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才工作经验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1 03:46:34

引才工作经验总结

引才工作经验总结篇1

关键词:生理学;实验教学;探讨

在整个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生理学的各种生理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许多生命活动规律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实验环节是教学过程中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不可少的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

笔者经过十几年的生理实验教学实践,对生理学实验教学有以下几点探讨和体会。

一、做好实验课前准备工作

首先,要透彻掌握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的牢固掌握是完成生理实验课教学的坚实基础,也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只有理论知识扎实,才能把握整个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在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解释相关实验现象,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其次,要明确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获取哪些知识及技能,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二、加强实验课组织指导

实验讲解和示范时间应与学生操作的时间在分配比例上恰到好处。这就需要在实验教学备课时根据不同实验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心的设计,力求简短、清晰、重点,把时间留给学生去实践,在实践中给予指导。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应该巡回检查指导,及时指导并预防不规范的操作方法,对学生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错误应及时纠正和引导。教师辅导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应提出质疑,把问题还给学生,启发学生去思考,同时引导学生自己排除实验故障,找到答案或解决的办法,突出学生在实验课中的主体作用。

三、重视实验小结与总结

总结是一堂实验课的结果,通过总结才能得出结论,才能养成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才能提高以后实验的效果。教师要对全班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简单总结,要全面地指出学生实验中的优缺点,并分析原因。在完成实验之后,让学生分组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问题提出后,可以组织其他同学自由发言,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生理学实验教学应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加强实验课组织指导,重视实验小结与总结。要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核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从实验思路、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不但动手,更要动脑,在实验过程中验证掌握的理论知识,通过动手参与,主动探究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水平与动手能力都能得到巩固与提高。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归纳和总结,不断积累经验教训,不断改革和创新,以此来提高生理学实验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任安经,林丽,袁文俊.对八年制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2).

引才工作经验总结篇2

总结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通过对过去一阶段工作的回顾和分析评价,判明得失利弊,提高理性认识,用以指导今后工作的一种常用文书。

总结可以使本系统、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某一项工作的实践活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便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吸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出成果。它可以为各级领导和机关提供基层工作的情况和经验,以便加强科学管理和指导。它还可以用于表彰先进,树立典型、交流推广先进经验,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二、总结的特点

(一)内容的自我性。

总结是自身活动实践的产物。它以客观评价自身工作活动的经验教训为目的,以回顾自身工作情况为基本内容,以自身工作实践的事实为材料,其所总结出来的理性认识也应该反映自身工作实践的规律。所以内容的自我性是总结的本质特点。

(二)回顾的理论性。

总结应当忠实于自身工作实践活动,但是,总结不是工作实践活动的记录,不能完全照搬工作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它是对工作实践活动的本质概括,要在回顾工作实践活动全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规律,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正是总结

的价值所在。

三、总结的分类

根据内容的不同,可以把总结分为工作总结、生产总结、学结、教学总结、会议总结等等。

根据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全国性总结、地区性总结、部门性总结、本单位总结、班组总结等。

根据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月总结、季总结、年度总结、阶段性总结等。

从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两类。

四、总结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总结一般由标题、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一)标题。总结的标题大体上有两类构成形式:一类是公文式标题;一类是非公文式标题。公文式标题由单位名称、时间、事由、文种组成,如《××集团公司XX年度思想政治工作总结》、《××县XX年普法工作总结》,有的只写《工作总结》等。非公文式标题则比较灵活,有的为双行标题,如《增强体质,全面贯彻执行教育方针??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有的为单行标题,如《推动人才交流,培植人才资源》等。

(二)正文。总结正文的结构由前言、主体、结尾组成。

1、前言。即正文的开头,一般简明扼要地概述基本情况,交代背景,点明主旨或说明成绩,为主体内容的展开做必要的铺垫。例如: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干部强不

强,关键在班长”。能否选配好支部“一把手”,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

在工作中,我们积极围绕支部班子建设这个重点,紧紧抓住配好支部书记这个关键,着力走好“选人”、“育人”、“用人”这三步棋,努力把工作引向深入。

2、主体。这是总结的核心部分,其内容包括做法和体会,成绩和问题,经验和教训等。这一部分要求在全面回顾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深刻、透彻地分析取得成绩的原因、条件、做法、以及存在问题的根源和教训,揭示工作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回顾要全面,分析要透彻。

不同类型的总结,内容有所侧重,全面性总结其主体包括两个层次,即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对于一般的工作总结,重点放在成绩和经验上。

总结正文的结构,主要采用逻辑结构形式。全面性总结根据过去一段工作中的成绩和问题,或者经验和教训的内在联系去组织材料。专题性总结以经验为轴心去组织材料。

3、结尾。可以概述全文,可以说明好经验带来的效果,可以提出今后努力方向或改进意见。例如:

通过上述工作,促使支部书记和班子整体作用的发挥。不少村支部书记提出“任职一届、致富一方”,也出现了一批

;舍小家,顾大家”的支部书记先进典型。

(三)尾部。包括署名和时间两项内容。如果标题中已有署名,这里可不再写。

五、撰写总结应注意的问题

(一)首先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工作总结中,常常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好大喜功,搞浮夸,只讲成绩,不谈问题;另一种是将总结写成了“检讨书”,把工作说成一无是处。这两种都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总结的特点之一“回顾的理论性”,正是反映在如实地、一分为二地分析、评价自己的工作上,对成绩,不要夸大;对问题,不要轻描淡写。

(二)总结要写得有理论价值。一方面,要抓主要矛盾,无论谈成绩或谈存在问题,都不要面面俱到。另一方面,对主要矛盾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谈成绩要写清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效果如何,经验是什么;谈存在问题,要写清是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其性质是什么,教训是什么。这样的总结,才能对前一段的工作有所反思,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总结要用第一人称。即要从本单位、本部门的角度来撰写。表达方式以叙述、议论为主,说明为辅,可以夹叙夹议说。

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事情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

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按内容可以分为工作总结、学结、思想总结等;按时间可分为年度总结、季度总结等;按范围可分为个人总结、党支部(小组)总结、单位总结等;按总结的内容所涉及的面又可分为全面总结、专题总结等。

工作总结可不拘泥于"格式"和"框框",但以下内容是必须包括的:

(1)标题。总结的标题分为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

单标题又可分为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

公文式标题:单位名称十时限十总结内容十文称。如标题下或文末有单位署名,标题可省略单位名称等。

文章式标题一般是直接标明总结的基本观点,常用于专题总结。

双标题是同时使用上述两种标题,一般正题用文章式标题;副题采用公文式标题,补充说明单位、时限、内容等。

(2)基本情况。应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写明在本总结所包括的期限内的工作根据、指导思想以及对工作成绩的评价等内容。它是工作总结的引言,便于把下面的内容引出来,只要很短的一段文字就行了。

(3)工作回顾。要详细地叙述工作任务、完成的步骤、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对步骤和措施,要写得详细、具体,对取得的成效要表达得形象、生动。在写工作回顾的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照应到下一部分的经验教训,使之顺理成章地引出来,不至于造成前后不一的感觉。"

(4)经验教训。应从工作回顾中很自然地归纳提炼出采。一定要写得丰富、充实,并选用具体事例适当地展开议论。使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有论点,有论据,有血有肉,鲜明生动,确实能给人以启发和教益。

引才工作经验总结篇3

一、虚心学习,

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任务!

