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心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13:06:26

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范文篇1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载有著名的“妒妇津”的故事:相传刘伯玉妻断氏有嫉妒心。刘伯玉曾经称赞曹植在《洛神赋》中所写洛神的美丽,断氏听到后,气氛地说:“君何得以水神美而欲轻我?我死,何愁不为水神?”后果真投水自杀。于是后人将她投水的地方称为“妒妇津”,相传凡女子渡此津时均不敢盛妆,否则就会风波大作。这个著名故事反映了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着的嫉妒心理。那么,到底什么是嫉妒心理?它有哪些基本特征和不同的层次呢?我们怎样认识和对待嫉妒心理的危害性?下面我想从这几个方面作出简单的论述。什么是嫉妒心理?由于嫉妒这种社会心理和行为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心理的产物,给嫉妒心理下一个简洁明了的定义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对此进行研究的学者在如何界定嫉妒心理的含义时多有争论。日本《广辞苑》为嫉妒下的定义是:“嫉妒是在看到他人的卓越之处以后产生的羡慕、烦恼和痛苦。”该定义的特色引进了嫉妒之中,认为羡慕心理是嫉妒心理的产生基础之一。《牛津英语词典》为嫉妒所作的定义是:“由于怀疑、忧虑、或知道有竞争者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表现在爱情等方面:惧怕在感情上被别人替代,或者对心上人的忠诚的不信任,尤其是对妻子、丈夫和恋人。”很显然,这一定义是从竞争出发,从爱情方面所作的一个嫉妒定义,其局限性显然是很大的。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中对嫉妒的定义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这个定义的特点是综合了嫉妒被广泛认同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嫉妒心理的基本特点有哪些?综合看来,嫉妒心理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一、嫉妒的产生是基于相对主体的差别。这个相对主体即嫉妒主体指向的对象既可以是具体人,也可以是人和某一现象,亦可以是某一集体或群体,例如单位与单位、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嫉妒。那种相对主体的差别即可以是现实的客观差距,比如财富和相貌的差距;也可以是非物质性的差距,如才能、地位的差别;亦可以是不真实的幻想出来的差距,例如总感觉室友之间特别亲热;还可以是对将来可能会遇到的威胁和伤害的假设,例如上级对于下级才能的妒忌。二、嫉妒具有明显的对抗性,由此可能引发巨大的消极性。嫉妒心理是一种憎恨心理,具有明显的与人对抗的特征。嫉妒心理的对抗性来源于比较过程中的不满和愤怒情绪。而且,这种对抗性常常带来对社会的巨大危害性。1991年原北京大学物理系高才生卢刚在美国爱菏华大学枪杀四名导师和一名同学后自杀身亡。其原因即在于此。三、嫉妒心理具有普遍性。嫉妒是一种完全自然产生的情感,古今中外,没有哪个社会和国家的居民完全没有嫉妒心。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一旦看到别人比自己幸运,心里就“别有一番滋味”。这“滋味”是什么呢?就是嫉妒心理的情绪体验。我们每个人都会这种经历。四、嫉妒心理具有不断发展的发泄性,且无法轻易摆脱。发泄性是指嫉妒者向被嫉妒者发泄内心的抱怨、憎恨。一般来说,除了轻微的嫉妒仅表现为内心的怨恨而不付诸行为完,极大多数的嫉妒心理都伴随着发泄行为。并且,这种发泄的欲望具有无法轻易摆脱的顽固性。培根曾经幽默地引用古人的话说:“嫉妒心是不知休息的。”嫉妒是伴随着私心相伴而生,相伴而亡的,只要私心存在一天,嫉妒心理也就要存在一天。此外,嫉妒心理另外几点值得注意:嫉妒虽系从比较中产生,其必涉及第三者的态度;地位相等、年龄相仿、程度相同的人之间最可能发生嫉妒;是否出现嫉妒心理还与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修养有关等等。嫉妒心理的有哪几个不同层次?弗洛伊德在其1892年的著名论文《嫉妒、妄想狂和同行恋中的某些精神机制》把嫉妒心理划分了三种层次,即正常型、投射型和妄想型。弗洛伊德的嫉妒心理层次的划分主要是针对来分析的,有其局限性。我们可以借助于它所涉及的一些心理机制和因素,进行相对来说可能更为合理的层次分析。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任何对嫉妒心理层次划分,都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从人类进入私有制社开始,嫉妒心理也就随着私有制的不断发展一步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经过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终于成为人际交往中的一个危害颇深的恶魔。如果将漫长的历史加以浓缩,那么嫉妒心理的形成发展层次基本可以分为如下三层次:

难以为人所察觉的潜意识嫉妒心理。广泛的存在于人类心灵中的嫉妒心理,是嫉妒心理的第一层次,也可称为原初层次。这一层次的嫉妒心理往往深深地埋藏在人的潜意识中,很难为人有意识的觉察到,即还没有形成一种自觉意识。这种嫉妒心理对人的心理激活作用很微弱,一般不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但这种心理因素存在非常普遍,因而应当特别引起注意。处于潜意识嫉妒心理层次的人,其嫉妒心理是羡慕、竞争、嫉妒等心理因素的自然积淀的混合体。有时我们面对同学或朋友的不断取得的成功会“隐隐”觉得不对,这种“隐隐”的感觉,其实就是一种潜意识嫉妒心理。

需要及时控制的显意识嫉妒心理。显意识嫉妒心理是指嫉妒心理由潜意识进入显意识,由无意识(或下意识)到有意识。其主要标志是嫉妒心理的指向性和发泄性明显化,不再把嫉妒心理深埋在潜意识中,而是自觉地显露出来。其具体方式是对被嫉妒者进行挑剔,或散布对其不利的言论。严重者则是对被嫉妒者进行人身攻击或诬陷、诽谤,使被嫉妒者感到压力或痛苦,而嫉妒者则以此求得心理平衡和满足,或达到一定的目的。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某个人一旦成名或取得了某项成果,接下去就会有很多闲言碎语或直接人身攻击出现。这可能就是人为什么会有“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招风”的担心的原因所在吧。

危险的变态嫉妒心理。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江城接连发生时髦女青年臀部被刀划伤流氓伤害案。作案者是一位嫉妒心理变态者,他的童年、少年时代是灰色调的,成年后几次谈恋爱都告吹。所谓“变态心理”,一般认为是指人格畸形发展,离开正常范围,以致不能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心理和异常行为表现。当嫉妒心理超出心理层次,在向前发展时,即进入变态嫉妒心理层次中。进入这一层次的嫉妒心理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嫉妒者更加猖狂地向被嫉妒者进行攻击,表现出种种损人利己的卑劣行为。另一种嫉妒者则是变成一种无事不嫉妒的人,甚至于本不该嫉妒的事也要嫉妒。嫉妒是一种有害的情感,在特定的条件下便以各种消极的情绪、情感和有害的行为表现出来,并外化为种种邪恶的力量,造成一些无可挽回和令人痛心的危害。因而,我们要自觉的从根本上防止和化解嫉妒心理。嫉妒心理的彻底根除,并不仅仅是思想道德修养如何的问题,也同时应当看到嫉妒心理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方面的一些原因,因此,我们必修从主观修养的提高和社会意识环境、社会经济基础条件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努力。同时,还应看到,嫉妒尤其是变态型嫉妒是一种心理疾病,具有心理疾病的特点,我们在防止和化解嫉妒心理的过程中,还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心理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才能取得有效的根治。

