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调研报告十篇

时间:2023-04-01 01:55:25

快消品调研报告

快消品调研报告篇1

记者:《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5-2024)》的撰写需要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市场总体形势。请问,报告的形成基于怎样的基本宏观经济假设和农业发展环境分析?

许世卫:本报告是在一定宏观经济、农业政策、气候条件、科技创新、资源禀赋及国际市场变化等特定假设条件下,采用中国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CAMES模型系统)作出的基线预测,基期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统计部门公开的统计数据和农业部门的农产品市场监测数据,也包括相关研究机构多年积累的实地调研数据。中国农业信息分析预警团队围绕主要农产品国内外市场形势,进行了长达12年的潜心跟踪研究。《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5-2024)》每章分报告都以农产品分析团队的研究为基础,凝聚了专家集体的智慧。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对《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5-2024)》基本结论进行了多次讨论,对于基线预测可能的风险开展了多种情景模拟,对展望结论可能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客观表述。

未来10年中国农业展望的宏观经济假设依据。本报告中未来10年宏观经济假设,主要基于国内外有关研究机构的研究判断。其中,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主要基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英国共识公司、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等的研究判断;中国人口增长速度,主要基于联合国人口统计司分析数据以及中国国家统计局的2014年中国人口出生率数据并结合“单独两孩”政策推算;中国城镇化率,主要基于近年城镇化推进速度的CAMES模型推算;中国劳动力成本涨幅,主要基于过去30多年劳动力工资上涨速度的CAMES模型推算;中国CPI涨幅,主要基于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判断和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0―2014年CPI涨幅推算;国际国内原油价格,主要基于国际能源署、世界银行的研究判断和近年中国油价走势推算;城乡居民收入主要基于党的十报告关于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战略目标设定;人民币有效汇率,主要基于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国际金融改革趋势推算。

未来10年中国农业展望的农业发展环境分析。未来10年,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深刻,在高起点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面临诸多挑战也具有难得的有利条件。突出挑战主要包括: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日益突出;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的挑战日益突出,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务农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突出;农业生产结构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农业比较效益低与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的矛盾日益突出。有利条件主要包括:中国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保障;中国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全面实施,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留出了余地;中国已进入食品消费结构加快转型升级阶段,人们不仅要求吃饱吃好,而且要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吃得健康,未来优质安全生态农产品市场广阔、潜力巨大,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国际农产品市场供给充足,为中国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条件。新世纪以来连续了12个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农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未来10年,中国农业生产将继续稳步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将持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将明显提升,与全球农业的互动融合将显著加强,农产品消费结构将加快转型升级,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目标能够实现

记者:《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5-2024)》对未来10年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作了怎样的判断?

许世卫:预计未来10年,中国农业生产将继续稳步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将持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将明显提升,与全球农业的互动融合将显著加强,农产品消费结构将加快转型升级,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目标能够实现。

农业生产将继续稳步发展。未来10年,在不断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支撑和相关生产配套措施推动下,中国谷物、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奶类、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继续稳步发展。展望期内,预计谷物产量年均增幅0.6%,其中玉米生产在强劲需求拉动下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2024年预计比2014年增长13%,谷物产量增加将主要来自于玉米;2024年大豆、油菜、花生种植面积预计较2014年增加5.3%、2.7%和6.7%,单产较2014年提高9.9%、5.3%和7.1%,产量较2014年增加15.6%、8.8%和14.2%;同时,在需求拉动下,蔬菜和水果产量预计比2014年分别增长6%和12%,肉类、禽蛋、奶类、水产品产量预计比2014年分别增长16%、11%、24%和19%。

快消品调研报告篇2

关键词:质量调整 质量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指数修正

价格指数是反映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的水平和趋势的相对数,在一定程度上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的情况,而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基本假定是报告期和基期的产品应该是“同质可比”的,即产品价格的变化应该只反映商品和服务项目在基期和报告期的供需关系的变化,或所谓的产品的“纯价格变化”。但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该假定就不再成立了。可以观察到,商品市场中新型产品的开发周期不断缩短,产品的品种也是不断增加,广大消费者的“产品篮子”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对于这样的产品,是否满足“同质可比”这个基本假定?如果不能满足,按照传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编制方法得到的价格指数是否还真实和准确,而能否真实准确地测度这些产品的价格变动,则直接影响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准确性。由比如质量因素等非价格因素引起的基期到报告期产品价格的变动不应该包含在价格指数的核算中,因此只有产品质量的变化从对价格的影响中剔除掉后,编制出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市场的供需关系变动,给市场提供准确的价格水平变动信号。

质量与质量指数

讨论质量指数的概念之前,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质量。日常生活中讨论的“质量”指的是产品质量,即产品性能、外观、寿命等方面的好坏程度,而在指数编制中的“质量”与普通意义不同,它是用来区别不同产品的,即用来规定不同产品的异同,而不涉及产品的好坏。日常生活中谈及产品的质量变化,可以认为是同一种产品的质量发生的变化,而在指数编制领域中的产品发生质量上的变化指的就不是同一种产品了,即质量相同,则表示的是同种产品,一旦质量发生变化就不再是原来的那种产品了。随着人们对产品内在规定性的深入研究,对产品的认识已经由使用价值深入到产品效用的感受。统计意义上的产品质量不仅包括产品物理特征,如外貌、性能等方面,还包括产品的经济意义,而当前对产品质量的理解还处于前一个比较基础的阶段。

如前所述,当不同时期核算的产品质量发生变化时,就要对其进行质量调整,当然可以将质量发生变化的产品从产品集团中剔除出去,但这种做法比较消极,并不有利于研究,可以考虑将这些产品的价格和数量指标标准化,调整为某一个时期,如基期或者报告期,也就是先编制质量指数,再对价格指数进行质量调整,这也与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出的调整方法的思想是一致的。编制质量指数的目的是将产品质量变化对其价格产生的影响剔除掉,以反映产品质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将产品质量对于价格的单独影响抽象出来。因此,编制质量指数的前提是产品质量发生了明显变化,而且质量指数不是用来衡量产品质量变化的程度,而是用来衡量产品由于质量变化所引起的价格水平变化的程度。在市场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中国,研究在编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时的产品质量调整,以得到能够真实反映纯粹产品价格变化的指数,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现实性问题。

编制质量指数进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修正的必要性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动程度和趋势的相对数,衡量的是不同核算期对于相同的商品价格水平的变动。而其要能够保证真实反映市场价格水平变动的情况,那么在编制时就应该保证核算期间商品和服务同质可比的原则,也就是说产品价格的变化只是反映产品在不同核算期间由于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而不是受到其他非价格因素的影响引起的,也就是要保证“纯价格变化”。只有将产品质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剔除掉,才能真实有效地反映由于市场供求变化所引起的产品价格水平的变化。在不同核算期之间,同名商品和服务项目质量的差异导致现有价格指数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物价变动的幅度。因此,应在不同核算期之间将产品的质量变化因素剔除掉,应该对产品进行质量调整,以某一特定时期为标准,如以基期产品为准,就将

产品的数量和价格调整为对应于基期的产品的数量和价格。

在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太快的过去,即使不同核算期的相同产品质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这种变化也比较微小,不足以影响价格指数的准确性。而当今科技发展迅速,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不将产品质量的变动考虑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去,难免造成失真。为剔除产品质量对价格指数的影响,应编制反映产品质量对产品价格影响程度指标,即质量指数,它不仅能得到实际价格指数,使对价格变动的衡量更加准确,而且当前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在计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缺乏质量指数,将无法正确反映不同核算期间统计核算意义上的产品质量的差异程度。很多国家已经通过分析得出按照传统方法编制的消费价格指数存在偏差,并且这种偏差基本都是由产品质量发生变化引起的,而国内对于质量调整的研究还是比较少。因此,在经济发展如此快速的中国,编制质量指数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进行修正研究,以得到纯粹反映价格变化的价格指数是一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

个体质量指数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修正

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出产品的效用是区别产品的一个重要尺度,而产品的效用大小影响产品的市场供需,影响着产品的交换价值,那么初步可以认为,产品的交换价值是以价值为基础的考虑了效用等因素的一种反映产品内在供需的价格,是对产品质量的一种整体评价,可以将这两种产品的质量之比看作是这两种产品的交换价值之比。如在调查苹果手机的市场价格时发现,2011年iphone4的市场价格为4500元,2012年iphone4s上市后价格为5000元,不考虑质量变化时iphone的价格指数为1.11,2012年由于iphone4s上市,iphone4的价格降为4000元,那么这4000元的iphone4相对于购买者来说,要使其效用感受不变,可以将其看作是0.8个iphone4s,这时iphone手机的质量指数为1.25,调整后的苹果手机的价格指数为1.11/1.25=0.89,而不是1.11。由该例可以看出,当产品质量的提升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增加的时候,经质量调整的价格指数更能反映价格水平的真实变化。若按照此方法进行编制,就要调查在同一时期同名称但质量不同的产品价格的资料,以推导产品的质量指数,不可否认这对于统计调查来说也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

