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经济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6 14:20:52

镇域经济论文

镇域经济论文篇1

(一)农村城镇化的内涵

农村城镇化,是在一定的集聚区域中,以小城镇和乡镇企业为依托,农村就业方向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型过渡,居住场所从传统的农村地域,向新型城镇地域迁移的过程。城镇化的标志是:在充分保证社会对农业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逐渐缩减农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例;同时,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需要有相应政策的扶持,以助其比重稳步上涨。农村城镇化的理想效果,是双向互动的。既是包涵着农村的资源、资金、劳动力向城镇方向流动、集聚,也意味着城镇中先进的生产技术、信息和人才,向农村方向的渗透和扩散。

(二)农民和土地间的关系问题是核心

在农村城镇化发展道路中,必然会涉及到土地征用方面的问题。毋庸讳言,现下的土地征用制度,确实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国家性质,规定了土地的部分权利属于农民,而真正掌控土地这一最大资源要素的是我们的国家。当然,平等的占有土地资源要素,是土地利用合理化的必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有效保证了农民能够拥有自己的一份土地。土地的使用从高度集中到高度私有,有力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土地问题。在土地制度的深化改革中,政府相关部门应当警惕一些农民由于资金、农机设备等要素的缺乏,将手中的土地出售。避免在城镇进程中,出现像拉美国家的“贫民窟”现象。

(三)城镇产业的发展

工业化是对供给环节的保障,而城镇化则保证了需求,二者的有效互动,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必须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低耗、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中国的广大中小城镇,在承接发达地区的转移产业的同时,必须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创新发展,开创且善于应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具体来说,劳动密集型产业,确实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反之,农民增收为乡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带动了周边小城镇企业的繁荣和发展。

(四)注重小城镇发展和城镇化的质量提升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在观念和行动上的与时俱进。首先,在认识上需要意识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绝不单纯是城镇面积扩大、城镇人口增加。取而代之的是,要以切实改善民生为目的,注重城镇化进程中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从农村向城镇的变化,更实际的是人居环境、就业方式和社会保障方面的“现代化”,让居民离土不离乡,找到城镇化带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二、县域经济发展定位

正所谓见微知著,我们通过对一个县市的范围内各项指标的了解和掌握,就能够对国民经济活动的各项指标有一个基本了解。可以说,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县域经济的发展带动。所谓县域经济,是指一种以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和空间为范围,统筹经济、社会的各种资源,形成的具备开放性、多元化特色经济。一般来说,县域经济的发展都是以县城为中心,以小城镇为联系纽带,以广大农村为腹地,着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及乡镇企业,力图实现城乡一体、工农并进的发展。

三、促进县域经济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承载是大小城镇,它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基础动力;另一方面讲,城镇化的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腾飞的启动设备。当前,我国的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环节中,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就其具体表现来看,问题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城镇规划的布局存在不合理之处,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时时发生;二是城镇企业生产规模小,且分布不集中,导致工业所起到的支撑、带动作用不明显;三是在城镇化进程中,相关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困难重重。针对上述问题,实现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对症下药,科学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科学规划城镇发展

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是城镇化之路顺达、成功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第一,需要加强培养组织部门成员的科学规划意识,决策中要持有慎重、严肃、负责的态度,注重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争取以高明的规划设计为带动,走好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性第一步。第二,正确的规划,需要进行多方面衡量,充分考虑到人口规模、区位条件、资源状况等影响要素,严格遵循市场运作规律,科学、有效提高城镇有特色、有优势、看长远的竞争力。第三,城镇化建设之路并非一蹴而就,要注重规划的适度性、协调性。城镇建设规划一方面应该与时俱进,体现地方特色,突出时代感和文化底蕴;另一方面,需要注重人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关注居民的幸福生活,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实现共进。最后,对于规划的制定,要广纳贤言,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听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并慎重决断。制定好的规划,既要严格执行,又要在施行过程中进行科学慎重的反思与调整。

(二)改革完善相关体制制度

目前来看,要促进国家县域经济与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对制度和政策环境的优化是刻不容缓的。一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依据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应把社会保障覆盖面尽快扩展到全体居民,这对于解决广大农村人进城务工时,各项权利得到有力保障。二是户籍制度的改革。逐步实现现行的户籍制度由身份证管理制度替代,是户籍改革制度的亮点之一。这一改革,将取消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旧式管理模式。户籍制度改革的创新,是具有历史性重大意义的。它降低了农民进城的门槛,在劳动就业、福利补贴、子女就学等各个方面都享有与本地城镇居民一样的待遇,更加公平。三是施行有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承包地管理制度。依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例如,允许进镇的农民保留其农村承包地的使用权,或允许其将土地使用权进行有偿转让,帮助农民提高财产性收入。

(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政府外地企业、人才引进、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就地取材,培育和扶持当地市场前景较好、低投入高产出、技术含量高的大潜力企业。突出对主要企业和著名品牌的栽培,创新经营机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产业的区域化布局持续优化,加快县域经济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四、结束语

镇域经济论文篇2

这篇文章讨论了一种解决重庆地区乡镇现状脏乱差十分有效和可行的问题。该文章首先对重庆地区乡镇的现状“社会概念和地位”“人口”“经济”“生态”进行分析和归纳,给出乡镇的发展和定位。接着讨论在实际的情况下遇到的常见问题,引出“生态发展、经济性发展”等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及从区域的背景、对区域的分析、和基地的现状、规划的前提和规划后的现状进行讨论。最后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建设的原则,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关键字 概念 背景分析 因地制宜 经济 社会 环境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 A

为适应重庆市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加强和规范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活动,改善村镇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镇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乡镇的位置、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村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交通布局及村镇基础设施以及其它各项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的配置等。 建制镇和集镇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建乡镇的性质定位和发展方向,人口和建设用地发展规模,居住、工业、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和功能分区,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等。

一、重庆市乡镇环境概况及社会定位与作用

1.1含义

乡镇,我们直观理解,就是乡村和镇。也可以理解为比较小的市镇,介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也泛指较小的市镇。乡镇是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也是城市乡村这两大组织形式以点为主在空间分布上的过度地域。是县级以下农村区域里,以经济、交通、教育、医疗等为中心的区域。有独立完善的行政、司法、卫生、教育等部门,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

1.2社会定位与作用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在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乡镇政权是国家政权体系的基础环节,承担着管理辖区内乡村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职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和执行者;乡镇政权处在国家行政管理的前沿阵地,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与广大农民群众直接面对,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在农村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桥头堡。当前,乡镇政权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农村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

二、乡镇改造与规划的必要性

全市幅员总面积822.69万公顷,而农村占地面地达到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几。要加速农村现代化,乡镇的的发展在我国城镇加速进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乡镇的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由于乡镇是乡村城市的过渡地带,这种过度地带的特殊性,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农村,但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城市社区管理和政策上往往就出现了盲区,因此成为了一些社会问题比较集中的地区,同时也是城市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棘手问题之一。乡镇作为农村和城市两种社会形态结合的地方,也是城市规划,生态景观最特殊也是最薄弱的区域,只有在这种城乡结合的乡镇,实现了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的和谐。正由乡镇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觉定了对乡镇的综合环境整治与规划。

三、重庆区域乡镇的背景现状与考察

3.1区域背景和政治条件

重庆地处我国西南区域,紧邻四川盆地东部,是丘陵山地的集中区域,由于山地的地形制约,平地较少,再加上河流水系分割,乡镇规模的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城镇空间体系呈现出小城镇的优势局面。从目前看来,首先重庆地区山地地形复杂多样、小气候丰富多变、交通条件落后、文化经济落后。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的结合体,农村地域广阔,农业人口众多;其次重庆市区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以及民族文化;最后,重庆是一个工业化城市,是中央直属直辖市,在政治和经济上,对乡镇区域改造与建设有更快捷的实施条件。加上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统筹发展,并以重庆市区域为改革规划试点,国家和地方政府也为乡镇建设和新农村制定出一系列的政策和建设条件。这为重庆地区乡镇综合环境和城市建设提供了优质可行的条件。

3.2重庆乡镇发展现状

重庆乡镇地域环境复杂,各种文化景观多样、资源丰富,但交通条件封闭、建设条件艰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与长江中下游以及沿海相比,重庆地区乡镇的建设和发展人还有很大的差距,景观现在重庆地区乡镇发展较快,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1、各个地区乡镇的发展不平衡,分布也不合理,受地形、地质、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重庆比较适应乡镇发展的是渝西地区,应为地势较平,交通等条件较方便,乡镇分布也比东部密集。

2、乡镇的规划滞后,文化内涵体现不充分,地域特色逐渐消失。

3、乡镇的功能不完善,基础设施发展落后,某些乡镇公共基础设施极度落后。产业特色不明显

4、乡镇生态环境薄弱,地形复杂,建设难度大,交通困难,观念保守,经济落后。

四、重庆地区乡镇规划设计策略

4.1、规划与改造设计原则

1、生态为主的原则

重庆的地形复杂,人为活动和自然条件相互制约,因此在规划改造中必须遵从自然,在自然环境的制约中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在渝东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比较敏感,人为建设活动易引起上体滑坡、冲沟和泥石流,给乡镇安全带来威胁,笔者认为在对区域性规划中首先是生态安全。比如在选地和利用,道路交通系统、居住、工业的整体布局,基础设施的布置和防灾等各个方面。

2、遵循地域气候条件的原则

气候环境对乡镇的规划改造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前文已分析出重庆地域环境的复杂,生态环境敏感,地形与气候也是有必要的联系,在规划中,要遵循生态的重要条件也必须考虑气候的因素。首先,在规划改造中,既要考虑通风效果,又要考虑夏季湿热多雨,要根据场地地域综合要素来选择布局方式。再次,结合重庆自然地形、气候等特点进行群体优化组合,创作环境与建筑一体的空间环境。

3、以人为本原则

重庆乡镇因地形的限制,很多内部交通还是以步行为主,完善乡村到集镇的公路交通,注重对人的关怀,体现场所精神,体现政府的人文关怀,建造舒适的人居环境。

1、文化传承与文化多样性原则

重庆是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且地域文化形式多样性,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浓郁,根据不同文化地域,打造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从而体现出重庆的多姿多彩的文化特征,在这种文化历史和民族文化背景下,从我们的环境建设上得以充分体现,有利于文化的总结、传承、发扬。