(一)在年里,我自觉加强学习,虚心求教释惑,不断理清工作思路,总结工作方法,一方面,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掌握方法积累经验。我注重以工作任务为牵引,依托工作岗位学习提高,通过观察、摸索、查阅资料和实践锻炼,较快地完成任务。另一方面,问书本、问同事,不断丰富知识掌握技巧。在各级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指导下,不断进步,逐渐摸清了工作中的基本情况,找到了切入点,把握住了工作重点和难点。

(二)年工程维修主要有:在卫生间后墙贴瓷砖,天花修补,二栋宿舍走廊护栏及宿舍阳台护栏的维修,还有各类大小维修已达几千件之多!

(三)爱岗敬业、扎实工作、不怕困难、勇挑重担,热情服务,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心系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职责,突出工作重点,落实管理目标责任制。

(一)年上半年,公司已制定了完善的规程及考勤制度年下半年,行政部组织召开了年的工作安排布置会议年底实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考评,将考评结果列入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年终绩效。在工作目标落实过程中宿舍管理完善工作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对清洁工每周不定期检查评分,对好的奖励,差的处罚。

(三)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要求负责宿舍固定资产管理,对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维修和使用维护。

(四)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为全面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公司消防安全工作在上级领导下,建立了消防安全检查制度,从而推动消防安全各项工作有效的开展。

三、主要经验和收获

在安防工作这两年来,完成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和收获:

(一)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下功夫熟悉基本业务,才能更好适应工作岗位。

(二)只有主动融入集体,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在新的环境中保持好的工作状态。

(三)只有坚持原则落实制度,认真统计盘点,才能履行好用品的申购与领用。

(四)只有树立服务意识,加强沟通协调,才能把分内的工作做好。

(五)要加强与员工的交流,要与员工做好沟通,解决员工工作上的情绪问题,要与员工进行思想交流。

四、加强检查,及时整改,在工作中正确认识自己。

(一)开展常规检查。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冬季公司对电线和宿舍区进行防火安全检查。

(二)经过这样紧张有序的一年,我感觉自己工作技能上了一个新台阶,做每一项工作都有了明确的计划和步骤,行动有了方向,工作有了目标,心中真正有了底!基本做到了忙而不乱,紧而不散,条理清楚,事事分明,从根本上摆脱了刚参加工作时只顾埋头苦干,不知总结经验的现象。就这样,我从无限繁忙中走进这一年,又从无限轻松中走出这一年,还有,在工作的同时,我还明白了为人处事的道理,也明白了,一个良好的心态、一份对工作的热诚及其相形之下的责任心是如何重要

(三)总结下来: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接触到了许多新事物、产生了许多新问题,也学习到了许多新知识、新经验,使自己在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上有了新的提高和进一步的完善。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时刻要求自己从实际出发,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力求做到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双提高。

五、要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兼听下面员工的意见,敢于荐举贤才,总结工作成绩与问题,及时采取对策!

六、存在的不足

总的来看,还存在不足的地方,还存在一些亟待我们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新的东西学习不够,工作上往往凭经验办事,凭以往的工作套路处理问题,表现出工作上的大胆创新不够。

(二)本部有个别员工,骄傲情绪较高,工作上我行我素,自已为是,公司的制度公开不遵守,在同事之间挑拨是非,嘲讽,冷语,这些情况不利于同事之间的团结,要从思想上加以教育或处罚,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形象。

(三)宿舍偷盗事件的发生,虽然我们做了不少工作,门窗加固,与其公司及员工宣传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但这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后来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现在工业园已安装了高清视频监控系统,这样就能更好的预防被盗事件的发生。

七、下步的打算

针对年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了做好新一年的工作,突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搞好与员工的协调,进一步理顺关系;

(二)加强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益;

(三)加强基础工作建设,强化管理的创新实践,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创新,及时与员工进行沟通,向广大员工宣传公司管理的相关规定,提高员工们的安全意识,同时在安全管理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广大公司员工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多向领导汇报自己在工作中的思想和感受,及时纠正和弥补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我们的工作要团结才有力量,要合作才会成功,才能把我们的工作推向前进!

1、总结要简单全面

哪一位上司在面对下属长篇大论式的工作总结都会头痛,尤其当下属不只1-2个人的时候,如果工作总结关系到业绩评估的话,不写全面了肯定不行。

一年下来,工作肯定做了不少,既要写全面,又不可能一一道来,怎么办呢?这时一定要把工作分门别类,同类的工作放在一起说,一般企业都有岗位职责,在年度总结中,根据岗位职责有针对性地总结工作,是年度工作总结全面性的保证。

2、使用数据说话

这一要点在上面的例子中也有非常好的体现,用数据对工作进行汇总,既简单明了,又能清楚地说明总结者的工作能力。但在工作中搜集、汇总、使用数据是一项有一定难度的工作,需要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有心地对工作进行记录。年度工作总结的数据,来自于每月、每周、每日,甚至每时的工作总结。

3、工作总结要有成绩,也要适当提出问题

成绩肯定是工作总结的重头戏,但如果完全不讲到工作中的问题,则显得不够内省,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但问题怎么提,很有技巧,既要提出问题,还不能让问题变成自己真正的“问题”或“毛病”,引起上司对自己不好的看法。

建议在工作总结中,将问题以挑战的形式表现,尽量表现问题的客观原因,及外部形势发展变化所引起的新挑战。

4、总结既是过去工作的回顾,也要面向未来工作进行展望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是基于挑战之上的。例如:强有力的招聘,适应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

1.挑战(实质是工作中存在或将要面对的问题):

a.在新的一年,招聘工作需面对行业的迅速发展而导致的人才短缺

b.产品研发成功,市场与销售全面展开,实施项目的人员储备不足

c.按业务发展计划,**年员工将由504人增加至800-1000人,增幅较大

2.应对:

a.网络招聘占75%,继续利用网络招聘的方法,并评估新兴网站,加大力度

引才工作经验总结篇4

关键词:基层会计团体 管理会计 作用

在《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多处提到了要发挥有关会计团体的作用。从会计学会(协会)的性质看,它是会计学术团体和会计行业组织;从其职能看,它具有组织会员开展会计学术研究、会计实务交流,会计咨询服务、会计知识培训等功能。因此,会计团体必须走在会计改革发展的前列,引导和支持会员单位及全体会员为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做出贡献。而基层会计团体,除了具有一般会计团体的性质职能外,又往往是单位会计机构的延伸,它更加贴近管理会计的实施主体,更应在推进管理会计中发挥积极作用。

基层会计团体应该在推进管理会计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本文联系S机电会计学会的实践进行探讨。

