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扶贫志愿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3-17 20:20:59

教师扶贫志愿工作计划

教师扶贫志愿工作计划篇1

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1998正11月,团中央启动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志愿服务项目。复旦大学是最早响应团中央、教育部号召的16所高校之一,每年从上百名报名者中进行严格的选拔,迄今已坚持十五年,是全国派遣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十五年间,历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战斗在条件艰苦的基层农村,与当地人民结下了不解情缘,在贵州省息烽县,志愿者们利用课余时间对农民工子女进行学习、功课辅导,举办英语、数学、物理等课程的“四点半学校”;开展“周周有谈心,月月有家访”活动,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农民工子女郊游活动,到户外做游戏、聊天交流,在轻松的氛围中教会孩子们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而培养其健全的人格;积极整合资源,联络协调社会各界支持农民工子女。志愿者个人还出资为学生购买了世界名著、优秀期刊等书籍,提高农民工子女的阅读兴趣,拓展了孩子们的阅读面。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2002年,江西师范大学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参与“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组建第一届赴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研究生支教团,并成为江西省第一所组建研究生支教团的高校。2007年江西师范大学荣获教育部、团中央表彰的研究生支教团“全国优秀组织奖”,是全国获得该项荣誉的16所大学中唯一的一所地方高校。十余年来,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向服务地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派出的大学生志愿者,立足于学校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针对望谟县的实际需求,不断总结支教团的工作经验,及时调整完善支教计划,深入开展校地合作。历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克服困难,努力工作,无私奉献,锻炼成长,“用行动实践理想,用奉献创造价值,”为西部少数名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当地政府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肯定。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中国海洋大学于2001年首次参加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的招募工作,2002年开始向支教地输送支教志愿者。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贵州的服务地有德江县和遵义市。历届支教队员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下乡调研,用筹集来的部分资助金,援建资助山里的小学点,仅在德江县煎茶镇就资助并援建了望海小学、百川小学、行远小学、山海小学和海情小学5所小学。此外,志愿者们还筹资修建了“海大路”、“海大桥”,不仅保障了全校师生进出校园的安全,也方便了当地居民的出行,受到当地百姓的称赞。2005年,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被、确定为全国纪念86周年先进集体典型,并获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贡献奖。2009年,中国海洋大学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获得贵州团省委志愿者服务中心颁发的“优秀志愿者服务队”的荣誉称号。支教团成员在服务期内克服气候、饮食、语言等方面的困难,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将“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海大精神带到了大山,带进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和心里,将海大学子的朝气与火红的热情永远留在了黔东北的大山深处!

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浙江大学从1999年开始选派优秀本科毕业生,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前往贵州湄潭和四川昭觉两地进行支教服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牢牢抓住教师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交流和培训,大力支持西部贫困地区一线教师的教学和研究,鼓励教育创新。在湄潭,支教团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培训教师,突破传统支教理念,选派当地骨干老师赴杭州学习培训,搭建东西部教师交流平台,全力打造具有浙江、贵州、浙大、湄潭特色的“求是强师工程”。而由支教团主办的计算机、英语、普通话等各类教师培训班已开办近百场,受益教师达千余人,其中的骨干分子还经支教团的推荐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中国欠发达地区中小学骨干校长教师培训班”等。支教团除了完成教学工作以外,还积极创新举措,通过搭建东西部之间的沟通渠道,发挥志愿者的桥梁作用、宣传作用和引导作用,依靠外部刺激挖掘内在潜力,有效促进了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是青年志愿者工作部领导下的全国64个研究生支教团之一。从1999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已经组织了多批志愿者分别前往山西、河南、贵州、甘肃、江西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在贵州晴隆,根据县里的实际情况,志愿者们不仅承担了教学任务,同时还在县政府、人事劳动局、电视台等单位工作。在完成教育部、团中央交与的支教任务的同时,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工作,为实践志愿者精神、发挥志愿者优势、解决当地现实问题,发展当地文化、经济事业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受援地区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评价。他们的实践也充实了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内容,为支教志愿者行动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2006年9月,研究生支教团项目首次在武汉理工大学正式实施招募选拔工作,对口支教地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贵州省龙里县服务期间,在团中央、湖北、贵州团省委领导及服务地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深化了武汉理工大学与龙里县的合作交流,以“扶贫支教,教书育人,坚持自我学习”为工作中心,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化“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培育了如“武汉理工大学助学金”、“武汉理工大学支教希望班”等品牌活动,效果显著。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每年均会以接力的方式在龙里县开展扶贫支教工作,为当地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华中师范大学从2012年至今共选派了8名支教团志愿者赴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开展支教服务、扶贫助学等工作,在促进余庆教育事业发展、培养青年优秀人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第十四届赴贵州研究生支教团在余庆的近一年时间里,关注民生,结合服务地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开展了支教助学、走访调研、文化宣传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活动,为留守儿童过生日、看望农村小学学生、参加县文艺晚会和教师汇演等活动,展示了华师大学子的青春风采,受到了当地领导、教师、学生的好评。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10年前,华农志愿者徐本禹,为兑现对山区孩子的承诺,放弃读研,离开熙攘的城市,来到贵州穷山僻壤,开始两年的支教生活。2005年,徐本禹结束支教,学校决定,每年招募研究生志愿者,延续支教行动。时光飞逝,10年过去。在徐本禹支教的地方,34名华农研究生志愿者先后接力,默默在大山深处践行最初的誓言,让那里的孩子接受教育,走出大山,走出贫困。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多年来,与校红杜鹃爱心社、山东聊城高速公路管理处、美国童心社、华芬基金会等爱心机构建立长久爱心合作关系,成功得到上海大众、腾讯网等知名企业的资助。通过“安利彩虹计划”实施“暖心三个一”工程,签约武汉二航路桥特种工程有限公司,使资助工作逐步项目化。引入总价值近五十余万元资金、物资,资助家庭困难学生近500余人,为众多孩子们继续学业解决了家庭的后顾之忧。

贵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早在2002年,贵州大学就加入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支教团成员都是学校在本科生中的“尖子”,且均为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丹寨县、镇宁县等服务地,贵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服务学校成立“爱心话剧团”,免费定期在课余时间、节假日为农民工子女学生表演话剧、补习功课、播放电影、为入团积极分子讲解团情知识,丰富了服务学校及其周边农民工子女的课余及假期的文化生活,增强了农民工子女学生展现自我风采的愿望和信心。通过支教,不仅志愿者自身得到极大的锻炼,还促进了当地教育、经济等的发展。

教师扶贫志愿工作计划篇2

计划单列 单独招生

《方案》提出,针对贫困学生实行计划单列、单独招生,为他们接受优质教育开辟绿色通道,实现贫困初中毕业生100%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就读,确保更多贫困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深造。

在高中招生方面,建立统一的招生报名平台,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统一招生报名,实行双志愿填报制。各地组织初中学校指导贫困学生填报升学志愿,每个贫困学生在充分了解教育精准脱贫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计划、中职招生简章等信息的基础上,填报升学志愿。

各地要择优遴选招生学校,确保贫困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原则上,每市选择1―3所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面向全区或全市招收50―150名优秀的贫困初中毕业生;市直、县级普通高中(含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星级特色普通高中)要全部招收招生计划范围内报读的优秀贫困初中毕业生,城区籍贫困学生可优先选择市直普通高中。自治区择优遴选国家改革示范校、自治区示范性中职学校和行业特色鲜明的中职学校面向全区贫困学生招生。各有关中职学校要制定、优化招生工作方案,积极与各市教育局、初中学校沟通联系,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宣传和咨询服务,确保新生报到率。

在大学招生方面,加大高等学校贫困专项计划招生力度,2016―2020年单列1.6万招生计划用于招收贫困学生和农村家庭学生。其中,国贫专项计划安排区内本科2 200个招生计划,主要面向全区34个部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享受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待遇县考生进行招生;自治区贫困专项计划安排区内本科第一批高校800个招生计划,面向国家及自治区级贫困县农村考生进行招生;精准脱贫专项计划安排区内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共13 000个招生计划,专项用于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

据悉,《方案》印发后,我区今年就安排了2 950个普通高等教育贫困专项招生计划,其中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安排950个本科定向招生计划,面向建档立卡家庭贫困户安排2 000个精准脱贫专项招生计划。

统一管理 精准资助

《方案》提出,针对贫困学生,实行概念编班,统一管理,全程跟踪,建立贫困学生在校期间管理新机制,实现贫困学生100%结对帮扶,确保其顺利完成学业。

一是独立建档。结合扶贫部门提供的数据,全面对比排查,摸清贫困学生的具体学校和班级,以学校为单位统一建立精准帮扶学籍信息数据(卡),单独建立贫困学生成长档案,配备专人管理,定期分析研究贫困学生的成长状况,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是虚拟编班。在独立建档基础上,对贫困学生以校为单位进行虚拟编班,班级名称统一为“教育圆梦班”(职业院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添加专业或企业名称),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以50人左右为一班,高等学校以30人左右为一班。目前各学段在校生从方案印发即日起编班,各学段入学新生从2016年秋季学期入学起编班,各级各类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主题鲜明的班级活动。凡是编入“教育圆梦班”的贫困学生,2020年前无论家庭脱贫与否,均享受该学段的所有优惠政策。

