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6 04:55:22

植物营养学论文

植物营养学论文篇1

1.1理论学时与实验学时不足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陆景陵和胡霭堂等人编写的《植物营养学》(上、下册),共21章学习内容。目前,我校农学专业对该课程的课时设置为总学时数54学时(36学时理论课+18学时实验课),为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必须在短短的36学时中完成21章的理论学习内容,使得课程内容大大缩减,影响了教学效果。而植物营养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理论和实践性成果的广泛应用极大推动了我国在节水节肥、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实验教学也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理论教学的深入和验证,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国培养大批植物营养应用性人才奠定基础。而我校的植物营养学实验课程仅开设18学时,且大多数实验都为验证性实验,只是对相关理论进行简单的验证,而不是有创造性的实践,影响了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

1.2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

由于理论课时较少,学习内容较多,植物营养学课堂教学的方式不得不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利用幻灯片为学生讲授知识。面对丰富的学习内容,很多学生忙于照抄幻灯片上的内容,对知识缺乏充分的思考,无法对老师讲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消化吸收,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索的精神,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1.3教学内容相对落后,学生知识面不宽

目前,植物营养的教学内容仍然局限于课本内容上,都是课本上现有的知识和概念,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不高,而讲课中少有提及学科前沿及发展动态的内容,使得学生对植物营养学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知识面狭窄。

2植物营养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2.1增加理论学时与教学实践学时

增加理论学习的学时数,可以使教师在授课内容中着重突出难重点部分;学生对老师课堂授课内容较容易消化和吸收,正确掌握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有针对性地进一步深入学习。而教学学习是对理论知识的深化和实践,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的重任,为学生在踏入相关工作第一线时奠定扎实的基础。

2.2更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保障良好教学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适当丰富教学内容后,教学手段就显得至关重要。研究表明,课堂气氛越活跃,学生参与越积极,教学效果相应越好。因此,我们根据植物营养学的课程特点,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听课,在一堂课程结束后,布置下节课将要讲到的问题,让学生回去查阅资料,在下节课对学生进行提问,既能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可以使学生更快、更牢地掌握相关知识点。这既活跃教学气氛,又使整个教学过程寓教于乐。植物营养学课程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举例来说,在农业生产上对植物缺素症状的正确判断,有利于指导施肥,矫正植物的缺素症状。对此,我们可以采用实例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3充实教学内容,及时增加学科前沿及发展动态

学术讲座是是开拓学生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是大学校园内主干课程之外一个重要的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的途径。学术讲座所涉及的一般是一些前沿性的研究和进展,也有一些基础性的理论,还包括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这有助于及时掌握科研动态,更新、充实教学内容。邀请国内外专家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学术交流和探讨,能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学科前沿,并在学术交流和学术碰撞中拓展视野。

3结语

植物营养学论文篇2

关键词 植物营养学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综合性实验是实验内容涉及一门课程的综合知识或多门课程知识的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性实验是结合课程教学或独立于课程教学,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自主实验的能力。与传统的操作实验相比,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中,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自主性、探索性增强,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得到培养,并为科学研究储备科研人才。①②

植物营养学是高等农林院校中农业资源与利用、农学、植保、园林、草业等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规律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改良植物营养遗传特性和改善养分管理方式,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优化营养环境,从而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③④⑤该课程既讲解基本理论与原理,又授予实际应用技术,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起促进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新疆农业大学(以下称为“我校”)的植物营养学课程只有40学时的理论课,没有开设基本实验课,更不用说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习环节。再有,课程教学采用“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术采用讲解的方式,没有实验实习过程,致使学生只能感性认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术,其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较差,从而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致会影响学生将来的就业和深造。因此,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必须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体系。通过开设植物营养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来深化课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技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1 植物营养学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构建的基本思路

通过网络资源的共享和拜访国内知名高校中与植物营养专业相关的教师,并依据植物营养学课程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要求,初步构建植物营养学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思路:依托植物营养学学科建设项目和教师在研项目,结合植物营养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开展一系列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和重点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基本思路。

2 植物营养学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探索

2.1 实验课程安排

在我校植物营养学课程开设40学时理论课基础上,拟增加20学时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同时在周末开放实验室和培养室,方便学生利用周末完成实验实习环节。此课程依我校农业资源利用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通常安排在相应专业三年级第一学期。此时,学生已完成土壤学、植物生理学、植物营养研究法等专业基础课学习,为参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奠定了一定基础。实验以班为单位,6~8个同学自愿组成实验小组,设组长和副组长各一名,组员分工合作,先优化设计实施方案,然后共同实施管理,最后获取相关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

2.2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主干或灵魂,要求具有全面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因此,设计时,教师依据学生兴趣和知识储备以及实验内容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个人先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由小组成员将各自设计方案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在老师指导下优化确定实施方案。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教师多年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我们课程建设小组初步设计了两种培养方法(土培和水培方法)四个实验项目:作物缺素症观察(水培方法)、作物施肥参数研究(土培方法)、作物根系形态描述(水培方法)、作物氮素营养诊断无损测试技术应用(水培方法和土培方法)。

2.3 实验实施

此阶段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训练综合实践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阶段。各小组成员依据优化的设计方案布置实验,各组员之间分工合作,依据实验内容和作物生长特点,定期进行管理观测和取样,观察记载和取样要标准化和合理化,室内分析操作要规范化和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必须认真负责,准确及时,出现问题时,先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来解决问题,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4 实验分析

实验分析包括观察指标分析、生化和形态指标分析以及数据整理分析,此过程是加强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阶段。譬如做作物缺素症观察中的观察指标分析时,要分析比较各营养元素出现的时间、部位、程度等等,生化和形态指标分析时,首先要掌握这些生化指标和形态指标分析的标准方法,其次准备好这些指标测定的试剂和仪器,数据整理分析是试验成果表达的前提,首先仔细审查试验资料,发现错误设法更正,无法更正的予以剔除,其次通过运用学生掌握和理解的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已学专业理论知识总结规律,最后作出合理的结论。

2.5 实验报告撰写

实验报告是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总结和反思,撰写模版以规范科技论文为模版,包括题目、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以及讨论与结论等部分,题目和中文摘要主要锻炼学生综合概括能力,英文的撰写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一些专业英语及其表达,还有锻炼学生英语写作的意识,前言或引言主要锻炼学生网络信息、了解学科发展趋势和综合概括能力,撰写的重点主要在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和讨论与结论这三部分,材料与方法是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和实验过程的详细记录,结果与分析和讨论与结论是实验报告的核心内容,也是深化学生专业基础理论、增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精神,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和独立思维研究能力的主要过程。

2.6 实验考核

考核是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监控的有效方法,对实验教学改革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⑥植物营养学课程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考核与理论教学考核相分离,单独计入成绩和学分,考核内容包括平时成绩、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平时成绩占30%,主要包括学生态度、实验效果、出勤、团队协作精神等;操作技能占20%,包括基本实验的操作规范能力、实验方法掌握程度以及分析仪器使用的熟练程度等;实验报告占50%,主要包括实验观测记载本详细程度、分析测定原始数据完整程度、实验报告规范程度、实验步骤描述完整程度、结果分析合理程度等。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跟踪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实习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阶段性地进行作业的批阅和反馈,使学生规范有序地进行实验实习,从而保障实验教学良性循环,达到预期目的。⑦

以上是我们在植物营养课程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的一些尝试,并在农业资源利用专业092班进行了示范,该班总共36人,分成4个小组,完成了油菜、菠菜、生菜和小白菜四种蔬菜的缺素症状观察和肥效实验(采用土培方式,盆栽土为新疆北部灰漠土,有机质16.8g/kg、速效氮磷钾分别为68mg/kg、13.8mg/kg、214mg/kg,估算出油菜、菠菜、生菜和小白菜四种蔬菜最佳N、P2O5、K2O的用量分别为26kg/亩、10kg/亩、3kg/亩,26kg/亩、6kg/亩、4kg/亩,25kg/亩、8kg/亩、2.5kg/亩,23kg/亩、7.5kg/亩、3.2kg/亩),撰写了4篇拟投稿文章,示范效果明显。通过教学改革的尝试与示范,笔者深刻体会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师的知识和科研背景,依据专业和学生特点,不断发展和拓展教学内容,以此培养出面向社会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促进教与学的共同提高。

新疆农业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农业资源与环境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土壤学自治区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注释

① 曹爱红,黄其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实施与设想[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4):81-83.

