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1 02:38:39

医院信息论文

医院信息论文篇1

二、投入不足。投入的多少与院领导的重视程度是直接挂钩的,现在国际上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大约是运营经费的3%~10%,国内大部分医院的投入都不多,一般国内大型医院信息化投入可以达到年收入的0.5%,甚至更少,中小型医院就更加少之又少了。长期以来国内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够重视,认为没有直接的经济收入。近年来,卫生部要求,各单位应按总收入2~4%的比例投入信息化建设,同时随着医院对加强管理和信息化认识的提高,这个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比较2~4%的比例还远远不够。当然我们也要量力而行,不能盲从,比如哈佛大学仅有460张床位的教学医院,拥有终端4500台,我们也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逐步提高在这方面的投入。

三、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及自身需求不明确。对于信息化总体规划,目前大多数医院把数字化医院作为信息化的最终目标,但往往没有考虑到医院自身的发展目标,而对于总体规划也没有明确的时间期限,这样做往往把总体规划做的很大很空泛,这就导致在实际建设中找不到方向,就像迷失了方向的船在大海上到处乱漂,没有实际效用,形成规划归规划,建设归建设,到最后才发现离目标越来越远。有些医院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之前,就对软件研发商进行考核,到其它兄弟医院进行考察,然后看软件公司进行演示,比较各家软件公司产品再进行选择,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必须的,但在操作程序上存在问题,容易让自己迷失方向,丢掉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权,因为医院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首要的任务是弄清楚自身的需求,也就是要先知己,对外的考察和演示是知彼,如果自己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的需求都不明确,就很难判断软件的优劣,选择也就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了。

四、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旧的观念要转变。观念信息化是前提,是指导、制约和影响工具信息化的重要因素;观念信息化与工具信息化又进一步制约和影响着方法信息化。观念的滞后是制约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首要障碍,不论是在战略高度,还是在人才引进与培养等等,都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地意识到医院信息化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是现代化医院必然的发展方向。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现代化的医疗卫生管理提供决策分析[2]。

以上仅列举了4条线索谈了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需要注意的方面。现实中还有很多其他问题有待我们探讨和解决。医院的主要竞争力是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信息化在此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数字医院,必须做好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对工作中的艰难和复杂都要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摘要】近年来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已逐步发展成为维持医院正常运转和现代化管理的基本要素,其作用尤显的重要,但是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很多不足,随着医院信息化管理和应用的不断深化,有些观念、认识、方法和策略等问题制约了信息化发展,只有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医院信息化建设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化建设、现代化

参考文献:

医院信息论文篇2

我国医院信息化现状及不足

我国医院信息化的历程及现状: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始于七十年代末,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单机应用、部门级局域网、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远程医疗[4]。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及“非典”、“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业的增多,医院信息化建设显的越来越重要。卫生部信息化办公室主任高燕婕在“非典”后提到“新的管理模式正在挑战传统管理模式,非典让我们看到了信息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之后,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5-6]。近些年,无论是国家、医院、还是公司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迅速,医疗卫生信息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我国医院信息化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面扩大,层次加深,医院投入增加,开始实施临床信息系统建设。2011年我国医改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促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5]。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足之处投入方面:我国每年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都在增加,但是,美国,将医疗卫生总花费的2%~4%投入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而我国则远远落后,每年投入医疗卫生4000亿元,信息化则只有(4~5)亿元。标准化建设方面:中国HL7委员会正在进行HL7CDA(ClinicalDocumentArchitecture,临床文件构架)概念宣传与基础培训,以及进行一系列中国HL7CDAImplementation的编写。在以“推进医院信息化创新发展”为主题的2012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上,李包罗教授指出[7]:“从有标准到认同标准,最后才能实现互联互通,这是一个过程。而中国,电子病历可检测、可认证的标准还未出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医院信息化所处阶段:医院信息化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医院信息系统(HIS)阶段、临床管理信息系统(CIS)阶段、局域医疗卫生服务(GMIS)阶段。国际上医疗技术较发达的国家正逐渐由第二阶段向下一阶段过渡,我国大多数医院属于第一阶段。在层次、标准和观念上都与国外存在着极大的差距[8]。我国医院信息化还有其他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专业人才少、领导重视程度低、信息安全等诸多问题。