三是结对帮扶。建立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工作新机制,班主任(辅导员)为结对帮扶责任人,在思想教育、学业帮扶、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生活帮扶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和服务,使其顺利完成学业。

贫困学生入校就读后,我区还将对贫困学生进行优先资助、重点资助、精准资助、全程资助,实现贫困学生100%获得资助,确保其入学生活无忧,安心就读。

对于就读普通高中的贫困学生,实施免除学杂费政策,按照现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给予贫困学生每人每学年平均2 000元资助,确保贫困学生全部享受该项助学金且获得最高档次资助。

对于就读中等职业教育的贫困学生,逐步推进实施贫困学生免除中职教育学杂费政策,按照现行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给予其中一、二年级贫困学生每人每学年2 000元资助,确保贫困学生全部享受该项助学金且获得最高档次资助。

对于就读高等教育的贫困学生,按照现行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给予贫困学生每人每学年平均3 000元资助,确保贫困学生全部享受该项助学金且获得最高档次资助。同时,积极引导其申请获得每人每年最高8 000元国家助学贷款,并按需求保证每人获得一个学校勤工助学岗位。

全程指导 充分就业

《方案》提出,针对贫困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全程就业指导,提高其就业能力和求职技巧,实现100%贫困毕业生就业创业或升学深造,确保“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一是提升从业能力。遴选100个规模大、信誉好、能提供就业实习岗位的企业建立教育精准脱贫就业实习基地,为贫困毕业生提供岗位见习、就业实习的平台。就业实习基地实行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组织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创业就业讲座,开展专业见习、职业体验、勤工俭学、顶岗实习等活动,全面提高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二是加强就业指导。组织教师与贫困学生结对帮扶,负责对贫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就业后支持。同时,在各市和区直各高校、职业学校设立30个教育脱贫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整合企业就业资源,统计分析贫困毕业生基本信息,统筹规划贫困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将优质就业岗位优先向贫困生推荐;组织学校开展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提供个性化就业咨询和指导;联合企业举办贫困毕业生专场“双选”招聘会,为每个贫困毕业生提供不少于3个的就业岗位信息,力争贫困毕业生充分就业。

三是搭建择业平台。建立“千企就业帮扶联盟”,搭建教育精准脱贫就业帮扶企业联盟网站,为企业和贫困学生建立沟通平台。联盟网站公开联盟企业基本情况,企业招聘信息、援助计划和资助项目,为企业实施扶贫资助提供平台,为贫困学生了解企业和就业信息提供服务,实现贫困学生就业需求与企业用工需求精准对接,提高就业质量。

四是推动定向就业。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将中职学校招生计划与企业用工计划相结合,设立企业订单班,订单班招生计划,开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职”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教师扶贫志愿工作计划篇3

今年,省内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大学,比以往多了一次机会。广东省将实施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为历年首次。10所一本院校共安排1000个招生计划。专项计划的招生办法,在第一批本科录取开始前进行录取,未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其它批次院校的志愿和录取。

省教育厅前不久表示,2014年高校招生将实施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贫困地区农村学生将会有更多机会进入重点高校深造。

记者从省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省将在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汕头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南方医科大学10所一本院校共安排1000个招生计划,面向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1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以下简称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实施专项招生计划。

专项计划实行单设批次、单独志愿、单独划线的招生办法,录取时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在第一批本科录取开始前进行录取,考生电子档案投放与"自主选拔"同步进行,未录取的考生不影响其它批次院校的志愿和录取,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机会和比例。

填报条件

据了解,符合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考条件、参加今年普通高考,并符合下列条件的考生,可以填报专项计划志愿:一是具有广东省21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农业)户籍的农村应往届学生;二是学生本人高中阶段具有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县及县以下中学学籍并连续3年实际就读;三是高考成绩达到省招生委员会确定的专项计划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摘自南方都市报)

中高考将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

根据教育部网站1日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指导纲要明确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方向,即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并分别针对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要求"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负责人指出,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学校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单纯地让学生记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这是当前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二是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众多课程各自为战,课内课外无法衔接,导致课程门类孤立化、教育内容碎片化、教学设计随意化现象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三是教育教学中的技术性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课程体系和教材编写相对缺少统一的技术规范指导。四是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合力有待形成。

根据指导纲要要求,相关部门的联合工作机制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评价和督导机制也要相应建立。

据悉,这份指导纲要自去年6月开始起草,经过了调研、讨论、向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等多个环节。

(中国教育出版网)

多所高校举行校园开放日 招生政策向考生倾斜

高考还有一个多月将举行,多所高校今天举行校园开放日。名师宣讲,校领导做报告,招办主任招生政策,各个专业院系在校园广场设立咨询台,与学生家长面对面,承诺不退档、尊重学生专业选择成为各高校吸引学生报考的有利条件。

记者今日从北京师范大学获悉,该校有12个学科门类57个本科专业,其中14个兼收师范生,其他均为非师范生,除免费师范生外,是否做教师完全是学生的自主选择。包括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培养实验室、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法学、物理学、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等实验班计划都将招生,以满足考生需求。

今年北师大在京投放招生计划116人,其中文科40名,理科76名。针对北京考生的兴趣爱好,北师大今年在京投放了学校全部优势特色专业26个,如心理学、教育学、汉语言文学等。日语、俄语将作为小语种放在提前批次录取,天文学、哲学专业全部通过自主招生录取。

北师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虞立红表示,学校以最大限度满足进档考生专业志愿为原则,安排专业录取。从去年录取情况看,在京统招录取140人全部满足专业志愿。同时考生也需服从专业调剂,提档不退档。

北京大学则把可填报的专业志愿数由以往的5个调整为6个。若考生所填志愿均无法满足调剂时,北大将与考生进行电话沟通,为考生提供多个调剂专业供选择。此外,考古学、历史学类等只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若在北大录取线上且上述专业志愿生源不足时,则将在录取线下20分以内顺次录取填报有相应专业志愿的考生,录满计划为止。这一政策不仅避免了考生被录取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同时对考古、地质、历史等有专业兴趣的考生而言,则提高了录取率。

清华大学在已开设经济与金融国际班、法学国际班、环境工程国际班、人文科学实验班、社会科学实验班、工程物理能源实验班、医学实验班、外文实验班等精品项目基础上,今年机械工程专业也将首次开设实验班。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于涵表示,该校招生志愿满足率95.3%,绝大多数学生在清华都可以就读自己心仪的专业。

教师扶贫志愿工作计划篇4

“为了山里的孩子,为了贵州的明天。”怀揣这样的梦想,像赵小亭一样行走在贵州山间的支教志愿者不计其数。丛飞、徐本禹、高岑岑……这些响亮的名字被贵州人民铭记在心间。扶贫先扶智,把爱心播撒在这片教育落后的土地上,用行动托起山区的“教育梦”,从中央到地方,从单位到个人,从人力到物力,一批又一批的教育支援渗透到贵州的每一个角落,推动着贵州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十年磨一剑,十年见成果。从1999年到2011年,贵州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从71.6%提升到94.1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18.9%提升到58.9%,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4.2%提升到23.2%。一幢幢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一批批优秀的志愿者前赴后继。这些承载着无数爱心的帮扶在贵州山山寨寨开出了幸福之花。

“贵州的父老乡亲永远铭记,贵州的孩子心怀感恩。在贵州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中,社会各界的支援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贵州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说,社会各界从物资到人才,十年如一日真诚扶持、全力帮助贵州教育事业,倾注感情之深,持续时间之长,帮扶范围之广,参与人数之多,投入项目之大,在全国前所未有。

“软件”+“硬件”

帮扶促发展

“要举全国之力帮助贵州教育”。来自党中央、国务院的声音吹响了中央和发达省份帮扶贵州的号角。2000年,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的决定,以福建、深圳、大连、宁波、青岛等省市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开始了一场对贵州教育事业长达十余年的真情帮扶。2004年,中办国办转发意见,要求开展对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帮扶力度继续增强。

作为起步最早、力度最大的东部帮扶城市之一,深圳设立1亿元“深圳—贵州助学金”,使得每年1万—2.25万名农村贫困中学生受助。

2011年,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58所高校与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47所贵州高校在贵阳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将在5年内帮助提升贵州高校师资队伍水平、科研服务能力和学校管理水平,推动贵州高校跨越发展。

