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文化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1 13:26:11

泰国文化论文

泰国文化论文篇1

    “语言不是人与人之间唯一的交际工具,但它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①众所周知,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储存了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经验和文化特征。每个语言对象国的文化都具有其独特性,为了进行顺利的跨语言交际,必须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对于学习外语专业和将来从事涉外工作的学习者而言,除了要在外语上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以外,还要面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通过习得该语种来认知这个民族的行为、思维、心理、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从外语学习中观察,对不同语言与文化差异进行对比。

    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和国际形势发展的多样化,对非通用语种人才提出了在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上的新要求。对如何提高非通用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课堂教学策略,实现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每位非通用语种教师的责任。本文以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泰语专业为例,探讨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课程的教学实践。

    1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2010年起,广西民族大学为2007级泰语专业本科生开设了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根据学校本科培养计划,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属于专业任选课,课程设置在大学四年级的第一学期。该课程语言与文化并重,要求学生更深入、更系统地了解语言和文化的概念、泰语语言特征、文化特征、泰国语言与文化的内在关系,以及当前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相关理论。旨在让学生通过各种实例的研究,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各种内在及外在关系,学会分析语言背后的文化特征。课程的开设不仅有利于拓宽、更新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整合四年所学知识,还能让学生在四年级撰写毕业论文时奠定理论基础,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提高文化素质。

    2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2.1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教学现状

    外语教学中,语言课程总是作为主干内容来进行设置,我校在培养泰语本科专业学生传统的语言训练,如听、说、读、写、译技能方面一直有较好的经验。但语言教学无法与文化背景相脱离,外语教学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语言教学方法,总会自然地融入相关的文化教学,并形成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化教学模式。我校在培养泰语本科人才中一直非常注重对文化的导入,授课教师通常会根据上课内容涉及的主题进行补充介绍,灌输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经历见闻,但内容较为零散。在低年级阶段,针对泰语专业的学生在国内也开设有专门的文化课程,如:泰国概况和东南亚历史与文化。课程侧重的是横向的文化知识铺垫,内容覆盖面广而泛。大学第三学年,在学生赴语言对象国学习期间,开设有泰国社会文化课程。虽然我校的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课程尚处于任选课的地位,但对于加深对语言对象国的认识又是不可缺少的课程之一,在高年级专门开设语言与文化兼并的课程对外语学习者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二语言教学是跨文化交际教学,包含了教授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教师在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课堂上的作用就是提出语言现象结合文化因素,把语言放在社会语用背景下教学,提高语言学习者对语言文化的认识。笔者通过关注2010年至今泰国语言与文化课开设的情况看,从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等方面发现,其中有值得借鉴的可取经验,同时也存在许多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

    2.2.1 教材问题

    针对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这门新开设的课程目前没有适合的固定教材可供直接使用,暂时给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由于泰国语言与文化课设定为专业任选课,但语言与文化涉及内容范围广,教师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语言文化现象和特征囊括在36个课时内介绍完整。加上可搜集整合的教材资源有限,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教学准备不足使教师没有完全吃透教学内容,对于语言文化知识不够深厚,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则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如何上好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保证授课质量,是任课教师面临的棘手问题。

    2.2.2 国内外教师教学方法问题

    2010年笔者曾教授过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课,之后分别由另外两位泰籍外教继续担任授课教师。毋庸置疑的是,中泰教师由于文化差异,教学经验各具特点,教学方法也会存在差异,这包括授课内容、手段和侧重点不尽相同,教学成效也必然会有所差异。

    笔者在正式上课前曾具体调查过学生对课程的期望,让学生写下希望从中收获到些什么,以便及时调整教案和尽量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提前做好教学计划后,在第一堂课上会先告知学生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及上课内容,让学生在没有课本和教材的情况下明确本学期该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笔者从“泰语语言特点”的角度出发,采用主题分类的方式,利用每周3个课时教授一个相关主题的内容,如泰语语言等级、泰语中的外来词、泰语称谓词和泰国姓名文化等。笔者分主题制作课件,并打印分发课件讲义作为上课资料。授课过程中先铺垫基础理论导出本节知识点,让学生学习该主题中相关的语言与文化理论,举例论证,尽可能地把本节中语言和文化的背景关系分析清楚,然后进一步介绍目前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与论文。最后,安排全班分组后在下一次课进行小组报告,开展自由讨论。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后去查找更多其它的有关理论书籍阅读,搜集更多的实例来论证,增强理论基础。笔者还特别强调学生的作业报告中所引用资料的可信度,严格要求参考文献、参考书目的书写规范。

    从与泰国外教交流教学经验中得知,泰国学生一般是通过民俗学或文学类课程中习得语言文化知识,而授课老师如果是语言学家则会选用历史纪实、史记类书籍作为教材授课。泰国外教主要从“文化”的角度来设计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教学内容,例如:泰国农村社会和城市社会中的语言文化、泰国风俗中的语言文化和泰国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文化(以警示诗为例)。同样采取主题分类和课件的方式授课,重点讲解一些实用、优美的词汇,分析词汇的含义、词根、文化背景和现今的使用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词汇后能够学以致用。最后,布置相应的练习或完成课后作业,如造句或写作等进行检查。

    学生一致反馈泰国语言与文化课相比过去所接触的语言文化知识课难度更深,层次更高。学生对笔者采用先分析后报告的教学方法的评价是,授课内容有深度、有条理,与泰国教学方式相似,对提高泰语专业学生研究水平起到积极作用。而外教身为对象国语言文化的“代言人”语言地道,是可靠的目的语文化信息来源,教学风格具有本土化特色,课堂文化气氛多元,在阐述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背景时更驾轻就熟。可以说,聘请外教授课本身就是一种加深学生对对象国语言与文化学习的过程。

    虽然国内外教师的教学方式各具优势,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捉襟见肘。国内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弊病之一是力求一次讲全讲透、面面俱到,笔者在初次授课时一直忙碌于阅读和搜集大量而分散的资料信息制作课件,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尽可能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但由于准备的材料多,往往会造成对教材不够熟悉,照本宣科的情况出现。聘请外教教学同样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外籍教师的流动性大,部分泰国外教是非泰语专业出身,出现教学水平良莠不齐等情况。外教通常对我们国内的教学大纲不熟悉,上课缺乏教学计划,教学设计不够规范,授课内容经常与学生在泰国留学期间已学习过的知识重叠。此外,由于缺乏系统教学和理论参与指导,课堂上容易出现跑题,讲述漫无边际,教学效率不高的弊病。外教也反映,因为泰语中不少词汇是来自巴利文、梵文并且涉及宗教的文化背景,词汇的含义较深,所以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讲解一两个词汇的文化根源,有时需要加快语速或者借助图片教学,学生虽然最终能够掌握,但整个学期下来在专业上的收效甚微。

    2.2.3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

    大学本科教育一向都提倡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外语专业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对语言使用文化环境的理解。每个学生掌握语言的水平高低和进度不同,文化接受能力不同,自身对新事物新文化的理解和遇到的障碍也不同。是否能够准确地领会语言与文化的联系,取决于个人语言的能力、文化素质和生活经历。现今社会中不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相对薄弱,甚至对本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身为外语专业的学生对语言对象国文化的学习了解远远不够。如果只具备了专业素质,而欠缺人文素质,最终只能成为“单面人”。另外,笔者在布置学生进行课后分组报告中还发现,一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滞后,获取、处理及运用信息的能力比较弱,这体现在搜集资料的方法和渠道单一,范围窄。再则,由于缺乏理论研究的培养,理论基础薄弱使很多学生不善于分析和综合归纳问题,在报告的论证中往往缺乏可信的依据,并且出现抄袭的情况,小组报告的信息来源、内容及分析结果雷同,缺乏新意。若能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观察的敏锐性,学会分析语言文化差异,对加强大学生专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3 泰国语言与文化关系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泰国文化论文篇2

印度作为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对东南亚的影响是深远的、多方位的。印度文化进入东南亚大致是在公元前后。我国史籍和西方学者的著述对此多有记载。13世纪中叶泰国的第一个王朝――素可泰王朝建立之前,印度文化在这片领土上的影响已达千年之久。印度文学,作为宗教传播的载体,也同时在东南亚各国以多种方式广泛流传。《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佛本生经》、《五卷书》等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缅甸、老挝、泰国、菲律宾都有多种形式的文学文本和艺术文本。泰国文学同东南亚其他国家一样,与印度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是印度文学的多种文本在泰国的文化语境中被重新建构,就是印度的诗学理论也同样对泰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生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印度古代诗学,特别是庄严论和味论是泰国早期诗学的圭皋,庄严论和味论都已被普遍应用于泰国的古典文学批评,对泰国诗学和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泰国文学传统中的印度诗学元素

虽然11世纪之后,印度本土的梵文文学和戏剧艺术开始衰落,但基于梵语戏剧的诗学却随着佛教、婆罗门教经典的传播在东南亚开始发挥其影响。东南亚地区多数国家(印尼、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越南中部)把印度文化作为典范不断吸收并融合进自己的民族文化中来,使自己的文化传统,包括文学传统,明显地带上了印度文化的印记。然而,这种特征不再是初期那样对印度文化的简单接受和模仿,而是濡化进本土民族文化之中,发生嬗变之后的结晶。泰国文学传统中的印度诗学和文学元素非常明显。仅就泰国诗歌的形式而言,来自印度诗学影响的比例超过二分之一。如果从古代文学作品数量和影响广度看,恐怕还不止这个数字。

泰国古代诗歌形式主要有五类:“莱”(Rai)、“克龙”(Khlong)、“禅”(Chanta)、“伽普”(Kaab―ya)、“格伦”(Klon)。其中“莱”、“克龙”的产生,多数泰国学者认为属于泰民族自己早期的创造。也有懂汉语的西方学者(James J.Y.Liu:TheArt of Chinese Poetry)和泰国学者(Dr.PrapinManomaivibun)认为是受到汉语五言诗、七言诗的影响。“格伦”是否泰民族的原创则有不同看法:有学者认为格伦是从民间劳动歌谣发展而来;也有学者推断可能是在印度输洛迦(又译“颂”)的基础上变化而来;更有学者认为,巴利文诗体“巴陀耶哇达禅”(Padhayavattachant)是“八言格伦”的源头。理由是“巴陀耶哇达禅”是由锡兰(斯里兰卡)传人的《韦讪达拉本生经》(《千篇故事集》)使用的诗体,在泰国影响深远,尽人皆知。较晚出现的格伦诗体受其影响应在情理之中。“巴陀耶哇达禅”是梵语禅体诗“维萨玛珀特禅(Visamaphrut)”的一种。八言格伦与“巴陀耶哇达禅”一样,是每首四行,每行两句,每句八言(八个音节)。区别则是八言格伦没有轻音和重音的要求,而巴陀耶哇达禅则没有格伦那样的韵律。另两种形式的“禅”和“伽普”都有证据表明与印度诗歌有着明显的亲缘关系:泰国的伽普出自巴利文的《伽普讪维罗西尼》(Kaabya-saaravilaasi―nii)和《伽普坎陀》(Kaabya-gantha)两部诗论。这两部诗论的产生年代是在大约公元14―15世纪泰国北部地区盛行巴利文的时代。书中的伽普是广义的,泛指诗文。与印度诗律不同的是它们都讲究韵律,而印度的梵文、巴利文甚至锡兰诗歌都是不讲究押韵的。显见这两部书虽然是用巴利文写成,却不能算是属于印度诗学的著作,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出自熟谙巴利文的泰国诗人的手笔。后来的泰文伽普诗仅采用其中的三种:伽普雅尼11(Kaabyanee 11)、伽普卡邦16(Kaabya-cha―bang 16)、伽普苏朗卡囊28、32、36(Kaabya―surangkhanang 28 32 36)。“禅”即梵文的“输洛迦”。“输洛迦”有108种,对轻重音节有严格的要求,但没有韵律;泰文的“禅”常用的只有其中的6种(也有8―10种之说),且根据泰国诗学审美的需要加上了韵律规则。“禅”的来源是巴利文的诗学著作《乌都台))(Vuttodaya)。这部著作是12世纪锡兰的桑伽拉奇达长老(SangharakkhitaDhera)收集了巴利文、梵文典籍中的新旧诗律整理而成的。大约是在素可泰晚期或阿逾陀耶初年传人泰国。曼谷王朝三世王时,著名诗人、恭帕巴拉玛努奇琪诺若亲王遵照三世王御令,把《乌都台》改写成泰文的《诗律》(Matraphrut)和《诗文》(Vannaphrut)两篇,镌刻在曼谷帕切杜蓬寺的廊壁上,供世人学习。1922年曼谷王朝五世王时期,恭帕简陀布里纳乐那又据该书的巴利文本和弗莱尔(K.E.Flyer)的罗马文转写本进行了校勘。当时对这部诗学著作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印度古代文学理论一般指梵语诗学。我国出版的有关印度文学理论的书籍也基本是对梵语诗学的介绍和研究。然而,在泰国及缅甸、老挝等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印度诗学却主要是来自锡兰的巴利文诗学。泰国的修辞学理论最初受到巴利语《胜庄严》(Jinalankaara)的影响。《胜庄严》是帕普陀罗奇多(Bhrabhudharakkhita)于公元1156年仿照6世纪梵语诗人婆罗维(Bharavi)的著作写成的。对泰国诗学影响最大的印度诗学理论著作是巴利文的《智庄严》(Subhodhaalankaara),这部著作的作者也是《乌都台》的作者桑伽拉奇达长老。它脱胎自7世纪的梵文诗庄严理论,但内容只有庄严、诗德、味三个部分。泰国有该书的注疏本和缩写本以及1811年的泰文译本。该书在锡兰和缅甸影响很大,在缅甸名为Alankaani―saya,作为诗学工具书被普遍采用。

