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学校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3-14 09:25:28

孕妇学校工作计划

孕妇学校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 围产期;保健;健康教育;分娩方式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6-0120-03

围产期孕妇的保健情况关系到胎儿的健康、家庭的幸福及社会人口素质的提高,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活动,是通过有计划、系统的教育工作,使人们认识到影响健康的不良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1]。围产期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在我国,虽然围产期健康教育工作在很多地区逐渐开展,但仍然有部分地区保健设施利用不够充分,甚至有些地区还没有开展围产期的保健工作。本文通过对围产期孕产妇保健状况的调查以及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5月参加我院孕妇学校的孕产妇52例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分娩的未参加孕妇学校的孕产妇52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年龄(27.6±6.7)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9例,高中/中专27例,大专及以上16例,职业:工人16例,农民11例,干部9例,其他16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8.1±5.9)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中专25例,大专及以上15例,职业:工人17例,农民10例,干部10例,其他15例。家庭月经济收入:观察组:>8 000元11例,5 001~8 000元25例,3 001~5 000元11例,≤3 000元5例;对照组:>8 000元8例,5 001~8 000元21例,3 001~5 000元15例,≤3 000元8例。

1.2 评价方法

采取现场调查问卷和回顾临床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1.2.1 健康教育内容 在孕妇学校接受的健康教育:①产前:包括产前定期孕检的时间,营养指导,自我检测胎心、胎动、孕妇体重等方法,围产期可能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临产的症状和体征以及需要采取的措施;②分娩期及分娩后:如何使用腹压、新生儿的护理方法、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方法、产后的饮食指导及心理健康指导等。

1.2.2 健康教育调查问卷内容及评价方法[2] ①孕产妇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预产期、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职业(工人、农民、干部、其他),丈夫的文化程度、职业等;②对围产期相关保健知识包括产前保健、产后保健、新生儿的护理、计划生育等四个维度共25题,每题答对为1分,错0分,共25分;③回顾临床资料,评价健康教育对孕产妇产前检查、孕期保健认知行为、孕期体重、新生儿出生体重、生产方式、产程、产后2 h出血、母乳喂养等方面的影响;④评价影响孕产妇进行产前检查的影响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组间技术资料比较采用行×列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影响孕产妇产前检查的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观察组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得分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

2.2 两组孕产妇产前检查次数的比较

观察组平均产前检查的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2。

2.3 两组孕妇首次进行产检的时间比较

观察组首次进行产检的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3。

2.4 两组孕产妇对孕期保健认知行为的比较

健康组对孕期保健认知行为的掌握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2.5 两组孕产妇孕期体重增加、新生儿体重、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产前体重增加少于对照组,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顺产和母乳喂养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5。

2.6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6。

2.7 影响孕产妇产前检查的因素分析

将对照组产妇的来源设为哑变量。将产妇来源、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丈夫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7个可能对产妇产前检查产生影响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丈夫的文化程度4个变量进入回归模型。各因素与产妇进行产前检查的相关性分析见表7。孕产妇年龄越大,进行产检的次数越少;文化程度越高,进行的产检次数也多,家庭收入高的孕产妇及丈夫文化程度高的孕产妇都会增加其进行产检的可能性。

3 讨论

孕产妇的死亡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是一个社会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的进步情况。有研究显示,在我国,城乡孕产妇的死亡率差异较大,农村孕产妇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这与医疗卫生条件有密切关系[3]。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孕产期的保健也越来越重视。在我国,完善了围产期保健网,制定了统一的母婴保健手册,设立了爱婴医院,并且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近年来,各地剖宫产率逐渐升高,尤其是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率逐渐增高,远高于WHO提出的15%的指标,说明我国的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缺陷。目前对关于产前健康教育的内容研究较多,而对于产时和产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方法等研究较少。李杰虹[4]认为健康教育可以改善产妇的分娩质量,减少剖宫产率。

围产期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孕产妇,在围产期对孕产妇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教育活动,达到预防妊娠并发症、促进健康、使其顺利度过孕产期的目的。张慧等[5]对围产期孕产妇的健康需求进行调查,发现对孕期影响指导、自我监护、临产征兆、产时配合等健康知识需求强烈,其次是对新生儿的护理及母乳喂养的内容。刘俊[1]的调查显示,孕产妇最愿意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为门诊一对一的方式,其次为讲座和健康宣传。围产期的孕产妇除了身体上的改变外,心理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会出现焦虑和恐惧心理、矛盾心理、依赖心理、急躁心理等,而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孕产妇的不良心理反应,以更积极健康的心态度过围产期,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6]。张专等[7]对荣昌县农村妇女孕前期保健服务的利用现状和影响因素调查分析,认为是否为计划外生育、家庭收入、到最近卫生院的时间和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影响产前检查的因素。一方面计划外生育的孕产妇为了躲避计划生育,往往不会去医院检查及生产;另一方面,计划外生育一般已有子女,孕产妇自认为有经验,对产前检查不重视[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检查费用有一定的补偿,从一定意义上可以促使孕产妇进行产前检查[9]。本文的研究显示孕妇的年龄是影响孕妇产前检查的因素之一,年龄小、文化程度高、家庭收入高、丈夫文化程度高的孕产妇更容易接受产前检查。这可能与年龄小、文化程度高的孕产妇更容易接受健康教育知识有关。家庭收入高为产前体检提供了经济保障,因此孕产妇更易于进行产前体检[10]。这也与以上关于贫困地区农村妇女围产期保健状况较差的结果一致。丈夫的文化程度高能够影响到孕产妇的行为,也更容易接受产前体检。

