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属调查报告十篇

时间:2023-04-05 03:55:58

小金属调查报告

小金属调查报告篇1

一、专项治理的范围

此次专项治理范围包括市总工会下属基层工会直属社会团体。

二、专项治理的内容

凡社会团体及下属机构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均属于“小金库”。重点是2008年以来各项“小金库”资金的收支数额,以及2007年底“小金库”资金滚存余额和形成的资产。对设立“小金库”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应追溯到以前年度。

社会团体和公募基金会“小金库”主要表现形式包括:

1.隐匿会费收入设立“小金库”;

2.截留行政事业性收费设立“小金库”;

3.截留捐赠收入设立“小金库”;

4.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

5.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等名义或以假发票、假合同等手段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6.虚列其他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

7.其他形式设立“小金库”。

三、专项治理的步骤

此次专项治理工作自本方案下发之日起截至2012年底基本结束,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组织部署(截至2012年9月底)

各所属社会团体要站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高度,把专项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深入做好思想发动、方案制定和组织部署工作。

(二)自查自纠(截至2012年10月20日)

各所属社会团体要按照《意见》和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细化具体实施方案,及时有效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要按照《意见》和本方案要求,抓紧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认真扎实组织自查,自查面必须达到100%。对自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必须自觉纠正,把问题解决在自查自纠阶段。各所属社会团体负责人对本组织自查自纠情况负完全责任。各所属社会团体要向市总工会办公室报送自查自纠总结报告,并填报《所属社会团体“小金库”自查自纠情况报告表》(附件1)。各所属社会团体负责人、财务负责人要在报告表上签字确认,以承诺所报告情况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各所属社会团体要根据《所属社会团体“小金库”自查自纠情况报告表》,汇总填列《所属社会团体“小金库”自查自纠情况统计表》(附件2),并于2012年10月20日前将自查自纠总结报告和统计表报送市总工会“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总机关有关协会报市总财务部,各基层工会技协报市技协办)。

(三)重点检查(截至2012年11月中旬)

我会将于2012年10月中旬至11月底对各所属社会团体进行重点检查,请各相关组织狠抓落实,做好迎检准备。请各检查组于11月15日前将重点检查报告、工作总结及《所属社会团体“小金库”重点检查情况统计表》(附件3)报市总工会“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四)整改落实(截至2012年12月中旬)

各所属社会团体要针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一方面,要对在自查中发现的问题纠正到位;另一方面,要针对重点检查发现的问题统一处理、处罚、处分标准和尺度,依纪依法处理“小金库”问题,严肃追究责任人员的责任。在整改过程中要强化源头治理,完善制度,建立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四、专项治理的处理原则

市总对抽查中发现的“小金库”,将严格按照“依纪依法,宽严相济”的原则进行处理。

(一)对各所属社会团体自查发现的问题从轻从宽处理。凡自查认真、纠正及时的,对相关组织从轻、减轻或免予行政处罚,对有关责任人员从轻、减轻或免予处分。对自查出的“小金库”,要如数转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依法进行财务、税务等相关处理。

(二)对在抽查中发现的“小金库”,除依法进行财务、税务等相关处理外,还将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并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对设立“小金库”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中的共产党员,将依照《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严肃追究责任。

(三)对在专项治理工作中走过场的单位和组织,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对问题严重的,将依据党纪政纪和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四)对在自查和抽查工作中弄虚作假、对抗检查、拒不纠正、销毁证据、突击花钱、打击报复举报人的,或在重点检查中发现“小金库”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从重处理。对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五)《意见》下发后再设立“小金库”的,对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要严肃处理,按照组织程序先予免职,再依据党纪政纪和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六)对在抽查中发现的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问题,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五、专项治理的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

此次专项治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统一部署实施。各所属社会团体要根据今年“小金库”治理工作任务,及时调整充实专项治理领导机构成员,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切实加强对“小金库”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应抽调干部专人负责专项治理日常机构工作,认真抓好本单位组织“小金库”治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坚持分类指导,突出工作重点

各所属社会团体要特别注重自查自纠和整改落实阶段的督促指导,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促进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对工作组织领导不力、自查自纠和整改落实不到位的,及时给予批评并责令整改。

(三)拓宽举报渠道,落实奖励政策

各所属社会团体要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注意发挥网络举报作用,拓宽举报渠道。要认真做好举报的受理工作,建立举报登记和查处督办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做到件件有交待、事事有着落。要认真执行工作保密制度,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依纪依法从严惩处。对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查实的设立“小金库”金额,给予3%-5%的奖励(市本级为5%),奖金最高额为10万元,由同级财政负担。

小金属调查报告篇2

    年 月 日    被检查单位:  ×税征表5-1    经济性质:  金额:列至角分    税种及税目    所属时期    申报计税金额    查补(退)计税金额    检查核实合计金额    税率%    应纳税额    已入库税额    未缴及税额    应补(退)税额    审定补税额    缴款书号码    合计    被检查单位意见    年 月 日    检查单位意见    年 月 日    主管业务部门意见    年 月 日    分、县局领导批示    年 月 日    检查人员:    发票购买(自印)使用、管理情况检查表    ( )×税 检字第 号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税征表5-13    用票单位(人)名称    经济性质    检查所属时期    年 月至 年 月    购买(自印)情况    使用情况    检查主要情况说明及处理意见    分(县)税务局意见    时间    发票    种类    本数    共计份数    使用起止日期    已用本数    应结存本数    年 月 日    主管税务机    关意见    违章情况    造成税款损失(元)    项目 份数 项目 份数税种税额    私印 涂改    私售 白条    丢失 私自销毁    转借代开 大头小尾    拆本 其他    伪造 合计 合计    检查人    年 月 日    用票单位(人)意见    年 月 日    个体工商户纳税核实报告表    所属时期:一九 年 月至 月  ×税征表5-11    金额:列至角分    纳税人姓名 营业地点 从业人数 行业主名称 居住地址 所属税务小组 业核定月份    销售收入(益)    额    自报 核加 合计    税率%    税应纳已纳 应补负税比%    应补平抑基金    应补教育费附加    应补城建税额    所得税    应纳 已纳 应补    应补税额合计    合计    核加主要依据    专管员意见    年 月 日    主管税务机关意见    年 月 日    分(县)局    意见    年 月 日    注:本表适用于核实征收户,凡核实征收户必须每季核实一次,于季终了后15日内核实完毕。××市税收大检查专业检查报告表(代通知)    预算级次:    经济性质:    大中、小企业类型: 检查所属时期: 年 月至 年 月    金额单位:至角分    纳税单位名称 地址 法人 开户银行 帐号    税种(能交基金)    税款所属时期    申报计    税收入(益)额    检查增(减)计税收入(益)额    检查核定计税收入(益)额    应补(退)税额    按规定减免税额    欠交税额    已纳税额    应纳税额    税率%    开票日期    入库限期    缴款书号码    产品税    增值税    营业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    集体企业所得税    个人收入调节税奖金税    投资方向调节税    地方各税    其他各税    小计    国营企业所得税    及调节税    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    预算调节基金    其他基金及附加    滞纳金和罚款    合计    国营企业漏交所得税计税利润 元。其中:少计漏计、截留销售匿报利润 元,乱挤成本费用 元,其他 元。    检查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    纳税单位意见    税务检查所(科 主管业务科(股) 分(县)局领导审核意见) 审核意见 审核意见    (盖章) (盖章)    征收单位:  检查人员:  年 月 日

小金属调查报告篇3

《调查报告》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面向社会公开披露详细的空难调查信息和最终结果。其示范意义在于:为中国空难赔偿规则的转变提供了权威的依据。

报告的面世亦使两年来陷入僵局的事故索赔,再起波澜。

事故甫一发生,河南航空公司向44位遇难者的家属提出附带“免责协议”的96万元赔付金额,遭到抵制。其后,家属们展开长达两年的维权。漫长的拉锯战中,不少人耐力耗尽,转而妥协。截至目前,仅有个别家属尚未签订协议,领取索赔金。然而,《调查报告》明确伊春空难系责任事故,这使家属们此前签订的“免责协议”合法性遭到严重挑战。

回溯近十年来国内发生的四起重大飞行事故,武汉空难索赔未能立案;借助到美国而成为中国民航诉讼第一案的包头空难,最终回国审理至今尚无进展。遇难者的善后索赔每每陷于僵局,甚至有家属在漫长的等待中未见结果便已离世。

这些空难索赔的艰难故事,一再揭示中国式空难索赔的症结所在,即中国通行至今的限额赔偿与国际惯例的无限额赔偿协商之间的矛盾,后者体现的理念是对生命无价和人道主义的尊重。

——编者

一年十个月过去了,姚洪久仍无法消解内心巨大的悲恸。他的儿子姚铁强,31岁第一次坐飞机,搭乘的正是河南航空公司那班从哈尔滨飞往伊春的VD8387次航班。他的位置是19C,靠近机舱尾部。2010年8月24日21时38分,在抵达伊春林都机场时,机毁人亡。

“那之后,天天失眠。”姚洪久在2011年底接受了赔付,“因为不想再想,不想再提”。

当日早晨,林雪(化名)一家在一起吃了最后一次早餐,吃了点“豆浆、麦糊烧”后,林雪的丈夫出差前往伊春,也赶上了“那趟航班”。如今,林雪独自担负着照顾儿子和两家老人的责任,仍未接受航空公司的赔付。

2012年6月29日,伊春空难近两周年祭时,《河南航空公司黑龙江伊春“8?24”特别重大飞机坠毁事故调查报告》(下称《调查报告》)公布。

此后,几名自称是河南航空公司的人士多次当面劝说林雪签订赔偿协议,赔偿金额96万元。“签或者不签,都很茫然。”林雪说。

显失公平的免责协议

这是典型的显失公平合同,即一方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订立的明显对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

