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建筑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9 04:33:39

多功能建筑论文

多功能建筑论文篇1

数字信息时代的建筑设计以BIM技术的应用为主要特征,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数字技术在计算机中建立起虚拟的建筑工程模型,并以其为载体整合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数据信息库。建筑工程各环节的人员都可以在BIM模型中快速地添加、编辑数据,并提取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数字信息时代下的新技术颠覆了基于图纸和二维空间的设计思维模式,变革了传统设计业务流程和生产组织方式,使建筑设计具有如下特点。

(一)设计方式从二维到多维

传统的建筑设计采用的是基于图纸为信息表达方式的二维设计技术,设计成果通常由点、线、标注等符号化信息组成,信息之间是离散且非关联的。在设计时,设计师往往采用CAD或手绘方式进行大的空间布置,然后通过3DMAX等成像软件进行立面设计和效果图渲染,在方案确定后,再回到CAD中进行后期的大批量施工图绘制,这就导致了大量的“无用功”的产生。数字信息时代下,BIM技术以三维模型为载体将一系列设计工作整合起来。前期设计发生在模型当中,设计师可以动态地观察三维模型,在身临其境的建筑空间中完成设计。同时,因为BIM模型内设计数据之间具有实时的、一致性的关联,因此模型在建立过程中,设计师可实时获得建筑模型的各个方面的信息,包括从任意方向切分的施工图纸、效果图、材料表、造价表等。对模型中数据的任何更改,都马上可以在其他关联的地方反映出来,无须二次绘制与统计,实现了设计方式的多维化。

(二)业务流程从串行到并行

在传统CAD时代,设计行为以图纸为基础,各个设计阶段的设计内容分布在不同的图纸上。设计人员无法及时参照他人的中间设计成果,因而通常采用分时、有序的串行业务模式,信息交换只能通过定期、节点性的方式实现。数字信息技术提供了统一的数字化模型表达方法,BIM支持多专业团队协同共享的并行业务模式,使原有业务流程和协同方式发生了改变。主要体现在:各参与方介入时间提前,工作内容前置;专业内部和各专业间可在同一个数据模型基础上完成各自的工作,并能相互参照;工作的协调方式由依靠二维图纸与效果图相结合的串行方式转变为基于直观信息模型平台的并行方式。

(三)注重对信息的分析与处理

在建筑信息时代,新技术除了对传统的设计方式、业务流程和协同方式进行优化和升级外,还衍生出更多新的应用领域,以使得建筑设计更为合理、有效。建筑信息的有效传递,使设计数据能通过各种形式导出并进行浏览、分析和模拟,如碰撞检测、光声热的分析等,这些分析数据反过来又支持设计的可行性,为建筑施工提供依据。有效利用和分析数字信息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新特色。

二、建筑设计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一)建筑设计课程改革的思路

从新形势下建筑设计出现的变化可见,数字信息技术对建筑设计的冲击并不仅限于工具的换代,更多地体现在对传统设计方式和业务流程的再造。而对应于建筑设计的教学,要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人才,也不应仅停留在“工具升级”的层面,而是要整体规划,创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培养新的设计思维模式和知识体系,使他们能够正确运用建筑数字技术来创作建筑作品,而不是仅仅利用计算机和软件工具来辅助建筑设计。

(二)建筑设计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当前建筑行业的数字信息技术正处于普及阶段,传统二维设计技术并未退出市场且仍是设计行业的主流应用技术,基于传统技术的建筑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也较为稳定。

1.优化课程设置

要适应设计方式从二维到多维的转变,就应该改变传统课程体系中课程开设相对独立的串行状态,优化课程设置。以“数字建筑平台”为核心整合课程体系,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这主要体现在:课程设计成果可以在各个课程之间双向流动,能被不同课程有效利用,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设计成果也能在不同课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通过这种流动,课程之间相互的影响力将更实时和有效,课程关系也将更为整体和合理,如图2所示。在新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的“数字建筑平台”,作为技术创新源,一方面要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确保设计课程教学的时代性;另一方面又要及时获取学校相关专业的技术需求,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进而将设计课程与技术教学紧密联系在一体。

2.改变课堂教学形式

原有设计课程的组织形式参照传统设计流程,多采用分时、串行的教学工作流程。数字信息时代下,为利用和发挥数字建筑的优势,就必然参照企业新的项目实施方式,对传统的工作流程和课堂组织方式进行改造。新的流程不仅仅意味着学生完成一件作品要从平立剖的绘制变成模型的推敲和表达;同时也意味着学生相互间、学生与教师间协同方式将发生改变。学生团队基于一个作品工作,个人的行为将被约束,以避免信息滞后和重复操作。而教师对学生作品的成果形式和考核方式也应发生相应变化,以适应国内及国际对建筑设计交付形式和深度的新要求。

3.调整教学内容

传统建筑设计课程的成果主要由图纸和几何模型组成,信息含量较为缺乏,课程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建筑的功能与视觉设计上,难于精细与理性地对建筑进行人性化、绿色节能等方面的深化。数字时代下的数字建筑模型包含有建筑的属性、造价、材料性能、位置等多方面信息,以此为基础就可以为设计提供更多更精确的前期模拟分析或运算,这也为教学内容重心的扩展提供了前提。对应于这些变化,课堂教学内容可以增大对建筑进行推敲和评估的比重,例如光分析、热分析、人流分析等,以使设计方案更为完善和成熟。在课后,还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资源共享化、教材多媒体化、教学个别化、学习自主化”的课程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提高学生利用BIM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知识扩展尽可能地利用了数字信息时代带来的技术优势,既能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也为今后不同方向的就业提供预留知识,方便学生就业。

三、结语

多功能建筑论文篇2

摘 要:建筑学是一门十分高尚的科学,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胜任的,一位建筑师应该是一位天赋极佳之人,是一位实践能力极强之人,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之人,是一位久经历练之人,尤其是要有敏锐的感觉与明智的判断力,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才能有资格声称是一位建筑师。上面的话出自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建筑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由于它的科学属性,需要有强大而系统的理论体系作支撑;又由于它的工程建造属性,需要有精深的实践技能。

关键词:建筑理论;实践技能;建筑文明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建造活动都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然而,随着从无意向到有意向的转化,建筑的作用也从最初的纯物理功能演化为具有意义载体的功能,它不仅要具有基本的物质功能,也就是遮蔽功能,还要经常被要求具备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和哲学功能。在情感功能方面,令人感觉或亲切柔美、或庄严肃穆、或富丽堂皇、或清素典雅……在社会功能方面,建筑也经常成为显示主人身份和等级,同时还会起到防御、教化、规训等作用(如城墙、寺庙、讲堂和监狱);在哲学功能上,建筑的形制经常要与宇宙和天象联系起来,反映了人的宇宙观。正是这些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和哲学功能的需求,才推动了设计或者意向的发展,从而诞生了专业的建造师(在中国是匠师)。反过来,建筑师又在实践中提炼诸多设计手法和技巧,结合自然条件、地域特征以及形而上的意识形态,从而形成法式或规制。但是,这些法式仍不能被称作理论,因为它们仍然还只停留在经验阶段,没有经过抽象和推理,没有形成理性认识,更没有演绎。

中国古代建筑的思维活动,是在与欧洲古代文明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地理和历史背景下进行的。中国是一个农业立国的国家,与收获相关的节气与天象成为原始文化的核心,同时,与收获相关的水利管理及地理因素推动了中央集权的政治进程。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建筑理论与西方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范畴、体系与机制。在中国文化的宏观定位下,一方面,“天生神物,圣人则之”“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对于成器以为天下利的百工给予表面上的尊重;另一方面,出于对整体世界的把握需要,将人类的社会与思维活动分为五个方面:“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张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即将无形的观念把握与有形的器物制作这两种活动分割开来,并与社会身份相联系。从而设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与维系社会等级相关的思维活动纳入到礼制及典章范围,称为“道”,与有形的器物制作相关的思维活动被纳人“工”的范围,称为“器”,道与器的巨大鸿沟,加上后来的“治人”与“治于人”的对立,使得中国的建筑匠师长期未能完成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的设计与施工、建筑于结构的专业划分。即便如此,中国古代建筑活动中也依然产生了少量的具有理论萌芽的建筑技术书籍。最早,也是最系统的应当数北宋时期由王安石主持编写的,由政府颁布的建筑预算定额(也兼有施工手册之用)—《营造法式》,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书中资料主要来自历代工匠相传经久可行之法。这本书不仅对北宋末年京城的宫廷建筑有直接影响,南宋时,还因在苏州重刊而影响江南一带。

