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督察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01 01:52: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保督察工作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保督察工作计划

环保督察工作计划篇1

一、增强总量减排工作督查。重点对各(区)市县落实总量减排目的责任制状况、推进构造、工程、治理减排和落实减排审核各项准则状况、减排量已认定企业日常监管和减排项目基本支持材料完善状况以及新建项目审批、落实环评和“三还”准则等从源头上节制污染物增量状况进行督查。

二、增强环保榜样城市复检工作督查。以国家情况维护榜样城市审核目标及其施行细则为根据,以环保榜样城市复检各项审核目标及整改目的完成状况为重点,对推进环保榜样城市继续改良工作施行督查。

三、增强城乡情况综合整治工作督查。重点对区(市)县在推进“四个加速”(加速垃圾污染物处置设备建立、加速入城灵活车清洗场站建立、加速污水搜集处置设备建立、加速公厕配套建立和革新)中的工作开展状况及各阶段目的完成状况施行督查。

四、增强治气治水工作督查。重点对各类施工工地扬尘污染、燃煤污染整治、秸秆禁烧、小流域管治、污水处置设备及配套管网建立、重点工业企业和乡村面源污染预防、饮用水源维护等工作进行督查。

五、增强日常情况监管督查。重点对执行各项情况治理准则、情况应急工作、情况法律、环保投诉处理、落实指导有关环保指示等状况施行督查。

环保督察工作计划篇2

围绕公司战略规划及年度经营目标,结合公司重大决策 部署的贯彻落实,发挥效能监察在公司监督管理中的作用,突 出对重大事项和风险点的监督。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构,配 备专兼职纪检监察干部,加强对各单位效能监察工作的组织 领导,规范操作程序和工作方法,确保监察效果,促进公司 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生产力。可以采取下列监察方式: (一)围绕公司重要工作部署和各单位生产经营目标开 展单项或者综合事项的效能监察 针对决策管理开展效能监察,针对“三重一大”涉及到 的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 金运作等方面事项的决策情况开展立项,促进“三重一大” 制度的贯彻落实,保证企业科学民主决策,确保公司政令畅 通。 (二)围绕企业管理提升开展事前、事中、事后或全过 程的效能监察 针对大宗物资采购、资金管理、应收账款等开展效能监 察,促进企业降本增效,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针对招 投标管理开展效能监察,促进企业强化过程监督,加强管控 机制建设,防止违法违纪行为发生。针对企业基础管理开展 效能监察,促进企业全面梳理工作流程,建立系统科学实用 的标准和制度体系,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管理制度化、制 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推行精益管理。 (三)围绕转变作风开展专项效能监察 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涉及到的业务招待费、领导 人员职务消费等方面事项的管理情况持续开展效能监察,发 现和纠正违规违纪行为,进一步规范管理,推动建立转变作 风的长效机制。 (四)充分利用专业方法开展效能监察 建立效能监察信息系统,合理利用企业管理资源,有针 对性的开展效能监察工作。 运用资料分析法,监察工程设计、投资控制管理等情 况。监察内容例如项目投资是否与工程进度匹配,工程进度 是否按计划完成,是否按计划竣工交付。 运用效能审计法,监察成本管理、资金使用、工程结算 审计、回购款支付等情况。监察内容例如报送审计资料是否 完整、及时,政府审计结论是否与施工结算相符,回购款支 付是否按计划提交并收回等。 运用目标考核法,监察工程进度控制、质量安全控制的 有效性、营销进度、住宅交付进度等事项。监察内容例如工 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是否规范有效,甲方项目部对项目 进度管理的主导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质量安 全控制能力是否满足要求,施工单位的质量安全保证主体职 责是否得到全面履行,交房率是否达到指定目标等。

二、结合工作重心确定监察事项

采取公司统一立项和所属企业自选立项相结合的方式, 紧紧抓住房地产项目开发投资、产品定位、规划设计、施工 与营销、交房与物业等环节的核心工作,脚踏实地开展效能 监察工作,促进企业质效提升。房地产企业可参考以下内容 选题立项: (一)完成拓展土地指标效能监察 按照公司战略发展方向和年度目标,以市场拓展为核 心工作,努力开拓市场,确保实现与上级单位签订的责任目 标。 参与部门:投资发展部,纪检监察室。 (二)预算管理效能监察 对公司全面预算的编制、调整及执行情况进行效能监 察。通过月度、季度等收支报表统计分析全面预算的合理性 与执行落实情况,全面监督预算执行到位。 参与部门:财务资金部,纪检监察室。 (三)财务成本控制效能监察 充分利用低成本融资手段,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财务成 本,同时合理安排资金,提高存量资金使用效率,从而达到 降本增效的目的。 参与部门:财务资金部,纪检监察室。 (四)工程成本控制效能监察 从项目设计源头、项目招投标过程管控、项目施工过程 管理、工程进度支付等开发工程全过程几个方面入手,制定 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落实责任。严格把关招投标、内部比 选、集中采购、变更洽商、产值核算等关键环节,做好项目 动态成本管控,使成本管理制度落实到位,确保项目全流程 的规范化和成本的可控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项目经济效 益,切实实现项目整体资金降本增效。 参与部门:成本合约部、工程技术部、设计研发部、财 务资金部、纪检监察室。 (五)大额资金运作管理效能监察 对于一二级联动模式进行的整体投资建设,其中基础 设施项目投资额会在几十亿元以上,项目涉及工程内容多, 资金需求量大,过程中大额资金支付及运作频繁。为保障项 目资金安全和大额资金使用合法合规,提高项目资金运作效 率,促进项目公司决策管理的完善,对项目大额资金运作管 理实施效能监察。重点监察项目大额资金支付、运作管理办 法的体系建设情况、执行情况以及大额资金运作管理情况。 参与部门:财务资金部、法律合规部、成本合约部、审 计部、投资发展部、运营管理部、纪检监察室。 (六)项目地块设计还原效能监察 从设计优化和施工配合等方面开展设计还原工作,做好 项目的品质营造工作,将优质项目完好地呈现出来,推动公 司品牌建设。 参与部门:设计研发部、工程技术部、纪检监察室。 (七)项目招投标效能监察 依据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符合项目实际的招标管理制 度,针对分析招标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和容易出现的漏洞, 重点做好项目总承包招标及分包的监督工作。健全完善比选 程序,严格审查公开招标程序及相关文件,确保公开招标的 合法合规和成本可控,形成规范招标管理长效机制和监督预 控机制。 参与部门:工程技术部、成本合约部、纪检监察室。 (八)工程进度效能监察 监察项目内部进度管理体系建设是否完备,是否制定了 保证项目进度目标的规章制度和具体措施,已制定的进度管 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具体措施是否得到切实履行。严格按照 施工计划节点安排,在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生产任务的情况 下,监督落实施工计划节点具体执行,通过定期召开施工进 度会议、合理调整施工计划节奏、严格落实施工单位责任执 行等方面,保证工期按计划完成。 参与部门:工程技术部、成本合约部、财务资金部,纪 检监察室。 (九)工程节点工期开展效能监察 跟踪督促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按照计划落实《工程节点工 期计划》,抓好落实“三通一平”、“正负零”、结构主体 施工、主体结构封顶、综合楼单体竣工等关键时间节点,对 计划落实情况提前预警提出效能监察建议。 参与部门:工程技术部、成本合约部、财务资金部、纪 检监察室。 (十)住宅交付进度效能监察 加强房屋交付规范管理,严格按照交房索引流程管控, 确保交房进度受控。制订交房时间、交房批次、交付房屋套 数,力争交房率达到指定目标,交房满意度达到100%。 参与部门:营销策划部、设计研发部、工程技术部、财 务资金部、成本合约部、销售公司、物业公司、纪检监 察室。 (十一)竣工结算效能监察 针对项目竣工结算工作涉及政府审计等相关部门、项 目经理部及各分包方不同的利益诉求,沟通协调任务重、难 度大等特点,建立内外部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交流协商。确 保对结算单位的过程把控,争取将结算金额控制在目标成本 内,降本增效,同时保证结算过程的合法合规性。 参与部门:工程技术部、成本合约部、法律合规部、财 务资金部、设计研发部、纪检监察室。 (十二)住宅项目营销推广效能监察 结合未来区域市场趋势及产品自身的差异化突破方向, 通过加强销售公司、广告策略公司的管理及部门自身建 设的强化,完善营销体系的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效能,紧 扣营销推广的节点及渠道铺陈,在更好地积累客户的同时及 时修正营销推广中的问题与不足,促进年度销售任务指标的 完成和超越。 参与部门:营销策划部,纪检监察室。 (十三)销售回款效能监察 为确保项目公司全年生产经营计划,需大力加强销售 回款管理,准确及时了解市场情况,拟定营销策略。合理安 排、把控销售时间节点及节奏,及时督促销售团队高效执行 营销方案,重点监控回款工作,保障回款及时到位,充分调 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实现高效团队协作,确保年度销售回款 任务指标完成。 参与部门:营销策划部、财务资金部、工程技术部、纪 检监察室。 (十四)商业招商运营全过程效能监察 在商业招商运营的策划、思路、定位、推广方案及运 营成本过程中实施全程把控及监督,提升项目招商运营流程 化、精细化水平,提高产品竞争力。重点从项目招商目标选 择、招商途径、招商运营手段等方面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 措施,严格落实责任,确保企业招商运营合法、合规及提高 效益。 参与部门:营销策划部、纪检监察室。 (十五)资产经营效能监察 加强写字楼等物业资产的出租管理,通过及时监督相关 部门尽早招租公告、监督现有资产出租合同履约情况, 盘活企业资产,确保所有租金应收尽收,为公司增加收入。 参与部门:资产经营部、物业公司、纪检监察室。 (十六)房地产开发全流程建设效能监察 按公司规范管理和流程再造的要求,结合项目公司业务 特点和经营实际,对项目公司全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完善, 形成处理问题合规化,复杂问题精细化,精细问题流程化, 流程问题不断优化的良性循环工作闭合机制。 全流程建设包括项目投资流程与细则、房地产开发全业 务流程与细则、联动开发业务流程与细则、项目成本控制全 流程与细则、工程管理评比流程与细则等重要关键流程。 参与部门:运营管理部、财务资金部、投资发展部、工 程技术部、营销策划部、纪检监察室。 (十七)前期物业服务规范化效能监察 为了做好公司交工项目的前期物业服务工作,维护和 提升公司项目的品牌价值,打造公司物业服务品牌,依据公 司《物业项目作业指导书》,对前期物业服务项目的服务内 容、人员培训、服务标准的落地实施效果及项目作业指导书 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察,提高物业服务品质。 参与部门:资产经营部、物业公司、纪检监察室。

