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工作经验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18 02:06:40

校庆工作经验总结

校庆工作经验总结篇1

建校三十周年庆典活动和谐、热烈、简约、吉祥,受到来自上级领导、各位校友、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在怀化技校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总结经验、弘扬精神,开创未来,现将校庆庆典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思想统一

怀化技校建校三十年校庆不仅是怀化技校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盛事,更是怀化技校历届校友重返母校聚首的喜事,也是展示学校发展与成就,倍受广大教职员工和社会关注的大事。学校领导抓住校庆活动作为推进学校发展的良好机遇,通过校庆,弘扬传统,凝聚人心,塑造形象,建设和谐校园,为技师学院而奋斗。

三十年校庆庆典活动既是对学校三十年办学历史的凝炼和总结,又是学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崭新起点。利用筹备校庆的机会,认真回顾历史,总结经验,进一步端正办学方向,明确办学目标,理清办学思路,使学校实现新的发展。通过举办校庆活动,充分展示怀化技校发展的成就,争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利用校庆机会,把历届校友联络起来,使他们情系怀化技校,从各方面支持母校的发展,成为学校发展的宝贵资源。

校庆活动从筹备到庆典日的工作,始终是在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支持与关注下,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具体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校专门成立了以罗向东校长为组长、党委书记王进军为顾问,其它校领导及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三十年校庆筹备领导小组。下设校庆办公室,具体制订校庆活动的方案、措施、工作进程及督促,检查、落实执行情况。从启动到筹备再到庆典活动都作出详细的规划和措施。特别是最后阶段,学校将校庆庆典活动工作进行了更为详尽的细化,由校领导亲自挂帅,责任到人,实行一天一汇报,两天一碰头,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如王书记分管的印制校庆挂历和请柬组的同志们首先优质高效地完成了任务;罗校长负责的光碟制作组的同志们善于打硬仗,在时间紧,难度大的情况下,不折不扣优质完成任务;戴付副校长负责的编印校庆纪念册的同志们,在任务的攻坚阶段,工作到凌晨4时多,也要保质完成任务……。特别是市社主要负责人对学校校庆工作非常关注,除多次予以重要指示外,庆典日的前几天,还多次亲临学校给予指导。所以说,各级领导的重视、关注与支持,是校庆活动成功的保证。

二、精心策划,注重创新

回顾三十年建校的风雨历程,总结历年办学经验,彰显三十年辉煌成就,是整个校庆筹备工作中一项艰苦细致而又贯彻始终的工作。根据我校的实际,此次校庆活动的组织、策划本着“隆重、俭仆、祥和、上进”的原则,从领导到员工,集思广益,精心策划。从校庆公告的、致校友的一封信、校庆纪念册、挂历、请柬、学校发展的光碟制作、庆典活动指南、捐资证书等的文字撰写、编排选稿、校对印制;从文艺节目角本策划,节目定稿、演员挑选、音乐制作、编排练习、合练彩排;从校园的布局、氛围的营造、装饰;从领导、嘉宾、校友的邀请;从学校的成果展示;从舞台大气精美的设计和整个庆典日活动的安排;特别是庆典活动的文艺演出,更是整个校庆庆典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台文艺演出精彩纷呈,从“今天是你的生日”到“二十年后再相会”,体现了怀化技校人昂扬的精神面貌和较高的艺术水准。它为校庆庆典活动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这些都无不显示出怀化技校人的策划能力和创新水平,为校庆活动的圆满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校庆工作经验总结篇2

论文摘要:在对我校国庆60周年活动组织管理的经验和教训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我校大型学生活动的组织经验的新模式,并进行了德育价值的有力探析,为我校在新形势下继续探索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新模式,提供了重要启示。  

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已经圆满结束,如何借助举国上下共迎国庆的东风,以全社会对于国庆60周年的高度关注和国民高涨的爱国热情为契机,推动高校各项工作健康、稳定和快速开展,开创大型学生活动的新局面,成为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国庆游行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国庆教育的停止,相反,需要巩固已形成的教育成果,全面总结和分析此次国庆群众游行工作的组织经验及其对学生培养的德育价值,对高校今后组织各种大型学生活动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高校大型学生活动的组织经验分析  

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参与人数众多,规模庞大,组织结构层次交错。参与的人员涉及学校各个部门,包括学工部、校医院、保卫处、后勤处、体育部、校团委等。从学校国庆游行组织管理体制看,既有以各职能部门划分权力的纵向流动垂直管理系统,又有以完成特定任务为目标、权力跨越部门界限的横向流动水平管理系统。这带来了学校国庆群众游行组织协调难度大的一系列问题。此外,国庆游行活动又是一项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离开了政府的财政支持,各项工作的开展就会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一)大型学生活动组织的前提  

1.活动组织需要清晰的主题和明确的目标  

组织好一个大型活动,首先要对所规划的事情有一个整体性的框架认识,对所追求的结果有一个明确的预期。60周年国庆游行的主题必须考虑该活动的主办背景、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考虑国情因素、国际因素和目前全社会追求的总体目标。为此,游行本着“隆重、喜庆、节俭、祥和”原则,以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为主线,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总名称。因此,在爱国主义主题渲染下搞好我校群众游行活动,为祖国争光,是大家共同的愿望,也是组织活动开始的基调。  

2.活动组织需要以开放的视野遵循先例  

国庆群众游行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基本规范。想从众多方针中脱颖而出,必须从战略上借鉴以往的宝贵经验,完成规定动作,然后才能打破陈规,坚持以我为主,创造出我校国庆方阵独有的特色。  

3.活动组织需要在广聚智慧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规划  

我校国庆方阵游行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取决于规划方案的合理程度。“规划决定成败”是我校国庆60周年活动的灵魂和基础,也是所有大型学生活动的切入点。按照首都国庆群众游行指挥部“集各方之智”的指示精神,我校国庆群众游行指挥部召开了师生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以求进一步完善规划方案。  

(二)大型学生活动组织的关键  

1.活动组织重在领导有力以保证运行科学  

明确主题定位后,就应该迅速建立一套科学的运营机制,开始进入实际操作阶段。由于国庆群众游行与以往我校举办过的任何大型学生活动不同,标准更高,挑战更大,由一个工作团队同时运作国庆游行学生的训练、集结疏散、医疗保障、交通运输、安全保障的组织筹备工作,在以往的大型活动中鲜有先例。运作起来需要整合学校国庆游行所需的各路人马,合理利用各部门的资源,形成协调一致的工作机制,同时还需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一批有过大型学生活动经验而且政治素养过硬的教师和学生,其难度可想而知。  

为此,学校在暑期筹备阶段,就整合我校所有学工系统、校医院、保卫处、后勤处中青年教师成立了国庆群众游行指挥部,这种由职能部门各自分工负责、由管理保障团队进行统筹协调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是对我校大型学生活动从组织结构到运行机制的一次新尝试。  

2.活动组织重在协调计划以保证进展顺利  

大型学生活动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众多人员参与的社会与学校的协调活动。对外涉及到方方面面,对内涉及到数个部门、数千名师生,是名副其实的系统工程,必然要制定各项具体工作计划。如果其中哪件事、哪个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体计划就会受到影响,任务的完成就很难保证。  

为此,我校国庆群众游行指挥部专门成立了综合协调岗、集结疏散岗、公共卫生岗、后勤保障岗、安全保障岗、组织训练岗、宣传报道岗。再做出树状工作分解结构,每个树状枝干的下端对应一个或几个可交付成果,并设置时间节点,实施计划管理和协调,确保工作进度。  

3.活动组织重在全真演练以保证无缝对接  

有了优良的团队运行机制和集体的智慧后,演练作为中心工作凸显出来。  

由于我校国庆方阵是和北京服装学院两个学校共同组成的,涉及到两校多个部门,因而演练的每一个环节都需两校按照预定的合练流程精准无误地实现无缝衔接,才能形成整体效果。这个“精准无误”是两校在全真模拟的合练和演练场,经过多次训练和反复磨合、不断修正,逐渐达成的。在三次机场合练和三次天安门合练过程中,尤其是万人以上大联排,不仅是对学生的考验,也是对交通运输、安保、医疗卫生、通讯设施、后勤保障等运营保障的全方位检验。正是通过这些不同阶段排练过程的积累,才确保了10月1日国庆群众游行的圆满成功。  

(三)大型学生活动组织的保障  

1.活动组织必须注重细节、精益求精  

从经验看,大型学生活动中重要的工作环节因其显著地位而受到重点关注,一般不会出现问题;恰恰是那些貌似不重要的细节,则会容易被忽视而出现问题,甚至引发严重后果。我校国庆游行筹备的时间紧、任务重,工作千头万绪,成百上千个细节都要予以关注和落实。这就要求增强风险意识以及忧患意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留下任何一个死角。 

是无数个细节的精确无误,才确保了我校整个国庆活动的成功。第一次良乡机场合练,车队按国庆群众游行指挥部的时间节点出发时,与北京服装学院工作对接过程中发现少了一个车证。由于国庆游行合练的场地都是军事禁区,只有严格执行规定有车证才能进入。试问,如果此种情形发生在十一国庆当天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甚至可以说一场耗费国人心血的盛典就毁在一个小小的车证上。因此,只有无数个细节的精确无误,才能确保整个国庆活动的成功。 