长达1万多字的《调查报告》,让已经获赔的与尚在索赔中的遇难者家属都很纠结。

《调查报告》认定,伊春空难系人为事故:在低于公司最低运行标准的情况下(根据河南航空有关规定,机长首次执行伊春机场飞行任务时能见度最低标准为3600米,事发前伊春机场管制员向飞行机组通报的能见度为2800米),仍然实施进近;飞行机组违反民航局《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的有关规定,在飞机进入辐射雾,未看见机场跑道、没有建立着陆所必须的目视参考的情况下,仍然穿越最低下降高度实施着陆;飞行机组在飞机撞地前出现无线电高度语音提示,且未看见机场跑道的情况下,仍未采取复飞措施,继续盲目实施着陆,最终导致飞机撞地。

此外,《调查报告》还指出,航空公司对“机长齐全军长期存在的操纵技术粗糙、进近着陆不稳定等问题失察”,以及“飞行机组调配不合理,成员之间协调配合不好”等问题,亦是构成事故的间接原因。一位知情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调查报告》的事故原因等主体内容在去年5月已完成,一年后公布,是由于责任追究问题复杂,涉及重大事故善后处理的多方面考虑。

与《调查报告》的审慎形成对比的是,2010年伊春空难发生不到一周,河南航空公司就迅速公布了《“8?24”飞机坠毁事故遇难旅客赔偿办法》,每位遇难者获赔96万元。该数额构成为:法定的限额赔偿59.23万元(包括生命赔偿与行李等财物赔偿),非法定赔偿包括精神抚慰金、丧葬费、近亲属生活补贴以及家属交通食宿补贴费等计36.77万元。

空难索赔中,事故原因是决定赔偿的重要依据。如果空难非责任事故,将采取法定的限额赔偿。依据原中国民航总局2006年施行的《国内航空运输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规定》,每名旅客的赔偿限额为40万元。河南航空公司将法定赔偿限额增加至59.23万元,据称是考虑到2006年至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但是,如果空难认定为责任事故,将援引无限额的赔偿,依靠协调解决。

然而,事故发生后不到一周,河南航空公司的赔偿行动即已展开。彼时,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才刚刚成立。家属们尚未从失去亲人的巨大悲恸中走出。

更重要的是,河南航空公司提供给家属们的赔偿协议中,附有一份《责任解除书》,其中设立了这样的免责条款:遇难者家属在签订赔偿协议之后,不能再对航空公司及其子公司提出任何诉求,不再以诉讼等任何形式提出任何有关的权利主张。

长期关注航空领域诉讼、曾介入包头空难索赔案的上海众鑫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宵洛表示,该项合同是典型的显失公平合同,即一方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而订立的明显对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其免责条款的条件和范围宽泛,意味着家属签字的同时已自动放弃追诉权,“这相当于航空公司利用强势地位制定的欺诈合同,是一项霸王条款”。

法律规定,显失公平的合同应予撤销。

小金属调查报告篇4

一、专项治理的范围

此次国有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范围包括:

(一)由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和受托管理的国有企业;

(二)由市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管理的国有企业;

(三)由市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管理的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占实质控制地位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二、专项治理的内容

凡国有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均属于“小金库”。重点是年以来各项“小金库”资金的收支数额,以及年底“小金库”资金滚存余额和形成的资产。对设立“小金库”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应追溯到以前年度。

国有企业“小金库”主要表现形式包括:

(一)隐匿收入设立“小金库”

1.用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等营业收入设立“小金库”;

2.用资产处置、出租、使用收入设立“小金库”;

3.用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设立“小金库”;

4.用政府奖励资金、社会捐赠、企业高管人员上交兼职薪酬、境外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中方人员劳务费用结余等其他收入设立“小金库”。

(二)虚列支出设立“小金库”

1.虚列产品成本、工程成本、采购成本、劳务成本等营业成本设立“小金库”;

2.虚列研究与开发费、业务招待费、会议费、销售手续费、销售服务费等期间费用设立“小金库”;

3.虚列职工工资、福利费用、社会保险费用、工会经费、管理人员职务消费等人工成本设立“小金库”。

(三)转移资产设立“小金库”

1.以虚假会计核算方式转移原材料、产成品等资产设立“小金库”;

2.以虚假股权投资、虚假应收款项坏账核销等方式转移资产设立“小金库”;

3.以虚假资产盘亏、毁损、报废方式转移资产设立“小金库”;

4.以虚假关联交易方式转移资产设立“小金库”。

(四)其他形式设立“小金库”

三、专项治理的步骤

此次专项治理工作由市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和指导,各主管部门负责,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

各主管部门、各国有企业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把治理工作摆上重要日程;要深入做好思想发动、政策宣传、舆论引导,提高国有企业干部职工对专项治理工作的思想认识,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要拓宽监督渠道,支持群众监督,鼓励群众举报;要细化实施方案,明确政策规定,切实做好布置培训,确保动员部署深入到位。

(二)自查自纠阶段

各主管部门、各国有企业主要领导要负起“小金库”治理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加强领导,健全机构,确保治理工作顺利完成。各国有企业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和部署,结合本企业实际,组织对本企业范围内所有下属企业和单位进行全面自查,也可组织内部力量进行专项审计或检查。自查面必须达到100%,确保不走过场、不留死角。

要建立自查自纠工作承诺制和公示制,市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印发《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自查自纠工作承诺书》,各国有企业负责人对自查自纠情况负完全责任,并将自查自纠情况在企业内部以不同形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对于专项治理中瞒报漏报自查自纠信息的,将严肃追究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为保证自查自纠效果,各主管部门要有重点地进行督促指导,及时做好政策解释和培训工作,确保自查自纠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自查自纠工作结束后,各国有企业要向有关主管部门报送自查自纠总结报告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自查自纠情况报告表》(见附件1),由各主管部门统一汇总,并于年月日前将自查自纠总结报告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自查自纠情况统计表》(见附件2)的纸质文件和电子版报送市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重点检查

在自查自纠基础上,市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重点检查组,对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开展重点检查,重点检查比例不低于国有企业户数的20%,每户重点检查企业的重点检查面应当不低于所属子企业户数的20%。此外,市财政、审计、税务部门可结合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小金库”治理工作,以及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企业审计等日常工作,根据专项治理工作实际和群众举报情况加强“小金库”问题检查。

重点检查应当关注以下国有企业及其所属单位:

1.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和支柱地位的企业或单位;

2.供水、供气、供热、供电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企业或单位;

3.投资链条较长、分支机构多的企业或单位;

4.未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表外资产金额较大的企业或单位;

5.以前年度发现存在“小金库”的企业或单位;

6.有群众举报的企业或单位;

7.自查自纠措施不得力、工作走过场的企业或单位。

重点检查结束后,重点检查组要填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重点检查情况统计表》(见附件3),并撰写重点检查总结报告,于年月日前将纸质文件和电子版报送市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

(四)整改落实阶段

各主管部门及国有企业要针对专项治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统一政策标准的基础上,按照职能分工,由各相关部门依法下发处理处罚决定。要针对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紧密结合企业内部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改革发展,制订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扎实抓好整改落实工作,做到责任明确、整改及时、处理到位。在整改过程中要强化源头治理,完善制度,建立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整改落实情况的督促指导。

各主管部门及国有企业要将专项治理工作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于年月日前将纸质文件和电子版报送市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专项治理的处理原则

对专项治理中发现的“小金库”,要严格按照“依纪依法,宽严相济”的原则进行处理。

(一)对自查发现的问题从轻从宽处理。凡自查认真、纠正及时的,对责任单位可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罚,对有关责任人员可从轻、减轻或免予处分。对自查出的“小金库”,要按照财务会计法规转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依法进行财务、税务等相关处理。各主管部门和国有企业对所属企业和单位组织的检查视同自查。

(二)对被查发现的“小金库”,除依法进行财务、税务等相关处理外,还要对责任企业或单位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对有关责任人员要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对设立“小金库”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中的共产党员,依照《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严肃追究责任。对设立“小金库”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依照《设立“小金库”和使用“小金库”款项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严肃追究责任。对设立“小金库”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由有关部门依据干部管理权限严肃追究责任。

对违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的,由相关主管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做出处理处罚。

(三)对治理工作中走过场的企业和单位,要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对问题严重的,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四)对在治理工作中弄虚作假、压案不查、对抗检查、拒不纠正、销毁证据、突击花钱、打击报复举报人的,或重点检查中发现“小金库”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从重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18号)下发后再设立“小金库”的,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要严肃处理,按照组织程序先予以免职,再依据党纪政纪和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六)对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问题,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五、专项治理的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此次专项治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统一部署实施。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主管部门牵头负责组织、指导所管的国有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各主管部门要充实调整专项治理领导机构,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切实担负起专项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职责,加强督促指导。各国有企业要由企业负责人统一领导治理工作,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业务部门共同参与,加强分工协作,落实工作责任。

(二)加强统筹协调

各主管部门加强对所管的国有企业进行沟通协调,及时研究明确专项治理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加强对各国有企业方案制定、自查自纠、重点检查、案件移送、宣传报道等工作的督促指导和组织协调,建立起分工明确、运转顺畅、配合有力的治理工作协调机制。

(三)加强舆论宣传

各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地宣传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内容和政策规定,对治理工作中发现并查处的典型案例有选择地予以公开曝光。通过编发工作简报等方式,及时通报专项治理工作进展情况。要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注意发挥网络举报作用。要认真做好举报的受理工作,执行工作保密制度,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查实的设立“小金库”金额,给予3%-5%的奖励,奖金最高额为10万元,由同级财政负担。

(三)加强调研督导

为切实做好专项治理工作,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并确保调查研究贯穿治理工作始终。各主管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专项治理的难点问题,研究细化关键阶段、关键环节、关键企业的具体治理措施;针对治理各个阶段的特点,围绕重点工作、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开展检查督导。要认真做好政策解释和咨询答复工作。对于动员部署不及时、自查自纠不认真、重点检查不配合、整改落实不到位的,要及时责令改正。各主管部门要认真开展督导工作,落实市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部署的各项治理工作任务,切实把专项治理工作抓好。

