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7 19:28:28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篇1

1.1网络合作学习的学习资源十分丰富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就如浩瀚的海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习者只要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和搜索能力,就可以随时从网上获取想要的知识,学习资源是十分丰富的。

1.2网络合作学习小组成本低与普通的合作学习相比,网络合作学习节约了时间成本、查阅成本和交流成本。但同时,网络合作学习防止重复记录,大大缩短查阅的时间,减少重复工作,效率是极高的。

2.基于网络合作学习的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过程

2.1教学准备阶段基于网络合作学习而进行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必须经过事前的准备阶段,为学习的过程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一阶段的准备情况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学习效果。在准备阶段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合理的划分小组。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将学生分为不同规模的小组,并对小组内的成员进行角色的分配,激发小组成员的责任意识;第二,确定明确的目标。一个明确的目标是网络学习小组成员努力的方向,将小组内的成员凝聚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进。第三,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骨干成员。骨干成员必定是对计算机相当熟悉,能够灵活使用各类学习工具的成员,培养骨干成员就是为小组内的其他成员确立学习的榜样,激励其他成员更加努力的进行学习,并且骨干成员能够对小组内的企业成员进行帮助,双方共同进步。

2.2教学实施阶段教学实施阶段是网络合作学习最主要的阶段,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过程。只有教学实施阶段的各项工作都做到位,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进行学习方案的实施。小组成员按照教师事先的学习目标利用固定的通讯工具以及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小组骨干成员要伸出援助之手,热心帮助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共同进步。其次在网络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实施双向监督。既包括教师自上而下对学生进行监督,也包括学生自下而上对教师进行监督。最后是进行学习成果的。对于小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而形成的成果,在全体成员同意的前提下进行。

2.3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与存档学习目标完成之后,小组内部成员之间进行自评,对本次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进行反思。反思之后由小组代表进行总结并,再由教师进行最后的综合评价。在此过程中发挥网络平台及时、公正、客观的优势,提升评价与反思的效果。如果没有评价与反思的过程,那么网络合作学习极有可能流于形式,甚至是半途而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评价与反思的过程。然后,对反思的结果进行整理存档并逐级上交,这既是对小组成员的评价,也是对教师指导工作的鉴定与考核。

2.4教学延伸阶段基于网络合作学习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课程到此并没有结束,教师还需要根据每个小组的实际情况布置课后作业。这份课后作业既要包括对本次学习进行巩固的部分,也要包括对下一个学习任务进行预习的内容,还要对兴趣性、拓展性的内容进行综合学习。虽说教学延伸阶段也就是课外作业完成阶段,是在课堂外进行学习的阶段,但是对其的监控与管理决不可擅自放松。

3.结语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篇2

互联网信息库是网络资源及网络信息实现共享的巨大的财富。具有无法言喻的优势。将网络资源引入到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这种方式会大大扩充课堂的学习资源以及提高教学质量。这种共享式的学习方式带动整个教育科技信息化时代性发展。互联网引进高校计算机学习中,通过网络资源创设高校计算机的学习情境,在当下是高校计算机教学的一种新趋势。经过多所高校的教育实践证明,高校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创设的学习情境是掌握计算机学习的一种新方式,这种情境学习有利于掌握繁多的计算机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

关键词:

网络资源;高校计算机;教学;应用

随着教育改革与国际接轨的并进,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计算机教学中注重网络资源技术的应用,利用学生对网络资源的浓厚兴趣,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激情,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计算机的习惯,成为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将网络资源运用到计算机教学中有助于改变高校计算机教学存在阻碍教学发展的滞后的现象,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网络资源正能量作用的发挥,从而促进计算机教学质量提高。

1网络资源创建的计算机教学运用形式

1.1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计算机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计算机的理论与操作的平台,在通过理论操作和网络资源的相互配合使用,高校学生能够更持久掌握计算机理论,也能够构建理论联系实践操作的思维网络空间。在这个思维网络空间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和个人优势取长补短的学习计算机知识。

1.2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给高校学生广阔的学习资料与学习动力,高校学生对计算机学习想需求量大,学习不是通过教师一次性对计算机理论知识与技能的讲解灌输而能够全面掌握的,通过网络资源创建的计算机学习的空间,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网络打开网页提供给学生直观、快捷、便利的讲解,无须耗费大量的时间制作各种网络教学课件,只需要进行简单的网络操作与应用即可,教学效率大大提升,同时也让学生对网络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加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望,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

1.3利用网络资源实现高校计算机教学网络化与信息化,计算机课程是一项注重操作的课程,必需将网络资源与相关的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将计算机真正实践在的实际的操作中,将两者紧密结合,培养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发挥最大化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时候,将理论与操作运用电子化的形式,并发挥网络资源来实现对计算机学习的反馈,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的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对电子化与网络化信息技术的理解。

1.4利用网络资源创建高校计算机网络信息交流的空间,在网络资源支持下,建立高校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师生们能够在网络空间内进行轻松、自由、无拘无束的交流与互动,共同分享学习资源。通过网络作为传递途径,共享学习资源与心得体会。不在是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多方向的交流模式。发挥网络多渠道的功效,高校学生会积极投入到这种自我探索与随时随地的交流分享的学习模式,努力挖掘学习资源创创建自己的网络空间,然后共同分享。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思维习惯在网络帮助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2网络资源在计算机教学中优势

2.1网络资源的更新速度要快于目前任何一种传播媒体,计算机信息技术也是需要不断更新换代的网络信息更新迅速,资源具有较强实效性,网页资源更新时间短,速度快。网络资源能够以最新的资源以最新的动态变化呈现给各个学科或各个科研领域,可以检索到最新出版的资源,学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最新的知识资源,可以自主确定学习时间、内容和进度,可以有选择地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开展计算机来进行教学,能够填补传统教学资源的不足之处。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及时获取更新学习资源,及时填充到教学中去,网络资源内容是每时每刻都在变换着,直接的将计算机的应用于操作展示给学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

2.2网络资源共享是在网上随时随地进行信息资源检索,没有任何的限制,教学变得更加自由与轻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操作教学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学,老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制作相关教学知识或专业知识,全面整合、搜集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科的更新最近的知识,保证教师的教学内容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殊与创新理念。学生有问题可以通过网络与老师取得联系,不需要面对面的课堂讲课就能完成教学。很多学校的网站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息资源库,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远程登录、文件传输以及超级链接等技术,进行不同地域中获取不同地区的网络信息资源,扩充教学内容以及获取信息资源,增加个人与各区域的交流,分享,共享资源的途径。这样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质量,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

2.3网络资源能够多方向的进行数据信息传递,能够不受空间限制传递信息与资源共享、能够进行全球化的信息交流、沟通、分享、共享。是多种资源信息传递交流分享的多媒体,随时随地分享不同区域的资源。网络资源教学可以根据每个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时期不同而制定学习计划,因材施教法情境设置、因地制宜情境设置、因人而异的情境设置等教学方法以及开放式网络计算机教学法,注重创新思维与开拓精神的教育思想相吻合,适合新的教学模式开展与改进。网络资源教学的辅助下,学生可以在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进度,有选择性、规律性的不断地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更加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3结论

