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游学班企业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1 01:22:53

开展游学班企业工作总结

开展游学班企业工作总结篇1

关键字:班级管理;旅行社;对接;角色;企业

职业教育是我们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将“加快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写进报告,国家主席更是提出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要求。国家之所以重视职业教育,是因为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能迅速适应职业岗位需要,它在对接产业、职业方面有着区别于其他传统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实现这种对接,是每个职教工作者应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去思考的问题。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也应服务于这种对接。

笔者长期以来担任导游专业班级的管理工作,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以旅行社企业化管理模式对导游专业班级进管理,对班风的树立、学生的自主管理、职业道德的培养、心理素质的提升、职业习惯的养成、社会与职业环境的适应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导游专业班级旅行社管理的原则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放权学生自我管理

避免班主任在管理中出现主观性、随意性强的老弊端。班主任更多是时候一个“董事长”或“运营总监”的身份,要允许学生发挥自我才智,包容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树立自我意识,形成自我发展评价,实现自我管理。

(二)简化“旅行社”架构,突出核心素质能力培养

班作为学校的基本单元,不可能完全脱离于学校做到完全“企业化”。因此,要结合学校管理的需要,将旅行社企业架构进行简化,与班级架构实现对接,突出主要职业岗位的核心地位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三)因材布岗,竞争上岗与轮调相结合

前期,要充分结合班级管理岗位和旅行社管理岗位要求,选用能力与岗位相匹配的学生担任班干、团干职务,保证“旅行社”有效运行,树立实施班级企业化管理的信心。后期,运营稳定之后,要坚持关键岗位竞争上岗,平行岗位轮调的原则,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凭能力去锻炼自己。

(四)全程评估,适时干预

班主任既要做到放权学生,又要做到全程监控,适时进行干预,不能把企业化班级管理变质为“放羊”式管理。

二、导游专业班级旅行社管理模式的实施

(一)协调各方教育力量

对导游专业班级实施旅行社管理,是一种班级管理创新,需要得到名方教育力量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班主任要先组织由教务科、学生科、科任老师、家长参与的说明会,使导游专业班级旅行社化管理常态化,不是一时“过家家”。各方教育力量要以旅行社“职业人”的角度去对学生操行、习惯养成、思想道德进行引导和评价。

(二)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树立“职业人”意识

对学生进行旅行社化班级管理的说明会,要求学生以“职业人”言行要求自己并参与到“旅行社”的发展和建设中去。

(三)旅行社与班级制度对接、重制

将班级制度与旅行社企业制度进行对接、重制。主要包括“岗位制度”、“旅行社考勤制度”、“办公报批制度”、“旅行社奖惩制度”、“仪容仪表制度”、“薪酬制度”“财务制度”、“导游人员管理制度”等。对接和重制要突出制度的严格性、可操性、考核的公平性。

(四)旅行社企业文化与班级文化对接、重制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经济活动中共同具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将旅行社企业中服务至上、团结拼搏、有效沟通、严谨细心的企业文化与班级文化进行对接、重制,将职业行为模仿内化为职业精神。

(五)旅行社人事架构与班干部架构对接、重制

结合旅行社组织结构类型和班级管理的特点,以30人左右班级可以采取旅行社“平行部门式组织架构”(如图1)。

在没有担任公司管理层职务的普通“导游”队伍中,选5名工作纪律监察委员会,针对旅行社领导层的工作、纪律进行监督考核,协助班主任开展考核工作,“工作纪律监察委员会主任”由班主任担任。

(六)指导和协调

“旅行社”运行过程中,要根据制定的岗位职责要求,在尊重学生自我管理的前提下,对各部门开展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保障“旅行社”正常运行,避免学校统一管理发生冲突。

(七)考核与奖励

建立岗位考核机制,制定岗位业绩考核表。以周为单位,对“旅行社”管理层和广大“导游”进行考核,考核要突出自评与他评结合原则。其中对管理层的考核中,个人自评分占20%,员工评分占30%,监察委员会评分占30%,任课教师评分占20%;对普通“导游”员工考核,个人自评分占20%,管理层评分占40%,任课教师占20%,监察委员会评分占20%。对普通员工的评分中,管理层评分占40%,是为了保障学生自我管理的地位。考核后对员工发放“工资”,工资可以是班主任签章的“支票”,其中金额按操行分1分相当于100元人民币“兑换”。

(八)职位晋升与轮调

根据“员工”在各自岗位上取得的业绩,在每个学期期末,举行职位晋升和轮调。对于总经理和副总经理职务,任何员工可以根据自身业绩提出申请,并制定拟申请职务工作开展计划书,由全体员工和监察委员会进行“面试”。对于其他管理层职业实行轮调制度,普通员工也可以根据个人业绩参加“面试”竞争上岗。

三、导游专业班级旅行社企业化管理模式实施的几个关键

(一)营造旅行社的企业氛围

可以通过制定旅行社宣传标语,张贴导游工作规范,职业经理人工作规范,制定职务铭牌,制定公司口号,改变称呼等手段。如称呼普通员工为X导,称呼班长为X总,称呼其他管理岗位同学为X经理。老师上课时将同学们好改为各位“导游”好等,营造出旅行社的企业氛围。

(二)尊重学生职业角色

尊重学生职业角色,才能帮助学生树立学生职业意识。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严格要求的同时,要从言行上尊重学生是一名社会职业人的角色,避免说教式交流和沟通,而应该以平等身份和学生对话,以身作则,以事论事,以理服人。

(三)仔细做好对接

班主任在实施旅行社化班级管理前,一定要做好企业文化与班级文化对接,企业制度与班级制度对接,企业岗位职责与班干、团干岗位职责对接,避免班级企业运行无依据,考核凭主观,管理走过场的问题出现。

参考文献

[1]黄崴.教育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关老健,陈观瑜.教师的学习与成长.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开展游学班企业工作总结篇2

2021年已过半,这半年工作中,人力资源部按照集团公司2021年经营会议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开展工作,现将人力资源部202,1年上半年开展的主要工作以及下半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修订完善制度建设

1、为加强对集团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管理力度,人力资源部着力从选拔任用、考核与激励、培训交流、管理监督等方面,初步制定了《安徽省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努力建设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集团公司中层管理人员队伍。

2、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机构改革,加快形成管理科学规范、运行协同高效的组织体系,人力资源部在调研相关省属企业内设部门设置、职责和人员编制基础上,参考省国资委内设处室的职能,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初步制定了《安徽省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部部门设置、工作职责和人员编制方案》(草案)。

(二)优化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1、切实优化班子队伍建设。调整安徽省旅游集团泾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领导班子,不断增强泾县公司领导班子项目管理能力。

2、切实加强干部交流锻炼力度。一是严格按照《安徽省旅游集团中层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工作暂行规定》,完成了在集团所属企业中层正职中选拔1名集团本部部门副职人员民主推荐和考察工作,产生1名所属公司中层正职作为集团本部中层副职管理人员人选,下一步将按照选拔程序要求,完成选拔工作。二是下发《关于开展省旅游集团年轻干部挂职交流工作的通知》,在集团本部、集团所属公司范围内开展年轻干部双向挂职交流工作,并已完成挂职岗位收集整理工作。三是下发了《关于做好第八批选派工作的预通知》,选派干部担任省旅游集团原贫困村石台县大演乡新联村扶贫村第一书记,引导干部在艰苦一线中积累实战经验,查短板、补不足,提高决策力、执行力,培养“一专多能”的管理型人才。

3、切实规范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根据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不得分管财务、人事、物资采购及工程招标等规定,对集团所属公司领导班子分工情况进行梳理,并要求积极整改,规范了“一把手”权力运行,强化对“一把手”权力的监督制约,有效促进了领导干部廉洁从业意识。

(三)加强考核与薪酬管理

1、积极完成各项考核工作。一是积极对接省国资委党委对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2019年度综合考核的材料准备、会务安排、工作对接等工作,保质保量协助上级主管部门完成年度综合考核。二是完成了所属省粮食集团公司、集团物业公司等企业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2020年度民主测评工作。三是完成本部部门及员工2020年度绩效考核工作。