S机电会计学会(以下简称“机电会计学会”或“学会”)的会员单位涵盖了S机电行业的企事业单位,而S电气集团是在原S市机电工业管理局及其管辖单位的基础上改制设立,机电会计学会的会员单位与S电气集团及其下属各单位(以下统称“会员单位”)一致,面向S电气集团的全体财会人员(以下统称“会员”)。在集团财会领导(兼学会领导,以下统称“集团财会领导”)的协调下,会同集团会计机构,在推进S机电行业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发挥宣传培训的主渠道作用

在我国会计改革发展中,财务会计实现了与国际趋同及持续趋同,而管理会计的发展相对滞后。S电气集团虽然推行管理会计较早,但依旧停留在部分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运用,还没有引起各单位的足够重视。在推进管理会计中,做好宣传培训成为首要任务。S电气集团的财会工作实行垂直领导,即从集团总部到产业集团,从产业集团到企业,从企业到下属子企业;而机电会计学会直接面向各会员单位。集团财会领导为扩大管理会计的宣传培训面,发挥了学会的主渠道作用。

(一)利用会刊和微信公众号宣传管理会计

基层会计学会的会刊有着在业内发行量大、阅读面广及免费赠阅等优势,是向广大会员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机电会计学会在《上海机电财会》月刊开辟了“管理会计”、“知识之窗”专栏,集中宣传发展管理会计的意义、作用及管理会计的先进工具方法。同时,在“专题报道”栏目及时宣传集团开展管理会计重点项目和会员单位联系本单位实际实施管理会计的动态。

基层会计团体的微信公众号虽然受众面没有其他社会公众号广泛,但由于它的内容贴近本行业实际,受到广大会员的青睐。机电会计学会在《上海机电财会》微信公众号,及时管理会计微新闻、微论文、微视频,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会员的关注度。微信公众号的及时性、可读性与期刊的全面性、深入性相结合,营造了学习管理会计、运用管理会计的氛围。

(二)通过讲座和办班培训管理会计知识

基层会计团体在管理会计培训中,一方面要开展现代管理会计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的培训,更新会员的知识;一方面要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和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机电会计学会先后举办了《管理会计与价值创造》、《管理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创新与应用》等大型讲座,邀请著名教授做精彩演讲,与会会员参与互动。每次讲座的听讲人员均多达400多人,广大会员一致反映,这样的讲座使大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拓展了思路,加深了对管理会计的理解。

学会还连续三年承办了集团财务总监培训班,每年对产业集团财务总监、二级企业财务总监、部分三级企业财务总监近100人进行24学时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第一年突出了“财务共享中心”的培训主题,促进S电气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第二年突出了“新常态下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培训主题,促进S电气完善战略、规划、预算、绩效四位一体的全面预算管理;第三年突出了“信息化、精细化管理会计”的培训主题,促进S电气完善财务业务融合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并充分运用系统数据,展开“数据透视”,深入分析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健康程度的具体因素,推动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扩大管理会计知识的普及面,学会举办了由广大会员参与的“管理会计知识竞赛”;为了增强管理会计知识辅导的针对性,学会举办了“管理会计咨询会”,组织专家解答会员在实际运用管理会计中的具体问题,并将微信公众号与腾讯的“部落”功能相连接,在公众号页面开辟了“咨询平台”,随时解答会员提问。

(三)采用多种形式培养管理会计人才

目前,我国的会计团体尚不具备考核认证管理会计资质的职能,国家也是将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纳入整体会计人才培养工程。会计团体应该支持政府的会计人才培养工程,并探索与国际会计团体合作培养管理会计人才。基层会计团体重在为会计人才培养工程推荐人才和组织会员参加适合本行业需要的合作项目。

机电会计学会会同S电气集团每年推荐优秀财会干部参加地方会计领军人才培养;适时推荐更优秀的人才参加全国领军人才培养。根据S电气集团境外业务不断扩大、境外分公司及境外并购企业不断增加,而对国际化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学会选择了比较成熟的、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中国总会计师协会联合引进的国际财务管理师项目(IFM),组织并资助业内70多名财会骨干参加了高级国际财务管理师课程的培训和考试,并辅导他们撰写职业能力评估材料。目前,参考人员均已通过考评审核,获得了SIFM证书,为集团培养和储备了一批国际化的管理会计人才。

二、发挥研究交流的组织推动作用

管理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不断总结研究实践经验,把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再回到实践中检验,在进一步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再创新方法、总结新经验,不断提升和创新管理会计。基层会计团体既有行业专家的理论支持,又有会员单位的实践,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管理会计的研究交流中发挥组织推动作用。

(一)组织管理会计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对发展管理会计理论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基层会计团体应将管理会计理论与会员单位实施管理会计的实践相结合选定研究课题。在课题研究中发动广大会员积极参与,吸取会员单位的实际经验教训,支持课题研究的主要论点;促进会员单位把管理会计的探索应用上升到理论高度。努力形成源于实践、高于实践的理论创新成果。

机电会计学会近年来每年组织管理会计课题研究,先后开展了《管理会计发展动力与实施机制研究》、《工业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转型发展期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创新管理会计,促进企业去产能稳增长》等课题研究。学会的各项课题研究分别在S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级会计学会立项或在专业杂志发表,形成了研究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二)举办管理会计征文活动

管理会计论文是课题研究的必要补充,可以发动更多会员、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研究探讨管理会计。基层会计团体应该动员广大会员参加上级的管理会计征文活动,并组织开展行业内的管理会计征文活动。

2015年机电会计学会响应财政部开展的管理会计征文活动,并举办了业内的管理会计征文活动,共评出优秀征文29篇,有多篇在《新会计》、《中国总会计师》、《财经研究》等杂志发表,其中《“一键式”管理会计信息化探析》一文被评为财政部管理会计征文活动优秀征文。2016年学会再次举办了“新常态下管理会计创新”征文活动,已收到会员来稿30多篇。通过征文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会员理论联系实际撰写管理会计论文的积极性。

(三)开展管理会计经验交流

尽管不少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有着应用管理会计的典型经验,但是这些企业各自的内外部环境和性质、行业、规模、发展阶段等与其他企业不一定相同。基层会计团体要根据“适应性”的原则,组织好本行业的管理会计经验交流,提高交流效果。

机电学会组织了多次业内管理会计经验交流会,让广大会员分享同行业先进企业的管理会计经验。如S电气电站集团“开展目标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经验、S三菱电梯公司“加强绩效管理促进企业由生产经营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的经验、S集优股份公司“运用管理会计整合境外购并企业”的经验、S海立股份公司“开展全员全过程成本控制提高竞争优势”的经验、S汽轮发电机厂“以管理会计信息化推进精细化管理”的经验等,在交流会上介绍后,符合集团战略、贴近行业实际的管理会计经验在其他会员单位得到了推广或借鉴。

