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十篇

时间:2023-04-09 22:11:01

农业科研

农业科研篇1

英文名称: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主管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主办单位:宁夏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3-0747

国内刊号:64-1056/S

邮发代号:74-9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农业科研篇2

学科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包括学科理论、科学方法、技术手段等。最新科学技术成果与社会经济重大需求的交叉点往往是新学科产生的“摇篮”和新技术发展的“起爆点”。对地方科研单位机构,学科既包含学术维度,还包含区域维度,是学术活动的基本单元。新形势下调整学科建设发展思路,转变农业科技创新方式,既符合国家科技计划改革的总体方针,也顺应农业科技发展新潮流,更是提升地方农业科研单位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的基础。

1.1加强学科建设是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应对国家科技计划改革的战略选择

当前,国务院正在全力推进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着力解决现有科技计划重复、分散、封闭、低效、资源配置碎片化等现象,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计划体系。改革的核心是更加聚焦国家目标,更加符合科技创新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计划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和保障国家安全中的战略支撑作用。也就是说,今后国家层面的科技计划将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和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技问题为重点。面向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地区农业发展需求,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如何在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层面找到自己的位置,学科建设如何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凝练全局性、区域性发展重大问题,是应对新一轮科技计划改革的关键所在。

1.2加强学科建设是地方农业科研机构适应农业科技发展新变化的重要途径

建国以来,地方农业科研单位的学科建设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调整、区域产业发展的持续变迁和国内国际科技发展形势的深刻变化,已经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和具备一定优势的学科群。然而,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创新材料等新兴学科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传统农业技术的升级,农业科技正孕育着新的革命。学科体系建设呈现2个特点:一是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学科种类越来越多;二是学科之间相互联系越来越紧密,学科在加速分化的基础上高度融合,成为十分庞大复杂的学科体系,逐渐涌现出一系列交叉学科、横断学科,变革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这就要求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在传承历史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学科体系建设,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对于农业学科来说,研究对象复杂,影响因素多,更需要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与合作实现创新。

1.3加强学科建设是提升农业科研机构支撑服务现代农业发展能力的核心纽带

当前,现代农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中,许多地方还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耕地、水资源制约加剧、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等困难和挑战。传统的农业科研体系、单兵作战的科研组织方式、单项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难以满足农业“大生产”的需求。因此,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科技进步需要通过强化学科建设来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加强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能够有效带动产业发展、集聚科技资源,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服务能力。

1.4加强学科建设是提升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依托

学科是科研单位开展科技工作的基础,是组织科研的基本单元,科研单位的人才、团队、项目、资金、平台等要素都需要依托学科建设而发挥作用。学科的结构布局、服务功能、发展活力决定着科研院所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方面的地位和水平。当前,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表现为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和学科水平的竞争。国内外许多有影响力的大学、研究机构的发展经验表明,只有拥有一批一流学科,占据某些学科领域制高点,才能吸引和积聚一批高水平人才、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基地和取得一批一流的研究成果。因此,加强学科建设,发展形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一流学科,促进科研质量和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是实现自身科学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

2中国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

建国以来,地方各级农业科研单位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工作,始终坚持学科建设的全局性和战略性作用,以支撑全国、省域、生态区域农业发展为目标,不断优化学科布局,调整学科方向,建立了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提升作出了卓越贡献。目前,我国已建设了较为完善的部级-省级-地市级三级农业科研体系,拥有近10万从事农业科研工作的人才队伍,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全国农业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数据显示,至2014年,全国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共有1069个,其中部属农业科研机构59个,省属农业科研机构462个,地市属农业科研机构548个。部属、省属、地市属农业科研机构数量分别占总数的5.52%、43.22%、51.26%。从行业来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机化科研机构数量分别占总数的59.68%、12.44%、10.48%、4.96%、12.44%。种植业农业科研机构职工数量最多,占总从业人员的64.48%,而农机化科研机构职工最少,仅占总从业人员的5.85%。在学科建设方面,我国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已形成了包括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开发研究于一体和覆盖绝大多数产业的学科体系,依托学科建设,形成了一批稳定的科研人才队伍,产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农业科技国家队相比,我国地方各级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竞争力还不够高,体现在学科建设上,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2.1学科特色和优势不够明显

我国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建设普遍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不同机构之间学科重复设置现象普遍,甚至同一单位内部的学科建设同质化现象也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特色学科基本都是从传统粮棉油、增产型技术研究等衍生而来,学科基础比较薄弱,造成对学科的发展脉络、服务面向、成果积累等方面基础相对较差。不少特色学科发展定位比较模糊,很多都在被动适应市场,缺少学科建设的引导性和前瞻性。有的特色学科自身研究基础薄弱,同时又缺少相邻学科支撑、导致科研原创性明显不足,很难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2.2学科发展思路不够清晰

总体来看,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发展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和高层次的战略规划,导致学科发展思路不够清晰。一方面,部分学科尚未凝练成型,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有明显优势的研究方向,有的学科仍然围绕各级各类项目指南设定研究选题,学科自身发展及研究方向关联度相对较低,对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缺乏科学思考和系统规划,导致学科难以做大做强做优。另一方面,部分学科协同创新不够,难以形成合力。纵向看各科研机构内部研究单元之间缺乏有机协调,横向上学科间的相关支撑与融合不够,学科内涵和外延还须进一步明确。目前,虽然不少省份都在推进创新联盟建设,但这种协同创新机制仍然存在“拉郎配”、流于形式等问题,学科内“个体户”现象仍然存在,研究成果难成体系,学科集成创新优势难以形成。另外,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参与部级科技计划布局谋划的程度不高,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有限,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不多。

2.3学科人才队伍结构亟待优化

高水平科技人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但总体上看学科领军人才都集中在部级科研机构,地方农业科研单位战略型、领军式的学科带头人较为缺乏,尤其是省级以下农业科研机构缺少具有组织学科和带动学科的领军人才,在部级重要学术团体和有关学术机构中有较大影响的学术人物不多,某些学科后继乏人,缺乏学科稳定传承,学科带头人优秀后备人才、优秀青年人才还较为缺乏,人才断层现象比较突出。同时,学科团队建设任务也非常艰巨,地方科研机构主动设计学科梯队较少,人才成长和培养以自我发育和自主发展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地方科研机构学科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2.4新兴交叉学科发展较慢

前沿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与突破落脚点在学科,技术系统的集成与配套落脚点在学科的交叉融合。目前设施农业、食品安全等新兴学科在省级及以下科研机构发展起步较晚,底子较薄,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上能力有限,特别是在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方面,缺少新的增长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支撑平台还显薄弱。多领域合作、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协同攻关的机制还没有建立,导致新学科的研究工作多以自发性和小规模为主,而且大多局限在一般性技术集成层面,使学科产出的成果难上水平。

2.5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亟待完善

近年来,随着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地方农业科研机构事业发展的经费保障水平持续增高,不少省(区)如江苏、广西、湖北等省(区)财政还划拨专项科研经费用于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开展持续性的自主创新,地方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是,学科资源配置、经费投入较为分散的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学科建设水平与建设效益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机制尚不健全,投入与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特别是学科建设的任务职责和目标分解不够明晰,学科整体的统筹规划、调控不够,学科建设管理运行机制亟需进一步优化。

3进一步强化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建设的思路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科技体制改革有关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区域性、全国性重大关键技术需求,注重学科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实行与部级农业科研机构、同类型农业科研机构差异化的学科发展道路,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导向这一根本,强化学科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学科发展设计,强化农业科研组织方式转变和组织管理机制创新,以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平台建设、高效配置自主资源为重点,大力发展优势重点学科,全力扶持新兴学科,着力培育特色学科,把学科建设的重点由学科数量扩张转移到学科内涵发展上来,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发展定位清晰的学科体系,建立目标明确和绩效导向合理的学科建设长效机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区域特点的现代农业学科布局,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科技支撑。为有效提升我国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建设发展水平,提出如下举措:

3.1注重学科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

根据不同区域科研机构功能定位和发展需求,依托优势软科学研究团队,组建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队伍,进一步加强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开展农业科技需求调研,科学凝练全局性、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选题、重大项目和政策建议,为学科发展提供指导。精心制定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学科发展定位和目标,科学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梳理把握学科基础和优势,切实加快学科建设步伐。

3.2注重区域性产业发展需求导向

紧密围绕区域性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科技需求这根主线,确定自身学科布局、选定学科方向、整合学科资源,确保学科建设能够有效回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建设形成与高校、部级农业科研单位差异化的学科建设发展道路。

3.3注重重大科研项目设计

围绕重大农业科技需求,主动策划重大科技选题,积极组织申报各类国家重大科研计划项目。同时,以重大项目实施为载体,强化大联合、大协作和“多学科集团军作战”方式,系统整合系统内外不同学科优势资源,重点突破和解决长期制约农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提升特色学科发展优势,突出学科特色,加强与国内外优势单位的联合协作,共同申报和实施国家重大项目,借势提升学科发展影响。培育一批新兴学科,坚持全球视野,把握学科发展前沿态势,密切关注新兴学科的兴起,敏锐地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选择能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或者研究方向在国内独一无二的研究领域进行攻关,以求取得突破。

3.4注重成果产出引领和实际贡献导向

从重大成果产出角度谋划学科建设工作,通过遴选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的重大科研选题,建设重大项目库,争取国家主体科技计划的支持,不断提高项目占位水平和份额。建立学科内重大项目技术方案咨询论证制度,对技术路线设计、阶段性产出、目标方向调整进行严格论证考核。突出产业引导和学术引导,提升学科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的社会贡献力和影响力。通过推进成果要素建设,将成果培育落到实处,实现重大成果的连续产出和持续突破。

3.5注重学科发展人才梯队和学科团队建设

把人才队伍建设上升到事业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继续强化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引进和培养,不断创新人才政策,加强高层次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人才能干事、愿干事、做成事的人事制度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交流。围绕协同创新的重大科技任务,面向国内外公开选聘一批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与高素质的专业支撑辅助人才,为实现科技协同创新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3.6注重强化条件能力建设

加强平台建设与学科布局紧密衔接,充分考虑地域和多学科综合发展,通过鼓励联合建设和推进资源共享,建设特色鲜明、设施完善、合作充分、运转经费充分保障的科研基地。加强平台共享机制的建设,按照“一体化”管理的思路,强化资源高效利用,放大已有资源效益。重视新建和已建平台的共享,明确平台共享的范围,保障平台共享运转的经费,建立将平台共享纳入考核的机制,提高基地与平台的利用效率。加强各级科研平台的申报力度,力争在国内有影响、区域有优势的平台申报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

3.7注重学科建设管理机制创新

农业科研篇3

论文摘要:综合农业知识系统理论和知识管理系统,提出了农业科研的知识管理系统概念,该系统将农业教育、研究、推广一体化的方法集成其中,农业科研人员是活动的中心.分析了农业科研知识管理系统的过程以及它对农业教育、研究、推广所产生的影响,认为该系统是一个交流协作的知识网络平台,促进了农业科研的知识共享、协同和创新,并实现了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的三大功能。

引言

二十一世纪,尽管有重大的科技进步,但环境恶化是一个快速增长的问题,世界仍存在着城市和农村的贫穷,农业必须给不断膨胀的人口提供足够的粮食.面对日益复杂挑战,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因素,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农业的发展将继续依赖于农业科研,因此,人们必须行动起来,开发一个新的农业知识管理系统,充分应用农业科研所产生知识和技术,提高农民收入,消除贫困,增加粮食生产,提供就业机会,保证粮食安全,同时保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知识系统的理论

Roling提出了农业知识系统的定义:“一个农业知识系统(AKS)是一组农业组织或人,以及他们之间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它们主要用于信息的产生、传递、存储、集成、扩散和使用,目的是进行有效的协作,支持决策、解决问题和进行农业领域的创新.”

首先,农业知识系统必须包括人,集成研究者、教育者、推广人员和农民,由社会所构建的,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学习,加速农业相关知识、信息和技术的产生、共享、应用和创新.其次,农业知识系统将软件系统思想应用于农业知识管理过程中,随参与者在系统中行动的功能和目标而变化,即系统的实际构成依赖于特定情境下参与者的集合,以及评估在创建可持续创新环境中每个参与者的潜在作用.另外,农业知识系统关注参与者以及他们之间的连接和交互作用.这些参与者期望组成一个有关联的整体,每个参与者都对其它人有所贡献,那么,他们的协同、差异、连接、集成和协作有助于创新.

Engel(1995)阐述了农业知识系统的三个主要观点.第一,知识过程是社会构建的,参与者要设法影响和管理知识过程.第二,交流是一种社会交互形式,这样的交互作用,其体现了每个参与者拥有自己的世界观、兴趣、关注点和目标.第三,AKS观点的中心在于创新是知识系统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总之,农业知识系统是社会构建的,它看到了不同参与者的交互作用以及各种不同的界面,并通过集体学习、协商和共同理解的社会过程,分析如何创造转化条件来达成一致的决策.

二、知识管理和知识管理系统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中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即组织的管理者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知识进行管理和利用,通过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以达到提高组织创造价值能力的这一目的的一种过程.知识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创造一种能够使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产生互动的机制和平台,使隐性知识能够表述出来并转化为组织所共享的知识,组织拥有的知识库和信息交流平台也能帮助每一个人内化集体的隐性知识,并不断发展和成长.它强调对隐性知识的组织管理以及知识的共享和创新,其成功实施不仅与组织、文化密切相关,而且依赖于知识管理系统的创建.知识管理系统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它不单指一种技术,而是索引、分类和信息检索技术和为获得用户所需结果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的集合它用软件的形式把部分知识管理的概念加以实现,是一个人机互动的计算机网络软件应用系,将人和社会的创造、创新能力融人知识的创建和分布过程中,促进包含了知识创造、创新、激励和沟通等活动的个人和社会过程.知识管理系统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知识管理相关技术构建而成,一方面,它将根植于个人或集体惯例的知识表面化和明晰化,通过捕获、编码、存储和组织成为一种可控制的人工品,促进了知识的转化、传播与交换;另一方面,它对已存在的知识进行提取、挖掘、过滤和组合,以最适合的方式来重新布局或展示信息,向用户提供最相关的内容或知识;最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将人、信息和知识、系统联系在一起的媒介和平台,为知识的共享和协作发展提供了高密度的交流互动空间,有利于实践社群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刺激了人的创造性.

三、农业科研知识管理系统

与其它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合作相比较,国外农业研究的国际合作走在前面,比如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早期国际农业研究咨询组织CGIAR(ConsultGroupforInternationalAgriculturalResearch)的建立就是一个主要的突破和成就,后来的GFAR(GlobalForumforAgriculturalResearch)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科研的地区合作与开发.从农业研究系统ARS到农业知识信息系统AKIS,再到农业创新系统AIS,人们已经认识到知识管理及其系统在农业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3.1农业科研知识管理系统概念

知识是农业科研中的决定性资源,农业科研存在的问题,诸如科研重复、效率低、成果转化率低、缺乏协作与交流、知识孤岛等,其主要原因是知识与信息的流动不畅,各参与者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与合作的手段和渠道,因此,需要农业科研知识管理系统作为知识管理的驱动器,对农业科研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

农业科研知识管理系统是用软件的形式把农业科研知识管理的概念加以实现,也就是要创造一种能够使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产生互动的机制和网络平台.农业科研知识管理系统中,农业科研人员同时也是教育者,处于“知识三角形”的中心,农业科研是活动的中心。农业教育、研究、推广一体化的方法集成于该系统网络,农业科研是一个社会构建过程,主要的参与者是研究者、推广人员、农民,他们之间通过知识系统平台共享科学知识、技术、经验和研究成果,进行双向的连接、交流、对话和协作.

