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品库房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1 20:23:46

医院药品库房工作总结

医院药品库房工作总结篇1

1药库零库存模式的要求

传统的医院药品管理分一级库、二级库和三级货架。一级库就是药库,二级库则是各个药房如门诊西药房、中药房、急诊药房、住院药房等。一般药库中的药品储备量约为整个医院20d左右的用药量,各药房储备本药房7~10d的药品用量。药库每周1次采购计划,供货商每周集中送货1次,各药房每周集中向药库领药1~2次。药库实施零库存管理后,药库只储备急救药品、市场紧缺药品、特殊药品等,大部分药品只在药房备货,各药房储备10d左右的用量。各药房每周生成1次请领计划,药库为各药房制定采购计划单各1张,供货商每周向各药房集中送货1次。药库零库存模式不是药库库存金额为零,是相对零库存[7-8]。

2实行药库零库存的准备工作

2.1完善信息网络

对医院信息系统(HIS)进行改造,完善各项功能。HIS、医药公司信息管理系统分别于药品采购电子商务平台软件安装数据交换接口,实现数据交换。药库、药房安装无线网络路由器,配制无线扫描枪。医院和供应商各自完成药品目录唯一码对应工作。

2.2供应商的衔接

与供应商签订供货协议,制定送货流程,制订保证药品及时送到医院各项措施。供应商所有出库药品外包装贴专用条形码。

2.3物流体系的建立

要求物流系统常规定时定点到位,专人负责送货。紧急情况规定时间内送到。所有药品通过条形码扫描交接。

3药库零库存的流程

我院目前药库零库存的流程是各药房每周定时根据一定时间内的药品销售情况,生成药品请领单;药库根据各药房请领单,生成各药房采购计划,报领导审核;采购计划单通过互联网传输至药品采购电子商务平台,各供应商接收采购计划单,根据采购计划单及时备货;供应商配齐药品,生成条码张贴于药品包装,传输发货信息至电子商务平台,药品通过物流定时送至医院各药房;药库管理员与药房管理员共同对药品进行入库验收,同时使用无线扫描枪核对药品信息;药库管理员验收结束后通过药品采购电子商务平台转换数据,自动生成入库单及入库验收单,再转为调出单至各药房。入库单及发票经会计审核后报医院财务部门核准清算,然后转账到各药品供应配送商,完成整个药品交易过程[9]。

4药库零库存的优点

4.1节约空间、减少资金占用,节约人力资源

实行药库零库存管理模式后药库库房只需要储备一些特殊药品及临床急救药品,所需的空间不会很大,目前我院药库总面积只有60m2,较原先500多m2减少了8成多。同时药库零库存模式可减少医院药品总储备库存,目前药库库存品种保持在50多个,药库库存金额不超过20万元。医院药品总库存金额从原先3000多万元下降至不足2000万元,减少了近40%,为医院节约了大量流动资金。同时药库人员由原先2个库房管理员加1个工人缩减为只要1个管理员,人力资源得到了节约。

4.2降低运行成本,避免多种风险

药品零库存使库房维护成本得到了降低,原来保证药品质量需使用的空调、冷库、冰箱、除湿机等设备大部分不再需要。医院药库零库存管理可以避免因市场变化所带来的药品积压的风险,药品积压引起的药品过期、失效、变质等问题同时得到有效的解决。4.3使用自动化系统,降低了工作量药品零库存管理使医院的HIS和医药公司的信息系统通过药品采购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系统对接,所有信息实时传输,药品品名规格、产地、单价、数量、金额、批号、效期等入库单信息都自动生成,医院的入库验收记录、出库记录都可以生动生成,一方面避免了人工录入数据的差错,同时大大减少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5零库存的持续改进

药库零库存管理使院内药品的总库存减少了,紧缺药品的缓冲能力下降。由于某些药品的不可替代性和时效性、医师用药的倾向性和患者的不确定性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等影响,有可能出现断药、缺药现象,从而给药剂科的工作造成一定的被动和压力,也给临床造成困难和不便。对药剂科对药品供应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药剂科、供应商、物流方、药品采购电子商务平台各方需要精诚合作,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需及时加强沟通,共同研究改进措施,达到无缝对接的效果,才能保证药库零库存模式的平稳运行[10]。6结语总之,医院药库零库存是建立在稳定和理想的客观环境基础之上的,医院需制订一个全面的、科学的、合乎自身经营需求的储备药品方案,加速周转,减少库存,保证药品供应,进而降低成本,产生增值效益,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11]。医院药库零库存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作者:杨燕 陈勇 单位: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张蕾.加强医院存货管理逐步实现零库存[J].经济师,2014,(6):277-278.

[2]邹冬梅,蔡颖尔.浅析我院医用耗材零库存的管理及现状[J].医疗装备,2014,27(11):73-74.

[3]张文峰,刘永平,彭小斌.基于零库存的医用高值耗材管理模型的实现[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5):85-86.

[4]杨厚赐,徐翔.我院基于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药房服务新模式的创建[J].中国药房,2014,25(9):814-816.

[5]刘朋,刘治军,王芙荣.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的问题与思考[J].首都医药,2011,13(22):13-14.

[6]冯运,朱珺,顾嘉钦,等.采用ABC库存结构分析法和订货点技术优化贵重药品管理[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9,9(4):268-271.

[7]张菊芳,钱芳,朱皓.零库存订货法在药品库存中的应用[J].中国执业药师,2011,8(4):33-35.

[8]孙玉琴.关于医院药库实施零库存的可能性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20):2795-2796.

[9]熊国营.计算机HIS999系统网络化管理在医院药库零库存模式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23-124.

医院药品库房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HIS)是现代化医院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撑环境,它可以带动医院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制度化,促进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药品是医院为开展正常医疗业务工作,用于诊断、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是医疗业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和重要手段,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的药品收支占医院业务收支相当大的比重,药品收支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经营成果。因而,在医院信息化管理条件下,加强药品的进、销、存各环节的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规范的财务核算方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医院HIS系统下完善医院药品财务管理进行粗浅的探讨。

1、药品管理的原则

1.1计划采购  医院应严格按基本药品目录编制药品采购计划,坚持按计划采购药品,防止无计划采购和超计划购药,避免造成药品积压,影响医院流动资金周转。

1.2定额管理  医院应根据各自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药品储备定额,实行定额管理,防止库存药品过多地占用流动资金。

1.3加速周转  在不影响临床诊疗工作的前提下,药品采购尽量做到勤进、少进,加速药品周转,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4保证供应  药品是为医疗活动服务的,要必须保证药品的及时供应,避免出现因药品供应不及时影响医疗效果的情形。[1]

2、药品核算的方法

2.1零售价管理  医院药品的出入库、领用、消耗、结存等都要按数量、单价金额记账,并且都统一按零售价进行核算,便于准确计算药品的经验成果。

2.2 数量统计  在HIS系统下,医院的全部药品无论是入库、出库、领用、销售、库存都要进行数量统计,期末,计算机可以对药品的购进、发出和结余进行自动汇总,药品的实物数量与计算机中的结余数量核对无误,从而真正做到药品的科学管理。

2.3 实耗实销  在HIS系统下,药房根据计算机自动汇总出的门诊处方和住院的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中实际消耗的药品的销售额向财务部门结算,改变了以领代销和以存代销的核算模式,真正做到实耗实销,确保账实相符。

3、建立健全药品管理制度

3.1 药品出入库制度  药品采购入库时,由仓管员负责验收、药品会计共同参与,严格按审批的计划验收。药品发出时,由药房或使用科室填写请领单,经药品会计开具计算机出库单,并确认记账后,请领人凭出库单交仓管员按单发货。

3.2 处方与收入核对制度  药房与收费室每天按规定的时间同时结账,药房填制药品销售收入日报表后与收费室药品收入日报表核对是否相符。要具体核对清楚当天现金药费的数额和记账药费的数额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要及时查明原因。

