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工程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7 16:02:14

帮扶工程论文

帮扶工程论文篇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现状;对策研究

众所周知,大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能否顺利地进入工作岗位不仅关系着大学生的前途,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繁荣与和谐。所以,本文探讨当前大学生就业精准扶贫发展的现状及其今后的改进策略,对于指导今后的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起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现状

当前,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就业率,帮助大学生迅速实现从学生向职场人士的转换,很多高校都采取了一系列的精准帮扶工作,但是,从目前来看,还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首先,精准帮扶难度大。根据教育部的官方数据,2016年全国大学生毕业总人数达到900万,在这庞大的就业基数面前,高校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次,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效果有待提升。精准帮扶主要是从大学生自身的家庭情况、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出发,来实施量身定做的帮扶计划,但是,从目前来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在人员配置、岗位设置方面还无法做到满足更多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要求。这就在客观上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效果。最后,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队伍有待完善。做好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工作是一个科学的过程,不仅需要高校相关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精准帮扶指导经验,还要在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就业信息搜索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基础。但是,从目前来看,一些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专业理论合格,但是实践经验不足,所以,综上可知,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还面临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对策分析

上述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中存在的不足,例如,精准帮扶难度大,精准帮扶效果有待提升,精准帮扶教师队伍综合素养有待强化。本文从这些不足出发,总结其他高校的先进经验,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今后提升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对策。首先,明确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目标。无论是精准帮扶还是专业指导,其最终的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就好业,为了进一步提高今后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效果,高校可以采取目标责任制管理,将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指标落实到每一个就业帮扶老师身上,责任到人。对于完成就业精准帮扶目标的老师,予以积极的肯定与奖励。当然,对于表现不佳的教师需要进行相应的督促与改进。通过这种目标责任机制一方面可以调动广大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由于某些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工作不积极而对大学生精准帮扶效果的影响。其次,做好大学生就业思想工作。目前,我国正在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因此,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在就业精准帮扶的过程当中,可以积极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对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咨询建议。

大学生是就业的主体,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和扭转一些大学生所存在的“等、靠、要”的消极的就业思想,相应的就业精准扶贫工作才会得到更加有效的开展。另外,当前,我国正在流行“慢就业”思想,这一思想主要提倡大学生不要盲目地急于求职,应该给自己一段时间去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从而更好地作出职业规划。高校就业指导老师也可以结合慢就业思想,根据大学生就业所需要的岗位技能来实施必要的引导和培训,为大学生今后就业创造有利条件。最后,切实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人员综合素养。指导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科学严谨的过程,它需要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老师不断在素养层面进行综合的提升,从而更好地满足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工作开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应该通过岗位培训的方式,来强化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老师综合素养的提升。一方面,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尤其是就业指导专家以经验交流的方式来拓宽就业指导人员精准帮扶的视野和思路。另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在精准帮扶的过程当中也可以根据精准帮扶的效果进行案例分析,分析在工作过程当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所获得的有利经验。通过这种外在的强化与内在的提升,今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尤其是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工作才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三、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实施现状,指出其在就业帮扶过程当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其今后的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工作的改进思路进行了探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大学生就业的精准帮扶理论研究及具体实践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承业.为“90后”大学生开展“精细化”职业指导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帮扶工程论文篇2

*,男,*年1月出生,大专学历,现任*区*街道党委书记、办事处主任。自市委、市政府开展“一帮一”和“双扶”工程以来,*同志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它做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做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举措,时刻用自身行动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

*同志常说,“帮扶,帮扶,多帮重扶,这是街道干部的主要责任,街道干部就是要用自己的热情烘干下岗职工这团湿柴,点燃下岗职工求富的烈火,用党的方针政策燃起下岗人员致富的航标”。三年来*街道共结成帮扶对子32对,为41户下岗职工发放“双扶”贴息贷款近40万元。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有着*同志付出的不懈辛劳和洒下的滴滴汗水。

勇挑重担,自我加压,率先垂范抓帮扶

在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城市“一帮一”和“双扶”工程后,*同志就把此项工作紧紧抓在手上。经班子会议研究决定,由他亲自抓帮扶工作。为做好帮扶宣传工作,他调动街道所有人员,利用广播、板报、标语等舆论工具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对下岗职工实施的各项优惠政策,让下岗职工真正感觉到工会是他们的家,党是他们的主心骨。北岗矿下岗职工*,以前在国有企业工作,国有企业的职工到点上班,按时下班,到月就可拿到工资,收入比较稳定,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使他产生了依赖思想,所以,有困难就找领导,向单位伸手。下岗后一度生活在无奈和苦闷之中,*了解他的情况后主动与他结成了帮扶对子,经常深入到他家中,对他进行鼓励、开导,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他转变了观念,产生了创业激情,自谋出路,搞起了畜牧养殖。

帮扶工作重在帮心,扶贫先扶志,为帮助下岗职工重拾信心,*同志对辖区内的293名下岗职工进行了摸底,制定脱贫致富计划,三年来与下岗职工结成32对帮扶对子,为41名下岗贫困职工贷款近40万元,使下岗职工看到了希望,照亮了下岗职工脱贫致富之路。

依靠政策,为民解忧,精心组织抓帮扶

为了用好用活“双扶”政策,*同志组织人员对*街道293名下岗职工进行层层筛选,把符合政策,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贫困职工列为“双扶”对象,建立了“双扶”对象基本情况档案,做到“七清”,既家庭住址清、家庭人口清、联系方式清、经济状况清、技能优势清、就业愿望清、发展项目清。*矿下岗职工*,下岗后也试着干过养车跑运输,养猪,最后选定了纺织无纺布这一行当,这一技术是一项冷门,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看好,但投资大,市里“双扶”贷款最高顶限是每户贷款额度为3万元,董正学的企业贷3万元根本不够用,若用民间借贷利息太高,企业发展慢,*同志多方联系,请示有关领导。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市工会领导研究决定给董正学特殊放贷5万元。这样一来企业就有了生存发展的机会。动真情,真心实意去帮扶。在抓帮扶工作中,无论多苦多难,多忙多累,*同志从未产生过“应付差事,走走形式”的念头,而是用他的真情真心真意去帮困。无论是刮风下雨,无论是酷暑严寒,*同志带领全体街道干部定期到“双扶”对象家进行走访,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三年来,共为帮扶对象送去救济款8千余元,为下岗贫困职工送去米、面5千余斤,衣物310件。在他的积极引导下60多名城市下岗职工破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以自信的精神立志,以自强的精神创业,摆脱贫困,创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三、扶贫先扶志,赠书送技能,标本兼治抓帮扶