网络资源以不可取代的趋势深入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教育观。在开展网络资源计算机教学的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地运用计算机的环境,培养学生发散与操作思维的能力。学生置身于网络计算机之中,利用网络资源来学习、在网络资源的帮助下中掌握计算机的灵活运用、在网络资源提供下应用计算机技能。在网络资源中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增加了学生之间交流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合理有效发挥网络资源的辅助教学功能,实现更好、更高要求的教学目标。

作者:黄胜利 单位: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易唐唐.网络资源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5).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篇3

关键词 网络教学;计算机;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7-0112-02

随着计算机的推广以及网络的全面普及,计算机电教技术在教育领域蓬勃发展。然而随着信息化、科学化、网络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以往只靠投影仪、视频、音频、PPT等简单的多媒体电教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了。结合现代社会快节奏、抢时间的实际需要,网络教学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出现在教育领域以及人们的生活之中。由于教学的网络化不仅具有速度快、步骤简单的优势,而且还拥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作为教学和学习的参考,因此得到了教育领域的极大关注和青睐,并开始逐步推行网络教学。网络教学是一种人类与机器互动的教学模式,面对的对象不具有地域的限制,所以它的推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进行知识的传播、拓展,而且由于对象不具限制性,因此有助于为社会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就计算机的网络化教学而言,其发展也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1 目前我国计算机教育的主要类型

就我国目前的计算机教育而言,其类型主要包括计算机普及教育、计算机的技术教育(面向计算机的操作应用)以及计算机专业教育三个方面。

1.1 计算机普及教育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普及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以及基础技能已经成为一种需要。因此,计算机普及教育面对的对象是社会的广大阶层,低至小学生、中学生,高至各种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等。通过普及教育,使他们拥有基本的计算机文化素质以及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1.2 计算机的技术教育

计算机的技术教育是指面向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教育,是使用计算机时一般会应用到的技术,如CAD、Microsoft Office等基本软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运用这些技术,专门对这些基本技术应用进行教学的教育工作就是计算机的技术教育。通过技术教育,可以对计算机基本知识以及基本软件有简单的认识和了解,并在工作中进行运用。但是,计算机的技术教育并不属于计算机专业教育的范畴。

1.3 计算机专业教育

计算机专业教育不同于以上两种教育,其研究领域更加深入,面向的对象也是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较高专业技能水平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开发人员,以及编写代码的程序员等。接受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学生一般发展成为硬件工程师、软件开发师等技术人才。

2 计算机教育教学网络化的优势

教育教学实现了网络化,不仅有着其可行性,而且具有必然性。与以往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相比,网络化教育教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2.1 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

网络具有虚拟性,具有无限的超大容量,可以容纳海量的网络学习资源,所以说网络化的学习方式是以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为基础的。而传统的教学中采用的是纸质学习资源,由于纸质载体是实体载体,因此具有限制性,知识只能选择性编排,如果学生想要进行深入了解或者想知道与之相关的其他知识,纸质载体一般无法满足,大大限制了学生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如果学生通过查找纸质版书本进行资料搜寻,往往需要去特定的地方(如图书馆等),并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查找,还不一定能找到想要的资料。而且,由于纸质版的书本作为一个实体存在,具有静态性而非动态性,很多新的知识如果编写者没有进行编排,或者书本已经出版,那么其内容将无法更新。

网络突破了以上种种局限,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的特点,因此,学生可以通过登录网络,随时查找想要的资料,而且这些资料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有利于学生快速了解科研前沿。在搜索的过程中,只要学生输入关键字,计算机就能快速、准确地把搜索结果呈现出来,非常快捷、方便;在呈现方式上,资料也不仅仅是文字信息,还有很多图像、音频、视频信息可供参考,各种电子资源非常丰富。此外,除了查阅资料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与人进行交流,从而获得学习信息,并可以实现学习内容的共享和交换,而不需要自己进行查询。网络具有的上述优点,有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2.2 多媒体自主学习

随着计算机以及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教技术在教育领域蓬勃兴起,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投影仪、视频、音频等的使用,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以及多维性。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多媒体课堂实现了声音、形象、颜色三者的融合,更具有直观性,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专注于教学内容,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并营造出一种宽松、愉悦、自由的课堂气氛,学生在具有感染力的课堂进行学习,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由于网络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并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与其他学生或者教师进行学习交流和讨论。而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监管这个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和督促。在这样的利用方式下,以往的资源、空间、时间限制被打破,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结合其他网络资源以及传统的教学方式,从以上分析的计算机教育教学网络化的优势来看,可以总结出网络教学的特点。

1)自主选择老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课堂进行听讲。

2)自主选择方向: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需要,或者专业的要求,选择特定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

3)自主选择时间:如果时间不适合,或者学习心情不佳,学生可以在自己有时间有心情的时候再进行学习,而不用担心“听不到课”。

3 网络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

网络教学在专业上的定义是指“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其中利用的网络环境既可以是本学校的局域网,也可以是互联网。传统课堂的单一性在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实时性的网络的突破下,其所局限着的教学模式应被摒弃。在网络教学模式下,计算机教育教学有了深层的变化。

3.1 互助式网络教学模式

互助式网络教学模式是指在计算机教育教学课堂上,学生之间通过彼此的互相合作,交流和探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要实现计算机教育教学互助式的网络教学模式,首先应该从理论上将班级分为4个部分:互助式学习环境、成员、协作小组、辅导老师。在这4个部分中,辅导老师具有主导性的地位,其主要负责管理、监督学生的学习,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效果;而互助式学习环境则包括资源环境、空间环境、组织环境、硬件环境,只有确保互助式学习环境内部的协调以及良好运行,才能顺利实现互助式学习的目标。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突出两个要点:一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果;二是学生进行团队学习的能力和效果,以及学生的团队精神的学习和培养。

3.2 探索式网络教学模式

顾名思义,探索式网络教学模式侧重于学生的自我探索精神以及自我探究的能力。教师结合计算机教材内容,确定一个问题,然后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的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解决。这样的模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因为在平常的计算机教育中,学生的操作能力往往难以检验,而通过探索式学习,就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实际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检验。

3.3 讨论式网络教学模式

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因此学生在进行计算机学习时遇到什么难题,就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进行讨论和交流。其中,讨论可以分为同步讨论以及异步讨论两种方式。就同步讨论而言,它突破了以往小组讨论的空间限制,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电脑面前进行实时的交流,而不管身处何地。而异步讨论则不具有实时性,一般是教师把计算机某个难点、重点问题放在平台上,学生通过平台登录,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而这个登录时间也不具有限制性,学生可以在适合的时间进行。除了学生能回复教师的提问外,教师也可以回复学生的评论,或者学生之间的互相评论,都可以在网络进行。在讨论式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问题的范围内进行发言。

3.4 单独辅导式网络教学模式

以上三种网络教学模式由于人数众多,教师难以顾及每个学生。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单独辅导式网络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教学。例如,通过电子邮箱或者聊天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就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以提高计算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在计算机与网络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的教育教学也已经实现了网络化。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拥有了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作为参考,还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得到教师的在线指导,大大方便了学习的进行,从而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然而绝不能满足现状,而是要紧跟时展,时刻站在潮流的前沿,通过网络化的优势,深化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之更快、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彭扬.基于网络教学模式的计算机教育改革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6):250-252.