国外医院信息化的借鉴之处

美国医院信息化的成功之处[9]:①美国医院信息建设有相当完善的标准可循;现在已经有完善的HL7《卫生信息传输标准》、DICOM3《医学数字影像和通讯标准》、HIPAA《健康保险可携带性与责任法案》、《健康保险改革:电子交流标准》法案、《药品和血液制品的条形码要求》、SSFR《健康保险改革:安全标准最终规则》、《个人可识别健康信息的隐私标准》等标准体系;这些标准有效地促进了医院之间的交流和数据共享;②所有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都紧紧围绕临床信息的共享和分析,并以电子病历为核心;我国也是以电子病历为核心,这样能够促进医疗的高效和医疗质量,科研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数据挖掘;③美国注重对医院员工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训,以及医学信息管理员工的培训,这样能够使员工很快熟练信息化工作环境和支持信息化建设[7]。如用语音识别输入诊断报告和病历,能够降低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很受医生欢迎。据统计,美国81%以上的医院信息专业人员超过10人,31%的医院信息专业人员超过50人,而我国相差较远;美国医院信息化的成功主要归功于三点:基础网络建设好,医生和医院的员工都有很好的计算机使用基础,医院信息化标准体系健全[9]。英国医疗信息化的经验与启示-可交互的大规模医疗信息系统:2005年春,英国卫生部签署了一份为期10年,价值55亿英镑的合同,支持发展电子病历、网上预约、网上处方,以及用数字图像取代X线片,鼓励远程病情咨询。

《全球科技经济嘹望》指出[10],“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笔民用信息技术采购订单,将造福于英国全部患者和100万医护人员。”2007年8月25日,在以“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医院流程,提高医院管理”为主题的“医院院长国际会议”上,英国NHS信息总监RichardGranger对这一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信息化项目进展进行了诠释。RichardGranger总结了英国医疗信息化的三条主要经验:①合理设计医疗信息化的规模,在设计之前需要考虑清楚医疗机构自身特点及对信息化发展前景的展望;②供应商———“既是项目的朋友,又是项目的敌人”整合机构内部需求,并积极听取供货商的产品信息非常重要;③现有数据———“大部分数据都是垃圾”有效收集数据信息并给予妥善处理,是医疗信息化项目不断追寻的目标。此外,英国政府还为大笔的医疗信息技术买单等。韩国医院信息化启示:以信息化领跑医院-以医生为本:2010年1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赵德伟院长等人到韩国访问,并围绕医院数字化建设情况展开调研[11]。通过对韩国医院的考察,得到如下三点经验:①注重细节,强调实际应用,比如:页面设计更加人性化和灵活;当药品配伍禁忌中两种药品混用,则提示你不能同时合用,如若不更改,那么就不能再接着下医嘱了;当医生在下医嘱选择药品时,如若选择了高价药,系统会有三次信息提示;通过网络连接,可以参加实时的视频研讨会,共享最新的消息;②移动医疗理念贯穿三星医院,这一系统,可提供声讯通话服务及包括诊疗信息在内的各种数据服务,这为频繁移动的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③韩国医院信息化的理念为“以医生为中心”,认为这样可以让医生以更好的姿态投入到为患者服务的工作中去;我国是以“患者为中心”这样可以体现平等和人性化。此外,韩国政府将医院信息技术的使用与医疗保险制度相接合,只有达到政府规定的对信息技术使用的要求,患者的费用才能在医疗保险渠道报销,这样大大提高了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12]。另外,德国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程度已经很高,欧盟实施了E-Yurope战略;日本实施了E-Health战略,移动通信和远程医疗已经有了足够发展。

医院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医院信息化与新医改的关系: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新医改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新医改的出台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新医改中的五项重点实施方案,每一项都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13]。因此,两者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医院信息化为医院的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支持: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能够提取出与决策和管理相关的信息,为决策提供参考。用现有的数据信息总结出医院的发展规律,帮助院领导展望医院的发展前景[12]。为领导的决策提供更加准确和清晰的数据保障。促进医院的全面进步,从经验型管理向科学管理过渡。美国的医院更倾向于通过计算机程序处理、分析信息。他们认为通过计算机对医学信息、数据的处理比人脑更可靠,客观。数据的可靠分析能够做出科学的医疗决策和管理决策[13]。医院信息化应为医学科研提供支持为转化医学研究提供支持: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和循证医学的发展,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明显,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应运而生,并在国际上迅猛发展,已逐渐从一个医学研究的理念演变成为一种新的医学研究模式[14]。#p#分页标题#e#

医院信息论文篇3

〔关键词〕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及信息技术更是日新月异,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运用在我国医疗行业中,但在当前的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发展进程中,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影响了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与人民息息相关,只有不断革新,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完善管理系统,才能够合理地分配医疗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

1提高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必要性

当下,人们的生活已经与网络紧密结合,医院的管理也与网络密不可分,计算机信息化在医疗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计算机信息化服务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了解医疗方面的专业知识,医院也可以通过计算机信息了解到最前沿的医疗知识以及一些知名大医院的大型手术、诊断案例等。在遇到一些疑难杂症的时候,一些地方医院可以通过网络与国内外专家进行研讨、会诊,有助于患者病情的诊断和治疗[1]。提高计算机信息化水平,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优势。