3.3 定期盘点制度  在医院HIS系统下,对药品的盘点应当做到1个月盘点一次为宜,至少一年不得低于4次,即一个季度至少要盘点1次,以便及时掌握药品库存,及时发现漏洞,做好药品日常管理。

4、加强药品内部控制

4.1 采购控制

要正确制定采购计划,合理确定采购批量,控制采购价格,合理确定采购限额,从而降低采购成本,控制积压、减少浪费。

4.2 储存控制  医院要对购入的药品严格执行入库验收制度,对品种、数量、质量进行严格验收,未经验收的,财务部门一律不得记账和付款;同时,要制定合理的药品储备定额,防止积压和浪费;医院要定期组织药品的清查,对失效、毁损、霉烂、丢失的药品,要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确保账账相符和账实相符。[2]

4.3 领用控制  首先,根据医院临床各科室对药品的消耗量,制订出全院合理的消耗定额;其次,要控制好药品的领用范围,一般情况下,仅住院药房及各门诊药房可以领用药品,临床科室原则上只能领取材料性的药品,不得领用成品药品;再次,要严格执行药品请领的审批手续,对领用的药品要严格执行分管领导审批制度;最后,还要注意加强药品领用后的跟踪管理,定期不定期检查药房有无调药、换药、借药等情况,一旦发现,要坚决制止惩处。

5、积极探索实现药品“零库存”管理

5.1含义及作用

药品“零库存”管理是一个的综合而复杂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利用严格的数量管理来掌控药品需求的变动,保持最小的库存数量,通过少量、多次的药品流动来代替库房存放。

在医院管理中,药品“零库存”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及意义。首先,它可以使库存压缩到最低限度,从而有效减少因库存量大而占用较多的资金;其次,它以病人需求导向来制订采购计划,其运作是以少量和多次为特点进行的,可以优化资金结构,加快资金周转;最后,它可以为医院有效节约仓管成本,最大限度地回避了因药品积压带来的价格下降导致的经济损失,加之其始终以严格的数量管理为基础,从而实现全院药品“供应链”的管理的科学、准确和高效。

5.2 具体做法

利用医院HIS系统,住院及门诊各药房可以根据药品发出的实际情况统计出药品的实际消耗,并按药品品种逐个确定药房需求的最高和最低限值,据此,各药房上传采购计划至药库,药库接收到采购计划信息后,及时安排采购;药品购入医院后,药库根据各药房上传的采购申请,快速、全额发放药品,从而实现药库的“零库存”;药品调拨到药房后,可以很快发放到病人手中,从而大大加快了药品的流通速度,有效地减少了药品的积压和资金的占用。医院的各药房可以通过领药入库表、库存表、消耗表、出库表、损益表和缺药报警、有效期报警以及处方查询、退药查询等报表来实现全面控制,严格控制到每一种药品,甚至每一个批号。有了实时、准确的数据依据,辅以严格的管理制度如药品分类分柜管理、值班数量核查责任制、不定期数量抽查、定期盘存等,再配合财务管理手段,从而真正做到药品全面管理。

另外,运用HIS系统的查询和统计功能,药库可以及时、准确的掌握药品进出情况,统计库存药品,通过对数据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畅销药品、滞销药品、积压药品、过期药品、损耗药品、医生用药偏好等一系列有意义的数据,为医院领导决策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在HIS系统中,会计与库管之间有严格的审核与牵制关系,药品会计账基本都可以由计算机完成。因而做好对药品品种、批次、价格、包装单位的清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如原始凭证、审核签章等就显得非常必要,另外还 必须强化对付款凭证、月末结转、财务对账的管理,做好财务核对和付款准备工作,为药品流通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对医院来说,药品是医院的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药品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而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是医院业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手段[2],因此,在医院HIS系统下,医院的财务管理不能仅停留在事后的管理上,而应当同时做好事前、事中的管理,通过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为医院当好家,理好财,实行财务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医院药品库房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加强;医院药品;管理;经济效益

医院药品领域的经济管理是医院管理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药品领域的经济管理对整个医院来讲比重是相当大的。目前国家对药品价格实行严格控制以及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降低采购成本,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防止暗箱操作,增加采购透明度,杜绝购销活动中的不正之风,确保采购物资、药品的质量,降低采购成本。使医院由药品获得的利润在不断地大幅度下降,特别是近一段时期市场物价大幅上涨,而国家却严格控制医疗价格,这就使在医院经济决策中如何通过有效控制药品成本来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医院管理中备受关注的问题。

药品是医院为开展正常医疗业务工作用于诊疗、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具有品种多、数量大、价格零、经常变动在医院库存中占有较大比例是医疗业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和重要手段,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医院药品管理,确保医疗质量,严格控制药品消耗,对提高医院经济效益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细致深入和医院会计制度的出台,医院要按规定实行“定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的管理办法。药房为记录药品的收发结存情况,必须制定一整套帐表单据如库存药品明细帐,本月药品消耗汇总表,本月领用药品汇总表,盘点清册等报到财务部门,月底对全部库存药品进行盘点,看与帐面金额是否相符。可以真实地反映药品进、销、存的动态情况,真实地反映医院资产的结存情况,符合医院制度的改革。

1药品购销管理

医院应健全药品采购管理制度,明确采购计划,合理确定不同药品的采购量、依据本院基本用药目录、库存情况、临床需要等制定采购计划。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建全、药品采购制度。通常由药库或药房、病房等部门对所需购买的药品填写申请单,注明所需药品名称数量、价格、交货时间,药品采购回后,要及时验收,入库。应根据保证医疗活动的实际需要及市场供应情况确定合理的药品储备定额,实行计划采购、及时供应。库存药品的增多会增加流动资金的占用,形成严重浪费,因此,必须严格核算库存定额,方便资金的运用。特别是近期可能降低的药品,应尽量减少库存,将经济损失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严格杜绝质量损坏,严格杜绝存放过期、采取各种措施,加快药品流通速度,促进销售,以便使在库药品数量合理,效期适当,质量稳定,可靠,尽量降低药品入库后的成本。

2盘存管理

加强药品物资核对管理,建立、建全、定期盘点制度。药剂科应每月对药品进行一次全面盘点。由药品会计月末对药品出、入、存进行结账,并据以编制月末结账信息查询表。药品保管员要根据药品会计提供的月末盘存表逐一盘点药品库存,药品的购入和领用必须建立健全出入库手续,药库与药房应定期进行盘点,保证月末时药房药品总帐余额与药房药品明细帐的余额之和相等。财会部门的工作人员还应及时与药库、各药房的明细帐及实物进行核对,定期对帐,实地盘点,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帐卡相符。对盘盈、盘亏的药品要在盘点清册中反映,并要查明原因,按规定及时进行帐务处理,充分发挥财务人员在物货清查中的作用。

3信息化管理

医院药房还要实行信息化管理。要想提高药房管理服务质量,医院药房业务流程管理,必须实现信息化,根据医院经济效益实际情况,建立起医院信息化系统的体系结构。建立医院管理系统,以实现药房资源共享,是药房流程更加科学化,以不断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与效益。而近年兴起的经济核算方法则是医院药品管理集约化发展的特征。

经济核算的兴起和发展,为医院实现保证一定服务水平前提下,控制药品消耗而降低成本的目标提供了较好的方法。药品、收入作为目前我国医院收入的重要来源,忽略了药品的管理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控制成本,增加效益的目标。药品管理中的经济核算办法在药品的具体核算过程中,为了核算反应和监督医院药品购入、销售流转的全过程,财务科应设置和药品、药品进销差价两个总账科目,核算药品的购入、领发、销售以及药品成本和药品进销差价。

按药品的供销流程,可按药品划分为药库药品和药房药品。药库药品是药品的储备阶段,它主要核算药品的计划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发放的全过程;药房药品是药品的销售阶段,它主要核算药品从药库领入、销售、保管等的全部经营过程。