2、加强工资总额管理。完成了集团本部及所属二级、三级、四级等四十余家企业2020年度工资总额清算和2021年工资总额预算申报工作。

3、加大薪酬调研力度。积极对集团所属新桥粮食产业园、兄弟省属企业就薪酬分配、干部队伍建设等三项制度改革内容进行调研与交流学习,为完善集团考核、薪酬分配制度奠定基础。

(四)积极开展人才工作

1、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一是结合企业实际,在广泛征求集团公司各部门培训需求和深度调整培训思路的基础上,印发了《安徽省旅游集团2021年度培训计划》,统筹集团公司培训工作;二是完成省委组织部关于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2021年春季学期学员选调相关工作;三是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和集团所属公司从事“三项制度”改革工作人员参加了省国资委举办的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视频培训班的学习。

2、做好人才统计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及省国资委、省人社厅等主管单位的通知要求,及时做好年度人才引进情况、新增及促进就业情况、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情况、应届毕业生招聘情况、农民工工作开展情况等统计、调研及总结工作,并完成了安徽省“特支计划”3位人员评估报告。在完成省属企业人才年度统计工作的基础上,在全集团范围内自主开展了对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排查、分类、统计,为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工作提供前提条件。

3、做好接收安置退役士兵工作。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军区相关要求,集团及所属公司积极申报省属企业接收安置2020年冬季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岗位计划,拟计划招收3名退役士兵,积极做好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五)规范员工及劳动关系管理

1、切实加强用工管理。一是为加强集团公司选人用人制度建设,规范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员工招聘行为,防止和纠正在员工招聘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切实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和质量,初步制定了《省旅游集团关于进一步规范所属企业招聘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并完成各公司意见征求工作,下一步将上报集团党委会审议。二是为保障职工利益,根据本部人员月度变动情况,及时办理合同备案、社保和公积金账户增减等各项工作,对集团本部合同到期员工及时完成合同续签工作,并完成了集团本部员工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申报稽核。

2、加强干部管理工作。一是加大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2021年3月下发《关于做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的通知》,对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提出要求,并要求在2021年底完成全集团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 二是对照个人事项填报相关要求,通过报送相关材料的辅导方式,指导并审核集团领导班子成员2020年度领导个人有关事项报告。

(六)其他工作

积极配合省委巡视组巡视工作,对选人用人专项巡视反馈的整改问题,已完成集团所属公司班子分工不规范、所属公司负责人薪酬不合理、部分支部委员配备不全、部分领导干部出生年龄认定等4项立行立改问题。

二、2020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2020年上半年,人力资源部积极谋划各项工作,但在人员考核、薪酬改革等方面还存在力度不够问题,工作进度整体偏缓问题。下半年,人力资源部将着力开展以下工作:

(一)加大年轻干部交流力度,切实做好员工培训工作

为提升年轻干部综合管理能力和基层实践能力,根据公司发展规划、人才需求状况和工作实际需要,人力资源部将不断加大年轻干部交流力度,着力提升年轻干部工作活力、阅历、创新力,不断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根据年度培训计划,加快开展省旅游集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切实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系统化培训。

(二)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部将进一步细化本部岗位职责和目标任务要求,积极修订落实集团公司本部“三定方案”,并完善集团公司本部绩效考核及薪酬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考核分配制度,把考核作为区分优劣、奖优罚劣的基本手段和激励担当、促进发展的重要抓手,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激励广大干部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担当行为。

开展游学班企业工作总结篇3

一、分析检查阶段开展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坚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严格按照市委的部署要求,认真做好学习调研、深化思想认识的各项工作,确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进入分析检查阶段以来,我局以开展“两会一评一公开”为载体,分析检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消除科学发展的障碍,明确科学合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员大会、群众评议会、外商企业座谈会,广泛征求党员、群众对招商旅游工作推进中的意见,针对影响和制约招商工作、旅游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形成了局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书面分析报告。

二、分析检查阶段开展工作的具体进程

1、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经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复,支部于12月5日召开学习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本次民主生活会的主题是:围绕破解制约招商旅游工作发展的思想障碍,探讨招商工作新途径,旅游产业发展方向。班子成员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围绕主题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对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等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

根据民主生活会的主题,结合工作实际,主要研讨以下几个问题:

(1)结合科学发展观探讨招商引资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发展问题;

(2)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探讨招商引资重要性;

(3)探讨党风廉政建设问题;

(4)探讨了旅游产业发展方向、如何推动发展的措施问题;

(5)探讨了进一步解放思想的方法、途径和措施。

2、形成了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报告

按照市委学习实践活动第二阶段动员部署要求,班子成员在认真总结完善学习调研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状况,深入查找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明确科学发展的思路,本着力求做到思想观念有新解放、统一认识有新局面、能力素质有新提高、解决问题有新举措、探索经验有新体会的“五个新”目标,形成了书面分析报告。

3、召开了党员、企业代表会议

听取党员意见,开好党员会议是发扬党内民主的主要形式,我们将班子成员的分析检查报告初稿发放到每个党员手中,请他们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市委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及局里工作实际开展认真的评议。召开部分企业代表评议会议。开门搞评议,鼓励群众建言献策,贡献才智。局领导邀请18家企业代表参加座谈会,听取他们对招商工作好的建议,对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良方。通过听取党员和企业意见,集思广益,采纳良言,进一步充实完善了班子成员的分析检查报告。

开展游学班企业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 旅游管理专业;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1 我国旅游人力资源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旅游业从小到大,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中国政府于2009年12月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这标志着旅游业正式进入了国家战略体系。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3万亿元,占全国gdp的8%,实现由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因此,未来十年将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中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引发了大量旅游人才需求。据初步估计,目前全国旅游业从业人员约600万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达800万人,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有200万人。今后,这个缺口还将以每年20万人的速度递增。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旅游管理类人才在校生仅为43万多人,未来5年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在14万~19万人之间。旅游人才的巨大缺口与旅游教育的相对滞后,将影响国家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目标的实现。Www.lw881.com

在旅游人才存在缺口的同时,我国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也普遍偏低,主要体现在学历偏低,初、中、高级人才比例失衡,中高级人才明显偏少。2009年,全国旅游直接就业人数为1 350万人,大专以上学历的旅游人才272万人,占全国旅游就业人数总量的20.15%。

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多元化。旅游业产业链长,涉及范围宽,新业态、新岗位、新职业层出不穷。“十二五”期间,伴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特别是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旅游产业内部分工更加细化,专业化程度更高,将不断产生新的职业需要,为旅游管理专业大专生带来新的就业领域,从而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将更为突出。

2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有工学结合和订单培养两种模式,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团队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 培养目标不明确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有别于本科院校,它更加注重的是以职业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理念、职业技能与素养。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本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在酒店、旅游、景区、会展等相关行业从事服务与管理等第一线工作的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但是,我国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却始终摆脱不了本科的学科性、理论性教育的影响。在人才培养方向上,面面俱到,酒店、旅行社、会展等各个旅游行业都有涉及,偏向大而全式的定位,虽然人才的输出口径宽泛,但培养的人才缺少适应具体岗位、具体细分市场及旅游行业特点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无所适从,看起来各类企业都适合,而真正实践起来,有技能,却不是高技能。

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既要考虑到旅游行业的综合性特点,又要针对旅游行业不同的方向有所细化和区分,使学生既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的综合知识平台,又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而不是简单地对各个方向知识课程进行累加,否则会使人才培养的目标含混不清,对人才的定位也失去方向。

2.2 课程设置无所不包

在课程设置方面,仍然沿袭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而同培养目标宽泛相应的是,课程设置未实现模块化,缺少方向课程,同时理论课程偏多,真正的实践类课程不够。课程的设置与职业的岗位需求相脱节。

2.3 师资队伍缺乏实践

大多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有学历,有一定理论知识,但缺乏行业的实践工作,缺乏过硬的行业岗位技能,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少,行业的影响力也无从谈起。而旅游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它的实践性、经验性的特点特别突出,因此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不足,制约着旅游管理人才培养。

3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3.1 确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高职教育特点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地处长江三角经济发展带,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以服务苏州以及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以该区域旅游业发展为契机,以校企合作为主线,深化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学生与员工的角色、教师与行家的身份、课堂与岗位的标准、教学与生产环境的融通。