(四)加强综合治理

专项治理要与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相结合;要与强化企业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改革发展相结合;要与落实国有企业职工工资管理调控、企业负责人薪酬和职务消费有关规定相结合;要与开展国有企业效能监察、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相结合;要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落实监督检查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相结合;要与出资人监管、财政监管、审计监督、税务稽查等日常监督工作相结合,协调推进,综合实施,增强治理实效。

小金属调查报告篇5

(一)项目背景介绍

在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企业化经营的观念已深入人心,随着报业不断做大做强,越来越多的报社成立了报业集团。报业集团是报业经济高度发展的组织形式,也是市场经济强化报社的企业属性的必然结果。A报社作为我市的一家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在竞争激烈的报业中其经营、管理水平如何?是否符合报业集团的基本条件?选择此审计项目,希望通过审计摸清单位家底,揭露单位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其内控制度,不断提高该报社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为报社的转型创造条件。

(二)审计目标、对象、范围及重点

2005年5月,我们对A报社2004年度财务收支和经营效益情况审计,旨在摸清该单位家底、揭露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资产质量、重大经济决策等方面存在的重大问题,从总体上把握单位的经营和管理情况,促进单位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自我约束机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固有资本保值增值。对单位获利、偿债能力进行评价,更好地引导报社注重长远利益,克服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促进报社稳定、健康发展。同时,审计2004年度A报社的税收缴纳的义务履行情况,查堵税收漏洞,减少政府税收的流失,促进财政收入增长。

(三)主要审计成果及其利用

通过审计,累计查出违法违纪金额1 219.79万元,其中,隐瞒收入864.69万元,弄虚作假套取现金143.20万元,漏交税费211.90万元。根据A报社在财务收支、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该单位执行的优惠政策与现行国家相关法规不符的情况以《审计要情》的形式,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了报告。A报社根据审计结果,制定和修订了单位内部《财务报销制度》、《集中采购及招标管理规定招标实施办法》等内控制度,并对下属单位的领导人进行了调整。同时根据审计建议,向市政府申请获得了两项政策。该项目相继评为2005年度南昌市及江西省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

二、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一)审前调查

审计组按照审计署六号令要求,用了十天的时间进行了审前调查,初步掌握了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运行模式、管理体制、相关的内控制度及其执行等基本情况,收集了与审计项目有关的法规等资料。

A报社成立于1958年7月,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拥有三报一刊。该单位采用的是自行开发的财务软件,备份财务数据无法导入到AO系统。审计组把所有的财务数据和广告、报纸发行业务数据以电子表格Excel的形式导出后,按总账、明细账的科目进行分类、整理。该单位只提供了《费用报销规定》和《发票管理制度》内控制度,而对于广告业务、发行业务、印刷管理等内控制度单位未提供。

审计人员通过对该报社的财务会计数据及业务数据分析,发现以下几个疑点:疑点一,该单位近几年经营都小有亏损,而报纸的广告版面却不断在增加,广告收入也在增加,2004年收入6 423万元,而利润-159.81万元。2004年全年计提福利费1 183万元,远超过按正常规定的标准。疑存在隐瞒收支,虚增支出,从而偷、漏国家税收的问题。疑点二,2004年末单位银行日记账银行存款余额为449万元,而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为1 108.18万元,未达账项达659.18万元。疑存在通过银行未达账形式隐瞒广告收入问题。疑点三,单位流动负债异常。2004年末,预收账款255.6万元,占负债的6.98%;其他应付款1 020.2万元,占负债的27.84%;而应付福利费2 706.8万元,占负债的73.87%,当年计提福利费1 183万元。疑是人为调节利润问题。疑点四,在对费用支出分析中,各部门人员工资中,广告中心发放工资人员名单比实际人员多260人。疑是以发工资名义套取现金,私设“小金库”问题。

(二)成立审计组、制订审计实施方案

根据审前调查所掌握的情况及此次审计目标,分管局领导多次与处里同志一道研讨审计方案,明确审什么,怎么审等问题。摸家底、揭问题、促管理、提效益等目标思路清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要想提高审计质量,一是要科学审计,运用现代化的审计手段;二是要整合力量,集中优势兵力作战;三是严格按审计方案实施,注重控制关键环节。

(三)现场审计

审计人员按照各自分工并带着审前调查的疑点开展工作,在审计过程中注意审计情况互相沟通,资源共享,做到整体作战。

1.逐笔核实银行未达账项,查出隐瞒广告收入556万元。针对银行对账单比银行日记账多659万元的未达账金额情况,审计人员通过询问财务主管,得到的解释是:这是由于广告收入内部核算程序所造成的,报社从银行收到的广告收入的进账单,都是交广告中心登记结算,再由其开出发票,再交本社财务处入账核算。2004年底,由于广告收入集中到账,广告中心需与多家公司分别结算,遂没有及时将广告收入进账单交财务核算。果真如此吗?审计人员通过对发票金额、银行入账金额及入财务账收入金额核对,发现每一笔入银行账的收入都开具了发票。审计人员把已开发票而不做收入的情况向被审计单位作了反馈,在事实面前,被审计单位承认这是有意行为,目的是为了调节利润。

2.乘胜追击,再接再厉,隐瞒收入情况再次发现。针对上面的情况,审计组进行了一次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除了将已到账的收入采取挂银行未达账形式隐瞒收入外,可能还会有其他方法,如将收入隐藏在“预收账款”或收支科目中,还可能采取以物品或消费券等互换、互抵广告收入。由于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在账上反映,审查起来难度很大,需要审计人员既要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又要有严密的逻辑分析能力,还要有足够的耐心。为了进一步查清收入,审计人员分成二小组,继续对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审查。负责审查财务账的小组,对“预收账款”和收支等科目首先进行分析,发现“预收账款”2004年余额有255.6万元,审计人员对预收账款按各辅助客户逐一核实,发现有90多万元的广告收入属隐瞒挂账的。在收入中审计人员发现有红字冲账记录,摘要中记录为广告折扣,逐笔把这些红字记录凭证调来查证,实为广告费(广告返利),最后统计出这种广告返利242万元,这样做的结果是造成广告收入与支出同时减少,以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审查广告业务数据的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辅助功能,把业务数据中应收取的广告收入与财务上实际入账的金额(包括挂在往来科目中与通过未达账金额)逐一核对,发现有8万多元的广告收入是通过互换互抵物品、购物券、消费券方式隐瞒收支。

3.虚构员工名单,以发放工资名义,套取现金142.67万元,违规进行账外开支。审计人员在对人员工资的审计中发现,审计调查时了解到报社职工633人含聘用人员,但在实际发放时却多出了260人,经询问财务及人事部门的主管,答复是多出的这些人是广告中心的临时职工,工资是按固定工资加提成结算。审计人员当即提出要看这些人员工资计算资料时,他们却提供不出;审计人员提出需要一部分职工来询问,他们说这些人平时都在拉广告业务,很难找。为了查清问题的真相,审计组长找来报社分管财务的领导就此事交换了意见,在审计人员耐心说服和强大的政策攻势下,他们提供了真实资料。原来,报社为了处理一些广告中心不好在财务账上报销的费用,特意以发放工资名义,套取现金存在广告中心,主要用于广告人员出差费用及奖金。

4.认真疏理,准确计算,挽回税收损失520万元。审计人员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疏理、统计、计算,最后调增应纳企业所得税所得额八项1 286万元,调减企业所得税所得额两项232万元,少缴企业所得税305万元。另外少缴营业税及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215万元,为国家挽回了损失。

5.经营成果分析,效益审计助报社科学发展提供依据。审计人员在审查报社存在问题的同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单位经营成果的分析上,通过对收入结构的分析得出广告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报社的发展(其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87%)。支出分析中分别对报刊发行成本、费用和广告成本、费用情况进行了结构分析。报刊发行印刷成本既算出了每张报纸的发行印刷成本,又算出了每份报纸成本的固定成本及变动成本。广告成本既按广告全部成本项目分析,又按广告直接费用项目分析,使得各费用结构一目了然,为报社经营决策提供了依据,真实发挥了审计服务的作用。

(四)出具审计报告与后续审计服务

审计结束,审计局依据《审计法》做出了审计决定,出具了审计报告,提出了审计建议,并对报社在财务收支及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审计要情的形式专题向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汇报。A报社根据审计结果,制定和修订了单位内部《财务报销制度》、《集中采购及招标管理规定》、《招标实施办法》等内控制度;建立了以广告版面和报纸发行份数为基础的收入核算体系,由报社纪检监察室负责落实;加强了对下属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并对管理混乱的下属单位领导人进行了调整。同时A报社根据审计建议,向市政府申请获批准两项政策。

三、项目经验和体会

回顾该此审计项目,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选好题、立好项是审计出精品的前提。一是在审计项目的选题上一定要围绕所在单位的中心工作,选准领导重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只有把项目选准了,领导才会重视,才会支持,群众才会关注,这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前提。如此次审计就把效益审计作为此次审计的重要内容。二是安排选择审计项目时,一定要考虑审计自身能力,切忌贪大求多。切忌贪大,就是要充分考虑审计人员的精力、知识结构,不要安排那些范围太广、针对性不强的项目。切忌求多,就是要求在安排项目时要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自身的力量安排适量的项目。否则就会为了完成项目而匆匆应付,顾不上工作质量,致使结果产生不了任何影响,达不到任何审计效果。避免贪大求多就是为了使审计出“精品”、出成效,造影响,求效果。这次审计既充分考虑了被审计单位的特点、规模等,又充分考虑了审计人员状况及知识结构,做到了量力而行。