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药库药品的入库、出库,结存和药房药品的领进、销售和结存统一按零售价之价,为整顿药品流通秩序,遏制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降低药价,医院应实行药品招、投标采购,通过招投标、评标、定标来确定中标单位和中标价格。根据药品的中标价格及招标药品零售价格核算中标药品的进、销价格,月末结转中标药品成本,零售价与中标价的差额计入药品进销差价。

对医院药品管理效果的考核,可通过资金平均占用额及资金周转速度来进行评价。药品资金的平均占用额越小,药品资金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次数越多,周转天数越短,说明药品的管理效果越好,流动资金周转速度越快。

医院药品库房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医院管理 应用 效益

现代社会是网络覆盖的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对于社会、经济和文化各方面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在医院管理系统中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完备的医院信息管理包括医院财务管理、药品管理和医疗器械管理等方面,建设良好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实现医院信息化管理和临床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手段。我院从本世纪初将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之中,并产生了积极效益。

一、医院管理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重要意义

医院的管理者依据可靠的情报,准确的数据实行有效的管理,全面提高医院的核心服务能力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服务。医院信息系统又是医院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医院所属的个组织部门提供行政管理信息和患者诊疗信息,并快速、敏捷、智能的加以处理和分析,保证其及时性和准确性,让医院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一)数据管理

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后,统计数据是按标准程序逐级录入第一手资料,由计算机网络系统自动汇总完成,每月末自动生成各种统计报表。而以往统计数据是根据门诊、住院处、科室几个部门人工登记报表和病案来进行汇总的,由于中间环节多,误差大,统计时间长,影响了工作效率。而将其以网络技术数字化管理后,有些数据可每天在医师工作站的屏幕上随时查询,且提供的数据既及时又准确,不仅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节省了统计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从整体上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二)药品管理

门诊药房网络系统包括门诊药房子系统和门诊药房后台管理子系统。其中门诊药房发药子系统具有控制药房发药退药,统计查询和药房参数设置的功能。门诊药房后台管理子系统具有权限设置、科室药品类别信息维护、库存管理、盘点月结和库房统计查询功能。中心药房、方便门诊药房系统模块类似。

(三)库房管理

库房网络系统包括药库管理子系统,具有入出库处理,库存管理,采购计划生成、调整、审核、执行、查询,药品查询,药品目录,药品价格,调价管理,药品会计和系统设置的功能。我院采取医师工作站的工作模式,患者首次就诊到医院大厅建立“就诊卡”(本地区的二级甲等医院通用),再次就诊携带“就诊卡”或报上卡号即可。各科诊室医师用计算机下医嘱。患者交费后可到药房取药。等药师调配后付给患者并交代服用方法、注意事项等事宜。引进电子处方后,加强了药库与临床的联系,提高了工作效率并简化了程序,有效减轻了患者就诊负担。

(四)实时查询

医生在诊断后,开处方时可以利用全院计算机网络系统,及时掌握医院药品信息,可以根据药房以及药库的药品存储情况为患者提供处方药品。从而改变了过去手写处方不易辨识的情况,极大地提高了开方取药的效率,缩短了流程。最后通过计算机查询系统可进行多项统计实时查询,如库房入出库查询、近效期药品查询、库存管理、盘点查询、调价查询、科室药品信息查询、药品申请查询等。

(五)部门管理

为有效解决当前“看病贵”问题,合理降低药品收入比例,减轻患者负担,医院采取了干预措施,采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监测,根据不同科室情况制定不同的药品比例。实行定期考核,超出规定比例的科室,由科领导负责。这样有效避免了各科医师在开药时开大处方,专找贵药开,受医药代表干扰的现象。实践证明,医院信息系统的实施,对优化部门职责分工和加强药品管理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六)财务管理

在财务部门进行经济核算时,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后,可将全院各科室收入及时核算出来,为经济管理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从而提高了职能科室办公效率。

医院药品库房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库存  药品  管理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医院药品库存管理工作尤为重要。药品库存和供应管理成为药品管理的首要任务,但却始终面临着一对矛盾,药房必须不间断地为临床提供充足的药品和相关药学服务,同时又必须避免库存费用的过分增加。因此库存管理工作具有医院药学的专业和性特性、药政法规的职能性和药品流通的商品性。对此需要建立清晰的、可量化的管理和绩效考核目标,本文就医院药品库存管理作一探讨。

        1  依法严格管理

        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进口药品管理办法》和有关药政法规。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授权的口岸药品检验所的检验报告书或其复印件验收;国内药品根据《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实施检查。每次入库做好“药品质量验收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供货单位、数量、到货日期、品名、剂型、规格、批准文号、批号、生产厂商、有效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等项目,并对药品外观质量进行抽样检查。对于出厂检验报告书内容有疑问或发现质量不稳定、原料或工艺改变、包装方式改进、长期停产恢复生产、新品种等加强抽样检查,并要求供货单位出示质量检测报告书和产品资质。

        2  强化库存监管

        库存管理(入出库、退库、退货) 入库药品经药库管理员验收后,按照药品入库单的通用名逐一入库,在录入批发价和零售价后自动生成总金额的同时,输入药品批号、有效期和库存上下限等,自动监控药品的效期及限量,随时报警。出库时,选择发往单位,如门诊药房、住院药房等。按各药房的请领单审核发药或拒绝发药,选择发药后将按请领单上的药品内容将药品追加到各子药房的库存上。再由各药房领单领药单。经各药房审核无误后确认。同时,还可以根据各子药房的申请单提供退库和退货等服务。并自动减去各药房的库存量和报货药品的药库数量和金额。由于运用了计算机管理,避免了人工往来等带来的繁琐劳动,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差错[1]。

        2.1 完善药品使用反馈机制  药库管理人员经常深入临床科室征求意见,了解各科用药情况、反馈信息,加强合作,处理好“供”与“求”关系[2];并与临床科室合作,向各科室介绍国内外医药动态、最新药品供求信息,同时可通过《院讯》向各科室宣传,使临床用药不断更新。

        2.2 库存控制  药库管理应遵循药品流通的商品规律 :在保障医院临床用药的同时、应加速药品周转,每月月初由各药房提出当月所需药品的月计划、每周提出周计划后交药库人员审核、主任审批。再由药品采购人员购买。

有效地减少和控制了药品库存量。防止药品过期失效。减少经济损失。提高医院资金周转率。同时做好药品成本核算和账务管理,不断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1 库存控制目标  其大体可分成:库存成本最低的目标-通过减少降库存量降低库存成本;保证库存药品程度最高目标-在业务大发展时期确保供应品种的齐全;不允许缺货的目标-保证最佳医疗效果;限定资金的目标-须在限定资金预算前提下实现供应;快捷目标-快进快出。环境条件制约了库存的控制,需求的不确定性越高(如一些突发事件用药)、订货周期越长、运输等不确定因素越多、管理水平越低(包括计算机的应用程度)、人员越紧张,降低库存就越困难。特别是对某些药品必须实现不允许缺货的目标时,库存量则不宜过低。

 2.2.2 库存管理中的ABC 分析 法  ABC分析法的特点在于库存药品中每个品种的重要性仅由其年总费用的币值决定[3],

[1] [2] 

将管理资源集中于重要的“少数”而不是不重要的“多数”。如对A级药品(指品种只占库存总数约%、库存成本占总数%~%的贵重药品,也包括麻醉、精神等特殊药品)可进行每天盘点,严格控制库存;B级品种只占库存总数约%~%,库存成本占总数的%;C级药品(品种约占%~%,库存成本约占总数的%~%)。库存量则可以放宽,以减少每次购药品种。而对于那些处于新、老品种交替时期使用量急剧减少的老品种,要特别注意控制,可对新品种的供应进行调节及与医师直接联系,杜绝药品过期(每月对所有药进行药品效期检查并做好记录。在药品有效期六个月内的品种做好及时退货。对周转率大于天(以货款回笼天为例)的药品确保合理库存量是减少医院资金积压的重要手段,同时合理库存量也是减少降价造成损失的重要方法。

