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心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0 23:38:55

嫉妒心理论文

嫉妒心理论文篇1

什么是嫉妒心理?由于嫉妒这种社会心理和行为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心理的产物,给嫉妒心理下一个简洁明了的定义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对此进行研究的学者在如何界定嫉妒心理的含义时多有争论。日本《广辞苑》为嫉妒下的定义是:“嫉妒是在看到他人的卓越之处以后产生的羡慕、烦恼和痛苦。”该定义的特色引进了嫉妒之中,认为羡慕心理是嫉妒心理的产生基础之一。《牛津英语词典》为嫉妒所作的定义是:“由于怀疑、忧虑、或知道有竞争者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表现在爱情等方面:惧怕在感情上被别人替代,或者对心上人的忠诚的不信任,尤其是对妻子、丈夫和恋人。”很显然,这一定义是从竞争出发,从爱情方面所作的一个嫉妒定义,其局限性显然是很大的。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中对嫉妒的定义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这个定义的特点是综合了嫉妒被广泛认同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嫉妒心理的基本特点有哪些?综合看来,嫉妒心理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一、嫉妒的产生是基于相对主体的差别。这个相对主体即嫉妒主体指向的对象既可以是具体人,也可以是人和某一现象,亦可以是某一集体或群体,例如单位与单位、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嫉妒。那种相对主体的差别即可以是现实的客观差距,比如财富和相貌的差距;也可以是非物质性的差距,如才能、地位的差别;亦可以是不真实的幻想出来的差距,例如总感觉室友之间特别亲热;还可以是对将来可能会遇到的威胁和伤害的假设,例如上级对于下级才能的妒忌。二、嫉妒具有明显的对抗性,由此可能引发巨大的消极性。嫉妒心理是一种憎恨心理,具有明显的与人对抗的特征。嫉妒心理的对抗性来源于比较过程中的不满和愤怒情绪。而且,这种对抗性常常带来对社会的巨大危害性。1991年原北京大学物理系高才生卢刚在美国爱菏华大学枪杀四名导师和一名同学后自杀身亡。其原因即在于此。三、嫉妒心理具有普遍性。嫉妒是一种完全自然产生的情感,古今中外,没有哪个社会和国家的居民完全没有嫉妒心。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一旦看到别人比自己幸运,心里就“别有一番滋味”。这“滋味”是什么呢?就是嫉妒心理的情绪体验。我们每个人都会这种经历。四、嫉妒心理具有不断发展的发泄性,且无法轻易摆脱。发泄性是指嫉妒者向被嫉妒者发泄内心的抱怨、憎恨。一般来说,除了轻微的嫉妒仅表现为内心的怨恨而不付诸行为完,极大多数的嫉妒心理都伴随着发泄行为。并且,这种发泄的欲望具有无法轻易摆脱的顽固性。培根曾经幽默地引用古人的话说:“嫉妒心是不知休息的。”嫉妒是伴随着私心相伴而生,相伴而亡的,只要私心存在一天,嫉妒心理也就要存在一天。此外,嫉妒心理另外几点值得注意:嫉妒虽系从比较中产生,其必涉及第三者的态度;地位相等、年龄相仿、程度相同的人之间最可能发生嫉妒;是否出现嫉妒心理还与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修养有关等等。嫉妒心理的有哪几个不同层次?弗洛伊德在其1892年的著名论文《嫉妒、妄想狂和同行恋中的某些精神机制》把嫉妒心理划分了三种层次,即正常型、投射型和妄想型。弗洛伊德的嫉妒心理层次的划分主要是针对来分析的,有其局限性。我们可以借助于它所涉及的一些心理机制和因素,进行相对来说可能更为合理的层次分析。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任何对嫉妒心理层次划分,都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从人类进入私有制社开始,嫉妒心理也就随着私有制的不断发展一步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经过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终于成为人际交往中的一个危害颇深的恶魔。如果将漫长的历史加以浓缩,那么嫉妒心理的形成发展层次基本可以分为如下三层次:

、难以为人所察觉的潜意识嫉妒心理。广泛的存在于人类心灵中的嫉妒心理,是嫉妒心理的第一层次,也可称为原初层次。这一层次的嫉妒心理往往深深地埋藏在人的潜意识中,很难为人有意识的觉察到,即还没有形成一种自觉意识。这种嫉妒心理对人的心理激活作用很微弱,一般不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但这种心理因素存在非常普遍,因而应当特别引起注意。处于潜意识嫉妒心理层次的人,其嫉妒心理是羡慕、竞争、嫉妒等心理因素的自然积淀的混合体。有时我们面对同学或朋友的不断取得的成功会“隐隐”觉得不对,这种“隐隐”的感觉,其实就是一种潜意识嫉妒心理。

2、需要及时控制的显意识嫉妒心理。显意识嫉妒心理是指嫉妒心理由潜意识进入显意识,由无意识(或下意识)到有意识。其主要标志是嫉妒心理的指向性和发泄性明显化,不再把嫉妒心理深埋在潜意识中,而是自觉地显露出来。其具体方式是对被嫉妒者进行挑剔,或散布对其不利的言论。严重者则是对被嫉妒者进行人身攻击或诬陷、诽谤,使被嫉妒者感到压力或痛苦,而嫉妒者则以此求得心理平衡和满足,或达到一定的目的。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某个人一旦成名或取得了某项成果,接下去就会有很多闲言碎语或直接人身攻击出现。这可能就是人为什么会有“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招风”的担心的原因所在吧。

嫉妒心理论文篇2

【关键词】嫉妒;人际破坏行为;中介作用;间接作用;道德偏离

【中图分类号】F27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5-0060-04

【作者简介】金智慧,重庆三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基础、企业经营战略。(重庆404120)

一、引言

员工有很多机会去观察和关注他们在工作中相比其他同事所获得的利益和优势。这样的机会可以是正式出现的(如:绩效考核),也可以是非正式出现的(如:通过朋友网络)。一般的经验和实证研究表明,有利的社会比较信息会让人感到高兴,而不利的信息将会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与同事相比所缺少的东西。在后种情况下,感觉到嫉妒——当一个人在缺乏并向往其他人所具有的优越品质、成绩或者所有物时出现的一种情绪。

工作中对他人的嫉妒可以产生正面结果,比如当嫉妒激发个人去提高工作绩效或尝试自我改进。但嫉妒也有它的阴暗面:嫉妒会威胁到个人职业身份的核心,且是一种不愉快、痛苦的状态。因此,个体应该有很强的动机去行动,以减少嫉妒的感觉。心理学文献显示:当这种减少嫉妒的行为失败且嫉妒的感觉持续时,嫉妒可能导致各种有害的结果,包括幸灾乐祸、侵犯、甚至是犯罪。事实上,嫉妒通常被认为是引发人际伤害行为的导火索,特别是指“减少或者甚至是消除被嫉妒对象的优势的行为”。如果这种论断是正确的话,那么嫉妒应该是“社交破坏(social undermining)”行为的一个可靠预测变量。社交破坏是指有意地阻止他人建立和维持积极人际关系、工作上的成功、良好的名声。社交破坏行为与其他形式的行为在概念层面上有区别,因为它只包含了有意的行为及设计用来逐渐地、或在某种程度上使目标对象被削弱的行为。

虽然工作场所中包含大量的各种引发嫉妒的情形,但对嫉妒及其工作相关后果研究的忽略似乎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事实上,关于嫉妒与工作中损害他人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非常少,而且这种关系也还未被确立。Michelle K.Duffy(2012)进行了题为“嫉妒和社交破坏的社会环境模型”的研究,旨在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推进相关方面的文献研究。本文就Michelle K.Duffy研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进行详细解析,并结合其他最新相关理论文献,提出可能的模型改进意见,并通过实际案例情境描绘对Michelle K.Duffy研究的成果加以对照分析应用。

二、Micheile K.Duffy研究的理论模型

首先,现有文献对嫉妒导致社交破坏行为过程的研究缺乏一个指导性的理论视角。Michelle K.Duffy研究模型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嫉妒是大多数员工想要避免的一种不良的状态。该研究主张员工试图去管理嫉妒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社交破坏去阻碍同事的成功,从而减少可能导致不利社会比较的结果间的差距。该研究没有声称这是员工对嫉妒可以采取的唯一反应方式,但其着重点在这里,因为在工作场所员工要伤害他人需要克服个人和社会障碍。

什么样的理论机理可以解释为什么员工会选择对自己的嫉妒情绪采取社交破坏行为?该研究给出了一种理论解释,并提议:嫉妒和社交破坏之间的关系中存在一种中介作用,即一种对自我约束机制的偏离,而这种自我约束机制可以约束这种社交破坏行为。这种认知过程通常被广泛称为“道德偏离”。该篇研究提出如下理论:嫉妒通过促使嫉妒的员工克服道德意识障碍或者叫打破这种自我惩治机制,从而提高道德偏离的可能性。该篇研究模型的这部分可以回答为什么嫉妒可能激发社交破坏行为这个问题。因此,该篇研究提出道德偏离作为嫉妒导致人际伤害行为的中介机制,从而扩展了现有的认识水平。该研究也扩展了关于嫉妒的理论,认为嫉妒,作为多重(而非某个特定的、偶然的)社会比较的结果,会影响到个体去暗中破坏同事利益的意愿,而不管那些同事是否是他所嫉妒的对象。原因是嫉妒激发道德偏离,这引起对伤害行为自我惩治机制的实效。通过提出这个论断,该篇研究提议了嫉妒具有潜在的溢出效应,导致个体去伤害一般的其他人。