② 尹元萍,汤利,赵平,等.农科院校植物营养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探索与实践——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6(4):102-106.

③ 叶优良,王文亮,韩燕来,等.植物营养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咨询导报,2007(28):186,188.

④ 孙霞,盛建东,蒋平安,等.植物营养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2(15):146-147.

⑤ 郎漫,李平.《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2(16):47-48.

植物营养学论文篇3

【关键词】土壤与植物营养 素质教育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03-02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及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急需大批高素质科技人才投身其中,高等院校作为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必须为不断提供高科技人才提供保障,因此,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非常迫切和重要的任务。为了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保障高等教育的教育成果,教学仍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堂教学则是最基本的教学环节,也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1、2]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使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优质教育,其实质在于积极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使学生身心两方面的潜能都获得开发与提高,因此,要求教学所涉及的各个因素都作出新的调整。高等学校必须在教学体制和运作上不断改革,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来展开教学活动,才能不断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发展要求。因此,怎样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校的培养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就成为每个教育人关注的热点问题。

土壤与植物营养课程是农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目前是我校农学、园艺、植保、草业、植科、设施等专业的必选基础课程,每年修读该课程的人数高达400余人,学生受益面广、影响大。土壤与植物营养学的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生长基础及水、肥、气、热等生长条件,植物营养则掌控了植物的生活习性及植物高产、优质、高效的具体途径。土壤部分理论性强,为植物营养部分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植物营养部分实践性强,进一步巩固了土壤部分理论知识。为了适应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和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我们进行了土壤与植物营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建立面向素质教育的教学体系

1.设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根据土壤与植物营养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其教学目标必须面对农业生产的实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①培养学生解决农业科技问题的求实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这需要教师用渊博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实践能力和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感染、熏陶学生。②培养科技型、创造型及复合型人才。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讲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时,要适当联系相近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善于思考和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对土壤和植物营养研究和技术应用领域作广度和深度探索,培养学生科学灵活的思维方法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①基本掌握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土壤水气热状况、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土壤的发生、分布、分类及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的概述和陕西主要土壤类型的分布、特性及改良利用方向,了解土壤的培肥、土壤的污染和治理、土壤生态及保护。②了解植物营养的发展动态,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营养功能,植物营养元素缺乏与过剩的主要症状。掌握植物根系和叶片对养分的吸收、运输、分配、同化与再利用,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料、复混肥料及固体废弃物的性质与合理施用,施肥对环境及农产品品质的影响。③通过实验和实习使学生掌握并熟练土壤、植物及肥料的基本分析技术和土壤类型的调查及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在注重土壤与植物营养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传授的同时,还应加大本学科研究的热点和最新进展的介绍,此外,还应根据专业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此课程主要是面向本校植保、农学、植科、园艺、草业、设施等专业而设,由于专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个较大的难题。因此,在深入分析上述几个专业对土壤与植物营养课程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每个专业不同的特点强化专业特色教学。如对植保专业讲解叶面施肥的影响因素时,应让学生联想喷施农药的影响因素;对园艺专业可介绍肥料调控花期、花色;草业专业可介绍草坪施肥等,使学科之间交叉渗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执行严密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严格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来进行,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突出理论和实践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增强实践环节,并可将应用能力的培训结合教师的科研任务来进行。

二、运用加强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

1.改革土壤与植物营养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扩展与更新,现代化、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应用势在必行。

首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多使用“为什么”、“怎么理解”、“表现在哪里”等语言,同时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适当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同时在教学中应随时补充一些土壤与植物营养学国内外研究动态,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性。问题情境主要是指与问题有关的事实、现象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等。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由讨论,敢于质疑、争辩。

再次,可采取讨论式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能促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活跃,因此,在讨论中应让学生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一方面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另一方面可使学生在知识运用、团队协作、语言表达等方面得到锻炼,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

2.强化土壤与植物营养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土壤与植物营养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措施。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环节,目的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实践教学除实验和实习外,学校组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科技三下乡”等活动,都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更能增强学生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课堂讲授作物营养失调症状时,鼓励同学到田间采集典型样品或拍摄图片,或把宿舍养花时出现的典型症状直接搬到课堂,让学生充当“医生”给植物看病,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而且还提高了发现问题与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3]

三、设立面向素质教育的考核标准

成绩考核是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同时考核结果作为信息反馈给学校和教务部门,作为评估教学效果,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质量都有重要的作用。另外,课程成绩的评定方法是否客观和科学,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因此,课程成绩的考核不仅要注重理论考试,还应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和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核及评价。在教改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对课程考核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改革。首先,通过闭卷考试来考核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每一门课程都有一定的理论体系,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都是必须要掌握的,否则根本谈不上应用。试题内容的覆盖面要广,一般要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80%以上。通过闭卷考试可了解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是否真正掌握,其成绩占总成绩的70%。其次,通过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来考核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学生的学习兴趣反映在班级的出勤率,迟到、早退等现象以及课堂答问情况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应教育和教导学生良好的集体观念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这部分考核占总成绩的10%。再次,通过学生的实验技能来考核动手实践能力。由于该门课程强调实践应用,其实验课课时占总课时的33%,故必须将实验技能作为总考核的一部分,才能引导学生重视实验课。实验课的考核方法是平时实验成绩和实验操作技能综合考试相结合,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四、强化素质教育的手段和途径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强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将教学、科研和生产相结合,一方面是培养高质量教师队伍的有效、科学的办法,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围绕生产实践选取科研课题,把专业知识、实用科技和推广项目等灵活应用到具体生产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也锻炼提高了自己组织教学、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的能力和水平。另外,教师在科研活动中可以吸收相关专业的学生参加,不仅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而且带领他们参与企业生产项目的研发和宣传,这样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但提高了他们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而且也提高了他们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彭瑞东、杨彦从、杨从娟.素质教育下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7(5):81~83

2 胡智峰、韩平和、丁守玉.课堂教学如何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提高素质结合起来[J].中国校外教育,2009(6):77~78

3 董廷旭.《地理信息系统》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85~88

4 张亚丽、陈巍、沈其荣等.土壤肥料学通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4(11):70~72

5 李永夫、徐秋芳、姜培坤等.通识教育背景下土壤肥料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书育人,2007(12):100~103

6 刘世亮、刘芳、化党领等.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实践能力——土壤肥料学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07(11):187~190

植物营养学论文篇4

关键词:任务驱动;植物营养;综合能力

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念是: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行学习,将再现式、训练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实验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引导、促进作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目标具体、内容实用、做学一体,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适合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适用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学。

“园艺植物营养与施肥”是成都师范学院园林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化学、肥料学等学科,是理论性很强、实践性很高的一门交叉学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学习任务的设计

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学习任务的设计需要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认真细致地分析教学内容,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任务要尽量涵盖大多数知识点,并形成一个整体,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获得系统的知识与技能。

“园艺植物营养与施肥”包含植物营养原理、施肥原理、施肥方法及技术三部分内容。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及其功能、植物吸收养分的机理、植物缺素症状和诊断方法、肥料的种类与性质、施肥原理与技术。