2.活动组织必须安全至上、服务到位 

国庆安全是整个国庆群众游行体系的重中之重,庞大的工作团队离不开后勤服务,突发性意外事件更需要周密的应急预案来应对,这样才能确保开国庆游行的成功。 

安保工作,首先是保障人员安全。国庆当天有几百位国家政要、数千名贵宾、数十万游行人员。会不会出现恐怖行动或其他突发事件?因此,必须有个人信息采集和入场资质审查,并提出应对意见。同时对每一位游行人员提供保险,确保人员安全。第二是通行安全。天安门是特殊的场地,而国庆游行演出又存在提前进场排练和穿行的需求。为此,首都国庆群众游行指挥部,根据排练计划分时期、分人员并区分通行区域办理证件。这种制证管理方法,既能保证游行人员的工作开展,又消除了安全隐患。第三是信息安全。做好国庆游行活动的保密工作,是增强国庆新颖性的必要条件。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型学生活动必须有完备的后勤保障,后勤工作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观念,尊重个性,按需服务,不能只用一个管理办法应对所有的情况。比如集结疏散之时,多留出一辆备用车保持待命状态,并备齐食品和药品。 

3.活动组织必须展开及时、透明的宣传攻势 

在我校国庆训练期间,宣传报道岗突出抓好“庆国庆、我与祖国共奋进”的主题,积极营造良好的学生舆论氛围。国庆群众游行指挥部又充分利用游行学生动员大会、誓师大会、表彰大会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宣传氛围。通过氛围营造,并引入竞争机制、树立标兵典型,通过相互友好竞争,促进共同进步,以期不间断地熏陶学生的德育情操。 

二、高校大型学生活动德育价值分析 

当前我校在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中激发出的学生爱国热情为动力,大力弘扬我校国庆系列活动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进一步深化对高校德育价值工作的规律性认识,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以国庆60周年大型学生活动组织为契机促进我校爱国主义教育、永葆先进性之长效机制的形成 

高校是培养人才、聚集人才的基地,是知识创新和科技开发的重要基地,也是传播文明和维护稳定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是青年中的知识阶层,是社会发展中的激进分子,因此,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学之中。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果,需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递进式的教学,帮助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充分发挥高校党校的作用,重点加强学生党员的理论培训与教育。开设新生的党章学习小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预备党员班、专题学习班等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有针对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3.引入现代教育媒介增强德育教育模式的创新性。学校应引导学生在课外通过网络来主动了解国家的发展情况、方针政策,收集一些现实生活中关于爱国主义的材料,为课堂的讨论和分析提供现实素材。 

4.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对专业课的渗透、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在加强专业课教师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要拓展课外时间和学生就爱国主义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可以是私人沟通,也可以是组织式交流或实践。譬如,我校参加国庆群众游行的学生,对其意志、品质、思想作风都是一种磨练与考验也是一次在课堂之外全身心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以国庆60周年大型学生活动组织为契机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机融合并贯彻落实到我校德育的各个方面 

荣辱观是一种最基本的伦理价值观念,是对人们是否履行一定的社会义务和是否表现为应当的行为的道德价值认识和评价。荣辱观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代往往有着不同的社会内容。在高校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好“两课”课堂,充分发挥其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高校两课在培养四有新人和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高校两课也面临着严峻的困境,比如学生学习兴趣低,缺乏学习热情等。这就对两课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不仅要注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更要注意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加强实践教育环节,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社会,正确地对待生活。社会实践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帮助学生走近社会、走近工农、了解国情,引导他们正确全面认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教育中,要突出劳动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是从校园到校园,他们大多数缺乏体力劳动的锻炼,缺乏艰苦生活的锤炼,缺乏逆境、挫折的考验,因此要采取有效形式加强大学生劳动实践教育。 

3.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价值的作用。近年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低效问题引起了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从高校德育的薄弱环节入手,从宏观机制建立和微观人格培养入手,显现出其重要的德育价值。 

4.努力营造校园文化环境。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让每个校园文化活动都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体现道德教育的意义。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引导学生崇尚真善美,憎恨假恶丑,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抵制低级趣味。建设价值导向鲜明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个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大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结合我校国庆60周年学生活动的组织经验所窥视出高校的德育价值浅析,即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拓展爱国主义教育渠道,并加强我校德育教育模式创新的思考,坚持德育教育的长期性、连续性和针对性,真正壮大高校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砥柱力量。 

参考文献: 

[1]林伯海.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1). 

[2]刘继华.高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6). 

[3]赵志毅,赵艳平,肖鸿雁.高校德育研究的后现代语境.高等教育研究,2005,(12). 

[4]梁守英.论高校档案的教育功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5,(30). 

[5]吴秋兰.改革开放30年青年学生爱国主义表达的变化轨迹.中国青年研究.2009,(1). 

[6]江泽民.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人民日报,1997-5-11. 

[7]胡锦涛.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5-4. 

[8]葛晨虹.守望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4,(11). 

[9]蔡克勇.大学校园文化与创新性培养.大学教育评论,2004,(2). 

[10]王国元.组织行为与组织管理.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11]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校庆工作经验总结篇3

一、结合我市实际,深入贯彻上级文件精神,促进老年教育新发展。

今年,为深入贯彻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教育工作的意见》(闽委办号)和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等五家单位联合下发的《关于评选表彰全省老年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以及省委老干部局、省老龄办、省老年大学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县以上老年大学(学校)开展省级老年大学示范校创建和评估活动的意见(试行)》等文件精神,我们结合实际,积极抓落实,促发展。本文转载自网

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今年,我校为紧跟迅速发展的政治、经济形势的步伐,丰富老年学员的政治生活,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每月定期组织学员听时事政治讲座,使学员及时了解当前国内外发生的政治事件,深层了解新闻背景。

⒉加强对各级老年大学(学校)的指导。一是召开了全市老年教育工作会议把省两办《意见》精神传达贯彻落实到区级校和镇(街)、村(居)老年学校;二是召开全市各区(单位)校长联席会。今年月份在思明区老年大学召开了全市各区(单位)校长联席会,校长们交流了基层老年教育办学经验,着重探讨了在办学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三是召开全市老年大学教材交流会。

⒊评选和表彰老年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年重阳节我市举行庆祝老年节暨表彰大会,市委、市政府五套班子领导参加了大会。思明区老年大学等个单位荣获老年教育先进集体称号;施能鹤等人荣获特殊贡献奖;陈兆方等人获老年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同时,经省评选,厦门老年大学、思明区老年大学、集美区老年大学荣获省老年教育先进集体称号,黄宪等人荣获省老年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⒋开展“市级老年大学示范校”创建和评估活动。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今年我们着重抓了在全市老年大学学校开展“示范校”创建和评估活动的前期工作。月份研究制定了“示范校评估方案”,建立了一整套评估标准并于月份试行。本文转载自网

二、通过建校周年校庆活动,总结办学经验,推动我市老年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⒈抓好校庆的各项准备工作。今年年初,学校建校二十周年庆典活动的筹备工作全面展开。成立了校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查阅了大量的学校历史档案,开展了《厦门老年大学建校二十周年纪念册》编印工作和一场文艺节目策划、创作及学校二十年教学作品成果展的策划、征集工作;对校庆各项筹备任务进行了全面启动。

⒉举办教学成果展及体育展示。为庆祝建校二十周年摄影研究会编辑出版了《城市之光》摄影集;诗词研究会出版了作品集《鹭江唱晚》;中医班出版了《验方集》;校老体协月日在人民会堂广场举办了精彩的千人体育展示大会操活动。

⒊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召开庆典大会。市委、市政府对厦门老年大学建校二十周年庆典十分重视,市委书记何立峰召开了市委书记办公会议,专题讨论厦门老年大学二十周年庆典事宜,并于月日在厦门人民会堂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隆重举行了周年庆典大会。福建省政协原主席、省老年大学校长游德馨,省老年大学协会会长、省老年大学副校长李青藻,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何立峰等厦门市五套班子领导以及原市人大主任李秀记等市五套班子老领导出席了庆典大会。市人大副主任、校委会主任曾国玲主持大会。陈昆源校长在总结市老年大学创办周年的经验时说厦门老年大学初创时一无校舍,二无资金,首期仅名学员,发展至今已拥有独立的校舍、宽敞明亮的教室、较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稳定的办学经费,有余名学员。

游德馨校长在庆典大会上高度赞扬了厦门老年大学的办学成绩,总结了四条办学经验:一是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社会各方大力支持,是办好老年大学的关键;二是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老年大学的首要任务;三是根据特区的特点办学,扩大开放度,是老年大学发挥作用的场所;四是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是老年教育不断扩展、提高的动力。

庆典大会上,到会领导与多名老年学员一起观看了老年大学学员自编自演的《人生的风帆》大型文艺演出。

××年,厦门大学老年大学、集美区老年大学也分别举办了成立周年校庆活动,思明区老年大学举办了成立周年校庆活动。

三、夯实“硬件”,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学资源。

⒈教学楼的改造装修工程进展良好。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位于斗西路的原电视大学校舍划拨我校管理使用,在着手进行了改造装修的前期准备工作后,于今年月份,教学楼的改造装修工程正式动工,至年底装修改造工程已接近尾声,计划年上半年正式使用。

⒉配备了良好的教学设备。新校舍建筑面积多平方米,有独立的教学大楼,内设适应不同学科教学要求的标准教室。各教室安装了投影仪,视频展台,配置了专用的教学资源服务器,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为我校实现教学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升级“软件”,推进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⒈加强调查研究,改进教学内容,满足学员需求。我们在举办各类讲座时,根据学员普遍喜欢听养生、保健讲座的需求,与香港金日集团合作,请了全国著名保健专家洪昭光教授为学员做了“健康生活新观念”报告会。我们还请了厦门大学知名的体育教授为学员进行了《老年人科学健身与保健锻炼》的讲座。