本文对孕产妇围产期保健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参加孕妇学校的孕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得分高于没有参加过孕妇学校的孕产妇。而参加孕妇学校接受健康教育的孕产妇进行产前检查的次数多于对照组、第一次进行产前检查的时间早于对照组,而产前检查的次数和时间是保障孕产妇和围生儿健康的重要方面。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孕产妇更注重饮食的均衡,注意控制体重,控制胎儿的体重,更有利于顺产分娩。观察组第一、二产程均短于对照组,说明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如何在分娩过程中与医护人员进行配合。产前检查可以保障母婴的健康,预防围产期的并发症,本结果显示,观察组在产后2 h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孕产妇对围产期的保健的重视,从而保障孕产妇及围产儿的健康,减少围产期的并发症。影响孕产妇进行孕前检查的因素主要有孕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丈夫的文化程度,对于不同情况的孕产妇应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俊. 围产期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 医学创新研究,2007,4(5):88.

[2] 曾秀文. 临床路径在孕产妇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55-56.

[3] 黄锟,陶芳标,刘浏,等. 农村地区孕产期保健健康教育技能培训社区干预效果的流行病学和社会学评价[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8(10):708-712.

[4] 李杰虹. 孕产期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分娩的影响分析[J]. 现代医院,2008,8(11):155-156.

[5] 张慧,童彩霞,凌敏. 围产期孕产妇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 护理与康复,2002,11(1):54-56.

[6] 周训平,蒋红梅,王贤华,等. 围产期产妇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研究现状[J].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4):52-53.

[7] 张专,,唐晓君,等. 荣昌县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7):744-747.

[8] 黄嘉佳,洪蝶玟. 孕妇产前检查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 护理学报,2006,13(2):9-11.

[9] 叶梅芳,黄惠英,梁惠萍. 影响流动人口孕妇产前检查因素分析及对策[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4):347-348.

孕妇学校工作计划篇2

一、总体目标与具体工作指标

(一)总体目标

降低全镇孕产妇死亡,消灭新生儿破伤风;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5‰和6‰以下。

(二)具体工作指标

⑴早孕建卡率达90%

⑵孕产妇系统管理覆盖率达80%

⑶高危孕妇管理率达100%

⑷住院分娩率达100%

⑸7岁以下儿童管理覆盖率达80%

⑹高危儿童筛查率达90%,高危儿童专案管理率达80%

⑺孕前传染病检查率达90%

⑻产前筛查率达80%

⑼妇科病检查率达65%

二、采取有力措施,严禁发生可避免孕产妇死亡,降低儿童死亡

(一)加强高危孕妇的管理

在孕产妇系统管理过程中,凡是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要及时跟踪、随访,转诊,按规定及时向二三级医院转诊。

(二)建立便捷、通畅的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

加强高危孕产妇救治工作,保障孕产妇安全。充分发挥镇卫生院高危孕产妇抢救基地的作用,在11年基础上,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项抢救制度和措施,如遇有孕产妇危重情况,随时可取得联系,做好抢救准备。

(三)加强产科管理工作,强化孕产妇死亡的报告制度。

加强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工作,坚持孕产妇死亡的报告制度,规范和加强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和死亡报告制度,发挥围产期协会的作用,定期开展孕产妇保健知识宣传活动。

三、针对妇女儿童主要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

(一)全面启动适龄妇女妇科病检查,重点规范技术操作,严格质量控制,确保受益人群的健康利益。

(二)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倡自然分娩;推广适宜技术;严格剖宫产指征管理,加强督导,定期公示,逐步降低剖宫产率。

(三)加强生殖健康教育,提高育龄人群自我保护意识,逐步降低人工流产率,减少性病、艾滋病的传播。

四、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一)加强对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规范服务行为。

(二)贯彻执行《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严格掌握常用计划生育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严禁因非医学需要的超常规引产。确保手术质量,保障受术者的安全与健康。

(三)加强对药物流产的监管力度。

五、做好托幼园所和学校卫生保健工作

(一)定期对本镇托幼园所保健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学术交流,提高托幼园所保健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加强对托幼园所儿童疾病防治、膳食营养、食堂卫生、消毒及安全等方面的指导,提高托幼园所卫生保健水平。

(三)开展儿童心理卫生健康教育,逐步推广入园儿童、入学儿童的心理卫生评估工作。

六、大力开展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促进

(一)制定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发展规划,推进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事业。

(二)对各村妇幼保健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培训,逐步培育我镇妇幼保健健康教育队伍。

(三)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工作,推广标准、规范的健康教育模式,在全镇医疗保健机构创建一批合格的孕期健康教育阵地。

