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地管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9 20:00:27

属地管理论文

属地管理论文篇1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推进党员属地化管理和邻里建设,提升街道社会治理水平,狼山镇街道在全区率先全面实行党员属地化管理,即对涉及房屋拆迁安置异地安置的党员,按照便于教育管理党员、便于党组织开展活动、便于党员作用发挥“三个便于”原则,实行党组织关系与村组集体经济组织隶属关系脱钩的办法,将组织关系从原社区党组织转移到现居地党组织,并编入居住地邻里党组织参加组织活动,接受日常管理。截止目前,已完成378名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其中街道内接转294名,接转街道外84名。

党员属地化管理的初期阶段,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各基层党组织发现所有的党员都有严重的思想包袱,来自不同社区的党员不愿将党组织关系从原居住地转到现居住的新社区,一方面他们对原社区党组织、党员情感深厚,人头熟便于沟通,认同感较强;另一方面一些党员在原居住地村享有一定的经济利益,担心组织关系转走后经济利益受到影响,特别是在跨街道范围内转移的党员更是存在思想上的负担,认为是基层党员组织嫌他们年龄老化作用发挥不大是想将他们踢走……

针对上述情况,狼山镇街道在各基层党组织实施了原居住村和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人性化交接、个别化工作、重点化推进、有序化落实”的模式,逐步将原居住社区党员组织关系转入现居住地社区,通过“三个凝聚”,探索实施党员属地化管理的有效途径,解决党员从表面上的融入到实质性精神上的融合,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党员真正凝聚在安置社区基层党组织周围,让党员人散心不散。

一、以组织凝聚思想。党员属地化管理,首当其冲的是要让党员放下思想包袱。宣传先行。利用党员大会,各支部会议反复解读属地化管理的目的、意义,对仍有思想疙瘩个别党员面对面交流,真诚听取想法,化解顾虑。一是建立属地化党员信息库。原居住地社区与现居住地社区要进行人性化的交接,现居住地社区要详细了解新转入党员的基本情况,对每一个党员做到爱好清楚、能力清楚、家庭情况清楚、居住地清楚、联系方式清楚“五个清楚”,为邻里支部举荐用人打下坚实基础。二是组建、充实邻里党支部。按照党员在邻里分布情况,重新调整并建立健全社区邻里党支部(党小组),共有78 名新接转的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的党员当选邻里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委员,为邻里党组织注入新活力的同时,增强了新转入党员的归属感。三是建立“三联系”制度。结合邻里工作需要,实行社区干部联系邻里党支部、邻里党支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三联系”制度,定期开展学习教育、走访服务活动,架起党组织与党员群众的连心桥。

二、以活动凝聚力量。一是开展多样化学习。在街道党员宣讲团平台的引领下,各社区以党员月月谈、党员微讲坛、小党课等方式引导党员参与社区党组织活动;为党员征订各类党报党刊,并利用各种走访、慰问的机会,送学习资料上门等丰富党组织生活。二是挖掘活动带头人。着眼培育党员骨干,注重挖掘关心社区发展、热心群众工作的党员典型,发挥他们服务群众的特长,树立起党员的新标杆,强化社区社团建设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大力培育公益社团,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居民的能力建设。三是开展丰富组织活动。广泛开展红色之旅、文艺汇演、邻居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党员在活动中进一步融合,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属地管理论文篇2

1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

1.1实现图形与属性数据同步更新

地理信息系统冲破了传统的更新局限,无论是人为破坏还是自然灾害,一旦森林资源出现变动,地理信息系统都能对图形与属性数据进行同步更新。同时,还能借助遥感技术将图像的属性信息充分的体现出来,使管理者能掌握森林中发生变化的地区信息,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1.2实现资源统计报表与图形输出

地理信息系统可通过GIS生成资源数据统计报表,并通过制图功能将相关图件打印出来,这有利于管理者根据相关数据作出决策,从而推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1.3实现属性与图形数据双向查询

地理信息系统能实现属性与图形数据双向查询,不仅可查询小班和林班的统计数据,还可查询相关图元,以获取相应的小班和林班数据。查询结果可通过多种方式体现出来,如:统计图、地形图等。将属性与图形数据相互联结,有利于随时掌握森林资源情况,并及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推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预防火灾等自然灾害

森林资源的管理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尤其是火灾。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森林资源管理中可起到预防火灾的作用,还能对森林资源状态和森林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火点及时发出警报,利用遥感技术定位火点的具体方位,从而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2.2构建档案管理库

数据库在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实现动态管理森林资源的目标,应以小班为基本单位构建档案管理库,及时更新其中的数据,使数据管理体系更加科学合理。但这种管理手段也存在很多弊端,它在统计信息时只能借助相关数据来进行查询,而且在制作图件时,依然采用传统的绘制手法,这对统计信息与小班属性数据同步来说非常不利。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森林资源管理中能实现图形与属性数据的相互融合,从而大幅提高森林资源档案管理水平。

3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3.1森林的林种结构调整

在对公益林进行规划时,应利用缓冲分析法,明确防护林的比例和分布范围。从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入手,分析相关的空间属性,并通过立体三维图像的形式体现出来,使管理者能直观掌握森林的多种地貌状况,这对林种结构调整起着积极作用。

3.2森林的年龄结构调整

地理信息系统能借助GIS和相关技术明确森林的年龄结构。同时,还能为管理者提供森林调整方案,并根据龄组法调整龄组结构,不断催熟林木,使管理更加科学,将林地的生产潜力发挥到最佳。

4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经营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森林经营规划设计管理涉及方方面面且非常烦琐,只有将其做好才能保证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从而为森林经营工作的生产和实践奠定坚实基础。在森林经营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想获取具体森林数据和图像资料必须借助森林数据库进行查询,同时对林业生产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这些数据大多都是森林树种的各种基本数据及一些地形地貌的图像资料,如:自然天气状况图、林木种类分布图及地形地貌状况图等。目前,管理者依然采用传统的人工手段来采集数据,需要管理人员到实际地点进行勘测并记录好相关数据信息。这不仅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还阻碍了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森林资源管理当中能大幅提高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若想具体规划林区道路,可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使规划的道路网科学合理,再计算出对应的工程量,设计出具体规划图形,为道路施工人员提供规划方案。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可有效分析宜林地数据,从而为造林作业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5地理信息系统在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天然林在森林资源中占据着关键地位,尤其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它与诸多行业领域均有所关联。该工程操作较烦杂,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难度,使工作时间不断延长,导致大多数管理人员受到牵制,从而造成管理成效不够显著。地理信息系统能让管理者充分掌握天然林的整体状况,若发生动态变化能及时处理。

6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林业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地理信息系统被广泛应用在森林资源管理当中。它革新了传统的森林资源管理手段,实现图形与属性数据同步更新和属性与图形数据双向查询,大幅提升了森林资源管理成效,从而推动森林资源管理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唤良,张贵,杨志高,等.3S技术支持下的森林资源管理及GIS专业教育[C]//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3.

[2]史俊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进展[C]//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2009.

[3]张新长,张青,马林兵,等.中山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崛起[C]//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2009.

[4]彭秀英,万剑华,范士杰,等.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C]//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2009.

[5]薛刚.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技术与发展动态[C]//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2002.

