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化十篇

时间:2023-03-22 11:30:03

中英文化

中英文化篇1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语教学交际教学法跨文化交际任务型教学

引言文化,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富有弹性。有人把文化说成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有助于交际畅通并有效地进行。相反,缺乏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必然导致交际障碍,冲突和误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用失误(PragmaticFailure)。”本文所谈的不是因为语法结构出错而导致的词不达意,而且指说话方式的不妥,或不符谈所造成的失误,本文试图谈谈日常交际中出现的误区。

我们知道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有语义的语言单位。我们日常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由一个一个的最基本的单位——词构成的。初学英语始,我们首先就会把一个一个的英语单词、词组和短语学好记牢;从其发音、拼写和词意学起,直到掌握其基本用法,再把他们一个又一个的连接起来组成句子,接着是文章,觉得这样自己的英语就学得差不多了。事实上,假如我们只会把一个一个的英语单词,按其字面的中文意思串联起来,组成我们所谓的句子或是文章,而一点也不去考虑有关的英语文化或背景知识,这样的英语只能算是“中国式的英语”,也就是Chinglish,讲英语的人是很难理解的。反之,初学英语的人对地道的英语也不能正确理解其意义。如:英语短语greenwithenvy中的green与envy用在一起,是我们学过的“绿色”或“变绿”的意思吗?其实greenwithenvy是一个固定的短语,表示“非常嫉妒的”。又如在Henrywasinbluemoodathisfailure.中的blue也不是“蓝色”的意思,而是“忧郁的、沮丧的”之意,句中bluemood的意思是“情绪低落”。这实际上就是中、英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所在。我们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很多学生在理解教材中提供的目标语言(targetlanguage)时,理解困难,或根本就理解不了。其原因就是由于中、英两种语言文化差异所导致的。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中国人是从初中才开始学习英语的。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遵循的是先教读单词和短语,再讲解和分析课文,接着辅导学生做练习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要求也就仅仅会读、会写、会简单的造句即可,认为语言文化知识对提高考试成绩没有多大作用,纯粹是应试教育。对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往往是一带而过,或者干脆就置之不理,学生从中学到的也只是些英语符号。

当前的初中学英语教学虽然使用新教材,老师平时也很注重听、说训练,学生也能够运用所掌握的词汇做些简单地交流。但由于对语言文化的差异缺乏认识,把“力大如牛”误译成“asstrongasacow.(正确asstrongasahorse)”;把“凡人皆有得意时”误译成“Everypersonhasahappyday.(正确Everydoghasitsday.)”;把“挥金如土”误译成“tospendmonylikeearth(正确tospendmoneylikewater)”;把asblindasabat译成“和蝙蝠一样的瞎”;把tokeepone’sheadabovewater译成“保持头在水面上”;把allatsea译成“都在海上”等等,都是不理解语言文化的差异造成的。讲英语的人能理解吗?

二、中、英文化差异。

汉语言文化和英语言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单词的字面意义和引申意义

大多数英语单词既具有字面意义,即其基本的、明显的意义;也具有引申意义,那就是词的隐含的或不明显的意义。对于讲汉语的中国人来说,要学好英语,就意味着不仅要掌握好英语单词的字面意义,更要知道其引申意义。比如我们常说的英语peasant,译为汉语是“农民”的意思,但英语的peasant与汉语的“农民”的含意并不完全相同。英语的peasant带有贬义,相当于汉语里的“乡下人、庄稼人、乡巴佬”和“教养不好的人、粗鲁的人”。而汉语中的“农民”是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没有丝毫贬义。又如politician和statesman两个英语单词都有“政治家”的意思,但我们不把汉语中的“政治家”翻译成politician是因为其含有贬义,指只为谋取个人私利而搞政治、耍手腕的人。汉语中的“政治家”是指善于管理国家、有威望的高级政府官员,译为英语时常常用statesman。

2、打招呼

中国人之间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一般采用下列用语:“上哪去?”、"吃过了吗?“如果把这些问候的话直译成英语(即:Whereareyougoing?Haveyoueatenyet?)。”英美人可能会茫然,困惑,有时也可能引起误解。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比如:问对方:“Haveyoueatenyet?”对方可能认为这不是单纯的见面问候的话,而会误认为你可能发出对他/(她)的邀请。又如“Whereareyougoing?”很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所以他/(她)对这一问话的反应极有可能是:“It''''snoneofyourbusiness.(你管得着吗?)。”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Howdoyoudo?(您好!)”,“Nicetomeetyou.(见到你很高兴)”,“Howareyoudoing?(你最近好吗?)。”在关系亲密者之间可用“Hello”或“Hi”。

3、称呼

在英美国家,人们相互间称呼与我国的习惯相差极大。有些称呼在中国人看来有悖情理,不礼貌,没教养。比如: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却是得体,亲切的,年轻人称老年人,可在其姓氏前加Mr、Mrs或Miss。比如:MrSmith、MrsSmith、MissAlice等。在汉语里,我们可以用“老师、书记、经理、工程师、厂长”等词与姓氏连用作称呼语,而在英语中却不能,我们不能说“teacherZhang(张老师),”engineerWu(吴工程师)等。正确的说法是应按照英美人的习惯把Mr、Mrs、Miss与姓(名)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往往用“大哥”、“二姐”、“大嫂”、“李大伯”之类,这些称呼不可用于英语。用英语称呼时不论男人还是女人,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