多功能建筑论文篇3

1.建筑的功能和形式

建筑功能是指建筑体现使用价值的本质内容。即包括建筑应当提供的各种使用要求及人在使用建筑中产生的艺术审美方面的精神要求。是建筑设计的最直接的设计目的。不同类的建筑因其各自的目标人群和使用性质的不同,而有各自不同的功能目标和要求。建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不同的功能要求,并保证这些功能要求的实现。

任何事物都有形式,形式是与内容相对的概念,是内容各部分的组合方式。美学中的形式,是指审美对象的整个感觉实在,也就是视、听或触觉感知的实体,是内容美的存在方式。它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不是一个内容就只有一个形式,往往同一内容具有多种形式,例如相同用途的灯具其形式就是多样化的。建筑形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创造与建筑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要求密不可分。相互依托,彼此关联,共同成就一个完美的外部空间形式。建筑的形象离不开整体意识。它应具有鲜明简洁的形体,严谨的比例推敲,精细的细部处理以及形式与功能的完善统一。

2.建筑的功能和形式之辩

2.1功能决定形式

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的“金盾与粪篮”’的比喻可以说开创了“形式与内容”两分法美学体系的源头:任何没有用处的事物,哪怕是金盾,都是丑陋的,任何有用的事物,哪怕是粪篮,都是美丽的。此后的种种学说无不效仿于此。早在两千多年前,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在其著作《建筑十书》中提出了“坚固、适用、美观”的建筑方针,建筑的形式要如实地反映其功能、结构和材料的观点就已成为西方传统建筑美学的基本评价模式,一直延续至今。“功能主义”也一直被作为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布鲁诺.塞维在《现代建筑语言》中将功能作为现代主义反对古典建筑语言的原点,“甚至在功能原则成为一条实用原则以前,它就是道德准则了。”而“坚固、适用、美观”的建筑方针更被作为评判杰出建筑的标准,被镌刻在建筑界的最高奖“普利策奖”的奖牌上。

2.2形式产生功能

自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正式开创美学以来,西方古典美学开始向现代美学转变,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美学研究的对象由“作者”转向了“文本”,美学评价的标准也抛弃了“形式与内容统一”的教条,而热衷于寻找“脱离内容的纯粹形式”的规则。英国艺术评论家贝尔宣称,艺术的本质规定性是“有意味的形式”,俄国文学领域的形式主义者同样高唱“艺术与题材毫无关系,完全由艺术本身的形式结构所决定的口号,坚持以一种“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文本问题。“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也在此被消解了现代建筑运动的兴起是从功能开始的,早期现代建筑运动的先驱沙利文就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Formfollowsfunction)的口号。然而,G•勃罗德彭特“多年来从事建筑设计方法的研究,认为严格的‘功能的’建筑是不存在的。奇怪的是某些理论家随心所欲地使用“功能主义”这个名词。甚至有人认为现代主义是“用功能主义的形式外衣包裹的非功能、形式主义内容的伎俩。”针对于沙里文的“形式追随功能”,密斯提出了“功能追随形式” (Functio-nfollowsform),路易斯•康说“形式唤起功能” (F-orminspiresfunction),文丘里说“形式产生功能” (Form producesfunction),菲利浦•约翰逊将其改为“形式追随形式” (F-ormfollowsform),屈米则更彻底地提出了“形式追随幻想” (Form follo-wsfiction),而相田武文也说:“形式追随虚构。”当代先锋建筑师有的提出“形式追随文化”,有的提出“形式追随虚构”。面对着这些风云变幻的国际建筑潮流和各执一词的名家之言,我们似乎真的有些无所适从。

3.建筑的功能与形式完美结合

形式与功能的关系十分复杂,如果单凭这些口号似乎缺乏辨证精神。实际上有经验的建筑师在考虑功能、布置平面时,已经就充分把建筑的外形考虑其中了;反之亦然,在研究建筑外形时,大的功能关系也早已存在于大脑之中,彼此相互起着作用。因此在设计中,只重功能忽视形式或只重形式忽视功能都是不可取的,应把两者结合使之协调。

在现代建筑中,功能与形式相结合的成功实例不胜枚举。赖特流水别墅,两层巨大的平台高低错落,几片高耸的片石墙交错着插在平台之间,整个建筑看起来象是从地里生长出来的,但是它更象是盘旋在大地之上,很有力度极具雕塑感。溪水由平台下怡然流出,建筑与溪水、山石、树木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别墅的室内空间处理也堪称典范,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内外空间互相交融,浑然一体。在这里形式和功能相互协调,人与自然混然天成,达到了功能美与形式美的完美统一,使之成为无与比的世界最著名的现代建筑。

贝聿铭的建筑风格,始终代表着一种简洁利落的建筑语汇,个性鲜明的现代派建筑立场。他的作品坚持建筑融合自然的观念,内部空间的精妙分割最令人回味弥久。涵盖各种建筑功能并融合各种有力的几何形式 。像贝聿铭设计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在功能与形式的处理上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他采用一个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组成东馆的基本结构,把等腰三角形的部分设计成大众的场所,把直角三角形的部分设计成专家的空间,从而使大众和专家各得其所。另外同时,整个东馆在形式上是一个有高有低,有凸有凹,有钝角又有锐角的体块组合。尽管形体简洁,却绝不呆板、毫不枯燥,反倒是富有动态,富有生气,富有变化,富有趣味,给人以新鲜活泼的现代感和新的审美趣味。

4.建筑的过度形式主义倾向

当今世界上的建筑呈现出建筑史上从未有过的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局面,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和信息革命的进展,建筑流派纷繁复杂,建筑样式千姿百态。在这些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当代的建筑创作出现了许多新的动向,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一种过度注重形式的倾向。建筑作品开始弱化甚至放弃将功能和结构的合理性作为基本原则,转而更加关注在建筑语汇中追求抽象的建筑语法关系,或者在建筑结构和建筑表皮中追求一种自成体系的形式逻辑。正如沈祖炎说:“建筑以造型为出发点,讲求视觉冲击力,这说到底是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这是雕塑师在做建筑”

以我国为例,中央电视台大厦:为了追求夸张的建筑造型,设计师甚至不惜向常规力学结构发起挑战,其中最有争议的例子就是新建中央电视台大厦,整个建筑看上去像是两个巨大的立体字母Z绞缠在一起,又像是一个立体并且扭动着的英文字母A。以其独特的倾斜的外形、鲜明的个性,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该设计显示了建筑大师令人惊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也因结构体系有违力学原理而遭到了广泛且强烈的质疑和反对。库哈斯给中国建筑及建筑设计界出了两道难题:一方面,设计方案在建筑的高度、均匀性、变形、旋转幅度等都突破了有关结构的国家规范;另一方面,库哈斯对结构的大胆突破后的悬疑是,它是否足够安全?原计划50亿元的投资,也许能够满足拥有如此特殊和高大的外型、结构实施极具难度的建筑可行性的要求,但是为了保证央视新楼的绝对安全,使楼体达到抗震8度乃至9度的标准,资金的需求还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翻倍,最终,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的央视新台址建设工程,造价从原来的50亿上升到100亿元人民币。

广州大剧院是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对城市人文与社会生态关系之独特探索的最新呈现,以不规则的流线型设计、充满奇思妙想的大胆创意,使大剧院给人另外一种感觉:不断变换着的线条,勾勒出大剧院不同寻常的空间形态,其独特圆润的“双砾”造型获得了不少好评。但同时建筑施工实施难度巨大,质量问题也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除了施工,歌剧院高昂的造价也惹来不少争议,同时,异性的空间,必然带来内部使用率的降低。 广州大剧院是目前为止广州本地造价最昂贵的公共文化设施,从最初规划工程总造价的8.5亿元(不含地价)追加到2009年实际工程总造价13.8亿元。

对此,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吴良镛院士尖锐地指出:“一个建筑并不是不考虑美观,但花多大的代价得到什么样的美观,以及是不是只有唯一的途径才能得到美观,我们对此表示怀疑。建筑结构的新奇特,但也带来很高的造价。关键在于有没有特别的必要花这么多钱保留这么一个结构。”

5.结语

德国大文豪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每个人都不会对这种浪漫而富有诗意的说法加以指责,但事实上它只是一个形容而不是定义。建筑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也有着深刻的内在规律。当我们讨论建筑时,我们需讨论它的很多方面。比如说它具有或简单或复杂的使用功能;它反映着某一个地方或者时代的社会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它依赖于当时或者当地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材料特点;它可以满足人们某种程度上的精神需求等等。

在当今世界呈现出从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的今天,建筑流派纷繁复杂,建筑样式不断翻新。因此,作为一名建筑师来说,怎样创造符合时代特色的建筑形式, 同时达到与功能的完美统一,是当代建筑师的使命。形式必须符合功能,放弃功能和结构的合理性作为基本原则,纯粹的研究形式逻辑,是不可取的;而功能则应创造形式,单纯的功能空间必然索然乏味,缺乏生命力。所以,设计师在实现其实用功能的前提下,应契合人们不断发展的审美需要和时代特征,同时结合本地的环境、气候、风土人情等条件,创造出更多体现时代特点和地域文化的新建筑。

参考文献:

[1]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66.