农业科研知识管理系统是农业知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和一个具体的应用实例,具有农业知识系统的特点:知识由社会构建;重点在于交流协作;目标是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同时,与知识管理系统一样,它”由两个个相互补充的部分构成”:一个是技术,另一个是社会;技术部分寻求获取、打包和传递有形的、文档化的农业知识产品,而社会部分使研究者、推广者和农户等系统参与者能够进行协作、连接和思考.农业科研知识管理系统嵌入组织的科研活动过程中,寻求知识处理能力的技术和人的创新能力的最佳组合,高效地完成知识产生、知识传播和服务于社会的任务.

3.2农业科研知识管理系统过程

3.2.1知识需求或问题

识别农业科研知识管理系统首先要收集和整理农业市场行情和国家农业科研政策,经过周密而详细的调研,识别出农民的知识需求,才能进行课题的申报和面向需求的科学研究,其科研成果也才能被推广并被农民所接受.但是,知识需求或问题识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农民个人的爱好以及研究者和推广者的偏见(NAGEL,1980),可能由农民自己清楚地说明或者由研究人员、政治家来定义,因而,需求识别是农业科研知识系统中最难的功能.

3.2.2创新知识的产生

创新知识输入是农业科研知识管理系统的主要输入,没有创新的知识管理系统将是陈旧过时的,现代农业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知识的输入.农业科研机构承担了创新的任务,其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科研知识管理系统,更关注应用研究,所以该系统必须充分过滤并应用外部、内部的知识和技术,要求在当地环境下通过应用研究测试知识的适应性.在农业科研过程中,大量知识和信息的刺激,点燃创新的火花,新的思想和知识随之而产生并添加到知识管理系统.

3.2.3知识的实用化

研究结果变为有用的形式就是知识的实用化,它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应用研究、田间试验以及参与者的个人经验.一方面,研究结果需要处理,使之适用于农民;创新必须转化为推广机构进行技术扩散的一组推荐内容,另一方面,这些推荐要适用于特定地区的农业气候和社会经济条件.知识的实用化是一个创新在耕作条件下的真实测试,技术必须不断修改直至满足农民的需求,否则必须放弃技术或只能推荐给有限的农民群体;在知识实用化这个技术筛选过程中,研究人员必须与农民、推广人员协同工作.

3.2.4知识的传播

创新的传播为知识的产生和大规模农田应用之间的鸿沟架起了桥梁,它要求知识的双重转换,第一步转化到推广机构,第二步转化为农民所需的知识.经过一个成功的实用化过程,技术可以向农民进行推广,但要求向农民提供灵活的或可修改的推荐选择.换言之,技术是基于科学原理的,对这些原理进行解释,就能使参与者根据需要进行修改.这是非常重要的,学会如何应用一项新技术是不够的,研究者、推广人员和农民通过教育和学习,理解了为什么和如何工作,他们才能改进新的实践.

3.2.5知识的应用

产生的新知识如果不以某种方式富有成果地应用,那么新知识就毫无价值.农业科研知识管理系统内的知识应用,意味着农业科研活动所产生的新知识集成到系统中并被农民采纳和应用.农业科研知识管理系统的最终目标是知识的应用和创新,所以,农业科研结果的采用率是农业科研知识管理系统绩效的关键指示器.

3.2.6经验的评估

Nagel(1980)把评估定义为:”用户对信息输人(知识)绩效的判断”.农业科研知识管理系统的评估是系统功能是否提高了农业科研的效率和成果的转化率、降低了重复率,即衡量农民的需求是如何被满足的.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更多地依赖于知识和技术,经验评估能对技术的不足之处快速反应,监测到系统出现的错误,并立即进行校正,其功能愈显重要。

四、农业科研知识管理系统产生的影响

农业科研知识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Web知识网络系统,它包括了研究者、推广人员和农民,农业研究、教育、推广之间的传统线性关系由动态交互过程所取代,改变了农业科研的组织模式和工作方式,并对农业的教育和推广都产生了深刻的改变。

4.1对农业科研的影响

农业科研的知识管理系统把不同机构的研究成果或行动组合在一起,扩大了研究合作的范围和协作研究机制,出现了一些诸如研究联盟、联合研究和许可证协议等新型组织形式,它们以一种更敏捷、灵活的方式通过多学科的联合研究项目将研究机构拥有的资源在一起.科研知识网络把其下游的推广者、农户聚集在一起,跨越时空,更适应研究、教育、推广的动态创新,增强了农业科研的有效性.

在农业科研知识管理系统中,快速扩张的Web出版物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存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增强了获取在线数据库、知识库和信息的能力,同时对智力资产进行保护,提升信息和知识的价值;与农业研究技术相关软件的重大进步以及其它学科领域的进展嵌入知识系统,大大加速了农业科研过程,使之更加有效;开启了科研人员与工作于同领域或课题的同行社群的广泛交流与协作,他们能实时交互,创建一个科研者的虚拟社群,改变了人、社群的生活和交互方式.与传统网络相比,农业科研知识管理系统产生以下深远的影响:农业科研系统的成员之间的知识循环和交流速度加快,没有必要等待每半年或一年的定期会议;一个改进了信息管理能力和知识管理技能的网络系统,能处理的信息和知识量呈指数形式增长;提供了进行联合研究的可能性,因为研究者能够实时交互,就有可能集中分散于不同研究机构的研究能力;实时双向交流的新技术使交互知识的开发成为可能,对话不仅促进了知识交换,也能从各种不同知识源的交互作用中产生新的知识;最生要的是,知识系统所使用的技术实现了捕获非编码知识的动态过程,并将隐性知识集成到指定的现在知识库中,丰富了它的内容,加快了创新知识产生的速率。

4.2对农业教育和推广的影晌

农业科研知识管理系统在促进农业科研进展的同时,还要培养农业人才并对科研成果进行推广,才真正完成了它的任务.培根说:“知识是力量,知识的价值不仅决定于其价值的本身,还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农业科研知识管理系统的价值也依赖于知识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农业教育和推广实质上是知识的传播和扩散.过去,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要接受知识主要是面对面的交流,或者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介,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是截然分开的,信息和知识的流动存在着严重的障碍.现在,农业科研知识管理系统通过共同的使命感、语言和共享的系统概念,将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三者一体化,从时空上跨越研究者、推广人员和农户的社会距离,减少了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信息系统的连接,能够将科研所产生的新知识和技术快速地传播,让研究者、推广人员和农民在网络中寻求所需的人和知识,进行交互式的教育和学习过程,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并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研人员.一个没有经过培训的人,只要有了基本的读书能力和键盘操作技巧,他就能够在这个系统中方便地检索、操纵各种数据,与其它地方有着相似问题经历的研究者、推广人员、农民进行交流、讨论,在参与者之间开启了动态的、前瞻性的知识流和交互作用,通过基于这些交换信息和知识流的学习过程,使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开发能力。:

农业科研篇4

一、转制有苦有甜

改制前条件比较好的农机研究院、水力机械科、粮油科研所的负责人反映,经历多年转制,有苦有甜。转制转变了观念,市场竞争意识、危机感增强了,建立和推行企业化管理制度,本单位经济增长了,基础建设加大了,职工收入增加了。*农机研究院,总资产由转制前的2938万元增至2007年的5374万元;2007年实现产值、营业收入、利税分别为7100万元、5860万元、403万元,分别是转制前1999年的5.12倍、5.17倍和6.01倍;职工年人收入从改制前的13740元,增加到2007年的38500元,增长了1.8倍。*水力机械研究所,2000—2007年,累计实现收入3333.55万元,利税365.57元;2007年收入852.60万元,与改制初的2000年相比,技工贸收入增长29.45倍,总资产增长3.67倍。从本单位这个层面来说,改制是成功的。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是失败的,即投入科研的力量(参与科研的人员减少、科研经费减少)减弱了,科研课题减少了,科技创新水平降低了,科研成果特别是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少了。以农业机械研究院来说,转制后成为年产值8000万元的企业,这个数字对*GDP的贡献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作为*唯一的农业机械研究院转制后,却无法集中力量从事农业机械科研工作,导致我区农业机械科研水平下降、科研成果减少、农业机械化落后,这对*来说,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从这个层面来说,改制是不成功的。