但是,泰国人大多认为1672年阿逾陀耶中期帕那莱王的星象大臣霍拉提波迪(Horathibodi)所著泰文《金达玛尼》(Jindamani,又译《如意宝》)才是泰国自己的第一部语言学和诗学著作。这部书的大部分内容是关于泰语语言学和修辞学的,后部以较少的篇幅引用泰文经典诗歌为例,阐述了禅、伽普等多种诗体的写作规则。其中有禅体诗25类,各类的名称大多袭用巴利文诗学著作《乌都台》中的叫法,有些种类的名称是《乌都台》中所没有的,应该是泰国北部流传的诗体。《金达

玛尼》在语言修辞方面对诗人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诗人应该懂得暹罗语(泰语)、高棉语、摩揭陀语(锡兰人传统上认为,摩揭陀语即巴利语。实际上二者在语法上存在差异。)等。这说明当时泰国诗人的诗学修养离不开印度的巴利文和柬埔寨的高棉文(柬埔寨是比泰国更早接受印度文化影响的国家,印度文化对高棉文化的影响更为深刻),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证明泰国诗学源流与印度诗学密切相关。《金达玛尼》虽然很难说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诗学论著(它更像一部泰语教科书。此类形式的教科书在古代南印度、锡兰都有),但它却清楚表明,泰国诗歌的文学样式相当一部分是在印度梵文、巴利文诗歌样式的基础上经过改造之后生成的。书中所引经典诗歌及其修辞(庄严)原则得到普遍认可和推崇。后代诗人在诗歌创作和鉴赏方面基本上遵循该书所制定的法则。

泰国古典文学鉴赏所依据的文学理论,最初是巴利文撰写的、已经简化了的庄严论和味论诗学。泰国人依据本民族的文学、文化传统和泰语特征有选择地采用了部分内容,在长期文学实践中使之逐步衍变为泰国古典诗学和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依归。到20世纪初,梵语文学作品开始直接或间接(通过英文译本)传人泰国。进入近现代以来,梵文诗学理论原著的内容才被介绍到泰国,最受关注的还是味论诗学。当代学者就印度味论九种是否适用于泰国古代文学的分析和鉴赏进行了研究。结论是:印度梵文诗学中的味论九种,只适用于泰国那些不带信仰色彩的文类,如纪行诗、消遣文艺作品等,而颂赞诗、宗教文学、仪式文学、信仰倾向明显的文艺作品则很难使不同时代的读者产生味的享受。

虽然泰国近现代文学批评中以味论分析鉴赏古典著作仍然普遍,但却自始至终没有一部系统的、明确而具有创造性的、属于泰国文化体系的诗学理论出现。也许,“一个具有生成能力的诗学并不必然是明确的”,正是对泰国诗学状态的恰当写照。

印度庄严论在泰国的影响

梵语传入泰国大约是在公元7世纪末。传播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通过当时外国商旅往来频繁的南中国海和印度洋交汇处的港口城市;二是通过从柬埔寨的湄公河口传到泰国东部和东北部。这些地方遗存有公元7世纪以跋罗婆(Pala―va)文字刻制的梵语碑铭。泰国东部和东北部的古迹也有不少印度和高棉文化遗迹,其中有以高棉文字撰写的梵语铭文。内容多是简单的记载,并无庄严(修辞)痕迹。公元8―9世纪时,泰国的梵文碑铭内容开始出现修辞文字。现存于西探玛叻省界碑寺(Wat Sema)中的一方用“后跋罗婆文字”刻写的碑铭,其内容已带有明显的修辞:

祈愿吉祥降临那伟大的国王。

对于象征着黑暗的敌人来说

他就像一轮太阳,

他的光洁无瑕如秋天的月亮,

他就像爱神,魅力四射,

他能彻底摧毁敌人,把他们的骄横一扫而光。

泰国东北部拉查西玛省公元868年的乌鸦湖(Bo Yika)铭文、12世纪的皮迈城(Mueng Phi―mai)铭文、帕侬隆石宫(Phanomrung)铭文,都使用了经过藻饰的词音和词义。这些铭文是用高棉文字书写的梵语。因为那个时期现今泰国的这片土地还是高棉人的领地。Mahesh Kumar Sharan说:柬埔寨阁耶跋摩和耶输跋摩时期使用的梵文非常接近印度南部的梵文,且符合波你尼语法。铭文中的错讹,应为刻写疏漏所致。但泰国南部和东北部梵语碑铭中的语法错误,以及混杂有巴利语词汇则可能是因为当时当地的铭文撰写者并没有完全接受繁难的梵语,而只是接受了梵语和巴利语的词汇。这一点与柬埔寨不同。关于泰国庄严论的生成是否直接受到梵语庄严论的影响,有泰国学者认为,上述铭文中出现的庄严不应被看做泰语庄严生成的直接影响因素,泰语文学作品中的美,部分是它自身的创造,例如辅音重叠、压辅音韵、腰脚韵、回文诗等,但也并不否认泰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梵语的影响。这一点从泰语中的一系列诗学词汇都是借用梵语词即可说明问题,如庄严(Alankaara)、味(Rasa)、比喻(Upamah)等。此外,泰国古典作品中习惯用“爱神之情勾”比喻美丽的鼻子,用“鹿眸”比喻美丽的眼睛等,与印度古典梵语文学中惯用的比喻如出一辙。

然而,作为诗学理论,梵语庄严论在古代直接传入泰国并被接受的证据却至今没有发现。印度庄严论原著被翻译和编译成泰语的只有两种。一种是7世纪巴利语的《智庄严》,有1812年延维吉缩译本和1961年彦姆・巴帕通的翻译注疏本;另一种是泰国艺术厅委托婆罗门长老P.S.Sasatri翻译的印度12世纪的梵语《庄严论》(Alan―kaarasasatra)。前者在14―15世纪初年传人泰国,对古典文学和诗学影响很大;后者译于1946年,1961年出版,对古代文学和诗学没有影响。但是,它反映出现代泰国文学界仍对印度的庄严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巴利语的诗学著作和文学作品对泰国诗学和文学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巴利语作品在泰国的出现已有2000年的历史。从印度阿育王派遣须那伽长老和郁多罗长老到“黄金地”(今东南亚半岛地区)弘扬佛教开始,巴利语就被这一地区的僧人和学者所掌握,并仿照巴利语典籍撰写宗教作品达百部之多,从而接受了巴利语经典作品中的庄严手法。

巴利语的两部著作《胜庄严》和《弥林陀问道》(Milindhabanha)在素可泰时期已经传人。当时的著名宗教著作《三界经》中已提及这一点。在阿逾陀耶时期(14世纪中叶一18世纪中叶),《弥林陀问道》还被译成泰文,内容是弥林陀国王问道于帕那伽讪。该书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广博学识和语言技巧。上述两部著作均依照梵语庄严规则写成,尤以《胜庄严》为甚。

印度的第一部巴利语诗学著作《乌都台》和另一部《智庄严》大约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从锡兰传入泰国,后者对泰国诗学的生成极具影响。《乌都台》是一部巴利语的关于诗律的著作,系写诗必须遵循的形式规则。《智庄严》则讲述诗的修辞理论。传人之初,《智庄严》是作为学习上座部佛教经典的工具书来用的。尤其是在佛经学习的高级阶段,该部典籍是必读之物。这部书内容分五章:一、诗病;二、诗病的修正;三、诗德;四、义庄严;五、文学作品的味。《智庄严》之后又有《智庄严注疏》、《智庄严手册》、《智庄严简本》。1811年,延维吉(Yanvijitr)把这三部衍生本译成泰文。《智庄严》在锡兰和缅甸也非常流行。在缅甸,这部著作名为Alankaaranissai,即《庄严手册》。

《智庄严》的内容与檀丁的《诗镜》接近。就其五章内容来看,《智庄严》与《诗镜》一样非常看重诗德,认为“倘缀词成文,文无诗病,有诗德,则虽未加庄严,亦能引人人胜。譬如少女,但求无病,兼具女德,终能令男子动心。”至于庄严,则着重强

调义庄严,在对诗德的阐释中,也涉及音庄严。至于其他,则如作者所说:“庄严内容繁多,无从盖述其祥”,因而没有涉及。

泰国从这部巴利语诗学著作中吸收了诗德、庄严、味三种理论。关于诗德,彦姆・巴帕通(Yaem Praphatthong)认为,其实“泰国人也没有严格遵循《智庄严》中诗病和诗德的(判断)准则,因为泰语的特征和这部诗学著作中阐释的巴利语一梵语相去甚远。”这里所指的是,泰语是汉藏语系的语言,是没有形态变化的孤立语,而巴利语一梵语则属于印欧语系的语言,形态变化特征十分明显。因此,泰语不可能照搬巴利语一梵语诗德的全部准则。泰国所接受的只是诗德中最具普适性的部分,如诗应“清晰”、“易解”等。关于庄严,音庄严和义庄严都被泰国诗人用来指导和评价古典诗作。音庄严中的谐音、叠声等在泰语作品中同样适用。拉拉娜・西里嘉仁(Lalana Siri―jareon)运用音庄严理论分析研究泰国古典宗教著作《大世经》,认为“用音庄严分析泰国古典文学作品,(发现泰语的音庄严)不足六类。因为两种语言性质迥异”,而且“泰语另有自己的音庄严规则”。至于义庄严,其中的隐喻、明喻、夸张、神助、奇想、有勇等在泰语古典作品中被广泛采用。某些复杂的、属于巴利语一梵语特色的修饰方式则没有出现,在泰国的文学批评中也鲜有提及。

总体来看,印度诗学理论中的诗德、庄严、味虽都已传人泰国,但庄严和诗德的影响比较有限,最有影响力的当属味论诗学。

泰国味论诗学的本源及衍变

在印度古典文艺理论中,味是传统诗学的中心论题。味被视为超越世俗束缚的美的体验。早在吠陀时代,就已提到了文学审美中的味。味作为完整的诗学概念,出现在公元1世纪左右婆罗多的梵语戏剧学著作《舞论》中。《舞论》从对当时最有影响的文类――乐舞戏剧的系统研究出发,阐释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学概念,从而促成了印度原创性诗学的诞生。《舞论》除了对印度戏剧学有着全面而详尽的论述外,另一重要贡献就是建立了诗学的味派理论,并提出了韵论、庄严论等诗学概念。公元10世纪末新护(Abhinavagupta)撰写了关于《舞论》的注疏《新声》(Abhinavabharati),发展了《舞论》,使味论更加理论化。新护之后,味论一直是印度诗学的主流。

上文提到,巴利文的《智庄严》脱胎自梵文的诗庄严论,泰国的味论即从这部著作脱胎而来。泰国学者古苏玛・拉萨玛尼(Kusuma Laksama―ni)认为:“虽然《智庄严》仅仅为我们提供了味论的基本原则,并不能为泰国诗人提供可资依循的(创作)道路,但这种理论并不受创作方法的限制。因为‘味’所关涉的是‘情感’,而‘情感’是人类的共有财富,‘情感’的表现和对情感表现的反馈则是人类的自然反应。此外,泰国人因受印度文化影响,在思想、信仰方面与印度人有诸多相似之处,从而产生了作为文学背景的思想框架的类同。一旦了解了‘味’的构成、产生‘味’的要素、‘味’的生成步骤,就能有效按照梵文味论诗学对泰国文学进行研究。”此外,泰国与印度在诗学思维方式、读者群体等方面也很接近,从而就使印度诗学在泰国文学中很容易找到生成点。换言之,味论对泰国古典诗歌文学具有无可置疑的解释力。当然,泰国人在借鉴和运用印度味论诗学理论的同时,也发现了两个亲缘文化的不同。例如,印度梵文味论诗学强调的是读者或观众对作品产生的情感反应;泰国味论强调的则是表现作者或剧中人物的情感。印度剧作在创作之初即以“味”为标准,泰国则始终以诗文之“美”为追求目标,“味”次之。

有学者认为,在长期的文学创作和鉴赏实践中,泰国人逐步总结出适合泰国诗学的味论四种。即:惊艳味、调情味、嗔怨味、悲哀味。这说明印度味论诗学是以一种被分解的形态介入泰国诗学领域的,在泰国本土文化中逐渐产生了变异体。泰国的味论四种及对味的阐释,与印度原创诗学所以明显不同就不难理解了。