此课程安排在三年级第一学期。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专业基础课程和大部分专业课程,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完成一些综合性实验。因此,本课程确定了两个实践学习任务:一是通过溶液培养方式探索缺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二是大田栽培作业。

这两个学习任务都包括了一系列小任务,如任务一包含有设计实验方案、配制液体培养基、培养试验苗、观察植物缺素症状、植物营养诊断等。任务二比任务一更为开放,从领取基金购买种子,到售卖成果返还基金。这一过程包含选择栽培品种、了解品种习性、制定种植方案、土壤肥力诊断、确定肥料种类与用量、起垄开沟、育苗移栽、施肥追肥、田间管理、营养诊断、病虫害防治等等。不仅有本课程的知识,还有已经学习过的植物栽培、土壤化学、园林植物病虫害等课程知识的应用。这一系列小任务都着眼于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融会贯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学习任务的实施

1.分配学习小组

根据自愿原则组成学习小组,每组3~4人,设组长一名,组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领取任务,细化任务,自主学习

在各小组领取任务后,引导学生细分任务,分析每个任务要完成的工作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需要具备什么知识,通过什么方法获取知识。

学生此前只做过验证性实验,刚拿到任务型的综合性实验会觉得茫然、无从下手,这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学会把大任务细分成一个个小任务。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学习有难度的学生,可以直接提供类似文献给其研读。

3.实验设计,小组讨论,班级交流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的文献设计任务一的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结果,然后在小组内讨论得出一个共同方案,最后在班级交流讨论以查漏补缺,确定最终的实验方案,并制订出实验计划表。与此同时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查找资料,确定任务二的栽培品种,制订栽培计划,向全班同学介绍品种习性及栽培注意事项。旨在通过这些方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

在此阶段,学生基本都能模仿文献写出实验方案,教师一定要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其明白,实验为什么要如此设计,每一个步骤的设计目的是什么。

4.完成实验,阶段汇报与交流

此环节耗时较长,教师要通过阶段汇报、课堂观察、个别谈话等方法把握每个小组任务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引导,防止学生因遇到困难无法解决而产生畏难怠学情绪。

5.总结归纳,完成实验报告,汇报交流

本环节对学生来说是较为困难的环节。实验过程得到大量数据,但是数据怎么分析、用什么方法分析、分析后得到什么结果、由这些结果可以推出什么结论,对于多数学生来讲,以前没有受过这类训练,也没有这样进行科学思维的概念。因此,在此环节中教师注重的不能只是实验结果,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

培养。

在引导学生反思的时候,指导学生从三个方向进行说明:在知识上你又知道了些什么,在技能上你又学会了什么,上完这门课程后的你比学习之前的你多了些什么体会、感受。

三、学习成果的评价

任务驱动教学需要教师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与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小组团结协作精神、小组的创新性进行评价,也需要对实验操作规范、过程管理、实验阶段性成果等进行及时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进而不断达到预期目标。

笔者在“园艺植物营养与施肥”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上述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合作创新精神,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欢迎。但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仍处于尝试中,还有一些教学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王华香,蒋永平,文元美,等.基于“任务驱动”的渐进式开放实践教学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36):127-129.

[2]陈启才.植物施肥模块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1(15):244-245.

[3]袁天奇,马开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测量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2):131-133.

作者简介:冯媛媛,博士,讲师,成都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主要从事植物发育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Task Driven Teaching Method in “Try to Nutrition and

Fertilization of Horticultural Plants” in Practice Teaching

Feng Yuanyuan

植物营养学论文篇5

关键词:湖泊富营养化;生物链;防治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1)09-1735-03

Progress of Biological Chain Regulation on Lake Eutrophication

WANG Jun-xia1,ZHANG Ya-juan1,LIU Cun-qi1,LIU Lu-san2,WANG Ya-bin3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2,Hebei,China; 2.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100012, China; 3.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stitute of Baoding, Baoding 071002,Hebei,China)

Abstract: Lake eutrophication in China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biological chain regulation in controlling of lake eutrophication was introduced; and the function of biological chain of cut salt, control algae and crumb was described.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pound biological chains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water quality of eutrophicated lake.

Key words: lake eutrophication; biological chain; control

自19世纪末以来,以水域富营养化为重点的湖泊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推动了湖泊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然而,由于湖泊所处地区地质结构和气候变化历程各异,不同“年龄”湖泊所呈现出来的问题也不同,从而使水质恢复工作体现出明显的个体特征,增加了水质恢复的难度,限制了水域富营养化治理研究的发展。

各国学者已就富营养化驱动机制、关键控制因子以及富营养化治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并逐步形成了防治水域富营养化的技术方法体系,包括营养盐控制、直接除藻、生物调控、生态工程及生态恢复[1-3]。然而,实践表明无论是营养负荷的削减,还是各种除藻措施的施行,均不能取得良好而持久的效果,一些不适当的物理、化学方法反而加剧了原本已经很脆弱的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4]。而生物调控方法利用生物的生理生化作用及食物链的传递过程,可以使湖泊中污染物与过量营养盐发生降解和转化,从而达到长期水体净化的目的。其主要技术包括种植水生维管束植物、微生物净化技术、生物浮床技术、生物链调控技术等,其中生物链调控技术因其经济方便、能耗低且收效显著、环保效益好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5],该技术建立在生物操纵理论基础之上,主要包括削盐、控藻、碎屑三类生物链。

1经典生物操纵与非经典生物操纵

在富营养化治理技术方面,国外学者提出了经典的生物操纵方法,即通过调控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促进滤食效率高的植食性大型浮游动物,特别是枝角类的发展,提高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效率,降低藻类生物量,提高水体透明度,改善水质[6]。浮游动物在淡水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既是食物链的重要环节,又能积累和代谢一定量的污染物,是生物操纵的关键因子之一。但目前这种经典的生物操纵方法作为水质管理工具的有效性与稳定性存在较大的争议[7]。湖泊生态系统复杂多变,多营养级的食物链管理很难使水体保持稳定的鱼类和浮游动物种群,而浮游动物本身又难以直接利用微囊藻、颤藻和束丝藻等大型蓝藻群体[8]。

针对中国富营养化湖泊蓝藻水华严重的问题,科学家提出了非经典的生物操纵理论,即通过调节滤食性鱼类(如鲢鱼和鳙鱼)的数量直接控制蓝藻[9],这一理论已经在多个试验中得到了证实,在滇池、巢湖水污染治理中得到应用。Crisman等[10]研究认为,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枝角类种类较少,而且体型较小,浮游植物食性鱼是更为合适的生物操纵工具。非经典的生物操纵所依靠的放养对象正是经典的生物操纵理论要求捕除或毒杀的对象。与经典的生物操纵法相比,非经典的生物操纵方法具有多方面的优点。一是具有持久性,因为非经典生物操纵所依赖的主体鱼类,可以存活数年,且种群可被人为调控及食谱相对较宽,种群容易长期稳定,耐藻毒素性强;其次能降低营养库存,通过对鱼类的捕捞作用,可以从湖泊中移走大量的营养盐。但这种方法的控藻效果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放养模式、放养密度、湖泊形态、地域特征、群落结构等,因而该生物操纵应在对所治理水体生物群落结构及相互关系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开展调控,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5]。

生物操纵技术通过调控水生生物群落某一营养级的生态功能来治理水体富营养化,但忽视了整个生物链这一相对独立的单元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调控功能。实际上,任何营养级的生物,都受到相邻营养级捕食、竞争等作用的制约与影响[5]。在湖泊生态系统中,水体中藻类、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底栖软体动物、鱼类等分别作为不同食物链中的一环,通过捕食、竞争等关系制约着各种生物的生物量,进而影响到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盐的吸收与转化,因此通过改变食物网结构达到控制富营养化水体藻类数量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围绕富营养化湖泊中营养盐含量过高、藻类大量生长与沉积碎屑过度积累等问题,构建具有削减营养盐、控制藻类生长或促进沉积物中碎屑分解等特定生态功能的生物链,可以在不同层次上充分发挥生物组分对富营养化调控的功能。

