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职业道德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13:57:34

护理职业道德论文

护理职业道德论文篇1

关键词:实习护生职业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27-02

1护理职业道德的概念

职业道德是指一定职业范围内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本职工作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1]。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4个成分构成的,4个成分缺一不可,职业道德的最终指向是职业道德行动[2]。护理职业道德,是在一般社会道德基础上,根据护理专业的性质、任务,以及护理岗位对人类健康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对护理工作者提出的护理职业道德标准和护士行为规范,是护士用于指导自己言行,调整护士与病人,护士与集体,护士与社会之间关系;判断自己和他人在医疗、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实践过程中行为是非、善恶、荣辱和褒贬的标准[3]。社会主义护德是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人道主义,为人民服务为基本护德原则[4]。

2加强实习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

护士的职业道德直接影响着临床护理的质量和医疗水平,影响着护理学科的发展与完善。护理人员除必须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护理职业道德表现在热爱护理专业、爱医院、爱病人、严守规章制度、钻研护理业务、保守病人秘密等方面[5];加强护理职业道德教育,使护理职业道德转化为护理人员的内在品质,是医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护生的实习阶段是由护生转变为护士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将经历由理性到感性,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变[6],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实习护生从心理和行为上顺利完成角色的转变,树立正确的、积极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态度,进而指导护理实践。

3实习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3.1服务意识的培养。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中,医院里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有较强的服务意识。领导为员工服务,医务人员为病人服务,护士热情、对工作敬业,他们提倡的护理服务理念是“我在为别人工作”,这与国内护士认为“我在为医院工作”的思想大相径庭[7]。日本富士虎之门整形外科病院的第一条院训就是“真心实意为病人服务”[8]。2010年1月22日,我国卫生部办公厅印发了《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活动方案开宗明义地指出:加强医院临床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深化医疗卫生与体制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举措。要求各医院夯实护理基础,丰富服务内涵,提高护理质量,并将整理床单位、洗脸、梳头等列入基础护理服务规范,彻底改变护理工作中“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服务”的观念[9]。由此看来,中国护理事业要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层面,首先就要使护理服务理念与国际接轨。护生实习期间初次深入接触医院和病人,可塑性强,在此期间,培养其服务意识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可行的。

3.2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护理人文关怀,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至80年代西方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后现代时期正式提出来的。受当时哲学存在主义与现象学思想的影响,美国精神病学家和内科学教授Engel于1977年首次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此模式的影响下,护理学者开始反思自身的专业价值、地位及研究领域等内容。美国护理理论家Leininger与Waston,鉴于她们丰富的人类文化学与精神心理学知识背景和专业价值观,分别于1975年和1979年提出“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的本质”的观点,并将护理学拓展到以“关怀整体人的生命健康”为本的人文关怀发展阶段。我国卫生部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1020年)》以全国护理工作回忆上明确提出“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服务于细微之处、营造关心病人、爱护病人、尊重病人、帮助病人的氛围”。近年来,在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已得到普遍的认可,并且在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10]。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实习护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

3.3慎独精神的培养。“慎独”来源于我国古代儒家著作《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无人注意的时候,也能够谨慎行事,坚持原则防止出现违背道德的念头和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11]。“慎独”是护理道德的一种境界,在护理工作中有着特殊的伦理道德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一方面,很多护理工作通常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由护士一个人独自完成的,护士是否具有慎独精神直接影响到护士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和护理工作的质量,这就要求护士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慎独”原则,另一方面,目前实习护生慎独意识普遍不强,更突显了培养其慎独精神的重要性。

3.4职业礼仪的培养。护理礼仪属职业礼仪范畴,是护理工作者在进行医疗护理和健康服务过程中,形成的被大家公认的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其既是护理工作者修养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12]。护理礼仪除具有一般礼仪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护理专业的文化特征,是护理专业行为规范,用以指导和协调护理行为过程中的艺术[13]。有调查发现,88.7l%的医生认为护士职业形象将影响医护质量,19.35%的医生对护士目前职业形象的看法为“一般化”,1.62%的医生认为“不满意”,护士形象状况与病人的需求、医师的期望存在很大差距[14]。而实习护生作为医院的间接组成部分,其职业礼仪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医院形象,在实习阶段对护生进行职业礼仪培养,既可以弥补了护生校内教学方面的不足,又可以提升护生自身素质,维护护生自身和医院形象。

4护理道德教育的研究现状

4.1国外的护理道德教育研究现状。在护理发展史上,从1983年起,就有一门等同于专业课程教育的道德教育课程,之后经过重新考虑,护理道德教育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之前的道德教育课程也在1995年被淘汰[15]。以美国、英国、加拿大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以下特点:①以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注重实效性。20世纪60年代美国率先对医学教育进行了改革,强化了医学预科的人文教育,并要求医学生进入医学院后,仍要学习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许多院校开始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并得到联邦基金,特别是国家人文科学基金的支持。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1978年也建议把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伦理学和医学法学等学科列入医学院必修课计划。1999年3月成立的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该要求进一步指出,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应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一样,作为对毕业生“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之一。②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医患关系课程从第2学年开设,贯穿4学年时间,1987年英国的医学院校就将医学伦理学贯穿在整个医学教育中,并在临床见习、实习中按一定时间间隔由医学以外专家进行跨学科的伦理教育。③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包括讨论会、社会活动、角色扮演等。美国的哈佛大学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来加强医德的课外教学,学校成立了“哈佛医学院道德期刊编辑部”,学生可以就涉及医学道德的话题进行热烈的讨论,并由医学道德教研室为该编辑部提供指导和资助。德国的医学院让学生走进医院,走近病人,开展“关爱生命”义工活动[16]。