帮扶工程论文篇3

今年**乡被列为杭州市新农村建设“联乡结村”帮扶乡镇之一,联系领导为杭州市副市长佟桂莉,结对帮扶集团由杭州市贸易局、杭州团市委、滨江区长河街道、杭州市饮食服务公司、杭州市木材公司、浙江新迪国际食品公司、杭州远球金属制品公司、浙江天和建设公司和杭州大关小学9家单位组成。富阳市级“联乡结村”帮扶单位由市民政局、计生局、供销总社、工商联、农村合作银行、骨伤科医院、华伦集团、三星纸业公司、英凯莫公司9家单位组成。乡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帮扶这一契机,认真贯彻杭州市委关于开展“联乡结村共建活动”动员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联乡结村活动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按照市领导提出的“务实、创新、争先”要求,积极搞好项目帮扶对接,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开展帮扶工作的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乡党委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联乡结村”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成立以乡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工作班子,明确各村党支部书记和农村工作指导员为帮扶工作第一责任人,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乡村两级干部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2、深入调研,理清工作思路。结合“富裕阳光之城”大讨论活动,确定五大课题,积极开展**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矛盾和对策措施的调查研究。围绕课题,采取召开读书的形式展开讨论,深入分析**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存在的困难、问题,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组织人员深入各村开展村级发展愿景、帮扶项目的调研。对全乡需帮扶项目进行梳理、归类,编制帮扶项目库,并对每一个项目进行绩效分析。

3、制定方案,落实帮扶项目。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四年帮扶规划,有序地排出具体的帮扶项目。积极做好与帮扶单位的沟通、对接,乡党委、政府多次到杭州各帮扶单位联系落实帮扶计划,杭州帮扶集团也两次到我乡开展帮扶调研、落实帮扶项目。制定“联乡结村”了帮扶工作意见,根据**实际提出了“项目帮扶、产业帮扶、信息帮扶、教育帮扶、特色帮扶、结对帮扶”六个帮扶重点的工作思路,并对今年的帮扶任务在各帮扶成员单位中进行了分解,明确了各自的帮扶项目、联系村,现已落实了经济发展项目5个、基础设施项目5个、科教文卫项目1个、综合性项目2个、下山移民项目1个。乡中心小学、卫生院的配套设施落实帮扶资金40万元,19户下山移民项目已全部启动,300亩的高山蔬菜开发已完成山地开垦和道路修建,杭州大关小学在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水平、教学设备改善以及少先队活动等方面提供了指导和帮助。杭州远球金属制品公司计划投资900万元在窈口居里建立生产基地。8月20日副市长王小丁带领富阳市级帮扶单位负责人到**对接帮扶,开展了座谈和下村调研,明确了9个帮扶项目。

二、开展帮扶工作的主要体会

1、领导重视,增强合力,是帮扶工作取得实效的前提。杭州市开展“联乡结村”共建活动动员会议后,乡党委政府就立即将此项帮扶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组织人员开展深入调查,广泛征求意见,理清帮扶思路,编制帮扶项目计划,努力做到计划早制定、项目早实施。杭州市副市长佟桂莉、富阳市市长张锦铭亲自到我乡检查、指导帮扶工作,并对杭州市贸易局制定的帮扶工作意见作出了重要批示。富阳市副市长王小丁两次到**指导、协调帮扶工作,检查帮扶项目落实情况。杭州市农办、杭州市贸易局、富阳市农办时刻关注我乡的“联乡结村”帮扶活动,并给予大力支持,杭州市贸易局还下派指导员常期蹲点联系、指导帮扶工作。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率先垂范,为我乡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帮扶工程论文篇4

 

按照《**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办法》《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我院认真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年度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开展干部驻村帮扶是新阶段改革创新农村扶贫开发机制的重要举措,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的“管道”和“总漏斗”。其中,强化组织领导又是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基础。对此,我院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 认真落实领导分管及具体承办部门。

在2016年10月首次接到驻村帮扶工作任务后,学院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一把手亲自抓,多次将驻村帮扶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党委会讨论议题,研究驻村帮扶方案的制定及实施。

学院构建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联动机制,明确党委江书记全面负责学院驻村帮扶工作,确定党委办公室为具体承办处室,统筹推进落实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并指定一名专门人员为帮扶工作联络员,负责日常联络工作。学院党委书记江涛作为我院帮扶村**村的联系领导,多次听取驻村帮扶工作汇报,及时了解工作情况,主动关心指导我院驻村干部,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二)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驻村帮扶工作。

院校领导强力推进驻村帮扶工作。选派了政治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的同志到**村开展驻村帮扶,并把驻村帮扶工作纳入学院的党委会议事议程,定期研究,组织和动员班子成员献计献策,齐心协力做好此项工作。多次与驻村干部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驻村干部工作、生活动态,推动驻村干部生活补助、差旅费用等待遇的落实,关心、帮助其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

在前期调研摸排工作基础上,还结合**村和学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学院2018年驻村帮扶工作计划,明确了驻村帮扶工作具体举措。

(三)主要领导带队深入**村调研指导,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

2018年6月,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等,深入**村检查指导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在学院驻村干部前期调研摸排基础上,明确了扶贫对象,明确了结对帮扶实施办法,每户贫困户确定了帮扶责任人。我院还因地制宜,结合村民情况及学院实际,制定了2018年帮扶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先后开展了送医下乡、爱心小书包等多项活动。学院领导干部工作中,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力求解决村民具体问题和困难。

二、认真选派干部,夯实人才保障

(一)严格按照规定选派驻村干部。

结合省委《关于在直属单位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方案》的要求,我院认真遴选驻村帮扶干部。经综合考虑,确定了原学生处副处长同志为学院驻村帮扶干部人选。该同志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工作能力突出,热爱农村工作,是我院一名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干部。

(二)认真落实驻村干部待遇和工作保障。

学院认真落实第一书记各项待遇。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第一书记工作,加强沟通与交流,深入了解其工作和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并按照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关于落实第一书记生活工作待遇保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待遇。每年安排一次体检,并办理任职期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按60元/天的标准为第一书记发放生活补助费,并一次性发放2000元补助费,用于购置到村生活用品。对其从学院到派驻村往返交通费用和途中住宿费用,由《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据实予以报销。

三、扶贫出真招,工作重实效

(一)制定**村帮扶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为科学、合理地制定**村“脱贫摘帽”实施方案、帮扶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学院驻**村第一书记带领驻村工作组,从2018年3月8日开始,进行了为期20多日的村情、民情调查及春耕准备情况调研。驻村工作组走遍了**村11寨子114户家庭,实地查看了所有家庭的生活环境、基础设施、了解了家庭的基本状况及面临的困难,实地调研了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对23户贫困户进行了重点走访,详细了解其家庭成员构成情况、经济收入状况、劳动力情况、适龄儿童入学、对脱贫的需求等情况。