三、发挥推广应用的助手作用

基层会计团体要成为单位财务领导的助手,成为单位财会机构的延伸,在管理会计实际应用中用好自身平台,当好参谋助手,发挥积极作用。

(一)宣贯和解读《管理会计基本指引》

管理会计基本指引是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的统领,也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指针。基层会计团体在发挥管理会计应用的参谋助手作用中,首先要引导会员学好基本指引。

机电会计学会召开专题学习会,组织会员单位学习财政部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宣贯和详细解读管理会计目标、管理会计应用原则、管理会计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要素、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及应用领域,并从《基本指引(草稿)》、《基本指引(征求意见稿)》到《基本指引》正式稿的完善过程,强调了管理会计的应用必须以战略为导向,适应单位内外部环境,合理运用相关工具方法,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通过《基本指引》的宣贯和解读,使与会会员进一步明确了管理会计应用的方向和方法。

(二)征集和汇编管理会计案例

案例示范是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的辅助,也是单位应用管理会计的活教材。如果说管理会计经验交流材料还只是“毛坯”或“半成品”的话,那么管理会计案例就是精雕细刻的“产成品”。基层会计团体要做好管理会计案例的整理、修改、挖掘、提炼,使其真正能起到示范作用。

机电学会开展了管理会计案例征集,收集整理了会员单位的20多个案例,从不同侧面反映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并按财政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应用案例格式文本(征求意见稿)》对案例进行补充调查及修改整理,汇编了业内的示范案例集。管理会计案例有效促进了各会员单位的管理会计应用。

(三)为管理会计应用项目提供支持

基层会计团体除了为会员单位提供管理会计应用知识、实际案例外,还应作为行业会计机构的延伸,直接参与或支持管理会计项目的实施。

引才工作经验总结篇5

高校学生是国家发展的生力军,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高校自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逐年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从1987年的36万上升至2013年的699万,就业难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已开始逐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加快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队伍建设已迫在眉睫。高校学生的就业工作离不开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努力,一支专业的、高水平的就业指导队伍,对学生的就业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高质量的就业指导人才的引进不但有利于高校的发展,同时在高校评估中也有着重要的推动力。高校的就业工作是高校、学生、市场和用人单位紧密结合的一个大系统,因此,高校就业指导人才的引进工作应该遵循高校就业系统的内在规律,运用系统哲学和系统科学的相关原理,如整体优化律、结构质变律、层次转化律和差异协同律等来指导高校就业指导人才的引进工作。

高校就业指导人才的引进工作应考虑人才队伍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高校涉及的就业指导人员大致可以分为校级就业工作分管领导、校级就业工作专职人员、院系就业负责人、院系就业辅导员以及专职教师五个层次。就业指导人员群体可以作为一个专门的系统加以分析和研究,只要能充分考虑人才引进工作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使五个部分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能相互协调、和谐发展,就能产生1+1>2的合力效果。恩格斯说:“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一个总的合力。”这样一个合力,是由就业指导人员这个系统中产生出来的,它将推动着这个系统朝着最优化的状态发展。也就是说,当高校领导决策得当,给予相应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就业工作专职人员能确保引进人才工作开展的基础平台和资金,院系就业负责人、院系就业辅导员和教师能给予相应的工作支持,大家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就业指导人才的引进工作就会更为容易,也更有成效。

但是,就业指导工作人才引进中往往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有经验的高层次人员不容易引进、专职人员岗位配比过低、有能力的辅导员及管理人员离职率流动性大等。在就业指导人才的引进工作中,不但要引进有经验敢于创新、有魄力敢于改革、有实力敢于决策的高层领导团队,还要引进服务意识强、兢兢业业的、实干的就业工作专职人员;不但要引进有责任心的,工作细致、执行力强的就业负责人,还要引进知识面宽、对就业工作了解、组织管理能力强的辅导员;此外,对就业领域有研究的教师和对市场有敏锐洞察力、职场经验丰富的相关人员也是引进的重点。因此,要积极构建系统的、全面的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只有这样,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有了各层次、高素质人才的互相配合,才能产生总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益。

要积极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对高层次人才所关心的问题,如工作环境、工作待遇、发展平台、家属安置等,高校要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构建积极、优惠、宽容的政策环境,最大限度地留住人才。

高校就业指导人才的引进工作应考虑人才队伍的结构功能优化群

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队伍中有着丰富多样的层次结构性,在就业指导人员中包含着各类的人群,有教学科研人员(教师、研究人员)、有基层的工作人员(辅导员、就业负责人)、有领导决策人员(分管领导、就业工作专职人员),这些人员之间的关系共同组成了就业指导人员这一系统的结构。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就业指导人员之间的关系应是协同和谐,共同发展,朝着同一个方向和目标前进。

系统辩证论认为,一定的系统结构可以使组成系统事物的各个子系统要素,发挥它们单独不能发挥的作用与功能。有什么样的系统结构,就有什么样的系统功能及系统属性。我们都知道,人类社会系统之所以能够维持下去,是因为这种社会结构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并且实现了满足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功能。同样地,就业指导人员系统如果要持续地维持和发展下去,就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引进先进高端的人才,把高校毕业生培养成为能适应社会发展、具有一定技能、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送入市场参与竞争,成为用人单位信任和满意的员工。在此过程中,实现其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功能。

高校就业指导人才的引进工作应使人才队伍由低层次逐步向高层次、单一层次向多层次转化

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竞争不再以人才的量大作为获胜标准,而是以人才的质优作为前提。因此,高校就业指导人才的引进工作应由低层次逐步向高层次、单一层次向多层次转化。系统都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低层次是高层次发发展的基础,高层次带动低层次协调发展。高校就业指导人才引进工作也要实现这样的发展,就引进的教师而言,要由教学型教师向教学科研型发展,就引进专业工作人员而言,要由单一技能向多种技能发展,这就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制定合理的保障制度,最终目的才能得以实现。也就是说在实际工作中引进的教师,不但要考虑他的教学能力、职称、学历等条件,还要考察他的科研能力,使就业指导工作有更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研究;专业工作人员要要求其有多种能力,除基本的沟通协调能力外,接触社会的经验是否丰富、为人处事的态度、对就业指导工作的热忱等都是考虑重点。

高校就业指导人才的引进工作应使人才队伍保持差异性的同时达到协同和谐发展

系统哲学认为,差异存在一切客观事物系统及思维的过程中,没有差异就没有协同。就业指导人员队伍中包括了领导、工作人员和教师,必然存在着差异性,要使得他们能在保持差异性的同时达到协同和谐发展。协同性从系统的整体、协调、统一等基本原则出发,揭示了系统内部各部分围绕整体目标做出的协同作用。有了差异性,就业指导人员能在遇到同一问题的时候给予不同的解决方案,拓宽思考问题的渠道,有了协同性,能使大家发挥集体作用,将零散的力量集中,产生出新的力量和能力。人才引进工作中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为了建立一支高水平的、长期协同发展的师资队伍。造就一支实战能力强、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成效的创新人才队伍。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要调动很多的资源和力量,比如管理体系的协调、考评体系的调整、后保证勤保障的建设等的协同发展,它们都是人才引进后能持续发挥其协同作用的保障。