嫉妒心理范文篇2

什么是嫉妒心理?由于嫉妒这种社会心理和行为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心理的产物,给嫉妒心理下一个简洁明了的定义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对此进行研究的学者在如何界定嫉妒心理的含义时多有争论。日本《广辞苑》为嫉妒下的定义是:“嫉妒是在看到他人的卓越之处以后产生的羡慕、烦恼和痛苦。”该定义的特色引进了嫉妒之中,认为羡慕心理是嫉妒心理的产生基础之一。《牛津英语词典》为嫉妒所作的定义是:“由于怀疑、忧虑、或知道有竞争者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表现在爱情等方面:惧怕在感情上被别人替代,或者对心上人的忠诚的不信任,尤其是对妻子、丈夫和恋人。”很显然,这一定义是从竞争出发,从爱情方面所作的一个嫉妒定义,其局限性显然是很大的。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中对嫉妒的定义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这个定义的特点是综合了嫉妒被广泛认同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嫉妒心理的基本特点有哪些?综合看来,嫉妒心理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一、嫉妒的产生是基于相对主体的差别。这个相对主体即嫉妒主体指向的对象既可以是具体人,也可以是人和某一现象,亦可以是某一集体或群体,例如单位与单位、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嫉妒。那种相对主体的差别即可以是现实的客观差距,比如财富和相貌的差距;也可以是非物质性的差距,如才能、地位的差别;亦可以是不真实的幻想出来的差距,例如总感觉室友之间特别亲热;还可以是对将来可能会遇到的威胁和伤害的假设,例如上级对于下级才能的妒忌。二、嫉妒具有明显的对抗性,由此可能引发巨大的消极性。嫉妒心理是一种憎恨心理,具有明显的与人对抗的特征。嫉妒心理的对抗性来源于比较过程中的不满和愤怒情绪。而且,这种对抗性常常带来对社会的巨大危害性。1991年原北京大学物理系高才生卢刚在美国爱菏华大学枪杀四名导师和一名同学后自杀身亡。其原因即在于此。三、嫉妒心理具有普遍性。嫉妒是一种完全自然产生的情感,古今中外,没有哪个社会和国家的居民完全没有嫉妒心。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一旦看到别人比自己幸运,心里就“别有一番滋味”。这“滋味”是什么呢?就是嫉妒心理的情绪体验。我们每个人都会这种经历。四、嫉妒心理具有不断发展的发泄性,且无法轻易摆脱。发泄性是指嫉妒者向被嫉妒者发泄内心的抱怨、憎恨。一般来说,除了轻微的嫉妒仅表现为内心的怨恨而不付诸行为完,极大多数的嫉妒心理都伴随着发泄行为。并且,这种发泄的欲望具有无法轻易摆脱的顽固性。培根曾经幽默地引用古人的话说:“嫉妒心是不知休息的。”嫉妒是伴随着私心相伴而生,相伴而亡的,只要私心存在一天,嫉妒心理也就要存在一天。此外,嫉妒心理另外几点值得注意:嫉妒虽系从比较中产生,其必涉及第三者的态度;地位相等、年龄相仿、程度相同的人之间最可能发生嫉妒;是否出现嫉妒心理还与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修养有关等等。嫉妒心理的有哪几个不同层次?弗洛伊德在其1892年的著名论文《嫉妒、妄想狂和同行恋中的某些精神机制》把嫉妒心理划分了三种层次,即正常型、投射型和妄想型。弗洛伊德的嫉妒心理层次的划分主要是针对来分析的,有其局限性。我们可以借助于它所涉及的一些心理机制和因素,进行相对来说可能更为合理的层次分析。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任何对嫉妒心理层次划分,都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从人类进入私有制社开始,嫉妒心理也就随着私有制的不断发展一步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经过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终于成为人际交往中的一个危害颇深的恶魔。如果将漫长的历史加以浓缩,那么嫉妒心理的形成发展层次基本可以分为如下三层次:

、难以为人所察觉的潜意识嫉妒心理。广泛的存在于人类心灵中的嫉妒心理,是嫉妒心理的第一层次,也可称为原初层次。这一层次的嫉妒心理往往深深地埋藏在人的潜意识中,很难为人有意识的觉察到,即还没有形成一种自觉意识。这种嫉妒心理对人的心理激活作用很微弱,一般不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但这种心理因素存在非常普遍,因而应当特别引起注意。处于潜意识嫉妒心理层次的人,其嫉妒心理是羡慕、竞争、嫉妒等心理因素的自然积淀的混合体。有时我们面对同学或朋友的不断取得的成功会“隐隐”觉得不对,这种“隐隐”的感觉,其实就是一种潜意识嫉妒心理。

2、需要及时控制的显意识嫉妒心理。显意识嫉妒心理是指嫉妒心理由潜意识进入显意识,由无意识(或下意识)到有意识。其主要标志是嫉妒心理的指向性和发泄性明显化,不再把嫉妒心理深埋在潜意识中,而是自觉地显露出来。其具体方式是对被嫉妒者进行挑剔,或散布对其不利的言论。严重者则是对被嫉妒者进行人身攻击或诬陷、诽谤,使被嫉妒者感到压力或痛苦,而嫉妒者则以此求得心理平衡和满足,或达到一定的目的。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某个人一旦成名或取得了某项成果,接下去就会有很多闲言碎语或直接人身攻击出现。这可能就是人为什么会有“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招风”的担心的原因所在吧。