驻村工作组先后主持召开村干部大会、村委会、村民大会及党员大会,充分听取干部及村民意见建议,多次与村干部召开会议商量,因地制宜最终研究制订**村2016-2019年“脱贫摘帽”实施方案及2018年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确定了开展爱心小书包、送医送药下乡等多项帮扶措施。

(二)扎实开展贫困户结对帮扶,确保**村贫困户每户均落实了帮扶责任人。

按照“六个精准”中扶贫对象精准的要求,按照省、州、县相关文件要求,驻村工作组对**村贫困户按照贫困程度和家庭收入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后,通过规范程序,最终确定**村精准识别贫困户23户107人,并建立了专卷,实行一户一卷,对他们的人口信息、劳动力状况、文化程度、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情况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每户贫困户都确定帮扶责任人,其中确定了4户贫困户为我院领导干部直接帮扶对象,开展结对帮扶。

(三)积极发挥行业优势,在教育扶贫、医疗培训、医疗救助等多个方面为**村、贫困户提供支持帮助。

学院在扶贫工作中,领导高度重视,从项目、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进行支持,发挥教育行业及附属医院的特点,开展以教育扶贫、医疗培训、医疗救助为重点的扶贫工作。我院主要开展的工作有:

1.主要领导到村开展调研指导,参加座谈会,听取吾依乡整体现状、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情况及产业项目开展情况介绍,共同研究讨论**村精准扶贫的方向和措施。

2.与乡村干部、贫困户及老党员代表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及精准扶贫情况,并向患病的精准贫困户代表、老党员代表赠送了药品。

3.学院附属医院专家们对**村80余名群众开展巡诊义诊活动,发放价值5000余元的药品,开展健康教育130人次,现场到患急症昏迷的群众松依家中详细检查,制定治疗方案,发放药品,并提出后续治疗建议。

4.走访贫困户,到贫困户**家进行慰问,了解其家庭状况及脱贫致富的想法,鼓励一家人劳动脱贫致富。

5.在**中心小学为159名学生发放由全体党员捐献的价值13000余元的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将来走出大山,接触更广阔的世界,为家乡的脱贫致富贡献力量。

6.医院专家们对**乡全体村医开展医疗技能培训,根据村医们文化水平不高,医学知识基础薄弱的特点,着重培训村医的现场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现场止血、包扎、固定等,要求他们现场学习,现场操作,人人过关。

7.开展教育扶贫。发挥教育部门的行业优势,解决贫困户及村中愿意接受职业教育的孩子就读的问题。目前,贫困户学院与省教育厅、招办、县招办等多方联系,已被学院“9+3”护理专业录取,并在学院顺利就读。

8.加强党组织建设,健全规章制度,公布了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联系方式,同时组织党员认真开展“两学一做”活动。

9.在11月中旬,学院开展“走基层,送温暖”行动,向全村23户贫困户、8户特殊困难群众,捐赠棉被62床、棉军大衣58件,让他们能过上一个暖暖的冬天。

(四)按要求及时报送相关情况及工作简报。

帮扶工程论文篇5

关键词:精准扶贫 峨边县 实施现状 对策建议

一、研究意义

峨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小凉山,是集偏远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山区县城。全县现辖6个镇、13个乡,其中8个为彝族乡镇。按照2736元的贫困线标准,目前全县有贫困户9396户30456人、贫困发生率25.21%,贫困村106个,占82.2%,其中彝族贫困村49人,贫困人口12947人。由此可见,峨边彝族自治县需要扶持的贫困群体数量大,减少贫困人口的压力重,不同类别的贫困识别帮扶难,因此要针对不同的类别进行定向分类,找准原因,采取差异扶贫。

二、精准扶贫工作实施现状

2014年3月在白杨乡瓦洛村启动试点,同年4月,全县识别出贫困村106个,贫困户9396户30456人。截止今年3月,全面完成建档立卡数据的核查和清理,经清理复核,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共7266户23403人。诚然,峨边县在近两年的扶贫开发中取得了诸多的成就,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和做法,为日后的精准扶贫工作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精准扶贫目前尚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固定模式,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具体实施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困惑。总结归纳,在精准扶贫工作进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建档立卡不规范。个别乡镇的系统数据更新不及时,动态调整未同步;有的乡镇在系统操作管理上人员变动频繁,导致工作断层,缺乏连续性,以致个别数据信息质量不高,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影响全县精准扶贫工作质效。

(二)档案资料不完善。从全县整体来看,资料存档的情况较好,但是仍有个别乡镇情况较差。有的村民代表大会记录缺失,更有甚者,存档的资料几乎为空白,走访村民群众对此更是一问三不知,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工作严重滞后。

(三)驻村帮扶欠实效。从走访的几个乡镇和部门来看,驻村帮扶工作还存在几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一是个别部门不够重视。有的部门安排干部参与驻村帮扶工作的人员数较少;有的部门没有对帮扶村建卡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有的部门对下派到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干部工作支持不够,“第一书记”未全面到位。二是驻村帮扶工作业务不熟。一些干部到村之后不知道做什么,驻村工作组缺乏系统思考,对帮扶村的整体发展没有具体措施。三是个别干部结对帮扶流于形式。有的干部没有真正深入农户进行详细调查,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政策。

三、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数据,结合其他地区精准扶贫的工作经验,提出如下进一步完善峨边彝族自治县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针对建档立卡不规范的问题,重点是要进一步摸清情况,完善系统,加强信息数据动态管理。精准扶贫注重对扶贫对象的实时监测和考核,并强调脱贫人口及时退出扶持范围。各驻村帮扶组、各乡镇要定期进行贫困户、贫困人口的核实工作,并根据七个分类分别做好分类登记和统计,为下一步分类施策打好基础。各乡镇要落实专人负责精准扶贫电子信息系统的操作。要按照脱贫出,返贫进原则,以年度为节点,以脱贫目标为依据,逐户对贫困户帮扶档案进行调整,及时进行数据更新,做到有进有出,程序规范,动态管理。

(二)针对档案资料不完善的问题,各乡镇要组织完善户卡、村侧、乡簿,完善和规范各类存档资料,尤其是个别资料空白的乡镇,更要加强查漏补缺力度,补齐材料,规范档案。同时,上级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定期检查。在此基础上,及时补齐精准扶贫电子信息系统缺项和漏项,加强维护和管理。

(三)针对驻村帮扶欠实效的问题,首先,是要全面到位。即:驻村工作组对贫困村覆盖、帮扶单位对贫困村全覆盖、帮扶责任人对贫困户全覆盖。其次,要加强培训,充分发挥乡镇自主性。针对驻村帮扶工作业务不熟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帮扶干部的业务培训。最后,考核问责的力度必须加强,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工作部门和各乡镇的扶贫开发工作考核评价机制。督察部门要定期不定期深入乡镇、深入部门、深入村组督促检查工作,及时通报通报督查结果。各乡镇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制定考核办法和措施,加强对干部的工作督促,要将责任落实到村组干部。

四、结束语

作为现阶段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主导性战略,精准扶贫既是从国内外诸多贫困与减贫理论中逐步演化发展而来,也是我国过去农村扶贫减贫的实践经验与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因而具有高度正确性和正当性。然而,由于峨边的精准扶贫工作正式实施才不到两年的时间,且峨边县贫困环境、人口分布和发展存在特殊性,因此,不可避免地在诸多环节中出现许多问题,本文针对峨边县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帮助推进峨边县精准扶贫工作的进程。当然,这是一项较为长久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长远战略眼光和脚踏实地的坚韧毅力,才能最终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贫困村善治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孙璐.扶贫项目绩效评估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

[2]李国治,朱晓芸.农村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J].黑河学刊,2016(01):135-137.