名义价格指数是未经质量调整的价格指数,它是在产品质量产生了变化的情况下没有真实反映价格水平变化的价格指数,隐含着产品质量差异的影响,不足以真实准确地反映产品价格水平的真正变动,而实际价格指数是提出了产品质量变化的因素之后的价格指数,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对质量因素进行了调整。如上例iphone手机例子中,1.11即为名义价格指数,0.89即为实际价格指数, 1.25为iphone手机的个体质量指数。在得到产品的个体质量指数之后,就可将其名义价格指数调整为实际价格指数,以反映考虑了质量变化因素在内的真实的产品价格指数。

传统编制方法下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核算公式表达为:计算平均数指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其中,w表示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额占总的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额的比重,可见传统方法只是单纯地将产品报告期的数量作为同度量因素,并未考虑产品质量的变化。

令m表示某产品的个体质量指数,k表示经质量调整的产品实际价格指数,那么可以利用个体质量指数m将单个个体名义价格指数逐一调整为个体实际价格指数,再进行加权调和平均,即可以得到实际价格指数,公式表达如下:

其中, 为该商品的个体名义价格指数, 是对该商品的个体名义价格指数进行了质量修正之后的个体实际价格指数。

按照以上方法,选择报告期或基期作为标准,将价格调整为不含质量差异的价格,最终实际价格指数的表达形式都是一样的。下面以报告期的产品质量为标准,那么就需要对基期的产品的价格和数量进行调整,如表1所示。

将基期产品的价格乘以个体质量指数m得到以报告期质量为标准的价格,基期产品的数量除以个体质量指数m得到以报告期质量为标准的数量,则:

价格指数为

数量指数为

这样在将产品的名义价格指数调整为实际价格指数的同时,同时调整了产品价格和产品数量。至此本文已讨论了产品个体质量指数的编制方法,通过该个体质量指数可以将名义价格指数调整为实际价格

指数,达到对名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修正目的。

但是也应看到,价格的变化究竟是否由且仅由质量变化引起的还是比较难判断的一个标准,也有可能是受到除效用提升以外的因素的影响,如替代品价格、可支配收入的变化。由于这里仅作为理论研究,认为产品质量的变化是可以观察出来的,而且同一产品的质量变化会带来价格的变动,并且认为该价格的变动只是由质量变化引起的。这种方法假定性比较强,但是编制的质量指数比较符合理论要求。按以上方法编制质量指数需要价格调查者收集同一名称分属两种质量的产品在同一核算期的价格资料,这显然会增加调查的难度。如首先要认识到众多调查商品中的哪些商品的质量有所提高,即同属一种产品但质量却有所提高,而且还要采集到当期质量调整前的该商品的价格,可能还会遇到质量调整前的商品过早下架以至于没有价格资料的情况。但是调查和编制的困难不应成为阻碍,应该在实践中继续加强对产品质量调整的研究和调查探索,提高对商品和服务进行质量调整的重视。

结论

从对产品认识的使用价值到产品效用,人们对产品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国民经济统计核算领域的产品的质量不是一个自然的概念,该概念不仅包括产品物理性质上的变化, 还包括产品经济意义上的差别。在不同价格核算期,同名同种产品质量的变化使价格指数在某种程度上扭曲和影响了产品真实的价格变动程度。为了纠正这一偏差,应该对不同核算期的产品剔除质量变化的影响, 使价格指数的编制满足其基本假定。本文的质量指数是为了剔除产品质量的变化对产品价格水平的影响而编制的反映产品质量变化对产品价格影响程度的指标,通过该质量指数可以将产品质量变化对产品价格的影响单独抽象出来,这对于调整和修正现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徐强.宏观经济价格指数测度论[d].东北财经大学,2006

2.郑辉.研究国际经济比较的新工具[j].上海统计,2002(1)

3.夏祥谦.汽车特征价格指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有关纯价格指数及质量调整的问题[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7(1)

4.雷怀英.价格指数研究中的质量指数与质量调整因子辨析[j].统计教育,2006(8)

5.王嘉佳.价格指数质量调整的实证应用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02(10)

快消品调研报告篇3

给中小企业“觉醒的炸弹”

《行为报告》除了具有市场价值的消费者行为需求研究内容之外,书的内容形式本身,给中小企业在信息管理.细分客户需求等方面投了一颗让人觉醒的“炸弹”。因是觉醒就要知前预后,因是“炸弹”就要感知其觉醒的力度。

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国际化挑战,如何越战略越宽而不是被逼到死胡同里,反击战之前的保卫战聚焦在哪个原点的积累上?

大锅饭式的客户需求时代结束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即使是都吃萝卜,但在吃法上也会有所不同。关键是能否找到让大多数人都来品尝萝卜的方法。这就需要你去消费者中了解他们对“萝卜”的喜爱程度和对“萝卜”加工后的“品头论足”。

日本花王洗涤用品公司从成立之初一段漫长坎坷之路到一举荣登日本洗涤用品的霸主地位,缘于突破企业“信息不灵”的瓶颈,制定了“抓住信息、主动出击”的市场信息调查、客户需求管理作战方案,从建立公司的咨询团,到成立专门的信息中心、零售点的直接信息反馈调查一举获得成功。

日本的丰田公司为了成功打入美国市场,派工程师到美国家庭生活,亲密接触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从而设计研发适合美国家庭用的轿车并一举大获成功。

反观很多中国的中小企业.信息意识淡薄、市场调查只重表面效应.对客户的信息反馈并不重视销售政策是紧跟着行业领头羊跑;新产品的开发是跟着市场的感觉走。企业初期发展阶段、模仿、跟从首先是生存的需要,可是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内部的服务管理链跟不上企业快速扩张的速度时,那将面对的是不断发生的问题链!中国企业五年一小坎、八年一大坎,超过二十年的企业没有多少,众多成功企业神话的破灭也许即缘于此吧。

兵贵神速。信息反馈、市场调查、细分客户需求是保证企业能够快速棋高一着、先人一步、竞争取胜的基石,是磨练内功、应对危机之本。

快消品调研报告篇4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and regulation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in Beijing by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concept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as well as the related research of health care products. Methods: This study use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Excel to collate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Result: There is no uniform regulation for health care products in Beijing, the supervision is muddledness, the consumers' rights are damaged. Conclusion: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health care products should be made as soon as possible in Beijing, and the regulatory body should be cleard to make the health care products on the right track as soon as possible.

关键词:保健用品;现状;监管

Key words: health care product;current situation;supervise

中图分类号:F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9-0251-04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保健用品需求的迅速增长,各种保健用品应运而生、充斥市场,北京市保健用品发展尤为迅猛。但保健用品市场良莠不齐、云龙混杂的严重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目前国家及北京市对保健用品没有明文法律规定,部门之间监管权限尚不明确,北京市医药市场上各类保健用品大行其道,监管情况不容乐观。

北京市保健用品的生产缺乏规范、专门、有针对性的法律监管。现阶段北京市保健用品的法律监管存在很大的漏洞,使一些不良厂商非法生产,谋取非法利益。为保障公民健康权利和规范市场治理,需要系统规范保健用品生产、监管等法律法规,统一明确保健用品法定概念、分类、宣传方式、注册标准等。

1 保健用品的概念剖析

1.1 地方性法规对保健用品的定义

陕西、贵州、吉林、黑龙江等各省保健用品管理办法对保健用品的定义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性。陕西省2010年出台的保健用品管理办法中对保健用品的定义是:外用的、调节人体机能、增进健康和有益养生保健等特定保健功效;贵州省2010年管理办法中对保健用品定义为如下界定: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皮肤表面,不以预防和治理疾病为目的,具有日常保健、促进康复功能;吉林省2011年对保健用品定义如下:不以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具有调节人体功能、日常保健、促进健康的功能;黑龙江1999年对保健用品概念定义为: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具有特定保健功能。

目前国家及北京市没有明确的保健用品定义,各省保健用品管理办法中给出的定义具有笼统性,不具备代表性。因此北京市需要明确对保健用品的概念进行界定,这样也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