嫉妒心理范文篇3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载有著名的“妒妇津”的故事:相传刘伯玉妻断氏有嫉妒心。刘伯玉曾经称赞曹植在《洛神赋》中所写洛神的美丽,断氏听到后,气氛地说:“君何得以水神美而欲轻我?我死,何愁不为水神?”后果真投水自杀。于是后人将她投水的地方称为“妒妇津”,相传凡女子渡此津时均不敢盛妆,否则就会风波大作。这个著名故事反映了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着的嫉妒心理。那么,到底什么是嫉妒心理?它有哪些基本特征和不同的层次呢?我们怎样认识和对待嫉妒心理的危害性?下面我想从这几个方面作出简单的论述。什么是嫉妒心理?由于嫉妒这种社会心理和行为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心理的产物,给嫉妒心理下一个简洁明了的定义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对此进行研究的学者在如何界定嫉妒心理的含义时多有争论。日本《广辞苑》为嫉妒下的定义是:“嫉妒是在看到他人的卓越之处以后产生的羡慕、烦恼和痛苦。”该定义的特色引进了嫉妒之中,认为羡慕心理是嫉妒心理的产生基础之一。《牛津英语词典》为嫉妒所作的定义是:“由于怀疑、忧虑、或知道有竞争者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表现在爱情等方面:惧怕在感情上被别人替代,或者对心上人的忠诚的不信任,尤其是对妻子、丈夫和恋人。”很显然,这一定义是从竞争出发,从爱情方面所作的一个嫉妒定义,其局限性显然是很大的。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中对嫉妒的定义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这个定义的特点是综合了嫉妒被广泛认同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嫉妒心理的基本特点有哪些?综合看来,嫉妒心理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一、嫉妒的产生是基于相对主体的差别。这个相对主体即嫉妒主体指向的对象既可以是具体人,也可以是人和某一现象,亦可以是某一集体或群体,例如单位与单位、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嫉妒。那种相对主体的差别即可以是现实的客观差距,比如财富和相貌的差距;也可以是非物质性的差距,如才能、地位的差别;亦可以是不真实的幻想出来的差距,例如总感觉室友之间特别亲热;还可以是对将来可能会遇到的威胁和伤害的假设,例如上级对于下级才能的妒忌。二、嫉妒具有明显的对抗性,由此可能引发巨大的消极性。嫉妒心理是一种憎恨心理,具有明显的与人对抗的特征。嫉妒心理的对抗性来源于比较过程中的不满和愤怒情绪。而且,这种对抗性常常带来对社会的巨大危害性。1991年原北京大学物理系高才生卢刚在美国爱菏华大学枪杀四名导师和一名同学后自杀身亡。其原因即在于此。三、嫉妒心理具有普遍性。嫉妒是一种完全自然产生的情感,古今中外,没有哪个社会和国家的居民完全没有嫉妒心。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一旦看到别人比自己幸运,心里就“别有一番滋味”。这“滋味”是什么呢?就是嫉妒心理的情绪体验。我们每个人都会这种经历。四、嫉妒心理具有不断发展的发泄性,且无法轻易摆脱。发泄性是指嫉妒者向被嫉妒者发泄内心的抱怨、憎恨。一般来说,除了轻微的嫉妒仅表现为内心的怨恨而不付诸行为完,极大多数的嫉妒心理都伴随着发泄行为。并且,这种发泄的欲望具有无法轻易摆脱的顽固性。培根曾经幽默地引用古人的话说:“嫉妒心是不知休息的。”嫉妒是伴随着私心相伴而生,相伴而亡的,只要私心存在一天,嫉妒心理也就要存在一天。此外,嫉妒心理另外几点值得注意:嫉妒虽系从比较中产生,其必涉及第三者的态度;地位相等、年龄相仿、程度相同的人之间最可能发生嫉妒;是否出现嫉妒心理还与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修养有关等等。嫉妒心理的有哪几个不同层次?弗洛伊德在其1892年的著名论文《嫉妒、妄想狂和同行恋中的某些精神机制》把嫉妒心理划分了三种层次,即正常型、投射型和妄想型。弗洛伊德的嫉妒心理层次的划分主要是针对来分析的,有其局限性。我们可以借助于它所涉及的一些心理机制和因素,进行相对来说可能更为合理的层次分析。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任何对嫉妒心理层次划分,都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从人类进入私有制社开始,嫉妒心理也就随着私有制的不断发展一步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经过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终于成为人际交往中的一个危害颇深的恶魔。如果将漫长的历史加以浓缩,那么嫉妒心理的形成发展层次基本可以分为如下三层次:

难以为人所察觉的潜意识嫉妒心理。广泛的存在于人类心灵中的嫉妒心理,是嫉妒心理的第一层次,也可称为原初层次。这一层次的嫉妒心理往往深深地埋藏在人的潜意识中,很难为人有意识的觉察到,即还没有形成一种自觉意识。这种嫉妒心理对人的心理激活作用很微弱,一般不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但这种心理因素存在非常普遍,因而应当特别引起注意。处于潜意识嫉妒心理层次的人,其嫉妒心理是羡慕、竞争、嫉妒等心理因素的自然积淀的混合体。有时我们面对同学或朋友的不断取得的成功会“隐隐”觉得不对,这种“隐隐”的感觉,其实就是一种潜意识嫉妒心理。

需要及时控制的显意识嫉妒心理。显意识嫉妒心理是指嫉妒心理由潜意识进入显意识,由无意识(或下意识)到有意识。其主要标志是嫉妒心理的指向性和发泄性明显化,不再把嫉妒心理深埋在潜意识中,而是自觉地显露出来。其具体方式是对被嫉妒者进行挑剔,或散布对其不利的言论。严重者则是对被嫉妒者进行人身攻击或诬陷、诽谤,使被嫉妒者感到压力或痛苦,而嫉妒者则以此求得心理平衡和满足,或达到一定的目的。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某个人一旦成名或取得了某项成果,接下去就会有很多闲言碎语或直接人身攻击出现。这可能就是人为什么会有“人怕出名猪怕壮”、“树大招风”的担心的原因所在吧。

危险的变态嫉妒心理。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江城接连发生时髦女青年臀部被刀划伤流氓伤害案。作案者是一位嫉妒心理变态者,他的童年、少年时代是灰色调的,成年后几次谈恋爱都告吹。所谓“变态心理”,一般认为是指人格畸形发展,离开正常范围,以致不能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心理和异常行为表现。当嫉妒心理超出心理层次,在向前发展时,即进入变态嫉妒心理层次中。进入这一层次的嫉妒心理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嫉妒者更加猖狂地向被嫉妒者进行攻击,表现出种种损人利己的卑劣行为。另一种嫉妒者则是变成一种无事不嫉妒的人,甚至于本不该嫉妒的事也要嫉妒。嫉妒是一种有害的情感,在特定的条件下便以各种消极的情绪、情感和有害的行为表现出来,并外化为种种邪恶的力量,造成一些无可挽回和令人痛心的危害。因而,我们要自觉的从根本上防止和化解嫉妒心理。嫉妒心理的彻底根除,并不仅仅是思想道德修养如何的问题,也同时应当看到嫉妒心理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方面的一些原因,因此,我们必修从主观修养的提高和社会意识环境、社会经济基础条件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努力。同时,还应看到,嫉妒尤其是变态型嫉妒是一种心理疾病,具有心理疾病的特点,我们在防止和化解嫉妒心理的过程中,还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心理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才能取得有效的根治。

嫉妒心理范文篇4

【论文摘要】:中学生时期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而嫉妒心理在中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对此拟题,先对中学生嫉妒心理的起源进行分析,进而研究中学生的嫉妒心理的特性并探究嫉妒心理对中学生的危害。最后,通过分析中学生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提出矫正嫉妒心理的一些主要方法。

引言

嫉妒一词源于希腊语"zelos",该词意为争胜、热情和强烈的情感。嫉妒这个词在中外历史上对其含义解释颇多。确切地说,嫉妒是人的一种不平衡的心理。

中学时期是人生的一个关键阶段,但是嫉妒心理却普遍存在于中学生群体之中。嫉妒心理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带来了危害,因此,分析和矫正中学生的嫉妒心理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基于上述原因文章将从中学生的嫉妒心理的特性、嫉妒心理的危害出发,根据中学生的嫉妒心理的原因提出其矫正嫉妒心理的一些重要方法。

1.嫉妒心理的特性

1.1内隐性

嫉妒心理具有内隐性。个性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嫉妒心理,只是平时隐藏在灵魂深处,很少显露表面。一有机会,邪恶的动力才曝露出丑恶的面目。