其次,在组织环境中,通常强的社会和制度压力会抑制员工伤害他人,即使他们有很大的动机去这样做。例如,要在工作场所中发展,个体必须开发形成一定的社会资本,与高能人士建立高质量的联系,并在工作环境中保持一定的正面身份形象。对嫉妒作出损害他人或者其他形式的攻击行为将使自己处于高风险位置。结果,该研究主张即使当个体有很强的嫉妒的感觉,组织成员不总是报以社交破坏行为。社会和组织压力可能会抑制个体对他人造成伤害,即使个体想这样做的愿望非常强,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关于工作场所中嫉妒和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事实上,很可能个体对嫉妒感觉的一般反应是“默默承受”,顺从地接受他人拥有自己想要却不可得的东西。

因此,为了回答何时嫉妒会实际导致社交破坏行为,该研究引入两个社会环境的特征:与同事间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交破坏规范。首先作者在第一个研究中,验证了与同事间的社会认同感是否会促进或阻碍道德偏离认知的发生。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样的概念上,即社会认同(接近度,相似性)和嫉妒呈正相关关系,因为认同感产生“一种他人应该会经历同样的结果的预期”。这里,该研究提出社会认同的一种新的调节角色,认为只有当嫉妒者在工作环境中与他人较少有心理联系(社会认同感低)时,才会产生道德偏离行为。相反,较高的社会认同感较难使嫉妒转向伤害行为的理性化认知。因此,虽然以前的研究主要考察社会认同在形成嫉妒中所扮演的角色,但该研究探究社会认同如何通过去除道德偏离的危险性去影响形成个体对嫉妒的反应。在第二个研究中,作者引入行为规范理论,表明即使当道德偏离发生时,嫉妒的员工也会去避免社交破坏行为。沿袭前人的研究,作者假设对社会环境中的社交破坏行为的强力规范可以作为道德偏离和社会社交破坏行为间关系的第二个免除机制。结合起来,本篇的模型表明嫉妒要导致社交破坏行为必须要有两个条件:员工与同事间认同感不强,打消社交破坏行为念头的规范不力。其理论模型显示在下图中。

三、Michelle K.Duffy研究的理论背景

(一)工作场所中嫉妒的概念

嫉妒的经历已经从三个相关的方面被概念化,即一是指在一定环境中对他人一般性的嫉妒,典型地如在工作场所或团队中,包括多个参考或比较的对象;二是作为性格倾向;三是指对特定事件的嫉妒,包括一个特定的个体作为参考或比较对象。该研究使用的是第一种观点:个体会和周围最近环境中的其他人进行关于公正公平的社会比较。从概念上看,工作环境中对他人的嫉妒和性格倾向上的嫉妒(一种各种环境下一般化的倾向)不一样,和某一特定事件式的嫉妒(对某一特定事件的情绪反应)也不一样。在描述工作场所嫉妒时,Vecchio认为工作中的个体同时辨别出和几个比较者之间在社会地位、绩效和待遇上的区别,并且这些比较并不一定是针对某一特定事件,而是针对多方比较使人不高兴的现有状态。Wood也认为:社会比较过程包括考虑某个人或更多他人与自己之间的关联。比如,当比较职业发展时,Wood认为个体会评价自己与多个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然后作出正面或负面判断。对于工作场所的嫉妒,个体可能缺乏并且渴望同事们达到的某种优秀成就(如,他们的学术的较优模式),同时也嫉妒别人因为其成就所获得的认可(如,同事的豪华桌椅)。

(二)嫉妒与社交破坏行为

嫉妒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感觉到自己缺乏而渴望得到他人的某些优秀品质、成就或所有财产,这种感觉对于自尊是很大的威胁。嫉妒令人很不舒服,并与负责身体疼痛的神经环路的激活有关。个体可能会通过抬高自己、压低被嫉妒对象来减轻不愉快的感觉。作为一种进攻的工具,社交破坏行为(如:贬低、流言、截持信息、沉默待人)是有力地抬高自己、压低他人的工具。

嫉妒的感觉也因为伴随着挫折感和敌意而令人不快。个体经常有动力想去减少嫉妒、减少嫉妒者的不如他人的挫折感,因为该研究将嫉妒与社交破坏行为相联系,社交破坏行为可以减少他人被感知的优越感、抬高自己的相对位置、并发泄挫折感和敌意。

(三)道德偏离的中介作用

下面阐述嫉妒导致个体社交破坏行为中的道德偏离过程。基于社会认知理论,道德偏离是指一系列的使合理化、正当化的认知过程(称为机制),这个过程使得个体采取诸如社交破坏这样的行动,却不感到自罚(如,自我谴责、自我勉强),通常这种自罚会阻碍这类破坏行为。社会认知理论的关键点在于同样的行为在某种情景下可被看作是对同事的可谴责的行为,而在另一情景下被看作是可接受的和必要的行为。道德偏离机制的激活消除了伤害行为的自我障碍,鼓励了对行为的自我认可。道德偏离通过以下三种显著的机制被概念化:第一种显著机制是贬低目标的价值(包括去人性化和责难)、第二种显著机制是重新解释行为(包括道德辩护、使用委婉言辞或标签、优势比较)、第三种显著机制是遮蔽或曲解后果(包括免除责任、分散责任、最小化行为后果)。

嫉妒如何引发道德偏离?第一种显著机制是贬低他人价值,包括去人性化和责难。虽然嫉妒者渴望他人的品质、成就或所有物,但是研究表明他们通常认为被嫉妒者在这些优势上不配得到或者不被信任。道德偏离也许能够让嫉妒者对伤害行动的负面后果进行合理化解释。Smith(2007)认为人们通常忽略自己对造成差距的责任,而过度强调自己相对他人所处的劣势地位。这种想法可能使个体能够说服自己有越来越正当的理由去怀有敌意,但又十分谨慎公开他们的情绪。看似正当的冤情可能促使嫉妒的员工间接地施行敌意的行为(如,负面传言、诽谤)。

第二种显著的机制是通过认知上对行为重新进行解释,包括道德正当化、使用委婉的语言、有利的比较。例如,通过道德正当化,有害的行为变成可以接受的,因为它被看成是重要的或正义的。通过这种方式,嫉妒者可能开始相信人际破坏行为不仅是可以宽恕的,而且是适当的行为。嫉妒者可能通过委婉的语言去为通常被认为是的行为开脱(如,“为了公正、公平”),也可以通过有利的比较来脱开行为的抑制机制——如,认为相比其他人为获取优势所做的而言,自己偏离正常的行为算不了什么,以此来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

最后一种解脱的实行方式是对伤害行为的影响进行遮掩或扭曲。通过这种方式,个体可能会转移或扩散他们行为的责任,或最小化其后果。人际破坏行为如传言和诽谤可能会很微妙、狡猾,其负面作用也可能不会立即明显反映出来。这些条件使得很容易扭曲传言和诽谤行为的后果,因为社交破坏行为的后果是累计的,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有害。

(四)社会认同度的调节作用

社会认同在嫉妒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社会认同的概念定义为: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个人从属关系,亲密程度,或相似性。为什么与同事的社会认同度(集中在共同联盟或联系)会弱化嫉妒、道德偏离和人际破坏三者之间的中介关系呢?大量研究已表明:相比对那些与自己心里疏远的人,当指向与我们关系更紧密的人时,人们的道德责任感会强些。任何感到隔离,包括最简单地感到自己与他人的分离,也会产生社会分化和道德排斥。

社会认同及随之而有道德责任感可能影响嫉妒激发道德偏离的过程。在社会认同度高时,嫉妒转化为道德偏离的过程也许会被阻止。在社会认同度低时,嫉妒的负面影响也许会夸大。较高的社会认同度应会减弱嫉妒对道德偏离过程的激发作用。较高的社会认同度会减少嫉妒转化为工作场所中对他人的不人性化行为、对行为的道德辩解行为、认为相信他人应该受伤害的可能性。因此,该研究认为,当嫉妒发生时,高的社会认同度阻止个体脱离道德自惩机制并抑制人际破坏行为。相反,该研究提议,当社会认同度低时,嫉妒会激发自我规范机制的脱离行为,从而使人际破坏行为更为可能。该研究的假设1:嫉妒与人际破坏行为之间通过道德偏离中介的二者关系,随着社会认同度的变化而变化,此间接关系当社会认同低时会更强。

(五)团队破坏行为基准的调节作用

另一个在模型第二阶段起到调节作用的社会环境概念是团队破坏行为基准。Michelle K.Duffy(2012)认为,当一个团队的社会环境中个体破坏同事的行为普遍时,即,当团队破坏行为基准高时,道德偏离和个体破坏行为间关系越强。反之,当社会环境中很少有人破坏他们的同事时,即团队破坏行为基准低时,道德偏离和个体破坏行为关系变弱。该研究的假设2:嫉妒与人际破坏行为之间通过道德偏离中介的二者关系,随着社会认同度和团队破坏行为基准的变化而变化,此间接关系当社会认同低和团队破坏行为基准高时会更强。以上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都已经通过实证研究结果验证。

四、社会环境变量之外的调节变量

Kenneth Tai(2012)提议:个体在核心自我评价方面的差异调节“嫉妒和人际行为”之间的关系;个体对参照人物的认知(感知嫉妒对象的热情度和能力)也影响嫉妒与人际行为间的关系。但还缺乏相关实证研究。