帮扶工程论文篇6

按照《中共广宗县委组织部关于做好2020年度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考核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校认真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年度自评工作,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我评价

东召村现有人口2733人971户,土地4470亩,党员81人,是个传统的农业村,群众思想古朴,2014年确定为贫困村,2016年实现脱贫出列,现有建档立卡户78户,172人,已全部脱贫,现有低保户82户,117人,特困户14户,14人。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我校2020年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全面动员,迅速行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有序推进,圆满完成了的年度帮扶目标任务。

二、具体成效和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开展干部驻村帮扶是新时代改革创新农村扶贫开发机制的重要举措,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的“管道”。其中,强化组织领导又是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基础。

具体工作中,认真落实领导分管及具体承办部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一把手亲自抓,多次将驻村帮扶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党支部会讨论议题,研究驻村帮扶方案的制定及实施。

学校构建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联动机制,明确党支部书记全面负责学校驻村帮扶工作,确定党支部办公室为具体承办科室,统筹推进落实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并指定一名专门人员为帮扶工作联络员,负责日常联络工作。一把手多次听取驻村帮扶工作汇报,及时了解工作情况,主动关心指导我校驻村干部,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二)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驻村帮扶工作。

校领导强力推进驻村帮扶工作。选派了政治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的三名同志到东召村开展驻村帮扶,并把驻村帮扶工作纳入学校的党支部会议事议程,定期研究,组织和动员班子成员献计献策,齐心协力做好此项工作。多次与驻村干部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驻村干部工作、生活动态,推动驻村干部生活补助、差旅费用等待遇的落实,关心、帮助其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

在前期调研摸排工作基础上,还结合东召村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学校2020年驻村帮扶工作计划,明确了驻村帮扶工作具体举措。

(三)认真落实驻村干部待遇和工作保障。

学校认真落实帮扶工作队员各项待遇。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帮扶工作,加强沟通与交流,深入了解其工作和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并按照县委组织部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待遇。每年给工作队安排1万元工作经费并及时划拨。对6名帮扶责任人从学校到派驻村往返交通费用和补助,按县规定据实予以报销。

(四)制定东召村帮扶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为科学、合理地制定东召村“帮扶”实施方案、帮扶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学校帮扶责任人和驻村工作组走遍了东召村,实地查看了所有帮扶家庭的生活环境、基础设施、了解了家庭的基本状况及面临的困难,实地调研了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对重点贫困户进行了重点走访,详细了解其家庭成员构成情况、经济收入状况、劳动力情况、适龄儿童入学、对脱贫的需求等情况。

扎实开展贫困户结对帮扶,并建立了专卷,实行一户一卷,对他们的人口信息、劳动力状况、文化程度、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情况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每户贫困户都确定帮扶责任人。

(五)积极发挥行业优势,在送温暖和教育扶贫方面为东召村、贫困户提供支持帮助。

学校在扶贫工作中,领导高度重视,从项目、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进行支持,发挥教育行业的特点,开展以教育扶贫、为重点的扶贫工作。我校主要开展的工作有:一是我们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制定了不同的帮扶措施,低保五保托底,残疾人让其享受其生活补贴,护理补贴,上学的实行“两免一补”“三免一助”“雨露计划”等缺资金的想法实行小额贷款,缺技术的实行技术培训等,经过几年的努力,使贫困人口的人均收入均达到六千元以上,实现了全部脱贫。二是实施过的扶贫政策和项目:东召村实施过的扶贫政策主要是,低保托底政策,危房改造政策,关于残疾人的帮扶政策,教育上实施“两免一补”“三免一助”“雨露计划”小额贷款政策,医疗救助政策等,实施的项目主要有:分布式光伏发电,金猪分红,温室大棚,冷库分红,这些政策却是由县、乡、村三级政府逐步落实,驻村工作队监督落实到户的。三是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和精神,特别是的系列讲话精神。规划好年度计划,较好的完成了年度脱贫计划。四是每月学校开展“五个一”行动。

三、存在问题

一是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东召村经济结构单一,无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有限,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农村留守人员老人居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贫困总户数比例高。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

二是个别帮扶户的在扶贫工作中还存在懒汉心态,还有“等着送小康”“靠人来救济”的思想。

三是存在研究政策不精,未能形成精准扶贫的凝聚力,对扶贫措施不知所云,落实起来很被动。

四.帮扶工作建议

一是加大扶贫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把扶贫政策的宣传工作纳入脱贫攻坚考核指标体系,确保贫困群众知晓党的扶贫政策,清楚政府的扶贫措施。

帮扶工程论文篇7

事业单位是指我国公共部门中的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部门和单位,是政府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事业单位结对帮扶年终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事业单位结对帮扶年终总结范文一按照县委、县政府结对选派、帮扶的总体安排和要求,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和扶贫开发工作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领导挂点,单位包村,干部帮户”活动要求,结合实际,坚持真心为民,真情帮扶,精心组织,大胆实践,扎实推进,结对帮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为全面完成20__年结对帮扶工作目标,我局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局长臧旭东同志任组长,李博副局长为扶贫工作队第一队长,科(室)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把该项工作纳入局内部目标进行考核,形成了由上到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了结对帮扶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紧紧围绕责任目标和重点帮扶项目,并深入结对帮扶的小新村进行走访调查,广泛座谈,详细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制订了帮扶措施和共建方案,重点抓好了以下工作:

1、年初,以“携手同行,共创共享幸福生活”为主题,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帮扶村,与“1+1”结对户开展结对活动启动仪式,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并建立了结对联系卡,确保了结对帮扶工作有序推进。

2、积极开展助推“四大基础工程”宣传活动。

局支部认真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农村“四大基础工程”的基本概念、内容构成和主要作用。并采取面对面交流,发放宣传资料、调查问卷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先后多次深入结对村、结对户,积极开展助推农村“四大基础工程”宣传活动,切实提高了结对帮扶户对农村“四大基础工程”的知晓率。