        .. 库存管理中的排序分析法;美国Dann教授提出一种新的库存分析方法[],将库存药品分为重点管理和非重点管理两类。排序分析法引入了“收益递减点”(point ofdiminishing return PODR),“收益递减”是指库存药品品种每增加%,相应的花费库存总费用的百分比递次下降。在重点管理部分,平均总金额累计百分比大于平均品种累计百分比。在非重点管理部分,平均总金额累计百分比小于平均品种累计百分比。处于非重点管理部分的一些品种可能是干扰库存管理效率的原因,排序分析法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找出这些品种,并作为例外品种处理。

        . 重视药品周转率和断货率  周转率以单品种库存数量/月平均消耗数量表示,这项指标能较早作出药品过期损耗的报警,比有效期表更有效。它可防止在近失效期时(个月内)退货造成供应商不合理的损失。药品断货率由个指标组成,断货品种数/总品种数及单品种断货天数/。其反映了药品供应保障程度。如果由于货源不足引起断货率上升,则要适时调高储备限额和拓宽采购渠道。方能有效降低断货率。

          讨论

        医院药品的库存管理是一门实践性的管理科学 、根本原则是保证医院临床药品供应水平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既要保证医院临床用药。又要降低不合理的库存量,加速资金周转。综上所述,加强医院药品管理,强化和不断完善完善各环节的管理措施,充分发挥医院管理机构的职能作用,才能提高药品质量、保证医院临床用药,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李明,郑志宏.医院信息系统中的药房管理.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

郑敏玲,刘碧波. 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的体会.医学文选,,():-.

医院药品库房工作总结篇6

【Abstract】Toadaptmanagementofhospitalpharmaceuticaldevelopmentfortheneedofbothmodernhospitalandfinancialmanagement,itisnecessarytofindthewayofmedicinecostscontrolunderthemedicinestoragemanagement.Tooptimizecostmanagement,reduceunnecessaryconsumeandwaste,whichshouldbeusedtoimproveeconomicandsocialefficiencyofmanagementinhospitalpharmacy.Itlayagoodfoundationforthefurtherdevelopment.

【Keywords】inventory;management;drug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药品库存和供应管理成为药品经营的首要任务,但却始终面临着一对矛盾,药房必须不间断地为病人提供充足的药品和相关服务,同时又必须避免库存费用的过分增加。库存管理在工作特性上具有医院药学的专业性、药政法规的职能性和药品流通的商品性。因此需建立清晰的、可测量的管理绩效目标,本文拟就医院库存管理作一探讨。

1依制度加强管理

进口药品依据《进口药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国务院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授权的口岸药品检验所的检验报告书或其复印件验收;国内药品根据《中国药典》、部颁标准实施检查。每次入库做好“药品质量验收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供货单位、数量、到货日期、品名、剂型、规格、批准文号、批号、生产厂商、有效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等项目,并对药品外观质量进行抽样检查。对于出厂检验报告书内容有疑问或发现质量不稳定、原料或工艺改变、包装方式改进、长期停产恢复生产、新品种等加强抽样检查,并要求供货单位出示质量检测报告书。

2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入出库、退库、报损)入库药品经药库管理员验收后,依据药品编码规则输入药品编码登记入库,在录入批发价和零售价后自动生成总金额的同时,输入有效期及库存上下限等,自动监控药品的效期及限量,随时报警。出库时,选择发往单位,如门诊药房、急诊药房和住院药房等。按各药房的请领单审核发药或拒绝发药,选择发药后将按请领单上的药品内容将药品追加到各子药房的库存上。同时,还可以根据各子药房的申请单提供退库和报损服务,完成退库和报损登记,并自动减去各药房的库存量和报损药品的药库数量和金额。由于运用了计算机管理,避免了人工往来等带来的繁琐劳动,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差错[1]。

2.1完善药品使用反馈机制药库管理人员经常深入临床科室征求意见,了解各科用药情况、反馈信息,加强合作,处理好“供”与“求”关系[2];并与临床科室合作,向各科室介绍国内外医药动态、最新药品供求信息,同时可通过《药讯》向各科室宣传,使临床用药不断更新。

2.2库存控制药库管理应遵循药品流通的商品规律:应加速周转,减少库存,保证药品供应,同时做好药品成本核算和账务管理,确保医院的社会目标和经济效益的实现。

2.2.1库存控制目标其大体可分成:库存成本最低的目标—通过降低库存成本以降低药品成本;库存保证程度最高的目标—在业务大发展时期确保供应品种的齐全;不允许缺货的目标—保证最佳医疗效果;限定资金的目标—须在限定资金预算前提下实现供应;快捷目标—快进快出。环境条件制约了库存的控制,需求的不确定性越高(如一些突发事件用药)、订货周期越长、运输的不确定因素越多(如边远地区)、管理水平越低(包括计算机的应用程度)、人员越紧张,库存降低越困难。而当仓储条件好、不存在资金的制约、药品处于通货膨胀时期,特别是对某些药品必须实现不允许缺货的目标时,库存量则不宜过低。

2.2.2库存管理中的ABC分析法ABC分析法的特点在于库存药品中每个品种的重要性仅由其年总费用的币值决定[3],将管理资源集中于重要的“少数”而不是不重要的“多数”。如对A级药品(指品种只占库存总数约10%、库存成本占总数60%~70%的贵重药品,也包括麻醉、精神等特殊药品)可进行每天盘点,严格控制库存;B级品种只占库存总数约20%~30%,库存成本占总数的20%;C级药品(品种约占60%~70%,库存成本约占总数的10%~20%)。库存量则可以放宽,以减少每次购药品种。对于那些处于新、老品种交替时期使用量急剧减少的老品种,要特别注意控制,可对新品种的供应进行调节及与医师直接联系,以减少老品种药品过期报损。对周转率大于30天(以货款回笼30天为例)的药品确保合理库存量是减少医院资金积压的重要手段,同时合理库存量也是减少降价造成损失的重要方法。

2.2.3库存管理中的排序分析法美国Dann教授提出一种新的库存分析方法[4],将库存药品分为重点管理和非重点管理两类。排序分析法引入了“收益递减点”(pointofdiminishingreturnPODR),“收益递减”是指库存药品品种每增加1%,相应的花费库存总费用的百分比递次下降。在重点管理部分,平均总金额累计百分比大于平均品种累计百分比。在非重点管理部分,平均总金额累计百分比小于平均品种累计百分比。处于非重点管理部分的一些品种可能是干扰库存管理效

率的原因,排序分析法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找出这些品种,并作为例外品种处理。从数学处理上确定了更加可操作的划分重点与非重点的界点,而这界点本身是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对于提高库存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更为有效[5]。

2.3重视药品周转率和断货率周转率以单品种库存数量/月平均消耗数量表示,这项指标能较早作出药品过期损耗的报警,比有效期表更有效。它可防止在近失效期时(3个月内)退货造成供应商不合理的损失。药品断货率由2个指标组成,断货品种数/总品种数及单品种断货天数/365。其反映了药品供应保障程度。如果由于货源不足引起断货率上升,则要适时调高储备限额及最低额或拓宽采购渠道。

2.4药品账目准确性和及时性随着计算机在医院的广泛使用,以及病区、门急诊收费处等部门与药库的联网,使药库承担了大量数据统计功能。现在部分医院药品的调价功能设在药库,使药库工作量大幅增加,和医院各科室联系的日趋密切,加之药剂科内各级部门实行实库管理,就要求药库人员及时、准确地做好药品的进出库账目,掌握库存最新动态。药品账物相符率直接与管理水平有关。另外,要做到金额相符必须对调价药品做到实时监控,并及时做好金额亏盈报表,完善的数据查询系统可以随机对某个时间段的药房销售情况进行查询统计,还可以对入出库和退库报损情况进行查询核对。通过查询可及时了解药房中各种药品的数量及已报警的药品,对合理利用药房中转库起到了积极的监督作用。

3讨论

医院药品的库存管理是一门实践性的管理科学,根本原则是保证医院临床药品供应水平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一定数学、管理方法,降低不合理库存量,加速资金周转。综上所述,加强医院药品管理,完善各环节的管理措施,充分发挥医院管理机构的职能作用,才能保证医院药品的安全与完整,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明,郑志宏.医院信息系统中的药房管理.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12(9):106-107.