4.2、合理定位

重庆地域的每个乡镇的自然资源和发展优势都不相同,因此,在确定发展性质时,首先要对其地形、气候、交通、人口、经济及现用地等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不同特点和要素确定乡镇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目标等。按照统筹规划、重点突出、示范带动的原则建设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乡镇,促进乡镇从数量向质量转变,逐步向综合服务型、农业服务型、旅游服务型三种类型转变。

4.3、道路交通的统筹

基于前文对重庆地区地形分析,重庆地貌特征明显,山地较多,地势起伏较大,对道路的组织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在地质方面,地表也多为泥岩和页岩,在各种外部因素的诱发下,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环境灾害,影响道路的布局设置。因受诸多条件影响,道路交通规划应依山就势,体现山地特点,多呈自由格局。

结语

总结全文,得出以下认识:

论文秉承文化论和系统论的观点对重庆区域乡镇的规划改造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和讨论,强调地域文化发展的动态性、相对性特征,再现地域生活场性的有效价值,塑造有归属感和富于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的基本途径。

论文在基于地域性规划与改革的概念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从地域规划原则、地域的文化体现、合理定位、地域性景观的构建及公共设施和场所精神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初步讨论,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

第一,规划改造要与文化紧密结合,建立文化特色,要注重文化传承和发扬。

第二,与现代经济同步,现代经济等发展要求确立规划改造迫切实施的必要性。通过现代化和生态技术的运用,首先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第三,在规划设计与改造中,要回归自然,与生态结合,合理的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使人与环境和谐共处。

第四,创造富有地域特色,充满场所感的空间,环境要与当地居民相融合,乡镇的规划改造根本上就是维护社会关系,和对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的尊重。

参考文献

黄光宇山地城市规划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6

王纪武著,赵万民主编,人居环境地域论【M】――以重庆、武汉、南京为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黄光宇,山地城市规划与设计【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赵珂,王晓文,川渝山地小城市传统形态【J】, 重庆大学建筑学报,2004/9

陈英,山地小城镇地域性规划设计初探【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镇域经济论文篇3

[关键词] “景德镇学”;区域品牌;影响

区域品牌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用以反映该地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的行业、产业或产品系列,是该地域的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表现。区域品牌不同于企业品牌:企业品牌是由独立的企业为了在市场中获得核心竞争力而创建的,而区域品牌的形成是无数区域内企业产品品牌经过长时间的共同努力的结果,区域产业品牌是区域内企业产品品牌精华的浓缩,具有更高的价值和持续的品牌效应,是一种弥足珍贵的无形资产。作为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产物,实践证明,区域品牌所具有的集聚效应、外部经济效应和品牌效应,可以有效地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增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和丝绸、茶叶一样,瓷器曾经是中国的象征。陶瓷是景德镇称都之源,景德镇因瓷而得名,也因瓷而出名,形成了一个集地名、产品名为一体的区域品牌。“中国瓷都”的称号曾经让这个城市“独领风骚数百年”。然而在市场经济时代,景德镇陶瓷产业由于没有抓住经济体制转型的大好机遇,顺应市场和环境的变化,其高档陈设瓷的市场份额不仅急剧降低,而且日用陶瓷在市场上也逐渐丧失了竞争优势。一个千年老字号区域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节节败退、衰落,景德镇陶瓷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此,本文试图从“景德镇学”及其构成体系与研究范畴入手,研判“景德镇”构建对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建设的影响,旨在以学科建设视野来探讨景德镇陶瓷区域品牌建设,以重振景德镇陶瓷产业,重振瓷都盛誉。

一、“景德镇学”及其构成体系与研究范畴

郭沫若曾作诗“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在景德镇这块因烧造精美瓷器而置镇的著名的土地上,两千余年瓷魂窑火所淬沥积淀而成的文心血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王能宪,2005)。然而在既往对景德镇、景德镇陶瓷研究史上,实践经验与理论视野兼具的研究者并不多见,把景德镇或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作为一门学问、一门学科开展研究的几乎没有,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陶瓷文化研究的深入与推进,与“景德镇”在历史上、在世界、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十分不相称。建构“景德镇学”,这一学术构想的提出,被认为高屋建瓴,史无前例,对弘扬景德镇陶瓷文化,弘扬中国陶瓷文化,弘扬中国民族文化,举足轻重。

那么,何谓“景德镇学”呢?

“景德镇学”是以景德镇陶瓷为缘由和主要研究对象,以哲学和艺术、历史、经济、科技思想为深刻背景和依托,运用综合的研究包括现代的科技手段与方法,研究景德镇陶瓷泥做火烧与销售、消费过程和各个环节中所呈现及反映的材质文化、工艺文化、装饰文化、器物文化、制度文化、传播文化、历史文化等,以及所积淀和反映的哲学思想、器物思想、科技思想、经济思想、艺术思想,并进而拓宽至研究生活方式与文明史、文化史等内容,并由此提升至研究和挖掘出景德镇陶瓷在人类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乃至揭示出人类生活的一种文化样式和美的生活方式。

可见,“景德镇学”是一种多学科的综合性的研究,其研究内容和范畴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具体包括:

1.“景德镇学”的学术构想、体系架构与价值体系研究。主要阐述“景德镇学”提出的背景、目的、意义及研究对象、范畴与方法等方面内容,揭示其架构体系与价值体系。

2.景德镇陶瓷与中国哲学思想。主要研究景德镇陶瓷生产器型、装饰、功能所蕴含和体现的中国哲学思想,尤其是陶瓷工艺和哲学思想。

3.景德镇陶瓷与中国文化和民族艺术。主要从景德镇陶瓷与宗教、神话传说、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文学、哲学、民俗及建筑等关系入手,研究景德镇陶瓷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景德镇陶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4.景德镇陶瓷与中国民族审美思想和审美情趣。从景德镇陶瓷四大传统名瓷与景德镇陶瓷“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风格入手,研究其与中国民族审美思想与审美情趣之间的关系,研究独特的景德镇陶瓷的器物美学。

5.景德镇陶瓷与中国人的生活及其生活方式。从景德镇陶瓷的材质、工艺、装饰、造型、风格和样式、器型、功用等多方面,探讨景德镇陶瓷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之间的相连关系。

6.“景德镇学”与“景德镇”品牌。从“景德镇学”的价值体系入手,阐述“景德镇学”与“景德镇”品牌之间的关系,进而凸显“景德镇学”对“景德镇”品牌提升的重要意义。

7.景德镇陶瓷文化精神与“景德镇之魂”。自古至今,景德镇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汲取他人之长,并加以融合,积极创新,从而呈现“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盛况,形成“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的面貌,形成了景德镇陶瓷文化延续千年不衰的辉煌。千年制瓷历史概括出景德镇陶瓷文化精神——创新,创新即景德镇之魂,并用创新的精神,千年不断创造出新的品种、新的造型、新的技法,不断创造出至精至美的瓷器以满足世人物质的和审美的需要。

8.景德镇区域发展与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陶瓷是景德镇立市之本,称市和兴市之源,“瓷业兴,百业兴”。重点研究景德镇区域与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的关系,并从历史的角度阐述陶瓷文化遗产对景德镇区域的重要影响,陶瓷文化遗产的继承、保护、开发应遵循的若干原则以及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9.景德镇陶瓷文化与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关系。把景德镇陶瓷文化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去研究,在全球文化同质化现象日趋普遍的情况下,景德镇陶瓷文化如何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并且在吸取他人所长的基础上,更加彰显民族文化特性,系统论述二者之间的关系。

10.景德镇地域文化。主要研究“景德镇”得名由来,景德镇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景德镇地域文化与陶瓷历史文化的关系等内容。用艺术人类学、地域文化学的观点和文化地理学等的观点,研究景德镇地域文化。

11.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在系统研判中国各地名窑与名品的基础上,从材质、装饰、造型及烧成等诸多方面,研究景德镇陶瓷的演进史和景德镇陶瓷文化史,并探讨各阶段所呈现的特征。

12.景德镇陶瓷材质文化。主要从坯体的构成,釉的种类与组成及装饰工艺等角度,研究景德镇陶瓷材质的特殊性及其表现力,进而表现其特有的科技史与科技思想。

13.景德镇陶瓷装饰文化。主要从青花、古彩、粉彩、颜色釉和玲珑等装饰表现手法,以及纹饰入手,详尽地探讨景德镇陶瓷的装饰文化及其特征。 转贴于

14.景德镇官窑文化。主要对官窑的形成和特征与管理模式及其历史地位进行研究,揭示官窑文化对景德镇形成瓷都地位的主要作用和深远影响,以及对当代景德镇陶瓷创作和管理的启示。

15.景德镇陶瓷经济史。运用现代产业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从中、微观层面对景德镇陶瓷经济史,在历史中寻找突破与启迪,进而振兴景德镇陶瓷经济。

16.景德镇陶瓷创新研究。以历史为主线,系统探讨景德镇陶瓷艺术创新在景德镇文化发展上的地位与作用。

17.景德镇民窑文化。主要就景德镇不同历史时期的民窑和民窑文化进行系统研究,揭示民窑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与景德镇官窑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探寻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各自对形成景德镇瓷都地位的作用。

18.景德镇陶瓷工艺文化。主要从陶瓷生产方法和生产过程出发,系统探讨景德镇坯、釉用颜料的开采与加工,坯体成型、窑炉结构与烧成装饰工艺,凸现景德镇陶瓷工艺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19.景德镇陶瓷习俗文化。主要阐述陶瓷习俗文化的内容与分类及其特征,揭示陶瓷习俗文化与景德镇陶瓷生产、交易以及镇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等的关系。

20.景德镇陶瓷器物文化。主要从器物语言中,研究和诠释人们的社会生活、审美意识及时代变迁的轨迹,从陶瓷物质文化的研究中阐释陶瓷器物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器物思想和审美情趣等。

21.景德镇陶瓷作坊文化。从作坊的分类、布局、器具、功能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揭示陶瓷作坊的专业化、分工及其意义以及作坊在景德镇陶瓷文化中的地位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22.景德镇陶瓷建筑文化。主要从以坯房、窑房、窑炉为主的瓷业生产建筑以及商贸、行会、生活建筑为研究对象,揭示景德镇陶瓷建筑文化历史与建筑特色,研究和揭示景德镇陶瓷建筑文化的理念和构成方式及其规律。