4|、寒暄

中国人见面寒暄通常是:“你多大年纪?”,“你能挣多少钱?”,“结婚了吗?”。在英语文化中,年龄,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英美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如“It''''sfineisn''''tit?”或“It''''sraininghard,isn''''tit?”,“Yourdressissonice!”等等。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生病了?”,“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人们不会为此生气。英美人如果听到你说:“Youarefat”或“Youaresothin.”即使彼此间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因为这是不礼貌的。另外,在思维方式上,中国学生习惯用汉语的语义结构来套用英语。如:打电话时,中国学生习惯说:“Hello,whoareyouplease?”而英美人的习惯是接到电话先报自己的号码或单位、公司的名称。如:A:Hello,8403229.B:Hello,thisisTom.CouldIspeaktoJim,please?打电话的套话,必须这样用。

5、赞扬与祝贺

当英美国家的人向我们中国人表示赞扬或祝贺时,我们即使心里高兴,嘴上难免要谦虚一番。这大概是我们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的缘故,认为不这样,就是对别人的不敬。例如:一位外国旅游者对导游小姐说:“YourEnglishisquitefluent.(你英语说得很流利)。”这位导游小姐谦虚地回答:“No,noMyEnglishisverypoor.(不,不,我的英语讲得不好)。”对于中国人的谦虚回答,英美人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又如:在一次舞会上,一位美国人赞扬一位中国女士说:“Youlookbeautifultoday(你今天很漂亮)。”这位中国女士谦虚地说:“Where(哪里)、Where(哪里)。”幸亏这位美国人懂一点汉语习惯,非常巧妙地说了一句:“Every-where(到处)。”根据英美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而不希望以谦虚、客气的方式作答。对于上面两位的赞扬,恭维话,英美人的回答是:“Thankyou!”,“Thankyouforsayingso.”

6、道别

英汉语言中告别的使用语言或方式也不大相同。中国人道别时,把客人送到门口或楼下大门口,甚至马路上,客人对主人说:“请留步”,主人最后要说:“走好”、“慢走”、“再来啊”等等。这些话都不能直译成英语,如果说Stayhere,Goslowly,eagain听起来不顺耳,也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其实,微微一笑并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或说:“Good-bye(再见),Seeyoulater(回头见)、Solong.Takecare(再见,保重)”就可以了。

7、比喻用语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日常生活中,常借用动物或颜色的特征来形容人之特性的词语,但这类比喻往往因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在英语中dog(狗)的形象一般不差,常可泛指人,如:Youarealuckydog(你可真是个幸运儿)。Everyonehashisday(每人在一生中皆有得意之日)。在汉语里,用狗比喻人多带贬意,如“走狗”、“赖皮狗”、“狗东西”、“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另外,由于环境、历史和文化的不同,在表示相似的比喻或象征意义时,英语和汉语会使用完全不同的颜色词,例如:bluepictures(黄)、theblue-eyeboy(红人)、tobegreen-eyed(眼红、嫉妒)。greenhand(没有经验的人)、intheblack(不欠债)、greymare(母老虎)、whiteharvest(晚秋时节的收获)等。

中英文化篇2

关键词翻译 文化差异 习俗和习惯朗读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142-01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在翻译中常常会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本文作出了全面的对比,在中文和英文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分析。如果想要通过翻译表达同样的含义,我们就一定要彻底理解文化间的差异。

一、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文化,作为影响翻译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许多翻译理论家长期以来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尽管出现了许多有说服力的假设和原则性的一些理论,但是在实际翻译中仍然有许多不能用理论解释。整体而言,文化差异,以解决跨文化沟通的过程,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文化差异”是指,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宗教和信仰,人民生活和习俗的感觉,社会状况,思维模式和语言结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学习一门语言,我们应该很好地了解它的文化本质。也就是说,我们在文化交流中会出现的一些差异,在翻译时会给我们带来的困扰,以下简例:

(1)It is a Greek gift to you.

(2)It is all Greek to me.

从字面上的意思来讲,第一个句子意思是说:这是给你的希腊礼物;第二句的意思是说:这个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希腊文。显然,这样翻译时错误的。那么,两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第一句来自“特洛伊”,讲的是希腊人民用自己的智慧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从此,这个词“Greek’ 在‘Greek gift’ '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下面的句子是从莎士比亚的 “凯撒大帝”中的一句话“for mine own part, it was Greek to me”.这里所说的'希腊'没有它自己的意思,含义是说对它一无所知。

(3)He flung himself down at little osborne’s feet, and loved him. (他拜倒在小奥斯本面前,死心蹋地的爱她)。

语言和文化决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在翻译过程中,要了解一个单词的真正含义就必须要了解其文化背景。总之,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文化的特殊性。

二、不同习俗和习惯对翻译的影响

英国和美国人有个习惯就是当他们搬新家时会邀请其亲朋好友去他们的新房,这种习惯他们称之为 “house warming”.相似地,中国人也有同样的习惯叫做“乔迁”。他们要表达的风格和意思都差不多,这种现象只是一个巧合,习俗和习惯??的不同种类得多。

(一)动物

不同的国家对动物有不同的机构和组织。这种习俗严重影响了翻译文化,以狗为例: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所以英国人经常说“love me, love my dog”.翻译成中文就是 “爱屋及乌”、“爱人及物”。在英语中,狗常常被比作人,比如: A.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

B. 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

C.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 (老人学不了新东西)

(二)传统习惯

传统习惯也是影响翻译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词 “dragon”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dragon” and “龙”都是想象出来的动物,但却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在西方国家有一个童话故事,龙是一种长着翅膀的巨大蛇,他可以从他的嘴里吐火焰。在中世纪,圣经故事讲“dragon”是一种邪恶的象征:恶魔、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所以,从那时起, “dragon”总是在基督教里象征邪恶。由“dragon”造成的事物在英语和汉语之间绝对不同。所以讲某个人像一条龙在西方不是赞扬。比如“flight like a dragon”, “blind dragon” and” to some dragon’s teeth”,这些表达都不是夸奖。然而在中国“龙”却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比如“龙”和“凤凰”都是优秀的象征。“龙”和“虎”都代表英雄,许多又龙的成语都是表示赞扬,比如:“龙凤呈祥”、“龙盘虎踞”、“卧虎藏龙”、“画龙点睛”、 “生龙活虎”、“龙腾虎跃”、 “龙马精神”、“叶公好龙”等。这里还有一个关于 “龙”的例子 : “亚洲经济四小龙”就被译为 “the four economic tigers in Asia”而不是 “the four economic dragons in Asia”.