个体核心自我评价:指人们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是否有价值、对人生是否有控制力等方面的基本评价,形成他们对人生处境和重大事件的基本定位。包括四个特征:自尊、一般性的自我效能、控制点、情绪稳定性。核心自我评价高的个体面对嫉妒的同事时,会表现出更大的动力去争取更好的工作表现,主动迎接挑战,激发建设性的工作行为而不是负面人际行为。

对参照对象(嫉妒对象)的认知:是指个体对嫉妒对象的感知,主要包括两个维度:热情度和能力。员工对所嫉妒的同事的热情度和能力的评价直接影响她对嫉妒感觉所作出的反应行为。

五、现实情境对照分析

嫉妒心理论文篇3

关键词:嫉妒;经济困难;大学生

嫉妒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它会限制人的交往范围,压抑人的交往热情。大学生属于高智商和思维型的青年群体,他们积淀知识的同时,也将有意无意的领略人生,常以敏感的触觉感受着时代的变化,期望被社会认可和接纳,渴求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因而常常陷入某种心理冲突之中,同时,当代的大学生处于开放的校园中,他们又要经受社会经济变革,猛烈的东西文化碰撞,强手如林,家长期望值过高等对个体心理造成的冲击。大量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且有增多和加重的趋势。特别是经济困难学生(所谓经济困难的学生是指在校月收入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居民生活平均最低水准线的大学生)更是由于特殊的家庭经济状况,承受着更大的经济压力,致使心理负荷超载,更容易导致嫉妒心理的产生。因而应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疏导和淡化这种消极情绪,以有利于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基本概念及分类

1.嫉妒(Jealousy),不同于妒忌(Envy),既可指两者之间的一种关系,也可指个体和另外一个人(指伙伴)之间已有的某种重要关系面临丧失,而被第三者(通常是人)得到时,个体所体验到的一种情绪(Math―es,1985)。这种关系的丧失,如果不涉及其伙伴与第三者建立类似关系时,个体就不会产生嫉妒。嫉妒常常涉及一种三角的关系,即关系的一边代表着两者之间的关系,嫉妒者和伙伴;另一边代表着伙伴和竞争者之间的关系,第三边代表着嫉妒者对第三者的态度,嫉妒必须发生在人际关系情景中,它涉及到第三者,即便是这个第三者也许只是存在于嫉妒者的想像之中。因而妒忌(envy)发生在一个人缺乏另一个人所拥有的高人一等的能力,成就或者某件物品时的情绪体验,妒忌者既羡慕别人,又希望别人也和自己一样缺乏那些东西。妒忌发生在这种缺乏存在于自我定义的范畴之内,它会强化自我不满足感。妒忌(Envy)是以情绪的自卑感,不满足感,愤慨,不满意感为特征的;而嫉妒(Jealousy)是以害怕失去,迫切渴望和愤怒的情绪为特征的。

2.心理学对于嫉妒的产生有着不同的解释,因此出现了多种多样嫉妒现象,Jb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分类

(1)Hupka(1989)对于嫉妒给以社会文化学的解释,认为处于不同文化氛围的人们会有不同的嫉妒体验和反应方式,与文化中所包涵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有关。认为不同的嫉妒体验必然伴随着不同水平的关系威胁情境,对关系的威胁分为轻度威胁,中度威胁和高度威胁,所对应的嫉妒自然分为轻度嫉妒,中度嫉妒和高度嫉妒。

(2)Parrott(1991)基于嫉妒激景的不同把嫉妒分为猜疑性嫉妒和事实性嫉妒两类。他认为不同嫉妒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对原有关系所造成威胁的本质性情景。嫉妒可能出现于威胁处于假设的状态,其威胁性可能不甚清楚,或者出现于威胁确凿无疑,对关系的影响也显而易见的状态。当威胁不甚清楚或仅仅处于猜测阶段,我们可以把这种嫉妒称为“猜疑性嫉妒”(SuspiciousJealousy)。当威胁确凿无疑,并具有伤害性,称之为“事实性嫉妒”(FaitJealousy),因为威胁是一个完成了的现实事件。

(3)Bringle(1991)根据激发嫉妒动机的不同,把嫉妒分为猜疑性嫉妒和反应性嫉妒两种基本类型。他的嫉妒交互模型理论认为,嫉妒反应是内源性变量(如个体)和外源性变量(如环境,文化)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然而外源性和内源性变量并不在决定嫉妒反应中总是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当每种变量在个体身上表现的不一样时,就可能出现不同的嫉妒类型。如果内源性变量在决定嫉妒反应中是特别重要,就属于猜疑性嫉妒;如果外源性变量是重要决定因素,就属于反应性嫉妒(ReactiveJealousy)。

二、经济困难学生嫉妒心理特点

1.经济困难学生出现事实性嫉妒心理的概率要大于非经济困难学生的概率。根据深度访谈发现,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经济的拮据,更为敏感、虚荣,一旦产生嫉妒心理,更容易用言语伤人,甚至出现偷窃等行为,以至于对他人的经济利益造成伤害,因此更容易形成“事实性嫉妒”;而非经济困难大学生嫉妒心理一般往往处于假设的状态,威胁性不甚清楚或仅仅处于猜测阶段,并未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事实,因而,一般属于“猜疑性嫉妒”。

2.经济困难学生的嫉妒心理大多属于“中度嫉妒”。也就是说,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嫉妒体验并未对他人的利益等造成特别严重的致命的威胁,一般也仅仅是嫉妒者隐蔽的一些想法。

3.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嫉妒心理具有隐蔽性的特点。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变的更为敏感,更虚荣,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困难状况,所以他们极力回避,掩饰自己。

4.在交友恋爱方面,更容易表现为好争面子。经济困难使得经济困难大学生在交友恋爱问题上缺乏优势,但看见其他同学谈恋爱,为了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一些经济困难大学生也匆匆去谈恋爱。有些经济困难学生明知自己不爱对方,但为了让别人“看得起”而和对方恋爱,还有的为了博得恋人的欢心,洋装大方,花钱买“派”。

三、嫉妒心理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负面影响

特别是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有着更强的自尊心、虚荣心,更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嫉妒心理是经济困难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如果怀有强烈嫉妒心理之后,个体自我解脱无效,外界教育又没有给予及时的引导控制,这种心理就会渐渐蔓延,扩散,阻碍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引发人际关系恶化,导致道德沦丧,甚至诱发犯罪,给自己,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和痛苦。

1.嫉妒心理阻碍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经济困难的学生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沉重的精神负担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受到压抑,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从而进一步加重了自卑感,严重的自卑又引发过强的嫉妒心理,自卑感与嫉妒心理之间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必然会影响经济困难学生的未来的长足发展。

2.嫉妒心理还会引发人际关系恶化。有些经济困难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嫉妒心理而采取的一些言行往往破坏正常的同学、朋友、同事等之间的关系。如当同学受到赞扬或奖励时,一些嫉妒心强的经济困难的学生便会表现出不满或不屑一顾的态度。

3.嫉妒心理严重时会导致道德沦丧,诱发违法犯罪行为。嫉妒心理往往能燃起一个人的邪念,使人失去理智,道德沦丧,甚至违法犯罪。

4.嫉妒心理还会破坏集体的团结。嫉妒往往具有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隐蔽性的特点,它往往在暗地里进行。倘若一个班里或一个宿舍里有几个这样专门通过“小道消息”之类的手段,煽动他人的嫉妒心理,那么这个团体必定难做到团结一致,共同进步的,从而影响整个集体的团结。

四、疏导和淡化经济困难学生嫉妒心理的初步措施

1.纠正认知偏差。嫉妒心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错误的认识造成的,认为别人通过了努力取得的成绩是不正常的,侵害了自己的利益。这实际上是一种认知偏差,好嫉妒者应该学会正确比较,学会用别人的长处来克服自己的短处。

2.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群体文化氛围。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在一定程度上,群体意识制约和引导着个体意识。①群体的舆论导向、奖惩制度和文化氛围等直接影响着个体心态。因此,要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群体文化氛围,尽力将嫉妒的破坏性激情引向创造性与建设性,以促进积极心态的形成。

3.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识,增强竞争意识,克服性格上的弱点,确立目标,充实生活。自我意识就是对自己,对“我”的认识。自我意识良好的核心,就是做到自知和自爱。不少成人学生就是因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定位过高,盲目地与他人竞争,不能随时调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总是自责和焦虑,这是对心理健康极为不利的。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每一个埋头于自己的事业的人,是没有功夫嫉妒别人的。”因此,要化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嫉妒为积极进取,就要善于引导他们为自己设计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并不断为之努力,尽可能充实自己的学习生活。一般来说虚荣心强,争强好胜的人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如心胸狭窄、多疑、傲慢,是诱发嫉妒的温床。因此,应该加强性格修养,心胸开阔,大度,性格开朗,坚毅自信,自觉克服嫉妒心理的形成。

4.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现代人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幸福生活和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并且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济困难大学生在交往中应注意:

(1)真诚。“人之相知,贵相知心。”真诚的心能使交往双方心心相印,彼此肝胆相照,真诚的人能使交往者的友谊地久天长。

(2)信任。美国哲学家和诗人爱默生说过:你信任人,人才对你重视,以伟大的风度待人,人才表现出伟大的风度。在人际交往中,信任就是要相信他人的真诚,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言行,而不是胡乱猜疑,相互设防。