在味论诗学中,味被看做一种超越世俗束缚的审美体验,文学的审美特质通过味使作者、作品和读者(观众)在审美层次上彼此感应,合为一体。

泰国味论诗学和印度的味论诗学是传播和接受的关系,具有亲缘文化必然存在的相似性。两国地理文化接近,宗教文化(婆罗门教、佛教)一致,味觉思维相同。因此,作为味论诗学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两者的理论框架基本一致。但两者之间不同的民族特性又凸显出他们在审美经验上的差异。

以戏剧为例。梵语文学剧本的创作优先考虑的是作品的“味”,泰国戏剧则把诗句的“美”置于首位,其次才是“味”。这符合泰国文化的审美习惯:注重外在的形式表现甚于内在的情感体验。

文学人物的塑造。印度梵语文学中的人物,一般是善者尽善尽美,恶者十恶不赦。《罗摩衍那》中的罗摩、罗波那就是正反两派人物的典型。泰国的《罗摩颂》、《佛本生故事》以及戏剧、叙事诗等则赋予各类人物(包括神佛魔怪)以多面化的性格,使之更贴近生活。这与泰国人的文化理念有关:他们不喜欢太过理想化的事物和过激行为。

泰国味论强调的是诗人的情感阐发,印度味论强调的是读者(观众)对作品中各种情味的品尝。“这种品尝产生于超俗的情由、情态和不定情的结合。”两者的不同在于泰民族文学批评与生俱来的薄弱导致一向忽视欣赏者作为受众的情感反应。它的文学审美基于诗人的直觉思维和自我情感抒发。

印度味论中,情有四十九种,味有九种。情味九种是:艳情、滑稽、悲悯、暴戾、英勇、恐怖、厌恶、奇异、平静。情味论在印度文学史上地位显赫,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泰国味论诗学在接受印度味论九种的同时,创造了自己的味论四种,即:惊艳、调情、嗔怨、悲哀,同样也是以情为基础的情味论。印度历史悠久,有原创诗学。在表述方法上,“繁琐复杂,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互参,主观判断加条分缕析,多宏篇大论”;泰国历史短,无原创诗学理论,广泛接受外来文学和诗学的影响。在表述方法上,直觉思维较强,逻辑思维较弱。对文学经验和现象缺乏理论思考,文学批评不存在明显流派,批评的依据主要是个人感觉和经验。

味论在印度源远流长,当代印度文学界仍在为构建味论诗学新体系而努力。泰戈尔等著名文论家都为现代味论的复兴和进步付出了极大努力;泰国文学界对味论的关注和研究已明显淡化,西方文艺理论和审美情趣逐渐占据了文论舞台。但是,作为对印度味论复兴的回应,以及对泰国民族文化传统回归的重视,仍有学者对梵文味论诗学与泰国文学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认为味论诗学是适合泰国古典文学批评的重要文艺理论。

结语

泰国文化论文篇3

【关键词】泰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157-02

一、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何为跨文化交际?它既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

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拥有能够和外国人进行正常、有效沟通的能力。不同国家的人存在着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文化不同,生活的地域不同,风俗习惯和思考方式自然也不同。比如同样的手势,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代表截然相反的意思。这就要求交流者同时了解这两种文化的背景,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个体所具有的内在能力,它能够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包括文化差异、文化陌生感、本文化群体内部的态度,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压力等。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特定场景),交际者得体、有效的交际行为能力。得体是指符合目的文化的社会规范、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有效是指实现交际目标,达到成功的交际。

二、在泰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

第一,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中国与泰国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广泛,更多的中国人涉及跨文化交际。中国―东盟合作正从“黄金十年”迈向“钻石十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国际市场大量需求能用泰语有效交际的、具有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给泰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其现实意义。

第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泰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依据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只注重语言的教授,教会学生泰语词组、短语的用法,引导学生掌握泰语语法规则以及依据语法规则正确地进行语言表达。教师较少注重根据特定的场景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泰语的能力。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经过几年的培养,即使是学习较好的学生也无法用所学的泰语同泰国人得体、有效地交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的这种缺陷。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会在泰语教学中增加文化交际的因素,向学生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容易引起误会和冲突的文化因素,让学生明白学习泰语不应只是学习泰语语法,不应只是学习语言本身,还必须学习隐伏在语言背后的,由不同文化背景所产生的语言之外的规则。

第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泰语学习者处理好泰国语言与泰国文化之间的关系。语言与文化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来表现,文化通过语言来传播。语言的构造也总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它的使用总要遵循一定的文化规则。泰语学习者要处理好泰国语言与泰国文化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领略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懂得遵循特定的文化规则来使用语言。泰语学习者要处理好泰国语言与泰国文化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与泰国人进行交流,理解语言中包含的文化信息,懂得尊重泰国人所拥有的与我们不同的社会文化。

三、在泰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一)提高泰语教学工作者自身综合素养

首先,泰语教师必须构建跨文化交际培养的教学理念。关于教学目的,一部分泰语教师比较注重泰语的实际应用性,而较少涉及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培养内容,他们认为,泰语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掌握泰语语言的使用能力,以便在未来深造与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泰语与泰国人进行交流。由于课时有限,教师普遍认为无法在课堂上加入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培养内容,应该把有限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放在语言教授方面,当课时有限时理应把语言教学放在首位。这样的想法忽略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要培养出具有高综合素质的泰语应用型人才必须坚持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泰语教师要构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设计来进行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教育活动。

其次,泰语教师必须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泰语教师应在正确认识泰语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利用循序渐进的、多渠道的和多元化的方法来加强自身的跨文化泰语教学理论知识,增强实践经验,逐步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泰语教学质量。比如,通过了解泰国的经济、政治、历史、宗教、艺术和社会文化风俗等,掌握海量的泰国文化知识。此外,还应加强对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学习,多研读学者的相关论文与书籍;积极参加跨文化外语教学方面的专业教育或培训;积极与兄弟院校进行本领域的交流,学习兄弟院校的长处,用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制订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宗旨的泰语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计划开发与设置相应的课程,并制订配套的教学评价机制。

最后,泰语教师必须积极投身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实践中。泰语教师应积极开展相关的实证研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可参与培养泰语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主题的课题研究,通过科研来提高自身跨文化泰语教学的质量。也可构建教学团队,集体备课,共同分享教学资源和探讨教学经验,在团队中谋求共同进步。还可邀请校外专家亲临指导,通过聆听专家讲座及与专家交流了解最新动态,拓宽视野。也可积极参加泰语教学大赛,学习外校的先进教学经验。教师应以成为具有高度文化理解能力、评价能力、整合能力和授业传道能力的教师为目标,积极投身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实践中。

(二)创新课堂教学设计,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

第一,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泰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教材,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在教授泰语语言知识的同时进行文化教学,增强学生对泰国文化的敏感性。如在教授予教材基础泰语(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第二册第二十一课“宋干节”知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学课文之前查找泰国“宋干节”的有关信息。“宋干节”又叫“泼水节”,中国云南傣族也有这个节日,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泰国泼水节与中国泼水节的异同。泰国的“宋干节”即泰国人民的新年,教师又可让学生比较泰国人民与中国人民庆祝新年方式的异同。本册第二十二课是“漂水灯”,教师可指导学生查找泰国水灯节的举办时间、节庆活动以及该节日对泰国的意义等。总的来说,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能脱离教材的学习,要以教材为依托,进行泰国文化方面的拓展,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共同融入课堂里。

第二,在课堂上进行中泰文化对比。通过文化对比使学生对泰国文化有更深刻、理性的认识与理解,通过文化对比提高学生培养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识,以及准确、得体地使用泰语语言的能力。泰语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中泰文化对比时,要做到中国和泰国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求同存异,旨在实现畅通的、无矛盾、无误解的交流。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对比时不能盲目崇拜泰国文化,否定中国文化,也不能骄傲自大,轻视泰国文化。

第三,通过交际情境设置,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泰语教师应利用课堂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完成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文化交际的行为能力。在泰语口语课中可根据不同的专题进行情境设置和模拟,让学生进行情境对话和表演。例如,模拟接送机,在酒店办理入住,在餐厅点单等,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的情景模拟中运用语言与非语言的知识进行跨文化交流,提升行为能力。通过设置交际情境,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学会了应对各种情境,提高了解决文化冲突的能力,学会了在跨文化环境中如何有效地与泰国人进行交流。

(三)构建泰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课外教学环境

第一,开展各种竞赛类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师可组织学生在本校开展泰国文化知识竞赛、泰语技能比赛(其中涉及泰国文化内容,如给出一幅与泰国节日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图片描述);也可带领学生去校外参加泰语演讲比赛,演讲主题与泰国文化息息相关,学生在演讲比赛的准备中学习泰国文化,并且用语言展现出该文化。通过开展各种竞赛类活动,学生会对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产生浓厚兴趣,在日后的学习中也会更积极主动地进行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第二,开展多种文化实践类活动,培养学生跨文化行为能力。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在广西南宁举行,南宁的泰语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中国―东盟博览会相关实训,让学生走入博览会中的泰国馆,担任泰国商人的翻译或者帮助泰国商人卖商品,在与泰国商人的接触中培养跨文化行为能力。还可组织学生赴泰国参加短期或长期的泰国语言学习与泰国文化体验团。学校还可接纳泰国留学生赴中国短期或长期的中国文化体验团,安排中国学习泰语的学生全程陪同和接待。各种文化实践类活动的开展给予学生机会,让学生把课堂上学习到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行为能力。

总之,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泰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要想提升泰语教学的层次,必须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同时融入日常课堂中。泰语教学应以培养兼具语言使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泰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利用循序渐进、多渠道和多元化的方法来培养。

【参考文献】

泰国文化论文篇4

关键词:名山大川山水文化 泰安古城 风景营造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其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地域的多样性,从而造成文化多样性,因此每个城市所处的环境特色颇具特色。名胜风景区经过了千百年而遗留下来为中华文化遗产,处于名山大川下的城市环境营造具有丰富的智慧。这些地区既富有自然景观之美,又有其人文之胜,体现出我国独特的山水文化体系与中华民族人格精神。泰山坐落于中国东方,泰山为五岳之尊,历史悠远,为中国的文化山。泰安古城的风景营造正是以此为依托而建立和发展,体现出我国独特的山水营造智慧。

“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1]中国的山水文化观念源远流长,山岳文化对城市的营造有着重要的影响与贡献。[2]泰山文化,早在上古时期解开序幕。先秦至秦汉时期,泰山渐渐同国家政权发生关系,由一座自然山川渐成为一邦之镇山,一国之尊,进而为帝王封禅告祭之所,形成当时的“政治山”。作为泰山文化的大汶口文化、帝王封禅文化、儒家文化、士大夫文人文化影响了千秋万代。泰山千百年的封禅历程促进了泰安古城的发展和兴盛。泰山以“五岳独尊”而名扬天下,历史积淀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泰安与泰山文化相得益彰。“山水育人文,人文观照山水”而互相推进。“岱宗之名,昉于虞书;封禅之典,见诸周制”(《泰山道里记》序语。)泰安城市营造也是在泰山文化下而展开。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儿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成准绳。”(《管子·乘马》)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与山水关系之密切。泰山的自然环境为泰安古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古人描述泰安城的形胜为“泰安郡名山甲于天下。泰安府境接青畴,俯瞰获麟之渡,山开翠屺,斜连辨马之峰,唐骆宾王文介齐鲁之间为中枢之地。襟带济河控援魏,博舟车四达,屹为要津。”[3]泰山坐落于泰安城北部,形成自然屏障。泰山的对景山为徂徕山也是主山的案山,西北部的金牛山则为西南屏障。金牛山、泰山、徂徕山三足鼎立,蜿蜒曲折,环抱于徂徕山的大汶河。泰安古城以自然泰山为创作主体,而泰安城居于从属地位。泰山风景区群山连绵环绕,自然植被茂密,汶水环绕,构成了泰安地区的空间形态基础。在视线上相联系的山水,如与汶水、南天门的关联,它背负泰山,望汶水,远眺间山色苍然,共同形成了视域内的整体山水环境。而且,这种环境依附在泰安大山水格局的背景之下,是泰安山水格局的一部分,因此,空间形态具有大山水的格局特征。

城市与自然地关系不仅表现在城市位置的选择上,而且表现在城市的形态,道路走向等方面。[4]轴线是对称与旋转的中心线,中国把轴线作为城市最根本的基准标志,作为封建社会维护等级秩序的基本体制。泰安古城的选址与泰山和岱庙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泰安古城也以岱庙为中心的,据记载“泰即作畴,汉亦起宫。”至宋代成为形制宏伟的建筑群。岱庙布局严谨,结构采用南北向的中轴线,殿宇壮观,碑碣林立,古柏参天,城堞高筑,角楼隅起,其建筑以天贶殿为中轴,分为东、中、西三条轴线。历代及国朝东廵秩祀于此,岱庙为宫殿式建筑,其格式结构与北京故宫太和殿相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宰门又名“鲁瞻门”是精心设计构思的中轴线,与岱顶的瞻鲁台形成对景。岱庙的中轴线,恰巧正对登山的中路,并与泰山极顶大致处在一条轴线上。泰安古城在起初的岱岳镇到后来随着泰山登山路线的开拓,逐步东移形成了乾封县也就是泰安古城的雏形,并未形成具体的城市,随着对泰山祭祀活动的不断增加,在泰山下周围的聚落越来越多,围绕岱庙发展,随着政治及军事等需要建立泰安古城。泰安城的存在使得登天中轴线把城市和山体统一起来。而岱庙成为中轴线的一个标点,不仅成为泰安城的中心,而且与泰山主峰形成南北对景。这条南北中轴线从通天街发端,穿过岱宗坊到一天门,便开始沿着与中溪大体相重合的路径向岱顶延伸。泰山的所有建筑都陈列于从下而上的“朝天”序列上,依次排列在轴线两侧,不断迎合泰山这座圣山。可见,城市与山水造就了中国古代人居环境的美好模式,同时独具文化特色、生态和景观内涵。