前人的研究不仅确认了嫉妒心理内隐性的存在,而且确认了妒忌心理内隐性的强烈。同时,这种强烈的内隐性还提醒我们嫉妒心理是可怕的,因为嫉妒心理很少有理论的监督、极易使人们"稀里糊涂"地做出害人害己的蠢事。

1.2普遍性

嫉妒心理是人类的一种原始情感,是人类活动中动物本能的一种表现并带有普遍性的社会消极心理,会危害人类正常的心理发展,它是一种完全自然产生的心理。

经过前人的调查证实:嫉妒心理在人类中存在的普遍性,其实比我们以前所观察、所推测、所调查的要"广泛"得多。

2.嫉妒心理的危害

现代精神免疫学研究揭示,脑和人体免疫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嫉妒心理导致的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可引起人体内免疫系统的胸腺、脾、淋巴腺和骨髓的功能下降,造成人体免疫细胞与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减少,因而使机体抵抗力大大降低。因此,必须坚决地彻底地与嫉妒心理告别。

2.1影响人的情绪

嫉妒心理会使人产生诸如愤怒、悲伤、抑郁等消极情绪,导致烦恼丛生,并忍受精神的折磨,这不利于身心健康。严重者甚至在妒火中烧时丧失理智,诽谤、攻击、造谣中伤他人,而不能腾出足够的时间来提高自己,并因此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而不可自拔。

2.2容易引起偏见

嫉妒心理在某种程度上是与偏见相伴而生、相伴而长的。嫉妒有多深,偏见也就有多大。有嫉妒心理者容易片面地看问题。因此会把现象看作本质,并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猜测他人。而当客观地摆出事实真相时,嫉妒者也能感到自己的片面、偏激或是误会。

2.3影响人际交往

嫉妒心理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首先,它会限制人的交往范围。嫉妒心理强烈的学生一般不会选择能力等各方面比自己优秀的同伴交往。更有甚者,诽谤、诋毁自己身边优秀的同学。其次,它会压抑人的交往热情。交往时总有所保留,不情愿真诚相待。另外,妒忌心理重者,甚至能反友为敌。他们一般不能忍受朋友超过自己,并怀恨在心,展开暗中攻击。

3.中学生嫉妒心理的成因

人与人之间总是有差异的,差异是事物的一种客观发展状态,其存在的绝对性决定了比较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比较中处于劣势者也因此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可以说,差异是嫉妒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嫉妒心理并非天生就有,而是后天在一定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中学生嫉妒心理的产生有多种来源,我们将它们分为两类:外部因素、内部因素。

3.1外部因素

3.1.1家长的教养方式

家长的教养方式是造成中学生嫉妒心理产生的直接原因。一个在溺爱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必然"自我中心"严重,不能忍受别人比自己优秀,而产生嫉妒心理。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的要求过高,管教过严,孩子在高压下勤奋刻苦,在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这些孩子的心灵深处往往存在着嫉妒心理。

3.1.2学校教育

第一,应试教育的影响。尽管现在大张旗鼓地实行素质教育,但"应试的素质教育"无处不在,学生的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评价学生优劣的重要依据。另外,教学中还存在不恰当地增加教学难度的现象,这难免会使一部分原本优秀的学生出现会成绩不理想的现象,他们就会因此产生挫折感和自卑感,常担心别人会超过自己而不安。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也埋下了嫉妒的种子。

第二,过度表扬。优秀的中学生嫉妒心理产生也是老师过度表扬造成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后遗症。而过度的表扬和奖励却会刺激优秀生一味追求奖赏、追逐名利,以满足个人狭隘功利要求的强烈欲望。久而久之,一旦他们的成功欲得不到满足或看到别人成功就自然而然会产生嫉妒心理。

3.2内部因素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青春期是一个自我认定的时期,他们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发现自己内心世界的。在此期间,他们喜欢同周围人进行比较,开始注意对自己的评价和对别人的评价。

3.2.1自我中心

多数中学生因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通常以自我为中心。这一心理特征使他们具有强烈的排他性,认为个人的利益压倒一切,而且特别希望在各个方面超过别人,一旦自己无法超过他人,便会产生对他人的嫉妒。

根据罗杰斯的理论,人人都是积极向上的,都有体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认为人固有为善的潜能。自己一旦落后或者说他的价值不能体现时,心理便会失去原有的平静,为了重新达到这种平静,便产生了嫉妒心理。

3.2.2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源于与别人不合理的比较,它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缺乏自信、畏首畏尾。有自卑心理倾向的学生在内心深处将自卑心理引发的消极情绪归因于比自己优秀的学生。这种错误的归因使他们"努力"地寻找机会排斥、诽谤、甚至攻击别人。从而滋生嫉妒心理。

阿德勒提出的自卑补偿理论认为,有自卑心理的人觉得自己在某方面不如别人,这样他们便会产生不平衡心理。所以,他们尽自己的努力去补偿这种失衡的心理状态,一旦努力也无济于事时,便会滋生嫉妒心理。

4.怎样克服妒忌心理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嫉妒心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危害性。同时,它的成因也有规律可循。下面就根据这些成因提出几种克服嫉妒心理的策略。

4.1要正确认识自己

摆正自己与别人的位置,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己在某一方面超过别人,别人又在另一方面胜过自己,这些都是常见的现象。所以我们在冷静分析嫉妒的不良作用的同时,还要正确地评价自己,从而找到与他人的差距,扬长避短,开拓自己的潜能。

4.2转变观念

首先,把嫉妒心理转化为竞争意识,实质就是把消极的心态转化为积极的心态。对于那些具有积极心态的人来说,挫折或失败,只能是使他达到更大成功的阶梯,把中伤他人的精神用于提高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上,这是转化的关键所在。其次,学会公平竞争,竞争应是激励人奋进的过程,而不应成为目标。

4.3学会从嫉妒中突围

从嫉妒中突围的战术有三种:一要开阔胸怀,以大雅的态度做人处事。生活中,成为情感的主人,消除可能能致疾的一切隐患,在承认他们的优越、承认差距的同时,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和创造自己。二要充实生活,用知识丰富自己。一个为奋斗目标,而生活得紧张而有节奏的人,是没有空闲去嫉妒别人的,在受到良性调控的情绪状态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三要自我反省,从痛苦中觉醒。当人们用赞赏的目光注视着某人时,自我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在用"充满血丝"红眼睛看着别人,如果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妒忌,你就有勇气让自己突围。

参考文献

[1]陈康.嫉妒分析[J].思想与时代.1991,3(18):25-28.

[2]赫尔穆特.舍克.嫉妒与社会[M].台湾:台湾近代工作者思想图馆,1995.7:120-128.

[3]赫o舍克.嫉妒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5:102-106.

[4]Go墨菲等著.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45-49.

[5]Freud.SSomeneuroticmechanisminjealousy,paranoiaandHomosexuality.InJ.Strachey(Ed.andTrans.),ThestandardeditionofthecompletepsychologicalworksofSigmundFreud.London;HogarthPress,1992.18:267-273.

[6]PeterSlovey.Thepsychologyofjealousyandenvy.TheGuilfordPress,1991.6:218-226.

[7]皮内丝.情人间的妒忌[J].心理健康.1995,6(17):30-33.