⒉根据新的情况不断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一是加强教学管理工作。为了更好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每学期及时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为了增进学员、教师与学校的沟通。

二是完善了学员电脑管理系统。对每位在校学员的学号进行了确认、核实,更换了新的学员证,增加了分类功能,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学员电脑管理系统,使教学管理工作做到科学、有序和高效。

三是健全后勤保障机制,增强教学的服务职能。进一步规范了各类所需物品的采购,保管、领用程序,在教学用品的采购上,优先给以满足,尽力压缩非教学性开支,优先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

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和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建立和实行聘任制、评估制。

五是成立厦门老干部艺术团,为老年学员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

校庆工作经验总结篇4

2014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重庆市在1月16日召开的2014年度教育工作会议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确定了2014年教育工作重点。

(一)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的,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

一是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组织实施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农村学校校舍维修补助标准。2014年秋季实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工作。

二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为龙头,从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手,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实现基本均衡。

三是着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鼓励和引导普通高中注重质量,办出特色,形成风格。新增市级重点中学8~10所。四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交互式的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做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指导和支持服务工作,努力推进“班班通”。

(二)以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动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一是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整合职教资源,扩大单校规模办学效益。建立中职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评估机制,对评估不合格的实行红黄牌预警和退出制度。到2014年底,全市中职学校保持在310所左右,在校生规模达到50万人左右,校均规模达到1700人左右。

二是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新路子。组建汽车、农业、卫生等3个行业引领型职教集团。以万州、永川、江津等区域性中心城市为重点,组建以地方产业为支撑的3个区域网络型职教集团。

三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弹性学习制度,推进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建立技能人才需求监测系统,科学调控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推动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的开发与改革。

四是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建设部级重点中职学校3所、市级重点中职学校3所,建设县级职教中心1个。建立一批适应工学结合、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较高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资源共享的产教实体。

五是强化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开展部级和市级社区教育试验区(县)创建工作。开展对各类学习型组织评估工作。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深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

六是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建立企业“订单”、学校“接单”、政府“买单”的“三单式”农民工培训机制。围绕我市劳动密集型的建筑、环卫等产业,新建2个农民工培训集团、4个农民工培训基地。

(三)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一是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质量工程”和“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为抓手,不断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积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全市高校计划招生15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63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4%。大学城入住学生总数达到10万人。

三是不断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加强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学科点建设,加大博士授权点建设力度。

四是深入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支持重庆大学“985工程”、“211工程”和西南大学“211工程”建设,争取更多有条件的大学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加强多科性和单科性高水平大学建设。

五是进一步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大学城与西永微电子园区的互动发展,探索高校与工业园区、科技园区、软件园及服务外包基地合作的有效模式。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六是大力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举办“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论坛”,加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

(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制定《重庆市中小学学科课程德育指导纲要》,加强学生重庆人文精神教育,实施“和谐育德计划”。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骨干研修和全员培训,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

三是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健全教材审定机制,形成我市主流教材,规范教辅管理。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进一步调整中小学生上课时间,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四是深入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制度,开展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加分和综合素质评价加特长进行录取的试点。把市级重点中学不少于30%的统招计划指标均衡分配到辖区内的初级中学,逐步建立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招生制度。深入推进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继续开展高等职业学院单独招生改革试点。五是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和美育工作。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贯彻落实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规定。启动学校体育、艺术、科技“2+2”项目试点。

(五)以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为重点,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把师德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二是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重点做好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落实工作。推进学校岗位设置改革工作,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三是加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的师资培训。启动新一轮农村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对农村新转、新聘教师开展上岗和新课程通识培训工作。启动中职教师全员培训工作。

四是积极探索教师补充新机制。继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认真开展区域内城乡教师任职交流工作。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实施职业学校紧缺专业特聘兼职教师资助计划和农村职业学校紧缺专业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五是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继续实施“三大人才工程”,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六)以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一是大力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制定《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的意见》,深入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

二是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和规范高校办学自,鼓励高校科学定位、形成特色。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积极推进依法办学、民主治校和科学决策。大力推行校务公开,完善学校自律和监督机制。

三是进一步加强教育行政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转变机关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能。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四是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依法落实国家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加强规范化管理。

五是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加强港澳台地区教育交流工作。

六是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活动。要按照薄书记在全市政法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抓好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继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认真排查并及时整改薄弱环节,切实维护教育系统持续稳定。

(七)以认真解决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一是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资助工作。健全义务教育就学保障机制,加大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认真落实中职学生“普惠制”和“五类学生”资助政策,落实普通本科院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部属院校师范生免费教育以及入学绿色通道等资助制度,继续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全面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二是保障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全市新增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50所。

三是巩固招生“阳光工程”成果。坚持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制度。加大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的统筹管理,完善公开透明的高校招生工作体系。

四是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办重点学校或重点班的规定,认真研究解决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

二、重庆妥善解决“中国第一教育大盘”纠纷

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播发《“中国第一教育大盘”纠纷揭“开盘+名校”模式矛盾》后,引起重庆市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记者2014年4月10日从重庆市政府自主新闻会上获悉,就学校与开发商合作办学问题,重庆市政府已经要求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未征得教育主管部门的同意,任何学校不得参与联合办学,工商管理部门也将对开发商的广告加强审查,如果出现了违规的宣传广告,将依法严肃处理。

自2月17日起,因不满购房时开发商作出的子女入学承诺“走样”,被称为“中国第一教育大盘”的重庆“鲁能·星城”近千名业主多次与开发商发生纠纷。该楼盘购房合同附件中具体内容为业主子女“可就读巴蜀小学高年级部或巴蜀小学本部(买受人可自由选择),其捐资助学费按学校当年对外公布费用的50%收取”。然而2014年9月,该楼盘业主学生秋季入学通知书和缴纳捐资助学费及学费等收据上的公章,由原来的重庆市巴蜀小学变成鲁能巴蜀小学,校方承认是民办学校,这是故意哄骗业主。

4月10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文天平表示,经过重庆市区协调小组的努力,经过小区业主、鲁能星城开发商以及渝北区鲁能巴蜀小学多次协商,这一事件已基本得到解决。具体的解决措施就是在2014年2月18日前与重庆鲁能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已签订重庆市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业主子女入学后均可取得重庆市巴蜀小学的学籍,由渝北区鲁能巴蜀小学向重庆市巴蜀小学长期免费提供校舍,为上述业主子女提供教育服务。重庆市巴蜀小学负责管理团队和师资力量,保证办学品质。同时这些业主的子女也可到重庆巴蜀小学本部就读。上述业主的子女入学后享受重庆市巴蜀小学学生的就读待遇,办学运转经费不足部分,由重庆市鲁能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渝北区政府、重庆市政府有关部门协商解决。渝北区政府在办好鲁能星城小区周边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同时,必须尽快在此区域再规划建设公办初中和小学,为业主子女提供义务教育服务保证,同时也要求重庆鲁能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和重庆市巴蜀小学必须切实履行各自的责任,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据文天平介绍,重庆市、区协调小组于2月29日向广大业主提出了解决的处理意见和方案,3月26日,协调小组在充分听取业主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最后解决意见,并在渝北区鲁能星城小区张榜公布。

文天平还表示,房地产开发商与名校合作这在全国各个省市都是很多的,重庆市政府认为这是积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探索和尝试。对类似学校与开发商合作办学,重庆市政府已经要求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监管,未征得教育主管部门的同意,任何学校不得参与联合办学,工商管理部门也将对开发商的广告加强审查,如果出现了违规的宣传广告,将依法严肃处理。

三、重庆将通过调整中招“考试杠杆”推进素质教育

为进一步淡化以分数作为中考招生录取的唯一标准,重庆积极探索、努力推进招生录取的多元化,通过调整“考试杠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据重庆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文天平介绍,2014年中考,重庆将进一步加大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使用的力度,

一是在30%的指标到校生中,其综合素质评价公民素养、道德品质达到“合格”,其他四个维度达到“A”等学生加10分。

二是在30%的指标到校生中用一定比例将“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加特长”作为录取的依据,学生的中考成绩达到联招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即可。

同时,文天平表示,重庆还将从今年开始启动小学、初中过程性综合素质评价的试点工作,以此来引导各中小学校重视、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个性特长的培养,重视和加强学生作为未来公民所具备的基本素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精神的教育。

四、全国推广重庆经验——重庆教育30年

重庆市教委主任彭智勇总结重庆教育30年改革开放成就,透露教育部将有更多重点项目在渝实施教育,立国之本。改革开放30年来,老百姓发现,身边大大小小的校园变靓了,学生们的课堂变活了,初中小学几乎免学费了。农村孩子上学条件改善,城市娃娃升学环境越来越宽松。上大学不再是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越来越多的普通家庭孩子出国留学深造……

忆往追昔展望未来,重庆市教委主任彭智勇感受最深的是,改革既需乘风破浪迎难而上,也需与时俱进审时度势,“走一步总比一步都不走好,更比原地踏步强!”城乡统筹发展,是重庆教育下一步要破解的一道难题!”彭智勇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市教委正在酝酿新的改革方案,扎实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今后,教育部更多的重点项目将在重庆市推广实施。

回顾重庆教育经历两大阶段

记者:30年来,重庆教育的改革发展经历了哪些重要阶段?