23.景德镇陶瓷文献。从《陶记》、《天工开物.陶埏》、《陶说》、《景德镇陶录》、《景德镇陶歌》以及《浮梁县志》等古今陶瓷文献入手,阐述陶瓷文献对陶瓷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24.景德镇陶瓷与科技。对不同的历史时期,陶瓷生产中瓷土配方、色釉的开发、烧成温度、工艺技法等进行研究,阐明科技进步与景瓷独步天下的密切关系。

25.景德镇陶瓷的传播与世界影响。以“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为主线,探寻景德镇陶瓷的传播路线及景德镇陶瓷对世界的影响,展示景德镇所以称都的魅力所在,揭示“景德镇”这一世界级品牌的价值。

26.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研究,是随着景德镇陶瓷发展的轨迹而展开的,其研究成果是丰硕的,其研究方法也是多样的。因此,有必要对这个研究史进行研究,现实的研究需要从历史的研究中获得有益的借鉴,以不断创新研究方式与方法。

二、“景德镇”区域品牌提升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在世界各地提及陶瓷,人们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景德镇”。可以说,“景德镇”在某种程度上是陶瓷的代名词,其知名度和美誉度不弱于国内外任何一个区域品牌。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景德镇陶瓷经济发展缓慢,“景德镇”这一区域品牌受到了很大影响。甚至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其经济价值在逐步稀释至尽。为此,拯救“景德镇”,提升“景德镇”区域品牌十分重要。

1.区域品牌的提升有利于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理论上而言,区域品牌是社会公共资源和财富。区域品牌更加容易传播,传播力强,影响力大,通过政府行为打造区域品牌,可以大大地增加属地产品的附加值。如挂上统一标志的枫溪陶瓷产品在2006年广交会陶瓷展区的展厅里格外引人注目,高雅、时尚的外观设计和独具特色的工艺技术的各式产品,吸引着参展商的目光,使枫溪军团在本届交易会上取得了1.7亿美元合同成交额的可喜成绩,“枫溪陶瓷”这一区域品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2.区域品牌的提升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建设。品牌实际是一个沉淀的结果,集群是区域品牌的基础,而区域品牌的价值积累也有利于集群的建设。由于没有意识到“景德镇”区域品牌的经济价值,缺乏对“景德镇”区域品牌应有的重视和保护,导致景德镇陶瓷经济的发展遭遇发展的瓶颈。基于景德镇现有的陶瓷产业集群基础,着力提升“景德镇”区域品牌,无疑是景德镇陶瓷继续做大做强的最佳战略选择。

3.区域品牌提升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当前,国内外陶瓷业竞争十分激烈,就国内而言,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河北唐山、山东淄博、湖南醴陵、福建德化等新老陶瓷产区群雄并起,作为市场的一种调控,大品牌联合起来清理市场是一种市场的正常行为,并有可能形成新一轮的品牌重组。同时,由于能源短缺和部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造成了陶瓷行业的利润空间萎缩,部分大品牌称将价格战进行到底,促成行业性的洗牌,将部分劣势品牌清理出局。而且,区域品牌的提升势必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发展地区产业的手段之一。

三、“景德镇学”与“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关系

“景德镇”这块金字招牌陪伴了景德镇人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上千年了,但是无论是哪个领域的研究,都只局限于本领域,人们对“景德镇”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自己的知识领域,对景德镇的认识都是片面的、武断的,这犹如盲人摸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将从人文、政治、宗教、绘画、经济、审美等多个方面,去丰富和完善“景德镇”区域品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景德镇学”的研究就是“景德镇”区域品牌的研究。

1.“景德镇学”学术构想的提出,不仅填补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史上的空白,而且把景德镇纳入国际学术的大视野,促其和“红学”、“敦煌学”、“徽学”一样成为国际性显学。这将有利于我们从更多的层面去认识“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历史内涵、文化内涵;去研究“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发展历程、演变里程;以及在当前市场经济、全球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观念背景下,不断的对“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内涵进行丰富,提升“景德镇”区域品牌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发展“景德镇”区域品牌。

2.把景德镇区域品牌视为一种区域文化,以文化形态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全面地展示景德镇陶瓷品牌的内涵,而且立意高远,提升了景德镇陶瓷品牌研究的品位,对“景德镇”区域品牌研究具有历史意义的引领。

3.用文明史的观点,以大量鲜为人知、未曾面世的图片、实物藏品照片和首次公诸于世的文献资料,对“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进行考辨与研究,将景德镇地区文明的早期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样,将有助于加深消费者对景德镇陶瓷产品、对“景德镇”区域品牌的认知度。

4.以集众合力的形式,突破单一艺术背景下陶瓷研究的局限性,从人文、政治、宗教、绘画、经济、审美等多个角度,运用系统思维对景德镇地域陶瓷文化、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景德镇陶瓷材质文化、景德镇陶瓷工艺文化、景德镇陶瓷器物文化、景德镇陶瓷装饰文化、景德镇陶瓷制度文化等进行全方位研究,克服了陶瓷文化研究的艺术本位主义。摆脱以往的“闭门造车”的艺术创作,在产品设计、品牌内涵的提升等多个方面,为“景德镇”品牌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景德镇学”的构建对“景德镇”区域品牌提升的影响

1.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挖掘“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内涵。品牌代表了一种或一个系列产品的质量、文化、品质、社会属性、使用阶层等内涵,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有助于挖掘那些被当代人所遗忘、所忽视的陶瓷历史,挖掘“景德镇”区域品牌的内涵。如对《周礼·考工记》进行考究,可以发现,其中说到,“凡陶旖之事,髻、垦、薛、暴不入市。”意思是说,凡是陶人和旖人的成品,若有损伤、顿伤、破裂、偾起、不坚致的,不许出售。可见,中国古代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制瓷者对陶瓷制品的品质和品牌都十分重视。

转贴于

2.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总结陶瓷制作,尤其是景德镇四大名瓷的制作工艺,为制订现代化的日用瓷、艺术瓷的工艺标准提供积淀。在国外,无论哪个级别的品牌,都有严格的制作和生产标准,而这个问题在我国则不那么受到重视。所谓标准化,是经营上的标准化,是从原材料到产品到服务的标准化。比如温州的打火机,首先必须拿到这个打火机产品的国家标准制定权,按照国际化标准接轨角度,制定出标准来。这个区域品牌的标准应当是“以国际化为立足点,以产品质量、原材料管理、生产管理、销售服务、形象标识和人员培训的全面标准化为技术性支撑,以历史文化为重要内涵的”。

景德镇“集全国名窑之大成,汇各地良工之精华”,历史上曾长期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与其在制瓷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和领先是分不开的。所以,可以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总结陶瓷制作,尤其是景德镇日用瓷和艺术瓷的制作工艺,结合当前的生产流程和制作工艺,为制订现代化的日用瓷、艺术瓷的工艺标准提供积淀,同时向其他产瓷区和国外学习并引进先进技术,不断抢占陶瓷新技术的制高点,使古老的陶瓷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重新屹立于世界陶瓷之林,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的陶瓷生产和研发中心,再现“工匠四方来,器成天下走”的辉煌,进而重振“景德镇”区域品牌。

3.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为“景德镇”区域品牌的提升提供各种信息。“景德镇学”从人文、政治、宗教、绘画、经济、审美等多个角度,运用系统思维对景德镇地域陶瓷文化、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景德镇陶瓷材质文化、景德镇陶瓷工艺文化、景德镇陶瓷器物文化、景德镇陶瓷装饰文化、景德镇陶瓷制度文化等进行全方位研究,为“景德镇”区域品牌的提升提供各种资料和行业信息,这将有助于“景德镇”品牌在短时期内汇集全国乃至全球的陶瓷信息,加快区域品牌的建设速度。如在”景德镇学“的研究基础上,整合其他方面的资源,建立一个服务于整个产业集群的工程中心。这个中心是一个工艺设计中心与信息平台,是公共性的部级或国际级综合性工程中心,它有两项职能:建立权威性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设计、制定和定期修改各种相关标准;加强国际、国内最新工艺和设计技术、产品、市场和原材料信息的交流,并做好动态信息。

4.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规范行业秩序,促进“景德镇”区域品牌的良性发展。通过“景德镇学”的研究,我们发现:宋代以后,独特的官窑与民窑两大生产体系的形成,进而在客观上要求建立行规制度。到了明清时期,一些主要的陶瓷生产地、集散地普遍设立了行会组织和会所。从古代制瓷业的行规制度中,我们发现,古人很早就懂得利用行业组织和行规来协调行业生产经营中的矛盾,消除无序竞争,以保护业主利益,促进行业的壮大发展。所以,当前景德镇各级各类陶瓷协会都要制定完善的行业管理规章和办法,加强行业自律,维护陶瓷行业的竞争秩序。同时,协会要组织好陶瓷行业的产学研协调,引导本行业开发和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技术攻关、人员培训、技术交流,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打击侵犯本行业正当利益的行为。

参考文献:

[1]武跃丽.塑造区域品牌促进区域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3).

[2]胡大利,谌飞龙,吴群.区域品牌机理与构建分析[J].前沿经济,2005,(4).

[3]马永平.区域经济品牌何去何从?“陶瓷封都”与“区域经济品牌”的思考[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5,(7).

[4]李永刚.企业品牌、区域产业品牌与地方产业集群发展[J].财经论丛,2005,(1).

[5]陈和平.实施产业集群品牌战略,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J].科技创业,2006,(6) .

[6]夏曾玉,谢键.区域品牌建设探讨——温州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10).

[7]王能宪.为构建“景德镇学”[J].光明日报,2005-07-21.

[8]郑云云.“景德镇学”能否进入国际视野[J].江西日报,2006-09-16.