2郑敏玲,刘碧波.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的体会.医学文选,2003,22(2):252-254.

3薛迪.卫生管理运筹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9-41.

医院药品库房工作总结篇7

一、药品管理的原则

1.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

以往医院药品实行“数量统计、出库报销、月末盘点做消耗”,不能真实地反映医院资产的情况,造成了资产的流失。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细致深入和医院会计制度的出台,医院要按规定实行“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的管理办法。药房为记录药品的收发结存情况,必须制定一整套账表单据如库存药品明细账、本月药品消耗汇总表、本月领用药品汇总表、盘点清册等报到财务部门,月底对全部库存药品进行盘点,看与账面金额是否相符。这样做改变了以往以领代报、以存代销的局面,可以真实地反映药品进、销、存的动态情况,真实地反映医院资产的结存情况,符合医院制度的改革。

2.计划采购、定额管理、合理使用、加速周转、保证供应

医院应根据保证医疗活动的实际需要及市场供应情况确定合理的药品储备定额,实行计划采购,及时供应。库存药品的增多会增加流动资金的占用,形成严重浪费,因此必须严格核定库存定额,方便资金的运作。

3.药品的购入和领用必须建立健全出、入库手续

药品的购入和领用必须建立健全出、入库手续,药库与药房应定期进行盘点,保证月终时药房药品总账余额与各药房药品明细账的余额之和相等。财会部门还应及时与药库、各药房的明细账及实物进行核对,定期对账,实地盘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卡相符。对盘盈、盘亏的药品要在盘点清册中反映,并要查明原因,按规定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充分发挥财务人员在物资清查中的作用。

4.药品零库存管理

药品“零库存”管理可使库存压缩到最低限度,所需采购的品种和数量都相应减少,从而减少因库存量大而占用较多的资金。可以利用严格的数量管理来掌控药品需求的变动,保持最小的库存数量,通过少量、多次地药品流动来代替在库房存放药品。

二、药品的计价原则及核算方法

按药品的供销流程,可将药品划分为药库药品和药房药品。药库药品是药品的储备阶段,它主要核算药品的计划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发放的全过程;药房药品是药品的销售阶段,它主要核算药品从药库领入、销售、保管等的全部经营过程;根据销售存放地点的不同,又可分为住院药房药品、门诊药房药品。按药品的性质,可将药品分为西药、中成药和中草药。

1.药品的计价原则

医院药品凭发票提供的价格结算货款,并按规定零售价和进销差价处理。药品价格不包括为采购、运输、保管这些药品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库存的中草药在保管中发生的挑选、晾晒费用,以及由此而造成数量减少的损失费用不计入药品价格。医院应严格执行国家对药品作价的规定并公示,药品价格公示的内容包括:药品通用名称、商品名称、剂型、规格、计价单位、价格、生产厂家、主要的中药饮片产地等有关情况,并应明示是否列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对实行政府定价的药品,还应公示其零售价格的实际销售价格。

2.药品会计核算办法

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药库药品的入库、出库、结存和药房药品的领进、销售和结存统一按零售价计价。购入药品时:借记:“药品――药库药品”,贷记:“银行存款”,贷记:“药品进销差价”;药房领用药品时:借记:“药品――药房药品”,贷记:“药品――药库药品”;月末结转销售药品成本时,会计根据药品累计销售额及综合差价率或综合加成率计算销售药品成本和实现的进销差价。以药品成本借记:“药品支出――药品费”,以零售价贷记:“药品――药房药品”,差额借记:“药品进销差价”。计算药品销售成本的方法通常有两种。

(1)按药品综合加成率计算

药品综合加成率=药品进销差价期末余额/(药品期末余额-药品进销差价期末余额)×100%

药品销售成本=当期药品销售额/(1+综合加成率)

(2)按药品综合差价率计算

药品综合差价率=本月药品进销差价期末余额/本月药品期末余额×100%

药品销售成本=当期药品销售额(1-综合差价率)

为整顿药品流通秩序,遏制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降低药价,医院应实行药品招投标采购。通过招投标、评标、定标来确定中标单位和中标价格。根据药品的中标价格及招标药品零售价格核算中标药品的进、销价格,月末结转中标药品成本,零售价与中标价的差额计入药品进销差价。

3.药品的价格调整

如遇药品价格变动进行调整,在会计核算时必须认真处理由于药品价格的上下波动对医院资金形成的增减。医院调整药品价格,应由药品管理部门根据调价文件,先清点调价药品的库存数并编制“药品调价表”凭证以备核算。目前,《医院会计制度》规定,药品价格上调,以上调价格借记:“药品――药库药品”,贷记:“药品进销差价”;药品价格下调,以下调价格借记:“药品进销差价”,贷记:“药品――药库药品”。

三、医院药品管理效果的考核

对医院药品管理效果的考核,可通过资金平均占用额及资金周转速度来进行评价。

年度药品资金平均占用额=月度占用额之和×12

药品资金周转次数=全年药品销售成本/年度药品资金平均占用额

医院药品库房工作总结篇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的开发和应用也日趋广泛,从2002年底起,全武警的医院系统推行[1]军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工程,即“军卫一号工程”。现将药局网络系统概述如下。

1药局网络系统概述

该工程的药品管理分系统包括药库管理模块,药房库存管理模块,科室小药柜模块,中心摆药模块,处方录入模块,处方发药模块,处方打印模块,综合查寻模块,以及自己开发供静脉输液配制中心使用的输液标签打印模块。根据我院及药局的实际情况和网络布线情况,药局工作站的分布为:药库2台,门急诊药房2台,中药房1台,住院药房2台,静脉输液配制中心2台。

药局各部门的模块配制根据实际的工作性质而定,药库的配置为:药库管理模块,综合查寻模块。住院药房的配置为:药房库存管理模块,科室小药柜模块,中心摆药模块,处方录入模块。门诊药房的配制为:药房库存管理模块,处方录入模块,处方发药模块,处方打印模块。中药房的配置为:药房库存管理模块,处方录入模块,处方发药模块,处方打印模块。静脉输液配制中心的配置为:中心摆药模块,输液标签打印模块。各模块功能上相互独立,各工作部门间可以相互组合以适应自己的要求。各部门以不同的部门代码使用相同的模块就可区分各自的操作,如药房库存管理模块在门诊药房,中药房,住院药房都有,它们可以各自向药库申请领药,便于工作。

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有十分明显的优点,在药品管理方面,如采用人工管理药库,往往不能准确知道各种药品的库存数量、各个科室的消耗量,难以制定出合理的采购计划,造成供应不及时,同时无法对药品的有效期进行严格管理,从而造成过期浪费;采用计算机管理药品后,由于数量完全在控制之下,为加强内部职员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不仅可以减少无意的浪费,还可以杜绝工作人员的私用和盗用。在住院部收费方面,由于采用“交押金-记帐-结算”的工作方式,在没有采用计算机时,不能及时统计出每个病人所用的费用是否已经超过所交押金,会造成许多欠款,给医院的财务管理带来麻烦;同时,由于帐单明细汇总后才能记帐,常常造成漏记和错记,不仅给医院带来损失,而且造成医院同病人之间不必要的矛盾。采用计算机管理住院收费后,每一笔费用的使用,均及时记入电脑系统中,从根本上杜绝了漏帐;同时,可立即查出病人所交押金和所用的费用,及时催交押金,防止欠款。在提高服务质量方面,计算机应用于门诊和住院管理系统,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在网络中完成,不再需要依靠病人来回走动来传递信息,减少了病人看病的环节,方便了病人;同时,整个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医疗水平,从而整体提高全院的服务质量。