彭智勇:人生三十而立,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这无疑是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坎。重庆教育和全国教育一样,走过了漫长而不平凡的30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重庆教育经历两个重要阶段。从1978年到1997年重庆直辖前这一阶段,“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口号深入人心,各级党委、政府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社会各界积极支持教育,有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这一阶段,重庆教育改革富有特色,如1987年至1997年的合川“活教育整体改革实验”是一项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开展的区域性整体教育改革,历时10年之久,是重庆直辖之前一项影响十分深远的教育改革实验。

1997年重庆直辖以来,重庆教育又经历了3个重大阶段。1997年至2014年,重庆教育“调整理顺”,涪陵、万州、黔江三地划入重庆,重庆教育抓学校划转,建立了新的教育行政体制。

此后,2014年至2014年,重庆教育“奠定基础”,在直辖后首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科教兴渝”战略。2014年至今,重庆教育“加快发展”,全面建设长江上游教育中心和西部地区教育高地。

影响全国推广重庆教育经验

记者:重庆不仅率先啃下了偿还“普九”债务这块影响教育发展的硬骨头,还在全国率先解决了农村代课老师的教育难题。30年来,重庆教育还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彭智勇:这两点确实是重庆教育的两大亮点,为此,教育部曾邀请重庆市政府、市教委向全国介绍经验。在全国两会期间,这还成为不少中央媒体追逐的热点。的确,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直辖十年,重庆教育是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时期,各类教育齐头并进,实现了“两基”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这两个历史性跨越,初中升“高中”(即普高和中职)的瓶颈也全新突破。2014年与1997年相比,全市“两基”人口覆盖率从40.45%提升到了100%。“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由38万人增至100万人,初中生升“高中”的比例由56.16%上升到84.5%。高等教育在校生从13.4万人增至6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8%上升到23%。

新起点2020年基本普及大学

记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重庆教育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和思路是什么?

彭智勇: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将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到2014年形成西部教育高地框架,到2020年基本建成西部教育高地。我们要努力实现“三个普及”:

一是到2014年,32个区县实现高质量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80%左右。

二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生升“高中”的比例,2014年达到95%左右,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高和中职)。

三是普及高等教育。争取到2014年,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8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5%以上。到2020年,在校生规模达到12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50%,基本实现普及高等教育。

记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庆教育将怎样继续推进改革开放?

彭智勇:今后,重庆教育仍将走改革开放之路。2014年3月12日,重庆市领导同教育部部长周济、副部长李卫红等有关领导举行了会谈,就建立部市战略合作关系,把重庆建设成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等情况交换了意见。会谈主要达成了六方面的重要成果。

一是教育部与重庆市签定一个部、市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一种战略合作和协商机制。

二是教育部将批准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三是教育部将对重庆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给予支持。

四是教育部将对重庆职业教育发展给予政策倾斜。

校庆工作经验总结篇5

关键词:城乡统筹;人才需求;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一、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对库区及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作用

2007年6月,国家正式批准重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是统筹城乡发展,三峡库区作为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肩负起重大的历史使命。在重庆“一圈两翼” 的规划中,以万州为中心的渝东北地区被确定为三峡库区,库区在承受重大的淹没损失和完成百万移民搬迁任务的同时,还要加快库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完成扶贫攻坚的战略目标,以实现重庆统筹城乡的整体发展。而库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和科技进步,人才的簇集和科技的发展根基在于教育。重庆市将库区职教基地建立在万州,这一基地的建立已成为库区职业教育的推动力量,并已形成规模化和系统化。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不仅仅给本地带来上亿的消费资金,同时带动了库区餐饮、交通运输、文教用品、印刷、电子电信、建筑、商贸等多个行业的发展,而且各地新思想观念的汇聚,更凸显其意识形态的影响作用,对库区百姓观念的更新和接受新事物的思想影响深远。职业教育对库区的产业效应已日趋明显,在支撑库区产业发展、服务移民安稳致富、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形象,增强了城市发展的后劲和活力,为库区及周边区县的城乡统筹发展培养了更高层次的兼具理论与实际动手能力的技术人才。

二、城乡统筹发展引领库区未来发展及人才需求方向变化

三峡库区以柑橘为代表的特色农业、以三峡风光为代表的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国家确定的库区未来发展规划和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07年库区人才需求情况已开始发生一定变化。2007年7月27日上午,万州区2007年大中专毕业生双选会在区人才市场隆重举行。此次提供的岗位主要有文秘、计算机、财务、平面设计、经理助理、市场推广等数十类工种岗位,此次双选会用人单位对营销、文秘、教师、技工等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在2007年6月21日《重庆晚报》上公布重庆成试验区需求技术人才:按规划,重庆要发展软件和动漫产业,有关人士预计,未来五年,需要软件外包人才大约4万人左右。其次,重庆大力发展汽车和摩托车产业,今后几年汽车、摩托车研究、设计、制造、维修以及相关的专业营销人才和制造业相关的技工技师缺乏,如数控、机电一体化、机械等操作性很强的专业,需求量将增大。此外,据我市相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后,我市全市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将增长55%,需求总量达到216万人,短缺41万人,对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增长46.8%,总量达到31.28万人,短缺4万人;人才短缺率分别为19.1%和14.1%。

据了解,2005年,万州全区企业在岗技工人数仅占企业在岗职工总数的18.5%;其中高技能人才仅占企业技工总数的7.7%。在规模以上国有企业中,具有初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只有1793人,占职工总数的4.2%;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只有140人,占职工总数的0.6%,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发展需要。技术工人短缺,高技能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突出因素。

三、库区职业教育新型培养模式

过去几年,教育部连续三次召开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针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库区高等院校的职业教育还应结合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结合库区特色、根据“源于企业,服务企业”的宗旨,走适合于库区发展要求的多种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第一,为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员工的整体职业教育培训。这是专门为企业的不同岗位、不同工种进行岗位素质综合培训的一种培训模式,由专家进行调研、把诊,针对“病因”和目标制定培训方案,组织全员工定期上课,课程结束后按职业等级标准考核,并重新定级定岗,适合于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因为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流的人才是建设一流企业的基础。企业生产规模快速扩大,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要求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结构要不断优化,并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才能较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这种培训可以将地点安排在企业里,将老师派到企业去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和设施进行现场授课;如果企业与学校较近,也可以确定在学校进行培训。库区的企业,从整体看,就缺乏这种市场竞争力,所以应该有大量企业比较需要采取这种培训方式,以提高企业整体员工的素质。

第二,结合发展库区优势特色工业,与企业进行定单式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培养。这是专门为企业培养特定的技术人员而提供的一种培训模式。因对企业特殊的人才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让在校学生与企业、学校三方签署就业协议,学员完成标准课程和企业特殊课程后,经过严格考核,合格者被企业录用,适合于是因扩大再生产急需符合本企业标准的技术人员的企业。根据政府规划要建设好万州盐气化工园区、长寿天然气石油和精细化工基地、涪陵化肥基地,抓好绿色食品、特色农副产品、纺织服装等加工工业的发展建设。而目前这类企业的专业技能型操作人才十分紧缺,这就为库区职业教育提供了培训项目和学生就业的市场前景,学校可以为企业培养化验室检验人员、技术员、食品卫生鉴别员、实验室管理人员等,并与这些企业进行长期合作联系,保持广泛的良好的行业关系,确保毕业生就业渠道畅通,也为库区企业培养持续不断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以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建立广泛的实训实习基地,为实行差异化管理的企业进行定制人才的职业教育培养。这种差异化管理培训模式,其明显标志是:在素质模型、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来设计确定企业各岗位的素质胜任力标准,然后对从事不同工作岗位的员工的差异性能力进行评估,从而得出各类不同岗位员工的培训需求,再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计划性的培训模块。这种培训是根据客户明确的技术培训要求,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针对性强,见效快,适合于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而目前企业新员工主要来自学校毕业的学生。对此,学校可以根据企业和学生的需求,在学生毕业前半年或一年的时间内进行,以缩短学生就业的适应期。我在参观中国高职教育的旗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时得知:他们坚持以培养“具有大学水平的能工巧匠,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为目标,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根据深圳市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第三产业以及一些特殊职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来设置专业。在校内外均建有实训实习基地,基地集实践教学、职业素质训导、技能鉴定、师资培养以及研发、生产和新技术应用推广于一体。学校与遍布在深圳各行各业的200多个企事业单位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基地不但成为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训导的重要阵地,还成为学院人才培养与深圳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纽带。比如旅游业将成为库区支柱产业,政府力求构建长江三峡国际生态旅游试验区,提升旅游文化品位,提高长江三峡国际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四,为企业产品开发和创新而进行“灰领”骨干的职业教育培养。专门针对企业新产品开发而提供CAD先进技术解决方案的一种培训模式,以案例为主,挑选在校学生中学习优秀的学生作为培训对象,对他们进行专业性的强化训练。这有利于企业从新产品、新技术的角度出发,量身定做培养“灰领”骨干,从而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广东揭阳学院与广东巨轮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办学,开设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公司培养了更多“灰领”专业人才。对于库区有优势的建材工业和装备制造业需要大量的灰领人才,学校可以与这些企业合作,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配置教学资源,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分享。对于学校而言,定单教育克服了以往教学的盲目性、封闭性和高成本,高就业率也提升了学校的竞争力。对学生而言,在就读前就明确了就业单位和具体岗位,就读时也可到相应企业顶岗实践,学习有很强的针对性,就业目标明确。大力培养灰领型职业技能人才,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提升库区企业产品开发和科研转化能力,促进库区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推动库区城乡统筹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五,结合重庆城乡统筹发展,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而进行农业技术人员的定单培养。在重庆市政府制定的《统筹城乡重庆两步走总体工作方案》中提出“精心打造职业教育高地。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在于发展特色专业,目的在于提升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而库区城乡统筹发展,将会充分利用三峡库区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加工业、旅游业等优势产业,培育经济增长点,以增加移民就业,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工业反哺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将重点发展优质柑橘、草食牲畜、优质粮油、榨菜、中药材、蚕桑、笋竹、甘薯、无公害水产等优势产业带和特色产业区,推动规模化种养殖生产和经营,建成一批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以上种种可见,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一线技术的产业工人,而农民工劳动力转移为产业技术人员将是这些产业的首选方式。库区各所职业学校的优势专业和重点不同,所以可以根据产业规划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做到既有生源,又为库区培养人才,为重庆统筹城乡发展作出了贡献。大量库区移民经职业技术培训后,既能进行就地就业,又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也是重庆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途径之一。