3.2 基于工学交替的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

顾名思义,工学交替就是课堂学习和生产岗位顶岗实习交替进行。鉴于旅游行业实践性强、经验性强的特点,可以通过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学生的技能和岗位实践,同时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

旅游管理专业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突出差异化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2.1 差异化的专业方向规划

根据旅游产业的综合性特点与多元化发展趋势,将旅游管理专业进行不同方向的划分,如可以分为酒店管

理方向、旅游管理方向、会展策划与管理方向等。在此基础上,开发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为学生量身打造不同的专业发展方向,从而培养既有宽口径的知识基础,又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

而通过工学交替,将每个专业方向与不同业态的旅游企业合作,具体划分为差异化的订单培养班,如高星级酒店班——“万豪班”;经济型酒店班——“汉庭班”;度假型酒店班——“环秀晓筑班”;旅游电子商务班——“同程班”;旅行社经营管理班——“青旅班”等。按照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设计工学交替的具体内容和课程体系,为企业定制人才,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3.2.2 差异化的工学交替组织形式

基于旅游管理专业的不同方向和岗位群,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通过同企业签订需求订单的方式开展学期分段式、淡旺嵌入式、项目导入式等差异化教学组织形态。

学期分段式主要分布在酒店管理方向和旅游电子商务方向。如酒店管理方向人才培养采用“1.5+0.5+0.5+0.5”的学期分段式,即学生在第三或第四学期由系部统一安排到酒店的各个岗位进行整个学期(共计6个月)的顶岗实习,结束后回校继续校内学习。

淡旺嵌入式主要是旅行社经营管理方向和涉外旅游方向的工学交替形式,根据旅游行业旺季人才需求增加的特点,这两个方向的学生在每年淡季时,在学校进行常规学习和企业的上岗培训,在旅游旺季时,则会安排1~3个月的顶岗实习。

项目引导式作为对以上两种形式的补充,根据旅游企业的一些需求,以真实的企业项目方式引导学生参加工学交替顶岗实习。

3.3 构建“内引外延,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3.3.1 引入旅游职业标准,定制课程标准

引入旅游职业标准,定制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课程标准,通过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的对接,以职业的标准发展专业,以职业的标准指导课程建设,以职业的标准培养人才。

3.3.2 引入旅游职业资格鉴定标准,定制课证融通的课程

把旅游职业资格证书融入课程教学,按照考证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模块,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和标准,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证的成绩作为课程考核成绩,实现证书考核与课程考核的一体化。

另外与企业合作开发岗位实践证书,并与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教学环节融通对接,由学校、企业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颁发岗位实践证书。岗位实践证书是对学生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过程的考核评价,也是学生参与行业工作的支撑和证明,实现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提高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3.3.3 引入旅游行业企业的个性需求,定制企业化课程

结合差异化订单人才培养,按照企业标准共同研发课程标准,开发符合企业个性需求与特色的企业文化、职业素质、企业岗位(技能)培训等课程;同时将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环节引入课程,缩短学生顶岗实习的培训期和适应期,使学生基本实现从课堂到岗位的零距离融通。

3.3.4 根据企业的真实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设置课程模块和改革课程内容

根据专业调研分析,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信息反馈分析以及对学生首次就业岗位和发展岗位工作任务分析,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首次就业岗位发展岗位对职业素质、职业文化的要求,开设对应的课程模块,形成模块化的岗位课程体系。

在对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岗位群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旅游企业真实工作过程,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共同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3.3.5 将校内课程外延到校外企业,情境结合,开展实景化教学

一方面,将一部分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课程内容外延到真实的场景(如苏州园林、景点景区)中,组织实景化教学。另一方面,结合学生在企业的顶岗实习,将实训类课程延伸进企业,由专任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在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中组织实景化教学,学生边实习边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情境结合,训教一体。

3.4 建设校企互培、双向渗透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以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培养、互相聘用,打造企业专家和教师相互渗透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为抓手,促进教学、生产、研发成果的相互渗透。一方面,建立教师企业挂职的实践机制,安排教师到旅游企业实践,同时将教师实践与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结合。学生实习企业与教师挂职单位实现统一,学生实习时间与教师挂职时间相互一致,这既是对专任教师进行的实践锻炼,也能够提高专任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最终促进专任教师向企业专家的转变。

另一方面,聘请旅行社或酒店的总经理、部门经理开设讲座并授课,他们的行业经验丰富,有一定权威性,可以进行宏观指导;另一方面可以聘请旅行社或酒店一线部门的优秀员工参与教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对兼职教师进行专业教学培训、专任教师协助等形式,帮助企业专家向教学专家转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中,创建学校、企业、学生、教师、社会等主体“多方参与,双向互动”的专业质量监控机制,通过评价—反馈—调整,实现专业质量的动态过程管理。首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多方评价的立体化评价机制。即通过团学工作及班主任(辅导员)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跟踪评价;通过企业与学校对学生进行人才培养效果评价;通过专业指导教师和行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才培养过程评价;通过学生对参与工学交替管理的各个主体进行管理评价。其次,加强毕业生跟踪调查与信息反馈。通过建设旅游人才库,对专业毕业生实行长期跟踪,动态管理,重点统计分析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岗位分布、企业行业评价,反馈专业质量信息,据此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1] 林宙,肖文强.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及现状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2011(25).

开展游学班企业工作总结篇5

总的来看,我们这一届县委领导班子是称职的,是一个思想解放、勇于创新、团结务实、勤政廉政、有战斗力的领导集体

在思想政治学习方面,我们严格执行中心组集体学习制度,各班子成员还自觉地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坚持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和wTo的有关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依法行政水平。认真抓好班子的政治思想建设、组织纪律建设、工作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整个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有明显的提高。同时,我们坚持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求每位班子成员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心得体会和理论调研文章,每位成员均能按规定和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和写作任务,很多成员撰写的文章都被区内外重要报刊采用发表,既提高了理论水平,又很好地指导了工作。

在三个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制定了符合XXX县实际的“农业立县,工业强县,旅游旺县”工作总体新思路,将旅游业提到了战略高度,在中共XXX县第十届代表大会上一致通过并贯彻执行。通过有效的招商引资方式引进项目开发中册峡谷和澳洲石巷,大力发展旅游业,使XXX县从传统的农业县向生态旅游大县转轨。创造性地策划并组织开展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共创XXX美好明天”大讨论活动,使XXX县成为全区开展思想大解放讨论先导县。重视“三农”工作,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业龙头企业、甘蔗产业化经营、林业生态建设、肉牛饲养及奶水牛推广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民营企业发展快速,使XXX县的经济成分进一步合理化。率先在全市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大大优化和改善了全县的投资软硬环境和服务水平,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4年,就实现协议引资近8亿元,到位资金4.55亿元。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县级党代会常任试点工作和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扩大民主的试点工作,使XXX县的党建和干部人事管理工作走在全市的前列。

但是,我们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和缺点,如:

1、班子个别领导相互间的沟通还做得不够好,某些工作衔接得不够理想。

2、产业结构调整步子迈得不够大,产业化发展速度慢,经济发展特色尚未鲜明。

3、后备财源建设不理想,除蔗、奶牛,其他创税农业建设成效不够显著。

4、将金矿的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步子迈得还不够快。

开展游学班企业工作总结篇6

中共****镇委员会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镇党委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市委“建设**新区、冲刺全省十强”的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强力推进“农业建基地、工业建园区、旅游建亮点、城镇强基础”三建一强发展模式,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全面科学发展。

一、突出领导班子建设。以提升决策水平、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强化制度管理为抓手,科学决策统全局,从严治党带队伍。全面落实党委班子成员联系村(社区)制度,每个班子成员联系服务2—3个村(社区),全面负责联系指导村(社区)的各项工作。镇党委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中心组理论学习,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同时各班子成员积极参加所在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会。一是实施能力提升机制。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制度,采取各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组织领导干部学习;开展谈心剖析活动,使班子成员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重大战略思想上,把心思和精力用在谋划发展、推动工作、改善民生上。二是坚持工作运行机制。落实领导班子议事规则、重大问题集体决策、督查落实等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工作运行机制。三是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完善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目标量化管理,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采取分工负责制、现场办公制、协调推进制和问责制,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心。四是强化监督管理。要求领导班子成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做到“四带头”(带头改进作风、带头深入一线、带头扎实苦干、带头勤俭节约),以班子作风建设的实效带动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激发党员干部做好农村工作和干事创业的热情。