总之2011的妇幼工作工作量大,预期目标高,需要我们再总结11年工作的基础上巩固强项,改进弱项,我们相信通过各科室的共同努力,我院的妇幼保健工作一定能够达标。

孕妇学校工作计划篇3

一、总体目标与具体工作指标

(一)总体目标

降低全镇孕产妇死亡,消灭新生儿破伤风;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5‰和6‰以下。

(二)具体工作指标

⑴早孕建卡率达90%

⑵孕产妇系统管理覆盖率达80%

⑶高危孕妇管理率达100%

⑷住院分娩率达100%

⑸7岁以下儿童管理覆盖率达80%

⑹高危儿童筛查率达90%,高危儿童专案管理率达80%

⑺孕前传染病检查率达90%

⑻产前筛查率达80%

⑼妇科病检查率达65%

二、采取有力措施,严禁发生可避免孕产妇死亡,降低儿童死亡

(一)加强高危孕妇的管理

在孕产妇系统管理过程中,凡是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要及时跟踪、随访,转诊,按规定及时向二三级医院转诊。

(二)建立便捷、通畅的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

加强高危孕产妇救治工作,保障孕产妇安全。充分发挥镇卫生院高危孕产妇抢救基地的作用,在年基础上,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项抢救制度和措施,如遇有孕产妇危重情况,随时可取得联系,做好抢救准备。

(三)加强产科管理工作,强化孕产妇死亡的报告制度。

加强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工作,坚持孕产妇死亡的报告制度,规范和加强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和死亡报告制度,发挥围产期协会的作用,定期开展孕产妇保健知识宣传活动。

三、针对妇女儿童主要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

(一)全面启动适龄妇女妇科病检查,重点规范技术操作,严格质量控制,确保受益人群的健康利益。

(二)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倡自然分娩;推广适宜技术;严格剖宫产指征管理,加强督导,定期公示,逐步降低剖宫产率。

(三)加强生殖健康教育,提高育龄人群自我保护意识,逐步降低人工流产率,减少性病、艾滋病的传播。

四、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

(一)加强对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规范服务行为。

(二)贯彻执行《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严格掌握常用计划生育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严禁因非医学需要的超常规引产。确保手术质量,保障受术者的安全与健康。

(三)加强对药物流产的监管力度。

五、做好托幼园所和学校卫生保健工作

(一)定期对本镇托幼园所保健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学术交流,提高托幼园所保健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加强对托幼园所儿童疾病防治、膳食营养、食堂卫生、消毒及安全等方面的指导,提高托幼园所卫生保健水平。

(三)开展儿童心理卫生健康教育,逐步推广入园儿童、入学儿童的心理卫生评估工作。

六、大力开展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促进

(一)制定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发展规划,推进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事业。

(二)对各村妇幼保健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培训,逐步培育我镇妇幼保健健康教育队伍。

孕妇学校工作计划篇4

一、目标人群

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的夫妇,包括流动人口中符合生育政策、在现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计划怀孕的夫妇。

二、工作目标

(一)全社会重视预防出生缺陷工作,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作为国家项目点,目标人群参检率达90%以上;

(三)计划怀孕夫妇优生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

(四)建立区、镇(街)、村(居)三级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质量控制体系。

三、服务内容

主要包括优生健康教育、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早孕及妊娠结局追踪随访。服务内容19项,其中医学检查14项,基本服务5项。

具体内容参照《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技术服务规范(试行)》(国人口发〔2012〕31号)执行。

四、服务模式

我区实行县级直接服务模式。镇(街)和村(居)两级在完成确认服务对象、采集信息、宣传动员、发放免费服务卡等基本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定期组织服务对象到区计划生育指导站进行医学检查。镇街完成所有人群的早孕及妊娠结局随访工作。

五、工作职责

(一)村居级。

1.负责收集辖区内计划怀孕夫妇信息,拟定应接受服务的夫妇名单;

2.协助镇(街)随访人员入户开展健康教育,告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生育服务证》办理流程,发放《孕前危险因素自查表》和《免费孕前优生服务卡》、宣传折页等。每月填报《村免费孕前优生服务卡发放登记表》;

3.动员、组织计划怀孕夫妇定期到区指导站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4.协助镇街开展早孕和妊娠结局随访,收集不良妊娠结局信息,报镇街计生科。

(二)镇街级。

1.镇街计生科在民政、公安部门的配合下,汇总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准备怀孕夫妇名单,与村居信息核对,确定辖区内免费服务对象,将《免费优生服务卡》发至各村居。流动人口免费服务对象信息,由镇街计生科及时录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信息系统》,流入地、流出地人口计生部门共同据此核查服务对象资格;

2.负责组织或指导目标人群至区指导站进行医学检查。各镇街明确专人填写《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技术服务记录册》的基本信息,开展健康教育、与计划怀孕夫妇签订知情同意书。填写《优生知识讲座记录表》;

3.负责对所有人群早孕及妊娠结局随访,填写《早孕随访记录表》、《妊娠结局记录表》、《出生缺陷登记表》,全部完成后将所有健康档案转送至区指导站保存。

(三)区级。

1.区指导站负责对目标人群的体格检查、医学检查、风险评估和咨询指导,填写发放《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及医学建议告知书》;

2.区分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给予个性化咨询指导,或者提出医学建议、指导转诊和接受医学治疗;

3.收集、完善并归档保管已完成全程服务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技术服务记录册》;

4.对镇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

六、机构与人员要求

(一)房屋及设备要求。

1.区计划生育指导站设置健康教育室(人口学校)、孕前准备和咨询指导室、女性检查室、男性检查室、检验室、超声检查室、档案室等,配备必须的基本设备和设施,包括血尿分析仪、生化分析仪、酶标仪、显微镜、B超工作站和样本处理设施,以及血样储存设备。

