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库治理十篇

时间:2023-04-02 18:15:26

小金库治理

小金库治理篇1

“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小金库”的存在,不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小金库”已经成为铺张浪费、奢侈享受、违法乱纪的重要资金来源,诱发和滋生了一系列腐败现象,严重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小金库”治理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财税体制等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举措。

各处室、直属各单位必须从全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对“小金库”治理工作的认识,把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与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加强对治理“小金库”专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局成立由分管领导负责,办公室、监察室组成的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小金库”治理工作,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驻局纪检组长

副组长:副调研员

成员:办公室主任

驻局监察室主任

办公室副主任

办公室会计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依托在局办公室,负责“小金库”治理的日常协调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岗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同志兼任。

市公证处按规定也应成立治理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认真做好“小金库”治理工作的具体落实。

三、专项治理内容

小金库治理专项工作的重点是,年以来各项“小金库”资金的收支数额,以及年底“小金库”资金滚存余额和形成的资产。对设立“小金库”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应追溯到以前年度。

“小金库”主要表现形式包括:

1、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

2、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

3、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4、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簿核算设立“小金库”;

5、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

6、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7、上下级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设立“小金库”;

四、专项治理步骤

专项治理工作主要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方式进行。

1、自查自纠(6月10日至6月20日)。按照自查面必须达到100%的要求,各处室、直属各单位要认真组织自查,做到不走过场,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自觉纠正。自查结束后,按规定填报《“小金库”自查自纠情况报告表》(见附件),并于6月15日前报局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重点检查(年6月20日至9月30日)。在自查自纠基础上,市局“小金库”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开展重点检查。

五、专项治理的政策规定

小金库治理篇2

关键词:“小金库” 成因 治理

“小金库”的治理是一项重要和影响深远的工作,它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及反腐倡廉问题。近年来,公安消防部队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按照中央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关于分级负责、分口把关、统筹兼顾、整体推进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了不少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来加强财务工作,预算编制改革,财务管理规范化现场会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等,并积极开展了治理“小金库”和“小金库”“回头看”专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并初步建立了防治“小金库”产生的长效机制,取得了新的成效。笔者等从实际工作出发,就做好“小金库”治理工作谈一点看法。

一、“小金库”的含义及形成原因

(一)“小金库”的含义

财政部、审计署和中国人民银行1995年3月29日联合的《关于清理“小金库”的意见》指出:“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

(二)“小金库”资金来源

以假发票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虚列会议费和培训费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以资产出租和处置收入设立“小金库”、以罚没款和赞助款设立“小金库”、虚列成本费用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使用“小金库”款项赠送“红包礼金”和购买消费卡等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地方政府慰问款未纳入规定账簿核算设立“小金库”。

(三)“小金库”的形成原因

一是思想上认识不足,规章制度不完善。一方面部分人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规章制度不完善或者执行不严格,如在票据管理、现金管理有银行账户的使用上等方面存在漏洞。一些单位在收入现金时不开发票、多联票据分别分开开具、多家单位同开一张发票等等,钻票据管理的漏洞,私自截留预算外收入设置“小金库”。在主观意识上部分人还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就是只要没把钱揣入个人腰包就不是“小金库”。一些单位在私设“小金库”上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形式多样,五花八门。加之目前虽然“小金库”现象既违反会计法相关规定以及财经纪律,但单纯因为“小金库”问题而受党纪、政纪处分的责任人却是少之又少,这种现象难免为一些单位领导敢于私设“小金库”解除了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一些单位或部门领导法制意识淡漠,多渠道吸收“灰色收入”,因此在政策范围内的自收自支现象普遍存在,而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单位钻制度的漏洞。明的记入单位财务,暗的则流入“小金库”,形成了“小金库”经费的主要来源。此外,主管单位管理意识不强。主管部门往往侧重于对计划经费的管理,对于一些单位提供的有偿服务,则往往被主管单位忽视管理,这也是孳生“小金库”形成的原因之一。

二是财务内控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力,就目前部队的现状来看,特别是对基层单位来说,由于实行支队集中核算管理,财务部门对经费开支管理的滞后性往往造成财务部门对经费的监督更多的在于事后监督,事前监督、事中监督的不多、作用发挥很少。另一方面,实行支队级单位集中核算管理以来,支队级以上单位财务人员忙于应付各项财务工作,对基层进行实地检查、指导得少了,对基层的基本情况掌握不够,对基层单位监督不力,加之基层单位财务人员大多人员素质不高,更换频繁导致一些非正常性财务支出,时有发生,为了隐瞒这些问题,只能通过“小金库”的方式来实现。

二、治理“小金库”的对策建议

“小金库”虽然来源名目繁多,但其实质都是采取欺骗手段逃避监督,掩盖事实,个别单位“小金库”的存在,损害了部队利益,危害不小,因此,在部队内部必须要全面认真组织清查治理,要真正防止走过场及工作不平衡的问题,必须要坚决扫除专项治理工作中的死角,着力构建和完善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防止“小金库”滋生蔓延,着重要从人员思想、机制建设以及加大惩处力度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报打击遏制其滋生蔓延。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要将治理“小金库”和部队内部开展的集中警示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经常性思想教育结合起来,站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惩治腐败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治理“小金库”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认清“小金库”对国家、军队和公安消防部队和个人的严重危害,从而严格以党纪和规章制度约束行为,从思想上肃清私设“小金库”的根源。在治理工作中要克服消极心理和畏难情绪,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部局的总体部署,积极、扎实地做好各项工作。结合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按照“力度不减、机构不撤、队伍不散”的要求,履行好职责,充实得力力量,积极动员部署,做好具体工作。