二、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新建商贸街等3个社区党总支、**省民福标件厂等4个“两新组织”党支部、驻**(**区、**区)2个流动党支部以及青年人才党支部。转化升级软弱涣散党组织3个。发展党员16名。发放离职干部补助18.1万元,拨付运行经费155万元,投入35万元进一步规范建设快乐村等村级活动阵地。全面完成了5个社区党组织、25个村党支部活动阵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认真开展“三分类三升级”活动,促进软弱涣散党组织顺利转化升级。坚持完善党建工作月例会制度,督促指导基层党组织严格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党内基层民主不断加强,组织工作满意度不断提高。

三、强化镇村干部教育管理,落实联系服务群众。建设“创新型、实干型、团结型、民本型、廉洁型”五型队伍为目标,坚持机关月例会学习+个人自学相结合,“走出去,引进来”加强干部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等教育培养,加强对机关副局级后备、村级后备干部及村青年骨干农民学习培养。进一步完善上下班打卡、值班值守、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等机关管理制度,督促纪委履行监管责任,促进干部履职能力水平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开展“三新三提”大讨论3次,党委班子成员带头讲党课作辅导35次,邀请市委党校、镇司法所等单位的领导专家举办专题讲座12场次,开展学习讨论480余场。以服务群众转作风、依靠群众促发展为主题,深入开展党建载体活动,创新机关干部联系村(社区)“双向选择”,进一步明确值班接访,加强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统筹开展“走基层”活动和脱贫攻坚,解决群众诉求859条,化解信访案件131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2户、108人,贫困户D级危房改造6户,认真按照脱贫攻坚“六个一”作战机制,强力推进401户贫困户,882人脱贫攻坚工作。

四、抓住扩权强镇契机,推动党建创新发展。进一步优化镇机关机构设置,探索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机制,即三分之一干部“走出去”,主动加强对上联络,强化信息沟通,积极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三分之一干部“留单位”,处理机关日常事务,保证机关正常运转,抓好工作督促落实;三分之一干部“沉下去”,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了解掌握基层动态,帮助群众解决难题。推行“3+N”机关、村(社区)、编外人员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同时以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创新培育“远程教育示范站点、党员管理信息系统、党员手机信息平台、微信公众信息平台、机关工作交流QQ群”五大载体,扎实推动党建工作数字化发展。

五、抓好企业党建,促进工业发展。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在工业、关键在项目”,以企业党建为依托,以园区建设为重点,以项目带动为抓手,通过扩大党建覆盖面、下派党建指导员,用好用活扩权强镇项目入驻审批政策优势,提升党建服务企业发展能力水平,全面推进企业组织、文化、生产、管理建设。现有工业党总支1个,企业党支部18个,有党员120余人。目前已建成集机电、食品、居家产业为主导的生产加工产业园4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191户,其中投产企业122户,规模企业35户,亿元产值企业12户。201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88亿元,增加值55.6亿元,实现利税103亿元。我镇2016年成功创建**省质量强镇示范城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省工业特色镇。

六、强化农村党组织核心作用,促进一三产业良性互动。以发展现代绿色都市农业为导向,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实行“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种养大户+技术顾问”、“家庭农场+技术顾问”等发展模式,成立农业党总支1个,桃子、蔬菜、渔业、生猪等产业党支部6个,社员1300余人,党员300余人。充分发挥党支部核心引导、专合社服务指导作用,从种、产、销三个方面一条龙服务广大社员,不断提升生产管理、经营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基地化、规模化发展。2016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4585元。依托现代农业,坚持特色立足,通过建强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做响乡村旅游品牌,建成以“**”景区和樱桃沟景区为主的乡村旅游观光带,“**”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部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菠萝村荣获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连续举办十一届樱桃节和六届桃花节,年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00万元左右。围绕乡村旅游发展,大力实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菠萝村综合体建设,努力打造生态环境优美,果园景色秀丽,具有**特色,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餐饮服务、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城郊型旅游新村,有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开展游学班企业工作总结篇7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和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选拔、培养、引进和激励”工作机制,大力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着力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2、目标任务。经过5年左右的时间,努力培养造就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具体目标是:

人才总量有较大增长。按照人才(标准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以及具有相应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总量三年翻一番的总体规划,从现在起,用3年时间,人才总量由目前的24000人增加到48000人以上,人才数量占全县总人口的比例由目前的3.1%提高到6.2%;再用2年的时间,人才总量达到60000人的规模,占全县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7%。到2011年,党政人才队伍总量稳定,重点提高素质、优化结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增加1000人,达到1600人;专业技术人才增加3000人,达到13500人;农村实用人才增加16000人,达到24000人;高技能人才增加1000人,达到2200人;社会工作人才增加2000人,达到3000人;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1000人以上。

人才结构更趋合理。引导各类优秀人才向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集聚、向发展一线合理流动,形成与全县重大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才布局。大幅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占人才总量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各类人才学历层次,到2011年,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人才总量的50%以上,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人才总量的30%以上,硕士、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有较大增加;专业技术人才中的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由5%提高到10%;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分别占到职工总数的10%、4%、0.8%。

人才环境明显优化。遵循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管理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工作机制,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发展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人文环境、舆论环境和创业环境,为各类人才建功立业创造条件。

二、加快选拔各类人才,形成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3、突出实践标准选拔人才。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大事作为人才选拔的主要依据,坚持在创业发展实践中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健全完善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拓宽各类人才选拔的范围和渠道。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陈旧观念,不唯学历、职称,不唯资历、身份,重真才、重业绩,用人所长,唯才是举,使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对具有特殊创新实践能力、特殊创新成果的优秀人才,要打破常规,破格选拔使用,把更多的创新、创业、创优人才纳入视野。

4、围绕促进发展选人用人。立足于加强发展一线,为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县,打造富裕生态和谐选拔使用各类优秀人才。着重加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力度,加快现有人才选拔培养,发挥现有人才作用,大力引进各类急需人才,充实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的人才力量。采取下派挂职、长期聘用、短期合作等灵活形式,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向发展一线流动。坚持广开视野,汇聚人才,建立完善各类人才信息库,区分不同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实行梯次选拔和培养。搞好人才需求预测,定期《人才开发需求目录》,制定各类人才年度开发计划并抓好实施,为事业发展提供数量充足、拿得出、用得上、干得好的人选。

5、创新人才选拔方式。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破除部门、行业限制,打破地域、身份和所有制界限,坚持面向社会,采取竞争上岗、公开选拔、考试录用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选贤任能,让人才有更多参与竞争和崭露头角的机会。要营造平等竞争的环境,树立和强化“人才出自竞争”的观念,建立健全良性循环的人才竞争机制,形成竞争有序、人才辈出的人才发展态势,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辟“快车道”。要建立健全市场化的人才选拔配套机制,使单位选人用人、个人择业通过人才市场来实现,进一步畅通人才选拔渠道,让想干事的人都有机会,能干事的人都有舞台。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充分挖掘现有人才潜力

6、围绕提升干事创业能力,抓好党政人才的培养。以“解放思想、拼搏实干、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为主线,以提高执政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带头解放思想,带头推进改革,带头促进发展,带头维护稳定,最大限度激发创业潜能和活力。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调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加大年轻高学历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的使用力度,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积极支持和使用政治强、人品好、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积极支持和使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积极支持和使用不怕困难、敢于负责、善于处理棘手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的干部,积极支持和使用长期在基层艰苦工作、不事张扬、埋头干事的干部,把广大干部的兴奋点和用力点引导到干事创业、共谋发展上。

实施“党政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以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为重点,强化按需培训的理念,改进培训方式和手段,全面启动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有计划地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到上级部门、经济发达地区挂职,到企业、乡镇和经济发展一线锻炼,在重点项目、一线岗位提高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本领,为事业发展储备一批优秀后备人才。