2.镇街计划生育服务站设置健康教育室(人口学校)、孕前筛查和咨询指导室、档案室等。

3.村居世代服务室(岗)设置宣传橱窗(栏、架)、孕前自查和健康教育室,配备资料存放柜。

4.所有机构服务环境应整洁、安静、温馨,达到“世代服务”标准,严格按照《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技术服务规范(试行)》(国人口发〔2012〕31号)要求,合理布局、方便群众,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

(二)人员要求。

1.从事健康教育的人员应为接受过相关业务培训的技术服务人员;从事病史询问、体格检查、B超和咨询指导的人员须具备医师资质并经培训合格;从事风险评估、高风险人群优生咨询指导的人员必须取得主治医师及以上技术职称;临床实验室检查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学历和资质,并须接受省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合格。

2.镇街和村居从事孕前优生健康教育指导的人员,须接受区级岗位培训合格。

七、经费结算

根据国家指导原则和我省医疗卫生服务价格标准,确定每对夫妇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经费结算标准为240元,所需经费由国家、省、区财政按比例负担,每季由区人口计生委与财政部门结算;具体结算办法按照财政部、国家人口计生委印发的《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财教〔2012〕333号)的要求执行。

八、质量控制

(一)严把服务对象关。对参查对象要严格进行资格确认,核发免费服务卡,凭卡接受服务。坚持做到已怀孕的、夫妻缺一方到场的不查,以确保风险评估的完整性。

(二)严把服务现场关。区指导站要按照国家规范设置相应检查室,配备必须的设备和设施。镇街计划生育服务站应设置健康教育室(人口学校)、孕前筛查和咨询指导室、档案室。

(三)严把临床检验关。区指导站承担所有实验室项目。做好每日室内质控,记录质控结果,定期向上级报告检查结果和质量控制情况。

(四)严把服务质量关。建立服务质量抽查、通报、考核、奖惩制度。定期抽查服务质量,并召开项目负责人和技术服务人员会议,对存在质量问题进行通报。建立集体风险评估制度。区指导站要成立风险评估专家小组,对参查夫妇进行集体评估。建立随访服务制度。所有人群由镇街计生服务站内专业技术人员每月进行一次随访指导直到妊娠结局。高风险人群实行由区专家组成员一对一的服务。对高风险人员实行层层书面交接和当事人签收回执制度,确保每个高风险人员均能在规定时间内知晓复查时间和要求。

(五)严把资料管理关。制定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信息协调员制度和资料管理制度,专人负责、专室(柜)存放、保护隐私、管理规范。区指导站、各镇街明确专人负责资料管理与报表上报工作,区计生委指定专人负责审核上报服务报表,督查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情况。《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技术服务记录册》保存期一般不得少于15年,其他表格保存期一般不得少于2年。

九、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成立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

(二)加强协调工作。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不断形成工作合力,全面推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深入开展。建立信息平台,加强民政婚姻登记、人口计生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卫生婚前医学检查、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信息交流反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孕妇学校工作计划篇5

一、总体目标与具体工作指标

(一)总体目标

降低全镇孕产妇死亡,消灭新生儿破伤风;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5‰和6‰以下。

(二)具体工作指标

⑴早孕建卡率达96%

⑵孕产妇系统管理覆盖率达96%

⑶高危孕妇管理率达100%

⑷住院分娩率达100%

⑸7岁以下儿童管理覆盖率达95%

⑹妇科病检查率达65%

二、采取有力措施,严禁发生可避免孕产妇死亡,降低儿童死亡

(一)加强高危孕妇的管理

在孕产妇系统管理过程中,凡是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要及时跟踪、随访,转诊,按规定及时向二三级医院转诊。

(二)建立便捷、通畅的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

加强高危孕产妇救治工作,保障孕产妇安全。充分发挥乡卫生院对高危孕产妇早发现的作用,在的基础上,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项随访和转诊制度和措施,如遇有孕产妇危重情况,随时与上级取得联系,做好转诊准备。

(三)加强产科管理工作,强化孕产妇死亡的报告制度。

加强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工作,坚持孕产妇死亡的报告制度,规范和加强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和死亡报告制度,定期开展孕产妇保健知识宣传活动。

三、针对妇女儿童主要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

(一)全面启动适龄妇女妇科病检查,重点规范技术操作,严格质量控制,确保受益人群的健康利益。

(二)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提倡自然分娩;加强督导,定期公示,逐步降低剖宫产率。

(三)加强生殖健康教育,提高育龄人群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性病、艾滋病的传播。

四、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加强对医疗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管理,加大监管力度,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规范服务行为。

五、做好托幼园所和学校卫生保健工作

(一)定期对本乡托幼园所保健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学术交流,提高托幼园所保健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加强对托幼园所儿童疾病防治、膳食营养、食堂卫生、消毒及安全等方面的指导,提高托幼园所卫生保健水平。

(三)开展儿童心理卫生健康教育,逐步推广入园儿童、入学儿童的心理卫生评估工作。

六、大力开展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与促进

(一)制定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发展规划,推进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事业。

(二)对各村妇幼保健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培训,逐步培育我乡妇幼保健健康教育队伍。