(二)搞好审前调查,细化审计方案是优化审计质量的保证。我们首先应熟悉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性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及财政财务隶属关系等基本情况,还应了解相关的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及会计政策选用等一系列需要调查了解的情况,然后对所掌握的内容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找出审计的着重点,做到科学、合理、全面,减少随意性。好的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质量控制的灵魂,是指导审计人员现场作业的“路线图”,对实施审计起着全面控制作用。通过审前调查,基本摸清了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政策规定、经营活动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审计组从促进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提高效益出发,确定具体审计目标、内容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确保了此审计项目在严肃财经法纪,促进加强经营管理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三)领导重视、关心、支持是保证审计质量的保障。市局领导多次组织审计组开会讨论审计项目事项,与审计组成员一起共同谋思路、寻对策、策划并参与了审计方法上的创新,还专门召开了审计建议落实情况整改会。局领导的直接参与,确保了该项目的顺利推进,也增强了项目的影响力。

(四)有效整合审计资源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方式。审计组根据项目需要,注重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优化组合,由于此项目审计涉及到企业会计、税收等专业性很强的领域,为了保证此审计项目出成绩、出效果,审计局大力整合审计人力资源,根据现实情况,特意挑选了几个在企业财务会计、税收政策及计算机方面有特长的人员组成审计组,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力资源的作用,更好地发挥现有人员的作用,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五)借助计算机审计,创新审计方法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现代社会,各单位无论是财务数据还是业务数据基本都实现了计算机管理,有的单位还根据自身特点专门开发了自己的管理系统。审计人员面对被审计单位海量的数据,只有借助计算机强大数据分析、筛选等功能才能对被审计对象的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查出问题的命中率。

小金属调查报告篇6

洗钱就是将犯罪所得的赃款通过金融机构或其他途径转移、转换、隐瞒、掩饰犯罪所得赃款的性质和来源,使其变为貌似合法收益的不法行为。洗钱的危害极其严重,在此不再赘述。199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在1990年禁毒决定的基础上,对洗钱犯罪作了新的规定。新刑法第191条明确规定,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构成洗钱犯罪。新刑法将洗钱犯罪作为单独的一种犯罪,并将其归入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而不是像关于禁毒的决定将洗钱犯罪与其他的犯罪混同在一个条款中加以规定。新刑法关于洗钱犯罪的规定是预防和惩治洗钱犯罪的法律根据,奠定了控制洗钱的国际合作的国内基础,对于国际社会共同合作控制洗钱将具有重要作用。

除了以刑法措施作为遏制洗钱犯罪的主要手段外,我国应充分发挥金融系统在控制洗钱中的预防作用。巴塞尔委员会在1988年12月防止罪犯使用银行系统洗钱的声明中强调指出,防止洗钱的最重要的措施在于银行自身管理的完善。银行要具有相关的措施防止其机构成为洗钱的渠道。洗钱者通常利用金融机构作为隐瞒或掩饰犯罪收益的工具。国际社会反洗钱的实践证明,金融机构承担法律义务验明客户身份、保存记录、披露可疑、大额资金交易、内部控制措施和政府对金融机构加强监管,是控制洗钱的至关重要的措施。

(一) 建议金融机构的范围

在关于建议金融机构的适用范围方面,考虑到洗钱者不仅通过银行,也通过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处理现金的某些行业进行洗钱。因此,我国有关反洗钱的措施,不仅应适用于银行,也应适用于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并尽可能适用于在其业务中接受大量现金的组织。建议要求,国内当局应采取措施确保有关反洗钱措施的建议在一个尽可能宽的范围内履行。 上述具有创新性的建议,在反洗钱的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由于一些国家所确立的反洗钱措施只是与银行系统有关,而洗钱者除了利用银行,还利用各种形式的公司以及信托活动去清洗犯罪收益,因此,必须拓宽反洗钱措施的适用范围,才能适应控制洗钱的需要。同时,我国应尽快列出适用反洗钱措施的银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以及处理现金的其他行业的清单,包括: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邮政储蓄所,农村信用合作社,或经授权从事国内银行法规定业务的其他机构,不论上述机构属于公有、私有或混合所有;

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及财务公司;

典当行,货币兑换所,交通工具(飞机、汽车、游艇等)出售商,珠宝古董商;

(二)客户的身份证明以及记录保存规则

关于客户的身份证明以及记录保存规则的建议强调了使金融系统在反洗钱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核心问题。要发挥金融系统在反洗钱中的作用,金融系统就必须具有揭开遮盖有问题客户面纱的能力以及对法律实施当局提供有关交易和客户身份证明的可靠文件的能力,基于这些文件,法律实施当局可以展开有关洗钱的调查。因此,建议要求,金融机构不应保存匿名帐户或明显假名的帐户。也就是说,要控制洗钱,就必须改革金融系统内部为客户保密制度,使金融保密制度不成为洗钱者进行洗钱活动的“保护伞”。应要求金融机构在确立营业关系或进行交易(尤其在开立银行帐户,进行信托交易,租借安全储存箱,进行大量的现金交易)时,根据官方的或其他可靠的身份证明文件识别客户,并记录客户的身份。上述要求可通过法律规则、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协议或金融机构的自律协议予以规定。

由于洗钱者常常通过金融机构的被提名人帐户及持有的公司股份掩饰受益所有人,培植非法来源的资金。因此,建议要求,金融机构对于客户是否为他本人进行交易产生怀疑时,尤其在住所公司 的情况下,应采取合理的措施获得掌握客户所开帐户或所进行的交易所代表的某人的真实身份。 该项建议强调了金融机构应对于基金的受益所有人予以密切关注,通过采取合理措施确定在金融机构所流转的资金受益人的真实身份,从而使洗钱者利用空壳公司等名义掩饰犯罪收益的企图难以得逞。

记录保存包括保存交易记录和身份证明记录。在有关交易记录方面,建议要求,金融机构应至少保存5年所有必要的有关国际和国内交易的记录,使其能够根据主管机关的要求提供信息。金融机构所保存的记录必须符合重建个人交易的要求(这些记录应包括所涉货币的类型和数量),以使必要时对于起诉犯罪行动提供证据。在有关身份证明记录方面,建议要求,金融机构应在有关帐户关闭后至少保存5年该帐户的客户身份证明、帐户档案以及业务通信的记录。在我国客户的身份证明文件可以是诸如身份证、户口簿、护照、出生证、驾驶执照、合伙契约和公司文件、或任何其他官方或私人文件,记录或核实客户的身份、代表能力、住所、法律能力,职业或业务目的,以及关于这些人是偶然的还是通常的客户这些其他的身份信息。国内的主管当局在刑事起诉和调查中可以利用上述文件。

(三)建立大额、可疑资金交易报告制度

除了加于金融机构有关识别客户身份和保存记录的一般性义务外,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和美洲国家组织关于洗钱犯罪的模式规则还专门要求金融机构对超过一定数额的现金交易予以记录和报告以及对可疑金融交易予以记录和报告。

为加大我国防范与打击洗钱犯罪和经济犯罪力度,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要借鉴国外防范与打击洗钱犯罪的经验,建议要求建立大额、可疑资金交易报告制度。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规定大额资金下限。从国外情况看,美国是1万美元,澳大利亚是1万澳元,荷兰是2.5万荷兰盾。德国1993年《反洗钱条例》规定银行必须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2万马克以上的现金交易。加拿大法律规定银行必须向政府报告1万加元以上的现金交易。在我国,大额现金的下限以多少为宜,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有要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目前,我国大多数居民的收入还比较低,人均储蓄存款并不高。鉴此,笔者认为,大额现金以5万元为宜。这样规定,一是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大额现金支付管理的通知》第二条规定,个人储户一日一次性从银行储蓄帐户提取现金5万元以上的,除按原有规定填写有效的身份证件,储蓄机构审核无误后即可予以支付),二是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三是大大减轻银行等单位的报告工作量,节约时间,降低报告成本。

2. 其他单位有无报告大额资金交易的义务。前已述及,银行有报告大额、可疑资金交易的义务,同样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有此项义务。笔者认为,我国应当规定上述单位均有报告大额资金交易的义务。

3. 接受大额、可疑资金交易报告的机构。国外有的国家将大额、可疑资金交易报告给财政部隶属的反洗钱机构,有的报告给司法部下属的反洗钱机构,也有的报告给中央银行隶属的反洗钱机构,还有的报告给警方所属的反洗钱机构。我国的大额、可疑资金交易报告给什么机构,涉及到反洗钱机构的定位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应将其定位为金融情报机构(英文缩写为FIU);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将其定位为有侦查权的金融情报机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将其定位为有侦查权的机构。笔者倾向于第一种观点,即将我国的反洗钱机构定位为金融情报机构,该机构将同银行、证券、保险、海关、工商、税务、外汇、商贸、公安、检察、法院等单位联网,负责收集、分析和提供有关信息,及时了解国内洗钱手法的新变化,对洗钱特点、规律、趋势进行分析、研究、预测,提出对策,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指导、协调全国的反洗钱工作,经常同国际反洗钱组织和有关国家的反洗钱机构联系,了解国外洗钱的新手法和国际反洗钱的最新进展,有效地开展反洗钱的国际合作,打击跨国洗钱犯罪。

4. 大额、可疑资金交易报告的分析与处理。银行收到大额交易要和已掌握的客户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可疑交易,立即向侦查机关、反洗钱机构和金融监管机关报告。其他非银行机构应将大额交易报告给反洗钱机构,反洗钱机构根据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发现可疑交易报告给侦查机关和金融监管机关。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每天发生数百亿元的金融交易,且相关单位的信息网络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在此条件下,若只设全国性的反洗钱机构难以满足工作需要。据此,可考虑在省、地、县设立反洗钱机构。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向反洗钱机构报告大额、可疑资金交易,非银行机构向反洗钱机构报告大额交易,反洗钱机构对非银行机构报告的大额交易进行分析,发现可疑资金,报告案发地侦查机关和金融监管机关。若大额、可疑资金交易跨省、跨国同时报告国家侦查机关、金融监管机关和反洗钱机构。