(二)抓住重点,有的放矢

在治理“小金库”过程中,抓住关键环节和对象,有的放矢是做好此项工作的重点,关键环节包括:总队、支队、大队执收、执罚权相对集中的单位或部门;部队所属的宾馆、培训中心、招待所、加油站、修理所、杂志社和社会团体等单位;有官兵或群众举报的单位。重点内容则是要与压缩“三公”经费、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遏制消极腐败和不正之风在一些领域易发多发势头统一起来,要与部队开展工作日常监督检查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财务检查、审计、纪检等部门的联合检查作用,常抓不懈。

(三)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要针对“小金库”隐蔽性强、危害性大并结合部队内部人员交流频繁的特点,利用会议、内部刊物、宣传资料、培训班等形式宣传经费管理文件,教育领导干部和广大财务人员充分认识其危害性和内容,把“小金库”的表现形式、危害以及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内容、要求传达到每名官兵。公开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坚持重奖举报人员制度,自觉接受广大官兵的监督,营造全员参与治理“小金库”的工作氛围。

(四)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要从完善制度、深化改革、加强监督、注重教育等方面入手,明确责任、明确任务、明确方法,有针对性地出台制度、采取措施,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铲除滋生“小金库”的土壤。一是坚持日常监管与重点检查相结合。坚持以集中核算中心与纪检部门配合监督的方式,加强日常经费监督。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单位银行账户月报制,加大对各级基层单位日常银行账户监管。同时,结合财务检查,加大对基层单位的重点检查、督导,全面督查基层单位资金、银行账户、债权债务、预算外经费收支等情况,及时掌握基层资金收支情况。二是明确职责分工,推行经济责任制。制订并完善财务管理处罚等规定,推行经费管理责任制,将违规私设小金库等严重违反财经管理规定的情形一并纳入绩效问责和干部实绩考核,对违反规定的人员、单位进行跟踪问效,确保经费管理工作取得实效。三是依托审计部门,强化财务管理监控面。加大对经费、项目工程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监督力度。四是加大票据管理。为切实控制各级经费收入,做到经费收支两条线。结合票据专项治理、“小金库”专项治理的有利时机,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修订相关管理规定,狠抓票据登记制,实行收费票据集中核算会计、主管会计两级稽核,层层抓落实,堵塞因票据管理不严,滋长“小金库”存在的环境。

小金库治理篇3

一、“小金库”的形成

小金库的形成方式在中纪委、监察局、财政部、审计署《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中列举了七种主要形成方式:一是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二是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三是用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四是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簿核算设立“小金库”;五是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六是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七是上下级之间相互转移资金设立“小金库”。

以上几种形式并没有涵盖“小金库”的全部形成方式,只是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极其主要的形成方式。从上面的几种方式中,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收入不入法定账册,如果单纯就账查账是不会发现的,需要检查人员根据被检查单位的业务职能、机构设置、内部管理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第二大类就是虽然在账册中显示,但是反映不真实,这一类是可以在被检查单位的会计账册中发现一些线索,通过对有关经济业务核实来查证,是通过查账可以发现的,它需要查账经验和技术方法。

二、“小金库”检查的思路与技术方法

检查“小金库”需要对被检查单位的基本情况、部门职责、行业特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有关人员进行座谈了解,凭借执业判断作出系统性判断;再对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会计核算情况以及财务收支数据、业务数据和业务活动进行对比分析,来判断这个单位是否有私设“小金库”可能,哪个部门有可能设置“小金库”,围绕“小金库”的主要形成方式和容易出现漏洞的关键环节,确定检查“小金库”的突破口。这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需要掌握一些检查技巧与方法。

(一)从检查收入入手

首先摸清被检查单位机构设置及部门职能;收入项目、来源及收取方式,摸清所有收入的来源渠道和环节。其次,对已有的收入项目和可能存在的收入环节,就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要逐一核实,判别真伪。这是一种完整性的检查,主要针对利用截留收入设立“小金库”的检查。

(二)从检查支出入手

首先分析支出项目增减变化情况,对同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看有无异常现象。其次,重点核实如下支出项目:一是核实租赁费支出的真实性,对车辆租赁费、房屋租赁费等大额租赁事项,要分析必要性,查看合同,并对可疑事项现场核查。二是核实维修费支出的真实性,对大额房屋、设备等维修,要分析必要性,并现场查看。三是核实劳务费支出的真实性,对劳务费支付给有关单位的,延伸到劳务单位进行核实;对劳务费支付给个人的,与当事人进行询问、核实。四是核实会议费支出的真实性、重点查看会议通知、会议纪要、与会人员名单等资料,必要时到宾馆饭店进行核实。这主要是针对虚列支出、套取或者叫骗取设立“小金库”的情况。

(三)从检查对外投资入手,包括对外投资的协议、合同

检查投资的收益是否入账、收益核算的办法是否正确,被投资企业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如有需要可以延伸到被投资单位进行核实。

(四)从检查各种票据入手

包括收据、支票和发票的检查。检查收据主要是针对截留收入式设立“小金库”的检查。检查发票主要是针对虚列支出式设立“小金库”的检查。

(五)从检查银行账号、保险柜入手

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所有银行账号及批准开设银行账号的文件、保险柜中各种存折,包括个人名义开户的存折。重点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核查银行账号的个数。一是核查以个人名字开户的账户中大额资金存取是否有异常。二是核查对账单余额和会计账面余额是否一致,银行对账单上的每笔业务与单位银行存款是否一一对应,摘要注明的资金流向是否相符,发现可疑应延伸到所属银行进行查询。

(六)从延伸检查下属往来单位入手。了解被检查单位下属机构设置、管理体制、财务体制、经济业务往来等情况。延伸审查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一是下属单位上缴收入是否汇入大账;二是被检查单位委托下属单位和往来单位代收的各项收入是否入大账、是否全额入账;三是下属单位是否存在报销上级单位费用的情况;四是关注往来款,特别是一些长期挂账或异常的往来款项。主要是针对转出转回式设立“小金库”的检查。