2药品管理系统的主要模块

2.1药库库存管理模块

2.1.1建立药品字典如药品名称、规格,医疗保险信息中的医疗保险类别、报销标志等。

2.1.2建帐入库主要是录入或自动获取药品名称、规格、批号、价格、生产厂家、供货商、包装单位、发药单位等。

2.1.3药品的出入库管理可随时生成各种药品的入库明细、出库明细、盘点明细、调拨明细、报损明细、退药明细以及上面各项的汇总数据。可追踪各个药品的明细流水账,可随时查验任何一品种的库存变化入、出、存明细信息,并支持药品批次管理。可以自动接收科室领药单功能,实行网上领药。对毒麻药品、精神种类药品等特殊药品药均有特定的判断识别处理。具有自动生成采购计划及采购单功能。

2.1.4药品的调价及时调整药品的价格,对不用的药品实行停价。

2.1.5查询统计可统计分析各药房药品消耗库存,提供药品的有效期管理、可自动报警和统计过期药品的品种种数和金额,并有库存量提示功能,提供的核算功能。

2.2药房库存管理模块

2.2.1入库管理门诊药房、中药房、住院药房可向药库申领药品,并入库生成单据。

2.2.2出库管理门诊药房、中药房、住院药房分别通过处方出库,摆药出库,领药出库,各部门之间还可以通过领药出库相互领药,解决了各部门间的借药问题。

2.2.3查询统计可对药品出入库数量、药品的去向、药品的库存等进行查询统计。

2.3处方发药模块主要功能包括:处方确认发药,处方查询,处方退药,工作量统计等功能。

2.4处方录入模块主要功能包括:处方录入并计价。

2.5处方打印模块在后台打印处方,适用于不同的发药模式。

2.6中心摆药模块

2.6.1自动获取药品基本信息可自动获取药品名称、规格、价格、生产厂家、药品剂型、住院患者的医嘱、药品基本信息等。

2.6.2中药摆药模块功能具有分别按患者的临时医嘱和长期医嘱执行确认上帐功能,并自动生成针剂、片剂、输液、毒麻和其它等类型的摆药单,同时追踪各药品的库存及患者的押金等。可进行单日或多日摆药。

2.6.3查询统计对患者的医嘱和摆药情况进行查询统计。

2.7科室小药柜模块用于病区科室急救用药或住院药房夜间无值班时的用药。

2.8输液标签打印模块主要用于静脉输液配制中心输液标签的打印。

2.9综合查寻模块主要用于药品的综合查询,包括各药房的库存,单个药品的去向,查询有关调价后的所有信息,包括现价、原价及增值情况。查询有关调价后的所有信息,包括现价、原价及增值情况。

3药品系统模块应用的体会

3.1药品字典在药品管理系统中,药品字典是医院所使用的所有药品品种目录的总称,是极为重要的公用信息表,它包含了药品的名称、规格、单位、剂量、剂型、毒理分类、药品价格、生产厂商等基本信息。它是药品管理的基础,也是临床和收费的重要依据。药品字典的内容越标准、越规范越好。药品的正名应以通用名为主,同时也可以引入别名,别名可以是药品的商品名,便于医生用药,药品的正、别名应有编码的对应关系。药品的规格应反映药品的含量信息,规格是描述所用,如25mg,规格一定要准确,它涉及医生的医嘱。药品的单位要对应剂型及规格的最小单位。药品的最小单位剂量应是最小的不可分包装单位所含剂量。药品的剂量单位应对应最小单位剂量的单位,如mg、ml、g等,最小单位剂量及剂量单位用于摆药时计算摆药量所用。药品字典要有专人维护,要有延续性。

3.2药品的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药局的重要工作,药库要遵循药品先入库后出库的原则,即使遇到科室急需的药品,也必须根据发票入库后才可发出,若不入库,药房领不到药,临床医生下不了医嘱,而无法用药。门诊药房或住院药房的申请的领药单须经药库确认后,才可转化为出库单,同时减少药库库存;药库的出库单也须经门诊药房或住院药房确认后才会转化为入库单。药房领药时片剂、胶囊可以以盒、瓶领取,有利于药库做帐及盘点;药房入库时以最小单位入库,有利于住院药房摆药。

3.3中心摆药摆药中心人员从患者的临时医嘱和长期医嘱信息从系统中提取摆药信息,准确计算出每个病人每日每餐的药量,并且可按剂型分类,生成摆药单,经人工审核后,最后有打印机打出,摆药人员按摆药单将药品摆出,由科室护士校对确认后取走。摆药单的人工审核除审查医疗合理性外,还要对计算出的数量进行审核,看是否有误。另外,对一些情况需人工干预,如不能自动计算的药品。原因包括:医嘱药名不规范,药品无库存,医嘱频次信息不能自动处理(如每周1次)等。遇到这些情况往往需手工录入名称或指定数量。还有计算出的药量与实际不符。如儿童用药每次半片,计算机不能确定其实际消耗数量,如遇到外用药,滴鼻、滴眼药时,其剂量难以准确计算,需手工纠正或录入实际消耗量。对于特殊药品、毒麻药品等仍需凭特定的处方,从处方录入模块输入相应的数量。中心摆药室是临床科室所有药品的总出口,也是临床合理用药的监控站。新的摆药模式充分发挥了摆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确保更准确无误的摆药,为临床科室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科学的摆药方法和规范、合理的操作程序,减轻了摆药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医院药品库房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药品管理;采购;新药引进;处方调配;药品效期;库存管理

药品管理工作是医院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广大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抓好药品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是医院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现代医疗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完善,医院药房的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医院药品管理必须创新。本人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医院药品管理创新进行了探讨。

1 医院药剂科数字化管理的药品流程模式

医院信息系统(HIS)目前已基本普及到各家医院,它的出现使药品物流和核算有了极大的改进。不但减少了人工统计发药量和经济核算中的错误,还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为明确和理顺药品的领发关系,应本着“物归其流”便于收发和核算的原则,明确规定各药库、药房设置和职能以及各药房取药的具体方法,确定合理的药品流程。

2 医院药品采购管理的改进

在医院药品管理中,药品采购活动对医院经营活动的质量的影响是很显著的。采购管理的水平高低直接对医院的成本和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1)采购环境:在大型综合性医院中,采购工作一般由医院药品采购领导小组领导和监督,由药剂科药品采购人员具体负责。医院药事会协调医院计划合理用药和加强药品的科学管理。医院药品采购采用招标采购的国家政策。

(2)采购循环:医院药房的药品采购循环过程中有2个中心问题,即何时采购和每次的采购量。每次采购量可以通过基本经济定货批量(EOQ)模型来解决。EOQ模型在比较不同订货批量的年度总成本的基础上,按照成本的最小值估计出最优订货批量。

(3)准时采购:准时制采购是为适应准时制生产制(JIT)而提出的新的采购理念,在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的生产企业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准时生产制是指这样的一种系统:生产过程中的零配件运动时间与供应商的交货时间经过仔细的安排在生产作业的每一步,下一批零配件刚刚加工完之前到达。这样就不会存在等候加工的零配件和等候的空闲工人及设备。

(4)招标采购:招标采购是近几年的新生事物,它可以实现市场化运作,发挥市场调节价格的优越性。联合招标是方向之一,几家业务方向相近的大型医院联合招标,可以大大增强自己的价格谈判能力。

3 医院新药的引进管理

对新药的药学、临床疗效等内容进行科学评估;建立健全新药引进的相关组织;制定详细的新药申请制度和新药评审制度;制定新药引进后的跟踪调查制度,可以使医院的新药引进工作更加透明化、科学化,并防止新药引进中的不正之风。