5. 关于大额、可疑资金交易的调查。国外对大额、可疑资金交易的调查大致有两种做法:一是反洗钱机构直接调查。如罗马尼亚“防范与打击洗钱行动署”由政府总理直接立案调查,在掌握证据后10天内向总检察院起诉。二是反洗钱机构无调查权,将可疑情况提供给执法机关调查。如美国执法机关根据金融犯罪执法网络提供的可疑情况,组成特别行动小组调查洗钱犯罪案件。这种小组不是常设机构,是根据不同任务组成的临时工作组,任务完成,小组解散,人员回原单位。具体牵头单位也是根据工作任务决定的。如是毒品洗钱,由美国禁毒署牵头,相关部门参加;若是走私洗钱,美国海关牵头,有关部门配合。我国对大额、可疑资金交易的调查可分两种情况:如是贩毒洗钱,由禁毒部门调查;若是走私洗钱,案情重大复杂,由海关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组成专案组,联合调查。调查结束,专案组解散,工作人员回原单位。

大额、可疑资金交易报告制度的建立,将逐步推动侦查机关的工作方式发生变化,即由案发后被动调查,转变为案发前主动控制,大大减少国家、单位和个人的经济损失,有效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四)金融机构的特别注意

建议有关报告可疑交易的规定,包括金融机构披露可疑交易的义务,金融机构不泄露信息的义务以及善意披露免责的保护措施。建议要求金融机构予以特别注意的交易包括:所有复杂的交易,不正常的交易,或巨额的交易;所有不正常类型的交易;以及无明显经济或合法目的的定期小额交易。金融机构一旦怀疑上述交易可能构成非法活动或与非法活动有关,应立即向主管机关报告可疑交易。对于法院或其他主管机关要求或取得可疑交易信息的情况,金融机构不得通知除法院、主管机关和法律授权的其他人以外的任何人。

金融机构或有关人员有意从事不履行上述义务的活动,将构成刑事犯罪。

建议规定,金融机构及其雇员、职员、董事或法律授权的其他代表,对可疑交易的报告,只要是遵守规则善意进行,不论结果如何,免除有任何合同所予以的披露信息的限制,免除由任何法律、法规或行政规定所予以的刑事、民事或行政责任。这种善意免责的规定,要求金融机构披露可疑交易必须善意进行,只要善意依法披露,就可以得到法律的保护,随意、恶意泄露金融信息,并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善意免责规定对于促进金融机构与政府合作,对于保护金融机构以及成员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价值。

那么,银行等单位如何识别大额可疑金融交易呢?即规定识别可疑金融交易的标准。美国银行防洗钱工作指南规定了50多种情况,出现其中之一的,即认为是可疑金融交易,须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例如,使用单位帐户存取款,主要用现金而不是支票,帐户内存有大量本票、汇票,而开立帐户人的经营状况却与此不符;把资金存入多个帐户,但存入每个帐户的金额通常都低于需报告限额,然后,再调集每个帐户里的资金到某个主帐户,并转帐到国外; 某业主同一天内在不同的银行分支机构分别打入几笔存款;帐户在接受了许多小额电汇或者帐户使用发票、汇票存款后,立即将绝大部分存款(留下少量象征性的存款)汇到另一个城市或国家,而上述活动不符合客户的经营状况;某客户突然还清了一笔大额贷款,但无法正确解释资金的来源;某客户不愿提供强制性报告所需的信息,不愿填写报告,在被告知必须填写报告后不愿再继续交易;经常收到大量往来于离岸金融机构的电汇;一些银行职员生活奢侈,明显与其收入不符;注意不愿休假的银行职员,等等。我们在制定大额可疑金融交易标准时,要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适当借鉴国外经验,使其符合我国实际。

有的国家认为,要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反洗钱中的作用,应建立对可疑交易的强制报告制度,因为在自愿报告制度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可以报告也可以不报告。考虑到即使是自愿报告制度对许多国家来说也具有一定难度,需要改革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因此,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提出了强制报告制度和自愿报告制度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案。笔者认为我国应建立对可疑交易的强制报告制度,因为其一,1994年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我国加快了金融改革的步伐。随着金融机构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带来了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并进而引起了竞争的激化以至于竞争的无序,导致我国金融秩序混乱。其二,非法民间借贷,是洗钱的“第二渠道”。其三,金融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和操守不高,使规章制度俱成空文。其四,如实行自愿报告制度,若有金融机构故意不报,那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岂不是形同虚设?因此,要使对可疑交易的报告要求有效实施,必须有相应的规则和制度予以配合和保证,其中有关披露信息免责规则、不对客户泄露信息规则以及报告的程序规则是必不可少的。

(五)处理来自不具有或不充分具有反洗钱措施国家资金问题的措施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洗钱天堂对于反洗钱措施带来的挑战。大量的洗钱活动表明,有些国家加强反洗钱行动可能导致洗钱渠道移动到不具有或不具有充分的反洗钱措施的国家,通过这些天堂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国内金融系统的清洗,然后安全回到对洗钱加以控制的国家,完成洗钱的整个过程。针对保密天堂所造成的问题,建议我国金融系统适用下述原则:使之对来自不具有或不充分具有反洗钱措施国家的资金予以特别注意,并采取措施处理相关的问题。建议规定金融机构对于与没有或没有充分适用上述建议的国家的个人,包括公司和金融机构的业务关系和交易应特别予以注意。但要真正解决洗钱者利用保密天堂洗钱的问题,有关国家应在尊重国家主权原则的基础上,和不具有或不充分具有反洗钱措施的国家进行对话和合作,逐步形成具有广泛约束力的控制洗钱的法律规则。已采取反洗钱措施的国家可以自己的反洗钱措施影响具有保密天堂性质的国家,但不能将自己的国内法措施强加给他国,强迫他国采取自己所采取的行动,也不能在他国范围内要求违反他国法律或规则的行为。不论有关控制洗钱的措施对于控制跨国洗钱和跨国犯罪,以至维护国家和平和安全是多么重要,只要这种措施涉及到他国,就必须在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原则的国际法基础上使?

?靡匀妨ⅲ?趴赡苁垢么胧行?凳??⑹蛊湔嬲?迪治?す?屎推胶桶踩?哪康摹?

(六)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

要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预防洗钱中的作用,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机制必不可少。建议要求我国金融机构必须建立和发展预防洗钱的内部控制机制。根据美洲国家关于洗钱犯罪的模式规则,金融机构应采取、发展、补充内部方案、政策、程序和控制,以预防和监测洗钱犯罪。内部控制纲要至少应包括下述内容:

建立确保其雇员高度诚实的程序和对雇员人品、工作和金融历史进行评估的评估机制;

开展持续发展的雇员培训项目,诸如“知道你的客户”培训项目,对雇员进行有关预防洗钱的教育,使雇员知道自己在识别客户、保存和提供记录、记录和报告现金交易以及报告可疑交易方面所具有的责任;

具有独立的审计职能,对内部控制方案的遵守情况予以检查。

金融机构应指定属于管理层的官员负责内部控制和程序的适用,包括负责适当保存记录和报告可疑交易。这些官员应具有与主管机关联络的职能。

对于不履行内部控制义务的金融机构可以予以罚金、暂时中止营业或许可证,或中止、撤消金融机构的经营执照等处罚措施 。

我国可以借鉴美洲国家组织关于洗钱犯罪的模式规则来发展和完善自己预防洗钱的内部控制制度。

总之,我国应借鉴国际社会反洗钱的成功经验,通过法律手段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将金融系统纳入综合治理洗钱的法律网络,使金融机构承担法律义务采取反洗钱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完善控制洗钱的法律机制。

参考数目

1. news.eastday.com>>今日关注>>我国悄然拉开金融反洗钱“序幕” 影响重大(2002年9月18日)

2. 邵沙平著:《跨国洗钱的法律控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版,第71~80页,第148~154页,第237~239页

小金属调查报告篇7

第一章 因工伤亡事故的划分

第一条 因工伤亡事故系指企业在册职工包括计划内合同工、临时工),在生产区域中发生的和生产、工作有关的伤亡事故(包括急性中毒事故)。

第二条 因左伤亡事故根据伤害程度不同,分为以下四种:

1、轻伤事故,指职工受伤后歇工满一个工作日(含一个工作日)的事故;

2、多人事故,指同时伤及三人(含三人)以上的事故;

3、重伤事故,按原劳动部《关于重伤事故范围的意见》中的规定执行;

4、死亡事故,指职工当时残废或负伤后一个月内死亡的事故。

第二章 事故报告

第三条 各区、县劳动部门,市府各委、办、局,市直属单位,中央部属、省属在宁企业必须在每月十日前将上月的事故月报表报送市劳动局和市总工会。矿山企业的事故月报表在报主管部门的同时,还应直接报市按国家统一的表格形式填写,单位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后报出。

第五条 市属以上企业发生死亡、重伤或多人事故,企业领导必须在四小时内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者姓名、性别、年龄、工种、职称、伤害程度、事故简要经过及直接原因等用电话或其它快速办法报告主管部门和计经委,同时报告市劳动局、总工会、公安局、检察院等有关部门。

第六条 县、区属企业和街道、乡镇企业发生死亡、重伤或多人事故,应直接向县、区主管、劳动、工会、公安、检察等部门报告,并由县、区有关部门在十二小时内向市各有关部门报告。

第七条 事故现场必须保护。因抢救伤员或防止事故扩大需移动现场物件时,应指定专人(两名以上)画出草图或拍照,并在草图或照片上做出标记。如无特殊原因,重伤事故、多人事故现场需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拆除。死亡事故或一次重伤两人以上的事故现场,需经市或县、区劳动等部门同意后方可拆除。

第八条 发生死亡事故的企业主要领导,必须在事故后的三天内前往市劳动局、总工会作详细汇报。

第三章 事故调查

第九条 事故调查要弄清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和填写调查报告书,以及拟定改进措施。

第十条 发生轻伤事故,由企业自行组织调查处理。

第十一条 发生死亡、重伤或多人事故的企业,应立即由与该事故没有直接关系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安技、生产、保卫、工会等部门成立调查组。市或县、区计经委、劳动局、工会、公安局、检察院等部门可派员参加调查组或单独调查。一次死亡三人以上或一次死亡五人以上的重大事故,由市计经委组织调查;一次死亡十人以上的特大事故,由市政府组织调查。