三、制定工作方案,稳步推进实施

按照公司纪委年度工作计划及上级单位效能监察工作的 要求,下达关于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通知,制定公司效能监 察工作实施方案,努力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 过程管控到位,推动效能监察工作有序开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成立以领导班子为主的效能监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立 项内容,制定详细的工作实施方案,并召开专题会议,开展 内控风险调查,确定效能监察关键控制点。针对效能监察涉及 面广、专业性强的特点,仅依靠效能监察主责部室“单兵作 战”、“临时突击”远远不够。因此,公司要求各项目强调 主要领导作用,调动各业务部门积极参与,把常规性的监察 与业务部门的考核测评结合起来,做到责权利明确,优势互 补,形成整体合力,为效能监察工作务实开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二)明确阶段,分步推进 公司将效能监察工作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前期准备阶段 (2—3月),主要是布置工作,确定效能监察项目,上报备 案。制定全年效能监察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提出工作要 求。二是组织实施阶段(4—11月),主要是按照公司效能监 察实施细则和各单位实施方案,对效能监察项目组织实施效 能监察;同时,借助财务监督、成本管理检查、项目审计、 干部考核等监督检查力量,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及时发现内 控体系中存在的管理风险点或关键绩效指标风险,实现效能 监察工作的动态管理。三是跟踪督导阶段(6—11月),公司 于6-7月开展效能监察年中检查,各联系点适时开展阶段性自 查,检验成效,总结好的做法,发现存在不足,促进工作。 四是总结提高阶段(12月-1月),对一年的效能监察工作进 行总结,对年中检查和阶段性自查所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 况进行检验。 (三)跟踪督导,整改落实 年中,公司纪检监察部门对各项目效能监察工作实施情 况进行检查,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查勘现场,进行座 谈等方式,了解效能监察等工作开展情况,对被检查项目的 工作进行点评和指导,指出工作特色和不足,并提出整改建 议。下半年公司效能监察领导小组有针对性地对部分效能监 察联系点进行现场督导2-3项次,提出监察建议;视情况召开 效能监察推进会,各项目公司分享、交流效能监察进展情况 及经验,研究推进下一步工作。 (四)及时跟进,总结提高 年底,公司纪检监察部门通过现场检查,了解对跟踪督 导过程中所提监察建议的整改落实情况。各项目公司对立项 内容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通过效能监察发现和解决的 问题,建立提高企业效能的长效机制。

四、成果累累,助力提升企业质效

笔者所在公司2011年3月成立,同年7月成立纪检监察 室,2012年起公司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经过几年的实践摸 索,从效能监察实施过程和效果分析,各联系点普遍能够结 合自身实际,加强效能监察的针对性和过程监督,及时发现 问题并提出监察建议及优化改进意见,监察项目基本都实现 了“立项-监督-发现-建议-整改”的工作闭环,普遍取得了 实质性的成果。 (一)形成监察体系,构筑长效机制 公司所属各房地产项目公司围绕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及 年度重点工作如成本管理、招投标管理、进度管理、营销管 理、资本运作等生产经营工作的重点、难点确定立项内容, 2012年立项9项,2013年立项23项,2014年立项30项,2015年 立项30项,2016年立项28项。对所属各单位的效能监察项目 实行统一备案管理并跟踪督导,全面落实规范管理的要求, 改善管理效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经过一线的实施摸索,公司依据“统一要求、分级负 责”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效能监察工作机 制,形成了在企业党政领导下,由主要经营管理者负责、监 察机构组织协调和实施、主要业务部门密切配合、相关部门 及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效能监察工作体系。 同时依照上级单位下发的《效能监察操作指导手册》和 我公司《效能监察工作指南》,规范各单位效能监察工作流 程及过程管理,为有序推进效能监察工作提供了有力抓手。 (二)效能监察工作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公司通过加强对效能监察工作的领导,围绕生产经营中的 难点、重点、热点等中心工作实施效能监察,不断完善各项制 度,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管理,促进了各项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对加强项目管控,减少管理浪费和效益流失,提高管理效能 等各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南宁项目公司实施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效能监察,由效能 监察领导小组组长牵头按计划组织进行现场安全质量检查, 对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内部控制性管理、安全应急预案落实 情况等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效能监察跟踪检查,有效促进了 安全生产。天津分公司招投标效能监察通过效能监察工作组 人员直接参与招标工作等管理活动,在参与中实施监督,及 时掌握竞价管理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确 保企业重大招投标活动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中进行, 招标工作合法合规。西安项目公司通过项目管理效能监察, 推进项目公司完善五大类数十项内控管理制度,规范了公司 管理,提高了防范经营风险的能力。西南公司通过“管理全 流程建设”效能监察,依据公司管理制度及流程,总结巴中 基础设施联动房地产开发项目、成都项目投资开发管理的经 验,制作了“西南公司房地产开发全流程管理图”,以加强 公司房地产开发全流程管理为主线,按房地产开发五个重要 阶段,以及贯穿全流程的五项关键权证办理和七大重要节 点,分段详细研讨房地产开发投资与立项、产品定位、规划 设计、施工与营销、交房与物业每个阶段的重点和难点,为 西南公司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三)效能监察工作促进了企业经营中心任务的有效完 成 公司秉承“围绕中心服务生产”的原则,把握房地产开 发重要切入点,坚持把效能监察与生产经营统一安排部署。 紧紧围绕土地获取、定位决策、产品设计、项目报建、施工 建设、推广销售、入伙交付等重要节点,开展效能监察工 作,堵塞了管理漏洞,防范了企业经营风险,促进了各单位经营 中心任务的有效完成。 宜兴项目公司确定了设计优化方案效能监察,以设计部 主要工作内容为效能监察切入主线,整体设计管理水平显著 增强。通过效能监察工作的实施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如R3架 空层取消,减少土建施工费用约170万元;间接效益如R4建 筑外立面优化设计、样板区景观设计优化有效提升了产品竞 争力。同时,通过对设计-施工管理流程、设计深化管理流程 进行整改和总结,进一步保证了项目设计进程的按期完成和 设计效果的良好呈现。武汉项目公司实施了工程进度管理效 能监察,结合年度开发计划,将“合法合规性、阶段目标、 战略目标”作为效能监察核心控制点。通过扎实的基础工 作,项目B标段5#楼提前两个月达到预售条件,各个开发关 键节点均按计划顺利完成。巴中项目部实施了“商业招商运 营管理”效能监察,促进激活巴中项目全盘商业以聚集较高 人气从而达到项目商业及四期住宅实现快速销售、项目资金 快速回笼。监察过程中,主动指导业务部门及时分析和反馈 信息,下达效能监察通知书7份;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及时采取措施,提出限期整改建议7条,开盘三天住宅去化达 91%。北京物业中心确定了“应收账款”立项,对物业管理 费和租金的应收账款收缴工作进行效能监察,努力提升费用 风险的规避意识。通过全员的齐心协力,完成追缴历史欠费 45万元。

五、防范廉洁风险,浓厚企业廉洁氛围

环保督察工作计划篇3

(一)规划浪费

在我国部分地区,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相关的建设工作没有依照我国法律规定进行,更有甚者,私自更改批准后的建设方案,更改土地使用用途,私自加大或改变土地应用面积。不仅直接影响到公共建设的规划统一性,同时也变相的减少了相关建筑的使用年限,造成了严重的资金浪费。规划浪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激化程度,损害到了政府的权威。

(二)能源损耗

增强环境保护建设能力已成为当前全世界一致的发展目标。然而当前我国在建筑过程中所造成的能源损耗现象十分严重,国内大多数建筑商没有很好的执行节能减排工作,所建造的建筑物也大多不具备应有的节能能力,我国工业建筑的能源损耗问题尤其严重,所造成的水质、土地污染直接影响到了建筑周边生态的发展,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能够看出,我国建筑所造成的土地污染、原材消耗过大问题近年来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正。

(三)违规转包

我国建筑行业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同时,相关的法律建设却没有随之提升。在审计工作中能够看到,相当一部分的工程项目存在违规转包问题,更有部分项目在存在设计隐患的前提下得到了建设许可,少数建筑商在工程建造工作中私自改变建造方法以降低成本,严重侵害了工人的人身安全,同时也为项目建造的正常进行埋下隐患。

(四)资金管理

由于市场恶意竞争,部分建筑单位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在原材的选购上以次充好,内部也没有针对资金流动建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吃回扣”的现象屡有发生。在资金管理上,项目开设初期没有进行严格、科学的预算活动;在资金的使用上,存在资金挪用、非法转移等现象,部分人员通过欺诈、隐瞒的方式骗取建设资金,公有资金私有化等。

二、上述的??题的解决应对策略

(一)投资决策环节

投资决策环节作为项目的启动环节,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应加强此阶段的监督力度,对建设项目的建设目的、决策程序、建设方式进行严格监督,判断其建设是否符合我国政策规定,对项目的收益情况、资源消耗情况、市面同类型建筑数量进行严格排查,对存在违规建设的项目及时叫停,加大审计工作的公开力度,促使项目审计工作能够更为科学高效的进行。

(二)城市规划与环保环节

对于项目的后续建设一定要进行积极的监督,监察其是否违规私自占地,相关土地的使用性质是否发生了改变,是否违反原有的城乡规划进行其他建造,建设项目是否遵守环境保护的相关条款,建设过程中是否落实节能建设相关要求,所建设的建筑物是否具备基本的节能能力,通过加强此环节的监督力度,能够使城乡规划的要求得以完成,提高环境保护力度。

