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十篇

时间:2023-03-28 01:36:46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篇1

1、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具体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理

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2、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板题、读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爬山虎的脚(叶圣陶)。

二、检查上节课的学习情况:

1、上课前先检测一下同学们对于生字的掌握情况。

(听写:重叠、均匀、逐渐、触角)。

2、 背诵第二自然段(指名背、齐背)

三、新授:

过渡:听了同学们的背诵,让老师再一次感受到了爬山虎叶子的美,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着密切联系,课文的第三、四、五自然段详细的描写了爬山虎的脚。这节课我们随着叶圣陶爸爸一起去学习写“脚”的部分。

1、出示问题、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想一想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把你喜欢的部分读一读。指名回答。(板书:位置、形状、颜色;爬;触着墙,没触着墙)

2、学习第三自然段

那书上是怎样介绍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呢?请找出来自己读一读。

(1)指名读

(2)出示课件填一填

(3)我们已经对爬山虎的脚有所了解了,根据文中所描写的,现在请你试着画一画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好,指一名同学上台画;

(4)评一评,是否画得准确(出示课件,师引导学生体会“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描写得生动具体)。

(5)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写得非常细致,那么为什么作者会写得细致呢?因为他……(生答后板书:仔细观察),你从本段的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呢?(抓“注意”一词)

(6)让我们一起细致、认真地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吧

小结:因为作者仔细观察了,所以把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生动。爬山虎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课文中哪一段告诉了我们?

3、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 合作学习(出示课件):

A、 指名读合作学习要求 B、合作学习 C、反馈

(2)抓住“巴”字(老师请一名同学上台,老师演示“巴”这一动作,请一名同学说出“巴”的感受),结合第四、五自然段,你还从文中的哪些句子中可以体会到爬山虎的脚就紧紧地“巴”在墙上的。

(3)同学们,你们看过壁虎爬墙吗?大家学了文,又观察了爬山虎,能说说壁虎爬墙和爬山虎的爬有什么不同呢?爬山虎是不是只往上爬呢?根据学生回答,回归第二段“叶尖一顺儿朝下……好看得很。”再问:课后思考题(金话筒)。 最后一句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蛟龙的爪子,有什么作用?

(4)齐读三、四、五自然段 四、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启发?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篇2

爬山虎的脚(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会认“均、柄”等5个生字,会写“操、占”等13个字。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3.通过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学习,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词。(重点)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资料导入。

教师口述:大自然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奇妙无穷!下面我们举行一个“植物资源”共享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实物或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

(1)

大家初步了解了爬山虎,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走近大作家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去细致的了解爬山虎,欣赏爬山虎。(板书

《爬山虎的脚》)

【设计意图:图片激发兴趣,并从中了解到植物的特点。】

二、相关资料介绍

作者简介:

叶圣陶,名绍钧。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稻草人》《小青石》《记金华的双龙洞》等。

爬山虎简介:

爬山虎:一种攀爬在墙壁上的供观赏的植物,也叫巴山虎、地锦、常春藤、属葡萄科。高攀的落叶藤本植物,卷须前端有吸盘。夏季开花,花蕊小,黄绿色。产于我国各地,日本和朝鲜半岛也有。茎和根可以入药。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均匀

叶柄

蜗牛

弯曲

操场

嫩红

重叠

空隙

茎上

瞧不起

牢固

(重点指导生字:均: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yún”;

柄:不要读成一声,应读“bǐnɡ”;

蜗:不能读成“guō”,应读“wō”;萎:不要读成一声,应读“wěi”。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学习多音字:曲(qū

qǔ)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②读一读:他用弯曲(qū)的乐器,吹出了优美的乐曲(qǔ)。

(3)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均匀

结实;坚固。

(2)

(3)

(4)

(5)

(6)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痕迹

物体留下的印儿。

牢固

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时间的间隔相等。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学习“会写字”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操、隙、均、柄、瞧”,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茎、萎、叠”它们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叠、占”是上下均匀。“固”,全包围结构,书写时要注意笔顺;

“嫩”,左中右结构,左右匀称。)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叠、萎”

和左右结构的字“瞧”,学生练写。

“叠”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的“又”比下面的“又”要大一些,中间的宝盖要宽一些;

“萎”是上下结构的字,下面的“女”一横要长一些;

“瞧”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部分占三分之一。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向上爬的。

(2)梳理课文思路。你读懂了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

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丽。

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

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

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7)

(8)

(9)

(10)

(11)

(12)

(13)

练填空:

课文先写了(爬山虎长得很茂盛),接着写了(爬山虎的叶子),然后重点写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怎样用脚来爬墙),最后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5.自主探究,理解第1、2自然段 。

(1)读第1、2自然段,你从“满是”“一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爬山虎长得很茂盛,能爬;嫩红到嫩绿,一顺儿,铺得均匀,不留一点儿空隙。

(2)思考: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爬山虎长得茂盛和它叶子的美丽这两个特点?

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生长的特殊位置“墙”。爬山虎是爬墙成片生长的,那么它是怎样爬墙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七、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八、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重点)

3.通过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学习,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难点)

【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课前导入

导入方式:设问导入。

教师口述:爬山虎不是动物,可它有脚,而且会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爬山虎会爬的秘密(板书

《爬山虎的脚》)

【设计意图:用问句来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轻声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叶子、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爬墙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观察叶子的时候,作者还观察到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叶子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

预设: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没过几天是嫩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很新鲜。

2.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

①为什么觉得这样的叶子给人以美的享受?