小金库治理篇4

(一)历史传统的影响

我国“小金库”的形成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当时国家财政与皇室财政是相对独立的两种途径,皇室家族为了获得更多的特权,私自将国家财政转移到皇家财政,也就是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小金库”,直到今天,设立“小金库”的最大受益者往往都是握有最大权力的人。今天“小金库”的雏形是20世纪70年代末财政部组织清理的“小钱柜”。1986年开展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时开始俗称“小金库”。虽然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和法规当中,没有正式地使用过“小金库”这一术语,但由于约定俗成,在开展治理上述资金的工作时,仍沿用了“小金库”这个称谓。

(二)现代“小金库” 的产生是制度不严、机制不规的产物

现代“小金库”的产生具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制度法规滞后,为“小金库”提供了土壤。目前我国尚没有一部专门处理“小金库”违法行为的法规,缺少有针对性的具体条例或规定,给执法监督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制度的缺陷为“小金库”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资金来源,法规不健全导致预算制度审核不严,执行偏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对基层预算单位的国库集中支付还没有到位,一些专项资金还置于国库集中支付体系之外。

二是单位领导思想落后,认识上存偏差。许多单位领导认为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不搞经营,抓不抓资产管理无所谓,相反地认为抓资产管理是捆了自己的手脚,开支卡严了,得罪干部职工,从而导致资产管理松懈,为“小金库”的生存的提供了土壤。受腐朽思想的影响,有些人认为能给职工搞福利、发资金的是“好领导”;多建楼堂会馆,让小团体消费的“过瘾”是“能力强”;更有不把违法、违规资金落入个人腰包作为“底线”,鼓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企图用法不责众借口挑战政策法规。

三是监管不严,导致“小金库”泛滥。目前我国对“小金库”的检查往往是“运动式”的突击战,监督没有实现经常化、制度化,加之“小金库”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增加了检查监督的难度;同时执法监督部门对“小金库”问题,也认为“违纪不违法”,在处理上存在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现象,不足威慑“小金库”的设立者,因此在处罚“小金库”问题时往往不痛不痒,从而助长了设立“小金库”欲望。

四是权利集中,收支隐蔽,为“小金库”的设立提供了宽广的空间。我国现行的行政首长负责制,事权、人权、财政都比较集中。存在“小金库”的单位往往都是领导管账、会计管钱,或者是领导管钱、会计管账,甚至是领导自管自支等,不管是哪种形式,管理“小金库”的人都是单位的核心人物或关键人员,收支都十分隐蔽。

二、目前治理“小金库”的状况

“小金库”的存在早成顽疾,针锋相对的治理也并不鲜见,其中以1989年、1995年和2009年三次治理尤为突出。中央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从2012年1月21日起撤销,这标志着从2009年开始发动的本次专项治理小金库工作告一段落。根据资料统计,近三年来,小金库共查处了60722个、涉及金额315.86亿元的“小金库”,10429人被追究责任,目前小金库的现状是以下几个方面:

(1)治理“小金库”威力不足,认识不到位,是“小金库”久禁不绝的主观原因。“小金库”治理年年有,但是年年增,“小金库”仅是避风头,“小金库”设置没有风险,治理没有威力。“小金库”既违反了财经纪律,也违反了《会计法》的相关规定,是妨碍经济健康发展的毒瘤,但是很多单位负责人对“小金库”治理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单位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导致“小金库”治理工作存在死角。

(2)执法部门对“小金库”治理“随意执法”。由于“小金库”的黑户口身份,出了问题难以查证,致使执法部门对“小金库”治理“随意执法”,更有的执法部门自身也存在“虱子”,导致不敢执法。对“小金库”现象的处理,没有严格办事,往往采取一罚了之的做法,而在对主要责任人的处理上则包涵胜于原则,从而为私设“小金库”解除了后顾之忧。

(3)体制约束不到位,监督检查不给力。目前,对“小金库”违法行为的定性主要依据是《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历次的检查牵头部门是财政部门,缺少纪检、审计、监察等部门的配合,导致裁量权幅度较大,并且难以准确把握,“小金库”检查容易处理难,严重影响了清除“小金库”毒瘤工作的有效性。由于体制约束不到位,监督检查不给力,发现难题以清退为主,没有对相关人员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导致“小金库”的设立者高高在上、无法触及。

三、治理“小金库”的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小金库”成因较为复杂,随着经济的发展,“小金库”也变得越来越隐蔽,越来越貌似“合理”,因此治理“小金库”既要从制约权力入手,建立完备的权利监督机制,又要完善财经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更要探索建立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一)完善制度建设,加大惩罚力度

“小金库”现象屡禁不止,死灰复燃的根源在于制度不完善。找不到治理小金库的“金钥匙”,治理工作就不会取得好的成效。因此锁住“小金库”,必须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发挥制度的监督制约作用,通过健全资金约束制度、完善预算管理制度、规范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硬化资金运行管理制度等方面,让制度为防治“小金库”套上“紧箍咒”。同时由于处罚过轻,私设“小金库”的违法成本远低于私设“小金库”的收益,从而使得违法人员敢以身试法,“小金库”就会如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生生不息。只有加大对“小金库”的处罚力度,让犯罪代价与利润成正比,才能使不法分子在追逐“小金库”的歧途上停下脚步。

(二)提高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素质

单位领导是使用“小金库”的主体,会计人员是具体操作者,他们之间往往一唱一和,配合程度和取缔“小金库”的难度成反比。为了使“小金库”顺理成章,部分财务人员设立“账外账”和“假账”,导致财务管理混乱,吞噬了国有资产,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和财会人员的诚信危机。因此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系统地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上进风气,开展会计理论、内部控制等的研究,鼓励各单位财务人员积极参与内控管理研究,结合实际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出本单位的问题,积极提出解决问题和提前防范风险的对策。