[6]王平,刘慧平,潘耀忠,等.中国地理信息系统教育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C]//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3.

[7]马大喜,刘昭华,陈龙泉,等.优化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计划设计[C]//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3.

[8]刘耀林,杜清运.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发展与教学计划的优化设计的思考[C]//首届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3.

[9]王祥.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4,(08):169-170.

[10]原会营.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辽宁林业科技,2013,(03):52-53.

属地管理论文篇3

关键词:油田;家属工作;几点思考

这些年,随着油田变革的深化,油田家属也都逐步进入老龄化,呈现了许多问题,油田家属的思维也对比灵敏。关于现状,要对油田家属的稳定工作进行进一步研讨,构建协调油田,协调社会。

一、发挥舆论宣传作用,着力加强家属正面教育

要做好油田家属的稳定工作,就要先从思维层次下手,许多问题的呈现都是由于思维认识方面不正确。尽管年代在不断前进,可是许多油田家属的思维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的年代,习惯了全部依托安排,所以要对家属员工进行思维教育。能够充分使用小广播,报纸,宣扬栏,电视,网络等的效果,大力宣扬典型人物,将活跃的领先的自个和业绩进行大力的宣扬。经过典型人物的示范效果,股动大众,为他们引领正确的方向。还能够经过“座谈会”“状况通报会”“家属聊天会”等多种路径与家属集体进行交流交流,了解家属的基本诉求。向家属标明油田各级安排的关心关心,把思维教育和处理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赢得油田家属的了解。让咱们理解只要油田稳定开展,油田家属才能获益,安排上不会对家属问题不论不问,关于家属的艰难问题一定会想办法处理。着力加强家属的正面教育,使他们构成活跃向上的思维观念,有活跃地正能量,在油田家属大众中构成良好的空气。

二、创新完善组织形式,着力拓宽家属管理服务途径

现在来看,油田家属首要对收入,住宅,后代工作这些切身利益问题最为关心,这些问题极易引起对立。咱们有必要依据新的局势与油田家属现状,活跃立异完善稳定工作的路径与办法。要健全安排机构网络,强化家属管理体系。对油田家属的稳定工作要高度的注重,确保家属问题齐抓共管。构成党政领导为一级,二级有办,三级有站,四级有点的管理网络。自上而下层层担任,横向到边,纵向到人,确保油田家属有当地诉求,艰难有人协助处理。还能够从油田家属中选出有职责心的代表人,担任家属联络员,使家属人员之间能够彼此交流。还能够建立家属党员服务区,经过服务区与家属党员,够好的交流交流,表现党员的效果,为共建协调安排奠定根底。油田应当建立家属思维研讨会,及时了解家属的思维动态,对首要问题和对立进行研讨和剖析,制定处理方案。

三、加强家属管理队伍建设,着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加强家属管理部队的建造,完善工作制度,进行细化管理。依据家属稳定工作的实际状况,找准工作稳定的要害点,完善岗位职责,做到使命清,职责明。有序的推动家属管理工作,使全体管理水平不断前进。还能够经过各种训练,加强对家属管理人员的培养,增强事务技能,前进管理人员素质。能够举行事务技能,感爱交流等专题训练,还能够定期安排工作人员彼此学习观摩,前进管理人员的职责才能。前进管理服务水平,还要对油田家属做到诚意关心,亲情服务。工作人员应当从亲情服务下手,常常造访家属,与他们进行感情交流,思维交流。在造访过程中对家属的问题要用专业的管理服务才能去处理,要诚意的协助他们处理问题,用真情去温暖家属。要使用好现代网络媒体技能,表现网络的强壮功用,完成方便工作。经过网络开展家傩畔⑶道,不断的完善油田家属的根底资教,对档案有序管理。还要鼓舞咱们多提意见,及时反映家属工作的最新状况。好的能够提出表彰,不足之处能够提出主张。不断前进油田家属信息化管理工作,咱们一同交流前进。前进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家属管理部队建造,才能更好的处理油田家属问题。

四、抓住文化建设的良好机遇,努力培育有自己特色的家属文化

(一)在家属中发展“走进家属心田”工作

活跃凭借文明建造的良好渠道,建立“油嫂文明”研讨小组,尽力探求油田“油嫂文明”的内在,开设“油嫂文明”的社区论坛,激起研讨“油嫂文明”的激情和热情,加大力度宏扬和推行“油嫂文明”。每个单位的家属管理部门都要建立有关的“油嫂文明”研讨小组,用文明教育家属、引领家属,在家属中构成活跃向上的正能量。

(二)积极探索家属活动的新形式,打造家属活动的新亮点

力求采纳油田主办、二级单位承办,片区油田单位全员参加的办法,有用前进家属活动的水平缓层次,创造家属文明的精品,不断满意家属持续增长的文明需要。

(三)创新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内涵

各级单位家属部门要本着精约、立异的准则,创造性地开展一些投入少、参加多、影响大的家属文体活动,以小活动显示大效果,展示家属健康向上的风采,完成家属素质前进的大方针。

五、结论

做好油田家属的稳定工作,油田才能进一步协调稳定的开展。油田家属的数量很多,灵敏问题较多,在管理上存在一定难度。因而,咱们一定要注重油田家属稳定工作,捉住新的局势,联系实际状况进行管理。使用言论宣扬效果,对油田家属思维上进行正面教育,活跃立异完善稳定工作的办法与路径,与油田家属深化交流交流,不断的前进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家属管理部队的建造。做好油田家属稳定工作,创立协调前进油田,同享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属地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 地权属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土地整治是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平台,同时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权属管理作为土地整治工作的内容,直接关系着土地权利人的切身利益。土地权属管理是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而权属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权属调整,做好权属调整,既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又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权属争议,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但目前土地权属管理中还存在着土地权属争议复杂、处理难度大以及基层土地权属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怎样使土地权属档案的管理更加规范、强新政的执行力度,使档案工作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课题。

1土地权属调整的类型

土地权属调整从物权的表现形式上看是权利归属的变更,即产权人主体和房屋相关事项的变更登记;从权益的角度来看,土地权属调整是土地价值再分配的过程,是相关者利益的再分配,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积极性,是土地整治成败的关键。

1.1 土地所有权调整

不同权属单位之间的土地所有权一般不做调整,当相邻单位之间有飞地、插花地,或权属界线不规则时,为方便当地群众生活、便于农业机械作业,减少灌溉用水和农机通行引发的纠纷,应进行土地所有权调整。

1.2 土地使用权调整

土地所有权调整发生在不同权属主体之间,所有权的调整会引起土地承包经营权或土地使用权的调整。农村土地整治过程中涉及的土地使用权调整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整、新增耕地使用权调整和农村宅基地调整。

1.3 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整

土地整治项目各项工程的实施要占用一部分农用地,项目竣工后又增加了农用地,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调整不可避免。

2权属调整的程序

2.1 权属调整预告知

在项目选址阶段,由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参照听证的规定组织征询意见会,将项目实施可能涉及的权属调整类型、利害关系介绍后,征求代表的意见,并将此阶段收集到的意见作为权属调整方案编制的参考。为确保当地群众满意,整治区涉及村的村民代表应占代表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如果相关权利人不同意进行权属调整而又不能满足土地整治工作的要求(如单项工程实施后占地引起的调整),则只能另选他址。