1.1提高服务质量

在传统的就医流程中,患者通常拿到医师处方后还要进行划价、交钱、取药等一系列复杂流程。引入信息化技术管理后,患者只需就诊完毕后直接到收费处交费,再前往指定的取药口取药即可。此举不仅节省了患者的时间,也为医院免去了大量的重复性工作。

1.2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信息化管理在医院的运用涉及挂号、就诊、药品、财务等方面。将医院药库数据库与门诊及住院药房数据相连接,极大的改善了药品的流失状况。在使用信息化管理后,医院的管理者也可以全面、及时地了解医院的整体运作状态,一旦出现问题也可以及时解决。

1.3提高医务工作人员效率

引入信息化技术后,门诊医师不用再手写处方,大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医师只需在电脑上操作就可以开好处方,并立即将处方发到交费处及药房。将医师、收费、配药全部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连接,避免了因信息沟通不对称导致的无效劳动,同时大大提高了时间利用率,让医师在有效的时间内尽可能地接诊更多的患者。

2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力度

2.1引进培养计算机人才

要强化医院的计算机信息化水平,就要抓住专业人才。为了促进医院的信息化水平,必须引进和培养一些从事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专业人才。当下,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已在医疗卫生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却远远跟不上医院的需求。因此,医院在引进计算机专业人才后还要注重对其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为了不断改善医院计算机信息化水平,医院应当提供技能培训和知识培训,让专业人才及时掌握先进的网络技术,再利用他们学习的知识服务于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2.2及时更新计算机网络设备

计算机网络设备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石,没有硬件的支撑,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只有依靠强大的网络平台,医院之间的信息才能有效传递,医院也才能搭建起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在日常维护中,医院应该及时对计算机网络设备进行检查,查看是否符合检测标准[2]。对于检测有问题的,医院要投入资金进行更换或者修补。同时,要制定设备维护周期表,在一定周期内对整个设备进行维护,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在维护时,必须有备用设备保证医院的正常业务运转。

2.3加强医院信息化管理

医院的信息化管理依靠的是高端的信息技术,主要功能就是为医院提供日常工作中的相关数据,是医务工作人员进行数据分析,并借助数据结果进行科研、管理的依据。所以,加强对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是医院实施有效的研究和管理,并保证资料真实性的关键所在。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网络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加强对各个科室电脑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并负责医院所有电脑设备的维护和保存。在医院内使用医疗相关系统时,要负责对相关医务工作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确保系统在医院的正常使用。在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完毕后,为保证系统和信息安全,应当禁止外来移动储存设备接入医院电脑,以免发生中毒或者资料外泄等严重问题[3]。同时要求医院的医务工作人员在使用系统时不得擅自修改处理电脑上的相关资料,一旦出现故障,立即联系网络管理人员进行处理。

3计算机信息化建设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3.1应用于医嘱管理医嘱管理系统基本信息单位是单个患者信息源,从而可实现患者住院期间病历录入、记账查询、日常监护以及病区、病床安排等多项管理。护理人员将患者医嘱输入到计算机系统后可由系统进行集中处理,有效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且经过处理后的医嘱可直接作为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参考,例如,电子病历(图1)可将患者既往史、个人详细信息整合到一起,将医师、药房、护理人员、手术诊室等多方面联系到一起,将原本烦琐的人工作业通过计算机局域网进行处理,可让患者入院治疗流程更为高效便捷[4]。3.2应用于药品管理医院日常运营中需要储备大量药品,因此对药品进行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药品实行管理可有效简化管理流程,并能提高管理效率。例如,在“建立安全药房”的管理理念下,首先可建立药品管理系统,在采购工作完毕后将药品名称(包括化学名称与商品名称)、价格、规格、剂量、保质期、生产日期等信息输入到管理系统中,在日后的供应管理过程中可直接在计算机上查询药品使用的实时状态[5]。此外,还可将药品管理与处方开具结合起来,将各种用药处方输入到管理系统中,严格遵照医嘱,对药品申领、调拨、调剂、发药等程序进行管理,从而提高用药安全性(图2)。医院药品信息化管理在现代医疗环境中,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进程正在逐步完善。计算机信息化在医疗系统的应用,不仅大大提升了医院工作的效率,同时还有助于缓解医患关系,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使医院的公益化性质得到更好的发挥,承担起更多的社会医疗责任。信息化建设带给我国医疗事业突破式的进步,也标志着医院管理将进入一个高效的阶段。

作者:熊传梅 谭琳 陈李莉 单位:六安市中医院

[参考文献]

[1]黄晓燕.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与讨论[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4):131-133.

[2]黄燕琼.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与讨论[J].科技视界,2014(24):357.

[3]陈晓明.医院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发展和有效管理[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5(22):52-54.