(三)营造道德环境,铲除“小金库”的滋生土壤

“小金库”的钱来自于非法所得,主要被应用于挥霍、享受、私分等,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决不能等闲视之。加强对治理“小金库”的宣传教育,培育防范和治理“小金库”的人文环境。首先要加强法制教育,应充分发挥传媒的作用,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治理“小金库”的党纪、刑法和财经法规的宣传,进一步增强相关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二是加强警示教育,应选择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充分发挥警示作用。三是加强荣辱观教育,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各级干部的思想品德修养,强化全民道德防线。

参考文献

小金库治理篇5

一、专项治理的范围内容

(一)专项治理范围。

全县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事业单位要以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为重点。

党政机关包括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

事业单位是指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11号)和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批转〈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5号)规定所设立的各类社会服务组织。

(二)专项治理内容。

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均纳入治理范围。重点是20*年以来各项“小金库”资金的收支数额,以及2006年底“小金库”资金滚存余额和形成的资产。对设立“小金库”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应追溯到以前年度。

“小金库”主要表现形式包括:

1.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设立“小金库”;

2.用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

3.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4.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簿核算设立“小金库”;

5.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

6.以假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

7.上下级单位之间相互转移资金设立“小金库”。

二、专项治理的办法和步骤

专项治理工作主要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专项治理工作从本方案下发之日起至2009年11月底基本结束,具体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从本方案下发之日至2009年6月10日)。

各镇、各部门要把专项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深入做好思想发动、政策宣传、计划制定和组织部署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介作用,支持群众监督,鼓励群众举报,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自查自纠阶段(2009年6月11日至6月30日)。

凡列入此次专项治理范围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要按照本方案要求,抓紧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落实措施,认真组织自查,做到不走过场、全面覆盖。对自查中发现的各种违法违规问题,必须自觉纠正。自查自纠工作结束后,各单位按规定上报自查自纠总结,并按“填报说明”的规定如实填报《单位“小金库”自查自纠情况报告表》。各单位负责人对自查自纠情况负完全责任。自查面必须达到100%。

为保证自查效果,各镇、各部门要组织力量有重点地进行督促指导,及时做好政策解释和咨询工作。有关部门和单位也要组织力量开展内部检查,尽量把问题解决在自查阶段。各级“小金库”治理日常工作机构根据《单位“小金库”自查自纠情况报告表》汇总填列《“小金库”自查自纠情况统计表》,逐级上报。各镇、县直各部门“小金库”治理日常工作机构于6月28日前将自查自纠总结报告和统计表报送县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重点检查阶段(2009年7月1日至10月31日)。

在自查自纠基础上,全县各级“小金库”治理领导机构要组织开展重点检查,重点检查面不低于纳入治理范围单位总数的5%,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单位检查面不低于20%。

重点检查对象:

1.执收、执罚权相对集中的部门和单位;

2.教育、卫生、交通、民政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部门和单位;

3.宾馆、培训中心、招待所、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有隶属关系的单位;

4.以前检查发现存在“小金库”的部门和单位;

5.有群众举报的部门和单位;

6.自查自纠措施不得力、工作走过场的部门和单位。

重点检查要与规范津贴补贴、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清查、节约和控制行政成本支出、加强银行账户监管,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发票管理检查、救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检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和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等工作相结合,也要与财政监管、审计监督、税务稽查等日常监管工作相结合,整体推进,综合实施。

重点检查报告及《“小金库”重点检查情况统计表》(见附件3)要逐级上报,各镇、县直各部门“小金库”治理日常工作机构汇总后,于2009年10月底前报送县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整改落实阶段(2009年11月1日至30日)。

各镇、县直各部门要针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做到资金资产处理到位、违纪责任人员处理到位。在整改过程中要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完善制度,深化改革,强化源头治理,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各级“小金库”治理领导机构要加强对整改落实情况的督促指导。

各镇、县直各部门“小金库”治理日常工作机构要将专项治理工作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于2009年12月3日前报县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其对全县“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形成专题报告,经县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报县委、县政府。

三、专项治理的政策规定

对专项治理中发现的“小金库”,要严格按照“依法处理,宽严相济“的原则进行处理。

(一)“小金库”治理工作鼓励自查,对自查发现的问题从轻从宽处理。凡自查认真、纠正及时的,对责任单位可从轻、减轻或免予行政处罚,对有关责任人员可从轻、减轻或免予处分。对自查出的“小金库”,要如数转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依法进行财务、税务等相关处理。各部门、各单位对其所属单位进行的内部检查,视同自查。

(二)对被查发现的“小金库”,除依法进行财务、税务等相关处理外,还要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并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对设立“小金库”负有领导责任和直接责任的人员,依照《设立“小金库”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设立“小金库”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严肃追究责任。

(三)对专项治理工作中走过场的部门和单位,主管部门和专项治理领导机构要及时了解掌握有关情况,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对问题严重的,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四)对在专项治理工作中弄虚作假、压案不查、对抗检查、拒不纠正、销毁证据、突击花钱、打击报复举报人的,或重点检查中发现“小金库”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从重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下发后再设立“小金库”的,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要严肃处理,按照组织程序先予以免职,再依据党纪政纪和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六)对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问题,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四、专项治理的组织领导

专项治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实行分级负责、分口把口。

县里成立由县领导负责,县纪委、县监察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牵头的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公安局、县人行、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银监办等部门。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指导和协调“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研究有关政策规定和治理措施,协调解决有关重要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财政局,负责“小金库”专项治理日常组织协调工作(联系电话:*65—7388017)。

各镇、县直各部门要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机构,并设立日常工作机构。各镇、县直各部门“小金库”治理领导机构及日常工作机构的设立情况要在2009年6月10日前报县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专项治理的工作要求

(一)做好宣传发动。

各镇、县直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地宣传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内容和政策规定,对治理工作中发现并查处的典型案例有选择地予以公开曝光,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各级“小金库”治理日常工作机构要通过编发工作简报等方式,及时通报治理“小金库”工作进展情况,加强信息沟通,促进工作深入开展。