(三)土地与矿产政策落实环节

对于项目的土地使用情况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督,监察其本身使用土地是否符合递交的土地使用报告,是否存在土地强占现象,是否存在私自改变土地使用用途现象,在建设过程中是否存在侵害人民权益、影响社会安定现象;对于项目建设资金进行监督,监察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项目规定,资金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克扣赔偿资金、挪用公款等现象,相关的资源出让费用是否依照管家标准进行收取与管理;对于违规占地、非法侵占费用以及其他重大违规问题的项目及时叫停,切实保护人民利益不受损害;加大对于矿产、土地的保护力度,健全监察机制,完善监察体系,加大对资源管理的重视力度,维护市场公平与社会安定。

(四)施工环节

在项目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力量,对于转包现象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考量其利益分配的具体途径,以此判断其转包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现象,力保项目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对于建设过程中存在严重隐患以及违反政策规定的项目应第一时间叫停,责令其进行整改,调查问题发生的根源,明确具体的责任划分,监督整改效果;严格监察承包商是否依照原有项目策划进行建工,施工是否达到标准,内部是否设立专门的管理调度部门,项目建设是否安全规范。

环保督察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城乡规划;层级监督;政府监管

一、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概述

城乡规划督察员是指由建设部派驻指定城市执行城乡规划督察任务的工作人员,负责对派驻城市经国务院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督察。城乡规划督察员督察的主要内容包括:城乡规划审批权限问题;城乡规划管理程序问题;重点建设项目选址定点问题;历史文化名城、古建筑保护和风景名胜区保护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城乡规划督察员以组为单位开展工作,若干督察员组成一个督察组,每组负责若干城市的督察。督察工作的工作原则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到位不越位、监督不包办。城乡规划督察员的主要工作方式是参加派驻城市有关规划的重大会议、查阅相关文件、约谈知情人、赴现场了解情况、接受群众投诉举报等。对督察中发现的问题,城乡规划督察员向当地政府发出《督察建议书》或《督察意见书》。有关城市政府或有关部门对督察意见书提出的问题应限期向城乡规划督察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反馈整改结果。对不按督察意见书改正或整改不力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依照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从2006年开始,原建设部正式启动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的试点工作,截止到目前,先后分4批向51个城市派驻了68名城乡规划督察员。城乡规划督察员共发出《督察建议书》、《督察意见书》70余份,约谈地方领导百余次,得到了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一些违规调整规划、占压绿地开发建设、房地产项目违反容积率管理规定等违法行为被纠正,使城乡总体规划的实施得到有效监督,促进了规划领域的依法行政工作。

二、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的比较优势

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作为一种新型规划监督制度,与其他监督制度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解决其他监督制度无法解决的问题。

(一)创新了层级监督制度

我国《城乡规划法》设定的层级监督制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备案制度,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的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二是对下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作为的监督,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而有关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给予行政处罚的,上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出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建议有关人民政府责令其给予行政处罚。三是对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违法作出行政许可的,上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撤销或者直接撤销该行政许可。但是,由于上级政府在人力物力上的局限性和上下级政府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等客观原因的存在,现有的层级监督制度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国务院很难监督地方总体规划执行情况,上级建设主管部门也很难监管地方城乡规划部门的具体业务。而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恰恰弥补了现有层级监督制度的缺陷。城乡规划督察员常驻地方,通过列席当地政府有关规划的重大会议、查阅相关文件可以及时发现当地实施城乡规划的隐患和苗头性问题,能够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了事前监督。城乡规划督察员通过到现场了解情况、接受群众投诉举报,能够及时掌握当地实施城乡规划中的违法行为,并以《督察建议书》或《督察意见书》的方式要求地方整改,真正做到事中监督。因此,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所具备的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的优势,与《城乡规划法》所确立的事后监督制度相结合,就实现了对城乡规划实施的事前、事中与事后的全过程监督。

(二)扩大了社会纠纷解决渠道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和社会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社会纠纷不断增多,也呈上升趋势。2008年各级法院共审结行政诉讼一审案件109085件,其中涉及规划、拆迁等城建方面的案件28672件,占审结案件总数的四分之一多。由此可见,城乡规划领域已经成为社会纠纷的高发领域和社会矛盾的集聚领域。目前,全国每年发生的也在迅速增加:从1993年的8709件增长到2005年的87000件,十年时间上升了近十倍。在城市中,主流参与者往往是保卫居住环境和土地房屋产权的当地居民,而这些事件的直接导火索往往又是当地政府的违法拆迁、破坏文物古迹和其他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实施活动。如甘肃陇南事件、上海磁悬浮事件、厦门PX事件等,无不与当地政府实施城乡规划中的违法或不当行为密切相关。城乡规划督察员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受理当地群众关于城乡规划方面的投诉,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近四年的工作实践中,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有效发挥了预防和解决社会纠纷的作用。如驻西安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发现某强势单位擅自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真大寺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立即督促市政府在项目初始阶段予以制止,维护了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同时也避免了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驻福州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平息了群众对三坊七巷街区保护多达120次的上访活动。因此,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为预防和解决城乡规划领域的社会纠纷提供了一条崭新而可行途径。同时,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既是贯彻中央倡导的“健全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崭新尝试,也是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的“积极探索高效、便捷和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的有效形式。

(三)体现了服务型政府理念

自从2004年中央正式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之后,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而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切实转变执法模式和方式,要从过去的压制型执法模式向回应型执法模式转变。回应型执法模式就是以非强制、人性化的执法行为为主要方式,以增进彼此信任和实现社会合作为主要目的,以整合行政机关的权力资源和行政相对人的社会资源为基本内容,以柔性化和人性化为其特点。在具体执法方式上,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充分运用指导、引导、劝告、说服、协商、沟通和工作建议制度等执法手段。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做到了监督与服务的结合,寓监督于服务之中。一方面城乡规划督察员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派驻城市实施监督,监督当地切实执行好城乡规划,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另一方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选派的城乡规划督察员都曾在规划领域的领导岗位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规划管理专业知识和经验,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当地政府提出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建议。如驻昆明的城乡规划督察员针对该市三任规划局局长先后落马,指出了该局在规划审批程序和容积率的修改方面存在自由裁量权过大等问题,主动陪同昆明规划局赴其他城市学习先进的规划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了规划管理机制。再如驻南京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向南京市政府提出了加强南京老城南地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建议,并与之共同探讨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工作思路。在城乡规划督察员的积极推动下,南京市规划、房产、国土、水务及各区政府都开始重视城市规划工作。

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充分发挥了柔性执法的作用。城乡规划督察员在开展工作中非常注重沟通技巧,既充分肯定派驻城市在规划管理工作中的成绩和做法,又积极协助地方规划部门探索解决一些规划管理上存在的难点问题,使地方政府切身感到城乡规划督察员对加强和规范规划管理是一种促进和帮助。城乡规划督察员还建立了与各城市政府畅通的沟通渠道,注重加强与城市政府的信息沟通和重大问题的协商。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还设计了灵活多样的监督方式。一是对情节较轻的违法违规行为或对规划实施影响较小的问题,城乡规划督察员起草《督察建议书》送达相关城市人民政府,同时抄送其同级人大常委会、省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并抄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是对情节较重的违法违规行为或对规划实施影响较大的问题,城乡规划督察员以组为单位集体研究起草《督察意见书》并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稽查办。《督察意见书》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稽查办商相关司局并报部领导批准后由督察组向相关城市人民政府发出,抄送其同级人大常委会和省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督察意见书》明确要求被督察对象在20个工作日内向督察组反馈意见。三是对于情节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或对规划实施造成重大影响的问题,需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直接查处的,督察组及时向部稽查办提交书面报告。

(四)行政成本低

当前,为了加强对地方政府的层级监督,国家各个部委都相继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层级监督制度。经国务院批准,2006年7月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建立;从2006年7月开始,原国家环保总局和现环境保护部相继设立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华北六个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与国土、环保部门设立的层级监督机构相比,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具有行政成本低的优势。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设立国家土地总督察1名,兼职副总督察1名,专职副总督察1名;在国土资源部设立国家土地总督察办公室;由国土资源部向地方派驻9个国家土地督察局,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为正局级。按照《关于印发〈总局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组建方案〉的通知》规定,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为国家环保部门派出的直属事业单位;每个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的编制为30至40个。因此,为了实施土地督察制度和环境保护督查制度,国家必须负担机构、编制、经费等比较大的行政成本。而相比而言,实施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既不需要设立新的管理机构,也不需要增加编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派出的68名城乡规划督察员全部为从事过规划管理工作的离退休及已退出现职岗位的人员。实施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的行政成本,主要是城乡规划督察员的办公经费和工作津贴。长期以来,在我国行政管理实践中普遍存在一个突出问题:一旦要加强某个方面的工作就要新设一个机构,增加一定的人员编制。这也是我国历次政府机构改革走不出“膨胀-精简-再膨胀-再精简”怪圈的重要原因。其实,增加机构、编制和真正做好监管工作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从世界范围内看,政府监管效果比较好的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国家政府规模都比较小,而我国尽管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政府机构和最庞大的公务员队伍,但是政府监管效果却差强人意。在建立和实施层级监督制度过程中,在能够取得同样的政府监管效果的前提下,行政成本越低,方案越可行。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既具有创新层级监督制度、扩大社会纠纷解决渠道、体现服务型政府理念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又具有行政成本低的长处,因此是一种优良的制度设计。

参考文献:

1、席恒等.社会转型与公共管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王春业.论柔性执法[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10).

3、王占洲.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政府监管原则[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4).

4、王希,杜宇.我国已向51个城市派驻城乡规划督察员[N].中国信息报,2009-07-01.

5、中国法学会.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08年)[N].法制日报,2009-06-03.

环保督察工作计划篇5

记者:您认为《规范》的正式实施对今后的土地督察进行会产生怎样的意义?

徐绍史:在我国土地督察制度已经施行了一段时间,虽然在各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但是确实从土地督察的制度化、规范化方面有待改进和提高。现在《规范》正式实施,会使我们工作的效率更高、更加系统化和有章可循。《规范》的实施不仅从方法、流程、时限等方面明确了土地例行督察工作的细节要求,更使土地例行督察工作更加透明化。

记者:土地供应现在已经成为地方财政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成了滋生腐败的重要环节。《规范》的实施是否可以有效遏制土地供应环节产生的暗箱交易呢?