[2]张丽红.网络教学模式下计算机教育的改革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3(11):8.

[3]梁宇.基于网络教学模式的计算机教育改革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16).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篇4

【关键词】网络教学;基本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307-02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Internet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当今,越来越多的学校建设了校园网,并连入了互联网,开始了网络教学的尝试。网络教学已经成为一种现实。所谓网络教学是指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或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学习的知识。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有很大的差别,对教师和学生的基本素养也有不同的要求。本文就“学生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1 络教学的特点

网络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技术下的新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是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信息环境经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转变成为自身的知识。

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网络教学过程的交互性。网络教学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实时交互性是指在网络上的各个终端可以即时实施回答。交互的方式有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通过课件还可以有效地获得图、文、声、像并茂的教育信息,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进行协作学习。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交互学生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按要求调整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2)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共享资源,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学生在链接或教师指导下,可轻松自如地在知识海洋中冲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神奇的网络环境,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对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多媒体网络融超媒体和超文本于一体,集图形、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4)教学方式的先进性。传统教学的中心是教师的教,网络教学的中心是学生的学。在网络教学中,教学不再是满堂灌,学生的学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并以作业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至于学生的步调、方式、进度、内容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等则由学生本人决定。

(5)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风格、学习的起点等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在传统的“教学流水线”上难以实现因材施教,网络教学克服了这些弊端。

(6)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网上的教学内容不仅有本校学科教师编制的CA I课件,而且有来自于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学校的课件内容。学生通过比较借鉴,选取那些内容结构组织严密的优秀网站或课件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2 网络教学中学生的基本素养

2.1 学会学习:与课堂教学环境下相比,网络学习中学生的最大的不同是具有很大的自主性,他可以选择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来学习。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学生具有极大的自由度。伴随着这种自主性的是责任感,学生必须具有动机和自律来完成学习,缺少这两种素质的学生往往很难适应网络学习。

在网络教学中,首先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学会一些基本的学习技巧,例如时间的安排、目标的制定、进行自我评价等。还有如何有效地使用软件,进行网络搜索,利用通讯方式如电子邮件、公告板等。另外,还要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有些学生厌倦了通常的课堂教学形式,网络课程能使学生感到有些挑战性,并因此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关键是学生的参与程度。

要在网络学习中成功的学生必须善于学会学习。当今世界教育的最大难题是信息变化太快,大多数学科领域有大量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计算机和网络的操作方式经常变化,网络教学的性质也经常变化。学生必须善于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来适应这些变化。

2.2 网上交往能力:网络学习不仅仅是人机对话,而且是人与人之间跨时空的对话与交流。通过计算机网络学习,尤其是参与协作式学习,交往的能力与技巧是很重要的。网络学习中的人际环境与实际的人际交往的环境不一样,需要新的交往技巧和行为方式。

人们参与网上讨论的程度是不同的,一些人经常参加,另一些人只是阅读别人的信息而很少参与讨论。参与程度是以下因素作用的结果:(1)个人的拘谨或开放程度。(2)对话题的感兴趣程度。(3)对所使用网络软件的适应程度。(4)与系统连接的方便程度。(5)他们的多媒体写作与网上交流能力。(6)参与的动机程度。这些因素的影响决定着学生是否会参与网上讨论。

2.3 网上礼仪:在网上与他人交往需要一些特别的通讯方式――可被称作网络礼仪,以下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一些常用“通用规则”:

(1)尽量发短消息。人们不喜欢阅读长的电子邮件或讨论板上的信息。如果有很多内容要讲,把它分成几个短消息。

(2)不要用大写字母,尤其在短消息中。大写字母在网络相当于大声喧哗,就像在通常的讨论中大声喧哗一样被视为不礼貌。只有当你想强调某点的时候再用大写。

(3)当你回电子邮件或会议通知时最好是开头第一句就给出你的主要观点或结论,这样表达信息不仅醒目,而且简明扼要。

(4)当你提到一个网址时,要给出它的URL地址,以便别人可以用到。最好是用可执行方式给出URL地址。

(5)在网上讨论时切忌使用偏激的或粗俗的话语。

正像有些人在个人交往中很得心应手一样,许多人成为网上交往的专家。当然,这意味着他们不仅仅是理解这些礼仪,还意味着计算机网络对他们是透明的,他们能全心专注于交流。

2.4 计算机文化: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必须掌握计算机文化与操作使用以便在学习中有效学习。高中学生要求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巧,如字处理、图象编辑、表格处理、连接Internet、使用E-Mail、网上浏览。其中,知道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是进行网络学习的基本技能。学生的计算机熟练程度决定了他们在网络学习中能否成功。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对网络文化的理解、适应程度在进行网络教学中是很重要的。

总之,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网络学习者,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包括学会学习的技巧、网上交往能力、遵守礼仪、掌握计算机文化等。

参考文献

[1] 田屹. 论信息时代的学校网络教学[J]. 教育技术中心,2004-10-24

[2] 柳栋.网络教学的定义[S]. 惟存教育实验室.

[3]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3-9486-02

Study and Practice on Teaching Reform of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OUYANG Yong, MA Zhong-bao

(School of Computer,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68,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features of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and discusses the scheme of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its contents and methods. Course construction is strengthened during teaching activities in classroom with cultivating students' capabilities in creativity and autonomic learning.