(3)克制。成人学生在工作中与同事相处,在学习中与同学相处,难免发生摩擦冲突,克制往往会起到“化干戈为玉帛”的效果。

(4)热情。在人际交往中,热情能给人以温暖,能促进人的相互理解,能融化冷漠的心灵。

(5)积极调适自己的情绪,培养自我调节能力。人在现实环境中生活,必然会遇到大量的矛盾与事件,比如家庭经济困难等,这些矛盾和事件亦必然会引起情绪反应,反应可以是积极的、愉快的、喜乐的、成功的,亦可以是消极的、沮丧的、悲哀的、失败的。成人学生要注意培养健康的情绪生活,要注意情绪表现的适当性。情绪的表现适当性就是要使情绪表现不过分,成人学生面对工作、学习与家庭的多重压力,不要过分地压抑自己的情绪,应当学会自我宣泄,当然,宜泄要有节制,注意方式和场合,防止情绪泛化,影响他人。

(6)抛弃个人主义的思想,深化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正确看待人生价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嫉妒心是个人的社会尊重和荣誉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内心形成了痛苦的体验后,为了缩短和消除业已出现的差距,实现原有关系的平衡,减轻内心的痛苦,而采取的一种消极手段。嫉妒与虚荣一样,都是愚昧无知的表现。心怀嫉妒的人,不懂得大自然没有物竞天择就不能发展,社会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就会停滞。只要有竞争,就会有人超前,有人落后;齐头并进,不分高低上下,只是一种幻想。“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所以要学会全面地认识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正视自己的差距,扬长避短,发掘自身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力求改变现状,开创新局面。这样,你就能摆脱一切私心杂念,心胸开阔,不计较眼前得失,更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嫉妒他人的成功了。

(7)进行“心理位置互换”。一旦嫉妒心理产生,不妨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多为对方想一想,从情感上真诚的接受对方,从而缓解嫉妒心理,以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嫉妒心理论文篇4

嫉妒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它包括有焦虑、恐惧、悲哀、猜疑、羞耻、自咎、消沉、憎恶、敌意、怨恨、报复等不愉快的情绪。别人天生的身材、容貌和逐日显示出来的聪明才智,可以成为嫉妒的对象,其他如荣誉、地位、成就、财产、威望等有关社会评价的各种因素,也都容易成为人们嫉妒的对象。嫉妒是一种负性情绪,是指自己的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被他人超越,或彼此距离缩短时所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多年情绪体验。它是有明显的敌意甚至会产生攻击诋毁行为,不但危害他人,给人际关系造成极大的障碍,最终还会推毁自身。地位相似,年龄相仿,经历相近的人之间容易发生嫉妒。嫉妒几乎人人都有。它是人们普遍存在的病症。从本质上看,嫉妒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无论是何种形式和内容的嫉妒,都有害于保持正常的人际交往及健全的社会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受到别人的嫉妒,或自己本身也在不知不觉对别人产生嫉妒之心。被嫉妒的人常常是自己周围熟识的人。有时,明知道是嫉妒,是不应该的,却无法消除。嫉妒的根源:嫉妒源于病态竞争,与个体的性格、文化背景、阅历、世界观关系密切。(1)自我封闭、自卑、自我中心等性格缺陷者容易产生嫉妒。(2)特定的文化背景影响如儒家的中庸之道,不患寡而患不均。(3)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总是认为自己应该是万事超人前,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无必要的。(4)角色定位错误,不能自得其所的其乐。(5)胸无大志无所事事,才会去挑别人的刺。(6)自我实现受阻时,容易产生嫉妒心理。我认为,嫉妒的产生是因为人的公平心理。在一个公平层次才会有嫉妒的产生。人是要求公平的。当公平心理畸形发展,就可能导致嫉妒。嫉妒是公平心理的消极反映。如果不在同一个公平层次,比如说在特定时间特定条件对另一个人另一件事自愧不如,就不会产生嫉妒。针对嫉妒产生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缓解和消除嫉妒:1、降低对自己的预期。2、增强修养,发展宽容之心。3、明白每个人都有天赋,而且每个人的发展都是不均衡的。4、能者多得。5、合作对自己更有好处。摆脱嫉妒的若干方法:(1)坦诚相对,将心比心,设心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密切交往加深理解。(2)培养达观的人生态度、自得其所自得其乐。(3)尽量不去与别人比,多与自己的过去比。(4)把别人的成就看作是对社会的贡献,而不是对自己的剥夺或威胁,将别人的成功当作一道风景线来欣赏。(5)学会赞养别人通过赞养别人来呈现自己博大宽容的胸襟。(6)向对方公开展示自己的抱负,提高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给自己增添应用的压力,利用竞争促自己上进。(7)充实自己的生活,扬长避短,寻找新的自我价值,发挥自身应有的潜能,开拓新领域,建立新的动力定势。(8)真正的强者需要埋头苦干,培根曾说:“每一个埋头沉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功夫去嫉妒别人的。”..自我调节嫉妒方法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嫉妒心理论文篇5

【关键词】大学生嫉妒心理方法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社会期望高、心理压力大、学习负担重、竞争激烈,使情绪处于紧张状态。由于其特定的生理心理特点,嫉妒心理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存在,并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嫉妒心理的存在对社会风气、人际关系、个人成长乃至嫉妒者本身的心理健康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正如莎士比亚说:“嫉妒是绿眼妖魔,谁做了它的俘虏,谁就要受到愚弄”[1]。

1嫉妒的定义

由于嫉妒这种社会心理和行为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心理产物,而目前对其专门研究的专著和论文又廖若星辰,所以对嫉妒的定义也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中对嫉妒的定义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羞愧、愤怒、厌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这个定义的突出特点是将嫉妒定义为一种“情绪状态”。日本《广辞苑》为嫉妒下的定义是:“嫉妒是在看到他人的卓越之处以后产生的羡慕、烦恼和痛苦”[2]。

2嫉妒的心理特征

2.1嫉妒对象的同质性

正如斯宾诺莎说:“人不会嫉妒树木的高大和狮子的勇猛。”嫉妒往往是对周围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由于优于或超过自己而产生的一种扭曲的心态和行为。大学生年纪相仿,资历相似,有太多的相同条件,特别容易产生嫉妒情绪。

2.2嫉妒的排他性和攻击性

嫉妒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情绪,对他人的成就、名望、品德、优越地位产生的一种不友好的、敌视、和憎恨的不健康情感。嫉妒是损害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最卑劣的,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在交往中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并很快导致诸如中伤、怨恨、诋毁等嫉妒行为的产生。而更强烈的嫉妒心理还有报复性,他把嫉妒对象作为发泄目标,使其蒙受巨大的精神损伤。当行为主体觉察到自己的愿望和目标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时,而这种差距中的优势却被嫉妒对象所占有,这时主体就有排除嫉妒源的心理,甚至千方百计地谋求取代对方的优势。

2.3嫉妒的伪装性

也许是由于社会道德的威力,或是自嫉妒产生以来,由于其危害性极大,嫉妒心理被大多数人所不齿,使怀有嫉妒心理者一般不愿坦率的表达出来,往往是像鸵鸟一样喜欢藏头露尾,企图使人不容易察觉。尤其大学生自尊性强,更不愿让人看出其心理狭小的一面,所以更善于伪装[1]。

3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危害

对嫉妒者而言:首先,嫉妒心强的人容易发生心身反应疾病,进而加剧消极的心身体验,产生忧愁、悲观、怀疑、痛苦和自卑等消极情绪,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严重的损害身心健康。其次,嫉妒者看到别人取得成绩时心情不舒畅,想方设法攻击,贬低别人以提高自己,耗费时间和精力,不能一门心思的读书学习,耽误了学业。再次,嫉妒心理发展到极端时,仅仅采取口头上轻度的攻击已不能消除嫉妒者心中的怨恨,所以他们会不择手段,使对方受到一定的直接的伤害以求得心理平衡,因而导致犯罪。最后,嫉妒者要发泄自己不满情绪来达到心理失衡,这必然会影响人际关系。导致人际交往心理障碍,限制交往范围,压抑交往热情,甚至反友为敌。

对被嫉妒者而言:首先,被嫉妒者陷入受攻击的环境中,削减了其积极性,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或社会的风气,显然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再次,在现实生活中,对人才的评价和采纳的过程中,时常受到嫉妒心理的干扰,使得有些人才得不到公平对待。最后,由于嫉妒者的心理特征,对被嫉妒者排斥和攻击,自然,对被嫉妒者的人际关系交往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对高校校园而言:嫉妒心理只讲个人利益,不讲集体利益,只对自己负责、宽容,对别人尖酸刻薄,对自己避重就轻,喜欢搬弄是非,制造流言蜚语,致使歪风邪气盛行。影响优秀人才才能的发挥,降低学生的积极性,使师生产生矛盾,最终影响了整个校园的良好的积极进取的风气[3]。

4大学生嫉妒心理的现实内容

4.1评优与奖励方面

评优与奖励是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最敏感,也是最容易产生嫉妒心理的一个方面。首先,这种评优与奖励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利益。评优对于个人荣誉和以后的就业都有极大的好处,奖励则与金钱挂钩。显然,荣誉和金钱是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其次,一部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强,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得到老师和社团的肯定,年终的加分并入学分中,这就导致学分与成绩不成正比。而任何评优都是看总分。所以一部分努力学习的同学最后很可能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就导致嫉妒心理的产生。最后,大学生对学校的评优与奖励制度不满,间接的将这种不满发泄到获得奖励的同学身上。