[8]南希.弗赖达.男女情感的困惑[J].思维与智慧,1996,2(11):11-15.

[9]诧摩武俊.嫉妒心理学[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5:243-249.

[10]杨治良.社会认知具有更强的内隐性[N].心理学报,1998.30(1):1-6.

嫉妒心理范文篇5

一、幼儿嫉妒心理的行为表现幼儿嫉妒的范围很广,表现形式也很多,主要有:

(一)不能容忍亲近的人对别人好三岁的牛牛本来在自得其乐地玩沙子,妈妈的朋友过来了,带着自己的孩子金金。牛牛妈热情地打招呼,然后把金金抱在怀里亲抚一下。牛牛立刻扔下沙子,冲妈妈直伸手,要妈妈抱。妈妈把他也抱起来了,牛牛同时把金金往外推……幼儿最初的嫉妒总是与自己的父母、老师和同伴等身边亲近的人有关。当他发现,这些人疼爱别人而没关注自己时,往往会表现出生气、不满、哭闹、反叛等行为,有的甚至会出现一些倒退行为,如故意尿湿裤子,故意做出一些幼稚行为,以期引起成人的注意。

(二)对获得表扬的幼儿怀有敌对情绪乐乐的妈妈是画家,耳濡目染,乐乐的作品也显得跟其他幼儿很不一样,老师就常常夸奖她,还把她的画贴出来给大家看。奇奇看在眼里,在乐乐绘画时,三番五次地故意往她的画上乱涂,使乐乐委屈得大哭。老师一再批评也制止不了奇奇。当别的孩子受到了家长、老师表扬时,这些幼儿往往表现得不高兴、不服气,认为自己不比受表扬的幼儿差,有的还会当面揭发受表扬幼儿的缺点或不足,尽管这些不足与幼儿的受表扬无任何关联。

(三)对拥有好东西又不和自己共享的同伴进行排斥有一天,明明带了一个新玩具回到幼儿园,这个玩具是舅舅在国外给他买的,妈妈交代明明这个新玩具不能给小朋友弄坏。所以,明明就不给其他小朋友碰他的玩具,小峰趁明明走开之后,偷偷地把明明的玩具藏到了睡室的床底下……幼儿总是喜爱和拥有很多玩具、用品和零食多的同伴在一起玩,因为从中可以得到快乐。但当同伴不将自己拥有的东西拿出来分享时,幼儿往往会表现出嫉妒情绪,如损害同伴的玩具、孤立排斥同伴等。

幼儿的嫉妒行为还具有下列特征:

1.外露性明显。这是幼儿嫉妒与成人嫉妒最主要的区别。成人往往会考虑各种因素而尽量掩饰和控制自己的嫉妒,而幼儿直率和表露,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嫉妒,也不会考虑后果,更不会考虑别人由此对自己的评价。

2.具有攻击性和破坏性。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直观性,会把嫉妒引起的不愉快直接归罪于对方,做出直接的对抗行为,打骂对方、毁坏对方的物品等,以发泄心中的不满。如,幼儿们正在跟老师学画大狮子。绘画结束后,老师表扬了铭敏,夸奖他画得最像,并且把他的画贴在黑板上。但铭敏的画贴在墙上不久,子淇就趁大家不注意,用黑蜡笔在铭敏的画上狠狠划了好几道。老师发现后,问子淇:“为什么要这样做?”子淇说:“他的画难看死了,我不要。”

3.主观性较强。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自己的意愿为标准。当他发现别人比自己强,别人拥有自己所没有的东西时,就会因外界的事物不符合自己的意愿而造成他们心理上的不快。此种嫉妒具有鲜明的主观色彩。

嫉妒心理范文篇6

【关键词】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对策

一、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1.敏感多疑、抑郁、孤僻、自卑、悲观心理。部分农村中学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家庭变故和教育不当等原因导致敏感多疑、抑郁寡言或自卑自怜,甚至悲观厌世。这类不良心理导致他们脑力迟钝,学习倍感吃力,学习成绩一直在中下游徘徊,对未来感到茫然而无信心,忧心忡忡,不想与人说话,人际关系很差[1]。2.焦虑、恐惧心理。面对紧张的学习压力、社会压力、家庭压力等因素,部分留守儿童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具体表现为这些学生在考试场景中或其它特定场景中,脑海中思绪杂乱或一片空白,不知所措,但离开这些场景便恢复正常。3.对抗、逃避心理。有极少数留守儿童由于家长或教师长期对其要求过分严厉,使其感到精神上或自尊上受到伤害,情绪上变得烦躁、抑郁、心烦意乱,个别留守儿童经常与监护人、老师发生激烈冲突,甚至伤人;部分留守儿童有意逃避现实,企图自伤或离家出走等[2]。4.嫉妒心理。该心理障碍者总希望自己强于他人,而当他们不如别人时,他们会常常因嫉妒而产生嫉妒心理;当他们认为不被人喜欢、欣赏和尊重时就气急败坏也会产生嫉妒心理等。

二、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观念落后、认识模糊、行动迟缓。由于“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大多农村中学教育管理者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多此一举,且影响文化课成绩的提升。故心理健康教育被束之高阁,长期不能有效开展。2.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能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咨询教师。”由于师资的缺失,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只能由非专业人员兼任。3.心理健康咨询工作条件简陋。目前,农村中学心理辅导室的条件普遍简陋,大多与政教处等办公室共设一室,办公室面积不足,设施匮乏。办公室里通常只有一张桌子,它的设立只是为了满足上级管理部门的检查,根本无法开展心理咨询工作。4.心理健康教育混同于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不等同于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与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等策略运用。由于专业师资缺乏,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通常变成了德育教育。5.心理健康教育重知识、轻实践。目前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脱离学生心理发展实际,仅仅生硬、机械地灌输心理健康名词、概念、原理,进行知识化教学,却不能综合运用会谈、心理沟通、角色扮演、信心训练、行为矫正、自我体验、心理测量等策略、方法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农村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培养、健全专业教师队伍。抓好现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组建专业教师队伍是扭转当今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关健。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培养使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树立以提高心理素质为基础的正确教育观,使其尽快成长,促进专业发展。2.科学应用教育模式。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应始终将给学生传递积极的情绪意识,保持学生身心愉快、健康为终极目的,可综合应用如下模式实施教学:(1)知识传授模式:即以讲解、学习心理常识为主。这种教学模式适合基础心理常识的传授,不适于情感和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2)情景训练模式:即以某个专题为核心,以班或小组为单位,通过教师引导认知、操作、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促使学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技能、情感自控等能力的教学模式。(3)活动课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及校园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领悟,潜意识地练习在某些特殊情景下的反应范式,并迁移到不同的生活情景中。

参考文献:

[1]刘亚芳.浅谈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9(07):75.