绿得新鲜,铺得均匀,排列整齐不重叠。

那谁能读出叶子这种绿的美,密又匀称的美来呢?

3.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朗读指导:读出风轻轻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轻轻漾起的感觉。

这句话写了爬山虎的叶子怎样的美?(动态美)

有没有哪句写出了叶子的静态美呢?

预设:“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

4.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1)

(2)

(3)

(4)

(5)

(6)

(7)

(8)

(9)

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

预设:茎上。

5.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课文把脚的样子比作什么?

把脚比作蜗牛的触角,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细。这么细的脚,作者都仔细看过是枝状的,并数了有六七根,说明叶圣陶爷爷观察得很仔细很具体啊!作者写爬山虎的脚更能看出他观察十分细致了。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不仅体会到语言的生动,还了解作者的观察很细致。教给学生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6作者从哪些方面观察爬山虎的脚的?

从位置、数量、形状、颜色等方面。

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爬山虎脚的样子。

板书

茎上

如新叶

细丝

像触角)

过渡:来,我们一边跟着画面一边读这段话。

小结: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很独特之处。你们知道爬山虎更独特之处是什么吗?

7.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这样”是指什么?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贴切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可以吗?

“这样”是指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表示爬山虎爬墙过程的词语有:触、变、巴、拉、贴,这些动词准确、清楚地描述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一脚一脚”不可以换成“一步一步”,

“一脚一脚”更加贴切说明爬的动作。

想看到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情景吗?【课件出示爬山虎生长的视频】

自由朗读描写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描写爬山虎脚的动作的词句。(

板书

触、变成、巴住、拉、贴)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又以多媒体直观演示,轻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小结:原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有一股不断向上的攀爬劲呀!

生齐读。

(10)

(11)

(12)

指导朗读:注意动词稍微读重点。

8.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

说明爬山虎的脚巴住墙很牢固。爬山虎的脚具有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

四、引导发现,总结课文写法

1.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

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2.学完这一课,你知道如何进行观察了吗?

(1)观察细致。(2)要抓住特点观察。(3)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4)连续观察。

小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外让我们到校园的东墙边,去看看爬山虎是不是真的像叶圣陶爷爷写的那样,也学着叶圣陶爷爷一样用一双慧眼,去观察,去发现,好吗?

四、课堂小结

罗丹说过:“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今天我们学习叶了圣陶爷爷是怎样细致观察事物的。希望同学们课下可以学着去观察周围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

五、当堂检测(选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优美的词句。

2.课外练笔。

请你仔细观察一种攀爬植物(如:葡萄、牵牛花等),仿照课文写一写,内容要具体,语言要通顺。

(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注意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具体地写出来,要注意连续观察。)

【设计意图:学会运用抓住事物特征,把意思写清楚的写作方法。】

六、课后作业(选做)

1.推荐阅读有关植物,完成《点拨》1+x阅读攻略的练习。

2.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

(13)

(14)

(15)

板书设计

10

爬山虎的脚

位置

颜色

样子

墙上

嫩红

嫩绿

朝下

均匀

不留一点空隙

茎上

如新叶

细丝

像触角

触、变成、巴住、拉、贴(牢固)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在讲之前,我要求学生收集爬山虎的资料。学生对爬山虎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对爬山虎的脚有了感性认识。

2.在教学中我把课堂和自主权还给学生,把读书和说话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阅读、感悟、思考、质疑、解疑,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让学生改变被动学习的坏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与此同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相应的小练笔,使课文中的观察和写作知识实现迁移,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再现过程,突破难点。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以及它是怎么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在学生自己读、画、议的基础上,找准时机恰当地出示爬山虎脚的位置、颜色、样子和它向上爬的过程,这些形象直观的画面,学生很轻松地理解了难点,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课堂沟通 师生互动

小学语文教学的受众是正处于充满着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小学生,这使得教师必须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通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来激发学生的灵气与创造力。“将课堂让位于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逐渐在教学效果的评价中占据主流位置,也成为课堂教学生命力的源泉。教师应借助于各种途径,与学生进行双向沟通,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来获得认知上的提升,从而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教师“一言堂”、过分强调知识灌输和单纯传授知识的特点,而对于学生的接受兴趣则考虑较少,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水平。本文从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过程的角度着手,列举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例,来强调观察、体验、沟通等方式在推动师生互动中的作用。

一、在激趣引入下,师生互动从体验中提升

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在小学生特殊的心理状态,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恰恰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闪光点”。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借助于提问的形式,充分地发掘小学生的思想的“闪光点”,让小学生在课堂中碰撞、接触,使得小学生从提问中获得启发,思维进一步得到活跃,就会使师生互动变得有意义。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麻烦事。本来花费了很多心血准备好的东西会突然遭到破坏,让我们感到很伤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里有一个小女孩遇到了麻烦事。她是谁呢?

(课件出示:一个小女孩说:“你们好,我叫玲玲。”)

玲玲小姑娘真有礼貌,我们也一起向她问好吧:“玲玲,你好!”