三、结语

终上所述,我首先解释了“文化差异”是什么?然后,我用动物,传统习俗和其他特殊的例子,详细介绍了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总的来说,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尤其是在翻译中表现明显。所以,我们想使人们明白了翻译后的语言就必须先知道它的两种语言文化。这就是说,我们应该注意文化在翻译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刘丽丽.英汉翻译应试指导.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8.

[2]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4.

中英文化篇3

1.不同社会风俗和礼仪对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的影响

社会习俗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影响人们的言语和行动。对于不同的社会风俗,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将有不同的表达。与人交谈时,对于年龄和薪水等方面的隐私中国人与西方人是有差别的。中国人会问别人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来表达对对方的关心。西方人通常认为这样的问题会暴露他们自己的隐私,这些问题使西方人感到不舒服。对待时间这个问题,中西方也有不同的观点。西方人比较注重时间观念,他们认为这是对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生活态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不守时,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人大多认为应该给别人做充分准备的时间,可以原谅别人迟到几分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西方人喜欢看别人,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尊重和眼神的交流。然而,作为一个中国女孩,并不习惯长时间看着别人的眼睛,与他人交谈时,当别人盯着自己看时会感到不自在。中国人的热情好客闻名于世。当一个朋友来家里做客,主人做很多好吃的食物,将有助于他们感情的加深。所以当外国人来到中国,如果主人没有意识到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差异,会说“多吃点”。主人甚至给客人盛相对较多的饭,使外国人感觉尴尬。对于西方国家的人来说,当客人来家里吃饭,主人通常会说“Helpyourself”,希望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扫清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帮助学生理解深层的文化内涵。

2.不同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对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谦虚在中国是传统美德,即使知道自己是优秀的,但在别人赞扬自己时,也要说:“你过奖了。”当别人赞美西方人时,他们会说“谢谢”。中国人提倡谦虚而西方人更喜欢自信。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确认和尊重他人,而对于中国人而言,他们认为应该保持谦虚。在英语学习中,教师表扬学生并要求同学们为他鼓掌,学生会感到害羞,然后教师希望学生不要骄傲而加倍努力。这体现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思想。但在说英语的国家,学生从来不会隐藏他们的自信和快乐。人们会说“congratulation”来代表他们的祝愿。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而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所以不同的价值观必然影响英语学习观念。西方的独立意识强,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和平等取决于自己的能力,个人的利益是第一位的,不关心其他人的事务。而中国人推崇集体主义,关注自己的利益,又满足他人的利益。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利益,父母和教师不会给学生太多的干扰。在中国,教师要先教学生爱祖国,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最后是自己。中国的孩子总是会说“我爱我的国家,我爱我的父母”。在中国有一句话:团结就是力量。然而很少有讲英语的人有这样的想法。针对这些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外语为工具,对异文化进行探究,以达到对异文化更深的了解。随着外语水平的提高,跨文化教育的深入,人们将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元性,逐渐对异文化采取平等、开放的态度。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纸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的途径

1.提高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教学意识和教学质量

教师作为跨文化教育中的主导因素,应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果教师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他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实现跨文化的培养教育目标。由于教师的跨文化教育意识较弱,缺乏一定的跨文化价值观,因此教师除了应当具备专业知识素养外,还应具备跨文化教育的基本文化素养和技能。从事高校跨文化教育的教师应该加强对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地理知识的学习。通过对比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了解其他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了解东方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差异,以帮助教师认识和了解外国文化和多元文化,开阔跨文化视野。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培养文化意识,增强解决文化多样性问题的专业技能,加强跨文化意识和教育心理学研究。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比较等方面的学习也需得到相应的加强。在课堂中,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欣赏文化多样性的能力,并帮助他们建立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教师文化视野的扩大,能帮助学生形成公平的文化意识和世界观。在语言和文化的密切结合中,教师可帮助学生体验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此外,英语教师也应该丰富英语语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大量如教育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他们应善于认识和了解英语学习规则,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思想和观点,选择和使用的教学方法应符合语言学习规律。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知道在外语教学史上的一些关键的教育学学派,适当借鉴前人的一些外语教学经验,了解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以便他们能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在外语教学中达到跨文化教育的要求。

2.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跨文化学习态度

如何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和文化的比较,教师应明智地看待文化差异。一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使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文化的差异;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或杂志、实践交流,来体验到文化的多样性。根据文化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教师可以研究不同文化并且在跨文化教学中运用相关理论。教师应努力将教学重点从教师“教”转向学生“学”不能只传授知识,要从主题、文化研究的范围和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他们可以定义跨文化交际的类型和范围,帮助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话语和通过话语内容学习文化。教师应鼓励学生培养文化平等和语言平等观念。在文化研究中,教师应克服文化偏见,消除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的限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文化策略和训练文化策略的机会。跨文化教育应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文化内涵的继承来体现,教师要发展各种教法,将跨文化教育贯穿于阅读、口语、语法和词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扩大文化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把整个英语教学看作是一种文化;可以改变一些旧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均扩大他们的思维方式。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不应局限于英语国家文化。跨文化意识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它要求人们认识到从全球的角度考虑问题。它包括英语国家的文化以及非英语国家的文化,从而了解整个世界。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在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时有一个开放的心态,鼓励他们把英语作为语言工具来认识世界,形成全球和国际意识。