嫉妒心理范文篇7

[关键词]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随着高校毕业生择业制度的深化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毕业生在就业择业上拥有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也面对愈来愈激烈的社会竞争。学生的就业心理对其就业行为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可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及环境,尽快发挥自己的才能。

一、对医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

医学生招生人数以每年10%~50%的速度增加,这必将极大地增加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尽管我国医疗卫生专业人员还严重不足,但由于地区分布、队伍结构、用人机制等问题,现有医疗机构人员数量趋于饱和。然而中小医院、偏远地区医院对医学本科生有很强烈的需求,但由于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医学生不愿意去。民营医院大多采取人才租赁形式,为办出特色,尽快显出效益,愿意聘用大批离退休专家或向大医院租借,对培养大学生不感兴趣。

二、对医学生就业心理的分析

1.自傲与自卑

随着国有医疗机构的扩编增岗、民营医疗机构和社区医疗机构迅速增长,对高校医学生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同时,部分学生由于对医生的职业特点缺乏深入的了解,自我感觉良好;加上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过高的期望,导至这部分学生在择业时认为自己什么工作都能胜任,好高骛远。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待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表现为自己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信心不足,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

2.焦虑与恐慌

毕业前,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轻重不一产生各种焦虑心理,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特长,利于自己工作的单位等,一些专业性强或内向或成绩不佳,能力一般或临近毕业单位仍无着落的学生,表现的更为焦虑。调查显示,34.7%的优秀学生焦虑的问题是能否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单位;86%的成绩不佳的学生焦虑的是没有单位选中自己怎么办;来自边远地区的同学为不想回本地区而焦虑;恋人们为不能继续在一起而焦虑;89.8%的女同学为有些用人单位“只收男性”而焦虑;还有一些大学生优柔寡断,竟因不知自己毕业后向何处去而焦虑。

2.嫉妒与攀比

择业嫉妒心理就是在求职过程中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等持既羡慕又敌视的情绪。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嫉妒心是市场经济竞争中的一种不正当的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有害心理。这种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把别人的优势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贬低、诽谤以至报复的手段来求得心理的补偿或摆脱恐惧和愤怒的困扰。同时,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盲目攀比,即对主客观条件的估量不够准确,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素质和条件。部分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往往拿身边同学的就业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择业标准,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攀比心理。

3.积极与消极

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医学生的竞争意识明显增强,一方面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参加卫生系统组织的各项活动,无形中给家庭经济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贫困的学生。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参与竞争,参加“双向选择”,为争取到就业的机会,与不同学校的毕业生激烈竞争。同时,他们的择业心理从整体上讲也趋于理性,能够正视现实、接受现实,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改变观念,先就业后择业,树立自主创业的美好愿望。然而,有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三、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从就业指导入手,改变就业观念,正视现实

学校要把就业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改变常规的教育模式,区别医学生与其它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差别,形成医学院校独特的就业教育体系,切实研究出适合医学专业自身特点的就业指导课程。建立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基地,有计划、有组织、有定点地为毕业生实习提供保障。建立校院联合办学的新思路,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就送到有专业教学能力的实习和就业基地去,专业课教学在临床一线实施,这样有利于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培养,为学生学习和就业提供保证基础。

2.从积极的心理调适入手,振奋精神,增强信心

调整心理首先要认识自我。认识自我就是要客观的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是通向成功的起点解决医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对策是使其学会自我调适,主动、自觉地适应环境,与环境保持协调,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排除心理障碍,从而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达到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的目的。

3.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及时排除不良心理情绪

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激情。兴趣确实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巨大作用。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把就业教育融入寓教于乐中,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从中得以启发,把自己的兴趣与社会生活、与未来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转移不良的心理情绪,调整认知偏差,建立客观的、辩证的、实事求是的、积极向上的认知系统,以有利于就业顺利进行。完善防御机制,及时调控,合理宣泄,辩证分析,适当转移。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积极参加心理咨询,预防因就业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

[3]陈烈.医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调适[J].南华大学学报,2005,(3):107-109.

嫉妒心理范文篇8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对策

随着高校毕业生择业制度的深化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择业的主要形式。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对其择业行为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可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及环境,尽快发挥自己的才能[1]。健康的求职心理是打开就业成功之门必不可少的钥匙。

1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1.1择业自卑感自卑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在择业问题上,自卑感强的人表现为对自己的潜能优势缺乏了解,缺乏自信心,这是大学生很容易产生的消极心理。部分大学生过低地估价自己,总是自惭形秽,自己看不起自己。在择业过程中自己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信心不足,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不敢说"我能行",而总是"试试看",当遇到几次求职挫折后,更是萎靡不振,自我封闭。

1.2择业焦虑毕业分配制度改革使大学生求职择业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拓宽了大学生职业选择面。而对职业选择自由度越大,职业选择行为的责任越重,择业心理压力便越重。有的同学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录用程序(如笔试、口试、面试、心理测试)而感到胆战心惊;有的因性别、学历层次等而不敢大胆求职;有的因自己学习成绩不佳烦恼;有的因自己能力低而紧张。毕业前夕,过度焦虑,如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化解,则会严重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给求职带来不必要的困难,甚至造成择业失败。

1.3茫然心理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在历经十余载寒窗苦读之后,渴望在社会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挥才能的位置,但自己究竟能够做什么心里却不清楚。部分大学生过高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对一般用人单位不屑一顾;还有一些大学生过低估计自己的水平,对自己缺乏自信,优柔寡断,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从而坐失良机。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在就业的过程中,都容易引起大学生职业定位的偏差,出现好高骛远或者悲观失望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就业的选择[2]。

1.4择业嫉妒心理择业嫉妒心理就是在求职过程中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等持既羡慕又敌视的情绪。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嫉妒心是市场经济竞争中的一种不正当的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有害心理。这种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把别人的优势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贬低、诽谤以至报复的手段来求得心理的补偿或摆脱恐惧和愤怒的困扰。在求职问题上嫉妒心理表现如看到别人某些方面求职条件好,或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时,产生羡慕,转而痛苦,又不甘心的心态。甚至为不让他人超越自己,而采取背后拆台等不良手段。他人成功了则说风凉话、讽刺挖苦、造谣中伤以发泄自己的恼怒。在择业中嫉妒心会使人把朋友当对头,使朋友关系恶化,人际关系紧张,当然也影响求职的顺利进行。

1.5盲目攀高心理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盲目攀高,即对主客观条件的估量不够准确,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素质和条件,一心追求大城市、高报酬、条件好的用人单位。由于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过高,认为自己是德才兼备,所以求职中不肯"屈就",对稍有不对胃口的用人单位就抱着拒绝的态度,结果是机会错过,难以择业。或者是毕业生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择业心态,只是想找待遇或工作条件最好的单位,而不顾自己的专业或自己的某些缺陷是否适合这一行业。

1.6消极依赖心理在择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依赖自身的努力去赢得用人单位青睐,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3]。

2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2.1择业观念滞后于就业制度的改革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学生分配制度被彻底打破,但是,人们已经习惯的包分配的观念还依旧存在,"自主择业"的择业观念还没有完全被家长及大学生所接受;又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与单一的就业观念的矛盾日趋突出,同时旧的择业观念仍然左右着部分大学生及家长的思维,从而造成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偏差,产生心理问题。