2削盐生物链

该生物链以削减营养盐负荷为目标,在全面了解湖泊自身特性(形态、水质、功能等)的前提下,识别并确定具有较强吸收、削减氮、磷等水体营养负荷的生物链类型(如沉水、挺水或浮叶植物―草食性鱼类),优化调整湖泊生物链和营养级结构,使生物链对营养盐的吸收去除效率最大化。

水生高等植物在湖泊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其能够快速吸收水体和沉积物中的营养盐,分泌产生他感物质抑制浮游植物生长,被广泛用于降低湖泊水体营养盐负荷、控制藻类生长、调节湖泊生态系统[1]。因此在必要情况下,可适当引入具有良好吸盐抑藻效应的水生植物和土著草食性鱼类,优化调整湖泊生物链和营养级结构,构建营养负荷削减的生物链筛选及其优化调控技术[5]。目前对水生高等植物尤其是沉水植物在浅水湖泊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的研究十分活跃[3],恢复水生高等植物已成为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和生态恢复的关键步骤之一。高吉喜等[11]研究了慈菇、茭白、菹草、金鱼藻、满江红、水花生、菱角等7种水生植物对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7种植物对水中的TN、TP均有很高的净化效率,其中慈菇和茭白的综合净化效率最高,但没有考虑下一营养级的作用。王海珍等[12]通过在围隔中放养鲢鱼及种植菹草,发现鲢鱼的滤食作用改善了水体的透明度,使菹草不受遮光限制而生长良好,同时菹草通过营养竞争和他感作用控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也为浮游动物提供了栖息环境,浮游动物又反过来控制小型的藻类,而大型的藻类则被鲢鱼控制,水体生态修复效果较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水中草食性鱼类密度较大,将造成水生植物减少,大型水生植物所固定的氮、磷等营养元素重新释放回水体,加剧水体富营养化进程[13]。此外,人工收割将水生植物从湖泊中去除,也可达到将过量的营养物质从水中移走的目的。在这个步骤中,收割起到了类似生态系统内消费者的作用,给原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路线一个出口,打通了富营养化水域被阻塞的物质流动。

3控藻生物链

在确定导致富营养化的主要优势藻的前提下,筛选并确定以藻类为第一营养级,对主要富营养化藻类具有显著定向生物密度制约效应的藻-滤食鱼类、藻-浮游动物-鱼类等生物链,可以建立密度制约的控藻生物链[5]。鱼类引入系统后,其摄食活动丰富了水体中的食物链关系,提高了生物种群间的摄食能力和新陈代谢作用,不但控制了藻类生物量,而且加速了水中氮、磷营养物质的循环,提高了氮磷的转化速率,并最终以鱼产品的形式脱离水体。林涛等[13]在微型生态系统中分别引入鲢鱼、鳙鱼,发现鳙鱼摄食浮游动物剑水蚤,使得剑水蚤被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则第一营养级藻类的捕食压力和生存空间得到极大的缓解,促进了浮游藻类的生长;鲢鱼则直接滤食浮游植物尤其是蓝藻,使该系统中蓝藻显著下降。因此,利用鱼类的摄食选择性,可以选择有效的控藻生物链来促进水质恢复。唐汇娟等[14]利用鲢鱼对浮游植物较高的摄食效率,成功控制了围隔中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刘建康等[15]则利用鲢鳙直接控制东湖微囊藻水华。这种控藻食物链对鱼类的密度有一定要求,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控藻效果[16]。鱼类密度过小,牧食压力小,可能对藻类生长起不到抑制作用,但较高密度的放养,不仅因鱼类排泄物增加导致水体有机质和营养盐含量增加,而且高密度的鱼类增强了对水体的扰动,进一步增加了底泥中污染物的释放量[17]。刘建康等[18]指出鲢鱼控制东湖微囊藻水华的有效密度为46~50 g/m3,郎宇鹏等[19]认为50 g/m3的鲢鱼投放密度对蓝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实际上,藻类生物量的变化是鱼类密度、牧食压力、氮磷营养盐浓度、氮磷比和沉积物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19],但通过放养适宜密度的滤食性鱼类来控制水体中藻类生物量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调控方法。

4碎屑生物链

碎屑生物链以控制湖泊沉积环境中的有机碎屑为目的。在定量分析不同种类的底栖软体动物、线虫、水蚤类、虾蟹类及食腐屑鲤科鱼类等水生生物分解处理有机碎屑能力的基础上,筛选并构建有机碎屑作为第一营养级,碎屑食性动物与其捕食者或更高捕食者(如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大型肉食性鱼类)为更高营养级,能有效消化分解各类有机碎屑的生物链,从而控制有机碎屑沉积速率,有效缓解因内源营养负荷释放导致次生富营养化加剧的趋势[5]。陆开宏等[20]发现罗非鱼在滤食藻类的同时,通过滤食、啮食等多种方式消耗了水中大量的悬浮颗粒及有机碎屑。大型淡水双壳类软体动物是自然界水体中重要的底栖生物,在水体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强大的滤水滤食功能,利用它们来改善水质,在理论和应用上有重要意义[21,22]。尤其是底栖软体动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明显的净化效应[1]。费志良等[23]研究发现三角帆蚌对水体悬浮物和叶绿素a的消除率分别达到76%和94%,水体透明度提高近两倍。卢晓明等[24]发现底栖软体动物河蚌和螺蛳通过滤食或刮食水中有机颗粒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的COD、氮、磷等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通过生物链调控富营养化的技术在湖泊水体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水域生态系统内部组分关系复杂,水生生物之间的生物链类型繁多,单纯利用水生生物群落某一营养级治理湖泊富营养化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可以充分发挥削盐、控藻、碎屑等不同类型生物链对富营养化的联合调控效应,建立削盐-控藻-碎屑复合生物链调控技术[5]。但是这种技术的应用必须掌握水体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物种关系及演化过程,同时要考虑到不同生物链类型之间的拮抗作用,保证生物链较高的稳定性与自我维持能力。

参考文献:

[1] 全为民,沈新强,严力蛟. 富营养化水体生物净化效应的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1):2057-2061.

[2] 王国祥,成小英,濮培民. 湖泊藻型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理论及应用[J]. 湖泊科学,2002,14(3):273-282.

[3] 刘晶,秦玉洁,丘焱伦,等. 生物操纵理论与技术在富营养化湖泊治理中的应用[J]. 生态科学,2005,24(2):188-192.

[4] 刘晶,邱金泉,王雯,等. 富营养化湖泊治理中的生物操纵理论[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23(1):198-201.

[5] 王瑜,刘录三,方玉东,等. 生物操纵方法调控湖泊富营养化研究进展[J]. 自然科学进展,2009,19(12):1296-1301.

[6] SHAPIRO J, LAMARRA V, LYNCH M. Biomanipulation: An ecosystem approach to lake restoration[J]. Proceedings of the symposium on water,1975,21(6):85-96.

[7] HANSSON L A,ANNADOTTER H,BERGMAN E,et al. Biomanipulation as an application of food chain theory: Constraints, synthesi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emperate lakes[J]. Ecosystems, 1998(1):558-574.

[8] 谢平. 鲢、鳙与藻类水华控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9-69.

[9] LIU J K, XIE P. Enclosure experiments on and lacustrine practice for eliminating microcystis bloom[J].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02,20(2):113-117.

[10] CRISMAN T L, BEAVER I R. Applicability of planktonic biomani pulation: For managing eutrophication in the subtropics[J]. Hydrobiologia, 1990, 201(1):177-185.