3、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

“春节”前夕,分别组织党员干部为帮扶村特困家庭送去了1万元的慰问金,及时帮助解决他们当前家庭生活上面临的暂时困难。

4、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利用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实现优势与资源有机结合,创造性开展帮扶工作。

通过提供务工信息、推荐工作岗位,开展岗前培训等具体形式,积极拓宽帮扶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多途径的促进帮扶户增收。

5、20__年5月28日邀请县第一人民医院对小新村进行大型义诊活动,送来价值近一万元的药品,切实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

6月份和村干一起努力争取了农电网改造、土地流转、农灌溉渠主渠清理等工作。

6、7-8月为选派工作集中帮扶月,选派单位对帮扶村村部进行了整修。

整修范围:地坪:13_23=299平方米、院墙墙体粉刷:13_2.5=32.5平方米、对原大门进行重新选址及更换、新安装计生宣传栏、村务公开栏等,总费用2.2万元。

7、基础设施类:10-12月份实施的有:小新村道路两条,第一条:途径生产队(新建、井沿、东洼、东一)全长一千米。

梨树组涵管200米。第二条:途径生产队(兴圩、梨二、梨三、梨四)全长950米。

集体经济蔬菜大棚:经过协商租用村民17亩土地,并签订了土地租赁协议,制定了小新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议书。

建设内容:建钢架大棚18个,530平方米/个,钢管拱架大棚净宽8米,长66米,脊高2米,其中内设钢管横担一根,总长66米,钢管立柱60根,单根长10米,立柱间距2米。工程一期投资25万元,其中,组织部选派资金5万元、财政资金5万元、乡配套资金5万元、村自筹资金10万元。项目施工期是11月20日到11月底完工。

11月20日我局为帮扶村送去了五台挂式空调、两套办公桌椅、价值2万元、配送了垃圾清运机动车一辆、人力三轮垃圾清运车五辆、垃圾桶50个,总价值8万元。年底,我局为49户贫困户送去慰问金2万元。

三、20__年工作打算

我局将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不断深化帮扶力度,以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重点,继续做好支部结对共建、“1+1”结对帮扶、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助推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宣传活动,确保帮扶对象知晓率达100%,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村增效、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为推进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事业单位结对帮扶年终总结范文二根据县委办《关于切实做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结对帮护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局今年结对帮扶对象为沐尘畲族乡坑头村。我们采取资金上支持,工作上帮助,精神上鼓励等形式,积极帮助坑头村发展农村经济,引导群众致富奔小康,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局领导非常重视“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结对帮扶工作,并将其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列入议事日程,年初专题研究制订结对帮扶工作计划,局主要领导专门听取结对帮扶工作情况汇报,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包村帮扶工作,经常深入村委会调研、现场办公,了解村委会的情况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亲自研究部署结对帮扶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从局机关抽调综合素质高、对工作负责的党员干部参与包村帮扶工作,并严格落实责任,切实解决民生实际问题。

二、进村调研,科学规划

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我局联系村和“生态指导员”派驻村为沐尘乡坑头村,按照“生态家园建设”的统一部署,我们首先深入农户家中,认真做好调查,了解民情,熟知村民的要求与愿望,仔细分析与研究,掌握好第一手材料,做到心中有数。再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目标,科学合理的规划村的建设项目,做好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重点突出,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此次调研后,根据实际情况及资金,规划了农家乐、老年公寓二期、村级办公场所等建设工程项目。并协助村委会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5个,有效调处矛盾纠纷4起,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落实措施,积极帮扶

按要求,我局深入开展“千名干部结亲”活动,以“三走进”活动为契机,在“千名干部基层结亲”活动中,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职工来到沐尘乡坑头村,结对联系困难群众,扶贫帮困。当天共走访22户困难户、重点户,给每户结亲对象送去了米、油等物资。走访期间,深入了解了每户的人口、经济收入、山地耕地面积、致贫原因等家庭基本情况并记录在册。重在加强与结亲对象的思想沟通、政策宣传,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生活、子女就学、看病就医等实际困难,及时为困难户引进合适项目,增强造血功能。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解决帮扶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我局在包村工作中,一方面紧缩单位开支,过紧日子,挤资金;一方面不辞千辛万苦,利用各种途径,协调资金。一是提供资金帮助。在本局经费紧缺的情况下,今年已资助46000元,并主动帮助联系县农办、民政、规划等部门落实项目资金40万元,结对帮扶贫困户22户,结对助学4名。三是积极引导。我们在有关会议和走访过程中积极鼓励村民外出务工,自谋职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通过以上工作,有效解决了该村的一些实际问题,大大方便了群众,也给群众带来了一定的实惠,也得到了群众的较好评价。

在包村帮扶工作中,我局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上级部门和帮扶对象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今后,我局将继续加大对包村帮扶的工作力度,继续选派工作能力强、热心农村工作的党员干部到村委会进行包村帮扶,真正“包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需”,同时,积极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发家致富的积极性,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努力完成上级交办的包村帮扶工作任务。

事业单位结对帮扶年终总结范文三为扎实做好20__年度我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活动,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改进机关党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的转变,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和谐发展。根据盐结办[20__]6号《关于进一步做好结对帮扶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市局分配我处四户帮扶任务。为了更好地落实帮扶工作,处党总支领导立即召开会议,安排帮扶工作计划。从宣传发动开始,到资金全部筹集到位,只有不到三天的时间。我处党员干部以“一帮一结对帮扶”为主要活动形式,切实帮助困难群众家小孩不能因无钱而掇学。在社区领导的带领下,很快将帮扶资金送到困难群众手中,深得他们的好评。

我处分配的4户贫困家庭大致情况为:刘文平住拖拉机厂平房161号,二人下岗失业,家中二个小孩上学读书(初二、初三);胥晓青住后关路37号,重组家庭,二个小孩上学读书(小孩子上小学二年级、大孩子上初三),自己在拖拉机厂工作,妻子无工作在家;陈国和住药厂2-405号,二人下岗失业,小孩在市技校读大专;祁兰英住洋西新村五巷7号,单亲家庭,小孩在南邮上大二学读书,自己无工作。

我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活动具体工作由处工会牵头负责,三个支部密切配合。因此,根据4户实际情况和市处扶贫工作计划,在中秋、元旦和春节期间,由市处分管领导薛锋同志带队,工会及三个支部负责人积极参与,专程到四户困难家庭中进行调查并及时慰问,分别给予每户特困家庭1200元的帮扶资金,总计帮扶资金4800元。“结对帮扶”活动的开展,是我处党员干部与城市特困家庭又一次贴近关系,也是加强我处党员干部自身建设,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措施和良好机遇,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我处将 “结对帮扶”活动列入到党员干部的年度目标考核中去,并建立长效机制。对于弱势群体要在感情上贴近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脱贫上帮扶他们,密切同困难群众的联系,增进同困难群众的感情,努力学习掌握做好新形势下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工作的方法和要领,树立我处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并同深化和巩固“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及争创学习型机关紧密结合起来,把“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行业服务型机关建设融入到“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中去,使我处党员干部在增强履职能力和行政执法能力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

