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金寨县养蚕技术发展过程论文

时间:2022-12-18 11:28:00

剖析金寨县养蚕技术发展过程论文

摘要介绍了金寨县蚕种催青、养蚕方法、上蔟技术、采售茧、消毒防病和养蚕布局的发展历程,以期为桑蚕饲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桑蚕饲育技术;发展历程;安徽金寨

金寨县是安徽省9个重点蚕茧生产县之一,产业的规模曾连续34年居全省之首,养蚕技术通过几十年的摸索和创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蚕种催青

解放前蚕农不懂蚕种催青与补催青技术,每年春天桑树发苞时,农家妇女把蚕种放在胸前暖种,15d左右孵出蚁蚕。1954—1981年,采用木炭加温,室内四壁喷水补湿。1980年由“渐温常规催青法”改为“三段简易催青法”,简化调温补湿操作程序。1982年购进2台电热加温补湿器,并配有自动控制装置。1983年又购进7台,基本上实现电气化催青。1987年以后,催青室安装空调器调节温度,用自动补湿器调节湿度。催青式具也进行革新,1985年之前,一直采用木条作插种线架放置蚕种进行催青,从1986年开始改用木制催青框,可以放置双层蚕种,插种简便速度快,同时提高催青室利用率,且洗刷消毒方便。2006年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项目实施,借此机会进行了全自动化蚕种催青室改造,目前蚕种催青实行全自动化操作,紫外线消毒,电脑模拟控制,设定温湿度室外进行操作[1]。

2养蚕方法

1956年以前,农家养蚕多为普通饲育法,一般不加温,桑叶切成“面条叶”喂蚕。1956年推广前苏联养蚕模式,即“高温、感光、快速饲育法”,每隔1h给1次桑,每昼夜给桑10~12次。1959年推广小蚕防干纸育和大蚕全芽育,20世纪60年代后期采用方块叶喂养。1974年开始推广小蚕地火龙育、塑料薄膜覆盖育,大蚕采用简易蚕台育、地蚕条桑育、室处土坑育。1978年以后推行小蚕地窖育、小蚕围攻帐育、全龄少回育,小蚕每昼夜喂养3次,大蚕4~5次。小蚕喂叶推广倪金兰给桑经验,采用“连脉叶”喂养。80年代以后,推广小蚕共育、全龄少回育、大蚕条桑育、蚕台育等省力化养蚕技术。一是增建小蚕共育室,共育规模达到20~30张/室。二是推广地火龙加温,严防煤气中毒。实行清洁养蚕,把蚕病的综合防治切实建立在预防为主上,改变传统落后的重治轻防的生产方式和生产习惯。一是推广小蚕立体片叶育,隔离蚕与蚕粪。二是重视蚕前消毒,减少蚕期醛类蚕药用量。三是创造条件,小蚕加温,大蚕开门,大蚕勤除沙和蔟中大排湿。80年代中后期以来,养蚕技术革新上主要是提倡小蚕共育和大蚕省力化,90年代后期又倡导大棚养蚕等实用新技术,1999年原古碑和众丝厂率先进行大棚养蚕,后槐树湾乡部分农户进行大棚养蚕,2006借“东桑西移”项目实施,又新建了近3000m2养蚕大棚。80年代后的小蚕共育,是金寨县较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养小蚕方法。80年代开始,首先在燕子河等地开始实行小蚕商品化共育,以后逐步推广到全县。90年代中期以后,西片小蚕共育有所下滑,东片一直延续,时至今日,燕子河、长岭等乡镇小蚕共育率保持在90%以上。小蚕共育基本上是专户共育,由技术水平较高的且设备条件较好的蚕桑专业户组织小蚕共育,共育中所需的一切费用按蚕种张数分摊,桑叶、劳力一般各户自理或由专业户自行负责,共育至3龄后分给蚕户饲养,也有共育至2龄后分发的,同时向蚕户收取一定的报酬。在90年代蚕桑大发展时期,小蚕共育每年作为蚕桑检查评比的一项重要内容。大蚕省力化饲养主要是大蚕条桑育。条桑育是指将桑叶树条直接放在蚕座上,让蚕取食桑叶的饲养方法。其优点是能够延长保持桑叶新鲜的时间,减少给桑回数,节约采叶和养蚕劳力。此外,还能保持蚕座通风干燥。全县一般以春蚕和晚秋蚕较为适用。条桑育有平面条桑育和立体条桑育2种,主要采用平面条桑育。将桑条平放在蚕座上给桑,一般采用蚕台育或地蚕育的方式。选择枝条节间密且细直、发芽率高、耐剪伐的桑品种,在小蚕前期尽量不采叶。一般在早晨露水未干前和傍晚17∶00—18∶00收获桑条;5龄起蚕饷食后移至蚕床上,用条桑饲养,每天给桑2~3次,桑枝平行并梢部与基部交替排列,粗细桑条相互搭配,使蚕座平整、桑叶分布均匀。为提高蚕座的平整度,给桑前剪去弯曲枝条和着叶稀少的桑条基部;地蚕条桑育,不除沙,在多湿环境下撒新鲜石灰粉和短稻草。蚕台条桑育,则在5龄中期抽去下层枝条,除去蚕沙;饷食第1、第2次和见熟前一天给片叶或芽叶,撒新鲜石灰、短稻草等干燥材料,并结合使用蜕皮激素,促使上蔟齐一。上蔟时,直接将蔟具放在蚕座上,让熟蚕自动上蔟。由于条桑育蚕头密度大,放上蔟具前先提出40%左右的熟蚕,另行上蔟。大棚养蚕目前主要在槐树湾乡存在,采用的大棚一般为自行设计的简易大棚,但使用材料一般均为空心砖建房及竹制蚕台养蚕,主要是现有的房屋不能满足养蚕生产的需要或新建农宅装饰高档的住房不愿用于养蚕而建[2]。大棚建造一般分为多层蚕台,4龄起全部采用条桑育,不除沙。蚕病主要是防治僵病,4~5龄起蚕饷食前用大蚕防病1号蚕体蚕座消毒。以后每隔1d撒药1次,15min开两头门通风排药味。4龄第3天、5龄第2、4、6天体喷300倍灭蚕蝇,饷食起,添食氯霉素防治细菌病,给桑前撒石灰粉。