镇域经济论文篇4

【关键词】多点多极;增长极;全域发展

目前,仁寿县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大县向新型工业强县转型期,全县60个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之间的差距明显。2012年,文林镇由于地处县域经济政治中心,其GDP以129亿元而一枝独秀;镇因为有丰富的矿业资源,其GDP以72亿元紧随其后;而其他乡镇由于有的资源匮乏、有的交通不便、有的或是刚处于发展起步期,因此发展相对滞后,其GDP都在10亿元左右。所以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有必要培育和形成经济快速增长并能带动周边发展的核心区域。从而发挥该核心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核心区域经济模式的理论探索

核心区域经济作为一种现代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不仅表现为一个城市范围内资源的空间优化和工业化推进,以此促进经济高效率增长,而且还表现为多个区域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和经济协调发展,从而推进一地区全域化发展。这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关于“增长极”理论的实际运用。“增长极”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1950年发表在《经济学季刊》的“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佩鲁认为空间是一种“受力场”,只要在某种客体之间存在抽象的联系结构,就存在空间,因此,经济空间是“存在于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与一般意义上的地理空间不同,其着眼点是经济联系。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将佩鲁的观点进一步细化,将经济空间分为计划空间、均匀空间和极化空间三种类型。佩鲁的增长极是从极化空间的概念延伸出来的,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增长极理论使有限财力、人力和物力投入到最能发挥效率的地方,依赖增长极取得区域的快速增长和大规模效益。但是,打造极点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区域条件,进行有重点的发展。

因此,要明确核心经济区域是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引擎,是发展高端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载体,是生产要素聚集的洼地和自主创新的摇篮,是产城融合、文化多元、特色鲜明、宜业宜商宜居的现代新城区。是一种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高集聚经济,能推进一地区的社会分工和规模经济,实现更高的总体经济效益,并通过辐射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也是一种对周边地区具有强烈经济吸引力和经济辐射功能的高能经济,通过新区经济吸引和辐射的双重功能作用,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发挥集约化规模经营优势。它的空间扩张是城市发展增长极,而它的开发需要政府推动、产业拉动、区域互动。具体到仁寿县域经济发展来说,要做的就是根据规划要求,全力抓好仁寿区域全面布局的基础上,以点带线,以线促面,切实发挥好辐射功能和影响功能的作用,推进县域经济全面发展。

二、区域经济增长极的条件选择

新区建设的极化选择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增长极理论实质是典型的经济非平衡发展理论,在实际的应用中必须要具备较为广阔的市场、畅通的运输网络、发达的城市经济等社会经济条件。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实施增长极战略,必须要构建起相关的产业联系和空间联系,具备足够的规模经济效益,培育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产环境。因此,选择某个区域作为增长极来开发,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区位优势的选择。新经济地理理论认为,只有运输费用最小的区位才是能获取高额利润的区位。具有运输网络的便捷、畅通和安全的地区可以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输成本和市场信息获取成本,特别是交通节点的经济具有比较优势。因此,优越的地理位置、适宜的居住条件等可以诱使国内外生产要素尤其是高级人才和技术双向流动,从而促进区内技术和制度的创新,降低区内外的相关运输和营运成本。

二是产业优势选择。要根据当地的资源、对外经济联系情况、社会经济基础和市场的发展趋势来选择推进型产业,并确定适合本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发展规模。任何一个增长极的主导产业必须具有规模大、创新能力强、增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带动产业链的性能强,从而充分发挥增长极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是外部环境的选择。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投资环境如政府、法律、制度等,生产环境如区域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等。在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战略中,政府政策和执政理念对增长极功能的发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政府从立法、规划、基础设施、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等方面对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发展给予支持。另外,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能够有效的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率,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机制体制的创新对促进增长极形成起重要作用。

三、仁寿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实际考量

(一)坚持均衡化发展和非均衡化发展相结合。在推进全域天府新区建设,坚持“县城牵引、四区支撑、十极突破、全域发展”的新路径,扩大其辐射和影响功能的过程中,,实现非均衡分割发展战略向非均衡协调合作发展战略转型,实行梯度推移与反梯度推移相结合,充分考量到各点、各极在区位、资源、人口、交通以及经济社会现状等要素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做到分步骤分阶段、有重点有分工的促进县域经济向梯度发展战略的转型。

以县城和文林工业园区为中心,以城为主、统筹城乡,以发展金融、商贸、科教文卫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巩固和发展县域政治经济中心,形成县域经济核心增长极。以视高镇、富加镇、镇和黑龙滩镇为极点,着力发展梯度核心区,形成县域经济副中心。以文宫镇、龙正镇、满井镇、宝飞镇、清水镇、龙马镇、钟祥镇、彰加镇、禾加镇、北斗镇10个区域中心场镇为基点,按照分类指导、特色发展的原则,形成合力发展态势。其余45个乡镇,要着力于特色性发展、协调性发展和服务性发展,为区域中心场镇、县域副中心、县域中心发展提供有效支撑,达到辐射发展与全域发展的有机结合,从而全面提升县域综合实力。

二要坚持主体功能区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仁寿县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确定其主体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县域空间开发新格局,做到规划格局科学合理、区域发展协调有序。文林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医药化工产业,同时,以园区为依托,按照“护山引水,商贸繁荣,人气旺盛,安居乐业”的发展思路,强力推进城北新城建设。视高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机械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同时,全力推进视高新城发展。循环经济园区依托丰富的煤矿资源和省煤化工检测平台,重点发展煤化工和机械制造产业,同时,加快城镇发展,完善城镇功能。

三要坚持区域内合作与区域外合作相结合,对于区域内的各种优势要充分发挥其辐射力和吸引力,在更大的范围进行优势的整合、重组,实现资源在区域内外都要达到最优配置,促进县域经济全域协调发展。同时对于区域内稀缺或没有的资源要充分利用或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外在的优势资源,聚合成本地的经济优势。区域之间一方面要重视合作,既要有合作促发展的思想,要处理好区域利益与地方利益关系,通过合作创造共赢;另外一方面创造竞争能力的培养,强调优势互补。文林工业园区和视高工业园区已经报批为副县级单位,大大提升了增长极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消除区域之间自由流动的体制制约和区域壁垒。

四要坚持政府导向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按照主体功能区和关键问题区域,实施差异化的区域调控和政府倾向性政策。一是按照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经济开发密度和未来发展潜力,将发展态势较为成熟的乡镇片区划分城市化区域(如富加镇正在构建县域副中心,形成城东增长极)、重点生态功能区(如黑龙滩镇要做好生态保护工作,要选择性开发)、新型工业化区(如天府新区视高区域要大力发展高端技术和技术高端,形成现代工业基地)等主体功能区。对于不同的功能区,政府要明确各功能区的定位和发展导向,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调控政策体系,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局。二是对发展相对滞后、发展条件相对不足乡镇片区,作为政府援助和政策支持的地域单元,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提高行政效率、财税体制改革、金融支持、社会保障及相关制度改革等方面做好扶持工作,为实现天府新区仁寿区域全域化覆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资料:

[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镇域经济论文篇5

关键词:大连滨海、空间结构、优化战略

中图分类号:O34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大连滨海地区现状分析

1.1 海域概况

大连市海岸带东起庄河市南尖镇,西至瓦房店市李官镇,海岸带(以海岸线长度计)全长2211公里(大陆海岸带长1371公里,岛屿岸带长840公里),占辽宁省大陆岸带的65%,居全国沿海地级市首位;海域管辖面积约为29000平方公里(滩涂约1100平方公里,0-20米等深海域6000平方公里,20米等深以上海域21900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2倍多;岛礁251个,岛屿岸带长618公里,总面积530平方公里;海湾30多处,总面积约1870平方公里。

1.2 使用现状

大连近岸海域开发程度较高,截至目前,累计填海面积约80平方公里,围海面积约560平方公里,海岸带人工化达到71%。大陆海岸带已开发利用1206公里,约占大陆总岸带88%,其中渔业岸带487公里、盐业岸带343公里、旅游岸带139公里、交通运输岸带121公里、工业岸带116公里,分别占总岸带的比例为35%、25%、11%、9%、8%。

2大连滨海发展主要问题

2,1产业分工与协作方面

2.1.1经济增长质量偏低,增长方式粗放.

大连地区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以粗放型为主,经济增长质量偏低的问题突出。过去20多年来,滨海地区在实现高增长的背后,付出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低效率等巨大代价。

2.1.2竞争较多,合作较少.

大连滨海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关系普遍松散,城市间的关系属于竞争型交易关联。大连滨海城镇带内部在产业分工、环保基础、流域整治、重大项目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无序状态,导致内部城市间过度和恶性竞争。

2.2城市群体系结构方面

2.2.1城镇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区域性差异较大

从全市范围来看,滨海城镇分布东密西疏,这些区域组团核心城镇对区域内其它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使得整个区域集聚要素和人口的能力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

2.2.2区域性中心城市规模不大,核心地位不明,带动力不足

从滨海城镇群网络体系的内部结构来看,国外成熟城市群大都形成类似金字塔的比例结构。而大连沿海城市群区域内城市结构不尽合理,导致城市建设成本加大,城镇规模效应减弱,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萎缩。

3大连滨海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3.1促进区域间城镇协调发展的对策

目前,核心在产业协作,促进产业联动。各区县要着眼于发挥资源优势,支持结对区县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开发型等产业;引导企业到结对区县建立制造或采购基地,培育优势互补型产业链;帮助有条件建设工业园区的结对区县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促进工业向园区集聚。

3.2加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对策

3.2.1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主导作用

在促进滨海城镇空间结构优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市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主导作用,利用中心城市良好的区位条件,增强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辐射带动能力、承载力。

3.2.2强化产业作为城镇空间发展的动力作用

在市域内任何地区的任何城镇的发展中,强调产业的支撑作用,将城镇看做产业发展的载体,将产业看做城镇发展的推动力。应该对现有产业空间布局进行整合,使那些空间距离相近的城镇形成关联“产业带”,在其产业发展的战略导向上,则需要强调城镇产业群的整体建设,还需要与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相结合,使区域中心城市发挥综合服务功能,与城镇产业带的生产功能形成联动发展。

3.3加强城镇间、城乡间联系的对策

3.3.1积极推进交通网络建设与升级,加强城镇、城乡间的联系

依据城乡统筹、城镇空间协调发展的目标和总体战略,配合区域经济和产业空间布局,构筑与其相适应的高效、安全、可靠、集约、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促进区域城乡统筹及城镇群的协调发展,同时为加强对外联系和拓展经济腹地提供保障。

3.3.2加快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大连滨海关联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因素。大连的制度创新方向是建立健全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市场通道、产业经济组织通道。加快城乡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加快劳动力从一次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建立健全城乡沟通的服务体系等。

3.4推动小城镇建设的对策

3.4.1因地制宜建设特色城镇

根据大连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基本市情,充分利用主城区、旅顺、金州、普兰店等区域中心城市的市场、资金、产业、技术、信息服务优势,发挥其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并在广大农村地区,选择一批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小城镇优先建设。因地制宜,根据个体优势积极发展观光旅游型、加工型、工贸型、边贸型、专业批发型等新型小城镇。

3.4.2分区域,采取不同的建设策略

位于主城区边缘地带和组团的小城镇由于与大中城市联系密切,直接接受中心地的辐射。对于这些小城镇,应充分利用这种辐射作用,发挥邻近中心地的区位优势,承担起中心城市的部分功能,满足中心城市产业转移、人口疏散的客观要求。

4结论

本文借鉴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和规划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在了解城市空间结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大连滨海发展进行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

(1)大连滨海发展要受经济因素、交通因素、人流、物流等“流”的因素、社会空间结构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各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大连滨海由单个城市向多城市圈域化形态发展。

(2)大连滨海地域已经形成以大连市主城区和各个组团中心城镇为核心以及其他广大地域的一个完整的滨海城镇带。

(3)大连滨海城镇带尚处于滨海地域的初级阶段,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尤其是跨越行政区域的发展是大连滨海城镇带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4)大连滨海城镇带现在仅是区域性的,但是由于其地理位置、各发展条件等的共同作用,大连滨海会逐步发展成为具有更待影响意义的大城镇带,其地域范围还将不断扩大。

参考文献

【书籍类】

[1] ]朱英明.城市群经济空间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 陆大道.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M ].科学出版社,1995.