[2]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克里斯•亚伯.建筑与个性[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金磊,李沉.中外建筑与文化[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多功能建筑论文篇4

论文摘要:介绍了现代建筑的思想源起及因素,分析了现代建筑的理论观点及设计手法,研究了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形式、技术与特性,通过两位建筑大师的设计精神来探讨现代主义建筑,以帮助人们了解现代主义建筑的多样化发展。

1现代建筑的思想源起及因素

总体来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状况对于建筑学的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其中第一个影响是因为战后欧洲各国的经济拮据,促进了讲求实效的倾向,这点在建筑的发展上则抑制了建筑师追求复古主义做法。第二个影响是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进而带来了更多新的建筑类型,也使建筑材料、结构和设备等方面有了显着的进展。第三个影响则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引起了社会大众心理上强烈的震憾。采用新的工业材料及强调功能性、理性原则,最后发展到少即是多的原则,整体而言19世纪中晚期时现代主义建筑开始启发传播。

2现代建筑的理论观点及设计手法

西欧有一批青年建筑师提出了比较系统及激进用于建筑创作改革的主张,因而大大的推动了建筑改革。对于这些年青建筑师所提出的观点,当时有过许多不同的名称,诸如功能主义、客观主义、实用主义、理性主义以及国际式建筑等等。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则有更多人称之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现在则称之为现代主义。这种强调实用性结构以及采用新材料的建筑论点,用以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精神。现代建筑基本精神因素为:1)对于传统的否定态度。2)认为建筑应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3)建筑设计对象的思维改为普罗大众。建筑必须通过形式及特殊功能的语汇来表达。

现代建筑设计采用的是新的建筑材料,以较现代化的材质,突显与旧建筑不同隐喻或意象。比如说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钢构件、平板玻璃材质等。建筑师或先进的知识分子企图利用建筑设计改造,来达到影响社会现状的目的,所以新建筑的形式及功能中最能引起大众讨论及在理论上可辩证的,则需要实际理论作基础,这其中包括建筑如何满足现代生产及生活功能需求;如何与工业、科学技术互相配合,刺激了建筑师在设计上有了极大的主张和改革。

3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现代建筑在新的技术、功能需求衍生出新形式造型的基本条件下,用了大量新的工业材料及强调功能性、理性原则,最后发展到少即是多的原则。建筑师设计简单的造型丰富了普罗大众的需求,使得建筑之形式及功能,变得可亲近及人性化。因工业革命的技术突破,刺激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起飞。

4建筑的设计形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观感,对于建筑学的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中的便是各国的经济拮据,因此有着务实的想法;也因建筑设计是针对大多数人不再有阶级之分,所以建筑师的设计便走向简单、实用的造型。大量的制作出来先有实用的功能再来想外形,由功能性引导形式。当然工业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带来了许多建筑类型,并且使得建筑材料及结构和设备都有着显着的进展。虽然说钢材料仍然是当时主要的结构材料,但是钢的强度却比以往要来的好,结构自身重量也有所降低;另外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朝向轻质高强度来发展,预铸的技术开发越来越成熟使得铝材大量的引用在建筑中,所以建筑师可用的元素大大的增加,建筑的形式也变的多样化,建筑的功能也更贴近生活需求。

5建筑的技术与特性

在材料本身的质感、结构所创造出具有形体感和空间意识表现的技术上,这也是现代主义建筑很注重的方向。艺术表现注重于建筑造型的面和体的表现,这一部分崇尚形式及结构的美是跳出简化建筑外观造型。因此可以说现代主义建筑是根据技术、材料与艺术相结合的精神产生。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与技术包含应同工业化时代条件相互的配合应用,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的革新,摆脱历史建筑样式的紧箍咒放手创造新形式。

6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

首先现代主义自欧洲开始迅速的向世界各地引导潮流,因社会文化及经济条件的因素产生了建筑创作向美洲迁移而在美国发扬光大。这些都是因为欧洲现代主义的建筑师先后到达美国,如其中着名的有葛罗毕斯、柯布、密斯、莱特等,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世纪50年代一60年代,现代主义在美国极度的蓬勃发展。就针对以下两位建筑大师设计精神来简单探讨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师(一)。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

柯布的形式法则从设计作品来看显然受了几何形体的影响,在各向立面的诊释,运用了许多立方体及圆柱体形;他说现代建筑构造应由几何精神去解决。例如他在1929年设计的萨伏依别墅,从这里可以看到现代主义建筑精髓的表现,就是简单的外部装饰和对使用功能的重视,更由于他喜爱面之几何处理。他说:“现代建筑师都害怕各种立面的几何成分。现代建筑构造上的大问题,必须经由几何形去解决。”

现代主义建筑师(二)。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年一1969年)。

密斯·凡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几乎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1928年提出的“少就是多”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代表作品有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这座建筑也是代表建筑最初的作品突破了传统砖石结构封闭形式,采用开放式的空间使用大量钢柱承重,使得室内空间得以大量变化较为活泼,给人有简洁明快的感觉。充分显示密斯·凡德罗说的“少即是多”,以及藉由新材料、新工法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果。

7结语

多功能建筑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智能建筑 系统论信息论 可持续发展 人本论 产业链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世界建筑业启动了新一轮的发展,建筑物单体的高度与体量急骤增加,二、三百米的超高层建筑,单体超过10万平方米的大型建筑已十分普通。建筑物规模的增大与工程建设的技术难度不仅体现在高度与面积上,建筑物的多功能使用(同一幢建筑物内分层区具有办公、酒店、商场、公寓、娱乐等使用功能)。各类使用者对建筑物的服务要求多样化与服务性能日趋提高,越来越重视生活条件与环境的舒适性、与社会和人际沟通的便捷性、生存空间的安全性、设施服务的完善性、管理组织的严密性等。在解决这些复杂难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智能建筑的概念。

1智能建筑的理论体系

长期以来,对智能建筑是否存在理论与学科特征,一直未能形成比较一致的认识。有些人士认为智能建筑就是把计算机、控制及电子设备运用于建筑物,只是高新技术的综合应用而已,并无理论可言。

然而,笔者认为经过二十年的实践,智能建筑已不如早期那么神秘朦胧,在长期的建设、应用与管理中,已经凸现其深层的特征,有必要对此进行探讨。图1所示为智能建筑理论的结构,下面将分别进行阐述。

a.应用对象层。智能建筑为人类活动提供信息化、自动化的工作和生活场所,它的应用对象就是建筑物的使用者、管理者与服务提供者。

b.特定功能层。只要是按现代化、信息化运作的机构所在地都有智能建筑的需求,因此智能建筑早已不是办公建筑的专利,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工业建筑、军事建筑都可以按智能建筑建设。近十年来,中国与全球一样建成了大量智能型的办公楼、酒店、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医院、学校、法院、图书馆、剧院、博物馆、机场、车站、住宅、电子厂、食品厂、化工厂、发电厂、军营、应急指挥中心等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这一层面上,智能化系统功能需求与设备配置往往受建筑物个性、建设目标,管理模式和投资力度的影响而有较大的差别。

c.应用技术层面。这是智能建筑的技术基础,由通信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综合管理技术等组成。在这些技术领域中,最新的技术成果及其形成的装备会以最快的速度应用于建筑业。如在5年前,当软件工程界刚开始讨论中间件技术时,市场上立即推出了采用中间件技术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软件IZ BMS集成化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又如当工业以太网技术出现突破,随即出现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楼宇自动化系统。

d.基础理论层。虽然从表面上看,智能建筑嵌人了许多令人目眩的五光十色的技术,但实质上智能建筑并不仅是新技术的综合与新装备的组合,而在其深层次中是有基础理论的支撑。