引才工作经验总结篇6

关键词:河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09-0209-02

一、引言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是我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环节,海外高层次人才是支撑河南省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引领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省委也十分重视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这一点,在河南省省政府及科技厅每年的工作重点中均有所体现。可以看得出来,在如何建设一个“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中原经济区这样一个课题中,人才尤其是海外高层次人才,被放在了一个十分突出重要的地位上。我们有必要总结以往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提高人才引进工作的效率,保证人才利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输送高、精、尖人才。

二、河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过往和现状

日常人们所提到的“海归”,就是指那些海外留学后归国人员。“留学”一词,起源于百年前的清末,当时称之为“留洋”,采取公派形式。清末,国衰民弱,一代知识分子为寻求国家出路,选择“留洋救国”。

1978年6月23日,高考恢复不过半年,邓小平在中南海做出了这样的指示:“我赞成留学生数量增大……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同年,国家恢复公派留学生。198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打开了自费出国留学的大门。从此,中国海外留学生人数每年都保持持续增长势头。据教育部2013年3月1日公布的数据,“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39.96万。其中:国家公派1.35万人,单位公派1.16万人,自费留学37.45万人,成为世界第一留学大国。”[1]

90年代之前,海外留学人员有极高的回国率。目前,约70%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发展,且质量和回国率不如以前,海归人员回国以后普遍选择在国内一线城市或者沿海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工作和创业。这样的情况,给处在中部的河南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在客观上造成了一定困难。然而,省政府对人才,尤其是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十分重视,每年都出台新的政策予以支持。

根据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网站的政策法规公示信息,早在1992年,河南省就印发了《河南省鼓励出国留学人员来我省工作的暂行规定》,文件要求省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切实配合各级人事部门做好来豫工作的留学回国人员的安置和服务工作,并且按规定给予优待和妥善安置,对于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出国留学人员,由省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规定中最后一条特别提到:建立出国留学人员联系制度,充分发挥留学人员联谊团体的作用,以吸引更多的留学人员来我省工作。

2004年,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我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特别是要搭建河南省人才汇集、干事创业的政策平台,并大力吸引高层次人才。

2009年,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意见》,意见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引进标准,并计划组织实施河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百人计划”),计划用时为5-10年,同时要求创新政策,优化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发展环境,比如开辟绿色通道、搭建创业平台、提供优厚待遇、给予特殊保障。

201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海外留学人才来豫工作绿色通道的意见》,意见中指出,海外留学人才是我省急需的重要人才资源,是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要积极为海外留学人才来豫工作和创业创造条件。

为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省委省政府连续出台以上一系列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文件,并成立了河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为人才引进工作提供了政策和组织保障。

三、对以上现状的分析及总结

河南省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正式纳入政府工作日程,最早始于1992年,这一时间相比其他省份都比较早。

省委、省政府2009年研究决定并实施河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百人计划”,给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提供了政策保障。“百人计划” 主要在四大领域开展:一是依托省以上重点创新项目引进人才,二是依托省以上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引进人才,三是省以上重点企业和地方商业金融机构引进人才,四是依托以高新技术产业开放区为主的各类园区引进人才。

省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启动“百人计划”的基础上,扩展实施“中原崛起百千万海外人才引进工程”行动计划。“百”就是引进12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千”就是引进具有全日制博士、硕士学位的海外留学人员3500名;“万”就是引进海外专家智力5万人次,并建立10个左右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

“百人计划”以及“中原崛起百千万海外人才引进工程”是河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的有力举措,第一次比较系统地科学地对我省人才引进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有效部署,并提出了具体的引进目标。“计划”和“工程”现在都在有效实施过程中。2013年伊始,省科技厅继续加大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支持力度,对我省国家“”入选者和河南“百人计划”获得者予以多方支持,并且对海外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在政策、资金上予以优先支持,为其创新创业积极创造条件。[2]

资料显示,由河南省科技厅主管的郑州高新区,自2009年被中组部批准为河南省唯一的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目前已先后引进了近300名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其中有100多人直接从事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兴办了80多家留学生企业。郑州英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明贤博士作为“”、“百人计划”创业人才入选者,省科技厅为其安排50万元予以支持。郑州高新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引进人才的工作力度以及科技人才的密度居全省前列,其从政策支持、平台建设、服务保障等方面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进行强力支撑。

然而,现在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引进海外人才政策,只是对人才进行的资金补助,对企业的补贴还是空白,如果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引进资金,这样企业的压力将会小些。因此,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方面,政府应始终坚持把推动大企业和重点行业的发展确定为全市人才引进工作的重点和目标,不管这些“大企业”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要积极参与对他们人才工作的扶持。

例如,省政府可以确立河南的十大重点人才引进扶持企业或行业,对这些重点企业和行业人才引进工作进行重点扶持,使他们减轻包袱,轻装上阵,假以时日,在这些政策和人才的帮助下,这些重点企业和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了,政府最终也将会收获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河南是农业大省,在国家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尤其要注意对农业人才引进工作的扶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于农业建设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保障。

除了倡导省政府将政策落实之外,如果能搭建一个通畅的沟通机制,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引智措施。例如,在政府的网站设置海外人才交流的内容,企业或个人可以在网上提交创业项目计划书和求职意向,再由专门的人员负责对接,这样政府就可以跟企业或个人进行直接交流,增加了人才落户的可能性。

在当前海外人才构成中,留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面临着扎根国外以及国内一线大城市,还是在中原或内陆城市创业的两种选择。目前,中原日益显露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对海外高层次人才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但能留住人才才是关键,省内创业环境还需进行改善。省内企业在薪酬、环境等上面还有一定差距,有些企业依然摆脱不了官办作风,这也是阻止高层次人才回流的障碍。另外,个人所得税制相对较高也是一个问题。

省内企业应该努力学习国际上著名的大型跨国公司是如何千方百计地吸引高层次人才,学习他们的战略眼光,解放思想,创新人才工作政策和思路,创造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和环境,让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经验、世界一流的高层次人才毫无顾虑的留下来,为企业发展,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为中原崛起发挥他们的能量。

其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要实行与国际接轨的科研、管理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同时也要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密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和有效利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作用。

在人才的有效利用方面,学习其他已摸索出路子的省份、城市的先进经验,多与其他省市进行人才交流,实现高层次人才的有效利用。2008年10月,青岛市外专局在全国首创“区域间海归人才环流”新模式,与上海市建立留学人员服务工作交流制度,极大地吸引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在青岛创新创业。整个青岛市截至2008年底,共引进吸收海外留学人员3000余人,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已孵化留学人员企业40多家、注册资金总额2.4亿多元,年营业收入总和已突破20亿元。学习青岛市的经验,我们应尽快在省内城市之间以及省内城市与省外城市、国外城市之间建立高层次人才的交流通道,坚决不让高层次人才处于闲置、浪费状态。

四、启示

总的说来,我省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应当始终坚持:为重点企业发展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服务;为民营企业发展服务;对引进人才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以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为平台,进一步拓宽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渠道。

虽然我省海外高层次人才数量快速增加,人才层次不断提高,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活动日趋活跃,在我省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建设中原经济区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相比,我省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力量不够集中、力度不够大、政策仍然不够完善,引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特别是要重点引进一批国际一流的科学专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建设中原经济区为我们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政策支持,但同时也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提出更完善的政策措施,继续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保障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的有效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http:///s2013/outlet04/.