(正音“玲”指导读轻声,生字卡)

看看玲会写了吗?(课件出示“玲”字)

你认识的人名字里有“玲”字吗?很多人的名字中有“玲”字,听起来悦耳动听。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生:形声字、换偏旁,王字加令……)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质疑)

师:同学们的想法这么多呀,那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读课文好吗?看看能否找到你想知道的内容。请同学们打开第116页,自由读课文,遇到不懂的生字把它画下来,请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课文的生字会念了吗?小老师带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正音)

小结: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会认读了课文的生字。没有了拼音你还会读吗?小组学习,自认生字卡。在小组里找出难读的字音,并互相考考对方。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男女同学读,开火车读。把课文中含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把生字词放在课文里读,看谁能读得又快又好?同桌合作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问得仔细些。

(整体感知,解答前面同学提的问题。老师总结:玲玲为了参加评奖,画了《我家的一角》,不小心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画了一条小狗,并获得了奖。)过渡:你们想看看玲玲的画吗?玲玲给我们出了几道题,她说我们做对了,才可以欣赏她的画,咱们一起来看看。[1]

在课堂教学中,该老师采取将记忆性问题与说明性问题相结合的办法,让学生在直观理解的情况下学习到了知识,学习的空间进一步拓宽,学习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学习的兴趣也获得了提高。

二、在场景模拟下,师生互动从感知中升华

由于小学生具有喜爱直观、生动事物和抽象逻辑思维带有很大程度的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以师生互动为课堂教学手段的同时,应配合教学内容进行场景模拟,包括使用现代教学设备与手段,以使小学语文课教学变得更加引人入胜,增强小学语文课对小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思考的欲望,以加强教学中师生的沟通与互动。

小学语文课文《爬山虎的脚》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利用脚爬行的,启发人们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是重点。教师如何让学生了解爬山虎是怎样爬的,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让学生理解爬山虎的叶子和脚,则是难点。老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在电脑上通过动手操作,找准生长点的环节,再借助于提问的方式,既使学生通过训练牢固掌握,深化了对教材的认识,又有利于激发他们参与探究的兴趣。[2]

片断一:爬山虎的叶子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爬山虎叶子的?(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批画)

生1:作者是抓住爬山虎的叶子的形状和动态两方面来写的。

生2:作者是从刚长出来的叶子和长大了的叶子两个方面来写的。

师:刚长出来的叶子和长大了的叶子各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读书、汇报)

视频画面:刚长出来的叶子长大了的叶子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注意爬山虎叶子颜色的变化。

学生再读课文,重点理解课文怎样写长大了的叶子,抓住“新鲜”、“一顺儿”、“均匀”几个词语体会。

视频画面:“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了波纹,好看得很”一句的画面及意境,配乐让学生欣赏感受。

师:爬山虎的叶子给了你什么印象与感受?

生1:很美。

生2:很有生命力。

生3:十分惹人喜爱。

师:那么就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片断二: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师: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爬满墙壁,跟它的脚关系密切。它的脚到底是怎样的呢?请朗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爬山虎脚的有关句子来。

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颜色、样子,用自己的话与同桌互相交流。

教师指名发言,学生读出相关句子。

粗大的茎上有爬山虎的叶柄和叶片的静止画面。

师:爬山虎的脚到底长在哪儿呢?请一位同学上来用鼠标点按出来。

生1用鼠标点按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电脑出现提示语:“错了,再试一次!”

师:仔细读读课文中写爬山虎脚位置的句子,看看到底在哪里?(生再次读句子,思考)

生2用鼠标点按长叶柄的反面。该位置出现爬山虎的脚有六七根细丝慢慢长大,末端成圆盘的动画。同时出现语音提示:“对了,你真聪明!”

(让学生齐读这段文字,并试着用简笔画画出爬山虎脚的生长情况。)

在这节课中,老师和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学生的思维获得了引导,知识面得到了提高。教师将提问整合到多媒体的教学中,使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三、在实际体验下,师生互动从理解中提高

实际体验是小学生接受新事物的基础,是产生思想火花的源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直观性的认识,则会有助于加深理解,且印象深刻。

下面以小学语文H老师讲授的两次公开课为例,谈谈在场景模拟中如何加强话语沟通与师生互动这一问题。

在《曹冲称象》公开课中,H老师根据曹冲称象的三个步骤:赶象上船、划线―赶象下船、装石―称石,让学生用水盆、玩具象、石子、秤等工具模拟曹冲称象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比曹冲称象更好的办法呢?写出实验方案。场景模拟中,在老师引导下,学生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称象办法:用曹营中的士兵代替石头,士兵直接站到船上去,直到船沉到做记号的地方为止,再称出士兵的重量,更方便;把河里的水一桶桶往船里倒,等船下沉到记号处,算算一共倒了几桶水,称一称一桶水的重量,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3]这堂公开课教学,师生话语融合,互动效果非常好。