1.2 相关文献著作对保健用品的定义

金银龙在《保健用品定义和分类方法初探》一文将保健用品定义为,指社会某特定个人或人群借助于一种特有的形态、质地或所释放的能量,可无病防病,可在受损的组织、器官乃至机体痊愈后使生理功能得以调节或增强,达到提高机体素质,延缓衰老的有形物品[1]。

刘建书的《保健用品研究指南》一书中提出,保健用品是该类用品既有治疗作用,又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作用,是指一种使受用者本人达到预防疾病、防止老衰、减轻病痛、恢复功能以保持和促进身心健康的用品[2]。

韩良峰等在《保健用品的发展管理与“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一文中提到,保健用品应符合一般生活用品的基本要求,供消费者个人使用并且无须医务人员的参与和指导,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对人体无毒,有助于增进人体健康[3]。

1.3 定义归纳

通过文献的总结及实地调研,本研究认为保健用品是指:通过个体以非食用方式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调节人体机能、增进健康,不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外用物品。例如贴剂、膏剂、擦剂、喷剂、熏剂、洗剂等。

2 国内外保健用品用品现状

2.1 国外保健用品现状

在国外没有“保健用品”这一名词,与之相关的产品大抵分为保健食品和其它保健用品这二大类,而实际上这两大类无论是在学科门类划分还是产业门类划分中都没有成为正式门类。

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的保健食品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并且迅速发展。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的保健食品市场,保健食品的种类早在1988年就已达到2000余种,销售总额也超过72亿美元。日本的保健食品从1980年起以每年50亿日元的增长速度发展,到1989年形成 6500亿日元的市场规模。法国政府采取优惠的课税津贴制度来鼓励保健食品的研发。而且法国作为拥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化妆品的大国也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专门研发美容食品,其发展前景广阔[4]。

2.2 国内保健用品现状

由于目前国家法律对保健用品没有明文规定,也没有统一的审理机构,加之部门之间监管权限不明确,现在医药市场上各类保健用品大行其道。保健用品既非药品也非医疗器械,其审批与注册应有别于药品和食品。所以,保健用品应当使用其独有的“健用”类批准文号,而药品则使用规定的“国药准字号”。但是,对于此方面国家并无统一规定与标准。药监部门只对药品和医疗器械具有执法权,对保健用品则无权管理[5]。卫生监督部门因“无法可依”而无法及时对保健用品进行监管及处理。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选择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药店、保健品专营店、商场等为调查点,以保健用品为调查对象,选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进行调研。

调查40家单位,其中药店25家,保健品专营店10家,商场5家。调查了共计300种保健用品,并在40家单位里对100名消费者进行了调研。

3.1 调查对象对保健用品的认知情况

在此次调查中发现,56%的被调查消费者认为对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医疗器械等的概念认知清楚。在对这56%消费者的进一步访谈调查中发现,超半数的消费者不能准确的区分保健用品、保健食品与医疗器械。可见消费者并不能真正知晓保健用品的概念。

3.2 调查对象了解保健用品的途径

此次调研发现(见表1),消费者通过广告了解进而购买保健用品的占比最高,达45%,说明广告宣传对保健用品销售环节影响非常大;其次是朋友介绍和医生推荐,分别占比高达28%和21%,说明保健用品自身的效果和质量影响其销售量,有效果的保健用品才会获得推荐与介绍。

3.3 保健用品需求的一般情况

根据前文中对保健用品的定义对保健用品的界定、功能等做出分类。

根据调研发现(见表2),保健用品的作用途径主要是经皮肤(51.7%),其次是通过除了皮肤、呼吸道以及口腔的其他方式(19.7%),经呼吸道以及口的方式各占比为16.7%与12.0%。可以看出,北京市消费人群对经皮肤作用机体的保健用品需求最大。与此同时,保健用品的作用方式也各异。其中占比重最高的是直接接触类产品,占比53.3%。其次,穿戴盖枕占比重为31.7%,也相对较多。改善环境以及其他方式为其他作用方式,共占比15%。可以看出,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保健用品,占比最大,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对于北京市保健用品作用人群的情况调查中(见表3),发现作用人群占比最高的为男女各人群通用组,占比超过60%,其次为老年组,占比为16.7%。各年龄层对保健用品均有需求,尤为老年人对保健用品的需求较大。

就北京市保健用品保健部位和保健功能情况(表4)来看,保健部位主要是全身和四肢,占比达66.7%,其次是作用于口腔、性器官、脏器、眼睛及其他。保健功能主要是保健的功能及调节机体的功能,占比高达66.3%。保健用品的其他功能有改善生活质量、、微循环及视力的等。

3.4 保健用品的安全性评价情况

在调查的300种保健用品中(见表5),有卫生检验报告的为47种,占总数的15.67%,没有卫生检验报告的为217种,占72.33%,不需要卫生检验报告的保健用品为36种,占比12%;保健用品中有安全性检验报告的为19种,占比6.33%;没有安全性检验报告的产品为248种,占比82.67%,不需要安全性检验报告的为11种,占比为11%。北京市保健用品中没有卫生检验报告及安全性检验报告的产品占比高达72.33%及82.67%。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北京市保健用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其状况令人担忧。

3.5 保健用品的审批情况

按照研究中的分类,在调查中发现北京市保健用品的批准文号有:医械字、健字、卫字、消字、药准字、医字、卫妆字、卫监健字等。其中医械字占比最高为45%(见表6)。根据调研发现目前北京市市场上流通的保健用品不是根据统一的标准使用统一的批准文号,而是乱用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等批准文号,在保健用品审批过程中的检测标准简单宽松,折射出北京市保健用品审批管理过程混乱,没有统一标准。

4 讨论

4.1 保健用品监管存在问题

4.1.1 缺少保健用品的法律法规

根据调研发现,到目前为止北京市尚未颁布保健用品卫生管理法规,并且未授权明确、具体的部门行使监管职权。虽然有些部门审批了一些产品,但对整个市场而言,有批无管、无人监督、无人管理,保健用品的监管处于严重的失控状态[4]。

现阶段,应当借鉴已有地方保健用品法规的地区,形成地方性成文规定。与此同时,需将地方性法规不断完善与推广,最终形成国家层面上的法律政策,并且严格执行。

4.1.2 保健用品的监管主体不明确

保健用品的监管主体模糊不清[5]。保健用品不同于保健食品、药品及医疗器械,因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保健用品并无监管权限。但是保健用品从注册审批到到生产销售的每一程序中都应有明确的监管主体[1],从而保证保健用品的安全可靠性。

4.1.3 保健用品广告缺乏管制

保健用品的广告缺乏卫计委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的审核与监督。经调研发现广告宣传有利于促进保健用品销售,被调查的45%的消费者因为广告宣传而购买保健用品,且发现目前保健用品的宣传上存在夸大其词,弄虚作假的现象。部分保健用品的生产及销售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对产品的疗效进行夸大、模糊宣传、误导消费者进行消费。

综上可看出,北京市保健用品的监管情况不容乐观。在此种现状下,北京市政府以及卫生监管部门应当提高重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根本上改善保健用品市场的情况。

4.2 对策及建议

4.2.1 制定及完善保健用品法律法规

目前国家尚无保健用品的管理法规,并且对保健用品的界定也尚不明确,在全国范围内,保健用品的管理较为混乱[6]。鉴于此情况,国家应提高重视,尽快制定保健用品相关法规,确定保健用品的卫生监督管理机构、审批部门和程序,使保健用品尽快进入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轨道,让保健用品真正为消费者起到保健作用[7]。

在北京市保健用品的市场需求下,保健用品的产业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更应出台一部专门针对保健用品市场的专门性法律法规,为北京市保健用品的生产、销售、流通保驾护航,为消费者的安全以及合法权利提供保证。

4.2.2 对保健用品的注册审批实行统一标准

必须对保健用品的注册审批(例如保健用品的审批权限、申报条件及统一的批文)实行统一的标准。严格实行行政许可制度,明确审批权限,依法对注册产品进行审查,通过才可颁发许可证或执照。根据北京市现实情况参照具体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申报条件及产品批准文号制度,对保健用品进行规范化治理;并要进一步加强保健用的卫生鉴定方法,规范化保健用品的卫生标准、安全性及功效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