[11] 高吉喜,叶春. 水生植物对面源污水净化效率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1997,17(3):247-251.

[12] 王海珍,刘永定,肖邦定,等. 围隔中鲢和菹草控藻效果及其生态学意义[J]. 水生生物学报,2004,28(2):141-146.

[13] 林涛,崔福义,刘冬梅,等. 水源治理中鱼类的摄食选择性对其生物操纵作用的影响[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38(1): 35-37.

[14] 唐汇娟,谢平. 围隔中不同密度鲢对浮游植物的影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25(3):277-280.

[15] 刘建康,谢平. 用鲢鳙直接控制微囊藻水华的围隔试验和湖泊实践[J]. 生态科学,2003,22(3):193-196.

[16] 田利,王金鑫,张丽彬,等. 鲢鱼、芦台鱼对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控制作用[J]. 生态环境,2008,17(4):1334-1337.

[17] 胡秀琳,廖日红,孟庆义,等. 鲢鱼放养控制北京城市河湖水华试验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2007,1(11):29-35.

[18] 刘建康,谢平. 揭开武汉东湖蓝藻水华消失之谜[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8(3):312-319.

[19] 郎宇鹏,朱琳,刘春光,等. 鲢鱼对淡水浮游植物的抑制作用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增刊):683-686.

[20] 陆开宏,金春华,王扬才. 罗非鱼对蓝藻的摄食消化及对富营养化水体水华的控制[J]. 水产学报,2005,29(6):811-818.

[21] 龚世园,朱子义. 网湖绢丝丽蚌食性的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7,16(6):589-593.

[22] 钱伟平,许梓荣,水体生态系统中藻类、河蚌、细菌互相关系的实验研究[J]. 淡水渔业,2002,32(3):40-43.

植物营养学论文篇6

他,是一个因强烈“饥饿感”而投身农业的人;他,是一个对土地爱得深沉,视土地为生命的人;他,更是一个在喧嚣时代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的智者。为了破解我国农业生态持续恶化,化肥副作用及环境破坏愈发凸显的世界性难题,实现自己的绿色农业梦,他慎思笃行,开拓创新,用坦荡的情怀实现着对科学和真理的追逐。他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营养学教授刘存寿。

我国是人口大国,更是农业大国,用占世界8%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1%的人口,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庄稼要好,肥料要饱”“春肥满筐,秋谷满仓”等谚语生动地描述了自古农家就认识到土壤培肥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的“矿物质营养理论”为化肥施用和化肥工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作物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但随着化肥施用量的持续增加和施用时期的延长,化肥的副作用日益突出,化肥效益下降、土壤环境恶化、农产品品质下降、作物抗性降低等一系列问题愈加严重,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遏制,将会威胁人类生存。但身为植物营养学博士的刘存寿,在大半生的研究生涯中,并没有像本领域其他专家那样把研究的方向聚焦在植物本身,而是从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入手,通过理清关系链之间前因后果的逻辑顺序,从而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他提出了全营养有机营养学说,打破了在世界化肥工业统治170多年的李比希矿物质营养学说,开拓了农作物施肥的新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不仅在本专业领域形成颠覆性的影响力,而且对全球资源保护、人类生态环境优化起到跨时代的作用。

理念创新,视角独到,道法自然寻根本

刘存寿为何要投身农业?具体原因还要从他的经历说起。经历饥荒和“”动乱的他,因潜藏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饥饿”感而考取了中专院校的农学专业,只为实现人人吃饱饭的朴素理想。尽管毕业被分配到一个不错的单位,但在工作中总是感觉学到的知识还远远不够,于是工作之余他继续读书学习,并顺利考取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工作几年后,他再次选择读书深造,并考取高级植物生理学博士学位。

正是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让刘存寿形成了广阔的视野和独到的见解。他在看待植物学研究的时候,会从植物全生命周期出发,对农业发展的整个体系进行思考,还会研究化学物质对植物的影响效应。“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l展农业生产的模式跟美国比较相似,都是以追求高产为主,大量施用化学农药。这种行为导致了土壤和海水的污染。”刘存寿经翻阅大量国外期刊,充分研究了美国的相关发展和研究案例,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根据研究的案例,刘存寿开始思考:为什么人类农业文明发展了上千年,但是没有出现土壤污染的问题,而且我们食用的蔬果等食物也保持了原汁原味,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却引发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施用化学农药和施用有机肥料这两种情况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区别?“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崇尚哲学思想的刘存寿决定展开研究,试图从中找到问题的根源。尽管在研究经费极度紧张的时代,也丝毫阻挡不了他的科研热情,他决然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来支持自己的科研工作,就这样,他在对有机全营养肥的研究和实验中苦心坚守了二十多年。

理论创新,顺应自然,透过现象看本质

学科交叉融合、利用现代分析方法是刘存寿博士取得理论突破的关键所在。为了理清现代农业生态和原始植物生态,从1996年起,刘存寿团队从“未被人类化学工业污染的原始森林”自然土壤入手,先后进行了森林土壤转化过程、土壤中矿物元素种类比例及其与植物吸收的关系、土壤矿物元素赋存的化学形态及其与植物营养的关系、土壤水溶性腐殖酸的物质组成及其与植物营养的关系、自然植物营养原理的人工模拟与缺点改进等系统性研究。

为了明确土壤中水溶性腐殖酸的植物营养功能来源,刘存寿组织植物营养、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和仪器分析专家们开始了联合攻关,他们用了两年时间首次完成了土壤水溶性腐殖酸物质组成测定工作,这不仅为有机肥料能够增强植物抗性(抗旱、抗寒、抗病、抗虫)找到了物质实证,也为德国化学家范泰耶尔的腐殖质营养理论和我国植物生理与植物营养学家孙羲的有机―无机营养理论提供了依据。他们从水溶性腐殖酸中测定到约2000余种有机物质,按照这些物质的植物生理作用可将其划分为七大类;同时,他们还测定到其中含有38种矿物元素。借用中药配位化学研究方法,他们证明了水溶性腐殖酸中所有矿物元素均以有机配位态和无机离子态两种化学形态存在。

接着,刘存寿及其团队进行了土壤培养和植物测定验证。结果表明,向土壤添加天然有机物培养至腐殖化完成后,土壤水溶性腐殖酸有机成分种类、矿物元素种类和矿物元素化学形态与自然森林土壤完全一致;新鲜植物叶片中矿物元素种类及其化学形态与水溶性腐殖酸中元素种类和化学形态完全一致。

针对水溶性腐殖酸有机成分、矿物元素种类和矿物元素的有机配位化合物对植物营养的影响,该研究团队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根系可以直接吸收不同结构的有机小分子;某些稀有元素和稀土元素具有很强的植物生理作用;水溶性腐殖酸能够与外源无机铵态氮、磷、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这些配合物以不同机理影响矿物元素的生物有效性。

至此,刘存寿从上述系统研究结果中提炼、验证了四条自然植物营养原理:①植物根系能够吸收多种有机营养;②植物健康生长需要吸收多种矿物质元素;③植物矿物质养分的有机配位化合物能使植物生物有效性更高;④碳基是植物营养的中心。

“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病了!”刘存寿教授感叹道,“土壤是由土壤微生物、土壤有机物和土壤矿物构成的生命体。长期大量施用无机合成化学肥料,无论是从营养种类上还是从化学形态上,均不能满足植物天然需求,同时破坏土壤生态,合成除草剂和杀菌剂频繁施用,使之雪上加霜。”病根就是人类违背了自然原理。

技术创新,高效循环,科研成果产业化

如果说水溶性腐殖酸物质组成的成功测定是刘存寿专家组研究工作的第一项突破,四条自然植物营养原理的提出是其理论研究成果,那么天然有机物人工快速降解就是刘存寿专家组研究工作的第二项突破,水溶性全营养生态有机复合肥是技术化成果。