三、结语

中英文化篇4

关键词:汉语;英语;文化差异;内涵;用语;对应词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170-01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并反映出该民族文化的特征,体现出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中国与英语国家在文化上有明显的差异。这种文化差异体现也于两个民族的语言之中。

一、交际用语的差异

在我国人们在见面时,出于关心,彼此总是问对方是否吃过饭。这样,就形成了最常用的寒暄用语“吃饭了吗?”。目前,这种寒暄语尽管在城市居民中已很少使用,但在农村地区还在广泛流行。如果该寒暄语直接被译成“Have you had your meal?”就会引起误解,英语国家的人就会误以为问话者欲请他吃饭。如果问话者没有了下文,听者就会感到茫然,因为在英语国家,这种用语被认为是真正关心对方是否吃过饭,含有想请对方吃饭之意.在我国,出于彼此表示关心,人们习惯于在日常话题中询问对方的家庭情况、收入状况、婚姻状况等,这种话题在城市居民中已逐渐减少,在农村和部分城市人群中还在常有。人们在日常谈话中经常会问“, 你的工资是多少?”“你多大了? 结婚了吗?”等涉及到个人隐私的话题。而根据英语民族的文化传统,人们避免与不太熟悉的人谈及个人隐私,即使熟人之间,也通常不谈及家庭、收入、婚姻状况、宗教、政治倾向等话题。英国的天气变化莫测,英国人在任何时候出门都有带雨伞的习惯,因而英国人最爱谈的日常话题就是天气,如:“It’s fine today,isn’t it?”“It’s so cloudy,I think it’s going to rain.”

二、姓名与称呼用语的差异

在英语国家,不认识的人之间称呼通常使用Sir 或Madam ,关系不太密切或表示尊重时,使用Mr.,Mrs.,Miss或Ms.加姓氏,如:Mr.Black,Mrs.White,Ms.Jones.但这些称呼只与姓氏一起使用,不与教名或自取名一起使用,不会说Mr.Tom,Ms.Catherine,因为Tom 、Catherine 并非姓氏。Sir表示“先生”时,不与姓名连用,当放在姓名前时,表示“爵士”。如:Sir Becon Reagan里根爵士。Madam和Miss可单独使用,也可在姓名前与之连用。但Lady 指“女士”时不与姓名连用,与姓名连用时指英国有爵位贵族的夫人或女儿。熟人、朋友、甚至父母与子女之间、师生之间都可直呼其教名或自取名以显得亲切,但不可直呼其姓氏。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使得家族观念非常浓厚,人们很重视血缘亲属关系与辈分长幼关系,长者受到尊重,在称呼中也清晰地表现出这种关系,如:大舅、二叔、三婶、四姨等。在英语国家,家族与亲属观念不如中国人那样浓厚,因而亲属间的称呼也比较笼统,如aunt 同时可指伯母、婶母、姑母、姨母、舅母、阿姨等。尽管可以用maternal uncle与paternal uncle区分舅舅与叔叔,用maternal aunt与paternal aunt区分姨母与姑母,用elder brother与younger beother区分兄与弟,但在实际称呼中,通常都直呼其名。

三、表达方式的差异

西方人讲话现都直率而有攻击性,而中国人在表达上则曲折、委婉、谦虚,处于防守状态。生活中一个简单明了的例子就是写信方式上的不同。英文信一般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说明写信的每的目的。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开头:This is to…或I am writing to let you know that…;但汉语信函常常是客套话写了一大堆,信末才委婉的写到:有一件小事相求,不知你能不能……。这种表达上的差异完全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并无孰优孰劣之分,它们在各自的语言文化里都是正常的习惯和交流方式:西方人认为一般情况下有事应该直说,不要绕弯子,中国人认为直说显得唐突,不够礼貌,应当婉转地提出要求.

综上所述,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文化差异的这种体现,而且应该了解和研究这种差异,融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创造一种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逐步而自然地获得社会文化知识,最终具有一定社会文化交流能力的社会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我们的教与学才能摆脱语言理解的局限性,才能真正逐步提高我们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Frank Palmeri.Humans and other animals in eighteenth century British culture[M].Aldershot:Ashgate,2006:691

中英文化篇5

【关键词】英语教育;文化教育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受政治、经济、历史背景生活习惯的影响,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所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1.为什么进行文化教育

1.1 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1.2 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但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语言的语法结构,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即语言中的文化教育,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在此,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

2.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介绍。在教材中“What's your name?”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 Your name, please?”或“MayI know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2.2 打招呼。民以食为天,中国人以米、面食为主,英国是岛国,以渔业为主,日常生活深受天气影响。所以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而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为话题。

2.3 称呼语。例如“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如果我们和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de相称,他们将会感到莫明其妙。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

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 Wang。同样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张医生"、"王护士"称为Doctor Zhang, Nurse W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Doctor Wang 是王博士之意 。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 Mrs.等。

2.4 感谢。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 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和英语国家人士之间的文化差异

2.5 称赞。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

A:Your coat looks nice.

B:Thank you.