校庆工作经验总结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服务 城乡统筹 对策3

2007年6月7日,国家批准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重庆作为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发挥重庆西部大开发战略支点作用的重大举措。作为重庆的高职院校,如何根据自身社区服务功能的优势,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和政策保障,才能真正发挥高职院校的独特社会服务功能,起到推进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作用,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任务。

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与重庆高职院校面临的新机遇

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内涵。国务院明确了重庆在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中重点要实施好“一圈两翼”开发、扩大内陆开放、产业优化升级、科教兴渝支撑、资源环境保障等“五大战略任务”,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原则”,要求“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到2020年,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①

重庆高职院校发展的新机遇。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现有近3300万人口,仅有1200万户籍意义上的城市人口。按照《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要求,到2020年,重庆在城乡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公共财政、服务型政府等方面将得到全面改革和发展,形成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在西部地区率先全面步入小康社会。因此,实现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需要大量的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而高职院校正担负着培养这些应用型人才的历史责任,也是促进重庆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新机遇。

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服务城乡统筹的优势

重庆高职院校的现状。重庆市创办高职教育开始于21世纪初,第一所高职学院始建于2000年6月。目前重庆已有31所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其中公办22所,民办9所;主城区有18所,郊区有12所,县城里仅有1所。2009年重庆市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专业方向)已有200多个,但在专业设置上有趋同化、偏弱性等倾向,如计算机类专业,竟有19所学校设有相关专业,有15所学校设有旅游酒店类专业。另外一些专业如农业类、社会工作类等仅有极个别院校设置。重庆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基本上是由中专学校独立升格组建的,大多院校建校时间短,办学经验不足,整体办学实力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高职教育资源的现状与本地区经济建设对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高职院校的特色和优势。第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普遍特征就是“学历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是培养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人材的教育,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专科学历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高职教育这一特点,有其内在、外在两方面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正是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定产物,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高职院校不同与偏重于理论性的一般本科教育,本科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术型”、“研究型”的高科技人才;它也不同于中职教育(中专或职高),中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具有本科院校及中职学校不可替代的特殊优势和作用。

第二,高职院校的另一特征就是其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集中体现在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手段上,即以市场化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高层次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的产学一体化教学手段,它与区域经济有着相互依存、互生共长的紧密关系,直接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高职院校服务统筹城乡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高职院校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为推动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服务。第一,明确定位,发挥优势,服务地方。城乡统筹包括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统筹推进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化,统筹城乡基本公平等。因此,高职院校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这就需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实施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文件)中指出: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要为再就业服务,要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②高职院校理应在职业教育中起引领作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为重庆城乡统筹培养出服务一线急需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服务“三农”的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第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主动适应。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其特点就是在天性上更贴近社会和民众,在内涵上更贴近职业与民生。高职院校必须走特色发展的道路,以就业为导向,以地方经济需求、企业和行业需求、城乡统筹服务需求设置专业,建立以适应地方社会需求为目标、以“能力本位”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坚持“政校行企”四位一体、四位联动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要与政府有关部门(包括乡镇、村社)、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进行高度合作,贴近社会主体和生活,建立外延与内涵共同发展的理念,主动适应重庆地方经济发展和城乡统筹的需要。

第三,以人为本,自主创新,提高质量。高职院校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以学生为本”。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的评定标准是唯一的――是否培养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复合型、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要保证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就要不断自主创新,坚持“特色”办学,“特色+创新”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之所在。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教学过程中质量问题的出现集中体现在“教”与“学”的过程。这就要求首先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要有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的骨干教师队伍;其次要注重课程改革,面向岗位设课程;再次就是坚持“产学结合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

政府主导,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完整合理的高职教育体系和机制。第一,合理调整和优化高职教育资源配置,满足城乡统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目前重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城乡、地域差别,导致高职教育的非均衡发展,高职教育资源布局不尽合理。因此,需要政府主导,宏观调控,加快推进城乡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布局结构调整。高职教育资源必须根据地方的地域特点、经济发展状况、民族文化等进行配置和布局调整,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有效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第二,加强政府统筹,完善高职教育的制度化改革。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高职院校总体上看还比较年轻单薄,校际间的发展极不均衡,尚不能满足复合型、多样化、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企业、行业在用工上还处在极端自由状态,自然会对高职院校在自身发展、毕业生就业上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外高职教育的一些成功经验,可为解决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问题提供一定的启示作用。如美国《国防教育法》特别规定了社区学院的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院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教育”和“合格教育”,学生毕业后即可就地就业。再如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政府对其职业教育与培训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因此,政府应加大统筹力度,加快完善有关制度建设和法制化建设,使高职教育不断规范有序发展,为地方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第三,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增强造血功能,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目前,高职教育的财政经费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其发展与内涵建设的需要。2009年重庆市财政对一般本科学校的拨款是每生6000元左右,专科学校是每生4000元左右,而高职学院每生3000元左右。高职教育的办学成本是很高的,甚至比一般本科学校还高。高职院校的先进实验室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的投入是很大的。因此,应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引进社会办学资源、学校多渠道筹资等多元化的办学投资体系,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高职教育办学体系和机制。(作者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校庆工作经验总结篇7

角色定位是指在一定的系统环境中,组织或部门应具有的相对不可替代性的功能定位。作为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其角色定位不仅局限于辅助教学的“服务者”,还应具有哪些更丰富的角色内涵呢?这是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角色定位急需回答的问题。按照《通知》要求,“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要进一步加强建设,认真总结经验,凝练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实验教学网站,承担相关师资培训任务,积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借鉴吸收国内外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先进经验,加强实验教学研究,不断开拓创新,探索实验教学改革新思路,引领实验教学改革方向,为全国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提供示范。”解读教育部、财政部对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角色期望,寄予了部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扮演的多重角色:即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者”、“开放者”,实验教学师资的“培训者”,实验教学经验“交流、合作者”,实验教学“研究者”、“改革者”和“示范辐射者”等。

(一)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者”、“开放者”

当前,实验教学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实验教学资源分散、实验平台重复建设多,实验资源封闭、利用率低等问题突出。传统实验室只是机械地为理论教学提供实验场所,实验室管理设置按学科分类设置,隶属于教研室,缺乏自身的管理体制。这就要求示范中心进行校内外的实验教学资源整合,建立实验教学中心,将分散于各专业、院、系的实验室等资源整合到中心,避免重复建设和封闭管理。一方面提高有限实验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新的、先进实验资源的建设上,实质上是实现分散、粗放的资源进行集约化管理和利用。

(二)实验教学师资的“培训者”

近几年,虽然进入实验教学队伍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全日制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大大优化了实验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但与理论教学相比,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兼职化”现象突出,90%以上的实验教学人员都是由理论教学人员兼任,专职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刚刚起步,仅有个别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少数专职实验教师。需要通过实验教学师资的培训,通过示范中心主办实验教学师资培训班等,将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教学考核措施等在高校间快速传播,提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三)实验教学经验的“交流、合作者”

我国经济管理实验教学起步晚,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多模仿理、工、农、医等实验教学的成功经验,示范中心作为实验教学先进经验道路上的“探索者”,要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并建立交流合作平台,加强国内外实验教学经验的交流合作。目前,部级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国内实验教学研讨会、示范中心互访、非示范中心到示范中心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推进实验教学经验的交流。校校合作工作也初步启动,学生交换培养,实验教学专家、教授的互聘等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实验教学的“研究者”与“改革者”

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无论在实验教学的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是实验平台建设、课程体系设计与建设、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研发、实验教学特色建设等方面都走在前列,是实验教学的改革新思路的探索研究与实践创新者,引领着实验教学改革的前进方向,是实验教学领域热点、重点、难点问题的主要研究者,更是引领前进方向的天然改革者。

(五)实验教学的“示范、辐射者”

部级实验教学中心最直接的作用就是示范作用。将自己的先进性(理念、文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建设范式等)展示并辐射到全国乃至世界,带动实验教学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最终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在示范辐射的方式上,请进来、走出去的主动方式,接受来访的被动方式都是可取的。

二、部级实验教学中心的功能拓展

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所担负的多重角色,决定了它的功能也有多方面的拓展。到底应在哪些方面起到示范辐射作用?本文以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为例进行阐述。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6年,经历了“各院(系)分散专业实验室校统一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重庆市高校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的成长历程。2006年8月,被评为“重庆市高校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11月,中心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属全国29所部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面向全校经济贸易学院、财政金融学院、统计学院、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商务策划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学院、国际商学院等10个经济管理类学院,27个本科专业和8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开展实验教学。近四年来,在建设与示范实践中,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对部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角色认知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和探索,进行了多方位的功能拓展,亦或超越了传统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的边界范畴。目前,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已将自身的功能从传统单一的“教辅功能”拓展到“管理、教学、创业教育、社会服务、示范辐射”等具有六大功能的示范中心。