这些,只是帮扶贵州的一个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至2011年,中央累计向贵州投入教育资金1047.2亿元,较上世纪90年代的6亿多元增长160余倍;福建省及深圳、宁波、青岛、大连4个计划单列市累计投入贵州教育资金20多亿元,改扩建中小学700多所,救助贫困生25万余人;投入奖、助学基金1.6亿元以上;培训师资、教育管理干部8万余人;向贵州派遣志愿者3000余人。

2012年初,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文件,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彰显中央对贵州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文件出台前,教育部以及中央有关部委多次深入一线,实地考察,现场办公。

新建教学楼、宿舍楼;培训校长、老师;设立奖、助学金;无数的举动串联成中央到地方支援贵州教育事业的画面。贵州省教育厅厅长霍健康说,从政策到措施,从硬件到软件,来自各方的力量为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筑起了坚实的基础。

“欠发达地区办教育,关键是要解决钱和人的问题,外界‘硬件’和‘软件’的双助力,为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打造了强有力的双引擎,也为贵州人民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后发赶超提供了有力条件。”贵州省委常委、分管教育的副省长刘晓凯说。

“内因”+“外因”

爱心聚“核变”

凭着一颗传播知识的爱心,河南姑娘王东灵瞒着父母只身来到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水塘镇中洞苗寨,为中洞的孩子“授业解惑”,而且一来就是一年。

在紫云搞教育近30年的施光宁说:“每年来紫云支教的青年志愿者很多像王东灵一样,他们的勇气对我也是激励。”紫云县原县委副书记杨开华说,王东灵启示大家,没有一种精神,是成就不了一番事业的。

是爱心让王东灵来到了中洞,是贵州人民的朴实无华让她选择了留下。在王东灵之后,30多名志愿者报名去中洞小学支教;美国的志愿者博德投资30万元架通了从山下到中洞的输电线路,上海交大师生捐款援建了中洞希望小学。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份爱心能点亮一片希望。行走在贵州各地,众多的“逸夫楼”让人记住了一位慈善家的名字——邵逸夫。黔东南州丹寨三中副校长潘玉林讲述了另外一名慈善家朱英龙的故事。现年72岁的宁波籍台湾企业家朱英龙从2003年开始到贵州贫困地区捐资办教育。9年多来,他已捐资近3亿元,为毕节、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等4个市州修建学校1000多所,并资助了一大批贫困学生入学。盖楼、建图书馆、捐设备、资助学生,邵逸夫、朱英龙、王永庆、李国基等大批慈善家的名字在贵州教育发展的史册上熠熠生辉。

一份爱心午餐,让黔西县的师生们记住了邓飞等爱心志愿者的名字。这场民间发起的爱心活动,最终引发一场“爱的风暴”,从国家层面开始了一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在贵州省试点并下达营养膳食补助资金24.8亿元,惠及贵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5个县的417万农村中小学生。

从捐钱捐物到义务支教,从企业家到平民百姓,来自民间的爱心力量汇聚成一股股暖流,成为推动贵州教育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统计显示,2000年至今,民间资金支援贵州教育共计6亿元左右。

在贵州教育工作者看来,对外界援助最好的回报,就是自身的不甘落后、奋发赶超。贵州教育发展水平落后,是不争的事实。是否甘于落后,关键看贵州人的态度。在向发达地区迈进的道路上,外界伸出了援手,“外因”给力,“内因”更应奋力赶超。

“感恩”+“奋进”

图强谋跨越

三都水族自治县鹏程希望学校门口的大道,被当地政府命名为“深圳路”,校长韦国宏介绍,这条路让当地群众记住了深圳人民的情谊。在贵州的其他地方,像这样命名的教学楼、街道还有很多。

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援和帮助,感恩的情怀在贵州人民心中萌芽、生长。鹏程希望中学的学生自发组建艺术团,多次奔赴对口帮扶城市深圳演出。“是谁为我们建起一栋栋漂亮的教学楼?是谁为我们修建宽敞明亮的图书馆?是谁为我们送来可爱可亲的优秀老师?”在贵州的许多学校,师生们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抒发对援建大军的感激。

徐本禹是无数外省到贵州山区支教的老师之一,谈起支教感受,最让他不能忘怀的是山区孩子不时送上的野花,是家长特意留给他的鸡蛋,是孩子们齐声高喊“谢谢老师”的感动。10年过去,在徐本禹支教的地方,34名华中农大研究生志愿者先后接力,默默在大山深处奉献自己的青春。

“十二五”以来,贵州省教育事业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面提速,呈现了后发赶超的良好态势。刘晓凯告诉记者,贵州还将通过义务教育教师的均衡配置机制,使部分优秀教师流向县区或乡镇、流向教育教学资源匮乏的地方。

教师扶贫志愿工作计划篇5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也按照各自职能,出台了面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特惠政策和举措,汇集成强大扶贫合力,全国形成扶贫开发“一盘棋”格局。

国务院扶贫办负责统筹安排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牵头会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46个成员单位开展工作。中央组织部、中央农办和扶贫办印发通知,要求选派优秀干部和人员到村任第一书记,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扶贫办会同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总政治部、教育部、人民银行、国资委等部门研究深化细化实化定点扶贫,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积极支持配合。中央宣传部大力支持扶贫宣传,在扶贫开发每一个重大活动前,制定专门计划,协调中央媒体开展集中报道。

发展改革委提出多项促进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将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纳入“十三五”部级专项规划编制预案。教育部等部门明确重点支持贫困地区补充乡村教师,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增加资金投入,加大“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实施力度。民政部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实现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应扶尽扶,与国资委、全国工商联分别联合发文,发动各类企业扶贫济困。财政部积极研究增加扶贫投入,研究整合财政投入增加资产收益性扶贫筹资渠道的举措。国土资源部对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单列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易地扶贫搬迁、保障房建设和扶贫产业开发项目建设用地。环境保护部、财政部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将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优先纳入支持范围。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继续对贫困地区农村危房改造予以倾斜。交通运输部加快实施“溜索改桥”,组织编制“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研究制定交通精准扶贫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进片区内通电行政村互联网覆盖,安排发送扶贫公益短信等工作。水利部大力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农业部积极谋划“十三五”农业产业扶贫政策措施,帮助14个片区遴选推介农业适用品种和技术,在部分贫困地区开展金融支农创新试点。商务部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及其革命老区开展电子商务,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在贫困县开展。文化部研究制定了《“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卫生计生委、总政治部研究开展健康扶贫行动。人民银行和有关金融机构创新扶贫小额信贷,设立扶贫再贷款,研究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用于扶贫。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小额信贷去年发放1000亿,今年还会继续大幅增长。

审计署加大了对千万减贫任务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国资委组织开展“中央企业定点帮扶贫困革命老区百县万村”专项行动,并配合民政部积极开展“救急难”试点工作。林业局启动了木本油料产业支持贫困地区发展行动。旅游局启动实施旅游扶贫试点。统计局积极参与“十三五”扶贫规划和贫困退出机制研究,配合做好建档立卡数据与贫困监测数据的比对。能源局积极开展光伏扶贫,今年并网发电将超过180万千瓦。深入推进青年志愿者扶贫、希望工程助学、帮扶贫困青年创业就业等工作。全国妇联和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在扶贫开发中做好贫困妇女脱贫致富工作的意见》。中国残联开展专项调查并将结果与建档立卡数据进行比对,以实名制下达各省贫困残疾人年度减贫任务。

教师扶贫志愿工作计划篇6

脱贫攻坚不仅是贫困群众生存发展的个人问题,而且是整个民族勠力同心的国家行动。那么你们知道关于2021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心得内容要怎么写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2021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心得五篇,欢迎参阅。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心得一贵州省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7月1日上午9:00在贵阳隆重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将宣读有关表彰决定,并共同为获表彰个人和集体颁奖。我公司组织全体员工在高中教育城四中学术报告厅收看电视直播,认真观看的同时积极进行谈论学习,并深入思考。

为了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强化四“严”保障机制,通过工作力量的进一步充实,形成“上下衔接、协调联动、聚力推进”的工作格局。要开展党员干部帮扶结对行动,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责任单位和帮扶人。要以切实提高贫困户的生活水平、减少贫困户数量为主要扶贫工作考核指标,建立以考核结果为导向的激励和问责机制。做到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确保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

贫困群众是社会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没有贫困群众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委政府的应尽之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党委政府单打独斗不行,各行各业各自为战也不行。必须要加强统筹、转变思路、形成合力。努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做到长短结合、点面结合、主次结合,使扶贫资源分配更加公平合理,更好体现扶贫的社会性、底线性、公平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强大社会合力。要创新精准扶贫帮扶模式,号召全社会合力共建,积极动员私营企业主、社会团体、在外地的本籍成功人士等社会力量捐资,共同参与扶贫开发。为贫困群众各尽所能、伸出援手,结对子、想点子、捐善款、当义教,献一片爱心,点一盏希望,举全社会之力,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奔向小康!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支持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职责。当前我国扶贫脱贫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不能再继续“灌水式”的传统扶贫模式,必须确保如期脱贫、杜绝返贫,因此需要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促使贫困地区整体脱贫、全面脱贫。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心得二“教育扶贫”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方式,其根本在于“精神扶贫”。它不是简单的对扶助对象“授之以鱼”,更多的则是“授之以渔”,引导受助者寻找造成贫困的根源,鼓励他们树立改变落后面貌的思想,提高教育文化素养,变被动脱贫为主动致富。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辅助”作用大于了脱贫的“扶助”效果。