从古代城市发展历程来看,处理好山与城的关系,是城市形成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泰安城市的营造是与泰山、泰山文化以及周围河流泰安与其所处的泰山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城市格局轴线鲜明,彼此相得益彰。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也影响着城市的发展。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营造观,也形成了不同的城市风貌。建筑是历史文明的标志,是文化凝固的一种形态。在中国传统的风景园林风景营造中,建筑也是风景的一部分。[5]泰安城的古建筑在泰安这座山中开展而来,丰富了泰山的内容,同时,其建筑营造也是极具特点,既融合于泰山这座名山自然的环境中,其建筑风格又有其特色,城市建筑与泰安山水相称,达到“左崇右实,右胜而左殷”的效果。中国古人通过利用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与自身的营造智慧,创造了宜人的人居环,遗留了大量的人居风景遗产,形成了独具的环境营造理念与方法。泰安古城依附于泰山而不断发展完善,其山水环境为泰安城市发展的根源。因此,通过泰安古城的风景营造得出了这样的营造智慧。山水城市的自然生态格局营造要注重挖掘地域特色生态特征,在文化上都富含有宗教色彩、地域文化贯穿整个城市山川自始至终,达到了自然与人文共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7

[2]汪德华,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9

[3]陈鼒,吴彬编纂. 泰安县志.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1872

[4] 王树声.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 陈植.中国造园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耿文清.泰山天下安.济南:齐鲁出版社,2006.6

[7]曲进贤.泰山通鉴.济南:齐鲁出版社,2005.1

[8]盖洛.中国五岳.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7

[9]孙成志. 山东中华第一山泰山,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5

[10]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8

[1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2

[12]黄钤.泰山志.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1782.01

[13]颜希深.成城.泰安府志.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1760

泰国文化论文篇5

关键词:钟泰;中国哲学史;以中释中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026-02

钟泰(1888―1979),中国近现代著名学者。字 斋,号钟山,别号待庵。江苏南京人。师从太谷学派中期宗师黄葆年,曾攻读于江南格致书院,继而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归国后任两江师范学堂日文译教。辛亥革命曾入皖督柏文蔚幕。尔后历任安徽高等学堂教师,南京法政专门学校(后改法政大学)日文教席,并开老庄讲座,又任《共和杂志》社社长。1924年转任杭州之江大学国学系教授、系主任。1939年任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教授。1943年任贵阳大夏大学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44年入蜀,与熊十力并任书院主讲兼协纂。1948年任光华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入华东师范大学。后转入上海文史馆。1962年应长春东北文史研究所礼聘讲学。1966年返回上海文史馆。1979年病逝于家。

钟泰毕生致力于先儒哲理之学,博采众长,成一家之言。著有《中国哲学史》、《荀注订补》、《国学概论》、《庄子发微》、《春秋正言断词三传参》、《顾诗笺校订》、《管子侈靡篇》等。其中,1929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是钟泰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哲学这门学科创立之时,该书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领域产生了较为重要的影响。

不同于胡适、冯友兰等“以西释中”的研究模式,钟泰采用了中国化的哲学研究方法。钟泰在书中完全运用中国本土的话语方式,在传统的领域内对哲学进行梳理,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钟泰并不是简单重复谢无量的《中国哲学史》,而是具有了明显的方法论意识。

钟泰所著的《中国哲学史》全书分为四编,分别为上古哲学史、中古哲学史、近古哲学史、近世哲学史,共分为上下两卷,八十二章,单列人物117位。上古哲学史由周代至先秦,中古哲学史涵括汉唐时期,近古哲学史包含宋明哲学,近世哲学史则涵盖了清代哲学。钟泰以客观的笔触,尽可能真实地介绍各家思想,以庞大完整的体系奠定了“以中释中”的中国哲学史诠释框架。

纵观钟泰的《中国哲学史》的内容,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叙述了上古哲学思想的渊源

在第一编上古哲学史中,钟泰提出了他对中国哲学总体特征的认识。中国哲学的特点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地巩固、发展,贯穿了整个中国哲学史。在第一章中,钟泰将中国的哲学思想追溯至周代,认为中国哲学“至周代始有统系可言。”[1]4他从上古思想中提炼出“本天”、“尽人”、“首孝”、“用中”、“上民”、“大天下”六个方面,认为人应以天为万物之本,“人者托体于天,则当以天为父”[1]4,同时充分发挥人的本性,进行能动地创造,“尽人之性,则可以参天地而育万物”[1]4,从而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那么,尽人之性的具体行为是什么呢?钟泰随即提出了“首孝”,强调孝的重要性。自上古时代孝道思想就产生和流传下来,扩充为五伦关系所应遵守的标准。“用中”即是以中道的方式处世,而后重视民意,以保民、爱民的思想治理国家,最终实现天下统一的政治理想。这些方面涵盖了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内容,涉及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论述。第二章“王官六艺之学”,钟泰认为“周公集前王之大成”[1]9,著述了以礼乐文化为中心,六艺之学为内容的典章。百家诸子之学皆源于六艺,而六艺之学则始于周公。因此钟泰指出,“中国哲学,必当断自周公为始。”[1]4钟泰运用富于中国特色的语言归纳出中国哲学的特点,追溯了中国哲学思想的本源。

2.采用史传体例书写哲学史

钟泰在《凡例》中就明确指出他是以史传的体裁书写的中国哲学史,以客观的视角叙述各家基本思想。钟泰秉承古文经学派的解释学方式,抱着“述而不作”、“我注六经”的学术态度著述,他所整理的中国哲学史内容翔实,语言古朴,态度诚恳。值得一提的是,钟泰在梳理哲学史时坚持了“上下则详其源流,彼是亦辨其同异”的原则,对不同时期的人物、流派、思想以及同一时期的不同人物、流派、思想等进行对比,研究他们的源流和发展,探讨他们的异同之处。对于不同时期,钟泰通过介绍主要人物以归纳其核心思想及其学派的特点。例如在介绍孔子时,通过“仁”、“忠恕”、“孝弟”、“五伦”、“成己成物”、“富教”、“小康大同”、“知命之学”等方面来讲解,介绍墨子以“兼爱”、“非攻”、“节用”、“天志”、“墨经”为特点来概括,介绍朱子从“理气”、“天命之性气质之性”、“居敬穷理”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对于同一时期,钟泰则以事件为焦点进行论述,如“两汉儒学之盛”、“魏晋谈玄之风”、“宋儒之道学”、“元明诸儒之继起”、“清儒之标榜汉学”,对某一时期的特点进行集中的阐释和总结。“史家之例,或以事为题,或以人为目。此书述一家之言,则著其人;总一代之变,则标其事。”[1]1钟泰正是本着这样的原则对中国哲学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当时及后世研究某一学派人物及某一时期的哲学特点都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此外,史传体例还表现在,书中还常有“老子附管子附《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解”、“惠施公孙龙附尹文子附名家不出于别墨论”等章节的内容。“史家纪传,有合有分。或以附从,或以连及。此书亦兼四体。”[1]1这些正体现了钟泰的这一写作原则。

3.以同情理解的态度介绍各家学说

钟泰在著述过程中,并没有对各家之言持褒贬不一的态度,而是以真实的姿态还原诸子思想的本来面貌,客观、全面地一一展示其哲学思想内容。“门户之争,自古不免。然言各有宜,理无相悖。此书于各家同异,时附平亭。既欲见学术之全,亦以为沟通之助。”[1]1钟泰在书中充分地体现了作为一名哲学史家的客观态度。钟泰在评价宋儒时写道:“宋儒于经,不主训诂而主义理,不主师传而主心得。惟主义理主心得,故以经为求理之阶梯,而不认经为可以尽天下之理;又以为理虽在经中,而亦非专于守经所可得。”[1]185-186而后他又将宋儒与汉儒进行了对比:“由是观之,宋儒与汉儒,其有取于孔子之经虽一,而其所以取于孔子之经者则有间矣。是故譬之于谷,孔子植之,汉人收获之,而宋儒则播之砻之,淅之炊之,且以自食之者也。”[1]186作为太谷学派的继承者,钟泰并没有一味褒扬儒家学说,而是对比分析了儒学不同时期的特点,以同情理解的态度分别评述各家学说,这种中肯的态度是难能可贵的。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胡适以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批判旧文化,以西方哲学的逻辑方法重新梳理中国哲学。冯友兰又进一步深化了“以西释中”的哲学研究方法,成为新理学的先驱。正是在这样的境况下,钟泰坚持“以中释中”,以表明自己的文化观。他指出:“中西学术,各有统系,强为比附,转失其真。此书命名释义,一用旧文。近人影响牵扯之谈,多为葛藤,不敢妄和。”[1]1钟泰认为中西学术各成体系,正是因为两者的差异性,才使它们具有了各自的独特性。他反对将中西哲学牵强比附,尤其反对胡适用西方进化论的观点来审视中国哲学。如“近人摭拾其‘万物以不同形相禅’之一言,又取与达尔文之《天演论》相比附,去庄子之真意益远。”[1]46钟泰对胡适提出了直接的质疑:“胡适之《哲学史大纲》创为此说,然‘万物以不同形相禅’句下,即继之以‘始卒若环,莫得其伦’,夫言天演,言进化,有始卒若环者乎?胡氏之说不攻自破。”[1]46由此可见,钟泰拒绝用西方化的研究模式来整理中国哲学史,他力图通过运用中国哲学独有的方式,进行自我更新和自我扬弃。在多种哲学研究方法并存的五四时期,钟泰坚持回归中国本位的叙事方式,为捍卫中国哲学的独立性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在研究方法多元化的环境下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他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西哲学的融合与发展。

钟泰在书中并没有对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史进行明确的定义和解释,其观点只能被后人所揣测。他阐释了117位人物之多,其中有不少人物在其他哲学史书中并不多见,如魏伯阳、牟融、徐干、陶渊明、陈止斋、唐说斋、蔡西山、蔡九峰、蔡节斋、真西山、魏鹤山、吴草庐、郑师山、刘伯温、曹月川、吴康斋、张杨园、唐铸万、彭允初、汪大绅、罗台山、洪北江等。这一方面说明钟泰学识渊博、博览群书,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对学术、思想和哲学的把握不甚分明。钟泰对哲学、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的概念没有清晰的认识,因此他所列举的诸位人物中,包含了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而这些学者和思想家并不完全是哲学家,哲学史也不尽等同于思想史、学术史。这种“还原论”的叙述视角和方式在当时可能是落伍的,但在今天又受到了学界的重视。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影响,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形成了“以中释中”、“以西释中”、“以马释中”等诠释方式,而后的几十年里,“以西释中”、“以马释中”逐渐成为主流的研究方法,它们以较新的途径和科学的方法,重新挖掘了中国哲学的价值,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视野,取得了丰厚的成果。然而,多元化的研究模式并没有持续下去。在西方的话语系统之下,学界出现了一味追求西方化的形式主义、过度依赖西方文化的情况。能否真正诠释出中国哲学的思想精髓,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建立自身完善的话语体系,形成具有民族文化精神和民族特色的中国哲学史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课题。20世纪中国哲学史学科的构建者们大都采取了“六经注我”式的方式,预先设定中国哲学中存在着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等近现代哲学内容,从此出发去寻找历史性的佐证,而不是从历史性研究中延伸出近现代意义。这就造成了他们无法设身处地地融入历代哲学家的心境中,深入挖掘这些哲学家们的思想精华[2]。而钟泰中国本位的叙事方式,对诸子各家同情理解的态度,在这种现状下显现出其独特的价值,给现代人以反思和启发。钟泰书写中国哲学史持有的谨慎、中肯的态度,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尊重与还原,值得当代中国哲学建构者们借鉴。

在现今大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多种文化类型同在、多维价值体系共生的社会环境下,文化的发展必然多元的,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哲学史建构也必定是多维度的[3]。以钟泰为代表的中国化研究模式,在多元化的文化观中占有一席之地。它能够帮助整合中国哲学史的建构,重新审视和调整中西哲学思想的关系,传承和发扬中国哲学的内在精神,为使中国哲学史学科更好地建立自身的话语系统和书写范式而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钟泰.中国哲学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泰国文化论文篇6

关键词:《等级划分》 国际教育 国别化教学 国别化教材

一、引言

中国和泰国的交往历史悠久。就泰国方面来说,在东南亚范围内,泰国政府对华人可以说是最开放的。近一二百年来,数以百万计的华人移民定居泰国。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泰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泰国很注重汉语学习,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学习热潮。泰国人在本国学习汉语,有着双重任务:1.一般任务。泰国学生像其他国家的学生学习汉语一样要遵循学习汉语的规律。2.特殊任务。如何把泰国特有的,比如地名、人名、食品、用品、风俗习惯等,用汉语表达出来。要完成这个特殊任务,不仅要研究泰汉两种语言的词汇,还要对泰汉语言翻译进行深入研究。