4.2国内的护理道德教育研究现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护理教育起步较晚,培养目标比较宏观,缺乏具体标准和专业特色,对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培养方面的具体要求甚少[17],而且目前护理道德教育面临来自市场经济、患者日益增强的维权意识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挑战以及基础教育、护理教育中“重专业,轻道德”的影响[18]。在香港,职业道德准则用于指导护理实践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没有调查结果来反映香港本科护士对职业道德准则的认知情况[19]。因此,加强我国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需不断完善和健全现有的职业道德教育渠道;同时结合本国国情,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好做法。

5展望

现代护理模式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三个阶段的不断发展,护患关系逐渐从指导-合作型向共同参与型的人本模式转变,作为调整护患关系行为规范的护理职业道德在护理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临床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将护生在学校所学理论知识进一步升华的过程,是实现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关键阶段。因此,实习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也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课题通过调查研究实习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实习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陈惠珍,苏爱华,张玲,万学英,徐迎春.浅谈护理工作中的道德美[J].社区医学杂志,2007,5(01S):66-67

[2]孙云霞,傅增智.带教情景的建构与实习护生的道德认知[J].德育与素质教育,2008,24:155-156

[3]王玉兰.护士生职业素养培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7):508-509

[4]刘彩英.浅谈护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J].内蒙古中医药,2005,9:52

[5]吴美琴,刘喜梅.导师制运用于护生带教[J].CHINESE NURSIN G RESEARCH,2005,3:556

[6]王斌全,商临萍,金瑞华.护理实习生的职业情感培养[J].护理研究,2005,19(1):80-81

[7]赵文慧,张淑艳.人文关怀护理理念——现代护理的发展趋势[J].护理研究,2005,19(9):1704-1705

[8]王亚琴.《日本医院护理模式的探讨》[J].当代护士,2010,11:42-45

[9]冯蓉.我们今天怎么做护理之五我的人生、我的专业、我的职责我做主(中)[J].当代护士,2010,11:4-8

[10]计惠民,蒋鹤生.护理人文关怀影响因素及对策[N].护理学报,2010-11-27(133)

[11]段成花.临床带教老师要注重培养护生的“慎独”修养[J].现代医院管理,2008,2:57-58

[12]李玉,侯继丹.加强护生礼仪教育与形体训练提高综合素质与就业率[J].吉林医学,2009,30(24)

[13]罗菊英,李林.护理礼仪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调查[J].?全科护理,2009,7(20)

[14]李玲.高职护生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及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1):101-103

[15]Fariba Borhani, Fatemeh Alhani, Easa Mohammadi and Abbas Abbaszadeh.Professional Ethical Competence in nursing: the role of nursing instructors [J]. J Med Ethics Hist Med, 2010, 3:3

[16]王星明,王艳华.西方国家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21):30-32

[17]吴蓓雯,曹伟新.从中美护理教育分析中国护理本科教育面临的挑战[J].护理研究,2006,20(5):1202-1204

护理职业道德论文篇2

【关键词】中职教育护专生职业道德教育

目前,从事护理专业,活跃在我国医疗事业第一线的主力军的护士们大多来自中职院校,因而,他们的职业道德对于医患关系乃至医疗事业的影响都很大。因此,中职院校成为了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在这个阶段学习的护专生,职业道德教育对培养其高尚的职业操守和牢固的职业理想以及对所学专业的情感都有着无法忽略的重要性。而今,温岭杀医案等一系列社会现实反映出来紧张医患关系都说明,加强中职院校护专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一、护专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1、理论多实践少,教学方式单一。

在现今的职业道德教育中,教师大多是以教科书为准绳,主要的教学方式则以“灌”为主,至于授课内容也主要是一些职业道德的原则、特点等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这样一来,不仅忽视了学生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性,还令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护专生更为需要的职业道德教育手段应该应立体化一些。

2、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职业道德教育成果。

当前,我国激烈的社会竞争以及人们思想的多元化发展,无一不造成了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一些道德信仰的缺失也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在校学习护专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种种不良现象频现,对广大护专生的影响很大,因其自身起点较低,本就缺乏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再加上外界诱因,没有责任心、弄虚作假、不遵守纪律等情况的出现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3、教育比重偏差,缺乏专业的师资结构。

我国社会市场经济教育我们,这种经济体制是效率而利益的,从而也出现了利益与责任相互颠倒的现象。而在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人注重教育学生在追求利益的同时还要做到不违法,为了不违法还应该甘愿放弃既得利益,并乐于履行自身职责。另外,在我国,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师的师资力量很少,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师一般由政治老师或者行政人员担任,而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陈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果。

二、造成护专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1、教育意识淡薄,忽视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性。

在我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中,大多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注重的则是职业道德知识的灌输以及教师自身的言传身教,而很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甚至实践,因此,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缺乏了主体性和能动性。

2、教育观念落后,缺乏与实际的沟通。

目前护专生所使用的德育教材中,有关职业道德的定义仍局限于“应遵守”的,其强调的是一种规范,近似乎约束,而忽略了人的能动性。因此,在职业道德的教育中,就体现为只注重职业道德知识的教育,而没有面对职业道德抉择的时候的选择能力以及解决职业道德冲突问题的能力。

3、教育资源匮乏,缺乏实践的机会。

因教育资源以及师资力量配置等原因,许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被安排在了第一学期,就像完成任务一样,上完就完成任务了。这样一来,当学生临近实习的时候,已经淡漠了职业道德的观念。而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普遍中职教育学校面临的问题,如何走出校门。“实践出真知”这句话,并不是纸上谈兵,只有实实在在的接触、实践,才能令学生真实感受到面临道德抉择时,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其所从事的职业的重要性。

三、如何提高护专生职业道德素养

1、理论联系实际,牢固掌握职业道德理论体系。

作为护专生必修的德育课,职业道德教育这门课程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讲授法和讨论法相结合,运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尤其是网络手段等方式方法,创造情境,可以通过活动、互动等方式,使学生直观、有效的接受职业道德的教育。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讨论互动,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来谈该专业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等,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探讨出教学内容,从而加深记忆。