【期刊类】

[3]顾朝林.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特性研究.地理学报.1993/4.

[4]张京样,崔功豪.城市空间结构增长原理.人文地理,2000/4.

镇域经济论文篇6

[关键词]城镇;新制度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传统经济学理论对区位与城镇问题的研究是在认定城镇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 的进步具有重要性和必然性这一共识的基础之上,由此引申出不同类型区域推进城镇化和 完善城镇体系的政策含义,即强调各地区应基于不同实情科学慎重选择适合本区域特色 的发展模式和基本路径实现城镇化,从而通过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促进经济增长、实现 充分就业和破解长期困扰社会发展的其他重大关键性问题。但是,经济理论始终并不十分关 心城镇的起源及城镇化的成长机制,也没有基于某一个核心概念构建经济学分析城镇发展这 一经济社会现象的解释框架,而使以城镇发展为研究主题的相关探索存在缺陷,并且出现与 城镇及城镇化相关研究陷入混乱的局面,其中最明显的表现是以城镇发展基本条件、推进城 镇化的动力机制、传导机制等关系不明、界定不清为典型。

不仅如此,发展经济学也未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不论是对二元社会经济结构问题的研究, 还是对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问题的研究,抑或是对城乡发展关系的研究,都是以既存的城镇 具有诸多优势为假设而推论,往往忽略了对其研究赖以成立的本原基础的考察,加之经 济理论中存在一种从城镇化发展而非城镇的产生这一基点开始分析问题的倾向,由此凸现了 理论界不仅要给城镇的性质提出分析框架,而且要弄清楚城镇与现实存在的和正在进行的城 镇化的不同之处进行科学解释的必要性,特别是,究竟是何种力量推动着城镇的产生、发展 和 演变,以至于城镇已经超越国家意义而进入到全球都市圈和连绵带的发展深度和广度;在这 一不可逆转的自发秩序的自组织演进过程中,我们能否找到一个核心概念并基于这一概念梳 理现有对城镇问题的相关研究。现实表明,任何制度都是人们为追求和维护其不同群体的利 益,在 财富最大化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创新空间;如何设计好一个制度体系是各国城镇发展必 须解决的最为紧要的根本问题,城镇化过程就是要借助于制度的重新安排降低交易费用以提 高 资源配置效率。已形成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委托-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 经济史学等几个支流的新制度经济学,为我们突破不完全知识和对城镇发展的无意识后果所 造成的研究困境提供了新的视野。本文的主旨就是试图找出城镇在一个特定经济社会发展中 如何出现及是什么力量推动着城镇长期广泛演进的根本原因。对于城镇化的定义,本文认为 以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镇集聚的过程为代表的各种不同的表述并不重要,因为 城镇化的定义问题并不会影响到我们对于城镇性质的深入考察。

二、理论解读:新经济地理学与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的城镇性质

(一)新经济地理学视野中的城镇性质

经济学说史发展表明,主流经济学似乎对空间问题置之不理,除了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 以外,其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属于非空间性的,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学家们知道很难把空间 因素模型化。然而,问题在于如果忽视空间因素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关于城镇性质问题的 研究就难以得到理想的答案。廖什(August Losch)在《经济空间秩序》开创性地指出,城 镇的存在必须以一定的非农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为支撑, 基于此,要么形成农业主导型的城镇,要么是工业型的城镇、第三产业主导型的城镇,抑或 是其 他特殊类型的城镇。[1]这一论述表明,没有企业的形成,进而没有由企业组成的 产业聚集和支撑,城镇的存在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种由企业集聚式发展在改变企 业自身组织发展 形式的同时,会极大地影响区域城镇发展的动力基础,使得企业形成与城镇发展之间产生良 性互动关系。这种理论的抽象和概括可以从实践层面得到实证检验。换句话说,企业组织程 度较高和企业聚集发展的区域,恰好是城镇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带和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区域; 企业发展的加强有助于推动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构成城镇经济中的经济主体――企业的 不断发育和发展――更进一步吸引着更多的生产要素向城镇积聚,并促使新进入企业在原有 城镇 中和已有企业形成更为密集的网络和更为发达的城镇经济,最终导致区域发展城镇化、企业 发展网络化和城镇发展区域化现象。

令作者感到兴奋的是,这种现象正好是近年来新经济地理学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20世 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日本经济学家藤田昌久(M asahisa Fujita)以及英国经济学家安东尼•维纳布尔斯(Anthony J. Venables)为代表的新 经济地理学派,以垄断竞争市场模型和冰山成本假 设为基础,对人口和产业集聚的累积因果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迁移驱动模型和投入 ――产出联系驱动模型,这些模型对于以交易费用节约为典型表现形式的资源集中和分散机 制等问题的关注,给理解城镇发展带来了很好的启发。[2]自克鲁格曼开创性地以 迪克希特和斯 蒂格利兹垄断竞争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为基础,借鉴国际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利用萨缪尔 逊的“冰山”型运输成本(Iceberg trade costs)理论,历史演进及计算机模拟技术,把 空间概念引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提出了著名的“核心―边缘”(Core-periphery)模型 ,使空间问题进入了主流经济学研究的视野。此后,经过藤田昌久、克鲁格曼和维纳布尔斯 等学者的共同努力,建立了一个新的统一 的空间经济学研究框架――新经济地理(NEG)。新经济地理学在一般均衡模型的框架下, 比较清晰的展现了集聚区位决定的微观机制,精巧的解释了各个层次地理空间上的经济集聚 现象及其集聚力的来源,从而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等提供了一个思想和经验的实验室 。[3]自新经济地理革命以来,空间经济研究主要沿着两条主线发展。一是亨德森 (Henderson)的“城市 系统”模型(Urban-system model),以传统的地方外部性或城市外部性为核心对此进行理 论与实证研究;二是沿着新经济地理的思路,通过市场关联的形式化处理对城市经济与区域 经济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近年来这两条主线开始逐渐相互影响并不断融合。基于这一基 本分析框架,我们便可以清晰地看到城镇的产生本质上在于与城镇相关的企业、政府、家庭 和其他组织有诸多共同的利益诉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与企业组织数目有关的利益。如前所述,城镇的成长在于由非农企业组成的产业集 群的支撑,因此某一城镇系统内部的各子系统不管种类如何,都有在一个共同选择的区位进 行共同利益实现的冲动。这些利益表现为诸如交通的更加便捷,基础设施系统的不断完善, 低廉的发展成本以及较大的劳动力市场,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和相互学习的外在效应,如此 等等。

第二,是与经济波动有关的子系统的利益。若在某一个区位,集中对于那些季节变动或周期 变动时期不一致的非农产业部门是有利的,则各经济主体所形成的城镇子系统的聚集既可以 缓和这些不利影响对共同利益波动的影响,而且缓和了其他地域空间对直接有关的产业所加 的过大的第二次、甚至更多次放大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城镇经营者对各子系统进行自发扩展 式秩序的协调。[4]

第三,是与经济构造有关的变化引起的利益。当城镇系统内子系统间的利益关系、经济活动 和子系统品质有着多元化倾向时,经济构造的变化可以引起城镇构造的变化。所以,恰当的 均衡化的文化制度因素,不但其本身有价值,而且对于相对独自发展的子系统和对城镇系统 新环境的适应也颇有益处。

第四,是与一般化理由有关的利益。城镇系统内从事并不与特定地点拴在一起的职业和事业 的理性主体,能够在它所乐意的区域居住,而且一般地说,它是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有意 识地担负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对于业已形成的“游戏规则”的维持与创新,有着它们之间相 互吸引、相互协力的倾向,因而能增加他们的收益。最后,是相互接近等有关的利益。在这 里,必须对为形成城镇而存在的组织和因城镇已在那里存在的组织加以区别。前者是由于利 益的驱动使其自觉地对城镇的邻近或边缘地域提供服务而获益,这就引发城镇更小组织将各 种生产要素诸如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传递到城镇为“乘数效应”,从而引 发城镇的进一步发育;后者是为前者而存在,后者也可以以其他形式把它们的组织与前者组 织相联系。

从以上诸种利益的分析中同时可以看出,工业化作为城镇发展的动力要素和机制之一,仍然 需要制度创新和新经济地理因素的介入。但是,若要探寻这一结论背后隐藏的更深层次的原 因,即又是什么力量推动着工业化的发展,从而推动着城镇的发展时,我们又必须回到本 文企图得出的结论上来。至于构成城镇的子系统的逐步聚集,不论是由于自然力量抑或是历 史的必然,均是因为这些子系统对利益的追求和由此聚集到城镇而对交易费用的节约。

