奠定了基础。

   2、认真抓好春蚕种的落实、发放工作。鉴于我县蚕桑主产镇(乡)桑树资源多,养蚕劳力严重缺乏的客观现状,为稳定现有的蚕桑基础,我站人员经常深入乡村,面对镇(乡)干部和蚕农,以市场经济的观点、以蚕桑发展的前景作引导,以省力化为动力,努力进行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多渠道的积极配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今春蚕种发放量的大幅下滑。

   3、积极推广养蚕实用技术,努力提高养蚕单产和效益。鉴于我县蚕农养蚕技术差,蚕茧单产低、效益差的客观现状。要真正调动其养蚕积极性,必须从加强养蚕技术培训,推广养蚕适用技术着手,让蚕农真正从养蚕中尝到甜头。对此,我们一是认真作好宣传发动工作,并组织有关村社干部、养蚕大户到垫江、涪陵、铜梁进行参观、学习,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维,增长了见识,增强了信心;二是搞好技术培训,今春,我们在龙石镇组织了有一定规模的蚕农户进行了两次养蚕实用技术培训,参训人员达300多人次,进行了科学养蚕技术的普及推广,让蚕农掌握了养蚕技术,为提高养蚕单产、效益奠定了基础;三是积极推广小蚕共育实用技术,今年春季已在龙石镇青山村共育小蚕112张,平均单张产茧比大面积提高5—7公斤,单张增加效益90—130元,收效非常明显,也为今后的小蚕共育化奠定了基础。

   4、积极繁育优良新桑品种,巩固繁育基地。为迅速改变我县桑品种老化、产叶量低、叶质差的状况,我们分别从西南农业大学和潼南县引进了“嘉陵20号”和“湘7920”优良新桑品种在中敖、珠溪、龙石进行集中推广繁殖,现已具一定规模,今后将逐年扩大,保证全县大面积桑树品种改良的需要,以促进我县蚕桑发挥更大的效益。

     5、大力推广大蚕省力化蚕台育和优良簇具。为提高蚕茧单产,节约劳力,解决农村劳力外出打工的矛盾,今春,我们又在龙石镇推广省力化蚕台30套、塑料折簇XX片进行广。省力化蚕台技术既能节约劳力,减少大蚕除沙,又能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蚕农反映较好,单产普遍在35公斤以上,高出普通育3—5公斤,塑料折簇可大大提高蚕茧质量,增加养蚕效益。

   存在的问题:

   1、工作、科研经费严重不足,工作开展十分困难。

   2、本站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认真做好蚕桑发展的调查研究和技术指导。

   下步工作重点:

   1、继续抓好夏蚕共育和秋蚕种的计划落实以及出库、催青的各技术环节管理。

   2、计划在珠溪、龙石恢复四季养蚕,充分利用好桑叶资源。

      3、继续在珠溪、龙石推广大蚕省力化蚕台育和塑料折簇。

养蚕工作经验总结篇10

南部蚕桑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全省丘陵大县中位居前列。南部蚕桑生产以发种、产茧的规模与质量被列为国家优质蚕茧基地县,县内曾经有县丝绸厂、老鸦丝厂、陵江绸厂和大王丝厂、伏虎丝厂等规模与效益都不错的一批县办企业和乡镇企业,二十世纪全县蚕业经济十分火热。在历经国际丝绸市场风云、国内蚕茧大战烽烟和加入wto带来的发展新机遇后,南部蚕桑产业的现状怎样呢?我作过调研与分析,客观地说,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喜忧参半。

“四喜”即有四大主要优势:一是桑树资源多。南部栽桑从四边桑、大行桑发展到建一步成园速生桑园,1998年底桑树总量达到1.2亿株,2002年底净作桑园面积统计数据达到7万余亩,如此大规模的桑树资源全省少有。二是基地乡镇多。全县有市级蚕桑基地乡镇2个、县级基地乡镇30个、有发展潜力的后备基地乡镇16个。在基地乡镇中,象桐坪、碾垭、兴盛、中心基本上成了蚕桑专业乡,蚕桑基地乡镇发种、产茧量占了全县总量的75%~80%,基地作用发挥较好,蚕桑生产再上台阶的基础扎实。三是产业化经营体制顺。2002年5月绿神公司成立,结束了多年市、县两个渠道并列运行的旧体制,全县实现桑、蚕、种、茧、丝一体化经营,为蚕桑产业的新发展注入了活力,蚕桑大县的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四是股份合作经营机制优。先锋蚕业合作社以其“分户栽桑、集中养蚕、以桑入股、按股分红、联合营销、二次分利”的新机制将分散的农户与龙头企业紧密地联在一起,不但解决了单家独户养蚕缺劳力、缺技术的问题,促进了农民增收,而且还催生了兴盛、龙凤等地的蚕业合作社,综合效益十分明显。这四大优势在省内的蚕桑大县和丘陵大县中可以说都是独树一帜的。