徐绍史: 这方面的效果将会是非常明显的。《规范》要求我们的土地例行督察工作将实现常态化,覆盖的范围会越来越广,并且对督察结果要进行复核的。土地例行督察将采取非属地管理,这就避免了在督察工作中很多不必要的干扰。对于督察过程中发现的轻微违规问题和需要转交的土地违规违法案件,督察局可及时向地方人民政府提出自行纠正事项或改进建议;对于发现的重大土地违规违法问题,应及时专报国家土地总督察、副总督察。

记者:中国虽然幅员辽阔,但人均国土占有面积却比较少。保住有限的土地是我们中华民族生存的根本。您如何理解中央关于建立土地督察制度的战略意义呢?

徐绍史:国家土地督察制度的建立,正是为了保证中央职权的有效实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项制度的建立为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职权,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实验,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土地政策在目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调控手段。为此,就必须有一个保证土地调控政策有效实施的机制,做到令行禁止。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应运而生,成为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举措。

记者: “18亿亩红线”还要不要坚守?是个曾经被广泛争议的话题。您作为国土资源部的部长,是如何看“18亿亩红线”的呢?

徐绍史: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这是我国的土地国情,且短期内难以改变。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在保障科学发展和保护耕地红线两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期,人口还在继续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土资源的需求将持续上升,特别是一大批新上的“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项目需尽快落地,土地供需矛盾尖锐。空前严峻的资源压力警示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好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关系,一方面坚持保障科学发展,以土地供应政策和利用方式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坚持保护耕地红线,牢牢守住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安邦立国的根基。

记者:严格保护耕地、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任务非常艰巨。我们有什么具体措施?

徐绍史:今年3月至11月,国土资源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了“保增长、保红线”行动,一方面密切跟踪土地调控政策实施的新态势,对土地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掌握扩大内需、支持灾区重建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相关土地政策执行效果,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形成制度创新成果;另一方面,依法维护土地管理秩序,强化土地监管,坚决纠正违背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供地、搭车用地、侵害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等问题。对涉及用地面积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土地违规违法问题,督促地方政府切实整改,严肃查处。开展“双保行动”,就是为了提高统筹保障和保护的能力,实现保障科学发展和保护耕地红线的有机统一。

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需要优先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计划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一是扩增量。今年已适当增加了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用于安排公路、铁路、机场、水利、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和民生用地;二是挤存量。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积极盘活存量用地,特别是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的土地;三是调结构。严格执行土地供应政策特别是禁止和限制供地目录,调整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优化土地利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四是快审批。主动参与新增国家投资项目的前期论证,进一步加快用地预审,适当扩大先行用地范围。建立土地审批快速通道,提高供地效率。

记者:在土地调控方面,土地规划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徐绍史: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需要加强和改善土地调控。加强土地政策与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的协调,从土地规划、计划、审批等手段入手,在土地供应总量、结构、布局、时序等方面积极参与调控。严格落实《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保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认真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在确保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和严控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的基础上,把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叠加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去,加强规划的统筹和管控作用。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农地农用,农地“农民”用。完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实行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差别化计划管理。

记者:在承包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如何保证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

徐绍史:当前,要高度警惕一种倾向,农村缺钱、城市缺地,两者一拍即合,大量农村土地继续流向城市。当前更要注意,在承包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权力、资本、宗族强势甚至黑恶势力巧取豪夺,侵害农民权益。要特别关注这些苗头和倾向,及时予以解决,使改革始终在依法规范的轨道上前进。

记者:现在很多农民都失去土地,有些地区也正在开展城乡统筹的实验,土地换户口又让更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您如何理解新形式下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呢?

徐绍史:要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和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计划、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四条线不能碰。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耕地实行先补后占,确保占补平衡。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研究。改革完善征地制度,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要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开展农村土地整治能够更加有效地驱动农村消费需求,还能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要充分发挥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平台作用。实践证明,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建设性地保护了耕地,保障了发展,这项工作有规划,有资金,有经验,大规模推进恰逢其时。

记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真正消除,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却又出现了非理智的繁荣,最近各地又不断涌现出新的“地王”。地价推高房价的论调再次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对此您怎样解释?

徐绍史:国土部门正在对不断变化的土地市场密切关注,特别是对不断出现的“地王”进行跟踪分析。对批而未用等违规、违法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在保障土地供应的同时,我们要坚决遏制“两高一资”、产能过剩、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上马。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也出现了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下半年工作要重点关注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我们必须防止以土地整治为名扩大建设用地,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要防止理解上偏差、操作上失范和违背民愿民意。各地都在决战第三季度,征地拆迁、项目开工建设等将会非常集中,对乘机圈地、搭车用地等行为要予以密切关注。对新老规划的衔接、先行用地的扩大、批而未用土地的盘活等,各地一定要跟踪评估,千万不要出现乱象。坚决遏制违规违法用地。

记者: “土地价格过高是目前的高房价的最直接原因之一。”这是目前房地产市场普遍表述的一个的观点。之前国土部给出的地价平均占房价23.2%的比例,又遭到广泛质疑。您对此如何看待?

徐绍史:由于地王在各个城市不断出现,使得一些开发商、媒体不断宣扬地价是推高房价的主因。其实“地价推高房价”本来就是个伪命题。去年怎么没有地王?同样的地块,同样的起拍价,去年流拍,今年成了地王。这又如何解释?这次的调查再次说明了地价跟高房价的确没有直接关系。我们给出的统计数据是完全站得住脚的。

记者: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实施的扩内需措施,对长期的土地政策是否有一定的冲击?会不会因此又出现大肆圈地的现象?

徐绍史: 我们要扎实推进“保增长、保红线”行动。要优先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今年已适当增加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用于安排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和民生用地。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积极盘活存量用地。严格执行土地供应政策特别是禁止和限制供地目录,调整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优化土地利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进一步加快用地预审,建立土地审批快速通道。

在土地供应管理上,一方面密切跟踪土地调控政策实施的新态势,及时掌握扩大内需、支持灾区重建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相关土地政策执行效果,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形成制度创新成果;另一方面,依法维护土地管理秩序,强化土地监管,坚决纠正违背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供地、搭车用地、侵害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问题。

记者:现在的土地督察与执法虽然有了专业的队伍和制度,但是如何才能在这么广大的国土上完成好执法督察工作呢?

徐绍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土地执法监管,构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土地执法的共同责任机制。改进监督手段,建立卫星遥感数据全国 “一张图”,将审批、供应、使用、补充、执法监察等业务系统整合为计算机网络综合监管平台,实现“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严格土地违法问责。保持专项督察力度,对耕地保护不落实、征地补偿安置不到位、违反土地供应政策等重大问题坚决纠正,严肃查处。

记者:您认为土地管理制度以及土地督察的不断深化,对我们国家的意义何在?

环保督察工作计划篇6

城乡规划是保护和管理城乡空间资源、引导和调控城乡建设的法定文件,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部调整和完善了《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明确了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编制要求。此后,各地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城乡规划编制,我国城乡规划体系日趋健全,城乡规划审批程序逐渐完善,城乡规划覆盖率迅速提高。然而,城乡规划实施情况却不理想,违反法定城乡规划进行建设的现象时有发生,引发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一些城市随意扩大建设规模,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屡禁不止。近年来,随着全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城市占地规模迅速扩张。利用卫星遥感监测进行检查发现,近几年新增建设用地中有相当一部分用地突破了城市总体规划划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城乡建设呈现出无序蔓延的趋势。如:有的城市违反法定规划,擅自批准开工建设;有的城市违反法定程序,随意调整规划,违规越权审批;有的城市未经科学论证和履行程序,违规进行重大建设项目的选址,损害公共利益,影响长远发展。

(二)一些历史文化名城重开发、轻保护,致使历史文化遗产遭到破坏。有的历史文化名城为追求经济利益,拆真古迹、建假古董;有的历史文化名城穿城修路,严重破坏历史文化街区,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三)一些城市忽视风景名胜区保护,造成自然生态和景观资源迅速退化和消失。有的城市在风景名胜区内开山采石、乱搭乱建,严重破坏自然景观;有的城市将风景名胜区管理权、经营权出让给企业,进行超强度开发,致使景区环境恶化。

(四)一些城市变更规划、大拆大建,资源能源浪费严重。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中的资源能源浪费日益严重,因浪费造成的损失逐年上升。一些城市采取变更规划、拆建房屋的方式来盘活原有土地,城市房屋建筑寿命普遍较短,平均不到30年,仅为设计寿命的一半;个别城市甚至出现了拆除未满服役年限高层建筑的现象,加剧了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

上述问题反映出现行城乡规划监督机制存在着薄弱环节:一是缺乏层级的监督手段。在派驻督察员以前,各城市政府既是规划的执行者,又是监督者,等同于依靠城市政府自觉遵守规划,约束力较弱,给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二是缺乏事前事中监督机制。城乡空间布局一旦定格就很难改变,必须科学规划并严格实施;历史文化遗产、风景名胜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旦破坏就很难复原,必须事先对破坏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但长期以来,上级对下级城市规划各个环节的监督以事后查处为主,事前和事中监督相对较为薄弱,待问题曝光并调查处理时,往往已经造成较大损失。

为强化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避免和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将会出现或已经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需要进行规划监督体制机制创新,建立一种快速反应、及时处置的监督机制。基于上述认识,我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开始了对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的探索。

二、城乡规划督察工作预警作用分析

(一)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是一种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违法违规行为的预警机制。

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是一项新的监督制度,其核心内容是通过上级向下级派出城乡规划督察员,依据国家有关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相关政策,以及经批准的规划、国家强制性标准,对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管理工作进行事前和事中的监督,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违规行为,保证城乡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督察员长期驻在被督察城市,通过参加会议、调阅文件、现场踏勘等方式进行旁站式监督,可以实时掌握各地城乡规划执行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各项强制性指标的落实情况,是对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有益补充。

二是督察员可以不受派驻地行政机构制约,独立、公正地提出对规划执行的监督建议和意见。因此,督察员制度是制约违法违规行为的重要手段,强化规划权威性、严肃性的重要力量,是防止规划主管部门被动违规的有力措施。