2.2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由于新的就业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渗透到了大学生就业领域,双向选择过程中凭关系择业还有一定市场,"优生优荐","优生优选"的原则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至出现优生不一定有好单位,差生凭借关系照样能找到好单位的现象,这些现实存在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公平竞争,造成部分大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2.3家庭因素的影响一些家庭在传统思想和观念的支配下,为上大学的子女设计了一个理想的就业蓝图,并千方百计地帮助子女安排工作,家长希望自己的子女选择的职业工作环境好,社会地位高,报酬高,无风险又稳定。这种按照自己的想法给子女安排一切,往往不考虑子女的主观愿望和个性特点及能力特长,由于家长和子女思想得不到统一,或者家长的行为与学校的教育相矛盾,往往导致大学生择业的矛盾心理。

2.4就业指导工作的滞后一些学校只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传授,放松了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忽视了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择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缺乏分析和研究,对就业观念、择业技能和技巧缺乏系统的指导,就业指导工作明显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导致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问题。2.5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一些大学生自身素质不强,他们或者心理发展不成熟,承受不起挫折与失败;或者由于不努力,学习成绩差,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实践经验;或者由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道德修养差,胸无大志,只考虑眼前利益;或者由于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这些素质的欠缺导致竞争实力欠缺,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造成求职过程中一些心理障碍的发生[4]。

3对策

3.1更新择业观念,正视社会现实大学生中诸多心理障碍往往是由于择业观念不正确而产生的,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择业中,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个人需求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在注重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要;其次要改变过去那种"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思想,对于毕业生,不必向以往那样看重毕业时的第一次就业,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日益频繁,人们择业的空间和选择余地也在逐步地扩大;第三,择业时,应该把用人单位的环境是否具备一个有利于个人健康发展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毕业生的眼光不能仅仅停留在用人单位的待遇方面,而应该结合自身特点,考虑用人单位是否具备个人潜能发挥的空间。正视社会现实是大学生择业必备的健康心态之一。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机会也在增加。我国目前的经济、教育结构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不可能令每一个人都满意。因此,大学生必须从实际出发,更新择业观念,正视社会现实。

3.2树立择业信心,积极参与竞争自信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也是择业成功的前提。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把客观条件和个人理想结合起来,树立择业信心。这就要求大学生平时就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人格品质,把握好每一次机会,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择业中充满自信,积极参与竞争。

3.3培养独立意识,提高承受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心理思想等方面都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对于择业中所产生的心理障碍,最主要还在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平时要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特别在面对挫折时,要善于积极调整自我的心态,客观分析,积极进取[5]。

3.4加强就业指导,开展心理教育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误区和心理问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对就业政策的不了解,对求职择业的环境不熟悉,盲目择业,造成了心理失衡。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一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广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介绍社会发展状况和就业形势,并对其进行有关求职择业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其全面认识与理解政策和就业形势,掌握求职中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二要进行榜样教育,既要在往届毕业生中寻找艰苦奋斗、业有所成的榜样,又要在应届毕业生中树立意志坚定、自愿到基层工作的榜样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三要早抓、齐抓就业教育,就业教育应从学生走进大学校门的第一天抓起,它不仅是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而且是整个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全体教、职工,尤其是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让学生了解学生与就业的关系,社会职业对人才的要求,使学生尽早树立起良好的就业心态和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同时,学校要加强就业心理咨询工作,了解掌握择业阶段毕业生的心理状况,通过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好择业前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6]。对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问题,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

3.5心理调适方法

3.5.1自我心理暗示自我心理暗示是利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手段,对自己施加影响,从而达到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通过自我心理暗示,大学生可以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在择业中大学生可以经常用一些诸如:"沉着、冷静"、"谦虚"、"我一定能行"等简短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调节自己的情绪。

3.5.2适度宣泄法适度宣泄法是通过某种途径把内心的冲突发泄出来,以使心理得以平衡。当感到紧张或焦虑时可以进行适度宣泄,向老师、同学、朋友倾诉自己的忧虑和不满,也可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消除心理压抑。

3.5.3放松训练法放松训练法是通过练习,学会身心放松的方法。大学生可以利用某一物件来发挥自我想象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使自己的头脑清醒、心情愉悦,该法可以减轻或消除各种不良反应,如焦虑、紧张、头痛等。

3.5.4注意转移法注意转移法是通过转移注意,使个体的注意力由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的一种方法。为此,大学生可以有选择的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将注意力转移到积极的活动中,使自己没有时间沉浸在那些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良情绪中。

参考文献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李晓东.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极其调适[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8(6):57

[3]刘颖.大学生择业不良心理浅议[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4:59

[4]梁光霞.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调适方法探讨[J].九江学院学报,2004,4:35

嫉妒心理范文篇9

[关键词]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随着高校毕业生择业制度的深化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毕业生在就业择业上拥有了更多的机遇和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也面对愈来愈激烈的社会竞争。学生的就业心理对其就业行为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可使大学生在择业后顺利地适应职业及环境,尽快发挥自己的才能。

一、对医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

医学生招生人数以每年10%~50%的速度增加,这必将极大地增加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尽管我国医疗卫生专业人员还严重不足,但由于地区分布、队伍结构、用人机制等问题,现有医疗机构人员数量趋于饱和。然而中小医院、偏远地区医院对医学本科生有很强烈的需求,但由于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医学生不愿意去。民营医院大多采取人才租赁形式,为办出特色,尽快显出效益,愿意聘用大批离退休专家或向大医院租借,对培养大学生不感兴趣。

二、对医学生就业心理的分析

1.自傲与自卑

随着国有医疗机构的扩编增岗、民营医疗机构和社区医疗机构迅速增长,对高校医学生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同时,部分学生由于对医生的职业特点缺乏深入的了解,自我感觉良好;加上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过高的期望,导至这部分学生在择业时认为自己什么工作都能胜任,好高骛远。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待就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表现为自己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信心不足,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

2.焦虑与恐慌

毕业前,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轻重不一产生各种焦虑心理,担心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特长,利于自己工作的单位等,一些专业性强或内向或成绩不佳,能力一般或临近毕业单位仍无着落的学生,表现的更为焦虑。调查显示,34.7%的优秀学生焦虑的问题是能否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单位;86%的成绩不佳的学生焦虑的是没有单位选中自己怎么办;来自边远地区的同学为不想回本地区而焦虑;恋人们为不能继续在一起而焦虑;89.8%的女同学为有些用人单位“只收男性”而焦虑;还有一些大学生优柔寡断,竟因不知自己毕业后向何处去而焦虑。

2.嫉妒与攀比

择业嫉妒心理就是在求职过程中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等持既羡慕又敌视的情绪。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嫉妒心是市场经济竞争中的一种不正当的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有害心理。这种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把别人的优势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贬低、诽谤以至报复的手段来求得心理的补偿或摆脱恐惧和愤怒的困扰。同时,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盲目攀比,即对主客观条件的估量不够准确,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素质和条件。部分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往往拿身边同学的就业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择业标准,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攀比心理。

3.积极与消极

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医学生的竞争意识明显增强,一方面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参加卫生系统组织的各项活动,无形中给家庭经济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贫困的学生。另一方面他们积极参与竞争,参加“双向选择”,为争取到就业的机会,与不同学校的毕业生激烈竞争。同时,他们的择业心理从整体上讲也趋于理性,能够正视现实、接受现实,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改变观念,先就业后择业,树立自主创业的美好愿望。然而,有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