4.2.3 明确保健用品的监管主体

因保健用品的特殊性,在保健用品的生产、销售、流通环节要严格明确监管主体,做好保健用品的监管控制工作。生产企业必须经过行政许可,依法取得生产的批准文书。北京市卫生计生委行政审批办公室负责对北京市的保健用品进行审批。保健用品的生产过程,各项指标需按照市卫计委给出的标准进行生产。卫生、工商等部门负责定期对保健用品进行监督及检查。区、县的卫生、工商等部门应负责对保健用品的销售、流通环节进行日常监督及检查[8]。

4.2.4 规范保健用品的宣传方式

针对保健用品夸大宣传的现象需规范宣传,完善保健用品广告的监管机制,加大对虚假违法广告的处罚力度。根据保健用品的特殊性同时参照《广告法》等法律中的相关规定制定行之有效的针对保健用品的法律法规。明确指出保健用品广告审核,监查主体,制定保健用品广告设计、制作、标准,以及对违法违规广告的处罚规定[1]。

5 结论

通过此次研究发现,北京市现无保健用品的明确定义,消费者对于保健用品的认知存在误区。保健用品市场情况混乱,监管主体不明确。在此情况下,不仅保健用品行业停滞不前,消费者的权益也受到了侵害。

保健用品行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北京市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健康以及生活水平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保健用品的无序发展是制约其平稳发展的重要问题,只有加强立法、加大监管、明确定义、统一标准、规范宣传,才能促进北京市保健用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银龙.保健用品定义和分类方法初探[J].中国卫生监督,1997,4(1):2.

[2]刘建书,李雪梅.保健用品研究指南[M].陕西:西安出版社,2002:2-3.

[3]韩良峰,祝刚,等.保健用品的发展、管理与“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J].河南预防医学,1994:283-284.

[4]李涛.法国保健品和功能食品市场潜力巨大[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8.

[5]刘玉璐.吉林省保健用品立法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

[6]李凤霞,李莉,张绍勇,等.山东省保健用品卫生问题及管理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1(17):496.

[7]陈几香.我国保健品广告规范化管理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

[8]王辉.保健用品有批无管亟待治理[J].首都医药,2010(3):11.

快消品调研报告篇5

【关键词】乡村基;SWOT;逻辑分析;适配战略选择;接触热点;品牌

一、乡村基上海SWOT

1.1 优势:

(1)营养优势

上海快餐市场上主要消费者是年轻的上班族,因为长时间工作,更注重食品的营养和健康,乡村基这种营养搭配得当的快餐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同。西式快餐营养价值不及重视快餐,比如,西式快餐主要以油炸食品为主,营养价值不高,并且也不利于现在人的健康观念。西式快餐只是满足的消费者的一时口感需要,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长期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需要。

(2)价格优势

乡村基人均15元左右的消费水平在上海来说几乎人人可以承担,消费者还可以根据需要免费添加米饭和汤,对上班族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

通过肯德基和乡村基产品种类以及价格的对比,在价格上,乡村基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在肯德基的人均消费在20—30元左右,而乡村基的人均消费为15元左右。乡村基的价格更适合中国消费者。

1.2劣势:

(1)品牌知名度比较低。

乡村基这种区域性品牌在进入上海这种国际化大都市的时候,相比于肯德基、麦当劳、永和豆浆、真功夫等在上海发展多时的快餐企业,给消费者一种“山寨”的感觉,很难引起关注,当2010年12月乡村基上海豫园店关门时,当地影响并不大。

(2)缺少广告宣传意识

乡村基很少进行营销活动,做广告宣传推广,在上海这种日新月异的都市是十分容易被遗忘,没有宣传,很难推广品牌、扩大市场。

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品牌有大量的广告宣传,比如电视广告、网络广告、生日参会促销,节日促销,新品上市促销,店庆促销,竞争对抗促销和自主促销等,相比乡村基的广告宣传方面就显得很薄弱。

1.3 机会

上海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中国目前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人均收入和消费都位居全国前列,2009年上海人均GDP达到78989元。上海还有庞大数量的年轻白领阶层和大学生,市场潜力巨大,乡村基在上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1.4 威胁

(1)上海开店成本远高于其他地方

乡村基豫园门店的店面有420平方米,现在的租赁价格是每平方米每天7.5元,再加上每平方米每月26元的物业管理费。也就是说,租赁这样一个门店,每个月需要支付十多万元的租赁费用,成本压力大。

(2)上海快餐行业竞争残酷

上海快餐市场战况早已进入白热化,肯德基已经有243家门店,麦当劳也在2009年突破100家门店的数量,永和豆浆大约有80家门店,真功夫、永味千拉面、大娘水饺等中式餐饮连锁也早已在上海遍地开花,这些快餐巨头们似乎毫无放缓扩张步伐之意,竞争相当激烈。

二、实施适配战略

2.1 适配战略之本土化

1)调查经典海式美味

调查可在雇佣的本地员工中完成,易达到目标。

2)雇佣本地烹饪研发人员

复制乡村基调和川味的成功经验,雇用本地烹饪师参与研发,即在经典的海式菜肴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增加代表菜式的吸引力。

3)分批进行

分批进行研发推出,一个研发周期推出两种套饭。这样有两种好处,一是缩短研发周期,尽快进入市场;二是方便重点宣传推荐。

2.2 适配战略之提高品牌知名度和认知度

1)目标消费者媒体接触热点分析

随着公共媒体的增加和社会的个性化发展,人们接触的大众媒体越来越广泛,而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虽然电视是人们最常接触的媒体,无论是20岁以下的年轻消费群体还是年龄较高的老者都是电视的忠实观众,而电台的受众比例在减少,其主要接触群体为中老年人。

2)热度接触点广告宣传——网络

1.网络显性广告

乡村基制作视频广告,广告要求主题鲜明,以乡村基CIS为广告色彩基调,以乡村基主打套饭及营养可口为叙事基调。显性广告欠噱头,点击率通常不高,但可选择与视频门户网站合作,在消费者所点击的视频播放前与结束后进行插播。

2.网络隐性广告

所谓隐性,当然不能如电视广告直白明了,这也就为我们创造噱头制造了条件。

3)热度接触点广告宣传——公车站牌,地铁候台平面广告

宣传海报以乡村基CIS为基色调,画面感突出中式营养可口套饭,文字突出就餐效率以及低价位。

4)公关活动营销

1.礼品

根据消费额赠送具有乡村基logo的签字笔等日常办公学习用品。

2.礼券

积分券形式,消费一份套饭1分,集满10分可兑换一份套饭。

3.活动

举一个例子,在上海,乡村基可以选择赞助韩寒的签书活动,利用韩寒的目标读者和乡村基的目标消费者在年龄和职业上有较大的重合。

2.3 适配战略之延伸效应——克服店面成本压力

1)提高品牌知名度和认知度

如前面所述,达到提高营业效率的目的。

2)海式菜肴套饭进行适当的提价

这不同于随着CPI高速增长餐饮业普遍所表现的整体提价,在上海对本土化菜肴的适当再提价不会面对已标准化的产品的再提价所要面对的强大压力,如蜜蜡鸡翅套饭在四川和上海出现区别价。

2.4适配战略之延伸效应——克服覆盖率低

1)增加门店数量

前三个培育障碍的对应措施取得目标效果后,增加门店数量便是水到渠成的事,在目前的城市商业区为主要选址外,增加大学城店面,视大学成规模对店面面积进行评估。

2)扩大外卖经营

重视外卖,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率,学生外卖自不必说,乡村基与写字楼企业进行签约承包午餐及晚餐的形式需要纳入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杨铭铎,张良胤.目前中国快餐业发展的阶段性分析[M].商业时代,2010(1).

[2]李工农,阮晓青,徐晨.经济预测与决策及其M atlab实现[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快消品调研报告篇6

周 威 方:今年的结果显示,产品质量、安全与创新仍是消费者和制造商最为关注的基本因素,而供应链透明度、产品对人身健康影响的重要性正在快速上升。

21CBR:今年的报告新增了一个调研方向——供应链透明度。原因是什么?

周 威 方:过去一两年,供应链透明度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的问题,很多企业出问题都是因为供应链透明度不够。推动整个供应链的透明度,是包括消费者、法规制定者、制造商最关注的一件事。制造商对透明的认知程度不一样,所以需要一个机构把大家统一起来,还须有法规制定者的参与。中国的零售商体系与美国有很大不同,美国零售商很集中,中国很分散。在美国,比如某个品牌洗发水出了问题,零售商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而在中国,首先被问责的是制造商。

21CBR:报告调研发现,消费者认为,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超出了他们所需,这给企业的启示是什么?