(二)落实举报制度。

各级“小金库”治理日常工作机构要畅通群众意见反映渠道,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注意发挥网络举报作用。要认真做好举报的受理工作,建立举报登记和查处督办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做到举报一件、查处一件。要认真执行工作保密制度,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依法依纪从严惩处。对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人员,根据查出并已收缴入库的“小金库”资金、税款和罚款的金额,给予3%—5%的奖励,奖金最高额为10万元,由同级财政负担。(县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举报电话:(*65-7322176;7388017)

(三)完善协调机制

“小金库”治理领导机构及日常工作机构要主动加强与各镇、各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研究明确专项治理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工作要求,加强对方案制定、自查自纠、重点检查、案件移送、宣传报导等工作的督促指导和组织协调,建立起分工明确、运转顺畅、配合有力的专项治理工作协调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对有关纪律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违规典型,对有关责任人员及时作出处理;各级财政、审计部门要做好重点检查和对违反财政法律法规问题的处理处罚工作;各级宣传部门要协调有关新闻单位做好宣传工作;各级公安机关做好“小金库”有关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处理工作;各级税务部门要做好有关涉税问题的查处工作;各级人民银行和银监机构要协调商业银行对专项治理工作给予支持配合,对专项治理中涉及的帐户查询、资金冻结和划转等事宜,依法及时办理,特别是对“小金库”举报线索的核查取证工作,金融机构要积极配合。

小金库治理篇6

目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有关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文件和会议精神,今天召开这个会议。对我县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刚才,县人大副主任黄智勇同志介绍了实施方案,对有关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会,县纪委何林海书记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抓紧贯彻落实。下面,就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治理“小金库”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小金库”即“账外账”小金库”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小金库”存在危害很大,主要体现在一是导致了收入分配的不公。一些“小金库”已成为滥发奖金福利、违规报销费用的重要渠道,很大水平上导致了单位之间、部门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公。二是滋长了不正之风。一些“小金库”已成了请客送礼、行贿受贿、滋生腐败的主要资金来源,损坏了党风、政风。三是加重了企业和老百姓的额外负担。小金库”存在致使一些部门和单位将“执法权”变成“收费权”助长了三乱”行为,加重了企业和群众的负担。因此,治理“小金库”非常重要、非常必要。第一,治理“小金库”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肯定要求。小金库”不只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造成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扭曲了市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阻碍了科学发展。第二,治理“小金库”实现从源头上惩治和预防腐败的肯定要求。小金库”不只存在于行政事业单位,也存在于社会团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已成为铺张浪费、奢靡享受、违法乱纪的重要资金来源,查处的很多违纪违法案件都与“小金库”有关。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可以从源头上惩治和预防腐败。第三,治理“小金库”深化收入分配制度、财税体制等改革的肯定要求。小金库”问题的存在扰乱了正常的收入分配秩序,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公,也制约了财税体制改革的深化,影响了财政管理绩效的提高。通过专项治理,可以有效地规范收入分配制度,促进财政、金融、国有资本运营管理体制改革。

二、明确“小金库”治理工作的重点和要求

(一)治理“小金库”范围和内容。依照上级统一部署。以及2006年底“小金库”资金滚存余额和形成的资产。对设立“小金库”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应追溯到以前年度。

(二)治理“小金库”方法方法。这次治理共分动员部署、自查自纠、重点检查、整改落实四个阶段来进行。要把“小金库”治理与规范津贴补贴、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与规范预算及非税收入管理、与规范财政及税务票据管理、与加强银行账户监管等工作结合起来抓。

(三)治理“小金库”政策界限。小金库”治理工作涉及的面广、单位多。认真落实、正确运用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一是对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从轻从宽处置。凡自查认真、纠正及时的对责任单位可从轻、减轻或免予行政处罚;对有关责任人员可从轻、减轻或免予处分。二是对重点检查发现的小金库”除依法进行财务、税务等相关处置外,还要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并依纪依法追究责任。三是对治理工作中走过场的乡镇和部门,县“小金库”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了解掌握有关情况,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对问题严重的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四是对在治理工作中弄虚作假、压案不查、对抗检查、拒不纠正、销毁证据、突击花钱、打击报恩举报人的或重点检查中发现“小金库”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要依照有关规定从重处置。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置。五是对中办、国办《意见》下发后再设立“小金库”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要严肃处理,依照组织顺序先予以免职,再依据党纪政纪和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小金库治理篇7

1、建立“小金库”治理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国和全省“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县委立即组织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全面安排部署此项工作。成立了县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良春任组长,县纪委、县府办、县监察局、县审计局、县财政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县委办、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公安局、县财政局、人民银行**支行、衢州市监管局**办事处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县范围内“小金库”治理工作,研究制定有关政策规定和治理措施,协调解决有关重要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财政局,负责“小金库”治理的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县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听取汇报,讨论审定实施方案,多次督查指导专项治理工作。各部门、乡镇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细化治理工作措施,全县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2、加强学习,认清“小金库”专项治理的重要意义。县委理论中心组、县“小金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明确目标任务和专项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一致认为“小金库”是滋生腐败的土壤,它的存在使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受到损害,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整体形象,影响了干群关系,使群众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丧失信心,同时也严重破坏了经济秩序,危害极大,必须坚决清除。基于这样的共识,县委、县政府要求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思考,从加强政府机关效能建设的角度理解,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层面出发,从优化发展环境的高度把握,扎扎实实地抓好“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3、召开会议,明确目标任务,全面安排部署工作。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我县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小金库”整治工作,传达学习了中央、省、市“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有关文件精神,全面部署了我县专项治理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会上王林尧副县长全面安排部署专项治理工作,从深刻认识治理“小金库”工作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政策和工作重点以及认真抓好工作落实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动员。会议要求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必须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作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财税制度等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建立健全我县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举措来抓,通过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尽早解决,尽快处理,认真贯彻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小金库”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二、把握政策,突出治理范围和重点