在《只有一个地球》公开课中,H老师运用电脑制作这样一段活动画面:①茫茫的宇宙群星璀璨。(配上优美的音乐)②旋转着的地球出来了,慢慢缩小,最后成了宇宙中的一叶扁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是渺小的)③随着老师声情并茂的描述,出现晶莹透亮的球体。④伴随着音乐出现了转动着的、蔚蓝色的地球。(体现地球的美丽壮观,可亲可爱)如此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使学生既感受了宇宙的宏大浩瀚,又体会到地球的美丽壮观,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并因为不了解电脑知识、地球的形成起源而踊跃向老师提问,从而提高了师生互动的质量与课堂教学的成效。[4]

小学语文教学中场景的模拟,其目的是引导小学生的思维,使小学生借助于现代多媒体,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直观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思维的质量与效率,从而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H老师在教学中的场景模拟做到了这一点,师生之间话语融合有效地促进了互动。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既充满着难度与不可预测性,但正因为如此,又存在着丰富的创造性与无限可能性。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抓住小学生的性格特点,通过观察、体验、提问等方式,来提高课堂沟通的有效性,使得师生互动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来运行,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

参考文献:

[1]郑金洲,任长松.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梁俐萍.让作业设计鲜活起来――新理念下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的探索[J].苏州教育,2008,(11).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篇4

重视并努力发挥好“随堂练”的作用,使写与听、说、读并驾齐驱,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科学的,符合(2011年版)新课标“加强语言文字运用”之精神的。

在“随堂练”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通常在这么几“点”上下工夫:

一、抓“关键点”

学生已有的积累不同,接受新知的能力也不一样。文本体裁、结构不同,重难点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随堂练”时,要讲究针对性,不能为练而练,必须抓住课文的关键点,考虑学情,进行精练巧练,方能促进阅读,提高练笔效率。比如,《爬山虎的脚》一文,重点是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难点是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因此,“随堂练”可设计为:

1.轻声读课文,说一说爬山虎刚长出来叶子的3个特点;长大了的叶子的3个特点。

2.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先说一说,再画一画(画出动作词语:触、巴、拉、贴),最后再演一演(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演出来)。

这样就把关键点――课文的重难点抓住了,并在这样由浅入深的练习中将抽象文字形象化,化解了文本难点。

二、抓“激情点”

“随堂练”要练出实效,关键在于把握时机,顺势而练。尤其是语言迁移类的写话练习,要“情到深处方动笔”。只有在学生与文心产生碰撞,打开文思了,倾诉的欲望才能油然流泻笔端。其实每篇课文都有“激情点”,关键看教师是否能发现并抓住。

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文本重点是理解在整个救助事件过程中父亲的想法与做法,进而体会父亲的伟大。我让学生角色置换,进行如下“随堂练”:

想象一下,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先让学生进行一番入情入境的口头表述,再诉诸笔端。文本的品读,加上对这道题的集体交流,似一股股气流,相互碰撞、交揉;顺势的笔练,则给了学生一个切入点,将内心情感及时转化成文字,自然流淌,教学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抓“模仿点”

学生模仿优秀作品进行写作,不仅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经典作品的熏陶,提高文学修养,更重要的是依样画葫芦中,能学会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例如,《皇帝的新装》,为了让学生感知童话故事的最大特点,即想象和夸张,可设计如下“随堂练”:

请充分发挥想象,运用夸张手法,沿着课文的思路,模仿安徒生的写法,给《皇帝的新装》一文添加一个合理的结尾。(提示:想象要合理,要有现实依据,夸张要起深化主题的作用。建议先看看叶圣陶和鲁兵写的续篇,感悟一下他们的写作思路。)

学生在融会文意中自然展开想象,在模仿借鉴中尝试体会并运用童话的写法,在自己的童话作品里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进而提升赏析水平。

四、抓“拓展点”

字词句段的迁移模仿,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性目标,其意义在于为实现拓展性目标铺垫。二者角色简言之,即为授人以渔,学以致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拓展性练习的设计。如,《跳水》一文中,在教学船长命令孩子跳水这一段,出示练习:

除了船长这个办法之外,你还有更好的办法救孩子吗?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篇5

而现在学生之所以阅读效果不理想,关键在于学生没有全心全意地去记所学知识,也就是说学生的兴趣并没有在课堂上。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要想提高学生的成绩,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下面以《爬山虎的脚》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作法和体会:

一、利用各种电教媒体、激发学生习兴趣

导入是课堂的起始环节,其效果与课堂教学一样,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用投影打出墙壁上爬满爬山虎的图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画面上都有什么?叶子是什么形状?树叶是什么颜色?它生活的条件是什么?学生一般对观察都有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给学生以观察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借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所谓,“留心天下皆学问”正说明了观察的重要性。接着,老师对爬山虎进行介绍:这种植叫爬山虎,它和葡萄苗相似,葡萄苗我们给它搭个架子它就可以向上生长了,然而爬山虎却不用我们来帮助,它自己就能向上生长,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生长的呢?

儿童教育心理学指出:小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总是建立在对事物感 知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课堂演示,能具体形象地展现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增强了直观性的趣味性,加强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描述式讲解、设置悬念,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发生了农厚的兴趣。

二、利用生动的讲解,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很容易产生分心,使注意分散。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后,教师应当利用生动活泼的讲述,清晰悦耳的语言,真实朴素的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保持学习兴趣。

教师用幻灯打出爬山虎的脚的特写,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文结合,回答问题:文章重点写的是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在什么位置?是什么颜色的?它是怎么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它的脚有什么变化?脚有什么作用呢?再让学生观察爬山虎的图:从图上看,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长势如何?你看了有什么感觉?