4.2家境方面

在高校中,一些家境贫寒的大学生在穿衣打扮上、日常消费等诸多方面都不如家境好的同学,他们往往勤奋学习,期望以此来改变自己的现状,一旦付出与所得未成正比,便滋生自卑、怨恨,认为他们的一切成绩都归功于家庭条件的优越,而自己最大的不利的因素是较差的家庭条件。

4.3人际关系方面

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大学中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在民主选举中的能够胜出。许多大学生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够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获得成功。一些人际关系不好而无力改变现状的大学生,往往会对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同学心存嫉妒,有时还会把自己在竞争中的失败或名次排列的落后迁怒于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同学[4]。

恋爱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形形的恋爱方式,尤其是一部分感觉不如自己优秀的同学有一份童话般的爱情,而自己却孤单寂寞的走完大学四年,不免让其产生羡慕,甚至嫉妒心理。

4.4就业方面

临近毕业,大四的学生们都在为自己的未来打算着,考研、考公务员、考编制,很多人对自己的未来都有着明确的规划,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茫然,不愿意付出努力,对自己不能客观的评价,好高骛远,不切合实际,目标飘忽不定。心中难免滋生浮躁不安的情绪。当面对他人继续深造或是有份比较不错的工作时就会羡慕,甚至嫉妒。

5克服嫉妒心理的措施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嫉妒心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危害性。同时,它的成因也有规律可循,下面就根据这些成因提出几种克服嫉妒心理的策略。

5.1提高个人思想水平

首先,要有自知之明,正确的认识自己。除了需要在日积月累中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外,还应注意,在嫉妒心理萌发时,或是有一定表现时,能够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动,从而自觉控制自己的动机和感情。其次,要有宽阔的胸怀,我们应该意识到,世界是很大的,能人背后有能人,要想自己一切都胜过别人是根本不可能的,要想自己在某一方面永远超过别人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优势是暂时的,相对的,别人超过自己也是很正常的。如果能够逐步树立起这种大度的胸怀,那么也就不会以自己的暂时的优势而沾沾自喜,也不会为自己处于劣势时一蹶不振。

5.2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首先,要以公平的竞争环境来疏导嫉妒心理。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公平的竞争环境,当人际关系中的利益和地位发生变化时,心理宣泄的方式就只能走上嫉妒之路,因为没有合理的可以超越别人的方式,那么就只能不合理的超越,这种情况为嫉妒心理的形成开了有机可乘的绿灯。而只有合理的竞争才真正是对嫉妒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亮红灯。其次,要以法律和道德环境来制约嫉妒心理。最后,要有良好的社会风气,扶直正气,去除邪气,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就会使嫉妒心理无立足之地。

5.3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

有些儿童和青少年之所以产生嫉妒心理和行为,开始自然是家庭教育有缺陷,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思想文化水准不高,道德修养欠佳,甚至本身就有嫉妒心理。这种不良的家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心理成长。再遇到一定环境和条件时,就可能产生嫉妒心理,进而发展成为嫉妒行为。所以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减少或消除嫉妒心理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陆雪莲,大学生嫉妒心理产生原因及自我调节方法分析[J]. 通化师范学院报,2006,3:40-41.

[2]寒心. 嫉妒心理学[M]. 5版. 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5:29-32.

嫉妒心理论文篇6

嫉妒、羡慕、冷漠也可以近似地看作为一组品质,或者确切地说,它们是不同的人们在对待同一事物上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同其它品质一样,这里也存在着选择。

嫉妒,卑劣的导航

嫉妒,人们曾经用最简洁的语言给它画了一幅生动的肖像:“红眼病”。

嫉妒首先同自负相联系,然而是一种扭曲的自负。始而目中无人,自以为是;待到别人的优点、成就冲击了自己的“老子天下第一”的信念时,又尽量采取贬低、抹杀等手法,来为自己的自负“作证”。 嫉妒又是一种扭曲的自卑,看到人家高于自己一筹,走到了自己的前面,使自己认定要迎头赶上是无能为力了,于是并不设法弥补自己的不足,而是对先行者怀恨在心。

作为一种心理,嫉妒同行为只隔着薄薄的一张纸,并几乎总是外化为行为表现出来。放冷箭、穿小鞋,造谣中伤,“武大郎开店,高个伙计别进来”等等,可谓是对嫉妒心理在行为上所作的“脚注”。

关于嫉妒的危害,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经这样指出过:“嫉妒的人常自寻烦恼,这是他自己的敌人。”

德谟克利特的名言是寓意深刻的。不过,倘若嫉妒仅仅给嫉妒者带来烦恼,倒也罢了,问题在于,它还是卑劣的导航。

嫉妒伴随着自私并强化自私。嫉妒心理的通行无阻还是对社会进步的反动。它是我们进行体制改革,彻底改变“大锅饭”局面的心理阻力(同时也表现为舆论阻力)。它阻止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材获得用武之地,削弱各条战线的先进模范人物的积极影响。长期以来,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的悲剧之所以屡屡发生,除了各种其它复杂的原因之外,还有嫉妒这种劣根性作怪。

羡慕,健康的心理

嫉妒的另一种极端是冷漠,你走你的路,我过我的桥。他人的发明、创造、能力、才气,“没什么,就那么回事。”

冷漠与消沉是孪生兄弟,缺乏活力,心如死灰,再进一步,便走向颓废。

从社会效果上看,倘若冷漠成为社会舆论场的一部分,它会造成对社会应尊重应奖励的东西的蔑视。

在嫉妒与冷漠的两极之间,唯有羡慕是可取的。

羡慕之所以可取,在于它潜藏着向上的动因。它将他人的成就当作一种鼓励自己奋进的外在激素,它引导自己反省自身的不足,它还会在无形中帮助自己调整进取的目标。

“临渊羡鱼,不若退而结网”

羡慕,假如仅止于此,还算不上真正的美德。因为尽管羡慕潜藏着向上的动因,但潜在的不一定是现实的。

生活中,我们见过这样的朋友:科学家的才华和灵感,他们是赞叹的;文学家的瑰丽想象,他们是敬佩的;企业家的宏伟气魄和办事效率,他们也是推崇的;然而,仰慕之余,他们却只是望洋兴叹而已。

嫉妒心理论文篇7

文/陶冬

美国一位医学教授提出了所谓“精神跑步”十条,每条都有益于老人心智活动的进行和防止记忆力衰退。

一、以读书代替看电视。读书能刺激思考,使大脑积极活动,防止细胞过早老化。

二、看电视要有选择。不要单纯从娱乐的角度出发或全套节目都看,而应多观看能够调动思维积极性的节目。

三、阅读报纸。每个离退休老人应订阅1~2份报刊,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四、参加讨论会。积极参加社区、团体组织的学习讨论,在老年协会中起骨干作用,通过各种讨论,促进思维活动,锻炼心智。

五、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增进人际交往,提高大脑反应能力。

六、参观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在参观时切忌“走马观花”,应细读说明,使大脑皮层建立新的有益的联系。

七、有计划地接受教育。积极参加有关会议,不断地、自觉地接受新思维、新事物、新形势的教育,使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八、培养多种业余爱好和兴趣。如书法、绘画、摄影、钓鱼、种花、养鸟等等,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方面的科学知识。

九、多写信。通过写信、写作、记日记、同亲友交流思想及探讨共同关心的问题,促进脑力活动。

十、独处时不要无所事事。可以打打牌、下下棋,以增进心智。

除此之外,听音乐、散步、运动、旅游、玩手球等,既可增强体质,陶冶情趣,又可促进思维,从而收到减慢记忆力衰退的效果。

心情不好试试“梳理气机法”

文/高清顺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开心的事。此时,不妨试试“梳理气机法”,可以起到消气解郁的功效。

坐在椅子上或者仰面躺在床上,拇指放在两连线中点上,然后用右手向左推,左手向右推,这样从上到下依次交替进行6~10遍,最后用双手手掌向下推5次即可。这个方法具有宣通心阳、梳理气机的作用。

做完这套动作后,如果能配合扩胸运动效果会更好。这样可以起到宽胸理气的作用。

老年人为何容易嫉妒?

文/郑建军

如有些老年人由于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日益衰老,感到自己从此不能再与青壮年相比。一种夕阳西下,“处处不如人”的惶恐不安的心理油然而生,容易使他们或者对青壮年的“年龄尚少”发生嫉妒;或者对同龄老年人及青壮年人在“智力”、“体力”方面超过自己有所嫉妒;或者对同性别的老年人和青壮年人在“仪表美”方面的优越天赋有所嫉妒;或者对儿子与媳妇、女儿与女婿所流露的过分“亲昵”有所嫉妒;或者对其他家庭在政治、经济收入、生活条件、子女成才等方面的明显优势产生嫉妒。

嫉妒心理论文篇8

祸从天降,女孩子城一下子乱成了一锅粥。

奇怪极了,也不知从什么地方钻出来一个神通广大的大盗贼,他不偷钱,也不偷别的东西,偏偏用一双无形的魔手,把隐藏在女孩子心灵深处的嫉妒给偷走啦!

连心底的秘密都给偷走了,女孩子们气坏了。

女孩子和男孩子不一样,不要说丢了嫉妒这么一件大事情,平时就是有什么芝麻大的小事情,还会气呼呼地嘀咕老半天呢!