孕妇学校工作计划篇6

一、加强妇幼卫生监督管理

(一)进一步加大母婴保健执法管理力度。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实施办法,严格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准入。整合卫生监督力量实行统一执法,加大对非法行医的打击力度,加强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监管力度,坚决查处非法接生、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手术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B超管理,按照“谁发证、谁主管”的原则,对从事B超工作的医务人员签订《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的责任书,做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与医疗机构负责人、医疗机构负责人与医务人员层层签定责任书,禁止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鉴定。提高行政管理和技术服务人员依法行政、依法服务的能力,举办一期母婴保健法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

(二)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监管,依法执业和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督促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和《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规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认真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执行凭证取环、凭证定点引产、凭证施行输卵管再通术和凭生育联系卡进行辅助生育等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计划外妊娠报告制度。

(三)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督促各发证单位要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管理工作的通知》(舟卫发〔20*〕65号)文件,确保《出生医学证明》发放准确无误。发放单位《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四)督促医疗单位的妇幼卫生工作职能落实。各级医疗单位特别是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要继续执行《浙江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计划任务书》提出的各项妇幼卫生工作要求,加强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服务功能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各级医疗保健单位妇幼卫生工作质量的考评。市直医疗机构妇幼卫生工作纳入市属单位综合目标考核指标。

二、切实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质量

(一)建立健全母婴保健服务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规范围产保健管理。各级医疗保健单位要继续执行《关于要求各级医疗单位进一步做好妇幼卫生工作的通知》(舟卫发〔20*〕51号)文件规定,依照《*市围产保健实施手册》及相关管理常规,规范围产保健操作规程,提高质量。继续实行孕妇自愿选择建册,加强首诊负责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早孕建册率和孕产妇系管率。按“浙江省高危孕产妇管理办法”加强高危分级管理,进一步完善重症高危妊娠报告、会诊、转诊、追踪等工作,提高高危孕产妇筛查水平和县级高危筛查率。

(二)加强产科急救服务功能。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产科力量建设,建立健全孕产妇、新生儿“抢救绿色通道”,充分发挥产科抢救小组作用,提高产科急救能力。尤其是基层助产单位,要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院内高危孕产妇及疑难病症识别能力和应急救治技术,进一步完善危重孕产妇抢救应急机制。提高助产技术服务质量,努力避免孕产妇死亡,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确保母婴安全。

(三)着力解决流动妇女儿童保健难的问题。继续抓好外来流动孕产妇管理和流动儿童管理工作。根据外来流动孕产妇、儿童保健管理办法,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并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宣教和摸底工作,努力提高流动孕产妇保健率、流动儿童保健覆盖率和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各级助产技术定点单位要积极推进住院分娩和贫困救助工作,并做好困难(流动)孕产妇救助登记,降低外来流动孕产妇、婴儿死亡率。

(四)进一步规范儿童保健技术服务操作常规,提高儿童保健管理质量和各项工作指标。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转变“以人为本”的健康管理理念,加强辖区内活产婴儿的摸底、核对,及时做好委托管理及信息反馈工作,防止儿童漏管,努力提高儿童保健建卡率及系统管理率;规范高危儿、体弱儿管理工作,重点是对异常儿童做到及早发现、早期干预,降低儿童病残率、死亡率。为进一步规范儿童保健技术服务操作常规,年内编印《*市儿童保健管理实施手册》。

(五)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充分发挥各级托幼机构协调指导组的作用,建立例会制度,加强部门间联络,规范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考核合格制度。重点加强农村托幼园所的管理、培训,定期对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指导、考核,使各项工作逐步达到规范。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根据“乡镇级卫生保健示范性幼儿园(托儿所)评估标准”,做好自评及推荐工作,拟在“六一节”前举行“*市农村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三、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预防和降低出生缺陷

(一)加强婚前医学检查和出生缺陷监测干预。在全市推广免费婚检的基础上,学习普陀区、嵊泗县好的经验,当好政府参谋,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大婚检宣教力度,提高免费婚前医学咨询服务率。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要依法开展婚前保健服务,严格执行婚检操作常规,创新婚检服务模式,努力提高婚检率和婚检质量,力争全市婚检率达到50%以上。按照要求,认真做好优生优育技术服务工作,重点加强一级预防,积极推动二级、三级预防措施,努力降低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

(二)进一步规范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工作,提高质量。加强组织管理,严格执行《浙江省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实施办法》和《浙江省产前诊断中心工作手册》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努力提高产前诊断符合率和产前筛查率。高风险孕妇召回率和随访率要求均达到100%,低风险孕妇的随访率达90%。

(三)规范管理,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质量。严格执行《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新生儿听力筛查运作方案》及工作常规,完善筛查网络。各管理中心要加大管理力度,按“*市新生儿两病筛查及听力筛查工作质量评价标准”,加强对筛查单位的业务指导和质控,做好可疑病例的追踪、召回和解释工作,把好质量关,规范登记、及时报告,努力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复查率和筛查质量。争取建立“儿童听力诊断治疗中心”,以满足疑似儿童的进一步检查、诊断和治疗。

四、加强妇幼保健网络建设

(一)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继续抓好规范门诊的创建工作。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要按浙卫发〔2003〕22号“浙江省妇幼保健规范化门诊和规范工作标准”巩固和创建“二个规范门诊”,增加机构的硬件投入和人员素质的培养,切实落实“两个规范门诊”的各项标准和操作规范,拓展保健服务项目。市妇幼保健院要巩固“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创建成果,通过20*年省卫生厅的“回头看”。嵊泗县妇保所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创建工作。有条件的基层卫生院要根据“*市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两个规范工作评估细则”要求,积极开展创建工作,通过创建,规范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加强科研工作,积极推广适宜技术和新项目。