在教学中,教师将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发展其观察能力结合起来,向他们提出各种问题,引起他们对事物的兴趣,引导他们通自己的观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增强学生学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的最基本的方法。这就是说,作为教师必须有意识,有计划地去组织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观察,逐渐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观察的目的任务愈明确,观察者对知觉的印象的反映就愈清晰,愈完整,因而,观察的效果也就愈好。要使学生观察有所收获,教师必须事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

在小学教学工作中,教学的直观性是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条件,学生的注意与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密切关系。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水平,把新知识的讲解和旧知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的注意和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循序渐近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把讲授新知识的内容与已有的知识内容联系起来。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还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把住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保持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全神贯注,积极思维。

三、利用多样训练方式,巩固学生学习的兴趣

记忆是心灵之仓。为了使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并把它系统化,使之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我在巩固练习中设立了这样的问题:1.朗读课文第二段。朗读追求的目标是达到熟读或顺口背颂的程度。这样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彩,写作特色,甚至小到句式,修辞,用语等才会有较深的领悟。生动的词语,精彩的语段,巧妙的构思才会铭刻心中,使之发展成为自身的语言,并在实际写作和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2.让学学生看图复述第三段。复述是使输入的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输送。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进行精细加工,用自己的话复述老师所讲的内容,这样才能收到更有效的长期的记忆效果。在教学接近尾声时,学生很容易出现疲劳。分心,根据学生自我表现欲强的心理特点,采取朗读,复述的训练方式,既促进了学生朗读习惯的养成,又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使学生的兴趣得以持续。

四、利用小练笔,延伸学生的学习兴趣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篇6

那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何作用呢?工作实践中的尝试,令我有了一些初步的体会与想法。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宽阅读教学空间

在课改中有个崭新的理念,即“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构建开放的、适应时展的课程体系。”其中具体提到“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营造主动、自主、生动活泼的学习语文的环境。”多媒体计算机能储存大量教学信息,为阅读教学提供详实的阅读材料,同时它又能提供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在教学中,可以按照知识点来划分教学内容并实现超链接,它所具有的生动性、形象性、直观性,非常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如《观潮》一课,课文描述的是海宁盐官镇所见的“一线潮”,作者描述的是潮来之时像“一条白线”,像“一道白色的城墙”,像“千万匹白色的战马”。其实,钱塘江大潮远不止书中描绘的一种情景,还有交叉潮和回头潮。我备课时通过丰富的网上资源,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扩大课堂教学容量,寓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师生之间交互性和教学的趣味性。教学时借助各种信息媒介丰富的信息源,并通过多样化的手段予以展示,教师轻松地教,学生轻松地学,使寓教于乐成为现实,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有丰厚的底蕴,教学时才能厚积薄发。

二、运用信息技术,激发阅读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在信息技术参与下的阅读教学,可以利用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产生生动有趣的画面,再配上音乐,产生良好的视听效果,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阅读情境

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散文、小说具有很强的审美性。由于学生受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社会环境的限制,作品的美感与学生的情感有时难以沟通。然而,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媒体,将无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要表现的内容变成有声有色有动感的画面图式,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或氛围,激发他们的想象,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审美共鸣,帮助他们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材内容。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阅读能力

1、培养学生认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把文字符号和课文语句进行再加工,文字与画面结合,或与声音结合,或文字、声音、画面三者结合,形成一个动态的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这样能增强阅读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容易唤起学生的注意,也容易使学生保持较高、较久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默读的习惯,能通过文字了解文章表面的和直接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2、培养理解内容、突破难点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就像是一个圆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只有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媒体,实现媒体与目标的统一性、协调性、突出性,才能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

如《爬山虎的脚》一课,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写出了爬山虎的叶子、脚及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这篇文章的第三段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可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三段,看看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读明白的同学在图上画出爬山虎的脚。然后再用多媒体把同学们的画展示出来,集体讨论交流,最后用课件出示句子,说说这样遣词造句的好处。这样形象直观的画面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突出教学重、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3、培养思维创新能力。

学生在对语言文字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技术的演示,丰富了头脑中的表象,拓宽了思维空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时地迸出创新的火花。如《火烧云》一课,由于学生一般没有仔细观察过见过火烧云,课上就可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先通过动画演示课文中描写的几种不同形状、颜色的火烧云,用逼真的画面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和作者观察得仔细、描绘得细腻。然后又可出示大量的火烧云图片,让学生欣赏、观察,并模仿课文第4-6节的写作结构练习说话。整堂课,既培养了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效果是传统的阅读课所不能及的。

五、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

1、借助网络资源,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除了课本中的精读资料外还需要大量的课外资料。教师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比较优秀的阅读信息。如果让他们从网上去寻找一些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不仅节省了购买的时间和费用而且交给学生一种到课外去获取信息的能力。在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们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到课外去搜寻信息,对课文的文本进行补充或批判,师生共同利用好网络资源进行必要的补充。比如,学了《长城》一课,学生还想搜集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图片,教师就让学生在网上查找,既帮助学生解决了难题,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养成了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