二、转制后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

据五个科研院所统计,转制后共流失科研人才368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151人(正高5人、副高55人、中级称91人),博士3人、硕士12人。尤为突出的是*海洋研究所,2004年转制前的科研人员为114人(正高3人、副高7人、中级59人、初级18人、其他27人,博士1人、硕士10人、学士49人),至2007年,只有科研人员17人(正高1人、副高3人、中级13人,硕士3人、学士14人),已调离人员中,有9名成为博士、10名成为研究员(教授),成为区内外有关院所和高校中坚力量。*生物研究所,转制以来共调走20人,其士1人、正高2人。*农业机械研究院,转制后先后调走科研人员69人(副高29人、中级40人)。人才流失,削弱了科研力量。

(二)科研力量减弱,科研成果数量明显降低

转制后,迫于生存的压力,研究院所要安排大部分科研人员从事开发创收和市场,减少了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据统计,转制前五个科研院所投入科研工作的科研人员为287人,转制后科研人数仅为153人,是转制前53.31%;转制前五个科研院所每年获得的科研成果为47项,转制后仅为23项,是转制前的48.94%。*农业机械研究院专职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从转制前的60多人,锐减为目前的10人。

*

(三)科研事业遭受重大影响

由于转制前各个科研院所的转制条件,如技术成果储备、成果转化的难易、进入市场的准备、资产的数量、以及人员结构等情况的差异,因此,转制后科研受到的影响程度也大不一样。反映比较突出的是*海洋研究所和*生物研究所。*海洋研究所转制后没有事业编制,科研骨干留不住,高端人才无法引进,海洋研究领域在逐步收缩,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无法进行,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海水领域短平快项目开发,科研和科研成果水平下降。

*生物研究所反映,该所本来就属公益性很强的农业科研机构,存在着转为科技型企业的先天不足。资产原值为469万元,实际上仅有290万元,无土地使用权,无房屋产权,无生产基地,转企断奶后,一下子走了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科研工作十分困难。在科技厅的支持下,只能组织留下还没有走的科技人员,承担一些公益性的科研项目,但鉴于生存所迫,绝大部分科研人员都要投入开发创收的生产第一线,对基础研究课题已无力承担。

*农业机械研究院、*水力机械研究所和*粮油科学研究所也反映,转制后,考虑开发生产和市场活动多了,考虑科研和技术服务少了。据*农业机械研究院统计,2000年以来共有79项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而属于转制后研究鉴定的只有5项,获省部级各种奖励的有25项(次),而属转制后的却是空白。

*

(五)普遍反映税收负担太重

一是转制免税开征不从实际出发,开征的时间是以注册登记的日期算起的,文件下达后不久有的科研院所就注册了,但尚未转制,可到真正转了制,免税期就要过了,没有真正享受足期的免税待遇。

二是土地使用税和所得税负担太重,各种税收使本来就起步维艰、在存亡线上挣扎的科研转型企业确难以承受。

(六)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虽然科研院所转成科技型企业后,有的单位在经济上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应该看到生产出来的这些产品一方面技术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另一方面经营分散,规模偏小,效益有限;再就是对科研单位经济收入作出贡献的主要不是本科研院所研发领域的产品,与科研院所所挂的招牌极不相称。再加上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缺乏和资金的严重短缺,企业的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三、几点建议

(一)要进行公益类的农业科研单位的定位调整

大家认为,科研体制改革经历了几年,现在应很好总结,认真思考科研体制改革的得与失,对科研院所的地位与作用重新估量,重新调整我区科研体系建设的思路。五个转制的农业科研院所,均属公益类的农业科研单位。如*海洋研究所和*生物研究所的人员专业构成、学科优势以及开展的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绝大部分都是属于涉农的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范畴的,是为农业、农村、农民和社会公益服务的,也确实为*农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们是典型的涉农公益类科研机构。在转制过程中被划分为技术开发类院所,成为科技型企业后,基础差,生存困难,原有人才大量流失及新的人才难以引进,出了科研成果要进行推广,也是产生社会效益为主。为了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学科优势,使之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建议政府在深化改革中,明确定其公益类科研单位的性质,恢复其事业编制,归口业务主管部门,按事业单位管理。

(二)重点实验室给予相应的事业编制

五个科研院所在这几年中,都先后在承担一些国家研究项目中建立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和中心。分别有:*农业机械研究院的“*农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海洋研究所的“海洋生物重点实验室”,*水力机械研究所的“*农业灌溉新技术重点实验室”,*生物研究所的“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和“*生物质产业工程技术中心”,*粮油科学研究所的“*木薯综合利用开发重点实验室”等,建议在科研院所事业编制未能恢复之前,能给予这些重点实验室事业编制,财政拨给相应的人员经费和科研经费,以利于研发工作的开展。

(三)改制院所的税收优惠

政府在税收方面继续给予优惠,将所得税免征期再延长几年,给转制院所再扶一扶。

(四)增加转制科技型企业创新资金的投入

希望政府继续关注转制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产业化工作,加大支持力度,特别是资金、政策上给予支持。

农业科研篇5

1关于科研绩效管理的理解与认识

科研管理工作大到行业管理,小到具体的单位内部管理,都是以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基本特征的部门管理,从属于公共服务部门的一个部分,以提供管理和服务为目标,具有社会公益特点。

绩效,又称生产力、业绩、作为等,指的是行为主体的工作和活动所取得的成就或者产生的积极效果,是对资源投入-产出行为效益的评价。针对农业科研工作来说,具体到科研管理的工作实践,就是通过科研组织系统整合资源达成目标的行为,从全方位对科研工作绩效进行监控、行为改进和评估,它主体功能是评估、衡量、追踪,主要作用表现在:

(1)对科研项目、科研工作的责任落实;

(2)承担工作利害关系人的期望;

(3)科技成果、工作结果导向的强调;

(4)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的双重需要;

(5)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

(6)有效的管理工具与工作改进。

从管理学来讲,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实现过程,管理学界对绩效管理的研究和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丰富而发展完善。绩效管理作为一种动态的改进公共绩效果的管理方式,在科研单位内部它以单位的整体绩效为分析单元,更加强调结果导向、战略管理与系统管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益和业绩、明确管理职责和任务,强化单位内部的激励机制,优化单位内部的资源配置。

2当前我国科研工作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加快,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新管理理念和实践,在我国不少地区、单位进行的推广应用,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科研工作特别是在农业科研单位中,绩效管理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不够完备,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科研工作的产出难以量化,运行的成本缺乏可比性

农业科研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一项受环境因素干扰较为严重的工作,特别是科研项目来源多元化、考核指标的多元化、考核过程的复杂化、科研工作量化的复杂性、考评标准的多元化等等,都决定了科研工作难以以正确测量技术进行度量或者量化。不同的项目来源责任方对项目绩效目标要求也不尽相同,在同一个单位内部不同类项目之间目标考核的差异较为明显,而对同类项目之间科研产出也难尽相同,不可类比。农业科研工作包括农业科研项目既要注重实效性又要注重时效性,更多地农业科研项目的投入更关注社会效益,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运算问题,因而无法取得比较可靠的比较成本和收益数据,在绩效评价上造成困难。