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界,比较重视制定一些词汇大纲、词表,以此规范教材对词汇的收录。以前的是《汉语水平词汇和汉字等级大纲》,最近又颁布了《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但这类词汇大纲或词表,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合国别化的词汇教学。因为语言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一方面,其他国家的学习者要了解中国,另一方面,他们也想向中国人介绍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俗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更重要。因为外国人跟中国人交流的时候,不仅要说中国的事情,而且还要说自己国家的事情。而中国研发的这类词汇大纲或词表,是基于中国境内的常用词收录的,比如“饺子”“春节”等,不可能也把其他国家的专用词语和常用词都收录进来。从这一点上说,在不同国家进行的汉语教学,即国别化汉语教学不应当完全受这类词汇大纲或词表的限制,要重视与本土社会文化相关的词语的教学。

二、《等级划分》与《实用泰汉翻译教程》介绍

《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是汉语国际教育的第一个国家标准,是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重点科研项目,是教育部社科司重大研究课题。《等级划分》是经过17年的不断思考、积淀和梳理,经过在香港11年3万多学员的长期实践,用了两年九个月的时间研制出来的。由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审定委员会审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这项研究有两项重要成果:一是《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语言文字规范(GF0015-2010),一是《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国家标准·应用解读本)。两本书均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国家标准》规定了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的等级划分,给出了汉语国际教育用分级的音节表、汉字表、词汇表,体现了三维基准体系。它适用于汉语国际教育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课程测试、工具书编写和音节库、字库、词库建设,也可供计算机辅助汉语水平测试以及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普通话教学之用。《等级划分》是基于具有代表性、权威性的37亿字次最新大型动态语料(特别是对话体语料)、词典、字表、词表建立的现代汉语规范口语主导型的新模式。

《实用泰汉翻译教程》是为具有中级汉语水平的泰国学生专门编写的一本实用语言类教材。这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三、四年级的必修课(或选修课)教材,也可作为汉语导游工作者及其他从事与汉语有关工作的泰国人的自学教材。该教程共18课,以介绍泰国国情与泰国文化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18篇课文,系统介绍了泰国的国家政体、国民性格、、民俗节日、饮食特色及华文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

三、《实用泰汉翻译教程》词语等级分析

(一)《实用泰汉翻译教程》词语等级分布

参照《等级划分》,笔者把《实用泰汉翻译教程》注释的1187个词语与《等级划分》的词汇表做出对照。发现同《等级划分》里的词语有266个,超纲词语有921个。同《等级划分》的266个词语的分布,一级词语有68个,二级有98个,三级有79个,附录有21个。同《等级划分》的266个词语占22.4%,超纲词语921个占77.6%。

(二)《实用泰汉翻译教程》不同等级词语的语域分布

结果证明,要解决汉语国际教育的国别针对性,任何一套词汇等级划分或大纲都是远远不够的。《实用泰汉翻译教程》里的词汇超纲率高达77.6%。虽然只用一本教材难以全面证明,但也突出了教学和教材国别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为了深入了解超纲的词语,笔者把超纲词语进行分类并对超纲词语的语域分布做出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到,超纲词语跟泰国国情密切相关,这些特有词语是能够反映该国社会文化的词语,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别化”词语。虽然使用范围不一定仅限于泰国,但这些词语是泰国社会文化的缩影,与泰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同的文化模式,对民族的语言发展,在某种程度、某个侧面、某个层次上起着制约作用。如在泰国,国王及王室有着崇高的地位,泰国华语反映国王及王室成员的词语十分活跃,如“陛下、公主、王子”等;又如:泰国素有“千佛之国”的美称,全国90%以上的人信奉佛教,这就使得反映佛教及相关事物行为的词语,在泰国华语词汇中非常丰富。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条规律,《等级划分》表内的词多具有各民族通用性,而超纲词则多是表达泰国特有事物的词语(53.4%)。这些词尽管超出了《等级划分》这个大纲,但是在泰国的日常生活中却是常用词,并没有超出泰国社会日常生活这个实际的“纲”,由此可见,要解决汉语国际教育,就必须走国别化之路。

四、《等级划分》在国别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局限

(一)“国别化”理念的提出

“国别化”(country-specific)汉语教学的观念早己有之。2004年,陆俭明教授针对当时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情况,认为迫切需要开展一些基础性研究,包括根据不同母语语区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汉语教学用的字表、词表、成语表、语法要点表等。陆教授在2007年又进一步加以强调,在基础性应用研究领域进一步提出了“对外国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还得注意国别化的问题。”(陆剑明,2007)

第一次把这一观点升化为理论提出来的是甘瑞媛博士。她从认知科学、“中介语”理论、教育学、外语教学、语料库语言学等多个角度,对“国别化”的理论基础、“国别化”汉语教学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和论述。甘瑞瑗认为:“所谓国别化的对外汉语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基于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而进行的汉语教学”;唯有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对外汉语教学的针对性原则”,“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成功率。”(甘瑞瑗,2005)

对外汉语教学既然把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交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根本目标,就应避免出现教材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以免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语言,到了生活中根本用不上。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传统、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泰国汉语学习者学了汉语之后也多是在其母语国生活、工作,或者是从事与中国人打交道的工作,唯有开展“国别化”汉语教学才能满足学习对象以及学习目标的多元化需求。

在语言系统中,从大的方面讲,语音、语法、词汇等都会因学习者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认知模式等因素的差异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需要加强“国别化”研究。鉴于词汇在汉语学习与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社会生活的差异最先在词汇层面上表现出来,本文以“国别化”词汇教学为研究对象。

(二)对外汉语“国别化”教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中国国家汉办在制定21世纪初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规划时,根据未来发展需要并围绕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专门学科的不可替代性特点,确立了6项研究重点,其中有两项涉及“国别化”思想:“对外汉语教学需要的汉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研究”“对不同母语者的汉语研究”。从这些方面足见国家对“国别化”汉语教学的重视以及所作的努力,这也对汉语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使对外汉语教学朝着科学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开展国别研究、实施国别化教学将是一条必经之路。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材编写、教学评估、成绩测试等,拓展对外汉语教学应用研究领域,应当真正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汉语教师以及汉语学习者服务。

(三)《等级划分》在国别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局限

作用:为各国汉语教学提供最基本的、最通用的词汇,这部分词汇应当作为教学的重点和核心。

局限:不同区域、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特殊的物态文化、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反映在词汇上,都有一些特殊的常用词语为其他语言所没有或不常用,这些词语不可能全部收录到通用词表中。因此,通用词表对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汉语学习者来说都有一定的不适切性,不能满足用汉语表达本民族特殊事物和思想的需要。《实用泰汉翻译教程》这一真实反映泰国本土文化的教材中,77.6%的词语在《等级划分》中未予收录,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等级划分》这类通用词表只能为国别化汉语教学提供重要参考,但不应以此限制国别化汉语教学中词语的选择。应当针对不同学习群体制定国别化的汉语词表,在这项工作中,《实用泰汉翻译教程》这类具有鲜明的本土文化特征的精品教材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五、汉语教学和教材国别化的几点建议

(一)推出本国的《词汇等级大纲》

每个国家为了提高本国的汉语教学效率,应该推出自己的《词汇等级划分》表,《词汇等级划分》里应该收录和本国国情有关的专有词汇,包括专有名词的对译方法。比如:人名、地名的对译,文化习俗、宗教、旅游、饮食、熟语等领域的词汇。

(二)规定专有名词的对译标准

在泰国,目前汉语国别化教学的混乱原因就是缺乏标准。泰语人名、地名的对译有的用潮州话语音对译,有的用普通话语音对译,甚至泰国的六家华文报所用的专有名词如人名和地名都不一样。推出泰语人名、地方名的标准汉语对译,是国家教育部应该承担的任务,也是本国从事华文教育人士应该推动的工作。

(三)重视对特有文化习俗的对译和解释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习俗、、饮食文化,这些特有的东西需要特殊的词汇来表达,表达方式要能够充分让学习者了解它的背景含义以及跨文化的差异,所以有时简单的直译和意译方式还不够,还要加以注释或用附加课文来补充说明。

六、结语

本文为了研究2010年国家汉办推出研制的《等级划分》是否能够满足汉语国际教育可依据的国家标准,采用一本中泰专家合作编写具有国别化性质的教材《实用泰汉翻译教程》里的词汇来做对比分析。分析结果发现,《实用泰汉翻译教程》里的超纲词语超过70%。超纲词语出现在有关泰国国情的各种领域内,如人名、地名、文化习俗、宗教、旅游、饮食、熟语等领域。通过超纲词语的注释举例,证明汉语词汇教学国别化包括教材国别化,不但非常重要而且非常必要。

《等级划分》的作用是为各国汉语教学提供最为基本、通用的词汇,这部分词汇应当作为教学的重点和核心。它的局限是不能满足用汉语表达本民族特殊事物和思想的需要。

国家有关部门应当承担汉语教学教材国别化的任务,从事汉语教育的人士也应该积极推动这项工作。推出适合本国国情的《词汇等级大纲》,规定专有名词和特有文化习俗的翻译标准,收集各种有关本国国情的特有词汇作为本国汉语教育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课程测试、工具书编写和音节库、字库、词库建设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陈灼等.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

社,1996.

[2]戴桂芙等.初级汉语口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

例[J].语言文字应用,2005,(2).

[5]高名凯,刘正埮.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

社,1958.

[6]高彦德,李志雄.实用泰汉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

版社,2010.

[7]国家汉办.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Z].北京:北京语言学

院出版社,1992.

[8]郭志良等.速成汉语初级教程·综合课本[M].北京:北京语言文

化大学出版社,1996.

[9]李领军.议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J].和田师范专科

学校学报,2010,(3).

[10]李清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词汇量问题[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1).

[11]李如龙.汉语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12]刘德联等.中级汉语口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3]卢晓等.对外汉语教学的国别化思考——以对泰汉语教学为例

[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

[14]裴晓睿.汉泰词典[Z].泰国理论出版社,2006.

[15]孙红.面向泰国汉语教学“国别化”词表研制[D].暨南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09.

[16]王明东.两套泰国国别化汉语教材的对比分析[D].暨南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11.

[17]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

出版社,1983.

[18]杨德峰.试论对外汉语教材的规范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

(3).

[19]张和生.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义类与形类[M].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10.

[20]张凯.汉语构词基本字的统计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

(1).

[2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22]张伟华.浅议外来词的翻译[J].大学英语,2005,(34).

[23]张晓丽.从翻译选材、翻译方法和译文评价看社会文化对翻译

的制约[J].宜春学院学报,2009,(12).

[24]郑通涛.对外汉语国别化教材开发的启示[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2011.

[25]周凤玲.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

泰国文化论文篇7

石广生同志于2005年担任中泰友协会长,在他的领导下,协会与泰国各友好组织密切合作,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了两国在经贸、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增进了两国人民间的了解和友谊。泰国政府高度评价相关活动,阿披实总理、英拉总理、枢密院主席炳上将等政要多次会见我会访泰代表团。主要活动如下:

与泰国王室成员保持密切交往

诗琳通公主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她对中文的热爱极大推动了汉语教学在泰国的普及,她关于中国的著作向泰国人民客观介绍了中华文化。鉴于公主殿下为发展两国关系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于2004年向公主殿下授予了“人民友好使者”称号。

2009年,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主办的“中国缘・十大国际友人”评选活动中,公主殿下被中国网民评选为“十大国际友人”之一,亲自来京出席颁奖典礼。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中泰友协接待了公主殿下一行。在京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会见诗琳通等十大友人,并为其颁发纪念奖章。

2011年4月诗琳通公主对华进行正式访问,在京期间,协会为公主殿下举办了欢迎宴会。

2012年8月,第六届中国东盟民间友好组织大会期间,泰国公主朱拉蓬派御代表出席了中国东盟青少年舞蹈展演。

举办中泰建交30周年和中泰建交35周年系列庆祝活动

1、中泰建交30周年系列活动

2005年是中泰建交30周年,我会举办了一系列庆祝活动。

7月1日,我会和泰国驻华大使馆联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庆祝招待会,时任泰国总理塔信和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出席活动,来自中、泰两国各界人士800人参加了招待会。

10月,为庆祝中泰建交30周年,我会和泰国女企业家联合会共同在泰国曼谷举办了“中泰建交30周年画展”,展出了中、泰两国优秀青年画家的作品。

12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和中泰友协会长石广生访泰,并与泰中友协共同举办了庆祝中泰建交30周年宴会和“中泰民族文化节”。

2、中泰建交35周年系列活动

2010年是中泰建交35周年,我会与泰中友协在两国合作举办了系列庆祝活动。

7月1日,我会与泰国驻华大使馆在京举办庆祝招待会。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昌智和泰国外长格式出席活动,中泰友协会长石广生和泰中友协会长功・塔帕朗西为中泰建交35周年首日封揭幕。两国各界人士共300余人参加招待会。