第十二条 在事故调查中,要分清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

1、责任事故,指因有关人员的过失而造成的事故;

2、非责任事故,指由于自然界的因素而造成不可避免的事故,或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而发生的无法预料的事故。

第十三条 事故调查必须查明下列事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年、月、日、时、分)、具体地点和经过;

2、伤亡人数、伤害部位和程度;

3、伤亡人和与事故直接有关人员的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工种或职务、受过何种安全教育或培训等;

4、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管理原因和物质技术原因;

5、事故的后果和经济损失(见第十四条);

6、事故现场的实测图纸和照片;

7、对事故责任者逐个提出处理意见(见第四章)。

第十四条 伤亡事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其统计项目如下:

1、医药费用(包括营养费)、护理及陪护人员的费用;

2、因负伤而造成歇工天数的工资;

3、伤残补助;

4、死亡职工的抚恤费用及家属的困难补助;

5、事故善后处理中的丧葬、交通、住宿、饮食、招待、人员差旅费等;

6、事故引起成品、半成品、原材料、机械设备、工具和建筑设施损坏的费用;

7、消除事故及清理现场所支付的费用;

8、从事抢救、处理善后工作的有关人员的工资费用;

9、事故引起停产的损失;

10、事故引起环境污染的损失;

11、顶替死亡或残废人员上岗操作所需的培训费用;

12、其他。

各企业应按实际情况,组织有关专业人员,按以上项目统计,不得随意减少。

第十五条 事故原因调查清楚后,要迅速制订防范或改进措施,逐条指定专人负责实施,限期完成,并由企业主管部门进行验收。

第十六条 死亡、重伤、多人事故,自发生之日起二十天内(特殊情况也不得超过一个月)由企业写出《职工重伤、死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并附事故照片、示意图及调查旁证材料,分别上报主管部门和市劳动局、总工会。死亡事故调查报告书需报市劳动局三份,报总工会两份、检察院一份,参加事故调查的人员均需在调查报告书上签字。

第十七条 多人、重伤事故,市属以上企业由主管部门负责结案,县、区属企业和街道、乡镇企业由县、区劳动部门结案,并分别抄送市劳动局备案。死亡事故由市劳动局负责结案,并报省劳动局备案。一次死亡三人以上或一次伤亡五人以上的重大伤亡事故,由市计经委、劳动局、总工会联合审查结案,并报省政府审核备案。

第十八条 伤亡事故结案后,方可办理职工子女顶替等事宜。

第四章 事故处理

第十九条 伤亡事故原因查清后,必须对事故进行责任分析,分清并明确领导和各有关人员的责任,同时进行必要的处理,不得用“集体承担责任”来代替个人的责任。

第二十条 属下列情形之一的,应首先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并给予必要的处分:

1、由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职工无章可循,造成伤亡事故的;

2、对职工不按规定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或对特殊工种未经考试合格就顶岗位操作,造成伤亡事故的;

4、作业场所的安全设施、安全信号、安全标志、安全用具等不全,不符合标准造成伤亡事故的;

5、由于不按国家规定配备专职安技人员,管理混乱,造成伤亡事故的;

6、由于不安排或挪用安全技术措施经费(应占企业每年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基金的百分之十至二十),造成伤亡事故的;

7、上级主管及有关部门对企业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报告,未予签复、解决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

第二十一条 属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肇事者或有关人员的责任:

1、由于冒险蛮干或玩忽职守造成伤亡事故的;

2、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伤亡事故的;

3、发现有事故危险的紧急情况,不立即报告,不积极采取措施,因而未能避免或减轻事故的;

4、由于不服从管理,违反劳动纪律,擅离职守或擅自启动机械设备,造成伤亡事故的;

5、由于不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造成伤亡事故的。

第二十二条 属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有关人员从重处罚:

1、发生死亡、重伤或多人事故后,隐瞒不报、虚报或故意拖延报告的;

2、在事故调查中,隐瞒事故真相,破坏事故现场,弄虚作假,甚至嫁祸于人的;

3、事故发生后,由于不积极组织抢救或抢救不力,造成更大伤亡的;

4、事故发生后,不认真吸取教训,采取防范措施,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

5、对安全检查中发一同的事故隐患既未按限期整改,又未采取临时措施,发生伤亡事故的;

6、违反国家或省、市有关规定,滥用职权、擅自处理或袒护、包庇事故责任者的;

7、对维护安全生产,坚持按安全生产有关法规办事的人员,实行报复、陷害的。

第二十三条 事故情节恶劣、后果严重、触犯刑法的,由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在事故调查处理时,如有关方面对事故的原因分析或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不一致时,由劳动部门提出结论性的意见交单位或主管部门办理。如仍有不同意见,应先办理后再分别向各自的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第二十五条 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凡因伤亡事故受记过、记大过处分未满半年的,降级、降职、撤职处分未满一年的,开除留用察看处分未撤销的,均不得评奖、晋级、提职。

第二十六条 对属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和企业负责人,由市劳动局或市劳动局会同其主管部门给予经济制裁:

1、发生因工死亡或一次因工重伤三人以上的责任事故,对该企业实行一次性罚款,罚款金额为一千元至五万元;

2、对发生因工死亡或一次因工重伤三人以上责任事故负有责任的企业负责人除给予行政处分外,并实行一次性罚款,罚款金额根据情节轻重、责任大小确定,一般为十元至五十元;

3、对破坏事故现场或发生事故隐瞒不报、弄虚作假的企业和企业负责人,加重罚款。

第二十七条 对企业的罚款由企业在奖励基金中列支,不得摊入生产成本;个人罚款,在个人工资中扣除,不准在公款中报销。

第二十八条 罚款由市劳动局发出通知,开具收据。企业罚款由企业接到通知后十天内汇给市劳动局,个人罚款由个人直接前往市劳动局交纳。

第二十九条 企业和个人的罚款由市劳动局留存百分之五十,返还其主管部门或县、区劳动部门百分之五十,均用于改善劳动条件、劳动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和对先进单位、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奖励。

第三十条 事故处理结案后,必须认真严肃报行对责任者的处分或罚款决定,向全体职工宣布,并装入本人档案。对有意拖延或拒绝执行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管理办法自之日起执行。

小金属调查报告篇8

全科人员团结协作,教育局党组的领导下。共同努力,顺利的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计财科2121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财务工作

1审核汇总所有预算单位上一年度的经费决算;预算外资金决算。有关直属单位的基本建设决算。并按时向有关部门上报了决算资料。

经过一个多月的清理登记、汇总,2组织部署各直属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对各预算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了全面的清查盘点。基本上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为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后勤管理及经费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3对新归属的林业四校的财务状况。向有关部门及有关领导提供了有关数据及资料,以保证林业四校的平稳过渡及学校正常工作的运转。

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经过审计,4配合盟审计局对全盟普教经费的拨付。计财科的财务工作得到审计部门的充分肯定。

参加了由盟财政局组织的对文体广电局预算外资金的收入,5抽调部分财会人员。管理支出情况的对口检查。

诸如:义教工程”配套资金,6针对2121年我盟各项教育事业的经费需求。逸夫赠款配套资金,直属单位预算包干缺口资金,直属单位各项维修费,购置费等。经积极协调,请示报告。2121年末共争取到盟本级各项一次性经费310万元。

二、计划统计工作

并如期汇总,1布置了2000年度全口经教育经费统计工作。上报自治区教育厅。

基本建设情况年报。2布置上报了2000年度全盟各级各类学校。

组织全盟13个旗市及部分企业的统计人员,3为掌握教育事业的统计新软件的应用方法。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新统计软件应用培训班。组织召开了全盟教育系统2121年度至2002年度教育事业统计布置会、汇总会。11月初,利用新的统计方法,新的程序,完成了全盟教育事业的统计汇总工作,并如期参加了自治区组织的教育事业统计汇总会。

420页,4全年共布置汇总上报了除财务统计及事业统计以外的统计报表20套。其中包括:

①教师工资发放情况统计

②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

③清产核资统计报表

④二期义教工程规划统计报表

⑤2121年至2002年排危工程报表

⑥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表

落实好布局调整规划,5完成了十五”期间全盟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并为布局调整工作的启动。组织召开了全盟中小学布局调整经验交流现场会。

三、基本建设工作

完成投资10844万元,1全盟教办系统共新建校舍111518平方米。其中:高中新建校舍34868平方米,完成投资3658万元;初中新建校舍15566平方米,完成投资1423万元,小学新建校舍30787平方米,完成投资2838万元。

完成投资4572万元。国家没有投资的情况下,2直属学校共计新建校舍45715平方米。协助盟幼儿园、盟特教中心,建起了教学楼与食堂律动教室。这两个项目的完成,从根本上改变了盟幼儿园的办园条件,也使特教中心学生必不可少的餐厅与律动教室得到解决,同时使这两个办学条件相对薄弱的直属园校,跻身全区同类园校的先进行列变成可能。

共计283户,3全盟2121年共建教职工住宅26075平方米。完成投资2314万元。

四、义教工程”及“排危工程”工作

对全盟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的制定,1阿荣旗组织召开了全盟各旗市计财股长会议。二期义教工程”规划的制定,排危工程规划的制定,做了全面部署。

成立了领导小组及项目办公室。2协调盟行署建立了呼盟“二期义教工程”排危工程”组织机构。

向自治区教育厅上报了一期义教工程”总决算。上报了盟及四个项目旗的三年工程完成情况的总结材料,3完成了一期义教工程”总结工作。参加全区“一期义教工程”总评比。经自治区的评定,盟教育局及鄂伦春旗、莫旗、鄂温克旗获“义教工程”达标奖,阿荣旗获“义教工程”先进奖,共获奖金80万元。