2、联系社会需要,与时俱进。

目前对护专生的教育更多的是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常常忽视了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实际上,当前护专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充分的联系社会实际,因为某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常常会滋生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淡化护专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且有些护专生因为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值过高,也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因此,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当注意把握时机,将职业道德教育跟紧时展的步伐,掌握社会经济变化规律等,进行相应的引导性教育。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激发职业道德情感。

行业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职业道德情感。而如今许多中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通常都是普遍性的职业道德教育,并没有因为工作种类和内容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变化。其实,作为护专生,他们将来的职业方向已经确定,通过教学实践的机会对这些护专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对于其走向工作岗位之后,适应社会也是极有益处的。例如在其进行实习、见习的过程中,在护专生体验生活、拓展丰富精神世界的时候抓住时机、符合时宜的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了解社会现状,明白自己该学什么、该具备什么,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职教育的护专生作为当今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医疗护理战线上的主力军,是医疗护理专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作为中职教育的德育教师,一定要坚持不懈、切合实际的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并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护专生的各个领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质的护理人才,并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也使护专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缪玲勇。探索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新途径[J].教育与探索,2007(14):197-198.

[3]廖祖耀、杨莉等。当前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与对策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60-61.

护理职业道德论文篇3

    一、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通过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调整人们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正当职业、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和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护理职业道德,是在一般社会道德基础上,根据护理专业的性质、任务,以及护理岗位对人类健康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对护理工作者提出的护理职业道德标准和护士行为规范。是护士用于指导自己言行,调整护士与病人,护士与集体,护士与社会之间关系;判断自己和他人在医疗、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实践过程中行为是非、善恶、荣辱和褒贬的标准。

    二、护理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1.对护理职业价值的正确认识 这是对道德理论的认知,形成道德观念的基础,也是理解和掌握道德规范的前提。

    2.职业道德情感 以纯洁、诚挚的情怀爱护生命,处理职业关系,评价职业行为的善恶、是非。WWW.133229.cOM

    3.职业道德意志 在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自觉克服困难,有排除障碍的毅力和能力。   

    4.职业道德信念 有发自内心的履行“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真诚信念和道德责任感。

    5.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

    三、护士职业行为规范

    1.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患者极端热忱。

    2.满足病人生理、心理、安全、求和、爱美的需要,使之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3.尊重病人权利,平等待人,做病人利益的忠实维护者。

    4.审慎守密,不泄露医疗秘密和病人的隐私。

    5.求实进取,对技术精益求精。

    6.对同事以诚相待,互敬互让,通力合作。

    7.举止端庄,文明礼貌,遵纪守章,助人为乐。

    8.廉洁奉公,不接受病人馈赠,不言过其实,不弄虚作假。

护理职业道德论文篇4

[关键词]护理学生;职业道德;影响因素

针对护理卫生服务的不断发展,护理模式与护理机构对护理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卫生部提出的“夯实基础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工作主题,为护理人员选拔定义了新的要求:一名合格的临床护士不仅需要有技艺精湛的专业技术,还需要有笃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1]。长期以来,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被默认为是班主任、辅导员及思政教师的工作,专业课老师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道德体验与实践,教学目标过于理想化,远离临床中普遍存在的伦理情景,无法为护生解疑答惑,导致学校理论学习效率低下,针对性弱[2]。研究发现,临床实习期是护生将伦理教育结合专业知识,在学习中自觉提升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3]。如何合理运用护理学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知识与技术,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技术服务与心理疏导服务是实习期护生所需要攻克的最大难题。该研究以吉林医药学院护理教师、专科护生及附属医院带教教师为调查对象,探讨专科护生职业道德素养影响因素及教育现状,寻找合理的教学模式提升护理职业道德教育。

1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500名吉林医药学院实习结束的三年级专科护生进行职业道德的规范认知、素养评价和职业操守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84份,回收率为96.8%。随机抽取自愿参与的吉林医药学院及附属医院40名有5年及以上临床护理经验的教师进行关于护生职业道德素养情况和护理教育现状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和访谈。

2结果

影响专科护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因素主要分为内源性与外源性2大类,见图1。2.1内源性影响因素2.1.1个性特点严于律己、勤思好学的态度是影响道德素养的重要因素。富有责任心的护生工作认真,重视患者的思想、情绪等,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需要,减少护患纠纷;好学深思的护士时常会反思患者病情,能有效加强护理效果,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4]。护士积极乐观的行为能给予患者及其亲属安慰和鼓励,使患者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因此,护士应该增强对患者及其亲属的心理护理[5]。2.1.2沟通能力在护患和医护关系中,沟通能力至关重要。带教教师表示:积极沟通与适当关心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而在临床实践中,医护间存在待遇不平等的现状,缺乏维护护士利益的措施[6]。

2.2外源性影响因素

2.2.1医疗设备医疗设备在职业道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精准的设备会干扰甚至误导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影响患者的康复,护理质量得不到提高。2.2.2人员短缺和繁重的工作量护理人员不足,工作量大,患者需求不能及时回应的现象难以改善,护患关系难以改善,护理纠纷增多。2.2.3病房的自主选择权自主挑选工作地点有利于增强护生工作积极性,促进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2.2.4合适的支持系统有效的支持系统会激励护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标准,促使其解决临床伦理纠纷。同时,适宜的奖惩制度也有助于护生规范自身行为,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水平[7]。2.2.5专业教师和教学模式护理教师应该意识到伦理课程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不当的教学方法会使护生对护理工作产生负面认识,应积极寻求合适的教学模式以保证不断更新技能操作,培养更多高质量护理人才[8]。

3教育对策

3.1逐步完善护生职业道德培养机制

研究结果显示,有48.0%的护生认为由于学校的教育体系和管理监督机制等不够完善,伦理学教育水平仍需加强[9]。促进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将临床中富有启发性的伦理案件以伦理角色互换、伦理教学查房等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有利于引导护生帮助患者减少伦理困境的发生,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10]。