我们传统施用的有机肥虽然是天然有机物,但在被土壤微生物降解过程中约70%有机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12%形成微生物碳,15%形成土壤固定态碳,仅3%左右有机碳转化成水溶性腐殖酸,利用率极低。

为了有效提高有机碳植物利用效率和养殖粪便、城市污泥完全无害化处理,让植物吸收更多的营养,刘存寿教授带领科研团队,经过5年反复实验,依据人工模拟微生物原理,利用物理化学方法使天然有机物4小时内完全降解,速度是微生物的180倍,有机碳水溶性转化率95%以上,有害微生物杀灭率100%,抗生素和合成西药无害化率98%以上。同时,按照自然植物营养原理,他们将水溶性腐殖酸与各种无机矿物离子和氮磷钾化肥进行配位反应,制备成水溶性全营养有机复合肥。

刘存寿教授介绍说,水溶性全营养生态有机复合肥利用了自然有机―无机配合物的缓控释原理,氮素利用率比化肥提高近100%,磷素利用率比化肥提高200%以上。同时,其克服了普通有机肥和化肥的缺点,保留且强化了两者优点,实现作物高产、产品优质和土壤培肥三位一体,在保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大幅度减少化肥施用量,保证了土壤的健康,保证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其创新性体现在:①测定了土壤腐植酸、植物营养元素中含有至少41种元素,其中矿物质38种,测定了腐植酸中全部矿物质种类;②提高了有机肥料的植物营养功能;③采用油母页岩及天然矿物质活化技术,制备水溶性全营养有机复合肥,减少了化学肥料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④采用人工模拟微生物降解,利用物理化学方法使天然有机物4小时内完全降解,且在提高速度的同时减少有机碳损失率(降解速度比微生物快120倍,有机碳损失率0.0012%);⑤集元素种类、化学形态、养分比例、全水溶于一体,且加工方法和成分具有独特性。

肥效是检验理论研究和加工技术的唯一标准。多年、多地、多作物的肥效试验、示范和大面积应用,水溶性全营养生态有机肥显示出全面显著的肥效。测定和观察得到的肥效概况为:①苹果百叶重提高50%~80%,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40%~46.5%,光合速率提高45%;②促进根系发育。施肥两年后,苹果和猕猴桃毛细根总量增加100%以上;③抑制果树大小年,提高果实产量。连续6年水溶性全营养生态有机肥施肥示范苹果园,没有出现大小年现象。苹果产量提高42%,在化肥用量减少近50%,肥料投资减少26%的情况下,亩产高达6000公斤;④防除早期落叶,叶片功能期延长30天以上。猕猴桃黄花、苹果腐烂病的连作障碍减轻40~85%;蔬菜发病@著减轻;⑤提高作物抗性。在同样条件下,水溶性全营养生态有机肥施肥示范果园发病很轻;⑥改善农产品品质。肥效示范生产的大米、马铃薯和苹果,经农业部认证检测机构按有机农产品项目检验,均达到有机农产品指标。

2014年,农业部出台了《农业部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确保到2020年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一控”,即控制用水总量;“两减”,即化肥农药减量;“三基本”,即畜禽粪污、农膜、农作物秸秆基本得到资源化、综合循环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这是政府通过农业产业部署为土地问题的解决提出的明确要求。而刘存寿的研究结果和技术化产品为农业部的政策目标提供了技术保障。

我国是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化肥生产已使磷资源难以为继,钾肥主要靠进口。同时,每年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养殖等产生的大量自然化学能量物大多数成为环境污染物。“将这些珍贵的可再生自然资源科学利用,不仅能满足作物高产需要的全部营养,而且使土壤持续肥沃,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刘存寿如是说。

刘存寿在化工专家的帮助下,设计出整套工艺将各项技术连接起来,形成全新的新型肥料生产工艺,该工艺已被陕西旺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规模化实施。总投资1.3亿元人民币,年产30万吨水溶性全营养生态有机复合肥系列产品,现已进入试车调试,产品不久将面世。

刘存寿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业界同行的高度关注。2014年,刘存寿应邀参加了院士咨询项目―“中国化肥问题与对策”研讨会。2015年4月16―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国际科学院外籍院士、厦门大学教授赵玉芬专程就绿色有机肥研究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调研,对刘存寿副研究员关于化肥副作用的系统研究表示高度肯定,认为其研究结果集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与技术产业化于一体,符合香山会议宗旨,并邀请刘存寿在香山会议作“模拟自然植物营养原理生产绿色肥料技术研究”专题报告,结果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模式创新,创建联盟,控制源头保安全

“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对生物都是有害的。因为它造成了植物代谢的改变,所以人会生各种各样的怪病。土壤健康,植物才能健康。植物健康,我们人类才能健康。”刘存寿说。

植物营养学论文篇7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开幕式,并代表中国政府致辞。回良玉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植物营养科学担负着保障食物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神圣使命。这次会议以“植物营养在食品安全、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为主题,深入探讨“营养植物、造福人类”的大计,体现了时代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回良玉指出,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始终把农业作为事关全局的头等大事来抓。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实现了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中国以占世界不足1/10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1/5人口的温饱问题,这也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在这一过程中,农业科技包括植物营养科学技术的进步,发挥了有力的支撑与保障作用。多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植物营养科学研究和技术成果的应用,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植物营养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体系,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回良玉说,中国正在致力于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我们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国政府将继续重视和加强植物营养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技术推广,广泛吸收国际先进的植物营养技术,促进科学施肥、科学灌溉、科学种植,提高水、肥和土地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植物营养学论文篇8

关键词:高职;学分制;园艺植物栽培技术;教学改革

学分制以其灵活的学习制度,独具特色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融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等先进的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适应“大众化、国际化”趋势的必然选择,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主动适合经济社会、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在学分制运行模式下,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园艺园林技术系将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的《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内容体系经重构后设置为“专业核心课程”。

1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园艺学起源于古代的园艺技艺,现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是世界园艺业发展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虽然我国园艺高等教育起步较晚,但其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步,始终与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变革息息相通。《园艺植物栽培技术》是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种子生产与经营、农艺教育和应用生物教育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课。对在提高上述专业学生的生产理论知识和毕业后在生产一线工作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这门课程的前身(蔬菜栽培学和果树栽培学)可追溯到1987年的内蒙古农牧学院分院建院初期,迄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在不同的办学阶段对其内容和教学有着不同的要求。1998年国家教育部将全国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全面的调整,按照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人才的教育改革方向,将原有的果树专业、蔬菜专业和观赏园艺专业合并为大口径的园艺专业。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该院在2006年参照园艺专业课程安排的基础上,制定了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根据新的人材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决定开设融果树、蔬菜和观赏园艺于一体的新的课程——园艺植物栽培技术。

在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园艺植物栽培技术》被列为必修的专业核心课,从2007年开始开课。迄今已为种子生产与经营专科生开过5轮,听课学生达600多人,教学效果显著。除理论课教学外,还开设4周的《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实训》、园艺栽培教学实习和校外参观实习,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相配套的园艺课程教学体系。目前,学院大力推进学分制改革,园艺园林技术系的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被选为试点专业,《园艺植物栽培技术》课程学时由原来的72学时更改为64学时,实训学时由原来的4周更改为3周,为适应学分制改革,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实训大纲、考核大纲等教学文件做了相应的修改。

《园艺植物栽培技术》已经形成学分制下独特的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选择与编排,实践时间、地点、技能培训方式及考核标准,结合专业课的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室的建设与使用,配套实验材料收集、整理与制作,教学方式与考试模式都制定了相应的内容规定与操作保障措施。