“四忧”即有四大突出问题:一是养蚕发种规模总量徘徊不前,蚕桑大县前途堪忧。南部近几年年养蚕发种都没有突破过10万张,今年发种的最大奋斗目标也只有10万张,而1995年创造的发种24.3万张、收茧10.2万担的历史纪录10年时间不但没有被刷新过,而且从发种、产茧的情况来看,蚕桑生产有萎缩和下滑的趋势,若不及时有效制止,蚕桑大县的辉煌将不会再现,蚕桑支柱产业的地位也将复存在。二是认识不同向,合力未形成。在蚕桑产业化经营体制理顺后,因基层党政、龙头企业和农民的认识没有统一,导致没有形成应有的合力。基层干部认为蚕桑生产是绿神公司和农民的事,按市场机制运作就行了;而绿神公司却认为招商引资企业是在帮助地方党政发展经济,就该得到强有力的行政支特和特殊保护;相当多的蚕农则认为现在蚕茧大战没打了,蚕茧不俏了,管他们的人也少了。三是桑叶浪费多,单张产量低。按现有投产桑每亩每年养2张蚕的低标准计算,每年至少可养蚕12~15万张,而近年来实际年养蚕量均在10万张以下。张平单产全县平均仅为25公斤左右,与罗先锋的产量相比,张平低15公斤。四是中间环节弱,技术推广慢。去年全县有带动作用的蚕业专合组织也就只有先锋蚕业合作社一家,今年才有类似的专合组织产生,导致了一是头桑叶大量剩余浪费,一头是绿神公司原料有大量缺口,同时小蚕共育、省工节本养蚕和标准化养蚕设施建设等技术推广缓慢。以上问题如果不得到尽快解决,必将导致资源浪费、资产闲置和目标落空,目标的落实必将导致产业的滑坡甚至优势消失。如果在没有大的市场波动、没有大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南部的蚕桑产业跨下来,不但南部的干部愧对老祖宗,而且必然成为历史的罪人,这是南部人民绝不答应的,也是县委、县政府绝不允许和容忍的。

对此,各级党政特别是基地乡镇、县级有关部门和龙头企业必须认清现状,找准症结,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蚕桑产业是稳定和提高农民收入最捷径的渠道,是一项投入少、周期短、见效快的长效产来,是当前产品有销路、效益有保障和自然市场风险小的支柱产业,是提高和壮大县域经济总量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蚕桑生产和做强做大蚕桑产业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将蚕桑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把做强做大蚕桑产业作为份内之事和应尽之责,以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财政增税多赢目标的实现,以桑蚕业经济的发展壮大为实现丘区经济强县目标提业支撑和坚实基础。

二、锁定目标,挖掘潜力,全力打好打胜春蚕生产一仗

目标是行动的先导,潜力是发展的资源。南部蚕桑产业的发展要锁定目标,挖掘潜力,加快速度,分步推进。一是要锁定做强做大蚕桑产业的总体目标,二是要锁定促进农民增收的终极目标,三是要锁定县委、县政府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而确定的年度目标,四是要锁定县上下达到各基地乡镇的分解目标。

围绕上述目标,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全力以赴打好胜春蚕生产一仗。

1、要实现全年目标,就必须将春蚕生产作为大会战来打

由季节与气候的原因,春蚕生产具有桑叶数量大、环境病源少、张平产量高的特点,春蚕发种、产茧占全年的40%。因此,春蚕生产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季,只要抓好了春蚕生产就等于掌握了全年的主动权。根据这一特点,就应当广泛宣传、深入发动蚕农、专业大户和专业协会及早投入春蚕生产大会战。反之,春蚕生产被动,则全年工作被动。

2、要解决当前问题,就必须将春蚕生产作为攻坚战来打

当前春蚕生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集中表现在认识上有偏差、服务上有欠账、进度上有缺口、落实上有阻力,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春蚕订种缺口太大。全县春季应发种4万张,目前订种仅1.7万张,占目标任务的42.5%。各地要利用因气温较低推迟蚕种出库的有利时机,出动所有力量,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阻力,争分夺秒作最后的努力,算好时间帐和量桑订种帐,做到应养尽养,确保本月27号前全面完成订种任务,收到兵贵神速的最佳效果。

3、要挖掘单产潜力,就必须将春蚕生产作为总体战来打

挖掘单产潜力是南部蚕桑上规模、上档次的又一个主攻重点。按照罗先锋的养蚕水平,一亩净作桑园年养4张、张平产茧40公斤,全县净作桑园按6万亩计算,不算四边桑和大行桑,一年就可养蚕24万张,相当于现在养蚕量的3倍,养蚕效益相当于提高了60%。要将全县蚕桑生产的效益逐步提高到罗先锋的水平,就必须依靠基层党政、职能部门、龙头企业、村社干部、专合组织和专业大户及广大蚕农的共同努力,在蚕种桑种良种化、饲养技术规范化和养蚕设施标准化上走齐步、一刀切,全面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