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 course; teaching reform; innovation

《计算机网络》是网络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在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之前,学生应先修完《计算机科学导论》、《高等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课程,具备计算机操作、简单程序设计、微积分和矩阵运算等能力。该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包括: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ISO/OSI七层协议、数据通信基础、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TCP/IP协议、Internet技术与应用、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技术等。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内容丰富、发展迅速的学科,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共享、知识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经过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笔者认为本课程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概念和原理,掌握计算机网络设备使用和网络规划设计技术,还要让学生具备熟练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编程能力,着重培养其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1 教学内容与方法

1.1 教学内容改革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具有多样性和前沿性的特点,课程教学既要维护学科的系统性,又要体现出学科发展的先进性,这就要求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基础理论的讲授,还要体现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遵循了“有所讲,有所不讲”的原则,重点讲授TCP/IP参考模型、数据通信与编码技术、路由选择协议、TCP与UDP协议、计算机网络应用编程知识等,同时适当地介绍无线网、语义网、对等网等当前流行的计算机网络技术。

1.2 教学方法的改革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包括加强对学生思维的有效调动,突出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等三个方面。

1.2.1 调动学生思维

《计算机网络》教学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提问或自问自答方式,有效调动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要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例如在讲解以太网帧的知识点中,笔者在课堂上讲授数据编码、媒体访问控制、逻辑链路控制的概念之后,用C++程序演示了以太网帧的构成及各个字段的输出后,要求学生编写程序对MAC地址进行分析,加深了对MAC地址作用的理解,同时向学生讲解RFC1071文档,要求学生参照该文档编写计算校验和的程序,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

1.2.2 理论联系实践

《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多、实践性强,课程中包含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和仿真软件版本更新快,功能较复杂。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促进对理论的学习。例如在讲解套接字的知识点时,笔者介绍了BSD Sockets和Windows Sockets的概念和用法,并以Windows Sockets为例,分别演示了使用数据报套接字和流式套接字的流程,向学生介绍了套接字库函数的用法。通过课堂演示和讨论,要求学生在对当前的网络即时通讯软件的技术路线进行调查,以C++或Java语言实现客户端和服务端架构的通讯软件,并在学生完成作业之后对软件进行点评,详细讲解其中的关键代码。这样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就业的竞争力。

1.2.3 培养学习和创新能力

《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提及的网络设备有近10种,如网卡、网桥、网关、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提及的网络协议有近20种,如MAC、ARP、IP、ICMP、UDP、TCP、HTTP等;相应的网络技术应用也层出不穷。就笔者本学期所讲授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而言,其理论学时加实验学时总共56学时,若要对教材中的所有内容面面俱到,在讲课时间安排上就很困难。古人云:“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进而具备创新能力,比老师一味讲解要重要得多。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重点讲解、专题讲解的形式,以网络工程专业的就业导向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更好的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2 教学手段与实践

2.1 教学手段改革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在理论上有一定深度,在应用上有一定难度,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我们认真设计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电子教案和实验项目,开发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实例。《计算机网络》是我校的精品课程之一,学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一直非常重视,不仅加大了对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的投入力度,也加强了该课程的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教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运用板书、电子教案、动画演示、实例设计等多种手段,将抽象的原理和复杂的操作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课程讲解做到由浅入深、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同时又具有启发性,正确把握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在教学手段上注重融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强调讲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讲授内容注重适合学生的专业基础水平,按照由简到繁的原则组织教学内容;讲解内容让学生理解消化,加强其知识的持久化和迁移化。通过课上讨论、课下辅导,定期座谈的形式,和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听课效果,建反馈机制,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及时纠正教学偏差。

2.2 教学实践环节改革

教学实践环节是《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教学实践环节,可以使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与技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实验课中让学生动手完成实验项目,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勇于实践、大胆尝试,学会举一反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建立了功能丰富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编写了内容充实的实验指导书,节省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实验的准备时间,直接在真实的物理设备上进行操作,使其在学习中去除旁枝末节,抓住重点,提高了学习效率。在进行实验项目设计时,我们选择了多个高水平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案例作为实验项目,重视实验项目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将教学实践环节分成三部分:一是上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做实验,在实验用机上安装实验指导手册和相关软件,布置相应题目,以协议分析为主,巩固每章所学的知识点;二是采取提交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动手编程,设计应用实例,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三是在课程结束之后,通过课程设计,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经过一学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学生通过实验至少分析了5至7个主要的网络协议,通过作业编写了3至5个网络程序,通过课程设计集中解决了一个计算机网络应用问题,对网络设备、网络协议、网络编程积累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和实际应用经验。此外,对于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平时作业、课程设计等,教师通过在课堂上集中讲评、在实验室中个别点评和学生参评等方式,告诉学生改进之处,在学生中间起到了激励和促进的作用,也活跃了学习气氛,实践表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目前,笔者所在的计算机学院中设有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该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专业课程。就其他计算机专业而言,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该课程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我们通过《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实践,深化了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科建设和发展。在反馈中我们得知,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也非常有热情,在学习中收获了专业知识,提高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水平,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学科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也是紧跟时代要求,与时俱进的。这就要求我们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要体现出学科的时展要求,要以“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精神,以培养全面发展,既专业合格又有业务特长的新型人才为出发点,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 Buchanan W.J, Saliou L. Enhanced methods of coursework provision in computer networks// Proceedings of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Education, 2004.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篇6

关键词:课程体系;计算机网络;分层次教学;课程建设;人才培养

信息社会,计算机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网络课程已经成为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1]、非计算机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学习有不同的侧重和要求,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改革寻找出路。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研究和设计与各专业计算机网络知识要求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已是当务之急。

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建设应充分考虑到各专业对计算机网络知识教学的需求。改革和探索主要围绕分层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知识领域框架设计、实践课程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大纲、教材和实验指导书编写等方面展开。

1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1分层次的课程体系设计

不同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和需求要有所差异,需要针对不同专业网络知识需求,设计由一般要求、基本要求、较高要求和专业要求组成的分层次课程体系。对网络工程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应有专业要求。对计算机类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数字媒体等专业应有较高要求。对理工类专业,如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信息与计算科学等应有基本要求。对理工类专业,如会计学、电子商务、金融学等应有一般要求。分层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按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类专业、理工类专业和经管类专业划分层次,设计不同层次满足对计算机网络知识需求的课程。不同层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与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相关的课程如表1所示。

计算机网络作为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和能力需求,以及讲述内容的不同,设计有3门课程:“计算机网络(甲)”适用网络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专业;“计算机网络(乙)”适用学校其他理工类专业;“计算机网络及应用”适用学校经管类专业。

1.2分层次的课程群

课程体系分为计算机网络理论、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设计与应用3个课程群。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中的课程群如表2所示。

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核心,设计出计算机网络理论、技术和应用相融合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可以很好地使各课程内容前后衔接、融会贯通、知识结构循序渐进、易学易懂。3个课程群分别体现计算机网络理论、技术和应用知识的基本要求,覆盖了计算机网络知识结构组成的全部内容,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的选取,培养了学生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动手能力,可以为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核心技术提供很好的帮助,提高学生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兴趣。

1.3理论、技术和应用相融合的教学方法

设计计算机网络理论、技术和应用相融合的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网络理论、技术发展的来龙去脉,使学生知道所学、掌握所用,明白所学知识将来如何用,为今后工作就业打下坚实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基础,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分层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设计立足让学生通过身边和所用的网络,结合各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优化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各课程的教学大纲;结合身边的网络应用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采用类比人类社会中的通信活动过程来学习网络知识。针对各专业的特点和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的需求,把计算机网络理论、技术和应用融合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努力做到“学思结合、融会贯通、知行统一”。