2、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人机互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相互作用,使他们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了认识过程,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了学习动机,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篇7

摘 要:信息技术与聋校语文课堂教学整合,是多元信息与语文人文性的大碰撞。它必将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聋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整合信息技术,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率呢?本文从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突破重难点,训练思维;启发想象,培养创造力;激发美感,渗透美育等方面结合聋校教学实际进行论述。实践证明,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取得了最佳“教”的效益,聋生也充分发挥潜能,求得了最佳“学”的效果。

关键词:聋校 信息技术 作用 语文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育技术现代化是语文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为传统教学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不仅改进了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内容,还起到了改革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的作用。

信息技术与聋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是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的大碰撞。它必将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聋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如何整合信息技术,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率呢?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苏联教育家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生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聋校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聋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聋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聋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在讲授《葡萄沟》一课时,教师多次出示关于葡萄颜色的图片,每一次出现各有作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都激发了聋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聋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师生仿佛身临其境。这种以图片创设课堂情境,代替枯燥乏味的口授,大大激发了聋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重难点,训练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就像是一个圆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只有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媒体,实现媒体与目标的统一性、协调性、突出性,才能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缩短聋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创设了良好的育人环境,达到开发聋生智能,培养聋生能力,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的目的。

聋校语文第十一册《爬山虎的脚》一课,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写出了爬山虎的叶子、脚及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这篇文章的第三段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可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三段,看看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读明白的同学在图上画出爬山虎的脚。然后再用实物投影把同学们的画展示出来,集体讨论交流。这样形象直观的画面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突出教学重、难点,又培养了聋生的想象力,从而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启发想象,培养创造力

想象是思维的体操,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动力,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聋生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我的战友》一课,教师点击一段电影剪辑,一团烈火将整个包围住的画面,生动再现了当时的情景,教师用一段精彩、感人的导语把学生引入情境,聋生仿佛身临其境,看完电影剪辑后,老师让聋生根据画面中的目光、神情动作展开想象,当时可能会想些什么?他是怎样做的?这样,不但为聋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而且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又帮助聋生体会到了英雄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顽强的意志。

笔者认为,想象的对象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已存的,但个人尚未感知过的事物的新形象,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尚未有过,还有待创造的事物的新形象,所以想象具有“创新”的特征和内涵,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结合教材内容,凭借想象因素,让聋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培养聋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其意义无疑是重大的。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才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美感,渗透美育

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愉悦的事物完整形象的反映,感受美是审美过程的起点。聋生对于艳丽的色彩、优美的画面有一种天然喜爱的倾向。根据这一点,把语文课文中美的形象、事物通过课件展现出来,创设一定的意境,让聋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美的情感,陶冶其情操,直至使聋生拥有鉴赏美的大脑和创造美的双手。因为通过审美感知,可以引起聋生心态的系列变化。

聋校语文课文中有许多优秀教材,如《我爱故乡的杨梅》《看月食》《我爱家乡》等展现自然美的课文。还有许多生动丰富的语句、诗情画意是一大特色。借助录音、录象、投影等多种教学媒体,把优美的大自然景观展现在学生们面前,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大自然的美丽,教师的讲解,将观察、阅读、思维、审美有机结合起来,使聋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激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还受到了美的情感的熏陶。

可见,加强多媒体教学,运用画面等媒介将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转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这也是增强审美感知力的重要途径。当前,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那鲜活的画面确实使聋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难忘的印象。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能为我们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做为语文教师能够以新的思考和创造性的劳动,去精心搜集、选择适合教材内容、符合聋生认知特点的信息技术素材,课堂上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能求得最佳“教”的效益,聋生也能充分发挥潜能,求得最佳“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挖掘潜力,让现代化信息技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剑平、熊才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10.

[2]马云鹏.《新课程小学数学优秀课堂教学设计》(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

[3]陆宏、孙月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实施》(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3.

[4]王佩兰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M). 民族出版社.2004.7.

[5]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心理科学.2004.5.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篇8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我们的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师思想都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革新。我们的教育已不在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来完成,而是在网络化的环境中,选择最丰富的资源、选择最先进的教法来促进学生以及教师知识体系及人格精神的双向发展。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深感于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重要作用,下面,笔者就以语文学科为例来谈一谈信息技术如何为语文课堂插上“双翼”,让语文课堂真正的“活”起来。

1 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与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教师应充分运用电教媒体,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的欲望。

1.1 形象导入,激情引趣

上课开始,就给学生展现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让学生观察欣赏,会引起学生莫大的兴趣。如教学《桂林山水》一文,先播放一段漓江两岸迷人风光的录像,再配上清新典雅的乐曲,让学生饱览桂林山水的“奇、秀、险”和“静、清、绿”,亲身感受一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奇妙感受。这样,无需多说,学生的身心自然会沉浸到课文描写的情景中去,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1.2 设置疑问,引人入胜

设疑置问,就是要促使学生急于探究其详的心情。在教学《月光曲》一文时,首先播放乐曲《月光曲》,让学生听一听,初步感受乐曲的优美迷人。然后教师适时提问:“你知道这首乐曲是怎样来的吗?是谁创作的呢?关于它,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呢!”此时此刻,无需多说,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融入了情境之中,产生了“愿闻其详”的迫切愿望和急于探究课文的学习心理。