医院信息论文篇4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管理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转轨,医疗服务市场的经济活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医院网络化水平成为现代化医院的标志之一。网络互联,信息交流,能为临床管理和决策提供真实、可信、及时客观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医院的管理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的收集、加工与决策过程,其目的是全面提高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医院信息系统概况

医院信息系统在国际学术界已被公认为新兴的医学信息学的重要分支。美国该领域的著名教授MorrisCollen曾著文为医院信息系统定义为: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患者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储存、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在医院的实际工作中,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对信息的处理大体上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数据的收集过程、数据的集中处理与分析过程和决策咨询与决策支持过程。一般来说,数据的收集过程与基层科室的事务处理活动相联系,数据的集中处理与分析过程与中层科室的工作任务相联系,决策支持过程则与高层领导相联系。

二、统筹规划、科学设计

医院信息系统是信息管理系统系列中较为复杂的一类,由于医院业务多,信息类型复杂,医疗过程专业性强,是一种知识型的劳动,因此对医院信息的处理要求具有专业化、知识化和智能化的特点。而且,医院信息化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做好长远规划,为未来的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搭建完善的发展平台,创立良好的信息工程基础。

系统的设计公司应该是拥有相当丰富经验的工程团队,我们要按医院医疗业务的需求,打造出一个以方便病人为目的,以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以临床应用为核心,以管理与决策支持为导向,建立覆盖医院业务过程的信息系统,实现医院的全方位管理,并在构造新系统的同时,采用把已有系统整合到新系统平台上的设计方案,这样就可以即保护了医院前期的工程投资,又使现有系统的用户无需改变已经习惯的操作模式,还应该要求设计者在新系统的设计中尽量避免不能将最先进的技术与功能拓展到新系统的缺陷,以保证系统发展建设的先进性。

三、分步实施,逐步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流程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涵盖面较广的系统工程,除了具体的管理思想之外,更多地基于思想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在实际工作中,医院管理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系统作为医院的辅助管理手段,其建设、完善和发展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往往不能一步到位。管理者必须认识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规律,立足长远,抓好系统应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重在应用,应用越活跃,需求越强烈,效益就越显著。因此,在具体实施信息化系统建设中,要从简单技术人手,迅速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管理方案则要从顶层做起,逐渐细化并向下层完善。

四、保证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条件

(一)院领导重视

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医院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是首要问题。系统实施前应该成立一个由分管副院长为信息系统工程的总指挥,信息科负责落实执行项目工程的各项具体工作,力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建设氛围。

(二)各科室配合

医院信息系统牵扯到全院所有科室及科室之间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的改变和重组,它更是全医院的管理问题,因此各科室的配合也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高层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最了解管理上的信息需求和业务过程,所以从规划到设计实施的每一个阶段都应该而且必须有科室参加。

医院信息论文篇5

[关键词]医院,管理信息系统,问题,对策

1我国HIS发展的概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在各行各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医院同样面临着信息时代的挑战。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大中型医院大都装配了中型机或小型机和微机。这些医院或采用中型机、小型机进行集中式信息管理,或采用微机进行分散式信息管理,并按照上级管理部门规定的格式,或自定的格式打印各种统计报表。在医院信息化管理实施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初期开拓者。他们对医院信息化管理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开发出了一大批应用软件。在实践中他们认识到了单机应用的局限性。对一个信息源十分分散而共享要求很高的医院系统,单机应用很难发挥出计算机的潜在优势,很难实现“最小录入,最大共享”的系统设计原则。那些采用小型机或中型机的单位往往因为系统维护任务繁重而带来很多负担。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微机作为服务器的网络技术和网络系统引入中国,网络技术从根本上克服了单机系统的缺点、局限性与不方便性。网络系统使医院内各部门虽然地域分散,却从信息处理角度连成一个整体,从而实现了真正的资源共享。医院信息管理的计算机化、网络化将是建设现代化医院必不可少的条件。各大中型医院采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医院管理计算机化己成为大势所趋。

2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产生的效益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系统的事实,并不能带给医院直接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没有直接的产生,但HIS对医院效益的影响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提高效率,节约优化人力

我们以门诊就诊人群为例,HIS的主要作用就是缩短就医的非医疗时间。一是可以提高各流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二是可避免差错及无价值重复现象的发生。在三级甲等医院中,门诊就医“三长一短”的现象既很普遍,也很难消除。根本原因就在于医疗资源(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相对缺乏和环节沟通不够通畅。因此,提高各环节的内部工作效率和环节间的信息流通效率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状况。

门诊划价收费电脑化是提高门诊管理水平的重要一环,它将门诊划价和收费合并,操作员录入处方,系统自动划价,打印收据,从而减少了病人排队划价次数,缩短了病人就诊时间,并减少了因价格调整而造成的差错。同时,还能堵塞人为造成的收费漏洞,使病人感到放心。