2 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师资培养探索

《园艺植物栽培技术》课程是农业种植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目前,在该系讲授该课程的教师有5位,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人。为了不断优化课程的教学队伍,该系通过新教师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委托培养、企业调研和各种教研活动,使各位教师充分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园艺产业人才需求状况及该课程与实践生产的联系;同时通过本专业骨干教师的传、帮、带、和听课、评课,使青年教师了解本专业的特点,掌握教学、科研的方法和技能;在该系新进的年青教师必须在相关企业生产第一线或实训基地进行1年以上的生产实践锻炼,通过参与内蒙古农牧业科技园区项目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以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通过外出进修(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学历(在职博士)、参观考察等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工作能力;鼓励专业教师考取相应的岗位证书,加大“双师型”教师比例;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训练贯穿课程建设的全过程之中。

3 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3.1依高职教育特点,精选优化教学内容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把原来的《蔬菜栽培学》、《果树栽培学》和《花卉栽培学》3门课程整合更换为《园艺植物栽培技术》,理论学时数由原来计划的162减少到64学时,占总学时的40%;将实验课学时调整到12学时,占总学时的18.75%;设置实训72学时。新编了《园艺植物栽培技术教学大纲》,在大纲中突出了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园艺生产的基本技能、方法和手段,基本学会园艺现代生产的一些必要的技术,并纳入考查(核)项目之中。目前该课程的理论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园艺植物分类,园艺植物生物学特性,园艺植物繁殖,种植园建设与管理,园艺植物调控技术,设施园艺,园艺产品采后处理;实验部分内容包括:园艺植物种类识别,园艺植物嫁接技术,园艺植物扦插技术,园艺植物育苗技术,常见园艺植物栽培技术,日光温室性能观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概念和理论知识,重点掌握园艺相关技能的实践操作,并且能根据生产实践完成相应的项目制定和实施,最终使学生具备园艺师、花卉工职业技能考核的应知、应会要求。

3.2进行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信息量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

《园艺植物栽培技术》课程的教学目前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黑板、粉笔和挂图教学,而是利用集图像、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采用电子课件、电子图片、实物、演示模具等方式形象生动的展示园艺植物形态、操作步骤等内容,这些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而且能将静止的结构通过动画显示,连贯地反映出现代园艺生产技术过程,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和综合能力及素质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3.3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考核的探索

《园艺植物栽培技术》课程考试在考试(核)形式、考试(核)内容、考试(核)标准和成绩的测算方面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注重技能和素质的考核。该课程考核分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和平时考核三块内容,其中理论占40%,实践占40%,平时占20%;理论考试中90%为课内知识,10%为课外拓展知识,实践考试中学生自评占5%,组内自评占5%,组间自评占15%,教师评价占15%(见表1);平时考核中回答问题占5%,出勤占5%,作业占10%。本考试(核)系统既科学地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进行了考核,也对教师在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客观的反映。

3.4实践教学的探索

在本课程中安排了12学时的实验和3周的实训,实训地点主要为内蒙古农牧业科技园区,共有22座日光温室、1座现代化自控温室和上百亩的果园,该园区还是内蒙古的绿色食品基地,学生在该基地可参加园艺植物从种到收的整个环节,有些学生还可承包园区的温室自己经营。在实训过程中主要进行整地、施肥、现代化育苗、嫁接、扦插、播种、定植、园地管理、植株调整、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操作。这些实践项目都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并且按照实践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在实训过程中每组学生经过查阅文献,论证等环节确定一个科研小项目,在业余事件完成项目的实验数据统计和分析,在实训结束时形成科研报告,一并计入实训考核成绩中。同时该系和内蒙古绿之源农业有限公司、内蒙古花鹿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作为学生实训的校外基地,在公司生产任务较多的时候或暑假期间,将学生派往公司参加单位的生产实践任务,学生在提高实践技能的同时,还让学生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企业的生产现状,工作要求及今后毕业从事本行业的基本要求。毕业生就业率以及就业层次不断提高,就是有力的证明。

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探索

4.1创设问题情景进行启发式教学

该方法不是简单的提问,而是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认真思考、综合分析,才能获得答案的学习情景,是一种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例如,在教学中提前向学生安排所要提问的题目,学生以分组的形式通过收集资料、总结、分析,在适当的时候,每组之间进行汇报、讨论、修改,由任课教师点评,最终形成可行的调研报告。这种教学方式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鼓励学生深入实践,了解生产第一线的实际情况,避免了学生一味学习,不懂社会,不懂实践的现状。

4.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在本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机会,应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不仅掌握实践技能,而且对知识理解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极大的提高,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帮助。

4.3课程论文撰写方法训练

在本课程教学中多次安排相关题目,让学生查阅大量资料,从中获取更多信息,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知识面。例如本地区蔬菜生产现状的调研,设施园艺发展现状,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等。

4.4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在保留传统授课优点基础上运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从平面到立体,由单纯文字到图文并茂,拓展教学空间,增加教学信息,极大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率。

植物营养学论文篇9

1.加大实验教学改革,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不仅能很好地配合理论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以往的植物营养学教学中,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实验课16学时,理论教学48学时,实验课与理论教学课时比为1:3。虽然按照学校的总体要求,将实验教学内容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由于实验课时和实验条件的限制,教师在安排实验时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上实验课以完成实验任务为主要目的,缺少对实验内容进行深入地认知和分析,很难将实验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不能有效起到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因此,一方面要增加实验教学课时,将实验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由原来的1:3调整到1:2左右,有充足的课时安排一定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在实验中不断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并在实验过程中渗透理论知识,起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融合的效果。

2.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规范实习管理

教学实习环节是对专业理论知识的验证和课堂知识的巩固,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实习基地既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也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课程教学质量、加强课程建设的需要。因此,教学实习是区别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教学环节,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保证,只有拥有良好的实习基地,才能为培养出优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创造有利条件。安康学院对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非常重视,2010年以来,先后建立了6个与农学专业有关的校外实习基地,一个校内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主要是连栋日光温室,主要作为农学专业的生产和实习基地,利用率较高,学生在温室里进行施肥试验,植物营养状况观察等,也可以参与到部分教师的课题里进行一些植物营养方面的研究,课余时间也可以自由进入观察学习。近三年的运行情况表明,两栋温室的建设对提升学生在植物营养学知识掌握和应用方面效果非常明显。但是,由于投入有限,基地内缺少现代农业技术配套设施。所以,应进一步加强校内基地建设,结合不同课程特点开展具有专业特色和课程特色的实习以满足更多实习需求。目前,校外实习主要通过到实习基地参观、听讲解、调查等来了解相关知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感观上的认识,但很多内容与理论课堂相近,实习效果不是非常理想。所以,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方面,要紧紧围绕专业特点,选择一批具有良好育人环境、工作氛围积极向上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充分发挥企业资源、设备、管理经验的优势,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生产活动之中,有效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2014年农学2012级学生在安康市谷雨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植物营养实习时,在参观、讲解结束后,实习指导教师同技术员一起带领学生对园区内的果树和蔬菜摘心、配肥、施肥等,技术员边指导学生操作办解释原因,实习结束后,学生在实结中普遍反映收获大,效果好。同时,加强校外实习管理,学校要成立专门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机构,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运行。

3.创建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教育部“实验室建设应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实验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实验资源开放共享为基础,以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和完备的实验条件为保障,创新理论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使用效益”的总体思路,通过开放实验室,鼓励兴趣浓、能力强、肯钻研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教师指导下查阅文献、拟订实验方案、参与项目检测等工作,探究植物营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自校内连栋日光温室建成后,每年在其中进行与植物营养学相关的项目20余项,学生参与人数近40人,通过对实践效果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实践兴趣均非常大,通过实践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目前,学校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将学生参与企业实践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企业生产管理、科研与开发之中,已经成为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实践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