(2)绩效管理项目目标缺乏准确性

在公共部门的管理过程中,一般情况下,绩效管理项目目标都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众多的公共项目在管理的过程中都包含着许多价值判断和政治因素,难以以数量或者正确定量定性表达,在社会成员中很难形成一致的看法或者评价尺度,甚至在项目指标的设计上有一些长官意志,缺乏科学依据,与实际脱节;甚至在一些竞争性项目的申请上,申请者之间对同一项目的实施结果和效果相互攀比。而从公共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农业科研工作的管理部门更多地愿意把管理目标、工作目标用文字性语言修饰完满、表述含糊,这样为避免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寻求突破口。

由于农业行业和产业的特殊性和特殊地位,农业科研不仅仅涉及农业生产活动,也涉及到农业产业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是一项涉及民生和社会长久稳定发展的公共事业。因此在农业科技项目绩效管理目标中涉及众多内容,在科研工作具体的管理和执行实践中,同一类农业科研项目之间考核指标的定性和定量标准很难确定一致。由于农业生产活动有一定的特殊性,农业科研既需要实验室工作,又需要更多地田间实验实践等等,因而农业科研工作的运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生产的实际,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难确定性,不可能完完全全地实施刚性管理制度,更多地需要弹性和柔性管理。

(3)理论和实践不足

从我国目前的绩效评价的实践来看,从参与绩效评价的研究者本身讲,要求要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如管理学、统计学、经济学、心理学、行政学、法学等,对研究人才的要求很高,而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比较少。

从农业科研工作绩效管理运行来看,特别是现实国情的制约、体制和传统作风的影响,使得对绩效管理的研究难、见效慢,同时绩效评价过多地带有行政色彩,也使得绩效评价与一般工作考核差异不大。其次,由于农业科研项目的实施周期较长,特别是科研项目更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这种效益的测算标准、方法还不健全和科学,从而使得农业科研工作的绩效难以有统一的标准和方法。第三,绩效评价针对的测评群体都是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知群体,在科研项目、科研工作管理的过程中,难以形成统一整合的量化行为标准,对人才考核的标准在不同的项目、工作领域不同。第四,在具体实践方面,我国开展绩效管理起步较晚,相关的理论研究不足,绩效管理的制度基础薄弱,绩效管理较多地停留行政模式的基础之上,在绩效评价的指标设计以及评估方法的选择上,受到局限,也使得绩效管理的效用难以有效发挥,绩效管理理论上有待于进一步深化,逐步建立和完善。

3完善我国农业科研工作绩效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1)积极培育绩效管理的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农业科研工作推行绩效管理之所以举步维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还没有形成一个有利于主管部门和单位组织机构实施绩效管理的社会生态环境。绩效管理是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植根于发育良好的公共管理的土壤之中,也植根于社会这一更大的土壤之中。

农业科研绩效管理涉及面广、宽泛,我国的绩效管理要能够健康发展,并迎头赶上国外先行国家的水平,现在就需要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研工作的得失成败,要审时度势,在新的历史时期,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要善于抓住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机遇,加强农业科研绩效管理的宣传和理论研究,要增加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遵循农业科研工作规律,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加强单位内部组织文化建设,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更加注重加强行业主管部门在提供绩效管理全面质量,积极改变不适应发展需要的考评制度,不断探索和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为开展绩效管理的发展提供条件,在全社会营造合理公平的环境,建立“以人为本”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以责任性、回应性、公平性、节约性、高效性为基本特征,积极推进科研工作绩效管理工作。

(2)不断完善绩效管理的配套体系

一是要实现科学地评价公共管理部门的绩效,需要建立一个规范的、合法的、真实的统计数据系统,逐步与国际接轨,建立科学的标价指标体系和科学的方法,采集真实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的出正确的结论。

二是要逐步建立导入基于绩效的预算体系。要将加大对涉及公共事业运行成本的核算和监督,加强各级人大对政府预算审定和监督,努力构建完善的基于绩效的公共预算体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为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提供基础。

三是要加强绩效评估的后管理过程。要积极把绩效评估的结果纳入到日常的管理过程之中,让参与者真正能正确认识到其有存有的价值,减少组织内部成员对自我评价偏失造成了工作上的被动,把组织内部成员的奖金分配、职务升迁等与绩效考评的结果联系起来,发挥好绩效管理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可把绩效评估的结果做好今后组织内部政策、制度等改进的依据。

(3)强化绩效意识,促使绩效改进

一是要积极改变绩效意识,积极改变绩效核算的方式和体系把绩效评估纳入管理成本效益的核算体系,建立公众参与的评价方式方法,改变主管部门绩效评估的方式。

二是要根据不同科研项目、科研工作的性质以及现实情况和阶段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制定灵活多样的绩效目标和绩效规划。

三是要建立多重绩效评估体制,特别是要积极改变以往单纯靠农业科技主管部门评估的单一主体形式,逐步实现官方评估、民间评估、专家评估并或者多元化评估。

四是要建立全新的激励机制。促使农业科技工作者,特别是科技项目的参与者、执行者以及相关的社会公众,参与改进绩效评估的方式方法,为科学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是要建立绩效管理的诚信机制。把绩效管理纳入常规工作之中,建立一种相互之间的诚信机制,有效降低绩效考核中随机误差,使考核的结果更能珍视与现实,实现绩效管理的常态化和动态化管理。

农业科研篇6

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规模的选择要能够按照相应的原则进行实施,首先就是农民导向的原则,自下而上实施利益为纽带的推广机制,进而促进院校与科研部门结合农民的真实技术需求组织农业技术的研究;遵循市场导向的原则,农业技术是生产要素,所以要对市场机制充分利用,在市场的导向下完善农业技术的应用模式。除此之外还有针对性原则、主体多元化原则和政府主导原则。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模式的选择及完善策略

2.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模式选择分析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模式选择思路上来看,推广的主体要能将政府推广的机构作为主导,并要对教育科研部门进行鼓励,从而形成多元化的主体共同参与局面。对于农业技术能够分成几种重要的类型,其中公益性农业技术模式主要是由政府推广机构来承担。还有是公益和市场结合型技术推广模式,主要是通过农业教育科研部门进行承担负责。在市场型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上是将商品交换作为重要基础的,主要是依赖市场机制[2]。从系统模式的路径方面来看,公益型的推广路径主要是对准备立项的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实施了财政投入,并通过设立科研项目方式向教育科研部门实施招标。

2.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模式的完善策略对农业技术推广系统模式的完善策略上,首先要能保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依托的基层农业技术体系,在有着特色农业产品的产区可构建以高校和科学研究院为中线的基层农业体系,这样使基层农业技术能够得到有效创新;要能够将农业技术的推广方法进行创新,对于基层的农村技术推广体系模式优化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来看主要就是能够设置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此作用下能有效调动相关科技人员对农业科技学习的积极性;进行组织农业科技家教,形成对农户定期生产技术经营指导。

另外是要对新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形式进行实施,从具体的措施上就是要能够构建农业科技园,这对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为农业市场的繁荣提供了比较充足的动力。不仅如此,还要以构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形式,通过高科技来帮助农业走可持续道路。要能够不断地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及再教育不断提升,没有农业大学以及科研院专门人才的支撑,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所以这就需要对其采取鼓励措施,使农业大学及科研院所的专门人才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结语

农业科研篇7

经营产业化管理企业化产权主体多元化课题主持人负责制--"三化一制"构建科研改革新体系 许连元

重组优良资产进入资本市场规模化市场化推进产业化 严民范

瞄准市场调整结构选准项目开源节流--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林科学院改革收效明显 张学文,许全善