(一)教辅功能

辅助实验教学是实验中心最基本的职能。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现承担了全校134门独立经管实验课的教学服务任务,教辅功能体现在:一是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包括实验室设备的安全、日常运行的维护保养、软件的装卸,低值易耗品的申请采购、保存与课堂配置。二是教学实验的课前准备、课中指导、课后收尾,实验教学道具的归档、保存。三是实验资产管理:实验资产档案的建立(仪器设备类别、名称、型号、修理、验收与消耗记录);仪器设备管理,包括仪器设备的验收、进出、账卡、物的管理与维护保养。四是仪器使用管理:对于大型仪器的使用,采用仪器使用记录本,使用完一次记录一次,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发现情况及时处理,需要维修的要及时报修。五是实验室安全管理:资产设备安全的管理,用水、用电、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等。六是实验室开关门管理,做到按时开关门。七是实验室卫生管理,提供整洁的实验教学环境。教辅工作性质的多重性和综合性决定了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辅功能的服务质量依赖于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实验管理能力,因此,实验技术人员既是技术员又是管理员,这就要求实验技术人员既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又要具有丰富的实验室管理能力,他们是实验教学的灵魂,他们的工作对实验教学起着根本的保证作用,而不仅仅是“开门员”。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实验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是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重视实验教学的核心举措。

(二)管理功能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实验教学的管理部门,属非处级独立建制,由教务处授权统筹管理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工作。其管理职能体现在:一是实验教学运行组织管理权,包括实验教学教室的安排与协调等,独立实验课必须到实验中心授课。二是实验教学过程的监督权,包括课堂运行中老师教学情况、学生实验情况、实验教学记录情况等监管。三是实验室建设权,组织经济管理类学院进行实验室的硬件、软件、文化等建设,组织设备采购申报、评审工作,并报教务处、国资处按程序采购。四是实验教学改革权,组织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工作,牵头全校经管类学院进行实验教学的调研、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实验教材的出版等工作,改革并构建了以学生能力为中心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三)教学功能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具有独立教学功能。其教学职能体现在:一是拥有实验课程归属权。目前,中心组织研发了学科交叉、综合性很强的《宏观经济运行综合模拟》、《企业经营决策与管理综合模拟》、《3S与区域经济综合模拟》、《SCM模式下的物流与电子商务综合模拟》、《投资理财综合模拟》、《创业综合模拟》6门综合实训课程,面向经济管理专业开设,是大四毕业前校内实训必修环节课程。另外,中心还研发开设了《创业思维训练》、《经济管理创新与实践》(开放实验项目超市)等,共拥有9门独立实验课程的归属权。二是拥有专职实验教师队伍。中心现有2名专职实验教师,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拥有10名以上的高水平专职实验教师队伍。

(四)创业教育功能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学校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2010年取得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项目经费400万元,建成了1000多平方米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创业教育功能体现在:一是设立了创业实训公司。该创业实训公司由经济管理类学院设立,一个学院成立1-2个公司,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提供办公场所、办公硬件设备和部分启动资金,公司所有权归属学院,由学院组织老师带领学生创业实践,中心考核学生的实践锻炼情况。二是开展创业大赛。创业大赛属中心三大专业学科赛事之一,每年组织校级创业大赛,以赛促创。三是开办创业实验班。联合校外企业建立创业实验班,由校外企业提供奖学金和创业导师,通过从在校生中选拔20名学生组建班级,进行专门的创业培训。

(五)社会服务功能

社会服务功能是重庆工商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的功能之一,体现在:一是土地测绘服务,中心拥有重庆市土地测绘乙级资质、专业的土地测绘队伍和设备,经常为重庆各区县进行土地测绘和土地规划。二是企业培训服务,中心是重庆和勤机构、金蝶集团(重庆分公司)等企业人才的培训基地。三是职业技能鉴定,面向社会和本校学生组织鉴定报名和统一培训,可开展业经营管理师、工商管理类(模块鉴定)等多个工种的中、高级技能鉴定工作。四是考试服务,中心是ATA重庆市的考点,承担ATA考试的组织、监考等服务,也为中国银行、海航集团、农业银行等提供招聘考试场所和相关考试服务,还是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等考点。

校庆工作经验总结篇8

【关键词】 影子培训 中小学校长 培训 新发展

当前教育处于快速发展与变革时代,学校面临着许多挑战,迫切需要校长解决,校长也非常希望通过实践性培训解决学校发展的实际问题[1]。各种各样的实践性培训模式应运而生,影子培训便位列其中。影子培训是参训校长与专家校长形成"如影随形"的近距离接触,在真实的现场环境中,充分发挥参训校长的主动性,把"听、看、问、议、思、写"等自主学习行为整合为一体,以深刻感受与领悟专家校长及基地学校的办学思想、理念、制度、方法等的培训模式。此种培训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校长培训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培训的实效性与针对性。现以重庆市试点培训项目为例,探索影子培训在常规的中小学校长培训新发展的巨大优势。

自2009年至2011年,重庆市在全市遴选了10所具有不同特色的优秀中小学校作为实践基地学校,每年从18个区县选取了50名中小学校长参加培训。培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集中学习阶段、基地研修阶段、总结交流阶段。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基地研修阶段是影子培训的重点阶段,耗时较长,任务较重,问题较复杂。重庆市在培训范式中着重抓好"四个效应"的价值升华,极大地提高了影子培训的成效。

一、扎实开展需求调研,增强影子培训的"计划效应"

培训方案的制定要从校长实际需求出发,培训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要考虑到校长的成人特点[3]。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按照"计划周全、措施得力、制度先行"的原则,重庆市结合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现实需要,选取具有影子培训实践经验的校长、学校、部分区县培训机构,通过现场访谈、电话咨询等方式,收集体验式培训的相关操作模式、培训重点等经验与注意事项;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从学校定位与规划、学校课程与教学、学校德育与文化、学校队伍与评价、学校特色与潜力等角度收集每一名参训校长的所在校实际情况与个人培训需求,初步设计培训课程和培训方式、遴选培训师资、拟定培训方案,并邀请专家指导组进行审议论证,确保培训工作能有序、扎实、高效地推行。

二、努力革新培训内容,提升影子培训的"引导效应"

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重庆市坚持"五个兼顾":兼顾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及基础教育发展趋势;兼顾国内外对于影子培训的综述和学校管理的理论前沿与实务展示;兼顾重庆市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的现实情况和异同处;兼顾实践基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管理模式的先进性与代表性;兼顾参训校长素质提高和所在校发展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点面结合、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落实,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四级"培训内容体系。主要呈现为"主题引导-市情介绍-经验提点-实践感悟"四大模块:第一,站在整个国内基础教育的高度,对全国基础教育发展态势及影子培训的实施现状、特点、方式等进行一一阐述,并以学校特色教育为切入点,对影子培训进行基地研修主题引导;第二,从重庆市基础教育发展的态势入手,使参训校长理清工作思路、优化办学目标,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需解决的困惑;第三,邀请具有海内外影子培训的施训和参训双重经验的知名校长进行经验分享与实践提点,从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对参训校长进行体验式培训的态度和方式导向;第四,凸显体验式培训的不寻常之处,将培训内容的讲授权限引渡到实践基地校长及指导工作团队手中,分别从办学思想、教学、德育、教务管理、特色教育、文化建设、后勤、总务等横切面,从学校的行政领导班子、职能处室、年级、班级等纵切面展现培训内容的实用价值与代表借鉴性,使参培学员全方位领略感悟。

三、有效创新培训形式,彰显影子培训的"特色效应"

(一)设计实施"四结合"培训模式

充分发挥每一位校长的智慧,让每一位校长开动脑筋,实现自我发展[2]。重庆市采用"集中理论辅导――师徒结对指导――交流反思研讨――跟踪反馈评价"四结合培训模式,贯穿培训始末,特别是除了以实践基地学校为基准建立学习组之外,还通过建立分层次的大组学习共同体,深入开展学习组之间的研修交流,潜在扩大参训校长的研修范围,碰撞研修思想,分享经验,解决困惑,分别形成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层次的独特研修主题。

(二)探索创建"五六七"任务流程

项目组织机构按照"开展需求调研组织开展集中培训跟踪指导基地研修主持总结交流后期调查反馈"的五步任务流程进行组织管理。实践基地学校按照"了解学员需求情况师徒结对协商制定个人研修方案示范指导研修活动交流指导学员工作方案考核点评"的六步任务流程开展基地研修活动。参训校长按照"明确研修问题制定个人研修方案实地研修分组交流研讨总结汇报交流撰写工作改进方案回校实践"的七步任务流程进行影子培训,有效地保障了影子培训的有序实施。

(三)整合采取"四个一"任务模式

实践基地学校在影子培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重庆市影子培训试点期间,基地学校采用"一名导师校长、一个指导团队、一份执行方案、一种指导特色"的任务模式。实践基地校长作为基地研修导师,分别整合资源,组建一个由本校行政班子成员等组成的指导团队;在了解参训校长的研修需求与所在校实际情况后,结合基地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等,在与参训校长协商制定个人研修方案的基础上,制定一份针对本校影子培训学习小组的执行方案,明确本组成员的研修主题、研修目标、研修任务等,形成本校的独特指导特色。