帮扶工程论文篇8

关键词:高校离退休党员;关怀;帮扶

关心爱护党员,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新时期下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感染力、向心力的必要举措,更是激发广大党员对党组织产生归属感、保持共产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1]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的提出“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高校离退休党员作为高校党员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党员数量众多、文化层次高、对组织依赖程度高等特点,对这部分群体进行关怀帮扶机制的研究更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离退休党员关怀帮扶机制建立的必要性

(一)建立高校离退休党员关怀帮助机制是实现高校发展的重要保障

高校的和谐、稳定是实现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离退休群体作为高校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对高校能否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作为高校离退休群体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离退休党员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更是重中之重。由于离退休党员群体在身体状况、人生阅历、兴趣爱好、收入差别、群体需求上同在职党员群体有明显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对高校离退休党员的关怀帮扶机制建设必须要根据离退休党员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差异性中建立适合高校离退休党员的关怀帮扶机制。只有这样,党组织才能够团结和凝聚全体党员的力量确保高校的和谐、稳定,从而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高校离退休党员关怀帮扶机制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高校离退休党员中开展关怀帮扶机制建设,正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离退休群体中的重要表现,使离退休党员充分的感受组织的关怀,切实体会到组织的温暖,从而充分发挥离退休党员先锋堡垒作用,增强离退休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提高离退休党员群体的凝聚力。

(三)建立高校离退休党员关怀帮扶机制是实现以人为本的重要保证

建立健全高校离退休党员关怀帮扶机制正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人的发展在不同时间、不同阶段体现出了不同的需求,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出现,尤其是高校离退休党员群体的需求与在职党员群体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离退休党员的关怀与帮扶过程中,必须正视离退休党员群体的差异性,从其自身的出发点建立适合离退休党员的关怀帮扶机制。因此,在机制的建设方面,不仅要从物质方面满足离退休党员的需求,更要从精神层面满足离退休党员的需求。

(四)建立高校离退休党员关怀帮扶机制是实现老有所为的重要保证

离退休党员作为高校离退休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是能否增强离退休群体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途径,是能否实现其老有所为的重要保证。我们应该看到,离退休党员中普遍存在退休后的心理失落、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家庭压力大等方面的情况,这些客观条件都严重的影响了离退休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导致离退休党员的积极性下降,如果不及时加以关怀和帮扶,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效应。所以,要让离退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真正实现老有所为,必须建立健全离退休关怀帮扶机制。

二、高校离退休党员的特点

(一)离退休党员数量进一步增加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总人口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总人口的8.87%。与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大幅的上升。[2]而高校离退休党员人数的比例在高校教职工的比例也不可避免的进一步扩大。以重庆某高校为例,从2010年至2015年短短几年时间里,离退休党员人数在离退休教职工中所占的比例有由31.2%提高到48.6%。由此可见,在整个社会日趋老龄化的背景下,高校离退休党员的数量也不可避免的增加。如何对这部分人数不断增加的群体建立完善的关怀帮扶机制,直接决定了高校的和谐稳定,是高校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高校离退休党员群体在政治觉悟、专业水平、自我价值实现等发面均有较高要求

高校离退休党员由于长期接受党的教育,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都比较高,他们平时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学校的长远发展,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学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另外,由于他们都在个人专业上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这就决定他们的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同时,高校离退休党员群体身体较好,有精力、有时间、有经验、有专长、绝大多数离退休党员希望继续为社会、为学校发展多做工作,希望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继续实现人生价值。

(三)个体因素存在明显差异

高校是实现人才平培养的地方,在长期的教学、科研过程中形成高校教师群体形成了与其他群体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随着教职工退休后也在高校离退休群体党员群体中得以体现。这些个体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退休时间、职级职称、身体状况、居住情况等几个方面。在年龄方面,80岁以上的年龄段的离退休党员与刚刚退休的离退休党员在需求上并不相同。往往刚退休的党员对精神方面的需要要超过物质上的需求。同时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高校离退休党员群体中,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占有相当大,他们更偏重于精神方面需求的满足。另外不同身体状况的离退休党员群体也对关怀和帮扶的需求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些个体的差异化需求直接导致了在高校实施关怀帮扶机制必须以人为本,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方法,才能够取得相应的效果。

(四)家庭因素对高校离退休党员影响较大

家庭因素是高校离退休党员群体关怀帮扶机制不能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部分群体在个人收入水平、配偶收入水平,以及子女就业水平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因素都对不同家庭因素离退休党员群体的关怀帮扶方式方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高校离退休党员涵盖了从教授到普通教师,从省部级干部到普通工人的各类人员,他们的工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由于因病致困和部分普通工人,他们普遍生活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导致了传统意义上慰问不能满足全体离退休党员需求。虽然高校离退休党员的个人收入基本能够满足生活需要,但由于不同离退休党员的配偶收入水平,子女就业状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因素也导致了具体的关怀帮扶机制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家庭负担较轻,子女就业理想的这部分群体,其关怀与帮扶侧重于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对家庭负担较大,子女就业压力大的离退休党员,其关怀帮扶更侧重于物质方面的关怀帮扶。

(五)不同离退休党员对组织依赖性存在一定差异

高校离退休党员由于居住情况相对集中,长期工作、学习、生活都在校园这个大社区中,所以对组织、对单位的依赖性较大,尤其在70岁以上这部分离退休党员群体对组织的依赖性更大。根部笔者对重庆市高校普遍调查,其中70%以上离退休党员群体在校内居住、生活、养老,他们的年龄90%以上超过70岁以上。在看到高校离退休党员普遍对组织的依赖性较高这个大方面的同事,我们也不应该忽视55岁至60岁左右这部分刚刚退休离退休党员对组织依赖性降低这一具体情况。由于刚退休这部分离退休党员在身体状况较好、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观念的转变等方面因素的变化,导致对组织的依赖性有下降的趋势,这也对关怀帮扶的方式发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三、高校离退休党员关怀帮扶机制存在的问题

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以及十七届四中全明确提出的“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激发党员增强光荣感和荣誉感、保持先进性内在动力。”理论界对如何建立党员关怀帮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经验。但对高校离退休党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怀和帮扶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实际的工作中关怀帮扶机制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对建立高校离退休党员关怀帮扶机制缺乏系统认识

目前高校党组织对在离退休群体中建立关怀帮扶机制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系统化、理论化。部分党组织把对离退休党员群体的关怀帮扶仅仅作为节假日的例行活动来看待,把对生病住院、家庭困难的职工作为关怀帮扶的主要对象,以物质帮扶为主要关怀帮扶手段,关怀帮扶沦为形式化过程。其本质上并没有从离退休党员的真正需求上考虑建立系统化的高校离退休党员关怀帮扶机制。