周 威 方:创新分几类,消费者很欢迎“突破性创新”,它令消费者用上了原来不可能使用的技术,带来生活的变化。还有“优化性创新”,指在原有技术基础上不断优化,这会给某个固有使用群体带来价值。消费者认为创新太快,是因为这种创新没有令其使用到原来无法使用的技术。绝大多数企业都在做微创新,因为风险小,同时可不断小幅度领先对手。而进行突破性创新,可能导致整个产业的游戏规则发生改变,但风险相对也大。对一个国家来说,第一类创新会导致经济的快速升华,因为带来了使用人群的迅速壮大,从而带动整个就业群体的扩大。

21CBR:报告中,制造商和消费者就产品在环保和人身健康方面的意识差别也很大,这是为何?

周 威 方: 所有制造商都认为环保很重要,但环保最大的驱动力其实是法规。因为若不能满足环保法规的要求,产品根本进不了市场。但消费者最关心的是自己的身体,在产品环保方面的考虑会相对比较少。这是非常大的一个区别,也是今年很大的一个关注点,非常值得制造商思考。

快消品调研报告篇7

在中国,很多社会职能部门不健全,比如:金融、资本市场,比如高端人才的培养等等方面,都不够健全,中国的企业不仅仅是企业,还帮助政府承担了一部分社会行政职责。中国企业不是纯粹的企业,是半社会化的企业。

首先,中国的通信基础设施不够发达,甚至很多地方连电话都没有。这就导致产品信息难以传播,也缺少能够证实卖主说法是否可靠的机制。政府的监督机构不能为产品定级,当产品不符合需求时,消费者找不到可以寻求保护的赔偿机制。

这样,企业要打造品牌,树立品牌信誉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国外。树立一个品牌特别难,因此,先打造企业品牌,然后打造产品品牌,是一条可行之路。

未来,“企业品牌”将是最容易成功建立新品牌的方式,随着科技的影响力越大,人们也越少依赖自己对单一产品的判断。

几乎在所有产品领域里,每一个品牌都要在模糊的市场架构中寻找与众不同的特色。在激烈竞争的中国市场,势力庞大的经销商和消费者,把重点放在价格上,产品创新不是经常遭到仿冒,就是乏人问津。如何才能让一个品牌与众不同,并且一直维持相同的优势呢?

方法之一,就是将一部分的品牌识别和企业结合。因为企业的特征,能为品牌带来区隔的效果。

因此,在中国市场打造品牌,同时也要进行企业品牌打造:

首先,企业品牌名就是产品品牌名,即企业要走“单一品牌”道路;

其次,企业要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广告和产品包装建立与顾客的关系;

第三,建立“可被信赖”的企业形象;

第四,让企业文化和想法更清晰,并让顾客知道。

2、小企业不要迷信研发,但要适度超前

中国市场上,小企业要维持生存,却缺乏雄厚的实力和强大的营销队伍,怎么办?

依靠产品超前,做“品类第一”。

首先,小企业必须要进行产品创新,只有产品创新了,才可能产品超前;

但是,要值得一提的是,注重产品超前并不一定就是要迷信研发。

因为对于小企业来讲,研发能力本来就有限,要全盘研发不可能,同时,机会和时间不等人,小企业要的是“快”,全盘研发却“快”不了。也就是说,小企业要取得产品超前优势,不能一味地迷信研发,全盘注重研发会导致小企业失去自己最大的优势——“快”。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悖论:

小企业只有进行产品研发,才可能拥有“产品超前优势”;但小企业如果一味迷信研发,又可能失去“快”的优势。

那么,小企业该如何进行产品研发和产品超前呢?

我们对于产品研发的态度是,要适度朝前。要适度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但这个开发,并非是全盘研发,也不是核心技术的研发, 因为“快”比“好”更重要。

最好的策略是: “部分模仿部分创造”。

要么是“核心技术模仿,产品外观创新”。我们曾经策划过一个WNQ健身器材,我们建议它要进行产品创新,它的核心部件和技术主要来自美国和台湾,无法进行创新。怎么办?既然核心部件无法创新,我们就对产品外观进行创新,把器材外观喷成法拉利红,使该产品马上就变得时尚起来。

再要么就是“产品外形”创新。奇客饼干跟其他饼干没有多大差别,但又要塑造差异化才能带动销售,怎么办?把饼干形状和外包装形状设计成三角形,放在终端货架,马上就差异化了。

在产品研发和创新上,小企业要适度创新,小步快跑,而不能过度创新。

汾湟可乐曾经是向可口可乐叫板最凶的。它挑战可口可乐的时候,做了革命性的创新,把产品本身属性革新掉了。

他们在可乐中加了一些中药,他们觉得这是最好的创新,因为西方的可乐是可口可乐那样的,汾湟可乐要做中国式的可乐,结果他们忘记了,可口可乐也曾因为改变配方而最后不得不撤出新配方。

中国的弱小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可以创新,但不要过度创新。

把可口可乐产品本身的口味进行创新,这是一个风险最大、最不可取的策略,所以汾湟可乐即使做了很多广告,尽管投放数据显示,超过可口可乐的广告投放量,可是它最终还是失败了,因为它创新过度。

。。。。。。

3、不要过分迷信消费者调查

外资品牌在运作中国市场时,特别注重进行消费者市场调查。很多国内品牌也要学他们这个样。

我们建议,国内品牌特别是中小品牌,千万不要过分迷恋消费者调查。

首先,中国地域广阔,沿海与内地,城市与农村,每个地域的文化和消费习惯本身就有很大差别,选取国内东西南北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抽样调查,并不能真正代表中国所有消费者;

其次,中国的市场调查不规范,并不十分科学,带有很多主访人员、调查人员的主观想法,很多市场调查报告,都是经过二手加工的报告,甚至一些人在调查中掺假,这样的报告,其科学性没有严格的保证。

那么,企业该如何进行市场调查呢?

我们认为,最好的方法是企业相关人员亲自下市场,与经销商沟通,与终端沟通,与消费者沟通,这样的信息最直接最准确。

娃哈哈宗庆后在做重大决策时,就几乎不采用市场调查的方式,几乎都是靠“拍脑袋”。为什么他敢“拍脑袋”,因为他每年365天,有200多天都亲自在市场上跑,你说,他还用得着请市调公司吗?

4、中国市场允许多元化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消费者的消费意识等问题,决定了中国还没有到达品牌消费阶段,还处在产品消费阶段。大多数消费者需要的是物美价廉的产品,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品牌。他们对品牌没有忠诚度。

在品牌和市场的关系中,市场是第一位的,品牌第二位。品牌要让市场来说话。

因此,品牌对于消费者来讲,还没有到认牌购买的时候。如此,一个品牌到底代表什么,跟它是否多元化,是否覆盖了不同类的产品,关系都不是很大,都不存在透支品牌资产的问题,更不会造成品牌的消失。

“把不同的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在现阶段,还是可以的。

首先是产品的多元化。不能完全搞单一产品品类,更适合搞“全方位产品系列”。因为中国消费者更容易变、更见异思迁。

其次是企业经营的多元化。中国市场现在仍然有很多的市场空白点,每一个市场空白点都是一个机会,每个机会就代表着一个全新的品类,代表着一个全新的行业。所以机会导向的企业,就常常多元化,力求抓住每一个机会。

娃哈哈最早是做保健品的,后来转做饮料,做饮料做得很好了,又开始做童装,都是搞的多元化。

海尔在家电方面成绩斐然,但却涉足电脑、医药、金融和保险等等行业,也是多元化。

快消品调研报告篇8

关键词 子报 定位 转型 重构

abstract from the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times, this article makes in-depth study on the tabloid market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in transition to tabloid.

key wordstabloid positioning transformation reconstruction

广州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晚报市场进一步萎缩,三大报业集团由“三国争霸”逐步演化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两极对垒”。《信息时报》作为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投入巨资打造的子报,誓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舰报——《南方都市报》拼抢地盘,虽历次改版,但因版面内容低俗,发行渠道受限,广告效益增长缓慢。在新旧媒体的共同挤压之下,影响力逐渐降低,发展空间逐步缩小,“城市新锐势力”难以崛起,进入发展的“拐点”。“在优胜劣汰的长期竞争中,消亡最剧的报纸正是那些在各城市中排行第二的报纸。”①对于处于市场挑战者和跟进者地位的子报来说,如何把握传媒格局与趋势,调整传播内容和经营模式,在市场的缝隙中寻找生机,是传统媒体改革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学界传媒竞争研究的前沿课题。