(二)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的城镇性质

科斯(Ronald H. Coase)在《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一书中,以其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 提出,在真实世界里的市场机制并不免费,交易费用为正;企业组织正是由于节 约交易费用而存在。[5]按此逻辑推论,如果将城镇看作是一个不同等级规模的组 织系统,则城 镇的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恰恰就是因为这一组织系统中的各子系统,诸如企业、政府、家庭 及其他组织为了节约交易费用而发生的。换句话说,城镇和企业一样,都是资源配置相互 可以替代的手段,其根本区别仅在于城镇、企业二者的规模及其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的不同 ,特别是城镇会有单个企业所无法企及的更大规模效应,城镇系统的结构更为复杂,城镇需 要更为高层次的经营管理者去经营城镇赖以发展的各类要素。在企业内部,与城镇经营管理 相类似的工作是通过权威关系完成的。在城镇内部,由于城镇的存在为各子系统实现交易费 用的节约提供了一个更为广泛的途径和空间,即产生了正的“外部性”。因此,城镇更是一 种巧妙的交易组织形式,它在由非人格化的价格调节而形成的资源配置的市场上可以把其子 系统内一些交易费用极高的活动卷入城镇间的等级分工与合作,同时又可以避免对这类活动 的直接定价和直接交易。在这一过程中,距离起了主要的影响作用。由此以来,城镇的经营 者则是那些擅长于对稀缺资源的协调利用和对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运行做出明智决断的城镇 决策者。

基于此,我们现在至少可以认为,城镇的性质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以表现为对城镇系统内部 各子系统之间完成交易的所有费用的节约,也可以表现为发挥城镇经营者和各子系统经营者 的能力或利用管理而进行协调的优势。简言之,城镇就是另一种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组织化的 、制度化的契约组织系统;城镇体系的本质就是一种特殊的契约结构在空间层次的表现;城 镇系统便会自发地由以往的治理或管理理念向城镇经营理念转变,城镇系统及其演进也因此 由无序走向有序。由此,交易费用视角中城镇发展的效应可以分解为三种:

一是聚集经济效应。强调由于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集中所产生的高效益,它有两种表现 形态:同类企业的聚集效益――同类企业聚集在一个地区,便于开展专业化协作,相互促进 ,给企业间的人、财、物、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交流创造了优越条件,通过同类企业的竞争与 合作,有助于提高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行业经济效益。多类企业的聚集效益 ――多种类型的企业聚集在一个地区,首先可以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 结构体系,彼此之间互为对方的原料供应商和产品使用者,从而缩短了运距、减少了运费、 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收益;其次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商品的多样化需求,吸引更多的客源、开 拓更大的市场;最后,还可以协调生产中的不安定因素,克服由于偶然性、季节性、周期性 所导致的经济波动。正是各种各样的企业、众多的劳动者和雄厚的资金都在一个城镇中聚集 ,才使城镇职能更为完备、城镇市场更为丰富、城镇经济更为强大。因此,集聚是城镇最本 质的特征,也是影响城镇化进程的最重要的经济规律。

二是规模经济效应。该效应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效应,企业 最佳规模点存在临界值。对一个城镇来说,规模过小,则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 利用率较低,城镇的经济效益也难以提高。在实际生活中,城镇最佳规模是不断变化的,在 某一时点是最佳规模,另一时点可能就不是最佳规模。因此,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依据其 不同的发展条件,存在着某个较为合理的人口规模,高于或低于这个规模,城镇都处于相对 不经济中。

三是区位经济效应。即因城镇优越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额外经济效益”。世界上的各种资 源不是均衡分布的,因此城镇总是在那些地理、气候、土质、矿藏条件和原有经济基础较好 的地区产生和发展,并不断吸引人口与资本向其中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更好的城镇聚集, 从而体现出不同的效益差别来。所以,河流的两岸、铁路的沿线,不仅城镇数量多,而且规 模大、发展快、效益好。

三、几点补充:城镇性质的进一步讨论

制度通过决定生产总成本的数量及其构成影响区域城镇发展的综合绩效。交易费用概念的引 入是分析城镇性质进而也是城镇经营的关键理论工具,同样是由于对交易费用的节约才导致 了城镇的产生。对经济利益的共同追求以及与此相关的经济理是城镇不断演进的动力 源泉,人口、资本、技术和企业加管理才能等因素之所以会在城镇实现集中,就在于这些要 素在聚集过程中能够带来巨大收益,从而使城镇的各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不断趋 于合理化。

城镇的性质如果表达为在一定的外部能量输入的条件下,城镇系统通过各子系统之间为节约 交易费用和追求最大化收益而产生自组织协同和放大效应,并在自身集聚扩散力量的推动下 达到新 的动态稳定和均衡,形成新的时空有序结构。那么,城镇系统一旦形成,它必然会要求其因 自组织扩展秩序性质而使城镇本身和纳入其中的各子系统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及运行规律改 变自身结构和行为参数,从而形成一种均衡态的、稳定的、相对有序的动态结构系统。这种 结构的演化在实践层面表现为城镇体系和等级规模及其空间结构的不断优化完善,以及城镇 系统内部各子系统行为的优化和高级化。由此还可以进一步延伸出另一层意思,即城镇系统 越是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变化性,便越容易发生规模和空间拓展以及对其他类型组织的集 聚。

新经济地理学研究启示我们,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对决定伴随城镇发展 中的贸易、集聚和专业化远比完全竞争和报酬不变更为重要。城镇发展系统中的任何一种形 式的经济循环,或互为因果,或相互作用,并且都是累积的,从而也是失衡的。城镇化与工 业化中一系列互为因果的事件,在经过一次波动之后,可能会迅速收敛达到最初的稳定均衡 ,或收敛到其他稳定的均衡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城镇引起的产业集聚和产业聚集引起的城 镇发展很可能始于一种历史偶然,如果专业化生产和贸易是由报酬递增而不是比较利益的驱 动,则什么样的产业聚集在什么样的区位形成城镇并不确定,而呈现路径依赖特征。[ 6]报酬递 增、运输费用、要素流动性以及这三者之间通过市场而传导的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与我们 形成对于城镇性质新的认识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所进行的这种分析,并未否定城镇形成的物质 基础,如作为生产要素中最主要的资本问题,城镇面临的环境状况,交通及基础设施的完善 、通达与便捷程度,文化传统、制度因素等等对城镇的性质的作用和影响。更进一步,特定 时空区域的城镇发展根本上说具有某种“自然的方式”,它是自发的聚集、扩展、合作而形 成的。如果人为地滥用政府组织、企业组织等其他强势力量对城镇发展进行干预,设定其发 展途径、发展规模、发展形式,就会导致城镇发展的失范及其与此相关的其他经济社会问题 的产生,如失地农民生计问题、城市发展的摊大饼问题、城中村改造中的搬迁问题,等等。 同时, 城镇系统的效率标准最终取决于各子系统对资源利用的效率与交易成本的节约程度,只有组 成城镇系统的各子系统经济产出的边际收益超过边际成本性质的变迁,城镇的发展才是有效 率的。从历史较长时期来讲,城镇发展及城镇化扩展至今,物质形态的经济利益型、合作形 式的经营管理型、知识形态的数字信息网络型,可能构成城镇化在不同阶段演进的基本类型 。

主要参考文献:

[1]勒 施.经济空间秩序[M].王守礼译校,北京: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95.

[2]安虎森.空间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藤田昌久,克鲁格曼.空间经济学[M].梁琦主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 05.

[4]钱学森.论系统工程[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8.

[5]科 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盛 洪,陈 郁译校,上海:三联书店(中译本 ),1994.

[6]谭成文.经济增长与聚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On the Characters of Urban Area: Introspection and Self-criticism

Li Quan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the real world enli ghtens us that th e cost of transacting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s the very important c oncept to analysis the towns and cities' characteristics, and also, the new econ omic geography gives us a new analysis frame to understanding the cities develop ment. It is the reduce of the cost of transacting that makes the enterprises, go vernments and the consumers to realize their economic profits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different conducts. And that is the motive power to make the towns and ci ties develop well in the world, and also that is the reason to promote every reg ion to better its self-development ability.

镇域经济论文篇7

关键词:县级政府;新型城镇化;职能定位

一、科学规划城镇化建设,当好县域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者

一项事业的顺利推进,规划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能够制定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规划一直是我国党和政府推进各项事业的重要经验和有力手段。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也必须建立在规划的基础上。在这个过程中,县级政府由于基层政府的角色,必然要成为县域城镇化的规划者。在县域城镇化中,县级政府要树立城乡统筹的理念,注重城镇化建设的科学规划,用科学合理的规划调控县域城镇化发展的规模、速度,促进县域城镇化结构优化与合理布局,从而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统筹发展。首先,县级政府要树立区域整体协调、分类调控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规划理念,加强对县域城镇化规划的指导、论证,依据国家总体规划和地方城镇化目标合理测算和确定县域城镇化发展目标、县域城镇化规模及功能分区,引导各乡镇科学安排县城建设、产业聚集、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其次,县级政府要按照有序推进、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地推进县域城镇化,在城镇化建设中兼顾城乡各方面的利益,着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在规划中重点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整体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避免“摊大饼”式的扩张和各级城镇间的无序竞争。再次,县级政府要逐步建立统一协调的规划体系,政府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实现县域城镇化规划在技术层面、政策层面、资源层面的有机整合。

二、合理整合各类经济资源,当好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者

县域经济是一个复合概念、包括多层含义,是指“以县域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广大农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包括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涵盖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既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也有个体私有和混合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是城镇化的重要基础,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县级政府必须要担负起领导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首先,在城镇化进程中,县级政府要积极推动县域工业化进程。实践证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相伴而生的,工业化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城镇化进程中,县级政府要根据县域经济结构和工业基础,制定合理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形成有县域特色的工业模式,促进人口、资本、消费、市场、信息等方面的集聚,为县域工业化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其次,县级政府要推动县域内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在转移农村人口的同时,推动资本、技术、信息等各项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形成县域经济增长极。再次,要加强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乡镇企业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业人口转移的重要力量。最后,县级政府要在政策和制度方面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畅通城乡之间的人流、物流、技术流、资源流、信息流。形成城乡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全面建设服务型县级政府,当好县域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县域是城乡的结合体,为城乡居民提供公共服务是县级政府的基本职能,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最重要的一项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也一直是我国政府改革的基本目标。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城乡格局的改变、利益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民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会有进一步的增长,对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也会相应的提出许多新要求。首先,县级政府要加强自身建设,要把城镇化进程看做是进一步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契机,树立服务市场、服务企业、服务公众、服务社会组织的理念。其次,要统筹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县级财政体制的改革力度,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重点满足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的公共性,根据城乡人口比例的变化搞好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再次,要整合县级政府各部门的职能,明确各类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并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最后,要将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相结合,充分结合自身的地理环境、生态特点、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努力建设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特色突出的宜居城镇,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重要的公共服务。