2.2 权属现状的调查核实

在土地清查阶段,由村委会指派村民代表配合,到现场对当地的土地权属现状、土地权利人状况、土地利用现状进行清查核实,实地测量权属界址点的坐标,量算分权属单位的地类面积,编写土地权属和利用现状报告,绘制大比例尺现状图。存在土地权属争议的由乡(镇)或县级人民政府及时调处,一时无法解决的,争议土地不划入整治区。此阶段要做到权属清楚无争议,图件、数据、实地一致。

2.3 权属调整方案的编制

可行性研究阶段,村委会干部结合乡(镇)和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根据收集到的权利人意见、权属现状调查成果和项目规划方案,初拟权属调整方案,并将方案在项目涉及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公告期为15天。公告期内,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整方案的异议,经协商后仍不能解决的,由乡(镇)或县级人民政府调处;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整方案有异议的,应向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由村委会、乡(镇)人民政府调处;对于其他权利调整的异议,以当事人协商解决为主,村和乡(镇)调解为辅。

2.4 权属调整方案报批

权属调整方案最终确定后,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整方案逐级报乡(镇)和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整方案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批准后的权属调整方案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

2.5 拟占用土地的清查登记

施工前,单项工程根据规划设计在实地放样后,由村委会指派村民代表对拟占用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进行丈量登记,经相关权利人确认后作为调整方案实施的依据.

2.6 权属调整的实施

项目竣工后,由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召集有关权利主体,根据批准的权属调整方案及放样后量得的被占用土地面积、权属,制定详细的调整计划。由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组织权利人到实地进行权属调整,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整完成后,由发包方与承包方重新签订承包合同;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调整还要通知四邻到现场指界,相邻各方无异议后签订权属调整协议,绘制现状图;其他权利调整完成后,由当事人根据协商结果重新签订合同或协议。

3 土地权属档案管理存在问题

3.1 土地整治及其权属调整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开展土地整治历史较为悠久的国家和地区均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如我国台湾的《土地法》、《土地重划专章》、《台湾农地重划条例》及《台湾市地重划条例》;以及日本的《耕地整理法》等对土地整治和权属调整都有较为细致的规定。中国内地目前土地整治及其权属调整仍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持。

3.2 缺乏严格的理论构建和实践积累

土地权属调整是一项需要一系列专门的理论和技术支撑的工作。我国台湾地区对土地权属调整中各关键环节所需的技术资料,如整治前后的土地状况调查、土地评估、土地分配时的土地缩减率、资产化率等,都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方法和衡量标准。而我国大陆则缺乏相应的理论、方法和衡量标准。

3.3 对档案管理工作岗位的偏见 档案管理总是默默无闻的工作,甚至有人认为是十分清闲的岗位,无业务知识可言。其实这都是外行对档案管理岗位的误解。档案管理工作其实是非常复杂、烦琐,而且业务性很强的专业性工作,需要人的细心、耐心和安心。 3.4 档案收集欠齐全过程 基层国土资源所是业务性较强的单位,领导往往只重视业务质量,土地交易档案、地籍档案,片面地认为文书档案归档与否关系不大,档案意识不强。比如各办公室使用的设备档案,设备使用说明书大多在办公室里使用,不愿意归档。还有年终文书人员整理档案时,常常出现附件找不到的情况,该份文件就根本无法归档。 4对策建议

4.1 加快土地权属调整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

土地权属调整涉及广泛的利益群体,也极容易引发社会矛盾,权属调整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现阶段应加快制定和完善土地权属调整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同时,做好权属调整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让群众知晓权属调整“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利于权属调整工作更好地展开。

开展土地权属调整的技术支撑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评估,加快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状况调查、土地评估和土地分配等技术指标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进行信息化的改革和探索,满足我国土地权属调整的实践需要。

4.2 认真学习《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

档案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全心全意的服务思想。作为档案人员首先要靠自己,要主动有所为,以贡献求支持,以效率求发展,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其次,充分利用《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在全所范围内展开广泛加强档案管理、保护档案资料的宣传工作,并不断加强档案法制建设,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全所干部职工的档案意识。其三,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向领导宣传所档案工作取得的成绩,宣传档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扩大档案工作的知名度,争取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确保足够的人力、物力、资源的配备,使档案工作从人员、硬件、资金投入得到领导的重视。

4.3 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实现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完善化的前提 第一,档案工作人员要自觉树立爱岗敬业精神,认真遵守"忠于职守,维护史实,埋头苦干,优质服务"的档案职业道德规范,以勤为本,无私奉献,不断培养实干精神和严谨、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第二,要明确档案工作者的职责任务,既做好档案收集和保管工作,又要为基层和群众提供最优质的档案服务,同时不断强化依法治档意识,严格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第三,档案部门也要积极加强各项业务培训、实地培训、分类培训等多种方式,还可创造条件邀请档案学专家学者来本地讲解新的或重点档案业务知识。如积极组织专业档案业务知识培训,切实提高档案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佛山市档案局的做法值得推荐,其每年均定期组织各区相关部门开展档案培训,类似活动,单位应该积极派员参加,以推进本单位档案人员专业队伍建设。第四,安排专职档案干部定期或不定期上门进行业务指导,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注重收集、整理、保管等方面的分类指导,同时接受档案员的业务咨询。积极组织与其他单位的档案员相互交流工作方法和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 结束语

总之,土地权属管理是土地整治工作中公平、合理分配权益的重要环节,这对于政府投的土地整治项目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土地权属档案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和档案业务部门都应高度重视土地权属档案管理,在制定和完善土地权属档案专业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实现土地权属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为百姓提供更加便捷、效的档案服务,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属地管理论文篇5

对艺术管理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效益平衡。本文首先对艺术管理学的研究范围进行了探讨,其次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框架结构的构建,并对两种理论框架结构进行了讨论与比较,希望对以后艺术管理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理论框架;研究范围;艺术管理学

对艺术管理学的研究范围的探讨可以很好地拓展学科知识,另外对其理论框架的讨论有利于形成更为系统完善的艺术管理学结构,这对艺术管理学以后的发展有指导作用。因此本文对其范围的研究及其理论框架的探讨有重要的作用。

1艺术管理学的研究范围

1.1基于当代学者的研究范围展开论述当前我国艺术管理学的研究发展还不够成熟,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但是仍有很多的学者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其中董峰就提出了艺术管理的活动是其内容的一部分。艺术管理的活动主要有行政法规以及领导体制等范围,并且还涉及一些艺术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学者曹意强就提出了艺术管理所要处理的几个方向,他们分别是:政府关系;劳动关系;委员会关系;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公共关系和市场营销;艺术机构及其组织在对其进行开发以及之后的使用都有着很好的发展规划。学者吕艺生先生对艺术管理的范围进行了合理的划分,其中主要包括:艺术的市场理论、消费理论艺术法规等等。总的来说,综合这些艺术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艺术管理的范围主要有:艺术的行政管理、艺术领导、财务管理以及艺术产业理论等等。