7、围绕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切实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制定出台《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意见》,立足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今后5年,重点培养在全省、全市有影响的优秀企业家50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在全县同行业具有领先地位的优秀企业家100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千万元规模的优秀企业家300名,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以打牢理论功底、强化专业企业知识灌输、引导创新为重点,切实加强对企业家的培训。建立定期聘请高层专家举办“企业发展论坛”制度,重点加强对企业家经营管理、发展战略、开拓创新等方面的培训。定期组织企业家外出参观考察,使他们开阔视野,提升境界。每年选送部分优秀企业家参加MBA培训。在高等院校举办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培训班,对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的厂长、经理和高级管理人才进行轮训,力争用三年时间,分层次、分批次全部培训一遍。鼓励企业主动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对中、高级管理人才进行专题培训。建立“县企业家协会”,充分发挥其自我管理服务、自我教育提升的作用,促进企业家队伍健康成长。

注重企业家后备人才的培养,每年选拔一批骨干企业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机关年轻干部,社会各层面素质高、有志向、有专业特长的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学习、到知名企业跟班锻炼、到高等院校参加相关培训,在此基础上,择优进行岗位培养或引导独立创业,形成企业家后备队伍的梯次培养结构。

8、围绕提高创新能力,着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以培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加大各类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实施“专业技术人才递进培养工程”,35年内,培养在全省相关专业领域有影响的拔尖人才10名,在全市有影响的拔尖人才100名,全县各学科领域的学术技术带头人1000名,逐年提高高层次人才在专业技术人才中的比重。采取自主办班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上级业务部门联手培养等形式,每年开展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大培训,着重培养应用科技类、工程技术类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做好“优秀创新团队”的培养、创建工作,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培植优势产业、重点行业的科技创新成果。充实壮大县“专家服务团”力量,注重发挥退休、退职知名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为重点项目、优势产业提供技术论证、咨询指导或联合攻关等服务,做好支农、支企、支教、支医等工作。

突出抓好文化旅游等三产服务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依托县职业中专,与省旅游职业学院、泰山学院联合,设立旅游专业,3年内,为全县培训以旅游管理和导游人才为主的专业化旅游人才300名,采取短期培训等灵活方式,培养一批乡村旅游人才,为推进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适应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要求,35年内,着力培养文化产业管理、市场经营人才300名左右,培养专业文化文艺人才200名左右,重点建设一支促进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9、围绕企业发展实际需求,狠抓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利用县职业中专、技工学校、社会力量办学等职业技能培训资源,科学制定培训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大规模技能型人才培训。立足全县产业发展需求,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扎实推进“金蓝领”项目培训,3年内新增高技能人才1000人,力争打造一大批市级“首席技师”、“有突出贡献技师”、“技术能手”。组织开展“名师带徒”、“争当首席技师”以及职业技能比赛、技术交流等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开发高技能人才。

10、围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强化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开展新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绿色行动”的要求,实施“万名农村实用人才技能培训工程”,到2011年,培训各类农村实用人才16000人,培养开发一支以农村管理人才、科技致富能手、经营管理能人以及农业科技推广、教育、文化、卫生等人才为主体,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县里制定农村实用人才技能培训三年规划,整合县乡党校、远程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技工学校、农广校、农函大和科普组织等培训资源,统一协调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培训措施,建立统一高效的培训体系。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和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三支一扶”计划,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创业服务,优化农村人才队伍结构。

11、围绕促进社会和谐,抓好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成立社会工作人才协会,制定出台《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意见》,规范指导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定期开办社会工作人才专题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服务水平。到2011年,新增社会工作人才2000人,增设社工岗位1000个以上。

四、以引进高层次急缺人才为重点,积极吸纳人才智力

12、拓宽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理念,鼓励企事业单位发挥引才引智的主渠道作用,与高校、科研院所、人才中介等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发达地区进行人才互动整合、资源共享,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人才租赁以及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合作办企业等方式,大力引进重点行业、重点产业急缺的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今明年内,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至少要与5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起技术协作关系,引进(或聘用、技术合作)高层次科技人才10人以上。提供优惠条件,吸引和支持籍在外人才以各种方式回乡创业。

建立人才工作门户网站,实现与外地人才信息资源的共用共享,加强与高层次人才的联络和沟通,搜集外地人才、智力、技术、项目等需求信息,搭建县内用人单位和高层次人才智力沟通联系的平台。

加强项目引进与引才引智的融合,把引进企业高管人才、高层次科技人才作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人才开发计划与项目发展规划同步考虑,立项目与选人才并重,以人才引进带动项目实施,以开发项目引进人才。立足争创全国旅游强县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对人才的需求,结合重点旅游项目开发,有重点地引进一批视野宽、职业素养高、创新能力强的旅游高管、旅游营销、产业策划以及高级职业导游等高层次旅游人才,提升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13、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坚持靠事业、感情和适当的待遇吸引人才,创新落实优惠政策,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引导用人单位运用市场机制和利益分配杠杆,自主制定优惠措施引进人才和智力。对来我县的国家及省、市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且有较好市场潜力的实用人才等,为其提供科研、项目启动经费和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优惠待遇。对进行短期服务、解决重大技术难题或开发科研项目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人才,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贴或奖励。

14、搭建高层次人才创业平台。进一步确立企业吸纳人才的主体地位,帮助有实力的企业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推动产学研结合和产业技术进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单独建立研发机构,中小企业以参股、合资、合作等方式联合建立专业化的研发机构,凝聚、培养科技创新和创业人才。到2013年,申报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5个,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810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1520个。根据产业需求,制定引进国外人才智力规划,推动重点产业、重点项目与国外智力的对接。到2011年,争取国家和省市批准56个有影响和辐射力的引智项目,每年引进外国专家510人次,为经济发展提供国外人才、智力支持。

五、科学使用人才,着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

15、创新用人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人事人才政策,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利于优秀人才施展才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制度。注重征求人才意见,尊重人才意愿,鼓励人才在单位内部或单位之间有序流动,把人才放在适合其专业特点、有利于发挥其专业特长的位置上,找到人、岗相适的最佳结合点,实现人才效益的最大化。探索实行用人单位自主择人和人才自主择业的“双向选择”办法,允许用人单位按需设岗、按岗聘用人才,允许人才在保留人事关系、职级待遇不变的前提下自主选择工作岗位,解除人才流动的后顾之忧,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16、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坚持把引导创新作为人才开发使用的着力点,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创新载体建设、推动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单位建设等,为人才创新创业、体现价值提供良好平台。引导和支持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使创新链成为人才链。立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对才智出众、个性突出的创新人才,坚持“特殊人才特殊政策”,实行“一人一策”或“一事一议”,放手、放胆使用各类优秀创新人才,牢牢掌握创新发展的主动权。

17、优化人才创业环境。引导用人单位实行绩效挂钩、按岗定酬、按业绩定酬及协议工资、年薪制等多种收入分配形式,鼓励人才创新创业。收入分配重点向优秀人才、关键岗位倾斜,真正体现一流人才、一流贡献、一流报酬。在先期试点的基础上,探索实行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和股权、期权激励等灵活形式,建立多元化的收入分配方式。积极在资金、设施、可行性项目支持等方面提供条件,创造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建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及时协调解决人才在住房、交通、社会保障、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加强人才市场建设,通过健全完善人才引进、人事、人才测评、人才培训等职能,建立“一站式”人才引进服务窗口,定期组织各类人才招聘活动,开展人才中介服务等,搭建人才服务的高效平台。

六、强化人才激励措施,树立“尊才爱才”的正确导向

18、加大表彰奖励力度。开展“县优秀创新团队”创建活动、实施“百名‘英才’培养工程”,对在促进全县跨越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型团队和“英才”给予重点扶持和奖励。从2009年起,每年评选“优秀创新团队”10个,“英才”100名。表彰“英才”时分别授予“优秀企业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首席技师”、“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优秀旅游服务业人才”、“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及“名师”、“名医”等称号,纳入县高层次人才库,享受县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市“151岱下英才培养对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首席技师”的,可直接推荐为“英才”。

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也要结合实际,加大对各类人才的表彰力度,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