回顾以往的研究,学界多侧重集中研究报业集团改革与发展问题,对处于相对弱势群体的中小型媒介关注度较少。宏观研究成果较多,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信息时报》为个案,探讨子报在消费文化的背景下,如何调整定位,创新市场路线,寻找高效赢利模式的转型对策。

一、困境:内外制约因素分析

传媒产品创新的首要任务是考察传媒产品的总体环境,发现制约发展的问题和障碍。纵观《信息时报》面临的市场危机,其不利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报业自身的内部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外在因素的影响。

1.瞄准内部

(1)定位趋同

《信息时报》从2001年的“民生大报”过渡为2005年的“城市大报”。2006年3月21日,再次调整,力求报道城市中“新财富人群、新生活人群、新思维人群、新权力人群”,成为一份代表“城市新势力”的报纸,一份与广州日报领跑华南报业市场的主流报纸。

从表面上看,定位宣传口号与联通“up新势力”殊途同归,这让人回味联通品牌强大渗透力的同时,无疑暴露出《信息时报》缺乏差异化竞争意识的纰漏。

从内涵上看,母报《广州日报》在市场竞争中借鉴了都市报革新的经验,实现了与都市报的成功“对接”,实质上已属于综合性都市类报纸。《信息时报》在定位上强调“永远掌握着变化中的城市主流”,与母报《广州日报》“追求最出色的新闻,培育主流大报的鲜明特色”大同小异,导致资产增值乏力,降低行业整体利润率。

同城其他平面媒体《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虽定位各有侧重,但无一例外全部瞄准于覆盖读者面较广、广告投放量较大的综合性市民报这一市场空间,发行、广告区域大部分重叠,陷入无序竞争的局面。早期迅速占领市场的《南方都市报》已经达到一定的覆盖密度,《信息时报》、《新快报》等子报分割市场,门槛不断筑高导致利润“摊薄”,单纯的同质化竞争必然导致盈利趋于饱和和微利。2006年3月《信息时报》改版后,报道重心逐渐由原有的社会新闻向财经时政新闻转移,然而因自身新闻来源和报道手段滞后,难以提供有深度、有前瞻性、有指导性的新闻报道,发展陷入停滞。

(2)内容重复

在功能定位趋同的前提下,各子报的格调和内容也陷入重复,缺少独家新闻和独家言论,缺失版面特色,缺乏冲击力和原创性。由于近年来媒体间对有限新闻资源的争夺加剧,对新闻报料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职业新闻报料人”的出现,增加了突发新闻的重复率。各报在采写重大事件新闻报道时,主要以新闻通稿及网上下载新闻为新闻来源,在编辑过程中只能靠筛选修改内容各显神通。如在全球金融危机等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信息时报》与其他都市类报刊除采用的标题和篇幅略有不同,在报道角度、新闻内容、编排手法、版面风格上都惊人的相似。

传媒个性丧失直接影响了读者对报纸的选择率。子报必须根据发展的需要作出必要的选择和调整,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作出缜密研究,运用多学科专业知识,创新报道内容与版面设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如《羊城晚报》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推出的四联张《盛世龙腾》,8月9日奥运会比赛第一天,晚报继承早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已采用的全跨版形式,头版和底板相连接,创造性地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3)经营老化

以广告为单极经济支撑,对广告市场依赖性强,抗风险能力差。在同城强势媒体的排挤之下,《信息时报》对品牌广告商吸引力逐步减弱,虚假率极高的医疗、医药、保健品广告乘虚而入,极大地损害了报纸公信力。部分媒体管理者丧失新闻专业精神,将媒体话语权兑换为“广告费”、“集体小金库”乃至“打压同城竞争对手的武器”,这种扭曲的寻租行为极大地损害了媒介的公信力。

以广州为主要投放市场,密集分销力度较弱,促销模式趋同。《信息时报》密集分销的程度还不够合理,尤其是零售终端的覆盖率不够高。《广州日报》、《新快报》、《信息时报》以广州地区作为主要投放市场。《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的投放区域则以广州市为中心过渡到以广州、深圳地区为重点,向珠三角辐射。《羊城晚报》保持珠三角的区域优势向广州集中投放。六份报纸采用发行流程雷同,发行网络利用率不高,存在着销售盲点。各报均以价格折扣、赠送礼品、买报抽奖、捆绑价格优惠等方式推广发行,加剧了发行渠道冲突,发行收入增长缓慢。

(4)沟通不畅

信息时代,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新闻媒体应开展深入细致的受众调查,科学评估受众的注意力价值和消费力价值,并衍生出对媒体内容和广告经营策略的评估与调整,这被誉为是媒介市场化改革的标尺。

据笔者访谈了解,《信息时报》乃至广州其他几家大报尚未开展过全面的读者调查。显然,单靠读者热线、来信来访、联谊酒会对潜在的读者群开发很难形成科学指导意见。与受众沟通渠道不畅,企业难以准确、及时地获得受众需求信息,做出正确决策。受众的意见建议不能传达或者不能及时传达到报社决策层,导致编辑方针不能跟踪受众的意愿和价值取向进行适度调整,办报的科学性大打折扣。

(5)导向偏差

缺乏健全监督管理体制。不少子报为了生存降低新闻品质,忽视了媒介社会责任,编辑稿件把关不严,刻意追求“轰动效应”,不经核实刊发摘转虚假失实报道。如:2007年3月13日《信息时报》a3版“广州焦点”版面刊登香蕉林感染巴拿马病毒和“香蕉有毒论”,传播经济信息严重失实,严重损害了媒体自身公信力和形象,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缺乏对社会主流的把握。部分子报主观臆断,片面夸大社会新闻的“卖点”,案件报道过多过滥、报刊泄密严重、有偿新闻屡禁不止、娱乐新闻低级趣味、广告经营严重违规、虚假医疗广告泛滥等现象屡禁不止。

2.环视外部

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社会环境这三大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和作用于报业的发展。

(1)经济环境压力过大。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成品油价上涨、国际贸易间不平衡造成运输成本与日俱增以及国内治理环境污染、节能减排政策的影响,导致了新闻纸价等主要成本支出的急速上涨,发行投入水涨船高,严重影响报业的利润。整个社会经济的不景气或相关政策的变动将会引起广告收入的大幅波动,子报若单纯依靠资讯的简单加工很难保持收入稳定、持续增长。

(2)新兴科技飞速发展。新媒体快速崛起,导致广告和受众双重市场的分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赢得了受众的青睐,分去了广告市场中一块诱人的“蛋糕”。子报陷入资金来源不断流失的螺旋,从而使生产、销售、投资、设备升级以及参与市场营销吸引受众和广告商的能力也随之下降。如果不寻找新的出路,这个螺旋将使子报无法继续正常运作。

(3)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通过改革不断破除制约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瓶颈和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发展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②子报如何利用文化体制改革的契机,真正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必须在深刻反省自我的基础上对报业固有观念以及运作手段进行实质性的突破。

二、借鉴:市场细分操作方式

社会结构的变迁,需要传媒予以多元化的满足受众的需求。笔者认为,《信息时报》可在深入考察自身能力结构和外部市场结构的基础上,借鉴《精品购物指南》市场细分操作方式,依据现实和潜在受众的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的差异性,寻找市场缺口和突破口,确定目标市场,实施转型。

1993年1月8日,《精品购物指南》作为我国第一份生活服务类彩报在北京正式创刊。1998年一跃进入全国报业10强,实现广告收入1.7亿元,居第9位,晋升为北京主流媒体,被誉为“中国报业奇迹”。今天,《精品购物指南》成为国内时尚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第一品牌,并相继开办了《风尚志》、《优品》、《世界》、《时尚生活导报》、《数字商业时代》、精品网等子媒体,力求打造引领都市时尚生活的传媒集团。

《精品购物指南》的办报理念,突破大而全的传统办报理念,“处处贯彻‘方便是金’原则,降低受众获得传播服务的代价和费力程度”,③定位为“精致生活·品味时尚”,适应不断细分市场需求,用全面的消费报道、全新的生活理念、全力的品位营造服务主流受众。

《精品购物指南》的版面内容,通过不断的扩版改版,适时调整读者结构,提高所在市场的进入壁垒,实现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客观效果。目前,已扩版到六个版组:时尚主张、风格北京、健康主义、旅游视界、财智人生、汽车风尚,综合运用多元素视点,建立独特的视觉识别系统。

《精品购物指南》的广告营销,开创之初,因与大众新闻类报纸、专业类报纸的读者交叉率极低,具有明显的市场独占性。站稳脚跟后,又以整合分类广告,降低广告版面比例,营造情感体验,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充分利用活动促使报纸与读者的互动,有效吸附了来自相关产业的广告。