8月4日,泰中友协在曼谷举办建交庆祝招待会,诗琳通公主亲自出席并通过电脑幻灯片向来宾讲解了30多幅访华照片,展示了30年来遍访中国的见闻和感受。我会冯佐库副会长专程带团赴泰出席招待会并致辞,受到了诗琳通公主的亲切会见。

10月29日至11月3日,我会与泰中友协共同举办“中泰手足情”友好车队一行38人走进中国。车队由泰国企业家组成,泰中友协会长、泰国前副总理功・塔帕朗西全程亲自驾车,从泰国曼谷出发、经老挝、越南,由友谊关入境,途经广西广东两省区,历时10天,全程3600公里,沿途举办中泰经贸论坛、共植中泰友谊树等各式庆祝活动,宣传中泰友好情谊,实实在在地促进了两国人民的了解与互信。在华期间,中国东盟协会副会长、中泰友协副会长王运泽、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广东省广州市市长万庆良、茂名市副市长陈海、汕头市副市长林梃、潮州市市委书记骆文智分别会见、宴请代表团一行并出席了主要活动。

12月,中泰友协会长石广生率团访问泰国,两国友协在曼谷共同举办了中泰经贸论坛、中泰羽毛球友谊赛和高尔夫球友谊赛。中方还向泰方赠送了一尊玉观音佛像,以表达中国人民对泰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中泰经贸论坛:论坛以“新机遇、新发展”为主题,两国经贸部门负责人和经济专家就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的中泰经贸合作进行了研讨,为两国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加强经贸合作提供建议,两国工商界代表200余人出席了论坛。

中泰羽毛球友谊赛:中泰两国前国家队队员在泰国博乐大学羽毛球馆举行了一场精彩的友谊赛,以纪念35年前两国羽毛球国手为推动中泰建交进行的羽毛球比赛。奥运冠军杨维、张洁雯、世界冠军谢杏芳、孙俊、刘勇、郭振东等6位前中国国家队队员专程来到泰国参加了比赛,受到了当地球迷的热烈欢迎。

赠送玉佛:泰国是佛教国家,为庆祝中泰建交35周年,经我会通过辽宁省友协商辽宁省政府,由辽宁省政府出资向泰国赠送一尊玉制观音佛像。双方在曼谷举行赠佛和开光仪式。泰国高僧为观音佛像开光,中泰两国高僧颂经祈福。石广生会长在仪式上说,我们向泰国赠送这尊观音佛像,这是中国人民在中泰建交35周年之际向泰国人民献上的一份厚礼,并企盼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幸福安康,企盼世界和平与安宁。

上述活动不仅将建交活动推向高潮,也为两国民间交往打下了新的基础。访泰期间,泰国总理阿披实和外长格实分别会见代表团并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

促进中泰两国在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合作

2006年9月,为来华访问的泰国龙仔厝府代表团举行“泰国花卉推介会”。

2006年11月,“中国东盟友好之旅”代表团访问泰国时,与泰中友协合作举行了文化交流演出和中泰经贸洽谈会。

2007年8月12日至17日,应我会邀请,泰国商业部长格盖・吉拉派一行8人于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进行了友好访问,出席了在银川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宁夏)国际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节暨宁夏投资贸易洽谈会(“两节一会”)和“泰国一宁夏经贸合作对话”。

2008年6月1日,中泰友好协会与泰中友好协会在京共同主办“泰象献福迎奥运”画展。泰国陶松齐艺术中心向我奥组委赠送28幅奥运主题的大象画作。

2008年8月,我会接待了出席奥运会开幕式的泰国前副总理、泰中友好协会会长功・塔帕朗西一行及出席奥运会开幕式的泰国女企业家联合会主席陈淑卿一行。

2008年9月9日至12日,应我会邀请,泰中友好协会会长功・塔帕朗西于率125人的大型代表团访问宁夏回族自治区,并出席第三届中国宁夏国际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节暨宁夏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一节一会”)、“泰国一宁夏经贸合作对话”和“中泰文艺演出”。

2008年10月,第一届中国东盟女企业家创业论坛在广西柳州举行。应我会邀请,泰国女企业家联合会、泰华妇女联合会派团出席并在论坛上发言。

2010年9月,应我会邀请,泰中友协、泰国女企业家联合会派团出席第二届中国东盟女企业家创业论坛并发言。

2011年10月,柳州开元寺玉佛殿玉佛迎请仪式在柳举行。2012年5月,泰中友协会长功・塔帕朗西赴柳出席玉佛开光仪式。(该活动由我会商泰中友协,以泰中友协名义向柳州捐赠玉佛一尊,于2010年中泰建交35周年之际在柳举行了玉佛殿奠基仪式。)

2012年12月16日至19日,应泰中文化经济协会邀请,冯佐库副会长率中国经贸友好代表团一行36人于访泰,出席中泰经贸论坛。两国企业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并达成了合作意向。泰国总理英拉、枢密院主席炳分别会见,泰国副僧王接见并为代表团祈福,泰国总理府部长瓦拉帖、前副总理素瓦、泰中文化经济协会会长披尼分别会见宴请。

促进中泰友好城市交往

泰国文化论文篇8

关键词 壮泰族群;系统理论;关系传播理论;网络趋同理论;演化

传播学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出现为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传播系统理论是传播学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以传播系统理论来审视中国一东南亚壮泰族群的发展演化过程,对促进壮泰族群的文化交流和世界民族的融合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传播系统若干理论问题

(一)系统理论的起源

对系统的研究是自古就有的,如中国古代的“阴”、“阳”、“气”、“理”等。然而现代系统理论思想的最初形成却从19世纪黑格尔的辩证矛盾论开始溯源。黑格尔辩证矛盾论认为,世界是一个过程,为对立面的矛盾所控制。马克思和达尔文都是黑格尔辩证矛盾论的忠实拥护者,只不过马克思用辩证矛盾论来解释人类社会历史的整个发展过程,而达尔文则把它放在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研究当中。不管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还是研究物种进化,系统理论在马克思和达尔文的研究中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20世纪初,奥地利生物学家贝特朗菲提出了机体系统理论;1932年,贝特朗菲进一步提出了一般系统理论思想。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一般系统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丰富了系统要素、关系、过程等理论。同时发展起来的还有维纳和香农于1948年分别提出的控制论和信息论。控制论、信息论被认为是一般系统理论的相关领域,它们是一个过程的几个方面,因此学界也有把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统一为广义系统论。广义系统论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生物、社会、行为现象等许多方面,它为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提供了思维的新方法,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指的是广义系统论。

(二)系统理论与传播学研究

“系统”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今天系统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研究,人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研究系统,对系统下的定义不下几十种。最普遍的观点认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它由元素、关系、属性、环境构成,表明了元素与元素、元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系统论强调的是系统的整体性、层级性、动态性和整体性,把研究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层级构成,研究系统、元素、环境的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以优化系统的观点来解决问题。控制论是对系统中的调节和控制进行研究,重点研究反馈机制对系统运行的影响。信息理论则研究系统中的传播现象和过程,重点研究信号的测定和传送。

传播是一个有相互关联的变量结合而成的复杂整体,因此系统理论对传播学具有重要影响,它为传播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空间,在传播学的许多方面都能看到系统理论的影响以多种形式存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关系传播理论和网络趋同理论。关系传播理论的核心是假设人际传播的功能为建立、维持和改变关系,而关系从控制论的角度来说反过来影响人际传播的性质。关系传播理论对关系、决策、网络及媒体进行了探讨,研究了传播在关系产生、发展及衰落过程中的作用,开创并发展了人际关系中的传播研究,奠定了关系研究的主要形式和方向,并在几种关系类型的传播研究,如友谊中的传播、矛盾冲突中的传播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其次,对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网络趋同理论也得益于系统论的指导,网络趋同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群体信息的交换和发展以及群体差异、变迁的传播学成因。这些理论对于分析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传播学的视角。

二、传播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一东南亚壮泰族群发展演化

从传播系统理论的角度来阐释族群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它可以通过对族群发展变化与内外传播发展规律性的把握,为族群的交流和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途径和平台。

(一)中国-东南亚壮泰族群的由来

19世纪中叶,为了殖民统治的需要,西方的一些传教士、学者开始对东南亚的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调查研究、搜集整理。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惊奇地发现,我国的布依语、壮族侬语、黎语,泰国的泰语,越南的黑泰语、白泰语、土语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壮侗语族的语言。随后,国内外学者对这些民族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探索。研究发现,生活在中国的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和黎族,生活在越南的岱族、侬族、泰族、热依族、沥族、布依族和佬族,生活在老挝的老龙族和泰族,生活在泰国的泰族,生活在缅甸的掸族以及生活在印度阿萨姆邦的阿洪人,共计近1亿人口,他们不仅在语言上同属一个语系。在服饰、饮食习惯、住宅建筑、、民间文化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或近似之处。对于这些共同或近似点的形成,民族研究者认为是因缘于他们的祖先都曾经共同生活在今广西等地,因此把这些民族称之为壮泰族群。范宏贵先生在《同根生的民族》一书中对分布在6个国家的壮泰族群20个民族开展了多学科、全方位的交叉考证,证明壮泰族群都是古百越瓯骆人的后裔,是从一条根发展、分化出来的,并对壮泰各民族是怎样从瓯骆越人这条共同的“根”上经过长途大迁徙而演变成今天6个国家中的20个民族进行了比较彻底的阐释,基本弄清楚壮泰族群诸民族的来龙去脉。

按照范宏贵先生的解释,在春秋时代以前,即距今2700年前,壮泰族群的祖先共同生活在岭南与岭北一带;春秋到汉代以后,即距今2700~2100年前,进入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以后,傣族的祖先才从岭南和岭北向南迁移,从而掀开壮泰族群迁移分化的大幕。《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一书认为,到唐代以前,壮泰先民较大规模的迁徙已经基本完成。

(二)中国-东南亚壮泰族群发展嬗变的关系传播理论探讨

壮泰族群的迁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有大规模的迁徙,也有分散的迁徙,迁徙的原因、时间、路线都不相同。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未迁移分化前壮泰族群先民瓯骆越人的社会看作一个大系统,其中分布着部落、村族、家庭、个人等各种中小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人们需要及时了解环境的变化,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增进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维护整个族群社会的稳定和协调。这样,传播和交流信息就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活动。当时,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的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是瓯骆越人交流和传播信息最基本的方式之一。

按照关系传播理论的观点,我们先来分析瓯骆越人个体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个体关系的形成首先是为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它离不开环境的影

响,受到当时社会生产条件的制约。瓯骆越人居住的岭南地区山高林密。地广人稀,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条件下,人们为求得生存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获取食物,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共同抵御恶兽与自然灾害,这样就组成了以氏族部落为单位的人们共同体。在这样的共同体中,个体之间需要树立和培养非常紧密、融洽的关系,才能保证整体的战斗力。从当时传递信息和交往的条件来看,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是最基本的方式之一。第一,当时落后的文化和传播技术的匮乏,使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具有易操作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达到一种直接真实和即时反馈的传播效果;第二,人际传播不仅能及时传递各种生产信息,而且这种凭借各种感官通过言语传递实体信息和由交往双方的表情、动作及辅助语言等非语言符号传递隐性信息的传播方式符合瓯骆越人的情感特点和心理需要,通过这种多感官、全方位的人际交流可以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和责任,增进双方的情感,也体现了瓯骆越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依存的生活理念和道德标准;第三,在当时,人际传播是建构双向互动和睦亲密的人际关系和族群情感的主要途径,它使整个瓯骆越群落更具紧密性,能促进整个瓯骆越群落传播大系统的良性运行。

进入春秋战国以后,青铜和铁制工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渐使用,瓯骆越人生存方式转变为以稻作农业为主。为开田辟土,瓯骆越人的居住特点由大群居逐渐向分散化发展,形成许多三五聚居的小群落。由于自然地理和生产条件的限制,人们被牢牢地绑在了土地上,瓯骆越人群落、村寨之间个体形式的传播和交流逐渐减少。随着人口的增加,对生存资源的争夺加剧,矛盾、斗争不断出现,更加恶化了群落之间的关系,使小系统间的传播机制受到破坏。生产方式、人际关系以及传播机制的变化使瓯骆越人最终形成了山区稻作民族相对封闭的特点,他们依恋故土,看重群落,其迁移也多以整个群落为主,很少以个体形式迁移、融入其他族群。由于瓯骆越人不好游移、迁徙,其个体交往和传播在本群落范围内影响很大,对其他群落的影响甚微。从控制论的角度来说,这种与本群落以外个体间的疏远和松散的人际关系,反过来又影响了群落以外人际传播的性质和效果,使群落与群落之间的交流和传播活动趋于松散。

因此,正如民族研究者所发现的,瓯骆越人各群落的古越语都有一定的差距,形成不同方言土语区。在习俗上瓯骆越人群落之间也是各有特色,这些在《墨子》《汉书》上都有记载。直到瓯骆越人的一些群落为寻找新的生存资源而不断进行长途迁徙,群落、村族间的交往越来越少,甚至没有,传播大系统崩溃,差异逐渐拉大,最终走向民族分化。