3.2努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根据现代大学生富于创新、自我意识强等特点,在校教师应改进教学与考核模式,将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中:将护理伦理教育、医护法规等内容融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推广学生走向讲台、师生互动等教学模式,展开多角度的思考讨论,培养护生沟通、观察和自主分析的能力,促进护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协调发展[11]。教师还应自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成为践行职业道德规范的表率。

3.3不断提升护生职业道德素养

调查结果显示,护生职业道德素养水平与学校重视程度及学生自身素质有关。护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校、医院、社会和家庭多方面的文化互动及整合,为护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构筑良好的教育环境,达到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目的[12]。

3.4护理职业道德列入实习考核内容

根据医院的实习特点,将护理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技能的实习计划同步开展[13]。在实习结束时由医院、教师和患者理清其思想、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三方评定。这些评判结果将作为评选护理专业优秀毕业生和思想道德优异者的参考指标,在毕业分配或招聘会时作为院方优先推荐的重要依据[14]。

4结论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逐步深化,护理人员的伦理道德素养要求不断提高[15]。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体系中,应根据护理专科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完善职业道德教育,寻找适合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培养技术精湛、道德高尚的高质量护理人才[16]。

[参考文献]

[1]黄红英,王艳,陈文娟.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的临床护生带教的应用[J].甘肃医药,2015(11):861-863.

[2]扎赫蒂.护理和伊朗现实必要性的道德守则[J].生物伦理的补充问题,2008(22).

[3]白秀云.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合格护理人才[J].卫生职业教育,2015,3(20):94-95.

[4]李春玉.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6(19):259-260.

[5]张树森,朱昌明,黄铎香.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1-102.

[6]洪迪.浅析护患关系的现状及原因[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1):53-55.

[7]韦弗.护理知识的状态,需要进一步研究[J].护理伦理,2007(14).

[8]徐萍,罗金艳,项颖卿.高职院校护生职业道德教育途径与方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9):72-73.

[9]凯菲.护理实践能力的道德[J].护理教育,2005(15).

[10]张建清.医学高职高专学生医德教育模式探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5):10-11.

[11]季拜华.营造医院文化氛围提高优质医疗服务[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5):63.

[12]魏全民.加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7):12-13.

[13]杨帆,杨旸,周容,等.艾滋病高发区护理专业学生艾滋病认知、态度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7(22):1767-2770.

[14]姜小鹰,高骥.高校护理教育与临床实践衔接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12-16.

[15]蒲向阳,李姮英,蒋桂英.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J].科教导刊,2016(25):84-85.

护理职业道德论文篇5

护理伦理学是一门研究护理道德的应用学科,随着护理科学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护理道德的作用日趋明显护德护风建设已成为当代社会人群关注的热点之一。我校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十分重视和加强护理道德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护生道德水平,教育学生排除利己思想,培养虚怀若谷、无私无畏的高尚品质,努力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具有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而且思想品德高尚、医德医风优良,并能全心全意为患者做好各项服务,充分体现护理伦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架起通往社会实践的桥梁。作者就自己从事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体会,谈如下几个方面想法,仅供参考:

1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思想

1.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生来校前,缺乏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对如何体现医务人员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更是知之甚少。学生入学后,我们从专业角度开展各方面教育,转变有些学生对护理工作认识不足、思想不稳定状况。例如,请护理老前辈讲临床经验,组织学生参观一线工作,请优秀毕业生介绍工作体会等,从中感受护理工作的意义,以提高护生思想认识,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

1.2 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德思想

案例教学就是选取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案例,运用到伦理教学之中,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发学生的潜能。 例如,我们在介绍护理伦理学情感内容时,增加了生活中的实例,将情感穿插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抢救危急病人时医务人员大无畏的精神和道德情感深深教育了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法,能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一个悬念,以增强学习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变消极接受为积极寻找。又如,临床出现的案例,我们老师能及时穿插在授课中,使学生在学校学习中体会理论教学的深刻含义,从案例教学中找到实际工作的真正意义,为走向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根据教学内容安排训练计划,增强服务意识

护生在校学习期间,已对护理伦理学的概念有了基本的了解。在进入临床之后,还要进行实习前的强化训练,这是保证护理伦理学实践课实习质量的重要前提。在护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等形式系统讲授护理伦理学及其相关理论知识,并进行职业素质培训。内容包括角色对换表演、护患权利的合理应用、与病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安乐死问题讨论等。护理伦理学内容无论对带教老师还是对实习护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具备较高的素质条件,才能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2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

2.1 理论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是讲课老师,所以教师要想做学生信得过的良师益友,就必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渊博的知识修养,爱岗敬业,爱生爱校。同时教师的职业道德应该是多方面的综合,光凭一个教师的业务优秀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站在神圣的讲台前,每一位老师都是学生的楷模。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张考卷、一堂课自然重要,但教师的道德素质更重要。这样学生才能接近你,接受你,向老师学习,和你建立真正的友谊,接受你传授的知识,用学到的知识为患者服务。

2.2 带教老师自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带教老师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业务技术和工作能力,对护生都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护生心目中带教老师是智慧的化身、道德的典范。由于护生初次接触临床实际工作,第一任带教老师良好的职业形象、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就是护生学习的楷模,往往令护生终身难忘。因此,作为临床带教老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医护道德、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操作技术,热爱护理专业、工作效率高、责任心强。这样学生才能以带教老师为榜样,学习其长处,发挥最大的潜能和作用,体现带教老师的优良品质。