(二)完善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大力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要发挥三级网的“龙头”作用,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督导和技术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切实承担起妇幼保健的职能,指导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公共卫生联络员开展妇幼卫生基础性工作。认真落实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三大类12项的服务内容和目标,推进社区妇幼保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进一步加大健康宣教力度,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认真做好社区“孕妇学校”和“育儿学校”工作,提高健康教育覆盖率,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

(三)加强妇幼卫生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保健人员素质。认真贯彻《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要求,将妇幼保健机构纳入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按有关规定配备妇幼保健人员,解决基层妇幼人员待遇,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切合基层妇幼卫生工作实际的奖惩办法,切实稳定妇幼保健队伍,促进我市三级保健网的巩固和发展。进一步加强专业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保健人员素质。

五、积极推进母婴健康工程和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项目

根据浙江省“*”《母婴健康工程项目》执行文本和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年度计划书。依托“母婴健康工程项目”,加强妇幼保健专业人员尤其是基层妇儿保人员和产科医生的业务技术培训,规范操作。增加投入,加大基层产科建设,特别是急救物品的配备。加强高危和重症孕产妇的监护和诊治工作,建立健全产科应急抢救机制,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加强宣教,提高流动人口保健意识和母婴保健系统管理率,开展贫困孕产妇的医疗救助和优惠政策,确保通过《母婴健康工程》项目省级评估。

启动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制定并落实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实施方案,开展两年一次的妇女病查治工作,争取年内完成40%已婚育龄妇女的妇科疾病检查工作。

进一步贯彻落实《*市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工作要求,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纳入妇幼保健日常工作,争取政府财政投入,规范和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和免费原则,确保母婴健康。

六、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

加强妇幼卫生年报/监测工作。各级医疗保健单位按照市卫生局下发的有关文件规定,完成妇幼卫生年报/监测和质控工作。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基础信息的收集,摸底和随访调查。建立健全信息质控员例会制度,每年一次进行年报的汇审,防止漏报错报。普陀区按省监测规定程序,及时规范地完成监测和计算机网上直报工作。逐步逐级建立妇幼卫生信息网络,不断完善妇幼卫生信息计算机管理工作。

七、努力完成以下指标

孕妇学校工作计划篇7

1、认真学习各级计划生育的文件及领导的讲话,领会其精神,建立健全我校计生组织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积极参加计划生育的各级培训班的学习和会议如:参加市教育局举办培训学习,做到年初有计划生育工作计划,期中有计划生育工作检查,年终有计划生育总结。

2、加大力度严格做好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子女新生入学的查证验证收证工作。成立由校学籍管理主管、各部学生处主任、学籍管理员、计生干部等人组成查验收证工作小组,给每位新生家长一份通知单,认真主动做好初一、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查验证工作,验证率达100%,合格率达97%左右。1 24、配合办事处、社区工作站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及时反馈教职工当年怀孕、

生育,节育、查环查孕、外来员工持验证情况(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查验外来员工计划生育证件,对不合格者,不给用工)已婚外来女工一年2--3次查环查孕。我校的流动人口持证率、验证合格率、节育率、查环查孕率均达100%。

5、严格把好教职工的晚婚、晚育、计划生育、节育、独生子女领证工作。建立独生子女档案,按月给每位独生子女的父母发放奖励及节日慰问金。我校外来人口领取独生子女证率达100%,在编人员领证率达100%。晚婚、晚育率均达100%

6、关心大龄青年,除按规定发给一定奖励外,经常找他(她)们谈心牵线搭桥。督促户籍人口(女教职工)办理广东省《计划生育服务证》。办证率达98?以上。

7、做好女教职工、男教教职工配偶的“三查一治”及生殖健康优质保健工作,由学校出资为她们联系安排深圳市最好专科医院进行如乳腺钼铑靶、子宫、盆腔B超及宫颈HPV—DNA检测和妇科化验等项目的普查,对妇女的有关疾病的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起了非常关键作用,并且还请专家到校给女教职工进行有关妇女知识保健讲座。为女教工400多人办理安康保险。中学部妇委会评为2005-2007年度深圳市先进妇女组织。

孕妇学校工作计划篇8

1.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2009年2月---2011年6月在本院门诊接受人工流产吸、刮宫手术妇女2369例(不含药流妇女)。多次人工流产者为曾接受两次以上人工流产手术者。

1.2 统计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由计生办工作人员负责对接受人工流产吸、刮宫手术妇女2369例进行随访调查,统计分析。

2 结果

2369例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婚育、年龄分布、及次数情况:未产孕妇为1319例,其中已婚未产孕妇为584例,未婚孕妇735例;年龄在21-29岁为1637例(占69.11%),20岁以下43例(占1.82%),年龄15岁1例;年龄高于45岁的高龄人流术25例(占1.06%)。

产后人流术年龄在21-34岁为634例,与未婚、已婚未产孕妇的1319例,二者合共1953例,占总数82.46%,此调查结果表明需要对年龄在21-34岁育龄妇女例为计划生育宣教的重点对象,对其加强进行避孕指导。