(三)中国一东南亚壮泰族群发展嬗变的网络趋同理论探讨

关系传播理论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个体传播的相互作用行为及其对传播系统的影响,而网络趋同理论则从群体传播行为的角度来研究传播系统。所谓群体,是指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诸如一个民族、一个村落或者一个家庭。如果把整个瓯骆越人社会看作一个宏观群体系统,其中的个体传播是微观系统,那么瓯骆越人部落作为一个群体则可以看作中观系统。这个中观系统是否和谐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生存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群体目标和群体力量的凝聚、部落成员之间良好的协作关系都有赖于群体传播机制。毫无疑问,群体传播也是当时瓯骆越人传播和交流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

我们来分析瓯骆越人部落内部的群体传播。在部落内部,个人之间、家庭之间甚至宗族之间的传播相互作用行为和过程构成了群体的传播结构。民族研究者发现,瓯骆越人的部落都有酋长及临时军事首领;这些首领如有受贿,可以被议众罢免另选;部落内部有互相保护、支援和同族复仇;有民主集会,大家可以共同议事并交流意见。这些特征随着社会形态的更替也基本保留了下来,比较具有代表性。从瓯骆越人的部落特征可以发现,在部落内部瓯骆越人的信息传播流量比较大,信息覆盖面比较广,群体成员间的互动和交流频度也比较高,有利于培养共同的群体意识;另一方面,从尊重部落首领的意见到群体成员民主议事来看,瓯骆越人的信息传播既有单向传播也注重双向传播,保证了群体成员普遍平等的传播机会和话语权,对增进群体感情、强化群体归属意识都有重要作用。另外,以共同为前提的各种宗教和祭祀活动的群体传播方式也使瓯骆越人的群体传播关系长期而稳定。群体意识的形成与强化,使得群体成员在传播过程中感受到某种程度的群体压力,从而产生趋同心理,迫使他们自觉遵守群体规范,使自己尽可能地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的行为目标保持一致,保证部落生产生活的有序进行。

瓯骆越人部落作为单个群体通过群体传播作用相互联系,把整个瓯骆越人社会连接成一个网络。传播网络的建立反过来又使瓯骆越人各个部落之间得以更频繁、更有效地交换信息,使各个部落间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越来越接近,共同点越来越多,最后形成大体一一致的文化基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网络趋同理论。但是,整个瓯骆越人的氏族部落组织非常松散,不像单个部落内部那么严密,它们彼此互不相属,群体传播的密度和深度都比单个部落内部差很多,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瓯骆越人各个部族之间虽然有着大体相同的文化基础,但是在文化细节上还是存在很多差异。后来发展到稻作农业时代,由于水稻的种植、收割等生产主要依靠小群体的力量,因而形成了以家庭、家族为本位的小群体观念,人们对于部落、村寨的群体意识和群体传播大为削弱。随后而来的大迁徙,更使瓯骆越人群体之间的传播越来越少,从而使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传播机制遭到破坏,群体之间产生许多隔阂,发生了许多变异,趋异程度越来越高,最后导致瓯骆越人整个群体传播网络的崩溃,产生民族分化。后来,迁徙的瓯骆越人把自己的文化带到不同的栖息地,通过各种传播方式与当地文化进行交流、融合,也形成了一些不同于原来族群的独特文化。直至今日,虽然瓯骆越人的后裔已经分化为不同国家的十几个民族,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他们独特的民族文化中依稀窥见共同的文化元素。

三、对促进中国-东南亚壮泰族群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启示

今天,跨越国界、跨越民族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已成为各民族共享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重要途径。同源异族的中国一东南亚壮泰族群容易产生文化认同感,跨文化传播的障碍相对要少。那么,传播系统理论对壮泰族群的文化交流有哪些启示呢?

(一)关系传播理论的启示

我们不妨作个大胆的构想,把分属各个国家的壮泰各民族作为关系传播中的各个个体。我们知道,壮泰族群间的关系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性质和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的壮泰族群毕竟分属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国家、民族间既有友好来往的一面,也不可避免会存在矛盾冲突和相互争夺的一面。交流与传播是

增进好感、避免冲突的有效途径。在关系传播情境中,“友谊中的传播”可以增强传播的效果,增加人们的认同感;但有时候,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矛盾冲突中的传播”,这时候传播群体就要作出理智决策,在不同的价值观和知觉体系间进行一定程度的交流甚至妥协,求同存异,结束冲突,共同实现彼此都渴求的目标。

这就告诉我们:第一,壮泰族群文化交流必须注重研究群体间的关系,注重增进群体间的友谊,对各个族群的文化发展要有包容的态度,既要寻求共同点也要允许族群文化的自由发展和自由选择,不能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将本民族文化观念强加给其他民族。壮泰各个群体都要以真诚、平等的态度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这样,才能建立友好协作的族群关系,从而保证传播机制的有效建立和良性发展。第二,要正确认识文化交流中的矛盾冲突。传播过程中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可以从博弈论的角度对矛盾的解决进行理智的决策,把握共同的目标,增进彼此间的交流传播频度,降低甚至结束冲突。第三,要注重个人的传播作用,因为一个群体传播网络是通过个人在群体之间传播信息建立的。个人可以理解为某个人或某个社会团体。壮泰族群文化交流必须重视个人和社会团体的作用,要不断增加学者、学术团体、民间组织等的互访和交流,他们是壮泰族群群体传播和交流的联系和纽带。

(二)网络趋同理论的启示

泰国文化论文篇9

关键词:泰国汉语高考PAT7.4 信度 效度

一、引言

有关泰国高考汉语PAT7.4效度问题,已经有若干研究成果。但由于历年考生的答卷都是保密的,不能对测试的成绩进行统计,所以前人研究结果基本都是基于试卷的内容、题型、试卷结构、时间或部分考生考试的感受及反馈的问卷,并结合某种测试理论或语言教学理论对其效度做出推断和提出改进建议,如:春丽娟(2012)、周国鹃和春丽娟(2013)、泰宗(2013)、万惜春(2014)、李颖(2015)、杨凯(2016)等。这些论文由于缺乏大样本的答卷统计数据的支持,显得不够客观。为此,本文基于大规模模拟测试被试的成绩统计,对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效度进行研究。

二、被试、试卷及测试的实施

(一)被试

本次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一共有120人参加,考试模拟被试为泰国文科汉语班的高中三年级学生以及考过泰国汉语高考PAT7.4考试的大学生。参加模拟泰国汉语高考PAT7.4考试的学生分为三组,这三组学生分别来自泰国不同的地方:玫瑰园中学是在首都曼谷的学校、宋卡沃拉娜丽查棱学校是在宋卡南方的学校、考过泰国汉语高考PAT7.4考试的大学生是宋卡王子大学的学生。这些学生年龄一般在18~20岁之间。

(二)试卷

模拟试卷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高中阶段六个学期内的知识能力的要求进行的模拟命题。泰国高考汉语的命题内容和要求如下:

1.泰国高考汉语试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简体字,另一部分用繁体字,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个部分。

2.所有的试题均是100道题目,分数为300分,考试的时间是180分钟,每道题的平均使用时间是1分钟30秒。

3.泰国高考汉语试题的内容所占比重:语法知识占40%,词汇知识占40%,语音知识占5%,文字知识占5%,文化知识占10%。

4.泰国高考汉语试题只测试“阅读能力”,没有测试听力能力、写作能力、说话能力。

5.泰国高考汉语试题分为七个部分:正确选择词语的位置、词语辨析、判断正确、同义词替换、阅读理解、选词填空、句子的排列。

总体来说,模拟测试的内容与真题涉及的考查内容一致,对学生的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进行了综合性的考察,同时也对学生关于中国文化历史风俗等的了解情况进行了测试,试题难易结合,由浅入深。

(三)测试的实施

本次测试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在宋卡沃拉娜丽查棱学校进行,宋卡位于泰国南部,是一个港口城市,沃拉娜丽查棱学校是宋卡王子大学孔子学院签署合作教学点的三所学校之一;第二次在玫瑰园中学进行,玫瑰园中学坐落于曼谷的唐人街,该校建于一百二十七年前,已经成立孔子学堂,这是泰国第三家正式的孔子学堂;第三次在宋卡王子大学,对象是参加泰国汉语高考PAT7.4考试的大学生。此次调查选取的三所学校都是具有浓厚的中华文化氛围的学校。

在正式测试开始的前一周,我们会通知学生进行PAT 7.4模拟考试的日期,并且告诉学生可以就测试的项目有意识地进行必要的考前准备,在指定的日期参加模拟考试。虽然已经告诉学生这只是模拟考试,但有些学生在模拟考试过程中依然比较紧张,这说明了学生对模拟测试的重视程度很高。

三、PAT7.4模拟测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结构效度分析

这次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试卷分为八个部分:选择词语正确答案(判断正误)、选择填空、同义词替代、词语辨析、完成对话、理解句子、阅读理解、按要求选择、句子排列。具体情况见表1。

表1: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试卷题型及得分率

题型 题量 分值 总计 得分率

一、判断词语正误 10 3 30 56.25%

二、选择词填空 10 3 30 57.08%

三、同义词替代 10 3 30 59.25%

四、词语辨析 27 3 81 45.49%

五、理解句子 8 3 24 55.83%

六、指定词语完成对话 7 3 21 49.40%

七、按要求选择 10 3 30 47.41%

八、句子排列 3 3 9 53.88%

九、阅读理解 15 3 45 53.66%

合计 100 300 53.14%

从表1可以看出,本次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试卷的题量总数为100题。其中让考生从事先拟定的答案中辨认出正确答案的客观题为82题,包括第一部分选择词语正确答案、第二部分选词填空、第三部分同义词替代、第四部分词语辨析、第七部分按要求选择、第九部分阅读理解,共计246分;考察考生理解能力的主观题共18题,包括第五部分理解句子、第六部分完成对话、第八部分句子排列,共计54分。这次试题题量适中,主客观题比例分布处于比较合理的范围。

(二)考试总体成绩分布

120名考生的考试成绩中,最高分是279分,最低分是54分,平均分是151.6分。

表2: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成绩分数段人数及比重统计

分数段 0~30 31~60 61~90 91~120 121~150 151~180 181~210 211~240 241~270 271~300

人数 0 2 29 13 14 19 17 20 5 1

得分率 0% 1.6% 24.1% 10.8% 11.6% 15.8% 14.1% 16.6% 4.1% 0.8%

由表2可以看出,考生分数基本上集中在30~180分,211~300分的人数明显减少,150分以上的人数为62人,占整个考生人数的51.67%。本次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考生平均成绩为151.6分,说明本次模拟考试考生的成绩不太理想,大多数考生成绩在61~90分,因而拉低了平均成绩。

(三)试卷各题型的难度

难度(得分率)是测试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次试卷的五种题型的得分率从表1可以看出:本次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各题型得分率很低,说明简单题目较少,难题很多,该试卷偏难。从卷面分析和反馈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呈两极分化状态,其中失分最严重的是完成会话与改错句等主观写作题,这说明学生汉语综合运用能力较低,尤其是对汉语的语感与写作还处在较低水平上。

(四)试卷的内部信度分析

根据表3的相关数据,利用SPSS软件,从语音、文字、词汇、语法、文化、阅读六个方面以及与总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表3:试卷测试内容相关性分析 Inter-Item Correlation Matrix

语音 文字 词汇 语法 文化 阅读 总分

语音 1.000 .348 .454 .485 .437 .489 .566

文字 .348 1.000 .441 .421 .389 .431 .504

词汇 .454 .441 1.000 .860 .673 .798 .920

语法 .485 .421 .860 1.000 .704 .792 .928

文化 .437 .389 .673 .704 1.000 .871 .824

阅读 .489 .431 .798 .792 .871 1.000 .945

总分 .566 .504 .920 .928 .824 .945 1.000

根据教育测量学家的研究,相关值介于0.71~0.99属于高度相关,0.5~0.7属于中度相关,0.3~0.49属于低度相关,低于0.3说明相关性过低。通过相关性的分析,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1.在本次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中,阅读和总分的相关性最高,达0.945。阅读、词汇、语法、文化与总分都呈高度相关。

2.语音、文字和总分相关性为0.566和0.504,属于中度相关。

3.词汇、语法、文化与阅读的相关度分别为0.798、0.792和0.871,属于高度相关。

4.语音、文字和阅读的相关度分别为0.489和0.431,属于低度相关。

(五)模拟成绩与PAT7.4真实成绩比较

120名考生的模拟考试成绩与泰国高考汉语PAT7.4真实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数据表如下:

表4:模拟考试成绩与真实考试成绩的相关性数据表

Paired Samples Statistics

Mean N Std. Deviation Std. Error Mean

Pair 1 模拟成绩 151.6000 120 61.18074 5.58501

高考成绩 120.9333 120 52.20028 4.76521

表4给出了泰国高考汉语PAT7.4模拟考试成绩与泰国高考汉语PAT7.4真实成绩的平均分(Mean)、参考数目(N)、标准差及标准误差(Std.Deviation&Std.Error Mean)这四项基本的描述统计指标。

表5:模拟成绩与PAT7.4真实成绩相关检验

Paired Samples Correlations

N Correlation Sig.