四、深化县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当好县域管理体制的改造者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始终贯穿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行政区划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撤县建市、乡镇合并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与此相适应,县级政府的管理体制必然要进行改革。首先,要根据中央的要求,以职能转变为核心,推动县级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十报告指出:“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这为县级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县级政府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其次,要根据县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城乡统筹的需要,不断推动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和优化。县级政府要合理界定政府权力边界、科学规划各部门和县域内各级政府的职责、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再次,要建立符合城镇化要求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在考核中注重人本标准、生态标准和可持续标准,并与县域内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最后,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县级政府应该创新政府管理方式、优化政府流程,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公众、社会组织相互协调、通力合作的治理结构。

参考文献:

[1][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李文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4]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镇域经济论文篇8

【关键词】城镇化 县域经济 衡南县

一、城镇化对衡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也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的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化的主要表现为随着国家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农村的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转移。一个国家的城镇化的过程,也正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的发展越来越快,城镇的规模也越来越扩大,而靠近城镇的县域,其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衡南县城有着优越的地理优势,不仅处于衡阳区域中心,也是衡阳经济重点发展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既能有效结合,又得以借力大城市经济的辐射。衡南县交通非常发达,水路四级通航,陆路便利,交通网络有着立体而现代化的优势。同时衡南县环境优美,地势平坦,湘江东岸群山环绕,地质条件过硬,非常适合现代化城市建设,无论是工业建设、还是居家生活,旅游休闲,衡南县都具备理想的条件。

县域经济要把县城作为经济建设中心点,乡镇作为纽带,将广大农村作为根据地,将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相结合,使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相交汇,在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是特殊的区位和特殊的部门功能决定了县域经济的特殊地位。

发展县域经济应当从自身鲜明的特色着手,但是特色经济并不是县域经济的本质,而是要以紧密结合乡镇的资源禀赋,结合自身的产业优势,抓住机会和地理优势,以优先满足当地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为目标,促进当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基础上,追求不断富裕的一种以民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

要实现县域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发展,城镇化是一条有效路径。第一,规模经济是现代化农业产业的主要特点,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历史证明,大部分地区都是通过城镇化的发展,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从而使农村的土地加快集约化、规模化。大规模地应用农业机械等先进生产技术,降本增效,是农业有了质和量上的发展。第二,城镇化的发展能使城镇人口增多,会增长城镇对各种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这将大大刺激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第一产业的发展。第三、城镇化能够促使工业化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反过来能够对农业提供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近些年来,风险投资对现代农业的青睐就是证明,这会使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分别阐述如下:

县域工业化必然要经历城镇化这一阶段,现代化也不能没有工业化,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想要发展,也必须要要靠发展工业化来实现,同时城镇化也在空间上为工业化提供了支持。城镇化的发展,技术、资金、人才、社会服务流入城镇,使得城镇工业企业不断应用新技术、新知识、新设备,向更高级的产业发展,提高其集聚度,同时新的信息技术不断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升工业化的发展速度,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城镇化也能够加速转变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式。首先,城镇化带动消费持续增长,农村人口的五分之一转变为城镇人口,就会增加相应的城镇居民人口,使县域经济总消费提高二成左右。第二、城镇化也需要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实现绿化、亮化、美化,为城镇居民营造优美人居环境的同时,大大优化了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城镇建设的投资实质上是促进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促使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最后,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镇功能进一步提升,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等体系更加完善,开拓了人们认识新事物的眼界,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进步,观念上去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转变,也能更好地促进人们致富之路的早日实现。

城镇化也能加速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理论界一致认为农民致富,必须降低农民的数量。实践证明,既要当地农村劳动力资源不流失,又要发展本地经济做贡献,使农民心系家乡,将才干和能力奉献给家乡,实现自身的发家致富,当地就必须为他们开创事业,奋斗拼搏创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为其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而这个平台和环境的搭建,只有通过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来实现。包括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经济快速发展,辐射和拉动效应不断提高,工业发展被提速,繁荣了服务业,为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随着就业渠道的拓宽,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

二、加快衡南城镇化进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一)优化产业结构

衡南县有着迅速发展的工业,其中建筑建材、冶炼化工、轻纺机电、农副产品加工这四大特色支柱产业有着较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国际市场上也有20余种产品畅销,是湖南省出口创汇大县。县域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相关产业的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能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衡南县自然资源丰富,用以农促工、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来优化产业结构,能带动县区域的经济快速的发展。利用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建材、化工、电力、生态旅游业等等,将各大产业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各地域的优势,促进衡南县区域经济发展。

(二)优化地域结构

衡南县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同时也是全国百个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其中的特色产品有美国落地王鸽、湘黄鸡、奈李等出口到了东南亚和其他地区;花生、油菘、棉、茶叶等知名产品畅销全国。如果能够将工农业、城乡服务业统筹起来,那就能使衡南县的产品得到良性循环发展,进而进入可持续发展的阶段。衡南县的城镇化建设应当立足于自身特点,面向市场,大力扶持特色经济,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加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型。

(三)优化资本结构

经济的发展,资本对于推动经济系统升级与进步的意义越来越大,并且衡南县又是以农业为主的县域,大部分工业也依赖自然和农业。为此,不管是衡南县政府还是各镇、乡都应积极引进包括银行借贷、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直接投资等多种形式的资本进入衡南县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来,对该县的金融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提高农业发展银行的各项功能,放宽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对衡南县的资本市场进行开发和发展,积极立法并执行进而保护生产者和投资者的利益,以做到防范风险,增产保产,增值保值的作用,更好地为衡南县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四)优化教育结构

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促使经济发展的必不可少因素,而提高劳动者素质又需要大力提高对教育的投入和优化。不管是农业、工业还是旅游业的发展,都需要技术与创新才能更好地发展,衡南县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较大,为了消除城市和乡村两级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差距,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和形态来提高衡南县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水平,对劳动力技能培训进行加强,为衡南县矿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保障。另外除了重视正规初高中教育之外,政府还应重视有较强专业技能培训的职中和专科,鼓励此类学校的建立和发展,为衡南县矿农业和旅游业的更进一步健康发展培养人才

三、根据自身情况,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衡南县盛产花生、油菘、棉 、茶叶名优等产品驰名全国,发展现代农业以及食品加工业的潜力巨大。对于市场订单来单加工的发展,可以采取积极推广“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协会+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在国内外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加速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发展节约资源、提高环保的农业,提高农业经济的获利水平,促进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立足于衡南县的自身实际情况,发展特色农业是提升该县自身竞争力,事项资源优化配置,转型升级到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

衡南县境内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30余种,以量大纯度高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政府应多加重视,投入加大。重视工业的发展,不仅投入了大量资金,还提供许多有力便捷的基本设施,扶持重点企业、重点品牌、重点项目的发展。重点打造煤电、建材、农产品加工和文化旅游“四大产业”, 形成以矿力为优势产业,以建材、化工、农产品加工为支柱的工业发展格局。全力促进传统产业现代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集群化,走出产业强县的新路子,科学规划,统一发展力争把衡南县建设成新型工业强县。

其旅游资源也极其丰富,湘江自西南向北流通全境,并有两大支流蒸水和耒水流经县域大部分乡镇。舂陵河上之欧阳海水库。灌溉县域东境数十万亩粮田,数百条河港小溪及龙溪桥、双板桥、斗山桥三大湖泊,小二型水库及数不清的山平塘,构织成江南水乡。

旅游业是一项新兴产业,涉及面广有需要专业的知识作为支撑,要发展好当地旅游业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以及大量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服务人员。但衡南县景区目前大部分人员素质偏低,加上旅游业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难以留住人才,所以应多加强人员的素质管理,建立秩序良好的管理体制,加强地域性的民俗文化,提升旅游业的发展。衡南县旅游资源丰富,是秀美古城,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资源,做好规划管理,积极引进投资,做好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优秀的旅游管理方面的人才,排除对发展当地旅游业的阻碍因素。同时积极提倡生态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将农村的田园景观、自然环境、生态文化等等与当地名胜古迹和秀丽自然风光相结合,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观光度假等多项需求的旅游服务,该特色旅游业不仅能提高衡南县的经济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的收入,同时拉动整个衡南县的服务产业发展。

优化县域结构,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加快城镇化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以便县城对周边广大地区起到经济拉动和辐射其他地区的效应;突出当地的特色,强化发展当地的比较优势;重点培育和扶持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强的龙头企业,并积极应用高新技术改造衡南县的区域经济,提高其企业产品的附加值,整合价值链甚至产业集群的聚集,将衡南县由农业经济主导转变为工业经济主导,要使县域经济以城镇化为中心,城镇化是提升县域经济的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 宋亚平.“县域经济”到底是什么?[J].江汉论坛,2010(5).

[2] 刘国斌,陈治国.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变革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东北亚论坛,2010(2).

镇域经济论文篇9

论文摘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城镇发展的选择。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城镇各个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包括城镇的定位、发展方向、发展规模以及空间结构和布局等,因而也对城镇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简单论述了城镇规划建设及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口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达成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

根据“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开展城镇规划建设工作,用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的发展思路,努力强化中心城市功能,提高城镇集聚能力和建设水平,积极发展小城镇,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

1.1系统协调

系统协调是城镇体系规划的首要任务。在规划中,必须重点强调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协调,资源、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协调。

1.1.1镇与区域发展的协调

我国具有人多地少、资源贫乏、城市少实力弱和城镇多规模小等特点,因此城镇发展方一针必须合理发展核心城市,积极发展地区中心城市,改善提高小城镇,以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明确把发展城市作为城镇体系规划的重点,使城镇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城市规模科学合理、职能分工明确、空间布局有序。

1.1.2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

资源与城镇发展相协调包括土地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水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旅游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我国城镇用地的发展与保护耕地的矛盾突出,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地域之间分配不均,因此,城镇规划时需考虑各省市自身情况,根据不同特点和实际,使资源与城镇发展相互协调。

1.1.3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协调

丛域基础设施的重点在交通,交通是联系着各地经济发展的枢纽,因此,要发展城镇经济,必须考虑拓展扩大经济和接受经济辐射的特点,加快铁路和公路的出省通道建设,将核心城市建设成为综合性交通枢纽,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加强各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通过便捷通畅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协调、合理的城镇体系的形成。