2.2加强控制,完善落实制度

医院是一个以医疗工作为主体,多种工作、多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的机构。医疗管理以及围绕医疗活动这个主体的其他管理,如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制度管理、财务管理、财产物资管理等构成了支撑医院正常运营的基本骨架。HIS系统着重解决的就是围绕医疗活动的财务管理(如划价、收费、结账等)、档案管理(如处方管理、病历医嘱管理等)、制度管理(人员权限管理、退费管理、发药管理等)、信息管理(统计管理、病案管理等)等各种相关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和效率的提高。

HMIS系统在管理上主要起着堵“跑、冒、滴、漏”的作用。有人估计,采用手工进行病人费用处理的医院,漏收费大约为10%左右,而且很多漏洞难以调查深入,只能根据相关人员的主观估计进行推测分析。

3HIS建设中的问题

HIS可以为医院的管理及其他方面带来很大的效益,但并非任何一所医院采取任何一种HIS管理软件,由任何一个公司实施,让任何人来管理都能达到相同的最佳效果。在现实中,许多医院在实施HIS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实施的效果不甚理想。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定位不准

这包括医院对其管理和适应能力的定位、对其自身需求的定位、对HIS功能范围的定位、对实施效果期望的定位、对实施阶段目标的定位和对HIS长期运行管理模式的定位等等,主要表现在“一步到位”的思想比较严重,以为签完合同就成功一半,医院只管软件使用,以致对HIS给医院管理、运行模式带来的变化(或者说是变化的要求)准备不足,节奏把握不当,没有把握好管理制度调整与落实的关系。3.2商品成熟度、服务规范性不够

尽管现在的HIS软件品种繁多,但由于我国医院管理模式多种多样,HIS不可能像ERP软件或财务软件那样即装即用。一些不成熟的软件产品带来的问题常常无法解决。加之服务不规范、工程质量缺乏保证,日常维护的服务难以及时和保证质量等,给医院信息化管理带来难度。

3.3人才培养被忽视

医院无论是在HIS的选择、实施还是日常使用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自身技术力量的配合。这既涉及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也涉及医院管理技术。熟悉医院业务和管理,并能熟练运用有关计算机技术的人才是医院成功实施HIS至关重要的因素。这种人才很难直接由学校培养出来,也很难在闲置人才市场资源中寻找,选择合适的人进行培养,同时注意梯队建设,是保证HIS应用长远发展的关键。但在医院中,由于这类人员不是临床一线工作人员,重视程度往往不高,在经济待遇、学习培养等方面容易受到忽视,其结果或是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或是留不住高素质的人才。

4HIS建设的改进措施

4.1全面规划,分步实施

系统规模的大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大则可以包罗医院信息处理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种类型的信息(病人的财务信息和医疗信息;医院职工的财务信息、人事信息和业务信息;医院管理的各类综合信息;各部门的部门管理信息等),同时信息的媒体可有文字、图像或语音。小则可仅限于某几个部门,解决一两个实际管理问题。大而全固然很好,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但如果脱离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大而全的规划往往导致浪费和失败。因此,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注意全面规划,分步实施。

医院信息论文篇6

1网络安全

在网络规划初期就要考虑到网络安全。我院网络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整个网络划分为外网与内网两部分,内、外网完全隔离,并配有防火墙。网络采用三层智能交换,根据部门、功能不同划分若干网段,既便于网络管理,又减少网络冲突,确保各VLAN数据的安全。网络综合布线时,每条线路都多冗余一至二条传输介质【1】。为每个汇聚点的交换机都安装UPS。关键部门有备用线路。

2服务器安全

服务器在信息系统安全运行中起着主导作用。为保证数据库不发生故障,我院信息系统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份磁盘阵列的模式。两个相对独立的应用在两台机器同时运行,当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另一台服务器能在短时间内将故障服务器的应用接管过来,从而保证应用的持续性。

服务器由专人管理,定期更换操作口令,严禁任何人泄露操作口令。定期检查系统日志文件以及关键配置文件,建立安全事故的报告与响应制度并严格实施。同时建立完整的设备故障及处理记录。【2】

3容灾备份

无论信息系统设计、维护得多科学合理,故障的发生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考虑备份容灾方案。我院建有异地容灾机房,备有应急服务器及存储,通过远程镜像,将机房的数据以完全同步的方式复制到异地数据备份中心,对数据库实时地进行异地备份,保证数据与中心服务器的同步。当主机房双机服务器或阵列出现故障时,系统能顺利转移到应急服务器上运行,所有用户的使用方法保持不变,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4客户端管理