1.2根据所研究的对象来确定研究范围根据艺术管理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即艺术活动及其组织,再结合以上所提出的研究范围,可将艺术管理研究范围分成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组织管理的微观层、宏观层、历史层面、学科层面。所谓的微观层面意思就是对组织当中的某些活动、时间、信息、财、物以及人等。而所谓的宏观层就是从艺术管理的外表面进行整体化的管理。而历史层面和学科层面分分别是从历史的角度和学科特点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管理。以上所提到的两个方面是当前艺术管理所存在的主要内容,这两方面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艺术管理的不同特征,前一个突出的是在活动当中操作技巧的选取,然而后一个所突出的是从某种角度进行的宏观管理。

2理论框架

2.1当前存在理论框架以及其存在的不足在很久之前成乔明就提出了艺术管理的管理结构属于风铃式的管理特点,这种结构主要是在艺术中介管理和艺术行政管理的背景下形成的。在之后的研究及探索当中对其观点不断地进行完善,得出了更为结合实际的结论。除此之外成乔明还将艺术管理简单地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微观、中观以及宏观的艺术经济管理,并且将这三种艺术管理形式与艺术中介管理、产业管理以及行政管理三部分一一对应。尽管成乔明对艺术管理的框架构建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分类不够清晰,存在类别之间交融性很大的情况。成乔明对艺术管理理论框架的分析思路有些凌乱,很多概念交融,出现分类时模棱两可的现象,这种分类方法的不清晰明确,使得类别之间的交融性过大。比如说本应该是艺术行业管理以及艺术行政管理属于同一范围内,然而在成乔明的理论当中他却将这两者分开来了。(2)对成乔明的艺术产业、行政管理的划分存在质疑。在成乔明看来艺术行政与产业管理不属于同一类别,不都是在艺术产业的范围之内。不过,我认为这两者都可以划分到艺术管理的范畴当中。因为,这两者的只是作用的法律效力程度以及所管理的主体不同,而它们作用的范围和对象基本是相同的。在《艺术管理》一书中提到了艺术产业的概念,在其中提出,所谓艺术产业就是以获得美感、求得创新为主,通过某种方式,对不同的艺术形态的产品进行合理的营销及管理,以此就可以很容易看出艺术行政及行业管理同属于艺术产业管理。(3)质疑成乔明对艺术中介的划分。艺术中介管理是一种属于类的范畴中的管理形式,它和艺术消费者是一种并列的关系,他们都是在艺术管理范围中的。另外,从微观以及宏观的定义当中可得出,艺术中介管理属于宏观的艺术管理范畴,并非微观的艺术管理。(4)研究过程与结论之间存在矛盾的情况。成乔明对艺术中介管理的划分不仅属于宏观的范畴,除此之外还属于微观的范畴,因此造成矛盾的现象。

2.2理论框架的构建及分析(1)艺术门类基础下的框架构建。从横向是觉得角度观察,艺术门类基础下的艺术管理被划分成了综合、文学、造型以及表演这四种形式。在艺术门类的基础下进行框架的构建时必须提前选取艺术门类的划分方法,并且所选取的方法还要负荷艺术管理的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划分,其中划分的依据及其内容包括:在结合艺术语言的差异,可以剑气划分成综合、表演、语言以及造型艺术;在欧美国家产生的分类方法:表演艺术、视觉艺术;根据艺术的突出表现的不同可以分为:表现艺术、再现艺术;从主体对艺术产生的不同的感知方式,可以将其分为:听觉、视觉、视听、想象四种艺术。(2)艺术管理作用基础下的框架构建。从纵向的视觉角度来看,可以将艺术管理划分成渺观、微观、中观以及宏观艺术五大类。在以上所提到的艺术行业管理、行政管理,它们分别又叫做中观和宏观艺术管理。所以,由此可以很容易地看出这两者属于艺术管理的范围内。另外由于中观和宏观艺术管理本身就没有很清晰的划分,因此如果将中观划分到宏观的艺术管理范围当中也是可以理解的,不会存在矛盾性。这样的划分方式,不仅可以很好地将不一样层次的艺术管理人才进行有秩序、有重点的培养,还可以更为明确地对不同层次的艺术管理人才进行合理的划分。综合以上对艺术管理的划分情况来看,可以很容易地得出艺术管理的组织结构,其中主要分为:综合、语言、表演以及造型艺术管理这四种形式。这样的划分方式有利于确认艺术管理门类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研究与学习的方向,同时也有利于对专业当中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进行划分。(3)以上两种框架的结合。以上所讨论的两种框架其出发点以及其关注点等都有所不同。艺术门类基础下的艺术管理框架具有导向性的功能,比如说造型艺术管理所对应的是造型艺术管理领域,它的缺点就是所针对的对象不够明确;另一种框架的构建是艺术管理基础下创建的,比如说艺术行政部门它所针对的组织是政府行政机构部门,它所存在的缺点是没有明确指出所对应的领域。从此可以看出,我们只有综合这两者的优点,将这两者进行融合重构,取长补短,最终形成复合型的框架结构。

3结语

本文以当代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艺术管理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确定,并从管理学和艺术学两方面的角度对理论框架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了理论框架实际上是艺术管理理论框架的眼神和补充,对艺术管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董峰.艺术管理学的学科状况[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6):122-127.

属地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ERP;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7-0160-02

一、财务运作关联ERP系统的思路

财务运作导入ERP系统理念,是财务系统和ERP系统的无缝结合,即以ERP管理思想贯穿企业财务运作,以传统的财务系统为骨架,用管理对象、管理业务模型来增加财务系统的维数,强化财务系统的管理职能,满足企业动态的管理需求。构建基于财务的ERP系统,就是要在ERP和财务系统之间搭建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更有利于ERP管理思想和财务系统理论的交叉融会、取长补短,指导我们进行管理系统和软件的开发、设计。基于财务的ERP系统理念,是考虑我国实际情况,针对ERP在中国的实施现状提出来的,根据这个理念设计出来的系统和软件,将会更贴合我国企业的现实,易于实施和消化理解,在今后的财务经济管理活动中,真正发挥作用。

二、财务运作关联ERP系统的可行性

(一)传统财务系统的优势

会计伴随着人类经济活动而孕育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纪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的理论体系、操作体系已经达到十分成熟的地步。相比其他管理系统,中国的财务管理理论水平与世界财务管理先进水平的差距是比较小的。

财务系统是一个以提供资金流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它借助专门的方法,利用货币为主要的度量单位,处理各企业和单位资本运动所发出的信息,通过信息的分析、加工和处理,可以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资本运动的状态、规模、特征及其关系与变化,以帮助信息使用者做出令人满意的经济决策、选择。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财务系统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应用的范围也是非常广泛,相比其他行业和领域的专业信息系统,财务系统发展的时间更长,应用的范围更广,表现得更为成熟和稳定。

(二)财务体系在应用方面的不足

会计的目标是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然而传统会计却只能提供隐含改变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财务会计事项的信息,很难提供管理人员所需的企业战略决策、计划、控制和业绩评价等方面的信息。虽然传统的财务核算体系基本反映了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提供了完整、正确的经济信息,可是从企业管理者角度来说,仅仅反映和记录企业经营活动是不够的。管理者还需要针对这些结果进行判断分析,找出企业日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解决这些问题。

以上原因导致了财务系统管理职能的弱化。只有加强会计的管理职能,才能对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产生促进的作用。在设计ERP系统时,选择财务系统作为构建系统的基面应是一个切合实际的选择。