县“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在认真分析全县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后,结合近年来纪检监察、财政监督检查、审计监督、预防与惩治职务犯罪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研究制定了《**县“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实施办法》,专项治理的范围内容、方法步骤、政策规定和具体要求做出了规定,使专项治理工作有章可循。文件明确了此次专项治理范围是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重点检查执收、执罚权相对集中的部门和单位;教育、卫生、交通、民政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部门和单位;宾馆、培训中心、招待所、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有隶属关系的单位;以前检查发现存在“小金库”的部门和单位;有群众举报的部门和单位;自查自纠措施不得力、工作走过场的部门和单位。治理重点是2007年以来形成的各类“小金库”资金的财务收支情况,以及2006年底“小金库”资金滚存余额和形成的资产情况。

三、查纠并重,明确治理方法和步骤

我县专项治理共分3个阶段,从2009年6月中旬起至2009年底基本结束,主要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动员部署和自查自纠阶段(6月份)。通过各种不同层次的会议传达贯彻中央、省市专项治理工作部署和有关文件精神,利用多种广泛动员,凡列入此次专项治理范围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要抓紧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认真组织自查,按规定的要求上报自查自纠总结报告和自查表格,自查面要达到100%。

2、重点检查阶段(6月底至10月15日)。在自查自纠基础上,县“小金库”治理领导机构要组织开展重点检查,重点检查面不得低于纳入治理范围单位总数的5%,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单位检查面不得低于20%。

3、整改落实阶段(截至11月底),针对治理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抓好落实,做到资金资产处理到位、违纪责任人员处理到位。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

现第一阶段工作基本结束,第二阶段也已接近尾声。各部门、各单位均按规定上报了自查自纠报表和报告,自查面基本达到了100%。在填报过程中,纪委、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积极指导,及时做好了政策解释和咨询工作。在重点检查阶段过程中,县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县级“小金库”专项治理重点检查工作的通知》,对**县水利局等10家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重点检查。检查发现,我县有一家事业单位存在私设“小金库”现象。

四、加强宣传,制定落实各项治理措施

1、广泛参与,宣传发动到位。全县治理“小金库”工作会议召开后,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层层召开宣传发动会,认真学习政策,准确领会精神,细化工作措施,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对这次专项治理“小金库”的重大意义和目的任务,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开展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还公布了举报电话、电子信箱,举报的方式方法、奖励措施等等。在工作中我们注重发挥网络举报作用,建立了举报登记和查处督办制度,严格执行工作保密制度,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2、明确责任,自查自纠到位。我们将各乡镇、各单位、各部门党政一把手作为此次清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级纪委书记、纪检监察组长和分管财务的领导为具体责任人,负责本单位、本部门的清理整治工作,严格按照文件要求的时间和内容集中时间开展彻底的自查自纠、重点检查,确保专项清理整治工作不走过场,扎实有效推进。从回收的自查表情况来看,我县所有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都开展了自查自纠活动,填报了自查自纠表。对自查自纠反映出来的问题,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逐一甄别核实、分析解剖、研究处理、督促整改,确保自查面达100%。

3、强化监督,重点检查到位。县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办公室,一方面通过督促指导自查,使各单位认真对待清理工作,另一方面将通过开展重点检查、典型案件曝光、治理效果验收、经验总结推广等形式,确保专项治理取得实效。领导小组不定期听取办公室关于自查自纠工作情况的汇报,随时掌握了解进展情况。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7月底下发了《关于开展县级“小金库”专项治理重点检查工作的通知》,对重点检查的时间、内容和工作要求做出了明确规定。

4、责任追究,整改措施到位。在专项治理工作中除自查上报的问题予以从宽处理外,对检查中发现的“小金库”,资金将一律收缴财政,案情公开曝光,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将给予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党纪政纪甚至法律责任。对弄虚作假、销毁证据、突击花钱;阳奉阴为、拒不纠正;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一律从重从严处理。对存在“小金库”的单位、部门,我们将认真剖析原因,找准问题症结,落实整改措施。我县重点检查与规范津贴补贴、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加强银行账户监管以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检查等工作相结合,同时与财政监管、审计监督、税务稽查等日常监管工作相结合,整体推进,综合实施。对“小金库”治理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将认真研究制度缺陷,完善治理机制,弥补管理漏洞,并以此次清理“小金库”为契机,建章立制,深入推进依法理财、依法行政和全县惩防体系建设,杜绝和减少各类资金使用的违规行为,不断提高财政法制建设。

五、加大力度,扎实有效做好整改落实工作

根据前一阶段我县“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来看,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个别单位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个别单位自查自纠工作不够深入细致,部分单位工作进展不平衡等问题,同时也发现极个别单位存在私设“小金库”现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县将严格按照中央、省市的有关要求,一如既往地抓好每一阶段的每一项具体工作。着力抓好以下方面工作的落实。

一是完善措施,积极作好重点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注重源头治腐,规范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通过走访企业、个体户等,了解执收、执罚权相对集中的部门和单位的收费情况,重点,查处使用假发票、自制票据和白条报账情况,查寻线索,顺藤摸瓜查处设立“小金库”的违规行为。纪检监察、公安机关和财政、审计部门,通过深挖以往查办案件和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一些线索,进行重点检查。结合规范津贴补贴、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节约和控制行政成本支出、加强银行账户监管、行政事业单位票据管理检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财政监管、审计监督、税务稽查多管齐下,共同推进“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小金库治理篇8

一、抓领导层层推进。

专项活动开展后,县及时成立了以县纪委书记吴纯杰同志为组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胡海军同志为副组长,县政府办、组织部、宣传部、县监察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公安局、县国税局、县地税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指导和协调全县“小金库”治理工作,研究有关政策规定,制定治理措施,协调解决有关重要问题。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要求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高度重视“小金库”治理工作,各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2014年6月份,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联合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2014年县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制定了《县2014年治理“小金库”重点抽查工作实施方案》;2014年6月县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制定了《县2014年“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下发了《关于开展“小金库”全面复查工作的通知》和《县2014年治理“小金库”重点抽查工作实施方案》。