三是督察员都是规划领域的专家,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类违规行为,还可以从专业角度提出建议和意见,从而推动地方规划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有利于促进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从制度设计方面来看,规划督察员制度将规划实施监督关口前移,建立了一种事前预防、事中制止的预警机制,从源头上防止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避免损失和浪费,是推进我国城乡规划实施与管理的重要抓手。

(二)实践证明城乡规划督察工作能够发挥防患于未然的预警作用。

20世纪初,西方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出现过城市无序蔓延、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都有国家规划师或国家规划督察员对城市的规划进行技术把关,将事前的监督和事中的监督结合起来,有效保护古建筑、历史街区、风景名胜资源这些不可再生的脆弱资源。近年来,我国四川等省市派出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的试点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我部从*年开展规划督察员试点工作,目前已向34个城市派出了50名城乡规划督察员。两年来,部派城乡规划督察员试点工作运作良好,已经与地方现行规划管理体制顺利对接,实现了对城乡规划实施的严格监督,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有效制约,对地方规划管理工作的有力推进。主要包括:

一是遏制违法违规苗头。督察员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及时发现并制止违法违规行为。自*年9月以来,城乡规划督察员约谈地方领导上百次,发出督察建议书和意见书几十份,对发现的问题苗头及时警示和提醒。督察员发现的问题大部分已经引起高度重视,许多问题开始被重新研究;多数违规行为被制止于萌芽状态,有效控制了重大违规案件的发生。如:督察员发现并纠正了某建设项目设计超过国家级风景区控制限高的问题,由此控制了另外多起超高建筑的建设,保护了风景名胜景观;督察员发现某房地产开发项目违反规划控制条件,占压用地红线外的山体和绿化带进行违规建设。督察员对此及时进行制止,避免了重大损失。督察员发现某建设项目设计严重突破沿江控高规定,一旦建成,将对沿江风光带等风景名胜资源造成较大损害,立即与分管市长协商暂停建设,促使该项目重新论证。

二是增强地方政府对规划严肃性权威性的认识。通过督察员的努力,地方政府主要领导普遍对执行好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表示一定要自觉树立规划的权威,做到“动土必有规划”、“一张蓝图管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他们高度重视督察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多次主动约见督察员,虚心征求意见、认真制订整改措施。

三是提高地方规划管理部门的执行力。通过两年的实践,地方规划主管部门认识到督察员制度能够进一步促进规划部门依法行政,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一些城市在督察员的帮助下,统一了市级规划管理权、收回了规划执法权,理顺了规划管理体制。一些城市虚心接受督察员的建议,加强内部监督机制建设,加快编制规划管理条例;一些城市强化“四线”和规划强制性条款的严格实施,落实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

实践证明,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符合我国现阶段快速城镇化的国情,可以对违法违规行为从源头上进行预防和制止,对建设活动各方主体从思想意识上进行提醒和警示,对规划主管部门从工作效能上进行提高和强化,能够发挥防患于未然的预警作用,是城乡建设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进一步发挥城乡规划督察工作预警作用

环保督察工作计划篇7

一、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1、流域各乡镇(区)、县直相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对年以来实施养殖业污染整治、工业污染整治、生活垃圾污水处理、饮用水源保护等在内的综合整治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自查自纠,着重对照文下达的流域综合整治任务,计划未完成或今年流域环境整治全面检查发现的问题未按时整改到位的,进行认真分析原因,提出具体措施、整改时限和责任主体,形成自查报告,并于11月20日前分别报县监察局、流域整治办(设在县环保局)。

2、县环保、经贸、国土资源、建设、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要认真对照环境保护“一岗双责”的有关要求,自查本部门的履职情况,实事求是地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同时,从本部门职责出发,对各乡镇(区)落实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任务情况进行评价,并形成评价报告,于11月20日前分别报县监察局、流域整治办。

3、11月下旬,县将组织环保、监察等部门对各乡镇(区)及县直职能部门落实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履行环境保护“一岗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由县环保局汇总后起草自查情况报告,审核后于12月5日前报市监察局。

二、突出检点,精心组织专项监察

1、按照分级监察的原则,在12月上旬由县监察局牵头,组织开展对各乡镇(区)及县直职能部门落实重点流域水环境整治情况以及履行环境保护“一岗双责”情况进行督查,检点内容:流域各乡镇(区)自查工作情况、整改工作情况以及辖区交界断面、入干流支流断面水质状况;县直各职能部门自查工作情况、整改工作情况,以及对各乡镇(区)落实整改任务的指导和监督情况。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并形成督查报告,于12月10日前报市监察局和县政府。同时,要认真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迎接12月中旬市监察局对我县重点流域水环境整治方面履职情况以及整治任务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

2、在实施专项监察过程中,县监察局要认真梳理自查自纠、重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并根据情况需要,在报县政府批准后,依法作出监察决定或提出监察建议。2012年月日前,流域各乡镇(区)及县直职能部门对监察决定或监察建议所提的问题,要认真制订整改计划,明确整改的内容、目标、时限、责任人,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整改效果。

3、2012年月15日前,县监察局要形成专项监察情况报告报市监察局及县政府。

环保督察工作计划篇8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灵裕承”为你整理了这篇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

为切实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快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根据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的反馈意见,制定本整改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大力实施新一轮“158”碧水蓝天工程,高标准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打造“世界五金之都 品质活力永康”提供更优质的生态环境。

二、工作目标

(一)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地表水水质稳步提升,全市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PM2.5年均值稳定达到3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天数比例稳定在90%以上。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治水、治气、治土、治废各项工作任务。

(二)高标准整改督察反馈问题。根据督察反馈意见,列出问题清单,明确牵头部门,制定整改措施,明确目标、倒排进度、落实责任、限时销号,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取得实质性成效,高质量完成整改。

三、主要措施

(一)以高度负责的政治担当,坚定不移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全力以赴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

1.坚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原则。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制度,推动各部门单位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全面实施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形成自觉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的常态化机制。

2.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督查考核机制。健全完善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将环境保护纳入绩效考评,增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

(二)以锲而不舍钉钉子的精神,用最坚决的工作力度,全面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1.持续打好治水攻坚战。坚持综合整治的原则,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大力实施治水工程,强化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发挥治水办牵头抓总的作用,全面深化“河长制”,继续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深入开展生态廊道建设。开展章店国控断面走航分析,制定“一点一策”治理方案,继续开展入河排污口和不稳定支流整治。定期对镇(街道、区)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预警。加强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污水处理厂扩容和清洁排放改造。

2.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综合施策、重点突破,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整治,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发挥蓝天办统筹抓总的作用,建设蓝天保卫协同指挥平台,统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全面实施细颗粒物和臭氧“双控双减”,巩固蓝天保卫三年行动成果,争创省级清新空气示范区。深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治理,重点推进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化工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综合整治,出台实施《五金涂装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三年行动方案》,严厉打击污染物直排、偷排漏排和不按规定使用废气治理设施等违法行为。健全施工场地扬尘管理机制,推广装配式建筑,着力提高城镇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完善“秸秆换肥”收贮运服务体系,加强禁焚宣传和执法力度。加强油品质量监督检查,进一步保障油品质量。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加强柴油货车超标排放治理,加快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

3.持续打好治土清废战。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进一步发挥治土办牵头抓总的作用,保障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分类实施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用途管控和治理修复。加强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形成动态更新的全市污染地块名录,开展重点污染地块修复。扎实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建立健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治理体系,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推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五步法”模式。全面提升垃圾处置能力,提高餐厨垃圾终端处置利用率,提高农村生活垃圾“三化”处置中心和资源化处理站处置效率,加快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容项目。加强危险废物处置和监管,深化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处置方式方法改革,推广小微企业危废处置“12369”模式,在城西新区区块、古山区块新建2个收运中心,建设覆盖全市的小微企业危废收运平台。

4.大力推进智慧环保建设。建好用好“智治”平台,加快推进全市蓝天保卫综合指挥应用建设,完成空气污染智能预警、工地扬尘联网监管、秸秆焚烧高空瞭望等功能模块,力争生态环境数字智治。深化“智慧环保”综合运用,以“四个一”工程推动审批、执法、监管、信访等数字改革,提高工作效率。

5.深化环保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行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制度。紧扣“一窗受理”,落实“代办制”。强化环评中介机构管理,实施信用评价和量化考核。

(三)以最强硬的整治手段,坚持不懈走绿色发展之路,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1.持续推进“美丽工厂”创建。在原创建基础上,再完善、再提升,全面推进“美丽工厂”创建,力争经过三年努力,全市工业企业环境面貌有效改善。

2.加快小微企业园区建设。全面实施“低散乱危”块状行业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大力推动小微企业园区建设,培育形成产业特色明显、规模效益显著、资源利用高效、功能配套完善、服务管理规范的小微企业园区。

3.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严格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要求,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应急管理,推进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采取污染整治、生态修复与建设、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等综合性措施,有效改善水源水质,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开展8个“千吨万人”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巡查治理,提高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水平。定期进行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入库河流水质考核,落实生态补偿制度。

(四)以生态环境安全为底线,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全面建设美丽永康。

1.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全市生态保护红线的监管,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管控要求,规范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差别化的区域开发管理政策。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谋求发展与生态的平衡。

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的创建。着力于“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制度”六个方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到2021年底,力争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到2024年底,全市生态文明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要求,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由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永康市迎检和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整体推进,下设协调联络组,负责协调推进、督促落实整改工作,确保整改到位。各镇(街道、区)及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本部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以“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为原则,加强统筹协调,落实整改责任,强化督促检查,层层传导压力,形成“联络组统筹、各部门配合”和“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整改工作格局。

(二)坚持标本兼治。突出问题导向,实施清单化管理,对照督察反馈意见,坚持效果导向,逐项明确整改目标和完成时限,实行表格化、清单式闭环管理。对能够立即解决的,立行立改;问题复杂一时无法整改的,明确阶段性目标、限时销号;对需长期坚持整改的,持续发力、务求实效。注重举一反三,在抓好集中整改的同时,着眼常态长效,将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和工作机制形成制度规范加以落实,切实提升工作成效。