例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理论的阐述,说明计算机网络涉及到的各种技术,例如交换、复用、协议分析、寻址、路由等,结合因特网应用,例如域名系统、Web应用、电子邮件、局域网等应用,使学生容易理解网络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组建网络所需要的技术、熟悉管理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方法。

1.4设计针对不同专业需求的计算机网络组合实验

设计出适用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和能力要求的组合实验[2],这些组合实验有:因特网应用、网络工具与命令、基本组网、路由交换、网络设计与工程、Linux网络、网络编程、网络仿真与模拟、IPv6网络等。各个组合实验又包括多个相关的实验。

不同专业可以根据专业网络课程内容选用相应的实验组合进行实验教学。例如,经管类专业可以选用因特网应用、网络工具与命令等实验组合。

通过设计一系列适用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和能力要求的组合实验,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网络基础知识和较强的网络应用操作能力。

2课程体系实施和研究内容

2.1提出分层次的课程体系框架

采用“分层次”的课程体系研究方法,针对不同层次对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不同需求,我们提出了网络工程专业注重网络设计、分析和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侧重网络基本理论和组网技术,全校其他专业又分为理工类和经管类,分别侧重于Internet程序设计和因特网操作使用的课程体系。

研究的思路是以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建设为主线,结合计算机类专业的计算机网络相关课程,以及理工类和经管类专业计算机网络通识课及相关课程的实施方案,设计出计算机网络理论、技术、应用课程群。各层次和各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可以依据各自的培养方案,选择适用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体现了该课程体系框架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课程体系把课程分为计算机网络理论、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设计与应用3个课程群,采用理论、技术和应用融合的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框架设计立足让学生通过身边和所用的网络,类比人类社会中的通信活动学习网络知识,让学生知道所学、明白所用,激发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对网络理论、技术、应用学习的兴趣,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2优化教学内容和修订教学大纲

在修订各专业培养方案中有关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制定并不断调整各门相关课程教学大纲,删除过时的或与相应层次要求不适应的教学内容,及时将网络新理论、新技术纳入教学大纲。例如,增加的新课程包括:Linux网络环境、网络仿真与模拟、移动网络、IPv6技术、网络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等。

2.3编写适用不同层次教学需求的教材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感到,一本好的教材对教和学会有很大的帮助,由于计算机网络理论和技术发展很快,需要研究不同层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特点,我们编写出适用不同层次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教材。例如,由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的《计算机网络――原理、技术与应用》[3],把计算机网络的理论、技术与应用融合到一本书中,给出对不同层次网络教学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选择的建议,对教学内容灵活取舍,可以很好地满足不同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需求。

2.4设计适用不同层次的网络实验内容

研究和设计适用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和能力要求的组合实验,依据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专业要求、较高要求、基本要求和一般要求设计组合实验的实验内容。例如:对一般要求,可以开设因特网应用、网络工具与命令等实验组合,进行一般因特网应用、网页设计、常用网络命令使用、网站设计等方面的实验;对于专业要求,可以开设基本组网、路由交换、网络设计与工程、Linux网络、网络编程、网络仿真与模拟、IPv6网络等组合实验。

结合组合实验设计,编著相应的实验教材和指导书,包括《组网技术与配置》、《计算机网络实验》、《计算机网络常用命令》等。目的是提高不同专业学生设计网络、组建网络、使用网络、管理和维护网络的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知行统一。

3分层次教学的应用和示范作用

3.1应用情况

分层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团队合作精神,充分调动有关教师的积极性,需要踏踏实实做的教学工作有很多。经过一段时间建设,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分层次课程体系,各课程之间知识结构互为支持,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较早地构成计算机网络课程群。不断追踪计算机网络理论与技术的新进展,逐步开设出一系列新课程,如IPv6技术、Linux网络环境等。

分层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以及部分课程教学大纲,已经应用于2004级至2008级5届的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类各专业和学校其他理工类、经管类专业。例如,每年计算机类各专业有800余名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又如,嵌入式系统等课程,提供了计算机网络协议、网络编程、网络工具与实践等理论和技术知识。每年学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编辑出版学等专业有1 000余名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中的课程。为学生在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财会信息化和机器人大赛取得优异成绩打下扎实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基础。

3.2示范作用

分层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研究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继续完善分层次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的理论研究,在总结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其他高校适应不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取长补短。

分层次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要扩大实践范围,分层次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建设中的经验可以推广到其他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中,应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进行实践检验,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对教学大纲作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召开由学生、教师参加的座谈会,认真倾听他们对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的意见。

我们积极倡导与国内、外高校就分层次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合作研究,对中、外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并对国外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教材进行分析,找出值得借鉴的地方,为进一步搞好分层次课程体系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4-40.

[2]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研究组.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99-207.

[3] 王相林. 计算机网络:原理、技术与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389-390.

Construction of Hierarchical Computer Network Curriculum System

WANG Xianglin

(College of Computer,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篇7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实践化教学

1.问题与研究现状

1.1研究意义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网络,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散。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与高速发展,对于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大量增长。目前许多高校已经把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且因为计算机是信息化的基础,其他非常多的相关专业也涉及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例如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通信工程专业等,因而在整个电子信息相关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也属于必修课程受到重视和重点建设。作为整个电子信息相关专业的基础课,在就业的时候,计算机网络和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等都属于学生笔试的常见被考课程,对学生就业十分重要。

1.2教学实践中的现有问题

计算机网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有较强的理论性,且呈现出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大、多学科交叉等特点。目前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多以讲授为主,存在以下问题:

(1)单一讲授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计算机网络多学科交叉、密切联系行业的特点。学生反映计算机网络涉及学科多(电子、通信、材料等),即便是每个学科简单理论概念的讲解也已经非常庞杂,学生很难把握其脉络。而且,现有技术的应用与行业背景密切联系,单纯的理论讲授效果不佳,反映在学生回答课堂提问往往问甲答乙,或者干脆不知所问,对讲解的知识吸收差。

(2)本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涉及多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如信息安全、信息对抗、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每个专业的学生基础不同,专业重点不同,传统的统一讲授的方法不能适应专业的差异性,也导致不同专业间学生接受程度差异巨大,考试及格率可以相差20%以上。

(3)死记硬背现象突出,对技术理解不深。对于计算机网络在各专业的具体应用,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均不能提供有效的支撑。学生对死记硬背的技术点尚能回答,但是碰到综合应用题,大部分学生就难以作答。

面对以上主要问题,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和思想必须改变,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习效果,使学生能真正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与技术。否则,不光是计算机网络课程应有的教学目的不能达到,还直接影响后继相关的专业课程教学。

1.3国内研究现状

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高校很多,各校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均发现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改方案。一些典型的教改成果如下:

文献[1]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需求,将计算机网络课程分成3个层次:计算机网络课程A适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B适用于非信息类理工科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c适用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其次,根据3个层次的教学内容,设计模块化、可选择的实验教学体系。