3通过教改,进一步强化为患者服务的道德观念

3.1 增加与护理伦理学课相关的教学内容

根据21世纪的社会需求,护理教育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逐步从重理论轻技能,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科学,重专业培养轻素质教育的传统教学的观念中摆脱出来,因此,更新教学观念,改进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思路,是护理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我们根据中等卫生专业护理伦理学课大纲的要求,除正常课时外,增加了和其相关的临床教学内容。例如:急诊急救、心脏复苏、新生儿抚触、老年护理、康复护理、人际沟通等急需授课内容,增进相互间的联系,加大医学道德的范畴,为学好护理伦理学打下基础。

3.2 实践课的增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面对21世纪知识化、信息化、产业化的挑战,职业技术学校更加重视技能训练。为此我们在护理实践课原有教学大纲学时量的基础上,增加了课间实习的学时,学生第二年开始,每周有4学时课间实习计划,并分别进入20个科室,充分利用临床教学基地的优势,接触临床实际;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了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实践能力。

3.3 毕业前综合技能考核是检验学生是否合格的有效手段

护理职业道德论文篇6

摘要 :中职学生的伦理道德在我们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职校学生的道德品质有所下降,因此,加强其道德品质教育变得至关重要,作者所在的学校在护理专业开展一系列医疗道德和质量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

关键词:中职学生道德

1 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在人类社会的实际生活中,除了婚姻家庭及社会公共生活以外,还有各种职业生活。各种职业的形成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借以实现的一种基本形式。职业道德,就是人们在从事各种社会职业活动过程中,在思想和行为上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职业道德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相连,它是一定社会对于从事一定社会职业人们的一种特殊道德要求,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发展物质生产,提高工作效率的精神动力,是改进和完善人际关系,形成优良的社会道德风尚的主要手段,是社会精神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各行各业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职业人员整体素质,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业人员队伍的内在要求,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它在范围上主要表现在实际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中间,即表现在“走上社会”的成人的思想和行为中,因而是家庭和学校教育初步形成的道德状况的进一步发展,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成熟的阶段。而我们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就是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因此对中职学生除进行专业教育外,还必须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2 职业道德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市场经济的发展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市场经济又使很多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近些年来出现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许多不法之徒掺杂是假,坑害百姓,三聚氰胺事件、苏丹红案、瘦肉精猪肉事件、假种子、假化肥事件,医疗行业也出现医疗责任事故、医患纠纷等问题,说明我们的职业道德在滑坡,有的人甚至职业道德沦丧。我校在2007年3月对2006级学生做过一次调查,发出问卷303份,回收302份,300份有效问卷。结果如表1:

说明同学们专业思想还没完全确立,职业信念不牢固,知识技能不强,职业道德欠缺,因此,对同学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3 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做法

(1)通过学校德育教育主渠道——德育课讲授《医护伦理学》,用系统化理论化教学形式对同学们进行专业思想的教育。

(2)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开展主题班会教育。如《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等主题班会。同学们纷纷发言,她们说:“在抗震救灾、抗洪抢险、意外事故和突发事件中,都离不开我们护士的身影,她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感人场面和事迹深深地感染、教育了我们,我们从心底里热爱自己的护理职业,感到了职业的使命感和光荣感。”

(3)通过班级板报、学校墙报等对学生进行无声的教育。通过张贴古今中外医学名家图片、医学名人名言、医学名人事迹等等,同学们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4)邀请我校优秀毕业生回校作报告,用他们鲜活的事迹鼓舞同学,同学们看到:榜样就在身边,英雄就在眼前。只要自己努力,也可以成为英雄。

(5)让同学们做一项调查:现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以上,只要你喜欢护理专业,愿意当护士,肯定找到工作。这大大地增加了同学们的信心,坚定了学习护理专业的信念。

(6)每年“护士节”我校都举行大型纪念活动,通过授帽仪式、向南丁格尔宣誓、《我是一名护士》演讲等等节目,帮助同学们树立职业自豪感和神圣感。

(7)2009年我校参加了新民市卫生系统纪念“五·一二护士节”——《天使之歌》大型文艺演出,我校的节目占了60%以上,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同学们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教育。

4 取得的成效

通过上述一系列教育活动,同学们医德品质有了极大提高,专业思想确立,人际关系和谐,救死扶伤精神发扬光大。我校2005级靳进同学在火车上为一位突发疾病的患者进行急救; 2004级张红艳、李明博两名同学在汽车站为乘客进行紧急抢救,患者家属非常感动,给学校送来了表扬信,一再表示感谢。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我们于2010年3月又对2006级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300份有效问卷,结果如表2:

我校学生得到医院及患者的认可,受到普遍欢迎,为学校赢得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同时也为中职学校提高了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为中职学校进一步发展打开了局面。

[1] [2] 

文章屋在线编辑整理本文。

得出结论及今后努力方向

护理职业道德论文篇7

关键词: 隐性德育课程 中职护理生 职业道德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的,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未来走上护理工作岗位的中职护理生加强职业道德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工作往往以正面灌输知识为主,但在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对于课堂教学无论是兴趣激发、提问还是任务驱动等都无法听进去,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不佳、逆反心理很强,教师采用显性教育方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往往选择学生的无意识作为德育过程的开端,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老师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借鉴国外德育教育方法充分地利用隐性德育课程,培养中职护理生的职业道德。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专著《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的概念。美国学者柯尔伯格认为唯一综合的考虑隐性课程的方法就是把它看成道德教育。隐性德育课程指广泛存在于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通过校园环境等物质形态、校园文化活动等精神形态、学校规章制度等制度形态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教育者无意识、潜在、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德育因素。

一、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的隐性德育,培养护理生的高尚职业道德情操

1.发挥德育显性课程本身隐含的隐性教育因素

德育学科教师自身的道德认识、言行举止、教学态度等对学生有潜在的影响。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一面生活的镜子,从这面镜子中学生看到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美丑。教育家孙敬修说:“孩子的眼睛像摄像机,耳朵像录音机,他们睁大眼睛时时处处在注视着,摄取着发生在身边的一切,并且在自己的心中留下色彩的痕迹或是灿烂的火花或是晦暗的阴影。”可见,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时时处处体现对学生的爱。尤其受教育者是护理生,因为病人不仅需要从护士那得到医疗技术服务和生活的照料,还需要从护士那里得到尊重和爱护,当护理生在老师那学会尊重与爱,工作以后自然会把这种尊重与爱带给病人。