(三)严格专项督查。建立层层跟踪督办机制,确保整改工作无死角、零盲区。市整改协调联络组倒排时间,通过专项督查、明察暗访和“回头看”等工作措施,强化跟踪问效。

(四)严肃责任追究。强化问题整改责任追究,对整改措施不力、敷衍应付、弄虚作假、问题反弹的,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切实做到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到位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

(五)强化信息公开。全市整改方案和整改情况及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格局。

永康市贯彻落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具体问题整改措施清单

一、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显著进展和成效,但对标对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本要求,对标对表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殷切期待,工作仍存在短板,一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亟待解决。(一)浙江省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放松心理,有的工作抓得不够紧,有的工作推进不够实,有的“新官不理旧账”。特别在统筹协调、严格要求、责任担当和久久为功方面还存在差距。(二)近年来,浙江省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治水治气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工作开展不够平衡,尤其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一些地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成为美丽浙江大花园建设的突出短板。(三)浙江省一些地方和部门落实环保责任不到位,“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机制尚未真正落地,一些领域和行业生态环境问题亟待引起重视,特别是部分生态涵养区毁林垦地问题突出,生态破坏严重,必须严肃查处,加快推进整改。

责任单位:各有关部门,各镇(街道、区)。

督导单位:市委督查室、市府办综合督查科。

整改时限:持续整改,长期坚持。

整改目标: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补齐存在的工作短板。

整改措施:

(一)出台《永康市有关单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进一步健全职责清晰、分工合理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体系。各相关部门每年向市委、市政府报告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情况。

(二)全面深化治理涉气涉水环境问题,取得污染防治攻坚战新胜利。全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美丽工厂”创建等活动,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环境幸福指数。

(三)依据《永康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文件要求,强化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职责,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行为督查机制,加强行政督察、执法检查,通过畅通公众监督举报渠道、建设环境损害曝光平台、推进环境公益诉讼等,强化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行为的监督。

二、近年来浙江省城市用地普遍紧张,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面对这种矛盾,有的地方不是在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上下功夫,而是瞄上生态用地,既降了成本,又走了捷径,但牺牲了环境。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镇(街道、区)。

督导单位:市委督查室、市府办综合督查科。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长期坚持。

整改目标: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加强日常监管,严格用地审批。

整改措施:

(一)加大低效用地改造力度,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缓解用地矛盾。

(二)推进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加强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日常监管,建立常态化执法监管机制。

三、浙江省地少人多、产业发达,以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为主的固体废物产生量较大。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整治不彻底,一些新的违规倾倒问题仍在发生。2017年以来,国家多次出台文件,要求彻底排查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但浙江省有的地方排查整治流于形式,甚至瞒报历史形成的垃圾堆放点,导致污染问题解决不到位。

责任单位:市综合执法局、生态环境永康分局、市卫健局、市农业农村局,各镇(街道、区)。

督导单位:市委督查室、市府办综合督查科。

整改时限:2021年12月31日前。

整改目标: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建设正规垃圾堆放点。

整改措施:

(一)全面完成本轮中央环保督察中发现和信访反映并核实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并加强事后跟踪督查,防止反弹。

(二)深化推广一般工业固废“五步法”和小微企业危废处置“12369”模式,进一步推进工业固废、危废规范化处置。

(三)畅通处置渠道,新建2—4个垃圾处置点,进一步推进规范化处置。

四、浙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进入深水区,留下的多是难啃的“硬骨头”,需要各方面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强化责任担当。但一些地方和部门攻坚克难的决心不够,导致一些重点难点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明确,对已关闭废弃矿山进行生态治理,到2017年底,治理率达到90%以上。但原国土资源厅以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未征询意见为由,两年多时间没有推进落实矿山治理任务。直到2016年10月,才对废弃矿山治理工作进行部署,并将治理范围擅自降低为“铁路、县级以上公路、河道两侧可视范围现存1223个废弃矿山”。即便如此,任务完成情况也不乐观,应于2018年底前完成的531个重点治理废弃矿山,至检查时仍有164个未完成治理,其中33个尚未开工。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镇(街道、区)。

督导单位:市委督查室、市府办综合督查科。

整改时限:2022年12月31日前。

整改目标:根据《浙江省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6—2020年)》,完成已关闭废弃矿山的生态治理。

整改措施:

(一)根据《浙江省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16—2020年)》,对废弃矿山治理情况进行排查梳理,形成问题清单。

(二)邀请专家对未治理的废弃矿山进行实地踏勘,对符合自然复绿要求的出具自然复绿意见,需工程治理的编制治理方案,在整改时限内完成治理。建好“一矿一档”档案。

五、毁林垦地严重破坏生态。2015年4月,浙江省《关于切实加强涉林垦造耕地监管工作的通知》(浙发改农经〔2015〕252号)明确了涉林垦造耕地的有关要求。但检查发现,近年来,全省部分县(市、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还不够坚定,违规在省级以上公益林、生态保护红线、高山顶部等禁止选址范围立项审批涉林造地项目,导致大量林地破坏,局部水土流失严重。省市两级自然资源部门验收抽查复核把关不严。2018年9月,浙江省原国土资源厅、原林业厅发文要求对涉林造地项目开展全面自查清理,对2018年8月31日前已经立项且已动工但不符合选址要求的涉林造地项目,要予以撤销并做好复绿和生态修复工作。但两部门对清理整治工作督导不够,部分市县继续我行我素。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镇(街道、区)。

督导单位:市委督查室、市府办综合督查科。

整改时限:2021年12月31日前。

整改目标:对2015年以来立项的涉林垦造耕地项目进行清查梳理,完成问题项目整改。

整改措施:

(一)对照《关于切实加强涉林垦造耕地监管工作的通知》(浙发改农经〔2015〕252号),对2015年以来立项的涉林垦造耕地项目进行自查。对不符合“十个范围”的项目,未动工的调整立项范围;已实施的分类完成整改方案的编制,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森林植被;已验收入库的核减新增耕地指标。

(二)严格垦造耕地项目立项选址审查,加强项目实施监管,科学施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

六、随机抽查衢州、金华、丽水等地33个涉林造地项目,26个项目部分区块位于禁止选址范围。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镇(街道、区)。

督导单位:市委督查室、市府办综合督查科。

整改时限:2021年12月31日前。

整改目标:对2015年以来立项的涉林垦造耕地项目进行清查梳理,完成问题项目整改。

整改措施:

(一)对照《关于切实加强涉林垦造耕地监管工作的通知》(浙发改农经〔2015〕252号),对2015年以来立项的涉林垦造耕地项目进行自查。对不符合 “十个范围”的项目,未动工的调整立项范围;已实施的分类完成整改方案的编制,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森林植被;已验收入库的核减新增耕地指标。

(二)严格垦造耕地项目立项选址审查,加强项目实施监管,科学施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

七、金华157个和丽水444个造地项目在清查过程中无一因不符合选址而撤销。随机抽查发现,金华市磐安县尖山镇新宅村等7个项目和丽水市庆元县五大堡乡北坑村等14个项目,均存在违规选址问题,部分项目已通过县级验收。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镇(街道、区)。

督导单位:市委督查室、市府办综合督查科。

整改时限:2021年12月31日前。

整改目标:对2015年以来立项的涉林垦造耕地项目进行清查梳理,完成问题项目整改。

整改措施:

(一)对照《关于切实加强涉林垦造耕地监管工作的通知》(浙发改农经〔2015〕252号),对2015年以来立项的涉林垦造耕地项目进行自查。对不符合 “十个范围”的项目,未动工的调整立项范围;已实施的分类完成整改方案的编制,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森林植被;已验收入库的核减新增耕地指标。

(二)严格垦造耕地项目立项选址审查,加强项目实施监管,科学施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

八、减肥减药不严不实。2015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发文,要求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工作;2018年国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太湖流域等重点区域“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3%以上”。但检查发现,浙江省取土检测数量明显不足,除少量配方肥通过政府招标统一采购供应外,大多数农户仍可购买非配方肥。2019年全省配方肥及按方施肥覆盖率不到50%,但各级农业部门上报覆盖率普遍在90%以上。另外,农药减量工作缺乏资金保障,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数量大幅萎缩。一些地方在上报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时还偷换概念,以规模种植大户自主防治代替专业化统防统治,数据严重失实。2019年,杭州市萧山区水稻种植面积10万亩,由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实施病虫害防治的不足5000亩,实际覆盖率仅5%,但上报覆盖率却为60%。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镇(街道、区)。

督导单位:市委督查室、市府办综合督查科。

整改时限:2022年12月31日前。

整改目标:加大减肥减药工作力度,深入开展“肥药两制”改革,提高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覆盖率。

整改措施:

(一)深入开展“肥药两制”改革,推行肥药实名制购买、定额制施用,实行农资购用回全程闭环管理,努力实现减肥减药的既定目标。

(二)扩大“浙样施”规模主体覆盖率,全域推广“浙样施”智慧施肥APP,增加按方施肥、科学施肥覆盖面,转变农户施肥习惯。

(三)出台完善相关补助政策,推广秸秆换肥、水肥一体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等技术,实施省沃土工程项目及标准农田地力培肥项目。

(四)强化农田末端减排能力建设,持续推进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建设,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运维质量。

九、浙江省部分区县统计部门在统计化肥、农药数据时未按要求开展“全面统计”,也未会同农业部门组织村级调查,仅由区县统计人员根据农作物播种面积进行估算,省市统计部门对异常数据也未开展有效审核,导致减量数据长期虚高。

责任单位:市统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镇(街道、区)。

督导单位:市委督查室、市府办综合督查科。

整改时限:2021年6月30日前。

整改目标:按国家统计制度,根据省、金华市统计工作要求,实施化肥农药全面统计,科学研判化肥农药增减变化走势。

整改措施:

(一)落实化肥、农药统计制度方案。严格执行国家全面统计报表制度以及省、金华市统计局工作要求,布置落实农业农村统计2020年年报及2021年定期报表制度,扎实推进基础数据村级起报工作。

环保督察工作计划篇9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会议,正式下派我部第一批城市规划督察员,这个会议既是培训会也是动员会。在此,我讲几点意见。