Pair 1 模拟成绩&高考成绩 120 .948 .000

表5是泰国高考汉语PAT7.4模拟考试成绩与泰国高考汉语PAT7.4真实成绩相关检验表。该表显示共有120对参考值,相关系数为0.948。

表6:Paired Samples Test

Paired Differences

95% 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Difference

Lower Upper t df Sig.(2-tailed)

Pair 1 模拟成绩―高考成绩 27.00411 34.32923 16.579 119 .000

从表6可以看出标准差及95%的置信区间。配对成绩T测试结果表明,t值为16.579,双侧显著值为0.000。0.000小于0.05,显示差异具有显著意义,这说明泰国高考汉语PAT7.4模拟考试成绩高的考生,其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真实成绩也比较高。

四、结语

本次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尽管总体分数与真实测试的总体分数具有较大差异,但二者在平均分、标准差等指标方面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这说明模拟测试具有较高的质量,可以将其作为PAT7.4的一个样本分析。从题型角度分析,各题型得分率比较接近,说明题型没有对难度造成较大影响。从试卷各部分的内容构成看,汉语词汇量、汉语语法、阅读理解能力与文化知识这四个部分的内容相关性也较高。这说明试卷各部分内容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考察对象具有同质性。例如第一大题中的选择词语正确答案,既有对学生汉语词汇量的考察又有对其阅读理解能力的考察,可以看出泰国高考汉语PAT7.4的模拟考试的首要目的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

综上所述,就本次模拟测试成绩统计而言,2015年的泰国高考汉语PAT7.4考试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春丽娟.泰国汉语高考PAT7.4调查[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泰宗.泰国高考汉语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周国鹃,春丽娟.泰国汉语高考PAT7.4分析调查[J]海外华文教育,2013,(1).

[4]万惜春.泰国高考汉语试题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李颖.泰国汉语高考PAT7.4试题分析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6]杨凯.对泰国汉语高考试题PAT7.4的研究分析[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7]杨瑞和.语言研究应用SPSS软件实例大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泰国文化论文篇10

在泰国,一些有志于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的学习者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赴华留学深造。鉴于此,泰国高校设立了对外汉语硕士专业,以满足社会需求、培养本土汉语师资为目标。目前设立此专业的学校仅五所,包括华侨崇圣大学、易三仓大学、泰国清莱皇家师范大学、皇太后大学和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

上述五所学校均为泰国名校。易三仓大学创建于1969年,它是泰国最著名的私立商业大学,是泰国商业精英人才的摇篮,其对外汉语专业设立于2006年。皇太后大学创建于1998年,它是泰国著名的学术型大学,具有较雄厚的语言、社会及文化学术研究力量。近年来致力于汉语学习组织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在泰国皇太后的大力扶持下,学校地位不断提升,其对外汉语专业设立于2007年。泰国清莱皇家师范大学创建于1973年,它是泰国专门培养教师队伍的大学,以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其对外汉语专业设立于2009年。华侨崇圣大学创建于1942年,对外汉语专业设立于2011年,它设有专门的汉语教学推广中心,面向对汉语感兴趣的学习者开放,致力于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汉语人才。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创建于1975年,它是泰国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其对外汉语专业设立于2012年。

泰国对外汉语硕士专业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起步晚。设立对外汉语专业的时间普遍较晚。最早设立该专业的学校是易三仓大学,设立于2006年。最晚的是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设立于2012年。鉴于汉语在泰国的快速传播,以及对汉语教育类人才需求的增加,对外汉语硕士专业起步虽晚,但这是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专业。

二是应泰国“汉语热”的发展而生。2004年11月,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揭牌。2005年7月,第一届世界汉语大会在北京召开。以此为契机,中国积极推进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并于2006年《关于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若干意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进行了总体规划,由此标志着汉语开始走向世界(许琳,2007)。与此同时,中国与泰国的交流日益频繁,泰国的“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持续升温,随着汉语学习者人数的迅速增加,对汉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汉语师资缺乏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亟需培养本土汉语教师以满足社会需求。因此,泰国五所大学的对外汉语硕士专业应需而生。

三是名校引领学科建设。设此专业的五所高校均为泰国名校。在这五所大学中,师范类院校有2所———清莱皇家师范大学和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理工类院校有1所———易三仓大学;综合类文科大学有2所———皇太后大学和华侨崇圣大学。虽然五所高校的对外汉语专业开设时间晚,但其优势也是明显的,比如办学起点高,学校硬件设施完善,资金雄厚,学术力量较强,学术资源丰富,有利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这五所高校教学理念新,不受传统观念束缚,与时俱进,管理规范,能够发挥名校效应,引领新型学科的建设。四是部分大学与中国大学合作办学。在国际教育合作方面,易三仓大学与北京语言大学,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与天津师范大学分别开展了合作培养汉语教育类人才的项目。通过这种中泰合作办学的形式,引进了北京语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中国合作院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合理的教学方式、高效的管理机制和优秀的教师,联手推进汉语教育类人才的培养工作。这样的合作办学有利于引进中国优质的汉语国际教育相关资源,加强泰国本土短缺人才的培养,是一种提高教育整体水平的有效尝试。

二、泰国对外汉语硕士培养模式对比分析

(一)培养目标

从培养目标来看,五所高校的目标基本上一致,即致力于培养汉语教育类专门人才,某些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以下内容均做出了明确规定:培养德才兼备且擅长汉语教学的教师,以满足社会汉语人才的需求;发掘硕士的潜力,使其在掌握汉语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

(二)入学条件

虽然同属一个专业,有同样的培养目标,但五所高校的招收条件不一,有的学校门槛高些,有的学校门槛较低。五所学校招生时HSK等级要求不一致,皇太后大学要求学生必须达到HSK五级以上标准,易三仓大学则要求学生至少通过HSK五级考试。华侨崇圣大学、清莱皇家师范大学和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只要求学生通过HSK三、四级考试就可申请攻读研究生,入学条件要求较低。入学条件不严格,招收的学生水平差别过大,生源质量不高,培养的难度就会加大。此外,五所高校由于招生时不限本科专业背景,有些入学者汉语基础知识十分薄弱。在两年的研究生培养过程当中,由于以前专业所限,学习者既要加强语言功底,又要学习专业课程,时间十分有限,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此类毕业生在未来从事汉语教学工作时,可能会面临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薄弱等问题。招生定位和实际生源存在矛盾。目前泰国教育部门规定,若想担任高校汉语教师,必须持有对外汉语专业硕士学位。中国政府提供的丰厚奖学金,吸引着越来越多泰国本土汉语教师赴华留学。一些在泰国从事汉语教学的中国人希望进入高校任教,但又达不到教育部门的要求,因此选择了攻读对外汉语硕士专业。从目前的招生情况来看,五所大学的大部分生源均为这一类中国人。而该专业设立的初衷是培养泰国本土汉语教师,这就说明招生定位与实际生源有矛盾。

(三)课程设置

1.本土化强调不够。从五所高校课程设置来看,针对泰国本土化汉语教师培养的特征尚不明显。比如汉泰对比和偏误分析、中泰文化对比、针对泰国学习者的汉语教学法等课程较少,仅有皇太后大学和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重视此类课程。而恰恰是这一类课程有助于培养中泰两国语言文化差异比较的意识,能够帮助未来的汉语教师更好地了解泰国人学习汉语时的重点和难点,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促进汉语教学在泰国的本土化发展。

2.课程整体结构欠合理。泰国五所高校的对外汉语专业硕士课程设置分为三个模块,即必修课、选修课和论文。必修课设有6—7门,选修课设有7—10门。选修课的学分要求偏低。虽然提供给学生的课程较多,但基本上学生只要选择2—4门课程就可修满学分,课程的整体结构欠合理。在学分设置方面,各校学分不一。易三仓大学设有45学分,皇太后大学设有38学分,清莱皇家师范大学设有34学分,华侨崇圣大学设有3分,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则设有46学分。从必修课占总学分的比例来看,易三仓大学为42.86%,皇太后大学50%,清莱皇家师范大学47.06%,华侨崇圣大学46.15%,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34.78%。从必修课的科目来看,各校都设有汉语语法研究,其他科目不尽相同,皇太后大学开设中国哲学专题,清莱皇家师范大学开设现代汉语研究,华侨崇圣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发展,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开设高级汉语及现代中国文学。从选修课占总学分的比例来看,易三仓大学为28.57%,皇太后大学16.67%,清莱皇家师范大学17.65%,华侨崇圣大学23.08%,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39.13%。从选修课的科目来看,各校都设有对外汉语教学,其他科目不尽相同,易三仓大学设有汉语史专题,皇太后大学设有计算机辅助教学,清莱皇家师范大学设有统计学与汉语研究,华侨崇圣大学设有多媒体辅助教学,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设有课堂教学观摩及“二盯一”教学实训。从毕业论文占总学分的比例来看,易三仓大学为28.57%,皇太后大学33.33%,清莱皇家师范大学35.29%,华侨崇圣大学30.77%,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26.09%。五所大学均开设的课程包括:汉语语音教学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汉字教学法,但在五所高校这三门课程的侧重点不同,有的大学将其设为必修课,有的大学设为选修课。汉语教育类课程,如文化类、教育类、方法类等课程缺失,培养重点不突出。

3.重知识、轻技能。五所高校的课程总体上大都偏重理论知识,忽视技能训练。五所大学所开设的知识类课程包括汉语语法研究、汉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汉语语音教学法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关于技能训练方面的课程却少之又少,只有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开设了课堂教学观摩及“二盯一”教学实训。一名合格的汉语教师应该掌握完备的知识体系和娴熟的教学技能。从培养目标来看,对外汉语专业旨在培养合格的知道“教什么”“怎么教”的汉语教师,知识类和技能类课程应该并重。

4.忽视教学实习。在五所大学中,易三仓大学、皇太后大学、清莱皇家师范大学与宣素那他皇家师范大学均要求申请者有教学经验,华侨崇圣大学对此无特别要求,该校的课程设置中设有实习的环节,而其他学校均忽略了实习的环节。在对外汉语专业教学中,实习与实践应该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渐熟悉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将所学理论与知识逐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转换过程。不经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毕业生就不能较快地进入角色,从容应对课堂教学和管理中的种种挑战。对外汉语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技能培养正是该专业的特色。因此,教学实习与实践的环节尤其重要。

三、思考与启示

在泰国“汉语热”的大环境下,泰国高校有责任培养出更多汉语教师。目前,泰国开设对外汉语硕士专业的高校已从最初的一所发展为现在的五所,各校的招生规模也在逐年扩大,毕业人数也将逐年增加。这些毕业生有望成为未来泰国汉语教学的新生力量,充实本土汉语教师队伍。由于对外汉语专业设立较晚,经验不足,教学资源有限,难免存在课程整体结构欠合理、本土化强调不够的问题,导致针对泰国本土化汉语教师培养的特征尚不明显,学科建设任重道远。而与此专业相对应的中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建立于2007年,培养院校已达82所。其目标是培养在国内外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这种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熟练的汉语教学技能和较好的中华文化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定位准,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方案完备,课程方案科学合理,并突出强调了教学方法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充实了国际汉语教师队伍,成为海内外汉语传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值得泰国借鉴。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和高校应达成共识,通过以下途径积极推动泰国对外汉语专业的建设。

(一)制定统一的指导性培养方案

目前,各高校基本上各行其是,缺乏政府职能部门的统一指导和规划。五所大学的培养方案、招生水平、课程设置及入学条件有较大差异,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层次不一,没有统一的标准指导。泰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委员会应站在政府的高度,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成立专门的对外汉语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经过科学的论证,制定一个统一的培养方案,统筹规划,明确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招生条件、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下发泰国各高校。各校参照此指导性培养方案,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可用的教学资源,制定出可行的具体的培养方案,并接受高教委的定期监督和检查。自上而下的统筹领导和自下而上的努力相结合,共同推动泰国汉语教育专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修订学分,课程设置科学化

针对当前泰国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失调、培养重点不突出、本土特征不明显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对现有课程进行调整,修订学分,使其科学化、合理化。该专业的三个关键词是“汉语”“教育”“本土”,因此应当强调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课程的本土化特征。笔者认为,攻读对外汉语专业期间,应至少修满40学分,其中必修课20学分,选修课12学分,实践课8学分。专业必修课中应纳入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堂教学与教学设计、语言要素教学(语音、语法、词汇、汉字)、汉泰语对比和偏误分析、中泰跨文化交际等核心课程,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选修课中应包括方法类、教育类、文化类的课程,方法类应包括汉语测试与教学评估、汉语教材分析与编写,教育类应包括针对泰国学生汉语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教育心理学、泰国教育概况,文化类应包括当代中国国情、中华文化才艺。实践课应包括课堂观摩、教学技能训练和实习。上述三类课程构成有机整体,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系列课程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汉语教学能力,能针对泰国汉语学习者的特点开展教学。

(三)加强校际合作交流、教学资源共享

加强校际交流,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提升教科研水平的有效手段。鉴于泰国五所高校办学经验不丰富,学科建设可用资源有限,应当加强校际交流合作,共享教学资源,让教师“走出去”,与外校教师互通有无,分享教学信息与教学经验,同时把名师“请进来”,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四、结语