三、构思面向财务的ERP系统模型

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财务系统可以作为导入融合ERP理念的好的平台,但要做系统的整合、调整,进行一定的延伸和扩展,以便适应、满足企业动态的管理需求。要达此目的,就必须构建一个基于财务的ERP系统模型,处理相关要素和信息,否则,基于财务的ERP系统也就只有理论上的意义,不可能将其运用于财务实践活动中。

现实世界中的系统是纷繁复杂的,通过对目标要素的归纳推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构建一个接近现实的模型,人们就可以对现实世界中的复杂系统进行简化和抽象。通过这种简化和抽象来帮助人们加深对系统的认知,在进行简化和抽象时我们抓住的是问题的本质,滤掉其他非本质的因素,进而高效、科学地解决问题。

和其他软件开发一样,ERP系统软件的开发和设计亦需要先确定一个关联模型。本文据此提出了一个管理对象、管理业务模型,在设计基于财务的ERP系统时,该模型能很好地完成对用户需求的抽象分析,可以高度提炼用户的各种动态需求。

(一)管理对象、管理业务模型的描述

管理的本质就是使管理对象达到管理者想要的状态,或者固定在某个范围内。要想使管理对象达到想要的状态或固定在某个范围内,就必须要有控制和反馈;而这两个要素的实施是需要数据支持的,要得到数据,就必须对管理业务的发生进行记录,然后将这些信息反馈给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业务模型就是对这种管理过程的抽象和模拟。

(二)管理对象、管理业务的概念

1.对象的概念

对象就是管理者所要管理的事物或是一种目标,它包括具体的事物实体或是一种关系表现形式等。从管理的角度上来说,对象就是所要管理的资源。

2.属性的概念

属性是管理对象本身具有的特性、或是对象在业务的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参数属性。属性是用来描述和定义对象的,一般分为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静态属性,顾名思义,就是静态的,不易发生变化的,它用来标识对象,以便于把各个对象区分开来。动态属性是指属性的数量关系会随着经济业务的发生、变化而发生改变,管理者根据变化后的动态属性实施一系列的控制分析,得出需要的正确结论。

3.对象和对象的关系

在一个系统中对象和对象之间可以是一种相互独立的关系,也可以是一种相互关联的关系。用图1来表示对象与对象的关系如下:

(三)管理业务的定义

管理业务是管理者管理对象时,产生的一系列操作过程及记录结果。通过记录这些过程和结果,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掌握所要管理的资源的目前状况,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反馈回来的结果来进行管理规划。

(四)管理对象、管理业务关系模型

对象与业务之间是一种被管理与管理过程定义区间变化的关系。静态属性仅是用来标识对象的,一般不会发生变化,但管理业务的发生会使管理对象的动态属性发生改变,管理者通过控制、分析变化后的动态属性,来设计下一步的业务。这是一种动态的逻辑控制过程,是管理企业资源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模型,对象和业务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2进行描述。

在财务系统中,会计科目就是管理对象,在科目下记录的经济业务就是管理业务。每个会计科目的内涵和外延就是科目的静态属性,科目的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是科目的动态属性,经济业务的发生会使科目的动态属性改变,管理者根据已经变化了的动态属性进行经济决策,规划下一步的管理步骤。

属地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 微笑; 管理者;关心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7-0668 (2008)0110085-01

一般人们都会觉得,管理就是指令、约束、制度、文件……都是与冷冰冰的面孔连在一起的。甚至在2500多年前的大圣人孔子也是持如此见解。他也曾说过,"临之以庄,则敬。"(《论语》,为政第二),但是,人们忽视了管理的目的之所在。管理的目的就是让他人做好工作。这个"他人"就是被管理者。他人怎样才会做好工作呢?

所有的人都具有自我意识,其行为只是谋求自我肯定的存在物,不会无缘无故地为谁做什么,更不用说付出努力、做出牺牲去做好。所以,想要他人积极主动地努力为你做好工作,通过微笑来实施管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通过微笑来实施管理,也就是微笑管理。这就是让管理人员用微笑面对每一位下属员工,让微笑为下属员工增添信心和力量,让下属员工更有决心做好工作;用微笑塑造和谐融洽的氛围,让下属员工消除压抑、消除紧张,更乐意做好工作;用微笑来不断传递对下属员工的尊重、信任、关怀的信息,让下属员工从微笑中获得价值满足,从而更积极地做好工作。

微笑管理不是用微笑代替管理,而是强调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有发自内心地对下属员工的尊重、信任和关怀,无论如何也不要视下属员工为路人、为仇敌、为发泄自己情绪和不满的出气筒。下属员工也不是路人、仇敌、出气筒,而是自己事业的支持者、工作业绩的伙伴和同一战壕的战友。下属员工努力做好工作,不仅是在为老板赚钱,也是在为你的事业做贡献。他们创造的业绩有你名下的一半,你的上司会认为是你管理有方。由此而论,发自内心地尊重、信任、关怀下属员工,并用灿烂的微笑表达自己对下属员工的尊重、信任和关怀,本来就是管理人员的天职。下属员工用他们的努力和贡献造就了上司主管的业绩和事业,是有恩于己的人。做上司主管的如果不知恩感恩,反而视之如路人、仇敌、出气筒,整天以乌云脸相待,这本身就是坏了天良。

有这样一个经典案例。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吉姆・丹尼尔靠一张"笑脸"神奇般地挽救了濒临破产的企业。丹尼尔把"一张笑脸"作为公司的标志,公司的厂徽、信笺、信封上都印上了一个乐呵呵的笑脸。他总是以"微笑"飞奔于各个车间,执行公司的命令,进行自己的管理。结果,员工们渐渐被他感染,公司在几乎没有增加投资的情况下,生产效益提高了80%。公司员工友爱和谐,上下同心同德,其乐融融,公司的信誉和形象大增,客户盈门,生意红火,不到5年,公司不仅还清了所有欠款,而且盈利丰厚。

"微笑可以让领导与员工之间更容易沟通,可以使企业形象更深刻地印在客户的脑海中,能够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中国康辉旅行社副总经理郭东杰多年来一直提倡实施"微笑管理"。他认为,不论是服务业还是其他行业,在员工的管理上并没有什么本质差别。如果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像"钢铁般的冷漠",后果将是员工之间勾心斗角,企业形象必定会大打折扣,更不要谈赢利了。管理者对事业充满信心,并在工作中保持心情舒畅,以微笑待人,企业的职工必定精神振作,任何困难都将不在话下。从管理者角度看,企业实施微笑管理,可以表现管理者的宏大气度,出现矛盾时,微笑可以使双方恢复理智,化干戈为玉帛;微笑管理也是赞扬和鼓励员工的重要方式,当员工创造出良好业绩时,管理者的微笑代表了肯定和赞许,员工能从微笑中受到鼓舞,获得力量,并焕发出更高的工作热情。从员工角度看,当管理者适时运用微笑管理时,一张满面春风的笑脸能够间接消除员工的紧张和对抗情绪,并保持一种轻松的心情进行工作,办起事来也会干劲十足,效率极高。

那么,如何在企业内部实施微笑管理呢,郭东杰提出几点建议:

1. 管理者要做到言情一致。在与员工进行工作交谈时,不论遇到什么问题,一定要冷静处理,语言与表情要保持一致,尽量用微笑替代僵硬的表情。当表扬员工的工作成绩时,口头赞许外加微笑,可以表现出管理者态度的真诚。