1945年奥地利人贝塔朗菲创建系统论形成了“系统哲学”,这是把世界看作一个巨大组织的机体主义世界观,它包括了系统本体论、系统认识论、系统价值论和系统方法论。系统理论的概念(等级秩序、渐进分化、反馈、开放等)与方法(图论、集论、控制论、对策论、排队论等)是智能建筑总体设计与工作流程规划中的重要工具。

美国人香农在1948年奠定了信息论的理论基础,使人类传统的科学从以材料与能量为中心的体系,转变为以材料、能量与信息为中心。当建筑物的智能水平日益提高后,人们已不满足仅在通信信道容量、噪声抑制、数据加密上应用信息论,而需要进一步通过统计及随机过程的分析来讨论语义分析、信息的嫡的应用。

“以人为本”在如今似乎已成为一句时尚的语句,但在智能建筑的功能设计与运行管理中,如果缺乏针对使用者与管理者的工作和生活便利考虑,缺乏以人机工效学对人机界面、机器与人的共享空间的设计,缺乏在智能化、数字化环境下对不同职能与层次人的行为处理分析和对策,那么任何再先进的智能化系统也是失败的。

智能建筑不仅仅是当前高新技术的尽情应用,而且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建筑物的一切进行考量:设备与材料的环保、系统运行方式的综合能效设计、建筑物节能模式的选择、建筑物管理的组织结构设计,都需要从有利于协调“自然·社会·经济”关系,提高“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水平来考虑。这些工作要有助于建立7项工作:选择资源节约型的经济体系、推进社会公平化的社会体系、重视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科技体系、保持自然生产能力的生态体系、促进环境质量提高的环境体系、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人口体系和规范合理行为的政策法规体系。“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已深人到整个社会。智能建筑自然也在“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覆盖之下。

显然,在智能建筑所有的相关领域,以上的理论都在工作过程中起着宏观导向与微观指导的作用。

2智能建筑理论的特征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智能建筑不仅存在理论,而且其理论结构相当复杂,还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a.多目标的优化智能建筑不是机械的技术与设备集合,而是一个大系统,需要多视角地考虑技术、管理、经济、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大系统运行目标,并且调动各种手段使系统达到最优的综合目标。即系统的优化目标函数为:S=f

b.多学科的综合这一点是显然的,智能建筑的规划、设计、运行和管理,所涉及的技术,经济、管理以及法律问题,都必须有效地应用各学科的知识成果来解决。

c.多因素的相关性智能建筑与社会信息化、社会经济发展、管理模式、装备技术发展、政府导向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尽管就表面来看智能建筑仅是一种建设行为与经营管理方法。但是从建筑物的生命周期成本(LCC Life Cycle Cost)(见图2)来看,当某种设备与技术采用后,可改变其生命周期中许多相关的分项状态。

比如采用完善的BA(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进行照明系统的节能控制(按照度、时间、夜间最低照度、分区等),可以有效降低电耗与照明设备的运行时间,而照明设备因此而延长寿命减少了照明设备的维护更新费用。这可使建筑物生命周期成本中的能耗费与设备更新费用减少。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设置完善的BA系统,要增加建设的一次投资.同时,降低能耗的效益并不仅仅体现在LCC的图中,它对于广义的环境保护价值更是巨大的。

3智能建筑工程实践的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全国各地的智能建筑热潮有涨无退。由于我们已经历了较长期的探索,在工程建筑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失败的教训,无论是建设方/业主,工程技术人员,还是物业管理人员,都逐步趋于成熟。因而最近起步建设智能建筑的地区(暂称为后行地区),往往可以比北京、上海、广州等先行开发建设的大城市(暂称为先行地区)有更好的建设效果。我们将之称为后发优势,见图3

智能化系统工程先行地区由于一开始处于探索前进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在早期建设中存在着各种过份的行为(控制论中称之为超调),随后又出现因失误而放弃的行为(称之为振荡过程),最后趋向于合理的装备与功能水平。而后行地区由于可以借鉴先行地区的经验与教训,可以比较合理稳妥地确定自己的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目标与行为,虽然起步稍迟,但最终可以与先行地区趋向于同样的建设效果,而他所化的代价则比先行地区要小得多(如早期智能住宅小区建设成本高达230元/mz,而近年来则在60元/mz左右,而且装备的性能与质量更好)。

4智能建筑已经形成产业链

建筑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清楚地告诉我们,国民经济状态上升建筑业必然兴旺,建筑业发达了,国民经济必然形势大好。中国近年来持续的经济增长其中就有1---2个百分点来自建筑业贡献。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国的基本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北京市2008年的奥运会与上海市2010年的世博会,大大刺激了建筑业发展,智能建筑与智能住宅小区则成为建筑业的精品。在工业建筑物、民用建筑物、军事建筑物与市政建筑物中的电气设备投资已从上世纪80年代总投资的6%一7%,增长到总投资的10%----18%,并且还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市场中的各类智能建筑电气设备不仅引进了大量国外先进技术与产品,也推出了一定数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据不完全统计,与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相关的国内企业约有6---8千家,智能建筑电气设备的民族企业在稳定成长。目前智能建筑行业,已基本形成了一条稳定的产业链,产业链的各方关系可以用图4来描述。

图中箭头表示各方的相互关系:①提供建筑化系统设备工程与技术服务;②提供智能化系统设备功能信息、设备使用改进意见;③提供产品与设备技术信息;④提供系统设备需求信息与系统设备功能信息;⑤人才与技术的需求与供应。

图4智能建筑的产业链示意图

图4所示的关系中,工作的基础是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注:GB/T50314为《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39为《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

5智能建筑应用的发展趋势

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对工作与生活的环境要求不断地提高,建筑物的功能与相应的标准也逐步提升.智能建筑作为现代建设技术的核心,面临着新的挑战。

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建筑群的功能特征日趋明显,出现了中央商务区CBD ( Center BusinessDistrict)、休闲商务区RBD ( Recreation BusinessDistrict)、工业园区、行政中心区、经济开发区、住宅小区等特定功能的区域。现代城市管理必须采用信息化手段对这些区域的建筑群与建筑设备进行综合管理,这对智能建筑提出了新课题。在美国“911”事件之后,建筑物的防灾、减灾及反恐等安全问题凸现,建筑物中的消防、安防、防灾及应急供电等已不可缺少,唯有借助智能化的应用系统,才能使之精准、有效、稳定与可靠地工作。

多功能建筑论文篇6

关键词: 艺术化,公共艺术,城市建筑,建筑形态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潮流,在讨论建筑生产与审美接受中往往倾向于后者,在讨论建筑的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时偏重于精神功能,在讨论建筑的技术文明与人类文化对建筑的作用时更强调人类文化等,在城市建筑形态中这种倾向更是明显,这些现象和潮流反映出今天建筑活动对人的生活需求,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更有情感、审美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建筑形态的公共艺术化表达主要是把建筑形态的艺术表现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形式,去寻求公共艺术与建筑形态融合的策略、方法和原则,并探究公共艺术如何使其象征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通过建筑形态的艺术化表达出来,从而使公众对城市空间形态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1.建筑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1 建筑艺术的公共性 

建筑,作为功能的实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公共性,是艺术介入生活的体现。生活的经历离不开建筑,建筑的审美是带“强制性”的,人们不可能对矗立在自己眼前的建筑视而不见。因为它是物质存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管你自觉还是不自觉,有兴趣还是无兴趣,都会经常面临着各种类型、不同形式的建筑物,无论建筑材料是石块、砖瓦、混凝土或钢筋,这些建筑都会“逼迫”人们提出自己的审美评价。与其他艺术和工艺品相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师们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建筑艺术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艺术,它总是试图达到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 

建筑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公共艺术,它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是一门技术,但终究是一门艺术,它有着自己的历史责任,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它寄寓了公众美好的记忆、理想、期望,它就是一种伟大的公共艺术。 

1.2 建筑的载体性 

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建筑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还要讲究艺术性。比如,住宅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舒适、亲切、顺眼;园林建筑讲究清新、自然、雅致;游乐场所的建筑则应轻快、活泼;而纪念性的建筑则应崇高、庄严。实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同时,建筑的审美功能和文化价值,往往可以借助于其它艺术门类或艺术表现形式给予加强,甚至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回顾历史和传统,公共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从没有脱离与城市、建筑、环境的互动和融合,例如传统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依托或是附着建筑内外空间的如壁画、雕塑、工艺美术品等装饰艺术。这些装饰艺术与建筑空间有机而系统的融合在一起,强化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和审美意义,使整个建筑空间传达着特定的意义,实现了实用功能和精神表达的统一(图1)。看到狮身人面像,我们必然联想到金字塔和埃及文化;巴比伦伊什塔尔门则与华丽的釉面装饰相联系;兵马俑、石马石虎是秦汉陵墓建筑的艺术符号;哥特建筑样式同样笼罩在拱顶和玻璃镶嵌的精美装饰下。这些艺术形式附着于建筑实体或以独立的形式出现,与建筑形成有机的整体,并凸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建筑历史的闪亮标志。 