综观其市场细分操作方式,从根本上突破同质化恶性竞争的格局,是市场后进者快速上位的捷径。这为《信息时报》在新的市场条件下改变传媒产品转型策略,实施“模仿(imitation)—改进(improvement)—创新(innovation)”的“3i”战略④提供了范本,推动报业市场回归良性竞争。

三、重构:调整定位开拓创新

“任何同一市场的同类报纸,其赢利阶梯不会超过四级,并最终有缩成两级的趋势。”⑤在分众化与碎片化时代,《信息时报》如何在全球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结合自身的生命周期特点,成功转型,延伸品牌价值,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消费文化促使内容变革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有效需求不足。解决经济危机应当鼓励消费和投资,于是鼓励消费的经济政策在资本主义国家得到广泛的重视与实施。消费主义也就成为支配人们消费行为的一种观念。”⑥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逐步演化和扩大为一场全球金融海啸,刺激消费无疑是带动全球生产能力快速恢复的重要举措,城市居民消费需求随之发生较大变化,服务性消费逐渐成为消费新动力,同时也驱动报业市场定位和受众整体观念的重构。在美国,除少部分以新闻全景覆盖受众之外,大部分媒介都是专业化媒介,他们根据市场和受众市场的变化来设计和划分自己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受众,及时调整市场细分战略,适应市场变动的需求,“乐于报道那些有关生育、兴趣爱好、购物等等的新闻,并把它们罗列在头版,而政府新闻被挤了出去”。⑦

反观广州报业市场,三大报(《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和三张都市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新快报》)将主力集中定位于无差别的广州市场,发展到今天,虽然报道空白点很少,但广州特有的城市消费文化仍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有待深入挖掘。与北京、上海等高消费城市相比,广州市民对时政兴趣相对淡泊,善于理财和投资,特别注重商品的性价比。市民消费特点决定报业市场的发展走向。“媒介即讯息”,广州除了需要综合性市民新闻类报纸外,还需要面向主流精英阶层的生活时尚媒体,满足市场细分化带来的生活服务资讯选择性阅读,在局部市场形成聚焦效应和规模优势,体现资讯整合的专业化和完整度。

根据施拉姆“传播获选的或然率公式”,即“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指信息被大众注意和选择的或然率与它能够提供给大众的价值成正比,与大众获得它的代价程度成反比。因此,《信息时报》应在科学缜密的市场调查、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的基础上,放弃单纯嫁接与克隆内容的寄生型报纸,以核心受众为本位决定报纸的资讯采集、资讯处理和话语表达,用“减法”思维来构筑市场定位,改变新闻素材形态,提供理性消费的价值判断和深层关怀。重视对公共利益和公信力的维护,积极介入公共事务,设置公共议题,引起受众关注,克服由消费主义的不良诱惑带来的消极影响,从单纯的信息提供者变成“意见领袖”,使读者拥有一份“消费指南”。

2.市场竞争激发经营创新

媒介产品的营销水平,是衡量媒介经济实力的标尺,也是制约媒介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子报创新市场经营,实现成功转型,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倡导整合营销。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子报在内容迅速增长的同时也导致发行成本与日俱增,发行利润大幅下降。《信息时报》应借助《广州日报》的营销渠道完善发行数据库,注重有效发行,实施数字化、一体化、品牌化的整合营销战略,加强“统一战线”,走联合发展的道路。“‘站在巨人肩膀’上进行创造性整合,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读者市场、销售网络,加上自身的系统化创新,形成独特的核心竟争力资源”,⑧将短期促销与长远的品牌塑造相结合,切实提升子报的市场占有率。

追求广告特色。广告不仅是维持和扩大子报再生产的重要资金来源,也是读者了解市场、获得资讯的重要来源。在激烈的广告争夺战中,子报应改变策略,不再追求依靠加大发行量与机关报平分秋色,而是围绕自身生活时尚类报纸的定位优势和商家产品的核心特点进行广告的大胆创意与精心策划,以活动带动广告,强化公共关系,激发目标受众潜在消费心理,实现报纸品牌特征与企业广告投放目标的“成功对接”,促使消费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消费行为,打造传媒形象,以品牌营销品牌。

深化核心业务。尚处于资本积累阶段的子报从事多种经营,不能满足战略转型和急速扩张的需要;过高的资产负债率,又会给子报的健康发展带来相当的风险和压力。因此,集中力量深化核心业务开发,无疑是稳中求进的办法。集中优势专项开发,并不意味着单纯依靠掌握讯获得 “价值支撑点”,而是调动有限的资源全力开发产品,注重资讯的传播价值的深加工,创造高附加值,精细化掌握社会的“注意力资源”,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提高市场占有率。

3.体制改革延伸品牌价值。

“品牌是一个名称、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其目的是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分开来。”⑨对于报纸来说,品牌是“报纸的标识、品质、风格、特色、自身文化等要素的总和,与其他报纸形成明显差异,为相当数量的读者所认同、追逐、偏好、忠诚,以独有形象获得良好的口碑。”⑩2008年,《广州日报》再次跻身中国平面媒体品牌价值的三甲,且一年内品牌价值升幅达9.45亿元之多。而《信息时报》近年来市场份额下滑、广告效益偏低、竞争力削弱,所信奉的品牌理念亟待重新评估。

报业集团化运作,不仅要考虑单位传媒产品的效用优化,还要考虑同一集团内部同级市场内各媒体的效用情况。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是国内成立的第一家报业集团,但其“主报独大式”的管理模式却导致两个不同层级的《广州日报》与《信息时报》定位交叉,内容重叠,管理成本高,“集而不团”。《广州日报》负责《信息时报》的行政管理职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流动性较差,缺乏双向沟通,组织绩效低下。报业集团设立子报年度盈利指标,根据指标完成情况给予奖惩。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由于子报采编业务未与经营业务真正分离,易受利益驱动过于追求卖点而忽视舆论导向。

笔者认为,在传媒产业升级与结构性重组的“合竞时代”,报业集团应深化内部体制改革,实现由强制性指标的硬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转变,重视对子报刊体系进行结构调整,合理规划子报的种类布局、覆盖范围、读者群体,形成“立体化规模效应”,实施“蓝海战略,即遵循整合资源,创新管理,打造新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的转变”,??????以期对整体市场的全面占领,延伸品牌媒体的品牌价值。

注释

1 辜晓进:《走进美国大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2 王鹏:《传媒板块体制改革带来历史性机遇》,《中国证券报》,2006年12月28日。

3 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93页。

4 xu q r, chen j,guo b.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 china,[j],ieee transaction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1998,45(4).

5 张立伟:《传媒竞争 法则与工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6 雷定安、金平:《消费主义批判》,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3期。

7 stepp. c.s.(1991,april).when readers design the news, washington journalism review. pp.21.

8 周燕群,万智炯:《武汉报业:第二子报如何生存》,《中国记者》2004年第5期。

9 [美]菲利普·科特勒主编:《市场营销管理》,(亚洲版,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8页。

快消品调研报告篇9

我于2014年6月25日进入公司,目前在市场部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在部门领导的指导和同事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和勤奋工作,始终以“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为人生信条,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学起。由一个对工作不熟练的新员工,成长为一个能独立承担任务的工作人员。在此非常感谢部门领导在日常工作中对我的教导,让我在工作中向他人学习,在实践中向市场学习,在生活中向书本学习,在这种学习型工作环境下,我才能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东兴公司员工。

一、工作方面

从三月份开始,我到市场部工作,部门领导在开会时提醒我们,市场部是公司的眼睛,作为一名合格的市场部员工,需要具有敏锐的市场信息捕捉能力,信息真假的判断能力,以及强大的执行力,根据市场线索,去伪存真,为公司提供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

我在部门领导的言传身教下,刻苦钻研市场调研方式、方法。根据公司工作需要,部门领导安排我参与市场调研,在调研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积极搜索公司产品相关信息,我部门为公司产品市场布局、销售、研发,提供参考意见。我总共参与编写报告20篇,外出市场调研18次。以下是我的部分调研事迹:

1、水产品市场调研

公司去年开始养殖罗非鱼、淡水白鲳、南美白对虾,市场部为了产品的销售市场做了大量的工作。2015年5月7号-13号这次调研是我部门对水产调研取得突破性成就的一次调研,我有幸和陈部长一起参与此次调研。