3上蔟技术

1956年以前,农家养蚕多采用人工捉老蚕的方法,把熟蚕捉到油菜秸秆或竹丫、树枝上进行上蔟,蚕儿结出的茧柴印多、黄斑多,茧质差,同时费工。1956年以后逐步改用“草笼”上蔟。1976年以后改为自动上蔟。1988年推广塑料折蔟。1996年开始推广方格蔟。2004年以后,除“草笼”外,燕子河等老蚕区又大量使用塑料折蔟上蔟。而中部的槐树湾等乡镇,大量推广使用方格蔟具,2006年和2007年茧质大幅度提升,方格蔟茧已可全部缫制5A级以上生丝。在上蔟技术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蚕农上蔟规范,“草笼”使用居多。进入90年代后期,粗放式上蔟方法有所抬头,西片南溪、双河等地出现松枝、竹枝上蔟。由于收购方与蚕农利益冲突,更多蚕农上蔟后关闭门窗,造成空气湿度加大,蚕茧解舒差[3]。

4采售茧

迄今为止全县采茧基本上都是人工采茧。20世纪80年代以前,装茧售茧基本上都是农户自制的竹篮装茧出售。80年代以后,由于仿真塑料袋的出现,致使一些农户装茧售茧使用塑料袋,影响茧质。其中尤以西片居多,东片绝大部分蚕农仍使用竹篮装茧出售。

5消毒防病

分为蚕前消毒防病、蚕中消毒防病和回山消毒。采取的主要是预防为主的原则。20世纪80年代以前,蚕病为害较少。90年代中后期以后,由于微粒子病泛滥,造成养蚕环境污染,全县大面积强化消毒防病,主要防治传染性蚕病。蚕前主要对蚕室内外和蚕具消毒,按扫、洗、刮、刷、消的步骤进行。消毒药品主要是使用氯制剂、生石灰以及毒消散进行熏烟。蚕期中主要是蚕体蚕座消毒,隔离和淘汰病蚕。80年代以后,逐步建立了防病卫生养蚕制度。即饲养人员给桑前除沙后洗手,进入小蚕室要换鞋,未经消毒用具不进室,起蚕、老熟蚕进行蚕体消毒,病蚕投入消毒缸,除沙轻,地面净。尤其是对小蚕共育操作要求更严。更强调回山消毒,养蚕采茧结束后,对可再使用的蔟具集中用1%有效氯漂白粉水或1%~2%石灰浆消毒,蚕室内外和蚕具打扫清洗。公务员之家

6养蚕布局

1954年以前,1年只养1季春蚕。1955年开始1年养2季蚕(春蚕和秋蚕),1957—1972年全年养3季蚕(春、夏和秋蚕),夏秋蚕饲养量占春蚕的44%左右。1973—1983年,全年3季5次养蚕(春蚕、夏蚕、早秋蚕、中秋蚕和晚秋蚕),夏秋蚕饲养量占春蚕45%左右。1984年养蚕布局作了调整,改1年5次养蚕为1年3次养蚕,夏秋蚕采用多丝量的春用品种,夏秋蚕饲养量为春蚕的140%左右,实行春种秋养[4]。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期,各乡栽桑养蚕,大都为1年养3季蚕(春蚕、夏蚕、中秋蚕),其中燕子河、果子园、斑竹园等地增养晚秋蚕,1年养4季蚕。90年代中后期以来,蚕茧产区逐步集中到12个重点乡镇,一般均为1年养3季蚕,而燕子河、长岭、白塔畈等极少数乡镇增养晚秋蚕,1年养4季(春蚕、夏蚕、中秋蚕和晚秋蚕)。

7参考文献

[1]郭辉,汪洪.新形势下的金寨桑蚕茧丝绸产业[J].中国蚕业,2006(1):53-55.

[2]杨兴华.金寨县蚕桑生产的特色和发展思路[J].安徽蚕业,1997(2):6-9.

[3]张丘陵.南川区蚕桑生产科学发展的对策探讨[J].南方农业,2010(2):39-40.

[4]肖建京,管圣浩,徐志卫,等.构筑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推进淳安蚕桑产业新发展[J].江苏蚕业,2010,32(1):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