2.开设活动课程

要开设更贴近现实生活的、符合学生的兴趣和愿望,让学生进入生活情境的活动课程。护理工作是辛勤繁重的,责任重大的,在校生可能还没有这样的体会。当课堂教学中开展职业素质演讲辩论赛、职业生涯设计大赛等活动、模拟情境遇到两难问题时,是否能抵制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诱惑,学生作为主体因素参与到活动中,对于活动的组织理念、活动的组织策略、活动中参与者的体悟等都对学生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3.其他学科中隐含的隐性德育教育因素

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可根据护理的专业特点开设的护理礼仪、人际沟通、护理心理学、健康评估等课程有助于学生丰厚人文底,对职业观点的形成、职业情感的激发、职业形象的树立都有影响。语文学科中对语言的表达能力要求对于护士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医患矛盾中最主要的就是医护人员与患者语言沟通的矛盾。美好语言对患者可产生积极作用,会改变病人的心理状况,对疾病的治疗、修养、转归和康复都有帮助;从物理学科化学学科等理科中学习科学家的治学态度;从护理学基础、妇产护理、儿科护理等专业课中感受南丁格尔的护理学精神。

二、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培养护理生职业道德情感

我校的校训是“弘德弘医,笃知笃行”,校园总体设计理念为卫生十字与中国太极的巧妙结合,既尊重传统又联系现代,一条极富变化的思源路,连接所有功能区,温馨的色彩,体现卫校年轻女生多的特色。校园的物质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样的,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校组建了多种校园社团活动,像吉他社、音乐社、舞蹈社、跆拳道社等,最有特色的是我校的礼仪社。学校每年组织的迎新生晚会、“5.12”护士节晚会、元旦晚会等大型活动开展,既符合职校生的特点,又营造了“开放明快清新活泼”的文化氛围。尤其是护理生,社会对其外在形象、仪容仪表、举止风度要求较高。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对护理生的形象、气质、风度都有积极意义,这种文化浸润是职业意识的培养,也是职业情感的激发,高尚人格的养成。

三、严格执行学校制度,培养护理生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学校制度是制度形态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学校的规章制度、守则等通常以隐蔽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德育功效。学校制度为学生成长、学习、生活提供了有序合理的学校环境,能够公正实现和保证个体的权益,引领良好的道德风尚。相比道德而言,制度更能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的行为,学生通过感知、记忆,思考践履学校为成员提供的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利用学校制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有助于培养护理生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四、结语

中职护理生是未来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主要构成者,我校一直在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护理人员,而职业道德培养无疑是最重要的教育。尤其是现代医学程序对护理人员的道德水平和医护技术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护士人员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切身利益和身心健康。要培养护士高尚的职业道德,必须充分发挥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为社会培养输送大批合格的白衣天使。

参考文献:

护理职业道德论文篇8

关键词:护理人文修养 护生 护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F6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整体护理模式的开展,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已成为当前护理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加强护生的人文教育,对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护理人文修养课程将美学理论、礼仪技能应用于护理实践,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与高尚的精神境界、仪表、语言、行为相融合,运用沟通技巧,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从而有效提高护生对护理的职业认知和对生命的尊重、敬畏,进而使护生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1]。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简略的说是重视人的文化,其集中体现为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人文素养就是一个人将这种尊重人、爱护人的精神理念内化后再通过言行而有效表达的能力。护理人员的人文素养应包括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对护理事业的奉献精神、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及完善自我的能力等[2]。护理教育者的目标是培养这种素质,使护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尊重、照护患者,为患者提供身、心、社会全方位的护理服务[3]。

二、护理人文修养课程简介

护理人文修养是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为加强护士人文素质而设置的综合型课程,我校自2013年开始,对护理专业本专科学生开设该门课程。护理人文修养教材相对较少,内容主要包括人文概述、护理社会学、护理美学、护理礼仪、人际沟通、护理伦理、护理临床思维等,结合本校护理专业开课实际情况,选择201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护理人文修养》、《护理伦理学》为主要参考教材。

三、护理人文修养课程在护生培养中的作用

(一)提高护生人文综合素养,满足整体护理模式需要

整体护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全方位服务的护理模式。整体护理强调以人为中心,倡导人文关怀,构建护患关系和谐,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协调患者的人际关系、满足患者的个性需要[4],成为病人的照顾者、协调者、病人权利的维护者。

护理人文修养课程涵盖了护理领域中的美学、礼仪、伦理、人际沟通模块,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可以使护生掌握必要的人文知识,得到护理文化的启迪和职业情感的熏陶;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护生可以有机地将护理人文核心内涵与护理科学紧密结合,展现护理职业的认知与情感、科学价值与人的价值;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护生可以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走向护理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提升护生自身品质,促进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

护士的内在美是护士精神世界的美,包括思想品格、情感操守、精神意志、智慧才能的美。外在美侧重指人的容貌、形体、行为、语言、举止等外观形态的美,如相貌美、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护理职业的内在与外在美的统一体现在护理人员整洁得体的言行、尊重生命的人道主义胸怀、对工作认真审慎的态度和救死扶伤的责任感。护生通过对人文修养课程的学习,培养其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思维上形成对美的鉴赏、判断能力,提升道德、精神境界,并通过护理职业特有的美与礼释放出来,表达对患者的尊重与关爱。只有寓人文修养于护理实践中,以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配合高尚的精神境界、仪表、语言,完善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协调统一[4],才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5]。