这不,她们一个个撅着嘴巴,气得呼呼直喘粗气,这股气流可真大呀,围着女孩子城整整绕了二十八个圈子。连地球上空的气象卫星都观测到了这股气流,还以为女孩子城遭到了强台风的袭击哪!

等气生够了,女孩子们又“呼啦”一下,冲进了女孩子城的警察局。她们的尖叫声,把整幢大楼的玻璃窗都给震得稀巴烂。

“什么,你们心里的嫉妒被偷走了?哈哈……”警察局长――扎着两个小辫子的小迷糊笑得东倒西歪,嘴巴都差些笑裂了,“嫉妒还能丢?我才不相信哪!”

“哎呀,你还笑!”女孩子们急得直咬小辫子,“骗你,我们就是男孩子城的男孩子!”她们都要急哭了。

“真的?”小迷糊还是不敢相信。

这时,一个叫小花裙的女孩子站了出来:“干脆,你把医生小药瓶找来吧,让她给我们做一个情绪心电图,不就知道心里的嫉妒丢没丢了吗?”

对呀!

小迷糊一声令下,小药瓶马上就给二百个丢了嫉妒的女孩子做了情绪心电图。要是在往常,情绪心电图上嫉妒的曲线可明显了,哪个女孩子的心里能没有点嫉妒呢!可今天小药瓶打开情绪心电图的纸带一看,不由得大吃了一惊:纸带上嫉妒那段一片空白。

“天呀,她们的嫉妒真的没啦!”

小迷糊有点迷糊了。她想:情绪心电图该不会不准吧?

不过,她只迷糊了一小会儿,就又清醒了。因为她把像装满了糨糊似的脑袋使劲一摇晃,嘿嘿,绝了,脑袋立刻就开了窍。她冲小药瓶吩咐道:“不行,我还要用心灵电视再检查一遍!”

小花裙她们被带到了一个奇怪的房间。一进门,她们就看到地中央站着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女孩,漂亮极了。而小迷糊呢,却一个人偷偷地躲在一个荧光屏前面,聚精会神地观察着每一个女孩子内心的反应。

这个荧光屏的一端连结着女孩子们的心灵,只要有一个女孩子心里稍微有一点点的嫉妒,荧光屏马上就会显示出来。

可小迷糊失望了!

如果小花裙她们心里的嫉妒没有被人偷去,见到这么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心里不嫉妒才怪呢,女孩子个个都是小心眼儿。

“呼噜――呼噜――呼呼噜噜……”

等呀,等呀,小迷糊趴在荧光屏前睡了好几觉,女孩子们连一个嫉妒的也没有!从荧光屏上看去,小花裙她们的内心深处平静得像湖水一样。

“怪事!真是怪事……”小迷糊摇了摇脑袋,又高兴地说,“哎,你们把嫉妒给丢了,不是一件大好事吗?还找它干啥?”

“那可不行!”想不到,小花裙她们却不答应了,“不行!不行!”

“有什么不行?”小迷糊又开始迷糊了,尽管她把脑袋整整摇了十次,丝毫也无济于事,她照样想不通小花裙她们为什么不答应。

“当然不行啦!”小花裙说,“嫉妒是我们女孩子的一种坏毛病,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大盗贼偷去了,怎么得了?要是被大盗贼运到别的城市去,那里的孩子不是要被传染了吗?”

“可不!我们是不嫉妒了,可别的孩子又该嫉妒啦!”女孩子们都犯起愁来了。

“谁把嫉妒给偷去了呢?”

小迷糊绞尽了脑汁,把脑袋摇晃得“嗡嗡”乱响,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是呀,这桩案子也实在是太难破了,要是谁丢了个钱包什么的,小迷糊兴许还能显显身手。可这次女孩子们丢的是心里的嫉妒呀!不用说,这个大盗贼肯定是一个技艺高超的小偷,怎样才能抓住他呢?

“要不,要不请男孩子城的大侦探小问号来吧,他肯定能抓住大盗贼!”小花裙轻轻地嘟囔了一句。

虽然她的声音很轻,可还是给小迷糊听到了。要是小迷糊的耳朵不尖,她还当得了女孩子城的警察局长吗?

小迷糊气坏了。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平时小迷糊最嫉妒小问号了!她大声叫道:“我们女孩子城的事,干吗要男孩子来管?”

“你能抓住偷嫉妒的大盗贼吗?”不知谁说了一句。

小迷糊把小嘴巴朝天上一撇,不服气地说:“小问号就能抓住大盗贼吗?他还流鼻涕呢!哼哼,他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干不干,我就是不能让小问号来破案!”

“报告,有嫉妒的图像了!”

一直呆在荧光屏旁边的小药瓶叫出了声。

“那是我在嫉妒!”小迷糊气得大吼大叫,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了,“我好!我好!我就是比小问号好!”

就在这时,小迷糊忽然发现心灵深处被什么东西狠狠地吸了一下,紧接着,她那股嫉妒的情绪就无影无踪了!

光天化日之下,连警察局长的嫉妒也被偷走了!

二 从男孩子城来了大侦探

小迷糊没办法,只好给小问号打了一个电话。

小问号不愧为是一个大侦探,行动迅速。小迷糊的电话听筒还没有摆稳,他就已经冲进警察局了。说句老实话,男孩子城里的男孩子哪个不愿意和女孩子在一起?只是他们总是调皮捣蛋,女孩子不让他们进城就是了。

“谁丢了嫉妒呀?”小问号俨然像个大侦探。

“我!”

“我!”

“还有我!”

“小问号,我心里的嫉妒也被偷走了。”小迷糊也放下了警察局长的大架子。

“怎么丢的呢?”小问号一个问号接着一个问号。

“我先说!”小花裙的声音最大,“妈妈给妹妹买了一个新书包,没给我买,我就生气了,她的书包为啥比我的漂亮?可我的气刚生了一半,一股吸力就把心里的嫉妒给吸走了!”

“那股吸力可厉害哪!”小迷糊也比手划脚地说,“我还没嫉妒够,就听见‘嗖’的一声,好像在心底里刮了一阵龙卷风,一下子就把嫉妒给吸走啦!”嘿嘿,女孩子就是比男孩子鬼,小迷糊说了一大阵子,可压根也没说自己为啥要嫉妒。

不过,小问号没问下去,他拍了拍胸脯,胸有成竹地说:“行了,我有办法找到这个大盗贼了!”随后,他急匆匆地跑了出去。以前,女孩子最瞧不起男孩子的这种动作了,一瞧见哪个“小小男子汉”拍胸脯,她们就会把小嘴朝东或朝西一撇:“哼,吹牛皮!”不过,女孩子们这会儿却谁也没撇嘴,因为小问号和一般的男孩子不一样,他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大侦探啊!

小问号跑到大街上,冲着满街的女孩子乱叫乱嚷:“你们为什么都有小辫子,我却没有?气死我啦!气死我啦!”

街上的女孩子们看见他气得直翻白眼,还以为女孩子城混进来了一个小精神病呢,吓得乱躲乱藏,热热闹闹的大街上一下子就变得空荡荡了。

“我也要小辫子!我也要……”小问号嫉妒得都快要跳起来了。

突然,小问号身上的警报器“嘟嘟”地叫起来了,哟,大盗贼果然来吸自己心里的嫉妒了。可小问号才不在乎呢,因为小问号和大多数男孩子一个样,心胸宽阔,从来也不嫉妒。而他刚才在大街上的这番表演,完全是装出来的。大盗贼什么也偷不去。

刚才听小花裙、小迷糊她们一讲,小问号只动了大脑皮层的三个细胞,就全都明白了:这个大盗贼准是躲在一个女孩子们不注意的角落,趁女孩子们嫉妒时,把平时不暴露出来的嫉妒给吸走了。

小问号身上的警报器,连着一个像指南针似的小表,可以测定出那股吸力的方向和来源。小问号往表上一看,就朝一个快要崩溃的古堡跑去了。

嘻嘻,大盗贼果然上钩受骗了。

这个愚蠢的家伙发现小问号嫉妒得要命,还以为来了好机会呢!可他连做梦也不会想到,嫉妒没偷到手不说,反而连自己隐蔽的地方也被发现了!

跑到古堡前一看,小问号也傻了眼。只见一大群天真活泼的女孩子围成一圈儿,正在看一个铁皮人变戏法呢!难道说大盗贼就是这个黑乎乎的铁皮人?连抓到过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大坏蛋的小问号,也不敢相信了。

三 他就是大盗贼

一点不错,这个铁皮人就是大盗贼。

别看这个铁皮人浑身上下都是铁皮做成的,铁锈斑斑,可他的脑袋却是用优质不锈钢制造的,闪闪发亮。在他的后脑勺上,还有一把小锁头。如果把锁头打开,掀开脑壳一看,就会发现里面装满了狐狸毛。要不他能那么狡猾吗?

铁皮人混进女孩子城,主要就是为了把女孩子心灵深处的嫉妒偷走。

嫉妒这种东西在很多城市可吃香了,坏蛋们特别喜欢。因为让嫉妒一扩散,人们就会互相嫉妒,本来团团结结的城市变得四分五裂,坏蛋就可以乘机胡作非为了。在那种地方,一两嫉妒的价值,抵得上一百两黄金的价值,有时还能换上二百两黄金哪!