[2]http:///view.asp?aid=1317.

[3]韩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战略创新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1.

[4]李媛媛.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引进问题和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2.

[5]张奕涵.地方政府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引才工作经验总结篇7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师资队伍 结构 对策

师资队伍的结构和素质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决定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高职院校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和资队伍素质。

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结构和问题

1.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结构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一般由老教师、年轻教师、企业引进和兼职教师等四类人员构成。

(1)老教师。这类教师来源于原中专学校的教师。其特点是:①忠诚敬业。②知识面宽。不少老教师在其多年的教学活动中,讲授过三门甚至更多门课程,一般都掌握了多门课程的知识;③教学经验丰富。老教师长期在教学一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教学能力强,教学水平较高;④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老教师们,有的下过海,有的在企业长期兼职,有的经常带领当时的中专学生在企业实训或在校内指导学生实习。所以,他们具备了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基本特征;⑤职务高,职称高。老教师们大多数已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许多人担任了院系部领导或教研室主任等职;⑥老教师掌握的现代新知识少,不擅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⑦学历杂。这支教师队伍中,有本科学历、专科学历,甚至还有中专学历,也有少数在职研究生学历。从总体上讲,这是一支综合素质较高,值得信赖的师资力量。但是,在未来五到十年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将会退休。

(2)年轻教师。这类教师是高职学院成立后,各学校招聘的高校毕业生。其特点是:①非师范生多。高职院校新招进的大批年轻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多数是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的学生,他们从事教学工作时间短,也没有系统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②专业实践经验少。年轻教师几乎未参与过社会实践,他们不熟悉企业生产、销售流程及相关专业技能,动手能力不强;③高学历者多。年轻教师以大学本科学历为主,有少量研究生学历,还有的是从教后,参加了研究生班学习,取得研究生学历。他们掌握了所学专业的新理论和新知识,能熟练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软件进行现代化教学;④从业志愿不定型者多。一些年轻教师不安于高职教学工作,其中一些人还在寻找机会,希望到机关或有影响的企业谋职。总之,这是一支掌握现代专业知识,但专业实践经验不足、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充满活力的师资力量。他们是高职学院未来发展的希望和依靠。

(3)企业引进。这类教师是学校从企业或行业引进的人才。其特点是:①人数少。在各高职院校中,企业引进教师的人数仅占学校教师总数的5%左右;②实践经验丰富。这类教师一般有五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他们曾经是企业的业务或技术骨干,有的还具有经济师、工程师、会计师等技术职称;③专业理论知识陈旧,不熟悉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缺乏教学工作经验。

(4)兼职教师。这类教师是各高职学院聘请的高校、企业、行业的兼职人员。其特点是:①挂名者多,兼课者少。有的兼职教师仅在学校挂名,从不授课;②流动性大。兼职教师和学校没有稳定的合作关系,有的还在多个学校兼职,他们往往以其工作方便性或报酬的多少来决定其的兼职自愿;③管理难度大。兼职教师们通常是以其所在单位的工作为主,他们要遵守各自所在单位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难以按照学校的教学安排,连续为学生授课,经常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④许多兼职教师不了解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责任心不强,不善组织教学活动。

2.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分析可知,当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是“四低”现象并存。即: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低、双师型教师比例低、企业行业引进教师比例低、稳定的兼职教师比例低等。“四低”现象的存在,影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是要实现由“四低”到“四高”的转变——实现高职教师队伍中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高、双师型教师比例高、企业行业引进教师比例高、稳定的兼职教师比例高等。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高职院校应按照高学历,双师型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要求,建立结构合理,具有“四高”特点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1.多渠道引进高素质人才,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1)引进高学历师资,提高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高职院校引进师资的重点一般应是研究生以上学历。从当前的实际来看,不少高学历人才一般不会将高职院校作为其择业首选,他们更愿意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大型国有企业、政府部门或本科院校发展。所以,仅靠高职院校自身的竞争力是难以吸引高学历人才的。高职院校吸引高水平师资需要政府部门在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2)引进行业企业优秀人才,提高企业行业引进教师比例。增加实践课和实训课的开出率,必须有足够的实训指导教师;提高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有高质量的实训指导教师;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必须有专职的实训指导教师。要实现上述目标,高职院校就必须大力引进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解决实训师资数量不足和素质不高的问题。一方面政府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废除企业人才进入事业单位的政策限令,打通企业编制与事业单位编制的界限,为企业人员(包括私营企业人员)到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自身必须深化改革,制订优惠政策,吸引行业企业的优秀人才。

(3)聘请兼职教师,提高稳定的兼职教师比例。兼职教师的加盟,能改变高职院校的师资结构,补充专职教师的不足,解决实训指导教师的数量,提高实训教学水平。在国外,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比例普遍较高。德国高等专科学校中,兼职教师占60%~80%;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占60%以上;加拿大社区学院,兼职教师的比例高达90%。国内外实践证明,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对高职院校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职院校要多渠道聘请兼职教师,逐步提高兼职教师的比例,形成实践技能课程和实训课主要由具有相应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高职院校要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保持和兼职教师的常态化沟通,并创造条件将优秀的兼职教师引进学校,变成正式的专职教师。学校还可以聘请已退休且身体健康的老会计师、老工程师、老推销员等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2.建立学习、培训机制,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形成

高职院校教师要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学校也必须建立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健全的师资培训机制,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1)增强师资培训的针对性。在教师培训中,要针对不同类型教师的短板,制订培训计划,设计培训方案。通过针对性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和教学理论水平等,使他们成为高职学院“双师型”教师的主体,成为未来合格的专业带头人;通过针对性培训,让引进教师和兼职教师了解和熟悉高职教学特点,掌握基本的教学理论和方法;通过针对性培训,帮助老年教师掌握现代教学技术,促进其知识更新等。同时,要加强对年轻教师、引进教师、兼职教师和新招聘教师的高职教学理论、教学规律、教学艺术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2)构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学习机制

①发挥教研活动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作用。高职院校要明确教研活动的功能和作用,创新教研活动的形式,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教研活动不单纯是行政事务性会议,它的主要功能是教学活动的准备与教学活动的总结。前者是讨论教学内容、制订教学计划、协调教学关系、讨论教学方法。后者是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通过教研活动达到教师间的互相交流和相互促进,尤其有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教研活动应至少每周一次,要恒久坚持。此外,学校还应邀请兼职教师参加教研活动。