2. 以关心、帮助人的态度处理工作中矛盾。指导工作时,不要摆出高高在上的架式,更不要以命令式的口吻进行交谈,错误地以为脸色越沉,声音越大,威信就会越高,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3. 当员工出现工作失误时,切忌当众严词批评与指责。这样只会把事情搞得更糟,甚至会伤害员工的自尊心,造成员工工作心情不佳或出现逆反心理或行为。

属地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市属公立高校 科研管理 管理体制 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市属公立高校从其来源看,大多是由原来的市属职业大学、普通专科学校和基础比较好的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来,现归于高等教育系列。市属公立高校从管理制度上来看,其财政收支、物资采购、人才引进、人员考核等方面都是按照政府对机关的管理办法进行,这种管理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属公立高校的迅速发展。从行政管理的权责划分来看,有的学院是由市委、政府直接进行统筹管理;而有的学院则采用“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的模式,市委政府主要在财政收支、物质采购等方面对其进行行政管理,而高校相关行业机构主要在人才引进、人员考核等方面对其进行行业管理。

1 市属公立高校科研现状

1.1申报的课题层次整体偏低

与其他高等院校相比,市属公立高校整体科研基础薄弱,科研设施相对简陋,科研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潜在能力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社会普遍认为高职院校自身科研基础较差,科研实力较弱,只适合申报省市内一般课题,省级以上自然科学类的项目在申报条件上就已将高职院校排斥在外,部级省部级自然科学课题完全没有。同时由于社会对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认同度不高,要想争取一些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课题也非常困难。

1.2 科研团队的建设欠缺

市属公立高校的科研团队普遍存在缺乏核心人物、主力军和科研目标的问题,大多院校的科研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学术拔尖人才匮乏,科研队伍整体实力不强。有的院校甚至科研团队的建设工作还没有起步,还停留在教师依靠单个人的力量申报课题的层面上。共建团队攻坚克难的意识淡薄,缺乏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且市属公立高校自身财政有限,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没有额外的经费支撑,缺少科研项目是科研团队难以生存的关键[2]。

1.3 科研质量较低

市属公立高校的科研无精品,特色与优势不突出。大多教师申请的课题以纵向课题居多,企业横向课题几乎没有;课题研究方向大多为理论研究,技术应用型课题少之又少,科研方向重理论轻应用,重研究轻开发。且部分教师重立项轻研究,申报课题积极、研究课题不深入,满足于一般性结题。课题研究层次偏低,具体研究过程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是在快结题的时候临时突击,草草结题,虎头蛇尾[1]。

1.4 教师的科研意识不强

市属公立高校整体科研氛围仍不够浓厚,教职工科研意识淡薄,参与积极性不高,科研能力欠缺,创新意识较差,大多数教师没有科研压力,没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不能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对发展高职院校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3]。目前部分教师把科研工作当作是一种压力、一种任务看待,没有主动去参与科研的意识。大多数教师申请课题和的目的就是为了评职称,一旦评完职称就大功告成、高枕无忧,缺乏继续写论文和课题申报的动力。部分教师虽有较强的科研欲望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对于如何搞科研无从下手,不知如何选择课题,如何搜集资料,如何撰写开题、结题报告,如何把自己的经验升华到理论高度,写出高水平高层次的论文和报告,也不知如何有针对性地选择在适合自己风格和特色的刊物上发表文章。

1.5 科研经费管理过死

市属公立高职院校的没有独立财政权,科研方面的任何支出一般有预算才能有支出预算不能随意调整,一旦预算已经确定,不能随便改变项目和用途。这种模式基于行政机关设置,确实也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对于高校而言,学院科研方面的教师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开支在数量、时间上存在很大的变数,其预算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且项目经费支出范围、额度不仅要严格按照市属财政管理制度进行,部分市属公立高校还得按照行业管理部门的管理办法进行经费审核管理,而非按照项目相应的项目或课题的经费管理制度进行支出。

2 市属公立高校科研管理的基本原则

市属公立高校科研工作应以教育科学研究及技术技能创新为主,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新思路,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主动参与行业技术创新,积极推动技术成果转化。科研管理应基本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动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提高专业教师科研能力,引导教师科研服务社会、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三是立足区域、校本研究,注重学校特色,促进科研各项工作“研中做,做中研”,出成果,出精品,出数量;四是集中精力攻克省级、部级课题,扶持年轻教师科研;五是规范学术行为,提高学术质量。通过教育教学研究、科研开发、技术服务、管理咨询、学术讲座等活动带动科研的全面发展。

3 市属公立高校科研管理对策

3.1 给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由于大多市属公立高校由原来的普通中专院校升格而来,社会普遍并一直认为市属公立高职院校的整体科研水平较低,并且大多认为高职院校不具备进行科学研究的实力和水平。但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的不断创新发展,各院校的软件措施都不断提升,博硕士及高水平的研究人才不断被引进,由于课题申报渠道、科研管理政策等原因,这些高职院校的潜在实力未真正发挥出来。政府政策对市属高校的科研应给予一定的帮扶和支持,市属公立高校可以承担的项目都可以让市属高校承担,不能胜任的项目,也可由高校出面组织、协调其他省、部级高校合作来承担,可逐步提升市属公立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参与度[4]。同时,学校也应当加强科研学术人才库建设、青年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科研骨干队伍建设、科研团队建设、学术委员会和校内外专家库建设。

3.2 积极引导,灵活管理

市属公立高校应提高教学、科研资源共享与合作的积极性,组建一个分明、高效便捷的优质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系统,必须得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行业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科研方面要实现管理规范化、合理化,应从以下几个方向不断改革和完善:注重学术自由,适当进行行政与学术分离,大力发展专家治校;科学引导科研方向,发展优势学科,鼓励学术讨论和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建立并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办法,加强内部控制的信息沟通与监督,强化科研经费预算及资金风险评估,全面加强科研经费审计监督等[5]。

3.3 科学规划,合理定位

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的学术水平确实存在很大差距,而市属公立高校由于行政管理、经费来源等限制,科研软硬件设计相对于其他普通高职院校更加简陋,所以科研方向更应合理规划,科学研究的内容应突出高职教育特点及技术研究,研究成果应服务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科研的方向可从以下几个方向开展:(1)高职教育教学研究: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或方法研究、高职办学规律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资队伍建设、职业素养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招生与就业指导研究、精心化管理平台建设研究、专I应用技术、校企合作、基础研究等为主要研究方向;(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树立高职大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观,弘扬健康心理、健康文化,实现培养目标而开展教育思想、心理学、教育学、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人文社会社科方面进行的理论和实践研究;(3)应用技术研究: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依托学校优势专业开展技术应用研究;(4)校本研究:通过推进岗位研究,服务学校内涵发展,可开展国际化办学、校园质量文化建设、管理服务创新、特色专业课程建设等研究课题。

4 展望

市属高校制度创新是一个不断深入、循序渐进的过程。制度创新关系市属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局,也是高校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基础。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对科研的定位、素质、管理、经费投入等方面与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并不匹配[6]。市属公立高校应不断明确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定义、内涵和特点,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注重高素质科研管理人员的培养,加强科研平台及科研机构建设,提升科研团队和科研队伍建设,增加经费投入,走出一条适应市属公立高校科研工作发展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 刘明星,邹瑞睿.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9(4):118- 120.