(三)提高护生伦理道德修养,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道德素质是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核心,这种品质在护理工作中表现为对患者的真诚关心、同情的人道主义的精神、对护理事业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及护理活动中的“慎独”精神[7]。护理伦理学是培养护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关键[6]。护理是一项特殊的职业,高尚的道德素养是对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体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护理活动中,护患双方存在着思维方式、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导致冲突。为协调关系,护患双方必须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约束自己的言行,尊重对方人格和权利,通过对护理伦理基本原理、原则同临床实例的学习,培养护生高尚的道德认知,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在护理实践中应用道德标准约束自己的言行,建立基于护理道德的和谐护患关系。

(四)培养护生沟通技巧,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是护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在护患冲突频繁发生的今天,培养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已成为护理教育的重中之重。沟通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桥梁,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开展护理工作的前提,能够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福冈宣言》中指出: “所有医师必须学会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应该看作与技术掌握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7]。因此,对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人际沟通是护理人文修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模块教学实践中通过模拟临床情景案例的讨论分析,使学生熟悉人际沟通的基本理论、原则及掌握人际交往中的沟通策略和禁忌,护患冲突的化解技巧等,在未来的工作中应用于临床护理,减少护患纠纷,建立护患关系和谐。

结 语

我国护理前辈林菊英先生曾说,只有将人文、社会心理科学与医学科学统一起来,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造就出更多的高素质护理人才[2]。护理人文修养课程能够培养护生美学、礼仪、职业道德、沟通多方面的人文素质,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念,指导学生的职业行为,应该得到重视和普遍开展。

参考文献:

[1] 吴茵,李惠玲.护理人文修养课程中培养护生职业情感的实践与探究[J].护理研究,2013,27(443):3063-3064.

[2] 王凤荣.浅谈护理专业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教育探索,2012(257):12- 13.

[3] 王 新, 李 娟.护理人文精神的教育与维护[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6,27(4):311- 312.

[4] 徐亚英.试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下的护理人文[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9)713- 714.

[5] 刘海涛等.医学美学在医学生培养中的作用[J].医学与哲学,2015,36(536):81- 83.

护理职业道德论文篇9

【关键词】职业道德 中职学生 护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加上中国逐渐进入了老龄化阶段,那么未来国内的医护工作也会更加的繁忙和复杂。其中中职护理人员,虽然不像医生拥有非常专业的医学知识和知识,但却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工作人员,加上工作内容较沉重、繁琐以及患者、病人的多样化问题,思想、情绪上难免出现不良情绪,因此职业道德教育对于中职护理学生来说就尤为重要。

一、中职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重视度问题。中职护理道德教育因为理论性太强,内容上比较空泛,没有实际的技术和具体、明确的实践方式去体现道德教育的效果,并且即使学生得到了理想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未来的工作中并不能很快的显现,并且对护理技能并不能产生实际的提高效果。大多数医疗机构和医院在录取护理人员的初期,比较看重其技术,在学校和工作单位的更项 考核也是针对理论和实践相关的技术。比如:对于手术后病人的护理方式,对于因各种原因造成四肢行动不便病人的护理方式等。如果学生在进入工作后,不能快速的融入工作中,该医院是不会浪费资源在这个学生身上的,那么中职学生受到的职业道德教育也失去了“用武之地”。因此多数的中职院校对于护理学生的教学,仍然是以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技术为核心的教学,对于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也只是为了完成上级颁布的任务,其无论是教学方法或教学内容,都没有形成科学而系统的模式。在这种教学理念和教学环境的影响下,老师和学生自然也不会过于重视护理的职业道德相关教育,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就容易出现消极、敷衍的情况。

(二)教学方式。在中职护理实际的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校方和教师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系统而全面教学方案,就导致相关教育教学只是把课本上的内容照搬下来讲给学生们听,学生学习过程比较乏味,学生因此提不起学习的欲望。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也没有对关键点进行详细的、深入的讲解,令学生在学习时容易出现似懂非懂的模糊情况,所以在课堂上多数是教师在照着教材讲课,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的位置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职业道德的认可和接收到也不高,学习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以上种种原因直接影响了中职护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效果。

二、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对护理工作的认知

中职学生由于年龄较低,之前的受教育经历也较少,因此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和职业的规划都比较模糊,因此学生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迷惑感和倦怠感。而在在护理教学过程中,对于在同患者直接接触方面并不能有一个很清晰的认知,包括: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方式,与患者身体上的接触、自身情绪的控制等,都是中职护理学生所欠缺的,并且也是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提高的,因此这对这方面职业道德教育在这方面就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职业道德教育不但是针对中职护理学生思想道德上的培养,也是学生未来工作发展的重要指标。现代人对于健康和身体相关为题都比较重视,加上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于医疗护理也更加关注,病患对于护理人员的需求量和严格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所以职业道德教育同医疗护理的技术在现代社会中也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1]。一方面职业道德教育可以说是护理技术实际应用的重要指标,同时可以帮助护理人员与病患之间培养良好的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出现。而人们在身患疾病时,不光是生理上出现了问题,心理上同时也承担着较大的压力和负担,因此护理人员的工作也不单是针对病患生理上的护理,心理上也应同时兼顾,这也是中职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的核心之一。

三、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成长

一方面中职学生心理正处于高速发育阶段,另一方面很多中职学生之所以选择学习护理,并不完全是因为个人的喜好和规划,很大程度上是家人的建议和安排,那么学生对学习护理和未来的工作抱有的热忱有所不足。而对于护理工作而言,很多情况下是需要足够的热爱和坚定的信念去支撑的,而如果在学习的初期,就以科学的职业道德教育去培养中职护理学生,学生将更有责任感,对未来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病患也会更容易感同身受。

很多护理人员会因长期接触的病患而对工作产生厌烦感,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增加与患者之间产生矛盾的几率。这是人的常态,当护理人员常年与病痛、死亡和伤害打交道的同时,心理上也承受着一定的压力,这就需要职业道德教育令学生对护理工作产生根本性的认可。对职业的认可和坚定的工作信念,是护理人员所不可缺少的元素。