文献[2]通过导人式、启发式、讨论式、自学式、教学手段多样化等多种方法培养创新人才。

文献[3]针对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以启发式课堂教学为基础、引导型在线教学为辅助、研究型实践教学为提高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三维立体式教学模式。

文献[4]基于案例教学培养部队学员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文献[5]提出用网络教学辅助课堂教学。文献[6]引入苏联教育家、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创立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即在整体上确定最佳的方案予以实施,并从全面教育任务的实现上评价实施过程及其结果。

文献[2]、文献[3]、文献[4]和文献[6]提出的多种教学方法都很泛泛,无论对计算机网络课程还是其他课程都适用。实际上,在以往几届学生的教学中,此类方法我们已经在使用,事实证明此种广泛适用于一般课程的方法并不能解决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具体问题。文献[5]提出网络教学辅助,我们在授课的时候也提供给学生课外自学,但是如果教师不负责检查而全靠学生自觉,那只对部分自觉性较高的学生有用,而这部分学生本来学习效果就较好。文献[1]提出的分专业不同区分不同的教学层次是值得借鉴的方法,只是专业划分范围较大,落实到具体专业还需要细化。

2.实践化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

经过课后与学生座谈及学生干部的问卷调查得知,学生认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主要问题是理论太多,不直观。相对比一些课程因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的学生兴趣不高,计算机网络课程经过历年专业教育的宣传,学生基本都能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刚开始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但是随着课程的进行,概念增多、理论加深,由于理论概念抽象难理解,光靠死记硬背效果差,学生慢慢感觉无法跟上教师的进度,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自暴自弃。虽然采用了案例视频、多媒体互动等教学方式,但明显还不足以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践化教学主要分为课内课外两个方面。

2.1课堂实践化教学

1)课堂实践工具演示。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篇8

关键词: 虚实结合;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2-0397-02

随着信息时代和物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将变得日益紧缺。高职院校又担负着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那么在高职院校中各专业应创立一套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法的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急缺人才。

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沟通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掌握网络系统基本知识和网络安全基本理论,掌握基本的防病毒、黑客攻防以及主流的网络安全技术,具备从事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维护和安全防范等必备的专业技能,能够规划、管理安全的网络平台,并能快速跟踪网络信息安全新技术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充分体验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理论知识以够用为目标,重在实践教学。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通过网络基础课和思科网络设备配置管理,结合网页设计制作、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和Linux主流平台网络服务配置、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等专业课程,贯穿网络公司在网络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网络规划、网络组建、网络设备配置、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网站规划、网络系统维护等各个环节的知识与技能。

对于学生的培养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在学校学习各门专业课程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第二阶段到公司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把学校里面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并从实际运用中找出自己知识的欠缺以加以学习补充。2年的校园基础知识学习,使学生构建起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体系结构,掌握网络系统的管理和应用及网络安全技术;在随后的1年企业实习过程中,结合企业实际的网络工程对自己的理论知识进行升华。这样很好地把学校和企业结合起来,为学生毕业后更快的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教学方法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遵从直观的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积极推行学院的“讲-演-练-评”教学模式,加大Web应用开发项目作业、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系统集成、综合布线、网络综合实践的份量,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教学建立以技术、技能训练为主,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采用“讲—演—练—评”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边讲边练、讲练结合,采用情景教学和任务驱动。“讲”即讲授,是教师将网络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技术要求和操作过程等相关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训实习项目中进行讲解。“演”即演示,是教师模拟真实的工作场境和职业氛围,演示各种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的配置和使用。“练”即练习,是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演示,亲自动手操作,在设备上练习自己所学的网络配置命令,体会技能操作的要领和步骤。“评”即评价,是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评价,对学生配置网络设备情况和系统配置进行课堂现场点评、阶段效果测评和社会评价。四个环节紧紧相扣,互为依托,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整合全面发展学生职业技能的教学方法群,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集合在一起,达到“学、做、用”三合一的教学效果。虚实结合的方法则是贯穿于整个教学模式当中。

3 虚实结合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通常围绕两条主线展开进行。一是操作系统,另一个是网络设备的配置(如路由器、交换机等)。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类专业大多采用的是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即首先教师通过理论教学进行讲解,然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对于网络操作系统课程而言,无论是Windows Server系统还是Linux系统,均需要上课前提前安装的到相应的计算机上。大多数理论教学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的,多媒体教室在多数院校是属于公共教室。这样,如果将计算机安装紧适用网络专业教学的操作系统,那么势必会影响其他教师的适用。那么是不是需要在一台计算机上安装多个操作系统呢?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还有一些问题,就是要实现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通信演示时怎么实现呢?不至于要上网络操作系统的教师每次课都再带一台电脑吧?

再有对于网络设备配置课程,教室也不可能每次都把真实的交换机或路由器等设备抱到教室。但是没有设备演示,只靠凭空的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的。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解决以上诸多问题呢。虚实结合是一个快捷有效的方法。

首先,在真实计算机上仍然安装一个供所有用户公用的操作系统,然后,在该系统平台上安装一些虚拟软件。对于多数不用该类软件的教师而言,他们想平时一样操作该计算机,不需要启动该软件,也就不会影响计算机的性能。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教师而言,他们根据自己需要启动对应的软件来完成教学。如网络操作系统课程,可以利用VMware Workstation软件启动所需要的Windows Server系统或Linux系统,还可以启动Windows客户端系统,再加上真实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如此一来就可以利用一个虚拟软件同时启动多个操作系统。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清楚地展现各种操作系统的配置和应用,并且还可以进行测试。对于网络设备课程也是如此,可以利用Packet Tracer等模拟软件,来绘制网络拓扑图,并且还可以对各种网络设备进行配置,学生可以十分直观地理解各个知识点的应用。如此虚实结合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此方法不但适用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也适用于计算机类其他专业。

4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专业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良好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不可或缺的。作者根据自己日常教学过程,做了一些探索,并通过实践教学应用,发现效果十分明显。不但减少了设备的数量,而且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网络相关知识。希望此方法对其他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老师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黄登红.机电一体化专业虚实结合实训模式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3(12).