2 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推动学生积极思维

语文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的教学创设了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便于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没有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当学生对教材中重、难点的理解出现障碍,导致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及时使用电教媒体,能帮助学生的思维具体化、角色化、多元化,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受到势如破竹、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创设情境,引发思维

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儿童一般是依靠感性认识转而得到思维能动性的。及时创设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创设了逼真的教学情境,渲染了活泼的教学气氛,令学生耳目一新,更具吸引力,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生动高效,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如教学古诗《江上渔者》时,要让学生从捕鱼的惊险场面中,联想到捕鱼人的艰辛,从中感受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手段。笔者事先搜集了很多惊险的图片、声音,制成课件。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去阅读、感受,生硬的文字立刻“活”了起来、动了起来。学生为“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的惊险场面而尖叫!一只像树叶的小船随着风浪的起伏而时隐时现,小船随时都有被风浪吞噬……这种动态画面的辅助教学,起到了语言形容达不到的效果,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2 创设情境,化抽象为形象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含义较深或过于抽象,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难以理解和认识,借助电教手段能使其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生动有趣,使学生充分鲜明地感知。例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时,学生对爬山虎的脚没有感性认识,特别对爬山虎的脚在爬墙时的一系列动作更是一无所知,因此,学生对文中的有关动作描写的词语难以理解和掌握。这时及时出示教学录像,让学生一看便明白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以及满墙绿叶,在风儿吹动时泛起层层涟漪的动态美。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更是将爬山虎的脚在“爬”时的形状及动作的变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胜似教师千言万语的空洞说明,有助于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学生的理解。

3 巧妙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感情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作用。学生只有融入情境,与作品中的形象息息相通,产生共鸣,才能真正使教学成为学生的内部需要,达到读懂课文、养成能力、升华情感的目的。

3.1 情境再现,以境激情

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课文第三段揭露了英法联军的罪行。而这些对于学生来说既遥远又陌生。在教学时成功地运用录像这一视听觉媒体,便能完成情感转折,并使之达到高潮。如老师过渡:“当年圆明园如此辉煌,多么令人自豪,但是?”陡然一转,通过大屏幕放映“火烧圆明园”的录像。直观、鲜明的图像,生动而精炼的语言,具体再现了当年那残酷的一幕。学生亲眼目睹了侵略军的强盗行径,亲耳听到了那一声声愤怒地谴责,愤怒之情油然而生。

3.2 制造气氛,渲染氛围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篇9

一、走出课堂,利用室外情境

传统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在教学改革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学应以多种形式、在多种阵地上进行。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尝试了将学生领出课堂,走入大自然,利用大自然的情景来为教学服务。

如教学二年级语文《秋游》一课时,讲到“天空中的云,有的像……有的像……”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大操场,让学生实地对天上的云进行观察。当时天气晴朗,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与课文中的情境差不多。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想象。追着要告诉老师,这朵云像骆驼,那朵云像手枪;这朵云像白兔,那朵云像绵羊;这朵云像一只公鸡,那朵云像一棵树…… 学生发言极为热烈。然后再领学生进课堂,进行《秋游》的学习。由于学生有了直接的体验,对课文中的内容不但理解得透彻,而且朗读得特别有味儿!

这里,我利用大自然的情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免费且最实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自己的观察中得到了体验。

二、动手实验,创设学习情境

低年级学生对于具体、感性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对于逻辑、抽象的事物就不会太喜欢。苏教版二年级《动手试一试》一文,虽然记述的是一件事情,但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却是需要逻辑分析去理解的,为此,在教学中,我借助课文中的实验,进行了一场实地、真实的实验,让学生免去了分析的过程,而只需进行观察与思考。

先端出满满的一杯水,放入一个石子,让学生看有什么事情发展。学生都观察得很认真,发现水漫了出来。然后我问,如果放进去的是金鱼,水会漫出来吗?有的说会(已经预习过而已理解课文),有的说不一定(还没有预习课文),有的肯定的说不会(预习了课文,但还没有理解课文)。于是我现场实验,将带来的一条金鱼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结果水也漫了出来。然后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对于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而对于全体学生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收获。由于对于真实的答案已经知道,且是看着实验知道的,学生对于后面的学习就顺利了许多。

三、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最快捷方法。学生对一般知识性的课文中介绍的物体是非常陌生的。为了使学生能认识并熟悉某一事物,可选取实物让学生观察,以实物来演示情境,让学生去感知事物。

如《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主要讲爬山虎的脚的位置、颜色、形状。很多同学见过爬山虎,但并未仔细观察过,书上写的“茎上长叶柄的反面”究竟指那个位置?爬山虎的脚为什么会像“蜗牛的触角”又像“蛟龙的爪子”呢?这些问题让学生很难理解,于是课前,我特意取了些爬山虎,分别发给每个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让他们一边读课文,一边观察实物,看看,读读,指指,说说,使学生真正读懂了“茎上长叶柄的反面”是指哪个位置,作者为什么说爬山虎的脚像“蜗牛的触角”,又像“蛟龙的爪子”。这样,既突破了难点,又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道具,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开心、读得开心、演得开心。