但实际工作中,一些人对“教育扶贫”的理解失之偏颇,将“教育扶贫”形式化、表面化。为了追求短期政绩,给自己脸上贴金,往往采取“过节送礼、寒冬送衣、捐书捐物”的方式,让受赠者感恩,表面上能解燃眉之急,“立竿见影”,实则忽略了扶贫的根本在于激发贫困群众的内在动力。

为贯彻落实对小学生的“教育扶贫”,开学初,也农村贫困户按国家政策实行了免费,享受免书本和学费政策,“教育扶贫工程”的另一表现是对农村村建远程教育设备的投入和村建图书室的捐赠。远程教育设备的有效使用。但是,如果对投入的设备和捐赠的图书不能有效利用,而只在上级检查时拿出来做做样子,这样的投入不只造成物质上的浪费,还给学生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

还有一些地方,对贫困地区学校投入大量实验器材、图书资料,但由于学校教学人员的不足或学校硬件设施的缺乏,只能造成器材和资料的闲置。有的村小教学点专业教师缺乏,便由中心校指派教师“走教”;一些学校对不能正常入学的“三残儿童”实行“送教上门”,但对“走教”和“送教”的老师没有建立激励机制,教学人员只图完成任务,“走教”“送教”流于形式,校长在上级检查的时候“面子”有了,还可能被上级表扬“有创新”,但这样的“扶贫”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边远地区教育的贫困,这样的“扶”不能很好的将“辅”贯穿于扶贫过程,所起作用是很小的。

“扶贫先扶志”,“扶志”就是要让专业人员对他们悉心辅导,让贫困者树立脱贫致富的意识,掌握脱贫致富的本领。它更不是面子工程,而要求我们真抓实干,只有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才能使贫“脱贫攻坚”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心得三中国梦,是近14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步入全面小康社会,是2020年完成的目标任务。然而在大山深处还有百姓挣扎在温饱线上、在城市街头还有市民等待政府兜底救济,这样的梦就缺了一个口子,这样的任务不算完成。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紧紧的拉着贫困户的手,带领着他们,走出困境。

用心扶贫

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在一家一户的走访过程中,太多的卧榻病床的老人、太多患有绝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村里人,这些更加的驱使我们用心去帮扶他们。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责任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用新扶贫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以白塔畈镇项冲村为例,镇村两级干部白天走访入户,在田间地头、山场茶园等处与贫困户交流,结合实际,与帮扶结对的万盛集团制定养鹅计划、发展光伏扶贫、通过村里种养殖大户带动群众、与石料厂签订协议雇佣具有劳动能的贫困户等切实可行地措施帮扶贫困群众,同时以大病救助、民政救助、雨露计划等方式帮助生病的群众和学生渡过难关,让贫困户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正能量去面对现在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

用没用心和新,群众是有感觉的;被动扶贫和主动帮扶,群众是心知肚明;有没有将工作落在实处,群众是看在眼里的。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心得四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一些地方在识贫工作中总结出了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就是实践中管用的好方法。各地要通过建档立卡,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确化、规范化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各地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对那些有劳动能力的,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对那些居住地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通过移民搬迁实现脱贫;对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的,通过低保政策实施兜底扶贫;对那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通过医疗救助帮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需要看到,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此产生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精准扶贫,需要切实解决这一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供更加精准、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各地要通过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大病保险和新农合等政策,确保留守儿童和老人不成为被遗忘的群体。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要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更加精准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对老年人的关怀照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实现这一承诺,需要各地付出更大努力。贫困不是一两天产生的,要想根治,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和发展相结合。各地要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相关要求,下定打攻坚战的决心,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让真正需要帮扶的群众享受到扶贫开发的阳光雨露。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心得五同志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这为脱贫攻坚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脱贫攻坚,脱贫攻坚的出路在于精准施策。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编制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着力完善综合性扶贫政策措施和健全脱贫攻坚保障体系的规划,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落实到规划中,确保精准施策、实招更实。一是建设国家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在精准识别上摸实情,真正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基础。精准识别既要体现静态的精准,把现在的贫困人口找出来;又要体现动态的精准,把脱贫的人口退出去,把返贫的人口纳入帮扶对象。二是建设省级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和县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拓展扶贫投入渠道,切实增加扶贫投入。在县一级,把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加强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推动扶贫开发项目与行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试点安排相衔接,扶贫开发规划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特色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规划相融合,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三是建设乡村扶贫脱贫落实工作平台。在贫困乡建立扶贫工作站,在贫困村选派好第一书记、建设好驻村工作队,配合村两委落实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保证贫困户有人帮、有人扶。进一步完善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四是建设社会扶贫对接平台,以社会扶贫网为载体,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帮扶需求和社会扶贫资源有效对接。

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贯彻落实同志提出的“六个精准”要求,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继续深化贫困县考核、干部驻村帮扶、精准扶贫、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金融服务、社会参与等精准扶贫机制改革,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贫困退出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为精准推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大力实施七项专项行动,把行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落到实处:实施教育扶贫行动,确保教育脱贫一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施健康扶贫行动,确保医疗救助缓解一批,提高贫困人口身体素质,减轻其医疗负担,努力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施金融扶贫行动,拓宽扶贫投入渠道,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实现自我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实施劳务协作对接行动,推动转移就业脱贫一批,探索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乡统筹扶贫脱贫的新模式;实施交通扶贫行动,改善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交通条件,为其加快发展、脱贫致富创造条件;实施中央企业与革命老区百县万村帮扶行动,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助推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实施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行动,营造社会参与扶贫氛围,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增强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各地要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扶贫工程,把专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实施整村推进工程,改变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致富产业;实施职业教育培训工程,对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子女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转移就业成效;实施扶贫小额信贷工程,帮助贫困家庭发展生产;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帮助贫困地区打开产品销路;实施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龙头企业带动等工程。

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脱贫攻坚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要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党的领导,五级书记一起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贫困县主体责任,促使其把主要精力用在扶贫开发上。落实相关部门的行业扶贫责任,把扶贫任务优先纳入行业规划并认真实施。落实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帮扶责任,不脱贫不脱钩。夯实精准扶贫基础,建立分类施策政策体系,确保扶贫资金和政策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教师扶贫志愿工作计划篇7

根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同志关于开展退休教师到贫困地区支教活动的建议,在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的帮助、扶持下,成立了友成南宁志愿者驿站。扶贫支教的第一个项目点在巴马县甲篆乡,工作内容是帮助巴马县甲篆乡的义务教育学校培训师资,整合教育资源,抓好常规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012年3月以来,共组织了4批共30位退休教师志愿者到巴马县甲篆中学支教。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主要工作

1、帮助校长抓好领导班子建设。

一是抓制度建设。按照《广西中小学校常规管理规定》的要求,帮助学校建立健全教职工学习制度、教研组活动制度、国旗下讲话制度、食堂餐厅卫生管理制度和预防突发事件学生演练方案等等。

二是抓制度落实。帮助学校、各处室、教研组和老师落实常规管理的各项工作,重点是教研组活动和落实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

三指导校长治校方略,做好领导班子的参谋和推手。我们随时有招支招,出谋献策,传授工作经验和方法,协助他们开展各项工作,例如指导校长运用计划、实施、总结、反馈的流程开展工作;马建宁积极帮助甲中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与校长反复讨论,根据甲中的特色构建校园文化的定位,建起了校园文化长廊。

2、帮助学校抓好教师素质的提高。

一是抓责任与态度。周月岭校长在全体教工会议上作了《同心同德,互相扶持,共建甲中》的专题讲话,从“为什么退休后做志愿者”、“我们怎么来的?”“来做什么?”“怎么做?”等四个方面与教师交心,引起共鸣。平时每一位志愿者都在与甲中老师的接触中交流思想、交流经验,了解城乡教育的异同,互相鼓励,积极向上。我们体会到,城乡教师的交流,不仅有利于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会带来新的碰撞和提升。

二是努力抓好教研组建设。由于我们的坚持,甲篆中学建立了教研组活动制度,定时定员定要求。在教研组活动的内容方面,各个学科的志愿者教师对组长进行了一些指导。例如数学教师鞠卫华以开展研究课活动为切入点,引导大家做好研究课活动的各环节,集体备课、上课、说课、评课。在教研组会议上还作了关于加强教研组建设的重要性、与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关系及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等发言,鼓励大家在教研组里多交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三是通过一对一的方式具体指导年轻教师分析教材、备课上课、总结反思。例如李冬龄、金洪滨帮庾振荣;鞠卫华帮黄玉霞、黄淑誉;潘勇、卢卡帮罗玉玲、任冬春、黄丽梅;陈建华帮梁姣玲等。