[2] 刘海蓉,胡善岳.论高职计算机专业创新教育[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3]卞华珍,潘荷新.计算机网络专业工程化教学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6(23).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篇9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问题化教学; 实践教学; 结合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03-47-02

0 引言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在技术上的各种创新、延伸日新月异,社会的需求使得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计算机网络专业具有多种学科交叉、行业技术更新迅速、实践性强等特点,所以给专业教师在教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专业学习,还需要考虑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例如怎样开展实践教学、问题化教学,把枯燥、繁多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教学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本文结合实际从具体的教学项目计划制定,问题化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拓展,实践内容设计,实践结果总结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最终目的是对学生从专业、方法、社会、个性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的、全面的、分层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

1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和教学问题

1.1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

由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存在行业发展和硬性需求等诸多问题,同时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电信技术等相互融合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要求学生必须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网络技术变化快、内容多,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的网络应用,同时也带了许多网络问题,但由于学习课时有限,无法全面介绍所有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力争在有限的时间让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兼备的效果。该课程实践性强,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原理的同时,如何将多变网络问题通过原理解决,需要大量的实践来验证,这将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安排理论和实践的课时,达到在实践中消化理论,在理论中强化实践的效果。该课程实践环境复杂,由于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教学中教师如何把新的网络技术传授给学生,又如何通过实践来验证,还须根据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

1.2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问题

面对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结合多年教学工作经验和与学生交流的心得中归纳出一些存在的问题。第一,理论与实践比例不协调,理论与实践衔接不够紧密。第二,理论内容陈旧,相关教材重复内容较多,部分教师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没有结合现实近况选择合理的教材,仍以较老教材为主,导致教学效果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同时,“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热情,也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第三,实践环境落后,由于学校经费的不足等多方面原因,网络实验室在初级建设到后期更新上都处于业界落后的局面,出现了实践项目单一,无法解决理论知识的盲区和难点。第四,针对学生和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问题后,直接让教师带着引导问题上课,还不能达到预想效果,因为学生还没有思考问题的习惯,无法自觉地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同时部分教师不注重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对新的技术理解不彻底,没有实践经验,最终无法为学生讲授新的知识,无法引导学生对新技术的学习和实践,使得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处于学而不专、学而不用的尴尬境地。

2 问题化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

高职教学中问题化教学十分重要,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原点,人类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进步的,教学过程中几乎全部都与各种各样的问题相关,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专业,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是学习的常态。对产生和提出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与实践教学密不可分。实践教学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途径,问题化教学是教师根据知识点和学生个体设计相应的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自主学习。因此,问题化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可以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问题通过实践得到结果,实践过程中的问题结合理论解决,如果不能解决可以通过查找相关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学生互助等办法解决,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巩固,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我学习能力。

开展问题化教学主要在于问题的设计,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还要结合根据学生差异化的特点。问题可以先从学生学习网络知识的兴趣入手,兴趣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创新精神的前提;学生产生了兴趣后教师可以提出各种诱发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能力;问题还要结合相应的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方便学生理解问题,提高注意力;还要考虑从易到难、从基础到创新的递进效果,这样可以使问题结合理论知识,具有知识的连续性、分层学习性、渐入性特点。问题提出以后,课堂抛出问题的方式也要恰到好处,从而达到师生互动,优化教学的效果。

3 修订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中开展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途径,完整的教学计划必须有实践教学,所以学院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时,首先要结合自己学校、学生、专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实践教学计划。

以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践为例,可以先着重理论学习OSI参考模型和TCP/IP的内容,开展1个课时的实践,然后让学生自己利用自由时间安装Windows Sever系统,并偏重理论内容配置Web服务器,创建和配置FTP站点,创建和配置DHCP服务器,创建和配置DNS服务器等,再根据学生自我学习的实际情况,着重具体内容,实践课时为4个学时。最后4个实践学时安排学生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学习网络设备连接,交换机、路由器基本配置,协议配置,VLAN配置,路由策略配置出口网络综合等实验。

实践教学不仅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验证,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对网络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从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出发,规范实践教学环节,合理设置实验内容,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开展至关重要。

4 结合实际,创新学习

如何让计算机网络课程结合实际,一是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二是必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创新学习、团队合作能力等。

4.1 实践课程设计紧密结合实际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必须紧扣现实的需求,各种实践项目首先需进行有序的调研,再完成需求分析,最后完成相应的方案应用。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比如路由策略、交换设置、IPv4和IPv6的区别、双出口网络问题、VOIP网络方法等,各种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开展实践项目的过程中学会思考问题、团队合作、验证理论。教师同时也要调查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具体要求,思考培养学生的方法,只有教学结合实际才能让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将来成为适应社会的人才。

4.2 完善教学支持体系的建设

对于学院进行实践教学来讲,能否真正的落实,完整配套的教学支持体系是关键因素。现在高职院校学生希望通过实践项目来验证自己平时学习的网络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在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对于网络应用可以得心应手;同时教师如果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各种网络科研和学习,则能更好地推动教学和学校的网络科研项目。因此,高职院校网络实验室的有序发展,不但能和学生的专业及发展方向有机地结合,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技能,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

4.3 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延伸实践教学时间和空间

现在各个高职院校经过十年的发展,校园网络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实践课程可以依托校园网络建立虚拟的实践辅助平台,可以让教师学生通过平台进行交流,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建立不同内容的网络实验室,网络实验室可开设上百个实验,实验项目可涵盖所有的企业网和校园网的网络构建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实验室实现了实验时间、空间和内容的全面开放,同时也可以对实验用户、实验内容和实验设备进行全智能的管理,还可以进行远程网络实验和实验机架的划分,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通过对实践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延伸可以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更好地交流,促进知识的相互提高。

4.4 建立产学研基地,推进校企合作

如何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科技创新,以服务社会,需要建立计算机网络学科的“产学研基地”。产学研基地可以让学生不断地创新学习,同时把创新转化为结果,服务社会。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学校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随着校企合作的层次不断深化,实践教学内涵建设成效将逐步显现。

4.5 鼓励学生获取专业网络资格认证

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获取专业网络资格认证,为毕业生提高就业竞争力,比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网络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Cisco公司的网络技术认证、MCSE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等。通过这些专业资格认证的考试的准备和资格的获得,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提高专业兴趣和专业自信心。另外,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专业网络竞赛,如H3C杯竞赛、ITAT竞赛以及其他竞赛。通过参与竞赛,拔高学生的网络技术运用的能力、拓展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5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共同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包括实践教学计划的合理制定、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以及改革和实施创新实践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需要分层解决、稳步推进,才能达到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创新性、复合型计算机网络人才的目标,让教育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 孙立仁.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方法[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

[2] 熊宏齐,戴玉蓉,郑家茂.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规划的研究与

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0.

[3] 李成忠.计算机网络教学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4.

[4] 张基温.基于知识和能力建构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J].无锡教育学

院学报,2003.4.

[5] 李巨光,高丙云.高校理科实验教学问题探析[J].高等理科教育,

2005.5.

计算机网络学习论文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模块化;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0-2320-03

Explore Based on Task-Driven "Computer Networks" Modular Instructional Design

ZHANG Zong-hu, REN Xiang

(The Network & Information Center of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seriously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networks and the nature of the course , explore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modular approach and task-driven teaching thinking to do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computer network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computer networks.