[2] 袁霞.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组建现状与措施[J].职业教育研究,2013(8):41- 42.

[3] 夏冬梅.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现状解析及对策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21(6):26- 29.

[4] 钟焱,曹伏明,夏小艳.市属高校的管理体制与机制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4):10- 11.

属地管理论文篇9

[摘要]目的 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PICC导管维护中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运用Orem自理理论对留置PICC导管的81例肿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其PICC常见并发症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局部感染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PICC常见并发症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及局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7%(3/81)、1.2%(1/81)及1.2%(1/81),未出现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81)。结论 运用Orem自理理论指导患者和/或家属对PICC进行自我维护是可行的,既可满足其自理需要,也可减少护理人员直接护理的时间,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关键词]Orem自理理论;PICC;导管维护

Orem自理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护理理论学家奥瑞姆(Dorothea.E.Orem)于1971年首次发表的。该理论强调护理对象的自我照顾需求。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进我国的一项深静脉置管术,此术式以其置管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安全易掌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成为目前肿瘤化疗患者最佳的静脉用药路径。由于化疗分多周期进行,部分患者完成一个周期化疗后有带管出院休息的需求,但面临无法解决导管维护的难题。我院肿瘤科于2008年12月至2012年1月运用Orem自理理论对留置PICC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为其解决了导管维护的难题,达到了满足其自理需要的目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2月至2012年1月留置PICC的肿瘤患者共81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43(12~69)岁,平均留管天数85.1(26~242)天;包括鼻咽癌18例、乳腺癌16例、肺癌11例、肠癌7例、恶性淋巴瘤3例及其他肿瘤26例。

1.2方法

1.2.1护理干预措施

主要运用Orem自理理论中的辅助教育系统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①评估与诊断:包括患者和/或家属的自理需求、自理能力、文化背景、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合作程度与心理反应等,通过评估确认其自理需求与自理能力。②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具体的目标与实施计划,包括落实培训员、培训时间与方式、考核标准与评价等,要求选择操作熟练、无菌观念及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的护理人员担任培训员,经培训考核1周后患者和/或家属能掌握基本的导管维护技术;③实施与评价:置管术后1-2d对患者和/或家属进行导管维护知识宣教,说明维护方法、自我观察的内容、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应对方式等,并指导其观看护理人员为其他患者进行的维护技术的实地操作;术后3~5d,由患者和/或家属执行维护技术操作,护理人员在旁指导,指出存在问题并纠正;术后6~7d,对患者和/或家属进行封管液配制的培训与考核,并对维护技术进行考核,合格标准为90分同时符合无菌操作,如违反无菌操作原则则一票否决,视为考核不合格;经考核合格者,在患者出院前签署携管出院知情同意书,避免不必要的护理纠纷。④自理的指导:出院后患者随身携带导管维护卡片,科室设立专项登记本,记录患者的姓名、置管的部位及长度、臂围、通管及换药的时间、联系电话等,分管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后至少每周电话咨询1次,随时与患者取得联系,及时提供帮助,减少其不必要的顾虑,增强其自理的信心。

1.2.2评价方法

①评价标准:局部感染是指导管入口处红肿硬结、流脓,范围在2cm以内;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CR-BSI)定义的标准是有全身感染症状,无其他明显感染来源,患者外周血培养及对导管半定量和定量培养分离出相同的病原体;导管脱出是指导管意外脱掉或移动,致使不能继续使用;导管堵塞是指经导管输入液体不畅或无法滴人。②评价时机:拔除PICC导管后评价患者导管留置期间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局部感染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2.结果

PICC常见并发症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及局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7%(3/81)、1.2%(1/81)及1.2%(1/81),未出现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81)。

3.讨论

3.1Orem自理理论的基础内容

Orem自理理论是围绕护理的目标,即最大限度地维持及促进患者的自理而组织的。其理论由3个学说组成:自理学说、自理缺陷学说及护理系统学说。其中,自理学说中的自理体,指能完成自理活动的人,对患者而言,其自理体部分为自己、部分为健康服务者或其他人;护理系统学说则阐述了护理系统是在人出现自理缺陷时护理活动的体现,包括全补偿系统(患者没有自理能力,所有的自理需要完全依靠护士来满足)、部分补偿系统(患者有能力满足自己部分的自理需要,但另一部分需要由护士来满足)及辅助教育系统(有些自理需要患者能够自己满足,但需要护士提供咨询、指导与教育才能完成)。奥瑞姆认为,每个人都有自理的需要,健康就是一种最大限度的自理。Orem理论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自然的能力进行自我照顾,而护理干预应侧重于引导该能力。护理实践的目标是协助患者充足的准备来从事对自己的照顾,从而改善自身的预后和生活质量。作为护士,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提供支持和教育,使患者通过参与决策来控制自己的一些状况,鼓励患者间分享他们的治疗体验。该理论与护理程序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知识基础,体现了护理专业的科学性、独立性和自主性。

3.2Orem自理理论在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价值

运用Orem自理理论对留置PICC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发现,PICC常见并发症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及局部感染发生率仅为3.7%(3/81)、1.2%(1/81)及1.2%(1/81),未出现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与文献报道的6%相似。实践证明,由患者和/或家属对PICC进行自我维护是可行的,且符合患者的意愿,可引导其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减少对护理人员的依赖,有助于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挖掘其自理潜力,成为维护和恢复健康的主体,体现其自我价值,达到满足其自理需要的目的。对于接受周期性治疗的患者,因无法提供后续的护理服务而不得不计划外拔除PICC导管者为数不少,极大地影响了PICC的临床使用,成为阻碍PICC技术发展的主要瓶颈。Orem自理理论的应用,减轻了患者因再次置管造成的经济负担及反复置管造成的肉体痛苦,减少了由此造成的计划外拔管,最大限度地延长了导管的使用寿命,从而促进了PICC技术发展;同时也减少了护理人员直接护理的时间,减轻了护理工作量,节省了有限的社会医疗资源。通过护患之间的互动,密切了护患关系,有利于开展整体护理和全面、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

属地管理论文篇10

[关键词] 微笑管理;以人为本;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7-059-2

一、实行微笑管理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然要求

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牢固树立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人本理念,努力发展以人为本的企业和谐文化,切实落实党的依靠方针政策,实行微笑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广大职工真正树立起“企业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主人翁思想,才能增强企业凝聚力,搞好生产经营,共同抵御风险、战胜困难。

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普遍、最基础的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和重要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在企业创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在平时的工作中常见少数企业管理者,板着个脸、昂起个脖子面对下属员工,安排指导工作时总以一种命令似的口气对待下属员工,特别是当下属员工工作出点纰漏,更是龙颜大怒百般指责处罚,似乎不这样就不能显示出管理者的威信。