2.6 隐私。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2.7 节日。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俗也很不相同。如:在节日中,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接受后一般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3.文化教育的方法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3.1 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3.2 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象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中英文化篇6

关键词:英语 汉语 翻译 文化差异

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社会上的习惯。”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我们经过归纳总结认为,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环境的差异

文化离不开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人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习俗道德等都是为了利用和适应自然地理环境而形成的。环境的因素对于人的心理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的人会形成不同的文化。由于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特征,无论是历史传统还是现实生活中,英语民族的生活多和海洋打交道,因而英语中有大量有关航海的词语;而在以大陆为主的汉语中很难找到相对应的形式,因而对中国人来讲,理解这些表达方式就较为困难。例如:“able seaman”(一级水平),“be left high and dry”(陷于困境),“give sb. or sth. a wide berth”(远远地躲开)等。可见这些谚语多和航海有关,代表岛屿文化;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则以陆地为主,“树”、“蝼蚁之穴”、“路”、“前车之覆”等都体现着陆地文化。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2.风俗习惯的差异

英汉语民族不同的社会习俗给两种民族在价值取向、审美取向上带来相当大的差异,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对动物的不同态度。比如,汉民族视虎为百兽之王,这在诸如“虎父无犬子”、“虎视眈眈”、“龙潭虎穴”、“虎踞龙盘”、“狐假虎威”等习语中得以体现。然而在英语中狮子取代了汉语中老虎的地位,这体现在诸如to 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 (虎口拔牙),a lion in the way (可怕的障碍),to place one’s head in the lion’s mouth(置身于危险的境地)等习语中。“龙”(dragon) ,中国人以“龙的传人”引以为自豪,因而在我国“龙”被视为吉祥物和封建帝王的象征。“望子成龙”表达了人们期望子女如龙一般勇敢、前途无量的美好心愿。而在西方人眼中, “龙”仅仅是一种想象中带翅膀的陆生动物,常为灾难、凶恶的象征,在英语中若出现“She was thought a dragon”则表示“她真是个凶神”,含有贬义。

中国人一般都鄙视狗,于是在语言上便常用“狗”来比喻可恶的人和事,贬义色彩十分明显。如“丧家犬”、“落水狗”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m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

例如,“四方”中国人习惯说,“东西南北”或“东南西北”。英国人却习惯说,Four cardinal points :North、South、East and W est. 中国人以“南”为主, 大概是源于“南面为王”,“北面为朝”的缘故。所以罗盘针明明是指北,却称“指南针”。西方则以北极为定位方向,所以汉语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英语则是southeast, northeast, southwest and northwest。中国人习惯说“衣食住行”, 英语则为food, clothing, housing and transportation 。英语中的elemental forces ( the forces of nature) 是earth,w ater, air and fire 四样而中国古代所说的“五行”则是金、木、水、火、土。复合词的排列顺序不同, 数目也是不同的。

3.方面的差异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宗教是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背景,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多有“玉帝”、“菩萨”、“佛祖”等宗教词汇,与此有关的习语也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一切,宗教词汇有“Bible” 、“church”、“Pray”、“Baptism”相关的习语如Go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4.历史典故的差异

汉语中的习语主要来源于浩如烟海的中国经传典籍、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例如“破釜沉舟”源自《史记,项羽本纪》,“守株待兔”、“叶公好龙”等源于寓言故事,“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出自神话传说。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古代文化,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等的习语。。

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cross the Rubicon”(孤注一掷)源于罗马历史故事;“castle in the air”(空中楼阁)源于神话传说;“hang by a thread”(千钧一发)则源于希腊故事。这些习语结构凝练、意义深远、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含蓄幽默,并都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往往不能单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cat’s paw 直译为猫爪子,源于《伊索寓言》,用来比喻“被人当作工具使用的人”或“受人愚弄的人”。再例如:You are just a doubting Thomas. You will not believe what I tell you.这句话中的doubting Thomas 源于《圣经》故事。Thomas 是耶酥的12 门徒之一,此人生性多疑,后来英语中用doubting Thomas 表示多疑之人,理解了其中的文化内涵,我们便可以将其译为:你这个人真多疑,我说什么你都不相信。

5.结束语

文化差异常常导致文化理解中的误解,进而会给语言交流带来极大障碍。而且,在文化上难于接受的语言和行为或由文化的原因造成的障碍与错误,比语言本身用词不当、造句不当造成的障碍与错误更为严重。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应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对英汉语言的研究和分析,应从多方位、多角度考察它们的发展与演化,使我们对语言及文化的异同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以实现跨文化语言沟通的顺利进行。第二,要通过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多接触西方文化,多了解西方文化,从而创造条件,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参考文献:

[1]王鸽平.关于《中国文化概况》中名词的翻译问题[A].语言文学与文化[C].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4]潘绍中.谈谈汉英对译中的文化因素[J].中国翻译,2004,(3).

[5]王振亚.语言与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邢福义.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杨自检主编,英汉比较与翻译[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中英文化篇7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差异及其对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称呼语

人教社JEFC教材Book 3 Lesson 14 The man upstairs中,出现过“I'm sorry to trouble you, comrade.”的道歉语。“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如果我们和英语国家的人以comrade相称,他们将会感到莫明其妙。在JEFC Book 3 Lesson 34 Uncle Wang's Factory中,学生们称呼一位工人为“Uncle Wang”,这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

2.感谢和答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drink ?),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 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 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3.赞美

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

A: Your skirt looks nice. B: Thank you.