扩张产业规模提高创新与市场竞争能力 梁恒富,张庆

成果产业化制约因素分析及其对策 肖红

转变观念资产重组构建财务管理新模式 李广敏,成同杰,翟立顺

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徐炳清,田恒方

WTO之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对策 胡定寰

成果产业化的成功经验借鉴与思考 马万杰,刘康峰

运用有利条件推进科技产业化 戴群华,徐伟林

选准项目熟化成果结合企业资本--加快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 薛爱红

深化体制改革增强科研开发活力加速产业化发展 洛桑旦达

加快创新深化改革实现产业化经营 杨锡俭,连之新,矫丽

北京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应注意的问题 陈印军,张燕卿

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北京农业和农村经济 李哲敏

注意把握会计准则使用过程中的协调性 李茹

人才建设概览 王彦花

"资金结算中心"之于融资的作用 张玉东

立足创新以市场为导向完善运行机制推进产业化进程 李伟锋,施伟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科技人才国际竞争的战略思考 戴小枫,周继兴,孙虹

WTO:中国蔬菜产业前景分析 屈冬玉,胡鸿,高俭德

外国企业融资模式分析及其启示 付萍

"内部模拟配套磨合规范上市"--目前股份制改造之背景与路径探析 张光阳

农业研究信息管理的改革 李思经

改造我国传统农业的技术路线选择 蒋和平

产业化的有效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张雨

对转制阶段科研院所工作的若干思考 王义明

加强对企业结算资金的审计 蒋岩

完善医疗保险基金之浅见 高文洪

配套改革走产学研之路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做贡献 刘光维

网络信息技术对经济影响面面观 王玉红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 詹存钰,白和盛

加快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 李勇

北京三院所后勤改革实践扫描 王延长,黄培良,贾荔荔

蓖麻产业发展分析 李红玉,郭志强,王宏伟

加强转制后科研单位的内部管理 欧阳欢

试论加入WTO后中国农业的对策 林潼

农业现代化对农民素质的要求 杨文志,贾子文,韩津琳

网络经济与管理创新刍议 白献晓,韩蕴

加速农业科技创新应对WTO挑战 魏炳传,王军

不同科技创新载体的地位作用比较研究 李哲敏

科技风险投资与科技成果产业化 沙永刚,林荔雯,倪心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王广深,林楠

试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郑洪

新的农业科技浪潮呼唤高水平的人才管理 杨慧芬

新形势下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一些思考 詹唏

浅析转制农业科研机构『固定资产核算中的若干问题 杜清海

试述研究所财务管理 韩卫平

对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再思考 冯雪芹,刘树

永安市农民收入增幅减缓的原因与对策 陈丽梅

21世纪我国农民增产增收的新途径 李桂荣

农业综合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研究 孔祥智,曾寅初,张云华

跨越绿色贸易壁垒 赵霞

成功的关键在于改革创新--江苏农业科技报社模拟企业改革的探索和尝试 何绍平,周林杰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陈潇

开发人力资源激活创新能力 李红斌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饶丹华,毛爱国,黄小雄

适应财政体制改革努力加强科研院所预算管理 杜红宇

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与传统报价模式的比较分析 蒋大雄

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农业综合执法 刘正中

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认识和理解 詹晞

农业科技企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严巧玲,何榕,陈伟民,詹存玉

管好用好农发资金着力提升开发效益 朱元明,刘荣生,黄海军,曹建春

加快县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思路与对策 王振文,吕亚娟,张松涛

县级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 刘淑云

土地流转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夏颖

广西农村劳动力利用情况分析 黄文校,莫明荣,陆耀邦,聂文光,谢少燕

创新科技服务机制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吴魁

加强制度创新促进农业发展--学习新制度经济学的启示 曹尔辰

对农业科研单位转制组建企业集团的思考 程高祥

关于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几点思考 彭新德

南非农业科技发展概要 曹新明

新形势下农业科技企业运营策略探讨 陈良凤

农业科技推广中合同履行的几点法律思考 朱成化,朱顺先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产业化探析 陈汇才,李光芹

浅谈如何用绩效预算优化部门预算 范静

浅议创新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冯予玲

中国会计科学发展新观念 刘晓凤,谭平,江雪峰

农业科研篇8

(一)促进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到目前,全市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规模以上现代农业园区85个,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共43个,标准化生产基地60个,“三品”生产基地50个。全市农产品注册商标285件,16件农产品商标被认定为部级或省级著名商标,21个农产品获得部级或省级名牌产品称号。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有效推动了良种良法配套、标准化生产、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20多项先进技术的推广,生物工程和信息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全市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普及率达到80%以上,加快了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二)提高了农民就业和增收致富的能力。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农村培养了自己的农业技术骨干队伍,许多经培训后掌握了一技之长的学员成为村里的“能人”,缓解了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与农村农技人员缺乏的矛盾,促进了农民就近、就地择业。许多参训农民将从培训中所学到的新技术、新信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逐渐由“劳力型”向“技能型”、“智力型”转变,增强了致富创收本领。2011年全市农业增加值99亿元,比去年增长4.2%;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达到10025元,增长19%。

二、当前东营市农业科技培训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世界农业一体化。随着加入世贸组织时间的日益持久,我国农业融入世界农业的程度逐步加深,与世界农业的一体性不断增强。东营市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生产条件优越,是日、韩等东南亚国家甚至欧美国家首选的农产品供应地。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下,加快提高全市农业生产水平,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份额的划分,是东营市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东营市农科教工作面临的新任务。

(二)农业劳动者的弱势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我国逐渐成为全世界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工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大批中青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加工制造业,农业劳动者已逐渐演变成老、弱、病、残人员,对新生事物的感受能力、对农业新技术的接收能力大幅度降低,而现代农业对农业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在东营也同样存在类似问题。为农业劳动者提供现代化、全方位的科教服务,已成为东营市农业发展的重要选题。

(三)农业发展的现代化。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而从东营的现状来看,与此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为此,东营市必须高度重视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民科技培训的新机制新途径,全面提升农民的科技素养,争取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三、进一步加强东营市农业科技培训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依托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面向农村基层干部、青壮年农民、农村妇女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区分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开展分类培训,将农民知识需求、层次结构、培训形式、培训内容、接收能力加以细化,真正站在农民的角度,从农民需求出发,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重点围绕粮食、棉花、蔬菜、畜牧、水产等主导产业及农业企业人员、农民信息员、农资经销员开展技能培训。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好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和农村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农村政策法规、乡村文明、健康生活等知识的普及性培训。

(二)强化农民教育培训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提高农民培训师资队伍水平。根据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学历教育与职称学分相结合、送高校培训与请专家就地培训相结合、理论教学与课题研修相结合、政府资助与个人自修相结合的总体思路,进一步研究制定全市基层农技人员培训计划,建立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强化农民基层农技培训队伍建设。

农业科研篇9

迄今“精细农业”在发达国家也不过五、六年的应用试验历史,部分支持技术手段还不十分成熟,有待不断研究完善,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精细农业”应用实践可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围绕提高生产、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技术组装方式,逐步提高作物生产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水平。其中,获取农田小区产量空间分布的差异性信息是实践“精细农作”的基础。有了小区产量分布图,农户既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分析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选择经济适用的对策,在现实可行条件下采取适当措施实施调控;也可以根据技术经济发展的条件,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或智能化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调控。

“精细农业”研究的革命性的意义是提出了一种经营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思想并付诸于实践,发展前景已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共识。1998.1美国副总统戈尔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以1米分辩率的“数字地球”的概念,在地理信息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它为认识世界科技进步对未来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提出了全新的观念。“精细农业”的实践将在下一世纪开发“数字地球”的实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过程中,全面实践这一新技术体系的路程还很遥远。但启动这一新技术的示范与实践研究,将有利与推动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知识化与信息化进程,改变传统技术思想,追踪科技进步,有利于推动基于信息和知识的农用先进支持技术产品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在“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实践中,也将可开发出一系列适用新技术产品。

为支持当前的“科技兴农”服务。在发展研究中,个人认为需要重视如下问题:

加强对国际有关发展信息和经验的研究,提出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九十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单位已经积累了一大批示范试验数据与支持技术产品开发研究成果。可以采取引进技术思想与部分装备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找准切入点,注重其支持技术产品的国产化及产业化开发。“精细农作”的技术思想在国际科技界共识的基础上有其特定的涵义,即认识农田内小区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条件的空间差异性,实施定位处方农作。它是适应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高的作物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而提出的,在我国可先在规模化农场、部分大城市郊区和农业高新技术综合开发试验区,力求在农田小区的尺度上进行研究与实践。我国广大农村农田经营规模小,生产手段仍较落后,实现广域的现代农田精细经营尚需有较长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区可先以村片、农田的尺度上对精细农作的技术思想进行示范试验研究,并可着重结合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方式创新中,开拓出新的服务领域。这样,既可以使我国的研究实践与国际上的研究发展趋势相接轨,又可以探索形成具有国情特色、有利于在农村逐步推广先进的农作技术体系。

通过“精细农业”的试验示范研究,大力传播基于信息与知识的农业系统精细经营的技术思想。现今实践的面向大田作物生产的精细农作应该扩展到种、养、加,产前、产中、产后的整个过程,即过渡到建立“精细农业”的技术体系。实际上,“精细农业”的技术思想,早在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已优先在发达国家奶牛场,基于动物个体编号电子自动识别技术,根据奶牛产奶量定量配料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十多年来,全自动化设施园艺业的发展和养殖业中动物生长预测模型与配料、环境调控自动化系统的结合,农产品产后储藏、保鲜、加工、分级,为达到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的过程中,都已吸收了电子信息科技前沿的成就。在我国,“精细农业”的技术思想,尤应在设施园艺,集约养殖,农产品品质优选、储藏加工等增值产业中先付诸实践与推广,这对我国目前处于传统农业的结构性调整时期和开始重视强调实现农业增产方式的转变中,依靠先进技术装备和农业精细经营技术的支持,对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精细农业”试验研究实践过程中,注意组装一批基于信息和知识的单项适用先进技术支持当前的“科技兴农”。如:GPS、GIS技术用于农村规划、农田管理、节水灌溉、环境监测的实用技术;农田信息快速采集、存储、处理技术与仪器;农田耕作、土肥管理、农药利用、污染控制等适用技术;机电仪一体化的农业机械装备;精细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快速实用监测技术;智能化农业生产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推广及装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先进技术与工具的开发等。

在研究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注意形成一批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技术体系,以支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新的技术体系应在科学理论或方法上,在高新技术的应用上有重要的突破,能够引起技术上产生质的飞跃和为实现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率先跃居世界先进水平作出贡献。在试验研究中要加强多部门、多学科间的相互合作,协同攻关.发展学术交流,加强国际合作,重视应用基础研究。在高等农业工程院校的学科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中,要创造条件开设有关GPS、GIS、RS应用课程,加强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技术开发研究。

在“精细农业”的示范试验研究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科学技术问题。其中,尤以田间信息实时快速采集先进传感技术,生物信息模式识别技术,空间信息处理与图形自动生成技术,计算机化的定量管理农艺技术与系统分析等,都需要作物科学、农艺学、生物物理、数学方法、信息软硬件技术和技术经济学的支持,这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了进行科技创新的良好机遇。

参 考 文 献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Precision Agriculture in the 21st Century, Geospati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Crop Management, National Academic Press, Washington, D.C. 1997.

J.K Schueller, Technology for Precision Agriculture,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European Conference on Precision Agriculture, Warwick University, U.K. 8-10, September 1997.

Kenneth A. Sudduth, Engineering for Precision Agriculture - Past, Accomplishments and Future Directions, USDA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Copyright 0 1998,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Inc.

汪懋华,“精细农作” 一 知识经济时代的农田精耕细作技术,"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论文集上册, 周光召主编,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1998.9。

[5].汪懋华,“精细农业”研究的发展与农业装备科技创新,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海,1998.11。

农业科研篇10

【关键词】农业科研机构 科技开发 路径选择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当今社会将科技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农业科技开发工作是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桥梁和纽带。建立与之匹配的农业科技开发体系和运行机制,是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升级的关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热科院”)是专门从事热带农业科研与开发、在国内外热带农业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影响的农业部直属的部级研究院;其1954年创建至今,为我国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本文以热科院为例,探索符合我国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实际的科技开发路径,为政府有关部门构建热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开发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一、热科院科技开发工作的现状与成绩

1、科技开发事业快速发展,研发体系初步形成

热科院的科技开发工作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2002年10月以前,即部级农业科研机构分类改革以前,科技开发工作主要由院办经营实体,如各类科技开发公司负责,院属科研机构的技术成果主要通过经营实体转化;2002年10月以后,即部级农业科研机构分类改革以后,院属科研机构面向国家、行业和市场需求搞科技开发,初步形成了以院属科研单位、经营实体协同发展的科技开发工作体系。2009年度,热科院获批各类科技项目425项,资助经费近1.4亿元,其中获国家973、转基因重大专项或专题4项;国家支撑计划及子课题18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7项;公益性行业专项15项;“948”10项;“木薯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集成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选育的木薯主栽品种以及高产高效率栽培和加工技术已在我国木薯主产区推广,20多年来,累计推广面积1.64亿亩,新增产量4867万吨,新增产值约110亿元;热科院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科普奖1项;获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特等奖2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2、科技优势日渐凸显,优势产业初具规模

科技创新与科技开发密切相连、相互促进,没有先进实用的成果供给,科技开发将没有市场竞争力;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科技开发转化,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将会弱化。热科院的科技开发工作贯彻了突出“热农”特色,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通过现有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科技开发,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环植所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香蕉病毒病多重PCR检测技术”,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成本低,检测灵敏度高,可操作性强。该技术2005年通过了海南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并得到了海南省农业厅的认可。2005年12月,该成果获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在项目执行4年期间,共检测香蕉蕉头数9.5万个,项目转化的直接经济效益已达到143.62万元以上,实现香蕉增产8.82万吨,增加农民收入8820万元。带动农户0.2万户种植香蕉,实现带动农民就业0.2万人次,实现经济效益6000万元。

3、产品研发深入开展,产业系统效益得以体现

发挥科技成果的优势,组织技术成果物化产品研发,形成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例如椰子研究所的椰子加工系列产品、农机所的菠萝麻纺织品、环植所的生物农药和专用农药、生物所的天然产物提取产品、南亚所的澳洲坚果系列产品。特别是橡胶所研发的割胶刺激剂、死皮防治剂和橡胶专用肥等产品,每年推广面积达200多万亩,销售收入逐年提高,2007年销售收入达到近900万元,创造的经济效益超过1亿元;香饮所研发的系列40种香辛饮料产品,是热科院科技开发的典型代表。尤其是香饮所创立的“科研、开发、旅游三位一体”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把建园、科研、生产和旅游统一起来,形成以农业科研为依托,集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示范生产、农业加工开发、农业观赏旅游为一体特色的农业科技观光园,走出一条改革、创新与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子,加强了科技成果转化,2009年香饮所科技产品等开发收入达5500多万元。

二、当前热科院科技开发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开发观念滞后,项目管理不力

受“等、靠、要”思想的约束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部分研究所的领导和科技人员对科技开发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按市场机制运作科技开发项目,难以做大、做强科技产业;在产品设计研发封闭,不能有效整合资源从事科技研发;自身知识产权意识匮乏,专利技术保护不足,技术资产流失严重,个别科技人员为了个人私利和局部利益,将新品种、新配方、新技术、新产品私下转让,“富了方丈穷了庙”,造成了单位集体研发效益的损失。