3、抓中考备考。

一是指导初三教师制定备考计划(如政治、数学、英语),帮助他们梳理知识点

二是上示范课。李冬龄老师第一个吃螃蟹,在全校上了一节精彩的初三年级政治科复习课的示范课。金洪滨老师不仅给学生上了解题技巧和方法课,还辅导初117班的学生开展了《实话实说——网络世界的“游戏规则”》主题活动课。这些示范课为甲中教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是根据甲中年轻教师多,经验不足的方面,我们支教队员主动担负起编写中考复习资料。金洪滨、黄翠华、谢园园、杨淑云、张邕、范碧云、潘勇、卢卡等老师都编写了很多套资料,

四是亲自为学生上辅导课。钟衍琼、韦肖湘、金洪滨、周桂南、李向红、卢卡、谢园园、黄翠华、杨淑云、张邕、冯贵娟、胡秀宁、范碧云、邱桂贤等老师都亲自上阵给学生上辅导课。在117班的语文老师生病期间,陈建华老师顶班上了8节语文课。

陈宁老师,在支教期间开展了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初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健康的课题研究。从资料的准备到调查表的设计、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和分析,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这项调查填补了学校工作的空白,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陈老师还为学生作了13节课的青春期生理卫生讲座,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马建宁、谢园园、欧阳园园和李景佩等都对毕业班班学生进行过以良好心态迎战中考的心理辅导。

在这期间,我们还应巴马县教育局的要求,在南宁市育人假日培训学校的支持下,组织了10位在职的高三年级教师,利用双休日到巴马县高中开展高考备考研讨活动,得到高度评价。

4、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吴荫发和廖小珠老师指导体育组制定学期课外体育活动计划,举办《广西大众气排球竞赛规则》学习讲座2次,还举行了全校第一次师生气排球比赛。使学生由不懂气排球到学会喜欢气排球。吴荫发还赠捐了裁判哨子三十个,气排球十个,篮球2个,标志杆八条,丰富单调的校园业余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信,找到快乐,找到集体荣誉感。领导支持,各方支援

作为志愿者的退休教师到山区乡镇学校支教这一新生事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沈北海于2012年3月30日到巴马甲篆乡看望支教老师。友成基金会理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5月9日10日深入甲篆中学调研,和志愿者以及甲中师生一起探讨教育扶贫之路。自治区旅游局副局长余小军于志愿者抵达甲篆乡的第二天就到志愿者教师宿舍看望他们,布置落实生活设施。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于起翔多次到巴马参加支教调研和看望、帮助志愿者教师。

南宁市二十六中、十四中、二十中、二十九中先后向巴马志愿者教师居住点赠送了电视机、电热水器、办公桌椅、微波炉、窗帘布等物品,帮助我们解决生活设施不足的困难。昨天,南宁八中也表示将送月饼下乡,慰问甲篆中学的教职员工,支持退休教师志愿者的工作。还有我们南师众多同学,出钱出车,发短信发邮件,为我们的支教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和鼓励。

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通过一个学期的工作,我们初步了解了贫困地区乡村教育的现状、甲篆中学的师资队伍水平;在支教志愿者的组织和工作协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对支教工作的方法和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团结了一大批退休教师,传播了志愿精神;

通过一个学期的工作,我们感到学校的教研风气被搅动起来了!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们认真听课、认真评课;二是我们志愿者教师在甲中的这段时间里,甲中几位教师的公开课,都能认真准备,上出自己的水平,不像过去那样应付了事;三是带动了一批年轻教师,虚心求教,有提升自己的愿望;四是领导参加教研组活动了;五是早读时间听到校园琅琅的读书声了;六是课外活动动起来了。

反思支教项目目前存在的问题

1、部分受助教师的依赖性较强,支教志愿者离去后又恢复原来面貌;

2、支教志愿者的上岗前培训不够充分,许多人不清楚支教工作的目标和方式;

3、支教志愿者数量不足,志愿者的教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对帮扶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4、项目缺乏教育理念支撑,没有突出的亮点;

5、分批次派遣志愿者,每次一个月,致使受助教师实际上要频繁适应新的志愿者,影响帮扶质量持续性;

支教项目发展的思路

1、项目概念要有亮点,寻找到或建立起独特的教育理念作为项目的支撑;

2、项目的操作模式有两个特点:

一是教研组建设模式。

二是1对1的帮扶体系。(为了使操作具有可行性,1对1不是指1个受助教师对1个支教志愿者,而是指1个受助教师对1个为数三人的支教志愿者小组);

项目的工作目标

通过三年时间,以1对1指导体系和教研组建设模式,帮助受助学校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升受助教师的教学水平。

项目的范围

1、学校教育教学制度的完善和执行;

2、教研组建设;

3、班主任能力建设;

4、学生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指导。

项目的关键绩效指标

1.在本学期期末开发出《支教项目工作手册》一套;

3.受助学校在接受教育局常规检查时达标以上;

4.受助学校校长、教师的满意度评价;

5.支教志愿者的满意度评价;

6.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的合规性、差错率;

7.在广西主流媒体上发表报道文章10篇以上。

友成南宁志愿者驿站

教师扶贫志愿工作计划篇8

2016年2月25日下午,共青团云南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进行了分组讨论,团省委杨军、罗永斌、景绚、赵国良、沈光鑫同志到各组参加了讨论。大家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围绕如何贯彻落实省委副书记钟勉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凝聚全省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我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深入开展研讨,发言踊跃,气氛热烈。

共青团昆明市委书记欧明锋:

钟勉副书记要求共青团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工作,还特别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共青团深化改革,切实看到了我们云南共青团工作的重中之重,抓住了云南共青团工作向前迈进的牛鼻子。作为地市级团委,贯彻落实钟勉副书记要求,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重视当地团干部和机关团干部切实增强基层工作能力,万万不可把团干部留在机关,不让、不敢让他们去基层挂职锻炼,而应当切实向团省委学习,让机关干部到基层一线,到基层去摔打、去经历,切实增强团干部的工作阅历,这是共青团加强自身建设的重中之重。共青团工作干得好不好,团干部素质好、作风硬,才是关键。

共青团永胜县委书记李子杨:

围绕农业大县、贫困人口较多的发展薄弱县,共青团如何“改革创新”,如何服务跨越发展实现全面小康谈几点看法:2016年我们首先面临的是共青团的“改革创新”破题,我认为改革的方法路径是坚持问题导向,而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县、贫困县的焦点是扶贫攻坚,那么我们的改革创新也就要结合扶贫攻坚进行。针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做好共青团创业扶贫工作。运用好小额担保贷款、贷免扶补、“两个十万元”微企扶持、电子商务进农村等发展谋划好创业扶贫工作。针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做好共青团要素扶贫工作。异地搬迁,建设阶段需要资金、材料、设计等要素,可以以此提供金融、建材、文化发展等服务,同时加大与其他部门合作,承接好搬迁后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就业工作。针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做好共青团生态扶贫工作。以云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为统领,实施好“五绿”工程,配合做好生态扶贫工作。针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做好共青团人才扶贫工作,持续开展大学生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服务,与职校合作培养好贫困户子女的职业教育。针对社会兜底脱贫一批,做好共青团公益扶贫工作。发挥共青团的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优势,动员社会各界关注无发展能力的贫困人口的救助,帮扶贫困户子女上学等,开展好希望工程、阳光助学等工作。在扶贫攻坚浪潮中,谋划好共青团的改革创新,发挥共青团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共青团五华区委书记刘希成:

首先在思想认识层面上解决好团组织和团干部的定位问题。基于增强“三性”,政治性青年组织、枢纽型青年组织、服务型青年组织是我们团组织的基本定位。基于团组织的根本任务和政治责任,转型期的团干部应当成长为吸引青年的引领者、青年成长成才的服务者、推动改革的探索者、各类资源的整合者、参与社会建设的推动者。其次,转型期共青团工作要在方法路径上谋求突破。一是各级团组织在搞组织建设上要有载体、有平台,让团干部直面普通青年。二是工作方式社会化,共青团承接的政府职能转移转向社会化经营。三是工作手段,除了“互联网+”推动工作外,可以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开展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青年数据研究。四是推动工作的项目化。再次,省级、市级团组织应该在顶层设计、政策出台、制度优化上不仅敢于发声,还要有勇气、有实力、有底气,主导各项工作政策的制定、出台、实施。

共青团玉龙县委书记赵焕东:

围绕四维工作格局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要切实加强新媒体的工作,既要做好“三微一网”工作,加强广大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引领,更要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契机,主动对接商务等部门,争取得到支持,广泛开展做好农村青年电商培训、协调支持创业青年建立电商门店等工作。切实打通服务青年最后一公里。二是要切实加强服务中心工作,既要通过开展“1+x”希望水窖、希望小学建设等常规工作服务大局,更要创新主动出击,动用能动用的资源,协调联系比如汽修厂等企业和学校开展汽修技能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三是要切实加强志愿服务工作,既要广泛招募各类志愿者开展常规的志愿服务活动,更要充分利用志愿服务队中人脉广、人才多、资源多的优势,助力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做到为政府分忧。

共青团嵩明县委副书记吴晶:

作为云南省银监局派到县级团委挂职的金融干部,我讲几点:一是宣传普及金融知识,联合金融机构下乡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普及金融知识,推广自助设备使用。二是继续推进“贷免扶补”“两个10万元”等贷款发放,继续帮扶农村青年创业;创新贷款品种,帮助农村青年创业。三是加强基层团干部金融知识培训,开设金融知识讲座班,与多部门合作创建创业导师团队,为创业青年提供政策支持和疑问解答。四是团县委与金融机构共同成立“农村青年创业金融服务站”,进一步发挥共青团组织和金融机构的联合优势,用信息咨询与业务服务相结合、“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等工作方式,为农村青年创业就业提供全面实用的金融信息咨询和服务,贯彻中央关于“三农”工作和“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总体要求,更好促进农村青年创业就业,在农村金融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共青团维西县委副书记何海芬:

在2016年的工作中结合维西县青年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增强政治意识和看齐意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上来,切实做到让广大青年关注“十三五”、了解“十三五”、投身“十三五”、奉献“十三五”。2016年全面总结去年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做好共青团的改革创新工作、“青年之声”的创建工作、微信平台的推进工作、青年创业就业工作、青少年预防犯罪工作、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希望工程工作等。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对藏区的支援工作,“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贷免扶补”和“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程等适当对藏区倾斜,加快藏区脱贫的步伐。

共青团施甸县委书记段杨:

一是做好农村青年的素质提升工作。以往工作的面比较浅、内容单一,我们通过摸底调查,了解农村青年创业想法和意愿,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计划,通过培训来增强农村青年的创业致富能力。二是针对少数民族创业致富工作。民族青年胆子比较小、能力比较低,我们把农村民族青年组织到企业中去交流学习。少数民族比较自卑,不愿与其他民族交流,他们觉得我们是去看他们的穷和丑,没有民族自豪感,今年我们要组织一些民族特色比赛,增强少数民族的自豪感。三是下一步要整合社会组织力量,介入青年园区建设。四是在驻村工作队中建立团支部,发掘村里有能力的青年,到团县委了解团的工作,为基层团组织培养人才。

共青团昭阳区委办公室主任马鑫:

一是社工队伍建设,钟副书记也指出要引领青年参与社会治理,2015年的时候昭阳区注册了自己的公益服务中心,但是社工人员相当匮乏,我觉得可以每个团干部带领着身边的朋友参与社工考试,搭建一个社工平台,增强社工人才的储备。二是每年都在做青年志愿者网上登记,但在用的时候觉得人到用时方恨少。“8.03”地震的时候,需要很多志愿者来做繁重辛苦的劳动,我们成立了一个现场服务站点,现场招募志愿者,才得以解决志愿者缺乏的问题。所以平时加强志愿者资源的储备很重要,不但要树立自己的旗子,也要打造自己的核心队伍。

共青团瑞丽市委书记尹家伟:

一是更加重视农村青年思想引领工作,团省委制定详细的农村青年思想引领的工作方式方法,恳请团省委与省委组织部沟通,将党建带团建纳入到农村党员活动室创建活动过程中,解决农村团员活动、学习阵地、经费问题。二是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工作,立足之地在于边境县市,恳请团省委统战部到各边境县市调研指导,指导各地面对不同国家涉外青年工作的思路,从上层构建青年联谊的手段,搭建友谊桥梁。三是加大基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团干部参加专业社工人才培训,集中参加国家社工专业资格考试。四是学校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阵地之一,基层团委与教育部门沟通困难,合作机制不健全,建议通过省级层面沟通,将学校德育工作与团、队工作结合起来,共同考核、督查。

共青团德宏州委书记李君川:

当前,将迅速学习落实“双创”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一是将在2月27日组织团州委和5县市团委的同志到沾益参观学习电子商务创业园,启动德宏青年众创空间建设。二是以较少民族聚居区为重点,以养殖业和乡村旅游的扶持为切入点,创新团组织参与精准脱贫的方式,抓点带面,努力在党的中心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同时,以更务实的措施和机制,进一步抓好初高中毕业后不能升学的学生金融知识和有关劳动技能培训,抓好各县市大学生服务工作站建设,把社会潜在的创新创业活力激发出来。

共青团红河州委副书记李琳:

结合钟勉副书记的讲话,我认为:一是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应该沉下身子到边远贫困地区,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加大青年培训力度,注重整合有关单位的力量资源,按照青年需求,结合实际情况,按需培训、“点菜下单”,改变以前存在的按培训人数分配任务的情况,改变我们的培训找不到青年参加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应该反思改革的工作,通过农村青年的培训,解决脱贫问题,使毕业大学生、返乡青年成为脱贫攻坚的力量。二是团结青年,积极投入到党政中心工作中来,向沾益团县委学习,大力协调有关部门支持,打造青年电子商务园区,将我省高原特色农业产品宣传出去,提高青年创业热情。三是找到抓手、寻求实效,打造工作亮点,将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青少年事务社会服务中心、“七彩小屋”等工作进一步抓好,打造共青团特色品牌。

共青团盈江县委书记线东斌:

听取了钟勉副书记的讲话,有三点体会,一是党委关心,重视共青团;二是作为团干部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信心;三是要加快学习的步伐。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挑战和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随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青年的思维方式、关注点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作为青年团干部,要学习适应新的变化,打好服务青年的基础,建议:团省委加大对基层少数民族团干部的培训力度,结合云南边疆民族大省的特点,少数民族团干部较多,请求团省委进一步拓宽团干部的培训渠道,在开展机关团干部常态化下沉基层的同时,也适当考虑把基层特别是少数民族团干部安排到一些相对发达地区、或者不同行业的团系统挂职学习,实现团干部的双向交流。

共青团西双版纳州委副书记玉燕叫:

作为团西双版纳州委来说,主要任务就是抓好落实!从“四个抓”着手,即抓基础、抓关键、抓规范、抓自身建设。一抓基础工作,即组织建设和团员管理,通过党建带团建、优秀试点推广争取新突破。二抓关键环节,围绕共青团工作,找准党委中心工作与青年所需的结合点,突出生态文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团青的参与性和影响力,抓特色,树品牌。三抓规范化,即认真梳理各项工作的特点和重点,做组织构架、人员对接、制度设计等基础性工作,使各项工作形成常态化、规范化,不因人员变动而受影响。四抓队伍建设 ,按照杨军书记“十七个要”的新要求,提高团干部自身能力,强化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使共青团的队伍更能适应改革的新要求。

共青团建水县委书记王玲:

结合领导讲话,就如何落实好工作重点谈一点想法: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推进青年创新创业创优,把准青年三创风向,提高青年三创能力,搭建青年三创平台,整治青年三创资源。二是综合发挥专兼职团干部、团员、青年志愿者、青年社会工作者、大学生村官等队伍的作用。三是坚持发挥团组织的枢纽作用,加强对青年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和引领。

共青团通海县委书记纳鸿翔:

如何团结引领青年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一是转变青年创业就业观念,培养树立典型,客服青年‘挑肥拣瘦’、对收入预期高,不能客观认识自己的弊端。一方面要广泛宣传,宣传国家的就业方针、就业政策,鼓励青年自主创业、自主择业。另一方面发现培育一些青年典型,发挥示范作用,举办一些创新性创业大赛,激发青年积极性。二是探索创新工作方式,力求多样性,针对不同层次青年特点和需求,重点强化操作技能,市场适应力,就业观念等方面的培训。三是运用好‘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两个十万元’解决青年创业资金缺乏困难,积极争取政府投入。

共青团云南省委青农部副部长温洋:

体现在农村共青团方面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农村青年思想引领。内容供给上要贴近青年,载体上要接地气、有农味。二是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体现区域化理念和分类示范思路。三是抓好农村青年创新创业,要抓住关键要素,从培训向培养转型。四是抓好青少年生态文明,久久为功、做成品牌。五是抓好扶贫攻坚,要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整合资源。

共青团西盟县委书记岩嫩相 :

希望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普遍存在大学生志愿者日常请假多数超过协议规定时间,建议进一步明确假期等管理规定。二是希望尽快落实大学生养老保险事宜。大学生志愿者养老保险事宜涉及面广、人员较多、流动快,合法权益需要得到长期的保障。