3.1 建立健全与新药引进相关的组织

(1)药事会的组成:根据《暂行规定》第6条:三级医院的药事委员由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临床医学,医院感染管理和医疗行政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因此,医院一般应成立由药剂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医务部等科室的主任或副主任及有关临床专家、主管医疗的副院长组成的药事会。

(2)药剂科成立技术组并制定相应的制度:药剂科是医院引进新药的具体操作部门,由对药品熟悉的主任药师、副主任药师及高年资的主管药师组成相应的技术组。技术组成员每周定期轮流接待医药企业的药品宣传员,按照新药申请制度的要求接受新药申请资料,定期开会集体讨论,对每个药品进行药学评价后,将与临床相关的资料及药学评价结果交给相关临床科室主任征求意见,在每季度召开药事会前将各新药的资料汇总,交药事会讨论决定。

3.2 制定新药申请制度

新药申请制度可以包括下列内容:①医药企业新药宣传员在每周规定的时间向药剂科技术组递交新药资料;②技术组对递交的新药资料进行初审,接受合格资料,进行登记并当场发给《新药申请表》;③新药宣传员应认真填写《新药申请表》,内容除一般药品信息外,还应包括药品分类、医保住处储藏条件、严重和常见的不良反应;④对临床科室申请引进新药,技术组应积极配合,收集所需的资料,由技术组填写《新药申请表》并注明申请科室。

3.3 制定新药评审制度

新药评审实行药剂科技术组、临床专家、药事会三级评审制,包括以下内容:①技术组填写《新药申请技术组意见表》,内容包括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调查同类药品或作用相似药品的情况(含品种、临床疗效、用量),查询国内外该药品的资料,与已有同类或作用相似品种进行临床的疗效和日均费用等作比较,论证该药品的引进对临床药物治疗有无重大意义;②由技术组将与临床有关的资料及《新药申请技术组意见表》送到与新药相关的临床科室主任处,由其组织该科医师讨论是否引进,并填写《新药引进临床意见表》,说明引进与否的理由;③技术组定期回收《新药引进临床意见表》,结合临床意见集体讨论,将申请的新药分为技术组与临床均同意引进的品种,技术组与临床均不同意引进的品种,待讨论的品种(技术组与临床意见不同)三类;④药事会每季召开一次会议,到会人数必须达到药事会总人数的2/3才能形成决议。每位药事会委员以无记名方式对申请引进的新药作出表决,对得票数超过与会人数一半的新药予以批准引进。

3.4 制定新药引进后的跟踪调查制度

经药事会同意引进的新药由主管院长签字,交药剂科采购。新药临床使用后由技术组到相关临床科室调查新药的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若需终止该新药的引进或淘汰其他同类品种,由技术组交药事会讨论确定。

4 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和发药的改进——门诊药房后台摆药系统

医院门诊药房的处方调配和发药,目前全国各家医院大都还沿用传统的发药方式——收方、审方、调配、发药。此种发药方式存在不少问题,如患者在发药窗口排队、拥挤的现象,发药缺少核对的问题,患者取药中间环节较多的问题等。采用医院门诊后台摆药系统,克服了传统收方发药的弊端,基本杜绝了发药差错,发药方法科学,减少了中间环节,方便了患者。

(1)门诊药房后台摆药系统的运作过程:来院就诊的患者挂号取卡后,凭卡至所需看病科室就诊,医生诊断后开出电脑处方,患者刷卡付费后,拿着发票和有医生签名的纸质处方到门诊药房候药厅坐等取药即可。患者在收费处付费后,医生的电子处方即刻传至门诊药房后台打印出处方。

(2)门诊药房后台摆药系统的优点:门诊药房后台摆药系统使患者不需在取药窗口拥挤排队和盲目等候,刷卡付费后坐等取药即可。对于药师来说,发药不必面对众多患者拥挤催促的压力,还可以与患者面对面轻松交流,提高了药学服务水平。再者,通过前、后台药师2次发药核对,基本杜绝了发药的差错,确保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5 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PIVAS)是应用生物洁静技术和药物专业技术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静脉药物配置的一种服务机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药师的指导下,以配置区的层流台或生物安全柜为操作平台,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静脉输液的混合配置,为患者提供符合静脉输注质量要求的输液。

6 分离式药品效期与库存管理

药品效期管理一直是困扰药学人员的难题,随着计算机在药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在计算机药品管理系统中设计了效期管理功能,试图通过计算机解决药品效期管理的问题,但效果不满意。如果做不到按指定效期发药,就会出现实际库存药品的效期与计算机账上的药品效期不一致,导致计算机管理失败。如果效期管理与实际库存管理分离,避开实物效期与账面效期不符的障碍,通过设置报警时间,根据药品入库时录入的效期记录报警,并打印药品报警单,管理人员根据报警单检查实物处理报警信息,就能很好地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存储、记忆功能进行药品效期管理。

6.1 设计原理和操作过程

分离式药品效期与库存管理功能的设计原理和操作流程见图1。

6.2 实施步骤

(1)药品入库时输入效期:药库药品计算机入库时按药品有效期规范录入药品效期。药房药品入库时的效期信息处理包括两种:一种是通过网络请领确认入库,存储药品效期记录;另一种是在药品清点入库时按实物一一登记药品效期,手工输入并追加到系统效期信息库里。

(2)药品出库时不带效期:药品在发出减库时,计算机不提示效期,发药人在发药时也不用考虑药品的效期,使效期管理与库存管理分离。

(3)设置报警时间维护功能:报警时间是药品效期管理的唯一重要参数,可视实际工作情况以及药品品种数和存储量的多少而定。一般可设置为提前3、6个月或1年报警。药库效期设置应比药房时间长,多在1年以上。

(4)报警功能:在每天开机输入操作员密码后、进行具体操作之前,计算机首先以当时系统日期加所设置的报警时间(如3、6个月或1年)为基准,与效期纪录库中的日期数据进行排序比较,凡小于基准日期的药品纪录信息都被显示并打印出来,调剂人员按照报警药品信息逐一检查报警线内药品是否已经用完,如尚未用完应尽快使用或联系调拨等,如已经用完可将此信息删除,则该信息不再报警。

6.3 功能设计的优点

分离式效期与库存管理的功能设计具有可实施和高效率的优点。

(1)可实施:目前多数医院药房药品存放采取开放药架,一种药品存放在一起,便于集中检查有无近效期药品,加之药品效期与库存管理分离,故药品在进入效期报警线以前可以任意发放,以降低劳动强度。

(2)高效率:按照以外往的设计流程,每发一笔药都要依据计算机程序所指定的效期核对发药,这在实际工作中是很难做到的。久而久之,实物效期与计算机中库存效期混乱失控,导致近效期的药品得不到准确提示而失效。效期与库存管理分离的管理模式,只要每天打印出报警清单,根据报警清单检查报警线内的药品是否已经用完即可,既省时又可靠。

7 结束语

总之,如何加强医院药品的科学管理,提高药品质量,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目前医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作为药品管理人员应该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从各个角度出发,加强对药品的管理,创新管理模式、革新管理手段,为病人带来高质量的药学服务。

参考文献:

医院药品库房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医院;药品;库存管理

2009年,国务院出台文件明确提出,2020年前全国范围内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相关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规范药品供应保障体系[1]。而降低医院管理运行成本提高效益是医院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此,需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科学、高效、经济的药品库存管理模式,优化药品库存管理模式,以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效率[2]。

1医院药品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

1.1医院药品库存存在的问题

医院药房储存大量药品,精神专科医院作为专科医院,部分药物存在存货过多现象,可导致医院占用大量资金,浪费整个管理空间,同时增加库存管理成本。由于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导致信息逐渐扭曲和放大,需求信息波动较大,最终导致剧烈动荡[3]。