嫉妒这么值钱,盗贼们就都不偷别的东西了,全都拿着吸管和皮口袋,像苍蝇似的东钻西窜,专门偷嫉妒。

有的铁皮人就靠偷嫉妒发了大财,已经成了一个百万富翁了。

可他钱愈是多,愈是贪心。一听说女孩子城里嫉妒特别多,就又伪装成魔术大师溜进了女孩子城。对于铁皮人这个大盗贼来说,这里就好比是一座没有开掘过的大金矿。

小问号的到来,一点也没有引起铁皮人的怀疑。可能是因为这几天阴雨连绵,他脑袋里面的狐狸毛受潮的缘故,反正他已经完全放松警惕性了。

“喂,小糖果,你看!”铁皮人拿出了一把五颜六色的糖果,塞到了一个小女孩手里,说,“多好看呀,吃吧!”

别的女孩子一看,嘴巴馋得直淌口水,她们冲着铁皮人嚷嚷道:“你干吗给小糖果糖吃,不给我们?她哪儿比我们强,不就比我们多几个虫子牙嘛!”可以保证,在场的女孩子们,除了吃得津律有味的小糖果以外,没有一个不嫉妒的!

她们这一嫉妒不要紧,铁皮人可高兴了,他手里抓着的那根长管子,由一种小电脑控制着,谁心里有了嫉妒,马上自动对准谁,“■■”地吸个不停,统统装进鼓鼓囊囊的大皮口袋里去了!即使离开老远,它一旦发现了嫉妒的目标,也能把嫉妒偷过来。小迷糊的嫉妒,就是这样被偷去的。

这下终于真相大白了,原来这个大盗贼是用这种办法偷去嫉妒的呀!

铁皮人还在那里继续引诱女孩子们上当。

他弯下腰,拍拍背着大书包的小眼镜,说:“我敢打赌,你的考试成绩肯定比她们好!”他把手朝奔过来的一群女孩子一指。

那群女孩子们一听,可都不乐意了。

她们七嘴八舌地叫嚷道:“有啥了不起的,她不就比我多几分嘛!”“小眼镜,就知道看书用功!”“等期中考试时,非把她的眼镜给藏起来不可,让她看不清黑板上的题目,吃个大鸭蛋!”“对,看她比我们强?”……

乖乖,女孩子们的嫉妒有多厉害呀!

见铁皮人抱着那个沉甸甸的大皮口袋,乐得得意忘形的那副模样,小问号可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冲了过去,一把抓住铁皮人的大皮口袋,厉声喝道:

“站住,你这个大盗贼――”

四 穿旱冰鞋的大盗贼逃跑了

小问号这一声大喊,把正要溜走的铁皮人给吓了一大跳。可等他扭过不锈钢的脑袋一看,却又“嘿嘿”地笑开了,唉,一场虚惊,原来是一个小男孩,还当是女孩子城的警察追来了呢!

“去去,谁是大盗贼?我可是最最老实的魔术大师!”铁皮人说完就又要走。

“不许你走!”小问号把手往腰里一叉,“不把女孩子的嫉妒交出来,你甭想溜!”

“哼,你管得也太宽了,这里是女孩子城,不是你们男孩子的地盘!”铁皮人凶相毕露,一拳把小问号打翻在地。正当他拎起那个皮口袋要跑走时,忽然发现道路已经被成百上千的女孩子给堵死了,站在队伍最前头的,是小迷糊和小花裙。

这下子铁皮人可有点害怕了,他连退几步,没站稳,一屁股摔到地面上:“你们要,要干什么?”

“告诉你,小问号是我们专门从男孩子城请来的大侦探,专门抓偷嫉妒的大盗贼!”警察局长小迷糊威严地说。

小问号夺过了铁皮人的大皮口袋,说:“嫉妒失窃案我已经破了,他,这个铁皮人,就是偷去你们嫉妒的大盗贼。”

“我是好人!你乱说……”铁皮人还想抵赖。

小问号把手中的皮口袋举了起来,冲着一大群女孩子说:“这就是证据!他偷来的嫉妒都装在这个大皮口袋里面了!”

“不是!不是!”铁皮人一看要露馅,急得脑壳里面的狐狸毛都竖起来了!他想冲过来夺走那个大皮口袋,可是被一大群女孩子给牢牢地按住了。

“什么不是?”小问号把扎大皮口袋的绳子给解开了,“你们听――”

顿时,各式各样的女孩子声音从皮口袋里飘了出来:

“小问号就能抓住大盗贼吗?他还流鼻涕呢!”

“你干吗给小糖果吃糖,不给我们?”

“等期中考试时,非把她的眼镜给藏起来不可!让她看不清黑板上的题目,吃个大鸭蛋!”……

“哎呀,小问号,快把口袋扎起来吧!”女孩子因为听到了自己嫉妒的声音,脸都烧红了。

“铁皮人,铁证如山,你还不认账吗?”小问号大声地说。

铁皮人说不出话来了。

“把他押走!”女孩子们一起喊了起来。

“等一等!”小问号请小药瓶找来一把小榔头,“梆梆”几下,就把铁皮人后脑勺的那把锁头砸开了,一看,里面塞满了发霉的狐狸毛。

小问号气哼哼地说:“怪不得他专做坏事,原来一脑袋狐狸毛!”

“应该给他装一脑袋糨糊,让他变成一个大傻瓜,叫他什么坏事也干不了!”小迷糊有一套专门对付小偷的怪办法。

“对!”大家一致赞同。

说干就干,小问号把铁皮人脑壳里的狐狸毛一把一把地抓了出来。可万万没想到,就在铁皮人脑袋里还剩下最后一根狐狸毛的时候,他猛地从地上跳了起来。

这最后一根狐狸毛,偏偏又是管逃跑的!铁皮人“呼”地一下冲了出去,女孩子们想拦都来不及了。

哎哟,女孩子们这才发现,这个可恨的大盗贼脚上还穿着一双旱冰鞋呢!

五 铁皮人自己吞下了嫉妒的苦果

女孩子城是女孩子的天下,铁皮人怎么跑得掉?

铁皮人跑得再快,也没有小迷糊的电话传得快呀!铁皮人沿着公路溜了没有多远,全城的女孩子就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他是在劫难逃啦!

“逃,逃,快逃――”铁皮人现在什么也不会想了,只知道一个劲地逃跑。

可当他从市中心的街道上穿过时,突然听到有一个女孩子喊了一声:“预备,倒!”刹那间,一桶桶冷水从楼上的窗户里倒了出来,一下子就把铁皮人给浇成了落汤鸡!

这下可不得了了,铁皮人别的不怕,什么打呀、砸呀、撞呀的,都伤不了他一根毫毛,可他就怕水。因为他的胳膊、腿全是铁的,被水一浇,马上就发生了化学反应,身体的关节全都锈住了。

应该拐弯了,可铁皮人的身体已经不听指挥了。

“哐当!”铁皮人重重地撞在一根水泥电线杆上,摔倒了。

小问号、小迷糊、小花裙他们都追过来了!

“大盗贼,这是你应得的下场!”女孩子们说。

“饶了我吧!求求你们给我的关节涂点机油,放我回去吧!我往后再也不干坏事了!”铁皮人一个劲地哀求。

女孩子们谁也没有理睬他。

这时,小药瓶和另外几个小女孩把大皮口袋拖了过来,她们问:“这个大口袋咋办呀?”

“咋办,用火烧了呗!反正不能让嫉妒再去传染别的女孩子了!”小迷糊响亮地说。

小问号急忙劝阻道:“别!咱们让铁皮人也尝尝嫉妒的滋味,好不好?”

“好!”大家嚷道。

小问号解开大皮口袋,把里面的嫉妒一股脑儿地倒进了铁皮人的脑袋里。天呀,铁皮人可受不了啦!

一个女孩子的嫉妒就够厉害的,那个大皮口袋不多不少,整整装了一千个女孩子的嫉妒,比一颗原子弹的威力还要大好几倍。铁皮人“嗖”的一声从地上蹿了起来。只见他捂着脑袋,冲着周围的女孩子们大叫大喊:“你们为什么有头发?你们为什么穿裙子?……”铁皮人脑袋里嫉妒装得太多了,气得都快要发疯了,“咚,咚,咚”,铁皮人不顾一切地朝墙壁撞上去!

铁皮人的脑袋很快就撞扁了,他的身体也成了一堆废铁。

铁皮人这个大盗贼,终于被自己偷来的嫉妒给毁了。

从那以后,女孩子城里的女孩子再也没人犯过嫉妒的毛病,哪怕不出声的只在心底里暗暗发作的嫉妒也没发生过。因为女孩子们知道,嫉妒不光对自己没有一点好处,有时候还能引来偷嫉妒的大盗贼呢!