(二)高校离退休党员关怀帮扶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的党员关怀帮扶政策,各地也都制定了不少关于党员关怀帮扶的文件,党员的关怀帮扶机制的建立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针对高校离退休党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怀帮扶机制体系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虽然受制于高校离退休党员关怀帮扶机制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还涉及到高校离退休党员关怀帮扶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资金投入、人员配置、设施配套、资源整合与开发等方方面面,其中的资金投入就是一各校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三)高校离退休党员关怀帮扶方式方法比较单一

高校离退休党员关怀帮扶的效果之所以比较被动,疲于应付突况,其根本就是采用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高校目前对离退休党员的关怀帮扶主要体现在每月的组织民主生活会、生病住院党员同志的慰问,离退休老同志的情况通报会,困难党员的慰问,采用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关怀和帮扶的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形式更为单一,并没有涵盖全部的离退休党员群体。以高校离退休党委、总支、支部定期召开的民主生活会为例,由于年龄、身体状况、居住距离、天气情况等条件,每次能够参加民主生活会的离退休党员达不到相应的比例,没有获得相应的关怀帮扶效果。另外,对因病住院党员的慰问、困难党员的帮扶只涵盖了离退休党员的部分党员群体,只关注了其在物质方面的关怀帮扶需求,对其在实现个人价值、老有所为、以及运用专业知识继续为社会、为学校发展、为学生成才方面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关注较少,难以形成高校离退休党员全面的关怀帮扶。

四、高校离退休党员关怀帮扶机制的思考

高校离退休党员关怀帮扶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再资金、人员、制度以及相关部门等多方面形成合力,加快关怀帮扶资源的整合,调动离退休党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关怀帮扶机制真正形成理论化、制度化、系统化、长效化。

(一)加快建立高校离退休人员信息系统,为关怀帮扶提供保障

高校离退休信息系统建设是做好关怀帮扶制度的基础,无论是对离退休党员群体,还是离退休群众群体,一个完整、系统、高效的离退休信息系统都会为关怀帮扶机制的完善提供可靠的保障。在系统的设计上,我们要将离退休党员的基本信息、兴趣爱好、家庭情况、子女情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关怀帮扶信息等内容详细的体现在高校离退休信息系统中,方便工作人员能够随时调阅和整合信息资源,及时关注相关各类人员,根据统计数据,分类开展各种类型的关怀和帮扶。同时在信息系统的设计上除了信息的归纳统计功能外,要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邮寄结合,充分发挥组织上和离退休人员的双向互动,更好的掌握离退休党员的基本情况,使离退休信息系统成为沟通组织和离退休人员的一个重要平台。

(二)物质帮扶与精神关怀有机结合,满足需求的多样性要求

以往在高校中至关注物质帮扶,对精神的关怀却很少,这就导致了关怀与帮扶的不平衡性,只有少部分群体能够享受到学校的关怀与帮扶,对于大部分离退休党员,其精神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老有所为的需求只是片面的停留在召开每月一次的民主生活会,是离退休党员没有享受到组织上的关怀与帮扶,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对组织凝聚力的下降,所以我们在关注物质上的关怀与帮扶的同时,更要在精神上的关怀帮扶上下功夫,从而形成合力,满足不同层次的离退休党员对关怀和帮扶的需求。对于物质方面的帮扶主要是针对重大疾病、生活困难这两部分离退休党员群体,其方式方法高校普遍都出台了相关的文件予以保障,包括平时的慰问、节假日的慰问、重大疾病的慰问等关怀帮扶的方式方法。对于精神方面的关怀帮扶部分高校也探索了比较好的方式方法,如平时与节假日相结合的走访慰问,特别是在重阳节、教师节对离退休党员的走访慰问,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充分发挥离退休支部的党建堡垒作用,充分利用离退休支部这个平台加强工作人员与离退休老同志的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满足他们的需求。另外利用各种离退休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拓展了离退休党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除了以上这些精神需求的满足外,我们更应该关注如何满足离退休党员自我实现的需要。因为大部分刚退休的党员教师他们身体状况较好、家庭压力下、专业知识扎实,他们渴望能够继续为组织、为学校服务,所以对这部分群体,我们要充分发挥关工委的桥梁作用,充分发掘这部分离退休党员的能力,继续为社会服务。(作者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江艳.胡永新.建立健全高校党内人文关怀机制的思考与探索[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

更正声明

《金田》2015年5月(国内统一刊号:CN45-1061/I;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0832)作者:胡相禹文章题目:《特殊人群婚育伦理问题调查研究》一文,文章基金项目为:

西北民族大学科研创新项目,项目号Yxm201465。

帮扶工程论文篇9

【关键词】农村 贫困 精准扶贫 部门协作

在湘西第一次提出精准扶贫后,国内学术界掀起了精准扶贫研究的热潮。我国理论界对精准扶贫的研究较晚,国内研究精准扶贫的代表性学者有汪三贵、刘娟、许源源等。目前,理论界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部门协作问题研究上,主要集中在精准扶贫中政府部门间协作、政府与非政府部门协作等方面。

一、农村扶贫工作中政府部门间协作研究

关于政府在扶贫工作中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作用。吴德江(2011)指出,农村扶贫的公共产品特征决定了政府在扶贫中的主导与核心地位。政府主导体现在政府是反贫困制度的最大供给者,同时政府还是扶贫资源的组织者、分配者,以及资源过程的主导者、行动协调者与监督者。言(2014)认为,在中国权威式政府的体制下,扶贫领域中政府内部的跨部门协同机制是整个扶贫格局中的核心、元机制。韩广富和何玲(2015)指出,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始终是由各级政府主导的,这不仅体现在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而且把贫困地区作为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区域。

关于政府对口扶贫。徐永福主编的《携手铸辉煌》丛书,从闽西合作的背景入手,回顾了1996-2005年两省区合作的具体进程,概述了闽西合作的重要意义、成功经验。李勇(2012)认为,以地方政府合作为主导的东西对口扶贫协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反贫困事业提供新的扶贫模式,东西对口扶贫协作的经验对于地区间收入差距较大、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帮助贫困地区实施扶贫项目的能力相对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徐俊(2010)分析了公共部门对口扶贫现状,认为公共部门对口扶贫的具体行为方式往往是其实践活动的经验型总结。祝慧等(2016)认为,精准扶贫更注重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仅依靠政府扶贫资金的支持不够,因而需要更多的社会主体共同参与新一轮的扶贫开发。冯朝睿(2016)认为,要如期完成2020年我国贫困治理的总体目标,国家及扶贫治理部门,要加强“协同”扶贫理念,以改变以往的单一反贫困治理结构,实现多主体、多维度、多功能、多层次的多管齐下的协同反贫困共治局面。