1.2时有缺药、断药现象

在医院整体给药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缺药和断药现象。造成这一现象因素较多,部分原因与医院库存量有关,由于药房库存不是直接面对临床科室的前线科室,大部分药品采购计划均依靠历史药物消耗评估和长期管理经验进行制订,预测与临床科室需求变化会造成一定冲突,进而引起断药情况[4]。

1.3药品信息不通畅

传统信息系统在医院管理过程中运行时间较长,未及时进行更新,随着时展,医院整体管理模式以及用药改变,其信息系统并不完善。供应商和医院库存之间,中央药房和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改进空间较大。

2ABC分类法应用于专科医院库存管理

2.1ABC分类法的概念及应用步骤

ABC分类法的基本思路主要是根据资金使用量制订医院采购和库存数量,分为A、B、C三类,可增强药品管理针对性,提高采购和管理效率[5]。ABC分类法的步骤主要分为以下几步,具体如下:①收集数据:根据药房库存情况,提出合理的分析对象和内容,收集相关数据,并对库存中原料以及资金所占总额进行分析统计,能够详细了解原料占用资金比例,做好相应管理工作。首先,这些药物主要分为3类:一类:价格便宜为常用品种;二类:价格较为昂贵;三类:价格昂贵。②做好整理和处理收集的数据,并计算花费在各种药物上的费用。③通过每种药品的年购药经费比例,每月购买品种数量占购买资金的比例,对以上因素进行分析,找出每一类药物最佳采购剂量以及次数,通过计算相应数量以及药品的总消费金额量,以确定一类药物6个月的消费量,二类药物两个月的消费量。三类药物1个月的消费量,可以作为该医院最佳的药品采购计划。

2.2临床应用

ABC分类法也称为巴雷分析,主要是根据事物在技术以及经济方面的特征性表现,做好相关排列准备,进行重点划分,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其主要指导思想为在某些群体和事件中,重要因素往往只占少数,后期则会影响或主导整个群体或某一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由于医院内使用的药品种类多达几百种,每种药品的采购流程均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若无良好的管理策略,可导致药品未及时采购,影响门诊以及临床科室供应,或暂时不需要的药品过量采购引起库存积压。

2.3不足之处

ABC分类标准太单一,主要是利用将库存药品以及所占资金总数做好分类处理,并没有考虑其他因素,如采购难度、采购前置时间、供应商垄断和生产依赖因素等,存在一定片面性。因此,应对ABC分类方法进行扩展,结合整体采购难度、时间以及供方垄断生产依赖性等因素,利用网络系统做好分析处理。

3药品零库存管理模式

3.1药品“零库存”管理模式概念

零库存概念最早起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丰田公司通过实时控制特定的库存策略,实时控制库存量,以达到库存最小化[6]。零库存应用于生产、供应、物流和分销的各个环节,并取得一定成绩。目前,这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已逐渐应用于医疗行业。“零库存”药品管理主要是指药库没有库存,采购的药品在入库后直接送至药房,通过药品少量多次采购。利用药品配送实现仓储,保证药品最低库存量,严格运用量化管理来控制药品需求变化,最终保持药房自身库存周转率,实现资本投资最小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

3.2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系统)系统管理下实现药品“零库存”管理

3.2.1具体操作措施

①特殊药品控制:这些药品主要是指急救药品、突发事件用药品等。由于该类药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常规状况下使用频率较低,但一次性使用量大,使用剂量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对该类药物管理模式并不采取“零库存”管理模式。采购机构根据医院应急预案备药数量,药品使用期效,定期做好采购计划,避免造成库存量不足,同时工作人员定时做好监控工作,避免盲目储备。②全面实施药品“零库存”管理,主要是指抗菌药品等常用药品,不受流行病和季节变化影响,使用稳定,全面实施“零库存”管理。当医药公司收到医院采购计划并及时交付时,药房仓库经检查验收立即入仓,并送至各个药房。

3.2.2应用效果

HIS系统作为现代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可以推动医院的整体信息科学、制度化,有效推动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7-8]。在HIS体系支持下,加强管理,充分实现药品信息共享,促进“零库存”药品管理。HIS系统具有快速查询和统计功能,便于药物入库,同时,该种方式在临床应用中能够方便药房工作人员随时查阅药品使用情况,并根据使用状况、库存状况、医院内医师使用习惯等,详细计算医院药品使用最小量以及最大量,并选择合理购入数量,减少药品积压、药物不足现象。零库存药品管理设置4d为最低存储容量,最大存储容量为7d。系统自动生成药品输送计划,并将实际库存和药品输送计划之间的差异提交给仓库。医药公司在收到计划后立即交付药品。同时再次制订后期药物使用计划,使药物和药物控制数量控制在一周内。利用少量采购药品取代医院内的大量库存,加快药品流通,实现药库的“零库存”。

3.3实现药品“零库存”管理面临的困难

实施医院药品零库存管理可减少库存,增加资金周转,降低管理成本和药品消耗,确保药品有效性。然而,对于库存量偏低的特殊药品,临床使用频率较低,工作人员需制订更详细和科学的方式来准备药品,以防造成药品储备不足,为临床用药造成不便。这就要求药房管理人员有强烈的责任感,并始终控制药品流动,以确保临床正常使用药品。

4基于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模式的药品库存管理模式

4.1VMI药品库存管理应用流程

药品VMI模型的基本流程框架与一般产品相似。首先对药品供应商的相应销售状况和医院库存水平进行预测,对订单数量进行计算和管理,并将订单数量发送给客户。当客户提交订单时,根据供应商订单流程中的生产计划安排采购和生产。最后,会根据药品补货计划通知医院实际补货。药品VMI管理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两个模块,预测模式和补货分配模块。除对处方药权利的限制外,零售店中患者购买的药品种类也有限。药品供应与一般产品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药品供应商需要及时面对紧急情况并实现补货和分销。药品供应商短时间内在医院内生产和交付所需药品到指定地点。补货过程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如上游原料供应短缺,药品分销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的延误等。药品配送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整体配送路线,同时要考虑其他因素。

4.2VMI模式弊端

药品管理模式下实施VMI模式,医院以及供应商两方面均掌握药品相关订货、采购以及生产信息,对信息化共享。信息传递准确性能够保证药品有效供应。受中国药品市场影响,大部分医院采购以及药品销售处于垄断地位,在国际药品市场并不多见。同时,医院与药品供应商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体现在具有较强谈判能力的领导者和供应商,是医院药品库存提供服务的追随者。在VMI模型下,双方角色的差异导致医院隐藏药品信息的风险增加。

5小结

医院无论为实现社会价值还是经济价值,药品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医院的药品管理越来越受到医疗相关部门的重视,医院药品管理的相关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中。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模式,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库存量均根据以往经验储存药品,会占用医院大量流动资金,阻碍医院进一步发展。当前的医疗改革加强了药品储存规定,取消了公立医院自制药品。因此,库存管理中的医院药品种类有所增加,在药品收入减少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发展,寻求更加科学、高效和经济的库存管理模式来降低库存成本并提高运营管理效率。本研究就以上三种管理模式进行阐述,各有利弊,医院需结合自身实情况,选择合理药品库存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文静,徐进,程莉华,等.两种门诊库存管理方法的对比分析[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6,24(4):346-349.

[2]张蕾,周莉莉,王延昭,等.医院药品、材料和试剂的库存管理方法对比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9):62-63.

[3]高育红,潘大炜.医院药品库存精细化管理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12):63-64.

[4]蔡冬明,张卫,朱建国,等.品管圈在药品库存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药房,2015,26(19):2677-2680.

[5]刘敏豪,黎颖怡.DDDs在药房库存管理中的应用启示[J].中国药房,2016,27(34):4894-4896.

[6]宋毅斐,鹿岩,孙世光,等.基于库存模型法的药品采购与库存控制策略[J].中国药房,2016,27(1):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