共青团孟连县委书记岩共恩:

建议提高贷免扶补和小额担保贷款的额度,把最低额度提到10万元,在担保人、还款方式等设置上更加人性、灵活,适当放宽条件,以便广大农村青年贷得着款,真正扶其所需,并最终脱贫致富。同为四类项目人员,地方项目志愿者待遇比全国项目、大学生村官都低得多,年生活补助差距高达70%左右,且在公务员招考、录用、进入村两委班子、进入乡镇党政班子等方面,大学生村官也有更大的政策优势。建议出台政策提高地方项目志愿者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提高志愿者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共青团云南省委志工部部长李章能:

在会后,将按照钟勉副书记的要求,结合云南青基会的实际,改变机关化的工作方式,对全省的公益项目策划、实施也实行分类指导,重点突出,实现有效服务全省共青团工作改革发展,深入服务的工作方向,切实有效落实好会议精神。

共青团峨山县委书记施晓燕 :

对基层共青团为何难以团结、凝聚青年的体会是:一是多元思想对主流意识的挑战。二是现实主义对理想主义的冲击。三是团干部的作风建设。总之,任用青年喜欢的干部、通过青年喜欢的方式、做青年需要的事情,青年才会需要、相信、拥护我们,团组织也才能吸引、团结和凝聚青年。钟勉书记在讲话中提到“当前部分少数民族仍然不会讲汉话”的问题,对此我感受颇深。玉溪市峨山县塔甸镇、富良棚乡两个乡镇的大山深处居住着一个彝族支系――山苏族,峨山县境内大概有3500人。多年来山苏群众语言与其他彝族支系不通、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发展落后、活动区域狭隘、与外界交流较少,归根结底是因为语言不通。为此,峨山团县委在2015 年底开始了山苏群众掌握汉语的入户调研,工作采取入户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目前已完成300余户。此项工作是峨山团县委根据青年实际,主动作为、主动担责的一项活动,下一步计划根据调查结果和具体情况,划分受调查群众的年龄结构,分别开展针对性强的汉语交流培训班。

共青团剑川县委书记赵静池:

一是有效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切实推动各级团组织和志愿服务机构履行职能,杜绝出现到处有团组织,但无法发挥作用的情形,特别是基层村级团组织和“两新”组织的团组织,要想法设法发挥他们的作用,使团组织真正成为青年的依靠,进一步增强青年对团组织的归属感。二是加强团的服务能力建设,共青团承担着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就业创业、权益维护等方面的职责,但团的工作人员有限、资源有限、经费有限。三是希望团省委开展一些培训,特别是公益服务等方面的培训,也希望团省委能组织开展一些实地交流学习,如沾益县的电子商务。

共青团怒江州委书记和春梅 :

结合怒江团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和思考。第一,紧扣一条主线。即紧扣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目标――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特别是怒江边境,直过民族、宗教、境外“帮扶”活动广的背景下,紧扣工作主线尤为重要。第二,抓住两个重点。一是怒江各族青少年(特别是受宗教影响的较深的民族)的政治引领,价值引领。二是宣传、号召、引领广大怒年投身怒江脱贫攻坚大会战。第三,整合三方力量。一是积极争取党政各部门支持关心和帮助共青团。二是吸引社会公益,社会力量参与怒江共青团的困难青少年精准扶贫。三是带领怒江各级团的组织苦干实干做好各项工作。第四,实施四项行动计划。一是实施2016年《独龙江志愿服务接力计划》,创建独龙江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卫生、文明、交流、经营等素质能力提升的帮扶工作模式。二是实施《“公益怒江”困难青少年精准扶贫计划》,发挥州、县希望公益服务中心职能作用,扩大共青团公益服务困难青少年范围,开辟“线上”互联网+公益工作。三是实施《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计划》,在组织部门的领导支持下,针对党的青年干部、团干部、大学生村官、青年党员,分类别开设主题培训班,提升青年骨干的思想认识、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四是实施《怒江“峡谷小先锋”青少年素质拓展提升计划》。第五,突显五大作用,通过各项工作的开展,突显共青团在政治建设中党的组织建设和助手作用,在经济建设中生力军突击队的作用,在社会建设中服务联系青年的作用,在文化建设中“青榜样”传递青春正能量的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志愿服务突击队的作用。

共青团镇康县委书记杨丽娟:

就基层团组织如何在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发挥生力军作用,我谈几点想法:一是把握青年工作政治方向,关心基层团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帮助他们提高新形势下做好青年工作的能力,对表现突出的团员青年给予表彰奖励,进一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二是积极开拓服务青年的资源,围绕青年重点需求,分层分类开展活动,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凝聚青年,用喜闻乐见的活动团结青年,吸引青年主动找团组织,让青年主动向团组织靠拢。三是加大农村青年创业扶持力度,开拓更多更广的创业平台凝聚农村青年,提高农村青年致富和发展能力,带动更多青年在农村干事创业。

教师扶贫志愿工作计划篇9

供应方(东北师范大学校团委书记迟海波):

我们东北师大从来都有“志愿”的习惯。从1994年成立的红烛志愿者协会,到后来的研究生执教计划,以及目前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开展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每一项活动都是开展得如火如荼。

今年西部地区共申报服务需求32300多个,其中教育岗位7231个,占43.7%。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师范院校感觉到了压力,但是由于准备时间仓促,学生工作做的还不是很到位,所以,我们学校今年共选派了15名志愿者,奔赴重庆巴南地区执教。从现在开始,我们校团委将着力于对这项工作的宣传,尽心尽力去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争取在明年的支援西部活动中派出更多更优秀的学生。

在选拔标准方面:根据团中央的要求,选拔志愿者首先要求政治素质过硬,学习成绩良好,能吃苦耐劳,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要求。符合以下条件者优先考虑:(1)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2)西部地区急需的农业、林业、水利、医学、师范等类专业和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学生。(3)东中部省招募志愿者时,入学前户籍所在地是西部的报名者。(4)服务期意向为2年者。

另外,赴服务的,要按照自愿原则征求本人意见。

在志愿者的待遇方面,国家给予了很多的优惠:第一、生活补贴和交通补贴。按规定,去西部的志愿者每人每月补贴600元,在服务的每月800元。交通补贴方面,每年每人补贴1000元,在、新疆服务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另行确定。

为保障生活补贴及时发放,有关部门还推出青年志愿服务卡,并和银行联网,志愿者凭卡可以支取生活费。同时,凭此卡还可以享受书店、商场等部门的优惠。

第二、考研可加分,但没规定具体分数。按规定,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报考研究生给予加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具体规定在当年的研究生招生政策中予以明确。

第三、户口关系。按规定,本人要求户口和档案保留在学校的,按规定保留两年,在此期间,档案管理机构免收服务费;本人要求将户口转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按规定为其办理落户手续,人事、教育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负责办理相关手续,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免费提供人事服务。服务期满落实工作单位后,公安机关按有关规定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对于一部分不愿意到西部去的学生,我们会努力做思想工作,鼓励他们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去,经受磨炼,健康成长,这也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今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报名者,无论是否入选都是胸怀祖国、立志成才的优秀青年。我希望并相信没有入选的同学同样能胸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崇高志向,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成就事业。

需求方(贵州团省委书记廖飞)

贵州省实施大学生志愿者“贵州计划”,决定增加本省志愿者名额300人。这样,加上国家确定的650人名额,“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黔服务的大学生名额总数达到950人,贵州因此成为全国志愿者服务最多的省份。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得到了各高校大学生的积极支持和响应,尽管贵州的高校数量少,但报名人数却位居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已有2240人报名。在最终确定的950人名额当中,288人来自省外。志愿者们将被分配到27个贫困县,为那里的群众提供教育、卫生、农业科技等服务。

贵州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在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方面都很落后,需要大量的人才。在之前的调查中,各地上报的急需岗位就达2300多个,大大超出计划人数。因此贵州省把这次志愿者计划看成是培养和引进人才,帮助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一次难得的机遇,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决定拿出300万元启动“贵州计划”,增加志愿者300名。

贵州省在8月底已经对志愿者进行了全面的培训。9月1日,这些志愿者就正式开始他们服务西部,报效祖国的新历程。

此外,我们将积极协调指导服务单位,努力做好志愿者到岗后的服务与管理工作,为志愿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和发挥聪明才智的空间。

志愿者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刘洋)

我来自西部农村,我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西部的贫穷,以及对人才的渴求,我接到入学通知书的一瞬间,年迈的父亲虽然幸福地笑了,却不得不为我的学费彻夜难眠。我本科4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是父母辛勤劳动、亲友的资助和自己空闲时间做家教筹集的。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让我回去,只是希望我能够在北京发展,早日飞黄腾达,我也是这么想的。凭借着我优秀的成绩,上半学期就有几个公司打算和我签工作合同。