第一,建立规划督察员制度的紧迫性。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每年大概有1300万到1500万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城镇化进程目前刚进入高潮阶段,完成这个过程预计需要30到40年的时间。这几十年是我国城乡建设力度最大的时期,每年新建建筑量是20亿平方米,几乎比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建筑量总和还多。世界最大的起重机公司总经理曾对我说,全球每年需求的起重机是16000台,中国就用了10000台。可见,世界的建筑市场有一半在中国。同时,这几十年也将是我国消耗资源、能源量最大的时期。我国用了世界上42%的水泥,而水泥的原料又来自于开山取石,这就意味着今后几十年是我国城乡地理风貌和生态环境格局变化最大的几十年。这几十年如果把不该挖的山挖掉了,把资源破坏掉了,我们就将愧对下一代、愧对我们的民族,甚至愧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因为我们有许多遗产和生态物种资源不仅是中国所有,而且是全球唯一的,被誉为“人类的共同财富”。

大家都知道,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苏州召开了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在这个大会上要完成中央交给的两项任务。第一项,就是高句丽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第二项就是修改教科文组织形成的凯恩斯决议中“一个国家一年只能申报一项世界遗产”的限定。这个决议是几年前在澳大利亚的凯恩斯市签定的,由于遗产大国和小国都赞成凯恩斯决议,改动的难度很大。我们认为这个决议对发达国家适用,但对中国不适用。中国现在正处在一个快速城镇化的阶段,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中国申请更多的世界遗产,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遗产,主动让国际社会来监督我国的遗产和生态保护。如果限制中国申报遗产,结果很有可能就是人类社会所共有的、独一无二的世界遗产由于没有受到国际社会的监督和保护,逐渐变成水泥,变成建材,最终失去其保护价值。最后,成员国代表认同了我们的观点,全体支持我国的建议,使得我们顺利修改了凯恩斯决议。这项任务的核心意义是什么?就是要认识到在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期,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的紧迫性。

由此可见,我们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是应运而生的。所谓“时势造英雄”,在座的各位城乡规划督察员就是时势所造的英雄,而且是生而逢时,因为在城镇化发展的这个阶段,英雄恰好有用武之地。你们的历史使命就是保护那些不可再生,但保护后可以绵延不断永续利用,而且还能不断增值的宝贵资源。还要从“节水、节地、节能、节材、节约矿产资源”方面入手,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角度对城乡规划进行监督。这也就是时代的需求和建立这项规划制度的紧迫性。

第二,建立规划督察员制度的合理性。

一是必须建立越级检查的监督机制。任何一项合理、有效率的行政管理制度必须坚持两项原则,一是传达布置任务必须是从上到下,不能越级进行;二是检查落实任务的完成情况,必须越级进行。这是200多年来管理学上的一个经典理论。检查工作必须越级,越级检查才能发现中间层次是不是贯彻执行了中央政府的指令,贯彻程度如何。我国16年前制定的《城市规划法》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没有做过任何修改。而上世纪初同样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的英国每4、5年就要修改一次规划法。我们现在为什么要修改《城市规划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缺少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没有一种越级的监督机制。所以在实践中,往往某个城市总体规划的设计是合理的,或某个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是科学的,但执行情况却不尽理想,甚至南辕北辙,完全背离了规划的要求。规划实际上是在对环境进行了充分评估后,规定了一定时期该地域的用地布局、交通布局以及其他空间布局和发展政策,其本身就是一种成熟的环评。比如说,在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工业区所处的位置是下风下水,但如果地方政府把工业区移到上游,也不会得到任何行政处罚,甚至迟迟不能被发现。因为原《城市规划法》没有交给我们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相应的权力去贯彻落实、检查、监督和纠正规划的错误实施。第一部《城市规划法》实际上是把所有任务都交给了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只有总体规划的审批权,把督察权丢掉了,这说明法律制度还不成熟。这种情况我们在4、5年前就发现了,并且认为必须纠正,正着手思考如何建立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其实,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在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等国家都早已经有了。英国虽然已经到了城镇化过程即将结束的时期,也还保留有300多名规划督察员。而法国的这方面人员更多,中央政府派出国家规划师和国家建筑师到几个大省去,建立监督员办公室,就地对城乡规划进行监督检查。因此,可以说,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是人类在克服城市化过程中的弊端所取得的共同智慧,是经过无数次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任何一个处于城市化高潮期的大国,中央政府必须派遣规划监督员,对那些不可再生的资源进行就地督察,并监督地方政府按照既定的总体规划不折不扣地加以落实。

二是监督检查必须从事后转移到事前和事中来。无论是自然遗产也好,文化遗产也好,都具有不可再生性。自然界的山川、河流、湖泊等独特的景观和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地理结构被破坏了就不可能再恢复。历史文化建筑拆了后再重建就成为了“假古董”,名人故居拆了再重建起来也必然失去真实性。所以,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很重要,保护的对象及周围的环境必须是一个整体。例如,遵义会议旧址原来是处在许多居民住宅的包围之中,但当地政府把旧址周围的房屋都拆掉了,使得该旧址像纪念碑一样突出出来,再配以灯光和绿地,这不仅破坏了环境,还破坏了整个历史故事的特定情节,使得历史性建筑失去了原真性、整体性,而这种原真性、整体性一旦消失就无法再恢复了。因此,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和严格的程序,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督察必须在事前、事中,不能在事后,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建立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就是为了防止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不知道的情况下对不该破坏的空间格局和自然、文化遗产进行破坏。因为这样的事件在全国各地经常发生,几乎每天都有报道,这需要我们以制度建设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加以克服。

三是规划督察员制度是一种管理资源整合的有效手段。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不是孤立的,我们必须通过这项制度团结、协调各方面的管理力量来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国外在建立此项制度时,赋予了城乡规划督察员很大权力,如可以就地听取群众意见、就地召开和主持听证会等。如果他们的意见和当地政府不一致,可以把两种意见都报告上级政府,由上级政府的主管部门做出裁决。我们的规划督察员也应在这方面做出努力,就地组织一个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的统一战线,协调思想认识,谋求各方面力量最大程度的认同。尤为重要的是,规划督察员应该融入当地的规划委员会,参与规划效能监察和规划公开等方面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类管理资源,实行有效督察。

第三,建立规划督察员制度的合法性。

我们许多同志担心城乡规划督察员师出无名。实际上,这项制度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上至总书记和国务院总理的讲话,非常明确,要建立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再到分管建设的副总理的讲话,以及国务院正式文件,都已经明确要建立这项制度。法律的制定往往是滞后于实践的,立法要遵循固定的程序,通常是先有政策,再上升成为条例,然后再修改成为法律。2002年,九部委文件《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中明确了要建立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2006年,在国务院办公厅的12号文件中也有明确的要求。所以,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从合法性上来讲是不容置疑的。在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准的《风景名胜区条例》中,第35条明确规定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应该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实施情况、资源保护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应该及时纠正和处理。第47条明确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违反风景名胜区规划,在风景名胜区设立各类开发区的;二、风景名胜区自设立之日起,未在两年内编制完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三、委托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编制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四、风景名胜区规划批准前,批准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建设活动的;五、擅自修改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六、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行为”。该条例共有52条,是对原来暂行条例的全面修改,已经明确了责任,现在就需要建立规划督察员制度来贯彻落实。

第四,建立规划督察员制度的可操作性。

国务院法制办和我部开展《城乡规划法》修订工作已经6年了,现在国务院领导已经画圈批准,《城市规划法》改成《城乡规划法》,我们除了要监督城市总体规划外,还要监管城镇体系规划、建制镇规划和风景名胜区规划,这四类规划都必须通过规划督察员进行监管。尤其是风景名胜区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是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基础设施共建、生态环境共保、资源共享和支柱产业共树,体现了区域发展的整体协调性,是一种最成熟的区域规划。大城市附近就有卫星镇,有些城市(如杭州)就是风景名胜区和城市合在一起,因此,以前把镇和城市规划分开、把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城市规划分开、将城镇体系规划游离在城市规划体系之外,是不切实际的。美国著名规划专家刘易斯•芒福德就曾经说过这么一句名言:任何合理的城市规划必然是区域规划。尤其是正处在快速城镇化过程的中国。从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的可操作性来说,3年多前我们在四川、贵州作了试点,获得了很大成功。四川省的常务副省长蒋巨峰到处宣传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是一个成本最低的、见效最大的制度。他不仅在四川省内反复讲,碰到其他省长也讲。他认为,“首先,从机构人员角度上讲,派出去的人员不多,每一个城市仅一名规划督察员,其中有一部分还可以是老同志的返聘;第二,建立初期可以是事业编,参照公务员的待遇,在编制上地方可以调配;第三,实际效果最好。因为规划督察员的目的性最明确,国外也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成效非常好。第四,省政府可以通过这项制度及时了解各地项目的建设情况”。当把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时,不进行越级的监督检查工作,那就是没有效率的规划行政管理系统。我们以前曾经在这方面犯过众多的错误,但现在已经醒悟过来了。所以,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个系统也是最有效的。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么几十个人派下去后,把大量信息反映上来,每年纠正了上百个甚至几百个即将发生的错误的建设、开发行为,并及时进行规划调整,这是一种无可估量的成果。而且很有意思的是,他说退休的老同志特别好,不仅经验丰富、人脉关系多,而且没顾虑、胆子大、敢说话,能明确履行职责。当规划督察员作为后备干部时,工作起来反倒缩手缩脚,这说明还有一些正面激励的问题尚未解决。

建设部在这两年多来,建立了对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和一般城市资源保护情况的“3S”系统,一是GPS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就是对哪一个项目的哪一个环节在哪一个地点作出地理标识;二是GR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就是把各种各样的信息汇集起来,通过网络、软件、计算机等技术进行具体的分析;三是RS系统,就是遥感系统,目前我部采用的技术分辨率可达到0.6米。这样我们利用这些新技术,每年遥感检查一次,连续几年后,就能对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和一般城市建立原始资料。一旦风景名胜区中那些不该建的项目在禁建区开建了,通过3S系统查获定位后,就可以立刻发送给当地的建设主管部门,责成建设主管部门查证原因后再报告。目前,3S系统已经陆续开始运行,规划督察员的工作要和3S系统对接,以建立立体式互补的监管系统。3S系统将建立专门的网站,届时督察员可以通过密码登陆进入图库。所以在可操作性上,我们利用了最新的技术,但是这项技术的建立和全面应用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