三、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从就业指导入手,改变就业观念,正视现实

学校要把就业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改变常规的教育模式,区别医学生与其它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差别,形成医学院校独特的就业教育体系,切实研究出适合医学专业自身特点的就业指导课程。建立毕业生实习和就业基地,有计划、有组织、有定点地为毕业生实习提供保障。建立校院联合办学的新思路,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就送到有专业教学能力的实习和就业基地去,专业课教学在临床一线实施,这样有利于学生就业危机意识的培养,为学生学习和就业提供保证基础。

2.从积极的心理调适入手,振奋精神,增强信心

调整心理首先要认识自我。认识自我就是要客观的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是通向成功的起点解决医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对策是使其学会自我调适,主动、自觉地适应环境,与环境保持协调,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有效排除心理障碍,从而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达到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的目的。

3.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及时排除不良心理情绪

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会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激情。兴趣确实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巨大作用。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把就业教育融入寓教于乐中,提高学生的兴趣爱好,从中得以启发,把自己的兴趣与社会生活、与未来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转移不良的心理情绪,调整认知偏差,建立客观的、辩证的、实事求是的、积极向上的认知系统,以有利于就业顺利进行。完善防御机制,及时调控,合理宣泄,辩证分析,适当转移。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积极参加心理咨询,预防因就业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

[3]陈烈.医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及调适[J].南华大学学报,2005,(3):107-109.

嫉妒心理范文篇10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问题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教育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在现阶段的学校教育中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因此,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要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解,分析出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因素,来帮助学生改善其心理问题,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内在积极力量,使其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所研究的一种新兴科学。积极心理学采用比较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值,倡导学生的积极取向,关注学生的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近年来,由于中学生心理问题、犯罪行为以及自杀行为等频发事件的出现,使学校开始意识到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生理和心理日益成熟,但社会经验和阅历较少,使其心理比较幼稚,导致学生在处理学习和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了各种的心理冲突,尤其面对突然的打击或挫折后容易心理失常。当前,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总体上比较良好,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心理问题。本校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中学生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总共对15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935份,回收有效问卷897份,有效回收率为95.93%。其中初一143(15.94%)人;初二134人(14.93%);初三137人(15.27%);高一151人(16.83%);高二147人(16.38%);高三185人(20.62%)。其中男生有456人(50.83%),女生有441人(49.16%)。根据著名心理学家自行编制的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包括五个分量表,24个维度,58个条目。主要有智力正常发育、情绪反应适度、心理与年龄相符、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个性与人格健全。所有条目均采用克特式五等级评分,其中十分不符合为5分、不符合4分、比较符合3分、符合2分、十分符合1分,分数低则证明心理健康现状较差。如图1所示。

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学生主要心理特征

积极心理学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为主来建立学生健全的人格,塑造其良好的道德观念,从根本上彻底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而目前的中学生心理存在不同种类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2.1自卑心理。中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很多。比如个别学生的家庭条件状况不好,生活比较困难,与其他的学生相比感觉到自卑,使学生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或者一些学生在小学学习时成绩优异,但进入中学后开始成绩下降,导致学生的优越感丧失,失去了学习的信心,造成学生产生挫败感,随之出现自卑感。2.2逆反心理。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展期,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严重。主要表现在学生与教师的顶撞,不受家长的管制,使学生受到外界的刺激产生与正常状态相悖的心理[2]。比如个别学生一直性格比较内向,但在偶然的一次受到欺压或者莫名的冤枉,使其性情大变。以及一些中学生开始逐渐有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急切的想要摆脱成人的监护,使其反对成人将自己看作孩子等。当中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后,情绪波动较大,经常会暴躁、易怒等,并且学生开始有报复心里,导致发生一些危险或者不良行为。很多中学生产生不良行为都是为了引起家长的关注。因此,一些对孩子不够关心的家庭;或者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的家庭,都是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当学生的心理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时,此时面对社会和网络上的负面影响,导致学生的文化根基发生了改变,造成了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迷茫,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2.3嫉妒心理。到了中学阶段的学生,个性差异逐渐清晰化。一些学生学习比较好,经常受到教师的表扬,但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也比较优秀,因此不服气,并对其嘲讽、排斥等,从而导致学生出现了嫉妒心理。或者个别学生生性好强,做事喜欢争第一,但经过失败就会对他人产生严重的嫉妒心。2.4厌学心理。厌学就是学生讨厌学习,对学习不认真,这种情况在中学生群体里发生率较高。中学生的厌学心理主要表现为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睡觉、玩手机、做小动作等,甚至有的学生上课说话、吃东西。或者一些学生抄袭作业,以及漏写作业、不完成作业;以及部分学生在考试时草草了事,根本没有认真答题。最为严重的就是学生出现逃学的现象,无故旷课等,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目前大部分学校还未合理的实施素质教育,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3]。长此以往,在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就会产生挫折,并对学习感到恐惧,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3.1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对学生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社会中很多不健康的思想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首先,社会风气的影响,通过家庭、朋友、传媒等途径,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使中学生的心理扭曲,无法形成正确的三观。其次,处于不同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各不同。比如生活在城市的中学生,邻居之间的交流少,使学生缺少了人际交流技巧,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和自卑心理。或者大城市的社会环境产生的大量信息,经常出现争吵、打架等事件,使中学生莫名产生出紧张心理,影响其心理健康。因此,学校、社会和家庭要共同帮助学生抵制不良风气,确保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思想,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3.2学校因素。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同时学生的一半时间都是在学校中。而学校因素主要包括教育、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如若发生问题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首先,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采取了很多不符合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手段。比如大量的练习题、作业等,使学生的智力和精神状态超负荷,容易造成学生神经衰弱、厌学、失眠等心理问题。其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的心灵导师,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言行举止都会影响着学生。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在教学中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受到教师积极向上情感的感染,以及优秀品质的熏陶,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另外,学生在学校中的人际关系,是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的一大因素。很多学生在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或者一些学生受到不平等的对待,使学生产生焦虑、社交恐惧、自卑等心理障碍。而且学校的校园文化和校风、班风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学校要使校园的每一处都能给学生美的感受,让学生能受到心灵的净化,创造出和谐友好的班级氛围,极大程度上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3.3家庭因素。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心理变化是尤为重要的。不良的家庭因素就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严重的伤害。比如父母离异、父母死亡;家庭情感矛盾、气氛冷漠;以及溺爱或者放任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为学生缺少幸福的氛围,也就是缺少了心理健康发展必备的一种条件,导致学生出现心理病态。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也有部分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使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障碍。因此,学校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与了解,并分析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给予一定的解决措施,来帮助学生改善其心理问题,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内在积极力量,使其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婷婷,刘美玲,孙萍,etal.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8(4):566-568

[2]岳蕾,梁慧珍.初中教师心理幸福感现状分析及其提升对策——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9

[3]刘美玲[1],刘婷婷[1],孙萍[1],etal.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学生心理健康评估量表评价[J]中国卫生统计,2018

[4]李启毅.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改革[J]当代旅游,2017

[5]穆骥飞.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5(12):80-81

[6]卢鸿雁.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评估和干预[J]家庭医药,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