②发挥传统的听课制度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作用。落实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制度,使教师在互相听课中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取长补短的目的。老教师要听年轻教师的课,以学习他们的新知识,帮助他们发现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兼职教师、外聘教师、年轻教师听老教师的课,以学习他们的教学艺术、理论知识和教学态度;年轻教师、老教师听兼职教师、外聘教师的课,以向他们学习相关的实践经验和知识。高职院校应探索听课这一形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制订促进教师间互相听课的制度,并长期坚持。

③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平台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作用。“企业经历”是认定“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条件之一。校企合作不仅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实训问题,也不仅是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问题,它也应当是校企双方合作培训人员的平台。校企双方要实行人员互聘、互相兼职的常态机制。学校应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到企业兼职、调研、讲学等。坚持新任教师深入企业一线顶岗实践制度,在实践中锻炼年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此外,学校要保证教师学习、调研的经费支出,并实行专款专用。

3.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教育,稳定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师德教育,贯彻落实国发〔2012〕41号《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努力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责任心强,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坚持和完善理论学习制度,创新理论学习的方式和载体,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确保教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遵守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学术研究无、课堂讲授有纪律,帮助和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

(2)人尽其才,发挥各类教师的专长。只有人尽其才,才能发挥人才的作用,体现人才的价值。据上述分析,四类教师各有所长。老教师德高望重,教学经验丰富,知识全面,学校要充分发挥他们在专业建设和指导年轻教师方面的带动作用;年轻教师有活力,掌握现代教学技术,学校要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改革、多媒体教学中的骨干作用;引进教师和外聘教师实践经验丰富,学校要发挥他们在实践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3)加强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政府部门的推动和改革外,高职院校自身必须深化改革,建立相关制度,营造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的内部环境。核心是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制订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和企业优秀人才的制度;制订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调查、兼职的制度;制订企业引进人才和双师型教师职称晋升的办法等。

总之,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建立“双师型”为主体,有“四高”特点的师资队伍,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永恒课题。它需要政府的推动,社会的支持和学校的坚持;更需要制度的保障,方法的创新和教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查达德.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四个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5.

引才工作经验总结篇8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 体验式教学 实施策略

一、中职“体验式”德育课实施的意义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高效教学形式。

中职德育课开展“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将德育内容形象化、生活化,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二、中职“体验式”德育课实施方法和途径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体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体验式”德育课的重要特征就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应将德育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创设体现专业特色的教学情境。

在学校烹饪二年级学生学习“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一节时,笔者结合学生的专业以视频 “厨师秀刀工”作为导入,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如何才能学好刀工这门课。通过创设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为探究新知做好了准备。

2.合作探究、理解新知、自主体验

职校生由于知识积累、生活经验的不足导致其对问题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小组合作探究可以使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不仅有利于他们全面、正确地理解问题,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发展的实质、途径,笔者组织学生对“交通工具的演变”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理解顺境和逆境的辩证关系、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等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3.内化提升、运用新知、深入体验

德育目标的实现是学生将科学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内化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人生遇到的相关困惑,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体验以实现知识的内化。

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顺境和逆境的辩证关系,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等问题,笔者组织学生就“逆境出人才还是顺境出人才”展开辩论。学生通过列举事例、谈感受,进一步明确了顺境、逆境对人生成长的作用,掌握了战胜困难和挫折的科学方法。

4.总结评价、明确意义、强化体验

总结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教学内容,还有利于学生及时总结、反思课堂体验,巩固初步树立起来的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教学中,笔者通过强调本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该主题归纳知识点,总结自己本节课的表现与收获。通过总结评价,学生理顺了各知识点的逻辑关系,进一步明确了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对人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5.课外拓展、接轨社会、升华体验

课外拓展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触社会,丰富体验,为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做好准备。

课后,组织学生开展了“就业,你准备好了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分析本校学生就业案例,学生对就业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有了更加科学的认识,为顺利就业做好了思想准备。

三、中职“体验式”德育课实施的思考

1.情境设计是关键

情境设计必须遵行德育课的“三贴近”原则,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寻找体现专业特色的教学资源,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出来。同时,教学情境还要突出情感育人的功能,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2.学生体验是中心

只有让学生成为体验的主体,在体验中完成学习对象和自我的双向构建,才能确保学生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行为方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其留有充足的体验时间以确保效果。

3.教师引导是保障

德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情感体验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学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各种表现,适时点拨,使学生的体验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入,确保德育的实效性。

四、小结

总之,中职德育课开展体验式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德育目标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并适时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才能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参考文献:

[1]杨艳.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引才工作经验总结篇9

按照目前我国的学科划分,管理类专业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包括基础理论研究与现实应用两大方面。但是由于管理科学的人文性、实践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其主要部分更应该属于应用科学领域,所培养的对象主要应该属于中高级的应用人才和理论研究人员。大学的管理专业教育需要某些基础、理工专业或行业的学识、实践的基础,同时应该分层、分级设置。根据目前的社会情况和教育现况,大学管理专业教育可以分为3个层次:

一是大专层次(可以由职业学院实施)。该层次培养出来的人才主要是企业或社会组织的初级管理人员(相当于工程技术领域的技术员)。他们胜任的岗位应该是具有专业知识要求的业务员或专员,而绝不是中高层管理者。这类初级管理者,社会和企业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也是管理人才群体的坚实基础,其关键是教育者和被培养者要有共同的、明确的定位――“初级”的管理者。课程设置要强化管理基本知识教学和实际操作演练;应该设置结合某一领域或行业的业务内容、专业过程、工艺流程相关内容的认知教育,要组织完成相关的现场实习和管理实习。要充分地增加涉及管理工作的技能教育内容,解决“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会干”的问题。

二是大学本科层次(由现有大学承担)。该层次培养的是基层管理者或者中级管理者的储备人才,通过短期实践可以基本胜任某一领域的基层管理核心工作,可以成为基层工作领导,带领和组织少量人员一起工作,少部分优秀人员具有中层管理者的基础能力(相当于工程技术领域的中级工程师)。这一层次的培养工作要增加对某一行业、专业领域相关的专业过程、工艺流程和社会实践课程的内容和含量;增加管理关系和社会人文方面教育的内容;增设初步的管理哲学知识、强化一般科学方法论教育。鼓励设置为第二学位专业(国外发达国家常常把管理专业作为求学者的第二专业),组织由一定其他专业背景的本科生再学习管理专业。

三是研究生层次(由大学或研究生院承担)。该层次培养的是中级管理者或者未来的高级管理者的储备人才,毕业后就可以成为中层工作领导,带领和负责一定的管理工作(相当于工程技术领域的高级工程师)。研究生必须设立入学门槛,应该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后3年及以上的社会实践经历。应该鼓励有社会管理实践经验的人员进修管理类的专业研究生。

同时,应该结合先进的管理理论,总结社会和行业实践经验,结合最新的技术标准和产业体系,由高校教师和社会专家联合编写有用、有效、有价值、分层次的管理教材。改变目前管理类教材的照搬照抄、生硬翻译、国内互抄、纸上谈兵、脱离实际、脱离国情的被动局面。要多组织社会专家赴外考察,鉴定和引进国外管理原著,供国内教师、研究生和实践者研究。大量开展国际交流,满足第三世界国家对中国的学习需求,宣传中国管理的理论、经验和文化。