人工流产者学历情况:1735例人流者为小学至初中学历,占总人数73.24%,详细情况见表1。

2369例人工流产妇女的职业状况为:服务行业、流动人口总计1430例,在总人数的比例中占到60.36%,其他为个体、工人、职员干部,详见表2。

3 讨论

由表2可见,在此次参与受访调查的2369例人工流产妇女中流动人口者779例,比率为32.88%,是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困难的地方。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73.24%,其主要原因在于文化素质较低,接受的教育有限,未能有效地掌握避孕知识,以致意外妊娠。此类群体应是进行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6.50%,此类人群大多为事业型的知识分子且年龄一般偏大,她们对避孕方法掌握较好,因而意外怀孕机率较低。

孕妇学校工作计划篇9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376

“儿童优先,母亲安全”逐渐形成新的道德观念和维护人类健康发展的行动准则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预防保健功能的重要依托,妇幼保健又是社区预防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以后,发展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搞好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是我国目或将来的卫生工作重点。社区卫生服务已成我国城市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而妇女儿童问题又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2008~2011年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拓宽妇幼保健服务领域,增设了婚前健康教育、产前保健、产后产妇及新生儿访视、儿童计划免疫和儿童体检,加强产褥期和新生儿医疗保健,提高产妇和新生儿健康水平,积极开展了健康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基于以上情况,我社区积极开展了以下业务。

明确社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重点

妇女儿童是一脆弱的群体,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人口质量、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满足他们的健康需求是母婴保健工作方针的充分体现。据此,确定社区妇幼保健服务工作的重点必须立足基层和群体,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高生活质量作为社区妇幼保健服务工作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内涵。将开展新婚保健作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优生优育的重要一环;开展产褥期及围产期保健,重点抓好产后访视;开展7岁以下儿童的系统保健,利用多形式进行科学育儿知识的宣传、指导,降低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率。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①建立健全妇女儿童健康档案:将所辖社区内新婚及育龄妇女、儿童单独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围婚期、孕期、产前健康备忘录,有选择地记录一些与健康有关的情况,将来可成为医生判断胎儿和母亲健康状况的依据。②开展健康教育:开办健康教育学校,开办新婚学校。通过录像、宣传栏、咨询和讲座等形式对准备结婚男女进行婚姻保健知识教育;建立孕妇学校,通过录像、讲座、发宣传单等形式广泛进行孕期、产期、产后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由妇产科、儿科医生进行孕妇、产妇、新生儿访视避免产褥期及新生儿期疾病的发生。要对辖区服务对象不断进行追踪观察,在全面掌握本社区妇幼健康状况的情况下,进行病谱分析。通过分析、调查,进而探索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并针对性地做妇幼保健指导。有目的、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健康教育,从而提高社区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③开展围产期保健:产前保健的重点是做好产前访视从早孕建卡到分娩共进行至少5次产前检查,举办各种知识讲座,宣传产妇保健等系列保健知识。产后访视重点是促进母乳喂养和避孕措施的实施。产后访视是孕期和产前检查及住院分娩服务的延续[1]。安排妇产科、儿科医生深入社区家庭进行产后访视,在访视中了解产妇生殖器官等躯体恢复情况,了解并指导新生儿脐部护理及新生儿脐带脱落的情况等,及时发现产褥期及新生儿期出现的问题,发现问题可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访视医生在产后7天、14天、28天做3次诊视指导。每一产妇上门访问3次,巩固产妇在医院获得的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保证母乳喂养工作的连续性。在访问的同时做好落实计划生育措施的工作,从而预防了产后妊娠,降低了人工流产的发生率,母乳喂养率逐年提高。2008年产后访视89例,访视率达到79%,母乳喂养率达到85%;2009年产后访视105例,访视率达到96%,母乳喂养率达到93%;社区儿童保健医生,在儿童健康档案中,从新生儿访视开始,有体检、预防接种的详细记录。儿童家长随时都能从医生那儿了解自己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健康情况与保健知识,健康教育采取互动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坚持保健与临床相结合

保健和临床相结合:在抓好妇幼保健工作的同时,努力实现保健与临床相互促进,以临床做妇幼保健的后盾。增加相应的设备仪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标准,设置有预防保健科。内设计划免疫室、妇女保健室、儿童保健室,还设有心理咨询室、健康教育室。主要设备有体重秤、软尺、婴儿磅秤、B超、X线机、红外线乳腺透视仪、微波治疗仪、妇科检查床等。

讨论

本社区通过积极开展与妇幼保健有关的医疗服务、健康教育等项目,效果显著。以上实践证明,妇幼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和提高,产后访视率逐年提高。与此同时,还需积极开展产前保健、妇女病普查、围绝经期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目前妇女儿童家庭访视已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肯定,医务人员的工作得到了充分的信任,因此应该继续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巩固广大居民保健意识,扩大影响力度,使社区妇幼保健工作能够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孕妇学校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孕妇学校; 作用效果

怀孕、分娩和哺乳是女性一生中最重大的改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护理人员应为孕产妇提供保健知识和具体措施。孕妇学校教育是医院为了孕妇能够顺利的渡过怀孕、分娩及哺乳期而开办的对孕期保健、产时、产后的健康教育,使孕产妇从心理上与精神上作好准备[1]。为了探讨健康教育对母婴的影响,对2009年1~12月在门诊建卡的初产妇400名在孕妇学校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12月在门诊建卡的初产妇400名,按建卡顺序依次选取200例作为观察组,2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年龄21~40岁,无明显孕期合并症,无生理、心理疾病。