二、抓实施整体推进。

全省“小金库”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县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紧密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分布实施方案,做到了“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县为确保自查效果,各主管部门在开展自查的同时,组织力量对所属机构的自查工作进行督促指导,认真做好政策解释和咨询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自查阶段。对自查发现的问题采取"宽严相济"的原则,凡自查认真、纠正及时的,对责任单位从轻、减轻或免予行政处罚。在重点检查阶段中,县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集中组织人员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单位进行重点检查,严格组织纪律和财务管理。三年来,我县对27家重点单位和部门进行了重点检查,发现存在“小金库”问题单位7家,涉及金额747.8万元。其中2014年检查了10家单位和部门,发现存在小金库问题的单位5家,涉及金额679.8万元,收缴财政15万元;2014年检查了5家社会团体,发现存在问题的单位2家,涉及违纪金额68万元;2014年检查了12家单位和部门,检查工作尚未全部结束,目前对查出的有关问题正在归纳整理。8月中旬领导小组将对有关问题依法依规进行定性处理。

三、抓宣传营造氛围。

我们重点利用县电台、电视台和政府网站和专题会议等形式多渠道、多层次、高频率地宣传治理“小金库”工作相关政策规定及要求,积极编发各个阶段工作简报,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加强信息沟通,在全县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加强了信息沟通,促进了工作开展。同时,结合实施治理“小金库”监督检查公示制度,对重点检查的内容、单位以及举报电话、举报信箱、举报网址等进行宣传和公示,扩大了社会和群众的知情度和参与度,促进了社会监督和举报。专项治理期间,我县共受理举报事项2014起,目前已全部查实办结。

四、抓机制着力构建。

县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按相关程序做好处理工作,制定整改措施并抓好处理落实,切实做到资产资金处理到位、违纪责任人员处理到位。同时,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强化源头的处理,建立建全预防和治理“小金库”的长效机制。我县党政、事业单位按照专项治理的具体要求,自查自纠、全面覆盖、自查率达100%。其中在重点检查阶段中,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要求各单位要继续自查自纠,主动整改,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严把“四个关口”,确保了专项治理的质量。

1、严把票据检查关。重点通过核对单位票据(包括收据、支票和发票)的购领、使用、缴销、结存等情况,来发现通过收入应入不入或少入而设立“小金库”的问题。

2、严把银行账户检查关。重点通过核对单位提供的银行账户情况(包括账户个数和存款余额)与各商业金融机构提供的银行账户情况,来发现利用设立“帐外帐”设立“小金库”的问题。

3、严把账务检查关。一是从检查收入入手,通过摸清各单位机构设置、职能以及收入项目、来源和环节,来发现利用截留收入或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的问题;二是从检查支出入手,通过检查支出项目的真伪,来发现利用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的问题。三是从检查往来款项入手,通过检查往来款项的真伪,来发现利用转入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的问题。

4、严把固定资产检查关。通过检查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和账实相符以及用途情况,来发现利用固定资产处置或租赁收入不入帐设立“小金库”的问题。

在结果上,对自查自纠工作不力的单位,在重点检查阶段发现的“小金库”,除依法进行财务、税务等相关处理外,还要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并依纪依法追究责任。总的情况如下:2014年以来,我县先后组织了152个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开展自查自纠,自查面100%,发现存在“小金库”问题单位9家,涉及金额238.1万元;上缴财政70.4万元;补缴税款1.1万元;调账处理166.6万元。开展重点领域和单位检查27家,发现存在违纪问题的单位7家,涉及金额747.8万元;收缴财政15万元。日常检查处“小金库”单位5个;涉及金额14.36万元,收缴财政14.36万元。

五、抓违法违纪案件查办。

小金库治理篇9

本次小金库专项治理是三亚市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安排的专项清查,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事业科学发展的必要要求;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举措;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完善单位内部监督机制的重要契机。

我校的专项治理工作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展开,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加强管理,认真组织开展本次治理工作,通过治理小金库,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规章制度,特别是加大内部管理控制力度,堵塞管理环节漏洞,把各项财务收支纳入正常渠道,从源头斩断小金库的资金来源。我校把小金库治理工作作为当前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来抓。学校除了组织中层以上干部集中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外,还集中组织教职工传达会议精神,领会精神实质,把握工作重点,增强治理工作的主动性,确保治理工作取得成效。

二、成立治理小组,对自查工作严肃负责

为了保障治理工作顺利进行,学校立即成立了小金库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并设立了举报电话。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由学校党小组牵头实施,校长室、教导室、总务室各部门负责同志共同参与。

具体学校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举报电话: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由行政一把手总负责,成立治理小金库工作小组,切实做到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和工作落实三到位,把本校的治理小金库专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好。

三、明确自查工作内容,做到从程序到结果的公开透明。

按照上级文件规定的要求,我校重点围绕治理内容中的各项指标深入自查活动,对各类账户、帐据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清查。我校财务管理均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规执行,收入、支出全部纳入我校财务法定账目同意核算,未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没有单独帐户,未设任何形式的小金库。

1、我校根据市财政局、教育局的有关要求和学校实际编制了学校收支预算,学校一些重大收支,事前都要开全校教职工会议,事后进行常规公示;学校每年在全校教职工会议上都要作财务报告,并要在全校教职工会议上都获得通过。

2、我校严格执行收费政策,免收学生杂费、课本费,其标准向社会公示。在我校收费中,没有一起强制性要求学生购买教辅材料的行为。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及上级单位要求,实施并落实,无任何乱收费情况。

3、我校财务部门,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无私设小金库和帐外帐 以及个人名义私存公款等违规行为。学校各项经费支出,都严格遵守各项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无乱之滥用和铺张浪费等现象。