 

建筑艺术不仅是诸多艺术作品重要的物质载体,而且有实际的物化功能,时代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创作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建筑以其特有的物质功能和艺术表现力,成为新时代有力的注脚,并逐渐发展成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积极地影响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完善着公共艺术的审美意义。 

1.3 百分比艺术建筑 

多功能建筑论文篇7

现代建筑又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从19世纪末钢铁冶炼技术的发展,到20世纪初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西方文明征服、殖民、主宰着世界。直到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之间,随着西欧清新的崇尚知识气氛的躁动,这些价值观才遭到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强烈挑战;在一、二次大战之间,包豪斯宣告成立,它涉猎艺术和建筑的广泛领域。同时,前卫建筑师聚集在一起起草了《雅典宪章》,从而宣告新建筑诞生,现代主义坚定地建立了。怀着极大的自信,勒·柯布西埃和其合作者,为了建立一个具有现代科技优势的建筑新世界而写作,演讲,规划和营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筑和都市化的景象被共同的实践和商业化主义大大地曲解。这导致现代主义的简洁和没文化,即现在众所周知的国际式。这种忽视环境文脉的设计手法对气候条件不感兴趣,没有任何文化指向。

世界各区域现代建筑文化的形成并不同步,以欧洲地区率先萌生了具备现代建筑文化性质的雏型,然后其它各区域都不甚自觉或不自觉地也逐渐感染上这一性质,才基本上形成了世界总体的现代建筑文化。也正是这个缘故,使所形成的世界建筑文化总体不仅发展不同步,而且存在着许多或这种或那种非理性的状况,这也是迄今为止的现代建筑文化的基本状况。首先是欧洲的那种不甚理性的强权,占有意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成功滋长了这一意识,大有为人居环境的认识的龙头老大之态,基本上忽视了其它各区域客观环境所形成的传统建筑文化观念意识的存在和必然。而宗教的神论,更增强了这一意识。于是相继在美洲、澳洲和非洲沿海的一些文化之力相较落后很多的区域实现了其建筑文化意识的施展;而后也逐渐渗入到文化之力相对较强,文化渊源深厚的亚洲地区等,却难以实现其意识的施展,终于也逐渐对其原有意识有了一定的反思,认识了其不合理性的成份。其次是其它区域对欧洲的简单的建筑模仿意识,机械地认为一种建筑型体或一幢建筑物在某一地区或地点的成功就是任何地区成功建筑的标准模型。其实,传统建筑学尚且讲究建筑的环境构成,不同的空间环境、功能需求就必须有不同的建筑构成;何况,建筑的构成也不仅仅是空间、功能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显然 那种对建筑的简单地模仿,机械地移植的指导思想,对向优秀建筑的学习,建筑文化的交流而言,是一种不合理性的东西,但却是现代建筑文化发展至今的一种普遍现象。

国内现代建筑的发展,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建筑除了特别保护的古建筑或特色民居街巷,所有建筑清一色是现代建筑。从20世纪初上海的和平饭店,到20世纪末的金茂大厦,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一点也不逊色亚洲其他国家。但是国内现代建筑文化的发展却是迟缓的;特别是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间我国的现代建筑文化发展是停滞甚至倒退的。但同时却修建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现代建筑。八、九十年代自诩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是外来的与本土的建筑构件的组装,这似乎又是一种既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具有依恋的民族情结的改良思想。于是,人们可以将本土传统建筑肢解,取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性构件,替换上引进的西方建筑的相应位置上,这既可排除依葫芦画瓢的嫌疑、又似乎具有画龙点睛的功效,乍一看,确有令人为之一喜的感觉。那么,不同文化以及建筑文化的交融好像就只是混成、组装了,这仍然也是有些简单化了文化以及建筑文化的深刻本质,这同样是一种不甚理性的现象,在现今也甚为普遍。但是,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现代建筑文化呢?我想其中一点就是要正确理解现代建筑的多元性。

2、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建筑文化的多层次性。

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建筑物质财富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可谓建筑文化。它是人类建筑活动方式和建筑产品的总和,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局部层次。具有自己的对象和内涵,建筑文化的本质在于它是环境文化,生存文化,社会文化和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由内到外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表层形态是物,即它的物化形态,主要是建筑物材料的选用,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客观的物所反映的;第二层次,中间形态是物结合,也可称作精神意志的外表。如各种规范、法规和创作理论等;第三层次,是深层形态即心,是某一文化的整体精神,如伦理道德、宗教感性、民族习性和价值观念等,它直接指中层的变化,它无声无形,只有思考,分析才能感知它的存在。外层的建筑文化较松动,容易改变,越往里越稳固,观念的东西最难改变。大多数建筑是器物性文化,重在功能即使用。

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决定了现代建筑要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就必须具有多元性,而不能是一元的,单一的。建筑的作用在于给人类提供活动的场所,而现代人们的活动是多样的,建筑类型也具有多样性。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纪念性建筑等等都有不同的形式和功能要求。现代建筑文化也就不同,居住建筑、工业建筑追求的是经济适用,公共性建筑则追求更多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工业化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现代建筑也在世界遍地开花。东西方的社会形态结构是不相同的,生活习惯,习俗等等都不相同,社会文化也不同,因此在相应社会生活形态中的建筑文化也是不同的。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源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各个民族,地域的衣、食、住、行都的多元的,因此,现代建筑文化也就具有多元性。

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加深了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特别是纪念性、公共性建筑物,必须适宜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否则会遭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批评。现代社会随着交通工具,通信通讯的发展,人们的交流也越来越繁多,文化的交流,思想的交流,文明的冲突使得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建筑世界也是如此,每年的世界建筑师协会的建筑师年会,各种各样的建筑展览,讲座,讨论会等等建筑思想、建筑文化的交流频频,增强了建筑文化的多元性。优秀的建筑思想,建筑文化得到交流,发展。现代建筑在二战后出现了若干思潮,主要有对“理性主义”的充实和提高,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粗野主义”、“典雅主义”,注重高度工业技术、讲究“人情化”与地方主义倾向、讲究“个性”与“象征”等等,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这些倾向在全球各地都有体现,北欧的阿尔托设计的建筑体现芬兰的地方性与民族性,丹下健三的香川县厅舍则体现了“粗野主义”和地方性。现代建筑文化是全球性的,它的影响达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虽然冲突不少,但它基本适应了各种社会形态和社会风俗习惯。

转贴于   3、现代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现代建筑文化具有包容性,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

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也必然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推动着观念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主要是推动建筑文化的第三层次的发展,这是最具革命性的力量。它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促使人们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的改变,这是深层次的动力。新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新的建筑哲学和建筑理论,导致了建筑文化的变革。近代科学技术创造了一系列新型的建筑材料,各种先进的建筑设备,科学的结构设计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再加上建筑设计管理和建筑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几乎可能使建筑师们进行为所欲为的创作。例如:钢筋混凝土的发明,高强度结构钢的生产,钢结构理论的完善,最大限度地推动了现代建筑的发展,使人们脱离了古典建筑的模式,在理性主义,功能主义的指导下,建造了大批精美、牢固、合理、舒适的现代建筑,从混凝土框架结构到刚架结构,薄壳、筒体结构,充气结构等可谓应有尽有。这些就正是科学技术在建筑文化第一层次上的影响与作用。

人们在进行现代建筑的实践中,必然也将把科学技术向建筑的规划、管理。法规、创作理论等方面渗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必然会希望建筑的物质属性更符合其基本需要,更富有人情味,更有文化气息。于是有了行为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格式塔理论等的发展。使建筑师们研究探索了这些新的需求,从而出现了建筑环境学,建筑心理学等新的学科理论和更科学更合理的建筑设计规范,设计出更具有时代精神,更为人们欣赏和接纳的现代化建筑。例如:巴黎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建筑师利用光学技术使窗花本身还具有宗教曼陀罗的韵律,人们对此充满了虔诚的感情。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建筑发展的历史沿革中,我们明白了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建筑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而且可以预见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将继续推动未来建筑文化的发展。

商业贸易,国际交流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文化功能在现代建筑文化的第三层次的作用,更多的是科学的力量,是科学思维观念的发展变革推动现代建筑文化的兴起、发展。尤其推动着建筑风格,建筑文化的大转变,大发展。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科学观和相对论为代表的现代科学观,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文化整体心态,从人的意识深处,即建筑文化的第三层次上,进而全面地促进建筑文化的变革发展。

4、批判地认识现代建筑文化建筑是人类创造的人工自然物中最富象征性的成果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一个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这种价值观念体系渗透到社会制度、社会习俗、社会心理和人们的思想行为中。建筑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既受到社会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的影响,又对这个价值观念体系产生反作用。建筑是一定时期一种文化的缩影,建筑的发展和整体的文化背景是相应的。那么,中国的建筑师如何体现中国传统的优秀的价值观念又如何批判地认识、学习和发展现代建筑文化呢?