(四)重点突显三大指导特色

重庆市十所实践基地学校在基地研修期间,努力探索指导模式,创新指导内容,形成了三大指导特色。

1."版块带培"指导特色。影子研修的每一天分别由学校教学、教务、德育、总务等不同版块的负责人和基地校长一起带培,形成了参训校长对基地学校的系统研究,寓细节于宏观。

2."角色扮演"指导特色。采用角色担当和角色互换形式进行影子培训,强调实际参与,让每名参训校长定期承担一个角色,通过参加座谈会、行政办公会等环节,对这个角色所面临的实际事务提出建议,与基地校长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并参加学月考试分析会、生活管理老师与班主任情况沟通会等细节环节,与普通任课教师、班主任,甚至是学生或家长的角色进行互换,以换位思考的形式掌握学校管理的机遇与桎梏。

3."特色推荐"指导特色。结合参训校长的实际情况、参训需求,以基地学校突出发展的办学思想、校园文化等办学特色为指导重点,并以延伸状态将指导范围逐步扩大至师资队伍、管理机制等学校管理的脉络,循序渐进地突出指导重点,引领参训学员从点到面地进行总结提炼。

四、重视优化管理模式,强化影子培训的"人文效应"

为适应影子培训模式与常规集中培训模式的差异,力求培训规范化、实效化,重庆市及时调整管理方式,优化管理模式,践行了"三级管理体系":制度性管理、互动性管理、自我性管理。第一,制定了《影子培训手册》、《影子培训考核量化表》、《学员学习、生活指南》等规章制度,对管理机构、基地学校和培训学员明确了具体的职责要求,为培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了可靠保证。第二,采用相互监督模式,调动互动管理的积极性。各学习小组组长负责对本组学员进行监督和量化考核;影子校长对基地学校校长和市干训中心进行考核调查;基地学校对学习小组成员进行研修鉴定;市干训中心则针对十所实践基地学校建立了项目联络员制度,分组了解各校基地研修的动向与进度。第三,运用自我约束的形式,各参训学员严格完成文本性约束材料,并勇于进行自我鉴定和剖析,形成由内而外的自我研修干劲。

重庆市倡导人文关怀,坚持人本原则,极力创建"寓服务于管理"的培训氛围。由联络员分组将参训校长派送至实践基地学校,圆满完成对接任务;基地研修期间,前往十所实践基地学校对参训校长进行慰问关心,并由联络员定时与学习小组组长和基地校长保持联系,尽量帮助学员调整研修中的不适应,鼓励并创造互相关心、互相学习、积极向上的培训风气。

五、重庆市改进影子培训的两点思考

影子培训虽然成效显著,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集中培训内容仍显宽泛,对影子研修期间的研修主题与问题导入的把握力度不够到位。其二,培训时间较短,参训校长普遍反映在短时间内接收如此高强度的信息有一定难度。这些问题将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影子培训工作中努力改进、不断创新。

(一)加强课程建设,强化培训的科学性

围绕农村教育的热点、重点、难点,紧扣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研修主题,在集中培训期间,注意点面结合,祛除大课教学形式,争取以小课保证新、精、实,以科学的培训课程帮助参训校长通过理论指导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凝炼问题,明确基地研修期间的观察内容和观察方法,以引导参训校长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思想状态进入高强度的基地研修。

(二)加强后续跟踪,探索培训的创新性

设计一定期限作为跟踪反馈时段,掌握参训校长的实际成效,明确其提交的工作改进方案的实施进度与有效度;并邀请实践基地校长加入后续跟踪专家团队,提供更实效地跟踪指导与建议,拉长培训时间,创新培训形式。

参考文献

[1] 陈丽等.校长培训需求与课程设计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6.

校庆工作经验总结篇9

教师节期间,学校开展了庆祝活动,对于活动的举办,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总结呢?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教师节活动总结,请笑纳!

教师节活动总结1庆祝教师节活动总结第__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校以教师节作为向学生进行尊师教育的重要契机,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庆祝教育活动。让学生获得为人师表的感受,体验教师工作的辛劳,明白尊敬师长的道理,学会自主学习的自我管理。

一、开展为老师写一封慰问信、为老师办一期手抄报和画一幅画等形式的庆祝活动。

二、召开"为教师喝彩"教师会议。

庆祝教师节活动总结第__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校杨校长以"为教师喝彩"为主题做了教师会讲话。会上,杨校长向辛勤工作庆祝教师节活动总结教育战线上的教师,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节日的问候!对我校获得的成绩和荣誉及全体教师的努力工作做出了充分的肯定,并向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为人师表,做一名多能型教师。

三、号召学生们观察教师一天的工作:上课、批改作业、组织活动、辅导学生等等,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和主要工作内容。学生说:过去总认为老师既轻松又威风,往讲台上一站,说说写写就行了,而我们太累了。经过这几天的观察才知道,老师真不容易。别看短短的40分钟,老师们光为此做的准备就远远超过40分钟,还有课下的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再长的时间也代表不了老师为我们所付出的心血,况且老师的工作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上课。我想真诚的对老师们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

四、“谢师卡”动手制作谢师卡活动为杜绝以往为老师购买教师节日礼物的旧习,我校号召学生能够自己动手、自己动脑,为老师做一份小礼物,卡片上写上自己最想和老师说的话,以此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活动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同时也杜绝了购买教师节日礼物的旧习。

五、“老师,谢谢您的爱”主题班队会9月9日下午,我校6年级2班召开了“老师,谢谢您的爱”主题班队会,班会上,同学们朗诵诗歌,为老师献上一首歌,还为老师献上一束鲜花,美丽的诗句,动听的歌曲都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爱。通过班队会活动让学生们与老师的心更近了。

教师节庆祝这天,每位从教室里走出来的教师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有的班学生给老师送上了节日祝福语,有的班学生给老师献上了庄严的队礼,有的班学生为老师制作了精美的图片……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行动,可带给老师的是欣慰无限。通过此次活动,少先队员们走近了老师,了解了老师,理解了老师,体验教师工作的辛劳,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不仅如此,相信“尊师”已经庆祝教师节活动总结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它将伴随学生走过以后的每一个教师节、生活中的每一天。

教师节活动总结220__年的教师节是中国第二十五个教师节。九月金秋,空气中弥漫着感念师恩的情绪。尊师重教是永远的美德。过去的,现庆祝教师节活动总结的,将来的,所有的教师都应该享受崇敬与祝福。我校为了让老师们愉快、充实地度过这个教师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以班为单位开展庆祝活动成为亮点

由政教处组织召开班主任会议,要求庆祝教师节活动总结九月十日下午最后一节课以班为单位进行庆祝活动。班级庆祝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明确,“感恩祖国”“红烛颂”等主题队会更是班级庆祝的亮点。以歌曲、诗歌朗诵为形式,充分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之情,营造了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育人氛围。

二、利用橱窗、板报、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优秀教师风采,倡导尊师重教新风,营造浓厚节日气氛。升旗仪式上,李老师作了“感教师培育之恩、树立志成才之路”国旗下讲话。青年教师们以回报社会的活动来庆祝这个教师节。他们为学生剪指甲、包书皮等,深受学生喜爱也获得了家长的好评。

三、“老师,谢谢您的爱”主题队会

利用班队活动开展了“老师,谢谢您的爱”主题队会,各班都以多种形式庆祝教师节。

1、低年级开展向老师交满意答卷活动。

教师节这天,低龄学生一早就将自己工整的作业摆到了老师的面前,教师看到学生完美的作业,脸上流露出欣慰的微笑。

2、中年级学生庆祝教师节活动总结教师节当天,为教师亲自制作贺卡,当学生把精美的贺卡送到老师的面前,老师看到贺卡上写着“教师节快乐”、“老师您辛苦了”等话语,老师非常的惊喜,觉得学生们都张大了,懂事了。

3、高年级开展感恩活动,学生们兴高采烈的开展了为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活动,有的同学一大早就来到学校为老师打扫办公室,有的同学为老师端来了热腾腾的水┉,这些活动让老师感动,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

四、矿、社区等主要亲临学校开展交心谈心活动。9月10下午4点,各级领导、全体教师聚集庆祝教师节活动总结学校会议厅,欢度自己的节日;5点,矿、社区及学校领导、党员教师、青年教师等齐聚一堂,召开茶话会、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座谈时,不少教师为学校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领导们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一定及时加以整改。

三、全面关心教师,共祝美好未来。

学校领导不仅关心教师的工作,同时也十分关心教师的生活和健康。学校组织召开了全体庆祝教师节活动总结岗教职工庆祝会。会上,学校领导充分肯定了全体教职工一年来的辛勤工作,送去节日的祝福,希望全体教职工团结协作,努力工作,共同开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校长指出,我们目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认同,但我们庆祝教师节活动总结感到欣慰的同时,应该时刻注意到自身的不足,应该时常以相关法规、政策来对照自己,检查并改正存庆祝教师节活动总结的问题,争取庆祝教师节活动总结明年的教师节庆祝大会上每个人都能发现自己较大的进步。

总之,今年我校的教师节庆祝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成效显著,使每位老师振奋了精神,鼓足干劲,准备庆祝教师节活动总结今后的工作中大显身手。其次,铸造了团结、奋进的教师队伍,营造了人文、和谐的育人环境,为我校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节活动总结3不知不觉,开学已经一个多星期了,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教师节。这是第二十个老师的节日,9月8日这天,我们班成功举办了以“星之源”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这次活动,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每一个节目都进行了精心的串排,还各自安排了负责人来监督排练。下面,让我对各个节目的情况做个总结。