四、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令学生的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包括了:认真、严谨、系统和人性化。认真、严谨和系统,则是针对护理人员工作流程的整体要求,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偏差,敷衍和散漫的态度是应严格杜绝的[3]。但因为人的情绪是较难控制和迅速转变的,因此职业道德教育在护理教学中,则是通过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对工作认真和严谨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去执行系统的护理工作。人性化则是是病患病症和性格的多样化,同种疾病在不同性格人身上时,护理工作需要注意的事项也会有所不同,根本不同病患的不同需要,去执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是现代医疗领域的根本需求,也是未来医疗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结语

职业道德教育想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其实是较难的,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职学生以往的受教育经历的差异。包括:学校的教育、教师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差异。特别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因此在中职护理的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还要及时的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双管齐下,才可从根本上达到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万永成.中职护理专业职业道德教育途径探索[J].兵团教

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2]张永莉.浅谈中职护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科学咨询

(科技・管理).2014年01期

护理职业道德论文篇10

目前探讨“护士素质”的文章很多,有的地方还进行了专题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国外一些书刊中谈到了护士的十三种特性,即生理和心理的健康、高度的警觉性、熟练的技能、绝对的可靠性、鼓舞人心的自信心、过人的机智、优雅的风度、对病人的体贴、工作的合作、令人愉快的态度、良好的文化素养、满足于所任的工作和具有职业的责任感。一九六五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护士委员会制定的《护士的修养和礼节》条例中明确要求护士要始终保持最高标准的护理工作和专业品格。目前不少国家实行了高等护理教育,有的甚至把申请入护士学校的唯一标准定为具有良好的名誉并把伦理学、社会学作为护士的必修课。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护士的职业道德应由意(意志)、情(情感)、知(知识)、行创于为)四要素组成,几个方面:具体说应该有如下

一、热爱本职、忠诚专业

护士是一种专门职业,护士的从本职责是通过治疗护埋和预防护理为人类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和促进健康。护士教育创始人南丁格尔说:“护士必须有一颗同情的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在医院里工作的护士,为病人服务,病人中有的清醒,有的昏迷、有的慢疾缠身,有的急病凶险。他们来自社会的各阶层,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这一特定的工作对象决定了护士工作的复杂性。要求护士要具有特殊的道德风尚,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则要求护士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做到不怕脏、不怕累;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忠于病人,在技术上要精益求精,把白己的一切献给党的护理事业。

二、体贴同情、和蔼可亲

病人接触最多的是护士,护士的一言一行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情绪,如护士亲切的表}]牙,将使病人充满信心,感到温暖。反之护士带着轻视厌恶态度就会使病人感到屈辱甚至激怒而加重病倩。因此护士应具有一颗慈善而纯洁的心,视病人如父母兄妹,做到礼貌热情,主动周到,体贴入微。当个人利益与病人利益发生矛后时(如家中有事,小孩有病等),应象白求恩、吕士才那样,为了病人男于牺牲自己的一切。

三、知识丰富,技能精巧

现代科学的发展对护士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学基础,护理技术等,不但要求理论基础知识扎实,而且要求技术操作精巧熟练,这样才能更好的造福于病人。因此,护士除了学完护校的全部课程外,还应结合工作实践刻苦学习,不断掌握本行业,本专科的新技术,不断学习新理论,注意新动态,并争取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四、有道德有修养的行为

1、风度优雅、举止端庄

由于护士工作接触的对象特殊,要求护士在工作中,服装整洁,言谈文雅,举止端庄,作风正派。护士只有具备了这些优雅的风度,才能给予病人良好的印象,才能对护士产生信赖感。

2、勤劳细致、严肃忠诚

在医院里,不少病人昏迷不醒或瘫痪,一切要由护士照料,而护理技术操作又多为护士单个进行,因此勤劳细致,严肃忠诚是护士专业品格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护士在工作中应始终坚持有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无论何时何事应忠诚老实认真负责,不得弄虚作假。工作一旦发生差错事故,应毫不隐瞒,迅速汇报,及时处理。

3、谦虚谨慎,善于合作

护士相处的对象除病人之外,还有家属、医生、其他护士及医院员工。因此,一个护士应有良好的个性修养,做到谦虚谨慎,尊重人,体谅人,帮助人。对病人家属应耐心解释和指导,对医生应尊重和信任,密切合作,诚实而机智地执行医嘱。青年护士对资历老的护士应尊重和体贴,年老的护士对年轻的护士要关心、爱护和指导。

4、情绪稳定、老练沉着

在工作中,特别是紧张的抢救中,护士要做到沉着果断,迅速敏捷,灵活机动,有条不紊,就必须在个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决不因个人情绪影响工作。对那些性情寨躁或者爱挑剔的病人决不与其计较,始终保持护士崇高的职业道德。

总之,护士的职业道德规范可归纳为八个字:

爱(专业)亲(病人)

精(技巧)雅(风度)

严(作风)劫(工作)

诚(协助)稚(情绪)

怎样才能培养护士具有这些良好的职业道德呢?首先,护士学校要做好这一专题教育,可适当开设一些有关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护理心理学。尤其是在教员讲课示范操作时应以身作则,假模型要当真病人对待。而对已经工作的护士,应普遍进行教育,针对个别护士不测量体温、血压,在表上搞假登记实例进行教育。讲这种错误行为的危害性。教育护士应具备的起码的职业道德。

其次,激发护士的道德情感。有道德情感就会有道德行为。当前社会上反映出的“资产阶级自由化”,“一切向钱看”的思潮对护理队伍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护士来说,激发和培养事业心、责任感特别重要。可请护理界的老前辈讲传统或请英雄模范人物作报告,或用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批评不道德的坏人坏事等方式,加深护士与病人之间的相互了解,进一步激发护士的道德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