西方规划界有句名言,就是规划师可随时“向权威阐述真理”。当权威因无法判断某项决定、公共政策、制度所产生的效果,或因而做出错误决策时,规划师可以从专业知识的角度来为权威提供信息、案例,帮助纠正错误。规划督察员制度的实施,从地方政府角度讲,是不花钱找了个顾问;从上级政府的角度讲,是寓监督于服务之中。规划督察员在政府的决策过程中可以提供建议和真理。这项制度的切合点就是寓监督于服务之中。规划督察员派下去后就立即承担着职责,无论是已颁布的《风景名胜区条例》还是将来的《城乡规划法》、国务院文件,都规定一旦出现了破坏资源的错误行为就要追究法律责任,以在最大程度上保护资源。在这一点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的建立不仅有利于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而且有利于地方政府避免决策的错误,也有利于书记、市长将来的政治前途。

环保督察工作计划篇10

严格执行纪律 强化监督检查 确保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后,**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迅速部署,抢抓机遇,积极争取中央新增预算内投资项目,创新项目审批方式、建立完善工作制度,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县纪委监察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纪委全会精神,开展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新增建设项目监督检查示范点工作,切实加强对我县20xx年中央新增预算内投资建设项目的监督力度,确保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落到实处,现各项工作正紧张有序地推进。

一、**县贯彻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措施的基本情况

(一) 加大项目申报和资金争取力度,确定任务目标

经过积极争取,上级下达给**县20xx年中央新增预算内投资项目10项,包括农村电网、农村饮水安全、水土保持、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廉租房建设等7个类别,总投资2358.74万元。县人民政府提出目标要求,20xx年中央新增预算内投资项目必须在20xx年3月前开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8月底前完工。

(二) 加强组织协调,落实项目责任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决策,切实加强对扩大内需工作的领导,促进我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县人民政府成立了扩大内需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监察局等20个县级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综合、投资、工业、金融、财税、监督6个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其中监督组工作由县监察局牵头,负责投资项目的全过程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安全,并积极配合上级监督组做好有关监督检查工作。

为确保中央新增预算内投资项目工程建设责任落到实处,每个项目工程由分管副县长牵头领导,项目单位为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项目单位负责人为责任人,对所属项目的投资安排、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实施效果负总责。

(三)制定工作措施,确保政策落实

为确保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落到实处,县人民政府研究制定了13方面的具体工作措施,并狠抓落实。一是抢抓机遇,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和省、州的支持,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认真研究中央扩大内需的政策和投资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超前谋划一批重大建设项目。二是按照“六个一批”的要求,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三是全力以赴,力争一批重大项目早日开工。四是加强监管,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安全运行。五是深化改革,有效拓宽融资渠道。六是多措并举,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七是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扩大消费领域。八是贯彻落实相关政策,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九是加强协调,切实加大金融对扩大内需的支持力度。十是高度关注民生,增加农民和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十一是更加重视社会事业建设,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十二是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确保就业率的稳步增长,十三是加快价格改革,理顺价格关系。

二、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经验

(一) 加大 “四项制度”执行力度,确保政令畅通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决策贯彻落实的监督检查工作,在县委党风廉政建设大会、县政府全会、县纪委全会和县政府有关专题会议上,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反复强调扩大内需工作的各项纪律要求。县人民政府印发的有关扩大内需工作的文件,都明确提出了加强监督检查的有关要求,并具体规定了行政问责的各种情形,切实加大了行政问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四项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政令畅通。

(二) 制定监督方案,扎实推进监督检查示范点工作

县纪委、县监察局充分认识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是我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州纪委七届四次全会和县纪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开展扩大内需项目监督检查示范点工作,切实加强对我县20xx年中央新增预算内投资建设项目的监督力度,确保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落到实处,把这项工作作为20xx年纪检监察重中之重的任务予以贯彻落实,并配合好上级的监督检查工作。委局领导班子多次开会研究,制订了《**县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中央新增投资建设项目监督检查示范点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监督检查示范点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工作目标,确定监督检查的范围和内容,科学制定监督检查的程序和步骤,确保示范点工作取得实效。

(三)建立健全制度,提高行政效能

为强化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促使全 县各乡镇、各职能部门自觉服从、服务于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个全局,更好地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履行职责,我县建立完善了一批工作制度,有效保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一是完善审批办结时限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努力做到县级审批的项目接到齐全报件后5日内办结,需报省、州和国家各部委审批的项目在接到齐全报件后3个工作日内上报审批。要求各有关部门向社会承诺办结时限,除特殊情况外,未按时办结的进行行政问责。二是建立部门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对申报项目进行并联并行审批。县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申报工作的实施方案》(武政办发[20xx]8号),对发改委、财政、建设、规划、国土、环保、水利、林业等项目审批和服务单位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各项目审批和服务部门,按照“提前介入,同步审查,信息共享,公开透明,限时办结”的要求,优化审批流程,突出可操作性,达到审批时限大幅缩短、降低报批成本、监督约束更加强化、审批效率进一步提高的目的。三是健全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和专批制度,每15天由县发改委把各有关部门的审批办理情况汇总后通报一次,并专报县委、县人民政府。

(四)修改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按照州人民政府的统一要求,我县由县监察局牵头,修改完善了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规定。一是将全县建设工程公开招投标限额由原定的30万元调整为50万元。凡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及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计划投资在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项目必须进行公开招投标,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二是加强对50万元以下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计划投资在50万元以下20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项目,可以采用邀请招标,但工程造价必须纳入招标工程管理。三是加强对招投标工作的监督,进一步明确了县招投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纪检监察机关全程参与招投标工作的监督。四是县纪委监察局对政府投资额在500万元以上及单项工程合同金额超过300万元以上的全县重大工程项目建设进行全程廉政监督。五是审计部门要做好工程项目资金和竣工决算审计工作,尤其要加大工程竣工决算的审计力度。

(五)开展监督检查,确保监督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组织清理自查,整改存在问题。2月中旬,县监察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对20xx年中央新增预算内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通知》(武监发〔20xx〕02号),对全县20xx年中央新增预算内投资建设项目和20xx年以来投资额在20万元以上的常规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是工程项目规划、立项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中央规定的投向,是否存在未经批准擅自改变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发改部门是否迅速下达新增投资计划,财政部门是否按规定及时拨付资金;资金管理使用是否公开透明,是否存在滞留、挤占、截留、挪用以及虚报冒领、铺张浪费建设资金等情况;国土、环保、建设、林业等行业主管部门是否及时有效办理项目建设相关手续;建设项目是否按照规定履行审批、核准、备案等基本建设程序,是否执行土地、环保、节能等政策和管理规定,是否严格按照项目建设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要求实施和管理;项目建设过程中机关工作人员及有关单位人员是否存在、、、索贿受贿等违纪违法问题等六个方面。监督检查的方法是由各投资建设项目主管单位要对本部门20xx年以来负责的建设项目管理情况进行清理自查,填写相关的统计表,对存在问题认真进行整改,形成自检自查报告报县纪委监察局。

二是纪检监察机关在项目单位自查工作结束后,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组织监督检查组对全县20xx年以来中央新增预算内投资建设项目和常规投资建设项目实施、管理情况进行重点检查,一方面检查发改委、财政、建设(规划)、国土、环保、水利、林业等项目审批和服务部门开展项目审批的情况,另一方面检查项目实施单位抓项目建设、管理的情况。

三是按照限时办结制的要求,县人民政府督查室自1月份起,对新增预算内投资项目按月督察,对项目进度情况进行定期通报。

四是充分发挥县纪委监察局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的职能作用,各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对所监管联席的项目单位、乡镇进行日常督促检查。

五是项目主管单位项目建设情况开展督促指导。如县水利局下发了特急《内部传真电报》,要求各乡镇要倒排工期,明确每一天、每一周的工作,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 部分项目前期工作进度较慢。从检查结果看,至2月底,我县10个中央新增投资项目投资计划已全部下达,到位的资金已全部拨付到建设单位,但一些项目还处于施工图设计和图纸审查阶段,总体进度还比较缓慢。

(二) 监督管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主要表现在县纪委监察局、县政府督查室等监督部门能够认真履职,认真开展监督检查,但一些项目主管单位对政策措施落实、建设程序、资金管理、工程质量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工作措施力度不够。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 继续开展对《**县人民政府关于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并联审批申报工作的实施方案》(武政办发[20xx]8号)贯彻落实情况和审批过程、审批结果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不实施并联审批的部门,对并联审批中工作不作为、不配合、不得利而影响并联审批时效以及其他违反行政问责等四项制度规定的行为,进行严格问责,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二) 在县人民政府督查室开展工程建设进度定期督察的基础上,由各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对所监管联系的项目单位、乡镇项目建设情况开展日常督促检查,并将督促检查情况定期报告县纪委监察局。

(三) 自3月中旬开始,由县纪委监察局、县发改委共同牵头,组织相关监督部门和抽调一批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监督检查组,对扩大内需建设项目各环节的工作情况进行巡回监督检查,并提出监督检查评价意见。

(四) 严格执行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和资金监管工作的通知》(财监[20xx]2号)各项规定,对项目建设工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有关单位和部门加以整改。对违反项目管理、资金管理规定的严格问责、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机关工作人员及有关单位人员、、、索贿受贿、贪污挪用建设资金等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严肃处理。

(五) 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完善《**县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全程廉政监督实施方案(试行)》,加大监督力度,切实加强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建设工程领域腐败问题。

(六) 开展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完善工程建设招投标举报投诉处理机制,推行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制度。

(七) 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目标责任制的检查考核工作。

(八) 在开展监督检查示范点工作中,认真抓好调查研究,注重总结各环节取得的经验,年底形成监督检查示范点工作综合报告。

五、建议

(一) 各级涉及项目审批和服务的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优化审批流程,大幅缩短审批时限,降低报批成本,强化监督约束,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