19、提高人才的社会政治地位。要从政治上爱护人才,精神上激励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中的智力优势和参政议政作用。选拔部分素质高、能力强、贡献突出的优秀企业家组成县经济发展顾问委员会,给他们经济重大决策建议权、领导干部推荐权、重大事项知情权,同时享受政府提供的定期查体、外出疗养、考察学习等待遇。组织部分“优秀创新团队”负责人和“英才”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县委、县政府相关重大决策事项出台前充分征求他们的意见,听取他们的建议。推荐县、乡党代表、人大代表和县政协委员要向优秀人才倾斜,进一步提高各类人才在县、乡党代表、人大代表和县政协委员中的比重。对“英才”每年组织一次体检和外出考察学习。

20、加大人才开发投入。积极探索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才开发投入机制。设立“县人才开发专项资金”,按当年财政收入0.3%的比例列入县财政预算,并根据财力的增长幅度逐步加大对人才开发的投入。统筹管理人才专项经费,制定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切实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奖励,重点加大对科技创新、科学试验风险补偿、成果转化、团队攻关、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投入,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资金保障。

七、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

21、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体系和运行机制。全县人才开发工作由县人才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组织部门负责总体规划、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各成员单位要分别成立领导和工作机构,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按部门职能扎实推进各个人才开发项目,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格局。

22、实行目标责任制,充分调动各级班子抓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人才开发工作纳入全县总体目标考核范畴,人才开发工作的成效作为乡镇、县直部门领导班子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评价、使用的重要依据。各乡镇、县直各部门要把人才开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意识,做到谋划发展与谋划人才同步进行。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工作制度,落实工作措施,对人才开发计划的总体目标进行层层细化,分解到事、到人,保证各项人才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23、加强工作宣传,营造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各类宣传手段,大力宣传我县尊贤爱才的良好氛围和激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和尊才爱才的先进经验,大力倡树“爱护人才就是促进发展,浪费人才就是妨碍发展”的理念,营造全社会关心、理解、尊重、爱护、珍惜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竞相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使成为一个适宜各类人才安居、创业的活力之地。

开展游学班企业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游戏;人才培养;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8-0145--02

从古至今人类对游戏的需求有增无减,从大英博物馆中最早的桌游藏品,到如今风靡半个地球的手机游戏《PokermonGo》,游戏从最初的实物游戏发展为现在的虚拟游戏,无论从数量、内容、类型、方式等方面都进入了崭新发展阶段,中国游戏产业前景一片光明。为了适应国内游戏产业的发展,我国高等院校近十年陆续开设了游戏设计与制作的相关专业,但游戏专业多数建立在动画、数字媒体专业基础之上,开设时间晚、发展时间短、缺乏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其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都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游戏专业教学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型专业,教学质量直接反映到实践环节。2015年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简称苏工艺)与游戏企业苏州乐美馆软件有限公司(简称乐美馆)开设校企合作定向班。定向班课程结合游戏专业教学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寻找适合游戏专业的教育理论依据,探究可操作的教学规划,为艺术类高职院校游戏专业健康持续发展做出尝试。

1人才培养方案

1.1行业背景调研

游戏产业是一个特殊的文化产业,既有文学、艺术的创新,又有资本运作的商业服务文化,其强劲的活力和生命力在2010年金融危机中表现尤为明显,在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游戏产业却以“逆势增长”的姿态发展。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为我国游戏产业的发展设立了各类扶持政策并提供了优越的平台,配套法规也进一步完善。根据《2014年中国游戏产业调查报告》所统计的数据显示游戏产业仍在不断地持续发展并且势头迅猛。面对广阔的市场需求,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国内游戏教育,远远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1.2专业基本情况

苏工艺2004年开设游戏设计与制作专业,在同类院校中率先进行游戏教学的探索,并着重游戏美术的人才培养,以校企联动"32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建设了“游戏设计”与“游戏制作”两个工作室,工作室的人才培养分别对应游戏企业相关岗位,并努力做到在校培养与企业岗位能力零距离衔接。截至2015年历届毕业生总人数超过500人,通过毕业生的反馈和用人单位回访显示,毕业生整体素质优秀,动手的能力较强,艺术修养深厚,技能扎实,踏实勤奋,已有多名学生从基层做起,栖身管理层成为企业发展的骨干人才。游戏专业自成立以来充分利用区域优势与游戏企业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关系,目前已成为苏州乃至长三角周边最主要的游戏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训输出中心之一。

1.3人才培养目标

苏工艺游戏设计与制作专业以游戏设计行业标准为培养依据,面向长三角地区,辐射周边。依据德技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理念,以“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依托优质互补的教学团队,构建大专业平台+小专门方向的“双融合”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精技术,详流程,懂设计”的高素质技能型游戏专业人才。对应岗位包括:游戏策划师、概念设计师、原画设计师、界面设计师、模型师、材质与贴图师、角色动作师、特效师、后期合成师等。

2课程体系与教学规划

2.1课程体系

苏工艺游戏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任务及毕业资格审核的相关要求,构建大专业平台基础+小专门方向工作室的“双融合”课程体系,见图1。大专业平台基础课程围绕基础设计能力与创造能力进行训练,夯实专业基础,为小专业方向选择提供支撑。小专门方向工作室课程主要围绕专业技术能力与职业能力进行培养,形成专业工作室方向的模块化课程,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对应相应的工作室课程模块。构建项目引导教学的“主题式教学法”,将知识点与岗位需求相结合,减少模式化的理论内容,增加实践部分,导入对应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项目课题或经典案例进行实训教学,每个工作室课程都是项目教学,教学流程与项目流程保持一致,使学生掌握游戏行业必须的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此外合理安排专业拓展类课程,保证人才综合素质能力的教育训练。

2.2校企合作课程教学规划

2015年苏工艺引入乐美馆开设游戏专业校企合作定向班,共同培养符合游戏行业发展、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力强的高技能游戏人才。参照人才培养的要求,即时更新课程内容,在现有“游戏制作项目工作室”课程中嵌入“苏州乐美馆校企合作课程”,使得课程安排与企业制作要求与用人标准保持一致性。

2.2.1教学设计

苏州乐美馆校企班合作课程处于课程体系中第五学期的小专门方向工作室课程,教学对象为游戏制作工作室三年级上学期学生。此时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已具备游戏制作中理论能力及二维、三维软件的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三维游戏美术作品。本课程16周共288课时,其中96课时为理论授课,192课时为学生实践练习,由苏工艺专业教师与乐美馆资深美术指导共同组成教学团队开展授课。由苏工艺教师把控教学节奏,企业教师引入公司实际项目,使学生能够利用一学期时间串联起所有科目,有效对课程体系及课程群进行脉络式掌握。

2.2.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依照原有课程内容结合企业项目客观需要,授课内容选择由浅入深的“次世代游戏”主题,由制作难度相对较低的“老式电话机”入手,制作周期为100小时(含课外),占课程比重22%,该阶段掌握低模与高模制作,合理拆分UV,烘焙及处理法线贴图方法。1-4周阶段课程结束时掌握“次世代游戏”完整制作流程,学生达到独立完成“电话机”制作能力。5-11周制作较为复杂的军用设备,包括“车辆――东风猛士”与“枪”,制作周期为220小时(含课外),占课程比重48%,教师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快速制作高模”的技巧,并分析“机械模型结构”,使学生能够制作出面数合理、主次关系明确的复杂模型,掌握材质的选择与处理、高光贴图的技巧。12-16周为数字雕刻软件提高学习阶段,制作周期为130小时(含课外),占课程比重30%,学生将掌握如何制作出复杂曲面物体,雕刻出窗帘、沙发、石头等不同材质物体。

2.2.3作业与评价

学生在项目课程的各阶段需要按时完成相应作业,包括“老式电话机”、“车辆”、“枪”、“数字雕刻”四部分,如第4周结束时必须完成“老式电话机”制作。此外有些知识点需要当天验收作业成果,如第7周的周三上午讲授“车辆设备模型低模UV",下午课程结束前验收“低模UV”进度。

由校企双方授课教师共同制定了“乐美馆校企合作工作室课程评估标准表”见表1,主要包括“作品考核点”与“学业报告书考核点”两部分。“作品考核点”共100分,其中能力点包括:A设计能力占30%,B制作技术实现占40%;C沟通协作与口头表达占20%;D工作态度占10%。“学业报告书考核点”共100分,其中能力点包括:A结构安排占2D%;B过程记录占25%;C内容呈现占25%;D版式有设计感占30%。