1.2科学整合

空间的整合。就全国范围而言,城镇特别是沿海城镇的发展战略,应充分利用各地区位条件,立足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强化闽台合作的中转和通道作用。一方面要合理发展核心城市,另一方面要改善提高小城镇,大力扶持中心城镇发展,优先发展中心城镇。小城镇整合。对小城镇加强科学整合,并加快中心城镇的发展,对中心城镇重点扶持,优先发展,将小城镇按照地域或交通特征分类指导。

1 .3整体提升

整体提升是城镇体系规划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我国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接轨、与国内外广泛联系的全方位、多功能的开放格局,构筑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城镇网络也成了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2.目前城镇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低下,市场观念狭窄

我国大多数城镇的职能构成还停留在为周围农村提供产品交换、物资集散的初级阶段。农村与城市的二元结构占主导地位,农村经济型城镇在数量上占绝对多数,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作为城镇集聚所需求的二、三产业仍处在次要地位,产业结构还在一、二、三或者一、三、二的阶段。城镇的市场发育处于低层次的阶段,长期得不到改善。多限于与上一级和下级的市场之间的交换,而未在更大的环境中寻求发展机遇与空间,没有形成跳跃式的发展。对市场动向与体系外部的机遇把握上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市场结构单一,彼此不能协同发展,反而进人恶性循环之中,导致风险加剧。加上地域文化习俗和陈旧观念的制约,“靠山吃山,靠地种地”的小富即安的价值观在潜意识中断绝了穷则思变的创新思想,安于现状的行为准则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

2.2城镇规划工作滞后于城镇发展,规划思路和作用有待完善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出现,对城市和区域的空间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城市体系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城镇(市)体系结构被打破,世界城市体系的不断形成和发育,促使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体系变得更加开放。一些地方在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过程中,没有重视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对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影响,忽视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和真正应解决的问题,不顾区域城镇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就区域论区域,片面追求区域城镇体系的完整,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作为一个整体参与更大范围的区域所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忽视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本质和规划编制的意义。另外,从全国情况看,不论是独立的省域规划,还是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所作的市域和县域的规划,真正能指导城镇发展,发挥作用的不多。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规划指导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方式需要转变和调整。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城市快速发展以及地方自主权扩大,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是当前城镇体系规划工作面临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对区域规划重视不够,规划的宏观和长远效益未被充分认识,也严重制约了规划发挥作用。

2.3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镇规划研究的范围扩大了。而且因为城镇、区域之间相互联系更为紧密、竞争更加激烈,人口、资本、技术等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不确定因素增多,城镇的发展规模(用地和人口)在区域中的地位很难确定,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加上外来人口大量涌人,流动性增强,有的地方外来人口数量要超过本地人口数量,甚至出现了移民城镇,城镇人口预测难度增大。城镇住宅除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民的需求还要满足大量外来投资者、外地人士生活、工作、商务活动的要求。以往根据城镇人口未来发展来确定城镇用地规模的传统城镇规划方式受到挑战。

3.城镇规划管理的对策

3.1构架城市联盟协调机构,做好保障措施

城镇体系规划就是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促使城镇协调有序地发展。从而避免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行政壁垒、生态恶化、重复建设等问题。从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保、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角度出发,突出强调不同行政区划之间在产业结构分工、基础设施共享、生态环境保护、城镇空间延续等方面的衔接和协调。针对实施机制、政策、措施研究与制定普遍不被重视,缺乏规划实施必须的后续手段,对新编制的城镇体系规划在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各城镇之间边缘空间布局等区域性共同的问题上应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建议建立由省级机关和市、县政府组成的城市联盟协调机构负责跨行政区域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发展、环境保护工作的协调,协商解决发生的重大问题,确保城镇体系规划付诸实施。

3.2建立健全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规划的重要作用

为切实发挥城镇体系规划的作用,在努力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必须加强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管理。城镇体系规划在体现宏观规划的政策性、指导性和战略性的同时,要加强规划文本的规定性和条款性,提高规划执行的力度。要把城镇体系规划转化为政府宏观管理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真正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规划必须纳入市场运作的轨道,在实践中接受各方面利益主体的评判,定期对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做出评价,并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并可根据实际需要,适时编制某个地区或某个方面的专项规划,使规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城镇体系规划才真正具有生命力。应该把城镇体系规划作为区域各部门和各项事业发展的依据,并把它作为引导区域城市化与城镇合理发展,协调和处理区域中各城镇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合理配置空间资源,防止重复建设的手段和行动依据,对乡村地区发展起引导作用。城镇体系规划不应只考虑“点”,即城镇的发展问题,而应点、线、面结合,即不但要对单个城镇、城镇网络进行研究,更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纳人城镇发展过程统一研究。从一个大的区域范围来分析研究,根据资源的合理配置来确定符合区内大多数城镇发展的方针,尽可能达到一种利益最大化的状态,这是城镇体系规划在区域规划中担负的重要角色。

3.3突出重点,加大投人,全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城镇建设的重点仍是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主要是一路二水三防洪四绿化和住宅小区的建设。建设的思路就是在“量”的提高上,重点是“质”的突破。城市水、路、热、气、讯、绿化是城市的基础设施,要加大建设力度。同时,要注意城镇基础设施的质量,城区道路、给水、排水、供热、供气、防洪、园林工程设施建设要纳入质量监督和工程竣工验收序列,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质量监督和认证,未经质量监督和工程竣工验收,项目不得交付使用。同时还要提高城镇园林绿化水平,加快住宅建设,改善居住条件。城镇住宅建设关键在于变革现有城镇住房分配体制,培育个人直接支付的住房消费市场,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根据目前全市的住房现状,合理确定“搬迁安置、经济适用、舒适豪华”三种类型住宅的比例,以此满足各阶层的需要。工作的重点是老百姓愿意买房,买得起房,买得到房。而以上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有赖于城市建设资金投人问题的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投人,在现有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要切实管好用好建设资金。城市维护建设税要足额收缴,全部用于城市建设,此外,要引人市场运行机制改革,市政公用设施经营方式,从福利服务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改革的着眼点要在转变政府职能、理顺价格关系和有偿使用三个环节上,寻求城市建设资金良性循环发展的路子。

镇域经济论文篇10

――《从区域视角重思城市化》评介

陈栋生

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尤应重视城市的科学发展。为此,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什么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如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需要搞清楚的时代新课题。经济科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程必定研究员的新著《从区域视角重思城市化》,就是系统探索这个时代新课题的一部力作,很值得关注城市化问题的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一读。

该书是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肖金成主编的《中国区域与城市发展丛书》中的一部,全书共三十万字,书名一目了然地显示出该书的两个鲜明特点:一是对城市化的深刻重思,二是从区域视角的深入分析。重思的角度新,分析的层次清,提出的见解有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价值。

对城市化的深刻重思,本书从两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从理论上构建了城市化发展合理性的研判标准,提出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自然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发展是否具有合理性的标准。据此,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合理性作出了研判,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在总体上既具有合理性、又存在着不合理性的问题。所以,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亟需转型,应该全面走向新型城市化道路。第二个层面,探讨什么是新型城市化道路。把城市化道路分为人口转移型和结构转换型两种类型,前者是乡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突出特征是人口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后者是区域经济社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突出特征是“区域城市性”程度的逐步提升。传统城市化道路仅仅强调乡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尽管人口城市化率提升很快,但却给城市和区域发展带来了大量新问题,必须改变单一的人口转移型的传统城市化道路,推进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发展,走人口转移型与结构转换型双轮驱动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并逐步使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成为我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主流。“十二五”及以后的二三十年期间,我国人口城市化率的年上升幅度将会逐渐降低,区域经济社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将会逐步扩展,从而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从区域视角的分析,着重从如何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而展开。全书分章讨论了局域、广域和县域三种类型区域如何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还分别讨论了综合型和资源型城市地区如何走结构转换型城市化道路的路径;相邻城市地区应通过发展城市群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提出了城市群有“群核”、“群集”、“群网”三个构成要素,并就其培育、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新型城市化在县域的空间实现,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主要是建设新市镇、带动新农村,新市镇是具有“产城一体化”特征的新型城镇,脱胎于又高于原来的小城镇,不断生成和提升城市品质即“城市性”,随着新市镇的普遍发展,城镇化将会向城市化跨跃,我国的县域最终也会逐步走上新型城市化道路。该书还进一步从局域、广域和县域层面探讨了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体制创新问题,展望了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发展前景,重点对广域上的空间结构调整与重构、局域上的城市发展与更新作出了研判。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之一,如今把城市化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将近十年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统梳理成书出版,体现了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趋向,反映了我国多数地区已进入“区域城市化”的时代,城市化发展也就是区域发展,城市化也必然纳入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的范围。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原常务副会长)

《企业空间组织与城市-区域发展》

受信息网络技术的推动,企业的跨区域发展正在重塑世界经济的地理格局,形成了全球城市、网络城市、全球城市-区域等诸多城市形态。本书构建了企业空间组织和城市-区域发展相互关联的分析框架,为企业地理和城市地理的融合性研究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

城市――人类创造的一种具有高度文明的聚居形式,在工业化时代迅速发展起来。中国城市化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然而伴随着出现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使未来中国的城市化面临着比西方大得多的任务和压力,走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城市化之路迫在眉睫。本丛书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和认识城市发展的规律,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西北民族省区城镇化模式与制度创新》

《西北民族省区城镇化模式与制度创新》倾注了作者长期在民族地区艰苦奋斗、苦苦求索的心血、经验和理想。全书对西北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这一战略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创新性进展。书中许多观点新颖独到。如“西北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特殊环境是多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占较大比重;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生态极为脆弱;市场发育程度低,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一些地方把推进城镇化片面地理解为加强城镇建设,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城镇规划面积的扩张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有城无市’的地方为数不少……绝大多数进城农民不能享受城镇基本社会保障服务”“城镇的形成,在根本上是物质要素和精神文化凝聚的成果。没有要素的聚集,就不会有城镇的出现”“西北民族省区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模式,应从其特殊区情出发,走市场主导型多元城镇化之路,其核心和实质是城镇化必须尊重市场规律。政府的基本职责,就是在尊重城镇化主体自主的区位选择的前提下,为市场机制在要素资源配置上发挥作用提供必要的政策空间和必备的制度供给”……新观点不胜枚举。

通览全书,内容丰富,论据翔实,理论结合实际,可操作性强,是近年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领域不多见的专著。我相信该书的出版将对我国民族地区乃至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