首先,建筑创作要回归原点,要整合我们所面临的文化价值观。从关注建筑的形体塑造,到强调回归建筑的原点,这是当代建筑文化走向有机整合的一个标志。回归原点,作本质上的概括,并随机应变,在新的条件下创造性地加以发展,从流派的纷争和商业主义的文化炒作中解脱出来;从形体塑造作为建筑创作的愿点,到聚居需求、区域文化、技术经济、环境和生态等原点出发,找到建筑创作的原点。

其次是,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发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传统与创新是建筑创作中的一个悬而未决的一个问题。如何看待传统建筑文化?又如何在建筑创新中融入自身的文化特色?这是中国许多建筑师面临的一个头疼的课题,在经历了片面的“民族化”和“西式现代化”创作之后,当代中国建筑师努力探索“寓传统于现代”的建筑创新之路,力求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当代建筑文化之中。中国建筑师在努力探索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观念、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地域性技术与现代材料的结合途径,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创作成就。

多功能建筑论文篇8

关键词:公共建筑;设计;功能创新

Abstract: the function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and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public building space function, environmental functions, cultural function, comfortable function four discussed and analyzed, and has strong innovation and value,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public buildings; Design; Function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功能的合理是建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建筑功能创新是指人们在设计和使用建筑的过程中,为了使建筑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而应用新途径和新方法的活动及其结果。现代主义建筑师沙利文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形式永远随从功能,这是规律”(Form ever follows function and this is the law)。

虽然现代主义建筑的功能至上不是建筑的全部,但只有漂亮和新颖的外壳的建筑并不能代表建筑创新的全部,这样的建筑不能完全解决人们的需求。所以,功能上的创新永远都是公共建筑最重要的创新方向之一。

公共建筑的种类多种多样,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建筑,如展览建筑、交通建筑、办公建筑、影剧院建筑等。然而,无论是什么样的公共建筑,其本质上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具体来说,建筑物总是为某一类人的特定需求服务的,这种需求也就是对建筑的功能要求,包括物理上的需求、精神上的需求、环境上的需求等。

建筑设计的功能创新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从虚与实的角度,可以分为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从内与外的角度,可以分为内部功能与外部功能;从类型的角度,可以分为观演功能、医疗功能、教学功能等。本章将以上分类方法与公共建筑的特征结合考虑,将公共建筑设计的功能创新分为内部空间功能和外部环境功能。

1内部空间功能

空间是人们从具体建筑事物中分解和抽象出来的认识对象,是公共建筑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空间的组织方式、秩序关系等都对建筑的功能具有重大的影响。建筑空间的组成又有内外之分,由于外部空间对于建筑形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本节只就内部空间的功能创新进行阐述,并结合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基本属性,将其具体表现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引导精神的意境空间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在艺术美的创造上所达到的境界和审美效果,它指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建筑意境是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运用一定的建筑手法进行建筑创作,所达到的建筑美学效果。公共建筑中的意境是空间的灵魂,是建筑的精神所在,所以,公共建筑空间的意境功能是空间功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日本建筑师安藤宗雄设计的系列教堂,都是由空间意向入手,设计出个性鲜明的建筑令人耳目一新。其中,光之教堂的设计魅力就不在于外部,而是来自于内部空间。建筑外部使用坚实厚重的清水混凝土围合,没有任何窗户,在室内创造出一片黑暗的空间,让刚刚走进的人感到一丝凉意与宁静,在内部的最深处,阳光透过墙体上十字形的开口渗透到室内,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光之教堂”正是通过对光和影的强化,使建筑呈现出明与暗的强烈对比,营造出宗教仪式场所独特的肃穆、神秘和感动人心的效果,表现出神圣空间的纪念性氛围。而安腾的另一座教堂建筑水之教堂的设计则采用了空间的开放式设计,把流动的水引入固态的建筑空间中,从而打破了建筑“实”的概念,使空间呈现出一种安宁、祥和、高尚的感觉。

1.2吸引人流的行为空间

公共建筑的空间功能创新的另一个出手,通过研究使用者对空间的使用方式进影响人的行为,不同的空间可以产生不同生的行为时,这种行为就会进行的顺利,建筑心理学和环境心里学的研究都可以看从而在建筑设计中做出创新。

人类很早就认识到了空间对人的行为产生的作用,欧洲中世纪的哥特教堂就是利用一条条竖直向上的壁柱、高空中交错的尖拱券组成常常的走道,形成一种神秘压迫的气氛,起到引领信徒思想的功能。现代的很多大型商业中心的设计很喜欢在中心空间设置采光中庭,这种中庭一方面是为了室内采光,另一方面中庭中郁郁葱葱的植物,不断喷出的泉水,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周围琳琅满目的商品更起到了活跃整个商场气氛的作用,不断的吸引着附近的人们前来购物。

1.3转换自如的复合空间

复合空间最早出现在住宅建筑的设计中,是为同一空间赋予多种不同的功能,以便在小套型的住宅中提供全功能的使用空间。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们对公共建筑的功能种类需求越来越多,同时,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和个性化使多元的综合空间更受到人们的欢迎。现代主义建筑初期强调的固定的空间流线和理性的功能布局不再当代社会的选择。种种因素促成了公共建筑功能的适应性和复合性,公共建筑的功能从原有的封闭状态转变为一种多层次的动态开放系统。

体育建筑和展演建筑由于功能转换的频繁和快速,对复合空间的使用更是青睐有加。相同的空间功能由于其性质的不同,使用时间往往也有所差别。如展览建筑的空间在白天提供展览和会议功能,夜晚可能提供娱乐和休闲的功能。在体育建筑中,同一空间经常在赛时能够容纳大量的观众,在赛后又能去掉部分观众席位,扩大中心空间。如,国家游泳中心的空间设计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其内部可承担游泳、跳水、花样游泳等比赛,容纳观众坐席17000座,其中永久观众坐席为6000座,奥运会期间增设临时性座位11000个,这些临时坐席在赛后都将拆除,能够改造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游泳、运动、健身、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中心。

1.4指引方向的流线空间

在公共建筑中,流线是人们使用建筑所经过的路线,是公共建筑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要素。通过空间流线的设计,能够把建筑内部分割为不同功能部分,再通过流线的设计,以一定的方式把这些空间连接起来。在某些公共建筑中,空间流线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整个建筑的好坏。因此,由公共建筑的流线空间入手进行公共建筑的设计创新也就顺理成章。

2010年上海世博会C区北环路北侧的荷兰馆,在材料上使用了钢结构体系,主体结构为步行桥,并以此为轴线在桥面两侧挑出的钢平台上整体吊装了许多小型建筑物,这些小型建筑物采用轻钢框架制作,表面覆盖轻钢龙骨水泥板这些构件使荷兰馆在世博会的建筑群中似乎并没有任何创新点。其实,荷兰馆使用了与众不同的创新点流线创新。整个建筑由一个螺旋上升的步行通道和26个独立的小型建筑物组成,这些小型建筑物都是由建筑师精选的荷兰建筑的复制品,展示了荷兰建筑的不同风格。通过这些小房子,游客可以看到荷兰的美景和美好的未来。这座建筑打破了传统展览建筑的设计,以中央步行道为主体,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建筑,游客通过步行通道可以感受到来自荷兰的缤纷美景和荷兰人们的热情好客,就像荷兰馆的名字“Happy Street”(快乐街)一样,融入快乐之中。

2外部环境功能

任何建筑都必然要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所谓环境,既包括空气、水、土、动植物等物质因素,也包括制度、文化、经济等非物质因素。环境不同情况对于建筑设计创新的影响很大,同样,建筑设计创新的结果也作用于环境。就公共建筑设计创新而言,由于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风险性和标志性,其对于环境的主要功能体现在经济环境、城市环境和文化环境中。所以,本文重点从公共建筑的经济功能、城市功能、地标功能和文化功能方面对环境功能创新进行论述。