完成了对我盟危险校舍现状的调研工作。通过检查,4接待并协助国家危改部际协调领导小组下派的专家组。专家组对我盟上报的危房情况的真实性给予了肯定。

说明我盟制定规划的依据,5完成了二期义教工程”规划的制定工作。并几次到自治区教育厅。积极争取“二期义教工程”资金额度。共争取“二期义教工程”上级专项资金6090万元。根据“二期义教工程”专款额度,制定了二期义教工程”实施的年度计划。今年已启动土建项目24个,计划购置课桌椅4615套,购置图书20000册,完成购买教学仪器金额22.4万元。

并会同城建、质检部门对我盟中小学危险校舍重新作了鉴定,6完成了排危工程”规划的制定工作。并把排危的相关资料如期上报教育厅,为争取排危工程款提供了保证。经积极争取和有效的工作,共争取排危工程款1354万元,确定项目27个,制定了排危工程年度计划,今年共起动排危工程项目10个,已全部竣工的5个,新建校舍9360平方米,完成投资880万元。

组织“二期义教工程”项目旗的计财股长和部分排危工程项目旗市的基建管理人员,7.根据教育厅的要求。参加了自治区组织的工程项目管理培训。为“二期义教工程”及“排危工程”保质保量的完成,提供了保障。

对今年启动的所有“义教工程”项目、排危工程项目、逸夫赠款项目、嘉诚赠款项目的建设进度、质量、配套资金的位情况进行了检查验收,8.10至11月份。所有项目基本上达到自治区项目办的要求。

五、其它工作

李嘉诚救灾捐款120万港币,确定建设项目24个,并及时审核上报了捐款项目的可研报告及项目建设建议书。24个项目全部获国家教育部港澳台办的批准。除西旗一中和莫旗尼尔基二小明年六月竣工外,其余项目已全部竣工,新建校舍25260平方米,共计完成投资2151万元。捐款的获得超额完成了盟委考核办给我局招商引资的任务。招商引资指标40万元,1.年初根据我盟牧区受灾情况及时上报了牧区的雪灾给教育带来的损失情况。争取逸夫救灾捐款415万港币。超额完成495万元。

2.为争取“项目”审核上报了五旗市校外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项目的可研报告

争取中央特殊教育基建补助投资25万元。上报了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建设项目的可研报告。

上报了香港沈炳麟捐款所需的相关资料。

上报了香港轩辕教育基金会捐赠所需的相关材料。

共计10个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民族乡的拟建教育项目的有关资料。上报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教育的发展规划。

上报了优质高中”接受国家基建补助投资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并争取中央建设优质高中的专项补助140万元。

3.完成了盟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特困生的推荐工作。

盟第十二批逸夫赠款项目,4.上报了第十二批逸夫赠款项目参加全国评选的所有资料。经过国家专家组评选。扎兰屯第三中学获全国二等奖,得奖樽一个,奖金1.5万元。

存在问题

1.教育专项经费不到位

截止到2121年底全盟还有317万元上级下达的专项补助没有到位。

2.教育费附加被挤占。

小金属调查报告篇9

一、项目建设任务和目标

根据《关于干县信丰乡土地整理等24个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立项的批复》(国土资核号)的规定:

(一)项目范围

国家投资县新城镇土地整理项目位于县东北部的新城镇,涉及樟树下、京州、水西、窑孜前、店子里、鱼仙、新城、龙王庙等8个村,具体范围为东经114°34′01″-114°36′54″,北纬25°29′56″-25°33′11″。

(二)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

项目总建设规模805.9599公顷(12089.39亩)。项目预算总投资1639.1578万元,每公顷2.0338万元(合1356元/亩)。

(三)项目目标任务

通过对项目区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实现新增耕地25.2554公顷,新增耕地率为3.13%,使项目区耕地总面积达到778.8062公顷。通过综合整治,提高农田灌溉水平,实现旱能灌、涝能排,使灌溉保证率达到95%以上;提高防洪排涝标准,使防洪、排涝标准达到十年一遇;平整田块,适应农业机械化作业;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项目完成后,项目建设区将变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效现代农业区。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确保县新城镇土地整理项目顺利实施,成立由副县长组长,县监察、国土、财政、发改委、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环保、审计、城乡规划建设、农业开发办、新村办、网络公司、电力、电信、水保、新城镇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领导小组”和“县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权属调整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国土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主要职责是开展对项目区施工的检查、监督、验收和土地权属调整等管理工作。各成员单位要派一名技术人员全程参与和监督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项目区新城镇要相应成立土地整理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区的土地权属调查登记、权属纠纷调处、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整、项目施工前的清产、整理后土地经营权发包工作。

三、项目实施时间安排

该项目计划分两年实施,为确保本次土地整理项目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在时间上做出以下安排:

(一)前期准备工作

1、项目工程招投标:年4月1日—年4月30日;

2、核实项目区土地权属现状并确定等级调整方案:年4月1日—年6月30日。

(二)土地平整工作

年9月20日—年3月20日,完成格田、梯田的土方量,符合耕作要求。

(三)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其他工程

年7月1日—年3月20日,修筑各类道路及桥涵、灌溉渠道和排水沟、建生态防护林、配套电力工程、蓄水工程。

(四)竣工验收

年3月30日前。

四、强化项目管理

(一)建立项目管理五项制度。一是落实项目“法人制”。明确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为项目法人,在土地整理领导小组的监督下,对项目实施确保严格执行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及资金工程施工质量监管和相关规定的落实,并做好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负责项目工程阶段验收和参与最终验收。二是落实项目“公告制”。项目法人在项目实施前,统一制作项目公示牌,将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规模、新增耕地面积、项目总投资、建设工期、项目承担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基本情况在项目区醒目位置进行立牌公示。三是落实项目“招投标制”。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组织招标,监察、审计、财政等监管部门对招投标的全过程跟踪监察,通过市场化运作选择最优的施工单位,从而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落实项目“监理制”。通过招投标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对项目工程建设定期预报、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下发通知书,落实整改措施。五是落实“双合同制”。工程招投标结束后,及时组织法人单位、监理单位和中标单位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并自觉做到“三不”,即:不参与工程项目有关材料设备供应、工程分包、劳务等经济活动;不影响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不与项目承包人私下交易等。

(二)建立现场办公会制度。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委派熟悉土地开发整理业务、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常驻项目区,以巡查、抽查的方式全面掌握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等方面的情况,严格把关,狠抓监管。领导小组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召开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项目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及当地群众代表参加的协调会,随时了解施工进度、工程质量、设计执行等情况,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组织协调。项目承担单位要主动与施工单位对接,督促施工单位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符合民情民意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建设。

(四)建立群众监督制度。新城镇政府要成立有当地农民群众参加的工程建设监管工作组,配合开展施工质量监督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协调处理,确保工程质量。

五、土地权属调整

1、土地权属调整工作原则

土地整理以后,改变了原有的地貌和农田四至标识,在土地权属调整过程中,既要保证标准田块的完整性,又要防止人为的割裂而违背项目的初衷。土地权属调整必须依据以下原则:

一是有利于土地集中连片,耕作机械化,生产规模化;

二是尊重农民意愿,确保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是公平、公正充分保障广大农民的利益,同时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农民三者利益;

四是必须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权属文件精神,依法行事。

2、权属调整的程序和依据

(1)土地整理前进行统一的确权登记

现状调查由项目区新城镇在土地整理前对项目区内的土地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进行调查登记。县土地整理权属调整工作组指导项目区土地登记工作。新城镇土地权属调查工作组应分村、分组、分户,查清项目区内宗地的类型、数量、质量,土地权利人的类型、数量,原有的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情况。土地面积以实际丈量面积为准,并由农户当场确认签字,并登记造册、予以公布。涉及到青苗补偿的,按补偿标准支付补偿费。

(2)土地权属调整

土地整理工作完成后,新城镇政府组织村、组对整理后的土地进行丈量,然后将土地分配到村、组;各村、组根据原有土地分类面积和土地整理后的土地面积,进行分配,如果补回耕地田质与被占用耕地田质悬殊较大的,则采取适当多补新增耕地的办法解决;县国土资源、农业部门进行权属变更登记与核发土地权属证书。涉及所有权调整的村与村签订权属调整协议,统一格式,一式多份;插花地采取在村界处就进等面积调整方式进行;对于村与村之间不规则界线,在整理过程中按土地整理要求进行等面积割补取直。涉及农民承包地调整的,村与农民签订协议,重新登记造册。

新增耕地除用于补偿土地整理项目占用耕地面积外,多的耕地按各村历史上分田习惯分配到各农户,或者采取村民大会(或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形式由村或组统一发包,发包收入归集体所有,用于村、组公益事业。

项目整理区涉及到原来坟墓需要迁走的,由村委会或村小组统一安排新墓地,原来坟地整理出来的耕地归集体所有,统一发包,集体收益,或按历史习惯分到各农户,迁坟补偿标准按预算标准进行补偿。

六、质量管理

(一)质量标准

建设工程必须按照《土地开发整理标准》)以及项目规划设计书所确定的建设标准执行,建设项目必须按审批的规划设计书落实实施,单项工程必须按照农业、交通、水利等行业标准进行建设,组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实施应按照有关施工规范及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二)质量监督控制方案

工程施工实行工程监理制度,监理单位必须对项目工程质量负完全的监督责任,质量监督分专业监督和工期监督。施工前进行基础条件检验,施工中进行隐蔽工程监督验收,重要工程部位和专业工程要做实验或技术负荷,工程完工后进行全面验收。

工程所需要原材料、构配件的质量进行检查与控制。按国家规定进行砼强度试验、钢筋强度试验,对进入项目地的材料必须具备出厂的合格资料,进行抽样试验,做到不合格产品材料不进场。

施工单位配足配全农田水利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建立完善施工组织纪律制度,全程参与项目法人组织的开发复垦施工及验收。