探索现代实践教学手段与方法,提升学生掌握应用性较强的技术和方法,强化在生产中的应用能力。在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工作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手段,如实践教学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配备专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以及采用科学方法提高学生实践兴趣和实践能力等。

1.实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探索

传统教学中,学校和教师更多关注理论教学手段的研究,对实验课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研究和关注程度相对较低。在植物营养学长期教学实践中发现,实验教学手段同理论教学手段同等重要,科学的教学手段对于提高学生实验技术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将实验课与理论知识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在讲述理论课时就要为将来的实验课作好准备,如在理论课中与实验相关的内容不一定全面讲解,可以留些“悬念”给学生,引导学生课外时间进行一些必要的探索。例如在讲到植物氮素营养时,强调硝态氮过量累积对植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后,提出了植物中硝态氮可以有很多种测定方法,要求学生课后查找3种以上测定方法,比较它们的差异性,结果在上实验课时,大部分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测定方法,并且还有部分学生用其它方法进行了验证性实验。通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学生实验技能较往届学生大幅度提高。第二,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到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通过图片、短片等补充实验教学中一些用语言和示范难以理解的内容,提高学生实验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第三,采用教师和学生竞赛式实验教学手段。如在对植物中维生素C的测定实验中,教师提前要求学生进行实验结果准确性比赛,即教师和学生用同一种方法测定同一种蔬菜,以教师的测定结果为标准答案,与教师测定结果最接近者得分最高。结果学生课前积极准备,实验结果准确性非常高。

2.实习手段的多样化探索

传统的植物营养实习主要是参观性实习,即教师带学生到实习基地或实习地点后,请基地人员或教师讲解后参观,往往实习结束后学生收获非常有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植物营养实习中探索总结以下几种方法,效果明显提高。一是建立定量考核实习制度,即要求学生在实习中必需完成足够的工作量。例如2012农学专业植物营养实习中,对植物营养失调症观察要求每位学生至少找到6种以上植物的失调症状,判断、解释原因,并且拍照,实习结束后发给指导教师。在当地一农业企业进行有机肥认识与施肥实习中,要求每2个实习小组完成一个塑料大棚的有机肥施肥任务。学生在实结中,70%以上的学生用累、快乐、收获大来评价此次实习。二是将实验与实习有机结合。例如在一农业园区实习时发现一块地的番茄疑似缺钙,但不能完全确定,于是让学生采集此地土壤样品及另一未出现此症状地块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测定判定,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完成了此项工作。三是改参观式实习为参与式实习。2014年为期一周的植物营养实习中,指导教师与当地一农业企业联系,学生在教师和园区技术员指导下进行该园区的果树、茄子打顶、蔬菜施肥等工作,结束后学生普遍反映实习效果好,收获大。

3.培养学生实践兴趣的探索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通过提高学生对植物营养学实践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性,来提高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在植物营养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培养学生实践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加强同学生的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来源、学习目的、爱好等。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注意列举一些与学生生源地有关的案例,提高学生对其中存在问题的关注程度,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与课程内容有关的问题。二是选择播放一些与植物营养有关的现代化的影像资料,介绍因不合理施肥引起的一些重大事件,激发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三是引导组织学生成立植物营养兴趣小组,如帮助学生设计微课题,指导学生采用水培法、砂培法进行植物溶液培养和缺素诊断实验。实践表明对学生兴趣的提升作用明显。

三、结语

植物营养学论文篇10

关键词:农业种植;水体富营养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增重。水体富营养化也是环境问题中较为严重和普遍的现象之一,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水体富营养化不仅加速了水体淤积,使得水体蓄水能力降低,从而直接危害水资源的利用,同时也严重影响农业、渔业的生产和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农业种植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1 农业面源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水体富营养化最主要的原因氮、磷营养物质进入缓流水体,从而引起大量的藻类或者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进而引起水质恶化。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使作物是生长正常一般会施用氮磷肥,但在某种程度上,为了提高作物的产量而过度的施用氮磷肥会给周边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会造成周围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农业面源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间接推手。

现代学者认为农业为水体富营养化最主要的污染源,主要原因包含:①气候、土壤和水文都促使养分从土地向水体转移;②作物种植面积在流域总面积中占有最大的比例;③化学肥料投入越来越大,作物的无法吸收的剩余肥料流入水体。

2 农业种植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农户在种植过程中过度使用氮磷肥料,使得土壤中富含氮磷元素。在这样的前提下,农业种植主要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途径为:在雨水的冲刷下或者自流入水体中。然而对于农业种植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分析,不同的学者因为研究方法不同,数据结果更是千差万别,很难做出一个可靠的结论。这里简要根据土壤中营养的物质转移基本原理,来分析农业种植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2.1 农业种植中氮元素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分析

氮元素是土体中移动性和转换性较强的元素,也是作物生长的必要元素,农业种植中需要大量使用氮肥来保证作物对它的需求。以太湖流域为例来说,太湖流域现有耕地面积越有一万五千平方千米,按照小麦―水稻一年两熟的标准来计算,单位面积一年的施氮量约在300 kg/hm2,那么全年太湖流域的施氮量约在40吨左右,径流损失的氮元素按照百分之五的比例来计算,如若这些氮元素全部进入太湖流域的水体,那么由农田排放的氮元素含量就在2万吨左右。根据研究数据的每年流入太湖流域的总氮量约在8万吨计算,那么农田种植所流入太湖流域水体的氮元素占总氮元素的25%。太湖主要给苕溪和南溪两大水系补给水量,约占太湖水量的七成左右,其中没有计算太湖流域径流过程中的截流部分,实际上,在水田中,会通过侧漏损失一些农田氮素,氮素太湖流域垂直必将小,测参数量有限,大约在3%左右。

2.2 农业种植中磷元素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分析

现代农业种植中对磷肥的施用用量也比较大,但是由于磷元素在土壤中的溶出率很低,移动性能也比较差,容易在土壤中沉积,所以,土壤中的磷元素很难朝水体中转移,数量有限。但是因为磷元素容易沉积,会使得农田产生水土流失,而土壤中富含大量的磷元素,大量土壤颗粒进入水体,,进一步沉积到湖底变为淤泥。水体本身含有的水体淤泥中就含有一定量的磷元素,而水土流失沉积下的农田土壤颗粒会进一步提高湖底淤泥的含量,进而造成整个水体的磷元素含量过高,会对水体造成富营养化。

3 防治方法

农业种植对水体产生影响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但我们能够采取一系列防治办法将污染影响降低到最小。

首先,对于农业种植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学术研究,要规范研究方法,对于污染源的量化要尽量一致。这是因为在农田研究过程中,不同学者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实验、研究,使得研究结果会有很大的出入,因而无法得出一个系统的、确定的结论。从而也无法找到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这给确定水体污染防治方法带来了许多决策性上的困难。

其次,不能盲目减少农业种植化肥用量来降低对所在流域的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有关于农业种植对水体污染的具体程度界定还不是十分清楚,盲目的降低化肥用量会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进而影响到粮食生产与农户的经济效益。

再次,需要规范肥料用量。农业种植是会对土壤和水体中的氮磷含量有一定的影响的,我们要做的是尽量降低农业种植可能对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是一种手段上的规避。因而有关部门应该做好土壤养分指标研究,给予农户一定的技术支持,给予一个规范的肥料用量参考给农户,在施肥方面尽量保持在不影响生产作物的生长前提条件下,降低肥料的使用。

最后,还需要做到良好的水体的综合防治工作。自然水体存在在食物链,水体富营养化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生物链系统不能发挥正常功能,破坏了水域的生态平衡。因此,想要降低水体富营养化,不仅仅是降低农田营养盐的排放,同时需要保证水体的生物系统平衡以及注意要保证疏堵结合,才是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3).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