嫉妒心理论文篇9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交往嫉妒

《圣经》中把“嫉妒”叫做一种“凶眼”,而占星术士则把它称作一颗“灾星”。这就是说,嫉妒能把凶险和灾难投射到它所注目的地方。据弗洛伊德学派分析.嫉妒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人人都具有的,从儿童那里也可以看到。这当然是一种缺陷心理,是由于羡慕一种较高的生活,或是想得到一种较贵重的东西而又不能得到时所产生的心理补偿。现代心理学家认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红眼病”。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理应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但从现实状况来看,情况并不令人乐观。嫉妒心理发生在大学生中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和克服就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妨碍个人的发展前途。

1 大学生交往嫉妒的表现

1.1 在学业成绩和思想政治方面

能考上大学的学生一般都是学习优秀者,自尊心比较强,他们不仅希望自己在学习成绩上能够出类拔萃,也渴望在政治思想上更快成熟,如果别人的学习成绩比自己好他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同时也会对别人产生嫉妒行为。相反,如果自己学习成绩优异也可能招致一些讽刺与打击,许多学校根据学习成绩和思想表现等情况综合打分对学生进行排名分出优劣,并以此作为评优评奖学金的依据,这样随着成绩和名次的差异必然会使一部分差生产生失落感而那些优秀生也会招致别人的嫉妒。

1.2 在家庭条件和相貌方面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或不同的家庭,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或政治地位可能存在较大的差距,一部分来自经济落后地区或家庭条件差的学生,看着别人吃得好穿得时髦玩得潇洒,而自己的家庭现实又不能满足心中的欲望时,便会产生心理落差。有的人高大威武,有的人天生丽质,可有的人却相貌平平,有的人相貌丑陋,个子矮小。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外在容貌也往往成为大家嫉妒产生的源泉。

1.3 在人际交往方面

由于每个青少年学生的性格和气质不同或因成长环境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人际交往状况,如有的学生兴趣广泛、热情开朗会成为同学们当中的中心人物,因此,对于在班级有威信的,人缘好的学生容易让人嫉妒。而有的性格孤僻内向不善与人交往,这样就会对那些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同学心存隔阂,有时甚至会把自己在学习成绩或名次上的落后归咎于人际关系心里很不平衡。

2 大学生出现交往嫉妒问题的原因

2.1 思想根源是平均主义

嫉妒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是源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传统的平均主义思想根深蒂固,所以水平、地位相当的人,不管是在精神享受上还是物质占有上都应该是平均的。如果现实不能达到这种平均的理想状态时,那就会产生嫉妒。在大学生群体中,他们在高中时代都曾经是班上的优秀分子,因此,都特别希望老师能看到自己的与众不同,即便是自己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也希望老师能一视同仁,公平对待。而当这种愿望不能实现时,便会对被老师重视的同学冷言相对,冷嘲热讽,甚至在这些同学出现某些不幸的遭遇时幸灾乐祸。

2.2 错误的认知理念和不正确的归因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认为,人们的负面情绪和行为反应,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直接引起的,而是由人们对诱发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能否有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知是产生正确心理的前提。嫉妒的产生往往和人的一种错误认知相联系,当自己认为某些东西是自己该获得而没有获得时或某些东西是别人不该获得而获得了时产生的一种消极的心理。大学生往往容易拿自己与别人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自己认为的结论。而常常是比较与他人拥有的事物,这样的比较结果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产生出良好的自我感觉。但由于相当多的事情不能随人愿,就势必造成心理失衡,失去良好的自我感觉,自然就产生出嫉妒心理。不正确的归因方式也是嫉妒产生的一个原因。

2.3 大学生性格和人格因素

性格因素及人格因素都是构成个性的核心因素。一个性格及人格不健全的人考虑事情往往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一旦事与愿违便产生不平衡的心理,导致嫉妒的产生。如今人际交往问题已经成为引发大学生心理不适应、咨询频率最高的问题。研究发现, 引起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的原因有若干,但最主要的是由于他们自身心胸狭隘、胆怯、嫉妒、自卑、多疑等性格方面的缺陷所造成的。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心理、思想等各方面逐渐走向独立的时期,但这一时期,大学生对自己和周围的一切还难以作出全面、中肯的评价,也难以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作正确的理解,比如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或他人,把自己和他人作不切实际的比较等。这样难免会出现骄傲自大或自卑、成功或挫败、驾驭或屈从, 乃至失落、气馁、嫉妒、冲动、暴怒等不良情绪, 在得不到正确引导时很容易形成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3 大学生交往嫉妒的调适

香港城市大学一位博士岳晓东教授曾说过“人性就是之间的浮动”,天使与恶魔仅一步之遥,那么该怎么由恶魔变成天使呢?怎样把握好这一步呢?

3.1 正确认识自己和认识嫉妒的危害性

正确认识自己是交往的前提与良好的开端。要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做到既不清高,亦不妄自菲薄,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深刻认识嫉妒的危害性,意识到是不能任由其发展的,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调节,力争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

3.2 提高自我认知的能力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因此,在看待自己和他人时,首先要分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更要分清别人的优劣。在自我分析时应该客观,不能因为在某方面确实不如他人就自暴自弃,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当然,也不要刻意以自己的短处去比他人的长处,应该用别人的长处来克服自己的不足,这样就避免心理不平衡状态形成,就不会滋生嫉妒心理。

3.3 正确归因,纠正不合理信念

大学生在关注结果时,不能凭空抱有一种志在必得的心态,而要考虑的是自己是否付出了,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自己赢得满意的结果。另外,在看到他人取得成功时,应该看到他人成功背后的付出和努力。当大学生能对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能够做出正确的分析时,那么不管是面对自己的失败还是他人的成功,都能有一种平常心,那么嫉妒之心就不会滋生。

人际交往中的嫉妒心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会产生出许多负面影响。所以,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予以更多的关注。通过有效地心理辅导和实施教育工作中的正确引导,让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感到快乐,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更好的与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进而形成健康的人格,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别人能成功是有原因,自己失败更有其失败的理由,要从自身找原因,不应把过错归到别人身上,摆正心态,正确对待这一切。

【参考文献】

[1]卡内基.卡内基成功之道全书[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

[2]冯永刚.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实质、成因及教育对策[J].青少年研究,2006(3).

[3]钦建华.浅析嫉妒情感产生的根源及特性[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18(3).

嫉妒心理论文篇10

摘 要:敏感、叛逆而又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是中学生的特点,2010年迸现出的流行新词,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例如“羡慕嫉妒恨”表达了他们心理的“漩涡”,“神马都是浮云”传递出他们心态的超然或无奈,而“给力”一词是最积极、最阳光的,是新生代中学生心灵深处的“太阳”。巧妙地借势流行词语 进行班级管理,不失为一种事半功倍的良策。

关键词:借势 流行词语 班级管理 叛逆 羡慕嫉妒恨 给力

正处于中学时代的花季少男少女,他们敏感、叛逆而又容易接受新生事物,2010年迸现出的一批流行新词,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其中的“羡慕嫉妒恨”表达了他们心理的“漩涡”,“神马都是浮云”传递出他们心态的超然或无奈,而“给力”一词是最积极、最阳光的,是新生代中学生心灵深处的“太阳”。

好奇好动好叛逆是他们的特权,“打破沙锅纹到底”是他们的显著特点,勇于接受新事物是他们的优点,容易自卑抱怨也许就是他们的“软肋”,“羡慕嫉妒恨”比较恰当地反映了这一点。引领他们走出“羡慕嫉妒恨”的“漩涡”,自我给力,让自己成长为灿烂的阳光青年,是班主任感觉“很给力”的事。

与一般教师相比,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所以应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在校表现,特别是学生的心理生理发育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一、莫做“蛛网上的飞虫”

世界就是一张网,人人都是“蜘蛛网上的一只小小的飞虫”。“围脖”、“织围脖”是当今时尚。其中的“围脖”,指的是“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织围脖”即“写微博”。

该词从2009年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并于2010年渐入佳境。从唐骏(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著名的“打工皇帝”)和方舟子(《新语丝》月刊和同名网站的创办人)的学历门之争,到河北大学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再到上海11·15火灾的网上直播,微博在几次事件中均表现出其便捷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因此深受用户特别是中学生的青睐。如今互联网已迅速进入“围脖时代”,不仅名人普通人热衷于“织围脖”,中学生更是乐于成为“织郎”、“织女”。

写博客,说说心里话,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也能发挥舆论检督的作用,必将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中学生该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可沉溺其中,成为“蜘蛛网上的飞虫”。

二、莫成“漩涡”里的沉沙

“羡慕嫉妒恨”,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恨源于嫉妒,嫉妒源于羡慕。对一个人来说,被人嫉妒即等于领受了嫉妒者最真诚的恭维,是一种精神上的优越和快感;而嫉妒别人,则会或多或少地透露出自己的自卑、懊恼、羞愧和不甘,对自信心无疑是一个打击。 转贴于

学到知羞处,才知艺不精。一个人正是透过嫉妒这种难于启齿的情感,才真切地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如人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才是新生代中学生的正确选择。

神马都是浮云,“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神马”并非一匹马,而是“什么”的谐音。网友们用输入法打“什么”时,习惯用拼音首字母“sm”代替,因为打字飞快,常在打“什么”时打出一个“神马”来,成了最流行的。

此语源于国庆期间红遍网络的“小月月”事件,“小月月”以极其诡异的言行雷倒众生。“神马网络豪放女,浮云!都是浮云!”流行语“神马都是浮云”由此产生。它可用于抱怨,可用于感叹,还可用于表达超然的心态,成为许多人的口头禅。例句:学习就学习,高考就高考,神马都不要说,说了也是浮云。

对于升学压力大的中学生来说,活用网络新词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压力渲泄方式。莫成“漩涡”中的沉沙,泄掉压力、轻装前进才是新生代中学生的正确选择。

三、要做班级的“给力”者

给力,排在十大流行词语之首,意思是“给予力量”,引申为“给劲、带劲、起劲”。源于日本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师。”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预想目标相差甚远,之后才衍生出了“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