施工队伍建立全面质量保证体系,设置专门的质量检查机构,配备专职质检人员,完善质量检查制度。监理人员可对任何工艺、材料设备进行无条件的检查和监督。

七、资金管理

(一)资金风险防范

按《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严格资金管理。县财政局要按照国家财务管理制度的有关要求,建立土地整理项目资金专户,实行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专人管理,资金封闭运行。任何人不得截留、挪用或挤占。工程竣工验收前须预留5%的工程承包费用作为工程质量保证金,如发现工程建设存在质量问题的由施工单位履约负责修复,否则质量保证金不予支付。待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一次性支付质量保证金。项目实施单位应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的正确使用。

(二)资金管理方式

1、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拨付应根据施工合同严格按工程预算和施工进度,由施工单位提出用款申请,工程管理负责人、工程监理人员根据工程质量、进度情况签署具体意见,经项目法人审核后方可拨付工程资金。严格执行银行结算制和现金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资金支付的原始凭证,必须真实、有效和完整;

2、严格执行请、拨款制度,实行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专户管理,专账核算制度;

3、项目工程完工后要进行工程财务决算。对于符合工程质量标准、经验收合格的工程,县土地整理中心应及时根据原始凭证和检查验收结论编制工程决算,并提交审计部门审计。在与施工单位进行财务结算时,要按照工程施工合同,留足工程质量保证金(5%的工程承包费);

4、项目法人要密切配合财政和审计等有关部门,定期对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纠正,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八、竣工验收管理

土地整理项目竣工验收时对整个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情况及效果的全面验收,项目竣工验收组(包括国土、农业、水务、林业、财政等单位技术人员)依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要求和各专业验收规程,确定验收内容和要求、程序和步骤。

1、验收范围:土地整理工程、水利工程、道路工程、绿化工程等;

2、验收内容及要求如下:土地数量和质量情况,工程建设完成情况,组织机构运行情况,项目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财务资金管理情况,土地权属管理情况,档案资料管理情况,工程管护情况,问题和

议;

3、验收条件:项目工程已全面完工,达到规划设计要求;

4、检查验收程序:施工单位竣工自查—填写验收申请报告—县土地整理领导小组组织各成员单位自验—市级初验—省级最终验收。

九、文件资料管理

文件资料管理采取专人管理的制度,从建设项目申报立项开始至项目竣工验收以及土地权属调整等所有的文件资料、合同、附件、协议、会议纪要、工程日记,监理报告、质量检查报告、原材料试测报告、工程联系单、工程月报、进度报告、技术鉴定书、工作总结、财务决算资料、审计报告、图片、录像等均由专人建档,分门别类归档保管。

小金属调查报告篇10

(一)非法集资活动。重点整治投资理财、p2p网络借贷、私募投资基金及区域内其他高发领域的涉嫌非法集资活动,重点清理非法理财产品的线上、线下公开宣传,打击在商务楼宇设点、集会推介和发售非法理财产品的活动,清理电视(移动电视)、电台、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各类媒体和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等各种场所非法金融广告,整治通过传单、电话、短信、微博、微信等渠道公开宣传非法金融产品的行为;严禁公职人员参与非法金融活动及为非法金融活动提供支持;整治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利用客户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售卖不属于本机构的金融产品从而获得高额佣金提成的“飞单”行为。

(二)非法交易平台和交易行为。整治依托各类交易平台,以投资公司、咨询公司、贸易公司等为名,以有色金属、贵金属和原油等大宗商品为标的,违反国发〔2011〕38号文件、〔__〕37号文件精神开展非法交易行为的市场主体;重点整治未经审批,以高杠杆率开展的所谓“现货白银”、“邮币卡”等电子盘交易的市场主体。

(三)非法证券期货保险业务。整治证券期货保险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以原始股、非法期货等方式实施诈骗的行为;以保险名义进行非法吸储揽储的行为;保险领域的无证经营、非法传销的行为;违反《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展各类非法股权众筹的行为。

(四)逃废金融债务行为。集中整治涉嫌骗取贷款、贷款诈骗等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故意以重组分立为名转移资产资金、以虚假诉讼逃避债务责任、以虚假租赁对抗抵押权或企业控制人直接逃逸等方式进行逃废债的行为;重点督办法院执行阶段的案件,密切跟踪案件执行情况,启动刑事程序打击情节严重的拒不执行主体;对已经依法判决的逃废债主体通过各类媒体进行公开曝光。

(一)市委宣传部。负责协调媒体加强对金融法规、政策、知识的宣传力度,严格规范媒体针对融资类中介机构的评比活动;加强非法金融案件的舆情导控;督促市属媒体按照有关部门的审查结果投资咨询、投资理财、财富管理、资本管理、网络借贷、私募投资基金、股权众筹、大宗商品交易、电子盘交易等类金融广告及其他各类金融广告。

(二)市委政法委。负责协调政法机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妥善处置各类重大涉稳金融纠纷案事件;将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纳入“平安__”考核内容;督促法院系统加大执行工作力度,提高金融债权实现效率;深入分析研判金融领域不稳定因素,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置金融领域引发的社会不稳定问题。

(三)市公安局。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排查以及重点涉案线索的核查工作,对核查出的涉嫌非法金融犯罪线索,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行动,依法集中严厉打击;加强与业务监管部门的协作配合,探索建立防范和打击金融犯罪的长效工作机制。

(四)市市场监管局。负责做好打击非法金融工作中的工商登记信息的数据分类、信息查询、部门推送等工作;重点将从事投资咨询、投资理财、财富管理、资本管理、网络借贷、私募投资基金、股权众筹、大宗商品交易、电子盘交易等类金融业务的机构列入信息抽查和日常监管重点检查范围,并做好与相关业务监管部门的日常信息共享工作;指导报业、广电等广告媒体将类金融机构的广告列入审查范围,对涉嫌非法集资、非法交易的广告依法调查处理,净化广告市场环境;配合公安等部门对从事非法金融业务的机构进行查处或取缔。

(五)市法院。负责对涉及非法金融活动、逃废金融债务等刑民交叉问题的案件,采取全案移送并裁定驳回、中止审理等处理方式,加强与政府、公安机关、相关业务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对情节严重的拒不执行主体移交公安机关启动刑事打击程序;对逃废债主体进行公开曝光;进一步加强金融案件专业审判力量。

(六)市金融办。负责专项行动工作的组织协调、进度安排、督查督办、信息收集、综合汇总;建立重大、敏感、疑难非法金融案件前期会商机制;加大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宣传力度;针对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建立风险评估、处置以及常态化宣传引导等长效工作机制;协调各地各部门做好宣传教育引导工作。

(七)市人民银行。负责加强对互联网支付业务的监管,认真开展排查工作,对涉嫌非法活动的,切实予以清理整治;指导辖区内金融机构配合做好协查涉嫌非法金融活动账户等信息,做好资金管控工作;牵头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牵头做好对异常活跃账户的监控,

及时将相关案件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八)宁波银监局__办事处。负责做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涉及非法金融活动的监测预警、风险排查、调查取证、性质认定、处置善后及宣传教育等工作,整治银行直接、间接代售理财产品的“飞单”行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业务、互联网信托业务和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的监管,负责相关风险排查和处置的技术指导工作;及时依法停止非法金融活动所涉及公司在银行的开户、托管、资金划转、信贷等金融业务;加大涉嫌逃废债案件线索移送协调力度。

(九)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处置非法金融活动属地负责制,负责对从事投资咨询、投资理财、财富管理、资本管理、网络借贷、私募投资基金、股权众筹、大宗商品交易、电子盘交易等机构开展“地毯式”摸底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机构提交相关业务监管部门进行业务性质界定;在选商招商中,对上述机构进行严格甄别,强化背景调查,对有疑似开展非法金融活动的坚决不予引进;针对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建立季度摸底排查长效工作机制。

(十)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市处置非法集资局际联席会议相关工作职责配合做好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各项工作。

(一)部署工作,开展排查(10月31日前)

1.由市金融办为牵头工作部门,成立开展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金融办,同时组织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启动专项行动。

2.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织街道、镇、社区开展全面排查工作,对排摸的情况汇总后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行会商,确定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的机构名单和重点打击查处名单,分送相关主管部门进行研究处置。

3.各市级业务监管部门要在市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基础上,制定本系统的工作方案。同时要排查所辖行业,将涉嫌非法金融活动的机构名单、逃废金融债务案件线索以及建议重点查处名单报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综合整治,重点打击(10月底至11月20日)

1.公安机关根据核查或移交的涉嫌非法金融犯罪的线索,对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进行立案侦查,各业务监管部门、政府职能部门以及检察院、法院等单位要主动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协调配合,从严从快开展处置工作;宣传、市场监管、人民银行、银监等部门做好相应处置工作。

2.结合全省公安机关集中打击整治逃废债专项行动,公安部门要集中力量以打逃为突破口开展专项打击行动,保持对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的高压态势,全面净化__金融市场,维护良好金融秩序。

3.综合整治、重点打击阶段时间可适当延长。

(三)巩固成果,固化机制(11月21日至12月20日)

1.认真总结。各有关单位总结、梳理在此次专项行动中的工作经验和教训,并将工作情况(包括排查现状、相关数据、风险情况、突出问题、工作措施、长效机制、意见建议等)报送至市金融办;市金融办汇总并撰写本次专项行动工作报告,并对有关情况进行通报。

2.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建立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预警、监控、报告、处置、宣传教育工作网络体系和常态化工作机制;二是依托市处置非法集资联系会议建立非法金融案件会商处置机制;三是按照央行等十部委出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由各业务监管部门针对相关互联网金融业务建立监管机制并制定监管细则。

(一)统筹布局,强化金融维稳。把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项行动作为做好我市经济金融领域维稳工作的重要抓手,将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纳入对各地各部门“平安__”考核内容,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对涉众型的非法金融案件,要做好舆情导控工作和社会公众教育引导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二)外松内紧,开展排查处置。按照外松内紧原则,既要支持创新、适度发展类金融,激活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也要切实防范在排查摸底和打击清理过程中引发新的风险。对各类金融风险线索,要加强会商研判,全面衡量主观恶意、资金投向、损失程度及维稳问题,综合运用行政、民事、刑事手段分类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