客户端包含着用户能够直接接触到的信息、资源,也是访问信息系统的一个入口,对它的管理和使用不当也会造成信息的丢失或损坏【3】。对内网内所有客户端都不装软驱、光驱。在各客户端都安装桌面管理系统,不仅可对网络行为、各种操作进行实时监控,而且可以防止移动设备非法接入内部网络。通过虚拟桌面、进程的黑白名单,可以限制非法操作对系统的影响。桌面管理还提供设备资源登记及硬件设备(硬盘、CPU、内存等)变化报警、进行内部网络连接阻断等功能。

5病毒防护

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随之产生的病毒、木马等危害因素也是如新月异,对信息系统的造成很大的威胁,对此,信息系统必须做到以下防范措施:首先需要提高医院医护人员的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其次是安装高可靠性的正版杀毒软件以及防火墙,定期升级病毒库、定期扫描查杀。第三是加强网络客户端管理,采取内外网完全隔离、客户端卸除光驱、禁用移动设备等物理手段切断病毒传播途径,进行病毒防范。

6信息安全机制

医院信息论文篇7

[关键词]统计信息管理医院现代化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国内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统计信息工作为医院高层制订和完善医院规划、目标考核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已成为当今医院管理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新时期下,医院统计信息管理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而医疗事业要得以长足的发展却又不可避免地触及这一领域。因此,如何充分认识医院统计信息管理工作的现状、如何充分发挥医院统计信息的职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医院统计信息管理现状

目前,医疗服务体系中的统计工作正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其内容、范围及服务对象均有较大的拓展和延伸。医院统计工作是实现医院内部发展的必要渠道,但统计工作现状却不尽人意,远不能满足医院现代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的需要,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1.医院统计专用程序体系相对落后。随着科技信息产业的发展,统计系统得以更新和完善,但医疗统计报表的固定模式和单一统计指标不能满足医院医疗管理的多层次需要。统计指标程序体系不完善,势必影响医院全方位、立体化统计数据的展示,容易误导医院高层决策。同时,国内医院的统计程序大都停留在单机运行和手工操作阶段,使一些医院信息系统数据无法直接提取利用,统计人员需要重新进行抄写、计算、录入,这就造成了医院人力、物力资源不必要的消耗。

2.医院统计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尚未得以充分认识。现阶段,大部分医院的领导者认为统计只是简单的数据汇总和统计而已,是一项可有可无的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辅工作,却忽略了对数据信息的有效利用,将统计科室其归类于后勤部门,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舍不得投入,导致使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和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MIS)的医疗卫生机构非常少,大大降低统计人员的主动性。

3.统计数据检验方法匮乏造成医院统计数据的失真。国内医院统计数据收集模式不相同,各科室按日或按月定期报送,统计人员再按其所报数据进行录入整理。但所报送数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却缺少相应的检验措施,而个别临床科室为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出院病人人均费用,对住院时间较长的病人采取“假出院”的方式,让病人中途结帐出院,再次办理入院手续,人为增加医院出院病人数量,造成统计数据的失真,降低数据的可信度。

4.统计队伍人员配备不合理,整体素质相对偏低。据不完全统计,医院统计人员大部分并非专业出身,知识贮备陈旧,医学统计理论匮乏,卫生统计专业技术人员更是少之又少,对统计工作获得的大量数据只能说“是什么”,不能回答“为什么”,由于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又长期处于较封闭的环境中,以致于对统计信息缺乏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跟不上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

二、加强医院统计信息管理的有效途径

新时期,医院统计工作要适应医院的深化改革,是统计工作改革的重点。医院统计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提高医院统计工作水平,充分发挥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职能。

1.加大医院统计信息管理的硬件和软件的投入,提高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医院管理正处于高度信息化时代,医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使统计工作的基础性地位更加重要,医院领导应重视统计工作,将其列入医院管理体系,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不断改善统计工作条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统计信息系统,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预测的整体功能,以更好地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增强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加强医院统计信息管理,必须从单一业务分析向全面综合分析转变,建立一套与医院管理、医疗、经济运行相适应的指标体系,形成统计数据分析成果,使决策层对医院情况全方位把握,将医疗质量统计、医疗效率统计、社会效益统计有机结合起来,运用比较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成本性态分析法等手段强化成本效益的分析,建立起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三位一体的指标体系。

3.制定可行的统计数据核查体系,把好统计信息质量关。统计的生命在于数据的准确性。制度不健全、统计口径不统一,势必导致医院统计数据误差,影响统计分析的结果。因此,要完善内部统计制度,健全各种原始登记、台帐和报表制度、规范统计工作制度、统计监督制度、统计周期数据普查制度,提高统计工作规范化、统计分类标准化、数据处理现代化水平。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监督核查,强化临床、医技等业务部门对统计人员的业务指导,规范数据采集点的数据质量,确保采集数据准确无误。