2.1创造效益的经济功能

建筑设计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不仅包含了工程和艺术的成分,也包括了经济学的内容。可以说建筑设计离不开经济的支持,但好的建筑设计也不应当完全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中国有句古语“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可见,有时候完全没有限制的建筑设计不一定能够设计出好的建筑,而好的建筑设计往往就诞生在受限的环境之中。

公共建筑创造经济效益的的功能不但体现在节流,而且也可以开源。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市早在19世纪就成为以矿产和钢铁为主导的工业中心,随着财富的积累,毕尔巴鄂曾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达到其巅峰,成为西班牙北部重要的钢铁与航运城市。然而伴随着制造业危机,这座城市进入衰落期,不仅带来了高失业率,环境也日益恶化。

2.2综合创新的城市功能

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公共建筑不仅需要满足内部的功能需求,更要承担起城市功能的义务。公共建筑的内部设计和外部形态设计都是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筑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与人、人与城市的相互感受。公共建筑提供给人的场地小,空间形态差,人们逗留的实践就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冷漠,人对城市是一种相互排斥的关系。相反,公共建筑设计的合理,给人以亲和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和谐,人与城市的关系就协调。正如《马丘比丘》中所提出的“新的城市化概念追求的是建成环境的连续性”。因此,在公共建筑设计创新中,以城市环境为出发点是公共建筑创新的重要方向。

(1)联系交通环境交通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交通环境不畅会使城市空间的联系缺失,使城市空间变得枯燥无味。随着城市化的加快,传统的城市交通转换系统已经无法完全满足需求,迫切需要大量的公共建筑参与其中,同时,公共建筑空间的复合化的内力也推动了城市公共建筑的交通化。在城市中,公共建筑与城市交通的融合成为建筑创新的重要组成。一方面,城市的交通被引入建筑空间中,成为公共建筑空间的有机组成,公共建筑的空间同时也是城市交通的枢纽和集散中心;另一方面,城市道路被设计成建筑之间的纽带,使被道路分割的建筑能够联系起来,立体化交通的趋势逐渐加强。

(2)整合区域空间公共建筑设计不仅是建筑的艺术,一个好的建筑不能脱离周围的环境而独立存在,无论公共建筑包含何种功能,创造空间都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影响公共建筑设计创新的环境可以是城市环境也可以是自然环境,公共建筑无论在任何环境中,都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特点,从中寻找创新的通道。

2.3展示形象的地标功能

文化在广义,上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狭义上,则特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在公共建筑设计创新中,尤其是对于具有城市影响力的公共建筑,一般具有其他建筑所不具备的精神和物质影响力,这些公共建筑常常以其超大的体量或重要的标识作用影响到整个城市的整体精神面貌,成为了能够展现城市形象的物质载体,也是历史和地域文化的有机组成。

如今,很多城市都兴起建设高层办公建筑来最大化的利用城市中稀缺的土地资源,这些高层建筑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空间和全新的生活体验,并构成城

市有机组成的一部分。高层公共建筑因其体量巨大,是城市的重要节点,其设计往往体现出城市的文化特色。从高层公共建筑对城市整体影响的角度来看,高层建筑对城市最重要的影响既是对城市轮廓的影响,由城市中各种建筑物外延边线所构成的实体外轮廓和由城市建筑的最高点连接而成的虚体外轮廓共同构成了城市整体的外轮廓形象。这种城市的轮廓从一个离城市很远的地方即可清晰的感受到,所以也是城市带个人的第一印象。高层建筑通过这种城市轮廓,间接的反应出了城市的整体文化特征,因此,现代的很多建筑师试图通过对高层建筑的设计创新,展示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

由中国建筑师何镜堂设计的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在展馆的展示流线上,以“寻觅”为主线,使游客参观到“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整个参观的过程中,带领游人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展示中国城市化的规模的成就,让游客了解到中国今年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智慧。最后,一条悠长的“智慧之旅”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让人们感悟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发展未来城市的智慧。在外观设计中,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为创新主体,使用了独具魅力的中国红元素,并将中国传统的斗拱体系进行现代化的简化和变形处理,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2.4延续历史的文化功能

文化特色是每个国家和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能够代表一定地区的文化元素,环境是文化的载体,建筑是环境的组成部分,继承文化特色、活跃文化氛围是建筑在地区环境中的重要功能之一。公共建筑除了对城市和国家的整体形象有重大影响外,更是一国一族历史文化形式延续的重要媒介,是城市文脉的有机组成,其位置,尺度和细部都能对城市的历史文化造成重大影响。

公共建筑设计的创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新材料、新技术等,这些新的因素往往会成为传统建筑向抵触,与原有的文脉向矛盾。如何在创新的过程中,保留原有文化,甚至发展历史文化,是公共建筑设计创新中建筑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以延续历史文脉为主导的公共建筑设计创新,就是从建筑周边的历史文化和文脉入手,使建筑能够成为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并由此引起人们的内心共鸣。梁思成先生曾说过:“建筑之始,本无所谓一定形式、更无所谓一定派别,其先盖完全由于当时彼地的人情风俗、气候物产。”传统建筑因为在它形成演化过程中受到这一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状况、风俗习惯及审美趣味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建筑在布局、材料、外观、构件造型、色彩装饰等等方面上呈现出多样的形式特征。

结语

公共建筑的功能创新是建筑设计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筑师利用博学的知识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手法,设计出新颖、有效的建筑功能。

参考文献:

多功能建筑论文篇9

关键词:建筑物;外观造型;设计研究

经过建筑业的长期发展,建筑从基本的实用性之外拓展出了一些其他特性,建筑物变得不只是人们为了遮风避雨等基本功能的产物,而是更多被赋予一些艺术性。利用建筑的艺术特点有些已经成为地域的标志,比如上海的东方明珠、迪拜的帆船酒店、埃菲尔铁塔已经是世界闻名建筑地标。成功的建筑外观设计不仅会反映出时代的发展,展现时代的特色,而且具有实用性和经济效益,还能为建筑本身提高安全性。下面我们来对成功的建筑外观设计理念进行探讨。

1建筑的表达形式

1.1材质的生命

我们在观察建筑物时,因为建筑物比我们高的多,观察者往往只能看到建筑物的侧立面,所以建筑物侧面的设计和材质选择直接影响了我们对建筑物的认知。在一般的楼房建筑中,侧面的材质直接反应了建筑物的高档程度。人们往往用楼房外层的材质来判断楼房本身的档次,如人们普遍认为采用玻璃幕墙的建筑一般都是豪华小区和大型商场。玻璃和钢材因为有着良好的光泽和物理特性被运用的越来越广泛,俨然成为了一种建筑外观风向。但是如今更多的材料被开发利用在建筑外观装饰,很多具有特色的材料步入市场。像模仿木材质的的新材料也受到大众的追捧。各种新技术、新材料表现了当今世界的时代特色,是新世纪的文明的重要体现。现在的外层材料市场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也让大众欣赏到了各种风格不同的建筑物。

1.2建筑设计中“虚化”的表达

空间具有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美感,以前的建筑设计者往往不会浪费材料去建造一块没有实用价值的空间。而现在人们对美的认识提高,大量的镂空和钢架结构得到应用。就好像中国画里的留白,什么都没有画,但是少了就会大大损失美感。建筑同理,一些镂空的设计体现了建筑的未来气息,人们喜欢这种没见过的,奇特的设计。好比这栋建筑从未来穿越而来,与原来建筑风格格格不入展现的是未来对建筑的向往和探索。人们沉浸在这用用“虚化”表现的魅力中,更加完美的设计会利用阳光的阴影来设计,利用阳光的移动,墙和支柱的影子也会变化,这样增加了造型的艺术感和科技感。

1.3空间的设计

因为建筑物的各种功用不同,不同用途的建筑往往就有不同的造型。以居住为主要功用的建筑就要注意控制成本,所以立方体的就是一个良好设计;商业用途的建筑要在能保证正常工作下展现特点;体育馆的设计就要考虑容纳性和成本,所以俯视图较多设计为椭圆形。这些差异在越大的建筑里越明显,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要针对建筑的用途进行设计,让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1.4色彩的张力