4.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 Book 1 Lesson 16中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 Mrs Read? ”“Ah, it'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5.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Have you had your dinner?)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6.介绍

人教社JEFC Book 1中“What's your name?”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 Your name, please?”或“May I know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7.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着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 April Fool's Day(愚人节),Mother's Day(母亲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这在人教社JEFC教材中有充分地体现,如JEFC Book 2 Unit 3 Mid―Autumn Day和Book 3 Unit l3 Merry Christmas! 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当面不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8.词汇的文化内涵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 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英语中的“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二、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方法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1.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中英文化篇8

【关键词】问候语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里,当人们遇到熟人或者朋友时,他们总是彼此问候。问候的目的是建立和维持社会联系。公式化的表达经常被运用,但是这些公式化的表达经常引起冲突,因为在中国人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之间有巨大的文化差异。

在英语国家,人们常常使用以下的表达方式来问候彼此:“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天气很好,不是吗”,“近况如何”。但是在中国,人们会说:“吃了吗”,“你要去做什么”,“你去哪儿了”等等。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情况?那是因为不同的民族有文化差异。一般而言,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所以它是文化差异的一面镜子。

本文将分析中国和英语国家之间在问候语上文化差异的原因,聚焦怎样缩小文化差异以及培养文化意识。

一、 问候语在现代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许多学者研究在跨文化交际中问候语的文化差异。

从微观角度来看,语言学家主要研究问候语的语言行为能力。作为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CA(会话分析)代表,Harvey Sacks和Emanuel A.Schegloff致力于会话结构的研究。他们相信问候语主要采用了话轮。来自于同一会话的FPP(第一部分)和SPP(第二部分)组成了话轮。一个话轮的组成是由两个不同的说话者轮流进行,并且后者的发言是由前者决定的,与前者相关。话轮是会话的最小单位。

社会学家关注问候语在社会交际角色的研究。Erving Goffman认为问候语是交际的开始。它是人类关系的一个标志、是一种行为礼仪。问候语有三个功能:1.问候语帮助人们重塑社会关系;2.问候语能够确认不同的社会地位;3.问候语能够确保当陌生人问候彼此时的社会安全感。

从宏观角度来看,人类学家研究文化对问候语的影响。Esther N.Goody研究在加纳问候语的使用。他认为问候语是社会和日常交际的开端。问候语能够树立和巩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能够为了特殊目的调节人际关系。在加纳,说话者的身份和地位能够通过问候语来建立和巩固。因此,在加纳的问候语的研究对于理解社会阶层和人际关系是有帮助的。

总之,问候语能够反映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问候语对于理解社会和它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国内学者也在问候语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

陈松岑是研究问候语的学者之一。他从社会语言学的观点研究问候语,他认为问候语被用于确定交际关系。从1986年到1987年,他在江西高安和北京做了一些在不同问候情况下的初级水平之上的成年人的调查。他认为问候的内容和结构与社会环境有关。

钱厚生从微观语言分析方面研究问候语。有了这些调查,他对表达方式进行了定量分析。他认为必须加强礼貌用语的对比学习。

总而言之,问候语对于研究英语国家的文化是重要的。

二、中英之间思想体系的差异

价值观的形成与社会密切相关。中国与英语国家有不同的社会体系,所以价值观不同。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与儒家学说有关。儒家学说坚持“亲亲”、“尊尊”的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学说的“礼治”主张贵贱、尊卑、长幼有其各自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想社会。儒家学说的“德治”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儒家学说的“人治”就是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

从这些研究中可以发现,与英语国家不同,中国人更尊重权威、更重视有序社会。然而,英语国家更崇敬新想法、自由表达。

在儒家学说中,集体主义是被看重的。它强调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个人的成功也源于团队中成员的合作。为了集体主义,个人兴趣的牺牲是一种高尚的被中国人极力赞扬的品质。

英语国家的价值观经常有意无意地与中国的价值观相对。因此,找出英语国家的价值观是什么是必须的。

一些学者指出现代英语国家的价值观体系源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在欧洲,人们重视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价值观核心是个人主义。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人们开始强调人性的尊严和当下生活的重要性,人们强调自己的信仰,不仅有权利享受生活的美好,而且有能力完善自己、实现梦想。这是人本主义的开端。从那时起,人们开始尊重人性,然后发展到我们称之为“自由、民主”的东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由和民主是一种个人主义。

现在我们以美国为例,最优先的个人价值观是自我信赖、努力工作和维系在个人实现和帮助他人之间的纽带。在社会价值观的体系中,美国人崇尚的价值观有:言论自由、人身自由、个人权利和自由辩论等。

个人主义认为个人权利是社会中最重要的。大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相信每个人应该有其身份和个性,应该被认可和支持。因此,没有理解个人主义是无法理解英语国家和它的人民的。理解了个人主义,中国人就能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怎样定义家庭、友谊和隐私。个人主义的核心是追求个性和成功。在基督教的传统中,个人主义对个人、社会和天神都是重要的。个人主义传承于他们的祖先,因此,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个人主义不是自私而是美德。

因此,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说,他们不想知道别人的秘密。通常,在他们的对话中,不会涉及到任何个人隐私。问候时,他们更愿意从天气开始:“天气真好啊”,“昨晚的暴风雨真大”,“天快放晴了”,“天气很好,不是吗?”这些问候都是可以接受的,也不会打扰到他人,因此交流能够顺利进行。“你几岁了?”这种开场白在英语国家是绝不会被采用的。如果有人使用了,他将被认为是没有礼貌的。特别是对妇女而言,她们不谈论年纪。个人主义是英语为母语的人的信仰,即使他们老了,他们也不要别人帮助他们。在他们的讨论中,他们会避免讨论年纪,这样会使他们觉得舒服,也可以帮助他们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三、 如何避免文化差异对交流的影响

中国人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交流的时候总是有一些语用失误。在日常生活中,问候是交流中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文化差异,语用失误非常有可能发生。所以缩小文化差异变得非常必要。有许多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此,我们将聚焦在以下三个方面:

态度是感情和行为的一种方式。它是形成自我、他人以及社会的认知能力的一个部分。外语学习者应该建立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例如,不抱有偏见。

当中国人用“近况如何?”来问候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时,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通常回答“很好!”在英语国家,这是非常普通的问候方式,但是一些中国人也许不理解。在中国人的问候中,人们问候倾向于提供更多信息,因为对他们而言,信息越多越好。这种文化差异可能引起偏见。

而偏见应该被避免。文化中的偏见涉及到对待其他文化的不容忍和不公平。不考虑偏见的存在,跨文化交际也可能变得困难,因为它阻碍了外国文化中知识的习得。当面对新的文化时,人们应该灵活,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入乡随俗”对正在经历文化差异的人来说是有效的方法。因此,对文化差异抱持开放的态度是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成功交流的必要条件。

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成功交流是主要目的。外语学习者需要的文化信息在真实的交流中比其他内容更为优先。

为了提高个人交流能力,外语学习者应该读真实的材料,例如外语报纸、广告、日志、小故事、小说、剧本和其他种类的文学作品。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文学作品是非常重要的。在许多文化中,特别是被广泛教学的语言,文学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反映文化,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目标社会,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民族性和其怀有的价值观。

如果外语学习者认为文学是珍宝屋,而且拜访过它,那么他们就能吸收文化信息并且储存下来。提供信息的文学作品与民族性有关,那是另一种文化信息。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都从事目标社会的研究,然后写下这些作品。外语学习者能从这些作品中受益,因为这些作品提供了人们在目标社会中的具体诠释。

还有一些其他的与外语学习者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阅读材料,例如报纸和杂志。因为囊括了地理、历史、风俗、宗教和哲学的大多数内容是真实的,这将外语学习者暴露在真实的文化背景之下。这种阅读材料将帮助外语学习者更好理解目标文化并且关注它。

电影也能够通过传递重要的价值观来提高跨文化交际。看完电影后,外语学习者可以记下他们的观察,与那些已经分享了相同电影的人交谈,然后将来某一天他们能够运用他们已经学到的内容来进行真实的跨文化交际。

外语学习者也应该参加外语教师或者有在国外经验的人讲授的文化讲座。一些讲座可能聚焦在目标文化上,另一些可能对两种文化进行比较。无论参加哪种讲座,都可以通过不同文化的描述和在跨文化交际中行为技巧来增加文化意识。在讲座之后参与讨论可以巩固在讲座上获得的文化信息。还有,这些讨论能够揭示在社会活动中价值观体系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行为之间的关系。

外语学习者可以到英语角去学习文化。当与其他文化的人交流时,外语学习者容易犹豫是否开口,他们经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我想知道他们会喜欢我吗?”,“假设他们不同意我的观点怎么办?”,“如果他们不理解我说的怎么办?”当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问候中国人时,一些人会假装他们没听到,或者低下他们的头,莫不吭声。另一些人会害羞地笑笑,赶快走开。所有这些行为都会使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尴尬。当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问候我们“你好”时,为什么我们不回答一句“你好”呢?中国人必须尝试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谈,积极争取每一次机会在放松的环境下与外国教师和学生交谈。我们将会从交谈中受益匪浅,我们不仅要练习语言,也要观察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行为,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换我们关于文化差异的感受。

参考文献:

[1]吕晓凤.近四十年国内外问候语研究综述[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99-100.

中英文化篇9

一、文化熏陶的现状

1.称呼语

在牛津英语中,学生们称呼一位工人为“Uncle Wang”,这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

2.感谢和答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别扭,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人与人之间,即使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

3.赞美

在英语国家,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表现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

4.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牛津英语中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you,MrsRead?”“Ah,it’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于是对自己实际年龄缄口不言,妇女更是如此。

5.介绍

牛津英语中“What’s yourname?”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Yourname,please?”或“MayIknowyourname?”如果使用“What’syournalne”。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二、文化熏陶的策略

文化熏陶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或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新的文化。

1.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

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2.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中英文化篇10

【关键词】中英 茶文化 物质 精神 语言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192-02

作为饮用人群最广泛的饮料,茶成为世界各国人民重要的饮品。在慢饮细酌之间,茶与文化产生交集。不仅实现了物质享受的审美升华,也彰显着特定民族、特定地域人民的精神取向。“中英茶文化表现形式的不同根源于两国各自不同的社会历史和社会发展轨迹。中国长期以来稳定的农业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英国具有先驱意义的工商业社会发展模式也决定了两国的茶文化的内质具有截然不同的内涵。”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种植茶叶、饮用茶叶和利用茶叶并不等同于茶文化,茶文化的生发与凝定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人们在长期的饮茶过程中,在一定的阶段,把饮茶当成了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于是,就随之产生了各种文化现象,产生了社会功能,这才开始出现了茶文化。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

一 中英茶文化的物质内涵

1.“茶之煮”

从物质层面而言,茶叶烹煮方式的不同也是中英茶文化重要的区别之一。中国人对茶与水的理解完全基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基础之上,而英国人不仅要求不同的茶叶用不同的水来烹煮,对于水的选择、水温的确定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诚如张大复所写:“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出于对茶的深爱,中国人将水分为山泉之水、河溪之水、井中之水若干层级。对比于中国人在烹煮茶叶时对水近乎病态的要求,英国人则简单的多——烧沸即可。导致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中英两国“茶之造”的不同:中国人整体偏好绿茶,为品味到茶叶的清香、甘洌,自然是对水有严格的要求;英国人喜好红茶,又在茶中加入各类茶品,也就无从谈及对水的要求了。