二、农村扶贫工作中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的协作研究

国外农村扶贫工作中部门协作的研究以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的研究居多。吉德伦、克莱默和萨拉蒙等人的政府――非营利组织关系的类型学理论研究了民间组织与政府组织关系,他们在对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关系进行跨国比较研究后,提出了政府与非营利部门关系的四种基本模式:即政府支配模式、第三部门支配模式、双重模式和合作模式。

我国在1990年代中晚期逐步发展起来对扶贫领域中非政府组织和政府关系的研究。李小云是我国最早将参与式扶贫理论系统化和实践操作化的主要推动者和系统总结者,他通过分析民间组织在参与式扶贫中的有效性,提出了在国家、地方政府与民间组织之间建立联系共同扶贫的观点。蔡科云(2013)认为,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都是扶贫的主体,国家扶贫事业由单一政府行为向社会共同行为转变。合作扶贫的本质是政府也是社会组织、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合力”。王媛媛(2014)认为,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在扶贫的过程中,双方是互相合作,共同推进扶贫项目发展的。尤其是在扶贫资金的使用方式和筹集渠道方面,非政府组织和政府之间可以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李娟(2015)认为,企业在帮助农村群众脱贫致富,增加经济收入的过程中,其帮扶途径广泛,能从不同角度去审视贫困群众最需要帮助的不同方面,并且在不断实现帮扶方式的创新。

三、述评与展望

上述研究为精准扶贫部门协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但由于其研究角度的不同,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仍要通过具体的调研实践,进一步完善。

一是精史銎恫棵判作相关政策和措施的研究要继续完善。目前,精准扶贫以帮扶单位扶贫到户的形式来开展工作,为了实现精准扶贫规范化、长期化和可持续,需要建立更加完备、更具操作性的部门间协作相关实施细则和政策措施。

二是精准扶贫部门协作可持续性需要加强。当下精准扶贫工作中,部门间协作程度低,持续性不强。因此,在精准扶贫中,部门协作要将以往“输血式”或者是救济式的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治标治本,实现可持续协作的精准帮扶策略,还需要聚集所有人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探索。

三是精准扶贫部门协作的经验需要进一步总结。在近几年精准扶贫实践中,各地在精准扶贫部门协作中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各地在精准扶贫部门协作中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其他同类型的地区提供经验借鉴,为精准扶贫部门协作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胜林,王雨林,庄天慧.基于文献研究法的精准扶贫综述[J].江西农业学报,2015 ,(12).

[2]吴德江.农村扶贫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1.

[3]言.中国农村扶贫中的跨部门协同机制分析[J].宁夏社会科学,2014,(4).

[4]韩广富,何玲.论中国政府同亚洲开发银行在农村扶贫开发领域的合作问题[J].理论学刊,2015,(3).

[5]李勇.改革开放以来东西对口扶贫协作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6]徐俊.公共部门对口扶贫的瞄准问题初探[J].老区建设,2010,(2).

[7]祝慧,莫光辉.精准扶贫的阶段性成效与创新突破[J].经济纵横,2016,(7).

[8]冯朝睿.多中心协同反贫困治理体系研究――以滇西北边境山区为例[J].西北人口,2016,(4).

[9]蔡科云.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扶贫及法律治理[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2).

帮扶工程论文篇10

一、领导重视,明确责任,为开展帮扶工作打好基础

加大扶贫开发工作,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做好全区扶贫工作是市委、市人民政府搞好山川共济、促进山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使山区群众尽快脱贫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是完善了帮扶工作机制。成立了联合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明确一名干部长期驻村进行指导,健全和完善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驻村干部定点帮的帮扶工作机制,确保了帮扶工作的质量。

二是完善了帮扶工作措施。根据去年以来帮扶情况,结合帮扶村实际,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统战部、宗教局联合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切实把扶贫工作列入办公室的重要议事日程,与本单位整体工作同安排,同部署,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提高了帮扶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三是完善了帮扶工作计划。五、六月份办公室会同统战部、宗教局领导先后两次到团结村与村干部共同讨论脱贫措施,落实扶贫帮扶发展项目,并就水利设施配套维修、抗旱保苗等工作制定了计划,狠抓落实,为团结村农民增收脱贫打下了可靠基础。

二、深入调研,有的放矢,为开展帮扶工作明确目标

按照“定期到帮扶村调研、定期走访困难群众、定期回访帮扶效果”的帮扶工作思路,联合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在工作紧、任务重的情况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下,先后三次到海原县李俊乡团结村进行实地调研,较全面了解了群众所需所盼:一盼送致富技术;二盼搞好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三盼解决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

为了使整个帮扶工作扎实有序进行,我们根据调查的情况,详细分析了该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潜力,确定了帮扶工作的原则、方法和措施,按月制定了工作计划和任务,立足当前,抓住重点,确定目标,中长结合,分步实施。对该村经济发展我们提出了一个总体思路: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发挥潜在优势,做大做好做强主导产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三、强化措施,定点帮扶,为开展帮扶工作架设桥梁

(一)多方协调,努力改善交通条件。团结村是毗邻西吉的一个小山村,交通不便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这种状况,我们按照年初制定的扶贫工作计划,从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为出发点,多次与市发改委以及海原县经贸局、扶贫办、交通局等单位积极联系,争取自治区交通厅“农村通达工程”项目资金*万元和自治区发改委乡村道路建设资金*万元,帮助铺筑李俊乡至团结村四级砂砾路*.*公里,有效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该工程于六月初动工建设,按山岭重丘区四级公路标准修建,路基宽*米,路面宽*.*米,*厘米厚砂砾路面,全段主要工程量为:移动路基土石方__*立方米,其中开炸石方__*立方米,安装涵洞引道__米,铺筑路面__*平方米。目前工程正在进行路基土石方施工。项目完成后,将极大地方便团结村群众生产、生活,对该村脱贫致富发展经济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二)积极筹措资,维护维修水利配套设施。今年年初,团结村干部先后两次来到中卫,就团结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切实困难及今后发展的规划与联合帮扶领导小组共同协商。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明确了“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扩大马铃薯、优质饲草种植面积,大力发展养殖业,多渠道增加收入”的发展目标。面对年南部山区久旱无雨的严重旱情,办公室领导积极采取措施,筹措*万元资金,对团结村团结村*处大口井、小高抽等水利设施进行配套修复,解 决群众人畜饮水困难,缓解了旱情,为团结村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外引内联,加快劳务输出步伐。劳务输出是山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我们三家根据团结村实际情况,指定专人负责,与市劳动就业局、海原县人才劳务市场联系,动员、组织村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目前,全村在兰州、银川、固原、石嘴山等地打工__人。比去年增加*人,预计年内劳务输出收入可达*万元,劳务输出已成为团结村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