4.明确统计信息管理的重要作用,健全医院统计工作机构。目前有些医院没有单独设置统计机构,由兼职人员负责统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统计工作,影响了统计作用的有效发挥。通过设立一个统计机构,对全院各项业务统计工作实行汇总、组织、指导、协调、监督,有效地实现统计工作主体明确化、统计职责具体化、统计工作责任化。

5.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搞好统计工作归根到底要靠专业人才,需要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统计人才。统计人员必须严格贯彻《统计法》,遵守统计工作职责,拓宽知识面,掌握与医院统计相关的多学科知识,熟悉统计业务,掌握一定计算机知识,增强统计服务意识,能根据管理需要分析统计资料,调整统计项目,灵活运用统计方法,满足不同需要,认清当前形势,不能被动等待,应积极地去面对问题,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为医院管理服务。

总之,在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医院统计信息管理将面临层出不穷的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关注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开拓创新,将统计工作与医院现代化管理密切联系起来,实现统计信息规范化、标准化和资源共享,大大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工作的效率,为医院的现代化管理和稳步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医院信息论文篇8

病案信息是医院档案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医院正常运转的工作基础,随着国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病案工作已引起了各级各类医院的普遍重视,病案管理已从原来的单纯服务型向学术型、经营型、社会服务型转变。

1.1病历档案是医院管理的信息库。病历档案记载了每个病人的疾病情况、诊疗方法和效果,是临床实践的全部原始记录,也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信息资料,是进行科学管理和医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也是医院医疗业务统计的主要原始资料之一。

1.2病案档案是医院临床教研工作的活教材。一份内容完整的病历档案,是医生对病症正确诊断和决定治疗方案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病人的病情存在许多相似或相近的症状,特别是一些疑难杂症,这就需要参考过去的诊治资料。通过对病历档案进行分析,综合分析病情,才能研究制定出更加完善的诊断治疗方案,使诊治更加合理,疗效更加明显,从而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

1.3病案档案是医疗纠纷处理、伤残评定、诉讼案件调查的重要法律依据。病案档案可以为医疗保险提供真实的信息,是保险理赔的可靠依据。在解决医疗纠纷方面,它可以实现全面地反映病人住院期间的就诊情况,成为保护病人、医生和医院利益的重要记录。在处理各种肇事、事故和伤残鉴定时,必须根据病历档案来做检查分析,才能推断出责任之所在。

2强化病案的管理力度

2.1增强法律意识。现代的病案是一种重要的举证依据,它真实记载患者诊治疾病过程的及时性、完整性、科学性和逻辑性,只有按照病案书写规范记录,在作为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举证材料时,病案才能客观平等地作为支持或否定的证据材料被法院所采用。所以,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预防医疗差错与医疗事故的警觉性和责任感。

医院信息论文篇9

1传统流程存在的弊端

过去十年,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基本上都在练“内功”,它的服务对象只是针对医院内部的医护人员,或者与之相关的药品、设备供应商,与医院结算的银行、医保中心做信息化,却没有开发医患关系中的另一核心,为患者就诊过程实现信息化,以致于患者无法体会到医院信息化所带来的变化。

2连接患者社交网络的设计架构

社交网络服务(英文:SocialNetworkingService,缩写:SNS)主要作用是为一群拥有相同兴趣与活动的人创建在线社区。这类服务往往是基于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各种联系、交流的交互通路,如电子邮件、实时消息服务等。医院信息系统模块与患者的社交网络连接起来,构建一套新的患者移动服务系统,可有效地实现患者与医院诊疗信息的实时互联互通,及时加强医患互动,有效缓解医患矛盾。笔者以佛山市中医院的实际应用案例,报道如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构建一种全新的移动互联网下的就诊模式。

3流程改造分析

医疗就诊传统流程中的三个最耗时环节:排队挂号、排队交费、排队取药取检查报告,是大多数患者表现在看病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烦燥情绪的环节。采用微信服务号的接口功能,与医院的挂号、分诊、医生工作站、收费、取药、检查治疗等原有的业务功能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医院与患者间的诊疗信息及时互联互通,并及时为患者推送就医指引信息和报告结果,结合全流程的闭环数字化处理,以往需要排队一两个小时的多个环节,可瞬间在几分钟内完成,大大缩短了整体就医时间,有效缓解三长一短的看病难问题。新旧流程对比效果。目前,我院开通的微信服务功能,包括了患者来院就诊前后的全流程环节。

二改造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从佛山市中医院的实施案例分析,要在原有医院信息系统中接入患者的社交网络移动服务,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接入患者社交网络的安全性

医院信息系统内含有患者的各类诊疗和费用信息,保密性要求非常高,因此将其连接社交网络前,必须充分考虑业务流程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问题。在实施过程中,除硬件上使用传统的网闸或防火墙、VPN等网络安全设备外,软件设计上,可考虑采用中间件技术,屏蔽底层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的差异,为应用系统实现高性能、高可扩展性、高可靠性保障,对源数据进行转换、压缩、加密等处理,使信息在流转过程中更安全可靠,用户更放心。