2.“茶之器”

“茶之器”涵盖三个方面的事物:制作茶叶、保存茶叶、烹煮茶叶的器具,本文所论述的主要是烹煮茶叶的器具。由于饮茶已成为中英两国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对于烹煮茶叶的器具自然格外讲究。

在中国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不同材质的茶具,从早期的陶器到后来的金银器,以及盛行于民间和宫廷的瓷器,中国人在追求最优茶具的道路上从未停止过自己的脚步。“中国茶类丰富,各民族和地区的饮茶习俗也多样化,茶具的具体配备也各有差异。加上这里还包含有个人的爱好与品位也大都不一。先看主茶具,它有茶壶、茶船、小茶杯、杯托、茶盅、盖置、茶碗、大茶杯、盖碗、冲泡盅和冲泡器、水注。辅助用品有奉茶盘、茶巾、茶盘、泡茶巾、茶匙、渣匙、茶荷、茶针、茶著、计时器。备水器有煮水器、保温瓶、水盂、水方。备茶器有茶样罐和茶瓮。”

英国人对茶具的讲究稍显简易。由于茶叶是17世纪传入英国的,正值大英帝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强大的国力在为英国人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让他们格外钟情于银质餐具和骨质瓷杯,而英国独特的天气则造就了他们在阳光暗淡、阴冷潮湿的下午相聚饮茶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物质上贵族化倾向明显的活动,下午茶在英国社会被赋予了典雅高贵的外衣。

二 中英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1.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中国人对茶的理解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而营构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茶文化传统。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农耕文明,“重本抑末”的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天人合一”,只有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取得良好的收成,才能获得自然对人类的回馈。其中,佛道两家对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各有贡献。道家崇尚自然无为,认为茶具有“返璞归真”的品格。因此,人们通过品茶不仅可以获得感官的享受,甚至可以达到回归自然的人生境界。尤其是中国传统儒家士子遭受了仕途、人生的挫折后,他们渴望获得精神的慰藉、找寻心灵的家园,被道家思想赋予了独特内涵的茶文化就成为中国士大夫阶层重要的寄托方式之一。

对中国茶文化精神内涵的凝定产生深远影响的还有佛教思想。佛教进入中国的时间较晚,早期的僧侣多从事农业劳动。在种植茶树的同时,对于茶的烹煮、品酌自有心得,逐渐生发为具有特色的茶禅文化。佛教是将种茶、制茶、煮茶、品茶视为修行的方式,这正是茶禅的精髓所在。“茶使人类精湛思想与完美艺术得以萌发创造。茶禅文化可以兴、观、群、怨,小至怡情养性、应对进退,大至国际往来、文化交流,成目前改革开放、净化人心、启迪智慧之所必需,亦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之所当务。”

2.英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英国人对茶的理解也是建立在英国社会独特的文化背景基础之上的,不同于中国文化倡导的“天人合一”,以商业文明和海洋经济为基础的英国更倾向于“天人相对”。英国文化的源头是古希腊文明,在对自然的征服和探索中不断前进。他们更渴望改造自然,也更为钟情于发酵的红茶。时刻强调个人中心主义的思维特点也在英国茶文化中得到了体现,作为英国下午茶主力军的英国主妇还会积极邀请朋友到家中享受下午茶的欢愉,英国茶文化并不强调集体化的精神取向,更侧重于个性化的精神满足。

三 中英茶文化的语言表达

1.中国的“茶语”

中国人对茶的偏好首先表现在“茶”作为饮品迎合了上至帝王、下至贩夫走卒的需求,被称成开门七件事之一。由此可见,中国人是将茶视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作为一种从日常生活中诞生的必需品,茶被赋予了更为平民化的情感色彩。不同于日常生活对茶的情感定位,中国文人也将其作为“琴棋书画诗酒茶”之一,这就使得中国茶文化的“茶语”被赋予了贵族化的情感。作为体现文人精神品味的物化形式,茶不仅具有典雅、高贵的文化品格,更被视为具有“六艺”之旨。“所谓茶通六艺,是指饮茶可以富琴思、晓棋妙、增书香、添画韵、醒诗魂、解酒困、品花香。可见文人雅士对茶是青睐有加,赋予茶这个植物的树叶、清苦的汤水以鲜活的生命和高雅的品位。”

当茶被视为精神的调和剂进入中国文人的视野,就具有了特殊的文化人格。随着中国文学的发展,茶也被文人纳入到文学创作中:品茶之诗、赋茶之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中“茶语”的生发。自晋发轫,中国文人对茶的咏叹就不曾中止。随着中国人饮茶方式的演变,中国文学中的“茶语”也逐渐变化。《诗经·谷风》中的“谁谓苦茶,其甘入荠”正是中国文学最早论及茶的明证,这时的茶尚处于“多识于鸟兽草木虫鱼之名”的阶段;随着文人们对茶的认识逐步深入、对茶的情感逐渐深厚,茶已经被视为传达情感的重要载体而不断衍化。

2.英国的“茶语”

在英国文学历史上,对茶表达挚爱之情的诗人还有彼得·安东尼·莫妥、雪莱等。尤其以雪莱对茶的歌颂最为著名。他写道:“The liquid doetors rail at,and that I Will quaff in spite of them,and when I die We’ll toss up which died first of drinking tea.”能够将茶视为自己生活的寄托,甚至可以达到至死方休的程度,在世界文学的历史中,恐怕只有雪莱了。这般的狂热正是英国人对茶之嗜好的最佳注脚。

参考文献

[1]王霓.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较[J].文史哲,2011(34)

[2]简伯华.茶与茶文化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55

[3]孟丹.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