4、各类票据均管理规范,并建立相应的备查薄。

5、我校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及标准。各项支出均按实际发生数列支,无虚列虚报,无白条作为报销凭证。对于大额款项支出,均要经过经办人、证明人签字,对于涉及基建等项目的支出,都附有合同、结算表和其他相关材料。

6、按照财政集中支付要求,现金管理采取备用金制度,按照现金管理有关规定,严禁设小金库。财务报销严格按照财务制度执行,杜绝坐支行为。严格控制资金支出,没有以任何形式进行私存私放。

7、清查结果在校教职工大会上进行了通报,并在全校公开栏予以公示。在认真清查的基础上,按照规定,认真填报相关表格。我们将建立长效监督机制,提高财务透明度,严防小金库的出现。

虽然我校目前尚未发现违规违纪现象,但通过清理检查小金库,进一步严肃了财经纪律,加强了法制教育,强化了财务管理,确保了各项收入应收尽收,确保了资金的合理使用。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完善相关财务制度,加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力度,力争做到清理工作不留死角,反腐败工作能有更大提高。

四、规范学校财务管理,加强监督和民主

小金库治理篇10

治理小金库自查报告范文(一)

治理小金库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防止收入流失,完善财务监督,铲除贪污、腐败温床,保护干部的一项重要措施。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办发[20**]《关于在全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现把我校自查自纠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全市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会议后,我校迅速召开了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关于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办法》以及有关会议精神。我校把小金库治理工作作为当前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来抓。学校除了组织中层以上干部集中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外,还集中组织教职工传达会议精神,领会精神实质,把握工作重点,增出国强治理工作的主动性,确保治理工作取得成效。校长谭振华要求大家,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正确认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大意义,要求大家要认真对待专项治理工作,明确清理检查小金库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遏制和防止腐败,规范财务收支活动的重要举措,是教育和保护干部的需要。要求大家,对照七种表现形式认真自查自纠,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加强领导,责任分工。

为了保障治理工作顺利进行,我校成立 了治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举报电话、制作了举报信箱,注意发挥网络举报作用。建立了举报登记、查处督办制度和工作保密制度,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由学校支部牵头实施,工会、财务室等部门负责同志共同参与。由后勤办主任邓德新具体负责,确保件件有交待、事事有着落。既营造了浓厚的工作氛围,又保证了此项工作有效开展。

学校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副组长:成 员:

举报电话:

三、明确要求,重点治理。

根据上级文件规定,我校此次专项治理重点是2007年以来各项小金库资金的收支数额,以及2006年底小金库资金滚存余额和形成的资产。对设立小金库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应追溯到以前年度。

按照上级文件规定的要求,我校通过深入自查,我校财务管理均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规执行,收入、支出全部纳入本单位财务部门法定帐目统一核算,未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没有单独帐户,未设任何形式的小金库。

一、我校根据市财政局、教育局的有关要求和学校实际编制了学校收支预算,学校一些重大收支,事前都要开校委会,事后进行常规公示;学校每年在教代会上都要作财务报告,并要在教代会上都获得通过。

二、我校严格执行收费政策,免收学生杂费、课本费,其标准向社会公示。在我校收费中,没有一起强制性要求学生购买教辅材料的行为。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及上级单位要求,实施并落实,无任何乱收费情况。

三、学校严格加强预算内、外资金管理。预算外的学前班的收入全额缴入财政专户,所收学生作业本费全额缴入国库集中收付核算中心,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部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财政收据。

四、我校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及标准。各项支出均按实际发生数列支,无虚列虚报,无白条作为报销凭证。对于大额款项支出,均要经过经办人、证明人签字,对于涉及基建等项目的支出,都附有合同、结算表和其他相关材料。

五、我校无私设小金库和帐外帐等违规行为。学校各项经费支出,都严格遵守各项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无乱之滥用和铺张浪费等现象。

六、按照财政集中支付要求,现金管理采取备用金制度,按照现金管理有关规定,严禁设小金库。财务报销严格按照财务制度执行,杜绝坐支行为。严格控制财政资金支出,没有以任何形式进行私存私放。

七、清查结果在校教职工大会上进行了通报,并在全校公开栏予以公示。在认真清查的基础上,按照规定,认真填报相关表格。我们将建立长效监督机制,提高财务透明度,严防小金库的出现。

虽然我校目前尚未发现违规违纪现象,但通过清理检查小金库,进一步严肃了财经纪律,加强了法制教育,强化了财务管理,确保了各项收入应收尽收,确保了资金的合理使用。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完善相关财务制度,加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力度,力争做到清理工作不留死角,反腐败工作能有更大提高。

四、整改建章,规范完善

我校决定在前期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相关财务制度,加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力度,力争做到治理工作不留死角,反腐败工作能有更大提高。

治理小金库自查报告范文(二)

根据市住建局《关于对小金库专项治理进行自查的通知》(建函〔20xx〕319号)要求,我处对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收支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于后:

一、领导重视、职工参与

自查工作由处长同志牵头,组织财务人员、资产管理员、工程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认真领会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明确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时间步骤等,并成立了专项治理小金库的自查领导小组,让全处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 小金库的危害和治理小金库的重要性,让职工参与治理小金库的监督举报、投诉。

二、对照要求,认真清理

按照文件要求和自查内容,以积极的态度对单位的收入进行了全面的清理,主要检查各项收入是否全额收取;是否足额上缴财政专户;是否另设账户,设立小金库,规避审计;是否有变相虚列支出领取资金的现象。同时对管理处的资产进行全面清理,进一步完善清产核资工作,做到账面资产与实物相符。

三、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加强了对单列预算建设工程和维护工程的管理力度,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相关文件精神办事。

在处财务公开栏将每月的财务报表、本次清理和复查小金库的结果、处长对治理小金库的承诺书进行公示。

进一步完善项目支出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项目开支,尽量控制超项目的支出和无项目预算的支出。

四、巩固成果,建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