2、科技开发实体的整体经营效益欠佳

由于农业开发项目具有长周期性,大部分科研成果需要长期的积累,一般为6―13年,培育成一个农作物品种也需要5―8年的时间,技投入的风险较大。农业技术作用于植物生命个体,研究需要经过长时间和大范围的试种、观察和对比实验。由于农业科技成果的公开性和社会性,成果拥有者想从成果转化中获得高额回报的可能性小;农业技术保密性差,知识产权保护较难。农业科研单位的社会效益大于其经济效益,热科院所属的科研机构大多以经销种子、种苗、花卉以及农产品加工为主营业务,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科技开发实体的内部治理结构不健全,经营机制与分配政策缺乏生机和活力,经营管理粗放,市场意识不强;院属科技开发总公司经营困难,其研发的产品科技含量较低,为热科院创造经济效益的能力较弱;部分科技开发实体甚至成为热科院的经济负担;研究所的科技开发项目,总体而言,尚未建立“开放、竞争、灵活、高效”经营实体,产品结构单一,经营规模较小,创收能力有限,市场竞争力较弱。

3、科技项目开发的财务监管亟待完善

部分研究所的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披露不充分,不能适应科技项目开发和农技推广服务的财务监管要求,存在将科研项目经费用作投资成本,非经营性资产挪作经营活动使用,开发人员的工资福利由财政事业经费负担等违规现象;单位财务监管不足,导致产品研发及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和库存手续不清,没有成本核算意识,成本费用计算随意性大,成本费用摊销不准确,利润贡献难以考量。

4、科研与开发的结合深度不够

有些农业科技人员为了评职称而搞科研,为了搞科研而立项目;部分研究所重项目立项而轻成果推广,没有针对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进行立项研究,成果转化率低;科研组织缺乏产前、产中、产后的系统研究,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标准化生产及深度研发方面相对薄弱,成果集成度不高;科研管理重视成果获奖而轻视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足。凡此种种,较强地制约着热科院的技术成果转化,从而导致科技开发缺乏核心产品,特别是市场热销的产品。

5、科技开发人员和农技推广服务人员缺乏

部分下属单位利用“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后的富余人员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和科技开发工作,以致开发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造成农技推广服务水平较低和科技开发效益欠佳;还有一些单位重视科研项目申报立项,而轻视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将开发人员视作“二线”人员,在业绩评定、职称晋升、住房分配、薪酬福利等方面低于“一线”的科研人员,致使有志于从事科技开发的人才裹足不前,已经从事科技开发的现有人员心态不稳;对科技开发和农技推广的高级专业人才和项目管理人才的引进和使用还缺乏力度;激励机制和分配机制不匹配,缺乏科技开发和农技推广的“软环境”。

三、热科院科技开发工作的路径选择

1、更新观念,构建“院所两级、以所为主”的科技开发体系

农业科技开发是农业科研的重要延伸,是增强农业科研机构自我发展实力的有效途径。院所领导要将高度重视科技开发工作,建立健全“院所两级、以所为主”的科技开发体系,立足全院优势科技开发项目资源。院级科技开发要发挥项目资金、科研团队与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优势,培育龙头企业;所级科技开发要发挥专业优势,依托自身的科技力量,创建自身品牌;促进院内科技开发实体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创收能力;各级科研机构要认真研究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规律和模式,探索符合本单位实际、有利于加快科技研发孵化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要充分发挥热科院的品牌优势,激发院内各研究所的协作创新;利用各单位的研发优势和资金投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密切科研与生产的结合,加强现有实体的整合,实现科技开发资源整合的整体效益。

2、强化制度管理,确保开发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热科院开发处要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进全院科技开发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管理。例如国有资产管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期权激励、经营目标奖励、知识产权归属、科技成果转化、无形资产等实施交易以及人员考核、评价、晋级、晋升等制度化建设。规范院属单位和职工在知识产权方面的行为,明确院、所、项目组、成果完成人在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应用中所得权益费或所得收益的分配原则和比例,同时对在资源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中取得突出成绩的科技人员除在效益分配中体现外,予以重奖。在职称评聘、职务晋级工作中,要把科技成果的转化情况作为考核科技人员的主要内容,以调动职工创造知识产权的积极性,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知识产权转化效益。对科技开发实体,要切实贯彻“目标管理、量化考核、效益奖罚”的机制,用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吸纳优秀的管理经营人才,调动科技开发实体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方式将科技成果推向市场,加快转化,产生经济效益。

3、加强财务监管,全面考评科技开发工作的经营绩效

院属的科技开发实体原则上要单独建账,实行全成本独立经营和独立核算。热科院机关财务审计、国资管理、科技开发和纪检监察等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科技开发实体的项目投融资管理、经营成本的核算、审计与监督,重点审计财务预决算执行情况、国有资产购置使用管理和保值增值情况;建立和完善财务信息的披露制度,防范经营资金管理混乱、财务监管弱化、会计信息记录不健全或虚报业绩等弊端,及时排除经营亏损的隐患;坚持离任审计制度,正确评价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和加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强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约束机制,加强经营性资产的监管,建立科学合理的法人代表(科技开发项目负责人)绩效考评体系。

4、促进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的紧密结合

科学研究要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研究方向,结合市场和生产实际选题立项,紧紧抓住影响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难题,力争出成熟度高、配套性好、易开发产品的成果。整合全院科技资源,加强成果转化的实用技术集成示范和设施基地配套建设,着力提升全院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重点围绕提高热带农业应用研究和关键性技术、产品的创新和转化能力,加强科技成果中试及转化能力建设。在科研课题立项之初,就应树立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意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采取灵活的转化方式促进成果产业化,将有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及时推向市场。对投资额较少的项目,采取一次性转让的方式;对投资额比较大的产业化项目,采取技术入股方式;对具有市场前景的成果,为了扩大产业化规模,则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基地的方式将成果产业化。充分利用热科院现有的科技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域布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设计,力争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投入,带动企业资源投入,培育院属龙头科技开发企业。

5、加快科技开发与农技推广的人才队伍建设

选好科技开发队伍带头人,选拔懂经营、会开发、善决策和应变强的领导人才;鼓励和引导优秀科研人员从事科技开发,组建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开发团队;重视开发人才的业务培训,引导他们树立热爱“三农”事业,勇于开发创新的意识,提高他们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和税收法规等业务实践能力,促进他们掌握系统的农业推广服务理论,了解热带农业领域的发展现状,熟悉“三农”政策,掌握热带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积极推行科技开发部门(企业)领导的社会公开招聘制度;全面实行人员聘任制和岗位管理;逐步建立科技开发与科学研究、党政管理之间人才流动的良性通道。制订相关政策,激励事业单位人员到科技开发部门工作,引导和支持科研课题组、专家带成果创业;改革薪酬福利制度,落实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重奖科技人员的“首创精神”。

(注:本文系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名称: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开发体系构建与机制的研究;项目编号:2008-YBJ-08。本文通讯作者为曾峰。)

【参考文献】

[1] 王庆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支撑热带农业发展[EB/OL].xw.省略/xw/2009V_ReadNews.asp?NewsID=10341

&ClassID=4,2010-01-12.

[2] 刘倩:我院又一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EB/OL].xw.省略/xw/2009V_ReadNews.asp?NewsID

=10325&ClassID=4,2010-01-11.

[3] 环植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香蕉病毒病多重PCR检测技术示范”成果推广会召开[EB/OL]. xw.省略/xw/2009V_ReadNews.asp?NewsID=10334&ClassID=4,2010-01-13.

[4] 橡胶所:橡胶研究所科技开发经验介绍[EB/OL].xw.省略/xw/2009V_ReadNews.asp?NewsID=8920&Class

ID=38,2008-08-06.

[5] 欧阳欢:农业科技观光园示范项目的设立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6(2).

[6] 孙进昌:对转企农业科研院所的困境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5(6).

[7] 王庆煌:突出特色 发挥优势 创新机制 全面开创我院开发事业新局面[R].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院办产[2008]81号),2008-09-28.

[8] 欧阳欢、郭安平、张平恒、张盛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企业化转制的困境与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