2)学业报告书考核点

课程结束时安排学期课程答辩,由多位专业教师及企业专家组成多元评价团队,依照评分标准全方位考察学生该阶段项目学习的情况,包括职业技能、综合素养、个人提升空间多方面。

开展游学班企业工作总结篇9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指出,“整合旅游教育资源,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设置,深化教学改革,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提高旅游教育水平”。意味着我国旅游业大发展的同时,也为旅游职业教育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就必须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建设,通过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的力度,不断提高旅游从业者的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纵观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从业者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高层次旅游人才所占比例低,高级旅游经营管理、营销策划和旅游信息管理人才紧缺,旅游人才结构不优。以一线导游为例,有统计数据表明,导游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高中、中职、中专学历者占41.7%,大专学历者占39.4%,本科以上学历者占18.9%;从语种结构来看,中文类导游人员占83.9%,外语类导游人员占16.l%。要发展现代旅游业,旅游从业者的知识水平和结构比例都急需提高完善,当前特别是要发挥各旅游职业院校的教育培训功能,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

加快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大幅提升职业教育对旅游经济发展的贡献度,需要创新和转变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从对国内旅游职业教育相对发达地区的调查情况来看,加强校企合作是创新和转变才培养模式的必由之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意见稿)中也指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1 加强校企合作对于发展旅游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校企合作能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对于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保证学生就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校企合作是旅游职业教育发展面向社会、服务产业发展的需要

首先,旅游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能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根据当地旅游业发展制定专业发展方向,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旅游职业教育走校企合作之路可以为当地旅游企业提供更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其次,旅游职业院校科研力量相对集中,可以为当地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做出前瞻性探讨,引领旅游企业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发展,需要自觉融入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企业、贡献社会。对于企业来说,加强校企合作还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有益实践。

1.2 校企合作有利于旅游企业获得稳定的人力资源储备

旅游业具有人才流动性大的特点,而高学历人才流失率更高,有统计数据表明,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在两年后依然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不到20%,五年后的流失率高达90%。各地为了引进和留住人才,出台各种优惠政策,但由于“水土不服”,最后扎根留下的并不多。相比之下,旅游职业院校更多来自本地生源,更多面向本土旅游人才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在校生较早接触企业,较快适应企业管理,进而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地方专门人才。同时,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在岗员工轮训制度,合作院校为企业员工继续教育提供平台,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企业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要实施全国旅游培训计划,加强校企合作也是实施这一培训计划的重要保障。

1.3 校企合作可以提高旅游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特殊之处,在于技能的高低是人才的核心评价标准。现代职业教育把学生技能的培养视作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以就业为导向来设计学生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校企合作使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更趋快捷,企业为学生提供对口实习岗位,学生能较全面了解旅游企业的经营运作情况,提前接触企业文化,便于学生及早规划个体职业生涯,并有效弥补课本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的不足。职业教育根据旅游市场变化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相吻合。学校根据市场分析及合作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合理制定招生、培训及就业计划,有利于保障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1.4 校企合作能促进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共享企业的信息和资源,根据市场发展及时掌握旅游产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使学校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校企合作甚至可以让旅游企业参与课程计划、教学评估等各个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克服人才培养与需求脱节的弊端,有利于职业院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和加强专业建设。通过在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学生的实践技能得以强化,能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获得与岗位对接的实用技能。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还可安排教师到旅游企业参与实践,有利于教师的知识更新,培养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使教师不仅在校内教书育人,在企业中也能懂经营、会管理。同时,学校也可从旅游企业中引进专业基础扎实、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老师,从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2 旅游职业教育发展中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校企合作办学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从校企双方的参与程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2.1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顶岗实习

这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传统模式。例如学校选择设施优良、管理科学的旅游饭店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校根据企业实际制订实训计划,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可兼职实习教师。实训基地的建立,能为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质提供保证。学校教师也可参与到企业实践,成为专家型经理人,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技术含量。顶岗实习实际上是把就业初级阶段提前到了教学的后期阶段,是学生毕业前的就业预备期。又如旅游专业学生到景区景点顶岗实习,既能锻炼其讲解及带团操作技能,又能在实习中熟悉企业管理和运营状况,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对于企业,通过安排学生实训实习,可以优先挑选录用表现出色的实习生,降低了员工招聘成本。校企间还可以探索顶岗实习的新形式,如在旅游淡季,实行“互换式”顶岗实习,即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同时,安排被顶替岗位的企业职工接受学校培训。学校只要找准企业利益点,就能提高校企合作中企业一方的积极性。

2.2 订单培养模式

随着旅游业向文化、体育、农业、医疗健康等相关产业的延伸,旅游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旅游市场不断涌现新热点,职业院校旅游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需要更紧密结合产业需求,适时填补新空白,开发新业态,特别是加强与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相切合的专业建设。在订单培养模式下,学校根据行业企业用人计划来培养学生,学校为企业量身定置设立订单班,如根据新型旅游业态或订单企业要求设置“美好乡村”旅游班、“中青国旅”班、“高尔夫酒店”班等冠名订单班。学校教学计划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相对接,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按照旅游企业的培养要求,由双方共同设计制定,教学过程由校企双方所组成的专兼职教师团队共同承担。这种合作办班的培养方式,将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制度等企业文化融入校内文化,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上班,学生的就业渠道更加畅通。

2.3 全真模拟实训模式

这是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参与建立的校内实训模式。在校内创办如旅行社服务网点、餐饮酒店的连锁店、茶馆的茶艺表演厅、酒吧咖啡间、娱乐场所包间展示厅、模拟导游实训室、模拟法庭等实体单位窗口,设置与实体单位尽可能一致的岗位。学校提供校内场地给学生模拟创业经营场所,企业或学校配置设施设备,在校生充当模拟实体单位岗位员工,企业派出专职管理人员协助校内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训和理论指导。实体企业窗口甚至以领取营业执照来突出仿真性原则。通过企业和学校共同管理,实训窗口实行市场化经营运作模式,使高年级学生在正式步入社会之前熟知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学生在这样的实体环境里接受全真模拟训练,并通过轮岗的方式熟悉不同的岗位,以工作实绩考核获得升迁,提高对不同层次职业岗位的认知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业热情,加快人才培养的过程。

2.4 成立旅游职业教育集团

旅游职业教育集团是以骨干旅游职业院校为核心,联合职教学校群和旅游企业群,吸引业界有一定影响的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组建形成的区域性综合组织。是由地方政府教育及旅游主管部门牵头、企业参与、学校实施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政府根据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要求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搭建的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交流平台。集团除了保证人才培养和学生实习就业,还要担负教研培训、咨询管理等任务,校企间展开全方位合作。集团内学校在课程设置、办学质量等各方面相互交流,实现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学分互认、优势互补。集团建立用人单位信息网络,方便学校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集团统一调配各校师资来完成企业员工培训,学校也可招收企业职工开办半工半读的学历班。企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通过订单、委托培养的形式与学校建立用人供需关系,学生到对口企业实习,就业时按学业水平高低进入不同层次的企业和岗位。集团担负着统筹、协调、监督、评价职业教育工作,校企双方通过集团理事会等形式共同承担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校企合作指导等职责。对外以集团名义和各地职业院校、旅游企业开展合作交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本地旅游业发展的人才战略储备作用。

开展游学班企业工作总结篇10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经验

近年来,我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工业强乡,农业富乡,旅游兴乡,生态保乡,平安稳乡”的发展战略,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全力打造都市型农业,城郊型工业,努力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新跨越。以全面推进实现红旗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打造省级名镇为发展目标,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全力优化发展环境,开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先后荣获()等荣誉,乡党委被评为市级“五个好”乡镇党委。20*年,全乡实现生产总值28亿元,实缴税金6250万元,财政收入67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386元。实践科学发展观在我乡初见成效。总结红旗满族乡贯彻落实科学观的经验,关键是做到了以下四点: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清和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近年来,我们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红旗满族乡区位、交通、资源优势明显的实际,乡党委因地制宜,科学决策,用解放的思想谋划发展,提出了以“打造省级名镇”为目标,以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着眼乡情,制定并实施了“工业强乡,农业富乡,旅游兴乡,生态保乡,平安稳乡”发展战略,突出推进“一镇、二游、三区、四节”建设。每个村实现了“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特色发展格局。