这次调研我们根据以往调研的成果,对北方部份水产市场做了一次系统性的调研,了解了热带鱼的重要养殖基地、重要销售市场,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找到山西重要客户,他本人对我公司的反季节养殖非常感兴趣,有很大的合作意向,我们邀请其到我公司参观访问。

调研回来后,市场部及时把山西客户的信息跟公司汇报,并牵头与供销公司会见了山西客户,去年我公司发往山西的罗非鱼达10万斤,并且达成长期合作协议,成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山西客户对我公司罗非鱼的养殖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也为我公司渔业养殖技术的提升做出了贡献。

2、家禽养殖市场调查

这次调研前我身体不舒服,咳嗽的非常厉害,当时想咳嗽去养殖厂,估计老板不给我们进去,还好养殖厂老板对投资者还是很热情的,去之前我们收集了周边养殖场的信息,规划了行程,终点站是沭阳(网上这个地方鹅苗比较多)。

首先以自身办养殖厂的心态去进行调研,首站去终端销售市场,通过市场了解鸡、鹅销路比较好的品种、批发价、销售价、销售量情况,在跟批发商聊行情的过程中,获取养殖公司的信息,当晚编辑材料,并对自身的行程进行修正。

其次调研了土鸡、鹅的养殖公司,在养殖场我们对养殖细节进行询问,从选苗、建棚、预防、养殖要点、销售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为公司下一阶段种苗采购、养殖、预防、销售,提供参考意见。

最后,去了沭阳站,其实在终端销售市场中就了解到沭阳有很多鹅苗骗子,在鹅苗销售过程中很容易上当受骗,当时我想公司让我们来这个地方调研,我们总不能遇到困难就灰溜溜的回去吧!我们就寻找到当地政府,在当地联防大队长的带领下,我们找到当地真正办鹅苗的厂家,获取了当地泰州鹅苗的销售情况。

回来后对比分析各个养殖厂的情况,把养殖建议等情况编辑成报告,提交给公司。

3、对洗(沐)浴盐和果蔬洗涤盐市场进行市场调查问卷

开展此次问卷调查,调查前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从品牌知名度、包装、价格、产品属性各方面对终端消费者进行咨询。

出差前准备在商场对来往顾客进行访问,到达目的地后发现很难开展工作。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在火车站和肯德基等消费者可以休息的地方,容易进行调查,掌握这个线索后我们分头在火车站和肯德基等休闲区对消费者进行采访,每个地区完成200份的调查问卷。

通过对生活用盐销售市场状况和消费人群的需求倾向的调研,对今后此类产品的广告宣传、产品定价、营销渠道、消费人群定位、产品包装和产品研发方向等均具有指导价值。

4、2014年各销区盐样分析报告

前期收集各销区食用盐产品,建立食用盐大数据库,分析各销区食用盐厂家分布,对比各销区食用盐品类、价格、各盐种每50克单价、各盐种吨盐价格、成份、包装、生产厂家情况;那段期间每晚录入数据到夜里12点左右,虽然那段时间很辛苦,但是通过对各盐品的分析,为公司下一步产品研发做准备,自身也学到了很多盐相关知识。

5、玉米的市场调研

9月初,顶着炎炎夏日我到淮北、宿州、蚌埠等地调研玉米销售问题,从粮食交易市场到批发商到中粮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再到饲料厂,收集各个销售渠道的收购标准、收购方式、价格。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今年进口玉米的价格偏低,并且国家取消玉米托市政策。

及时跟公司反馈玉米市场不景气、价格波动大且有走低趋势的行情,建议公司将玉米做内部饲料加工原料使用,不再外卖,意见得到公司采纳。

二、 学习方面

1、业务技能的学习

现代社会是知识快速更新的社会,大学只是培养我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为了更好的服务公司,我积极参与培训,网上学习会计方面的课程,从网络和书籍中学习先进的市场理念,还向领导、同事虚心请教市场调研技巧和方法,调研报告编辑方式。

从刚开始的全文字报告,到会用SWOT分析,到现在的数据图表,这些进步离不开部门领导、同事的帮助和教导,在此感谢部门领导对我的培养。

调研学习心得总结:以上海终端消费者调查为例

1)调研前准备

①确定调研地区,调研前通过各种方式确定上海各区的消费水平,选定消费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中间层次消费水平的地区、外来人口多的地区。

②分渠道,选择大型连锁超市、连锁便利店、私人超市、批发商。

③搜索地铁公交路线,节约调研时间,节约调研经费。

2)调研中注意要点

①门头,拍照,记录超市位置、名称。

②货架排列照片,了解终端销售时盐与哪些产品搭配销售。

③记录产品品相、价位,以便了解此处超市的规模、客户群体。

④观察记录产品名称、价格、生产厂家、日期,价格是用来做对比分析,厂家是用来分析竞争对手,时间分析产品销售速度。

3)关键人物

①理货员,对各盐品的销售情况很熟悉,在于理货员的交谈过程中了解各盐品的销售数据,以及在终端销售中出现的问题,为后期改进做准备

②超市科长,有最准确的销售数据,可以确定超市卖哪种盐,必须跟科长打好关系。

③店老板,吸烟的上烟,寒暄后直奔主题。

④终端消费者,终端消费者才是最终买单的人,了解消费者对价格、盐种、包装等核心问题的看法,为后期产品研发、包装改进、定价提供依据。

4)调研身份

①对于超市等经销商渠道时,要以其他家盐业公司的身份去进行调研,当前状态下不适合暴露自己的身份。

②对于批发商渠道,最好用开快餐店的身份,这样比较能让批发商防松警惕,便于获得信息。

5)调研后及时编写报告

每份报告的背后都有很多汗水,希望我们的努力,能给公司带来效益。这是我这段时间的调研心得,有缺陷请指教。

2、融入团队

作为一名新进员工,刚开始对市场部内部的工作要求和规范不太熟悉,遇到工作上不了解的情况,抱着向前辈学习的态度,及时虚心的向同事请教;在与同事的沟通交流过程中,积极寻找自己的短板,努力达到部门对员工的要求,再次非常感谢领导和同事对我的指导;同事间有需要协助和帮忙的,我也会在职责权限范围内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经过这一年多的努力,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得到部门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3、部门间沟通交流

平时在领导的安排下,与相关部门进行工作交流、学习,并积极参与党群工作部牵头的公司集体活动。工作过程中,辅助给公司办公室提供日常市场信息,配合效能监察部对市场部的考核,参与质量管理部、技术中心融雪剂的研发、包装设计过程,协助供销公司、农工贸公司对相关项目的调研等等,在与相关部门协作同时,我对各个部门人员、组织架构有一定的了解,跟其他部门同事的合作也非常融洽。

三、思想方面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定远人,本科毕业后回到家乡,就是想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做贡献。东兴公司作为定远的龙头企业、央企,她能给我提供足够大的平台,能不能做出成绩和贡献,完全取决于我的个人能力,因此我愿意在东兴公司这个大家庭里学习成长。希望未来我可以快速成长,以跟上公司的高速发展。

从成为东兴公司员工的那一刻起,我就要求自己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每一天,迎接每一项工作任务。对于困难永不服输,对于工作永不防松,做好公司交个我的每一项工作。每一天都是新的起点,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陪东兴公司一起成长。

此次能有申报优秀新人的资格,非常感谢部门领导对我的认可,以及公司对我的栽培,公司优秀的人才有许多,不论我有没有选上,我都会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谢谢!

快消品调研报告篇10

用户对网络广告态度最为友好,并认为购物网站和搜索引擎广告价值更高2011年网络广告调研受访用户中,认为能从互联网广告获取有用信息的比例最高,为47.2%。用户对于各类媒体广告的态度差异并不太大。而分别有35.8%和34.1%的用户认为购物类网站和搜索引擎上的广告很多是有用的和其感兴趣的,高于其他类型网络服务的比例。

互联网广告更具互动性与精准性,能将广告更多地投向相关用户并产生良好互动。而购物类网站和搜索引擎实质上都能与用户进行信息互动,所以用户对这两类服务上的广告态度更为积极。

网络广告在用户消费过程中有着重要决策价值

2011年网络广告调研受访用户中,50%的用户认为网络广告提供的信息对其进行选择有很大参考作用,而24%的用户表示网络广告经常能直接影响其消费决策。

网络广告对于用户的消费决策有着重要价值。

首先,互联网在产品信息量、产品比较以及购买后评价方面的优势明显大于其他类型媒体。

其次,一些支持强关系的社交网站上投放的广告能快速传播产品口碑,进而影响网民的消费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