管理专业职业教育改革的最关键、最重要之处,在于要大力、重点、彻底、提前开展教师和教学环境的改革。与自然科学、基础科学不同,大学难以在管理科学领域设置具有高于社会优越条件的试验设备、实验条件和实验室。管理学科理论产生的土壤、科学实验的实验室都在社会现实环境、在企业场所、在经济建设一线。应该以实践现场为管理实验室,建立管理类师资流动交换机制,引入社会专家担任教师,要求教师承担和参与社会实际工作。长期呆在象牙塔里面的“宅男”、“宅女”教师们,是管理技术的营养不良者,无法胜任专业、实际的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要求。“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管理学科的专家教授必须有管理工作的优秀从业经验、实践基础和丰富经验。纵观国际管理大师的成长成才与成就获取,多为轮换就职或从教于社会和大学之间,出则胜任企业高管职位,入则荣膺高校教授身份。

走出去。安排高校管理类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事业单位、政府的管理岗位挂职实践;参与社会组织需要的科研课题或疑难问题解决攻关,将实践经历列入工作量考核、晋升考核和职称评审中。

请进来。将有经验、有造诣的实践工作者、专家,请到高校相关管理专业任课、任职,承担讲座、案例研讨,指导研究生,参与管理课程设置和改革等。重在制度化、长效化,形成体制、机制。

引才工作经验总结篇10

关键词: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加强;质量控制

引言

目前, 国内外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 1) 业主自行管理模式; 2) 业主委托承包商施工总承包模式, 即EPC方式;3) 业主聘请管理承包商模式, 即PMC( 项目管理承包商, 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or) 方式, 这种管理模式由业主聘请管理承包商对项目进行集成化管理。在国际上, PMC管理模式的应用较为广泛。

1 国外工程项目管理概况

国际上, 在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后, 业主不是直接委托工程公司对各个建设项目进行总承包, 而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首先, 业主委托具有一定实力的国际工程公司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承包;其次, 将项目分成两个阶段进行管理,第一阶段为定义阶段。在项目的定义阶段, PMC的任务是代表业主对项目的前期阶段进行管理, 负责项目建设方案的优化;代表业主或协助业主进行项目的融资;对项目风险进行优化管理,分散或减少项目风险;负责组织或完成基础设计; 确定所有技术方案、专业设计方案;确定设备、材料的规格与数量;作出准确的估算(±10%),并编制工程设计、采购和建设招标书;确定工程中各个项目的总承包商(EP或EP+C)。第二阶段为执行阶段,由中标的总承包商负责执行详细的设计、采购和建设工作。在这一阶段中,PMC代表业主负责全部项目的管理协调和监理作用, 直至项目完成。

2 现阶段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 大多数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未建立与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相对应的组织机构和项目管理体系。2) 大多数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未建立系统的项目管理工作手册和工作程序,项目管理方法与手段较为落后, 缺乏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3) 科技创新机制不健全, 不注重技术开发与科研成果的应用。4) 企业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 缺乏专业技术带头人、项目负责人以及懂技术、懂法律、会经营、懂外语等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缺乏高素质的且能按照国际通行项目管理模式、程序、标准进行项目管理的人才, 缺乏项目管理软件的高级管理人才。5) 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市场发育不健全。

3 工程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3.1 建筑材料质量隐患

建筑材料质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很多工程事故都是由劣质材料引起, 这与材料进场验收松懈不无关系。

3.2 工程项目有关事故隐患

以下均是有可能引起突发事故的情况: 未办理有关许可证擅自开工;施工图未审查;施工及监理人员资质不符任其职;未执行强制性标准及施工方案;未采取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等方式监理;未经有关部门验收先售出使用等等。

3.3 自然条件因素隐患

工程项目周期长, 露天作业多,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温度、湿度、日照、雷电、供水、大风、暴雨等都能造成重大的质量事故隐患, 作业中应特别重视, 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预防。

3.4 工程项目设计计算不当隐患

一项工程若设计考虑不周, 结构构造不合理, 简图计算不正确, 计算荷载取值不妥, 忽视详细分析, 沉降缝及伸缩缝设置不当, 悬挑结构未进行抗倾覆验算等, 都是有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隐患。

3.5 工程项目地质勘察的有关隐患

地质调查中所提供的地质资料和地质数据有误, 将会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及质量安全。如灰岩地区, 由于冲洪、残积层渗透性能好, 在孔隙水丰富的情况下, 土层的强度和深基坑的支护将大受影响, 降水措施也易影响周边建筑的安全, 同时土洞发育也会严重影响土洞的稳定性, 因此, 在工作中必须要详细调查, 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

4 建筑工程管理中应加强的工作内容

4.1 严把材料质量关

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 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多源头、多渠道, 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 既要有质保书、合格证, 还要有材料复试报告), 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 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 及时清退出场。将钢筋焊接半成品的质量检查作为监理工作的重点, 采用目测和检测相结合, 首先从外观上对轴线位移、弯折角度、裂纹凹坑等进行检查, 然后随机抽取焊接试件进行试验, 合格后方可进行验收。对于工程使用最普遍、工程量较大的混凝土工程中的材料, 质量监理细则要求施工单位保证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均满足质量要求, 有试验报告的前提下, 再审核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正确,校核各种计量表具、量具是否准确、齐全。浇筑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是否可行。如哪一道工序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 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质检人员组织整改, 进行管理。

4.2 施工期间严格执行检查

施工期间要求做到“五勤”: 即眼勤, 要经常到现场了解施工情况, 多看施工图, 熟悉设计哪些是重要部位;手勤, 发现问题要常记, 处理哪些问题要有记录;腿勤, 常到现场转转;口勤, 对于施工队易出现的质量隐患要常提醒, 对施工队要经常交底;脑勤, 熟悉图纸, 动脑筋想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对于重要部位或有特殊工艺要求的部位施工过程中,必须全天候的、24 小时跟班旁监,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工程中抓“第一”、“重点”、“临界”, 项目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 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 从实际需要出发, 确定要管理的项目。当施工现场浇筑第一根框架柱, 绑扎第一道梁筋, 砌筑、粉刷第一面墙体, 绑扎第一道柱、梁钢筋, 支第一根柱模时,要到现场去检查, 复核轴线及标高, 测量构件、结构的尺寸, 称计配合材料重等。对于工程重点部位, 如框架梁柱节点处, 悬挑结构, 结构错层标高、偏轴线等部位, 要认真细致检查, 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验收。对临界项目, 则要求施工队进行“三检制”, 实行对工序交接检查, 避免不同工序、工种交接时, 将质量问题和隐患带入下一道工序中。

4.3 加强工程验收

当分项、分部工程或单项工程施工完毕后, 我们及时按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方法, 对所完工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通过事后验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或重大质量隐患, 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及时下发工程暂停令, 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 并配合有关单位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 将问题处理。从而达到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不影响工程进度, 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