1、节目“歌声代表我的心”

这是一个比较有新意的节目,它同时也能够体现我们032班的特色。我们把五手脍炙人口的歌曲改了词,分成几个小组带领全班同学延长。高潮部分的一首《对面的老师看过来》更是邀请了嘉宾老师上台表演,活跃了班级气氛。唯一不足的是各个歌曲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带唱的同学也不够放松,但并不影响节目质量。

2、游戏“用心体会”

这是一个考验你手与心的敏感度的游戏。首先请3名人员上台参与,由主持人分别为他们戴上眼罩,让参与者面对一张桌子。桌上放着一个待接触物,由主持人把物品逐一送到各参与者面前,拉住他们的手接触物品,最后得出答案—此物系何物。游戏分成了3组,准备好的被摸物品分别是苦瓜,猕猴桃和黄鳝鱼。最有意思的是,当到摸黄鳝时,同学们不约而同发出一声声尖叫,把气氛弄得恐怖极了!这一轮我们请了3位老师参与。胆小的班主任李娟老师听闻惊叫大惊失色,手碰触到滑溜如蛇般的黄鳝后更是高呼“泥鳅”!倒是另一个嘉宾邹萍老师伸手一捞,还仔细触摸一阵后,回答了声“应该是黄鳝”,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个游戏活跃了气氛,更使得大家在娱乐中得到了放松,大家都觉得是个不错的游戏。

3、现场小采访

这是中场花絮。我们安排了两名小记者在节目中蹦出来对各位嘉宾老师进行采访,连问几个“最难忘”“最欣慰”“最糗”等等,各位老师都十分积极地配合采访,会场上更是时不时爆出阵阵掌声。

4、诗朗诵《老师的眼睛》

由3名同学上台朗诵。虽然其中有些部分卡住一会儿,但还是能够较顺利表演下来。这个节目的不足是准备的时间较短,所以表演者不是很熟练,而且表情动作也不是很自然。

5、小品《意外的礼物》

这是由班上较调皮的几个男生加上两名女同学和班干部排的小品。剧情简单地说就是—一个调皮的班级,十分不尊重老师的课堂,把课任老师气得七窍生烟,但他们却十分害怕教导主任,只要她一来,闹哄哄的班级就顿时鸦雀无声。教师节快到了,在班长的带领下,打击啊精心准备了几份礼物送给老师。教师节这天,老师刚进门就被团团鲜花和礼物包围起来。同学门齐喊“老师,节日快乐”。教导主任听闻吵闹声又如往常一样踱过来,同样被礼物包围住。这时,节目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大家手捧礼物送至教室后方,各嘉宾老师的手中。主持人带领大家齐呼“老师,节日快乐”,就这样把“意外的礼物”送至各老师手中。

总的来说,本次班会活动举办得还算是十分成功的。在活动前,同学们更是积极地布置班级,给了活动场所一个温馨的环境。这次活动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也让各同学施展了其才能。活动气氛也较活跃,展现了我们032的班级魅力。但是,排练的时间较短,使我们各节目的串排还不是很精,让我们取其长,补其短,把下次活动办得更好!

教师节活动总结4今年教师节,按中心校制定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本着“隆重、热烈、简朴、务实”的原则,组织开展了庆祝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1、各班都出了以教师节为主题的黑板报,内容丰富多彩。

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老师们送上了节日的祝福,一张张精美的贺卡、一束束美丽的鲜花、一句句温暖的问候语,代表了学生一颗颗火热和充满感激的心。

2、召开了教职工的表彰大会。

会上校领导给全体教职工送上了节日的祝福和亲切的问候,并表彰了先进班级和个人,并进一步强调了师德的重要性,鼓舞教师们要努力工作,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提高,树立振兴教育、教师为本和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观念。孙校长的话进一步增强了全体教职工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了教师敬业乐教、教书育人的热情。教师们纷纷表示,一定会认真工作,无私奉献,甘愿如春蚕,把美好的青春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

3、组织了教职工庆祝教师节活动----开展校园首届小学教师书法、绘画、大赛活动。

9月10日下午放学后,由校领导牵头,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了开展校园首届小学教师书法、绘画、大赛活动。活动人人参与,场面热烈而有趣,不时地有掌声响起,这项活动充分体现了全体教职工的文化内涵。

4、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学校要会同领导干部对优秀教师、离退休教师进行慰问,帮助解决教师在工作、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让广大教职工感受到对他们的关爱从而更要激情投入到教学当中去。

教师节的庆祝活动中,我们互相祝福着,我们为自己是一名教师而感到光荣,感到自豪。

活动虽然短暂,但活动中的美丽却让人无法忘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让我们继续努力,让美丽成就每一天。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一个美丽的日子,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教职员工度过了简朴、热烈而又充实的一天。通过活动,我们看到了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感受了桃李满天下的自豪。

教师节活动总结5九月金秋,老师是这个季节的主题,空气中弥漫着感念师恩的情绪。尊师重教是永远的美德。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所有的教师都应该享受崇敬与祝福。

我校为了让老师们愉快、充实地度过这个教师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利用橱窗、板报、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优秀教师风采,倡导尊师重教新风,营造浓厚节日气氛。升旗仪式上,华慧书记代表学校领导为各位老师送出了深深的祝福。

二、各班利用各种形式庆祝教师节

1、低年级开展向老师交满意答卷活动。

教师节这天,低年级学生一早就将自己工整的作业摆到了老师的面前,教师看到学生完美的作业,脸上流露出欣慰的微笑。

2、中年级学生在教师节当天,为教师写一句祝福的话,当学生把精美的贺卡送到老师的面前,老师看到贺卡上写着“教师节快乐”、“老师您辛苦了”等话语,老师非常的惊喜,觉得学生们都张大了,懂事了。

3、高年级开展感恩活动,学生们兴高采烈的开展了为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活动,有的同学一大早就来到学校为老师打扫办公室,有的同学为老师送作业本等┉,这些活动让老师感动,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

三、开展教师节庆祝活动。9月5日下午,全校老师在会议室济济一堂开展教师节庆祝活动。庆祝活动从学习全国优秀教师开始,在缅怀优秀教师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思想觉悟。座谈中,我校领导向外出支教和来我校学习的老师献上了鲜花,向她们表示祝福。大家聆听了支教教师的点滴感受,并获益匪浅。

校庆工作经验总结篇10

国庆节维稳个人工作总结【1】

在泸州市党代会、国庆节特护期间(9月20日至10月10日),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我校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确保了学校的安全与和谐。

一、加强了领导,提高了认识

我校成立了市党代会、国庆节特护期间安全、、维稳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支部书记、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中层干部及各班班主任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周毅兼任办公室主任。为全面提高师生的认识,充分利用了例会等形式,向师生宣讲政策,提高法律意识。要求全体师生能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有问题、有隐患向工作小组汇报,不越级,不上访。

二、全面开展安全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学校对全校的教师、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社会安全隐患排查,对学校食堂的食品每天进行安全检查。彻底消灭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领导,学校与社会等一切不安定的因素。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双方坐到一起来解决。把一切有不稳定的社会隐患扼杀在萌芽。创造了一个和谐的育人环境,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了一个融洽的大家庭,确保了学校工作的稳定。

三、紧密联系家长,认真做好学生的假期安全工作

在国庆长假期间,要求家长在学生假期时候认真做好子女的假期安全监督工作。特别是留守儿童家庭,要求各家长认真做好学生外出的安全教育。

四、校园安全工作的开展

学校充分利用双休日、国庆长假期间对学校开展如下一些安全工作。

1.对校园基础设施、消防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和检修。2.对校园校舍进行全面安全检查。

3.加强了进出入校园人员的排查工作,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园,以确保校园安全。

4.完善了《学校门卫制度》,加强了来客登记制度。

5.再次细化了值周工作要求和细则,坚决维护上学、放学秩序。

6.加强国庆节前后安保巡逻工作,门卫和值班人员做到了每日对校园进行三次巡逻。

7.加强全校各班安全教育宣传工作,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形成立体宣传网络。

全校教工秉承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的理念,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泸州市党代会、国庆节特护期间我校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坚决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和谐!

国庆节维稳个人工作总结【2】

在中央和省维稳工作组的领导下,我市维稳工作组从X月XX日进驻北京到X月XX日结束撤离,圆满完成了国庆期间维稳工作任务,全市无异常维稳事件和人员倒流现象,实现了省委领导提出的国庆期间两无两下降工作目标。

一、基本情况

二、工作特点

经验。

三、工作体会

国庆节维稳个人工作总结【3】

社区按照创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的要求,认真贯彻街道综治办在国庆前夕召开的综治会议的会议精神,在国庆期间做好辖区内社会治安动态监控,并实行零报告的制度,以便出现问题能及时处理,防止在节日期间出现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为确保辖区的稳定,社区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在当前建国六十三周年的难得的重要历史机遇下,更应抓好维稳工作,保一方平安;在维稳工作中,社区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并且将其作为维稳工作的重点,做到以预防为主,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之中。在节日期间,安排居民小组长、楼栋长注意辖区居民的动向,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二、是抓治安管理,促社区安全

社区以加强治安管理,确保社区稳定为目标,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切实搞好治安管理工作,维护社区治安稳定和居民的财产安全。尤其在国庆节期间,社区安排工作人员和巡逻队员分组,对全辖区进行巡逻,对重点部位加强人手、加强巡逻,做到24小时不间断巡视,最大限度保证了社区的治安稳定,居民生活井然有序,没有群众集体上访事件发生。

三、认真做好反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