其实现代人即使文化少知识也不少,他们通过现代通讯网络吸取积累知识、在现代快捷交通中常来常往行万里、阅人无数形成了相当的社会知识,对于是非曲直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看法,都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之道理,都能够愿意在出纰漏中善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善于在汲取纰漏教训中改正杜绝纰漏。如果管理者用微笑管理,知情善意的来个“打人不打脸、骂人不骂心”的人性化沟通,给被管理者脸面,在谈笑中提出被管理者出现纰漏的原因,纰漏所带来的后果,为了警以为鉴必须给予一定的处分,以警醒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倍注意,让被管理者在平和中心服口服的接受管理,又怎能不让属下员工在决心做好工作的时候增添信心和力量,也能营造和谐融洽的管理氛围,让下属员工消除压抑、消除紧张,决心更加努力的乐意做好工作。用微笑管理来传递对下属员工的尊重、信任、关怀等信息,让下属员工在接受处分中也能感受出一份备受器重,没失颜面与人格尊严的欣慰,感受到自己在管理者心目存在的价值和作用而满足,从而更积极地做好工作。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期,在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下,社会利益格局、经济关系、劳动关系、人际关系的变化愈趋复杂。呈现出许多深层次的矛盾,社会处于矛盾当中。“微笑管理”也可以看成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不仅是和气待人,而且是人际关系的“调和剂”,拉近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和谐距离,会产生凝聚力。但现实情况并不容乐观,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处在不平等的对立关系中,压抑感是不容忽视的。

二、实行微笑管理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理念的基本途径

首先,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企业实行微笑管理是必须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人本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在企业各项管理要素中,人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核心要素,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人本管理”。按照这一理论,必须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这是现代企业管理与传统的“任务管理”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是:在管理中,既要重视组织功能,更要从人的心理出发,重视人的价值、态度、动机和需要。它与传统管理理论的区别在于从以“物”为中心发展到以“人”为中心;从“独断式”、“监督式”管理发展到“参与式”、“激励式”管理。它通过对人的心理规律的把握,提高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的有效性,创造条件,使被管理者从心理上产生高昂的精神、奋发的热情,并化为自觉的行动。

微笑管理既符合人们的心理要求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也应当是管理者所追求的一种管理艺术,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职工与企业共决、共享、双赢的责任感,企业才会更有活力,更好地发展。有人把微笑管理称作“精神管理武器”,一点不假,微笑管理给予了被管理者精神上的安慰,心情上的稳定,让被管理者心平气和的接受管理,这就彰显出了微笑管理的一种态势与方法。它并不表示管理的软弱与无能,没有执行力度和权威性。常言道:“软说能套猛虎”、“以柔能克刚”,以理服人、以笑待人在谈笑中坚持原则不变、错误必究、规章必行、人性必讲,更能显示出管理者刚正不阿的威信,更能够在触及被管理者精神灵魂深处的同时接受管理的刚性。

其次,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看,企业实行微笑管理是必然的。劳动者的劳动力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属性。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劳动力不再是单纯的雇佣劳动者或者商品,而是作为劳动力资本的身份,成为生产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所以微笑管理者要做到言、情一致。在与属下员工进行工作交谈时,不论遇到什么问题,一定要冷静处理,语言与表情要保持一致,尽量用微笑替代僵硬的表情。表扬员工工作成绩时,口头赞许外加微笑,显示出管理者的态度与真诚。用关心、帮助人的言行处理工作中的问题。在处理问题时不居高临下的摆架式,不命令式的交谈,不要误以为脸色越沉,声音越大,威信就会越高,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当属下员工出现工作失误时,切忌当众严词批评与指责。这样只会把事情搞得更糟,甚至会伤害员工的自尊心,造成员工工作心情不佳或出现逆反心理或行为。

第三,从管理者角度看,企业实施微笑管理,可以表现管理者的宏大气度。出现矛盾时,微笑可以使双方恢复理智,化干戈为玉帛;微笑管理也是赞扬和鼓励员工的重要方式,当员工创造出良好业绩时,管理者的微笑代表了肯定和赞许,员工能从微笑中受到鼓舞,获得力量,并焕发出更高的工作热情。从员工角度看,当管理者适时运用微笑管理时,一张满面春风的笑脸能够间接消除员工的紧张和对抗情绪,并保持一种轻松的心情进行工作,办起事来也会干劲十足,效率极高。

多一点微笑管理,把微笑传递给每一位员工,让紧张的工作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使员工在心悦诚服中接受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多一点微笑管理,让企业绽放微笑之花,不断提升企业形象,使企业更加具有凝聚力。管理者要做到言、情一致。在与员工进行工作交谈时,不论遇到什么问题,一定要冷静处理,语言与表情要保持一致,尽量用微笑替代僵硬的表情。当表扬员工的工作成绩时,口头赞许外加微笑,可以表现出管理者态度的真诚。管理者要经常把微笑挂在脸上。微笑会传染给每一位员工,原本紧张的工作气氛会变得轻松活泼,员工心情愉悦,就会愉快地接受各项指令,工作效率也会随之提高。员工之间也能做到微笑交流,并将微笑很自然地带给客户,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外在形象,更有可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三、微笑管理有助于建成所向无敌的高效团队

微笑管理不是用微笑代替管理,而是强调在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有发自内心地对下属员工的尊重、信任和关怀。虽然微笑不能代替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但微笑却有任何好制度、好方法都起不到的大作用。

微笑,传递给下属员工的是一种支持,它会带给下属员工一种力量和鼓舞;微笑,传递给下属员工的是一种信任,它可激发出下属员工做好工作的信心;微笑,传递给下属员工的是一种关怀,它可化解下属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上的烦恼;微笑,传递给下属员工的是一种赞许,它可给下属员工带来一种价值实现的满足;微笑,传递给下属员工的是一种亲近和友善,它可让下属员工增加归属感和责任感,使之能付出更多的努力。

如果企业的所有管理人员,时时刻刻用微笑面对每个下属员工的每一件事,就会在企业组织内创造出一个和谐融洽的气氛,驱散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可能存在的阴霾,让下属员工心情舒畅,不仅个人尽心尽力地、积极主动地工作,而且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形成一个所向无敌的高效团队。企业组织形成了这样一种团队,就不再有不可克服的困难,这本身就直接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吉姆・丹尼尔靠一张“笑脸”神奇般地挽救了濒临破产的企业。丹尼尔把“一张笑脸”作为公司的标志,公司的厂徽、信笺、信封上都印上了一个乐呵呵的笑脸。他总是以“微笑”飞奔于各个车间,执行公司的命令,进行自己的管理。结果,员工们渐渐被他感染,公司在几乎没有增加投资的情况下,生产效益提高了80%。公司员工友爱和谐,上下同心同德,其乐融融,公司的信誉和形象大增,客户盈门,生意红火,不到5年,公司不仅还清了所有欠款,而且盈利丰厚。

“微笑可以让领导与员工之间更容易沟通,可以使企业形象更深刻地印在客户的脑海中,能够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中国康辉旅行社副总经理郭东杰多年来一直提倡实施“微笑管理”,他认为,不论是服务业还是其他行业,在员工的管理上并没有什么本质差别。如果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像“钢铁般的冷漠”,后果将是员工之间、群体组织的不团结,少合作、缺和谐,甚至勾心斗角,因此将造成效率低下、管理松懈、质量和信誉欠佳,企业形象必定会大打折扣,更不要谈赢利了。管理者对事业充满信心,并在工作中保持心情舒畅,以微笑待人,企业的职工必定精神振作,任何困难都将不在话下。

参考文献:

[1]舒化鲁.微笑管理的力量[J].科学大观园,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