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s;modular;task-driven

计算机网络是当今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之一,也是计算机应用中一个空前活跃的领域。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对当今社会的科技、经济、政治与军事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与信息安全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计算机网络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1]同时《计算机网络》课程不但已经成为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而且还是电子类、信息类、电子商务类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同时也是从事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应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掌握的重要知识和技能。可见,计算机网络课程对这些学生的重要性。但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却不是很好。

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及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将相关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地组织在一起,并能有效地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是每位教师都要面对的挑战。

1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目前,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第一,教材不易选择。目前计算机网络方面的教材种类较多,但是要找到一本恰当的教材却很困难。该文选择吴功宜编著的《计算机网络(第2版)》为教材。该教材吸取了国内外知名大学使用教材和实践环节安排的优点,并结合国内普通高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定位适中,配套教材齐全。该文所选教材以Internet技术为主线组织知识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出发,结合基本理论,逐步掌握网络技术中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逐步培养将网络技术应用到各种行业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以教师为中心,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大部分院校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采取的方法主要是课堂多媒体演示教学与上机模拟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不能区别对待,造成有些学生营养过剩,有些学生消化不良。

第三,对计算机网络实验的重视不够,实验设备缺乏。传统观念认为计算机网络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实验课依附于理论教学,导致实验内容不系统,形式松散,随意性大。势必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不能在实际环境中学以致用。

如果教学方法不当,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2]

因此,我们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更自觉地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实践教学的作用,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发现,模块化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应用普遍,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性、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拟以模块化教学思想为指导对《计算机网络》教材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并基于任务驱动原理对具体的各模块进行教学设计研究。

2计算机网络课程性质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渗透、密切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科学。《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应用广泛、实用性强、概念众多,理论复杂、技术发展迅速及其知识更新快等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组织中需要协调处理好计算机技术知识与通信知识的关系、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与新技术学习的关系以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继续学习能力培养的关系。该文所选教材教学内容知识点分为4个部分[3]。第1个部分主要讨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与应用,以及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基础知识。

第2个部分在数据通信基础知识与概念的基础上,对广域网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与协议进行系统地讨论。在介绍介质访问控制子层的基础上,对局域网、城域网技术发展、应用进行讨论,同时讨论交换局域网、虚拟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技术与基本组网方法。

第3个部分对TCP/IP协议体系中的网络层、传输层与应用层进行系统地讨论,对网络互联、分布式进程通信、客户/服务器模型进行深入地分析,并以典型应用层协议的分析为例,对网络服务的基本概念、协议与协议动作、协议与协议数据单元等基本问题进行总结,帮助学生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加深对网络工作原理与实现技术的理解。

第4个部分研究目前技术发展的热点问题已经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技术,涉及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的基本问题、网络安全策略的设计,加密与认证、入侵检测、防火墙、网络防病毒、网络文件备份与恢复技术等。

该文所选教材的教学内容知识点的组织关系如下图所示:

3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法(MES)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法的思想在职教界已被普遍接受,模块化教学法可显著增强学生理论学习的直观性,提高操作技能,激发学习兴趣。但是在学术界对模块化教学的理解在本质与内涵存在一定差异,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模块化教学法”似可定义为按照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把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按多元目标进行系统划分的方法。它旨在把一个复杂、相互交叉的课程结构分成若干个基本教学模块。[4]

模块化教学不仅是坚持按需施教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基本环节,同时还是培养教研骨干的重要平台。模块化教学的建立更好地提升了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水平。首先,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使行为更加规范,使得教学流程有了规章制度可循,更加规范,细到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的负责。其次,在内容方面,注重教学内容的布局,内容更加系统性,理论更加完整,从微观上,教学布局变得十分的严谨。此外,可实现教学资源的最优化,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在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方面都能发挥最大的潜能。

该文依据模块化教学基本原理将所选教材的4部分知识点拟划分为3模块,即计算机网络概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安全与管理等。如下图所示:

4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借鉴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抛锚式”教学法“双主模式”的教学思想[5]。教师首先明确所要教授的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所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围绕这单个教学子目标,设立教学任务情景,使学生产生产生强烈的问题驱使动机,按照任务驱动的步骤,帮助学生发现、探索、解决问题。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同时教师和学生都是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主动应用学习资源,可自主探索,也可以与老师和周围同学互动协作学习,学生的“求知欲”、“主题意识”、“实践和创新能力”是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对学生所要突出的培养的目标。

任务驱动起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6]。有些人把它称为“单刀直入法”或“黑箱方法”[7]。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它的难易程度和课操作性决定着整节课的教学教学效果和目标的实现。因此,任务设计应当避免一些误区,应当避免任务庸俗化,将任务仅仅看成是是一次练习或者作业,在任务设计中逻辑和层次模糊,要求学生简单片面完成任务,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任务驱动设计应当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精选任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深刻把握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深度、难度及广度,按照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个理念,是否具有综合性,是否具有创新点,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及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兼顾到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创设情境。教师是任务驱动情境的创设者,创设情境的过程是按照任务目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一个过程,这就需要情境具有趣味性,侧重点和针对性,更好引导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过程之中,营造一个良好的相互讨论和学习的氛围,它改变了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师不断激励学生前进,通过真实性的交流,可以有效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

3)协作、交流互动。在任务设计的环节,教师首先围绕主题设置一些能够引发争议的话题,也可以随着教学进程的改变,教师关注到学生的讨论,认真倾听和引导学生完成任务,选取学生不会解答的有代表性的问题,也可以根据自己灵感临场发挥,交流中教师进行问题错误纠正,难点点拨。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或是进行分工合作。[8]教师需要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关注和关心一些胆小、内向不爱发言的同学的情绪,鼓励他们与同伴交流,对一些爱抢话题和不懂得聆听他人意见的同学要适当引导,通过讨论与互动,相互交流,形成不同观点的交锋,思想火花的碰撞,学生能不断认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还能培养倾听与交流等良好的个人素养。

4)总结及评价。由于分组讨论和分段完成任务,学生在一节课程结束之后头脑里储备的知识是零散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回归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或与旧的知识点相互联系,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与认识。或相互评价,以提高改进,教师选取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与鼓励。每一节课的结束都能够为下一门课开好的头,最后基本能达到学生的对任务的自我设计、自我组织、自我总结和评价。

5小结

“模块化”教学思想指导下可以将零散的复杂的计算机网络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有序的梳理。“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授之以鱼”,更强调“授人以渔”,强调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对传统教学的发展。“任务驱动法”比较适合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使用这种方法,只要任务安排得恰当,学生就能够根据所布置的任务去积极准备,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实现了教学要求又能挖掘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好本门课程。[9]该文着重分析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课程性质以及模块化教学、任务驱动等思想的脉络而较少关注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及其效果的研究,这将在后续的研究中得到深化。

参考文献:

[1]吴功宜.计算机网络(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胡树玮.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16).

[3]吴功宜.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王素玉,刘桦.模块化教学的应用设计与实践[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5]杨悦民,何军妹.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研究[J].镇江高专学报,2005(1).

[6]冯毅.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7).

[7]伍文庄.“任务设计”教学法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