2医院原业务流程的个性化改造

目前微信等社交网络提供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医患信息互动的及时性和费用支付上。如要在诊疗过程中发挥其功能的最大化,必须紧密结合医院本身业务流程相关的信息系统。例如,在微信上挂号支付完成,确认和下一步指引信息必须通过医院内部的挂号系统向微信服务器发送。同时,医院内的分诊系统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排队叫号策略。在诊间医生工作站就诊、支付、取药、检查、治疗等每个环节,要根据医院原信息化程度与微信平台做个性化的对接和改造。

3新模式下要注意的问题

3.1通过微信挂号是否会给“黄牛党”可乘之机?挂号机制中必须制定一些约束条件去防范“黄牛党”无止境的占用医生号源。例如:可对每个微信用户,每天和每月限挂N个号(包含预约挂号与当天挂号)。为保证部分幼小或老年人现场挂号的就医习惯,还可为现场挂号窗口保留一部分专家号源。

3.2通过微信支付后,是否还需要打印发票?药房取药或医技执行使用何凭证?简化流程,节省时间,方便患者的新模式设计理念,通过微信支付后,应支持不需打印发票功能(针对需要发票的微信患者,系统必须支持窗口补打发票)。即就诊环节能支持凭医疗卡或微信验证码去取药、检验、检查和治疗等。

3.3微信支付就诊费用后,患者如需退费,系统如何处理?看病行为是复杂的,退费情况在就诊过程中会经常发生。因此在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这个环节的处理。以前退费流程,医院的处理办法是凭发票退费。通过微信支付就诊费用后,可考虑凭个人就诊卡或微信验证码信息,前往人工收费窗口补打发票,然后按旧流程退费。采用新的业务模式,必然会产生各种新问题,不可能一一列举。在实践中,可根据各个医院的实际情况,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案,为患者提供简便、快捷、安全的就诊流程。

三未来规划及设想

医院信息论文篇10

摘要:文章指出,建立现代化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推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关键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国家新一轮医改政策的出台,势必对现有的医疗体制模式进行新的改进,而医院是一种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急救为一体的综合型的公益性机构,担负着对人民群众“救死扶伤”的责任。因此,面对新一轮的医改形势,医院应该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实行医疗绩效原则,进行优化组合,形成强大的团队合力,充分发挥和利用人力资源的效能,建立人力资源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对医院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行政后勤人员,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是医院工作的管理者,是医院的后勤保障,也是医院卫生产业化的主体。人力资源管理是医院的保障系统,保障又不能仅限于满足医院正常的工作需要,而更重要的应该是适应医院发展潜在的需要。因此,医院管理人员应该思考如何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比例关系和合理的智力结构、建立动态发展和人员流动原则,医院人力资源的编设一经核编定岗,应保持相对稳定。合理的人力资源编配,必须在人力资源流动中才能实现;实行医疗绩效原则,建立较为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进行优化组合,形成强大的团队合力,充分发挥和利用人力资源的效能,建立人力资源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是医院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之路,也是医院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归根到底都是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管理,都是要求医院人力资源进行定编、定岗、定员,医院人力资源配置优化是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前提与基础。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科学技术,作为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既要懂一定的医学专业技术,又要懂适合医院发展的管理知识。现有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还留有很重的计划经济痕迹,仍然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和手工管理阶段,现要把人力资源提高到作为医院的战略性资源层面,来通过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合理规划人力资源,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改革。把传统人事管理的以人员管理为主的模式转到现代人力资本和资源管理与开发上来,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制度,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建立起适应单位特点、符合岗位要求的“三定”方案,确保人力资源得到最适合的岗位、职务和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而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的关联是非常紧密的,因此建立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迫在眉睫,实现山西省医疗卫生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是目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突破,建设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化,通过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来建立全省医院员工的人员档案管理、日常管理、人员招聘、绩效考核、培训、工资、保险、退休、调动等功能,从而对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实现全省范围内各医院人力资源的统计、汇总工作,用以指导各大医院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加大医院用工的规范管理力度,合理配置各医院人力资源情况,建立全省医院员工电子档案,加强劳务收入、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培训技能等基础管理工作,改变目前传统的医院用工管理模式,提高医院人力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促进医院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总体素质的提高。系统需要建立以下功能模块:组织机构管理、人员信息管理、劳动合同管理、收入管理、保险福利管理、培训与技能管理、报表统计管理、即时文件管理等八大功能模块。系统的主要服务对象包括各市卫生局、医院的人事科等管理机构。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将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有机结合,使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能够从繁冗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应对自如。 实现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