(二)千方百计狠抓落实,努力实现乡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工业发展势头强劲。通过狠抓招商引资、投资环境和项目建设,建立健全为企服务机制,吸引有识之士到我乡投资发展,在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招商引资工作有了新的突破,引进了哈轴研精密轴承公司、哈飞建筑安装公司、富华铸造材料公司等企业43家,引资额1.4亿元。

2、农业主导产业取得新突破。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引领、示范作用,以菁菁农业科技公司为依托,建设部级有机食品基地,通过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构筑现代农业体系;扩大棚室种植面积,使我乡棚室生产规模化、管理制度化,实现高水平经营、高效益回报的目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3、基础设施和集镇新村建设成效显著。通过不断加大通村公路建设力度,三年硬化道路近50公里,已完全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目标,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观。农村网改、安全饮水、沼气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通过“双创”活动深入开展,乡公共卫生设施进一步完善,环境卫生明显好转。

4、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着力构建“十五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的保障体系;深入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乡农民参合率要达到100%;实施助民工程。加强对红旗敬老中心的管理,深入开展“一帮一”扶贫解困和“手牵手”送温暖等活动,切实解决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加强优抚工作,使老复转军人感受到党的温暖;全面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城镇低保标准的家庭纳入低保,做到应保尽保;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强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法律援助和社会救灾救济工作,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扎实开展了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落实了“三清三查两落实”长效机制,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不断提升。深入开展了平安红旗建设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力度,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消除了社会各类不和谐因素,社会大局稳定和谐。

(三)努力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发展合力得以凝聚。

乡党委坚持从加强乡村班子执政能力建设着手,努力凝聚红旗乡突破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是加强政策理论学习,制定了《党委领导班子中心学习组制度》,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等,进一步提高了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素质。二是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完善了《党委会议议事规则》、《党员民主生活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协作,确保了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三是开展村官承诺考评工作,配好建强村“两委”班子,加强了村级班子队伍建设。四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认真履行了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职责,实施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目标责任制,认真执行廉政建设规定,树立了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乡领导班子在切实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入分析检查阶段,我们又通过进一步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开展自查,乡领导班子深感在推进科学发展、民生工程建设、领导能力和作风上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推进科学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少城乡一体化的完善规划。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上,富民目标还没有真正实现。产业结构不优,产品科技含量低,利润附加值少,受市场竞争震动大;农业产业化链条短,农业组织结构不够合理,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支柱产业还没有做大做强,大项目、大企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还不突出。

二是立乡立村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少。缺少具有牵动辐射作用的龙头企业,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重招商轻保商的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的并不理想。

(二)在民生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各种社会保障还需加强。虽然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在农村全面建立,但是还有许多贫困人口徘徊在保障线边缘;新型合作医疗改革试点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二是民生问题解决的力度还须加大。作为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饮水、医疗、道路、住房等民生问题,在基础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单纯依靠乡政府之力很难从根本上全面解决。

(三)在领导能力和作风上存在的问题

适新应变能力还不够。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解决问题能力有待提高。深入基层少,调查研究不够,缺乏超前意识,缺乏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认真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和中省市区领导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深刻剖析红旗满族乡科学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虽有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和乡镇自身职能局限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更主要的是我们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思想认识水平、领导能力和体制机制的建立等主观方面还存在许多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理论武装和学习培训有待进一步强化。近年来,乡党委十分注重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培训工作,但中心学习组、支部和党员干部在学习制度的坚持上还不够到位,在日常的学习上不主动、不系统、不全面、不深入,对很多新知识、新形势、新事物的学习和理解不够透彻,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就目前来看,对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理解的还不够全面、系统,学习偏重实用,急用先学,不用后学,甚至不学,学习的针对性、目的性不强。同时,部分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没有把学习、思考、实践和推动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对自身分管工作深入钻研不够,对问题研究不深不透,使学以致用的效果打了折扣,制约了自身领导科学发展能力和工作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工作作风不够扎实,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在于求真务实。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虽然身处基层,但仍然存在着深入基层联系群众不够、与群众交流少的问题,少部分干部还不熟悉农村工作方式和环境,在知人、知事、知情上还有一定差距,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还有不到位的地方。也有部分党员干部还存在懒散、拖拉的现象,怕触及矛盾,怕承担责任,没有把求真务实体现到推进科学发展的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中去,缺乏工作干劲,缺乏创新的精神,缺乏敢于向棘手、难点问题“开刀”的勇气和胆识。有的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或被动应付,或急于求成,潜心研究解决问题少;要求基层多、深入一线少,具体指导少。

(三)职能转变不够到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机构改革以来,面对推进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仍需进一步强化,引领、服务、保障科学发展的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调动干部群众发展积极性的能力还不够强,尤其是在发展农业支柱产业上,在追求发展数量上下的功夫大,服务能力相对较弱,产业的效益和农民增收等问题却没有大幅度提高,在村级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上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方式,工作方法仍比较简单,影响了行政效能的提高和各项工作的高效、顺利推进。(四)机制体制不够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强化。近年来,我们在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经济社会发展、干部队伍管理、社会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但是,总体上制度创新的力度还不够大,制度的执行还不够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有的班子成员对建立科学的、长效的体制机制重视程度不高,研究不够,创新科学发展机制意识不强,体制机制创新相对滞后。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思路

红旗乡今后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区委九届三次会议精神,按照区委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知识南岗努力打造更好更快发展的强劲引擎”的总体要求,以建设“省级名镇”为奋斗目标,突出民族特色,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力打造都市观光农业和城郊型工业。

总体工作目标是:在经济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推进“一镇、二游、三区、四节”建设。一镇,即把红旗满族乡建设成省级名镇。二游,即打造民俗风情游、农业观光游。三区,即推进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运粮河旅游区建设。四节,即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举办好春季农耕文化节、夏季采摘节、秋季丰收节、冬季民俗节。

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园区牵动,加快现代农业大发展。

继续发挥农业科技园区引领、示范作用。以长征棚室小区为依托,加快启动旭光、曙光、长征特菜为主的大棚小区建设;东升、金星、红旗食用菌为主的温室小区建设。在长征民俗一条街的基础上,动员村民启动市民家庭度假游;引导市民下乡观光,推动都市农业不断发展。

(二)抢抓机遇,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利用平房收费站取消和京哈公路在平房工业园区开设出入口的有利条件,调整规划,扩大工业园区规模,向平房工业园区靠拢,借助平房开发区优越的基础设施,加快我乡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建设。以哈西客站建设为契机,发展物流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增量的主要途径;继续实施大招商、招大商战略。

(三)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再攀新高。

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上水平、五年当龙头”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以我乡被确定为省级新农村整乡推进的契机,建设镇域中心,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力争用三年时间规划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产业发展、特色鲜明、生态良好的三个“适宜”省级名镇。

(四)乘势而上,推动旅游产业再提升。

通过举办四个节日,扩大我乡知名度,整合百家姓园林食府、敬老服务中心、百家姓园林生态游、运粮河垂钓等旅游资源,打造运粮河特色旅游区,使我乡一日游提升为二日游,即度假游。继续做大做强“乡下有我三分田”农事体验活动,深入挖掘满族文化潜力,开展满族民俗游,做大做强我乡旅游产业。

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保障举措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在领导,主要靠干部。我们将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各级各部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突出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要以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推动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争当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重点是要做好典范,即做好“公正、勤政、廉政的典范,解放思想的典范,科学发展的典范,双转型的典范,产业发展升级的典范和跨越式发展的典范”等六方面的典范。

(二)突出产业转型,加快推进增长模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红旗乡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核心的任务,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调整产业结构,要做好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制定都市型农业、民俗风情旅游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等产业发展规划,为形成科学合理的一二三产业比例结构奠定良好基础。继续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加大力度引进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环保型龙头企业、it产业及企业研发中心、服务总部落户,形成产业链上游高端。

(三)突出以民为本,认真解决民生热点问题。群众满意是学习实践活动第一检验标准,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题,使学习实践活动过程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要着力解决这次征求意见中群众关注的热点难题。继续推动为民办好“十件实事”,认真抓好社保、就业、医疗、交通等基础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