但当6月10日得知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招募志愿者去西部工作时,看到很多同学都踊跃地报名参加,身为西部人,我能不心动吗?我立即决定申请回去,回到基层去,本来想毕业后先闯几年,但现在有这个机会,可以到基层去,为家乡做点贡献,所以我就报名了。是身边的同学感动了我,改变了我一生的决定,我相信我们能够使家乡摆脱贫穷。

教师扶贫志愿工作计划篇10

“拨弄一丝云彩,飞翔着雪域的吉祥;捧起一汪湖水,滋润着华夏的脊梁;一条神奇的天路,让梦想插上了翅膀;那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儿,倾述着大地对蓝天的那份悠远,那份情殇;玛尼轮在空灵中转响,风马旗在宁静中飘扬,那成片的牛羊,散步在丰腴的草场;放眼望:这就是大美青海!高原上的家乡……”白墨天笔下的《大美青海》似一场梦境,令人神往。

然而,有世界屋脊之称、人口仅588.43万人的青海省,却是我国扶贫开发任务重、难度大的省份之一。尽管2015年青海省已完成脱贫20万人的目标任务,但是目前精准识别贫困人口仍有52万,占全省乡村总人口的13.2%。大多数贫困人口居住在青海省东部浅脑干旱山区和青南高寒牧区,生态脆弱,气候恶劣,灾害频发,交通不畅,是我国生存环境最严酷的地区之一。

2016年,青海省举全省之力将扶贫攻坚的目标定为,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1万人,退出贫困村400个,6个贫困县摘帽。在这场脱贫战役中,为充分发挥农牧区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在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中的骨干引领作用,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共青团青海省委通力合作,多措并举,力推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和青年“领头雁”培养计划有效落实。

启动青春创业扶贫行动

2016年9月18日,第十三期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和贫困青年实用技能培训班在青海省团校隆重开班。来自青海省六州两市的100余名学员参加此次培训。共青团青海省委工农青年部部长安志忠、青海省扶贫开发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崔凯、青海省团校副校长周英出席了开班典礼。

据安志忠介绍,本期培训班共计14天,9月18日至9月23日在青海省团校学习,9月24日至9月30日赴河南省团校学习。此次培训以理论学习和观摩考察为主要学习形式,全部教学内容以贯彻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采用课堂教学与考察交流相结合,提倡学员刻苦钻研、勤于思考、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学习方法。

他说:“创业是时代主题,青年是创业先锋。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地理地质环境较为特殊,长久以来,受信息获取渠道窄、资金和技能缺乏等因素制约,农牧民创业致富的能力普遍较弱,亟须培养一批‘领头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两年前,2014年年初,共青团青海省委制定了《青海农牧区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确立了“每年每村至少培养1名带头人,全省每年至少培育4000名带头人,用5年时间培养20000名带头人,争取村村都有带头人”的目标任务。

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共青团青海省委协商沟通,联合启动了贫困地区大学生“青春创业扶贫行动”;联合青海省人社厅,就做好青年农牧民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与青海省财政厅、省农牧厅协调沟通,争取了100万元资金用于启动“领头雁”创业培训;青海省团校也积极联系省外培训机构,协调培训资源,精心设计课程,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当年12月4日首次开设的农牧民青年创业培训班上,43名来自农牧区的青年走进课堂参加培训,标志着青海省农牧区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正式启动。这次培训共分一期省级示范培训和八期市州级培训,共培训1040名全省各级团组织推选出的农牧区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

时至今日,学员们依然清晰地记得,在培训班开班式上,时任共青团青海省委副书记高波强调,参训学员作为各级团组织树立的典型,在今后要主动联系团组织,参与支持团的工作,并能密切联系身边的团员青年,给予他们创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真正发挥“领头雁”的积极带动作用,成为团组织联系农牧区青年的工作手臂和桥梁纽带,争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引领者。

“1+x+y”创新模式

安志忠介绍,“领头雁”培养计划的培训对象为贫困村居民或贫困家庭成员,原则上为年龄在40岁以下,初中毕业(含)以上文化程度,有外出打工经历,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和带领扶贫对象共同脱贫致富责任心的青年。村两委干部、村干部后备人选、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负责人、农牧区经纪人、种养殖大户、农牧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有创业经历的人员和各级团组织评选认定的农牧区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乡村好青年及大学生村官、青年农牧区信用示范户及农牧区优秀青年代表优先。

培训方式则采取“1+x+y”的新模式:开展1次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实际操作、外出考察等方式,融入实用技能、创业设计、电子商务培训,集中培训时间14天。

开展x种培训指导,安排x个月导师跟踪服务。通过培训,在激发创业意识、确定创业方向、开展创业实践、做好创业设计等方面给予重点指导。激发创业意识,重点是激发学员的创业激情,建立想创业、敢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引导学员学会感恩,担当责任,当好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确定创业方向,根据创业培训收获、导师服务指导和所在地区实际,明确创业项目发展方向。开展创业实践,组织学员到相对应的专业合作社或小微企业观摩实习,与企业家零距离接触,了解创业中如何破解困难和问题,提升创业的实践能力。做好创业设计,在创业导师指导下,通过相关职能部门现场咨询,自主完成创业设计。形成创业项目,形成一个具有发展潜力,能够带动贫困家庭就业增收的项目、产业或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培训结束后,安排3-5个月的创业导师跟踪指导服务,采取集中指导、现场指导、一对一指导等方式,提供全程咨询服务,解决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提供y种后期扶持服务。一是孵化服务,将培训对象创业实体或创意项目纳入青海省青年创业孵化服务有限公司或各地青年创业孵化器,作为园外孵化项目,提供长期孵化服务。二是政策扶持,列为团省委与政府部门联合制定的相关创业就业扶持优惠政策和扶贫局相关扶贫政策重点扶持对象,帮助解读政策,做好政策服务。三是导师服务,团省委利用现有“导师服务团”和青年企业家协会资源,成立专门服务贫困地区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导师指导团,每年开展3-5次集中指导和现场指导,通过电话、短信、QQ、微信经常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咨询指导,最大限度规避创业青年创业初期风险。四是金融服务,将已经培训的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和“领头雁”纳入青春创业扶贫行动贷款对象,由邮储银行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建立扶贫创业担保基金,与当地银行合作,取得授信额度,提供专项贷款支持;列为青海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重点扶持对象,提供小额担保贷款。

在世界屋脊展开翅膀

在采访中,安志忠表示,其实早在2008年,共青团青海省委就开展了青年农牧民就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全省各级团组织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培训近5万名青年农牧民。2011年起实施东风帮扶大学生村官项目,累计培训大学生村官499人次,帮助农牧区青年有了一技之长,助推了“拉面经济”、蔬菜大棚、牛羊育肥、建筑工地劳务输出等农牧民就业产业。

而“领头雁”培养计划经过近两年的有效落实,安志忠告诉记者,截至2016年8月31日,青海省扶贫开发局累计落实担保贴息资金5500万元,省邮储银行累计发放贷款23406.2万元,其中2014年7652万元、2015年6411.2万元、2016年截至目前9343万元,直接受益个人和团队成员1753人,带动贫困户1334户,带动贫困人口和青年就业13142人。在城市,通过社会化方式募集资金,投入1410余万元成立“青海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运用基金的孵化引导作用,与中国银行合作推出“青创中银帮”小额担保贷款,对具有创业能力、创业项目的困难青年进行帮助。截至今年8月2日,创业青年申请贷款23笔2855万元。同时,正在与农商银行洽谈开发创业贷记卡项目。

同是农村走出来的安志忠深知农牧区青年的需求,他始终坚信,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是培养创业人才、培育创新项目的动力源泉,在青海省扶贫开发局、省农牧厅、省财政厅的全力支持下,2015年落实资金500万元,共举办9期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和贫困青年实用技能培训班,培训1024人;2016年落实资金850万元,举办15期培训班,培训1700人,其中4个专题班和2个精英班,目前已举办13期。

作为创业导师之一的安志忠介绍,培训课程设置有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学员坚定方向,立足省情,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专业核心课则分为三个单元:一是创业政策培训,邀请省政府相关部门领导或专家讲授青海相关创业扶持政策,创业方向和信贷政策;二是创业方向培训,通过创业导师和创业成功青年讲述创业经历、各行业创业形势分析、青海特色创业项目介绍等课程,明确个人创业目标和项目;三是电商培训,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上。能力拓展课通过素质拓展培训,培养团队意识。在省内外开展实地观摩考察学习,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安排学员到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专业合作社或小微企业见习,激发自身创业灵感。

“同时,我们还在城市开展创业沙龙等交流活动,在高校搭建以青年创业大讲堂为主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平台,针对在创业过程中缺少经验的青年,组建了一支由成功创业的青年企业家为主的创业导师队伍,定期举办创业讲堂、创业咖啡等活动,实行‘一对一’导师带徒,为创业青年提供业务指导和精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