四、借助“图画”再现情境

作者通过语言文字状物、叙事、写人、绘景、表情达意时,总寓于自己的胸中之“境”,这“境”就是画,文与画是相通的。借助图画可以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在图画面前,学生能够较迅速、真切而又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到创作者把图画变成语言文字的高明以及依文绘图的创造性,也能培养审美情感。

同时通过绘画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蕴的理解,利用美术手段促进语文教学。这也是把美术课请进语文课堂、进行科学渗透的新尝试。唐代诗人王维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说,许多写景抒情诗和写景散文本身就是很美的图画。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这就是一首题画诗。譬如,李白的《望天门山》、老舍的《草原》等课文都是采用这种绘画形式进行教学的。学生在画文中之景前必须充分理解课文,明确景物的位置、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还要善于运用绘画技法,生动形象的把景物摹写出来,事实证明,这种学科渗透教学甚佳,真可谓一举两得。

五、通过音乐,创设学习情境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取不同音乐,创设不同情境。我在教“武术”时,创设了“小小精武馆”的情境,在全体小徒弟跟着师傅学武时,播放“中国功夫”的背景音乐,小徒弟们在铿锵有力的音乐声中,练得很卖力。又如:在讲完“后蹬跑”一课后学生都累了,很难再进行其他活动,这时我适时地运用情境教学法,打开事先准备好的录音机,随着汩汩的河水声传入学生的耳朵,有学生叫了出来“水,流水!”“是的!这是一条清凉的小河,可惜河上没有桥,想过河得自己搭桥,现在就让我们大家自己动手,搭桥过河怎么样?”“好!”学生们一致同意。就这样,在紧张、欢乐的气氛中,“搭桥过河”游戏开始了,直到要下课了,学生们还闹着不肯结束。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篇10

关键词:课程改革;课程资源;自主学习;分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3-087-0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效课堂实践活动方兴未艾。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我们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惑与难题。特别是面对小学中低年级的教学,由于学生年龄小,心智发展还不完善,课堂上经常受情绪的干扰,往往让预设的教学目标难以为继,造成课堂失控,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收放自如就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大胆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能放的开。

首先,必须相信学生。相信他们通过一定的知识储备会,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其次,正确面对学生错误和失误。在中低年级课堂上,你会经常发现这样情形:当你提出问题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没有悬念,一齐举手,有的还在抢答。这时你就应该清楚,不是所有都能正确回答。教师既要给优等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又要给学困生以鼓励,让孩子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感受老师的亲和、平等与尊重。记的在一次语文课字词听写测试中,我刚一提出目标要求时,几乎全班的学生都跃跃欲试,我一时竟不知所措。我读了10个词语,结果在测试中一个男生竟然只写出了三个,一个还写错了。全班同学一片嘲笑,齐声斥责。为了让他获得学习的自信,我便让其他学生来帮助他,之后他变得努力了,每次学习任务都能按时完成。第三,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课程资源开发。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和实践的。现实的语文教材所选篇目虽然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但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因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有选择的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也只有这样,也才能放得开,放的活。

二、重视分类指导。

传统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永远教学的灵魂,新课程理念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并没有偏废教师指导作用,二是强化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有效性、高效性。因此,在课堂教学过中,我们不仅要倡导“放”――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更要充分的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作用――“收”。这个“收”在具体的高效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具体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预习案的设计中,教师要充分的了解本节整个单元教学中的地位,同时更应了解本班学生的学情,制定出让每个学生都有感悟的预习设计。让他们都能对要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感悟和掌握。2、在导学案中教师则要内化教材,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和学习基础设计不同层次导学方案,灵活选取生活实例积极引发学生思考。3、巩固练习过程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探究热情,对于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积极指导学生合作讨论交流,在思想的碰撞中激发灵感,开启心智。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自信获得成功。

三、积极评价,激活课堂。

小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热情有余,理性不足,极易陷入盲目的冲动和热情中,喜欢“热闹”“刺激”。很容易造成课堂失控。及时准确的评价不但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身心愉悦,更能让他们理性智慧。“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对于学生提问的积极评价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也最容易产生积极效果的,当数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真诚赞扬。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一颦一笑,一个动作,一个手势,往往都能对学生产生作用。教师可在学生的作业本上画上五角星,一段时间后比一比,谁的五角星多。教师还可在班上设立“智慧之星”、“问题之星”,对爱提问题的学生进行奖励。此外,教师还可在家长面前表扬他的孩子敢问、会问,这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中,针对学生的自学,让学生们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设计了如下的问题:找一找: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爬山虎样子、生长位置和颜色的句子。说一说:你找出了哪些句子呢?从这些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板:茎上长叶柄 枝状 细丝 嫩红)谁能说说蜗牛的脚是怎样的?(触角很细,头上有圆片)画一画:请同学们用笔画出你了解到的爬山虎,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学生绘画)评一评:谁愿意把自己的画让老师展示一下,请同学们对照板书评评这幅画读一读:谁能通过朗读读出你了解的爬山虎吗?

在这一过程中利用对比教学,采用学生自评,相互联评,教师点评等多种形式,既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很好的控制了教学有效性,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高效课堂教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以及生活经验,合理的设计教学,并在教学工程中做好课堂控制,收放自如,这样不但有利于高效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还能使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有利于开学生的学习潜力,为进一步继续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