色彩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合理的色彩搭配会使建筑物提高艺术性。无论多美丽的颜色被用在建筑上要是没有其他颜色搭配都会过于单调,缺乏美感。几乎所有的建筑在其建筑外观的突出部位都是用不同颜色进行处理,这样能突出建筑物的立体感。良好的建筑色彩设计也不是用的颜色越多越好,恰当的颜色搭配可以展现建筑物简洁大方,层次高档的特点。通过灵活的搭配向外界展现建筑特色。色彩还可以展现建筑物对的功能,医院的色彩通常以白色或天蓝色等浅颜色展现,配合红字的文字标识;检查司法机关多用深蓝色来表现法律的威严和庄重。邮局以绿色来象征为邮寄服务的工作热情。因此色彩不仅能表现艺术,也表现建筑物功用,在设计建筑物色彩是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其次,伴随着生态建筑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人员也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尽量采用天然的用色,同时加大对低碳、环保型的新材料、新能源的应用,促使建筑物整体色调显得通透光亮,充分体现出自身强烈的科学意义。在目前很多的建筑外观造型设计中,设计人员已经将建筑材材质和色彩搭配相互融合在一起,而这种多元化的个性设计也势必成为了我国建筑造型设计未来主要的发展趋势。

1.5建筑尺度与比例的表达

建筑尺度是人对建筑感官的第一印象,对于建筑的表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早期的埃及金字塔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建筑,或是中国的传统建筑都及其注重尺度与比例的推敲。在现代建筑中尺度与比例仍是建筑外观造型的主要特征之一。

2建筑的表达途径

2.1造型的变化与统一

人们在建筑设计的实践中,总结出无论传统建筑还是现代建筑“多样统一”的原则是建筑组合中必须遵守的原则。在建筑设计中,要求建筑物有一个比较整齐的、有规律、匀称统一的整体,同时也希望有多样的变化。由结构、技术要求的各个构件所组成的建筑物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体量大小、形式、材料、色彩及质地等各不相同,互有区别,这就导致建筑具有多样变化的条件同时又由于其具有相同的功能要求、相同的材料和结构系统,这又是的建筑物具有完整统一的客观条件,在建筑设计中,就是要有意识的充分考虑和利用建筑物功能及结构、技术等条件,并加以有规律的处理,以求得建筑表现上的变化与统一的完美效果。

2.2节奏和韵律

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看出,所谓的节韵律主要是指节奏和韵律两部分,因为节韵律通常都会进行有规律性的变化,能够带给建筑设计人员更多的创造灵感。但是,为了保证规律变化的组织性,设计人员需要采用相关的设计手法,以此来保证每一部分组织的连续性,真正形成有规律性的起伏变化。而另外一种的交错变化规律能够在建筑组合过程中,通过对建筑空间、形体等部分进行交错安排,最终呈现出风格独特的建筑外观造型。

2.3动态的造型

在现代建筑外观造型设计中,无论是实体,还是“虚”的空间,通常都是动态结构形式,这样的设计形式是为了表现建筑物的动态感,而这种动态造型也能够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人们一般是在视觉上感受到建筑物的动势,赋予了建筑物强烈的张力和律动感,让人们印象深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的外观造型设计要注意建筑物的实用性,同时要兼顾建筑物艺术性。学会利用建筑的材质、虚化、空间、色彩、比例等特点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的建筑外观方案。认识建筑艺术设计的表达途径,理解造型的变化和统一、节奏和韵律、以及动态造型的特点,把建筑物外观的美感和特点展示给大众,并且为建筑物本身创造经济价值,成功的建筑外观设计往往能赋予建筑物以生命。

参考文献

[1]薛冰.构成艺术在建筑外观设计中的应用[J].低温建筑技术,2007(01).

[2]诸智勇.建筑设计的材料语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杨胜.对现代建筑造型若干影响因素的探讨[J].建筑施工,2012,(3).

多功能建筑论文篇10

1建筑美的含义

建筑美可以分为广义的建筑美与狭义的建筑美。狭义的建筑美主要是指对建筑的造型、装饰等艺术特征的审美,旨在揭示建筑的结构以及艺术上的美感,将建筑作为单纯的艺术品来进行鉴赏。广义的建筑美将建筑审美进行了拓展,不仅仅聚焦于建筑本身,而将目光扩大到建筑的环境、历史等宏观的视角上来对建筑的美进行鉴赏,通过对建筑与街道、广场等区域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建筑所承载的历史背景与时代潮流的分析研究,来对建筑美的特征做出把握,通过整体的眼光来看局部的美,以动态的方式来研究静态的美。

建筑美学主要有“益美”说以及“愉悦”说,“益美”说主张实用至上,以“功能主义”为核心对建筑美进行定义。在这种美学观点下,建筑的美以功能性为主,其形式应追随功能的需要,意图将实用性与建筑的精确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一个艺术的平衡,从而表现出建筑的美感。而“愉悦”说主张形式美,认为建筑的美在于形象美感,给人以愉悦的感觉。在对建筑的整体结构、外形、材料、颜色、装饰等要素进行协调,达到建筑形式上的和谐美。

另外,还有 “主观表现论”以及“客观表现论”两种观点。“主观表现论”主要认为建筑美在于对思想、情感等的表达,是人们的情感在建筑上的表现,利用一定的氛围或意境来在空间上表达建筑者的情意,是对建筑的主观情感表现的追求。而“客观表现论”则注重建筑对于外在世界的表现,通过建筑来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或对未来的展望,表现力量或运动的美感,或是对时间的表现。

2当代中国建筑美学概念及特征

我国建筑自从20世纪开始,就一直在西化风格、民族风格以及折中主义三种形式下发展。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建筑开始理性地处理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风格问题。现在,我国在建筑美学上主张以本土传统建筑为基础,并引入西方现代的建筑美学观念。

我国当代建筑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技术美学以及环境美学上,通过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利用,使建筑达到“轻、光、挺、薄”的特点。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建筑技术也会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成熟,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建筑的实用性以及美学性之间的矛盾可以有效地得到解决,从而使建筑达到美的境界。技术性美学要求技术与形象彼此有机地结合,任何脱离了形象的技术手段都无法给人带来美感,只会让人感到违和感,成为了虚伪的矫饰。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在建筑开发时对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出现了绿地占用过多、不合理地对容积率进行提高等现象,仅仅看到了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

建筑的和谐美首先表现在建筑本身结构与外观的和谐,另外还有建筑的功能与建筑空间的和谐、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建筑与人类的和谐等方面,通过建筑的和谐来达到符合时代建筑审美观的建筑美。

3理性的建筑结构审美

建筑的理性审美主要是对建筑的结构与功能的艺术审美。建筑的第一要素是实用性,对于建筑结构的坚固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在达到来实用性以后便可以追求形式上的美感,通过各种艺术造型以及技术手段来完成建筑的艺术创作。因此,理性的建筑审美要求建筑在功能性和艺术性上达到有机的统一,在保障人们正常活动生活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对建筑的美感进行表现。建筑的艺术形式表现主要体现在建筑的结构美上,结构与造型相互影响。目前建筑在于空间高度的跨度越来越大,结构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有的建筑结构都是为了一定的功能性的需求而被创造的,因此结构的价值只有在符合了一定的空间使用要求时才能得到体现。从古至今,建筑的结构都是建筑美的前提,不论是木架结构还是石砌结构,或者是欧式的高直式建筑,都是通过结构来体现建筑的艺术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的结构也在不断地完善,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概念造型,充分地体现出了时代特征。结构需要服务于功能,不论是什么样的建筑结构都需要以建筑的实用性作为前提。

4感性的人文背景审美

虽然建筑审美以理性的审美为基本,但是感性的人文背景下的审美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建筑在人们的生活中不仅仅是活动所需要的单纯的物体,同时承载着人类的文明、历史、情感等多方面的人文内容。因此,对建筑的人文背景审美就是对建筑的历史的解读,更是对人类的历史或情感的解读。

我国的古代建筑,大多都有着诗人墨客的情感点缀,同时这种文学方面的因素也更平添了建筑的人文背景。例如听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古文,必定是能够联想到岳阳楼的。想当时范仲淹学士在这里畅怀释文,表达出自己的政治理想。建筑的人文背景是在情感上引起人们共鸣的美感,是一种人文关怀,具有很重要的审美价值。在一些历史悠久的建筑中,人们往往都能体会到其浓厚的历史气息以及感性的美感,即使其结构已经非常落后,甚至有些建筑已经残缺不全,却仍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这就是历史文化在建筑中的积淀,能够引发人们的遐想与深思。另外,一些建筑本身不具有很长的历史,但却通过建筑师的设计,表现出了建筑师对于人文情感的思考,人们通过对这些建筑来读取建筑师所想要表达出的意境或是观点,具有很强的情感指向性,是建筑审美的另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