2 方法

2.1 对照组方法 采取孕妇自愿接受孕妇学校培训,每周上课一次,四次为一周期,循环上课,专人授课并登记,配备VCD、图片、模型等。内容包括孕期保健与营养;胎教、胎动监测;产兆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母乳喂养,产褥期护理及新生儿护理。

2.2 观察组方法 督促孕妇按时上课并与家属一起听讲,采用孕校授课及一对一的咨询指导,讲解孕早、中、晚期及产褥期各项检查的意义、注意事项及心理支持。鼓励孕妇课后提问,相互沟通交流,安排她们参观产房、母婴同室、婴儿洗澡间等,熟悉病区环境。培训母乳喂养姿势、挤奶、换尿布方法、新生儿沐浴、游泳等,观看分娩过程的录像,分发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小册子。对孕晚期的孕妇教会分娩时缓解疼痛的技巧,为孕妇和住院产妇搭设平台,让产妇亲身为孕妇传授经验,增强孕妇安全感,使孕妇能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丰富的知识与技能迎接分娩。

2.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 结果

3.1 两组孕妇产前产时情况比较(见表1)。

4 讨论

4.1 孕妇学校系统的学习提高了孕产妇孕期保健知识 大多数孕妇及家属对孕期保健知识普遍缺乏,认为怀孕后就什么都不能干;有的只重视产前检查,而忽略自我保健;有的只重视书本、网上理论知识,却缺乏分娩时配合的技巧及哺乳婴儿的技能,通过孕妇学校系统连续的学习,课堂提问、经验交流、个别培训、模仿操作和实地演练等,使她们有了正确的认知。从表1可见,观察组检查次数、产程配合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产前健康教育能使孕妇按时产前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避免了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4.2 孕妇学校健康教育使孕产妇能正确选择分娩方式目前我国以初产妇为主,有相当数量的初产妇因缺乏正确的围生期相关知识,获得的只是从亲友或同事处听到的有关分娩的不良体验,由于恐惧分娩意外危险,错误地认为剖宫产是保证安全的最好方法,从而导致社会因素性剖宫产率升高[2];孕妇住院后对医护人员和环境的生疏以及一些产妇分娩时的吵闹声,致使她们情绪紧张、恐惧不安、缺乏信心等不良刺激均会使疼痛敏感产程延长,导致胎儿缺血缺氧,出现胎儿窘迫,从而增加剖宫产率。因此指导孕妇选择分娩方式十分重要。孕妇学校对孕晚期的孕妇要重点进行心理调适,提高孕妇心理素质,密切医患关系使之熟悉产科环境,增加孕产妇的依赖感和安全感,消除其对分娩的恐惧,使孕妇认识到分娩是自然的、健康的过程,剖宫产术后可能发生一些合并症,还存在对女性生殖道健康和身体的远期影响。了解阴道分娩的好处及剖宫产的利弊,使孕妇对分娩方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能以积极自信的心态进入分娩期。在分娩过程中积极、正确地配合各项检查,适时运用分娩技巧顺利完成分娩,减少剖宫产。从表2可见分娩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产前教育使孕妇对分娩方式有了理性认识和充分的思想准备,增加了对自然分娩的的信念,从而降低了剖宫产率。

4.3 产前健康教育使产妇及家属基本掌握了母乳喂养技巧、产褥期护理和新生儿护理方法分娩及角色的转变给产妇身心带来巨大变化,初产妇体力上的疲惫和疼痛,使她们不能积极有效的进行母乳喂养及对新生儿的护理。不合理的卫生观、不能适时的进行活动和锻炼是导致产妇产褥感染及子宫复旧不良的重要因素。从表3可见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产褥期护理,新生儿护理技巧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孕妇学校健康教育、技能培训、身心护理,能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有资料表明产妇良好稳定的情绪可使机体调节功能增强,促进乳汁分泌[3]。因此帮助家属积极关心和护理产妇,为产妇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孕妇学校在孕晚期组织孕妇学习相关知识使产妇及家属有信心有技能护理新生儿,帮助产后母亲采取正确的喂奶、婴儿含接姿势,指导产妇产后康复训练及出院后婴儿的脐部护理等常见问题的处理,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降低了新生儿疾病的发生,顺利渡过产褥期,促进母婴健康发展。

4.4 孕妇学校的健康教育不仅提高了孕产妇及家属的保健意识,增加了产科知识;还增进了医患之间的沟通,减少了医疗纠纷,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扩大了医院的声誉,提高了医院的社会知名度。而以往孕妇学校的教育存在缺乏针对性,内容一般化,单向传授无互动,孕妇无积极性,又缺乏实践。目前孕妇学校的健康教育,使孕妇产前、产时、产后均得到系统的个体化的护理,从而平安的渡过每一时期。

为了提高健康教育质量,要求医护人员不断的学习,吸取先进单位的新经验,拓宽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健康教育形式,提高孕妇学校活动的参与率。定期召开孕妇学校教师经验交流会,经常听取孕妇及家属意见,不断改进孕妇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从而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整哉,杜稳侠.孕产妇住院期健康教育需求及施教对策.护理学杂志,2001,6(8):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